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6

美擬設氣候韌性基金

◆ 砸300億! 美擬設氣候韌性基金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487454.shtml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4.02.15

美國總統歐巴馬下月要求美國國會通過成立一個10億美元(台幣300億元)的氣候韌性基金。歐巴馬15日飛往加州,討論目前肆虐加州和美國西部的乾旱,宣布美國政府的新行動,包括上述基金。

白宮消息說,基金將用於研究氣候變遷的影響預測,協助社區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及輔助突破性的科技與具備韌性的基礎設施。

媒體報導,這方案不容易獲得共和黨大力支持,10億美元並非小數目,歐巴馬想在國會爭取這筆錢,不會容易。

白宮發言人雷利克說明,氣候變遷已經傷害美國全境的人民,如果把問題留給下一代以及他們的孩子,事態只會更嚴重。基金其他用途,包括牲畜疾病救濟、保育計畫、水土保持、防洪堤,以及削減聯邦機構的用水量。

白宮科學與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霍德倫表示,極端的個別天氣事件,目前還很難直接歸源氣候變遷,但歐巴馬將強調科學界的看法,氣候變遷造成長旱等極端事件更加極端。霍德倫說,全球氣候變遷的強度與頻率,為什麼在增加,以及長旱地區的生活如何,我們都了解。

氣候變遷的效應,包括豪雨降雨量上升,這代表愈來愈少的水由土地吸收,愈來愈多水流走。 山區雨量增加,降雪減少,這代表春天與夏天餵給河流的融雪減少; 氣溫上升,表示愈來愈多少蒸發。

霍德倫表示,氣候變遷另外還以許多更微妙的方式,增加長旱的頻率,上述三點已足以說明,為什麼容易發生乾旱的地方,乾旱愈來愈頻繁、愈嚴重、愈持久。

歐巴馬政府2013年成立氣候變化專責小組,歐巴馬13日派高級幕僚到洛杉磯與加州等24個州的官員舉行專責小組的第二次會議。



◆ 美經濟凍傷 估損失500億美元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486994.shtml

【經濟日報╱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2014.02.15

美國今年一波又一波的暴風雪來襲,已對美國經濟帶來衝擊,受創規模估達500億美元。不僅經濟專家開始下修第1季經濟成長預測,也讓聯準會(Fed)難以掌握攸關貨幣寬鬆措施退場步調的經濟形勢。

本周席捲美國的暴風雪已導致1.4萬架次航班取消,數以十萬計的民眾遭受斷電之苦。氣象預告美國東北部14日還會更多降雪。過去一個半月,光是紐約地區就已經遭逢六場大小不等的風雪侵襲,連一向很少下雪的美國南部也被冰封。

華爾街日報調查專家意見估計,美國第1季經濟成長恐下滑0.3個百分點,從上個月預估的2.5%下修為2.2%,但第1季過後經濟將恢復活力。CNBC調查結果顯示,風雪影響美國第1季經濟規模達500億美元。

1月零售銷售已不理想,下一個受惡劣天候影響的恐怕是2月就業數字。冰雪暴本周在美東肆虐,正值勞工統計局調查雇主來計算2月就業、工時、薪資狀況的期間。2月就業數字訂3月7日公布。

梅西洛金融公司(Mesirow)首席經濟學家史文克指出,惡劣天候會讓按時計酬勞工的收入,也因使用暖氣的支出增加,讓不少家庭不得不撙節其他開銷。今年以來,因天候異常寒冷,取暖需求大增,天然氣價格已上漲23%。史文克估計第1季經濟成長年率低於2%,遠低於去年第4季的3.2%。

聯準會官員也感到為難,不僅要估算天候影響經濟的程度,也要判斷經濟是否因此惡化。就業情況如何,恐怕要等到聯準會下次開會前才會明朗。聯準會主席葉倫11日在眾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談到就業時說:「不符時令的低溫可能影響就業和其他方面的景氣。我們留意的經濟數據很廣,重要的是要花時間評估其中的意義。」

華爾街日報調查也顯示,寒冬過去後,經濟應該也會恢復,第2季經濟成長可望回升到2.8%,第3季再擴大為3.0%,第4季可望達到3.1%,全年經濟成長將可達到2.8%。



◆ 英美暴風「手牽手」 恐再釀災
http://www.cnabc.com/news/aall/201402150200.aspx

中央社 2014.02.15

英國與美國近日天氣反常,英國南部大雨成災,美國東北部則是遭逢致命冬季暴風雪。現在有衛星影像顯示,影響英美的暴風開始「手牽手」掃過大西洋,未來恐繼續釀成災情。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Worldview衛星畫面顯示,侵襲紐約與倫敦的風暴看似緩慢合併,「手牽手」橫掃大西洋。

暴風雪為美國南部及東部各州帶來厚雪,昨天還導致華盛頓聯邦政府運作停擺。部分地區降雪達60公分,並導致近80萬用戶在狂暴天氣中無電可用。

今年將是美國有氣象紀錄以來降雪最多的幾個冬季之一。截至本月初為止,華盛頓、底特律、波士頓、芝加哥、紐約和聖路易都已降下約為平常此時2、3倍的雪量。

在英國方面,氣象局表示,狂風、豪雨加大雪的「多重侵襲」橫掃英國,未來雨量恐多達40毫米,南岸更有可能出現巨浪。

泰晤士河河水本週末恐漲至60多年來的最高水位,且未來一週都可能發生洪患。

英國出動2000多名陸海空軍士兵,協助遭洪患侵襲的地區。國防部表示,也已經部署旋風式戰鬥機和哨兵偵察機,以光學和雷達造影協助民間和有關當局協調救災。

英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也表示,將尋求歐洲聯盟金援,並重申會盡「一切可能」協助災區。

他也說錢不是問題,並願意提供企業主與一般屋主財務協助。

※ 相關報導:

* 暴風雪前腳走 美再迎酷寒風暴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02150073-1.aspx

美國東岸地區連續第4天遭冬季暴風雪強襲,儘管寒流今天出海,但下一波暴風雪將緊接著報到,各地悲劇頻傳,至少25人死亡。美聯社報導,暴風雪導致數十萬用戶停電,賓州發生嚴重連環車禍,造成30人受傷。

* 武嶺積雪深達50公分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feb/15/today-life5.htm

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加上華南雲雨區影響,昨天高山紛見雪蹤,玉山積雪已達廿二公分,玉管處呼籲登山客不要再入山。合歡山前晚至十四日凌晨降下近幾年罕見大雪,武嶺積雪最深已達五十公分。

....全台急凍,讓許多老人家身體受不了,日治時代就有「長壽之鄉」美譽的新竹縣關西鎮,目前全鎮人口三萬多人,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約佔二成,百歲人瑞去年三月統計有七人之多,年初六鎮代會上班陸續接到喪家寄來的訃聞,至昨天已經二十一張,關西街上走幾步就可以看見花圈、靈堂。



◆ 酷熱煙霾籠罩大馬 民眾叫苦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02150171-1.aspx

中央社 2014.02.15

馬來西亞半島多處地區近一個月沒有降雨,且天氣酷熱難耐,造成多處水壩乾涸及林火肆虐;加上鄰國印尼火山爆發,大量塵埃飄向大馬,導致民眾在農曆新年期間苦不堪言。

馬來西亞半島多個地區近一個月沒有降雨,氣候異常乾旱,自然和人為因素也導致林火頻傳,包括彭亨、霹靂、玻璃市與吉打州等都出現種植園及垃圾掩埋場遭大火吞噬情況。

同時,多個地區的水壩水位因久未降雨而不斷下降,鄰國印尼火山爆發事件頻傳,林火熱點不斷增加,導致塵埃持續飄向大馬,造成大馬人民受酷熱天氣折磨外,還必須忍受空氣品質不佳。

大馬氣象局預測,隨著東北季風風速在境內增強,利於雲層形成,位於霹靂州以下的中南馬地區近日午後將出現陣雨。從19日起料會持續迎來陣雨,但由於雨量有限,仍不足以提高隆雪一帶的水壩水位。

大馬北部州屬如玻璃市、吉打和檳城由於大氣穩定,風速弱,未來一周料仍維持乾燥無雨的天氣。

至於首都吉隆坡和布特拉加亞(Putrajaya)雖然這幾天有陣雨,不過這兩個地區並非集水區,因此無法改善現有水壩水位下降情況。

※ 相關報導:

地球水深火熱 氣候影響食物鏈
* 治霾超級任務 創意讓綠色消費生根
* 超級城市 科技首都
* 智慧城市 台灣新藍海?

20 則留言:

fsj 提到...

加州鬧大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16000140-260209

工商時報 林國賓 2014年02月16日

■加州缺水問題不斷惡化,正面臨史上最嚴重的乾旱危機,1970年代大旱惡夢可能重演。

■Experts are warning that this drought, after one of the driest years on record last year, could be as disruptive as the severe droughts of the 1970s.

由於缺水,加州養牛牧場主人不得不賣掉一些牛群;沙加緬度與其他城市已實施嚴格的限制用水措施;在一些原本極為潮濕不易失火的森林也爆發野火災情。

通常12月就會開放的滑雪場,至今仍處於關閉狀態。內華達山脈地區有一處滑雪場已經開放,但滑雪坡道上竟出現一頭熊,顯然是因為天氣異常暖和,它沒有冬眠,出來趴趴走。

眼見情勢惡化,加州州長布朗(Jerry Brown)今年1月份便坦承:「加州正遭逢旱災,嚴重程度可能高居史上前幾大。」由於缺水,加州民眾現在就得面臨往年只有在盛夏才會出現的問題。

共體時艱 實施限水

為度過難關,布朗並公開呼籲民眾自動自發節約用水,每人減少2成的用水量,如果成效不佳或缺水情況惡化,不排除強制實施限水。

天氣預報今冬降雪量偏低,專家們因而警告,由於去年已經是有紀錄以來最乾旱的年份之一,這次的旱災嚴重程度可能跟1970年代的大旱危機差不多。

乾旱情況隨處可見,並已衝擊加州的經濟。農戶恐慌情緒持續升高,很多人已開始休耕。加州西地供水區(Westlands Water District)的官員說,供水量若無法增加,佛雷斯諾郡估計有20萬英畝的農地將被迫休耕。

原本讓牛群在牧場上吃草的養牛戶,也不得不購買乾草應急或者減少牛隻的數量。

各宗教的神職人員均不約而同呼籲信徒為降雨進行禱告。加州天主教主教索托(Jaime Soto)最近領著教友一起祈禱:「願上帝打開天門,在我們的農田和山間灑下仁慈。」

美國伊斯蘭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American-Islamic Relations)沙加緬度河谷分會也跟進,宣布該地區的清真寺將舉辦傳統的祈雨拜(Salatul Istisqa)。

加州主要的水源仰賴內華達山脈的積雪,山脈附近的相關城鎮最可看到缺水的問題。在內華達山脈一帶由家族經營的度假勝地唐納滑雪場,往年這個時候滑雪場的積雪厚度可達好幾英尺,但今年卻不到1英尺。內華達山脈的其他滑雪度假勝地也是同樣的狀況。

水庫缺水 慎防野火

「這是我這輩子看過最嚴重的旱災,」唐納滑雪場總經理考夫曼(Lincoln Kauffman)說。他現年55歲,打從70年代初就在內華達山脈滑雪。「上一次這麼嚴重應該是1976年和1977年,記得當時不管是淋浴或馬桶沖水都有限制。」

鄰近沙加緬度的佛森湖(Folsom Lake)水庫,水位下降的速度非常快,降到已可看到淘金時期一座空城的遺址。仰賴佛森湖水庫、負責供應沙加緬度一帶社區用水的聖胡安供水區(San Juan Water District),已要求用戶減少20%的用水,某些地區並停止所有戶外用水。

舊金山以南約75英里的聖塔克魯茲,則已禁止餐館主動為顧客提供飲用水的服務。

在洛杉磯附近的格蘭朵拉,以及北加州偏遠的洪堡郡,消防員最近則忙著在消滅往年冬天通常不會出現的野火。

加州林務與消防局發言人馬錫森(Dennis Mathisen)說:「已經是1月份了,但加州各個地區到處都傳出嚴重的火災,情況確實極為反常。」



◆ 高速氣流滯留 北半球氣候更極端
http://anntw.com/articles/20140216-afWK

【台灣醒報╱記者陳正健╱台北報導】2014.02.16

北半球氣候異常,原本寒冷的俄羅斯索契溫度來到攝氏16度,成為史上最熱的冬奧,而號稱美國「陽光之州」的佛羅里達氣溫卻急降,以致竟出現了「北極貓頭鷹」雪鴞。「美國科學促進會」研究指出,溫室氣體導致北極暖化,大氣中「高速氣流」(Jet Stream)更加彎曲,因此寒冷地帶向南移動,溫暖的地帶向北擴大,稱之為「聖誕老人的復仇」。

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受訪時解釋說,「高速氣流」位於冷空氣的邊緣,形狀蜿蜒,但極地氣候變暖時,「高速氣流」會更彎曲,導致暖空氣進入寒帶地區,而北極的冷空氣則被擠到溫暖的南方,致使寒冷地帶向南移,溫暖地帶向北移的情況發生。

【北半球氣候極端異常】

北美受「極地渦旋」侵襲,有如電影《明天過後》場景,冰天雪地,包括原本溫暖的佛羅里達州都受到威脅,大西洋彼岸的英國也豪雨不斷,宛如電影《水世界》那樣,變成「水鄉澤國」、災情慘重,而冬奧主辦地索契的溫度卻持續走高,逼使主辦單位製造人造雪來進行比賽。

北半球氣候異常,根據「美國科學促進會」的研究,大氣層中的「高速氣流」產生變化,是導致北半球極端氣候的根本原因。「高速氣流」或稱「噴射氣流」,猶如其名,意指在大氣層中快速移動的氣流,因為極地與中緯度地氣的溫差而生成。

【南方變冷而北方變暖】

當兩地的溫差較大時,「高速氣流」會加速,形成強大的氣壓,相反地,當溫差較小時,「高速氣流」則會減弱。由於氣候暖化,極地的氣溫上升,溫差變小的結果使得「高速氣流」的速度減緩,當遇到山脈等障礙物時便停滯不前,這導致寒冷地帶向南移動,溫暖地帶向北擴大。

阿拉斯加與斯堪地納維亞半島去年的暖冬就是最好的例子。美國羅格斯大學教授珍妮佛.法蘭西斯表示,這15年來,研究顯示,北極快速地暖化,影響了中緯度地區的天氣,這稱為「聖誕老人的復仇」(Santa's revenge),而天氣異常的情況將會愈來愈常見。

fsj 提到...

美暴雪、俄暖冬 噴射氣流惹禍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490379.shtml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2014.02.17

今冬的天氣有點怪,加州鬧乾旱,美國南部兩個雪災,新英格蘭地區大雪降個不停,英國一直泡在水中,俄羅斯索契冬奧選手穿著短袖上場。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環境專家拉潘達說,所有這些怪現象全是因「長波模式」(long-wave pattern)造成。

今冬的「長波模式」宛如一條長鞭,加州是長鞭的把手,鞭子從加州甩出後,在其他所有地方發出啪啪巨響。

一股堅實、強大的高氣壓將加州的雨雲吹離加州,同時又將噴射氣流推向加拿大,結果是,挾帶加拿大寒氣的噴射氣流移動的路徑比平常偏南一些,導致美國南部的路易斯安納州和南、北卡羅來納州出現大雪與冰風暴,接著鞭子又向上揮動,在東北部生成暴風雪。

從美國東北部,同一股噴射氣流穿越大西洋,導致英國雨水不斷,泰晤士河潰堤,創下英國兩個半世紀來最濕淋淋的一月。

索契冬奧現在如沐春風,同一股噴射氣流為該地帶來溫暖,導致下雪與結冰都困難。

更糟的是,噴射氣流今年移動速度較往年慢了許多,意謂所有的惡劣天氣都會在一地停留較久,形成更大災害。這也是全球許多地區都有人抱怨「從未見過這種天氣」原因。

美國科學促進會在芝加哥舉行年會也指出,協助決定北歐與北美天氣的噴射氣流可能正在改變,根據研究結果,噴射氣流遊蕩的路徑變長,也更緩慢與彎曲。這項改變,造成某種天氣型態會維持較長的時間。

噴射氣流變慢,原因可能是北極區氣溫上升的速度較其他地區快了二到三倍,使得極區和中緯度地區溫差變小,噴射氣流的動力降低,某種天氣型態就會在同一地區停留較久。

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教授法蘭西斯說:「它真的顯示天氣型態正在改變,人們開始注意到他們地區的天氣異於平常。」

※ 相關報導:

* 英雨連綿/天坑吞車 「地還會動」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490953.shtml

英國已經連續下了幾星期的大雨,除了不少地區淹水,許多地方也出現天坑 (sink hole)。「每日郵報」報導,專家表示,英國天坑出現頻率比以往多四、五倍,由於天候短期內不會好轉,還會有更多地方會地層下陷。....不過,英國雖然最近天坑增加,坑洞規模遠不如其他地區的天坑。阿曼有個寬40公尺、深20公尺的天坑,貝里斯更有個寬300公尺、深125公尺的超級天坑。

* 英雨連綿/怪浪郵輪破窗 風切客機驚魂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490957.shtml

英國近來遭暴風雨肆虐,日前更發生巨浪衝破郵輪舷窗導致一人死亡意外。另外,五架要降落倫敦機場的客機受天候影響求救,其中三架客機被迫轉降或盤旋等待天候好轉而油料不足求救。



◆ 寒流報到 中部以北將探8度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402170347-1.aspx

中央社 2014.02.17

告別好天氣,中央氣象局表示,新一波鋒面及寒流明天南下,全台轉濕冷;寒流20日起發威,中部以北清晨低溫下探8度,台北市10度。

冷空氣增強,氣象局預測,好天氣只到明天上半天,北部和東半部明天白天高溫約達攝氏23到24度,中南部約27到28度,下半天後新一波鋒面通過及寒流南下,全台濕冷,氣溫一路溜滑梯,各地將驟降10度,日夜溫差大。

氣象局表示,馬祖、金門、中部以北及宜蘭明天下午將轉為有短暫陣雨的天氣,越晚雨勢越明顯。19日全台有雨,中部以北及東北部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20日以後天氣轉乾冷。

寒流將自20日起發威,台北市低溫下探10度,中部以北則下探8度。氣象局提醒,寒流雖在21日白天以後減弱,中部以北22日清晨受輻射冷卻效應影響,氣溫仍低,低溫續探8度。

氣象局表示,22日、23日星期假日全台天氣轉好,各地多雲到晴,氣溫逐漸回升,高溫可達20度。


◆ 日暴風雪災 19死交通大亂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02170245-1.aspx

中央社 2014.02.17

日本各地連日來受到嚴重暴風雪侵襲,多個地區昨天起對外交通中斷,媒體和官員今天說,暴風雪導致19人死亡,1600多人受傷,及交通大亂。

「讀賣新聞」(Yomiuri Shimbun)報導,大雪阻斷道路和鐵道,許多小型社區對外交通被切斷,6900多人受困。

讀賣新聞和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位在東京以西的山梨縣,商店面臨嚴重食物短缺。首相安倍晉三承諾派遣政府團隊協助受困區。

共同社報導,安倍今天在國會就關東甲信等地雪災表示,中央政府將全力提供支援,「相關政府部門將與地方政府緊密合作,一起為保護國民生命財產安全做好萬全準備」。

共同社指出,長野縣和群馬縣間通往南牧村的縣道積雪約達1公尺,道路無法通行,白天時約有1050戶家庭停電。群馬縣南牧村65歲以上老人約占6成,是日本高齡化社會最嚴重的地區。

東京昨天也向陸上自衛隊發出救援請求,奧多摩町及檜原村可能有500多戶家庭受困。



◆ 十大「氣象經濟」預報 不可不知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490204.shtml

【經濟日報╱編譯劉利貞/綜合外電】2014.02.17

看預報決定出門該不該帶傘,只是天氣預測產業的許多面向之一,以下是財經網站MarketWatch整理出這個行業少有人知的事實:

1.天氣預測業錢途無量

美國大學大氣研究聯盟(UCAR)主管傑佛瑞說,天氣預測產業的規模只花六年就從50億成長到60億美元,且未來每年可望擴張10%到15%。據估計,美國經濟約有3兆美元由對天氣敏感的產業組成,從貨車運輸到職業運動都仰賴天氣預測,這意味企業願意花大錢購買私人預測服務。

2.我們對行銷比氣象學在行

美國國家氣象局(NWS)不曾為冬季風暴命名,所以氣象頻道(Weather Channel)去年把風暴命名為尼莫(Nemo)的舉動,引發了廣泛討論。部分觀察家認為這是種行銷策略,用來刺激觀眾興趣與收視率。這的確有效。在尼莫被命名後,Twitter上產生了12億條相關標籤推文。

3.極地渦旋沒那麼稀奇

這個名詞可回溯自1940年代,意指極地上方巨大而半永久性的冷空氣氣旋,偶爾會從中產生噴射氣流,將冷空氣帶往南方。在美國每五到十年會發生一次,但只有今年被媒體大肆報導。

4.下雪讓我們困惑

1吋雪平均可轉換成0.1吋雨水。對民眾來說,會下0.5吋或1吋的雨沒什麼差別,但預測將下5吋雪卻下了10吋,差別就很大。

5.沒變化的地方最好預測

在天氣模式多變的地區,例如南達科他州維爾市,頂級預測員的準確率只有70%,在經常晴天的夏威夷等地區準確度則可達86%。

6.同樣的數據產生的預測可能大不相同

隨著預測變得愈來愈複雜,許多氣象學家開始使用自己的模型,結果是預測員間的預測大相逕庭,有時同一地的預測溫度差距可達兩位數。

7.金融市場讓預測更精準

企業抵禦意料外天候因素的方法之一是購買天氣期貨─在颶風或極端溫度這類現象發生時提供償付的金融合約。這種合約產生了驚人的副作用:使氣候測量更精準。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說,滑雪度假村、電力業者、鏟雪公司或其他依賴某種氣候條件獲利的企業,把這類合約當成避險機制,利用NWS的預報來決定合約盈虧。

8.每個人都需要天氣預測

建築業得預先知道溫度變化,決定何時適合灌水泥。農夫也得看天候決定栽種什麼、何時施肥或收成。還有能源公司,也依此調整庫存。伏羅爾說,溫度預測的精準度每改善一度,就可能省下10億美元的能源成本。

9.天氣預測業想成為你的指路明燈

兩種變化正使氣象產業拓展到傳統的預測領域外。首先,所有人都能透過電腦或智慧手機取得接近即時的天氣預測。其次,自動化資料分析強化了天候因素的研究。例如,氣象頻道就利用天氣變化時人們會有何行動的資料,幫廣告商瞄準目標客群。

10.天氣預測不能靠土撥鼠

據128年來的傳說,土撥鼠菲爾是否在2月2日從洞穴裡爬出,將決定冬季會否提早結束。但氣象網站Stormfax Weather Almanac指出,菲爾的準確率僅39%。

fsj 提到...

韓暴雪塌頂 大學迎新百餘死傷
http://udn.com/NEWS/WORLD/WOR3/8493447.shtml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4.02.19

南韓東南部廣尚北道慶州市的「毛海洋」度假村 (Mauna Ocean Resort)的體育館,17日晚上9時許發生屋頂因積雪過重倒塌,正在館內舉辦迎新晚會的釜山外國語大學的學生被埋在裡面。目前為止傳出9名大學生與1名活動公司職員死亡,100餘人受傷。

該大學稱,原本在體育館參加迎新的學生有560多人,晚上8時10分場館屋頂出現裂紋等倒塌跡象,400多名學生逃出場館,之後屋頂塌下來,100多名學生被壓在底下。稍早報導稱仍有50多名學生被埋。後來法新社報導,館內所有生還學生都已被救出,但救難人員今天早上仍在現場搜尋是否還有人被壓在瓦礫堆下。

警方指出,事發時間大約晚上9時11分,當時參加迎新的大學生正在體育館內觀賞演唱會,不料屋頂突然塌下來釀成災難。韓聯社報導,警方推測事故原因為連日暴雪導致屋頂積雪過多,最終屋頂無法承重而坍塌,但具體原因仍在調查。

《朝鮮日報》報導,昨晚外面依然在飄雪,救援人員在救出被埋學生過程中,屋頂再次倒塌,員警和消防人員慌忙躲避。體育館規模約1000平方公尺,頂棚中央凹陷成M字形狀塌陷在地面。屋頂上的積雪厚度達40至50公分。場館內,扭曲的鐵樑到處散落,膠墊地面上破碎的照明設施和椅子,還有從屋頂上傾瀉下來的雪混成一團,現場一片狼藉。

一位逃出現場的學生說,「現場有500多名學生,出口反方向的舞台那側的天棚最先塌落,然後就像骨牌一樣全部崩塌,整個過程不到10秒鐘。」另一位學生說:「100多名學生沒逃出來。四周只有大雪,由於只有一個出口,逃生的學生擠在一起,避之不及的學生被擠壓踩踏。

朴槿惠指示徹查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南韓韓聯社報導,朴槿惠總統18日在青瓦台主持召開國務會議,就埃及恐怖襲擊、慶州度假村房頂坍塌等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事情發表看法,指示有關部門查明事發原因,防患於未然。



◆ 猝發型雪災 多在春秋
http://udn.com/NEWS/WORLD/WOR3/8493448.shtml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4.02.18

南韓大雪壓垮度假村體育館屋頂,許多學生被埋。入冬以來部分國家傳出暴雪成災,造成陸空交通癱瘓、停電、意外事故。日本住在山上的民眾被積雪困住無法出門,成了受災戶,積雪使車庫等建築屋頂崩塌造成多起死亡事件,美國與俄國都有類似的例子。

雪災是由積雪引起的災害,按發生的氣候規律可分為兩類:猝發型和持續型。猝發型雪災多見於深秋和氣候多變的春季,常發生在暴風雪天氣或結束之後。如中國大陸青海省1982 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和1985年l0月中旬出現的罕見大雪災,便是近年來這類雪災最明顯的例子。

持續型雪災是積雪隨降雪天氣逐漸增加厚度,密度逐漸增加,穩定積雪時間長。此型可從秋末一直持續到第二年的春季,如青海省1974年l0月至1975年3月的特大雪災,持續積雪長達5個月之久,極端最低氣溫降至零下30至40度。

大量積雪使建築物不堪負荷坍塌時有所聞。2006年2月23日清晨,俄國首都莫斯科一座老舊市場突然整個屋頂崩塌,造成至少44人喪生,29人受傷。調查人員研判,市場屋頂可能是被厚重積雪壓垮。

2010年冬天美國大雪紛飛,中西部一口氣降下了將近51公分的雪,其中明尼蘇達州首府明尼阿波里斯的運動場因為積雪過多,充氣式的屋頂被壓垮,迫使比賽移往他處進行。近日日本東京與其他東部地區遭到大雪襲擊,到16日為止已有11 人死亡、1人重傷、1476人受傷。



◆ 夏威夷大雨 盼擺脫乾旱

【世界日報╱美聯社/檀香山16日電】2014.02.18

幾周以來的大雨,使茂宜島西坡和夏威夷群島的土壤再次長出青草,養牛戶希望這幾場大雨,能讓夏威夷擺脫多年來乾旱的厄運,但他們的願望能否成真,目前仍不得而知。

但牧場主人警告說,倘若今年餘下的雨水季節(直至4月)不再下雨,夏威夷的土壤將會再次乾旱。

儘管夏威夷給人一個青綠茂盛的熱帶形象,但它面對著多年乾旱的問題,就如加州的農業中心地帶、及西部廣大地區一樣。

幾十年來,每逢冬季,夏威夷的牧場都因西面和西北冷鋒帶來的雨水受益,但近幾年,這些冷鋒只去到考艾島(Kauai)或歐胡島(Oahu),然後繞過更南面的茂宜島和大島。

但上個月,一連串冷鋒使雨水降在夏威夷各島。「美國乾旱監測」指出,大島西邊下坡測得的降雨量,創2005年以來1月份的最高紀錄。

茂宜島牧牛公司(Maui Cattle Co.)和夏威夷養牛業協會主席佛朗哥(Alex Franco)說,這些雨水對養牛十分重要,假如1月和2月天氣乾旱,牧場主人便會把牛犢運到美國大陸牧養。

「美國乾旱監測」已更新多個地區的乾旱情況,例如茂宜島的旅遊度假小鎮基黑(Kihei),由「極端乾旱」改為「大旱」,許多旱情嚴重的地區,也改為「中度乾旱」或「異常乾燥」。

fsj 提到...

英國水災 撼動房產價值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497613.shtml

【經濟日報╱編譯劉利貞/綜合外電】2014.02.20

英國洪水肆虐,部分最富裕的地區正面臨不動產價值滑落,及可能難以取得房貸的困境。

據房仲業者Savills資料,1月在英格蘭1766年來最嚴重的水災中,Chertsey、Egham、Datchet等泰晤士河兩岸城鎮,約有5,800間房屋被洪水淹沒。在發布嚴重洪水警告的區域,合計有近5.5萬戶房屋,總值約210億英鎊(350億美元)。

地產商George F White合夥人菲爾說:「這對不動產資產價值影響甚大」,部分房屋價值跌逾半,「幾乎沒辦法再賣出去」。

倫敦房價從2009年4月來已漲40%,這次雖未受太大威脅,但在購屋熱潮中受惠最多的伯克郡(Berkshire)、漢普郡(Hampshire)、薩里郡(Surrey)等倫敦周邊通勤區域卻受創嚴重,特別是河岸邊的古老區域。

菲爾說:「若我被要求替銀行評估某個不動產的價值,得回答它有沒有市場。若不動產曾遭遇水災或未來有此風險,那將很難賣出…抵押貸款公司將表示無法提供貸款。」他指出,無法取得抵押貸款的房屋將損失70%的潛在買主。

另據不動產估價公司e.surv,如果房屋無法保險、只能接受現金交易時,最多將損失20%的價值。

英國政府2000年曾與保險業者達成協議,允許位於洪水高風險區域的屋主,購買無成本上限的房屋險。最新協商中的「Flood Re」協議,則準備創造一個基金,為保險業者不承接的屋主提供保險。但Savills鄉村專業服務部主管貝爾說:「即使能獲得保險,需支付多高的保費仍是須考量的重大因素。」



◆ 比京隨筆/災區的政治放大鏡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497861.shtml

【聯合報╱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2014.02.20

罕見狂風暴雨近來襲擊西歐,英國成重災區,土地房屋被洪水淹沒,家戶停電,交通大亂,政治人物巡視災區的畫面,比不上威廉、哈利王子親自下水為災民搬沙包感人,氣候變遷影響下的災難現場,政治人物的一舉一動總避不了被用放大鏡檢視,但誰有能力因應前所未有的變化,才是真挑戰。

從美國、日本到英國,極端氣候帶來的異常現象,暴雪、洪水、時速超過百公里的狂風越來越常見;那一國政府有遠見、有魄力推出有效政策與作法,讓下一代免受氣候變遷之苦,誰能在災難中真正學到教訓,成為近來媒體討論焦點。

英國水患超過一個月,媒體上的頭版照片離不開被洪水淹沒、人在路上被強風吹倒、大浪衝擊海岸等驚人畫面。有些災區對外聯繫中斷超過一個月,如今有災民被迫離家、遷村,英國首相卡麥隆終於宣布救災預算無上限,不但惹來「空頭支票」之譏,媒體還挖出三年多前卡麥隆政府大砍此次重災區治水預算一億英鎊的往事,讓保守黨政府治水防洪的遠見與執行力大受批評。

豪雨成災後,各方人馬及相關研究都說原因來自氣候變遷,環境部門如今預估,花一英鎊防洪水,可避免洪水造成八英鎊的損害,但為何只能事後諸葛?

政治人物免不了得到災區視察,連腳上所穿的雨鞋都要被媒體拿來放大比較,誰涉水較深、跟民眾的互動,都會成為話題;威廉和哈利王子親自涉水為受災戶搬沙包的畫面,被拿來跟未深入災區的卡麥隆相比,凸顯卡麥隆不如王子得民心。

沒有人知道極端氣候還會持續帶來什麼樣的災難,但若不予理會,危機只會更加嚴峻。



◆ 解大旱之急 大馬擬施人造雨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02190464-1.aspx

中央社 2014.02.19

馬來西亞能源、綠色工藝及水務部副部長馬哈基爾表示,由於天氣酷熱導致許多水壩蓄水量持續下滑,不排除近期實施人造雨來解決大馬乾旱問題。

他表示,目前商業貿易最重要的雪蘭莪州,其中兩個水壩蓄水量已經下滑至58%危險水準左右。為了解決危機,雪州水務管理局可能在本週內實施人造雨。

馬哈基爾透露,一旦未來20天內再不下雨,巴生河流域的供水將面對嚴峻的考驗,水壩的水位將繼續降至44或45%,屆時雪蘭莪及首都吉隆坡的供水問題岌岌可危。

他補充,由於全球暖化現象造成氣候驟變,導致大馬天氣持續乾旱且滴雨未下,目前已責成國家水務委員會(SPAN)與相關單位減少傳輸到水處理廠的水量。



◆ 巴西大旱 咖啡、黃豆、糖飆漲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497698.shtml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綜合外電】2014.02.20

全球最大農產品出口國巴西的嚴重乾旱,已推升咖啡豆飆至十年來最高價,黃豆漲到去年12月來的高點,糖價也節節彈升。

追蹤八種商品的標普GSCI農產品指數18日上揚1.9%,連續七個交易日漲升,為2011年來最長漲勢。Commodity Weather集團農業氣象學家史崔特說,巴西耕作地區未來五日的降雨將比正常低75%,使1月以來的乾旱更加嚴重。1月的乾旱已創下1954年來最嚴重紀錄。

紐約ICE期貨交易所阿拉比卡咖啡豆5月期貨價格,18日收盤大漲8.8%,19日早盤一度跌1.3%,後又勁揚4.88%至每磅1.624美元。阿拉比卡今年來已漲40%,反映巴西最大產區損失的產量可能多達30%。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黃豆5月期貨19日早盤報每英斗13.4925美元,為12月10日以來最活絡合約的最高價。

ICE粗糖5月期貨則漲3.2%至每磅16.5美分,已從1月28日的43個月低點彈升12%。

fsj 提到...

林中斌/酷寒肆虐 暖化怯遁CO2攀升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500323.shtml

【聯合報╱林中斌】2014.02.22

二月初以來,全球各地急凍,北台灣猝死超過百人。東京積雪廿七公分,破四十五年來記錄,日本傷亡逾千人。大風雪襲擊歐美,場景如電影「明天過後」,美東廿多人喪生。

雖然,加州百年乾旱,澳洲酷熱。全球平均溫度已略下降數年。

二月七日,阿拉巴馬大學用衛星觀察全球溫度的Roy Spencer說一九七九年以來,九十五趴的氣候預測都高估暖化趨勢。因此各國政府皆未採取如建築規定的防寒措施。前日厚雪壓垮南韓禮堂死亡十人,日本飛機棚因此坍落。這就是二月十三日彭啟明博士、楊之遠教授所說的「防寒紙上談兵」。

二○○七年十二月十二日BBC News警告:「全球暖化,到一三年夏,北極無冰。」然而,一三年八月,北極不但仍有冰,其覆蓋面積比一二年八月前還增加六十趴!一○年全球平均溫度攀達一八五○年有紀錄以來之巔峰(也有人稱和一九九八年高峰相若),之後確定下滑。一三年降為第四或第六熱,暖化勢頭已明顯減弱。

這一切,氣候專家如何解讀?

大多認為:這是短期現象。暖化暫時減緩以前也發生過。人類仍然大量排碳,大氣CO2濃度不斷增加,溫室效應不斷惡化。遲早,全球溫度又將恢復竄升。

夏威夷Mauna Loa觀察站是CO2濃度數據權威。它所顯示自一九六○年長期趨勢是CO2濃度穩定攀升,不像全球平均溫度趨勢,有上有下。

然而,大氣CO2濃度上升真是全球暖化的主因嗎?

數年前,當地球各地暖化嚴重時,太陽系其他行星也暖化:觀察到的就有火星、木星、冥王星、海王星及其月亮「海衛一」。它們上面有人燃煤燒汽油嗎?天文學家認為它們和地球暖化屬同源:廿世紀太陽亢奮的活動。

太陽的活力可以用太陽黑子數目和強度來觀察。黑子是太陽表面巨大的核子爆炸。一九四○年之後數十年,太陽黑子平均數目是過去一千年來最高的,是長期平均的二點五倍。

但是九○年代以來,太陽黑子數目持續下降,黑子強度在兩千年後也不斷跌落。○七年後五年間,有俄國、荷蘭、美國、日本四國天文學家宣稱太陽活力下降,將進入冬眠。未來地球會遭遇近百年的「小冰河期」,跡象將於一四年浮現,二○年成型。(請參閱名人堂拙作一一年二月十一日「小冰河期來臨?」及一三年五月卅日「暖化減緩挑戰主流」)

主張地球仍在暖化的人說:各地海面上升,是冰川融化海水膨脹的結果。例如,華府東方不遠的荷蘭島,百年前有四百戶,目前只剩一棟老房屹立於海水中。

可能的解釋是暖化的「延後效應」。就像一年最熱的月份不是六月而是八月,最冷的是二月而非十二月。

暖化爭議有兩派。主張地球持續暖化的,也主張限制排CO2。質疑地球持續暖化的(如Roy Spencer),反對限制排CO2。兩派惡鬥,情同仇讎。

地球過去四十二萬年來,大氣CO2濃度從未超過兩百八十ppm。而一九五○年後CO2濃度直線上揚已逼近四百ppm,絕對是人類燒碳的結果。

真相似乎在兩派之間:暖化減緩,CO2持續攀升。

既使小冰河期來臨,CO2含量繼續攀升,將是全球生靈最大的災難。人類肺癌擴散、魚類遞減、水母氾濫、酸雨頻繁、森林枯萎等。節能減碳,綠色能源,是我們唯一的活路。同時,政府民間,請共同準備防寒。

(作者為《大災變》作者,曾任美國Manville公司資深地質師,國防部副部長)



◆ 寒流送來雪世界 群山白頭美呆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1000391-260114

中國時報 廖肇祥、沈揮勝、趙麗妍、呂妍庭、王亭云、陳慶居、魯鋼駿、黃天如/綜合報導 2014年02月21日

台灣各地高山一夜白頭了!合歡山、玉山、福壽山、阿里山、太平山,全都被白雪覆蓋成為銀色世界,武陵山區的雪山登山口也降下睽違10年的第一道雪,合歡山昨日上午8時氣溫降至攝氏零下10.8度,也創下今年入冬以來合歡山的新低紀錄。

合歡山前晚開始降下瑞雪,飄雪持續至昨日清晨,雪線下拉至台14甲線公路翠峰路段,積雪最深達35公分,必須出動剷雪車,警方並執行雪地管制,進入雪地車輛一律加掛雪鍊。

玉山主峰和北峰一帶,前晚至昨日清晨,再度飄下雪花,含日前所下之積雪,雪厚達23公分。 雪山登山口 10年首降雪

台中市和平山區的福壽山農場在昨天凌晨1時許降下大雪,天池的積雪有20公分高;武陵山區的雪山登山口在凌晨2時許降下睽違10年的第一道雪,積雪約2到3公分,民眾直呼「太漂亮啦!」

雪山登山口在昨晨降雪,直至清晨5時才停,這是繼民國94年雪山降雪後,10年來首次降雪!天氣回暖後,積雪也融化了,唯有山頭上的白雪還依稀可見。

阿里山昨天清晨下起9年來最大一場雪,因前晚溫度一點都不冷,遊客和居民都是起床看到屋外一片雪白,才知道下雪了。

阿里山 難得師生打雪仗

背著相機上山搶拍雪景的香林國小主任黃源明說,他在阿里山教學26年,第4次碰到下雪,其中又以民國94年的3月雪最壯觀。昨香林國小特地帶著小朋友踏遍高山植物園、小笠原山、塔塔加等積雪地,師生們用打雪仗、滑雪,上了1堂另類好玩的戶外教學課。

太平山 少見連續銀白

寒流發威,海拔2000多公尺的宜蘭太平山,前天晚間10時起降下今年第2場雪,積雪3公分,幻化成銀白色世界,昨日放晴,積雪融化;距離上次僅隔8天,太平山莊經理黃信偉直說「很少見」,今年下雪頻率變高,比以往更密集、更冷。

受到寒流影響,昨天台灣多處呈現銀色世界,真是美呆了!氣象局表示,昨天平地最低溫出現在新竹,為攝氏10.1度,今天凌晨各地最低溫將繼續下探,可能只有7、8度。

所幸明天(22日)氣溫明顯回暖,台中以北白天最高溫可以來到21、22度以上,但降雨機率會略增加。



◆ 宜蘭地震規模5.4 肇因板塊隱沒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2220003-1.aspx

中央社 2014.02.022

今天清晨宜蘭發生芮氏規模5.4地震,深度逾60公里,最大震度5級。中央氣象局分析,這是屬於板塊隱沒帶地震,深度雖深但規模易較大。

今天清晨宜蘭這起地震,震央深度雖有61.9公里,但羅東出現5級最大震度,台北市信義區、新北市、桃園及新竹也都有4級。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說,這起地震主要因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到歐亞大陸板塊造成,因板塊隱沒帶的範圍比斷層帶大很多,即使深度深,也容易有規模較大地震。

郭鎧紋舉例,1909年在新北市中和發生芮氏規模7.3大地震,震央深度在地底下約80公里,就是屬於板塊隱沒帶。

地震測報中心估算,規模5.4地震,釋放能量約1/16顆原子彈。

郭鎧紋說,2012年與2013年,台灣發生芮氏規模5以上地震都各有20個,屬於正常能量釋放,民眾不必太擔心。

fsj 提到...

全球暖化誘發犯罪 美學者稱正向關聯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8503440.shtml

【經濟日報╱記者莊雅婷╱即時報導】2014.02.22

根據最新研究,全球暖化將導致美國本世紀的犯罪率攀升。

麻州研究諮詢公司Abt Associates研究員蘭森,調閱全美近3,000個郡30年來的天氣與犯罪數據,分析兩者之間的關聯,並衡量兩者在2010年至2099年間可能對美國帶來的影響。

他發現,氣候變遷和犯罪行為之間有強烈的「正向關聯」,他並推估,全球氣溫上揚將導致社會新增230萬件一般傷害案件,包括謀殺、強暴、搶劫與破門竊盜等罪行也將直線上升。

蘭森說:「先前的研究顯示,天氣的確會牽動犯罪,但我沒料到影響會這麼強烈。」

蘭森預估,到了2090年,氣候變遷將造成各類犯罪率上揚1.5%至5%,這將使社會付出380億至1,150億美元成本。估計全美必須增加4%警力,才足以因應氣候相關的新增犯罪案件。



◆ 清晨地震 「以為大屯山爆發了」
http://udn.com/NEWS/LIFE/LIF1/8503012.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4.02.22

地震發生在深夜,不少民眾被突如其來的搖晃給驚醒,臉書瞬間被洗版,不少民眾表示,先聽到非常大的爆炸聲,才覺搖晃,嚇了一大跳,失眠到天亮;有網友表示,是不是天氣太冷才引起地震?

也有網友猜測,日前在台北士林區也有一個規模4.0的地震,是不是大屯山火山要爆發了?各種揣測眾說紛紜。

中央氣象局:與大屯山無關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士林的地震屬於淺層地震,和這次宜蘭的隱沒帶地震型態不同,兩個地震完全沒有相關,凌晨這起地震與大屯山火山完全無關。

日前,網路上有網友KUSO畫了一張圖,解釋上次的士林地震,是因為氣候太冷、僅有6度,大屯山「這麼冷,抖兩下也不行」,以幽默的方式解釋上次的地震;郭鎧紋說,溫度和地震沒有關係,網友只是發揮創意而已。

有爆炸聲?「應是門窗震動聲」

很多網友描述,地震前先聽到一聲類似重大物品掉落,類似爆炸的聲音後,才開始左右搖晃。郭鎧紋解釋,所謂「爆炸聲」應是指凌晨4時25分地震發生時上下震動的P波,因為上下震動,門窗會發出比較大的吵雜聲響,隨後是左右搖晃的S波,就比較沒有聲音。

接著凌晨4時27分又出現較大的餘震,屬於上下晃動的P波,因此網友聽到兩次比較吵雜的聲響,但這並非爆炸聲。

※ 相關報導:

* 宜蘭5.4地震 今年來最大有感地震
http://udn.com/NEWS/LIFE/LIF1/8502964.shtml

菲律賓海板塊常往西北方移動,如果偏西移動,會與台灣中央山脈相互碰撞擠壓;如果偏北移動,就會從琉球海溝附近隱沒到歐亞大陸板塊底下。今晨宜蘭地震就屬單純板塊移動,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交接錯動,菲律賓海板塊偏北致向下隱沒,因此造成地震。

....郭鎧紋表示,這個地震餘震非常少,屬於單純的板塊運動,但民眾仍應該提高警覺,做好防災準備,若結構物耐震強度不夠,也應該提前找結構技師檢查,以策安全。

fsj 提到...

北極渦旋 將再襲美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4.02.24

在美國東岸民眾這幾天享受幾天暖和天氣、準備收起厚重冬衣之際,曾讓北美多個地區創下低溫紀錄的「北極渦旋」將再度來襲。美國國家氣象局預測多個冰風暴將在全美許多地區造成交通中斷和學校關閉。

過去一周以來,包括紐約、芝加哥、明尼亞波利斯市、底特律和華府在內的大城市,均曾出現華氏50多度的氣溫,但好景不常,這些城市本周都將轉變成嚴寒的天氣。

雖然先前被逾1呎積雪覆蓋的中西部和東北部,冰雪因近日的氣溫回升而快速融化,但國家氣象局警告,另一波冰風暴很快會來臨;包括南部在內的全美大部分地區,氣溫均會降至平均氣溫以下。

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 (NOAA)氣象專家指出,在25日由中西部開始的一道寒冷氣團,將擴大至南部和東部,不僅預期氣溫將驟降,也會出現超過平均的雨量。

第一波降雪將在25日帶來1吋至2吋的積雪,有些地區可能僅會飄雪,而在26日至3月3日可能出現第二波降雪。

氣象預報公司Weather Underground的氣象主任馬斯特斯表示:「中西部北半部地區在23日可能已出現低於正常20度的氣溫,這波冷氣團在這周逐漸向東南方向移動。」

馬斯特斯指出:「本周稍後將出現最低氣溫,屆時美國東部約三分之二地區的氣溫將低於正常20度至35度。

依據氣象網站Weather.com的預測,許多地區的氣溫將降至冰點以下,其中明尼蘇達州恩巴勒斯28日的預測氣溫甚至將降至零下29度。



◆ 霧霾再襲陸 40個台灣大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505904.shtml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4.02.22

嚴重霧霾又來了,大陸中東部地區大部分省分近日再現灰霾天氣,影響面積廣達一百四十三萬平方公里、約四十個台灣大,北京、天津與河北等廿個城市陷入重度汙染;因大氣擴散條件仍不佳,預計最快要二月廿七日才會消散,霧霾導致行車受阻,間接讓鐵路運輸人次大增。

這波重度灰霾天氣從十九日開始,迄今仍無消散跡象,大陸環保部廿二日通報,中東部大部分省分都出現灰霾,灰霾影響面積約為一百四十三萬平方公里,重度灰霾面積約為八十一萬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山西、山東、河南與遼寧等地。

至於這次灰霾成因,大陸環保部說,依舊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持續空氣重度汙染,從監測數據可發現,京津冀及周邊卅九個城市裡,廿一日有廿個出現重度及以上汙染,且汙染加重。

京津冀廿個重汙染城市,空氣品質屬最高等級嚴重汙染者,有北京、石家莊、邢台、唐山與保定,重度汙染十五個城市為:廊坊、邯鄲、陽泉、張家口、衡水等;且PM2.5每小時濃度,均是標準值每立方公尺75微克的二至三倍。

去年元月,京津冀地區也曾出現重度灰霾,並導致出台「大氣十條」措施,一名大陸環保部官員認為,現京津冀地區已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加上重汙染城市都啟動預警措施,灰霾嚴重度應不及去年。

鑑於這次灰霾亦擴及四川成都等地,大陸環保部昨承諾,將派出督查組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檢查鋼鐵、煤化工、平板玻璃、水泥等重點行業整治和施工場地、原煤散燒等情況,並依需要公布限產與限排等防控措施。

至於此波灰霾結束時間,大陸環保部預計最快廿七日才會消散,北京市氣象部門指出,廿四日有股弱冷空氣擾動,空氣品質約略有好轉,廿五至廿六日因擴散條件繼續轉差,汙染持續,至廿七日受強冷空氣影響,灰霾天氣才趨於結束。

灰霾導致行車視線不佳,中新社引述大陸交通運輸部路網中心數據指出,為確保出行安全,許多大陸民眾改選擇鐵路運輸,以廿二日為例,大陸鐵路發送旅客量達七百七十二萬人次、增加百分之廿八,是春運以來的單日新高;而北京鐵路局更發送八十萬人次,創下歷年新高紀錄。



◆ 台北連續地震 真的無須緊張嗎?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505878.shtml

【聯合報╱社論】2014.02.24

台北盆地廿二日清晨的地牛翻身,震央距總統府約三十五公里,距十天前士林「山腳斷層」地震約四十公里,震醒了許多大台北居民。中央氣象局對此淡化處理,將之包裝成震央距宜蘭縣府西約十七公里的「宜蘭地震」,震央在偏僻的大同鄉山區;也因此,民眾得到的訊息仍是:「正常能量釋放,無須過於緊張」。

氣象局如此若無其事的態度,或許是基於「安民心」的考量;但從防災的角度看,卻是鬆懈民眾戒備的大敵。這次的「宜蘭地震」規模五點四,不可小覷;而十二日「士林地震」規模四點○,震央在台北市政府北方十一點八公里,是廿六年來最大。再往前算,去年十月「汐止地震」規模五點二,震央在台北市政府東偏北四點八公里。短短半年,接二連三的地震發生在台北盆地周遭,真能輕鬆以對嗎?

十天前的士林地震,發生在台北盆地西北端;最近這場地震,則發生在盆地東南新店丘陵及連接的雪山山脈北端。圓弧型的台北盆地像個大碗,任何一角動搖,必定牽動整個盆地晃動。而且,十日內兩次地震都是菲律賓板塊沒入歐亞大陸板塊,雖可視為常態性的板塊碰撞,但如此頻繁的頻率,不能不擔心是地殼運動出現新的「脆弱點」。

在「士林地震」三天前,大台北盆地南緣、新竹橫山連續發生多次極淺層地震,氣象局一派處變不驚地說,「地表破裂帶釋放所致,能量都不大,無須過於緊張」。氣象局意圖安撫民心,但氣象學界卻不如此鴕鳥,專家直言,板塊隱沒引發的地震若發生在台灣本島,震央多會出現在宜蘭、台北;萬一震央在台北盆地中間,且規模再大一點,人口密集的大台北地區將難以承受。

正由於台北市是首都及行政中心所在,加上人口極為密集,所以政府不能無視於地殼傳來的警告,而不為之預防。尤其,大台北地區房價近年狂漲,許多地皮都在大興土木,即連地質脆弱的河川邊及山坡地都出現成群大樓及大規模社區,但購屋者對於自己的住宅是否位於安全地帶卻一無所悉。就算龐大的新興建築體不致對台北盆地的地層構成超荷的壓力,政府的都市計畫不能不將斷層帶納入規劃考量,避免新興大樓密集蓋在安全堪虞地帶,這不僅是防災的必要考量,也是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必要作法。

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每年以七公分的速度由東南向西北擠壓,菲律賓海板塊隱沒於歐亞板塊的地點,正是這十幾天北台灣連續淺層地震震央繪出的連線所在。如此明確的對照關係,怎麼能以「無須過於緊張」一語帶過?

這次地震被包裝成「宜蘭地震」輕鬆帶過,其鴕鳥心態由來已久。政府對地震震央位置的陳述,都捨棄諸如「中山路二段三十七號附近」的精確描述,而以「縣府西方十七公里處」模糊帶過,這當然是怕影響房價而遭到民眾抗議。但為了討好民眾,必然鬆懈社會的防災戒備;且看九二一地震有多少房子倒在斷層帶上,造成無辜民眾的莫大損失,即可知這種心理之可鄙。

看看周邊地震好發國家的作法,不能不讓台灣汗顏。三年前的日本三一一大地震,由於地震預警系統奏功,距離福島三百公里的東京搶得十數秒的關鍵逃生時間,讓東京人逃過一劫。災後日本檢討預警系統,在經濟困難的時刻,仍決定斥資數兆日圓全面佈建更精密的預警系統。

大陸四川也一樣,汶川地震後,政府收集各方資訊,決定把汶川、綿陽、雅安的地震密集帶監測站,從每百公里縮短為每二十公里一座。美國加州更積極,除了斥資八千萬美元興建全州地震預警系統,舊金山灣區甚至引爆聖胡安斷層上一棟十三層大樓,以便蒐集地震預警資訊。

台北盆地是地震的高風險地區,不僅西邊有數條斷層,北邊還有未進入休眠期的大屯活火山群,東邊則有板塊運動的脆弱點。然而,政府的應對卻顯得鴕鳥,一方面用不是「台北地震」來安撫民眾,一方面任憑盆地底「老台北湖」的核心區及周邊丘陵,無限制地超載建築。若再加計不到位的建管措施,台北盆地政經中樞能不危機四伏?

面對地震,不容聽天由命;最重要的是誠實面對,盡心規劃預防。

fsj 提到...

極地渦旋再襲 本周氣溫急凍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23日電】2014.02.25

在東岸民眾享受幾天暖和天氣,準備收起厚重冬衣之際,曾讓北美多個地區創下低溫紀錄的「極地渦旋」(polar vortex)將再度來襲。國家氣象局預測本周再次有多個冰風暴將在全美許多地區造成交通中斷和學校關閉。

過去一周以來,包括紐約、芝加哥、明尼亞波利斯市、底特律和華府在內的大城市,均曾出現華氏50多度的氣溫,但好景不常,這些城市本周都將轉變成嚴寒的天氣。

雖然先前被逾1呎積雪覆蓋的中西部和東北部,冰雪因近日的氣溫回升而快速融化,但國家氣象局警告,另一波冰風暴很快會來臨;包括南部在內的全美大部分地區,氣溫均會降至平均氣溫以下。

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NOAA)氣象專家指出,在25日由中西部開始的一道寒冷氣團,將擴大至南部和東部,不僅預期氣溫將驟降,也會出現超過平均的雨量。

第一波降雪將在25日帶來1吋至2吋的積雪,有些地區可能僅會飄雪,而在26日至3月3日可能出現第二波降雪。

氣象預報公司Weather Underground的氣象主任馬斯特斯表示:「中西部北半部地區在23日可能已出現低於正常20度的氣溫,這波冷氣團在這周逐漸向東南方向移動。」

馬斯特斯指出:「本周稍後將出現最低氣溫,屆時美國東部約三分之二地區的氣溫將低於正常20度至35度。

依據氣象網站Weather.com的預測,許多地區的氣溫將降至冰點以下,其中明尼蘇達州恩巴勒斯 (Embarrass)28日的預測氣溫甚至將降至零下29度。



◆ 研究:火山噴發 抵銷暖化效應
http://anntw.com/articles/20140225-vb3j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4.02.25

自2000年起,地球各地出現火山爆發,噴發出的物質阻擋陽光照射地球,無形中減緩了人類製造溫室氣體形成的氣候暖化現象。不過,其他學者也認為,除了火山因素外,海洋吸收熱能與太陽活動力降低,也是其中原因。

研究者指出,自1970年代起,地球溫度歷經急遽升高後,過去15年竟出現「減緩」現象,為了找出原因,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研究者山特,觀察自2000年起共20次火山噴發的紀錄後發現,溫度上升減緩與火山噴發有關,因為火山噴發出的物質會阻擋陽光照射地球,影響地球表面溫度變化,也就是說,火山噴發出的物質,反射陽光後會造成「低層大氣層」溫度微幅冷卻。

山特表示,「自1998年起,減緩暖化加劇的原因很多,從本世紀初開始活動的火山噴發便是其中之一。」他也指出,1991年菲律賓皮納土坡火山大爆發是最明顯的例子。事後科學家發現,火山爆發使平流層阻光率提高了100倍,影響了之後15個月間地球的平均溫度。自2000年起陸續爆發的火山活動,在2000年至2009年之間,共提高了地球反射陽光效能7%。

但是,目前專家們都同意,地球依然邁向增溫突破攝氏2度的道路前進。因為在去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已突破400PPM大關,而且還會以每年3PPM的速度增加,絕大多數是因為開發中國家大量燃燒煤來發電。

對於美國的研究結果,英國里茲大學氣候變遷教授佛斯特同意,火山噴發會減緩地球暖化,但他認為應該還有其他原因,例如海洋大幅吸收熱能或太陽活動力降低。

美國羅格斯大學火山與氣候專家羅巴克也表示,科學家應該繼續設法了解汙染、溫室氣體排放與其他自然因素,因為這些都與氣候變化有關。據了解火山噴發出的氣體,絕大多數是水蒸氣,其次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硫化氫、氫及一氧化碳等物質。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Nature Geoscience》期刊。



◆ 日精估地震 台只怕房價跌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508347.shtml

【聯合報╱馬國鳳/台灣地震科學中心主任、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台北市)】2014.02.25

如昨天聯合報社論所提及,這幾周在台北周遭的地震,震醒了許多大台北居民。許多民眾,特別是住在人口密集區的民眾,相當驚恐。以地震頻率來看,與以往相較並沒有明顯的增加,但它發生的位置,與以往大家熟知的宜蘭或花蓮外海地震不同,所以民眾比以往有更多的感覺。

與多震的日本相比,台灣對地震的態度確實相對保守,常以情緒性的反應面對地震的風險。也因此一般政府單位會以較保守的言論來回應民眾的情緒。當學者提出某個斷層的活動或行為時,民眾或媒體有時會以危言聳聽或製造不安加以批判,甚或因可能影響當地房價而抑制此言論。

相對的,日本會以較科學方式正面應對此議題,根據科學結果,得出相應的對策,甚而與國家政策結合,得出解決或減災的方式。例如,日本政府對於未來可能發生的南海地震,以科學方式模擬出地震若發生時,在不同景況下的地震搖晃程度,根據其所在位置的建築及人口,計算出可能的損失。尤其建立有效的災損評估,瞭解房舍可能災損情況,及其對一般廠房、交通的可能損害,得出因應之道。

以上工作,台灣也在進行,但相對於日本所有計算的精準度,我們尚待加強。也因為精準度有限,與民眾溝通就會存在落差,甚或沒有溝通,於是就無法教育民眾如何面對地震的風險。

以歷史來看,台灣地區每三十至四十年就會有相對較大的災害地震,歷史地震的資料彙整,是瞭解地震風險非常重要的工作。日本的三一一地震,他們回溯歷史海嘯,可以回溯至約一千二百年前。台灣活動斷層的活動週期皆約百年以上,但地震歷史記載僅約四百年,對於尚未發生地震的斷層,則須仰賴學界及政府單位,以各種地質或大地變形分析的方法,評估其地震活動率,得出地震潛勢。由於台灣針對此彙整性研究成果分散在各單位,因此重要的成果討論及輸出缺乏相關的平台。

有鑑以此,我們整合許多相關大學教授及單位,成立台灣地震科學研究中心。其為虛擬中心,在運作上仍相當困難。但我們深覺以上所談或昨日聯合報社論所談的,面對台灣地震風險的科學態度及教育的重要性,我們以個人研究成果回饋至此中心,組成「台灣地震模型」。由彙整的歷史地震及活動斷層調查得出的地震斷層模型,以經驗公式或高速電腦運算,推出地震波傳動情形,尤其在淺層的地質結構(如台北盆地及其他平原區的沉積構造),得出在台灣各區域地震波可能最大搖晃值、搖晃時間及震動週期,針對個區域環境評估風險。

日本即以此方式,針對高地震潛勢區域準確地推估各地可能震度,而因其多年專屬單位及學者的投入,在重要的地質參數及相關區域資料,一步一步的到位,因此有相當高的準確度。現在日本民眾在其任意所在區域,即可以手機知道所在地的地震風險,而一般建設公司或民眾也不會因其風險而抗議對房價的影響。反觀國內,建立基礎資料缺乏耐性,又常希望快速一次到位,所以多是簡易成果,似乎動作迅速,但長遠來看,由於解析度及精準度不到位,時間跟經費反而是虛度浪費了。

現今地震即時警報系統,除告知一般民眾訊息外,更多的應用是在其與產業結合,發展即時地震警報系統的智慧型自動化系統,減少較大震動對工廠製程的損失。此外,日本已將地震即時警報系統與瓦斯管路結合,地震波搖晃至某一震度時,瓦斯即自動關閉,減少火災。而地震保險及重要大樓,地震即時警報系統的設置及保全人員如防災士的地震演練,才能有效引導疏散及情緒安撫。

多年來地震學家思考如何將科學研究成果具體化,從高解析度基礎資料建構出發,由科學面得出地震危害潛勢,分析風險。如此從科學到政策,進而進入生活,才是面對地震風險的重要態度。學界正在努力,我們需要政府及政策配合,完成一套面對地震風險的科學態度。



◆ 大陸去年天災損失達2兆元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402240393-1.aspx

中央社 2014.02.24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大陸去年因地震、水災等天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達人民幣4209億元(新台幣2兆餘元),幾乎比前一年增加了一倍。

這份公布在統計局官網的公報指出,大陸去年全年平均氣溫為攝氏10.2度,共有9個颱風登陸。

公告顯示,大陸去年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達3135萬公頃,其中絕收384萬公頃。全年因洪澇地質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884億元;因旱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為905億元,因低溫冷凍和雪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為260億元,因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為165億元。

大陸國家統計局的公報說,大陸地區去年全年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41次,成災14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995億元。去年全年共發生森林火災3929起,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1.4萬公頃。

fsj 提到...

台南水情吃緊 恐啟動限水

中央社 2014.03.04

台南水情依舊吃緊,南區水資源局今天表示,水利署11日將開會討論,是否變更台南水情燈號,採取第一階段限水措施。

供應台南民生及工業用水的南化水庫,蓄水量已降至3900萬公噸,蓄水率僅剩4成。南水局每天從高雄支援5萬公噸用水到台南,台南每日出水總量控管為38萬公噸。

南水局觀測,去年10月迄今,台南降雨量僅及往年同期的5成;中央氣象局預測,台南中長期降雨機率不高,台南水情持續吃緊。

嘉義、台南、高雄及屏東等南部縣市,僅台南水情燈號是綠燈,其他縣市都是正常的藍燈。南水局表示,因台南水庫幾未進水,水利署11日將開會討論是否變更台南水情燈號,若一旦變為黃燈,可能會採取第一階段夜間減壓供水的限水措施。

至於嘉南灌區的一期稻作及春作雜糧,南水局表示,如期灌溉,南水局已請嘉南農水利會加強節水措施。

嘉南灌區灌溉水源多來自曾文水庫及烏山頭水庫兩座子母庫。



◆ 暴雪!美東遭冰凍 航班大亂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524283.shtml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4.03.04

又一波強大冬季暴風雪3日進襲美東,華府、巴爾的摩、費城降下數吋大雪,受創最重,聯邦政府關閉、航班取消、學校停課。紐約、波士頓等城市雪量較小,「逃過一劫」。中西部和大平原區則酷寒,有如冰櫃。

聯邦政府關閉 數千航班取消

首都華府3日降雪甚急,最高積雪達27公分之多,聯邦政府被迫關閉,國會議程延至4日,僅聯邦最高法院繼續議事。自德州達拉斯到費城,許多公立學校停課,新澤西、德拉瓦、密西西比與田納西州等州宣布緊急狀態。美國鐵路公司(Amtrak)取消德拉瓦州威明頓市周圍的列車。

這場風雪也使美東機場航班大亂,到3日下午為止,取消的航班多達2700餘個,華府的雷根機場雪勢最大、最急,受創最重,約八成起飛航班被迫取消。費城國際機場則取消約三分之一航班。

風雪連番來襲令許多民眾感到不耐,盼望春天早日降臨,但天氣預報員指出,帶來這波風雪的加拿大龐大冷氣團也帶來北極寒流,天氣酷寒,預料落磯山以東地區本周氣溫都將低於正常溫度。

德州24小時內 27℃掉到-8℃

氣溫起起伏伏、趨於兩極,令氣象預報員深感大自然的「喜怒無常」。不到24小時,德州達拉斯的氣溫從華氏81度(約攝氏27.2度)驟降至3日上午的華氏17度(約攝氏-8.3度)。

3日下午,平原區南部整個地區的氣溫低於正常溫30至40度,冷到不行。從加拿大邊界南至德州,當局都發布冰凍警告。預期電力需求將因此升高,電力公司敦促民眾盡量節省用電。



◆ 南加州暴雨 無助解旱象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304002281-260408

中央社 2014.03.04

儘管上周末的大雨堪稱是3年來南加州最大的雨勢,卻無助於解決南加州嚴重的旱象。

南加州從2月26日起受到兩波暴雨侵襲,部分山區出現土石流以及淹水情況,洛杉磯氣象單位統計顯示,洛杉磯市區總共降下約115毫米的雨量;只是包括這波暴雨在內,從去年7月到現在,南加州的累積雨量也只有145毫米,而過去同期的平均雨量則有291毫米。

根據洛杉磯郡報告,這場暴雨大概為水庫帶來了2600萬加侖的水量。

氣象局指出,儘管上個星期雨勢頗大,但這已經是連續第3年雨量比平均標準少,而且過去15年來,有11年的雨量都比標準少,因此仍無助化解旱象。

加州旱象未解,今年情況被喻為是史上最嚴重的旱災之一。州長布朗(Jerry Brown)上周末才簽署一項高達6億8700萬美元的紓解方案,內容包括回收水的擴大運用、地下水管理以及水源保護區控管。

隨著暴雨過去,天氣也逐漸恢復正常,不過在聖蓋博山谷的部分城市才剛開始要清理家園。災情最嚴重的格蘭多拉市(Glendora),除了疏散住戶外,昨晚還傳出土石流衝進兩戶人家的車庫內;阿蘇薩(Azusa)市也有災情,高速公路一度封閉,所幸都沒有人員傷亡。

格蘭多拉市市長傑佛斯(Chris Jeffers)說,在暴雨的60個小時中,一共發生了97件意外,情況都不嚴重,顯示準備與防災工作奏效。

fsj 提到...

森林大火引發煙霾 吉隆坡空汙嚴重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526147.shtml

【聯合報╱新加坡記者林以君/四日電】2014.03.05

天乾物燥、缺雨限水,使得馬來西亞部份地區發生森林火災,首都吉隆坡及附近地區的空汙指數在四日達到「不健康」程度。

近兩個月大馬乾旱且燥熱持續,已出現森林火災,部分水庫已近見底,限水措施已影響近兩百萬人。偏偏此時又因為森林火災引發煙霾,空氣汙染指標讀數已上升到「不健康」的「一五○」;一般讀數達到「一○○」到「二○○」之間,就是不健康的程度。

影響所及,首都吉隆坡及中部省份雪蘭莪州等圍繞在大馬經濟重心的區域,空氣汙染情形轉嚴重。

本月四日稍早,大馬中部能見度已降到一公里以內,吉隆坡地標建築、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的雙子星大樓被煙霾籠罩,居民開始戴上口罩。

霾害在以往大多是因為大馬鄰國印尼蘇門答臘農民燒芭,大量因為燃燒棕油田產生的煙霾隨風飄散到馬來西亞及新加坡,這次因為大馬本身有乾旱問題,引發森林火災。

大馬副首相慕尤丁四日表示,一旦空汙指數超過二○○,各級學校校長可以自行宣布關閉學校,再通知教育局;若是指數超過一五○,可停止學生所有課外活動。

※ 相關報導:

* 星國乾旱 2月降雨逾百年新低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03050274-1.aspx

新加坡今年1至2月將近1個月時間幾乎沒有降雨,經歷建國以來最長的乾旱期,且2月降雨量更創下逾百年來新低。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昨天指出,今年2月降雨量是0.2毫米,打破了2010年2月6.3毫米的紀錄,創下新低,更是1869年以來最乾旱的月份。新加坡2月的平均降雨量是161毫米。

位處熱帶的新加坡,經常會有午後大雨,但今年1月13日到2月8日長達27天,幾乎沒有降雨,是新加坡建國史上最長的乾旱期。

* 人造雨奏效 大馬空污改善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03050371-1.aspx

馬來西亞氣象局昨日成功在雪蘭莪州造雨,促使今日煙霾情況改善,而吉隆坡及布特拉再也的能見度也逐漸提高。



◆ 印度河文明終結 肇因200年乾旱
http://anntw.com/articles/20140305-mURh

醒報╱賴義中 2014.03.05

長期以來,考古學家都認為,發源於埃及、希臘和兩河流域的青銅文明,都是因為西元前2千年左右的一場大乾旱而滅絕。如今,研究人員更發現,四大古文明之一的印度河文明,可能是因為長達2世紀的乾旱而滅亡;這項結論恰巧與其他文明由盛而衰的時間符合。

古印度文明又稱哈拉帕文明,其時代約於西元前3300年至1300年間,在時間軸上晚於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並非發展於恆河流域,而是位於今巴基斯坦境內、已乾涸的印度河流域,兩大城市摩亨佐達羅、哈拉帕當時是擁有10萬人口的大城,其遺址曾出土大量青銅器及農耕遺跡。

【季風停歇導致乾旱】

哈拉帕文明為何在末期人口大量減少?原因在考古學上一直是個謎團,如今似乎可以用氣候變遷加以解釋。劍橋大學古氣候學家荻克希特率領團隊,在印度河東北緣的柯特拉達拉湖遺跡踏查。研究人員挖掘乾涸的湖床,從沉積層中收集一種名為瘤擬黑螺的軟體動物的殼,再利用碳放射測定法,從碳酸鈣構成的殼中檢視氧16和同位素氧18的比例。

研究結果顯示,殼中含有相當多的氧18,其比例類似在其他西元前2000年至2200年左右滅亡遺址中發現的結果。考古學家推斷,當時發生長達了2百年的乾旱,導致文明滅絕。科學家解釋,柯特拉達拉湖在當時是封閉水域,亦即其水量變化完全取決於降雨及蒸發,在氧16較氧18蒸發較快的狀況下,留下的氧18證明了湖是缺水而乾涸的。

綜合其他數據研判,夏季季風停止吹拂,極可能就是造成乾旱的原因。不過,印度德拉敦地質學者古普塔則指出,研究結果雖與文明史上的斷層說法符合,但是導致季風停止的氣候變遷因素,仍待進一步釐清。

【古人應對供今參考】

德國波茨坦地質研究中心學者普拉薩,率領另一支研究團隊也得出類似結論。在檢視過印度中部的洛納湖床後,他們認為乾旱最早應發生於西元前4600年,此說法與劍橋大學的結果並不衝突。

劍橋學者霍德爾分析,這項研究成果顯現,阿卡德帝國、古埃及王朝和希臘青銅前期這些古文明的滅亡,彼此間可能有關連,除了回答考古學的疑問外,或許亦能為當今人類面對的氣候難題提供參考。



◆ 沉睡冰原3萬年 病毒還能感染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525655.shtml

【Upaper╱中央社】2014.03.05

法國科學家表示,他們重新喚醒1種巨型但無害的病毒,這種病毒冰封在西伯利亞凍土逾3萬年,在解凍後還有感染力。

科學家表示,喚醒這種已沉睡多年的病毒是個警訊,意味全球暖化可能導致其他不知名的古老病原體復活。

科學家在東西伯利亞海附近的楚科加濱海苔原,採集30公尺深的永凍土樣本,發現這種命名為Pithovirus sibericum的病毒,東西伯利亞海年均溫為零下13.4℃。

研究人員將病毒解凍,觀察它在培養皿的複製情形,發現病毒居然還能感染阿米巴原蟲。這種病毒有500個基因片段,就病毒規模來看屬巨型,而流感病毒僅有8個基因片段。

fsj 提到...

一顆咖啡豆看氣候變遷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4030600428.html

【葉沂】2014-03-06 中國時報

極端氣候對農作物殺傷力極大,對咖啡更是如此,咖啡研究者說:「咖啡是氣候變遷下煤礦坑裡的金絲雀。」這是說咖啡作物對氣候變遷的反應最敏感,氣候稍不尋常,就會影響咖啡豆的收成;咖啡樹,尤其是阿拉比卡品種,極易受到全球暖化的所有病徵兆的影響。

葉銹病撲向高海拔

咖啡的品種主要有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兩品種,前者風味較佳,多為咖啡店使用,後者風味稍差,多用於即溶咖啡。現在有大麻煩的是占全球產量超過70%的阿拉比卡咖啡,阿拉比卡種植在南緯25度到北緯25度間所謂的「咖啡帶」,但阿拉比卡不適合高溫多溼的熱帶地區,所以大多種植在1千公尺以上高地,最合適的地質是弱酸性、排水性佳土壤,例如火山灰土壤,所以中美洲、夏威夷等火山活動地區,阿拉比卡咖啡樹長得最好。

阿拉比卡咖啡樹比其他作物對溫度更敏感,溫度增加幾度就會影響生長;高溫會帶來蟲害,例如咖啡漿果螟,高溫還會引發葉銹病、枯萎病,這兩種病都可歸咎於氣候變遷。而雨水對咖啡生長影響極大,在咖啡樹開花與授粉時,雨水過多造成極大干擾;在漿果形成時雨水太少,可能就會在樹上枯萎。最近巴西乾旱,在咖啡生產地區49天只有11毫米雨水,嚴重影響收成及咖啡豆品質,估計未來數年,巴西最有生產力的咖啡區域可能有10%被迫放棄。

盛產高品質阿拉比卡咖啡豆的中美洲在2012年起爆發葉銹病,這是30年來最糟的劫難,區域內咖啡產量下降達20~30%,37萬人喪失工作機會,2013年2月瓜地馬拉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該國咖啡樹有70%感染葉銹病。因應葉銹病主要是改種抗病品種,但這必須砍樹,影響未來數年的收益。雖可改種其他品種,但會影響高品質咖啡,到目前為止,風味最好的阿拉比卡都是非抗葉銹病品種。

氣溫上升導致中美洲及南美北部葉銹病傳染至更高海拔地區,過去葉銹病未上升至1500公尺以上,現在近2千公尺的高地現蹤。在東非的烏干達葉銹病爬升300公尺,原先只出現在東非低海拔的漿果螟,因溫度上升,吉力馬札羅山漿果螟在10年內爬升300公尺。

中美洲的阿拉比卡生產條件越來越差,葉銹病及氣候變遷使本區域高品質、高價咖啡豆受到嚴重打擊,在未來幾十年也許阿拉比卡會轉移至更高緯度的地區如美國德州種植,但阿拉比卡的美好風味恐怕會大打折扣。咖啡研究者借用石油界「石油峰值」的術語,塑造了「咖啡峰值」一詞,意謂廉價、易取得的精品咖啡豆已一去不復返,未來喝一杯咖啡只會越來越貴。

咖啡只會越來越貴

高品質阿拉比卡生產量在極端氣候肆虐下,要保持產量不墜很困難;而在需求方面,新興國家越來越多人喝咖啡、喝更好的咖啡,如中國大陸從1998年至2012年咖啡消費量成長20倍。所以好的咖啡在未來可能是稀珍品,得付出更高代價,還好精品咖啡不易保存,否則會成為收藏品。

去年國際咖啡豆價格跌至7年來低點,消費者原以為可以喝到較便宜咖啡,但咖啡價格還是降不下來,例如星巴克還往上微調。原因是咖啡豆價格只占連鎖咖啡店成本的1成左右,此外,精品咖啡和商品咖啡本來就不是同樣市場,精品咖啡產量有限,例如真正的牙買加藍山咖啡年產只有4萬袋(240萬公斤),這麼少的產量,價格當然會一路走高。因為精品咖啡的品質要求,當商品咖啡大跌時,精品咖啡未必跟著下跌;但商品咖啡昂貴時,所有咖啡豆都會水漲船高。

在咖啡豆的微世界中可以看到全球問題的縮影:星巴克首度買下咖啡莊園來研發對抗氣候變遷的咖啡新品種;咖啡商大賺,咖啡農在貧窮線上下掙扎,小資族喝「公平貿易咖啡」,是良心上的微小救贖;而想起高品質、低價格的濃醇咖啡,已是上個世紀的陳年往事!

(作者為民間學者)



◆ 因應災難 日本海嘯救生艇問世

中央社 2014.03.06

共同社報導,日本IHI公司昨天在兵庫縣相生市的相生事業所,向媒體公布最新研發的「海嘯救生艇」,可在大海嘯來襲前,供人們避入逃生。

這種救生艇長8.4公尺,高3.1公尺,可容納25人,內部能存放足夠1週所需的食物和飲水,也設有廁所。艇身即使因海嘯衝擊而翻覆,仍能恢復原本狀態。但艇上沒有動力裝置,須透過通訊告知所在位置,以等待救援。

救生艇本月中旬將放置在三重縣誌摩市老人護理中心,以防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

訂購救生艇的社會福利法人「洗心福祉會」負責人表示:「需要護理的老人很難迅速逃往高地,因此備有這種救生艇,能讓我們這裡的老人及其家人安心。」

fsj 提到...

誰暗助成吉思汗?千年神木告訴你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540176.shtml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2014.03.11

八個世紀前,成吉思汗征服亞歐兩大洲,現在,美國科學家認為,天時可能有助成吉思汗崛起。科學家分析千年神木年輪,發現成吉思汗統治前,蒙古長年乾旱,但蒙古帝國擴展期雨水充足、氣溫較不寒冷。

歷史學家以前認為,成吉思汗率領大軍東征西討,是因為蒙古草原乾冷、荒涼,想取得更好的領土。

然而,科學家發現,1211年到1225年,也就是成吉思汗勢力達到顛峰期間,蒙古地區正好處於一千年來最溫暖、多雨的時期。

較濕暖的天氣有利草木生長,讓戰馬等牲畜吃得身強體壯,蒙古大軍戰力大增。

蒙古帝國最強盛時,勢力達到朝鮮半島、中國大陸、俄羅斯、東歐、東南亞、波斯、印度,世人聞之色變。成吉思汗1227年8月去世。

1180到1190年間,蒙古嚴重乾旱,但後來好轉,蒙古帝國隨之崛起,因此科學家認為,成吉思汗占有天時。

海瑟和哥倫比亞大學的年輪科學家比德森研究蒙古山林大火時,把重點放在杭愛山脈的西伯利亞松。當地樹木生長緩慢,對氣候的改變反應敏感。海瑟和比德森研究的松樹有些已高過1100歲,有的甚至從西元前650年就開始生長。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

據估計,成吉思汗的後裔多達1600萬人。歐洲研究人員上個月發表報告指出,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哈扎拉族人是成吉思汗及其後人西征留下的後裔,可從DNA獲得證據。研究人員利用世界各地95個民族、近1500人的DNA資料,繪製出過去4000年的人類基因交流地圖。



◆ 台南水情擬轉黃燈 20號起夜間減壓供水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13/20140311005201.html

戎華儀 2014-03-11 中廣新聞

水利署今天(11號)與有關單位開會,決定如果本週四、週五台南地區再不下雨、水情沒有改善,台南地區的水情燈號將從三月二十號起轉為黃燈,實施第一階段限水,每天晚上十一點到清晨五點減壓供水,嘉義地區水情燈號也同步轉為代表稍微吃緊的綠燈。

水利署十一號上午召開「103年上半年台灣地區供水情勢檢討第4次會議」。

會中中央氣象局表示,南部地區在梅雨季來臨前降雨可能偏少,會中有關單位討論後決定,如果三月十三、十四號台南地區降雨情況沒有改善,二十號起台南的水情燈號改為黃燈,實施第一階段限水,每天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五點降低水壓。嘉義地區水情燈號也將同步轉為綠燈。

水利署指出,今年元月以來,南化水庫降雨只有三十四毫米,嘉義仁義潭水庫只有二十九毫米。

水利署提醒台南地區的民眾,多數人住家有水塔,可能不會有明顯感覺,但住在管線末端或地勢較高的居民,請利用白天儲水備用。

fsj 提到...

保監會 將催生「巨災保險」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541751.shtml

【經濟日報╱特派記者林則宏、汪莉絹、李春╱北京十一日電】2014.03.12

面對近年來天災頻傳,經常造成重大生命財產損失,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表示,將從制度設計、先行試點,以及推動立法等三方面推動「巨災保險」制度的建立。

項俊波昨天在大陸全國人大記者會中表示,關於巨災保險制度的建立問題近年來在大陸討論比較多。他指出,國際上,巨災保險理賠一般占災害損失的30%至40%,但在中國目前還不到1%。

例如,汶川大地震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達人民幣8,451億元,但保險只理賠20多億元,占0.2%。

項俊波說,若能建立巨災保險制度,讓賠償率達到損失的15%,保險業將支付人民幣1,270億元左右的理賠,如此一來將可大大減輕政府和財政的負擔。

但項俊波也指出,巨災保險的建立是個「世界級」難題。首先,巨災保險與一般商業保險不同,具有準公共產品的特點。若按商業化運作,保險價格往往會高到民眾負擔不起;但若價格過低,地震等災害發生後,保險公司也賠不起。

其次,中國的保險業發展歷史不長,保險市場尚不成熟,巨災風險的承保能力有限。

第三,大陸現行的災害管理體制主要是由政府主導。汶川大地震後是各個省市對口支援,市場機制的作用發揮得還不充分,而且民眾自我風險管理意識,包括巨災風險的投保意識也需進一步提高。

項俊波指出,下一步保監會將從三方面建立巨災保險制度。首先是制度設計,希望能發揮好政府和市場兩方面作用,以商業保險為平台,構建多層次的風險分攤機制。其次是「抓試點」,穩步推進目前在雲南和深圳進行的巨災保險試點工作。

目前大陸在雲南試點的是「保房屋」,主要是在雲南楚雄地區進行農房地震保險試點,涉及50多萬戶農民;深圳則是「保人」,採政府救助、巨災基金和商業保險三位一體,承保地震、颱風、海嘯等一般性巨災及特殊性風險,涵蓋深圳每一位市民。

第三,積極推動立法。保監會將協調相關部門及早推出巨災保險條例,爭取大陸中央對巨災保險的支持。

fsj 提到...

不是科幻小說 地底可能有大海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546233.shtml

【Upaper╱中央社】2014.03.14

150年前的法國科幻小說「地心冒險」曾想像地殼底下有廣大海洋。加拿大科學家說,這可能是真的。

科學家在「自然」科學期刊發表研究指出,他們在上部地函和下部地函間的過渡帶,發現尖晶橄欖石(Ringwoodite,過渡帶主要礦物的成分),晶體結構含有大量水,因此得出這個結論。

他們認為,在地殼底下400—600公尺處,應該存在很多水,可能多達地表海洋總和。

科學家說,如果地殼底下真的存在大量水,將會嚴重影響火山運作機制,與地球板塊的移動,因此地球活動才這麼活躍。



◆ 日凌晨6.2強震 廣島8千戶斷電
http://udn.com/NEWS/WORLD/WOR3/8547225.shtml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4.03.14

日本西部今天凌晨發生規模6.2強震,目前已造成至少18人受傷,所幸都沒有生命危險。強震未引發海嘯,但日本氣象廳提醒,一周內尚可能發生規模4以上的餘震,應注意餘震和降雨等狀況,預防落石和山崩等危險。

日本氣象廳宣布,地震發生於凌晨2時7分 (台灣時間1時7分),震央位於瀨戶內海的愛媛縣伊予灘,震源深度約80公里。除了愛媛縣,廣島、山口、高知、大分等縣也受較大影響,共有18人在地震中受輕傷。

地震造成廣島縣約8000戶居民斷電,還造成一些建築物外牆磁磚脫落、水管破裂。

fsj 提到...

格陵蘭冰床融解 海平面大幅上升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553244.shtml

【台灣醒報╱記者陳正健╱台北報導】2014.03.17

格陵蘭的冰床融解,有朝一日會成為名符其實的綠色島(格陵蘭英文名Greenland)?格陵蘭擁有世界第二大冰原,81%的土地被冰雪覆蓋,但根據《自然氣候變遷》期刊的研究,格陵蘭冰床正大量融解,自2003年以來,冰融量增加了3倍之多,這些融冰流入海中,造成海平面大幅上升,且因為冰床反射陽光,將導致氣候暖化更加失控。

傳說維京人發現一塊充滿綠地、適合人居住的土地,因為害怕別人爭搶,所以把它命名為「冰島」(Iceland),之後諾曼人則發現一塊天寒地凍的島嶼,為了誘導世人來居住,所以將它命名為「格陵蘭」(Greenland)。如今,被冰雪覆蓋的格陵蘭極可能「名副其實」,因為島上的冰雪正大量的融解。

格陵蘭有81%的土地被冰雪覆蓋,是僅次於南極的世界第二大冰原,過去科學家認為,格陵蘭上的冰床很穩定,沒有大量融解的跡象,不過美國《自然氣候變遷》期刊近日卻指出,由於氣候暖化,自2003年以來,格陵蘭冰床的融解量增加了三倍之多。

數據顯示,因為氣候暖化,近十年來,格陵蘭東北部的冰河已減少了12.4英里,在2003年至2012年間,每年融解的冰量高達100億公噸,這些融冰流入大海,導致海平面上升。

「格陵蘭的冰床正快速融解。」美國俄亥俄州的地球科學家麥克.貝維斯指出,格陵蘭冰雪融化的速度快過增加的速度,全球6分之1的海平面上升是因為島上的冰融所造成,各界對此為之震驚。

科學家擔憂,因為陽光照射到地表上的冰後會偏斜,熱能因此散發掉,但水會吸熱,如今格陵蘭的冰床大量融化,融冰又變成海水,全球暖化的速度會因此更加快速。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網路《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



◆ 南化水庫喊渴 大台南地區周四起限水
http://udn.com/NEWS/LIFE/LIF1/8551902.shtml

【聯合報╱記者綦守鈺/台南報導】2014.03.17

南台灣今年春雨不豐,供應大台南地區民生用水的南化水庫蓄水量吃緊,水位降到運轉廿年來第三低,本月廿日(周四)起將實施第一階段限水,晚上十一點到隔天清晨五點減壓供水。

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林元鵬表示,若三、四月梅雨季降雨不多,將實施第二階段限水,包括限制洗車、游泳池等業者的用水量。

南化水庫「喝飽」時滿水位是一百八十公尺,但今年春雨不如預期,水位現僅一百六十四公尺;蓄水量只有水庫有效蓄水量百分之卅四,不得不實施第一階段限水。南化水庫供應全台南市六十八萬戶、約一百八十萬人用水。



◆ 先申請、限目的 田野燃燒法上路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551750.shtml

【聯合報╱記者楊德宜/桃園報導】2014.03.17

桃園縣政府消防局有鑑於星火燎原容易造成難以估計的火災損失,日前訂定桃園縣田野引火燃燒管理辦法。即日起桃園縣內如開墾、整地、驅除病蟲害等欲引火燃燒行為,必須事先向當地消防分隊申請,否則可依法裁罰3000元。

桃園縣消防局長謝景旭說,田野引火燃燒的行為,容易引發山林、住宅、工廠等場所火災,桃園縣消防局依據消防法,訂定桃園縣田野引火燃燒管理辦法。

消防法規定,田野引火燃燒須向主管機關申請許可,謝景旭說,但沒有明訂申請許可的相關細節,桃園縣消防局擬出的桃園縣田野引火燃燒管理辦法,11日經桃園縣務會議審議通過,將明確規範。

謝景旭說,桃園縣內如民眾有開墾、整地、驅除病蟲害等引火燃燒行為,必須5天前檢具地籍謄本等相關資料,就近向當地消防分隊提出申請,否則將依法裁罰3000元,非開墾、整地、驅除病蟲害不得申請,而引火燃燒時間限上午6時至晚上6時。

此外,由於桃園縣內有國際機場等重要交通設施,禁止田野引火燃燒區域包括車輛、船舶、飛機通行安全範圍,以及古蹟、加油站等場所。

fsj 提到...

西印天災 3週22農夫自殺亡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03180428-1.aspx

中央社 2014.03.18

西印度馬哈拉什特拉省因天然災害導致農損,據報過去3週有22名農夫自殺身亡。光是過去3天,就有9名農夫因大冰雹收成無著,而結束自己的生命。

「新德里電視台」(NDTV)今天引述農夫權益組織Vidarbha Jan Andolan Samiti報導,西印馬哈拉什特拉(Maharashtra)省過去3週有22名農夫自殺,大部分發生在主要棉產區維達巴(Vidarbha)和馬拉薩瓦達(Marathawada)區。

該組織指出,在發生異常的大冰雹導致農損後,光是過去3天就有9名農民自殺死亡。

馬省省政府尚未證實上述死亡數字,但省長查文(Prithviraj Chavan)已向中央政府要求撥款500億盧比(約新台幣249億元),作為對160萬公頃受損農地的補償。中央尚未批准這筆款項。

報導指出,外界常把維達巴地區稱為「自殺國」,這是因為直到兩年前,當地都還有平均每8小時就有1名農民自殺的情況。

當地多數棉農是世代為地主工作的佃農,他們向地主租地並高利借錢買種子或為子女辦理結婚成家,一旦遭遇大雨或乾旱,作物收成不好,就無法償債,只好自己或由子女繼續為地主做白工。長期下來以債養債的結果,佃農永遠擺脫不了債務纏身的夢魘。

當地主要反對黨印度教濕婆神軍(Shiv Sena)抨擊在馬省和中央執政的國大黨(Congress)對相關事件無動於衷,還拿選舉行為守則規範來當擋箭牌。

印度選舉委員會(Election Commission of India)5日宣布9階段大選日期,選舉行為守則隨即生效。相關規範禁止政黨宣布任何可能影響選民投票意向的新政策。

fsj 提到...

UN:全球面臨水源與能源危機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03220003-1.aspx

中央社 2014.03.22

聯合國(UN)今天指出,開發中國家的人口與經濟迅速成長,將在未來數十年造成水源與能源需求上的雙重困境。

聯合國在「世界水資源日」(World Water Day)前夕發表的報告中說,對清潔水源與電力的渴求相互交織,可能會使地球有限資源嚴重吃緊。

目前已有7億6800萬人無法取得安全可靠的水源,有25億人沒有足夠衛生設備,有13多億人無法享有電源。

根據這份聯合國報告,如今全世界地下含水層已有大約20%枯竭,其中農業用水占總用水量2/3以上。

這是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sation)第五次發表「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這份綜觀報告依據的是科學研究與聯合國下屬機構調查所得的資料。

報告說,農業、建築、飲水、烹調、洗滌與汙水排除都需要更多淡水,能源生產也是,今日有90%的能源生產使用水密集技術。

這份報告簡要介紹未來概況:

● 到了2050年,全球用水需求可能增加55%。

● 屆時將有40%以上的全球人口住在水荒「嚴重」地區,其中許多是位於從北非、中東延伸到南亞西部的廣大土地上。

● 亞洲將成為水源糾紛最嚴重地區,因為當地水資源橫跨國界。報告說:「衝突點地區將包括鹹海、恆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印度河與湄公河流域。」



◆ 世界水資源日 台助十國十萬人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403220122-1.aspx

今天是世界水資源日,台灣世界展望會去年幫助10國逾10萬人有乾淨水喝,今年將在緬甸、海地及非洲多國興建供水設施。

聯合國將3月22日訂為「世界水資源日(World Water Day)」,統計顯示每年有150萬名兒童因缺乏乾淨水及衛生環境而死亡或生存面臨威脅。

聯合國水資源組織表示,沒有乾淨飲用水,兒童生病及失學比也會增加,若在社區提供乾淨水及改善基礎環境衛生,便能降低90%與腹瀉有關疾病的罹患率,同時兒童死亡率也會降低。

台灣世界展望會去年透過民眾捐款幫助10國、逾10萬人改善水資源。今年發起「一杯乾淨水、滿足孩子生命渴望」行動,將在緬甸、海地、馬利、莫三比克、賴索托、衣索比亞等國進行水資源及衛生方案。

台灣世界展望會指出,將在前述國家興建供水設施、成立水資源管理委員會、興建廁所及衛生教育宣導等服務工作,確保有足夠且乾淨水喝,同時社區也可自主管理水源並向永續發展邁進。

台灣世界展望會邀請民眾響應「一杯乾淨水、滿足孩子生命渴望」行動,每個月新台幣700元定期資助或愛心捐款,可讓孩子有衛生且乾淨水喝也能讓生命湧出希望泉源。



◆ 北海道根室積雪達115公分 135年首見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03220252-1.aspx

中央社 2014.03.22

日本北部因冷氣團來襲,北海道東部觀測到暴風雪,昨天傍晚根室市積雪達115公分,創下1879年觀測以來的新高紀錄。

日本媒體報導,根室市昨天下午4時(台灣時間3時)觀測到積雪115公分,是135年前開始觀測以來的新高紀錄。今天清晨約有60多輛除雪車在根室市多處進行除雪作業,很多市民忙著清除家門前或店前積雪。

根室市上次積雪最高紀錄是1933年3月29日所創下的92公分紀錄。

截至今天凌晨零時為止的24小時降雪量,北見市為43公分、釧路市阿寒町為34公分,根室市因暴風雪無法測得。

日高所管轄的襟裳町昨天觀測到最大瞬間陣風風速每秒34.4公尺、釧路所管轄的弟子屈町每秒30.2公尺。

日媒報導,根室市市中心經營五金行的60多歲男士說:「一輩子沒看過這麼大的雪,感到很驚訝。今天從清晨就開始忙著掃雪,但似乎掃也掃不完,希望春天趕快來。」

fsj 提到...

全球暖化 激化七大衝擊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566965.shtml

【經濟日報╱編譯劉利貞/綜合外電】2014.03.24

全球逾100國政府與科學家25到29日將齊聚日本,研商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最新調查報告,希望各國採取行動以遏阻全球暖化、降低對經濟等層面的衝擊。以下為報告草稿內容:

全球經濟:報告指出,當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的水準上升攝氏2.5度,全球國內產毛額(GDP)將損失0.2%到2%;例如,2012年全球GDP為71.8兆美元,損失2%意味全球經濟產值將降低1.4兆美元。

糧食安全:IPCC預測本世紀結束前,小麥、稻米、玉米等主要糧作平均收穫量可能每十年減少2%;然而到2050年前,全球糧食需求可能每十年就攀升14%。

沿海與低漥地區:海平面上升代表沿岸與低漥地區遭淹沒、海水氾濫與海岸侵蝕的情況將日漸增加,本世紀結束前數億人可能因而被迫遷徙,東亞、東南亞與南亞將是遭受最大影響的區域。

人類健康:氣候變遷將使現存問題惡化,例如因熱浪與火災造成的傷亡增加、升高疾病透過水和食物傳染的風險及營養不良的人口比率等。若不加速投資因應之道,到2050年前全球五歲以下營養不良的人口可能增加2,000萬到2,500萬人。

人類安全:氣候變遷將透過人口遷徙對社會安全產生影響;例如,間接增加不同群體或族群間衝突、或因貧窮與經濟等問題引發抗爭的風險。海平面上升將使小型島國的領土完整遭遇挑戰,並面臨海冰融化、魚群遷移、水資源共享等「跨界」問題。

淡水資源:IPCC發現,氣候暖化使乾燥的亞熱帶地區可再生地表水與地下水資源大減,加劇水資源的競爭。陸地與淡水生物瀕臨絕種的風險也將隨之升高。

獨特地貌:只見於蘇格蘭西北部和愛爾蘭西部海岸的沿岸砂質低地(Machair),號稱英國的「文化遺產」,富含貝殼的碳酸鈣成分,但空氣汙然正威脅這種獨特地貌。



◆ 報告:暖化對人類構成重大風險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03240377-1.aspx

中央社 2014.03.24

頂尖氣候科學家本週將在日本完成關於全球暖化衝擊的報告。他們表示,如果認為只有遙遠的北極熊才會在數十年後面臨氣候變遷的衝擊,那你就錯了。

美聯社報導,事實上,科學家認為,地球暖化的危險不僅即時,且與人類息息相關。

美國科羅拉多州波爾德市(Boulder)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科學家蘭卡歐(Patricia Romero Lankao)說,「我們就是北極熊」;她指的是因全球暖化導致海冰融化而受到威脅的第1種物種。

蘭卡歐將和另外60多名科學家,在日本完成一項大規模的權威性全球暖化衝擊報告。

全球約有100國政府代表將出席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Change)本週召開的會議,科學家屆時將發表報告摘要,告訴全球領袖問題的嚴重程度。

根據報告草稿的主要內容及報告執筆人和其他科學家,全球暖化帶來的巨大風險和整體衝擊,遠比科學家原先認為的更即時和更當地性。全球暖化不僅是冰融威脅動植物生存,更會讓饑荒、疾病、乾旱、洪水、難民和戰爭等人類問題惡化。

根據報告,科學家已經觀察到暖化帶來的許多改變,例如北美、歐洲、非洲和亞洲熱浪增加,還有如同莫三比克2008年造成9萬人流離失所的嚴重洪災,如今在非洲和澳洲都更為常見。

歐洲和北美愈來愈常降下具破壞性的暴雨,北極冰層消融不僅對北極熊造成影響,且已改變了加拿大北部原住民的文化和生活。

報告預測,若氣候變遷持續發生,將為全球帶來以下傷害:

暴力:科學家表示,暖化不會造成戰爭,但會帶來不穩定因素,讓現存的威脅惡化。

糧食:由於氣溫上升和降雨型態改變,全球糧食價格將在2050年前攀升3至84%,許多地區恐鬧饑荒。

水:2080年前,全球大約1/3人口將面臨地下水資源減少超過10%。

健康:健康問題可能大幅增加,有更多人因為熱浪和火災生病或受傷,還有更多由食物和水傳播的疾病出現。

財富:許多窮人將變得更窮,經濟成長和降低貧窮的速度趨緩。當氣溫上升至一個程度,全球整體收入可能開始減少,幅度高達2%,不過這很難預測。

※ 相關報導:

* 洪災損失 每年400億美元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566970.shtml

最新研究顯示,全球海岸地區本世紀面臨的暴潮洪水損失可能大幅增加。

據全球氣候論壇(GCF)及南安普敦大學研究團隊發表在《國家科學研究院學報》(PNAS)的研究,若各國未採取對應措施,全球暴潮(storm surge)平均損失可能從目前的每年100億美元至400億美元,至本世紀末攀升到每年100兆美元。



◆ 海面上升減緩 全球暖化未暫停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568734.shtml

【中央社╱奧斯陸23日綜合外電報導】2014.03.24

今天公布的一項研究說,亞馬遜和澳洲降雨較多減緩了本世紀至今洋面上升速率,因為降雨把水從海洋移到陸地。這項研究摒棄了洋面上升速率減緩與全球暖化暫停有關的說法。

路透社報導,海平面上升是氣候變遷最清楚徵候之一,隨著氣溫上升,格陵蘭和南極大陸部分冰層融化,從喜馬拉雅山到阿爾卑斯山的冰河也融化,海洋因此擴張上升。

但氣候科學家發現,海面上升速率從1994到2002年平均每年0.34公分,減緩到2003到2011年每年0.24公分,使質疑人類必須大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懷疑論者感到振奮。

專家在這篇「自然氣候變遷」月報(NatureClimate Change)今天出版的論文上說,如果排除自然移轉,則2003到2011年海面每年應該會上升0.33公分。這項自然移轉是此期間反聖嬰現象(La Nina)盛行,使太平洋表面溫度下降,使陸地降雨增加。

論文主要作者、法國土魯斯(Toulouse)地球物理學和空間海洋學研究實驗室(Laboratory for Studiesin Geophysics and Spatial Oceanography)的卡澤納夫(Anny Cazenave)告訴路透社,把自然變異列入考量後,「海面上升速率沒減緩」。

她說,出現反聖嬰現象的年分,亞馬遜、剛果盆地和澳洲降雨增加,海洋降雨減少。目前仍不清楚氣候變遷是否影響反聖嬰出現的頻率。

並未參與這項研究的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中心(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教授李佛曼(Anders Levermann)說:「降在陸地上的雨水,最終會回到海洋。其中部分成為地下水,但大部分會流入江河或蒸發。」

從1900年以來,海面上升了將近20公分。聯合國氣候專家小組預期上升速率會增加,到21世紀末可能上升26到82公分。

fsj 提到...

華盛頓州大走山 失蹤人數暴增至176人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570341.shtml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4.03.25

美國華盛頓州22日發生的大規模土石流災變,24日災情大幅擴大。官員說,失蹤人數從早先的18人暴增至176人,死亡人數從23日的8人增至14人。鑑於山體滑坡的範圍達一平方哩,預估死亡人數還會增高。

土石流的重災區是位於西雅圖市東北方約55哩的一個前漁村,除了14人證實死亡,失蹤者暴增至176人,還有30人重傷,約30棟房屋全毀,長達一哩的的華州公路被大量土石封堵。當地消防隊長赫茲說:「情勢非常嚴峻。」他強調,當局仍在搜尋倖存者,並懷抱希望。不過,他指出:「自22日以來,我們未找到任何生還者。」

華州州長英斯利已宣布災區進入緊急狀態。他說,目前正進行全面的「百分之百積極」的搜救行動,直升機、氣墊船和援救人員正馳往現場搶救。赫茲補充道,24日的搜救行動還將出動搜索犬和啟用重機裝備挖掘。

不過,搜救行動仍有相當的危險,擔心山體還有可能滑坡,當局24日上午曾把一些搜救人員撤回。

災區的急難處理官員說,當局從各種來源取得176個可能失蹤者的名單,他們可能是來到這個社區打工的建築工人,以及正好駕車經過此區的民眾。失蹤者暴增的原因包括土石流發生的時間正好在22日周六上午,大多數居民周末都在家裡。受土石流重創的49棟建築物,至少25棟經常有人在裡面。

※ 相關報導:

* 美國土石流 8人喪命18人失蹤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569170.shtml

美國華盛頓州郊區22日發生大規模土石流,造成至少8人死亡、18人失蹤,救援人員連夜搶救,也聽到土石流下面建築物傳出救聲,但被厚厚的泥土、岩石和樹木掩埋,無計可施。

....這場土石流是地下水飽和造成的,該地區過去1個月出現暴雨,而且當地山區的地質不穩,2006年也曾發生土石流,但這1次沒先兆。

fsj 提到...

南化水庫剩3成 南市下月恐限水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572699.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吳淑玲、綦守鈺、魯永明/連線報導】2014.03.26

南台灣今年春雨不豐,除曾文、烏山頭水庫灌溉區採取停灌外,供應大台南地區民生用水的南化水庫也吃緊,水位降到運轉20年來第三低,已採取第一階段限水。

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林元鵬表示,若3、4月梅雨季降雨不多,將實施第二階段限水,包括限制洗車、游泳池等業者的用水量。林元鵬說,台南地區水庫去年9月還是滿庫,但10月以來,降雨量不到往年的一半,曾文水庫的有效蓄水量不到五成。

而南化水庫「喝飽」時滿水位是180公尺,但今年春雨不如預期,水位僅164公尺;蓄水量只有水庫有效蓄水量34%,不得不實施第一階段限水。南化水庫供應全台南市68萬戶、約180人用水,目前每天出水量限制40萬噸。

缺乏大型水庫調蓄水源的高雄地區,去年底及元月初陸續降雨,3月中旬前暫時供水無虞,期待能與5月的梅雨銜接,供水才不會拉警報。

另供應嘉義縣市民生及工業用水的仁義潭及蘭潭水庫,蓄水量及水位遽降,供水吃緊,如果再不降雨,水公司4月將採取夜間減壓供水節流措施。

水公司五區管理處說,番路鄉仁義潭水庫與嘉市蘭潭水庫「母子水庫」串連,每天供應20餘萬噸,去年年底至今枯水期降雨量少,目前2座水庫蓄水量較滿水位減少2千多萬噸,蘭潭水位由滿水位的75.38公尺降到70公尺以下,仁義潭則由105公尺降為98公尺以下。

※ 相關報導:

* 水庫好渴! 嘉南一期稻今起停灌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572697.shtml

嘉南地區1月迄今乾旱少雨,水情吃緊,曾文、烏山頭兩水庫蓄水量,今天只剩1億3千552萬噸,為節約用水,供灌區一期稻從今天起至4月1日間歇停灌7天,估計可省下1400萬噸水量,嘉南農田水利會籲請民眾儘量節省用水,珍惜水資源。



◆ 2012年 全球700萬人死於空汙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572059.shtml

【聯合報╱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廿五日電】2014.03.26

世界衛生組織 (WHO)今天公布報告指出,前年全球有七百萬人的死亡跟空氣汙染有關,顯示空氣汙染已成為目前最大環境殺手。

世衛報告指出,空氣汙染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在於浮塵顆粒可能因為人類呼吸進入肺部,引發刺激,科學家更懷疑因而造成心臟病發或慢性病。

世衛估計,前年約四百卅萬人的死亡原因來自室內的空氣汙染,三百七十萬人的死亡來自室外空氣汙染,但有些人同時曝露在室內與室外汙染,因而估計因空汙導致死亡人口約七百萬。

世衛指出,室內空氣汙染主要是使用木柴或煤炭爐燒菜作飯,這種情況在亞洲特別明顯;至於室外空氣汙染導致死亡的地區,九成都在發展中國家。

如果以地區作統計,世衛發現,因為空氣汙染而死亡的情況在東南亞及西太平洋地區的中、低收入國家最嚴重,有三百卅萬人死於室內汙染、兩百六十萬人死於室外汙染。

世衛組織負責家庭、婦女和兒童健康事務的助理總幹事巴斯翠爾聲明指出,婦女和兒童為室內空氣汙染付出沉重代價,因為長時間在家裡吸到燃煤和燒木柴的煙霧。

在高度汙染的城市,包括東京、北京都有越來越多人戴口罩出門,有環境專家指出,目前並沒有明顯證據顯示戴口罩對防止吸入汙染空氣有多大效用。

※ 相關報導:

* 空氣品質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最糟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572428.shtml

環保部昨天發布2013年74個城市空氣品質報告,顯示僅海口、舟山與拉薩三城市達標,京津冀、長三角與珠三角屬空汙較重區域,今年各直轄市、省會與計畫單列市均要進行汙染物源解析研究。

昨天發布的空氣品質報告首次納入PM2.5、一氧化碳等監測指標,調查城市為直轄市、省會城市與計畫單列市等共74個城市;報告指出,從達標天數看,平均達標天數占六成,僅拉薩、海口、福州等十個城市達標天數在八成以上。



◆ 趨勢大師論壇-齊柏林的全球知音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6000072-260203

工商時報 洪華珍 德盛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經理人 2014年03月26日

本周全球逾100國政府和科學家將齊聚日本,商討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最新調查報告,各國將採取實際行動遏阻全球暖化,降低對經濟層面造成的衝擊。

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未來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呢?最新報告指出,當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的水準上升攝氏2.5度,全球GDP損失最高達2%。本世紀末,地球升溫加速海平面上升,東亞、東南亞與南亞等低窪及沿海地區,將如同古城亞特蘭提斯,淹沒在大海中,本世紀結束前數億人可能因此流離失所。

聯合國的氣候變遷評估報告越來越受到世人重視,各國政府意識到我們的生活和世界正面臨史上鉅變,解決全球暖化不能是喊喊口號而已,2004年到2008年間,一個國家要花上31個月才能施行一件環保政策,到2009年至2013年間,推行一項新環保政策只需花20個月,綠能政策出臺速度越來越快!

還記得台灣的齊柏林,遠在玉山之巔帶領大家看見福爾摩沙的創傷。全球政府,從美國、中國,甚至不丹,都化身為齊柏林的知音,齊柏林之友越來越壯大,相關政策出臺後將產生新的綠金趨勢,改變你我的生活,你看到了嗎?

美國和中國是積極促發綠能產業革命的兩大國。美國有歐巴馬政府戮力推行環保節能政策,2014年投資在節能自動化領域預估大幅成長91%,還將立法管制發電廠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2020年前大幅提高美國替代能源使用比重達一倍。

中國股市近年表現落後,不過仍無法掩蓋強勢題材的光芒,近期兩會官方再度向汙染宣戰,綠能概念已成為投資中國「選股不選市」的重要指標,十二五計畫期間,將投入超過3.4兆人民幣進行環保相關投資,相較十一五大增超過1倍。

這股綠能產業革命風,也吹到了位於喜馬拉雅山麓的王國-不丹。上月不丹和日產汽車簽署協議,將首都的公務用車全部換成電動車,不丹平均國民收入約2400美元,卻未對售價2萬多美元的電動車望而卻步。

極端天候讓齊柏林的全球知音越來越多!擅於掌握趨勢的德盛安聯,看見產業革命帶動的綠金商機,已從太陽能和風能等替代能源,延伸到廢棄物回收、汙染控制、節能電動車、水資源相關、天然氣和農業生技等。齊柏林的知音,詔告綠能產業投資黃金期的來臨,儘管產業波動風險較高,只要能與擅於掌握趨勢的團隊同行,搭配嚴設停損點、定期定額結合鎖利機制或限制投資比重,可望解決投資的時點風險,你我在面對生活變革的同時,也可以掌握革命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