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1

打造國家級表演藝術品牌

◆ 藝術外一章-打造國家級表演藝術品牌 邁出一步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101900525.html

【朱宗慶】2012-10-19 中國時報

日前,《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草案在立法院聯席委員會初審通過。與會的委員們在審查過程中提出很多意見與提醒,但最後都尊重藝術專業的需求;文化部看來也做足了功課,充分地表達藝文界的期待,極力爭取支持。在立委們與文化部的共同努力下,當日的審議結果,甚至更進一步的確立了藝術總監專業經營的精神,打造一個真正符合專業劇場發展所需的組織法例。

該中心設置條例草案的初審通過,其實非常不容易。在基準法《行政法人法》未能全盤關照各類組織需求的情況下,包括現在的國家兩廳院、預計於明年營運的衛武營國家兩廳院,都得以藉由這個法案的立法,掙脫基準法的束縛,落實各場館的專業經營,由藝術總監帶領專業團隊,負責各場館營運及管理業務之執行。而由各領域專家所組成的董事會,除負起選任藝術總監、核定方向、審議把關、排解困難、經費籌募等重要任務外,並協助各場館發展出不同特色,使彼此間形成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以建構出具國際水準的專業場館。

在這次的法案審議過程中,有幾項突破《行政法人法》框架的重點。除了確立藝術總監的專業定位外,未來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將採行無給職董事的方式。董事會與藝術總監間透過明確職責分工,相互合作,以避免上對下之權力結構關係。董事會則受文化部委託督管該中心,扮演好審議、把關之角色。如此一來,將可避免董事長或董事個人干預或涉入場館運作,造成球員兼裁判之不當情形,確保藝術總監制之落實。然而,為因應董事會督管多個場館之會務運作所需,未來或可於董事會內部設置專職幕僚長及行政人員,辦理相關會務、對董事會負責。

遺憾的是,在董監事遴選的相關條文中,加入「原住民、客家及場館所在地區域之代表,應至少各有一人」的席次規定,另外通過了董事會人選「南部地區之代表應有五分之一以上」的附帶決議。這樣的制度設計,似乎意味著藝術文化也難以逃脫種族、地域或政治權力衡平的思維。

值得思考的是,一旦這樣的規定入法後,董事的選任難以全然以專業來考量,例如:長久在當地耕耘或專研相關領域的專家,設籍於他區,是否就不具代表性?事實上,董事會選任各場館的藝術總監時,定當兼顧不同地域發展需求,更何況各場館所設置的各類委員會,也將會考量當地藝文生態等整體因素。而董事會負責的是營運大方針的審議,法條本已就專業屬性,配置不同的董事來源,若再將族群、地域因素加入,董事會的組成及運作恐將困難重重。

由於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採用一法人多館所模式,並不排除未來會有更多新場館的加入。回歸到藝術專業營運的角度來看,董事會應該要能適當發揮各項功能,包括:促進不同場館間彼此支援、合作、增加能量、降低成本,以擴大影響力,形成生命共同體。因此,法制設計上應該要用更超然、更具高度的格局與態度來面對,使董事會組織與功能單純透明,使董事會選任的各場館藝術總監得以全力發揮專長,進而蔚成並展現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國際競爭力,否則殊為可惜。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未來,在這次的設置條例通過初審後,已步出一個開端,後續完成設置條例立法後,文化部若仍能秉持以專業為核心,從董事會的組成、功能與角色定位等方面來著手做最適切的規畫;政府組改會若能組成專案推動小組全力協助行政法人排除困難、進行跨部會溝通與協調,都將會是打造國家級的表演藝術品牌,確保「將文化力整合為國力」的最大關鍵。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校長)

※ 相關報導:

* 新北人口最多 舞台最小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19/today-taipei6.htm

台灣影人協會明天(廿日)晚上七點在新北市政府多功能集會堂舉辦「聽咱的歌.看咱的影」經典電視電影演唱會,資深藝人周遊昨天出席記者會,忍不住抱怨新北市的演出空間太小,她說:「人口最多的縣市,結果舞台最小。」

* 台灣文博會登場 被評像個「雜貨鋪」
http://www.udn.com/2012/10/19/NEWS/NATIONAL/NATS1/7440330.shtml

二○一二台灣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昨天開幕。雖已是第三年舉辦,但卻被外界批評定位不鮮明、「像小雜貨鋪、亂糟糟」。外界建議應由民間接手;文化部長龍應台表示,將在本屆台灣文博會結束後,進行全盤評估。

* 台灣文創聯盟 前進大陸布局
http://www.udn.com/2012/10/19/NEWS/NATIONAL/NATS1/7440319.shtml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榮譽會長、台師大前副校長林磐聳表示,台灣文創聯盟最近由將近卅家廠商發起,目前已吸引了一百多家文創業者加入。



◆ 文薈獎身障迎陽光 他們都是蒲公英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442429.shtml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台北報導】2012.10.20

文化部昨天舉辦「文薈獎」頒獎典禮,四十六名身心障礙得獎者齊聚一堂,藉由文字創作,表達對生命、地球的熱愛。文化部長龍應台勉勵得獎者,效法蒲公英精神,即使在夾縫中求生存,也要勇敢活出生命、迎向陽光。

第十一屆全國身心障礙者文藝競賽「文薈獎」,今年以「熱愛生命,守護地球」為主題,共有七百九十六件作品參加徵選,創歷年新高。

古亭國中三年級吳韋諒自幼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他以「用愛、行動守護地球」為題,用生活實例描述自家社區的停車場改用LED燈,可減少近四萬公斤的排碳量。吳爸爸說,兒子四肢無力、行動不便,求學路比一般學生苦,但很爭氣,昨天上午才榮獲教育局「奮發向上獎」,下午又獲文化部「文薈獎」。

吳韋諒說,他沒補習,在學校維持前三名,明年可望申請上建中;雖然羨慕同學可跑跳,但也常幻想自己在宇宙中自由自在,「未來想成為天體物理學家或醫生,研發新藥治療好罹患罕病小朋友」。

五常國中二年級周政廷,罹患軟骨不全症,身高僅一百廿七公分,常被誤認為國小二年級。周母王如綺表示,兒子須靠打生長激素「長高」,加上罕病造成中度視障,即使戴上特殊眼鏡,雙眼視力也僅剩零點三,但成績仍名列前茅,是同學心目中的「小巨人」。

另一名曾獲總統教育獎、上書總統馬英九爭取無障礙空間的罕病兒陳婉坪,因罹患「線狀體肌肉病變」,曾一度靠呼吸器維生;但她憑著驚人意志力克服身體障礙,即使不能微笑,仍以溝通筆、iPad與外界溝通,甚至到全台學校及監獄演講。



◆ 1冊1筆畫獄所 600故事…他停不了
http://www.udn.com/2012/10/19/NEWS/READING/REA8/7440376.shtml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市報導】2012.10.19

受刑人入監填基本資料,宜蘭監獄一名雜役問受刑人:你緊急聯絡人寫誰?結婚了嗎?…有…那寫你老婆好了,受刑人回說「被我勒死了」;宜監管理員林文蔚用鋼筆畫下監所種種故事,在新竹市綠水街「文創走廊」展出。

擔任監所管理員十三年的林文蔚,三年前開始,用一本小記事本、一支老鋼筆,將他在獄中所見描繪下來,累積六百多張作品展出。他說,獄所人生,是生命的縮影,希望透過圖像,感動一些人。

學電子的林文蔚,曾當洗腎機、電腦維修工、倉管,雖然喜歡畫,但沒機會學,十三年前通過司法特考,分發台東縣內的泰源監獄,十年前轉調宜蘭監獄迄今。

看盡監所人生,他原想寫日記,覺得繁瑣,決定以畫當日記;第一張畫是分配到隔離舍房,監看重刑犯詹龍欄,當時詹正在跑步,心有所感畫下來,「到現在已停不了…」

「畫畫是我的日記」,今年七月他寫道,「阿年妹妹為收容人自殘的雙手和下巴換好藥、做完體檢,醫生診後問他:「還有問題嗎?」「有…」他無力地說:「我想死」。

「監獄就是江湖縮影。」他說,見過一名老人出監沒有人接,坐在樹下痛哭,不久路倒,一名年輕人經過幫忙處理,「人間冷暖,真是強烈對比」。

林文蔚個展「囚The Prison」都是生活點滴,對台灣獄政也有所感,「盼透過作品,讓更多人了解獄政管理,也給人啟發」。

※ 相關報導:

台北雙年展 挖掘歷史「怪獸」

14 則留言:

fsj 提到...

文博會遺憾/一人文創 獨奏都困難

【聯合報╱張平沼/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台北市)】2012.10.21

以「交響」為主題的第三屆國際文創產業博覽會十八日揭幕,做為承辦單位,在徵選過程中,我特別注意「一人文創」的現象。

此次入選參展作品,不乏在文創業卓然有成的公司,以成功的品牌經營與形象包裝,精心設計而入選;但也有不少個人或夫妻檔、手足檔的作品,能把充滿台灣泥土氣息的產品,提升到文創層次,卻因缺乏量產和行銷的經營理念,評選單位不得不割愛。

一人文創,讓人心疼之處,不在一次博覽會之能否入選,而在於台灣各個角落有不少有志於從事創作的老中青年,本可組成一支陣容整齊的文創產業「交響樂團」,卻因缺乏更完整而有力的輔導機制,連獨奏都有困難。

台灣產業以高科技為主流,但現在兩兆雙星中,兩兆之一的半導體,已高度成熟;另一兆面板雖還有空間,生產過剩卻讓業者慘賠;雙星的發展,只能說還在匍匐前進。文創產業,就扎根在眾多文創人才的手腦上,所需資金也不像其他產業,動輒上億、甚至十億、百億。政府的輔導,相對上不那麼吃力。

政府應設置平台,讓全台各地有志文創的人才各展所能;優秀作品則提供優惠貸款輔導量產,委專家輔導行銷。生活就是文化,文創基本上與大眾生活相結合,只要產品具有感人文化特質,進入市場並不困難。

當然,台灣幅員不大,市場確實有限。政府應著力輔導進入中國和國際市場。文創博覽會提供了兩岸文創業者相互觀摩的平台,我的觀察,未來文創的發展,台灣的創意和中國的市場,有很大的合作空間;而協助文創工作者和文創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是政府應努力的方向。

南韓電視劇「大長今」,因南韓幾個人的創意和政府的大力輔導,創造了幾百億美金的產值,說明創意的可貴和輔導的必要。

一人文創,有可能成為文創交響樂團的尖兵,絕不可虛耗浪費。

※ 相關報導:

* 欠口碑加持 新劇面臨票房考驗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444314.shtml

口碑舞台劇不需要太多宣傳就熱賣,藝文團體也不斷加演創造話題,不過要推動新劇的票房就不容易。全民大劇團年底推出《短波》,目前僅售出四成的票券;屏風表演班去年的《王國密碼》票房不如預期,還刪減場次,為了因應市場的變化,必須加強與網友、觀眾互動,才能累積票房。

* 小巨蛋開唱 低頻共振擾鄰無「法」管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21/today-taipei5.htm

台北市議員陳孋輝昨天指出,據民眾反映,住家鄰近小巨蛋,只要舉辦演唱會,音效加歌迷站起來歌唱跳動,住家大樓隨即搖晃,以透明水壺做試驗,水面會持續波動,魚缸也是如此。市府坦承,低頻振動無法可管。



◆ 德國紅點設計獎 我學生奪全球首獎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19470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2012/10/20

台灣學生創意在國際大放光芒,德國紅點設計獎(red dot)設計概念獎(design concept)昨晚在新加坡頒獎,台科大研究所學生黃品甄與黃新雅以「漂浮式緊急通訊盒」奪得最高榮譽「紅點之星Luminary」;從三千六百多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這也是台灣首次拿下此獎項的第一名。

德國紅點設計獎分成產品設計、傳達設計與設計概念獎等幾類,每年約吸引全球一萬六千多件作品參賽。今年設計概念獎有五十六國、超過三千六百多件作品參賽,全球有兩百六十三件獲獎,其中還有四十六件再奪「best of the best」,台灣學生有六件。

北科大「積少成多」與台科大的「漂浮式緊急通訊盒」更雙雙擠進前三名,昨天在新加坡角逐最高榮譽「紅點之星Luminary」,結果「漂浮式緊急通訊盒」拿下第一名。

黃品甄與黃新雅兩人對於獲得紅點之星非常高興,黃品甄六月已經畢業,黃新雅正在荷蘭當交換生,特別趕到新加坡領獎。

黃品甄說,漂浮式緊急通訊盒是一個可拋式的行動基地台,不受任何地形限制就可運送到災區現場,有電波和電力轉換裝置,可以收發訊息,協助救難人員即時救援與通報,災區民眾也可向親子報平安。

黃新雅說,設計漂浮式通訊盒的靈感來自於台灣近幾年災難很多,因此想到可利用漂浮式的盒子發射出去成為行動基地台,通訊盒還能利用風力發電,民眾身邊只要有通訊設備,就可以向外求救。黃品甄說,設計起源是他們對台灣社會的關懷。

教育部設計戰國策人才培育計畫主持人、台師大前副校長林盤聳指出,紅點是全世界四大設計獎之一,每年都有上萬件作品參賽,能得到第一名,顯示學生「很棒」,非常值得鼓勵。



◆ 各國新銳藝術家 用雕塑反思現狀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2.10.20

二○一二年剩下不到三個月,如何總結這一年?

朱銘美術館選中的二○一二關鍵字是「自製生活」,藉著提出對既有生活機制與面貌重啟想像的藝術計畫。該館年度主題展「二○一二關鍵字─自製生活」今起登場。來自瑞士、荷蘭、韓國及台灣共十一組當代新銳藝術家透過「當代雕塑」對社會進行批判與反思。

來自瑞士的Com & Com帶著大樹環遊世界,展現文化的交流與混合,如何擴張樹木原有的身分意涵。創作靈感源自瑞士阿彭策爾地區古老的民俗,當地人在每年冬天砍伐最後一棵杉樹後,帶著大樹在村莊裡遊行,最後將它拍賣售出。二○一一年Com&Com買下杉樹,帶著它環遊世界,並與民間藝術結合,進行各種形式的對話。

「如果你的國家只剩下一千人」,而人口不足無法顧及所有大眾服務系統,你會先捨去些什麼?藝術家陳小雜提出可取消的系統含:藝術、教育、醫療、法律、警察、自來水、電力、石油、燃料、冷凍技術、電力運輸系統、傳播媒介…,讓觀者自行排出心中的順序,藉此探測人民的終極需求。

張永達去年在日本駐村展覽時,經歷三一一地震。他將強震發生後廿四小時內所有的地震波視為音波,轉換成一種需靜心聆聽、讓人鎮靜的細微低音;再將低音連接到一片金屬板,金屬板發出些微震動,充滿禪意與詩意。

雲朵不只存在於大自然的開放空間,也可能在室內誕生。荷蘭藝術家史麥爾德運用特殊的溫溼度控制,在室內製造人為的雲朵,聚合後分解,再捕捉稍縱即逝的片刻。此展將展至明年二月十七日。

※ 相關報導:

* 這道光…讓你的生活更感光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444145.shtml

「光不僅是照明,更包含藝術與人文!」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日前帶著20名學員走訪台北信義區,從誠品信義店出發,沿途經過百貨商場林立的松高路、影城區,再從熱鬧繁華的商業區,轉進寧靜的住宅區域,終點是為四四南村,一夥人化身「光偵探」,透過「感光」計畫,體驗明暗的不同,更讓人發覺圍繞在生活周遭的光,會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 台灣協助瓜國教堂古蹟修復

中央社 2012.10.21

中華民國駐瓜地馬拉大使孫大成19日(當地時間)代表政府捐贈瓜地馬拉拉麥塞德(LaMerced)教堂古蹟修復計畫。

孫大成在捐贈典禮中致詞表示,拉麥塞德教堂為瓜國首都重要教堂,教徒眾多且虔誠信仰,為維護古蹟歷史價值及保存,特協助這所教堂的整修工程。

教廷駐瓜國大使、使節團團長蓋拉格(PaulRichard Gallagher)蒙席、瓜國前古蹟保護委員會主席安德拉德(Edmundo Andrade)及瓜國總統宗教顧問裴茲(Jorge Paiz)應邀在場觀禮,瓜國重要媒體等亦前往採訪。

拉麥塞德教堂原址於瓜國安地瓜市(Antigua),於1773年地震中毀損,1780年遷建於瓜京,建築風格獨特,混合巴洛克新古典風格之教堂,建築極具宗教建築藝術價值,為一珍貴文化資產。

教堂歷經1917年地震及歲月洗禮,教堂主祭壇、拱頂等多處毀損,樑柱亦遭白蟻蛀蟲等腐蝕,有傾倒之危險,中華民國政府基於維護歷史古蹟之文化普世價值,捐贈專款以協助教堂相關古蹟修復。



◆ 河南男子自創「瓶筆書法」獲大陸專利

【中廣新聞/葉柏毅】2012-10-20

大陸河南洛陽一名四十七歲,專門鑽研書法的男子李一浩自創所謂「瓶筆書法」,花了一年零四個月的時間,終於成功獲得專利認證。李一浩非常高興,認為得到專利,是他長期研究書法的重大鼓勵。

李一浩從九○年代開始,研究瓶筆書法,方法是「以瓶代筆」,在瓶身與瓶底,各鑽上小孔;寫字時,按壓瓶身,透過手指鬆緊,讓瓶中的墨汁,揮灑在紙張上,形成一種獨特的字體。

據瞭解,李一浩不但鍾愛書法,而且長期研究這種「瓶筆書法」,在他的辦公室裡,就擺放近千個裝墨汁的瓶子。

fsj 提到...

《鯨魚在噴水》觀點獨特 佐藤卓「設計」三宅一生 簡單吸睛

【江家華/台北報導】2012-10-22 中國時報

日本知名平面設計大師佐藤卓,曾以方便攜帶、附贈軟木塞、讓人想保存下來的瓶身設計,讓日本威士忌半年間熱銷一二○萬瓶、一賣三十年,也曾以紅藍白幾何圖形組成口腔、牙齒的識別設計,讓木糖醇口香糖暢銷十五年。新書《鯨魚在噴水》細數他卅年設計生涯的關鍵時刻,以及他對生活的細膩觀察與獨特見解。

一九五五年出生的佐藤卓,東京藝術大學研究所課程修畢,一九八四年成立個人設計事務所,跨足企業識別到產品設計各式作品,獲獎無數。他不僅曾獲平面設計師深澤直人邀請跨刀設計,也曾為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打造東京六本木區「21-21 Design Sight」的招牌,成為建築內最吸睛的焦點。

佐藤卓的設計看來雖然簡單,卻隱藏諸多細節,經常吸引消費者目光,像是二○○五年的三宅一生平面廣告製作,他將三宅一生服裝塞入便利商店的便當盒內,讓消費者產生體積小、方便攜帶的直接聯想。他在○三年設計新的酒精碳酸飲料Sukish,在鋁罐上製作立體浮雕壓花,會隨著人走動、不同觀看角度,看到鋁罐上折射的光線,直接讓消費者產生「這是什麼?」的好奇心,進而瞭解這項新產品。

「設計不是主角,它是連繫者」佐藤卓認為,設計不該只是製作物品,而是聯繫人和環境的媒介,藉由設計的力量,將產品價值與使用者連繫起來,成為一體,這才是設計的核心價值。



◆ 烏克麗麗天王 丹尼爾與原民歌手颳「台」風

【邱祖胤/專訪】2012-10-22 中國時報

六項葛萊美獎得主、來自夏威夷的烏克麗麗天王丹尼爾(Daniel Ho),正在台灣訪問,他與以莉高露、昊恩等多位台灣原住民歌手合作《吹過島嶼的風》專輯,這個月正式在美國發行,台灣原住民的美妙歌聲及旋律,透過烏克麗麗的伴奏,向國際發聲。

「許多美國朋友告訴我,他們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美妙的音樂,很驚訝台灣有這麼棒的歌手和歌謠!」丹尼爾就像個鄰家大男孩,永遠保持著靦腆的笑容,他說,台灣原住民的音樂和夏威夷、印地安音樂有共通性,卻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我希望能將這些音樂介紹給更多人認識,把台灣音樂帶上國際舞台。」

丹尼爾生於夏威夷,從小就展現音樂天份,四歲在母親的教導下接觸玩具鋼琴,八歲學手風琴,不過夏威夷的生活非常放鬆,丹尼爾謙稱「並沒有很認真在練琴」,但他幾乎一年學一項樂器,國小三年級正式接觸烏克麗麗,四年級學吉他,五年級學鋼琴,「很自然就走上音樂這條路」。

丹尼爾考上葛洛夫音樂學院,專攻作曲及錄音,畢業後更成立自己的唱片工作室,朝全方位的音樂之路邁進,「我對音樂的看法一直很開放,並不覺得非執著一項樂器不可,後來我不但學習作曲,也投入電影配樂的工作。」

丹尼爾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六度拿下葛萊美獎,包括最佳製作人、最佳滑音吉他歌手、最佳夏威夷音樂專輯,他的烏克麗麗獨奏專輯《Polani》更是首張榮獲葛萊美獎提名的烏克麗麗演奏專輯。

烏克麗麗這項樂器,就像丹尼爾的人一樣充滿歡樂,「烏克麗麗就像是一把小吉他,他的特色就是歡樂,你絕對無法使用烏克麗麗彈奏任何悲傷的曲子。」丹尼爾說,他之所以將重心擺在烏克麗麗上面,一方面是自己從小就熟悉這項音樂,幾乎生活裡無處不在,再者「真的想要好好專攻一項樂器,而且想用一輩子的時間投入。」

不過,要將這項大眾化的樂器,彈到出神入化地步,丹尼爾可是有祕訣的,「這得感謝我父親很小就讓我學古典吉他,我在彈烏克麗麗時,不是只用撥弦的方式彈奏合弦,而是使用古典吉他的技巧,試著唱出音樂旋律,讓歌曲聽起來更有感情,另外,手指不同角度的撥奏,也會產生許多層次不同的音色。」



◆ 陳立恆:轉型不易,莫徒務近功

【聯合報╱陳立恆】2012.10.21

「毋自暴自棄,毋故步自封,光我民族,促進大同,創業維艱,緬懷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務近功。」

立委們特別喜歡考官員,哪天有空應該考考他們唱國旗歌,我猜唱得出來的人大概不多。至少我忘了,直到國慶日,瞥見電視上升旗典禮的畫面,聽在耳裡備覺感慨萬千。

曾經用經濟奇蹟,幾乎可以「光我民族、促進大同」的台灣,怎麼會走到今天?連奇蹟見證者之一的微笑老蕭,都成了拔劍四顧心茫然的孤臣,即使九月出口轉正,台灣依舊難逃經濟衰退,這只是冰山一角,還有物價飆漲、貧富擴大、薪資停滯、消費低迷,失去方向的台灣人,只剩下對於未來的煢煢忪忪。

廿年來的故步自封,造成今天創業維艱、守成不易的騎虎難下,讓人格外懷念那個「台灣人賺天下財」的年代。當時,政府與企業群策群力擴展外銷,目標單純且清晰,讓MIT走出去,讓外資走進來,把世界當作市場,從有限畫出無窮。

總統在國慶談話中,承諾要重新界定台灣在國際經貿體系的定位,並根據新定位改造產業結構,但無論如何改變,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拚經濟,一定要拚出口,再加上希望自科技製造紅海裡,升級到賺取品牌財與文創財的高度,理所當然必須擁有能行銷全球的品牌與文創產品。但以文創為例,目前檯面上所見,較具規模的大都是展演空間、商場餐飲、豪宅旅館等,偏向內需市場的經營開發,如此改善經濟體質無異於緣木求魚。

有鑑於此,這兩年我們計畫從自身的文創成功經驗出發,借鏡國外已收實效的文創模式,建立一個結合企業總部、產業觀光、研發工廠、藝術中心的複合基地,除了根留台灣,主要是為了與國內文創力量分享凝聚資源、掌握通路、走進世界的過程,攜手共組新一代的產業價值鏈。該計畫在財務上完全自給自足,更可以擴大文創就業機會,但因苦無適合場域,便向政府申請文創產業發展用地,可惜,該案在總統府、行政院、市政府之間延宕輾轉,人人對這個計畫讚譽有加,結論卻總是無地可用,而且一談及土地,相關單位皆擺出一付深怕招惹瓜田李下的態度。

巧合的是,被打了回票不久,財政部竟研擬起雙北市五百坪以下國有地解禁標售,以貼補國家財源窘缺的提案,雖然結果維持禁售。面對如此艱難時刻,政府只想到變賣稀有公共資源籌措,卻不力求利用資產轉化成GDP,為經濟注入活水,令人遺憾不說,更弔詭的是,既然標售國有地給財團蓋樓炒房,不算圖利少數,為相對弱勢又關乎國本的重點產業尋地,竟然避之唯恐不及,這樣殺雞取卵、本末倒置的鴕鳥邏輯,不可不謂匪夷所思。

推動文創產業化與國際化,自然不可能有賣地求現的輕而易舉,而這個文創計畫的碰壁,恰恰說明了政府還沒認清國家產業結構轉型的知易行難,可是國旗歌的「莫徒務近功」言猶錚錚,不管你會不會唱它,都不能否認它確實一語道破,目前在施政上欠缺的遠見與堅持。

創業維艱、守成不易,被釘得滿頭包的馬政府,若真想實踐產業轉型,挽狂瀾於既倒,切勿自暴自棄,好好溫故一下國旗歌吧!

(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理事長)

※ 相關報導:

* 台灣文創/1300旗津窯 躍國際精品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445047.shtml

瓷器是中國傳統工藝,來自台灣的1300旗津窯,以高難度的不上釉白瓷成功打進歐洲高級精品通路,在「Fresh Taiwan 文創精品館」也受到當地民眾和買主的注意。

* 台灣文創/瀛海 打造新食器時代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445064.shtml

瀛海的「矽緻折疊鍋」系列產品,研發、設計以及生產中心都在台灣,可謂正港的台灣文創商品,並獲得IF、金點、IDEA、2012我最喜愛新家品等國際獎項的肯定,也通過LFGB和FDA高標準的無毒檢測,是全球唯一擁有將矽膠複合材質,運用於高溫直火的製造商

* 廢棄門把當素材 商人複製梵谷名畫
http://udn.com/NEWS/WORLD/WOR4/7446798.shtml

廢棄物也有春天!美國一名五金行商人為了不讓原本該被丟廢的舊門把與門桿失去用途,突發奇想用這些廢棄物當作素材,還完成了一副梵谷名畫《星夜》(Starry Night)壁畫版,由於實在搶眼,展出後吸引路人圍觀,小鎮也成為觀光勝地。

fsj 提到...

芝加哥交響樂團 一月首度來台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2.10.23

美國天團芝加哥交響樂團,明年初將在新任音樂總監慕提領軍下首度來台。這個曾名列全球五大、以六十二座葛萊美獎紀錄笑傲樂壇的傳奇樂團,將在義大利名指揮手下,在台灣擦出火花。

芝加哥交響樂團擁有一百廿一年歷史,首次黃金高峰,是在治軍嚴謹的指揮大師萊納帶領下誕生,獲史特拉汶斯基評價為「世上最準確且靈活的樂團」。一九六九年接棒的蕭提爵士,則為該團打造出更雄渾壯闊的氣勢,亮麗的銅管聲部尤為聞名。

一九九一年,巴倫波英接掌芝加哥,很快為樂團在銅管之外營造出新特色—細膩的弦樂,並帶入感性呼吸。樂團自此鋼鐵效率、收放情緒兼具,管樂、弦樂雙雙亮眼。

巴倫波英離團後,恰逢慕提離開執掌近廿年的史卡拉歌劇院不久,芝加哥樂團開始與紐約愛樂展開搶人大戰。然而慕提說什麼都不動心,只接受紐愛首席客席指揮邀約,直到二○○八年與芝加哥樂團巡歐深感滿意後,才答應新職。

慕提曾於二○○四年率史卡拉愛樂管弦樂團來台,義大利指揮配上義大利名團,引起轟動。此次慕提將率芝加哥演出兩場,第二晚曲目明顯與義大利較有關連,包括當年也與史卡拉愛樂在台演奏的威爾第「西西里晚禱」歌劇序曲、孟德爾頌題名為「義大利」的交響曲、貝多芬「英雄」交響曲,展現慕提拿手的古典、浪漫前期曲風。

首晚曲目則包括史特拉汶斯基嬉遊曲「仙女之吻」、布梭尼「杜蘭朵」管弦樂曲、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展現芝加哥交響近數十年琢磨現代、浪漫時期音樂的成果。

芝加哥交響樂團明年一月廿五日、廿六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牛耳藝術會員、LEXUS車主、中信卡卡友今起可透過牛耳藝術預購票券。

※ 相關報導:

* 陣頭登國家殿堂 九天與國樂團尬陣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2102300521.html

電影《陣頭》票房破三億,主角「九天民俗技藝團」更上層樓,十一月將和台灣國樂團「尬陣」,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藝陣的鼓樂、神將陣勢及武術身段,將穿梭絲竹管弦樂聲中,這也是台灣陣頭首度登上國家音樂殿堂。



◆ 全世界最大的紙創作 國家戲劇院揭幕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447877.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2.10.23

長逾十四米、高三米多,由一張堪稱是「全世界最大的紙」完成的裝置藝術「水之即景」,昨天在國家戲劇院揭幕。兩廳院希望忙碌的現代人能在進劇院的前一刻,先把心沉澱下來,「先止,而後能觀。」

兩廳院為慶祝成立廿五周年,與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合作,邀請日本藝術家小林順子率領十六人團隊手工製紙,完成巨型裝置藝術「水之即景」。兩廳院藝術總監黃碧端表示,這應該是全世界最大的、由單一紙張完成的藝術創作。

小林順子說,她想藉由「水之即景」傳達「生命誕生的喜悅」。紙幕上從天降臨的雨滴就像我們的靈魂─來到地面之後,又回到天上。紙幕上的銀箔如空中休眠的靈魂終於甦醒過來,帶著希望在大地躍動。前方呈雲狀的光體彷彿載浮載沉,既在空中、又像在地面上。

這件作品最艱巨的挑戰是如何克服巨大面積的抄紙問題,小林順子事前一再模擬測試,終於一氣呵成。為了讓紙張一體成型、沒有任何斷裂接縫,小林率領十六人團隊同時抄紙(製紙過程中,打撈紙漿的動作),所有師傅必須動作一致,以免因部分人過快或過慢,造成紙的厚薄不一、甚至破裂。由於尺寸超大,創作團隊特別打造專屬的抄簾及抄槽等製紙工具。

樹火紙博物館執行長陳瑞惠表示,此次創作籌備多年,光是為了調色就耗時半年;最後將五種基本顏料放置在紙漿裡,經沖染後變化出廿七種色彩。紙幕上如雨的水痕是利用水的沖刷力量營造而成,創作者必須精心計算水的流速,以免損壞紙張。在紙幕上染上銀箔也屬高難度挑戰。



◆ 「清翫雅集」公開珍藏 3百餘件逾百億元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2.10.23

台灣頂級收藏家團體「清翫雅集」為慶祝成立廿周年,公開私人珍藏的壓箱寶。即日起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卅多位收藏家、三百餘件珍藏,總價值逾百億元台幣。

「清翫雅集」一向「嚴選」會員,創會會員十七人,過了廿年,會員僅增至卅七人,涵蓋著名企業家: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台灣工銀董事長駱錦明等人。

元大金控創辦人馬志玲、寒舍主人蔡辰洋、震旦集團總裁陳永泰等人都曾擔任理事長。

此次特展號稱是「博物館級」展覽,囊括古今中外,涵蓋器物、珍玩、書畫、油畫四大類,由蔡辰洋、施俊兆、李明德、石允文分別擔任策展人。

展品從殷商青銅器、元青花、嘉慶白玉御璽、明宣德天球瓶到西洋印象派大師傑作皆網羅在內。

「清翫雅集」現任理事長潘文華表示,此展原擬呈現會員六百四十一件藏品,但史博館的場地有限,最後只展出三百一十件。會員決議不對外透露哪件藏品是哪位收藏家所有、也不透露單一藏品的價值,但總價絕對在百億以上。

以往外界對「清翫雅集」的印象停留在中國骨董、字畫的收藏,這是「清翫雅集」頭一回展出會員珍藏的油畫,除了涵蓋莫內、畢沙羅、雷諾瓦等人印象派大師傑作,還有日本大師草間彌生及近年來在國際拍賣市場迭創天價的大陸當代藝術家張曉剛、曾梵志畫作,和台灣當代藝術家陳界仁的作品。

「清翫雅集廿周年慶收藏展」將在史博館展至十二月九日。

※ 相關報導:

* 清翫雅集20年展 史博館亮相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6/112012102300523.html

....本展也被列為今天揭幕的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特邀展。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張譽騰表示,清翫雅集第一屆收藏展即是1995年在史博館舉行,如今邁入第五次再度於同地登場,共分為器物、珍玩、書畫和油畫四大類,等於展現台灣收藏界的成果。

....清翫雅集此次展出,堪稱20年來規模最龐大的一次。現任理事長潘文華介紹,此次藏品目錄共編著了641件藝術品,唯受限於展場空間,僅能實際展出310件。配合「2012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他也補充此次邀請了歐美80位、星港40位、大陸多達240位來看清翫雅集特展。

* 趙旭:台灣才是中國文化寶地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6/112012102300530.html

趙旭有感而發地說:「在美國,真正擁有名貴中國藝術品的華人,90%來自台灣」。他們原本是名門望族,積累世代家傳的文物,一直未受破壞。發現了這種現象讓保利國際拍賣決定,回到台灣徵集中國藝術品。



◆ 為傳統注新意 台灣工藝節起跑

【台灣醒報╱記者陳珮瑜╱台北報導】2012.10.23

以傳統竹皮包裹的藍芽耳機、揉合藺草編織技藝的輕便背包、在名貴陶瓷上點綴俏皮圖案的空氣淨化相框,2012台灣工藝節將於11月3日展開,國家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蔡湘表示,此次展出器皿,有許多和茶有關,希望透過揉雜傳統和創新,能賦予台灣嶄新的風貌。

為了幫助民眾更了解工藝節的點滴,工藝中心這次首度拍攝「工藝節微電影」,闡述「多愛藝點」的活動精神,蔡湘說明,這部微電影全由同仁策劃完成,希望透過簡單的故事情節闡述本次活動的精神主軸,帶給民眾不一樣的感動。

此外,這屆工藝節最特別之處,在於將舉辦第一屆「秋韻紅豆盃」流行音樂大賽,民眾只要在26日前上傳團練影片並完成報名,就有機會入圍前50名,參加下月10、11兩日在南投縣草屯鎮台灣工藝園區登場的複決賽,最高獎金3萬元及陶瓷音箱、爵士鼓組等大獎。

除了動態活動,在南投展區也有靜態的展示,例如「心藝.新意──新設計人才生活工藝展」、「優活.欣情──在地土親巧藝市集」和國際策展「新義大利展2.0」等。此外,還有文人四藝九秋接力展,邀請四藝達人現身指導民眾品賞四藝的入門訣竅。

2012台灣工藝節將於11月3日至11日在南投草屯工藝中心展開,有興趣的民眾可洽活動網站查詢。http://www.ntcri.gov.tw/zh-tw/Home.aspx

※ 相關報導:

* 廟宇彩繪大師 陳壽彝睡中辭世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447871.shtml

陳壽彝生於一九三四年,被譽為「台灣民間彩繪第一人」,台灣各大廟宇都可以見到他的作品,他父親是台灣第一代畫師陳玉峰,與表哥蔡草如一家三傑都是知名畫師。陳壽彝自幼跟在父親身邊學習傳統彩繪,更潛心鑽研西畫技巧,不像一般彩繪師著重臨摩,他重視寫生、創作,自成一格。

* 大師辭世/千幅畫作 交代子女不准賣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447866.shtml

陳壽彝一生完成四百多間佛寺和廟宇彩繪,但目前留存的不到四十間,陳文欽表示,這也是父親生前經常抱怨的,雖然創作價值被肯定,但台灣沒有一套完整保存制度,佛寺和廟宇的建築一旦更新,畫作就被毀棄。

fsj 提到...

法國文化部前部長:不景氣更要投資文化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2.10.23

有「法國人最鍾愛的文化部長」美銜的法國文化部前部長賈克朗(Jack Lang)昨天說,不景氣更要投資文化,他以「大羅浮宮計畫」為例說,這項擴建讓羅浮宮參觀人數增加五倍,成功帶動法國的旅遊和經濟。

賈克朗是法國社會黨的重量級政治人物,曾經兩度擔任文化部長、兩度擔任教育部長。他是「大羅浮宮計畫」的幕後推手,曾寫信給密特朗總統請求他把當時的財政部搬走以擴建羅浮宮。他並在任內創辦「巴黎音樂節」、「古蹟日」等活動;同時推動「書籍出版品單一售價制度」,讓法國的獨立書店、出版社有活路。

應文化部長龍應台之邀,賈克朗此行將在台灣訪問八天,並出席文化部主辦的「二○一二國際大師人文講座」。賈克朗曾經在一九八二年將法國文化預算倍增為前一年的兩倍,之後逐年增加文化預算。在他擔任文化部長十年後,法國的文化預算增加為五倍多。

賈克朗說,景氣越不好,越要增加文化部的資源,因為「文化是經濟上非常重要的投資」。以他從一九八三年起推動的「大羅浮宮計畫」為例,羅浮宮擴建後,訪客從一年兩百萬人增為一千萬人,不但完全回收投資成本,同時帶動法國的旅遊業和經濟發展。



◆ 朱宗慶:美感存摺

【聯合報╱朱宗慶】2012.10.23

談到存摺,一般人都會直接聯想到口袋深不深,銀行裡有多少錢。金錢是一種工具,是人們生活的必須品,也是最表面形式的財產,但其多寡與幸福快樂並不是絕對等比的關係。

其實人生還有另外三種存摺:健康存摺—高齡化的社會,要活得健康才有意義,存錢之餘也要存健康,有人保持運動習慣,有人則仰賴後天保養。知識存摺—透過閱讀、進修獲取知識,專業隨著歷練而精進、嘗試新事物等,都是一種學習及累積。美感存摺—從口袋、健康到知識,美感則是更進一步的生活體驗;這本存摺,並不只是去聽一場音樂會就能進帳,而是透過親身感受,因為觸動而喜愛,繼而主動追求。

美感對有些人來說,可能較陌生,甚至顯得虛無飄渺,殊不知美就在生活周遭,食、衣、住、行各方面都蘊藏著令人感動的因子。美的事物不一定只在音樂廳或美術館裡,美是一種情感的表達,一種質樸、未經雕琢的真情流露,當我們把感官打開,切身感受這個世界的變化,關心社會和身邊的人,找回自己對生活的感覺,美就會從中發酵,逐漸發芽成長。

商業周刊幾年前曾以「美力時代」為專題,強調這是個美和風格決勝負的時代,美是一種競爭力,當競爭力迸發時,反映在企業面,是驚人的產值與利潤;反映在個人,則是倍增的職場競爭力。而累積美感存摺,則是有助於豐富組織或個人的創造力,以及培養敏銳的洞察力。

各行各業的領導人及許多創意或設計工作者,都是藝文的高度使用者,他們經由藝術人文的涵養或啟發,度過事業的瓶頸或產生精彩的創作。政府執行施政作為的人,不論是硬體建設,到服務提供,都構成民眾感受的直接來源,尤應注重團隊成員的人文素養、創意與活力,才能帶給民眾「生活幸福感」。

事實上,美感陶冶可從接觸大自然開始。大自然就像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創造出千變萬化的景致,她的清新、寬闊與包容,不時撫慰我們的心靈,使我們回到單純、平靜的精神狀態,任何細微的感知也能觸發深刻的體會,這就是最原始的本能。陽光、綠意、微風、溪澗、雲彩、鳥鳴等,多元豐富的自然情境組合,都是隨手可得的美感素材。

另一方面,藝術與人文課程則是有系統的提供學生探索和感受生活的機會,啟發孩子創意,開展其視野,甚至引發其學習興趣;它是潛移默化的,需要時間醞釀,不是單純的知識累積;它沒有具體的驗收目標,重要的是主動去體驗,身歷其境,才能將實際的感受及被激發的創意與熱情,落實在生活中。當學生發自內心喜歡藝術,把它當作興趣或專業科目,「學習」於焉開始。

或許有人會汲汲營營於追求有形的財富,忽略其他存摺的重要性,然而,愈忙愈需要為自己儲存美感經驗,在心裡留個緩衝空間,即使是平凡的日常小事,如好好為家人做頓飯、到戶外踏青、看本好書、定期運動等,它們和生存無關,卻能增加生活的價值與累積美好的記憶,有了它們才是真正的富足。

(作者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

fsj 提到...

深夜食堂 台灣劇場首演 散場請吃料理

火紅日本漫畫 透過溫情食物撫慰人心
戲曲學院改編舞台劇 經營色香味氛圍 中文版電視劇也將開拍

【汪宜儒/台北報導】2012-10-24 中國時報

以溫情料理、溫馨小人物的故事撫慰讀者心靈的日本漫畫《深夜食堂》,近年十分火紅,不僅漫畫暢銷,在日本兩度被拍攝成電視劇,台灣導演蔡岳勳也即將拍攝中文版電視劇。最新的消息是,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劇場藝術學系成為第一個拿下日本小學館中文版《深夜食堂》舞台劇演出授權的單位,十二月即將在台灣上演。

《深夜食堂》是日本漫畫家安倍夜郎的作品,每則小故事發生的地點,都在一家從午夜營業到清晨七點的家庭餐館,從每道料理中拉出一段段關於客人的故事,充滿鄉愁、人情、回憶等牽絆。店老闆是個臉上有刀疤的中年男子,上門光顧的客人則三教九流都有,從黑道大哥、警察、變性人、送報生到脫衣舞孃,反映出小人物的人生。有趣的是,台灣的舞台劇,在製作人劉培能的巧思下,散場後觀眾還能品嘗戲裡烹調的料理。

目前《深夜食堂》在台灣的銷售量已破廿萬本,十二月更將與日、韓同步出版第十集。協助取得舞台劇版本版權、引進中文版《深夜食堂》的新經典總編輯葉美瑤表示,「裡頭故事的生活感、透過食物傳遞的簡單共鳴,應該是吸引人的關鍵,改編成舞台劇是適合的。」

舞台劇《深夜食堂》由戲曲學院劇藝系的系主任、劇場工作者劉培能擔任製作人,由系上兼任老師、曾任劇場與電視編劇的蔡依雲執筆編劇。劇中靈魂人物的食堂老闆角色,將由劇場導演單承矩擔綱。而其他演出人員到製作團隊,都將以校內學生或校友為主。

蔡依雲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師承編劇家紀蔚然,過去曾與導演傅裕惠、符宏征等人合作《浮城奇書》、《一有三分之一》等作品。這次要改編《深夜食堂》這樣一部家喻戶曉的作品,蔡依雲坦言難度很高:「一是想寫的太多,如何取樣很困難,二是漫畫與劇場的敘事結構大不同,三是語言語式的選擇。」

不同於漫畫與日劇版本「一篇章、一料理、一段人物故事」的段落式表現,蔡依雲從漫畫中抽取了廿多篇故事,融合成不同主題的五個場次。「我以相似情境分類,主要是姐妹淘、純愛、男人、親情與故鄉等。」她表示,加強人物關係之間的連結,也是改編重點。

不過,劇中主要角色的設定,包括店老闆、黑道大哥、變性人與茶泡飯三姐妹等,仍強調符合原著。而語言的表現方式以及時空的設定,蔡依雲也幾乎是移植原著,因此語句頗有日文翻譯小說的韻味。《深夜食堂》舞台劇將於十二月廿一至廿三日在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木柵校區演藝中心登場。

※ 相關報導:

* 《知覺的傾訴》 大西麻貴與自然的對話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446809.shtml

由知名建築學者謝宗哲所策劃的自然系建築系列展《知覺的傾訴》,自即日起至11月11日,在田園城市藝文空間展覽,要將前衛創新的建築概念,介紹給一般民眾。



◆ 「穆勒咖啡館」來了 明年看的到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2.10.24

舞蹈巨擘碧娜‧鮑許的名作「穆勒咖啡館」,明年首度來台演出。這支由碧娜‧鮑許本人首演作品,在她率領的烏帕塔舞蹈劇場舞作中知名度最高,台灣觀眾終於有機會現場欣賞。

「穆勒咖啡館」創作於一九七八年,自傳性甚強,也反映了德國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蕭索社會與荒涼人心。瘦削的碧娜‧鮑許當年罕見地加入演出,閉著眼、伸直雙手夢遊般行走的悲絕姿態,吸引阿莫多瓦拿來放入電影「悄悄告訴她」片中,讓該舞得以傳遍全球。

烏帕塔舞蹈劇場曾四度來台,但一直未舞過「穆勒咖啡館」,觀眾只能從影帶追憶。台北光點電影院播映過的「多明尼克‧梅西舞動碧娜‧鮑許」,就是講述這兩位「穆勒咖啡館」主舞者的合作;大導溫德斯今年上映的三D紀錄片「碧娜‧鮑許」也收錄該舞,以及明年也將在台演出的「春之祭」。

烏帕塔舞蹈劇場是兩廳院台灣國際藝術節明年節目之一,其他強檔還包括雲門舞集與喬治亞魯斯塔維合唱團在台合體演出「流浪者之歌」。去年雲門與魯斯塔維在德國德勒斯登國際音樂節首次合體演出該舞,引起轟動,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表示,台灣觀眾屆時光是聽到音樂,都「一定會落淚」。

今年逢台灣國際藝術節五周年,兩廳院特別推出年度製作音樂劇場「落葉‧傾城‧張愛玲」。兩廳院藝術總監黃碧端表示,該作由德國作曲家佑斯特、作曲家鍾耀光及劇場導演黎煥雄共同打造,用音樂表現張愛玲詩作「落葉的愛」、小說「心經」與「傾城之戀」。

‧台灣國際藝術節明年二月十五日至三月卅一日舉行,購票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 相關報導:

* 台版操偶界「神之手」 讓《男孩》變野了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451584.shtml

不同的操偶師,能為同樣一齣偶戲帶來多大的變化?台灣操偶界「神之手」薛美華讓《男孩》變野了。

三缺一劇團的鎮團偶戲《男孩》今年二度上演,但操偶團隊大變動,在法國亞維儂藝術節的團隊一半以上都換了人,這次在華山藝術生活節演出的團隊找來了薛美華領軍,她的巧手為《男孩》帶來新的詮釋。



◆ 國際藝術節 打造張愛玲音樂劇場

【台灣醒報╱記者郭庚儒╱台北報導】2012.10.24

明年台灣國際藝術節,國內外大師輪番上陣!將重現大師經典,包括雲門舞集《流浪者之歌》、經典悲劇《普羅米修斯》,也推出創新製作,包括張愛玲音樂劇場《落葉‧傾城‧張愛玲》、舞台劇《單身溫度》,共有17檔、49場國內外精采節目,將於明年2月15日至3月31日在兩廳院舞台登場。

繼2012年台灣國際藝術節《有機體》獲得熱烈迴響,2013年兩廳院將邀請德國作曲家的克里斯蒂安.佑斯特、台灣作曲家鍾耀光與劇場導演黎煥雄,攜手打造張愛玲音樂劇場《落葉‧傾城‧張愛玲》。

兩廳院藝術總監黃碧端表示,將首度推出以作家張愛玲的文學作品為出發點,以她的詩〈落葉的愛〉、短篇小說〈心經〉,以及小說《傾城之戀》為底本,用音符和視覺打造有別於戲劇、電影的形式。

「絕對會讓現場觀眾光聽到音樂就感動落淚!」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說,以往雲門舞集演出《流浪者之歌》都是用CD或錄音帶,這次邀請原唱團體「魯斯塔維」合唱團跟雲門舞集同台演出。

國家交響樂團執行長邱瑗則表示,NSO有2個與國外音樂家合作的精彩演出,一個是與豎笛家莎賓.梅耶演奏莫札特豎笛協奏曲《純淨美聲》,另一個為慶祝威爾第誕生200年,與台北愛樂合唱團、4位國外聲樂家演出威爾第《安魂曲》。

綠光劇團團長羅北安說,將演出改編自作家王鼎鈞小說《單身溫度》的舞台劇,由吳念真改編、柯一正執導,讓民眾再度思考社會的溫暖,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2013台灣國際藝術節以「今典出航 藝揚國際」為主題,邀請國內外藝文團體演出49場節目,包括德國導演法蘭克‧卡斯多夫帶來俄國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名著《賭徒》、希臘阿提斯劇院悲劇經典《普羅米修斯》、智利猴厲害劇團《魚不會飛》、馬歇爾現代舞團新作《金雞》,以及國光劇團《水袖與胭脂》、綠光劇團《單身溫度》、飛人集社特《消失》編舞家孫尚綺世界首演新作《浮‧動》等。

詳情請上專屬網頁http://event.ntch.edu.tw/2013/tif或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完整影音:http://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36059

fsj 提到...

北韓人愛看《飄》 小說成心靈避難所

【聯合報╱編譯馮克芸、王麗娟/美聯社平壤24日電】2012.10.25

北韓最受歡迎的小說是哪一部?答案是美國女作家米契爾以南北戰爭為背景所寫的名著《飄》。如今在北韓,在黑市做買賣的人看過《飄》,年輕貌美的圖書館員也看過《飄》,就連大半輩子都在教共黨教條的哲學系老教授也讀過《飄》。

在這部小說中,北韓人看到一個扭曲的愛情故事,或是一個資產階級沒落的寓言。有人在其中找到英雄,還有人看到一個深陷內戰的國家中,一個個淪為廢墟的城市,一群陷入飢餓的貴族。

北韓人熱中看《飄》,心態可能與所有想找本好小說的讀者一樣,亟於逃離現實和自我慰藉。北韓這個警察國度娛樂少 ,米契爾的失落愛情、豪宅生活、戰爭、榮譽兼蓄的小說,成為北韓男女的心靈避難所。

在性別歧視中長大的北韓年輕女性,從女主人翁郝思嘉的人生起落獲得莫大啟示。年輕男性則為男主人翁白瑞德的男性氣概折服。在冬日沒有暖氣、政治鬥爭嚴重,或是活在地獄般婚姻生活的北韓人,全在米契爾的《飄》中找到出口。

北韓官員也愛《飄》。北韓雖禁止民眾觀賞改編自《飄》的電影《亂世佳人》,但是北韓前領袖金正日對這部電影情有獨鍾。北韓官方有時以電影《亂世佳人》讓政府精英官員學英文用。



◆ 許芳宜《生身不息》 夢幻搭檔共舞

【汪宜儒/台北報導】2012-10-25 中國時報

籌畫奔走了兩年餘,舞蹈家許芳宜將心中的夢幻搭擋邀請到台灣同台演出,包括英國編舞家阿喀郎、美國紐約市立芭蕾舞團首席舞者威倫(Wendy Whelan),及獨舞者霍爾(Craig Hall)與安格(Tyler Angle),廿六至廿八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推出「生身不息」演出。

許芳宜說:「我們算同一輩舞者,年屆四十或剛過四十,同樣為舞蹈瘋狂、熱情而不妥協。」

「生身不息」演出的舞碼有三,分別是阿喀郎的《靈知》、前紐約市芭蕾舞團首席編舞家惠爾敦(Christopher Wheeldon)的《Five Movements,Three Repeats》,以及許芳宜的編舞處女作《出口》。

近年來,許芳宜往來國際,與不同藝術家合作。阿喀郎去年起開始和許芳宜一起工作,帶著《靈知》巡演各地,阿喀郎說:「許芳宜是內在擁有驚奇能量的舞者,三公尺外就可以感受到。」

這次他們共舞的《靈知》,是阿喀郎編創於二○○九年的作品,過去曾來台演出。舞作取材自印度史詩《摩軻婆羅達》中甘陀麗皇后追隨失明丈夫蒙眼終身的故事。本來,皇后角色由日本太鼓樂手砂●好江,後來換成了許芳宜,舞作風貌也因女主角的特質迥異而大不相同。

在「生身不息」中,還有惠爾敦專門替許芳宜打造的《Five Movements,Three Repeats》,以兩組雙人舞呈現,由許芳宜與相識十年餘的威倫、霍爾與安格演出。至於許芳宜自己編舞的《出口》,由十一位十九到廿四歲的青年舞者演出,是她耗時一年半祕密培訓的成果展現。



◆ 「人間國寶」陳萬能 獲國家工藝成就獎
http://www.udn.com/2012/10/25/NEWS/READING/REA8/7453356.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2.10.25

有「人間國寶」之尊的錫藝工藝家陳萬能昨天獲「二○一二國家工藝成就獎」。他笑說:「江湖一點訣,妻子不可說。」藝術創作之路沒有老師,「最好的老師是『挑剔的』客人!」

七十一歲陳萬能出生鹿港錫器世家,十四歲跟隨父親學藝。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二○○五赴大陸從事破冰之旅時攜帶的贈禮中,即涵蓋三件陳萬能創作。

錫製品原本多半只是供器(拜拜時奉用的器皿),直到陳萬能以創新手法賦予傳統工藝新生命,才晉升為藝術。陳萬能數十年來堅持從傳統的錫工藝中創新,改良錫器本身的材質,同時將作品導入藝術性題材。在決選時,九位評選委員皆認定陳萬能是七位大獎競逐者中,「必然,也是唯一的得獎者。」

文化部昨天展出陳萬能創作的「官將首三人組」等作品,其中,八家將炯炯有神的表情、威武的架式、肌理畢露的體格、栩栩如生的鬚髮…讓人誤以為是以胎模製造的。陳萬能說,他的錫藝都是他一錘一棒敲打出來的。

為了創作,陳萬能平日對人、動物都觀察入微。他創作時,不打草稿,一切掌握在大腦裡。他說,人物的挑戰最大,稍有差池,客人馬上指指點點,但也因而必須精益求精,所以「最好的老師是客人。」

文建會去年曾指定陳萬能為國家重要傳統藝術技藝保存者(即俗稱的人間國寶)。「國家工藝成就獎」由文化部所屬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將於十一月三日在草屯工藝資訊館頒獎。

fsj 提到...

傳奇俄國鋼琴家加伏里洛夫 12月登台獻藝

【欣傳媒╱記者陳思瑜/台北報導】2012.10.26

台灣古典樂迷在今年下半年應該覺得很忙碌,因為許多國際知名鋼琴大賽得主紛紛集中在下半年登台演出,包括伊莉莎白大賽首獎得主艾爾巴夏(Abdel Rahman El Bacha)、在拉赫曼尼諾夫大賽拿下首獎的薛巴柯夫(Konstantin Scherbakov),但大師來訪仍未停歇,今年年底,傳奇俄羅斯鋼琴家安德烈.加伏里洛夫(Andrei Gavrilov)將再度訪台。

今年9月加伏里洛夫才與高雄市立交響樂團合作協奏曲,他在高雄演出時,親自見識到台灣聽眾的年輕與熱情,他認為,這絕對是古典音樂的新希望,他說:「我們不只需要傳統或保守老派的樂迷,我們也需要能夠接受新的技巧、情感表達或聲音色彩的朋友。」

在12月3日的獨奏會裡,加伏里洛夫將帶來他退隱時精心鑽研的蕭邦夜曲集,以及他當年轟動樂壇的兩首普羅高菲夫鋼琴奏鳴曲。

加伏里洛夫生於莫斯科,17歲進入莫斯科音樂學院,成為傳奇名師瑙莫夫(Lev Naumov)的學生,曾獲得全蘇聯鋼琴大賽 (1972年)及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1974年)兩項大獎,為蘇聯重要的鋼琴巨匠之一。

1974年奧地利薩爾斯堡音樂慶典期間,加伏里洛夫應召取代急病的李希特出場,是為其獨奏演奏生涯的開端,並因該次演奏的成功,於1976年受邀在李希特主持的法國道魯音樂季演奏,同年秋天首度在倫敦登台後,開始忙碌的西歐演奏生活,1977年並與EMI簽定專屬錄音合約。1979年加伏里洛夫因蘇聯官方限制,暫停國外演奏,1984年禁令解除即自由遊走歐洲各大城市演奏,深受各界歡迎,1985年4月並於美國卡內基音樂廳首度登台。

加伏里洛夫除了才華之外,早年在蘇聯的遭遇更增添他傳奇色彩。加伏里洛夫年輕時在歐洲演出之際,發表不少反動言論,導致後來被KGB囚禁5年,讓他完全不能與外界接觸,再加上3次遭到KBG暗殺未遂,使得他精神錯亂,焦慮產生換氣過度症,如此一來更使得他幾乎無法自主行動,直至1984年,加伏里洛夫在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的幫助下再度前往倫敦演出,成為第一個可以自由進出蘇聯而不用申請政治庇護的蘇聯藝術家。

【延伸資訊】
兩廳院售票:http://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home/home00/index.aspx
鵬博藝術 (02)2941-2155

※ 相關報導:

* 原民的「觀」懷 巴西舞蹈節壓軸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458425.shtml

無垢舞蹈劇場「天地人三部曲」最終章「觀」,應邀在十一月上旬赴南美洲第一大城巴西聖保羅的阿爾法劇院(Teatro Alfa)演出,這是該劇院年度舞蹈節的壓軸節目。

* 浪漫初秋 北市交舉辦免費音樂會
http://www.udn.com/2012/10/26/NEWS/READING/REA8/7454832.shtml

莫札特、貝多芬的浪漫樂曲,加上著名電影主題曲,週末夜台北將有場浪漫音樂會。台北市立交響樂團27、28日連續兩晚,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辦《秋意濃.樂音頌》露天音樂會。



◆ 朱錦城蠶絲畫 色彩穠麗迷人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2012.10.26

新竹資深畫家朱錦城,喜歡嘗試不同媒材與技法,為了畫蠶絲畫,養了上萬隻蠶,自己做畫布,繪上工筆重彩,色彩迷人,讓人驚豔。

朱錦城受邀「竹塹藝術家薪火相傳」展,在竹市文化局梅苑畫廊以「色寄--戰後新生」主題,秀出他近40年來創作;有工筆重彩、水墨、膠彩、版畫作品。

朱錦城是礦工之子,出生在新竹縣尖石鄉八五山,每天與煤碳為伍,「當時臉比包公還黑」,他大哥因營養不良往生、二哥體弱多病寄養在祖母家,孤獨在山中,過著沒有電燈的黑暗日子,「晚上看書,頭髮常被煤油燈燒到」,也當過童工、挑夫,直到高中才離開部落。

朱錦城興趣繪畫,高中休學後,在平克畫室接受張瑞華啟蒙,先後受教於曾后希、季康等教授;退伍後,開始擔任畫師工作,1978年回新竹,在東門市場樓上成立「紅樓畫坊」,教授工筆畫,1984年成立竹塹年畫社,投入版畫年畫研究,除自己拿過文建會版印年畫首獎,子弟兵也囊括多屆首獎。

「我喜歡嘗試不同媒材」他說,到大陸訪問,會帶回當地畫紙與畫材,為了試蠶絲畫,養了上萬隻蠶,在蠶吐絲時,導引牠們往三夾板上吐,適時翻轉板面,平均布滿後,就是一張「平面繭(蠶絲布)」。

因為蠶絲厚,適合作多重處理,他畫上重彩、壓克力、油彩或大陸水干顏料,表現穠麗風格,相當吸引人;「色寄」展期到11月11日,10月27日下午2點30分開幕,歡迎市民欣賞。

※ 相關報導:

* 夢碎上海灘 台藝廊快速消失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6/112012102600516.html

上海曾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張愛玲與魯迅等筆下風情萬種海派文化納百川之地,也是東方與西方文化薈萃沖激的地方,但隨實體書店一間間沒落,在上海城市另一角落,如今也很難令人再關注一群台灣藝廊正處於經營困境,一點點面臨消逝危機。

fsj 提到...

古詩多媒體召魂 「東坡在路上」了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2.10.27

宋代文豪蘇東坡最膾炙人口的廿四篇詩詞,今天將搬上現代舞台。國家圖書館與趨勢教育基金會合作,今在國圖搬演經典文學劇場「東坡在路上」,以南管、崑曲、民歌、書法、舞蹈與多媒體聲光表演,將古代詩魂召喚到現代。

「東坡在路上/和童僕和一匹驢/和飄忽的風煙窸窣的草業/來不及與家人道別,他/望進地平線露出/黑硯的顏色」。三年前,詩人陳義芝應邀到加拿大參加研討會,帶了一本「東坡樂府」翻閱,激發他寫出現代詩「東坡在路上」。

這首詩促成了「東坡文學劇場」。趨勢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怡蓁與國家圖書館合作,準備以多媒體藝術展演蘇東坡作品。她看到這首詩,邀請陳義芝擔任總策畫。

兩人從三千多首蘇東坡詩詞中挑出廿四首。陳怡蓁希望不只是傳統形式的詩詞朗誦,而是以各種藝術與聲光展演,詮釋蘇東坡作品意象、精神。

陳怡蓁找來兩岸南管、崑曲名家,為「前赤壁賦」、「臨江仙」等詩篇度曲。還邀來在台定居的大陸崑曲巾生溫宇航、心心南管樂坊創辦人王心心,上場詮釋蘇東坡。

「水調歌頭」、「念奴嬌」等詩作,經鄧麗君等歌手演唱後,已成為現代經典,陳怡蓁找來民歌手殷正洋重唱。她邀請書法藝術家游國慶,在舞台上即席揮毫、以淋漓筆墨展現蘇東坡「身如不繫之舟」的狂放。

原先以為只要「編本書」的陳義芝,也為蘇東坡獻上舞台處女作。他將粉墨登場「演自己」,一位熱愛蘇東坡的詩人、學者,和陳怡蓁在舞台上的「書房」談詩論詞,引出一段段令觀眾驚喜的表演。

劇末,舞台上的眾人輪誦陳義芝詩作「東坡在路上」。「我們不能只活在古代!」陳怡蓁堅持將現代詩放壓軸,既向古人致意,亦象徵現代傳承,「這才是對蘇東坡最深的敬意」。



◆ 融合電影虛實 種田陽平魔幻造景

【林欣誼/台北報導】2012-10-27 中國時報

不論是《賽德克.巴萊》裡重現日治時期的霧社街、岩井俊二名片《燕尾蝶》中的幻想城「元都」,還是《追殺比爾一》裡光怪陸離的殺人世界,日本首席電影美術大師種田陽平,都能以他魔術般的深厚功力,打造出融合虛構與現實的完美場景。

「種田陽平的電影世界」今天起在松山文創園區三號倉庫展出,以他製作過的大量場景模型、設計稿、圖片,帶人踏入一個個獨特幻化的電影時空。

《賽德克.巴萊》導演魏德聖、曾和種田陽平合作《詭絲》的導演蘇照彬昨天友情站台,他們表示最佩服種田嚴謹的執行力,「他的設計圖和搭出來的實景百分之百相同,連草圖裡的花瓶都能做得一模一樣!」

五十二歲的種田陽平,以一絲不苟、充滿創造力的美術功力著稱,展覽呈現《追殺比爾一》、《燕尾蝶》等十多部台灣熟悉的名片場景製作過程,如他曾為三谷幸喜導演《魔幻時刻》打造出亞洲最大的電影內景;《不夜城》中重現新宿歌舞伎町夜景,則是他以縮小模型製作,拍出由上空俯瞰的壯觀畫面。

不久前他和張藝謀合作《金陵十三釵》,更親手搭造出一座壯麗的教堂,光是彩繪玻璃就為了光影需求而製作多款,令人嘆為觀止;最吸睛的是他和吉卜力工作室合作、將宮崎駿動畫《借物少女艾莉緹》場景實物重現,栩栩如生的細節吸引觀眾駐足合照。

儘管地位尊崇,種田非常謙和且毫無架子,他認為:「導演才是一部電影的神,我的工作就是完成導演心中的構想。」他涉獵廣泛,常與國際團隊合作,隨時保持學習狀態,他笑說因為對什麼都有興趣,不論動作片、歷史片或超現實動畫都想嘗試,所以能跟各種類型導演合作,「我唯一很難合作的,是沒有想法的導演吧。」

二○○九年,種田率領團隊來台任《賽德克.巴萊》美術總監,打造出一萬兩千坪的霧社街、馬赫坡等浩大場景,從平地開始造山,他直呼是「生涯最大挑戰,我很享受!」魏德聖則欽佩於他能重現霧社街中,融合閩南、原住民、日本元素的建築,「沒想到他能放下日本人的思考,以嚴謹的歷史調查和製作功力,呈現各族交錯的特色。」

※ 相關報導:

* 入圍八項 奪七大獎// 《我可能不會愛你》金鐘大贏家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27/today-t1.htm

第四十七屆金鐘獎昨晚開獎,「我可能不會愛你」不負眾望,就如台下粉絲舉著標語「你怎可能不會得獎?」橫掃七項獎座,成為今年最大贏家,其中「大仁哥」陳柏霖和「程又青」林依晨一舉囊括戲王和戲后,這也是金鐘獎史上首度觀眾回響和評審口味一致。....「我可能不會愛你」入圍八項,幾乎全中,拿下七項重要獎項,包括最佳戲劇、男、女主角、女配角林美秀、導演瞿友寧、編劇徐譽庭,以及行銷獎八大電視台,評審肯定程度和該劇在台灣所形成的影響力完全同步。



◆ 不用筆也能畫 自創繪法獲專利

【陳界良/台中報導】2012-10-27 中國時報

中興大學土壤學教授楊秋忠,自行研發出以滴管、紙板等特殊材質來作畫,透過墨水的暈染,呈現出渾然天成的自然山水畫。他不僅自創「道之畫」,並申請到「無須使用畫筆之作畫方法」的發明專利。

楊秋忠是國際知名的土壤專家,曾發明世界最快速的廢棄物處理方法,能在一小時內讓落葉枯枝變成有機肥,獲頒教育部終身榮譽國家講座,及國際環境問題科學委員會頒發環境科學終身成就獎。學術領域之外,他更投入藝術創作,自創「道之畫」。

楊秋忠作畫不用畫筆,而是紙板、竹片或做實驗用的滴管,或直接將墨水灑在紙上,將紙捲、折厚,讓墨水暈開、拓印,呈現出天然的山水圖。

喜歡研讀《道德經》的楊秋忠,領悟到這種天然的作畫方式,正與《道德經》中的「道」所代表的自然、無為相契合,取名為「道之畫」。他所創作的作品都沒有名稱,只有編號,強調觀眾看畫時「境由心生」。

自號「石水山人」的楊秋忠,也完成「開放派」的創論,強調觀眾看畫後有自己的解讀,與傳統主要畫派希望引起觀者與作者的共鳴不同。即日起到十一月廿三日,楊秋忠在中興大學藝術中心展出個展。



◆ 生技人變製琴師 林殿威揚名國際

【陳界良/台中報導】2012-10-27 中國時報

原從事生物科技業的林殿威,六年前買書自行學習製作小提琴,今年首次參加義大利「史特拉瓦底里國際製琴大賽」,勇奪第六名佳績,也是亞洲製琴師的最佳成績。林殿威不會拉小提琴,但研發出一套科學製程,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成為另一個台灣之光。

在義大利舉辦的「史特拉瓦底里國際製琴大賽」(Triennale),每三年舉辦一次,匯集歐美各國製作手工小提琴的名師,堪稱製琴界的奧林匹克,今年有三千多件作品參賽,首次參賽的林殿威,所製作的小提琴分數排名高居第六,被登錄在製琴比賽專書的第一頁。

今年除義、德、美、法等製琴師參賽外,中國大陸、日、韓也都有近六十名製琴師參與,林殿威的成績也是亞洲第一。事實上,他投入製琴不過六年,且原從事生技與醫學研究的工作,對小提琴完全外行,不僅無師自通,還在國際大賽闖出好成績,令人驚艷。

林殿威指出,他家裡經營木器加工廠,從小就對木材的特性很了解,木頭的好壞,他一看就知道。六年前他買書來研究小提琴結構,隔年開始買工具,摸索了一年,就做出第一把小提琴。做出一把小提琴不難,但要做出好的小提琴,很不容易。

林殿威說,打造一把好的小提琴,木材很重要,約佔二成,要先聽木材的共振聲音、敲擊聲音,了解音色與音質。油漆也很重要,上漆會改變木材的特性,重要性佔二成,他研發出獨特的油漆製程。最重要的是手工技術,佔五成,其餘一成就是製琴師的天分。

林殿威表示,投入製琴後,他深深體會到,歐洲的小提琴製作不只是工藝,而是整個西方的古典藝術與科學的結合,包括力學設計、數學計算、材料工程與化學塗料等,小提琴最薄的地方只有一釐米,脆弱的木頭卻可讓演奏家激烈地使用四、五百年,由此可見。

「最大得收穫是,看到其他國家參賽者的小提琴好在哪裡?一把好琴的價值在哪裡?」林殿威指出,他未來的目標是在國內推廣手工製琴,培育更多製琴師,希望讓手工小提琴變成台灣另一個亮點產業。

fsj 提到...

賈克朗規範圖書單一價 保住法國獨立書店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2.10.28

法國文化部前部長賈克朗,任內以推動「大羅浮宮計畫」、讓羅浮宮從破舊宮殿轉為法國最重要的文創資源聞名。昨天他卻表示,他最重要的文化政績不是羅浮宮,而是規範圖書單一定價制度,讓獨立書店面對連鎖書店崛起,還能屹立不搖。

賈克朗一九八一年獲密特朗總統任命為文化部長。他一上任便爭取到兩倍的文化預算,十年任期內推動大羅浮宮計畫、新凱旋門、巴士底歌劇院等重大文化工程。密特朗因此被譽為「文化總統」。

龍應台問賈克朗,國家財政困難時,如何說服政府增加文化預算?賈克朗表示,他任內經歷兩次法國經濟危機,文化預算不減反增,因為社會形成共識「經濟起落是一時的,文化政策卻是長遠的」。

龍應台透露,明年度政府總預算出爐,八成部門砍百分之十,文化部預算卻增加了百分之五。她希望能成功捍衛這筆文化預算。

一九八○年代法國連鎖書店崛起,以大量進書獲得優惠圖書折扣,進而威脅獨立書店。賈克朗訂定圖書單一定價制度,規範書商不得打折扣戰,保障獨立書店的生存空間。此法被封為「賈克朗法」,推行之初備受壓力。

「文化與文學的發展,有賴獨立書店的存在!」賈克朗說,許多影響世界思潮的作品,剛出版時都是小眾讀物,得過一段時間影響力才會彰顯,而只有獨立書店才會保護這些小眾讀物。

龍應台指出,明年元月起將推行新的補助制度,鼓勵年輕人返鄉開獨立書店。文化部也有意推圖書單一定價制度,但此制違反公平交易法,目前有待修法。

賈克朗表示,推「賈克朗法」所受壓力遠比「大羅浮宮計畫」還大、但影響更深遠,他鼓勵龍:「你也要有這樣的勇氣!」

※ 相關報導:

* 羅浮宮推手:台灣,單純做自己吧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459900.shtml

法國文化部前部長賈克朗首次來台,今天便要搭機返法。他表示,來台一周期間,深深感受台灣人的「熱情、善意和謙虛」。「這就是一種最好的價值。」他希望台灣人不要低估自己,面對政治紛擾與認同問題,「就單純地做自己吧」。

* 搶穿吳季剛新作 台美第一夫人都愛印花洋裝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459861.shtml

周美青在國慶典禮穿的洋裝,是吳季剛的全新平價副牌Miss Wu系列,預計明年一月才會上市,但全世界已有兩個女人搶先穿上它亮相,一是周美青,另一位則是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兩位第一夫人最近都選穿黑白色系的印花洋裝亮相,洋裝款式、花色都十分神似,顯見「英雌所見略同」。



◆ 出版社好開不好賺 陳夏民不騙你

【林欣誼/台北報導】2012-10-28 中國時報

開出版社是個理想的事業,卻也是讓人累到連鼻毛都花白的悲劇?六十九年次的出版人陳夏民,兩年前在桃園老家獨力創辦「逗點文創」出版社,至今出版約三十本書,收過好幾次令他想捏爆滑鼠的銷售報表。面對越來越多的庫存和越來越少的睡眠,他寫下《飛踢,醜哭,白鼻毛》一書分享出版社創立甘苦,真正的心聲卻在副標:「第一次開出版社就大賣……騙你的」。

喜歡日本漫畫、愛打電動、酷愛史蒂芬.金的陳夏民,開出版社竟專出文青書籍,自己當作者的第一本書,則是搞笑又熱血的出版社創業記。

陳夏民畢業於東華大學英語系,原本計畫當英文老師。就讀研究所時受文藝氣氛薰陶,心中埋下出版夢。畢業後他服替代役前往印尼教英文一年,之後進入出版社當編輯,一邊醞釀創業構想。二○一○年八月逗點文創開張,一創社便推出冷門的三部詩集。目前出版社以華文新人創作為主,也常結合樂團、劇場等跨界創作者行銷,活力旺盛。

但出版社好開不好賺,加上常有年輕人問他怎麼當編輯,陳夏民今年初開始在部落格搞笑細述從夢幻跌入現實的創業經過。包括尋找經銷商處處碰壁、書做了一半作者卻落跑、面對書店殘缺退書的感傷、和通路採購唇槍舌劍的模擬對白,以及出版現象觀察等,生動令人捧腹。

如他感嘆文學書難賣,在作者群中發現唱歌好手,乾脆幫他們組樂團,在台北詩歌節等活動登台。從一開始反對,到現在幫他分析報表的媽媽,常數落他:「每次都說下次就會大賣,你這種心態,跟愛賭博的人有什麼差別?」

陳夏民一邊喊苦仍繼續燃燒理想,「雖然現在看不見成果,但時間會給我一個交代的,會吧,會吧?」

編輯談出版的書,過去曾有資深編輯蘇拾平的《文化創意產業的思考技術》、陳穎青的《老貓學出版》,或日本知名編輯著作《戀上書》、《編輯這種病》等。陳夏民說自己很愛看這些作品,但自己卻想寫一本讓一般人能理解出版業的書,這本書是他給自己創社兩周年的總結,「接下來希望從實驗階段邁入穩定階段,更深入編輯學問的奧妙。」

※ 相關報導:

* 逗點、一人、櫻桃園、鸚鵡螺 微型出版蓬勃 「成功得靠運氣」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2102800282.html

因排版軟體等電腦技術普及,編輯、美編工作外包方便,現今由一人或兩人作業的微型出版社蓬勃興起。如六年級生劉霽創辦「一人」出版社,身兼編輯、翻譯,每年僅出版一、兩本書;留俄的資深編輯丘光成立「櫻桃園」,親自翻譯出版俄國經典文學;翻譯陳宗琛主打文學經典的「鸚鵡螺」等。

.顏澤雅經營多年的「雅言」出版社雖非文學取向,卻以挑書眼光精準、屢創暢銷奇蹟聞名。這些出版社從選題、編輯到設計都由老闆一人掌握,個人風格強烈,造就台灣獨立出版的多元風景。



◆ 盆栽如詩畫 他蟬聯華風獎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7459419.shtml

【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2012.10.28

中華盆栽藝術全國總會主辦的「第17回華風盆栽精品展暨著名書畫家樓柏安作品展」,昨天在花博公園爭艷館盛大開幕,展出總價值超過5千萬元的280盆盆栽。昨天開幕典禮上,也同步揭曉盆栽界奧斯卡「華風獎」、「逸品獎」得主。

中華盆栽藝術全國總會理事長陳萬添表示,展出作品包括各地進入決賽作品,以及國內盆栽界頗負盛名「柏泰園」收藏的43件珍品,更有價值超過千萬元的珍貴作品。

國內目前只有11棵價格逾千萬元、樹齡百年以上的「貴重盆栽」,此次參展就囊括5棵,包含木麻黃、真柏、墨水樹、紫檀、象牙樹。

擔任今年主審的國際盆栽大師顏子景指出,此次入圍的15組作品,先由30個分會從150多棵盆栽中,以「比較淘汰法」先選出60棵,再從中選30棵,最後精選15棵獲得「逸品獎」。其中最珍奇的作品,則獲得「華風獎」。

今年的「華風獎」得主由游振乾再度蟬聯,獲得獎金5萬元。評審指出,作品由7棵小品組成,以不同樹種、樹型、大小,以及不同基座,就連盆缽顏色也不同,構成困難度極高,又具意境、如詩如畫的作品。

陳萬添指出,獲獎作品除了獎金外,更重要的是,價格立刻翻漲,保守估計華風獎翻漲3至5倍,逸品獎可增值2倍。

另外,展覽中還能欣賞到當代傑出書畫藝術家樓柏安的作品。樓柏安書畫面貌獨特,尤其是彩墨畫,充滿傳統中國詩境,同時兼具西方美學的抽象,被藝術界稱為「中國畫的時代探索者」。

本項展覽自即日起至11月3日,每天上午9點至下午6點於花博公園爭艷館免費開放參觀,歡迎民眾前往欣賞。



◆ 時光膠囊-千年國粹 如詩如畫

【(諮詢:梁悅美教授/整理:張翠芬)】2012-10-28 中國時報

盆栽是中國國粹,源遠流長,已有上千年歷史。世界各國普遍稱為「盆栽」(Bonsai),中國大陸則稱為「盆景」。盆栽藝術須融會繪畫、書法、詩詞、金石…等傳統藝術,有「無言的詩,立體的畫」之稱,是一門活的藝術,也是大自然的縮影。

台灣盆栽藝術主要是嶺南派,強調以自然樹形為依據,在去蕪存菁、截幹去枝之後,展現自然界最美的一面。

盆栽藝術創作過程是以自然界老樹、雅石、花卉等素材,藉人類藝術的巧手加以造木、剪定、整姿、雕刻,決定樹型、調整樹勢,掌握時機加以整姿,凝結時間、空間及自然美景,展現奇峻清幽、千巖競秀等山水意象。

就像繪畫也要「留白」,盆栽藝術也要有「空間美」,並以直幹式、雙幹式、連根式、斜飄式、懸崖式變化呈現。

觀賞盆栽,除了栽植的樹種,還要講究雅緻的盆器、合適的支架,如瓷盆、石雕、木製…等器皿。高度一百公分者為大品,七十五公分為中品,十五公分以內為小品。價格從數萬至上千萬元都有。

※ 相關報導:

* 昔…園林造景 重現中國山水 摩耶精舍 典藏大千世界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2202/112012102800104.html

盆栽為山水精華,中國式的庭園藝術,國畫山水畫古雅樸拙、寧靜安祥的意境,都可在盆栽藝術造景中表現出來;張大千喜愛的盆栽,在梁悅美精心規畫下遍布於前、中、後三個庭院中,庭園內有錦鯉游池,奇花異石和長臂猿、灰鶴等珍禽異獸,這些珍貴收藏都是他繪畫靈感泉源。

fsj 提到...

探討網路次文化 獲台積電文學首獎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2012/10/29

第九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昨天頒獎,報名時為大陸溫州二中學生,現是台大歷史系一年級的張容兒,以「最後一個任務」奪得短篇小說首獎,抱回卅萬元獎金;國立華僑高中三年級學生古偉助,則將母子的生活互動,寫成「制服還是運動服」散文詩,獲新詩首獎與十萬元獎金。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連續九年舉辦文學獎,基金會董事長曾繁城昨天勉勵得獎者,「年輕人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透過寫作,如同火山爆發驚人力量,讓外人看到自己的想法與理念。」

聯合報社長項國寧表示,台積電文學獎舉辦九年來,已有很多年輕得獎者出版著作,培養文壇新血;這條路看似微不足道,但累積起來就是有意義的力量,可提升社會的人文水平,為台灣帶來前進的力量。

小說首獎得主張容兒,平時喜歡看動漫、打電玩。她將網咖虛擬世界與現實生活間的互動,再融入武俠小說元素,撰寫成「最後一個任務」短篇小說。

張容兒表示,她想探討年輕人抽離現實,沉浸電玩遊戲與網路互動的次文化,未來也想嘗試創作跳躍性思考、潛意識等議題。

「媽媽總是搞不懂,小孩明天上課要穿制服還是體育服,但她卻記得孩子不愛吃過熟的西瓜。」新詩首獎得主古偉助說,「制服還是體育服」字裡行間描述母子的日常互動,以瑣碎小事,彰顯母親對孩子的無盡付出。

古偉助得獎致詞表示,新詩就像一杯濃縮咖啡,又澀又苦,但喜歡的人卻沉醉其中,無法自拔。他從國中開始嘗試新詩創作,抒發生活感想,第一次嘗試親情議題就拿到大獎,讓他很驚喜。



◆ 硬頸廖賢德 再窮也堅守原民文物

自由 2012.10.29

〔記者廖雪茹/竹縣報導〕新竹縣從事泰雅文化研究的廖賢德,日前應邀赴中國廈門理工學院演說,分享三十年田野調查的經驗;對於廖收藏的台灣原住民文物,校方深感震驚,希望他捐給博物館收藏,並將回報五百萬人民幣,但被廖婉拒,再窮也堅持要將「文化寶藏」留在台灣。


曾出價500萬人民幣盼他捐出

現年六十一歲的廖賢德,是竹東鎮客家人,因為熱愛山林,加上憂心原住民語言和文化逐漸消失,毅然離開職場投入山地鄉田野調查,粗衣淡食,縮緊開銷,三十年來踏遍尖石和五峰五十多個部落,收藏一千多件客家古物及一百多件泰雅族等族群文物。

在中央大學校友的引介下,廖賢德以台灣民間學者的身分,廿日應邀前往中國福建省廈門理工學院,著泰雅族服飾出席海峽兩岸文化遺產學術研討會,分享台灣原住民文化調查的田野反思,用圖片介紹賽夏族矮靈祭,並現場表演泰雅族口簧琴。

廖賢德認為,對弱勢族群進行傳統文化調查時,不能以文化融合的態度,而是應該深入部落長期與族人相處,選擇具代表性的人記錄口述歷史,尊重族人的「自我」表述,而不能用「他者」的觀點驗證或強加在他們身上;同時,更應該從民間神話、傳說來了解民族文化。

廈門理工學院教授劉芝鳳等人曾參觀廖賢德的竹東工作坊,對於廖的收藏相當震驚。由於學校正要興建人類學博物館,在四天的參訪行程中,劉主動提議希望廖捐出文物供學校館藏,邀請廖協助展覽,並將回報五百萬人民幣感謝他的辛勞。

廖賢德表示感謝但當場婉拒,他說,文物見證客家人刻苦勤儉的生活及原住民在崇山峻嶺求生存的歷史,唯有留在原地、留給後代才能彰顯其價值,「我是在為五十年後的歷史做準備」;多年來他努力籌設「原客文教基金會」,希望台灣政府和社會大眾也能珍視。

※ 相關報導:

* 琉璃工房核心價值 產業尊嚴來自文化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460745.shtml

琉璃工坊董事長張毅表示... 當工藝美術的傳承被大眾尊敬就形成一種文化,他希望在琉璃工房的所有努力,對於下一代和關心文化的民族有所幫助。

他曾看過一本中國出版的書,探討為什麼韓國人行,中國人不行;其中內容提到,一位大學畢業的導遊,長期帶大陸旅遊團到韓國,韓國600年歷史的小廟,到現在都戒慎恐懼地保持古蹟的細節,可是大陸遊客卻說:中國故宮面積有韓國小廟25個大,沒必要看這個。這也顯示出對他人文化的不尊重以及不反省的態度。「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身處在哪裡,就像一艘船沒有設定方向,風吹什麼方向都不重要了」。

* 以人為本 商品自己會說話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460762.shtml

近年來,世界各地都風行文化創意產業,擁有文化、創意和製造整合能力的台灣,在發展文創產業方面,占有優勢,但有很多商品光是說明設計理念,就讓消費者迷惑。好的設計需以人為本,設計師若能夠將物件與「人」連結,物品將會成為溝通設計精神的橋樑。



◆ 藍儂遇刺之謎 紐約城瞬間解答

【江家華/台北報導】2012-10-29 中國時報

英國傳奇樂團披頭四(The Beatles)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搖滾樂團,影響力超過半世紀,唱片暢銷全球十億張,至今無人能超越。但隨著樂團解散、成員之一約翰藍儂(John Lennon)(見圖,金馬影展提供)被刺殺身亡,留下謎團,讓樂迷不解。美國紀錄片導演艾普斯坦(Michael Epstein)拍攝的《約翰藍儂:紐約城瞬間》,為世人抽絲剝繭,解開答案,影片將在今年金馬影展播映。

影片最珍貴之處是,大量引用約翰藍儂遺孀小野洋子提供的家庭錄影帶,讓樂迷一窺藍儂卸下披頭四光環後的紐約生活。包括投入反戰、與妻子共同投入前衛藝術,以及為心愛的兒子過著長達五年的隱居生活。

約翰藍儂最後在居住多年的達科塔公寓(Dakota Apartement)門前遭槍擊死亡,但小野洋子至今仍住在這個充滿記憶的公寓。她說:「紐約已經成為我和約翰生活的一部分,在這裡,屬於我和他的每一刻都是非常動人的。」

約翰藍儂一九四○年生於英國,他和保羅麥卡尼等人於一九六○年成立披頭四樂團,受到熱烈歡迎,成為全球流行樂壇最夯的樂團,卻在一九七○年無預警宣佈解散,約翰藍儂與小野洋子旋即移居美國紐約。

約翰藍儂從搖滾巨星變成一介平民,卻信守理念,在生活中堅持做自己,一如他在歌詞中表達。最讓美國當局頭痛的,就是以實際行動投入反戰。

約翰藍儂與洋子從荷蘭蜜月之行開始,便在飯店內舉行一場為期七天的「床上靜坐(Bed-in)」,他們全裸坐在床上,牆上掛著抗議標語,每天輪流接受媒體採訪,說明他們的和平理念。下場竟是美國尼克森政府拒絕發給他們入境簽證,兩人只好轉往加拿大蒙特婁,持續進行抗議行動,並寫下膾炙人口的《給和平一個機會》,在華盛頓反戰大遊行中傳唱一時。

後來約翰藍儂終於來到紐約,反戰歌曲愈寫愈有心得,陸續推出《紐約城瞬間》、《牆與橋》、《思想遊戲》等多張專輯。但此舉更加觸怒美國當局,尼克森和FBI情報頭子胡佛更企圖將他驅逐出境。

約翰藍儂受到小野洋子的影響,大量接觸前衛藝術,兩人有了愛的結晶之後,完全沉浸在甜蜜生活中,溫情感性的一面,與他為理念直言的形象形成強烈對比。

fsj 提到...

圍坐品茗 南港101茶館裡看戲

【聯合報╱記者吳曼寧/台北報導】2012.10.30

不同於一般劇場,觀眾面向舞台「排排坐」,南港一○一文創會館的表演場地,彷彿一間大茶館,四人或六人坐一桌,可邊喝茶邊看戲,用台灣味的方式體驗在地文化。

南港一○一文創會館占地一千兩百坪,表演空間挑高十七公尺。座位區位在中央,正前方和走道都是舞台,最旁邊的櫃台擺滿茶具,穿著淡綠色袍子的服務人員,忙進忙出幫忙遞茶、加茶點。

南港一○一文創會館企宣部經理戴家雯指出,國人習慣飯後喝杯茶,「藝想台灣 美麗寶島夜」在晚間八點演出,想營造輕鬆氣氛,讓三五好友、家人聚在一起,邊聊天邊吃點心邊看表演,不是正襟危坐看戲。

為營造台灣在地氣息,這間「大茶館」的擺設經過設計:桌子是木桌,高腳椅墊的材質是草蓆,桌上一閃一閃發光的燈飾,是個小型天燈。

此外,每位觀眾入座後,服務人員會送上一套訂製茶具,上頭擺著茶壺和點心盤。別以為漏了杯子,將茶壺蓋倒過來,就是茶杯,這套「品工夫」茶具組別具巧思,曾獲國內金點設計獎,喝起茶來更有味道。

戴家雯說,茶具等文創小物,獲得不少觀眾詢問,未來將增設伴手禮專區販售。提供民眾看戲品嘗的茶點,也會加入鳳梨酥等台灣特色點心。

※ 相關報導:

* 有溫度的寶島定目劇…南港101開演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463969.shtml

上個月,原作為演唱會場地的南港一○一文創會館,投入上億元裝修籌備,搖身轉變為大型展演舞台,每晚推出「藝想台灣美麗寶島夜」定目劇,以九十分鐘的表演,向觀光客介紹台灣文化。

* 異空間的光束風暴 「身體.介面」互動展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464719.shtml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即日起至12月16日展出「身體.介面」新媒體藝術展,策展人邱誌勇、曾鈺涓、曾靖越想要縮短觀者與展品之間的距離,在這次免門票的展覽中規劃許多互動性裝置,讓民眾用「身體」去觀展,而不只是眼睛。

* 印象太魯閣劇場 議員批世紀騙局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7463454.shtml

劉曉玫批評,傅崐萁以「國際都會、觀光花蓮」為施政主軸,其中「部落亮點」與「印象太魯閣」,地方很關心,但「部落亮點」的定目劇何時上演?「印象太魯閣」是不是世紀大騙局?蚊子館已經很多了,花蓮沒有能力再蓋蚊子館!傅崐萁說,「印象太魯閣」國際劇場是規畫案,民眾如果反對,會另尋他處,縣府一切以民意為依歸。



◆ 東坡詩焦尾本復刻問世 800年國寶

【江家華/台北報導】2012-10-30 中國時報

宋朝大文豪蘇東坡以詩、詞、書法及文章聞名於世,他的詩集留傳至今仍價值連城。由國家圖書館珍藏的《註東坡先生詩—焦尾本》,全套拍賣叫價高達四千萬美元,日前與大塊文化合作推出限量復刻版五百套,讓民眾一窺蘇東坡的詩文之美,以及「揚州宋版書」精雕細琢的藝術。

這套擁有八百年歷史的詩集堪稱國家級寶藏,兼具名家文學、學者評註及印刷美學等價值。更因歷經火燒,留有部分燒焦痕跡而充滿傳奇色彩,被稱為「焦尾本」;由民初收藏家張澤珩贈與國家圖書館,再經這次重新出版,才得與世人見面。《註東坡先生詩》全套廿一本,是研究蘇東坡詩作的重要文本,直到清朝末年還保有四十二套存留在世上。清代收藏家袁思亮的藏書樓失火,其中就有這套書,所幸只受到輕微損傷,內文及歷代名人印記毫髮無傷,這就是「焦尾本」的由來。

國家圖館館長曾淑賢說,《註東坡先生詩》從明代至今,經過十二個主人遞藏、品鑑,許多文人雅士在書頁空白處題詩、作畫或點評提跋。「乾隆年間,曾由大書法家翁方綱購得,當時適逢蘇東坡生日,他特邀好友焚香設宴,之後每年固定祝祭,讓這個版本更為傳奇。」

蘇東坡是宋代著名文學家,本名蘇軾,詩詞書畫造詣極高,官運卻始終不佳,數度被貶官至黃州、惠州等地。他將離鄉背景、懷才不遇之情寄託於創作,引人共鳴。蘇東坡過世後,詩集被爭相傳頌,注釋蘇詩更形成風潮,《註東坡先生詩》就是其中一種版本,由南宋學者施元之、施宿父及顧禧合注,並請當時的書法名家傅書寫,再雕刻成版印刷,令人愛不釋手。詩集收錄包括蘇東坡十九歲曾被任命為澠池縣主簿,寫下對人生充滿徬徨的〈和子由澠池懷舊〉;任職杭州時評論西湖美景的〈飲湖上初晴後雨〉等著名詩作。

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表示,為了讓現代人欣賞古人的文學成就及印刷藝術,製作過程難度非常高,古籍無法外借,只能請國家圖書館協助掃瞄影像再後製。出版前還請北京文物收藏家韋利幫忙考究裝幀細節並校訂。

大塊文化總經理吳可明說,為了摹仿古籍曾經歷火災、水災、蟲蛀、濕霉等歲月痕跡,從尋找能吸深淺油墨的手工宣紙、印刷顏色的表現、到裝訂縫線、古籍書封裱貼的手工製作,每個步驟都不能輕忽。最後再加上台灣檜木特製的精裝書盒,「看過的國家圖書館館員都說,製作成品與真品幾乎難分軒輊。」



◆ 陸廣告界 龍傑琦:台快被邊緣化

【特派員林琮盛/北京報導】2012-10-30 旺報

「在大陸的台灣廣告人,和本地廣告人相比,已沒有太多的薪資優勢」,10年前,從台北奔赴北京發展的傑爾思行廣告公司執行創意總監龍傑琦一語道盡在大陸的台灣廣告人的處境。

2002年,當時在智威湯遜廣告任職的龍傑琦,在老闆的號召下,只考慮了一天時間,就隻身奔赴大陸發展。當年30歲出頭的他,留下太太和剛出生的兒子,到異鄉拚搏,「剛來的第一年,我每天都想回家,到冬天連羽絨服都不買,想說可能馬上就回去了」。

經過一年半,在歷經孤獨、最初被老婆不諒解的嚴厲考驗後,龍傑琦決定延續在大陸的發展之路,並接了家人到北京生活。就這樣,從每天都想回家至今,一待就是10年。

10年來,龍傑琦深刻體驗,大陸的台灣廣告人薪資福利快和大陸本地人同化,「即便如此,也比台灣業界好些」。原因是:全球的廣告人才多湧向成長快速的中國市場,競爭激烈程度難以想像。

以薪資等級來區分,台灣和大陸本地人屬於中下階;香港、新加坡廣告人因憑著英語優勢,屬於中上等;歐美廣告人則是薪資強勢的一方。他說,台灣廣告人若要在大陸往上爬,英文能力要很強。

就廣告傳播趨勢,龍傑琦觀察到,憑藉市場規模,大陸儼然成為創意中心。有些創意的廣告,還會先在大陸測試,再轉往港台兩地播放。「在廣告業界,台灣快被邊緣化了,市場越來越小」。

至於兩岸廣告的差別,他分析,由於大陸幅員遼闊,城市間的水平差距甚大,在台灣常用的「溫情路線」,看在大陸人眼裡卻往往是「好噁心」。受限地區差異和昂貴廣告成本,「廣告內容要做得很直白,讓各階層都看得懂」。



◆ 古蹟旁蓋火葬場 疑違反文資法

【聯合報╱記者董俞佳/屏東報導】2012.10.30

屏東縣愛鄉護土自救會9月初北上陳情,反對屏東縣政府規畫在高屏舊鐵橋旁建火葬場,自救會上周收到文化部正面回應「屏東縣政府的決定,有違反文化資產保存法疑慮,已要求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資料審查」,自救會得知消息相當振奮。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徐芬春回應,目前已備妥資料送文化部,但她認為目前火葬場還在選址階段,要談是否違反文化資產保存法還太早,若真的要在舊鐵橋旁的「預定地」蓋火葬場,工程師也會考量古蹟保存,採取更妥善的設計。

高屏舊鐵橋是國家二級古蹟,鐵橋下的河濱休閒公園,是人工濕地,自然資源相當豐富,漫步舊鐵橋可將高屏溪美景盡收眼底,假日吸引不少遊客到此拍照駐足。

愛鄉護土自救會成員批評縣政府要在國定古蹟舊鐵橋建火葬場,是對當地沒有願景,縣府不僅已經將管理權歸還台鐵,甚至還將鄰近部分步道關閉,禁止民眾入內。

自救會成員葉奉達說,成員決定自發性舉辦「鐵橋音樂季」,邀請當地音樂教室、社團藝文表演,帶動舊鐵橋的藝文活動與旅遊風潮,也宣示屏東市居民不歡迎火葬場的決心。

徐芬春表示,國定古蹟高屏舊鐵橋過去是文化處幫台鐵代為管理,舊鐵橋的願景與保存,是台鐵該做的事情,文化處幫不上,也無法插手。

fsj 提到...

國家文藝獎頒獎 馬:文化把國家變偉大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2.11.02

「工程可以把一個國家變大,但只有文化才可以把一個國家變偉大。」第十六屆國家文藝獎昨舉行頒獎典禮,馬英九總統致詞時重申「創新強國、文化興國」的理念,期許台灣效法法國,加重對文化的投資。

今年國家文藝獎得主為為作家林良、建築師謝英俊、藝術家李錫奇、表演藝術家唐美雲與賴碧霞。國藝會董事長施振榮表示,看到這些得主,他相信「台灣沒有人才問題,只有人才培育問題」。

典禮進行時,立法院正在審文化部預算,文化部長龍應台因此無法出席。代表文化部致詞的林金田次長,感謝馬總統面臨政府財政困難,還將文化預算增加七點八億。馬總統卻感到「歹勢」,以台灣在世界文化的地位,這點文化預算「談不上小康,勉強溫飽」。

「生活裡有許多值得品味之事,而寫作可以幫我們品味生活」。林良迄今寫了三千篇專欄,四千多首兒歌、童詩。「常有人問我,要寫到什麼時候?」林良用一首童詩「駱駝」回答:「我就像沙漠裡的駱駝/只知往前走/從來不問到了沒有?到了沒有?」

謝英俊則表示,他的創作美學來自邵族。他以邵族祭典歌曲為例,這種歌曲結構簡單、「每個人都可以在歌曲中找到自己的音階、共鳴點」。「這就是我現在的工作。」謝英俊的「協力造屋」,讓每個人都能參與房屋的建造,他說自己的使命是「激發每個人的原始美感、本能與創造力」。

李錫奇來自金門,大學畢業那年遇到八二三砲戰,從此留在台灣走向藝術之路。他表示,金門擁有很多文化人才,不該停留在「戰地」印象,希望政府打造金門為兩岸文化平台。

昨天正巧是客家歌后賴碧霞的生日,主辦單位特地請來客家歌手林生祥,為她獻唱客家版生日快樂歌。賴碧霞致詞時,幽默表示自己是「台上十八歲,台下八十歲」,而她的終生心願是「用客家歌把客家話一句句撿回來!」

「得獎對我來說不是『成功』,而是『本分』!」唐美雲說,她把唱歌仔戲當成「本分」,因此努力去做。她出身歌仔戲世家,第二屆國家文藝獎得主廖瓊枝便是唐父的師妹,昨天唐美雲從「阿姑」廖瓊枝手中接過獎座,象徵歌仔戲的傳承。

※ 相關報導:

* 《寶島一村》登陸改對白 團員拒演︰受制禁忌毫無尊嚴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nov/1/today-p7.htm

表演工作坊日前結束《寶島一村》在中國的巡迴演出,傳出十月十九日在上海演出第八場時,劇中有團員拒演返台。事後他發出「萬言書」給圈內好友表示,他無法理解劇團為何進中國演出就要修改對白,將「中華民國」改成「國民政府」,把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升旗樂(國旗歌)換成了德國進行曲。

....拒演的表坊團員在信中表示,「當我從台灣進到了中國巡迴演出舞台作品,於是被提醒哪些名字是不能提的,哪些地名是不能說的,哪些話題是不能討論的。我笑著認為你自以為是的帶領著我們尊重了這個國家的文化禁忌。但其實你只是恐懼了這個國家的威權,無關尊重,無關文化,無關藝術,只是恐懼。」「我們不敢直視這國家所有弱勢公民的人權,卻敢在舞台上對著他們的社會菁英搬演歷史以為真相。我們扛起了掩蓋真相屈服權威的臭名,犧牲自己成全大局。我們當然是藝術家。」

....表演工作坊行政總監丁乃竺則在信中回應:「用一句簡單的話說,如果我們到人家家作客,主人家老奶奶對貓過敏,我們是堅持一定要帶一隻貓去他家,還是尊重他的狀態?」

* 相約「動物園」 金士傑、顧寶明交鋒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468066.shtml

劇場國寶金士傑與顧寶明睽違9年,再度同台!果陀劇場今年特別選定創團劇作《動物園》做為25週年大戲,31日記者會上,主角金士傑與顧寶明一來一往的互動,可看出兩人友誼至深,顧寶明更直言,跟金士傑對戲,故事嚴肅的部份都變得很有趣!

* 兩廳院25年 經典場景重現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469388.shtml

雲門舞集「九歌」舞台上鋪滿新鮮荷花、歌劇「黑鬚馬偕」在舞台豎起六大方形鏡框,是兩廳院史上最重舞台裝置。這些舞台設計是怎麼做到的?兩廳院今起展出「瞬息與永恆─兩廳院劇場設計與技術展」,帶領觀眾一起揭密。....「瞬息與永恆」展出兩廳院廿五年來精選主辦節目的舞台設計與技術執行,包含舞台、燈光、道具與服裝等。

* 32圈揮鞭轉 「天鵝湖」魔幻起舞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469394.shtml

馬林斯基劇院基洛夫芭蕾舞團昨晚在國家戲劇院首演「天鵝湖」。舞台呈現白天鵝輕如羽翼、群舞畫一的大陣仗;周旋在黑、白天鵝之間英挺煥發的王子;黑天鵝鋒芒畢露的卅二圈揮鞭轉,讓滿堂觀眾目眩神迷。



◆ 樹皮化身龐克風 衣鳴驚人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nov/1/today-life15.htm

自由 2012.11.01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三千年前卑南文化人穿著樹皮衣蔽體;三千年後,摩登女郎穿著胸前大分叉的樹皮禮服,展現傲人身材,徹底顛覆樹皮衣的質樸原始 。

原民設計師 砍樹做樹皮衣

在卑南文化公園的卑南遺址展示廳,一位穿著樹皮衣,戴著樹皮帽的古代人模特兒,忙著紡紗織布,這個姿勢擺著不動,已經十多年了,沒幾個人注意到它的存在。

昨天,樹皮人的身旁突然來了活生生的摩登女郎,穿著低胸禮服,展現性感嫵媚的身材,同樣穿著樹皮衣,但在不同的時空下,呈現截然不同的視覺美感。

顛覆傳統 又美又輕柔

這位模特兒是新一代卑南族女孩王世梅,身高一百七十四公分,在高山舞集當行政助理,臨時客串,第一次當模特兒,竟然穿上樹皮衣,令她驚訝的是,原來樹皮衣也可以這麼輕柔,沒有「卡卡」的僵硬感。

設計這套樹皮禮服的是文化公園駐村藝術家林戎依,她是阿美族女孩,在都蘭部落跟隨阿美族長老學習傳統樹皮布製作技巧,加以創新,創作時尚禮服、手提包,本週六起將在園區內舉辦「時尚.樹皮Play Bark」樹皮特展。

林戎依表示,製作一件樹皮禮服就花了兩個星期時間,自己上山砍構樹,以「打棒」敲打樹皮,比傳統樹皮衣敲打得更薄,並且染色,以龐克風格製作出與傳統截然丕同的樹皮衣,她就是要顛覆一般人對樹皮的刻板印象,吸引年輕族群來認識原住民的傳統。



◆ 「四國象棋」發明展亮眼 獲多國專利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2012.11.01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工學院院長沈茂松與妻子化材系講師曾雪蓮,共同研發結合象棋與圍棋的「四國象棋與四國五行象棋盤」,在今年台北國際發明及技術交易展大出風頭,目前已取得台灣及中國新型專利,並向日本申請專利中。

沈茂松說,今年過年與家人到住家附近的公園散步時,看到老人亭中有兩位長輩在下象棋,觀棋者七嘴八舌,於是靈機一動,想發明一種讓更多人可以參與的遊戲,於是設計了四國象棋與四國五行象棋盤。

「四國象棋」遊戲特色是將圍棋盤重新劃分為四國五行象棋盤,除了可以玩原有的圍棋,也可以同時由四人一起玩象棋,維持傳統兩國象棋9行10路的盤局,及各棋子規制與走法。另外還有四國象棋麻將玩法。

沈茂松表示,四國五行象棋盤各國以黃河及長江分界,布子與兩國象棋一樣,但將原有紅、黑兩色共32只象棋,增加為紅16只、黑16只、藍16只、綠16只,共64只的四色象棋,取八卦之64爻在五行地域上逐鹿天下、問鼎中原。

四國五行象棋也可以兩國聯合,或三國聯合攻一國,如同春秋戰國時代的攻伐模式,當某國被「將」軍滅亡時,滅國的所有棋子盡歸「將」贏之國所有,再對攻他國;小國變大國,仍依各棋色次序走棋,直至統一天下。這樣合縱連橫之格局,可訓練下棋者的國際觀與危機意識。

高應大資訊管理系主任汪維揚也帶領研究生撰寫線上遊戲程式,預定明年1月底上高雄市軟體園區線上遊戲網,免費試玩半年。

fsj 提到...

最快明年起 學生免費逛故宮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2.11.02

明年元月開始,學生可望憑證免費進故宮參觀國寶。最快將在明年元月開始實施。

國立故宮博物院秘書室主任王士聖昨天表示,故宮正在修訂規費法,凡是擁有教育部立案學校正式學籍的學生,都可以憑證件免費進故宮參觀。

故宮目前已開放學校團體(10人以上由學校出具證明)以及國內文史相關科系學生免費進場參觀。其他優惠對象尚有65 歲以上長者、身心障礙者、低收入戶等,總計免費參觀人數約10萬人。由於立委們多次在立法院表態、希望故宮能全面開放學生免費參觀,因而促成故宮研議學生免費參觀案。

故宮門票成人票為160元,軍警/學生票80元。目前故宮周日至周四,每天開館時間從上午8時30分開放至下午6時30。最近又將周五、周六延長開放至夜間9時。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親近故宮。

※ 相關報導:

* 故宮親子數位藝術展 文物互動新體驗
http://www.udn.com/2012/11/2/NEWS/READING/REA8/7472831.shtml

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親子數位藝術展」即日起在嘉義市博物館熱鬧開幕,透過數位科技與故宮文物結合,在展出中設計互動遊戲,讓小朋友與古文物零距離接觸。

* 表坊演出遭施壓 台盼陸尊重文創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6/112012110200191.html

台灣表演工作坊在大陸巡迴演出《寶島一村》舞台劇,疑受大陸壓力更改演出內容。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昨天表示,希望中國大陸尊重文創自由,並給表演工作者更多尊重,這是兩岸文化交流必要的條件。



◆ 日星鑄字行廣徵有緣人

【林佩怡/台北報導】2012-11-02 中國時報

「活版印刷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載具,希望能繼續傳承下去。」日星鑄字行老闆張介冠憂心鑄字傳統工藝失傳,決定廣徵有緣人,他說,只要有人肯學,將不藏私傳授訣竅。日前朗文堂老闆片塩二郎向他學習如何復刻銅模。

日星鑄字行是台灣碩果僅存的鉛字鑄造廠,張介冠的鑄造技術聞名遐邇,曾有美國、西班牙、日本等學者,自費到台灣參觀鑄造行,甚至大陸開高價向他招手,他都無動於衷,想把這項傳統工藝留在台灣。

張介冠說,學習鑄造無法速成,想學習完整的鑄造技術,至少必須花廿年,加上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幾乎沒人想學,擔心技藝失傳,今年開始要求讀大學的兒子利用課餘時間學習,讓兒子從掃地、保養機器做起,在擦拭和保養機器過程中,才能更了解機器的結構。

除要求兒子學習外,張介冠希望廣徵有緣人,他說,鑄字行有兩、三個部門,一個部門至少要有兩年以上的實務經驗,光是熟悉「檢字」環境就要半年到一年,學習過程非常辛苦,開銷也很大,但還是希望把這項傳統工藝傳承下去,「歡迎經濟狀況ok的有緣人找我,我會無私的教導。」

台灣鑄造工藝面臨斷層危機,日本也將面臨同樣情況。張介冠說,日本目前還有五、六百家的活版印刷廠,但活版印刷使用的銅模,使用年限約五到十年,預估五、六年後日本會沒有銅模可使用,活版印刷廠恐怕無法繼續營運。

台北市文化局副局長林慧芬說,鑄字行可申請文化資產保存或傳統藝術保存,還有銅模技術屬古物,也可一併申請,但還是需要經審查,才能確定是否保存下來。此外,若鑄字行辦小型研討會等,文化局也會提供藝文補助,但目前鑄字行尚未跟他們聯繫。

※ 相關報導:

* 行銷鉛字 文創業者伸援手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5/112012110200233.html

部分設計者跟日星鑄字行合作,把鉛字印在文創商品上,賦予鉛字新生命,也讓日星能減少虧損。另外,原本被認定沒落的活版印刷業,媒體報導後,鑄字行成觀光景點,但老闆張介冠說,最大心願還是傳承鑄字工藝。

* 柴燒陶藝首展 每件燒3天2夜
http://www.udn.com/2012/11/2/NEWS/READING/REA8/7471443.shtml

桃園縣新峰柴燒中心將舉辦陶藝首展,彙集了20多位種子教師、總共93件作品,包含杯、瓶、甕、罐、壺等組合容器,以及頭像、人像等複雜度較高的作品。



◆ 大陸人看台灣-恆春的歌聲

【穆建新/天津】2012-11-03 旺報

台灣最南端的恆春是著名的旅遊風景區,吸引我的不是那座燈塔,而是鵝鑾鼻那片疏闊的茵茵草地。一踏入那片平坦的碧綠草地,渾身立刻鬆軟下來,不禁俯身側臥,天空湛藍,海風清徐,身心無比舒暢。正待閉目歇息,突然聽到遠處飄來一陣歌聲。趕緊抬起頭尋望,遠處樹蔭下,一男一女,男人彈著吉他在唱,女人坐在一旁。也許是略顯悲愴的歌聲觸動了我,於是連忙起身走進聆聽。

男人中等個子,方臉龐,膚色微黑,一看就知那是生活在海邊的人。男人的嗓音純厚,平和而又深沉,伴隨著海風,飄蕩在綠樹青草間。此景此音,讓我無法挪動腳步,只是呆呆地沉浸在猶如天籟般的歌聲之中。直到家人回來呼喚,才漸漸清醒過來。離開之前買了一張這位歌者錄製的專輯,CD的封面上是他的名字:凡夫。

回到酒店,上網搜尋,眼前的一行字令人大吃一驚:凡夫,台灣著名音樂人,台灣金曲獎獲得者。

怎麼會呢?如此名人若在大陸,早已是鮮花簇擁,身邊美女如雲,且出場費一定在6位數以上。而這位凡夫先生,竟然遠離城市繁華,在這海角鄉間一隅賣唱。他的歌聲在耳邊迴響,我的思緒在心中起伏。

一位大名鼎鼎的藝術家拋棄名利奢華,在鄉間執著地用自己的歌聲懷念「一盞油燈,一塊桌……阿爸的腳赤屏,是阮細漢時仔的眠床……」,為什麼?如果僅僅把凡夫的這種表現歸結為單純的思鄉懷舊,似乎過於膚淺。看著專輯裡的那一首首歌詞,我直覺到,凡夫碰撞了一個嚴肅的藝術命題:藝術的根基和本質是什麼?何為藝術的極致?

哲學家海德格爾認為,現代世界的根本危機是,現代人遠離了自己詩意的生存根基,不再以詩意的方式聆聽命運的聲音,受現代技術的控制從而失去了與天地神的緊密關係。因此,人們正走在遠離命運的路上,海德格爾把這種狀態稱為「離家」,而藝術的真諦恰恰在於「歸家」。

但海德格爾所說的歸家,並不是要回到那個「一盞油燈,一塊桌……阿爸的腳赤屏」的現實的家,因為一旦走進去就會發現,那個家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家,藝術的「歸家」是指心底的家園。海德格爾把它看做是「本真的世界」。因此「一盞油燈,一塊桌……阿爸的腳赤屏」不過是心靈家園的一些意象符號。

據說凡夫是阿美族人,老家在花蓮。花蓮在台灣東部,恆春在南端,隔著挺遠的距離。所以,他不是在家鄉歌唱,而是在歌唱家鄉。恆春的歌聲發散著濃濃的「歸家」意味,無疑對那個「本真的世界」是最得當的詮釋,海德格爾不知道他身後有一位遠在太平洋對岸的台灣知音。

有人說,凡夫將台灣的鄉土文化完美地呈現出來,更將台灣人最誠摯的心靈,裸露於一句句的歌聲之中。這一評價固然不錯,而我則認為,今天的大陸和台灣一樣的經濟繁榮,但也有沽名釣譽,人慾橫流,喧囂浮躁的社會一面,也同樣導致了兩岸人們都一樣強烈的疑問和困惑,靈與肉,身與心常常陷入無法擺脫的矛盾之中。

然而,善就是善,即使誰也不善。或許,在台灣最南端的恆春的歌聲會幫我們把沾滿物慾的靈魂洗一洗,然後乾乾淨淨地走向明天。

凡夫不是俗子,恆春的歌聲不僅真而且善,而美恰恰是真與善的統一。

※ 相關報導:

* 「人間國寶」林明福 古語吟唱泰雅史
http://www.udn.com/2012/11/2/NEWS/DOMESTIC/DOM3/7471435.shtml

82歲的泰雅族耆老林明福承受使命,不但能吟唱古語描述整部族史,智者般的嗓音還喚起年輕一代重視母語、文化,也使他今年獲文化部封為「人間國寶」—重要傳統藝術泰雅史詩吟唱技藝保存者。

....泰雅族的遷徙從南投一路往北,到了苗栗、新竹、桃園甚至宜蘭,都透過吟唱記錄各地開發歷史背景、故事,一般的吟唱者只能唱單一地點的歷史,林明福卻可以吟唱全部,從南唱到北,當中還有許多古語,更顯珍貴,也是獲「人間國寶」封號的主因。

fsj 提到...

變形金剛展 六米高大黃蜂震撼全場

【汪宜儒/台北報導】2012-11-03 中國時報

上千件「變形金剛」玩具模型、手稿與電影道具現身台灣,柯博文與密卡登大戰的電影實景再現,加上六公尺高、全球最新造型「大黃蜂」壓陣,「變形金剛跨世代特展」中,觀眾宛如置身「變形金剛」的故鄉賽柏坦星球,飽覽他們的發展歷史與人物間的恩怨情仇。

「變形金剛」特展由萬世國際、時藝多媒體、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聯合主辦,耗時兩年籌畫,保險金額高達新台幣一億元,是美國玩具公司孩之寶(Hasbro)第一次授權給他國主辦「變形金剛」展,比起在新加坡、上海舉辦的官方展覽規模更大,堪稱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變形金剛」展。

六五○坪的展場中分成九大展區,一進展場就可見到依「變形金剛」年代表與進化光廊,這道光廊裡,依時序展出台灣六十餘位藏家的模型珍藏,半數已絕版。

如初代柯博文、密卡登與「變形金剛」前身「微星小超人」等,價值不菲。此外,「變形金剛」最大玩具「福特基地三代」,也現身展場,它原是五十五公分高的機器人,也可轉變成城市,一旦變形成戰艦,可長達八十公分。

最巨大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六公尺高的大黃蜂。這座由孩之寶設計,授權給台灣創意團隊製作的大黃蜂,成本達新台幣五百萬,製作期長達一年,需有八小時的組裝時間。此外,還有一條橫越展場、被破壞凸起的馬路,馬路兩端分別是閃著亮眼的密卡登與柯博文圖像,其中,柯博文的右手特意以立體模樣打造,計有兩公尺高,觀眾站在他的前方,像是會被柯博文一把撈起、被英雄拯救的感覺。

此外,展場尾端還有一個機器人體驗區,提供多組互動機器人與觀眾同歡,同時有專人解說機械運作原理。如觀眾可在機器擂台上操作搖桿,讓機器人扭轉、移動、對戰;也可以透過觸碰方式,跟懸在牆面上的機器手掌大玩剪刀、石頭、布,十分寓教於樂。

「變形金剛跨世代特展」即日起至明年二月廿八日,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七樓南側展出。

※ 相關報導:

* 發展數位文創 高市電影為先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30506/132012110300835.html

高雄市副市長李永得今天表示,市府非常重視高雄數位軟體產業發展,將以電影產業為先鋒,延伸發展相關數位文創產業。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今天於數位內容創意中心舉辦「2012高雄數位內容新興創業論壇」,有200多名高雄數位內容產業業者及相關科系學生參加;李永得出席論壇,勾勒市府對數位產業發展的願景。



◆ 王昱心陶藝 燒出排灣本色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7473438.shtml

【聯合報╱記者劉星君/屏東報導】2012.11.03

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助理教授王昱心,長年深入原民部落,研究排灣族傳統工藝造型、工法、工序、工料使用和色彩運用,及部落文化意涵,從中延伸創作,展現排灣族陶藝品特色,讓外界一窺原住民豐富色彩符碼。

「看見神話系列」王昱心陶藝創作個展,即日起至本月底止在屏東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展出,昨舉行開幕茶會。

40歲的王昱心是來自台東的原住民,從小學習畫畫創作,高中畢業後,考取國立藝專美工科陶瓷組,就此展開陶瓷創作至今逾20年。

她曾到英國、澳大利亞求學,看見先進國家藝術創作發展的實況。她深入部落,從事田野調查,訪問耆老,記錄部落雕飾、圖紋,學習製作工法,認識來自山野的材料。

「看見神話系列」展出內容分兩主題,一為以泰雅族為主飾品的再現,另為從排灣族琉璃珠豐富色彩延伸,融入「連杯」與「陶甕」概念,設計茶具組。

她嘗試運用泰雅族織品色譜,製作飾品創作,並仿效車渠貝材質,以象牙瓷重製貝珠。

另運用排灣族琉璃珠色彩延伸,帶入茶具組。她定調排灣黃、暗紅色、暗綠色及深藍色,透過這些顏色搭配,讓人感受排灣族的色彩。

※ 相關報導:

* 筆墨流動呈現思想 漢寶德談書法:以文字、內涵感動人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2110300427.html

知名建築師,也是教育家、藝術評論家與博物館擘畫者,七十八歲的漢寶德數十年來以濃厚的使命感,樹立了台灣知識分子的典範。近期他出版回憶錄《築人間》增訂版,自述近十年所做的事可以「談美」總結;同時也舉辦書法個展,展出累積廿年的書法作品。

* 12生肖造型胡琴 鄧景裕巧手發想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nov/3/today-north2.htm

胡琴演奏家鄧景裕鑑於傳統胡琴樂器設計單調,十餘年前投入造型胡琴創作,他以玻璃纖維、白鐵、貝殼與竹木等材料,創作出十二生肖胡琴,看似簡單,卻能演奏出出色音符。



◆ 站在鷹架上 折田克子舞出反核決心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473539.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2.11.03

數十位舞者與反核人士站在鷹架上,雙手交叉看著象徵核廢料的桶子緩緩倒下。第七屆蔡瑞月舞蹈節,昨起於「玫瑰古蹟」演出三天,本屆以「擁抱大地─我們不是征服者」為主題,以舞蹈展現「反核」決心。

蔡瑞月舞蹈節一向以關懷土地與社會為主題。今年首度以「反核」為議題,邀請日本現代舞大師折田克子、美國埃立歐‧波瑪爾舞團、澳洲蜜拉姆藝術中心,以及澳洲現代舞大師伊莉莎白‧陶曼參與。

記者會上,舞者與作家李敏勇、十七個反核團體,共同參與名為「反核宣言」的行動舞劇演出。

「我們只是土地的一部分,而不是擁有者。」陶曼點出舞蹈節主題。蔡瑞月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蕭渥廷表示,身為這一塊土地的一份子,任何時刻都應該堅持反核。折田克子則說,日本震後的核災,警惕日本人重新審視人類的價值,只有擺脫核能的潛在危險,人類才能擁有真正的生存居所。

本屆演出的舞碼包括台灣第一支現代舞「印度之歌」。這是二次大戰結束不久,蔡瑞月在日本回台的船上創作的舞碼。她透過這支舞碼感受海洋的力量,詮釋女性的身體和意識解放。

陶曼則創作兩支舞「車諾比的悲鳴」與「彩虹」。前者獻給核災的受害者與無名英雄,後者則啟示著現代人應有的生命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