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博館4千神秘甲骨 中研院解謎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125456.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3.08.28
台灣典藏的甲骨在全球居冠,而國立歷史博物館擁有的四千片甲骨則是兩岸僅存尚未完整研究過的甲骨,被喻為「甲骨文失落的環節」;經過三年多努力,史博館昨天簽約出借四千片甲骨供中研院解開甲骨文之謎。
甲骨文是現存最早的系統漢字,全球現存十五萬片甲骨,中研院典藏二萬五千片,是收藏甲骨文最多的單一館藏單位。史博館典藏的甲骨則是兩岸學術單位爭著「合作」的對象,大陸中國社科院也一度探詢過合作研究的可能性,最後由中研院出線。
史博館館長張譽騰昨天與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簽訂「殷商甲骨文整理研究合作案」,中研院計畫以四年時間、花費新台幣三百七十萬元,進行甲骨文研究及出版計畫,研究完畢後將把這批珍貴的甲骨歸還史博館。
中研院史語所在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七年間,於河南安陽殷墟進行十五次考古,獲得二萬五千片甲骨。河南省政府也在一九二九至一九三○年,兩度派當時的河南民族博物院長何日章率隊赴殷墟,挖出三千多片甲骨,典藏在河南省博物館。國府遷台後,這批甲骨成為史博館典藏品。教育部另函令中央圖書館移撥七百多片甲骨至史博館。
張譽騰表示,由河南耆老組成的「河南省古物運台監護委員會」曾主張擁有這批甲骨,經確認後所有權屬史博館,但該委員會有權「監管」,若文物有變動時尚需知會該委員會。中研院的合作研究計畫,由於雙方一直未能取得共識,延宕多年,直到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出面斡旋,總算有突破性進展。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李宗焜說,史博館擁有的甲骨,已發現全球獨一無二的甲骨文字「」,這是殷商時代的一個地名。李宗焜說,河南考古隊在挖掘出這批甲骨後,僅出版過當中八、九百片甲骨的拓片,欠缺完整的紀錄與研究,這批甲骨應該還有許多待解的密碼。
史博館與中研院殷墟甲骨文整理研究合作案將建立甲骨文數位化資料庫,製作照片、拓片、摹本、出版研究專書,並舉辦專題展覽,未來更將積極推動甲骨文申請登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
※ 相關報導:
* 牛稠子文化 已經會釀酒
20 則留言:
真有「武穆遺書」!實為武功秘笈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129275.shtml
【世界日報╱北京29日電】2013.08.29
在武俠小說內被爭得天翻地覆的「武穆遺書」原來真有其物!岳飛的嫡系後人稱,「武穆遺書」並非武俠小說描繪的兵法,而是武功秘笈。其先祖宋朝名將岳飛,把拳術、槍法等十八般武藝進行梳理,後人將其綜合成「岳武穆王武藝要論」一直流傳,自此岳家後人憑此書屢出武林高手。
武漢晚報報導,宋朝名將岳飛被害後,其後裔隱居位於湖北、安徽、江西交界的黃梅縣800年,而傳說由岳飛編寫的兵法奇書「武穆遺書」,原來該經籍確實存在,但並非傳聞中的兵法,而是一本集岳家拳、岳家槍、刀等十八般武藝的「武功秘笈」。
據報導,岳飛第32代孫岳和軍指,相傳岳飛第三次到黃梅縣時將四子岳震及五子岳霆託付友人,將一生武藝進行梳理,把僅完成一半的手稿交予岳震。岳飛被害後,兩子匿藏於黃梅龍虎山,更一度改姓,其後整理父親遺稿成為「武穆遺書」。
「武穆遺書」整理成文武兩冊,當中武術著作「岳武穆王武藝要論」的拳法及槍法則為後人所學,800年來當地人習武成風。報導稱,省體育局於1984年進行民間武術工作整理,聞說黃梅縣屢出善耍岳家拳的高手,到訪當地才令「岳武穆王武藝要論」重現人前。
當時第31代孫岳進,將古抄本「岳武穆王武藝要論」捐獻當局,只留下手抄本。56歲的岳進為少數精通岳家武藝的後人,他於家裡有一間備有槍、棍、刀等兵器的練武房,其子岳子博亦擅長岳家槍,今年高考的他準備報考軍校,將岳家武藝繼續傳承。
漢滿蒙文 並列為證 康熙遺詔 雍正沒篡位
【白德華/台北報導】2013-08-31 中國時報
遼寧省檔案館新館,內藏百萬卷明清以來解密檔案,《中新社》稱,外界誤傳的「雍正篡位」之說,如今誤會終解開。展出的「康熙遺詔」顯示,傳位四子胤禛(即雍正)的詔書是以漢滿蒙三文並列,因此不太可能造假。
民間野史傳聞多,廣為流傳的是矯詔篡位,認為康熙本想傳位皇十四子胤褆,而皇四子胤禛串通隆科多,將遺詔上的「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于四子」。
遼寧省檔案館新館首展的「康熙遺詔」,給出了答案:沒篡位。據《中新社》記者所見,收藏的「康熙遺詔」用漢、滿、蒙三種文字書寫同一內容。其中,寫有「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繼皇帝位…。」
檔案館專家說,傳位詔書中的滿文,「於」和「十」是完全不同兩字,沒矯飾可能;而清代漢文詔書中都用繁體字,「於」和「十」字形相去甚遠,難更改。
◆ 北宋巨幅墨竹畫 真偽研究出輯
【記者潘勛/台北報導】2013-08-31 旺報
華裔泰籍人士丘達寧2002年自家傳舊書畫中發現巨幅墨竹作品以來,引發兩岸文物鑑定界極大爭議,大果文化將畫作研究集結為《北宋巨幅墨竹之發現──從文同蘇軾到焦山碑林》一書,30日發表會上,丘達寧表示他無意將此千年古物問津市賈,唯願長留世間,供文物鑑定界切磋。
由於北宋名畫留存迄今者太少,而這幅巨大墨竹作品又牽涉到宋代畫竹聖手文同(文與可)及其表弟蘇軾(蘇東坡),因此文物鑑定界對畫作真偽、成畫年代、繪畫風格等聚議紛紛,如是真品,而畫家又是文同或蘇軾,那麼價值連城可想而知。
大果文化發行人黃鴻端表示,她出版《北宋巨幅墨竹之發現──從文同蘇軾到焦山碑林》,無意扮演鑑定者角色,僅以親眼所見畫作實體,還有畫作上所有題文印記等資料,佐以清晰圖片及簡潔敘述,另期待再過不久,該巨幅墨竹能展現世人眼前。
黃鴻端表示,進行畫作真偽研究之際,2012年發現大陸鎮江焦山碑林發行的《澄鑑堂石刻》與巨幅墨竹畫有諸多吻合,如畫中23則題文,有18則列在石刻,基本筆法相同。且在此之前,沒人曉得《澄鑑堂石刻》源自何處,直到比對巨幅墨竹,始得印證。
丘達寧表示,他的外祖父攜帶120多幅畫畫作品渡海到泰國定居後,那批藏品就變成祖傳之物,有書畫收藏家得知,要求賞閱,他才在10年前揭開,該幅北宋巨幅墨竹極舊且多年未曾展閱,所以皺褶斑駁極多。這些年來他曾就教兩岸故宮博物院及各方行家,深覺貶斥此畫為偽作的說法經不起再質疑。目前他只覺得自己「何德何能」得到這幅獨一無二的畫作,如有真正能確定本畫地位且能永久保存的珍藏單位,他考慮捐出。
埃及上古何時立國? 專家揭密
【Upaper╱中央社】2013.09.05
考古學家表示,透過眾多線索,他們確定了世界史上一個重要年代,那就是埃及何時成為一個國家。
動盪的上埃及與下埃及究竟何時首次統一,成為由單一而穩定統治者治理的國家,專家爭辯了數十年,傳統方法是根據陶瓷陪葬品的風格演變估算年代,而結果出入頗大,從西元前3400年至西元前2900年。
英國牛津大學由狄宜所率研究團隊,對在埋葬地點找到並保存在博物館的100個以上毛髮、骨頭及植物樣本,進行放射性碳檢測,再透過數學模式結合,結果算出古埃及首位統治者阿哈王,在西元前3111至西元前3045年間登基,可能性達68%。
這個時期在世界史上有其重要性,代表誕生了1個悠久的文明。
考古新發現 古埃及演進很快速
【台灣醒報記者尹曉春綜合報導】2013.09.06
古埃及起源有新發現,文明演進比早先預測的更快。最新刊登在《皇家學會報告》的研究,利用碳測年與電腦比對考古證據,來確認古埃及的起源以及第一王朝各個統治者的在位時間,結果發現,人們在尼羅河沿岸定居,再演進到君王統治、形成國家的時間比原本推測更為快速。>
由於年代久遠,又沒有文字記錄,考古學家只能透過墓地出土的陶器等來拼湊古埃及的起源與時間軸,直到牛津大學團隊使用「放射性碳定年法」(radiocarbon dating)分析挖掘出土的毛髮、骨頭與植物,再將考古證據與電腦模組比對後,才能確定文明古國確切的形成時間。
過去的研究估計,尼羅河沿岸開始有人類定居,並從事農耕活動的埃及前王朝應該起源於西元前4000年左右,但後來發現確切時間其實是落在西元前3700年與3600年間。然後,研究團隊發現,到了西元前3100年左右,就出現由君王統治的社會型態。這段時間比學界原本預測的還要短。
「埃及在這段時間迅速崛起,並出現巨大的社會變革。」研究負責人麥可迪博士表示,相較於其他古文明,埃及的轉變相當特殊,例如美索不達米亞就是經過幾千年的農耕後,才有國家的形態出現。埃及考古學者普遍認為,納爾邁(Narmer)統一上下埃及後成為古埃及第一王朝的首位法老,掌權於西元前3100年的阿哈(Aha)則是第二位法老。
研究團隊並確認此後七位統治埃及的法老與皇后分別是,哲爾(Djer)、傑特(Djet)、美麗奈茨(Queen Merneith)、阿涅德吉布(Anedjib)、瑟莫赫特(Semerkhet)以及卡(Qa'a)。由於哲爾一人統治時期長達50年以上並不尋常,學者們推測,這段期間或許還有出現其他尚未被發現的統治者。
約克大學的佛萊契教授受《BBC》訪問時表示,「這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不僅把埃及王朝的歷史開端拉到更精確的焦點,也對前王朝各君主的關鍵過渡時間,有進一步的確認。
唐上官婉兒墓 陜西現蹤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3.09.11
人們對女皇帝武則天熟悉,但對其重用的「巾幗宰相」—上官婉兒,卻有點陌生,且留下了眾多謎團。陝西考古學家最近在西安咸陽機場考古時,意外發現一座被盜的唐墓,從出土的墓誌可以斷定墓主人就是上官婉兒,讓人們對這位盛唐時期的女宰相增添了好奇與想像。
新華社報導,歷史記載,公元七百一十年,李隆基(唐玄宗)發動政變,誅滅了韋后一黨,其中包括唐代著名的女政治家上官婉兒。而她死後葬於何處,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謎。但考古工作者近日在咸陽機場附近發現了她的墓地。
經初步發掘,墓葬破壞嚴重,出土隨葬品不多,但根據一方墓誌,考古工作者判斷墓的主人為唐代著名女政治家上官婉兒。由於考古工作尚在進行中,目前考古現場已被封閉,考古工作者仍在對墓葬清理和發掘工作,預估十天後會有較全面的了解。
上官婉兒生於六百六十四年,死於七百一十年七月,她是唐代女官、女詩人,皇妃。她的一生可謂大起大落,跌宕起伏。與武后、中宗相始終,憑藉才氣,她步步登上權力高峰,還影響當時的文風。
上官婉兒熟讀詩書,聰敏異常,十四歲時一次武則天當場出題,她須臾成美文。武則天大悅,讓她掌管宮中詔命。後來,上官婉兒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
◆ 阿罩霧林家的百年孤寂
【藍博洲】2013-09-11 中國時報
1993年6月7日下午,北京一位90高齡的老台胞主動領介我到王府井附近胡同裡一棟木屋,那兒曾是謝雪紅主持的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總部二樓,聆聽記錄了林為民先生敘述他父親林正亨的生命史。後來,我應《新國會》雜誌之邀在9月號的「白色恐怖專題報導」發表《第一個刑死馬場町的台灣人─霧峰林家第21世林正亨傳奇》。
來台祖是第14世的林石(1729─1788),因牽連漳州平和族親林爽文之亂入獄。到第17世的林定邦與林奠國兄弟,林家首度成為地方土豪。林奠國這一支脈就是以其孫林獻堂而為人所知的所謂「頂厝」。林定邦則是所謂「下厝」之祖。
林定邦長子林文察(1828─1864)因隨左宗棠平定太平天國有功,死後被清廷追封世襲騎都尉。
林文察的長子林朝棟(1851─1903)因率鄉勇「棟軍」擊退侵台法軍而被封「二品官銜」。清廷割台後,奉清廷旨令不得不舉家內渡,但仍以個性剛強的三子林祖密(1878-1925)留台,一面治理龐大的產業,一面祕援抗日義軍。
台灣淪陷後,林祖密毅然遷居鼓浪嶼。他熱烈擁護孫中山的國民革命,成為辛亥革命後第一位恢復中國國籍的台胞,參加中華革命黨,資助並成立閩南的反袁護國軍,1918年更被孫中山大元帥任命為國民革命軍閩南軍司令…。
在台灣各地義軍失敗後林祖密仍不遺餘力支持台胞的抗日復土運動。1923年,北洋軍閥孫傳芳入閩,他辭歸走「實業救國,利國利民」的路;兩年後竟在視察疏河工程途中遇害。
據林祖密孫兒林光輝說,為徹底消除林祖密家族在台灣的影響力,日本殖民統治者也就從此開始刻意在稱謂上顛倒,把嫡長林定邦這房「貶低」為「下厝」。
林祖密遺有九子。長子林正熊繼承父志,帶兵與軍閥作戰,身受重傷,雙目失明。其後,實踐林朝棟復台遺囑的責任便落在老六林正亨(1915─1950)身上。
1995年,我認識了林祖密的孫子林光輝先生。他說,林正亨是他六伯,他看了我寫的報導以後就一直想要與我認識。因為他家的歷史從日據以來就被刻意湮滅、扭曲(我先前也只知林獻堂),從小就聽瞎眼的大伯父講述家族史的他於是有著宣揚家聲的使命感;因為這樣的使命感,他長期自費購回流失在外他家的原始史料;因為長達百年的孤寂,自謙不會寫文章的他就有了抓到機會就講的習慣;因為我能夠聆聽,而且聽得懂,愛說的他就與我一見如故。因為經常聽他講述有憑有據的歷史細節,我也打通了理解台灣抗日運動史的任督二脈。例如:
為什麼丘逢甲登高一呼就能四方響應,武裝抗日,尤其桃竹苗客家莊尤為激烈?難道真的只是因為客家人的民族意識較強嗎?這是沒有說服力的。具體的說,那是因為有棟軍的原來編制,還有林家與各地墾號的經濟基礎,作為林朝棟妹婿(娶神主牌)的丘逢甲才能有這樣的領袖條件。
為什麼華僑出身的羅福星可以在偏僻保守的苗栗大湖客家莊迅速聚集眾多幹部與群眾並發動反日起義?這應該還是通過林祖密而取得林朝棟的舊勢力支持。因為,1886年,林朝棟奉劉銘傳之命以「中路統領」進駐大湖撫「蕃」,同時發起創建奉祀關聖帝君的萬聖宮(由金和成墾號捐地);兩年後,廟宇落成,當地民眾「同時恭奉統領林公長生祿位,以銘功德。」…
我喜歡聽微醺後的林光輝生動地講述書本上看不到的林文察家族的故事。我也能夠充分理解他的家族的百年孤寂與其述說的渴望,因此經常會把他介紹給一些文化界朋友。可許多人聽了他激情敘述那一般人很難理解的歷史後,總要懷疑這個人是不是腦子進水了?」
幾年前,李崗因為想拍「台共」題材的電影而找上我;我約了林光輝,很難想像,當時對台灣史還沒有入門的所謂「外省第二代」李崗,竟然就被林光輝述說的家族史吸引,逐日深陷,不可自拔,終於百年孤寂的歷史拍成紀實電影《阿罩霧風雲》了。(作者為作家)
花蓮花岡山 五千年身世出土
【聯合報╱記者段鴻裕、范振和/花蓮縣報導】2013.09.15
中研院考古團隊利用花蓮花崗國中拆建校舍的機會,花了五年開挖找出數十萬件史前文物,最早從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到近代的日據時期,呈現南島語系與漢民族完整的生活史,昨起在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展出部分文物。
早在日據時代,日本人就發現花岡山下有史前遺跡,花崗國中五年前計畫重建一棟老舊校舍,花蓮縣文化局利用拆除重建的機會,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助研究員趙金勇團隊開挖基地,發現此重要遺址。
「五千年前的花岡山在海邊。」趙金勇說,花岡山與美崙山本來相連,三千年前因斷層使美崙溪把花岡山切成兩座小山;本來直接出海的美崙溪,也九十度大轉彎出海,成為現在的樣貌。正因地理位置「乾坤大挪移」,先民的生活圈才隱身地下,五千年來的「身世」遲至最近才出土。
昨天展出石刀、陶杯、砥石、網墜及日據時期的碗、烘爐、玻璃瓶等,讓看展的長者很「有感」,重溫他們的兒時記憶。劉益昌說,小小一座花岡山橫跨五千年來的生活史,實在很有趣,包括兩千多年前從未在台灣出現過的玻璃珠和瑪瑙珠。
玻璃珠說明原住民祖先具有國際貿易、遠洋航行能力和寬廣的世界觀。趙金勇說,玻璃珠源自兩千五百年前的印度,經泰國、越南傳到台灣、韓國,證明先民有能力到很遠的地方交換物品、貿易,也帶它們陪葬。
考古團隊挖出許多煮食用的石頭,劉益昌表示,原住民燒熱石頭放入鍋中,或用葉子煮食的風味餐,其實已有四、五千年歷史。
考古文物特展至十一月十日,免費入場,周一及國定假日休館,地址:花蓮市博愛街廿四巷卅四號。
「匈奴故都」統萬城 驚現大型建築基址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169541.shtml
【新華社╱西安電】2013.09.17
經過三個多月的考古發掘與清理,考古工作者如今在陝西省靖邊縣的「匈奴故都」統萬城遺址內意外發掘出一個規模巨大的建築基址,其四面斜坡土木結構形式表明其應當是高大的樓閣式建築,其巨大規模為統萬城目前單體建築考古所僅見。
主持考古發掘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邢福來說,現在我們發掘的這個夯土基址的長寬有三四十米,而且一個探溝解剖了一下這個建築基址,發現夯土直接壓在唐代地層上。從這一點來說,這個建築的建造年代應該在唐末五代時期,由此基本上可以推論出統萬城的東城建立的年代應在唐末五代時期。
根據多年考古資料和歷史記載,建於西元5世紀初的「匈奴故都」統萬城一般認為主要由緊密相聯的東西兩城組成,二者共用中間的南北向城牆,其外尚有不十分規則的外廓城。
邢福來說,唐末時期在統萬城一帶,是拓跋思恭的靖難軍管理的地區,而且統萬城是靖難軍的置所——夏州所在地,所以我們覺得這個重要建築,應該和拓跋思恭有關係。這樣就基本上解決了赫連勃勃建立的統萬城,應該是我們現在常說的西城和外廓城的一部分。
據瞭解,拓跋思恭在唐末因鎮壓農民起義有功,被唐朝封為靖難軍,置所就在夏州即如今的統萬城,管理的範圍包括現在陝北的靖邊、定邊,橫山、米脂還有甘肅、寧夏、內蒙古的一部分。
邢福來說:「唐朝中央政府還賜姓拓跋思恭為李姓,改名為李思恭,而且靖難軍節度使是世襲的,它的後代就到了李元昊的西夏。我們現在稱之為西夏的這個國家為什麼稱為西夏,就是因為和他們的祖先在東邊的夏州(即統萬城)一帶活動有關。」
除了拾級四面斜坡式通道登臨高大夯土基址外,考古專家在夯土週邊的唐末地面還發現了巨大的規則柱洞,應當是在臺式夯土建築的回廊,同時對上層樓閣式建築以支撐,從而以樓閣式建築為軍事觀察等起到重要作用。 邢福來說,這座建築之南80米處還有一座較小的建築,二者或許應是一組建築,而且二者西邊發現一條南北向大路,為研究城內交通和軍事佈局等提供了重要資料。
這座重要建築什麼時間毀棄的呢?專家認為,它應當跟城市的毀棄時差不多。原來在北宋時期,西夏的勢力不斷擴大,這個地方經常被其所佔領以攻擊北宋,後來宋朝決定把居民遷出毀棄城市,然後統萬城就基本上從歷史的記載中和人們的視線中就消失了。
◆ 深埋地下70載 古代鐵菩薩河北出土
【新華社╱綜合報導】2013.09.17
日前,河北海興縣發掘出土一尊深埋地下70載的古代鐵菩薩。這個鐵菩薩保存相對完好,其年代和真正「身份」還需專家進一步研究考證。
鐵菩薩出土地位於海興縣城西南約25裏處的高灣鎮東南村。鐵菩薩呈坐姿,高約70釐米,手扶膝蓋,保存相對完整,僅有頭後部破損。鐵菩薩全身塗有由苧麻和黑漆形成的防腐保護層,未見明顯鏽痕。
在海興當地有「滄州獅子,海豐塔,高灣街上的鐵菩薩」說法,鐵菩薩可與滄州鐵獅子齊名。據地方誌記載:東南村有觀音菩薩廟,廟中有巨大的鐵菩薩坐像。
當地群眾介紹,鐵菩薩原本安放在東南村的一座寺廟裏,70年前,由於寺廟被拆,村民擔心鐵菩薩被毀,把它移到不遠處的一個土坑裏埋起來。時過境遷,人們漸漸淡忘了鐵菩薩準確的埋藏位置。早在2009年,海興縣曾組織人員在東南村尋找鐵菩薩,但沒有找到。今年4月,海興縣在一戶人家的大門口確定了鐵菩薩位置。鐵菩薩發掘出土後,海興縣立即對其進行了保護。
業內人士介紹,與滄州鐵獅子相比,鐵菩薩鐵質雜質多,氣泡大而密,這對研究古代鑄鐵技術具有重要意義。至於鐵佛的年代和真正的「身份」,省、市文保專家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 觀念平台-當年「台灣進士」33人…
【林德政】2013-09-17 中國時報
在日益熱烈的台灣史研究領域裡,北京最近出版了《清代台灣進士碑帖圖鑒》一書,大開數、線裝本,古色古香又裝幀典雅的藍皮書裡,羅列清代領台212年中錄取的台灣進士33人,以存放在北京國子監的進士題名碑為準,將之拓搨,台灣名人如開台進士鄭用錫、台灣民主國副大統領丘逢甲、父子進士施瓊芳施士洁、許地山之父許南英、末代進士汪春源等人姓名赫然呈現書上,展卷閱讀,歷史的幽情油然而生。
台灣進士在歷史上呈現出什麼意義呢?首先是進士在帝制中國時代乃是入仕的進身之階,是學識與社會地位的象徵。其次當時台灣位居邊陲,文化條件落後於中國本土,在這種邊陲地帶的子弟,能夠中進士,與中土學子分庭抗禮,平起平坐,其意義重大,不言可喻。
學術界過去有一段爭論,亦即在台灣開發史的過程中,到底是中國大陸制度文化的延長較明顯,還是漢人在台因地制宜發展出台灣特色較顯著?前者稱「內地化」,後者稱「土著化」,學者如李國祈、陳其南等人均有所論述。
然則如果就歷史觀察,則所謂內地化或土著化,均不能含括史實。就以清代台灣科舉考試過程中產生的33位進士來說,他們從秀才開始,飽讀傳統經典,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往上到省城考上舉人,再上到北京入紫禁城參加殿試,最終考中進士,一路上努力的和追求的,完全是在中國文化的氛圍裡,這明顯是內地化的呈現。因此我們了解到要解釋清代台灣史,是不能偏重內地化或土著化任一方的。
目前台灣政治、經濟與文化等領域,重心在北部,人才也集中在北部,但是從清代台灣進士的人數比例分析,當時台灣卻是人才大都出現在南部,33位進士中,剔除前3位可能是福建冒籍者,從鄭用錫以下30人,共有25人是中南部人,而當中更有17人,是嘉義以南的子弟,這充分說明清代台灣的重心在南台灣,府城台南的地位由此可知,然則滄海桑田,自1887年台灣建省之後,台灣重心逐漸北移,以迄於今,現在不僅中央政府在台北,重要設施在北部,高級科研機構如中央研究院等,也都在北部,就連人口也集中於北部。
但是僅看表面不能理解歷史的底蘊,北部各種資源過度集中也不是好事,並且必須知道北部眾多人才,其原來是南部出生長大的,他們的父母親人家園根著南部,如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是嘉義人,前台大校長李嗣涔是南一中畢業。
身居往昔台灣重心的台南,一直以來就是人文薈萃之地,為彰台灣人才的培育以及台灣進士在歷史上的意義,成功大學特地於9月17日主辦「科舉制度在台灣及兩岸進士後人研討會」,同時與文化協會合辦「科舉制度在台灣:台灣進士專題展」,兩岸科舉後人濟濟一堂,共同探討。
從台灣進士的議題,且讓台灣人好好溫習先人的光榮紀錄,也好好規畫人才的培育,例如少子化了,大學何去何從?再者「進士」是科舉仕紳,它連結到台灣與中國大陸,而當下海峽兩岸的各種交流愈來愈密切,鑒往知來,由此為中心,值得思考。(作者為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
蔣介石日記歸屬 史丹福告蔣方智怡
【聯合報╱編譯組、記者錢震宇/綜合報導】2013.09.25
彭博資訊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已對蔣方智怡提出告訴,要求蔣家後人自行解決他們對「蔣介石日記」的所有權爭議,讓校方不再受到不同蔣家後人及親戚提出的所有權要求,並將這分史料交還給合法的繼承人;本報昨試圖連繫蔣方智怡,但友人說蔣出國,無法回應。
「蔣介石日記」於二○○四年由蔣經國的兒媳蔣方智怡以「暫時保管」方式借予史丹福大學做研究,該校並擁有大量與中國國民黨有關的史料。
史丹福向加州聖荷西市提出的訴狀中指出,受託管理人董事會向法院要求保護令,以避免校方因這本日記而受到蔣家後人的控告,並要求蔣家後人自行對本身的權利或主張以法律程序解決。
律師李特瓦克在訴狀中指出,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二○○四年向蔣方智怡借得「蔣介石日記」,共有五十一箱、數十萬頁的資料;但自此以後,多位蔣經國的孫輩及其他在台灣的蔣家親戚,先後向校方主張他們擁有這份日記的所有權,並對如何處理這些資料提出不同的指示。
訴狀中並指出,「原告(史丹福大學)已經準備好、願意且能夠交還」這些資料,「給合法擁有全部或部分資料的個人或機構;但在目前的情況下,起訴人不知道也不能決定」應該把這些資料交還給誰。
蔣方智怡將日記交給史丹福大學後,蔣家第四代蔣友梅一度提告,認為蔣方智怡不應自行決定如何處理日記。蔣友梅二○一○年曾表示,兩蔣日記法定繼承權應屬蔣經國全體法定繼承人「共同公有」。
蔣友梅當時說,她的立場就是「物歸原主」,兩蔣日記存在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這是先前蔣方智怡以個人名義與胡佛研究所簽約,希望立即改以兩蔣日記全體所有人名義簽約。蔣友梅所謂共同繼承人,包括蔣孝章、蔣蔡惠媚、蔣方智怡、蔣友梅本人與蔣友蘭、蔣友松、蔣友柏、蔣友常與蔣友青等九人。
陜西咸陽現逾百座戰國秦民葬
中央社 2013.09.28
大陸陜西省考古又有新發現。陜西考古研究院今天表示,咸陽周陵鎮賀家村附近日前發現了163座戰國時代秦國的平民墓葬。
新華社報導,墓葬位於秦咸陽城遺址西北7.5公里處,主要以小型墓葬為主,大部分為豎穴墓道直線洞室墓,僅有的一座規模稍大的墓葬,遭盜墓情況嚴重。
其中4座墓葬出土銅鍪(炊具)、陶蒜頭壺、陶缶(酒器)等青銅容器。一些墓葬中還出現常見陶器,主要是鼎、盒、壺和釜、盆、罐等。
專家分析,這批墓葬年代為戰國晚期至秦代,墓主人身份應屬於平民階層。其中一座墓中發現主人的髕骨,且骨嵌有箭鏃,專家推斷應死於箭傷,可能是為國家服兵役的平民。
這批墓葬發掘區域位於之前發掘的「周陵」(秦人墓葬)和司家莊秦陵兩座王(公)陵中間,墓葬多保存完整。
不過,考古人員不解,為何這處墓葬有不同年代的後人和前人葬在相同地點,可謂「墓葬中套墓葬」,而這種「打破關係」似故意為之。
專家表示,將進一步研究墓葬年代、墓主性別、墓主之間關係以及對整個墓地考古發掘,期望解答為何後人會故意葬在前人領域。
上海檔案館:蔣介石曾當證券經紀人炒股
【聯合報╱記者吳父鄉/綜合報導】2013.10.05
首次舉辦的「上海金融百年檔案展」,昨天起在上海檔案館外灘館展出至年底。包括清末的銀錠、民初的銀元、二○年代紙鈔樣張、國民黨早年從股市融資的檔案、蔣介石與銀行家之間往來的書信等,上海百年金融史一覽無遺。
中新社報導,上海市檔案館編研部主任、研究員邢建榕表示,這次展覽涵蓋上海開埠百年來的金融相關歷史照片、實物;展出近四百件(組)珍貴金融檔案。
邢建榕說,近代的上海金融業與近代中國政局密不可分。包括一九二○年代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發起,目的是順應當時的經濟發展要求,為國民黨儲備經濟人才以及經濟資源與資金。「蔣介石當年還在這裡當過證券經紀人,跟著國民黨元老陳果夫炒股票」。
據東方網報導,早期交易所中的恒泰號經紀人營業所,共計卅五股,每股一千元,共計股本三萬五千元。其中,化名為蔣偉記的蔣介石持有四股,國民黨元老戴季陶持有兩股、陳果夫持有一股。
邢建榕說,上海檔案館留存的歷史資料中,有不少蔣介石與銀行家的書信,信中一般抬頭「某某兄」,落款處恭恭敬敬寫著「弟中正」,種種跡象表明以前的銀行家地位頗高。
一九二○年代的上海,曾是遠東地區的國際金融中心,銀行家活躍;檔案資料呈現,這批新式銀行家不是文學、電影裡油頭粉面的金融「小開」或投機分子,他們有強烈的事業心與敏銳的政治嗅覺。
◆ 越南名將武元甲102歲逝世
【聯合報╱新加坡記者林以君/四日電】2013.10.05
有「紅色拿破崙」之稱的越南獨立英雄兼軍事奇才武元甲四日以一百零二歲高齡過世。越南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我可以證實武元甲將軍於今天晚間六點與世長辭。」
武元甲三年來都在河內一○八軍醫院接受治療。
武元甲是越南廿世紀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曾率領部隊打過「奠邊府」戰役,爭取越南獨立,贏得「奠邊府之虎」封號。他擅長游擊戰術,於一九五四年擊敗法軍,更於一九七五年打贏越戰,將獲得美國支持的南越擊潰。歷史學家將他與英國的蒙哥馬利、德國的隆美爾和美國的麥克阿瑟等名將相提並論。
他年輕時在河內一所私立學校教歷史,熱衷研究拿破崙的軍事戰術。他可以講述拿破崙在不同戰役中的作戰計畫,被稱為「紅色拿破崙」。
武元甲一九一一年出生於越南中部廣平省農民家庭,十四歲參加地下民族主義活動,一九三八年武元甲參加胡志明創立的印度支那共產黨,隔年在日本入侵越南之前與胡志明逃往中國,組建「越南獨立同盟會」,展開反法游擊戰。
他們保住國家 你們才能扔鞋
【聯合報╱龔濟/文字工作者(台北市)】2013.10.13
國史館昨天舉行「沈昌煥日記—戰後第一年一九四六」新書發表會,並座談他的行誼,紀念這位外交耆宿百年誕辰。
國史館在長沙街一段,緊鄰總統府,屬於「博愛特區」範圍。穿過特區時,看到很多警察,在各路囗保持警戒。因為最近有穿各種顏色襯衫群眾,遊行示威,要總統和行政院長下台。他們潑汙水,砸雞蛋,扔鞋子,還聲言要「拆政府」。
社會大眾有人以平常心視之,認為是轉型必然現象,是民主走向成熟表徵。有人則頗以為憂,覺得內耗空轉已久,與鄰國競賽,急起直追都來不及,哪還能蹉跎?
由於沈昌煥主持外交事務多年,會場有好幾位退職外交部長和一大群退休大使。這些白頭宮女,共話天寶年間甘苦。
今年九十五高齡的芮正皋大使,出使非洲廿三年,僅象牙海岸就十八年。他說,人都「非化」了,很想換個地方,調劑一下,可是不行呀!國家要保聯合國席位,必須非洲友邦支持,怎樣也得留下來。有次,芮正皋返國述職,同交通部長孫運璿談起,孫說,只能把國家的事放第一位。直到我退出聯合國,象牙海岸一直是我們的鐵票。
聯合國保衛戰,戰場從紐約延展到非洲。我大批農耕隊員到非洲教人種莊稼。在沙漠中長糧食、蔬菜和水果,當地有人說,「和我們在一起的,不是上帝,是台灣農耕隊」。農耕隊員不僅獻出心血,有時也犧牲生命。駐賴比瑞亞農耕隊長鄒梅,一九六三年公出多哥車禍,成植物人,昏睡卅年辭世,對他的家人親友是多麼沉重的打擊和負擔。
後來曾任外交部長的丁懋時,當年駐節盧安達。盧國首都基佳利人口只有兩千,機場很小,不能起降大飛機。當沈昌煥部長坐單引擎小飛機抵基佳利時,可是盧國盛事,因為從沒有哪國的外長來過。
為台灣戮力獻身的不僅外交人員,還有軍人、教師、工程人員、經建人士,以及認真打拚的那些人,他們保住和成就了中華民國,才使今天有人能夠扔鞋子。只希望將來國史館在談到今天的某些人,也能說說他們對社會、對同胞,做了些什麼積極有益的事,而不只有扔鞋子可供評說。
◆ 沈昌煥日記 揭祕蔣馬心結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2013-10-13 旺報
1946年是「外交教父」沈昌煥進入政壇、擔任先總統蔣中正外交祕書的第1年,這不僅是他個人生涯的關鍵一年,也是國府的重要時刻。國史館最新出版的《沈昌煥日記──戰後第一年1946》,書中對馬歇爾調處國共失敗有第一手的記載。
美國杜魯門總統在1945年11月派馬歇爾為駐華特使,調停國共衝突,沈昌煥當時擔任蔣中正總統的英文祕書,隨侍參與蔣中正和馬歇爾的會談,並翻譯馬歇爾提出的軍事建議方案,成為此期間少數理解蔣氏對美方調停國共問題真實想法的人士之一。
據沈昌煥在日記中的記載,他對馬歇爾的觀察是「美國人對中國實況究屬隔膜」,相較已為「中共宣傳所惑」的馬氏,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較能理解國府。
馬氏批威爾遜、羅斯福
而馬氏曾在蔣中正面前批評威爾遜和羅斯福兩位美國總統頗為自負,屬下難以進言。學者解讀,馬氏其實是借此批評蔣中正剛愎自用,可見兩人的裂痕擴大。
《沈昌煥日記》從1946年1月24日開始記載馬歇爾。日記中提到,1946年3月10日上午9點在早餐席上聽到馬氏講話長達1小時,大意是批評威爾遜和羅斯福兩位總統頗為自負,屬下難以進言,且美國總統身邊「多包圍總統和假傳聖旨之人」。
根據台大政治系教授石之瑜和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蕭明禮的研究認為,此看似馬帥諷刺羅斯福不易察納雅言,實則批蔣中正剛愎自用,只聽佞臣之語。這也透露出蔣、馬裂痕擴大。
描述老蔣政治心理層面
其後,東北戰事吃緊,沈氏為蔣翻譯馬氏提出的「調處東北戰事辦法四條」,馬氏和周恩來交換意見,也致函給蔣,都由沈翻譯。沈氏充分運用他和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的師生情誼,在馬氏、蔣中正和司徒之間穿梭疏通矛盾。1946年7月19日司徒向蔣中正呈遞到任國書,此次兩人會談不甚愉快,會談後沈氏送司徒返回寓所,司徒邀沈氏再談1小時,主要是針對聞一多案和強調勿擴大用兵,時間不利國府,應更積極行動等。沈氏面報蔣中正後,蔣氏「似甚感激」並允「約司徒明晨再來談話1小時」。
石之瑜和蕭明禮認為,沈昌煥日記的第一手資料,釐清許多馬氏調處過程中對日後局勢有關鍵影響的細節;也對蔣的政治決定有更為心理層面的描述,而馬氏的調處方式也必須為國共內戰的結局負責。
◆ 二戰後 蔣曾準備半年統一中國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2013-10-13 旺報
國史館12日發表《沈昌煥日記──戰後第一年1946》的新書。沈昌煥在日記記載,1946年,蔣中正總統向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表示,他準備在6個月至1年內,統一中國。沈昌煥以他近距離的觀察指出,「有恆」及「有規律」是蔣中正成功的主要原因。
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劉維開指出,沈昌煥在戰後第1年的日記中,不僅折射他日後從政並在外交界叱吒風雲的先跡前兆,包括國家大政和沈氏對蔣中正個人的觀察等方面,也頗有可觀之處。
沈昌煥是在1945年10月國府軍事機構改組之際調任國府文官處祕書,也就是原軍事委員會侍從室第二處,該處主任為陳布雷,次年元月正式隨侍蔣中正,此本日記由1946年元旦起逐日記載。
沈昌煥為做好蔣中正英文祕書的工作,十分用心,任蔣總統的祕書必須把握謙虛、守分、保密等原則,此外要聽清楚蔣說話,不能有外務還要勤快。沈昌煥在日記中說,自己要「搜集主席之重要文告及演講精讀之。精讀英文名著。熟練寫作。」
根據劉維開的研究,此日記中記錄27處其他檔案未見的資料,對近代史研究有莫大貢獻。例如12月6日,記載蔣氏接見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和傅涇波的對話,蔣說無論美國贊成與否,「我決定要在明年內統一中國。中共如欲和平,仍可在此2、3個月內解決;否則余將準備實力,大約6個月至1年以內,可以實力統一中國。」
沈昌煥因為有近距離觀察蔣中正的機會,日記中也記載他的認知和啟發。在蔣中正的身邊工作半年後,他寫道:「深感主席之成功完全得力於『有恆』及『有規律』兩點」;「蓋主席真能做到『慎思』、『明辨』、『敏於事』、『寡於言』四點也。余隨侍此百世不一見之偉人,而尚不知以此自勵,俾有所成,則誠不可雕琢之朽木矣」。
台南曾有核武基地 有人見過核彈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3.10.14
台灣曾有核武基地,就在台南。多名美籍老兵昨天到台南空軍基地尋訪舊時足跡,其中有人在一九六○年代末期曾擔任核彈守衛,證實美軍協防台灣時期,在台南部署核彈。
長期研究軍史的高智陽表示,美國曾在台南與台中清泉崗機場建置空戰裝備,一九七九年斷交後才撤離;多年來一直有人揣測當年為了防禦中共,美軍曾在台部署核武,地點就在清泉崗,但隨雙方國防資料解密,才確定在台南。
高智陽說,在一九五○到七○年代冷戰期間,台南空軍基地陸續進駐過美軍的屠牛士飛彈、核彈、EC─121空中預警機,加上基地旁的美國空軍契約維修中心亞洲航空公司,使得台南成為國共對抗中的美國核子嚇阻基地,及越戰期間美軍重要的後勤支援基地。
根據美國防部在一九七八年的文件指出,屠牛士飛彈一九五七年進駐台灣,隔年即裝上核彈頭,一直到一九六二年。原因是一九五八年八二三砲戰後,台海緊張,雖有大批美軍駐守台灣,美方顯然認為不夠,才引進核武。
九名曾在台南與台中兩處美國空軍基地服役的美籍老兵,昨天到台南憶往,有三人是當年六二一四戰術中隊的成員,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四年間負責基地守衛等後勤工作,有人曾親眼見過核彈。
高智陽表示,美軍當時在台南建置的核武共有兩種,最早是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二年的地對地屠牛士飛彈,配有核彈頭,後來還有可吊掛在戰鬥機上的戰術型核彈,在一九六○年到一九七四年間。
他說,根據美國一九九九年解密的資料顯示,艾森豪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一年任職總統期間,在台部署十二枚核武。
在六○年代末期擔任守衛的麥克米克(John McCormick)說,當時台南基地的美軍彈藥庫與台灣空軍的彈藥庫是分開的,美方有近百人駐守,其中核彈是單獨存放,擔任守衛的都知道自己守護的是核彈,但不能對外說出。
另名美軍菲利浦(Wade Phillips)也說,曾看過屠牛士飛彈被拖出機棚清洗,再放回機棚,核彈則是另外存放在特殊的彈藥庫中,不僅守衛森嚴,庫房的牆壁也特別厚,另有溫溼度控制的裝備,他雖是守衛,也未曾靠近看過。
※ 相關報導:
* 當時台南機場邊 老美趴趴走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222612.shtml
一群當年曾在台服役的美籍老兵,近年透過網路聯絡聚集,昨天有九人齊聚台南,追憶四十年前的過往;文史工作者表示,美軍駐台是台南一段特殊歷史,期待未來能成立相關的文物館紀念。
華府看天下-雙十酒會 遍插茱萸少1人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3101800445.html
【傅建中】2013-10-18 中國時報
10月9日雙橡園國慶酒會的高潮是金溥聰代表邀請AIT的執行理事施藍旗(Barbara Schrage),同切巨型雙十生日蛋糕以饗賓客,同時受邀的還有歷任AIT理事主席像卜睿哲、羅大為、榮譽理事浦威廉、前AIT台北處長包道格等,但獨缺AIT創會理事主席丁大衛,不禁使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失落感。
本來這種場合現任AIT理事主席薄瑞光應該出席的,但台北駐美代表處發出邀請為時已晚,而薄瑞光在紐約已先有約會,以致不克參加。當然美國政府關門也影響薄瑞光出席,除非他自掏腰包付旅費。
往年在雙十酒會上一定會看到丁大衛,兩年前國慶酒會在我與美國斷交30餘年後重返雙橡園,丁大衛見證了那歷史性的一刻,更早些時,他出席了國會圖書館主辦的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研討會,並作了主題演說,推崇孫中山對辛亥革命的貢獻。
1925年出生在紐約的丁大衛,現已88高齡,有些事情如參加雙十酒會,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丁氏自1989年卸任AIT台北處長後,一直擔任蔣經國基金會華府辦事處的顧問,但自去年起也因體力不繼不再去辦公室了,總之歲月不饒人,這實在是人生的無奈!
丁大衛擔任蔣經國基金會顧問時,做了一件可以傳之後世的好事─請他的好友前美國外交官陶涵(Jay Taylor)為蔣經國寫傳記,在本報創辦人余紀忠大力贊助下,中英文的《蔣經國傳》終於在2000年問世,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頗獲西方學界好評,讓西方國家對飽受蘇聯教育、一度被視為特務頭子的蔣經國有了正面的認識,另一附帶收穫是陶涵在撰寫《蔣經國傳》過程中,蒐集了許多關於他父親蔣介石的資料,於是再接再厲,於2009年推出《蔣介石》傳,也由哈佛大學出版。
蔣傳出版後,佳評如潮,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主任柯偉林(William Kirby),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黎安友(Andrew Nathan)對蔣傳均給予極高的評價。黎安友說:「在很長的時間內,本書將是權威之作」,最重要的莫過於蔣傳洗刷了蔣介石從前在西方是獨裁者的惡名。
儘管丁大衛出身長春藤名校(哈佛,哥倫比亞兩校),屬於「老同學人脈網」(Old-Boy Network)的一員,但仕途並不很得意,他外派最高的的職務是駐北京聯絡處副主任,所以他的好友李潔明(James Lilley)為他叫屈,認為以丁的才幹,至少應該當一任駐外大使,好在他最後被派赴台北,擔任AIT的處長,雖無大使之名而實際的待遇和名聲等於大使。
丁大衛總是面帶微笑的謙謙君子,可是他有所為有所不為,例如,90年代後期鄔杰士(James Wood)被任命為AIT理事主席,丁大衛立即辭去AIT的理事職務,李潔明對丁的果決非常佩服,李說大衛的決定必有其道理,他一定看出這人事的安排不當,才會斷然求去。果不然,不過一年,鄔杰士就垮台了,是AIT最短命的理事主席。
二戰時丁大衛在美海軍接受飛行訓練,戰後(1946)在駐防青島的第七艦隊服役,那時他就見過在青島視察中國海軍的蔣介石委員長,60年代後期他派駐台北美國大使館,擔任政治參事,有機會見到蔣並談話。丁認為蔣極富魅力(charismatic),只要他一出現,人們就會有不同的感受,但他也是極為傳統的人物,非常固執,觀念是徹頭徹尾中國儒家式的,不能與時俱進,但他兒子蔣經國大大的不同,不僅有現代的觀念,也很務實。
歲月無情,像丁大衛這種了解中國和台灣,對台灣具有同情心,並在過去數十年來在兩岸扮演過重要角色的美國外交官,已是碩果僅存,但他終歸要成為歷史,這是擋不住的時間洪流。
德國擅修古佛腳 聯合國制止
自由 2013.10.20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遭到阿富汗神學士炸毀的兩尊巴米揚大佛的修復爭議再起!日本共同社十九日發自巴米揚的報導指出,德國專家未與其他各國研究人員協商,擅自開始對東大佛的雙腳部分進行復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O)已進行勸阻。
這兩尊大佛是在二○○一年三月,遭到神學士以「反伊斯蘭」為由下令炸毀。這兩尊佛像各高三十八和五十五公尺,是在第六、第七世紀,穆斯林征服當地之前,居住當地的佛教徒打造的。炸毀大佛後七個月,神學士政權被美軍推翻。
阿富汗中部的巴米揚山谷位於古絲路途中,在二○○三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瀕危世界遺產,聯合國此後陸續投入經費穩定兩座佛像遺跡。不過,基於阿富汗整體情勢仍不安全,以及阿富汗政府對此事並不熱中,教科文組織並不贊成重建巴米揚大佛。
共同社指出,對高約三十八公尺的東大佛雙腳部分進行復原的團隊,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合作機構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ICOMOS)的德國考古隊。據推測,這是考古隊中強烈希望復原大佛的部分專家擅自採取的行動。
目前,各國學者仍在對是否修復大佛及其方法進行討論。德國慕尼黑大學曾發表研究報告,認為重建有其可能;但有些專家駁斥重建構想純粹是商業考量,因為佛像受損太嚴重,從文化遺產觀點來看,重建已經不具意義。
今年九月,日本東京文化財研究所專家曾前往當地考察並確認大佛雙腳的情況。據了解,雙腳復原作業始於今年八月底,雙腳均為五公尺長、兩公尺寬、四公尺高。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上砌著磚頭,與遭到破壞前一樣右腳略微靠前。
◆ 蘇花改挖出漢本遺址 古蹟與開發共存
【聯合報╱記者簡榮輝/宜蘭報導】2013.10.20
蘇花改工程讓沉睡千年的漢本遺址出土,為搶救古蹟,谷峰隧道南口高架橋工程暫時停工,而當初會發現遺址,全因工地附近麵攤的一碗麵。
蘇花改工程處處長邵厚潔表示,去年谷風隧道動工,工程處委託打里摺協會協助監看挖掘的土方有無古物,去年3月,監看者馬耀到工地附近麵攤吃麵,瞄到鐵道以東的沉澱池,發現疑似古蹟的沉澱層,也讓漢本遺址重見天日。
宜蘭縣文化局確認遺址,去年9月谷風隧道南口工程暫停工,分段施工,讓考古人員搶救漢本遺址,考古坑旁就是施工便道,工程車輛來回奔波,形成文化保存與國家建設並行的有趣對比。
邵厚潔說,未發現漢本遺址前,谷風隧道進度稍微提前,後來雖然為搶救遺址古物,分段施工而略微耽擱進度,但遺址位址多在高架橋的橋墩基地,相較於隧道挖掘的困難度,「高架橋部分日後可以追得上來。」讓文化保存與建設開發得以平衡。
「古物無法發聲保護自己,全賴文化資產保護法。」縣文化局局長林秋芳表示,國道5號平原段建設時,也在礁溪淇武蘭發現遺址,也停工搶救,蘇花改在漢本發現遺址,也是循相同模式。
林秋芳說,漢本出土的古物有石棺、玉器等,考古團隊逐一以樹脂封存,方便運送到蘭陽博物館,日後丸山博物館完成,漢本、丸山兩遺址古物將一併展出。
林博文專欄-蔣夫人生前的點點滴滴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3102301052.html
【本報訊】2013-10-23 中國時報
50年前(1963)的冬天,甘迺迪總統遇刺死了。尼克森連遭1960年總統選舉敗北和1962年加州州長選舉失利之後,選擇到紐約華爾街當律師,花了10萬美元在曼哈頓中央公園附近買了1間公寓,兩個女兒送到甘迺迪夫人賈桂琳讀過的私立中學查賓學校(Chapin School)念書。尼克森的公寓牆上掛了兩幅畫,一幅是艾森豪總統所畫的雪景,另一幅就是蔣夫人宋美齡所繪的中國山水畫,畫上有蔣夫人所送給尼克森伉儷的題詞。
尼克森於1968年東山再起,11月大選擊敗民主黨對手韓福瑞而搬至白宮後,蔣夫人的山水畫即不知去向。尼克森的兩個女兒,大女兒翠西婭(Tricia)反共親台,二女兒茱麗(Julie)親北京,也許那幅畫被翠西婭所收藏。有一年,大陸央視記者到美國採訪尼克森家族,沒頭沒腦地問翠西婭當年訪問北京會見毛澤東的感想,翠西婭冷冷地答道:「我從來沒有去過中國大陸!」這位不做功課的記者誤把翠西婭當成茱麗。
宋美齡送給尼克森夫婦的山水畫,下落成謎之際,美國《大西洋》雜誌卻非常珍視蔣夫人於1937年(民國26年)11月5日從南京致函該雜誌波士頓總社要求續訂3年的信件,這封信目前框好掛在《大西洋》華府總社的牆上。1857年創刊於波士頓的《大西洋月刊》,是1本涵蓋文藝、政治與歷史的綜合性刊物,愛默生、朗費羅等名家當年都是撰稿人,難怪宋美齡在信上告訴月刊主編說,她以前在麻州衛斯理(Wellesley)學院讀大一英文時,《大西洋月刊》即為指定閱讀刊物,而使她獲益匪淺,從此身邊即不能缺少這本雜誌。
蔣夫人寫這封信的時候,抗戰已經爆發,日軍即將展開南京大屠殺。她說她曾請1個在美國的朋友代她向貴刊續訂3年,不知此事是否已辦成。如尚未辦妥,即請續訂3年,帳單直接寄給她。蔣夫人又說,自從她在衛斯理學院接觸到《大西洋月刊》後,即養成身邊一直要有這本雜誌的習慣,以便在公餘之暇隨手翻閱。《大西洋月刊》就像美國許多報紙雜誌一樣,在網路時代大受衝擊,這本上乘的老雜誌因銷路欠佳,6年前把「月刊」(Monthly)這字眼廢掉了,改出雙月刊,雜誌名稱變成《大西洋》。換了幾個老闆後,雜誌社也從波士頓搬至華府。宋美齡如在紐約郊外的風可利夫(Ferncliff)室內墓園獲悉她所熱愛的《大西洋月刊》已變成雙月刊,肯定會為「美國文化的衰落」而歎氣!
宋美齡一生飽受美國文化所薰陶,英文遠比一般美國知識分子和政客還要好,但她一直不會開車,學過但沒學好,亦未認真學,原來與她的個性(性格)有關。蔣夫人於40、50年代多次訪問美國,除了孔家子女和美國政府特勤人員陪她之外,孔家亦另外請了1個美國白人保鑣保護她,當她的貼身侍衛。這個侍衛已去世,他的老邁女兒(現住賓州)不久前告訴我,蔣夫人送她父親很多禮物,她一直珍藏著。她說,她爸爸告訴她,每次教蔣夫人開車,就傷腦筋。蔣夫人老是橫衝直撞,遇到紅燈,不停;路上有行人,照樣開過去,她說:「行人應該讓她的車!」美國保鑣兼開車教練對他的女兒說:「蔣夫人認為每一個人看到她的車來,都應閃開!」(Everyone should get out of her way!)其實,這也是宋美齡的個性之一!
1981年5月,宋美齡在北京的姊姊宋慶齡病重,廖承志和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教授林達光(他的哥哥林達文是孫科的女婿)等人商量,發1道電報給在紐約的宋美齡,讓她知道姊姊已到了病危階段,希望她能到北京和慶齡見最後一面。林達光在最近出版的回憶錄《走入中國暴風眼》(香港天地出版)中透露:「宋美齡幾天後的回電是:『把姊姊送到紐約治療。家人。』她甚至沒有在電報上簽名。」
蔣夫人已走了10年,照顧她最久亦最負責的孔家大小姐孔令儀,亦已在2008年8月以93歲高齡辭世。在紐約的老一輩華人如建築家貝聿銘(1917年生)和他差不多同齡的繼母蔣士雲(張學良口中「我最喜歡的女人」),都已垂垂老矣,且都有失憶症,而貝聿銘則數度中風。
在夕陽西照的紐約街頭,唯有老外交家顧維鈞的遺孀嚴幼韻女士,老當益「莊」,最近才在1家五星級飯店歡慶108歲生日!有時還要求曼哈頓高級中菜館「揚州樓」,做東坡肉給她吃!壯哉,顧夫人!
湖南挖古墓 東周青銅劍如新
【記者王超群/綜合報導】2013-10-25 旺報
大陸湖南岳陽市洞庭湖汨羅城社區發現分布密集的東周墓群,出土的青銅兵器仍極為鋒利,其中一把青銅劍亮澤仍在。考古研究人員指出,這墓群分布有規模,都呈東西向,目前發現至少20多座,墓坑填土是「五花土」,坑室則覆「白膏泥」;遼寧鞍山市則發現漢墓,掘出青銅鏈飾為大陸首見。
據《瀟湘晨報》報導,岳陽這批墓葬以楚文化的特徵為主,從出土的青銅兵器的情況看,因有「白膏泥」保護,非常鋒利,保存狀況非常好。東周墓葬群位於汨羅城社區。10月7日,汨羅市一建築工地發現古墓後,施工方當即保護現場並通知文物部門。岳陽市文物相關技術人員展開對該墓葬群的考古挖掘。
五花土內壁製作精細
現場指揮的岳陽市文物管理處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教授羅仁林指出,墓群共發現20多座,已發掘10餘座。墓穴內壁製作精細,其內填土採用混合不同層次和顏色的土壤,學術上稱為「五花土」。
這批墓葬是聚族而葬。墓地中既有貴族墓,也有平民、奴隸墓。貴族墓主要是相當於「大夫」、「士」階級,規模較大,並有生土二層台和墓道。所謂「二層台」是指在土坑豎穴墓接近墓底的四壁台階,叫做二層台。生土二層台是指挖墓時預留的台階;如果下棺後另行夯築的台階,則稱熟土二層台。二層台常用於存放隨葬品,甚至埋葬殉葬人。
墓葬出土的文物有青銅器、玉器、陶器、滑石器。青銅器以劍、戈、矛、箭鏃為主,玉器有玉珮、玉飾等,陶器有鼎、壺等。
首度發現青銅鏈飾
遼寧鞍山市漢代墓群,出土1400餘件文物,包括銅器、鐵器、陶器、玻璃和石器。考古研究人員指出,此次共發掘墓葬78座,發掘出銅飾組合、藍綠玻璃器、鐵劍等,青銅鏈飾在大陸首次發現,做工精美,雖歷經兩千多年,保存得十分完好,表面銹呈墨綠色,中間麻線沒有完全腐壞。每個青銅鏈飾長度都超過1米,應是掛在胸前的飾品。
小 靈 通
五花土、白膏泥、盜墓者路標
考古學術語。意指開挖土葬墓穴時,坑內各層次顏色不同的熟土和生土,在棺槨下葬後,會被混合回填,形成所謂「五花土」。這是發現大型墓葬的線索。簡單說,就是自然土經開挖和回填,攪亂舊有層次的多層次土壤。
白膏泥學名為微晶高嶺土,是純淨的黏土,主要成分為鋁和矽的氧化物。曬乾呈白色或青白色,故又稱白膏泥。其特性是粘性大,分子緊密,有很強的防腐效果,用在墓葬可避免墓室受潮。盜墓者以洛陽鏟深插入地,發現這兩種土,既知地下有墓。(王超群)
◆ 疑北魏閔帝墓 發現拜占庭金幣
【記者王超群/綜合報導】2013-10-25 旺報
經過近7個月的努力,河南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完成一座北魏大墓的考古發掘工作。經考證,專家認為該墓墓主可能是北魏節閔帝元恭。出土的文物中,以一枚拜占庭帝國阿納斯塔修斯一世金幣,最為特殊。
這座位於邙山北魏帝陵區的大墓總長約58.9公尺;墓室長19.2公尺,寬12公尺,深8.1公尺,其墓葬形制和規模應為帝陵級別。該墓雖曾遭盜多次,還是出土了拜占庭金幣一枚,這充分說明當時洛陽與西方交往頻繁,是絲綢之路的起點。
《洛陽日報》報導,考古專家認為,該墓葬曾被多次盜掘,出土的遺物雖豐富,但大多殘損嚴重,很少能見到完整的器物。不過,一枚拜占庭金幣,卻讓專家眼睛一亮。這是大陸經過正規考古發掘出土的少數拜占庭金幣之一。金幣上有阿納斯塔修斯一世的頭像。據瞭解,大約鑄造於西元491年至518年。
出土的器物主要為陶器、瓷器、銅器等,還有一些陶俑、模型等殘塊。推測該墓葬的年代應為西元525年至534年。
小 靈 通
拜占庭金幣
東羅馬帝國又稱為拜占庭帝國,位於歐洲東部,領土曾跨歐亞非3大洲。阿納斯塔修斯一世是拜占庭帝國利奧王朝最後一位皇帝,他於西元491至西元518年在位期間,發行金幣和銅幣構成主要貨幣結構。現在考古發現的金幣,許多都出自此一時期,阿納斯塔修斯一世的金幣目前市場收藏價,每枚約新台幣3萬元以內。(王超群)
黃金面具法老王 3千年前死於車禍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nov/4/today-int7.htm
自由 2013.11.04
〔編譯詹立群/綜合報導〕埃及最有名法老、「黃金面具」圖坦卡門王3000多年前過世時只有19歲,死因成謎,此前考古學界眾說紛紜:瘧疾、感染、暗殺、被蛇咬等不一而足。如今科學家利用新科技所做的最新研究顯示,圖坦卡門是死於「車禍」——在一場戰役中被高速行駛的雙輪馬車撞輾致死。
英國每日郵報3日報導,埃及考古學家、埃及探險學會理事長諾頓(Chris Naunton),重新檢視當初發現圖坦卡門陵墓的英國考古學家卡特(Howard Carter)未曾披露的手札,配以X光與電腦斷層掃描(CT)「虛擬驗屍」,發現原本在1968年發現的法老頭蓋骨斷裂,其實是在死後造成。
1968年,英國利物浦大學曾幫圖坦卡門木乃伊拍攝X光片,結果顯示他的頭蓋骨有一塊斷裂,引發40年來他被謀殺的「陰謀論」。當初參與研究的康諾利博士(Robert Connolly),最近在他工作室的骨頭中發現一小片圖坦卡門的腐肉,也是唯一位於埃及境外的樣本。
在發現圖坦卡門並非死於謀殺後,諾頓要求康諾利等鑑識專家進一步證實:法老的傷源自遭受雙輪馬車又重又窄的輪子輾壓,導致他的左側肋骨斷裂,還缺了胸骨與心臟。諾頓使用最新電腦科技、還原重建法老死因與狀態,研判圖坦卡門的屍體應該是被撞得亂七八糟,導致他成為唯一一個沒有心臟的法老:因為心臟破損已難以修復,這也給負責防腐的人出了一道難題:他們只知道怎麼處理「屍體」,而非「撞爛的身體」。
法老的腐肉碎屑也被採樣檢測後有新發現:死於公元前1323年、距今逾3000年的圖坦卡門,死後被迅速塗上防腐香油下葬,而防腐油在蓋棺後與氧氣、麻質裹屍布引發化學反應,導致棺內的一場短暫「自燃」現象,屍體被燒焦。
位於埃及帝王谷的圖坦卡門陵墓,1922年被發現時幾乎完好如初,墓中最吸睛的珍寶是其木乃伊臉上重24英磅(逾10公斤)、鑲綴有青金石與半寶石的黃金面具,這也使他成為當今最有名的古代埃及人。圖坦卡門在西元前1333年、10歲時登基,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的最後一位繼任者,在位時間僅9年。
397億! 德破舊公寓發現1500幅名畫
【鍾玉玨/綜合報導】2013-11-05 中國時報
德國《焦點》周刊3日披露,德國當局在慕尼黑一間公寓發現1500幅二戰時期被納粹充公的名畫,包括大師畢卡索、馬蒂斯等人的作品,估計價值高達10億歐元(約台幣397億)。
這批畫作多數是納粹政府當年強行從猶太人手中搶走充公的,或是德國收藏家以極低廉價格向逃亡猶太人收購。2年多前,德國海關人員登上瑞士駛往德國的火車例行性檢查,查獲一名男子攜帶約9000歐元非法買賣藝術品所得。經過偵訊後,發現這名男子是納粹時期名畫商古利特之子寇尼留斯(Cornelius Gurlitt),警方循線到他在慕尼黑的破舊公寓進一步蒐證,沒想到發現了許多重要藝術家的真跡。
已80多歲的寇尼留斯說,這批畫是他的父親在1930年代與40年代間陸續獲得,總價估計超過10億歐元。
這批名畫埋沒於破舊公寓塵封的食物罐頭與垃圾堆裡逾70年,原本以為早被老古利特在1945年下令銷毀,沒想到避過納粹,騙過盟軍,這些作品還有重見天日的一天,藝術史學家非常振奮。這些畫作目前被送到慕尼黑的海關倉庫存放。
老古利特在1933年因擁有一半猶太人血統,被解除博物館館長職務,後來在漢堡改當藝術經紀人,並被納粹宣傳部要求出售搜刮而來的「墮落藝術」以換取資金。納粹執政期間,認定印象派、立體派、現代派等作品是「墮落藝術」。
寇尼留斯從父親手中繼承這批名畫,一輩子沒有工作的他,偶爾偷偷賣畫維生,目前因涉嫌逃稅被當局調查。他在警方查封這批畫不久前,才將一幅20世紀德國表現主義先驅貝克曼(Max Beckmann)的畫作《馴獅人》,以近新台幣3600萬脫手。
查獲名畫被慕尼黑政府視為「高度政治機密」,一直不願證實,因擔心一旦公布,可能會引來大批原主要求歸還。不過部分人士已備案要求這些佚失多年的作品物歸原主。
◆ 江南都市報-古文物出土 揪出鄱陽小皇宮
【記者陳豔偉/江西報導】2013-11-05 旺報
如今的江西鄱陽縣,在500多年前是明代淮王府所在地,但具體位置在哪裡,一直未有定論。直到2011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專家在鄱陽縣考察時,在鄱陽縣博物館門口的一片建築工地上,發現了一堆精美的古代建築構件,以此鎖定了淮王府的位置。
今年,鄱陽縣明代淮王府參評大陸「2012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參評理由為:它是中國明代藩王府的首次科學考古發掘,對於瞭解和研究明代王府建築規制及社會組織結構有著重要意義。
現殘存雲龍紋輦道
據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肖發標稱,明宣德十年(1436年),淮靖王朱瞻墺從廣東韶州遷往江西饒州,建造淮王府,設置了多個部門。之後,其子朱祈銓又在王府的基礎上建了永壽宮,內有蓬萊清隱、水漲平溪等八景,此外,還有釣魚台、寶書樓等建築。淮王在饒州共傳八代計九王,歷時208年。「當年的淮王府相當於一個小皇宮。」肖發標說。1644年明亡後,永壽宮焚毀坍塌。500多年後的今天,僅在鄱陽縣饒州府文廟大成殿前殘存雲龍紋輦道。
民國12年(1923年),饒州府屬各縣旅鄱人士發起組織饒州七縣(鄱陽、樂平、餘幹、萬年、浮梁、安仁、德興)聯合成立芝陽師範學校。民國19年(1930年)又設高級師範。民國28年(1939年)增設附屬初級中學。上世紀40年代,淮王府遺址所在地屢遭日寇飛機及占用者的損壞,校舍大部分被炸毀。1950年之後,這裡幾經變遷,最後成了五一小學的基建工地。
古建材揭王府面紗
肖發標說,2011年5月25日,江西省第6批省保單位評審組專家到鄱陽縣考察候選省保單位時,在鄱陽縣博物館門口的一片建築工地上,發現了一堆精美的古代建築構件,主要有浮雕雙龍、雙鳳的石柱礎,還有已經破碎的巨大石獅等。在地面草叢中,專家們又撿到了明代青花、釉裏紅、卵白釉、孔雀綠等官窯瓷片,以及黃釉、綠釉琉璃瓦等。最後,專家們認定這片建築工地應是明代淮王府遺址的一部分。
肖發標說,通過出土的大批明清以來的遺物,尤其是一批明代淮王府遺物,證明了發掘區是明淮王府所在地。
此外,遺址中出土了一大批明末清初帶官府定燒款、堂名款、畫押款以及清早期紀年款的瓷器,很多款式是以前從來沒有發現或者比較稀有的。
DNA揭身世 曹操非曹參後人
【聯合報╱特派記者林庭瑤/北京報導】2013.11.13
史書記載曹操出生官宦世家,為漢代丞相曹參的後代,然而,上海復旦大學進行曹操家族DNA研究發現,曹操是曹參後人的說法有誤,曹操之父來自家族內部過繼,該家族並非曹參本族;同時,對於民間傳說曹操是夏侯氏抱養或改姓,該研究也否定。
新華社報導,上海復旦大學昨天召開曹操家族基因研究成果記者會,宣布完全確定曹操家族DNA。三年來,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韓昇、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李輝經過詳細研究,透過現代基因反推和古DNA檢測雙重驗證,確定了曹操家族的DNA,也獲得國際認可。
這項研究揭開了曹操家族的歷史謎團。韓昇指出,歷史上可信度很高的記載是說曹操是夏侯氏後人,透過對夏侯氏基因的研究,排除這種可能。曹操家族是怎麼混入到曹參家族裡面?而且讓歷史學家都認為是真的,這就牽涉到一個很大的問題:中國古代偽造族譜。
最初,上海復旦大學課題組先對取自「元寶坑一號墓」曹操叔祖曹鼎的古牙齒進行古DNA測試,經過六次反覆測試,又根據現代基因和古DNA的雙重驗證,課題組確定了曹操家族DNA。
在確認曹操後代的DNA之後,他們還用同樣方法驗證漢相曹參的家族基因,發現與曹操家族基因沒有關係,曹操之父來自家族內部過繼,該家族並非曹參本族,從而驗證曹操是曹參後人說法有誤。
此外,對於民間傳說曹操後代避禍改姓操,另一說是,曹操是夏侯氏抱養而來的,研究發現,曹操家族與操姓和夏侯氏的基因沒有遺傳關係,家族基因不一致,因此這兩種說法也不準確。
台灣學者:陸應正視開羅宣言
【中央社╱台北15日電】2013.11.15
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張登及今天說,中國大陸應正視開羅宣言的歷史事實,應該高規格紀念開羅會議與開羅宣言,推動兩岸史觀相互共構。
台灣大學政治系、兩岸統合學會上午在台大社科院舉辦「開羅宣言七十週年圓桌論壇」,會上學者就開羅宣言的歷史、效力、牽涉國際秩序等議題展開討論。
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陳純一說,波茨坦公告納入開羅宣言與日本降伏文書接受波茨坦公告後,開羅宣言的法律效力因此更加強化,也證實開羅宣言具有法律效力。
張登及認為,雖然波茨坦公告為開羅宣言提供了實施的要求,但至今開羅宣言因各種複雜因素沒有被完全實施,且開羅宣言沒有涵蓋所有參戰國,使亞洲國家轉而多邊和議,造成戰後秩序無法穩定,也造成戰後日本與亞洲國間的各種不確定性與衝突。
他說,開羅宣言無法實踐的很大關鍵是中國大陸的態度。由於大陸並未參與開羅宣言議定過程,加上大陸與俄國的關係、看待兩岸的立場等因素,使大陸對開羅宣言的態度一直曖昧不明,也沒有積極維護爭取開羅宣言的內容。
他說,大陸對開羅會議的態度導致現在問題,他呼籲大陸反而應該高規格紀念開羅會議與開羅宣言,以推動兩岸史觀的相互共構,讓兩岸進一步趨向包容理解。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林泉忠指出,因為意識型態制約,中國大陸學術界過去對開羅會議相關史實相當消極。但近年大陸各種紀念開羅宣言的研討會相繼召開。
他說,開羅會議、開羅宣言等是兩岸近代史爭論中,相對爭議較少的部份,兩岸或許可共同深化對開羅會議、開羅宣言的研究。
◆ 三史料付梓 百年前洋人如何看台灣?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3.11.15
「台灣在近代史上一直和世界有密切關係,如果只從中文史料理解台灣,台灣史將是殘缺跛腳的!」台灣歷史博物館昨天出版三部寫於百年前的外文史料,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黃富三說,這些資料從外國人之眼呈現不為人知的台灣,殊為珍貴。
三部史料分別是完成於一八七五年的「李仙得台灣紀行」、一八八四年至八五年間的「北圻回憶錄—清法戰爭與福爾摩沙」,以及一七九五年在荷蘭出版的「福爾摩沙圍城悲劇」。其中「李仙得台灣紀行」法裔作者李仙得,正是一八七四年引導日軍攻台「牡丹社事件」的主角。
黃富三說,一八六七年美國商船羅發號經過台灣海峽時觸礁沉沒,多名船員登上南台灣後遭原住民殺害,身為美國駐廈門領事的李仙得親到現場談判。當時清廷以該地「非我屬地」未處理,李仙得入深山與瑯嶠十八社大頭目卓杞篤簽約「不可殺害遇難美國人」,並以此約為據,認定台灣西部以外的原住民區域非清廷管區,後稱為「番地無主論」。
一八七四年,日本因琉球國船難者也遭台灣原住民殺害,有意攻打台灣,請李仙得當軍事顧問,爆發牡丹社事件。
李仙得探訪台灣達十次的見聞與談判紀錄手稿,長存美國國會圖書館。直到去年台史博與美國的費德廉教授等人合作,重新抄錄打字,有了英文版,並於一百四十年後的今年出版中文版。
「北圻回憶錄」是清法戰爭期間法軍的隨軍醫務人員何內‧科邦的日記與書信手稿。出版該書的南天書局總經理魏德文說,書中可見外國人對台灣誤解,例如台灣橘子比小孩頭還大,其實是柚子;又說台灣人將肉漆上油漆,其實是豉汁。
「福爾摩沙圍城悲劇」則是荷蘭人寫成的劇本,描述新教牧師韓步魯被鄭成功派往熱蘭遮城勸荷軍投降,但他反過來鼓勵荷蘭同胞奮戰,最後遭鄭成功軍隊殺害,在歐曾搬上舞台。台史博館館長呂理政指出,該劇本由參考文獻寫成,具一定可信度。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