◆ 養生飲食原則:配合節氣與體質 選擇當季食物
台灣新生報 2011/06/20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不少民眾對於食物的寒熱特性非常關心,甚至因此刻意避開某些食物。中醫師董崇敏表示,中醫對食物的寒熱有大致的歸類,但並非偏寒或偏熱的食物就完全不能食用,建議民眾稍留意自己身體對食物的反應。
中醫師董崇敏表示,例如有些寒涼的蔬果、食材,體質燥熱的人即使食用稍多,也不會有任何不適,硬要吃很多溫熱的食材,反而容易感到不舒服;換成體質偏虛寒者,食用溫熱的食材,身體反而舒服,所以民眾可以多觀察自己食用後的反應,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刻意避開偏寒或偏熱的食物,或只能食用平性的食材。
醫師解釋,中醫養生所說陰陽、寒熱的基本概念,簡單來說,就是要民眾了解自己的體質,避免過多食用具有偏性的食物、藥材,以免讓自己的體質更偏。
藥食同源是中醫的特色之一,醫師指出,許多中藥也可歸為食品,也代表某些食物可以輔助養生。醫師表示,飲食時間規律,配合節氣與個別體質調節寒熱與選擇當季食物為主都是基本的食膳養生原則。
※ 相關報導:
* 嬰兒潮世代 健康不如上一代
20 則留言:
不老力/睡好覺 才能求長壽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25175
【摘自《不老力:百歲人瑞都在用的長生祕方,人長壽、變青春、不生病》,倪泰一、張芳蓉 編著,柿子文化出版】2011/06/16
睡眠少,是每個年長者都要面對的大問題。《靈樞.大惑論》說:「人體的衛氣不能按時退歸營陰而常常滯留於陽表,就會導致陰氣虛弱;陰氣虛弱了,人自然就不能閉目入睡。」衛氣是肺臟調節之氣,主要由來自脾胃的水穀精微(指脾胃消化食物後所產生的營養物質、精華部分)所化生;在肺的作用下,它運行於經脈之外,布散於全身,有護衛肌表、防禦外邪入侵、溫養臟腑的功能。
營氣也是脾胃中的水穀精微所化生,是水穀之氣中的營養物質;營氣分布在血脈之中,隨血液循環營運於全身,作用於臟腑。衛氣屬陽,主動;營氣屬陰,主靜。如果衛氣經常留在陽表,不能適時歸入營陰,陰陽不能相交,那麼陰氣就會虛弱,陰氣虛弱了,人自然就不能安寢了。
入眠有「操」、「縱」二法
莊周的《莊子》被道家尊為《南華經》。《南華經‧齊物論》說:「入睡,是因為三魂相交而達成的。」養生家們說:「先使心睡眠,然後眼睛才睡眠。」這些都是不著實際的空話和沒有可操作性的計畫。我以為,想成功入眠,有「操」和「縱」兩種方法可以選擇。
所謂「操法」,就是集中精神,在腦海裡默數自己的鼻息,同時收回目光默視丹田,把心中所想集中在一點上,才不至於浮想聯翩,這樣便可進入睡眠狀態;所謂「縱法」,就是任憑自己的心思漫遊於無邊無際的宇宙之間,這樣也有助於逐漸進入朦朦朧朧的睡境。
心中急切地想要入眠,反而難以入睡,這是因為醒與睡的交界點絕非人的主觀願望所能涉及的,所以睡眠的最好方法就是忘記睡眠。這樣一來,不管用「操法」 或「縱法」,都可以通向睡鄉之路。
※ 相關報導:
* 不老力/熱水泡腳 勝過服食補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25177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身體的各個腑臟、器官和四肢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對某個組織部位施加作用會影響到其他臟腑器官。因此,用熱水泡腳,通過溫暖雙足、解表散寒,可促進全身氣血在經絡中的運行,舒經活絡,溫煦腑臟,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祛除病邪的目的。
◆ 十三分之一的美國兒童食物過敏
中廣新聞/夏明珠 2011-06-20
研究顯示,美國平均每十三個小孩裡,就有一個有食物過敏的困擾,花生和牛奶是美國兒童食物過敏最常見的過敏原。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最近公布的家戶訪查顯示,美國大約有百分之四的小孩,有食物過敏,這個數字比民間研究機構的調查,低了一倍,分析研判,之所以會出現那麼大的落差,可能與調查方法以及對食物過敏定義的不同有關。
很多人會把(食物不耐性)和(食物過敏)搞混,比方說,有些人喝牛奶會拉肚,這是因為某些人無法適當的消化牛奶,這是乳糖不耐症、並非過敏。
有些食物過敏的小孩,長大就好了,像是雞蛋以及小麥過敏,就經常會在長大之後痊癒,不過花生以及堅果過敏,長大後消失的例子比較少。
◆ 喝太多牛奶 會讓人睏倦肥胖
中廣新聞/謝佐人 2011-06-20
德國一名健康諮詢營養專家指出,適量的牛奶有益健康,但若喝太多牛奶,就會讓人昏昏欲睡、無精打采、而且會變胖。
營養專家馬丁表示,他建議每日攝取牛奶的量在300到500公克間。如果不喜歡牛奶,也可食用優酪乳、起司或脫脂牛奶取代。但若飲用過量牛奶,不只會使體重增加,而且每天攝取太多飽和脂肪酸會減緩新陳代謝,進而讓人精神不濟。
不過,攝取太少牛奶也不健康,因為可能因為鈣不足,而造成骨質疏鬆或骨密度流失。如果是青少年成長期,缺乏鈣就會影響骨骼發育。
此外,痛恨牛奶的人也會面臨維他命B2不足的危險,典型的症狀就是皮膚乾燥、嘴角裂開。另外,牛奶中富含維他命B12,不足的話也會容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貧血。
至於對牛奶過敏,或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可以其他食物取代,以補充所需營養。
◆ 維生素D能幫助牙齦細胞增生抗體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1/06/20
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維生素D可促進免疫反應。美國研究發現,實驗室培養出來的牙齦細胞在維生素D幫助下,可產生更多內源性抗體,並殺死更多細菌。這項研究發表於今年六月號「感染與免疫」期刊。
研究認為,維生素D或可保護口腔,減少口腔細菌感染,口腔細菌感染常導致牙齦、牙周發炎;牙周病容易引起掉牙,也可能引起心臟病。
美國紐澤西醫學與牙科大學牙科學院的吉爾‧戴爾蒙德(GillDiamond)曾研究發現,維生素D可刺激肺部細胞製造天然抗體蛋白「LL-37」,並殲滅更多細菌;該研究也發現,維生素D或許對囊腫性纖維化患者也有益處。而這次研究顯示,維生素D對於牙齦細胞也能產生類似效果,刺激牙齦細胞產生抗體,對抗細菌入侵。
不過牙齦細胞所產生的抗體和肺部細胞不同。在維生素D刺激下,牙齦細胞會製造更多抗體蛋白「TREM-1」,醫界對這種物質所知不多,一般認為「TREM-1」是白血球所製造。
研究也發現,肺部細胞、牙齦細胞還會刺激維生素D活化。戴爾蒙德說,他研究維生素D後,也開始規律補充維生素D養分,結果四年來只感冒過一次,而且那次感冒只維持三天。周遭其他人規律補充維生素D,也出現類似結果,未來應該多研究維生素D如何作用,並了解維生素D可幫助避免哪些感染疾病。
◆ 懷孕酗酒 會導致胎兒殘疾
中央社 2011.06.21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婦女懷孕期間酗酒,將導致腹中胎兒罹患「酒精中毒症候群」(fetal alcohol syndrome),以致發育遲緩、記憶力受損及終生殘疾。
WHO表示,孕婦懷孕期間酗酒可能導致自然流產,或使胎兒因酒精而造成殘疾後遺症,其中以胎兒酒精中毒症候群最嚴重。
因酒精中毒的胎兒,天生具有身體和精神方面的明顯缺陷,如身材矮小、頭小且畸形,胎兒成長後將面對終生的學習困難,語言、社會及運動技能發育遲緩,記憶受損與注意力不集中等。
WHO說,更棘手的是胎兒因孕婦酗酒導致的酒精中毒症候群,都是不治之症。
例如在酗酒習俗十分普遍的南非西開普省,據WHO的調查發現,每1000名嬰兒就有70至80人因孕婦酗酒而終生殘疾,這是全世界已知的最高發病率。
統計顯示,南非約有100萬人患有酒精中毒症候群,500萬人患有和酒精中毒症候群有關連的精神與身體方面的障礙。
而照顧因酒精中毒症候群的病患,也成為各國龐大的財政負擔。像是在美國, 據2004年「美國醫學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發表的研究報告說,1998年因照顧喪失生產力、及終生支出的醫療保健,代價約40億美元。
WHO呼籲,婦女懷孕期間不要接觸酒精飲品,商家不要向孕婦和未達法定飲酒年齡的青少年販賣酒精飲品。
※ 提醒您:飲酒過量 有礙健康
◆ 北市老人自殺率 年增5.6%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1.06.20
衛生署上周公布,自殺已退出國人十大死因之林,退居第11位,台北市衛生局最新統計卻顯示,65歲以上老人的自殺死亡率不減反增,民國99年比98年增加5.6%,值得關心。
台北市自殺防治中心進一步分析老年族群的自殺近因,結果發現25%有自殺企圖的老人是因久病不癒造成身心困擾。另有23%是因憂鬱傾向而輕生,18%因家人間情感因素而走上不歸路。
整體來說,近3成有自殺企圖的老人出現兩種以上的因素,不難看出老人自殺是多面向問題,當他們面臨生理性疾病,或是家人互動出現衝突等重大生活壓力事件時,較易出現情緒上的困擾。一旦持續累積且未予解決,就有可能自我傷害或是結束生命。
因此,台北市自殺防治中心副執行長高偉君提醒家有老人的民眾,最好能陪伴他們經歷人生階段的重要關卡,協助他們在危機中找到出路。
高偉君觀察發現,老人比較不善於表達內在困擾與低落情緒,家人不妨多留意他們的生活起居作息,掌握他們的心理狀態。如果發現老人家對一些事失去興趣,例如對看電視、看報紙、散步等以往會做的休閒嗜好不再感興趣,就意味情緒出了變化,家長應多陪伴、傾聽其心事,並適時表達在乎和關心。
高偉君表示,心理往往和生理相互呼應,發現身旁老人家的情緒或行為有異狀時,應陪他們去尋求醫療診斷和專業評估,及早找出困境。台北市自殺防治中心諮詢專線1999轉8858 (幫幫我吧);全國自殺防治24小時服務安心專線為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聯合晚報關心您。
※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青少年減肥 胖男催吐比女多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2011.06.21
陽明大學針對10到18歲的青少年進行研究發現,竟有13%的學生有催吐減肥的經驗,而且男生催吐比率達16%,女生反而較低僅10%。研究團隊更追蹤發現,男生因為吃得比較多,對食物的依賴較高,加上減肥正確知識不足,以致催吐減肥的比率較高。
小學生催吐15.9% 國中生15%
這項調查針對全國北中南東的國小至高中職的學生,有效樣本數3萬1751人,結果顯示,男生催吐比率高於女生;而且小學生催吐比率達15.9%,國中生15%、高中生7.5%。
年齡越低 越容易催吐
研究團隊認為,年齡越低越容易誤用催吐來減肥。
專家:催吐是厭食症前兆
研究主持人、陽明大學臨床暨社區護理所副教授劉影梅警告,催吐容易造成食道與口腔黏膜灼傷,劇烈的嘔吐動作,腦壓會升高,造成微血管破裂,引起頭痛等症狀。催吐更可能會造成心理壓力,很多臨床案例顯示,催吐是厭食症的前兆。
運動少於2小時 變胖增3倍
研究更進一步分析青少年肥胖的原因,發現女生要預防肥胖必須多運動,如果每周的費力運動少於2小時就,變胖的危險就增至3.3倍;每天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男女也有1.7倍變胖的危險;一天看電視時間超過二小時,男女也各有1.4、1.9倍變胖的危險。
劉影梅提出新的肥胖防治策略,一天睡足8小時、減少久坐時間,就不易胖;更建議怕胖的女生「多做讓人說話都會喘的強度費力運動」。
睡足八小時 降低催吐危險
研究團隊更對「催吐」提出預防方法,劉影梅指出,「吃早餐」可以讓各種體型的學生避免催吐,尤其是「每天吃早餐」可以減少57%的催吐危險,睡足八小時也可以減低14%的催吐危險。
劉影梅表示,青春期學生不斷長高的同時,體型會出現改變,減肥是絕對錯誤的做法,建議應該改變飲食習慣,避免吃油炸物,多攝取全穀及蔬果,增加身體新陳代謝,會比刻意減肥來的重要。
陽明大學這項研究即將於六月號的國際臨床護理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連英國BBC也針對這項研究進行報導。
台灣青少年 久坐少睡亞洲最胖
【張翠芬/台北報導】2011-06-22 中國時報
一般人總以為,飲食不當是肥胖禍首,最新的研究發現,「生活型態」才是致胖主因!陽明大學團隊廿一日為國內學生致胖行為解密,久坐看電視、上網和睡眠太少兩大因素,是台灣青少年獨特且重要的肥胖成因,建議青少年「睡飽飽、多起身動」才不會胖!
陽明大學學校衛生研究中心主任劉影梅博士主持的團隊,首度針對三萬一千七百五十一名國小、國中、高中、高職學生進行「台灣學生健康體位調查」大型研究,成果最近刊登在國際高級護理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廣受矚目。
劉影梅指出,根據聯合國肥胖監測小組報告,各國兒童過重與肥胖比率均持續上升,我國六至十八歲兒童、青少年肥胖盛行率達廿六.八%,居亞洲第一名,占全世界被監測國第十六名。
台灣孩子為什麼變胖?研究團隊發現台灣學生「獨特」的肥胖因子,劉影梅說,現在的孩子飲食差異影響不大,反倒是生活型態,特別是「久坐的休閒型態」與「睡眠太少」是青少年肥胖的決定因子。
劉影梅表示,國外青少年睡眠不足九小時,才看出有肥胖上升的相關性,台灣的孩子睡眠時數比國外短,對肥胖的影響似乎更明顯。
研究發現,睡眠時間少於七小時四十五分鐘,及每天久坐不動看電視超過二小時的孩子,因體內的瘦身素(leptin)減少,腦腸激素(ghrelin)增加,導致食慾升高,而容易變胖。
進一步分析青少年肥胖風險,女生如果每周的費力運動少於二小時,變胖危險增加至三.三倍;每天睡眠時間不足八小時,男女有一.七倍會變胖;一天看電視玩電動上網時間超過二小時,男女各有一.四倍和一.九倍變胖的危險。
另外,家長是否肥胖也有很大影響,女生還會有樣學樣,家中有胖媽,女生變胖的危險達四.三倍;胖爸則會讓女生增加三.六倍危險,男生的影響相對較小,但也有一.七至二.三倍的變胖危險。
劉影梅提出肥胖防治新策略,建議怕胖的女生「多做讓人說話都會喘的強度費力運動」,青少年一天睡足八小時、減少久坐時間,多起身動一動,就不易胖。
◆ 美醫學研究:久坐易得大腸癌
中央社 2011-06-22
最新一期美國流行病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報導,經常久坐的生活型態,可能會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之前曾有醫學研究報告指出,如果工作方式屬於經常久坐,得到大腸直腸癌的風險可能因此提高。但是,這些過去調查的研究對象,多半都是在某段特定時間當中,針對某種職業的工作者進行調查。
最新一期的美國流行病學期刊,則刊登澳洲科學家的最新醫學研究指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久坐,也可能會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在這項研究當中,科學家是以918名大腸癌患者在2005年至2007年之間的就業資料、生活型態以及體能活動進行分析,並以1021名民眾做為對照組。
統計結果顯示,如果超過10年以上都是從事久坐類型的工作,得到大腸癌的風險就比從來不曾從事靜態工作者高2倍,得到結腸癌的風險也比不曾從事靜態工作者增加了44%。
◆ F4族群 易得膽結石
文/金仁福 2011.06.22 自由
孫媽媽(化名)從小就愛吃燒肉飯,每次都叫老闆多加一點肉汁,因為愛吃肉,身材也是肉肉的,雖已年屆40歲,皮膚卻白淨沒有多少皺紋,常自比「楊貴妃再世」。
她平日工作忙碌,經常三餐不定時,常說要減肥禁食,卻禁不起燒肉飯的誘惑,常常暴飲暴食。
有一天晚上公司聚餐,回到家後,右上腹疼痛,並轉移到右肩部痛,吸氣時更痛,還有噁心、嘔吐、輕微發燒的情形,醫師超音波診斷她有膽囊結石併發急性膽囊炎,立即安排做膽囊切除術。
孫媽媽術後躺在病床上思考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原來「F4」的人最容易得膽結石,Fat(肥胖)、Forty(40歲)、Female(女性)、Fatty(油膩食物),這四樣成因,她都有。
真正形成膽囊結石的機轉還不十分清楚,但高脂肪及高膽固醇食物、禁食時間太長,會增加膽汁中膽固醇的飽和度,膽汁變得濃稠而提高膽結石的發生率。
(作者為高雄市金仁福診所醫師)
◆ 男肚5腫瘤 驚見嗜鉻細胞瘤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1.06.22
50歲吳姓男子長期有高血壓難以控制,去年8月半夜突然腰痛,送醫後醫師發現他的肚子裡竟然有5種腫瘤,其中一種還是罕見的嗜鉻細胞瘤,經奇美醫院以腹腔鏡為他取出嗜鉻細胞與脂肪瘤,高血壓竟然不藥而癒。
奇美醫院泌尿外科醫師劉建良昨表示,嗜鉻細胞瘤發生的機率約十萬分之一,並不常見,發作時會造成血壓驟升,還有劇烈頭痛、心跳加速、惡心、嘔吐及視力模糊等。由於症狀並不特別,很多其他的疾病也可能有這些症狀,患者往往發生致命性的併發症才被診斷出來。
例如知名的星星王子也有嗜鉻細胞瘤,卻一直未被正確診斷出來,之後發生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截肢,才獲得治療。
吳姓男子昨天也表示,「知道肚子裡有5種腫瘤時嚇了一跳」,平日不菸不酒,記憶中家族裡也沒有人有這麼多腫瘤,感謝醫師正確診斷,去年底手術後目前即使不吃血壓藥,血壓也一直很穩定。
劉建良表示,奇美醫院在過去12年間,以腹腔鏡共切除12例的腎上腺嗜鉻細胞瘤,效果相當好,但還沒有同時切除嗜鉻細胞瘤與脂肪瘤,大約花了近9小時才完整切除。
劉建良提醒,嗜鉻細胞瘤不易發現,一般高血壓患者也不必做相關的檢查,但如果吃3種以上血壓藥,血壓仍控制不穩,或是年輕型高血壓,須進一步檢查。
喝酒30年 骨頭缺血性壞死
【Upaper╱中央社】2011.06.24
台中市1 名72歲的老翁30年來每天飲酒,導致髖關節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聽到「喝酒會把骨頭喝壞」不敢置信,但醫師表示,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元凶就是酒精。
台中慈濟醫院表示,1名7旬患者就醫時腳部呈現「刺痛、無力的症狀」,一開始以為扭傷或拐傷。但持續看中醫後卻沒有起色,左腳瘦到沒辦法支撐身體,跛行仍痛得像針刺一般。醫師在患者鼠蹊處發現1個約8公分大的囊腫,讓患者蹲都蹲不下去,痛苦不堪。
台中慈濟醫院骨科醫師蔣岳夆表示,經再三檢查後,發現是左邊的髖關節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塌陷,導致髖關節滑液囊發炎。
醫師進一步詢問後才知道患者從年輕時開始喝酒,30餘年幾乎沒有一天不喝酒,聽到「喝酒會把骨頭喝壞」,患者也嚇了一大跳,老翁說,一直以為純天然釀造、濃度高的高粱酒對身體影響比較小。
台中慈濟醫院表示,啤酒飲用過量容易提高痛風機率,而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原因包括類固醇、酒精,及不明原因,追溯患者的生活史,判斷元凶應該就是酒精,酒精攝取量愈多,罹患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機率就愈高。
◆ 四君子湯能利水消腫、改善腸胃不適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1/06/24
水腫兼有腹瀉的民眾食用藥膳有幫助。中醫師董崇敏指出,不妨選用黨參、茯苓、薏仁、白朮,排骨等材料煮湯飲用,連服3至5天便可看到一定的輔助效益。
董崇敏醫師表示,上述藥膳是四君子湯的架構,可利水消腫,改善腸胃不適。對於產後嚴重腹瀉,下肢水腫也有一定的助益。
四君子湯是藥性較溫和的方劑,主要用於健脾。如為脾虛、腸胃虛弱型,臨床上香砂六君子湯,六君子湯等常見使用,助止瀉、利水。此外,也可搭配其它藥材用於消食,改善飽脹;黨參、白朮、茯苓、甘草等四君子湯則用於健脾胃。食慾不佳者平常也可適度服用四神湯健胃整腸。
醫師指出,消化不良症狀很常見,包括食慾差、吃東西後易脹氣、打嗝、噯氣、腹痛等。這些症狀若不即時治療,還會反過來影響個人情緒及消化吸收,進而容易出現情緒不穩、疲倦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及記憶力差等現象。
穴位按摩則可考慮膝蓋兩側凹陷處下量約三寸,距脛骨前緣外側一橫指處的足三里穴。
老人失智症 全球經濟新殺手
【蔡鵑如/綜合報導】2011-06-25 中國時報
「阿茲海默氏症」專家廿三日警告,隨著人類壽命越活越長,這種老人失智症恐將演變成為各國財政的頭痛問題。全球去年耗費在治療阿茲海默氏症的開銷逾六千億美元,佔全球經濟總產值近一%,倘若此病為單一國家,「阿茲海默氏國」將是世界第十八大經濟體。
阿茲海默氏症專家小組廿三日在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作證時表示,目前全球有二千四百萬至三千七百萬人罹患阿茲海默氏症。預計在二○五○年之前將會破億,達一.一五億人。
專家表示,由於生育率降低,加上人口老化,面對一大群必須仰賴照顧的大量老年人,全世界將日漸感到束手無策。因此當務之急是投入更多經費研究預防之道。
遊說團體「美國對抗阿茲海默氏症」創辦人弗拉登伯格指出,俄羅斯、歐洲、美國和部分亞洲國家正面臨人口下降、勞動人口減少、越來越多人依賴健康照護體系等問題,勢必對醫療體系形成財政壓力:「已開發國家的經濟成長與繁榮,在往後幾年將出現衰退風險,尤其是西歐與亞洲。」
弗拉登伯格引用老化專家的研究數據指出,他的兒孫輩壽命將達一百一十至一百二十,但當今八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每兩人中就有一人是阿茲海默氏症患者。他說,將來會出現愈來愈多身體健朗、但認知有障礙的人口。
與會的民主黨眾議員馬爾奇同意,世人應採取行動,找出解決方式,因為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爭。」
「國際阿茲海默氏症協會」(ADI)主席阿科斯塔(Daisy Acosta)女士形容,這種病症是本世紀最重要單一健康與社會危機。
不過與愛滋病、癌症等其它重大疾病相較,投注在阿茲海默氏症防治的研究經費卻少得可憐。「阿茲海默氏症協會」科技長席斯(Bill Thies)說,每年投資在研究癌症的經費達六十億美元,心臟疾病為四十億美元,愛滋病為廿億美元,但阿茲海默氏症只有四.五億美元。他警告,倘若不大幅增加研究經費,這種病症一旦達到巔峰,情況會糟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 研究:喝咖啡可預防老年癡呆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1.06.24
根據美國一項最新的動物實驗指出,咖啡中的咖啡因有助於預防老年癡呆,一般常見的低咖啡因或即溶咖啡則沒有這種效果,稍早以人類進行的研究也發現,中年以後喝咖啡,可以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機率。
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研究人員最近利用老鼠進行實驗,結果發現咖啡因對於預防認知受損有極大的幫助,研究人員發現咖啡因可以增加血液中的白血球生長激素(GCSF),同時也降低乙型澱粉樣蛋白(beta-amyloid),因此減緩已出現阿茲海默老鼠的狀症,專家認為乙型澱粉樣蛋白是造成阿茲海默症的元兇之一。
研究人員趙崇海(音譯)指出,「咖啡中的咖啡因自然讓血液中的白血球生長激素增加,不過其形成的真正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另外,他也表示,一般市售的即溶咖啡或低咖啡因產品則沒有減緩老年癡呆症狀的效果。
因此研究人員認為,「由於阿茲海默症通常是在數年之後才會被診斷出來,也因此提早做預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養成喝咖啡習慣則是及早對抗日後出現老年癡呆的方法之一。」
稍早以人類為實驗的結果也發現,中年以後喝咖啡可以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機率,本次研究結果則將刊登在6月28日的《 The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期刊。
◆ 陽光中年男 小心潛在心臟病
中央社 2011.06.25
經常做運動的中年人,更要留意心血管疾病的要命危機,振興醫院心臟功能室暨心導管主任黃建銘今天說,陽光運動男很容易自恃體力超級棒,往往發病才發現心血管都塞住。
日前新竹市舉辦全國自行車日活動,有名38歲的工程師騎車1個小時後,倒地猝死。媒體報導指出,死者生前有運動習慣,才剛做完體檢,檢查報告也都正常,突然發生這樣的悲劇,親友都很錯愕。
這個案例絕非特例,黃建銘指出,有名50歲出頭熱愛網球的男子,某天高階電腦斷層檢查意外發現心血管疾病,還有名曾登百岳的中年男子某次在山上直冒冷汗,撐到下山,才發現心血管早就堵塞了。
為何這些中年人患有潛在的心血管疾病,卻仍能活躍在運動場上或從事戶外活動?黃建銘解釋,有的患者因為體質因素,雖然心血管堵死,仍能新長出較小血管,或別處血管長過來搭橋,形成側枝循環,另成通路,形成保護作用。
黃建銘說,一般運動心電圖頂多發現7成的心血管疾病,這類潛在病患是漏網之魚,沒有自覺症狀,跑跳自如,自認為身體很好,等到某一天,側枝循環的血氧不足,心血管又早已堵塞,就心肌梗塞發作,嚴重時釀成猝死。
醫學臨床上定義這類患者的病情是「冠心病慢性完全阻塞」,黃建銘說,在心導管進行氣管擴張、置放支架等介入性治療的患者中,約占1到2成,患者動脈硬化或是膽固醇造成血管堵塞,血管壁變窄的現象超過3個月。
他指出,64切電腦斷層檢查對於心血管疾病有9成5上的偵測率,年過40歲、有血壓、血脂、血糖等三高病史、家族病史的人,曾有突然莫名胸悶、冒冷汗的情形,應該進一步的心血管檢查。
夏天從事戶外活動的人很多,黃建銘提醒,人在高溫環境中,耗氧量增加,心臟負荷變重,平日有運動習慣的人,若血壓忽高忽低不穩定、突然發暈、甚至胸痛、盜汗等情況發生,應趕快就醫。
◆ 英研究︰低卡飲食 可治第2型糖尿病
自由 2011.06.25
〔編譯羅彥傑/綜合報導〕英國科學家二十四日公布的一份最新研究發現,透過維持兩個月的極低熱量飲食,那些多年來飽受與肥胖相關的第二型糖尿病所苦的病患,能獲得治癒,至少暫時是如此。這推翻了先前醫界認為,此種被稱為成人型糖尿病的疾病症狀會延續「一輩子」的假定。
英國有約二百五十萬人被診斷出患有糖尿病,絕大多數都是第二型糖尿病,此型糖尿病在全球各地的病患人數也都持續上揚。第二型糖尿病會造成失明,最後導致截肢,以及壽命縮短,必須用藥物控制,而且最終需注射胰島素。
每天食物攝取量六百卡路里
英國衛報報導,新堡大學的這份研究規模雖小,但結果顯示完全治癒是可能的,而且不是透過藥物,而是飲食。十一名糖尿病患參與研究,兩個月來,每天都壓低食物攝取量至僅有六百卡路里,但三個月後,其中七人已擺脫糖尿病的困擾。
這份在美國糖尿病學會研討會發表的論文顯示,極低熱量的低卡飲食,包含低卡飲料與不含澱粉的蔬果,能促進身體排除會阻塞胰臟及阻礙胰臟製造胰島素的脂肪。
在研究進行的一週後,實驗組在早餐前的血糖含量已回復正常。而且磁振造影(MRI)掃描也顯示,胰臟的脂肪含量已恢復正常。這代表胰臟恢復製造胰島素的能力。在八週節食後,實驗組恢復正常飲食,但仍被建議攝取健康食物及適當份量。其中十人再次進行檢查,七人仍未出現糖尿病症狀。
主持這份研究的新堡大學教授泰勒說,他們相信第二型糖尿病與身體的能量平衡有關,如果吃的熱量比消耗的多,多餘的能量就會以脂肪形式積存在肝與胰臟,導致第二型糖尿病。
但泰勒警告,這種極低熱量飲食可能只有五%到十%的人受得了。英國其他糖尿病專家則警告,糖尿病患不可自行嘗試這種極端節食法,必須徵詢醫生意見。
卅年多1倍 全球3億人糖尿病
法新社 2011/06/26
(法新社倫敦26日電)根據英國醫學雜誌「刺胳針」(The Lancet)刊登的最新研究,自1980年至今,全世界罹患糖尿病的成人人數已成長逾倍,達到將近3億5000萬人之多。
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和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科學家分析了全球各地共270萬名25歲及25歲以上成人的血糖,並以此結果估計糖尿病的普遍性。
根據昨天發表的研究,罹患糖尿病的成人人數從1980年的1億5300萬人,躍升到2008年的3億4700萬人,成長超過1倍。
研究人員表示,罹患糖尿病比率成長的原因中,最重要的2項是人們的壽命和體重都一起「節節攀升」,特別是女性。
來自倫敦帝國學院、共同領導研究的艾沙提(Majid Ezzati)表示:「我們的研究顯示,糖尿病幾乎在各國都是愈來愈常見。」
「與此相反,血壓和膽固醇在許多地區都下降了。糖尿病比這些疾病更難預防,也更難治療。」
其中,太平洋島國的糖尿病比率成長最多。當地人民罹患糖尿病的比率高於世界其他任何地方。
西歐各國的糖尿病罹患比率則相對成長較少。(譯者:中央社楊盈)
◆ 洪泰雄肥油拜拜 35921口訣大賣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2011.06.26
台大註冊組主任洪泰雄去年五月開始靠飲食減重,四個月成功甩肉十七公斤,去年到現在從八十四公斤減為六十四公斤,將自己經驗寫成書,上月十日上市,不到一個月就賣了兩萬八千本,可見大家都想減肥,減肥書有市場。
洪泰雄去年照著一位德國醫師的代謝平衡飲食法減重成功,寫的書中除了減重經驗,還有研究六十本相關書籍的心得,也將五大飲食原則變成「三五九二一」口訣,洪泰雄表示,不少讀者跟他說,口訣淺顯易懂,非常受用。
三指的是一天只吃三餐,且先吃蛋白質,再吃蔬菜,最後吃水果;五指的是餐與餐要間隔五小時;九是指要拒絕吃宵夜,晚上九點前要吃完晚餐。二是指每天最少喝兩千CC水;一為每天早餐一顆蘋果。
洪泰雄強調,餐餐都要有蛋白質,先吃蛋白質的目的在於啟動消化酵素,且每餐蛋白質占四成、蔬菜水果六成。最好只吃新鮮的食物,餐餐內容多樣化,不要偏食。
這項減重法跟坊間很多方法最大不同是強調不要偏食,六大類食物都要吃。洪泰雄說,什麼營養素都有了,身體健康,新陳代謝才會好,減重效果才能持續。
令人最好奇的是飲食的順序,洪泰雄說,很多營養師要大家先吃蔬菜水果再吃肉等蛋白質,但他的減重方法卻相反。他表示,到底那一種原則才對,學術可以探討,「但用在我身上有效」。
洪泰雄說,食物的消化時間,蛋白質最長,要一個半小時到四小時,蔬菜約四十五分鐘到兩小時,水果卅分鐘到一小時,如果先吃蔬菜,很快消化完了,比較容易餓。先吃蛋白質除了消化的時間最久,吃了會有飽足感,也是為啟動消化酵素。
不少人只吃蔬菜或水果減重,洪泰雄不贊成,除了不吃蛋白質會讓人注意力不集中,也影響身體健康,且只吃菜一定會餓,餓了吃零食,熱量反而高。
很多人減肥後會復胖,洪泰雄表示,他相當節制,照著「三五九二一」原則,減重後維持在六十四到六十五公斤。
◆ 智慧手機瘦身法 減重專家隨身帶
記者/洪素卿 2011.06.26 自由
台灣人超愛用智慧型手機,一年智慧型手機銷售量超過60萬支。不過,智慧型手機除了用來聽音樂、拍照、玩「憤怒鳥」,還能夠成為減重的最佳幫手。
拍照上傳 營養師線上建言
工研院在今年的台灣國際銀髮族暨健康照護展中,展出一款名為「減重行動家」的手機App應用程式,使用者只要隨吃、隨拍、再上傳,每週就有線上營養師針對使用者上傳的飲食內容、提出分析建議,讓智慧型手機成為隨身攜帶的減重日誌!
拍照上傳真的有助減重嗎?事實上,多數醫師會建議減重者在過程中撰寫減重日誌,但是很多減重者第一個放棄的,就是寫日誌。其實,找出一種隨手、簡便的記錄方式,能夠落實記錄,真的有助減重。
一項發表在美國肥胖(Obesity)期刊上的研究結果就發現,將減重者分為三組,兩組使用PDA進行自我記錄(一組能獲得回饋訊息、一組單純自我記錄),第三組則是使用紙筆記錄,其中,使用PDA並能獲得回饋訊息組有63%的參與者體重減輕5%以上,另兩組則分別只有49% 、46%。
工研院應用程式 免費下載
減重行動家線上營養師之一的陳怡盈發現,凡是天天三餐都記得拍照上傳的使用者,體重減輕的情況,確實比有一天、沒一天做記錄的那些人好。她推測,部分使用者可能是因為「吃了減重期間不該吃的」、不好意思拍照上傳,以致不了了之。
這項計畫的重點之一也就是協助減重者自主管理。負責這項專案的工研院資通所網路服務技術組經理張振魁指出,這款應用程式提供免費下載、使用者要先上網http://sohappy.disc.com.tw/登入資料,包括體重、身高等資訊後,系統會算出適當的體重,及設定合宜的減重速度。
之後只要記得隨時拍下飲食內容上傳,當運動時也可以同步記錄,只要選定運動種類、時間,這程式馬上就可以算出消耗的卡路里上傳,同時程式還會把做了運動的這項訊息發布在社群訊息網上,讓一起減肥的同伴感受到你的努力,給你鼓勵。
目前減重行動家App已在蘋果App Store免費上架,預定11月在Android Market上架。想要使用的人只要上網登入資料,就可開始智慧減重了。
◆ 考生大補帖 6道藥膳吃健康
【聯合報╱記者邵心杰/台南報導】2011.06.26
炎炎夏日,考生要怎麼吃,才能吃得健康且營養?台南產官學界攜手合作,以農特產品入菜,研發四季藥膳及食譜,首波推出6道「考生大補帖」,提供家長及考生參考。
這6道考季藥膳飲食分別是鳳桃果木耳拌雞片、芝麻紫蘇豬肉捲、安神補腦紫米粥、消暑健脾魚肚湯、蓮藕麥冬薄荷茶、枸杞黑豆蛋糕,並由台糖長榮酒店長園中餐廳主廚王志孚示範製作。
他示範「安神補腦紫米粥」做法,紫米(90公克)要洗淨先泡水一夜,把紫米、圓糯米(45公克)、白茯苓(30公克)等食材,再加水3000cc放入陶鍋煮到濃稠。之後加入蓮子(60公克)續煮15分鐘,再放山藥(200公克)煮5分鐘,關火加冰糖(160公克)調味,就可輕鬆完成6人份的安神補腦紫米粥。
昨天文化局長葉澤山、中華醫事科大校長林金鵬、長榮酒店總經理鄭東波共同宣布「美食瑰寶─四季藥膳飲食及健康營養推廣計畫」啟動,藥膳食譜可向文化局索取,或上文化局網站查詢。
「試管漢堡」年內問世 誠徵試吃者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2011.06.28
面對日益嚴重的全球糧食危機,科學家們正積極研發各種技術加以改善。荷蘭科學家聲稱,全球第一個「試管漢堡」即將在一年內問世,漢堡中的肉品是由實驗室培育而得,口感與天然牛肉相似,可望解決糧食不足與畜牧業引起的糞氣排放等問題。
據《每日郵報》報導,「試管漢堡」的製作完全不須屠宰動物,而是從牛隻身上萃取一萬個幹細胞組織之後,再利用化學與電流刺激,使其分裂增十億倍以上,從而得到口感與真牛肉相似的肌肉細胞。科學家們正努力向外界證明試管肉品的可行性,目前只缺少勇敢的試吃者,負責此研究的生理學教授波斯特(Mark Post)表示,如果真沒有人願意嘗試的話,他不介意當白老鼠當第一位嚐鮮者。
波斯特說:「我看不出未來十年內人們如何要繼續依靠傳統牲畜提供肉食,試管肉或許會是唯一的方法。」據統計,一開始的十枚幹細胞可在兩個月內製造五萬噸的肉品,而且比起傳統畜牧業,人工培養的肉品可減少35%至60%的能源以及80%以上的溫室排放氣體。
不過科學家們也坦承,近來各界對試管肉雖已積極進行研究,但口感與天然肉品仍有差距,而且生產一塊肉的成本價需高達一萬美元,代價相當高昂。
◆ 腹部不想油滋滋 少吃點碳水化合物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1/06/27
飯、麵、麵包等都含有碳水化合物。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研究建議,想減去腹部脂肪,最好少吃點碳水化合物;雖然對體重可能沒甚麼影響,但可幫助去除腹部深層脂肪。
這項研究發表於在美國波士頓舉行的內分泌醫學會九十三屆年會。主要作者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營養科學教授巴巴拉‧高爾(BarbaraGower)表示,多餘內臟脂肪會增加第二型糖尿病、中風、冠狀動脈疾病等風險,而脂肪減少,則可減少這些疾病發生率。
研究結果發現,在維持體重階段,少吃碳水化合物的人腹部深層脂肪變少了,比正常飲食的人減少百分之十一;在減重階段,受試者都有減去體重,不過適量少吃碳水化合物的人全身脂肪減少百分之四以上。
◆ 鈣鎂攝取均衡 才能減少腳抽筋
【台灣醒報╱記者葛崇恩╱台北報導】2011.06.28
很多民眾都有半夜腳抽筋痛醒的經驗,而往往聽信鈣質攝取不足而拼命補充鈣質。對此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今天表示,半夜抽筋其中一個主因是鈣、鎂攝取量不均衡,因此建議民眾平日要多攝取堅果和豆類等食物,以平衡鈣和鎂的比率。
腳抽筋較容易發生在15歲到20歲及40歲以上齡層,特別是有慢性疾病,需要長時間站立之工作者、情緒緊張、運動過度、缺乏運動、懷孕等族群。何一成進一步指出,除了含鈣、鎂食物攝取不均衡外,血液循環不良、神經病變、情緒緊張、環境溫度改變等都是引起抽筋的原因。
今天在記者會現場展示了鈣和鎂比例相差甚大的芥藍菜、油菜、莧菜等深綠色植物,以及能均衡鈣鎂比例,像是綠豆、花生、杏仁等食物。何一成說明,若攝取過多高鈣蔬菜食物,應要補充含有鎂的綠豆、花生等來均衡,攝取鈣、鎂比例,以2:1到3:1為佳。
「容易腳抽筋的人除了從飲食方面改善外,一些伸展運動也能適度的改進」何一成指出,快走、慢跑、游泳每天30分鐘,並且注意雙腿的保暖,以及睡覺時避免讓腳底版過度下垂,至少誘發小腿抽筋。
何一成指出,通常改善飲食以及運動,只需一天就能讓抽筋狀況改善,但如果是經常發生抽筋的民眾,建議還是要經過醫生抽血等檢驗,來確認發生原因,對症治療,才不會「痛不償失」。
另外,何一成也建議,每日應攝取2000毫升到3000 毫升水分,避免運動過度,以及晚上睡覺前在易抽筋的部位作伸展運動,都是能降低腳抽筋發生的方法。
◆ 黑豆泡酒適量喝 補腎壯筋骨、潤膚美白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1/06/28
黑豆有益筋骨,還有潤膚作用。中醫師董崇敏表示,黑豆酒補腎壯筋骨,適量飲用,長期更有助潤膚美白。
黑豆含有類黃酮物質,中醫也常用於藥膳。中醫師董崇敏表示,不妨準備黑豆1斤,米酒2000cc;黑豆先洗淨瀝乾,再以米酒浸泡半年,每日睡錢溫服30cc。以黑豆酒代替米酒烹煮藥膳,更有助補腎壯筋骨。
醫師指出,濕熱或虛熱病及皮膚發炎患者可適食黑豆、薏仁、紅豆、扁豆;或是、小米、小麥、木耳、蜂蜜等以健脾補腎,惟溫熱藥應少碰。
傳統的溫熱補湯如十全大補湯等,但若體質非虛寒者,喝多了,皮膚狀況通常無法改善。尤其異位性皮膚炎者最好能避免溫熱藥與海鮮、辛辣類食物。倒是健脾燥濕的豆類、薏仁,黑豆可適度補充。
除了配合藥膳改善過敏體質,醫師仍提醒患者,生活環境中易引起過敏的如枕頭、棉被、床墊、地毯、窗簾等最好多加清洗、日曬,同時要避免處在花粉及粉刷油漆的空氣中,以免刺激而誘發過呼吸道及皮膚過敏病症,而運動,放鬆身心易有幫助。
皮膚保養方面,針對皮膚有發炎紅腫,體質偏熱者,薏苡仁、綠豆、冰糖適量煮熟後食用。薏苡仁有皮膚清道夫之稱,可以幫助養顏美容,美白皮膚,以及消除痘痘留下的疤痕組織,強化皮膚抵抗力。
◆ 有口臭!恐患食道弛緩不全
【聯合報╱記者謝恩得/大林報導】2011.06.28
不少40歲左右的女性總覺食不下嚥,講話時有異味,有時睡到一半驚醒還嘔吐,卻不知是患了「食道弛緩不全症」。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尹文耀說,食道弛緩不全是食道持續痙攣,若服藥的效果不佳,可以腹腔鏡手術改善。
尹文耀表示,食道弛緩不全症形成的原因還待研究,但近年診間常遇到約40歲的女性,患者長時間吃不好、睡不好,有時因食物進不到胃部形成口臭。
食道弛緩不全會造成流質等食物無法進入胃部,患者常在睡醒時,發現嘴巴和鼻孔殘留兩三天前吃下的食物。年紀較大、反應較遲緩的病人,更得當心因逆流吸入肺部,有生命危險。
尹文耀指出,利用腹腔鏡將食道與胃間的平滑肌切開,釋放壓力,患者通常輾轉就醫1到2年,平均瘦5到10公斤,手術後可恢復食道7到8成功能,但要注意飲食與習慣、定期就診追蹤。
◆ 酸痛年輕化!上班族日平均定格3.77小時最久
中廣新聞/陳奕華 2011-06-28
酸痛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調查顯示,近八成民眾有酸痛困擾,由於工作壓力大、行動裝置普及化,酸痛問題跟著年輕化,醫師指出,上班族工作緊盯電腦,通勤時低頭玩起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長期姿勢不良,很多人肩頸出狀況前往診間報到,甚至有國中小生,拼學業、玩電動,小小年紀酸痛上身,必須接受治療。
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不動,當心酸痛上身!一份針對一千多位民眾進行的「國人酸痛認知大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八成民眾有經常性酸痛,經過醫師確診的民眾,高達六成六五是因為姿勢不良、缺乏運動所造成。進一步分析,四成二民眾每天維持同一個姿勢超過三小時,其中以辦公室的上班族3.77小時最高。
壢新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頌凱觀察,酸痛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越來越多年輕人因為肩膀頸部酸痛來求醫,包含長時間緊盯電腦的上班族,經常低頭k書、打電玩簡訊的國中小生。「門診時候,常常還有國小、國中生的家長帶小朋友來,然後他們酸痛位置大部分在肩膀頸部,跟年輕一些上班族的酸痛部位一樣,譬如說做功課的姿勢不良,另外還有他們現在開始喜歡打電動、玩電腦,上班族因為持續性使用電腦,大家走到哪裡又開始(使用行動裝置、智慧型手機)上網、看臉書、打傳簡訊。」
不過調查也發現,面對酸痛,六成六受訪者選擇忍耐,醫師提醒,短暫酸痛有時會自己緩解,長期忽視疼痛問題,可能不敢正常活動酸痛部位,造成骨關節退化,甚至影響心理造成失眠,醫師指出,避免酸痛威脅,正確姿勢很重要,平常抬頭挺胸、常運動,每隔一段時間,透過反方向的伸展,鬆開緊繃的肌肉,要是有酸痛感,可藉由按摩、熱敷或衛生署查驗登記核准外用酸痛藥布等方式,紓緩、促進血液循環。
持續靜坐 心臟病患死亡率減半
【聯合報╱編譯李致嫻/報導】2011.06.29
美國研究指出,追蹤靜坐對心臟病患引發的作用九年後發現,靜坐可讓心臟病患死亡、心臟病發與中風機率降低約一半。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受到英國樂團披頭四、影星克林伊斯威特及好萊塢導演大衛林區讚譽的「超覺靜坐」,是一種每次最長廿分鐘、每天重複兩次的冥想方法。
美國威斯康辛州醫學大學研究人員針對兩百零一名患有心臟動脈狹窄、平均年齡五十九歲的非裔美國男性和女性進行追蹤,並將他們編入靜坐組或控制組。研究發現,從事超覺靜坐的受試者死亡、非致命心臟病發及中風的機率減少百分之四十七。靜坐組受試者血壓、壓力和憤怒情緒都大幅降低。此研究刊登在美國醫學會的內科醫學檔案。
◆ 10歲童常低頭讀書 頸痛抬不起頭
【聯合報╱記者陳俐君/台北報導】2011.06.29
長時間姿勢不當,當心痠痛上身!調查發現,上班族坐姿不當,已成肩頸痠痛高危險群;有名十歲女童,習慣駝背和低頭看書,出現頸部肌筋膜炎,脖子痛到抬不起頭。
這名念小三女童,有「假性近視」未矯正,加上駝背習慣,長期低頭讀書,臉幾乎要埋進書裡。上周期末考前夕,突然哭著向媽媽說「脖子痛到抬不起頭」。復健科醫師診斷,她是姿勢不良造成的頸部肌筋膜炎,經熱敷、按摩與姿勢糾正,疼痛才緩解。
壢新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頌凱說,頸部肌筋膜炎好發於卅至五十歲上班族、電腦族,兒童也有此問題。
他昨天發表「痠痛認知大調查」,受訪一千名廿五至五十五歲民眾,超過八成有「經常性痠痛」問題;經醫師確診,近七成起因「姿勢不良」。調查還發現,四成二受訪者,每天維持同一姿勢超過三小時,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平均「定住」三小時四十六分鐘,才會變換姿勢。
林頌凱解釋,女童長期低頭,頸椎與上背部承受壓力大;上班族緊盯電腦螢幕,習慣性下巴前伸、脖子前傾,以類似「猿人」姿態工作,容易讓X光片上,原本呈倒C型的正常頸椎,變成僵硬直線,頭部重量大幅落在頸椎上。長久下來,輕者易肩頸痠痛,重者恐衍生頸椎骨刺,或頸部椎間盤退化等問題。
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觀察,除了姿勢不良、久坐不動,不少上班族的電腦螢幕,常置於桌面左、右方,打電腦得歪著身體,易帶給腰椎負擔。
簡文仁建議上班族,應掌握「頭有枕、肘有撐、背有靠、腳有踏」原則,挑選可讓頭部依靠的座椅,調整桌面與手肘高度,用靠墊支撐腰部,讓上身維持挺拔,椅子高度以能讓雙腳平穩踩在地面為首選。
簡文仁表示,每隔卅分至一小時,應起身活動筋骨;電腦螢幕應置於桌面中央,或每半年至一年,調換螢幕方向一次,避免痠痛威脅。
◆ 腳抽筋補鈣就ok? 醫師說未必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 2011.06.29 自由
許多人半夜腳抽筋痛醒,一名女子聽從朋友建議,補充鈣質,結果仍時常痛醒。醫師提醒,腳抽筋原因很多,不只因為缺乏鈣質,其餘原因包括血液循環不良、神經病變、情緒緊張、環境溫度改變,飲食中的鈣、鎂不均衡,也可能引發腳抽筋。
血液循環不良等 也可能導致
台北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指出,門診中,常聽到患者抱怨睡覺睡到半夜要翻身時,兩腳一使力就突然抽筋,肌肉整個縮起來,越來越痛。
日前收治一名40歲女性,以為自己鈣的攝取量過少,於是拚命補充鈣質,結果情況並未好轉,進一步檢查原來是缺乏鎂,導致鈣、鎂攝取量不均衡。
何一成解釋,鎂對於肌肉有舒緩功能,鈣、鎂的比例在2:1至3:1較佳,拚命補鈣不一定能緩解抽筋。
何一成表示,臨床研究顯示,腳抽筋較易發生在15至20歲、或40歲以上的年齡層,特別是慢性疾病、長時間站立的工作者、情緒緊張、運動過度、缺乏運動、懷孕等族群。
醫師提醒,並非每個人出現腳抽筋的症狀都因為缺乏鈣質,容易腳抽筋的人不要運動過度,但也要適量運動,中等強度的運動較佳,如快走、慢跑、游泳每天30分鐘即可,晚上睡覺前,在易抽筋的部位做伸展運動,注意雙腿保暖。
另外,睡覺時避免讓足板過度下垂,因為足板過度往足底方向垂,較易誘發小腿的抽筋。
何一成建議,腳抽筋的人每天攝取2000西西至3000西西的水分。若仍時常抽筋,建議求診,藉由「理學診斷」、檢查血液或血球中的礦物質等,確認原因,對症治療。
無糖飲料 讓人更容易發胖
【Upaper╱編譯中心】2011.06.30
兩項最新研究顯示,經常喝無糖汽水的人,身體健康可能比不喝這類飲料的民眾更差,腰圍也更粗。
德州大學衛生科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喝2罐或以上無糖汽水的人,腰圍的增加比不喝這類飲料的人超出6倍。另1項研究則發現,人工糖精會導致有糖尿病傾向的實驗鼠血糖升高。
德州大學的專家海倫‧哈朱達表示:「由這2項研究的資料顯示,把無糖汽水或人工糖精當成健康替代品推廣,可能是不良的建議。」她指出:「雖然裡面不含卡路里,但並非沒有任何影響」。
這項研究是對474名參與者進行近十年的追蹤。結果發現,在有喝無糖汽水習慣的分組中,腰圍比不喝無糖汽水者增加70%。
在老鼠實驗中,研究人員對糖尿病傾向的實驗鼠,餵食不含卡路里的人工糖精;許多無糖汽水即使用該成分。一組老鼠食用添加人工糖精和玉米油的食物,另一組老鼠的食物僅添加玉米油。3個月後,被餵食人工糖精的老鼠,出現血糖升高問題。
德州大學臨床免疫專家費南德茲說:「這些結果顯示,過度食用人工糖精可能會直接造成血糖升高,因此也促使無糖汽水的消耗與人體的糖尿病風險之間有密切關聯。」
◆ 常翹二郎腿 會翹出脊椎、骨盆變形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1.06.30
翹二郎腿是很多民眾普遍的習慣,殊不知這對健康影響甚大。中醫師王子欣表示,在減重門診中常無意中發現患者雙側腰部脂肪份量有極大的差異,雙臀雙腿呈一邊粗一邊細的現象,進一步觀察並詢問患者平日姿勢,結果發現,都有翹二郎腿的惡習!
王子欣醫師指出,翹二郎腿是一種造成脊椎骨盆變形、側彎的常見不良生活習慣,甚至被知名健檢中心評選為「十大錯誤生活習慣」的第四名,跟不運動、每天長期打電腦三小時以上、睡醒立刻下床等並列為主要的錯誤生活習慣。
王子欣醫師強調,脊椎骨盆變形側彎所衍生的疾病非常多,病情輕微者通常會有下背痛、腰腿痠痛麻木、下肢靜脈曲張、假性長短腳、O型腿、下肢水腫,若是病情嚴重者則恐出現下肢神經壓迫綜合征、膝關節退化、椎間盤突出、男性不育、血管拴塞、坐骨神經痛等病症。
長期翹二郎腿的姿勢不良所造成的脊柱骨盆變形側彎或是關節退化,若是症狀嚴重的話,通常往往發展至坐骨神經痛。目前中醫療法除了外用針灸、理筋推拿、內服活血理氣止痛藥外,同時也必須進行病因治療,例如因椎間盤突出、脊柱側彎者就需配合整脊療法,以矯正排列不正脊柱。
在自我保健方面,王子欣醫師說,首先必須保持正確的坐姿,也就是再也不要翹二郎腿,同時加強下肢運動,例如健走、游泳等運動,以便增強腰背肌力量與柔軟度,這也是目前世界性治療趨勢。不過,她強調,在治療時若患者無法改正翹二郎腿等不良習慣,療效往往不佳或症狀反覆發作。
◆ 慎選涼補食材 考生寧心安神
文/陳潮宗 2011.06.30 自由
考季正逢炎炎夏日,為了讓考生維持充沛精力,保持頭腦清醒,家長常會為考生進行食療或食補。
夏天可以進行涼補,但一定要慎選適合涼補的材料,避免因過度進補而引發燥熱的反應。如西洋參、菊花、決明子、蓮子、白木耳等涼補的養生中藥最為適宜,如此才能收清熱消暑,寧心安神之效。
如果讀書無法集中注意力、記憶力減退、頭昏腦脹,可服用「聰明湯」。組成為熟地黃、白芍、麥冬、知母、五味子、龍骨、牡蠣、黨參、石菖蒲、遠志等各5克,加水2000cc。沸騰後,繼續熬煮15分鐘,每日服用一劑,涼熱皆可。
長時間看書,用眼過度容易導致眼睛乾澀、痠痛、模糊等,這時可以喝「杞菊茶」,清肝明目。材料為:枸杞10克、菊花10克、決明子10克,紅棗10顆,加水1000cc熬煮成茶水,溫熱或冰涼飲用皆可。可日常當茶飲用,每日一劑,可以幫助眼睛恢復疲勞。最重要的還是要搭配適度休息與冷(熱)毛巾的冰(熱)敷,才會有更顯著效果。
暑熱容易傷元氣,導致全身倦怠乏力、腦筋昏昏沉沉,甚至是中暑,則是可以用「生脈飲」,來養陰益氣,預防中暑。其組成為人參(人參鬚)12克、麥冬12克、五味子6克,加入1500cc的水熬煮後,放涼飲用。
考生配合夏令節氣,應選擇清淡並能清熱利濕、滋陰降火的食物,並從飲食中,攝取維生素。尤其是瓜果蔬菜中的維生素C,不但能促進腦對血氧的吸收,還能增強抗病、抗壓的能力。
食物若能帶些苦味更好,因為苦可補陰,且苦味入心涼血,具有消暑、解熱、提神等作用。
夏天適合的食物包括木瓜、胡蘿蔔、白蘿蔔、白木耳、冬瓜、苦瓜、西瓜、山藥等;應避免辛辣、油膩、生冷冰品、海鮮等食物。
(作者為陳潮宗中醫診所院長)
社論:減肥比想像中來得困難
台灣立報 2011/07/01 社論
國人應該記憶猶新,曾有立委提案要求速食業者不得以玩具搭售行銷,並且嘗試比照加州立法,強制揭露速食產品的熱量。
不過,這個想法快要落伍了。美國兒科學會(AAP)最近發表新健康政策綱領,他們更激進地要求,政府應該禁止速食業者的廣告,以遏止肥胖對健康造成的危害。
這份新政策綱領的研究資料顯示,只要能切斷廣告這個誘惑來源,兒童肥胖比率就能降低17%。
但知易行難。因為速食業勢力龐大,而且是媒體廣告收入的重要金主,要政府一次得罪兩個產業巨頭,並不容易。
這也是為何政府往往會對這個議題大打太極拳的原因。產業的源頭管制輕輕放過,但在下游末端,則拚命宣導健康飲食與運動。其結果是,食品業與減肥兩者形成了一個愈滾愈大的商機。首先是媒體除了傳統的速食廣告外,同時也接了政府與健康食品業者的減肥宣傳,左右逢源。緊接著,許多人陷入了精神分裂的消費漩渦裡,速食照吃,爾後再買健康食品、運動器材,週而復始,成了一個飽受貪婪與恐懼交替支配,卻又荷包不斷失血的消費者。
如果速食真能比照香菸,那麼至少可以確定一點,維護健康的「代價」只是速食業者與媒體的廣告收入,而非要消費者掏出更多的錢來「自主管理」個人體重。誰都知道健康很重要,但現實社會並不如人們想的單純。健康、健康,多少商機,假汝之名而行?
實際上,美國兒科學會的新健康政策綱領仍然有它的侷限。畢竟香菸廣告被限制後,也未必真的導致吸菸人口減少。
究其原因,速食導致肥胖跟香菸導致肺癌一樣,都是階級問題。研究顯示,愈是中低收入,肥胖病因便愈是盛行。這說明了,收入決定了飲食選擇與生活方式,也決定了健康狀況,不是光宣導或阻絕廣告誘惑就能收到成效。在美國,速食之所以風行,與勞工階級的工作節奏息息相關。試想,如果你是有錢有閒的紳士淑女,誰會點一客速食囫圇吞棗,而不是好整以暇地享受美食與陽光?
如果真的把減肥當作國民健康的要務,那麼廣告管制絕對優於宣導個人的體重自主管理,但更根本而言,改善所得分配與職場壓力,應該才是釜底抽薪的作法。
◆ 飲料減糖唬人? 「3分甜」竟10顆方糖!
TVBS 2011/07/01
為了顧及身材,很多人點飲料時,都會點「微糖」,店家通常會做3分甜,但雜誌社公布的調查卻發現,雖然標榜「微糖」,含糖量卻高達50克以上,等於有10顆方糖這麼甜,實際檢驗發現,要是微糖飲料「加料」,像是加珍珠或奶精,糖度還會往上飆高,不過被點名最甜的50嵐,對於這份報告表示質疑,認為糖度全都有控制,不可能出現「超甜」的情形。
買飲料,光是甜度,就有6種不同選擇。TVBS記者曾翌萍:「從全糖到無糖,一共有6杯,現在就用糖度計來測看看,糖度到底有多少。」
取一滴,滴在糖度記上。記者:「糖度有多少?」康健雜誌主編林真岑:「(糖度)10。」
500C.C.全糖紅茶,喝完一杯等於喝下10顆糖,即使是微糖,也就是常說的3分甜,測出糖度相當4顆方糖,半糖6顆,少糖8顆,9分甜9顆。TVBS記者曾翌萍:「『微糖紅茶』糖度4,等於一杯是4顆方糖,要是『加料』的微糖紅茶,糖度又是多少。」
加了椰果,糖度變成10,等於是10顆方糖,50克糖吃下肚,遠遠超過一天建議攝取量,加了珍珠不得了,糖度暴增到14,即使只加奶精,糖度還是有12。康健雜誌社主編林真岑:「很多人都認為,『微糖』是不是只有加一點糖,其實我們以『50嵐』來說,這一次測出來,(50嵐)它的含糖量是最高的。」
知名雜誌抽查,50嵐、CoCo都可、清心福全,一共270件全糖微糖飲料,以梅子綠來說,即使是3分甜的微糖,還是含10顆方糖以上,被點名的飲料店懷疑檢驗真實性。50嵐店家:「我們不知道它(康健雜誌)是怎麼計算的,因為正常他買一個成品過去,(所有)糖都化在裡面了。」
微糖已經是糖度裡的最低選擇,要是連「微糖」都太甜,消費者真的不知道,要喝哪種糖度了!
※ 相關報導:
* 微糖熱量少?10顆方糖下肚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432479.shtml
「康健雜誌」篩選多據點的三家茶飲連鎖店「清心福全」、「50嵐」與「CoCo都可」,各挑出三家分店,選擇綠茶、珍珠奶茶等15種品項,各點微糖與全糖各一杯,進行糖度值檢測。
◆ 少量多餐 美國人腰圍不減反增
【Upaper╱中央社】2011.07.01
根據29日公布的調查報告,雖然美國人可能減少3餐超大進食量,但用餐次數增多,腰圍不減反增。
教堂山北卡羅來納大學分校研究員,針對過去30年來日常飲食習慣所作調查發現,2006 年,美國成人每日進食3餐加點心的次數,從1997年3.8 次增加至4.8次。
排名最前10%受訪者,每天用餐加點心,從5次增至7次。
分析還發現,雖然近年來用餐量已趨穩定,但吃進的總卡路里熱量卻不斷上升。
到了結束研究最後的2006年,美國人每天吃進的熱量,比1970年代末期增加570大卡。
研究發現,罪魁禍首就是:如今美國人每天攝進含糖飲料的熱量,比1960年代多了220大卡。
現在美國逾2/3成人和1/3兒童過重或肥胖。
◆ 上班族注意了 坐太久易早死
中央社 2011/07/01
(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30日專電)研究報告指出,人長時間坐著不光會有姿勢不良和腰酸背痛的問題,更危險的是可能比其他人早死。
巴西科學雜誌「伽利略」(Galileu)轉載「體育運動醫學科學」(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Exercise)期刊報導,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坐在椅子上的人,心臟病發的機率比常人高出54%。
報導指出,每天坐著的時間超過6小時的人,未來15年內死亡的機率比每天坐著少於3小時者高出40%。
此外,長時間坐著也比較容易胖,因為每分鐘只消耗1卡路里,幫助溶解脂肪的酵素百分比降低90%;在椅子上坐2小時後,良性膽固醇也會減少20%。
有空的時候做些體能運動,是否就能改善問題?報導指出,就算每天上午在跑步機上運動30分鐘,也不足以彌補長時間坐著,對健康帶來的損害。
在辦公室工作的人,每天至少得坐在椅子上6至8小時。但下班後繼續坐著,才是令問題惡化的主因。
報導指出,假如不能變更目前辦公室使用電腦的工作方式,只有改變自己的態度和習慣。其中最簡單的就是經常從椅子上站起來,最好每隔15分鐘站起來後拉筋、鬆弛、原地跳躍和快走。
至於需要開會討論的時候,與其大家圍著一張桌子坐著,不如舉辦戶外活動。許多採用這類新方式的行政人員相信,這樣的方式有助於讓會議更快結束,同時也有益健康。
對於真正想要擁有健康體魄、但生活忙碌的上班族,最大膽的方式是站著、走著或在跑步機上面的同時工作,而平板電腦將有助於實現這樣的夢想。
問題在於,誰有辦法長時間一邊移動身體一邊寫報告,而這樣的習慣又會衍生出怎樣新的健康問題?
舒活24節氣/小暑
【聯合報╱節氣達人陳玉娟】2011.07.02
梅雨季節結束,天氣趨熱,開始頻繁出現午後雷陣雨,即將於七月七日來臨的「小暑」,是夏天第五個節氣。儘管夏季節氣就快接近尾聲,「小」意指「微」,小暑後面是大暑,真正的炎熱還在後頭。
天氣逐漸轉熱,太陽過黃經105度,就到了小暑。俗話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小暑、大暑炎熱程度有別,但面對夏季最熱的時候,應多補充水分,做好防曬。
小暑時節也是蚊蟲活躍高峰期,體溫偏高的嬰幼兒、孕婦,因新陳代謝活躍,呼出二氧化碳濃度高,容易吸引蚊蟲接近;而女性在生理期來之前,黃體素分泌,體溫升高,循環變快,排汗量也變多。當汗液釋放出來,在空氣中揮發,猶如對蚊蟲發出訊號,身上不知不覺出現幾個被咬的痕跡,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高體溫者,容易藉由汗液或呼出二氧化碳引誘蚊蟲上門,中醫提醒,愛吃肉類者,也要特別當心,這類民眾體質多較偏向虛熱,很容易活動一下,就氣喘吁吁、體溫升高,流汗量比一般人多,容易成為蚊子目標。
如何改善容易被叮咬的體質?建議平時多食用番茄、紅蘿蔔、葡萄、海帶等。檸檬汁由胃酸消化循環,也會對身體帶來鹼性能量;不少茶葉內含茶鹼,也可有效改善身體內體液或汗液等酸度。另外,包括綠豆、薏仁、蓮藕、黃耆、荷葉與淡竹葉等常見的中藥材料,可補虛、安神,清除身體濕熱之氣,也可扭轉體質。
除了飲食,蚊蟲最喜歡在有點暗,又不會太暗的「弱光」環境下吸血,建議白天時,避免穿深色衣服,以免反射光線較暗,恰好被嗜血的蚊蟲叮上。
汗液是蚊子的吸引來源,平時運動或流汗後,除了應盡速洗澡,或把汗液擦乾;外出時最好也少用香味過濃的香水、化妝品或髮膠,避免引誘蚊蟲上門;若怕蚊蟲叮咬,也可選購含薄荷、香茅或艾草成分的驅蚊產品,避免引誘蚊蟲上門。
小暑時節,體內陽氣最盛,因氣候炎熱,不少人感到心煩不安、疲倦無力,夏季首重護心,除了透過飲食清除體內濕熱,情緒應保持平和,才能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
◆ 腎氣衰、衝任脈虛 女性更年期主因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2011/07/01
婦女到了45歲以後邁入更年期階段,除了各種生理變化,也會嚴重影響情緒。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黃中瑀表示,更年期階段是女性從可以生育的旺盛期,邁入老年的轉換重要階段。在停經前後,因為生殖系統的卵巢功能衰退,內分泌失調等原因,除了生理症狀,也常見情緒不穩現象。
中醫師黃中瑀表示,40歲以上的女性,生殖系統的卵巢功能逐漸衰退,荷爾蒙的分泌量也會降低,生育機率也大幅降低,一直到完全停經後就停止受孕機會。通常更年期女性在更年期階段,大約2~5年時間,更年期提早或是晚來,也與過去健康狀態,營養攝取等有關。
醫師表示,由於女性荷爾蒙減少,生理上會出現臉潮紅,發熱盜汗,胸悶等現象。也會有皮膚變差的狀況,像是皮膚沒有光澤、鬆弛、沒有彈性,長斑,消化系統部分,也會有消化差,常脹氣的現象,以及明顯的情緒不穩現象。
黃中瑀醫師表示,中醫認為「腎氣漸衰、天癸將竭、衝任脈虛」是更年期的主要原因。而歸其根本,則腎虛是導致機體陰陽失去平衡的肇因。也與心、肝、脾三臟失調有關;因此治療必須全面從改善腎氣;補心、肝、脾三臟調養著手。
黃中瑀表示,傳統醫學對女性更年期的看法,認為是因為腎氣虛衰,因癸水將竭所致。還有心、肝、脾三臟失調,導致心、肝、脾三臟的多種病理的改變。以及氣機失調,年老腎陽不足,蒸化無力有關。
辨證部分,「氣虛型」者可見腰腿痠楚,吃東西少,精神差,小便頻,苔薄白。而「陰虛型」者可見手足心熱,腰腳痠軟,口乾潮熱,失眠煩躁等。「氣陰兩虛型」者則可見綜合上述兩種類型。以及「陰虛陽亢型」者,則可見腰痠腿軟,口渴想喝水,小便澀痛,排便秘結,舌紅現象。
醫師指出,針對氣虛者可用生脈飲,含參鬚、麥冬、五味子調養。而陰虛者可用桑菊飲,含桑葉、菊花、薄荷、小麥、甘草。或是酸棗飲調養。氣陰兩虛者可用黃耆當歸飲,含生黃耆、當歸、枸杞、麥冬;陰虛陽亢者可用山藥蜜汁茶飲方調養,組成含山藥、苦瓜、青蘋果、蜂蜜。
◆ 腎陰陽失調使臟器功能紊亂 致男性更年期綜合症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1/07/01
男性步入更年期也會產生一系列症狀。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林曾翠霞表示,這種男性病症好發於五十五至六十五歲間,可歸屬於虛勞、心悸、不寐、鬱症等範疇,主要是因為腎陰、腎陽失調進而導致各個臟器功能紊亂,形成綜合症。
林曾翠霞醫師指出,中醫認為,男性步入更年期後,常會出現腎的陰陽失調情形,若是發生腎陰虧損時代表真陰虧損,加上勞慾過度導致竭精傷陰,陰不能制陽,以致陰虛內熱,結果就出現男性更年期症候;若是發生腎陽虛衰時代表陽氣不足,或勤於男女性生活,導致傷精耗氣,最後就產生更年期綜合症。
林曾翠霞醫師進一步指出,若是腎陰陽俱虛者,代表腎氣虛,有陰損及陽或陽損及陰的情形,導致腎的陰精、陽氣都不足,最後就產生各種更年期症狀;若是腎精虧損者,為先天稟賦不足或久病耗損所致,當過度失精導致腎精虧損,以致出現早衰、性功能減退等更年期綜合症。
男性步入更年期時,若出現各種不適症,可用中藥加以治療。林曾翠霞醫師表示,這種男性病症以腎氣虛衰為根本,同時有氣血陰陽失調的現象,根據辨證通常可分為陰虛內熱、腎陽虧虛、腎陰陽兩虛、腎精虧虛、心腎不交、腎氣不固、心脾兩虛、肝鬱脾虛等八型,依據證型進行治療。
林曾翠霞指出,陰虛內熱者常出現身體消瘦、潮熱盜汗、早洩遺精、手足心煩熱、腰膝痠軟、咽乾顴紅、眩暈耳鳴、失眠且常做夢、小便黃而熱、舌紅苔少等症狀,治宜滋陰降火。
腎陽虧虛者常出現精神倦怠、性慾減退功能障礙、腰膝痠冷而痛、畏寒喜暖、工作能力變差、臉色白或輕度浮腫、舌質淡、苔白等症狀,治宜溫補腎陽。
腎陰陽兩虛患者常出現腰膝痠軟、性慾減退、頭暈耳鳴、失眠健忘、心情悲喜無常、烘熱汗出、畏寒怕冷、浮腫便溏、舌淡苔薄等症狀,治宜溫補腎陰腎陽。
腎精虧虛者常出現動作變得較遲緩、性功能減退、健忘恍惚、牙齒搖晃、頭髮脫落、眩暈耳鳴、精神呆鈍、足痿無力、舌淡紅等症狀,治宜補益腎精。、桑寄生等補益腎精藥。
心腎不交者常出現腰膝痠軟、遺精陽痿、心煩不寧、手足心煩熱、健忘且常做夢、心悸怔忡、盜汗、舌紅苔薄黃等症狀,治宜滋陰降火,交通心腎。
腎氣不固者常出現腰膝痠軟、滑精早洩、面白神疲、聽力變差、小便頻數而清或尿後餘瀝不盡、遺尿或失禁、夜尿頻多、舌質淡苔白等症狀,治宜補腎固澀。
心脾兩虛者常出現失眠多夢、健忘眩暈、心悸怔忡、多疑善慮、臉色萎黃、胃口差、腹脹便溏、精神疲勞、身體乏力、舌質淡苔白等症狀,治宜養心健脾,補血益氣。
肝鬱脾虛者常出現情志抑鬱或急躁易怒、胸脅脹滿竄痛、食慾不振、腸鳴、腹痛欲瀉瀉後止、舌質淡苔薄白等症狀,治宜疏肝解鬱,健脾和營。
健康米食 1個便當不到700卡
【聯合報╱記者呂筱蟬/新市報導】2011.07.03
打造低碳城市與美食之都,台南市衛生局昨天在遠東科技大學舉辦「穀味食足─健康100」創意美食展及料理競賽,各區衛生所及業者以在地食材打造多款低卡五穀蔬食料理,推廣美食零負擔。
「美食和健康不要相衝突。」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胡明輝說,全穀指含有麩皮、胚乳及胚芽的完整穀物,富含礦物質、維生素及蛋白質,「加上低油、少鹽烹調,五穀料理一樣很好吃。」
南市衛生局也推廣多蔬低卡健康餐盒,今年已經輔導61家業者配合販賣。
食品藥物管理科長胡明輝表示,保持健康不是不吃肉,而是增加蔬果攝取量,並以滷、蒸、烹調方式代替油炸,一個便當盒熱量不到700大卡。
「蓮子大餐8道菜,平均1人1餐只有650大卡。」白河區衛生所護理長蕭小梅說,與營養師、在地業者將蓮花物盡其用研發料理,包含花瓣、蓮梗及蓮子都入菜,強調少鹽、少糖、少油,「推廣試吃真的超踴躍」。
為了讓民眾認識健康的全穀米食,現場集結桂田酒店、台糖長榮、明新食品、亞洲餐旅學校等多家名店,展示各種色香味俱全料理,讓參與試吃民眾大飽口福。
※ 相關報導:
* 吃少一點…活久一點!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6435613.shtml
最近美國科學家的研究,證實了這個說法,他們將猴子分成兩組,一組飲食不節制,一組只給六分的食物,結果觀察20多年之後,飲食不節制者死的早,而且老態畢露,另外一組飲食控制者,壽命較長,而且看起來也比較年輕健康。
◆ 甩肉法百種 清淡才是王道
中央社 2011.07.04
台灣大學註冊組主任洪泰雄4個月甩肉17公斤,帶動「先吃蛋白質,其次蔬菜、最後水果」的飲食風潮。減重門診醫師親身試驗,營養師分析營養素,都認為,低熱量還是很重要。
洪泰雄減重成功後,吸引200多名教職員工跟進,他演講出書分享心得,歸納出「35921」的口訣,即每天吃3餐,每餐間隔5小時,每晚9時前吃完晚餐,每天喝水2000c.c.,每天早上1顆蘋果。
事實上,洪泰雄不針不藥減重成功,擺脫高血壓和睡眠呼吸中止症,不是只靠自己,他參加私人診所量身訂制的飲食調理課程,吃著中央廚房調理、專人配送的餐盒,奉行德國醫師方法(Dr.Wolf Eckhart Funfack)創立的代謝平衡飲食法。
代謝平衡飲食法規定,每1餐只有1種蛋白質,3餐蛋白質不能重複,頭2週每餐都從蛋白質吃起,接著吃青菜,最後吃水果。2週之後,在水果之前可吃些澱粉類食物,最好是雜糧,避免精製的白麵包、白飯等。
翻開洪泰雄的1週減重食譜,某天星期一他早餐西班牙蛋、蒜炒青江菜和1顆蘋果,午餐番茄鮭魚湯、水炒龍鬚菜和五穀飯外加水果1份,晚餐是豆腐蔬菜湯、水炒大白菜和水果1份。
以此看來,1個普通的便當,主菜雞腿配上半顆滷蛋、1片香腸,配菜是小魚豆干、筍片肉絲,1餐的蛋白質種類就有4、5種。外食族想自力來個代謝平衡餐,吃完雞腿,配菜留下筍片,其他送人吃,最後還要挑選雜糧飯來吃。
台灣肥胖醫學會會員、雙和醫院社區醫學部主任祝年豐自力體驗,他用堅果配生菜沙拉解決早餐,午餐儘量清淡少吃。他說,雖然吃得少,卻不覺得餓;不過,最大的挑戰在晚餐。
祝年豐下班時間不固定,常常拖到晚上快9時才回家吃晚餐。他表示,晚餐不吃,太太會翻臉,吃了卻又快到睡覺時間,無處消耗多餘熱量,所以3個月慢慢瘦4公斤左右,他懷疑這能堅持多久 。
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血管醫學防治中心協同主任、營養師蔡玲貞說,以蛋白質搭配蔬菜為主食,讓人不容易餓,這類似抑制胰島素分泌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但這不代表減肥者能毫無節制大啖炸雞、烤肉。
蔡玲貞分析洪泰雄甩肉法的菜單,基本上先控制總熱量攝取,再分配營養素,然後是進食順序;相同熱量,換個菜單,先喝湯,吃飯配菜,細嚼慢嚥,每口嚼30下再吞下腹,這樣也是會瘦。
祝年豐的體驗心得是「清淡是王道」,蔡玲貞說,不管哪種飲食法,總是要控制熱量。
◆ 〈吃對了 你也能瘦〉 5種致胖食物 量多寡才是重點
記者/洪素卿 2011.07.03 自由
一般人常發現,年過20歲之後,一不小心一年就會多胖個半公斤,年過30歲之後,想要多瘦一分,更是比登天還難。不過,隨年齡增加的體重,真的只與新陳代謝降低有關嗎?答案是否定的。
一項最新研究就指出,至少有5項可能與體重長期增加趨勢有關的食物,包括洋芋片、馬鈴薯、含糖飲料、紅肉(如牛肉)與紅肉製品(如香腸、火腿、熱狗)等,若餐桌上老是出現這些食物、恐怕很難脫離一年胖一圈的噩夢。
洋芋片和含糖飲料 儘量不吃
這篇刊載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研究,主要探討食物與生活型態改變與體重增加的關係,研究人員總計分析了3個研究、超過12萬人的追蹤資料。每4年評估這群研究對象的生活型態與體重改變的關係。結果發現,這些被研究對象平均每4年體重增加約1.5公斤。
飲食的單一因子中,對體重貢獻度最大的應該就是洋芋片了,每天多吃一份、4年下來,至少增加超過0.7公斤體重,其次則是包括炸薯條、薯泥和烤馬鈴薯等各式各樣的洋芋食物,也能「貢獻」半公斤。
肉類加工品 少吃比較好
此外,包括汽水、能量飲料等含糖飲料對體重的貢獻度則排第三。值得注意的是,果汁與酒精性飲料長期也會讓體重增加,只是不像一般含糖飲料這麼多。另外,牛排、漢堡、熱狗,不管是一整塊紅肉或是製成加工品的紅肉,以及白麵包等精緻澱粉製品,愛吃這些食物也會讓體重一路攀升。
這麼說來,想減重的民眾真的就不能享用這五類食物嗎?林口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陳俞秀認為,重點在於「量」。她分析,這五種跟長期體重增加有關的食物,共同的特徵就是好吃,因此就容易過量,長期下來自然容易致胖。其中,紅肉類又比白肉脂肪含量高。
馬鈴薯和紅肉 適量就好
她建議,洋芋片跟含糖飲料能不吃就不吃,肉類加工品也是少吃比較好。但是,整顆的馬鈴薯或是牛肉、豬肉等紅肉,因為是新鮮天然食物、不需要刻意避開,只要不過量就好。其中,肉類因是主要蛋白質來源,應該要配合白肉及魚、豆、蛋、奶食用。
難道遠離這些東西就不會胖了嗎?雙和醫院祝年豐醫師認為,這五種食物反映出的是選擇飲食的模式,也就是說,愛吃零食、愛喝飲料、愛吃肉;如果在台灣,很多人可能少吃馬鈴薯、紅肉、汽水,但仍然一年胖過一年,原因可能是消夜愛吃鹹酥雞、下課就要吃雞排跟喝手搖杯飲食。也就是說,因為不同的飲食文化,每個國家的致胖食物不會全然相同。
◆ 抵抗歲月胖 每天50-100卡是關鍵
自由 2011.07.03
除了致胖食物,研究也分析了其他跟體重變化可能相關的因子。除了運動讓人較不易變重;在食物部份,蔬果、全穀類、堅果與優格這五種食物的攝取量愈多,體重愈不容易增加。
此外,一天多看一個小時電視,睡眠少於6小時,抑制食慾的瘦素荷爾蒙會減少分泌,自然就會吃得多。
一般人可能以為,一天不過多吃一點點,應該沒關係,但事實上,每天增加或減少50至100卡可能就是體重上升或降低的關鍵。
不妨考慮每天多走10分鐘,持之以恆地維持健康體重。
祝年豐醫師也提醒,堅果、優格等熱量不低,攝取時還是應該適量。(洪素卿)
日本料理中式吃法 暴殄天物
黃文杰/桃園報導 2011-07-04 中國時報
你是這樣吃日式料理嗎?生魚片端上桌,挑顏色最深先吃;生魚片配蘿蔔絲一起吃;吃壽司沾山葵醬油,連米飯也一起沾;生魚片沾壽司的醬油碟。看在楊梅永平工商餐飲科資深日料老師蔡新發眼中,直呼「太暴殄天物了」。
學日式料理至少卅年資歷,人稱「阿發師」的蔡新發認為,若是用吃中餐的方式吃日本料理,可能嘗不到五○%的美味。
生魚片及壽司是日料的特色,蔡師傅強調,生魚片一定切成奇數片,壽司是偶數;排列方式,左邊白色的肉,右邊是黃色,中間是紅色,貝類、蝦類及脂肪多、味道濃的紅鮪魚魚肉,吃也要從清淡吃到濃郁。
生魚片旁的蘿蔔絲,常見將蘿蔔絲和魚肉一起吃,這種吃法吃不出魚肉本身的美味,因為蘿蔔絲的功能,在於吃完一種魚,要嘗另一種魚之前,用來「洗去先前的味道」。
吃壽司時醬油的沾法是重點,只沾魚肉部分,魚肉朝下放入嘴巴,讓味蕾好好地鑑定美味,壽司的飯粒不要直接沾醬油,魚肉也只沾一角,不整片沾,飯粒不能掉落醬油碟,沾壽司的醬油不同於吃生魚片,醬油不加山葵,也不可以弄濁。
他強調「不是拿刀叉酒杯的西餐才有餐桌禮儀」,日料怎樣說也傳承千年,迄今保留會席料理、茶懷石料理以及精進料理三大類,不論三菜一湯(生魚片、煮蔬菜類、烤魚和一道湯),五菜一湯或是七菜兩湯,許多用餐「規矩」要提醒,才能吃得到真正的味道。
蔡新發一九九三年自創「陶都日本料理」、一九九九年創「森的拉麵店」,二○○四年受聘永平日料專任老師,他表示,日料是以筷子開始,也以筷子結束,餐桌上一定有筷箸架,筷子放在上面,取放筷子的標準禮儀,先用右手拿起筷子,接著放在左手上,再以右手拿正,之後以正確拿法使用筷子。
阿發師解釋,日式餐具大部分要雙手並用,右手拿取,左手扶持,筷、碗、湯碗、杯,除了飯碗、湯碗端起來,日料最多是小型器皿,好比小缽,不是桌上擺好看,也要端起來。
他說,若是容易滴落、濕的、碎散食物,先盛在小缽裡再端來吃,吃飯喝湯左手要扶著碗,用右手掀開蓋子,然後雙手將碗蓋放在右邊,放的時候蓋子要朝上,不讓水珠滴在桌上。
◆ 過量咖啡 恐引發神經質和易怒
中廣 2011/07/04
有些人不喝咖啡好像就醒不來,不過,新的研究發現,攝取過量有可能影響專注力,同時會讓人變得神經質和易怒。
研究也發現,對低血壓的人,咖啡是很有效的興奮劑,晨起一杯,效用可以持續一整天,但是對血壓正常的人,它提神的效果大概只能持續十到三十分鐘。
咖啡雖然有振奮精神的效果,但是研究顯示,攝取量超過一定限度,就會適得其反。營養專家說,咖啡成癮的人,一旦喝的量不夠,就有可能產生戒斷性頭痛,所以戒咖啡,得慢慢來。
◆ 趕趕趕 3成2學童便便有難
邱俐穎/台北報導 2011-07-04 中國時報
趕上學、趕補習,全國3成2小學生有「便便」問題。據國內一項針對7到12歲國小學童的大規模調查,發現32%有便秘問題,其中國小女生「ㄣㄣ」不通暢的比例又高於男生。醫師 表示,臨床上許多有便秘問題的孩童,多是早上趕上學、下課趕補習,習慣性忍住便意,才會造成「便便」困難。
■便秘困擾 女高於男
台北榮總兒童胃腸科主任吳子聰等人,針對2375位國小學童進行國民營養調查,其中發現3成2國小學童有便秘困擾,女生36.1%又明顯高於男生29.2.%,但隨年紀增長便秘問題會逐漸改善,從7、8歲的39.6%,9、10歲的34%,11歲降至24.4%。
調查也發現,少吃蔬果、黃豆製品、雞蛋的孩童便秘情形會較嚴重。這項研究今年二月發表在《Journal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吳子聰表示,女生便秘問題較男生嚴重,有可能是較愛乾淨,當廁所環境髒亂或是不習慣在外面如廁,可能就會強忍便意;而隨年齡增長,腹肌調節變好,身體排便機能隨之提升,便秘的發生率會慢慢降低。
吳子聰說,一天中早餐、晚餐後腸胃道蠕動達高峰,是排便的絕佳時間點,但學童早上起床吃完早餐不是急著上學,就是放學後趕著補習,沒有充足時間醞釀「便意」,又沒吃足夠的蔬果,當然就便秘。
■多吃蔬果 規律排便
他建議,飲食應盡量避免高熱量、高油脂,多吃蔬果是不二法門,家長也應讓孩童建立規律的排便習慣,在固定時間上廁所,生活步調放輕鬆,給孩子多一點時間。
多吃蔬果 皮膚水噹噹
文/周彥吉 2011.07.05 自由
青春痘並不是青少年的專利,有許多成年人也有青春痘的困擾。那是因為青春痘除了和皮脂腺分泌有關外,荷爾蒙、壓力、不正常的生活作息、藥物等,都會導致青春痘的產生。此外,常有門診病患反映,吃到某些特定的食物,例如油炸類或是巧克力,會冒更多的痘痘。
雖然目前醫學上,食物和青春痘的關係並不是很清楚,但有可能和食物中的亞麻油酸(linoleic acid)有關。由於人體本身不能自行合成亞麻油酸,須從飲食中獲取,所以是一種必需脂肪酸。植物性脂肪中,如葵花子油、玉米油等,亞麻油酸的含量較高,而動物性脂肪中,亞麻油酸的含量較低。
研究發現,亞麻油酸在皮脂中的濃度,和角質的正常化有關係,低濃度的亞麻油酸會間接造成毛孔角質堆積。所以如果平時攝取過多的動物性脂肪,有可能造成皮脂中的亞麻油酸含量過低,導致毛孔過度角化,阻塞皮脂分泌而產生青春痘。
現代的飲食習慣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食物中動物性脂肪的比例往往偏高。養成均衡的飲食習慣,多吃蔬果,不但能維持身體健康,還會讓皮膚更美麗。(作者為台北市芯悅皮膚科診所院長)
※ 相關報導:
* 健康飲食新法則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8&f_SUB_ID=2670&f_ART_ID=327818
只吃真正的食物、選擇最終會腐敗的食物、避免成分超過五種的食品
◆ 久坐婦女 肺栓塞風險為常人2倍
央廣 2011/07/05 季平
根據今天(5日)發表一項針對女性所做的研究結果,需要或習慣久坐的人發生肺栓塞的機率為常人的2倍。
研究人員對6萬9,950名女性看護進行長達18年觀察,檢視她們發生肺栓塞的風險,這通常是由腿部靜脈收縮而產生的肺部血液凝結;結果發現268個肺栓塞案例。
根據觀察,每週久坐超過41個小時的婦女發生肺栓塞風險的機率,比每週坐著不超過10小時的女性高出1倍。
這項研究暗示,需要或習慣久坐的生活型態,也可能被納為導致肺栓塞的因素。
過去的研究認為,年紀、肥胖、吸菸以及高血壓等,都是導致肺栓塞的因素。
這項研究是在麻州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人員卡伯赫爾(Christopher Kabrhel)的領導下進行,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
研究人員呼籲展開進一步研究,以了解對女性的這項觀察結果,是否也適用於男性以及歐洲地區人士。
◆ 中藥配伍仍有禁忌 才可治半功效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1/07/05
中藥性質溫和,但服藥時仍然有禁忌。中西醫師廖桂聲表示,不管是西藥或中藥,原則上都有服藥的禁忌,所以當醫師開立藥方時,告訴患者要忌口是為了防止病情惡化,或是避免某些食物發生不良作用,這就是「飲食宜忌」,中藥配伍有禁忌,同樣地服用中藥後,食物也有這種特性,所以當患者服用中藥時,應該主動詢問醫師哪些食物不能吃、哪些食物對病情有幫助。
廖桂聲醫師指出,講求飲食宜忌是為了讓患者的疾病能夠早日痊癒,避免病情變得更惡化,以避免減低或抵消藥效,或是產生一些副作用。例如服用發汗解表藥時,忌食生冷及酸性食物;服用滋補藥時,禁食蘿蔔,因為蘿蔔易破氣、傷氣,可促使參類藥物失效。
廖桂聲醫師進一步指出,忌口並非絕對,如果一概禁忌飲食,不但對疾病的恢復沒有益處,時間久了勢必因身體缺乏某些營養物質而有損健康。總之,既不能生病就樣樣食物都不能吃,也不能毫無禁忌樣樣食物都吃下肚,最好根據病情,適度「因病制宜」,這樣才能達到「治半功效」的好處。
當人生病的時候,飲食也要跟著講究。中西醫師廖桂聲表示,當人生病時,忌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一般通常會要求患者避免吃下辛辣類、肥甘滯膩類、腥躁異味類等刺激性的食物,同時傳統中醫也有「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說法,忌口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害就利」,以便充分發揮出藥物治療的效果。
廖桂聲醫師指出,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食物必須與疾病的屬性相適應,這樣才能確定飲食上的宜忌,也就是所謂的「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譬如熱證患者常有口燥咽乾、內熱便秘、尿黃短少等症狀,這類患者最好多吃寒涼、平性食物,像是冬天的蘿蔔、夏天的綠豆等,有助於瀉火,寒證患者常有形寒肢冷、便溏腹瀉等症狀,這類患者可多吃辛辣的食物,例如生薑即是。
廖桂聲醫師進一步指出,其實患者只要根據疾病的臨床特點,就可以確定不同的飲食禁忌,例如痛風患者有尿酸偏高的問題,所以雞皮、魚皮等動物皮、肉汁、內臟類、豆類、火鍋湯底、啤酒等食物最好少碰為妙,最好不要吃,飲食習慣更忌暴飲暴食。
如果是過敏體質患者,比較需要少碰海鮮、竹筍、芒果、荔枝、龍眼肉、榴槤等食物,以及燒烤類、油炸類、辛辣類、冰冷類、燥熱類等食物。胃腸不好的人最好遠離糯米類食品、過甜食物、香蕉、冰品,以免造成消化不良,甚至於傷到胃腸。
他強調,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其實什麼食物都應該吃,這才是真正的健康。不過,如果是生病的人,在疾病發展過程中,身體的各種生理活動將受到干擾,尤其是老人和小朋友,在生病時脾胃的運化功能相對地變得比較差,所以患者的胃口容易受到影響,消化吸收能力也會跟著減弱。
新飲食指南:乳品只喝低脂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6441643.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1.07.06
沿用20年的衛生署每日飲食指南梅花圖案今天走入歷史,衛生署公布最新每日飲食指南,從原本梅花圖案改為扇型,同樣分為六大類食物,但新版強調國人應多吃全穀、堅果種子,只喝低脂乳品, 並建議多運動及喝水等健康概念。
參與修訂的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副教授曾明淑指出,新版扇型每日飲食指南比舊版梅花圖實用,且符合現階段國人的飲食需求。
分析新舊版每日飲食指南的差異,曾明淑表示,基本六大類食物名稱多有改變,加入最新養身的健康概念。例如,主食五穀根莖類改為「全穀根莖」類,奶類改為「低脂乳品」類,油脂類則變為「油脂與堅果種子」類。
他指出,現代人吃得過於精緻,早在30、40年前,大家幾乎都吃糙米,不僅多纖維且營養素較多。但現在許多人喜歡吃精緻白米、麵包、麵食,但全穀要比白米麵包還要有營養。建議民眾在購買麵包時,最好挑選全麥且添加五穀的麵包。平日少吃精緻白米,最好在白米中增加三分之一的糙米,增加纖維量及維他命的攝取。
至於奶類改為「低脂乳品」,曾明淑強調,長久以來國人鈣質、維他命B2攝取不足,20年前將奶類放進每日飲食指南。但國內肥胖問題越來越嚴重,這次重新修訂,強烈建議兩歲以上者都應飲用低脂乳品,不要選擇味道香濃、但熱量偏高的全脂乳品。
衛生署飲食調查發現,國人普遍對於維他命E嚴重攝取不足,參與討論專家一致認為,應該在油脂類增加堅果種子類,建議國人可以多食用核桃、杏仁及花生等堅果類,一天約一湯匙的量。
曾明淑表示,新版每日飲食指南中,增加騎單車及水的圖案,這就是希望國人能夠多運動、多喝水,配合六大類食物的均衡攝取,才能促進國人健康。
※ 相關報導:
* 衛署宣戰!拒喝含糖飲料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6441708.shtml
衛生署今天公布新版國民飲食指標,正式向含糖飲料宣戰,新版指標強調,「含糖飲料應避免,多喝開水更健康」,建議民眾不要飲用含糖飲料。
* 孫璐西:「飲食指南」意義重大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6442409.shtml
食品學者孫璐西強調,官版飲食指南最大的意義,是將可規範食品業者做新的標註,消費者要明辨標示以保健康。蔡敬民教授則建議,為避免心血管疾病,民眾確實應多攝取「低脂」乳品,飲食指南中母乳哺餵「六個月」有益嬰兒發展。
◆ 運動後喝低脂巧克力奶 讚!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1/07/06
運動、到處奔波後太過疲累,可以來一杯巧克力牛奶,補充體力。美國小型研究發現,運動、勞動告一段落,喝一杯低脂巧克力牛奶可幫助增強體力、強健肌肉,還可以減少體內脂肪、提升運動表現,效果比運動飲料還好。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運動學與健康教育系主任約翰‧艾維接受國外媒體訪問時表示,巧克力牛奶擁有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運動會消耗肌肉中的糖分,所以需要補充糖分,身體也需要合成蛋白質,避免蛋白質繼續分解。而喝巧克力牛奶可幫助身體同時補充糖分、蛋白質,發揮一石二鳥效用。
艾維主任指出,研究也發現,牛奶可增加身體瘦肉組織,並減少身體脂肪。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研究團隊共進行兩項研究。
第一項研究共有十位自行車選手參與,他們在激烈運動兩小時後開始感覺疲累,此時分別飲用巧克力牛奶、碳水化合物飲料或零卡運動飲料,然後再繼續騎兩小時。之後,自行車選手進行一項四十公里計時訓練賽。結果顯示,飲用巧克力牛奶的選手在計時賽騎得比較快。艾維主任解釋,巧克力牛奶會刺激體內蛋白質,阻止蛋白質分解,不但避免蛋白質流失,也可維持肌肉強壯,幫助身體復原。
第二項研究共有三十二位民眾參與,這些民眾都沒有受過專業運動訓練。艾維主任讓他們一天騎腳踏車騎六十分鐘,一周五天,持續四點五周。
一組運動後飲用巧克力牛奶,另一組飲用碳水化合物飲料,第三組則喝零卡飲料。
研究人員測量民眾運動後的「最大攝氧量」,這代表身體有氧耐力程度,結果顯示,喝巧克力牛奶那組有氧耐力最佳。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力量與訓練研究期刊」、「營養與新陳代謝期刊」。艾維主任也在美國運動醫學會學術研討會上發表這些研究。
◆ 美國版愈改愈簡單 台灣版愈改愈複雜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1.07.06
衛生署今天公布新版的「每日飲食指南」,美國農業部今年6月也恰巧設計了「新健康飲食標誌」,以四格的餐盤來顯示,簡單明瞭。兩者相較,衛生署新版記載每日需攝取的六大類食物、份數,顯得較為複雜。
美國以「我的餐盤」圖像,取代多年使用的食物金字塔,「我的餐盤」將盤子分為四部分,象徵每個人應攝取的水果、蔬菜、穀類、蛋白質,其中水果、蔬菜占餐盤的一半,提醒民眾每日應注重蔬果的攝取比重。同時餐盤旁邊有一個小圓圈,則代表牛奶等乳製品,簡單好記。化繁為簡的原因之一,就是食物金字塔太複雜,推行廿年來,對遏制美國人的肥胖率大幅上升,似乎沒有幫助。
衛生署今天公布的扇形新指南,則是將食物分為六大類,比美國版多了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同時也註明了水果2到4 份、全穀根莖類1.5至4碗等份數,相較之下頗為複雜。
對於美國、台灣不約而同都設計了新版指南,蔡淑貞說,慢性病、肥胖與飲食習慣脫不了關係,要健康、預防疾病,基本的營養攝取就是關鍵,不管指南簡單或複雜,都是要提醒民眾,不要小看了自己吃進嘴裡的食物。
◆ 素食有譜 多吃綠蔬菇藻
台灣新生報 2011/07/07
台灣的素食人口約有二百五十萬人,衛生署昨天公布素食指標,建議素食者多吃深色蔬菜以及菇藻紫菜,補充維生素B12;還要少吃油炸、過度加工的素料,因為這會吃進太多油。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副教授楊淑惠昨天說,許多調查顯示,素食者的油脂攝取量並不少於葷食者。
有的素食烹調為增加風味,會過度調味,又是油炸、又過度加工,高溫炸過的植物油不穩定,產生自由基,更容易產生高血脂疾病。
一般人以為吃素容易貧血,楊淑惠檢視文獻後認為,這倒未必,僅從血色素檢查來看,素食者和葷食者相差不多;但是另一個體內鐵質儲備是否足夠的指標儲鐵蛋白,研究資料不足,無從了解吃進去的鐵是否都吸收留在體內。
有關素食者的營養研究,發現葷食者改採無蛋無奶的素食後,就會有B12不足的情形。楊淑惠表示,素食者可多吃深色蔬菜補鈣,並從菇類、藻類中補充維生素B12,每天應至少一份深蔬菜、一份菇類、一份紫菜等藻類食物。
為了讓鐵質充分吸收,楊淑惠說,水果隨正餐吃,兩者不要間隔卅分鐘,讓水果中的維他命C與食物中的鐵質「在胃中相遇」,可提高鐵質的吸收率。
油脂也要聰明使用,橄欖油不適合油炸食物,椰子油和棕櫚油不建議用太多,可以根據不同烹調方法變換用油,每天吃一份堅果種子,取代一部分的油脂;至於素料調味清談為宜,多蒸、煮、烤,代替油炸。
◆ 遠離大腸癌 醫師:體重是關鍵 蔬果加運動
中廣 2011/07/06 龐清廉報導
根據國民健康局今年公布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大腸癌高居第二位。腸胃科醫師認為 ,台灣大腸癌發生機會增加,與國人飲食有極大關係,體重過重也是大腸癌的危險因子之一,因此,建議民眾多吃蔬菜、水果,多運動,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才是預防大腸癌發生的不二法門。
國人罹患大腸癌比率逐年增加,大腸癌已經成了國人健康的主要威脅,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謝毓錫表示,預防大腸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改變飲食做起。
醫師指出,多吃蔬菜、水果,這類富含纖維質的食物可以幫助排便順暢,大腸黏膜就比較不會受到刺激,減少大腸癌的形成。少吃肉類、油炸食物,加上規律的運動,也有助於減少大腸癌的發生。
另外,體重過重也是大腸癌的危險因子之一,肥胖本身是一種發炎,這種發炎會導致很多疾病發生,包括大腸息肉,而多數大腸癌都是由大腸息肉所演變而來。目前研究顯示,肥胖病人發生大腸息肉的機率較高,而健康飲食加上多運動,不但有助於減少大腸癌的形成,更是減重的良方。
大林慈濟醫院謝毓錫醫師強調,大腸癌的症狀包括解血便、大便習慣改變、腹痛、貧血或體重減輕,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腸癌患者是五十歲以上的人,政府免費提供五十歲以上民眾大腸癌篩檢服務,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能及時清除大腸息肉,減少70%以上大腸癌發生率。
你吃的全麥 名不副實嗎?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1.07.12
很多人為了養生、健康,選擇吃全麥麵包,但這類產品卻名不副實,只是一般麵粉添加了麩皮製成,今天董氏基金會與七家麵粉廠,展示「真的」全麥麵粉與製品,吃起來口感比較紮實,也因為全麥麵粉保有胚芽等成分,含有豐富的鐵、鈣、膳食纖維。
董氏基金會表示,市售全麥麵包、全麥餅乾外觀有一點一點咖啡色,其實很多只是在麵粉添加麩皮,沒有小麥的胚芽成分。還有消費者以為原料標示的「小麥粉」就代表全麥。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說,今年有聯華、義美等七家麵粉廠,陸續開發出新一代的全麥麵粉,是以整粒小麥研磨,或是依據原來小麥相同比例的麩皮、胚芽與胚乳組成,可讓烘焙等業者選用。
多數人認為全麥製品「乾乾的」、會「刮喉」,口感不好,不過今天展示的土司、小餐包、饅頭等各式製品,除了拿在手上沈甸甸的,吃起來很紮實,口感也不錯。
許惠玉說,全麥麵粉中可形成麵筋的蛋白質較少,麩皮較多,所以麵團需要久一點的時間發酵,發酵的溫度也不能太低,需要改良製品配方,例如加入一些老麵種幫助麵團成型。在烘焙時,因為全麥麵團中的含糖量較少,也需要高一點的烘焙溫度幫助上色,就能做出好吃的全麥製品。
全穀富含國人缺乏的維生素B1、B2,而且小麥麩皮含有豐富的非水溶性纖維,可幫助排便、降低消化道癌症的罹患率。上周剛出爐的新國民飲食指標中建議,國人三餐至少三分之一應為全穀類,如糙米、全麥或全蕎麥等。
許惠玉也建議,除了選擇全麥麵粉製品,民眾也可選擇一餐吃大半碗的糙米、玉米粒、或是燕麥片,替代白米飯,攝取所需的全穀類營養素。
◆ 衛署:全穀占51%才是全麥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1.07.12
麵包店的全麥麵包賣得嚇嚇叫、市售全麥餅乾也常讓人覺得比較營養,冠上「全麥」、「全穀」等字眼,價格硬是貴上兩到三成。但衛生署去年10月公告「全穀產品宣稱及標示原則」,全穀成分占配方51%以上,才能宣稱全穀、全麥。
吃全穀產品比較健康,衛生署去年10月公告「全穀產品宣稱及標示原則」,所謂「全穀」不能由業者自行說了算,必須包括麩皮、胚芽、胚乳,而且產品所含全穀成分占配方總重量51%以上,才可以稱為全穀產品、或是宣稱全麥、全蕎麥等。
如果產品所含全穀成分未達51%以上,不得宣稱為全穀產品,僅能以「本產品部分原料使用全穀粉」,或「本產品含全穀粉」等方式宣稱。
但董氏基金會去年10月曾調查市售產品發現,113件標示「全穀」、「全麥」的產品中,僅有15件貨真價實,全穀成分占51%,部分產品更標示五穀、十穀、珍穀、雜糧等字眼,令消費者混淆。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事隔半年後,市售產品標示依舊混亂。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副局長吳秀英表示,目前對業者的全穀標示仍在輔導期間,衛生署會視今年輔導的推廣情況,訂定管理辦法。
◆ 自製青草茶 消暑解渴不怕塑害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1/07/12
炎炎夏天向來都是冷飲業者的生意旺季,但最近台灣食品發生添加塑化劑風暴,令人忘之卻步,想喝又不敢隨便亂喝。對此,中西醫師廖桂聲表示,自製青草茶既消暑又解渴,做法並不難,也不用擔心是否添加塑化劑的問題,民眾不妨自己動手做清涼冷飲。
廖桂聲醫師指出,炎熱的夏天,很多民眾都會出現胃口差、滿身汗、精神疲倦、口乾口渴、頭昏腦脹、不容易入眠等現象,這是暑熱邪氣引起「熱傷元氣」所致,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適時調和身體的狀態,才能符合自然環境的變化,也是夏季養生的法門之一。
廖桂聲醫師指出,青草茶有清香、退火、消暑、解渴、解鬱等好處,通常有兩種配方──第一種以涼補的人參鬚五錢、五味子八粒、麥門冬五錢、白茅根一兩、蘆竹根五錢,將中藥材洗淨後放入鍋子,加適量的水,煎煮取汁,冷卻後即成。
第二種以清熱解毒的金銀花五錢、杭菊二錢、薄荷葉一錢、佩蘭三錢、藿香三錢,柴胡三錢、生甘草二錢、麥門冬三錢、胖大海二錢、淡竹葉三錢,將中藥材洗淨加適量的水,煎煮後放入薄荷葉再稍微煮一下,取汁冷即可。
廖桂聲強調,這兩種配方在材料選擇、用法、用量還是就近向中醫師洽詢比較好。
◆ 銀髮族3高上身 易誘發失智症
中央社 2011-07-12
71歲柑仔店江姓老闆娘,最近1個月頭暈目眩、走路不穩,記憶力嚴重減退,經常重複叫貨,重複找錢給顧客,叫錯孫子的名,找不到回家的路,經醫生診斷她是患了老人失智症。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周美鵑,今天舉行記者會,公布「銀髮族有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膽固醇病史,就會提高未來失智症發生率」相關臨床研究統計,提醒高齡化社會應重視預防。
她說,前述江姓老婦患有高血壓11年及糖尿病3年,但飲食控制不佳,愛吃甜食,導致血糖及血壓經常飆升,才誘發阿茲海默症。
周美鵑表示,阿茲海默症又稱老年失智症,雖被歸類為大腦退化性疾病,但近年醫學證據顯示,血管性危險因子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抽菸和頸動脈血管硬化等,均為阿茲海默症發生危險因子。
臨床研究發現,中壯年擁有愈多血管性危險因子,老年患阿茲海默症機會就愈高。小中風會使阿茲海默症病情加重,造成退化速度加快。
她表示,從年輕就開始控制及預防3高慢性病及心血管疾病,有助預防或治療老年失智症發生。
周美鵑說,研究發現,中年收縮壓高於160毫米汞柱,或總膽固醇濃度大於250mg/dl者,老年得阿茲海默症危險性是健康人的2.3及2.1倍;若兩者皆有,危險性會增加至3.5倍。
此外,糖尿病患者得失智症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的1.5至2倍;糖尿病患者得到血管性失智症是正常人2至2.5倍。
她建議,糖尿病、腎臟疾病、中風、心血管疾病、周邊血管疾病的患者,須將血壓控制在 130/80毫米汞柱;糖尿病患者應將空腹血糖控制在80至120 mg/dl、飯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180mg/dl、糖化血色素控制到7%以下。如此才會減少未來誘發失智症的機率。
◆ 睡眠不足 易長胖
【Upaper╱中央社】2011.07.12
美國臨床營養雜誌刊登的最新研究指出,睡太少的人吃的比較多,卻沒消耗多餘熱量。這項研究也為睡眠不足與體重增加的關聯,添加新證據。
主持研究的聖翁吉表示:「若想控制體重,睡眠充足會有幫助。」聖翁吉為聖路加-羅斯福醫院紐約肥胖研究中心研究員。
聖翁吉與同事招募30名年紀30、40之間的男女,體重全約略正常。受試者分2次住進研究中心,1次5晚。1次每晚可睡9小時,另1次只能暫歇4小時。2次受試期間,頭4日接受嚴格飲食控制,第5日隨意進食。
實驗顯示,不管受試者睡多久,消耗的熱量幾乎相同,約每日2600大卡。
若缺乏睡眠,受試者在實驗最後1天吃進的平均熱量約較睡飽時多300大卡。
作者指出,若這是一般人的日常習慣,會讓缺乏睡眠的人成為肥胖症高風險群。
找對醫師 更年期仍是1朵花
中央社 2011.07.13
女性進入更年期,「花朵」就要凋謝了嗎?資深藝人向娃、林美照分別經歷憂鬱、焦慮等更年期不適症狀,她們說,找對醫師,更年期女性還是一朵花。
走過更年期的向娃、林美照和進入更年期的席曼寧,今天應台灣更年期健康學會之邀,擔任更年期大使。這3位演藝圈大姐說,就算月經月月來,只要卵巢功能退化,就是更年期了,不是月經停了才算更年期。
向娃幾年前情緒低落,以為憂鬱症復發,有天深夜哭個不停,女兒安慰她別哭了,她說,那時不知為何想哭,還想著「就讓我死了吧」;還有次在早餐店看到新聞報導理財作家夏韻芬在兒子溺斃時的心痛,她看到報導覺得自己心也碎了,悲從中來,哭得其他顧客側目。
向娃在子宮頸抹片檢查時,順口提到自己的症狀,醫師建議驗血測女性荷爾蒙,這才知道自己更年期。林美照則有1個月時間非常焦慮,不知何故,一直不停洗碗洗衣洗東西,她很快求醫診治,不適症狀1個月就結束了。
女性聽到自己更年期時,許多人的反應就像向娃一樣「我的青春花兒凋謝了」。另外,面對熱潮紅、心悸、睡不好、陰道乾澀、痠痛、心情鬱悶等不適症狀,會去按摩推拿、求神拜佛,第1個想求助的不是醫師,尤其不是求診婦科。
台灣更年期健康學會日前問卷調查300位45到60歲婦女,發現5成受訪者都有就醫繞遠路情況,還有4成婦女到婦科接受治療後,害怕荷爾蒙治療會致癌,半途轉向民俗療法,或是針灸、推拿、拔罐。
林口長庚醫院婦產科部主任李奇龍說,今年4月美國醫學會期刊有項研究追蹤7000人,發現更年期婦女接受荷爾蒙療法,不會增加乳癌風險,現在更年期荷爾蒙療法觀念是早治療、低劑量雌激素與黃體素,且每半年追蹤檢查。
李奇龍說,輕微更年期症狀,可以用運動、飲食改善,中重度症狀者可考慮荷爾蒙療法,使用頭2週可明顯緩解熱潮紅、心悸等不適,使用2個月可改善心情鬱悶、痠痛,荷爾蒙療法的治劑有口服、皮膚貼片、陰道乳液等劑型。
高雄長庚醫院中醫針灸科主任胡文龍說,更年期婦女往往出血過多時,才會找西醫,中醫碰到病患是睡不好和痠痛,在中醫典籍中,歸脾湯可治療更年期失眠、龜鹿二仙膠治療筋骨痠痛,每人體質不同,應找中醫診斷,如果症狀輕微,可吃黃豆食療。
◆ 5成更年期婦女 就醫看錯科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1.07.13
因為更年期不適,一名婦女只要一聽到孫子吵鬧,就會變得十分暴躁,情緒失控一度離家出走,讓她誤以為自己卡到陰,還到廟裡捐香油錢「消業障」。更年期健康學會近來調查也發現,五成更年期婦女,不舒服時治療看錯科,甚至選擇針灸、拔罐等民俗療法。
這名50多歲的婦女退休後,充滿孤單、焦慮等負面情緒,本來愛孫如命,卻變成只要孫子一吵鬧,就看孫子不順眼。當看到子女有說有笑,也讓她心頭一把無名火,因為情緒嚴重失控,甚至還到廟裡燒香拜佛、捐香油錢、辦法會,都沒改善,盜汗、焦躁、全身搔癢等症狀還是頻繁發生。
更年期健康學會最近對300名、45至60歲女性調查,發現當有不適,5成婦女沒有優先選擇婦產科。學會執行長李奇龍表示,就醫「繞遠路」,常是婦女以心悸、頻尿、失眠等症狀判斷,抱持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觀念,因此求助心臟科、泌尿科、精神科等。
另有一些婦女,即使選擇婦產科,因為擔心荷爾蒙療法可能致癌而中斷,反而以針灸、推拿、拔罐等民俗療法替代。李奇龍則表示,只要排除乳癌家族史等高危險群,同時採低劑量、以半年為治療周期再評估,荷爾蒙療法可以減低致癌疑慮,也緩解患者的嚴重不適。
醫師也建議,更年期婦女只要有三不五時腰痠背痛、每晚頻尿,上廁所超過3次、每周3天睡眠時間不超過5小時等任一症狀,就應該找婦產科醫師諮詢。
◆ 補腎法治骨鬆 增加骨質製造及軟骨修復速度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1/07/13
骨質疏鬆為骨質流失所造成,容易導致骨折、彎腰駝背等問題。中醫師王子欣表示,其實這種病症為一種老化過程,通常隨著年齡增長而發生,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中醫補腎療法不但有西醫療法的優點,既有補充製造骨質及軟骨的原料外,還能夠增加骨質製造速度及軟骨修復速度。
王子欣醫師認為,針對年老腎虛、年少體虛、大量勞動工作及運動過度的骨質及關節面耗損大於生長的患者,單純服用一些補充骨質原料的藥物是不夠的,中醫補腎療法可以增加骨質製造速度,骨頭原料充足了、製造速度又增加了,自然可以將骨質、關節修復回來,改善筋骨痠痛、關節退化、骨質流失等問題。
臨床上,傳統中醫常用龜鹿二仙膠來治療骨質疏鬆症及關節退化毛病,這個藥方是由龜板、鹿角、枸杞、人參等中藥材所組成,經熬成藥膏後才能使用,藥膏看起來成黑色膠狀,為補益之劑,也有人稱為四珍膏,可用於預防及治療骨質疏鬆症及關節退化症。
但王子欣醫師強調,龜鹿二仙膠在使用上也有一些禁忌存在,不是人人都可以服用,例如熱性感冒、急性發炎期等疾病患者不能夠服用這個處方,否則有加重病情的可能性。
最好的治療方式還是由中醫師診斷後,以這個處方配合其他藥物治療,才能符合當時狀況及個人不同體質。
喝奶腹瀉 醫師:可少量多次喝
中央社 2011/07/13
(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13日電)牛奶營養豐富又平價,但不少民眾喝了就腹瀉,久了就養成不喝牛奶的習慣。小兒科醫師表示,喝牛奶會腹瀉是因為「過量」,只要「少量多次喝」,一樣可以喝牛奶。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調查,台灣每人每年平均攝取牛奶量約15.5公斤,較世界每人每年平均25公斤少,也遠低於日本、韓國的35公斤,加拿大、美國約90公斤,澳洲更高達110公斤。
台大醫院小兒科兼任講師、開業醫師林應然表示,東方人攝取乳品量少,除了飲食習慣不同外,還可能與東方人普遍有輕重程度不一的乳糖不耐症有關。
林應然指出,乳糖不耐症與體內缺乏可以消化乳糖的乳糖?酵素有關,有醫學研究指出,東方人約在7、8歲時,體內開始缺乏乳糖?,西方人則延遲到20歲左右缺乏;華人兒童在3到13歲間乳糖?缺乏的發生率高達87%。
因為缺乏乳糖?,以致無法有效消化乳糖,一般稱為「乳糖不耐症」,也就是很多人喝牛奶就腹瀉的原因。
林應然說,除了極少數人有嚴重症狀,一般有乳糖不耐情形的民眾,還是可以在不過量的情形下喝牛奶,民眾只要「少量、多次」,還是可以攝取牛奶的養分,並避開腹瀉的痛苦,而且身體習慣後,還可以逐漸增加攝取量。
美國康乃爾大學食品生技博士陳冠翰表示,除了少量、多次喝牛奶避免腹瀉外,目前的食品生技技術已可將牛奶中可能導致腹瀉的乳糖分解,但仍留下豐富的鈣質、蛋白質及維生素等,有乳糖不耐情形的民眾只要選購低乳糖奶類製品,就可以安心飲用,不必擔心脹氣、腹瀉。
午睡海鮮咖啡橄欖油 希臘島民長壽
【Upaper╱中央社】2011.07.15
據希臘心臟科醫師發表的研究,午睡、健康飲食,還有遺傳,也許是愛琴海小島伊卡里亞島居民長壽的原因。
希臘雅典大學醫學院的心臟科醫師克萊梭胡博士指出:「歐洲其他地區,超過90歲的人口比例是0.1%,伊卡里亞島的比例則是10倍,也就是1.1%。」
2009年6月到10月期間,這項研究針對島上8000名左右人口,抽樣1400多人,將他們分成老年與中年2組,以評估他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醫療及其他因素。受訪者中,13%超過80歲;而90歲以上的受訪者中,男性佔全部受訪者的1.6%,女性佔1.1%。
研究學者們表示:「魚類、蔬果、莢豆和茶葉可保護心血管。另外,每日攝取橄欖油有助性生活,加上午休時間飲用適量咖啡,這些可能都是長壽秘訣。」
研究還發現島上年長者,比起年輕人,飲食習慣更健康,保有更規律的午睡習慣,因此憂鬱症的罹患率也較低。
◆ 喝熱茶咖啡 可抗金黃色葡萄球菌
【Upaper╱中央社】2011.07.15
據美國研究,有喝茶或咖啡習慣的人,可能比較不會成為「超級細菌」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帶菌者。
常喝熱茶或咖啡的人,鼻腔中帶有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機率,約是不喝茶或咖啡者的一半。南卡羅來納大學主導研究的馬西森表示:「熱茶及咖啡具抗菌功效。」
整體而言,美國約有1%的人,鼻腔或肌膚上帶有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但沒有發病。
較少有關於咖啡化合物的研究,但仍有某些證據能證實咖啡的抗菌功效。
◆ 乾麵比湯麵熱量高 外食族減重有撇步
【台灣醒報╱記者洪秀玲╱台北報導】2011.07.15
乾麵的熱量高過湯麵,燙青菜要避免加滷汁,健康雜糧麵包其實熱量並不低!三餐老是在外的外食族,減重其實也有撇步,營養師表示,看清食物熱量標示、做好飲食紀錄和掌握幾個選擇外食的秘訣,外食族要減重也不是難事。
外食族的飲食五花八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周千欽提出幾點減重秘訣供民眾參考,例如吃路邊小吃攤時,不妨選用陽春麵、海鮮湯麵或8~12顆水餃,配上一盤燙青菜或滷海帶及豆干,記得要拒絕乾麵、炸豆腐、白切三層肉、酸辣湯的誘惑。
「這些含油量高、又勾芡的食品,絕對會讓您大大破功!」燙青菜方面,周千欽表示,也要改用蒜泥及醬油調味,避免添加肉燥或滷肉汁。
另外,吃自助餐時,儘量夾取餐盤上層的菜,才不會吃進過多的鹽分和油脂。而選用異國料理時,日式料理雖然熱量低,但是蔬菜不足,建議加點海帶絲、川燙秋葵或野菜沙拉來補充纖維質。吃西餐時,以清湯類取代玉米濃湯,主餐部分則選用雞肉、海鮮等較低脂的白肉類,飲料最好不要加糖。
正確解讀營養標示也是減重秘訣,周千欽表示,超商大部分包裝食品都有營養標示,但是標示的單位、方法不盡相同,民眾記得要看清份量和熱量,仔細的換算。
夏日超商的生菜沙拉相當熱賣,也適合減重一族,周千欽提醒醬料應儘可能選用較為低卡的和風醬汁,約可減少一半卡路里;若只有普通沙拉醬可選擇,不妨將醬汁倒在沙拉盒蓋上沾著吃,才不會把多餘熱量囫圇吞入肚子裡。
周千欽更提醒外食族,別陷入低卡迷思,小心越吃越胖。他說,許多麵包店推出健康雜糧麵包,多數消費者開始捨棄熱量較高的紅豆、奶油、奶酥麵包,卻往往忽略了「健康食物≠低熱量」的重要性,掉入「已經都吃得很健康,卻怎麼也瘦不了」的黑洞中。
周千欽解釋,雜糧麵包畢竟還是算主食類,仍有相當熱量存在,所以在攝取這類食品時,以二片全麥吐司或一個普通菠蘿麵包大小的雜糧麵包為宜,最好再搭配一份拳頭大的水果、高纖豆漿,來提升飽足感。
◆ 生吃蔬菜須洗淨 寒體質最好配薑吃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1/07/15
每人每天都要攝取蔬菜,只是要吃得健康是有學問的。台灣中醫老年醫學會常務理事翁瑞文醫師表示,有些民眾崇尚生機飲食,喜歡生吃蔬菜,但生蔬菜偏寒,若屬寒性體質者要加生薑,另外,蔬菜也可能殘留農藥,必須徹底洗淨才能生吃。建議可多吃五種顏色的蔬菜,以形補形,達到養生的效果。
翁瑞文醫師指出,現代人講究健康,所以要吃得健康,養生吃法很重要,例如傳統中醫有所謂「五行理論」,也就是以形補形,以五種顏色的蔬菜來維護身體健康,進而達到養生的目的,五種顏色分為為青、赤、黃、白、黑,五行生五色,五色潤五臟。
翁瑞文醫師舉例指出,五種顏色的蔬菜可讓養分不重疊,達到均衡營養的目的,譬如青入肝,代表蔬菜為菠菜、青椒、綠豆、空心菜等綠葉蔬菜;紅入心,代表蔬菜為番茄、大棗等;白入肺,代表蔬菜為白蘿蔔、山藥、白木耳;黃入脾,代表蔬菜為黃豆、黃豆芽等;黑入腎,代表蔬菜為黑木耳、海帶等。
傳統中醫認為,五種顏色的蔬菜分別滋養人的五臟,也就是心、肝、脾、肺、腎,民眾可把五種顏色的蔬菜一起煮成湯,也可以分別作成各種料理,只要包含五種顏色的蔬菜即可,一起煮、分開煮並沒有差別,關鍵只在於飲食上要均衡攝取,每種顏色的蔬菜都要攝取到。蔬菜也不能煮太爛熟,因為容易破壞營養成分。
想減肥 別挑晚上吃東西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2011.07.16
想減重,吃東西最好別挑晚上。學者表示,晚上人體的新陳代謝率較慢,吃飽沒機會消耗熱量,即使吃下肚的總熱量一樣,但睡前3小時內吃東西,就是比較容易變胖。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副教授楊淑惠說,身體在晚上基礎代謝率會比白天下降10%。北醫保健營養學系教授劉珍芳說,晚上或睡前吃東西其實不太有機會運動,新陳代謝率慢讓熱量儲存,就易發胖。
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蕭敦仁指出,減肥成效好壞其實跟身體的基礎代謝率有關。門診中有一名30歲的美國女留學生,屢次減肥、屢次失敗,愛吃速食食物、不愛運動的她,每次只想藉助藥物或代餐減重,身高155公分,體重達70公斤,體脂率竟高達50%,即身體的一半都是脂肪。
蕭敦仁說,女生體脂肪超過30%就屬肥胖,女留學生長年都在減肥,基礎代謝率卻不到80大卡,相較一般女性每天1000至1200大卡有段差距,女學生以極端方式減重,其減下來的並非脂肪,而是水與蛋白質,因此只要一吃就復胖,形成溜溜球效應,越減越胖。醫師要求女學生多做有氧運動,以提高基礎代謝率,5個月下來,目前體重已瘦4公斤。
劉珍芳表示,減肥與食物形式無關,重要的是「總熱量」概念,液體食物的胃排空速度快,反倒不易有飽足感,食物代償作用下,下一餐恐將攝取更多熱量。
◆ 天天吃鹹酥雞配酒 40歲就得大腸癌
自由 2011.07.16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
愛吃鹹酥雞及菸酒齊來的民眾要小心,長期食用可能會大腸癌上身。
一位年僅40歲的藍先生,因為工作必須輪3班,每次輪到晚班時就會忍不住買鹹酥雞大快朵頤,幾乎是天天吃,而且菸酒齊來,發現便血也不以為意,直到排便時發生大出血,才趕緊就醫。經大腸鏡檢查,罹患大腸癌第2期,經同步化療、放療後,再接著做大化療,已讓藍先生逐步復原,體重也慢慢增加。
藍先生是在一家化工廠上班,因為要輪班,工作壓力大,每次輪到夜班時就會買鹹酥雞配酒喝,還會抽菸,即使近一年發現大便時會有一點點血便,他也不以為意。
直到今年元月快要到農曆過年前,大便時大量流血,且連續2天,他已不敢輕忽,趕忙到醫院接受大腸鏡檢查,竟然檢查出乙狀結腸有3至5公分大的惡性腫瘤,而且排便的形狀有如竹籤般細,讓藍先生受到相當大的打擊,不但過年期間不能大吃大喝,今年2月接受手術治療,切除約20公分的乙狀結腸。術後初期也只能三餐泡五穀粉進食。
為了自己及家人著想,他開始少吃肉、多吃蔬果,每天健走2小時,體重已逐漸恢復。
台中醫院微創中心主任蔡金宏表示,一般人都會把大腸癌跟痔瘡搞混,痔瘡在肛門流血時,會有一滴一滴,大腸癌則會有黏稠狀,若民眾搞不清楚,最好是一有血便就應該檢查。
蔡金宏建議民眾,常吃油炸食物、菸酒不離身者,是大腸癌容易罹患的一族,而且在美國醫界便認為,40歲以上就應該一年做一次糞便的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疾病。
台中醫院營養師張佳樺建議民眾,少吃油炸類、加工食品、高蛋白質、精緻化的食品,多吃天然食品,最重要的是多運動,並且定期進行糞便檢查。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