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1

大陸女童來台求醫 救回一命

◆ 大陸女童來台求醫 救回一命
http://www.udn.com/2011/11/18/NEWS/MAINLAND/MAI2/6726482.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1.11.18

「哼!我就是不愛拍照!」五歲大的平平,模樣可愛,活潑好動,面對鏡頭時,相當有個性。看起來像是健康寶寶的平平來自大陸山東煙台,她罹患高血氨症,兩年前在鬼門關前走一遭,跨海來台,在台大醫療團隊治療下終於恢復健康。

台大醫院上午舉辦記者會公布這件兩岸醫療合作案例,但平平一刻也閒不下來,在記者會上跑來跑去,當媽媽拿著麥克風感謝台大醫院醫療團隊時,她卻突然搶起麥克風,小聲說了「謝謝大家」四字,隨即害羞跑掉。

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簡穎秀指出,高血氨症是一種先天性尿素循環障礙,由於無法代謝血氨,以致血氨偏高。平平媽媽則說,原本平平有個姊姊,但從小就容易嘔吐、意識不清,且發展遲緩,一歲時被診斷為高血氨症,但山東地區的醫院無藥可治,兩周歲沒多久就不幸死亡。

平平出生後,同樣是反覆昏迷,出現高血氨和發育遲緩的症狀,曾求助於北京、上海等大醫院。當地醫師給予低蛋白飲食的建議,但血氨濃度總是忽上忽下、食欲不佳,持續惡化,家人擔心平平會跟姊姊一樣早夭,因此跨海求醫。

簡穎秀表示,平平2009年到台大醫院,由於長期血氨偏高,且未妥善控制,出現昏迷、嘔吐、抽筋且有發展遲緩的現象。經醫療團隊診斷和評估後,給予降血氨藥物Buphenyl 處方,並根據病童的狀況調整藥物劑量,並嚴格限制蛋白(魚、肉、豆、奶、蛋)等食物的攝取。

病情穩定後,台大開給平平兩年份藥物帶回大陸。兩年來她的血氨控制良好,只有一次因腸胃炎而輕微升高。由於身體逐漸健康,現在已可上幼兒園。

平平上個月回台大醫院複診,追蹤病情。簡穎秀指出,目前平平身高體重都在正常範圍,活潑、愛講話,雖然學習情況比較慢,但媽媽已經心滿意足,希望平平可以永遠健康快樂。

※ 相關報導:

兼7差養家 向日葵女孩站著上課

20 則留言:

fsj 提到...

金駝獎/76歲麥黃聰蘭 志工14720小時

【聯合報╱記者鄭宏斌/台北報導】2011.11.20

第廿三屆志願服務楷模「金駝獎」昨天頒獎,七十六歲的麥黃聰蘭投入志工服務逾十年,累積服務時數高達一萬四千七百廿小時,在十一個得獎者中居冠;麥黃聰蘭鼓勵大家當志工,「但一定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服務人群。」

麥黃聰蘭表示,她曾脊椎受傷,須常到醫院復健,深刻體會病患與家屬辛苦,因此自一九九二年擔任林口長庚醫院志工迄今。曾經一天服務十個小時,但她強調會先把家庭安頓好,「每天還是會回家煮飯。」

另一位得獎者藍高玉雲身兼總統府、台北捐血中心、馬偕醫院、台北啟聰學校多個單位的志工,此次由總統府推薦她參加甄選,最後從兩百七十一人中脫穎而出,是歷屆以來,推薦單位層級最高的得獎者。

藍高玉雲現年六十三歲,自二○○一年起,在總統府擔任導覽志工,現在已升上組長,負責志工人力配派工作。

「當志工真的很快樂!」藍高玉雲表示,她投入志工服務後,學習到很多新事物,脾氣也變好,遇到不開心的事,比較不容易生氣,反而更有同理心。

活到老、學到老的藍高玉雲說,她六年前開始學習電腦,現在常用MSN與身在國外的家人聊天;她還透露,現在她SKYPE的暱稱就叫「施比受更有福」,鼓勵大家多多付出。



◆ 七旬老夫妻濟貧 8年如一日

【聯合報╱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2011.11.20

「只要還有呼吸,我與老伴一定會堅持定期濟貧的理念!」76歲的花蓮市民林炳璁昨天拿出350份民生物資濟貧,至今8年來的善舉,不曾中斷、改變。

林炳璁說,第二次大戰期間,家裡一窮二白,父親在他9歲時過世,母親在他15歲時離開人世間,為了討生活,16歲時,他隻身到花蓮闖蕩,就在老頭家邱萬福於花蓮市大禹街開設的雜貨店,做了3年的夥計。

「19歲時,存了一點錢,在老頭家鼓勵下,我以7500元頂下中華路一家雜貨店。」林炳璁表示,謹記老頭家「做人要守信用」的教誨,至今57年來,「物美價廉、童叟無欺」的傳統雜貨店,能力抗便捷、量大的超商,也算是異數。

林炳璁昨天上午在更生日報前發放愛心物資,社長謝立德說,他只是提供場地、分享愛心而已,他也勸勉低收入戶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將來一旦翻身,期盼像林炳璁般回饋社會。

林炳璁原本是大光明慈善協會成員,以往跟著協會行善,民國93年起,協會沒有慈善運作,他決定以個人力量濟貧,他認為行善最樂,濟貧時,看到受助戶滿心感激的眼神,就是最大的回饋了。

曾於民國84年榮獲全國好人好事代表的林炳璁說,母親過世前,要他記住苦難的日子,以後有機會一定要濟助弱勢,他做到了。老伴鄭喬尹因車禍,腦部手術7次,慈濟醫療團隊將老伴從鬼門關前搶救成功,他除了感恩慈濟的搶救外,認為不求回報濟助弱勢的舉措,也是老伴平安活下來的主因。



◆ 奶粉、電鍋… 獨居老人最想要

【聯合報╱記者曾雅玲/台北報導】2011.11.18

歲末年終,獨居老人最想要什麼新年禮物?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10月普查千名獨居長者的新年禮物願望,呼籲各界踴躍捐助81台電鍋、數百罐奶粉、上千片看護墊與紙尿褲等禮物,讓阿公阿嬤過好年。

老盟統計,1020名新北市、台北市、花蓮縣、台東縣與蘭嶼的獨居阿公阿嬤們最想要的新年禮物是「奶粉」或「麥片」。

住在南機場社區的陳奶奶與張爺爺昨自老盟終身志工郎祖筠手上接過麥片與奶粉,高興得合不攏嘴,陳奶奶說:「明天早上可以泡麥片了,真好」。

超級耐用的老式電鍋則名列家電類清單禮物之首,獨居南機場社區的黃伯伯家中電鍋用了20年、按鍵壞了,今年終於能換新電鍋。

老盟秘書長吳玉琴表示,獨居長輩節儉、常將民間團體送餐留著下餐食用,但冬天飯涼菜冷、難以下嚥,加水插電就能蒸煮燉補的電鍋,7年來高居新年禮物家電人氣王寶座。

藝人包偉銘、阿布與Gino昨天也捐出家中毛毯、保暖衣物與牛仔外套,郎祖筠還撥電話給導演吳念真,要他問代言的家電業者可否捐助家電,替獨居長者圓新年夢。捐助洽詢電話:25927999。郵政劃撥帳號:17778341,戶名: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



◆ 兩代都巧!兒女同日生 孫子生日同

自由 2011.11.19

〔記者張軒哲、蘇孟娟、蘇金鳳/台中報導〕一家兩代都有人同月同日生,其中有3名小孩同一天生日,機率約4862萬7125分之1,比中大樂透機率還低,實在不容易!

台中市大甲衛生所退休護理長余里花,她的3個兒女分別為71、73、80年出生,生日竟都是4月6日;不只這樣,余里花還有2個孫子是98、100年出生,生日都是2月19日,由於這5人都是自然產。

余里花懷孕時,正負責家庭計畫宣導,長子許唯彥、次子許睿哲,皆在4月6日出生,當時也沒想太多,懷老三時,幫2個兒子切生日蛋糕突然腹痛,趕緊到醫院生產,么女許家貞也和2個哥哥同一天出生。

也因此,4月6日成了許家的大日子,多年來,3個孩子都一起慶生,買一個蛋糕或上館子吃一頓,樂得輕鬆省事。

余里花說,說巧不巧,長媳鄧莉璇在98、100年先後生下許宸毓、許宸愷,2個孫子生日又同是2月19日。

鄧莉璇說,宸愷的預產期是3月,卻提早2週報到,這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台中一中數學教師鄭建惠指出,若扣除閏年不計及自然產條件下,婦人3年在同日生下子女的機率約4862萬7125分之1,比中大樂透的機率(約是150萬分之1)還低,至於2個孫子同日生的機率則是13萬3225分之1。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林靜儀說,這完全是巧合,與醫學沒有關聯。

fsj 提到...

無臂鋼琴師 用腳敲16萬字自傳

【聯合報╱記者汪莉絹/綜合報導】2011.11.21

去年奪得首屆「中國達人秀」冠軍的大陸「無臂鋼琴師」劉偉,用腳彈鋼琴的絕活,讓無數人為之震撼。今年,他用雙腳「敲打」出長達十六萬字的自傳-「活著已值得慶祝」,獨特經歷被視為是當今中國大陸的勵志傳奇。

「人生只有兩條路,要嘛趕緊死,要嘛精彩活」,劉偉一句不經意的話,成為大陸年輕一代的勵志名言。看到太多的死亡,經歷無數次的危險,失去雙臂,沒有使劉偉怨天尤天,反而對生命有更深刻的感悟,他努力活著和不斷學習的信念,感動無數人。

今年廿三歲的劉偉,去年在「中國達人秀」走紅後,生活更加忙碌多彩。在拍電視劇的同時,他花了三個月用腳打出自傳,講述自己的故事與經歷。劉偉說,剛開始沒有想寫自傳,只是利用拍戲空檔時寫兩筆,寫著寫著,就冒出許多故事來,書中的故事,希望對他人有點啟發而已。

前天劉偉的新書在上海發行,他被問及對母親的愛,劉偉說,「任何語言都很蒼白」。他說,「此次老媽沒來上海,也暫時還沒看到這本書,但我想,她會從書裏讀到我的表達。我不想讓她當我面看這本書,她會哭的。」

走紅後的劉偉,仍「保持一顆平常心」,他說日子還是跟以前差不多,「在我眼中,達人就是用你的生命在演繹你的人生。」

生在北京普通人家的劉偉,十歲時因一場電擊事故而被截去雙臂。劉偉的身後,有一個偉大的母親。生活的艱辛使她懂得,失去雙臂的劉偉需要一顆堅強的心和過人的毅力,以抵禦因接踵而至的各種困難。

劉偉沒有讓母親失望。十二歲的他,在醫院的水療池學會游泳,兩年後在大陸「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上奪得兩枚金牌;十六歲,他學習打字;十九歲學習鋼琴,一年後通過七級鋼琴考試。

廿二歲時,他挑戰金氏世界記錄,一分鐘打出二百卅三個字母,成為世界用腳打字最快的人;廿三歲,他不僅成為中國第一個達人,而且還登上了維也納金色大廳舞台,讓世界見證了中國男孩的奇跡。

前天的新書簽售會上出現不少感人畫面。一名七十三歲的退休老教師一口氣買了卅本書,他緊緊抱住劉偉大聲說:「你有一位好媽媽!你媽媽有一個偉大的兒子。我要讓年輕人知道什麼是不屈,什麼是一個人真正該擁有的精神!」這讓一貫堅強的劉偉,忍不住淚流滿面。



◆ 慈濟「黑菩薩」 守護南非愛滋病患

【聯合報╱記者林昭彰/新北市報導】2011.11.21

潘明水原本是南非台商,因緣際會在異鄉加入慈濟功德會,走進當地祖魯族原住民聚落,自此在南非多留了十幾年,號召了五千多名祖魯志工,目前每天服務一千五百名愛滋病患、為五千名愛滋孤兒供餐。

近日潘明水陪十五名祖魯志工返台,昨天在新北市的慈濟三重志業園區,由證嚴法師親自為這群「黑菩薩」授證。

這次來台的祖魯志工也都來自貧民窟,Ngapha曾經歷種族械鬥、至親遭殺害,自己也身中八槍僥倖存活;Gladys Ngema被丈夫的外遇對象找槍手企圖殺害她和小孩。她們都是參加職訓之後,受到感召才擔任志工,Brada甚至在家裡收容七名愛滋孤兒。

「我原本只想在南非待個二年就要返台,因為慈濟,讓我一去就回不來。至今已快要廿二年,我自己也越來越黑了!」潘明水笑著說。

潘明水卅六歲那年到南非,想從事資訊業,他住在高級白人社區,因緣際會陪慈濟友人走進黑人貧困聚落,才發現同一個國度,貧富之間竟有天壤之別,一九九三年加入慈濟,隔年開始深入窮困聚落。

慈濟南非分會在東海岸的德本據點,從二○○○年開始號召祖魯志工由自己居住的村落為起點,找需要幫助的愛滋病患,幫他們清洗身體、按摩協助血液循環。

二○○四年另發起「餵養愛滋遺孤計畫」,祖魯志工在德本開闢一百廿餘處「大愛菜園」種菜,挨家挨戶找出需要幫助的孩子。

潘明水說,南非逾十分之一人帶有HIV病毒,平均每天有一千人死於相關疾病。愛滋病在當地被視為骯髒的疾病,患者可能招致殺身之禍,當初嘗試號召志工、尋找病患,都花費很大工夫。Glagys Ngema說,愛滋孤兒存在已久,是台灣的慈濟讓他們懂得愛世人是自己應該做的本分。

「志工本身也貧困,但現在大家認知只要心不貧,身貧不是問題。」昨天接受證嚴法師授證,她說感覺到一股力量充滿全身而有想哭的衝動,未來會把愛傳下去。



◆ 全台灣第一家食物銀行 明年台中開幕

【聯合報╱記者林佩均/台中報導】2011.11.21

全台第一間「食物銀行」昨天在台中市豐原區動土,預計一年後完工,未來免費供應食物給中部地區弱勢團體、低收入戶,食物銀行主任徐振彬說「不限身分、不限年齡,只要有需要,都能到食物銀行領取食物」。

九年前徐振彬從加拿大留學歸國,有感於國外照顧貧困戶有定點發放食物的「食物銀行」,台灣還沒有這類銀行,他向財團法人醒世慈善會提出想法,「台灣有許多人需要救助,我們一起創辦食物銀行吧!」

徐振彬表示,蓋一座食物銀行需要數百萬元,起步經費不足,無法仿效國外店面式發放食物,但慈善會的志工不死心,希望能早一天幫助人就早一天行動,想出「行動食物銀行」點子,開著貨櫃車,每三、四個月到中部各地駐點發放食物。

「行動食物銀行」一次載滿三、四千人食物,泡麵、白米、罐頭、奶粉、飲料,滿滿一車,讓當地低收入戶、貧苦民眾帶回家果腹;車上還準備紅豆湯、綠豆湯。

徐振彬說,發放對象由當地縣市政府通知列冊低收入戶及家境清寒民眾,九年來,行動食物銀行跑遍前台中縣、苗栗縣、彰化縣等廿六個鄉鎮,約六千二百四十二名民眾受惠。

「食物銀行志工是『七三六五』,一周工作七天、三百六十五天全年無休服務社會!」財團法人醒世慈善會食物銀行開辦九年,志工從最初的七人到現在卅二人,大家都笑說當志工很幸福。

食物銀行會長李國輝說,有次到台中惠明學校發送麵包,小朋友拿到麵包大口吃,唯獨一位雙眼失明小妹妹捧著麵包,聞著氣味說「好香喔!」卻捨不得吃。志工問她為什麼不吃?小妹妹笑說「我要等到很餓、很餓時再吃!」讓志工眼眶泛紅。

銀行未來一周最少開放兩天,中部地區貧困戶都可至食物銀行領取食物。有意贊助民眾可洽食物銀行,電話○四-二五二六六九一九。

fsj 提到...

法醫楊日松病逝 享壽84歲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2011.11.23

知名法醫楊日松,近年來飽受大腸癌困擾,今天凌晨3點多病逝國泰醫院,享壽84歲,楊家子女表示,楊日松生前特別交代不發訃聞,不舉辦公祭,後事一切從簡。

楊日松,1927年出生在苗栗公館,在家排行第五,父親是小學校長;初中畢業後,楊日松曾到日本求學,台灣光復返台進入台大附設醫院專修科,畢業後選擇了法醫作為畢生之工作。

工作49年,他參與過3萬多件遺體解剖,破過無數重大疑案,為了尊重死者,他幾乎不戴口罩,甚至親嘗屍水,染上屍毒,還住進了台大醫院治療。

隨著年歲增長,面對繁重的工作,楊日松數度申請退休,但一直被慰留,民國79年底因為過勞,一度輕微中風。重返工作崗位後,偵破了井口真理子命案,獲得東京大學頒發「榮譽法醫博士」,87年總統府也頒發「特種領綬景星勳章」給他,表彰他的貢獻。

1998年正式從工作崗位上退休,他仍然常常到刑事局法醫室報到,傳承經驗,直到2010年罹患大腸癌。「法醫神探」楊日松精采的一生,常常與旅美鑑識專家李昌鈺做比較,還被外界推崇為「台灣福爾摩斯」。



◆ 楊日松淡泊名利 備受推崇

中央社 2011.11.24

退休多年的資深法醫楊日松今天因癌症病逝,享壽84歲。楊日松生前成就為人所稱頌,但是「淡泊名利」4字更是他從事法醫工作近50載,受到後輩推崇的主因。

楊日松於民國16年生於苗栗縣公館鄉福基村,家中排行第5,父親是小學校長。民國30年初中畢業後赴日本深造,光復後返台,進入台大醫院專修科,就讀比較少人接觸的「法醫學」。

37年楊日松前往省警務處實習,開啟法醫工作生涯,其間獲頒國防部干城、光華獎章,一等內政獎章。早期國內法醫鑑識工作還靠經驗找出破案蛛絲馬跡的時候,楊日松就有科學辦案的想法,當一件件的重大刑案被揭露,當外界嘖嘖稱奇楊日松「斷案如神」,民眾都忽略了他「認真、確實、公正、不馬虎」的工作態度。

尤其一些命案中腐蝕生蛆的遺體惡臭難當,無論媒體、辦案檢、警人員都以手掩鼻,法醫在驗屍時都戴口罩,但楊日松驗屍從不以為忤,聚精會神鉅細靡遺的審視,也難怪看在被害家屬眼中,楊日松就是「現代包青天」,在國內法醫界所享有的聲望無人能出其右。

民國66年,國內發生轟動一時的江子翠分屍命案,當時為了協助警方辦案,供民眾指認屍體,楊日松每天將屍塊從福馬林液中撈取,不幸感染上屍毒(紅皮症),致使全身奇癢無比,後來這個病症在2個月後不藥而癒。

繁重的法醫工作,曾讓楊日松數度提出退休申請,但一直被慰留下來,79年間,他準備外出解剖時感到頭昏,被子女強制送醫,診斷為初級腦中風,但楊日松休息1個多月後再度復出,協助偵辦井口真理子命案、尹清楓命案、白曉燕命案。

民國87年,楊日松正式從工作崗位上退休,但仍常常到刑事局法醫室報到,傳承經驗,直到99年年間罹患大腸癌。他精彩的一生,常被與旅美鑑識專家李昌鈺比較,被推崇為「台灣福爾摩斯」。

fsj 提到...

75%員工身障 榮樺「靠他們吃飯」

【聯合報╱記者郭安家/台北報導】2011.11.24

北市府勞工局昨天舉行「讓礙發聲美夢成真」頒獎典禮,表揚10名優秀的身心障勞工及10家雇用身心障礙者的優良企業,其中榮樺電腦雇用7成5身心障礙者,特別引人注意。

榮樺是一間圖書文化軟體公司,專門開發圖書館、出版、雜誌業或書店的電腦軟體。身心障礙者員工利用公司設計的軟體作業,有些人擔任電話行銷、客服人員,表現與一般人沒什麼兩樣。

榮樺電腦總經理楊榮波,年輕時是軟體工程師,1986年創辦公司。2002年,經北市自閉症教育協進會引介,一名自閉工讀生到公司上班,楊榮波像「媽媽」一樣,教自閉者倒茶水,處理郵件,文件歸檔。

半年後,自閉症協會又介紹一位智能障礙者到榮樺,有了前次經驗,楊榮波開始學習與身心障礙者溝通。後來,該員工學會資料庫維修,公司也開始發展「無障礙軟體」,建立無障礙工作環境標準作業程序。

包括楊榮波在內,榮樺有12名員工,其中身心障礙者就有9名,包括2名精障者、2名自閉症者、2名聽障者、1名視障者、1名多重障礙者、1名腦性麻痺者。楊榮波說「我都靠他們吃飯。」

楊榮波說,身心障者溝通能力比較弱,不敢與人說話,多年前,他開發一套溝通軟體,讓身心障礙者不用面對面,直接在資訊系統裡溝通、作業,類似現在流行的MSN Message(即時通訊軟體)。

今年「讓礙發聲美夢成真」共表揚86人,包括10位身心障勞工、10家進用身心障勞工的雇主、14家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機構、14位職業重建服務專業人員、29家評鑑優等及甲等的庇護工場及9家優良視障按摩院。



◆ 台灣醫生在日本 20年開3家醫院

自由 2011.11.24

〔駐日特派員張茂森/東京二十三日報導〕在日本行醫的台灣醫生葉國璽創辦的大型綜合醫院「綠葉.葉紀念醫院」二十三日在日本千葉市綠區舉行落成儀式,預定明年正式開幕,這是葉國璽在日本行醫二十年創立的第三家大型醫院,對千葉市醫療上的貢獻,受到當地高度評價。

葉國璽行醫 深受當地肯定

今天上午落成的「綠葉.葉紀念醫院」以整型外科(骨科)、內科、外科、麻醉科、放射線科為主,在千葉市綠區屬大型綜合醫院,預定明年一月五日開始門診,是葉國璽斥資三十億日圓創立的第三家醫院。

現年五十二歲的葉國璽,一九八三年台大畢業後到日本其實是學農的,後來又到美國加州兩年,之後再回到日本進入長崎大學改學醫學,專長整型外科,六年畢業後在千葉大學整型外科執醫。葉國璽最受稱道的是固執,遇到治療上有高難度的病例一定想辦法克服。

葉國璽對台日間醫學交流也不遺餘力,定期自費派日本的醫生到台灣,也出錢邀請台灣的醫生到日本,互相觀摩學習。

葉國璽的故鄉是花蓮縣瑞穗鄉,他的夫人葉麗子是同鄉,兩人是青梅竹馬的國中同學,育有一男一女。

fsj 提到...

陸創舉/民間帶動官方 給貧童送午餐

【聯合報╱記者陳思豪/綜合報導】2011.11.26

為解決偏遠地區學童的午餐問題,大陸「鳳凰週刊」調查記者鄧飛,從今年初開始,透過微博號召五百多名新聞同業,共同發起「免費午餐」活動,在大陸社會引起廣大迴響。他們不但成功募得逾億元台幣,也打動大陸官方,拿出一百六十億元人民幣(約台幣七百六十八億元)經費,繼續「接力行善」。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郭美美炫富事件,讓許多大陸民眾對政府的公益活動敬而遠之,鄧飛的善心不但重新喚起民眾的愛心,也寫下大陸社會首次由民間組織完成公益活動的創舉。大陸北師大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就說,「這是中國慈善史上的一件大事,歐美等國也找不到這樣先例。」

鄧飛的善心起源於一次網路論壇,當時他偶然聽到一位貴州小學老師談起自己不敢在教室吃飯的事,因為偏遠地區的孩子,家住太遠,無法回家吃中飯,只能熬到下午四點放學才能吃上熱飯。每到中午吃飯時間,孩子們眼巴巴的看著她,那種眼神讓她感到害怕。

鄧飛為此親自前往貴州調查,發現不止一個地區的學生無法吃中飯,很多地方的學生甚至只能靠水來填肚止飢,很多學生到了下午,就因為飢餓無法集中精神上課。鄧飛說,考察四、五所學校後,他就決定要推動一個貧困山區免費午餐計畫。

鄧飛透過微博,轉發貴州烏江小學的情形,不但馬上獲得一家企業的幫助,還在廿四小時內,募得四萬六千元人民幣。之後,影響力越來越大,包括知名影星孔維、律師胡益華都加入了行善行列。更有民眾透過拍賣網站,將賣得的金額拿來行善。

鄧飛與五百名媒體人共同發起的「免費午餐」活動獲得大陸社會支持,除了媒體人的公信力以及善於整合資源的能力外,高度透明化,每一筆捐款都有明細和去處,是大陸民眾主動捐錢給他的原因。

鄧飛的善心,最後也「感動」大陸官方,決定給予支持。十月廿六日,大陸國務院「接力」鄧飛的「免費午餐」活動,每年撥款一百六十多億元人民幣,為農村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未來將有高達六百八十個縣市,超過兩千六百萬名學生受惠。

鄧飛說,這是自己最開心、激動的事,因為只有轉變為政府行動,才能發揮更大的力量。接下來他會續推免費醫保、安全校車,盼望提供學生更多面向的幫助。鄧飛的成功,證明大陸民間社會已蓄積相當的能量和活力,是大陸社會發展的新興力量。

※ 相關報導:

* 鄧飛 開啟民間組織成功行善先河
http://www.udn.com/2011/11/26/NEWS/MAINLAND/MAI1/6742817.shtml

鄧飛開啟大陸民間組織成功行善的先河,也成功挽回了在大陸社會已經瀕臨信用破產的慈善事業。更重要的,過去大陸官方對民間組織,始終保持戒慎恐懼的態度,但這一次,就連平常難以親近的官員,也願意伸出援手,這是大陸公民社會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 餐館老闆娘像親媽 原民孩子找回愛

【聯合報╱記者游振昇/台中報導】2011.11.27

「給他們滿滿的愛,讓他們快樂長大!」這是台中梨山地區餐館老闆娘戴碧華的願望。她是平地人,半年來,每晚都準備豐盛飯菜讓8名原住民孩子飽餐,每個人再來一個「愛的抱抱」,多數孩子來自單親家庭或祖父母撫養,他們在這家餐館能傾吐心事、感受溫暖。

戴碧華與丈夫在梨山地區開設「仁友平價小館」,餐館規模不大,每晚卻有原鄉部落孩子的嬉笑聲,熱鬧又溫馨。

半年前,1位部落少年晚上在餐館前徘徊,戴碧華看到邀他進入餐館,細心發現少年好像餓了一段時間,立刻準備飯菜讓他飽餐,這次戴碧華和少年沒有太多對話,不久少年帶來更多同部落的少男、少女到餐館,這群孩子與戴碧華特別有緣分,認識不久很快打成一片。

8名孩子來自梨山和環山部落,從國小、國中到高中都有,幾乎每晚都到餐館,他們會主動幫忙收拾碗盤、洗碗,分工合作後,再一起享用「辣媽」煮的豐盛一餐,彼此在餐館內閒聊,像一家人。

1名16歲少年向辣媽說,他沒有父母,祖父母常恐嚇他如果不乖就要趕出門,令他害怕,辣媽以自己經歷鼓勵少年,她也是從小失去父母,要樂觀面對人生,不要誤入歧途,辣媽永遠當他的後盾。

戴碧華每次看到孩子們,都逐一給予愛的抱抱,如果發現有孩子心情不好,還會向對方說「愛你」;她的愛付諸行動,不吝說出,每位孩子都能深刻感受。戴碧華說,她的2名孩子已長大,這些部落孩子像自己的小孩,會一直疼惜他們。



◆ 一張明信片 讓花嶼之美被看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744171.shtml

【聯合報╱記者吳淑君/宜蘭縣報導】2011.11.27

在宜蘭鄉下一起長大的楊哲一與楊書軒,受到電影「小小攝影家的異想世界」啟發,去年到台灣最西邊的學校澎湖縣花嶼國小駐校兩周,有如藝術下鄉的史懷哲,教全校十名學生拍照、寫詩,結合成一張明信片寄出去,讓花嶼之美和偏鄉孩子的天份被看到。

孩子們的創作昨天起在宜蘭金車文藝中心員山館展出,現場開放義賣。楊哲一說,要募款買相機給花嶼國小,也要為下一站國境之北─東引國小做準備,「讓一張紙(明信片)的力量傳遞出去!」

奧斯卡紀錄片「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記錄印度貧民窟紅燈區孩子,因為一位專業攝影師給的相機,點燃孩子們潛在的藝術天份。

楊書軒目前就讀東華大學研究所,楊哲一在台大讀博士班,兩人都在宜蘭鄉下長大,「希望偏鄉孩子,從我們身上看到未來的可能性」。參加金車基金會辦的藝術史懷哲下鄉計畫後,楊哲一提議到台灣東西南北離島最遠的學校駐校,去年九月先到最西的小學,澎湖望安的花嶼國小。

花嶼國小只有十名學生,行前他們募集十多台相機,希望孩子們「也能因為拍照,把夢想做大」。他們下了飛機才知道沒有交通船去花嶼,搭了兩小時漁船暈到不行,但一抵達即被那股「奇幻」與「清新」感所吸引,花嶼如同一座被遺忘的桃花源,真的太美了。

楊哲一也是業餘地景攝影家,他告訴孩子透過影像可以空中漫遊、海中躍步,還能在燈塔下以手電筒創作書寫影像。楊書軒教小朋友把影像和文字結合成一張明信片,寄給總統、自己、捐相機的人。

六年級學童芳怡寫下「清早芭蕉葉盛滿光的露水」,邀請馬總統到花嶼來玩,孩子清新脫俗的文句,讓楊書軒驚喜不已。

「原來攝影、文字也可以玩遊戲,好有趣喔!」花嶼國小的阿康很難忘這群大朋友帶他們開眼界,他要楊哲一和楊書軒一定要再回來。

小朋友也將作品發表在自家門前牆面上,這在花嶼還是第一次,居民都覺得很新鮮,樂見孩子們揮灑無限創意。

fsj 提到...

四處演奏旅行 盲小提琴家「看」更多

【聯合報╱記者高宛瑜/新竹市報導】2011.11.28

陳敦邦是位全盲的小提琴師,不但拉琴教琴,還常出國旅遊,光大陸就跑了七趟,許多人驚訝不已,他笑稱:「因為視障,更用心體會,比明眼人『看』得更多!」

曾有人問他,看不到風景何必出國?陳敦邦說,他享受的是從城市到城市間「移動的過程」,「這比風景還精彩!」如果抱著「什麼也看不到」的心態,「那我關在家裡就好了」。

陳敦邦每次出國前都會找資料,了解前往旅遊國家的背景,「這才有樂趣」,他信手拈來都能在掌中畫出旅遊城市的位置圖,讓很多人自嘆不如。

五十七歲的陳敦邦出生就罹患網膜色素變性症,小學三年級完全失明,學業因此中斷。兩年後他到專教按摩的盲人學校就讀時,在校內接觸了小提琴。

盲人學琴不容易,他請親友幫忙念五線譜,再打成點字譜,過程耗去大量時間,也因為無法看譜,他必須強記,一開始他埋怨「背不起來」,但當一首小品牢牢記在腦中時,陳敦邦體會到「很多事只要願意,都可以做得到」。後來他就讀文化大學音樂系,大學還沒畢業就開始兼任小提琴家教。

聽陳敦邦拉琴,完全感受不到他是視障者,悠揚的古典曲、流行歌「牛仔好忙」,從他的指間和琴弦傳來。教琴卅五年的他已退休,但常有活動演出,每周末更固定到桃園縣的甜甜圈店演奏。

紐西蘭、美國、日本、大陸等地都有他的足跡,所以每周從台北坐客運到新竹,對他而言「沒問題」,「會出國旅行的盲人,是不會怕出門的」。

有次他到大陸揚州一家麵店,店內很小只有一張桌子,他問老闆:「怎麼不蓋大一點的屋子?」老闆回答:「屋寬不如心寬。」讓他感受強烈。

陳敦邦說,以盲人來說,「我們的屋子(視野)是最窄的」,但他的心境寬闊,凡事了然在心,「看不到又如何呢?」



◆ 「女兒」娶「媳婦」 媽媽也按讚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2011.11.28

交往6年多的同志伴侶楊斐琳和李佩靜,一起走過感情上風風雨雨,決定攜手共度此生。昨天在眾人見證下,她們在真愛碼頭舉辦公開結婚儀式。雖然兩家人沒有全部到場觀禮,28歲的楊斐琳說,她們要用時間來證明愛情不分性別,也會繼續努力克服未來種種阻礙。

由高雄市民政局、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南部辦公室舉辦的「2011高雄市同志公民運動」,昨天下午在真愛碼頭舉行「愛的見證與祝福典禮」,為化名「水藍色」和「加菲貓」的女同志伴侶楊斐琳、李佩靜舉行結婚儀式。陪同出席的李媽媽眼眶泛淚表示,「心中百感交集」,不過對於女兒「娶」的媳婦能拉住女兒的心,她只能給一個讚。

同樣愛貓的楊斐琳和李佩靜兩人,因貓在網路上結識,談起一段轟轟烈烈的戀愛,但面對兩人價值觀差距、經濟問題和來自外界的壓力,一度差點分手。外型中性的李佩靜說,她從小就知道自己性向,對於感情看得很開,本以為這輩子會一個人孤孤單單走完這條路,遇見楊後才改變想法。

楊斐琳說,決定結婚後,家中長輩無法接受,只有姑姑願意陪她出席婚禮;對於李媽媽她也感到抱歉,畢竟對於一個母親來說,這場婚禮「到底是娶媳婦、還是嫁女兒?」。很多長輩還需要時間,不過婚禮是公開儀式,同學、同事、朋友都情義相挺到場觀禮。



◆ 日本遊戲機之父 跨海尋父手稿

中央社 2011-11-28

有日本「PlayStation遊戲機之父」稱譽的久多良木健今天到台中,尋找他的父親遺留在台灣的親筆手稿,他透過翻譯表示,看到父親的遺物「很感動」。

中興大學今天指出,久多良木健的父親久多良木武次及叔父日治時期就讀台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學校(中興大學前身),久多良木武次1938年(昭和13年)撰寫「台灣的官方砍伐事業」論文,探討阿里山、太平山和八仙山的林木種類及砍伐情況。

而久多良木健的叔父久多良木英次1940年撰寫「台北地方亞麻的播種期與品種試驗」論文,發表亞麻栽培的合適時期為台灣水稻兩期休耕的冬季,造成台北亞麻栽種出現損害的主因是季風的論點,兩篇論文均留在中興大學的資料庫中。

久多良木健表示,他的父親從小學、中學到大學時期皆在台灣求學,他從小就不斷聽到有關台灣的事情,他的父親常說「台灣是另一個故鄉」。

懷念父親的久多良木健透過網路搜尋,沒想到在中興大學找到父親手稿資訊,因而展開跨海尋根之旅。

久多良木健上午抵達國立中興大學圖書館,翻閱他的父親及叔父就讀台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學校時的論文手稿,看到中興大學將70餘年前兩人留下的手稿保存得那麼完好,內心非常感動。

第3次來台的久多良木健指出,受到父親影響,台灣對他也像日本一樣親切,他一路搭高鐵到台中,沿途的景色讓他覺得就像日本般熟悉,這回來台,他最想到阿里山去看看。

久多良木健也以作者家屬的身分,代表簽署論文的授權書,授權中興大學將數位化的手稿對外公開,興大校長李德財則代表校方致贈論文精裝複製本,供久多良木健帶回日本留存。

fsj 提到...

「永遠的譚爸爸」 獲永久居留證

【聯合晚報╱記者董介白/台北報導】2011.11.29

自美來台東地區投身醫療工作的美籍譚維義醫師夫婦,今天獲移民署頒發永久居留證,譚維義、譚秀麗夫婦來台行醫奉獻,夫妻倆合計100年,而譚醫師對台灣的貢獻,曾獲前總統李登輝親頒紫色大綬景星勳章,更被翰林出版社將他的事跡,收錄在國小四年級下學期的國語課本「永遠的譚爸爸」,成為國小教材。

移民署將於今天下午,由署長謝立功頒發永久居留證給譚維義夫婦,這張外僑永久居留證,不必每年居住達183天,也不需申請重入國許可,隨時可進出國門不受限制。

民國50年來台的譚維義夫婦,投身醫療資源不足的台東地區,並在民國58年創辦了台東基督教醫院。視病如親的譚醫師感動了許多人,受他關照過的病患,都覺得自己像是他的親人,譚醫師夫婦在民國83年退休返美定居,但仍不時返台探望老友。

譚維義行醫救人的故事無數,由於譚醫師的血型是RH陰型,當年有位中年病人膽結石大出血,因為找不到血,譚醫師挽起袖子捐了500cc,捐完後譚醫師還趕去照顧其他病人,結果身體不支昏倒,當時幸好有譚太太的照顧,而譚醫師在短暫休息後又繼續看診。

譚維義回憶最初帶著4名稚齡子女坐貨輪從舊金山出發,千里迢迢飄洋過海,搭了3個禮拜的船才到台灣,譚維義說,當時因為語言不通,來台學的第一句中文,竟是「溫州街98 號」,用意是以免孩子萬一走丟時,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現在的他,說得一口流利的國語,還會說台語以及阿美族話,這些都是為了融入台東地區當地文化所作的努力。

譚維義夫婦來台行醫,除曾獲得台東縣政府頒發台東縣榮譽縣民外,還榮獲第3屆醫療奉獻獎,更獲前總統李登輝親頒「紫色大綬景星勳章」,是第1位獲此殊榮的民間人士,他的精采故事並被翰林出版社收錄在國小四年級下學期的國語課本「永遠的譚爸爸」一文中,譚維義夫婦來台合計100年,對台灣醫療作出巨大的貢獻。



◆ 日遊戲機之父 70年後…讀到老爸手稿

【聯合報╱記者莊亞築/台中報導】2011.11.29

「台灣對我父親來說是家鄉!」有日本「PS遊戲機之父」之稱的前Sony電腦娛樂榮譽會長久良木健,無意間在網路上看到介紹父親學士論文的封面,昨專程來台,親睹父親求學時的手稿。

時空相隔七十多年,久良木健戴著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閱保留在中興大學的父親論文手稿;睹物思情,讓這名引領科技潮流的遊戲機之父,眼裡盡是對父親的「感動與崇敬」。

「我還要再來!」雖然興大校方贈送他一本論文精裝複製本,但久良木健仍希望,有時間能把父親的論文手稿,從頭到尾讀一遍。

久良木健的父親久良木武次在台灣出生、長大,廿四歲返日,與叔父久良木英次都曾在台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學校(中興大學前身)就讀。

久良木武次於一九三八年撰寫「台灣的官方砍伐事業」論文,探討阿里山、太平山和八仙山的林木種類及砍伐情況。久良木英次一九四○年撰寫「台北地方亞麻的播種期與品種試驗」論文。

久良木健表示,久良木這個姓氏在日本不多見,父親與叔父都已過世,他有空就會上網,查看有關家族姓氏資料。半年前,無意間看到興大網路有篇父親寫的論文,雖然只有封面與目錄,他非常興奮,馬上聯絡校方。

久良木健指出,父親在台灣長大,深受台灣風土影響,「台灣對我父親來說是家鄉,日本反而是外國。」他曾來台三次,雖然行程短暫,但仍把握機會尋根;他說,家族早期在台北開設「新高堂」,是當時全台最大的書店,現在原址不在了。

久良木健昨天獲邀以「勇敢追夢」為題,對興大學生演講,演講提及父親當時在台灣生活的點滴,還有他大學畢業後進入Sony,一路參與研發液晶電視、PS遊戲機,學生聚精會神聆聽,感受企業領導者睿智的人生經驗。

興大推動史料數位典藏計畫,陸續將畢業論文數位化並放上網路,未獲家屬授權的論文,僅公布目錄與封面,久良木健昨已授權興大,公開他父親的手稿。

興大表示,這批論文完成期間為一九二四到一九四四年間,內容多以農學、林學、畜牧、園藝為研究題材,反映日治時期台灣農業發展與變遷。文稿數位化後,陸續吸引多名日籍人士來台尋根,曾有一名日人看完親人當年手稿,激動地嚎啕大哭。

fsj 提到...

大霸尖山「守護神」 救災不忘餘興

【聯合報╱記者王慧瑛/新竹縣報導】2011.11.30

農業會林務局位於海拔二六九九公尺的「九九山莊」,為登大霸尖山的山友而建,兩名莊主李正雄、張書潘日夜守護,讓登山客安心享受大霸尖山生態之旅。

山友爬大霸尖山常安排三天二夜行程,夜宿九九山莊,莊主的工作不輕鬆,廿四小時待命,除負責山莊清潔維護、飲用水及巡視步道,還得懂救災救難,發生山難時協助救人,薪水約四萬元。

四十三歲李正雄是五峰鄉泰雅族人,山友叫他「瓦蛋」。他說,入冬山上氣溫低,偶會下雪,必須學會適應惡劣氣候;山上手機和電視收訊不佳,全都用不上。有人羨慕高山美麗的工作環境,李正雄說,在高山工作要耐得住寂寞,挺過惡劣氣候,一點也不浪漫。

李正雄有副好歌喉,每天晚上七點舉辦「高山民歌演唱」,用吉他自彈自唱,登山客圍繞著他,一首首動人民歌讓人陶醉,忘卻一身疲憊,不少山友將瓦蛋唱歌畫面放上網路,讚美他歌聲溫暖人心

他笑說,因為一周才下山一次,很思念住竹東的老婆,他常坐在「望妻崖」拿把吉他,對著遠方的老婆唱思念的歌。

瓦蛋說,兩年前八月颱風來襲,風大雨大,一群大學生滯留山區聯繫不上,他衝上山找人,終於將人平安接回山莊,鬆了一口氣。他說,從那一天起,發願煮一年綠豆湯給山友吃,去年改煮薑茶西米露,「很多人一輩子只到大霸尖山一次,希望讓山友們留下溫暖回憶」。

另一位莊主張書潘四十四歲,因為常爬山,身體練得很強壯,遇到登山客有難總是衝第一。去年雨季,張書潘下山途中遇到一隻腳受傷的山羌,他將山羌抱離林道,教牠往安全的路走,「我不知道牠聽不聽得懂,至少我想保護牠」。

張書潘說,在山上的日子有甘有苦,要學會苦中作樂,他就常告訴自己「爬山練身體,還有薪水領,這工作太好了!」看到遊客帶著滿意笑容離開,就是最大成就感。



◆ 老照片尋人 太魯閣少女 44年後重逢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nov/30/today-so3.htm

自由 2011.11.29

〔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太魯閣長春祠消失30年的意象站牌昨天重現!44年前,在當地工作的8位妙齡女子,透過1張老照片牽線,4人圓了重逢夢,幾十年沒見的她們,興奮地抱在一起大叫,彷彿重回青春歲月,也為意象站牌重現增添丰采。

再次合照 那一年的時光彷彿回來了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昨天在長春祠前停車場,舉辦消失30年的意象站牌重新啟用儀式。1個多月前,80歲的黃伯蓮透過老照片,請媒體協尋當年的好姊妹,昨天黃麗雲、黃伯蓮、傅秀鳳及陳鳳如4人舊地重聚,見面後高興地大叫,且不斷地詢問另外4人的下落,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原住在玉里鎮的黃伯蓮說,照片是56年拍攝,當年她在長春祠前賣明信片,後來轉而經營照相業,僱請阿美族女子穿著傳統服裝與遊客合影,姊妹們就在這裡相識、相知、相惜。8人中除了她們4人,陳綢美現居於台北因故無法成行、吳阿梅臥病在床,遺憾的是,何金蓮與林淑華失聯。

回憶起當年種種,她們說,最難忘的是常常「享有特權」,蔣經國先生會叫隨扈要多關照生意,黃伯蓮還偷偷坐過蔣介石的座車,雖然最後被國安人員發現要求中途下車,但她卻認為這是畢生難忘的經驗。黃麗雲說,當年她年紀小,只記得「大官」們常來,生意會特別好,現在想起來「原來那就是特權」。

太管處長曾偉宏說,太管處複製當年長春祠的意象站牌,希望重現原有風貌,讓早年到過長春祠的遊客,回首當年美好時光,沒想到促成當年好姊妹重逢,很有意義。



◆ 警手寫賀年卡 逃學少女回信感謝

【聯合報╱記者游振昇/台中報導】2011.11.30

台中市警局少年隊去年首次寄賀年卡給安置中心的學生,他們都是逃學、逃家被安置,員警寄出10多張卡片,回收一張,是一名逃學少女感謝員警的卡片,再附一封信,請員警代轉給她學妹,她希望學妹不要再逃學、好好完成學業。

少年隊表示,去年寄出的10多張賀年卡片,每張都是員警自己親手寫、內容經過仔細琢磨,因為在安置中心的學生都是逃學逃家、父母無法管教,員警以兄長角色寫賀年卡關心,讓他們能感受溫暖。

雖然寄出10多張卡片,只有一人回信,少年隊員仍然覺得很感動,一名隊員說,這名回信的少女來自印尼籍母親與台灣父親家庭,少女今年念國三,她從國二開始逃學逃家,母親軟硬兼施都無法勸她,只好報請少年隊協助,送她到社會學園強制念書。

少女到安置中心不到半年,觀念、行為大幅改變,她寄給少年隊員卡片,附一張信,希望員警轉交給她學妹。少年隊員說,她學妹的逃學偏差行為更嚴重,還會行竊,目前已被送到少輔院。

少女寫給學妹的信,先親切問候學妹,是否還會被同學欺侮,她叮嚀學妹不要再逃學,不要再叛逆讓父母傷心,她希望學妹完成學業,最後還留下自己的臉書、MSN等資料,要學妹和她聯絡。

少年隊表示,今年底將寄20多張賀年卡給安置中心的學生,隊員目前正想著如何寫卡片中的鼓勵內容,讓學生感受眾人對他們的關心。



◆ -40℃ 新疆小學生雪中哭求冬衣

【世界日報╱北京30日電】2011.11.30

天氣一天天轉冷,對於新疆阿勒泰地區的兩名小學生阿娜爾和瑪依努爾來說,冬天是可怕的。家住青河縣的阿娜爾畏懼的是-40℃的極寒天氣,家住吉木乃縣的瑪依努爾懼怕的是「鬧海風」。亞心網報導,她們家境貧寒,沒有禦寒的冬衣,為此,她們向社會求助。

阿娜爾和瑪依努爾寫求助信:「雖然上學的路十分艱難,但對知識的渴望促使我們每天按時到校,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很珍惜每次的學習機會,我們很需要一些冬衣來幫我們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

據報導,阿娜爾說,她的家離學校有5公里遠,她每天都要步行往返家和學校。她的班主任波塔庫孜老師稱,阿娜爾還穿著姐姐穿過的舊棉衣,這件棉衣因為穿得太久已變薄,胳膊肘處還有個磨破的小洞,袖子也短了一大截,這幾天下雪了,可阿娜爾的腳上還穿著夏天穿的膠底布鞋。

阿娜爾說,「現在才-20℃,還不算冷。要是-40℃,就太冷了,好幾次,我都被凍哭了。」

報導指出,阿娜爾的父親靠種地維持生計,媽媽常年腰疼難以行走。阿娜爾是家裡的「小大人」,每天都放學回家給全家人做飯。

從阿娜爾家到學校的5公里路,每到冬天就積滿冰雪,尤其是下雪後,積雪及膝,根本看不清下面的坑窪,報導說,有幾次在上學或放學路上,摔倒時或是凍得實在受不了的時候,阿娜爾會忍不住地哭。「但快到家了,我就不哭了,我不能讓爸媽看到我的眼淚。」

吉木乃縣托斯特鄉牧業寄宿學校三年級的學生瑪依努爾‧馬合松也對冬季心存恐懼。據報導,瑪依努爾的班主任庫拉西說:「因為沒錢,這孩子連續三年天天都穿校服,在冬天,她會在校服裡穿好幾層厚毛衣,渾身鼓鼓的。」

報導稱,該校校長甘榮說:「學校近500名學生大都來自周邊貧困農牧民家庭,這裡的冬天特別寒冷又特別漫長,若沒有足夠禦寒的衣物,孩子們會很難熬。」



◆ 貨車生涯38年 他永遠禮讓小車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台北報導】2011.11.30

大貨車司機孫貴財民國六十二年時,因十大建設投入貨車駕駛業,五年前妻子卻不幸被粗心駕駛撞死,一場車禍毀了一個家庭!孫貴財昨天拿下交通部頒發的優良駕駛,他說,多年開車的原則就是「永遠禮讓小車」。

長期開著大貨車在公路上奔波,孫貴財在事故發生後更重視交通安全,常和同行分享交通政策與交通安全常識,盼減少不幸事件發生,「交通安全不只是一個口號,背後攸關家庭幸福」。

不少小車害怕路上橫衝直撞的大貨車,孫貴財表示,過去大貨車駕駛給人嚼檳榔、愛爭道、疲勞駕駛等觀感,其實近年已改善不少。他開大貨車的堅持是永遠讓小車先走,因為大貨車體積大、行動較不靈活,轉彎時容易出現視覺死角,「所以一定要慢慢開。」

卅八年的職業駕駛生涯,孫貴財從廿二歲的小伙子,到現在頭髮斑白。他時常奉勸身邊友人,隨時注意交通設施、路況等,也多次因禮讓小車,見到小車亮燈感謝他。

小黃駕駛張許美珠卅二年的青春,都在計程車上度過,當初為了負擔家計投入計程車一行,原本從事成衣時裝業,剛跟著丈夫一同開計程車時,連窄巷內掉頭都會緊張冒汗,還曾碰過好心乘客下車替她開。這份鼓勵陪伴她多次拿下優良計程車駕駛,昨天從交通部長毛治國手中接下優良駕駛的肯定。

fsj 提到...

高鐵急停 車上兩醫救心臟病乘客

【聯合報╱記者徐養齡、高宛瑜/新竹縣報導】2011.12.06

高鐵北上六○四號列車昨天上午停駛十三分鐘,搶救心臟病發的乘客陳立仁。當列車重新啟動時,被延誤的旅客開心鼓掌,為出手相救的台大新竹分院心臟外科醫師王植賢、新竹國泰醫院腸胃科醫師廖健仲喝采。

有心臟病史的陳立仁,在台大新竹分院觀察六小時確定無礙後,已出院返回高雄住家,行前到處向護士打聽救命恩人大名。

「我們只是盡到醫生的義務!」在列車上扮演救援先鋒的王植賢、廖健仲,異口同聲低調回應;王植賢昨天在台大有門診,但心繫病況,多次聯絡新竹分院,確定陳無礙才鬆口氣。

昨天上午八時許,高鐵北上六○四號列車正從新竹站緩緩駛離,剛上車進入第十節車廂的一名乘客發現座位被占,低聲請對方離開,未料怎麼都叫不醒。

「情況不對!」這名乘客經其他乘客提醒,立刻按下緊急停車按鈕,列車瞬間煞住,這時列車第一節車廂已駛離月站。

在高鐵服務近五年的列車長陳親弘,頭一次遇到乘客按下緊急按鈕,獲悉乘客病危,立即聯絡站內人員帶氧氣筒、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趕來,車上並廣播「徵求醫師,有乘客需要協助。」

一聽到廣播,王植賢、廖健仲飛快趕到。幾名熱心乘客合力把陳抬到月台平躺,王植賢等人為陷入昏迷的陳戴上氧氣罩,並做心臟按摩,沒多久陳恢復意識,雙手壓著左胸直喊痛;幾人在旁照料,等待救護車抵達。

十三分鐘後,救護車長鳴警苗送陳立仁到台大新竹分院,列車重新啟動,車務員轉達病患已送醫暫無大礙,車內爆出掌聲與歡呼聲。

「我遇到了貴人!」陳立仁事後說,平日都會吃藥,昨天藥沒了,上車後身體不適,後來昏過去,清醒後,才知是醫師等人救了他。

四十三歲的陳立仁,因工作關係在新竹縣租屋,周末固定回家看妻小。昨天陳妻獲悉丈夫在列車發病,火速趕赴醫院,夫妻在病床相擁而泣,令人看了感動。

為陳按下緊急停車鈕的乘客低調不願透露身分,他說:「很開心能幫到他,知道他沒事,很欣慰。」



◆ 研究:殺1人救5命 9成民眾願意

中央社 2011.12.06

為阻止數人死亡,你是否會選擇奪走1條性命代替?1項運用3D模擬實況的新研究顯示,10人中高達9人會回答「是」。

根據「生活科學」網站(Live Science),在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的實驗中,受試者經由頭上設備置身3D場景、面對擬真數位角色,指尖則戴上監測情緒反應的感應器。

虛擬世界中,受試者站在1條分岔鐵路的轉轍器旁,滿載煤礦的棚車越駛越近。受試者可以袖手旁觀、任由5名遠足者命喪輪下,或是拉下轉轍器的操縱桿,令棚車朝另1名遠足者衝去。

生活科學網站指出在147名受試者中,共14人束手讓5名遠足者死亡,其中11人完全沒碰轉轍器,另3人則是改變軌道後又反悔。受試者中的90%,也就是133人,選擇拉下操縱桿殺1救眾。

根據研究人員,結果顯示若能將傷害減至最少,人們大多願意違反道德規範。

密西根州立大學演化心理學家納瓦瑞提(CarlosDavid Navarrete)透過聲明稿表示:「我們發現,若能成就更大的善,『汝不可殺人』的教條可以被推翻。」

研究團隊指出,此研究改良哲學家沉吟數十年的「電車難題」(the trolley problem),3D帶來的視聽效果抉擇後果更加逼真。

沒拉轉轍器(而導致5人死亡)的受試者,情緒比殺1人救5人的受試者還更激動。雖然團隊並不知道箇中原因,但納瓦瑞提說,或許是因為在緊急情況下,有些人會「僵掉」。

「我認為人類對傷害他人懷抱某種厭惡,必須要發生某些事才能克服。我們理智上有時可以跨越,比方當想著被救的人時。但是對部份人來說,焦慮上升或許太難承受,以致無法做出利他的選擇,也就是為了更大利益的選擇。」

這項研究上月21日刊於期刊「情感」(Emotion)。

fsj 提到...

孫運璿夫人俞蕙萱病逝 享壽93歲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程嘉文/台北報導】2011.12.10

與行政院前院長孫運璿結褵五十九年俞蕙萱,昨天上午十一時五十分病逝於榮總,享壽九十三歲。她臨終時,十多名兒孫環伺在側。因中風入院的她,走得很平靜。家人將在今天為她舉行家祭、沒有公祭。

俞蕙萱在女婿、國科會前主委黃鎮台眼中,是位很有智慧、凡事以丈夫及兒女為重的賢德女性,「忍一時,風平浪靜」是她常掛著口邊的座右銘。

俞蕙萱出身上海富裕家庭,家中甚至一度有三艘遊艇。她嫁給哥哥的同學孫運璿後,跟著他來台、和婆婆同住。不久大陸淪陷,親戚逃難來台,都寄居在孫家,一度高達廿一人之多。當時公務人員待遇微薄,尤其孫母生病,醫藥費負擔沉重,光靠孫運璿在台電的薪水根本不足支應。俞蕙萱當初陪嫁的首飾、家具等,最後都變賣典當了。

黃鎮台說,俞蕙萱自奉儉樸,但從不吝惜幫助有需要的親友。她對人的關心很真誠,是發自內心無所求報的關懷。

孫運璿在一九八四年中風以後,俞蕙萱更是最大的支撐力量。不論是到醫院復健,或在家裡活動,俞蕙萱幾乎寸步不離。每當孫運璿因耐不住艱辛的復健過程而發火時,她還得充任和事佬,幫他澆熄怒火。晚年,他倆還一人坐一台輪椅逛花市,相知相惜,恩愛到老。

外界常感慨孫運璿若沒有中風,就是蔣經國接班人,俞蕙萱對此表示,過去孫運璿回家就是看公文到半夜,現在他生病了,「我好像撿回一個先生」。孫運璿二○○六年病逝,享壽九十二歲。



◆ 台商義助 癱瘓泰勞全返家

中央社 2011.12.10

在台灣雇主、泰國台灣總商會等多方協助下,最後一名癱瘓泰勞今天返泰。這名泰勞感受到妻子撫摸他的臉龐、聽到將返回清萊家鄉時,眼睛裡有淚光閃動。

已經在台灣工作13年的宋碟,今年6月感冒發燒,沒想到惡化成腦膜炎而癱瘓在床,工廠副課長孫家興在工廠內外發動募款,工廠老闆也捐款,共募得新台幣約80萬元,作為宋碟醫療看護之用。

宋碟是泰國台灣商會聯合總會慶祝泰王84歲生日、協助滯台泰勞返泰計畫的最後一人。負責籌備活動的總商會顧問何素珍說,順利把宋碟帶回泰國,這次活動畫下圓滿句點。

泰國台商總會協助返泰的82名泰勞當中,包括宋碟在內共有3名癱瘓病人,第一批79人已於9月22日返泰,3名癱瘓病人也陸續返國。由於重病,台灣的醫院還派出2名護士與宋碟隨行,孫家興也陪同返泰。

孫家興是泰國華人但已在台灣落地生根,他說,他跟宋碟一樣也是離家井景的人,以前在台灣沒親沒故,所以碰到這種事情,他一定幫忙,「畢竟他只有一個人在那邊,我不幫他誰幫他」。

孫家興把宋碟當成兄弟,曾安排宋碟妻子歐拉灣到過台灣探視,他告訴歐拉灣「你們放心,那邊交給我全權處理」,宋碟一度失去意識,但病情逐漸好轉,雖然身體癱瘓,但對外界已有知覺,手腳能動,有時還會發出聲音,歐拉灣和其他家人今天接機,在救護車上告訴宋碟準備回家時,他眼裡也閃爍著淚光。

歐拉灣撫摸丈夫的臉時忍不住流淚,拭淚的同時也沒忘牽起宋碟的手,感受曾經賺錢養家的辛苦。

歐拉灣告訴中央社記者,宋碟工作辛苦,現在癱瘓了,她有義務要好好照顧宋碟,也希望台、泰勞工局能繼續幫助宋碟,因為他們夫妻還要撫養2個孩子長大。

大力推動這次泰勞返國的參議員卡宗(KhajonSaiyawat)也到場接機,他表示,之前2名癱瘓泰勞回國,一個可以坐了,一個還沒有意識,看到宋碟有很好的反應,相信會很快恢復,這也顯示台灣醫療有很高的水準。

孫家興帶回剩餘的捐款給歐拉灣安家,他也表示,工廠老闆明年1月起每個月也將匯新台幣1萬2000元給宋碟,這份心意會維持一段時間。

回想今年6月以來協助宋碟的點點滴滴,孫家興說,台灣的愛心真的不落人後。

fsj 提到...

每天說往事 孝子叫醒植物人母親

【聯合報╱記者羅印冲/綜合報導】2011.12.12

武漢大學博士生黃碧海的母親中風後昏迷不醒,被醫生判定甦醒機率微乎其微,但他不放棄希望,除日常照顧外,不斷在母親耳邊述說母子間的往事,終於喚到奇蹟降臨。現在他的母親已經醒過來,還可以和他聊天,讓醫生直呼不可思議。

新華網報導,即將畢業的化學博士黃碧海,因研究能力備受肯定,學校推薦他到日本一家頂尖的研究所工作,年薪達人民幣四十萬元(約台幣兩百萬元),前途一片光明。

但誰也沒想到,八月時他母親因腸胃疾病復發入院治療,手術後腦部梗塞,導致昏迷不醒,成為植物人。單親家庭出身的黃碧海第一時間放棄高薪工作,選擇留在母親身邊照顧她。

因為母親無法進食,只能靠營養針維持生命,黃碧海擔心母親營養不夠,每天都用注射器通過胃管讓母親「喝」雞蛋和牛奶;為防止母親長期臥床患上褥瘡,每隔兩個小時,他就幫母親翻一次身,也會定時為母親洗腳、清理排泄物,孝心感動周遭的人。

經過數個月努力,母親慢慢有了反應。他因此更加堅定喚醒母親記憶的信心,只要有空閒,黃碧海就會趴在母親耳邊,為她講述過去母子一起生活的回憶,還有他的未來打算,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

皇天不負苦心人,現在他母親已恢復到可對談程度。黃碧海表示,只要肯努力,相信一切事情都能迎來轉機;只要不放棄希望,就能用行動創造奇蹟。母親的主治醫師也說,原本認為病人會變成植物人,甚至有生命危險,沒想到竟恢復正常,讓人感到相當神奇。



◆ 80歲才開始 夫妻一起學雕塑

【聯合報╱記者鄭惠仁/台南報導】2011.12.12

雕塑家鄭春雄雖已70歲仍創作不斷,他的學生從84歲到17歲都有,受到老師的影響,展現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也找到人生新的目標與方向。

84歲的沈健一是最年長的學生,他近80歲才讀長榮大學視覺藝術系,因為選修鄭春雄的雕塑課愛上雕塑。他的妻子沈曾嬌珠因每天擔任丈夫的司機,也陪著上課,兩人都成為鄭春雄的學生。

沈健一大學畢業後和妻子繼續學雕塑,沈曾嬌珠更展現對雕塑的天分,看到她的作品,沒有人會想到是78歲阿嬤的作品。

73歲黃炎祥從台南一中校長退休後,也學繪畫,4年多前習雕塑,最近又學粉彩。黃校長懷念老朋友,製作老朋友的銅浮雕像,也以孫子為創作題材。「我捏塑孫子的銅像時,孫子常會在旁看,覺得有趣又好玩,也會給我意見!」黃炎祥說,愈捏,與孫子的情感愈好,這是意想不到的收穫。

67歲的陳敏夫原從事美術印刷,退休後學油畫,兩年前開始學雕塑。陳敏夫說,以前到國外旅遊,看到雕塑品覺得很藝術,很想學,如今夢想成真,有說不出的高興。

fsj 提到...

用僅存的右手 拼豆、拚人生

【聯合報╱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2011.12.13

署立台中醫院「愛心義賣周」昨天登場,18歲的莊雅菁4年前因車禍,嚴重燒燙傷,去年莊母發現罹患乳癌第四期,她學會自己洗澡、上車,並且以僅存的右手,利用拼豆製作手工藝品,母女倆展開「拼鬥人生」。

在「愛心義賣周」會場,莊雅菁無視旁人好奇眼光,很自信、開心地製作拼豆手工藝品,不時與參與的民眾討論她做的手工藝品創意,她的媽媽氣質高雅,親切把義賣的拼豆手工藝品裝袋,拿給民眾。

4年前莊雅菁騎機車出車禍、起火,造成她全身超過60%以上、二到三度的燒燙傷,為求保命,她接受一次次的植皮及截肢手術。

剛開始,莊雅菁難以接受外界眼光,一度怪媽媽為何要救她,「變成妖怪,還能做什麼?」後來她接受宗教洗禮,才慢慢接受自己,並且開始用僅存的右手,製作拼豆手工藝。

莊雅菁說,去年媽媽罹患乳癌第四期,接受手術及化療後身體虛弱,還要陪她到台北複診,結果為趕時間,媽媽不小心推翻輪椅,她因此摔在地上,卻無力抱起她,母女倆急哭了,幸好有好心人幫她們。

她指出,從那時候起,她就開始學自己洗澡、自己上下車,現在媽媽做化療時,她已經會自己做飯、菜,母女共享,還會自己洗碗。

莊母馮珮馨說,女兒受傷時她很自責,那時候她忙於工作,以為錢是萬能,沒想到女兒傷得如此之重,後來女兒漸漸走出陰霾,換她罹癌,她一度想結束生命,但看到女兒的堅強與改變,深受感動,反問自己「我們怎麼可以放棄呢?」莊雅菁在無名設立「小N拼豆手創館」部落格,網址http://www.wretch.cc/album/awerty123j。



◆ 千名主婦志工 走進孩子的心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2011.12.13

1000多個家庭主婦到國中小擔任認輔志工,關懷家庭功能不足的孩子。她們提供無微不至的關懷,從清晨的「叫醒」服務、陪看牙醫、教小女生生理期處理,到夜間課輔全都包。光寶文教基金會今天發表新書《不光會耍寶》,記錄14 年來這群認輔志工守護孩子的感人篇章。

這群認輔媽媽們,還親手縫製了2000個守護娃娃,要送給社福機構的兒童和家庭。她們之中,有不少原本是神經緊繃的「橡皮擦媽媽」,總是拿著橡皮擦緊盯孩子寫功課,看到不滿意立刻擦掉,甚至整頁撕掉重寫。

在加入光寶社區認輔志工行列後,蛻變為洋溢熱情和活力、主動關懷他人的「向日葵媽媽」。有認輔媽媽走出破產或失婚,有人重新與家人修復關係,還有人全心陪伴特殊孩子和罹癌同伴。

催生這項認輔服務學習的光寶文教基金會認輔總監吳銀玉說,不同地區、不同社經背景的孩子,遭遇的問題和需要的關懷協助也不太一樣。住在北市中山區的孩子,父母夜生活較多或因在夜市工作,晚上不在家、白天睡得晚,這區的孩子很需要夜間課輔和晨間叫醒、送早餐服務。她說,叫孩子起床是很重要的事,如果經常睡過頭,很容易走上中輟的道路。

至於台北東區和大安區的孩子,不少家長在大陸拚經濟,家中經濟寬裕、有外勞照顧,最大問題是參加很多「趴」,灑錢來買友誼,這類孩子也很容易成為幫派吸收的對象。認輔媽媽們會用心良苦的陪他們去露營、溯溪,迎向陽光的生活。

吳銀玉也發現,東區和大安區的孩子學習壓力超大,時間被各種才藝補習填滿,幾乎喘不過氣來,孩子壓力太大甚至會出現自殘行為。因此,光寶基金會研發了30個學程,教父母如何建立正確的觀念及做法。

光寶文教基金會從民國87年在台北市民族國小成立第一個認輔志工團開始,14年來不斷延伸觸角,從國小、國中到社區累積培訓認輔志工近兩萬人次,目前已進入40幾所學校服務。



◆ 屢報警救割腕爸 小四女冷靜:早習慣

【聯合晚報╱記者莊宗勳/台南報導】2011.12.13

台南市林姓男子與妻子離婚後整天借酒澆愁,今天凌晨在南區鯤鯓路的住處割腕自殺,就讀國小四年級的女兒及時通報救護人員,救回爸爸一條生命。救護人員和員警都稱讚她臨危不亂的機警。她只淡淡地說一聲,「我已經習慣了」。

林姓男子撿回一條命後,到派出所帶回三名就讀國小的兒女。林姓男子看見女兒超乎常人的成熟,他低頭啜泣,「都是我沒用,沒有去找工作,以後會好好努力讓兒女幸福!」

警方調查,33歲的林姓男子過去是冷氣裝修工人,因罹患末梢神經異常,無法久站,被迫離職。結縭11年的妻子也在今年6月跟他離婚。種種打擊下,他整天借酒澆愁,有四次割腕自殺紀錄,甚至跟兒女交代遺言,「如果爸爸躺在床上不動了,妳們要記得報警」。

機警的林姓女童很注意爸爸的動態,每次林姓男子割腕自殺時,都是她打電話報警,而且語氣十分鎮定,「爸爸流了一整桶血,地址是... 請趕快派人來救爸爸」。今天凌晨,林姓男子再度拿刮鬍刀割腕,林姓女童及時通報救護人員,甚至還說,「請你們不要報警,救護車到巷口就關掉警鈴,避免引起鄰居騷動」。救護人員到場後,發現她在幫爸爸加壓止血。大家都稱讚她臨危不亂,她只淡淡地說一聲,「我已經習慣了」。

林姓女童及兩名弟妹被帶到派出所安置,面對員警的詢問也侃侃而談。她說,過去父母都會帶她們出去遊玩,但媽媽離開後,爸爸整天喝酒,讓她很害怕。但她覺得,只要爸爸平安,媽媽總有一天會回來,「這樣就能帶我們出去玩了」。聽到林姓女童的回答,員警也覺得心酸。

台南市社會局家暴防治中心社工姚智仁也趕到派出所了解狀況。他說,社會局已核發低收入戶補助,三名兒女的學雜費、健保費用也減半,減輕林姓男子的經濟負擔。未來會到家訪視及不定期電訪,繼續追蹤情況。

fsj 提到...

生命線與里長聯手 1年救回75人

【聯合報╱記者陳宏瑞/高雄報導】2011.12.15

高雄市生命線協會從去年起,除了等待求助人打電話給生命線外,也「主動出擊」,與里長合作,由里長通報有自殺之虞的里民,然後生命線主動打電話關懷協助。目前已有30個里加入「愛心守護站」,還因此救了一名因感情困擾而準備自殺的大學生。

高雄市生命線協會昨天舉行自殺防治成果暨新書發表會,協會表示,自殺事件幾乎天天上演,生命線每月輔導超過1000名民眾,41年已挽回數千條生命。

高雄生命線主任鄭如安說,以往生命線都是「被動」等待求助者打電話來,但從去年開始,生命線「主動出擊」,主動追蹤自殺高危險人口,一年CALL OUT600人次,經輔導打消自殺傾向為65%,成功挽回75條寶貴生命。

而為了要找到自殺的高危險人口,生命線則和里長合作成立「愛心守護站」,由里長通報,再由生命線主動去電關懷。

生命線督導林世芬表示,曾有一位北部來的大學生帶女朋友私奔到高雄,後來被女方家長發現帶回,結果男大生痛苦不已,經里長通報後,輔導員前前後後打了6、7次電話,好不容易才安撫男大生的心情,放棄自殺的念頭。

苓雅區的林泉里里長翁炯訓也是生命線「愛心守護站」之一,他說,里內有一個獨居的男子,因為患有躁鬱症,動不動就說要自殺,經他通報給生命線之後,經過密集的追蹤輔導,這名男子已經好很多了。

最近才加入「愛心守護站」的前鎮區瑞誠里里長林雪娥表示,兩年前里內有一個單親爸爸,獨自撫養兩個有精神障礙的孩子,壓力很大,有一天他燒炭自殺,事前還寫了遺書寄給她,後來幸好被救回,她覺得在最關鍵的時刻,如果有人可以適時拉一把,應該可以避免很多的悲劇,所以她才加入生命線的守護站。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fsj 提到...

87天完登百岳 4歐吉桑創極限紀錄

自由 2011.12.18

〔記者黃昭國/台北報導〕八十七天完登台灣百岳!登山好手周業鎮、蕭廉溪、李俊慶、呂誠彬,四人克服入秋後反常的豪雨難關,寫下新紀錄,其中身為資深高山嚮導的周業鎮更是八度完登百岳,罹癌身障的蕭廉溪也五度完登百岳。網友直指這些紀綠「不但是空前,可能也是絕後,以後岳界恐怕沒有人能突破跨越了」。

山友直呼紀錄很難被突破

八十七天完登百岳的首登是九月三日的干卓萬山,十一月二十八日在六順山完登,扣除補給日等時間,實際的登山日數為七十六天,刷新兩年前周業鎮、李俊慶二人所創造的一百一十四天紀錄。周業鎮說,一般人走完台灣百岳約需二十四趟,他們將行程集中成九趟,把距離較近的山群或鄰近路線儘量排在一起,並選在颱風少的秋季,且每次休息、補給時間不超過三天,才能達成目標。

拚速度趕行程 3人重感冒打點滴

九趟大縱走,吃盡苦頭,四人最難忘的是在接近完登時,三人罹患重感冒,大夥趕下山至玉里榮總急診,打完點滴後又繼續行程,此後三天因為藥性發作,行動緩慢,走了二十六小時才回到營地。

拚速度、八十七天完登的意義在哪?周業鎮認為,爬山定位是休閒活動時,就不趕時間、慢步體驗山林之美;但被視為是運動時,則不妨設定挑戰目標,於最短期間內完成,他把登百岳當做極限運動,挑戰自我與時間競賽,但不宜經常挑戰。

四名好手中,六十五歲的蕭廉溪是體重最輕(四十六公斤)、身高最矮(不到一百六十公分),空軍上校及航空機械修護廠長退休後,因罹患腎細胞癌而切除右腎,之後又患脊椎側彎,身障與病魔纏身卻依舊健腳,據他說原因在於慢跑三十年磨練出來的體能。

周業鎮8度完登 達成10度要寫書

山友暱稱「老山猴」周業鎮,今年六十一歲,山齡十九年,平均每年近兩百天在山上。民國九十四年開始即保持每年一次完登百岳紀錄,至今已八度完登百岳。他的心願是十度完登百岳後,回鄉照顧年邁父親,並將登山經驗編纂成書以盡傳承之責。

周業鎮說,此行差一點就因為經費沒著落而無法成行,所幸得到林口登山會幹部、山友及眾多好友的贊助經費、物質。精打細算下,全程總共花費二十萬元,平均每人五萬元,據岳界的估算,完登百岳每人平均花費約三、四十萬元,甚至有人耗費百萬元。



◆ 重享走路的自由 她靠Tiger導盲

【聯合報╱記者邵心杰/台南報導】2011.12.18

「Tiger是我的家人!」因視神經病變而雙眼全盲的連惠蘭,1年前與台灣第一隻育種訓練導盲犬Tiger配對成功,從陌生到相依相伴,她說,Tiger讓她重新找到「走路的自由」;當情緒不好時,Tiger也會貼心地靠上來,「現在不能沒有Tiger」。

提起「黃金拉拉」品種的公狗Tiger,在台灣導盲犬界赫赫有名,牠是第一隻「Made in Taiwan」的導盲犬,台灣導盲犬協會公關主任馮倩華說,2008年8月出生的Tiger,父母都是國外進口的工作犬,但在台灣育種、受孕及訓練。

馮倩華說,工作犬講究血統,較容易訓練;目前在台服役的工作犬有35隻,9成以上來自日本、美國,Tiger1歲時在協會開始為期1年的訓練,是台灣自行育種訓練的「第一犬」,馮說,還有兩隻本土犬尚未畢業,預計明年4月結業。

8年多前,連惠蘭的免疫系統出了問題,導致視神經病變,直至雙眼全盲;兩年前又婚變,陷入低潮。她說,在高雄學習按摩時,高雄醫學大學老師邱大昕問她「為何不申請導盲犬?」,改變了她的人生。

經申請、問卷、配對及測試等過程,前後花了3個月,從去年12月起,她把Tiger帶回家共同生活,現在她只要離開Tiger視線一陣子,「Tiger就會開始找人,聽到牠的走路聲,就讓我很安心」,連惠蘭說,原本要仰賴他人協助,現在不必再等候友人,「出門運動、搭公車或火車,都可以辦得到,我找到走路的自由」。

在家從事按摩的她,Tiger成了人見人愛的「招牌犬」,她說,「Tiger是我的家人,就算工作犬服役約10年,以後也要永遠跟Tiger在一起」。



◆ 美20歲赤腳大盜 傳奇搬上好萊塢

偷車→飛機→船 橫越美洲1600公里 2011.12.18 自由

〔編譯陳維真/綜合報導〕年僅二十歲的美國「赤腳大盜」哈里斯︱摩爾,十六日遭法院判決七年半徒刑,但已有知名劇作家將他的故事寫成劇本,並有電影公司買下版權,赤腳大盜的傳奇故事,即將登上大銀幕。

童年只比野狗好一點

哈里斯︱摩爾出身貧苦,父親因吸毒在他年幼時就入獄,由於母親酗酒,把社會救濟金都拿去購買菸酒,讓他的人生第一次闖入別人家中,偷取食物來吃。他七歲時就開始在野外求生存,十二歲的時候就因為持有贓物而定罪,法官形容他的童年「只比野狗好一點。」

16歲越獄 偷飛機自學開

十五歲時,他因竊盜被關進少年監獄,但隔年越獄成功,開始逃犯生活,闖入度假別墅,竊取食物甚至鳩佔鵲巢。他行竊得手後,多次以粉筆在地板畫上大腳印,被媒體封為「赤腳大盜」。此外,他從鄉下的小型機場偷飛機,研究說明書,觀看網路上的教學影片,自學如何駕駛飛機。利用偷來的車子、飛機、船,一路從美西的華盛頓州,逃至美東的印地安納州,再駕駛從印地安納偷到的飛機,飛越一千六百公里的距離,逃至佛羅里達外海的巴哈馬群島,最後在去年七月被捕。

哈里斯︱摩爾十六日在華盛頓州法院表示,將對自己的罪行負起責任,被判刑七年半,他的辯護律師表示,刑期比他當事人預期的還輕,「他非常高興」。

判刑7年半 發願念大學

哈里斯︱摩爾逃亡過程中,無照駕駛至少五架飛機,而這些飛機最後的下場多是墜毀在空地。然而飛行的經驗讓他重獲希望,他表示,未來入監服刑時,將會利用時間讀書,準備申請大學,希望能取得航太工程的學位。

人生太傳奇 粉絲架網站

赤腳大盜二十歲不到的年紀,加上他大膽的犯案行徑,讓不少人把他當成英雄,甚至替他架設粉絲網站。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獎名劇作家布雷克也和他簽約寫劇本,福斯電影公司以一百三十萬美元買下版權,哈里斯︱摩爾因認罪協議拿不到半毛錢,這些錢將會用於賠償被竊的受害者。



◆ 山西辦校 郭董:全e化不用紙

中央社 2011.12.18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祖籍地山西晉城出資成立的9年一貫制學校「愛物學校」,今天動工。陸媒報導,郭台銘將比照美國矽谷標準,將學校打造成世界第1所完全電子教學的「無紙」學校。

中新社報導,郭台銘共投入人民幣3000萬元(新台幣1.44億元)成立這所學校。

報導引述郭台銘發表的談話全文指出:「我們今天捐3000萬元人民幣,要蓋一個先進一流的學校,與此同時,這個學校將來全部電腦化教育,全部設備我來捐。」

郭台銘說,「我將比照美國矽谷的標準,所有的網絡(路)教育、視頻教育、電腦教育,不用一張紙,打造世界第一個標準的完全電子教學的學校。」

報導指出,晉城「愛物學校」屬小學、初中9年一貫制學校,每個年級設有6班,計劃學生人數為2500餘人,校園總面積60畝(4公頃),總建築面積2.2萬平方公尺。

晉城市長王清憲對此表示,郭台銘捐建學校是對晉城未來人的關懷,且每次回到家鄉,郭台銘都為故鄉民眾帶來驚喜,「郭台銘」已經成為晉城人的一張「名片」(意指正面形象的象徵)。

報導說,郭台銘於2001年6月16日向晉城捐出2350萬元,資助發展交通、教育等建設;之後向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各捐贈獎學金500萬元,並向山西大學網路中心、山西省殘疾人康復中心及省內貧困乾旱地區,各捐贈200萬元。

2003年10月,郭台銘在山西投資10億美元,設立富士康科技工業園區,成為山西最大的台商投資案。

fsj 提到...

13歲女生 養肥「小豬」捐家扶

【聯合報╱記者李蕙君/台東報導】2011.12.19

台東市13歲女孩林蕙庭,長期以來接受台東家扶中心資助,她生重病的父親鼓勵她憑己之力回饋社會;1年來,林蕙庭默默「養」撲滿小豬,昨天到家扶中心將它交給社工人員,希望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哇,這隻『豬』很重喔。」台東家扶中心人員從林蕙庭手中捧過小豬撲滿,雖然小豬還沒存滿,還是很有份量;統計後有1243元。輔導林家的社工員李建弘說,一般女孩會透過存款達成物質需求,家貧的林蕙庭卻寧可存款捐助他人。

李建弘說,林父是「漸凍人」,近1年來四肢退化到無法行動、長期臥床,但能言語,對子女教育要求嚴格,希望女兒學會獨立自主、自我照顧;林蕙庭和小她1歲的妹妹林蕙萱,未讓父親失望,十分孝順、懂事,生活以照顧父親為主,即使休假也很少外出。

從小父母離異的蕙庭身為大姊,有身兼母職的責任;她說,雖然平常零用不多,但父親鼓勵她即使家貧,也能透過各種方式幫助她人,她便到大賣場買了1隻小豬撲滿,1年來,只要身邊有多餘的零錢就投入小豬內;今年耶誕節,她決定把小豬捐出來,幫助其他弱勢過溫暖冬季。

fsj 提到...

全球十億飢民 巴信德省最嚴重

中央社 2011.12.20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指出,全球今年有近10億人每晚餓著肚子上床,其中又以連續兩年遭水患肆虐的巴基斯坦信德省情況最嚴重,希望國際社會伸出援手。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nternational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Societies,IFRC)駐巴基斯坦代表處地區代表比厄納斯塔德(Karen H. Bjornestad)昨天在伊斯蘭馬巴德公布「2011年IFRC世界災難報告」說,饑餓和營養不良的危機日增,全球今年有近10億人每晚餓著肚子上床。

她表示,其中巴國水患災區高度營養不良的情況,已成當下全球最具挑戰的人道問題之一。尤其接連兩年遭水患肆虐的信德(Sindh)省北部和南部,急性營養不良的人口比率分別達到22.9%、21.2%,比例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WHO)所訂的15%危急門檻。

2010年水患使巴國2000萬人成為災民,由於災區逾7成農產毀於一旦,隨之而來的缺糧危機使當地情況雪上加霜,赤貧、缺糧、疫情、衛生問題,在在棘手。其中又以營養不良和嬰兒餵養的問題為最。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指出,接連兩年遭水患肆虐,災區目前仍有7萬2000人被安置在緊急收容中心的臨時帳棚內,糧食和醫療照護嚴重缺乏。

由於目前針對巴國水患的1060萬瑞士法郎(約1131萬6000美元)募款,僅足以支應47%的災後復原工作所需,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緊急呼籲國際社會伸出援手。



◆ 晨光之家募食物 餵飽肚子與心靈

【聯合報╱記者李蕙君/台東報導】2011.12.20

基督教台東縣晨光之家協會「食物銀行」,長期透過網友協助募集食物,捐助弱勢者、急難家庭,藉由這些食物,社工進而擴大關懷層面。創辦人潘符蒂娜說,「不只顧到受助者的肚子,也充實他們的心靈,不讓悲劇發生。」

晨光之家開辦食物銀行,去年捐助了12個長期性受助的家庭,及其他短期急難家庭,今年則有22個家庭受助,創辦人潘符蒂娜到各國中演講兩性教育課程時,也更進一步把救助範圍擴充到貧困學生家庭。

潘符蒂娜說:「我們不收錢,只要食物」,透過食物溫暖弱勢的肚子,再給予他們更多生活及心靈上的協助,「我們發現,這樣的幫助是有效果的。」

她說,受助家庭多數是申請低收入戶資格未過,但經訪查確實需要幫助的家庭,包括單親、清寒隔代教養、身心障礙女性、未婚大小媽媽等。

每個月「食物銀行」透過網路,發送不同階段所需求的食物訊息,長期透過網友協助宣傳給各界善心人士,才能走到今日;最近就需要沖泡式營養品、沙拉油、醬油及沙茶醬、食品罐頭、八寶粥及花生湯、麵條類、包裝米、甜鹹餅乾等。

不過,有時也會收到令人驚喜的食品。潘符蒂娜說,最近就有網友送來一般弱勢家庭買不起的龍眼乾,這名善心網友特別強調:「要給這些家庭在冬天補一補。」



◆ 回收3000本舊書 7旬翁住書屋13年

【世界日報╱廣州20日電】2011.12.20

每逢趕集的墟日,廣東羅定市分界鎮就擠滿了小販和前來挑選貨物的村民們,年過七旬的老人張洪球穿著一件單薄而破舊的短袖衫坐在他的雜貨檔前。張洪球在這間租來的瓦房裡已獨自居住13年。日夜陪伴著他的,是從廢品站回收的3000本舊書。在這偏遠小鎮,買書的人不多,大多是來免費看書。「賣不賣得出去沒關係,只要有人看,有人租,我就會把它做下去,直到做不動了為止。」老人說。

南方農村報報導,推開舊書屋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五個堆滿了舊書的書架。穿過這些書架和一堆破舊的鍋碗瓢盆,另一間空曠的雜物房便是老人就寢的地方。張洪球1998年租下這間靠近集市的瓦房,以賣土特產和小商品為生。據鎮上的老人稱,這間瓦房是張姓家族的祠堂,已有二、三百年歷史。

由於喜歡讀書看報,張洪球經常扛著麻袋到附近鎮上的廢品站「淘」舊書。「有時候買兩三本,要是碰上好書了,一次能往回搬上二、三十斤。」張洪球說。隨著舊書越買越多,他索性開起了這間舊書屋,而這一開就是13年。

舊書屋裡的書籍五花八門,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版的小說「三國演義」到眼下熱銷的漫畫「火影忍者」都能找到。



◆ 彰化「社福高鐵」 一站服務到底

【聯合晚報╱記者劉明岩/彰化報導】2011.12.20

彰化縣政府全國首創「一張證‧一窗口‧一站到底服務」跨機關資源整合系統,今天由縣長卓伯源宣布啟動「社福高鐵」列車,將從明年2月1日起,民眾只要憑一張身分證或自然人憑證,由各公所、戶所或村里幹事任一服務窗口,提供便捷、快速,更貼心而即時的社福服務。

偏遠的芳苑鄉、線西鄉、福興鄉及人口稠密的彰化市,將提早一個月在101年1月1日上線試辦。

卓伯源表示,縣政府透過這項跨機關資源整合服務系統,快速將社會福利送達縣民手中,民眾在辦理社會福利申請時,不需再檢附戶籍或財稅資料,還可快速得知審核結果提早領到社會福利補助。

縣政府計畫處指出,未來將提供12項社會福利業務進行線上申辦,藉由戶政、社政、財稅、主計撥款及公文管理等行政作業流程的整合,進行社會福利線上申辦,從民眾提出申請至完成審核撥款,整個過程皆由系統自動整合、通知,真正做到跨機關線上申辦,一站辦到底。

fsj 提到...

梅開7度 士官長娶回元配

老少戀「有頭有尾」

自由 2011.12.21

〔記者陳賢義/台東報導〕台東金峰鄉排灣族王姓婦人,17歲嫁給老士官長,生有1女,婚後5年因個性不合而離異,沒想到39年後,因女兒牽線而於去年再嫁給前後6度失婚的前老公,親友打趣指她「從元配變成第7任妻子」,樂觀的王婦不以為意,還幽默地說「這叫有頭有尾啦」,並且有情有義地照顧老伴,直到他日前病逝,留下一段佳話。

老士官長的第6任妻子是中國籍,在他病倒後就跑回中國,士官長氣得提告離婚,王婦是在他孤苦病老的時候對他伸出援手;而士官長往生後,遺留400多萬的士官遺族撫慰金,理所當然由王婦繼承,先前虧她的親友知悉,評斷她是「好心有好心報!」

王婦現年已62歲,她17歲時認識當時已40多歲的士官長,交往1年多就結婚,這段老少配姻緣維持5年,就因個性不合結束。

王婦說,她22歲離婚後就未再嫁人,憑勞力打零工,獨力扶養女兒,母女相依為命。事隔39年,去年她得知前夫後來又結了5次婚,但都離婚收場,且膝下猶虛,無人照料,加上高齡超過80歲,健康亮紅燈。王婦於是在女兒牽線下,再嫁給前夫,未料造化弄人,僅1年的光景,老公就病逝。王婦不免怨嘆,前次婚姻只有5年,這回更短,才1年多就成了寡婦。

第6任妻 見他生病就跑

但樂觀的王婦也調侃老公「生性風流」,娶妻對象符合族群融合,不但多元還兩岸通吃,「他真的很厲害,跟我離婚後,接續娶了5個女人,第1個也是原住民,第2個是客家人,第3個是白浪(漢人);最後2個是中國妻,但1個紅杏出牆,另1個在我老公4年前患糖尿、中風而病倒後,就棄而不顧滯留中國,老公憤而提告離婚,獲法官判准。」

老士官長梅開7度豐富情史,在他病逝後劃下休止符,但王婦的有情有義,在鄰里傳為美談,親友稱許她對老公不離不棄。

fsj 提到...

沒錢走絕路 欠債父掐死女兒後跳橋亡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5/6799671.shtml

【聯合報╱記者張祐齊、游明煌/新北市報導】2011.12.23

張姓男子因經濟狀況欠佳,又無力獨自照顧患有小胖威利症及智能障礙的九歲女兒,本月十九日涉嫌殺害女兒後從碧潭吊橋跳下身亡,女兒遺體昨被尋獲,檢警發現,張姓女童曾是一部探討小胖威利症紀錄片的女主角,如今卻成冰冷遺體,祖父母當場痛哭失聲。

警方調查,原本是計程車司機的張姓男子(卅七歲)和大陸籍妻子結婚十餘年,有一女一子,罹患中度智障且有小胖威利症的為長女,尚有一個五歲的兒子,交由住在新店父母親帶。

張男發現妻子一再將他積蓄借走,謊稱要到大陸投資,其實卻將錢給大陸男友,一年多前兩人離婚,小孩監護權歸男方;張男自此抑鬱寡歡,也罹患輕度憂鬱症。

張後來沒開計程車,加上本就讀一般小學的女兒有適應問題,於是把車子賣掉換成廂型車,與女兒一起到花蓮賣機油,女兒也轉到花蓮一所啟智學校就讀,最近父女缺錢付房租,兩人甚至以車為家。

張在遺書中形容自己「人財兩失」,積欠的一百廿多萬債務根本無力償還;加上每個月需照顧女兒八天,「哪有一家公司會雇用月休八日的員工?」如改作小本生意又需要資金,為了不拖累家人,乾脆將女兒一起帶走。

張姓男子本月十六日接走女兒,因女兒十九日未到校,校方打給張,張謊稱蘇花公路坍崩,無法回來。十九日深夜,張疑先殺害女兒,隔天清晨四時許在碧潭吊橋往下跳,不是瞄準水潭,而是對準水泥地,全身多處骨折慘死。

新店警分局接獲報案協尋,昨天下午三時半,在吊橋旁捷運總站後方公車亭人行道上,發現死者的廂型車,女童陳屍車內。

給自己一個機會,有問題請打安心專線○八○○七八八九九五。

※ 相關報導:

* 父攜女自殺/童言想見媽!哪怕一次都好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5/6799674.shtml

「好想再見到媽媽,哪怕只有一次都好!」某大學廣電系學生去年以張姓女童為主角,拍攝一部探討小胖威利症的紀錄片,片中張姓女童無法克制食慾,思念大陸籍媽媽,令人鼻酸。該大學的黃姓講師昨天聽到噩耗時,不敢相信。她說,去年拍片時,導演常來找她討論拍片事宜,聊到拍片時難打開女童和爸爸的心防,不過和小女孩的相處大致順利,沒想到事隔一年竟發生憾事,感到心痛。



◆ 閱報秘書/小胖威利症

【聯合報╱記者游明煌】2011.12.23

小胖威利症屬於罕見的基因遺傳疾病,患者本身無法控制食慾,常會感覺吃不飽,吃了還想再吃,容易導致過度肥胖,且易出現阻塞性呼吸、血糖過高及心臟方面問題,如果沒有好好控制,甚至有猝死之虞。

據統計,小胖威利症國內發生率約為兩到四萬分之一,來自遺傳,導致神經病變;多半無法控制口腹之慾,家人又常常誤以為正在成長,多吃點沒關係,未加以節制,就導致肥胖。



◆ 低溫12度 官員裹厚衣// 女童薄衣短裙迎賓 挨凍1小時

昨冬至 首波寒流跟著來

自由 2011.12.23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今年入冬首波寒流昨天趁著冬至節氣南下,全台各地都感受逼人寒意,面對十二、三度的低溫,八名小學女生卻僅著短袖、短裙站在寒風中迎賓,至少挨凍一小時!

這個畫面昨天上午出現在新竹縣關西國小操場,「中日少棒交流賽」開幕式上,新竹縣長邱鏡淳等來賓個個穿著厚重的保暖衣物,有人還戴毛帽和圍巾禦寒,完全沒有注意到站在他們面前的舉牌女童,個個冷到臉上表情扭曲。邱鏡淳事後表示,他當時真的沒注意到,如今回想起來,真的「應該檢討」。

這場「中日少棒交流賽」源起於新竹縣中山國小棒球隊今年八月赴日,與宮崎縣的都城A、都城B、都城C及北諸四支少棒隊切磋球技,日方日前回訪,我方派出關西、大同、上館、中山四所小學的棒球選手應戰,昨起兩天,分別在關西和中山兩國小進行。

冷到快哭了 縣長沒注意

交流賽的開幕式在上午九點舉行,當時室外溫度僅十二、三度,空曠的操場上,陣陣冷風迎面襲來,負責替參賽隊伍舉牌的八位女童,更是首當其衝,連站著都覺得吃力,八人中只有兩人即時穿上褲襪保暖,其他人的手、腿直接裸露在冷空氣中。個個左顧右盼,只盼來賓致詞早點結束;有人甚至緊皺著眉,看似快哭了。排在她們後方的棒球小將們也受不了寒意,直接就在操場上互相擁抱取暖,或拚命搓大腿、蹲跳驅寒。

有民眾曾建議校方是否能讓女童穿上外套,沒想到一名女老師卻隨口應了一句「鄉下的小孩比較勇壯」;八名女童就這樣在寒天中站立快一小時,直到約九點五十分,終於陽光浮現,感覺才稍稍回暖。

關西校長:來不及處理

六年級張姓女同學說,老師前一天有叮嚀她們,可在上衣裡面多穿一件長袖,但為了整齊,她們決定不穿長袖,且在貴賓出現後,才脫掉外套。

關西國小校長朱勝泉說,原以為開幕式會在室內進行,且頂多半個小時就結束,不料昨天雨停移師戶外,他雖然注意到小朋友瑟縮、強忍著不要發抖的身體反應,但已來不及處理,事後緊急給八名女童喝熱湯暖身,以後會特別注意。

一名張姓來賓說,新竹縣境內最近中小學都在辦運動會,類似的場景屢見不鮮,經常可看到孩子衣著單薄站在寒風中,一站就是半小時或四十分鐘。

fsj 提到...

台版潛水鐘與蝴蝶 罕病少女用眼球寫書

【聯合報╱記者李奕昕/台中報導】2011.12.24

十六歲泰雅族少女莊品瑄患罕見疾病全身癱瘓,她夢想出書鼓勵世人珍惜生命,無奈病情惡化連筆都握不住,最近透過眼動控制系統著手寫書,情節宛如台版「潛水鐘與蝴蝶」。

患有閉鎖症候群的已故法國雜誌總編輯,生前靠著眼球移動寫下全球暢銷書籍「潛水鐘與蝴蝶」,動人故事改編成電影,相似情節也在台灣上演。

就讀台中女中的莊品瑄,去年十一月忽然腹瀉、劇烈頭痛、四肢無力,跑遍各大醫院均查不出病因,只診斷疑似「粒腺體腦肌肉病變」,她多次接受換血、施打免疫求蛋白等治療,病情仍逐漸惡化。

醫師束手無策,她被迫休學在家,今年七月彈完最後一次心愛的鋼琴,終究抵擋不住病魔癱瘓坐上輪椅,現在幾乎無法開口說話,靠家人餵食維持生命,曾發誓「爬都要爬回去學校」,如今心願難了。

她的母親辭去國小教師工作照顧,全家經濟仰賴警察父親,因找不到病因無法申請重大傷病卡,家裡被每月龐大醫藥費壓得喘不過氣。莊母說,「她的人生正要開花,為什麼要懲罰她?」

莊家是虔誠天主教徒,有一晚,莊品瑄夢見聖母馬利亞溫柔幫她包紮傷口,自幼愛閱讀的她發願寫書;上周父母租了一台眼動控制系統,透過紅外線偵測眼球移動,在螢幕上以注音拼字,助愛女圓夢。

莊品瑄很快就上手,且愛不釋「眼」,莊母說,過程全由眼球視線帶動,每分鐘只能打四至五個字,女兒不厭其煩。可惜這套儀器要價廿萬元,實在負擔不起,但女兒很喜歡,希望有機會幫廠商擔任代言人,可以獲得贊助。

莊品瑄的書名暫訂「天使的擁抱」,目前書本完成三分之一,內容是秘密,連家人都不能偷看。她透過螢幕跟記者說,「希望表達一個被選上的人,在這段旅程最深沉的感受!」

莊品瑄說,她已經走出悲傷,新年願望是「天父幫助醫師治好我」,希望外界別擔心,「我很有信心,只要幫我祈禱就夠了」。結束採訪時,她從系統的字庫選出「再見,慢走!」



◆ 伴遲緩兒長大 狗大使「麥可」退役

【聯合報╱記者孟祥傑/中和報導】2011.12.24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中和發展中心的狗大使「麥可」,10年來協助不少身心發展遲緩兒復健工作,因年事已高,即將在明年農曆春節退役;基金會昨天特別為牠舉辦感恩會,小朋友與家長們緊緊抱著「麥可」,久久不肯放手,現場充滿依依離情。

中心主任陳怜婷表示,「麥可」是天性憨厚的拉不拉多犬,出生6個月大就被選中接受狗醫生協會訓練2個月後,每周二下午都會造訪中和發展中心,與發展遲緩和身心障礙幼兒遊戲互動,一晃眼就是10個年頭,有數十名小朋友受過牠協助。

陳怜婷說,「麥可」剛到中心時,有些小朋友其實「怕怕」的,但「麥可」總是開心地搖尾巴示好,而且從不隨意吠叫,慢慢讓小朋友願意主動親近,成為最要好的朋友。

一名有嚴重語言障礙的遲緩兒,為了想要叫出「麥可」的名字,開始努力學發音,花了好幾個月時間才成功說出「麥可」2字;還有小朋友為牽著「麥可」散步,努力學習走路,甚至主動倒水給「麥可」喝,讓媽媽與社工們感動落淚。

昨天感恩會上,「麥可」仍敬業地與9名小朋友一起玩找骨頭遊戲;小朋友把骨頭藏起來,再由「麥可」靠著靈敏嗅覺從小朋友身上找出。

找到骨頭的「麥可」,先靜靜吃掉小朋友手上的餅乾,冷不防親密舔起小朋友的臉蛋,讓孩子們又驚又喜。

陳怜婷昨天也頒獎給「麥可」的主人,感謝他10年來不辭辛勞帶「麥可」從事社會工作,另送給「麥可」專屬的紀念項圈,感謝牠為弱勢孩子帶來歡樂時光。

陳怜婷說,「麥可」退役後的工作,將由「小花生」接棒,繼續為弱勢孩子們服務。

fsj 提到...

行醫累到癱 台灣史懷哲:我不可能永遠帥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1.12.26

台東縣達仁鄉衛生所主任徐超斌奉獻家鄉行醫,累到中風半身癱瘓,依然只憑單手開車翻山越嶺看診,被稱為「台灣史懷哲」。來自各部落的原民朋友,以他為主角拍紀錄片「我不可能帥到永遠」,說出他不要個人光環,只盼家鄉醫療困境受重視的心聲。

「我不希望大家只把我當英雄,卻沒看到背後的滄桑與問題!」排灣族的徐超斌單手行醫的故事批露後,每次演講都有聽眾跟他說「因為有你在,達仁鄉很幸福」。然而人口逾四千的達仁鄉,僅他一位醫師,怎麼可能幸福?「我多希望部落居民能像都市人一樣受照顧」。

徐超斌指出,台東已是台灣本島醫療資源最落後的地區,但台東所有醫療資源還集中在台東市,獨獨從台東市到屏東楓港間的一百公里,一家醫院也沒有,「這是全台最被冷落的角落」。他呼籲應在這裡建南迴醫院,以免許多人因送醫路遙,病情加重甚至不治。

「我們一樣有繳健保費,總計也繳了上億,但享有的資源有否幾千萬?」徐超斌感嘆,健保一直叫窮,是因為都市人利用得太多,醫院多得選不完;但他放棄大醫院高薪回鄉服務後,等了七、八年都沒等到醫院,連急診專科醫師數也遠不及其他地方:全台平均十萬人有五位急診專科醫師,台東二十三萬人僅三位。

該片副導演陳美齡是卑南族,台東出生、現也回鄉服務,深知當地醫療資源缺乏狀況,在參與「原住民新聞及紀錄片人才培訓課程」時提出拍片構想。團隊其他成員大家有志一同:「超人醫師」徐超斌是很棒,但醫療結構的缺口,不能只靠他的個人神話遮掩。

在片中,不論徐超斌開車、看診、寫病歷,鏡頭都不時停在他癱在腿上的左手,那是徐超斌五年前過勞中風所造成。徐超斌說:「也許我這輩子都無法完成南迴醫院,但我若不做,根本不可能發生,只要後面有人接手就好。因為我不可能帥到永遠嘛!」



◆ 帥醫生轟醫療給付制度 「誰要當救命醫師」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1.12.26

上月起,陽明醫學院每月派兩名醫學院學生到台東向徐超斌實習,至今已四人。徐超斌說,他無法教給他們很好的醫術,但可以教「態度」:「我想給醫學院學生不一樣的觀點:怎樣將心比心對病人?只希望他們將來當了醫師,記得回來幫幫我。」

徐超斌說,他有很多夢,包括建南迴醫院、甚至原住民醫院,研究為何原住民容易得某些疾病。但最遠大的,其實是檢視台灣醫療給付的制度問題,否則就算如願建了醫院,也沒醫師會來。

「整個醫療制度最關鍵的,不是醫院設備、藥品護士,是醫師!」不少新世代醫師不再願意學如何救命,只想學整形美容,徐超斌認為,現行醫療給付制度是原因之一:救命手術和整形美容手術給付相同,但後者風險低,又可收取其他費用。

徐超斌認為,要讓更多醫師願來偏遠地區服務,首先須保障每月底薪,再來須讓醫療給付加成,才能保障服務熱情更久遠。他坦言,要再等部落出一位原住民醫師回來服務,恐須等二、三十年;但醫學院學生年年有,「一百人中,只要有一人被我影響,我就成功了。」

中風前彈得一手好吉他的徐超斌,在片中只能唱,不忘調侃別人「吉他彈太爛了,可惜我的左手不能撥弦。」但他真正在乎的,其實只是台東縣醫療問題,「如果南迴醫院蓋好,台東太麻里以南四個鄉鎮共一萬八千多名居民都可受惠。」不過蓋醫院、找醫師談何容易,「希望有更多人跟我一起帥!」



◆ 首位原民西醫 南志信史料展

【聯合報╱記者羅紹平/台東報導】2011.12.26

已故國內原住民首位西醫南志信史料特展,即日起至明年1月29日止,在台東縣立原住民會館展出,南志信橫跨清末、日治與國民政府遷台,曾赴南京參與中華民國制憲;他不僅見證台灣歷經各政權的重要歷史脈絡,更彰顯原住民,尤其卑南族人在台灣民主化的貢獻。

卑南族巴布麓部落文史工作者,也是策展人林娜鈴表示,南志信史料特展是配合「2012卑南族聯合年祭」系列活動之一,明年卑南族聯合年祭由台東巴布麓部落承辦,部落族人期望藉由回顧南志信一生,讓外界了解原住民卑南族與整個時代的對話。

南志信生於1886年,歿於1958年,享壽72歲,這次特展展出史料都是南志信子女南天爵等人提供,包括南志信早年行醫的手術醫療用具、日記、照片、1枝已故總統蔣中正所賜的手杖、生前畫像等。

南志信是日治時期首位原住民醫師,也是當年台灣原住民社會少見的高級知識分子,民國36年獲選中華民國制憲代表,也擔任過台灣省前省府委員、前省府顧問,他一生致力爭取原住民權益;也曾大力促成私立高雄醫學大學開辦兩期「台灣省山地醫師醫學專修科班」,培育原住民醫療人才。

林娜鈴指出,籌辦特展目的在藉由回顧卑南族近代歷史代表性人物,讓社會了解原住民對台灣民主化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