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9

媽媽骨鬆變矮 7成兒女不知

◆ 媽媽骨鬆變矮 7成兒女不知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880019.shtml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3.05.07

調查發現,逾七成子女不曾注意媽媽身高,更不知道身高縮水與骨質疏鬆症有關。骨鬆症學會提醒,若媽媽身高比年輕時矮三公分以上,就是罹患骨鬆症的徵兆,應及早就醫。

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指出,骨疏症學會上個月針對家有更年期母親的子女問卷調查,回收一○二○份有效樣本中,七成四民眾不知媽媽身高縮水是骨鬆,八成八不知骨鬆的主要關鍵為保骨素作用不足導致。

許多人以為「老倒縮」是自然老化現象,詹鼎正說,這是錯誤觀念,因為身高如果縮水超過三公分,代表人體的脊椎骨因骨質流失,出現不自覺的壓迫性骨折。他引述「骨與礦物質研究期刊」的報告,指女性到了七十歲後,會比三十歲的身高平均減少約五公分,到八十歲則減少七點九公分,這都是骨鬆症造成的後果。

骨鬆症學會理事長楊榮森說,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五十歲以上的更年期婦女,平均每三人有一人會發生骨鬆症引起的骨折。

今年七十六歲的蔡奶奶說,她年輕時身高一百五十六公分,近年縮水到一百四十公分,且有駝背問題,起初以為是人老化現象,才開始服用藥物後才讓身高不再縮水。

詹鼎正示,該會推出「愛媽媽,骨鬆三三二」骨鬆自我檢測準則:一旦身高矮三公分以上,身體靠牆,後腦勺與牆間距三公分以上,代表有駝背現象,以及摸肋骨下緣,發現它與骨盆間距兩公分以下,代表骨鬆危機。

※ 相關報導:

* 關心媽媽20問/媽媽的營養 不能只靠醬菜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4106

母親節除了苦思送什麼禮物給媽媽,別忘騰出時間回家一趟,為媽媽進行一次生活細節「大調查」。以下的20個問題,請一一仔細CHECK!

□跟媽媽比身高,媽媽好像變矮了,她的鈣質攝取夠嗎?

由於鈣質是骨頭主要成分,國民健康局建議,成人每天應至少喝兩杯牛奶,才能補充一天所需鈣質。李永恩建議,除了喝牛奶外,也要搭配運動日曬,適時補充維生素D,有助鈣質吸收。

□回家吃頓飯,偷偷嘗一下,媽媽煮的菜會不會太鹹?

味覺會隨年紀慢慢退化,媽媽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越吃越重鹹,導致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增高。根據衛生署及世界衛生組織對成人的鈉建議攝取量,每日不超過2400毫克,大約為6公克食鹽,相當於六匙布丁湯匙的量。

* 關心媽媽20問/媽媽的行動 保命防「跌」優先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4114

□打開鞋櫃看看,媽媽穿的鞋子防滑、合腳嗎?

一雙能夠達到健康、養生的鞋子應符合三項要求,包含穩定性、包覆性以及吸震性。

□繞行家裡一圈,哪裡還需要增加無障礙設計?

家中環境的安全對於年長者的跌倒防治很重要,跌倒是目前國內年長者常見的意外傷害之一。

* 關心媽媽20問/媽媽的心事 你知道多少?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4111

□媽媽精神不好,是不是晚上睡不著?

不少人有錯誤觀念,以為上年紀的人睡眠變短是很正常的事,其實不然。一般人睡眠時間最好維持6到8小時,老人家因身體機能退化、疾病與用藥等多重因素,睡眠較容易受影響,但每天仍應睡5到8小時。

□媽媽天性害羞,有沒有定期做乳房、子宮頸抹片檢查?

衛生署4月30日才公布的99年癌症登記報告,國內發生人數最多的10大癌症,乳癌、子宮頸癌皆榜上有名,前者高居第4位,後者則為第10位。

* 關心媽媽20問/媽媽的身體 該進場保養了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4119

□抱一下媽媽,腰圍變粗了嗎?

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血液三酸甘油脂濃度、血糖升高,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所以腰圍粗細不但反映腹部肥胖的多寡,也可用來判斷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的罹患機率。

□看看媽媽的髮絲,問她多久染髮一次?

很多媽媽永保年輕的心,經常上美容院為頭髮造型,並且染髮,看起來年輕一、二十歲。台中醫院泌尿科醫師陳義章說,很多人擔心染髮會造成膀胱癌,主要與染劑化學藥物會誘發膀胱癌發生的機率有關,保險做法是染髮劑不可接觸到頭皮,染髮間隔3個月以上。



◆ 少運動…女性腸瘜肉增八成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7883347.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3.05.09

愛吃漢堡、薯條、牛排,20歲年輕女生健檢時發現,腸道有多顆腺瘤型瘜肉,雖已切除,但隔年健檢又發現瘜肉。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分析民國94到101年、近八萬筆大腸鏡篩檢資料顯示,過去八年國內女性及年輕族群瘜肉盛行率大幅成長八成多,女性瘜肉成長率大幅領先男性。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統計發現,接受健檢的國人中,過去八年腸道瘜肉發現率年年攀升,從原本每四人有一人長腸道瘜肉,增加為每兩人就有一人有瘜肉。進一步分析年齡及性別,女性發現瘜肉從23.6%增加至43.2%,攀升幅度超過八成;男性則從34.9%增加至52.5%,成長幅度也有五成。

「年輕人腸道健康亮起紅燈!」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院長鄭乃源指出,腸瘜肉發現率成長最高的是21至30歲民眾,增加八成四,從原本的12.6%提高至23.2%,其次為31至40歲民眾,增加八成一。 他認為,女性和年輕族群腸道異常風險激增、有瘜肉比率逐年增加,主要是女性較少運動,而年輕人飲食西化,嗜吃燒烤、紅肉類食物且少吃蔬果。

「切除不等於根除!」鄭乃源提醒,曾被驗出瘜肉的民眾應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少吃紅肉,多吃蔬果,每天至少喝水2000cc,平常多運動、配合定期腸鏡複檢,以免腸瘜肉復發,失去及早預防的時機。

※ 相關報導:

* 男睡不好 易得攝護腺癌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4652

冰島一項研究發現,男人如果有難入睡、睡不安穩等睡眠困擾,得攝護腺癌的風險就會增加兩倍之多。

* 日德國麻疹患者 4個月5千人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305080217-1.aspx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今年日本罹患德國麻疹的人數短短4個月就超過5000人,是去年同期的34倍。患者當中約9成是成人,專家籲成人早日接種疫苗。



◆ 慢性下背痛福音 抗細菌藥可治
http://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41022

台灣醒報╱尹曉春 2013.05.08

下背痛雖然不是致命疾病,卻與人的生活品質息息相關。醫療新發現,慢性下背痛可以抗細菌藥治療。最新研究發現,有20%~40%的慢性下背痛(chronic lower back pain)其關係由細菌感染所引起,因此可透過抗細菌藥(antibiotics)取代手術治療。

過去醫學界雖然知道感染可能會引起下背痛,但總視作個案;直到最近,南丹麥大學的研究發現,有20%~40%的慢性下背痛是由細菌感染引起,才讓學界對這項疾病的認知改觀。

這份發表在《歐洲脊椎期刊》(European Spine Journal)的醫學論文中,研究者首先解釋,細菌感染如何引起背痛,再證明慢性背痛可由抗細菌藥治療。實驗過程中,80%的慢性患者(疼痛期超過半年、經MRI檢測出脊椎損傷)可經由抗細菌藥有效減輕疼痛。

不過,並非所有背痛都適用。研究者漢娜.阿爾巴即表示,「這無助於急性、亞急性與一般性的背痛,純粹只針對慢性下背痛。對那些深受下背痛困擾的患者,這項發現有助於提供他們前所未有的體驗。」

許多英國的脊椎外科醫師認為這項發現具有得到諾貝爾獎的資格。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醫院的神經與脊椎外科顧問彼得漢林表示,「這是非常重要的發現,可能有半數治療背痛的脊椎外科手術可以用抗細菌藥代替。」曾為慢性下背痛所苦的400萬英國人中,有50萬可望透過抗細菌藥治療。

漢娜.阿爾巴強調,抗細菌藥並不能治療所有背痛症狀。此外醫院目前已遭遇,過量使用藥物產生的抗藥性問題。「我們要告訴大眾並教育醫療人員,才能讓正確的病患接受正確的治療。」

英國國民醫療服務(NHS)每年在脊椎手術中投入4億8千萬英鎊,其中多數是為了治療背痛。但此後不僅可以避免不需要的手術,估計每年還可以節省2億5千萬英鎊的醫療預算。

據了解,在已開發國家中,約7成的人口在一生中曾有下背痛的經驗,可見這項疾病的影響之深。

※ 相關報導:

多吃蔬果 助延緩認知退化 藍莓可防大肚腩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生理期敷面膜最好 醫生:NO

邱俐穎/台北報導 2013-05-09 中國時報

國內面膜年產值高達卅億元,一年平均消耗八千萬至一億五千萬片面膜,疊起來有三座一○一大樓高,但國人愛敷面膜也敷出不少問題。皮膚科醫師表示,民眾敷面膜常存在許多迷思,太常敷、敷過頭都可能讓皮膚形成永久性過敏。

三餐敷冰河泥 竟脫皮、發癢

一名廿五歲女性因鼻頭粉刺多、頻頻出油,遂每天照三餐以冰河泥敷臉,沒想到連續使用一周後,臉部皮膚竟脫皮、發癢,原來是敷面膜頻率太高,皮膚對面膜防腐劑過敏,後來使用其他含防腐劑的產品敷臉也出現同樣問題。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蔡呈芳指出,民眾敷面膜有許多迷思,生理期敷面膜效果好?面膜天天敷?一邊洗澡、一邊敷面膜效果更好?面膜敷越厚越好?綠豆粉、蛋白等DIY面膜,用起來更安全?這些都不是正確觀念。

蔡呈芳指出,面膜敷出問題很大原因常是敷得過於頻繁、敷過久,他形容頻繁敷面膜就像反覆撕膠帶,皮膚頻頻去角質就會缺乏抵抗力,甚至誘發過敏,一旦過敏,體質就很難再改變。

自製面膜加料 臉黑了三個月

一名廿六歲女性比照坊間DIY面膜書,將阿斯匹林磨成粉,加入面膜希望治青春痘,結果皮膚立刻灼痛、脫皮,趕緊沖洗掉,幸好皮膚二周就回復正常;另有藥師使用雙氧水自製面膜,愛美不成,臉部反色素沉澱,黑了三個月才好。

另外,面膜敷太久,面膜中的防腐劑、殺菌劑、界面活性劑等造成皮膚刺激、過敏的成分也會同時伴隨吸收,且面膜一旦敷到乾,將導致皮膚表面過度乾燥,甚至龜裂、脫皮,想愛美卻造成反效果。

敷面膜五部曲 衛生署教口訣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昨提供正確的「敷面膜五部曲」,一「認標示」選購標示完整的面膜產品,並詳閱產品使用方式;二「要測試」:在使用前先在手臂內側進行過敏測試。

三「避傷口」肌膚如有傷口、發炎或過敏情形,別敷面膜;四「要清潔」敷臉前應清潔臉部肌膚;五「限時間」敷臉時間不宜過長,十到十五分鐘最適當,才能敷得安心又漂亮。

※ 相關報導:

* 天天敷臉換口味 妙齡女腫成「豬頭」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may/9/today-health1.htm

台灣人愛敷面膜,估計1年用掉超過1億張。不過,面膜敷錯了,卻可能愛美不成反毀容!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日前就接獲一名女性患者,為了均衡幫皮膚補充各種不同成分,還每天換「口味」敷面膜,反而引發過敏,就醫時臉頰腫得像豬頭。

* 酷涼眼藥水… 傷了隱形眼鏡族角膜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885770.shtml

夏日將至,連眼藥水也大打酷涼牌。眼科醫師警告,這類藥用眼藥水幾乎都含有防腐劑、血管收縮劑,配戴隱形眼鏡時千萬不要使用。一名女學生平常戴隱形眼鏡,卻每天點好幾次酷涼眼藥水,結果角膜破損發炎,治療三個月視力才漸恢復。



◆ 高脂飲食 白天嗜睡腦鈍鈍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4828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3/05/09

白天整天都沒有精神,可能是吃太多高脂食物,澱粉吃太少引起。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常吃高脂食物,白天就很容易昏昏沈沈、沒精神,若多吃點含碳水化合物食物,就會較有精神,做事會比較機靈。

研究人員發現,多吃高脂食物容易增加白天嗜睡風險,而多吃碳水化合物食物則會讓人更有警覺性。研究也發現,一個人白天有沒有精神與蛋白質攝取量沒有關係。

研究資深作者美國賓州州立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教授亞利山卓斯‧夫岡查斯表示,一般健康、沒有肥胖問題的成人一旦攝取較多脂肪,短時間內精神很容易受到影響。

這項研究近日已發表於線上版「睡眠」醫學期刊,並發表於第二十七屆睡眠醫學會聯會年會。

研究團隊以三十一名健康、非肥胖成人為研究對象,這些人年齡介於十八歲到六十五歲,都沒有失眠問題,平常睡覺都很正常。他們在睡眠實驗室連續睡四個晚上,到了第四天,就要接受「白天多次入眠檢查」(MSLT),以及五次飲食評估。

研究人員表示,過去有些研究顯示,飲食似乎會影響白天精神。這次研究也發現類似結果。

夫岡查斯教授認為,在現代社會,很多人白天昏昏沈沈,常會感覺非常疲累,這可能是高脂飲食造成。如果一個人老是精神不濟,生活功能就會受到衝擊,嚴重甚至會影響公共安全,因此民眾千萬不要輕忽這個問題。

※ 相關報導:

* 減重不復胖 早餐一定要吃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4830

減重節食,每一餐一定都要吃!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指出,很多人減重節食常會漏掉一餐,想說這樣比較容易瘦下來,如果一餐沒吃,血糖會下降,身體反而會更想吃甜食,血糖太低,精神也會變差,很容易就感覺疲勞。若想控制食量,一餐吃七、八分飽即可,並搭配豐富蔬菜、適量水果,這樣就有飽足感,也不會讓精神委靡不振。

* 維生素B2 促進成長代謝脂質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4832

維生素B2是一種水溶性營養素,許多食物中都含有,如瘦肉、奶製品、綠葉蔬菜等。可促進成長和細胞再生,也是脂肪代謝所需。



◆ 新冠狀病毒 法國現首例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綜合報導】2013.05.09

法國衛生部八日通報法國境內第一個類SARS新冠狀病毒感染病例,患者是一名六十五歲的法國男子,最近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返國。巴黎巴斯德研究院分析該名病患的病毒檢體,證實是新冠狀病毒(nCoV-EMC)。

衛生部表示:「這是法國第一個,也是唯一確診的病例。」衛生部長杜漢說:「這是單一病例,但衛生單位已全面動員防止傳播。」

自去年九月以來,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獲通報卅例確診病例,分布在沙烏地阿拉伯、約旦、阿聯、卡達、英國和德國,並在四國造成十八人死亡,其中十一人在沙國死亡。

新冠狀病毒與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病毒屬同一科,會引起急性肺炎和腎衰竭。WHO建議各國對感染不明肺炎的病患進行檢驗。

雖然這種病毒似乎不像SARS或流行性感冒那麼容易傳染,但是可能已能經由親密接觸而人傳人。英國的病例就似乎傳染給家人,約旦也有照顧病患的醫護人員感染。

新冠狀病毒與一種蝙蝠病毒密切相關,科學家認為蝙蝠或其他動物,例如山羊和駱駝,可能是傳染源。



◆ 兩岸公衛跨域治理 必須多元

【陳美霞】2013-05-09 中國時報

三月底H7N9禽流感在上海爆發後,台灣及其他亞洲國家都擔心H7N9病毒遲早會散播其境內。

傳染病是各國一個公共衛生(公衛)問題,但傳染無國界,公衛跨域治理議題在過去一、二十年來已引起各國政府或跨國組織關注,新型流感的防治使這議題更形迫切。快速的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國面臨許多共同的風險,因此必須共同預防、處理、解決這些風險,世界各國因此不期然的形成一種共生關係,如新/舊傳染病、食品安全、菸害、結核病、愛滋病、環境汙染等,是無法在一個主權國「境內」有效治理的。

近年來,兩岸密切交流,台灣民眾入境大陸從二○○三年的二七三萬人次,倍增到二○一二年的五三四萬;大陸民眾入境台灣更從二○○三年的十三萬人次暴增到二○一二年的二五五萬!頻繁而快速的人流、物流─包括禽鳥獸的走私,不斷挑戰兩岸公衛治理建構,新興傳染病及結核病、梅毒、淋病、登革熱、病毒性肝炎等舊傳染病,三聚氰胺毒奶粉、含有塑化劑食品、空氣汙染等等公衛問題,或從大陸到台灣、或從台灣到大陸,在兩岸之間流竄。

兩岸政府近年做了不少努力,推動一些合作政策、簽署協議,其中包含健康和傳染病有關協議,如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協議、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協議,及海峽兩岸標準計量檢驗認證合作協議。以這些協議為基礎,兩岸政府可進一步推動、發展防疫合作機制的規畫及實質運作。

然而,公衛跨域治理內涵包羅萬象,目前這些合作及協議是遠遠不足以有效防治嚴重威脅兩岸民眾健康的新舊傳染病及其他公衛問題。兩岸公衛的跨域治理必須多元、多層次,不應只有官方或半官方角色,如在傳染病風險辨識、評估和治理,兩岸專業團體、民間團體、利害相關的團體或機構、民眾的參與都非常重要。又如,兩岸迫切需要公衛跨域治理的研究,目前卻乏人問津,兩岸政府應更重視這方面的研究、投入更多人力、資源及經費。

既然人類社會出現全球化趨勢,人類公衛問題隨之跨越國界;治理方式也就必須跨域化。這個全球化引來的新課題,正在考驗人類─尤其往來頻繁而密切的兩岸人民與政府─的智慧。

(作者為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長、成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特聘教授)

fsj 提到...

番茄豆腐湯 可預防攝護腺癌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5017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3/05/10

男人平常喝點番茄豆腐湯,或可預防攝護腺癌。

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研究團隊進行老鼠實驗發現,同時吃番茄、黃豆食品,比單吃這兩種食物更能預防攝護腺癌。

美國伊利諾斯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學教授約翰‧艾爾德曼表示,這項實驗是用基因工程讓老鼠很容易出現侵襲性攝護腺癌。結果發現,食用番茄與黃豆的老鼠中,有一半老鼠到實驗結束都沒有出現癌症病變。相較之下,沒有吃黃豆製品,也沒有吃番茄的老鼠最後全部都得了攝護腺癌。

這些實驗鼠從四周大到十八周大不等,研究人員將牠們分成四組:第一組餵食百分之十的番茄粉;第二組餵食百分之二的黃豆芽;第三組餵食番茄粉與黃豆芽;第四組老鼠既沒有吃番茄粉,也沒黃豆芽。

實驗結果顯示,無論是單吃番茄、黃豆食品,還是兩種食物一起吃,都能明顯降低攝護腺癌發生率。不過兩種食物一起吃效果最好,其中只有四成五老鼠出現攝護腺癌。至於單吃番茄的老鼠,出現攝護腺癌的比率為百分之六十一。若老鼠單吃黃豆食品,罹癌比率為百分之六十六。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癌症預防研究」期刊。

艾爾德曼教授表示,有食用黃豆食品習慣的國家,攝護腺癌發生率往往都會比較低。

研究作者建議,五十五歲以上男性一星期最好食用三、四份番茄食品,且每天食用一、兩份黃豆製品,也許可以預防攝護腺癌。



◆ 衛署推醫療專區 醫界大老:膚淺

黃天如/台北報導 2013-05-10 中國時報

衛生署擬於「五港一空」設置國際醫療專區的計畫,昨天在立法院遭到立委近乎一面倒炮轟,受邀列席的醫界大老黃達夫更嚴辭批評衛署報告內容「膚淺!」與其殫精竭慮做國際醫療專區,不如先解決台東人平均壽命較全國短八.二年的問題。

衛生署預訂於兩年後在桃園航空城及基隆、台北、台中、高雄、蘇澳五港成立國際醫療專區,各設一家兩百床醫院提供外國籍及本國籍民眾自費醫療服務,只是計畫還沒「出航」,就被各界吐槽到爆。

來自澎湖的民進黨籍立委楊曜表示,國內醫療搞到「五大皆空」,離島更已到了「十大皆空」。他每天搭早班機到台北,同機三到四成澎湖人都為了就醫,「國內醫療環境爛到這種程度,衛生署究竟哪來的自信推國際醫療專區?」

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說,在國際頂尖醫療期刊《The Lancet》(刺胳針)刊出「自機場疾駛而出的賓士車開過印度加爾各答市區,顧不得泥水噴濺在沿街乞討婦儒的身上,直接開進位在五星級飯店內的國際醫療專區…」這樣的內容後,他不懂台灣為何要步上如此不堪且諷刺的後塵。

台大新生代醫師劉介修說,台大為有錢、有權者開設了景福門診,衛生署推動國際醫療專區,擺明是要在桃園航空城內成立另一個「五星級景福門診」,這樣做除了加深醫療階級化鴻溝,對提升國人醫療品質沒有任何助益。

※ 相關報導:

* 護理人員 每月被A掉82小時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887648.shtml

台灣護理產業工會昨天公布最新調查指出,台灣護理人員平均薪資四萬一千八百七十八元,居亞洲四小龍之末。且護理人員每月被「A」走工時長達八十二小時,超時工作者中,高達五成五的醫院未給加班費。



◆ 我見我思-台灣人,你早已睡在一萬顆核彈上?

溫啟邦國家衛生研究院名譽教授 2013-05-03 工商時報

日前有機會與一位前美國加州大學的放射線科主任(現任職台灣某教學醫院主任)閒聊,談到核電廠的輻射風險,他說核電廠的輻射,因有神秘性,風險容易被誇大,真正風險似大實小,但是風聲鶴唳,媒體爭報最壞情況可能發生,說台灣人,「你是睡在一萬顆核彈上」,使得全國人心惶惶,因為嚇人容易去驚難。談到他的專業電腦斷層掃描,其輻射幾乎與廣島長崎原子彈一公里半徑的輻射相近,似小實大。台灣每年卻有兩百多萬人爭先恐後,要求接受此高科技檢查,沒有爭議。理論上,台灣會有數百名因電腦掃描檢查而得白血病或腦瘤的可能。

他說前些日子,他本人需做斷層掃描,但是他知道他服務的大型教學醫院,該機器每做一掃描,輻射量為十七毫西弗,接近於原子彈的輻射,所以他特地各處詢問,最後在台灣中部找到一家斷層掃描少於二毫西弗,才勉強前往接受檢查。

如果每家教學或地區醫院的掃描都是十七毫西弗,台灣人就真的是睡在一萬顆核彈上,尤其是時下流行的為全身癌篩檢用的PET Scan (正電子掃描),可超過三十毫西弗。年輕人騎機車摔傷,動不動就作頭部斷層掃描,連媽媽都很樂意接受,沒人說「要孩子,不要掃描」,只顧說「要孩子,不要核子」。醫院推出正電子掃描篩檢癌症,大家趨之若鶩,吸引了很多有錢大陸客,誰說「今周刊」的封面標題「台灣人,你睡在一萬顆核彈上」誇大?

而且它不是位在台北市三十公里外,斷層掃描是位在台北市及各大都市的市中心,請問大家,您一旦知道全台灣實際接受的潛在輻射危機後,知道連專科醫師都唯恐避之不及,會不會感覺資訊不對等、資訊不透明的忿怒?其實萬物皆有風險,接受不接受風險,是與利益的交換。也許我們也要客觀的將核電廠的風險與日常生活的風險作一比較,揭開輻射神秘的面紗,訂下可接受風險的額度,才下結論。



◆ 青少年豐胸隆鼻 衛署將頒禁令

黃天如/台北報導 2013-05-10 中國時報

全民瘋醫美,連國中生都打肉毒瘦臉、微晶瓷隆鼻!為保障兒童青少年健康,衛生署將針對豐胸、隆鼻、抽脂等高侵入性整形手術頒布禁令,最快今年下半年,便可依專家委員會建議設定各種手術年齡下限,違者最重可處廢止醫師證書。

國人對整形有多風靡?據統計,台灣目前登記有案的美容整形診所有六八三家,這還不包括四處林立兼做雷射、肉毒桿菌注射等微整形的一般診所。日前媒體更報導,一名才念國一的少女竟然就在家長陪同下,到診所打肉毒桿菌瘦臉及微晶瓷隆鼻。

家長帶少女 瘦臉割雙眼皮

不止如此,還有醫美診所爆料,曾有家長帶著年僅八歲的女童上門,請醫師評估割雙眼皮及隆鼻,但因「患者」年紀實在太小,就算家長肯出具同意書,醫師也不敢動刀。

國民黨籍立委王育敏表示,歐美等先進國家對未成年者接受整形手術多有明文規範,奧地利禁止十六歲以下兒童青少年進行整形手術;十六到十八歲青少年要動刀,則須通過心理諮商、監護人同意及四周思考期三關。義大利則不准醫師幫未成年者隆胸,違者將罰款兩萬歐元,同時勒令停業三個月。

最快下半年 設定年齡下限

衛生署醫事處副處長王宗曦說,醫學美容依侵入性分成針劑注射(如肉毒桿菌、玻尿酸注射)、光電治療(如雷射、脈衝光等),以及外科手術(如隆鼻、豐胸、抽脂等)三大類,前兩項風險爭議較小,至於未成年者是否適合接受隆鼻、豐胸等高侵入性手術,確實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適合接受高侵入性整形手術的年齡是幾歲?王宗曦表示,依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育曲線、性別差異,以及個別手術風險,答案都不盡相同,將送交醫學美容諮詢委員會專家學者討論,最快今年下半年就會有結論。

違法者 最重廢止醫師證書

一旦衛生署依醫美諮詢委員會建議公告各項侵入性整形手術年齡下限,擅自為未達年齡標準者進行整形手術的醫師,將依《醫師法》處以十萬至五十萬元罰鍰,得併處停業一個月到一年,情節重大者還可廢止醫師執照,甚至醫師證書。

王宗曦強調,禁令頒布前,衛生署將持續要求各地衛生局依《醫療法》,加強查緝醫美診所針對未兒童青少年進行不當廣告招攬,違者最重可處罰鍰廿五萬元。

※ 相關報導:

* 整型擬分級限齡?民團︰先管好醫美業者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may/10/today-life1-2.htm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究發展組研究員張雅婷表示,「畢竟醫美跟校外教學大不相同」,未成年人要做醫學美容,除了依循一般流程簽署手術同意書,也需取得監護人同意,醫院應親自向家長說明,如果業者草率蒙混,衛生署應該要處罰,才能保障民眾健康。

fsj 提到...

1周7餐米飯 你會瘦更多

【聯合晚報╱黃玉芳】2013.05.11

減重時不少人都對澱粉敬而遠之,更把白米飯視為大敵。但根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減重班的實驗,一周至少吃七餐飯的學員,相較於少吃米飯的學員,三個月下來,反而可多瘦2.7公斤。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肥胖防治暨運動中心副主任林文元說,實驗發現,一周至少吃七餐飯的學員,平均三個月減重5.5公斤,而且體脂肪、肝功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等指數跟著下降。反觀少吃飯的成員,三個月只減2.8公斤,可見得吃飯不一定會發胖。

林文元說,米飯相較於其他穀類,有較高比例的膳食纖維,且可帶來飽足感。

減重時吃米飯當主餐,就能少吃其他高熱量食物。如果減重時沒吃飯,反而容易攝取高油、高糖或過度精緻的碳水化合物,例如蛋糕、甜甜圈、炸雞、餅乾等,以致於減重失敗。

他建議,想減重的人,還是可以照吃飯,只是可以減少份量,例如比平常少吃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飯量,也不會覺得吃不飽,只要不過度挨餓,就能持續減重。

※ 吃飯真的比較容易瘦。相關報導:

* 減肥有錢賺 成效高4倍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7890208.shtml

美國一項以金錢誘因鼓勵肥胖者減肥的研究顯示,意志力是可以被收買的,參與研究者中,每月因體重減輕與否而可能賺到20美元或被罰20美元的人,一年平均減肥9磅(略超過4公斤),是沒有金錢誘因者減肥成效的四倍。



◆ 1《醫學研究》每日戶外活動80分鐘 有效預防學童近視

記者方志賢/高雄報導 2013.05.11 自由

長期從事戶外活動的學童比較不容易得近視!高雄長庚醫院近視防治團隊研究發現,國小學童每日戶外活動80分鐘,一年後,新增近視比率及度數均顯著減少;此研究發表在美國眼科學會出刊的5月份眼科學雜誌《Ophthalmology》,也是領先全球第一個透過教育政策介入公眾視力健康的研究。

日光可刺激產生多巴胺

研究主持人、高雄長庚醫院眼科主任吳佩昌表示,這項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改變近視方法,期盼影響台灣教育政策及降低台灣近視率。

吳佩昌說,目前還不清楚戶外活動可預防近視的作用機轉為何?有專家認為,戶外日光可刺激眼內視網膜產生大量多巴胺,可能降低罹患近視。

這項研究選定高市某國小一到五年級333名學童為「介入組」,從2009到2010年為期一年的時間,要求這些學童每日下課時間到戶外活動,每日下課時間合計80分鐘,而這些孩童過去下課時多在室內活動。

為瞭解這是否會降低近視率,研究團隊選擇了附近另一所國小238名學童為「對照組」,但是並沒有要求學童在下課時間到戶外活動。

兩所學校的學生在研究一開始與一年後接受眼睛檢查,結果「介入組」的近視率48%,「對照組」49%,實施一年後,新增近視比例的「介入組」是8.14%,「對照組」17.65%,明顯差了2倍。另外平均近視度數增加情形,「介入組」增加了25度,「對照組」增加38度,有顯著差異。

吳佩昌說,研究顯示,沒有近視的學童「介入」其行為後,可顯著控制近視發生率;「已近視學童」有改善,但效果並不顯著。這也說明了戶外活動對未近視孩童可預防近視,但已近視孩童光是增加戶外活動還不夠,還需要醫師幫忙控制,例如利用散瞳劑或角膜塑型鏡片來控制。

吳佩昌強調,孩童大部份時間在學校,研究也證實,以學校為基礎的介入政策,是直接、且可行的方式解決近視發生率的增加。



◆ 頭痛千百種 治療大不同

文/陳憶恩 2013.05.11 自由

28歲的王小姐因為經常頭痛、臉色蒼白,即使睡很久,還是無精打采而就醫。進一步詢問發現,她多半是在中午過後,頭痛嚴重,尤其是頭頂疼痛,甚至有快暈倒的感覺,並常胸悶,感覺吸不到空氣,且每月都會「痛經」,每次經血也都大約10多天才乾淨。

診察她的脈象,發現微細無力,舌頭胖大、有齒痕,診斷屬於「陽虛型頭痛」,開給她四逆湯加上川芎治療。服藥後,午後頭痛、胸悶情況改善許多,經痛也減輕,並在7天內就完全乾淨。

頭痛是一般人都有的經驗,雖然同樣都是頭痛,在中醫的領域裡卻有不同的病機和治療方式。

◎頭痛可分成外感頭痛和內傷頭痛:

●外感頭痛:由外邪(如風、寒、暑、濕、燥、火)侵入人體所致。這樣的情況須視外邪的種類、侵入人體的層次,做適當治療。

●內傷頭痛:由於長期身體不平衡,而有陽虛或陰虛的情況。陽虛頭痛常發生在午後,有時頭痛如裂、如劈、如泰山壓定,常伴有胸悶、喘氣不利,治療宜回陽;陰虛頭痛則沒有定時,多伴有心煩、咽乾、喜飲冷等症狀,治療宜扶陰。

王小姐屬於陽虛型頭痛,因此以四逆湯回陽治療之後,不但改善頭痛,連其他因為陽虛造成的症狀(疲倦、臉色蒼白、月經淋瀝)也都得到改善。

因此頭痛時,不要只是隨便吃個止痛藥、頭痛醫頭,還是需要經過醫師詳細診斷、治療,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讓身體恢復平衡、健康有活力。(作者為中和佳音中醫診所中醫師)



◆ 馬背上醫生 新書寫西藏經驗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2013.05.11

癌症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國人罹癌時,有人會到廟裡求神問卜,祈求神明庇佑,長期投入大陸「馬背上醫生」計畫的外科醫師邱仁輝發現,藏人有病痛時,會用患部碰觸神像,這和國人面對癌症的恐懼心情與作法相似。他最近出版新書《高原台北青藏盆地…邱醫生的處方箋》,希望傳遞面對癌症的正確知識和態度。

邱仁輝1996年起參與「馬背上醫生」醫療計畫,,2009年起轉往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執行基層醫療計畫。

邱仁輝表示,在台灣,許多人罹癌後會尋求偏方、求神問佛;藏人面對癌症的心態與漢族沒有差別,也會用中藥、偏方、卜卦緩解症狀或是預防癌症復發。他認為,運用科學方法來證實療效,並達到使用安全,極其重要。他想透過新書,傳遞面對癌症正確的知識和態度。

在書中他也寫了對醫病關係的觀察,邱仁輝的父親行醫時,會收到病人送的草魚。青康藏高原病人看病付不出錢,一年後竟牽來一頭氂牛要送醫師。現在的醫生即使手術成功,還會收到被告的傳票,這兩者之間,究竟是哪出了錯?或許都沒有錯,邱仁輝寫道,也許只是時代改變了。

fsj 提到...

責任制粉飾過勞 基層護理怒吼

邱俐穎/台北報導 2013-05-11 中國時報

「還我正常工時」、「還我勞動人權」,五月十二日為國際護師節,護理人員昨聚集衛生署抗議,批評衛生署放任醫院以「責任制」、「畸形班表」、「跨科調動」、「彈性人力」等四大凶器,壓榨護理人力,才造就遍地護理人力荒的惡果。

昨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及其他團體近百人聚集衛生署前,並在衛生署門口擺了百雙護士鞋,象徵無法前來抗議的護理人員心聲。

基護工會痛批醫院近來年來濫用四大凶器,包含責任制掩飾超時爆量工作、逼人過勞的畸形班表、彈性人力,最惡劣就是任意關閉病房、不斷跨科調動人力。

衛生署護理及健康照護處長鄧素文昨出面接見抗議團體,她表示,衛生署會和主管機關勞委會討論,並傳達護理人員心聲,但遭基護工會怒批「回答零分!沒誠意!」

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常務理事王云緒表示,不同科別有不同的照護方式,護理人員對新科別照護方式不熟悉的情況下照顧病患,等於是逼不會游泳的人下水,讓病人的權益一起受損,更面臨醫療疏失風險。



◆ 從尊醫變仇醫?

【衛漢庭】2013-05-12 中國時報

台灣近日來,上演了一個非常出名的社會事件。一位資深演藝人員帶著母親來到急診室,藉著酒意不但在急診室內進行無理要求,並且毆打急診室醫師造成醫師頭部受傷。醫院的醫療人員也為此案,罕見地不再選擇沉默,而集體穿白袍舉牌抗議,引發社會譁然。社會感嘆於藝人的「孝行」、醫師執業的無奈、譴責「不應該」的暴力之餘,這個事件似乎就此像一筆糊塗帳悄悄地過了。

然而,這事件背後潛藏了許多重要的社會現象,筆者特別就「急診室超商化」,以及「醫師社會價值急遽下降」這兩個顯著的現進行討論。

首先,台灣自一九九五年起實施全民健康保險。方便的就醫、低廉的收費,使全民健保成為台灣公民特有的社會福利,但是其潛在所隱藏的問題卻不斷浮現。除了醫療給付的不公平分配,造成了醫院經營的困難以及醫療人員的收入不斷下降外,「急診室超商化」亦是其中的重要現象。以台北市的醫學中心收費來說,單次的門診看診費用大約落在台幣四百元至七百元之間,而單次看急診的費用,則大約是六百元至九百元不等。這樣相對低廉的就醫價格,使得許多民眾即便在假日依然頻繁使用急診室,不論大病小病。醫學中心的急診室總是人滿為患,比院外的夜市還要熱鬧。如此濫用醫療資源,造成人力不足之外,更嚴重的問題是醫療品質下降。如何營造更好的急診醫療環境、品質與效果,已是當下的重要課題。

其次,台灣近年逐漸變成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社會,造成個人意識上升,逛急診室就有如逛超商一樣,要求快速且立即的消費服務,對傳統醫療體系與儒家社會文化產生了極大的衝擊。台灣新聞高度自由,而媒體大多長期選擇站在「病人」、也就是「消費者」的觀點,替民眾發聲。因此,只要涉及「名醫」、「醫療糾紛」的新聞,不論事件前因後果與真實性如何,都會受到無比關注。中國傳統文化總以死者為大、長者為尊,抬著棺材到醫院外燒冥紙抗議,以炒作醫療糾紛的新聞時有所聞,而媒體總愛瘋狂捕捉這樣的畫面和影像,反覆傳播,無形中塑造了醫療人員與社會大眾是處於一種對立關係的氛圍與認知。

醫師在台灣曾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社會階級,擁有極高、甚至過高的社會經濟地位。然而,如此高的階級價值,並非單純建立在專業價值、或是知識與技能之上。台灣由於殖民地時代的知識管制,醫學赫然成為高知識分子的階級晉升之道,並形成長久獨特的社經階級。然而,在消費者至上、醫事人員專業價值重組的過渡時期,負面的情緒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醫病關係緊張。「醫師是令人尊敬的職業」的時代慢慢過去了。病人的尊重正在消失、而心灰意冷的醫生們則不斷增加。

那位藝人打傷醫師的事件,並不只是一個單純的暴力事件,其背後述說了台灣從「尊醫」走向「仇醫」,也同時是一個台灣傳統社會價值的崩解與再重組的歷程。在全球化、知識普及的時代,專業價值的合理高度的確有必要經歷重塑,然而同時,筆者也希望台灣社會能以理性和包容的心態面對時代轉變,重建一個免於暴力、更為平和、互相尊重的社會氣氛──提高醫療工作者的專業價值與榮譽感,將更利於社會整體健康的提昇。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師、現職為台北榮總精神部心身醫學科臨床研究員)



◆ 按壓4穴位 舒緩疲勞眼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7891844.shtml

【聯合晚報╱彭宣雅】2013.05.12

根據調查統計,在電腦前連續工作3小時,88%的人就會產生眼睛疲勞的狀況;若一連上班8小時以上,更是眼睛非常沉重的負擔,特別是辦公室冷氣很強,容易讓眼睛變得很乾澀,若又熬夜看電視、工作壓力大,眼周還會出現黑眼圈,看起來就成了熊貓眼、精神不繼。

醫師建議,平時應該做好眼睛保養,可以按摩穴道,也可以用食療方式。但最重要的是,民眾用眼20分鐘,就應該看遠處、或起來動一動,讓眼睛獲得適當休息。

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師鄒一賢表示,眼睛疲勞是因為「久視傷血」,依照中醫觀點,目受血而能視,拉開眼瞼下方看看,很多民眾眼瞼下方偏紅,是血液循環良好的正常現象,若長時間用眼過度,眼睛持續疲勞累積,會損傷肝血,若已形成「血虛證」,眼瞼下方常出現接近白色的淡紅色。

鄒一賢表示,上班族平時可以多按壓眼眶四周的穴位。雙眉頭內側的「攢竹穴」、眉毛上方的「陽白穴」、眼睛下方的「四白穴」、眉尾附近的「絲竹空穴」,每一個穴位可以按壓一分鐘,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流通,有助於舒緩眼睛疲勞。

中醫針灸對於眼睛疲勞、痠澀乾癢、視力模糊也有療效。若透過食療,建議患者可多吃枸杞子、紅棗、菊花、決明子、黃耆和女貞子等食材,對於視力保健有幫助。

現代上班族需要長時間緊盯著3C用品的螢幕,平時不妨用熱水沖泡枸杞菊花茶,當成開水喝,有助於清肝明目,菊花量約是枸杞子的3至5倍。若血壓比較高、火氣大的患者,身體容易燥熱,也可以用菊花、枸杞加上適量炒決明子一同煎煮沸騰飲用也很不錯。

※ 相關報導:

* 愛速食不運動 20歲高血壓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891560.shtml

廿歲電玩選手劉同學,半年前進電玩新秀選拔賽後,每天在電腦前十小時打電玩。他愛吃速食及微波食品,一周吃五次,一次可吃三份套餐,又沒運動,年紀輕輕就有高血壓。

* 日調查:壓力也會引發成人氣喘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30512000764.html

中國的空氣汙染物質PM二‧五入侵日本,許多日本人擔心,大量吸進PM二‧五會導致氣喘,還有人認為,氣喘是兒童的專利,大人則不會患氣喘。事實上,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日本近年來患氣喘的成人增加許多。



◆ 上傳大腦 永生不死 俄羅斯富豪 想當阿凡達

【陳文和/綜合報導】2013-05-12 中國時報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卅二歲俄羅斯媒體大亨伊茲科夫(Dmitry Itskov)(見圖,摘自英國每日郵報網站),揭櫫真人版的「阿凡達」計畫,還包括完成時間表,他相信在二○四五年前,他的大腦心智將可借助科技轉移到全像虛擬化身,從而使他永生不死。

伊茲科夫宣稱,這將是「人類進化的下一步」,而且「新人類」將會具有超人能力,可以輕鬆地承受諸如高溫、高壓、輻射與缺氧等極端狀況。目前已有超過兩萬網友在臉書網頁追蹤這項計畫的最新進展。

該計畫的基金會預定六月十五與十六日,在紐約召開第二屆「全球未來二○四五」國際會議,探索落實這項計畫所需的科技。據稱,屆時將會有當前全球最擬似真人的機器人公開亮相。會議也計畫探討,人類一旦獲得永生將面臨的宗教、倫理道德和社會問題。

伊茲科夫的「二○四五戰略社會計畫」(阿凡達計畫)宣言表示,不論是太空站、核子動力潛艦、iPhone等都無法讓人類擺脫身體的生理限制,也不能使人免於疾病和死亡。但「我們認為有可能、也有必要克服老化甚至死亡,而且克服人體基本上的生理和心理能力限制也非夢想。」

宣言也稱:「二○四五年之前將可打造出人造身體,不只在功能上超越現存的人體,而且會是個完美形體,魅力絲毫不輸人體。」

伊茲科夫認為,十年內就可望研發出透過「手術」將人類意識轉移至機器人身體的科技,而最後的發展目標,則是不須經由手術,即可直接「上傳」大腦意識。他說,創造全像虛擬化身,將最為複雜,但也將是人類進化史上最令人興奮之事。

fsj 提到...

新冠狀病毒 法國首例人傳人

【聯合報╱編譯任中原/報導】2013.05.13

法國衛生部十二日證實,法國感染類似SARS新冠狀病毒nCoV─EMC的確診病例增加到兩人,而第二例患者顯然是因為和第一例同病房而遭傳染的「人傳人」病例。世界衛生組織(WHO)衛生安全暨環境事務助理總幹事福田敬二十二日表示,這種新SARS病毒顯然可能會「人傳人」,但只有在與患者長時間接觸後才會感染。

福田表示,目前仍無證據證明這種病毒能夠持續「在社區內進行普遍性的傳佈」。但他指出,「最值得擔心的是,在多個國家出現不同的病毒株;這更加支持在近距離接觸時,病毒可能進行人傳人的假設。」他並表示,「目前各國還不需要提高警示的程度」。

法國於五月八日發現第一名確診病例,患者是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返回法國的六十五歲男子。他住進瓦倫西恩地區醫院後,同房一名五十歲的男性病人也確定被他傳染。第二名患者因為呼吸窘迫而被送入加護病房。目前兩名確診患者仍留院做隔離治療,病情穩定。

法國里爾醫院傳染病科主任葛黑表示,由於第二名病例獲得確診,顯示病毒有可能經由空氣散佈,雖然仍屬罕見。他表示,「所幸這仍不是一種很容易散佈的病毒。我不認為大眾有必要太過擔心。」

※ 相關報導:

* 國內首例H7N9台商 病情好轉將出院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893771.shtml

國內第一例H7N9境外移入個案李姓台商病情好轉,將在近日內出院。該患者於4月21日被轉送至台大醫院,由於病情惡化,加上嚴重腎衰竭,院方緊急予以插管、洗腎、葉克膜等處置,並數度發出病危通知。搶救三、四周後,現已奇蹟似地好轉。

....柯文哲表示,當時該名患者情況真的非常糟,心肺衰竭、急性腎衰竭,為了搶救,能夠派得上用場的維生設備幾乎都用了,包括插管、洗腎、葉克膜等,加上類固醇以及抗病毒藥物,終於將他從鬼門關前給拉了回來。

* 感染病症-感冒流行高峰期 慎防幼兒併發中耳炎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1/20130513000722.html

季節轉換、溫差明顯,若不注意,寶寶很容易因感冒而併發中耳炎。彰化基督教醫院新生兒科主任蕭建洲表示,中耳炎是造成兒童聽力損失的常見原因,卻很容易受到忽略。衛生署統計,0到4歲幼兒平均80%在3歲前罹患過中耳炎。98至100年間0到4歲幼兒中耳炎就診人數上升1萬3454人,就診率攀升1.17倍,平均每年新增6700名幼兒遭中耳炎感染,幾乎已成幼兒國民病。

蕭建洲解釋,幼兒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加上耳咽管比成人短且呈水平走向,咽喉病毒或細菌容易逆行到中耳腔而引起發炎。

* 疫情資訊-本土登革熱升溫 屏東一周爆11例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1/20130513000721.html

屏東縣春日鄉登革熱疫情拉警報!疾管局日前公布國內上周新增11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全都集中在屏東春日,且累計近兩周當地已發生18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疫情一觸即發。



◆ 久坐不動、排便不順 皮膚易暗沉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春瑛/台北報導】2013/05/13

你也有「久坐代謝症候群」嗎?營養師表示不少上班族因長時久坐、三餐外食有代謝慢或排便不順狀況,容易導致皮膚暗沉,像是任職於會計事務所的陳小姐,為完成工作連夜趕工48小時,皮膚變的粗糙又暗沉,營養師建議可多攝取山藥、薏仁、豆類食物幫助代謝,減少皮膚暗沉。

趙函穎營養師進一步解釋,正常肌膚代謝以28天為一個周期,身體自動將老化細胞從基底層代謝至角質層脫落,然而長期久坐易血液循環不良,連帶影響代謝週期變慢,角質層堆積結果皮膚就會變得粗糙暗沉。

此外,排便不順的上班族,同樣有肌膚暗沉的困擾,營養師表示,因為身體透過腸道將廢棄物質排除體外,但外食多油炸、少纖維質,攝取不足纖維易排便不順,堆積在體內、被腸道二次吸收,體內無足夠營養就會導致肌膚暗沉。

趙函穎營養師建議,若要改善肌膚暗沉,應先從代謝開始改善,建議可多攝取山藥、薏仁、豆類食物。因為山藥、薏仁同為全榖根莖類,含有豐富水溶性纖維,可幫助刺激腸胃蠕動;其中山藥含有皂甘可幫助皮膚恢復光亮,加強血液循環;薏仁富含維生素B群可幫助代謝,有助利尿消腫,比精緻的白米飯更健康。

另外豆類食物是很好的優質蛋白來源,像是豆漿中含有大豆纖維可養腸道好菌,對消化系統更好,不過若是消化能力差、痛風、容易腹脹等患者,建議適量攝取,一天飲用1-2杯即可。

國人外食的比例高,營養師建議,應注意攝取均衡營養,如至便利商店購買便當時,可以順手購買飲品佐餐補充纖維營養,腸胃保養好,就能改善肌膚暗沉問題。

※ 相關報導:

* 多吃纖維不喝水 反無助排便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5341

黑木耳富含維生素與礦物質,尤其它的膠質其實是一種水溶性纖維,除了有助腸道蠕動排便,也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能;但其實排便是否順暢,除了攝取膳食纖維,水分喝得多不多也是關鍵。

膳食纖維可分水溶性與非水溶性兩類,通常蔬果中的水溶性纖維多,打成泥後會呈膠狀,水溶性纖維過去被證實具降血糖、血脂的功能;至於含有非水溶性纖維的蔬果,咀嚼起來較難吞嚥,由於纖維不為人體吸收,因此能刺激腸道蠕動。

....除了腸胃蠕動,如果體內水分不夠,也會造成便秘問題,因此,「多吃蔬果能預防便秘」這句話只說對一半,多數人沒發覺纖維也是會吸收水分的,蔬果吃太多但滴水不沾,只會讓纖維吸光腸道水分,反而無助排便。

* 皮膚長玫瑰糠疹… 洗熱水澡會更糟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5331

....玫瑰糠疹,好發在春、秋季節交替時分,最近正值春天轉換夏天,它就悄悄爬上了某些人的身體。這個疹的名字和玫瑰連在一塊兒,是因為顏色呈粉紅色,形狀大多為橢圓形,有的乍看之下有如耶誕樹。

....玫瑰糠疹會在短時間內長出很多,且會持續幾十天,書田診所副院長曾興隆說:「有的病人看了會害怕。」由於它和梅毒導致的紅斑、藥物疹,甚至是淋巴癌的皮膚病變外觀類似。曾興隆說,所以通常會觀察幾周,一般六到八周會消退,若紅疹未退,會建議抽血檢查,以排除上述的可能疾病。

* 醫生:戒菸一年 罹癌機率減半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893791.shtml

研究顯示,每吸一根菸,壽命平均減少七分鐘,如果一天一包20根,就平均減少140分鐘,相當可怕。除了折壽之外,老菸槍更是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一名62歲高血壓患者,每天習慣吸一包菸,日前就因胸痛、氣喘、冒冷汗而送醫急救,仍不幸死於心肌梗塞。

....由於菸含有7000多種化學物質,數百種有害物質中,至少有69種致癌物質會破壞DNA,若基因突變在重要部位,容易導致癌症。張明才估計,2020年全球每年會有1000萬人死於菸害,在所有癌症死亡人口中,高達三成和抽菸有關。

* 87歲婦患陰唇癌 勇敢面對 戰勝病魔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may/13/today-health1.htm

宜蘭縣87歲陳姓老婦人,常感到陰部搔癢,起初因羞於啟齒,僅塗抹藥膏止癢,後來鼓起勇氣受檢,被診斷出罹患陰唇癌,接受手術切除10公分大腫瘤,復原良好。醫師說,高齡婦女是陰唇癌好發族群,若有可疑病徵,應儘速就醫。



◆ 2萬6千人 每天看病逾4次

【Upaper╱記者詹建富】2013.05.13

許多人都是迫不得已才到醫院,但有人卻看完一科又掛另一科;健保局分析民眾就醫資料發現,全台同一天持健保卡刷卡看病超過4次以上者,多達2萬6千多人,同日就診達5次以上者,也有3千人。

健保局主秘蔡淑鈴指出,為瞭解民眾就醫情形,該局以今年1月份各醫院申報門診醫療給付案件進行總歸戶,透過電腦分析發現上述情形。

部分民眾看病兼串門子

進一步分析,這類民眾極少數是接受早期療育的兒童,需同一日看兒科、身心內科或復健科;但有的醫院鄰近眷村,部分榮民沒事就到醫院看病兼和鄰居「串門子」,但絕大多數是因病人本身有多重慢性病,往往有心臟病、攝護腺肥大、關節痛或有青光眼、白內障,以致到醫院看病必須重複掛號。

健保局:不改善將不給付

健保局長黃三桂表示,同日重複掛號、就診4次以上,健保局將予以列管,並把就醫逾4次的民眾名單提供給各醫院,賦予輔導病人就醫及衛教責任,如果明年再不改善,該局將研擬不予支付的嚴格作法,例如刪除重複就診的診察費給付。

fsj 提到...

細菌殺死瘧原蟲 蚊子不再傳瘧疾

【台灣醒報╱記者許家瑄╱台北報導】2013.05.14

防制瘧疾有新突破!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沃爾巴克氏體」的細菌,只要讓蚊子感染這種細菌,就可以抵制瘧疾寄生蟲上身。且這種細菌也可以一代傳一代,如果蚊子們帶有這種細菌,就可以阻絕瘧疾,降低全球瘧疾感染人數。

瘧疾主要是由瘧原蟲造成,瘧原蟲會寄生於蚊子體內,人類只要被有依附瘧原蟲的蚊子咬到,就會得到瘧疾,雖然有藥可醫,但若發現太晚就會引發貧血、肝功能受損、腎衰竭等併發症,導致昏迷死亡。瘧疾至今已經造成全球66萬人死亡,2.2億的人感染,但迄今都未發現任何疫苗抗體。

密西根大學研究團隊首先在昆蟲身上發現了沃爾巴克氏體細菌,昆蟲若感染這種細菌,其所生之昆蟲幼蟲也會感染沃爾巴克氏體細菌。因此科學家認為,在這些蚊子未受瘧疾感染前,讓這些蚊子先感染沃爾巴克氏體菌,就可以持續抵抗瘧原蟲。

這項研究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讓這些得到沃爾巴克氏體的蚊子能夠越來越多,讓蚊子能持續對抗瘧原蟲,不再受感染。研究團隊也發現,史蒂芬斯蚊如果帶有這種細菌,細菌會一代傳一代,總共傳34代,且都具有抵抗瘧疾的能力。

美國過敏和疾病傳染中心局長安東尼.法西表示,「如果被沃爾巴克氏體感染的蚊子可以對抗瘧疾,並讓這些蚊子繁殖增多,就可以有效的抑制瘧疾,讓感染人數降低。」

但倫敦大學衛生與熱帶醫學院教授大衛.康威卻表示,「目前只有這種史蒂芬斯的蚊子有讓細菌一代傳一代的能力,且多存在於中東和南亞,對非洲疫情完全沒幫助,因為非洲主要是甘倍耶蚊,它們尚未被證實是否對瘧疾產生抗體。」

在密歇根州立大學研究團隊中的研究員奚志勇仍強調,雖然目前能確定的只有史蒂芬斯蚊,不過會再對其他蚊子進行研究。長久以來,人類都沒有找到任何方法抑制瘧疾,有了這項新發現,有望可以降低瘧疾感染人數。



◆ 七撇步 控制胃食道逆流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5599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3/05/14

華華向來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剛開始還沒有把它放在心上,想說頂多胃酸、食物逆流上來,一下子又會恢復正常,這只能算是一個小毛病而已,所以連想都沒有想過需要就醫治療,直到今年初真的感覺很不舒服,所以只好乖乖到醫院就醫診治,結果接受胃鏡檢查之後,醫師告知食道已經灼傷、潰瘍,需要進行治療,這時候華華才開始後悔,後悔沒有及早注意這種毛病。

專家看法

胃腸肝膽科醫師周昆慶表示,胃食道逆流應加以控制,因為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話,很可能會產生一些併發症,包括食道炎、食道潰瘍、咽喉逆流、聲音沙啞、可能有出血情形、狹窄或吞嚥的問題、引起呼吸系統毛病等,最嚴重的情況就是進一步誘發食道癌,所以民眾不可對這種毛病太過掉以輕心,平常也應做好預防保健,以便降低發生胃食道逆流的機會。

自我照顧

1.就寢前三個鐘頭不要吃東西。
2.吃完東西之後最好不要馬上躺下來。
3.床頭應抬高約十五公分左右,這樣就可以防止逆流。
4.不要經常大吃大喝,大量的食物需要更多的胃酸。
5.盡量少吃容易引起胃酸逆流的食物。
6.菸、酒應少碰為比較好。
7.太過肥胖的人應適時減重,以便避免引起胃食道逆流。



◆ B肝帶原沒追蹤 29歲青年腹痛 竟已肝癌末期

記者王善嬿/嘉市報導 2013.05.14 自由

29歲的吳姓青年日前因工作受傷進行腹部檢查,第一次照超音波卻發現罹患肝癌末期,媽媽驚覺不對勁,帶他跟另三名兄弟一起檢查,發現除三子外,其他人都是B肝帶原者。

肝膽腸胃科醫師沈明哲表示,患者應是在母體內就感染成為B肝帶原者,罹患肝炎又未追蹤治療才延誤就醫,呼籲肝炎患者及帶原者,應透過抽血及超音波定期檢查追蹤。

吳姓青年在家排行第二,兩年前公司健檢時得知為B型肝炎帶原者,但沒有追蹤治療,近日他因工作時受傷感到腹部疼痛,到醫院檢查竟發現已是肝癌末期。

吳母得知,懷疑家人也有B肝帶原,便與其他三子也都就醫治療,經過檢查除已罹癌的次子跟有抗體的三子之外,媽媽、長子及么兒都是帶原者。

沈明哲醫師說,吳某因症狀不明顯,之前健檢知道是B肝帶原者又未追蹤治療,錯失治療時機,導致現在僅能服藥控制病情。

他並指出,從家族病史分析,吳某小時候應曾打過疫苗,但疫苗未產生抗體,以此研判可能是因自母體便已經感染;然而多數病人總會害怕檢查,忽視腹部疼痛等不適症狀而不願就醫,或者地處偏鄉缺乏資源等,使病情加重,發現時已經無法醫治。

沈明哲表示,肝炎不治療將導致肝硬化、肝癌,而肝炎症狀不明顯,抽血檢驗有時難發現,最好定期追蹤、照超音波檢查,愈早治療並遵醫囑服藥,可提高治癒機會。

fsj 提到...

逾五成學童 喝含糖飲料解渴

黃天如/台北報導 2013-05-15 中國時報

夏季將至,你的孩子口渴時都喝什麼?董氏基金會日前針對1500名小3至小5學童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喝白開水解渴的學童只占4成5,多數學童的解渴飲料不是運動飲料,就是奶茶、紅茶、果汁及碳酸飲品。

為了讓我們的下一代從小養成口渴喝開水的習慣,董氏基金會昨天特別邀請台北市公館國小2年乙班30位同學,參與基金會「我就是愛喝水」學童篇宣導影片拍攝,讓小朋友們搭配「水水水,愛喝水,甘甜順口白開水…」歌詞內容簡潔加上大跳愛喝水動作操,相當可愛吸睛。

董氏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調查顯示,有高達2成的國小學童長期把運動飲料當水喝,孰不知運動飲料的熱量並不低,沒有大量運動的人喝進過多運動飲料,其中的電解質還有可能造成腎臟負擔。

除了運動飲料,奶茶、紅茶也是許多小朋友想解渴時的選擇,但這些茶飲料都含有咖啡因,只要每天少量或經過一段時間固定攝取,就有可能導致咖啡因依賴,進而影響兒童青少年的睡眠品質。

喝水有多好?許惠玉說,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曾經找了48名55至75歲的中老年人,分兩組進行低熱量飲食減重,其中一組固定於餐前飲用500cc的水,結果顯示,3個月後喝水組平均減了7公斤,較沒喝水組只減5公斤足足多出2公斤。

要讓孩子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許惠玉建議師長秉持「4不原則」,包括:家中不放含糖飲料;不主動提供兒童含糖飲料;大人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面前喝含糖飲料;不要把飲料當成給孩子的獎賞。

※ 相關報導:

* 糖飲當水喝 長大易怒焦慮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may/15/today-health1.htm

運動飲料和稀釋優酪乳算含糖飲料嗎?很多家長都以為「不算」,沒想到卻因此害了小孩。

董氏基金會引用國外研究指出,喝較多含糖飲料,可能導致孩子情緒不穩、精神痛苦的後遺症。

董氏基金會3年前調查1500多位台北市4、5年級小學生,結果顯示,學生口渴時只有將近4成5會選白開水;如果有含糖飲料可選,喝白開水的只有2成;小學生最喜歡運動飲料、奶茶、紅茶。此外,有很多家長誤以為「運動飲料和稀釋優酪乳不是含糖飲料」,因此放任孩子較無節制地飲用。

董氏基金會昨在台北市公館國小推廣「我就是愛喝水」動作操,30幾名小學生跟著口訣跳舞,將白開水的優點和含糖飲料的負擔牢記心中。

* 吃西瓜「挑對時」 身體才沒負擔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7898155.shtml

台東關山慈濟醫院中醫科近來不少病患因胃腸悶痛、腹瀉、全身筋骨痠痛求診,醫師詳細問診後發現,原來是西瓜惹的禍!

關山慈濟醫院中醫師沈邑穎表示,台灣俗諺「暗頭仔吃西瓜,半暝仔反症」即指日落西下,陽氣會大減,在這個時間點吃西瓜半夜身體就會不舒服,體力弱的小朋友容易尿床;病患應該要「挑對時」吃西瓜,身體才沒負擔。



◆ 女性肥胖基因 科學家找到了

中央社 2013.05.15

女士們,如果妳們很難套上牛仔褲,那就怪妳們的基因吧。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導致女性而非男性肥胖的遺傳物質,已經被科學家辨識出來。

據悉近1/3的女性會出現某種DNA突變,因此會加速脂肪組織發展,進而使增胖1英石(6.35公斤)以上的機率成為2.5倍。

但是男性也別竊笑,科學家說,男性也有自己的「肥胖基因」,會讓他們狂吃高卡路里的垃圾食物。

這項發現使未來可望發明檢驗方法,以分辨出最可能輸掉啤酒肚戰爭的民眾。

荷蘭馬斯垂克大學(Maastricht University)研究人員追蹤5000多名男女的體重增減情況10年,接著分析他們的DNA,以找出造成肥胖的基因。

他們發現,突變版的MMP2基因在發福的女性體內很常見,而男性則不然。

研究人員鮑曼(Freek Bouwman)博士說,至少有30%的女性帶有受損的MMP2基因。

對於男性來說,已知基因FTO若出現問題,就會讓他們體重增加;而帶有這種基因的男性,增胖1英石以上的機率將近2倍。

英國肥胖研究協會(UK Association for theStudy of Obesity)的懷丁(John Wilding)教授說,問題並非完全出在基因上。

他說:「民眾仍然應該擔心他們吃進的食物,你無法改變你的基因,但你可以改變行為。」



◆ 英國研究: 細腰豐臀梨型身材 較蘋果型長壽

【諶悠文/綜合報導】2013-05-15 中國時報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項研究顯示,「梨型」身材(下半身肥胖)的人,要比「蘋果型」(中廣型肥胖)身材的人更長壽。

英國前政府顧問艾希威爾女士在利物浦舉行的「歐洲肥胖會議」上發表的研究推估,擁有細腰豐臀,屬於完美梨形身材的卅歲女性,可比腰腹肥胖的女性多活九年半;而挺個大啤酒肚的卅歲男性將比腹部平坦的男性,減少近十七年壽命。

艾希威爾女士表示,真正的健康殺手是腰部的脂肪與贅肉,它們包著器官,刺激荷爾蒙等物質分泌,使血壓、膽固醇和血糖升高,增加罹患心臟病、糖尿病和中風等疾病的風險。

醫生通常會用「身體質量指數」(BMI),即體重(公斤) 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來衡量一個人的身材是否標準。但是BMI無法區分肌肉和脂肪,一些肌肉發達的運動員會被歸為肥胖。

艾希威爾女士主張使用「腰圍身高比」(腰圍除以身高),根據經驗法則,腰圍和身高比應該控制在○.五以下,一旦超過這個比值,身材就從梨型變成蘋果型。

艾希威爾女士和倫敦的城市大學數學家合作,分析約三千名英國男女長達廿年的數據,結果發現,和BMI相比,腰圍身高比是更值得參考的平均餘命指標。

不過,艾希威爾表示,蘋果型身材的男女不要絕望,通常腹部脂肪是節食減肥的時候,最先減掉的部位。

※ 相關報導:

* 沉迷「Candy crush」工程師玩到手掌麻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899380.shtml

一名竹科工程師因玩網路遊戲candy crush過頭,導致手掌麻,懷疑中風,經就醫檢查才知道罹患尺神經壓迫症。

* 腰痠肚疼 腎臟腫成葡萄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898802.shtml

一名中年男性因為腰痠、腹痛、小便有泡泡等症狀到醫院就醫,檢查發現腎臟長了許多水泡,就像兩串葡萄。醫師診斷是「多囊性腎病變」引起,可能造成腎功能減退,甚至要洗腎。

....何健明說,多囊性腎病變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推估國內約有兩萬名患者。由於多囊腎會漸漸造成腎功能減退,臨床統計,60歲以上的患者有一半需要洗腎。由於多囊性腎病變水泡會一直冒出來,無法積極處理,患者每三個月要抽血追蹤腎功能變化,如果有高血壓會加重病情,更要定期量血壓、清淡飲食。



◆ 新冠狀病毒病例 沙國又增4人

中央社 2013.05.15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沙烏地阿拉伯再通報新增4起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病例,自5月至今,沙國累計已通報19名確診病例,其中9人死亡。

世衛表示,沙烏地阿拉伯通報4起確診人類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病例,都有多重病況同時存在。

病患包括1名69歲女性,4月25日發病,已經死亡;1名48歲男性病患,情況危急;另一人為81歲男性,4月26日發病,情況危急;最後一人是56歲男性,5月7日發病,已康復出院。

自5月至今,沙國東部1所醫療中心爆發感染,累計已通報19名病患,其中9人死亡,沙國當局正在調查。

世衛表示,自去年9月至今,已接獲全球通報38起人類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病例,包括20人死亡。

fsj 提到...

調查:高中男生 最常「吃重鹹」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3.05.16

他們,台灣吃鹽最多一族!

衛生署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但高中男生每日攝取4962毫克、國中男生4899毫克…

國民健康局今天公布最新國民營養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國人吃鹽最多的族群竟然是高中男生,每人每日鈉總攝取量高達4962毫克,國中男生則為4899毫克,不但超過中老年人的4500毫克,也比衛生署的建議量出一倍多。

國健局局長邱淑媞警告,年輕人鈉攝取量已經超標,比想像中還要嚴重,家長與師長應該積極介入,盡速導正不良飲食習慣。

國健局成人及中老年保健組組長陳姿伶指出,鈉鹽攝取過多容易導致血壓升高、高血壓。只要減少鹽的攝取量,不論一般人或高血壓患者,都可降低血壓。臨床顯示,高血壓患者每日鹽分攝取降低至6公克以內,血壓平均可下降2至8mmHg,相當於每日服用一顆長效型抗高血壓藥物。

衛生署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鹽6公克),不過調查卻發現,國內越年輕的族群每天鈉攝取量越來越高,其中國、高中男生每天鈉攝取量,是建議攝取量的兩倍多。

國健局指出,民眾早餐如選擇起司蛋堡加一杯濃湯,鈉含量就達1939毫克;午餐如選擇牛肉起司漢堡加一杯濃湯,鈉含量更有2098毫克,占每日建議攝取量八成七。如果民眾的早餐跟午餐都在速食店解決,光是兩餐的鈉攝取量,合計就可能高達4037毫克,已是每日建議攝取量的1.7倍!

國健局提出外食族群減鹽絕招,建議減少到速食店用餐頻率,外食可要求店家烹調食物減少鹽及醬料使用,且盡量不要點醃、燻、醬、滷、漬等方式烹調的菜餚,並盡量少吃鹽酥雞等含鹽量高的小吃。

※ 相關報導:

* 控制血壓 別讓血壓控制你(上)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5751

在了解高血壓之前,先了解幾個數據:

→血壓高者,罹患腦中風的機率增加7到8倍;
→血壓高者,罹患心臟衰竭的機率增加5至7倍;
→血壓高者,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增加2.5至4倍;
→高血壓與許多嚴重的慢性疾病有密切的相關。

在台灣,高血壓有年輕化趨勢....

* 控制血壓 別讓血壓控制你(下)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5954

血壓不能太高,那太低會怎樣?低血壓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蹲下忽然站起後產生的暈眩。如果長期有暈眩、疲勞、胸悶、全身無力的症狀,又查不出原因,或許可以量量血壓。如果血壓長期偏低,尤其收縮壓與舒張壓低於90mmHg及60mmHg,就是低血壓。

....收縮壓低於90mmHg、舒張壓低於60mmHg,就可能有休克危險。低血壓可能完全沒有症狀,頂多造成疲憊、不舒服、嚴重導致暈眩,反而容易讓人忽略。....此外,姿勢、飲食、運動也可能導致血壓的變化。當坐著突然站起來時,血壓可能會下降10到20毫米汞柱,稱為姿勢性低血壓,在老人家身上很常見。

* 環境潮濕 心血管、皮膚過敏問題多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6041

最近到了下午常出現豪雨、大雨,環境顯得潮濕、悶熱。國泰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泰成表示,天氣潮濕,對於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血壓易波動,變化過大時則會出現中風等。建議若有習慣晨間運動者,保暖要做好;老人家外出運動時,最好能有人陪同;運動也勿太激烈;或是也可選擇在氣溫稍微回升後再外出運動。

....署立雙和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張又升提醒,環境潮濕時,塵蹣、黴菌會變得特別活躍,很容易誘發過敏性鼻炎、氣喘等疾病。



◆ 熬夜玩手機 頭禿成「大阿哥」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2013.05.16

熬夜玩手機遊戲,當心嚴重掉髮。醫師門診發現,國人禿髮年齡層下降,30歲禿髮的病患高達三分之一,門診還曾收治過一名19歲男性,因家族遺傳且每天熬夜打電動、上網,額頭兩側明顯後退,被同學譏笑「阿伯」;還有一名28歲上班族,工作壓大、還徹夜玩Candy Crush遊戲,頭頂一半全禿,被笑像清朝的「大阿哥」。

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25到65歲男性有15.7%患有雄性禿,但近來受飲食西化、生活壓力增加、熬夜等影響,不少30到40歲男性已出現嚴重禿髮。

維多莉亞發毛診所醫師林宜蓉針對求診男性分析,前三名禿髮行業是高壓力的IC產業、建築設計、金融業,且未滿30歲禿髮病患高達三分之一。她就曾收過一名19歲嚴重掉髮的年輕男學生,因為常被同學取笑就醫治療。

還有一名高中就開始出現掉髮困擾的金融業上班族,工作壓力大、常輪值夜班,頭頂髮量明顯稀疏,多年來以塗薑、米酒等偏方治療,但效果不好。最近他迷上Candy Crush遊戲,常玩到徹夜不睡,結果掉髮更嚴重,被朋友取笑像清朝的「大阿哥」,他才警覺髮線已後退到幾乎頭頂一半,最後花錢植髮改善。

醫師提醒,年輕型掉髮除了雄性禿家族遺傳外,主要是工作壓力大、減肥後營養失調、產後賀爾蒙失調等因素引起。林宜蓉建議有家族史者,一旦發現掉髮增加,女盡快就醫做頭皮檢測、治療;減肥民眾也應適量補充魚肉、豆類等蛋白質。另外,平常要多運動、旅遊,放鬆心情、舒緩壓力。

林宜蓉說,有雄性禿家族遺傳史的民眾,若每天掉髮量超過100根且愈掉愈多、頭髮變細、頭髮出油量變多、頭皮屑異常增加,都要趕緊找醫師檢查、治療,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期。

fsj 提到...

日本後遺症案例漸增 接種子宮頸疫苗 痛到不能走

【黃菁菁/東京十六日電】2013-05-17 中國時報

日本因接種子宮頸癌疫苗而產生副作用,甚至罹患重病的受害者家屬們組成自救會,要求日本厚勞省徹底調查疫苗的危險性。一名中學三年級的女孩,在接種過兩次子宮頸癌疫苗之後,突然患慢性疼痛症候群,現在甚至必須依賴輪椅代步。

根據據《每日新聞》報導,住在東京都杉並區的四十六歲主婦松藤美香,相當後悔兩年前帶著十四歲的女兒去接種子宮頸癌疫苗。依診所的指示,原本應該要接種三次疫苗,但女兒在二○一一年十月接種第二次之後,身體便開始出現症狀。

松藤的女兒在打針時就說,感到左臂很怪,隨後開始覺得痛,到了晚上手臂開始腫,腳和肩部也感到疼痛。隔天回診所求診時,診所表示無法治療,於是轉到綜合醫院求診,經過十天的住院檢查,被診斷為不名病因的「慢性疼痛症候群」。

松藤讓女兒邊服藥邊到各醫院求診,但病情仍不見好轉,嚴重時腳還會任意擺動,有時睡覺時還無意識地起床走路。原本經過治療症狀減輕許多,但到今年三月中旬又再度復發,還需要坐輪椅代步,只好休學在家養病。

松藤是「全國子宮頸癌疫苗受害者聯絡會」會長,她指出,目前日本沒有可以完全掌握副作用治療法的醫生,求助無門的患者只好四處亂投醫。這樣的受害者越來越多,希望日本政府能好好地檢驗疫苖的安全性。

厚生勞動省指出,從○九年十二月起開始銷售子宮頸癌疫苗,到三月底已接獲一千九百六十八件不明疼痛和痙攣等副作用報告,其中還有一百零六件留下運動障礙等嚴重後遺症的病例。其中GlaxoSmithKline藥廠製造的疫苖接到一千七百零五件投訴,MSD製造的接到近二百六十三件投訴,而醫院方面認為與疫苗接種有關的病例則達七百卅三件。

厚勞省表示,已成立專門部會來討論疫苗的安全性問題,今後還將進一步詳細調查,但因醫學報告不足,尚不考慮停止定期接種子宮頸癌疫苗的計畫。



◆ 裘莉切乳防癌站出來 專家憂恐助長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綜合報導】2013/05/16

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公開她為降低罹癌風險而做了雙乳切除手術,獲得男友、一些醫師、其他明星和影迷的讚揚;不過,也有專家擔心被錯誤解讀,助長乳癌初期患者全乳切除,而許多手術是不必要的。

醫學史家、《乳癌戰爭》的作者勒納說:「裘莉名氣大,不只是名人,還是美麗的女星,將對女性產生很大的影響。」

裘莉投書紐約時報表示,她有BRCA1基因突變,罹患乳癌風險是百分之八十七,罹患卵巢癌的風險為五成,因此接受預防性雙乳切除手術。她的母親罹患卵巢癌,五十六歲病逝。

裘莉的情況很罕見,在美國白人女性的乳癌患者中,只有百分之五到十是由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引起的。

史隆凱特林癌症中心乳癌科主任蒙妮卡.莫洛說:「有必要說明,BRCA基因突變是一種罕見的高風險情況,做預防性切除是合理的,但只有極少數女性屬於這一類。」

根據一九七○和八○年代研究,僅切除腫瘤手術(lumpectomy)與全乳切除(mastectomy)一樣安全,這些研究結果對女性而言是福音。

即便如此,仍有愈來愈多患者要求全乳切除。莫洛說,她常勸患者不必全乳切除,但無效。

密西根大學醫學院教授塞柏的研究顯示,接受雙乳切除的乳癌患者中,有七成沒有接受手術的臨床理由。研究人員發現,患者決定接受手術,九成是害怕癌症復發。

《勒夫醫師的乳癌書》作者說:「乳癌沒有好的預防方法,為防止疾病切除健康身體的一部分,實在有點野蠻。」

※ 相關報導:

* 醫生:基因檢測 不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6043

美國影星安潔莉娜裘莉公布預防性切除雙乳的醫療過程,引起討論,不少人詢問醫師是否有必要做基因檢測,台灣女性乳癌年輕化,醫師建議做基因檢測不如即早做乳癌篩檢,同時外科與整形外科應整合,讓女性更勇於面對乳房切除。

* 乳癌局部復發風險 4指標預測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6050

乳癌患者切除乳房後,並非都需接受放射線治療,以抑制乳癌復發。和信醫院發展乳癌局部復發風險評分系統,列出4項危險因子,若評分屬於低風險的第一或第二期乳癌,術後即使不做放療,也不影響生存與復發率。

和信蒐集1990至2001年逾千名乳癌患者,發現乳癌診斷年齡、淋巴結侵犯與否、受侵犯淋巴結數量及女性荷爾蒙受體四項指標,可評估術後乳癌復發風險。

* 飲食、藥物與壓力 都可能引發甲亢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6236

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典型症狀包括心跳快、焦慮、易緊張、體重下降等。而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雖有相當比率有家族史,但若無家族史,也不能排除沒有甲狀腺機能亢進問題。

甲狀腺機能亢進一部分與遺傳有關,另一部分受後天環境影響,環境中的三大影響因素,分別是飲食、藥物與壓力。



◆ 蔬菜生吃/脂溶性營養素蔬菜 不適合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鍾佩芳/台北報導】2013/05/17

不是所有蔬菜都適合生吃。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營養師丁巧稜指出,番茄中的茄紅素與胡蘿蔔中的β胡蘿蔔素都是脂溶性營養素,煮熟後,營養吸收會比較好。

丁巧稜營養師表示,烹飪、加熱容易讓一些營養素流失,所以生吃蔬菜的確可以保留較多營養成份。不過若要吃生菜,蔬菜不要只用浸泡方式清洗,也不要一大團青菜泡在水中,最好以流動的水沖洗,並將葉子一片片剝下來,正反面都要洗乾淨。最後一次清洗時,可使用白開水,以減少病菌感染風險。

處理生菜、肉類時,刀子、砧板等廚具最好分開。青菜被切過後,較容易腐爛,所以製做生菜沙拉時,一次不要做太多,最好馬上吃完,真的吃不完,可放在攝氏三到七度冰箱冷藏,盡量在兩天內吃完。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提醒,在準備生鮮食物前,最好用肥皂、清水洗手二十秒,像刀子、鍋碗瓢盆等都要清洗乾淨。

吃生菜時,食材的來源也很重要,民眾最好選擇信譽良好的商家,或有CAS優良食品標章、吉園圃認證的蔬果,較有保障。

有些人是為了減肥而吃生菜沙拉,丁巧稜營養師提醒,吃生菜沙拉時,沙拉醬會決定熱量高低,可以選擇低脂優格、低脂水果沾醬等,對身體比較沒有負擔。沙拉醬如果直接淋在生菜上,很容易倒太多,可以取生菜沾點沙拉醬食用,較能控制沙拉醬用量。

胡蘿蔔所含的脂溶性維生素A,要在食物有油脂才會被人體吸收,生吃的可淋些沙拉醬。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營養師呂蕙如表示,若選在空腹時飲用胡蘿蔔汁等,維生素A不易被人體給吸收,建議可佐餐。

蔬菜在烹調過程中,維生素會受到破壞,但生吃不能做為單一的考量因素;較常被用來生吃的菜有:青椒、紅椒、花椰菜、芹菜、小黃瓜、蕃茄、胡蘿蔔、萵苣、洋蔥等等,然而像是甘藍菜、地瓜葉、空心菜等則不適合用來生吃,建議攝取多樣蔬果,營養要均衡才行。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營養師石慧玲表示,蔬菜生吃要擔心農藥殘留問題,建議可用快速川燙的方式(約川燙1分鐘左右),能保留較多的維生素、礦物質。川燙一下也可去除蔬菜上的蟲卵。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提供生菜及食用前,應以清水沖洗,再以水浸泡10至20分鐘,最後再沖洗2~3遍,將有助於去除生菜上的殘留農藥。

台北市衛生局也表示,購食即食生菜應選擇商譽良好、販售場所整潔衛生店家,注意色澤及氣味是否正常,購買後應立即食用完畢。

※ 相關報導:

* 彰縣手搖飲料 「紅黃綠」標含糖量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7902761.shtml

彰化縣衛生局為全民健康把關,六月一日起,要求坊間手搖飲料業者,主動在商品目錄貼上紅、黃、綠圓形標籤,顯示飲料含糖量,讓民眾多些健康新選擇。

fsj 提到...

我首例H7N9 出現抗藥性

【聯合報╱記者魏忻忻、林思宇/台北報導】2013.05.18

台大醫院在國內首例H7N9病患體內,同時發現抗藥性與非抗藥的病毒株,所幸成功壓制病毒。這可能是全球首次在H7N9病患體內同時發現抗藥性與非抗藥性的案例。醫師指出,禽類感染源不明以及抗藥性病毒株可能出現,是H7N9疫情防治最大的隱憂。

H7N9疫情趨緩,但候鳥過境可能傳布病毒,防疫在秋天面臨更大的挑戰。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長張峰義指出,市場禁止宰殺活禽政策已於昨天上路,衛生署將持續做好「人禽介面」管理,同時協助研發H7N9疫苗。

國內H7N9台商病患已轉入普通病房,為何他體內會同時出現抗藥性與非抗藥性病毒,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指出,究竟是感染時就有抗藥性病毒,還是吃了克流感後才產生,目前無法判斷。

大陸上海的最初三名病例中,只有一人被驗出抗藥性病毒,但並非同時存在抗藥與非抗藥性病毒。

※ 相關報導:

* 全國大稽查 台中抓到「殺雞販」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0/7905430.shtml

禁宰活禽昨上路,台中市抓到全國首宗違法現宰活禽案;新北市也有四件販售私宰屠體案,還有攤商現場竟擺了一百五十隻私宰雞,恐挨罰十萬元的最高罰款。由於這五件全是非法攤商,持續兩周的全國大查核後續將緊釘這群「漏網之魚」。

* 電宰補貼延1個月 每隻變10元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0/7905426.shtml

為落實禁宰活禽政策,並鼓勵業者增加電宰數量,農委會宣布,原本只獎勵到前天的電宰補貼,將加碼再延一個月到六月十七日;第二階段會分兩期補助攤商,但每隻雞從原本補助十五元下修到十元。



◆ 吃瀉藥排宿便 大多減掉水分

【聯合晚報╱黃玉芳】2013.05.18

現代人常有「嗯嗯」不順的困擾,因此減重時,常聽到賣健康食品的業者建議要「排宿便」。醫師表示,若依賴吃瀉藥勤跑廁所來減重,不僅不舒服,排出去的也大多是水分,唯有正確減重,才可讓便祕不藥而癒。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肥胖防治暨運動中心副主任林文元表示,不少人健檢做腸鏡時,因為清空腸子,前後體重可能差到兩公斤,但這不是常態,往往吃幾頓飯後,體重就回復正常,因此減重前清空「滿肚子大便」,只是暫時狀態,不可能持續瘦下去。

他建議,想減重瘦身的民眾,不要相信排宿便的說法。坊間有些診所利用瀉藥讓減重者多拉肚子,不僅嚴重影響工作、生活,也不是健康的減重方式。

林文元強調,正常排泄、「有進有出」,確實是維持體重必要的條件。只要正確減重,均衡飲食、多吃蔬果、勤運動,多管齊下就可以促進腸胃蠕動,不少減重者都因此順利改善排便不順問題。

※ 相關報導:

* 30歲女用藥、喝茶減肥 小中風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905838.shtml

亂吃減肥藥,竟然引起中風。台北榮總日前接獲一起案例,一名30多歲的女子,上班時昏倒,送醫發現腦出血,沒有高血壓等病史,原來是她服用的減肥藥、茶包裡,含有會讓血管收縮的麻黃素,幸好經過治療,慢慢恢復。

* 捏、揉、按、拍、縮 塑腹5招 魅力一夏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may/18/today-health4.htm

夏天到了,衣物越穿越輕薄。愛漂亮的女生們,為了讓自己的小肚腩不要露出來見人,不少人甚至求醫希望能「塑腹」。專家表示,想要消除「小腹婆」的名號,別忘了要常常「捏、揉、按、拍、縮」小腹。



◆ 心臟抽筋會要命 胸痛要小心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05.18

小腿會抽筋,心臟血管也會「抽筋」。醫師表示,年輕人抽菸、熬夜、壓力過大,及30至50歲的中年女性,雖然沒有高血壓等危險因子,卻可能因血管收縮出現心絞痛,嚴重時必須換心,因此若有不明胸痛,應進行心電圖檢查。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學術主任委員陳肇文表示,一般心肌梗塞常發生於50至55歲之後,不過臨床上發現,早發性的心肌梗塞,卻是發生於中年女性或僅20幾歲的年輕人。中年女性可能是體質因素,至於年輕人則可能是因為抽菸、壓力、緊張、熬夜,交感神經過度亢奮而引起血管收縮。

陳肇文說,多年前他曾經收治過一名心臟抽筋的年輕男性,年齡才25歲。因為胸痛、喘不過氣來,被送至急診室。由於心臟極度抽筋,受損情況嚴重,幾乎已經失去功能,必須換心才能挽救性命。

幸好及時等到一顆心臟,接受換心手術,才挽回一命。患者術後告訴他,因為從事裝潢行業需要趕工,除了抽菸,並天天飲用提神飲料。陳肇文說,不少日夜顛倒、或是熬夜者,常喝提神飲料,但提神飲料中常含有咖啡因,大量飲用提神飲料,像是「火上加油」,會讓交感神經更興奮,恐加重心臟血管抽筋。

心臟血管抽筋類似心肌梗塞的症狀,會引起胸痛、胸悶,有些患者症狀不典型,則是會出現胃痛。

陳肇文說,這是因為心臟冠狀動脈的不正常收縮,血管就像拳頭緊握一樣,導致正常的血流被堵住,引起缺氧。臨床上發現中年女性占五成以上,日前45歲的日本偶像女星天海祐希,身材勻稱、無心臟病史,卻因心肌梗塞而住院治療,就可能是心臟血管抽筋引起。

由於心臟血管收縮會一再發生,因此陳肇文說,即使沒有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只要有不明胸痛、胸悶,應該進行心電圖檢查。同時也需避免抽菸及二手菸、並要維持正常作息,適當紓解壓力。

※ 相關報導:

* 疑菸害 青壯年接二連三心肌梗塞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may/18/today-health5.htm

心臟內科主任吳保宗表示,三名患者唯一共通點就是有吸菸習慣,懷疑都是吸菸惹的禍。因香菸會加強血管中的膽固醇沉澱,尼古丁並會導致血管收縮硬化,出現狹心症或心肌梗塞。

* 冷水洗臉 防脂漏性皮膚炎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7905768.shtml

脂漏性皮膚炎除了季節因素影響,造成皮膚油脂分泌不平衡外,使用過熱的水洗臉或洗頭,或是生活作息、飲食不正常,都會造成脂漏性皮膚炎發作。建議平時應用冷水洗臉,洗頭的水溫也不要過燙,而且一定要將洗髮精沖洗乾淨。

平時洗頭時,不要用指甲抓頭皮;使用吹風機時,距離頭髮也不要太近,可避免發炎。此外,飲食、作息要正常,吃東西不要吃太辣、太油、太甜,每天睡眠應充足、不要熬夜,應可減緩皮膚發炎現象。

fsj 提到...

耍MAN不防曬 陽光男老得快

【聯合晚報╱李樹人】2013.05.19

天氣陰晴不定,周六假日難得放晴,就讀淡水某大學的李同學,帶著好心情從宿舍騎機車回到新北市中和的家,單趟路程40幾公里,差不多得花上一個多小時。結果沒想到,當他到家時,不但臀部痠痛發麻,整個後頸部居然嚴重曬傷,不但發紅,甚至起了水泡。

雖然醫學報導提醒要擦防曬乳液,還要戴帽子、口罩,但以前李同學總覺得有點「娘」;他認為,男生就應該有男人樣,曬點太陽,皮膚顏色看起來會健康一點,臉色太白,反而就不MAN了。

因此,班上幾個常防曬的男生,就成了李同學揶揄的對象。直到去年暑假一次北海岸沙灘之旅,卻讓他吃盡苦頭,因為他只在後背簡單擦防曬乳液,當晚雙臂及背部紅腫疼痛,一碰到就讓他痛得哇哇大叫。

從此以後,李同學再也不敢逞強,雖然還是不太願意在臉上塗抹黏呼呼的防曬乳液,但只要到戶外騎車、遊玩,幾乎都會穿長袖、戴帽子,不是愛美想擁有白皙的皮膚,而是很怕又被曬傷。

不過,這一次從學校騎機車回家又被曬傷,倒是讓他覺得很意外。因為他覺得已戴安全帽,也穿上長袖,萬萬沒有預料到後頸部也會被烈日灼傷。而且他才騎了一個多小時,竟然被曬出水泡來。

他常在網路上看到一些文章說,沒做好防曬以後會老得快,讓他很懷疑「真的有這麼嚴重嗎?」李同學上網查了許多資料,幾乎都是一面倒地支持防曬,但防曬標準及措施卻不盡相同,讓他很納悶,有沒有適用多數人的防曬標準?



◆ 橘子甜汁 玫瑰果茶 助美白

【熊苗】2013-05-19 旺報

防曬對於愛美的女性很重要,皮膚外部的打理很多人都很在行,但是,從飲食中吃哪些食物可以幫助防曬和美白呢?

1、葡萄菠蘿杏汁

用料:1小串葡萄、1/3個菠蘿、2個杏

做法:將葡萄和杏洗淨,去掉杏中的核,但葡萄中的籽可留下。將菠蘿去皮。所有水果都切成合適大小的塊,榨汁並立即飲用。

這是一種美味的甜果汁,對身體具有很好的清潔作用,富含抗氧化劑成分,能避免皮膚受紫外線侵害時所產生的自由基,降低皮膚中的膠原蛋白、彈力蛋白受損。有助於防止感染。對消化系統的清潔作用特別明顯,還是緩瀉劑和利尿劑。富含天然糖,可增加身體的能量,是理想的早餐飲料。

2、橘子甜汁

用料:橘子3個、胡蘿蔔一根

做法:胡蘿蔔洗淨,去頭尾,切成長條,放入榨汁機中榨純汁待用。橘子去皮剝成小瓣,放入榨汁機中榨汁。兩種果汁攪拌均勻後即可飲用。

柑橘類水果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對於美白有明顯效果,是絕佳的美容聖品。

3、玫瑰果茶

用料:新鮮西芹1支、乾燥玫瑰花若干朵、柳橙1個、蜂蜜1大匙

做法:柳橙洗淨對切,去皮榨汁,待用。西芹洗淨切段,在開水中略燙,榨汁,倒入柳橙汁中攪拌。乾玫瑰花用溫水泡開,撒在果汁中。再加入蜂蜜即可飲用。

玫瑰花性溫微酸,可使肌膚潤澤美白,增進血液循環,消除緊張疲勞。這道茶可作為飯後飲料,幫助消化吸收,促進氣血健康。 (作者為高級營養師)



◆ 親子天下》抗過敏!輸不起的速食戰爭

黃瑽寧 2013-05-17 中時電子報

研究已證實,速食產品會增加氣喘與過敏發生機率,許多家長的難題卻是,當大家在吃時該怎麼說服孩子不能吃?

前一陣子看到一則新聞:台中市政府在兒童節時為了回饋鄉里,於各區巡迴放映免費電影,不過每一場活動提供了兩百份某知名速食店的套餐給小朋友,包括雞塊、可樂等「垃圾食物」。有一位家長投訴,他已經知道孩子有過敏體質,吃油炸品會氣喘發作,但小孩邊哭邊說:「大家都有領。」一時心軟沒阻止,結果回去發病咳了一晚。

一週三次水果降低發病機率

這則新聞讓我想起今年一月在醫學雜誌《胸腔》(Thorax)一項重要的研究調查。這篇文章背後的研究團隊非常龐大,是一個叫做兒童氣喘及過敏國際研究組織(the International Study of Asthma and Allergies in Childhood, ISAAC)所發起的,共五十一個國家參與,包括三十一萬九千位十三歲到十四歲青少年,以及十八萬一千位六歲到七歲的兒童,共計五十萬個家庭,追蹤他們的飲食狀況,與過敏性疾病發作的情形。

研究的結果非常明確,在六歲到七歲兒童組方面,吃水果、雞蛋、瘦肉、牛奶和燕麥,對氣喘、過敏性溼疹或過敏性鼻炎是好的,其中以水果的效果最棒。

至於青少年組,則是青菜、水果、牛奶很好。整體來說,每週吃三次或更多水果,可讓青少年減少一一%,兒童減少一四%發生嚴重症狀的機會。

至於會誘發過敏氣喘、溼疹、鼻炎最大的兇手,在不同年齡層皆不約而同的指向:速食!每週吃三次以上的速食,會讓青少年嚴重氣喘的機會增加三九%、兒童增加二七%的風險,對於過敏性鼻炎和異位性皮膚炎的嚴重度也都有顯著增加!其他對青少年過敏體質不好的食物包括乳瑪琳、牛油、義大利麵以及海鮮。

這些不好的食物似乎都有幾個共同點:很油、很鹹、很香。所以吃速食會造成氣喘與溼疹發作的原因,應該是來自它的反式脂肪酸,以及各式各樣提升口感的食品添加物。在你的身體裡面,它們扮演著搧風點火的奸詐角色,並不直接導致過敏,好像是昏君身旁進讒言的太監一樣,因此都不是抽血檢驗過敏原可以得知。

台灣很多家長誤以為「水果性寒」,所以不敢給過敏的孩子吃,結果好像適得其反。

事實上水果中富含許多抗氧化劑,及其他調節免疫的成分,對過敏的孩子是有保護的作用。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水果只要不是太冰,農藥不要太多,吃水果對氣管是很舒服的事情。偶爾我在門診會遇到家長反映吃太多橘子和香蕉容易生痰,我想那就順應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去做調整,但大致上一般水果都是安全無虞的。

大人不抗拒,如何要求孩子?

然而這則新聞也讓我看見台灣家長的另一個困境。

不久之前我在網路上分享了一篇〈零食文化〉的文章,勸孩子別再吃零食,得到非常熱烈的共鳴。然而大部分家長遇到最大的難題,並不是不知道零食、速食對健康不好,而是同儕的壓力,以及其他長輩的干擾,正如今天提出投訴的這位爸爸一樣。

市政府一片好心,提供孩子都愛的速食做為兒童節禮物,其他小朋友都不在意的大吃大喝,所以當自己的孩子哭著哀求,的確是讓父親好生為難。

我個人認為,家長登報投訴這個行為是正確的;當零食、飲料、垃圾食物入侵學校、安親班、醫院診所、兒童主日學、家庭聚會等場合時,父母要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則,勇敢的向其他人說「不」。如果連家長都沒有勇氣向主事者提出抗議,那麼又要如何要求孩子在同學面前,對糖果飲料說「謝謝,我不吃」呢?

不過這位父親拗不過孩子的哀求,最終做出妥協,這也是另一個不良的示範。以後碰到同樣問題,大哭大鬧這一招看來是有用的,免不了再戰一場。當然如何在尊重孩子意願,與謹守家長職分這兩個面向做出平衡,又是另一門學問,就不在此篇文章做討論了。



◆ 〈吃對了 你也能瘦〉垃圾食物太勾魂 多吃魚或可降食慾

記者/洪素卿 2013.05.19 自由

很多人難以抗拒精緻的甜食、糕餅、油炸食物的誘惑。曾有研究發現,垃圾食物不僅本身的熱量會讓人變胖,還會改變人對食慾的控制力,讓人上癮;最新的研究發現,魚油,或許可以幫助你對抗垃圾食物的「癮頭」。

最新研究 魚油或有助對抗癮頭

發表在本期《英國營養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的一項研究指出,研究者分析過去的180多篇論文,試圖找出魚油是否真的有助減重?結果發現,魚油對減重可能沒有直接效果,但魚油中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藉由降低高脂肪飲食造成的發炎反應,讓神經元生長因子功能正常化等,進一步削弱垃圾食品中的精製糖、飽和脂肪對大腦調控機制所造成的干擾,間接幫助減重。

吞魚油真的有助減肥嗎?台灣肥胖醫學會蕭敦仁醫師指出,理論上看起來好像可以,但他個人認為其影響應該非常小,他在臨床上也未曾看到過有人因為吃魚油,就能夠順心如意減肥成功。

他認為,如果能把飲食中的紅肉改成魚肉就比較好。不過,比較好的原因不是魚油,而是魚肉中的「組織胺」比較高,吃了容易得到飽足感。

日本人吃很多魚 肥胖程度較輕

他指出,這是在2006年雪梨的世界肥胖醫學會上,一名日本女子醫科大學助理教授發表的研究。他當時請教該名研究者為什麼會想到魚肉與飽足感之間的關係?研究者告知是從日本人的肥胖程度比較輕,以及日本人吃很多魚得到靈感,因此著手進行相關研究,結果發現,「吃魚組」比「不吃魚組」體重增加較少。

為什麼組織胺會影響食慾?蕭敦仁解釋,組織胺是中樞神經系統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在神經調控系統中,可以讓人比較早達到飽足感。過去有些人吃了治療流鼻水的藥物後,食慾大增,其實就是因為流鼻水藥中的抗組織胺把組織胺「拮抗」掉了,結果導致食慾大增。魚肉有比較多組織胺,也就比較提早達到滿足感。

fsj 提到...

銀髮族怕摔 簡單伸展練肌耐力

【聯合報╱記者楊德宜/桃園報導】2013.05.19

老人務必防跌保命。署立桃園醫院物理治療師許應勃說,不少銀髮族因骨質疏鬆,跌倒就骨折,又因合併慢性病,受傷後身體功能受限,日漸虛弱失能,甚至臥床,因此防跌很重要,平日可在家做緩和的下肢肌力運動,維持體力。

許應勃說,不少因骨折治療後復健的老人,才知道自己有骨質疏鬆,而老人跌倒的原因不外乎身體功能退化,例如視力不好、反應能力差,外在因素有顏色分不清、明暗無法調適等,還有疾病用藥也可能跌倒,「吃止痛藥可能會感受降低,肌肉放鬆而無力」。

而患有骨質疏鬆的銀髮族,步伐穩定性不夠,許應勃說,中風、糖尿病患者因末端感覺遲鈍,「踢到東西也不知道」,另失智症的認知能力差。

「尤其老人肌耐力不夠,關節僵硬」,許應勃說,家中老人活動範圍應避免堆置雜物及延長線,家中動線要通暢,床邊及浴室可裝扶手及防滑墊,避免使用有輪子的家具,照明設備要明亮,房內常設夜燈及感應式照明燈,增加安全感。

許應勃建議老人做簡易的緩和運動,加強腿部肌耐力,可以扶著穩固的桌椅,做墊腳尖、抬腿、後踢、側踢等伸展動作,「每個動作越慢越好,感覺到筋伸展微痠,不要引起疼痛的程度」。

對平衡的訓練,許應勃說,可訓練自己腳尖接著另一腳的腳跟走,來回約10步至20步,以及單腳站,所有運動都應扶著桌椅進行,以免絆倒。



◆ 洗魚缸手刮傷 染「魚結核」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2013.05.19

台北市一名五十七歲男子清洗家中魚缸時,不慎被珊瑚造景刮傷;數日後手部發出一小顆疣狀物,剛開始他不以為意,沒想到手指與手背接著出現一塊塊暗紅色腫塊,就醫才知他被喜愛的金魚傳染「魚結核」。

國泰醫院皮膚科主任詹融怡表示,魚結核是魚類身上帶的結核分支桿菌,人類手部要是有傷口,接觸到就會感染,皮膚長出肉芽腫;因多半是清理水族缸才會感染魚結核,所以又稱「水族箱肉芽腫」。

漁夫或水族館工作人員,較常感染魚結核。書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徐嘉琪表示,分支桿菌造成的肉芽腫,不會有熱脹感,與急性細菌感染不同,需要做細胞切片才能確診。

由於不容易在第一時間確診,病患也可能誤以為遭蚊蟲咬傷而忽略。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許仲瑤表示,魚結核造成的肉芽腫不痛不癢,但會隨著淋巴系統慢慢擴大,腫塊也不容易消除。

徐嘉琪表示,分支桿菌感染,常侷限在皮膚表皮,一般口服抗生素一到三個月可治癒,但免疫功能不佳的人,要小心造成全身感染。她提醒,如傷口太深,細菌深入表皮下肌肉,就需多次清瘡手術才能根治。

詹融怡表示,魚缸常帶有多種細菌與微生物,建議民眾應戴手套清洗,手部有傷口時,也不適合清洗魚缸;尤其魚缸中若有瀕死魚類,應趕快撈除,並消毒魚缸。

養魚超過廿年的蔡先生表示,無論魚缸大小,飼主應每周定期換水三分之一,除可避免細菌與微生物孳生,魚也比較健康。

※ 相關報導:

* 中毒醫療諮詢排行 吞錯藥、被蛇咬居首位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906899.shtml

台北榮民總醫院毒藥物諮詢中心,統計歷年中毒資料發現,誤吞藥物或遭毒蛇咬傷,高居中毒醫療諮詢排行首位。



◆ 哪些醫材該自費 10月起上網查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05.19

醫療器材推陳出新,民眾就醫時,醫師會建議自費使用新的醫療特材,像是骨科手術的骨釘、骨板,心臟外科的瓣膜、支架等,不少民眾付了錢卻滿腹疑問與抱怨。為了管理自費特材,健保局訂出自費規範,要求廠商主動向健保局申報,未來民眾若被要求自費,可以上網查詢是否屬於可自費項目。

許多手術健保都有給付,健保更實施164項DRG(住院診斷關連群)手術,包括剖腹產、子宮肌瘤切除、人工膝關節置換、骨折、心導管檢查等,已採取包裹給付,也就是給付給醫療院所手術、檢驗、敷料等費用,已內含所需的醫療器材費用。

不過有些民眾因為有商業保險,想要採用新的、健保未給付的醫療器材,雖然健保局規定符合DRG的手術項目,不能另外向民眾收費,但一位心臟外科醫師說,當民眾想用高貴醫材,醫院不可能做賠錢生意,還是會向民眾收錢,形成灰色地帶。或是醫師要民眾自費,民眾也不清楚哪些健保已有給付。

因此健保局去年底訂出醫事機構收取自費特材的規範,並要求廠商回報各項自費特材,希望進行管理,目前已收載500多項,不過因為廠商陸續提出申請,健保局要一一審核,對廠商輔導期延長到9月底,要到今年10月後規範才能正式上路。

健保局主秘蔡淑鈴說,自費特材規範規定,自費項目廠商一定要先向健保局申請,等到10月以後正式實施,民眾可以上網查詢健保局已公告的項目。

不過健保局醫審及藥材組長沈茂庭說,手術中的器材、耗材日新月異,像是剖腹產防傷口沾黏的玻尿酸薄膜,一張要上萬元;像釘書機一樣縫合傷口,不用一針一針慢慢縫,而且日後不用拆線的縫合工具,也要一萬多元。

這些手術過程中幫助止血、縫合傷口的一般醫材,可以縮短手術時間、幫助患者復原,因為都是拋棄式的,不像是傳統的棉花、紗布一樣便宜,甚至耗材比手術還貴。但該不該讓患者自費,或是健保給付,也讓健保局傷腦筋,將研議調高手術費的支付標準,不要讓民眾多負擔。

※ 相關報導:

* 醫材貴就好? 醫生:看年紀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907262.shtml

貴的醫療器材一定比較好嗎?有些患者常礙於醫師「推薦」,不好意思拒絕,不過也有醫師建議,並非健保給付就不耐用,可從患者年紀、有沒有保險、會不會造成經濟負擔等方面考量。



◆ 怕醫療糾紛…選到婦產科 醫學生痛哭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台北報導】2013.05.19

醫學生擔心行醫後的醫療糾紛,避選內、外、婦、兒、急診科,「五大皆空」讓外科大老傷透腦筋;甚至有醫學生不得已選到婦產科,當場在師長面前哭了。

三軍總醫院長孫光煥昨天在台北榮民總醫院舉辦「醫療糾紛處理法與兩岸比較」研討會感嘆,他常對醫學生說,走外科、救病人有成就感,但外科招住院醫師仍門可羅雀。

他指出,醫學生依成績高低順序選科,曾看過排第五名學生選神經外科,面試時台下一片掌聲,他也欣慰地快掉淚;但掌聲過後,該生無奈地說填錯了,「其實我想選的是家醫科!」

孫光煥說,儘管衛生署祭出許多措施,但五大皆空現象仍存在。他還看過醫學生因成績排序在後,選到婦產科,當場哭了;還有學生擠破頭為了進皮膚科,即使沒有正式住院醫師缺,也願意等。

醫勞盟理事長、新光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張志華說,有些醫院還招得到五大科住院醫師,是因為有些醫學生沒得選,一定要先找位置。現在最熱門的是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家醫科、復健科,因為行醫後,「生活品質超好」。

張志華說,許多人為了搶熱門科,寧可多當一年的住院醫師,例如,原本皮膚科醫師四年可以考專科,學生寧願多等一年再考,去占下一年度名額,取得皮膚科專科醫師執照。

張志華說,還有些醫學生先選「大科」,當一年住院醫師後,再轉其他科,如內科轉家醫科。

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說,醫改會資料顯示,台灣可提供接生服務的鄉鎮不到三分之一;台灣醫師總人數大幅成長,婦產科醫師人數卻幾乎沒增加,目前婦產科醫師平均年齡超過五十歲,等這些老醫師退休以後,要生產時真的要事先登記,不然就要去國外生產。

柯文哲說,美國外科醫師比台灣外科醫師累,但未聽聞美國醫師抱怨,原因就在薪水高;美國不同科別醫師薪水差很大,台灣不同工卻同酬,這是健保一直未解決的問題。

fsj 提到...

全台電子病歷 105年串連

【記者呂雪彗/台北報導】2013-05-20 工商時報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建置十三朵雲,擬積極落實推廣應用,其中衛生署預計105年將完成全台醫院與3000家診所實施電子病歷交換,跨院調閱病歷不再是遙想。

為加強雲端應用發展,這二年政府積極帶頭推動雲端應用,進而帶動企業雲的發展。

行政院已建置13朵政府雲,包括證券雲、電子發票雲、環境雲、交通雲、健康雲、圖資雲、農業雲、食品雲及電子化政府。其中已到營運推廣階段有健康雲、電子發票雲及電子化政府,展現先期規劃包括投入29億建置的證券雲、文化雲及環境雲。

政委張善政將全力協助衛生署落實健康雲推廣應用,健康雲以電子病歷為基礎落實推動,病歷無法跨院攜帶,未來建置雲端病歷目錄用以跨院調閱病歷。

官員說,衛生署已規劃雲端版電子病歷交換閘道,預計納入全台30個山地部落與18個離島地區衛生所,提升偏遠地區的醫療水準;同時在105年完成全部醫院與3000家診所實施電子病歷,未來跨院之間可以互相調閱病,讓病人更方便就診。

規劃中環境雲,預計整合十幾個機關,1,076個資料集,每年產生約3,000萬筆以上資料,並無償開放供民間使用,讓民間可自由開發加值應用。

官員說,政府雲建置有助訊預算「節流」,帶動政府流程再造、精簡效率,研考會並建置共構機房,中央部會機房將由280個縮減至15個。

能源局也訂定機房量測與簡化標準,至106年底,PUE須降低至1.6以下,全國各級學校推動節能機房計畫後,每年約可節省逾4億元電費。

此外,政府雲端應用將帶動產業發展,發展具台灣特色產業服務雲,包括製造雲(ICT產業)、傳統雲(非ICT產業),及商業服務雲(互動廣告),及企業服務雲,經濟部將推動伺服器關鍵零組件國產化,建立雲端綠色機房管理系統,並提出雲端資安整體解決方案。

※ 相關報導:

* 待急診室拗滿6小時 「賺」1天住院理賠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6592

不少醫師發現,近年來急診室常出現一群「假日病人」,佯稱胃痛或頭痛,在周休或國定假日到醫院掛急診,要求開立診斷書,再向保險公司請領醫療險給付;只要在急診室待滿六小時,就有四、五千元入袋。

部分保險公司為拉攏保險客戶,只要急診留院觀察六小時,就算住院一天,視保障額度有三千至五千元給付,還有業務員教保戶如何拿單據申請醫療險。

「假日病人」多為輕症,卻占去急診床位,既享健保,又有商業保險給付,等於兩邊通吃。急診醫學會理事長蔡維謀表示,許多第一線急診醫師一眼就可看穿「假日病人」,但擔心趕病人會招惹醫療糾紛,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浪費健保資源,卻毫無對策。



◆ 沾到公廁馬桶水 肛門長菜花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2013.05.20

上公廁被馬桶水濺到,男子肛門長菜花。一名30多歲男性近來覺得肛門有異物感,就醫檢查發現,肛門竟長了菜花,經醫師詢問,男子表示沒有不正常的性關係,甚至已久無性行為,最後男子提及先前曾動過痔瘡手術,且日前上公廁不但坐馬桶上,還被馬桶水濺到,醫師研判,可能是術後患部仍有破皮等小傷口,馬桶病毒趁虛而入,才會感染菜花,提醒民眾上公廁勿直接接觸馬桶座墊,應以酒精棉片、沾水衛生紙擦拭,降低感染。

收治這名患者的聯青診所院長高嘉懋表示,患者肛門處長了一整圈菜花,當聽到自己感染菜花,也覺得很驚訝。菜花就是所謂的尖圭濕疣,屬於人類乳突病毒感染的一種,通常由性行為感染,因此醫師詢問患者性生活狀況,但患者表示沒有任何不正常性行為,自己也疑惑為何會得到菜花。

高嘉懋進一步請患者說明生活習慣、病史等,患者表示,先前動過痔瘡手術,又回想起有次上公共廁所時,屁股直接坐在馬桶上,馬桶中的水花還濺到屁股。因此,研判可能是馬桶座有病毒附著,臀部皮膚接觸到,或者是馬桶裡附著病毒、經由水濺到肛門才造成感染。還好患者使用皮膚免疫調節劑外用藥膏,病灶慢慢縮小。

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菜花除了性行為感染外,一般人常去溫泉、上公廁時,若椅子、水池邊曾遭感染菜花者坐過,其他人再坐上去,就很容易感染;或使用公共場所浴巾,也可能感染。因此提醒民眾上公廁可以酒精棉片擦拭馬桶蓋,或衛生紙沾水擦拭並擦乾,保持乾燥可降低感染;到三溫暖、游泳池、溫泉等地,也應使用自己的毛巾,坐上椅子之前,最好用自己帶的毛巾墊著,避免感染。

高嘉懋建議民眾上公廁,就算要坐馬桶也應墊著專用座墊紙;坐姿盡量往前,屁股勿坐滿馬桶,讓排泄物順著馬桶邊緣落下,避免濺起水花。而摸到皮膚或肛門黏膜等有異物,應立即就醫,否則菜花愈長愈大,愈難治療。



◆ 起床血壓高 中風、心肌梗塞風險也高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2013.05.20 自由

高血壓的人都知道量血壓的重要性,只是你量的時間對嗎?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心血管科主治醫師王宗道昨於心臟學會學術演講會表示,亞洲人的血壓對於鹽份特別敏感,容易產生危險的「夜間高血壓」,清晨中風或心肌梗塞的機率大增,要發現夜間高血壓,一定要量起床的血壓。

王宗道表示,亞洲過去生活困苦時,為了抵禦饑荒,發展出只要一點點糖鹽,就能讓血糖、血壓回穩的身體保護機制,但到了物質不虞匱乏的現代,卻成為健康的威脅,使得平均體態較瘦的亞洲人(BMI平均23.8),竟然比平均較胖的歐美人(BMI平均28)更容易得到糖尿病和夜間高血壓。

王宗道解釋,對鹽份敏感的亞洲人,只要吃的鹹一點,就會使血液中的水分增加,血液增加了,血壓就上升。白天時身體大多直立,血液集中在四肢,血壓變化不大,但晚上睡覺時長期平躺,更多血液回流到軀幹和腦部,血壓會升到比白天還高,這就是危險的「夜間高血壓」,有2成高血壓患者屬於此類,清晨發生腦中風或心肌梗塞的機率因此大增3到5倍。

王宗道說,台灣近30年的中風標準化死亡率已大降75%,但中風盛行率卻沒太大變化,平均每100人就有2人中風,反觀歐美國家,每100人只有0.5到1人中風。可惜的是,台灣有1/3高血壓患者是毫無自覺的,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的人,雖然絕大多數都會治療,但真正將血壓控制好的只有3成而已,知道自己血壓是白天高還是晚上高的人也不多。

王宗道提醒,有糖尿病、肥胖、慢性腎臟病、夜間打呼的人,都是容易有夜間高血壓的族群,最好在就醫前一整週仔細記錄每天早上起床、晚上睡前的血壓,早晚各量兩次並取其平均值,然後將記錄拿給醫師判讀,才能夠對症下藥,有效控制血壓。

※ 相關報導:

* 美國移民後代 健康不如第一代
http://udn.com/NEWS/WORLD/WOR6/7909656.shtml

就當美國政府如火如荼地推動移民改革法案時,許多研究指出,移民族群在美國住的越久,罹患心臟病、高血壓與糖尿病的情形就越普遍。雖然在美國出生的後代,社經地位可能較父執輩高,他們的壽命卻普遍不如前者來的長。也許移居美國,並不如想像中來的美好,至少在健康方面不是。

* 把神經「綁住」 拉皮兼治偏頭痛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908065.shtml

受邀到壢新醫院兼任的台北新光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陳柵君表示,國外已有醫師證實整形手術「不小心」治癒患者的偏頭痛,對於長期飽受偏頭痛困擾的民眾來說,是一大福音。....一般而言,醫師一定會做術前、癒後評估,才能進行拉皮兼治偏頭痛,不見得人人都幸運地可以「一兼兩顧」。



◆ 藥、健康食品混著吃 更傷身

【聯合報╱記者張家樂/南投報導】2013/05/20

署立南投醫院最近會同社區藥師簡揚新和紅十字會志工等人,到中興新村社區,訪視慢性病獨居老人,指導他們用藥安全,藥師發現,有些老人求好心切,藥品和健康食品多管齊下,造成藥量過重影響身體。

中興新村不少獨居老人,他們患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慢性病,長期使用慢性病處方簽。很多老人因子女孝心,寄回來銀杏或綜合維他命等保健食品,和醫師開的處方藥品混用。

陳素蜜等藥師發現,一些腦中風或高血壓的病患,在醫師的處方用藥中,已有改善血液循環的藥劑,再服用銀杏等健康食品,恐會出現藥效過重的問題。

相對地,也有患病的老人,堅持藥品都帶有毒性,堅持不肯服藥。把醫師開給的藥品擱在一旁不用,只吃直銷商推廣的降血壓或降血健康食品。陳素蜜說,這兩種作法都是不正確的用藥。

藥師和志工發現,有些老人行動不便,醫師開的藥丸用量,每餐服用四分之一顆,老人手腳的協調性很差,不知該如何切割,有些老人因此用藥過量。簡揚新建議老人,可向醫院藥劑室索取藥丸切割器,以方便藥丸分割。

陳素蜜告訴老人,從醫院攜回一大袋藥品,不要把每一袋的藥品搞混了,最好是拿出來服用後,隨即把藥品放回原來的藥袋,以確保用藥安全。

fsj 提到...

腸病毒升溫 24歲男子也感染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2013.05.22

即將入夏,腸病毒蠢蠢欲動,醫師門診發現最近腸病毒病例增加三到五成,其中還收治一名24歲成年男性,發高燒、頭痛、手口足症,水泡約0.5公分大,比一般腸病毒0.1公分水泡大,甚至出現頸部僵硬、無菌性腦膜炎。醫師表示,今年腸病毒多為克沙奇A6,症狀與過去大不相同,水泡、疹子非常大,代表病毒基因已改變,致病力也較強,提醒民眾勤洗手預防感染。

開業小兒科診所醫師林應然表示,近來收治不少腸病毒輕症病例,比之前增加三到五成,前述的24歲男性就醫時自述手腳起水泡,讓他癢得睡不著,水泡比一般腸病毒的水泡還大,他的精神、意識雖然還好,但已出現頸部僵硬、無菌性腦膜炎症狀,所幸治療後已慢慢恢復。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腸病毒病例近來增多,目前看到很多都是克沙奇A6,特別的是患者的水泡跟疹子都相當大,代表病毒基因已經改變,大人確實很可能感染,病毒致病力也較強。

黃立民說,雖然大人感染腸病毒後,較少引發重症,但成人感染後仍可能傳給小朋友,因此不管大人、小孩,都要勤洗手預防。尤其家長回家抱小孩前,應先更換乾淨衣服,再抱孩子,避免傳染給小朋友。幼稚園、學校發現發燒孩童時,應請病童暫時不要上學。

疾管局統計顯示,急診腸病毒就診病例持續上升,2013年至今累計四例腸病毒重症確定病例,感染病毒型別三例為克沙奇A6、一例為腸病毒71型,國內已逐漸進入腸病毒高峰期,家長、學童都要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感染。



◆ 避免運動傷害 跑步前應先重量訓練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2013.05.21

跑步時每一次往下踏,膝蓋等關節、肌肉均承受很大壓力,要避免受傷,醫師建議,除了選擇適合的慢跑鞋,最好先做重量訓練,讓肌肉變得強壯,幫助吸收跑步的壓力。而膝蓋已受傷者,為避免未來退化性關節炎,建議可改做滑步機、水中運動,減輕對關節的傷害。

新光骨科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韓偉表示,跑步時,每當腳往下踏步,膝蓋等關節軟骨就承受一次撞擊,時間久了,「軟骨會慢慢死掉」,因此,建議若發覺膝蓋曾經扭傷或軟骨以磨損者,可改做滑步機,對關節壓力較小,又能運動到腰臀、腿部。此外,他建議,想要從事跑步運動,應先做重量訓練,讓肌肉強壯,協助分擔骨骼或關節所需承受的力量,或做伸展運動,放鬆肌肉,避免跑步受傷。

跑步鞋子挑選也很重要,振興醫院復健醫學部醫師黃永錚表示,若膝蓋已受傷,最好選擇慢跑氣墊鞋;鞋子的大小,試穿時先將腳往前頂,但腳趾不要彎曲,一隻手指可伸進後鞋跟的大小即可。若要防止膝蓋髕骨外翻,戴護膝等護具可保護不受傷。此外,跑步的場地盡量平坦,避免上下坡、或凹凸不平的路面。

黃永錚說,很多民眾只當假日運動員,到了假日一跑就數十公里,這樣的跑法更容易受傷,他建議跑步應採循序漸進,公里數慢慢加長,不要一下子跑太多。

※ 相關報導:

* 瘋跑步30年 膝蓋軟骨磨光光
http://www.udn.com/2013/5/21/NEWS/HEALTH/HEA1/7911423.shtml

全民瘋慢跑、馬拉松,當心跑出問題。醫師表示,近來收治不少因跑步引起指床下出血、趾甲變黑、腳底筋膜炎、壓力性骨折的患者。例如一名30多歲男性每天跑步15公里,但近來一隻腳趾甲變成深黑色,就醫發現原來是鞋子太小,導致指床下出血;還有男性持續跑步30年,膝蓋劇烈疼痛,檢查發現,膝蓋軟骨竟已全部磨損,需置換人工膝關節。

* 不良姿勢久坐 損脾、傷肉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6955

張醫師指出,中醫認為久坐容易傷肉,進而導致腰部疼痛,常引起上下相關肌肉之緊張性代償,一開始會先向頸項背部之伸肌群擴延,所以腰部疼痛可以向背部發展,甚至於從背痛發展到肩部疼痛、頸項疼痛、頭痛,如果往下傳導,可能會致使腹痛、下肢後外側疼痛、膝周疼痛、足跟疼痛等。

* 晚上特別饞?恐生理時鐘作怪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6773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到了傍晚、晚上就會變得很餓,特別想吃甜食、澱粉類食物,或想吃鹹鹹的點心。美國研究認為,這種現象可能是生理時鐘造成。

研究人員分析,古代糧食常會短缺,人類祖先為了生存,一到傍晚、晚上,自然就會多吃一點,以儲存能量,應付糧食短缺危機。但到了現代,如果晚上還是猛吃高熱量食物,體重很容易就直線上升。....這項研究已發表於「肥胖」醫學期刊。



◆ 住越高樓層 活得越久?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2013.05.22

有些人基於景觀或隱私考量而選擇住高樓層,瑞士一項研究則發現,住在九樓以上的人死於肺疾或心臟病的機率比住一樓者低很多。不過,住在高樓層的人跳樓自殺死亡的機率較高。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伯恩大學研究人員分析150萬名住在四樓以上建築物的民眾資料後,發現樓層和健康的關係,並將成果發表在「歐洲流行病學期刊」。住在九樓以上的人,因嚴重肺疾死亡的機率比住在一樓的人低四成。住一樓者因肺癌死亡機率提高22%,死於心臟病的機率更提高35%。

研究統計,2000年到2008年期間,瑞士共有14萬2390名集合住宅居民死亡。分析結果顯示,一樓居民死於各種疾病的機率,比九樓甚至更高樓層居民高了22%。一樓居民早死的最可能原因是肺部和心臟疾病。

研究人員推測,高樓層居民可能會爬樓梯回家,因而產生運動效果。另一方面,住一樓的人較易接觸空氣和噪音污染,可能有害健康。

住在一樓的人跳樓自殺死亡的機率,比高樓層居民降低近六成。至於其他自殺方法則無差異。

西班牙先前的研究發現,高樓層居民比較容易出現花粉熱問題,原因可能是花粉在晨間釋出後,會隨氣溫升高而上升,可是晚間氣溫下降後,花粉也下沉,然後從打開的窗戶進入室內造成過敏。



◆ 研究:曬太陽 有助改善氣喘症狀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綜合外電報導】2013/05/21

多走出戶外曬太陽,能夠治療氣喘。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一項研究,身體的維生素D含量低,免疫系統可能因此過度活躍,引起呼吸道發炎、腫脹、縮小等症狀,這都是氣喘最主要的病徵,大部分的患者都接受類固醇治療,但不是每個患者都適用,能夠多曬太陽,把維他命D的含量提高,就能緩解症狀。

研究團隊凱薩琳教授表示,白細胞介素17是身體免疫力系統很重要的成分,能夠有助於對抗病菌入侵所造成的感染,這項物質過高,就代表身體的免疫反應過大,可能引起氣喘,經過實驗下發現,維他命D在血液中的含量高,能夠有效降低白細胞介素17的過分反應,舒緩氣喘症狀。

研究人員發現,類固醇治療無效的氣喘患者,身體內會有大量的白細胞介素17,讓身體的免疫反應過當,但是使用維他命D之後,卻發現病患血液中的白細胞介素17下降,能減少氣喘發生機率,也可以減少使用類固醇份量,假若民眾過份使用防曬產品,身體無法大量製造維他命D,可能因此增加了氣喘發生。

英國氣喘慈善機構研究學者拉赫曼表示,大部分的氣喘患者,使用藥物控制是最主流的方法,但不是所有患者的都適合,也很多人擔心類固醇的副作用,新治療方式非常急迫需要,如果維他命D能夠有效控制氣喘,減少藥物使用,這可能對病患的生活品質,有重大的影響。

※ 相關報導:

* 〈醫學研究〉 氣喘病患血鋁濃度 高常人3倍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may/21/today-health1.htm

最新研究發現,氣喘病人血漿中的鋁濃度比普遍人正常值高出近3倍,雖然沒有到達重度,建議民眾在飲食中要注意。

澄清醫院耳鼻喉科暨營養醫學門診主任劉博仁與弘光科技大學營養醫學所教授陳伯中及副教授郭志宏自2006年起進行此一醫學研究,針對30位氣喘病人做血液氧化壓力等分析,發現30位氣喘病人血漿中的鋁濃度平均每cc高達77毫微克,而一般沒有氣喘疾病的30位對照組的鋁濃度平均每cc在24毫微克,顯見有氣喘的病人體內鋁含量是一般人的3倍。該篇研究論文已發表於2013年美國「環境毒物暨藥理學」國際雜誌,引起國際重視。

....此外,餅乾、糕點的模具最好也不要用含鋁的材質或是鋁箔紙,還有些油條或是甜甜圈的業者會在麵粉中加上含鋁的明礬,民眾一定要小心。

民眾最容易忽略的則是胃藥,因為許多胃藥含有鋁,但國人有吃胃藥的習慣,動不動就吞幾顆胃藥「顧胃」,而濫用胃藥的結果會累積血液裡的鋁濃度,民眾要注意藥品成分標示及建議使用量。

fsj 提到...

女醫罹「公主病」 5年才確診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3.05.23

五年內看過四家醫院、九名醫師,40歲的尤姓小兒科醫師最後被確診罹患纖維肌痛症,也就是俗稱的「公主病」,終於找到造成身體異常疼痛的原因。她感慨:「身為一位醫師,從未想過自己會與一個疾病纏鬥那麼多年… 。」

6成纖維肌痛症患者 逾1年才確診

不少人這裡痠、那裏痛,做了各項檢查卻找不出病因。台灣纖維肌痛症諮詢委員會調查,超過六成患者花一年以上才確診,高達七成自覺被外界誤解為無病呻吟。

患者多為女性 常被誤認無病呻吟

台灣纖維肌痛症諮詢委員會籌拍纖維肌痛症微電影「再見,公主病」,邀請楊千霈、許孟哲等人藉由戲劇方式,讓大眾了解纖維肌痛症的症狀,尤醫師在發表會中分享自身經歷。她表示,發病時,外觀沒有任何異常,但那種痛旁人無法體會,連她身為醫師都被人誤以為無病呻吟。

台大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孫維仁教授表示,纖維肌痛症患者以女性居多,好發年齡約在30至50歲。成因可能與中樞神經敏感化有關,以致對疼痛感受特別敏感,但到醫院檢查結果都正常。

目前國內已有統一診斷標準,患者若全身上下半身、左右兩側等四大區塊異常疼痛,時間超過三個月,且合併疲勞、失眠,可優先至「疼痛科」、「神經內科」、「復健科」及「風濕免疫科」等科別確診。一經確診,有健保核准藥物可調控對疼痛的敏感度,改善疼痛及生理症狀。

※ 相關報導:

* 亂擦藥膏 男子黴菌感染惡化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916614.shtml

類固醇藥膏不可用來治療香港腳、股癬等黴菌感染疾病,因為類固醇會降低皮膚免疫力,擦得越多黴菌反而繁衍越快。皮膚如出現異狀,建議找醫師診治,最好不要自行購買成藥。

* H7N9 疫情雖趨緩 病毒恐突變 世衛示警別輕忽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may/23/today-life4.htm

世界衛生大會(WHA)二十一日晚間舉行H7N9疫情討論會,中國代表於會中首度證實已有第四起家庭群聚事件。世衛官員則警告,雖然天氣炎熱,加上關閉活禽市場使得疫情趨緩,但H7N9病毒不會消失、會繼續突變,各國仍不可輕忽。....世衛組織助理幹事長福田敬二則提醒,H7N9病毒還有太多謎團沒解,例如老年男性病例居多、禽不致病人卻會重病,其機轉都待進一步釐清。....中國至二十日止有一百三十起人類感染H7N9病毒個案,其中三十六人死亡。



◆ 亞洲首例!心臟長右邊病危 成功移植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916595.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2013.05.23

三總完成亞洲首例鏡像異位右心症患者心臟移植成功存活個案。患者是一名66歲女性,她患有先天全器官轉位,近兩年來開始出現心臟問題,最近更感到呼吸困難、下肢水腫等,就醫檢查發現心臟衰竭,醫師評估需靠心臟移植救命。經過七小時手術完成,且術後一個月恢復良好,最快明天出院。

三總外科部主任蔡建松表示,這名患者肝、胃都在身體右側,所有器官都與正常人相反,合併心臟衰竭,雖多次住院及門診追蹤,但心臟功能逐漸惡化,近來更嚴重呼吸困難住進加護病房,等待換心。

她很幸運等到有人捐贈心臟,但因為她的心臟在中間偏右,與正常人左心完全顛倒,要把捐贈者的心臟植入她的胸腔有相當困難度。且除了心臟位置顛倒,她所有連接到心臟上的大血管位置,也都相反。由於手術困難度極高,醫療團隊形容整個手術有如在架高架橋、血管層疊,手術長達七個小時才完成。

蔡建松為了這起複雜的心臟移植手術,術前還找了國內換心權威、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做跨院協助、討論,並今年4月26日進行心臟移植。

鑑於過去國內及文獻類似案例,因為移植時多把捐贈者心臟企圖塞到患者左邊,也就是一般正常人體心臟的位置,但術後反而導致血管大扭轉,因此評估後決定將移植的心臟放在患者胸腔的正中央,且不使用人工血管,避免術後感染。

蔡建松形容術前除了各項準備,還得仔細比較血管、長度、角度,仔細量妥怎麼接合,且移植時血管上下穿來穿去、疊來疊去,就像三層高架橋一樣。還好手術非常成功,患者術後一周就轉出加護病房,目前逐漸恢復正常功能。

院方回顧過去20年國內外文獻報導,發現這類心臟移植全球僅4例,前兩例為美國發表,但未提及是否存活;國內兩例則在術後約10天左右死亡,三總這例應是目前亞洲首例移植成功存活案例。



◆ 葉黃素/深綠色蔬果含量多 有助護眼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7134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2013/05/23

葉黃素是天然類胡蘿蔔素中的一種,存在於許多深綠色蔬菜以及瓜果類。可幫助降低眼睛黃斑部病變以及眼睛的傷害,是護眼的重要營養素。

對身體功用

葉黃素(Lutein)為天然類胡蘿蔔素中的一種,屬於光合色素,可吸收藍光等有害光線。和另一種類胡蘿蔔素玉米黃素,是組成視網膜和黃斑部的重要物質,也是視網膜主要色素來源。很多研究都證實,攝取葉黃素和眼睛內的色素沉著有直接的關係。

葉黃素也是一種抗氧化劑,可幫助細胞避免被自由基破壞,除了保護眼睛,對於皮膚、心臟、腦部等部位的健康,也有幫助。葉黃素的抗氧化保護作用,可幫助視網膜免於受到脂肪氧化的傷害。由於是唯一可存在於眼睛水晶體的類胡蘿蔔素,可增加水晶體的抗氧化能力,抵抗紫外線和自由基的傷害,且有助保護眼睛的微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幫助預防白內障的發生,以及降低眼睛黃斑部病變的機會。

食物、攝取來源

存在於許多綠葉的蔬菜,如菠菜、甘藍、綠花椰菜、香菜、芥菜,還有西蘭花、青蘿蔔、玉米等都含有非常大量的葉黃素。瓜果類如奇異果、葡萄、柳橙、綠皮胡瓜、南瓜等。

建議攝取量

日常食用水果及蔬菜時即可吸收到此營養素。成人建議用量每日至少大約為6毫克,最高不要超過30毫克。

對於視力影響,增加視網膜問題、黃斑部病變機會。尤其年紀大、眼睛近視已經很深者,平日又少蔬果者,應適度補充。

專家看法

三軍總醫院營養部督導胡懷玉表示,正常均衡的日常飲食就可攝取到人體一天所需要的量。可多從深綠色蔬菜中攝取到,幫助保護眼睛,但要補充葉黃素食品也不要超量,每天約6毫克量就足夠,只要飲食均衡,一天至少五蔬果就可攝取到,不需特別多補充這類高劑量保健品,多吃無益,以免反而增加肝臟負擔。

注意事項

葉黃素屬於脂溶性維生素,如額外從保健品中攝取過量,容易累積體內,不易排出,太高劑量攝取,可能造成手腳、皮膚易變黃。



◆ 飲食保健-運動前先喝茶 脂肪消耗加乘

黃天如/台北報導 2013-05-23 中國時報

夏天到了,渴望穿上小熱褲或比基尼逛沙灘,偏偏腰腹贅肉卻羞於見人嗎?專家表示,除了少吃多動,研究顯示,若能於進行慢跑、騎腳踏車等中等強度運動時補充富含兒茶素的茶飲,可提升脂肪消耗率達17%,有助更快達成瘦身目標。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劉珍芳表示,運動能夠消耗脂肪,是因運動時人體會分泌正腎上腺素,並透過一連串酵素反應,誘發脂解?運作,將脂肪細胞轉化為運動所需的能量。問題是運動時人體也會分泌一種名為COMT的酵素,以分解正腎上腺素,干擾其分解脂肪細胞的效果。

所幸近年許多研究都發現,綠茶、烏龍茶、紅茶中富含的兒茶素,正是COMT的大敵。所以,若能在運動時補充這些茶飲,就能抑制COMT作用,進而維持正腎上腺素誘發脂解?分解脂肪細胞的最佳效果。

劉珍芳說,《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2008年的一篇研究便指出,學者曾將12名健康年輕人分成2組,其中一組在進行30分鐘中等強度的腳踏車運動時,飲用富含兒茶素的茶飲,另一組則喝安慰劑,結果綠茶組在運動中消耗的脂肪量,較對照組多出了17%。

2009年《營養學期刊》也發表,人體臨床試驗安排實驗組於每周3次從事中等強度運動時飲用綠茶,12周後,實驗組腹部總脂肪量較對照組多減了7.4%,腹部皮下脂肪也多減少了7%。

劉珍芳強調,兒茶素的妙用在於維持人體透過運動消耗體脂肪的最佳效果,也就是說,「運動」是必要條件,若民眾誤以為只要猛灌綠茶就能躺著瘦,甚至加倍大吃大喝,最後保證會愈喝愈肥。

fsj 提到...

奮戰35天 染H7N9台商出院了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05.24

國內第一例境外移入H7N9病例李姓台商,經過35天的治療後,今天出院了。台大醫院副院長張上淳表示,治癒關鍵在於使用抗細胞激素,這可能是全世界第一例將抗細胞激素用於H7N9病患身上,結果證實有效,但因無足夠證據,無法變成治療準則。

台大醫院上午舉辦出院記者會,院方特別買了蛋糕為李姓台商慶祝重生。對李姓台商能痊癒,台大醫療團隊也感到自豪。內科部主任賴鴻緒就說,越困難的病人來到台大,越能凸顯出台大醫療團隊的實力堅強。

中國大陸爆發H7N9疫情,因兩岸經濟、旅遊往來密切,台灣成為全世界唯一有境外移入H7N9病例的國家。

53歲的李姓台商,3月28日到4月9日在中國大陸江蘇省蘇州市工作,4月9日經上海返台,12日發病,19日就呼吸困難,隔天被轉送至台大醫院,22日裝上葉克膜,24日確診感染H7N9,且出現呼吸衰竭、腎功能惡化等症狀,醫療團隊給予靜脈注射抗流感藥物,25日開始洗腎。

張上淳指出,台大擁有堅強的內科、外科及護理團隊,即使懷疑H7N9病毒可能人傳人,但醫師、護理人員都無所懼,採取適當防護措施,細心照護李姓台商。在治療過程中,醫療團隊發現李姓台商對抗病毒物出現抗藥性,治療效果不佳,不僅出現呼吸衰竭,還導致腎衰竭、敗血性休克、血壓偏低等,病情一度相當危急。

張上淳直言,當時患者情況非常壞,沒有把握能順利把他救回,團隊與免疫專家討論後,認為生物製劑「抗細胞激素」是可以嘗試的治療方式,在取得他的家人同意下,決定使用此藥。

張上淳指出,「抗細胞激素」算是新藥,原本用來治療自體免疫疾病(風濕免疫疾病),沒有人用來治療H7N9病患,因此藥也沒有治療流感的適應症。儘管李姓台商最後順利治癒,但只能說是個案經驗,沒有足夠證據證明藥物確實對H7N9有效,所以無法變成治療準則。這應是醫界第一次將此藥來用治療H7N9重症個案,未來值得繼續探討。



◆ 吃堅果 有助減肥?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2013/05/24

花生、腰果、杏仁都是堅果種子類食物,鹹香、酥脆的口感,常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不過也有很多人擔心熱量高、油脂多而不碰這些食物。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有篇研究發現,在飲食中多吃堅果,或以堅果取代其他食物的人可以減去最多體重,且腰圍也少了近兩公分。

研究人員表示,不少人擔心,吃堅果會造成肥胖,但這次研究發現,吃堅果可幫助減重,對身體好處更多。健康飲食包含堅果、種子類食物,還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堅果不只幫助減重,還有很多好處。包括:

減輕壓力傷害

有研究發現,核桃等堅果含有豐富的α亞麻痠,身心承受急性壓力時,吃核桃等堅果類食物可以保護心臟,減少壓力所帶來的傷害。

像杏仁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維生素C與礦物質鎂,當壓力來襲,這些營養素可增強免疫力,減緩壓力衝擊。

維持心臟健康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顯示,杏仁、花生、核桃、腰果等堅果類食物可減少血液中的壞膽固醇濃度(低密度脂蛋白-LDL),進而降低心臟病風險。許多堅果類食物含多元、單元不飽和脂肪、纖維質,可維持心臟健康,有的堅果、種子含大量精胺酸,進入身體後會轉化成一氧化氮,幫助血管放鬆。

減少肺癌風險

國外有研究發現,飲食中如果加入一些開心果,似乎可以預防肺癌。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是開心果含有許多γ-生育醇,因此有防癌效果。不過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才能有所定論。

提升男人生殖能力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有篇研究發現,每天吃兩把核桃或可提升男性精子品質。國際陽痿研究期刊也有研究顯示,吃開心果可降低勃起障礙發生機率。

國內營養師叮嚀

馬偕紀念醫院營養醫學中心營養師謝玉琇提醒,無論再健康,任何東西吃多就是毒,堅果屬於油脂類食物,建議每天吃一份堅果即可,吃堅果時,油脂攝取量就要減少。吃太多堅果可能攝取過多油脂,造成肥胖問題。另外,儲存堅果的環境也很重要,如果溫度、濕度不適合,堅果、種子類食物很容易腐壞、變性,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 健保有給付北榮不說 罹癌家庭傷心

【聯合報╱記者何祥裕/新北市報導】2013.05.23

新北市民張玉珊的女兒兩年多前罹患腦瘤,在台北榮總自費十餘萬元購買標靶藥物「帝盟多」治療,轉至台南奇美醫院才知該藥物可申請健保給付;女兒過世後,他認為北榮未主動告知,損及病患家屬權益而四處陳情。中央健保局上月行文要北榮退錢,且不得再要求病患自費。

台北榮總公共關係室表示,醫院過去數度向健保局申請這種藥物的健保給付,都被駁回;醫院已經收到健保局公文,決定退費給張家。

張玉珊說,他的女兒「小妮」二○一○年三月讀小學一年級,突然出現斜視、流口水與幻聽等症狀,檢查發現罹患腦幹腫瘤,到北榮就醫,主治醫師提到可使用「帝盟多」。

他說,當時院方未告知該藥可申請健保給付,他從三月到九月間陸續購買五次,花費十餘萬元後,得知台南奇美醫院有其他療法決定轉院,才知道「帝盟多」可以申請健保給付。

「小妮」與腫瘤奮戰到二○一一年十一月過世。張玉珊說,他在兒童病房看到同樣疾病的病童,因家人付不出藥費而放棄治療,讓他質疑「健保可以付錢,為何醫院不說?」

張玉珊兩年多來不斷陳情,上月終獲中央健保局回文,確認榮總從未針對「小妮」個案,提出「帝盟多」健保給付申請,除行文要求北榮退費,以後也不得再要求病患自費。

張玉珊日前持公文向新北市議員江永昌陳情,希望政府重視病患權益。江永昌表示,除要求新北市衛生局通令新北市各醫院,主動告知病患藥物是否可健保給付外,也請衛生局向中央通報,不要讓這種情況再度發生。

※ 相關報導:

* 門前車禍未出院救治 高醫道歉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7918298.shtml

一名75歲老先生22日下午在高醫急診門口30公尺處被車撞倒,醫護人員卻以沒擔架須等救護車運送病患,拒絕到院外救治,還有醫護說「外面在下雨」,遭網友PO文痛批見死不救。昨天上午院方公開道歉,表示當時處理程序雖符合急救規範,卻不符合社會期待,往後會將擴大急救責任範圍,醫護人員的應對上也會再教育。

不過院方強調,醫護並沒有「見死不救」,車禍第一時間就打119啟動救護程序,救護車也在3分鐘內抵達,經消防員為他檢查傷勢無礙後才上車。

* 東澳復健醫療站開張 偏鄉就醫路近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7918084.shtml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在南澳鄉東澳村開設「東澳復健醫療站」,每周四下午有復健科醫師看診,周一到周五下午也有復健師服務,省去偏鄉就醫路途遙遠之苦。

陽大附醫復健科主任潘柏榮表示,山區偏鄉民眾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年齡,比平地民眾年輕許多,但山區交通不便,偏鄉民眾多選擇吃止痛藥,長久服藥造成肝臟、腎臟出問題,顯見偏鄉醫療站的重要地位。



◆ 補充保費很「補」首季入帳111億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3.05.24

健保會今天開會,由中央健保局報告今年第一季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收取情形。健保局統計,截至5月23日,全民健保補充保費已經收取111億元,1、2月補充保費就收了近94億。健保局分析,因為這兩個月適逢過年,民眾有各式獎金入帳,因此補充保費收得多,3月僅收14億元,整體而言達成預期。

健保局財務組專委唐薏文表示,二代健保今年度首度開辦,當初是以民國100年的財稅資料做推估,若不考慮不景氣、通膨等浮動因素,預估全年補充保費應收206至320億元。

唐薏文解釋,補充保費收繳金額是周期性變化,今年1、2月就收了94億,主要為各式獎金及雇主負擔挹注,3月則只收了14億。4月份的補充保費才剛開始收,目前還看不出變化。

根據健保局資料顯示,已收到的健保補充保費111.47億元中,獎金占8.57億元、兼職薪資所得占4.97億、執行業務所得1.74 億元、股利所得6600萬元、利息所得4.58億、租金收入6.77億、雇主負擔則有84.18億元。

唐薏文表示,接下來7月至9月是各公司舉辦法說會、發放股利股息的旺季;同時還有端午、中秋兩大節日,部分公司會發放獎金,屆時補充保費收取金額,預計也會比一般月份多。

fsj 提到...

3D列印氣管支架 助男嬰自主呼吸

張嘉浩/綜合報導 2013-05-24 中國時報

美國科學家以3D列印技術與微生物降解型熱塑性塑料,幫因為支氣管塌陷而無法正常呼吸的俄亥俄州男嬰凱巴.吉昂佛瑞朵(Kaiba Gionfriddo),訂製出人體可吸收的氣管內C型支架,經移植後,支架支撐管腔不至於過度凹陷,手術順利成功,過了十五個月之後,凱巴仍然可以自主呼吸。

這次的實驗療法,創下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的新猷,也凸顯3D列印用途之廣泛,相關報告發表於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凱巴罹患罕見「氣管支氣管軟化症」(tracheobronchomalacia),吐氣時,支氣管後壁會過度朝管腔內凹陷,氣道無法維持通暢,六周大即不能自主呼吸,醫師得天天對他做心肺復甦術。此症的傳統干預療法風險過大,患者泰半終身須仰賴人工呼吸器。

凱巴雙親輾轉向密西根大學小兒耳鼻喉學副教授葛林(Glenn Green),以及專研耳鼻喉組織工程臨床試驗的生醫工程學教授霍利斯特(Scott Hollister)求助。

霍利斯特以電腦斷層掃描凱巴肺部構造,並製成電腦模型,輸入3D列印機,然後以醫用粉狀聚己內酯(polycaprolactone)「印製」出專為凱巴量身訂製的細微C型孔狀通氣支架。

聚己內酯也是人體可吸收的外科手術縫線材料,體內細胞與聚己內酯相容,可在支架上正常生長。

葛林隨後於去年二月動手術將支架植入凱巴的支氣管,而支架彈性與硬度兼具,凱巴呼吸時,支架會隨著吞吐氣活動自如,並撐住氣道,保持暢通。

術後三個月,凱巴即無須仰賴人工呼吸器。

凱巴現在已十八個月大,葛林說,支架完全消解需時三年,凱巴肺部應能繼續正常發育,支氣管後壁並生成新的彈性纖維組織與平滑肌,呼吸吐氣時能維持張力而不會塌陷。



◆ 立委建議:漲菸捐 補助生育健檢

【聯合晚報╱記者李光儀/台北報導】2013.05.24

菸品健康捐可望調漲20元,將帶來超過200億元收入。國民健康局今天承諾,將增加對孕婦羊膜穿刺、超音波,以及零到2歲幼兒的肺炎鏈球菌疫苗補助,民眾生兒育女可享有的這三項補助金額,將可增加近2萬元。

行政院已通過菸害防制法修正案,送至立法院審查,菸捐由每包20元調漲至40元,估計每年可增加200億元菸捐收入。國民黨立委王育敏今天召開記者會,呼籲菸捐收入應優先用於補助孕婦羊膜穿刺、孕婦超音波、幼兒疫苗、擴大婦產科急診及醫療服務,以及防治近視等。

衛生署國健局、疾管局和醫事處都同意王育敏的建議。其中羊膜穿刺部分,過去只補助2000元,與市價8000到1萬元相去甚遠,未來將可補助到「接近市價」。超音波市價350元,現在只補助一次,未來將增加為兩次。

輪狀病毒和肺炎鏈球菌疫苗也補助

至於輪狀病毒和肺炎鏈球菌疫苗的補助,疾管局主密陳穎惠表示,前者國內的醫療體系仍可應付,後者比較急迫。每劑3000元的肺炎鏈球菌疫苗,過去只補助2至5歲一劑,未來0至2歲的四劑也可予以補助,共約1萬2000元。

另外,針對擴大婦產科急診醫療服務和防治近視,衛生署醫事處長許銘能表示支持,但要擴大到多少,衛生署還要再進一步評估。假如立法院這個會期就完成菸捐相關修法,預計最快明年這些補助就可上路。

不過菸害防制法是否能在本會期通過修法,仍有變數。部分立委、學者認為菸捐使用太浮濫,已與菸害防治無關。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直言,菸捐的設計是專款專用,但如今使用幾乎都和「菸害防治」沒有直接關係,已經失去專款專用的意義。他認為與其如此,不如增加菸稅而非菸捐。

此次行政院提案修法,也同步調漲菸稅,從原本的11.8元調漲至16.8元。但比起菸捐的40元,仍有不小差距。



◆ 大陸醫生全球最低薪 需靠回扣補償?

【台灣醒報╱記者黃雅娟╱台北報導】2013.05.24

大陸醫生的收入世界最低!醫學畢業生每月2,394元人民幣,更是各科系畢業生中最低。在住院和門診人數成長近2倍的情況下,工時長、風險高和薪水過低,加上政府壟斷醫療市場,醫生收受回扣文化嚴重,造成醫療體系和患者間嚴重的不信任感,也是民眾擔心醫療品質下降的隱憂。

中國青年報報導指出,有調查資料顯示,2012年將近80%的畢業生薪資不到5,000元人民幣,其中以醫學畢業生的平均薪資最低,每月僅2,394元人民幣。相較於2011年醫院門診看診總人數已是2005年的1.5倍,共62億人次;住院人數更從7,000萬增加到1.5億,成長超過兩倍。

這顯示醫生的所得與付出越發不成正比,調查指出,時下醫學生願意到醫院就業的意願僅有50%。

有醫生吳帥投書中國人民網,談為何醫生的薪資如此之低說,公立醫院佔70%,病床數高達90%,因此醫生普遍待在大醫院,薪水固定、人才也難以流動,形成人力與待遇雙凍。

如果開設私人診所呢?吳帥說,即使符合條件,政府也可能會以私人門診過多為由婉拒,不發給營業執照,無疑造成一種變相的「壟斷」,除了壓低政府辦醫成本,也使民間辦醫更為困難。

「中國醫生收入世界最低。」有調查數據指出,美國、加拿大、日本的醫生收入是中國的40倍以上,香港是中國的22倍,台灣則是14倍。北京協和醫院醫生尹佳也在中國媒體和訊網上直言,公立醫院的醫生收入甚至比公務員、教師要低,再怎麼調薪,也不過是公務員薪資水平。

5月份內蒙古有7名醫生因收受藥品回扣達200萬元人民幣被扣押,不過這並不是單一事件。中國人民日報報導,醫生為了彌補收入不足的現象,開始尋找「潛規則」,從收受各種藥品和醫療器材回扣中得到部分的「心理補償」。這種印象讓中國民眾把醫生「妖魔化」,認真看診的醫生也逐漸不被信任。

中國政府2011年平均花在每個醫學生身上14,000元人民幣,但這並不能滿足畢業後學生對於高專業、高工時的薪資需求,醫生無疑是被壓榨的另類勞工。如何能杜絕這樣的現象?有醫生受訪時指出,政府需要進行醫療改革,讓人民所繳的稅反應在醫療品質上,也需要給醫生合理的薪資水平跟市場機制,否則透過法律規範,仍然很難遏止這種「灰色行為」。

fsj 提到...

高度懷疑…台大醫檢團隊 一驗再驗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2013.05.25

永遠保持懷疑態度,是科學的基本精神,也讓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醫檢師張淑媛及其團隊,發現全台首例H7N9禽流感病例;疾病管制局更因此修改臨床治療指引;宛如是塑化劑事件裡的「楊技正」。

李姓台商返台後,四月十七日與廿日的兩次咽喉拭子都呈現陰性反應。

台大醫院在李姓台商轉院當日,除咽喉拭子外,也同時採集敏感度更高的痰液檢體化驗,仍是陰性;張淑媛表示,李姓台商一到台大就是重症,同時又有中國大陸旅遊史,雖然咽喉拭子與痰液初步都是陰性,台大還是高度懷疑。

台大檢醫部再次在四月廿二日採集痰液檢體。張淑媛表示,當時已經發現他感染的是A型流感,卻不是常見的H1與H3型別,再熬夜分析,層層抽絲剝繭下,才確定是H7N9。

張淑媛不諱言,「當時看到檢驗報告,還很擔心是不是有誤,還一再重複檢查檢驗流程。」

這鍥而不捨以痰液檢驗,也讓疾病管制局在公布首例境外移入病例隔日,決定緊急修改H7N9臨床診治指引,要求醫師除採檢咽喉外,還要加採下呼吸道內的痰液。

對媒體詢問為什麼有這種高度懷疑的精神?張淑媛表示,這是整個醫學檢驗部的功勞,「禽流感會來台大,我們都有心理準備。」



◆ 台大戰略…休養生息再戰 一舉殲敵

【聯合報╱本報記者黃文彥、張耀懋】2013.05.25

「偃武息兵」、「休養生息」,這兩句話用在台商力抗H7N9的過程最貼切了。

過去SARS與H5N1禽流感,病患多死於器官衰竭,體內病毒量並不多。這現象讓醫界普遍認為:對這類新興病毒,人體容易過度反應,反而導致免疫系統攻擊自己,造成體內大量發炎。

那景象就如不知名敵軍夜襲,大軍即倉促迎戰,雙方在本國領土上激戰,民舍、街廓全成焦土。敵況不明,再拉出大砲猛轟,小鳥打下不少,但是,炮彈最後彈著全落在自家農田裡,傷敵三千,自傷一萬。抵抗力愈強的,自傷愈重,這也是為何當初SARS疫情中,年輕人死傷反較老幼更嚴重的主因之一。

台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江伯倫日前就曾提醒,SARS是人類熟悉的冠狀病毒,都能引起免疫系統搞不清楚戰場的「細胞激素風暴」,H7N9是新興病毒,更可能導致免疫系統過度反應。

李姓台商身上也有類似情形。前線戰況不明,仍有敵跡,砲聲隆隆,還有領土內遍地瘡夷。醫療團隊面臨的抉擇:再加派兵力增援的傳統作戰思維;或大膽地先休兵,減少戰爭對本土的破壞。

最後台大的醫療團隊選擇了後者。但是,已和敵軍戰成一片,月黑風高,要如何發號施令停火,喚起身體自動減低自體免疫反應也是問題。醫療團隊想起抗細胞激素的藥物。這是用來專門對抗風濕免疫疾病的;因為風濕免疫疾病發作時,身體就有大量的免疫反應,就如我方大軍傾巢,反而大量傷及自己軍民房舍的後果,所以該類藥物可以抑制這樣的免疫反應,讓體內的免疫系統不要那麼衝動。

由於過去沒有使用在治療H7N9的經驗,因此,「當時我們也沒有把握把他拉回來。」台大副院長張上淳說。

儘管如此,在綜合考量同時徵得家屬同意後,仍大膽使用再配合類固醇;終於稍稍壓下過激的免疫反應,短暫的和平讓病患休養生息,可以喘口氣修補體內受創的組織,讓各器官可以重新運作,兵強馬壯後再一舉殲敵,終讓病情好轉。

「這是我們醫療團隊首次嘗試,大陸的科學報告沒有發現類似的治療模式。」張上淳補充,雖然成功治癒,這只是單一個案,仍不確定是否可以做為未來治療H7N9的準則。

張上淳表示,這次能夠治癒的主要關鍵,還是在於病因明確,才能對症下藥;同時,病患感染後體內就有抗體,醫療團隊做的只是協助免疫系統自己度過難關。

fsj 提到...

幼童常見川崎氏症 醫籲重視

台灣好發率為全球第3 延誤救治恐導致心臟疾病 
醫師郭和昌要求國健局應列入新版兒童健康手冊

【林宏聰/高雄報導】2013-05-27 中國時報

「台灣川崎氏症好發率全球第三,卻沒受到重視!」,高雄長庚醫師郭和昌說,川崎氏症好發於五歲以下孩童,但許多家長渾然不知,錯過黃金治療期;他發起寫信到國健局,要求將川崎氏症列入新版兒童健康手冊,提醒父母注意。

郭和昌指出,川崎氏症病童持續高燒、全身皮膚紅疹、手腳掌紅腫脫皮、結膜炎、嘴唇乾裂、接種卡介苗部位腫起,發燒五至十天內注射高劑量免疫球蛋白,治療效果佳,但若延誤救治,恐因冠狀動脈發炎導致後天心臟疾病。

台灣每年新增一千多個川崎氏症病例,好發率約十萬個五歲以下孩童有六十七個發病,僅次於日本二三九個、韓國一一三個;但郭和昌說許多家長資訊不足,聽都沒聽過這種疾病,病童未及時治療,留下永久後遺症。

「每個孩子出生後都會收到一本兒童健康手冊,是最好的宣導管道!」他表示,像膽道閉鎖、半乳糖血症等好發率非常低,也都列入手冊,而川崎氏症在台灣算常見,且必須加強宣導掌握黃金治療期,迄今卻從未被列入介紹。

國健局日前委外編寫新版兒童健康手冊,郭和昌發現川崎氏症又沒列入,便在「臉書」上發動網友一人一信,到國民健康局網站局長服務信箱留言,力促將川崎氏症列入兒童健康手冊,目前有上千人瀏覽、數十人寫信一起響應。

高雄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謝凱生也說,川崎氏症病童人數增加,他贊成應列入兒童健康手冊加強宣導;他並建議新版手冊不只納入川崎氏症,還要擴大至兒童心血管健康議題,將兒童均衡飲食、適度運動等預防方式全寫進去。



◆ 鼻孔藏小花 教師發明另類口罩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7923612.shtml

【聯合報╱記者楊德宜/龜山報導】2013.05.27

另類口罩不用遮住半張臉,私立龍華科大資管系專任助理教授王永銘,發明鼻罩「兩朵小花」,他說,與口罩功能相同,但藏於鼻孔裡,做成小花造型,「依鼻孔大小,花瓣可以捲起來」,已申請到專利。

王永銘在龍華科大教「專利分析」、「發明與專利檢索」,課堂上激發學生創意思考,他還在台北市的廣播電台「needs RADIO全球華語廣播網」,主持「創意走天下」節目,多年來已取得14項專利發明。

他說,因為主持電台節目,結識台灣傑出發明人協會榮譽理事長陳鴻偉,對方發明的鼻罩材質是海綿及不織布,但沒法量產,只能純手工裁製,他加以改造,使用無塵室等級的正離子過濾布,「透氣性佳,比較沒有異物感」。

王永銘將鼻罩申請專利,命名「鼻腔過濾器」,邀請陳鴻偉為共同發明人,日前獲得法國巴黎國際發明展銀牌。

他說,當鼻子不舒服,以往大多戴口罩,容易令人誤會是生病,旁人會躲閃躲,「為什麼不能只把鼻孔罩起來?」且鼻罩比口罩方便攜帶。

王永銘說,目前有大陸、中東、埃及等國家貿易商洽談,「大陸有沙塵暴,另外沙漠國家對鼻罩會有興趣」,他目前製作大小不一的4種尺寸,量產後打算送給義警、義消,「日後用鼻罩就可以吹口哨指揮交通」。



◆ 美研究:吃葡萄糖胺 傷眼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3/05/27

在台灣,很多人會用葡萄糖胺補充劑保養膝蓋,希望可以預防、減輕退化性關節炎不適。不過美國一項小型研究發現,葡萄糖胺補充劑可能會引起眼壓上升,增加青光眼風險。當眼壓持續上升,不加以治療,就會形成青光眼,青光眼嚴重甚至會造成視力喪失。

共有七十六名年長者參與研究計畫,平均年齡為七十六歲,其中十一人在服用葡萄糖胺補充劑前、中、後接受眼壓測量,另外六人則是在服用葡萄糖胺補充劑過程、服用葡萄糖胺後測量眼壓。

結果顯示,所有服用葡萄糖胺補充劑的人眼壓都比較高,不過當停用葡萄糖胺補充劑後,眼壓又會恢復正常。

美國新英格蘭大學骨科醫學院的里昂‧馬爾菲為研究計畫主持人,他表示,研究顯示,葡萄糖胺補充劑雖然會造成眼壓上升,比較讓人慶幸的是,這些變化都是可逆的,只要停用葡萄糖胺補充劑,眼壓就會回復。但如果長時間使用葡萄糖胺補充劑,可能會對眼輕造成永久性傷害,因此有在服用葡萄糖胺補充劑的人最好定期監控眼壓變化,以免眼睛受到損害。

研究人員指出,目前還不知道葡萄糖胺補充劑為什麼會影響眼壓,有可能是因為葡萄糖胺前趨分子「葡萄胺聚糖」讓眼壓上升。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線上版「美國醫學會│眼科期刊」。

※ 相關報導:

* 游泳後想吐 原來是… 泳鏡太服貼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924325.shtml

天氣愈來愈熱,不少人夏天把游泳當主要運動。醫師提醒,挑選泳鏡可別只求酷帥,想在水中當鹹蛋超人,可能得付出代價!一名參加游泳社團的男大學生每次在游完泳後,總覺噁心暈眩,到院求診發現,原來是超級服貼的泳鏡惹禍,下水後造成影像扭曲,如同高度散光,以致引發後遺症。

* 菇類做完日光浴 維生素D多更多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30526000618.html

美國一項研究指出,日曬後的菇類含有豐富維生素D,幾乎與兩千單位的維生素D膠囊相等。專家表示,菇類被摘取後,仍可持續吸收紫外線,然後轉化成維生素D,建議在食用前先日曬半小時,以提高維生素D含量。

....領導這項研究的波士頓大學麥可.霍利克(Michael Holick)博士表示,上述試驗證明,日曬後的菇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是人體攝取維生素D的理想食物。維生素D有助人體吸收鈣質、有益骨骼健康和增強免疫系統。

* 《吃錯了,再營養也不夠》吃海藻補B12 人體未必能吸收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may/26/today-health1.htm

國內吃素人口越來越多,吃素者尤其是全素者,部分擔心可能有維生素B12不足的問題。也因此,除了補充維他命錠劑,部分人也會以海藻、紫菜,甚至啤酒酵母等,做為B12的替代補充品。不過,有研究指出,部分紫菜中所含的B12類似物,不僅人體無法利用,甚至還可能影響正常B12的代謝吸收。

人體缺乏B12的時候,血液、尿液中的甲基丙二酸(MMA)會增加,日本學者YAMADA將素食者分成兩組,每天吃40公克的海苔(乾紫菜)、以及吃320公克的新鮮紫菜。結果受試者尿液中的MMA不但都沒有降低,吃海苔組的受試者,MMA濃度升高了77%。

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是曝曬的過程讓紫菜中的B12變成B12的類似物,而這些類似物人體無法利用,還可能干擾了體內的B12代謝,反而使得營養狀態變差。

* 每天吃足量蔬果 身心都happy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may/26/today-health2.htm

常吃蔬果不只對身體保養有好處,一份最近發表在《英國健康心理學期刊》的報告指出,心理健康似乎也能從中受惠。

....統計顯示,每天攝取的蔬果數量和正向情緒的出現有顯著正相關,但其他食物則無此結果。訪談也發現,當個案的飲食中含有的蔬果量越多,會覺得比平時較為冷靜、穩重與快樂,精力也更充沛,幸福感會大幅提升。

進一步的分析還確認,多吃蔬果能有效改善心情,讓人感到愉快。所有發現都不因受訪者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有所不同,無論身材胖瘦都適用。

研究者表示,經過精算的最佳蔬果攝取量是每天要吃7至8份,每份是指一個手掌可以完全握住或半個茶杯大小的量,並建議用餐時,不妨把餐盤的一半固定盛裝蔬菜。

* 高膽固醇 蛋黃不是罪魁禍首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7649

【元氣周報/記者陳雅玲/報導】2013/05/27

蛋和高膽固醇畫上等號,由來已久,尤其是蛋黃,更被長輩視為洪水猛獸,然而,蛋黃其實很委屈,高膽固醇的汙名,讓它的高營養成分長期被大家忽略,看完這篇了解蛋黃的身世後,下回別老是把蛋黃挖出來丟進廚餘桶。

....一顆全蛋含有700mg的卵磷脂,相當於兩飯碗黃豆的卵磷脂含量,其有效成分磷脂膽鹼可達人體一天需要量的25%。卵磷脂是血液清道夫,可促使血液中的膽固醇代謝,也是細胞膜重要成分,卵磷脂進入人體後,消化吸收後會生成膽鹼,它是合成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原料,乙醯膽鹼能增進記憶力,預防老年失智。

....人體內的膽固醇生成有7到8成是自體合成,當吃下較多膽固醇食物時,合成就會減少,在健康的情況下,也會將生成過多的膽固醇代謝掉,所以蛋黃內的膽固醇不完全是影響人體內膽固醇的因素。反而飽和脂肪酸的影響較大,因為它是生成膽固醇的因素之一,飽和脂肪酸的升膽固醇指數(CSI)是膽固醇的20倍,所以它的影響比膽固醇來得更大。

※ 系列報導詳見原站。

fsj 提到...

H7N9可藉黏膜唾液人傳人

中央社 2013.05.27

(中央社台北27日電)大陸中國醫學科學院研究發現,H7N9病毒會通過黏膜、唾液等途徑在共住者間傳播,雖然H7N9禽流感不會短期內大規模集中爆發,但未來可能繼續流行,特別今年入秋時要格外謹慎。

中國青年報報導,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所長秦川在第15屆中國科協年會上強調,從實驗室大量動物實驗結果判斷,H7N9並不會在短期內大規模集中爆發,但未來可能繼續流行,目前已經確認病毒會通過黏膜、唾液等途徑,在同住者之間傳播。

秦川提醒,對人感染H7N9的防控工作不能因為公眾關注轉淡而漸漸變弱,特別在今年入秋的時候,要格外謹慎,做好普遍流行的防控準備。

目前大陸共有130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37例死亡。秦川認為,近3成的致死率對於傳染病來說實在太高,需要儘快加強病毒研究,以降低致病力和病死率。

「科學」雜誌網路版23日刊登研究報告指,動物實驗顯示,H7N9病毒可以透過密切接觸進行有效傳播;研究人員說,這些發現表明H7N9病毒進一步進化後具有引起流感大爆發的潛能。

研究人員指出,由於H7N9病毒可感染人、豬、雪貂等哺乳動物,因此病毒防控需要同時考慮其他家禽、家畜和寵物,受感染的人或者動物可能在症狀出現前就已高濃度排毒,可能引發非典型的感染症狀,因此疫情防控絕不可掉以輕心。

秦川的判斷與這個研究團隊的判斷有相似之處:未來可能感染H7N9禽流感的人越來越多,甚至像流感一樣普遍,但隨著對病毒的認識,人感染致病的後果未必那麼嚴重。



◆ 《醫學新知》台灣首例H7N9治癒 生物製劑很關鍵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2013.05.26 自由

疾病管制局昨舉行H7N9防治研討會,台大醫院副院長張上淳指出,首例台商能夠成功治癒,關鍵在於「超強的葉克膜團隊」及各領域醫療專家的傾力合作,除了類固醇、抗病毒藥物之外,台大也嘗試了SARS時沒有機會使用的生物製劑(Tocilizumab),平息了病人體內過度激化的發炎反應,這可能是全世界第一個用這類藥物來治療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例子。

台大醫學院免疫學研究所教授許秉寧表示,H7N9和SARS這類新病毒引發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很容易造成身體過度反應,分泌大量細胞激素和滲出液,讓肺「淹水」。主要的3種細胞激素,分別是腫瘤壞死因子(PNF)、間白素6(IL6)及IL1,目前有兩種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生物製劑,可以有效中和掉細胞激素,以減少身體發炎反應。

除了治療創新外,台灣的病毒研究團隊也可望改善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檢驗方式。長庚大學新興病毒研究中心教授施信如表示,WHO建議以咽喉拭子採檢做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但這位首例病人在4月16日的檢體,卻驗不出任何病毒。

專家︰吸入型抗病毒藥物 要多儲備

施信如表示,病人確診後,研究團隊改以病毒抗藥性基因位點附近的胺基酸序列,重新設計RT-PCR,結果不但成功驗出H7N9,還發現早在未用藥之前,抗藥性的病毒就已經存在。

施信如表示,這個新方法對於改良篩檢有多大貢獻?還需要更多次的檢驗來驗證其有效性,但可以肯定的是,抗藥性的流感病毒是很常見的,因此她也認為我國應更進一步儲備瑞樂沙(Relenza)這種吸入型的抗病毒藥物,因為瑞樂沙的化學結構有別於另外兩種抗病毒藥物,最能有效對付「抗藥性的病毒」。



◆ 柯文哲:國人濫用葉克膜 無效醫療代表

自由 2013.05.26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國內使用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救命成功個案越來越多,連染H7N9台商也一度靠葉克膜延命。不過,台大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昨日應邀至馬偕醫院教師培育中心演講「無效醫療」,重申台灣葉克膜濫用是無效醫療代表,無效醫療吃垮健保大餅。

柯文哲指出,台灣洗腎、呼吸器以及葉克膜花費居世界之冠。他說,自從健保給付葉克膜之後,因為患者不需付錢、醫師裝了有錢、醫院可以分錢,加上醫療不確定性等因素,讓許多不適合或不該裝上葉克膜的患者也裝上了葉克膜維生。

「裝了可能死更慘」

例如,曾經有跳傘墜落重傷病患,明明已經流血不止,醫院仍為其裝上葉克膜維生;有爆炸燒燙傷病患,明明燒傷面積超過六十%,產生菌血症機率極高,「細菌可能卡在葉克膜上」,內行人都知道裝了還是一定得死,但一樣被裝上葉克膜。

部分人被裝上葉克膜是因為社會人際因素,有些是因為疾病的不確定性因素,裝了可能會活、不裝可能會死,也因此裝上了葉克膜,柯文哲說,但是有時候家人不知道的是,「裝上了,可能死得更慘!」

以台大為例,迄今使用葉克膜一千八百例,其中也有一成是裝了也不會活的患者。該院最久的葉克膜使用者,總共用了六個月,他是一名肺移植的患者,因為產生慢性排斥、肺功能差,光是使用呼吸器已經不夠,後來用葉克膜維生,結果撐了半年,最後看著自己的下半身慢慢黑掉,有一天出現感染、不治身亡。

癌末患者「死亡套餐」

他更指出,很多癌末患者因為沒有簽署放棄急救聲明,就會經歷「死亡套餐」:一開始可能只是因為喘、送進加護病房,然後插上呼吸器、放入鼻胃管,裝上動靜脈導管,開始使用靜脈營養,最後可能還要裝上導尿管、然後輸血,更末期要洗腎,到真的不行時,還要打上強心劑,給予CPR、電擊、壓胸,甚至急救到肋骨斷裂,管路都滲血了,最後才能真正步上死亡之路。這一段路,只為了顯示兒女盡孝、醫師盡力。

※ 相關報導:

* 台大戰勝H7N9 其實也靠葉克膜
http://www.udn.com/2013/5/26/NEWS/HEALTH/HEA16/7922160.shtml

台灣H7N9流感境外移入首例,也創造另一個台灣奇蹟。台大醫院投稿國際醫學期刊「Lancet」(刺胳針)的病例報告,在短短四十八小時內就被接受,於四月廿六日就刊登線上版。

....張上淳說,以往投稿期刊,從未沒如此迅速被刊登,這次從投稿到線上版刊登,僅四十八小時,是最快的一次,過程中也沒有修改;而完整版的醫療過程,也已經投稿到國際期刊。



◆ 病患可指定醫院 救護員擔心資源被濫用

【聯合報╱記者孟祥傑、鄭朝陽/新北市報導】2013.05.26

新北市府六月起實施救護車送醫醫院可由病患指定新制,基層救護人員抱怨,「高層只想討好民眾,不顧基層工作壓力」。光是今年一到四月,全市指定送醫數量就近八千件,還不包括勸導婉拒個案,一旦政策實施,濫用救護資源件數肯定暴增。

新北市議員江永昌指出,這種作法本末倒置,與其任由民眾指定救護醫院,不如展現魄力,提升責任醫院的醫療品質,不必捨近求遠。

他說,當初規畫急救責任醫院,是透過一一九救護人員判斷病情,送到責任醫院排除致命風險。現在若把決定權交回傷病中的病患和情緒慌亂的家屬,結果不見得好,要擔的責任也太大,不應貿然實施。

議員邱烽堯表示,平時基層消防隊救護員,常因民眾的小傷小病疲於奔命,若能指定醫院,有限的救護車資源可能被濫用,甚至成為有錢人的免費計程車;他建議市府要多宣導再實施,政策才不致走調。

基層救護人員建議,若開放民眾指定醫院,應額外收費,一來減少濫用救護資源,同時也能拿這筆錢,添購救護車上的醫療耗材,減輕政府財政負擔。

消防局救災救難指揮中心主任蕭力愷說,這項政策考量病患利益和方便,但不會照單全收,會進一步研擬指定送醫距離、時間等標準,以免浪費救護資源或延誤其他緊急救護任務。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院長黃實宏表示,市府有條件讓民眾指定救護醫院,是一項兼顧民眾需求的精緻服務,但配套是一一九救護員的訓練要更精良,才不致誤判病情。

他說,目前各醫院急診室幾乎都「人滿為患」,急救病患跨區送治對新北各責任醫院影響不大,反倒是北市的台大、榮總、三總等醫學中心急診室可能被塞爆。

※ 朱市長有沒有考慮到目前電子病歷將全面普及?相關報導:

* 新北救護車 下月起可載往病患指定醫院
http://www.udn.com/2013/5/26/NEWS/HEALTH/HEA1/7922155.shtml

救護車優先把病患就近送責任醫院救治規定,新北市長朱立倫認為不便民,要求檢討。消防局火速完成規畫,六月起,除非生命垂危或救護車調度時間過長,只要就醫民眾簽下責任自負切結書,就可要求消防員載往指定醫院就醫。

....朱立倫日前在市政會議中表示,「市長信箱」常有民意反彈,目前救護車原則上都將病患就近載到責任醫院,假設這名病患病歷都在台大醫院,若強迫送到其他責任醫院,對緊急救援反而不利,民眾也不便,「這不是正確的觀念,要徹底打破。」

* 器官捐贈少 8千人等待移植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305260192-1.aspx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今天指出,目前全台有8000多名病人等待器官移植,器官來源不足是移植最大困境。

fsj 提到...

新冠狀病毒來歷成謎 難以預防

中央社 2013.05.28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陳馮富珍說,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威脅來勢洶洶,人們所知卻太少,在瞭解病毒來歷及傳染方式前,無從預防。

陳馮富珍於27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世界衛生大會(WHA)閉幕前夕,發表演說。

她表示,今年首次在世衛大會舉行的財務對話,有助於把資金運用在最有效的地方,確保最重要的活動維持運作。

陳馮富珍特別提及,綜觀世界衛生情勢,她現在最關切的就是新型冠狀病毒。

她說,這種病毒的潛在威脅來勢洶洶,但人們對它所知還太少,任何一種發展得比人類知識快速的新疾病,就不在控制之中。

陳馮富珍表示,人們還不知道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也不知道如何傳染給人類,在找到答案前,無從預防。

她說,這是警鐘,各國一定要有所因應,新型冠狀病毒不是任何一個有病例的國家能獨自處理的病毒,而是對全世界的威脅,如同世衛大會其中一個委員會主席所說,這種病毒是會致死的。

她說,透過世衛組織及國際衛生條例,各國必須集中資源,以適當處理這個威脅,還需要更多資訊,並且要快;世衛組織與沙烏地阿拉伯和突尼西亞會儘快採取聯合行動,收集所有所需資訊,進行適當風險評估。

陳馮富珍在世衛大會開幕演說中,也曾提到新型冠狀病毒及H7N9禽流感病毒等兩項新疾病的威脅,並重申會員國發現病例時,向世衛立即、完整、透明通報的重要性。



◆ 救失眠… 看時辰曬太陽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05.28

工作壓力大、熬夜,不少人出現失眠問題,甚至有人試遍各種方法、花錢吃褪黑激素等健康食品,但效果卻有限。醫師提出省錢又簡單的方法,建議在對的時間曬太陽,能有效調控睡眠生理時鐘,例如晚上12時到2時才睡的「晚睡型」,可在早上7到9時曬太陽;晚上7、8時睡的「早睡型」,要曬傍晚4到6時的太陽。

國泰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陳映程表示,對大腦來說,天然的安眠藥就是褪黑激素,25歲前褪黑激素100%分泌,40歲以後僅剩25%,70歲以上為10%;正因如此,兒童、青少年比較少有失眠問題。除了選對時間曬太陽,他也建議白天多運動,睡前30分鐘放鬆、喝熱牛奶,均能幫助睡眠。

他說,隨年齡增長,褪黑激素分泌會減少,但曬太陽能調控褪黑激素,想要調整睡眠生理時鐘,在對的時間曬太陽很重要。

國外研究發現,晚上12時到清晨2時才睡的晚睡者,就要曬早上7到9時的太陽,此時褪黑激素往下降,但到晚上時會升高,讓睡眠生理時鐘往前移,達到早睡早起目的。但像老人家等習慣晚上7、8時早早睡覺、清早3、4時就醒來的早睡者,就要在傍晚4到6時的太陽,讓睡眠往後移、稍微晚點睡,不會再一大早天沒亮就起床。

台灣睡眠醫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表示,國內外均有研究顯示,曬太陽可幫助調控體內褪黑激素分泌,幫助調整睡眠生理時鐘。尤其曬太陽加上運動,更有強化調整生理時鐘的功能。

除了曬太陽外,陳映程說,睡覺也有「儀式」,不是每個人一躺下就會睡著。睡前30分鐘要讓自己放輕鬆,喝點熱牛奶或是聽風扇等低頻聲音均有助睡眠。若躺著超過20分鐘以上仍睡不著,就不要繼續躺,可起來看看沒有壓力的書,等慢慢放鬆再睡。



◆ 維生素不足?五大生理警訊要小心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7796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2013/05/28

最近嘴角常會裂?常會掉頭髮?臉部、皮膚常泛紅、脫屑、起疹子?這些都可能是身體缺乏某些維生素所發出的警訊。如果持續忽視這些警訊,身體機能就會日漸衰退。

美國西奈山醫學院預防醫學系臨床助理教授蘇珊、百隆表示,現代飲食帶有許多加工食品,一旦吃錯食物,或身體消化吸收出了問題,很容易導致維生素攝取不足。幾乎所有身體生化反應都需要使用到維生素。維生素充足,身體才能正常運作。

有些維生素不足,可能出現下列五項警訊,只要調整飲食,情況大多會好轉。如果調整飲食沒有用,那就得請教專業醫師,找出背後原因。

警訊一:嘴角常會裂

當缺乏維生素B3、維生素B2、維生素B12、鐵質、鋅等營養素時,嘴角很容易就會裂。百隆指出,吃素的人常缺乏鐵質、鋅、維生素B12等營養素。

若因營養素不均衡導致嘴角會裂,可以吃點雞鴨等家禽類食物、鮭魚、鮪魚、雞蛋、蚵仔、蛤、花生、豆類食物等,或可改善這問題。維生素C會幫助鐵質吸收,也可對抗感染,這些食物若能搭配含維生素C食物,效果會更好。

警訊二:臉、肌膚常泛紅、脫屑 並出現掉髮問題

維生素B7為「毛髮維生素」,當身體缺乏這種維生素,頭髮很容易掉落,且皮膚也可能出狀況。吃點煮熟的蛋、鮭魚、酪梨、蘑菇、花菜、黃豆、堅果、香蕉等食物可能有點幫助。

警訊三:臉頰、手臂、大腿等處 冒出紅色或白色痘痘

這代表身體可能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D與必需脂肪酸。此時可以攝取一點鮭魚、沙丁魚或杏仁、核桃等堅果類食物。至於含維生素A的食物則包括地瓜、胡蘿蔔、紅椒等顏色鮮豔食材。另外,曬點太陽、使用維生素D補充劑,有助體內增加維生素D濃度。

警訊四:手、足或其他部位 常感覺麻麻、刺刺

當缺乏維生素B9、B6、B12時,周邊神經就可能受到影響。因為神經末梢連結到皮膚,所以會產生這些症狀。此外,缺少這些營養素也可能造成焦慮、憂鬱、貧血、倦怠、荷爾蒙失調等現象。吃點菠菜、蘆筍、豆類、蛋類、章魚、蚵仔、淡菜、蛤蠣、雞、鴨等食物也許會好一點。

警訊五:常感冒、生病

營養師表示,身體缺乏維生素C等營養素時,免疫力常受到影響,此時很容易就會感冒、生病。像芭樂、柳橙等水果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國內營養師叮嚀:

中山醫院營養組組長林素貞表示,牙齒不好的人維生素可能攝取不足,或像壓力大的人也常會消耗一些抗氧化營養素,這些族群要注意維生素攝取是否充足。常吃大魚大肉的人,需要更多維生素。

※ 相關報導:

* 研究:速食熱量高 消費者明顯低估
http://udn.com/NEWS/WORLD/WOR4/7927140.shtml

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者訪問3400位來自新英格蘭地區青少年、家長與成人,訪問地點包括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與Subway等各大連鎖速食餐廳,其中主要在了解消費者對速食餐點熱量的認識,結果有3分之2的人錯估其熱量,更有25%的人錯估幅度達500卡路里以上。



◆ 黃達夫/醫療品質 影響全民健康的關鍵(節錄)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7789

.....在健保開辦前,我曾在自立晚報發表「普及而無品質保證的醫療,是福?是禍?」一文,表達我對於台灣倉促實施全民健保的疑慮與抗議。

不意,這個月初在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刊登一篇有關美國奧立崗州低收入戶健康保險的研究(The Oregon Experiment-Effects of Medicaid on Clinical Outcomes),被研究醫療保險的各領域專家、學者宣稱為具指標性(landmark)的論文。研究結果正好印證了我當初的疑慮。

美國老人及低收入戶是經由州政府自訂標準提供聯邦國家保險。在2008年奧立崗州政府以抽籤方式額外增加了數萬名低收入戶健康保險。而提供了研究者一個難得的、隨機分配實驗組(抽到籤的)及對照組(沒抽到籤的)進行研究的機會。

研究的結果不令人意外地發現,抽到籤的,顯然因病而貧(破產)的問題減少了,得到憂鬱症的比率也較少,因此,一般而言,心情比較好。他們也使用較多的醫療資源,包括看更多門診、用更多藥、做更多的檢驗包括健康篩檢,跑急診處及住院的頻率也較高。然而,他們在身體各方面,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的控制以及其他健康指標,卻都沒有有意義的改善。

因此,從這個研究得到的結論有二;第一,保險是有其用處的,就像我們保汽車、房屋險,萬一出事時,因有保險而不致於傾家蕩產,使得生活陷入絕境,心理壓力自然減少。

另一個更重要的結論是,保險提高醫療的可及性,但是,有保險者雖然獲得更多的醫療,卻不必然得到健康的改善。

....這就回到我當初的疑慮,全民健保制度立意固然良好,但如果制度的設計缺乏品質監控的機制,在沒有品質保證的配套措施下,由第三者付費,就很容易引發誘導更多醫療以及濫用醫療資源的道德風險。如果,健康保險不強調品質,結果錢花了,人民也得到五花八門的醫療,健康卻不一定得以改善。也就達不到健康保險的終極目標!

※ 相關報導:

* 韓醫美專家 週末赴中國饕淘金
http://www.awakening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41549

前進中國,南韓整型醫師「到府服務」!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南韓傲視全球的醫美技術也開始迎合中國富人,利用週末飛至中國,為客戶進行「變臉手術」,賺外快!酬勞可觀的假日商機,在南韓醫美界掀起一片「週末淘金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