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7

神十返陸 邁向太空站時代

◆ 陸神十安返 建太空站邁大步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7988744.shtml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3.06.26

中國「神舟十號」太空船返回艙今天上午在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預定區域順利著陸,三名太空人逐一自主出艙。

首先出艙的是指令長聶海勝,然後是王亞平和張曉光。工作人員為「神十」飛行乘組三名太空人進行體檢,各人身體狀況良好。

「神十」返回艙於今天早上7點半前與軌道分離,並進入正常返回軌道。早上8點前,返回艙穿越大氣層後打開降落傘著陸,三人著陸前向地面報告「感覺良好」。

著陸後的返回艙外觀無損。由於太空人要重新適應地球重力,所以在著陸後,三名太空人在艙內停留一個半小時後才逐一出艙。一出艙旋即坐在椅子上。

根據新華社快訊報導,三名太空人分別發表降落感言。聶海勝說,「回家的感覺真的很好。太空是我們的夢,祖國永遠是我們的家」。張曉光說,「我們是追夢的人,也是圓夢的人。我們航天人秉持一個理念,不求最好,只求更好,航天夢永無止境」。

而本次航天任務「嬌點」王亞平說,「這次飛行任務讓我圓了兩個兒時的夢想, 一個是飛天夢, 一個是教師夢, 而且是在天地間上的課。願全國青少年朋友們都有美好的人生夢想,有夢想就能成功」。

他們出艙後先換裝進行體檢和休息,並享用地面的第一餐,隨後會由專機送往北京。中國媒體披露,返回地面的三名太空人早餐最重要的一道菜是清燉羊肉。

神十載人太空船於6月11日晚間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執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首次應用性飛行任務。

「神十」在太空中飛行了15天,三名太空人成功進駐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完成太空船與天宮一號的自動和手控對接,舉行首次太空授課,並展開中國航天器繞飛交會試驗以及航天醫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等一系列太空活動。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發射入軌,目前已在軌運行約620天。

※ 相關報導:

* 王亞平 被封「全宇宙最美太空人」
http://udn.com/NEWS/WORLD/WORS2/7980333.shtml

中國神舟十號11日下午成功升空,機上女太空人王亞平成為大陸媒體焦點,她亮麗的外型引起廣大討論,官方媒體新華社封她為「全宇宙最美的太空人」。王亞平是繼劉洋之後,中國第二位上太空的女性。

....王亞平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父母都是種地為生的農民,福山家中的櫻桃樹是主要經濟來源。她小時候從沒想過當飛行員,但是在1997年8月,17歲的王亞平聽說學校來招考女飛行員,就去「試了一下」,結果一路過關斬將,順利通過層層體檢,成為中國第七批女飛行員中的一員。其後王亞平並被選入中國第一批女太空人。



◆ 神十返陸 邁向太空站時代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306260301-1.aspx

中央社 2013.06.26

神舟十號今天順利返陸,大陸載人航太工程完成第2步第1階段,接下來將展開太空實驗室工程研製計畫,邁向建設大陸航太第3步-興建太空站。

中國載人航天(航太)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今天在北京說,計劃2015年前後發射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袁潔也說,長征五號、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未來將全面承擔中國太空站興建工程、太空發射的主要任務。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中國大陸太空船「神舟十號」完成為期15天的飛行,今早8時7分降落在內蒙古中部的阿木古朗草原,3名太空人平安返航。

在神十的返回艙著陸後13分鐘,已在地面守候的工作人員首度進入艙內,確認3名太空人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的狀況。

王兆耀今天在北京表示,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第2步第1階段任務「掌握交會對接技術」完美達成,也為後續載人航太太空站工程奠定良好基礎。

他說,自2011年9月以來,中國大陸連續成功發射了天宮一號太空實驗室和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太空船,實現了4次自動交會對接和2次手動交會對接,預定任務目標全部實現。

王兆耀說,這次任務圓滿成功後,中國載人航太工程將全面進入興建載人太空站工程階段。

他表示,中國載人航太總體技術水準和能力,與世界先進水準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因此要全面實現中國載人航太工程「三步走」(發射載人太空船;發射太空實驗室,並與太空船交會對接;建造載人太空站)戰略目標,後續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新華社則引述多位美國航太專家指出,神十的成功是邁向目標—2020年左右建成中國太空站的最新一步;雖然7年時間對建造太空站是雄心勃勃目標,但此目標應可以實現。

報導引述專家說,美國也是花了7年時間,1973年發射第1個太空站「太空實驗室」(Skylab),重75噸,可一次發射入軌,而未來中國太空站在建成初期就重達90多噸,「若想將這一龐然大物送入軌道,正在研製的中國重型運載火箭如何表現至關重要」。

美國專家說,派遣太空人長期駐守太空站還將面臨更多挑戰,例如解決人體應對太空輻射問題。中國在近地軌道建造太空站時,需要注意太空垃圾的威脅,中國需建造自己的太空垃圾監測系統。

此外,王兆耀還說,由於迴響良好,未來中國載人航太今後還會繼續展開「太空授課」。

中國太空科研訓練中心主任鄧一兵今天則在回答記者提問大陸是否會為其他國家培訓太空人的問題說,「我們的態度一直是積極的,也是明確的。」

新華網報導,大陸載人航太事業經21年發展,如今已成功突破和掌握了載人航太三大基本技術,建成了較為完備的載人航太研製生產試驗、測試發射、測量控制體系,提升了大陸航太產業整體能力。

報導說,大陸航太溢出效應凸顯。每次飛天試驗的背後是成百上千項科技創新、技術更新引領的產業升級、相關產業的直接間接受益。

大陸近年來研製的1000多種新材料,80%在太空技術牽引下研製完成;近2000項太空技術成果已移植到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在衛星通信、導航定位、氣象預報、減災防災、遠程教育等方面得到應用。



◆ 鄰近恆星適居帶 有3超級地球
http://www.google.com/hostednews/afp/article/ALeqM5jNqcO2bMPxe9aKOCn59PtTHixcsQ?docId=health0002.130626010523

AFP 2013.06.26

(法新社巴黎25日電) 根據歐洲南方天文臺(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今天宣布的創紀錄統計,天文學家已發現有3顆「超級地球」行星繞著附近的恆星公轉,這種距離按理論來說可能有生命存在。

歐洲南方天文臺說,有多達7顆行星繞著葛利斯667C(Glieses 667C)公轉,這3顆行星是此行星群的一部份,葛利斯667C是相對靠近地球的3顆恆星之一,距離地球22光年,位於天蠍座內。

這3顆行星位於所謂的適居帶(Goldilocks Zone)繞著葛利斯667C運轉。行星與恆星維持這種距離,讓溫度剛好適合水以液態型式存在,而不是在恆星照射下揮發掉,或永遠鎖在冰中。

國際團隊中的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天文學家巴恩斯(Rory Barnes)說:「我們發現鄰近恆星的適居帶內有那麼多行星,令人感到振奮。」

這些行星之所以稱為「超級地球」,是因為比起主要是系外行星的巨大行星,這些行星體積相對較小。系外行星位於太陽系外,從1995年起陸續被發現。

天文學家說,這是首次在一次科學行動中發現這麼多「超級地球」,顯示尋找低質量類太陽恆星的價值。(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 相關報導:

暗物質可能存在台灣自製電子儀出力
打造月球基地 太空殖民有望
亞洲第一上海電波望遠鏡亮相
陸航太白皮書繪5年遠景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研究:銀河系適居星球 達600億顆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3.07.04

紅矮星(red dwarf)是最常見的恆星,約佔銀河系75%,美國芝加哥大學與西北大學研究者最近利用NASA「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收集到的資料指出,每一顆紅矮星應該有一顆大球大小適合居住( habitable zone)的星球存在,不過,新的資料指出,其數量應該是2顆,因此,光是銀河系,適居星球數量就可能多達600億顆。

其中「雲層」就是最主要因素之一,根據研究者俄巴托表示,「雲層會替地球帶來暖化,而且讓地球變冷,也就是地球能夠維持一定溫度的原因之一,」這也讓地球成為「適居星球」之一。

「適居星球」是指星球保有一定溫度,可以維持一定程度液態水存在,如果行星距離恆星過遠,溫度容易過低,距離過近,則容易變高溫,讓維持生命形成的水不容易形成,科學家認為,紅矮星本身的溫度與亮度都比太陽低,應該更容易創造出適居條件。

研究者高宛表示,「銀河系裡大部分的行星都圍繞著紅矮星,這樣條件下,我們大可不必尋找遙遠的地方是否有適居星球。」

人類預計在2018年發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替人類確認太空星球表面是否有液態水存在,如果能首先觀察到有雲層現象,科學家認為,想必那裡會有液態水存在。

不過,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天文學家衛狄托,卻對紅矮星附近的適居星球保持不樂觀看法。

他在本月初於蘇格蘭舉行的國際太空會議(National Astronomy Meeting)上表示,紅矮星的磁場(magnetic field),會破壞掉這些類似地球星球的保護層,讓可能存在的生命,反而更容易受到太空輻射攻擊而無法生存。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期刊。

紅矮星介紹影片,可點閱http://www.youtube.com/watch?v=GOd8riP317g



◆ 俄火箭升空爆炸 燒掉衛星釀汙染

【台灣醒報╱記者itman╱台北報導】2013.07.04

俄羅斯於1日發射的火箭,在升空後引擎竟忽然停止運轉,不到兩分鐘就爆炸解體,引來外界批評。損失的除了火箭主體,還包括承載在火箭上造價台幣6000萬的三顆衛星。此次火箭發射失敗,不僅勞民傷財,還導致有毒氣體以及火箭燃料外洩,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

俄羅斯的「質子M號」火箭,在哈薩克的拜科努爾發射場起飛後17秒偏離軌道,兩分鐘內就體、起火,墜毀在哈薩克境內。俄羅斯總理德米特里‧梅德維傑夫表示,俄國在一年內進行的火箭試射,已有七次發射失敗,損失了十顆造價不菲的人造衛星。他呼籲應加強飛安管制及航空實驗的精準度,以免再發生這種「貽笑國際的意外事故」。

曾是航太發展先驅的俄國,近年來卻頻頻出錯,讓老大哥地位動搖。2010年一次失敗的發射,不僅燒掉三顆昂貴的導航衛星,也讓他們佔全世界40%的航太計劃市場不保。

從蘇聯時代以來,俄國宇宙研發的中心一直是設在哈薩克的拜科努爾航太發射中心。目前,俄羅斯每年要向哈薩克繳交34億台幣的租金。屢次的發射失敗,造成人力物力的損失及哈薩克國土的汙染,已讓兩國關係緊張。

每次火箭發射都會消耗近500噸的有毒燃料,雖然燃料經燃燒後對人體的傷害較小,但未燃燒而外洩的燃料已經汙染了環境。哈薩克政府的有關單位還是提醒附近居民,應緊閉家中門窗,商家與餐廳也得暫停營業。

儘管火箭發射失敗的風險高,也對環境汙染嚴重,俄國仍將繼續投入航空計劃。估計2020年將耗資約900億美元,打造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NA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與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抗衡。

GLONASS計劃從40年前就擬定,但因屢次火箭發射失敗而遲遲無法發展。據俄國官方調查,2010年發射失敗原因歸咎於系統首席設計師的貪腐失職,將研發經費納為私用,才導致計劃的瑕疵。而該設計師詐欺罪名成立,已從該計劃中退出。

※ 爆炸過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jQ_tPm0J2E

Proton-M 的燃料經查含四氧化二氮,在常壓下會分裂成橘紅色的「劇毒」二氧化氮。

fsj 提到...

美研究指暗物質存在 中研院推翻

李宗祐/台北報導 2013-07-10 中國時報

兩年前,美國CoGeNT實驗研究團隊發表暗物質分布在一百億電子伏特質量範圍,成為國際暗物質研究主流。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王子敬在核二廠建置「國聖微中子實驗室」,發現在CoGeNT提出的範圍內並沒有找到暗物質,推翻美國團隊推論暗物質存在的證據。

CoGeNT研究團隊從二○○九年開始實驗觀測,一年多後,在二○一一年發表找到暗物質存在的證據,引起國際矚目,並成為各國科學家繼續尋找暗物質的研究主流。CoGeNT研究團隊當時並推論,暗物質應該存在一百億電子伏特的「低質量」範圍內。

王子敬率領「台灣微中子實驗」國際研究團隊,利用距離核二廠反應爐心廿八公尺的「國聖微中子實驗室」,研發靈敏度更高的精密探測器和數據分法,研究分析CoGeNT的實驗數據,結果發現CoGeNT的判讀誤差率高達二○到四○%。扣除誤判率後,在一百億電子伏特的「低質量」範圍,根本找不到物質與反物質交互作用的事例,顯示CoGeNT宣稱的證據不存在。

這項新數據日前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物理評論通訊》發表後,引起國際重視。CoGeNT也在稍後修正他們的實驗數據,並修正暗物質特性範圍。

美國另一個研究團隊CDMS-Ⅱ也跟進發表暗物質應存在七十億到二百億電子伏特之間,中研院成為全球第一組推翻CoGeNT實驗數據的研究團隊。

fsj 提到...

無重力環境洗髮 女太空人示範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032118.shtml

【台灣醒報╱台北報導】2013.07.16

每天負責許多重要工作的太空人,睡覺前總是要盥洗一番,不過,有別於地球上舒適的浴室,太空人在太空船上要進行簡單的洗頭髮工作,可是要多費一番工夫。美國一名在國際太空站出任務的女太空人,就親自示範如何在無重力密閉空間下清潔一頭細長頭髮。

美國太空總署(NASA)太空人妮伯格(Karen Nyberg),是目前6位在國際太空站執勤的太空人之一,對於在太空中簡單清潔一頭長髮,比登天還難也最有感觸。她為了讓大家了解太空人如何清潔頭上三千煩惱絲,特地拍成影片並上傳到網路上,她說,「我遇到許多人一直問我,在外太空到底要如何洗頭髮,我便想示範給大家了解。」

太空站內沒有溫暖的淋浴間,畢竟不是居家浴室,即使有水,也因為沒有重力,無法從上往下流,只會形成水珠到處飛溢,因此她必須先準備一包上方有插管的包裝水、洗髮精、毛巾以及梳子,當然也不能少了鏡子。

首先,她必須將水透過管子倒在頭皮上,這時還必須注意水是否會跑到別的地方去,雙手並用是在所難免;再來就是靠手勁,將水與洗髮精從頭皮往髮尾方向梳,最後等水分被毛巾吸乾後,再用梳子稍微簡單整理一下,就算大功告成。

她補充說,「等頭髮乾了,水分蒸發後,空氣中會佈滿濕氣,這時這些水分會被空調系統回收,經處理後就成了大家的飲用水。」

目前國際太空站共有來自美國、俄羅斯與義大利6位太空人;今年5月底才進入國際太空站執勤的妮伯格,預計11月會再度返回地球。

※ 影片詳見原站。

fsj 提到...

NASA發現海王星新衛星
http://www.google.com/hostednews/afp/article/ALeqM5j-UgSDG_F6YiAZTVpUWP9bGfPLxw?docId=health0002.130716135002

AFP 2013.07.17

(法新社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15日電)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今天說,觀測到1顆極小的新衛星繞行海王星,這是已知海王星第14個衛星。

航太總署說,根據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觀測,這顆衛星直徑僅約19公里,是至今觀測到最小的海王星衛星。

海王星是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航太總署表示,這顆新衛星命名為S/2004 N1。

天文學家2004年到2009年間,以哈伯太空望遠鏡觀測時發現一個反覆出現的白點,追蹤後發現這顆衛星。

航太總署表示,加州山景市 (Mountain View)地球外智能生物尋求計畫研究所(SETI Institute)的休瓦特(Mark Showalter)7月1日研究海王星微弱的弧環時,發現這顆衛星。

休瓦特說:「衛星與弧環以非常快的速度繞行軌道,所以我們必須想辦法追蹤,才能詳細了解整個系統。」

這顆衛星據信每23小時繞行海王星1次。(譯者:中央社鄭詩韻)



◆ 陸製研最長碳奈米管 盼未來用在登陸月球

中央社 2013.07.17

北京清華大學教授魏飛的團隊,最近研製出單根長度達半公尺以上的碳奈米管,據稱是目前全球最長碳奈米管。

香港中通社今天報導,在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支持下,魏飛的團隊獲致了這項成果。

碳奈米管是目前發現力學性能最好的材料之一,這種材料的重量僅為鋼材的1/6,但它的堅韌度比鋼材高出幾百倍。碳奈米管的拉伸強度是鋼鐵的276倍,遠遠超過其他材料。

增加碳奈米管長度的唯一途徑是提高催化劑活性概率。魏飛的團隊首次將碳奈米管的催化劑活性概率提高到99.5%以上,成功製造出單根長度超過半公尺的碳奈米管。

魏飛表示,目前正努力製作1公尺以上碳奈米管設備,並希望接下來能朝公里以上長度邁進,希望將來能在登陸月球上應用。

fsj 提到...

天文大發現 黃金成因可能改寫

中央社 2013.07.18

美國研究人員今天表示,太空中奇異的白熱光提供證據顯示,地球上所有黃金可能都是由死亡恆星碰撞鍛造而成。

天文學家長期以來深信恆星核心融合反應會生成碳和氧這類輕元素,但無法生成較重的元素,如黃金。

事實上,學界一般認為,黃金是恆星爆炸(超級新星)的產物。但這無法完全解釋,太陽系中黃金數量稀少的原因。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史威夫特(Swift)望遠鏡6月觀察到死亡恆星撞擊產生的伽瑪射線爆。這個爆炸距離地球約39億光年。1光年約相當於9.46兆公里。

爆炸持續時間不到1秒。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柏格(Edo Berger)研究團隊利用地面望遠鏡和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發現,1道白熱光持續了好多天。

研究人員說,而這道光中的紅外線可能證明,宇宙撞擊過程生成金這類重元素。

這份研究報告即將登載於「天文物理期刊通訊」(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報告指出,黃金生成方式與銀河類似。報告沒有鑽研地球上含有豐富金礦的原因,不過先前研究指出,黃金和其他貴金屬可能藉由流星雨來到地球。

斯德哥爾摩大學(Stockholm University)天體物理學家羅斯沃格(Stephan Rosswog)說,如果這份報告詮釋正確,「將是非常令人興奮的大發現」。



◆ 研究:火山爆發前 會先「尖叫」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台北報導】2013.07.18

火山在爆發前會「尖叫」,而且愈接近爆發時間,尖叫的頻率愈高!美國研究員觀察阿拉斯加一座火山的爆發過程,發現地殼內岩漿的活動,會形成小型地震並發出聲響,此聲響頻率異常的高。研究員相信,此項研究結果,將有助人們更精準的預估火山爆發的時間與長度。

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員在2009年觀察阿拉斯加瑞道特火山的爆發過程中,將感應器植入火山內部;結果發現火山爆發前,地殼會先規律的震動並發出聲響,直到火山爆發的前一刻才會停止。

部份火山在爆發時,岩漿會在地殼中向上推進,進入火山的中央,並在這過程中發出聲響。另外,火山爆發前會產生許多規模介於0.5至1.5級的小地震。研究員發現,岩漿的移動會造成小地震,在壓力升高後,地震的幅度逐漸變小,最後演變為快速、有規律的連續震動。

研究員進一步指出,因為震動頻律異常的高,因此稱為「尖叫」。此聲響從人耳聽不到的低頻逐漸變成高頻,但現有的科學理礎還無法解釋這種現象。

研究員相信,此研究結果可幫助地質學家預測火山的爆發,而火山在爆發前會先聚集壓力,讓科學家更了解火山爆發的週期。研究員也指出,此研究也將使人們更了解地表下的火山活動、岩漿的移動方式,因此有助於製作更精準的電腦模型,預測火山爆發的時間及長度。

此研究發表於《自然》及《火山與地熱學研究》期刊。

fsj 提到...

無重力飲料杯 太空人也能享用咖啡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039244.shtml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3.07.19

在地球上要自己享受一杯香濃咖啡,只要將咖啡粉加上熱水沖泡就可以辦得到,但是對在國際太空站值勤的太空人來說,這可真的是一大難題,因為太空中缺乏引力,液體例如咖啡流動方向相當難控制,於是美國一所大學研究者發明了克服引力的飲料杯,稍早科學家在國際太空站親自體驗了這項發明。

根據發明無引力咖啡杯的波特蘭州立大學研究者魏斯拉格表示,「在太空中,熱咖啡流動方向很難控制,事實上,在那種環境下,咖啡根本不會從杯子流出來,太空人必須用力搖晃杯子,才能讓咖啡一點一點的跑到嘴巴裡。」

為了在太空中也享受正常喝咖啡的愜意,魏斯拉格與其他科學家便研發出了可以克服引力的咖啡杯,魏斯拉格表示,在微重力(microgravity)下,藉由「毛細力」(capillary forces)會讓液體依著某個方向流到目的地,因為當2個液體表面在極細角度交會時,液體無須施壓便會沿著交會處移動,換句話說,毛細力便可應用在各種液體上,包括低溫燃料、水與尿液。

稍早親自實驗過可行的NASA科學家佩帝表示,「當你用力吸的時候,液體會繼續往你的嘴巴流動,這項發明會越來越普遍被應用在太空中。」

這次無重力咖啡杯的「毛細管流動實驗」(Capillary Flow Experiment),必須在無重力的國際太空站進行,因在地球上就會受引力影響而破壞實驗條件。

這次實驗除了無重力咖啡杯外,還發明了微重力冷凝熱交換器以及可分離及控制液體的儀器。在想喝咖啡的慾望驅使下,人類到了脫離地球的外太空也能促成科技進步!

fsj 提到...

印度積極探索太空 這次瞄準火星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3.07.25

繼年初發射7枚衛星升空,印度將在今年底前陸續完成最大火箭升空,以及發射一枚探索火星的太空船升空。如果順利,印度將躋身少數幾個能直接觀測火星的國家,美國政府也表示,將協助印度火星探索。

過去從未在短短一年之內,執行超過3次太空探險相關計畫的印度,如果今年所規劃的升空任務全部順利完成,今年底前將完成12項太空探險任務,包括今年初「極軌衛星運載火箭」(PSLV)發射了7枚衛星升空,7月初發射改善印度全境及鄰近區域GPS覆蓋的衛星,除此之外,印度預計明年還要再發射3枚衛星升空。

至於印度打算探索火星的太空船,耗資7600萬美金(約台幣23億元)打造,則預計於10月升空,估計會在2014年進入火星軌道,開始研究火星大氣及地表。印度太空研究組織主任拉哈克里希南(K. Radhakrishnan)表示,「這不是為了追求個人表現,因為研究火星具有科學價值,而且那裡有可能成為人類將來的住所。」

另外,印度預計8月6日將再度發射國內最大的「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GSLV)升空,該火箭自1990年代開始研發,2001年起共7次升空,惟只有2次順利進入正確軌道。

目前印度擁有的「極軌衛星運載火箭」及「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已讓印度具有探索太空的能力,拉哈克里希南也指出,如果火星任務順利,將讓印度躋身全球成員為數不多的「火星探險俱樂部」。

稍早在印度進行3天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凱瑞表示,美國太空總署將協助印度進行探險火星事宜,顯示兩國太空合作將進一步加深。



◆ 外太陽系看地球 微光小藍點

台灣醒報 2013.07.24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邱慕天綜合報導】從遙遠的外太空回看地球是甚麼樣子?答案是微微發光的藍色小點。美國太空總署土星探測太空船本月19日傳回了從外太陽系拍攝到的最新地球全貌,雖然從照片上看到的地球相當不起眼,但是卻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三次能從外太空拍攝到地球全貌,以致科學家深深感嘆,人類居住的地球在宇宙中是如此渺小。

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土星觀察的卡西尼號太空船(Cassini ),本月19日拍攝並傳回距離地球14.48億公里外所拍攝到的地球照片,如果再將照片放大5倍後,除了可以看見地球,還可以看見位於地球右方的衛星月球,NASA科學家思派蔻表示,「雖然不能看到更微小的大陸模樣或人類活動,但這淺藍色小點,毫無疑問就是我們居住的地球。」

這是人類第三次從外太陽系成功拍攝、並見識到自己居住的星球樣貌,前2次分別為航海家1號在1990年拍攝,以及卡西尼號稍早在2006年時所拍攝。

這次卡西尼號能順利從土星附近捕捉到地球全貌,主要由於太陽移動到土星後方,因此太空船上的高解析度相機,鏡頭不會直接迎向太陽方向,最後再透過紅綠藍鏡片濾鏡,才成功完成捕捉地球全貌的任務。

科學家思派蔻也表示,「這次的任務讓我們了解到我們居住的星球,在無垠的太空中是多麼地渺小,也顯示出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類,在宇宙中是多麼獨一無二。」

在1961年,第一位人類進入到太空,並從地球軌道回望地球的蘇聯太空人加加林(Yuri Gagarin),事後就曾在筆記中寫下自己感想,他說,「搭乘太空船繞著地球軌道所看到的地球,原來是如此美麗,人類啊,我們一起維護,讓它越來越美,千萬不要破壞它。」

最新傳回照片的卡西尼號是為了紀念當初發現土星4顆衛星的著名天文學家卡西尼(Giovanni Domenico Cassini),在2004年就開始進入土星軌道。

太陽系內外圈是將環繞地球的八大行星分成兩組,以靠近太陽的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的四顆或類地行星軌道為「內太陽系」;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四顆遠離太陽的氣體巨行星(又名類木行星)則組成「外太陽系」。過去被認為是第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則因軌道傾斜、自身引力不足以克服其剛體力從而使其呈軌道圓球狀、對軌跡周遭的天體和「衛星」不具備統治力,而在2006年遭國際天文聯合會「除名」。

人類目前對太陽系外圈的探索,相較於內圈還屬於初階。太空總署耗資7億美元、以冥王星為目標的「新地平線」號太空船自2006年1月出發,在兩週前的7月10日剛傳回在9億公里之外拍下的冥王星和其雙生星「卡戎」(過去被認為是衛星)的空照圖。它正以5.12萬公里時速,還要再整整兩年才會飛抵冥王星軌道。

延伸閱讀:太空科學家解說新地平線太空船的任務http://youtu.be/Nj_pgHZ2l2c



◆ 地球5百萬年前暖化 海平面大幅上升

台灣醒報 2013.07.23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英國的一項研究發現,地球在500萬年前出現暖化現象,當時曾使得南極洲冰原大量融解,造成當時海平面上升數十公尺,包括東部南極洲及其他地區的冰原都融解,使地球海平面總共上升20公尺,這次的研究也意外發現,過去科學家認為東南極洲變化已經趨於穩定,恐怕並非事實。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研究者從南極洲海岸3公里底下的土壤取得樣本,分析後發現,在「上新世」(Pliocene Epoch)時期,東南極洲(East Antarctic)平均每300萬年到500萬年,便會重複發生冰原(ice sheet )融解,當時曾讓海平面上升約10公尺,而且西南極洲及格陵蘭也約在當時出現冰原融解,因此,研究團隊判斷當時的冰原融解一下子便造成海平面上升20公尺之多。

研究者范德菲爾特表示,「我們發現上新世當時的氣候條件導致冰融解,造成海平面上升,加上科學家已經提出預測,當時的氣候條件應該也會在本世紀末出現,因此將這樣結果公諸於世相當重要。」

科學家表示,南極洲部分冰原位在海平面底下,因此冰與海水直接接觸的地方,只要海水溫度升高便更容易讓冰原融解,其中東南極洲冰原是地球上最大冰體( ice mass),面積約澳洲大小,在3400萬年前形成後,面積不斷消長,直到1400萬年前才出現穩定,但是最新的研究卻指出,東南極洲並未如之前預期已經停止變化。

研究者庫克表示,「科學家過去認為東南極洲相較其他地區的冰原,是個較穩定的地區,但是這次我們發現它對於氣候變遷卻是相當敏感。」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Nature Geoscience》期刊。

fsj 提到...

台日美合作研發 超廣角相機完整拍下仙女座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2013/08/01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與日本國立天文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合作研發的新一代超廣角相機(Hyper-Suprime Cam, HSC),具有8.2公尺口徑望遠鏡,以及1.5度廣角視野,可以觀測更遙遠的星系,未來將用在解開宇宙暗物質與暗能量之謎。

中研院昨天召開記者會,說明這項研發成果,中研院HSC計畫負責人、中研院天文所副所長王祥宇表示,超廣角相機是中美日三方的合作計畫,台灣的團隊,主要開發其中的濾鏡交換系統,中研院花了4年時間,終於讓濾鏡交換系統與相機結合運轉,拍出來的照片也由原先的黑白變成彩色,發揮最大的宇宙觀測功能。

王祥宇表示,超廣角相機今年6月才安裝在日本位於夏威夷Subaru的天文台望遠鏡上,6月11日首次進行多種色彩的天文觀測,並在昨天首次公布拍攝距離地球250萬光年的仙女星系影像。王祥宇說,過去天文望遠鏡需要拍10多張照片,才能完整呈現仙女座,但超廣角相機只需要一張就能完整紀錄。

王祥宇指出,相機具有1.5度直徑廣角視野,放在8公尺口徑望遠鏡,是目前世界上最廣角的相機,與第二名,美國在智利所做研究計畫相比,觀測時間可以減少10倍。

王祥宇說,超廣角相機預計2014年開始使用,5年內將進行300個晚上的觀測,資料涵蓋1400平方度的星空,超廣角相機不僅用來解開宇宙暗物質與暗能量之迷,也將對宇宙演化過程更了解,甚至也能觀測太陽系小型天體或是超新星爆炸。

fsj 提到...

NASA雙胞胎太空人 成基因研究對象

【世界日報╱路透/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9日電】2013.08.10

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準備進行一項有關長時期太空飛行對基 因影響的研究,而NASA唯一一對雙胞胎兄弟太空人,將成為這項研究 的實驗對象。

這對雙胞胎兄弟是曾指揮包括「努力號」 (Endeavour)最後一次飛行 在內共四次太空梭任務的馬克‧凱利 (Mark Kelly),以及曾擔太空 站成員和指揮官、執行過兩次太空梭任務的史考特‧凱利 (Scott Kelly)。這對兄弟是在1996年同時被選上太空人。

在這項研究中,馬克將在地球上成為測試對象;史考特則待在軌道上 ,他將與俄羅斯太空人登上國際太空站,進行為期一年的任務,預定 2015年3月登上太空站。此行亦是NASA歷來時間最長的單一飛行任務 。

科學家將檢視這對雙胞胎的基因差異,因為史考特是生活在無重力環 境下的太空中,馬克則在地球上正常生活。

休士頓太空中心人類研究計畫NASA首席科學家查爾斯 (John Charles)表示:「這次任務是我們首次探索太空飛行有關基因方面的 問題。」

查爾斯指出:「這類研究主要在進行觀察,僅在研究我們獲得何種發 現。」

馬克在2011年離開NASA,以照顧當年在亞利桑納州土桑槍擊事件中, 因頭部中彈,至今仍在復健的前國會眾議員嘉貝麗‧吉福茲 (Gabrielle Cliffords)。

馬克目前與吉福茲居住在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他在史考特執行這項 任務的測試時,已多次志願前往休士頓配合研究。

fsj 提到...

一眠大一歲 神奇行星8小時公轉一圈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邱慕天綜合報導】2013.08.21

美國科學家發現了一顆公轉一圈只要8.5小時就完成的系外行星,可謂名符其實的「度年如日」。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表示,這顆大小與地球相差無幾的行星與恆星距離過近,因此表面溫度極高,公轉速度也相當快,被科學家笑稱在地球睡一晚,那裏已經過了一年。

麻省理工學院天文學家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他們觀察到一顆太陽系外行星稱為「克卜勒78b」( Kepler 78b),繞行其恆星「克卜勒78」(Kepler-78)公轉,只要相當於地球時間的8.5小時便可完成,創下已知天體的最短紀錄。原因在於克卜勒78b與克卜勒78的距離,比水星距離太陽近上40倍,公轉軌道圓周長非常短。

麻省理工學院天文學家韋恩的團隊透過美國太空總署「克卜勒天文望遠鏡」,觀察過至少15萬顆星體後,才發現克卜勒78b,當時科學家正在尋找類似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根據科學家指出,理論上這些行星大約位在適居帶範圍內,也就是代表行星表面可能有液體,也有可能有水,溫度也不會過高或過低。

由於「行星年」的計算,是按照星體繞行恆星天體一周的時間來定義,科學家笑稱,在地球睡一覺後,克卜勒78b上已經過了1年。

只是在地球生活感到「度日如年」的痛苦人們,是否可以考慮移居克卜勒78b,讓時間過得更快呢?科學家表示,克卜勒78b大小約等同地球,距離地球約700光年,但因為與恆星距離過近,表面推測應該是呈現完全融化狀的高熱岩漿,溫度高達攝氏2760度,不宜生命居住。

克卜勒78b公轉的恆星Kepler-78為年輕恆星,自轉速度約是太陽2倍快,韋恩推測,「2顆星體如此接近,絕對與高密度有關,至於是何種力量造成密度之高的星體,那就不得而知。」

未來科學家將確定克卜勒78b對公轉恆星產生的引力影響程度為何,藉此計算出克卜勒78b的質量,以及繼續尋找是否還有公轉週期少於8小時的行星。

NASA介紹克卜勒天文望遠鏡發現的3顆大小類地行星,影片可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Mn_PaEziwI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期刊。

fsj 提到...

海豚座「新星」 亮度夠整晚可見

【聯合報╱記者陳瑄喻/台北報導】2013.08.22

天文迷注意了,夜空中新增一顆星星。台北市立天文館表示,這顆新發現的「新星」,位在夏季大三角旁的海豚座與天箭座交界處,命名為2013海豚座新星。由於亮度夠,幾乎整晚可見,有興趣的民眾別錯過。

天文館表示,日本山形縣業餘天文學家幸一封凍,14日發現2013海豚座新星,當時的亮度約6.8等,16日最亮達4.5等,目前亮度則約在5等(北極星的亮度約2等)。

研究員葛必揚表示,這種突然因爆炸而驟亮的天體,在中國古籍中被稱為「客星」,現在則稱為「新星」或「超新星」。

新星與超新星都是恆星爆炸,葛必揚說,新星威力卻遠不如超新星,新星的爆發僅限於恆星的局部區域,不牽涉到破壞原本恆星星體結構。

他說,新星發生頻率不低,但像2013海豚座新星這麼亮的倒是不常見。

葛必揚表示,這顆新星在天黑後,位在天頂偏東處,凌晨天亮前西沉,這樣亮度使用雙筒望遠鏡便可見,或是簡單的固定攝影、曝光約5至10秒就可拍到。

相關資料,可至網路天文館http://tamweb.tam.gov.tw/v3/tw/go.asp查詢。



◆ 埃及千年珠寶 材質為外太空隕石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3.08.22

英國考古人員從100多年前開挖出的古墳發現,其中陪葬的珠寶項鍊所使用的材質,是來自於外太空墜落在地球的隕石金屬,證實5千年前,埃及工人煉鐵技術已經成熟,而且已經懂得使用硬度比銅金屬還要高的外太空金屬,用來製作珠寶項鍊。

英國倫敦一處大學學院卡達校區研究者表示,1911年科學家曾於埃及開羅南方70公里的村莊,在距今西元前3200年的古墳中,挖掘出珠寶項鍊。考古人員認為,古墳主人身分為年輕小朋友,墳內陪葬物包括珠子項鍊、黃金與寶石,初期檢驗發現,項鍊材質成分含有大量鎳、鈷、磷與鍺等隕石成分金屬反應,研究者雷任說,「即使在100年前,這也相當罕見。」

考古人員進一步說明,當時珠子出土時嚴重鏽蝕,經過X射線判定屬於隕石金屬而非磁鐵礦。曼徹斯特大學材料科學教授魏德斯指出,「隕石因為在太空行進時冷卻的速度相當緩慢,因此具有特殊的細微結構與化學紋路。」

倫敦大學學院研究者雷任表示,「這串珠子形狀經過千錘百鍊才成型,並非像其他古墳中常見的石雕是從材料雕刻而成。」

另外研究也顯示,每顆珠子都是由當時工人將金屬錘打成為片狀後,再一片一片滾成珠子的形狀,由於這條項鍊距今已超過5千年,比煉鐵技術還早2千多年,也證實當時的工人已經知道使用硬度及脆度比銅還高的隕石鐵作為原料。

除此之外,這串項鍊也證明了當時埃及人對未知崇拜的現象,曼徹斯特大學埃及古學者泰爾絲莉表示,「天空對古埃及人相當重要,任何從天上掉下來的東西,都會被視為珍寶。」

這珠子目前收藏在該大學的「皮特裏埃及文物博物館」(Petrie Museum of Egyptian Archaeology )。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The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期刊。

※ 隕鐵的硬度與鋼差不多。

* Earliest known iron artefacts come from outer space
http://www.ucl.ac.uk/news/news-articles/0813/20082013-iron-artefacts

fsj 提到...

中研院發現 塵埃「羽絨被」守護行星寶寶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2013.08.23

中研院天文暨天文物裡研究所助研究員高見道弘率國際天文研究團隊,發現金牛座的RY星有一層前所未見的半透明塵埃層,就像是覆蓋行星寶寶的特殊「羽絨被」,具可保溫原行星盤功能。這項發現對行星形成演化理論具關鍵影響,研究成果發表在今年8月的「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高見道弘說,塵埃層是塵埃掉落到恆星及恆星盤後的殘留物,多數恆星的塵埃層,在恆星形成階段前消失不見,金牛座RY星年紀較輕,所以塵埃層尚未消失。這個塵埃層對剛在恆星盤中誕生的行星來說,就像是一條覆蓋著行星寶寶的特殊羽絨被,保暖著原行星盤的溫度,可能影響恆星系統內誕生的行星數目、體型大小和主要成分,新發現對了解各式行星如何形成很有幫助。

中研院指出,研究行星如何形成,是天文學界熱門領域,尤其是環繞年輕恆星周圍,被稱為原行星盤的一圈盤狀氣體和塵埃,向來吸引許多科學家投身研究。過去一般普遍認為,原行星盤就是行星正在形成的現場。

金牛座RY星距離地球460光年,是僅約50萬年的年輕恆星。高見道弘與團隊成員在系外行星及行星盤普查計畫(SEEDS計畫)支持下,成功在波長為1.65微米的近紅外波段,觀測到金牛座RY星的原行星盤。

高見道弘表示,和其他在較長波段觀測的原行星盤圖像相比,金牛座RY星原行星盤盤面輻射的光,偏離恆星中心位置,原因是這些近紅外波段的輻射,是從盤的表面層發出的散射光,之前所觀測到的其他原行星盤,光源全都來自於盤面質地較密實的中間層。

對散射光進行大量的模擬計算後發現,金牛座RY星表面覆蓋著一層蓬鬆、半透明的塵埃,過去在其他行星形成區,原行星盤裡未曾被觀測到過。

fsj 提到...

819彗星撞太陽 過程全都錄
http://www.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43771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邱慕天綜合報導】2013.08.25

一隻蚊子撞上一顆籃球會發生什麼事?美國與歐洲探測器稍早拍攝到彗星撲向太陽,與日冕物質噴發同時發生的奇觀,看起來就像太陽被「打爆」。科學家指出,這顆前進軌道過於接近太陽的彗星,接近太陽時光芒逐漸變小,最後消失不見。與此同時,太陽的另一頭則出現日冕物質噴發的現象,但科學家表示,日冕只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噴發,別以為彗星這隻蜉蝣能撼動大樹般的恆星太陽。

由NASA及歐洲太空總署管理的「太陽和太陽風層探測器」,在今年8月19和20日拍攝到一顆彗星迎頭撞上太陽的畫面,從事後剪輯的影片中發現,彗星一路從鏡頭右後方飛往太陽,隨後越接近太陽時,光芒逐漸變小,不久後這顆彗星宣告消失眼前,另外一頭,則出現日冕物質噴發(CME),看起來就像是彗星把太陽撞到「內傷吐血」。

但科學家表示日冕物質噴發屬於正常太陽活動,兩者僅是時間巧合,事實上,以彗星和太陽的質量差距,彗星撞太陽就像是雞蛋碰石頭,不會改變太陽的活動。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科學家巴德曼斯表示,「由於這顆彗星大小只有數十公尺,因此絕對無法承受太陽輻射的威力而存活。」

科學家也指出,這顆剛撞向太陽的彗星,屬於在100多年前發現的「克魯茲族掠日彗星」(Kreutz sungrazers),克魯茲族彗星被認為是在12世紀初時,從一顆巨大彗星分裂後產生。

一般的彗星如同行星,都有固定繞行太陽的軌道和週期,只是軌道也呈比較極端和斜曲的橢圓狀,「近日點」和「遠日點」的差距也十分極端。其中「掠日彗星」行進的軌道都相當接近太陽,過去15年來,科學家見識過超過1500顆彗星同樣以「飛蛾撲火」的方式投向太陽懷抱。由於彗星的成分太多為冰晶和塵埃,因此大多在靠近太陽時,就會被太陽的強力引力扯裂,或是在太陽散發的高熱下完全蒸發,、屍骨無存。

目前觀測到的掠日彗星大約90%都是克魯茲族的成員。其中,只有1843年的「1843年大彗星」及2011年的「洛夫喬伊(Lovejoy)彗星」,由於體型夠大,因此成為史上唯「二」成功通過太陽考驗而存活的彗星。

另一顆不屬於「克魯茲族彗星」的艾桑彗星(ISON)在去年9月被發現後,不過,科學家發現今年6月艾桑彗星消失在太陽附近,幾天後再度出現。預計在今年11月28日以116萬公里距離通過太陽,因此科學家已指出,當天從地球應該可以觀察到即時產生的壯觀天文畫面。

8月19-20日彗星撞上太陽「意外引爆」日冕物質噴發的過程影片,可點閱http://www.youtube.com/watch?v=_WGMnVb37og

延伸閱讀:太陽系彗星運動的動態圖片解釋。值得注意的是,彗星接近太陽系的內側時,太陽輻射導致彗核內部物質的揮發和流出,帶走彗星塵,形成「彗髮」;太陽風施加在彗髮上的力則形成背向太陽的「彗尾」。彗髮和彗尾被太陽照亮時,能從地球上就能觀測到。
http://www.st-andrews.ac.uk/~bds2/ltsn/ljm/JAVA/COMETORB/COMET.HTM

fsj 提到...

暌違40年 NASA再探月

【Upaper╱中央社】2013.09.06

距人類上次登上月球40多年後,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 )台北時間7日上午11點27分發射小型太空船,調查「阿波羅17號」太空人登月時最古怪的發現。

當年阿波羅17號指揮官塞南在筆記本畫下月球地平線在日出前不久的奇怪光芒,這種現象在沒空氣、缺大氣反射陽光的月球,是意外的景象。

科學家懷疑,是月球表面的粉塵帶電後,因某種原因飄離地面所致,NASA想透過發射的「月球大氣與粉塵環境探測器」測試。

除了研究飛揚的月球粉塵,NASA艾密斯研究中心的海恩表示,探測器也將調查環繞月球的稀薄氣層。

月球表面的大氣非常稀薄,稱作「大氣」不符實際狀況。



◆ 休士頓擬建全美最大太空旅行機場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休士頓5日電】 2013.09.06

為了重振太空探測領先城市的雄風,休士頓正展開雄心勃勃的計畫,準備建造全美最大的太空旅行機場 (spaceport),打進太空商業競爭,滿足日益增多的太空觀光需求。

休士頓市政府宣布這項大膽計畫,並表示,它已向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申請執照,準備建造全美最新型、規模最大的高科技太空旅行機場。市政府看中的地點是目前由美國軍方和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使用的占地450英畝的艾靈頓機場(Ellington Airport)。

如果順利取得執照,休士頓市政府希望新太空旅行機場能在10年內開始運作。該市希望在21世紀仍不負「美國太空城市」的美名。

休士頓市政府航空局長狄亞茲 (Mario Diaz)說,這個機場著眼於太空觀光,將來尋求刺激的旅客可在此登上太空飛機,當飛機飛越墨西哥灣上空時,幾乎垂直上升,直奔外太空,然後返回地球,降落於休士頓太空機場。

根據計畫,新的太空旅行機場也將停放可再使用的太空載具,擁有建造太空載具設施、訓練太空人設施,並有能力發射「微衛星」(microsatellite)。

休士頓與美國的太空計畫有很深的淵源。長久以來,NASA的任務控制中心及訓練太空人的詹森太空中心 (Johnson Space Center)一直設立於此。但NASA於2011年決定讓太空梭船隊退休,又決定把將來的太空站作業發包給民間公司,使休士頓遭到雙重打擊。

fsj 提到...

海底超大火山 傲視太陽系

【世界日報╱法新社/巴黎5日電】2013.09.06

美國地質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一座大得驚人的火山,不但是全球最大,也是太陽系最大火山之一。

他們說,這個稱為大塔穆(Tamu Massif)的火山位於日本以東約1600公里處的太平洋海底高原「沙莰基隆起」(Shatsky Rise)。Tamu是主導本研究的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校名第一個字的縮寫,Massif則是法文「巨大」的意思。

這座火山有個巨大且超圓的圓頂,形狀像個盾牌,是火山1億4400萬年前噴發時,岩漿硬化而成。

火山面積約31萬平方公里,相當於英國與愛爾蘭國土總和,在海床上隆起3.5公里高。

海洋測量人員過去一直猜測大塔穆是個大型多火山系統。地球擁有12個左右的大型多火山系統。

德州農工大學研究人員薩格爾率領的團隊希望做個研究方向總覽時,才發現這座火山其實就是超級大的單一火山。



◆ 太平洋發現地球最大火山

自由 2013.09.07

〔編譯魏國金/綜合5日外電報導〕美國地球科學家5日宣佈,在太平洋發現地球上最大火山,這座名為大塔穆(Tamu Massif)的巨大火山寬達650公里,面積約達31萬平方公里,約為8.6個台灣之大,該座火山可與目前已知太陽系最大火山火星的奧林帕斯山(Olympus Mons)相匹敵。不過專家也說,大塔穆不太可能是活火山。

這篇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期刊(Nature Geoscience)的研究報告指出,大塔穆是組成海底高原「沙茨基隆起」(Shatsky Rise)的3座大山之一,位於日本東方1600公里的該隆起處,在地殼3個板塊一度被拉開的交叉點附近成形。

寬650公里 8.6個台灣大

報告說,呈盾狀的大塔穆包含1個巨大的圓頂,豐滿的圓頂是在1億4400萬年前噴發的岩漿硬化後形成,火山從海底隆起達3.5公里高,此後火山未再活動。這個圓頂長寬分別為650公里與450公里,頂端離海面還有2000公尺。

研究報告指出︰「大塔穆是已知世上最大的單座、中央噴發的火山,其涵蓋範圍相當於不列顛群島,或是被認為太陽系的最大火山─火星的奧林帕斯山。」

報告補充,雖然寬625公里的奧林帕斯山「因高出20公里而似乎顯得巨大,但其體積僅多出約25%。」此外,大塔穆的地殼厚度達30公里,奧林帕斯相對較淺。海洋探測人員之前推測大塔穆是大型的多火山系統,不過直到德州農工大學海洋地質學家薩格爾領導的團隊進行調查後才揭示大塔穆是1座極為巨大的單座火山。

不太可能是活火山

薩格爾說,大塔穆不太可能是活火山,因為它是在很短的時間內(一到數百萬年)內形成,而許多在白堊紀(1億4500萬到1億6500萬年前)噴發的海底高原,此後就不再活躍,原因則不清楚。他說,在目前發現的10餘座海底高原中,或許還存在其他超大火山,「如果發現還有更多的大塔穆我也不意外」。

fsj 提到...

火星上建人類聚落 20萬人報名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台北報導】2013.09.12

荷蘭的NGO組織「火星1號基金會」(The Mars One Foundation),致力於火星探險的發展,他們的首要目標是2023年於火星上建立一個人類聚落。目前已有超過20萬人表示想參與此計畫,搭上單程的火星之旅,並永久在該地生活。參與者必須透過重重考驗,最後將選出4位火星探險先驅。然而,有專家認為這是商業作秀,以人類目前技術根本無法移民火星。

可能永遠回不來

火星探險隊的聚落將會受到完整保護,避免太空輻射的侵襲,並用機器製造水與氧氣,還能在火星上種植作物。但參與的人員不僅要忍受在火星生活的艱難,還得與家人分離,且很有可能永遠無法返回地球。

要申請成為志願者必須先跟據各國GDP繳交申請費用,從5美元到73美元不等。目前已有2782人繳交註冊費用,並自拍影片展現他們對火星之旅的嚮往與長駐在當地的意願。

據《NBC》指出,火星1號創辦人巴斯‧蘭斯朵表示,有意參加的申請人將從2015年開始,進行為期7年的訓練,最後選出兩男兩女登上火星。根據火星1號的官網表示,每隔兩年都會讓更多補給品與人員進駐,私人的航太機構購買,計畫可行性非常高。

先選出4位冒險者

參與者必須先繳交登記費,之後再提供體檢報告,並與火星1號的計畫審理委員會面。火星之旅的申請已於今年8月31日截止,目前正在進行第二階段的審查,預估在年底就可與候選人面談。

接著,候選人還得參加電視實境秀,透過觀察他們的團隊精神與意志力,最後選出4位火星冒險的先驅。另外,藉著電視營收與廣告商贊助,募得前往火星與購買設施的經費,初步預估將會花費數十億美元。

根據《MSNBC》報導,目前已有來自140個不同國家、共20萬2586人登記要參加火星冒險。報名者的年齡橫跨老、中、青三代,其中美國人佔了24%,印度人佔10%,中國人佔6%,巴西人佔5%,英國、加拿大、俄羅斯、墨西哥共佔4%。

科幻小說家也報名

62歲的科幻小說大師大衛‧布林也報名參與了火星1號的計畫,在寫了10多本科幻小說後,他表示,很想親眼看一看外太空的世界,且這將會是人類發展進程的一大轉變。但布林也透露,他不認為打造火星聚落的計畫真能成功,「但至少有人起了頭。」

根據香港《文匯報》報導,航空專家、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焦維斯則表示,目前人類在火星上建航空站的技術不夠純熟,參與者可能會面臨太空輻射,或是因長期處在零重力環境下導致的肌肉及骨骼退化等威脅。焦維斯說,火星上的大氣十分稀薄,且嚴寒的氣候環境令人難以適應,身處於太空的孤獨與恐懼也會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

雖然火星1號負責人巴斯表示,該計畫是相當嚴肅的科學工程,且會盡一切努力達到目標,但NASA官員托斯騰‧佐恩仍直指移民火星的計畫根本就是「異想天開」;焦維斯也認為這是一場商業作秀,火星1號是一家小公司,志願者能在火星上活多久,取決於計畫能從全球募到多少錢。

多國競逐上火星

此外,火星1號也非唯一提出火星計畫的國家,「Inspiration Mars」已計畫要在2018年時將1男1女送上火星,並共組太空家庭。美國太空總署NASA也預估將在2030年時送太空人上火星。有意者,應慎選太空旅行社。

http://www.mars-one.com/en/ 火星1號官網

fsj 提到...

筆電操控 日成功發射火箭

【陳文和/綜合報導】>2013-09-15 中國時報

日本具備人工智能的新一代固態燃料火箭「Epsilon」(艾普斯龍),14日下午2時從鹿兒島發射升空,約1小時後,火箭所攜載用以觀測遙遠行星的「SPRINT-A」太空望遠鏡(或稱行星觀測衛星),成功進入地球上空預定軌道並順利啟動太陽能面板。

位於鹿兒島縣肝付町「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所」的地面控管中心,在此次任務只動用2部筆記型電腦與8名工作人員就搞定,而過去發射主流H2-A液態燃料火箭則約需投入150人與龐大設備。Epsilon造價、發射過程人員與設備成本都大減,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期望,日本在國際航太市場競爭力能藉此大幅提升。

JAXA指出,Epsilon火箭是與IHI航太公司共同研發,運用革新的人工智能打造,技術「領先全球」。其電腦能在發射前進行全自動的系統檢查,並在準備工作完成後告知地面控管中心,與以往需要人工檢查有天壤之別。

火箭本身運用人工智能科技,除可大幅減少地面控管人員,也使控管中心可僅靠筆電或桌上型電腦作業,讓發射地點的選擇更具機動性。從發射台組裝到發射,準備時間可縮減到大約1星期,是H2-A所需時間的6分之1。

Epsilon火箭造價與發射成本38億日圓(約台幣11億元),較前代M-5固態燃料火箭減半,約為H2-A成本的3分之1。Epsilon由3節組成,長24公尺、重約91噸,屬小型火箭。其運載的SPRINT-A號稱全球第一組用來遠距觀測金星、火星與木星等行星的太空望遠鏡。

此次是日本2006年9月發射M-5火箭7號機以來,首度發射搭載人造衛星的火箭。M-5火箭因造價成本高,於2006年退役。Epsilon開發計畫被視為日本火箭研發技術東山再起的象徵。

fsj 提到...

找不到甲烷 火星生命證據成空想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175931.shtml

【聯合報╱編譯李京倫/報導】2013.09.21

美國太空總署(NASA)表示,「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尚未發現甲烷存在的跡象,這意味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生命的可能性降低了。甲烷氣體在地球上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指標。

研究結果十九日發表在「科學」期刊上。好奇號去年八月登陸火星,調查火星過去或現在是否適合微生物存活。地球上的甲烷大部分是生物活動的副產物,在動物消化食物或植物腐爛時產生。二○○三年,科學家透過望遠鏡和軌道太空船發現火星大氣中有大量甲烷,因此科學家預期好奇號會在火星上偵測到甲烷。

雖然好奇號尚未測到甲烷,但因地球上有許多微生物不排出甲烷,因此並不能完全排除火星上有生命的可能性,不過研究成果讓「火星目前有生命存在」的觀念失去證據,回到純粹想像的層次。

好奇號收集八個月的資料顯示,原本存在於火星大氣的甲烷可能多年前就已消散。根據好奇號資料估計,火星大氣層的甲烷濃度微乎其微,最高不會超過十億分之一點三,是科學家原先預估的六分之一。

雖然採樣都在好奇號登陸的蓋爾隕石坑附近進行,但結果能確實反映整個火星大氣的甲烷含量,如果火星上某一處產生甲烷,很快就會均勻擴散到全火星,並被好奇號探測到。



◆ 大陸以詩經命名大洋海底

【中央社╱上海20日電】2013.09.20

中國大陸大洋海底地理實體命名體系方案最近通過專家審議,古典文學「詩經」擊敗小說「三國演義」與各朝代「帝王年號」,未來將以「風」、「雅」、「頌」命名大洋海底。

人民日報海外版今天報導,中國政府2011年7月提交的「鳥巢海丘」、「白駒平頂山」等7個位於太平洋的海底地名提案,經國際海底地名分委會(SCUFN)第24次年會審議通過後,中國終於出現首個大洋海底地理命名。

國際海底地名分委會第25次年會在2012年10月又通過中國提交的「牛郎平頂山」等12個海底地名提案;目前已有19個具有中國標籤的海底地名收入國際海底地名名錄。

根據國際海洋法慣例,率先發現大洋海底地形的國家,有權對探勘海底提交命名。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辦公室副主任李波表示,以「詩經」為命名思路的體系中,「風」主要在大西洋、「雅」在太平洋、「頌」在印度洋。

李波說,命名要體現中國的傳統文化;第2要體現中華民族曾經航海的航海史;第3要有時代特色。

國際海底地名分委會在2011年前,近3600個國際海底地理實體命名中,沒有1個由中國大陸提出。

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曙光認為,海底命名說明國家具備參與國際公海海底長期系統勘測的基礎與能力,也是積極參與全球涉海問題共同治理的重要方式,關係到未來對於國際公共海域開發、保護活動的某種優先權與參與權。

fsj 提到...

廢閏秒 美法槓英俄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法新社日內瓦二十日電】2013.09.22

國際電信聯盟(ITU)在瑞士日內瓦開會,討論是否廢除實施四十年的閏秒(leap second)制度。美國、法國和日本贊成廢除,英國、俄國和中國大陸則主張維持,廿日散會時仍未達成協議。

反對閏秒者認為,增加額外秒數對高科技、網路互聯的世界造成困擾。廢除閏秒的議題十年來不斷浮上檯面,實際討論已擱置近兩年。

由一百九十三國組成的ITU希望在二○一五年前解決這個問題,但各國專家在日內瓦開了一星期的會,意見仍然分歧。

閏秒機制從一九七二年開始運作,目的是讓「世界標準時間」(UTC)與地球自轉周期一致,就好比每四年就會出現二月廿九日。世界標準時間以全球各地實驗室約四百個原子鐘為基準,有時必須加入閏秒調整,因為地球自轉周期會略慢一點,意即地球自轉一次和原子時間的差距是每一百年約有十五秒的落差。

由於閏秒,全球電腦系統必須手動調整,讓電腦網絡、行動電話系統及其他高科技設備可能出錯,也可能造成不同時區的通訊混亂。閏秒制度實施迄今已增加廿五次閏秒,每次都在六月卅日或十二月卅一日午夜。去年六月卅日午夜和二○○八年十二月卅一日都出現過一分鐘六十一秒的情況。

ITU時間信號部門主管畢爾德說:「今天的一秒比一九七一年的一秒大得多。今日的網路和電訊系統,每秒有數萬個互動和交易,試想若中斷一秒,會影響多少筆交易?」

泰晤士報報導,英國反對廢除閏秒,與擔心格林威治時間(GMT)地位不保有關。

ITU無線通信局長藍希說:「閏秒推行四十年來,已有許多使用UTC的系統產生,支持者認為UTC應予維持,也有人強烈建議廢除閏秒,改採延續性的參考時間,以增強系統穩定性、減少成本並避免不必要的中斷。」

fsj 提到...

陸製等離子束 星戰光劍可成真

【記者陳筑君/綜合報導】2013-09-24 旺報

成都一家企業,近來研製出可廣泛應用於眾多工業領域的基礎熱源「層流電弧等離子束」,而這項技術的應用,可能使電影《星際大戰》中的「光劍」,真實呈現在世人面前。

《成都商報》報導,成都當地企業、成都真火科技公司,研製出「層流電弧等離子束」,此種等離子束可以產生穩定、可控的熱源,溫度可在攝氏15000度至200度之間調節。此外,在3D列印技術中也可得到應用,2013年底,可望誕生應用於工業的3D印表機。

據了解,傳統的湍流電弧等離子體射流短,形成的等離子束僅幾公分,不算一種理想的高溫束狀熱源,而由該公司研製出的「層流電弧等離子束」在大氣壓下射流長達1公尺,是一種穩定的優質超高溫長束熱源。

該公司負責人朱華指出,等離子束從發射器端口開始,雖溫度達攝氏幾萬度,但即使將手指放在距離光束機幾公分位置,也不會感覺到溫度。

此外,這種等離子束也可作為3D列印的基礎熱源。目前3D列印採用的熱源為雷射,但層流電弧等離子束功率更好,由於3D列印的第一步就是要將材料融化,不同材料對溫度要求不同,而該等離子束溫度可控並穩定,且造價比雷射束要低,是目前全球能用於3D列印的最佳熱源。



◆ 世界最大羅盤?雲科大申請金氏紀錄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181339.shtml

【聯合報╱記者陳信利/斗六報導】2013.09.24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藝術中心典藏號稱世界最大羅盤,內盤直徑達152公分,共108圈內容含文字、數字、符號等總計達13萬4172字,是一般羅盤的16倍大,昨天進行見證錄影,將申請「世界最大羅盤」金氏世界紀錄。

出席見證單位代表有捐贈大羅盤的中華昊天道統公孫軒轅黃帝嗣易經羅經盤經傳學會創辦人彭暐榮、雲林地方法院公證人姜乃文、縣警局外事課警官戴嘉慧、林輔政及校長侯春看等人,近日將把見證光碟寄送金氏世界紀錄單位審查認證。

「不能讓韓國把羅盤文化搶走!」公孫軒轅黃帝第156代世系孫彭暐榮說,「羅盤、火藥、印刷術」是華人祖先3大發明,傳承至今已近5000年,是世界重要遺產之一;但2008年韓國卻準備將羅盤登錄為韓國文化遺產,他一生研究易經羅盤,不忍中華羅盤文化遭掠奪,同年在雲科大舉辦「揭開羅經盤奧秘特展」。

展覽期間,聯合國教科文組職特別派分會主席ICOMOS等人到場參觀,確認羅盤是華人的文化遺產;展覽結束,由易經羅經盤經傳學會將大羅盤捐贈雲科大藝術中心典藏;2010年該校設立易經羅盤研究班,提供有興趣民眾學習,使這古文明科學奧秘,得以在雲科大傳承。

雲科大易經羅盤研究班講師陳世賢表示,該大羅盤內盤直徑達152公分、外盤155.4公分,依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單位函文通知,內盤只要達150公分就可申請世界紀錄認證。



◆ 上太空半年 太空人長高3%

【聯合晚報╱蔡致仁】2013.09.24

有些人從小的志願是當太空人,但你知道嗎?人類上太空後生活環境劇變,身體也出現明顯改變,為了適應太空以及回到地球後繼續順利生活,太空人必須維持健康與好動的生活型態。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在www.space.com網站上介紹六種人體上太空之後身體的變化與生活型態的改變。

1.大部分太空人在國際太空站待了六個月後,身高增加3%。因為太空缺乏重力,使脊椎自由伸展,太空人因此長高。太空人回地球後經過幾個月,才會恢復原來身高。

2.因為重力吸引,地球上的人體內水份分布不平均,大部分堆積在下肢。但是上太空以後完全相反,因為體內水份平均散布,太空人前幾周頭發腫、腿變細,但身體經過一小段時間會自行調適復原。

3.太空人回到地球後,很多都非常不適應重力,一不小心就把東西摔在地上。在太空待了六個月回地球以後,他們忘了重力把物體往下拉這件事。

4.在無重力的太空,身體不需要肌肉支撐。因此太空人的肌肉快速退化,擺脫不需要用到的肌肉。儘管在太空上沒關係,但回到地球就成問題,所以太空人每天必須健身兩小時,以便回到地球時仍在正常體態。

5.太空人健身也能避免骨質疏鬆,如果運動不夠,太空人的骨骼密度每個月降低1%。ISS國際太空站有兩台跑步機與兩台健身腳踏車,讓太空人運動維持體態。

6.很多太空人都說,睡覺時眼前常出現閃光,造成失眠。閃光其實是宇宙射線,來自太陽系的高能量粒子穿過太空站形成閃光。

fsj 提到...

月球年齡 比預估年輕1億歲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3.09.25

科學家仔細分析月球取得的岩石樣本後發現,月球真實年齡應該比過去推算的年輕1億歲。科學家認為,在45.6億年前,一顆大小如同火星的行星,撞擊地球後產生的物質,其中一塊形成現今的月球。最新研究指出,地球唯一衛星月球,實際年齡應該是介於44億歲與44.5億歲之間。

根據模擬結果,在45.6億年前某一顆行星撞擊地球後,大量物質被噴發到太空中,其中一小塊物質形成月球,因此月球有8成以上物質來自撞擊地球的這顆行星,剩餘2成來自地球。隨著科技與測量方法不斷進步,目前從取得的月球岩石判斷,科學家推論月球形成時間最準確的數字應該是43.6億年。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者分析1972年阿波羅16號從月球取得的岩石後發現,月球實際年齡為43.6億年,而且地球在44.5億年前曾發生一次大熔融事件。科學家由此推論行星撞擊地球後月球出現的時間點,應該就在這事件1億年前左右發生。

研究者康納利表示,「自從這顆岩石從月球取回後,就一直被收藏在美國太空總署,經過科學家仔細地去除表面的污染雜質後,我們發現這顆岩石比我們之前推估的還年輕1億歲。」

科學家認為在太陽系形成後沒多久,一顆行星撞擊地球才造成月球出現。之後月球開始冷卻,原本溫度極高的岩漿也開始固化,於是形成不同的岩石,其中最輕的物質被往上推,逐漸形成月球最古老的月殼層。

本次研究結果已發表在《自然》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