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見我思-我們要的不只是台灣之光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3021300062.html
【邱祖胤】2013-02-13 中國時報
最近許多古典樂迷在談杜達美(Gustavo Dudamel),他是奇蹟,也是偶像,卅歲不到就當上洛杉磯愛樂音樂總監,得到葛萊美獎,去年又拿下美國音樂協會年度最佳音樂家,舞台上君臨天下,充滿魅力。
杜達美生於委內瑞拉,沒有顯赫師承,也非名校栽培,正當所有人好奇他的來歷,他卻把一切歸功於委內瑞拉經濟學家艾柏魯(Jose Antonio Abreu)所創辦的系統教育計畫(El Sistema)。
外界對委內瑞拉的印象,除了強人查維茲、大聯盟選手之外,就是毒品,卅年前的情況更糟,當時擁有作曲家、鋼琴家及經濟學博士身分的艾柏魯,看不到國家的希望,卻又不甘心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沉淪於毒品及犯罪,於是開始動腦筋。
一九七五年,他說服國家成立「油元」,用石油的部分獲利贊助系統教育計畫,並在全國各地成立青少年管弦樂團,聘請一萬多名音樂老師投入教學,把中下階層的邊緣少年一個一個拉回來,卅多年來成功拯救卅萬貧童遠離罪惡的淵藪,包括杜達美在內。
艾柏魯看得很清楚,孩子是國家的希望,不救,就大家都沒希望。他發現拉丁民族熱情好動,對音樂特別有感覺,於是藉由樂團的力量,把孩子們串起來,讓他們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喚醒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成為穩定社會的力量。
「音樂可以改變人心」,是一句漂亮的口號,卻沒人像艾柏魯這樣深信不疑,而且執行得徹底,他的行動,讓全球的音樂家感動,許多人認為,古典音樂的未來不在音樂廳、舞台及MP3,而在基層教育,不少國家也開始跟進,企圖利用系統教育計畫解決日益惡化的青少年問題。
我們從來不缺漂亮的口號,問題是怎麼做?如何找資源?以及整個社會願不願意信賴、願不願意等?尤其是教育及文化政策,很難看到立即的成效,既是百年大計,做個兩年喊停,跟做五年、十年喊停是一樣的,半途而廢,等於沒做。
問題就出在,這年頭沒人敢對自己的理念打包票,政客又工於算計,一個計畫要卅年才看得到成果,台灣人恐怕沒那種耐性,於是計畫一改再改,改到民眾無所適從。如果這也是民主社會的必要之惡,這樣的代價也未免太高。
我們從來就不缺台灣之光,也一直都在製造台灣之光,但我們要的不是一個杜達美,而是杜達美背後的美好計畫。
※ 相關報導:
* 金援子女念大學 給愈多成績愈差
* 青年起薪沒30K 近7成無奈接受
* 人類無用的時代來臨
* 幸福是…
21 則留言:
教育部U-Start 幫年輕人創業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2013.02.16
教育部鼓勵大專畢業生投入創新創業的「U-Start」計畫,由大專畢業生提出創業計畫,獲選後先給35萬元創業基本開辦費,並提供六個月輔導,公司登記後還可參加創業競賽,爭取25萬到100萬元創業補助。和青創貸款需要還款繳息不一樣,U-Start創業基金是教育部送給年輕人創業的第一桶金。
「U-Start計畫可說是獨步全球!」教育部高教司專門委員倪周華表示,從創新構想到投入營運,年輕人只要有創意、敢闖,政府幫忙出資圓夢。計畫執行至今共補助81 所大專校院成立475個大專生創業團隊,至今成立公司且營運中有138家,對大專生創業發揮臨門一腳的功能。
倪周華說,大學除了重視產學合作,也不能忽略創新創業,鼓勵學生以企業家精神去闖看看。98年推出U-Start計畫時,共獎助300個團隊,有超過500個團隊申請,結果不少團隊的創業計畫「空有理想但不太可行」,結果約一成不到半年就「陣亡」。一直到去年,計畫愈來愈成熟,還在FB成立社群討論,有六成團隊能熬過六個月草創期。
倪周華強調,創業要成功,不能一直靠政府補助款,還要能享受創業的辛苦,不然錢燒完了就無力為繼。台灣年輕人的冒險精神不比外國年輕人差,但創業環境不如外國友善,資金取得相對困難,「U-start」計畫去年就獲得行政院行政創新特優獎。
他建議想創業的年輕人,「不要怕,但也不要太不怕。」教育部選擇成大、交大、中原三所大學為創新創業示範學校,並支持50所大學開設創新創業課程,引進業師輔導學生團隊創業。
◆ 雙師制加持 教科書也變活知識
中央社 2013-02-15
體檢技職專題7(中央社記者許秩維、陳至中台北15日電)務實致用是技職教育的最大特色,因此必須兼顧理論與實務。而一般教師是學術知識的來源,業師則是學生通往業界的橋梁,在雙師制加乘下,才能真正活化課本知識。
有感於實務經驗的重要,台北科技大學因此率先推出「雙師制」。台北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表示,技職教育必須理論和實務並重,還要貼近業界,而「雙師制」引進業界師資到校協同教學,「能讓教科書變成活知識。」
台北科技大學的雙師制概念也受到教育部認同,因此在技職再造方案中,也將遴聘業師和一般教師協同教學的「雙師」制度列為重點,總計99至100學年度共有1萬3008名業師投入校園,分享自己的實務專長。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時尚設計系主任周瑞蓉開設的「鞋靴設計」課程,今年邀請凱文皮飾公司負責人葉志賢協同教學。周瑞蓉說,以前上設計課多半是用電腦、網路資料,業師卻可以把實務上使用的皮料、樣本等,直接帶進校園,讓學生瞭解業界的實況。
除了業界實務經驗外,職場文化也是業師提供的寶貴資產。周瑞蓉說,業師能指導學生應具備的能力、態度、倫理,這是一般教師較不瞭解的。而業師帶領學生熟悉製鞋產業、鞋款分析、鞋面設計,更對學生設計稿逐一指導,並將開發的鞋款打樣,送到鞋展會場給廠商選購,不少學生作品因此被看中,有機會銷售到全國各大通路。
畢業於科技大學餐飲科系的小傑也認為,引進業師可帶入業界觀念,對學生很有幫助,業師除了分享業界經驗,也可教導職場態度、倫理、文化,如果還能讓學生動手做,老師從旁指導,學生更能真正獲益。
業師雖對實務很有幫助,但教學不能光靠業師,理論也不能荒廢。因此姚立德也建議,除了延攬業界師資外,也可鼓勵一般教師到業界研習或進修,以加強實務經驗,研究也可鎖定應用性,以促進產學合作。
龍華科技大學校長葛自祥也指出,近幾年技職學校也警覺教師實務經驗不足的問題,因此積極在學校營造產學環境,如延攬業師、或曾有數年業界經驗的教師,另外透過制度面引導老師往實務發展,高學位教師基礎穩固,只要和產業多接觸,相信很快能抓到要點。
理論和實務雙管齊下,才能活化教學,增加學生競爭力。因此教育部技職司長李彥儀也表示,未來將要求技職體系學校新聘師資以具備實務經驗為優先,現有教師則需到業界研習或「蹲點」,補足相關經驗,目標是業界師資、高教體系師資、技職體系師資能達到1比1比1。
同時,教育部也設置「業界專家人才檢索系統」,以推廣雙師制度,方便大專搜尋合適的人才,希望在業師指導下,啟發學子的創造力和實務能力。
◆ 技職升學 應重視實作技能
中央社 2013-02-15
技職教育重視實作技能,但升學制度卻仍以紙筆測驗為主,難以凸顯技職特色;考試方式僵化、缺乏鑑別度,也長期為學界詬病。
民國97年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統測)的英文、數學科,被媒體報導大篇幅抄襲課本、參考書,甚至一字不改;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98年統測,全國教師會發現高達28題有爭議,批評命題過於粗糙,侵害考生權益。
每年統測考生超過15萬人,在台灣各大升學考試中僅次於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基測),高於升大學的學科能力測驗(學測)和指定科目考試(指考),但受到關注的程度遠遠不及。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專業發展中心執行長張文昌表示,統測命題為人詬病已久,考題僵化,不如基測、學測活潑靈活,部分科目鑑別度過低,甚至出現3成以上考生都可拿到80分以上的現象。
張文昌認為,統測問題主要是「先天不足」加上「後天失調」,由於職校類科過多,每年統測科目多達60、70科;相較之下,學測僅有5科,指考也只有10科,無論是題庫的建立、命題的嚴謹度,都難以相提並論。
張文昌認為,技職的升學制度應和一般體系有區別,避免著重紙筆測驗。教育部曾研究用「測驗題」方式考出實作能力,最後放棄計畫,「畢竟實作就是要動手作,不是寫寫考卷就能看得出來」。
張文昌建議高等技職(科技大學、技術學院)增加甄試比率,並多用面試、自傳書審等方式,取代紙筆測驗;另外既然強調就業,也可規定一定要有證照才能畢業,或是有證照才能參加甄選,確保學生的就業力。
教育部技職司長李彥儀表示,近年已積極推動多元入學管道,包括逐步提高五專免試入學比率,103年預計可達75%;另外將擴大辦理「技職繁星計畫」,並改進四技二專選才機制,增加非紙本測驗的實作選才,鼓勵以競賽成績、證照、實務專題等方式升學。
李彥儀說,技職升學未來會更強調「務實致用」,不再過度倚賴學科能力,包括甄選、技優入學管道,都會更著重實作能力。
開學第一課 家長學著放手
【聯合報╱李枝桃/國中校長(南投市)】2013.02.17
一個親戚來拜年,飯後喝了幾杯茶便催著老公回家。我要她多坐一會兒,她搖搖頭:「孩子要開學了,得幫他整理整理」,我要她放輕鬆點;她搖搖頭說:孩子就是孩子呀!
這句話已聽了多年。孩子讀小學時,她陪著做功課、削水果、遞茶水、洗衣煮飯…,所有孩子該學的生活技能,她一併包了,我曾經勸過她讓孩子做些事吧,她如此回答我:「還是個孩子呀!」
孩子讀國、高中了,她仍是如此。她的女兒連削個蘋果都不會,面對我的勸告,她也仍是回答我:「孩子就是孩子呀!」
「阿姨把她的孩子照顧得真——好」,女兒曾故意拉長聲調調侃她,還酸不溜丟的說,從未得過我如此的寵愛。我告訴女兒,我的寵愛就是教她所有的生活技能,「瞧,你會洗衣服、整理家務、還會煮一手可上檯面的菜呀!你願意啥事都不會嗎?」
親戚看到女兒在廚房裡清洗碗盤,誇了聲好乖,知道女兒剛甄選上研究所準備入學,問我可有陪她到台北找房子、北上幫她搬東西?我搖搖頭,提到女兒在入學前即進行規劃,何時該辦好哪些事、該準備哪些東西,都羅列出行程表或清單,按表單準備。她問我怎麼教的呀?我告訴她,第一步就是要先忍住,放手讓孩子做。她笑了說:好難的一步呀!
是呀,對許多母親而言,這一步真的很難。
每次開學第一天,總是會看到不少慌張的母親跑來學校,幫孩子送早餐最多,送文具也不少。最離譜的,是一位母親匆匆的來,要告訴兒子幫忙整理書包,動了位置,怕孩子找不到文具,她的兒子沒感謝母親就罷了,竟還對母親發脾氣。
我想到有一年開學日,一樣的是有急匆匆的家長;但那一年還有一名因遲到急得快哭出來的女孩,她每天一早要起來先照顧生病的父親吃早餐,還要幫弱智的妹妹梳洗送她上學,然後才能趕來學校,學校讓她慢慢來,但她從未遲到過,那一天她抱歉的說,沒算好第一天開學妹妹會發脾氣,才會遲到。
想想同樣是國中的孩子,看到因為家長沒幫她帶到東西,便驕縱發脾氣的孩子;再想到那個小女孩,心裡總要難過上半天。
孩子都是要人疼、要人愛的,但絕非溺愛到驕縱無禮。開學前,我多想提醒所有的母親,開學後的第一課,就教教孩子自主管理的能力吧!教他做、放手讓他做、修正再鼓勵,才是真正的幫孩子。
做母親的,也要努力的學好放手這一課呀。
◆ 學用落差 大學生也要負責
【蘇宜成】2013-02-18 中國時報
隱忍了許久不說,因為這年頭沒有一個大學老師願意得罪學生,但是為了避免年輕的一代繼續失落下去,終究還是有人必須對大學生說實話。因為看似越演越烈的「畢業即失業」以及「學用落差」現象,其實大學生自己必須負相當的責任。
筆者所屬的教學單位經常與產業界領導人交流,做為調整教學方向與內容的參考。我們從業界得到一致的看法是,大學生要符合產業界需求的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要具備「多功能」,二是要加強英文。兩點要求看似簡單,但是在實際落實於教學上卻窒礙難行,而且阻力完全是來自於學生本身;要達到具備多功能,教學與學習難免就要跨領域,但是多數學生覺得跨領域太難,不想修這種課程;需要加強英文,而且老師也體諒學生的英文程度,認為一時之間可能無法接受全英語教學,所以僅僅在上課的投影片採取英文,再用中文解說,但是即使連這樣都會被學生抗議太難。現在的大學生普遍存有這樣的學習態度,要如何拉近學用落差、大學生如何才能不「畢業即失業」?
尤有甚者,由於大學教師的升等會將學生的評鑑結果納入計分,因此有升等壓力的年輕教師不敢得罪學生,總是順應學生要求降低教學難度,免得遭致學生藉評鑑的機會報復、或是上告到教學單位主管,引起上級關切,影響往後升等。不過,就算是沒有升等壓力的資深教授,在現在的生態下,也一樣不能開罪學生,因為如果教學的要求嚴格,學生就不選這門課程,選課人數不足而開不成課,將導致授課學分不足,校方一樣會關切、會給壓力。所以,本校某位資深教授告訴筆者,她任教的單位,就出現了專業課程都選課人數不足,老師們搶著去教低年級的通識教育課程,以免授課學分不足的怪現象。
偏偏受到這個怪現象影響最大的,都是進階的專業課程,因為進階專業課程多是列為選修,容易受制於學生的態度,只有基礎科目才會列為必修。於是乎,專業課程的難度幾近淪落為營養學分,現在的大學生畢業時只有基礎必修科目的程度,花錢請人的業界單位都不是傻瓜,怎麼可能看得上眼?
但是,當國際間的產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業界取才的標準只會越來越高,大學的教學難度卻在這樣的生態下越來越低,產學落差當然會越來越大,大學生畢業當然沒人要。君不見媒體總是在報導各行各業有多少職缺,但是產業卻苦於找不到可用的人才,正是這種惡性循環所造成。
另一方面,這個問題也不能責怪大學或大學教師,因為大學和大學教師也要在少子化越來越嚴重的態勢下求生存─降低教學難度、討好學生,不然學校開不成,老師的課開不成,甚麼都沒了。大學教學難度每下愈況,說穿了就是被生存所逼。
可惜的是,一些很有毅力不怕難的好學生也在這種環境下被拖累,這些好學生原本可以得到很好的啟發與刺激,但是受到那些好逸惡勞、意見最多、聲音最大、動輒上告的學生影響,只能屈就在遠低於他們學習潛力之下的教學難度,一起沉淪,殊為可惜。
所以,當產業界責怪大學眼高手低造成產學落差無人堪用、以及大學責怪教育部或國科會當年提倡SCI和SSCI導致學界投機取巧歪風、大家怪來怪去之際,大學生除了自怨自艾,認為自己是這些失職的大人手下的受害者以外,可能也要捫心自問,自己為了預防「畢業即失業」做了什麼樣的努力,還是說自己也是個加害者?(作者為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程助理教授)
◆ 來抱抱 有助增強記憶力
【聯合報╱編譯組/綜合報導】2013.02.17
擁抱不僅可以增進與愛侶和好友的關係,還有其他好處,維也納大學(University of Vienna)一項研究指出,擁抱有助降低血壓,而且可以活化腦部,增強記憶力。
研究人員發現,當人們熱烈擁抱愛侶或好友時,會釋放「催產素(oxytocin)」到血液裡,有助降低血壓,排解壓力,並可能增強記憶力。研究還發現,擁抱讓人的個性更體貼,經常擁抱愛侶的人,會變得更有同理心。
但擁抱的對象宜慎選,如果和不是很熟的人禮貌性的擁抱,可能會有反效果,不僅不會釋放催產素,還可能導致焦慮。
參與這項研究的神經生理學家山可荷(Jurgen Sandkuhler)說,擁抱如果要發揮正面的效果,必須擁抱者彼此信任而且有好感,如果彼此互不相識,或雙方事實上並沒有想擁抱,那麼擁抱的效果就「失效」。
他補充,擁抱原則上是件好事,但不論擁抱的時間長短或頻率,最重要的是彼此要信任。
學校現倒閉潮 我們準備好了嗎
【聯合報╱高怡宣/陽明大學副教授(台北市)】2013.02.19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資料,民國八十六年、九十二年、九十九年的出生人口,分別是卅二‧五萬人、廿二‧七萬人、十六‧六萬人。若參加學測和指考的學生人數和該年的出生人口數成正比,民國一○四年、一一○年、一一七年參加學測和指考的學生人數將是十萬人、七萬人、五‧一萬人。高中職的倒閉潮將從今年八月開始;從民國一○五年開始,大專院校也將面臨長達十二年的「少子化懸崖」,我們準備好了嗎?
日本的經驗值得我們參考。根據大前研一在「低智商社會」書中對日本大學現況的描述:一大堆地方型國立大學,都像迷你型的東京大學,沒有自己的特色。因為學生數目減少,財務困難,早晚都會崩潰的。
教育部去年通過的「國立大學合併推動辦法」,是以「互補性」做為合併的主要條件,目標是合併成「綜合型大學」。若按照這個辦法執行,在民國一一七年我們的高等教育就會重蹈日本的覆轍。
屆時,國立大學只會減少幾位校長和行政人員,所有系所、教師和系所行政人員都沒有減少。合併後,各種系所俱全,就像迷你型的台灣大學,也就是大前研一描述的:一大堆沒有特色,等待財務崩潰的地方型國立大學。
目前國立大學的人事費占經常支出的六成以上,未來由於「少子化懸崖」的衝擊,財稅收入和學費收入都大幅減少,人事費將成為沉重負擔。
有鑑於這個可預見的失敗結果,教育部應該廢止「互補性」合併的錯誤政策,改採「同質合併」做為主要條件,目標則是節省人事費。
我建議將兩個性質相似的大學合併,兩個校區各分配到一半的學院。在合併初期,性質相似系所的教師、行政人員、學生都會是正常規模的兩倍。接下來,以遇缺不補、公務員職務調整及減少招生名額等方式,每年減少百分之五的人數。十三年後人數減半,教師、行政人員、學生人數即可降到正常規模。這個合併方式,既符合少子化的人口減少比例,保留具有特色的大學,也可節省一半的人事費用,用來改善教學、研究、服務的品質。
「廣設大學」的錯誤政策,不但降低大學水準,摧毀技職教育,並造成就業市場供需失衡,使得年輕人的失業率升高。「少子化懸崖」對於高等教育的衝擊,正是我們重新出發的機會。期望新內閣能正確規畫大學合併策略,並思考未來大學和技職教育的人數分配比例,以挽救高等教育體系。
◆ 國教超額比序 11區要拚體適能
自由 2013.02.19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拚升學還要拚體適能!十二年國教明年上路,全國十五個招生區有十一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採計體適能項目,其中包括彰化等九區還比到金銀銅質,競爭激烈,首批約有超過十萬名的國二生受到影響。
教部廣設體適能檢測站
學生可以透過兩種管道取得體適能檢測成績證明,教育部要求各國中,每學年要為學生作一次體適能檢測,並把檢測成績上傳網路,學生可以登入健康體育網路護照列印成績證明,經學校核章後使用。
另外,教育部會廣設體適能檢測站,今年已設五十站,學生可自行向檢測站報名,免費檢測體能,每年檢測期間為三月到五月、十月到十二月。教育部體育署科長蔡惠如表示,學生如果不滿意學校檢測體能成績,可向體適能檢測站報名「補考」,直到滿意為止。
蔡惠如表示,體適能檢測要達門檻並不難,檢測項目有四項:肌耐力(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廿二到卅三次)、柔軟度(坐姿體前彎十八到廿五公分)、瞬發力(立定跳遠一百廿公分到一百八十公分)及心肺耐力(女生八百公尺三百一十一秒到三百廿三秒、男生一千六百公尺五百七十八秒到六百七十六秒)。
蔡惠如說明,國中三年檢測四項,只要有任二項達到常模廿五%即達門檻,九十九學年有八成六學生達門檻;達到常模五十%是銅質、常模七十五%是銀質、八十五%是金質。
彰化等9區比到金銀銅質
十一個採計體適能成績的招生區條件各不同,例如桃園區只要達到門檻即計分,且採用學校檢測成績;彰化、台南及屏東兼採門檻及金銀銅質計分,且只採計體適能檢測站的成績證明;基北、竹苗、中投和台東區則完全不採計體適能成績。身心障礙、重大傷病及體弱學生,持有相關證明者屬不宜檢測,均比照門檻標準給分。
全家盟:助長體能補習
雖然教育部一再強調不用補習體能,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表示,體能本不應列入比序項目,列門檻已有壓力,更何況比到金銀銅質,只要與升學有關,要比、要競爭,就會有補習。
◆ 電視兒童 易出現反社會行為
莊瑞萌 2013-02-19 台灣醒報
家長要多注意了!紐西蘭研究發現,愛沉迷電視的孩子容易變壞!經過長期觀察,看電視時間越長,長大越容易因犯罪被起訴,而每多看一小時電視,犯罪的比例增加三成。專家建議,家長要為孩子訂下收看節目內容與時間,讓孩子能正確從電視獲得知識。
紐西蘭奧塔哥大學觀察近一千位於1972年在當地出生的嬰兒,並每隔一段時間追蹤調查,結果發現,27%的男童在26歲因犯罪被起訴,其中19%是屬於刑案,而且看電視時間越多,因案被起訴或是成年後出現反社會行為的機率也隨著較高。研究者漢卡克斯表示,如果換算為看電視時間,兒童時期每晚多看一小時電視,日後長大犯罪被起訴的機率增加30%。
報告中指出,即使將智商、社會地位與家長因素考慮進去,兒童因沉迷看電視而提高出現攻擊性行為與產生負面情緒的關聯性依舊明顯。研究者羅伯森解釋,「不是因有反社會傾向才只好看電視,而是兒童看了過多電視節目後,容易讓他們出現反社會行為或負面情緒。」
看電視容易出現危險行為的原因有許多,包括因為看過某些電視情節而將其內化,兒童也容易因收看過多節目讓情緒疲乏,或因暴露在重複的暴力劇情而產生認知差異。
同樣認為電視會影響兒童身心發展的,還包括美國西雅圖兒童研究所,因為當地研究者經觀察565位3歲至5歲的兒童結果發現,曾收看具有教育性電視節目的孩子,在家裡行為比較乖巧。研究者克里斯塔斯克對此表示,「兒童不只能從電視學到壞習慣,也可以吸收良好行為,因此電視帶來的影響,應視節目品質而定。」
美國小兒科協會建議,兒童每日收看「優質」的電視節目也不應超過2小時,對此,奧塔哥大學研究者則相當認同,並且呼籲家長應該限制兒童看電視時間與挑選好的節目。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小兒科學》期刊。
品德教育 需用減法工程
【張永宗、劉欽敏】2013-02-20 中國時報
日前教育部對各地方政府進行統合視導,某校被抽中了一項日行一善的訪視項目,旋即被要求寫一個「日行ㄧ善實施計畫」。品德的面向很多元,日行一善只是其中一環,倘若日行一善需寫成一個實施計畫,那誠實守信、孝順友愛、合作互助等等,是否也需要單獨寫一個實施計畫?品德教育也只是學校眾多教育議題之ㄧ,若依此標準,那學校可能會有成千上百個實施計畫等待執行。在有限的行政人力與教學時間之下,這些計畫恐怕只是徒增行政工作做「量的累積」,而無助於「質的提升」。
品德絕非一朝一夕之間即可養成,而是長期耳濡目染下的內化教育。要求學生要有好品德,不光是喊喊口號或統一做些外加活動和儀式就可以達成,而是學校能否從每天的教學活動和情境設計中讓學生的認知和行為潛移默化。
而政府總是用「加法工程」的思維看待教育,所以常因人事更迭或當下新聞事件而推出新的政策或口號;因此品德、環保、海洋、性平等等諸多議題或任務一件件地加諸在學校身上。加法工程就像不斷地增高河川堤岸和增加海岸消波塊一樣,慢慢地我們就看不見河川海洋的美麗,甚至忘了它的原貌。能否回歸教育的本質,用「減法工程」的思維去面對教育,讓吾人更貼近和聆聽教育現場及學生學習?
沒有任何一套教育方案可以立竿見影,即使沒有品德教育的口號和計畫,相信絕大多數的學校每天思索的還是如何改變學生的氣質、柔化學生的心靈和開放學生的胸襟。有這樣的思維,自然會設法去營造適切的學習環境和進行有教育意涵的教學活動。筆者認為只要學校每天認真地做好應有的生活、生命和生態教育,就是最好的品德教育,也將是「三生有幸」的教育。
一、落實具實踐性的生活教育。除了學科教學外,其餘的「打掃應對進退」都是生活教育。藉由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典禮儀式或規範要求,讓學生親自參與,以養成習慣並能遵守紀律。透過實踐性的生活教育,期盼學生在外在的規範下能「動靜自在、表現合宜」,進而內在修為展現出「身段優雅、恰如其分」。如此才能建立安心學習的友善校園,漸進達致民主法治的理想公民社會。
二、推動具體驗性的生命教育。學生若能認識群我關係,心靈柔化了,就不可能做出心狠手辣的事情來。體驗性的生命教育藉由生命本質的探索、生死議題的探討、生涯發展的追尋,以探尋人生的價值並培養生活的智慧,是認識群我和柔化心靈的好方法。體驗可以模擬,也可以身臨其境以感同身受。如此,讓學生認知個人健康、完整和豐厚的生命,進而成為一個能行動參與、關懷回饋和真誠奉獻的社會公民。
三、建構具驚豔性的生態教育。學校的文化是建構在師生和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之上,若將其視為是一種「校園生態」,則如何建構和諧且令人驚豔的生態教育攸關學生之胸襟、視野和創意的培養。吾人皆知潛在課程和境教的重要性,因此除了要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讓學生留連不捨和驚奇讚嘆之外,更要提供學生「學習的機會」及「創意的舞台」,機會可以啟發多元的智能,舞台可以創造無限的可能。
學校固然需執行和配合政府的政策,但若拘泥於形式主義而做些疊床架屋或勞師動眾的事情,恐怕只會嚇退原本有意願擔任行政工作的教師。少一點評鑑與制式化,讓學校多一點創意與多元化。品德教育無須另外包裝,只要回歸教育初衷,做好本來就有的生活、生命和生態教育,則學生、學校和社會將何其三生有幸。
(張永宗為台中市立居仁國中校長,劉欽敏為台中市立惠文高中校長)
殷墟甲骨文研究 中研院搶贏對岸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3.02.21
兩岸學術界爭奪「甲骨文失落的環節」,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的三千餘片甲骨文,成為兩岸最高學術研究機構爭著研究的目標。經史博館館長張譽騰奔走、力邀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出面斡旋,國內中研院將搶得先機。
歷史博物館擁有三千多片二、三○年代,在大陸河南省安陽殷墟考古發掘的甲骨文,見證了亂世考古的滄桑。
史博館館長張譽騰說,中央研究院從一九二八年起,由李濟、董作賓等考古學者率隊,在殷墟進行前後十五次考古發掘。河南省政府也在一九二九至三○年兩度派何日章率隊赴殷墟挖掘,挖出三千多片甲骨,以及唐三彩、玉器等文物,典藏河南省博物館。一九四九年,這批甲骨輾轉隨政府遷台,成為史博館典藏品。
史博館典藏的甲骨文因欠缺相關研究設備及人才,一直未能進行有系統的科學研究。張譽騰表示,在三年前上任後,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人員曾來信希望能「合作研究」,國內中研院多年來也一直要求歷任史博館館長將這批甲骨文「移撥」給中研院。
另一方面,由河南耆老盧博文等人組成的「河南省古物運台監護委員會」主張,史博館這批甲骨文的主權是「河南省所有」,並要求史博館「清點文物」,史博館因此曾諮詢名律師陳長文確認這批甲骨是「國家財產」,不過,陳長文有「但書」,為顧及人情,「清點文物時可邀請河南同鄉出席」。
據了解,早年挖掘殷墟時,河南考古隊與中研院考古隊有些心結。張譽騰表示,曾試圖充任中研院與河南耆老之間的「橋梁」,但彼此溝通無效,因此敦請致力申請甲骨文為世界遺產的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出面當「中人」,開會整合。
張譽騰說,「河南省古物運台監護委員會」最近改選主委,六十多歲的張正中出任新主委後,邀集同鄉開會投票決議,同意以「借用」方式,讓這批甲骨供中研院進行模拓、研究、釋文,並以高檔數位攝影加以數位化;但這批甲骨仍需歸還給史博館。此案在文化部批淮後,將邀集相關人士在五月廿日以前簽約。
新聞辭典》史博館 重考古出土文物
位於南海學園的國立歷史博物館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之一,屬性與故宮博物院相近,主要收藏皆為中原古文物。不同的是,史博館的重量級藏品為考古出土物,而故宮主要典藏中國歷代帝王的傳世珍藏。
河南安陽殷墟考古出土文物,是史博館最重要的典藏之一。
這批含甲骨文在內的文物原本典藏在開封河南博物館,因抗戰到了重慶,之後輾轉隨政府來台。最早由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館聯合管理處代管,一九五六年教育部才正式頒令歸史博館典藏。
◆ 美國怪象 學位也鬧通膨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報導】2013.02.21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的大學文憑已貶值成高中文憑,大學學歷變成一些最低階工作的基本要求。經濟學家稱這種現象為「學位通貨膨脹」,且它正逐步滲透美國的就業市場。
亞特蘭大的「布石修」(Busch, Slipakoff & Schuh)律師事務所是一家45人的公司,它的老板和全美許多雇主一樣,非大學畢業以上不聘,即使工作本身不需要大學技能。檔案管理員、接待員、律師助理、行政助理,無不有大學以上學歷,連來回法院遞送文件、時薪10美元(約台幣300元)的跑腿小弟也不例外。事務所的合夥人之一史里帕科夫說:「學士較有事業心。會上大學表示他們真的想為前途打拚。不是只想找分收入而已。」
學歷升級現象,不僅將學歷較低的族群,進一步推向食物鏈的末端,同時可為高中以下畢業生的失業率(8.1%)是學士(3.7%)的兩倍有餘提供部分解釋。
此外,現在還是資方市場。一個工作職缺廣告,可能引來800封履歷。過去5年,亞特蘭大是全美大學生流入量最大的城市之一。統計指出,2012年,亞特蘭大徵求秘書與行政助理廣告,有39%要求大學學歷,2007年僅28%。
儘管大學上的政治、金融、時尚行銷課全派不上用場,「布石修」的學士員工卻都都心存感激。24歲的文件快遞員克萊德是喬治亞州立大學畢業,在租車店洗車洗了幾個月,他說:「這工作比洗車強。」他還表示,許多大學同學現在都在餐廳端盤子,等待工作機會。這家事務所的櫃台接待員梅根‧帕克說,她欠了超過10萬美元(約台幣300萬元)的學貸。所以她的時尚與零售管理學位雖然派不上用場,但至少年薪37000美元(約台幣110萬元)讓她相當滿意。
◆ 比念台大更重要的選項
【聯合報╱楊景堯/淡江大學大陸所副教授(新北市)】2013.02.21
昨天學測公布成績的同時,也看到另一則新聞報導,有一位台大女學生因為「在台北不快樂」,雖然已經推甄錄取台大碩士班,依然在校內跳樓自殺。筆者認為這絕對不是單一個案,而是現在台灣青年學生同樣遭遇到的問題。
昨天早上是本學期第一周上課,面對大學部通識課程七十位來自各系的選修生,本來想要印製問卷提出三個簡單問題:你們快樂嗎?你們覺得未來有希望嗎?你們曾經出現過想要自殺的想法嗎?由於時間太趕而作罷,但是我告訴學生,如果讀大學不快樂、越讀越沒有希望,甚至於出現想自殺的念頭,這些訊息就應該讓教育部與學校知道。
高三家長得知考生的學測成績後,一定有很多人不滿意,認為孩子考得不夠好,應該把握下一個大學指考的機會,此乃人之常情。但是如果將孩子送上台大後,有一天出現昨天報紙報導的結果,再回頭問家長:你願意重新選擇嗎?筆者相信此刻才會發現原來還有超越台大的選項,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地活著。
我們的教育嚴重偏差,奇美實業許文龍先生在受訪時,曾以三角函數為例,提到學校教育不但打擊學生學習興趣,與生活也沒有關係。最近網路傳閱一篇紐約時報中文版的大陸高教報導,「圓了大學夢,碎了翻身夢」,很精簡的將大陸從一九九九年擴大高教招生以來,許多人「圓了大學夢」,如今因為嚴重供過於求,「因學致貧」,失業嚴重以致「碎了翻身夢」,簡直就像在敘述台灣的現況。
兩岸文化近似,對高等教育存有錯誤的期待,加上台灣錯誤的教育政策,以致教育病症越來越嚴重。馬總統的教育政策績效如何?全民有目共睹。不論是從大學、教授、學生、產業等任何角度來思考,都會很失望:「進了台大又如何?」、「讀到博士又如何?」、「不讀大學可能更快樂嗎?」等等許多教育的根本問題積弊已深。
在新春與新內閣就任之際,大學學測成績公布又加上台大學生跳樓事件,每一個事件都息息相關。教育政策必須幫助學生從中受惠而不是受害,大學必須幫助學生找到生命的希望與意義,而不是成為學生生命的終點站。沒有人樂見,卻無法避免,大家忽略了學測成績原來還有比錄取台大更重要的選項。
※ 相關報導:
* 非行少年 能拿什麼去比序
http://www.udn.com/2013/2/21/NEWS/OPINION/X1/7709063.shtml
....那些非行少年們的家長,大多是低社經地位的農民、工人,沒錢沒能力讓孩子去參加比賽;即便是擔任志工,「猴死囝仔,厝內、田裡的工作不做,去做啥咪志工?」可能是正常的反應。
說到體適能,奇怪,這些孩子不知是因為疏於照顧,還是怎麼了,常常是大小疾病不斷,他們的體能也未必會較優。在這樣的條件下,拿什麼跟人家比?
* 北市滿級分生 會玩又會念書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5/112013022100209.html
學測放榜,今年題目超難,滿級分人數驟降,全台共有一六三名七十五滿級分生,北市占了五十名、約達三成。今年滿級分生幾乎是玩社團又會念書,他們表示,玩與念書關鍵在懂得時間管理、分寸拿捏。
* 右眼全盲 雄女林庭伃拚出滿級分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feb/21/today-t3.htm
一百零二學年大學學測昨日公布成績,高雄女中學生林庭伃雖然右眼失明、左眼近視三百度,卻拿下七十五級分滿級分,未來希望能讀醫科;她說:「我只是從不放棄。」
「智慧型」作弊?手機拍考卷 分享答案
【聯合報╱記者喻文玟/台中報導】2013.02.26
智慧型手機普及,中部不少大學警覺,學生考試會利用LINE、WhatsApp、Facebook等社群軟體傳遞訊息「分享」答案;有大學生向校方檢舉,同儕利用手機拍照,把答案傳給他人。各大學多數沒有禁止學生帶手機考試,學校說,多數老師自己把關,有不少課程「上機考試」,直接利用電腦作答,學生互傳答案,防不勝防。
中部一所科技大學學務處,上學期末接到學生投訴,校內期末考時,全班都規規矩矩寫考卷,有同學趁老師轉身之際,拿出智慧型手機對著考卷拍照,附近另一名同學馬上拿出手機查看,隨後也用手機拍自己考卷,檢舉的學生說,懷疑他們利用社群軟體作弊,「分工合作」應試再「分享」答案。
逢甲、東海、亞洲、中興等大學,沒有明文規定禁止帶手機考試。各校說,現在若抓到大學生作弊,多數還是手寫小抄,少數禁止帶英文字典的課程,學生會利用手機查單字。
逢甲大學主任秘書唐國豪說,老師們會自己提醒學生,考試不能使用手機,若是申論題考試,拍照傳訊也不可能「看到重點」,反而是有些工程類科課程,開放「上機考試」,學生透過網路找答案太慢,作答完直接彼此互傳答案,最難防弊。
亞洲大學總務長朱界陽說,沒有遇過老師反映學生透過手機軟體作弊,但是,有以英文命題的考試,學生看不懂單字,透過手機查字典。亞大有許多課程,可以帶書本應試或將試卷發回作答,朱界陽說,老師考試的目的是測驗學生整合能力,不一定「絕對」的對或錯答案。
弘光科技大學呂姓學生說,現在手機拍照速度快,只要開啟靜音功能,趁老師不注意「很容易得逞」,如果其他人專心作答,也不會發現同學在作弊;考申論題「分享」答案,如果完全不會,看了其他人答案「比較好掰」。
中興、逢甲的工學院和商學院老師說,一些有關統計課程的考試,都會有運算、計算的公式,這些課程過去就很常發生學生利用計算機作弊,現在如果遇到需要「上機考試」,會提醒或建議老師暫時先切斷網路功能,減少學生直接傳答案作弊。
◆ 教部設計評量 檢測國民素養
中央社 2013-02-26
十二年國教即將推動,教育部為瞭解國民素養變化,將設計評量方式,於高中職畢業時抽測,但不會與升學機制掛勾。
教育部提升國民素養專案主持人柯華崴表示,第一批抽測預計是在民國105年,針對舊制(九年一貫最後一年)高中職學生,第二批則是106年,針對十二年國教推動後的首批學生。
柯華崴表示,這項考試跟升學無關,不用特別準備,純粹是讓學生瞭解自己的能力。前兩年將比較新舊制學生,作為施政的參考,「看看十二年國教推動後,學生表現有沒有差別」。
柯華崴表示,國民素養評量和升學考試不一樣,不會分科,也不會採取紙筆測驗。目前考慮用網路、多媒體的方式,問一個情境問題,請學生提出具體對策。施測的時間點會避開學測、指考。
柯華崴舉例,台灣是島國,如果發生海嘯、電力中斷,該如何與外國聯繫?事後該如何在髒亂的環境中生存、取得必備的資源?受測者可使用網路找答案,用中英文表達,也可用多媒體呈現。
教育部預計於今年9月,公布提升國民素養白皮書,103年公布素養能力指標,目前初步規劃5個素養向度,包括語文、數學、科學、數位、教養(包含美學)。
柯華崴表示,提升國民素養專案的目的是培養青年適應「變動」的能力,「我們不知道未來會怎麼『變』,但可以知道的是,一定會『變』」。
◆ 雲端圖書網來了!學童在家遊書海
【聯合報╱記者黃福其/板橋報導】2013.02.26
新北市教育局推動數位閱讀教育,昨天宣布啟動「中小學雲端圖書入口網」服務平台,選錄適合學童閱讀的4218本電子書,讓全市中小學師生在彈指間,就能享受閱讀零距離的便利。
教育局長林騰蛟昨天主持平台啟動上線,人氣作家彎彎的電子書「可不可以不要上班」也被選入,特別到場助陣。
林騰蛟說,調查顯示學校若擁有1萬本藏書,對學童素質有很大幫助。新北市率先全國,為全市中小學師生打造雲端圖書入口網,提供完整的數位閱讀服務。
林騰蛟說,教育局組成「電子書選書小組」,由專業選書委員嚴選4218本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電子書,內容涵蓋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各大領域的類別圖書,包括環保與自然生態、在地文學及作家、社會人文(經典文學)、科學探索、繪本童書、英語繪本等6大面向。
入口網採一般、姓名或班級帳號,方便在家、在校閱讀或教學使用;另結合教學資源分享功能,讓每位國中小教師可將學習檔案上傳,供學生自行閱讀,共享豐富的閱讀資源。
教育局為提升偏鄉地區教育資源豐富性,繼去年購置1500台平板電腦,分發43所中小學使用外,今年再提供老梅、忠山、水源國小及烏來國中小等4校共40台平板電腦,昨天由烏來國中小學生代表受贈。
烏來國中二年級黃少怡說,使用平台電腦有助查資料、作簡報及上課,非常好用;如今又有雲端圖書平台,方便她看到很多想看的書。
牛津學生集體行竊 惹惱院方
【聯合報╱編譯李京倫/報導】2013.03.02
英國牛津大學馬德連學院(Magdalen College)鬧出學生集體偷竊風波,依照院方傳統,所有大一學生都受邀與師長共進晚餐,學生卻拿走食堂中歷史悠久的公物。一向隱忍不追究的院方上周終於發信給大學生,要求立刻歸還失物,否則可能取消師生共餐制。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失竊物品包括貴重的銀製餐具、醒酒瓶、水果盤、水晶雞尾酒盆、古董餐桌等。院方在信中寫道,過去數月,院方「把學生當成貴客」,但每次晚餐後,總有一些公物消失,如果這些年來消失的公物能物歸原主,院方會很感激。
信中說,想歸還的人可以趁無人時把物品放在資深主任辦公室門外,不必具名。如果沒有全數歸還,「我們得考慮明年是否繼續讓師生共進晚餐」。
大學生交誼廳廳長蜜莉‧羅斯鄭重警告摸走公物的學生可能受罰:「學校職員經常提到他們看見誰帶走什麼東西(其實你的手法不如自以為的高明),我可不會冒這個險。」羅斯說,如果師生共餐制度取消,對下一屆學弟妹很可惜。
院方這一招似乎有些成效。一個歷史系大一生說:「我印象很深,我正要把偷來的醒酒瓶還到資深主任辦公室外時,赫然看到一張骨董餐桌和一個銀盤放在那兒。我很享受跟老師共進晚餐,希望未來還能有這樣的活動,不過,要是少了每個人試著把餐具藏進包包的刺激感,就沒那麼好玩了。」
不過,有的學生不認為偷竊很嚴重,英語系大一生羅頓說,「偷竊這個小問題不會妨礙師生共餐的美好傳統。而且,每次想到繳交的膳食費就覺得學校搶錢」,所以,他能理解為什麼有人要摸走餐具。
◆ 來台陸生半數認同台灣 願長住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2013.03.01
民國一百學年度開始,大陸學生正式來台就讀大學學位;短期研修的交換學生,更早在八十八年度就開始。到底來台對陸生的政治態度有何影響?調查顯示,半數陸生「認同台灣制度,願意長住台灣」;將近一成八陸生坦承來台後發現,兩岸統一存在以往未曾想到的難題。
這項由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系副教授王嘉州進行的調查,以公開徵文與開放式問卷進行,發表在最新一期的「中共研究」雜誌上。結果顯示台灣社會的素養、自由、人性化制度,使五成陸生表示如果有機會,願意長住台灣。
五成三陸生認為,大陸應學習台灣的民主制度。許多經歷去年總統大選的陸生,發現「民主其實很簡單」,大選對多數人也只是普通日子。不過馬英九總統勝選後,一連串政策引發民怨,也讓陸生發現「民主只是不壞,不是奇蹟」,對於一些台灣民眾將「民主與否」當成兩岸根本區別,他們感到不以為然。而許多台灣學生對大陸的印象停留在過去,或是片面的道聽塗說,也讓陸生吃驚台灣對大陸社會了解之少。
卅四名填寫開放式問卷的陸生中,廿三人表示改變了對大陸的看法,其中十八人認為「大陸應向台灣學習」。包括在歷史事件上,應像國民黨承認二二八一樣面對六四;也認為很多社會問題可以理性面對,不必非要用隱瞞、控制、刪除言論的方式解決。
陸生來台前,接受的都是「兩岸終究要統一」的教育,不過有百分之十七點七的學生坦承,來台後發現過去未曾想到的難題。有陸生表示,過去以為只是「一小部分台獨份子不得民心的活動」,現在發現統一是民心問題,不是一句「歷史必然」可以說明。
雖然有人悲觀地認為「統一日益困難」,但仍有百分之廿點六陸生認為兩岸終將統一。有人認為台灣經濟撐不下去,統一將會是最佳選擇;也有人認為兩岸交流日益密切,會愈來愈不可分割。也有人表示相信兩岸必將統一,但目前「想不出以什麼形式統一」。
研究結論建議,可透過建立陸生與台生夥伴關係、安排陸生觀察台灣選舉活動、參觀台灣地方政府、鼓勵選讀兩岸關係課程等方式,以影響來台陸生成為兩岸和平基石。
◆ 限制多 陸生已想轉到美國
【聯合報╱鄭紀威/研究生(台南市)】2013.03.02
昨天聯合報報導,陸生有半數認同台灣,並願意留下來,或許讓台灣民眾看了覺得相當高興。諷刺的是,上周開學沒多久,住我宿舍隔壁房的陸生,卻說他想離開台大,還說已經開始向美國大學投入學申請書,讓我嚇了好大一跳。
台大的陸生不算少,但大多屬短期交換性質,我所在的研究所,就曾經有吉林大學的同學前來交換一學期。不過這位住在我隔壁的陸生,本來是預計來台大拿碩士學位的。平常在走廊上遇見,還會討論兩岸之間最新的話題,有時興致一來,雙方各有立場辯論不休,個把鐘頭跑不掉。沒想到過個年回來,他劈頭就跟我說,他想去別的地方念書。
這位同學家境算是小康,但他知道我這學期學費後,大喊不公平!他說,台灣的大學向陸生收學雜費,比台灣本地生貴那也就算了,可是連外籍生都可以申請大學裡各項獎學金,陸生為何就被各種限制綁手綁腳,無法請領?
他感到不公平的是,教育部美其名說,要提高大學的國際競爭力,因此拚命提升外籍生比例,推出各項獎學金補助,到最後讓外籍生幾乎不用負擔什麼費用,結果有些台大的外籍交換生,上課態度不積極、遲到蹺課就算了,在宿舍飲酒喧嘩鬧事,也已不是新聞。
為什麼不把優惠措施分給大陸學生,吸引更好的陸生,提升台灣大學學術水準?何況大陸學生就算在台灣拿到碩士學位,也沒有辦法在台灣找工作。真要回大陸找工作,學位又拚不過拿著國外學校的「海歸派」,那留在台灣做什麼?我初聞這一連串問題,還真是傻了眼,台大有許多給僑生的獎學金,似乎還真沒有太多給陸生的獎學金。
過去與我有些交情的大陸學生,雖然相處甚好,但家境小康如隔壁同學,尚且覺得能省一些是一些,那些優秀但沒錢念書的陸生,看到台灣的條件,對比美國學校開出優渥的獎學金,我要攔著他,都覺得不忍心,只能祝福他申請上好學校。陸生來台,要怎麼認同、怎麼長居?
觀念平台-承擔與珍惜12年國教的生命機緣
【何宗懿】2013-03-02 中國時報
作為第一屆十二年國教的學生家長看李安現象,感覺自己和孩子的生命都有了更大的創新空間。
李安了不起之處在於他成就別人也被成就,但是,是誰成就李安的?造浪的、造景的、馴獸的、寫雲端程式的、畫動畫的、寫劇本的…這些幕後英雄展現的都是人生朗朗大道。李安的成就顯示台灣根本不缺實作的優秀人才,台灣欠缺的是像李安這樣具有宏觀視野和思維的整合性人才。不過,李安卻不是傳統升學主義掛帥教育下的優勝者,反而展現了更大的領導力以及創作的能量和能力,郭台銘、吳寶春也都是類似的例子,這些人應該要在教育觀念上帶給家長一些創新的啟發。
隨著十二年國教實施的時間逼近,很多內容愈來愈具體,但是,如果只從教育改革的層次來看,很容易陷入與家長教育經驗對立的矛盾中,筆者建議從教育創新的角度來看十二年國教。其實,十二年國教有很精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設計─免試入學和就近入學兩大特色相輔相成,對少子化世代來說也是一條非走不可的路。首先,讓教育的內涵從競爭轉變為合作,然後,才更有機會讓教育的場域從教室走向更寬闊的空間─生活世界和時間─終身學習中。
為什麼教育的內涵要從競爭轉為合作?實際上,這是社會人口結構不得不然的現實,而不是一種選擇。台灣的人口結構圖從標準的金字塔型,到二○○三年已經是一個像一○一大樓的形狀,當時,老年那端比幼年端還要細很多。但是,預估到二○四六年,老年端會變成高原狀,反而是幼年端變細了,形狀頗像棒球棒。人口結構以這樣的形狀發展,是整體社會的思維都需要調整的警訊,其中,教育理念就是最關鍵的基礎建設,不只是同儕間的合作很重要,世代間的合作更為重要。
因此,教育體系的規畫要與實際的人口結構型態相配合,不能再採用獨尊某項標準(過去就是學科成績)的金字塔模式競爭概念來教育孩子了,那完全不符合時代的現實。免試入學和就近入學兩大特色確實會對傳統的明星高中產生很大的衝擊,甚至讓明星高中消失。但是,卻會讓「明星孩子」比李安、郭台銘或吳寶春有更早和更多的機會磨練他們不同的能力,以及其他較後知後覺的孩子有機會發展多樣性的潛能。原因是,在免試入學的教育理念下,他們能夠在表裡一致、強調合作的教育氛圍和教育環境中學習和互動。
眼光放到更遠的職涯發展,李安的成就也讓我們看到,當代產業的特質正是以合作為本的。愈能跨越領域和國界、跟愈多的人合作會愈成功,而非是透過學科成績的競爭就能出線做金字塔頂端的領導者。事實上,合作是動態的,那些階段性參與李安少年Pi專案的幕後英雄,事後又回到他們各自的軌道上,下一次,將會參與不同的專案和不同的人合作,或者自成某專案的領導者,主導合作。而每一次不同的合作,就是不同的學習,合作能力對新世代非常重要性。
十二年國教是讓台灣整體社會從只重學科成績的扭曲的升學主義中「解放」出來的契機,並且具有開創性的願景。每次在參加十二年國教說明會時,都很想跟第一屆的家長們喊話,鼓勵大家勇敢地接受這個重大教育政策帶來的挑戰,共同為開創台灣創新的培育人才的思維努力。作為第一屆十二年國教的學生家長,我認為,這是生養孩子帶來的小我突破的生命機緣,也是參與國家發展實踐大我使命感的生命機緣,實在得承擔和珍惜。(作者為第一屆十二年國教學生家長)
※ 相關報導:
* 12年國教問題叢生 學者:分段實施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1050202/132013030101065.html
12年國教「敗象漸露」!教改論壇呼籲延後上路並分段實施。由學者組成的教改總體檢論壇,1日舉行新書發表會,台師大特教系名譽教授吳成典表示,12年國教仍有諸多須改進部分,包括新課綱、預算等都沒有到位,不應貿然全面施行,教育部應考慮分段實施。
* 金大知、金持九…國中考題金嚇人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mar/2/today-t2.htm
桃園縣龍潭鄉石門國中數學老師許家源,在上學期一年級的期末數學考題,使用「金基八」、「金持九」、「金白蘭」等充斥性暗示與髒話諧音字眼出題,遭家長痛批根本就是下流;試題被貼上網後,網友亦撻伐老師素質低落、教育失敗。
◆ 親子天下》洪蘭:找出孩子的本事
洪蘭 2013-03-01 中時電子報
一位北藝大的教授興奮的寫信告訴我說:「老師,我看到了你說的『沒有不可教的孩子』的證據了。」原來他們的學生去社區幫弱勢學生做課輔,看到一個平日毛躁不安,寫作業拖拖拉拉,很讓老師頭痛的孩子,經過他們學生九週的陪伴與引導後,變得非常的積極。為了完成作品,他拚命畫圖,畫到手抽筋都不肯停,跟以前吊兒郎當的樣子完全不同。他說,學生不好學,原來是我們教的方法不對,我們的力氣用錯了地方。
一般課後輔導是給跟不上的孩子做補救教學。這些孩子因為跟不上,所以對學習沒有動機,上課東張西望、坐不住,惟恐天下不亂。學校無奈,只得安排騎獨輪車、扯鈴等動的課程。這些孩子並不笨,可以一學就會,但這些活動沒有辦法凸顯出個人特色,所以他們在班上還是被同學看不起,連帶對自己也沒信心。一個沒有信心的孩子,行為通常是兩極化:不是很害羞、不敢跟人接觸;要不然就特別不害羞,用欺負別人的方式來引起別人注意。其實他們都有強項,只是目前的教育方式無法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長處,也使別人看不見他的長處。
有鑑於此,美國賓州大學的講座教授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發展出一套辨認個人長處的測驗,叫做「突顯優點測驗」(Signature Strength test)。他列出每個人都可能有的二十四個長處,把它分成六類:第一類「智慧與知識」,包括好奇心、愛學習、判斷力、原創性、智慧、從多重角度看事情;第二類「勇氣」,包括毅力、正直;第三類「人文素養」,包括仁慈和愛;第四類「公正」,包括公民素養、公平和領袖能力;第五類「脾氣」,包括自我控制、謹慎和謙虛;第六類「品德」,包括品味、感恩、希望、寬恕、幽默、熱情。學生上網去做這個測驗後,電腦依得分高低把這孩子的人格強項排序出來,老師再跟學生討論如何去發展這些強項。塞利格曼說他很驚訝,大部分的學生不知道自己有長處,更不要說在哪裡。當老師把學生長處融入教學中,使學生建立自己的信心後,學生就不再自卑;不自卑時,許多過去看不見的門,現在都顯現出來了。
北藝大的學生可能不知道這個實驗,但是他們的做法完全符合正向心理學的理論。他們透過攝影及藝術創作,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創作力,體會到「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意思,當自己被肯定時,就會更努力去博取別人更多的肯定。一學期下來,封閉的孩子打開了他的心扉,害羞的孩子敢跟別人拉手,不肯做功課的孩子趴在地上做一整天。這些孩子都因為找到了自己的生活目標,就跟以前不一樣了。
英諺:「師長對孩子的態度決定他的命運」,孩子要的不過是憑自己本事的肯定。我衷心希望更多人能像北藝大的學生一樣,去認輔弱勢孩子,讓每個孩子都能有機會去發展出圓融完滿的人生。
守護青少年 新北宮廟、網咖動起來
【聯合報╱記者鄭朝陽/新北市報導】2013.03.03
新北市政府「高關懷青少年中心」十二日起運作,副市長侯友宜表示,為預防青少年染毒,將結合相關單位通報青少年深夜不歸、流連特定場所、加入宮廟「八家將」等動態,未據實通報的宮廟、網咖等業者,將由警方列為「治安重點場所」,加強巡邏及臨檢。
市長朱立倫元月指示成立「高關懷青少年中心」,並設反霸凌專線0800-580-780;教育局日前完成規畫,由副市長侯友宜召集相關單位首次開會確認執行計畫。
教育局校園安全室主任彭允華指出,高關懷中心採任務編組,除市府教育、社會、衛生、民政、原住民各局外,還結合地方法院觀護人室和台北、士林、基隆、板橋等四個地檢署及派出所。
侯友宜說,關懷的對象除在學生,也包括十八歲以下非在學青少年。過去警方、學校查獲青少年吸毒都各自處理,以後資訊會由中心整合;警方往後若查獲青少年深夜不歸二到三次,將通報高關懷中心轉學校密切觀察,並把流連地點列為巡邏路線,「提早斬斷不好的連結」。
侯友宜表示,吸毒、販毒的青少年通常都經歷深夜不歸、打群架、飆車、接觸不法組織而染毒或參與霸凌等歷程,高關懷中心著重前段的預防與保護,各單位和宮廟、網咖等業者都要動起來。他舉例,宮廟若放任青少年「八家將」吸毒、販毒或形成不良幫派卻未通報,民政局將不再給宮廟補助費;網咖業者若非法容留十八歲以下青少年被查獲,地下業者立即斷水電,合法業者列為治安重點場所,由轄區員警密集臨檢。
發展「神將會」的金山慈護宮總幹事李榮昇說,市府的作法很好,各宮廟也應有保護下一代的社會責任;仇姓網咖業者也表支持,認為「越嚴越好」,才能清除同業間「老鼠屎」。
◆ 兒童不宜電視內容 每9.2分鐘出現一次
自由 2013.03.03
〔記者楊久瑩、劉力仁、吳志偉、曾德蓉/台北報導〕電視節目「兒童不宜」的情況究竟有多嚴重?兒盟昨公布「兒童收視熱門時段電視內容分析」,發現兒童最常收視的晚上時段,平均九.二分鐘就出現一次兒童不宜的內容,包括每小時出現一.八次暴力畫面、一.四次黃腔或情色畫面、三.三次的不當言語。
淫照、暴力、開黃腔 不良示範
「孩子問我:『媽媽,她為什麼要穿內褲上電視跳舞?』請教教我要怎麼跟孩子解釋?」淫照、搶男友、踹人、黃色笑話…,讓陪孩子一起觀看電視的家長們直搖頭。
今天是世界兒童廣電日,兒盟特別公布「二○一三年兒童收視熱門時段之電視內容分析」報告,提醒政府重新檢視並修正節目分級辦法,節目製作單位應減少對社會不良示範的內容,父母則應陪伴兒童挑選及觀看電視。
兒盟分別就收視熱門的民視鄉土劇「風水世家」、三立「天下女人心」,中視綜藝節目「萬秀豬王」、民視「綜藝大集合」進行內容監看分析;新聞部份則依奇摩網站去年票選的十大熱門新聞,包括林益世涉貪、保釣、李宗瑞淫照等進行新聞分析。
兒盟發現,孩子每天平均看兩小時的電視,一成三的孩子週末看電視的時間高達五小時以上。
鄉土劇方面則發現平均每小時出現一.七次打人或甩巴掌的暴力情節,兩小時播下來就有三、四次打人或被打的畫面;除此之外,也出現了八、九次重男輕女、迷信、搶男友、外遇、欺騙情節等。
熱門綜藝節目統計平均每小時出現三.八次不當言語、二.五次的黃腔或過於情色表現。
新聞節目也充斥著讓孩子覺得恐怖、噁心的畫面與內容。以去年十則熱門新聞為例,就有兩則李宗瑞淫照、Makiyo毆司機的暴力色情畫面,詳述性侵、毆打等犯罪情節,極可能引起不當模仿。
NCC將要求業者清楚標示節目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傳播內容處長何吉森表示,下午四時至晚上七時是普遍級節目時段,晚上七時至十一時是保護級節目時段,保護級時段節目不適合小孩,會要求業者對節目內容說明及標示更為清楚,也希望家長適時為孩子過濾內容。
民視、三立:會虛心檢討
民視節目部經理郝孝祖回應:「民視製作戲劇一向謹守分際,若劇情真遭到兒福聯盟舉證投訴,必定虛心檢討。」三立行銷公關部資深副總張正芬也表示虛心接受,中視因聯繫不上,無法得知回應。
◆ 竹教大特教獎學金 弱勢生幫特教生
【聯合報╱記者王慧瑛/新竹報導】2013.03.03
「今日一個小小獎勵,可能改變特殊學童一生,也鍛鍊出未來有能力的特教工作者」國立新竹教育大學7年前成立身心障礙服務獎學金,幫助經濟弱勢的特教系學生,獎學金得主每學年服務特教生250至300小時,特教系學生將專長用在需要的地方,有需要的孩子也可得到照顧,達到雙贏。
發起這項獎學金的教授孟瑛如提到,8年前到學校附近麵包店消費,發現一名女學生在店裡烤麵包當工讀生,「她雙手好幾個水泡,讓人看了好心疼」,提起這段多年前場景,孟瑛如仍難過落淚。
這名學生的處境,讓孟瑛如感觸很深,她心想「為何不讓學有專長的孩子去服務特教生」,孟奔走募款,創立「特教系學生身心障礙服務獎助學金」,每年提供12至20個名額給家境清寒或家庭遭逢變故的特教系學生,每人每年6萬元,獎學金得主須到小學或機構服務特教生,每學年250至300小時。
孟瑛如說,每學年250至300小時的第一線服務,學生累積珍貴實務經驗,對未來參加教甄大有助益,不少獎學金得主畢業後順利取得教職。
「從小生長在弱勢家庭,能幫助比我更弱勢的人,更堅定我投入特教領域決心」有獎學金得主寫下這段心得,讓孟瑛如看了好感動,備受鼓舞。
特教系4年級學生吳宜珊的父親過世,母親因青光眼患重度視障,家庭生計靠低收入戶補助,吳從小是家扶中心及展望會扶助的孩子。她說,感謝有這筆獎學金,讓她可以無後顧之憂完成學業。
特教系學生鍾子敏是台東人,生長在單親家庭,這筆獎學金用來支應學雜費、生活費,對她幫助很大。鍾子敏每周到南寮國小資源班服務3至4小時,她說,能學以致用,做有興趣的事,非常有意義。
孟瑛如說,景氣差,募款不易,很感謝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來楊科技總經理洪奇正、興揚投資公司呂耀彬及蔡莉絨女土等人慷慨捐款,一同扶助弱勢孩子,當他們生命中的貴人。
※ 相關報導:
* 教你選系! 興大推18部微電影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7732079.shtml
國立中興大學推出了18部由學生自導、自演的「選系微電影」,介紹系所特色,內容輕鬆有趣!企管系教學生如何變成賺大錢的CEO、農藝系以「糧食危機」為發想,學生親自下田耕種,如實介紹大學課程。
* 南市原民資源中心 館藏冠全國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7731993.shtml
原住民語認證成績日前公布,台南市通過率近9成,連續8年全國第一,14個族語中南市拿到7個榜首。南市沒有原民部落,成績卻領先原鄉,南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主任賴建成表示,除了有全國最完備的教育中心為後盾,另首創設置原住民音樂學校,讓語言與文化從小扎根。
◆ 演奏觸著作權 教界樂界自保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2013.03.03
高雄市一所高中音樂班畢業音樂會因演奏未經授權的曲目,被作曲家狀告違反著作權法。雖然最後裁定不起訴處分,音樂創作智慧財產權的擾人與爭議已引起教育界及樂界重視,紛紛採取自保之道。
「音樂比賽現在都很重視著作權問題。」承辦高雄市學生音樂比賽的信義國小音樂班教師黃莉雯表示,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網站上有提供團體組指定曲樂譜資訊,報名團體可填寫表格向樂譜擁有者申請;其他曲譜要請參賽者自行購買取得。
財團法人高雄市愛樂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朱宏昌表示,音樂著作權近年愈來愈受重視。雖然許多百年以上古典樂曲的本身沒有著作權問題,「但樂曲的套譜仍有版權。」樂團仍要向出版社或版權代理單位「租」或「借」套譜。
一名合唱團指導老師表示,有些著作權爭議其實肇因於「認知」的歧異,例如有些新的詞曲作者在樂界仍屬陌生,有些人得選用其作品是在幫忙打知名度,怎麼還收費呢?但詞曲作者可能不以為然,要悍衛自己的權益。
朱宏昌指出,一般公益性質、小型室內樂、未有出版品、非商業性的演出,較少有爭議。但隨著音樂著作權愈來愈受重視,演出者應該要尊重著作所有權人;尤其是商業性質的演出,更不能忽略著作權的重要性。
高雄市文化局舉辦音樂會及系列活動會依著作權法的使用報酬率辦理付費。但當透過出版社、唱片公司、音樂仲介團體、新聞資料、相識文友、網路等管道,都無法查訪或聯絡到曲目的著權人時,文化局只好用「公告」的方式,請著作權人或繼承人聯繫。除了保障著作權人的權益,也算是一種「自保」的方式。
160萬技職大軍 撐起德國經濟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748&pno=0
特派記者江睿智、蕭白雪╱德國報導 【2013/03/04 聯合報】
歐債危機令歐洲的冬天更顯灰暗,但是德國成長動能沒有熄火。Made in Germany精品代表BMW汽車,總部坐落在慕尼黑奧林匹克公園旁,巨型建物正是汽車汽缸造形;入夜後BMW總部仍燈火通明,在黑色天幕及寒氣的襯托下,汽缸彷彿充滿著動能。
持續發動中的汽缸,成為黑暗大陸的亮光,似乎是德國經濟寫照。歐債危機中,德國經濟屹立不搖成為歐洲救世主,擁有歐洲最低的青年失業率,Made in Germany的產品,一樣前進世界。
雙軌職訓 結合學校企業
德國強盛經濟與精良工藝,與德國雙軌職訓傳統密不可分,專業的技術人力,一百六十萬的技職大軍,更是讓德國這個超級引擎擁有動能的強力柴火。
「德國經濟狀況好,職訓功勞非常大,德國年輕人因為有職訓,有一技之長,很容易找到工作。」德國工商總會海外職業教育與訓練處長拜爾說,「德國職訓就在企業裡,企業從頭參與訓練,培訓和考試內容都是直接與企業相關,這是企業要的人力」。
德國多年來實施雙軌職訓教育,是一種結合學校與企業、並以師徒制為基礎的教學制度。實科中學和主幹中學畢業生分發到職業學校前後,得先選擇要參加的職訓項目,找到企業簽約,成為學徒。未來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學校,學習理論與通識課程;另三分之二時間在企業當學徒,學習實務操作。簡言之,雙軌職訓教育由企業主導,企業和工廠就是學習的場所。
三分之二學子職訓 僅三分之一讀大學
這套雙軌職訓涵蓋基層藍領及技職白領,可視為義務教育,凡是未滿十八歲、未就讀全時制學校的青少年,都有義務接受雙軌職訓。德國每年有三分之二學子進入雙軌職訓,僅約三分之一就讀大學。目前德國約有一百六十萬名學徒接受雙軌職訓教育。
雙軌職訓期間多為三年,結束後通過考試取得證照,少數學徒會選擇進入科技大學或是專科學校,多數選擇留在原受訓企業任職,成為具有專業、穩健、踏實、可信賴的專業人力,成為德國穩定社會、促進經濟發展的中堅分子。
投入職訓 每年230億歐元
拜爾指出,德國百分之廿五企業自行開辦職訓,企業登報找學徒,給學徒薪水,負擔所有培訓費用,估計每年德國企業投入職訓費用高達兩百卅億歐元。
根據德國聯邦職業教育與培訓研究院調查,德國企業培訓一名學徒一年要花費一五二八七歐元,學徒平均生產力一一六九二歐元。這個數字看起來,企業虧本做培訓,但拜爾說,第一年會花較多成本培訓,但第三年就可參與生產線,「企業不會賠本,一定合算」。
「投資未來 一點都不貴」
戴姆勒汽車是全德國提供雙軌職訓名額最多的企業,每年投資的成本非常驚人,但戴姆勒職訓和教育政策資深經理顧摩說,「一點都不貴,我們是投資未來。」
拜爾也進一步說,雙軌職訓畢業生是企業的最愛,因為他已經了解這個企業;相對地,大學畢業生進入企業,還要接受一次訓練。德國很多企業老闆都出身於雙軌職訓。
雙軌職訓對企業和年輕人都有好處。Dekra教育政策及策略處長李堤西說,企業可先了解學徒的性格,觀察他們適不適合在企業工作,企業省下新人培訓費用,事後絕對可以回收,更不用擔心找不到人。年輕人則在工廠、商店受訓,得到實際有用的經驗,未來就業馬上能上手。
師傅執照 等同大學學士
拜爾強調,雙軌職訓更非未來注定當黑手或是基層藍領的死巷子;穿過職訓,未來可以再深造,進入專科學校或科技大學進修;或取得師傅執照,再往上爬,「師傅執照等同於大學學士,社會地位一樣高。」德國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柏南可強調,在德國完成雙軌職訓取得證照,就是一種文憑,憑此證照繼續升學。
正因為重視職訓,德國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都享有相當程度的尊重。士商工農從不是尊卑順序排列,而是合組成一個社會的「圓」。
拜爾強調,若沒有技術人力,光靠一大堆大學畢業生,工業發展會有問題。拜爾更說,德國技職教育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德國職訓被視為經濟的環節,而非教育議題,好的職訓就像銀行複利,它讓經濟發展生生不息!」
※ 相關報導:
* 德資深師傅 Meister頭銜 就是專業大師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753&pno=0
....師傅是德國雙軌職訓的靈魂人物。德文師傅Meister,是「專業大師」,擁有這個頭銜,代表專業才能,不論做麵包、蓋房子,只要有Meister頭銜,就是業界的保證,備受尊敬。而在許多行業裡,透過師傅的身教與言教,核心技術、工作責任、企業文化,一代一代傳給學徒,成為根深柢固的傳統,建構德國堅實的工業實力與社會文化。
* 維繫「德國製造」 就憑實習制度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749&pno=0
務實的德國人,連作學問都要求精準、確實。柏林工業大學校長史坦巴哈分析,大學生有學徒欠缺的研發、創新能力,但提出的點子不能天馬行空,要讓在第一線製造、生產的學徒在技術上落實可行。了解實務的大學生畢業後,不怕找不到工作,產業有研發人才加入,技術更能升級。
德國的大學生至少要有兩次到企業、工廠實習的經驗,每次三個月到一學期,想拿到大學畢業證書,得先有實習證明。
* 德國企業挑學生 不是學校挑學生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752&pno=0
....富裕的巴符邦是德國知名企業如戴姆勒汽車、保時捷總部所在地,為因應大企業對高階專業人才需求,巴符邦一九八二年成立DHBW國立大學;但與德國傳統大學迥異,DHBW走的是與企業緊密結合的實務雙軌路線,更是德國高等教育技職化首例。
....一畢業就有工作,這是DHBW最吸引學生的原因,但須先拿到企業職缺才能申請入學。DHBW合作企業達一萬兩千多家,斯圖加特就有兩千家....DHBW校務人員、講師都是公司派來的,正職教授也須具有至少五年業界經驗,課程依業界需要而開設,三分之二為商業企管,三分之一為科技;學校研發也是與企業合作,朝企業想要的研發去做,由企業贊助經費。
* 德企業共識:為社會養人才 不怕他走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745&pno=0
....「德國企業普遍有一個共識,企業職訓不是只替公司培養人才,也是替社會培養人才,我幫別人培養人才,別的企業也會為我培養人才。」西門子南巴伐利亞地區商業營運主管雷吉茲說。
....以西門子為例,每年投入一億八千三百萬歐元在職訓,從師資、職訓者的薪資、加上訓練時使用的高機密儀器,西門子估計為每名受訓者培訓到碩士畢業,平均投資十萬歐元。但約兩成受訓者結訓後會轉往其他企業或再進修。
* 德國企業紛拿釣竿 爭搶池裡的魚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747&pno=0
過去以來,德國企業可以藉職訓來挑選人才,像池塘裡有滿滿的魚任君挑選;現在,手持釣竿的企業愈來愈多,池裡的魚卻愈來愈少。」西門子人資主管克尼以「企業釣魚理論」形容雙軌職訓帶來的企業搶人效應。
不實發票案 41教授、醫師再送辦
【聯合報╱記者何烱榮/彰化縣報導】2013.03.06
彰化檢方今年初依貪汙罪起訴十四名以不實發票核銷研究費大學教授後,指揮調查局北機組繼續約談台大等十五所大學、研究機構的四十一名教授和醫師,昨天北機組將四十一人函送地檢署偵辦;調查局南機組也已約談數十名南台灣的大學教授,近日函送。
彰化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黃智勇說,大學教授向國科會申請專案研究計畫,拿不實發票請款核銷,是否具有公務員身分,最高法院決定召開會議研討,作成統一法律見解,但不影響檢方偵辦行動,檢察官將依事實、事證偵查。
調查局北機組函送的四十一名大學教授和研究機構研究員、醫師,所涉的案情與今年元月初檢察官偵辦的事實差不多,教授和研究員都是涉嫌與新北市新店區國揚儀器公司勾結,「預放款」小金庫,再拿國揚開立的不實發票向學校、研究機構或醫院請款核銷。
據了解,被北機組函送的學校和人數,台大四名、台大醫學院六名、長庚四名、陽明二名、台北大學四名、中研院三名、台北護理健康大學一名、元培一名、台北醫學院五名、政大一名、輔大一名、交大一名、國防醫學院二名、國衛院二名、工研院一名、台北榮總三名。
彰化地檢署今年一月將彰師大等多所大學十四名教授、二名助理和三名研究員,依貪汙罪起訴,引起關注。
◆ 自學、森小免試入學難題有解
自由 2013.03.06
〔記者林恕暉/台北報導〕台灣目前有一千多名少年或兒童採自學或就讀森林小學等實驗教育,但去年僅宜蘭、嘉義區高中職同意讓實驗教育學生參加免試入學,其他地區都無法全面參加。監院日前通過監委黃煌雄調查報告,認為此舉影響人民平等就學權益,要求教育部與各縣市改善。
教育部回覆監察院表示,已經協調各招生區至少一所高中職以免試入學管道招收國三實驗教育學生,將促請各招生區增加免試管道的學校。
監院去年接獲民眾陳情指出,除宜蘭與嘉義外,其他招生區都以「沒有在校表現」為由,限制實驗教育學生透過免試入學管道申請高中職;部分學校即使有缺額也不能以免試方式招收實驗教育學生,大學招生的繁星計畫,自學者也無法參加,都影響其受教權。
教育部表示,已行文各大學說明非學校型態的實驗教育學生的成績評量方式,讓各校評估參考。
自學或實驗教育學生以台北市最多,大多為自學學生,其次為新北市,目前新北市的森林小學、宜蘭慈心華德福等校都屬於實驗教育學校。
◆ 全球大學聲望排名 台大躍進前60
自由 2013.03.06
〔記者陳怡靜/台北報導〕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簡稱THE)昨公布「全球大學聲望排名」,哈佛大學蟬聯三年冠軍,亞洲則以東京大學聲望最高,排名全球第九名。台灣則有台灣大學搶進聲望百大,排名五十一名到六十名間,創下歷史新高。
名次創新高 與日本大阪大學並列
THE是第三年進行世界大學排名,指標包括聲望、論文被引次數、論文數、師生比、研究經費等,其中針對全球逾一萬六千名學者進行問卷調查的「聲望」排行結果,昨日率先公布前一百大。全球前五名依序為哈佛、麻省理工學院、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哈佛三連冠 東京大學稱霸亞洲
以亞洲觀察,日本的東京大學聲望最高,排名全球第九,較去年降一名;亞洲第二、全球二十二名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則較去年略升一名。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北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排名都較去年下滑,北京清大從三十名降為三十五名,北大則從三十八名下滑為四十五名。
這項聲望調查中,台大排名在第五十一到六十名區間,與日本大阪大學、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等並列同個區間,勝過香港科技大學、韓國高等科技學院、日本東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相較去年還排名第六十一到七十名,台大聲望明顯進步。
THE編輯Phil Baty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全球有百所大學可列入世界聲望排名,僅占世界高教機構○.五%,「能擠進前百大是很重要的成就,台大無疑是世界菁英大學之一」。台大則表示,過去致力推動國際化,可能因此使排名提升,若政府持續投資高教頂尖計畫,邁入前五十大也指日可待。
長期研究大學排名的台大圖書資訊系教授黃慕萱則分析,若以去年的指標比例,聲望調查分數約佔THE世界大學排名評分的二十二%,其他指標還包括論文被引用次數、論文數、研究經費、師生比等,台大聲望排名上升,顯示國際學者也肯定台大進步。但她坦言:「聲望調查其實就是印象分數總和,學者對該校教學與研究的主觀印象分數。」她也呼籲,大學應努力辦學、做好自己,排名只是參考,不是辦學好壞的唯一指標。
國際波動力學研究中心 成大揭牌
【聯合報╱記者黃宣翰/台南報導】2013.03.07
成功大學、國科會與俄羅斯研究團隊,合作成立「國際波動力學研究中心」,昨在成大安南校區揭牌啟用。5年內共同出資新台幣3億元,進行海嘯、瘋狗浪等研究,期望為台灣的國土保安和預防天然災害做更多努力。
成大水工所內有具造波機,可模擬海洋波動情形,名導演李安拍攝《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電影前,曾向黃煌煇請教。黃煌煇說,他向李安說明要模擬海浪要使用造波機才逼真,但李安需要在戶外拍場景,成大水工所造波機主要在室內,才未在台南拍片。
國際波動力學研究中心位於成大安南校區研總大樓,由成大水工試驗所、成大海洋中心、國科會、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俄羅斯國家科學院普通物理所波動研究中心、俄羅斯國家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等5個單位共同成立。
計畫總主持人成大校長黃煌煇說,國際波動力學研究中心將針對非線性波動(如海浪)、非線性波動過程(如海嘯、瘋狗浪)、海洋雷射與聲波探測等3個目標研究群進行研究。
黃煌煇指出,台灣每年平均有10多人被瘋狗浪捲走,但各國對瘋狗浪產生原因並不是很清楚,將和俄羅斯等外國學者合作深入研究預防。
◆ 《少年PI》造浪池 成大出點子
【洪榮志/台南報導】2013-03-07 中國時報
奧斯卡最佳導演李安執導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電影中的滔天巨浪效果驚人。水利專家、成功大學校長黃煌煇透露,李安原本打算利用空氣壓浪製造效果,經他指點此舉並不可行,建議使用機械造浪才能達到電影需要的效果後,才斥資一億多元在台中興建造浪池。
國科會、成大與俄羅斯合資三億元成立的國際波動力學研究中心,六日在成大安南校區水工試驗所揭牌成立,未來將以非線性波動以及海洋雷射與聲納探測為主要研究方向。
此一台俄跨國計畫的總主持人成大校長黃煌煇,本身除了是國際知名的水利專家外,成大水工所更在他領導下,陸續建置出全世界最大的室內造浪池及全世界第二長的室外造浪池,還因此得以承攬國內外數百件金額龐大的產學研究計畫。
黃煌煇表示,李安籌拍《少年PI》電影時,為了拍出滔天巨浪的效果,曾經率領十多位國外專家到成大水工所勘查場地,原本有意洽借造浪池,但因他的需求是室外且是平面造浪,水工所的設備無法滿足電影所需,一度讓他傷透腦筋。
後來,李安決定自行興建造浪池後,也曾請教黃煌煇是否可利用空氣壓縮造浪,但黃認為以目前的技術仍不可行,建議採用機械造浪,李安才斥資一億多元在台中水湳打造人工造浪池。
黃煌煇還強調,電影中的滔天巨浪,百分之八十都是靠後製完成的,人工造浪頂多只能呈現出巨浪的雛型,方便後製人員製作效果,否則如要完全靠人工製造出電影中的巨浪,以目前的技術恐怕仍是高難度。
◆ 背債拍電影 崑大研究生無悔
【聯合報╱記者周宗禎/台南報導】2013.03.07
崑山科大媒體藝術研究生張再興自導自演電影「覺悟的腳步」,前年獲金穗獎最佳男主角,去年再向老師友人借錢拍短片「花若離枝」大獲好評,日前獲彰化縣政府100萬元輔導金,將再借錢拍片,還沒畢業已負債200多萬,卻無怨無悔。
張再興說,小時常被欺負,他國中沒畢業就在夜市賣盜版光碟、持槍圍事被捕入獄,曾被家人親友視為「流氓」,電影「艋舺」找臨時演員時,他就飾演主角王識賢的跟班。
老師李思欣說,張再興因熱愛電影,到崑大前已脫離動刀動槍的生活,導演的影片連獲好評,希望他再接再厲。
張再興說,幾次進出感化院、少年監獄,直到二姊癌症過世前要他「多念點書」,他因二姊遺願考上高中,他認為拍片器材、演員都要專業,希望拍出更多好電影分享大眾。
◆ 校園開心農場 生態活教材
【呂妍庭/嘉縣報導】2013-03-07 中國時報
鹿草鄉重寮國小善用校園內的畸零地和閒置空間,打造多座開心農場,並申請設置落葉堆肥場,全校六十三名學生化身小小菜農勤種菜,親手收成的新鮮蔬果,不但為午餐加菜,也用來煮火鍋、包水餃、包子,還能透過落葉堆肥認識到各種昆蟲,變成另一種教學收獲。
校長林秀英指出,在綠手指工友蘇桂葉細心經營下,校園裡本來就有種植各類蔬果的菜園,學童也樂於協助工友媽媽照顧菜圃,五年多前申請環保局經費,設置落葉堆肥場,才有所謂責任分工,每班負責一個種植區。
林秀英說,三年級以下學生逢十月就要播種種高麗菜,平日澆水、施肥全都自己來,等寒假收成,每個人都抱回一粒大高麗菜與家人分享,平日則由高年級生負責把樹葉、廚餘湯汁、葉菜倒進堆肥場,加入雨撲滿的水澆灌並翻堆,等有機肥收成後,再分給各班自行施肥。
有時翻堆時會發現許多蜈蚣、蚯蚓、雞母蟲等小動物,總是帶給學生大驚奇,堅持有機栽培,老師也會帶學生到菜園抓蟲,六年級生李宗祐說因此認識到不少昆蟲,「比上課還有趣」。
林秀英說,讓學生從做中學,才能理解菜農的辛苦,多餘蔬果不但可以帶回家,民眾到學校運動,也會摘蕃茄吃,不僅全校師生參與其中,成果還能跟社區分享,形成多元教育,學生也格外有成就感。
美國減支 學生餓到把老師看成香蕉
【劉屏/華盛頓九日電】2013-03-10 中國時報
著名的慈善機構八日指出,美國政府全面減少開支後,最受衝擊的是低收入戶,更多人因此食不裹腹,只能早早就寢;也因此更多的孩子上課時無法專心,飢腸轆轆的把老師看成食物。
致力協助饑民的組織「讓人人有糧」(Bread for the World)指出,全美國有九百萬家庭依賴美國政府的「婦女、嬰兒、孩童計畫」(簡稱WIC)才有足夠的食物。政府減支美金八百五十億元後,這類社會福利首先被砍。
這個組織推出一部紀錄片,從科羅拉多一位國小女生蘿西.凱西的案例切入。凱西上課常常不專心,老師多方協助,包括要凱西在字條上寫下「專心」一詞,一旦不專心就趕快看字條,但是成效不彰。最後老師終於明白,凱西不專心是因為肚子太餓了。在片中,老師說:「她不是在想卡通或朋友,她是在想食物」。
凱西自己在片中也說,肚子餓得好難受,明明眼睛看著老師,心裡想的卻是食物,「有時候,想著香蕉,老師就變成了香蕉,所有同學都變成了柑橘」。
一位年輕媽媽在片中說,她因為經濟不景氣而失業,唯有倚賴WIC計畫養活自己和孩子。現在福利削減,「孩子看著你,你從孩子的眼神就知道他們沒吃飽」,然而鍋中無米,「你只能強迫他們就寢,彷彿他們做錯了事似的」。
除了「讓人人有糧」,全美各地還有許多類似的民間組織,但是政府預算無疑是最重要的資源。減支之後,很多人甚至得不到最基本的營養,街友的生活補助也遭到削減。此外,全世界有九億人仰賴美國的糧食外援計畫,他們也可能陷於飢餓。這個組織指出,根據美國農業部研究,政府每投入美金一元在WIC計畫上,將來健康保險就可以節省三美元,絕對划得來。
◆ 校長帶頭掃廁所 千人學五功
【甘嘉雯/桃園報導】2013-03-10 中國時報
國立陽明高中九日「廁所日」,校長林清波連續五年率領全校師生動手掃廁所,大家一起拿起刷子、彎腰貼近馬桶,清掃刷洗全校一○六間廁所及六棟大樓地面及天花板牆面,希望學生由清掃中,學會「五功」。
林清波說,廁所日源自日本清掃學會,以及台灣清掃學會的清潔活動,最重要的意義在於當所有參與者無論職務、性別、年齡都願意一起彎身向下,貼近廁所地板仔細刷洗擦拭,引申於人生發展的意義,便是不逃避問題,愈接近越不怕,要勇敢面對眼前的問題。
今年主動報名的老師、同學計有一千多人,家長也有百餘人,眾人挽起衣袖,磨鍊心志、謙卑利他、懂得惜福、體驗感動、感恩的心等「五功」,帶動全校學生的品格教育,擴大思考的視野與高度。
二○七班的李賢儒同學說,平時學校掃地時間太短,常常無法徹底清潔乾淨,他覺得廁所是大家每天都要使用的區域,應該要更珍惜愛護,以後他也會更珍惜地球上的資源。
由於全校熱烈響應廁所日活動,陽明高中連續兩年獲得桃園縣公廁評比特優,負責整個活動的衛生組長陳筱琪老師說,家長可以親力親為示範給孩子看,也是一種好的教育模式。
◆ 可怕的學歷通膨
【林佳誼】2013-03-10 工商時報
■不只台灣大學生畢業後只能領22k,美國如今也出現「學歷通膨」現象,許多背負沉重學貸取得大學學歷的年輕人,只能找到高中畢業就可以做的低階工作。
■The college degree is becoming the new high school diploma: the new minimum requirement, albeit an expensive one, for getting even the lowest-level job.
近年英文有句流行語:「30 is the new 20」,意思是說30歲的人也可以做20歲人所做的事情,保持年輕活力。但如今在美國學歷通膨威脅下,大學學歷卻逐漸貶值只剩高中價值,甚至年近30歲還只能從事過去20歲人所做的初階工作。
「美國大學學費與績效中心」(Center for College Affordability and Productivity)今年最新公布報告指出,2010年畢業的美國大學生,有48%、即超過200萬人都屈就於低階職位,薪資低,工作技術門檻也不高,工作時壓根無法應用他們在大學時所學習到的知識。
倉儲、櫃檯 都用大學生
例如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有間規模45人的律師事務所「布許、史利帕寇夫與舒爾事務所」(Busch, Slipakoff & Schuh),無論是櫃檯、行政助理,或甚至是時薪只有10美元的辦公室收發,這間事務所只用大學畢業以上的人才,不問職務內容究竟是否需要大學教育訓練。
以事務所櫃檯人員帕克(Megan Parker)來說,她2011年從亞特蘭大藝術學院取得時裝與零售管理學位,如今在這裡則從事與所學無關的工作,以換取3.7萬美元年薪。
身上還背有超過10萬美元學貸的帕克,回憶起剛畢業時一邊在多家服裝店打工,一邊寄出大量履歷應徵辦公室職位的日子,她說:「我可能永遠也還不完這筆錢,但我現在真的沒在考慮那一點」,「你知道,這裡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工作場所了。」
大學學歷成本愈來愈高,價值卻愈來愈低的現象,近年在美國就業市場日益普遍,經濟學家把這種情形稱為「學歷通膨」(degree inflation)。
無論是什麼產業或什麼地區,許多過去不需要大學文憑的職位,例如櫃檯人員、倉儲管理或辦公室助理等,現在都明言非大學畢業以上不用。
就業困難 導致大材小用
學歷通膨是連鎖效應,會向上與向下延伸,例如過去只要求大學畢業的工作,現在也可能非碩士生不用。而在這條食物鏈中,最慘的自然就是位於底部的高中文憑。目前美國只有高中學歷者的失業率是8.1%,是大學學歷失業率3.7%的2倍以上。
至於為何企業總愛聘請高學歷者大材小用呢?答案很簡單:現在上大學的人愈來愈多,但美國經濟連年疲軟,失業率居高不下,導致整個就業市場嚴重傾向雇主。
為亞特蘭大眾多企業招募行政管理人才的Cardinal Recruiting Group招募主管曼澤戈(Suzanne Manzagol)指出:「當你每份徵才廣告都能收到800封履歷時,總得用某些方式來做淘汰。」
「布許」事務所經營合夥人史利帕寇夫(Adam Slipakoff)則解釋:「大學畢業生比較有心追求事業」,「會念大學代表他們認真看待自己的未來,不是只想找份收入。」
但CCAP報告作者之一、俄亥俄州大學教授維達(Richard Vedder)指出,大學畢業生大材小用,使得很多人開始質疑美國是否對高等教育投入太多成本,甚至懷疑社會是否有能力補貼資源給這些接受高等教育、最後卻學無所用的學生身上。
※ 相關報導:
* 教師過剩…檢定依舊一窩蜂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8/20130310000465.html
少子化問題從國中小逐漸往高中職移動,教育部國教署最近提出「國立高中職超額教師輔導遷調介聘處理原則」,如果學校出現超額教師,應採「後進先出」,資歷淺、年輕的先被調離到他校。對此,高中老師認為,以後年輕老師流動率會很大,偏鄉小學校更沒人要去。
....根據這原則,學校如無人自願列為超額教師或自願人數不足時,以在校服務年資較淺者為先;服務年資相同時,以年齡較輕者為先;服務年資及年齡相同時,以抽籤方式決定。簡而言之,這原則就是「後進先出」。
* 學生籲暫緩12年國教 蔣偉寧:不應失信於民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8/20130310000464.html
教育部長蔣偉寧昨天首度舉辦「與學生有約」,和十位「暫緩十二年國教全國學生會」成員面對面溝通。兩位國中八年級學生質疑,基北區特色招生考PISA,但師生們都不知道如何準備,只好去補習,「這樣下去,我們的未來是黑白的。」
....蔣偉寧回應,十二年國教政策已公布,如果暫緩等於是失信於民,他保證,入學制度的改革絕對不會是「實驗」,自己也有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孩子,不可能讓他成為實驗品。
一票之差! 楊泮池當選台大校長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2013/03/12
各界矚目的台大新任校長昨晚選出,台大醫學院院長楊泮池在遴選委員會第一輪投票就勝出,當選台大第十三位、也是首位完全非官派的台大校長。
現任台大校長李嗣涔六月廿一日任滿,楊泮池將在隔天上任。台大校長任期四年,最多可再續任兩屆,也就是楊泮池可能帶領台大長達十二年。
楊泮池選前呼聲甚高,此次當選,顯示台大醫學院實力雄厚。電機系出身的李嗣涔擔任校長已八年,在李之前的校長陳維昭也出身台大醫學院,且擔任台大校長長達十二年。
遴選委員私下表示,楊泮池剛好達到遴選委員過半數同意、即十一票的門檻,以一票之差擊敗了雲科大前校長楊永斌;雙方可說勢均力敵。
台大校長原本由校務會議投票選出前兩名人選,再送教育部長圈選。八年前,教育部前部長杜正勝圈了第二名的李嗣涔,沒有選第一名的楊永斌,引發不小爭議。
這次台大校長改由校內外人士共組廿一人遴選委員會票選,名單出爐後只要送教育部備查,等於選出首任完全非官派的台大校長。
校務會議推薦投票支持度最高的楊永斌,這一次又和校長擦身而過,以一票之差落敗,過程非常戲劇性。
台大校長遴選辦法規定,廿一位校長遴選委員,可分別針對六位候選投同意票或不同意票,第一輪若只有一人獲過半數以上同意票就當選;若有兩人以上獲過半數同意票,要再針對票數最多的兩人投票,直到分出勝負。
昨天廿一位委員都出席,據了解,第一輪投票最高票是楊泮池,拿到十一張同意票;楊永斌十票,楊泮池第一輪就勝出。
這次六名校長候選人包括楊永斌、楊泮池、台大前副校長包宗和、國科會主委朱敬一、台大前管理學院院長洪茂蔚、台大副校長羅清華,以楊永斌、楊泮池、朱敬一這「二楊一朱」最被看好,但昨天變成「雙楊之戰」,據了解,朱敬一票數不高。
※ 相關報導:
* 當年SARS爆發 楊泮池臨危受命…
http://mag.udn.com/mag/education/storypage.jsp?f_ART_ID=445208
....外型斯文、說話不疾不徐但條理清楚,是楊泮池給人的第一印象。「在台大醫院眾多優秀的醫護人員中,楊院長是位絕頂聰明的人」,一名台大醫師說,楊泮池從擔任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到二○○六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士、隔年又接任台大醫學院院長,一步一步攀向學術殿堂高峰,「如今楊成為台大準校長,也是他人生目標之一」。
不少人都會好奇楊泮池的名字由來。他的友人說,由於楊生於台中,家中長輩寄望他將來成一個讀書人,於是以台中孔廟櫺星門內一座半月型的「泮池」為名,可以像古時高中的狀元「入泮」。楊也從台中一中畢業後就考上台大醫學系,果然不負長輩的期許。
◆ 繁星放榜/繁星「加碼」 破明星高中迷思
【聯合報╱呂健吉/華梵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宜縣礁溪)】2013.03.12
大學繁星推薦入學昨日放榜,能夠以繁星入學者,就不必再受到申請入學或七月指考的煎熬,可以開始輕鬆以對剩下四個月不到的高中生活。
大學繁星入學是以校排名為第一優先,且每校推薦到各大學的名額每類組以二名為限,因而有利於非明星高中學生,讓只要是校排在前面且學測成績不太差者,均有機會進入名校大學。
但這也使得一些頂尖大學不太願意釋出過多的繁星名額,深怕沒有招到最優秀的學生,因而一些學測成績較高而未能以繁星被推薦到理想大學與志願者,就得開始準備申請大學的各項資料,往往也得報個三、四個科系才可能如願推到自己喜歡的志願。
繁星入學是以校排名為主、學測成績為輔,並且限定各高中的推薦名額,此方式有很多家長不太明瞭,而還存在明星高中的迷思,所以當把孩子送進所謂的第一志願高中時,其校排卻是在後面,往往就不能以繁星進入大學;反而一些非明星高中的學生,靠著平時的努力在校排有優秀表現,就能夠順利進入理想大學。
就此一入學方式來看十二年國教所要打破明星學校的迷思,是有極大助益,只要努力用功,在學校排名不差,是比同樣程度但校排在後面的明星高中學生,更有機會進入頂尖大學。
這是繁星計畫想要縮短城鄉差距和打破明星高中的大學入學方式,教育部若真的想更順利在北部推動十二年國教,則應該要求各大學再擴大繁星入學名額。若有四分之一的名額是繁星計畫,四分之一是申請入學,二分之一的指考名額,個人相信,就不會有一堆人想再擠進明星高中,十二年國教也不必再訂定一些奇怪的排序和變相升學考試為主的特色招生了!十二年國教一定要跟大學入學方式結合在一起,若各有盤算,則十二年國教的目的將永難達到。
也建議各大學針對已繁星入學或未來申請入學的學生提供一些讀書計畫,讓這些準大學生們可就未來就讀科系先行準備,以提升學習能力,同時也不會讓他們在未來幾個月裡無事可做,影響到要準備指考的同學們。
※ 相關報導:
* 繁星放榜 11高中首次有人進台大
http://mag.udn.com/mag/education/storypage.jsp?f_MAIN_ID=12&f_SUB_ID=28&f_ART_ID=445197
大學繁星推薦是為鼓勵偏鄉弱勢生升學的管道。今年有239所高中透過繁星推薦管道錄取台大,其中11校為首次有學生進台大;但台大醫學系繁星要75級分才能上榜,今年錄取的6人除羅東高中學生之外,其他5位都來自傳統公立明星高中及貴族私中。
* 大學繁星名額 明年再增千人
http://mag.udn.com/mag/education/storypage.jsp?f_ART_ID=445203
教育部高教司昨天指出,為配合明年十二年國教上路,鼓勵更多國中畢業生就近入學,大學繁星推薦名額將持續擴增,明年招生名額預估再增加千名,達一萬一千人,約占招生總額一成;民國一○六年,繁星可望突破一萬五千人,占招生總額一成五。
◆ 隨父跑路摘星 董佳旺上暨大
蔡依珍/桃園報導 2013-03-12 中國時報
「我做夢都沒有想到可以錄取國立大學!」父親經商失敗跟著「跑路」的董佳旺,輾轉讀過的國中多到記不清!所幸在桃園大興高中受到師長的幫助和鼓勵,讓他不愁三餐、學費,順利完成學業,並靠繁星計畫順利錄取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開心又感恩。
董佳旺曾是天之驕子,家境優渥,家裡南北部都有透天厝,國中時父親經商失敗,欠下近千萬元債務後,開始「跑路」人生。受此影響,他輾轉讀過的國中多到自己記不清,甚至才轉學報到隔天又因債主找上門而搬離再度轉校,「常常都在移動中」,因此錯過一次基測和兩次填寫志願分發。
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報名大興高中,在入學典禮認識甫就任的熱血導師張昌訓,「開啟人生的轉捩點」,無法申請低收補助或就學貸款的董佳旺努力向上,除達到學校比照公立高中收費的獎勵標準,更維持學校前五名爭取董事會等獎學金,度過三年時光。
靠著繁星計畫錄取暨南國際大學應用材料及光電工程學系的董佳旺,心存感恩說,學習不中斷和填飽肚子真的很重要,「慶幸學校沒有放棄我」,未來希望能順利當上工程師,回饋相依為命的阿嬤。
學界悲劇/一篇論文 壓死一名台大醫師?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3.03.13
去年的父親節,台大醫師林育誼傳出自殺消息,同事不敢置信,因為他剛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又在頂尖醫學期刊發表論文,前途似錦,怎會走上絕路?但從昨天外電報導,學界推測,林可能一時無法對外界質疑他的研究提出合理解釋,因而走上絕路。
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陳宜民指出,他不瞭解林育誼的研究,本不該擅加評論,但他從宏觀角度看整起事件,林之死頗值得學界引以為鑑,避免日後再有人因一篇論文的爭議,以自殺悲劇收場。
陳宜民表示,學界對於研究成果能獲刊國際期刊,視為最高榮譽;但同樣的,同領域的學者也可能提出質疑,但只要提出客觀證據與研究數據,都可以進行理性論辯。
陳宜民表示,即使是國際間知名的學術期刊,出現勘誤表或已發表的論文被撤回的情形,也是稀鬆平常。但有時學界為爭取發表研究論文的時間,同一實驗室主持人會把同樣的研究分派給不同的屬下,讓彼此競爭,卻又不清楚同僚的動態,直到有人捷足先登,才知道自己的研究未併入團隊的研究成果。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要救救我)
◆ 事件始末/美實驗室同事 揭發研究瑕疵
【聯合報╱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2013.03.13
槓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自然」期刊的袁時恩,念過麻省理工學院,後來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就讀。當過很短時間的小兒科醫師,後來專心研究,在二○○一年加入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教授布克(Jef Boeke)的實驗室。
布克對酵母菌基因體的研究在學界有很高的評價,他的實驗室專注發展找出基因交互作用的方法,主要是研究酵母菌基因,並希望能推論到人類基因。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每年大概接受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六億美元研究經費,布克的實驗室也拿了數百萬美元,因此有繳出研究成果的壓力。負責分析實驗數據的袁時恩,也感受到壓力,但有些疑慮他不吐不快。
二○○七年,實驗室正研發一套方法體系,後來成為投稿「自然」論文的基礎。袁時恩當時就向實驗室的資深研究員潘蜜拉‧米勒反映不妥,更在二○○八年電郵表達憤怒:「幾乎所有人都否認有問題,讓我很困擾。」米勒很快回信,表示在兼顧袁時恩的訴求和「生產力」之間掙扎。
袁時恩對實驗室採用的方法體系愈來愈質疑的同時,也在布克實驗室的林育誼卻準備將運用在酵母菌基因體的這套方法,拓展到人類基因體。
袁時恩表示,林育誼曾邀請他協助分析數據,但他認為研究方法有重大瑕疵,拒絕參與。兩人在實驗室很少互動,袁時恩後來被降級,然後解聘。
論文在去年二月發表後,袁時恩七月寫信給「自然」要求更正,他主要是質疑實驗室判定基因互動的數量門檻太低,熟悉論文資料數據的他重新分析,結論是不可能多達論文宣稱的八百七十八次。
袁時恩要求「自然」登出他的質疑,得到回覆是布克和林育誼團隊將於兩周後回覆,後來布克寫信給「自然」,要求再多給幾周時間,因為當時是暑假,很難集合研究的共同作者來回覆。
布克寫信的一天後,林育誼被發現在研究室自盡,結束三十八年的生命。
※ 相關報導:
* 台大醫師去年自殺 論文遭質疑而輕生?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7755441.shtml
國內抗老化蛋白研究權威、台大生化所助理教授林育誼,去年八月在研究室自殺身亡。華盛頓郵報報導,林育誼過世數小時後,有人用他的帳號傳了一封電郵給在美國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離職研究員袁時恩(音譯),信中提到:「你的快樂結局。育誼已於今早過世,你成功了,這下子你可滿意了吧。」袁時恩告訴華盛頓郵報,看到信時他大為震驚,甚至開始顫抖。
* 台名醫尋短扯論文 美方待複審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7755625.shtml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表示,有關台灣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林育誼去年自殺和研究遭質疑,院方已與「自然」期刊就問題進行數月研究,並提出一項修正,有待複審。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回覆中央社記者電話和電郵查詢,對「華盛頓郵報」12日報導,曾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與林育誼共事過的袁姓研究人員(Daniel Yuan)質疑林育誼的研究方法和結論,提出上述說明。
時評-找回教育價值
【本報訊】2013-03-13 中國時報
教育是競爭力重要指標,更是國力發展基石。回首台灣十多年來教育改革路程,學生素質滑落,成績幾十分就能混進大學,國家競爭力衰退令人憂心。十二年國教上路前夕,決策者應記取前車之鑑,不要重蹈覆轍。
卅年前,菲律賓經濟優於台灣,台灣人常跳機去菲律賓當台勞。為此,菲國總統來訪時,還要求台灣要做好相關管制。
曾幾何時,風水輪流轉,菲律賓人要飄洋過海來台灣當菲勞,檢視他們履歷有不少是大學畢業。
這令人想起,台灣大幅開放大學、科技大學後,士農工商的社會人力結構完全被破壞,不管你喜不喜歡讀書、成績優劣,全部成為「士」。
沒有人想學一技之長,因為黑手辛苦又沒有社會地位,而拿著大學文憑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要不就是嫌薪水太少,不符合「士」的社會地位而寧可家裡蹲,當個「啃老族」。
誰造成這樣結果?沒有人敢站出來承擔,反正,政黨輪替漸成常態,在野黨樂得有批評題材,執政黨若因此丟政權,讓新政權去為爛攤子傷腦筋。
台灣教育菲律賓化的殷鑑不遠,關心教育與有決策權的人要深思,教育真的是百年大計呀!
◆ 多益980分 國二生堅持上英文課
【聯合報╱記者羅建旺/宜蘭報導】2013.03.13
今年14歲的徐承昱雖是國中生,但全民英檢高級程度、多益測驗達980分,英文程度遠超越一般大學生,校方早同意他免上英文課,但他仍堅持如常上課,「讀英文是興趣,不是為了考試!」
徐承昱是宜蘭中華國中二年級學生,興趣廣泛,會拉小提琴、彈鋼琴,愛打籃球、網球,沒有補習,但成績名列前茅,尤其是英文程度超強,去年通過全民英檢高級檢定,多益滿分是990分,他考了980分,校方昨天邀請他分享學習心得。
「從小讀英文、熱愛英文!」外表溫文儒雅的徐承昱說,他沒上過幼稚園,但媽媽常帶他上圖書館看英文書,念英文就像讀中文一樣,非常自然,養成了興趣,現在看英文與理解速度,好像還比中文快。
徐承昱說,讀英文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家裡的書報雜誌以英文為主,以前訂過時代雜誌,現在有英文新聞周刊、知識雜誌,平時觀看英文新聞。
「英文是很好的讀書工具!」徐承昱說,很多一手資料都是以英文書寫的,直接閱讀,收穫多,最近與同學在做科展,研究蘭陽溪的沙塵問題,從國外學術網站找到不少專業資料。
校長林志全開玩笑說:「多益能考980分!我抄答案可能也考不了那麼多分!」校方同意他不用上英文課,但徐承昱不願跟同學不一樣,堅持要上英文課,他還說,自己的英文考試成績,主要是考英文是直覺應答,有些會寫錯。
徐承昱的媽媽是家庭主婦,爸爸是電腦工程師,姊姊念大學,徐承昱自學能力強,愛念書,會念書,是孝順貼心的好孩子。
◆ 血手機看人權 創意教案獲勝
林志成/台北報導 2013-03-13 中國時報
為爭奪製造手機電容器必備的礦物「鈳鉭」鐵礦,非洲剛果不斷爆發流血衝突,利用這些礦物製作的手機被稱為「血手機」。新北市板橋高中老師方學文等人提出「從血手機看人權教育的骨氣」教案,昨獲台灣微軟創意教師競賽高中職組優勝。
台灣微軟舉辦「二○一三年台灣微軟創意教師競賽」頒獎典禮,共有一八○位教師提出教案參賽,最後有五組脫穎而出得到優勝,每組均可得一台筆記型電腦,台灣微軟並補助每組一位教師的機票及食宿費用,可出國參與教育論壇。
新北市板橋高中老師方學文等三人提出「從血手機看人權教育的骨氣」教案,他讓學生看剛果為了爭奪製造手機電容器的礦物而產生內戰,甚至有小朋友持武器上戰場,非常慘烈。他要學生討論「血手機」產出過程引發的問題,藉此討論人權。
參與此課程的板橋高中學生余晟嘉說,他每天用手機,以前從未想過「血手機」的問題。但上了這堂課後,自己很有感觸,以後要改變消費習慣,絕對不會輕易換手機,避免剛果戰亂擴大。
新北市永和國中陳秀琪、台南市和順國中莊盷羲及桃園縣大溪國中孔仁欣等三位老師提出的「食來雲轉」教案,獲得國中職組優勝。陳秀琪表示,他要學生到超市買東西回來,然後用手機掃瞄包裝標示的QR碼,瞭解食物的成分、熱量等,探討健康飲食的觀念。
永和國中二年級學生陳軍宇說,以前常隨便亂吃東西,但上了陳秀琪老師的課後,發現一些食物對人體不好,少吃為妙。譬如他以前很愛吃巧克力,但巧克力的熱量其實很高,不應該多吃。
※ 相關報導:
* 題型僵化? 誰把老師考笨了?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378&f_SUB_ID=3744&f_ART_ID=445150
這是出現在「教師資格檢定考試」中的題目。除了少數幾題簡答題,大部分考題都是類似以上題目的單選題。十二年國教如火如荼啟動,要求老師對學生的評量要更多元、靈活,培養學生思考、整合、運用與創造的能力。但是目前的教師資格檢定考試,卻還在考老師死記、硬背的題目。
◆ 化工博士繞指柔 出書教女紅
【吳敏菁/彰化報導】2013-03-13 中國時報
建國科大美容系副教授林文雄是化工博士,為指導學生寫論文,無意間碰觸了襪子娃娃的領域,原本不諳女紅的他,第一次接觸針線後,就一頭栽入,除了為造型注入創意,還將縫製的技法系統化整理、紀錄,編撰成專書。
彰化是襪子的故鄉,不少學生為了呈現這項產業,製作創意襪子娃娃,一來增添趣味美感,也讓人看到這項產業的多元文化面向。
林文雄說,學生第一次找他指導,他也愣住,納悶「這算是一門學問嗎?」沒拿過針線的他,試著進入縫製娃娃是怎麼一回事,激發內心隱藏的美感,開始廢寢忘餐研究。
林文雄為雙手如蹦出活跳跳娃娃欣喜,卻也難以擺脫理工人,凡事講理性,他還是想理出頭緒來,整理平針縫、藏針縫、縮口縫、輪廓縫和造型縫等各式各樣的技法,以實例說明呈現的效果,讓婆婆媽媽大開了眼界。
林文雄也將台灣印花布投入運用,開創台灣花布熊研究,為台灣傳統文化建構一個新的平台,引領人們認識台灣的花布美學。
◆ 我採認陸校學歷 擴大至111所
【記者簡立欣/台北報導】2013-03-13 旺報
教育部12日公告擴大採認大陸111所「211工程」大學學歷,比現行41所增加70所,且採認時間點從3年前起算。3年前「賭一把」去大陸211工程大學就讀的台生,總算獲得「正名」;台生對此多樂觀其成,但仍有「未溯及既往、未承認醫事、學歷採認門檻過高」等3大缺失,美中不足。
陸生來台 限額不變
教育部12日公告,排除大陸211工程大學裡的公安、軍事、醫療等相關學校,將採計111所大陸211工程校院(含原採認的41所);採認時間點和目前已承認的「985校院」一樣,都是民國99年9月3日之後赴大陸就讀者,在此之前就讀陸校的台生,仍要參加學歷甄試。
雖然增加採認陸校校數,不過教育部原則上仍把陸生來台招生名額限定為2141人(含離島141人)。教育部政務次長黃碧端表示,雖然政策規定總招生額度是「大學入學總人數的1%」即2850人,也就是2141人仍有上調空間,但過去兩年陸生都招不到5成,現在的2141個名額應該也夠了。
至於媒體誤傳今年開放招生省分將由沿海6省再增2省,黃碧端說,這不是台灣能決定,目前仍定為沿海6省沒改變。
教部新政 美中不足
對於教育部新政策,台生會副會長陳正騰樂觀其成:「這代表兩岸交流正常化,台生有更多選擇。」不過他認為仍美中不足:第一不溯及既往,第二不承認醫事學歷,第三學歷甄試門檻過高。
「過去兩年學歷甄試只有22人過關,但是過去十幾年已經有2萬名台生在大陸求學,過關比例只有千分之一!學歷採認的3大缺失都沒有改變,我預期今年參加學歷甄試的人不會大幅增加。」
上下課顛倒 兒童節新竹學童fun心玩
【聯合報╱新竹縣市記者/連線報導】2013.03.14
新竹市國小在兒童節期間,會選一天,全校課程「顛倒」,上課時間變下課,小朋友玩的時間拉長,此外,多數學校還設計特別活動,讓小朋友自主、盡歡;新竹縣兒童節是否便服、不帶書包、不打上下課鐘、回家沒有功課?竹縣教育局表示,授權由各校決定。
新竹市東門國小每年兒童節除了課程顛倒,也要求創新,今年高年級邀請65歲的作家可白,分兩梯次與學生面對面,第一梯次3月29日,由六年級生對談,4月2日邀五年級生。
東門國小還規畫跳蚤市場,盈餘捐給慈善機構,邀泡泡達人帶學生拉「大泡泡」;一年級生到東門城、影像博物館拜訪,了解周邊環境,寓教於樂。
竹市陽光國小規畫遊戲,邀請師生一起玩,學生會另外辦義賣,設「快樂舞台」,開放學生表演,「讓孩子快樂玩一天」。
新竹市文化局結合學校、社區與故事團體,舉辦「愛閱童樂月」,「演」故事給孩子看。
「愛閱童樂月」已邁入第9年,今年的「大家一起來演故事」將於4月13日在新竹市立動物園舉行,當天將有11個團體演出11場生動有趣的故事劇,還有8組益智問答及DIY等闖關活動,讓家長與孩子透過活動啟發閱讀。
新竹縣政府依例,沒送兒童節禮物,但舉辦全縣模範兒童表揚,發給學生獎狀、供做紀念的模範兒童名冊。
各鄉鎮市則視財源,有的提供兒童節禮物,有的沒有提供;當天仍會照常上課,但安排較輕鬆校園才藝表演、放電影等,讓學生輕鬆一下。
竹北市公所依學生程度,提供從托兒所到國小高年級的繪本童書、名人傳記或科學叢書,供建立班級圖書館,學生也可交換圖書閱讀,以推廣閱讀風氣。
寶山鄉學生想要存錢筒,但鄉公所訪視認為品質不理想,將贈送保溫杯,新埔鎮贈送國小每人一條跳繩,希望學生多運動「跳繩也會長得高」。
湖口鄉想贈送學生提袋,芎林想贈文具組,都在作業中;關西鎮僅發給6年級小朋友和獎狀一張,禮物還在籌備。
◆ 12年國教 監委憂成教改災難
中央社 2013-03-14
監察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今天邀教育部長蔣偉寧報告12年國教執行情況,監委沈美真等人擔憂12年國教會變成另一個教改的災難。
監察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召委趙榮耀說,去年赴教育部巡察,監委關切12年國教,蔣偉寧主動表達願意赴監院專題報告。
今天專案報告過程全場公開,不過,聽完教育部簡報,監委們依舊憂心。
監委沈美真說,很多國中生連小學ㄅㄆㄇㄈ、九九乘法表都不會,如果「確保基本學力」與「因材施教」這兩套措施沒有做出來前,就實施12年國教,「這會是另一個教改的災難」。
「前面一個教改已經把大學教育毀掉,12年國教恐怕要把高中也毀掉」,監委李復甸說,他心情沉重,只聽到一連串相互矛盾的口號。
李復甸說,有大學電機系的學生不會解一元二次方程式,教育出了什麼問題?教育部不要老是評鑑別人,也應接受外界對教育部評鑑。
監委葛永光說,教改無助於減輕學生的壓力,現在大家討論台灣大學生的素質是不是降低,將來恐怕要關心高中生的素質是不是降低。
監委錢林慧君認為,免試不一定是公平,教育部資料稱台南區49所學校有46所是優質學校,她在台南待這麼久,實在很想知道到底是哪46個學校。
趙榮耀說,就如同核四問題是個政策、但要不要接受核四,他心裡還是有個疑問,到底12年國教所為何來,聽完報告後,他還是茫然,但12年國教已在推動。
對於蔣偉寧指12年國教是為提升國家競爭力。趙榮耀說,「12年國教也要提升競爭力」,教育部應確實與社會各界溝通。
◆ 十二年國教 疑問一籮筐-適性輔導恐淪空頭支票
【雲深/台此市(高中教師)】2013-03-14 中國時報
我是生涯規畫課老師,問起孩子對於未來有什麼想法時,除了醫學系出來當醫生、法律系出來可以做法官或律師,商管學院好像能夠去銀行工作之外,其他科系的出路是什麼時,得到的常是一臉茫然。
但當我請孩子寫一封信給未來的自己時,得到的答案卻令我驚艷:校排名列前茅的孩子談到自己其實最喜歡攝影跟繪畫,卻害怕當畫家不得志,即使現在想當攝影師,但不覺得這是可以一直做的工作;一位班級成績十分優秀的孩子,立下志願往西點師傅的道路前進。當初他填高職餐飲科的想法沒被家人接受,即使希望未來可以就讀餐旅大學,但家人對他的選擇十分憂心;覺得念書簡單上手的孩子,上了高中後對自己的未來卻滿是恐懼,儘管成績依然優異,但知道自己唯一最喜歡也最有成就感的是畫圖,卻又覺得自己未來的路非要符合「社會期望」才可以;資優班的孩子想往動畫製作跟聲優(動畫配音員)的方向發展,他的同學則想成為導演…,孩子們都為著自己的未來此苦惱不已。
十二年國教號稱要以適性輔導來改善生涯發展教育長期困頓的處境,原是美意一樁,但多元課程的建構配套措施目前仍未完整,教師對適性輔導的認知也尚未成熟,比序與會考更讓人懷疑分數魔咒依然陰影不散,適性輔導恐再次淪為空頭支票。
該如何在師資、資源及環境上做更多調整,以符合每個孩子的需要,應是十二年國教在適性輔導上的當務之急,而學校也應在教學上做出改變,架構各式的多元課程以激發各個孩子的不同潛能,透過更多的小組學習與討論,引導學生有更多的體驗與嘗試,當他們有了一定的準備時,才能確認自己的生涯方向。
※ 相關報導:
* 學生交通車列管!車齡逾10年就得汰換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mar/14/today-life8.htm
學校注意,學生交通車一旦車齡滿十年,就該換了!《學校交通車管理辦法》正式上路,超齡車輛須在兩年內汰換,亦得加裝行車紀錄器監視車內外狀況。
大學生混文憑 才是浪費資源
【聯合報╱尹蓉先/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台北市)】2013.03.15
一名博士生放棄月薪五萬多元的助教工作,回故鄉賣雞排,引起社會討論;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認為,這是浪費教育資源,但真正巨量浪費教育資源的是—政府。
政府廣設大學之後,錄取率已超過百分之百,再怎麼不用功不念書的人都可以進大學;於是校園裡有很多對讀書這件事,既沒有能力又沒有興趣的年輕人;沒有能力沒有興趣不說,連付出一點點努力也不肯,可還是堅持要那張文憑。
我最近有機會,分別觀察國立和私立大學學生上課的情形,其實兩者相去不遠,吃飯、聊天、看報、看小說、聽音樂、發呆、塗鴉、打牌、打電動、打毛衣、接吻,做什麼的都有,就是少有認真聽課的。
唯二不同:國立大學學生打電腦、玩手機更加方便,因為桌上就有插座,還有這些學生基本上不吵;私校最恐怖的是學生上課聊天,說話聲音之大,老師拿著麥克風也壓不過;一半以上的學生桌上沒有書、沒有紙、沒有筆,只有一杯飲料和一支手機。
老師不管嗎?
有一回,我和一群學生一同等紅燈過馬路,前面一位同學正跟她的朋友訴苦:「○○老師最討厭了,每次上課講著講著就冷不防問一個問題,害我們都不能專心做自己的事情!」聽得我暗自驚心,立刻深入檢討,感到非常抱歉,在下正是那種令人討厭上課會打擾同學的老師。
為讓學生願意聽課,教育部花大筆銀子,請老師研究教學創新,授課活潑有趣,老師們挖空心思想方設法讓學生用心,放影片、講笑話、演戲、分組競賽,就差倒立、翻筋斗了,但老實說,成效有限。
念書本來就是苦事,所以我們常說某某學術有成的人「苦讀出身」,現在大學裡的多數學生到學校目的,根本不在求學,只求一張文憑,除了學費之外,不願再付任何代價,若不是老師機車要點名,連教室也不願進。
民國一○二年整體高教經費約二千億,從民國八十五年廣設大學到現在,在大學裡糊塗鬼混荒唐度日的學子,不止百分之五十。保守估計糟蹋的高教資源,不會比三個核電廠還少,這是全國納稅義務人的血汗錢,就為一張無用的文憑。
除了這以兆計算的國家資源浪費外,更令人痛心惋惜的,是這些年輕學子在大學浪費掉的,是再也喚不回的青春美好時光。
當全國上下、藍綠朝野忙著處理核四問題,卻沒人注意廣設大學這更加嚴重錯誤的教育政策,正在繼續不斷巨量燒錢。
※ 相關報導:
* 高學歷出路/走出一片天 比渾噩生活好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762767.shtml
....既然大學所學專業知識,在日新月異、變遷快速的世界上是這麼微不足道,那大學究竟該培養學生什麼樣的能力?這又讓我想起了哈佛大學。
哈佛大學培育出許多世界頂尖人才,素來以自由開放的學風聞名,與他們學生的態度相較之下,我們的大學生似乎少了積極的求知欲、旺盛的好奇心,及無比的熱忱。而這些能力,正是優秀人才所需具備的。
我認為真正優秀的大學,不該只是訓練學生的專業能力,更重要的是培育他們終身學習、省思創新的能力,只要未來他們能夠走在所屬領域的尖端,能聞到時代的脈動,不管各行各業,應不會被時代的洪流吞沒,即使是賣雞排,也能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 學校太破爛 黑板都只能放地面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7762572.shtml
迷你學校苗栗縣三灣國小東山分班,校舍長年有漏水問題,多年前音樂教室一面牆整個倒塌,當地居民出資重砌後,牆面因負載力不足,黑板僅能放置地面上課,影響孩子受教權。
* 學校破爛/教育處長錯愕 要求提計畫改善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7762579.shtml
苗栗縣三灣國小東山分班學習環境差,甚至黑板只能放置地面上課,縣政府教育處長劉火欽大感錯愕,表示會深入了解,要求學校提計畫改善,維護學生受教權。
◆ 萬般皆下品 唯有獎狀高?
【聯合報╱林澤/國中教師(台南市)】2013.03.15
明年十二年國教將上路,由於會考科目各科僅分精熟、基礎、待加強三個等級,會考總分不得超過超額比序項目積分的三分之一,所以全國或縣市層級比賽獎狀,一狀在手便能取得超額比序的有利位置。
比賽項目五花八門,如拍攝微電影、英文話劇與演說、科展、鄉土語言解說員、機器人大賽,乃至於相聲魔術等,由於內容深度大多超過一般國中生的能力範圍,才藝補習班商機再現!此時,家長的經濟奧援,成為得獎的重要關鍵。
十二年國教美意,是希望發展學生多元智慧,跳脫傳統學科填鴨束縛,怎奈教育主事者「錯把馮京當馬涼」,將多元發展與升學免試比序綁在一起,造成「萬般皆下品,唯有獎狀高」的光怪陸離現象。
唯有讓比序項目愈精簡,才不會有一堆旁門走道、不公平的現象發生,快樂學習與教育公平才有機會落實!
◆ 熱門話題-PISA數學 結合生活情境
【林彥佑/高雄市(教師)】2013-03-16 中國時報
李家同教授前幾天指出,十二年國教會考中的PISA測驗,將讓孩子的負擔顯得特別沉重。對此,筆者認為,PISA中的情境數學,是希望將數學結合生活的情境,以讓學生能在日常中實踐。
「情境數學」就是要讓數學的學習盡量與生活情境吻合,另一層用意,則是讓學生學習「表達、溝通數學的能力」。以一個簡單的問題而言:「正方形的周長是二十公分,請問其面積為多少平方公分?」算式應為20÷4=5,5×5=25,但老師可以問「20÷4=5是什麼意思?」、「5×5=25是什麼意思」,有些學生是靠「記憶數學」來做答,雖然算對,卻無法指出「為什麼」,而「情境數學」可以培養學生「說數學」的能力。
情境數學也是一種生活中的評量。例如,現在有一個情境:「學校辦理校慶運動會,五年級決定跳彩帶舞,五年級共有十個班,每班二十五位小朋友,每個小朋友需要二條一百公分的彩帶,請問總共需要幾條、五年級總共需多少公分的彩帶?請用最快速的方式作出這麼多條的彩帶」。平常頭腦不常思考的小朋友,第一個反應便是用尺量一段、剪一段,再量一段,再剪一段,但這種方式剪出五百段實在太累人;而平常會活用數學、勤於思考的,便能快速剪出五百段。(在甲點固定一個東西,距離甲點一百公分的地方再固定一個乙點,來回纏繞二五○次,從兩端剪斷,便有五○○條了)
因此,情境數學絕對不是災難,而是要幫助學生關注生活中和數學相關的情境。
※ 相關報導:
* 畢業旅行bye bye 一律改稱校外教學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mar/15/today-life12.htm
教育部昨天決定讓「畢業旅行」的名稱走入歷史,一律定位為「校外教學」,事前要作課程設計,事後要有課程評量,帶隊的老師是執行公務,因此老師與陪同的家長代表旅費由學校全額支付。
....全國教師總工會副理事長吳忠泰表示,出門在外什麼情況都有,老師帶學生畢業旅行所承擔的責任非常大,簡直是危機四伏,老師們多不想去。也有國中老師抱怨,畢業旅行就是旅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教育部不准叫旅行,要叫教學,只是增加老師的工作量和學生的負擔,多做書面報告,意義不大。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表示,老師旅費由學校支付是合情合理;北市林姓家長說,畢旅問題不在老師旅費,團體旅遊早把老師旅費包在「買十送一」的回饋中,學校畢旅招標常被壟斷,旅費太貴才是問題。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表示,既然是教學,就不能再外包旅行社,否則只是虛應故事,讓老師名正言順用公家的錢。畢業旅行可以很有創意,例如美濃行可讓學生了解客家文化及紙傘產業,老師有無熱情才是關鍵。
學歷通膨 全球得病
【聯合報╱李沃牆/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金門金城)】2013.03.17
近日,博士生休學賣雞排新聞,引發各界廣泛討論。坦然言,大學畢業擺地攤、賣豆漿、下鄉種田;碩士當司機、屠夫,博士考清潔隊員、當鐵道工屢見不鮮,實不足為奇。尤有進者,這種高學歷低就的現象不僅在台灣,在中國、日本、南韓,甚至美國等地,都有增加趨勢,反映大學學歷成本愈來愈高,價值卻愈來愈低的「學歷通膨」現象,正在全球發酵。
去年中國共招收碩、博士研究生五十八萬四千多人,為十年前的二倍多,結果碩、博士就業率下降,不如大學本科生。南韓逾八成的高中畢業生進大學,結果大學生就業供過於求,學歷自然貶值。為改善青年高失業率,前總統李明博曾呼籲高中生提早就業。在美國,高學歷也不斷地加速貶值,大學學歷成了新的高中文憑,連較低階的工作也要求須有大學學歷;另一方面,有近五成擁有學士學位者,從事不需要學士資格的工作。
造成學歷通膨的原因不一而足,但歸結言之,高學歷超額供給,導致學歷貶值,如同通貨膨脹導致貨幣購買力下降一般。
詳言之,台灣高等教育擴充太快,如今大學到處林立,應是高學歷貶值的根源之一。全台碩士以上學歷人口已超越百萬,以人口比率而言,在全球應是名列前茅。
高學歷、高失業現象早已浮現,就業市場大餅並未因近年的經濟成長、產業與企業規模等同步做大,亦難辭其咎。另一方面,台灣挹注在高等教育經費雖逐年增加,但也伴隨大學數量的迅速擴張而稀釋;學生素質下降,大學競爭力不足,在就業市場供需法則下,自然造成學歷通膨、貶值。
據統計,二○一○年,政府對每位公立大學學生的培育成本為十七點九萬元,私立學校為十點八萬元;結果畢業後學非所用、大材小用,無怪乎郭董也要感嘆,浪費教育資源。
面對教育結構與就業市場的供需失衡,除了鼓勵大學整併,調整研究所名額外,就是要落實高教分流。
高學歷不代表具有高能力,也不再是求職的保證。專業知識、技能及態度才是提升職場競爭力的不二法門。近年來,技職體系學生接連在國際競賽表現發光發熱,再度證明只要肯努力,行行出狀元,高學歷並非人生的必要選擇。
※ 相關報導:
* 美減支傷教育 學界憂人才外流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303170111-1.aspx
美聯社今天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教職員,很憂心電漿科學與融合中心(Plasma Science and Fusion Center)的未來;約50公里以外,這所州立大學在羅艾爾(Lowell)校區的行政人員,則擔心提昇士兵盔甲性能的研究會受影響。
他們之所以會有這種憂慮,是因為聯邦預算自動刪減。美國教育部數據顯示,2010年政府補助的教育資金總額約333億美元,但現在政府可能減少對教育機構的研究資助,全國各地學校也擔心人才因此外流。
* 企業響應 韓產學雙贏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303170076-1.aspx
「職業匠師高等學校」(Meister School),是南韓前總統李明博為提振青年就業,欽點21所職校,由政府補助學費及生活費用,師法德國的工匠制度,訓練產業所需要的技術人員。
現代汽車透露,他們是於2011年3月和教育科學技術部簽署合作備忘錄,為培育汽車業專門技術人才以提高競爭力,特與經過選拔的南韓9所Meister職校,進行產學聯盟(建教合作),建立「HMC Young-meister」制度。
依據這項規畫,現代汽車每年從高2學生中甄選100名高職優秀學生,計劃10年培訓1000人,以打破學歷、扶植技術專才的方針,在他們高職畢業後,以現代汽車集團的正式員工予以錄用。
現代汽車對獲選拔的優秀高職學生,每人提供500萬韓元(約4650美元)的學業補助金,作為他們購買圖書、教材及營養餐的費用。
這批優秀學生畢業後,經過為期6個月的專門技術教育及現場實習,在服完兵役後,就成為現代汽車的正式員工。
....鄭淳元說,現代汽車還於2011年與韓國漢陽大學簽訂建立「未來汽車研究中心」的產學結盟,嶄新的研究大樓正在興建,研究中心具備研究及試驗未來汽車室、國際會議室等各種設施,大力支持養成汽車業界未來人才。
另外,為擴大解決青年失業問題、無學歷證明應聘、優先應聘專業技術人員等,去年開始實施「HMC Young-meister」制度。選拔透過專門職業培訓養成最高技術人才的Meister高職學校學生,使學生經歷現代汽車專門培訓體系,培養成最高級汽車技術專家。
◆ 教育浪費稅?錯誤教改 拿百姓開刀
【聯合報╱朱立安/教(嘉義市)】2013.03.17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認為,博士生賣雞排應課徵「教育浪費稅」,震驚教育界。根據郭的看法,台灣人才問題一籮筐,不怪政府,不檢討教育部,卻要用課稅的方式,向倒楣的百姓開刀。而政府的回應一如高學歷畢業生到澳洲打工度假當台勞,呼籲「尊重個人選擇」,不要「將個案放大」。
在台灣,學用落差問題已病入膏肓,博士看不見未來,筆者就常鼓勵年輕學生趁著沒家累,尚未被聘書或健保連續處方箋羈絆,早早西進大陸尋求更好的前途。其實,台灣的「超級雞車」在大陸已有兩百多家分店,未來,連賣雞排的也會搶著到大陸吧!
政府推動錯誤教改,造成資源浪費,大學錄取率超過九成,而四成大學畢業生繼續念碩士,十二年國教又將讓高中入學/畢業率百分百,「學歷通膨」勢必愈來愈嚴重。然而,教育部除了無用的白皮書,對相關議題並未拿出有效對策。
現在,大學面臨倒閉,只好把高中生都送上大學。但十二年國教的白老鼠,連入學制度也搞不清楚,已經在研究所裡的學生,又因渺茫的未來感到無奈不安,這就是台灣教育的實況。
教改的最大毛病,是把沒能力的學生也「學術化」,或更清楚的說:有文憑的人,不見得有相應的能力。所以,音樂系學生走不上演奏台,體育系學生贏不了比賽,很多大學生不會說英語,甚至分不清楚p和q;更慘的是技職教育,科技大學在十幾年內增加四倍,職校一路升格到科大;業界卻抱怨,找不到會看三用電表的技師。
政府的教育政策,僅是數據漂亮的表面工夫,以官員朗朗上口的「國際化」口號為例,境外生占台灣大學生人數比例僅三趴,其中包括僑生、陸生和華語學生。即使學費相對便宜,但高中階段英語教育失靈,以致大學難以開設全英語課程,無法吸引歐美學生,教育部卻宣稱超過九成高中都「優質」,誰相信?
以英國為例,他們鼓勵中學發展音樂、舞蹈、技職項目等專長,筆者朋友的小孩,從十三歲起就在英國學校選修第三外國語,這聽在眾多大學學測英文作文抱蛋的台灣學生耳朵裡,恐怕不可思議。
教育辦到今天這地步,透過教育翻身的可能反而變小,這已不是哪個特定政黨的問題。教育報酬率低,政府卻硬推十二年國教,就算免學費,僅換來一張廢紙似的文憑,民眾怎信任教育政策?
教育資源的浪費終將拖垮國家。執政者應致力選才公平,並改善就業環境,才有可能達成孔子適性揚才的崇高理想。
※ 相關報導:
* 三灣國小分班環境惡劣 苗栗縣長震怒
http://www.udn.com/2013/3/17/NEWS/DOMESTIC/DOM3/7764257.shtml
苗栗縣三灣國小東山分班教學環境惡劣,本報獨家披露後,縣長劉政鴻震怒,他說,「縣府一定會記過查辦失職人員!」
....縣府教育處初步調查,認為過失在三灣國小,沒有提報東山分班的狀況,將議處相關人員;但三灣國小回應,早於二、三年前就向教育處反映,並建議改善,但不了了之。
三灣國小校長徐秀鳳表示,黑板未掛在牆上的教室是東山分班圖書室,其實不需要黑板,學生平常上課的教室,並沒有黑板掛不上的問題,圖書室講台上擺放的黑板,是先前三灣國小將閒置的舊黑板整理過,暫存在分班圖書室,到校不久的代課老師不知是存放用的黑板,才會蹲著使用。
※ 最後,基層人員遭到懲處完事?
凌雲國小「搞飛機」 扭轉廢校危機
【聯合報╱記者翁禎霞/屏東報導】2013.03.18
屏東縣凌雲國小原瀕臨廢校危機,卻靠著「搞飛機」開啟新機!學校只有55位學生,藉發展戶外探索及飛機課程,3年下來吸引上千人次前往遊學,學校還因此獲得教學卓越獎。
「沒有搞飛機,就不可能有今天。」凌雲國小校長林春如4年多前到學校報到時,因學區眷村人口遷移他處,學生大量流失,他深知要讓學生留下,唯一方法即建立學校特色。「搞飛機」雖是玩笑話,但學校老師們坦言「真的摸索良久」。
凌雲國小位於屏東市郊,學生多數來自空軍眷村,因此學校建築外觀也以飛機為造型,「搞飛機該屬凌雲最適合」!
決定以飛機、空氣流體力學等作為學校教學特色之後,凌雲的老師們開始長期「特訓」,他們不但找來無人(UAV)飛機製作高手來上課,還自己寫教案,並向高雄科工館專家請求支援,於是一套屬於凌雲國小的飛機教學課程在3年前正式啟動。
林春如表示,學生得從摺紙飛機開始,了解如何讓飛機飛得遠,再動手做手擲機、了解流體力學等,同時透過模擬器練習手眼協調,進而加入UAV社團,操控無人飛機;她強調,這些課程都融入各科領域。
6年級學生孔振方與蔡偉勤從4年級時接觸飛機課程;孔振方不諱言「要操作飛機沒那麼簡單,但也因很難,才特別有趣」;蔡偉勤甚至因此許願,日後想從事與飛機有關的行業。
老師郭儒峯與林彥旭表示,是跟著孩子進入「飛行領域」;郭儒峯謙稱「自己飛得比學生還要差,但學生飛得高,老師比誰都開心」。
凌雲國小過去3年來,已有上千人次前往參觀。最讓師生感動的是,現在國小部學生人數雖只有55人,但有很多是來自學區外,顯示學校特色獲家長肯定。
◆ 碩士養蜜蜂 教育並沒有浪費
【聯合報╱賽夏客/國小校長(苗縣頭份)】2013.03.18
博士生擺攤賣雞排,竟然話題不斷,還引出教育浪費稅,讓我甚感不解。
幾年前,我姪兒頂著交大電機系碩士光環,回家養蜜蜂,繼承父親的衣缽,跌破親朋好友的眼鏡;內弟也感嘆著:若當初決定務農,又何必浪費青春生命去拚聯考。
我有一位學生,看到石頭就像看到珠寶一樣興奮;大學畢業後,穿著礦工服,深入各地的礦區,找尋他心愛的寶石;現在是這方面的專家,誰會想到玩石頭也玩出他璀璨的人生。
還有一個學生,擅長寫正正方方的字體,只要寫歪就擦掉重寫,不容許有不完美之處。他念完大學後,毅然決然從事貼磁磚工作,技術總是比別人精湛,貼出來的瓷磚分毫不差,可說是磁磚業的翹楚,工作應接不暇。
他們都不後悔頂著高學歷去做社會底層的勞工,姪兒把農產品提升為觀光財;學生玩石頭玩出名堂;貼磁磚「眉角」多,絕非土法煉鋼所能克竟其功。國民素質提升靠教育,絕非浪費。
吳寶春申請EMBA「學歷太低」遭拒
【中廣新聞/黃玉文】2013-03-20
知名麵包師傅吳寶春,想報考EMBA再進修,國內各大名校以「學歷不足」為由拒絕,新加坡國立大學立即向吳寶春招手,願意給他機會。吳寶春今天出席活動時謙虛表示,無法在台灣念EMBA是自己仍有不足。
最新一期《天下雜誌》報導,吳寶春向各大學申請報考EMBA,不過教育部規定,台灣EMBA必須具備「大學學歷」或「甲級證照」,但吳寶春只有「國中」學歷,而且台灣烘培業最高只有「乙級」證照,沒有甲級。政大雖曾經為吳寶春開會討論,但最後仍卡在「學歷」,因此予以拒絕。
不過,新加坡國立大學則同意吳寶春報考,表明只要經過嚴格面試,新加坡大學願意破例錄取。新加坡國立大學還專程派面試官飛來台灣與吳寶春面試,吳寶春已經通過3月12號的第1次面試,接著將前往新加坡進行第2次面試,如果審查會同意,吳寶春就能在新加坡進修,當2年學生。
對於無法在台灣念EMBA,吳寶春今天謙虛的說,能不能錄取要靠自己努力,如果自己程度不夠,勉強錄取後上課也只會更痛苦,他會先去補足自己不足處。
※ 相關報導:
* 吳寶春事件 教部檢討同等學力
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303200332-1.aspx
知名麵包師傅吳寶春想唸EMBA,卻因學歷不足不得申請,教育部將檢討同等學力規定,考慮讓實務取向的碩士班更有「彈性」。
吳寶春接受雜誌採訪時透露,想讀國內EMBA,卻因只有國中學歷不得其門而入,但新加坡國立大學卻專程派考官來台灣面試,顯得積極。
◆ PISA變成主軸 教改走回頭
【聯合報╱宋家復/家長、大學老師(台北市)】2013.03.20
黃光國教授昨日「教部學養跳不出PISA格局」一文,可謂讜論。筆者想要補充兩個相關問題:第一是以測驗運動做為教育改革主軸的做法;第二是教育政策形成以及推廣的機制。
作為一種對青少年的基礎能力評量方式,PISA並不壞,尤其針對台灣中學教育現況而言。PISA認定閱讀乃是學習理解的基本問題,重視日常生活中各種非經典性的文本如說明圖表等等(所謂非連續性文本),以及較長段落文章(所謂連續性文本)的意旨領會,並且在選擇題之外,搭配以簡答或者短文式問答題所構成的題組,的確可以糾正台灣中學階段以選擇題為主要測驗形式的流弊。
現在大學所接收的中學畢業生都是選項答題高手,但每寫三句話以上試著構成一個段落就不知所云。這不只是表達出了問題,而是從開始學習閱讀文本時就不懂得尊重文本本身的意旨與形式;文本是他人的作品,不尊重文本的意旨形式,就等於是不尊重他人;一個不尊重他人的人,結果就是連自己是誰都說不清楚。無怪乎我們的公共論述領域中無法出現有意義的溝通與對話。
不過,PISA終究只是一套測驗而已,想要用改善測驗方式來改善教育,只怕是緣木求魚。曾任美國助理教育部長的Diana Ravitch曾經相信,測驗、標準化、課程綱要的擬定實施乃是教育改革的不二法門,但是近年來幡然悔悟,認為美國走錯了路,結果離當初期待的「沒有孩子落後(No child left behind)」委實太遠。
Ravitch不一定對,但是從教育部到台北市教育局最近環繞著PISA的作為來看,還是不脫想用考試領導教學的老路子!如果教育行政當局真覺得PISA提倡的價值與做法值得參考,為什麼只做為特色招生的樣板呢?為什麼不是所有九年級畢業生都該通過呢?要讓學生改變,得老師先改變,只試辦幾場給老師的工作坊就夠了嗎?還是老師們也都蒙在鼓裡,只好揣度著以不變應萬變,於是我們的孩子們在表面上的萬變之下繼續受著不變的教育?
說到這,涉及的就是教育政策形成以及推廣的機制。身為自認還算關心教育問題的大學教員,身為孩子即將上國中的北市家長,筆者每天簽孩子聯絡簿,從不敢錯過每一份政府透過學校行政體系發出的政策文宣說明,卻從沒感受到教育行政單位把PISA及其意義說清楚過。
當然人人可以上網到國教院或台南教育大學的網站看,但那究竟只是智庫型研究而不是政策說帖與實施要領。如果教育部或教育局要把這事當作重要業績,就要有本事上電視、上廣播、上Youtube、上微博…無論如何,總該說清楚!必要時巡迴各學區各校各班辦說明會,保證即使入場收票都可以場場爆滿!一個政策從形成、定案到推廣,倚靠者不過就是溝通二字。
PISA不是Pizza,但也不壞,可惜是我們在台灣快要把它用壞了!
※ 相關報導:
* 國教連結PISA 不要再觀望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775316.shtml
....因為相信「學生才是教學主體」的信念,並且考慮到現階段國中的平時考、段考還是充斥著選擇題的大環境。筆者服務的高雄市自然科國民教育輔導團,最近採用並推廣一套實驗性的評量改進策略—類PISA之情境式評量,其特色大致如下:
一、仿照PISA試題,每個題組都擬定好「科學評量試題設計藍圖」,並以能形成科學議題、科學地解釋現象、能運用科學證據為三大縱欄,以學科知識(國中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生活科技,國小自然、生活科技)與關於科學的知識(科學探究、科學解釋)為兩大橫列。
二、考量到教師與學生從選擇題過渡到非選擇,仍存在著技術鴻溝,仿照基北區公布之範例試題,作答雖可自由,但答案評分卻傾向封閉(撰寫評分標準,分段給分)。
三、在命題核心概念上,我們限制必須是教科書現有章節單元內容(有別於PISA不限素材),難易適中(有別基本學力測驗的中間偏易)。
* 京祭最嚴令 中小學生課業減壓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7180501/172013032000182.html
「小學1、2年級不留家庭作業;3、4年級每天作業量不超過30分鐘……」號稱「史上最嚴」北京中小學減負令19日起實施,不過陸媒發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部分學校不明著來,而是以「默契」規定回家作業;或是不貼榜公布名次,但公開宣讀學生考試成績。
◆ 毛筆寫字 美國學生:有趣
【聯合報╱記者劉星君/內埔報導】2013.03.20
來自美國奧勒岡州波特蘭市、15名學華語的7、8年級外國學生,在3名老師帶領下,到屏東縣私立美和高中展開一連5天的客家文化之旅。
這群外國學生住寄宿家庭,參訪客家文化園區,參與六堆忠義祠的春祭,也跟著美和高中國中部學生一起上課、寫書法,並到國小說故事,認識台灣多元文化。
15名學生有道地美國人,還有以色列、韓國、日本及大陸廣東裔,16日抵達美和高中,學校安排寄宿家庭,帶領學生們先後參觀客家文化園區,走訪內埔老街的媽祖廟、昌黎祠,DIY製作客家粄條、參加六堆忠義祠春祭活動等,留下深刻印象。
美國學生Kyle很勇於說中文,他昨天和台灣的同學一起寫書法,他用毛筆寫下自己中文名字「潘毅」和「台」,他說,「灣」太難了,「用毛筆寫字,很有趣。」另名美國學生Ben說,來台灣希望認識到客家文化和增進中文能力。外籍學生來台兩周,在屏東待5天,之後將繼續走訪台灣各地。
※ 相關報導:
* 拳擊快狠準 國二小女生奪銀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7774948.shtml
溪湖鎮成功高中拳擊隊成立4年,經常打出佳績,去年總統盃拳擊賽獲得一銀九銅,上星期參加全國中等學校拳擊賽,由國二女隊員鄭詡諨拿下銀牌,一個嬌小害羞的女生打起拳來快狠準。
....洪政代也很重視學生的功課,他認為:「聰明的孩子才能把拳打好,所以一定也能把書念好。」他以身作則,以一年半的時間攻讀完碩士學位,連去校外比賽也安排自習時間要學生念書,他說:「我們的學生要做文武『拳』才」。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