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9

青春創造的經濟奇蹟

◆ 楊渡專欄-青春創造的經濟奇蹟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112800521.html

【楊渡】2012-11-28 中國時報

我最近常常想起一九七○年代初,我十四歲左右時所見的青春台灣,那充滿活力的女工和「鑰匙俱樂部」。

那時正是台灣轉向加工出口型工業,外銷經濟崛起的年代。紡織、成衣、鞋業、雨傘等都曾是「台灣製造,世界第一」的產業。彼時,家鄉烏日尚無高鐵,仍是一個中部的鄉下小村,我家斜對面就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紡織工廠。日據時期,我們都叫它「布會社」。它占地面積廣大,設備齊全,拜加工出口政策之賜,業務鼎盛,數千女工從中部周邊的農村鄉下,一起湧進來,以每天二十四小時三班制的工作進程,不斷生產外銷全世界的成衣。

這千人女工於是形成烏日的風景。黃昏,一群群下了班的女工,穿著附近的明道中學的制服,手挽著手,輕快的走過,走向她們的夜間補習學校。女工上的無非是會計、家政、製圖等課程;男工上的是汽車修護、電工、電機等課程。

最有趣的是每個星期日早晨(當時,只有星期日才休假),就有許多少男騎著野狼一二五機車,或者偉士牌機車,成群結隊的在紡織廠門口等待。等少女梳妝完畢出來,少男就把鑰匙集合起來,成一大把,交給女生,由女生各自抽取一支,抽到誰的鑰匙,就坐上誰的機車,結伴去郊遊。這叫「鑰匙俱樂部」。

戀愛故事開始了。當時避孕藥似乎還不太通行,保險套如何使用才剛剛開始教導,於是有一些出遊的少男少女,就在我家圍牆外,靠水田的一條小路上,演出了一幕幕青春悲喜劇。

依照當時習俗,女生大多結婚後就離職回家照顧小孩,另一波剛剛國中畢業的少男少女,重新填補勞動市場的需要。

那時我還不明白,當時看見的這些青春演歌,於台灣的歷史有什麼意義。直到多年後讀了經濟學家劉進慶的書,才明白正是這些青春的生命,尤其是女工,建構了台灣經濟奇蹟。從十六歲到二十幾歲,正是她們青春最好的時光,數年的工作,她們未曾要求勞動保障,沒有退休制度,國中一畢業,就加入生產線,在最艱難的環境下工作。同時還利用建教合作的機會,到夜間補校上課,找尋新的可能。等到她們戀愛結婚,這些年輕女性大部分都結束工作,回歸家庭,照顧子女,連退休金都不必支付。利用最好的青春生命當勞工,支付最少的代價,這就是台灣經濟奇蹟的奧祕,劉進慶如是說。

台灣經濟奇蹟,就是用青春的生命建構起來的。

現在的中國大陸,亦復如此。從中國農村出來的幾億工人,用自己的青春肉軀,以低廉的代價,低標的福利,為加工出口型工廠勞動,回頭幫助日漸衰落的農村家庭。最便宜的勞動力,最低廉的代價,為中國賺進世界第一的外匯存底,建構起中國的經濟奇蹟。

所謂的「中國模式」,說到底,就是用中國的青春生命建構起來的。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那時的台灣大量推行「建教合作」─政策上鼓勵工廠與學校合作,由工廠支付學費,讓年輕勞工可以白天上班,晚上有機會去夜間補習學校上課,為貧苦的年輕人提供學習機會,為生命創造另一種可能。有的男生因學會專業技能,後來開了汽車修護廠、家電修護店等,幫急速發展的社會提供服務;也有女生結婚後轉行當會計、工業繪圖設計等,生命因此有了轉機。

最重要的是,因為學習,讓年輕生命看見未來轉變的希望。即使從消極面來說,能擺脫日復一日的勞動/消費的輪迴,為勞動生命提供學習機會,何嘗不是提高國民素質和國力的最好方法。

我於是想起郭台銘的電子廠,以及無數散布在中國各個經濟開發區的大大小小工廠。有些工廠往往大到數萬工人,以此規模,何嘗不能與附近的學校合作,甚至自己辦校,為年輕的勞動者設立學習課程,從而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專業服務人才呢?而如果鴻海的夜間生活,可以設一些技能、文化、美學、生命哲學、人文課程,讓年輕人選修閱讀,讓生命有沉思學習的機會,鴻海的文化,一定不是今天這樣。

請轉換一種思考吧!不管是企業還是政府,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不能為下一代提供更美好的環境,更多采多姿的人文生活,讓人活得有愛、有尊嚴、有夢想,那所有的奮鬥,又有什麼意義?(作者為作家)

※ 相關報導:

* 中國崛起 全美學中文當投資
http://udn.com/NEWS/WORLD/WOR6/7529655.shtml

鑑於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與日俱增,近年美國已掀起一股學習中文的熱潮,許多學生並把中國普通話視為未來生涯的資產。....艾伯特指出,美國政府已把中文列為「關鍵需要」的語文,並為教師提供專業發展計畫。她說:「政府想為國家安全和經濟競爭力,增強我們的語言能力。」

* 台美AEO相互承認協議 企業輸美省時省錢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528502.shtml

我國第1個優質企業相互承認協議已經誕生,輸美大廠將可實質獲益。台美雙方26日在華府簽署AEO相互承認協議,最慢3個月內,包括宏達電(HTC)等取得台灣AEO資格的企業,其輸美貨物,將可享有美國提供最低查驗與最快通關的優惠待遇。

....在互惠基礎下,我方也需提供美國AEO企業,進口貨物同等待遇。財政部關稅總局評估,美國AEO企業輸台貨物,在最低查驗率與最快通關時限下,每1貨櫃至少可省下新台幣8,000元的查驗費,以及節省4小時以上的通關時間。

* 台日電機電子產品 將簽互認協議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7527954.shtml

台日經貿交流新進展,財經官員昨天透露,台日雙方已經達成了共識,近期之內將針對電機電子產品,簽署「相互承認協議(MRA)」,並且簽訂台日產業合作備忘錄。

經濟部官員說,台日「相互承認協議」生效後,日本「電器用品安全法」中列舉應檢驗產品例如家電用品,可以直接台灣實驗室(日本認證通過)測試,甚至發給檢驗證明,不用送到日本檢驗,廠商不僅省下送檢的時間與金錢,出口到日本時,也能快速通關。

* 南韓邁向全球貿易8強:續拚FTA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529361.shtml

南韓央行今(28)日發布「10月國際收支報告」,指出南韓經常帳盈餘達58.2億美元,雖然略少於9月的數字,但已經連續9個月呈現盈餘,顯示南韓貿易暢旺,根據南韓知識經濟部先前的預估,南韓今年貿易總額可望突破1 兆美元,將超越義大利成為世界第八大貿易國。

* 亞洲金融風暴15年 南韓躍起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529380.shtml

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爆發15年來,南韓似乎比多數先進經濟體都更懂得如何安度經濟危機,不僅股市自1998年的低谷翻升六倍多,今年的經濟成長也優於其他亞洲富裕國家。

....韓國躋身全球第八大貿易國家,看在10月出口負成長的台灣眼裡,除了羨慕,還有一些值得省思之處,經濟學者認為,韓國競爭力高過台灣是事實,但是經濟M型化比台灣嚴重,財富過度集中大財團手中,這種特殊的產業經濟發展模式,則不足以台灣學習。

當高成長盛宴已經結束…
持續20年的感恩宴之啟示

洪蘭:大學怕沒人捐錢?
伸張男權?別鬧了!
國是會議鬧夠 勿再歹戲拖棚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菲律賓、越南、印尼 「高成長VIP新三國」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2012.11.29

經濟部投資處長邱一徹昨(28)日解讀,菲律賓擁有龐大的「出外人口」,每年匯回龐大外匯,加上通英文、勞動成本低廉,成歐美服務業外包的新選擇,此外,菲律賓政府積極推動政治改革,也是經濟高度成長的關鍵。

日本「日經Business」雜誌曾將菲律賓(Philippines)與越南(Vietnam)與印尼(Indonesia),喻為高經濟成長的VIP新三國。今年曾與馬尼拉駐台辦事處商務代表,有過深入對談的邱一徹,也直說菲律賓經濟表現很不錯。

他表示,近期菲律賓經濟表現突出,除新總統艾奎諾三世自2010年上任來,推動「反貪腐」改革,喚回外商投資信心,也與擁有龐大出國工作人口有關,「他們每年匯回大筆外匯,支撐內需市場消費」,加上近1億人口內需市場隨服務業進步、所得提升,也出現榮景。

※ 相關報導:

* 亞洲景氣循環股 大摩喊買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531146.shtml

瑞士銀行(UBS)、摩根士丹利與花旗集團異口同聲建議投資人,買進與經濟成長相關的亞洲景氣循環股,例如科技、工業與原物料相關類股,原因是這些股票價格已跌低,且全球經濟出現復甦訊號。



◆ 艾奎諾清廉能幹 讓菲國病貓變猛虎

【經濟日報╱編譯 于倩若】2012.11.29

菲律賓曾被視為日本除外亞洲最有前景的經濟體,但該國的表現長久以來遠不如靈活、出口導向的東南亞經濟體。如今情況終於出現起色,總統艾奎諾三世誓言要真正開放商業活動,讓菲律賓從亞洲病夫蛻變為下一個亞洲之虎。

從菲律賓已交出若干顯著成果可見艾奎諾的願景並非遙不可及。例如首都馬尼拉的豪華飯店滿是前去尋找商機的亞洲、美國和歐洲投資人。該城市如今到處可見起重機大興土木。今年菲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可望增為3倍,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可望由去年的3.7%加速至5%。滙豐銀行駐倫敦分析師沃德(Karen Ward)預測,菲律賓到2050年可望躍居為全球第16大經濟體,優於目前的第43大。不少人對艾奎諾深具信心,相信他是菲律賓難得一見、清廉且能幹的總統。

艾奎諾政府似乎決意要改變裙帶資本主義的環境,改善政府人脈關係、金錢特權至上的陋習。曾任美國外交官的商業顧問佛比斯(John Forbes)說,艾奎諾的反貪腐行動可說「前所未見」。艾奎諾曾表示有信心達成讓菲律賓成為進步經濟體的目標,承諾持續推動改革。(綜合外電)

※ 相關報導:

* 菲總統艾奎諾反貪拚基建 外資挺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531105.shtml

總統艾奎諾三世自上台以來,制定了嚴格的基礎建設案審核系統,梳理前任政府不合格的投資案,同時大力推動反貪腐、提升治理品質,讓民間投資人信心大增,也提高了外資的興趣,特別是對當地的基礎建設。




◆ 今年股市 委內瑞拉飆升219%奪冠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2.11.29

CNNMoney報導,在歐債危機籠罩、工業國復甦軟弱的當前,今年全球五大最熱股市都屬於小型新興市場。委內瑞拉股市今年來飆升219%,漲幅傲視全球,其次是埃及的55%與土耳其的43%。

晨星公司的基金分析師洛可說:「今年表現最優的股市,是那些不太受外在事件干擾、並有國內經濟與政治利多支撐的市場。」雖然這些市場的流動性與成交量都還很小,但已逐漸吸引投資人、基金經理與評鑑機構的注意。

委內瑞拉今年來漲幅219%加拉加斯證券交易所今年漲勢兇猛,主要是靠銀行業領軍衝刺,例如BBVA省立銀行今年來股價就攀升200%以上。IBVC小型股指數年初時是116,000點,11月28日收盤指數卻高達403,983點,漲幅247%。不過,Acadian資產管理公司經理人梅塔說,委內瑞拉政府不支持自由企業,市場成交量與上市公司都很少,投資管道有限,基本上是「碰不得」的市場。



◆ 美財政角力 克魯曼:政治失靈

中央社 2012-11-29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指出,政府對財政問題永無止境角力讓他感到挫折,這是政治機能失調(dysfunctional),必要時就讓財政懸崖發生,勝過對共和黨勒索讓步。

克魯曼(Paul Krugman)今天接受紐約公共廣播電台(WNYC)訪問時指出,在他看來,「財政懸崖」與預算赤字無關,而是整個政治機能失調,這就好像一種自殘(self-inflicted wound)行為。

克魯曼說,目前看來財政懸崖不會立即造成經濟內爆,如果需要,就落入財政懸崖幾個月,勝於對共和黨勒索讓步。

也有不少經濟學家與克魯曼看法相同,根據「哈芬登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報導,總統歐巴馬前經濟顧問奧沙格(Peter Orszag)、預算和政策優先中心主任葛林斯坦(Robert Greenstein)兩人最近都說,也許落入財政懸崖是國家最好的選擇。

眾議院議長貝納(John Boehner)等共和黨人,反對歐巴馬主張富人加稅,且立場相當堅持,共和黨人也同時要求削減健保與醫療補助預算。

※ 相關報導:

* 避財政懸崖…歐巴馬揪網友 推動減稅案
http://udn.com/NEWS/WORLD/WOR6/7531194.shtml

為了如期在今年底前落實中產階級減稅案,美國總統歐巴馬28日再度親上火線,在白宮發表演說呼籲國會通過中產階級延長減稅案。此外,白宮也決定訴諸民意,祭出「#My2K」(我的2000美元)活動,透過網友力量向國會施壓通過減稅案。

年底的「財政懸崖」大限將屆,美國朝野對於有錢人的稅負要怎麼增加仍無共識,雙方談判陷入僵局,歐巴馬決定主動出擊並訴諸民意,28日在超過85位代表中產階級的民眾陪同下發表演說;一旦國會無法在年底前通過中產階級延長減稅案,這些民眾明年的稅負將加重。

fsj 提到...

台商困境 年後恐爆新倒閉潮

【特派員 盧素梅】2012-11-29 旺報

廈門近日連續陰雨綿綿,氣溫陡降,宣告時序進入冬天。而處在陰鬱濕冷的天氣裡,也讓處在持續經濟不景氣的台資企業老闆們,內心猶如外在的低氣壓,擔心年後可能爆發的新一波倒閉潮。

就在一周前,在廈門集美區杏北工業區董任西路199號的太子化工的公司前,有一批員工抗議老闆拖欠薪資惡性倒閉、遠走海外,而這已不知是廈門今年以來第幾家台資企業,因為挺不過歐債危機持續所導致的不景氣而倒閉。

員工比去年少一大半

「許多以外銷為導向的台資企業,因為接不到訂單就倒閉了,去年同安區就有40幾家倒閉,年後還會有一波倒閉潮。」一位在同安區的台商憂心忡忡地指出。

「年底原本就是淡季,加上不景氣,訂單減少,加上成本上升,以外銷為導向的台資企業競爭壓力就跟著上升。」設廠在廈門杏林台商投資區、經營搖控器零件的杰宏電子董事長許政郎說。

杰宏電子1994年在廈門投入生產,全盛時期有工人1400人,但是2008年爆發金融風暴後,業務量逐年下滑,人員跟著萎縮,去年還有600多人,但是受到歐債危機引發的全球不景氣持續,目前只剩下300多名員工。

現在幾乎都在吃老本

許政郎指出,現在台資企業面臨的困境,不單是訂單少,最嚴厲的挑戰反而是成本。他說,現在不是沒有訂單,但是接大量訂單,可能還會虧本,原因在於大陸在2008年正式實施《勞動合同法》後,導致用工成本大幅上升近40%,以前接外國訂單,1塊美元的訂單,只要3到5角的成本,現在已經上升到8角,加上非直接生產成本的管銷費用2角,根本就沒有利潤可言。

他指出,台資企業如果是在20年前進軍大陸的,前10年都有賺到錢,但後10年幾乎都在吃老本。像他現在就只能「苦撐待變」,將公司規模萎縮到不能萎縮,看是否能夠度過這波的不景氣。

考慮將產業外移

原本設廠在廈門的東利光學科技,由於原廠房用地遭廈門政府變更為文創產業用地,所以幾年前轉到漳州角美設廠,主要生產太陽眼鏡,並銷往歐、美、非及東南亞各國。老闆林瑞澤稱該公司目前的困境,是不乏訂單,而是面臨招不到工人的窘境。

他說,他們公司原本要招2000人,但是目前500人都不到,且流動率非常高,稍有經驗就跳槽或離職,得付出龐大的培訓成本。還有,薪資高漲的問題,廈門今年8月將基本工資從1100元(人民幣,下同)調漲到1200元。過年後,又要面臨員工跳槽期,為了留住員工,老闆勢必得再加一次薪水,再加上加班費、還有為了增加工作效率所祭出的績效獎金,都讓企業增加很多成本。

大陸著名經濟學家溫元凱近日在重慶預測,3年後,大陸工資將翻倍。林瑞澤認為,如此下去,他預估6年後,大陸工資將追上台灣。他說,目前大陸的傳統產業,像是鞋類都已跑掉,不跑的只有等死。他目前也慎重考慮將其產業外移,已在東南亞國家進行考察,並傾向遷往印尼。



◆ 朱敬一:科技創新 3箭齊發

【經濟日報╱記者陳碧珠、蘇秀慧/台北報導】2012.11.29

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昨(28)日表示,台灣科技業尋求創新要符合「市場第1名、破壞性創新、企業規模大」3個特性,例如宏達電原本居於蘋果之後,現在有可能衰落到第3名,那將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朱敬一昨日出席國民黨中常會,以「科技創新:台灣成長與希望的軌道」為題報告,他說,全球化使得資訊快速同步,資本、人才無國界,也造成傳統的自然資源、廉價勞工、資本設+備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知識創新。

朱敬一表示,台灣科技業也須符合知識創新時代的3個特性,才能打造贏面,第一個特性是要最早切入、成為市場第1名才能有收穫。他舉宏達電為例,原本宏達電是市場第2名,居於蘋果之後,現在有可能衰落到第3名,「那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在知識經濟裡,產業沒有所謂第4、第5名,要第1才有優勢。

第2個特性是需要破壞性創新,因為產品生命周期愈來愈短,例如iPad很快從第1代進步到第3代,連蘋果都在不斷推陳出新,台灣企業更要體認這樣的改變。

最後一個特性就是企業規模大,朱敬一認為,以往企業變大後,會有管理不易、報酬遞減等問題,現在的企業變大,反而可以靠資訊科技的串聯,產生報酬遞增,在這種背景之下,台灣中小企業擅長的「Me too,Me better」就很難生存了。

台灣政府要如何協助科技業邁向創新?朱敬一提出3個現象,也是台灣政府必須正視的改變。首先,仰賴工研院以母雞帶小雞的方式扶植產業的思維必須改變,現在工研院1年預算200億元,還要分給5個所、6個中心,但單單台積電一年就有400億元金額研發,因此政策必須調整。

第2個現象是時代已經走向民主多元,要包容更多意見。

第3是國際競爭不一樣,30年前,中國大陸與韓國都不是對手,現在個個都醒了。

fsj 提到...

小型新興市場 今年全球五大最熱股市

【聯合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2.11.30

CNN Money報導,在歐債危機籠罩、工業國復甦軟弱的當前,今年全球五大最熱股市都屬於小型新興市場:委內瑞拉股市今年來飆升219%,漲幅傲視全球;其次是埃及的55%與土耳其的43%。

晨星公司的基金分析師洛可說:「今年表現最優的股市,是那些不太受外在事件干擾、並有國內經濟與政治利多支撐的市場。」雖然這些市場的流動性與成交量都還很小,但已逐漸吸引投資人、基金經理與評鑑機構的注意。

1.委內瑞拉:今年來漲幅219%。加拉加斯證券交易所今年漲勢凶猛,主要是靠銀行業領軍衝刺,例如BBVA省立銀行今年來股價就攀升了200%以上。IBVC小型股指數年初時是11萬6,000點,11月28日收盤指數卻高達40萬3,983點,漲幅247%。

不過,Acadian資產管理公司經理人梅塔說,委內瑞拉政府不支持自由企業,市場成交量與上市公司都很少,投資管道有限,基本上是「碰不得」的市場。

2.埃及:今年來漲幅55%。埃及2011年受阿拉伯之春革命影響,政局不穩曾導致股市暴跌逾50%。穆西6月贏得第一屆的自由總統選舉後,股市開始全力反撲,但基本政治形勢並不明朗,投資人依舊十分緊張。

3.土耳其:今年來漲幅43%。土耳其雖與希臘相鄰,經濟形勢卻判若雲泥。多數歐洲國家捲入債務危機之際,土耳其卻相對穩健,如今經濟成長雖然趨緩,但仍能避開衰退。

惠譽公司本月將土耳其債信提高到20年來首見的投資級水準,伊斯坦堡股市隨之飆到空前新高。

4.巴基斯坦:今年來漲幅33%。巴基斯坦央行放寬貨幣政策,基準利率已從年初的12%降到10%,是股市上漲的主因。此外,消費者支出擴增也帶來不少助力。

5.奈及利亞:今年來漲幅31%。奈及利亞是非洲第二大經濟體,今年來每季的成長率都在6%以上,標普與穆迪兩家信評公司最近都以財務穩定性改善為由,提高該國債信,目前離投資級水準只差三級,銀行類股受惠尤深。

※ 相關報導:

* 美財政懸崖有解 歐美股漲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533654.shtml

美國總統歐巴馬希望白宮和國會在耶誕節前達成財政協議,釋出新的協商空間,表示不堅持把富人稅提高到柯林頓時代的高峰,眾議院議長貝納也表達在年底前達成協議的意願。預算協商露曙光,全球股市報以漲聲,歐美股均創3周新高,油價勁揚。

* 陸影子銀行規模 飆破17兆人民幣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3/122012113000199.html

大陸金融體系表外貸款情況日益嚴重,已成為金融監管機構全力監控的重大問題。大陸建設銀行前副行長、中信銀行行長朱小黃昨(29)日表示,影子銀行的規模至少在17兆元人民幣(下同)以上,且有槓桿化的非信貸融資更已達50到60兆元,這些都將埋下金融體系風險的隱憂。

儘管中國政府至今不承認有嚴重的影子銀行問題,但除了朱小黃昨日提出的數據外,海通證券昨天公佈也最新報告指出,大陸影子銀行規模大致在28.8兆元,占2012年GDP的55.4%,占存款餘額的32.3%。報告並稱,其中企業債、互保聯保等風險不容小視。



◆ 熱門話題-台灣生活水準 好過英國

【陳以信/國民黨前發言人、現於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台灣研究中心】2012-11-30 中國時報

近日台灣駐英代表處投書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以「購買力平價」調整後的平均國民所得,表示台灣已經超越英、德、法、日、韓。此事反而引起國內另一波爭議,部分民眾指出對此數據「無感」。

筆者過去幾年都在英國倫敦當個窮留學生,各種花費能省則省,以一天生活為例,早餐就吃一個三明治三鎊,選擇住在便宜一點的市郊,搭地鐵到市中心學校的來回車票要六鎊,午餐買一個麥當勞套餐五鎊,晚餐吃一份炸魚薯條配一杯啤酒十鎊,住宿一個廁所公用的學生套房,最便宜的月租至少要六○○鎊,一晚就算二○鎊。其它各項花費都不算,光是一天的進出吃住最便宜就要四十四鎊,折合台幣超過兩千元。

去年筆者返回台北工作一段時間,手頭稍微寬裕些,還記得當時一天花費大約是:一份美而美早餐約五十元,搭捷運上下班來回車票五十元,午餐排骨便當一○○元,晚餐吃好一點的簡餐二五○元,租一個不錯的單人雅房一個月一五○○○元,一晚算五○○元,一天花費全部加起來還不到台幣一千元。

簡單換算,英國的平均國民所得不到台灣的兩倍,但是每日花費其實比台灣兩倍還多,尤其如果要求相同或接近的住宿品質與飲食水準,英國花費其實是台灣數倍以上。



◆ 台灣自由貿易的兩大罩門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533745.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2.11.30

上周東協領袖峰會在金邊舉行,東協10國和中國大陸、日本、南韓、印度、澳洲、紐西蘭等16國宣布明年初正式啟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談判;中、日、韓亦宣布將在明年3、4月間展開3國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如果能順利達成共識,亞洲將形成規模超越北美及歐盟的自由貿易區,全球經濟版圖也將重新洗牌。對不得其門而入的台灣而言,這是日益逼近的危機,政府不能再淡定以對。

亞洲經濟整合是以東協國家為核心,東協已分別和中、日、韓、印、澳、紐簽署FTA,也就是所謂「東協+1」;大陸更積極推動東協和中、日、韓的「東協+3」;日本側重在加入印、澳、紐的「東協+6」。RCEP則是由東協國家主導,特別強調開放精神,不限制參加的國家數,試圖化解「東協+3」、「東協+6」等紛擾。

另一方面,RCEP亦有和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較勁之態勢。TPP目前已有11個國家參加,包括美、加、墨、智、秘,以及澳、紐和星、馬、越、汶萊等東協成員;日本也即將加入談判,且歐巴馬總統積極拉攏其他東協國家加入TPP,讓東協主導區域經濟合作角色逐漸被邊緣化,因而東協積極主導啟動RCEP談判,並特別強調比TPP前景更佳,其搶回主導權的用心至為明顯。惟RCEP的成敗關鍵,在於中日韓FTA能否達成協議,所以,大陸和日韓聯手宣布啟動3國FTA,另方面更公開支持RCEP啟動談判,從而凸顯出大陸在亞洲經濟整合的關鍵地位。

近來亞洲因為南海、釣魚台、獨島等領土主權爭議,風波不斷,加上美國在「重返亞洲」政策下,大力為東協國家及日本撐腰,加深亞洲政局動盪不安。然而,碰到實質經濟利益問題,各國政府都是生意眼光,務實以對,所以,儘管主權爭議風波尚未平息,但中、日、韓和東協皆暫時放下爭議,攜手共同推動亞洲區域經濟整合。這也再次證明:在國際外交場域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當然,TPP及RCEP牽涉美中兩強在亞洲的政經利益及長遠影響力,未來變數仍多,但可以肯定主導權之爭必將催化不同形式、大大小小的自由貿易圈,這也是台灣必須面對的迫切問題。

無論是「東協+3」、RCEP或TPP形成,如果台灣被排除在外,可能受到的衝擊顯而易見。據經濟部公布評估數據,中日韓FTA將使台灣出口下降1.17%,實質GDP減少1.155%,但這是學術機構計量模式推估,不能顯現巨大的經濟調整成本,實際衝擊可能數倍於此。至於RCEP及TPP影響更深更廣,所以,台灣幾乎沒有單打獨鬥的本錢。

但是,台灣參加區域經濟整合卻存在內、外兩大罩門:外在方面,主要是國際政治因素,各國不願因台灣而開罪大陸,在北京所設「一中原則」框架下,台灣目前洽簽FTA對象,只限於已和大陸簽署FTA的新加坡、紐西蘭,即使台星及台紐FTA協商已近完成,但簽署時機仍將受限北京態度,研判最快也須等到兩岸完成ECFA後續服務貿易協議甚至商品貿易協議簽署之後。是以,突破之道,政府須和大陸方面積極斡旋,在台灣參與區域經濟合作上,取得一定的共識或政治默契,這也是打破國際政治罩門的最可行途徑。

台灣的內在罩門,是對推動全面自由化的共識與準備不足。台灣因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較晚,在市場開放程度上並不輸日、韓,因此,推動進一步自由化,若不能相對提升產業競爭力,可能就會傷筋挫骨。所以,關鍵在政府能否展現行動力,強化經濟體質,提升產業競爭力,進而凝聚自由化共識。這是操之在我的工作,就看政府能否徹底改變心態與做法,拿出可以信服國人的有感作為。

※ 相關報導:

* 宏達電 蟬連創新企業No.1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533796.shtml

由經濟部工業局舉辦的2012台灣創新企業20強昨(29)日揭曉,智慧型手機大廠宏達電蟬連冠軍,台積電、華碩分別位居二、三名,科技廠商仍過半數。值得注意的是,輪胎大廠正新、台新銀行和房地產業的信義房屋、遠雄建設均首度入榜。顯示內需型的服務產業,也開始創新。

fsj 提到...

一元美鈔將走入歷史?!

【聯合晚報╱美聯社華盛頓30日電】2012.12.01

美國國會目前正在研議是否廢除一美元紙鈔,而以硬幣代之。國會審計調查處 (GAO)指出,若以一美元硬幣取代紙鈔,30年可節省納稅人44億美元。

販賣機業者一向支持使用一美元硬幣,因為它不會卡住機器,使修理費和銷售損失都下降。但大多數人不喜歡用,過去五年美國鑄幣局生產了24億枚一美元硬幣,大多數仍放在聯邦準備銀行,去年已經停止生產。

為減少預算赤字,國會找尋政府省錢的新方法,包括對錢幣本身的改革,即由GAO展開研究;鑄幣局也將在12月中提出改變錢幣中金屬成份以省錢的報告,包括對各種金屬的組合,及其硬度、耐度、原料供應和價格的分析。

國會眾院金融服務小組30日舉行聽證會,探討硬幣採用較廉價的合金,如不銹鋼、鋁和鋅,以及逐漸廢除一美元紙鈔,以一美元硬幣替代的議題。

GAO的羅莉蕾‧聖詹姆斯作證說,改用一美元硬幣的效益,要在數年後才能抵銷其生產成本,如購買新設備或修改舊設備,但以後的省錢效益即會累積,因為一美元硬幣可以流通30年,而一美元紙鈔平均四或五年就要淘汰,GAO認為採用一美元硬幣對政府財政有益。

鑄幣局前局長戴爾作證說,美國是西方國家中唯一未廢除一美元紙鈔的國家,使用一美元硬幣是習慣的問題。

聽證會中數位眾議員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說,男人不喜歡在口袋或西裝中放太多硬幣,也有人說,一美元硬幣與25美分的硬幣太像,不易區別。

俄亥俄州眾議員史泰佛斯說,鑄造一美分硬幣的成本超過二美分,五美分硬幣的成本超過11美分,如採用多層鍍金不銹鋼製造,每年可為政府節省2億美元。



◆ 美財政懸崖談判 受挫!

【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導】2012-12-01 工商時報

美國府會財政懸崖協商受挫!共和黨籍眾院議長貝納周四與財長蓋特納進行談判,然而雙方都無法接受對方提議,對立氣氛濃厚。貝納批評總統歐巴馬10年加稅1.6兆美元的提案「荒謬」,白宮則指責共和黨為維護2%富人而拒絕加稅,讓談判陷入僵局。

貝納表示,蓋特納提出的白宮方案是計劃未來10年加稅1.6兆美元、削減4,000億美元財政支出、再要求至少500億美元振興經濟、和「永久」解除政府舉債上限。

由於這跟白宮在2月提出的2013年預算案內容差不多,被共和黨批評總統歐巴馬仍採取高姿態,沒有退讓之意。雙方都呼籲達成長期協議,來解決國家存在已久的財政赤字與國債等問題,但彼此立場仍然紛歧。

貝納沒有針對計劃內容做具體評論,但對於「沒實質進展」表達「失望」,因為距離解決期限已不足1個月。他認為談判已兩周,民主黨與白宮卻沒認真處理削減支出問題,指白宮提出的建議「荒謬」,他警告美國有掉進財政懸崖的「真正危險」。

白宮則反批共和黨不在對富人加稅上讓步,才讓談判陷入僵局,強調遲遲未能達成協議的的唯一障礙,是國會的共和黨議員拒絕對美國最有錢的富人加稅。

兩黨目前大致同意,布希時代的減稅措施,應該繼續適用於年所得低於25萬美元的階層。但當歐巴馬要針對2%最頂端富人加稅時,共和黨卻反對。

民主黨在參院推動立法,把最高所得稅率從35%調升至39.6%,而中產的稅率則維持不變,並敦促由共和黨主導的眾院趕快通過這法案。

參院共和黨領袖麥康諾指白宮「開倒車、不願妥協而讓財政懸崖更為迫近。」但白宮發言人卡尼則堅稱,大家在稅收上的看法已有一些進展,可是所得稅率仍存在爭議。

※ 相關報導:

* 11.7%!歐元區失業率 再創新高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536437.shtml

歐盟統計局30日公布,歐元區10月失業率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1.7%,高於9月的11.6%;總失業人數由9月的1849萬人,增加到1870萬人;而青年失業率更逼近24%。

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表示,歐債危機明年可能還會更進一步擴大且深化。

統計局指出,西班牙的成人失業率最高,達到26.2%;奧地利最低,僅4.3%;德國及荷蘭分別為5.4%及5.5%。

青年(25歲以下)失業情況尤其嚴重。

* 韓男女工資差距 OECD之冠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536027.shtml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昨天發布的資料顯示,2010年南韓女性工資比男性少39%,男女工資差距之大,在接受這項調查28個OECD成員國中高居首位....分析指出,南韓女性工資遠低於男性的原因是生育導致不能繼續工作。另外,南韓產業結構的主軸正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因此,今後男女工資差距進一步拉大的可能性較大。

* 10月製造業衰退 連8藍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7535696.shtml

台灣經濟研究院昨天公布10月製造業景氣燈號,亮出代表「衰退」的藍燈,這已經是連續第8顆藍燈;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說,製造業景氣低迷,何時反彈轉燈?「目前還看不到」。

* 張忠謀:台積未來3年更賺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7536278.shtml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接受富比世雜誌專訪時表示,台積電這幾年不斷投資,已獲很好的業績成長動能,更因為站在平板電腦與手機有利的起點。他樂觀認為:「台積電2012年是個好年,但2013、2014和2015年還會比2012年的表現更好。」



◆ 自由經濟區 本外勞薪資暫不脫鉤

【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林安妮/台北報導】2012.12.01

經建會主委尹啟銘昨(30)日表示,自由經濟示範區暫時不再碰觸本外勞基本工資脫鉤的難題,盼及早送入立法院優先審查。據瞭解,示範區最快明年中上路,兩岸產業合作型投資案,將是最大受惠者。

尹啟銘早前承諾11月底會將示範區草案送入行政院,昨天尹啟銘對示範區內容仍三緘其口,不過,他首度鬆口,幾經研議,示範區暫時不碰觸本外勞脫鉤議題,避免因敏感爭議,壞了整盤棋,「也許3年後再來視狀況調整。」

據瞭解,新版示範區草案的最大賣點是透過「法規調適」來鬆綁人流、物流、金流,示範區雖不是特別為陸資來台量身打造,不過,兩岸經貿互動深、陸資來台限制大,一旦示範區上路,兩岸產業合作投資案,反而將成最大受惠者。

知情官員表示,現行法令對於兩岸產業合作案,仍有不少限制,例如,我方想拓展大陸電動車市場,未來能否藉開放在台「試點」,綁住陸資大單,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通訊、面板等領域合作,台灣要做的是日後能爭取大單的新世代產品,能優先在台試點、試產。

官員說,這些具前瞻性、對我有利的兩岸產業合作案,將有機會透過法規鬆綁,經「特批」來台,「這類型合作案將有機會超越現行陸資來台投資辦法,我方也會根據兩岸經濟協議(ECFA)談判進度,保留一些籌碼在手中,待日後再開放。」

據指出,新版示範區草案也將落實「三不」,即本外勞基本工資不脫鉤、陸勞不來台,原本也要納入的金融業,因考量操作難度大,暫時不列入示範區可適用產業。

官員說,除金融業外,示範區將開放多元產業進駐,包括製造業、服務業、高科技業等,盼能結合我發展產業理念,形成產業聚落。為了鼓勵外商、陸資進駐,也將給予一些產業配套措施,例如,租稅優惠將優於自由貿易港區,藍領人力比照國際慣例,將定期契約由目前1年放寬到3年,並得延長1次。至於外勞聘僱比率,也盼爭取突破40%上限,但不逾50%。

fsj 提到...

美財政懸崖迫近 步步驚心(節錄)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537707.shtml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2012.12.02

美國朝野僅剩1個月能化解財政懸崖,但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貝納說2周來總統歐巴馬與國會的協商無實質進展。上周美國公債和紐約原油價格聯袂上漲、黃金期貨走跌、美元貶值,都反映投資人對財政懸崖迫近的焦慮。

歐巴馬呼籲國會在耶誕節前達成協議以避免美國墜崖,他30 日造訪賓州1座玩具工廠時再次強調,協議應包含對年所得逾25萬美元的家庭增稅,並讓低收入者繼續享有已實施10年的低稅率。貝納則表示,歐巴馬提出未來10年增加1.6兆美元歲收的計畫,對仍未站穩腳跟的美國經濟將是「沉重打擊」。他說:「別騙自己了,僵局仍在,至今我們幾乎一事無成。」他表示將繼續與歐巴馬協商。

※ 全文詳見原站。

* 薩夫特專欄/美財政若墜崖 美元美債逆勢衝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537688.shtml

....為了避免增稅與減支同時啟動形成「財政懸崖」,相關協商正在進行。其結果可能敲定某種協定,但對市場不利的機率也很高。股市當然會受創,美國公債則會大漲—即使沒能敲定協議會讓美國這個舉債國看來有點差勁。

尤其危險的是,至少對股市來說,一連串事件最後導致美國信用評等又被降級。在缺乏其他可靠的安全避風港之下,美元應該會大漲。

基金公司Fischer Francis Trees & Watts外匯部門主管艾肯說:「當重量級角色被移除安全避風港地位時,美元勢必受益,不論麻煩出在哪。」

* 加入TPP 日本第三次開國?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537818.shtml

目前各政黨所關心的選舉議題,主要環繞著消費稅、核電與「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其中日本參與TPP議題,因牽涉國際經貿秩序、國家競爭力、日美安保體制、產業結構、國民生活方式等層面,在國內引起正反兩極的對立。

贊成派強調,在區域經濟整合日趨成熟發展的時代,日本若能與美國共同加入TPP,除了可使GDP成長外,亦可強化日美安保體制。因應TPP進行的制度變革,可全面提升包括日本農業在內的產業競爭力。....惟反對派則認為,加入TPP之後,日本農產品市場勢必門戶大開,不僅危及日本國內農林水產業者的生計,亦將危害日本國民的健康;而日本的糧食自給率,將從目前的四成降至一成四,勢將危及日本的國家安全。

....日本國內對TPP議題論爭,可視為觀察日本政治、經濟與外交發展的關鍵。同時,對於國內政治而言,馬英九總統一再表示期望未來十年內參與TPP,勢將在國內引發類似的效應,亦應有參考意義。

* 證所稅上路/電腦測試都OK 券商沒理由推拖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536466.shtml

財政部完成證所稅電腦作業系統,下周二將邀請券商當場示範。財政部長張盛和說,課稅技術已克服,不必再找各種理由,「券商說要拖到明年四月上路,沒有那回事」,證所稅明年元旦會堅定不移往前進。

* CPI年增率 全年恐破2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7538120.shtml

主計總處12月5日將公布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經濟學者認為,11月因為居住類、交通類和食物類物價仍偏高,CPI年增率可能仍維持2%以上水準,雖然略低於10月,但食物、居住和交通類占整體物價比重6成,顯示物價上漲的壓力對一般平民大眾而言仍相對沉重。



◆ 中產階級不夠多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2120200257.html

【林佳誼】2012-12-02 工商時報

■拉丁美洲國家近年快速進步創造出大批中產階級,但直至今日中產人口還是不夠多,使得社會發展始終存在參差不齊的問題。

■A decade of social progress has created a bigger middle class─but not yet middle-class societies

面臨著蔚藍的大西洋,位在巴西東北部沿海的巴西利亞提摩薩(Brasilia Teimosa),幾十年前還是個簡陋木屋雜亂聚集的小漁村。現在當地街道兩旁立起一棟棟磚瓦屋舍,櫛比鱗次。只有些房屋還點綴著裝飾彩瓦,有些則一看就是草草搭成。

這些房屋就像是巴西、乃至於整個拉丁美洲社會的一個縮影,乍看之下好像大家都富有了,但走近一瞧,才發現是參差不齊。

十年來拉丁美洲的社會進步創造出大批中產階級,但這裡卻仍然不是中產階級社會。就像巴西利亞提摩薩當地眾多居民,許多人擺脫了過去的貧窮之後,未必就能夠順利向上流動,而是困在貧窮與中產之間的尷尬位置。

出身巴西利亞的社區領袖皮聶羅(Francisco Pinheiro)說:「我們在經濟上確實已經比過去好很多了,但是一個人要可以住在整潔美觀的濱海住宅區Boa Viagem,有車有房,月收入3千巴西幣(1500美元),才能叫作中產階級。」

多數家庭月收入仍低

他指出,巴西利亞多數家庭月入還不足兩份最低工資(613美元),卻得供養一家四口以上。

巧合的是,世界銀行所做的家戶調查發現,2003至2009年間,拉丁美洲中產階級人數由1.03億擴張為1.52億,增幅50%。這固然顯示該區社會快速成長,但仔細計算後,便可發現中產階級還是只占30%,其餘絕大多數人口僅是勉強站在貧窮線上方,正如巴西利亞的居民一樣,只能設法溫飽罷了。

中產階級對社會的意義與重要性,在學界一直有很多辯論。一般社會學或政治學者多半是從教育、職業及資產來定義中產階級,相較之下,經濟學家最看重的則是收入。

根據世界銀行,拉丁美洲日均收入低於4美元的貧窮人口,已由2000年的41.4%,下降至2010年的28%。但日均收入超過50美元的富裕人口,卻仍僅占總人口的2%。

至於日均收入介於4到10美元者,便屬於「弱勢」或「中下階層」,絕大多數拉丁美洲人都落在這個範圍內。

巴西力推中產社會

使巴西成為「中產階級社會」,是該國總統羅塞芙(Dilma Rousseff)經常宣之於口的目標。一般普遍認為,中產階級壯大有利於民主社會穩定延續發展,不易走向民粹,也有助於減少貪污舞弊。

但從世銀統計數字來看,1995至2010年間,拉丁美洲有五分之二的人社會階級成功向上攀升,不過其中卻很少有人直接從貧民躍升為中產階級,除非是教育程度較高者。

高等教育是拉丁美洲人躋身中產階級的一張門票,但學費開銷與求學期間的收入損失,卻常使家境拮据者裹足不前。這也是拉丁美洲中產階級實質規模始終無法快速擴大的主因之一。

正如美國史丹佛大學政治學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所言:「要將拉丁美洲這些進展認定為永久成就,現在還言之過早」。要形塑真正的中產階級民主共識,就必須讓中產階級成為人口大宗。而值得慶幸的是,至少拉丁美洲已經達成一半目標了。

fsj 提到...

踢走美!中國成全球貿易龍頭

【聯合晚報╱編譯蔡致仁/綜合報導】2012.12.03

僅花5年時間 搶走美國擁1世紀的最大貿易國頭銜 中國已有124個貿易夥伴國 美國剩下76個

美聯社分析報導,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貿易第一大國,而且與美友好的澳洲與南韓,也是中國的貿易夥伴。2006年美國有127個貿易夥伴國,中國只有70個。但到2011年局勢大逆轉,中國有124個貿易夥伴國,美國剩下76個。

非洲、美洲人民 為做生意學中文

經過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劇烈的一次全球重心轉移,非洲到美洲的人民正在改變生活與做生意的方式,學生報名學習中文,農夫種更多黃豆打算賣到中國去。

中國僅用了5年的時間,搶走美國維持一世紀的全球最大貿易國的頭銜,也逐漸形成政治的影響力。中國的衝擊力全面擴散至亞洲鄰國與非洲,傳統上是美國後院的拉丁美洲也逐漸浮現中國的影子。

雖然現在中國經濟走緩,但是生產與貿易在全球所佔的份量預期將繼續增加,估計下個10年每年成長率達8%,遠高過美國與歐洲。如此成長,將使新上任的中國領導班子擁有更大的國際實力。

國家貿易所受的關注可能不如軍事或者外交事務,但商業才是製造工作機會與提升生活水準的引擎。貿易可以轉化成政治實力,就像商人說「顧客永遠是對的」,政府會聽貿易夥伴的話,而最具殺傷力的外交武器,就是威脅終止貿易。

美國前財政部官員柏根斯登說,「德國總理與法國總統拜訪中國的第一件事,就是推銷空中巴士或其他產品,而且會小心翼翼不碰到中國的政治敏感帶,譬如說人權議題」。

美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進口國,但中國正在趕上。美聯社分析指出,在2011年的時候,對77個國家而言,中國是比美國還大的市場,2000年的時候只有20個國家。

美聯社運用國際貨幣基金(IMF)的數據,測量與中國貿易對180個國家的重要性,並追蹤這項改變的時間過程。2002年,各國與中國貿易平均佔GDP3%,與美國貿易佔8.7%,但是中國快馬加鞭,在2008年就超越美國。去年各國與中國平均佔GDP12.4%,比美國過去30年來都高。結果顯示,各國與中國貿易所佔GDP的比重在10年內暴增。與其說美國衰退,不如說中國成長驚人。

※ 相關報導:

* 站崗查稅 中小企業心驚膽戰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3/112012120300372.html

景氣歹歹,大陸許多省市稅收大幅減少,於是找中小企業「開刀」,嚴查中小企業的「逃漏稅」。廣州市政府甚至派稅務人員到公司「駐點」,把每張發票和收據逐一比對,就是不願少收1毛錢;有些企業今年多繳了稅卻不敢申訴,擔心引來更多「麻煩」。

* 地方亂徵過頭稅 連島爭也成理由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3/112012120300374.html

在景氣欠佳的情況下,大陸許多地方政府出現徵收「過頭稅」的亂象。所謂「過頭稅」,就是政府要求企業補繳稅款和提前收稅,已造成企業極大困擾。對此,大陸財政部長謝旭人也再三重申,堅決不收「過頭稅」,惟地方政府似乎不買帳。

* 停工攀高 中小企危機更甚金融海嘯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3/112012120300373.html

儘管大陸經濟回穩,露出復甦曙光,但中小企業仍困在不景氣的陰霾中。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表示,「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已連續24個月下降;全國停產、半停產的中小企業比重連2年上升,「今年一些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可能比2008年更糟!」

* 法缺錢追稅 美網路業剉咧等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3/today-e16.htm

彭博報導,法國政府缺錢缺到變臉,準備對鑽歐盟法律漏洞來避稅的美國網路相關業者開刀,蘋果、Google、亞馬遜和臉書等業者剉咧等....法國政府表示,明年將研究改變法律,阻止在法國獲利的網路業者,在歐洲稅率更低的國家繳稅。法國政府也在衡量訂定歐盟共同增值稅的選項。

* 西義公債 投資人擁抱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539185.shtml

投資人正不斷湧入西班牙和義大利公債,一改今夏需求疲弱導致2國公債殖利率飆高的態勢。在希臘債權人上周敲定協議、減輕該國的債務負擔後,西班牙和義大利的公債價格已大漲,一掃折磨投資人數月的憂慮;這2國公債被視為歐元區重要的壓力指標。



◆ 我見我思-卡尼的聯想

【呂紹煒】2012-12-03 中國時報

無論從那個觀點看,任命一個「外國人」擔任本國央行總裁職務,都是一項大膽、甚至破天荒的舉動。上周,英國就幹了這檔事。它聘請加拿大央行總裁馬克.卡尼接任英國央行總裁。這種事,即使「日頭從西邊升起」,也不會在台灣發生。

在金融市場成為各國經濟的命脈後,央行總裁的重要性與全球能見度,也跟著大幅提高。當年,葛林斯潘任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時,被稱為全球金融沙皇,與美國總統柯林頓同為全球最有影響力與權勢者;大部分人不知道中、美的部會首長,但大概都「聽過」人行行長周小川、FED主席柏南克之名。不少國人記不起各部會首長名(哎,實在換太快了,而且都不知道他們在幹些啥事),但肯定知道央行總裁彭淮南。

如此重要的職務,英國卻能讓一個外國人接任,英國的央行可是集貨幣政策、金融政策、與金融監理三大權力於一身的單位!而且,這不是卡尼主動爭取,根據外電報導,是英國政府再三遊說爭取,甚至主動提高薪資、更改任期年數,卡尼才點頭,預定明年六月正式接任,任期五年。這是英國央行三一八年歷史中,首次任命外國人出任總裁職務,卡尼也成為該行近半世紀以來,最年輕的總裁─只有四十七歲。

卡尼的確是全球表現最佳的央行總裁之一;加拿大安渡金融海嘯,沒有一個銀行倒閉或甚至接受紓困;加拿大是先進經濟體中,第一個恢復到海嘯前經濟水準的國家。相較之下,英國就是一片烏壓壓,海嘯讓數家銀行「收歸國有」,至今英國經濟仍在衰退中掙扎,甚至金融界還一再爆發如利率造假、協助恐怖份子洗錢等醜聞。英國找來卡尼,用意明確─要他動手改革。

在台灣,即使法令未規定特定職務要本國人才能擔任,這種事肯定還是不會發生。雖然用人唯才是每個領導人都掛在嘴邊的話,但取才範圍僅限於「自己人」啦,所以說了也是白說。再者,朝野惡鬥,執政者任命官員,在野者一定要拿著顯微鏡,到處檢視官員愛台灣的忠貞度。

過去,藍營罵綠營任命的經濟部長的丈夫在大陸經商,綠營批藍營提名的NCC委員的先生出入大陸多次,都是這種變態的「貞操檢驗」。咱們政客的小鼻子、小眼睛是到了金馬獎台灣片得獎少,都要嚷嚷取消的地步,如果來一個外國人要當官,而且是擔任央行總裁如此重要的職務,那還得了?不翻過去才怪。但英國顯然很能接受,而且對卡尼充滿著期望;加拿大官員也風度極佳,讚美他過去的貢獻、祝福他完成新任務,可沒人罵他「叛國、不忠」。在台灣,這兩件事都不會發生。

※ 相關報導:

* 舒茲專欄/企業領導人…要勇於說不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539167.shtml

有時企業領導人會過度受制於其對股東的責任,以致忘了自己具有自由意志。

我不是說領導人應該推卸責任,忽略為協助企業成長的人們與機構創造投資報酬的義務,而是身為領導人的我們不該過度受制於華爾街和短期績效目標,而不去做我們相信是正確的事--對內和對外皆然。

我之所以發現這個陷阱,是因星巴克和我都曾陷入其中。

....我們開始對為成長而成長說「不」,對可能不會立即創造投資報酬(ROI)、但長期有助強化公司的投資說「是」。....當中最棒的決定或許是繼續維持星巴克兼職員工的醫療保險,儘管華爾街希望我們刪掉,因為這麼做省下的錢可大幅提高獲利。但在我看來,刪除部分員工的醫療保險既不道德,也會摧毀成千上萬人對我們的信任。

fsj 提到...

全球前500大企業 美增陸減

【聯合報╱編譯組/綜合報導】2012.12.04

儘管中國大陸過去四年經濟持續成長,而美歐經濟呈貧血性成長,但由於美國經濟好轉、投資人信心日增,美國企業正以十年來最快的速度,在全球市值五百大企業中,擠下更多中國大陸企業。

根據彭博彙編的數據,以蘋果公司(Apple)和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為首的美國企業,在全球企業市值五百大中,占一百七十一家,總計市值達十點六兆美元,或占五百大總市值的百分之四十點三 。二○○九年僅一百五十九家美國企業進入市值五百大,總市值達八點二四兆美元。

反觀陸企則在中石油和中國工商銀行帶頭下,有廿四家公司擠進市值五百大,總市值達一點七四兆美元,較二○○九年的卅四家、總市值二點一九兆美元減少。

標準普爾五百指數自二○○九年三月寫下十二年低點迄今,已彈漲一倍,上證綜合指數則在市場憂心大陸國營企業占多數、投資人權益不受重視下,下跌百分之六點五。陸企市值慘跌僅剩美國企業的一半。

美盛集團(Legg Mason Inc.)基金經理人林偉恩(Wayne Lin,譯音)表示,「大陸市值折價反映了他們沒有十分明確的私人財產法,公司所擁有的,不保證可以長久保有。而美國這方面比較占優勢。」美盛集團管理約六千四百六十億美元資產。

標準普爾五百指數上周上漲百分之零點五,總計今年以來已漲百分之十三。

上證綜合指數上周則下跌百分之二點三,創二○○九年以來低點,市場憂心大陸今年將出現十多年來最嚴重的經濟減速。上證綜合指數今年以來累計下跌百分之十,邁向連續第三年年線收黑。

※ 相關報導:

* 陸企問題多 美槓上4大會計所
http://udn.com/NEWS/WORLD/WOR6/7542698.shtml

在美掛牌中國大陸企業涉嫌會計詐欺案層出不窮,美國主管機關調查陸企造假如今矛頭指向4大會計事務所,正式指責4大會計所的中國分支扣押相關文件,不願配合美國調查陸企財務造假。

* 美企錢囤海外 國內哭窮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32012120400887.html

美國電廠暨數據中心設備製造大廠艾默生電氣 (Emerson Electric US-EMR),在銀行裡存了現金20億美元,但今年卻必須在美國借貸以支應股票回購、股利發放,甚至繳稅之需。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據艾默生向證券管理機關提交的申報資料顯示,這是因為艾默生的現金「絕大多數」均留置在歐洲與亞洲。

艾默生可以隨時將現金匯回美國國內,但恐將面臨高達35%的企業所得稅率,外加已在海外支付的其他稅率。影響所及,艾默生指出,除非可以「實現節稅」,才會將海外現金匯回美國國內。換言之,在最近一個會計年度,艾默生僅匯回5億美元現金,並靠著借貸支應其他債務款項。

與此同時,值美國企業現金滿手之際,其中絕大多數在美國國內則出人意外的面臨現金不足的窘狀,這並非意味著他們可能沒錢付帳單,但這代表他們發放股利與回購股票的能力有看不見的限制。

* 專家:歐洲景氣春燕 明年Q2才來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541326.shtml

希臘下周(13日)將可分4階段獲得437億歐元的紓困貸款,暫時解除燃眉之急。施羅德首席經濟學家Keith Wade分析,儘管希臘退出歐元區的風險已經解除,歐洲經濟還是會二次探底,歐洲景氣的春燕「明年第2季才會來」。

* 凱特有喜!觀光經濟振奮 八卦媒體樂了
http://udn.com/NEWS/WORLD/WOR4/7542513.shtml

英國的旅遊業將是這個「嬰兒推力」(baby boost)的最明顯受益者,因為全球的報紙、電視和電台將再度關注和報導英國皇室家庭,讓讀者和評論家體驗英國的豐富文化遺產。....去年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的壯觀婚禮,今年英國舉國慶祝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即位60周年,皆吸引了許多外國人來英國觀光。根據一項估計,去年皇室大婚給英國旅遊業在數年內將帶來超過20億英鎊的收入。



◆ 4大危機 挑戰大陸明年經濟

【記者高行/綜合報導】2012-12-04 旺報

大陸新領導層為來年經濟政策定調前夕,大陸知名經濟學家賀鏗特別點出2013年大陸經濟所要面對的4大危機和挑戰,若不妥善處理,很可能會造成「難以想像的後果」。

新華網報導,經濟學者賀鏗在近日舉行的「2012中歐校友昆山論壇」中表示,明年大陸經濟形勢將轉穩向好,儘管「硬著陸」可能性不大,但仍有4大危機性因素不容忽視。

這4大危機性因素首先是房地產泡沫。歷史上幾乎所有的經濟危機都由房地產泡沫直接導致,賀鏗指出,目前大陸該問題仍相對突出;其次是地方債。某些省分出現難以還息現象,「還有一些地方甚至借了錢就沒打算還」。

接下來是民間借貸問題。賀鏗引述大陸審計署對746家中小企業開展的調查顯示,去年其資金來源的50%來自民間借貸,其中75%的借貸時間短於半年,利息卻是正常貸款的4倍。

他認為,短借貸期、高額利息,一旦資金鏈出現問題,後果將難以想像。

最後則是許多銀行理財產品毫無規範的亂象。賀鏗表示,與民間借貸類似,銀行理財產品「問題在誰都拿不準這個規模到底有多大」。

※ 相關報導:

* 從國華人壽案談金融監理一致性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541866.shtml

....本次國華人壽得標業者馬上獲得3,000餘億的資產使用權,其中約883億是政府賠付的現金;同時,主管機關特別給國華人壽10年之財務、業務的監理寬容。保險公司大多積極投入房地產投資,在目前該業者控制資產急劇增加的同時,我們期盼該投標業者能夠有積極增資的行動,讓國華人壽的資本達到法規要求;同時主管機關必須勇於面對保險公司資金與大股東其他投資之利益衝突的防制。

日前金管會在金控大股東經營媒體業引用實質控制的見解,及南山人壽股權移轉案所引用之實質大股東不得利用保險公司資金於其所控制的其他企業,應可作為審查國華人壽案準則。我們可以理解主管機關在處理本案的限制與時間的急迫性,然而金融監理須維持一致性,絕不能如月亮般圓缺不定,否則其他業者不服外,也會產生監理套利之情事。



◆ 自由經濟示範區 人流鬆綁

【記者呂雪彗/台北報導】2012-12-04 工商時報

據悉,經建會近期內端出的自由經濟示範區計畫,將盤點法規與調適清單,以促使人流鬆綁,計畫放寬台資跨國企業可以調派集團內部大陸籍幹部或專業技術人才來台從事指派之工作,以利台資跨國企業的產業全球布局。

據了解,勞委會與陸委會,針對大陸幹部及專技人才來台,有很多限制,要求不得以「工作」為由,擔心引發「陸勞」來台的政治疑慮,因此一直列法規鬆綁模糊地帶。

官員說,跨國企業內部人員調動,在內政部訂定的「跨國企業內部調動之大陸地區人民申請來台服務許可辦法」中,僅同意在二國以上設立分公司或子公司之外資企業,可以調動大陸地區負責人、經理人或從事專門性、技術性服務的人員,進入台灣地區,可停留長達三年,且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也放寬隨同來台。

但這項措施並不擴及母公司在台灣或台資企業,官員說,限制台資跨國企業不能進行內部人員的調動,並不合理,此一限制已引發工商團體及往返兩岸台資企業關注,多次向財經部會反映要求鬆綁。據悉,相關法規調適鬆綁,將列入自由經濟示範區的人流鬆綁清單中盤點。

知情官員說,未來考量台資跨國企業的全球產業布局,內政部確有意進行檢討鬆綁,以利調動大陸地區的幹部或專業技術高階人才,或海外的大陸幹部、專技人才,往返兩岸進行研發或交流。

「不開放是最簡單的思維」,決策高層說,台灣倘若要爭取成為東亞、亞太地區的營運、物流或某種中心,人才鬆綁必須有區域性看法,任一知名跨國企業,人才資源一定是區域性策略,全球調動,例如會將人才集中在某區域進行研發、受訓,或進行重要實驗性規劃,跨國企業內部人員調動勢成重要課題。

此外,人流鬆綁主要將以白領為主,外資企業來台投資,僱主聘請外籍幫傭盼比照星國,具一定收入得予放寬;外資企業來台,其父母、配偶、子女依親鬆綁;現有白領來台工作薪資水準下限限制47,971元鬆綁等,都希望全面列法規盤點清單。

政院傾向人流鬆綁不碰藍領課題,因此定期契約勞工的聘僱年限,是否比照國際由1年鬆綁為3年,必要可延長2次最長9年的構想,是否列入法規調適,尚未決定。

※ 相關報導:

* 台商回流 大立光搶頭香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541644.shtml

政府祭出提高外勞比率、降低設備進口關稅等優惠,吸引台商回台投資,全球光學鏡頭龍頭大立光搶下頭香,正式向政府遞件申請。市場解讀,大立光積極返台投資的動作,代表對於蘋果等客戶訂單掌握相當明確。

fsj 提到...

葛洛斯:錢進油金 避開英美債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2012.12.05

債券天王葛洛斯(Bill Gross)4日發布投資展望月報說,結構性的阻力可能使美國和其他已開發經濟體的實際成長率降至2%以下。他建議投資黃金、石油,以及非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股票。

為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管理全球最大債券基金的葛洛斯,在PIMCO網站上發表的月報中說,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已開發經濟體的債務沈重,「在設法解決困境的過程中,撙節政策應會拖累未來數年的實質成長」。

他認為,經濟體已出現變化,投資人應該從石油和天然氣等大宗商品、抗通膨債券、優質市政債券和非美元新興市場股票中追求報酬。

葛洛斯寫道,投資者應避開美國、英國和德國等已開發國家的長期債券,以及高殖利率債券和銀行及保險公司等金融類股。

葛洛斯說,預計債券的年報酬率最高為3%-4%,股票的年報酬率可能只比債券高幾個百分點。

葛洛斯說,儘管面臨逆風,經濟還是可能出現若干正面發展。

例如,天然氣價格走跌以及能源成本過去40年的漲勢可能逆轉或受到限制,可能有助於提高生產力,進而拉抬經濟成長。

美國可能在10年內變成能源獨立的說法不無可能。

此外,美國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出現預料之外的生產力突破,畢竟,又有幾個人料到網路的興起或其他技術突破。

葛洛斯也擔心人口老齡化正在成為傷害成長的沉默殺手。他說:「幾乎所有已開發經濟體都在日漸高齡化,55歲以上人口比例攀升,這對經濟成長有許多含意,包括生產力和就業成長率將下滑,存款會增加且消費減少。」

※ 相關報導:

* 調查:歐債受害國 貪腐指數高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212050342-1.aspx

反貪腐的「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表示,最新調查顯示,在歐元區金融危機受害最大的國家,正是外界眼中貪腐最嚴重的歐洲聯盟(EU)會員國。

* 國際透明:多數國家清廉不及格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212050187-1.aspx

國際透明組織今天公布「2012年貪腐印象指數」報告,176個國家和地區中,2/3未達到及格分50分(100分為滿分)。全球各地行賄、貪瀆和暗盤交易的問題仍很嚴重。

台灣以61分排名在前40名的前段。中國大陸得分是39分,與東歐的塞爾維亞、非洲的布吉納法索及中美洲的薩爾瓦多同分。

* 財政懸崖好嚇人 內涵是啥沒幾人清楚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132012120500803.html

所謂「財政懸崖」,是指之前的小布希政府,所推動的減稅政策,將在今年年底到期;而美國法定的「自動減少赤字機制」,依法又將在明年啟動。如果美國府會不積極協調解決,那麼一旦這兩項措施,明年年初同時實施,將會讓美國面臨「增稅」與「政府開支削減」的局面。這不但有可能會造成美國大規模的財政緊縮,更可能造成美國經濟更大一波的衰退,而且對美國公民的納稅等層面,也會帶來重大衝擊。

* 菲泰股市今年飆漲三成 牛氣沖天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544266.shtml

追求較高報酬的投資人已鎖定快速成長的東南亞經濟體,尤其關注菲律賓和泰國。此區股市今年表現亮眼,分析師認為後市依然看俏。

* 救陸企 明年可能大減稅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7544198.shtml

中國大陸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21世紀經濟報導》引述多位學者表示,明年很可能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及穩健貨幣政策,但財政政策將發揮更大作用,包括實施較大幅度的減稅及保持一定規模的財政赤字。

* 我外匯存底4009億美元 創歷史新高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7546021.shtml

睽違14個月,11月底台灣外匯存底再度突破4000億美元,來到4009.56億美元,較10月底增加17.4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 物價趨穩 外食價格卻回不去了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7545281.shtml

行政院主計總處今天公布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年增率為1.59%,1-11月平均CPI為1.96%,雖然物價有轉趨平穩態勢,但家外食物 (外食)物價上漲2.66%,為民國98年4月以來的新高。外食費用上漲之後幾乎回不去了,三餐老是在外的「老外」,如果不改變飲食型態,就得付出更高的飲食成本。



◆ 對外招商引資的新思維

【經濟日報╱社論】2012.12.05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近日發表關於台灣外人直接投資(FDI)的報告,指出馬政府雖然宣示了吸引外資的方案,但卻與台灣的發展利基、產業結構現代化的目標相左,不是對台灣長期發展的有利策略,「錯誤的政策手段恐無法達成吸引更多外資流入的目標 」。對於這份如此負面的批評,政府似乎完全「無感」,迄今仍無令人「有感」的回應,令人遺憾。

經濟學人智庫的批評,應該是看到台灣對服務業外資仍然有其限制,但不循此路徑開放以吸引更具效能的外資,卻在吸引台商回流方案中,提供各種優惠及更高的外勞進用比率;加上「自由經濟示範區」也將提高外勞上限,將造成經濟生產更為「勞力密集」,和馬總統國慶演說時提出要「改造產業結構、掃除投資障礙」的目標背道而馳。

在政府的邏輯下,只要限制這些新投資的外勞在40%以內,就會敦促其僱用本勞到60%以上,台灣的就業和薪資就會上升。這種教科書上的邏輯在實務上是否能夠實現,其實仍待檢驗,例如在設廠一段時間後開始辭退本勞,或設定低薪讓本勞根本無人應徵,或將舊廠關閉再設新廠,都可能讓就業和薪資無法增加。不知政府是否有權力、有能力甚至意願隨時偵測,對違規者處分、矯正或令其關廠?

此外,這些在台灣經濟困難時一走了之,現在因環境丕變,又因各種優惠被吸引回流的企業,政府是如此地呵護有加;看在長久以來堅守崗位、為台灣咬牙苦撐的企業眼中,又是做何感想?若回流的台商真具有政府要求的條件,例如自有品牌、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等,則應該更具競爭優勢,不必額外提供優惠才對。只要有特殊優惠,就會有僧多粥少的問題;但拿來獎勵這些出走者,目的似乎只想讓投資額數據來創造「績效」應付高層及社會,符合公平正義嗎?

今年外來投資還是不會太好看:1月到10月核准金額43億美元,全年不容易超過去年的50億美元。財經官員們吸引外資還是套用那些老梗:在國內或到國外辦個「招商說明會」,套用人情找些外商充場面;大把資源拿去國外找外商簽幾份「投資意向書」,有些投資案還是國內企業轉回來的,交差性質多過實質意義,如此這般吸引到的外資還是令人難堪;官員們年終獎金照拿一個半月,該負責的官員還是穩如泰山,在這種情況下,誰又會認真、誰願意打拚?

國際大導演李安拍攝「少年Pi的奇幻漂流」,為台中市打造的「全球最大造浪池」,吸引的未來商機和潛在投資機會,足以讓負責外資的官員們獲得一些啟發:抓到關鍵廠商來台,可以吸引進一步的相關投資,而這是需要做足功課的。更有系統的招商方法,是好好研究各國剛剛上市,條件良好但還沒有到亞洲來的企業,分門別類提出台灣優勢來進行密集的遊說,「時機」和「誠意」應可打動許多開始要國際化的企業才是。經濟部和外貿協會駐外單位不少,台灣近年國際評比的成績優異,加上「實質薪資14年未漲」的優勢,分別委以重任並列入考績,應該會有顯著的績效。

1970年代初期,希捷(Seagate)在矽谷設立,擁有專利想要到亞洲設點時,立刻被新加坡的官員獲知,李光耀總理親自出馬到矽谷,誠意地提出所有配套措施,將希捷引入星國;此後台灣硬碟機廠就全部被它打趴,並在全盛時期為星國創造2萬個工作機會。中國大陸這麼多大型企業,我方也已經大量鬆綁,入台投資的數量還是如此這般,負責的單位應該放棄「守株待兔」,改採「鎖定出擊」的策略來對國人交代了。

※ 相關報導:

* 現場側寫-大陸買技術 台灣優勢被鯨吞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7180504/112012120500572.html

....大陸專家說,台灣中小企業的服務、管理模式還領先大陸10年,認為可以多「合作」。

然而,該如何在「急於求成」的「飢渴」中維持台灣優勢,中小企業也該思考,是否「賤賣」台灣辛苦10多年的經驗與智慧結晶,也要小心大陸商業競爭的手段。

先前也有台灣專家認為,雖然兩岸交流逐漸密切,但若「放任」農民直接跟大陸人對接,沒有深思熟慮或按部就班規畫,恐怕會衍生很多問題;像是之前海南島就出現台灣農民亂賣台灣蜜棗樹苗的事,太容易取得後,家家戶戶都有蜜棗可種可吃,市場反而直接消失。

fsj 提到...

從施振榮後悔談半世紀代工

【聯合晚報╱社論】2012.12.06

施振榮說後悔當年提出「科技島」的概念。科技本無罪,但台灣走上代工這條路,一走半世紀,怠惰猶未轉型,才是問題的根源。

台灣停止接受美援,走上自己的經濟發展之路,距今差不多正好半世紀。這半世紀,基本上也就是一段持續沒有中斷的「代工經濟史」。最初台灣提供廉價勞動力,大量生產消費品,從紡織品到家電到球鞋、雨傘,外銷全球,以這種方式奠定工業化。接下來,台灣工廠紛紛外移,角色轉而變成帶著技術和資金到大陸或東南亞設廠,從台灣接單,再把製造好的代工產品交貨到歐美。

再進一步,最近十多年,台灣成了全球高科技產品的重要製造中心,不斷以更快更有效的製程,大量生產電腦、筆電、手機。在高科技的全球生產鏈上,台灣占據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連921大地震發生,業界停工,都影響到全球供貨。但這樣的產業,仍以代工為基本模式。50年來,台灣經濟有過好幾波升級轉化;但換個角度看,50年來,台灣經濟生產的主力雖多次變化,代工的基本性質卻始終不變。

代工似乎成了台灣的宿命。明明iPhone 5和Mini iPad這些最潮的商品,主要由台灣的高科技公司生產,可是在全球的銷售順位上,台灣卻排在很後面。更慘的是,美國蘋果公司從賣這些產品取得將近五成的毛利,負責實際生產的台灣企業,卻只能分到百分一、二的利潤。

十多年來,台灣整體薪資水準沒有提升,怪誰?以代工為主的經濟活動,生產數額增加了,利潤卻不斷下跌,創造出來的經濟成效難以實質成長。而且代工面臨激烈競爭,不必等韓國等地的廠商來搶單,台灣自身代工企業就先搶成一團,在沒有技術優位的情況下,只能不斷降低成本,以低價做為唯一的競爭策略。難怪國內業者超低價出清庫存面板,消費者覺得搶到便宜,同業卻哀嘆「搞死一堆人」。

走了50年,這條代工的漫漫長路,早該轉向了!如同施振榮說的,台灣迫切需要追求的不再是「科技島」,而是擺脫代工心態,開發人文創意,從中找到未來的發展前景。

※ 相關報導:

* 要有人文創新 施振榮:悔提「科技島」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5/7547072.shtml

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昨天在科技轉型會議中表示,他非常後悔當年提出「科技島」的說法,雖然他後來再提出「人文科技島」一詞,卻不太受人注意。他指出,要有人文創新,台灣才能走出「代工」。....他還批評,台灣社會有三大文化需要突破,分別是價值半盲、資源齊頭、行政防弊文化;要有「不怕死的人」在對的大方向一起努力。

* 代工心態/寧花錢打官司 不投資智財部門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5/7547058.shtml

....面對專利權糾紛、跨國訴訟,國內業者總是說,「如果可以度過這關,以後會變得很厲害」;但台灣業者付出的代價似乎越來越「慘烈」。一位智財權、法務界人士說,有些專利、官司陷阱明明可以躲過,但「其實是代工心態害了大家」,「寧願花大錢請國外的律師,卻一點也不願投資法務、智財權部門!」

* 環評應成為產業轉型的助力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546905.shtml

....對於台灣產業的發展而言,我們一再呼籲產業界必須面對環保及工安的愈來愈嚴格要求,切勿再以僥倖心態規避相關規範,也必須認清產業升級高值化轉型的必要性。甚至,我們還曾經直指台塑輕忽工安的不當,不可把工安問題簡化為只是管線的老化而已,更重要的是,「觀念」必須改變,為了賺錢甚麼都可以cost down時代已過去,如果這個觀念無法建立,工安永遠不會安。另外,我們也一再呼籲,在國光石化被封殺後,台塑集團成為國內石化的龍頭企業,應該率先呼應政府推動台灣石化產業高值化。

* 助微型企業 政府貸款有成效
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212060097-1.aspx

....與會的卓士昭說,微型企業規模小,容易受外部衝擊,財務風險高,政府為了照顧微型企業並縮短城鄉差距,經濟部從2002年開始有很多輔導、協助措施,包含服務平台、免費諮詢、專人陪伴輔導,並協助業者數位升級、轉型。



◆ 東南亞國家 漲薪左右為難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2012.12.06

東南亞國家最近頻傳勞工要求加薪的抗議活動,最新一起是印尼首都雅加達昨天 (5日)的抗議,「華爾街日報」報導,東南亞國家依賴便宜工資推動成長的模式還能維持多久難以預料。東南亞國家政府要保持出口擴增,同時要促進民眾收入成長以拉拔中產階級,在調薪方面左右為難。

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最近都調整基本薪資安撫民心,印尼雅加達地區調幅更高達44%。勞工當然希望薪水愈高愈好,但東南亞國家政府必須考量通膨的問題。經濟學家表示,調高基本工資應該不會嚴重傷害東南亞的競爭力或經濟成長,不過,勞力密集產業廠商已經警告,工資上漲將引發投資出走潮。有些廠商說,不想再增加聘雇。

泰國今年調漲七個省的基本工資,其餘地區預定明年跟進。馬來西亞預定元月在全國實施基本工資制度。即使是長期孤立、最近才比較開放的緬甸,也考慮立法規定基本工資。

雅加達地區基本工資明年將調為220萬印尼盾 (約新台幣6660元),漲幅高達44%,聽起來雖然嚇人,但對經濟殺傷力應該有限,因為許多大型出口企業的薪水早就高於新的基本工資,而且勞力成本在印尼企業的整體成本中比率不大。況且,東南亞的工資調漲後,還是低於中國。

東南亞國家政府怕調薪推高通膨,可能擔心過頭。泰國今年4月將部分地區的基本工資調高四成,至今尚未在就業、外資直接投資、通膨方面看到負面效應,反而出現民間消費成長的好處。

※ 相關報導:

* 歐元區11月綜合PMI 比預期好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546907.shtml

歐元區11月製造業和服務業景氣連續第10個月呈現萎縮,但表現優於先前公布的初估值,該區3年半的不景氣可能已經觸底。英國11月服務業活動則是意外減緩。



◆ 明年經濟工作 習近平定調六方向

【聯合報╱記者林則宏、吳父鄉/綜合報導】2012.12.06

中共中央政治局前天召開會議,其中一項重點議題為「分析研究二○一三年經濟工作」。新華社報導,這次會議傳遞明年大陸將維持總體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擴大內需消費與投資將雙管齊下,以及將逐步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等六大政策方向。

陸社科院昨天則發布二○一三年經濟藍皮書,報告預估大陸二○一三年國內生產總值(G DP)為百分之八點二,消費者物價指數(C PI)為百分之三,並建議明年要持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適當擴大赤字規模。

前天的政治局會議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持。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劉樹成說,大陸經濟穩定回升的基礎仍需鞏固,世界經濟環境複雜多變,所以要維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以保持大陸經濟平穩、持續、健康發展。

第二個是,明年大陸擴大內需消費與投資將會雙管齊下。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汪同三表示,擴內需應當以消費為重點,但在目前情況下,投資也不容忽視。現在世界經濟復甦乏力下,大陸更需通過擴大內需克服不利影響,投資和消費兩者不可偏廢。

第三是:支援企業帶頭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汪同三指出,自主創新的重點在企業,只有企業才能真正將新技術和市場需求結合起來。因此,未來大陸不僅要在科技專項上向企業傾斜,也應給予相應的財政金融支持。

方向四: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新華社表示,大陸經濟未來發展空間在城鎮化。每提高一個百分點的城鎮化率,對應的就是上千萬人口及數以兆元人民幣計的投資和消費。

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認為,中國城鎮化率還沒有達到與經濟發展水準相適應的高度,潛力巨大。目前大量農村居民正在向城市轉移,使他們真正成為市民,對產業升級、消費升級都至關重要。

方向五: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新華社報導,大陸經濟過去三十多年來的高速發展,靠的是改革激發的活力;大陸經濟未來調結構、轉方式,依然要靠改革來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方向六:穩步提高社保統籌層次和保障水準。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說,「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增長、調結構、抓改革,最終還要落到保障和改善民生。」

fsj 提到...

亞銀下修亞洲成長 陸屹立不搖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2.12.07

亞洲開發銀行(ADB)再度下修亞洲開發中國家的成長預測,但中國大陸經濟展望維持原先的估計。

亞銀現在預測亞洲開發中國家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6.0%與6.6%,比先前的預測成長6.1%與6.7%下降0.1個百分點。亞銀4月間預測亞洲開發中國家今年可成長6.9%,10月下修至6.1%。

亞銀同時下修東亞今、明兩年成長預測0.1個百分點,分別下調至6.4%與7.0%。預測東南亞今年的成長將略為加速至5.3%,明年則持平於5.5%。南亞國家今、明兩年成長預測0.2 個百分點,分別下調至5.3%與6.2%。

亞銀預測印度未來數季成長依然疲弱,今、明兩年成長分別下修至5.4%與6.5%。亞銀原本預測印度今年成長5.6%。印度官方上周公布,第三季成長率為5.3%。

至於中國大陸,亞銀維持今年、明兩年大陸成長預測,分別為7.7%與8.1%。中國大陸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連續第二個月呈擴張趨勢,可能意味大陸已揮別近來的不振陰霾。亞銀指出:「然而,各主要經濟體與大陸內部需求不振,持續對東亞各國成長前景形成下壓。」

亞銀補充,全球糧食價格持續下滑,料將緩解亞洲部分開發中國家,特別是大陸與中亞等國的通膨壓力,不過,對南亞國家而言,通膨依然是「一大隱憂」。

※ 相關報導:

* 來台商務客人數 近三年首負成長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549668.shtml

來台旅客人數再創新高。十月來台旅客有六十一萬人次,比去年同期成長一成五;主要因大陸「十一」長假,大量陸客來台旅遊,另外,九月衰退的日客也回溫。一到十月來台旅客,比去年同期增加兩成三,刷新歷史紀錄。但值得注意的是,國際商務客出現近三年首次負成長,也反映了國內外經濟走勢。



◆ 城鎮化第一仗 三大養老險無縫對接

【記者宋丁儀/綜合報導】2012-12-07 旺報

城鎮化不僅在未來大陸的發展占重要地位,也將對現行城鎮化進程存在的問題進行補充修正,對城鎮化品質提出更高要求。其中解決城鎮化過程中的文化教育醫療等改革措施問題,尤其是流動人口保險制度銜接,被視為是「城鎮化第一仗」。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3年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準,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儘管近10年大陸城鎮化取得巨大進展,2011年城鎮化率首次超過50%,但在實際過程中,與之相關的收入分配制度、城鄉經濟差距、國土開發利用、環境資源開發、社會保障制度、文化教育醫療等改革措施無法匹配,造成許多難題。使許多農民既不能成為真正市民,又無法做回純粹的農民。

比如保險問題上,外出務工者老家繳新農保或城居保,外出務工後又在公司繳職保。一旦退休,參保者只能選擇一種保險領取退休待遇,另外同時繳納的保險只能採取封存或辦理一次性退保。

隨城鎮化推進,保險之間缺乏行之有效的銜接轉換機制,越來越多養老保險參保人面臨重複參保的問題。

對此,大陸人保部網站發布了《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規定現行的三類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保)、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新農保)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城居保)中,參加過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人員,可銜接轉換養老保險。

其中,高待遇保險向低待遇保險轉移,可累積繳費年限,新農保和城居保的年限也不折算。目前山東、廣州、青島等地根據意見稿,提前開始三險之間的銜接轉移試行。

專家認為,養老險從低轉高本身就是一個很大進步,起碼有了一個轉換機制,新辦法無疑可以緩解進城務工人員養老的後顧之憂。

根據研究統計,城鎮化是拉動內需的引擎,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會有100萬到120萬人口從農村到城市,由於城市的人口消費是農村的2.7倍至3倍,最終拉動消費增長約1.6個百分點。當前,中國城鎮化率還沒有達到與經濟發展水準相適應的高度,未來潛力巨大。

※ 相關報導:

* 陸經濟淡化GDP 力推城鎮化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3/112012120700197.html

大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最快將於本周召開,這個會議被視為大陸對2013年開年最重要的一次總體經濟「定調」會議。外界預期,這次會議將淡化國內生產毛額(GDP),並大力推動城鎮化發展。



◆ 國債鐘更沉重 國人平均背債21.7萬

【聯合晚報╱記者盧沛樺/台北報導】2012.12.07

財政部今早公布最新國債鐘,截至今年11月底,中央政府一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4兆8745億元,短期債務未償餘額1850億元,較上月增加350億元,換算平均每人負債21.7萬元,比起過去連4個月維持21.6萬元後,每人再增1000元債務。

財政部國庫署官員表示,每年歲末年終中央行政機關支出都會增加,才讓短期債務未償餘額有明顯增幅,且預料到農曆年前,還可能再往上走。

根據國庫署資料,預估今年底中央一年以上債務餘額將達5.05兆元,占前3年度平均國民生產毛額(GNP)36.9%,創下近20年來新高,直逼舉債上限40%,舉債空間僅剩四、五千億元。

雪上加霜的是,現行國債鐘並未計入潛藏債務、非營業基金舉債及地方政府債務等,學界與民間團體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資料統計,加計上列國家負債後,平均每位台灣人的負債超過90萬元,批評國債鐘「不老實」。

※ 相關報導:

* 大陸國家統計數據 將反映貧富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212070248-1.aspx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12月起啟動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明年第1季經濟數據將可反映全國居民收入與貧富差距。....21世紀經濟報導引述大陸國家統計系統官員表示,以往的「農村人均純收入」指標將被「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標代替,與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具可比性。

* 好賺! 銀行業今年獲利又創新高
http://www.udn.com/2012/12/7/NEWS/FINANCE/FIN4/7550361.shtml

景氣不好,各行各業獲利遭受打擊,唯銀行業獲利一枝獨秀,造就銀行業年終獎金可達3、4個月,比起上班族平均年終獎金1.11個月,羨煞不少人,整體銀行業今年獲利保守估計2300億元,確定又會創新高,但卻引發銀行不需要繳營業稅,租稅公平性的質疑。

* 銀行獲利新高╱只繳2%營業稅 欠缺法源依據
http://www.udn.com/2012/12/7/NEWS/FINANCE/FIN4/7550344.shtml

金管會以銀行為服務業沒有進項抵銷,不應該課加值型營業稅,認為銀行營業稅沒有必要恢復成5%,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我國稅法並未區隔服務業只需要繳2%營業稅的說明,銀行只繳2%營業稅有欠法源依據,也不符合租稅公平原則。



◆ 台灣公司 成就產業轉型

【聯合報╱洪德生/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台北市)】2012.12.07

國科會邀集學者專家共同為台灣的科技產業轉型把脈。在此提出一個更具戰略高度的新思維,供各界作為產業改造的參考。

政府提的三業四化或是產業維新,多是以現有的產業分類—農、工及服務業為基礎。這種產業分類所帶動的結構調整,只會讓新的附加價值仍依附在少數的產業上,無法發展出更前瞻性的跨業經營模式。

「新產業改造」理念,是製造業專注本業,但與商業(物流、批發零售、通路)、金融業、人力資源及資訊服務等產業進行整合,這種跨業結盟不是日常業務的結盟,而是跨資源、跨領域的新方向,共同合作發展的關係。

就台灣現況而言,企業多屬於中小企業,雖然無法掌握關鍵性技術,若能導入合作機制,促進異業結盟與合作,不僅可讓產業的規模擴大,效能提升後更可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如同APPLE真正創造的價值,並非台、日、韓、中等國單純組裝即可,而是整合製造、銷售、品牌及設計等功能後所創造的三成毛利。

同樣地,台灣近期也有廠商朝類似方向發展,如鴻海原本為代工大廠,但透過與電信業、3C通路及有線電視等對其生產的大尺寸電視進行銷售。此外鋼鐵、機械、光電及醫療器材業界,自行結合發展的醫療微創器械,也是成功案例。

目前,台灣最需要的是產業價值鏈的改造,它不僅包含微笑曲線兩端的實體供應流程,更包含與其相關的服務,如金流、物流、資訊流及人流等支援功能,因此要整合與強化跨業間效率,甚至更進一步,讓服務成為價值鏈中提高附加價值的重要手段,打破製造、服務產業二分的思維。

如此不僅能夠強化上下游垂直整合,加強營運效能,同時也能發揮跨產業整合綜效,做到異業結盟,整合製造業及服務業能量。

展望未來,若能將台灣視為一家公司,各產業視為產品線或事業群,透過綜合運用及資源調整,來強化整體的效率。如此不僅能創造新的價值與成長模式,與日、韓、中競爭,同時也能促成台灣薪資成長的具體目標。

fsj 提到...

你所不知道的CPI

【于國欽】2012-12-09 工商時報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計有424個項目群,每一項目群約有30個花色,30個花色先以購買點加權平均而得項目群的價格,項目群價格又以地區權數、項目權數加權平均後得出CPI。

■「在外點用之咖啡、飲料」係一個項目群,星巴克、85度C、各超商的咖啡皆是項目群裡的花色,在考量各花色之間的消費替代效應,多數國家皆以幾何平均得出項目群的物價指數。

今年4月隨著油電雙漲,通膨之說甚囂塵上,為降低各界疑慮,經濟部長施顏祥在立法院強調:「政府將讓消費者物價(CPI)漲幅維持在2%以內,做不到,我就下台。」

長期以來,不少人對物價指數頗有微詞,然而其中真明白CPI的,寥寥無幾,甚至多數人根本不清楚編製這項指數的目的。也正由於對指數的一知半解,每當碰上蔬果、麵包、咖啡上漲,人們總是想當然爾的把自己的感覺投射在CPI上,一旦數據不如預期,便不分青紅皂白的對物價指數多所責難。

每月調查逾萬筆樣本

事實上,CPI調查的項目極多,計有食、衣、住、行、育、樂400多個項目群,每個項目群裡又訪查30多個花色(樣本),合計每月調查的樣本數高達14,000筆。試想在上萬筆樣本裡,當蔬果、瓦斯、牛奶價格上揚時,也許碰上相機、電腦、醬油走跌,兩相平均,CPI自然不會有太大的起伏,而這個不起伏只是數學上的必然結果,豈可視為統計失真?

持平而論,綜合14,000筆樣本的編製方式,早已註定CPI無法反映個人的感受,舉世皆然,非台灣所獨有。若真要反映個人的感受,那得做更細緻的分類才行,例如去研究富人、窮人的消費偏好,再據以加權平均,如此編出來的「所得層級別CPI」會比較接近這兩類族群的感覺。

主計總處目前所公布的CPI已有這一分類,主計總處的調查發現前20%高所得家庭比較喜歡逛百貨公司購物,他們也比較願意把更多錢花在教育與娛樂上,這項支出占其總消費的兩成。而後20%的低所得家庭,收入微薄,有七成的消費都花在食物與居住,花在教育與娛樂的費用僅占8.2%。

購買地點、消費偏好的不同,使得富人與窮人對物價的感受時有落差,今年由於豪雨連番來襲,加以油電價調升,蔬果、麵包等食物類價格上揚,由於食物類占窮人的消費比重高達30.9%,食物價格走高對窮人的衝擊更甚於富人,是以今年1~11月,高所得家庭的CPI僅漲1.87%,而低所得家庭的CPI卻達到2.13%。

除此以外,有感於人們對經常購買的商品價格感受最深,日本政府近年也已編製「購買頻度的CPI」,他們把商品區分為一個月至少買一次、兩個月買一次、半年買一次等等,日本去年CPI雖跌0.3%,但一個月購買逾一次的商品仍漲1.4%,此一呈現方式可以讓物價指數更貼近民眾的感覺。

明年將編購買頻度CPI

依行政院主計總處的規劃,台灣自明年起也將編製「購買頻度的CPI」,而為了讓CPI能更準確的反映價格的波動,明年查價的花色(樣本)也將由14,000筆增至17,500筆,另外每一項目的價格算法,也會由以往將群內30個花色簡單幾何平均,改以購買點加權平均。

歷年來CPI的紛紛擾擾,在明年物價指數編製的大幅改革下,理應畫下句點。



◆ 大陸經濟「習六條」定調

【聯合晚報╱綜合報導】2012.12.09

中共中央政治局4日召開會議,由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親自主持,重點議題是「分析研究2013年經濟工作」。

新華社指出,這次會議傳遞明年經濟政策的六項重要信號,包括:1.維持總體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2.擴大內需消費與投資將雙管齊下;3.支援企業帶頭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4.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5.推進重點領域改革;6.穩步提高社保統籌層次和保障水準。

社科院:GDP明年成長率8.2%

中國社科院5日發布2013年經濟藍皮書,對明年中國經濟增長「謹慎樂觀」,全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可達到8.2%。

報告指出,2012年受外需增速下降和潛在增長率下移影響,導致經濟增速下滑,預計2013年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將呈現投資加快、消費平穩、外需改善的態勢,全年GDP成長率將回升至8.2%。

此外,藍皮書預估明年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為3%,並建議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適當擴大赤字規模。社科院預測今年GDP成長率為7.7%,CPI上漲率約2.7%。

匯豐11月服務業PMI降至52.1

匯豐控股5日公布,11月中國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10月的53.5降至52.1。

這是該指數連續第二個月下降,可能引發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不過,該數據仍顯示服務業活動繼續擴張,只是擴張速度放緩。

匯豐控股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說,服務業活動增速雖放緩,服務提供商仍增加人員招聘,對未來業務前景也更為樂觀。

匯豐出售平安保險持股

匯豐控股4日同意以94億美元的價碼,出售所持中國平安保險的15.6%股權給泰國的卜蜂集團。

平安保險是中國第二大保險公司。中國保監會表示,中國保險市場過去十年平均每年成長19%,現已成為全球第六大市場。

匯豐表示,卜蜂集團透過三家間接擁有的全資附屬公司接手平安保險股權。卜蜂集團老闆是泰國億萬富豪謝國民。

習近平箝制澳門賭博業

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報導,中國政府開始加強監督澳門博彩業以及為高端賭客提供資金支持的博彩仲介,已對澳門博弈業帶來衝擊。

報導指出,最近幾周大陸和澳門警方已拘捕澳門至少三大博彩仲介公司的員工。這些仲介主要是向超級賭客提供貸款,然後再到大陸收債。

澳門賭場高層和其他消息人士說,涉及大陸的跨境資金流動已有更多限制,澳門警方並要求提供酒店入住旅客的資訊。

fsj 提到...

美財政懸崖/學者奇想 兆元白金硬幣救美國?

自由 2012.12.09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如果美國總統歐巴馬希望避免明年的財政懸崖經濟災難,或許他只要在記者會上亮出兩枚閃亮的白金硬幣就足以;不過,每枚價值…一兆美元。這聽起來實在荒誕不經,然而部份經濟學家與法學學者認為,如果國會無法在近期提高舉債上限,白金硬幣之法不失是躲避危機的方式,至少理論上是如此。

建議發行面額一兆美元的白金硬幣

美國財政部將在明年二月達到其十六.四兆的舉債限制,除非國會達成調高舉債上限的協議,否則政府就無法借貸到足夠資金,支付其所有開支。去年,國會的共和黨人堅持到最後一刻,以刪減支出為交換條件,才使該上限得以調高,因此,今年的另一次攤牌,引發萬眾矚目。

華盛頓郵報報導,根據現行法律,財政部發行金、銀、銅幣與紙鈔的數額都受嚴格規範,然而,法律同時也容許鑄造白金硬幣,且完全沒規定數量與價值。因此,理論上,美國鑄幣廠將可鑄造兩枚面額一兆美元白金硬幣,總統下令將白金硬幣存入聯準會,聯準會再將這筆錢移入財政部帳戶。財政部就會突然多出兩兆美元來償清其未來兩年的所有債款,而無須發行新債,舉債上限將無足輕重。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甘農指出,理論上,該做法極像央行印鈔票,但美國政府只是利用這筆錢維持既有的支出水準,所以不會造成任何的通貨膨脹。若該法真的引發問題,聯準會只要逐步結束其他計畫,以挹注資金於經濟,就可抵銷相關作用。

耶魯法學教授提出

白金硬幣的作法合法嗎?顯然是。去年舉債上限危機時期,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巴爾金就首度提出該方法。

所以,問題解決了嗎?不盡然。國會可能主張,原始法條旨在管理紀念性硬幣,而非籌措資金給政府所用。事實上,巴爾金現在也認為白金硬幣太過冒險。如果國會無法調高舉債上限,歐巴馬政府最可能的作法就是關閉部份公部門以履行其債務,理論上該作為將刺激國會有所行動。

鑄造白金硬幣是避免舉債上限危機的眾多別出心裁觀點之一,一些法律學者也建議歐巴馬,依據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宣佈舉債上限違憲,去年甘農建議財政部,出售其黃金儲備以支付開支,直到國會有所動作為止。古根漢合資集團分析師克魯格直言,若國會沒有調高舉債上限,這些古怪主張將獲得更多注意。

※ 相關報導:

* 克魯曼專欄/笨蛋,問題不在懸崖 在就業
http://www.udn.com/2012/12/8/NEWS/WORLD/WOR2/7551881.shtml

讓我們打開天窗說亮話:美國面對的不是財政危機,而是非常嚴重的就業危機。

預算問題很容易把人搞糊塗,因為大家都在談「財政懸崖」。最近1項民調顯示,許多民眾仍相信如果我們墜落懸崖,預算赤字將會上升。

實際的情況當然是恰恰相反:危機在於赤字會減得太多、也太快。之所以要削減支出及加稅,並非基於市場因素,而是因為共和黨以此作為談判策略上的肉票,而歐巴馬似乎打算被他們唬住。

儘管多年來各界經常警告預算赤字與政府負債的危險,但政府照樣能以不可思議的低利率借到錢;實質利率降到負數,等於是投資人借錢給政府花,自己還倒貼部分利息。別跟我說市場早晚會教訓我們。記住,美國政府的鈔票永遠也花不完 (只要印就有),大不了就是美元貶值而已,這也不是什麼恐怖的事,實際上還對經濟有利。

那些貪得無厭的金主們一直拿政府負債的危險性來恫嚇民眾,並強調政府必須現在、立刻、馬上就削減赤字;然而這批人現在突然間又警告赤字不可削減太多。也就難怪民眾會被搞糊塗了。

另一方面,也缺乏一股有組織的壓力,要求政府因應當前真正恐怖的大量失業問題。過去1年來就業的確有所改善。但長期失業者的人數仍維持在大衰退以來的最高水平:到10月為止,失業超過6個月的美國人仍達490萬,超過1年者也有360萬。

....高失業也正在消磨我們未來的成長,因為長期失業者會被認為是不堪僱用;且失業偏高會使商品銷售無法達到應有的水準,而導致投資減退。

* 美政府每花1元,就舉債4毛6
http://www.udn.com/2012/12/8/NEWS/WORLD/WOR6/7552378.shtml

美國國會預算處 (CBO)7日公布初步資料顯示,2013會計年度迄今為止,聯邦政府每花費一元,就有46分是來自舉債。

* 會計實務衝突 中國企業恐掀在美下市潮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7553688.shtml

美國證管會(SEC)上周以未配合調查為由,對國際四大會計公司提出控告後,兩國在會計實務上的意見分歧已難以彌合,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大規模撤離的機會越來越大,並可能帶來重大的衝擊。

* 冷眼集/蒙提要閃人 苦的是義大利經濟…
http://udn.com/NEWS/WORLD/WOR3/7553725.shtml

上任剛滿一年的義大利總理蒙提8日宣布,國會日內通過2013年預算案後,他辭職「無可轉圜」。他上任力挽狂爛,把國家從經濟懸崖邊緣拉回來,他如果走人,義大利可能再度面臨不測。

* 坐不滿的足球場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2120900362.html

說到足球,大多數人馬上會聯想到巴西,不僅實力頂尖,該國民眾對足球的熱情更是全世界出了名,然而實際狀況卻不是這麼一回事,足球比賽十之八九可見坐不滿的球場,票房甚至比美國與中國大陸還要差。

....為了搶救票房,許多球會已紛紛祭出降價的策略,聖保羅球會將某一區的票價從原本的60里耳降為20里耳,該區票房馬上從原本的300人暴增至7,000人,可見票價確實是影響球迷要不要到現場看球的最大因素。



◆ 你的速度比陸企快嗎?

【譚淑珍】2012-12-09 工商時報

當台灣電子科技業陷入「茅山道士(毛利3到4)」的窘境時,一粒鳳梨酥,1年可以創造12億元的銷售額,而且還是人民幣。

商總理事長張平沼就說,看到鳳梨酥的毛利,真是會讓電子科技業「氣死」。

這種會氣死的背景,自然是因為現在中國大陸在瘋台灣,就像30年前,台灣哈日本;大陸人看到台灣的東西,就認為是好的,ㄜ,除了製造業。

現在台灣能製造的不管是手機、相機,還是電腦,在中國大陸都有山寨版。

台商到中國大陸投資這麼多年來,投資中國信息網社長李孟洲說,只要是好技術,到中國大陸很快就會被他們學會了。

所以,以前台商在中國大陸投資製造業,都是賺3倍,現在是不到3%,甚至是不賠錢,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就因為製造業的現況是如此,中原大學企管系教授林震岩說,近來台商開始轉型升級,然而,轉型升級談何容易。

林震岩說,從台灣看大陸,是看到很多台商在中國大陸從事服務餐飲業很成功,但是,真要說,說來說去也就是85度C那幾家;除了說得出來的那幾家外,失敗的又有多少?所以,轉型並不容易,升級更難。

林震岩多年前到中國大陸進行調查研究時,遇到一位從事礦業的台商,相談之後,才知道這位台商原是經營食品工廠。食品廠的老闆怎麼後來去開礦了呢?林震岩說,因為是人脈關係。

這位台商與當地政府很熟,當他食品廠經營不下,又無法轉型升級時,與當地政府的人脈關係就派上了用場,於是就從食品工廠的老闆變身為礦業大王,所以,台商在中國大陸要升級轉型,得有人脈。

也就是說,「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很有關係」,林震岩說,這是台商滿大的危機。要談人脈,誰能跟當地人比?當陸企站穩經營腳步後,人脈關係又比台商廣且深的情形下,很多生意是台商「搶」不到的。這如LED路燈採購案,台灣雖然號稱LED生產王國,就是拿不到中國大陸LED路燈的標案。

所以,林震岩也觀察到,當台商想從外銷轉內銷時,就很困難,因為要面對的代表國家力量的當地陸資企業的競爭,台商若想要分食市場,就只能與陸企合作,無法正面對決。

因為有人脈關係,陸企繳稅是可以用談判的,台商則得照表操課,很多事,陸企可以靠人脈來擺平,台商則得依法行事。

林震岩說,台商目前最大的優勢是創新,然而,現在中國大陸也有錢了,也就有能力創新了。

那麼就朝向品牌之路邁進吧,政大校長吳思華說,知識的涵量與厚度要夠,否則,中國大陸會學得很快。

也就是說,在中國大陸發展品牌,會遇到仿冒與山寨等難題。

所以,他對近來台商不是紛紛由製造業轉入中國大陸的服務餐飲行業,就是食品服務業揮軍進入中國大陸市場,是持謹慎的態度,並提醒廠商:要有知識厚度,否則難保幾年後,就被中國大陸追趕而上,甚至是取而代之。

所以,當鳳梨酥得意於中國大陸市場時,也要回過頭看看當年也曾馳騁沙場的電子科技業的今日,要從中汲出經驗呀,現在好,不代表永遠好,陸企,不管手段為何,也是一直在追求進步中。

fsj 提到...

馬英九獨家專訪 合法圖利企業

【記者崔慈悌、呂雪彗/台北報導】2012-12-10 工商時報

大環境不佳,企業期待政府「合法圖利」廠商,排除投資障礙,馬英九總統接受本報專訪時明確表示「這是當然的」。他說,政府正積極協助企業解決土地、人力問題,並研商是否從「環評決定論」走向「環評參考論」,但外勞薪資不會與本勞脫鉤。

馬英九強調,從目前各項數據看來,他對明年的景氣有信心,「一定會比今年好」。這是馬英九第二任期以來,首度接受國內媒體專訪。

馬英九說,從國內外各預測機構數據比較,主計總處對明年國內的經濟預測相對較低,許多國外機構都樂觀許多,他對明年景氣看法也是「樂觀其成」。

對於企業界希望政府能在合法情況下「圖利廠商」,對此,馬英九首度表態指出「這是當然的」。他說,召集相關部會與廠商面對面溝通,他從來沒有排除過,「我也經常到基層訪問這些公司,解決他們的問題,而且頻率還不低」。他進一步強調自己不是「不沾鍋」,雖然不常應酬,但很正常與企業進行連繫。

馬英九強調,包括協助廠商土地的取得,以及外勞比例增加,都是站在業者立場設想,不過有的廠商希望外勞和本勞的薪資能夠脫鉤,他說「這確實有困難,且企業若只想靠這個降低成本,經營上也有問題」。

至於備受廠商詬病的環評流程,馬英九表示,政府已經在檢討,很多人也批評,國內環評制度相當程度決定開發案的存廢,而環評委員很多來自學術界,無法了解企業界的實際狀況,這種作法與國外作法有很大不同。

他說,這部分環保署長沈世宏已做了一些改變,不希望環評委員與業界變成對立的角色,因此採取由雙方各自提出專家名單共同來討論作法,降低雙方觀念上的落差。

另外,現行「環評決定論」是否要走向「環評參考論」?也已在討論。馬英九指出,沈世宏也遊說各開發部門的主管機關,希望未來能將環評結果交給他們參考,由他們自行決定是否同意開發案,雖然制度無法馬上改變,但確實有討論空間。

※ 何時才能看見合法圖利勞工呢?



◆ 我見我思-勞工奴隸化?

【呂紹煒】2012-12-10 中國時報

羅馬帝國時代,那些被鎖在貴族莊園中的奴隸,被視為主人的財產;不論有任何特殊的技術、能力、know-how,都不是自己的東西,而是主人財產的一部分。因此,沒有一個奴隸能依靠技能遊走各地、尋找更高報酬的工作。最近一些事,讓人感到台灣有那麼一點把勞工奴隸化的味道。

立法院修《營業祕密法》,以更重的刑責嚇阻員工跳槽後洩密。朝野一片肯定聲,聽起來,員工跳槽不能把原公司的機密帶到新公司,非常有道理,合情合理嘛。但落到現實,問題就多多。公司的高幹、高階技術人員,腦中藏的公司技術與祕密,當然部分來自公司、部分來自自己的貢獻,這筆帳該怎麼算?

如果只是偷帶公司文件或其它有形東西到對手公司,才算觸犯《營業祕密法》,這在認定上會較容易,但對企業主而言,恐怕會認為「不夠」,因為可能發生如大陸火箭(或導彈、太空)之父錢學森的情況─他兩手空空、什麼文件都沒帶的從美國回到中國,但滿腦的祕密與技術,一股腦全帶回大陸,為大陸打下太空、導彈的基礎。所以,不能只以是否攜出機密文件為標準。

員工換公司,一定會使用到從過去工作的企業學來的某些知識、技術,到底用到哪種程度才不算「洩露營業祕密」?還有,你怎能把一個人的腦袋,列為某企業的私有財產?官員都說此修法有嚇阻員工亂跳槽、洩露機密。但換個角度看,這是政府聯合企業,一起把員工─特別是市場價值最高者─奴隸化;過去,一個高階技術人員或高幹,公司要努力給他好的待遇、福利,甚至「以國士之禮」對之,才能讓他願繼續效命;員工也能根據自己的自由意志與偏好,決定自己的去留。

以後呢?甭對他太好啦,法有明文規定,他敢亂跳,咱就告死他,讓他坐牢。員工要跳槽,頭上永遠有揮之不去的司法血滴子在轉啊轉的。此法為告訴乃論罪,好處是由企業認定是否受損後決定提告,不會如公訴罪般浪費司法資源。但壞處也在此,碰到惡劣的企業主,就以提告為樂,用法律威脅、玩死員工。

不僅企業想把員工奴隸化,政府與國家也一樣;陸委會與經濟部都說要與大陸協商,要透過政策工具約束「不當挖角」行為。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本周將在廣州舉行第四次例會,我方就要在會中要求大陸挖角台灣重要人才,必須提出對策。坦白說,這是以國家、政府的力量,堵死勞工赴境外尋找更好待遇、福利之途,是一個為總體利益而犧牲個體權利與利益的集體意識。

如果,某工程師在國內的市場價值是百萬元,但在大陸卻是五百萬元,他可以基於生活環境、習慣、家人親情、子女教育,甚至純然就是「愛台灣」等因素,繼續在台工作。但其它任何人,包括政府、國家,都沒資格要求他為了「國家利益」、犧牲他那四百萬元的市場價值,只有他自己能作決定。政府憑什麼跑去跟大陸協商「不要亂挖角」?再一次,政府又把勞工們奴隸化了!



◆ 谷歌避稅有道 省20億稅負

中央社 2012.12.10

全球網路搜尋龍頭谷歌避稅有道,據谷歌的申報資料,去年將98億美元營收搬到百慕達的空殼公司,總共在全球省下近20億美元稅負,是過去3年省下稅負的近倍。

據彭博報導,谷歌合法將海外子公司的獲利搬到不徵收企業稅的百慕達,將整體稅負削砍近半。谷歌去年整體稅前獲利,有近80%比重都搬到百慕達。

谷歌荷蘭子公司11月21日的申報資料顯示,谷歌利用百慕達巧妙避稅,此舉恐導致歐洲各地與美國對企業避稅的不滿情緒火上加油。

法國、英國、義大利與奧地利等各國政府,因應景氣低迷不振,無不全力提振稅收,如今紛將矛頭指向谷歌,展開反避稅調查。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上週建議各成員國提列避稅天堂黑名單,並祭出反濫用規定。

歐盟稅務專員塞梅塔(Algirdas Semeta)在布魯塞爾的記者會指出,歐盟境內每年因逃稅和避稅,損失總值約1兆歐元(1.3兆美元),著實「令人憤慨」,同時是對「基本公平原則的」的侵害。

※ 相關報導:

* 法國避稅潮/大鼻子情聖也當「富豪難民」?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555637.shtml

法國總統歐蘭德年中上任以來力推75%的富人稅,富人稅明年才落實,法國富人已爆發國外避稅潮,最新一個是國寶級當家男星德巴狄厄。他和許多法國富人一樣往北走,在比利時落腳。....比利時沒有富人稅,遺產稅輕,賣股票也不繳資本利得稅,吸引力不小,尼津距法國極近,逃稅有地利,是法國富人的避稅天堂,居民約2800人,其中27%是法國人,話說物以類聚,聚在這裡的全是富豪。另外,歐蘭德推富人稅時,德巴狄厄大聲抨擊。



◆ 大陸貧富差距大 超過警戒值50%

【中廣新聞/中廣新聞】2012-12-10

根據大陸的一項調查顯示,2010年中國大陸家庭收入的基尼係數為0.61,超過國際通用標準基尼係數0.4的警戒線,這顯示大陸貧富差距大,收入分配不均衡。

這個由「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所做的調查,是對8千438個家庭進行調查。其中農村家庭的基尼係數又高於城鎮家庭。

彭博社引述「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黎的話說,中國大陸不同地區之間、行業之間、農村和城鎮之間的貧富差距非常大,基尼係數在短期內不可能看到一個有意義的下降。他說,完全靠市場力量不能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改變收入分配架構,並依靠大量的財政轉移支付政策來縮小這樣巨大的貧富差距。

基尼係數是經濟學中用來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標,係數愈大表示收入差距越大。根據國際通用標準,基尼係數0.4是警戒線,超過這一水準表示財富過度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基尼係數達到0.6時,表示一個社會收入懸殊。

上個月,大陸最高領導階層換屆期間承諾要縮小貧富差距,新任總書記習近平並警告貪污腐敗足以導致「亡黨亡國」。

※ 相關報導:

* 大陸物價 面臨新一輪漲勢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7554727.shtml

經過連續兩個月下滑,中國大陸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重返「2時代」,11月CPI較去年同期上漲2%。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提醒,這可能是物價新一輪反彈周期的開始;新華社也稱,目前CPI上升走勢不能掉以輕心。

fsj 提到...

2030年前 中國經濟超越美國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2.12.11

美國情報機構報告:全球權勢將由歐美轉到亞洲
亞洲的GDP、人口、軍事支出、科技投資都將超越西方

美國情報機構發表的新報告表示,新科技、資源日益匱乏與爆炸性的人口成長,未來18年將改變全球的勢力版圖,權勢將從北美與歐洲轉到亞洲,中國將在2030之前幾年,在經濟上超越美國,亞洲的GDP、人口、軍事支出與科技投資都將超越西方。

國家情報協會(NIC)10日發表一篇名為「替代世界」的140頁長報告,根據情報分析師宣稱會轉變世界的四項「大趨勢」,列舉不同國家、經濟體、投資者、政治體系與領袖可能遭遇的危險與機會。

報告中提出的四項大趨勢分別是:美國全球主宰優勢的結束,個人對抗國家的力量日益興起,中產階級的需求挑戰政府,水、糧食與能源短缺的難題。

報告指出,中國將在2030之前幾年,在經濟上超越美國,哥倫比亞、印度、奈及利亞與土耳其等,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也會日益重要。

報告指出,美國到2030年時,仍可能是領先的世界強權,但20世紀中享有的那種絕對優勢已經消失。美國20年後擁有的地位,可能更像是許多勢力均等國家中的「同儕之首」,除了靠軍事實力,也靠經濟和外交力量支撐。

該報告說,像中國這類的新興勢力,對美國的領導可能存有「矛盾甚至憎厭」的心理,但他們更有興趣的是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中取得有影響力的位置,而不是取代美國的角色。

報告中並未提出明確的預測,但強調世界已處於「重要關鍵」,NIC主席柯伊姆在報告中說:「我們已走到人類歷史的重要關頭,可能通往對比強烈的未來發展。」

他說:「我們希望鼓勵決策者做長程的思考與規劃,避免不利的未來發展,並讓有利的前景有更大的展開機會。」

在報告中列舉的長串「改變遊戲」的重大因素中,「危機四伏」的全球經濟高居榜首,因為不論是各式各樣的國際衝擊,或是以不同速度發展的各國經濟差異,都足以讓全球經濟陷入危機。

※ 相關報導:

* 美洗錢案 匯豐19億美元和解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558738.shtml

歐洲市值最高的銀行匯豐控股公司(HSBC Holdings Plc)同意支付19.2億美元,就美國的反洗錢調查進行和解。這是美國歷來洗錢案最高和解金額。

* 跨國銀行倒閉 美英設防火牆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557432.shtml

美國和英國的主管機關10日共同宣布一項具全球系統重要性的金融機構倒閉應變計畫,將聯手處理「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機構,監管當局有權接管這些機構及開除高層主管,並強迫股東承擔損失以保護納稅人。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和英國央行在共同報告中說,2國因應金融機構災難性倒閉的計畫能降低對金融穩定性的風險。他們表示:「FDIC和英國央行已擬定解決策略,未來將接管倒閉機構的母公司,讓股東和無擔保債權人承受損失,並開除高層主管且要他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 OECD領先指標:美英經濟增溫 歐加日俄減緩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2012.12.11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綜合領先指標顯示,全球主要經濟體成長前景分歧,美國和英國的成長可能增溫,歐元區、加拿大、日本和俄羅斯可能降溫。

總部在巴黎的OECD 10日說,10月綜合領先指標維持在100.2 ,已連續4個月維持不變。但34個成員國各自的領先指標顯示未來成長分歧,多個經濟體未來數月將進一步減速,除了歐元區強權德國與法國,可能還包括巴西。

據10日公布的數據,法國10月工業生產較9月衰減0.7%,其中製造業生產減少0.9%。法國央行預測本季經濟將萎縮0.1%。

領先指標也顯示日本成長將減弱。10日公布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修正值顯示,這個全球第3大經濟體連2季萎縮。

西班牙領先指標則已連續第7個月下降,儘管西班牙財長戴金多斯樂觀看待明年上半年的經濟表現,但OECD的領先指標看不出該國經濟將好轉的跡象。此外,捷克的領先指標連續第11個月走跌,土耳其則是連跌第7個月,顯示經濟減速的情況將持續。

反觀美國和英國的10月領先指標都較9月攀升,中國和印度的領先指標也上升,顯示這些國家的成長將升溫。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政府祭出刺激措施(包括進一步投資基礎建設)後,中國經濟減速已步入尾聲。

義大利的領先指標持平,顯示這個歐元區第3大經濟體可能好轉。但義大利總理已宣布只要國會批准2013年預算就會辭職,政治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可能衝擊剛有起色的經濟。

OECD現在預測,OECD成員國明年經濟可望成長1.4%,優於今年的持平,2014年的成長率可達2.3%。



◆ 施振榮:鮭魚若無加值 會拖垮台灣

【聯合報╱記者劉俐珊/台北報導】2012.12.11

政府總動員吸引台商返鄉投資,以提振經濟景氣,不過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昨天說,台商回台縱使有助於經濟發展、提高就業機會,但他提醒:「不是有就業就好」,否則「贏了這一塊,輸了另一塊,算總帳還是輸!」施振榮說,台商返台政策的關鍵在於,這群返鄉鮭魚是否具備競爭力,能否為台灣創造附加價值。

經濟部昨天舉辦第一屆全國產業發展會議,施振榮受邀以「商道、王道、企業經營」為題發表專題演講。開講之前,他語出驚人的說,台灣的資源有限,如果(台商返台)無法創造附加價值,「(台商)搬回來是拖垮台灣」。

施振榮說,企業百百種,進入全球化時代,思考關鍵在於,什麼事在台灣做,可以創造附加價值,例如勞力密集產業就不適當,因為找不到那麼多的作業人員,而台灣又不希望雇用太多外勞。

施振榮說,「死抱著低附加價值產業不放手,結果卻拖垮了經濟往前的動力」,因此拚經濟,應該主動讓低附加價值產業「空洞化」。

施振榮說,低附加價值產業的勞工恐無法勝任新工作,「空洞化」的結果,勢必造成勞工失業,衝擊就業市場,此時必須借助職場技能再教育,讓勞工學習新職能,重回職場。

以台灣經驗來看,產業轉型、蛻變過程不易,甚且可能引發勞資糾紛或勞工抗爭,不過施振榮說,企業經營者「常常要做出自己不喜歡的決策」。

施振榮說,日本人創造了組織「再造」(reengineering)概念,但喊一、廿年了,受限於文化,卻看不到破壞性改變。反觀美國就直接換人做做看,換個腦袋,組織也活絡起來。

至於台灣,他開玩笑地說,台灣的CEO(企業執行長)很稀有,人才庫不夠,換掉可能就沒人了。

fsj 提到...

首屆產發會 環團、業界激辯環評會定位

【聯合報╱記者劉俐珊/台北報導】2012.12.11

首屆「全國產業發展會議」昨天登場,「環評委員會」何去何從成為火線話題,業者與勞團多所交鋒,環保團體反對把環評委員會轉為「諮詢角色」,形同廢除環評,產業界主張將環評裁決權提升到行政院層級,因為環評委員壓力沈重「很可憐」。

全國產發會設定「推動產業創新加值」與「建構優質投資環境」兩大主題,昨天下午開議的「建構優質投資環境」,環保與勞工團體上午即集結在會場外抗議,下午會議登場,場內流彈四射,氣氛火爆。

據了解,產發會會前會,針對環評制度做成「共同意見」包括:環評會定位「諮詢角色」、調整委員會組織、審查內容回歸個案、以及檢討總審議時程等,但環保團體不接受「共同意見」結論。

昨天「建構優質投資環境」由經濟部次長杜紫軍主持,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發言人陳椒華說,現行環評確有必要檢討,但如果拿掉環評會的否決權,讓它變成「諮詢角色」,等於宣告環評死亡。

陳椒華說,產業會議預備會議彙整的業界共同意見,「我們幾乎全部不同意」,而且經濟部召開會前會,從未告知他們。

環保人士說,歷年環評結論「不應開發」比率只有七趴,絕大多數的環評都會過,可見開發案准駁的戰場不在環評,政府或企業不能把「環評」當代罪羔羊。

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說,環評委員承受很大壓力「很可憐」,現行環評具備審駁權制度,「應改由行政院做整體考量」,因為每件投資案涉及層面廣泛,包括環保、人文、經濟,甚至政治因素。

工總副理事長辜成允說,大家情緒火爆,歸因於對企業沒信心,但環保是科學,「不是情緒問題」,可借助投資與監控來評估解決方法。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指出,產業發展不是零和賽局,關鍵就在包容。他說,要幫下一代想,不能一下子做出環保至上或產業發展至上決定,「先決定好是不道德的」。

環保署統計,一九九五年到今年十月為止,環評通過比率為八成三、未通過比率為百分之七,其他處置占一成,包括退件、撤案、駁回、移地方續審或中止審查。



◆ 環評爭議 施顏祥:需有充分時間討論

【記者潘羿菁/台北報導】2012-12-12 工商時報

環評機制由誰決定?在環團激烈表態下,經濟部在昨日產發會議的共同意見中拿掉「審查准駁權應回歸行政機關」,改以較柔性字眼。經濟部長施顏祥坦言,審查准駁權改由行政機關決定,是重大改變,有利弊兩面,應該要有充分時間討論,行政院現已在檢討中。

首屆全國產業發展會議舉行第二天,針對環評機制的檢討,經濟部在第1天提議,審查准駁權應回歸行政機關,並應讓環評審查委員會的定位改為「專業諮詢」角色,不過昨日總結報告的共同意見裡,文字已修飾為「檢討環評審查委員會定位與組成」、「檢討環評審查制度與規範」以及「檢討環評審查時程」等中性字眼。

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與工總副理事長辜成允均在日前提出訴求,期望審查准駁權應該由行政單位掌握,而非環評審查委員會。

施顏祥說,在共同意見中涉及到環評,都用「檢討」字眼,行政院也在檢討,包括環保署與經濟部都會作通盤檢討,「我們會據實把意見送到行政院」,由院裡處理情況。

不過媒體追問,如果未來准駁權移到經濟部,將如何訂定後續規範?

施顏祥強調,大家要回到基本概念,這是一個法律「環境影響評估法」,在法案尚未修改之前,主管機關還是環保署,儘管產業界有建議准駁權改為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但這對國內是重大改變,「我個人覺得應該更充分時間討論」。

另外,媒體詢問,經濟部對於能源稅看法。施顏祥說,財政部的財政健全小組將會探討這項議題,不過對於何時與如何推動,尚未充分討論,而經濟部立場是希望朝向漸進式,並考慮產業競爭力,以煤炭來說,若作為原料性質,建議不要納入課徵範圍。

※ 相關報導:

* 3個月內提推動方案 研發投抵年限擬延為5年
http://www.udn.com/2012/12/12/NEWS/FINANCE/FIN8/7560240.shtml

第一屆全國產業發展會議昨(11)日落幕,洋洋灑灑列出25頁會議結論。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3個月提出經濟部版的方案,確認哪些項目推動,目前看來,「研發投資抵減年限由1年拉長為5年」最具可行性。企業租稅優惠鬆綁方案仍在討論,經濟部長施顏祥昨日表態,支持拉長研發投資抵減年限。業界預期,此舉對不論研發費用高的台積電、聯發科、聯電等大廠,以及先期投資部位較高的小廠,均可望受惠。



◆ 某董座:再吵下去 15K都到不了
http://www.udn.com/2012/12/12/NEWS/FINANE/FIN1/7561596.shtml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2012.12.12

第一屆全國產業發展會議昨(11)日甫落幕,網路上隨即流傳一篇文章,直指昨日會議中某位公司董事長對著環保團體大喊:「再吵!我會讓台灣的年輕人連15K都沒。」此文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與轉載。不過,有網友留言質疑該文描述與他現場聽到的語意有落差;獨立媒體記者朱淑娟也將現場影片放在部落格陳述過程。

《再吵!我會讓台灣的年輕人連15K都沒》這篇文章昨晚發表於「Peopo公民新聞」,描述產發會現場財團與政府代表,漠視現場環保團體與勞工團體正式與談的發言,文中寫到「有一位某公司的董事長,站起來手指著環保團體大罵:『再吵!我會讓台灣的年輕人連15K都沒』。」

文章發表後,立即在網路引起極大迴響與轉貼分享,但該文並未指明嗆聲董事長是誰,因此網友揚言要人肉搜索出這名董事長。

但不久後,網路上也出現不同意見,一名網友表示他人也在現場,他轉述那名董事長的說法是「你們再這樣鬧,經濟都鬧垮了,到時年輕人連15K都沒有!」

而獨立媒體記者朱淑娟也在部落格報導此次衝突經過,文中並放上現場錄到的影音,依該影音中所錄語句應為「再吵下去,我告訴你,15K都到不了」。

※ 相關報導:

* 獨立媒體記者朱淑娟小姐的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DEkj1l3m7c

* 產發會嗆聲驚人:再吵下去,連15K都到不了!
http://www.nownews.com/2012/12/12/301-2881734.htm

....蔡智豪表示,經濟部舉辦的全國產業發展會議在閉幕前宣讀「共識結論」,但非常遺憾的是,經濟部長施顏祥宣讀的內容,居然將這2日環保團體、勞工團體正式與談的發言、意見、論述,當作「空氣」。

*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全國產業發展會議的真正衝突點
http://mhperng.blogspot.tw/2012/12/blog-post_13.html

....在朱淑娟提供的完整音像紀錄裡,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環團的嗆聲是「忍不可忍」之後的動作。整個過程大致如下:(1)當經濟部官員在朗誦「共同意見」時,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副教授陳椒華不斷舉手溫和地表示:「有些不是共同意見要先確認」,但經濟部官員不僅不採納,根本就不理睬,司儀以「溫和的暴力」要求陳椒華尊重台上的發言人;(2)接下來有環團人士高聲喊「程序問題」,根據內政部發布的議事規則,有人喊「程序問題」時主席必須立即停止進行中的一切動作,優先處理「程序問題」。但是(3)經濟官員與部長施顏祥卻都完全不理會「程序問題優先處理」的標準規範,把環團的人視為「鬧場」的「非出席人員」,完全不予理會,繼續宣讀早已寫好的文稿。接著,司儀拉高姿態,要求工作人員「處理會場秩序」,暗示要制止團環人士的發言或把他們請出去。(4)施顏祥繼續宣讀早已寫好的文稿,綠黨的潘翰聲不得不高聲抗議施顏祥念的「共同意見」並非大會的共同意見,其中包括「鬆綁外勞」等可以讓受薪階級既有勞動條件加速惡化的建議等。假如環團與勞團不在當下抗議,而變成默認這些意見為大會「共同意見」,他們將會成為台灣土地與勞工的歷史罪人。所以他們拉高抗爭姿態。(5)這時候司儀把壓制異議的姿態與力度再度拉高,要求有意見的人到「場外的意見表達區」去,這已經就是軟性地「驅離」異議份子。假如經濟部立場就是「順我者留,逆我者滾」,就該早說清楚,不該把人騙進會場再來這一套。環團與勞團面對施顏祥這樣強勢欺凌勞工與土地,憤慨之情可想而知。(6)接著陳沖上台,跟施顏祥行徑完全一致,使得環團與勞團變成完全不被看在眼中的「背書」者。

前面這一段陳沖上台前的序幕,在公共的音像報導裡完全被抹消掉,而製造出環團與勞團鬧場的印象。這樣的公共電視真的可悲!

fsj 提到...

明年外貿不可忽視的三道逆風

【聯合報╱社論】2012.12.12

以衝關雄心展開的二○一二,即將以「淡定成長」結束。回望這一年,原估可達百分之四以上的台灣經濟成長率,最終僅能勉強保住「一」字頭,實與出口陷入衰退密不可分;展望二○一三,對外貿易有望走出頹局,卻也將遇上三道逆風,明年經濟能否走出「淡定」之局,仍是難以完全樂觀。

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預測,明年出口有希望一掃今年連月衰退的陰霾,至少比今年成長百分之五,主因中國大陸、美國等主要經濟體已顯露回穩曙光,而且手持行動裝置需求持續成長,正是台灣當前產業發展的強項,加以高科技業者擴增高階製程的產能適時開出,都有助於推升出口動能,使台灣出口在全球景氣前景變數尚多之際,仍可走回成長的軌道。

在出口將好轉的預測下,進口也將回溫,台灣明年對外貿易總額將可跨越六千億美元大關,貿易順差亦將挑戰三百億美元的歷史高峰;也是在出口復甦的預期下,企業擴產型投資將隨之啟動,使民間投資跟著走出連年衰退的低潮,恢復擴張之局;如此一來,在出口、民間投資,兩大成長引擎可望同步發動下,明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將可交出百分之三以上的成績,不用總是苦苦掙扎的保一或保二。

由此可見,明年經濟成長的希望仍是繫乎出口,但出口卻因非可完全操之在我而最是難料。就像今年,各方原也認定歐債危機只要過了首季的償債高峰就可逐步平息,不料卻仍是波折連連,連帶拖累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減速,亞洲製造業灰頭土臉,台灣出口也深受衝擊;尤其,原本預期的兩岸和平紅利於總統大選後再升級,以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深化雙邊貿易的效益相繼落空,反而加大台灣出口的跌勢。如今,歐債危機及全球景氣波動的變數並未完全消除,預期中的兩岸經貿效益掌握度也愈來愈低,明年外貿情勢或不致更差,但實無太多樂觀的條件,尤其是已可預見的三道逆風正在成形,須小心因應。

第一道逆風是貨幣競賽下的匯率波動挑戰。過去幾年主要國家的中央銀行都以寬鬆貨幣政策挽救衰退危機,釋出了大量資金,在資金傳導的遞延效應下,這些資金可望全面流入市場,更多的熱錢在國際間更快速的移動,加以美國仍不樂見強勢美元出現,新興國家也將為維護競爭力而戰,明年各國貨幣的匯率波動幅度將上升,匯率大戰發生的機率也將升高,干預勢必更頻繁,加劇貿易失衡。除此之外,由於石油是美元計價,主要石油出口國如沙烏地阿拉伯、阿聯等也是經常出手干預匯率的要角;還有位處歐元區的富裕國家如瑞士,也不願本幣在避險效應下過於強勢;於是,國際匯率戰的成員更複雜,變數也更多,在在增加國際貿易的成本及難度。

第二道逆風是貿易保護主義白熱化,貿易摩擦升高。自金融海嘯以來,貿易保護主義一直蠢蠢欲動,但鑑於全球化發展下,企業經營的國家界線日趨模糊,築起太多的貿易壁壘不僅傷人,也會自傷,尚知節持自制;然而,遲遲不去的經濟衰退陰影,已導致工業先進國家失業率迭創新高,促使貿易保護成為各國不得不選擇的必要之惡。即以最大出口國中國大陸為例,今年前三季出口產品遭遇他國貿易救濟調查的案件就有五十五起,比去年大增四成,貿易摩擦的領域更從傳統產業擴向新興產業,也不利國際貿易的推展。

第三道逆風就是新近吹起的製造業返鄉風。美國蘋果電腦執行長庫克說,將從明年起,把一部分Mac電腦的製造移回美國,將是十多年來蘋果產品第一次不只在美國設計,也在美國製造。作為美國旗艦企業,蘋果電腦此舉極具意義,這並不代表蘋果將涉足製造業,但意謂與蘋果產品相關的「工作」返鄉之旅即將啟動,再對照美國總統歐巴馬宣示的「出口倍增」政策,其由投資牽動的貿易調整也將展開,對台灣外貿的影響尤值得觀察。



◆ 英央行總裁:貨幣戰明年恐加劇

【經濟日報╱編譯楊宛盼/綜合外電】2012.12.12

英國央行(BoE)總裁金恩10日警告,有太多國家為抵銷全球經濟趨緩的影響,嘗試讓本國貨幣貶值,這種情況到明年可能演變成貨幣大戰。

金恩在紐約發表演說指出:「每個月都有更多國家積極管理匯率、讓貨幣貶值,我擔心明年還會有更多國家,以積極管理匯率取代國內貨幣政策。」

他批評,由主要經濟體組成的20國集團(G20),在金融危機爆發後雖高喊以重新平衡全球經濟為優先要務,卻在解決貿易順差國和逆差國的失衡問題上開倒車;他呼籲各國重新採取行動。

金恩指出,貿易順差國通常不願提振國內支出,使逆差國無法藉此提振出口、進而重獲貿易平衡,「這個問題必須解決」。為了刺激經濟成長,英國等央行除了維持超低利率,更推出大規模資產收購等史無前例的政策,但注入已開發經濟體的鉅額資金,將為新興經濟體貨幣帶來升值壓力,傷害新興國家出口。

巴西、中國,以及已開發經濟體日本、瑞士,近年來都分別採取貶值貨幣的措施。

金恩的警告呼應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10月的呼籲,要求部分新興經濟體允許貨幣升值。金恩說,在貨幣刺激政策和外匯干預的交互影響下,試圖使全球經濟從大衰退復甦的共同努力將變得更加複雜,「持續性的復甦可能難以為繼」。

※ 相關報導:

* 美聯準會救經濟 QE4要來了?
http://www.udn.com/2012/12/12/NEWS/WORLD/WOR2/7560389.shtml

在全球金融市場正密切關注美國的「財政懸崖」之際,美國聯準會(Fed)即將於11日召開今年內最後一次的貨幣政策決策會議;據彭博資訊所做的調查預測,聯準會將決議擴大寬鬆措施,每月將再擴大購買450億美元的美國公債,以支持美國經濟。市場並將這項措施稱為「第四次量化寬鬆政策(QE4)」。

* 美10月對中逆差 創歷史新高
http://www.udn.com/2012/12/12/NEWS/WORLD/WOR2/7560321.shtml

美國10月貿易逆差擴大,原因是出口減幅創近4年來最大,超過進口減幅,凸顯全球成長趨緩。美國10月對中國貿易逆差創歷史新高。

* 詹姆斯專欄/債務還不了 只能稀釋掉
http://www.udn.com/2012/12/12/NEWS/WORLD/WOR2/7560310.shtml

.....阿根廷在1990年代以本幣盯住美元的辦法自縛手腳,用意是提高舉債信譽,結果這個策略成功得過了頭:龐大信貸湧入阿根廷,引發通膨式繁榮,削弱該國競爭力。到了2001年,本幣貶值和部分違約變得不可避免。違約後又進行名義上說是自願的重組,讓債權人承擔部分損失。

到目前為止,阿根廷模式似乎還算成功。阿根廷經濟從2001 年開始穩步成長。正因如此,阿根廷模式對南歐債務國極具吸引力。

但在最近一起避險基金債權人狀告阿根廷的案子中,紐約法庭判阿根廷敗訴。這項裁決使阿根廷主權違約和國家破產的可能性大增,因為一旦法庭裁決支持不妥協的債權人,而債權人的權利又得到其他司法行動的承認,那麼「自願」重組的一切努力就會付諸東流。

* 彭淮南:人民幣可能納外匯存底
http://www.udn.com/2012/12/12/NEWS/FINANCE/FINS1/7561072.shtml

中國銀行台北分行已在昨日正式獲選清算行,兩岸貨幣清算制度前進一大步,央行總裁彭淮南今日在立法院進行業務報告時表示,大陸人行選出清算行後,將加速後續業務的進行,待人行與中國銀行台北分行簽訂協議後,清算機制將在1個月內開跑,彭總裁「希望」農曆年前,DBU即可開辦人民幣業務。....而目前央行外匯存底尚未有人民幣部位,彭總裁不否認未來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存底可能性,他說:將來不無可能將人民幣作為外匯準備中的一種貨幣。



◆ 外勞政策 本勞工作機會定要比外勞多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2012.12.12

政府為了鼓勵台商回流,自由經濟示範區等規劃都放寬外勞比例,引起勞團關切。行政院長陳冲說,很多廠商有訂單卻沒有勞工,因此開放大原則是「本勞工作機會要比外勞多一點」;但也沒辦法開放很徹底,否則勞團也會有意見。

陳冲說,政府引進外勞,兼顧勞資利益是基本考慮,但如果有100個因素要考慮,兼顧部分可以做,如果100個都要考慮,就做不成了。政府開放外勞,大原則就是「本勞工工作機會一定要比外勞多」,尤其是要帶動本國勞工就業機會。

他說,很多廠商訂單很多,但找不到工人,生產線開不了,如果適度引進外勞,讓生產線運作,本勞也可以工作。例如原本只有本勞30人,若可以找40個外勞,如果外勞不來,30個 本勞也沒工作。

陳冲說,他曾到南部工廠參觀,發現一邊都是4、50歲歐巴桑、歐吉桑,另一邊則是年輕的外勞,看不到國內年輕勞工。老闆告訴他,薪水開3.2萬元,但年輕人來應徵,直接說,如果是坐辦公室工作,2.5萬元他就做,年輕人不在乎錢,但就是想做辦公室,不想做勞力工作。

陳冲表示,政府發展產業,要將所有因素納入考量,也會考慮勞工處境,因此也有人認為台商回流對外勞開放部分不夠徹底,但如果再放,勞團就會有意見,政府也要顧及國內特殊生態。

fsj 提到...

從蘋果回美設廠到台商鮭魚返鄉

【聯合報╱社論】2012.12.13

歐巴馬去年初呼籲美國大企業回美設廠生產,在本土創造就業機會;當時蘋果公司執行長賈伯斯向他直言:「那些工作回不來了」。在賈伯斯逝世一年多後,其接班人庫克宣布斥資一億美元,在美國開設一條MAC電腦生產線。庫克能完成強人賈伯斯認為的「不可能任務」嗎?

工作機會流失的問題,不唯美國如此,全球工業國都因製造業外移而深受其害,甚至導致中產階級的萎縮,台灣亦飽嘗苦果。然而,要企業把工廠從土地、勞工相對便宜的地區遷回國內,立刻要面臨成本升高、供應鍊斷裂、競爭力下降等諸多挑戰,這正是賈伯斯所謂「回不來了」的原因。而今庫克宣示回美設廠,意味他必須克服上述層層阻障,才可能賦予「蘋果重返美國」實質的意義。

對於蘋果生產線「返美」的消息,美國各界多表歡迎,但也有不少人抱著半信半疑的看法,認為這只是蘋果因應外界壓力的「公關策略」之一。蘋果今年遭司法部指控企圖操控電子書價格,輿論批評它靠榨取中國廉價勞工獲取暴利,包括將數百億美元資金留在海外避稅,也遭歐巴馬批評對美國一般納稅人不公。因此,蘋果將若干生產工作移回美國,至少有助消除部分社會壓力,緩解「剝削」之譏。

作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蘋果擁有五千億美元市值,斥資一億美元返美投資不過是九牛之一毛;如能因此改變社會對它的印象,當然是划算的投資。但以蘋果一向的企圖,若僅滿足於「改善公共關係」這樣簡單的目標,便未免太過淺薄,也無法贏得美國人的尊重;它要做的,不僅是重新賦予「美國製造」的標籤意義,而且要展現「美國生產」的效率和競爭力,打破製造業「有去無回」的詛咒,那才是蘋果真正核心的挑戰。簡單地說,蘋果在大發利市之餘,必須面對自己作為大企業的「社會責任」。

儘管庫克未透露太多投資細節,但從鴻海隨即傳出將赴美設廠,不難看出若干端倪:蘋果返美其實不是單獨行動,而是有部分的產業鍊配合移動。一方面,這是製造業生產裝配必須營造的群聚效應及臍帶關係;另一方面,這樣才能滿足美國政府對「美國製造」商品的自製率要求。換句話說,蘋果一億美元的投資,若能帶動上下游廠商的投資配合,對生產和就業的推升將是以乘數效果計算的。而蘋果若能藉由MAC產線的返美順利躍向iTV的在美生產,那才是更大的成功。

鴻海、廣達等台資企業一向是蘋果重要的組裝廠及零組件供應商,如果要追隨蘋果的腳步移向美國,自不可能再有中國那樣便宜而聽話的勞力可用,而必須藉助更高階的自動化設計及管理來降低生產成本。從這個觀點看,這倒不失為台灣資訊產業尋求蛻變、轉型的契機,若能創造出有別於在大陸工廠的百萬勞工大軍生產模式,台灣代工廠或者能擺脫「毛三到四」的宿命。而蘋果這種「一條生產線先行」的模式,毋寧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實驗,測試著各個企業到底有多少能耐。

回看台灣,馬政府正大力推動的「鮭魚返鄉」計畫,跟歐巴馬想為美國人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的企圖其實不相上下,而響應的台商亦不在少數。台灣也許缺乏像蘋果電腦那樣全球首屈一指的企業作為領軍,但許多台商富有國際商戰的經驗,具有回饋鄉土的動機和熱情,對台灣本土的經營結構和條件也極了解;因此,長遠看,個別台商返鄉能創造的不僅是就業、生產或出口,也應能催化產業和經濟的連動效應。

「製造業重返美國」,其實不只是歐巴馬的命題,也是整個世界經濟企待解答的命題:當所有製造業都外移至廉價地區後,已開發國家的工人階層將何去何從?經濟結構的平衡如何維持?這個命題,今天落在享盡光鮮的蘋果公司身上,看它如何解題,如何擺脫血汗工廠的譏評,應是深耐咀嚼的挑戰。

※ 相關報導:

* 家族企業3挑戰 變小、變老、變弱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562633.shtml

「富不過三代」是家族企業的魔咒,台灣董事學會昨天提出「華人家族企業關鍵報告」指出,台灣的家族企業面臨資本規模小、董事會老化與分家失和等三大挑戰,政大企管系講座教授司徒達賢說,台灣的家族與企業攪在一起,一旦家庭失和,企業也往往烏煙瘴氣。其實不只是華人家族企業不容易延續三代,企管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最新研究也顯示,歐美國家只有不到30%的家族企業能生存到第三代。

* 家族企業績效 大陸最佳、港次之、台灣最差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562638.shtml

....整體績效來說,所有華人家族企業績效表現,都超越非家族性企業;家族企業的平均股東報酬率,遠高於國營企業,並且超越以管理層為主,股權分散性的公眾型企業。兩岸三地家族企業績效比較,大陸家族企業績效9.6%最高,香港8.3%第二,台灣4.7%表現最差。



◆ 柏南克再放話:若真墜崖 Fed無計可施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2.12.14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推測失業率在2015年之前仍將居高不下,首次將利率動向與失業率和通貨膨脹水準結合在一起。聯準會理事長柏南克並且重申,美國若掉下財政懸崖,聯準會也無計可施。柏南克警告,財政懸崖正在影響美國的經濟,呼籲華府政客妥協,各退一步,協商解決赤字問題,避免「墜崖」。

聯準會12日宣布一項新的溝通策略,表示未來調高利率的時機會和失業率降到6.5%以下的時點結合;美國11月的失業率為7.7%。

聯準會預測明年的經濟成長水準會有所改善,但不會高於3%,而失業率最快也要到2015年底才會降到6.5%以下。聯準會表示,只要失業率維持在6.5%以上,而通貨膨脹率可望低於2.5%,聯準會將保持短期基準利率在幾近於零的水準。

換句話說,目前的美國就業市場景況很糟,即使聯準會已使出渾身解數,惡劣的景況仍將維持很長的時間。

最近的預估顯示,美國的通貨膨脹在未來三年可能維持在2%或更低的水準,聯準會將因此有追求積極刺激措施的較大餘裕。

聯準會12日在貨幣政策會議結束之後宣布,每個月將支出850億美元,以維續積極的操作措施,保持長期利率在低水準,希望藉鼓勵借貸與支出,來提振經濟成長。

柏南克並且在記者會上重申:「我希望這樣的情況不會發生,但如果財政懸崖真的出現,我已說過很多次,聯準會並沒有挽回情勢的工具。」

事實上,「財政懸崖」一詞正是柏南克創造,他很早就提出警告,如果決策者不設法阻止增稅與減支措施在明年起自動生效,將會帶來重大的傷害。許多批評「財政懸崖」用詞的人士說,並非所有的緊縮措施都會同時衝擊經濟,意即實際的影響比較像是「財政斜坡」或「財政陡坡」。

但柏南克12日仍堅持「懸崖」的用詞。

※ 相關報導:

* 懸崖邊!貝納:府會分歧大 耶誕停休備戰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7563780.shtml

....共和黨籍眾院議長貝納12日表示,府會存在極大矛盾,他並且在一項閉門會議上,告訴共和黨同僚在耶誕節後的那周,不要安排任何私人計畫,希望雙方能在元旦前的僅有幾天內達成共識,躲過墜崖危機。

* 亞洲、拉美 今年發債規模衝新高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562993.shtml

亞洲和拉丁美洲今年發債規模將創新高,主要看準投資人對歐美經濟與財政有疑慮,且不滿於已開發國家的債券報酬率太低。

* 彭淮南:努力穩住台灣這條小船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7563046.shtml

歐、美、日等狂印鈔票救景氣,市場預估,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不排除推第四輪量化寬鬆(QE4)。央行總裁彭淮南昨天表示,台灣就像一艘小船,當航空母艦在旁邊經過時,台灣絕對會受到航空母艦的影響,但央行會「竭盡所能讓這條小船穩下來」。

* 彭淮南:這波景氣 U型復甦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7563086.shtml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天表示,這波台灣景氣應是「U型復甦」,不像上一次是「V型反彈」;根據國內外機構預測,明年國內經濟成長率超過百分之三,「從今年的一%多到明年的三%以上,復甦力道不小。」

依照經濟學理論,景氣復甦形式大致分成三種,包括V型、U型及L型。經濟若在一年內快速從谷底反彈是「V型」;二到五年時間的緩慢反彈是「U型」;「L型」是超過五年以上,長期持續低迷。

....他表示,國際貨幣基金(IMF)估計,美國明年經濟成長約百分之二點三,大陸目前訊息是穩健成長;以往全球景氣兩大引擎是美國和歐洲,如今是美國、大陸;台灣要關心的是大陸出口供應鏈問題,大陸產業若升級將減少對台原物料採購,「兩岸產業如何合作、互補是很重要事情」。

fsj 提到...

蘋果組織力 改變這世界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565629.shtml

【聯合報╱石滋宜/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新北市)】2012.12.14

它的L型曲線…高端只留品牌、設計跟通路
掌握協力廠商…組裝、製造成本都清清楚楚

台灣蘋果迷們翹首企盼的iPhone5今天將在台開賣,想必又會占據媒體的版面,掀起新一波熱潮。

今日蘋果公司(Apple)產品能夠一再掀起風潮,搶占世人眼光,成為全世界數一數二大企業,要從賈伯斯一九九七年回鍋Apple,帶起一股i旋風開始。

被Apple逐出後的十二年間,賈伯斯的思維改變了,他從想要改變世界為理想,轉變為如何造就一家賺錢公司為目的。因此,這段時間的思考,成就了Apple。一是「集中與選擇」,從多樣化產品集中到僅選出幾個經營。二是經營模式以「產品加服務」為主。三是絕對的保密機制。

這三件事使得Apple市價總值一度打破微軟所創紀錄,成為全球市值最大公司。今年九月廿一日iPhone5開始銷售,三天就賣了五百萬支,這種所向披靡的氣勢,不僅使Apple成為真正最賺錢的公司,同時也改變了世界。

賈伯斯是天才,也是最具魅力的創業者,他對於所製造的產品,極限美感的追求與提供前瞻性服務的創見,都是Apple能夠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最關鍵的還是他的「組織力」。

Apple對於協力廠商,包括零件供應與OEM、ODM、EMS等,都以嶄新的競爭規則控制。例如,日本有一家製造驅動自動聚焦的小馬達公司,到去年八月還認為,因應iPhone5需要,Apple一定會跟他採購,因此增資設計特別的無塵室與組裝用大量顯微鏡等設備,但在Apple派了專家小組視察後,發現這家公司在二○○七年為了匯率避險,買衍生性金融產品,從二○一一年起,每月要補五千萬日幣,旋即停止採購,使這家公司破產倒閉。

Apple的專家小組不但去視察合作企業,更完全掌握了該公司的一切狀況,所製作出來的成本會計報表,詳細到就像Apple在經營這家公司,讓合作企業震驚;Apple要給企業賺多少利潤清清楚楚,企業不同意他就找別人做。

所以,過去所談的微笑曲線,對Apple來說,變成L型曲線,僅有品牌、產品設計與通路存在曲線高端,其他零件供應鏈、OEM、ODM與EMS所賺取的利潤有限,都呈平線狀態。

Apple可以做到這樣的地步,除了南韓的三星(Samsung)可能有一天可以跟隨外,看不出有其他國家的企業,具有如此優勢。這也再次印證,跟單一企業做生意相當危險,尤其台灣企業多是零件供應與OEM、ODM、EMS廠有相當風險。

除此,許多老闆經常問我,什麼時候景氣會好,完全靠景氣經營,事實上是相當危險。換言之,如何脫離景氣經營,當然每個企業都不同,但也是每個企業經營者必須謹慎追求與思考的。



◆ 名家觀點/用力印鈔票 拚就業極大化

【經濟日報╱梁國源】2012.12.14

美國聯準會(Fed)最新決議,祭出新一輪的量化寬鬆措施,每月除將繼續購買規模400億美元房貸擔保證券(MBS),另外,將新增每月購買450億美元的美國公債,一般稱其為第3波量化寬鬆措施(QE3)的擴大版,預計買得愈多,影響就會愈大。而且,當收購金額累計超過第2波量化寬鬆措施(QE2),就會對市場出現明顯影響。

聯準會有兩個職責,一是物價穩定,二是就業極大化。一般聯準會宣告要推量化寬鬆措施,聲明稿一定會提到「在物價穩定的前提下」將如何做,目前看來美國物價屬於較穩定的情況,因此就把焦點擺在第2個職責上。

美國物價持續穩定看起來是可能的,因為影響物價很重要的一項因素-油價,趨勢是向下的。美國本身近期發現許多頁岩油和頁岩氣後,原油和天然氣的產量大增,西德州中級原油(WTI)的價格還在高檔,但整個趨勢,大家認為是看跌的。

油價看跌,且實際經濟成長率低於潛在經濟成長率,美國經濟存在有緊縮缺口,物價並無太大上漲壓力,聯準會因而把關注點放到就業層面上。美國公布最新11月失業率仍然高達7.7%,聯準會認為太高,因此決議失業率要到6.5%以下才會滿意,很顯然的,在就業極大化的層面上,願意多做一點。

其次,聯準會此時願意再提擴大版的QE3,多少是因為美國財政懸崖的問題。到目前為止,財政懸崖要怎麼解決,還沒有很明確的方案,儘管大家了解最終會有妥協版,但過程中已造成大家的不安,而且無論如何妥協,財政勢必有緊縮的效果,在美國經濟還不是很穩健的當下,貨幣政策必須是寬鬆的,形同買一個保險。Fed當初推出的第一波量化寬鬆措施(QE1)規模為1.65兆美元,QE2為6,000億美元,這回的QE3 擴大版,預期會突破1兆美元規模。

我認為,QE3在推出之後,從今年9 月至今,約已買了4個月MBS,依照QE3擴大版繼續買下去,到明年底其規模就會超過QE ,當金額累計超過相當規模時,較明顯的影響就會出現。

在美國方面,QE3擴大版若能把股市持續墊高,財富效果將會愈高,而且買愈多MBS,房屋抵押貸款利率會壓低,美國房市也會持續復甦。目前美國就業市場已慢慢復甦,房屋市場也在回穩轉堅中,若財政懸崖的風險不致太大,整體美國經濟應已回到復甦的軌道上。

美國物價若繼續保持穩定,QE3擴大版將在美國經濟回復的此刻加上一把助力。從金融面來看,則會放出大量貨幣,這些貨幣勢必追求高報酬、高風險標的,將會流向經濟成長較佳的新興經濟體。

這些新興經濟體包括亞洲成長相對較快速的各國,其經濟成長表現相對高於已開發經濟體,預期過多的貨幣一部分會流向這些市場,另外一部分則會流到可避險的貨幣,在瑞士拒絕熱錢,而日本政治局勢紛擾的現在,到亞洲新興市場或成長率更高的其他地區新興經濟體都是可能的。

對台灣而言,這次的QE3擴大版,不免對新台幣對美元匯率造成升值壓力,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美國經濟能夠好轉,對全球經濟及台灣出口都是一件好事,台灣股市多少會有外資流入,也將形成資金效果。

(本文由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口述,記者葉小慧採訪整理)

※ 相關報導:

* QE4「興奮劑」熱錢襲亞洲 股匯齊飆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7565631.shtml

美國聯準會(Fed)丟出第四輪量化寬鬆政策(QE4)金融市場「興奮劑」,昨天亞洲股匯市飆高。面對新一波熱錢狂潮來襲,台、韓、中等亞洲國家央行全面備戰。昨天央行總裁彭淮南與幕僚開會研擬對策,一直到晚上七點四十分才下班。

* QE4來了 我央行嚴防熱錢襲台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7565515.shtml

美國聯準會(Fed)啟動第4輪量化寬鬆政策(QE4)後,亞洲各國中央銀行保持警戒,我國中央銀行更嚴陣以待,下令加強外匯大額通報系統防線,慎防新一波的熱錢襲台。

* 歐元區銀行監管 設單一機構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565518.shtml

歐洲聯盟財長13日敲定突破性的協議,同意在歐元區設立單一銀行監管機構,賦予歐洲央行(ECB)更多權力,未來可能直接提供銀行紓困金,希望化解延燒3年的歐債危機。歐盟27國財長歷經14小時的長談與數月協商,同意賦予歐洲央行直接監管歐元區約200家大型銀行的權責,並在小型銀行問題浮現時干涉。

* 希臘救命錢640億美元批准了 下周到位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565522.shtml

歐元區財長13日終於批准希臘的491億歐元(640億美元)紓困金,以助陷入衰退的希臘維持償債能力。歐元集團主席容克爾(Jean-Claude Juncker)表示,這筆應急的紓困金「最快下周」就會撥給希臘。

* DBU五大人民幣業務放行 商機全面爆發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1/7565520.shtml

金管會昨(13)日發函開放國內外匯指定銀行(DBU)承作人民幣業務,兩岸貨幣清算機制一啟動,在DBU可做的外幣業務,全都可以採人民幣辦理,不需再申請,包括存款、放款、匯款、貿易結算及理財商品等。....多數銀行均評估,國內人民幣業務上路後,第1階段仍以存款、匯款及放款為主;第2階段,再推出人民幣計價基金等相關理財商品。不過,也有銀行規劃在第1階段就推出人民幣結構型存款、雙元貨幣等衍生性商品。

fsj 提到...

彭明輝:劇變的時代與長程的思維

【聯合報╱彭明輝】2012.12.15

高中的地理課本寫著:在全球化的時代裡,每個國家應該根據比較優勢選擇適合生產的項目;而台灣的農業生產成本太高,應該仰賴進口,不宜自己生產。問題是,假如油價和糧價的上漲是長期而非短期趨勢,農委會「增加存糧,抵抗短期波動」的各種短期因應措施都將會全部失效。那時候,台灣人要吃什麼?

以重量計,台灣的糧食九成靠進口,其中超過八成五是從美國進口的玉米和大豆。但是美國能源自主法案要求政府逐年增加玉米酒精的生產量,使得二○一一年美國生產的玉米有百分之四十四被拿去做酒精,並且將在二○一五年達到最高產量,預估將會用掉美國玉米產量的五成以上。另一方面,美國中西部主要農業生產區連年水旱災,導致糧食嚴重歉收,使得美國的玉米價格從二○○八年以後就屢創歷史新高,今年的大乾旱更將使美國的牛肉價格在明年上漲百分之八點七。

在這種長期趨勢下,普渡大學三位農經學家在二○一一年建議美國把糧食生產過剩的政策改為生產不足的政策;為了在景氣低迷中避免民怨高漲,最可能採取的辦法是取消出口糧食的所有補貼,以便把糧食盡量留在國內。另一方面,油價高漲下巴西民眾紛紛轉而購買廉價的蔗糖酒精,使得巴西的蔗糖出口量銳減。奧地利更乾脆,直接把生產過剩的玉米連根拔起,整棵丟進火力發電廠當燃料。

能源價格高漲的情況下,把生產過剩的糧食拿去當燃料會比出口更划算。一旦全球糧食出口量銳減,平均糧食自給率僅九成的亞洲國家將人人自危;那時候,糧食自給率僅百分之卅二的台灣要靠什麼養活自己?農學院早也紛紛改名,率先離農,使得農業部門欠缺新血;而連年的休耕已經讓台灣的農耕機持續失修而壞掉一大半,連周邊的代耕代收產業也已經崩壞,即使想要復耕也將困難重重。

農委會前主委陳武雄曾經安慰國人:台灣只會有糧價問題,而不會有糧食問題。經濟學的思維早已惑亂台灣人的基本常識,連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的基本意義都沒能力分辨。經濟作物不是生活必需品,窮人可以吃得遠比富人少,甚至不吃,因而它的價格可以讓市場決定;但糧食作物是窮人和富人都必須吃的,因此價格必需低到窮人也吃得起,否則將會引發大規模的暴動或革命。糧價問題就是糧食問題,而且是嚴肅的政治問題!茉莉革命的真正起因不是為了推翻極權統治,而是因為工資不漲而物價連年上漲。台灣也正處於類似的情境下,跟茉莉革命的地區只不過是程度的差異而已。

如果台灣因為油電糧三漲而工資不漲,以致窮人難以維生,將會導致社會動亂,而動亂的社會將不利於經濟的發展。但是鮮少有人警覺到:富人要想安居樂業,首先得要讓窮人活得下去!

另一個被嚴重忽略的事實是:全球化的前提是運費遠低於貨品的零售價格;一旦能源價格高漲,越洋貿易將會被區域貿易所取代,毛利低的代工產業將會大幅萎縮。事實上,一九九五年WTO成立後全球就已經是單一市場、單一關稅,但是一九九九年之前原油每桶價格不到廿美元。因此,全球化的現實基礎是原油每桶低於廿美元。但是油價已經站穩八十五美元,預期還會再往上攀漲。在這種背景下,還想靠政府補貼去扶植低毛利的代工產業,只能說是飲鴆止渴了!

(作者為劍橋大學工程博士,清大榮譽退休教授)

※ 相關報導:

* 原油、銅、棉花…供應過剩 行情續看跌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567767.shtml

從原油、銅到棉花等原物料均出現供應過剩情形,商品價格正因此逐步拉低,未來數月的行情繼續看跌。



◆ 翻不了身的窮人

【李鐏龍】2012-12-16 工商時報

■天然資源為莫三比克吸引大量外來投資,帶動整體經濟高速成長,但無助於改善廣大鄉農的貧窮。

■Mozambique is poised for a long economic boom, but the rural poor are left behind.

非洲東南部莫三比克(Mozambique)共和國的卡特省(Cateme),許多貧窮鄉農得知他們的土地要開挖出全球最大的煤礦場時,眼前立即浮現一幅誘人景象。

他們以為,從此將脫離務農的赤貧人生,轉行為礦工,領取固定薪資,住進礦業公司興建的堅固新居,享有較佳的基建設施,子女接受較好的教育,還有其他的種種。

全球最大的煤礦場

然而,事與願違。他們最後被驅離故土,搬到離礦場25哩遠的地方,住在破落漏水的簡陋房子中,耕種的是遠較為貧瘠的農地。

他們必須更辛勤地耕作,期能產出足夠的食物,來養活為數眾多的子女。他們無奈地說:「開發是來了,但受惠的僅限於特定區域及特定人士。」

歷經殘暴的殖民統治、一場長達16年的內戰及試行馬克斯主義政策失敗,莫三比克的經濟幾乎被摧殘殆盡。

但拜天然資源財富之賜,莫三比克已成為全球最快速成長的經濟體之一,也是所謂的「非洲經濟雄獅」之一,年成長率超過6%,且即使是全球經濟普遍衰退時亦然。

莫三比克經濟還有長遠榮景可期,來自於雄厚的煤及天然氣蘊藏。莫三比克仍擁有全球最豐富的未開採煤礦蘊藏之一。

巴西的淡水河谷(Vale)礦業公司計劃投資60億美元,在莫三比克的卡特省開採煤礦,澳洲的力拓(Rio Tinto)礦業公司,也很快就將在北部的太特省(Tete)開始產煤。

莫三比克的天然氣蘊藏,可能將招徠更多外來投資。世界銀行估計將多達700億美元。

種種開礦投資,意味來自天然資源的收益,對政府年度預算的貢獻度,將會輕易就超越外援的挹注。然而,分析師指出,開採天然資源帶動莫三比克經濟快速成長,卻無助於改善該國廣大鄉農的貧窮。

經濟成長無助改善貧窮

莫三比克的全國國民中位數所得(Median Income)實質上反而下降,其貧窮線下人口在內戰結束後的前10年內的確實質下降,但之後的減少就明顯遲緩。

同樣的矛盾現象,也見諸於非洲其他蘊藏豐富天然資源的國家。據世界銀行表示,非洲那些靠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而快速成長的經濟體,其改善貧窮的速度反而比沒有資源的國家還慢,在某些國家,如產油的加彭(Gabon)及安哥拉(Angola),極度貧窮的人口比率反而隨經濟成長而上升。

這引發質疑:蘊藏豐富天然資源的貧窮國家,是否僅靠開發礦產就能有效提升人民的生活水準?

據聯合國的專家指出,新型態的礦業投資相對較為資本密集化,動輒以數十億美元計,卻未必能真正創造大量就業需求,再加上普遍享有稅負減免,因此對國家財政也未必有很強的正相關性。

獲諾貝爾獎的美國經濟學家史帝格利茲(Joseph Stiglitz),最近造訪莫三比克,他感慨地說:「這些國家是變富了,但窮人仍在。雖有資金流入,但未能真正創造就業,經濟也未能實質成長。」



◆ 台灣商品出口額 落後主要對手

中央社 2012.12.15

(中央社記者曹宇帆布魯塞爾14日專電)根據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CTAD)公布的統計數據,2011年台灣商品出口額3082億5700萬美元,雖比2010年增加336億1600萬美元,仍居亞洲四小龍之末。

聯合國貿發會議今天公布「2012年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統計手冊」(UNCTAD Handbook of Statistics 2012),涵蓋國際貿易、投資等方面的統計數據。

其中在商品出口方面,2011年中國大陸商品出口額1兆8991億8000萬美元,比美國的1兆4804億1000萬美元多4187億7000萬美元,居全球之冠,德國以1兆4703億700萬美元居第3。

而台灣的主要競爭對手像是日本,2011年商品出口額8225億6400萬美元,南韓5566億200萬美元,香港4287億3200萬美元,新加坡4095億300萬美元。

聯合國貿發會議的報告說,過去10年,因亞洲工業化經濟體帶動,出口自開發中國家的產品佔全球比例持續增加。

尤其近年來全球出口以電腦、電子通訊產品和精工零件為主流,其中超過65%與70%來自亞洲,而辦公用具與設備,出口自亞洲國家的產品也佔全球60.1%,包括中國大陸、新加坡、台灣與南韓是主要獲利者。

UNCTAD的數據更顯示,去年開發中國家經濟體出口成長最迅速的產業是造船業,全球64.7%的出廠新船隻來自亞洲新興國家,比1995年至1996年增加37.4個百分點,以南韓、中國大陸、印度為主要獲利者。

※ 相關報導:

* 馬:台灣定能關關難過關關過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7568329.shtml

....馬總統表示,今年景氣確實不佳,但從9月以來,正一步一步地改善中,今年經濟成長率「保一」沒問題,明年差不多會有3%的成長率。只是這次與四年前的金融海嘯不同,當時走向是V字形,很快就觸底反彈,而現在是U字形,需要更多時間,但他相信台灣人有能力,絕對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fsj 提到...

QE錢潮是福是禍?

【經濟日報╱社論】2012.12.16

日前美國聯準會(Fed)宣布擴大量化寬鬆規模,從明年初起,每月收購450億美元較長天期的公債,取代今年底到期的扭轉操作,與9月宣布每月收購400億美元抵押貸款證券(MBS)的第3輪量化寬鬆(QE3)並行。同時宣示失業率6.5%以上、通膨2.5%以下時,維持超低利率貨幣政策。

市場普遍稱此次擴大量化寬鬆措施為QE4,雖然是取代扭轉操作,目的都是為了壓低長期利率,但與扭轉操作不同的是,扭轉操作是賣短債買長債,因此,基本上是有其限額,當短債賣完,當然就無法再買進長債,同時,由於一賣一買,基本上也不會造成貨幣供給的「無中生有」,但QE4卻是沒有上限地購買長債,買多少,就等同多印多少鈔票。

就如上述所言,美國購買長期公債,可不是像是南歐國家一般,發不出債,或是債券有問題,而是希望壓低長期利率,在先前,聯準會已宣布在2015年前基本利率(銀行向聯準會的融通利率)維持在0~0.25%之間,但這還不足以讓市場利率降低,唯有再透過公開市場操作才能奏效。聯準會又為何如此堅持長期利率必須降低呢?那是因為,唯有維持壓低長期利率,民眾才有能力或願意購買房地產及從事實質投資,因為,這些投資短期看不到回報,聯準會主席柏南克也始終認為,穩定不了房地產,美國經濟成長與就業就會受到惡性循環限制。

因此,當扭轉政策即將到期,財政懸崖解決與否也仍渾沌不明,加上近來油價及通貨膨脹率都還處於令人可以寬心的狀況,尤其是,美國開採頁岩油技術獲得突破,甚至因此可能造成油價在未來漲少跌多,那麼,聯準會當然可以放手一搏。

不過,似乎大家更關注的是,QE4「無中生有」的貨幣供給,對於股市是否可以帶來支撐或推升效果。就美股而言,聯準會宣布當日,美股道瓊指數開高走低收小跌,頗有利多出盡的感覺。不過,把時間拉長來看,道瓊指數與量化寬鬆趨勢大致相符,是否相關,仍有待更專業的研究來證實,不過非常明確的現象是,隨著量化寬鬆貨幣的推出,以及股市的上漲,但成交量卻不斷萎縮,目前美股成交量,不僅只有2009年初的三分之一左右,也差不多只有金融海嘯前的二分之一而已,呈現錢越多,價漲,但量縮的量價背離現象,實際上這原因也不難明白,因為在經濟基本面沒有明顯改善的情形下,股市的上漲當然伴隨的是風險的增加。

不管股市如何,或房市是否真能因此回春,美國政府也清楚,如何把這些游資導入生產性投資,才可能創造就業及實質成長,也因此有「再工業化」、「先進製造業發展」及出口倍增計畫,而鴻海配合蘋果電腦將MAC移回美國生產,便是其中之一的嘗試。這些製造業再生計畫,是否真能引起QE錢潮的興趣,才是判斷QE政策對經濟而言是福是禍的關鍵。如果錢潮去處是往製造業、新興產業方向,那麼恭喜美國,但倘若,錢都流向房地產及在股市打轉,那麼越多的QE,也只是短多長空的泡沫災難。

對台灣的影響呢?在股市上,對於股價的推升,似乎有所助益,但實際上在QE4宣布前,外資就已布局大量多單,又再齊喊多,這真是個好現象嗎?倘若台股的上漲僅僅是因為外資熱錢所致,大家可能得更注意的是,這些熱錢什麼時候會獲利了結。同樣道理,倘若美國QE錢潮,外溢到亞洲只是在股市進進出出,而我們資金也只跟著在股市裡打轉,就長期而言,實在是禍非福,而目前政府似乎對於股市的關注,比起實質投資的招商引資更為積極,這樣對嗎?

※ 相關報導:

* 英女王問金融危機 官員好尷尬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112012121500172.html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十三日視察央行「英格蘭銀行」的金庫,脫口詢問央行官員究竟哪裡出了差錯,才會導致金融危機,並問銀行業的監管機關是否監督不周。女王罕見公開問起政策議題,令在場官員相當尷尬。

* 印尼研議重訂貨幣面值 1,000盾變1盾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567732.shtml

央行經濟研究和貨幣政策部門主管瓦吉尤14日說,央行計劃2014年開始重訂印尼盾面值,目前的1,000盾將改為1盾,以簡化日常付款交易,法案仍待國會通過。2016年底前將允許新舊幣並行,之後逐步淘汰舊幣。印尼盾為亞洲幣值次低的貨幣,僅次於越南。



◆ 羅比尼預測:美將墜財政懸崖 兩黨被迫妥協

【經濟日報╱編譯楊宛盼/綜合外電】2012.12.16

「末日博士」羅比尼預測美國將墜落財政懸崖,但市場反應將迫使民主黨和共和黨達成協議。針對美國將在明年元旦面臨自動增稅和減支的財政懸崖,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比尼14日在彭博電視訪問中說:「我認為有很大的機會我們將墜落財政懸崖。」

但他說,這不全都是壞事,如果真的墜崖,市場反應將迫使雙方妥協。羅比尼仍不改悲觀看法,他認為即使華府達成協議,財政懸崖相關的增稅和減支,將使美國內生產毛額(GDP)減少約1.4%。羅比尼指出美國的情況仍遠優於其他國家,長期來說,美國基本面遠比其他已開發國家強健。



◆ 陸投資過度 企業恐走入死胡同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2.12.17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的過度投資與實質利率的突升,不僅威脅就業市場,拖累產業公司獲利總額的萎縮,對邁向消費帶動成長的結構轉型更構成一大威脅。

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作家邱雷瓦指出,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北京推出一輪壯觀的經濟刺激方案,但將目標瞄準投資和出口是一大錯誤。2004 年時,投資佔中國經濟產出的比重就已達到過高的41%水準,2011年更進而升到46%。日本在經濟繁榮時代,投資占產出的最高比重只有36% ,韓國只有39%。

經濟刺激方案雖協助很多資本密集企業啟動各項計畫,但因為投入的資本龐大,許多邊際事業的投資也遭到浪費,導致企業變得效率低落,進而出現虧損。

華爾街日報分析說,中國經濟的根本缺陷在於不為消費者服務,高投資比重的反面就是低消費比重。2011年中國消費占產出的比重,已從10 年前的45%降到35%,這和經濟理論是背道而馳的。因為投資是為了提高生產,而生產是為了消費。所以,沒有國家能夠無休止地增加投資比重。

邱雷瓦說,中國這項經濟策略最終是行不通的,因為投資在一段時間後會變得無利可圖,企業提高增加投資生產出來的多餘產品將賣不出去,導致利潤大幅下降。事實上,中國工業企業今年的獲利總額,可能就會出現十年來首見的萎縮。

此外,2008年的大規模貨幣刺激點燃了通貨膨脹,並延燒到勞動力市場。2009年以來,中國工資上漲43%,2007年以來按美元計算的單位勞力成本增加22%,這不僅抹掉中國在世界市場的成本優勢,人民幣兌美元也不再處於低估狀態。

過度投資和工資快速上漲擠壓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從2010年底起,北京為阻止經濟過熱而收緊貨幣政策,則促成實質利率的快速上升。何況,全球經濟復甦舉步維艱,更讓中國經濟失去了實現成長所倚靠的市場。

在這樣的環境下,民營企業已重新評估投資需求,可能進一步削減資本開支。今年夏末,北京稍稍放鬆貨幣政策,但只有大型國有企業獲得幫助,最近產業呈現擴張跡象,或許就源自於此。

有些看好中國經濟前景的人士雖承認中國投資存在浪費的現象,但他們仍然認為消費者會接棒發揮作用,確保中國經濟保持適當的成長動能。

然而,如果企業削減投資,消費者收入便會隨著失業率上升、加薪速度放緩而受影響。消費減緩則會導致需求萎縮、增加企業債務負擔、大幅拖累經濟增速,甚至加深金融體系的負擔。

邱雷瓦因此預測,中國未來幾年的消費比重可能會上升,但經濟成長率會隨著投資比重下滑,最多並降至5%的水準。此外,消費比重上升也不足以驅動經濟回到過去輝煌時期的強勁成長水準。

fsj 提到...

投資食物能源 搶發「末日財」

【經濟日報╱編譯劉利貞/綜合外電】2012.12.17

知名避險基金經理人畢格斯(Barton Biggs)曾警告世人,要為「文明基礎建設崩潰」的那一天做準備,保命財「一定要能自給自足、還能長出一些食物..應該要儲存足夠的種子、肥料、罐頭、藥品和衣物等。」且讓我們參考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教授戴蒙(Jared Diamond)在《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一書中提出的毀壞人類社會的諸多要素,看看投資什麼才能搶賺末日財。

食物:聯合國稱全球食物危機是1場「安靜的海嘯」。全球有20億人仍仰賴魚類或其他野生食物來獲取蛋白質。可以考慮的投資標的包括Syngenta和孟山都(Monsanto)。

農地:農地的土壤侵蝕率是土壤形成的10到40倍、森林土壤消蝕是再生的500到1萬倍。若就這點來看,避險基金Ceres夥伴、Chess資本夥伴都是很好的投資標的。

森林:自然棲地和雨林正加速消失。全球半數原始森林已成為都市開發用地,剩餘中的25%未來50年也將變成城市。國際紙業(International Paper)和金百利克拉克(Kimberly Clark)等相關類股或有投資價值。

能源:全球成長模式已出現重大轉折,石油的巔峰已過去,隨著經濟成長降溫,消費將減少、企業獲利成長將停滯,找出其他答案前,生質燃料、太陽能和核能等替代能源將是暫時的解答,代表企業有Southern、西屋太陽能等。

人口增長泡沫:人口數是實現長期環境平衡的關鍵因素。2050年全球預估將有92億人,卻缺乏足夠的資源。



◆ 日新政局效應 亞洲貨幣戰明年恐加劇

【經濟日報╱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2012.12.17

日本國會大選由安倍晉三領導的自民黨獲得壓倒勝利,主張積極寬鬆貨幣政策的他在出任首相後,可能要求日本銀行(央行)無限印鈔票,以振興經濟並讓日圓貶值,進而引發亞洲等其他國家競相壓抑匯率,明年貨幣戰爭恐加劇。

美國聯準會(Fed)明年將啟動每月購買850億美元長期公債的第4輪量化寬鬆(QE4),引發的市場資金流動正方興未艾,促使英國和澳洲等國央行上周警告,央行藉QE擴張資產負債表、壓低本國匯率帶來的擴散效應令人不安。

國際金融評論(IFR)資深策略師沙赫說,明年貨幣戰爭焦點,將是安倍再度掌權後,是否要求日本銀行(央行)藉由更積極印鈔票,設定更高的通膨目標。若日銀同意安倍的看法,無限印鈔票救經濟,可能加劇貨幣戰爭,進而導致南韓央行直接干預韓元匯率,其他亞洲國家也可能跟進。

英國央行總裁金恩(Mervyn King)上周警告說,很多國家都正試圖壓低本國貨幣匯價,而全球缺乏成長引擎的原因是經常帳順差國刺激成長的行動不足、經常帳逆差國推動刺激措施的選項有限,以及出口受惠國難以壓制本國貨幣漲勢。

澳洲央行總裁史蒂文斯(Glenn Stevens)也憂心忡忡說,央行大舉推行QE並擴張資產負債表,已迫使資本向外尋求較高的收益,導致新興經濟體和多個先進經濟體的決策者對這項擴散效應感到不安,這正是當前匯市緊張的主要來源。

瑞士央行則維持設定瑞士法郎匯率上限的政策不變,這項已推動1年的政策明年可能繼續實施。沙赫指出,明年匯市的關鍵議題,將是對各國「積極管控本國匯率」的疑慮,貨幣具避險地位的國家可能須更積極降息。



◆ 經濟學家:安倍經濟學 走不出死胡同

【經濟日報╱編譯劉利貞/綜合外電】2012.12.17

在野3年後,保守的自民黨在本次國會選舉後重掌政權,讓黨魁安倍晉三有機會推行富鷹派色彩的國家安全政策與激進的經濟藥方。但許多經濟學家質疑,所謂的「安倍經濟學」(Abenomics)可能無法帶領日本走出困境。

自民黨可望在眾議院取得過半席次,若聯合其他小黨派,甚至能爭取到三分之二的席位,打破癱瘓過去數任政府的政策僵局。日本將因此迎來1個支持核能發電、對中國領土紛爭採強硬立場,並甘冒風險推動超寬鬆貨幣政策、大幅提高財政支出以抵禦通貨緊縮及抑制強勢日圓的新政府。

日本正處在2000年來的第4度衰退中,這讓選民高度關注經濟議題。安倍晉三已一再呼籲,應採取「無限的」貨幣寬鬆政策,並擴大公共支出來振興經濟。然而這類自民黨數10年來疾呼的政策綱領,被許多人批評是圖利支持者的手段。

許多經濟學家指出,這些由「安倍經濟學」開出的藥方,或許能創造暫時性的成長,不過,這不太可能治癒經濟面的沉痾或帶來持續性的成長,而且一旦投資人認為日本失去對財政的掌控力,將面臨市場強烈反彈的風險。

※ 相關報導:

* 安倍晉三友台 4大產業擁抱轉單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570788.shtml

日本自民黨黨魁安倍晉三可望出任日本首相,國內產業界喜勝於憂,尤其是安倍晉三的形象較為友台,上任後應會加強與台灣產業合作,並促成更多對台轉單的趨勢,包括半導體、機械、電視代工及汽車零組件等將成為4大受惠產業。



◆ 大陸經濟 六大任務定調

【經濟日報╱記者劉永祥/綜合報導】2012.12.17

大陸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昨(16)日閉幕,強調「以提高經濟增長品質和效益為中心」,推動經濟在「尊重經濟規律、有品質、有效益、可持續的速度」中增長;大陸也首次提出要明確提出改革總體方案的路線圖與時間表。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第一次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這是中共十八大權力核心交替後首次舉行的經濟工作會議,為明年的經濟工作方向定調。

不同於去年強調「穩中求進」、前年「穩經濟、調結構、控通膨」,這次會議首重經濟增長的「品質與效益」;在明年六大任務中,則以「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中,有關 「全面深化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明確提出改革總體方案、路線圖、時間表」最突出。

會議強調,明年必須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使經濟發展建立在擴大內需的基礎上。

新華社報導,會議認為,明年國際經濟形勢依然充滿變數,世界經濟仍將維持低速成長,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明顯抬頭,潛在通膨和資產泡沫壓力加大。

明年大陸經濟工作將繼續推動擴大內需,培育帶動力強的消費增長點;也將增加並引導民間投資,擴大公共投資,並堅持房市調控政策。

※ 相關報導:

* 遊戲廠商樂陞高雄設美術中心 今簽約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7571654.shtml

遊戲廠商也響應台商回流政策,今遊戲研發商樂陞科技(3662)在高雄紅毛港文化園區,正式與高雄市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確定將台灣美術製作中心設立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樂陞將成為第一家文創產業台商回流的台廠先趨。樂陞科技董事長許金龍今指出,未來3年將在高雄擴大投資,預計參與約100款的國際AAA級遊戲美術製作專案。

* 穩定低通膨 彭老15年最大貢獻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17/today-e2.htm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擔任央行總裁十五年,最大貢獻就是維持低且穩定(low and stable)通膨率,一九九八至二○一一年台灣平均通膨率僅一%,每年波動幅度(標準差)亦僅一.一九%。

* 留住歷史 股票博物館24日開幕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7570316.shtml

台灣資本市場去年完成有價證券全面無紙化,為了讓發行50年的實體股票「留住歷史」,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打造國內首座「股票博物館」,預計下周一(24日)開幕,將展出中華電信、台泥、農林等難得一見的大面額股票和老股票。

亞洲設有股票博物館的有大陸上海及南韓,台灣是亞洲第3個擁有股票博物館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