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8

為何衣櫥裡總是少一件衣服

◆ 英調查:女性衣櫥平均107件 卻常無衣可穿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189979.shtml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台北報導】2013.09.27

調查指出,一般女性衣櫥裡平均有107件衣服,但多數女性仍然每週有一次覺得衣服不夠穿!英國家具公司Sharps Bedrooms的調查發現,衣服太多,收藏沒有系統、衣櫥沒有定期清理,都會使女性早上疲於找衣服。另外,衣服樣式如果經常出現在臉書上,也會讓女性覺得衣服過時。

研究發現,「最近已經穿過」和「與身上其它衣服不配」是最常讓女性覺得衣服不夠的原因,如果一件衣服經常在臉書及其它社群網站如Instagram上出現,也會讓女人覺得它已經過時,即使還沒有買很久。衣服不適的其它原因還包括衣服太緊、太大、沒有洗過及皺摺太多。

研究指出,平均女性認為衣櫥裡有36%的衣服「完全不適合再穿」。另外,衣櫥裡有高達15%的衣服從未穿過。約有一半的女性在前一天就想好隔天要穿什麼衣服,但時常因為衣櫥太滿,而找不到想穿的服裝。

另外,一般女性每天早上花3分鐘尋找想穿的衣物及飾品。3分之1的女性說,早上找衣服是一件苦差事;44%的人說,她們因找不到合適的衣服,最後只好從髒衣服堆中抽一件出來穿。

67%的女性也有找不到衣服參加特殊場合的經驗,而64%的女性說,她們不得已只好再買新衣服。約有5分之1的女性說,她們時常因為衣服不夠而和另一半吵架,更有36%的女性說,她們常偷偷買衣服,然後藏起來不讓另一半知道。

有一半的女性表示,如果她們的衣服有好好整理,早上選衣服可以從容許多;3分之2 的女性說,她們夏天和冬天的衣服混合在一起,且沒有任何整理收納衣服的系統。Sharps Bedrooms的發言人指出,一般女性認為超過3分之1的衣服不能穿這件事太過誇張,顯示女性需要更有系統地收納衣服,而且應該定期清理衣櫥。



◆ 壓力及恐懼死亡 促使人上街血拚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8190015.shtml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台北報導】2013.09.27

上街購物真能舒解壓力?一項跨國研究發現,人們除了會因壓力大而血拚,害怕意外死亡及恐怖攻擊,也會促使人上街瘋狂購物。研究員指出,物質欲望愈高的人,愈可能透過恣意購物來面對壓力。然而,這卻可能帶出反效果;因一時衝動而引發的購物行為,卻可能讓人更不安、壓力更大。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伊利諾大學及以色列海法大學合作,研究人們在面臨炸彈攻擊時的消費行為。研究員在以色列一個遭炸彈攻擊達6個月之久的城市,觀察其139位居民的消費行為;再觀察另一個沒遭受攻擊城市的170位居民消費,分析比較兩地居民的心理狀態。

研究後發現,在面臨死亡威脅時,物質欲望較高的人將感到更大的心理壓力及之後的心理創傷,且消費行為也會跟著增加。密西根州立大學盧易歐教授說:「在情勢危急時,物質欲望高的人會開始購物。然而,這種因一時衝動而引發的購物行為,卻可能讓人更不安、壓力更大。」

盧易歐教授說:「基本上,唯物主義使人在環境不好時心情更差。」她進一步指出,物質占有欲強的人通常較沒有自信,比較容易在心理不安時花錢消費。

第二階段的研究調查855位美國人的物質欲望及他們對死亡的恐懼,研究員發現,物質欲望較強的人也會透過購物來紓解因死亡引發的壓力,也就是由天然災害、車禍及其它罪犯攻擊等引發的焦慮感。

此研究發表在《行銷科學學會期刊》。



◆ 凍卵保「生」機 罹癌婦女好孕到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188379.shtml

【聯合報╱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2013.09.27

過去罹癌婦女為求保命,往往無法兼顧生育,但隨著冷凍卵子技術精進,不少人終於保住一線「生」機,高雄長庚醫院協助多例癌前病變及罹癌的女性完成生兒育女夢想。

高雄長庚婦產部生殖醫學科醫療團隊發表罹癌婦女成功治療並生子案例,其中不孕10年的36歲許婦,因不正常出血發現子宮內膜有癌前病變跡象,在醫師協助下,取卵冰凍再做人工受孕,成功產下女嬰。

另名32歲邱姓婦人,10年前因卵巢邊緣性惡性摘除右側卵巢,婚後做不孕症檢查,發現左側卵巢也長腫瘤,為此她決定先保留卵巢組織取卵進行人工受孕,結果產下3350克的男嬰,正計畫以多餘冷凍胚胎再「做」第二胎時,竟自然懷孕。

生殖醫學科主任藍國忠表示,過去罹癌婦女經化療或電療,都會破壞生育功能,但近年借助凍卵等技術,即使癌變,還是可能保留生育機會。他舉例,子宮內膜病變婦女,以前作法是要拿掉子宮、卵巢,但這對想要生育、還沒子嗣的女性而言,打擊太大,現在凍卵技術已可克服。

主治醫師黃富仁說,到高雄長庚尋求凍卵的癌症病人,年齡在17歲到38歲間,患者中有大腸癌、鼻咽癌、乳癌、大腿肉癌。現在己發展到可以即時打排卵針,約11天後取得卵子進行冰凍。藍國忠主任說,這項技術讓癌症治療與生育治療,能達到「無縫接軌」。



◆ 37年後…全球2.7億人失能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188712.shtml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2013.09.27

國際失智症協會公布「二○一三年全球失智症報告」估計,二○一○年全球約有一億一百萬人無法生活自理,推估二○五○年需他人照顧者逾兩億七千萬人,其中五成是失智症患者。

面對全球高齡化趨勢,台灣經建會推估,國內老年人口對青壯年的扶養負擔比率遽增,二○一二年每一位老人約每有六點七名青壯年扶養,但二○六○年,每一名老人只有一點三名年輕人扶養,年輕人負擔沉重五倍餘。

國際失智症協會建議,政府應把失智症列為優先議題,制訂「國家失智症計畫」,全面整合社政與衛政資源,除了透過「強制保險制度」,降低未來成為他人負擔外,還建議每六十名失智患者應至少設一名個案管理師,整合老人長照服務系統,並確保有足夠醫療及照護人力,增加對家庭照護者的訓練及支持。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邱銘章說,政府對於長照機構或社區服務應採「評鑑制度」,根據失智症的輕中重程度,給予不同照護服務,而非將所有人混在一起,因輕度失智症可在家照顧,但重度患者到機構能獲得較好照顧,家人應摒除送長輩到機構就是不孝觀念,而應考量「哪裡才能讓失智老人獲得最好照顧。」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國內較適合政府給予免費的居家照護服務,因直接給錢恐會衍生拿錢者及照顧者並非同一人的爭議。另外,社區服務也要改善品質與數量,增加居家服務員的服務時數及限制,讓居家服務員可以帶輕度的失智老人外出運動或參加懷舊治療等,而非只有單純洗澡擦背「居家服務」。

她說,過去居家服務員是針對失能者設計考量,但失能不等於失智,若未及早介入,透過多運動、動腦及社交互動等「三動」刺激,配合地中海飲食,多吃蔬果、五穀雜糧、植物性油脂及白肉,才能避免失智惡化成失能。



◆ 失智激增!安養機構月花3.5萬 「住不起」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sep/27/today-life3.htm

自由 2013.09.27

平均百人就有五人失智需照顧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國際失智症協會二○一三年全球失智症報告指出,二○一○年全球約一億零一百萬人是無法生活自理的高齡者,到二○五○年人數將增加二.七倍,達兩億七千七百萬人,其中半數是失智症者。台灣六十五歲以上失智症盛行率約四.八%,平均一百人就有五人失智需照顧。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邱銘章表示,經建會推估二○一二年約每六.七個青壯年人口扶養一位老年人口,至二○六○年將降為每一.三個青壯年扶養一位老人,屆時老年人口比率將高達卅九.四%。

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說,收容失智老人的安養機構家數太少,且月花費至少三萬五千元,一般家庭負擔不起,往往只能請外籍看護,但一年花費也要上百萬。澳洲研究指出,延緩失智兩年,失智人口減少兩成,呼籲政府預防重於治療。

衛福部︰長照計畫包含失智照護

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陳素春受訪表示,預計今年底,收容失能失智長輩的日間照護中心將從九十四家增至一百廿家,專門收容失智長輩將從十八家增至廿一家,可收容六百多人;長照十年計畫中也已包括失智症長者的照護。

讓底層的生命,站起來說話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不只是理想... 台北女青下鄉 回首10年社工小革命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3092700426.html

【林欣誼/專訪】2013-09-27 中國時報

1999年921震災後,冷尚書、翁英欽等幾位社會所研究生深入南投鹿谷鄉的偏僻農村,成立清水溝工作站(現為清水溝重建工作協會),扎根社區進行服務,至今10多年。現年37歲的方昱,從2000年還是研究生時期就進入清水溝工作站,沒想到一待10年,不僅參與締造一段台灣鄉鎮重建的故事,也寫下她10年的青春成長史。

在新書《我往那裡走,因為那裡看不見路-我的10年社工小革命》中,方昱(見圖,林欣誼攝)回顧這段「台北女青年下鄉」的獨特歷程,直視社會工作者在第一線實務上挫敗與內在衝突。

看清處境別自爽

一般人心目中的「社工」形象是什麼?是充滿愛心的小天使?還是義憤填膺的革命家?或是做善事不領薪的義工媽媽?在許多分享海內外志工經驗的書籍中,方昱是少數不吹捧理想、卻率直逼問這些問題的人。

她說:「我最討厭人家說我們有愛心,因為,社工最重要的訓練是看清自己的處境,理解所在的社會結構,知道我為什麼受苦,而非陷於付出的自我滿足。」

長相清秀的方昱有一股自在與坦率,她自2000年投身清水溝工作站到2011年離開,期間同時攻讀東吳大大學社工碩士、東海大學社工博士,現於靜宜大學等校任兼職講師。

反思NGO生存價值

她說,清水溝工作站為了不領政府補助而與當地茶農合作成立茶葉合作社,一方面為茶農找出路,另一方面則以營收支持供餐給社區老人的「老人食堂」。

因此,她的工作一開始是在社區閒晃與老人聊天,後來則結合社區媽媽經營老人食堂,又變成為茶業合作社經理,擔負起經營大責。

那段時間她穿著業務套裝,到處拜訪大企業哈腰,不僅讓她成為「最接近資本主義的社會工作者」,也逼她反思NGO(非政府組織)到底是為了什麼而生存:「如果我們共同信仰的價值,和我們的求生存發生違背時,該怎麼辦?」

從妹妹變成媽媽

另一衝擊則是茶業合作社與社區居民的決裂,起因於合作社的理監事們認為營收不佳,不認同將合作社收益一半資助老人食堂,也不想支薪給法律上「受雇於」合作社的方昱等社工。

最後,迫使方昱和工作夥伴離開合作社,另成立茶葉公司,為了把長期經營的相關資料帶走,她甚至被居民告上法院而判刑(緩刑)。

但這些波折卻沒在方昱身上留下太多情感創傷,10年實務與學術融合的歷練,讓她能以冷靜理性的自省,取代一股腦的天真熱血。

她在書中結合隨筆與書信,寫下她如何從一個在地社區幹部輕蔑稱呼的「妹妹」,逐漸成長為能夠培訓新人的「姊姊」,又成為老人食堂的「媽媽」角色;她也直率寫下與當地居民一再角力、衝突與溝通的過程。

真誠是最高原則

她說,台灣社工的處境10年來變得更惡劣,社工始終存有不安全感與混亂。

「想弄清楚像『這到底是不是社工該做的事情』這樣的問題,一直挑戰著脆弱的自我。有一天,你覺得該爭取些什麼,又發現你其實不知道這個爭取,到底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維護社會工作的專業。」

儘管充滿疑問與困難,但方昱笑說,她依然相信「真誠」是社工的最高原則:「我是被社會工作生出來的小孩,我身上永遠帶著社會工作的祝福與詛咒。」



◆ 沙國首位女導演 拍片角逐奧斯卡

【聯合晚報╱范振光】2013.09.27

沙烏地阿拉伯沒有電影院,女權也受到極大限制,但一部由女導演執導的女性主義電影《瓦嘉達》將角逐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首開沙國紀錄。

沙烏地阿拉伯文藝協會會長貝齊最近表示,《瓦嘉達》在國際影展大放異彩後,將代表沙國競爭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本片去年在三個影展獲獎,包括杜拜影展最佳阿拉伯電影獎、最佳女主角獎,今年也在鹿特丹影展等三個影展獲獎。《瓦嘉達》敘述同名女主角買自行車的故事,在極度保守的沙國境內,只能透過DVD或電視看到。

沙國女性不能出國,在國內須有人陪同才能出門,且要從頭到腳包好。沙國女性不能開車,先前連騎自行車也不行,直到今年4月才解禁,但仍須有男性親戚或監護人陪同。《瓦嘉達》導演海法曼蘇爾表示,在某些地區拍片時,她必須躲在廂型車內指揮,以免被人看到她和男演員、男工作人員在一起。曼蘇爾是沙國第一位女導演,今年39歲,本片在沙國境內拍攝,是她執導的第一部長片。

電影裡,10歲的瓦嘉達在每天上學必經的路上看到一輛綠色自行車待售,她想買來和男孩朋友比賽誰騎得快,但媽媽不同意,所以瓦嘉達透過賣錄音帶等方式自己籌錢。她後來看到可蘭經背誦比賽的消息,因此努力準備,贏得冠軍獎金一千沙幣。

然而,當天真的瓦嘉達說她要用獎買自行車時 ,獎金竟被「樂捐」給巴勒斯坦。但最後瓦嘉達回到家,卻發現母親已把綠色自行車買回家,讓她開心的騎著這輛車和朋友競速,更贏得勝利。

fsj 提到...

台灣怎麼變這樣?2死車禍 攔車半小時無人理

【聯合報╱記者施鴻基/台東縣報導】2013.09.28

「如果不是過往人車那麼冷漠,老先生應該還有機會!」七十五歲的高姓男子車禍受困車內,醫師楊重源經過,見轎車漏油,攔車求助半小時無人理會,眼睜睜看著高被烈火焚身。

「台灣人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台東馬偕醫院身心科醫師楊重源說,他記憶中的台灣人,既熱情又樂於助人,但昨天這起事件,他完全感受不到,「這和我認識的台灣不一樣!」

車禍發生在昨天上午十一時左右,高姓男子開車載七十二歲的妻子,與方姓男子轎車相撞,高妻被拋出車外,高受困在駕駛座。

楊重源正好開車經過,表示他先去看飛出車外的老太太,發現她手腳嚴重扭曲骨折,腹部瞬間隆起,「這是明顯內出血,已經難以施救」;接著去看受困的高姓老先生。

「他當時神智清醒,只要即時脫困應該還有救」,楊重源說,他在查看老先生傷勢時,聞到強烈汽油味,發現轎車嚴重漏油,情況危急,跑步到一百公尺外的幾處店家,詢問是否有滅火器可借,每家店家都說沒有。

「大型貨卡車、遊覽車應該都有滅火器」,楊重源跑回現場試著攔阻貨卡車、遊覽車,「行經的駕駛根本不理,一輛輛開過去」,就在攔車過程中,轎車爆炸燃燒。

十分鐘後,一輛遊覽車經過,駕駛出借滅火器,楊重源趕緊滅火,沒多久警、消趕到,把火撲滅救出高時,高全身灼傷,送醫急救因嚴重出血不治。

※ 以後規定每輛車都要有滅火設施?



◆ 美影藝界性平演假的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3.09.28

一切都是演假的?一項最新的調查顯示,雖然電影和電視裡愈來愈常見同性戀和變性角色,但是,離開銀幕,男同性戀、女同性戀、變性演員在影藝界仍受歧視。這是有關這個主題的首度調查。

美國「銀幕演員協會」 (SAG)和「美國電視與電台藝人協會」 (AFTRA)共同委託的一項調查,結果27日公布。調查發現,坦承自己是同性戀、雙性戀、變性者 (合稱LGBT),半數以上認為導演和製作人對他們有偏見。

這或許是他們自己的感受。但一般藝人也有三分之一以上認為他們的感受沒錯。



◆ 獎勵長照研發 造福更多家庭

【聯合報╱張國偉/社會工作(台中市)】2013.09.28

半年前,筆者參加一家照顧失能者的機構啟用,負責人告訴我,如果這個場地能有一台洗澡機就更好。

他說,失能者的洗澡對家屬而言,是十分困擾的事。因為要為失能者翻身,相當的困難,所以多數以擦拭代替沖洗。

如果日托型機構能有這麼一套設備的話,讓失能長輩回家前,就洗得乾乾淨淨,對家屬而言,才是最完全的照顧。

我問他,台灣沒有這類產品嗎?他說,僅有一、二家長照機構及護理之家從日本進口,但費用十分可觀。

行政院曾核定「十年長期照顧計畫」,從居家服務到長照機構,都有一些照顧措施,唯美中不足的是,對長照產業研究與發展,沒有具體的獎勵措施。目前除有國產的輪椅及樓梯升降機外,很多產品都是由國外進口。

長照產業在高齡化社會,應有極大的潛在市場,政府不妨委由工研院成立長照產業研發中心,筆者深信將有利於今後長照事業發展。

fsj 提到...

拐賣童餵安眠藥 301人被逮

【記者陳怡君/台北報導】2013-09-29 旺報

大陸公安部27日通報,近日大陸警方透過跨省合作,成功摧毀大陸一個組織多達301人的人口販賣集團,並解救被拐賣的92名孩童、嬰兒,以及2名婦女。面對人口買賣的旺盛需求,大陸公安部將加大對收買兒童的打擊力度。

新華網報導,公安部指揮河南、雲南、四川、山東、廣西等11省區涉案地的警方,同步合作展開抓捕行動,成功抓獲2名主嫌。破案後赫然發現,該犯罪組織成員竟高達301人,且每次做案明確分工,手段也十分隱蔽。

組織內部分工精細

這個大型人口販賣組織內部分為上、下線,兩線運作獨立。「上線」負責在雲南文山、昭通、四川涼山等地鎖定目標,拐騙、收購兒童,再由專門「送貨人」將兒童送到指定省區,交由「下線」轉賣。

該人口販賣組織所犯案件可追溯到今年3月,當時河南鄭州警方在偵查一起拐賣兒童案件時,就發現主嫌之一的賀某長期在雲南、河南、河北等地實施拐賣兒童犯罪。

隨後鄭州警方將案情上報公安部,終於在9月11日搗毀龐大的人口拐賣犯罪組織,抓獲主嫌賀某、閆某以及其他嫌疑人301名,成功解救被拐賣兒童92名、被拐婦女2名。

除了犯罪集團的龐大讓人吃驚,最令人髮指的是該組織的犯案手法。據央視微博報導,這些被拐兒童大都只有1、2歲,有的甚至只是嬰兒。為防止孩子哭鬧,嫌疑人餵孩子吃大量安眠藥,讓孩子睡上一兩天。

應加強大陸刑法威力

針對人口市場買方需求旺盛的問題,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嚴懲拐賣犯罪分子的同時,未來擬就刑法第241條規定,加大對收買方的打擊力度,並依法追究買主的刑事責任,出賣親生子女的,也將依法嚴懲。對此,網友認為「當前法律的威懾力仍不夠!」也有網友認為「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早該懲處那些購買孩子的人。

其實公安部大幅組織警力破案不是第1次,中華民國移民署副署長張琪28日表示,大陸公安部曾和移民署3度聯手,破獲人口販運類型案件。17日,公安部就曾指揮福建省公安機關與移民署「跨海」聯合出擊,摧毀一拐騙大陸婦女赴台灣強迫賣淫犯罪的組織。成功搗毀4個點,當場解救6名大陸被拐婦女,21名犯罪嫌疑人也遭逮捕落網。

※ 相關報導:

* 父死前留的血 認回私生子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8192242.shtml

林姓男子過世,留下上千萬元財產,他生前先和人同居,生下2子,後來又結婚,再生2子,同居人的2名子女想認祖歸宗被拒,在生父過世前聲請保全血液、毛髮驗DNA,確認就是父子,法官判可以分產,是罕見死亡後確認父子關係的案例。

* 孕婦養寵物提防弓蟲感染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1/20130929000578.html

....彰化博元婦產專科醫院副院長陳昭雯認為,在人畜之間的共同感染,以弓漿蟲(俗稱弓蟲)最為常見,其寄生宿主是貓咪。對於孕婦來說,最害怕的是被弓漿蟲感染而影響腹內胎兒。

....弓蟲症雖然不會對孕婦本身造成太大的危害,卻會引發流產或死胎,有時即使嬰兒得以出生,也會造成重大先天性畸形(如腦鈣化、水腦症等)而終究導致死亡。陳昭雯指出,弓蟲症感染途徑,主要是接觸到被貓糞汙染的泥土或物品,及誤食被貓糞汙染未煮熟的肉類或食物所引起。大部份被感染者沒有症狀,但免疫力較差者,可能出現發燒、疲倦、肌肉痠痛或是淋巴腫大等類似感冒的症狀,嚴重時,甚至出現如腦膜炎、癲癇或精神錯亂等神經系統的症狀。

* 入學「分離焦慮」症 親子都受苦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sep/29/today-health3.htm

....出現分離焦慮的原因有許多,包括缺乏依附、出現重大創傷經驗等,小虹的分離焦慮以其「先天氣質」因素較大。面對分離焦慮的兒童,不可以用威脅拋棄或勒索情感的方式,媽媽那句「不帶你回家及不愛你」,更加深小虹的恐懼,擔心媽媽真的會離開她,才會讓小虹更寸步不離地黏著媽媽。

最好的方式除了透過心理治療外,媽媽可以告訴小虹,她是一個很勇敢的小孩,會上學去跟小朋友玩,並具體告知接送時間,每次接送時,都要讚美她可以獨自上課的能力。



◆ 江靜玲專欄-白寡婦:女性恐怖分子的輓歌

【本報訊】2013-09-29 中國時報

肯亞首都奈洛比的血洗購物場恐怖屠殺事件雖已宣告落幕,但幕後的故事才開始逐漸流露出來,這當中,依然有著許多待解之謎。而隨著國際刑警組織26日對綽號「白寡婦」的英國籍女子薩曼莎.魯斯維特向全球190國發出「紅色通緝令」,這位29歲的英國白人年輕母親,頓時成為當前世界頭號通緝要犯、最危險的女人。

薩曼莎.魯斯維特是2005年倫敦七七恐怖爆炸案炸彈客之一林賽的遺孀。英國公眾對她並不陌生。林賽引爆自己的體軀在倫敦市區進行自殺攻擊時,薩曼莎正懷著他們的第2個孩子。她在倫敦七七恐怖爆炸後6天才向警方報案,指稱自己的丈夫「失蹤」,並以受害者身份,把自己的故事以3萬英鎊(約140萬台幣)賣給英國小報。她在2009年生下第3個出生欄上「父不詳」的孩子後,跟著3名幼子,從北英格蘭消失,坊間傳說,她在非洲加入了索馬利亞回教激進組織。2012年6月肯亞第2大城蒙巴薩一所酒吧發生恐怖襲擊,「白寡婦」的身影首度再現;此次恐怖屠殺案,「白寡婦」的影子揮之不去。

女性參與恐怖組織和活動,並不是新聞。2012年10月哥倫比亞政府和反政府游擊隊「哥倫比亞武裝力量」(FARC)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進行和平談判,代表FARC與會的是另一個被喻為全球最危險的女人,荷蘭籍的美女坦妮雅尼梅亞。畢業於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的坦妮雅2003年加入FARC,與被歐盟列為恐怖組織從事毒品、綁架的哥倫比亞游擊隊同進出。

70年代,縱橫德國30年,造成德國「德意志之秋」社會危機的德國紅軍旅,女性在這個組織中扮演了領導角色。1998年紅軍旅收攤時,引用的是德國女革命家蘿莎盧森堡的話:「我曾在、我存在、我依然如此。」。

80年代,黎巴嫩戰亂時期,基督教派成員中有女性發起自殺攻擊。90年代,土耳其庫德族游擊隊PKK中則有女性戰士志願犧牲;在斯里蘭卡,泰米爾之虎解放組織發動的2百多件自殺攻擊中,三分之一是由女性進行出擊的。在西班牙巴斯克地區的獨立運動中,也有女性爆炸客。

在男性主導的回教世界裡,近年來女性自殺攻擊和發動恐怖襲擊的事件,也日益頻繁。2002年10月發生在俄羅斯的莫斯科劇院人質事件,造成120人死亡,震驚全球。但更令人吃驚的是,參與這項恐怖綁架襲擊事件的18名車臣回教蒙面女戰士,她們無情的屠殺劇院中的人質,以及負責攻堅的俄國特種部隊指揮官進入劇院後,大聲叫道:「殺死那些女人!」的對峙場景。同年1月,在耶路薩冷則爆發了第一起巴勒斯坦女性自殺攻擊事件,以自己做為人肉炸彈的是曾任紅新月會醫生的伊迪莉絲,不但受過高等教育且性格獨立,喜愛孩子。她的3位兄長,形容她為「女烈士」。在她之後,至少有3名巴勒斯坦女性效法出擊。

出身英國的「白寡婦」在這次肯亞商場恐怖襲擊事件中,固然浮現成為焦點,但從一個安靜的英國女孩變成世界上最危險的女人,薩曼莎到底歷經了什麼樣的心理路程?她為什麼忘了自己也是一個母親,看不到濫殺無辜給其他母親帶來的悲痛與苦難?或者,是什麼樣的大悲大痛,憤怒絕望,會讓薩曼莎和其他那些蒙面參與恐怖活動的女性喪失她們的溫柔與憐憫,加入屠殺,步上一條再也無法回頭的道路?在女性參與恐怖活動比過去更積極、活躍、殘酷的時候,我們恐怕不能再以看戲的態度置身事外,必需以更大的同情與悲憫了解探索這個現象的成因。



◆ 民國女俠鄭毓秀 為眾生玩命

【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2013-09-29 旺報

曾經組織敢死隊暗殺袁世凱,曾經以玫瑰為槍而在巴黎和會上阻止了當時中國外交總長簽署和約,民國「女俠」鄭毓秀雖已辭世,她的自傳《玫瑰與槍》仍重現了百年前民國人物的生命力。

《周刊巴爾幹》發行人亦是作家的張桂越在《玫瑰與槍》推薦序中指出,過去知道的跨朝代民國大女人不過秋瑾,而這書復活了歷史,讓人認識了鮮活的,膽敢為眾生玩命的民國奇女子。出生於1896年的鄭毓秀,在清末仍顯保守的社會氣氛下,她就展現了叛逆的個性,5歲拒絕裹足,14歲親自寫信給家裡安排的對象退婚,15歲就到日本加入國民黨參與革命,1912年她策畫暗殺袁世凱,炸死清朝重臣良弼。面對可能捐軀,她唯一的想法是:「終於有機會證明自己能為革命與中國犧牲奉獻。」

以玫瑰為槍 護主權

鄭毓秀除了有膽,更有智。1919年的巴黎和會前夕,大會決議山東半島將畫歸日本所有,正在法國留學的她被推舉為代表,與中國代表團團長陸徵祥談判,手無寸鐵的她急中生智在花園裡折了一根玫瑰枝偽裝成槍,阻嚇了代表團簽署《凡爾賽和約》。而後她成了中國史上第一位女博士,第一位在上海法租界的執業律師,在她律師執業期間,最具知名度的便是京劇大師梅蘭芳與孟小冬的離婚案,鄭毓秀作為孟小冬的辯護律師,最終讓梅蘭芳付出4萬銀元平息官司。

起草民法典 爭女權

鄭毓秀一生最關注的仍是婦女權利與解放,作為第一位參與起草《中華民國民法典草案》的女性,她確保了女子與男子同享平等的繼承權;承認成年女子有權廢止婚姻契約;已婚婦女有權不冠夫姓等。她在其夫魏道明擔任駐美大使後,也曾陪同宋美齡訪美,獲羅斯福夫人稱讚「具有政治頭腦,不同於歷任中國大使夫人。」其自傳今日看來仍是女性追求自主與成長的典範。

fsj 提到...

禁女性開車 沙國學者︰因危害卵巢

自由 2013.09.30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社會風氣改變,保守國家也日漸開放,但沙烏地阿拉伯建國至今,仍禁止女性駕駛汽車,是全球碩果僅存唯一禁止女性開車的國家。面對國內外抗議不斷,一名學者近日危言聳聽地說,禁止女性開車不僅基於道德考量,也是為了女性健康著想,因為「開車不僅危害卵巢與骨盆安全,還有可能生下有缺陷的小孩」。

波斯灣心理學家學會顧問艾路希丹(Sheikh Salah al-Luhaydan)日前對沙烏地新聞網站Sabq.org評論女性爭取開車權時表示:「開車可能造成生理不利影響。」「生理學與功能醫學研究這方面發現,(開車)會影響卵巢,使得骨盆蜷縮,所以我們一再發現,開車的女性所生的小孩,都有各種不同程度的臨床疾病。」他促女性,在開車前,先以「現實考量來看待此事」。他說:「此事帶來不好的後果,她們應該先等一等,考量一下壞處。」

這並非沙國當局第一次危言聳聽。2年前沙國一所大學的研究報告也曾警告,如果允許女性開車,「10年內,全國將連一個處女都找不到!」當時應沙國最高宗教議會進行的「科學報告」說,放寬女性開車禁令,會使得國家的同性戀、賣淫、離婚比率升高,與其他允許女性開車的伊斯蘭國家一樣,落得道德低落的下場。

女權團體籲開車抗議

不過,艾路希丹此番謬論非但未平息女性想開車的渴望,社群媒體更隨即掀起怒罵聲浪,許多人嘲笑這樣「偉大的科學發現」,女權團體更在網路發起連署,呼籲女性同胞10月26日一起開車上街抗議,目前已獲1萬多人連署。

沙國自1932年建國起便禁止女性開車上路,違者須接受10下鞭刑。2007年間,一名少女與男性友人共處一車,而後遭到綁架與輪暴,沙國上訴法庭後來判少女90下鞭刑。



◆ 英研究:辦公室戀情 可能更能開花結果

中央社 2013.09.30

最新調查顯示,辦公室茶水間巧遇看對眼的人,戀情較有可能長久。儘管公司與同事極力勸阻,辦公室戀情比透過朋友介紹等方式,更有可能開花結果。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這份訪問2000名英國成年人的調查顯示,相較之下,若在夜店或酒吧邂逅,戀情不是曇花一現,就是以一夜情告終。

調查也發現,辦公室戀情較能有圓滿結局,和工作壓力、與同事相處時間長短等關鍵因素有關。

透過工作相識相戀的情侶當中,14%最後結為連理;透過朋友介紹最後步入禮堂的有11%;度假豔遇最後走上紅毯的則有將近10%。

儘管辦公室戀情成功率高,但也有23%受訪者說,下班後約會想尋求真愛,最後卻只以一夜情收場。

這份調查是為了配合美國影集「追愛總動員」(How I Met Your Mother)第8季DVD發行而受委託進行。調查發言人說:「大家可能不覺得相遇地點會影響到兩人關係長短,但經由工作認識的人,戀情似乎更能持久。」

「我們花那麼多時間在工作,難免會形成親密友誼,之後可能變成戀情,然後進一步發展下去。」

「不過辦公室戀情也意味兩人可能在進一步認識彼此前就有共通點,在同行業意味著兩人可能志同道合、興趣類似。」

fsj 提到...

性別欄X… 他、她?拍片記錄跨性別掙扎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3.10.01

有澳洲、香港雙重國籍的溫澤仁,看來是個可愛的小男生,但香港身分證的性別欄註明女性,澳洲護照的性別欄,則註明他是「X」性—即男、女性別之外的「第三種性別」。

溫澤仁很可能是第一位取得X性別身分證明的華人,上周他順利以「X」性別通過台灣海關,並未遭盤問。但他也擔憂,未來若他想申請在台工作居留,尚未承認X性別的台灣,將如何歸類他?

溫澤仁將身分認同酸甜苦辣,都記錄在「X」紀錄片中。他此次來台,是為上CNEX基金會辦的「紀錄片學院在台北」課程,要學習將「X」製作得更有力量。這部片預定明年上映。

繼尼泊爾後,澳洲今年七月起承認第三種性別「X」,包括性別不確定、非特定、雙性人。而且依據澳洲法令,改變性別只要出示醫師證明,不用接受跨性手術。

溫澤仁出生時為女性,三歲時開始想當男生。像多數女跨男的跨性人一樣,不喜歡穿裙子,不願面對身上曲線,但感覺又不致強烈到「靈魂住錯身體」,就這樣過了三十二年。

三年前,他偶然看到日本跨性藝人樁姬彩菜的自傳小說「我是男校畢業的女生」,赫然發現自己狀態跟書中主角一樣,只是性別不同。「我終於想通我的人生為何一直有不自在感!」他開始參加香港跨性人組織,準備動跨性手術,並把過程拍成紀錄片「X」。

片中,當他在手術前聽好友詢問「有什麼感覺?」本來想笑,卻忽然哭了:「身體有一部分將離我而去,讓我有些不捨;但對原有的身體,又會有些抗拒與難以適應,這就是跨性者的矛盾…」

但溫澤仁因未建立男性生殖器官,依香港法令無法變更為男性,他一聽曾住了十八年的澳洲承認X性,立即飛去辦護照。「我認同的性別是男性,但X性別也是我一部分;這在就醫時尤其需要,畢竟我體內還有女性器官。」

※ 相關報導:

* 第三性別/內政部:入境合法 無關性別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196388.shtml

....內政部戶政司長謝愛齡指出,若溫澤仁打算向戶籍單位申請戶籍登記時,才會出現戶政單位是否允許外國X性別登記問題,內政部屆時會再研議如何處理。內政部官員指出,溫澤仁既已持合法證件入境台灣,目前無論是居留或屆時出境,性別都不會成為問題。

* 第三性別/醫師:台灣切除性別特徵 就可變性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196382.shtml

來自香港的學者溫澤仁,雖然之前已切除屬於女性性徵的器官,卻未重建男性的生殖器,國內醫師表示,既然要追求兩性平等,台灣也應該允許第三種性別的存在;如果病人罹患陰陽症,建議在學齡前就依其性別認同及早進行矯治,以便擁有正常的社交生活。



◆ 走進懷舊屋 失智長者記憶活過來

【聯合報╱記者簡慧珍/彰化報導】2013.10.01

彰化縣第一家失智症日間照顧服務學苑昨天啟用,許多家有失智老人的民眾帶長輩前往參觀,長輩走進懷舊布置空間,昔日回憶湧現,打開話匣子講個不停,臉龐重現青春光彩。

財團法人切膚之愛基金會獲得台灣仁本服務集團等各界捐款,在彰化市成立日間照顧失智長者的魏愛倫學苑,區隔為客廳、廚房、臥房、柑仔店,用貧窮慈善家謝瑞立捐贈的古物布置,牆壁貼穿旗袍的美女舊海報,燈籠昏暗燈光投射,顯得古色古香。

「攏係阮以前用過的東西!」82歲的謝振清很興奮,拿起竹編烘爐主動「開講」,然後到柑仔店當店長,用流利日語招呼客人。另外多名阿嬤參觀時也很興奮,指著擺放枕頭與棉被的紅眠床:「那係乎阮睏的嗎?」護理師說,「那是參觀的。」

謝振清的女兒謝季珍表示,父親罹患失智症,在家很少講話,昨天到照顧學苑,開心極了,過去的事都想起來,希望延緩他的失智,願意經常往返社頭和彰化市的失智症學苑。

「懷舊治療可以讓記憶活過來。」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醫師王文甫說,懷舊空間的布置與物品,喚起60歲到80歲長者最輝煌歲月的回憶,對防止失智症病情惡化很有幫助,如果無法常到學苑治療,家屬應多鼓勵長者參加社區、寺廟等團體活動,也有療效。

魏愛倫學苑須自費托老,每月從1萬2000元到1萬6000元不等,限收30人,目前剩10個名額。彰化縣民營托老機構有4家,受託總人數90人,縣內接受長期照顧長者約3400人,托老需求頗高,已有第五間托老機構申請成立。



◆ 酒後騎單車 半途睡大街 醉離譜 國二男灌高粱路倒

【林金池、葉德正/新北報導】2013-10-01 中國時報

真扯,13歲少年竟然喝醉酒路倒!劉姓國二生昨日凌晨喝酒騎自行車返家,不勝酒力,路倒巷口不省人事,經送醫治療後無大礙,但創下新北市年紀最小酒醉路倒案例;教育局與社會局已介入輔導,並將列為高關懷個案。

消防人員表示,昨日凌晨零點左右,接獲民眾報案指稱有名少年路倒在土城明德路一段,前往現場後發現,少年全身散發濃濃酒氣,倒在路旁呼呼大睡,他騎的腳踏車則倒在不遠處。

警消人員不敢大意,將他送往亞東醫院,經救護後已無大礙;警方事後將少年安全送回家,家長氣得破口大罵少年,並不斷感謝警消人員。

員警調閱監視器畫面後發現,這名少年深夜騎腳踏車返家,沒多久就因重心不穩倒了下來,他試圖要站起來,但走沒幾步又倒下,就這樣2、3次,最後倒臥路上。

少年事後表示,他與6、7名國小同學前天深夜在海山捷運站前小公園,大家拿些啤酒、高粱喝酒聊天,他大概喝了三分之一瓶高粱,剛開始神智清醒,以為沒事就騎車回家,沒想到還是醉倒。

教育局指出,這名國中生由單親爸爸撫養,但因為父親忙於工作,生活管理大多由奶奶負責,過去曾中輟,也曾因學習障礙轉入資源班,未來將列入重點輔導對象。

少年酒後騎的是腳踏車非動力車,不構成《刑法》公共危險罪,但酒後騎腳踏車仍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依法可裁處300元以上600元以下罰鍰。

fsj 提到...

破除歧視 讓老年「第二次收成」

【聯合報╱邱天助/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新北市)】2013.10.02

昨天是聯合國公訂的「國際老人日」,世界各地都有許多盛會。在全球六十歲以上人口已超過八億一千萬人,而且預估十年內即將超過十億的急速增加趨勢中,社會高齡化確實是件值得慶祝的大事,卻也是必須面對的世紀大挑戰。

這場挑戰最大的難題,在如何改變十九世紀人口結構下舊式的脈絡思維,破除長久以來的老年歧視。

十九世紀,「人生七十古來稀」,社會的藍圖是以青壯年做為規劃的主軸。而今台灣均壽八十,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的預估,三、四十年內,全球平均餘命將達九十歲;英國智庫公共政策研究所的報告指出,現今七十五歲相當於過去的六十五歲。因此,我們不能用百年前的人口結構模式,來規劃未來社會的建構藍圖。

然而,在老而無用的年齡歧視下,老年從來不是希望的寄託。老人只是一群等待養護照顧、耗費福利的殘餘人口。一直以來,政府的老年政策大多在生活津貼、國民年金、養護制度上打轉,從未提出革命性的規劃,不曾去思考如何讓老年生命有「第二次收成機會」。

不僅如此,國家更訂定許多老年壓迫的政令規章,限制高齡人口的生命空間,強迫老人成為「依賴人口」。除了強制退休的規定外,現行公務人員各種考試並設定年齡的關卡。國科會的專題研究獎助,也會因申請者年紀太大而拒絕,即使曾得過傑出研究獎的學者也不例外。就連教育部的國家講座榮譽,也不頒發給高齡教授。

在老年歧視的意識下,許多人更進一步將老人汙名化,不斷恐嚇社會,老人潮將為年輕人帶來沉重的負擔。以前十個年輕人養一個老人,未來將只剩三個。老人會是吞噬國家財政、社會福利的怪獸。

其實,成為依賴的關鍵在於能力和意願,不是年齡。我們應該突破年齡本位的思考,從道德經濟學的角度,讓有能力的人養沒能力的人,這才是新社會的倫理觀。

台灣目前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已超過二百六十萬人,占總人口百分之十一點一五。經建會的推估,二○一六年後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將高於十四歲以下人口,老化指數超過百分之百。

面對老年人口急速增加的結構性改變,我們必須從革命性的觀點,以正向的思維和行動,迎接高齡化的時代巨流;停止並改變對老年人的偏見與歧視,積極思考人類平均餘命增加,對個人和社會發展的可能性,進而建立「全齡社會」,讓所有人都不會因年齡而被排斥、歧視,讓不同年齡的人都能共有、共存、共榮和共享,讓現在和未來的老年人,都能生活在充滿希望的世界。

※ 相關報導:

* 歐洲車廠 陷人口老化浩劫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198623.shtml

....歐債危機爆發後,他愈來愈習慣利用大眾運輸工具、摩托車或汽車共乘服務,把錢省下來退休養老。費利斯對開車的態度丕變,凸顯歐洲車廠正面臨一個艱困的現實:不管歐洲大陸何時能脫離債務危機,歐洲車廠恐怕都難以脫身。



◆ 19%罹失智或失憶症 中年壓力大 老年失智風險高

【江靜玲/倫敦1日電】2013-10-02 中國時報

根據一項最新研究報告,中年時期壓力過大,可能會提高老年時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這項刊登在英國醫學月刊的報告,根據追蹤800名女性過去40年的精神健康和心理平衡狀況指出,35歲到54歲間,曾經歷過巨大壓力的人,年老罹患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1%,罹患其他老人失智或失憶相關病症的風險則比一般人高出15%。

這項研究指出,一般的生活壓力,像是離婚、疾病等都可能對腦部生理發展造成影響。該研究追蹤了1914年到1930年間出生的女性,並在1968年後,每10年進行一次精神性的調查與測驗。

在第一次測驗中,受調者接受18項有關一般生活中可能發生並導致壓力的問題,包括離婚、守寡、嚴重疾病、子女死亡、家中有人罹患精神疾病或酗酒問題、個人或伴侶失業、缺乏社會支助等,以及這些事件,對他們造成多大的憂心與恐懼。

在1968年的測驗中,每4名受調者,即有1名經歷過至少1項前述的壓力,23%的人則經歷2項前述壓力。每5人中有1人經歷3項前述壓力,16%則經歷4項以上的相關壓力。

追蹤調查發現,從1968年到2006年,19%受調者罹患失智或失憶症。而800名則有104人罹患阿茲海默氏症。

對於這項研究結果,英國阿茲海默氏症學會指出,每個人的一生中不免都要經歷壓力和一些事件所帶來的壓力,了解這些壓力與罹患老年失智症的關係,將有助於發現和解決阿茲海默氏症。



◆ 面對家暴、拉拔罕病兒 「老天會留條路給我」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3.10.02

「這樣的人生我不知是怎麼走過來的」,單親媽邱淩榕20多年來獨自撫養有罕見疾病的長子,及另外兩個兒子,過程中承受家暴、負債,再加上罕病兒的治療,備感辛酸,如今自己一身病,卻仍因負重擔無法治療,但她堅強面對「碰上了就要處理,相信老天會留一條路」。

這是眾多罕見疾病家庭辛酸的故事之一,台南市成大企業協會、台南市罕病關懷協會籌備會與中華民國關懷魚鱗癬症協會等團體,本月19日將於安平區安億橋旁舉辦「因為有您,愛不罕見」園遊會,邀請20多個弱勢團體共同募款,幫助罕病兒。

50歲的邱淩榕長子邱子傑今年已27歲,出生沒多久就被診斷出罹患粒腺體病變引發的蹣跚症候群,全身肌肉與神經都受影響,從小只要稍微受涼,就要住院,漸長後肌肉與神經的症狀顯現,醫師原本預估很難活過25歲,但在邱淩榕細心照顧下,目前尚能行走,但全身骨骼都病變,肌肉也萎縮,高中畢業後就賦閒在家。

邱淩榕認為罕病是註定,但遺憾的是丈夫不負責任,好賭又有外遇,孩子都是她在照顧,家計也是一肩挑,孩子小時,她常一手抱大的、一手拉小的,還要忙著調頭寸、做生意、載貨,「為了孩子只好咬牙撐下去」。

由於丈夫還對她家暴,10年前終於離婚,她擔心孩子跟著父親受苦,帶著3個孩子與債務離家,一人兼好幾份工作,總算熬到現在。

最近發現自己長了腫瘤、心臟也有問題,醫師要她開刀治療,但她想到老大沒工作、老么還在唸書,「我倒下去誰賺錢?」,決定拖一陣子再說,身邊的朋友都為她擔心,但她還是樂觀面對,「老天總會留一條路給我」。

她表示自己的人生辛酸,也曾軟弱想放棄,但想到孩子就捨不得,在宗教裡得到支持,她希望自己的故事能激勵也在辛苦中的人,「我這樣都能過得去,你們一定也行」。



◆ 新生殖技術 不孕婦再製卵子

【Upaper╱中央社】2013.10.02

國際科學家表示,1項新的生殖技術能讓不孕婦女再次製造卵子,已讓1名日本婦女生下寶寶。

日本川崎市聖瑪麗安娜醫科大學的川村博士表示,這名婦女去年12月在東京產下小男嬰,母子健康。 據這篇發表在「國家科學院學報」的研究報告,還有1名婦女也懷孕。

在治療中,醫師先切除婦女卵巢後,切成條狀冷凍起來,再將這些條狀組織解凍後切成小丁,目的是催熟卵泡,接著這些小立方體再以藥物治療,使這些卵泡成長,最後植回婦女輸卵管表面下方。

約1%女性患有「原發性卵巢功能不全」,導致她們還不到40歲,卵巢就失去功能,儘管這項技術為不再排卵的年輕女性帶來一線「生機」,不過研究人員警告技術尚未成熟。



◆ 婚前性伴侶多…精液感染阻「生」機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3/10/02

奇美醫院研究不孕男性中有3成以上生殖道有細菌感染的情況,經治療後可以提高受孕的機率達兩成;而泌尿外科醫師則表示,男性不孕的原因相當多,但性伴侶多造成感染,確實會提高不孕機率。

奇美醫院生殖醫學中心蒐集3百多對不孕夫妻研究,針對男性精液進行細菌培養,發現其中有3到4成都呈陽性,但卻都沒有明顯症狀。

奇美婦產部醫師蔡幸君表示,研究將不孕夫妻中的男性分為陽性組與陰性組,之後進行試管嬰兒療程,陽性組的成功率為31.7%,陰性則為51.1%,陽性組明顯較陰性組低許多。

而針對陽性男性給予抗生素治療,陽性組與陰性組的受孕成功率就沒有明顯差異,顯見男性精液細菌感染、經過治療,受孕的機會可提高兩成。

蔡幸君說,男性生殖道中細菌感染,精子的數量、活動力與型態,與未感染者並沒有明顯差異。

但為何會降低試管嬰兒成功率,機轉並不清楚,可能與受感染的精液中有較高濃度的活性氧,造成精蟲的脫氧核糖核酸(DNA)被破壞有關。

她指出,國外針對精液感染的研究不少,占不孕男性比率從10%到85%都有,而去年加拿大一項大規模研究,針對5000名不孕男性調查,感染比率約為15%,但國內的研究相當少。

她表示,目前不孕症的常規檢查中,精液部分只檢查白血球數,並未檢驗細菌感染,建議未來能成為常規檢查,一旦陽性投予廣效性抗生素,對治療不孕有很大幫助。

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任沈坤宏表示,年輕男性生殖道感染,多數是性行為造成,其中像是慢性攝護腺感染,會反覆發生,治療困難,也有些症狀不明顯;男性不孕原因相當多,但如果婚前性伴侶多,會增加感染機率,婚後可能就有不孕的後果。

fsj 提到...

37年後全球近百億人 印度最多

【Upaper╱中央社】2013.10.03

法國研究顯示,2050年全球人口將攀升到97億,而印度將超越大陸,成為人口最多的國家。

法國國家人口研究所半年1次發布的報告預測,本世紀末世界人口將達100億與110億間,與聯合國、世界銀行及其他知名機構的預測不謀而合。

法國國家人口研究所表示,2050年時世界上1/4人口、將集中在非洲,是目前11億人口的2倍以上,原因是生育率居高不下。美洲目前9億5800萬人,2050年達12億人;亞洲人口從43億成長到52億。

目前世界人口最多國家是13億人的大陸,之後依序是印度12億、美國3億1620萬、印尼2億4850萬、巴西1億9550萬。而非洲人口最多的奈及利亞,在本世紀中葉將超越美國,以4億4400萬躍居第3,4億的美國退居第4 。



◆ 社會福利優渥 瑞典最佳養老國

【Upaper╱中央社】2013.10.03

聯合國支持的研究報告指出,最能應對人口老化挑戰,是最佳養老國家,然而許多國家尚未準備好應對老化,其中阿富汗養老環境最惡劣。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和國際助老會,發表首個國家應對人口老化的「全球老化觀察指數」。

報告說,60歲以上人口在2050年以前,將從現今的8億900萬增加至20億以上,也就是逾全球人口的1/5,因此國家照顧高齡公民的方式愈來愈重要。

這項評比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的高齡人口收入、健康情況、教育、工作和生活環境資料,比較91個國家,最適合養老的前10國家,除瑞典外依序是挪威、德國、荷蘭、加拿大、瑞士、紐西蘭、美國、冰島、日本。

報告發現,非洲和南亞國家的退休環境最糟。



◆ 寶寶不打疫苗… 衛福部:恐成防疫漏洞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3.10.03

死都不打疫苗!寶寶出生後就必須接種B肝疫苗、卡介苗,但國內有極少數家長不讓寶寶接種任何疫苗,有人是因宗教信仰將疫苗視為毒物,更有某醫學中心教授堅決不讓孩子、孫子接種疫苗。

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伯彥指出,因為擔心副作用,國內幼兒接種流感疫苗比率始終偏低,原因不外乎是「隔壁鄰居說… 」、「媒體講的」。醫界也有極少數重量級人物,堅決反對打疫苗,一位大型醫院副院長就是如此,他的孫子兩三個月大時接種了五合一疫苗,不料過了一兩周,被診斷出川崎症。他認定是疫苗造成的,儘管小兒科醫師一再解釋,但他仍拒絕再讓孫子接種任何疫苗。

另一位北部醫學院教授也反對打疫苗,他有一套崇尚自然理論,就是不讓孩子、孫子施打任何疫苗,且立場堅定。

疾病管制署防疫資料顯示,國內最大反疫組織是某宗教團體,因宗教信仰視疫苗為毒物,不讓幼兒施打疫苗。該組織的成員每年約有近20名新生兒,但幼兒均在家自學,也不打任何疫苗。

連醫學院教授也反對疫苗接種,讓衛生福利部次長林奏延很無奈。他指出,接種疫苗或多或少會出現疼痛、發燒等副作用,但極少部分人抵死不打疫苗,恐怕形成防疫漏洞。

林奏延指出,現行法規並未強制要求每個幼兒都必須接受公費疫苗接種,小一入學時必須繳交疫苗接種紀錄,也不具強制力,就算家長拿不出來接種證明,學校也不能拒絕入學,只能由轄區衛生人員追蹤輔導。

林奏延認為,進小學後開始過團體生活,如果從來沒接種疫苗,容易提高致病風險。他建議家長為了孩子的健康,應至兒科門診評估,補打五合一及MMR等相關疫苗。



◆ 十大傑出青年 首見新移民

自由 2013.10.03

〔記者王寓中、姜翔/綜合報導〕第五十一屆十大傑出青年公布記者會昨天在立法院舉行,由立法院長王金平親自公布名單,包括超級馬拉松選手陳彥博、奧運舉重銀牌得主許淑淨,社會服務類方面,來自柬埔寨的林麗蟬,是首位獲獎的新住民。

第五十一屆十大傑出青年,共選出科技發展類、體育技藝類、藝術文化類等十位傑出青年,其中企業、創業及經濟發展類,兒童、性別及人權關懷類從缺,但體育與藝術文化類競爭激烈,各選出兩位得獎者。

來自柬埔寨的林麗蟬,則是首位新住民身分的十傑得主。她說,本來一句國語都不會說,為了子女教養問題,努力學習,進修美容專業,也協助新住民融入台灣環境,讓新住民在台灣活得有尊嚴並受到保護。「得獎後,要做的事更多,要幫的人也更多,呼籲新移民姊妹們『做就對了』,回饋社會『不要計較』,價值觀的改變,才是成長的開始!」

屢次創下超馬紀錄的陳彥博表示,透過比賽、成績,傳達「Do something amazing(創造驚奇)」的理念,同時將這些體驗和感動帶回台灣。

藝術文化類得主李柏毅患有自閉症,他的父親代表發表感言時說,李柏毅受到自閉症影響,在學習、溝通方面有困難,但小時候就被評斷為天才型畫家,在國際獲獎無數並辦展,用畫與世界溝通。

作家林蔚昀長年翻譯波蘭文學作品,並將台灣作家吳明益等人作品介紹給波蘭人,今年七月更獲得波蘭文化貢獻榮譽獎章,是第一位獲得此獎的台灣人。

fsj 提到...

外曾孫拼湊紀錄片 揭馬凌諾斯基面紗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3.10.04

「人類學之父」馬凌諾斯基從一九一五年起在新幾內亞進行田野調查,隨著大量有關性、巫術跟亡靈的研究累積,奠定他在人類學的地位;一百年後,他的外曾孫薩切芮‧斯圖亞特重新拼湊出他的傳奇,紀錄片「南海舡人的回憶」揭開他的神秘面紗。

二○一三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今起登場,本屆影展共有卅四部紀錄片。「南海舡人的回憶」將於十月五日、八日在台北真善美戲院各放映一場。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胡台麗指出,馬凌諾斯基是田調的開山祖師,在他以前的民族學者多半藉由旅遊報導、傳教士的報導來理解異文化。

馬凌諾斯基從一九一五年起兩度赴新幾內亞初步蘭群島田調;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南海舡人」,用白話文直譯是「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這位人類學一代宗師名震天下,其家族卻視他為「陌生人」。因他成名後四處演講、旅行疏遠了家人。他過世後,第二任妻子將他的日記公諸於世。胡台麗說,馬凌諾斯基在日記中展現喜怒哀樂,包括:他看到當地少女時所產生的性衝動;當地人的行為惹惱他時,他以帶有歧視的字眼辱罵人。顯現自己也有「蠻野」的一面。

* 本屆民族誌影展今起至八日在台北真善美戲院上映。詳情可查詢http://www.tieff.sinica.edu.tw/ch/2013/。



◆ 公共托嬰服務 五都僅台南沒有

【聯合報╱記者熊迺群/台南報導】2013.10.04

台南市出生率逐年攀高,卻是五都中唯一未提供公共托嬰服務的直轄市。市議員邱莉莉昨天在議會指出,提供3歲前公共托嬰,是未來政府托育的重要政策,台南市的托嬰服務顯然要再加強,以免成五都之末。

社會局表示,考量設公托資源無法普及,若財政許可,會評估調高托育補助,從現行3千調高至5千元,但仍需視財政狀況才能決定。

據內政部統計,99年台南縣、市合併前,新生兒總數1萬1612人,民國100年增加到1萬4208人、101年為1萬7752人,今年迄8月止也有9733人,南市新生兒人數年年增加。

邱莉莉舉五都為例,新北市提供16處公共托育中心、台北市有公辦民營托嬰中心5處、高雄市4處、台中市今年也有兩處開始收托,只有台南市沒有公共托嬰的資源投入,就算把私人托嬰機構納進計算,全市仍有23個行政區沒有托嬰中心。

再比較其他四都公共托嬰收費,台北市月費1萬1千元、新北市和高雄市都是9千元、台中市7千元,而南市私立托嬰中心月費1萬元以上的比例高達7成多,台南家長負擔沉重。雖然各地方政府都有發放0到2歲幼兒每月3千元的托育補助,但台南的托育福利顯然仍要加強。

邱莉莉建議社會局若無設置,至少得先努力透明化私立托嬰中心的收費,讓市民能平價托嬰。

社會局兒少福利科長王美珠表示,社會局評估設置公共托嬰中心,每照顧一名幼童、每年得承擔13萬多元的成本,依目前財政狀況,不僅無法負擔,也因無法普及,會造成資源分配不均,且私立托育中心的受托率不到6成,設公立托嬰中心的需求與效益,難成比例。

王美珠說,關於托育福利政策的問題,去年局長曹愛蘭多次開會討論與評估,認為若能將現有托育補助提高至5千元,資源平均,也較實際,但還是得看財政預算才能決定。



◆ 安寧意願註記 7年人數飆增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3.10.04

戴著氧氣罩,在醫師陪同下,住在安寧病房的老爺爺到電影院觀賞人生最後一場電影。為爭奪財產,病患子女在病房吵成一團,在遺產尚未分配好前,子女不讓老爸爸、老媽媽嚥下最後一口氣。安寧病房中有溫暖,也可見人性醜陋。

10月的第二個周末是「世界安寧緩和醫療日」,衛生福利部次長林奏延今天指出,截至今年6月,國內共有17萬7180人在健保IC卡上完成安寧意願註記。如何走得平靜、走得沒有遺憾,是每個人最重要的生命課題。

國內從民國95年起推廣安寧療護觀念,宣導民眾簽立「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並註記於健保IC卡上。起初每月平均僅有數百人申請,但現在每月平均申辦數超過4000多人。

台北榮民總醫院家醫部主任黃信彰指出,安寧病房就像人生的櫥窗,醫護人員扮演圓夢天使的角色,盡量幫每個安寧病患完成最後心願。即使面對為了爭遺產,在病房裡大吵大鬧的病患家人,也要冷靜溝通,希望病人可以沒有牽掛的好走。

黃信彰說最近就與台北市政府聯繫,安排兩名長者搭乘復康巴士至花博公園,完成生前最後一個心願。還有另一名老先生死前幾天念著「好久不曾看電影」,於是醫師、護理師陪伴坐輪椅,戴著氧氣罩的他,到影城觀賞電影。

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黃勝堅指出,生命的結束也可以是「有機」的,沒有加工、沒有過度醫療、且有尊嚴的死亡,而不是氣切插管,在痛苦折磨中離開人間。

衛福部今天也頒獎表揚台北榮總、台中慈濟、高醫附設中和醫院、台北馬偕、台大醫院、成大醫院、亞東等七家積極推廣安寧緩和的醫療院所,希望國內安寧緩和醫療能更普及。

fsj 提到...

收養陸妻的大陸兒子 釋憲贏了

【聯合報╱記者劉峻谷、王冠仁/台北報導】2013.10.05

老榮民汪少祥欲收養大陸妻劉茜在大陸的兒子,被法院依「台灣人民有子女者,不能收養大陸地區人民為養子女」規定駁回;大法官會議認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這項規定違憲,昨天做出解釋後立即失效。

這項解釋意即有子女的台灣地區人民,也可以收養大陸配偶在大陸的子女,汪少祥可依此解釋向法院聲請再審。

四十五歲的劉茜昨天得知釋憲的結果,開心地說:「真是遲來的正義。」她說兒子以依親名義來台四年多,再過兩個月就可以拿到身分證,她不會聲請再審,但能替與她有相同情形的陸配爭取權利,她很高興。

二○○七年,汪少祥(八十二歲)向法院聲請欲收養大陸妻劉茜在大陸貴陽市與前夫生的兒子。法院審理發現,汪少祥與前妻生育三個女兒,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六十五條第一款「台灣地區人民收養大陸地區人民為養子女,…已有子女或養子女者,不予認可」的規定駁回。

劉茜為接兒子來台團聚四處奔走、打官司,寫信向陸委會陳情,還在捷運站發了一年傳單,徵求「人頭」幫忙收養她的孩子。

劉茜的故事感動當時陸委會主委賴幸媛,二○○九年五月修改法令,讓陸配的大陸子女得以探親名義來台居住;同年底,劉茜將兒子接到台灣同住。

大法官會議昨天做出釋字第七一二號解釋,認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六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是為避免大陸地區人民藉收養管道大舉移入台灣,有正當理由,但卻與憲法保障人民婚姻自由與家庭制度不符。

憲法廿二條規定在不妨害社會秩序及公共利益下,人民基本權利應受保障,大法官會議認定「不能收養」的規定牴觸憲法,在台有子女者不能收養的限制也不符比例原則,應自解釋公布即日起失效。

※ 相關報導:

* 聲請收養 奔走六年 總算圓滿一個家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205537.shtml

「小孩來了,這個家才算安定!」劉茜為接兒子到台灣受教育,鍥而不捨,鑽研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四處奔走打官司、聲請釋憲;她好想圓滿一個家。如今,她不但等到兒子即將入籍,入籍後可以聲請收養,老公汪少祥可得到更好的照顧,她的家終於要圓滿了!

* 英媒:山東懷胎7月孕婦 超生遭墮胎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206002.shtml

....據英國天空電視台(Sky News)報導,20名山東省計生委人員於上周五清晨4時,強行闖入該名孕婦家中,將其丈夫壓制後,把她從床上拖走,帶往醫院強行注射藥物,迫她墮胎。其夫於5個小時後,才找到妻子所在的醫院,可惜為時已晚。



◆ 喀麥隆陋習 熨斗燙平少女胸部

中央社 2013.10.04

非洲西部喀麥隆的母親們承襲社會陋習,為隱藏女兒青春期,不惜以滾燙石頭當成熨斗,熨燙女兒的胸部,非但造成身體終生傷害,更讓女兒內心留下不可磨滅的憤怒。

南非新聞網站「時報即時消息」(Times LIVE)今天報導引述德國國際合作協會(German Society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GIZ)喀麥隆分會資深顧問恩東柯(Flavien Ndonko)表示,這群母親為防止女兒過早有性行為,或是因為懷孕而中途輟學,而採取這種激烈手段迫使胸部發育遲緩。

今年31歲的納南(Raissa Nana)對於11歲開始持續多年、每晚被阿姨壓在床上,由母親以在水中煮得滾燙的石頭熨燙胸部的事情,記憶猶新。成年後心中憤恨更取代當年的恐懼。

她說,成為名副其實的平胸女人後,心中永遠無法忘懷年幼時所受的屈辱。

不只是喀麥隆,西非多個國家如查德、奈及利亞等,都有類似情形發生。

喀麥隆政府呼籲人民不要再執行這種野蠻、侵犯人權的行為,但成效有限。

近年成立的「全國阿姨們聯繫網絡」(National Network of Aunties),目前已有超過1萬名婦女會員,專門協助少女避免遭受相同命運。在大力宣傳與推廣下,已經成功地將全國胸部受熨燙少女的比率,由2006年的25%降低為現在的12%,成效鼓舞人心。



◆ 她114歲 靠「簡單生活」養生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8205348.shtml

【聯合報╱記者黃宏璣、紀文禮/南投報導】2013.10.05

重陽節將至,南投縣代理縣長陳志卿昨天探訪世界第二高齡、114歲的人瑞劉鏡寰,她說長壽之道「生活簡單,常念佛就對了。」南投市公所則克服財政困難,今年在縣府敬老金外,加碼紅包給全市9856位70歲以上的阿公阿嬤,每位老人家至少多領300元。

住在縣立懷恩養護中心的劉鏡寰,不但是全國最年長人瑞,還是世界第二高齡人瑞。她30多歲時,丈夫過世,於埔里鎮佛光寺出家,法號道永,99年起遷住養護中心,至今身體健康,今年稍微退化沒法走路,但無慢性病,令人羨慕。

談到養生秘訣,她說「要吃素、常念佛。」照護員說「師父最喜歡起床後吃片餅乾,最愛蛋糕,常勸人念佛向善,是中心的寶。」

陳志清共前往草屯鎮、國姓鄉、埔里鎮訪視4位百歲人瑞,每人送上縣府敬老金1萬元,總統府敬老狀與紀念品、衛生福利部金鎖片等。今年南投縣百歲人瑞共有46人。

草屯百歲人瑞林茂成耳聰目明,透露每天早睡早起,不挑食的養生之道,至今還能下田、騎腳踏車。國姓105歲黃彭金妹行動雖較緩慢,但身體健康,他說「清淡飲食加上性情開朗,多說好話是養身秘訣」。埔里羅楊卻妹104歲還會下廚與種菜,子女說,阿嬤有開心農場,自己種菜、澆水施肥,家人很自豪。

南投市公所加碼發放重陽敬老金,市長許淑華指出,除縣府重陽敬老500元禮金,南投市12位百歲人瑞和9844位70歲以上老人家,更可以領到市公所加碼的敬老紅包,百歲人瑞每人1萬元,90到99歲長者1200元,70歲到89歲每人300元。

南投市營南里辦公室昨天舉辦重陽節活動,老人們領敬老紅包,還唱卡拉OK、嘗美食,「有吃又有拿」,歡度重陽節。



◆ 10年安寧路 護理師:陪伴最重要

林宜慧/台北報導 2013-10-05 中國時報

「人生是邁向死亡的過程,對臨終病人,陪伴就是最好的幫助。」年僅30歲卻歷經生死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護理師蘇曉雯,把10年的加護病房與安寧療護感觸拍成影片,強調安寧不是「等死」,而是對臨終病人的陪伴。

蘇曉雯表示,在安寧病房中,病人短則入住當天就離開人世,長則是2至3個月的癌末患者,印象深刻曾有30多歲的年輕乳癌病人,躺在安寧病床上全身水腫,年幼的孩子探病卻認不出媽媽。「對待這些臨終病患和家屬,我們真的無法做什麼,最大的幫助莫過於陪伴。」

10月份第2個星期6是全球同步的「世界安寧日」,衛生福利部舉辦「破除迷思-讓安寧更普及」記者會,會中揭示安寧療護三大迷思,包括安寧療護只服務癌症病患、接受安寧代表已不久於世、安寧療護只會用嗎啡來處理疼痛。

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黃勝堅表示,現在的食物都標榜「有機」,對臨終病患的醫療也該「有機」,過多的藥物或治療只是加重病人負擔。近兩年金山分院協助64位病患居家安寧,發現臨終病患在自己熟悉的住處安然往生,相較於醫學中心的加護和安寧病房,病患和家屬能有更好的死亡品質。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邱世哲表示,從民國95年開始推廣簽立「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並註記健保IC卡,起初每月僅678人申請,現在平均每月申辦數已超過4200人,截至今年6月,IC卡註記已有17萬7180人,雖不到人口比例的1%,但民眾已逐漸接受安寧療護觀念。

然而邱世哲也指出,推廣安寧療護面臨的瓶頸,目前接受安寧療護者多屬癌末病患,其他8大類非癌者,如大腦病變、腎、肝、肺、心臟疾病末期患者,在整體安寧照護對象中僅占不到10%;另外像失智症末期患者自理功能差,但目前接收安寧療護的比例仍相當低,非癌症病友的安寧療護應再加強。

fsj 提到...

友善餐廳…Eye盲能點餐 不怕媽寶吵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2013.10.06

幼童及視障者也有專屬菜單。台北友善好餐廳創新服務設計工作坊昨天舉行成果發表,五十設計師針對銀髮族、孕婦、幼兒與家長、視障、聽障者、輪椅族使用者,分別設計友善用餐環境,其中「媽寶救星」獲得最佳人氣及設計兩個獎項,並得到開業餐廳採用。

「媽寶救星」為孩童設計專屬菜單,以卡通圖畫方式介紹食材內容,讓小朋友能參與點菜過程,並提供彩色筆可以在菜單上塗鴉、著色,轉移他們的注意力,降低等待餐點過程出現躁動不安情形。

另外,針對視障者設計的「Eye盲之星」,主要是讓服務生矇眼,親身體會視障者點餐、用餐等種種不便,介紹服務更能用心為對方著想,如規畫視障者進出餐廳動線,由專人親自帶位,並詳細介紹餐廳環境;餐桌紙還有筷子、刀叉等點字設計,讓對方知道餐具擺放位置、避免掉落等。

活動發起人楊振甫表示,台北市有很多吃喝玩樂主題餐廳與美食服務,但特別針對銀髮族、孕婦、幼童、視聽或行動不便者的餐廳服務則很罕見,這些族群占用餐人數近三分之一,每次要找友善用餐資訊卻不容易,包括進到店裡、點餐、用餐、如廁、結帳等,每個環節都可能遇到阻礙。

楊振甫說,不少餐廳業者對設計理念非常感興趣,許多業者已考慮將身心障礙者服務納入員工訓練,尤其親子互動的創作詢問度特別高,最快一個月,就有業者將這些設計實際運用在餐廳中。



◆ 自閉女離家30次 都窩在母校

【聯合報╱記者徐尉庭/台北報導】2013.10.06

患有中度自閉症的十八歲女子「小貞」,對教過她的台北市吉林國小特教班老師劉香玲念念不忘,畢業六年來起碼「逃家」卅多次返校尋師;她不但在學校吃午餐,纏著劉老師不放,連假日都想老師,「愛師如癡」程度令警方訝異。

小貞的父母剛開始很緊張女兒離家,一找不到女兒就到警局報失蹤請求協尋。後來發現她去找國小恩師,放心不少;現在只要她一離家,到學校找人就對了。

今年八月十一日中午,「小貞」在外遊蕩並自言自語,民眾報警。台北市中山警分局長春派出所警員曾子嘉、吳佑恭獲報在長安東路二段找到她,詢問「需要幫忙嗎」?她搖頭拒絕,搭計程車離去;員警擔心她的安危,騎車緊跟,發現她在吉林國小下車。

小貞倚靠在校門口欄杆不停呼喊「我要找劉老師」,警員曾子嘉多次哄小貞回派出所,她也不為所動;「我們吃餅乾、喝完飲料再找老師好不好?」小貞才說「好」,走上警車隨員警回派出所。

曾子嘉自掏腰包買便當給小貞吃,小貞拿到便當開心說「謝謝警察叔叔」;用餐到一半看到爸爸來接她,笑容滿面大聲告訴爸爸「我要找劉老師」。父親摸著她的頭說「妳又跑去哪」、「以後不要再趴趴走」;他告訴警方,女兒愛亂跑,而且常回學校找劉老師,連假日也會想老師。

上月廿四日,小貞又趁媽媽外出時溜出家門,搭計程車到學校吃中餐,飽餐後想在教室睡午覺。校方通知小貞父親接女兒,當時已趴在教室木質地板準備午睡的小貞,看著爸爸仍喊「要劉老師」;雙方僵持許久,劉香玲告訴小貞要聽話,她才答應返家。

校方表示,小貞小學時白淨可愛,跟劉老師學寫字、畫畫,午睡也離不開老師;現在她國中畢業後沒繼續念書,到學校找老師已影響教學,建議家長借助社福機構訓練一技之長,盡速與社會接軌。警方也建議家人替小貞掛上「電話手鍊」,以防走失時方便聯繫家屬。

※ 相關報導:

* 自閉症別洩氣…以前當僧侶 現在能做工程師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207094.shtml

....許多家長擔心自閉症孩子將來找不到工作,蔡文哲說,「以前只能當僧侶,現在也可以當工程師。」父母應協助自閉兒善用那份專注執著的特質,針對孩子個性做適當安排,自閉兒仍大有可為。

除了自閉症外,不少孩子沉迷網路也讓家長憂心忡忡,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兼任醫師張立人提醒,零到六歲是感官發育的重要時期,若年紀太小接觸網路3C商品,可能會影響大腦神經迴路,恐致空虛感加重,提高日後憂鬱風險。



◆ 「十一」紅色炸彈多 六成人壓力大

【聯合報╱記者林克倫/綜合報導】2013.10.06

大陸十一長假是結婚吉日,媒體調查一百名北京人士,有八十六人收到長假紅色炸彈,近六成受訪者認為壓力很大,有五成五禮金超過人民幣五百元、約合新台幣二千四百元,其中十一人的禮金高達新台幣九千多元,這長假果真勞民傷財。

北京新京報在長假期間,對一百名在北京生活或工作的民眾進行問卷調查,受訪者包括公務員、企業主、在京打工者和企業職員等;調查結果顯示,有八成六受訪者收到長假期間婚禮請柬,而表達祝福方式都是最傳統的包紅包。

調查顯示有近六成受訪者對紅色炸彈感到壓力很大,至於禮金要包多少,人民幣(下同)五百元至一千元者占三成二,一千元至兩千元者占一成二,超過五千元的有一成一,想包個五百元以下、折合約新台幣二千四百元者有四成五。

一個婚禮紅包動輒新台幣二千元起跳、行情價已跟台灣無異,報導引述在北京就讀博士班的田先生表示,原送一對六百元花瓶做賀禮,但婚禮現場賓客都包紅包,只好再掏一千元當禮金,而調查顯示,有名企業老闆為給鐵哥們捧場,一個紅包就砸四萬元、約新台幣十九萬。

大陸婚禮紅包節節攀升,婚宴所費不貲是主因。以知名的北京五星級飯店長富宮為例,婚宴一桌最低價五千一百多元、約合新台幣二萬五千元,至於中價位婚宴一桌也要兩千元。婚宴酒席價格高推動禮金飆升,而大陸結婚年齡較早,許多甫工作或在就讀碩博士班的學生,備感吃不消。

※ 相關報導:

* 野蠻女友!當街摑跪地男友14掌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207323.shtml

香港土瓜灣街頭上演「奴隸獸」活劇,一對年輕情侶疑因感情問題起爭執,女方在眾目睽睽下要男友跪地認錯,然後扯髮、連環摑14掌「嚴懲」男友不忠,打得男友口水鼻涕盡出,聲淚俱下求饒。圍觀路人實在看不過眼,打電話報警。有人用手機拍下長達5分鐘視頻放上Youtube,一天內吸引逾10萬點擊,更在網站瘋傳。

fsj 提到...

嬰兒車電影院 爸媽安心看片

【張志清/新北報導】2013-10-07 中國時報

推嬰兒車,也可以到電影院看電影!新北市文化局全國首創的「嬰兒車電影院」昨天正式開幕首映,提供有寶寶的父母一個友善的視聽空間,讓許多愛看電影的父母,終於可以不用擔心小孩哭鬧走動會對其他觀眾造成負擔。

擔任活動大使的藝人李詠嫻表示,他們家兩個小朋友始終動個不停,擔心孩子怕黑,在電影院坐不住,為他們安排的活動以戶外為主,即使室內也是以體能活動為主,從來沒有勇氣和他們一起看場電影,擔心影響別人、引來噓聲。

她表示,有小孩後的2、3年,幾乎沒進電影院看過一場電影,他們家通常都是等到錄影帶出來了再租來看,嬰兒車電影院的構想確實「非常貼心」。

新北市文化局長林寬裕表示,在「嬰兒車電影院」裡,嬰兒車可放置場外甚至推進場內,館內並備有哺乳室、溼紙巾、飲水機、酒精消毒液、尿布更換台及提供寄物等各項服務。電影放映期間,爸爸媽媽們可視寶寶需要自由進出、餵食、說話,甚至走動。

在影片方面,除了精選近期上映熱門影片,也排除有爆破聲或槍聲的影片,放映時也特別將音量減弱,場內並保留部分光線,讓寶寶有安全感。

林寬裕表示,這些貼心的規畫,都是希望爸爸媽媽可以在舒適、友善的環境中,放鬆地看場電影,以及分享彼此的育兒經驗。

「嬰兒車電影院」位在新北市府中15紀錄片放映院,於每周三下午1時30分播映,採線上預約報名,免費入場。

10月播放的影片有「巴黎鞋奏曲」、「沒問題三班」、「為老婆唱首歌」、「世界第一 (ㄆㄤˋ)」,相關訊息可至府中15網站http://www.fuzhong15.ntpc.gov.tw/films/查詢,或洽29683600分機272。

※ 相關報導:

* 親職化童年 四成「 小大人」身心俱疲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oct/7/today-north9.htm

家住花蓮縣新城的十一歲小學生「秀秀」每天放學後,不是忙著遊戲,而是洗米、煮飯及整理家務,家裡沒洗衣機,還要與姊姊把衣服用手洗乾淨、晾好。秀秀是台灣一萬多名「早熟小大人」的其中之一,他們童年與一般小孩不同,環境必須讓他們當個「親職化」兒童。

根據家扶基金會「早熟小大人現況調查」,台灣有一群小孩,他們課後要幫忙家裡的生計、要照料家人,甚至要犧牲上學時間。受扶助的五萬名弱勢兒童中,有近一萬一千三百九十名兒童處於親職化高風險家庭,經濟弱勢孩子被迫必須支持家庭功能,幼小年紀就負擔親職工作,其中近四成的孩子已身心俱疲。



◆ 教養院涉凌虐院生 衛福部專案調查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3.10.07

苗栗縣親民啟能教養院院長周本錡涉及凌虐院生,民進黨立委陳節如上午在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質詢時指出,她將按鈴申告要求起訴,不能再讓這家教養院繼續開下去,協助34名院生設置至其他教養院。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文達表示,衛福部將對此事件啟動專案調查。

邱文達今天赴立法院進行業務報告,「親民」案是立委質詢焦點。陳節如說,身為中醫師的周本錡昨天接受採訪時辯稱,他並未照三餐打院生;而細看錄影帶內容,「他真的沒有三餐打,只是每天打一次,傍晚下診後,就回到教養院凌虐院生」。

陳節如認為,在沒有專業人員協助下,親民啟能教養院才會爛成這樣;醫院評鑑時常有人造假,目前親民啟能教養院共有34名住民,表面上有17個工作人員,但很多人可能只是掛名。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指出,周本錡已涉及凌虐及傷害院生,要求衛福部立即撤換周;這也並非單一事件,社會及家庭署應不定期抽查所有教養院,並抽看監視錄影帶,以確定平常運作。

陳節如建議,明年103年中央將全面評鑑所有醫療院所,衛福部應加入突查方式,才能瞭解實際狀況,不被表面文件蒙蔽。邱文達回應說,未來將努力強化稽查醫療院所業務。

國健署署長邱淑媞指出,目前每年唐氏症新生兒不到50人,未來將加強弱勢族群產前關懷訪視,減少身心障礙寶寶出生。

※ 相關報導:

* 年補助800萬 親民教養院被爆虐生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1/8208624.shtml

....智總昨提出四大訴求,包括衛福部成立專案小組調查;研擬讓親民教養院停辦、解散;苗栗地檢署介入調查、保全證據;委託親民教養院安置院生的六縣市政府應中止契約,重新規畫安置計畫。

陳節如說,該院每年可領取內政部及各縣市委託安置費用共近八百萬元補助,但評鑑成績很差,曾兩次被評為丙等;民國一百年評鑑原是丙等,經苗縣府複評卻變為乙等,她質疑縣府是否放水。



◆ 積極應對少子缺孫社會的來臨

【經濟日報╱社論】2013.10.07

最近私校退場議題發燒,引發各界對高等教育未來發展的關注。造成私校招生不足的主要原因,除了廣設大學的政策、教學方向及品質的影響,少子化所帶來的衝擊,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

這幾年台灣少子化的問題屢屢被提出,甚至總統還將之稱為「國安問題」;但在「目前至少還有一胎」的錯覺下,加以國際經濟局勢長期低迷,相較於高齡化的照護壓力,始終給人「重要但不緊急」的印象。這件事若將主角聚焦在目前剛出社會、1990後出生的女性,並用兩個世代的角度來推估的話,那就不禁令人觸目驚心了。

以長時間的角度來觀察,假設下世代族群對結婚及生育的態度與目前相同,婚生的比例也維持不變,且在無其他外來人口大量移入的前提下,那麼我們會發現,1990年代後出生的女性,預估將會有三成多的人沒有子女(終身未婚及結婚但不生育的女性),四成多的人將沒有孫子女,即所謂的「9034現象」。雖不至於絕子絕孫,但此種少子缺孫的情況,未來勢必直接影響社會價值觀與產業經濟的發展走向,值得國人及產業界關注。

面對「9034現象」,首先必須注意的是世代衝突的因子。在「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下,一般家長難免會期盼孩子日後能在精神及物質方面,讓自己晚年生活享有保障。但觀察目前多與父母同住的1990世代,正出現更多接受父母金援,甚至在父母的寵溺下變成不升學、不就業、也不進修的「尼特族」;或是因為晚婚或不婚,成為雖有固定工作,卻因景氣差而選擇與父母同住,且收入大都花在自己身上、很少貼補家用的「單身寄生蟲」。這些現象都可能造成世代衝突與家庭價值觀的改變。

其次,也因為家庭價值觀的改變,未來在極有可能沒有子孫繼承資產的情況下,諸多消費行為也將會隨之變化,像是規劃高額的保險年金,拋售父母親所給予的傳家之寶,如珠寶、骨董及字畫等,或是降低耐久財如住宅的購買,及時行樂的觀念可能更為普及。

再者,因為少子化導致下一代無手足可共同分攤對長輩的孝養支出而負擔沉重,進而導致如窮困者,可能會有棄老、虐老等社會事件發生,而富裕者則傾向以金錢解決侍親問題。90後對於長輩的孝養行為尚且可能如此,對於自己的晚年生涯,在沒有子嗣繼承,且國家的老人年金、社會福利與醫療保險制度也面臨極大壓力時,又將如何調適?

面對少子缺孫現象所可能帶來的國家風險,以及對產業和社會所帶來的挑戰,在商機追求之餘,亟需產政學研共同思考未來的因應之道。首先,還是應該從教育著手,透過教科書、相關教學活動,以及社工活動等方式,強化年輕人「生育價值與家庭價值」重要性的教導,豐富人們對於生命與家庭價值的感受,提升國人生育意願。

其次,政府相關單位應思考採取更積極的行動,透過各類的媒體,積極加強國人對於少子高齡問題的危機意識,扭轉對於老年人的錯誤認知,增加老幼共同相處的機會,提高共同參與社會的意識,降低世代衝突的發生。

此外,也應教導年輕人養成健康的生活態度與習慣,強調健康促進的運動、養生觀念,發揮預防醫學的應有功效,以因應未來高難度的人力需求,減少未來中老年後可能的醫療支出。

最後,或許可思考導入小型化都市規劃概念,建構親老適齡的生活與居住環境,使高齡者可以在機能便利的都市中獨立生活,讓年輕勞動力可以無後顧之憂地投入較高附加價值的工作,避免因為偏遠地區過度分散的照護需求,造成日後青年勞動力的無謂耗損與排擠效應。



◆ 銀髮族用餐 謹記「三多三少」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3/10/07

人的消化功能往往隨著年齡增長而衰弱,尤其是老年人。新北市中醫師公會臨床醫學講師林奕良表示,傳統中醫認為,老人常有脾胃虛衰的現象,容易導致納食、消化、運化等功能減弱,以致於消化不良,也因此,老年人就會傾向偏食或不吃東西,建議老人飲食可以少量多餐,同時多吃一些稀粥。

林醫師指出,老年人往往陽氣日衰,隨著年紀愈來愈大,身體的臟腑、氣血、精神等生理機能就會衰退得愈來愈明顯。

中醫認為,脾臟有喜暖惡冷的特性,這時候飲食習慣應以溫熱食物為主,同時少吃生冷食物以免損傷脾胃,基本上,食物不可過熱、過冷,應以「熱不炙唇,冷不振齒」為原則。

林奕良醫師進一步指出,老人家的脾胃虛弱,加上牙齒鬆動脫落,所以常有咀嚼困難的情形,像這種情況應多吃軟食,譬如稀粥就相當適合老年人,不僅容易消化,而且還可以益胃生津,但應忌吃黏硬又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促使腸胃受損。此外,中醫認為,老年人應「飲食有節」,不宜過飽也不可過饑。

老人飲食應以清淡為原則,可多吃魚類、瘦肉、豆類食品、新鮮蔬果等,不宜吃濃濁、肥膩、過鹹的食物。建議吃東西的時候,不可以過急、過快,應著重細嚼慢嚥,如此將可順利地把食物加以消化、吸收,同時還可減少發生吞、嗆、咳的機會。

現代營養學也提出老年人的飲食原則,那就是「三多三少」,亦即蛋白質多、維生素多、纖維素多,以及糖類少、脂肪少、鹽巴少,這個飲食原則剛好符合清淡的訴求。

fsj 提到...

北榮發表變性欲腦科學研究 全球首例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10.07

變性!男想變女較多

台北榮民總醫院研究發現,國內想變性而就醫人數正逐年增加,近一年顯著增加2成,並以男性想變女性的居多。

變男變女,想變性的人正逐漸增加,有些女藝人在出道後被質疑改過身分證上的性別,還有些男生比女性還要有女人味。台北榮民總醫院今天發表世界首例變性欲症者身心靈的腦科學研究,並發表門診統計顯示,變性欲症者人數都是男多於女,國內這兩年想由男變女的人更是顯著增加。

變性欲症國外的發生率,原始性別男性約為十萬分之5到14、女性為十萬分之2到3,國內依據1996至2010年的健保資料,則是男性十萬分之9、女性為十萬分之5。

德國在1931年最早報告變性手術,國內則是台北榮總從1988年引進性別重建手術,也收治國內多數的變性欲症者,是國內變性評估及整形的重鎮醫院。最近榮總更與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共組榮陽團隊,從腦科學研究看待性別認同,證實變性欲症者身心反應的腦神經機轉不同於一般人,是人類社會的一個特殊族群,應給予接受與尊重。

台北榮總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鶯喬說,有些變性欲者一開始單純以為自己是同性戀,但如果是同性戀,不會有改變身體性徵的渴望。還有些人喜歡中性打扮,但除非牽涉到強烈改變性徵,才能算是變性欲症,同時在台灣有嚴謹的診斷過程,需經過精神科醫師至少三個月的評估、以及婦產科或新陳代謝科、以及重建整形外科醫師三階段的診斷、手術。

李鶯喬說,以她18年來收治的517人中,也是男多於女,近一年來她更發現求診男性是女性的兩倍。其實不管國內外,變性欲者都是男多於女,但原因還不清楚。

閱報秘書/變性欲

「男兒身、女兒心」,或是「女兒身,男兒心」,是變性欲症(transsexualism)的寫照。他們強烈認為自己是異性、想擁有異性的性特徵,同時想要他人把自己當成異性對待,是診斷性別認同障礙症中最極端的狀況。

變性欲者到了青春期,會因為性別認同,出現心理、社會適應、人際關係上的明顯困擾。主要的臨床特徵,就是心理上的性別認同與生理特徵明顯不一致,由於身心的不一致,而有強烈想去除自己身體性特徵的想法。變性欲者也會強烈希望自己具有異性身體的性特徵、也希望他人把自己當異性對待。

為了慎重起見,國內當變性欲者想進行性別重建手術,需要有兩家不同醫院的精神科醫師,開具手術轉介診斷書,且接受手術治療者需達法定成年、即20歲以上。



◆ A片實驗探「變性欲」 驚見獨特腦世界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2013.10.08

變性欲症者的大腦與一般人不同。台北榮總與陽明大學研究團隊長期追蹤變性欲症的求診者發現,並利用「行為研究」及「功能性神經連結磁振造影技術(fcMRI)」進行變性欲症者的身心靈腦科學研究,發現他們身心反應的腦神經機轉確實異於一般人。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教授謝仁俊表示,行為及腦科學研究證實變性欲症者大腦神經元與一般人不同,科學及臨床都顯示他們非病態,而是人類的一個小眾族群,社會對變性欲症者應給予接納與尊重。

謝仁俊說,研究團隊針對四十一位有變性欲症者及卅八名民眾進行行為研究,讓兩組受測者分別觀看男女正常對話及性愛影片後發現,一般人無論看正常影片或情色片,對性別的認同皆無影響;不過,有變性欲症者無論是看情色影片、甚至一般影片,皆無時無刻自認自己是另一種性別,完全不接受原有性別。

研究確認了變性欲症者的心理特質有異於天生的身體性徵。以男想變女為例,即使觀看一般影片,他仍心想著是影片中女性的化身。

謝仁俊也是北榮教研部整合性腦功能研究小組主持人,他表示,大腦的腹側背蓋區(VTA)主掌身體骨盆肌肉收縮、男女性高潮及性徵等生理性別的反應表現;前扣帶迴的背區(dACC)主管人際互動、情緒衝突等的功能;前扣帶迴之膝前區(pgACC)是面對社會性懲罰的心理應對防禦機轉。研究團隊利用fcMRI觀察變性欲者腦部神經元的運作發現,有變性欲症者的大腦生理性徵區域與社會人際互動、衝突排斥的大腦神經元,三個區域會形成一個神經網絡連結,但一般人則沒有。

「這是變性欲症的特有標記。」謝仁俊說,變性欲症者即使在安靜狀態下,大腦身心衝突的網絡連結仍非常明顯,顯示腦部長期受到衝突刺激,就算不作任何事,腦部的生理性別與心理狀態仍會自動連結,多數人常處痛苦與衝突感覺中。

另外,北榮精神部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鶯喬分析十七年來曾診治過的五百一十七名個案發現,約半數患者曾合併憂鬱症狀。另外,長期追蹤四百四十六位有變性欲症者的求診者,分析其中五十五人的訪談及問卷內容發現,若接受荷爾蒙或手術治療者,變性欲症者的整體人際、社會適應均有顯著改善;且完成手術的廿五人中,有廿四人對手術滿意,且術後無人後悔。

榮陽團隊是國際第一個針對變性欲症的身心靈所做的腦科學研究,研究成果也被發表於今年七月的國際知名「美國國家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中。

閱讀秘書/變性欲 錯置的靈魂

變性欲症是一種性別認同障礙,且是最極端的狀況,心理自認是另一種性別,也想要變成異性的身體,不想要現有的第二性徵,同時也希望別人把他當作異性看待。簡言之,變性欲症者靈魂裝錯了軀體。

根據一九九六至二○一○年健保資料庫指出,原始男性有變性欲症的發生率為十萬分之九,女性十萬分之五。

fsj 提到...

廖玉蕙/「傾聽」的溫柔實踐

【聯合報╱廖玉蕙】2013.10.08

多年前,我曾不小心誤買了張昂貴的印花桌巾,正自懊惱間,母親北上時還屢屢火上加油:「這就是那條貴森森的桌巾?恁北部人是安怎!搶人啊!」為了化解尷尬,我百般設法找出桌巾的好處以掩飾。先說它曾做過防靜電處理,「防靜電有啥物路用?」我瞠目結舌;只好接著強調水滴在上頭不會散開,「隔壁金水嬸厝內有一條塑膠的,才兩百元,也不會散去。」我無計可施,做最後的掙扎,辯稱:「你看鋪上桌巾不是漂亮多了嗎?」「我看也差不多,普普。」母親步步進逼,我節節敗退。幾個月後,我老羞成怒:「以後就請您別再提啦!我買貴了東西已經夠懊惱了,您還每次來、每次說,到底要我怎樣!」一向好強的母親,忽然放下碗,囁嚅回說:「毋是啦!我最近手常常發抖,夾菜的時陣,驚無小心落下去,去滴著汝這麼貴的桌巾就壞了!」我永遠記得當時母親說話時窘迫的臉和我聞言後的情緒潰堤。

好強的母親,不慣示弱,她不逕自說明可能弄髒昂貴桌巾的憂心,反用強悍的批評來譏嘲。而身為女兒的我,竟沒能及時識透老人家的再三批評,其實是聲聲焦慮的衰之昭告,寧非大不孝!人際溝通中,傾聽的重要是現代人都知道的。而問題常常不在於「聽了沒」,而在於「聽懂了沒」。

這個有關「傾聽」的親身經歷,讓我感慨良多且深自惕勵。這些年,我有許多機緣和聽眾切磋親子相互對待之道,發現聽講者多著意於爬梳跟兒女的互動,卻鮮少有人來切磋和老父母的相處,這其實是頗值得警惕的現象。老人時代施施然不請自來,未來世代的主人翁在不婚和頂客族日多的少子化潮流下,未必得和兒女直面相照,卻大多必須有和多位老人家長相廝守的心理準備。但從眼下的家庭與社會氛圍看來,這恐怕將成為中壯年人口最為嚴峻的考驗。

語言的弦外之音,是一門艱深的學問,更是溫柔體貼的具體實踐。得先聽出正確的語意,才能做出適當的回應。傾聽不僅需要耳目並用,還得用心琢磨。年輕時越能幹的老人,越無法接受體衰、身弱的事實。曾經呼風喚雨、領著子女面對生活裡風雨侵襲的長輩;年歲大了,雖然手抖了、腳顫了,但要她在言語上主動向兒女繳械服輸可是萬般艱難的課題。

基本上,台灣整個社會雖對老人生理處境多所同情,但對心理的理解卻還甚為表淺,更缺乏對這議題的學習動機與熱情;而當「整齊、清潔、簡單、樸素、迅速、確實」的新生活目標,逐漸成為老人無力追隨之痛時,沮喪會逐漸轉成巨大的失落;當衰老病痛來勢洶洶,必須仰賴兒女扶持,而長期累積的尊嚴與權威,又無法隨勢自解。這時,我們將看到一位彆扭、不講理卻又無法自理的老人,像孩子般耍脾氣或生悶氣;而我們往往只將這種現象簡化為:「人老了,就是這樣,越來越古怪,越來越不講理。」然後,置之不理。

老人不是頑固,是因為歷經滄桑,一時無能示弱;老人不是不講理,是因為思路日益糾纏、常有理說不清;老人不是躲懶不肯去運動健身,而是生理逐漸頹敗,已無力掌控屬於自己的臭皮囊。這時,我們多麼期待可塑性較強的年輕人能多多用「心」傾聽,並以溫柔對待。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 兒與店家套招 失智母親上門免費

【聯合報╱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2013.10.08

這是現代版孝子娛親。魏姓男子見母親失智,老抱怨自己「無路用」變得不愛出門;男子買通附近店家,只要母親上門消費,就誇「老太太人緣好、免錢」,魏母果真重拾歡顏。

「阿嬤,妳最近好像很快樂喔?」魏母日前到醫院回診,開心地回應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周希諴:「對啊,大家都對我很好,不跟我收錢。」眼睛瞇成一線笑著,沉醉在幸福裡。

跟診的護士順口讚美說:「一定是阿嬤太可愛,到處吃喝都不用花錢,好好喔!」魏母突然抬起頭,揮手說:「小姐,我告訴妳,還有洗頭髮也是免費!」

醫師表示,八十歲的魏母,在未患失智症之前個性開朗,很受街坊鄰居歡迎,三年前出現話講完就忘,常拿著鈔票卻看不懂是多少錢,無法出門購物,有時和鄰居聊天,常抱怨「無路用」。

兒子帶母親到醫院,確診為失智症。剛開始魏母排拒吃藥,家人、看護得連哄帶騙,相當折騰。兒子觀察發現母親沒體力走遠,但偶爾會想吃美食,因失智對金錢沒概念,付帳常搞錯,一、二次挫折後,就裹足不前。

為鼓勵媽媽出門,兒子心生一計,每個月都先付錢給媽媽常去的店家,並和店家套招,請對方在媽媽來消費時都要說「老太太做人真好、免錢」。

兒子說,這招很管用,母親每次出門返家都笑得合不攏嘴,逢人就說「我的運氣很好,老闆都不跟我收錢。」兒子說,每月只花一、兩千元就能換得母親快樂,很值得。

周希諴說,失智症患者與腦組織退化有關,很多患者會自我封閉,加速退化,想辦法讓他們與人互動,確有助於減緩病情。



◆ 聽音樂3個月 榮民不再狂飆

林宜慧/台北報導 2013-10-07 中國時報

常言道:「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但「聽音樂的老人不打架」倒是前古未聞。花蓮榮民之家曾對院內退休榮民進行測試,每天早中晚播放特定曲目持續3個月,院方發現老人情緒明顯改善,以往每逢過年必上演的打架事件,就此消聲匿跡。

合作執行測試的中華音樂療法發展協會理事長謝汝光表示,這項測試針對院內400多名平均82歲的老榮民,其中約2成患有輕度失智症;由院方每天早、中、晚,在院內公共場合連續播放指定樂曲約2小時,三餐用餐時間再搭配懷舊歌曲。

經3個月持續播放後發現,無論照顧者和病人都較不容易緊張,而老榮民們有別以往,原本逢年過節院內必發生的喝酒打架事件,當年過年間全未傳出。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李建勳表指出,音樂不只穩定老年人情緒,臨床上發現,確診為阿茲海默症的老人聽古典音樂,如莫札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卡農,或病患所處年代的懷舊歌曲,對初期與中期的失智症患者有改善效果。

台灣失智症協會音樂教師林芳蘭表示,音樂治療是失智症患者團體治療的其中一部分,其他還包括藝術治療、懷舊治療及認知訓練課程等;音樂治療以「分享」出發,讓長輩不只聽、也開口唱,或搭配手部動作,透過手、腦並用帶長輩回到歌曲年代的情境,在團體治療當下可連結長期記憶,但無法影響短期記憶。

然而,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對音樂能喚起記憶採保留態度,他表示,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失憶現象,主因腦內儲存記憶的「海馬迴」萎縮,目前沒有藥物可確實控制,只能使退化速度變慢;音樂治療這類輔助療法,降低中度至中重度患者的激動情緒成效較明顯,但並未被證實對記憶力有幫助。

fsj 提到...

生活愈富裕 不見得愈長壽

【Upaper╱中央社】2013.10.08

荷蘭新研究報告推翻生活愈富裕、人們愈長壽假定,指出部分已開發國家的經濟愈好,年長者的死亡率愈高。

荷蘭里敦生命力和老化學院的羅登說,這個結果「讓人非常意外」,就連報告作者也感到困惑。

一般認為經濟繁榮有助降低各年齡層整體死亡率,主因是年長者的死亡率下降。不過,報告分析澳洲、日本、紐西蘭、美國和歐洲等19個已開發國家,1950年至2008年的經濟成長數據和死亡率,發現1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增加1個百分點,70至74歲男性人口死亡率提高0.36%、女性增加0.18%,40至45歲男性人口死亡率上升0.38%,女性增加0.16%。

報告作者猜測,經濟蓬勃時,年輕族群面臨更多工作要求,較沒時間關心或照護年長者。



◆ 觀念平台-品格決定幸福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31009000073&cid=1206

黃茂雄東元集團會長 2013-10-09 工商時報

上個月初,東京成功爭取到2020年奧運主辦權,日本上下莫不欣喜若狂,不僅年輕一輩十分期待2020年的到來,曾歷經1964年東京奧運,如今年事已高的老一輩也相當振奮,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再次親眼見到東京奧運的盛況。

根據媒體報導,有位住在東京罹患脊椎管狹窄症的72歲長者,在得知東京再度申奧成功後,感動說道:「現在我要加油養病,再多活7年。7年後我要以充滿元氣的體力去觀看東京奧運!」

東京申奧成功,被視為安倍經濟學的第四支箭,未來幾年的奧運商機將有助於安倍經濟學發酵加溫。2020年東京奧運的主軸和願景是「Discover Tomorrow」,在長達20年的泡沫經濟後,日本上下莫不期待再次舉辦奧運能夠帶來第二次日本經濟起飛。東京申奧成功,為長期以來日本低迷的社會氛圍,挹注一股新的活力,令舉國懷抱著滿滿的勇氣及希望,迎接2020年的到來。

各界認為日本這次得以申奧成功,在於上至皇室成員、首相、東京都知事,下至各方人士以及歷屆奧運得獎選手,充分發揮了團結一致的「日本精神」,以政治與經濟的優勢,以及豐沛的熱情,獲得國際奧會委員們的青睞。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東京申奧成功,除了安倍首相親自出征外,日本皇室成員亦扮演了關鍵角色。

在申奧說明會中,第一位代表東京簡報的是日本皇室成員-明仁天皇的堂弟媳,即已故憲仁親王的妻子高圓宮妃久子女士,許多人認為日本能夠申奧成功,高圓宮妃功不可沒。她在演說時,以高雅圓滑的法語以及清晰流利且具備格調的英文,展現精湛的語言能力,成功吸引國際奧委會委員的目光。除此之外,高圓宮妃與眾不同的優雅儀表也讓國外人士讚歎不已。她不僅立姿端莊挺拔,坐姿更令外國媒體眼睛為之一亮。有人採訪高圓宮妃時曾問她是否因為有運動習慣,姿態才能如此挺直。她回答除了運動之外,對於坐姿,她時常注意兩個地方:一是她坐椅子從不靠背坐滿,另一是乘坐車子時,時常調換坐左右兩邊的座椅,使坐姿能左右平衡不至於歪斜。

從高圓宮妃的實例中,我們可以看到,想要高尚且獲得他人肯定及讚賞的話,首先要嚴以律己,自我加強訓練;再來是對於身邊的他人要時常親切和藹,相互體貼;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常懷善良誠實的心,處處幫助他人。

我想不論男女,每個人都追求真善美,也追求幸福。上個月我參加一對新人的婚禮,在婚禮上男女雙方有一段讚詞與在場賓客分享:「常聽說世界愛無長久,哪裡會有愛無盡頭?塵俗的愛只在乎曾擁有,一刻燦爛便要走!而我卻深信愛是恆久,碰到了你別無所求。」這段讚詞在男女之間的小愛很具吸引力,但我看到不只是這樣的小愛,更可以擴大成大愛。社會上,不論政治、經濟、企業都免不了競爭場面,競爭是前進的動力,不過一旦競爭太過激烈的話,就變成了只是惡鬥,反而喪失競爭帶來的助益。

這陣子國內對於馬王之間的紛爭報導無數,報章媒體有很多議論、批評及主張。不過在每天的報導之中,也有著微妙的變化,短短幾個禮拜間變化無常。此次事件雙方將法律當令箭,認為法律是唯一可解決的辦法,不過從整個事件發展的過程看來,法律也是與時俱進,隨著人、事、時而有所改變,並不是亙久不變的。

法律不是解決事情的唯一辦法,輿論也是同樣道理,輿論是眾人的意見,是藉由溝通獲得的,並非絕對不變,隨著時間以及資訊,都會產生變化。對社會大眾而言,追求重點在於希望社會能夠進步,而且是要在祥和的前提之下向前邁進。

我們都希望能向前進步,追求幸福。我認為品格與幸福是息息相關的,品格能夠決定可獲得的幸福。因此我們應從品格開始,多修善心,少樹立敵人,多結交朋友,多積德,最後希望在人生終結時,得以有眾多朋友而少有敵人,甚至能夠因為自己的廣結善緣而福蔭下一代,我想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嗎?



◆ 照顧失智父 卻被當家暴

【聯合報╱伊佳奇/文字工作者(台北市)】2013.10.09

台北發生八十二歲老婦人購物時,因八塊錢的晚報未結帳,遭店家報警;台中也發生社區商家,配合家屬,讓八十歲失智老婦人消費購物,毋須付錢,使老婦人重拾歡顏。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政府更應積極推動高齡友善的城市,提供失智症長者友善與安全的居住環境。

過去幾年台灣各地方政府一再強調為長者打造「高齡友善的城市」,衛福部還委託民間團體在社區推動「失智症守護天使」運動,幫助社區中的失智症老人。

這位拿晚報未付帳的老婦人,有待司法機關去證實是否罹患失智症。但所有失智症家屬最大的挑戰,大都在失智症患者的精神行為症狀,而最佳的治療方式是家屬或照護者的支持與愛心。

所以台中的孝順兒子見失智母親常抱怨「無路用」變得不愛出門;兒子與社區店家溝通,先付錢給店家,只要母親上門,就誇「老太太人緣好,免錢」,其母果真重拾信心與歡顏。這就是家屬用愛心與智慧配合著區的關懷,提供失智症長者友善的環境。

我曾因失智症的父親不願走路運動,坐在百貨公司門前喊救命,遭「好心民眾」報警,警察就以「家暴」處理;我還曾因送父親前往日間照顧中心,父親坐在家門前大喊:「救命,兒子不孝,要送我去養老院」,大聲對父親說話,遭「好心鄰居」報警「家暴」;這些都因「好心民眾」不瞭解失智症患者的精神行為症狀,直接看眼前表象來判斷,帶給家屬莫大的壓力,也形成部分家屬寧可花錢送長者到安養機構,逃避困擾。

失智症患者的精神行為症狀包括:冷漠、激動、焦慮、易怒、憂鬱、妄想、幻想、錯認症狀(以上為精神問題)、飲食行為改變、夜晚行為、過度活動、去抑制性行為、攻擊行為、遊蕩行為、重覆現象、病態收集(以上為行為問題)等。

希望政府積極推動高齡友善的城市及失智症守護天使,由家屬以愛心及社區以關懷一同照護失智症老人,這是影響照護品質的關鍵。

※ 相關報導:

* 失智年輕化 廣增特別門診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213415.shtml

失智症出現年輕化趨勢,婦人劉慧芳的老公五十四歲就出現失智症狀,不但拿刀割手掌、在賣場失禁,甚至遭詐騙上億元,她以為老公「鬼上身」,到處求神問卜,後來帶到醫院看了上千次門診,才知罹患失智症。

劉慧芳的老公不是單一個案,民進黨立委趙天麟、田秋堇昨天舉行記者會指出,國際阿茲罕默症協會ADI報告,台灣失智患者已逾十九萬人,六十五歲以下早發性失智症達兩萬人;衛生福利部統計,四十年後,台灣失智人口將超過七十萬人。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王宗曦表示,各地衛生局將指定區域級醫院設立「失智症特別門診」,目前已八十三家,預計今年底全台含離島可達一百零五家。



◆ 同性戀可「偵測」?波灣6國禁入境

自由 2013.10.09

科威特宣稱研發出「同志偵測法」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中東國家科威特宣稱研發出一套「偵測」同性戀者的健康檢測法,並向「波斯灣合作理事會」(GCC)提案,在所有成員國機場港埠實施,防止同志進入科威特或者任何一個GCC成員國。

波斯灣合作理事會成員巴林、科威特、卡達、阿曼、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六國,均將同性戀列非法行為,但根據科威特衛生部公共衛生事務處長敏卡的說法,這些國家有關同性戀的立場未來將更強硬。

中東多國 同性戀行為可處死

敏卡向科威特媒體「民意報」(Al Rai)表示,醫療中心對進入波斯灣合作理事會國家的外國僑民都會進行例行檢查,確認其健康狀況,現在將增加檢驗是否為同志,若發現是同志、跨性別或變裝癖者,將給予一張證明宣告不適合入境。他說:「我們將採取有助於我們偵測同志的更嚴格作法,禁止他們進入科威特或任何理事會成員國。」

不過,要怎麼「偵測」是否為同性戀,敏卡並未詳述。波斯灣合作理事會衛生部官員十一月十一日開會時,將討論科威特這項提案。

全球有七十八國將同性戀列非法。在科威特,二十一歲以下者有同性戀行為最高可能被判處十年徒刑;在沙烏地阿拉伯、伊朗、蘇丹、葉門、茅利塔尼亞等五國更可能被處死。目前將近兩千萬外國人住在波合會國家。

fsj 提到...

閒置教室變身 新和公托開了

【聯合報╱記者高宛瑜/新店報導】2013.10.10

新店新和國小內的「新和公托中心」昨開幕,是新北市第20家公托中心,利用新和國小內的閒置教室改建而成,有兩層樓,2樓為托育教室、3樓為親子館,館內有室內沙池「溫莎堡」,孩子在室內就能玩沙,招收45名未滿3歲的嬰幼兒,即日起報名。

新北市長朱立倫昨出席開幕典禮,和孩童一起玩沙畫。他表示,希望明年可以達到32家公托中心的目標。

有不少家長昨帶孩子來參觀,公托費用一個月9000元,經濟狀況在一定程度以下者,政府還補助3000元,比起坊間保母費用便宜近一半,讓家長相當心動。

有兩個孩子的媽媽陳書敏說,第一胎自己帶,第二個孩子1歲多,她住新和公托附近,參觀後覺得環境好,且費用較低,她會考慮將孩子送到公托中心,她也可以重返職場。

承辦新和公托中心的新北市兒童教保協會托嬰中心主任包崇明說,新和公托有9名托育人員,師生比為1比5,最有特色的「溫沙堡」,還有人工沙,不需加水就能塑型,讓孩子享受玩沙的樂趣。

另外還有繪本和感覺統合教室,3樓的親子館開放給社區居民,大人帶6歲以下的孩童都可來玩。

「讓我敢生第二個!」從事補教業的家長李茜以有個快2歲的女兒,女兒從剛出生就到汐止忠厚公托中心,她說,當初懷孕時就有考慮保母或托育中心,最後選擇了公托,照顧品質「超乎預期」。

新和公托報名至10月16日,10月19日上午10點公開抽籤,10月12、13日有招生說明會,可洽:(02)86680995。



◆ 如何照顧長輩? 7面向進行評估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3/10/10

年長父母的健康如何照顧?梅約醫學中心指出,不妨留意他們的日常生活能力、記憶力、家中安全、交通、體重、精神狀態、活動力等七大面向,並逐一評估,改善。

以下逐一說明:

打理日常生活

觀察父母衣服是否乾淨,家中是否整潔、整齊。鍋子如果沒清理,常有烤焦的痕跡,代表他們可能常忘了爐子正在煮食物。長時間無力處理家務,代表可能有憂鬱或失智傾向。

記憶力減退

了解父母是否常在原本熟悉的社區中迷路,說話時突然忘了原本熟悉的用語,偶爾忘了與人有約或杯子放哪。出現記憶力減退時應尋求醫師評估。

家中安全

了解他們是否有困難上下狹窄的樓梯,或曾跌倒,能否閱讀藥罐上的說明。

交通安全

年長者開車安全需重視,如果開車有困難,應考慮搭其他交通工具。

體重減輕

一旦煮飯變得困難,沒有精力烹調或了解食品標示,進食減少,體重容易減輕。對食物的色香味不在敏銳也導致食欲不振。憂鬱、失智與癌症都會讓年長者變瘦。

精神狀況

觀察年長父母是否能保持對嗜好的興趣,是否與老朋友聯繫或參與任何社團。長期精神狀況不佳,可能有精神或身體實質上相關疾病。針對情緒精神問題,在任何年紀都可以積極尋求協助。

活動力

年長者多面臨膝關節、髖關節與肌力方面的問題,導致活動減少,跌倒是導致年長者健康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梅約醫學中心建議,改善家中的裝置與設備,例如在浴室設置扶把,加高馬桶座椅。子女也要與父母溝通,讓他們了解你對他們健康問題的關心,或多與他們的朋友聊聊,朋友們的意見與關心,年長者常會接納。到了一定年紀或狀況時,聘請看護有其必要。定期健康檢查,尋求醫師的建議也有助掌握年長者的健康狀況。

北市聯合醫院營養師林姿吟表示,年長者因退化或服藥等因素,容易食之無味,不想吃飯,這時可先從在食物中多搭配使用天然辛香料,加強味覺刺激著手。

※ 相關報導:

* 失智人生/無暇喘息 家屬急待援助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215707.shtml

「還好有協會,不然活不下去。」劉慧芳八年來獨自照顧先生起居,淚水只能往肚裡吞。許多失智症家屬希望政府能補助失智症患者一周一天到日照中心,讓家屬喘口氣,立委建議,利用小學閒置教室,讓失智老人與學童互動。

目前公營日間照護中心僅九十四家,以每家卅人計,收容人數不到三千人。衛福部承諾,年底擴增至一百廿家,但僅能收容百分之二的失智人口。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說,失智症家屬是廿四小時在「工作」,且「會走的比不會走的還難照顧」;許多家庭為了要照顧失智症患者,根本無法工作,無力負擔,家屬帶患者自殺的不幸愈來愈多。

她呼籲,政府應增加補助,至少每周有一天、每月有四到五天,免費讓失智長者至日照中心,讓家屬稍微喘息。

* 家屬心力交瘁 失智人生的揪心痛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215704.shtml

從行為異常,到確診失智症,吳先生三年來看十三科、上千次門診,吃下數萬顆藥,還被詐騙上億元;由於醫師警覺心不夠,檢察官也無同理心,家屬心力交瘁,盼外界能多了解。

去年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人超過兩百五十萬人,占總人口一成多,失智人口逾十九萬人。面對「銀色海嘯」,衛福部昨天到立法院衛環委員會進行「台灣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專案報告,失智症家屬列席,希望醫師、檢察官等加強對失智症的了解,減少家屬沉重負擔。



◆ 英國研究:住機場附近 易患心臟病

中央社 2013.10.09

根據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公布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居住在鄰近機場的民眾,長時間曝露在高分貝噪音,不僅容易中風,同時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較高。

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研究人員根據英國民航局的噪音標準規定,對倫敦市中心及鄰近希斯羅機場的12個地方區域,加上9個位在倫敦附近的城市,包括溫莎、美登赫(Maidenhead)、史勞(Slough)及烏金罕(Wokingham)等地進行調查。

這些地區的飛機噪音超過50分貝(約是在安靜的室內一般人交談音量),有些民眾甚至必須忍受63分貝以上的噪音。

研究人員同時將抽菸等可能和中風與心臟疾病相關的因素考慮在內。

調查發現,360萬名住在希斯羅機場附近的居民,中風及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高出其它地區10%到20%,住在噪音最嚴重地區的7萬名民眾,不論因中風、心血管疾病住院及死亡的風險也較高。

帶領這項研究的韓瑟爾博士(Dr. Anna Hansell)指出,雖然無法斷言噪音是造成居民生病的主因,但是噪音的確不利健康,例如高分貝的噪音會造成血壓升高或影響睡眠,進而影響健康。

研究人員強調,固然飛機噪音導致居民患病機率升高,但抽菸、缺乏運動及不良飲食,對健康的傷害更大。

這篇研究報告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fsj 提到...

101歲楊阿嬤 人瑞界的美魔女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1/20131011000666.html

邱俐穎/台北報導 2013-10-11 中國時報

高齡101歲卻像70、80歲般年輕,百歲人瑞楊蕋阿嬤皮膚柔嫩、光亮,堪稱人瑞界的「美魔女」。阿嬤說,除了保持心情開朗,餐餐吃最愛的五穀飯,她每天睡前還會花30分鐘保養,天天敷臉,保持好膚質。

重陽節將近,為關懷百歲人瑞,衛生福利部長邱文達昨赴台北北投為楊?阿嬤親自配戴金鎖片,並致贈象徵長壽的松鶴延年圖;看楊蕋阿嬤如此年輕,邱文達也笑說,真看不出來阿嬤已高齡百歲。

楊蕋民國元年在台北出生,和中華民國同歲,二次大戰時曾隨先生柯文哲赴金門擔任戰地醫療人員,協助緊急接生。當時交通不便,阿嬤以馬代車,接生新生兒無以數計,戰後則隨擔任小兒科醫師的先生先後在花蓮、宜蘭開業服務。

楊蕋共生了9名子女,現在和大兒子同住,四代同堂,子女、內外孫加起來就有36人,其中孫子吳皓昇是8點檔《風水世家》的男演員,阿嬤每天都準時收看,是寶貝孫子的忠實粉絲。

長媳劉松子說,媽媽每天早上6、7點起床,作息相當規律,吃東西前一定會注意食品的保存期限:孫子柯恆義說,阿嬤從來不挑嘴,飲食多蔬果、少吃肉,十分注重養生,即使吃蝦,阿嬤都相當節制只吃1隻,就怕膽固醇過高。

阿嬤雖有些重聽、膝蓋也退化,行動不如往昔方便,但頭腦仍很靈活,還相當好學,常收聽廣播、拿放大鏡閱報;身為虔誠基督徒,她時常禱告,每天笑臉迎人,即使遇到不開心的事也不往心裡去。

雖已高齡101歲,楊蕋仍相當注重自己的儀態,愛美的她每天自己畫眉、擦隔離霜,晚上卸妝、洗臉、護膚、手腳擦完乳液才入睡,保養從不馬虎。12月5日就滿102歲,楊蕋說不期望呷百二,最開心的就是所有子孫健康、平安。

據衛福部社家署統計,截至今年9月23日,全國百歲人瑞共計2176人,較去年底增加374人,創歷史新高,今年甫滿百歲的人瑞多達850人,其中台北市人瑞達500人,居全國之冠。



◆ 首屆台灣女孩日 她追夢不怕疤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218195.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3.10.11

雙手長滿厚厚的黃繭,手腕上一大片黑黑疤痕,皮膚黝黑的景美女中拔河隊隊長高巧宜,上午參加第一屆「台灣女孩日」活動時表示,練習拔河已有七年,期間承受過許多外來壓力,女孩就是應該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只要是對的,就應堅持下去。

衛生福利部上午舉辦「女孩讚出來─台灣女孩日」記者會,包括代表台灣多次奪得世界冠軍的景美女中拔河隊、女權律師賴芳玉等都出席響應活動。

行政院政務委員馮燕指出,聯合國在2011年將每年10月11日訂為國際女童日,希望各國更加重視女孩的權益與能力。為了響應這項活動,行政院今年3月頒布「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將10月11日訂為台灣女孩日,期盼更加落實兩性平權。

對於傳統觀念上男女不平等,衛生福利次長曾中指出,自己三個小孩都是女生,太太第二胎懷雙胞胎,母親得知時,寒著一張臉,要他再生一個男的。

曾中明說,傳統社會文化重男輕女,對女性存有難以改變的歧視,他花了好多年才說服母親男孩女孩一樣好,直到最近一兩年,母親才偷偷告訴他,孫女真的比較貼心。

高巧宜指出,從小覺得不公平,為何女生就要洗碗掃地做家事,男生就坐一旁看卡通。剛開始練拔河時,家裡也有意見,認為女孩子幹嘛這麼粗魯,讓她有些灰心。

活出自我 為自己按讚

高巧宜說,大部分同年紀的女生都想打扮漂漂亮亮,但是拔河隊員選擇不同的條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會快樂,不必在意外界眼光。希望每個女生都能有自己的主張,活出自我,為自己按一個讚。

行政院「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顯示,台灣18歲以下的女性約209萬人,在性別平等上仍有許多障礙需要解決,例如,傳統重男輕女觀念難以扭轉,導致新生兒性別比失衡,女孩是性犯罪的主要受害者,在大學理工科系中仍是少數,這些都有待政府及國人共同努力。

※ 相關報導:

* 新生兒登記戶長 外配不怕遣返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8217607.shtml

六個月大、模樣可愛的小龍,出生未足月就成為戶長,連牙牙學語都不會,卻是泰籍母親的「護身符」;他的母親假結婚來台,因為小龍得以取得居留權,雖然可能面臨刑責,但暫時不用擔心被遣返。

有著圓滾滾大眼睛與胖嘟嘟身材的小龍(化名),生父其實並非台灣人,而是一名泰籍外勞,只是他的母親生下他時,與台籍假老公仍維持婚姻關係;假老公只想錢,孩子是否他親生無所謂。

小龍因為這一法律關係,登記的生父是台籍假爸爸,並順利取得我國國籍。小龍母親立刻和和假老公離婚,並將假老公的戶籍遷出,剛出生的小龍,因此成了「戶長」。

據了解,類似小龍這樣的小戶長,並非單一個案,但戶政單位與警方都表示無力控管,因此全台跟小龍一樣的「小戶長」,究竟有多少人,是個未知數。

* 金鏟子神奇助孕? 新北人瘋搶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217575.shtml

新北市民政局自從推出金鏟子助一對七年不孕的夫妻成功求子後,辦公室電話接不完,每天至少湧進二百多通詢問電話,甚至有民眾找民政局要金鏟子廠商電話,準備團購一圓求子夢。



◆ 沙烏地婦女 爭取開車權

【聯合晚報╱編譯蔡致仁/綜合報導】2013.10.11

沙烏地阿拉伯諮議會3名女性成員日前提議:討論廢除女性不得駕車的禁令。沙國是全球唯一禁止女性開車的國家,諮議會成員要求廢除禁令,料將使沙國改革主義人士更積極行動,打破長久以來的傳統限制。沙國活動人士將在26日發動廢除女性駕車禁令活動。

議員拉蒂法指出,包括她在內的三名女議員本周向諮議會主席發出正式要求,因為伊斯蘭法律與沙國交通規則都沒有禁止女性開車,議會「應配合法律,承認女性開汽車的權利」,免去所有禁女性駕車的「搪塞藉口」。此外拉蒂法等人引述多項支持女性開車的研究,為提議背書。

沙國法令未明文禁女性駕車,但有宗教領袖的命令加上警察配合施行,當局也不發駕照給女性,使這道禁令實際存在。拉蒂法說,「沒有法律禁止女性駕車,這完全是傳統的問題」。

拉蒂法表示,沙烏地女性「做到了很多事情...在政府與聯合國擔任重要職位,但國家依然禁止女性駕車,這造成國家的負面形象」。

千人連署支持

今年3月沙國改革人士向諮議會請願,呼籲諮議會對駕車禁令展開辯論,共3000人參與聯署。最近另一個名為「10月26日,允許女性開車」的線上聯署也吸引數千人簽名支持。

沙烏地阿拉伯是極端保守的國家,女性不可以開車,沒有男性監護人陪伴不可以外出。但近年女權接連有了進展,2011年沙國國王阿布杜拉宣布賦予沙國女性投票和競選市級地方選舉權利,並在今年3月指派30位女性進入諮議會。諮議會相當於沙國國會,成員由國王任命共150席,議員沒有立法權,但可審查政府法案並表示意見。



◆ 腦中風照護 明年起試辦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10.11

腦中風患者出院後再住院,或住院時間超過30天、在不同醫院間轉來轉去很普遍,健保署明年1月起試辦腦中風病人急性期後期照護模式,對於初次中風、認為有復健潛能的患者,給予6周到12周的治療,希望能降低長期失能的風險。

目前國內一年約新增2萬7000名中風個案,健保署醫管組科長王淑華說,這些患者剛中風後行動不便,家屬也不知如何照護,多數都住在醫學中心,常住滿30天後又轉到另一家醫院繼續住院。

國內研究指出,腦中風患者有17%出院後14天再住院,42%於6個月內會再住院,相較美國、澳洲6個月內再住院率30%高。而且腦中風也是國內患者住院超過30天的首要疾病原因。根據100年健保資料顯示,腦中風患者發病半年內、連續住院的費用就將近30億元。

健保署明年起試辦「腦中風急性後期照護」,對急性發作後一個月,狀況穩定者,以6周治療為原則,有特殊需求最長可延長到12周。醫院會視病人體力,提供加強式復健,從每天一次、增加為二到五次,包括物理治療、語言治療、職能治療等。

王淑華說,將開放區域醫院、地區醫院等醫療團隊申請參與試辦、年底前評選出醫院團隊。

fsj 提到...

改制磁吸爆移民潮 壯了6都瘦鄉村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219992.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鍾延威/台北報導】2013.10.12

五都改制升格3年多,明年還要加上第六都─桃園。不少專家學者憂心六都成型,除了對人口產生磁效應外,也會使產業、經濟活動向六都傾斜,其他16縣市不但政府挹注的經費減少,各項建設、福利、教育經費相對受剝奪,城鄉差距會更大。

今秋的大台北雙城很熱鬧,一向是藍色票倉的重鎮,綠營內雨後春筍跳出了許多優秀的有志之士;其中,參選人之一的律師顧立雄描繪偉大城市的3要件:要有1條河、1故事和處處的進步,還有,再加上像最後一班公車一定要準時這種貼心入微的「小確幸」。

前九二一重建基金會執行長謝志誠就表示,從2010年12月底至今年9月底,台灣人口的居住分布,在沒有天災疾病、沒有移民政策下,就因一個「五都改制」,造成台灣出現驚人的移民潮。移民現象於改制之初尚不明顯,但隨著時間及城市需求,近一、二年達到高潮,五都人口大量攀升。台北市與99年底相較,多了6萬2812人奪冠,至今年9月底計有268.2萬居民;新北市與99年底相較多了5萬4014人居次,目前有395.1萬居民;台中市與合併後首年的100年1月底相較,增加3.3萬餘人,有269.8萬居民;台南市較100年1月底增加5843人,計有188.2萬人口;高雄市也多了4776人,計有278萬居民。

五都合計占了全台總人口2335萬餘人的6成;若再把第六都桃園市算入,將占全國人口近7成,剩下中南東部雖號稱有16縣市,但人口僅全國3成多而已,六都磁吸應明顯。

六都迅速壯大,原已凋零的鄉村更加傾頹,青壯人口外流的情況下,鄉村、部落只剩老人與小孩。產業停滯、稻田荒蕪,隔代教養衍生各種社會問題,都值得政府重視。

※ 相關報導:

* 外流嚴重 台東4鄉跌破萬人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219983.shtml

屏東縣因生育率下降,工作機會少,人口外流嚴重,尤其年輕人為了工作外移,造成出生率降低,老人化問題嚴重。監察院審計部還因此提醒縣府應注意人口減少及結構老化問題。

....台東縣人口外流嚴重,到去年12月31日為止,已經降到22萬6252人,而且可能有三分之一民眾只有設籍,卻未居住。而台東縱谷關山鎮及鹿野、池上、延平、海端4鄉,人口都都已經跌破萬人,其中池上、鹿野已經不到9000人,鹿野甚至降至近8000人。台東縣出生率低於死亡率,人口每年減少500人以上,縣長黃健庭也不只一次為縣內人口負成長表達憂心。



◆ 雲端的承諾 給不了偏鄉幸福

【聯合晚報╱記者鍾延威/特稿】2013.10.12

政府提出的「五都十七縣」國土規畫帶給不少國人期待,希望透過改制,解決區域發展差距、國土開發過當、產業北部傾斜等沉疴。但3年多下來,五都所產生的人口磁吸效應,卻使偏鄉更凋零,產業、經濟發展更傾斜。

明年開始,台灣要成為六都了。桃園縣明年升格,人口從2001年的200萬2006人,增加到今年9月的204萬0629人,以一年一萬人的速度成長。雙北兩市人口更已多達663萬餘人,成了超級大都會,引來自各地青壯人口。

六都的迅速壯大,使得原已凋零的鄉村人口流失更嚴重:其中尤以屏東縣最慘烈,急速蒸發了2萬人;第2、3、4名的嘉義縣、嘉義市、彰化縣也都少了1萬多人,基隆市則出走8700多人。人口往城市移動的結果造成虹吸效應深化,商業活動、經濟發展傾斜,也使小鄉小村落幾乎處於停滯狀態。

當初推動改制時聲稱的1加1大於2並未發生,雲端上的國土規畫所承諾台灣城市發展的幸福沒有來到,六都之外16縣的災難卻已悄悄侵襲,政府對這股改變台灣在地的移民潮有任何警覺嗎?六都前的狀況既已回不去了,對現況有對策嗎?

以選舉角度看,六都人口占全國6成以上。或許這也正是藍綠都不想改變人口結構的原因,但長此以往,所衍生出的各種問題,恐怕不是只想拿下執政權者,可以忽略的。

※ 相關報導:

* 新北獨居老人住家 免費裝火災警報器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219460.shtml

新北市近3年來發生過5起獨居老人住宅火警意外,為提高居家安全,自昨天起至明年5月,新北市消防局將透過居家安全訪視,免費為全市4169位65歲以上獨居老人,安裝住宅用火災警報器,盼降低獨居老人家中發生火災的機會。



◆ 台灣女孩黃瑞羚 「打」出一片天

自由 2013.10.12

苦練空手道 蛻變為「賽德克之光」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沒有爸爸媽媽疼愛,就要更努力、更爭氣,苦日子一定會過去。」昨天是首屆台灣女孩日,賽德克族、南投縣立旭光高中國中部三年級學生黃瑞羚獲得表揚,她學空手道才一年多,就拿下全國盃女子團體金牌、亞洲盃銀牌,靠空手道打出光明的人生。

教育部昨天舉辦「勇敢逐夢、展現台灣女孩生命力~台灣女孩日」記者會,次長陳德華表示,大專以上男女受教育比率約達一比一,女性碩博士生比率也逐年提高,女碩士生已從民國八十五年的廿九%增為四十三%,女博士生則從十九%增為卅%。

黃瑞羚和同學柯家雯在記者會開場表演空手道,力與美震撼人心。黃瑞羚只有一百五十八公分高,個頭嬌小,五官深邃,幼年時父親去世,母親改嫁,她輪流在各親戚家居住。小學時只靠營養午餐飽腹,早晚餐常餓肚子,曾經很羨慕同學有父母照顧,也常為自己的孤苦際遇暗自落淚。

小學畢業後,她被姑姑接去南投,加入旭光高中的空手道隊,教練提供食宿,從此才獲得安頓。

「瑞羚不自卑,還會鼓勵學弟妹,很想要成功,所以練空手道一年多,成績亮眼。」 空手道教練黃泰吉表示,黃瑞羚獲得總統教育獎後更有自信。從九二一之後,黃泰吉已教出七位總統教育獎得主。

黃瑞羚已取得黑帶,明年續升旭光高中部,她表示:「教練像父母一樣照顧我,空手道隊像大家庭很溫暖,我想用好成績回報大家,未來想當體育老師。」

柯家雯則是布農族,由阿嬤帶大,成長歷程一樣辛苦,昨天她鼓勵弱勢女孩,只要堅持不放棄都有成功機會。

開平餐飲學校學生劉婷原就讀幼保科,確定自己喜歡烘焙後,休學轉科,她每天從桃園到台北通勤上課,也突破女生不耐操和沒體力的成見,拿下全國技能競賽烘焙西點製作決賽冠軍。



◆ 阿根廷6歲男童 拿到女性身分證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報導】2013.10.12

阿根廷六歲男童曼努耶一歲半開始展現女性特質並告訴媽媽「我是女生」,但他年紀太小不宜動變性手術。在母親力爭之下,阿根廷政府九日發給他性別載明為女性的身分證和出生證明。這是未經法院裁決即允許未成年人變更性別的全球首例。

單親媽媽加比瑞拉‧曼席亞受訪時說:「人們不懂,每當我帶孩子去看醫生,他們總是說『文件上寫著是男生,看來卻像女生,她有陰莖嗎?』」曼席亞說,孩子不是告訴她「我想當女生」,而是說「我是女生」。

阿根廷去年通過性別認同法,允許人們更改官方文件的性別。曼席拉決心替改名盧雅娜的「女兒」爭權力,她要求更改孩子出生證明上的性別起初遭拒,官員稱該申請需獲法官許可。曼席亞隨後寫信給總統費南德茲和布宜諾斯艾利斯市長,才獲得許可並於九日的典禮中取得新文件。

盧雅娜九日未出席典禮,由曼席亞代領新文件。曼席亞說,盧雅娜請她帶蛋糕和禮物回家慶祝。

※ 相關報導:

* 同志運動的後盾 基本書坊理想大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3101200340.html

台灣唯一男同志出版社「基本書坊」成立第6年,至今推出50多本出版品,不僅培養同志小說、出版老年同志口述史、專為同志打造國外旅遊指南,近日還推出台灣第一本BDSM(皮繩愉虐)界的專業繩縛教材《繩縛本事》。基本書坊創辦人邵祺邁說,希望基本成為「同志運動的後盾」。

邵祺邁現年37歲,從大學時代就活躍於同志社團,曾任記者、出版社編輯與企劃,2008年實現夢想開出版社。他說:「我敢預言10年內,兩岸三地不會出現第二家這麼有性格的出版社。」

fsj 提到...

受害…受助…助人 人權女孩站出來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3.10.13

首屆「亞洲女孩人權獎」昨公布得主,由來自蒙古的十八歲單親媽媽施仁寶婕獲得。頒獎單位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表示,希望透過她們的故事,鼓舞更多少女勇敢做夢、尋夢。

施仁寶婕外表稚氣未脫,卻擁有一名一歲女兒。她十六歲就當上媽媽,常遭男友毆打,還將女兒搶走。她接受蒙古婦女組織「公主中心」的協助,安全帶回女兒,並與女兒的父親正式斷絕關係。

施仁寶婕表示,自從參加「公主中心」後,她發現許多蒙古少女面臨早婚、早孕、墮胎等問題。「公主中心讓我了解女性也可以互相扶持!」如今她從受害者轉為幫助者,與朋友合作成立未婚媽媽組織,這次來台,她希望能在找到相關團體,打造連繫合作網絡。

勵馨基金會昨舉行第十一屆Formosa女兒獎和亞洲女孩人權獎頒獎,其中今年首創的亞洲女孩人權獎有數百人參選,最後四名入圍者來自印度、蒙古、越南與台灣。

十六歲的陳采伶是唯一的台灣入圍者,她參加葛洛思少女戲劇團體,透過戲劇治療,正視曾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公義待遇。

前副總統呂秀蓮、藝人陳美鳳、台灣首位國際棒球女裁判劉柏君也受邀。劉柏君說,擔任裁判之初,曾有男性「不敢坐我坐過的椅子」,但她自信努力表現,會讓人學會尊重女性。

※ 相關報導:

* 8歲曾睹父墜樓 孤僻女聲自療療人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oct/13/today-life4.htm

女孩的勇氣與冒險絕不容小覷!八歲時親眼目睹父親墜樓的林思華,原本相當自責與孤僻,經過諮商師的協助後,現在的她渾身充滿自信,愛唱歌的她更立下宏願,要在街頭找百位陌生人聽她唱歌,並成立個人粉絲團,拍下千次勇敢上台的鏡頭。

由勵馨基金會主辦的福爾摩沙女兒獎,今年已邁入第十一屆,為配合前天政院訂定每年十月十一日為「台灣女孩日」,今年頒獎典禮更邀請到前副總統呂秀蓮、藝人陳美鳳出席。

榮獲最佳勇氣冒險獎的林思華,外形相當可愛亮眼。她表示,八歲那年原本母親交代她要照顧好有憂鬱症的父親,卻因疏失親眼見到爸爸墜樓,讓她自責不已。舉家搬遷到台北後,個性也變得孤僻、自卑,還好在諮商師的鼓勵下,讓她開始尋找並培養自己的興趣,終於在「唱歌」中找到積極面對人生的動力。



◆ 台灣媽媽伸援手 少女含淚道謝

【朱芳瑤/台北報導】2013-10-13 中國時報

10月初,越南中部廣治省潮風縣的某處鄉村,車子駛過之處,到處可見颱風剛肆虐的痕跡。就讀高三的陳氏水站在自家門前,引頸期盼,這天,是她和「媽媽」第2次見面的日子。

「媽媽」是來自台灣的陳碧蓮,透過至善基金會資助小水就學多年,兩人再度相見,小水握著陳碧蓮的手說謝謝,眼淚忍不住奪眶而出。陳碧蓮也很心疼,但不願讓悲傷淹沒這個家,她安慰小水「別哭,我們要堅強,等妳大學畢業時,我再來看妳」。

父親過世,母親離家工作、再婚,現在小水與妹妹和80多歲的奶奶同住,5坪不到的房子簡陋幽暗,後門草地上幾個盆子盛水,就充當盥洗的地方。奶奶靠著養雞養豬、賣青菜賺錢,加上曾參加越戰由政府發放的津貼,只夠一家人吃飽,孫子們隨時面臨停學的危機。

小水的奶奶曾透過社工表示,為了孫子,她打消尋死的念頭,「在我心裡,孫子才是最重要的!」老人家因垂老顫抖的手,握著陳碧蓮久久。

至善基金會日前邀請資深認養人,赴越南為其助學的貧童加油打氣。認養人張芸禎家中有8個兄弟姊妹,早年家境清苦,國中時她開始半工半讀。

張芸禎說,長大後工作順利、結婚成家,開始思考「我能做些什麼、分享什麼?」她選擇助學,自己苦過,深知貧童的處境,如果沒有人拉一把,很容易迷失自我。



◆ 身心障馬術賽 慢飛天使展美技

【蔡依珍/桃園報導】2013-10-13 中國時報

金髮孫悟空馬背上大鬧賽馬場!台灣馬術治療中心12日舉辦「希望盃」身心障礙馬術比賽,美籍的慢飛天使Atticus巧扮孫悟空在馬背上或站立或仰躺,炒熱現場氣氛,精湛的演出其實都是訓練專注力與記憶力的治療課程,透過與馬匹相處,讓這群慢飛天使找到成就感。

今年邁入第9屆「希望盃」身心障礙馬術比賽,首度加入障礙賽,小至2歲的慢飛天使、大至23歲的身障者,60位選手同場較勁,看著他們在馬背上昂然挺立的英姿,很難想像他們其實都是行動不便或不善表達的身心障礙者!透過競賽,讓這群孩子有舞台展現學習成果。

物理治療師汪子瑄說,挑大樑演出開幕式的Atticus去年12月來到中心後,透過圖卡和馬背體操讓不喜歡束縛的Atticus,在馬背上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別人做不到的事」讓他滿溢成就感,人來瘋的他昨日演出笑得好燦爛,真的就像是1隻靈活的小猴子,與馬兒親密互動,精彩的演出博得滿堂喝采。

12歲的Handsome則患有遲緩兒加過動症、自閉症,母親徐小姐擔憂孩子的安全遲遲不敢嘗試馬術治療,直到看到身障者馬上的英姿,與平時行動不便的模樣判若兩人,3年前帶著孩子參加,「彷彿馬兒與Handsome心靈相通」一向過動的孩子,竟逐漸平靜與專注!

徐小姐說,騎馬帶給Handsome榮譽感,言行舉止會自我要求,看著Handsome進步,讓她感動不已。最喜歡在馬背上奔馳的Handsome昨日一身勁裝,自認為是選手的他,賽前對奪冠信心滿滿,說要好好表現不失誤,當大家的榜樣!



◆ 流興部落耆老尋根夢 等天公成全

【聯合報╱記者廖雅欣/宜蘭報導】2013.10.13

宜蘭縣南澳鄉泰雅族流興部落居民,50多年前遷移至金岳部落,耆老受限體力,無法步行回部落尋根,部落年輕人2年來募得百餘萬元,昨天要以直升機將9名耆老送上山,因天候不能成行,耆老們很無奈,望著大雨說,「沒辦法,只好等下一次!」

「我的老家在流興,要走很久啦!」78歲的張金振是電影「不一樣的月光」裡的男主角;2年多前,他曾跟部落尋根之旅回流興,這幾年體力大衰,已無法走單趟32公里的路程,夜半都會懷念故鄉,最近幾天夢到部落裡年輕人推動的「直升機圓夢計畫」,帶他上山圓夢。

84歲池蓮花,28歲時跟著最後一批遷村的居民下山,之後生孩子、照顧家庭,直升機要帶她回鄉,她露出可愛的笑容說,「我好期待!」

泰雅族流興部落在50多年前從山區遷至南澳鄉金岳村,目前有80多戶約300多名居民,2年前,部落青年返鄉尋根,發現部落裡的老爺爺、老奶奶想的都是故鄉,於是透過電影「不一樣的月光」、紀錄片「你還記得流星嗎?」的播映,發起「直升機圓夢計畫」,募得百餘萬元經費。

68歲的老村長卓順來帶著傳統弓箭想上山打獵。他說幾年前上山,部落建築多已頹圮,依稀還看得到基座,76歲豐添財想著童年在山上夾老鼠和捉小鳥的情景,依舊回味無窮。

※ 相關報導:

* 北京最火養老院 想住要排100年?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221260.shtml

今天是重陽節,養老問題再度被重視。「北京最火養老院,竟要排100年!」北京青年報報導,經過走訪調查發現,這個誇張的數字反映的是養老市場資源配置的畸形。少數國家重點扶持的明星養老院質優價廉,一個單間的入住價格僅2250元,但在近郊區一般的養老院,這樣的價錢連一個床位都不夠。而如果要享受優質的服務,則需要入住每月高達近萬元的私立養老院。養老院價格的畸形,也折射著不同階層老人晚年生活的巨大落差。

據報導,被稱為排隊需等100年的養老院是北京市第一社會福利院。工作人員說,已經有1萬多人登記,而這個數據每天還在增長。

fsj 提到...

身障新制 北市21位社工負責11萬人

【聯合報╱記者黃福其/台北報導】2013.10.14

身障新制去年7月上路,第一階段實施至今,北市已有2.6萬人申請鑑定,第二階段還有8.2萬多人須辦鑑定。市議員潘懷宗質疑市府僅21位社工負責,恐難負荷,說明會場次、預算也恐不足,且29家特約醫院鑑定時間甚至長達2、3個月,令不少身障家庭非常恐慌權益受損。

社會局說,申請鑑定者僅約7%須由社工實際評估需求,目前21名社工尚可勉力支持;說明會除局本部2場大型場次,也各由區資源中心持續辦理,已逾百場次;預算逐年編列沒有問題。

潘懷宗說,新制標榜增加輔具項目,但連社工都不見得清楚,民眾陳情社會局只辦2場大型說明會,根本不夠。且新制規定身障者須先親赴醫院鑑定障別,再由社工二次評估實際需求,但北市僅21位社工,如何因應這麼多人?新制鑑定費用的單項支出是舊制的2倍,兩階段11萬人的支出,市府預算是否充足?

尤其29家指定鑑定的醫療院所,僅7家配合縮短鑑定流程,且其中4家只1天排診,以至民眾鑑定時間常拖2、3個月,完全不簡政便民。還有領有終身障別證明的家庭陳情,家人明明已無望復原,還得每5年鑑定一次,非常擾民及浪費資源。

「醫院鑑定時間拖太久的確是問題」。社會局說,許多外縣市民眾紛紛到北市申請鑑定,占全市總量一半,加上部分醫院未增聘鑑定專員,以致流程拖很久,台大、三總最嚴重。若民眾身障證明屆期,鑑定報告仍未出爐,仍可享有相關福利,不影響權益。

衛生局說,因鑑定費低、每案看診就要不少時間,不少醫院配合度低,加上中央開發的電腦系統不穩定,鑑定時程拖較久;年底前會先完成一年多來的辦理檢討,擬提高兩成鑑定費,並建立各醫院可相互學習的標準鑑定流程。



◆ 陸老年人口增…輿論壓力 黃昏戀見不得光

【聯合晚報╱記者黃國樑/台北報導】2013.10.14

昨天是民間傳統節日重陽節,但在大陸,老人日漸增多成了巨大隱憂,北京青年報今天報導,大陸的空巢老年人口數量,與慢性病患的老年人口數,都將雙雙破億,其中空巢的老人的黃昏戀情,也受到關注。

根據大陸民政部的統計,截至2012年底,大陸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94億,佔總人口的14.3%,預計今年底前就將突破2億。

大陸中國新聞社報導說,孤獨是這個特殊群體的通病,但當獨身老人在尋找感情歸宿的時候,卻因道德、社會輿論和子女等的現實壓力,讓老年人無法再婚,很多人成了「愛情地下黨」。

湯國偉與王念珠 (皆化名)兩人先後離異,經人介紹認識後,不久便開始同居生活。週一至週五,兩人一起買菜做飯、散步談心。週末,王念珠兒女來探望時,湯國偉便知趣地離開。對於二老的「地下戀情」,兩人的兒女雖早有察覺,但沒有過多干涉。

兒女的態度是老人再婚的最主要障礙,唐大爺在公園認識了喪偶的孫阿姨,互生好感產生感情,但卻遭到子女的堅決反對,而財產糾紛在這段感情中是關鍵原因。為避免自家財產外流,子女藏起唐大爺的戶口本,而孫阿姨的兒女為此則數月不回家探望。

但天津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郝麥收認為,老年人再婚的養老意義已經大於婚姻意義,夫妻養老日益成為社會轉型期最主要的養老方式。他仍鼓勵應結婚取代同居,以獲得法律保護。



◆ 2年了仍信CIA頭子要娶她/「要幫大衛反恐」女博士出書護愛情

自由 2013.10.14

父勸:回頭是岸別再丟臉了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2年前被冒牌CIA(美國中情局)頭子「David」,以假感情騙走4萬美元的女博士劉淑貞,至今仍堅信這段戀情,她最近把這段網路情史寫成長篇英文小說,昨天喜孜孜地捧著新書受訪說,「我已經做了該做的事,David可以用這本書的版權費,繼續指揮反恐任務」;對於劉女出書自曝情史,劉父則潑冷水,勸她「回頭是岸」,不要再「丟臉了!」

劉父說,女兒從小就是資優生,連出國留學都爭取到獎學金,豈料返國後就變了樣,家人曾帶她去求神問卜,也找來師長、親屬奉勸,但完全無效,他希望女兒放棄跟情報頭子結為連理這檔事,專心把精力奉獻在高科技研發上。

曾在台積電擔任工程師、擁有佛羅里達大學物理博士學位的劉淑貞(40歲),2年前透過網路,與自稱是美國四星上將的David墜入情網,對方告訴她即將出任CIA局長,後來劉女匯4萬美元給該男,對方寄給她美國運通旅行支票,劉女到銀行兌換時被識破是假支票而被法辦。

不過,劉淑貞堅信她所認識的David,就是CIA局長,還說David曾寫信給她,預告美國總統大選後會辭職下台,還擔心David下台後會遭恐怖份子報復,她為了成全David打擊國際恐怖組織的心願,把這段網路情史寫成長篇小說,讓David有經費繼續指揮國際反恐任務。

英文版厚700頁 亞馬遜上架

這本小說英文版「A Legend of Cyber-Love」厚達700多頁,已在亞馬遜網路書店上架,劉女日前「翻譯」成中文版,書名為「愛戀諜對諜」。

劉女在書中坦言,自己每天活在「楚門的世界」中,生下來就被特務監督,不管求學或求職都被賦予神聖任務,這任務也包括促進兩岸和平,而遇上大衛也是被安排的結果,她呵護「這段愛情」,就是幫「未婚夫」打擊國際邪惡勢力。

劉女從台積電離職後搬回彰化老家,到一間科技公司擔任軟體工程師,月薪為3萬元,2個月前公司希望她以「專案經理人」的身分進行觸控介面研發,待專案完成取得專利後才支付她費用。

劉女說,2年來她持續跟David保持聯絡,日前David還傳簡訊祝她生日快樂,她一直想到美國跟David相會,只是「盤纏用盡」,無法如願。

還譯成中文 花3萬自費出版

據了解,劉女透過網路出版社,花了新台幣3萬元完成出書心願,出版社則寄給她13本實體書,但截至目前為止,劉女仍未收到版權費。

fsj 提到...

央視點名 「喜羊羊」暴力粗俗 遭整改

【聯合報╱特派記者林庭瑤/北京報導】2013.10.15

大陸當紅動畫且獲獎無數的「喜羊羊與灰太郎」近來遭到「整改」。大陸官媒央視「新聞聯播」報導,點名「喜羊羊」和「熊出沒」兩部動畫片存在暴力失度、語言粗俗的問題;而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將於年底前提出新規定,嚴格限制暴力、低俗、危險等情節。

兩部兒童卡通被點名批評,引起眾多關注,認為連卡通都被監控。

此外,大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將於年底前提出「國產電視動畫片內容標準」,對暴力、低俗、危險情節和不文明語言等方面做出嚴格限制,確實保證動畫片在未成年人成長過程中發揮積極引領作用。

新快報報導,「喜羊羊」是廣東原創動力公司出品的電視動畫片,連續八年占據電視動畫的第一把交椅,製作量突破千集,收視率最高曾達百分之十七,受到青少年兒童喜愛,也得到動漫界多項大獎,在香港、台灣、東南亞國家風靡一時。

不過今年四月,連雲港市東海縣石榴街道一群男孩模仿「喜羊羊」劇情,一對李姓兄弟與鄰居男孩玩「綁架烤羊」遊戲,李姓兄弟倆被綑綁在樹上,然後鄰居友人點燃腳下雜草,導致李姓兄弟嚴重燒傷。

廣東原創動力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新聞中提到「整改」二字,並不認同。修改並沒有行政上的要求,原創動力也是發起倡議機構之一,已著手對所有動畫片逐步進行修改,計畫投入人民幣近千萬元。

「喜羊羊」創作之父黃偉明則表示,「喜羊羊系列的製作,從一開始就有要求,價值觀正確,邪不勝正,而且不使用任何暴力語言。」對於劇情中平底鍋等暴力用具,黃偉明說,「平底鍋拍頭,最多就是冒個包,不會有更血腥的場面。」



◆ 愛滋禁入澡堂 北京新法惹議

【聯合晚報╱記者黃國樑/台北報導】2013.10.15

三天前大陸商務部公布「沐浴業管理辦法」草案,辦法明確規定,沐浴場所應在顯著位置設立禁止性病、愛滋病和傳染性皮膚病患者入浴等警示標誌。違反規定的可被處人民幣三萬元以下罰款。這兩天被嚴厲批評,北京的新京報今天甚至以社論反對,而由於這項辦法還在聽取各方意見期間,官方已改口稱若不會傳染,將會刪除這項規定。

大陸新的規定實施前,會有一段意見反饋期間,公眾可在這段時間表達意見,這項辦法到11月11日前,都還可以進行意見的反饋。

這項新辦法引發兩極化反應,有網民說,洗個澡也管?乾脆成立個「洗澡辦」好了!不過,新浪微博就這個辦法進行網路調查,卻有高達72.2%的人支持新規定,只有21.8%反對。

一位在珠海中學工作的李女士就說,「我不歧視性病患者,但是以防萬一,還是支持這個規定。」她認為,那些身患傳染性疾病的人去公共洗浴場所前,也應該考慮是否會給周圍的人帶來風險,「普通人要理解愛滋病人,愛滋病人也得理解普通人吧」。

可是仍有強烈反對聲浪,北京大學社會系教授夏學鑾說,雖然動機是出於保護公共健康,但對愛滋患者卻是明顯歧視。

北京一位洗浴會所的劉姓經理說,愛滋病不會寫在臉上,如果每個客人進門前都篩檢愛滋病,客人不早嚇跑了?

今天新京報社論說,很顯然,這是一個違法、違背科學常識,公然歧視愛滋病患者的規定。

一位參與辦法制定的商務部官員表示,將邀請專家對意見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進行論證。如果論證顯示愛滋病人進入公共浴室,確實不會造成傳染,會將這一條規定撤下。



◆ 保險套販賣機 成大最熱銷

【黃文博/台南報導】2013-10-15 中國時報

為預防愛滋病,衛生局正在台南市適當地點設置保險套自動販賣機,3個月前在成大校園內設置,曾引發廣泛討論,市議員邱莉莉近日追蹤調查發現,成大校園的販賣機,平均每月賣出154盒,銷售第1名。

南市衛生局與成大合作,今年6月底在校園設置2台保險套自動販賣機,是南部國立大學首創,成大的販賣機,3個月共賣出463盒,平均每月有154盒的銷量。

邱莉莉昨天除了誇讚衛生局長林聖哲「眼光獨到」外,也要求該局應進一步檢討校園保險套熱銷,究竟只是簡易價廉而熱銷,還是確實有助性傳染病的防治,因不少大學校園跟進,衛生局若能深入研究,也可將數據提供給政府衛教部門參考,日後也可在大學以下教育機構設置。

衛生局表示,目前該局共在台南公園公園南路公廁、台南公園北門路公廁、太陽帝國、水萍塭公園金華路公廁、水萍塭公園夏林路公廁、警光山莊及成大、康寧大學8處,設保險套販賣機。

衛生局統計,今年1至9月8處共賣出2172盒,其中總量以台南公園公園南路公廁處489盒最多、成大463盒居第3,但成大月平均銷售量達154盒居第1,第2名台南公園公園南路公廁僅54盒。



◆ 阿拉之名 穆斯林專用

自由 2013.10.15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馬來西亞上訴法院14日推翻2009年高等法院的裁決,裁定非穆斯林不得使用伊斯蘭教的「阿拉」一詞,來指稱基督信仰中的「上帝」,而「阿拉」一詞,也只有穆斯林可使用。

馬來西亞上訴法院裁決

在馬來文中,不管是何種信仰的信徒,一律都將他們信奉的上帝稱為「阿拉」。當地基督徒表示,幾百年來,他們以馬來文稱呼他們的神時,都是用來自阿拉伯文的「阿拉」表示,法庭如今做出這種裁決,侵害他們的權利;也有基督徒認為,此舉嚴重傷害基督教社群,「如果我們被禁用『阿拉』,那麼我們的聖經整本得全部重翻譯」。

馬來文聖經 恐全本重譯

2009年,馬來西亞政府表示,天主教報紙「先鋒報」(The Herald)不得在馬來文版報紙中,以「阿拉」一詞稱呼基督信仰中的「上帝」。先鋒報向高等法院提告,法院判決該報以「阿拉」稱呼「上帝」合憲,引發全國各地多座教堂與穆斯林祈禱室遭攻擊,凸顯馬來西亞族裔與信仰問題的緊張關係。

2009年判決出爐後,政府提出上訴,並於14日獲得上訴法院裁決勝訴。首席法官阿里表示:「使用『阿拉』一詞,並非基督教信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用這個字會造成社群混淆。」

基督教上帝 應譯成救主

先鋒報總編輯安德魯對法院裁決表示「失望與無奈」,認為判決有瑕疵,他將繼續上訴。該報支持者也說,早在1963年馬來西亞成立聯邦政府前,馬來文聖經就是用「阿拉」稱呼「上帝」,現在要改沒有道理。支持者表示:「在中東地區與印尼,基督徒或穆斯林都會用『阿拉』這個詞。馬來文有許多借來的字,『阿拉』也是(從阿拉伯文)借來的。」

也有穆斯林團體認為,基督徒用「阿拉」可能會鼓勵穆斯林改信基督教。代表政府的律師貝卡表示:「『阿拉』不是馬來字,如果非穆斯林想用馬來字,他們應該用『救主』(Thhan),而非用『阿拉』。

fsj 提到...

洪蘭/人的價值與價格

【聯合報╱洪蘭】2013.10.16

一位朋友的朋友,被先生的家人倒債,在中秋節時燒炭自殺。因為家家烤肉,無人察覺煙味,幸好孩子孝順,去同學家過節,心不安,早了些回來才發現,救得早,未釀成悲劇。只是這母親仍然一心想死,朋友拉我去勸她,我們便冒著颱風去了。

見到她時,她像破唱片一樣,反覆說一句話:「我一無所有了」。朋友便義正詞嚴的跟她說:「你怎麼會一無所有?想想看,假如我現在出廿萬買你的名譽,你會出賣嗎?」這位媽媽傲然的抬頭說:「當然不會,我就是不願被人說我是賴債的人,我才去自殺」。我朋友說:「好,那麼我現在出廿萬買你的良心,你會賣嗎?」這位媽媽搖搖頭:「不會,良心是我做人做事的原則,我怎麼會為廿萬出賣我的良心?我若肯出賣良心,今天也不會淪落到這地步了」。朋友再說:「那麼我出廿萬買你的智慧呢?」這位媽媽仍然搖頭:「智慧是我一生努力念書學習攢下的,怎麼會只值廿萬?」

朋友說:「你看,你現在就已經有六十萬的本錢了,更不要說你還年輕力壯,有健康、有青春,這些都不只一百萬的價值,為什麼你要說你一無所有?你真是一個不知足的人,去醫院看看,多少人要用錢買你現在所有的而不能如願,你為何把這麼多好東西隨手拋?」

這時她的孩子正好買了一碗粥進來,朋友就對她說:「別忘記,你還有孩子,任何有孩子的人都應該有活下去的勇氣,因為你是孩子的榜樣,你生下她,你對她有責任。」這樣連哄帶罵了一個半小時,我們才離開。

在路上,我忍不住說:「你講得真好」,她正色說:「你知道,我們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沒有教給他們一些精神上的糧食,讓他們在離開家庭學校的庇護後,能有堅強的精神支柱。我先生是猶太人,我剛說的其實是我先生每天晚上教我孩子念塔木德經(Talmud)時說的話,他們猶太人小時候要念很多品德和做人道理的經文,我雖不信教,卻也不反對我的孩子學這些道理。回到台灣後,看到我們的孩子除了念書什麼都不懂,真的很擔心。如果孩子跳樓死了,書讀得再多又有什麼用呢?我們的教改一定要從生活和品德上做起,從精神上,建設孩子面對未知的勇氣,他將來才挑得動國家的大梁。」我聽了默然,這正是我們教育不願面對的盲點。

王爾德說:「現在的人知道每一樣東西的價格,卻無法了解任何東西的價值」。價格和價值只差一個字,意義卻天差地遠。一個人的價值豈是金錢可以決定的?

早年,在研究所上知覺課,講到眼睛的構造時,老師語重心長的說,人的兩隻眼睛都長在前面,所以人只見到別人所有的,看不見自己也有的,所以人會羨慕別人,永遠不知足。但是這個先天的缺陷可以透過教育來彌補,成功是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快樂是接受你得到的東西,成功的人不一定快樂,快樂的人卻一定成功。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 唐寶寶…他工作求滿分 沒做完不回家

【聯合報╱記者董俞佳/台北報導】2013.10.16

唐寶寶大安工作站被住戶以擔心干擾安寧為由拒絕入住,7-ELEVEn樹林門市店長葉慧卿和唐寶寶店員「程程」相處快一年,她發現用對方法指導,唐寶寶不只做得更好,回饋也更多。

廿四歲的程程,心智年齡不到六歲,負責超商內的清潔工作,舉凡掃地、拖地、擦桌椅、清垃圾都是他的管轄範圍。清潔時,他非常仔細,甚至連桌腳、椅腳也都一定要擦過,也讓該門市每回評比都獲得優等。

許多人認為唐寶寶「異於常人」,但可能只是方法、態度不對。葉慧卿說,唐寶寶並不是「大人」,要用他們的語言;門市發想使用「好寶寶卡」上面寫有今日代辦工作,每天早上發給程程,果然奏效。

葉慧卿說,唐寶寶像小孩一樣,不要指責、要鼓勵,讓他們覺得工作是快樂、有趣的,個性執著的唐寶寶,會把工作做到滿分,沒做完甚至不願回家。她說,颱風天放假,唐寶寶還會抱怨「怎麼不讓人去上班?」

樹林門市的店員黃芬蘭說,唐寶寶跟小孩一樣,害怕被大人罵,用鼓勵取代責罵,不只增加他們的工作自信,還會展現他們「逗趣」的一面;程程可愛的童言童語,就常讓大家笑翻。

程程也跟店內的客人相處得很好,看到客人用餐時,會主動遞上餐巾紙,讓客人覺得很窩心,還有客人主動遞點心給他。葉慧卿說,程程沒有心機,又天真,跟他一起上班,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趣事。

※ 相關報導:

* 唐寶寶找「殼」碰壁 同理心,你我有嗎?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227052.shtml

....為了找到「殼」,一再碰壁的唐寶寶,消息經由媒體披露後,在熱心企業伸援下,終於找到一處交通便利,又有無障礙設施的落腳處。但在掛上招牌前,他們還是忐忑,擔心萬一地點曝光,會不會又會在社區的壓力下被迫搬遷?



◆ 研究生壓力大 當父親面跳樓亡

【聯合報╱記者王敏旭、王慧瑛/新竹報導】2013.10.16

桃園某國立大學徐姓研究生,疑因課業壓力大,昨天在父親眼前跳樓,父親想拉救,但晚了一步。

徐姓研究生從小課業都名列前茅,目前是研究所二年級,但疑因即將畢業,面臨龐大的課業壓力,使得他精神不穩定,選擇自殺結束生命。

據了解,昨天上午徐姓研究生打電話,請爸媽到桃園接他返回新竹家中,在車上徐不斷自言自語,爸媽也不解他為何突然異常,他沒有精神疾病就醫紀錄,爸媽考慮找精神科醫師看診,卻沒想到兒子選擇走上絕路。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醫師蘇柏文建議父母,多關心在外地求學的孩子,製造親子互動機會,例如,每周打一通電話給孩子,或用通訊軟體互動,但也不宜太頻繁,以免孩子反感。

蘇柏文說,父母除了重視孩子課業,也要留意孩子人際關係,鼓勵孩子參與社團、多交朋友,讓孩子心情更開闊。如果留意到孩子情緒出現狀況,要盡早求助專業的精神科醫師。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離婚 別讓孩子最後知道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2013.10.16

內政部統計,每十分鐘就有一對夫妻離異。專家表示,名人爭監護權鬧上媒體是最不良的示範,離婚影響最大的是孩子,若不能理性結束,對孩子身心有不良影響。

兒福聯盟董事長、台大社工系教授馮燕說,研究指出,父母對孩子的教養不一致、常爭吵或有家庭暴力,目睹這些景象的小孩,長大後對於談戀愛、結婚等親密關係可能有障礙,另一部分則會繼續重蹈覆轍。

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表示,年紀越小的孩子受到父母離異影響越大,兒童腦部尚未發展完全,若承受太多負面情緒、壓力,九成五孩童都會出現情緒障礙,嚴重甚至誘發精神疾病。

楊聰財就曾收治過一名病童,因父母在不停爭吵下離異,小孩一直認為自己是父母離婚的主因,因而不斷出現有人罵他「你是惡魔」等辱罵的幻聽、幻覺,嚴重干擾生活,也影響人際關係。

台灣少年權益及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葉大華表示,決定要分手的夫妻應事先向孩子釋放出將要離婚的消息,很多父母離異的孩子都不能接受自己竟是最後才知道的;與孩子溝通,不要逼孩子選擇其中一方。

馮燕表示,面對婚姻破裂很少人能理性面對,建議民眾可向地方法院申請家事商談,全台共有一百多位專業人士會介入協助,透過緩和情緒、釐清事實、與孩子溝通以及財產分配等四個步驟達到理性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