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鄉蓋蜂屋 開創部落甜蜜商機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445459.shtml
【聯合報╱記者尤聰光/台東縣報導】2012.10.22
台東大武愛國蒲部落曾是群蜂飛舞國度,但隨蜂跡消失,美景不再,部落跟著沒落;卅五歲林美花兩年前返鄉蓋蜂屋,不但找回成群野蜂,更為部落開創甜蜜產業再創生機。
愛國蒲部落僅三百人,沒有觀光景點及特色產業,人口外流和失業率嚴重,林美花返鄉發現村莊快速沒落,苦思如何讓部落重現生機?有天上網看見「野生蜜蜂消失,人類將滅亡?」文章,心頭一驚,「小時候部落蜜蜂滿天飛舞情景不見了」,決定要把牠們再找回來。
她在農地上試蓋蜂屋,「紅磚、木頭、石塊,我什麼都蓋。」蓋過五、六種蜂屋,每天記錄,花一年多時間,終於成功做出石塊空心磚、斷木鑿空兩種蜂屋。
部落居民聽她說「想讓野生蜜蜂成為部落產業」,認為是天方夜譚、異想天開;但林美花堅持往前走,今年五月寫計畫、爭取經費,推動有機野生蜜蜂產業,以一天八百元工資雇用十多名失業村民造蜂屋。八、九月時,廿個蜂屋半數以上有野生蜜蜂進駐,群蜂飛舞再度在愛國蒲部落出現。
原本觀望的居民跟著在山上、農地蓋蜂屋,迄今共有一百多間,大批野生蜜蜂築巢製蜜。「蜜蜂回來了!」好消息傳遍部落,南瓜、樹豆、絲瓜、釋迦得到蜜蜂協助授粉,長得特別大,產量也增加。
「別的地方蓋民宿飯店請人住,我們部落蓋蜂屋請蜜蜂住。」愛國蒲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蕭振國笑說,蜜蜂喜歡蜂屋,住房率超高。「小女生這麼有心,怎麼說都要支持她。」
林美花看好商機,六百毫升寶特瓶裝冬蜜市價一千到一千五百元,夏蜜三百至三百五十元,一個蜂屋一年可產三、四十瓶的量,年產值至少上百萬元。最近她積極接洽廠商,打算和有機野菜園合作,透過產業中心平台推銷部落有機蜂蜜。
※ 相關報導:
* 西湖、苑裡白柚上市 秋遊採果趣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7444966.shtml
霜降到,吃白柚正是時候!苗栗縣西湖鄉、苑裡鎮都有種植白柚,已陸續上市,產期可到11月底,白柚果肉多汁清甜,可耐久放,兩地都有果園開放採果,西湖鄉還有經認證的有機白柚,提供消費者多元選擇。西湖鄉農會總幹事徐淡奎說,鄉內種植約15公頃白柚和西施柚,每年10月下旬霜降後採收,目前已開始上市,今年中秋節後氣候穩定少雨,農民適當給水、管理,白柚品質極佳,果肉水分多,甜度可達13到14度。
◆ 二林鎮農夫市集1元標購 1分鐘搶光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7445301.shtml
【聯合報╱記者陳文星/二林報導】2012.10.22
彰化縣二林鎮農會今年首辦「農夫市集體驗」,為生產者與消費者搭起產銷互動的新橋梁,透過直接對話,讓民眾獲得耕作管理、安心食用等知識,農民生產也能藉此更貼近市場需求,農會希望在都會區常態性開市,服務廣大民眾。
二林鎮農會總幹事蔡詩傑說,除了滿足民眾購買便宜、新鮮的農特產品以外,農會更篩選誠信、有理念的農民,讓民眾知道如何生產出優質農作物,包含耕作管理、植物知識、健康食用等觀念,「民眾買得更物超所值,也把健康農業的理念帶回家」;農民互動中也更了解民眾喜好、市場變化,調整耕作技術、行銷策略,創造雙贏。
農會昨天在二林國小舉辦第二場農夫市集,一百多份的高麗菜、菇類、雞蛋1元標購會,不到1分鐘全部被搶光。在地紅龍果、韭黃、高麗菜、菇類等展售攤位也擠滿民眾選購;活動也安排稻草人DIY,吸引親子同樂創作。
二林鎮民廖楊文說,農民教他聰明挑選健康農產品的方法、分享耕作經驗,讓他「對農產品多了一份感情」,吸收到實用價值。
「種的菜自己要敢吃」,農婦黃玉美說,她的高麗菜蟲咬蛀洞多是因為不噴農藥,耐心向民眾解說「都聽得進去」,認同她的理念。一顆高麗菜賣50元,民眾紛紛搶購,讓她更有信心繼續栽種健康的蔬菜。
農會28日將在二林台灣酒窖舉辦今年最後一場農夫市集,蔡詩傑說,幾次試水溫,在地民眾反應不錯,他認為要再提升產品豐富性與精緻度,才能成功建立農夫市集的品牌與口碑。立委鄭汝芬說,肯定農會創新行銷理念,將透過各種機會幫忙宣傳。
◆ 海濱植物番杏 颱風季救急菜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22/today-north7.htm
自由 2012.10.22
〔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生長在花蓮海濱的草本植物「番杏」,雖然看起來不起眼,很少人認為可以食用,但其實口感類似菠菜,花蓮農改場經過三年試種和評估後,確認是夏季蔬菜缺乏時的救荒野菜,將在颱風季時推廣種植。
花蓮農改場作物改良課副研究員全中和指出,「番杏」是廣泛生長在東部海邊的海濱草本植物,一般民眾在海濱沙灘或石礫地漫步時,常可看到一堆緊貼在地上,但常被認為是雜草,根本不相信是可以食用的蔬菜。
「番杏」口感類似菠菜,又被稱為豬母耳、濱萵苣、毛菠菜、洋菠菜,多生長在海灘,莖嫩葉可以食用,最適合在春、夏季節採摘炒食,民間甚至拿來做為皮膚和胃用藥。
「番杏」對於嚴苛的生長環境耐受力相當強,耐高溫、耐旱、耐強風豪雨、耐瘠,如果在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力強的土壤生長,會長得更好。
花蓮農改場經繁殖、種植和分析口感後發現,非常適合推廣種植,做為夏季蔬菜的新選擇,尤其夏季高溫、多颱風,蔬菜供應常失調,夏季又是「番杏」生長最旺盛的時期,可做為救荒的野菜,將會積極協助農民種植。
※ 相關報導:
* 咖啡王子分享經驗 阿里山飄香
20 則留言:
觀念平台-資源大整合 催生全方位農夫
【陳杰】2012-10-23 中國時報
「糧荒與糧價」牽動國家安全與人類生存,全球各國莫不關注糧食安全課題。目前台灣農業的糧食自給率只有三十二%,在經濟已開發國家中是最低的,遠低於日韓。台灣目前農地休耕面積達廿二萬公頃,幾乎超過耕作面積,每年每公頃休耕農地補貼四.五萬元,政府每年須編列約百億元休耕補貼預算,自九十一年加入WTO以來,政府已支出近千億元預算,惟農民實質收益有限,反而造成地力荒廢、產業衰退、農村就業機會減少、農村經濟不振及國家糧食自給率偏低之結果。
因此,政策上不能停留於休耕補貼的不作為階段,而應逐步活化休耕地,吸引年輕人返鄉投入農業,使地盡其力,提升生產力,創造農村經濟吸納更多就業人口,以確保國內糧食潛在供應能力及自給率。
台灣農業要有競爭力,需要土地、技術、市場與資本的結合。推動休耕地活化,可提供更多土地資源,擴大農漁民經營規模;在技術方面,政府可整合各區農業改良場、試驗所及其他產官學研界,加強對農漁民移轉農業新技術及技術協助。並針對具高經濟價值作物建置生產專業區,提升產品良率及穩定供應,多元推動健康農業及農產品安全驗證機制,輔導復耕地生產吉園圃、有機、CAS及產銷履歷農漁產品。
在市場方面,為避免產銷失衡,穩定農民收益,政府可透過農業合作機制,協助農漁民開發、拓展國內外市場,尤其是大陸市場,可掌握兩岸直航與ECFA簽訂的新契機,爭取台灣農漁產品登陸銷售,甚至以契作方式合作,創造農漁產業的新商機;在資本方面,農業在轉型發展過程中,從設施(備)購置、更新、技術創新、研發、新經營管理模式到新市場行銷等環節,均須投入大量資金,政府可結合農業金融機構及農業信用保證基金提供融資及保證服務,支援農漁民的資金需求。
農漁民有了土地、技術、市場與資本等資源,可從傳統生產者角色,轉型兼具技術研發、經營管理、市場行銷的全方位農夫,將農漁業從傳統的民生產業朝有機、無毒的綠色生態及休閒觀光服務業發展,從事高經濟、高收益、具外銷潛力的農作物或漁、畜產品,並朝精品化、禮品化及品牌化升級。
台灣優質農產品一向獲國際肯定,一○○年農漁產品年出口值為四六.六億美元,較九九年成長十六%;大陸市場方面,一○○年外銷中國大陸農漁產品年出口值為六.六億美元,較九九年成長二四.九%。此外,在行政院提振經濟方案中,觀光產業亦列為重點發展計畫,其中「農遊國際化」是配合台灣農村、漁港、生態及森林等多種特有的人文景觀特色以吸引更多國外觀光人潮,預計二○一四年產值可達一六八億元。
活化休耕地的政策,更需要充裕的農業融資作為農漁民轉型升級的動能。農信保基金也將持續配合政府及農委會政策,協助政府活化休耕地政策的推動,促進台灣整體經濟的發展。(作者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董事長)
◆ 國姓咖啡香 打造咖啡鄉
【聯合報╱記者李承穎/國姓報導】2012.10.23
南投縣國姓鄉咖啡竄紅,最近還有雲林縣古坑咖啡和台南縣東山咖啡的商人,來採購國姓鄉的咖啡豆。農民林言謙說,這證明國姓鄉出產的咖啡備受肯定,但是目前鄉內檳榔種植面積仍是最多,希望政府多鼓勵農民轉作咖啡,打響國姓咖啡的名號。
位在國道六號國姓交流道旁國姓驛站,一走進驛站內就被濃醇的咖啡香味所吸引,這是林言謙和彭婕汝夫婦自創的「向陽」咖啡。林言謙是國姓最早從檳榔轉作咖啡的農民,他說,國姓鄉的咖啡種植在在海拔800到1200公尺高的山坡,烘焙出的咖啡香氣濃郁,也吸引其他咖啡產區商人採購。
彭婕汝則說,國姓鄉咖啡一入口雖然會苦苦的,但馬上就回甘,他自創的向陽咖啡,在生產過程中,咖啡豆都是一顆顆手工挑選,將瑕疵豆挑出,因此味道更不會走味。
林言謙說,國姓咖啡雖然已經建立品牌,但行銷仍然不夠,更希望能有更多農民參與,擴大規模。尤其,農民不需捨棄檳榔種植,因為檳榔樹能夠為咖啡樹遮蔭,有助於咖啡的生長,全鄉山坡地仍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農民種植檳榔,盼政府能夠輔導農民轉種咖啡。
鄉長林福峯指出,他會和農民溝通,從生產到行銷尋找更好出路。
※ 相關報導:
* 蝦場轉型 宋貢祥種野蓮更夯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2/112012102300355.html
曾出國闖蕩事業的宋貢祥,父親往生後返家鄉繼承養豬、養蝦事業,婚後為改善生活,兩年前轉型事業種植野蓮,如今三甲地種植野蓮行銷市場,不但養活一家五口,甚至請六名工人,讓他們有收入可維持家計。
* 拿書變拿鋤頭 退休校長成有機農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1/112012102300337.html
水林鄉七十歲退休校長李高章,為推廣自然農法,原本拿書的手變成拿著鋤頭下田,利用生物調劑「性費洛蒙」及「真菌類」來防蟲害,今年成為慈心農園在水林地區輔導的第一個有機農民,其他農民被他的用心感動,紛紛加入自然農法行列。
....李高章表示,採用生物調劑防治病毒害,雖然效果無法像農藥立竿見影,但日子久了,便能感受到強大持久的功效,且這種方法的花費不多,誘捕斜紋葉稻蟲與乙象蟲的誘捕器一個才六十元,性費洛蒙一條十六元,可用一個月,符合經濟效益。
◆ 虎尾農博公園 採生態工法淨水
【許素惠/雲林報導】2012-10-23 中國時報
縣府明年將舉辦農業博覽會,位於虎尾的農博公園首期工程完成,全區完全沒有任何水泥建物,全採自然生態工法。最特殊的是,近十八公頃基地就有四公頃水域,全區以生物自然淨化水質,每日能處理一萬兩千人排放汙水,未來將成為高鐵特區天然「淨水廠」。
牛軛溪流蜿蜒,小溪穿越樹林、洲島上也有林木扶疏,水鳥徜徉,蜻蜓、蝴蝶穿梭,土溝裡長了草,水塘溝水清澈見底,秋風徐徐,涼意沁入心脾。
農博蓄勢待發,主展場農博公園基地空照曝光,令人驚豔。建築師李綠枝簡報設計理念,完全源自於對土地的溫柔與愛護,全區以自然工法為主,盡量不用水泥柏油,就連未來布袋戲傳習中心建材也將以竹子為主角,就地到古坑樟湖取材。
十八公頃基地有近四公頃水域,水資源達人張文賢巧妙引進家用汙水,經生物自然淨化,已孕育了多樣生態,單蜻蜓與蝴蝶就各達廿多種。可輕而易舉地在草叢間發現各種不同顏色的蜻蜓、豆娘,漫步其間,驚喜連連。
李綠枝表示,區內先從南大排引入廢水,由生物自然淨化五、六天就完成,每天能處理一萬兩千人所產生的約一萬八千公噸廢水,淨化出三千公噸乾淨的水,提供園區澆灌及水塘親水使用,剩餘水流回歸大排。
副縣長施克和說,農博公園在農業博覽會落幕後將永久保留下來,是縣府為縣民創造的最佳禮物。未來高鐵特區全區開發後,汙水處理是一大難題,自然淨水功能,讓公園除了休閒遊憩外,宛如特區的超級淨水廠。
◆ 多管齊下 法國食物浪費要減半
中央社 2012.10.23
法國國際農業食品展(Sial)在巴黎開幕,法國農業食品業權理部長加羅(Guillaume Garot)宣布,打算從現在起到2025年將食品浪費量減半。
加羅在「星期日報」(Journal du dimanche)專訪時指出,每個法國人每年扔掉20到30公斤的食物,這包括壞掉的蔬菜、在餐館吃剩的麵包、商店沒賣出的食品等。這相當於平均每個4口之家浪費400歐元的食品。
加羅準備聯合商人、協會、工業企業,像杭吉斯(Rungis)這樣的食品批發集散地以及食堂,採取5項行動。
加羅正在與食品工業討論,希望能減少食品的量體,例如優格是以1個單位賣出,而不是以4個或6個為單位販售。
至於超市,應錯開減價促銷活動,以免在減價促銷活動中購買的部分食品過期。
加羅表示,無意修改消費時限機制,但要改善庫存管理,在消費時限到期之前,就將食品從展示櫃撤下。
此外,明年元月起將在中學和企業食堂進行5個試點行動,這涉及調整食物的比例,並與22個全國性市場簽署合約,便利協會回收未售出食品。
明年春季政府部門將對這些對抗浪費行動的結果進行總結,6月在全國推出一個反浪費協約。
2012年的食品展,大會就展現不浪費的一面,支援紅十字會和其200名義工,回收展商不帶走的展品。
「無米樂」變品牌 返鄉16年拚出來
【聯合報╱記者邵心杰/後壁報導】2012.10.24
後壁區後廍里長黃正雄31歲返鄉,就為賭一口氣,要扭轉外界對「沒出息才返鄉」的世俗印象,如今無米樂三大聚落之一的後廍里改頭換面,每個月約400遊客參訪,地方蓄勢待發,想乘勝追擊,他說「現在不做更待何時?」
黃正雄講起話來滔滔不絕,難得感性說「人對地方是有感情的」;原從事營造業的他,85年返鄉準備傳承父業,投入地方公共事務,95年起,黃擔任村長、里長迄今。
「無米樂」席捲全台,他說,菁寮、墨林及後廍三聚落是無米樂的故鄉,目前天時、地利、人和,他說「要改變,就要趁現在!」
他說服耆老提供土地,把社區髒亂點打造了「幸福公園」,推動茄至阿媽工作坊,把傳統農用的塑膠網袋,變成復古懷舊的時尚提袋。
他帶動了社區上下改善周遭環境,更設計了手工黑糖伴手禮及刈稻仔飯風味餐。
「無米樂」已成品牌,3聚落更想進一步籌組合作社,把後壁米、茄至袋子等農特產品整合,「人情味是我們連繫旅人的重要橋樑」他說,後廍保有舊農村風貌,也是特色,從此據點更可延伸白河及東山景點,大有可為。
※ 相關報導:
* 日糧商找上聯發 將種日米回銷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7450128.shtml
睽違5年,日本糧商中島美雄商店日前再次造訪後壁聯發碾米廠,商談在台灣契作全新發表的日本品種稻米「夢酒窩」,預計明年初栽種,再回銷日本販售,聯發碾米廠負責人陳建達說「期待雙方合作能夠創造第二春」。....陳表示,當年基於業務發展方針,雙方合作案未能持續,如今雙方都有合作意願,他也說「日商要求很嚴格,近乎龜毛」,95年需通過581項農藥安全檢驗項目,經澳洲、日本兩公司及雙重檢驗把關;今年也是一樣,檢驗項目增加到592項,經泰國及日本兩公司檢驗合格,才能通關。
* 中埔推養生蔬食 打造休閒天堂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30506/132012102401381.html
中埔鄉公所表示,中埔鄉蘊藏豐富的物產,包括香醇的台灣咖啡、黃金板栗、石蓮花、紅龍山藥、香草藥草、木瓜、香蕉等蔬果,也擁有全國數一數二的木耳生產區,絲瓜班也榮獲全國十大產銷班。
◆ 頂級東方美人茶 半數銷大陸
【記者羅印冲/苗栗報導】2012-10-24 旺報
苗栗氣候相當適合栽種東方美人茶葉,但過去多數都內銷台灣市場,在兩岸簽署經濟合作協議(ECFA)後,茶葉銷往大陸的關稅大幅下降,龐大商機浮現;兩岸茶葉市場打開後,今年苗栗近半數的頂級東方美人都銷往大陸,較去年大幅成長近2成5。
海基會昨天赴苗栗參訪兩岸技術合作產業,除大閘蟹養殖業外,也前往當地茶園了解台灣茶葉市場現況。目前苗栗東方美人茶年產量約3萬台斤,市價在每台斤3200元到8000元台幣之間,年產值可達1億6000多萬元台幣。
兩岸簽署ECFA之前,台灣茶葉出口到大陸的關稅超過15%,外銷的利潤極低,年出口量不足800公噸;簽署ECFA後,茶葉銷陸關稅逐年下降,去年關稅只有5%,年出口量爆增到2800噸,出口產值超過3000萬美元。今年茶葉關稅再降到零,年出口量可望再創新高。
苗栗縣府人員表示,苗栗氣候適合種植東方美人茶葉,最頂級的產品要價每台斤台幣28萬元,其中將近半數銷往大陸,可見大陸消費力相當驚人;兩岸茶葉市場實現零關稅後,大陸方面的訂單逐漸增加,一般品質的東方美人茶葉,超過半數也銷往中國大陸。
※ 相關報導:
* 老天傑作 鹿谷冬茶量少質佳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7450666.shtml
南投縣鹿谷茶鄉,受到今年雨量不穩定,導致茶樹根泡爛,發不出新芽,茶業改良場凍頂工作站長蔡正宗表示,今年冬茶收成量預估將減少一半。不過茶農們表示,幸好今年冬天早冷,高山氣溫僅十幾度,茶葉吹冷風,品質反而更好。
◆ 紫晶盃葡萄酒評鑑 路酒莊奪冠
中央社 2012.10.24
彰化紫晶盃葡萄酒評鑑今天揭曉,路葡萄酒莊拿下紅葡萄甜酒及白葡萄酒的冠軍,酒莊表示,有信心做出台灣特色葡萄酒。
2012彰化紫晶盃葡萄酒評鑑頒獎典禮今天上午在彰化縣政府中庭舉行,這次評鑑有50款酒品接受16位品酒專家的評審,角逐紅葡萄干酒、紅葡萄甜酒、白葡萄酒及蒸餾酒等4個組別的冠軍。
而評鑑結果在今天上午揭曉,其中路葡萄酒莊拿下紅葡萄甜酒及白葡萄酒的冠軍,清驛泉酒莊則拿下紅葡萄干酒的第一名及蒸餾酒組冠軍,其中路葡萄酒莊是連3年拿下紅葡萄甜酒的冠軍。
擔任此次評審的評審長艾德華(Edouard Flamans)說,從國外的角度來看,台灣的氣候及環境要做葡萄酒挑戰很大,不過他抱持樂觀態度,相信有一天,彰化可以製作出具有台灣特色及文化的葡萄酒。
路葡萄酒莊負責人黃俊仕則說,他們的葡萄酒採用來自二林的金香葡萄,一般酒莊大多不用金香葡萄製作甜酒,但他們仿效國外用金香葡萄以及加上經驗製作甜酒,相信總有一天能做出獨一無二的台灣葡萄酒。
※ 相關報導:
* 火龍果達人領軍 產銷班獲績優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7450193.shtml
火龍果達人李清秋帶領的花蓮縣玉里鎮果樹產銷第5班,今年打敗200多個吉園圃產銷班,獲選全國吉園圃績優產銷班,昨天農會人員帶著榜單前往慶賀。
政府推動「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教育農民安全用藥及合理化施肥;申請吉園圃標章,每年都要接受專家檢驗,李清秋在今年的考評,8項評分在初評拿到99分,近乎完美。
◆ 控釋型肥料 可提高使用效率
中央社 2012-10-24
農委會今天公布所研發的生物可分解控釋型肥料,除可減少施肥次數、節省勞力、提高肥料效率,還能有效降低因肥料流失而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指出,控釋型肥料(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俗稱傻瓜肥料,可足量當基肥一次施用完畢,依肥料釋放機制,讓肥料依照作物需求時機逐漸進入土壤,提供作物養分需求。
場方表示,因此可減少施肥次數、節省勞力,並提高肥料效率,降低環境污染問題。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場長王仕賢指出,所研發的控釋型肥料的水中溶出率與市售商品相似,肥料釋放率呈現S型,即初期、後期肥份釋放慢,中期肥料釋出高,符合一般作物生長曲線。
他表示,因使用生物可分解材料與國內生產製造,環保且價格降低30至50%,而經田間試驗顯示,水稻施用控釋型肥料還可增產20%。
◆ 觀察站/好水好飼料 台灣優勢
【經濟日報╱記者林海/苗栗報導】2012.10.24
上海海洋大學教授王春來台實地輔導苗栗養殖業者養殖大閘蟹,他表示,在台養殖大閘蟹是一項實驗,選擇純正蟹苗、飼料,加上水質優良,與台灣飼料加工優勢結合,成果也出乎意料。
苗栗縣政府在2011年10月與上海海洋大學簽署「中華絨螯蟹養殖合作協議」,上海海洋大學更派遣研究團隊進駐苗栗,展開大閘蟹養殖輔導的各項工作。王春表示,原本對於台灣是否適合養殖大閘蟹,曾經有不同意見,「對於北緯28度以下的環境適不適合養殖,學術上有過爭論,廣東省也曾經養殖過,但最後沒有成功。」
王春指出,經過兩次考察,進駐苗栗之後,發現苗栗的水資源是適合養殖大閘蟹的,「經過1年的輔導,真的出乎我們意料,苗栗的『蟹王』重達363.8公克,當初根本沒有想到。」
王春說,為了在飼料上,也與過去養殖業者五花八門的用料不同,而是由上海海洋大學提供獨特配方,再由台灣方面的飼料加工而成,「台灣的飼料加工技術比較好,這樣也讓大閘蟹的品質、口感有保障。」「從種苗、飼料、水質、監測、管理,全套技術轉移給台灣可說是毫無保留。」但王春表示,目前台灣的養殖觀念還在慢慢改進,「以往一個養殖池,業者放養6,000到1萬隻,但陽澄湖同樣的面積來說,只有300到500隻。」王春說,目前業者已經願意減少放養密度,這樣一來,大閘蟹的品質才會提高。
恆春生態農場 自然純淨無農藥
【聯合報╱記者潘欣中/恆春報導】2012.10.25
屏東縣恆春鎮赤牛嶺恆春生態農場,39年前開辦至今,創辦人張國興與接棒的兒子張福生,堅持以低密度開發、環保建築、不使用農藥的生態工法經營,被縣政府評為環境教育品質特優農場,將代表屏東縣參加環保署舉辦的全國賽。
恆春生態農場總經理張福生說,農場以生態經營為理念,園區占地48公頃,強調自然生態、有機栽培,並結合「生產、生活、生態」的經營主軸,在大量營造適合生物生活的豐富生態環境外,也藉由生態復育,讓少接觸大自然的都市人,體驗樸實閒趣的鄉村生活。
他說,全球氣候遽變,「人定勝天」被「人類與大自然和平共存」的觀念取代,父親張國興39年前嘗試打造一座完全不使用農藥、環保建築的生態農場,當時有人不看好,還斷定經營不了多久,但時間和事實證明,它不僅可行,還能永續經營,更受到政府的肯定。
「農場土地不用農藥、化學肥料、湖水純淨自然」,張福生說,建築物建材用沙岩和花崗岩,因石頭比混凝土更耐用,且不需花太多人力、時間、資源保養,減少清潔劑用量和產生的廢棄建材;菜園、果園用有機肥料,生產的優質有機蔬果,就供給遊客享用,飼養在山林的「放山雞」快樂又自在。
農場堅持以自然生態、有機農業為經營理念,藉由生態復育,產生良性循環,最大的驚喜是成了「螢火蟲樂園」。
◆ 合櫃拚外銷 甜柿價翻3倍
【聯合報╱記者林佩均/東勢報導】2012.10.25
以往外銷國際的甜柿得等櫃滿才出貨,但甜柿不適合久放,產量少的小農更無法一次滿櫃,東勢區甜柿產銷第二班與貿易商接洽,推出「合櫃外銷」通路,與其他蔬果合櫃,讓現採的小量甜柿立即出貨,不僅不易腐壞、外銷價位更是內銷的3倍,昨有300箱順利起櫃。
一般貨櫃可裝載700箱甜柿,一次雖然足量,但每箱甜柿堆疊兩層易壓壞,加上台灣柿農種植面積小,甜柿熟了無法凍,早採的柿農得等其他人「湊數」,果熟期不同的裝在一起,容易互相影響、腐敗。
3年前台中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農業副總幹事劉興權與貿易商接洽,找出合櫃外銷通路,首年引線、去年試辦,今年訂單已成長3成,讓柿農的甜柿「新鮮不必等,直接銷出國」,未來產季的雪梨、茂谷柑也將比照合櫃模式。
擁有5甲柿地的柿農吳宏斌舉例,台灣甜柿行情分大小月,像初一、十五價位較好、平日價位低,但柿子放不得,小農只好含淚降價求售。例如大盤商22台斤可賣600元,但外銷大陸22台斤可賣1200至1500元,價格足足翻3倍;小農未來多利用合櫃通銷模式,行情好時內銷、行情差再轉外銷。
小盒包裝的甜柿,裡面有塊叫「安喜布」的白布,其功效是乙烯阻斷器,可抑制乙烯讓甜柿處於休眠狀態,一塊要價5元,讓甜柿保存期效延長1周以上 (原本7天變成14天),與銀離子袋功能相同,差異處在不必每顆包裝,箱子裡放一張就有效果。
◆ 富里好米養生粥 板橋農會登場
【聯合報╱記者王長鼎/板橋報導】2012.10.25
花蓮縣富里鄉農會昨天在新北市板橋區農會活力超市前廣場,舉辦新產品上市發表會。現場展示以富麗有機胚芽米開發的養生芋仔番薯甜粥、山藥零餘子鹹粥、當歸藥膳粥3款新產品,在模特兒走秀展示下,不少民眾爭相選購。
花蓮富里好米遠近馳名,富里鄉農會繼富麗禾奏曲、尊爵米禮盒,今年再推出由農委會推薦,羅山有機村開發的3款不同口味富麗養生粥。
農委會花蓮改良場長黃鵬表示,羅山有機村運用富里鄉農會生產的有機胚芽米,及花蓮特有的芋仔甘藷、山藥零餘子和當歸,結合花蓮農改場高溫殺菌即食餐包加工技術,開發出養生芋仔番薯甜粥、山藥零餘子鹹粥,及當歸藥膳粥,滿足消費者不同口味需求。
富里鄉農會總幹事陳榮聰說,富麗養生粥以養生保健為出發點,不添加防腐劑、人工甘味劑及化學色素,可在室溫下保存1年,微波或隔水加熱即可食用,符合現代人便利性要求。
板橋區農會昨天邀請醫學博士莊淑旂的女兒莊靜芬醫師現身說法。她表示,粥有利腸胃吸收,特別在工作繁忙,身體虛弱或生病時,養生粥不但好消化、好吸收,也可減輕身體負擔。
莊靜芬昨天現場解說3款養生粥的食用方法,民眾獲益不少。富里鄉農會並準備金針酥、當歸饅頭、豆漿、鹹鴨蛋、冰粽及黃金泡菜等花田小吃料理,讓民眾搭配富麗養生粥品嘗,體驗羅山有機農作物的好滋味。洽購電話:富里鄉農會(03)8821705;台北門市(02)28617789。
◆ 讚!10大吉園圃產銷班 花蓮占2名
【聯合報╱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2012.10.25
全國績優吉園圃產銷班評選結果出爐,花蓮縣吉安鄉蔬菜產銷班第22班及玉里鎮果樹產銷班第5班,在全國2050個吉園圃產銷班中脫穎而出,入選「全國10大績優吉園圃產銷班」;另外花蓮縣瑞穗鄉農會及鳳榮地區農會也在全國239家輔導單位中勝出,贏得「全國10大績優吉園圃輔導單位」殊榮。
農糧署東區分署副分署長羅文龍說,績優吉園圃產銷班考評項目包括病蟲害防治、安全用藥、農藥殘留等多項,評選分初選、複選、決選等3級;經複選後推薦50班參加全國總決選,再由決選委員實地評鑑,最後選出全國10大績優吉園圃產銷班及輔導單位。農委會將在11月20日下午2點頒獎表揚。
羅文龍說,國人重視吃的安全,該分署大力推動「吉園圃臺灣安全蔬果」標章,由農政單位輔導教育農民安全用藥,經層層把關及檢測農藥殘留合格後,才能使用吉園圃標章,籲請消費者多選購健康安全的吉園圃蔬果,買得放心、吃得安心之餘,能鼓勵更多農友加入健康農業的生產行列。
吉安鄉蔬菜產銷班第22班主要生產龍鬚菜,兼種紅龍果,班長陳貴忠表示,龍鬚菜生命力強、不需農藥、易於照顧,剛好與班員們想從事無毒農業、生產健康蔬菜的理念不謀而合,頗受消費者青睞。
玉里鎮果樹產銷班第5班班長李清秋說,該班班員22人共種植23公頃左右的紅龍果、甜柿、枇杷等水果,為讓消費者吃得安心,班員們陸續申請通過吉園圃審查及產銷履歷驗證。該班建立紅龍果自有品牌「紅霸天」,嚴格分級,所有生產過程透明化,不怕被比較。
培育20年 繽紛彩色稻亮相
自由 2012.10.26
〔記者余雪蘭/嘉市報導〕農林試驗所嘉義分所研究培育二十年的彩色稻作,包括葉子、稻穗與穗芒都有不同顏色,其中約有十個品種經多代選育純化,色彩突出,預計兩年後申請品種權,目前正進行性狀表現調查栽作,十種彩色稻栽成彩色花田,美不勝收。
農試所嘉義分所所長楊宏仁指出,近年來,台灣已有農會運用彩色稻發展農業休閒產業,苗栗苑裡鎮農會甚至接受民眾訂製婚慶用的彩色稻田。
農試所嘉義分所的彩色稻是二十年前已退休的研究人員陳隆澤開始培育,陳隆澤在今年一月退休,彩色稻的研究交棒給助理研究員廖大經。
楊宏仁表示,早期彩色稻被認為沒有經濟價值,初始培育時並不被支持,直到近年來國內發展彩色稻景觀休閒農業,嘉義分所於是挑選出先前培育出來,色彩較特殊的十個品種,進行性狀調查,準備二年後申請品種權。
廖大經表示,彩色稻的色彩變化包括葉色、稻穗、穗芒,目前進行性狀調查的十個品種中,葉色有綠、紫、紫黑、紫綠等;稻穗的顏色有綠、紫黑、米白等,穗芒的色彩變化則有紅、白 、粉紅、黑等;依規定申請品種權需兩年兩期栽作,進行性狀調查,今年是第一年第一期的性狀調查栽作。
楊宏仁說,未來申請品種權後,將授權給農會或農民,而這十個品種彩色稻,除可發展休閒景觀外,也可做為插花的素材或園藝造景植栽。
◆ 開發美味米 吳永培獲研究獎
【聯合報╱記者曹馥年/嘉義報導】2012.10.26
農業試驗所嘉義農業試驗分所副研究員吳永培,研究水稻多年,帶領團隊開發耐鹽品系稻米與腎臟病患者可食用的台農82號美味米等,造福農民,他今年獲得黃文華文教基金會稻作研究獎,得知獲獎時,仍在高溫40度的暗室內為水稻雜交,致力研究新品種。
47歲的吳永培是中興大學農學碩士、台灣大學農學博士,在農試所服務22年,他今天將返回母校中興大學領獎。
農試所嘉義分所長楊宏仁表示,吳永培89年起率嘉義分所團隊進行水稻多樣化誘變育種,由誘變後代中選育出黃金米、巨胚米、低蛋白質米等多種新米種,現已取得台農76號黃金米品種權,並技術授權西螺鎮農會與太保市農會,創造每年產值1400萬元。
歷經11年育種的台農82號美味米,抗病、抗倒伏,蛋白質含量低,腎臟病患可食,每公頃產量遠高出日本越光米。軟中帶Q的美味米已開放農民試種,嘉義市計畫列為特色產品。吳永培研究團隊也培育出耐鹽品系稻米,可在鹽分地栽種。
獲獎消息傳回,吳永培正在暗室育種;曬得黝黑的他說,做研究要熱忱與耐心,例如為讓水稻授粉,每期稻作收成,他就必須每天在40度潮濕暗室中待2、3小時做研究,回研究室後常累到說不出話,但研究無止盡,盼研發結合耐鹽、耐旱且抗稻熱病的新米種。
◆ 「醜」的西施柚 沒農藥更甜
【聯合報╱記者劉明岩/彰化報導】2012.10.26
「柚來了」,吃過中秋文旦,汁多甘甜的西施柚、白柚跟著登場,彰化縣果農們連日忙著採收,滿足消費者強勁的需求,縣長卓伯源昨天在縣府中庭主持西施柚與白柚展售會,希望消費者吃了都能「柚」美麗,「柚」健康。
花壇鄉西施柚農宋家益說,今年因氣候因素,西施柚減產約兩成,但品質更好,甜度高、風味佳,價格維持不變。
「不要以貌取柚」,是宋家益教導消費者選購西施柚的撇步,他說,如果噴灑農藥,柚子外觀當然更有賣相,但不加農藥,外表雖醜,甜度反而更高,風味更美,此外,挑選柚子時,只要出現沈甸甸手感準沒錯。
農民用心種出好柚子,縣政府則努力幫忙行銷,昨天邀請縣農會、農糧署、農改場及鄉鎮公所、農會代表齊聚縣府中庭,合力推銷縣產優質的西施柚及白柚。
縣長卓伯源說,柚子除了好吃、營養高,可美容、可整腸,保存期又長。他還透露台北市長選舉期間,他送給市長郝龍斌一顆大白柚,祝福「柚」連任,果然成真,因此柚子也是吉祥的水果。
彰化縣政府為擴大行銷,將舉辦一系列白柚、西施柚暨農特產品展售活動,今天在板橋區農會、28日及下月11日及25日彰化縣農會前廣場、11月3日及4日在台北希望廣場及國際跑水節活動二水鄉林先生廟,與11月4日在花壇鄉舊營區等地舉辦。
◆ 觀念平台-尊嚴與價值 新農民很在乎
【盧思岳】2012-10-26 中國時報
農委會規畫推出「新農民返鄉計畫」,被返鄉務農的青年農民楊宇帆批評為治標不治本;主委陳保基在立法院報告「活化休耕地政策」,一席「農民老了就把土地交出來」的話,又招惹崑濱伯等一群老農反彈,一時間把老少農民都得罪了。台灣農村勞動力老化是不爭的事實,農委會這二項政策旨在提升農民勞動力,促進農村土地利用,藉以強化農業生產力。平心而論,雖然實施內容與方法尚待斟酌,但可謂立意良善,也抓到了問題點。
但農委會在政策詮釋與溝通上,拙嘴笨舌又姿態過高,發言只顧辯解而欠缺理解,以致無法對焦,難怪楊宇帆要送給陳主委「態度」二個字。譬如,建議楊宇帆擴大經營規模,卻忽略他提出的產銷通路困境;還說保證農民最低工資你不需要,其他青年有需要…,豈非罵人不知好歹?究其實,每個月七千元的老農津貼或可勉強讓老農餬口,但每月一萬八千多元的最低基本工資卻不足以讓青年農民養家活口。
更重要的是,陳主委未能以同理心掌握楊宇帆發言的核心問題所在。其一,青年農民需求的是健全的農業環境與產業結構,除了生產面的輔導或補助外,更需要協助開拓良好的市場與行銷通路。如果無法解決此一根本問題,只靠短期的工資補貼對青年農民缺乏誘因;即便一時受激勵而返鄉務農,也將無以為繼。難怪楊宇帆質疑:「怎知兩年後農業市場就穩定了?」因此,基本工資的差額補貼即便可以克服收益計算、人頭頂替等執行上的技術困難,農委會推動、行銷「新農民返鄉計畫」,就必須提出市場面、消費端的配套措施才可行。
其次,楊宇帆採取有機種植、友善環境的方式耕作,與近年來許多選擇返鄉務農的青年一樣,是因為認同土地,而願意嘗試更困難的農業經營模式,走一條兼顧生產與生態的道路。這是有中心價值的主動抉擇,而非如一般老農被迫守著農藥守著地。他正是農委會最該爭取的「新農民」,怎能擺出一副不來請便的排斥姿態?
其實,楊宇帆未直接說出口的是「尊嚴」與「價值」,這才是關鍵。正因為在台灣務農已經喪失尊嚴與價值,年輕人才不願從事,老農民才汲汲計較老農津貼的加碼是滷蛋或雞腿,而今還淪落到用最低工資保障,真是情何以堪?農委會實應重新調整政策思惟,從正面鼓勵的機制考量,而非一定得和受僱勞動者的最低工資掛勾才行。
無論是「新農民返鄉計畫」或「活化休耕地政策」,都只是農業發展的戰術環節之一;農委會必須全盤思考整體性、長遠性的農業發展戰略,而非耗費大部分預算於各種補貼政策上。尤以對「人」的直接補貼更容易一發不可收拾,除拖累國家財政外,更助長了農民的無望感。因此,包括已有立法和預算支持、正如火如荼全面實施的「農村再生計畫」在內,如何建立農村、農民的價值觀與光榮感,實為農委會制訂、推動政策的當務之急。
(作者為台灣社造聯盟副理事長)
高麗菜一顆8元 菜農血本無歸
自由 2012.10.27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菜土菜金!兩個月前,一顆高麗菜創下超過百元的天價,但現在傳統市場只剩下八元,跟一顆茶葉蛋一樣便宜,包心白菜三顆也只賣五十元。農糧署表示,包心白菜批發價已逼近監控價四.二元,下週將展開促銷、加工、捐贈弱勢團體,盼能穩住價格。
今年夏季,豪雨與颱風不斷,台北果菜市場的批發菜價曾一度飆到每公斤四十四元,昨天跌至十九元,是夏季以來最低價,甚至比去年同期小跌五%。葉菜類昨天平均批發價不到十元。
高麗菜今年八月初批發價曾創下四十二.四元,現僅每公斤七.四元,跌幅達八成三,也比去年同期下跌三成一。至於包心白菜批發價則從九月初的近三十六元跌至昨天的五.一元,跌幅達八成六,也較去年同期下跌五成五。
九月初蔥價曾飆至每公斤二七四.六元,昨天為六十二.五元,還是比去年同期的四十五.二元上漲三十八%。小白菜、青江菜昨天批發價每公斤不到十元,莧菜、萵苣、甘藷葉、空心菜則不到十五元。
包心白菜批發價5.1元 民眾︰火鍋店應降價
昨天上市場買菜的張太太說,一把菜只要十元,真可以大撿便宜,之前有火鍋店因菜價上漲而漲價,不知道有沒有調回原價?政府應該去查一查。上班族江先生表示,現在水果還是很貴,可以多吃一點菜。
農糧署主秘蘇茂祥表示,青蔥批發價高是因現在不是宜蘭蔥產季,昨天宜蘭蔥每公斤要一二一元,但彰化、雲林、嘉義的北蔥正值產季,每公斤不到四十元,下週就會針對包心白菜展開促銷等相關措施。
◆ 花生大豐收 美食品業利多敲門
【聯合晚報╱美聯社亞特蘭大26日電】2012.10.27
美國東南部的花生主產區今年豐收,花生產量預計將超過300萬噸,遠多於去年的180萬噸,花生盛產也將反映在全美的商店,包括花生醬在內的花生產品價格也會隨之下降。
去年花生產區的乾旱和高溫天氣導致花生醬的零售價飆升,今年美國多數地區遭到數十年不遇的嚴重旱災,但沒影響到花生主產區的東南部地區。
美國花生協會會長阿徹說:「去年的花生產量低,花生醬的價格平均上漲30%以上。今年花生大豐收,花生產品的供求將恢復平衡,花生醬的零售價也將恢復到正常水準。」
花生豐收和價格降低,對食品業是個大利多。亞特蘭大的社區食品儲藏公司執行長波靈說,食品企業每年都要買進花生、大豆和肉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但要視價格而定,「如果價格低10%或20%,我們就能多買」。
專家指出,今年的花生豐收是許多因素造成的,一是價格提高促使農場主人擴大種植量,今年比去年的種植面積多出近50%。二是美國東南部地區今年風調雨順,早春天氣使得播種提前,氣溫適宜,收穫前的8、9月缺雨季節又喜遇甘霖。
波靈說,花生醬的蛋白質含量高,保存期長,兒童喜歡吃,所以是食品業的主要產品之一。
花生醬一直是美國家庭的主要食物,美國人每年平均每人消費六磅(2.7公斤)花生醬和其他花生產品。由於花生醬的全球需求增加、飼料價格上漲和肉類價格受乾旱影響而提高,花生醬將可能更受歡迎。
◆ 大學生變帥農 「靠腰」種出好米
【楊漢聲/花蓮報導】2012-10-27 中國時報
經濟不景氣,擁有大學學歷的彭以程「鮭魚返鄉」,跟著老農父親學習種稻,當個快樂農夫。他說,種稻很辛苦,每天得「靠腰」過日子,但每當黃澄澄的金色稻穗收割時,辛苦與汗水頓時化為喜悅,那就是豐收的成就與滿足啦!
玉里米認證標章說明會中,異常年輕的「帥哥農夫」在老農中顯得格外醒目,他就是廿四歲的彭以程,大學畢業退伍後,就返鄉接手家中稻田。
彭以程表示,由於自小家中種植稻米,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寒暑假同學都去遊玩,自己還需下田工作,甚至小學三年級就學會駕駛小怪手,雖然辛苦,但有時可以看見許多野生動物,如山羌、老鷹等,心中立刻充滿喜悅。
他說,小學時最害怕的就是稻米成熟時,因為清晨時分,總會有眾多鳥雀齊集來偷吃稻米,為了防雀,晚間就要跟著父親睡在稻田南北各一間的工寮內,手裡還要緊握著天亮要燃放的沖天炮與打火機,壓力不小,幾乎整晚都不敢睡,宛如「站夜哨」般期待天亮。
「辛勤耕作,必歡呼收割」彭以程說,家中種植的稻米曾榮獲二○○八、○九年日本國際米食競賽特別優秀獎,明年也準備再度參賽。他說,種植稻米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希望能讓民眾了解一粒米後面的辛勞,讓全世界知道台灣優良的稻米。
彭以程說,現在氣候變遷快速,土壤、病蟲害、秧苗品種等,都和以前不同,必須借助各農業專業單位和專家的力量,獲取相關知識,並打破傳統種植觀念,以科學化種植,有數據、有記錄,讓稻米越來越好,「那才是大學生返鄉種田的價值!」
另一方面,玉里鎮公所廿六日舉辦說明會,推廣「玉里米」認證標章,打開知名度,鎮長劉德貞表示,高度競爭時代,必須轉變觀念,精進栽種技術並落實品管,才能提高「玉里米」的價值,打響品牌。
鎮公所昨舉辦的玉里米鎮產標章的水稻綜合栽培管理技術、病蟲害防治及安全用藥暨合理化肥培管說明會,吸引老中青三代農夫參與。
※ 相關報導:
* 青年返鄉/ 美農五虎 投入農村再造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27/today-south1.htm
卑南鄉美農村有五位農家青年返鄉,不只承襲父業務農,還結盟成為「美農五虎將」,扮演農村再造生力軍。五虎包括陳信价、陳冠銘、陳弘儒、吳皇慶與許智堯。總統馬英九昨天走訪美農,特別關注五位青年返鄉,樂見農村希望,得知吳皇慶今天將訂婚,還特別自編打油詩:「五虎快婚,根留農村」。
* 被偷怕了 農人自製感應燈防賊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27/today-center6.htm
彰化縣北斗鎮水電師傅李宗達,中年改行當農夫,但農作物接二連三遭盜採,他忍無可忍,發揮水電師傅的看家本領,利用「紅外線熱感應器」防賊,雖然至今仍未建功,但已達到嚇阻小偷的目的。
◆ 「黃金廊道」要省水 台糖推動種甘蔗
自由 2012.10.27
〔記者林國賢/虎尾報導〕農委會推出「黃金廊道」計畫,盼改變高鐵沿線農作物種植品種,減少用水紓緩地層下陷,台糖公司認為甘蔗用水量僅水稻十分之一,甚至是「看天田」,不必抽地下水,政府應提升補助,大力推廣。
可因應糖價高、減少進口
台糖虎尾廠指出國際糖價節節高升,而國內九成糖依賴進口,除需支付龐大金錢採購,民生物資也被國外市場操控,長期而言對國家發展相當不利,過去政府鼓勵休耕,造成原料甘蔗種植面積減少,黃金廊道計畫正好重新鼓勵農民種植甘蔗。
台糖虎尾廠表示,虎尾廠目前產能利用率約只有七成,還有約壓榨十萬公噸原料甘蔗的空間,換算種植面積為一千多公頃種植農田,只要政府能夠合理補貼農民種植利潤,可以創造三贏。
若提高補助 農民願考慮
虎尾廠原料課長張金生說,原料甘蔗種植期約一年至一年半,是屬於比較粗放的種植,用水量不多,若配合節氣在七、八月完成種植,甚至可以不用抽取地下水灌溉,該廠位於古坑崁腳農場的原料區,就是只依賴雨水灌溉的「看天田」,若能配合補助政策,農民種植意願應該很高。
農民廖清水表示,部分農民有種植甘蔗的經驗,用水量的確很少,但種甘蔗種植利潤約只有種植水稻的五分之一,根據目前農委會初步規劃,轉作甘蔗每年每公頃補助六萬元,對於農民來講,種植利潤仍比種植水稻低,若政府能夠比照毛豆等農作物提高至九萬元,他就會考慮轉作甘蔗。
脫澀新技術 一番柿不「咬人」
【聯合報╱記者謝恩得/番路報導】2012.10.28
嘉義縣番路鄉農會昨天在柿子節活動發表新產品,包括水柿烘乾脆片及以真空脫澀技術製作的「一番柿」,新技術讓水柿不必再浸泡石灰水,外觀不再是一層灰白,變成漂亮可口的柿子。
農會人員說,以往脆柿(俗稱水柿、浸柿)即是牛心柿,為了保持甜脆口感,必須在果實未成熟(成熟後果肉又紅又軟)時採收,但柿子如果沒有成熟,所含單寧酸很高,讓柿子吃起來不只很澀,甚至會「咬人」(嘴巴內像被強鹼侵蝕)。
番路鄉農會推廣股長胡芸芸說,農委會去年請專家協助開發新的真空脫澀技術,完成的脆柿不僅有漂亮外觀,口感也很好。
番路鄉農會昨天和今天在農會「飲冰柿茶集」對面廣場舉辦柿子節,除有高山甜柿等農特產展售,以及柿餅加工和柿園導覽解說、柿餅DIY,新上市的柿果子脆片、「一番柿」也讓遊客「吃免驚」。
※ 相關報導:
* 新北茭白筍節 免費體驗採筍樂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28/today-taipei9.htm
廖榮清說,三芝區茭白筍栽種面積約六十公頃,今年首度實驗將大閘蟹放養在茭白筍水田內,水田猶如小型生態池,大閘蟹不僅會吃茭白筍的害蟲及福壽螺卵,還會吃掉根部葉子腐爛處,讓茭白筍長得更好。
* 八卦山咖啡回甘讚 國際精品級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7459659.shtml
彰化市農會為提升咖啡品質及知名度,上月舉辦咖啡豆品質評鑑會,共有全縣37個農戶參加,聘請11位具有杯測裁判或咖啡品質品鑑師資格的評審團,依香氣、風味、醇厚度、酸值等10個項目評鑑。
* 「啡」嚐原味 三地門農夫市集…好香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28/today-south4.htm
部落導覽員高忠正表示,咖啡五月開花,九月至隔年二月為採收期,目前最適合上山喝咖啡,部落常在假日推出採咖啡、炒咖啡等DIY體驗,希望讓更多民眾了解部落產業。
* 稻草、絲瓜絡 巧手編織話先民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7459614.shtml
將軍區長榮社區10多位居民,利用稻草、稻殼及絲瓜絡等廢棄物,巧手編出先民划著竹筏載牛渡河、捕捉虱目魚的大型創作藝術品,讓民眾了解當地歷史及各項農特產。
◆ 科技農業〉無農藥生長快 LED燈種菜超炫
自由 2012.10.28
〔記者沈繼昌/平鎮報導〕賀田農業科技LED植物工廠昨開幕,三百坪廠房用LED燈栽植蔬菜,科技蔬菜無污染,日採一千包四十款菜,每月營業額至少十五萬元。
賀田廠設在平鎮市中大路,廠內走動的是穿西裝打領帶的都會型農夫,栽培的全是水耕蔬菜。蔬菜長在高科技無塵室裡,全年溫度控制在二十一度,靠LED燈照射,沒泥土,蔬菜靠含碳、磷等廿餘種營養液快速生長,無毒無農藥,不怕颳風下雨。
而一般有機蔬菜生長期一個月,植物工廠生長期僅需十四天,縮短一半時間,賀田選擇農民較少栽種的十字花科、香草科等為主,避免與農民爭市場。
總經理魏銓祐表示,精緻農業是未來趨勢,三百坪培養架上共有五層蔬菜栽植,把空間當成一千五百坪使用,每層培養架都有LED燈十二小時照射,行光合作用。栽植的蔬菜經SGS二百一十四項檢驗,農藥殘留、重金屬與生菌數含量都是零,不用洗就可以吃;目前國內約有七家業者投入,主要是LED燈技術純熟,有效減低照射成本,徹底顛覆傳統農業。
董事長黃榮造也說,國內對蔬菜需求量每年約廿萬公噸,其中一半仰賴進口,進口值約十五億元,有了全年無休的LED植物工廠投入,可增加農民新選擇。
該公司目前生產的蔬菜多銷售空廚,宅配與零售也有,未來在桃園市文中路與中壢市中央東路都將設點,電話:427-1582、490-9206。
◆ 彩色米復活╱產能大增 明年可望上市
自由 2012.10.28
花改場製程突破 完成技術移轉
〔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七年前研發成功,但因成本過高、沉寂多時的「彩色米」,花蓮農改場改進製程後,成本與一般米相差不多,今年授權廠商進行「米粒表面處理」技術移轉,顏色繽紛的彩色米產品,可望明年上市。
花蓮農改場指出,民國九十五年間,研發「彩色米」初期目標為健康走向,以萃取天然蔬果顏色,進行白色米粒染整,將白米變化成黃、橘、紅、紫、綠等五種顏色,當時成果頗受好評,被視為米食科技創新突破,未料因成本過高,全案推廣因此受阻。
只比一般米貴兩成 廠商青睞
技術移轉工作停頓長達七年後,花改場今年在製程技術上獲得關鍵性突破,由每小時只能染色廿公斤,突破到廿公斤只需五分鐘,成本大幅降低,只比一般米售價高約二成,終於獲得廠商青睞。
彩色米技術突破後,日前在「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農業館開幕時,與國內廠商進行「米粒表面處理技術」的專屬授權簽約儀式,正式宣告技術移轉成功,彩色米產品預計明年初即可上市。
五分鐘染廿公斤米 足以量產
彩色米技術研發,從初期每小時只能染廿公斤,無法達到量產門檻,第二階段雖然產能提高,但口感有待改進。
今年新一代彩色米技術在製程上大幅修正,在萃取蔬果顏色上,可直接得到濃縮色素,並且染色與乾燥同時進行,省略乾燥所需時間及設備支出,修正後流程突破產能瓶頸,以黃色為例,廿公斤米只需五分鐘完成,每天運作八小時,產能即可達約二公噸,符合供應市場的需求。
烹煮後仍保有原色 口感變好
在口感方面,因為製程的改進,控制染料水份對米粒的影響,口感大幅提升,另外在顏色表現上也有進步,染製完成的生米,經過二次快速水洗,烹煮後仍能保有顏色,大幅提高著色穩定度,也提升了市場的接受度。
◆ 農業物流擬開放中資 學者:棄守台灣農業
自由 2012.10.28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台灣農技、種苗已嚴重外流中國,沒想到馬政府卻又計畫開放中資投資台灣農業。為配合行政院上月提出「經濟動能推升方案」,農委會將開放中資投資農產品物流中心;此外,規劃中的「自由貿易示範區」,中國農產品可在區內加工後再外銷,立委憂心中國農產品流入台灣市場,學者也痛批:「丟臉!台灣的農業靠中國,乾脆不要玩了!」
為落實「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公共工程委員會上月開會檢討中資來台投資(非承攬)公共建設項目,初步檢討增加開放農產品大型物流中心(限外銷用),工程會表示,經濟部年底將就此審核,通過後才會正式開放。未來農委會若計畫興建物流中心,中資不僅可參與投標,也可自己提案。
立委憂:中國農產品侵台
台聯立委許忠信也質疑,規劃中的「自由貿易示範區」,行政院計畫讓中資投資農業物流、加工,區內允許從其他國家進口農產品原料加工後再出口,等於可以從中國進口禁止的八三○項農產品,而政府向來把關不力,中國農產很容易流入台灣市場,未來中國農產也能來台「過水」,掛上台灣商標,再賣到日本或其他國家,打擊我農業。
農委會以目前仍在擬訂階段,不願透露政策細節,但不否認自由貿易區的規劃方向,也坦承中資投資物流中心雖侷限外銷,不過,外銷出口國並不限於中國,也包括日本等其他國家。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黃琮琪痛批,中國當地的物流系統現仍一團糟,台灣竟寄望中國來投資物流中心,「根本是笑話」。沒有一個國家的農業是靠外資來壯大,「等於讓別人來掐住自己的脖子。」政府開放中資,無疑是棄守台灣農業,乾脆學巴西只種生質能源,糧食全靠進口,不要農業了!
學者批:讓外資剝削農民
台大農經系教授吳榮杰也說:「供應鏈兩端最有附加價值,政府卻讓通路端被中資掌握,是想搞垮農業嗎?」韓國由農民團體成立貿易公司,協助農民外銷,利潤也回饋農民,而紐西蘭成功的奇異果外銷,也是農民用自己的力量,農委會應鼓勵農民、農民團體來做物流,不該讓大型外資來剝削農民,至少由本國人投資,才會對這塊土地有感情。
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杜宇認為,中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長期與我國競爭,中資若掌握我農產品的國際通路,未來這些恐都被中國「吃掉」,使得我國農產在國際市場節節敗退。中資也可能藉由供應鏈關係,將台灣僅剩無幾的技術、種苗一併帶走。
※ 相關報導:
* 宜蘭傳口蹄疫 撲殺381隻豬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210280037.aspx
宜蘭縣政府動植物防疫所說,員山鄉兩處養豬場的豬隻日前傳出口蹄疫疑似症狀,相關單位檢驗後,報告於27日出爐,其中一家養豬場驗出口蹄疫病毒陽性反應,防疫所已依規定從昨晚至今天上午撲殺場內多欄豬隻,數量共381頭。
活化休耕地政策 最快11月初拍板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台北報導】2012.10.30
農委會活化休耕地政策29日送進行政院二度審查,最快十一月初拍板,明年上路。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活化休耕地政策勢在必行,明年台灣沒有選舉,是最好的時機,農政改革一定要做。
陳保基表示,台灣稻作面積從卅年前近六十萬公頃,降至廿五萬多公頃,不到原本的一半。但休耕面積從加入WTO後逐年攀升,迄今逾廿萬公頃,其中兩期連續休耕地約五萬公頃。
陳保基指出,這五萬公頃休耕地中,以台南市一萬兩千多公頃居冠,其次是桃園縣近七千、雲林縣五千多公頃,嘉義、彰化及花蓮也都超過三千公頃,這些農地不生產、不利用,卻可領補助,不符公平正義原則。
他說,未來休耕補助從一年兩期的九萬元,下修至限領一期四萬五千元,鼓勵活化農地,每年至少種植一期作物,地主若無力復耕,明年至一○三年為「緩衝期」,有意出租農地者,可委託農地銀行媒合,未能出租前,第二期仍給兩萬元「農田維護補助」。
不適合種植作物的淹水區、鹽分地及特並生態維護田區(水梯田),農委會也將給每期作三萬四千元補助,並另規畫改作其他用途。
農糧署署長李蒼郎表示,此計畫預算跟原本舊的休耕補助一樣,一年須一百一十億元,不同的是,過去是將錢拿來補助沒有生產力的休耕,如今是獎勵增加產值。
農委會表示,這項計畫案由行政院跨部會審查,若今天下午審查會無異議,將報請行政院長陳冲簽核,據了解,陳冲對此計畫很認同。
李蒼郎表示,方向確定後,將下鄉辦百場說明會,有不少立委及地方首長反對取消一期休耕補助,但農委會強調,「對的方向」一定要做。農委會預估,四年後可活化四點五萬公頃休耕地。
※ 相關報導:
* 農民:北部不適合種玉米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7461431.shtml
農委會「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最近轉彎,為活化休耕地,鼓勵轉種玉米、小麥,如執意種稻,將取消每年兩期的租地補助,苗栗、桃園等縣市農民反映,北部氣候、土壤不適合種玉米、小麥,新政策應考量因地制宜。
農委會農糧署糧食生產科組長蘇宗振表示,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推廣至今,全台公糧從廿幾萬公頓「暴增」逼近七十萬公噸,已無糧倉可放,農民搶種水稻繳公糧,並非政策本意,政策勢必調整。
* 農糧署:休耕地活化配套可討論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1050201/132012102900752.html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今天表示,活化休耕地政策除活化休耕地外,也會照顧老農權益,相關配套有討論空間。農委會休耕地活化政策近期可能定案。中國國民黨籍立委翁重鈞、林滄敏、王廷升、王惠美及呂玉玲上午召開記者會,支持休耕地活化,但若政策影響老農權益,將反對到底,呼籲農委會廣徵各界意見,不要太早定案。
◆ 土肉桂轉型加值 他勤學拚雙碩士
【聯合報╱記者邱立雅/鳳林報導】2012.10.29
熱情好客的溫錦洲是花蓮縣鳳林鎮第四代移民,家族遷徙到鳳林剛好100年,父親從事造林,因看中土肉桂的發展潛力,20前開始種植,直到溫錦洲手中發揚光大,開發許多特殊產品,還得過花蓮縣模範農民。
溫錦洲過去曾在南非投資貿易公司,8年來賠了3000多萬元。民國90年回台灣接手父親的土肉桂事業,還參加經濟部人才培育訓練,到東華大學上課培訓。
在東華大學培訓期間,認識了曾耀銘教授、農改場的蔡月夏技佐,聊起土肉桂跟牛樟樹,都覺得是值得投資的事業,於是溫錦洲便成立了生技公司,還拿到經濟部的SBI跟中小企業的補助。
當上老闆的溫錦洲為求專業智能,投考朝陽大學應用化學研究所進修,「沒念過大學,研究所念得很辛苦」,隔年再考上屏東科技大學研究所,學業事業兩頭拚。
溫錦洲表示,跨領域學習讓他很充實,還可以結合所學推廣自家的農業,但念這麼多書,就是要將自家林區轉型做休閒教育林場,「我想切出高端客群,否則一大群人跑進來,垃圾都掃不完了。」
透過研發,溫錦洲開發了多樣化的土肉桂產品,除了有特殊的肉桂牙膏、肥皂,還有好吃的肉桂糖果,自家的店面還有現煮的「肉桂茶葉蛋」,常吸引路過的單車客聞香而來。
◆ 客庄產業-魚池五城村 台灣紅茶萌芽地
【沈揮勝/南投報導】2012-10-29 中國時報
日月潭是台灣紅茶的故鄉,但少有人知道,其原始濫觴地出自潭區北側的客家庄五城村,日人於一九一八年在該村蓮華池設植物栽培試驗地,並引進印度阿薩姆大葉種茶籽播育出小苗後,再移植日月潭貓 山「第一區」,而後就地設立茶改分場,推廣為區域產業。
台灣各品系茶種,為免雜交走味,全採無性繁殖;譬如目前最夯的紅玉紅茶,全省任一棵植株,皆為編號四○五八(民四○年第五八顆)茶籽,萌苗長大後不斷分枝、剪枝、扦插而來。因此日月潭第一區茶園,意同台灣紅茶共同鼻祖,而它們萌生地,全都在五城。
五城村目前住有二百六十多戶、戶籍人口千人,但實際居住者不足五百人。其中客家比例占八成,他們的祖先多是日治初期蓮華池試驗地(今蓮華池研究中心)設置前後,從竹、苗遷徙而來。也因身處台灣紅茶萌芽地,茶園、茶菁成了鄉親生活重心。
四十五歲的五城國小總務主任葉宏德,是家族遷此後第三代,其祖父於民國六年,在庄外最偏遠的火焙坑落腳;他曾聽長輩描述,先民初以採樟腦、種香茅為業,幾年後紅茶產業迅速成型,舉目四望全是茶園。
七十四歲阿婆吳玉英,對光復前後紅茶業盛況印象深刻。她回憶,十歲隨長輩上山採茶,大清早得先摸黑出發,天微亮抵達目的地。
她說:「採了五、六十公斤,還得自己挑下山,哪來力氣唱山歌?」
吳玉英嫁給同庄鍾姓人家,栽茶園六分地,挽茶、萎凋、揉捻,樣樣得自己來。四○年代,一斤茶菁換兩斗米;五○年代,一斤茶菁大約十塊;但到了六、七○年代,物價飛漲,但茶菁跌到剩兩塊錢。
六○歲紅茶阿婆羅玉英笑稱:「同樣名喚『玉英』,伊是『五城嫁五城』,我是『五城嫁新興』…啊旁邊這姐妹淘張金花,則是『新興嫁新興』!」
張金花解釋,不管是五城,或是比鄰的水里鄉新興村,同樣都是茶園處處、設有茶廠的客家庄;兩村生活型態一模一樣,年輕族群也常會互邀受雇採茶,四十多年前一天工資十塊錢。工作機會互通有無、連婚嫁都不落外人。
六十八歲、種有八分多地的許月珠,及六十二歲、種一甲多地的黃森田感嘆說,魚池茶區茶園總面積最多時曾達二千公頃,但七○年代因工資飆漲及南洋崛起而急速被取代;近幾年乍現曙光,應珍惜契機,用品質換永續。
◆ 加州南瓜秤重賽 近千磅奪冠
中央社 2012.10.29
萬聖節將屆,南加州爾灣市今天舉辦1場南瓜秤重賽,來自惠堤爾市的沙克以991.5磅贏得冠軍及1000美元獎金。
爾灣市的田中農場(Tanaka Farm)每年都會選在萬聖節前舉辦南瓜秤重賽,今年是第10年,共有12人參賽。一大早田中農場就擠進不少民眾,等著看今年南加州最大的南瓜到底有多重。
今年參賽的南瓜大小不一,最小的只有不到50磅,不過主辦單位仍準備了一台堆高機做為秤重之用。主辦這項活動的施姆(Stuart Shim)表示,這是第10年舉辦南瓜秤重賽,今年總獎金達1800美元,獎項不少,除了最重南瓜之外,還有最佳色澤、最年輕種植者、最年長種植者、最有趣造型等等。
隨著一顆顆巨大南瓜被堆高機架起,在施姆依序喊出重量下,民眾驚呼連連,最後由來自惠堤爾市(Whitter)的沙克(John Sach)種植的南瓜「莎莉」,以991.5磅(約450公斤)拿下最重南瓜獎,並獲得1000美元的冠軍獎金。
沙克也分享種植超大南瓜的秘訣,沙克說,他們常常交換種子,必須超大南瓜的種子才種得出來;同時還要給南瓜很多的肥料、水份,才能種出巨大南瓜。
沙克也指出,這並不是他種過最大的南瓜,他曾種出逾1100磅的南瓜,而南瓜的名字是由老婆所取,也是老婆的名字。
由於適逢假日,不少民眾都攜家帶眷前來農場遊玩,許多小朋友爬上巨大南瓜拍照留念;農場也有丟南瓜大賽,看著一顆顆大南瓜從3樓高丟到地面砸碎,也讓不少民眾鼓掌叫好。
七年級生種番茄 躋身百萬年薪
【馮惠宜/台中報導】2012-10-30 中國時報
物價飆漲,當上班族抱怨「萬物皆漲,只有薪水不漲」時,有一群農友透過改變栽種方式,將荒地變植栽工廠,以離地欄耕方式栽種小番茄、瓜類、蔬菜,產量高、品質好,產值倍增,年收入至少百萬元,台灣安全高品質農業推廣協會祕書長王俊雄說,「勞工薪水倒退嚕,我們的農友則是收入倍增。」
中興大學植病系教授蔡東纂十多年前成立台灣安全高品質農業推廣協會,致力推廣無毒精緻農業,從肥料、農藥減量著手,讓農民和土地遠離農藥危害,生產出的水果不但無農藥殘留且品質佳,相當搶手,他發下豪語要讓台灣農民收入成為東南亞第一,百萬年薪不是夢,如今夢想實現,目前該協會有七百多位農友,「百萬年薪還是收入較低的呢!」
蔡東纂強調,農業沒有標準作業流程,在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嚴重之際,必須因地制宜、技術資材不斷更新、並利用循環性資材節省成本,植栽工廠就是利用荒地、廢河道等不適耕種的地,以網室、塑膠欄盛培養土、離地做栽種,透過技術改良呈現最好的蔬果品質,農友一分地可種出年產值超過百萬元的番茄。
在埔里種網室番茄的劉鑫約,過去在丹大林場種高冷蔬菜,一年收入不過卅、四十萬元,兩年前接觸該協會也移居埔里租下兩分半的農地,並花五十萬元搭起網室,市售番茄一台斤行情一百元就了不起了,而他出品的番茄一台斤一百八十元,一年兩作產值三百五十萬元。
而在后里種番茄的七年級生陳俊志,原本是水電工,看到阿公留下的農田爸爸愈種收成愈差,兩年前和蔡東纂合作,闢了一片地改種番茄,第一次採收就進帳八十萬元,讓他驚訝不已。
※ 相關報導:
* 首屆包種茶王 曾日杉脫穎而出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30/today-taipei9.htm
新北市農業局舉辦第一屆包種茶比賽會,整合各行政區的茶農同場較勁,在坪林種茶、深坑開茶行的茶農曾日杉贏得「新北好茶特等獎」,市政府將推出自有品牌,行銷新北市的好茶。
* 逾半被當成大甲貨 「苗栗芋頭」正名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463992.shtml
苗栗縣公館鄉種植的芋頭,有盤商以「大甲芋頭」招牌販售,縣政府決定正名,昨天舉辦「苗栗芋頭」品牌發表會;台中市大甲區農會說,正名對兩地都是好事,一年前也已成功註冊「大甲芋頭」。
* 蘭花加文創 打造台南亮點產業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7463503.shtml
市府經濟發展局明天在南紡世貿中心舉行「金蘭契友、花開古都」舉辦蘭花產業文創與品牌媒合會;另於11月1日在台糖嘉年華購物中心舉辦台糖通路合作說明會,為生物科技產業找行銷通路。
經發局代理副局長殷世熙表示,經濟部將台南蘭花、彰化花卉及三義木雕列為3大亮點產業,蘭花若只用來觀賞,亮點不夠,還要配合藝術發展文創服飾或陶器,讓大家想到台南就想到蘭花。
* 直立式水耕盆景 種山蘇還可養魚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2/112012103000370.html
農民林文郎種植山蘇,不同一般採嫩葉當成食材,他把山蘇剪葉子賣到市場專門供花店做插花材料,研發出「直立式水耕盆景」,以小山蘇作為盆景,循環水還可以養魚,已經申請專利,計畫量產後推廣到市場銷售。
◆ 除寄生植物新法 防治率9成5
中央社 2012-10-30
為撲滅寄生在植物上的寄生植物平原菟絲子(dodder),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開發出病菌噴灑,可單獨除害,防治率達9成5。
藥毒所說明,平原菟絲子是寄生性植物,根與葉退化,用蔓生性的莖纏繞寄主,再用吸器(haustorium)攝取寄主的水分及養分,使被寄生的景觀、園藝植物生長衰弱。
所方指出,由於化學除草劑會造成環境污染,不適用於經濟作物上;人力或機械除草效率則更低,甚至會助長傳播。
為此,藥毒試驗所祭出「生物控制」法,從平原菟絲子病株分離出具高度專一性的植物病菌,經由大量培養及噴灑,可使平原菟絲子萎凋死亡,且不傷害寄主,可有效防除平原菟絲子,防治率並達95%以上。
※ 相關報導:
* 彰縣秀水二期稻紅米達3成 農糧署不收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7463720.shtml
彰化縣二期稻最近收割,但秀水鄉卻出現暗紅色米質偏硬的「紅米」,比例高達三成,因為品質差,農糧署不願收購,「紅米」無處銷,讓農友叫苦連天。
彰化縣農業處長張基郁昨天勘查,他說,初估紅米的稻田面積超過一百公頃,因為二期稻作採「落種法」,就是一期稻作收割後,掉落的稻穀自然長成,因此稻米容易變質,出現「紅米」等異型米,已經請農糧署協助找糧商收購,解決稻穀銷售問題,也請台中農改場專家,調查紅米大幅出現的原因。
◆ 農政改革/活化休耕地 先說明利多
【聯合報╱彭作奎/亞洲大學講座教授、農委會前主委(台中市)】2012.10.30
農委會提出「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計畫」,期以提高台灣糧食自給率。此計畫對改善台灣農業結構非常重要,雖有阻力,但「對的政策」一定要做,對歷史負責。農委會必須盡快完善配套措施,解決農民疑慮。
台灣實施稻田轉作與休耕措施,係因一九七三年開始實施稻米保價收購政策,造成公糧庫存量大增,倉儲不足而補貼外銷,一九八零年遭美控訴補貼食米外銷,要求減少食米外銷量。台美於一九八四年簽署「中美食米協定」,規定台灣除以捐贈輸出食米外,並約定我國外銷白米總量,及只能外銷至人均所得低於七九五美元之國家及地區。依此不利協議,台灣稻米過剩問題必須以減產來解決,其中以補貼休耕的方式為次佳權宜措施。
目前政府每年要支付約一百億元,去補助二十萬公頃稻田休耕。此措施既沒有生產力,也沒提供就業機會;卻因政府提不出替代方案而持續了廿八年,造成耕作環境惡化,破壞農村景觀等負面效果,休耕地必須及早復耕活化,期以提高台灣糧食自給率。
農委會應加強與農民及民意代表的溝通。政策改變時,難免會造成農民的恐慌或立即的損失,政府應有系統的說明、計畫有關的配套措施及誘因,包括作物選擇、經營管理技術、產品市場,以及轉作後的收益等疑慮,讓農民了解轉作的總收益不會低於既有權益的信賴保護原則,減少阻力。
農委會應說明以進口替代及外銷作物為轉作對象的條件已成熟。在氣候變遷與能源價格持續上漲之國際局勢下,國際穀物價格後市看漲,因此台灣種植高梁、玉米與大豆的誘因提高。但對不適合種植雜糧作物的地區,應輔導農民栽植適當的在地作物。
此外,台灣與大陸已簽署ECFA,農委會應積極擴展大陸農產品市場,克服台灣農產品銷售至大陸的行銷通路與運輸瓶頸,建立符合兩岸特點與利益的合作機制與模式,增加大陸對台灣農產精品的需求,活化台灣農地利用與改善農業結構。
農委會應由改良場及農試所相關專家成立「雜糧作物生產技術與經營諮詢小組」,協助農民轉作雜糧有關種子、經營、管理、防治及技術問題,讓轉作的技術風險降低,安心接受耕作制度的調整,去除農民中老年轉業(作)風險之疑慮。
最後,要幫農民解決產品市場與銷售問題。政府應輔導小農建立「訂單農業」,獎勵現有農民與農企業契作生產,讓小農成為農企業的衛星農場,解決農業產銷問題。對於投入大量資本與高科技的農業,如設施農業、植物工廠等,政府應改善農企業投資環境,提供租稅誘因,讓農企業加入生產精緻農產品的行列。
糧食安全不容輕忽 豈能為經濟犧牲
【(執筆/江慧真)】2012-10-31 中國時報
農委會推出「活化農地」政策,卻引起農民質疑。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認為,當社會已把「農村式微」拉高看成「糧食安全」議題時,政府不能只想擴大耕種規模,應重新思考農業定位和農村價值,農業到底要為誰服務?離農津貼、農地釋出不是不可行,但活化農地最後若變成投資工具,照顧的究竟是小農、大農還是財團?
蔡培慧分析,台灣過去的農地政策,傾向規模大才有競爭力,但台灣問題在於,一沒有新的勞動力,二是產銷環節出問題。政府高喊擴大農村規模,但台灣面積小,是否應採取「雙軌進行」?一軌是具國際競爭潛力的農產業,如台灣鯛、蘭花、熱帶水果,土地使用不多,但經濟產值卻高;另一軌則是供需平衡,少樣多量化的供應,如糧食作物、蔬菜水果等。
當台灣農村萎縮,沒有新的人力,已不只是簡單的「沒賺到錢」問題。蔡培慧指出,意識形態的歧視更要突破,幾十年來,社會普遍認為「做農沒前途」,農業很難現代化的成長,鄉下人常掛嘴邊的「才情的飛上天,憨慢的留身邊!」就是農村無奈的寫照。
「關鍵在沒有給農業一個基本的尊重!」蔡培慧以德國為例,強調都市和鄉村取得平衡、農工同等重要,工業是生活便利,農業則為民生穩定,但政府沒有做出好的詮釋,永遠接受主流社會單向經濟發展的看法,回應給農村的政策都流於福利政策、老農年金、離農津貼、肥料補貼等。
更嚴重的是農業蕭條了,政府還把農業的生產資源搶走,尤其是土地徵收。蔡培慧說,政府認為農業不重要,所以和農村搶地、和農田搶水;不只搶農民的地,更巧妙運用名目徵收台糖土地;相思寮被徵收前就是大糧倉、缺水區,不該開發,還有彰濱工業區可利用的選項,但在縣市長選舉的政治力下,開發案還是硬過了。
台灣獨尊發展主義,政治凌駕專業,想到土地就想到錢,「過去地方派系以此換取特定利益,但這模式已經老化了,農民已經不耐煩了!」蔡培慧說,人們應該警覺,台灣的資源、稅金、水、土地是為了經濟服務?還是追求永續台灣?農業難道只是被犧牲的其中之一選項?當土地儲備制度導致農地愈來愈零細化,很多農地一旦賣出就「回不去了」。
※ 相關報導:
* 借鏡里山/活化休耕地 活化農村「三生」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466620.shtml
二零一零年於日本名古屋舉辦之聯合國第十屆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提議《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網絡》,內容與國際間討論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育、傳統知識保存、農村生計和耕地活化等議題密切相關,不僅著眼全球之農業文化地景,更著手於所有國家一般農村之生產、生活和生態之「三生」永續性行動。
里山一詞源自日文satoyama,原指農村水田周圍的次生林地,提供傳統農村之薪材、香茹、箭筍、野菜、水源、落葉堆肥等生活所需。目前里山一詞已擴大涵蓋農村聚落周圍的整體地景,包括:次生林、水稻田、果園、草生地、灌溉溝渠、池塘等多元土地利用,可謂典型的亞洲農業景觀。里山倡議將這類由農村居民與週圍自然環境長期交互作用下,而形成的動態鑲嵌斑塊景觀,稱為「社會—生態—生產地景」或里山地景。
* 崑濱伯吳音寧跨世代對談 : 別與農爭地、與田爭水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2223/112012103100548.html
真正該思考的,是國家的農業政策定位,政府到底想不想發展農業?吳音寧舉例,政府把地方托嬰所改制為幼兒園,導致偏鄉托兒所不符法規裁撤關掉,但教育和農村生存環環相扣,嘴巴說活化農村,犧牲的卻是偏鄉教育資源?台灣四周環海,沒有農業,一旦圍城就是空城,「農業不單是農民的議題,是全民生存的基本問題、全球糧食的安全問題,不能只把農村當成社會福利、救濟補貼去制定政策。」
....行政院端出「雲彰黃金廊道」,吳音寧嘲諷荒謬至極:一是農業新方案竟然是為了救高鐵?二是這裡素以濁水溪米著名,卻要強制改為種小麥玉米?政府對農業的基本認知到底是什麼?她呼籲政府,「別再侵犯農民的土地了,老了交出來是交給小農還是農企業?或是要建立跨國植物工廠,花錢請外勞來種?」
◆ 觀察站/救農業 不能只靠補助
【聯合報╱記者 湯雅雯】2012.10.31
台灣以農立國,但隨著經濟發展,加入WTO,被犧牲的一直是弱勢的農業。政府為了「回饋」農民,推出各式補助計畫,但長期以來不但沒有創造就業機會,更無助於農業轉型。政府靠補助救農業的思維,是該逐步停止了。
過去卅年,台灣農業長期以補貼政策討好地方,一碰到選舉選票還拚命「加碼」,不管是休耕補助還是老農津貼,民代、立委漫天喊價,甚至刻意塑造政府與老農的對立。
這也是台灣農業怪現象,一旦扯上老農、津貼、砍補助,地方、立委一定會直跳腳、大力反彈,大聲疾呼政府不顧老農死活,但台灣農業難道要一直靠「補助」嗎?農委會一年上千億預算,近八成都用在補助,試問台灣農業發展未來的前景在哪?
隨著全球缺糧危機,台灣長久不當的休耕補貼政策,是該「喊卡了」,老百姓每年繳得一百億納稅錢,隨著時代改變、大環境不景氣,不應該都浪費在休耕補助上,若能扭轉長期靠補助、保價收購「老弱」的台灣農業刻板印象,才能讓台灣農業有脫胎換骨的一天。
※ 相關報導:
* 反對休耕補助 青年農民籲政府「硬起來」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7466656.shtml
農委會已將活化休耕地方案送進行政院,因方案減少休耕補助金額,引發部分立委反彈,近日卻有一批青年農民在臉書上發起「反對補助休耕地」,呼籲政府「硬起來」,貫徹實施活化方案;否則每公頃九萬元的休耕補助,已阻斷青年回農之路。
* 宜蘭:設農地銀行 說服老農釋地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7466670.shtml
林聰賢說,縣府農業處已在清查三星鄉休耕田、荒廢農田,打算一個個說服,請無力耕作的老農把土地交給縣府,成立宜蘭版農地銀行,由縣府背書,再媒合給有意下田的新主人。
....嘉義縣水田約占四萬公頃,水稻每期休耕面積都在一萬一千至一萬二千公頃。「休耕政策根本就是鼓勵懶惰!」農業處長林良懋說。.... 針對有學者質疑接受休耕補助的約五成八不是農民,台南市政府農業局長許漢卿認為,北部較有這方面問題,先買農地,等土地變更後再轉為建地,也就是養地;南部這種情況少,未耕種的情況多是因為年老或是繼承農地,自己無法耕種。
* 無米樂 獨立媒體上下游新聞市集 關懷農業的新動力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2223/112012103100552.html
汪文豪:許多人對農業的刻板印象,只有「受害者」與「很可憐」的角度,但事實上,那背後存在很大的結構問題。
農業在不同時代有不同風貌,因應潮流變化,台灣有不少新力量加入今日農村,其中「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網站,自己報導新聞、結合農業社群,也成為農產品產銷平台。這股由第四權、社運、通路跨界合作的新興土地關懷,上線一年多來,對瘦肉精、營養午餐等議題的追蹤,引起了社群媒體討論、主流媒體跟進,及廠商官方決策改變。
科技農夫電腦犁田一根手指種百甲
【(執筆:周曉婷)】2012-10-31 中國時報
頂著材料光電學士學位返鄉務農的蘇建鈞,靠著GPS定位和Google map,規畫農機具行進操作動線,管理兩百多筆分散在台南多個區里農地,投入三年,如今是年薪百萬的科技農夫。
蘇建鈞表示,「台灣是小農制,一般農民的田地頂多幾甲,動線很明確,不太需要用GPS定位」,他因承租的農地太分散,為了減省農機具操作成本,得規畫最佳動線,「動線簡化就是省錢,省多了就能創造最大利潤!」
今年廿七歲的蘇建鈞,本想畢業後存三百萬開升學補習班,但大學時到加州研修理科兩個月,觀察到農業機械化大規模耕種的利基,讓原本覺得務農是苦差事的他,捨補習班夢想回鄉務農。
蘇建鈞說,他務農不追求「最大營收」,但要爭取「最大利潤」,動線管理是第一步。蘇建鈞表示,因為家裡參加「小地主大佃農」計畫,連同租來的農地,耕種面積有八十五甲,「兩百多筆農地、四百多個地號,分散在善化、麻豆、官田、山上等區,光是巡田就要花上一、兩天,沒有動線管理根本做不來!」
蘇建鈞用Excel把十幾種雜糧作物的特性作生產端管理,又去高雄旗山向種植兩百多甲毛豆的侯兆百請教,侯教他用GPS定位,蘇建鈞靈機一動,再加入Google map,標出每塊田,規畫農機具行進動線,「農機具移動緩慢,油料及輪胎耗損很大,動線管理可以省成本還能節能減碳!」
兩年前,智慧手機尚不普及,蘇建鈞回家用電腦自己輸出農田區位及地籍圖,「給人家做大圖輸出要花一千多元,我自己九十幾元搞定,用膠帶黏起來一樣好用。」
「其實不是很深的技術,說穿了也不值錢!」第一年投入農業時,蘇建鈞幾乎有八成的時間待在田裡,現在在田裡時間少一半,其他時間待工作室操作電腦。他的夢想是,做一個可以坐在耕耘機上,輕輕鬆鬆看報紙、玩ipad,用一根手指管理上百甲地的現代農夫。
◆ 毛豆先生:別把綠金拱手讓人
【(執筆:侯俐安)】2012-10-31 中國時報
台灣農產品過去曾靠西瓜走出國際,如今毛豆成為新綠金。根據農委會統計,毛豆去年外銷六三一三萬美元,大約十九億新台幣,產值僅次於蝴蝶蘭。
毛豆最重要市場在日本,就像台灣人吃酒配花生,毛豆是日本人喝酒時的傳統美食。農委會副主委陳文德說,「台灣毛豆品種多元,產銷履歷完整,最重要的還是全面機械化採收,讓毛豆在六小時內急速冷凍加工,鎖住甜度及新鮮。」
台灣毛豆幕後最大功臣,全靠有「毛豆先生」稱號的高雄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周國隆。周國隆說,他一九九九年深入大陸探察後,發覺台灣難敵對岸工資低廉的大規模人工採收,於是走遍法國、義大利,尋找同是「用地性作物」的採收模式,隨後並重金引進法國矮性菜豆採收機,改良作為毛豆專用農機具,讓台灣毛豆收採全面機械化,搶下六小時內急速冷凍加工,維持甜度、鮮度的黃金時間。
經過十年整地及試種,原被預言只剩五年生命的台灣毛豆,在二○○八年反敗為勝,目前在日本市占率達四二%,穩居第一,今年還研發出本土種的芋香毛豆,可望開拓新市場。
隨著外銷增加,目前中南部已有三千公頃毛豆專區,十七位專業農民不僅年收入達千萬,聘雇農民月薪也有近十萬元,綠金這麼有看頭,難道不怕技術被中國大陸學去?周國隆笑說,台灣另一項祕密武器,就是這家法國農機具廠商唯一駐台的技師,不但替台灣量身改良毛豆農機具,還在台娶妻,承接工廠。
遺憾的是,經濟部高屏大湖開發案在停擺十年後近日起死回生,台糖將撤銷六百公頃毛豆耕地租約,影響至少八十位農民,估計外銷產值損失逾四億。看著再一次毛豆危機,周國隆感慨,土地收回、產量無法滿足,將損失毛豆行銷世界的機會,把「新台灣農業奇蹟」拱手讓人。
※ 相關報導:
* 陳保基:經部允彌補毛豆耕地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1050201/132012103100824.html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今天表示,台糖與經濟部長施顏祥已承諾,因大湖工程受影響的毛豆田200公頃,會用相同面積彌補....他並說,台糖跟施顏祥已協調,承諾以相同面積彌補因建大湖所喪失的毛豆田面積,約200公頃,他呼籲豆農放心,並表示高屏及台南休耕地活化政策推動時,會有大筆土地作為毛豆生產之用。至於換新耕作農地的位置更換、整地所費時間及成本等,會否影響生產現況?陳保基認為,毛豆是短時期生產的,幾乎都是輪作,所以整個更新沒有那麼嚴重的問題。是否評估過外銷契機受影響?因會議即將開始,陳保基未做進一步說明。
◆ 菜蟲橫行二崙 農民血本無歸
【聯合報╱記者姜宜菁/二崙報導】2012.10.31
今年夏季颱風挾帶豪雨重創蔬菜專區,8月時菜價飆高價,近1個月因氣候穩定少雨,黃條葉蚤橫行,導致青江菜、小白菜等蔬菜菜葉坑坑洞洞,雲林縣二崙鄉農民感嘆「採嘸工資」,多數已自行耕鋤。
今年8月起氣候穩定少雨,原本在土裡休眠的黃條葉蚤孵化成形,蔓延各菜園,光是二崙鄉大華地區就有10多甲農地受影響,尤其是露天菜園受損最嚴重。
菜農陳順安指出,氣候變遷影響到蔬菜生長,也衍生出病蟲害問題,蟲生長快速,灑農藥根本來不及,青江菜、小白菜等十字花科的蔬菜都受損,菜葉上坑坑洞洞,一株蔬菜經過挑選後只剩下一半,而蔬菜每公斤成本超過6元,拿到菜市場賣根本乏人問津,農民這幾天自行耕鋤作綠肥,也有人放任蔬菜乾枯。
陳順安表示,黃條葉蚤並不會因為耕鋤消失,反而會侵蝕其他農田,期望相關單位協助防治。
※ 相關報導:
* 茶葉產量腰斬 阿里山歹年冬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7466487.shtml
「冬茶要變冬片了!」今年的嘉義縣阿里山冬茶受氣候影響,鮮嫩茶葉還冒不出來,茶農估計產量可能減少一半以上,但茶葉不是生活必需品,價格漲幅有限,茶農不禁擔心今年冬天的收入。
* 老欉文旦百棵枯死 果農心滴血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7466483.shtml
雲林縣斗六市朱丹灣老欉文旦產區最近有上百棵3、40年文旦果樹相繼枯死,部分已被果農忍痛砍除,立委吳育仁昨天緊急邀專家會診,認為是排水不良造成根部腐敗,並非感染病蟲害;吳育仁表示,將全力協助爭取經費改善當地排水不良窘況。
* 災後搶種!高麗菜、大白菜價慘跌
http://www.udn.com/2012/10/31/NEWS/LIFE/LIF1/7467553.shtml
今年夏季颱風多,菜價飆漲造成農民一窩蜂搶種,造成高麗菜、包心白菜供過於求,根據台北果菜市場資料,今天蔬菜每公斤平均批發價僅17.9元,品質最好的特級高麗菜每公斤批發價僅6元、大白菜10元,價格提前面臨崩盤。農委會宣布,即日起啟動產地直銷團購機制,企業團體直接向產地團購買菜,可享產地價格。
香蕉將取代馬鈴薯地位╱氣候變遷加劇 全球主食大洗牌
自由 2012.11.01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國際農業機構「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CGIAR)一項最新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可能導致香蕉取代馬鈴薯,成為數百萬人的主食,同時,樹薯與豇豆作為替代性蛋白質來源,重要性也大為增加;CGIAR另一項研究指出,食品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比原先聯合國所估計的高出一倍,是全球暖化的罪魁禍首之一。
玉米、小麥和水稻 產量將受影響
聯合國食品安全委員會授權的這項研究指出,氣候變遷可能降低未來幾十年開發中國家玉米、小麥和水稻的產量。這三種農作物是食品中的三大熱量來源。同時,原本生產在溫帶的馬鈴薯也因為氣候暖化而受威脅,因此熱帶水果香蕉可加以取代,未來可能會有更多適合較高緯度生長的香蕉品種問世。
報告中指出,小麥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蛋白質來源,小麥產量減少,本來大豆是小麥以外另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大豆對天氣變化十分敏感,很容易因為氣候的變化而歉收。因此報告建議,在南亞國家,較能適應多種氣候環境的樹薯可取代小麥;在非洲,豇豆則可取代大豆。豇豆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被稱為「窮人肉類」,抗旱能力高,而且喜歡較溫暖生長環境,藤還可以拿來飼養牲畜。
研究人員指出,當人類原本的主食產量銳減之後,人類必須調整、接受更多元化的新飲食,這樣的轉變以往也發生過,例如二十年前非洲部分地區幾乎無人吃米飯,但因為價格低加上容易煮,當地人便改吃米飯,所以要由吃米飯轉吃香蕉應該沒有大問題。
CGIAR在另一份報告「氣候變遷與食品體系」中指出,食品生產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占人類活動造成的溫室氣體總排放之比為十九%至二十九%,遠超過聯合國原先所估計的十四%。報告認為許多國家只要簡單改善農業生產效率就能大幅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例如中國更有效率的生產肥料,以及巴西多從紐西蘭進口羊肉等。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委員會認為全球暖化的罪魁禍首是化石燃料消費,CGIAR的報告則意味,全球暖化對食品生產的威脅不僅是在農地上,從生產食物的每個環節都受到威脅,例如暖化引發的洪水會妨礙農產品的生產和運輸,也可能引發更多因食物而起的疾病。
◆ 相思木栽牛樟芝 嘉大研發成功
中央社 2012-11-01
國立嘉義大學以固化的相思木屑栽植牛樟芝,栽培的牛樟芝經陽明醫學大學實驗證實具有抑制腫瘤效果。
嘉義大學今天召開93週年校慶記者會,會中發表牛樟芝新栽培法、蝴蝶蘭優良新品種、洛神葵新品種等3項研發成果。
嘉大校長邱義源說,相傳牛樟芝具抗癌功能,價格高昂,甚至專門培育牛樟芝的牛樟木屢遭山老鼠盜伐。
由嘉義大學副教授廖宇賡、李世豪所組成的牛樟芝研究團隊經7年研究,突破栽培技術,成功研發不用牛樟木就能以人工培育牛樟芝的方法。
李世豪說,使用相思木等木屑固化後來栽植牛樟芝,所培育的牛樟芝經陽明醫學大學教授張懿欣實驗,證實具有抑制腫瘤效果,盼牛樟木不要再成為盜伐對象。
另外,曾獲得國家新創獎的嘉大蝴蝶蘭研發團隊,發表4個優良新品種,都具有生長勢強,株形、花型、花序排列佳及花瓣質地優美等特性。
嘉大園藝技藝中心主任郭濰如指出,嘉義大學研發的蝴蝶蘭,目前有198個蝴蝶蘭雜交組合獲得英國皇家園藝學會(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RHS)審核同意登錄,其中有9個取得台灣植物品種命名及權利登記。
校方也發表洛神葵新品種「嘉大1號」(海龍王)及「嘉大2號」(金皇冠),這是研究團隊經過12年努力,由生化系教授周微茂以傳統放射線育種方法,創造突變,成功選育而成。
周微茂指出,這兩種新品種洛神葵的花青素含量都很高,其中「海龍王」1年能種植2季,可望為洛神葵發展為保健食品產業開啟新里程碑。
◆ 農產品價值升級 化身保健食品
中央社 2012-11-01
從事農作物改良、培育的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近年利用農作物研發保健食品,目前已研發出芭樂葉、牛蒡及風茹的保健食品。
高雄區農改場今天舉行110週年場慶,發表近2年的研發成果,包括利用芭樂葉、牛蒡及風茹製造的健康食品;新奇蝴蝶蘭品種;粗肋草、千代蘭、觀賞鳳梨及小毛氈苔的組織培養技術;毛豆新品種高雄11號;紅豆新品種高雄10號;水稻新品種高雄147號和發芽米電子鍋。
其中,利用芭樂葉、牛蒡及風茹製造健康食品,已踏入生物科技的領域,讓農產品的經濟價值再升級。
農改場表示,國產芭樂葉在經過實驗分析後,有驚人發現,它的維生素C含量是果實的3倍,抗氧化的成分是蔓越莓的10倍,所表現的各項功能比蔓越莓還要亮眼。
農改場指出,國產芭樂葉具有降血糖、強健心臟、維持血管暢通、治療急慢性腸胃及跌打損傷等功能。
至於牛蒡,則具有高抗氧化、抗發炎等功能,農改場以萃取方式開發出精華液及複方錠劑,農改場表示,未來將研究牛蒡葉的機能性成分及萃取加工,以達到牛蒡全株利用目標。
風茹草是澎湖地區原生特有作物,農改場表示,目前有關風茹的生理科學性報導主要集中在抗發炎、抗氧化及保肝等,農改場以科學化及量產化,開發出即溶風茹茶及保健膠囊。
農改場指出,目前3項作物的保健食品研發技術都可技轉,有意願的廠商可跟農改場接洽。
◆ 阿里山紅茶一斤18萬 擬設茶銀行存茶增值
中天新聞/侯國文 陳文婕 2012-11-01
您聽過連紅茶也可以保存增值嗎?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阿里山烏龍茶市場縮減,茶農改研發阿里山紅茶,最高等的特種紅茶,一台斤還可以喊到18萬元。預計進軍國際市場,前景看好。鄉公所也看準紅茶越陳越香的特性,準備設立茶銀行,讓民眾購買後,可以存放進茶廠,年份越久價格越高。
泡好的紅茶,散發濃濃香氣,色澤紅潤,喝上一口,甘甜好喝,還有特殊的米香味。民眾:「跟一般的不一樣,感覺有米香,甜甜的。」阿里山紅茶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黃清寬:「右邊是小綠葉蟲吸食過的茶葉,(大小差很多,一半以上。」被蟲咬過的茶葉雖然不好看,葉片也小,卻好喝得很,做成阿里山紅茶香甜可口。最高等的特種紅茶,每台斤喊到18萬元,比阿里山烏龍茶,身價翻3倍。
阿里山紅茶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黃清寬:「五台斤,一斤賣到18萬,算特殊茶葉,還有蟲吃過,喝起來有股味,有回香味,很好喝。」原先阿里山以烏龍茶聞名,後來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烏龍茶的市場無法再突破。轉而研發阿里山紅茶,不但比賽奪冠,還喊出高價,熱銷一空。現在鄉公所,看準紅茶市場,打算以紅茶愈陳愈香的特性,推出「茶銀行」,民眾購買的紅茶可以存放在茶廠,愈高年分的紅茶,價格愈高。
阿里山紅茶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黃清寬:「有時候客人來會買,就會說不錯,說阿里山紅茶也很好喝,大家茶農有興趣,就一起做紅茶。」
阿里山紅茶,由黑翻紅,打算進軍國際搶市,還預計推出茶銀行。讓民眾不僅喝好茶,還可以買來增值。
◆ 屏東有機農產品 要賣到全亞洲
【王志宏/屏東報導】2012-11-01 中國時報
屏東縣的有機農業紅到國外去!除固定每週六在屏東教育大學舉辦有機農夫市集,還推廣到新北市、高雄市學童的營養午餐,更有國際組織看中台灣產品價值,規畫在亞洲建立廿六個台灣商城,標榜MIT,將派代表前來屏東瞭解商品特性。
屏東縣府推動有機農業,除協助農戶認證,也向台糖租地,規畫兩處有機專區;農委會農糧署與縣府昨在屏東九如大花農場舉辦精緻與健康有機農產品輔導成果發表會,由大花農場主人楊添得簡報種植有機玫瑰的心路歷程。
昨天現場來了一位華僑李藍霓,他是美國少數族裔商業圓桌組織亞裔委員會主委,曾與屏東農業處副處長姚志旺接觸到屏東有機產品,趁此機會回屏東親身體驗。
姚志旺表示,李藍霓計畫在全亞洲設立廿六個商城,專門賣台灣好產品,卻不知從何下手,這次回台看到有機產品,剛好以屏東有機產品為出發點,未來商城展區至少有十個屏東有機產品。
農糧署南區分署長陳俊言說,政府推動有機三生,輔導農民生產,讓大地生態化,讓消費者生活在健康及安全環境。有機產品外銷各國,可提升農民收入又可打響台灣有機農產知名度。
昨天展場除有機玫瑰,還有川永諾麗酵素、新丁咖啡、鴻旗鳳梨乾、黃金魚農場紅龍果、神農香蕉、竹林蔬菜等,全都是有機認證。
農改場展成果 發芽米電鍋吸睛
自由 2012.11.02
〔記者邱芷柔/屏東報導〕高雄南區農業改良場昨舉行一百一十週年場慶,分享近兩年的研究成果,現場展示各式各樣的新品種蔬果、植栽及技術,同時與四所科技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盼以產學合作之力,提升農業競爭力。
高雄一四七號稻米、高雄十號紅豆、高雄八號及十號蜜棗,在近年成功技術轉移及推廣發展,農改場也將在十一月份提出高雄九號木瓜、高雄四號芒果的品種權申請,另外還有廠商積極洽詢技術轉移的高雄一號苦瓜,都在場慶中成為備受注目的焦點。
與會民眾周泳成表示,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健康,農改場的成果展示中,就有許多符合現代人需求的研究,像是發芽米電子鍋、以芭樂葉製成的茶、牛蒡相關產品等,其中他最喜歡發芽米電子鍋,只要將洗淨後的糙米放進鍋內,按下設定功能鍵,十八小時後糙米即可發芽,並直接烹煮成發芽米飯,既養生又方便。
農改場副場長蔡承良說,近年來高雄農改場的研究成果讓人驚豔,除蔬果類外,風茹草、牛蒡、芭樂葉等製成的健康食品,更是踏入生物科技的領域,提升了農產品的經濟價值,改良場也與屏科大、大仁科大、美和科大及澎湖科大,四所科技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除了讓學生到改良場實習、使用改良場內的設備,同時也是為台灣的農改技術注入新血,未來改良場不只幫助台灣農民,更希望讓台灣的農業技術讓全世界都讚嘆。
※ 相關報導:
* 異粒米公糧拒收 糧商願買
http://www.udn.com/2012/11/2/NEWS/DOMESTIC/DOM4/7471360.shtml
昨天民間糧商願意收購異粒米,大義米廠老闆蘇建彰表示,依稻米參雜異型粒比例,若10%價格每百公斤為980元、20至30%為900元,夾雜超過30%則為850元。
* 契作2公頃 甲仙可見芋頭田
http://www.udn.com/2012/11/2/NEWS/DOMESTIC/DOM6/7471386.shtml
甲仙芋頭冰名氣響亮,遊客卻反映沿路看不到芋頭田,上月起,甲仙區農會與農民契作兩公頃「檳榔心芋」,甲仙商圈店家也來響應這個活動,將以高於市價兩元的價格保障收購芋頭。
◆ 創新品種》蝴蝶蘭好放好搬 洛神葵一年兩收
自由 2012.11.02
〔記者王善嬿/嘉市報導〕嘉義大學園藝技藝中心及生化系昨天發表育成成果,新品種「HT1574#1」紅花系蝴蝶蘭花瓣大、花莖短小,易運送,擺設也不占空間;生化系副教授周微茂則花了十二年,研究出洛神葵新品種,易栽培,一年可收成兩季。
園藝技藝中心主任郭濰如說,目前蝴蝶蘭已有六十二株優良單株完成技術轉移,技轉權益金達二千八百萬元,今年更陸續育成四種新品系蝴蝶蘭,包括紅花、斑花、黃花和黑色花朵品系蝴蝶蘭。
傳統的蝴蝶蘭花瓣大、花莖高大,擺設不便,而紅花系的「HT1574#1」蝴蝶蘭花瓣同樣大,花莖卻較為短小,不占空間也容易運輸,花瓣還具有絲絨般光澤,喜氣洋洋。
生化系副教授周微茂說,洛神葵品系混雜,她透過放射線突變育種出嘉大一號(海龍王)、二號(金皇冠)品種,一年可收成兩季收成,在海拔約一百五十公尺就可栽種。
※ 相關報導:
* 嘉大突破》種牛樟芝 免用牛樟木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nov/2/today-center1.htm
嘉義大學經近八年研究,創新開發在無菌空間,透過「仿木塊固化方式」調配非牛樟木的介質,栽培出牛樟芝,同樣具有抑制腫瘤療效,研究團隊表示,若技術產業轉移,不但可避免牛樟木遭盜伐,也可望降低牛樟芝價格超過十倍。
* 台中花毯節花海招蜂引蝶 搭農博更吸睛
http://www.udn.com/2012/11/2/NEWS/DOMESTIC/DOM4/7471294.shtml
今年的台中國際花毯節,17日在新社區種苗場登場,結合「天后媽祖」意象與都會公共藝術,還有幸福、彩蝶的主題,同時登場的中台灣農業博覽會,網羅中部優質農產品展售,盛況可期。
新社花海系列活動邁入第7年,花毯與花海是第2年結合;今年規畫35公頃花海區,另1.9公頃的中台灣農業博覽會及美食區、農產品行銷區等5大展區,還有花現西番蓮館、梅蘭竹菊館、世紀繁華館、Hello農村好館、森活低碳館及生活美學主題展示館等6大展館。
◆ 蜜棗木瓜芒果 今年有新品種
中央社 2012-11-02
擁有堅強熱帶水果研發團隊的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今年蜜棗、木瓜、芒果都有新品種問世,其中蜜棗今年已上市。
高雄區農改場多年來積極投入熱帶水果育種,今年有新品種問世的蜜棗、木瓜和芒果,都是外銷日本和中國大陸的旗艦產品。
新品種蜜棗高雄8號「珍寶」與高雄10號「玉寶」都是研究員邱祝櫻近2年培育而成,邱祝櫻自民國85年至今,已育成7個蜜棗新品種,因而獲得去年的十大農業專家和今年的優秀農業人員表揚。
邱祝櫻表示,高雄8號「珍寶」果實外型像蘋果,鮮綠色,糖度13到15,甜中帶酸不膩口,盛產期在1到2月,是農曆年節最佳伴手禮,今年剛量產。
高雄10號「玉寶」今年命名,果實扁圓形,淡綠色至黃綠色,酸度低於0.3%,果肉質地細膩爽口,產期在1至3月,是品質優良的晚熟品種。
木瓜新種高雄9號的育成者是助理研究員王仁晃,他表示,高雄9號維持了現有品種「台農2號」的香氣、果型與豐產的優點,但更甜,果肉鮮紅、果肉厚、果形整齊、著果節位低,更符合消費者與果農要求。
芒果新種「高雄4號」的育成者是助理研究員李雪如,她表示,「高雄4號」的果色是桃紅色,為中型果,果肉細緻少纖維,酸度0.2%以下,擁有愛文芒果所有優點,可說是愛文芒果的進階版。
農改場表示,「高雄9號」木瓜及「高雄4號」芒果,將在11月提出命名。
農改場指出,高雄場熱帶果樹育種研究團隊未來將持續發表木瓜、芒果、蓮霧、番石榴、火龍果及蜜棗等新品種,提供產業界及消費者更多選擇。
※ 相關報導:
* 吉園圃肯定 三灣梨獲十大績優
http://www.udn.com/2012/11/2/NEWS/DOMESTIC/DOM3/7471329.shtml
三灣鄉農會高接梨第三產銷班獲選農糧署全國吉園圃十大績優產銷班,全國共有2050個吉園圃產銷班,中選率只有百分之零點五,班長楊瑞謀表示,將繼續努力讓消費者吃得安心,也打響「三灣梨」名號。
◆ 台冬季水果登港 讚聲連連
中央社 2012.11.02
進口台灣水果多年的香港進口商常錦強今天指出,台灣水果品質優良、香甜可口,已逐漸在香港建立一定的消費群,每次在港的特賣會總是造成搶購。
台灣優質冬季水果特賣會1日起一連12天在永安百貨台灣食品廣場舉行,展售黑鑽石蓮霧、椪柑、柳丁、燕巢芭樂、金鑽鳳梨、洋香瓜、巨峰葡萄、木瓜、甜柿、新興梨、葡萄柚及楊桃等12項台灣優質水果。
駐港台北貿易中心主任孫至誠今天在試吃會上表示,香港向來僅次於日本,是台灣水果第2大出口市場。今年1至9月,台灣受到颱風影響,主要外銷水果如香蕉、芒果、芭樂等產量減少,以至於輸港水果量僅6188公噸,較去年同期衰退22.73%,但金額達226.7萬美元,仍較去年同期成長5.8%。
孫至誠介紹試吃的水果時說,黑鑽石蓮霧果形大、果色深紅、糖度高、果肉多汁及脆度佳,是台灣蓮霧的珍品。
燕巢芭樂則擁有特殊的口感和脆度,加上甜而不膩,在國內外都特別搶手。
竹崎椪柑則香甜多汁、蘊含大吉大利之意,每至年節時刻,是家家戶戶不可缺少的水果;甜柿則來自甜柿的故鄉-台中和平摩天嶺,甜度甚至比日本甜柿高。
他表示,台灣水果近幾年在九龍永安百貨彌敦道店所設的台灣食品廣場推廣,由於品質優良、香甜可口,已逐漸在香港建立一定的消費群,每次特賣會活動總是造成搶購。
這次特賣會期間,香港消費者可免費品嚐台灣優質水果,並以優惠價格購買。
參加今天試吃活動的有旅港多年的台灣各社團負責人,他們在試吃之後,都紛紛大肆採購。
※ 相關報導:
* 全球葡萄酒減產 南非獨增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211020172-1.aspx
國際葡萄與葡萄酒協會日前表示,全球正面臨30年來葡萄酒產量最低的狀況,這種現象很可能導致葡萄酒缺貨。但南非由於氣候良好,2012年的葡萄酒產量反而增加7.1%。...南非葡萄酒協會昨天表示,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葡萄酒產量不足,造成南非葡萄酒外銷業績上揚,即使全球整體經濟疲軟、消費力下降,尤其歐洲最為明顯,但都不影響南非葡萄酒亮麗的出口成績。
銅鑼杭菊盛開 辣妹大跳騎馬舞
【聯合報╱記者胡蓬生/銅鑼報導】2012.11.03
銅鑼鄉農會9日起一連三天舉辦「菊祥如芋」杭菊芋頭節,昨天請來「杭菊辣妹」帶領眾人在花田裡大跳騎馬舞造勢,並發表銅鑼杭菊「團體標章」,為鄉內生產的優質杭菊掛保證。
銅鑼鄉農會總幹事曾義孝指出,消基會日前抽檢市售杭菊,有8件殘留農藥,這些不合格產品全數是進口杭菊,農會擔心鄉內杭菊也受衝擊,因此發表團體標章,並為鄉內杭菊爭取吉園圃認證,農民的產品經嚴格檢驗才發給,要與市場上的進口杭菊區隔。
行銷活動請來「杭菊辣妹」帶大家在花田裡大跳正夯的騎馬舞,以「跳腳」宣示對進口劣質杭菊重創市場的憂心,也希望主管單位嚴格把關。
銅鑼鄉九湖地區的杭菊已盛開,除了杭菊,還有波斯菊、百日草、太陽花搭配,花海美景陸續吸引遊客來賞花。
鄉農會昨天在九湖休閒農場附近的杭菊花田,發表銅鑼杭菊團體標章及行銷杭菊芋頭節,請來西湖渡假村國宴主廚蔡秉華展示以杭菊、芋頭製作的「香芋燒排骨」、「杭菊金湯海鮮盅」等料理,九湖莊餐館也推出搭配杭菊的四炆四炒特色料理。
9日至11日的杭菊芋頭節,將於10日上午10點在九湖休閒農場開幕,農會安排了農特產品展售會、國樂獨奏、魔術、雜耍、舞蹈、趣味遊戲、成果展及親子採菊、手工精油香皂、菊娃娃彩繪等多項DIY活動。
10、11日兩天在銅鑼火車站還有「賞菊接駁專車」,上午8點半到下午3點半提供服務,活動詳情可電洽銅鑼鄉農會(037)985187轉17。
◆ 大宗採購高麗菜 1公斤6元免運費
【聯合報╱記者陳信利/雲林報導】2012.11.03
雲林縣高麗菜、結球白菜進入盛產期,因供過於求造成滯銷,雲林縣政府昨與農委會啟動蔬菜產地直銷、網路訂購平台及國軍副食與監所團膳等相關行銷措施,大宗採購1車500箱、1公斤僅6元,免費運送。
雲林縣好收合作農場主席許清淵表示,因大豐收,加上農政單位未有效管控種植面積,政府又開放印尼等高麗菜,高麗菜及結球白菜價格直直落。
吳姓菜農說,1分地約可生產5000公斤高麗菜,加上採收工錢、紙箱及運費等,1公斤成本超過7元,除非是買主自己到田間採收運回,否則賣6元根本是賠錢價,參加大宗直銷,只是希望能少賠一點。
縣府農業處副處長許永瑜表示,即日起啟動產地直送,提供大訂戶最優惠價格,高麗菜、結球白菜每車500箱,1箱20公斤售價120元,可免費運送至1處指定地點。
有意採購團體請洽北港好收合作農場主席許清淵電話:0924196288、元長鄉龍岩社區合作農場主席鄭松波電話:0972028072、土庫鎮農會電話:(05)6623111。
◆ 10年育200種蘭花 蔡奇助獲獎
【聯合報╱記者董俞佳/屏東報導】2012.11.03
台灣蘭花育種技術居世界頂端,成功的背後有默默貢獻的一群人,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員蔡奇助就是其中之一,他投入蘭花育種10多年,近年來成果漸漸展現,今年他得到台灣蘭花育種協會頒給台灣蘭花傑出育種菁英獎,今天將前往嘉義大學受獎。
蔡奇助畢業於中山大學生物科學博士班,10多年前進到高雄農業改良場服務,開始進行蘭花育種。他說,蘭花育種失敗機會多,所以他連假日都往實驗室跑,幾乎成為「實驗室宅男」,甚至「連做夢都夢到自己在育種。」
台灣蘭花產量與價格比不上大國,靠的是特殊孕育出來的花種;蔡奇助說,過去台灣蘭花種苗主要賣往荷蘭,近年來,荷蘭也開始學習孕育傳統種苗,因此要保持台灣蘭花競爭力,一定要孕育出獨特花種。也就是這一股使命感,讓他埋頭苦做蘭花育種實驗,一做就是10多年。
蔡蘭花育種最少要觀察3年,才能知道成不成功。過去10年來,蔡奇助從失敗中汲取成功的機會,已經成功育種200多種不同香氣、香味的蘭花品種,如蝴蝶尾蝶蘭、百代蝶蘭、萬代蝶蘭,都十分受到喜愛。
頂樓「籃耕」種蔬果 自家像開菜市場
【聯合報╱記者賈寶楠/桃園報導】2012.11.04
想在寸土寸金的都會區享受綠地田園樂趣並不簡單,但近半年來,桃園市民黃慧華一家人在家種了20多種有機蔬果,照顧、捕蟲變成全家樂事,更不怕菜價亂漲,是農會推廣「籃耕」最成功的案例。
黃慧華利用3樓頂約30坪面積,種植葡萄、甜桃、芒果、檸檬、草莓、芭樂、木瓜、水蜜桃、百香果等,五顏六色結實累累時,很像觀光果園。
蔬菜也有蔥、絲瓜、菠菜、辣椒、山蘇、花椰菜、空心菜、高麗菜、地瓜葉、九層塔、山茼蒿等,黃家人最不怕颱風天菜價亂漲,上樓摘就有,還分送鄰居,被笑說「把農地搬到屋頂,開菜市場」。
黃慧華說,自己當會計退休後閒不住,懷念老一輩務農生活,才當起都市農夫,心情壞時對蔬果「講重話、發脾氣」,有療癒效果。
她還拿黃色黏紙捕捉潛蠅、黃條葉蚤,用性費洛蒙「異性相吸」的生物防治法,不噴農藥就抓光了 斜紋夜盜蟲,變成家族小孩子的現成教材,「老少一起學種菜,很有趣」。
桃園市農會指出,「籃耕」有機農業栽培其實很容易,日常蔬果幾乎都能利用陽台、窗台、頂樓等閒置空間輕鬆栽種,葉菜類通常1個月就能採收,瓜果則需2個月以上。
農會說,因為這種「家裡的一坪綠生態園區」成本不高,使用的組合式菜籃可變換寬度、深度,還能搭棚架、網室,讓越來越多民眾願意加入籃耕行列,綠美化環境又能體驗農耕採收樂。
◆ 魚蝦繁衍候鳥來 〈放水養田〉生機盎然
記者羅正明/專題報導 2012.11.04 自由
觀音鄉樹林村長吳進昌去年開始放水養田,如今不僅魚、蝦、泥鰍生機盎然,候鳥、鴛鴦跟著來覓食,困擾農地多年的紅火蟻、老鼠消失,加寬的田埂還成了散步好去處,優點說不完。他正爭取水保局補助,盼擴大面積發展農村觀光。
放水養田的第一步是加高田埂到九十公分,增加蓄水量,第二步是加寬田埂到兩公尺寬,確保水源不流失,田埂必須採用土堤施作,提高涵養土地的效果。
吳進昌說,九十公分的蓄水高度,考量的是不致發生溺水等意外,但涵養效果卻可大幅提高。放水養田一年多來,浮萍等水生植物滿是,土鯽魚、鯰魚、泥鰍、鱉等十多種本土種魚、蝦也來繁殖下一代,生機無限。
他說,放水養田只需引進乾淨的水源,河水或井水都可,事前不需要放養魚苗、蝦苗,放水養田後就會自然地繁衍出大量的魚蝦,原因是候鳥前來覓食時,腳部多少都會夾雜有魚卵、蝦卵,溫度、水質適合就會孵化,大自然就是有這股神奇的力量。
放水養田至今一年多,吳進昌發現若能在水田裡種植菱角、蓮花,提供魚蝦遮蔭、躲藏的地方,水田會更快恢復生機,遠比農地休耕後雜草叢生,紅火蟻肆虐,甚至要施藥控制環保多了。
觀音鄉民王昱翔也曾經嘗試放水養田,效果相同,還吸引五隻黑腰朱鷺飛來覓食,第二年擴增到十一隻,如今黑腰朱鷺似乎已在觀音鄉定居,繁殖下一代。
桃園縣自然生態教育學會榮譽理事長陳仰聖表示,候鳥逐食物而居,放水養田後出現的魚蝦,確實可以吸引候鳥或留鳥到訪,埃及聖鹮、青竹鷸、高蹺鴴都是常見鳥類。
◆ 洛神花產量減 今年售價漲1倍
【聯合報╱記者尤聰光/台東報導】2012.11.04
台東縣金峰鄉洛神花季將屆,全鄉20公頃花田受天秤颱風肆虐產量少了3成,但不影響活動進行,此外花農因與包商契作,不擔心銷路,收益有保障。產銷班長胡昭菁說,產量銳減3成,今年每斤售價應會翻漲一倍以上。
為期一個月的金峰鄉洛神花系列活動即將登場,但20公頃的洛神花田受到天秤颱風侵襲,今年產量少了3成以上,許多花農擔心收成銳減影響收益,不過,還好因和包商契作,收益有保障。
「種洛神是靠天吃飯!」胡昭菁表示,洛神通常在春天栽種,但發芽期就在颱風時期,因此,洛神成長常受颱風影響,價格因而波動,農民收益也受到影響,除了與包商契作外,產銷班自去年還推出農夫體驗,吸引許多外縣市民眾利用假期耕作採收,讓地方民宿和商家都受惠。
目前產銷班已陸續研發洛神蜜餞、果醬、醋及餅乾等附加產品,未來,為延長保存期限,會將洛神乾燥化,再透過沖泡等加工手法拓展新品,增加農民收益。
◆ 神農烏龍茶三冠王 台灣人種的
【特派員陳曼儂/株洲報導】2012-11-04 旺報
神農氏的陵寢之地炎陵縣,也是唐宋時的「茶鄉」,當地正在推廣神農的高檔茶葉,但其中最受注目、在大陸全國性比賽中屢次奪冠的烏龍茶,居然是台灣人種出來的!
炎陵縣藏於深山,推出的「神農谷」觀光景點更是在這兩天才第一次有台灣民眾踏上這片土地,不過早在1997年底,台中的農民古勝潭就來到此地開疆闢土、經歷重重難關,至今他種出的「大院烏龍茶」,在2007、2009、2011年的大陸「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中三連冠,2011年更獲特等獎;「國飲杯」全國茶葉評比在獲得一等獎的12種烏龍茶中,炎陵縣有3種,其中2種都出自他家的品牌。
但其實一開始,古勝潭是與人合夥要來湖南種新世紀梨,卻屢次面臨雪災、冰雹,幾百萬的梨樹和朋友都撤離了,只留下他與一開始堅持的高山茶樹,在無電的簡陋環境下,他在全湖南最高海拔的茶園堅持10幾年,現在終於開花結果。
古勝潭雖然只能在每年春節期間時回台灣與家人團聚,但他說,這裡的空氣、土壤、水源都沒有被汙染,是種植最好的地方,他想要打出自己的品牌,讓有機高檔茶能在大陸市場闖出一片天地。
※ 相關報導:
* 良質米專業區 查畝營率先成立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7474976.shtml
稻米品質及用藥管理引發關注。台南市府農業局為提高稻米內外銷競爭力,增加稻農收益,輔導成立良質米生產專業區,現由柳營區「查畝營」專區拔得頭籌,率先設置,從生產、品牌到行銷都經高規格控管
窮到吃泡麵 也要買設備種有機米
【聯合報╱記者范榮達/銅鑼報導】2012.11.05
金墩米事件掀起軒然大波,食米安全備受消費者重視,苗栗縣銅鑼鄉新盛有機農夫假日市集有兩攤有機米農場,場主堅持有機無毒,不惜借錢、貸款租田種稻,只為環境、消費安全盡一分心力。
新盛有機農夫假日市集每周日上午9點到下午4點營業,吸引許多民眾上山找有機無毒的農產品,24個攤位有2攤有機米,最近爆發金墩米事件,有機米生意因而強強滾。
其中,西湖鄉返樸歸真有機農場41歲場主張智傑曾是年薪百萬元的大陸台商主管,過膩了應酬燈紅酒綠的日子,前年參加農委會「漂鳥計畫」,從門外漢開始學起,決定做有機農業,為尋找心中的淨土,他遠從竹南鎮到西湖鄉龍洞村找地,種植有機水稻、小麥、黃豆等。
他投資買農具、設備,曾幾乎整年沒有收入,必須靠吃泡麵過日子,還好遇到貴人提出「穀東基金」,每名「穀東」捐1萬元,讓他順利周轉,首批生產的有機稻部分產量,回饋給「穀東」。
他說,龍洞村發展有機村,加上灌溉水源的龍洞溪少汙染,水質微鹼,土壤偏中性,是發展有機農業有利條件,加上有志同道合的夥伴,做起來不會孤獨。
此外,苑裡鎮永山大安溪米農友陳永山長期當慈濟志工,看到很多文明病是因飲食而起,1999年接手耕種父親的農地,深知台灣慣行農法大量施用農藥、化肥、除草劑的壞處,堅持有機耕植,回歸健康安全、高質量、生態平衡的永續農耕方法。
有機米耕種包含許多人生智慧,陳永山面對最大的除草課題,信仰佛教、長年茹素的他,秉持老祖先原始農耕精神,下田人工割草,並用少量植物性苦茶渣粕,抑制福壽螺生長。
陳永山自製有機肥料,以牛糞、米糠、黃豆為主要材料,精算時間、溼度、溫度,粒粒圓滿撲香的米飯,是陳永山辛苦汗水的結晶。
※ 相關報導:
* 山水米有機15年 農民4人變85人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7476637.shtml
苑裡鎮有「苗栗穀倉」美稱,山水米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5年前在當地推動有機稻米栽培,契作已達120公頃,加入有機栽培的農民從4人增為85人,山水米總經理葉淑蕙認為,推動有機栽培不但為了健康,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 雲縣推有機農業 目標3年800公頃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7476680.shtml
「推動有機農業是一條很漫長的路,但是走對路就不怕路遠。」毒米風暴引發各界關切,雲林縣政府推動3年800公頃有機農業種植目標,第一年因老農民改變多年種植習慣不易,申請不如預期。
為發展有機農業,雲林縣政府今年推出「雲林有機農業擴大推動輔導旗艦計畫」,運用農業安定基金經費3年8000萬元,推動種植800百公頃有機農業。
* 耕作不加藥 「自然田」由消費者做主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7476408.shtml
到南澳自然田換工度假很熱門,金馬獎執行委員會推出的「跟著金馬去旅行」自然田換工,兩梯次30個名額,秒殺搶光。在自然田下田、吃大鍋飯、品嚐甜到不行的農作物,因為勞動而一夜好眠的滋味讓人難忘。
陳昌江說,南澳自然田和阿聰自然田加起來18公頃,是全國最大面積的自然農法基地,他們不加化肥不噴農藥,甚至拔草不除根,收成雖然不到一半,但種出來的食物是純淨的,生吃都行。
* 有機農業 損益平衡至少要5年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7476749.shtml
稻米含農藥事件成為話題,使得有機農業再度引起關注,農糧署大力推動有機農業倍增計畫,目前在南台灣的有機版圖已超過1500公頃,但有農民坦承這條路並不好走,「第一年鐵定血本無歸,至少熬5年才能損益平衡」,「要有機,就得與時間賽跑」。
....楊添得原來走的是花藝設計路線,3年前開始向台糖租地開闢有機玫瑰花農場....他說,「有機不難,難的是行銷」,現在只要有展,他一定跑,每個月總得為員工的薪水到台北「衝」,前兩年在花博期間,楊添得以「花茶殿」在台北打知名度....
◆ 阿里山冠軍紅茶 每台斤18萬搶光
【聯合報╱記者謝恩得/番路報導】2012.11.05
阿里山紅茶是台灣茶業明日之星,阿里山紅茶運銷合作社首度舉辦阿里山紅茶比賽,數量僅5台斤的特等獎,以每台斤18萬元高價全數賣出。
阿里山紅茶運銷合作社昨天舉行展售會及頒獎,由簡鴻聖、簡銘助兄弟包辦特等獎、頭獎一與頭等獎等前四名,另有頭等獎2名及金牌28名、優良90名。
特等獎紅茶含有蜜香,茶湯澄紅晶瑩,得主是簡鴻聖,他的兄長簡銘助代表領獎。他們在梅山鄉龍眼林茶區種茶20多年,以清心烏龍與金萱為主。近年來阿里山高山茶受到進口茶衝擊,無法突破高價,約6年前以夏季金萱茶成功做出小葉種紅茶。簡銘助認為,買主願意花18萬元買特等茶,有助紅茶促銷,進而鼓勵茶農轉做紅茶。
嘉義縣長張花冠頒獎時表示,阿里山茶優質,縣府將整合各地茶農發展品牌農業,增加市場競爭力。
特等茶買主之一台南市民洪誌陽說,過去不愛喝紅茶,接觸阿里山紅茶驚豔不已,喝起來不會苦澀,口感有層次。特等獎紅茶1杯可能就要500元,洪誌陽認為,麝香貓咖啡1杯也是500元以上,只要喜愛就會覺得值得。
◆ 價飆漲 牛樟菇來不及長大…
【聯合報╱記者徐白櫻/高雄報導】2012.11.05
牛樟芝價格狂飆,山上的牛樟菇來不及長大,取得越來越困難。近年來熟知門路的人士改用牛樟養菌菇,衍生出漂流木搶手,買家為了要培養牛樟菇,還費盡心思,收購牛樟木雕刻品。
上月相關單位開放一個月時間讓居民撿拾荖濃溪與旗山溪漂流木,接連發生桃源區民眾被漂流木集團成員毆打成傷,還有,那瑪夏區22噸牛樟樹運下山衍生衝突,兩案件都凸顯出樟木價格昂貴,都與培養牛樟菇關係密切。
野生牛樟菇競爭激烈,早年採菇人士「有職業道德」,會讓山上的菇長大才採,現在許多外地人上山見菇就採,野生菇產量變少,菇葉越採越薄,很難找到每兩三萬元以上的優質牛樟菇。
為迎合市場需求,六龜、旗山一帶有人專職培植牛樟菇,利用牛樟木內部的天然菌絲或生技方式來培養人工菇,雖然價格不及野生菇,卻也能帶來不錯收益,間接造成牛樟木的木料需求增多,價格僅次於檜木。
除透過漂流木與非法管道取得牛樟外,從事藝品買賣的人士指出,原住民有機會取得合法木料,在對外販售的雕刻品中,只要是標榜牛樟木的藝品銷路特別好,奇怪的是,這些買家會通常會要求雕刻家「雕刻的深度越淺越好,而且最好完全不要上漆」,後來私下詢問才知道,這些雕刻品竟然被買去「養」牛樟菇,當然希望雕刻品盡量維持木頭原貌。
※ 現在可用相思木培養了。
義生物農藥 吃得安心又環保
中央社 2012.11.06
農藥殘留讓人心慌慌。居住在義大利薩丁尼亞島的青年企業家魯猶,研發生物農藥取代傳統的化學農藥,農民可以用天然的方法去除病蟲害,消費者可以吃得安心,且不傷害環境。
現年35歲的魯猶(Luca Ruiu)是鑽研植物病蟲害的博士,他看準有機食物風潮和歐洲聯盟將執行更嚴格的農藥使用標準,決定自行創業,推廣生物農藥。
綜合義大利「共和報」報導與魯猶個人網站所述,魯猶解釋,生物農藥是用自然的方式去除害蟲,但是不傷害作物、種植者、食用者,對生態的破壞也較少。「找到這些蟲類的弱點,對症下藥,就可以免除害蟲的騷擾。」
像是使用微生物殺死幼蟲,但是這些微生物在人類的腸道中卻不會產生任何作用。
魯猶已經取得一項美國專利,另一項除蠅的專利同時在申請美國和歐盟的專利。「這是非常耗時的投資,發展一項除蟲技術,大概要花上10年。」
不過,他認為前景可期,生物科技在農業中的運用越來越廣,而且從2014年起,根據歐盟的規定,在使用化學藥劑控制蟲害時,必須要輔以生物技術。
魯猶的公司看準這個趨勢,已經取得資金準備擴展歐洲和美國市場。
◆ 義蔬果農藥殘留少 優於歐盟
中央社 2012.11.06
義大利「環境聯盟」指出,義國多數蔬果沒有農藥殘留,單一農藥殘留量超過法定標準的案件不到1%,優於歐洲聯盟的平均值3.5%,不過多種農藥混搭卻有增長趨勢,值得注意。
「環境聯盟」(Legambiente)公布2012年的「餐桌報告」,根據各地的環境保護局、衛生所和相關農業和食品安全管理單位提供的資料,統計分析蔬果和榖物的農藥殘留情形。
報告指出,義大利的蔬果64%沒有農藥殘留,17%有一種農藥殘留,18%有一種以上,但殘留量超過法定標準的案件不到1%,優於歐盟的平均值3.5%。
這反映了義大利重視食品和農業安全的傳統,也呼應少用化學農藥的趨勢。
不過,環境聯盟提醒,「混搭農藥」越來越常見,而且混搭的種類甚至多達8、9種。
聯盟主席德查(Vittorio Cogliati Dezza)表示,由於現行法規是針對單一農藥的殘留值制定標準,蔬果可能有多種農藥殘留,但每樣農藥都沒超標。
德查說,雖然單一藥劑符合安全值,但是混搭之後對農民、消費者和環境的影響,卻不得而知,這一方面的研究還相當少,法令也不完備。
農藥混搭運用在葡萄最盛行,義大利東北部的波爾察諾(Bolzano)曾檢驗出有9種農藥殘留。
義大利農藥協會表示,所有的農業用藥,都遵循衛生部和歐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的嚴格規定和控管。
環境聯盟成立於1980年,強調以科學基礎推動環保運動,在義大利有近12萬名會員。
◆ 試用生物農藥 最頭痛的蚜蟲也掰
【聯合報╱記者謝梅芬/高雄報導】2012.11.06
金墩米事件,讓消費者擔心農產品農藥殘留問題,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中心與業者合作研發「生物農藥」,取代部分化學農業,新產品尚未上市,但有機農民試用後稱好。
金屬中心產業升級服務處計畫主持人陳世陸說,金屬中心結合陽田生物科技公司與聯發生物科技公司,研發新的農藥製品「微生物製劑」,更環保且減少使用化學農藥。
聯發生物科技公司研發部副理朱俊南說,研發出來的農藥是屬於「生物農藥」,和坊間的「化學農藥」不同,已使用在高雄市的有機農業區內。
「試過後,讓我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高雄市專門種植有機作物的農民余威槿說,新農藥成效好,小黃瓜長得相當好,不必噴太多農藥,去除不少病蟲害,以往最困擾的蚜蟲,也都「說拜拜」了。
朱俊南解釋,生物農藥主要內含不同菌種,例如枯草菌澆灌到土內,就會和植物共生,進而代謝出有機酸,這種有機酸會改變植物組織,葉子變厚,愛吃嫩葉的蚜蟲就「沒興趣」吃;換句話說,就是「增強植物的免疫力」,防止病蟲害。
還有一種放線菌,一旦澆灌在土壤內,會代謝出「幾丁聚糖」成分,破壞線蟲的卵,讓線蟲無法在植物中繁殖,通常線蟲最愛吃瓜果類,是讓農夫頭痛的病蟲之一。
聯發生物科技新發表的生物農藥是「枯草菌三號」,做成粉劑加水稀釋,以澆灌或噴灑方式保護農作物。
由於生物農藥必須經過一段時間才生效,不如化學農用效果快,以往農民都不太愛用。不過近年來農民推動有機農業,反而喜歡上這種生物農藥,對農作物及大地都具保護效果。
◆ 農藥快檢 玉里米推標章認證
【聯合報╱記者邱立雅/玉里報導】2012.11.06
金墩米農藥殘留問題鬧得滿城風雨,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越發重視,花蓮縣玉里鎮公所成立「稻米品質暨殘留農藥快速檢驗站」,推出「玉里米」標章認證,讓民眾購買更安心。
玉里鎮公所農業課課長高明‧帕桑表示,玉里地區是花蓮縣單一生產面積最大的鄉鎮,共有3300公頃,米質也深受消費者肯定,但目前國人每年吃的稻米僅40公斤,對稻米的出路大有影響。為了讓玉里米能在全台眾多品牌米中脫穎而出,鎮公所推出「玉里米」標章認證,透過嚴格篩檢,讓民眾吃得安心。
高明‧帕桑表示,許多農民使用慣行農法耕作,未有合理化施肥及安全用藥的概念,常常會有農藥殘留的問題。檢驗發現有農藥殘留問題,一般有三種情況,第一是農藥的稀釋倍數,許多農友可能未按規定稀釋;第二則是有剩餘的農藥,農民們就隨手灑在田邊,造成農藥噴灑過量;第三是稻米收割的前20天內遇雨,農民想多噴點農藥以為稻米會長得較好,但這麼做會讓檢驗不合格。
高明‧帕桑說,上述前二項可以透過農政相關單位把關,但是第三項則是沒有辦法加以控制,必須透過教育讓農民了解,農藥需要20天的半衰期,殘留的農藥才會消退。
「稻米檢驗站」幫農民把關,檢驗站聘用受訓合格的檢驗員,採樣、檢驗不馬虎,檢測通過者可以貼掛玉里米認證標章。
◆ 洛神花 高雄也種得成
【聯合報╱記者謝梅芬/高雄報導】2012.11.06
高雄市農民余威槿和太太蘇慧玲在橋頭中崎有機農業專區種植有機蔬菜,去年把台東的洛神花種子撒在農地,今年洛神花居然開出粉紅的花朵,最近長出纍纍的棗紅色花萼,相當搶眼。
「這些洛神花應該是自然培育法中最自然的方式」余威槿說,去年他的朋友送他一包洛神花的種子,他想瞭解在高雄能種活嗎?決定試種。
他說,當時不以為意,就隨意撒在農地最邊緣,採自然培育方式,沒有施肥,也沒有噴農藥,完全是「放任」制,沒想到這200株都長活了,而且從今年10月起就陸續開出粉紅色的花朵。
開完花後,就結棗紅色的花萼,非常茂密,花萼中的種子大約有20到30顆,意外的收穫,讓余威槿和太太多了幾分的驚喜。
蘇慧玲把棗紅色的花萼做成蜜餞,許多人吃了都說口感很好,上周五拿到高雄賣,每包80元,連外國廚師都讚不絕口。
蘇慧玲說做洛神花蜜餞不難,就是把花萼去除種子後,清洗乾淨,加上冰糖攪拌即可,至於要攪拌多久,蘇慧玲她都和婆婆邊看連續劇邊攪拌,連續看完了也攪拌好了,冰在冰箱內,第二天就可以吃了,吃起來脆脆、酸酸甜甜的。
余威槿說,他也沒想到在高雄種得成洛神花,今年只種200多株,明年他打算另闢一分地種植,大約可以種近千株,做成觀光果園,供民眾採擷。
※ 相關報導:
* 乾旱加鼠害 白蘿蔔慘跌1斤2元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7479130.shtml
雲林沿海地區栽種的白蘿蔔開始採收,因氣候變化無常加上鼠害影響,超過七成的白蘿蔔,出現嚴重龜裂或被鼠啃損的情形。因賣相不佳,只能賣給加工廠製成蘿蔔糕或蘿蔔乾,農民無奈希望減產價差之際,政府別再進口,以免打擊菜農。
新加坡空中農場 水耕蔬菜很搶手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2.11.06
寸土寸金的新加坡,稍早在市區打造了第一座空中農場(Vertical farm),面積超過3公頃的農場,一天可以提供半噸新鮮蔬菜給當地消費者,希望藉著有別傳統土耕蔬菜占地與耗能的缺點,供應新鮮蔬菜,不過,也有學者認為空中農場耗能與傳統運輸成本相比,可能是小巫見大巫。
地窄人稠的新加坡耕種面積有限,加上雨季影響蔬菜正常供應量,因此新加坡國產蔬菜約僅佔7%,其餘必須仰賴進口,目前這間位於林厝港的空中農場,高9公尺,面積約3.65公頃,業者表示可較一般土耕方式多出至少十倍蔬菜供應量,但是價格約較一般蔬菜多出20%,而且目前只能提供三種蔬菜,不過推出後相當搶手。
根據負責經銷的FairPrice公司表示,「蔬菜推出後市場反應良好,其實在推出前就已經被預購一空,從此看來當地民眾相當支持國產蔬菜,」對此,新加坡貿工部部長李奕賢也表示,「我們一直在積極尋求能增加食物供應來源,以及就地生產食物的方法,來滿足本地需求。」目前新加坡首間空中農場每天可提供半噸蔬菜,明年預計增產到2噸。
空中農場概念最早出現在1999年,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微生物學教授迪克遜‧德斯帕米爾(Dickson Despommier)提出,他預估2050年地球有近八成人口居住在都市內,人口湧進城市,造成沒有多餘土地耕種食物,加上食物經由外地運輸將造成成本提高,「空中農場」因此誕生。
位在北歐瑞典的空中農場,高度超過12層樓且目前正在施工,完工後將成為全世界最高的空中農場,另外,包括美國芝加哥、紐約上城與紐澤西,也已經有出現被認為減少耗水與使用土壤的空中農場,不過,明尼蘇達大學丹尼森教授卻認為,空中農場能減少耗能的想法過於樂觀,他表示,「食物在運輸過程所製造的燃料成本,僅占農業耗能一小部分,空中農場運作所消耗的能源,是值得觀察的重點。」
新加坡人口518萬人,全世界人口密度排名第二,僅次於摩納哥,位於馬來半島南端,面積710平方公里,國土面積幾乎都被開發。
◆ 花蓮有機菇蕈場通過認證 住冷房電腦照顧
【中廣新聞/劉敏娟】2012-11-07
花蓮唯一種植有機菇蕈的農戶吳厚德今年通過有機認證,農友先在無菌室培養菌種,並蓋了恆溫恆濕的冷房養殖,雖然成本很高,但是富含纖維質、蛋白質的杏鮑菇、黑木耳深受花蓮消費者喜愛,有8成都是在地消費,因此農糧署東區分署特別向外界大力推薦這種低碳、低熱量又健康環保的養生食材。
花蓮種植1072公頃有機農業,是全台有機種植面積最多地區,其中瓜果蔬菜類占2成,而吉安鄉的「榮耀養菌場」已經交由第三代的吳厚德經營,他經過多年的努力與轉型,終於以一貫化作業型態成功栽植出杏鮑菇、黑木耳、袖珍菇等有機菇蕈。目前栽培面積0.5公頃,有27棟傳統菇舍,3棟冷房菇舍,年產量3.5萬公斤。
農糧署東區分署長王長瑩說明有機菇蕈栽培管理真的非常不容易。:「菇類是勞力與技術密集的產業,要達到有機非常不容易,因為菇類每一個養殖環節都不能有病菌汙染---吳先生經營的養菇場是花蓮唯一的有機養菇場,養菇太空包內使用的是木屑等農業廢料,在整體農業來說,也是很好的循環,而且吳先生生產的菇蕈有八成都是在地消費,也是節能減碳的農業!」
農友吳厚德表示:「以杏鮑菇來說,是在恆溫恆濕冷房中成長,菌種放入後到採收,工作人員大約只進去3、4次,因此不會有病蟲害汙染,包括光線、溫度、水、二氧化碳等都能由電腦控制,相對濕度控制在95%,溫度大約只有17度!」
每天吹冷氣的有機杏鮑菇,蛋白質含量高,黑木耳則有豐富的鐵質、多醣體、膠質;是非常適合在冬季補身低熱量、高營養的優良食材。
◆ 竹北農會開發地瓜飲品 熱賣
【羅浚濱/竹縣報導】2012-11-07 中國時報
市面上木瓜牛奶很普遍,地瓜牛奶或地瓜燕麥就很少見。竹北市農會推廣農民種植桃園三號「金寶」甘藷後,與食品研究所合作研發系列產品,最近成功開發出地瓜牛奶和地瓜燕麥,口感不錯,常賣到缺貨。
農會總幹事陳楷棟指出,新品種的桃園三號金寶甘藷,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及膳食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及保養眼睛,前年推廣農民種植後試銷烤蕃薯,金黃色的果肉香甜可口,深受消費者歡迎。
金寶甘藷增量後,農會為提升附加價值與食品研究所合作,今年開發出不加防腐劑及色素的金寶甘藷麵,現已大賣成品牌商品,地瓜霜淇淋和地瓜冰棒也成為另種風味的消暑冰品。
陳楷棟說,多次試驗後,地瓜牛奶和地瓜燕麥終於研發成功並獲得認證,保證沒添加任何防腐劑及化學物,有濃郁奶香、燕麥及地瓜味,喝起來口感不錯。
這兩項新產品十月起正式在新農民市場試銷,強調在地生產的健康養生飲品,消費者試喝後多買整箱回家,常賣到缺貨,不到一個月就銷售近一萬八千瓶。
◆ 愛上烏龍茶 陸商來台取經
【聯合報╱記者吳思萍/鹿谷報導】2012.11.07
海峽兩岸茶葉生產者與代理商廣泛交流,在山東省經營餐飲的王怡和崔蕾,偶然機會接觸台灣茶,從此愛上烏龍茶,毅然投入代理台灣茶葉。
兩人連日走訪了阿里山、大禹嶺和南投茶山後,昨天並到鹿谷鄉了解製茶、泡茶技術,希望將台灣好茶打入大陸市場。鹿谷鄉茶農張裕勇說,大陸代理商實地考察台灣茶葉製作過程、烘焙技術,茶葉的好品質全都「看」得到,對台灣茶葉絕對充滿有信心,如再接觸其他農特產,一併代理回大陸,茶葉與農特產銷陸商機雨露均霑。
王怡說,一開始接觸台灣茶,就被「凍頂烏龍茶」的香氣與喉韻,最令她難忘,完全和大陸北方盛產的清香綠茶截然不同。
「因為茶葉才真正認識了台灣!」崔蕾也說,代理了台灣茶葉才有機會來台灣,對台灣風俗民情、宗教文化、小吃都超喜歡。
兩人走訪了阿里山、大禹嶺和南投茶山後,還在張裕勇的安排,到農會了解各地特色的農產品。
尤其學習焙茶時,對複雜製茶工序,深深體會好茶葉得來不易,就連泡茶、茶席擺設等軟實力,更讓她倆大開眼界。
※ 相關報導:
* 文旦達人故事 斗六展出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7481406.shtml
雲林縣斗六文旦名聞遐邇,孕育優質文旦柚農背後,都有辛勤栽培的感人故事,市公所將13位文旦達人故事彙集成冊,並製作精美海報,昨天舉辦文旦產業故事展,市長謝淑亞頒贈海報,向文旦達人們致敬。
◆ 蓮霧開花率9成 3年來最佳
自由 2012.11.07
〔記者邱芷柔/里港報導〕蓮霧進入開花期,農民心花跟著朵朵開。受環境氣候影響,今年蓮霧的開花率高達九成,是三年來最佳表現,才剛上市的早生蓮霧因為品質好、賣相佳,一台斤市價就比去年高了二十元。
創立黑金剛蓮霧品牌的「蓮霧雄」王瑞雄,最近忙著穿梭在蓮霧園中,王瑞雄說,今年氣候較往年平順,近幾天他奔走高雄六龜及屏北、屏南的蓮霧園,今年開花率平均高達百分之九十,所有農民都相當高興,且立冬後天氣轉涼,非常適合蓮霧轉色和成熟。
王瑞雄指出,除了早生蓮霧,一般蓮霧大約是從十二月底開始大量收成,雖然開花率高幾乎等於拿到蓮霧收成佳的門票,但蓮霧出場前最怕遇到寒流,曾有過連續寒流來襲,造成蓮霧掉滿地或是留在樹上乾枯的情形,所以今年蓮霧產量多少、價格是高是低,都要等到收成時才會知道。
早生蓮霧最近陸續上市,量少、質優,所以價格高,但果型較小,因為產量較少,加上物價上漲、成本提高,去年傳統市場價格一台斤約八十到一百元,今年約上漲了二十元,從一百一十元到一百二十元不等。
自製辣椒水除蟲 幼園成無毒農場
【康鴻志/桃園報導】2012-11-08 中國時報
八德清潔隊將市立幼兒園閒置空間改建成一座無毒無農藥的開心農場,讓幼童體驗下田種菜,因標榜無農藥,清潔隊還自製辣椒水充當除蟲劑,就連液態肥也是向保一總隊爭取。
八德市立托兒所內最近多了一塊近百坪的開心農場,不但種植小白菜、蔥、青江菜、高麗菜、勇士蘿蔔外,還種植果物番茄,為方便幼童作紀錄,清潔隊甚至在田埂間立起生長期告示牌,提供灑水及剷土工具,種菜反而成為幼童的另類的課外教學。幼兒園園長李琇美表示,幼兒園的幼童,不僅將菜田分班級管理,每天也會安排學童下田除草,親身體驗農耕生活。
清潔隊分隊長陳錦榮表示,為了讓開心農場所種植的蔬菜健康無農藥,清潔隊員還自製除蟲劑,以辣椒切片泡水八小時再酌量稀釋;另外,保一總隊也為了感謝清潔隊提供廚餘桶,免費供應液態肥,不僅能可作為養分,還能除蟲通馬桶。
市長何正森認為,環保觀念落實在幼童教育,學童從小養成惜物愛物精神,未來會繼續推廣。
◆ 南投優質茶 嘗鮮正逢時
【廖志晃/南投報導】2012-11-08 中國時報
台灣茶名揚四海,但不肖業者以進口茶混充台灣茶販售,嚴重損害茶農和國內、外消費者權益;農糧署輔導南投縣茶商、茶農,成立「優質茶生產專區」嚴格控管產、製、銷流程,今年冬茶剛採收上市,嘗鮮正逢時。
農糧署中區分署長林美瑄、南投縣農業處長陳朝旺和名間鄉長陳聰鑑,昨天邀集優質茶生產專區的茶商、製茶廠和茶農,在名間鄉松柏嶺茶區,展示專區採收上市的優質冬茶。
陳朝旺表示,優質茶生產專區透過契作生產茶葉,以專屬品牌行銷國內、外,並且整合茶葉產、製、銷流程,穩定農民收益,請民眾安心選購。
林美瑄說,今年輔導的優質茶專區營運主體,包括松霖、品香及林吉園公司,契作茶農分布在南投縣名間、鹿谷、竹山及信義鄉茶區,契作茶農卅五戶,面積四十七.七公頃,自茶園生產、採收及加工製作,全程嚴格控管;中區分署也不定期會同縣府農業處、茶業改良場,稽核茶葉農藥殘留。
林美瑄表示,專區生產茶葉除供應國內市場,也外銷大陸、澳洲及日本等國家,讓愛好台灣茶的民眾安心選購正港台灣茶,也讓國外人士喝得到台灣本土味道的特色茶。
◆ 金線連回歸山林種植竹縣新商機
【羅浚濱/竹縣報導】2012-11-08 中國時報
新竹縣少數農民與生技公司契作金線連,效益不錯,縣府農業處七日召開金線連推廣說明會,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鄭可大介紹不用人工管理的有機栽種方式,認為尖石、五峰山區適合種植,農業處也將成立產銷班推廣,讓金線連回歸山林故鄉。
鄭大可說,金線連生物活化性的學術研究顯示,具有抗氧化、降血糖及增強免疫力及抗腫瘤等功效,目前國內人工栽培金線連,遭遇病害、不耐熱及生長緩慢的瓶頸。
鄭大可認為在森林保育前提下,將健康的金線連瓶苗用塑膠袋包住,完全採有機栽種,不用施農藥及化學肥料,放在海拔七百到一千五百公尺的原生林內,不用人工管理,試驗一年多發現很符合野生的生長環境。
以種二分地的金線連瓶苗預估,一年能採收一千四百斤,每斤有四百元利潤,年收入五十六萬元,平均每月有四萬六千餘元,比做工還好。
農業處長范國銓表示,金線連怕光,溫度不能超過卅度,適合作為林下作物種植,一年能一收,比種樹要廿年才有收獲好,有機栽種技術也很成熟,契作通路有保障,利潤也合理。
與會的芎林鄉鹿寮坑農民對種金線連有高度興趣,指當地是山窩地形,農民種香菇和木耳很有經驗,希望鄭大可教授擇日到鹿寮坑現場勘察適不適合種植。
五峰和尖石農民認為,目前金線連苗瓶都在南投埔里採購,成本高,希望政府補助經費讓農民培養在地苗瓶,並協助行銷。范國銓說,將成立產銷班,輔導有意投資種植的農民,讓金線連成為有「錢景」的產業。
費洛蒙斷姻緣 玉米沒蟲害了
【聯合報╱記者黃寅/台中報導】2012.11.09
朝陽科大應用化學系老師卓重光成功研究以「亞洲玉米螟」母蛾的費洛蒙,在田間吸引、誘捕公蛾,讓母蛾因得不到交配無法繁衍,達到防蟲害效果,最近雲嘉南農民種植的水果玉米上實驗成功,有效降低農藥使用,還使產量增加1成以上,成為網購熱門產品。
卓重光說,費洛蒙是物種分泌的氣味,已能以化學方式仿製,該校成立費洛蒙中心,歷經5年研究,最近突破這些限制,往後可廣泛供給農民使用,不必再外購。
雲嘉南農民張喬鈞昨指出,4月起與朝陽科大合作,以費洛蒙方式抑制害蟲「亞洲玉米螟」,首次就獲可觀成果,種植的水果玉米甜度高達16,相當哈密瓜的甜度,透過網路銷售,3天銷出1萬株。
卓重光說,除了玉米,也把實驗推向甘藷,已在試種,該校校園也以費洛蒙有效防制斜紋夜盜蟲,植物病蟲害得以減少,未來不但能協助農民增加產量,也有助有機農業推動。
◆ 鐵工改行 種火龍果比鳳梨大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7486723.shtml
【聯合報╱記者何烱榮/員林報導】2012.11.09
鐵工游順興6年前改行當果農,經兩年失敗,參加產銷班和拜師學藝,終於種出比鳳梨還大的火龍果,鮮甜又多汁,讓原本反對他改行的父母喜出望外,並把家裡的六分稻田全改種大火龍果苗。
「一般火龍果約1斤重,我種的火龍果平均有2.5斤重,甜度約17度吃過的人都說讚」,41歲游順興說,因不景氣,從鐵工轉行改種火龍果,頓時家人全都反對。
游順興不顧家人反對,四處打聽,獲悉南投縣埔里有人試種「大」火龍果,雖沒成功,但「值得一試」,便花錢買果苗試種,結果前兩年卻遭受嚴重蟲害,因此虧了不少錢。
員林鎮農會推廣股長曹理貴說,游順興很認真,仿效葡萄農採取草生栽培,不施除草劑,又用套袋照顧,果然讓他成功了。
游順興說,能夠種成功,就是比別人「更用心」。這兩年,游順興的大火龍果的量與質,都已穩定,因果實碩大,外觀漂亮,每天都有人上門一箱箱地買回家,對外界估他一年可進帳300萬元,游順興樂得說,不可能賺那麼多啦,但收益是比做鐵工好。
◆ 八卦山咖啡 研究提升酸度
【聯合報╱記者凌筠婷/彰化報導】2012.11.09
八卦山咖啡正值採收期,產銷班第一班班長鄭錫鴻說,八卦山咖啡品質良好,全以手工摘採,同樣是阿拉比卡咖啡卻有酸度不同兩種口味,但如能排除灑水問題,更能將台灣咖啡品質往上提升。
八卦山農戶原本都是種荔枝、龍眼和鳳梨,近年農民們尋求其他經濟作物替代,產銷班班長當年喝到古坑咖啡,起了改種咖啡念頭。四處挑選咖啡苗,最後在嘉義農試所找到現在種植的阿拉比卡咖啡。鄭錫鴻說:「這是純正的台灣育種咖啡。」
八卦山地區砂礫土排水佳,很適合種咖啡,加上日夜溫差大,有助於咖啡生長。冬天採收前東北季風很容易吹進來,空氣流通順暢,病蟲害少,因此完全不用農藥,完全純淨天然。
鄭錫鴻說,八卦山咖啡「香甜、回甘、餘韻長」,不酸澀,相當容易入口。目前產銷班共有32個農戶參加,在本來種植的荔枝龍眼樹下種植咖啡,利用果樹餘蔭,讓咖啡成長得更順利,目前規模已經擴展到約30公頃。但目前農民亟需解決的是彰化地區因季節水量不穩而造成的水源灌溉問題,以及繼續研究如何提升咖啡的酸度,讓八卦山咖啡的口感層次更豐富。
◆ 洋蔥創「皂」驚喜 洗了暖手
自由 2012.11.09
〔記者蔡宗憲/恆春報導〕洋蔥是恆春半島特產,但特殊的氣味令不少人卻步,車城鄉農會最近利用洋蔥萃取物,融合牡丹鄉野薑花的香氣,研究出國內首見的「洋蔥手工皂」,試用過的民眾都對洗過手後的暖和感相當驚喜,成為當地推廣洋蔥的秘密武器。
添進野薑花香 沒刺鼻味
帶著清香的野薑花氣味,本以為洋蔥皂洗手時會產生刺鼻辛辣味,沒想到農會的獨家技術,保留住洋蔥內的抑菌成分,又能散發野薑花清香,尤其是獨特的發熱效果搭上秋冬商機,還沒正式銷售就吸引不少鄉民詢問。
車城鄉農會人員賴秀華、吳思澐日前到外縣市手創市集旅遊時,發現無人工添加的手工皂頗受歡迎,決定把家鄉的洋蔥發揚光大,配合學者研究,成功製作出手工黃金皂(黃洋蔥)及胭脂皂(紫洋蔥)兩種色澤。
車城農會總幹事廖展毅表示,洋蔥含有多種抑菌成分,經過農會委託學者研究報告,最特別的是,特殊製程讓洋蔥手工皂有特殊發熱功效,洗手時邊搓揉能讓手感覺暖和。
廖展毅說,研發手工皂不是消化過剩洋蔥的方法,是希望讓民眾知道洋蔥的價值,在盛產期時多消費國產洋蔥,手工皂最快在明年洋蔥季前就可以量產,讓洋蔥除了食用外多了實用的新商機。
◆ 疑土壤變質 番茄減產
【康鴻志/桃園報導】2012-11-09 中國時報
今年六一一豪雨重創八德市蔬菜產銷農業園區,農會近來也發現,當地盛產的番茄品種病蟲害嚴重,整體產量較往年減少二至三成,初步懷疑是淹水災情導致土壤變質,或植株的嫁接苗出狀況。
八德市農會輔導的第三、第五及第六蔬菜班,近年以種植玉女番茄及井珠番茄聞名,並分別以「三二三農場」、「農禾稼」及「哈番果」品牌在市場上銷售,最近卻有蔬菜班向農會反映,茄園立枯病及毒素病嚴重,其中又以慘遭水患的農地受損最嚴重。
農會表示,蔬菜班栽種番茄行之有年,有土耕也有籃耕,因甜度及品質極佳,在市面上小有口碑,也都獲得農委會吉園圃標章認證,每台斤價格上看百元以上,豈料今年八德遭遇罕見水災,不僅瓜果類受創嚴重,近來番茄產季又傳出病蟲害災情。
農會推廣股認為,以八德農戶的種植經驗及技術,應不致減產,研判土壤品質遭破壞應是主因,目前已進行檢測;另一方面也將追蹤嫁接苗來源及品質,釐清是天災還是人禍。
不過仍有部分番茄園因地勢高,躲過淹水災情,產量反倒成長。第六蔬菜班邱冠鈞表示,水災後,下半年天候穩定,氣溫、濕度及陽光十分充足,依目前開花狀況,每株可望採收三斤,較去年增加三○%以上。
越南咖啡王 向星巴克宣戰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路透瑞士洛桑電】2012.11.10
在瑞士洛桑一處星巴克店面,越南「咖啡王」啜著茶,掃視一桌桌滿滿的客人。
鄧黎原羽不是在品評咖啡,因為他在越南有自己的品牌。他是在觀察星巴克的行銷模式,希望得到靈感,為越南咖啡打出國際名號,使越南不再只會賣咖啡豆。越南是全球第二大咖啡種植國。
鄧黎原羽是越南「中原咖啡」董事長。他說:「我們的雄心是成為全球品牌。」
他對星巴克的評語是:「他們厲害在於把一個故事植入消費者心中,但你細看星巴克的核心元素,他們做的事很可怕,他們賣的不是咖啡,而是加了咖啡味的糖水。」
除了賣咖啡 更要賣故事
中原咖啡擁有越南最大的咖啡連鎖店,鄧黎原羽已經瞄準西方市場。
他說:「美國消費者需要的不是另一個產品,而是另一個故事。」他表示,中原咖啡希望改善咖農的生計,這是當今大型連鎖店沒做到的事:「他們高唱永續發展,但說穿了,他們關心的是投資報酬。他們不種咖啡,不是嗎?種咖啡的是我們。」
中原咖啡表示,該公司以保證價格向小農收購咖啡,那些小農都經過永續農法認證。鄧黎原羽在瑞士宣揚的,就是「負責的創意,和諧和永續」。
越南是羅布斯塔咖啡豆(比較便宜,主要做即溶咖啡)最大出口國,咖啡出口總量則是世界第二,僅次於巴西。巴西也是阿拉比卡咖啡豆(品第較高的咖啡豆)最大出口國。
但是,和許多生產軟性商品(咖啡、可可、蔗糖)的國家一樣,越南賺的錢只有其產品經過加工、包裝、行銷後收入的零頭。
鄧黎原羽說:「越南目前出口90%的生豆。這些豆子沒有品牌,這情況必須改變。」他估計,今後15年內,如果提高生產力,而且在咖啡豆的烘焙和包裝上提高附加價值,越南應該可以從咖啡獲利二百億美元(台幣5800億美元)。
中原咖啡希望營收在2015年前增加三倍,從2011年的2億5000萬美元變成10億美元。鄧黎原羽有志挑戰雀巢和星巴克等全球品牌。他的G7已是越南境內第一即溶品牌,壓倒雀巢和本地對手Vinacafe。
中原咖啡目前出口60個國家,明年要在美國推出全新促銷計畫,將70%供應國內、30%出口的比率倒過來。
鄧黎原羽也屬意亞洲市場的潛力,表示工廠用盡產能,還是不夠供應中國大陸。根據雀巢最新統計,香港每人每年喝168杯咖啡,台灣是99杯,中國大陸只有三杯,潛力無限。
※ 相關報導:
* 咖啡豆搶手 玉井工商師生傑作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nov/10/today-south12.htm
玉井工商也有品牌咖啡豆,餐飲科師生烘豆、廣設學程師生設計包裝,成為最受友校及賓客歡迎的伴手禮,校方還計畫成立實習商店,供同學實際驗證課堂所學。學生說,聽到各界好評,很有成就感。
◆ 「海稻米」復耕 沉睡30年部落重生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台北報導】2012.11.10
「這塊土地有如自己的靈魂」,催生花蓮豐濱港口部落首批「海稻米」幕後推手─舒米‧如妮,重振阿美族部落農業不遺餘力,不僅成功復育水梯田,找回消失近卅年的部落農耕文化,如今還發展農夫市集、農夫廚房,部落微型產業儼然成形。
「聽海一百天」今年夏天首批海稻米誕生了,舒米說,看見這片荒蕪休耕近卅年的水梯田「回來了」,內心激動,部落也隨之重生。她更有勇氣告訴族人,留在部落也能謀生,比在都市更有貢獻。
舒米表示,三年前和農委會林務局及花蓮縣農業處合作,重新修復百年水圳水路,並著手石梯坪水梯田溼地生態復育,計畫名稱就叫「米粑流」,米粑流在阿美族語就是「互助」,盼推廣在地傳統產業與溼地生態復育。
她說,首批一公噸多採取自然農法的海稻米,碾成白米後,用麻布包裝成伴手禮,就叫「米粑流」;目前賣出三分之二,還有一千多公斤,盼支持生態復育的民眾上網選購。
舒米也把傳統阿美族農耕農寮「達魯岸」改裝成「米粑流農夫市集」,讓部落老農販售各式野菜,如山蘇、刺蔥、蘆葦心、野茄子等;另像魚貝類、海藻等特色海產,皆是族人一早到石梯坪海岸捕撈。
原是小學代課老師的李姮憓(巴奈),是港口部落的新生代。她回到港口部落和舒米一起在遊客來往頻繁的台十一線六十四K處,從本月起成立假日農夫市集。
除了「賣菜」,李姮憓說,她和舒米想著:「如何讓觀光客留下來」?兩人靈機一動,要抓住遊客的心、先抓住遊客的胃,獨樹一格的「農夫廚房」因此產生。
年底遊客只要上網預訂、付幾百元場地費,在市集買完新鮮的野菜、海鮮後,即可在當地料理原住民風味餐,一旁還有耆老教做菜。
近來農委會力推「活化休耕地」政策,林務局保育組技正林華慶說,花蓮豐濱港口水梯田的溼地生態正符合「里山倡議」的「三生產業」(生產、生活、生態),讓村民和環境友善共存;並讓農村再生,吸引外流人口回流。
「米粑流」網站:http://cepoorip.blogspot.tw/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