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7

戰爭衝突新解 氣候變遷是元兇

法新社 2011/08/25 樂羽嘉

(法新社巴黎24日電) 氣候變遷有時可能被指為引發衝突的元兇,例如農作物收成遭破壞,驅使飢餓農民湧向都市,點燃1789年法國大革命火種。

支持這項理論的證據常因太過粗略或僅為傳聞而遭質疑,不過首次針對這項理論進行的科學研究宣稱,氣候變遷和暴力行為之間的關聯性清楚無疑,提升了該理論可信度。

研究指出,受到惡名昭彰的聖嬰現象(El Nino)影響的熱帶國家,和因反聖嬰現象(La Nina)溫度下降、濕度增加的國家相比,發生內亂的機率高出1倍。

研究作者指出,最典型例子是非洲之角地區因氣候變遷遭受乾旱之苦,已然脆弱的社會無法承受負荷,引發內戰和饑荒。

這項研究刊登於明天出版的「自然」(Nature)期刊,聚焦研究氣候變遷的自然模式。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拉蒙多哈堤地球觀測站(LDEO)氣候科學家卡內(MarkCane)說:「研究顯示,毫無疑問地,即使在現代世界,氣候變遷都會影響人的戰鬥傾向。」

聖嬰南方震盪現象(ENSO)每2到7年循環1次,每次持續9個月至2年,時常讓農業、林業和漁業蒙受巨大損失。

這項研究調查1950至2004年發生的聖嬰南方震盪現象和內亂衝突。這類衝突1年害死超過25人。研究並未調查國與國之間的戰爭。

調查數據包括175國和234場暴力衝突,其中超過半數衝突造成逾1000人死亡。

研究顯示,在受到聖嬰南方震盪現象影響的國家,反聖嬰現象期間發生內亂的機率約為3%,而在聖嬰現象期間,內亂機率則倍增至6%。

相較下,不受聖嬰南方震盪現象影響的國家,內亂機率則是2%。

聖嬰現象損壞農作物,帶來颶風災害、協助散播藉水傳染的傳染病,讓飢餓、損害、失業和社會不公等現象加劇,這些因素輪流點燃了憎恨和分化的火種。(譯者:中央社樂羽嘉)

※ 相關報導︰

非洲之角大旱50萬兒童垂危

23 則留言:

fsj 提到...

7年最強颶風!美東5州拉警報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08.26

逐漸接近美國的三級颶風艾琳 (Irene),可能成為七年來襲擊美東海岸的最強烈颶風,美國全國颶風中心25日對大西洋沿岸各州發出颶風警戒;北卡羅來納、維吉尼亞、馬里蘭、新澤西、紐約州州長都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成立指揮中心,全面啟動各項防風資源與救災機制。

氣象當局預測艾琳颶風會在26日晚侵襲北卡州的哈特拉斯角,27日在北卡州登陸,並沿海岸北移,一直掃到新英格蘭。北卡州官員25日下令外海礁島和沿海四郡的居民馬上撤離。海軍已下令在維州諾福克港的第二艦隊126艘軍艦立即出港到外海,避開艾琳行進路線。美國鐵路公司 (Amtrak)宣布從26日至28日停駛首都華盛頓以南的全部班車。各航空公司從25日起已減少起降班次,並密切注意艾琳的動向,以決定26日停飛的班次和航線。這將影響全美的民航班次。

艾琳25日在巴哈馬群島向西北移動,持續最高風速達時速115哩,全國颶風中心25日下午的通報說,預期艾琳的風力可能增強,但不會達到四級颶風的強度。根據艾琳的行進路線,它可能在26日晚侵襲北卡州,27日和28日沿東岸肆虐,預期在到達紐約市和波士頓時,風速為時速50至70哩,也將為新澤西州海岸、紐約州長島、麻州和康乃狄克州帶來6至12吋的降雨量。新澤西州州長克利斯蒂呼籲提防可能遇上百年來的最大水患。

紐約25年未曾遭遇颶風
市長彭博要求低窪區居民撤離

北卡州沿海的公路上25日塞滿疏散民眾的車輛,觀光客和當地居民都搶在颶風來臨前離開。東岸各州的急難管理官員紛紛舉行記者會,透過多元媒體呼籲低窪地區居民做好防風和撤離至安全地區的準備。紐約市長彭博說,市警在全市部署超過80艘船和數架直升機,以備緊急情況需要,市立醫院也測試緊急發電機。紐約過去25年未曾遭遇颶風,市長彭博要求低窪地區居民立即準備撤離。

艾琳可能造成周末數以百計的航班被取消,並牽連全美國的航班延誤;各航空公司說,旅客可對從波士頓到南、北卡羅來納州的東岸航班,免費重新訂位。擁有大量加勒比海航線的美國航空 (AA)和其美國鷹 (American Eagle)子公司25日取消126班飛機,達美航空 (Delta)取消四班,聯合航空(UA)取消一班,預期各航空公司取消的班機將從26日下午起增加,27日達到尖峰。

上一個襲擊東岸的三級颶風是2004年的珍妮 (Jeanne),為東南部帶來豪雨。



◆ 25年首遇颶風 紐約高警戒

中央社 2011.08.26

25年第1個襲擊紐約的颶風艾琳(Irene),即將在週末抵達,紐約今天宣布進入警戒狀態,並要求超過25萬名居住在低窪地區的紐約居民做好隨時撤離的準備。

紐約今天的天氣頗有颱風天的架勢,一會兒大雨,一會兒出太陽,詭異的天氣讓觀光客相當掃興。

面對25年來第1個襲擊紐約的颶風,包括紐約州、紐約市,以及鄰近的新澤西州、康乃狄克州都宣布進警戒狀態。

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今天晚間表示,市政府做了最壞的打算,必要時將大規模撤離包括曼哈頓下城在內的低窪地區居民。一旦宣布撤離,影響人數將高達25萬人。彭博表示,最晚會在27日上午8時宣布是否會有大規模的撤離行動。

位於這些地窪地區內的養護之家,除非獲得公共衛生部門的特別許可,一律必須在明天上午8時開始撤離這些地區。區域內的5家醫院也已經開始將病患陸續撤出,並取消明天的手術計畫。

彭博並要求各主辦單位取消預計本週末舉行的各項戶外活動。至於29日將開打的美國網球公開賽是否會受到影響,主辦單位目前還沒有進一步通知。

紐約州州長古莫(Andrew Cuomo)也宣布全州進入緊急狀態,鄰州新澤西州偏遠地區的邁角(Cape May)當局下令多達75萬民眾強制撤離。

※ 相關報導︰

* IBM 洪水預警系統 城市防災好幫手
http://www.zdnet.com.tw/news/software/0,2000085678,20151041,00.htm

雖然要幫上日前侵襲美國東部的愛琳颶風已經來不及了,但 IBM 正在測試可以協助預測洪水的模擬軟體,提供更細緻的特定資訊。這項科技與IBM用來處理下一代城市與緊急事件處理的Deep Thunder 系出同門,Deep Thunder 是規劃用來運算正在發生的極端氣候、水資源供應、通訊系統等領域之用。



◆ 艾琳颶風襲美東 紅會提供防災8要

【世界日報╱美聯社紐約25日電】2011.08.26

在颶風艾琳來襲前,東岸的居民應該準備好一個災難求生包,和採取其他的預防措施,因為強烈颶風可能造成重大損害和停電;如果房屋被毀,屋主就可能無家可歸。美國紅十字會、聯邦急難管理局(FEMA)和地方政府都在其網站上提供防風準備的細節。

以下是一些最重要行動:

確保物業安全:把花盆、花園家具、烤肉爐、垃圾筒和其他會被吹倒的東西搬入室內;關上防風窗,或考慮把窗戶釘上三夾板保護;清理屋簷排水槽和排水口。

制定一個撤離計畫和知道去何處求助:把汽車加滿油、指定一個家人集合的地點,確保每個家人都知道此計畫;找出當地收容所的地點,或找一位可提供住處的親友,以防必須撤離;找出到達該處所的多條路線,以防最方便的路線中斷。緊急收容所不接受寵物,做計畫時應考慮到寵物。

測試災難用品和手頭有現金:測試數個手電筒並更換電池,擁有一台電池收音機。從銀行提出一些現金,以防停電時自動提款機和信用卡系統無法使用,確保每個家人都有現金和至少一張信用卡,以防萬一大家分開。

準備好科技產品:把手機、智慧手機、手提電腦和孩子的娛樂設備充分充電;檢查保險公司是否有供智慧手機用的應用軟體 (app),說明聯絡和申請理賠方式。確知你的汽車用充電器在那裡,那可能是一段時間內唯一的充電方式。

搜集重要文件:包括屋主或租屋者的保險單、房屋所有權狀、出生證明、移民證件和社安卡;銀行和信用卡帳戶號碼;銀行、保險公司、房貸和汽車貸款公司的電話號碼,把它們封在塑膠袋中以防水,也可以把部分資訊電郵給自己,做為備份。

買瓶裝水和不易壞的食物:為每位家人準備三天量的飲水,每人每天至少要一加侖,最好是買的瓶裝水。也要儲備至少三天量的不會壞食物,確保有嬰兒奶粉、家人需要的其他特別食物,和寵物食物。

準備醫療用品:包括家人的藥品、盥洗用具、裝治療小傷病的急救包;列出每個家人的處方藥清單和醫生的聯邦資料;數捲衛生紙、一些殺菌乳膠和一盒溼紙巾。

包好一個撤離用的提袋:每個家人至少帶一套換洗衣服和鞋子,也應攜帶雨具、毛毯和睡袋。

如果需要更多災難準備資訊,可上紅十字會和FEMA的網站www.redcross.org和www.fema.gov查詢。



◆ 東歐熱浪 野火竄 柏油融

自由 2011.08.27

〔編譯張沛元/美聯社塞爾維亞貝爾格勒26日電〕東歐巴爾幹半島近日慘遭熱浪肆虐,氣溫比往年同期平均溫度高攝氏10度,有民眾熱得當街昏倒,失控的野火亂竄,道路柏油融化,連動物園裡的動物也苦不堪言。這波來自北非的熱浪估計還將持續數日。

巴爾幹半島 急發高溫警報

巴爾幹半島各國,包括塞爾維亞、蒙特尼哥羅、克羅埃西亞、馬其頓、波士尼亞、阿爾巴尼亞與匈牙利,25日都發布緊急高溫警報,呼籲民眾待在室內與多喝水以免中暑。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的醫生表示,緊急醫療團隊至少治療超過100名因高溫感到不適的病患,還有人直接在大街上倒下昏厥。

蒙特尼哥羅的氣溫也居高不下,該國當局建議縮減工時以免除酷暑折磨,首都波德里查25日溫度高達攝氏41度;馬其頓政府則警告60歲以上長者與孕婦不要出門上班,波士尼亞與塞爾維亞的工會呼籲建築公司不要讓員工在大太陽下工作。

在波士尼亞中部城市摩斯塔,氣溫連續第二天攀升至攝氏45度,熱到連柏油都融化,以致留下在上頭跳躍的孩子們的足印。此外,高溫還導致蒙特尼哥羅、波士尼亞與阿爾巴尼亞首都附近與亞德里亞海沿岸地區野火頻傳,所幸並未造成嚴重傷害或損失。

匈牙利部分地區溫度高達攝氏40度,打破該國自1943年以來的高溫紀錄,首都布達佩斯動物園提供冰塊與冷水讓北極熊消暑,因為酷暑對這些原本住在天寒地凍的極地動物而言猶如酷刑,工作人員甚至把飼料魚冰成魚冰棒幫北極熊降溫,至於大象則靠噴冷水解暑氣。在波士尼亞南部,高溫導致細菌滋生,不少人因此腸胃不適。

fsj 提到...

地震加颶風 紐約都不紐約了

中央社 2011/08/28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紐約27日專電)過去這一個禮拜的紐約,先是地震來襲,然後是強烈颶風,數十萬人撤離、地鐵停駛、百老匯關門,別說觀光客掃興,連老紐約都不禁大嘆「這不是我認識的紐約」。

當「艾琳」確定將成為25年來首度侵襲紐約的颶風時,紐約市政府與居民戒慎恐懼,程度之嚴重,連網球天后夏拉波娃(Maria Sharapova)都直呼「有點太誇張了」。

從昨天白天開始,包括華爾街所在地的曼哈頓下城在內的低窪地區,已經有37萬人被要求撤離;地鐵、公車與聯外的火車、飛機也從今天中午全面停駛;這個週末所有戶外活動暫停不說,連百老匯表演也宣告取消。

今天一整天,紐約雖偶有雨勢,但時間都不長,天氣還算舒適,也因此,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Bloomberg)是否決策過當引發質疑,特別是公共交通系統關閉一事,對於紐約這個擁有自有汽車家庭數不到一半的城市來說,沒有大眾交通工具,等於是斷了腿。不過,彭博今天仍斬釘截鐵地為決策背書,表示人命是禁不起考驗的。

只是沒了大眾交通工具、沒了百老匯,觀光客也不想待了。趕在中午地鐵停駛前趕赴機場的兩名加拿大觀光客就說,他們預計搭乘明天下午的航班,雖然聽說機場全面關閉,但與其待在飯店裡無所事事,明天還得花大錢坐計程車,不如趁還有地鐵先到機場去排候補,搞不好還能早點回家。

談起這一個禮拜的紐約行,29日要回學校開學的他們兩人笑說,他和朋友認識的紐約一定很不一樣,因為他的紐約有地震,也有颶風,還碰上大撤離與地鐵停駛,這絕對是其他觀光客沒有的感受。

二次大戰後第一個大地震、25年來首度颶風侵襲、紐約史上第一次大撤離、生平第一次地鐵與公車全面停駛,連一輩子住在紐約的62歲馬雅(Maya)都搖頭說,「這不是我認識的紐約」。



◆ 艾琳襲馬里蘭州 水壩恐潰堤

路透 2011/08/28

(路透紐約28日電)隨著颶風艾琳(Hurricane Irene)為所經之處絕大部分帶來嚴重洪水,當局昨天晚間警告,艾琳恐引發馬里蘭州水壩潰堤。

聖瑪麗斯郡(St. Mary's County)政府網站公告:「肇因於颶風艾琳導致的豪大雨,在此發布水壩可能潰堤的警告,嚴重洪災恐威脅聖瑪麗斯湖水壩(St.Mary's Lake Dam)下游居民、民宅和道路。」

聖瑪麗斯郡政府敦促身處鄰近水壩的下游地區居民攜帶逃生工具,將家人和寵物遷往高樓層或高處,但當局警告,不要駕車穿越洪水。

根據美國最新普查,聖瑪麗斯郡人口10萬5000人。目前無法立即得知有多少民眾居於緊鄰水壩的下游地區。中央社(翻譯)

※ 相關報導:

* 艾琳直撲 紐約地鐵、機場 全面封閉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554432.shtml

艾琳最大風速每小時140公里,美東時間27日上午8時 (台北28日上午8時)在北卡羅萊納州瞭望角 (Cape Lookout)附近登陸,風力稍減,但仍然致命,繼續向北偏東推進,可能正面攻擊華府、費城、紐約。... 全美最大地鐵系統紐約地鐵已全部關閉,是紐約地鐵有史以來首次因天災而關閉。公車系統也停擺。偌大紐約市幾乎不見人影,有如鬼城,只剩一些計程車載著慌忙招手的客人疾馳離去。天空從周六上午就已變暗,雨愈來愈大,入夜則加上狂風。

* 颶風艾琳直撲美東 千萬人備戰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554065.shtml

颶風艾琳直撲美國東岸人口密集區域,各州嚴陣以待,紛紛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並強制沿岸低窪地區民眾撤離,總人數超過兩百萬。美國總統歐巴馬也提早結束度假返回華府坐鎮。



◆ 艾琳肆虐 12死四百萬戶停電

中央社 2011.08.29

颶風艾琳(Irene)今天上午以強烈陣風和傾盆大雨,重擊美國東北部幾個大都會區。造成至少400萬戶以上停電和12人死亡。

紐約市東河的堤防潰決,可能淹沒曼哈頓(Manhattan)的某些區域。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有合作關係的WCBS電視台報導,布魯克林(Brooklyn)出現嚴重淹水。哈德遜河(Hudson River)在曼哈頓下城區,水漫過堤防,據報紐約市的豬肉包裝區(meat-packing inlet)淹水。

颶風艾琳的強度已經減弱成為熱帶風暴,但今天仍橫掃紐約市,狂風重擊曼哈頓區摩天大樓。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說,以每小時104公里風速侵襲紐約市的颶風艾琳,今天減弱為熱帶風暴,不過,這個依然強大的風暴造成曼哈頓下城部分地區淹水。

設在邁阿密的國家颶風中心於格林威治時間13時,將艾琳從1級颶風降級為熱帶風暴。

艾琳昨晚伴隨著閃電與傾盆大雨席捲紐約。它是30年來第1個侵襲「大蘋果」的颶風。

紐約市已有37萬居民撤離華爾街周遭及科尼島(Coney Island)等低窪地區,大眾運輸也已停擺,整座城市像是鬼城。

地鐵、公車和史塔登島(Staten Island)著名的渡輪27日都已停駛,鄰近機場也全都關閉,癱瘓了這座美國最大城市。



◆ 規模4.6地震 襲加州沿岸

中央社 2011.08.27

美國加州中部沿岸地區今天早上發生中度地震。這個區域普遍都能感受到地震,但尚未傳出受傷或損害消息。

美國地質調查所(US Geological Survey)表示,上午12時18分發生規模4.6地震,震央位於霍利斯特(Hollister)東南方22英里處。

在發生地震後的兩個小時,這個區域也發生幾起餘震,規模自3.6到2.5不等。

美國地質調查所網站有數以百計的民眾點擊,回報感受到4.6地震,多人回報的地區有霍利斯特、沙里納斯(Salinas)、蒙特瑞(Monterey)、聖克魯斯(Santa Cruz)與聖荷西(San Jose)。

蒙特瑞郡警方說,許多民眾打電話回報感受到地震,但沒有傳出人員受傷或財物損壞的消息。

美國最近地震頻仍,繼東岸發生規模5.8強震後,北加州24日數震,最大規模3.6,但都沒有造成任何災情。

美國東岸23日發生規模5.8強震,從喬治亞州到加拿大,有數千人受到驚嚇,尤其又接近911事件滿10周年,更引發民眾擔憂。

不僅東岸有強震,西岸的北加州從24日凌晨起,也一連發生數起地震,震央在舊金山、奧克蘭附近,最大的兩起規模都是3.6。

24日凌晨的地震,幾乎整個灣區都能感受得到,震央在東灣附近,連舊金山國際機場也有感覺,隨後又發生一起規模2.3的地震。

事實上,除了東岸與北加州之外,科羅拉多州也發生了規模5.3的地震,奧克拉荷馬州則有規模2.8的小地震,甚至於阿拉斯加也有,儘管阿拉斯加幾乎每天都有地震。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的統計,一整天下來,全美至少有90起大大小小的地震。

根據資料顯示,這些地震都沒有相關性,地質調查所認為,雖然都在同一天發生,但應該只是單純的巧合。



◆ 東京暴雨突襲 羽田淹水交通大亂

TVBS 2011/08/27 黃羿文

日本天氣也相當不穩定,關東各地昨天下午突然下起暴雨,東京部分地區短短1小時,就觀測到超過90公釐的驚人雨量,陸空交通也因此大亂,羽田機場不只航班起降受影響,暴雨也造成羽田機場隧道淹水,一度有車輛受困其中,目前這道鋒面已經往西移動,關西和九州局部地區,也開始下起大雨。

大雨就像用倒的一樣,雨勢相當猛烈,日本東京都內26日下午,突然一場暴雨,讓不少東京人措手不及。民眾:「本來在釣魚,但覺得不太對勁,魚怎麼突然都不上鉤,結果馬上就嘩啦啦下起大雨。」

神奈川的相模原市,短短1小時就降下94.5公釐的大雨,創下當地觀測史上的最高紀錄,東京都內有地方,短短1小時也降下90.5公釐的驚人雨量,造成東京多處住宅、道路淹水,大雨來得又急又快,民眾難掩驚訝。民眾:「2、30秒內,水就淹到這麼高。」

羽田機場1小時內,也下起多達81.5公釐的大雨,航班起降一度受影響,有飛機無法安全降落跑道,緊急再飛回到空中盤旋等候,羽田機場內的隧道還因此淹水,最深淹到1.5公尺深,有車子一度受困,警消人員緊急出動救生艇救人;羽田機場大廳天花板,則是出現20處地方漏水,工作人員趕緊搶修。

新幹線部分車班也一度停駛,估計7萬名乘客受到影響,新幹線主要車站緊急開放車廂,讓回不了家的乘客能暫時休息。

fsj 提到...

南瑪都緩步 西南部周一起雨勢強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6554926.shtml

中央社 2011.08.28

中央氣象局今天表示,中度颱風南瑪都走向持續偏西,明天清晨可能會在恆春到台東間登陸台灣,也可能從台灣南部近海通過,但不管如何,明天清晨西南部地區降雨會明顯增強。

根據氣象局最新發布的南瑪都颱風海上陸上颱風警報,南瑪都颱風晚間8時中心位置在鵝鑾鼻南南東方50公里處海面,以每小時9公里速度,向北轉北北西方向行進,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38公尺,相當於13級風,瞬間最大陣風風速每秒48公尺,相當於15級風,7 級風暴風半徑維持180公里,10級風暴風半徑50公里。

氣象局表示,南瑪都颱風暴風圈已籠罩屏東、台東及花蓮地區,明天全台都受其暴風圈威脅,蘭嶼已測到14級強陣風,花、東地區有9 級強震風,台北市也有 8級強震風,預測明天凌晨恆春、台東地區最大陣風可達12到13級,花蓮、屏東、高雄、台南也會出現 9到10級強陣風。

雖然南瑪都颱風已相當接近台灣,但因缺乏明顯導引氣流,只能持續緩步前進,也因此增加預測難度,氣象局表示,目前仍預測颱風中心可能自恆春半島到台東之間登陸,也不排除從台灣南部近海通過可能性。

不過氣象局表示,不管南瑪都是否登陸台灣,東部地區今天深夜到明天清晨雨勢仍會持續,時雨量可能達到50毫米,甚至60、70毫米,西南部地區明天清晨也會明顯增強,提醒民眾提高警覺。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主任李清勝表示,南瑪都若從能從恆春半島到台東之間陸地登陸,颱風結構將受到明顯破壞,影響時間會較短暫;若從台灣南部近海通過,結構破壞不明顯,影響時間會更長,但不管登陸與否,雨量都會相當可觀。

※ 相關報導:

* 花、宜、東雨量 將逾上千毫米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6554455.shtml

中颱南瑪都襲台,帶來的風雨不容小覷。中央氣象局上午公布降雨預測指出,南瑪都颱風警報期間累積總雨量相當大,花蓮山區最高累積雨量將達1500毫米;宜蘭山區、台東山區可達1100毫米到1200豪米,高屏地區則為800毫米至900毫米。

* 土石流黃色警戒增至318條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6554691.shtml



◆ 開學日放假? 地方看著辦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2011.08.28

卅日(周二)是中小開學日,氣象局預估南瑪都颱風對台灣影響最厲害是在周一、周二,不少家長和學生關切開學日會不會放颱風假?教育部國教司長黃子騰指出,是否停止上班上課是地方權責,但教育部會提醒各縣市不要太晚宣布,以免影響民眾。

黃子騰說,地方政府宣布要不要放颱風假要根據氣象資訊,但有時宣布太晚,學生和家長不知道,已經出門,就會抱怨連連,教育部明天會提醒縣市注意。

他也表示,各地方政府對評估颱風要不要上班上課都很有經驗,但民眾近期可多注意媒體資訊,了解各地方開學日是否受影響。

教育部再次提醒學校及館所要加強防颱及防災,維護校園及師生安全。位於低窪或鄰近海、溪、溝邊等地區學校,易淹水教室及地下室入口處應設置防水閘門,並且備妥沙包或沙袋,以防水患。



◆ 斗六冰雹龍捲風 驚悚鐵皮飛落

中央社 2011-08-27

「哇!真恐怖」,冰雹加龍捲風,今天將斗六石榴班福懋公司員工宿舍大樓的鐵皮屋頂掀起,在空中翻滾100多公尺後,掉落在大馬路上,40年未見此景,民眾嚇得目瞪口呆。

今天下午3時50分許,正當斗六市長補選投票接近尾聲之際,斗六石榴班地區突如其來,先下冰雹,接著龍捲風大起,前後共10分鐘的狂風驟雨、天昏地暗,有如電影大災難的情景。

雲林縣消防局指出,省道台三線旁斗六石榴班地區,下午突然下冰雹、颳起龍捲風,福懋公司員工宿舍大樓上,長100公尺、寬12公尺的鐵皮屋頂被掀起,橫掃過5排透天厝屋頂,砸毀台電變電箱,掉落在150公尺外的公司大門口前馬路上。

事故來得太突然,省道台三線公路由西往東方向,從黑松汽水廠到福懋公司,1公里多的道路上,被狂風驟雨「襲擊」的路樹倒塌,廣告看板碎片掉落一地,沿途大塞車。

飲料店的美眉說,只見被掀起的屋頂鐵皮,就像刀削麵一樣,在空中翻滾,沿途鐵架掉落,砸毀變電箱,附近200多戶頓時停電,鐵皮最後掉落飲料店前近100公尺馬路上,壓毀1輛汽車,嚇得她目瞪口呆。

1名老婦說,40年未見如此情景,當時腦子一片空白,不知下場會如何;1名住在宿舍大樓的福懋員工家屬說,和孩子正要上陽台收衣服,突然風雨大作,幸好互相拉著,否則可能也被吹走,嚇得趕快躲進屋內。

當鐵皮在空中翻滾掉落到大馬路上後,開車從現場經過的駕駛人探頭一看,不約而同都說「真恐怖」,現場一片狼籍,民宅屋頂上、陽台上,插著或掛著鐵皮,或掉到巷子裡,過程驚悚,但幸好無一人受傷。

fsj 提到...

南瑪都轉輕颱 別輕忽風雨!(節錄)
http://www.udn.com/2011/8/29/NEWS/NATIONAL/NAT3/6556395.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2011.08.29

...今年第11號颱風南瑪都今天清晨4時20分在台東大武南方附近登陸台灣陸地,結構遭到破壞,上午8 時減弱為輕度颱風,不過夾帶的風雨仍不容小覷。氣象局提醒,今明兩天南瑪都籠罩在台灣附近,各地的風雨都會非常大,「民眾要嚴加戒備、不可掉以輕心」。...隨著颱風持續朝向北北西方向移動,對流雨帶北移,南部地區會變成迎風面,平地和山區都會出現大豪雨以上等級的降雨,低窪地區可能會淹水。

※ 相關報導:

* 花東屏雨勢驚人 恆春水淹700多戶
http://www.udn.com/2011/8/29/NEWS/NATIONAL/NAT3/6556393.shtml

* 六縣市大撤離 5500人離家
http://www.udn.com/2011/8/29/NEWS/NATIONAL/NAT3/6555598.shtml

「撤!撤!撤!」中颱南瑪都襲台,屏東、台東、花蓮、宜蘭、南投、嘉義等地民眾連夜撤離,愈晚人數愈多,六縣市共撤離五千五百多人,規模歷年最大。



◆ 艾琳沒那麼潑辣 彭博:大家可以回家了!
http://www.udn.com/2011/8/29/NEWS/WORLD/WOR6/6556484.shtml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1.08.29

400萬戶停電 18人喪生

颶風艾琳侵襲紐約州時威力雖然已減弱為熱帶風暴,但仍在部分地區造成不少災情。艾琳挾帶的強風豪雨造成12州和華府400萬戶停電,迄今有18人喪生,美國東海岸受影響地區的總人口高達6500萬人。

紐約市對艾琳嚴陣以待,市長彭博昨天下令曼哈坦、布魯克林和皇后區等低漥地區37萬人強制疏散,史無前例完全關閉地鐵,幸而艾琳不如想像的厲害,彭博28日宣布解除疏散令,彭博說,因艾琳來襲下達的疏散令在下午3時解除。氣象單位隨後把艾琳的等級降熱帶氣旋,「居民可以回家了!」

艾琳28日抵達紐約時威力減弱,時速104公里,但連夜暴雨造成低洼地區積水,狂風掀起的大浪再加上漲潮,也讓海岸地區出現不同程度的海水倒灌現象。

艾琳掃過時,長島一些海灘完全被淹沒,數十萬居民斷電。中央公園出現6.71吋雨量、時速90公里的陣風。

華爾街衛星金融中心澤西城是紐約受創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街道淹水,許多民宅的地下室也遭淹沒。高盛和其他主要銀行與交易量極大的多家證券商都位於市中心濱水區,與下曼哈頓僅隔著哈德遜河相望,各大樓都堆放沙包防止大水湧入。

部分居民被洪水困家中

哈德遜河谷受到豪雨重創,許多居民被洪水受困家中,道路也中斷。紐約州收費公路許多路段因淹水、土石流和大樹傾倒而關閉。橫跨哈德遜河的塔潘齊大橋在風速超過安全標準時暫時關閉。佛蒙特州有上百條道路封閉,洪水沖刷橋樑、道路和民宅。

艾琳的威力並迫使兩座核能電廠關閉,油港和煉油作業宣告停擺。馬里蘭州核電廠反應爐變壓器被強風颳來的鋁板擊中而導致停機,但核電廠表示反應爐安全無虞。新澤西州一座供應60萬戶電力的核電廠也因安全考量而關閉。

百萬紐約人沒電用

紐約州政府表示,至少有百萬紐約人處於停電狀態,需要2 到6天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美國國土安全部長納波利塔諾28日宣布,美遭受風暴襲擊的最危險時刻已經過去。但新澤西、賓州、紐約州東部、康州、麻州、佛蒙特、新罕布夏和緬因等許多州出現嚴重積水,成為颶風過後的主要威脅。國家氣象局指出,由於河水持續升高,東岸各州在近日可能出現嚴重洪患。

經濟損失降低 仍是雪上加霜

【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隨著颶風艾琳的威力減弱,對美國經濟的破壞力也減低,分析師估計颶風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在50至100億美元,保險公司理賠的損失可能在20億到30億元之間,都遠遠低於最初的估計,但仍對欲振乏力的美國經濟雪上加霜。

艾琳肆虐前後三天,從大西洋海岸到紐約市曼哈坦的高樓大廈,到處破壞公共設施、水淹民宅。值得慶幸的是並未重創華爾街融中心和有1900萬人居住的紐約市,否則金融損失不堪設想。而且艾琳在周末呼嘯而過,也使經濟活動停止的損害降低。

由於艾琳行經人口稠密地區和重要商業及金融都市,專家原來估計經濟損失在250億到300億元之間。

Kinetic Analysis估計艾琳可能造成30億美元保險損失,低於一周前銀泉公司預計的140億美元。美國最大的汽車和住宅保險公司業者表示,北卡羅來納州、維吉尼亞州、賓州、新澤西州、紐約州和康仍狄克州目前已登記的房屋和汽車保險索賠案已將近4000件。

※ 相關報導:

* 颶風走了 洪患威脅來了
http://www.udn.com/2011/8/29/NEWS/WORLD/WOR6/6556494.shtml

專家警告,在艾琳挾帶的豪雨陸續流入溪流後,極可能發生河水嚴重暴漲的問題。據統計,艾琳這次為東岸大部分地區帶來六吋至一呎的降雨量。在北卡來納州的東部,目前已有24戶房屋被洪水摧毀;官員擔心還有更多地區出現類似的災情。

* 東岸機場陸續重開放 天空還要亂幾天
http://www.udn.com/2011/8/29/NEWS/WORLD/WOR6/6556486.shtml

因颶風艾琳關閉的美國東岸主要機場28日起陸續重新開放,由於受到影響的航班超過1萬1000個,成千上萬旅客的行程被打亂,專家指出,航班混亂的狀況將持續數日。

fsj 提到...

8小時暴雨 恆春半島全泡水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6560736.shtml

【聯合報╱記者潘欣中、翁禎霞、陳崑福、林順良、王紀青 /屏東縣報導】2011.08.31

南瑪都颱風「臨去秋波」,超大豪雨打破前年莫拉克風災紀錄,讓恆春半島全泡在水裡,十五座橋梁不堪滾滾洪水沖擊緊急封閉,恆春鎮長葉明順形容「百年罕見豪雨,讓恆春變成水都!」

恆春半島昨天清晨六時起連下八小時豪雨,「水就像天上倒下來的」,居民驚恐形容,雨來得又急又猛,恆春鎮、車城鄉都淹大水,至少三千公頃農田泡在水中。

「護堤崩了!」車城鄉溫泉村大雨狂下,大梅溪暴漲,中午時連護堤都撐不住應聲沖垮,溪旁住戶眼見地基被淘空,房子懸在河床上,邊喊邊跑,「嚇死人,車城從沒淹得那麼慘過」,目睹的鄉長林錫章滿臉驚恐。

「不到一小時,全村變成孤島」,車城鄉新街村鄉代會主席張福榮形容,雨又大又急,積水一百八十公分,水裡都是泥巴,村民進退不得。郭姓村民養的二甲多烏魚都被大水沖走了,損失千萬元,與妻子抱頭大哭。

新街村長游弘昌見苗頭不對,趕緊逃到地勢較高的舅舅家求助,附近七名老人困在水中,嚇得全身發抖。退休老師尤楠柏趕緊爬上二樓逃命,直呼「水淹得比我還高,第一次遇到這麼恐怖的事」。

恆春氣象站表示,兩年前莫拉克颱風恆春當地最大時雨量不過五十二毫米,但恆春鎮昨天上午六時到七時就下了六十七毫米;墾丁廿九日凌晨二時至三時,下了一百廿七毫米,也比莫拉克最高的九十七點五毫米高;從廿八日至昨晚,恆春地區雨量累計達九百三十五毫米,又逢大潮,使淹水災情加劇。

「我的媽呀!比兩年前的莫拉克還恐怖。」恆春昨天清晨下起傾盆大雨,鎮民張昌隆說,看到農田汪洋一片,低漥地區水深及腰,他向老天祈禱:「拜託,別再下了!」老天好像聽到了,午後雨勢漸歇。恆春鎮長葉明順說,雨若不停,恆春就要成為「孤島」,東門溪上游整治刻不容緩。

大雨下不停,恆春鎮十七個里有十三里傳出災情,上千住戶提心吊膽,台廿六線車城橋因二重溪水暴漲,公路總局決定封橋,南北交通中斷,下午六時才恢復。



◆ 艾琳走 美東續搏水患 44死

中央社 2011-08-30

颶風艾琳重創美東,造成東部11州及加拿大超過44人喪命之際,美國北部新英格蘭地區仍和嚴重水患奮戰,也有數百萬人仍無電可用。

根據法新社,死亡數字包括新澤西州、紐約州及北卡羅來納州各6死;賓夕法尼亞州5死;維吉尼亞州4死;佛蒙特州3死;康乃狄克州、德拉瓦州、佛羅里達州各2死,及馬里蘭州、麻薩諸塞州各1死等。

警方表示,加拿大1名男子因道路被水沖走,車子掉落山谷;佛蒙特州另有1人的同伴被洪水沖走後失蹤,推測已死亡。

死者中年紀最小的是住在維州海岸的11歲男孩,他因大樹砸到所住的公寓而喪命。

美聯社報導,佛蒙特州州長蘇姆林(Peter Shumlin)稱,當地正在和「百年來最嚴重的水患」搏鬥。紐約州北部鄉村地帶小溪流也快失控漫出。

艾琳前腳走,但雨水使河水和溪流暴漲,很多地方最危險時刻才要到來。艾琳在佛蒙特州降下高達28公分雨量,更在紐約部分地區降下33公分雨量。

美國11州昨晚死亡人數還是21人,之後激增到至少38死,這些遺體自洪水中尋獲,有些被路樹砸死或因電線浸水而觸電而亡。

法新社報導,艾琳恐造成高達70億美元災損。

州長蘇姆林告訴佛蒙特州公共廣播電台:「我們將花很長時間才能走出泥沼,艾琳對我們真的造成嚴重破壞。」

總統歐巴馬在白宮也對佛蒙特州及新英格蘭地區各州水患深表關切,他說,「從這樣規模風暴中復原需要時間。」

聯邦緊急事故管理總署署長傅格特(Craig Fugate)表示,仍有約500萬人無電可用,很多是在較南各州如維吉尼亞等州,且「全面恢復電力需一段時間」。

雖然美國東部多數地區已放晴,但危險情況仍未解除。國家氣象局(NWS)專家瓦里(David Vallee)表示,康乃狄克河(Connecticut River)等重要河川要到31日水位才至最高點。

災害風險管理公司Eqecat公司估計,颶風在美東造成的災損恐高達70億美元。

不過,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的基礎建設受創有限,讓人鬆口氣,美股應聲上揚。

紐約27日採取史無前例防範措施關閉地鐵後,今早重新開放。但很多郊區火車及美國鐵路公司(Amtrak)通報受損嚴重。



◆ 熱浪來襲 南加州46.1度熱到失火

【Upaper╱中央社】2011.08.31

艾琳颶風肆虐美東,美西卻飽受高溫困擾。南加州熱浪侵襲,部分地區氣溫最高達到華氏115度(約攝氏46.1度),還一度造成大火。

南加州從上周末開始,氣溫就不斷攀升,根據氣象局的數字顯示,上周末在帕姆戴以及蘭卡斯特的最高溫分別為華氏106度與107度(約攝氏41.6度),刷新了當地的最高溫紀錄;而棕櫚泉的溫度更飆高到華氏115度。

高溫也造成火警,洛杉磯消防局指出,從上個周末起,就不停出動救災,尤其在洛杉磯郡與聖伯納地諾郡附近的一處大火,動員了逾500名消防隊員才控制住火勢。

氣象局也呼籲民眾,盡量少外出,如要外出,務必做好防曬工作,避免喝酒、要穿寬鬆的衣服,尤其是小孩、老人與寵物,更要仔細檢查是否已做好防曬工作。

因為高溫,洛杉磯附近的海灘也吸引了大批人潮,著名的亨丁敦海灘在上個周末假期,就吸引了超過近10 萬人次前往,救生員也忙得不可開交。

除了海灘之外,購物中心也成為居民避暑的好地方,冰品生意大賣;但有更多民眾窩在家裡吹冷氣,躲開這波熱浪。

氣象局表示,30日之後氣溫就會逐漸下降,市區氣溫可望恢復到較正常的華氏79度(約攝氏26.1度)。



◆ 禍不單行 美國今年天災數目破紀錄

【台灣醒報╱記者鍾禎祥╱台北報導】2011.08.30

2011年還沒過完,美國今年的大型天災總數已創下有史以來最多的紀錄,若將尚在肆虐美國本土的颶風艾琳也算進去,今年天災造成美國財務損失累計高達65至95億美元,可謂禍不單行。但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陳淼卻認為,大型災害後的重建反而會刺激生產與投資,對美國經濟復甦未必是壞事。

屋漏偏逢連夜雨,繼史上頭一遭信評被調降後,美國的負面紀錄又多一樁,根據美國氣候資料中心表示,美國今年的大型天災總數累計已達10個,是自1980年開始統計大型天災數量以來最多的一年,財務損失也破紀錄。

除了颶風艾琳外,今年美國重大的氣候型天災還有4月在美國中西部發生的龍捲風,共造成60人死亡,以及1月時發生的暴風雪,造成芝加哥及中部、東部多州受害,36人不幸喪生,其他還有森林大火、密西西比河氾濫等。

美國經濟復甦遲緩,接連不斷的天災是否讓情況雪上加霜?「沒有破壞,就沒有建設。」陳淼以二次大戰中被德國轟炸到體無完膚的英國為例,戰後重建規模龐大反而刺激了生產與投資,從經濟面角度來看,「破壞」或「天災」並非是壞事。

今天公布的美國消費者指數顯示,美國經濟並未深陷衰退泥淖之中,天災過多似乎並無影響。

「美國經濟問題不在實質面。」陳淼指出,現在美國市場主要問題是「信心不足」,導致投資人杯弓蛇影,一點點風吹草動就足以掀起美國股災。

fsj 提到...

美颶風46死 災損百億美元

自由 2011.08.31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減弱為溫帶氣旋的颶風「艾琳」已遠離美國,但其引進的氣流持續發威,狂洩而下的暴雨使得河水和溪流暴漲,為北卡羅萊納到新英格蘭地區帶來嚴重水患,尤其以新澤西和佛蒙特兩州災情最為慘重。總計風災罹難人數因此暴增到四十六人,數百萬戶停電的狀況也遲未改善。

風災前關閉地鐵嚴陣以待的紐約市,二十九日上班日地鐵與公車都陸續恢復服務,風災影響未如預期嚴重,之前疏散的三十多萬人也可以返家。紐約市三大機場二十九日逐步恢復正常,但由於美東取消了一萬兩千航班,空中交通預計要三天才能恢復正常。

佛蒙特州11個城鎮被洪水隔絕

氣象報導指出,艾琳在佛蒙特州降下高達兩百八十毫米雨量,佛蒙特州目前仍有十一個城鎮被洪水隔絕,兩百五十條道路和三十座橋樑封閉或部分封閉。州長蘇姆林表示,當地正在和「百年來最嚴重的水患」搏鬥:「我們要花很長時間才能走出泥淖,艾琳為我們帶來嚴重破壞。」他還抨擊媒體只把焦點放在紐約,忽視佛蒙特的災民。

在新澤西州,境內數條主要河流預料在未來二十四小時內創下水位新高;人口七千的費爾菲德鎮,因為帕塞伊克河水位暴漲,恐將淪為孤島。該州已有兩百條道路封閉或部分封閉。

500萬戶停電 河川水位未到頂

聯邦急難管理總署署長傅格特表示,目前仍有約五百萬戶無電可用,其中許多是在較南部的維吉尼亞等州,且「全面恢復電力尚需一段時間」;而雖然美國東部多數地區已放晴,危險情況仍未解除,國家氣象局專家瓦里表示,康乃狄克河等重要河川,要到三十一日水位才會升至最高點,因此仍不能掉以輕心。

災害風險管理公司Eqecat公司估計,艾琳在美東造成的災損恐高達七十億到一百億美元,雖然損失慘重,但與造成一千億美元損失的卡崔娜颶風相比,影響相對較小。

目前艾琳已離開美國,進入加拿大東部,二十九日並已造成魁北克十六萬多戶停電;而受到風災影響,許多航班停飛,計有數千名旅客行程受到影響。



◆ 亞馬遜河 河底有河

【中央社╱聖保羅30日專電】2011.08.31

巴西國家觀測站研究員發現亞馬遜河下面、地底4000公尺左右處,可能存在一條約6000公里長的地底河流的跡象。

「聖保羅州報」(O Estado)報導指出,這兩條河的流向都是由西至東,但方式不同。

研究員的發現源自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1970至1980年代間,在亞馬遜地區開鑿241處油井的溫度資料報告:在類似亞馬遜河域下面層積岩沙間穿流的水,通常會呈現微小的溫度變化。

根據巴西石油公司提供的溫度資料,國家觀測站地質學家韓薩(Valiya Hamza)與亞馬遜聯邦大學教授皮曼德爾(Elizabeth Pimentel)發現地底4000公尺有水在流動。

上星期,皮曼德爾和韓薩在巴西地質協會於里約熱內盧舉行的第12屆國際研討會中發表新發現,同時將地底河命名為「韓薩河」(Hamza)。

亞馬遜河的水流量平均每秒13萬3000立方公尺,而地底河流僅達亞馬遜河的2%,即每秒3000立方公尺,但仍較貫穿米納斯吉拉斯(Minas Gerais)和東北部的聖佛蘭西斯科河(Sao Francisco)流量大。聖保羅季也蝶河(Tiete)河水漲潮時的流量,最多也只達每秒1000立方公尺。

亞馬遜河與韓薩河的寬度和水流速度差別也很大。亞馬遜河的寬度為1至100公里,地底河流的寬度則為200至400公里。另一方面,亞馬遜河流速度為每秒0.1至2公尺;地底河流的流動速度則慢很多,大約每年10至100公尺。

地底河水流動速度較緩慢的原因很簡單:地上的水平穩地在河床上流動,而地底不存在讓水流可以直接通過的隧道,它必須一點一點穿越像一塊巨大海綿的層積岩沙,慢慢向大海的方向流動。

fsj 提到...

颱風雨量 破恆春115年紀錄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2011.09.01

昨天早上八時,第十一號颱風南瑪都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中央氣象局解除颱風警報也提醒民眾,南部、東半部地區今天還是有些許雨勢;這幾天南部下了非常多雨,民眾到山區要注意安全、小心坍方落石。

氣象局預報員謝旻耕表示,今天恆春半島、台東、金門天氣還是不太穩定,偶爾下短暫雨,中部以北則將回復午後陣雨的天氣型態。

南瑪都颱風陸上警報期間,氣象局觀測,最多累積雨量地點在屏東滿州鄉,佳樂水測站測到一○七九點五毫米;其次是位於恆春氣象站,測到一○三九點五毫米。

根據氣象局資料,恆春在颱風警報期間的累積雨量刷新設站一百一十五年以來單一颱風降雨紀錄;如果比對當地年平均降雨值,等於三天就下了整年雨量的一半。

謝旻耕提到,日本南方中度颱風塔拉斯可能在明、後天侵襲日本,周末有赴日計畫的民眾務必小心。



◆ 艾琳遠颺 美東水患持續氾濫

【Upaper╱中央社】2011.09.01

颶風艾琳所造成的罹難人數攀升至50人,美國救難人員30日奮力救出佛蒙特州、新澤西州和紐約州北部各地城鎮,因洪水與外界斷絕的數千民眾。

艾琳周末帶來的暴雨沖刷道路,使多條河水漫出河岸,緊急糧食必須透過空投,送達數十個受困洪水的社區。

美國總統歐巴馬派遣高階官員調查部分最嚴重的災情,救難人員以電動橡膠艇將數千民眾送往安全的地方,其中不乏年長者、幼童和嬰兒。

儘管這個受到大肆炒作、直撲紐約的颶風並未對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造成重大損害或傷亡,但卡茲奇山區等地的豪雨,確實像是不定時炸彈。

颶風艾琳帶來的洪水30日進一步升高,吞噬民宅、淹沒車輛,並使新澤西州巴特森這個勞工城鎮街道變成湖泊。

巴特森警官波波夫表示,搜救團隊近幾日將近600名居民救出民宅。當派賽克河高出洪水水位4公尺,搜救人員更是不敢怠惰。這是派賽克河自1903年以來的最高水位。

州長克里斯蒂表示,大水在未來48小時可能持續氾濫。



◆ 塔拉斯颱風直衝日本 可能縱貫全境

【中廣新聞/葉柏毅】2011-09-01

第十二號的中度颱風塔拉斯,正逐漸往日本逼近,據日本氣象廳預測,塔拉斯颱風可能在九月二號到三號,也就是明後兩天之間,接近日本四國地區,並登陸日本東海地區。

氣象廳預測,這個颱風會在日本本州、九州與四國地區降下大範圍的暴風雨,氣象廳呼籲民眾要嚴加警戒。

氣象廳預測,如果塔拉斯偏東往上移動,則可能縱貫日本全國。提醒這兩天要到日本的民眾務必注意這個颱風的最新發展。

fsj 提到...

美學者預言 未來北極移居樂土

中央社 2011.09.03

加州大學教授羅倫斯.史密斯在其著作預言,2050年環北極地區氣候宜人,將成人類移居樂土;北極資源豐富,強國也著手開採天然氣和石油計畫。史密斯將於9月24日來台演說。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地理學教授兼副主任羅倫斯.史密斯(Laurence C. Smith)曾獲美國太空總署青年研究獎、美國太空總署總統青年學者獎決選、古根漢學術獎。他曾赴美國國會報告北半球氣候變遷可能造成的衝擊,他的研究也曾出現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4次評估報告中。

史密斯著作「2050人類大遷徙」今年初在台灣發行中文版,他在書中預言,到了2050年全球總人口數將破92億,糧食與水資源短缺。

他認為,在全球暖化加劇、天災肆虐的情況下,環北極海國家水源潔淨、氣候宜人,將成為未來人類移居新樂土;北極海冰融解,西北航道開通,全球貿易版圖將重新改寫;現有石油也將在40年後耗盡,而北極蘊藏大量未開採天然資源,環北極海8國及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冰島、格陵蘭、挪威、瑞典、芬蘭和俄國,將成為2050年世界超級強國。

史密斯在書中寫道,北極陸棚包含頁岩豐富的沉積岩,可說是開挖石油和天然氣絕佳的地理位置,未來在這裡挖掘出天然氣的可能性很高。據美國地質調查所在2009年評估,全球尚待發現的天然氣礦藏的30%與石油的13%都在北極,且在近海,深度不到500公尺,這個區域只占地表面積4%,卻有如此蘊藏量,相當驚人。

史密斯認為,俄國是最有可能取得北極控制權的國家,因為俄國在1933年就對北極進行水文調查,1977年前蘇聯核子動力破冰船是全球第1艘抵達北極的船隻;1987年俄國破冰船完成人類首度在冬天遠征北極旅程;2009年底全球破冰船完成80次抵達北極創舉,俄國占67次,瑞典居次僅6次。

上述雖是史密斯在書中的預言,但事實上環北極海強國近期已逐步開展北極開發計畫。美國最大石油公司Exxon Mobil與俄羅斯國營石油公司OAO Rosneft在今年8月30日簽署合作協議,聯手開發俄國北極圈領海的豐富油氣資源。有分析家指出,美俄石油公司此次合作,將開啟環北極國家結盟開採北極資源的新局面,未來北極天然資源的爭奪將漸趨激烈。

史密斯將於9月24日來台,於台北市中山堂舉行演說,講題為「最後的大拓荒.北極資源戰意味著什麼?」



◆ 政策急轉彎 美空污新法喊停

中央社 2011.09.03

在美國企業界反應,限制煙霧污染的新法將扼殺工作機會、造成他們數十億美元開銷後,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天突然政策急轉彎,停止這項主要政治措施。

歐巴馬表示,他致力於降低企業的法規負擔,而決定撤回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提出的臭氧國家環境空氣品質標準(Ozone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Standard)草案,是這項努力的一部分。

環保署已成為各方批評政府管理眾矢之的,也成為角逐2012共和黨總統提名的參選人之間的熱門議題。

這項決定等於重甩了歐巴馬左派支持者一記大耳光。這群人早擔心歐巴馬政府在大企業及共和黨減債等問題壓力下,太快讓步。

歐巴馬下週宣布1項旨在創造就業的重大計畫之際,共和黨正對歐巴馬多方施壓,包括要求歐巴馬刪減被視為對企業綁手綁腳的各項規範。

在共和黨及大企業壓力下,歐巴馬今天決定要求環保署署長傑克森(Lisa Jackson)撤回前述草案。

歐巴馬在聲明中表示,「我一直強調降低法規監管負擔及不確定性極為重要,尤其是我們經濟仍在復甦階段。」

反對人士認為,在經濟停滯不前、就業機會零成長之際,採取這項新標準的費用將高過環保署估計的每年900億美元。

但構成歐巴馬2008年政治基本盤之一的環保人士,對這項決定大為光火。

生物多樣性中心(Center for BiologicalDiversity)主任蘇克林(Kieran Suckling)表示:「這是歐巴馬的新低。」該中心致力於解決空氣污染及全球暖化。

「他出賣公眾健康及環境保護,安撫那些製造污染者。他短視的政治決定將導致數百億美國人長期健康後果。」

fsj 提到...

蝴蝶效應引發 俄羅斯大火、巴基斯坦水災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1.09.05

科學家發現,去年俄羅斯的森林大火與巴基斯坦的大洪水,在天候上有著密切關係。研究顯示,因為歐亞大陸一道噴射氣流的移動時間受到延遲,使得俄羅斯一直處於高壓區,乾熱引發大火,同樣也使巴基斯坦長久處於低壓帶,造成豪雨。

美國太空總署(NASA)研究發現,俄羅斯大火與距離超過2400公里外的巴基斯坦大水災都是同一大規模的 羅士培波(Rossby wave)造成,科學家指出,羅士培波是大氣中一股由西向東、環繞地球之噴射氣流(Jet Stream),去年因為移動時間受到延遲,造成俄羅斯處於高壓,天氣燥熱一直持續,同時也造成巴基斯坦的洪水。

研究人員劉威廉(音譯)表示,「從NASA的衛星資料與風向分析,我們可以清晰發現2者之間的關聯。」

去年俄羅斯發生超過300處森林大火,造成財物損失至少150億美金,巴基斯坦水災面積則水淹1/5巴基斯坦的土地,超過2千人死亡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 The Journal of Hydrometeorology》期刊。

fsj 提到...

強颱毀國寶 日多處世界遺產重創

熊野本宮大社、那智大社 土石流侵襲

自由 2011.09.06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強颱塔拉斯重創日本中西部,據統計五日死亡與失蹤人數已超過九十人,無數房屋遭到土石流壓毀或被大水沖走,連重要的世界文化遺產,也慘遭土石流摧殘。位於和歌山縣的熊野那智大社和熊野本宮大社,五日傳出土石流災情,熊野那智大社正殿遭土石掩埋,神社境內一片狼藉,神社宮司(類似寺廟廟祝)表示,他在那智大社待了五十年,從未遇過這麼嚴重的災情。

04年列世界文化遺產

災情最嚴重的紀伊半島,為日本重要的歷史文化發源地之一,相傳這裡有許多神社的歷史可以回溯至三、四世紀左右,不但與日本古代「大和王權」關係密切,還祭拜著日本建國神話的相關人物。包括分布於和歌山縣、奈良縣、三重縣的三大靈場及參拜山路的「紀伊山地靈場與參拜道」,在二○○四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其中以「熊野三山」與那智大瀑布最為知名,「熊野三山」就是熊野本宮大社、熊野那智大社及熊野速玉大社的總稱。

而這次颱風夾帶的大雨,在紀伊半島降下超過一八○○毫米的累積雨量,大約是東京都市中心一年的總雨量,目前已傳出災情的有熊野那智大社、熊野本宮大社,熊野古道參拜山路也柔腸寸斷,待天候穩定大水退去後,可能還會再發現新的災情。

熊野那智大社的後山,因連日大雨沖刷發生山崩,大量土石流入神社,神社宮司朝日芳英表示,土石湧入正殿約兩公尺高。而另一座熊野本宮大社,正殿也嚴重淹水,另外,熊野古道參拜山路多處發生坍方,那智大瀑布因水量急增,遊客賞瀑的平台也被大水沖垮。



◆ 貴州大旱 2113萬人受災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北京6日電】2011.09.06

國家氣候中心監測資料顯示,今年以來,貴州、雲南、四川、重慶西南四省市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普遍偏少21%,為60年來歷史同期第一少值。特別是6月下旬以來,貴州大部、重慶南部、廣西西北部及雲南東北部降水普遍較常年偏少5至8成。其中,貴州乾旱日數已超過40天,歷史同期排名第一。

貴州省氣象局4日通報,截至3日8時,貴州全省88個縣市區有70個縣市出現重旱以上氣象等級。

黔西溝渠不見一滴水

人民日報報導,截至9月1日,貴州2113萬5900人受災,飲水困難人口622萬3700人,292萬2000頭大牲畜發生臨時飲水困難;農作物受災面積176萬3300公頃,其中成災面積106萬公頃,絕收38萬公頃。截至3日8時,全省出現特旱35個縣市區,重旱35個,中旱14個。

貴州沒有一處大型水庫,乾旱在貴州有些地方是「家常便飯」,這幾年連旱更給農業造成巨大損失。

鎮長做夢都想修水庫

報導指出,貴州黔西縣乾旱造成的景象令人痛心,農田龜裂,秧苗枯死,菸葉乾捲,溝渠不見一滴水。走進一塊玉米地,玉米葉枯得發脆,打火機一點就著;剝開玉米外皮,灌漿率只有30%。當地村民說:「這樣的玉米,豬都不吃。」

「說句實話,鎮上每年下的雨不少,可是我們沒大水庫,留不住水啊,做夢都在修水庫。」黔西縣中坪鎮鎮長周成軍說。事實上,貴州年降雨量超過1000毫米,但大部分地方年年要抗旱,因為貴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坡陡,土層薄,下的雨留不住。

報導指出,貴州水利廳廳長黎平說:「不缺水的貴州,缺的其實是留得住水的工程。」貴州全省1896座水庫中,中型水庫僅34座,供水量僅92億立方米,人均供水量僅相當於全國平均水準的59%。

錫慶村是榕江縣旱情最嚴重的村之一,該村發動群眾尋找水源,引水蓄水,補種改種。

中新社報導,四川瀘州市城區、敘永、古藺的旱情也繼續。

學校停課娃娃去背水

家裡的水缸空了,8歲女孩楊微背起竹簍,裡頭裝著用來儲水的塑膠袋,和村裡夥伴出發去取水。近來四川、雲貴交界飽受乾旱之苦,敘永縣水潦彝族鄉的學校已經放起「高溫假」,在家的孩子組「取水娃娃陣」天天得攀著絕壁邊上的小徑,到一公里外的山洞汲取泉水。

報導指出,這條在絕壁上開鑿的山路,最寬處有1米,最窄處僅能放下半隻腳。楊微說自己很小心,因為腳不踩穩,就可能掉下幾百米高的山崖下。經過40多分鐘的步行,楊微與小夥伴們終於抵達泉邊。



◆ 德州野火 裴利州長趕回救災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09.06

中央社報導,美國德州州長裴利5日中斷總統競選行程,回到野火肆虐、許多房舍遭到毀壞的德州。官員警告,德州面臨「災難性」處境。

熱帶氣旋李伊(Lee)周末侵襲美國南部,使德州中部今年夏天已然嚴重的乾旱更加惡化,強風助長野火火勢,德州數百間房屋付之一炬。

德州林務局(TFS)發言人根據預測,評論本周稍後的天氣說:「氣候變涼,火勢會更加猛烈。」

發言人表示,如果氣溫依照預測下降,會對救災工作「造成非常負面的影響」。

當地官員表示,上周末以來,德州林務局接獲通報發生63場火災,這些火災已燒毀約3萬2936英畝土地,火場涵蓋巴斯特羅普(Bastrop)、曲維斯(Travis)、漢德森(Henderson)、萊史東(Limestone)、卡德維(Caldwell)、科羅拉多(Colorado)等郡。

裴利回到德州不久後告訴記者:「我們會拾起碎片,我們會重建。」裴利之前描述野火情勢很「嚴重」,並保證政府會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

裴利在網站上公布聲明說:「我們持續看到掃蕩德州的野火對鄉村、都市地區造成毀滅性影響,當此我呼籲德州人保持高度警戒。」

fsj 提到...

北極採油熱 恐釀地球浩劫

自由 2011.09.07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根據最新研究,去年北極夏季最低海冰量再創新低,北極融冰促使能源公司競相探勘這塊據信原油蘊藏量高達一千六百億桶的「新疆界」,但此舉令全球權威極地科學家憂心忡忡,警告北極冰層下發生任何嚴重漏油,都恐釀成無法控制的環境災難,破壞這塊全球最原始的生態系統。

英國劍橋大學海洋物理學教授瓦德漢指出,北極海冰下方發生漏油,不僅處理難度遠超過開放水域,也會被表層海冰吸收,可能帶到遠達一千六百多公里外,這表示這波北極採油熱潮有可能是史上風險最高的石油探勘。

根據瓦德漢在一九七○年代所做的大型實驗,在極地洩漏的原油會被封在浮冰下,無法立即清除或燃燒掉,也不知道它的確實位置,然後又會被封在新形成的浮冰中,就像三明治,這些原油被浮冰帶著在北極到處漂,直到春天融冰釋出,這時可能已漂到離漏油點數百甚至上千公里處,「可能北極一大片區域都被污染了」,而且由於融冰阻止石油風化,屆時釋出的原油毒性甚強,對環境造成「恐怖」災難。

原油蘊藏量估有一千六百億桶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的「北極圈資源評估」報告,北極圈以北區域原油蘊藏量據信高達一千六百億桶,佔全球未探勘油源的逾四分之一,足以供應全球石油需求超過五年。英國凱恩能源公司,已開始在格陵蘭外海的四座測試井探鑽油氣;殼牌投資二十多億美元,預計明年七月開始在阿拉斯加北方波福海、楚克其海探勘;艾克森美孚與俄羅斯合作將開採北極圈另一邊的喀拉海油田。這些都讓北極油氣資源爭奪戰更形激烈。



◆ 塔拉斯重創日本 上百人死亡失蹤

【聯合報╱記者陳世昌/即時報導】2011.09.07

12號颱風塔拉斯重創日本,紀伊半島暴雨傾盆,至少造成49人死亡、55人失蹤的人命損害。這一數字已超過2004年23號颱風,當時的犧牲者為98人,塔拉斯將成為1989年以來損失最慘重的颱風災害。

據消防單位說,人員傷亡嚴重的和歌山和奈良兩縣,由於道路阻斷,搜救行動難以展開,災情恐將進一步升級。歷史上風雨災害造成百人以上死亡失蹤,在此之前僅有1983年的「昭和58年7月暴雨」,當時的犧牲者人數為117人。

在和歌山縣,除失蹤者外,新宮市和那智勝浦町還有約50人失去聯繫,警方正在加緊確認這些人的人身安全。

fsj 提到...

研究:2030年 曼谷恐沉入大海

台灣醒報 2011/09/08 莊瑞萌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世界銀行報告指出,泰國曼谷地層下陷嚴重,科學家推估在2030年時,曼谷部分土地恐怕已陷入水中。泰國國家災害預警中心預估,泰國政府若沒有提出有效政策,2100年曼谷將成為另一個亞特蘭提斯城。

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及日本國際合作組織進行的研究發現,亞洲區的馬尼拉、胡志明市和曼谷都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其中曼谷部分地層目前已低於水平面,且以每年1.5公分速度持續下陷,世界銀行駐泰國研究人員博舟表示,「泰國民眾非法抽取地下水是其中原因之一。」

柏拉圖的著作中曾記載名為亞特蘭提斯的島國,突然遭遇到地震和水災,不到一天一夜就完全沒入海底。英國《衛報》引述泰國國家災害預警中心(National Disaster Warning Centre)主任哈馬薩羅加的看法指出,「2100年曼谷將成為另一個亞特蘭提斯城。」

長期研究東南亞氣候變遷的海洋學家辛德旺則表示:「目前首要目標是與地層下陷地區居民協調,因為問題本身不在經濟或技術層面。此外專家學者也應該對地層下陷的數據達成共識,才能提出因應之道。」



◆ 全球暖化 南極將現螃蟹大軍

法新社 2011/09/08 蔡佳伶

(法新社巴黎7日電) 生物學家今天表示,西南極洲(West Antarctica)半島周圍的海底,可能遭胃口驚人的帝王蟹入侵,因為全球暖化,正使帝王蟹步步逼近。

這種令人憂心的入侵動物,是亮紅色的深海掠奪者,以往只在西南極洲另一側的羅斯海(Ross Sea)現蹤。

分類學家5年前才發現這種甲殼綱動物,並為其取了1個冗長的名字新岩蟹屬yaldwyni Ahyong andDawson,以及將它列入121種帝王蟹之一。

這種帝王蟹會挖掘海床,盡情享用蟲子與其他小動物,因此享有「生態系工程師」之名;不過要是帝王蟹大舉進軍,可能會衝擊整個海洋食物鏈。

由夏威夷大學馬諾分校(University of Hawaiiat Manoa)葛蘭吉(Laura Grange)所領導的團隊,為了長期進行生物多樣性研究,將1艘遙控偵察船下潛西南極洲半島外的海域。

研究人員勘查了威得爾海(Weddell Sea)中的泥床盆地Palmer Deep,該盆地距大陸棚邊緣120公里。

遙控偵察船的攝影機追尋了逾2公里,發現42隻螃蟹。這些螃蟹均身處超過850公尺深的海面下,水溫是相當溫暖的攝氏1.4度。

葛蘭吉指出,透過推斷,長14公里、寬8公里的Palmer Deep,出現的帝王蟹數量可能超過150萬隻。(譯者:中央社蔡佳伶)



◆ 野火燒不盡 德州4死千餘房屋燬

TVBS 2011/09/07 錢怡君

美國德州正經歷了10年來最嚴重的一場火災,原本的森林大火,不斷擴大,受災面積超45平方公里,大火已經造成4人死亡,摧毀1千多所房屋,消防隊員疲於奔命,也有不美國人組成自願打火隊加入救援,但大火還在肆虐,很多災民在野火燒過家園之後,回家查看,看到的是卻一片殘破的景象。

野火燒不盡,氣候乾燥加上風勢助長,德州森林大火,一發不可收拾住宅區也已經受到波及,至少有1200名消防隊員投入了救火行動,還有不少自願者加入打火英雄的行列。

只是野火實在太頑強,已經燒了3天3夜,5架大型救火飛機以及3架能可以從湖裡取水的飛機來滅火,只是杯水車薪,通通起不了作用,不得已只好下令大批居民快快撤離。德州消防人員:「我們現正在做一些處理,希望能夠把房屋旁邊,這一些草地啊,全部先燒光,這樣子我們就不會擔心,等我們離開之後,這些房子會燒起來。」

即使如此,已經有超過1千間房屋被大火吞噬,CNN記者跟著被撤離的災民,重回家園,看到熟悉的地方全變成焦土,災民欲哭無淚。德州災民:「那是我家。」CNN記者:「就是這裡嗎?喔,我很遺憾。」

這根本是一片廢墟,牆倒了、樓塌了,只有游泳池還能被分辨出來。德州災民:「這裡已經被夷為平地,喔我的天啊,我家的門牌號碼還在。」

一片廢墟裡,只留下13003的門牌號碼,孤單單的站立著,所有東西都沒了,災民不甘心,還在瓦礫堆中不斷翻找,希望能留下一點過去的生活記憶,這場德州10年來大火,已經奪走了4條人命,財物損失無法估計,但雪上加霜的是,氣象預報德州持續乾旱,完全沒下雨的跡象,德州大火短期間恐難以完全控制。

fsj 提到...

阿拉斯加告急! 80%冰河消失

TVBS 2011/09/08 陳俊諺

全球暖化造成北極冰層融解,最新的數據顯示,過去20年來,冰層融化的速度,較以往高出一倍,每年大約有100立方公里的冰層,從地球永久消失,其中在阿拉斯加,更有80%的冰河面積,已經消失殆盡。

航行於阿拉斯加的海域上,放眼望去只看到一塊塊的浮冰,遠方的陸地也因為冰河退縮,岩層已經裸露在外,科學家研究發現,全球暖化加劇,導致阿拉斯加的冰層融解速度越來越快。

過去70年,阿拉斯加的冬季均溫上升了攝氏5度,與上個冰河時期相比,阿拉斯加所謂的「入海型」冰河,從原本的50條,銳減了14條,總面積從4萬5000平方公里,縮小到只剩下1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80%的冰河面積,已經永久消失。冰河國家公園工作人員:「你可以看到冰河每年退縮,(厚度)愈來愈薄。」

數據也顯示,1950年到1990年之間,冰層每年平均融化52立方公里,但過去20年間,更以雙倍速度融化,總計在整個北極,目前冰層覆蓋面積,只有460萬平方公里,今年融冰季結束後,還可能再創新低。

但科學家更想知道的是,這些僅存的冰層,究竟還有多厚。研究團隊人員:「衛星雷達只能測到,冰層在水面上的一部分,因為約有9成的冰在水面下,出錯的機率很高。」

為了彌補衛星空拍照的不足,研究團隊遠赴北極圈附近,除了挖掘、測量浮冰的深度,還在「冰脊」上方裝設類似汽球的標誌,透過3D技術,拍攝360度的透視圖。研究團隊人員:「這將讓我們知道,這些冰脊有多堅固,這將影響船隻設計。」

科學家期盼獲得的寶貴數據,能更精準預測暖化對極區的影響,及早採取行動。讓北極熊族群能無憂無慮地,在棲息地繼續繁衍下去。



◆ 泰國水患成災 72人喪生

中央社 2011.09.09

泰國雨季持續,造成中部與東北部14省水災,72人喪生,約46萬5000人生活受到影響,其中東北部程逸省(Uttaradit)有三個村子因大雨發生土石流,造成6人死亡、1人失蹤。

泰國救災中心(Disaster Relief Centre)主任邦努(Panu Yaemsiri)表示,水災持續蔓延,14省共2568個村子、約46萬5000人的生活受到影響。

泰國雨季已經持續一段時間,水患問題還無法解決,邦努表示,累積共72人因水災相關意外喪生。

根據氣象預測,9日至12日北部、東北部、中部與東部各省還有豪大雨,多條河川水位持續上漲,氣象廳提醒居民,可能發生洪水與土石流。

由於水災造成不便,泰國勞工部統計,6700多名勞工無法工作。

勞工部在中部地區河岸設立勞工協助中心,發送救援物資和房屋修繕貸款,並提供因水災失業的勞工就業協助。



◆ 達文西經典素描 北極融冰重現

法新社 2011/09/08 許宏裕

(法新社奧斯陸7日電) 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今天表示,1位藝術家在北極的冰上重新創作出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最有名的一幅素描「維特魯威人」(Vitruvian Man),藉此吸引大眾關注北極融冰議題。

北極冰帽已經消融到接近2007年所紀錄的最小值。

專精空中藝術的奎格利(John Quigley),搭乘綠色和平組織的破冰船來到北極地區,在距離北極極點約800公里的地方,重新打造這幅達文西最有名的素描「維特魯威人」。該作品描繪1名男子的兩種姿勢,這兩種姿勢身體重疊,惟獨手臂與腿分開。

奎格利將其取名為「消融的維特魯威人」(Melting Vitruvian Man),面積相當於4座奧運標準泳池大。作品中的男子少了2條手臂和1條腿,象徵這些部分已融入海中,藉以闡述消失中的冰。



◆ 吉里巴斯快沉了 想造580億人工島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報導】2011.09.09

氣候變遷導致海平面升高,海水可能淹沒南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吉國政府考慮舉國遷至類似大型鑽油平台的人工島嶼。

英國獨立報報導,吉國總統湯安諾7日在紐西蘭奧克蘭舉行的太平洋島國論壇上表示,考慮舉國遷至人工島嶼,呼籲全球減量排放二氧化碳。吉國的情況不再是適應環境變遷,而是力求生存。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出席會議前先到吉國勘查,並警告氣候變遷影響已迫在眉睫,必須尋找替代能源減少排放溫室氣體。

吉國最高處也只比海平面高2公尺,部分濱海村民已被迫往內陸遷徙躲避入侵的海水,水源鹽化使作物無法生長,暴風雨和洪水造成的侵蝕日益嚴重。

湯安諾總統認為,造價20億美元(約台幣580億)的人工島嶼雖似小說情節,卻應該可行;他也考慮建造10億美元(約台幣290億)的防波堤,但貧窮的吉國資金完全仰賴富國援助。

吉國人口約十萬人,散布33個珊瑚礁島,為台灣友邦。也面臨滅頂命運的還有太平洋島國吐瓦魯、馬紹爾群島和印度洋島國馬爾地夫。

fsj 提到...

巨震拍動大氣 太空中可直擊海嘯源頭

自由 2011.09.10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國家太空中心首席科學家、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教授劉正彥團隊,首度從太空中用「看」的,看見今年三月日本大海嘯的源頭和波動樣貌,發現地表海嘯引發的太空震動比海嘯提早約一個小時抵達台灣,為海嘯預警開啟另一扇門,研究成果刊登在頂尖期刊《地球物理研究》上。

太空震動可當預警新指標

電離層位在離地表約一百公里到兩萬公里之處,地表的巨大震動引發的波動能量會拍動大氣。由於大氣層空氣密度隨高度遞減,因此,地表和低層大氣的波動到了太空之後,會放大一萬倍左右。

劉正彥根據日本、台灣共一千零九十八個地面GPS測站,以及太空中的十一個GPS衛星資料,分析太空中跳動時的發生時間、空間位置,從太空中反推地表震動最劇烈之處,尋找引起太空震動的源頭。

除地震波之外,劉正彥也觀測到海嘯波對於電離層的擾動。日本下午一點四十六分發生的地震,在一點五十三分至一點五十五分,於日本海溝西側的震央東方兩百公里處,開始產生海嘯且呈現碟狀的波紋。不僅如此,從日本海嘯侵襲台灣所引發的電離層抬升來看,地表海嘯所引發的太空震動,比海嘯提早約一個小時抵達台灣。

劉正彥將電離層訊號與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吳祚任,以COMCOT數值模擬所計算出的「三一一強震海嘯數值模擬」相比對後吻合,可見太空電離層的波動與地表海嘯波的傳遞具有相對應關係,代表海嘯波確實可對電離層產生擾動。

吳祚任表示,過去的海嘯預警只能依靠海中浮標,除了所費不貲外,還有政治上的國際主權考量;但如今浮標等於是設在天空中,甚至在家就可以做海嘯預警,而不受人為政治干擾。



◆ 加國溫哥華島強震 暫無傷亡

法新社 2011/09/10

(法新社華盛頓9日電)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說,加拿大西岸的溫哥華島(Vancouver Island)今天發生規模6.7的地震,但沒有發出海嘯警報">海嘯警報。

震央位於溫哥華島哈迪港(Port Hardy)南南東方135公里處,也就是溫哥華市西方約280公里的地方。

USGS初步估計地震深度僅2公里,後來修正為26公里左右。

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Pacific Tsunami Warning Center )沒有發出警報,說「沒有發生大規模毀滅性海嘯的可能性」,不過警告當局小心預防地方性的潮水上漲。(譯者:中央社何世煌)



◆ 日震災半年 仍有8萬2千難民

中央社 2011/09/10

(中央社記者曹姮東京10日專電)明天,日本311大震災將滿半年。到今天為止,死亡、失蹤人數共1萬9867人,約有6800人還住在學校等避難所;全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還有約8萬2000人過著避難的生活。

日本「時事通信社」引述政府發表的數據報導,因311地震而死亡的共有12個都道縣的1萬5781人,失蹤的有6個縣的4086人。死亡的人數包括被發現或者被保管的遺體總數,並不包含下落不明後被申報死亡的人數,但會從失蹤人數中扣除。

岩手、宮城和福島3縣共有3250人失蹤後被申報死亡,政府靠著鑑定DNA等方法1天確認幾位死者的身分,並持續減低失蹤人數,失蹤和死亡的總人數9月起減到2萬人以下。

根據內閣府在8月25日的統計,日本全國的避難者之中,除了以宮城縣為中心的避難所裡約有6800人之外,還有約1萬800名災民在旅館、飯店等地方繼續避難。

根據國土交通省的資料,到5日,組合屋已完成需要量的94%,也就是4萬9124戶,入住率為84%。其中岩手縣已完成全部戶數,宮城縣也預定在9月內全戶建設完畢,福島縣已完成需要戶數的85%,但因部分位於緊急避難準備區域內,目前尚未開始動工。

從災區撤運出瓦礫要花費許多時間,根據環境省6日的統計,在岩手、宮城和福島3縣推算約2300噸瓦礫當中,54%已撤到暫時堆積場,但是預定到其他縣市進行大範圍的處理工作目前還沒有進展,加上被輻射污染的瓦礫該如何處理,以及保管場所等,目前還是問題重重。



◆ 日本大震罹難者九成是溺水死亡

【中廣新聞/葉柏毅】2011-09-10

今年三月十一號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到現在已經快半年了。日本警察廳在日前,公佈了地震海嘯罹難者的死因等。報告發現,在重災區「岩手」、「宮城」與「福島」三縣的罹難者當中,有90.5%的罹難者,是溺水而死。而在身份被確認的罹難者中,有55.7%,是超過65歲的老年人。

此外,在治安事件方面,福島核一廠方圓二十公里內的警戒區域,也頻傳竊盜案件。

從地震發生之後,一直到八月底,日本警方掌握到的災區竊盜案件,就多達722件,遠超出去年同期的27件。竊盜目標,多半是因為居民疏散,而空置的民宅與商店。



◆ 巴西南部水患 80萬人受災

中央社 2011/09/10

(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9日專電)巴西南部聖卡塔里納州(Santa Catarina)連日豪雨成災,85個城市發生洪水和土石流災害,已造成至少2人死亡,81萬9338人無家可歸或流離失所,逾1萬棟民房被水沖毀。

聖卡塔里納州民防廳指出,已有34個城市進入緊急狀態,首府弗洛里亞諾波利斯(Florianopolis)也在其中。

今天凌晨,瓜比魯巴(Guabiruba)市1名66歲男子爬上自家屋頂修補瓦片,結果屋頂塌下來被壓死。

南河市(Rio do Sul)居民在「推特」上說,1名男子在被洪水淹沒的街道上划船時碰到高壓電線,不幸觸電身亡。

巴西南部從上週末開始就豪雨不斷,氣象預報未來幾天惡劣天氣將持續,雨量繼續增強。

2年前發生嚴重水患導致土石流的伊塔賈伊河谷地區(Itajai)情況最令人擔憂。民防廳預測,一旦伊塔賈伊河水暴漲,附近80%的城市都會受到衝擊。

fsj 提到...

南亞6.8強震 15死逾百傷

中央社 2011/09/19

(中央社記者何宏儒新德里18日專電)印度、尼泊爾邊界發生芮氏規模6.8強震,已造成15死、逾100傷。印度總理曼莫漢指示投入救災。中國大陸西藏自治區已知1人受傷,多間房屋倒塌,當局也啟動地震應急預案。

印度東北邊省錫金省(Sikkim)晚間6時10分(台北時間晚間8時40分)發生芮氏規模6.8強震,震央距省會干托巿(Gangtok)68公里。包括尼泊爾、東印度、中國大陸西藏自治區,分傳災情。

「印亞新聞社」(Indo-Asian News Service,IANS)今天報導,位在加德滿都(Kathmandu)的英國駐尼泊爾大使館房舍倒塌,砸中1部汽車,車內3人送醫後不治。這起倒塌事件至少造成另外4人送醫救治。

尼泊爾東部桑薩里縣(Sunsari)則有兩人死亡。報導指出,地震發生時,尼國國會正開議中,國會議員也不顧形象驚聲尖叫衝出大樓。加德滿都兩所監獄有部分犯人企圖逃獄時受傷。

尼國總理巴塔萊(Baburam Bhattarai)18日晚間啟程前往紐約參加第66屆聯合國大會(UN General Assembly)前,特別召集內閣緊急會議,研商救難工作。

報導說,這是尼國1990年迄今最嚴重的地震。暴雨及停電使情況更加混亂,電話也不通,救護車警笛聲在一片漆黑中此起彼落。

「印度新聞信託社」(Press Trust of India,PTI)今天報導,在印度,地震已造成10人死亡,包括錫金省(Sikkim)5死、西孟加拉省(West Bengal)3死、比哈省(Bihar)已知兩死。

印藏邊界警察(Indo-Tibetan Border Police,ITBP)位在錫金省北部貝貢(Pegong)地區的兩棟大樓倒塌,迄無傷亡報告。

干托巿和西孟加拉省(West Bengal)大吉嶺鎮(Darjeeling)地震後停電;兩個省的部分地區電話不通。

印度總理曼莫漢(Manmohan Singh)與錫金省省長查林(Pawan Kumar Chamling)通電話後,指示召集救難單位緊急開會,著手救災。印度空軍5架飛機已飛往災區救援。

另外,據「新華社」報導,西藏大部分地區有震感。日喀則地區行政公署初步報告,當地18個縣(市)中,15縣1市有震感。定結縣有3間房屋倒塌、1座小寺廟受損;崗巴縣部分房屋倒塌;南木林縣學生疏散時有1人受傷;亞東縣通訊信號不穩。

西藏自治區已啟動地震應急預案二級響應,第1支工作組已趕赴亞東、崗巴等縣,詳細受災情況仍待進一步瞭解。

※ 相關報導:

* 印度6.9強震 26人死亡
http://udn.com/NEWS/WORLD/WOR3/6599212.shtml

這起地震後陸續出現2次強烈餘震,其中1次規模高達6.1,在偏遠社區陸續傳出消息後,死亡數字可能持續攀升。



◆ 日本重建太慢 強震災區還在清理階段

【聯合報╱特派記者雷光涵/日本報導】2011.09.19

「這裡找到兩、三百人的遺體。」司機荒川孝載記者前往仙台機場時,指著路邊一塊荒地;距沿海受災聚落,有數公里之遙。

「三一一東日本強震」半年後,實地走訪東北重災區,復興之路還長,連「復原」都談不上,宮城氣仙沼釀酒職人菅原昭彥說:「重建太慢,現在還在『清理』階段」。

仙台市若林區的深沼,整個村落被海嘯沖到數公里外。荒地有支離破碎的建材、汽車殘鐵,荒地其實也不是荒地,是鹽化廢耕的稻田,「說老實話,晚上經過這兒,我還會背脊發涼。」至今仍有人在徒手挖掘失蹤者。

原本住若林區荒濱的鈴木良一,在海水退去後想找自己的家,「只找到貼有我名字的訂書機。」

六十九歲的鈴木領退休年金度日,選擇住在遠離昔日生活圈的組合屋。未來一年半,都將在九坪貨櫃屋生活,談不上舒適,至少不必煩惱籌錢買新房。

失業中的六十二歲齋藤末男說,政府提案收購土地,但顯然價格不會好,「沒有買新土地、蓋新房的錢,用積蓄撐完這兩年再說吧」。

重建委員會主席五百旗頭真提出「多重防禦」構想,得到政府認可。宮城、岩手縣改在地勢高的地方重建安全都市,五百旗頭說,「防災不成,至少要減災。」

不過以漁業為生的居民想臨海而居,農民擔心新聚點沒良田沒老鄰居,仙台震災復興室長寺內讓說:「重建最困難的是勸災民搬家」。

現在有不少房屋半毀的災民回原地重建,顧不得政府要求遷出「海嘯危險區」的建議。因為實現安全的新都市需三至五年,背負貸款的災民,禁不起等待。

此外,福島核電廠氫爆後,各行各業仍在挽救或防止謠言導致的「風評被害」。「風評被害」是日文,意思是「被沒有根據的謠言所害」,特別是指意外事故發生時,因不當報導造成無關的人遭牽連。

日本財務省統計,二○○九年日本外銷蘋果兩萬四千噸,有兩萬一千六百多噸銷台灣,九成是青森蘋果。台灣雖然沒禁止青森農產品進口,但蘋果產季即至,果農擔心「風評被害」重創台灣市場。



◆ 四川百年暴雨 平昌幾成孤島

【世界日報╱北京19日電】2011.09.19

四川巴中市自16日連續暴雨,昨天已造成全市13人死亡10人失蹤,有156人受傷,約132萬人受災情影響。巴中市三縣一區今天已緊急遷移32萬人。這是自1847年至今164年以來,平昌縣遭遇的最大洪水。

西部網報導,此次降雨範圍雨量皆大,加上持續時間長,造成巴河和通江水位迅速上漲,許多地段被淹。

四川巴中市(轄平昌縣、南江縣、通江縣、巴州區)以平昌縣災情最嚴重。平昌縣臨河老街昨天全部被淹,沿河鄉鎮損失慘重,城市供水系統癱瘓,超過7萬名學生無法正常上課。水文氣象資料顯示,這是自1847年以來,平昌縣遭遇的最大洪水。

報導說,省道202平昌縣境內全程中斷,平昌縣城到鄉鎮的公路,除元山鎮以外,公路橋梁全部被淹,平昌縣城幾成孤島。

暴雨洪水沖斷巴中市境內三條省道,農村公路也斷了32條,平昌、南江、通江通訊一度中斷。廣元、德陽、達州、廣安也出現嚴重災情。



◆ 山西和順9月雪 農作傷很大

中央社 2011.09.19

才剛入秋,大陸就有地方下雪。山西晉中和順縣昨天下午一場雪覆蓋大片綠地,一些還沒收割的農作物因此受害,初步估計將減產4、5成。這是當地有氣象記載60年來最大、最早的雪。

和順縣是大陸典型的山區農業縣,近8成收入靠農作物。中新網引述和順縣政府辦公室表示,降雪未造成人員傷亡,但全縣23萬畝農地全部受災,其中11萬畝玉米、9.1萬畝蕎麥、穀子等小雜糧田受災嚴重。

和順縣氣象局的記錄顯示,昨天下午3時許,和順開始下小雨,4時19分轉為雨夾雪,5時2分轉為小雪,持續到晚上7時31分。

當地網友在下午4時多就將下雪景象上傳到百度網,從圖片可以看出,房屋、樹木、草地都被白雪覆蓋,甚至連未收割的高粱、大豆等農作物也遭遇「2011年的第一場雪」。



◆ 華南秋意濃 降溫逾10度

中央社 2011.09.19

秋意漸濃,冷氣團開始籠罩大陸華南地區,從江南到西南地區氣溫昨天起明顯下降,湖南部分地區氣溫甚至在24小時內,就下降了攝氏16度。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受冷氣團影響,昨天起大陸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大部、黃淮平原西部以及華南北部氣溫大幅下降;其中,湖北、安徽、浙江、江西等省在24小時內,氣溫就下降10到16度。

大陸中央氣象台預測,未來2天,新一波冷氣團將影響江南、華南及西南地區東部,屆時氣溫將再下降4到8度,並有4到6級的偏北風。

至於華北,大部份地區氣溫則將在穩定中逐漸回升,最高氣溫超過20度的區域,這幾天將逐漸擴大。

昨天下午2時,受冷氣團和陰雨影響,甘肅東部、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及湖南、廣西東北部等地,24小時內氣溫普遍下降4到8度;湖南大部、貴州東部氣溫更下降10到16度;而重慶、長沙、武漢、南昌等南方城市,氣溫也下降10度以上。

fsj 提到...

陝西、四川、河南暴雨 千萬人受災

【聯合報╱記者汪莉絹/綜合報導】2011.09.20

連日來,大陸陝西、四川及河南三省暴雨成災,造成至少五十七人死亡,廿九人失蹤,逾千萬人口受災,災情慘重。其中四川巴中市更是洪水滔滔,整個城區都泡在水中,當地氣象部門表示,流經巴中平昌縣的巴河水位,更打破一八四七年以來的水文紀錄,創下一百六十年之最。

與此對照,廣西等西南部一帶仍遭大旱肆虐,光廣西就有四十多萬人陷入飲水困境,中共當局必須動用上億元人民幣抗旱。

中共民政部救災司昨天下午宣布,九月以來,大陸陝西、四川、河南等省連續出現豪大雨,致使中國大陸的漢江、渭河、嘉陵江等河流發生罕見的嚴重秋汛。大陸國家防汛總指揮部已於昨天啟動防汛三級應急行動。

大陸國家防汛總指揮部說,長江流域的渠江、烏江下游、漢江上游部分支流以及黃河流域渭河中游等十四條河流,發生超過警戒水位以上洪水。其中,渠江幹流發生超歷史實測紀錄的最大洪水,漢江出現廿年一遇的秋季洪水,陝西渭河下游發生超警戒洪水。

嘉陵江支流的渠江和巴河均超出歷史水位,流域沿岸的巴中、廣安一帶多個城市幾乎全泡在水中,有的地方還淹到三層樓高,許多居民和學生被洪水圍困。其中,巴中市災情最慘重,十多個鄉鎮聯外道路和橋梁全毀,對外交通完全中斷,成為一座座孤島。當地政府已出動逾四千名軍警,搶救遭洪水圍困的民眾。

中共已故領導人鄧小平的家鄉四川廣安,洪水已淹沒整個老城區和街道,但當地氣象部門指出,流經廣安的渠江洪峰十九日晚間十時才會抵達廣安,可能造成更大災情。當地政府對此嚴陣以待,全力即疏散沿岸卅多萬民眾轉往高地。

民政部最新統計,四川、陝西、河南三省的洪水,已造成至少五十七人死亡、廿九人失蹤,受災人口達一千二百廿九萬四千萬人,各地緊急疏散離家避洪水的民眾達一百廿一萬人。

經濟損失部分,三省因洪水倒塌的房屋達十二萬九千間,損壞的有卅萬,直接經濟損失一百七十二億七千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七百七十五億元)。

連日大雨不僅導致河流水位上漲,部分山區也引發山崩和土石流。陝西西安灞橋十七日爆發嚴重土石流,大量土石衝進山邊一家磚廠,工人走避不及,造成至少十七人死亡,十五人失蹤慘劇。當地政府和民眾雖在第一時間救人,但工廠幾乎被埋在土堆下,搶救工作緩慢。



◆ 南京急「凍」 一周穿越夏秋冬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上海20日電】2011.09.20

南京昨天驟冷,讓人措手不及,下午溫度一下子降到15℃,加上強勁的北風,好像一步就邁入了深秋。今天,江淮之間的東部地區陰到多雲,局部有時有小雨,其他地區天氣轉好,但是大風依舊比較強勁。

揚子晚報報導,天氣可能是大家昨天談論最多的話題,因為南京真是冷的太快太徹底了。「今天南京降了好多度,早上在校門口吹風很冷,現在才15℃!」「今年在南京軍訓的孩子傷不起,前面被曬乾後面被凍死,冷的我打擺子。」很多網民紛紛發微博說,南京哪裡是在玩一秒變秋天,簡直是一秒變冬天啊,這樣的天氣有幾個人能hold住?

報導指出,不到一周的時間裡,南京幾乎像是經歷夏秋冬三個季節。14日前後,南京差點就達到35℃。到17日晚上,冷空氣主力部隊帶來大風,南京一夜入秋。而昨天,南京的最高溫度出現在10時的17.9℃,之後天空越來越陰,全市大部分地區還下起小雨,加上風力不減,體感也是越來越冷。

到了下午2時左右,南京市中心北極閣只有15.2℃,在戶外一件外套根本不管用,甚至有點像初冬的感覺。從35℃到15.2℃,南京天氣變化之快,真讓人感覺好像是「穿越」了。



◆ 日本多災多難 颱風再度來襲

中央社 2011.09.20

受到先前塔拉斯颱風的影響,日本和歌山縣田邊市形成的偃塞湖又因強烈颱風洛克來襲,降雨量大增,有潰堤危險。官方呼籲當地民眾要嚴加防範土石流等災害。

日本國土交通省近畿地方整備局指出,和歌山縣田邊市熊野的偃塞湖上午8時的水位比7時上升5公分,土石與水面幾無落差,湖水可能已開始溢出。

田邊市熊野地區昨天傍晚開始降雨,估計雨量已有73毫米。

近畿地方整備局指出,熊野地區的偃塞湖已相當危險,湖堤高度約60公尺,下游約4公里處可能受害。

日本氣象廳表示,強颱洛克上午10時(台灣時間9時)在種子島南南東180公里海上以每小時20公里的速度往東北方前進。

洛克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速每秒40公尺,最大瞬間風速為55公尺。從颱風中心到半徑110公里內,颳著風速25公尺以上的暴風。

受到颱風外圍濕氣及停滯在本州附近鋒面的影響,西日本及東海附近地區雨量增多。宮崎縣24小時內約降雨量400毫米,從15日起至今雨量已逾1000毫米。宮崎、鹿兒島、大分、熊本、兵庫等縣有些地區發生土石流、洪水的危險性增大。

日本氣象廳呼籲民眾嚴防土石流、低窪地區淹水、洪水、暴風、大浪等情況。也要注意可能出現雷擊、龍捲風。



◆ 印度強震 罹難者增至88人

中央社 2011.09.20

印度內政部最新統計顯示,印度與尼泊爾邊境18日發生地震至今,錫金省罹難人數已增至50人,西孟加拉、比哈省各有12、6人喪生;據報導,尼泊爾和西藏自治區共逾20人罹難。

印度內政部下午公布最新數據指出,震央所在的錫金(Sikkim)省,目前已有50人喪生。其中,光是受創最嚴重的北縣就有33人罹難。

另外,西孟加拉(West Bengal)省、比哈(Bihar)省各有12和6人死亡。

「新德里電視台」(NDTV)今天報導,尼泊爾、西藏共計逾20人喪生。

報導說,錫金省省會干托(Gangtok)巿逾10萬房舍嚴重毀損,省長查林(Pawan Chamling)也沒地方辦公。原訂前往干托慰問災區的西孟加拉省省長班納吉(Mamata Banerjee),因錫金省對外連絡要道31A國道受損嚴重,被迫取消行程。

逾6000名陸軍已投入災區搶救,約2000名災民被安置在已成避難中心的陸軍營區。

「印度新聞信託社」(Press Trust of India)今天報導,錫金省北縣有1部巴士,乘客22人,昨晚迄今下落不明。報導說,距省會干托巿65公里的北縣就在震央附近,似已全毀。

錫金省18日晚發生芮氏規模6.9強烈地震,震後兩天,因山崩阻斷主要道路,救難人員仍無法抵達同樣位在震央附近的曼干(Mangan)、辛坦(Singhtam)兩個地區,當地實際災情仍不得而知,傷亡人數料將續增。

fsj 提到...

植物CO2吸收量 高於預估

中央社 2011.09.29

根據新出爐的報告,森林、植物和土壤從空氣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較原先估計快約25%。這項發現讓計算溫室氣體問題的基準,面臨挑戰。

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at San Diego)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的威爾普(Lisa Welp)和團隊,找出新法來測量植物吸收/釋放的二氧化碳量。

研究團隊利用的是二氧化碳中的氧同位素及透過一個全球網路蒐集的30多年數據。這些數據含測量溫室氣體變化、污染和其他因素的空氣樣本分析。

根據傳統估計,土壤和植物透過光合作用,每年吸收約1200億噸的碳。

新研究發現,土壤和植物的攝入量可能提高約25-45%左右,來到每年1500-1750億噸。這項研究發現刊於「自然」(Nature)期刊。

植物在全球碳循環扮演重大角色。在此循環中,動植物、陸地和海洋重複使用一再回收的碳。燃燒化石燃料和焚燒林地所產生的碳污染,增加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破壞保持地球暖度的平衡。

但威爾普警告,這項新發現不代表植物鎖住更多的碳,「這表示植物處理更多的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停留在植物的時間並不長」。



◆ 新地圖顯示氣候變遷跡象
http://e-info.org.tw/node/70376

環境資訊中心 2011/09/29 綜合外電報導,黃健強編譯,蔡麗伶審校

有可能你從未聽過Uunartog Qeqertaq這座島,因為它是全世界最新的島,當北極圈北方約340哩的冰層因地球暖化退去時,此島於2006年出現在格林蘭島的東岸。這座新的島從伊努伊特語(Inuit)翻譯為暖島(Warming Island),9月15日已列入世界地圖集的最新版本中。

Uunartoq Qeqertaq與南蘇丹和其他將近七千個國家和地方一樣,都成為最新版的泰晤士報綜合地圖冊修訂版的一部份,其反映了非洲的政治變遷、中國的行政區域改變、發展中國家的城市、氣候變遷以及改變河流流向、湖泊及海岸線的大型公共建設計畫。

過去幾年來世界上最大的自然變化大部份可在極地區域發現,極地區域是氣候變遷最為極端的地區。格林蘭島的周緣明顯呈現褐色,而隨著拉爾森B和威爾金冰架斷裂崩塌,南極洲變小了。

但是在中亞的鹹海,先前大小已萎縮只剩80年前的25%,由於哈薩克政府將水重新導入鹹海中,現在它已比五年前來的大。而在亞洲的其他地方,隨著西馬拉雅山和中國內陸的淤泥堆積,許多島出現在恆河和長江的河口。

現今格里哈爾瓦河、黃河、科羅拉多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流域,每年夏天的水量正逐漸地減少。在蒙古,Ongyin Gol河為了黃金開採已被重新改道,而科羅拉多河最近大部份的時間都無法流到海洋。「我們漸漸地查覺到在不久的將來有些重要的地理特徵將會永遠消失。格林蘭島再過約三十年就會到達臨界點。」地圖集的編輯,Jethro Lennox表示。

※ 參考資料:衛報報導
※ 喜歡這篇報導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

fsj 提到...

菲律賓一週雙颱 下週又一個?

自由 2011.10.02

〔編譯張沛元/綜合馬尼拉一日外電報導〕繼上月二十七日尼莎颱風侵襲菲律賓後,一週內第二個侵襲菲律賓的颱風奈格一日又挾強風豪雨穿過菲國北部山區,造成淹水、山崩、停電與通訊中斷等災情,目前已知至少有一人死亡。更糟糕的是,目前太平洋還有另一個風暴正逐漸形成颱風,估計可能會在下週稍後侵襲菲律賓北部。

呂宋島淹水區長達150公里

菲律賓氣象單位表示,一日白天蹂躪呂宋島六個小時的奈格已進入南海,儘管奈格風速已降至每小時一百五十公里,但預料奈格將引進西南梅雨,為淹水區域帶來更多降雨;呂宋島中部主要河川支流的水位一日午後開始上漲,菲國北部幾個主要水壩蓄水量高升,逼近潰堤,恐令呂宋島中部已長達一百五十公里的淹水區更為擴大,淹水區民眾應撤離前往安全地區避難。

中部米倉大省 洪水及胸

菲律賓災難管理署長羅慕斯也說,數百萬人仍身陷險境,抗颱工作尚未結束,因為位於奈格侵襲路徑上、總人口多達三百萬的呂宋島山脈區,因大雨導致土質飽含水分,目前有山崩之虞;此外,人口多達八百萬、位於馬尼拉與山脈區之間的呂宋島中部平原,則仍面臨稍早來襲的尼莎颱風所帶來的更嚴重水患。生產稻米的邦板牙省與布拉干省自上月三十日起就遭深及胸部的洪水淹沒。

尼莎颱風52死31失蹤 災損42億

與奈格路徑相同的尼莎颱風在菲國造成嚴重災情,導致至少五十二人死亡與三十一人失蹤,馬尼拉以北逾十八萬人被迫移居收容中心,財物損失金額達六十億菲律賓披索(約台幣四十二億元)。

羅慕斯說,他希望尼莎所造成的淹水,能在奈格雨水逕流來到呂宋島中部平前,沖入馬尼拉灣,否則一旦奈格雨水趕上尼莎積水,淹水區恐怕連屋頂都看不到了。



◆ 晚到的「印度夏天」 歐洲最熱九月

29.9℃ 英一日創十月最高溫

自由 2011.10.01

〔駐歐洲特派記者胡蕙寧/一日倫敦報導〕在經過一個濕冷夏天後,西歐與中部歐洲國家一週以來都笑呵呵,因為遲到的夏天居然在九月底出現,這個秋天因此被英人稱為「印度夏天」。英格蘭東南部的葛雷夫森德一日氣溫達到攝氏廿九.九度,創英國十月最高溫紀錄,英國通常十月初均溫為攝氏十五度。

從英國、法國到德國,一週以來氣溫居然維持在攝氏二十度以上,巴黎、倫敦甚至衝到廿九度高溫。英格蘭氣象局說,九月三十日的氣溫廿九.二度,已經打破自一八九五年以來的紀錄,成為一世紀以來最熱的九月。巴黎也宣布,這個九月是自一九○○年以來的最熱九月。德國連日豔陽達廿七度高溫,讓慕尼黑啤酒節幾天內就突破五百萬人次;南歐則是飆破三十度,熱到讓人喊苦。

氣候亂套 初秋春花竟重開

氣象專家表示,中歐高壓天氣系統吸引南方的暖空氣北上,造成「戲劇化的高溫」,已上市的秋冬裝乏人問津;烤肉用具跟冰品再度暢銷,連植物都產生錯亂,許多春天開過的花,過去一週都又冒芽甚至出苞。

今年歐洲的氣象從開春就異常,從二月起就比往年少雨,直到三、四月都一樣;七、八月卻又多雨,英格蘭就創下二十年來最濕的夏天。

fsj 提到...

北極臭氧破壞程度 前所未見

【中廣新聞/夏明珠】2011-10-03

今年北極上空臭氧破壞的狀況前所未見,科學家說,它首次出現了一個真正的破洞。在北極上空距離地表20公里的地方,大約有八成的臭氧已經消失,原因是今年那個高度冷得特別久,破壞臭氧層的氯化物在寒冷的狀態下,會特別活躍。

美國太空總署的科學家說,北極同溫層在冬季期間相當多變,有的冬天溫暖,有的會很冷,過去幾十年來,同溫層的冷冬,愈來愈冷。

假使這個趨勢不變,而且大氣中破壞環境的物質繼續增加,可以預見臭氧層的破壞,也會愈來愈嚴重。

臭氧層危機的最大元兇是氟氯碳化物,它在1950年代前後被開發出來,運用在包括冰箱等家電以及滅火器上,1987年蒙特婁議定書規定要逐步減少、最終禁用氟氯碳化物。

臭氧層可以阻絕紫外線中的UVB,UVB有可能傷害皮膚,造成皮膚癌。

北極同溫層的冬天通常不會像南極那麼冷。今年也沒有破低溫紀錄,問題是它冷的時間,持續了很久,從去年十二月,一直到今年四月,這種現象過去沒有見過,今年低溫籠罩範圍也特別大,加上極地渦旋又比往年強大,極地渦旋是一種持續大規模的氣旋,它會加重臭氧消耗,而臭氧破洞又會隨著極地渦旋移動。

科學家說,這些現象為什麼會全部湊到一塊兒,需要更深入研究,恐怕要花上好幾年。

相較於北極,南極的臭氧破洞狀況比較穩定。



◆ 泰水災肆虐 212人死亡

中央社 2011.10.03

泰國北部、東北部與中部地區25省水災災情仍持續中,根據泰國內政部統計,連月的水災已奪走212條生命,2人失蹤。水災已讓242萬多名泰國人生活受到影響。

內政部常務次長普拉南(Phranai Suwannarat)表示,約有120萬公頃農地現在還被水淹沒,18省的123條道路還無法通行。

湄南河流經的多個省份水位目前與往常相當,但有時溢流到低窪地區。

由於大雨不斷,河水高漲,泰國好幾個水庫蓄水量都超過90%,根據氣象預報,5日越南將遭到熱帶風暴襲擊,泰國北部與東北部6到8日將有大雨。

泰國水災緊急運作中心發出警報,北部、東北部省份的居民必須慎防大雨。

氣候不佳,北部的喃邦機場(Lampang airport)今天暫時關閉;曼谷附近的省份大城省(Ayutthaya)也傳出水災災情,2公尺高的河岸沙包仍抵擋不了河水溢出。

曼谷市東部地區也出現水災,兩個地區已宣布為災區,但曼谷市政府向居民信心喊話,目前仍可控制湄南河從北部流到曼谷的水量。

fsj 提到...

泰國持續大雨 水災恐惡化

中央社 2011.10.06

泰國這兩天一入夜就下起暴雨,不但湄南河水高漲,水庫蓄水量太高預計近日內洩洪,曼谷郊區已有多處淹水,水災問題恐怕會惡化。目前尚未傳出台商或台灣遊客受困水災。

今年發生水災造成多人傷亡,根據泰國當局統計,累計至今,已有237人在水災相關事件中喪生。

泰國中央銀行初步評估,水災造成的損失達200億銖(約合新台幣198億元),但截至目前,水災對泰國經濟成長率只有微幅影響。

泰國央行總裁張旭州(Prasarn Trairatvorakul)指出,泰國許多省分還陷在水患中,沒有減弱的跡象,央行將密切監督局勢並做進一步評估。

張旭州表示,目前最急迫的是救災,尤其長期解決水災問題與重建,央行已指示商業銀行準備各項措施協助受災戶。

泰國氣象廳預報本週有豪大雨,這幾天只要一入夜就出現暴雨、閃電天候,這樣的天氣已持續2、3個月,北部、東北部一直淹水,積水才剛消退,一下起暴雨又淹水。

連夜大雨,清邁昨天水災已達緊急狀況,凌晨傳出一家5口遭土石流掩埋;曼谷郊區許多地方都傳出淹水,泰國當局已發出警示,水庫近日將洩洪,居民必須提防淹水。

曼谷鄰近的大城省(Ayutthaya)工業區4日也傳出水災,造成46家工廠淹水,部分歷史寺廟也抵擋不住水患。連日豪雨不斷,河水接近滿水位,曼谷市現在也處於戒備狀態。

根據泰國內政部統計,受到水災衝擊的省分累積已達28省,共有237人死於水災相關事件,目前仍有3人下落不明。

這場水災已影響260萬名泰國人的生活。

fsj 提到...

雨下不停 三分之一泰國泡水中

【聯合報╱文/王麗娟】2011.10.09

泰國逾三分之一地區已成水鄉澤國,大城省1天前開始淹大水,古蹟、道路、民房、醫院、監獄都淹在水裡,公路部分路段被洪水切斷。洪水正逼近首都曼谷,未來幾天若大雨還是下個不停,水庫繼續洩洪,20年前水淹曼谷的景象將重演。

總理盈拉8日下令7天內疏通曼谷郊區3條主要運河,引導河水入海,協助曼谷逃過這場水劫。目前淹水地區正大量使用抽機將水抽入海中。泰國這場超過2個月的水災,已奪走253人生命,4人失蹤,全國30個省76萬戶受到影響。



◆ 日本腦炎肆虐 印490童不治

中央社 2011.10.09

印度北方省、阿薩姆省的日本腦炎疫情肆虐,過去兩個月共傳6570例感染案例,奪走至少490名兒童性命。中央政府承諾分配的疫苗沒有下文,被認為是嚴重疫情的罪魁禍首。

日本腦炎疫情肆虐北方省(Uttar Pradesh)東部地區,過去兩個月已傳4480例感染,幾達去年同期的兩倍,奪走至少376名兒童性命。其中,疫情最嚴重的戈拉克普爾(Gorakhpur)縣,今年已有超過300名兒童死亡。

疫情同樣嚴重的阿薩姆(Assam)省,今年通報案例達2090例,包括114例兒童死亡案例;光是希巴薩格爾(Sibasagar)縣就有42例死亡案例。

令人憂心的是,疫情有悄悄蔓延的趨勢,德里和昌迪加爾(Chandigarh)最近也紛傳感染案例。

北方省政府先前曾多次發函要求提供疫苗,中央政府卻遲未採取行動,導致疫情擴大。儘管疫情早在雨季期間達到高峰,疫苗卻遲至8月底才分配到疫情嚴重地區。

「新德里電視台」(NDTV)今天報導,北方省過去兩波疫苗接種分別是在2006年及2010年,專家認為,這樣根本不足以抑制疫情。中央政府今年1月對北方省政府承諾的660萬劑疫苗,迄今沒有下文。報導認為,中央政府的忽視導致嚴重疫情。

全國保護兒童權利委員會(National Commissionfor Protection of Child Rights,NCPCR)已發函北方省政府,強調日本腦炎奪走孩童性命的嚴重事件,已違反兒童生存發展權,要求15天內提出報告。

fsj 提到...

研究:紫外線減少 冬天冷颼颼

路透 2011/10/10

(路透新加坡10日電)科學家表示,週期性太陽輻射下降會在北美和歐洲部分地區引發非常態寒冬;這項發現可改善長期氣候預測,有助各國對暴風雪的應對舉措。

長久以來,科學家已知太陽具有11年週期,期間太陽表面黑子測量到的輻射量消長互見,升到最高之後下降;但要證明此現象與天氣有關聯較為困難。

英國氣象局(UK Met Office)主要研究作者伊內森(Sarah Ineson)在電子郵件中告訴路透社:「我們的研究證實,太陽週期變化的確與地區性氣候有關。」這份研究今天在英國「自然地球科學」(NatureGeoscience)期刊登出。

她的研究團隊把重心放在2008到2010年的太陽活動極小期,在這個期間太陽的活動異常平靜,美國和歐洲部分國家更出現劇烈的冬季氣候,甚至讓空中交通停擺,擾亂企業運作。

研究人員發現太陽中的紫外線減少會影響北半球高海拔地區的風型,進而引發寒冬。

氣候科學家伊內森表示:「雖然我們無法從紫外線強度看出每天天氣,但令人興奮的是它們可能可改善幾個月甚至幾年後的冬季氣候預測,而這些預測對長期應變的規劃非常重要。」中央社(翻譯)

fsj 提到...

泰政府宣布 三分之一省份為災區

中央社 2011.10.12

泰國今天宣布全國1/3省份為災區,希望藉此加速救援行動。中央銀行評估,這次水災造成的經濟損失約達600億銖(約新台幣588億元)。

洪災為禍兩個多月以來,迄今已造成至少281人死亡,更有數百萬戶家庭和生計受損。

泰國副總理楊育斯(Yongyuth Wichaidit)說:「政府當局已宣布,所有洪災波及省份都是嚴重災區,讓各省省長有更大的權宜,可發放物資和管控預算。」

泰國全國77個省份中,目前已有26個省遭洪災波及。氾濫的洪水將在10月中擴散至首都曼谷,屆時正逢漲潮期間,洪水溢流出海將更形困難。

政府官員表示,已於主要機場和其他地區加強防洪工事,以屏障擁有1200萬人口的曼谷。許多居民已經囤積沙包、不易腐壞的糧食和其他的必需品。

曼谷北邊地區已見水淹數公尺深,總理盈拉(Yingluck Shinawatra)指出,防洪工事外圍的居民應嚴防洪災。

泰國深陷水患,曼谷也進入緊急戒備,北部郊區出現淹水。蘇凡納布國際機場(Suvarnabhumi Airport)周圍築起23.5公里土堤,避免水患影響機場營運與觀光業。

觀光體育部長倉波(Chumpol Silapa-archa)表示,水災目前尚未嚴重衝擊觀光業,因外國遊客多搭飛機前往未受水災影響的地區旅遊,目前旅泰遊客仍在正常水準,一天約3萬7000到3萬9000人。

泰國洪水肆虐已兩個多月,由於雨水不斷,造成河水高漲,水庫蓄水量飽和,以致水災從北往南擴大。本週正逢漲潮,曼谷很可能再度出現1995年的大淹水。

軍隊從彭世洛省(Phitsanulok)將15萬個沙包運進曼谷,準備加強堤防。這些沙包曾在9月中彭世洛省水災時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