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合池上稻浪 雲門雨中舞「水月」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270101.shtml
【聯合報╱記者李蕙君/台東縣報導】2013.11.03
台東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前天彩排天氣晴朗,舞者在金黃稻浪、環繞山景間舞出新作「稻禾」,美呆了,昨正式演出卻遇滂沱大雨,舞者堅持不退,改跳「水月」及「流浪者之歌」,兩千多名觀眾穿著雨衣、帶著笑容欣賞,林懷民感動地說:「台灣人真棒!」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一連兩天,主辦單位台灣好基金會在池上萬安社區稻田間鋪設地板,邀請雲門舞集首度於田間演出,今年活動破例以售票方式控制人數,兩場各兩千張票兩天內告罄。
前天下午彩排,雲門開放在地鄉民入場參觀;舞者舞姿融入池上稻浪,中央山脈翠綠環繞,輝映片片金黃,林懷民讚嘆「這是雲門最美的一支舞」,黃色小鴨有療癒功能,池上美景也是。
無奈受柯羅莎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台東昨天大雨滂沱,原打算下午一點取消活動,但舞者考量許多觀眾遠道而來,堅持演出。
礙於場地濕滑,舞碼改演較適合的「水月」及「流浪者之歌」節選;將近一小時的演出,兩千多名觀眾穿著雨衣,靜靜欣賞,大家帶著微笑,沒有抱怨,更沒有手機鈴聲干擾;朦朧細雨間,看見另一種美。
「雨再大也要來,不只為雲門,也因為我們愛池上!」台北人洪雅雯號召十多位朋友購票欣賞演出,一行人前天即抵達台東,眼見整日雨勢未歇,她坦承「心涼了一半」,卻仍打死不退,鞋子濕了就脫掉,光著腳丫也要看完表演。
雲門新作「稻禾」由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委託創作;這次主辦單位特別在萬安梯田搭建看台、架設座椅,售票所得則將全數捐給池上池潭源流協進會做為活動之用,今天演出後,也將義賣現場擺設的板凳。
※ 相關報導:
* 池上藝術節 雨中稻田舞水月 雲門震撼2000人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3110300252.html
這也是雲門舞者第一次在田中、大雨中演出。面對意外的滂沱大雨,林懷民顯得從容淡定,一面安撫現場工作人員,直說雲門隨時準備開演,「大家說黃色小鴨有療癒功能,我覺得池上這個地方更是有,只要走進田裡,呼一口氣,就放下了,下雨也不太焦慮了。」
創團40年的雲門,特意將今年的演出行程安排在全台各地,台灣好基金會主辦的「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力邀雲門在池上的田間演出,林懷民說:「雲門剛創辦時,沒想過紐約、倫敦,本來想的就是要在台灣到處演給鄉親看,這次我們真正回到台灣土地演出了。」
◆ 零製作費!手機拍出冠軍片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270574.shtml
【聯合晚報╱記者許依晨/台北報導】2013.11.03
來自緬甸的華僑李永超拍攝描述僑生在台灣的奮鬥故事「天堂日誌」,日前抱回華人金僑獎冠軍20萬元獎金。此片製作費是「零」,且僅用手機拍了4個工作天、前後不到8個小時。事實上,他去年獲得文化部微電影大賽銀獎的作品「華新街」,獎金6萬元,也僅「耗資5000元」。李永超的拍片投資報酬率看似超高,卻也凸顯他刻苦拍電影的無奈,以及近乎零成本、卻能拍出高品質的才氣橫溢。
一人團隊 4個工作天完成
頂著桀驁不馴的個性髮型,穿著刻意做舊的牛仔褲,金僑獎頒獎典禮上李永超一身叛逆,和典禮氣氛有點不搭,就和他投入拍電影的決定一樣。
拍電影,往往被認為是有錢人才玩得起遊戲,李永超直言「我沒有錢!」但沒有錢,不影響他想拍片的心,「有錢有有錢的拍法,沒錢有沒錢的拍法」。
李永超的「製片團隊」只有他一人,「天堂日誌」除了男主角央請同鄉好友演出,他身兼導演、攝影、後製,沒錢買專業攝影器材,就就地取材用自己的hTC手機試拍,意外發現「畫質蠻好的」,影片最後竟還獲得大獎肯定。
辛酸故事 來自自己與同鄉
「天堂日誌」描述一名緬甸華僑飄洋過海,離鄉背井在台灣打拚的故事,影片總長雖只有6分鐘,男主角如訴如泣的旁白貫穿整部片,翔實描述出異鄉人在台灣奮鬥的辛酸和血淚。
李永超表示,劇情參考自己和身邊同鄉朋友的故事,片中男主角在餐廳廚房炒菜、到工地打工,都是他高中畢業來到台的親身經歷。他不諱言,許多緬甸僑生都是國共內戰時期,被遺留在泰緬邊境的孤軍後裔,來台讀書打工,除養活自己外還要寄錢回家,因此不少人最後都因經濟壓力被迫休學,過著非法打工的生活。
李永超自己也不例外,大四從雲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休學,打工賺錢外,更想追尋拍片夢想。他笑說自己叛逆期來得晚,也沒有否認部分原因是無法從成績得到肯定,「學校失敗了,就要從其他地方彌補回來」。
「想為弱勢者做些什麼」
這幾年陸續擔任攝影助理和電視台攝影記者,現在則是幫忙朋友接案拍片,薪水僅只能餬口,不過他仍堅持要拍片。這麼辛苦為了什麼?李永超說,多數僑生來台前雖然不富有,但「也都是家中的寶」,他去年終於領到身分證,比許多只能非法打工的同鄉幸運許多,因此很想為社會底層的弱勢者做些什麼。「我知道吃力不討好,但是做有意義的事很重要,希望讓大家看了感動並反思,也喚醒有關單位對底層人民的重視,讓他們有一條活路」。
※ 相關報導:
* 中國好聲音超賺 廣告費67億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269850.shtml
浙江衛視昨(2)日在杭州舉辦2014年廣告招標會,其中王牌節目《中國好聲音》簽約、得標總金額超過人民幣13億元(約新台幣67億元),較去年成長30%。其中,加多寶以2.5億元(新台幣12億元)三度拿下《中國好聲音》第3季獨家冠名權,價格比去年增長25%。
◆ 學校文創基地 大觀藝術園區揭牌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269662.shtml
【聯合報╱記者余佳穎/板橋報導】2013.11.03
小朋友熟練地表演偶劇、整齊畫一的打鼓,展現多個月來的藝文學期成果。昨天在大觀藝術園區舉辦「新北市藝術教育嘉年華」活動,為藝術教育月畫下句點,昨天晚上也正式將「大觀藝術教育園區」揭牌,希望讓藝文教育持續延續下去。
為慶祝大觀藝術園區的正式成立,嘉年華活動設有160多個園遊攤位,將大觀國小、華僑高中、大觀國中3校區串聯成一條獨一無二的「藝術大街」,有學生發揮所長,幫民眾畫素描畫,也有可學習手作萬花筒、溜溜球的攤位,雖然天氣不佳,仍吸引許多民眾一同玩樂。
「新北市大觀藝術教育園區」是由新北教育局和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合作,與鄰近的大觀國小、大觀國中、華僑高中、中山國小等校,結合台藝大的文創園區。
在藝術教育園區內,各校依不同特色,發展劇場、舞台劇、動漫等領域,並建立藝術墻、藝術迴廊等,希望能全方位培育從國小到大學的優質藝術人才。
市長朱立倫表示,藝術教育是新北非常重要的教育政策,市府鼓勵學校成立藝術社團,並辦各項藝文展演,「希望透過這些活動能將藝術教育向下扎根。」
※ 相關報導:
* 女大生可拆木檯燈 歐洲驚豔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nov/3/today-life10.htm
教育部舉辦「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成果發表會,十九名去年赴海外進修的設計師秀出創意。其中,成功大學工業設計所碩士生黃文伶的「Joint」檯燈吸睛,燈具結構可完全拆解,在英國展出時,吸引歐洲業者洽談,已申請專利。
* 原、客、閩婚紗 13人創意秀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269911.shtml
屏東縣魯凱族編織師彭春林邀請13位設計師設計創意婚紗,昨天在水門活動中心熱鬧走秀,都在屏東工作的他們,各自展現原住民、客家及閩南不同風格,吸引許多社區民眾前來觀賞。彭春林說,水門位在山地門鄉和內埔鄉中間,是文化的匯流口,選在這裡辦別具意義,未來希望成為「每年慣例」,邀請到更多屏東當地設計師前來聯展。
* 《家在太平洋》版稅捐後山醫療 觀察原民10年 林建成心動記錄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3110300254.html
不論是噶瑪蘭族的香蕉絲編織技藝、卑南族在小米收成後的「慕加慕特」祭儀、莫拉克風災後族人尋回失物的故事,或紐西蘭毛利人來訪經過,台東文史工作者林建成《家在太平洋》,收錄10年來對原住民部落的觀察隨筆,簡單筆觸流露誠懇關懷。
* 媒合文創 文化部扮紅娘
21 則留言:
台北藝博會 亞洲新秀崛起
【吳垠慧/台北報導】2013-11-04 中國時報
2013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11月8日至11日在台北世貿登場,今年計有148家國內外畫廊參展,超過500位藝術家、3000件作品參展,包括1990年威尼斯雙年展美國館參展藝術家珍妮.霍爾澤(Jenny Holzer),英國藝術界「話題女王」崔西.艾敏(Tracey Emin),以及日本重量級攝影家森山大道與荒木經惟聯展等人的作品。
畫廊協會祕書長林怡華表示,本屆國外畫廊比例約占5成,以亞洲畫廊居多,占整體數量的8成,包括日本、韓國、中國、菲律賓、印尼與新加坡等國家。
為加強台北藝博會與亞洲區的鏈結,行之有年的「新人推薦特區」今年擴大規畫,過去只推台灣年輕藝術家,今年特別加入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等5家亞洲畫廊代理的5位年輕藝術家。
歐美畫廊方面,有來自紐約、1996年成立的樂曼幕品(Lehmann Maupin)畫廊, 2004年在倫敦成立的畫廊Ben Brown Fine Arts等。中國畫廊則有長征空間、香格納畫廊、當代唐人藝術中心、站台中國當代藝術機構等,均為指標性畫廊。
台北藝博會成立於1992年,為亞洲歷史最久的藝術博覽會,20年來經歷兩次金融危機,2001年的藝博會只有26家畫廊參展。挺過慘澹的環境,加上文建會(文化部前身)挹注,台北藝博會穩定維持百餘家畫廊的參展規模。
近兩年畫廊協會也在台中、台南策畫藝術博覽會。在高雄市政府主導下,前畫廊理事長張學孔受託策畫2013第一屆高雄藝術博覽會,成果超乎預期,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執行長石隆盛甚至認為,高雄藝博會未來移師高雄世貿後,硬體條件更趨完善,深具發展潛力。
※ 相關報導:
* 數位動畫 看見3D宋代美女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271212.shtml
在英國國家級、以及在世界設計和藝術領域中首屈一指的V&A博物館的官網首頁上方有個動態Banner(http://www.vam.ac.uk/),畫面中以洗鍊的動態手法展現宋徽宗《搗練圖》卷(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中仕女練絲的過程和優雅姿態。
此Banner出現後,優美的韻律與驚艷的視覺,得到社群網絡粉絲以及一般民眾的廣大迴響,更在中國繪畫特展(Masterpieces of Chinese Painting 700-1900;展期:2013/10/26-2014/01/19)的開幕典禮上,成功吸引與會貴賓、藝評家的目光。
這是繼今年7月在台灣展出的數位原創展覽——「圓明園-大清皇帝最美的夢」之後,台灣頑石創意公司再度以數位文創實力與深度專業的內容,成為全球首家與V&A博物館開啟數位合作的公司。
◆ 全球展示台味文創 今年交易逾2億
【經濟日報╱潘俊琳】2013.11.04
由文化部策劃推動的「文化創意產業國際拓展計畫」,今年帶領了52 家本土文創廠商,參與7場國際重要展會,獲得國際買家的重視和青睞,總交易金額估計達到2億460萬元,刷新歷年紀錄。
文化部表示,「Fresh Taiwan」台灣形象館在各場展會都有豐碩成果,9月剛結束的巴黎家具家飾展、倫敦TENT設計展,不但讓當地媒體驚豔,參展廠商22 Design水泥系列,還被選入倫敦設計博物館收藏品。此外,也促成了瀛海國際與巴黎最知名設計商店Merci合作。
首次前往美洲展會的Fresh Taiwan,是第一次打入當地授權市場,推廣正體中文的漢字臉譜,並與美通路商Mango Languages合作,將於明年進軍美國圖書館與教育市場。
台灣文創產品也持續在亞洲市場發亮,參加東京國際家居生活設計展的HAN GALLERY吸引日本最大建築集團之一的三井建設的眼光,有機會洽談後續合作機會;另外「Fresh Taiwan」台灣形象館也在深圳文博會獲得6,500萬元以上訂單,為7場展會中最高成交金額。
除了在展覽現場促成交易與曝光之外,文化部也協助業者主動出擊拜會當地重要通路,包含香港知名藝術設計百貨K11的購物藝術館、擁有數百家分店的美國卡片通路Hallmark、巴黎拉法葉百貨、龐畢度中心、奧賽美術館與羅浮宮禮品專賣店、英國V&A博物館、上海世貿商城等,總計接洽38家通路,將可開啟更多合作商機。
為了讓國人親睹這些受國際肯定的文創精品,文化部特別匯集52 家業者作品策劃「Fresh Taiwan文創國際拓銷特展」,即日起至11月17日在松山菸廠台灣設計館展出,透過策展團隊的巧思設計出美好的空間氛圍,帶給台灣民眾文創商品在居家布置中的新鮮概念。
◆ 雨神也屏息 雲門田間舞「稻禾」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271718.shtml
【聯合報╱記者李蕙君/台東縣報導】2013.11.04
「現在地板乾了,我們要照著節目順序來演出!」兩千多人集氣下,雲門舞集昨在台東縣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演出前卅分鐘,雨停了,林懷民親自拿拖把拖乾舞台地板,宣布如期演出新作「稻禾」,全場歡呼。
雲門舞者踱步而出,足響彷若喚醒大地,全場靜默,連小朋友都看呆了。男、女舞者在陽光灑落的稻穗間旋轉跳躍,身影交替,時而剛強,時而柔媚,肢體線條在陽光灑下瞬間更震撼視覺,觀眾屏息觀賞,如癡如醉。
台灣好基金會舉辦的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今年邀請雲門舞集首度在田間演出,跳的是十一月底才會在國家戲劇院正式登場的四十周年新作「稻禾」選粹。
未料前天首日雨勢不斷,在舞者堅持下,改跳「水月」及「流浪者之歌」節選。
昨天第二天演出,包括總統夫人周美青在內的二千名觀眾,未被大雨「擊退」,集氣號召好天氣。
下午兩點半演出前卅分鐘,雨果然停了。但主持人曾寶儀仍提醒觀眾把雨衣準備好,以備不時之需;這時,周美青突然高喊:「還要光腳!」言下之意若鞋子被雨淋濕就打赤腳,觀眾都被她逗笑。
五十分鐘的「稻禾」舞姿多變,自然背景同步變化。原本籠罩在雲霧中的中央山脈露出山頭,飽滿玉穗隨風搖擺,舞者與美景合一,連觀眾都是景致一環。
「池上是一個看天吃飯的地方,雲門舞集當然也要入境問俗。」林懷民說,彩排時大太陽要演,首場下雨也在水裡演,昨天演出前雨停,「感激老天爺」。他對來自美國、新加坡、香港、大陸及台灣各地的觀眾願在池上凝聚力量,也覺感動。
台灣演藝人協會執行長趙家蓉等人包兩輛遊覽車到台東,她表示,這場演出不同於一般室內舞台表演,開闊視野及舞者所展現的力度,是另一種美的體驗。
※ 相關報導:
* 這年代寫的多、讀的少 廖玉蕙:不壞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271683.shtml
第卅五屆聯合報文學獎與第廿七屆聯合文學獎小說新人獎,昨舉行贈獎典禮。本屆文學獎得主來自台灣、大陸、香港與馬來西亞等地。評審代表廖玉蕙表示,得獎名單「展現對多元文化的包容力」。
....廖玉蕙表示,過去「寫作的人很少、閱讀的人很多」,這個時代卻是「寫作的人很多,閱讀的人很少」,「這應該不是壞事!」
獲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大獎的陳柏言,還是台大中文所學生。他表示,從高二拿台積電文學獎開始,陸續拿過懷恩文學獎、宗教文學獎,都是由聯合報副刊組籌辦。
來自北京的宋麗麗,以「豬頭家宴」獲聯合報散文評審獎。她表示,傳統文化中,「名菜、名小吃似乎只能發生在康熙、乾隆等皇帝身上。」這篇散文的題目「不大體面」,她卻想藉此展現平民百姓「個人獨立、獨特的味覺體驗」。
聯合報副社長顏光佑指出,聯合報系「數位匯流」企圖心在藝文領域展露無遺,聯合新聞網網站涵蓋新聞和藝文作品,數位閱讀網提供電子書、電子雜誌、App等數位出版作品;八月成立電視台UDN TV,製作許多精彩藝文節目。
◆ 台灣神明好靈 外國導演驚訝
【李義/高雄報導】2013-11-04 中國時報
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前天揭曉,與賽各國導演印象深刻的不僅是影片的交流,更有趣的是,得獎導演在頒獎前夕,品嘗美食之餘,也入境隨俗到廟宇參拜,直呼「台灣神明真靈驗」,真的是有拜有保祐!
各國導演齊聚高雄,文化局當然要盡地主之誼,領著他們嘗遍傳統美食,不論是旗津著名的赤肉羹,還是木瓜牛奶的幸福滋味都令他們讚不絕口。
得知去年有導演在頒獎前到廟宇求籤,籤詩預言得獎事情,導演們也頗感興趣,正好行經旗津天后宮,一夥人就入內焚香祈禱。
前晚,在愛河畔電館星光廣場舉行頒獎典禮,獲獎導演都忍不住驚嘆:「台灣神明真的太靈驗了!」
「高雄獎」由淋漓盡致地刻劃出威權時代恐懼的土耳其《探監時刻》獲得;有如奇幻版「黑天鵝」的西班牙《純真賦格曲》拿下奇幻短片「火球人獎」;今年也入圍金馬獎最佳短片的的《酥油燈》,講述中國西藏環境變遷問題,一舉勇奪綠色短片「SOS大獎」;講述東德西德因時代架構而產生的認同危機的德國《噢!黯陰羊》獲得「學生獎」。
而眾所矚目的「台灣獎」,文化局特別邀請到台灣電影造夢者魏德聖導演,頒給今年5度入圍首爾國際卡通動畫影展導演史明輝《寂寞碼頭》,魏德聖認為:「短片真的不好拍。」肯定導演們的努力付出。
局長史哲致詞時說,高雄近年積極扶植短片影視產業,希望能透過高雄這個國際短片基地,讓更多導演發光。
柏林愛樂獻禮 周末4地免費聽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273940.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3.11.05
柏林愛樂來台演出送大禮。主辦單位牛耳藝術宣布,在台開集團贊助下,十一月八日、九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的兩場音樂會,將共在全台四地免費轉播,包括台中圓滿劇場、金門風獅爺免稅商店街、新竹縣體育館、花蓮中正體育館。
柏林愛樂之前兩次來台,第一回是在兩廳院廣場轉播,現場三萬人在雨中聆聽,畫面讓音樂總監拉圖及全體團員感動不已,因而有了創立「數位音樂廳」的點子;第二回在台北等四地轉播,同樣吸引滿滿人潮,這次則首度前進離島。
台開集團董事長邱復生表示,藝術分享是未來趨勢,好的音樂可感動很多人,台開集團想讓藝術進入生活,兩年前就贊助柏林愛樂轉播。這次轉播進一步採用P7 LED超高畫質螢幕,畫面更清晰,兩天轉播共可多讓一萬五千人聽見柏林天籟。
牛耳藝術指出,八日音樂會在台中圓滿劇場、金門風獅爺免稅商店街轉播,當日下午五時開放免費索票,一人限索兩張,索票地點為圓滿戶外劇場前廣場文心路、向上路交叉口。金門商店街為露天場地,不需索票即可入場。
九日音樂會轉播地點在新竹縣體育館、花蓮中正體育館。新竹場在台鐵竹北站、高鐵新竹站都有接駁車接送。
柏林愛樂這次為了在台北的開幕音樂會,特別製作預告影片。全球樂迷只要進入數位音樂廳,都可看見台北音樂會的倒數計時,還有柏林愛樂二○○五年在台北兩廳院廣場轉播的動人畫面,顯見柏林愛樂對台北場的重視。
柏林愛樂還加碼贈送全台民眾好禮,今天下午兩點將在牛耳官網公布數位音樂廳兩組專屬序號,民眾無須申請會員,都可使用序號,在四十八小時內,免費觀賞數位音樂廳線上所有演出。
柏林愛樂還將在九日早上十一點半,讓台北市學音樂的孩子聆聽「春之祭」彩排,共六百個名額。辦法今天下午兩點在牛耳官網公布。
◆ 台北X香港 漫畫家畫給你看
【管婺媛/台北報導】2013-11-05 中國時報
香港與台北兩個城市,有什麼樣的共同記憶,又有什麼樣的文化差異?「漫漫雙城台北80X香港90」漫畫展,邀集港台10位知名漫畫家,畫出他們對80、90年代台北與香港的記憶。
「漫漫畫雙城,台北80X香港90」漫畫展,是月底登場的第2屆「香港週2013」中最受矚目的活動,邀集香港漫畫家馮志明、何家輝、二犬十一咪、利志達、黃照達,及台灣漫畫家61Chi、小莊、李勉之、阿推、安哲等中青代漫畫家同台。參展漫畫家專為這個展覽創作8到12頁的短篇漫畫,展覽也會展出創作手稿。展期自11月30日起持續至明年2月9日於府中15新北市動畫故事展展出。
這次參展的李勉之,在香港出生、澳門長大、台灣發跡,他以「對照記」方式,呈現他1985年來台時,對港台文化差異的特殊印象,包括飲食習慣、港片以國語配音、香港「差佬」在台灣叫「警察」等趣事。
曾出版《80年代事件簿》的台灣漫畫家小莊,則以他80年代記憶中的光華商場為題,描繪當年在商場中掏寶、蒐集港漫與港片的年輕回憶。
阿推以自己為主角,畫出「一個台灣漫畫家的80年代」,當時他在香港旅遊、取材、拜訪香港知名漫畫家馬榮成。年輕漫畫家安哲,則以他最愛的王家衛經典電影《阿飛正傳》、《重慶森林》、《春光乍洩》等3片入畫。61Chi則以她愛慕的香港偶像為主角,畫出她當年為這位偶像展開的迷妹行徑。
香港港漫畫家何家輝以台灣電影《悲情城市》比對同時代香港中下階層小人物。香港漫畫代表人物之一的馮志明,畫出80年代他來台拜訪漫畫家鄭問,敘說台灣漫畫如何影響香港動漫的過程。
另一位漫畫家利志達,被譽為「香港獨立漫畫之父」,這次作品描繪當年他來台取材,在重慶南路上的秋海棠錄影帶店挖寶。黃照達則描繪自己與父親當年討論來台北要「如何玩」。香港女漫畫家代表二犬十一咪,將用具實驗性的10幅插畫,呈現她印象中的台灣、香港。
11月29日在台登場的「香港週」,還將展出代表香港常民文化的香港長衫展、由指揮家梵志登率領來台的香港管弦樂團、將書法藝術融於舞蹈詩歌之中的《蘭亭.祭侄》、探討現代人與城市間主客關係的多媒體藝術展《身是客》,以及展現香港設計實力的「香港設計風.流」展等活動。
※ 相關報導:
* 《看見台灣》不畏《雷》擊 賣破紀錄片新高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showbiz/100103/112013110500036.html
台灣首部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在好萊塢超級英雄大片《雷神索爾2:黑暗世界》壓境下,創紀錄片影史票房紀錄,總計上映首周前3天票房,在台北市累積572萬,全台達1100萬,成為第一部上映首周即破千萬的台灣紀錄片。《看見台灣》屢破紀錄,除拍攝成本9000萬創紀錄,在全台上映規模多達44家戲院,也是台灣紀錄片新猷。
◆ 台大畢業玩泥巴 鍾情陶藝30年
【聯合報╱記者羅緗綸/竹北報導】2013.11.05
30年前,陶藝家鄭永國從台大考古人類學系畢業,畢業前,他幾經思考,究竟在荒山古道中考古,或追求藝術?最後選擇在當時比考古還寂寞的陶藝,投入30年歲月。
他說,當時台灣陶窯陸續關閉,專業陶藝家難生存,親友師長都抱持懷疑,怎麼有台大光環和人類學專業訓練「竟要玩泥巴」?
況且,窯燒成本也昂貴,為了陶藝,竟要一夕放棄先前所學,讓人詫異。
「大學快畢業時,才學陶藝。」鄭永國說,一次偶然機會,他遇上陶藝家邱煥堂,為陶藝一見著迷,當時仍是學生,仍每月繳學費拜師學藝。
不久,邱煥堂比照研究生算錢給他,表示,「你的作品和學習,已夠得上研究生等級了」,給他很大的鼓勵。
畢業、服兵役後,他面臨人生重大抉擇,考古、當老師、再進修、當教授?或走一條陌生又寂寞的陶藝路?最後敵不過對陶藝的熱愛,仍選擇陶藝。
人類學系多年的涵養,讓他比一般陶藝家,更有縱深的觀察力,他了解日本、中東等地史前1萬年就有製陶的跡痕,對人類生活與陶瓷間的歷史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台北芝山岩考古挖出破碎的陶片,就邀他協助「還原」古陶器樣貌,讓民眾了解古陶與民眾生活有著緊密連結。
當年大家不解他為何玩泥巴?鄭永國以實做給了答案,他從基本做起,以學徒求藝心情一步步走,作品豐富又扎實;他也是國內復原仿製史前陶的專家,目前在新竹縣定居,在峨眉設工作室。
鄭永國陶藝不少取材大自然,其中以釉彩繪畫做花卉、瓷盤、花瓶立體塑形栩栩如生,也做早期取水機,生鏽的表層和木柄幾可亂真,部分作品也採半抽象表現,做出樹木、蘭花的氣根,以表達植物、土地和大自然彼此之間的關係。
「鄭永國陶藝花園」展,在新竹縣文化局美術館A5展覽,展出50餘件大型陶藝品,展期到11月17日,縣文化局歡迎各界前來觀賞。
◆ 湖南籍泰雅人 染織上國際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苗栗報導】2013.11.05
「湖南籍的泰雅族人」尤瑪達陸,年輕時放棄公職,返鄉在苗栗象鼻部落創辦野桐工坊、復興泰雅族傳統染織;如今,野桐工坊的創作常進軍國際博物館,文化部長龍應台昨天讚揚尤瑪「最部落的最國際」。
尤瑪達陸的父親黃存清是湖南老兵,母親是泰雅族人;廿九歲時,尤瑪辭去公職返鄉,跟著外婆學習傳統染織。
尤瑪說,泰雅族從一八九五到一九二七年,連續打了二百多次戰役,加上日本殖民理番政策,徹底打碎原有文化脈絡。她除向耆老學習染織,十年來從世界各地博物館重新拾回泰雅傳統服飾的圖譜,進而重建泰雅傳統服飾。
龍應台的父親龍槐生五十年前曾擔任象鼻部落派出所所長;此行意外發現尤瑪達陸的父親、高齡八十七歲的黃存清認識龍槐生;黃存清還指認出當年派出所宿舍的位置,就在部落苧麻田後面的山坡地上。
龍應台表示,今年文博會希望透過生產流程的人文故事,呈現文創藝術品與生活底蘊的關係。廿一日起在南港展覽館推出的文博會,共有來自十九國、一千零卅五個攤位,數量規模都是歷年新高。今年韓國文化觀光體育部特別由韓國工藝設計振興院代表參展,以呼應全球工藝法古創新的共通潮流。喬治亞共和國、亞塞拜然共和國、亞美尼亞共和國等獨立國協也首度參展。ㄋ
◆ 農林副資材再利用 變身文創品
自由 2013.11.05
〔記者朱有鈴/高雄報導〕盛產荔枝、鳳梨的高屏地區,產出的荔枝木和鳳梨葉也很驚人,屏東科技大學木材科學與設計系運用以往這些農林副資材,開發出鳳梨纖維手抄紙燈具、可吸濕除臭的藝術炭雕和家具等產品,並在八日前於市府一樓展出,這些兼具實用與藝術性的各式作品讓人眼睛一亮。
鳳梨纖維手抄紙燈具
佈滿木紋玫瑰的檯燈,散著微光更添浪漫氣氛,還有熱氣球造型,充滿童趣;一旁有利用荔枝木完成的文字線鋸藝術,上頭寫著「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巧妙運用荔枝元素,讓這首杜牧的詩更多了層味道。
屏東科技大學木材科學與設計系教授藍浩繁表示,高屏地區盛產荔枝、鳳梨,但除少數荔枝木被製成炭外,其餘都只能做堆肥等運用,價值極低,而經過系所師生共同研究,有了多元運用。
荔枝木炭雕藝品兼除臭
藍浩繁說,以炭雕為例,稍加挑選過的荔枝木在燒過後展現不同姿態,有駿馬、山水,放在家中具有吸濕、除臭效果又兼具藝術觀賞性,價值大幅提高;利用鳳梨纖維手抄紙,上面有自然的紋路,是許多材紙難以比擬的,希望能為地方產業創造加乘效果。
聯合筆記/看見台灣,看見自己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276496.shtml
【聯合報╱吳仁麟】2013.11.06
空拍攝影家齊柏林的電影「看見台灣」一上院線,一位創業家馬上自掏腰包包場請員工和親友看。她說,台灣人將會被這部電影鼓舞,更熱烈擁抱和探索自己的土地。
創業家說,這部電影讓她不只看見台灣也看見自己。齊柏林的鏡頭下,從諸神與飛鳥的視角來俯視,台灣那麼美麗又那麼殘破,這塊土地讓人如此絕望又充滿希望。就像每個人的人生,永遠浮沉在光明與黑暗的不確定間。
她說,台灣需要更多的齊柏林,也需要更多敢於為夢想付出也為台灣付出的人。齊柏林本來只需要再兩年就能拿到的四百萬的退休金,但是為了拍這部電影,他一秒也不願意等,把房子押了又到處借錢才把這部電影拍好。她說,如果齊柏林成功了,可以激勵更多有夢的台灣人去實現夢想,敢走出舒適圈去挑戰未知,而現在的台灣最需要的,正是這樣的「創業家精神」。
到目前為止,「看見台灣」所引起的種種迴響裡,除了對台灣環境的關懷,也有不少對於「公益」與「生意」的討論。特別是最近食安風暴成了熱門話題,越來越多人看了這部電影之後相信,公益和生意是可以同時兼顧的。當一門生意能為社會帶來更大的正面價值,也一定能得到更廣大的支持。這樣「社會企業」的思維將會是下一波台灣社會發展的主流,除了要產業創新更要社會創新,讓台灣的明天成為一個更好的社會。
特別是在這樣的年代,當台灣陷於政治、經濟和社會種種亂象的低迷時刻,真實又感動人心的影像故事有如強心針,讓每個人不只看到了台灣的華麗與蒼涼,也讓人再次回想起台灣人那股在石縫中種出花朵的樂觀堅毅特質。
◆ 搶大陸市場? 霹靂布袋戲改唱國語歌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276538.shtml
【聯合報╱記者游振昇/台中報導】2013.11.06
霹靂布袋戲預計明年上市櫃,在台灣號稱有百萬戲迷,最近傳出為了搶攻大陸市場,在台灣最新劇集中,片頭和片尾曲由閩南語改為國語發音,廿多年來首見,這項改變引發戲迷網路論戰。
新劇集創新嘗試的片頭國語歌「天蒼蒼」,不少聽過的網友都說:「很讚,應該很快就會紅遍兩岸。」
但這項改變引發廣大戲迷在網路爭論,有人認為,霹靂要搶攻大陸廣大華人市場,不僅片頭片尾歌,連口白可能也會改成國語配音,但傳統布袋戲的傳統價值應在用閩南語配音和歌曲,改為國語,失去「原汁原味」;有網友還批是「削足適履」。
另有支持霹靂的網友認為,大陸市場大,霹靂布袋戲要在大陸立足,就只能改變,需用普通話配音;網友說,最新劇集的國語歌,應是進軍大陸市場的前哨戰。也有戲迷支持霹靂進軍大陸市場作法,認為霹靂到大陸試水溫,如果成功,可將台灣的文創業推廣到更大的華人市場。
霹靂布袋戲今年九月在興櫃市場登錄掛牌,預計明年上市櫃;霹靂布袋戲在台灣擁有眾多戲迷,大陸粉絲群也愈來愈多,還爭先跨海買戲偶,不少台灣戲迷上網賣戲偶,註明「可寄大陸」,增加賣出機率。
※ 相關報導:
* 國光「秋後算帳」 經典老戲譴責負心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3110600420.html
古往今來的負心人眾,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從經典老戲中選了4位家喻戶曉的負心代表湊成一團,以「秋後算帳.譴責負心」為秋季公演的主題,將演出《雷劈張繼保》、《王魁負桂英》、《包公鍘美案》與《鶯鶯西廂記》。
王安祈表示,負心漢的戲最是好看,「看得人又氣又傷心,但等到結局有了報應或復仇成功,又是無比痛快。」
在這4齣老戲中,唯一與愛情負心無關的是《雷劈張繼保》,但故事主角張繼保卻是絕情棄養、逼死了養父母的不孝子,是親情的負心代表,最終被天雷劈死。這齣戲是馬、麒派的代表作,這次將由台灣四大鬚生胡少安的徒弟唐文華主演。
* 台灣樂迷熱情 讓柏林愛樂像搖滾明星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276475.shtml
....五十八歲的拉圖,在影片中一頭招牌銀白髮色,生動的表情、戲劇性十足的話語表達,讓人立即回想起他兩度在台面對熱情觀眾時的感動神情。
他在影片中表示,台灣觀眾非常獨一無二,「我們在倫敦參與過較大型的表演如逍遙音樂節,但從沒看過像台灣一樣的觀眾;我們迫不及待到台灣再次演出。」
拉圖之所以會如此動情,就是因台灣數萬名樂迷在多場轉播中,呈現對音樂的狂熱。
在柏林愛樂數位音樂廳的台灣行影片中,也可看到多位團員對台灣樂迷之「飢渴」印象深刻。
第三度來台的拉圖,堪稱柏林愛樂傳奇。
向來以德奧中後期浪漫曲目見長的柏林愛樂,在拉圖手中,有了重大突破:開始演奏大量當代音樂,甚至每場音樂會都一定會有當代曲目。
拉圖著重當代音樂,與他學打擊音樂出身,以及和伯明罕交響樂團相伴十八年大有關係。
◆ 西蒙波娃《第二性》全新中譯本問世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3110600419.html
【林欣誼/台北—巴黎越洋採訪】2013-11-06 中國時報
法國女性思想家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的《第二性》自1949年問世以來,女性主義經典的地位不墜。台灣旅法譯者邱瑞鑾費時5年,剛完成譯自法文原版的全新譯本,全書3冊,厚達1100多頁,是中文世界迄今唯一法文直譯,也是至今最完整譯本。
費時5年 唯一法文直譯
《第二性》在中文世界最早的譯本是1972年由晨鐘出版社出版的3卷版,由歐陽子、楊美惠、楊翠屏翻譯,但只譯出原著第2卷、省略第1卷。1986年大陸也推出只節譯第2卷的版本,1998年才有由陶鐵柱翻譯的全譯本,台灣隔年引進出版。
但過去譯本都是根據缺漏百出的英文版所翻譯,2005年英語世界新推出修正版本,邱瑞鑾則從2007年開始與《第二性》法文原著長達5年的搏鬥。5年來她生活規律,每天早上9點出門工作到晚上5、6點,直到書出版才鬆一口氣:「現在回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邱瑞鑾投身翻譯20多年,大學主修哲學,10年前留學法國第八大學法國現代文學DEA(高等深入研究文憑),現定居巴黎專職翻譯,譯有《可笑的愛》、《潛水鐘與蝴蝶》、《日出時讓悲傷終結》等10多部小說,量少質精。
邱瑞鑾翻譯 挑出真滋味
《第二性》的知識浩繁是翻譯上的最大困難,她描述過程:「有種削鉛筆的感覺,一直削一直削,把中文、法文兩種語言,兩端削得再尖一點、再尖一點,尖得足以挑開在每一個文字硬殼下的柔軟子實,挑出它的真滋味。」
如「destin」她視文意有時不直譯為「命運」,而譯為「天生命定」或「人生景況」,書中重要概念「他者」也視波娃用法分譯為「他者」、「他人」等等,至於「vierge」她則避用帶有沙文色彩的「處女」、「私通」、「通姦」等詞,而用「不曾有過性關係的女人」、「婚外情」、「出軌」等字代替。
剖析自己 筆調熱情高昂
即使《第二性》出版距今60年,邱瑞鑾認為這本書並未過時,因為波娃當年原本就不是為了要實現女性主義而寫,最早她想寫一本剖析自己的書,而從開頭第一個問題:「對我來說,當個女人意味著什麼?」這才衍生成這部鉅著。「因此書中回到最根本的源頭探討:為何男人和女人不平等?」
她表示,波娃的筆調熱情高昂,融入許多對生活、成長的描寫,「即使她並非為了運動而寫,但讀者很容易被煽動、受到激勵,相信『女人應該做自己!』」
明華園「媽祖」 打造東方百老匯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8278678.shtml
【聯合報╱記者喻文玟/台中報導】2013.11.07
明華園全新創作的大戲「媽祖」,17日將在台中市全球首演。昨天記者會,當家台柱孫翠鳳以媽祖造型亮相,她說,這次繼「白蛇傳」後,再次飾演小旦,從少年演到成熟的媽祖,詮釋外柔內剛的特質。
明華園團長陳勝福說,「媽祖」一共花2年編導、製作,動員超過500名演員和人力,結合兩岸三地舞台技術,也有別於過去演出形式,除主舞台,在觀眾席還搭兩座小舞台,表演場地也拉到空中,「是一齣立體布景、三度空間的東方百老匯!」
「媽祖」17日晚間7點半在台中市河南路、市政北二路口空地首演,12月7日晚上7點半在太平區太平運動場演出,自由入場。
市長胡志強說,媽祖文化已經變成台中市重要文化資產,文化局斥資800萬元,委託明華園製作「媽祖」歌仔戲,硬體設備又花700萬招標,明華園決定在台中市首演。
陳勝福說,「媽祖」除明華園家族全心投入,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台中青年高中舞蹈班也建教合作參與演出,九天民俗技藝團演出官將首,台中市大甲鎮瀾宮、南屯萬和宮、台中樂成宮、梧棲朝元宮…等宮廟的哨角隊也共襄盛舉,陣容來自全台各地,排練也是高難度。
孫翠鳳說,這次的挑戰比白蛇傳更高難度,「絕對可以堪稱是東方歌劇」,要呈現媽祖的「仁愛、勇氣」正面力量。
◆ 雲門《稻禾》 明年舞進倫敦 沙德勒之井劇院力挺
【江靜玲/倫敦6日電】2013-11-07 中國時報
世界著名的現代舞蹈劇場、英國「沙德勒之井劇院」(Sadler’s Wells)5日在其年度國際記者會上宣布,來自台灣的雲門舞集將於明年2月在該劇院演出《稻禾》。這將是雲門舞集2年來首次重返「沙德勒之井劇院」,也是《稻禾》在倫敦首演。
「沙德勒之井劇院」執行長暨藝術總監斯伯丁(Alistair Spalding)指出,林懷民和雲門的作品結合東西方影響,「絕對的獨一無二」,他對《稻禾》抱持高度期待。
一年一度的「沙德勒之井劇院」記者會,除宣布該劇院將興建一座全新表演劇場外,同時介紹「一些世界最好的舞蹈團體」將於明年春夏在該劇院演出,包括雲門舞集,預定2014年2月21日在倫敦首演新作《稻禾》。「沙德勒之井劇院」同時是《稻禾》的掛名聯合製作人之一。
針對本報詢問「沙德勒之井劇院」為何願意投資《稻禾》、以及對該作品有何期待時,斯伯丁表示,雲門不但是華語世界第一個現代舞蹈團,雲門的作品更是當代最堪玩味的現代舞作,該劇院非常樂意注入一些財政協助,幫助雲門實踐新作。
斯伯丁表示,他將到台北出席《稻禾》11月下旬的全球首演,「我熱切期待,看到一個高品質的作品。」。
《稻禾》國際投資除「沙德勒之井劇院」,還包括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香港新視野藝術節,及德國德勒斯登歐盟藝術中心。
台北藝博會 藝廊混搭專櫃風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3.11.08
第廿屆台北藝術博覽會今天起在世貿一館登場,今年大會吸引了許多國際知名藝廊參展,不少國際級大牌藝術家更親臨會場,眾星雲集,擦出另類火花。
四天的藝博會,吸引十五個國家,一百四十八個藝廊參展,首次參展的國際知名藝廊,包括紐約樂曼慕品、瑞士麥勒畫廊、菲律賓SILVERLENS、韓國現代畫廊等。
本屆藝博會首見有知名藝術家旗下的藝廊,與著名的化妝品公司合作動畫,因此在攤位的前方展示不少化妝產品,讓人分不清到底是化妝品專櫃還是藝廊?異業共構令人側目。
日本著名藝術家村上隆、重量級攝影家森山大道也都專程前來。年輕藝術家專屬的新人推薦展區,今年不只有MIT(台灣新人),還有四位國際藝術家參與。
此外,主辦單位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由於在耿畫廊、Soka等藝廊之間的走道上,擺放一家香港藝廊的超大型裝置藝術,一度還圍上了欄干,引發耿畫廊負責人耿桂英當眾嗆聲抗議:「有礙出入與觀瞻」,吸引不少媒體圍觀,最後主辦單位總算在晚間九時許撤下此一裝置。耿桂英表示,參展的外國藝廊都鬆了一口氣:「終於呼吸到新鮮空氣了!」
※ 相關報導:
* 台中文創精品 前進北京文博會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7180504/112013110800446.html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向來很受大陸消費者喜愛,台中市政府看準這股商機,前進北京文博會開設文創精品館,吸引眾多大陸民眾關注。台中副市長蔡炳坤在北京表示,這次參展的業者都拿出得過國際獎項的作品,希望透過交流,提升兩岸生活品質,同時也為台灣業者開拓大陸商機,提高創作效益。
* 大型藝術造型氣球展 科工館登場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nov/8/today-south10.htm
台灣首次以大型藝術氣球為主題的氣球展昨起在科學工藝博物館登場,且全部採用美國進口橡膠可分解的環保氣球,利用顏色繽紛大大小小氣球,打造出愛麗絲夢遊仙境、侏儸紀公園、兒童樂園及蒙娜麗莎微笑等,將黃色小鴨散發歡樂與愛的風潮再延續。
科工館館長陳訓祥表示,利用二十萬顆氣球打造的「神氣活現造型氣球展」,可以說締造金氏世界紀錄,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氣球都是環保橡膠材質,一年後就會自動分解。
* 金蝶獎突喊卡 業界錯愕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3110800398.html
台北書展基金會2004年創辦的「金蝶獎」是台灣唯一的書籍設計獎項,有「出版設計界奧斯卡獎」之稱,不料將從2014年起停辦。基金會表示,停辦的原因是金蝶獎「已完成階段性任務」。
南方家園出版社發行人劉子華在臉書批評:「這是個短視的決定,原來文創只是口號!」引起多位作家呼應。更引起討論的是,基金會並未主動宣布停辦消息,有設計師想報名參賽,去電詢問才得知。
◆ 戲獅甲節 國際獅王大賽 南北巨蛋會師
【李義/高雄報導】2013-11-08 中國時報
雙城戲獅甲節國際獅王大賽12月將在南北兩大巨蛋登場,來自各地的華人獅隊將力博舞獅競技最高額40萬元獎金,全台知知名的九天等陣頭也要來鬥鬧熱。尤其引人矚目的是,台北巨蛋有兼具本土、國際及傳統的演出。
主辦單位高雄市歷史博物館館長王文翠表示,戲獅甲節邁入第8年,與會隊伍實力年年提升,今年總獎金140萬元,獅王冠軍獎金更高達40萬元,超過馬來西亞雲頂的1萬美元,已成為獅賽的全球最高獎金,令各地雄獅虎視眈眈。
全球最高額的獎金,吸引台灣、大陸、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印尼的9隻雄獅隊伍,群獅將挑戰2米高樁、360度騰空轉身的精湛武學極限。馬來西亞麻坡關聖宮龍團跨海要衛冕獅王寶座,香港龍錦標賽南獅高樁冠軍的潤福堂國際龍獅總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大陸的黃飛鴻獅團再度參賽,今年是否會一改去年牛刀初試的保守藏技態度,秀出一身硬功夫,滿足台灣影迷對黃飛鴻系列電影中武藝超群印象,令人期待又好奇。
台灣為留下獅王寶座,也是精銳盡出,基隆長興呂師父龍獅團、全國中華盃舞獅冠軍新北市揚龍獅團、高雄兩廣龍獅戰鼓團及盛祥門龍獅戰鼓團等四支南北勁旅,將分進合擊。
想要引頸期待在台北及高雄締造新世界獅王?想要知道今年獅王獎落誰家,想看獅王在2米高樁的飛天特技,想要知道10分鐘的比賽時間,如何完成將近20個功夫難度動作嗎?這是一場獅王時間、耐力與體力的激戰,也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廟會文化大秀,12月14日台北小巨蛋、12月15日高雄巨蛋,北高雙城戲獅甲-國際獅王大賽+台灣陣頭大會,千萬不要錯過了。
※ 相關報導:
* 腳踏嬰兒油 舞者「逐風轉」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281244.shtml
光環舞集以嬰兒油為表演媒材,舞者在淋滿嬰兒油的透明布上悠游滑動,是國內少見,今年推出新作「逐風轉」,加入吹奏海螺聲音及輕快音樂,展現如同在海面隨浪起伏的場景,帶領觀眾融入隨風飄盪的愉悅意象。
◆ 薛平貴與王寶釧半世紀後出土
【管婺媛/台北報導】2013-11-08 中國時報
1955年至1980年代是台語電影的輝煌時期,曾有千餘部台語電影拍製播映,只是許多經典老片佚失,成為憾事。經台南藝術大學的努力追尋,開啟台語電影時代的先鋒片《薛平貴與王寶釧》,終於在佚失半個世紀後出土!
《薛平貴與王寶釧》1956年推出,轟動一時,當年票房衝破200萬元。南藝大音像與影像維護研究所老師曾吉賢今年夏天發掘了這部膠卷,師生投入修復,11月16日將在南藝大放映,讓現代觀眾親眼見證當年風華。
老倉庫裡挖到寶
曾吉賢與南藝大影像維護組今年夏天去苗栗拜訪曾經營露天戲院、現年70多歲的陳姓老闆,在老倉庫中看陳老闆保留下來的老膠卷。原本他只想找找70、80年代的彩色電影,沒想到陳老闆隨意說起「還有黑白片」,於是他見到外表幾乎已鏽光的12卷鐵製影盒,上頭連片名都不清楚。
他把這些膠卷帶回家後偷偷抽出看,「我超級激動,心想不可能吧?真的是《薛平貴與王寶釧》!」
《薛平貴與王寶釧》是已故「麥寮拱樂社」創辦人陳澄三投資的第一部35毫米台語片。他找留日導演何基明執導,由拱樂社的當家花旦劉梅英、吳碧玉飾演主角薛平貴與王寶釧。
12卷膠片共3集
當年電影院播放的只有廈語片與國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引起熱烈回響,吸引平時愛看廈語片與「內台戲」(在戲院中演出的歌仔戲)的觀眾。陳澄三與何基明同年拍攝《薛平貴與王寶釧》第2、3集,帶出台語片輝煌時期。
南藝大發現的《薛平貴與王寶釧》是12卷放映拷貝膠片,共有3集,是這部片的客語版拷貝版。第1集敘述唐朝宰相之女王寶釧與窮小子薛平貴相戀,薛平貴出走西涼,王寶釧苦守寒窯18年。影片跳脫內台戲模式,多在戶外實景拍攝,但片中不少大遠景因受限當時技術,用人工繪製而成。第2、3集內容,則將第1集的經典橋段重新編劇衍生。
數位修復代價高
當南藝大發掘出這膠卷時,不少畫面缺損、刮傷、油汙、破裂、變形,甚至還有當年放映師加上去的切換記號。每部片的膠片修復需要約150萬。
帶領南藝大師生進行修復的王明山,是有30多年經驗的電影後製與修復師。王明山說,第1集已完成實體修復,還需第二階段的數位修復,將影像與聲音轉為數位格式。
※ 相關報導:
* 輝煌時期 台語片產量勝西片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3110800004.html
台語片發展從1955年的《六才子西廂記》開始,但因這部電影採16毫米膠片拍攝,畫質不佳,上映不到3天就因票房慘淡下檔。《薛平貴與王寶釧》改採用畫質較好的35毫米膠片拍攝,且跳脫歌仔戲的布景與演出方式,廣受歡迎,開創台語片黃金時期。
柏林愛樂跨三地直播 全台4萬人陶醉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283746.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喻文玟、陳向鑫/連線報導】2013.11.09
昨晚,全台近四萬人在一輪下弦月下,聆聽柏林愛樂帶來的布列茲「符號」及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音樂會後,音樂總監拉圖走上台北兩廳院廣場舞台向觀眾致意,全場一聲「拉圖,我們愛你」,讓這位爵士驚喜得笑彎了腰。
昨晚音樂會以法國作曲家布列茲的顛峰之作「符號」開場。樂壇形容「符號」就像一場巴黎香榭大道的時裝秀,展示各式各樣的音樂元素,以世人無法想像的時尚風貌一幕幕搬演。拉圖率柏林愛樂詮釋,以各聲部巧妙而豐富的變化,讓聽眾大飽耳福。
下半場華麗浪漫的布魯克納,一直是柏林愛樂的德奧經典,在拉圖這位英國指揮的掌馭下,綻放十足的戲劇張力。輝煌的銅管、細緻的木管、金黃飽滿的弦樂深情演出,令人泫然。
音樂會結束後,拉圖開始迎接各式驚喜。現場和收看轉播的觀眾先以手機閃出亮光,歡迎拉圖;又有一輛BMW滿載各式台灣蘭送給他。最後,花藝設計師凌宗湧獻上一個神秘黑盒,拉圖打開,赫然飛出數十隻台灣藍斑蝶,一隻還停在拉圖手心,為昨晚首演畫上優美句點。
昨天這場音樂會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轉播地點包括台北兩廳院廣場、台中圓滿劇場、金門台開風獅爺批發免稅商店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及台開集團董事長邱復生都至台北現場,拉圖還透過視訊向台中、金門樂迷致意。
「賽門‧拉圖,我們愛你!」透過實況轉播,昨晚六千五百多名台中樂迷也沉醉在柏林愛樂的音符之中。演奏會結束,掌聲久久未停,台中樂迷以德文向拉圖致謝。
台中市文化局邀請國立台灣交響樂團低音管首席李勤一、知名電台節目主持人心睿「導聆」。樂迷對這次HD高畫質轉播非常滿意,小朋友也在中場休息時好奇地問:「聽到什麼時候可以鼓掌?」「布列茲的樂曲,為什麼命名『符號』?」都由導聆的李勤一逐一解說。
上千名樂迷昨晚守在金門風獅爺購物商店街的LED高畫質「天幕」下,欣賞這次國際級的音樂饗宴;樂迷除感謝台開辦轉播,更期待「這樣的活動能多辦幾場」。
◆ 鼓藝節 韓貓女、英小丑連袂登台
自由 2013.11.09
〔記者陳韋宗/新北報導〕新北市政府主辦的「2013新北市國際鼓藝節」今天登場,昨天開幕記者會部分團隊小秀身手。今、明兩天在新莊體育場陽光草坪的「鼓藝之夜」晚會上,「DRUM CAT貓鼓秀」與「小丑幻影LED鼓樂團」都會登場演出。
世界級演出 市民免費看
文化局主任秘書李玟、新莊「响仁和鐘鼓廠」製鼓藝師王錫坤師傅、「DRUM CAT貓鼓秀」韓籍團長昨一起參加開幕記者會。李玟表示,「貓鼓秀」是韓國著名大秀,門票至少要一千元,與明天抵台的英國「小丑幻影LED鼓樂團」都是首度來台,結合此次「科技創新」主題,免費讓市民感受世界級的演出。
「貓鼓秀」全由女性團員組成,個個身材火辣,昨團員們穿著低胸露背裝在市府大廳小秀鼓藝,吸引不少民眾停下來欣賞。創團十多年的新莊鼓藝團,團員年紀最小的只有國小四年級,今天下午將參加市府「瘋鼓遊行」,從新莊文藝中心出發,沿中平路、轉中港一街、中港路、中華路至新莊體育場。下週六第三場晚會,新莊鼓藝團將壓軸登場。
文化局表示,另舉辦一系列的「行動鼓展」、「DIY鼓藝體驗活動」、「巡演尬鼓」活動,民眾手機FB按「讚」加入「新北市國際鼓藝節」臉書粉絲團,即可至大會服務台兌換每天限量五百份的紀念品,送完為止。活動網址http://www.2013drumart.com.tw,活動詳洽29603456轉4653。
※ 相關報導:
* 芭蕾舞后伊蓮娜 再度來台翩舞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282227.shtml
有「當今芭蕾舞后」美稱的伊蓮娜.歌勒妮高娃,明年1月將率領俄羅斯聖彼得堡芭蕾舞團再度登台,帶來經典芭蕾舞劇《胡桃鉗》與《天鵝湖》。舞者曼妙的舞姿搭配長榮交響樂團的悠揚樂聲,要讓觀眾欣賞難得的藝文盛宴,五場演出票券即日起開賣。
◆ 宜蘭木業文創 尋找伯樂
【聯合報╱記者廖雅欣/宜蘭報導】2013.11.09
宜蘭文創輔導中心以「木業文創」為主題,結合縣內工藝家及廠商,推出各項文創商品,昨天起在羅東文化工場展出,未來將協助量產。
「宜蘭文創好森活」媒合成果展開展,文化局長林秋芳與工藝家及廠商,一起以刨刀刨下檜木屑,分裝送給參觀民眾,象徵木業文創起步。林秋芳表示,宜蘭木業從日治時期太平山林業至今,縣內仍有優秀、熱愛木工創作的木作藝師,透過文創輔導中心媒合,讓既現代又結合傳統的文創商品得以流傳。
其中,麥子木工坊的「毛寶貝成長餐桌」,是工藝師姜治榮為狗、貓設計可愛又實用的餐桌;檜木工坊資深工藝師林永順結合正隆紙器,為木作生活用品精巧包裝;玩皮工坊的柯淑英以皮袋結合木製筆筒,推出「好筆袋著走」的創意筆筒。
昆晉木業的「宜字椅」,搭配書法家陳玨霖的作品;何文彬的明式古典家具、小魯班木工坊的陀螺疊疊樂、坤威木業的「報更人LED燈」等,都將在羅東文化工場展到25日。
※ 相關報導:
* 「創創新村」開張 宜蘭拚文創不靠小鴨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nov/9/today-north17.htm
宜蘭縣政府將宜蘭火車站旁的行口倉庫,打造為「創創新村」基地,其中,互動玩藝館裝修後分為五個區域,讓民眾感受創意氛圍,搭配一旁的創意市集,昨一同舉行啟動儀式;縣府工旅處說,宜蘭要的是永續發展的創意產業,而非曇花一現的黃色小鴨。
◆ 創意用5感 呈現品牌台灣 陳郁秀談文創:從台灣DNA出發
【柯宗緯/高雄報導】2013-11-09 中國時報
「創意是用5感,用心去體會出來!」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8日應邀出席東方設計學院座談,跟青年學子暢談文創軟實力;她認為,「原鄉台灣」物產豐饒、人文及歷史條件皆一等,呼籲設計者別忘台灣元素,應從台灣DNA出發。
「要從最細節地方,發現你的創意。」她舉例,曾以「蘭花變臉」為題,請音樂家、編劇家進行創作演出。台灣是蘭花王國,大多人只見蘭花經濟價值,未曾聯想到創作面。她說,仔細觀察蘭花的心,角度抓對的話,可看見宛如各種表情的面具,別有一番風情。
她強調,台灣可以運用題材太多了,常拿放大鏡仔細端詳書中人事物,從中創意發想,像從台灣蕨類、鳥類、山海等生態,發想出許多點子,也從歷史、原民文化、建築等找出靈感。
她提到,去年倫敦奧運時,各國身穿代表自己國家色彩衣服,大多國家以亮紅、亮黃等鮮豔顏色出場,反觀台灣隊竟穿一身灰,讓她極為傻眼。她認為,台灣應有屬於自己的文化色彩。過去,她推動紅、青、金色的文創商品,藉此表達台灣意象,近年來顯見成效。
她並與台下聽者分享「品牌台灣」理念說,台灣人熱情、助人善心是外國人眼中最珍貴地方,文創產業要把「藏富於民」台灣具體精神展現出來。
紙風車驚豔香港 high翻全場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285729.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香港報導】2013.11.10
「加油、加油」、「哈哈哈、好好笑喔」,睽違10年,紙風車劇團再度踏上香港,昨晚在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進行戶外野台演出,吸引超過1200名香港觀眾露天觀賞。觀眾跟著台上演員又叫又跳,全場high翻天,笑聲不斷。
第8屆光華「台灣月」活動正在香港展開,今年首度以表演藝術為主軸,包括紙風車等國內10個著名表演團體前往香港表演。
文化部長龍應台也到香港為台灣表演團體加油打氣,昨晚跟著觀眾一起席地而坐,欣賞演出。龍應台表示,香港表演場地設備比台灣好,也有許多展演中心和博物館,行銷、辦活動很有效率,值得台灣學習。
紙風車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表示,「戶外演出才是真功夫」,M型化社會是全球面臨的問題,紙風車到香港,就是要打破階級制度,讓香港沒有能力進到文化中心看表演的弱勢孩子,可以親近藝術、體會文化戲劇的美好,也能延續紙風車在台灣進行的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
紙風車在香港演出「紙風車幻想曲」的戲碼,還加入了粵語和英文,表示對在地文化的尊重。其中橋段「瘋狂賽狗場」,各種大型充氣狗狗在觀眾席間滿場跑,全場為之瘋狂、台上台下互動熱絡。
演到「八歲一個人去旅行」時,巫婆特別鼓勵觀眾用粵語念咒語,讓現場小朋友哈哈大笑,壓軸演出「神奇黑光棒」時,用七彩黑光棒拼出「I love Hong Kong 」 (我愛香港)字樣做結尾,現場觀眾報以如雷掌聲,把氣氛帶向最高潮。
香港觀眾周小姐帶著5歲、3歲的一對兒女來觀賞,她表示,第一次在戶外看兒童劇表演,「很精彩」;另一位董先生一家三口來看表演,全家跟著台上一起拍手踏腳,「好好玩啊」。
※ 相關報導:
* 台灣戶外演出經驗 港人佩服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3111000269.html
《紙風車幻想曲》前進香江,將戶外演出形式推介到香港。主辦的光華新聞文化中心與紙風車面臨重重困難,一是香港少有這類大型戶外演出經驗,舞台設施與現場志工訓練等都得克服,二是臨港的地理位置風大,且沿港林立的燈牆光害嚴重,如何讓演出不受影響,是一大考驗。
◆ 樂聞樂思/什麼曲子最難演奏?
【聯合晚報╱焦元溥】2013.11.10
前天訪問了柏林愛樂單簧管首席,才二十四歲的帥哥音樂家奧登薩默(Andreas Ottensamer)。我好奇對他而言,管弦樂曲目中最難的單簧管段落在何處?
「如果論技巧,我當然可以舉出很多。許多現代作品要求之苛,實是不可思議。」奧登薩默舉了一些片段,但最後還是強調:「可尋思一番之後,我還是得告訴你,最難的仍然是貝多芬和布拉姆斯,因為每個音都必須恰如其分,輕重強弱音色明暗,感情表現與句法處理,都必須完美地鑲嵌在作曲家千錘百鍊的音樂裡。他們的寫作無一音無出處,我要知道自己的定位,要努力傾聽團員的演奏,表現自己也要遵照指揮的詮釋,不能多一分也不能少一分,但也不能因此而保守畏縮,因為那音樂裡實有極其豐富的表現可能。所以想到最後,最難的真的就是貝多芬和布拉姆斯。」
奧登薩默這樣說,會不會因為他來自奧地利音樂世家,對貝多芬有特別深刻的情感呢?九月我訪問純法國組合的莫迪里亞尼弦樂四重奏時,提到類似問題,他們也表示:「無論如何,對我們而言最難的,是必須要琢磨音樂每一細節,每一音符都有詮釋意涵的作品,因此貝多芬從《拉祖莫夫斯基》弦樂四重奏開始的作品都非常困難:我想這是一個分水嶺。從此之後,他的弦樂四重奏就不再能簡單上手,非得努力練習彩排否則無以演出。」即使莫迪里亞尼弦樂四重奏已經成軍十年,且每年都學習一首新的貝多芬,但他們還不敢挑戰貝多芬《第十五號弦樂四重奏》,因為對這種作品,「雖然我們已經成立十年,但還是太年輕了呀!」。
之所以如此,其實就如這些演奏家所言,原因來自貝多芬的寫作。從早期到中期,貝多芬的作曲手法不斷發展,一步步成為音樂中的建築家,還以打造教堂與城堡為業。給他一二個動機,透過各種翻轉手法,貝多芬就可以寫出一首奏鳴曲。每個梁柱,都來自擁有相同動機的磚瓦。演奏者可以從小見大,又能夠由大觀小,可一旦知道樂曲竟是如此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知道每一個音符都必須思考,就不得不戒慎恐懼而嚴肅面對。這也就是為何貝多芬的作品總是試金石。
無論是獨奏、室內樂還是交響樂,無論樂曲如何耳熟能詳,都是艱難的挑戰與考驗。特別愈是耳熟能詳,就愈顯困難無比:演奏一首任何錯誤都會被立即發現,諸多名家大師都留下詮釋見解的樂曲,演奏者壓力能夠不大嗎?
但也正是如此壓力,讓演奏者知道謙虛,在一次次推敲琢磨中精進成長。再聽一次貝多芬,相信你也會有不同的心得,和演奏者一起成長。
◆ 優游藝術路 陸潔民回首心路歷程
【吳垠慧/台北報導】2013-11-10 中國時報
在藝術博覽會、展覽或拍賣會上,常可見到陸潔民熱情解說、或擔綱拍賣官的身影。對藝術有一套詮釋方法,加上如說書人般演唱俱佳,陸潔民展現對藝術的愛與投入。20年前,陸潔民放棄在美國矽谷、年薪7萬美金的工程師工作,毅然投身藝術世界。
他回首轉行20年心路歷程,出版傳記《Jimmy Lu優游藝術路:陸潔民的鑑賞心、收藏情》。
陸潔民曾任畫廊協會祕書長、中央美院客座教授、廣播主持和拍賣官等工作,雖然不是科班出身,陸潔民發揮「講得一口好藝術」的專長四處演講,「我的工作就是把不懂藝術的引進門」。
陸潔民1957年生於高雄左營,父親陸寶蓀曾任中正理工學院院長,派駐荷蘭、印尼的外交官。陸潔民幼年和滿族後裔的外公、外婆住在眷村,外公把玩的滿人扳指、揉手舒筋活血的老核桃,成了日後古玩收藏的啟蒙。
1990年陸潔民取得美國西北理工電機工程碩士,也在矽谷當工程師,他懷抱美國夢,貸款買美式大洋房,忍受循環式作息生活,直到拜師中國工筆畫家趙秀煥,生命開始轉了彎。
同年參觀梵谷美術館舉辦「梵谷逝世100周年大展」,被梵谷與經紀人弟弟西奧的故事感動,興起投身藝術產業的念頭,1993年辭去工程師一職。
「歐普拉說:『跟隨你心中的GPS』,人活著就是誠實表現自己」,陸潔民說,「面對生活、與無常打交道,保持一顆單純的心面對選擇。」
陸潔民也嘗試拍賣官工作,一場拍賣動輒3至4小時,書中他自爆怕沒時間上廁所,在家試穿成人紙尿褲的趣事。
另一本匯集42篇文章談論藝術投資的新書《陸潔民藝術收藏投資六講》同時發行。10日早上11點在世貿一館「ART TAIPEI」舉辦新書發表會。
謝榮雅:小景小物…台灣品牌原生力
【經濟日報╱謝榮雅】2013.11.11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無論是自己或親友到歐洲旅行,絕對不會錯過購買法國的香水、義大利的皮件,或是瑞士的鐘表,因為這些商品背後所代表的是一種產業演進的脈絡與經驗,更是一個國家所累積起的歷史與價值。而產品標籤上所標註的Made in Paris或是Made in Taiwan,對你來說,是否也是一種品牌形象以及品質實力的展現呢?
接受媒體採訪時我經常被問到,身為一位土生土長的設計師,如何從台灣得到設計的養分與啟發?無可諱言,國家政策與國家品牌對產業具有相當大的示範或加分作用,而產業與公部門之間相互依附的密切關係,也將是一個國家品牌能否建立不敗地位與珍貴價值的關鍵。
在全球工業發展的脈絡中,德國是數一數二的工業強國,尤其出產的汽車更是世界聞名的頂級工藝;再加上舉辦已超過50年的Red Dot、iF國際設計競賽,不斷將德國設計推上國際矚目的舞台,而設計的能量也同時厚植了德國本身的經濟實力與產業口碑。
亞洲的日本亦然,雖然起步略晚於德國,卻以獨特的設計美學走出截然不同於歐美的風格;在公共建設與民間社會裡,設計力的展現更是無所不在,深深風靡了全世界的設計愛好者。
2014年的設計之都韓國首爾則是不容忽視的後起之秀。2001年韓國成立了文化創意產業振興院,以國家力量統籌跨部門、跨層級的革命性產業創新,使韓國的設計水準不斷地提升國際能見度,不但3C家電飛快發展,就連影視文化與時尚品牌都席捲全球市場,對產業各界造成了全面性的影響,也讓韓國成為雄霸一方的經濟強國。
除此之外,如果設計的用心程度與敏銳程度能夠滲透到每一個小景小物的細節上,相關新聞與觀光局處就無須花大錢製作布旗或購買廣告來行銷觀光旅遊,憑著細膩的設計就可以發揮最有效的吸引力。舉例來說,瑞典與荷蘭極具巧思的錢幣設計就讓人印象深刻:瑞典紙幣上的紀念人像不只限於政治人物,反而包含生物學家、文學家以及藝術家,讓人充分感受到瑞典濃厚的學術人文氣息;荷蘭則在2011年推出了創新的QRcode錢幣,只要用手機掃描就可以連結到荷蘭鑄幣的歷史介紹,結合創意科技又極富教育意義。
由此可見,品牌是一連串體驗接觸點的堆疊,而每一個小物都是國家品牌的延伸,所有的五感六覺細節也都是國家形象與國力的展現,只要把小景小物的細節做好,就能讓人賓至如歸,甚至驚艷不已!
近年來無論民眾出國旅行經驗增加或是網路媒體報導盛行,在在都讓國人受到許多國際視野的衝擊,民智大開的同時,對於設計的敏銳體驗與生活需求也隨之提高。面對這些來自國際間的刺激,我認為這是一場速度的競爭,台灣勢必要急起直追,才能振興這塊國家品牌的文化,但除了民間由下而上的進步與提升之外,國家政策層面的創新思考,將會是影響國際競爭實力的重要關鍵。
(作者是奇想創造執行長)
※ 相關報導:
* 藍白拖寫70關鍵字 拼湊「鋼鐵草莓」族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286922.shtml
七年級生是外表美麗、內在不堪一擊的「草莓族」?七年級網路作家藍白拖,在新書「鋼鐵草莓」中,以七十個七年級生最常思索的關鍵字,包括草莓族、加班、失業、旅行等,拼湊梳理同世代青年職場與生活樣貌。
「拚了命工作、卻領低薪,被說是窮忙族;不拚命工作、不努力賺錢,又被批草莓族。」藍白拖說,面對高房價、高工時與低薪資,還要背負「草莓族」罵名,七年級生可能是「最慘的一代」。
◆ 結合竹、漆之美 李榮烈獲工藝成就獎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3111100310.html
【吳垠慧/台北報導】2013-11-11 中國時報
「2013工藝成就獎」得主揭曉,77歲的竹編工藝家李榮烈以獨具特色的「籃胎漆器」獲獎。李榮烈是台灣少數集竹、木、漆藝於一身的工藝家,「籃胎漆器」結合他在竹、漆藝的特長,讓竹編呈現漆藝的優雅風格,也是少見的跨藝結合。
李榮烈表示,「籃胎」指的是以茶具、杯具、竹籃等造型為胎底,在表面塗裝生漆。台灣傳統竹器表面多半塗的是桐油、化學油等,李榮烈認為塗漆的好處是,可以保護竹材和顏色,讓竹器可使用得更久,也提高竹編的美觀和價值。
李榮烈說,台灣人的生活與竹藝密不可分,「出生時用竹編的搖籃搖嬰兒,往生時也是用竹子接引『過去』,台灣人的生死都用到竹材。」
李榮烈1936年出生南投草屯鎮,18歲報名工藝研究班,開啟他的竹編工藝人生。工藝研究班是前輩畫家、工藝先驅顏水龍創辦,李榮烈說,「他強調要創新、美觀,同時也要堅固、實用。」
1978年李榮烈考進南投縣手工業研究所,1984年漆藝家陳火慶到研究所演講,李榮烈藉此學習漆藝的技法與知識,進而將它與竹編結合。1989年他完成「籃胎漆器」茶具,抱著「拿出去給人看看」的心情,竟獲得第12屆全國美展工藝類第一名。
◆ 為琴痴狂一生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3111100005.html
【邱祖胤/台北報導】2013-11-11 中國時報
有台灣豎琴教父美譽的李武男,出身農家,只有小學畢業,卻憑著對音樂的執著,成為台灣第一位豎琴推廣教育者及豎琴製造者,近期他出版《我為琴狂》一書,細數他愛樂成痴的人生。
1天存1元 自攢學費
李武男現年70歲,高雄人,近年飽受心血管及血糖疾病所苦,一個禮拜得洗腎多次,但只要提到音樂總是特別來勁,他說:「豎琴充滿神聖感,《聖經》有很多地方都提到豎琴,我花半輩子的時間投入豎琴教學及製造,一點都不後悔。」
李武男生於1943年,小六那年只因一時好奇,看到救國團小提琴招生廣告,興起學琴的念頭,於是以1天存1元的方式,1年後存足第一筆學費,開始學琴。不過因為家貧,小學畢業後無法繼續升學,他卻不放棄音樂,一面去米店為人送米,一面學習小提琴。
初見豎琴 全心著迷
退伍後,李武男繼續精進琴藝,北上隨司徒興城、廖年賦等名師學琴,與許常惠學作曲,回高雄後成立弦樂團,並到處教學演奏,天賦加上好學不倦,讓他成為民國60、70年代小提琴名師。
不過一趟日本之旅,卻改變他的一生,1974年他隨樂器公會到日本考察,聽到一場豎琴獨奏會,深受豎琴空靈、飄逸的音色所著迷,回台後像瘋了一樣開始研究,並向丘如華、白卓詩等人學豎琴。當時他與妻子原本看中一間透天厝,房價25萬元,最後為了買一架38萬元的豎琴,不但放棄買屋,還另外跟了3個會,花5年時間終於買到第一架豎琴。
轉換跑道 自己製琴
但李武男還不滿足,他要自己製琴,「豎琴的音色太美了,我想大力推廣,但進口琴的價錢太嚇人,會把學音樂的人嚇跑,如果台灣人可以自製,一定可以降低售價。」
33歲才決定轉換跑道,可謂勇氣十足,李武男與從事木工的妹婿合作研發,甚至到拆船廠找木材,然而豎琴的結構獨特,必須精準計算琴弦角度才能準確發聲,研發期間,李武男夜半經常被這些實驗品的「爆炸聲」驚醒,原來是整架琴不堪琴弦張力的負荷而散開。
10年研發 行銷全球
歷經10年研發,李武男終於在1983年生產第一架豎琴,並成立公司推廣銷售,全盛時期產品銷往全球20多國,非常風光,後來雖遭遇金融風暴及倒帳風波,他仍不畏困境,持續音樂推廣之路。他的兩個兒子李哲藝、李哲音,同樣都走上音樂之路,演奏、作曲樣樣來,李哲藝去年更榮獲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李武男說:「樂器是用來創造和諧的音樂與聲音,這個社會已有許多不和諧的聲音,別再用樂器來製造更多的不和諧。」
※ 相關報導:
* 掌中戲演41年 何石吉把職業變志業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286871.shtml
文化部推動「後山容顏」活動,邀請民眾暢談自己的故事,花東最大的布袋戲團「掌中戲劇團」負責人何石吉,回憶當初只是為了討生活,懵懵懂懂進入掌中戲的世界,從此無法自拔,想不到一晃已過了41年。
暗黑馬戲LE NOIR 特技近在眼前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12000438-260115
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12日
在距離觀眾席僅僅1公尺的精巧舞台上,觀眾可以近距離地看到台上的表演者進行晃管、雙人平衡、面具雜耍、空中吊帶等精彩的馬戲特技。表演者身上最細微的肌肉躍動、汗水的滴落與呼吸吐納,壓倒性的刺激讓人屏息,那份感官震撼令人心動難耐。
這是《暗黑馬戲雷諾瓦LE NOIR》的演出,是過去曾參與製作《獅子王》、《歌劇魅影》等大型作品巡迴的美國貝斯娛樂推出的新作。台灣將由愛貝克思股份有限公司與時藝多媒體主辦,明年1月邀請他們來台演出。
一般大眾印象中的馬戲演出,強調大場面與大動作,但《暗黑馬戲雷諾瓦LE NOIR》不同,強調的是近距離感受馬戲絕技表演者的身體肌肉之美與魅力。
導演多沃德(Neil Dorward)說:「透過表演者近距離、直視而無保留的演出,能引導出觀眾平時祕藏於內心,無法表露或羞於表達的感情。」
《暗黑馬戲雷諾瓦LE NOIR》去年10月在日本東京上演,之後往新加坡演出,今年11月再度回到東京演出,觀眾反應熱烈。演出由搞笑小丑主持串場,帶出了一組組表演者與性感舞者。精緻的舞台呈現出俱樂部式自由、時尚與性感的特色,以黑、白、紅為主色的不同段落,表現出各式不同的幻想世界。
多沃德說,這部作品的是肉慾的、性感的、時尚的、藝術的。「這作品最大的目的是將表演者卓越的動作技巧及他們的肉體美,傳達給觀眾。」
「我們在角色和動作上雖然也作了設定,但並不重視故事性,強調以身體傳遞出來的訊息。」
《暗黑馬戲雷諾瓦LE NOIR》將於2014年1月11日至24日在台北信義區的ATT SHOW BOX上演,購票請洽年代售票系統。
※ 相關報導:
* 戶外廣場大戲 明華園媽祖台中首演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12000440-260115
明華園總團醞釀多年的戶外廣場大戲《媽祖》,是創團85周年來最具規模的作品之一,17日晚上7:30將在台中市河南路、市政北二路口,舉行全球首演。明華園10年前發表《超炫白蛇傳》,創下戶外觀賞人數最多紀錄的戲劇,如今總團推出全新《媽祖》,希望可以打破《超炫白蛇傳》紀錄。
* 雲門稻禾首演 7縣市同步轉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12000442-260115
雲門舞集40周年新作《稻禾》11月22日將在台北國家戲劇院首演,當天晚上,公視也協助將演出內容於宜蘭、屏東、苗栗、南投、雲林、新竹、彰化7個縣市同步轉播,離島地區則採網路直播,預估當天有上萬名觀眾在同一時間觀賞《稻禾》的精彩演出。
◆ 瑪小提琴賽 14歲王子欣奪冠
中國時報 邱祖胤/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12日
現年14歲的台灣小提琴家王子欣,6日參加德國威瑪國際小提琴大賽,以一曲布魯赫協奏曲技驚四座,贏得少年組冠軍。王子欣獲獎後表示,希望能盡快回台灣演出,讓家鄉同胞聽到自己的音樂。
王子欣是新竹人,4歲開始同時學習鋼琴及小提琴,分別與羅契柯、劉姝嬋、廖皎含、蘇顯達等人學習,7歲參加斯圖加特鋼琴大賽得到首獎。當時廖皎含說,小提琴家海菲茲不會彈鋼琴,鋼琴家霍洛維茲沒辦法拉小提琴,建議王子欣一定要專精一樣。
經過1年的考慮,家人決定讓她專攻小提琴,8歲那年送她前往德國求學,之後轉往奧地利,先後跟隨柏林愛樂首席庫斯摩(Rainer Kussmaul)、歐西姆(Igmor Ozim)等人學習。10歲時她參加巴登巴登節慶音樂廳舉行的大師班,表現優異,獲得與樂團演出孟德爾頌協奏曲的機會,今年參加威瑪國際小提琴大賽,更獲得首獎。
得獎當天6日剛好是王子欣的生日,她開心地說等於送給自己一個最棒的生日禮物。
※ 相關報導:
* 小學生搶握手 曾國藩曾孫變偶像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289005.shtml
晚清名臣曾國藩的曾孫曾璽是國內知名書法家,昨天應土城國小邀請到校教學,學童對「課本裡的歷史人物後代」充滿好奇,包圍觀摩曾璽揮毫,甚至爭相要求握手,現場宛如偶像握手會般熱鬧。
* 韓寒微博首曝愛女 3歲小野超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12001074-260306
大陸知名作家韓寒的3歲女兒韓小野長什麼樣?11日大陸光棍節當天,新浪微博最吸睛的照片,是韓寒發布的5張女兒萌照。韓小野又大又圓的眼睛,兩個小時內超過兩萬名網友被融化,照片在網上瘋傳,連大陸藝人、微博女王姚晨也忍不住留言求親:「來給(兒子)馬鈴薯當媳婦吧!」
◆ 蘭花有心跳 還會唱嘻哈
【聯合報╱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2013/11/12
雅致的蘭花不再只是觀賞盆栽,也會透過心跳加速和大唱嘻哈歌曲來傳達情感。台北科技大學研究生林利津、林昱君和陳積多利用感應裝置和互動系統,表現出植物的感官世界,勇奪今年國際學生新媒體藝術徵件展首獎。
由瑞士當代藝術學院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辦的「國際學生新媒體藝術徵件展」,在歐陸極具知名度,今年首度對亞洲國家學生徵件。北科大互動媒體設計研究所學生林利津等3人創作的「仿生蘭花」獲首獎,除可獲6萬元獎金,明年也獲邀到瑞士參展。
團隊利用感測器和觸發程式來啟動互動模式,藉由觀賞者觸摸葉片、澆水、對話等動作,讓蘭花能唱出嘻哈歌曲,還可模擬人聲、透過LCD面板打招呼;同時在蘭花的互動裝置上設紅藍電線,代表人類的動靜脈,連接的透明球體感測器則代表植物的心臟,可隨光源增強而聽到心跳聲的加速,就像和真人溝通一般。
林利津表示,她喜歡到處尋找創作素材,某次看見「巴克斯特效應」報導,提到美國中央情報局將植物與測謊機連結,在澆水過程記錄到類似人類情感起伏的電流曲線,因此興起藝術發想。
◆ 63校師生創作 世界最大立體書開展
自由 2013.11.12
〔記者歐素美/清水報導〕由台中市六十三所學校學生製作的「幸福夢想大台中」三D立體書,全長一百零五公尺,榮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昨起在梧棲國中展出十天,內含台中市各區產業及特色,校長林翠茹表示,歡迎各界預約參觀。
長105公尺 台中各區特色入列
「幸福夢想大台中」三D立體書,是由教育局與大英百科全書公司合作,動員全市六十三所國中小學、共兩百五十位師生創作,全書共兩百九十五頁,攤開來長達一百零五公尺,創下最長立體書的金氏世界紀錄。
「幸福夢想大台中」以各區特色建築或特產為主,除了知名的逢甲夜市及台中公園湖心亭,清水區的高美濕地、梧棲漁港及沙鹿區的陳石城肉舖及梧棲區的台中港旅客服務中心皆入列。
梧棲國小老師黃明麗及四年級學生楊竺朔也參與製作,楊竺朔則以梧棲知名的鹹蛋糕為主題,製作立體書,「因為比較簡單」,童言童語,令人莞爾;指導老師黃明麗說,因為是立體,製作時需具有「掀背」的概念,從構思到不斷調整及完成,共花了兩個多月,不像外界想像那麼容易。
梧棲國中校長林翠茹表示,展出時間為週一到週五上午九點到下午五點,開放團體預約參觀,電話:26562850轉28,廖小姐。
臉書當伯樂 素人主婦開畫展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3.11.13
靠臉書也可挖掘畫家?台開築空間舉辦的畫展「快樂精靈‧舞顏色」,展覽主人張雅蘭,便是台開集團董事長邱復生自臉書發掘的素人畫家。張雅蘭在家中默默畫了廿多年,近年在臉書秀作品,先後獲得台灣、紐約等地藝術經紀的青睞。
該展昨舉辦啟用儀式。展廳先以氣泡紙包覆,一旁放上畫架畫布邀請觀眾隨興塗畫;邱復生與張雅蘭再以剪刀劃開包膜、踏進展廳,象徵跨越藝術的專業鴻溝,人人都可以欣賞與創作藝術。
「築空間不一定要蓋房子!」邱復生表示,將藝術引進生活空間,讓人人都可以欣賞、收藏甚至是創作,是「築空間」努力的目標。他舉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內為例,其生活周圍的睡蓮、水池,都成為畫中主角,「藝術就是把生活的感受畫出來。」
邱復生透露,他偶然透過臉書,看到遠在丹麥居住的張雅蘭畫作。她身為家庭主婦,幾乎每天更換臉書與畫作進度。邱復生從她的畫作感到生命的喜悅與藝術能量,透過臉書邀請她返台開畫展。
「一開始,我以為遇到詐騙集團!」張雅蘭是中視資深演員張復民的女兒,最後透過父親的戲劇界朋友才確定是真。
張雅蘭九年前隨夫定居丹麥。她從小喜愛畫畫,因擔心經濟問題改學服裝設計,但家中永遠有一間畫室,廿多年來繪畫不輟。她的繪畫素材皆取自生活,比方拿女兒便當上Hello Kity圖當印章、將顏料印在畫上。假日和家人到森林、海邊漫遊時,她隨手拿起iPhone拍照,回到畫室再將憑照片揮灑顏色、塗抹心情。
「我發現每個人拿筆畫畫時,臉上都是掛著微笑的!」她希望藉畫作,將創作時的喜悅與感動傳遞給觀眾。
●「快樂精靈‧舞顏色」十一月十五日起在台開集團築空間,展廳展出,地址: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2號B1。
※ 相關報導:
* 旅居丹麥 張雅蘭快樂舞顏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13000508-260115
先後展出過日本著名藝術家村上隆、台灣攝影大師謝春德作品的台開集團築空間畫廊,是國內新銳藝術家辦展的平台,11月15日舉辦旅居丹麥的台灣藝術家張雅蘭個展「快樂精靈‧舞顏色」。
* 1塊土1小時 他捏完五穀爺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291643.shtml
「五穀爺有次中毒、意外喝了茶,毒就解了。」桃園縣茶藝研究學會在龍潭鄉圖書館舉辦品茶系列活動,昨天請來民族工藝獎大師朱義成協助,現場創作五穀爺交趾陶初胚,並在會場展出到周六。
看著朱義成巧手,拿起工具推、捏、揉、割、塑、畫,一大塊陶土不到1個小時工夫,五穀爺的模樣就出現了。炯炯有神的雙眼,細膩連指甲都看得見。茶藝研究學會理事甘興德表示,大師朱義成陶塑技藝巧奪天工,作品栩栩如生令人驚豔。
* 陳毓襄挑戰拉赫曼尼諾夫《24首前奏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13000506-260115
俄國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浪漫憂愁,深受樂迷喜愛,但鋼琴家陳毓襄卻發現他不為人知的黑暗。26日陳毓襄將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獨奏會,挑戰拉赫曼尼諾夫《24首前奏曲》。
陳毓襄是波哥雷黎奇鋼琴大賽冠軍,近年多次挑戰超技名曲,包括蕭邦全套《夜曲》、李斯特《超技練習曲》,今年則選擇拉赫曼尼諾夫的《24首前奏曲》。
「這套曲子最困難的地方不在技巧,而是如何克服作曲家強大的負面磁場,如果你被作曲家拉走了,觀眾就會聽不懂這些音樂在說什麼。你必須用慈悲心去同情他。」
◆ 另一種凝視-手機時代的辭典與書寫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13000521-260109
中國時報 楊渡 2013年11月13日
負責組織編輯《兩岸中華大辭典》的計畫3年後,我對辭典的編撰總算有些心得。可隨著科技的進步,古老的辭典編輯方法已經慢慢改觀。
最明顯的是辭典的篇幅。過去的辭典編輯,總是有篇幅的限制,小型的,中型的,大型的,甚至幾十巨冊的辭典,都有一個編輯的範圍,所以從選字到選詞條,都有所限制。《辭海》歷經多次修訂,內容不斷增訂刪節,但仍維持在17000字頭,12萬多詞條左右。相對而言,最難的是如何編訂增刪,去除舊有少用條目,增加當代常用詞條。以牛津辭典來說,每次的編輯新版本,也無非刪舊增新,符合當代人的需要。
但現在已經不同了。雲端科技讓內容可以無限延伸。以前不敢想像的百萬詞條,幾千萬字的內容,現在用電腦儲存,根本連個隨身碟都裝不滿。
而許多可能過時的語詞,例如1980年代台灣最常用的詞,如大家樂、愛國獎券、自力救濟等,現在或許已不必存在,但作為社會語言學,它卻是反映了一定時期的社會現象,也是了解台灣發展的關鍵詞語。如果可以不必刪節,將之保留作為未來人們研究20世紀台灣的重要詞語,不是很好嗎?
此外有些用語,是有當代性的,過去可能因為它還不夠穩定,不一定會選入。但如果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這些詞,反映一個時代的精神,要不要選進去,反而可以再考慮。例如:「打醬油」「山寨」「小三」等。而有些名詞,已經成為歷史,像大陸的糧票、外匯券,都可以保留。
我於是發現,我們生活於一個變動太巨大的時代,所有發展以10倍速前進,太多現象消失不見,辭典的編輯觀,恐怕該因應時代而有所調整了。
其次是漢語的學習。過去學漢語,總是從小學課本那種「站起來坐下來」,學著念,拿練習本學寫字開始。可是現在的小孩子,他們學寫字很奇怪,不是拿本子,而是ipad。很多城市的小孩子幾乎上學前,都已經會用ipad,或者用手機,起先玩遊戲,一隻手指頭滑來滑去,兩個手指頭張開合起,簡直玩得不亦樂乎。
等到可以學寫字時,他們早已熟悉各種手機滑法,寫的字可以顯示手機上,再去挑選的。那是不是新時代的書寫方法呢?
以前許多人擔心人的書寫能力會因為電腦輸入法而消失。到最後,可能只剩下注音符號以及選擇鍵。但現在,手機似乎正在幫助我們解決這個難題。因為手機太小,不能包含輸入的頁面,於是只能用手寫的,這就讓現代人不得不重新動手寫。為此,一些辨認系統是有必要的。而現代的系統還可以識正書簡,也可以書正識簡,互相轉換。
手機的另一個作用是字典也可以運用上了。教育部《重編國語詞典》,有16萬多詞條,此外還有閩南語(約24000餘筆)、客語詞典(約15000筆)。這些資源,在教育部的網站裡,是很重要的高點閱內容。最主要是國中小學生如果有什麼字,無法確立正確寫法,就上去查一查。從文字學者角度,它當然還有些問題,但至少是一個比較正確的指引。但它很難使用,主要是政府的網站不好使用,維護不良。反而由年輕的網路高手唐鳳,從教育部的資源庫裡重新整理,建立民間版的《萌典》,更為好用。它不但把教育部的國語、閩南語、客語合在一個介面,互相註解比對,而且還加入英語、法語、德語的對照表。
《萌典》的正確性沒問題,因為資料從教育部來,而且內容如果被使用者檢出有錯,他們會把原文回歸教育部的編輯組,請他們校訂修正。而這一切,都可以在手機上完成(當然也有線上版,還有給Android、iPhone、iPad用的版本)。同時,更妙的是可以學習筆順,也就是你一邊看手機,一邊就可以學寫字了。
小小手機,是大辭典,是翻譯機,是學習機,也是一個知識庫。古老的辭典,於是有了更寬更廣的可能性。整個編輯思維都改變了。
科技的進步,給知識的運用帶來方便,而知識的傳播,民間的高手往往比政府強大太多了。政府只要把資源開放出來,讓民間可以公開公平的運用,它一定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辭典,便是最好的例證。(作者為作家)
金士頓廣告發燒 詞、曲、演唱都是MIT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295357.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徐睦鈞、曾宛琳、馮子純/台北報導】2013.11.14
上線不到一周,即衝破50萬人次點閱的《記憶 永遠都在》廣告,英國地鐵站的場景令人印象深刻,網友熱烈討論拍攝過程及場景,還成為熱門旅遊討論景點,但結果答案揭曉,從地鐵站到穿梭的電車全都是搭景,而且全部都在台灣的林口拍攝,就連片中的主題曲「It Was May」,也由台灣人作詞、作曲、演唱,全部MIT。
金士頓表示,廣告故事當初是由台灣的廣告公司提案,故事可觸動閱聽人年齡層很廣,可塑性高,就決定在台灣搭景拍攝。廣告中,倫敦的地鐵站設定的是提岸站,貫穿老夫婦今昔的回憶,為了複製倫敦地鐵站,不論是圓弧型隧道,漆著藍白紅三色的車身,倫敦特色的站牌,或是老婦人坐的鐵椅及演出人員,完全看不出台灣味。
而這個倫敦地下鐵場景是在林口的攝影棚搭景,總計52名專業師傅耗時84個小時,共用掉104公升的油漆、2千支木條,還包括地鐵牆壁9190片的磁磚,也都是工作人員一磚一瓦貼上去。
「就連火車都是用搭的,進站是人工合力手動推的,其實全是人工搭建出來的,」金士頓亞太行銷總監葉佳宜說。工作人員花了8天時間,2千多個小時,拍出7分鐘的微電影,號稱是廣告界2013年最大搭景,整支廣告耗資僅數百萬元。
Kingston金士頓委託的靈智廣告公司執行創意總監陳宣宇說,廣告的策畫和準備就將近3個月,廣告從無到有的拍攝過程則多達10天,和以往一則廣告頂多1至2天就拍完的既定印象完全不同。
金士頓年度廣告英文主題曲「It was May」作詞、作曲、演唱者,也都來自台灣。作曲者是擁有NYU電影配樂碩士學位,也是電影「十二夜」配樂的音樂人羅恩妮。作詞者則是曾編導製作RE/TURN、木蘭少女等音樂劇的導演蔡柏璋。才23歲的演唱者柯智棠來頭也不小,嗓音成熟的他是歌手魏如萱、魏如昀的表弟,今年才剛拿下海弦獎民歌大賽冠軍。
羅恩妮也說,「It was May」原是一首比較快樂的歌曲,但在尋覓演唱者過程中,聽見柯智棠在校內演唱比賽獲得冠軍的錄音,對他超齡滄桑的嗓音印象深刻,當下她就決定了演唱者的人選。
◆ 台北數位藝術節 15日起松菸登場
【聯合晚報╱記者楊正海/台北報導】2013.11.15
台北數位藝術節明天松菸文創園區登場,今年展出126件作品,有190名國內外藝術家參與,其中國外藝術家有97人,現場有一顆機械心臟,透過網路連結,可反映部落格文章的情緒分類,和民眾即時互動。
北市文化局指出,第8屆台北數位藝術節「超神經 Data-N eurons」,展期從11月15日至24日,其中每年動畫迷引頸期盼的「魔幻動畫展」,邀請國際影展年度作品來台,及華人優秀創作者參與。
展覽作品,包括「安錫國際動畫影展」與「渥太華國際動畫影展」2013年度精選作品,和台灣動畫老師石昌杰策畫的「華人動畫精選」。
文化局指出,今年的動畫展,可看到傳統的手繪、偶、拼貼動畫技術,另有數位3D電腦動畫,一覽動畫發展史中的各式創作手法。
※ 相關報導:
* 莫內展開鑼 民眾搶頭香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295242.shtml
....由史博館、聯合報系主辦「印象‧經典─莫內特展」,今天開展第一天,一早就有不少民眾排隊進場。剛從美國返台來的莊小姐,趁著從高雄北上訪友,順便一睹大師畫作。她說:「在美國的社區大學上過藝術史,一直很想看看印象派大師莫內的畫作,沒想到回台竟然有這麼好的機會,當然不能缺席。」
這次莫內特展總計呈現56件展品,55件來自巴黎馬摩丹美術館,一件由台灣私人收藏家借展。史博館館長張譽騰表示,這是第一次將莫內早期到晚年的作品一次完整呈現,參觀民眾可以看到莫內畫風的轉變。其中有好幾幅畫作,是過去極少出國展出的珍藏,這次能到台灣來,喜歡印象派的民眾一定不能錯過。
* 台中動.漫.力 周末熱情引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14001620-260107
中台灣年度動漫盛會「2013台中動.漫.力」活動,16、17日將在大台中國際會展中心熱鬧登場,今年不僅將動畫、漫畫與多媒體結合,也將呈現中台灣首見大型浮空投影演出,還準備600份限量版動漫福袋,提供民眾索取。
◆ 漂流木燈「金」厲害 廈門文博發「光」
【聯合報╱記者許玉娟/澎湖報導】2013.11.14
將漂流木變身藝術檯燈的柯蔘海,為讓作品站上大舞台,帶著15件創作勇闖廈門文創博覽會,意外擊敗上千個國際知名工藝品牌,拿下「木雕類」金獎,他感到又驚又喜。
廈門文博會是大陸地區唯一由海峽兩岸共同主辦的文創盛會,商機高達百億元人民幣,自2008年創辦以來,已成為台灣文創工作者最期待的展會,也是新一代藝術人夢想升起的地方。
柯蔘海以漂流木、50年代船鳴笛銅喇叭及燈泡等組合而的作品「一世情緣」,除了燈泡及電線是新的,其他全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作品傳達「人生就像一塊漂流木,到達彼岸已滿身傷,只要努力,生命終究會散發光芒。」意境發人省思,奪下大會金獎。
柯蔘海說,澎湖海邊漂流木有些因為「千瘡百孔」沒人要,他卻對這種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深著迷,尤其木頭經過蟲蛀及海水沖刷產生的孔、洞,切成片後透光性好,興起他做藝術燈具的念頭。
完全沒有木工底子的他,花3年摸索、磨功夫,手指頭不知被機器切傷幾次,才找到成就完美作品的工法,從裁切、組合到磨光必須經過37道工序,只是切成薄片的漂流木質地變得很脆弱,加上邊邊角角都很尖銳,過程中稍為不小心就會失敗。
他表示,這次參展,最大的收穫是大陸聯發華美文創園看上他的作品,有意取得廈門地區代理權,目前雙方初步達成合作共識,明年元月簽約。順利跨出第一步後,他還計畫到上海、北京開拓市場,把台灣文創商品行銷出去。
※ 相關報導:
* 林季鋒水墨個展 白描佛像細膩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294201.shtml
佛光緣美術館高雄館11月16日起舉辦「唯心—林季鋒當代精筆水墨白描」個展,林季鋒致力工筆佛像創作,白描手法細膩脫俗,強調了法像的藝術性與觀者的視覺感受。
* 42億 培根畫作史上最貴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294605.shtml
英國畫家培根的「佛洛依德肖象畫習作」三聯畫,十二日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以逾一點四二億美元(約台幣四十二億元)的天價賣出,創下藝術品拍賣價新世界紀錄。培根(Francis Bacon)是廿世紀英國知名畫家,英國媒體幾乎全都刊登培根作品寫下新天價的消息
◆ (漂書)漂不走 旅客來去太匆匆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nov/14/today-taipei9.htm
記者李雅雯、蔡明倫/專題報導 2013.11.14 自由
新北市率先提倡「漂書計畫」,首波三萬本書放在火車站、捷運站和文化場所開放式書架,任人取閱,屆滿一個月。記者實地觀察,有的據點竟沒有任何過客駐足,更別說取閱。
以瑞芳車站為例,記者觀察一個半小時,包括逆行與順行,台鐵共有九班列車停靠,上下車旅客拖著行李匆忙來去,有人低頭看著手上的旅遊指南,更多人盯著智慧型手機,置在售票口旁的漂書架卻缺少駐足人影,架上六十四本書老是「漂不走」。
瑞芳車站 旅客大多不知情
幾位旅客在記者詢問後才驚訝發現,原來站內有個可拿書的地方。
他們說,不仔細觀察,真的很難發現,書架擺在顯眼度不足的角落,都感到可惜。
「在旅客步調比較慢,願意多點時間進駐的車站設點應該會比較有成效。」二十三歲黃堯闈認為,瑞芳是運輸大站,許多旅客是來觀光,來去匆匆,很難會停下來品味書本。
三十二歲鄭愷城說,他喜歡閱讀,認同漂書的構想,但應該注意,每個愛書人喜歡閱讀的類型不盡相同。
板橋車站 偶有人駐足翻閱
記者另實地觀察集結高鐵、台鐵、捷運的板橋車站,人潮是瑞芳的數倍,漂書櫃放在車站地下一樓智慧圖書館外,本來就是愛書人容易聚集的角落,記者在下午觀察一個半小時,共有十二人經過漂書櫃,有十人停下稍微觀望,其中五人真正駐足,拿起書本。
市民紀品卉說,漂書櫃有點小,位置也不顯眼,因為剛好要到智慧圖書館才看到,建議參考高鐵的「幸福閱讀分享」,書架位置適當,造型也很醒目。
另一位駐足的徐先生說,他看到書櫃多是繪本書,且同一本書就有四、五本,更有一本食譜破損缺頁,可能捐書人怕書籍「一去不回」,所以選擇較偏門或較破舊的書。
好書分享 不如二手書交換
游仁祥是真正來「漂」書的民眾,他說,當知道有漂書活動後,就陸續將家裡的童書、英語、財經等書籍捐出,這天也挑了幾本繪本帶回家給小孩讀;他認為,漂書運動是基於分享精神,應該讓好書漂流、推廣,對於書籍的流向不會想太多。
也有人覺得不如多辦二手書交換。公務員謝小姐認為,漂書活動立意良好,但想要鼓勵平常不讀書的人閱讀,誘因恐怕不大,像她在台中參加過好書交換活動,捐書換點數,點數又可換想要的書。
徐先生也建議,可先辦二手書交換活動,經過初步篩選,再讓書籍上櫃,如此也為漂書活動做宣傳。
張譽騰/莫內印象談片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297058.shtml
【聯合報╱張譽騰】2013.11.15
「印象‧經典─莫內特展」在歷史博物館開幕,展品陸續進館布置中,植物園和史博庭園新種許多花卉品種,模擬莫內心愛的日本橋也架設完成。我站在辦公室前,望著帶有莫內花園氛圍的庭院,心想應該寫點東西和讀者分享,或有助於瞭解這個展覽的源起和內涵。
談到莫內,就會想到印象派。事實上,此畫派名稱就來自莫內一幅畫。他既是創始人,也是終生不渝的印象派風格實踐者。這個畫派誕生於一八七○年代的法國,工業革命帶動社會繁榮,中產階級崛起,昔日為貴族精英專享的活動逐漸普及民間。對新興階級而言,「旅行」、「渡假」和「童年」等等都是新興觀念,攜家帶眷前往公園、郊外、海灘出遊,一時蔚為風尚。
印象派是在這種社會氣候中出現,這些畫家喜歡以日常生活事物為繪畫對象,特別偏好戶外寫生。他們摒棄傳統在室內以神話、歷史場景或貴族、英雄人物為主題的寫實畫風,不再執著真實或永恆,而專注於追求此時此刻光影在事物上的瞬間變化。它是西方繪畫走入「現代性」的旗手,一場具有反動思考和反省內涵的運動,不僅帶有濃厚的革命色彩,而且是非常草根和親民的。它會受到對精緻藝術望而生畏之一般民眾喜愛,其來有自。
這個展覽的五十五件展品全為真蹟,它們並非來自奧賽或橘園美術館,全部是馬摩丹‧莫內美術館藏品。這是巴黎一家小小的美術館,原本並不收藏印象派作品,一九五七年和一九六六年兩次特殊機緣,它分別獲得來自莫內家庭醫生千金和莫內次子的捐贈,總計達三百餘件,一躍成為印象派作品重鎮,其中又以莫內作品為最精彩。由於該館目前正局部維修中,遂有此次來台展出的機會。
在五十五件展品當中,四十件是莫內作品,三件是他生前用品,十二件是他老師或朋友的畫作。這次展覽之所以難得,是因為其中許多展品都是莫內特別珍視,在死前最後一刻都還私藏在臥室的作品。開箱典禮時,該館副館長瑪麗安‧馬提歐特別提到:這次特展有如受邀到莫內家裡作客,主人把他心愛、最私密的藏品,都一一展現在客人面前。
此次展覽的副題是:「莫內的心靈風景」,分成五個主題,扣緊他一生重要節點。莫內晚年生活富裕,青少年憤世嫉俗,中年時期倍極困頓。他曾對妻子說:「債主咄咄逼人,買主不見蹤影,我們恐怕要被趕出這間蝸居,無處作畫了。下一步會怎麼樣,我真的不知道。」這次特展不僅有他晚年時期膾炙人口的睡蓮和百子蓮等傑作,也有從未在台灣出現的憤青時期漫畫。他生前使用的調色盤、菸斗和晚年白內障手術後配戴的矯正眼鏡也將靜置一旁,見證他勤奮、堅持、充滿困難挫折而終究功不唐捐的一生。
(作者為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 台北數位藝術節 自製3D人形公仔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296639.shtml
【聯合報╱記者廖珮妤/台北報導】2013.11.15
「2013台北數位藝術節」今起在松山文創園區開展,為展現3D列印之美,北藝大學生李柏廷、莊定一、徐榕徽等人,以11台相機架設「人體掃描器」,開放民眾體驗自製3D人形公仔。3人希望未來以此創業,普遍應用3D列印技術。
主辦單位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執行長黃文浩說,3D列印是最新數位技術,藝術家在電腦中繪製3D圖檔,機器就會根據圖案樣式,以樹脂、石膏等材料,像擠奶油一樣,一層一層堆疊出立體成品。
為讓更多民眾實際體驗3D列印的神奇,李柏廷、莊定一、徐榕徽利用11台數位相機,架設一個直徑4公尺的圓盤狀「人體掃描器」。李柏廷說,接受掃描的人,須站在圓心處,讓相機從各個角度拍攝照片,經電腦換算後,就透過3D列印,以真人比例做出一隻高約30公分的公仔。
莊定一說,事前試過許多掃描人像的方式,雷射、結構光、深度感應器等都嘗試過,最後發現相機的效果最好,連最細微的衣服皺摺、髮絲都能拍攝出來,可增加成品的逼真程度。
擁有數位藝術、程式設計及結構背景的3人,各自發揮專長,花費半年時間,研發出3D列印人形公仔的系統,也讓黃文浩讚不絕口,邀請他們在今年數位藝術節中設展。
黃文浩表示,未來幾天展期中,都開放民眾實際體驗,製作自己的公仔。但因技術複雜、成本相對高,一天只能開放5個名額,且民眾須自付製作公仔費用,每隻約5000到6000元。
台北數位藝術節今起到24日在松山文創園區展出,時間為每天上午10時到下午6時,逢周五、六延長至晚上8時,免費參觀。相關訊息可上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網站http://www.dac.tw/查詢。
◆ 黎煥雄的《china》 詩意到極致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15000964-260115
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15日
劇場導演黎煥雄的最新編導作品《china》,改編作家陳玉慧的同名小說,呈現小說人物那份對愛情、對東方瓷器的執著與追尋。黎煥雄將那份偏執詮釋為自己對劇場的深刻感情,「不願放手,我把相信放在瞭解之前。」
黎煥雄的作品總是風格詩意而強烈,他說,這次的作品,「『黎式風格』透徹到了底。」
這齣劇將小說中龐雜的國族探討與角色,收攏成一段關於愛情與瓷器的追尋之旅。一位德國的地質學家因戀情失敗而痛苦,在絕望中接受委託,前往中國探查瓷器技術,不料卻愛上一名謎樣的中國女子,也捲入皇室政爭。
音樂總監陳建騏以東西方樂器鋪展出不同文化的豐富,西塔琴、印度手鼓、印度笛與豎琴的呼應,呈現出魔幻繁華又虛無浮沉的感受,加上精彩的視覺效果,展現時空變換。
黎煥雄說,china是瓷器的意思,也是劇中人物所追尋的目標,「對我而言,劇場就是我的china。」他說,過去或許為了觀眾的解讀,會砍掉一些自己的東西,會去遷就,「但這部作品我抓得很緊,也重新認識了自己。」
《china》11月15至17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明年4月起展開中南部的巡演。
◆ 蕭邦的最愛…「鋼琴界法拉利」百雅將停產
【聯合報╱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2013.11.15
鋼琴詩人蕭邦的最愛、深獲德布西、李斯特、史特拉汶斯基的青睞,擁有兩百年輝煌歷史的法國鋼琴製造商「百雅」(Pleyel),終究不敵中國大陸、南韓等亞洲國家平價鋼琴的嚴峻挑戰,將於年底停產。
創於一八○七年的「百雅」,是當今鋼琴業中資格最老的一家。創始人百雅(Ignaz Pleyel)是知名作曲家,也是海頓的得意門生。百雅生產的鋼琴,圓潤柔和的音色獲蕭邦指定為正式用琴。
兩百年來,百雅共製造出近廿五萬架鋼琴。每架鋼琴需要廿位不同領域的工匠,花費五百至一千五百個工時,才能將五千個不同組件組裝完成,因而在法國被譽為「鋼琴界的法拉利」。每架百雅鋼琴要價從四萬二千歐元到廿萬歐元(約一百六十七萬至七百九十五萬台幣)不等。全盛時期,百雅每年出貨三千架,現在剩下廿架,平均每月不到兩架。諷刺的是,百雅宣布停產的當天,法國政府啟動三點八億歐元(約一百五十億台幣)對抗關廠計畫。
歐美鋼琴大廠遭遇亞洲同業的削價競爭,紛感不支。今年七月,美國「史坦威」賣給對沖基金業者;英國最後一家鋼琴業者「肯寶」在二○○九年打烊,現改由「山葉」亞洲廠生產。
※ 相關報導:
* 伯明罕交響樂團 周五來台演出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296766.shtml
伯明罕交響樂團音樂會今晚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曲目包括華格納歌劇「羅恩格林」第一幕前奏曲、德佛札克「新世界」交響曲、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獨奏由美女小提琴家希拉蕊‧韓擔任。購票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陸設計水準兩年 超越台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17000860-260301
旺報 特派員羅印冲/北京報導 2013年11月17日
藝術設計和文創產業向來是台灣自詡具有優勢的領域,但大陸設計環境與提升國際化水準的速度相當驚人。台灣北士設計公司負責人唐聖瀚日前在北京直言,大陸憑藉規模經濟的優勢,整體設計環境逐漸超過台灣,「我不樂觀地說,台灣最多還有兩年優勢。」
唐聖瀚是台北101大樓LOGO設計師,也是唯一被Adobe全球網頁介紹過的台灣設計師,他為台北故宮設計的產品,連續10年拿下創意商品冠軍。近年,他將事業觸角延伸到大陸,除擔任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更直接到北京大學攻讀品牌傳播博士班,是班上唯二的台生。
唐聖瀚提到大陸整體設計環境的升級,他認為,大陸在2008年北京奧運過後,就有「一覽眾山小」的氣度和格局;尤其大陸擁有廣大的設計市場,業者可以嘗試的機會太多了,就算初期失敗,市場還是在那裡,多試幾次,就有機會成功。
大陸市場大有利設計師
相對來說,台灣設計市場小且擁擠,雖可做到生活化與細膩化,但規模還是太小;平均來說,8千萬人口足以形成市場規模,大陸市場可說是最佳的練兵場。
縱橫設計界超過20年,唐聖瀚指出,台灣政府有意扶植設計業者,但推出的政策往往是扼殺設計界的元兇;不少早該被淘汰的設計公司,只會低價搶標政府標案,或依靠政策扶植而生存,拉低設計界整體的水準。
北京清大挖角台設計師
至於大陸的設計環境,他觀察,就像東京奧運為日本脫胎換骨,北京奧運也打開大陸人民的視野,是設計行業的重要轉捩點;京奧期間的建築設計、宣傳海報、品牌行銷和概念推廣,都有不少大陸在地設計師共同參與。
最近幾年,北京清華大學找來台灣學者專家,成立清華美學院,推廣美學的重要性與價值,大陸不再是過去想像的樣子,很多領域開始注重美感和設計。
他說,台灣設計走向細膩與日常,守住小日子和小確幸(微小但確定的幸福感)的概念,最後還是受制市場的局限;大陸設計環境突飛猛進,開始大量引進歐美設計概念,本地設計師也逐漸浮上檯面,台灣或許只剩兩年的優勢。
◆ 金馬影展 看文創新走向
【聯合報╱朱立安/教(嘉義市)】2013.11.17
一個歌手在台上演唱,聽眾獻上中華民國國旗,引發後續政治效應,更有不少義憤填膺、滿溢民族氣概的網路評論。但本周將登場的金馬獎頒獎典禮,中國大陸一如過往幾屆奪大獎,觀眾送上五星旗,我們會如何反應?
這個假設並非天馬行空,例如兩年前那屆金馬獎,我們得獎不多,不少台灣藝人上台頒獎卻發現中國得獎時,臭臉以對!本屆情況可能好一點,至少當年「桃姐」有國外影展背書,今年蔡明亮也有國際獎項加持。
然而,在我們這個高學歷島嶼,愈做愈小的影展市場,其實僅靠北部一小撮文青撐場。日前筆者到連鎖超商購票,售票機出了點問題,找店員幫忙,那個陽光可愛的體育系大男孩竟完全不知「金馬影展」為何物。
同星期,有部講麵包師傅國片在雲林某科大放映,學生觀眾飆淚又狂笑。記得這部電影在南部首映時,眾人騎腳踏車進場,浩蕩喊著「騎鐵馬,得金馬,明年再拿奧斯卡」,如今呢?明年呢?
其實那位導演也在影展拿過獎,他幽幽問道:「以過去票房情況,看我電影的有幾個?」這問題,可能文化官員從未放在心上,所以今年金馬獎,得寄望來自馬來西亞的蔡明亮。但蔡明亮這次的「郊遊」申請輔導金,才拿到一點錢,亦不打算在台灣院線上演。
台灣教改後,也是電影愈做愈低潮的年代,究竟誰在乎金馬獎?我們政府無提升觀眾水平的大計,明年文化部預算在各部會中墊底,還想多抽電影稅去「振興國片」,實在令人嘆惋。
因無法保證自己一定在金馬發光,這幾年,金馬獎之存廢屢屢成為爭議。
純粹從商業角度分析,外國電影在台灣獲利空間不大,倒貼買機票才能帶片到台灣參展,而南韓釜山又包辦亞洲電影市場大部分功能,如果我們紅地毯吸引不了全球目光,觀眾為小眾中的小眾,在台票房可有可無,媒體少有影評流傳全世界,又缺金主與片商,那麼,金馬獎與金馬影展存續的意義,當然是一個「櫥窗 (showcase)」—不僅展示國片和世界各國的好電影,也展示我們作為高文明社會的氣度和品味。
這陣子,台灣與好些國家—南韓、菲律賓、甘比亞、馬來西亞…都發生嫌隙,而美日歐洲等傳統大國的事務,我們又插不上嘴,關鍵乃老生常談的「國際觀」三個字吧?
本屆金馬影展,除了坎城、柏林得獎作品,也有各國角逐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文本哲思複雜、風格毫不流俗,正是觀察世界風潮變遷的絕佳機會。若放寬視野與心胸,不難從中看見台灣文化創意的未來。
◆ 拍灣生紀錄片 田中實加賣畫苦撐
自由 2013.11.16
〔記者王錦義/花蓮報導〕十多年來自掏腰包幫日治時期在台灣出生俗稱「灣生」的日本人,返台找尋小時候的記憶與出生地,並拍攝紀錄片的田中實加,十幾年來不僅賣房、賣書來籌募千萬元款項,最近拍攝接近尾聲資金卻用盡,她拿出創作的畫作義賣,希望籌款讓拍攝工作繼續下去。
田中實加是位傳奇人物,她的爸爸是台灣人,媽媽是日本人,她在日本青森縣出生後,六歲就被送回台灣讀書,到高中畢業,再返回日本讀大學,畢業後,先到美國念油彩學碩士,學習東方油彩,之後再到法國念第二個碩士「色彩運用學」,屬於西洋派,東西的油彩畫都有很深的造詣。
田中實加希望把逐漸凋零的灣生故事拍成紀錄片,兩年來投入上千萬元,讓採訪劇組日本、台灣往返的行腳式採訪拍攝。她說,賺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燒錢的速度,常常必須週週匯錢,有時候心灰意冷的坐在浴缸內狂哭,但看到灣生找到回憶感動的那一瞬間,讓她又繼續撐下去。
田中實加說,目前記錄片正密集翻譯剪初帶與後製,正是花錢如流水之際,所以她說服畫作經紀人,拿出二十幅畫作義賣供籌募紀錄片費用,奇美許文龍先生看到她畫作「櫻語」馬上下訂大幅櫻花浮世繪畫,讓她相當感動。
微光中漫遊 原來夜遊府城這麼美
【聯合報╱記者鄭惠仁/台南報導】2013/11/16
「天啊! 這麼美的路我怎麼不知道!」台南一中、二中、南女中及家齊女中學生進行了一個月的夜遊府城活動,許多學生驚嘆常走的路,卻不知晚上的美,學生將夜遊經歷用小說、詩及明信片進行創作,將集結成書。
南一中學生負責以小說創作,要模仿已故台灣文學家徐丙丁的現代神話「小封神」,創作了20多篇極短篇小說。學生以台南廟宇的神祉為主角,天馬行空地做無限想像的創作,不少作品結合現代,讓故事有趣又好看,還把希臘神話人物結合太白金星等神祉,展現創意。
南女中以詩文寫「小旅行文案」,一年級學生王月明寫出「兌悅門依然對月佇立,而城門下的微光,是深夜稚兒失神的凝望,是連三輪車都忍不住停留的溫暖,是留在我心中最圓滿的光。」
南女中國文老師張珮娟表示,夜間的光影就是浪漫,學生在活動中被深深吸引並迷戀及投入。南一中學生蔡嘉澤、洪舒維都住在夜遊路線附近,兩人都說不知有「這麼美的路線」。
南一中科學班主任何興中與國文老師林皇德表示,這是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首度在國內針對高中生舉辦感受府城光影的夜遊活動,希望透過活動感受光對生活環境的重要性,以光樹立城市美學典範,激發學生的創意。
南二中秘書余月琴說,夜遊後學生回到起始點座談,分享所見、所觸,每次都是欲罷不能。
※ 相關報導:
* myfone行動創作獎 簡訊文學照見社會
http://www.udn.com/2013/11/16/NEWS/READING/REA8/8299748.shtml
第七屆「myfone行動創作獎」得獎者今天出爐,台灣大哥大基金會秘書長阮淑祥表示,今年myfone行動創作獎投稿作品相當多樣,收到4萬多件作品,許多都搭上社會熱門話題,像是滑手機、食品安全、失業與薪資倒退、核四等現象與議題。
* 92媽祖宮廟遶境 老外也按讚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300662.shtml
在鑼鼓喧天中,2013「北台媽祖文化節」昨天登場,搭配松山慈祐宮建宮260周年慶祝活動,全台92個供奉媽祖宮廟,分別於西區、東區遶境,為北市祈福。
....剛來台4個月的澳籍英文老師Liam Gibson表示,遶境隊伍裝扮五彩繽紛,聲光效果十足,凸顯台灣人的熱情,這些都是西方慶典看不到的,大陸也沒有。Liam說,台灣已如此進步,卻仍保有這些傳統,甚至扶老攜幼一起參與,在尊重傳統的儀式內,存有代代傳承的溫馨情感,他「非常喜歡」。
* 文創輔導煥然一新 苗栗4廠商秀成果
http://www.udn.com/2013/11/16/NEWS/DOMESTIC/DOM3/8299201.shtml
苗栗縣國際文化觀光局推動文創產業品牌輔導發展計畫,選出4家富含苗栗自然、人文意象等特色的在地廠商,進行品牌輔導與設計,昨天起至20日在苗栗特色館陶瓷博物館互動體驗區展出成果,歡迎參觀。
◆ 佛朗明歌! 舞團進駐「新北藝棧76」
【聯合報╱記者余佳穎/板橋報導】2013.11.17
舞者們隨著音樂,有力地筆畫動作、旋轉、踏地,展現充滿台灣風味的佛朗明歌舞。為提供藝文團隊排練空間,文化局將板橋國光路上的閒置空間打造為「新北藝棧76」,提供「佛朗明歌W家族舞團」進駐,希望將藝術氣息注入社區。
新北藝棧76建物2、3樓過去是公共托兒所,前年開始因應幼托整併政策,公托所移出,文化局申請將場地活用,打造成可供藝文團體行政和排練的場地。
文化局長林寬裕表示,期望藉由「新北藝棧」76藝文團體的進駐,成功打造地方成為社區的藝文亮點。
昨天啟用儀式上,進駐的「佛朗明歌W家族舞團」演出「博物館遊蹤」。舞者們穿梭在舞台間,搭配西班牙風音樂,踏著舞步、旋轉,並加上原住民的歌聲、吉他伴奏,融合西班牙和台灣的元素,現場民眾看得如痴如醉。
舞團團長鄭宇婷表示,佛朗明歌藝術不僅有舞蹈,而是涵蓋舞蹈、吟唱、吉他三元素。目前舞團約有10多位舞者和樂手,希望將佛朗明歌導入台灣元素,「希望有朝一日,能將充滿台灣特色的佛朗明歌,推向國際。」
舞團預計進入新北的校園,透過表演、教學等方式,開始將佛朗明歌扎根,此外也計畫在2015年籌辦亞洲首屆佛朗明歌雙年展,邀請西班牙團隊來台演出,並展開校園巡迴,將佛朗明歌推至台灣各角落。
※ 相關報導:
* 卑南民謠之父 「陸森寶彌撒曲」完成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300518.shtml
台東卑南族民謠之父陸森寶創作無數民謠、聖樂曲傳頌,台東大學將他的創作結合交響樂團,中西合併、動員上千人,完成台灣第1部原住民彌撒曲「陸森寶彌撒曲」,即將巡迴演出。陸森寶二女兒陸素英也參與演唱,她激動落淚說,在台上演唱感覺特別不一樣,感觸很深。
台東大學教授蔡盛通策畫2年,將陸森寶5首聖樂曲改編成50分鐘的音樂規模,透過莊嚴典雅且多樣的演唱形式,結合而成一結構謹嚴完整的原住民風格的大彌撒曲。
* NSO日內瓦演出 滿堂彩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17000706-260115
音樂總監呂紹嘉領軍下,NSO國家交響樂團於日內瓦15日晚,在知名的維多利亞音樂廳演出,現場1500人座無虛席,樂團與瑞士籍台裔演奏家楊文信合作聖桑《大提琴協奏曲》,以及顏名秀描述雪山隧道艱困工程的管弦作品《鑿貫》,贏得滿堂彩。
The X-Man 揭露隱藏內在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18000452-260115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18日
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倫琴(Wilhelm Conrad Rontgen)發現波長只有1億萬分之1厘米、肉眼無法看見的X光線,能夠穿透組織,使底片感光,他為妻子拍下的左手手骨照,是人類史上第一張X光照。英國藝術家尼克.文西(Nick Veasey)2001年作品《中指》以X光拍攝比出中指的手掌,向這項偉大科技致敬。
文西1962年生,是極少數專注在X光這類具危險性且昂貴媒材的藝術家,他用X光創作超過20年。台北Bluerider ART 藝術空間現舉辦他的個展「The X-Man」,展出23件X光影像,包括公車、飛機、偉士牌等交通工具,還有樂器、衣物、人體和花朵等,而這也是文西在亞洲首次舉辦個展。
文西從1997年以X光拍攝他的鞋子,是他X光系列第一張作品,此後他從生活物件、花卉植物,大到摩托車、堆土機甚至波音客機,都用X光拍攝過。
今年7月,美國《時代》雜誌封面刊登一張文西以X光顯像青少年穿著的一件連帽外套,回應去年美國非裔青少年Trayvon Martin被誤殺這個喧騰一時的新聞事件。文西的作品近年被倫敦V&A博物館、舊金山當代美術館等收藏。
「X光通常用來揭露隱藏的東西,揭露隱藏的內在,是我創作的核心。」他說,衣物的表面是華麗的,但內在卻空洞,「一朵花看似自然,卻擁有複雜美妙的生理結構。」
文西在英國肯特郡設立的工作室像科學實驗室,四周沒有其他建築物,工作室有以鉛、鋼製成,重1250公斤的大門,還有70公分厚的高密度混凝土牆,裡面擺放不同種類用途的X光機器及底片沖洗設備。
文西將物體直接擺放置X光底片上,底片沖洗出來後,再以滾筒式掃描機將底片轉為數位影像,最後進入電腦編修。若是像偉士牌、汽車等大型物體,則需拆解成零件、局部分開拍攝後,再像拼圖一樣組合,相當細緻。
2001年文西拍攝一架波音777停在機棚的X光照,他花了幾個月時間拆解飛機,拍攝超過500張飛機零件的X光照之後又重新拼組才完成。
文西也拍攝人體,如閱報的人、持槍者、搭公車的人等景況,他說,這些「人物」其實都是用人體標本拍攝而成,「若我直接以真人拍攝,輻射殘留在模特兒身上,這是不被允許的。」
◆ 國民記憶庫 發掘庶民故事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2013.11.18
「台灣是個故事島!」文化部長龍應台指出,國民個人的生命史才是國史,為了建構最真實的國史,即日起啟動「國民記憶庫」台灣故事島的口述蒐錄大行動,鼓勵全民參與。
龍應台上午強調,美國也在推動相同的事情,鼓勵民眾一起站出來說故事,台灣也有著許多精采的故事,只是還被深藏在記憶的抽屜裡。
她表示,美國也在推動建立「國民記憶庫」,有一對中年兒女的80多歲的老父親得了阿茲海默症,他們牽著爸爸的手走進錄音站,讓爸爸說出他還記得的故事。還有一名先生知道太太得了癌症,兩人走進錄音站留下愛情故事,錄完不久太太過世,先生兩年後又回到錄音站敘述走過傷痛的過程。
龍應台邀廣播主持人崔小萍、歌仔戲名角廖瓊枝、原住民學者孫大川、創意科技家童子賢、作家王文華等人舉行記者會,宣布要透過「國民記憶庫」發掘更多庶民故事。童子賢指出,童年的記憶是很珍貴的資產,他拿出父親26歲的照片和自己童年的合照說,父親的舊照片說明大時代的背景,當時躲警報、躲轟炸的歲月多麼艱辛,他重回兒時居住的花蓮瑞穗附近,但廣場、廟宇都變小,更讓他傷感。
全台各地包括離島馬祖、金門、澎湖在內共設置50多處故事蒐錄站,台北國父紀念館在內等44處蒐錄站都已設置完成,其餘蒐錄站年底前完成。
此外,部分偏鄉與未設置故事蒐錄站的地區,也會以「故事行動列車」巡迴下鄉,並且會有到府服務。國民記憶庫網址:http://storytaiwan.tw/。免費服務專線0800-66-00-55。
※ 相關報導:
* 苗縣文學集作家:書寫是…幸福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302437.shtml
「苗栗縣文學集」今年共審核通過8本著作出版,教育處昨天在縣府大廳辦新書發表會,邀8名作家現身與鄉親分享他們的創作心得及感想,也期待縣民來閱讀,感受文學之美。
* 林生祥有新作 童謠唱給你聽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302131.shtml
歷經8個月籌備,客家歌手林生祥又有新作品,「野來野去唱生趣2」昨天發表,林生祥等6位創作者搭配吉洋國小學生上台演唱12首童謠,現場觀眾在中正湖畔隨著音樂節拍搖擺身體,以後拔蘿蔔與黃蝶祭都有應景童謠可唱。
* 恆春孩子寫民謠 唱現在心情故事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302166.shtml
屏東縣恆春國小6年前推動恆春民謠,經多年耕耘,歡樂吟唱恆春民謠不僅成為全校運動,學童也能將土地的愛,化為一首首動人詩篇。
....屏東縣恆春民謠促進會理事長陳麗萍說,恆春民謠是恆春半島的無形文化資產,恆春民謠過去難被孩童接受,因是唱「過去的心情故事」,換成由孩子唱「現在的心情故事」,再融入現代音樂元素,接受度大為提高。
* 《華萊士人魚》跨時空愛情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18000446-260115
以《情書》、《燕尾蝶》享譽亞洲的岩井俊二,不但是日本鬼才導演,同時也是作家。他在1997年發表的小說《華萊士人魚》,從科學家華萊士研究人魚的傳奇構想開始,描寫一段跨越時空、物種的愛情故事,中間夾雜許多對生態省思、科學倫理與人性的探討。這本書如今在台發行中文本。
政府發展文化文創 童子賢:犯了3個錯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19000050-260202
工商時報 記者邱莉玲/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19日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兼國藝會、公視董事的童子賢昨(18)日指出,政府發展文化文創上犯了3個錯誤,包括忽略文化預算、重硬體輕軟體、資源配置錯誤,致使台灣眼睜睜看著韓國、中國大陸文創內容後來居上。
也因此,他呼籲政府應額外編列至少50億元預算,專款專用鼓勵創作、設計和創意,啟動所謂「野火計畫」,讓新一代的「林懷民」、「五月天」們源源冒出頭!
文化部昨日啟動「國民記憶庫」台灣故事島口述歷史蒐錄大行動,邀請童子賢與歌仔戲名角廖瓊枝、原住民學者孫大川等人,分別透過全台故事收錄站、行動列車,或自錄連結網站,將個人生命經驗或深刻記憶,上傳到雲端資料庫保存與分享。文化部長龍應台希望透過累積全民生命史,打造台灣為故事島。
童子賢強調,資訊時代讓每個人可以講出自己的想法,故事島的概念就像YouTube,是來自庶民的真實情感、內容,無法靠單一企業的企劃、創造出來,也不是一家出版社、一個作家可以敘述出來的。
近年相繼成為國藝會、公視等文創事業董事的童子賢認為,政府要發展藝術文化、文創產業,產業、企業要轉型,也很難靠短期開藥方解決,而是要遍地灑種子,讓新的人才、將軍崛起。
但童子賢發現,政府在發展文化文創時犯了3個錯誤:一是忽略文化預算,在中央政府總預算中只佔了零頭的零頭(103年度文化部預算161億元);二是重硬體輕軟體,文化部預算有很大部分用在蓋硬體,台灣沒有「林書豪」,不應先花大錢蓋水泥場館,而應投資在精采比賽和熱血球員身上,發展人文。
三是資源配置錯誤,台灣有太多閒置空間,例如少子化產生許多廢棄中小學,都可以花小錢整理後,開放給藝文團體排練和展演之用,讓藝文火苗蔓延。還有華山、松山等文創園區採BOT方式,出價高的企業獲得這些國家資源,高租金卻讓藝文團體很難進駐,非政府推廣藝文的本意,應該專款專用回饋給有創意卻無資金的藝文團體。
所以童子賢呼籲,政府額外編列50~100億元文化預算專款專用於發展軟體,啟動「野火計畫」,扶植成千個藝文團體遍地開花。他強調,台灣正面臨一個關卡,未來優勢將不在兵強馬壯的硬體製造業,而是要重視觸動人心的軟體和人的因素。
※ 相關報導:
* 台灣奇蹟和經典 林懷民獲一等景星勳章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04762.shtml
馬英九總統昨天頒贈「一等景星勳章」給雲門舞集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林懷民,推崇林懷民是「台灣的奇蹟和經典」,林懷民說,「雲門的成績是大家同心協力、追求夢想的成果,我只不過是其中聲音比較大的那個人。」
* 雲門40獻「稻禾」 五個第一舞進社區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04598.shtml
雲門舞集40周年鉅作,「稻禾」將在11月22日(周五)首演,此為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向「生養舞團的台灣大地致敬」作品,未演先轟動,更創下台灣表演藝術五個第一。
* 18年默默付出 國泰為文化扎根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04588.shtml
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18年來,默默支持雲門舞集,撒下藝文欣賞種子;國泰金融集團與雲門舉辦「國泰藝術節」,讓藝術下鄉,數十萬名兩岸民眾欣賞到雲門之美。
◆ 傅永和讓低音提琴愛上巴哈
中國時報 邱祖胤/專訪 2013年11月19日
樂迷熟悉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改由低音提琴演奏,強韌的低音共鳴,更扣人心弦。NSO國家交響樂團低音提琴首席傅永和耗時3年研究、重新處理,出版《巴哈六首低音提琴無伴奏組曲》琴譜,引起樂壇高度重視,本周更受邀前往巴黎音樂院、柏林藝術大學舉行講座。
低音提琴家悶了數百年,雖然擔任樂團重要的低音聲部,獨奏曲目卻少得可憐;坊間改編自巴哈大提琴組曲的少數樂譜,又省略太多原著的和弦,完全失去巴哈應有的韻味。傅永和(見圖,邱祖胤攝)在他《巴哈六首低音提琴無伴奏組曲》以降低4度的方式演奏,充分發揮低音提琴的聲響魅力。
傅永和說:「我很確定這將改變低音提琴的世界,這套巴哈無伴奏組曲將成為低音提琴演奏者的基本曲目。」
30年找不到理想聲音
傅永和現年52歲,身材魁梧,一頭白髮束成馬尾,在舞台上顯得特別搶眼。他受音樂教育家張月娥的啟蒙,國小開始專攻胡琴,考進國立藝專之後轉而學習低音提琴。他退伍後考取巴黎音樂院獎學金,學成歸國即擔任NSO創始團員至今,目前在北藝大、實踐大學兼任副教授。
低音提琴又稱Bass,是弦樂家族體型最龐大、最笨重者,對演奏者的體力及手部伸展是一大考驗。「低音提琴是非常冷門的樂器,幾乎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你去聽音樂會,如果樂團少了低音提琴的聲音,你就會想退票,會覺得這音樂不對勁。」
不過,比起小提琴、大提琴擁有較多獨奏曲目,低音提琴的曲目寥寥可數,就連巴哈都未曾幫這項樂器寫過任何曲子。許多低音提琴家嘗試演奏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無論依照原譜,或是降低1到2度演奏,都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原因是兩種樂器的音頻差異很大,演奏技巧更是南轅北轍。傅永和自己也試了30年,始終找不到理想的聲音。
以空弦奏出原有音色
直到兩年前,傅永和在電影《世界的每天早晨》看到古提琴家薩維爾(Jordi Savall)的演奏,讓他大為震驚。
「薩維爾大量使用空弦,也就是讓琴弦不透過按壓、揉弦的情況下,與琴弓摩擦,發出溫暖而放鬆的聲音,讓古提琴產生自然共鳴,這才是弦樂最美的聲音啊!」他覺醒:「我應該去尋找低音提琴的自然共鳴,而不是去模仿大提琴的聲音及效果。」
傅永和於是展開研究,他發現照原譜降低4度演出巴哈無伴奏大組曲,音域不會太高或太低,而且出現許多空弦的機會,演奏者無需過度壓弦,如此一來便還給低音提琴原有的高貴音色。
36首曲一輩子練不完
他按此原則編校樂譜,去年出版,2012年8月前往新加坡擔任低音提琴比賽評審,首度發表了這個版本。消息傳出,國內外低音提琴愛好者趨之若鶩,首刷不到半年即搶購一空。今年他更受到巴黎歌劇院樂團首席巴伯(Thierry Barbe)及柏林藝術大學低音提琴教授吳爾夫(Michael Wol)的邀請前往舉行講座,兩人均對他的發現表示肯定。
除了發行樂譜,傅永和也已完成全套組曲的錄音,預計明年發行CD,大力推廣這套曲目。
傅永和說,有了這套巴哈無伴奏組曲後,學低音提琴的人等於多了6套曲目,因每套組曲各自有6個樂章,36首曲子一輩子也練不完。巴哈的音樂特別注重和弦發展及琶音技巧,可以大幅提升演奏者的技巧及音樂性,這對低音提琴的愛好者是最大福音。
※ 相關報導:
* 南美「五月天」開唱 1200學生high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8304453.shtml
來自南美洲玻利維亞的「ANATA BOLIVIA 」樂團昨天在台中市大墩國小演出,成員與台下7校、1200名國中小學生共舞,並且演唱台灣民謠「高山青」,讓學生們感受南美洲音樂魔力。
◆ 藝術不設限 台灣吹ZINE風
中國時報 管婺媛/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19日
許多歐美、日韓等地的藝術家透過獨立刊物(ZINE)發表插畫或攝影,這股風潮近來也吹進台灣。今起在台北田園城市藝文空間舉行的「Zine Zine Fair In Taipei」展覽,集合國內30位年輕插畫家創造的獨立刊物,突破方正書本格式,還有許多奇形怪狀的手工書、摺頁書,甚至是文具禮盒形式。
所謂獨立刊物「ZINE」,就是「Magazine」的縮寫, 發源于18世紀法國大革命時期,許多人為宣揚革命理念,發送簡單印刷印製而成的宣傳品,用釘書機裝訂而成。
隨著時代演進,ZINE成了獨立刊物的代名詞,內容也從嚴肅的政治理念擴大成藝術的發表媒介。不少國家都有專屬ZINE的活動市集,如日本2006年開始的Tokyo Art Book Fair,堪稱亞洲最大ZINE特展。
田園城市今年也邀集30位平均年齡35歲的年輕台灣獨立創作者聯合舉辦首屆「Zine Zine Fair In Taipei」。展覽中可見到各種尺寸與形式的精緻刊物,如手工書、圖書禮盒、摺頁書、軟式畫布書等,讓愛好插畫的讀者,藉由不同材質與創意的刊物,感受全新的體驗。曾參與Tokyo Art Book Fair的插畫家王淑慧、林邵貞、愛倫公主等也都將展出之前赴日參展的作品。
王淑慧是兒童繪本作者,曾出版《爺爺的寶盒》、《開出一朵花》等,她畫中人物線條簡單、色彩豐富,這次展出販售的作品《多肉》,是本長寬不到20公分的手掌繪本,講她培植多肉植物的有趣過程。她笑說,因為她自己「胖胖肉肉」,「看到多肉植物就好有親切感」。
林邵貞展售手工繪本《咖啡魔法》,她除了創作,也在淡江大學擔任助理教授。她以自己熱愛的咖啡作為創作主題,繪出各種義式咖啡、手沖咖啡的作法,並講解咖啡知識。她說,希望ZINE這種媒介能讓更多創作者不用透過大型出版社,就能自由發表作品。
※ 相關報導:
* 瓦楞不「紙」如此! 360生接力設計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304539.shtml
樹德科技大學舉辦學生瓦楞紙接力設計競賽,360位生活產品設計系學生花費27小時,接力完成35組作品,完成的作品散布在廣場上展示,桌椅、櫥櫃等生活用品清一色用瓦楞紙製成,坐在作品上喝咖啡也沒關係。
NSO柏林愛樂廳演出 樂迷評價高
中國時報 邱祖胤/柏林報導 2013年11月20日
柏林愛樂剛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NSO國家交響樂團就前往柏林愛樂廳「踢館」?NSO在柏林時間18日晚間,由音樂總監呂紹嘉領軍,登上全球音樂家夢寐以求的柏林愛樂廳,贏得全場近2000名觀眾的熱烈迴響,現場歡呼聲不斷。
柏林愛樂廳是聞名全球的柏林愛樂交響樂團駐團所在地,1963年在卡拉揚推動下,由建築師夏隆(Hans Scharoun)設計興建。
柏林愛樂廳的五角形結構能平均傳達聲音,是全球聲音效果最好的音樂廳之一,但是這樣的設計也會放大樂團的缺點:特別是樂池被四周的觀眾團團包圍,對演出者造成莫大壓力。柏林的觀眾更是全世界最挑剔的樂迷,不少大師曾被噓聲伺候,NSO顯然已通過考驗。
呂紹嘉表示:「今晚團員的表現實在太棒了,我就知道大家做得到。我一直在說,音樂家的最高境界是完全自由,今天我感覺樂團達到了這樣的境界,很多地方我完全不需要指揮。」
《美國唱片指南》古典樂評論家羅伯‧馬考(Robert Markow)表示,呂紹嘉相當熟悉樂譜的內容,而且能讓樂團達到他想要的效果,樂團雖然並非零缺點,但在柏林愛樂廳能有這樣的表現,非常難能可貴。
旅德樂評人沈雕龍表示,柏林愛樂廳的效果舉世聞名,卻也嚴格考驗著所有樂團,NSO適應音樂廳的環境適應得很好,充分表現樂團的優勢。
今年剛贏得馬勒大賽第二名的青年指揮家莊東杰,特別從台灣趕到柏林欣賞這場音樂會。他表示,樂團的表現無懈可擊,尤其聽到台灣作曲家的作品在柏林愛樂廳演出,更是讓人特別有感覺。
這場精采的演出,以顏名秀描述雪山隧道艱困工程的《鑿貫》開場,打擊樂石破天驚的破題,震撼全場,三角鐵、沙鈴等多種樂器製造的流水聲,傳遍音樂廳每一角落。接著由德籍小提琴家哈格納(Vivian Hagner)與樂團合作演出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弦技演出及樂團細膩的聲音,贏得滿堂彩。
下半場先演出佑斯特《台北地平線》,神祕的氛圍及層層堆疊的管弦聲響,把音樂廳塞得密不透風。接著演出華麗優雅的德弗札克《第8號交響曲》,展現NSO對古典樂曲的掌握能力。
結束時現場安可聲不斷,樂團加演熱情奔放的德引札克《斯拉夫舞曲》以及由林孟君演唱錢南章歌曲《渴望》。
總統夫人周美青也以榮譽團長身分來到柏林,全程觀賞演出,會後並參加在柏林愛樂廳交誼廳舉行的慶功酒會,她親自向呂紹嘉致意,盛讚樂團的表現。
※ 相關報導:
* 45場音樂會 劇院走向民間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306884.shtml
文化部將從24日起連續半年,推出逾45場的「天空、草地、榕樹下─野餐音樂會」。文化部長龍應台昨邀民眾扶老攜幼親近藝術。
龍應台表示,文化部旗下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台灣國樂團與民間樂隊以往各做各的。現在文化部整合相關資源,由30多個公、私立表演團隊攜手,將從24日起展開為期半年的文化播種行動。希望吸引民眾在全台灣的戶外廣場、綠地及榕樹下欣賞音樂會,讓藝術進入大眾的生活。
◆ 翁文信《夢見》 台灣原創動畫
中國時報 管婺媛/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20日
翁文信在37歲前是搖著筆桿的作家與老師,曾拿下多項文學獎項;37歲後他為了想讓自己的孩子看到本土動畫,毅然轉換跑道,成了動畫製作人。他與肯特動畫公司合作的動畫電影《夢見》目前上映。翁文信笑說,這部片耗費3年,從腳本、製作、後製,全部「made in Taiwan」。他說:「我希望我的孩子,能看著台灣原創動畫長大!」
今年44歲的翁文信,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首獎、爾雅年度小說選、4C數位競賽動畫劇本獎銀牌獎、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佳作等。2000年,他開始經營網路多媒體工作室,編寫多媒體教材、互動學習光碟等。2006年他再度轉移工作軌道,開發動畫產品,第1部作品為電視動畫《POPA Family》電視動畫。
翁文信說,他的發想是製作給台灣孩子看的原創卡通,他製作了一系列適合親子觀賞的電視動畫影集,頗獲好評。不過,文學出身的他,還是忍不住「手癢」,想創作更為複雜的故事,創作給「大人看的動畫故事」。
因此,他從抽屜翻出壓了10幾年、從未發表的長篇小說《清明夢》,加入更多元素改寫,成了動畫《夢見》劇本。
《夢見》描述一位失親的高中少女Mida,是以輪椅代步的夢療師,能夠進入他人夢境,為人們解決心靈問題。只要她在夢中唱歌,就可將眾人的夢境相連,於是Mida與幾位同樣在現實世界中身心殘障的夥伴共組夢中樂團,完成現實生活中不可能達成的夢想。
最早在翁文信的設定中,人物並無殘缺;但這幾年翁文信受到自閉症的兒子影響,改寫了故事。「我發現兒子白天不說話,晚上睡覺卻不停說夢話,彷彿在夢裡才能無拘無束。」
擔任導演的張永昌說,這次使用傳統2D與新一代3D動畫技術,以表現動畫中現實與夢境的差異,同時也企圖將擅長這兩項技術但不同世代的專業人才結合,喚起國人的重視。
※ 相關報導:
* 台灣瞌睡熊 躍上芝加哥兒童影展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nov/20/today-taipei9.htm
近年來,政府積極提倡文化軟實力,台北市產發局聚焦於數位內容產業,協助企業生產的創意商品,國內外授權金額已達五百萬元。其中,角色以布製娃娃為主的動畫作品「瞌睡熊」,主角由「共玩創意」旗下員工一針一線縫製,日前入選全球最大的芝加哥兒童影展,成功登上世界舞台。
共玩創意編劇企劃總監吳彥杰表示,「瞌睡熊」原本是合作藝術家崔永儶製作、單純用來陪伴自己的布娃娃,後來公司發現這個設計很有趣,就與他洽談製作動畫事宜,並動員公司五名工作人員,一起縫製「瞌睡熊」與影片中其他角色。
◆ 香港舞團 舞出2書法大師清麗遒勁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3.11.20
王羲之與顏真卿並列書法史偉大大師,兩人作品「蘭亭集序」、「祭姪文稿」更博得天下第一與第二行書美譽。香港舞蹈團將該兩作化為舞蹈「蘭亭.祭姪」,下月在台北演出。
香港舞蹈團成立於一九八一年,致力推廣中國舞蹈,排演作品超過百齣。今年「香港周」再訪台灣,主題訂為「傳承與創新」,香港舞蹈團特別獻上融合古典書法與現代舞蹈的「蘭亭.祭姪」,該舞蹈詩劇也甫獲今年香港舞蹈年獎「最值得表揚舞蹈製作」。
王羲之書法向以筆法細膩、結構多變聞名,僅三百廿四字的「蘭亭集序」,更以每個重複的字都不相同、廿一個「之」字各具風韻,受舉世推崇,成為後代學書法者必習的聖典。顏真卿書法則端莊雄偉,尤其是「祭姪文稿」,筆法圓轉遒勁,飽含悲思,讓無數人動容。
舞團此次將兩名帖合一,分別用不同舞姿表現兩位大家的書法特色及帖中故事,不僅視覺特殊,戲劇張力猶強。不論是清麗灑脫的「蘭亭集序」,或剛烈沉鬱的「祭姪文稿」,都透過舞蹈的千變萬化,向台灣觀眾訴說曠世書法背後的感人故事。
王羲之與顏真卿在書法史上前後輝映,兩大名帖創作時間則相距近四百年。超越四百年時空的書法佳作,首度透過舞蹈融合為一、同時呈現,有如兩大名家隔空交會,將激撞出燦爛火花。
●「蘭亭.祭姪」十二月十三日周五、十四日周六晚上七點半在台北新舞臺演出,購票洽兩廳院售票系統,訂票專線(02)27237953。香港周詳細資訊請見官網http://www.hongkongweek-taiwan.hk
※ 相關報導:
* 白先勇「孽子」搬上舞台 有祕密武器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07207.shtml
名作家白先勇經典「孽子」主要角色楊教頭,在舞台劇版變身女同志,由歌仔戲天王唐美雲扮演。白先勇昨天談到這段「性別變異」,直誇導演曹瑞原選角選得好,「『孽子』主題是親情,劇中有父親,但沒母親,唐美雲剛好補上缺的這塊。」
「孽子」原著中的楊教頭,有如新公園「黑暗王國」的國王,照顧眾多年輕的「青春鳥」同志,並開設同志酒吧「安樂鄉」,在電視劇版中由丁強飾演。舞台劇版由唐美雲飾演,讓該角變身女同志,白先勇認為,唐美雲代表的母性,將為該劇增加溫暖,「她是祕密武器、大亮點。」
●「孽子」明年二月七日起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購票洽兩廳院售票系統。歌手楊宗緯將在首演場演唱。
劉克襄/看見與看不見的台灣
【聯合報╱劉克襄】2013.11.21
很久沒有在電影院看到國歌片頭了。九十分鐘的「看見台灣」,讓我想起它。隱隱感覺,「看」片彷彿是它的擴大版。因為更舒緩,提供了反思的空間,一點也不矯揉。
「看」片也已打破台灣紀錄片的觀賞成績,震懾人心的效應仍在持續擴大。它跟黃色小鴨一樣,都是最近少數幾件美好的事情,為惶恐不安的社會帶來些許撫慰。但黃色小鴨是外來的文化創意,「看」片是自這個土地艱苦孕育而出。
黃色小鴨是藝術家的靈感,從玩具小鴨的漂流感受到生命的堅忍不拔,找到了發想,進而帶給世界諸多地方歡樂。「看」片背後,卻是一個工專少年齊柏林,如何藉著夢想,突破社會主流價值。再如何典當家產,購買昂貴的鏡頭,只是想完成一座島嶼生態環境的拍攝。
「看」片出現後,從南到北,我接觸到不少企業界和政府機關的朋友,振奮地意欲包場,鼓勵員工和友人前去。原因並非支持積弱不振的國片,或者贊助紀錄片。理由很單純,只因那是我們生活的土地,有人拍出了過去不曾見過的台灣。
晚近生態環境教育到處提倡,但泰半是枯燥乏味的理論。有此一部電影甚少旁白論述,似乎就是最好的題材。靠著畫面的流轉變換,不用任何語言,一座島嶼的美麗和哀愁都淋漓盡致地展現。好多學校師長積極地帶學生觀賞,也只因那是日夜生活的台灣。
一部片子沒有人物沒有戲劇化的情節,只有一幕一幕土地的毀壞和新生。從高空的俯瞰、貼近,我們便莫名地在好幾個片段裡流淚了。理由也無它,更因那是我們最熟悉的台灣。
是的,就是這個主題,台灣。這部生態電影匯集了大家的注意,撫慰了大家,也幽微地流露一個重要的意義。
當假油件爆發後,我們終於了然,食品界的老闆如何賺取財富。有人為了重新打造祖厝,到處蒐集各地老樹。甚至不惜租借軍用直昇機,吊掛大樹進其園林,輝映其事業開疆闢土的成就。同時間,我們卻看到「看」片導演和工作人員如何冒著生命危險,駕著小型直昇機,從高空捕捉最美好的家園風貌。在經費拮据下,努力把最真實的台灣呈現給國人。
那是多麼不同的人對待土地的情操啊!面對家園,看到這樣的生命對照,一個人生命的理想、追求生活的價值都被徹底檢驗。什麼是良心,又什麼才是惡心,此時更是昭然若揭。
以前看軍教片電影,國旗在結尾出現時,也會覺得惡心,可是「看」片裡也展現了不同的情境。當一群原住民小朋友爬上玉山頂唱歌,最後一起揮出小國旗,製造高潮時,很多人又流淚了。
一部電影的最後以國旗結尾,不讓您覺得濫情,那也不只是電影的成功。裡面一定還有更大的啟示。我很了然,那是大家對這塊土地的愛護,已微妙轉移到對這面旗子的認同。這個認同不是運動競技場上的國家意識,或者是對抗某一外來力量的民族情緒。而是在關懷生態環境下,激發出來的家園情感。
這個認同,讓我看到未來台灣團結向上的可能,在食安幾乎瓦解我們對生活的信心時,我看到了未來有一個很大的公約數。不是黃色小鴨那種歡樂,而是「看見台灣」裡綻露的這種信念。多麼希望這一個最豐厚的公約數,能夠成為更龐大的,公民擁有的正面力量。
我們才無須憂心,看不見未來的台灣。
(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
◆ 孫尚綺用身體編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1000919-260115
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21日
舞者的身體可以編曲?在與科技藝術合作的全新舞作《絲緒》當中,旅德編舞家孫尚綺辦到了。演出中,隨著台上舞者身體的來回劃動、手的延伸,原本低鳴的音樂節奏隨之加快,音頻隨之拔高,反之亦同,待舞者舞畢,一曲現代樂章儼然成形,展現科技藝術與舞蹈合作的新可能。
《絲緒》是孫尚綺與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法國里昂國立音樂創作中心共同合作的作品,內容結合了舞蹈、數位音樂與3D角度捕捉的感應技術。演出時,舞者手上的感應器將即時透過無線網路傳輸動作數據操作聲音與影像,孫尚綺形容:「這過程就像舞者在台上以身體即時編曲。」
舞作《絲緒》英文名為《Threads》,是一個電腦名詞,指的是不同資訊內容的串流。孫尚綺與智利音樂家里瓦(Roque Rivas)、台灣數位藝術家葉廷皓以此為概念,各自將身體的動能、聽覺、視覺幻化成舞台空間裡的一條資訊線,再進一步以科技為載體,將所有資訊線串流、融合進行表現,滿台如詩般意象,感受身體編作音樂與影像的戲劇感。
孫尚綺說,這次編舞最大的挑戰就是在編舞的同時,還必須理解舞蹈動作與音像變化的牽動與界限。擔任國際協調工作的孫平也說,對舞者而言,過去給動作都是聽著音樂找cue點,「這次是要靠自己的身體掌握音樂,主控性強了,但耳朵也得打開,未來如果按照這個模式,但是是編舞家自己上場跳,等於一邊編舞一邊編曲,應該會發展出有意思的作品。」
《絲緒》11月22、23日在台北松菸誠品表演廳演出。
◆ 修復古戰袍 台灣專利紅到英國
中國時報 湯雅雯/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21日
距今270年的清代龍紋古戰袍,經由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刺繡中心主任張美筠團隊,耗時3年近千萬元,修復磨損、破洞、脫線及髒汙共8592處,修復全球第一件皇室古戰袍,現正申請2項台灣專利,高超的修復技術,可謂「現代織女」,英國也希望該團隊協助修復英國女王禮服。
這件古戰袍由奇美博物館收藏,據了解是清代正藍旗某位貝勒爺的古戰袍,這件戰袍曾流落歐洲,15年前奇美從倫敦蘇富比拍賣市場買回來;在國科會經費支持下,耗時3年的修復工程,終於重現古戰袍英姿。
團隊共23名師生,每人各司其職,這當中「補金」及「染色」2項專利是台灣特有,將金片磨成粉塗在線上,或運用植物染將新線染成古代的顏色。
團隊成員曾詩涵表示,修復戰袍過程中,還整理出200年前的枯葉、灰塵、羽毛與蟬殼等,未來再分析這些文物,進一步確認戰袍正確年分。
「我在台灣,我正青春」紀錄片首獎
【聯合報╱記者余佳穎/板橋報導】2013.11.22
「自從我知道有人盯著我後,我就不怕、無所謂了;因為我知道,始終會有人盯著我。」來自大陸的淡江大學學生蔡博藝,道出不畏在台灣碰觸政治、社會運動。《我在台灣,我正青春》紀錄片,記錄她在台灣參與社運的歷程,獲得2013年新北市紀錄片首獎。
蔡博藝是首屆來台就學的陸生,在她印象裡,社運是「鬧事」,直到聽到男友與友人聊起過往參與社運,「我也想體驗他以前幹了些什麼大事」,於是一頭栽進。
因身分敏感,蔡博藝無法站在抗議第一線。如參與苑裡反風車時,蔡博藝僅能拿攝影機記錄,「我也想往前衝啊!但如果被警察抓走,可能會被遣返。」
從淡海二期反徵收、悼念六四到反苑裡風車,都可見蔡博藝的身影。她發現,社運和想像不同,藉由深入了解當地風情、體驗台灣人的純樸熱情,蔡博藝開始「在乎」,「一旦投入,就很難離開。」
蔡博藝說,常有人說,「你一個大陸人來這裡做什麼?」連大陸同學也不能理解,但她認為,「為什麼體制不能被衝撞?體制就一定正確嗎?」
這部紀錄片上架不到一周,已在網路上引起廣大回響,超過兩萬名網友推薦,昨天也獲頒「2013新北市紀錄片」首獎。導演傅榆悲喜交加,「一方面很高興大家喜歡,但又擔心這片如果傳出去,博藝怎麼辦?」
傅榆是台灣新銳紀錄片導演,喜歡拍攝台灣政治議題的她,希望拍攝大陸學生觀點,一開始蔡博藝拒絕,經過多次交涉才答應。傅榆說,蔡博藝比許多台灣人更清楚台灣民主的優缺點,相信會是促進兩岸人民溝通的一種另類橋梁。
◆ 文博會玩染織 傳統展新意
中國時報 邱祖胤/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22日
台灣國際文化創意博覽會(簡稱文博會)昨開幕,主題館以「纖維母語」為題,強打「染織工藝」,由32位設計師及染織藝術家打造台灣印象。
時裝設計師古又文以他最拿手的厚織羊毛衫技術,創造多件充滿立體感的服飾。設計師洪麗芬結合中國湘雲紗及台灣碎花布。染織藝術家陳景林利用藍染技術「繪製」台灣景致。
文博會今年第4度舉辦,共有來自19個國家、546家業者、1,035個攤位展出,規模刷新歷屆紀錄。即日起展至24日,地點在台北南港展覽館。
◆ 陶瓷史權威 看紋飾就知年代
【聯合報╱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2013/11/22
國家講座各類主持人獎是學術界最高榮譽之一,教育部昨天公布得獎名單,其中清大教授馬振基20年前就引進高科技複材技術,獲得國內產學界一致認同;台大教授謝明良則是國際陶瓷史權威,能夠精準判定文物的年代,對學術界有很高貢獻。
教育部昨天公布第17屆國家講座各類科主持人獎,及第57屆學術獎得主,其中國家講座得主須先得過學術獎,才具申請資格,得獎者可獲每年100萬元獎助,且連續三年獎助;獲選2次即可得到終身講座的榮譽頭銜。而學術獎則可獲得一次性的60萬元獎金,教育部將於年底公開表揚。
台大教授謝明良以中國陶瓷文化史研究獲得國家講座主持人獎人文藝術類肯定,他長期蒐集許多陶瓷文化史料,加上經驗累積,讓他能夠依據陶器的紋飾判斷文物的年代和地點。
謝明良有次勘查中國河南的墓葬,當時大家判斷不出是何年代,他卻發現陶俑同時吹兩個管子,很像當時希臘羅馬流行的樂器,因此研判和漢朝交流有關,後來鑑定後,證實確是漢朝古物。謝明良表示,未來將繼續現有研究,期許有更深入的成果。
清大教授馬振基則早在20年前引進高纖維材料,提升我國的複材技術,因此獲得國家講座主持人獎工程及應用科學類肯定。現在的遊艇產業及各種3C器材、電路板等,能夠使用玻璃纖維、碳纖維或其他各種材料當補強材料,馬振基功不可沒。
另一位同樣獲工程及應用科學獎的則是台大教授王暉,二度獲獎也讓他成為終身國家講座主持人。
◆ 天地為鄰竹為骨 隈研吾讓建築當配角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3.11.22
廿一世紀的建築是什麼?日本建築師隈研吾認為是「尊重自然的建築」,這也象徵「亞洲思維的崛起」。昨天他應台開集團之邀參加「台開五十大師系列論壇」,分享他「讓建築當配角」的「弱建築」理念。
隈研吾為台開規畫打造「南投禪文化園區」與「金門自然村」。台開集團董事長邱復生指出,台開在台灣經濟成長期間扮演重要角色,但「開」字中間也有一把「代表破壞」的刀子。走向下一個五十年,台開的新目標是「打造友善建築」,減少建築與土地的衝突。
隈研吾以獨樹一格的「弱建築」理念揚名國際。他擅長以竹子和紙等脆弱材料,打造低調、隱藏於自然之中的建築。「弱建築」強調「建築是配角,環境才是主角」,注重「人與環境的關係」。
經濟不景氣,台灣建築師苦無設計機會。讓隈研吾揚名的「弱建築」,卻誕生於日本泡沫經濟期間。隈研吾透露,過去建築師無法與工匠接觸。但當他接不到城市裡的大案子,必須走遍鄉鎮做小案子,卻因此認識製作和紙、竹子的工匠,找到新方向。
三一一震災更讓隈研吾堅定理念。震災後,他第一時間衝進災區檢視作品,發現「再堅固的建築,面對大地震也是不堪一擊」。他告訴台下學子:「做建築前,必須對大自然心懷尊重」。
「用竹子做建築,是我的夢想!」隈研吾透露,他在竹子裡灌水泥,讓竹子擁有鋼筋的支撐力。
竹子的「中空」,是隈研吾信仰的建築哲學。他為「長城下的公社」打造的「竹之屋」,有一個介於室內與戶外之間的通透中庭,代表作品中的「空」,讓人們坐下,便可以放鬆身心、欣賞遠處的長城與山巒美景。
隈研吾表示,「空」的概念從道家衍伸而來,是「當人面對自然時,一種自然沉澱的心情」。介於人與自然之間的建築,可以創造這種「空」間。
在種滿櫻花與梅花的南投禪文化園區,隈研吾也充份運用這種「空」的概念。他在此地打造一個不設座椅的半戶外咖啡館,人們一進去,自然而然「倚地而坐,眼望自然」,身心充分放鬆,與自然融為一體。
有聽眾問隈研吾,有沒有「讓他後悔的作品」?隈研吾表示,他的作品低調卻耐看,保證「愈看愈喜歡!」
◆ 償還69年書債 黃友棣終於圓了心願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2013.11.22
六十九年前,已故音樂大師黃友棣向廣州中山大學借了一部五冊的葛洛夫音樂辭典,戰亂讓這套書在兩岸輾轉流離六十九年,昨天終於回到當初出借的廣州中山大學圖書館。
葛洛夫音樂辭典的「物歸原主」,見證並完成了黃友棣一生對「信」字的堅持。
高雄中山大學校長楊弘敦昨天利用在廣州中山大學舉辦的第三屆「山海論壇」,代替黃友棣歸還積欠了六十九年的這筆「書債」。
黃友棣一九三四年畢業廣東中山大學文學院教育系,並留在學校服務。民國卅三年夏天他向學校借了這部五大冊的音樂辭典,後來碰上抗戰,學校奉令疏散,他要歸還借書,圖書館表示書冊都已打包裝箱不肯收。
一生重然諾的黃友棣,只得把這重如磚塊的五冊書放在包袱內,揹著逃難,一路從連縣、連山、八步、羅定、茂定,藏身湛江培才中學。
抗戰結束,他又把這五冊提著走路返廣州,送回中山大學圖書館。沒想到職員還是不肯收,寧願當做疏散時失掉,省得麻煩。之後國共內戰後,黃友棟逃到香港,卅六年前移居高雄,行李中帶的還是這套書。
不想背負借書不還之名,但當時環境又不可能將書送返大陸,黃友棣想著,高雄中山大學也是「中山大學」,捐書中山也是一種歸還的形式。
十五年前,黃友棣將這套音樂辭典贈交高雄中山大學,了卻心中懸念。
這套辭典多年來存放於中山大學圖書館展示櫃,蓋著廣州中山大學圖書章的書名頁上,還有黃友棣親筆寫下的「還書往事」。
廣州中山大學輾轉聽聞此一淵源,雙方多次溝通,敲定圖書交接,促成了這次的跨海還書。在現場黃友棣名曲「杜鵑花」的歌聲裡,音樂大師終於對一生執守的「信」,了無遺憾。
「後人類慾望」打破性別二元思考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23日
人體開始產生性別的分野,約莫在胚胎6周大,此後開始發展至男女生理的區分。不同社會對性別各有期待與規範,然而,性別只有二元發展嗎?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辦「後人類慾望」展覽,來自歐美、日本和台灣25組藝術家與團體,透過繪畫、裝置、影像藝術來探討變裝、改造、異種突變等當代文化議題。
「後人類慾望」由陳明惠策展,從1988年史蒂夫‧尼可思(Steve Nichols)發表《後人類宣言》(Post-human Manifesto)這本書取得靈感。她說儘管學界對於「後人類」定義分歧,但普遍共識為「形容現代人日漸分歧、複雜的生命期許和身分認同」,因此她藉由複製人、跨性人、改造人等主題詮釋「後人類」。
英國藝術家塞耶(Phil Sayers)表示自己外表是男人,內在卻是女人。68歲的塞耶沒作變性手術,平時以女裝示人,令人雌雄莫辨。作品《自畫像:影中赤裸》、《自畫像第290號》是他的變裝照,《回應凝視》則與3位年邁女性共同袒露衰老的肉體以及因乳癌而切除乳房的身體。
「為了取悅男性,傳統繪畫裡的女性都是年輕貌美。我不美、不年輕,而且也不是真的女人。」塞耶說,母親自小視他為女兒,這樣的意識逐漸形成漣漪,「當我結婚生子後,我開始扮演母親的角色照顧小孩,認同產生變化。」
台灣藝術家劉世芬展出裝置《穆勒氏花園:羊走迷》,穆勒氏管是形成女性生殖器官的性腺,她將雌雄同體的蝸牛、象徵迷途羔羊的鹽雕山羊頭骨等圖像,和一尊擬真自身卻外加一條尾巴的人體雕像並置。劉世芬以此「象徵男女兩性屬性都存在,只是發動多寡而已」來詮釋對性別的思考。
展覽也探討人體與科技結合的複製人。台灣藝術家林珮淳的《夏娃克隆啟示》影音互動裝置,作品主角設定為可自我複製的科技人種「夏娃克隆」,暗示科技具有無限發展的能力,也可能導致人類的淪落。
澳洲藝術家佩斯尼尼(Patricia Piccinini)的裝置《高懸》和《迎接賓客》,以自己的一對兒女為雕塑的模特兒。《高懸》中的小男孩從人類毛髮編織成的巨繭探出頭,繭中有幾條大蟲卵;《迎接賓客》有隻撲向小女孩的異形物種。佩斯尼尼說,人類對其他物種常造成侵犯,透過孩童與奇異物種共處,隱喻物種相容的想像。
◆ 牯嶺街市集 15獨立出版社開趴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23日
各色文創商品、手工皂工作坊以及大書店裡看不到的特色獨立出版書籍,23、24日的「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充滿在地特色與蓬勃活力。今年市集規畫「二日書店‧小本步」概念展,展出15家獨立出版社作品、規畫5大主題書展,並結合國際愛跳舞即興節,邀請20多組表演團體當街與路人共舞,別開生面。
牯嶺街曾是中日戰爭結束後,待遣返的日本人變賣傢俬古董的地方,民國50、60年間沿街舊書攤林立,成為淘書客的寶窟,也是禁書流通的祕境。2000年由中正區龍福里辦公處發起的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便以「台灣第一舊書街」為號召,每年在牯嶺街南海路至寧波西街封街舉行,國北教大南海藝廊2005年起協辦至今,今年邁入第13屆。
市集從社區出發,融合地方文史特色,暨有出版、文創、表演團體展售與演出,也推出免費健診等里民服務,成為特色市集。
近來牯嶺街市集也成獨立出版的舞台,今年策畫5大獨立出版主題展區,包括小小書房展出社區與地方刊物聯展;創作者邱璽民以行動藝術表演結合獨立出版刊物,反思人與社會關係;「nos:books」出版社展出國內外獨立出版社珍藏作品;師大社區營造組織「雲和小客廳」推出處理廚餘、製作手工皂等工作坊;角立文化出版社展出小開本、薄頁數的「小本」出版品,傳達獨立精神。
角立出版社主編沈嘉悅表示,因為獨立出版社在主流大書店能見度不高,書展成重要曝光機會。他表示每年初在世貿中心舉辦的台北國際書展,規模大但限制多,著重與各地出版朋友的業務交流,封街舉辦的牯嶺街市集則直接面對民眾,攤位大、租金便宜、氣氛自由,客群包含社區的小朋友、阿伯阿嬸,相當有趣。
※ 相關報導:
* 文創注活水 台中魅力大爆發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3000666-260116
台中市政府繼在北京文博會獲得熱烈迴響後,昨天起至24日在台北世貿南港展覽館舉行「台灣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以「台中創意生活之都」與「台中十大街區」2大主軸,再為行銷台中市發聲。
台中市的城市主題館以「台中創意生活之都」為主題,進入展館,映入眼簾的是台中市地標台中公園湖心亭3D立體彩繪牆,吸引參觀民眾目光。館內規畫「原創台中」與「典藏台中」區,呈現台中市多元文創品牌的活力,及台中市文化局開發的系列文創品。
「原創台中」主要展出日常生活產品,包括餐具、家飾到居家禮品等,展現工藝及設計巧思,共選出28家台中文創業者,其中「歐瑟若」聚焦於親和、溫暖又時尚的健康管理品牌,與英國「SUBKARMA」合作,運用中式水墨手法融合西方色彩元素,改變體重計的冰冷形象。....「典藏台中」收藏台中市文化局開發系列的文創品,除西拉雅、泰雅圖騰編織及漆藝飾品系列外,更有大墩工藝師的精湛工藝品。
◆ 台布袋戲登陸 三昧堂拚出人氣
旺報 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23日
在台有百萬戲迷的霹靂布袋戲,為搶攻大陸市場,近來片頭和片尾曲改為國語發音,此舉引來了戲迷的熱烈討論,事實上今年多次赴大陸演出的「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在北京的演出改為普通話發音,三昧堂行銷總監嚴仁鴻強調:「等到時機成熟,還是要回到全台語演出。」
從小看史豔文長大的7個台灣大男生,雖然各自在不同的專業領域,卻因迷戀、收藏到自己創作而組成了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並在今年的北京國際動漫博覽會暨廈門的圖書交易會上,成為大陸粉絲追逐的目標,但剛到北京演出時,雖然也準備了字幕,但現場觀眾仍反映「聽不懂」而興趣缺缺,嚴仁鴻等人當下決定改為普通話演出,但仍事先告知:「出場詩是布袋戲的特色,一定要原汁原味。」
戲偶用施華洛世奇水鑽
這一改變讓他們從一天2場暴增為一天演出6場,以滿足不肯離去的戲迷。
三昧堂的7位成員可說都是看霹靂布袋戲長大的,他們製作的戲偶原是出於自己收藏之用,因此相較於電視戲偶,每尊偶都講究地用上施華洛世奇水鑽、蠶絲布,華麗度和精緻度大增,造價也相對是傳統偶的3到5倍。三昧堂為北京國際動漫博覽會而特地製作的「太平宮主」,身上有8條鳳尾象徵著「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圓形髮髻象徵圓融,髮釵則有「以一貫之」的喻意,希望以此偶作為兩岸和平大使,雖未曾演出過,卻已透過網路吸引粉絲特地坐了6小時火車到會場守候。
時機到 將全台語演出
在台灣,三昧堂的戲偶在嘉義市博物館展出20天就破該館5年來的參觀人數;赴大陸展覽、演出,雖然目前登陸演出在語言上仍有轉換的問題,但嚴仁鴻強調:「布袋戲不是偶像劇,等到觀眾熟悉了,還是會切換回全台語演出。」現階段他們除了持續打造精緻如藝術品的戲偶,也透過演出後的互動,讓觀眾直接操偶,並透過龍圖騰出版《玩藝布袋戲》一書,在兩岸持續推廣布袋戲文化。
※ 相關報導:
* 雲門「稻禾」舞出風調雨順 3萬人同步看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14497.shtml
舞台上稻浪波濤洶湧,舞者翻飛舞躍。戶外,數萬民眾透過網路、手機與戶外轉播,進入雲門舞者用身體舞出的藝術之田,感受土地的力量與滋養。雲門舞集創團四十年作品「稻禾」,昨晚於國家戲劇院首演,寫下八縣市三萬民眾齊聚欣賞同步轉播的紀錄。
3大贏家凸顯台片3不足
中國時報 張士達/特稿 2013年11月24日
金馬50給了台灣電影3個最好的提醒:3部得到最多主要獎項的作品,分別象徵了當前台灣電影的3種不足。《爸媽不在家》在小格局中示範了扎實的編導實力;《郊遊》體現了世間電影幾乎早已放棄追求的藝術高度;《一代宗師》則在高難度的題材中發揚了精雕細琢的技術光芒。一路跌跌撞撞走來,原來,台灣電影在金馬年屆50之際還這麼稚嫩,還有這麼多的不足亟待迎頭趕上。
台灣電影去年以僅僅兩座金馬創下史上最慘烈成績,今年的6座金馬雖已有成長,但評審團主席李安語重心長指出,台灣電影雖有創作自由,但「格局小,技術差,難成大氣候,氣虛了一點」。他說,雖有蔡明亮穩住水平,但「台灣電影好的時候他是這樣,不好的時候他也是這樣。蔡明亮不等於台灣電影,就像宮崎駿也不等於日本電影。」
蔡明亮堅持自我並探索電影形式不同可能的創作路線,在全球影壇已是走在時代前端,20年來不間斷地為台灣電影在國際影壇維持可見度並贏得尊敬,金馬此時頒給他與李康生,就算不是遲來的肯定,至少也是台灣電影欠他的一個榮耀。
來自馬來西亞的蔡明亮成了台灣電影享譽國際的招牌,來自新加坡的《爸媽不在家》導演陳哲藝則感謝台灣新電影:「台灣新電影是我的啟蒙,沒有台灣新電影,就沒有《爸媽不在家》。」兩人同樣在台灣新電影的養分中成長茁壯,當新生代的台灣創作者,早已遺忘新電影前輩在那個艱困年代裡對創作的追求,卻是由來自海外的華人接下了傳承的棒子。
金馬獎開放全球華人競技的意義此時更顯珍貴,因為我們需要更多多元化的同伴與對手,來提醒我們不要在「愛台灣」的情懷中模糊了視野。電影的普世價值究竟在哪?勇奪最大獎的《爸媽不在家》給了一個很好的參考:這部電影的預算,只要1500萬台幣。
※ 相關報導:
* 《築巢人》道出照顧者內心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4000723-260115
國內不乏記錄自閉症患者生活的紀錄片,但多以正面且溫情呈現,導演沈可尚(見圖,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的《築巢人》卻是真實到近乎殘酷的紀錄片。片中自閉兒與父親的日常生活,包括家暴、爭吵、抱怨,呈現照顧者外表看似堅強實則心力交瘁的苦楚。
《築巢人》今年獲得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香港華語紀錄片短片冠軍以及金鐘獎最佳非戲劇類導播獎。沈可尚說:「我希望藉由這部片,道出這群照顧者平時隱藏在內心不敢吐露的話!」
◆ 爺牽手談祭典 她下刀雕出傳承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315849.shtml
【聯合報╱記者蕭雅娟/屏東報導】2013.11.24
「木雕的意義深遠,展現原住民文化」,第13屆全國原住民木雕獎昨天在屏東原住民文化會館頒獎,9件得獎作品從69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各件作品背後都有段關於原住民的故事,將展出至12月底。
從事雕刻工作長達10多年的藝術家沈安日,以「美麗的分享」和「誡」兩項作品,獲得社會組傳統木雕及現代藝術雙項首獎。來義鄉文樂國小蘇寶兒,以「傳承」為題,榮獲國中小組首獎。
沈安日表示,「美麗的分享」背後故事已在部落流傳多年,它在闡述農獵時代的原住民,看見水龍頭可輕易流出水,便用全部農、獵物,交換神奇水龍頭,帶回部落與族人分享,沒想到等了又等,就是不見奇蹟,水龍頭沒流出一滴水,深刻又直接的傳達不同民族的文化差異。
現代藝術組首獎作品「誡」,則帶有對時代的反思,提醒原住民青年,別讓熱血消失,忘了部落在地文化。喜歡雕刻的蘇寶兒刻畫出祖孫之情,她說「爺爺牽著我的手,告訴我五年祭的典故,所以象徵傳承」。
今年以「同心原」為木雕競賽的創作主題,評審高業榮表示,近年木雕競賽的作品,創意題材多元且較現代化,加入銅、鐵、石頭素材,富有深厚意涵,讓人耳目一新,希望藝術工作者將原住民傳統木雕精神及技藝,傳承下去。
◆ 彭名琍 獲桐花文學獎首獎
【聯合報╱記者廖雅欣/宜蘭報導】2013.11.24
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所研究生彭名琍以「阿姆介鹽生瓜子」小品文,獲客委會「桐花文學獎」小品文類首獎,彭名琍從苗栗移居宜蘭,從母親拿手菜「鹽生瓜子」表達思母情,動人心弦。
彭名琍是三義鄉人,移居宜蘭多年,對客家文化十分關注,常參與客家活動,就讀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研究所二年級。
她以「鳳兮」為筆名,投稿「阿姆介鹽生瓜子」至客委會的「桐花文學獎」,獲一般類小品文首獎,對客鄉與母親思念之情躍然紙上。
彭名琍表示,「阿姆介鹽生瓜子」意思是「媽媽的涼拌黃瓜」,以閩南與客家食物引出的飲食文化、族群邊界為主題,透過食物懷念兒時情景。
她表示,去年及今年2次投稿桐花文學獎都獲獎,今年拿到首獎,她非常驚喜。
※ 相關報導:
* 王貞治祝壽老蔣 手稿將拍賣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316196.shtml
七月,文訊雜誌舉辦華文世界首場「作家珍藏書畫募款拍賣會」,不僅為文訊募得上千萬經費,更讓文人之間的故事與情誼,透過藏品傳遞給下一代。第二場拍賣會廿七日將登場,除了邀請知名拍賣官陸潔民主持拍賣,並增加網路拍賣。
● 作家珍藏書畫網路拍賣會廿七日登場,十二月廿四日截止,網站:http://class.ruten.com.tw/user/index00.php?s=wenhsun30;實體拍賣會十二月七日於張榮發基金會大樓國際會議中心登場。
◆ 藥讓我活下去 舞出人的脆弱
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24日
比利時藝術家楊.法布爾(Jan Fabre)的創作橫跨視覺、寫作、導演及編舞,來台演出劇作《藥讓我活下去》在滿台肥皂泡泡與遍地藥罐中,以獨角戲呈現人的脆弱,與人為了生存的必須選擇。
法布爾生於1958年,畢業於比利時安衛爾皇家美術及裝飾學校,他的經歷輝煌,2005年獲邀擔任法國亞維儂藝術節策展主席,2008年獲羅浮宮之邀舉辦《天使的化身》特展,是首位在世就獲邀於羅浮宮辦個展的藝術家。
法布爾的作品視覺感強烈,爭議性十足,70年代末起,他以行動藝術闖出名號,像是焚燒向觀眾借來的鈔票演出《焚燒鈔票》,將自己關在一個白色立方空間3天3夜的《The bic-art room》,都是代表作。
1986年,他創立信念創作體,開始發表戲劇與舞蹈的相關創作,擅於透過身體探問人類的生存狀態並展現人性,他認為身體是一個美的戰場,「歡愉的生存與痛苦的掙扎,都是真實人生。」
《藥讓我活下去》發表於2012年,是法布爾為舞者好友,前法蘭克福舞團資深舞者暨編舞家赫西(Antony Rizzi)量身打造的獨角戲。劇中,赫西是HIV帶原者,依靠醫生開立的藥丸維持生命。他熱愛舞蹈與生命,因此他狂舞、吹起許多肥皂泡泡,象徵存在與美好感受。他喃喃獨白,在死亡逼近的關口,是滿地的藥丸與粉末阻擋了死亡的靠近。
法布爾說,赫西1993年感染了HIV,依靠藥物走到現在,「這不是一個讚頌藥物的作品,這作品談的是為存活而做的決定。」
他指出,這件作品緣起於「人是泡泡」,一碰就消失,被包覆如同被保護,「代表了人類的脆弱。」《藥讓我活下去》今天在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演出。
※ 相關報導:
* 澎恰恰、許效舜「隔壁親家」音樂劇感人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16882.shtml
《隔壁親家》音樂劇,自2009年推出以來獲得觀眾熱烈喜愛,其改編自廖風德得獎小說,刻劃50年代台灣鄉土文化,四度演出44場,並創下國父紀念館近十年唯一滿場記錄。今年於11月22日至12月15日在南海劇場演出20場,邁入演出45場的感人迴響。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