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7

得「屌絲」者得天下

◆ 阿里巴巴:得「屌絲」者得天下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488738.shtml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4.02.16

華爾街日報報導,「屌絲」已成為大陸新興消費文化中的主力,是中國未來衝刺消費的最大憑藉。

「屌絲」原本是粗話,是出身卑微的「矮窮醜」青年男性的自我解嘲用語。

「屌絲」和「高富帥」恰成對比。但因為富人容易引起反感,現在很多人喜歡以屌絲自居,所以也逐漸成為涵蓋中國多數年輕消費者的流行語。

中國財富和奢侈品版主編顧蔚上周在一篇文章說,屌絲通常有大把的時間,但手頭並不寬裕。最典型的就是那些剛畢業的學生,他們大多安逸地和父母住在一起,大部分空閑和可支配所得都用於玩網絡遊戲、看錄影片與購買打折促銷商品。

顧蔚表示,這類年輕人在西方早就是主流消費者,有專門為他們服務的系列電影、娛樂、動畫書等。但在中國,他們的影響力才剛剛顯露出來。

特別是中國目前的奢侈品銷售增速放緩,中產階級的規模依然較小,而且仍集中在住房和教育等基本需求,沒有多少閑錢拿來消費。在此情況下,屌絲代表的年輕消費者,已逐漸成為一支新生力量。

雖然屌絲沒有富人那樣的購買力,但可以在數量上彌補不足。中國許多最成功的企業如今都信奉「得屌絲者得天下」的真理,包括騰訊控股、阿里巴巴和歡聚時代都是虔誠的信徒。

顧蔚指出,屌絲族群興起的原因要歸結到中國的兩大消費趨勢。首先,購買住房和汽車對許多人來說已遙不可及,他們也不想拿辛苦錢來購買奢侈品。其次,他們注重娛樂,大部分消費支出都在網上進行,而且經常會買虛擬商品。

去年第三季,騰訊8,900萬付費客戶平均每位花費120元人民幣購買騰訊的增值服務,像是購買虛擬服裝和飾品來裝扮自己的QQ頭像等。

雖然屌絲一詞帶有貶義,但愈來愈多圈外人喜歡標榜自己也是屌絲。搜狐網的調查顯示,30-39歲的族群對「屌絲」身分的認同最強烈,約81%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是屌絲;其次是20多歲和40多歲的人群,分別有64%和70%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是屌絲。

在這樣的流行潮籠罩下,甚至一些超級富豪也公開宣稱自己是屌絲,包括巨人網絡前執行長史玉柱,以及奇虎360創辦人之一的周鴻禕。

顧蔚表示,屌絲的整體購買力是巨大的,協助屌絲進行最划算的消費,可以給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阿裡巴巴的電商網站去年1月11日「光棍節」的銷售創下57億美元的空前紀錄,就是很好的例子。

她說,最成功的企業往往能將有錢人和窮人聚集在同一個平台,中國企業需要適應屌絲現象,因隨著經濟成長動能減弱,想成為真正的贏家,就要先贏得屌絲的芳心。

何謂屌絲?

【聯合晚報/本報訊】

「屌絲」原本是粗話,是出身卑微的「矮窮醜」青年男性的自我解嘲用語,和「高富帥」恰成對比。但因為富人容易引起反感,現在很多人喜歡以屌絲自居,所以也逐漸成為涵蓋中國多數年輕消費者的流行語。

屌絲通常有大把的時間,但手頭並不寬裕。最典型的就是那些剛畢業的學生,他們大多安逸地和父母住在一起,大部分空閑和可支配所得都用於玩網絡遊戲、看錄影片與購買打折促銷商品。



◆ 稅制轉骨就從房產稅開始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488368.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4.02.16

過完農曆新年,行政院舉行開春後首次院會,由財政部提出「102年稅費徵起情形報告」,針對去年的國庫收入進行一次總體檢。這樣的做法行之有年,今年亦無例外,不同的是,財政部在報告中首度坦承財政緊絀,開源、節流均迫在眉睫;行政院長江宜樺則明確裁示,台灣租稅負擔率偏低,不利施政,必須檢討稅制以籌措足夠財源。

根據財政部的報告,去年全國賦稅收入1兆8,341億元,為歷年新高,年增374億元。就表面數字來看,實在不能說不好,但若與政府自訂的預算目標相比,亦不能無視短徵296億元的局面。換言之,去年整體稅收達成率98.4%,表現的確低於預期。國庫稅收難逃紅字收場,這樣的紀錄,已堂堂邁進第二年。

檢視中央與地方去年的徵稅績效,在景氣冷、房產熱之下,呈現「瘦中央、肥地方」的景況。2013年中央政府收入較預算短少623億元,鉅額短徵全數來自企業營所稅與股市證交稅;相較地方稅收,不但順利完成預算目標,甚至超徵240億元,數百億超徵稅收受惠於土地增值稅、地價稅等房產相關稅捐。

賦稅收入與景氣循環有高度相關性,景氣好、稅收好,反之亦然。2002年至2007年,賦稅收入平均每年成長5.5%,略高於國內生產毛額(GDP)平均增幅5.2%,不過近年這樣的趨勢已出現變化,2008年到2012年景氣趨緩,政府奉行減稅刺激經濟的信條,經濟成長平均增幅雖達2.9%的水準,賦稅收入年平均成長率卻降至0.5%。

稅收成長近乎龜速,追不上經濟增長的現象,敲響當前財政窘迫的警鐘,但經濟成長與稅收失去連動,卻不全然是減稅過了頭所致,更關鍵的原因是在稅制結構嚴重扭曲。

特別是與房產持有、買賣相關的稅賦,相較其他投資性收入或生產所得為輕,資金藉由囤積不動產賺取暴利的速度,遠勝於長年辛苦經營企業的收益。民間過剩資金離不開房市,高房價壓縮消費力、貧富差距升高社會對立等問題接踵而至,都與房產稅制脫不了干係。

行政院顯然早看出目前稅制的問題。江宜樺院長舉去年地方 調升土地公告現值為例,指出全國平均調幅7.9%,同年地方土增稅收即大增221億元;調升公告地價幅度平均達8.7%, 地價稅收也增加81億元。顯見,房產稅對國庫貢獻與經濟的潛在影響,有著牽一髮動全身的關係。江院長點出房產稅收舉足輕重,即見政府清楚病因所在,眼下該問的則是:心知肚明的政府,何時才要對症下藥。

調整房產稅基,包括公告現值、公告地價與房屋評定現值等趨近市價,當然是促成房產稅負合理化的重要過程,地方政府近年也正積極進行。不過,房產稅基貼近市價同時,政府還須在財政需求與房價衝擊兩者之間進行謹慎評估,設定稅基合理調整的幅度與速度,並輔以配套,才能避免稅基年年翻漲,累積出倍數的加稅效果,傷害正常的房產需求,衍生不必要的改革阻力。

國際間普遍就不動產的用途,採取差別稅率,即是方法之一。例如新加坡自用不動產持有稅是4%、非自住為10%;韓國的房產交易稅按交易價的50%課稅,但持有超過15年,且僅有一戶者可減除45%;一戶三屋、持有未滿二年,稅率則達60%。用意不外為保障基本居住需求,抑制囤房。政府有必要在調整房產稅負之前,檢視稅制是否合乎這樣的原則。

改革房產稅制,不應簡化為高房價下的民粹主義,亦不僅為財政目的,它確實具有保障居住正義、捍衛租稅公平與帶動實體經濟發展的效果。新年伊始,政府就主動觸及稅制革新的急迫性,我們期望要有全盤計畫,不是又只探討問題,而沒有實際作為。讓稅制轉骨,調整房產稅會是好的開始。

※ 相關報導:

* 樣品屋、建築工寮 要課房屋稅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0/8488471.shtml

基隆市稅務局近日接獲多家建設公司詢問,「販售建案的樣品屋要不要繳稅?」稅務局表示,只要是固定於土地上的建築物,供營業、工作或住宅使用者,不論是否為合法建物或違章建築房屋,均要依法申報課稅,以免受罰。

* 地王泡沫 危機逼近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16000084-260203

中國大陸審計署對地方債務進行一輪徹底的清算,發現許多沿海地方的債台高築,自去年打房潮過去後,開始出現賣地償債的現況。在地方政府有心炒作下,各省再度出現搶地「地王」風潮,但房市成交量卻在放緩,泡沫危機逐漸露出端倪。

L型復甦的恐慌
菁英階層今年課題:思考正義
超級城市 科技首都
智慧城市 台灣新藍海?
美擬設氣候韌性基金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自嘲搞不懂金融危機…經濟學家想改教韓劇

【經濟日報╱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2014.02.17

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萊因哈特(Uwe Reinhardt)近日在網站上發表文章說,近來全球金融體系幾近瓦解,顯示經濟學家根本不了解世界如何運作,自我解嘲「我要放棄經濟學,改教韓劇」,引發南韓網友熱議。

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數周前出現由萊因哈特撰寫、九頁的英文演講稿,名為「韓劇概論」,裡面寫道:「全球金融體系幾近瓦解後,已顯示我們經濟學家根本不了解這個世界的運作方式,這讓我太難堪,沒有臉再像過去多年來一樣繼續教經濟學了,我將改教現代韓劇。」這分演講稿讓臉書的南韓網友大感意外。萊因哈特從沒去過南韓,但2008年來就每天看韓劇,堪稱「韓劇專家」。

※ 世界運作的方式要問社會學家。



◆ 羅德里克專欄/新興市場失速 都是金融惹禍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490142.shtml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2014.02.17

新興市場的運勢已迅速逆轉,不久前還號稱世界經濟的救世主—在美國和歐洲等經濟體熄火時取而代之,成為充滿活力的成長引擎-但現在,大家對新興市場的看法再度陷入悲觀。美國聯準會(Fed)一收緊貨幣政策,就導致新興市場貨幣貶值,而這還只是個開端,放眼望去,似乎還有更深層的問題。

阿根廷和委內瑞拉的非正統政策已到無招可出的地步。巴西和印度急需新的成長模式。土耳其和泰國深陷反映長期內部衝突的政治危機。非洲欠缺結構性變革且工業化不足,愈來愈令人擔心。中國的問題則是經濟究竟會軟著陸,還是硬著陸。

發展中國家因全球金融市場突如其來的波動而遭重創並非首見。令人訝異的是市場竟然大感意外,特別是經濟學家,他們早該學到了教訓。

首先,新興市場熱僅是一時現象。經濟奇蹟極少發生,而且有其道理。能大規模干預以協助經濟重組和多元發展、又能防止國家淪為腐敗溫床的政府,是少見的例外。中國、南韓、台灣、日本和其他少數國家有過這樣的政府;但他們所推動的快速工業化,與大部分拉丁美洲、中東、非洲和南亞國家無緣。

新興市場過去20年的成長主要是外部環境因素的巧合:大宗商品價格高漲、低利率,和看似能無止盡注入的外國融資。總體經濟政策和整體治理水平提升也有助益,但這些是成長助力,不是發動機。

其次,金融全球化遭過度吹捧。開放資本流動,照理說能刺激國內投資、降低總體經濟的波動。但實際上卻正好相反。

我們早就知道,金融投資和短期資本流入,能助長消費榮景和房市泡沫,但當市場氣氛轉變、融資枯竭時,則會產生災難性後果。各國政府不該對市場終將回檔感到驚訝。

第三,浮動匯率吸收衝擊的效果有限。理論上,市場決定的貨幣價值,應該能讓國內經濟免於國際金融波動的影響,但在現實中,很少有國家能在貨幣升值或貶值時免於受苦。

貨幣快速升值會抹殺一國的國際競爭力,快速貶值則造成通膨現象,是央行的噩夢。

第四,不該寄望全球各國會採取協同的經濟政策。例如,美國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永遠優先考慮國內狀況,歐盟連自身的共同利益都照顧不好,遑論世界利益。新興市場政府期望主要國家調整政策以因應其經濟狀況,有如緣木求魚。

但這並非壞事,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QE)嘉惠世界各國,如果沒有QE,全球貿易一開始就會受創更深。同樣的,歐洲國家若能採取正確政策提振其經濟,其他地區也將受惠。

開發中國家官員面臨的選擇很簡單:對資本流動維持審慎強力的控制,或以累積巨額外匯存底的方法,準備好將大部分資源投資在自我保險。

更深層的問題在於1990年代以來全球經濟過度金融化。由此造成的政策難題—不平等加劇、波動增加、管理實體經濟的空間被擠壓—未來數十年會一直困擾決策當局。

(作者Dani Rodrik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社會科學教授、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

※ 相關報導:

* 名家觀點/全球資金大抽離 新興國家新困局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490140.shtml

....新興市場經濟體面對國際資金大退潮,雙率政策轉向以貨幣貶值與利率升息雙重手段,期待透過貶值效應改善貿易結構與赤字惡化,但負面的代價則是恐進一步引發輸入性通膨,國內物價高漲的壓力。

全球歷經數次危機,經過數年的去槓桿化調整,目前又進入了新一輪的再平衡調整。投資者在全球央行新政策調整的同時,也更確認由新興市場轉向成熟市場的資金大遷移,並形成新的投資結構與長期資本流動的新趨勢,新興市場過去的順風走勢告一段落、美元長期升值趨勢更是確立。

還好,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個別發展是有差異的,例如墨西哥信用評級甫受穆迪信評調升到A級晉階為優等生行列;因此,當浪潮退去後,會看到誰在裸泳!新興市場的優等生與劣等生,將在資金退去後,更為清晰。

* 安倍搶外資 企業稅降定了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490148.shtml

....路透報導,菅義偉說,安倍已擬好語氣堅定的聲明,將調降企業稅率;日本全國與地方企業稅率合計約35%,在全球名列前茅。財務省官員已對調降企業稅表達疑慮,擔心會使日本債台高築的情勢惡化。



◆ 單親部落客門羅 英國新貧代言人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490127.shtml

【經濟日報╱編譯 劉利貞】2014.02.17

首先,她不再開公寓的暖氣,把傢俱移到散熱口,刻意忘記還有暖氣可用。然後她摘掉大部分燈泡,關掉熱水器,賣掉iPhone、手表、電視甚至是窗簾,只為了不讓自己和2歲的兒子餓肚子。她是25歲的單親媽媽門羅(Jack Monroe),因為上網記錄靠領取救濟度日的真實生活,在英國引起廣大迴響。

門羅在自己的部落格Hunger Hurts上說:「貧窮是一種下沉的感覺,當小兒子吃完他的麥片後說『媽咪還要,還要麵包和果醬』,就得考慮是先當電視還是先當吉他,也不知該怎麼回答,麵包和果醬沒有了。」

門羅的故事無關乎破碎家庭、問題學校、毒癮或種族歧視種種被視為導致貧困的典型原因。她說:「我父母不曾分開、一直都有工作,我也有份薪水還不錯的工作。但在僅僅六個月內,我發現自己開始餓著肚子上床」。2012年大半時間,她每周伙食費只有12美元。

她16歲從公立高中輟學,先在商店與餐廳工作,後來成為緊急電話接線生,年薪約4.4萬美元,略高於英國平均所得。但2011年11月在產假過後,因輪值夜班時很難找到托嬰服務,她被迫選擇辭職。

接下來隨著帳單愈積愈多、存款愈來愈少,300份職缺申請都無回應,門羅因恐懼社福機構會帶走自己的兒子,不敢和任何人說。她搬到更便宜的公寓,因無力負擔理髮費,告訴朋友她想留長髮,當孩子問「媽咪,妳為什麼不吃東西」?媽咪總回答「我不餓」。

門羅說:「你會變得很善於隱藏真相。」

直到2012年7月30日,她才在網上公開自己窘迫的生活。她開始分享自己的省錢食譜,像是只要15美分的胡蘿蔔四季豆漢堡,或用45美分做出晚餐等。

現在她的推特有超過3.1萬名追隨者,且每周為《衛報》撰寫料理專欄,提供每人成本不到1英鎊的食譜。她還贏得了4萬美元的出書合約,受工黨邀請參與抵制調漲能源價格的活動,並參與錄製連鎖超商Sainsbury's利用耶誕大餐剩菜做料理的節目。

《衛報》封門羅為「當代貧窮的表徵」,可見英國在後金融危機時代,無論是疲弱的就業市場,或不停縮水的福利體系,都已無法成為維持基本生活水準的保障。

這引發有關福利政策走向的激辯,卡麥隆政府2010年上任以來,已刪減近1,000億美元社福與政府支出。根據經營食物銀行的慈善機構Trussell信託,去年5月到12月英國約50萬人靠食物救濟生活,是2012年的三倍。

門羅仍過著儉樸的生活,每月支出預算約2,000美元,並嘗試儲蓄相等的金額。儘管去年5月與BBC簽訂出書合約後,她的救濟金被中止,突然又回歸貧窮狀態,靠每周約325美元的專欄費等收入生活。她說,總有一天會讓兒子閱讀自己的部落格,但現在重要的是他們能一起用餐。

(取材自紐約時報)

※ 相關報導:

* 信用卡利率上限 研擬分級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490225.shtml

信用卡利率上限爭議,金管會銀行局長桂先農上周訪日,特別了解日本調整利率上限作法,日本是採不同借款額度訂定不同利率上限作法,分別是20% 、18%及15%,金管會將評估國內是否合適採行。

fsj 提到...

比特幣與鬱金香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17000666-260115

中國時報 ⊙吳家恆 2014年02月17日

鬱金香熱潮曾經席捲一整個國家,不可能不留下任何痕跡。比特幣也是如此。就算比特幣熱潮過去,所帶動的貨幣網路化、去中央化的趨勢,也會繼續發展下去。

荷蘭熱錢氾濫

一六三七年二月的第一個禮拜二,在荷蘭西部的哈倫,幾個鬱金香花商一如往常,聚在一間酒館裡頭買賣鬱金香球根。當時整個荷蘭共和國,舉國上下都發狂似地投入鬱金香買賣。

荷蘭與西班牙統治者之間的武力對抗在十七世紀初逐漸平緩,其中一個後續效應就是使得荷蘭省下巨額軍費,轉而投到經濟上。荷屬東印度公司也在此時成立,並於一六二四年在台灣建立據點,直到一六六二年被鄭成功驅趕;然而,這並無礙於荷屬東印度公司成為全世界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擁有超過一百五十艘商船、四十艘戰艦、兩萬名員工,與一萬名傭兵的軍隊。經商致富的荷蘭人流行在鄉間建造佔地廣闊的大型莊園,來享受並炫耀自身的財富。印刷技術的改進和全球貿易的發展,使得園藝和植物學受到歐洲菁英階層的歡迎,紛紛以自家庭園擁有珍稀品種的植物驕人。

說來弔詭,鬱金香之所以能炒到高價,是因為獨一無二的花色紋路。這不是人工育種的功勞,而是因為球莖感染了病毒。病毒使得開出的花朵色彩強烈,變化多端,而且,種花的人無從得知某顆球莖明年會不會開出斑斕的花朵。因為有時候一株今年是單色的鬱金香,明年突然出現斑紋,有些鄰近的球莖會受影響,但有些則否,或是要過幾年之後才出現。當時對於病毒的傳染、潛伏一無所知,於是用了各種方法,包括求助於煉金術、巫術,來塗抹球莖,希望能開出珍稀花朵,讓價格翻倍。

鬱金香投資狂

這種種原因都誘發了所謂的「鬱金香熱」,使得這個從土耳其傳來的植物,在數十年間受到歐洲人的喜愛,更在二十年間價格狂漲。十七世紀初的荷蘭商人,年收入三千荷蘭盾就可稱得上富商,但是一顆珍貴的鬱金香球莖的賣價可以超過五千盾。荷屬東印度公司的資本額大約是六百五十萬盾,而荷蘭一個城鎮一年的鬱金香球莖交易量可以高達一千萬盾。到了這個地步,買賣鬱金香已經是從富人到平民都參與的全民運動了。

最有名的一個例子或許是大仲馬寫的《黑色鬱金香》,他可能是輾轉聽到傳說後寫下這個故事的:哈倫的花商聽說海牙有個鞋匠種出黑色鬱金香,便跟他用一千五百盾的高價買下,但隨即就把花踩爛,得意地對著吃驚的鞋匠揚言:「你就算開價一萬盾,我們也會買的。現在,全世界就只有我們手上有黑色鬱金香!」

據說這個鞋匠與巨額財富擦身而過,幾天後就鬱卒而死,但他若是能熬到一六三七年二月,屆時鬱卒的人就不是他了。那天在哈倫的酒館,一名花商拿出一顆標價一千兩百五十盾的球莖求售,沒人承接,經過幾次降價後,還是賣不出去。現場竊竊私語不斷,紛紛走告這從沒發生過的奇事。幾天之內,消息傳遍荷蘭全境,鬱金香價格重挫,有些種類的跌幅甚至高達九十九%。

就這樣,鬱金香熱成為當代最有警世意味的金融寓言,從網路泡沫到今天的比特幣,每當有什麼東西非理性地蓬勃發展時,就會有人重提鬱金香熱的教訓。

比特幣的誕生

從某方面來看,比特幣與鬱金香相提並論也不是沒有道理。第一批的比特幣在二○○九年初被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挖掘」出來,一年半之後,交易網站Mt.Gox成立,一個比特幣的價格不到五美分,可是到了二○一四年一月,經過了中國政府的政策打壓,價格仍有八百多美元,漲幅超過一萬倍。一個雖然名之為「幣」,但又看不見、摸不到,政府也不承認是貨幣的東西,今天漲成這個局面,難保明天不會打成原形。鬱金香暴跌,至少還可以種在園子裡,但比特幣跌了,卻會落得什麼也沒有。就算想找中本聰算帳,也不知他人在哪裡,甚至,這個人是否存在都是個疑問。

中本聰這個名字是日本的,電子郵箱是德國的,據說他書寫的英文很道地,在二○一一年四月二十六日之後,就再也沒有他的消息。有人說他是京都大學的數學怪傑望月新一教授,有人則說中本聰根本不是人,而是取三星(Samsung)、東芝(Toshiba)、中道(Nakamichi)和摩托羅拉(Motorola)四家公司的名字拼湊起來的。總之,比特幣的起源是籠罩在一片迷霧之中,但是,比特幣的運作規則卻是嚴格而可預測的。

運作規則嚴謹

比特幣的生產速度是預先設定的,每十分鐘生成一個交易區塊。在比特幣問世的時候,生成一個交易塊的獎勵是五十個比特幣,等到區塊鏈的規模達到二十一萬的整數倍時(每四年會達到一次),獎勵就會減半。第一個四年在二○一二年底屆滿,所以現在「挖礦」獲得的獎勵減為二十五個。四年之後,減為十二點五個。一直到二一四○年,將不會有任何新幣產生。只要這個規則不被打破,比特幣的產量會越來越少,「開採」的成本會越來越高。如果把比特幣當成貨幣的話,就會發現這種設計避免了所有貨幣走向失敗的必經道路:因為禁不起超量發行的誘惑,最後造成貨幣的貶值,被人棄置。在這裡,正可以看到比特幣如何從一個純粹的運算機制,過渡到可以與貨幣進行兌換、表現出貨幣特質的過程。

二○一三年,賽普勒斯爆發銀行危機,要求歐盟提供一百億歐元紓困。歐洲央行同意撥付,但也要求賽國政府自行籌集五十八億歐元。為了籌到這筆錢,賽國政府凍結銀行儲戶的部分存款。儲戶不甘心財富縮水,到處尋求資金出路,發現了比特幣的嚴格保障了財富不受侵犯、不可追蹤、不可凍結。大量買進比特幣的結果,使得比特幣的價格在三週之間從六十五美元升到兩百六十六美元。

說穿了,比特幣的漲跌所考驗的都是世人對這個透過數學、而非武力或國家的強制力所建立起社群秩序的信任。透過規則的設計與參與者的運算──也就是採礦──保障了整個系統的安全。

礦工兼任保全

「採礦」是一種修辭的方式,而不是對事實的精確描述。「採礦」讓人聯想到某種遊戲,而礦則是某種寶物,透過競賽較量,讓勝利者得到獎勵。所謂的「採礦」,算的就是此刻所有在進行比特幣交易的人是不是在進行虛假的交易。如果某人的戶頭裡頭有一個比特幣,而他把這個比特幣同時轉給兩個人。那麼,所有在計算區塊的人(也就是俗稱的礦工)就會發現這筆交易有問題,不予確認,而這筆重複交易也就不會成立。

這些人與其說是「礦工」,不如說是「保全」。而最有能力維護系統的人,就會得到獎勵。比特幣把個人成就私利,導向對公共利益的維護,這是比特幣最高明的地方。當李娜打完一場精采的比賽,她榮耀了網球這項運動,但是她打贏球賽並沒有辦法防止別人違規。但是比特幣的礦工可以。礦工既是球員,也是裁判,和系統的維護者,這一點是鬱金香、沉香、茅台或任何投機炒作的標的都不具備的特質。

在鬱金香的寓言中,狂漲之後的暴跌,財富煙消雲散,一切都歸於沉寂。但實情並非如此戲劇化,後續的無數糾紛著實考驗了荷蘭的法院體系好幾年,而哈倫則繼續維持全球鬱金香栽種重鎮的地位,而類似的炒作戲碼,後來在土耳其再次上演。人類的貪婪有如病毒,時時潛伏,隔一陣就要發作一次。

鬱金香熱潮曾經席捲一整個國家,不可能不留下任何痕跡。比特幣也是如此。就算比特幣熱潮過去,所帶動的貨幣網路化、去中央化的趨勢,也會繼續發展下去。

fsj 提到...

4.7兆!陸銀存款遭網路金融「洗劫」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492853.shtml

【聯合報╱記者曾迺強/綜合報導】2014.02.18

大陸一月銀行存款較去年十二月大幅減少人民幣九千四百億元(約新台幣四點七兆元),龐大資金從銀行系統流出,受到了各界關注。分析指除季節性因素外,近來興起的網路金融可能是關鍵因素。

大陸的網路金融近來發展快速,尤其透過高收益理財商品,吸引不少個人的小額資金持續投入,就如螞蟻雄兵一般,一點一滴將資金從銀行流進了市場上新出現的網路金融商家。

大陸財經媒體用「銀行存款遭網路金融『洗劫』」的字眼,形容日前大陸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公布的一月金融數據。報導說,人行遲遲才公布的最新數字顯示,一月銀行存款大幅減少人民幣九千四百零二億元,其中企業存款大幅減少人民幣二點四四兆元(約新台幣十二兆元),第一財經日報報導,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徐博指出,企業存款明顯下降,主要是受到農曆春節前企業發放員工年終獎金所致。

一月的數據還顯示,居民存款新增了一點八一兆元,企業存款大降二點四四兆元,新增居民存款規模低於新增企業的存款規模,這顯示大陸開始推動利率市場、理財商品增多,以致改變了整個存款的資源配置。

香港文匯報報導,存款如果持續「搬家」,將在某些時間點衝擊到銀行的流動性,「存款驟降流動性堪憂」,有分析師甚至推測,可能使下半年大陸銀行資金開始吃緊。

包括阿里巴巴的「餘額寶」、騰訊的「微信理財通」等網路金融平台規模,從去年膨脹至今。光是今年春節前七天,就有四百萬人將資金轉存至餘額寶,每天平均轉入逾人民幣一百億元(約新台幣五百億元),高出平日數倍。

餘額寶在今年初資金規模約人民幣兩千五百億元(約新台幣一點三兆元)。

經過春節期間「密集籌資」,市場推估目前可能已突破人民幣三千億元(約新台幣一點五兆元)。

※ 相關報導:

* 溫州民間融資 終於合法了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492728.shtml

大陸首個地方金融法規「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3月1日實施,若涉及單筆借款金額人民幣300萬元(約新台幣1,500萬元)以上等情形應向官方報備。該條例將使民間借貸正式合法化,也有助於緩解中小企業借錢難的問題。

* 數據不給力 日本經濟增速不如預期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492602.shtml

日本上季經濟成長速度不到市場預估的一半,顯示當局採行的大規模刺激政策沒能成功點燃消費和出口動能。由於日本4月即將調升消費稅,復甦恐怕會面臨風險。

* 避險基金做多 油金飆高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492634.shtml

避險基金做多油金達到數月來高峰,西德州輕原油(WTI)反映的是美國石油供給減少,黃金行情則反映美國經濟成長有走緩跡象,帶動避險需求。油、金價格17日雙雙上漲。



◆ 金融機構打進亞洲盃的關鍵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492570.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4.02.18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日前出席財經立法促進院論壇時,首度拋出,公股銀行之間的併購,要有配套措施,並可仿效新加坡星展銀行做法,讓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開,及重視提升公股銀行效益等。曾主委此說,與他先前多次表明公公併有助國銀長高、開打亞洲盃之說,細緻許多,也更能提升國銀的區域作戰能力。

金管會近期積極推動三、五年內,要催生一至兩家能活躍於亞洲的指標性區域銀行,這項政策被媒體稱之為打造「台版星展銀行」計畫。金管會推動該政策緣由是,未來30年亞洲經濟都將蓬勃發展,國銀必須把握這波亞洲成長契機,儘速走出去,由此也能解決國內銀行過多、彼此殺價造成血流成河的困境。

在曾主委心中,要催生台版星展銀行的最快途徑就是併購。如他所言,目前國銀身高普遍不足,唯有透過併購長高,才能去打亞洲盃,甚至是美國職籃NBA。

但前一波二次金改不論是民併公,或是公併民,所衍生的弊端、負面印象迄今仍深植民心,所以他心中最好的選項就是,民民併與公公併。

民民併,依照市場法則運作,不僅可稍減國內銀行規模過小且零散窘境,日後若能搭配政府更具體的走進亞洲策略,翻版星展銀行或許指日可待。惟公公併,若政府的思惟,僅停留在靠併購做大規模,但是其他現有監理條件、運作模式仍維持不變,那麼公公併最終能有幾分神似星展銀行,恐怕國人都會相當存疑。

新加坡星展銀行成立於1968年,是新加坡最大商業銀行。星展銀行最大股東是官方的淡馬錫控股公司,持股比率約28%。正因為星展大股東來自新加坡官方,自然讓國內不少金融業者,經常把星展銀行與國內的公股銀行相提並論。

殊不知,新加坡星展銀行雖是官股占大股,但是其運作方式猶如一般民營銀行,靈活、自主有彈性。而淡馬錫對星展的監督,也僅在董事會,不會隨意將手伸進經營層。此外,星展銀行最讓國內公股銀行稱羨之處,或許更在於,星展銀行的董事長不用到國會備詢,平日也不需特別跟立委搏感情、做關係。

直言之,若政府推動公公併,只是想在外觀上,創造一家「夠大」的銀行,但是其內在仍與現在的公股銀行無異,那麼要催生台版星展銀行的夢想,注定會是一場空。不過,若是政府願意深入思索,星展銀行這些年縱橫亞洲的祕訣,就在於所有權雖然屬公,但是經營權可分立而出,以其敏銳的市場化觸角,整合亞洲各地的資源與人才,這才是台灣應該學到的精髓。

公公併,有助國內銀行創造一個有利區域布局的適當規模,不過,這只是起點。政府在推動台版星展銀行的過程中,更應積極透過法規調適,來提升公股銀行的競爭力。例如,所有權與經營權,該如何分立與互動,讓政治歸政治、市場歸市場;再者,目前公股金融機構的高階經理人薪資,受限不得超過政府機關的部長級薪水,若不配套彈性薪資,恐怕難以吸引民間、乃至國際級人才共襄盛舉。

此外,另一個有助滋養台版星展銀行的關鍵,也在於國內整體金融產業的視野及人才庫,是否已調整到準備打亞洲盃、NBA的狀態。國際化、融入亞洲,從來就不是嘴巴說說,就可自然達成,重點在於心態上的轉變。試想,星展銀行能在全球16個國家設有據點、員工國籍多達30多個,其所具備的國際視野與包容心,恐怕都不是一時半刻就可以複製的。

所幸,在台灣故步自封多年後,金管會有心打造指標性區域銀行,讓台灣的這一代及下一代,有機會打破沉悶與走出沉痾。且讓我們一同監督江內閣與金管會,把催生台版星展銀行當成正事來辦,一步步去除瓶頸,直到夢想成真。

※ 相關報導:

* 曾銘宗:我銀行不整併 怎打亞洲盃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493469.shtml

....曾銘宗說,整個亞洲地區這幾年蓬勃發展,希望我國的金融業,包括銀行、證券、保險,能夠強力布局亞洲,趁這一波亞洲經濟蓬勃發展的時候,壯大我們的金融業,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強服務廣大台商。

金管會的目標是希望在3-5年內促成1-2家銀行活躍於亞洲地區,成為具指標性的亞洲區域性銀行。

* 近十年收歸國有遺產 逾26億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0/8492599.shtml

政府受託成為無人繼承遺產的管理人,近十年經由催告、清償與交付遺贈等過程後,因仍無人繼承而收歸國有的遺產總值多達26億元。

國產署清查統計後指出,無人繼承的遺產多數屬於在台沒有繼承人,或遺產中債大於財產或涉及爭訟的案件,政府經法院指定擔任遺產管理人,能有賸餘財產歸屬國庫者,其實並不算多。

* 量販三雄 砸50億布建通路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8492590.shtml

量販店不甘落後超商、被超市緊追,加碼擴大布建通路,國內三大量販店家樂福、大潤發、愛買今年合計投資金額上看50億元,其中家樂福搶開小型店;大潤發改裝老舊店革新且啟動大陸配送;愛買則虛實並進,開店與網路購物同步擴張。

fsj 提到...

全球股市 收復3兆美元市值

【經濟日報╱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2014.02.19

全球股市已收復年初的跌幅,因市場對美國經濟信心提高與新興市場大漲,使年初蒸發的3兆美元市值失而復得。

彭博資料顯示,全球股市市值17日攀升至62.1兆美元,超越去年12月底的水準,從4日約59兆美元的今年低點回升。MSCI AC世界指數18日邁向連續第十個交易日上漲。

受到美國失業率降至2008年來最低水準、中國貿易增加,以及土耳其至南非等開發中國家採取措施遏止資金外流的激勵,股市已從2010年來最差的年初表現回升。基金研究機構EPFR Global與花旗集團追蹤的股市基金在12日止的當周吸金逾110億美元,主要由美股基金領軍,原因是聯準會主席葉倫表示經濟成長增強,同時承諾循序漸進退場。

AMP資本公司動態資產配置主管納艾米說:「近期的修正讓投資人有很棒的買進機會。在全球經濟改善的支撐下,這股漲勢是可延續的。跡象顯示,已開發國家的復甦開始擴散至中國等開發中國家。」

義大利股市FTSE MIB指數今年來上漲8.2%,在全球20大股市中漲幅居冠。美股標普500指數今年來跌0.5%,上海綜合指數小漲0.2%。

根據彭博資訊,MSCI AC世界指數自2011年10月來一直處於多頭市場,連續868個曆日未出現20%以上的回檔,接近874曆日的多頭市場平均紀錄;該指數未來12個月的預估本益比約14倍,高於五年平均的12倍。

儘管美國縮減刺激措施引發新興市場貨幣動盪,導致MSCI新興市場股價指數今年來下跌8.6%,但這些國家的資產價格在過去兩周出現大幅上漲。

土耳其、南非與印度已升息支撐貨幣,印尼過去九天吸引3.42億美元資金流入股市,原因是數據顯示經濟成長速度比預期快,而且市場臆測印尼的經常帳逆差將縮小。

※ 相關報導:

* 亞洲熱錢、資金泛濫 台恐嘗苦果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495363.shtml

最近國際熱錢大量湧入中國大陸,昨天日本央行又宣布持續擴大量化寬鬆政策(QE),亞洲區域資金泛濫,勢將影響區域經濟、貨幣表現,也連帶將衝擊台灣。中經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劉孟俊指出,日本央行的動作值得持續觀察,若日圓貶值、進一步帶動韓元競貶,恐還是會影響台灣部分產業的外銷表現,如工具機等,台灣廠商必須密切注意。

....梁國源指出,近年來台灣和大陸產業由互補轉為競爭,甚至有台灣業者向對岸下單,對台灣經濟表現也造成負面影響。台灣除了晶圓代工產業外,手機、筆記型電腦等多項產業競爭力都持續下滑,市占率節節敗退,亦拖累台灣經濟表現。

* 主計總處:今年當心三大風險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495201.shtml

1. 大陸低價搶單
2. QE退場有影響
3. 新興市場震盪

針對台灣經濟今年可能面臨的挑戰,主計總處點出三大風險,其中以中國大陸產業鏈壯大,以低價搶單衝擊國內零組件廠商接單,為最關鍵因素。

* 名家觀點╱累積人民幣資金池…之後呢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495184.shtml

....為何台灣的人民幣存款會大幅增加?除人民幣預期升值外,另一主因是擔任清算行的中銀台北分行用較高之年利率(目前是3.8%),吸收台灣銀行業的轉存款,再運回大陸使用,約可賺取超過3至4個百分點的利差;而台灣銀行業約賺取1個百分點的利差。目前轉存款利率已超過人民幣貸款與寶島債利率,導致台灣銀行業不用太思考業務多元化,只需靠轉存中銀台北分行即可。長此下去,我國銀行業人民幣業務有過度集中於單一機構的風險。

....由於較高的存款利率誘使台灣的企業、機構、個人,紛紛將台幣、美元存款,轉成人民幣存款,特別是前二者並無每天兌換2萬人民幣的上限。目前台灣吸收的人民幣存款約有六至八成是透過轉存中銀台北分行,此種「吸收、轉存、打回大陸使用」的模式,導致離岸人民幣市場機制尚未發揮,面臨不對稱發展的問題。因此未來人民幣業務的多元化與增加實質需求為重要發展方向。

* 刺激經濟 日銀貸款規模增1倍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495365.shtml

日本央行昨天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決定維持大規模資產收購計畫,並將兩項低利貸款計畫延長一年,規模增加一倍。

* 薩夫特專欄/安倍第三支箭 跌跌撞撞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495199.shtml

....這種收購資產或大印鈔票的行動,就某些方面而言是成功的:讓日本去年寫下逾三年來最佳成長,物價明顯提升。

然而日本的消費者與企業卻未隨之擴大支出,為日本創造能自行維繫的成長並拉抬物價。簡而言之,消費者消費不足,企業普遍看來沒興致進行大型資本投資來擴張事業,儘管日圓貶值已創造出有利的出口環境。

....日本去年通膨率雖攀升1.3%,總薪資卻只增0.8%,且是來自一次性獎金與加班費,而非永久調升。結局是民間消費不冷不熱地上升2.4%。這讓很多日本人感覺痛苦又脆弱。

* 亞幣三兄弟 今年來逆勢漲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495130.shtml

投資人漸能分辨新興市場資產好壞,過去15年來良好財政紀律的成果獲得肯定,使印尼盾和泰銖等亞洲貨幣在近來新興市場的動盪中屹立不搖。



◆ 新聞分析-外貿不好,春燕來不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19000064-260202

工商時報 于國欽 2014年02月19日

過去大家經常以「外熱內冷」、「外冷內熱」來描述經濟活動是消費、投資熱還是出口熱,惟以台灣而言,內外是分不開的,沒有強勁的出口,就不可能創造繁榮的內需。

多數人都知道,經濟成長率即是GDP的實質增幅,而GDP是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及國外淨需求的總和,用數學等式表達就是GDP = C + I + G + X - M,用「外熱內冷」形容,會讓人以為這些活動是彼此獨立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例如,我們看到科技大廠決定擴廠,這看起來是民間投資,是內需活動,但擴廠最大筆的購置設備多數自美、日進口,投資與進口息息相關;再如民間消費大幅成長,多數人以為是內需產業獲利,事實上我們民間消費有25%是買外國貨,消費與進口同樣密切相關。

然而,如果出口不熱,生產活動趨緩,企業會投資擴廠嗎?老板會加薪徵才嗎?當然不會,那麼民間投資、民間消費這兩項內需活動還熱得起來嗎?恐怕很難。顯然消費、投資與出口也是息息相關。

歷年資料確實有出口不佳,但民間消費尚可的情況,但如果拉長兩、三年即可發現出口不佳的負作用終究會反映到內需,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台灣出口衰退9.3%,同年消費、投資雖仍成長,但隨後幾年即逐步走緩,迨2001年出口再度衰退後,民間消費幾呈停滯,而民間投資更衰退三成。

由此可知,台灣經濟榮枯的關鍵仍在外貿,外貿不好,在產業關聯的引導下,內需活動絕對熱不起來,景氣要進入擴張期實屬遙遙無期。主計總處昨日指台灣出口成長已經連三年低於全球貿易量的成長,與此同時台灣經濟成長也連續三年低於全球經濟成長,這又一次證實沒有強勁的出口,景氣春燕將很難歸回台灣。至於要如何提振出口?就看管主委的出口戰略了。

※ 相關報導:

* 管中閔:早就沒有亞洲4小龍…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496115.shtml

國發會主委管中閔今天表示,他早就不認為有亞洲四小龍,新加坡國民所得比我們多一倍以上,不會覺得要與我們競爭。韓國加入G20,舉辦各種世貿活動,想要挑戰日本,眼中早就沒有台灣。香港掛在大陸巨龍背上,飛起來就看不到台灣,台灣要看到自己的困境。

* 實價課稅配套措施該上路了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495189.shtml

內政部擬推動實價登錄制度四大修法,包括刪除地政三法中「在相關配套措施完全建立並完成立法後,始得為課稅依據」的相關條文。惟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該條款其實不需刪除,也不影響財政部推動實價課稅的進程。

....事實上,在實價登錄上路伊始,財政部就有必要研擬實價課稅的政策方向。因為實價登錄是實價課稅的第一步,讓真實交易價格呈現在不動產登記中;而實務上,不動產交易本來就是按照房地的總價成交,實價課稅當然就必須以「實際總價」為計算交易利得的依據。

問題在於,從土地增值稅和房屋財產交易所得兩套資本利得稅過渡到「交易實價總價」的實價課稅,涉及兩個難題,一是土地增值稅寫在憲法當中,其地位難以撼動;二是未來交易可掌握實價,但過去的成本卻無「實際成本」可稽。但仔細探究,其實很容易找到簡單易行的答案。

在土地增值稅方面,未來可以保留按照公告現值課稅方式,但在實價課稅方面可作為交易利得所得稅的費用扣除,則地方政府仍保有土地增值稅稅收,又不違憲,更能促使房市健全合理,減少炒作的現象。

在歷史交易成本難以查核部分,則可規劃為「在實價登錄後第二次交易之不動產採取實價課稅」。亦即在實價登錄後第一次交易之不動產,仍課徵土地增值稅和房屋交易所得稅,但已建立實價登錄資料,未來第二次交易時即有歷史交易成本之實價資料,可資計算「真實交易利得」。

因此,財政部不能因為實價登錄資料尚未全面,而認為實價登錄「無法全面」實施,因而「仍在研議」....

fsj 提到...

新加坡 可能調高富人稅

【經濟日報╱編譯賴美君/路透十九日電】2014.02.20

新加坡向來被視為全球富豪的避稅天堂,專屬豪宅區、超級遊艇碼頭、兩座賭場,加上每年舉行F1賽車盛事,吸引全球富豪前來移居。

不過,經濟學家推測,星國政府可能在21日宣布調升高級汽車與名下持有多筆房產者的稅金,也可能向高收入者擴大增稅,延續去年打擊過熱房市、鎖定有錢屋主的多項措施。

新加坡逐漸趕上全球最大境外財富集散地瑞士,民怨卻也日益升高,迫使政府調整拉攏富人的政策。

新加坡所得稅稅率最高為20%,且無資本利得稅,長期以來都與富裕畫上等號,號稱擁有全球最高密度的百萬富豪。根據星國政府資料,去年最暢銷的汽車品牌為賓士,其次為寶馬(BMW)。

鎖定富人階級的企業表示,客戶擔心,這可能是長期執政黨在2011年大選失色壓力下政策逆轉的開始、設法減輕每月平均薪資2,315美元的全民負擔。

在新加坡養車以國際標準來看已算昂貴,每輛新車須向政府繳交10年期執照費。

去年政府在預算案中公布豪華車分段式課稅新制,市價2萬星元(1.59萬美元)汽車課稅100%,3萬星元稅率為140%,超過5萬星元汽車則要負擔180%稅金。官方資料顯示,這項政策導致下半年豪華車銷售遽減逾80%。

為了抑制炒房買家,星國政府去年也祭出提高印花稅等打房措施,近幾個月來鎖定人口前15%富豪的私人豪宅銷售已持續走跌。

※ 相關報導:

* 大陸「錢荒」問題潛藏的風險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497641.shtml

過去半年多來,大陸頻頻發生現金流動性短缺,導致貨幣市場利率波動的現象,市場上出現的這種「錢荒」問題,在春節前後再度發酵,銀行間拆借利率隨之飆高。由於同期間大陸廣義貨幣供給漲幅超過官方預期目標,社會融資總量也創歷史新高,而銀行資金卻出現緊張的局面,顯示「錢荒」的背後潛藏著更深層的金融問題。

銀行體系結構性失衡,是造成大陸頻傳「錢荒」的重要原因之一。傳統上,流動性總閘門由大陸央行控制,大型商業銀行直接受到央行調控,為各類中小銀行及金融機構提供資金。然而,自去年6月以來,貨幣市場供需格局發生大變化,以往扮演流動性供給角色的幾家大型商業銀行,出現系統性的流動性緊張狀況,中小型銀行的流動性雖相對寬裕,但難以取代大銀行提供穩定資金,加上市場預期的心理因素作祟,導致資金緊張局面不斷發生。

....大陸央行雖已體認到「錢荒」造成的困擾,不過,在去槓桿、去產能的大背景下,短期內大陸的貨幣政策不太可能放鬆,因此,今年大陸各金融機構的流動性緊張現象,有可能更加頻繁出現,如何控制地方債務規模和影子銀行業務持續擴張,以及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居高不下等問題,嚴重考驗大陸主管官署的能耐。釜底抽薪之道在於推動利率市場化、國有企業、地方政府治理改革,以及調整實體經濟結構,但改革之功效顯然緩不濟急。

* 大陸主權基金 加碼歐美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497618.shtml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投)近來密集出售旗下能源和大宗商品資產,轉為投資復甦中的美國和歐洲,這代表操控著高達6,000億美元的中國大陸主權財富基金,正在進行重大戰略調整。

* 央行宣布 外幣結算平台將納日圓歐元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498531.shtml

繼人民幣與美元之後,央行今日宣布外幣結算平台,首度納入日圓與歐元,最快第3季以前可以上路。央行中午發布新聞稿表示,為規畫擴增「外幣結算平台」功能,納入日圓及歐元結算作業,以提升日圓及歐元匯款效率,將遴選日圓及歐元清算銀行各一家,已於今日通函各外匯指定銀行,即日起可向央行申請許可為日圓或歐元清算銀行。



◆ 歐洲高科技競賽敗退 全球百大歐僅存9家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8499287.shtml

【經濟日報╱記者葉亭均╱即時報導】2014.02.20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調查顯示在全球前百大高科技企業中,僅有九家把總部設在歐洲,產生的營收在全球科技業營收僅占十分之一,凸顯歐洲科技業正節節敗退。

管理顧問業者科爾尼公司(A.T. Kearney)執行的調查顯示指出,美國惠普公司併購英國軟體商Autonomy等交易,就是歐洲企業勢力節節敗退,輸給亞洲與美國競爭同業的例證之一。

報告顯示,當微軟今年春季正式收購諾基亞的裝置與服務部門,名列全球百大高科技企業的九家歐洲企業未來還將減少一家,而且也會使歐洲再也沒有名列全球前10大的手機製造商。

報告指出,歐洲在科技業節節敗退有諸多原因,包括技術人才短缺,市場分散,而且缺乏策略遠見。

另據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僅17%的歐盟學生選擇修讀工程、數學與資訊科學等課程,低於南韓的29%,以及中國與台灣的31%。

※ 相關報導:

* 騰訊攻醫藥通路 嗆聲阿里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3/8497532.shtml

騰訊與阿里巴巴兩大集團併購案動作頻頻,雙方從網路打到行動支付,最新的競爭領域是醫藥通路,騰訊最新傳出擬與九州通合作,進軍網路醫藥領域,相較日前阿里巴巴入股中信21世紀的第三方網路藥品銷售,顯示兩大集團的競爭已經擴大到各個方面。

騰訊近兩年大肆異業收購,包括2013年入股金山安全軟體與搜狗後,今年再投資嘀嘀打車等。報導指,阿里巴巴董事長馬雲及騰訊董事長馬化騰的「雙馬」戰場,已延伸至幾乎全領域行業。

* 騰訊、阿里大戰 陸民生活改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0000884-260301

大陸媒體19日盛傳騰訊正與上市藥企九州通洽談戰略合作事宜,欲藉此進入互聯網藥品交易,頗有與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網「醫藥館」較勁意味。事實上,騰訊與阿里兩大電網巨頭年來「無孔不入」的發展,已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兩巨頭競相搶攻日常生活領域的各項商機,已讓一般民眾的生活型態,發生了全方位的改變。

互聯網兩大龍頭阿里巴巴、騰訊爭相搶攻叫車、理財、遊戲、地圖、即時通訊,發紅包、甚至連生病買藥都可代勞,兩方人馬加大在各項領域的介入縱深,比燒錢、拚資源,其滴水不漏的服務,早就已經「覆蓋」了大陸全民的生活。

* 涉內線交易 聯發科6人起訴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4/8498622.shtml

聯發科2012年合併晨星半導體,聯發科事業部總經理呂向正與晨星半導體董事長秘書黃郁琪6人提早購買晨星股票獲利,偵查中全部認罪,共繳回犯罪所得982萬元,台北地檢署上午將呂等6人依違反證交法罪嫌起訴,但求輕刑。

fsj 提到...

全球經濟換軌,台灣不能再繼續空轉(節錄)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500303.shtml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500303.shtml

【聯合報╱社論】2014.02.21

....正因為幾年來錯失改革的大好時機,台灣經濟體質已大不如前,在全球經濟進入第二次換軌的新情勢下,更難有力應對潛在的風險和挑戰。

首先,美國聯準會可能在今年內讓QE全面退場,全球資金將從新興市場加速回流美國等,前幾年新興市場靠錢潮吹大的經濟泡沫將隨之崩解,拉丁美洲及亞洲等新興市場國家將受不同程度衝擊,台灣亦難置身事外。

其次,大陸正致力於深化經濟改革,又受QE退場的雙重影響,未來經濟成長趨緩將成常態現象;近年台灣對大陸市場依賴愈來愈深,故相對衝擊也愈大。

再者,台灣經濟迄今仍高度依賴資通產業出口,但無論品牌或專業代工業者近年皆面臨美、韓業者整合供應鏈的衝擊,這兩年更受到急起直追的大陸業者節節進逼。在全球經濟二次換軌後,資通產業競爭將更趨激烈,台灣業者危機迫在眉睫,也是未來最大變數。

鑑此,政府對未來經濟實無一味樂觀的本錢,尤其須認知台灣競爭力已落人於後的殘酷現實;因此,當務之急,須擺脫經濟空轉,朝四大方向致力經濟變革及調整:

第一,要有穩住經濟的立即行動。台灣經濟動能日益不足,極易受國際景氣波動衝擊,故政府須有振興出口及內需的短期措施,並應採即時對策協助資通產業轉型升級。

第二,要有改革經濟的通盤計畫。台灣須致力改變經濟成長模式,從「效率驅動」轉變成「創新驅動」,兼顧出口和內需,打造符合未來社會需要的嶄新產業結構。

第三,要有接軌全球的宏圖大略。台灣經濟要有活路,必須和全球緊密接軌,政府固須有加入TPP、RCEP的雄心壯志,但更須有突破國內外阻力的政治謀略及經濟對策,其規劃才不致淪為畫餅。

第四,要有磨合兩岸的深謀遠慮。兩岸經貿要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長期優勢,雙方「磨合」實至關重要,須及早建置兩岸經濟戰略對話及政策協調機制,才能建構可長可久的雙贏路徑。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錢跑了 金融帳淨流出去年暴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1000025-260202

台灣人才外流、錢也落跑!中央銀行昨(20)日公布去(2013)年金融帳淨流出411.6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23兆元),此是金融帳連續第四年淨流出,更是單年首度突破400億美元大關。合計金融帳已連14季淨流出1,134.9億美元(折合約新台幣3.45兆元),等於興建7.5條台灣高鐵或蓋59棟101大樓所需資金。

* 來自大陸訂單衰退3.9% 電腦最慘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500199.shtml

中國大陸今年1月出口高飛,原本國內預期有機會帶動台灣對陸出口,但昨(20)日經濟部公布1月來自大陸訂單較去年同期衰退3.9%,接單金額更創下七個月新低。經濟部點名電腦產品接單不順是主要原因。

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劉孟俊表示,大陸產業鏈在地化後,台商可能轉向當地採購零組件及原材料,導致台商和台灣本土「斷鏈」。過去由投資帶動出口的勝利模式恐不復存在。

* 「亞洲四小龍」存在與否的深層思維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500189.shtml

....眾所周知,香港受惠於中國大陸經濟崛起,新加坡受惠於東南亞勃興,加上兩地都有優良的政府治理,所以凌駕台灣和南韓事屬當然。韓國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痛定思痛、去蕪存菁、勵精圖治:修憲讓總統任期五年一任,沒有連任包袱而充分展現魄力;加上全力衝刺國際經濟整合,藉文創在國際間攻城掠地,終於破繭而出、締造「韓流」。

然而,從務實面來探討,用美元直接換算的人均生產並不適當,經濟學界早就改用「購買力平價」(PPP)來消除物價和匯率變動的影響。而從1950年代起,台灣以購買力平價衡量的人均生產就排四小龍第三,今天仍是第三,還領先物價高漲的韓國兩成左右;而新加坡高出台灣也只有五成左右,並沒有所謂「從四小龍之首落於之末」的問題。

我們並非否認或拒絕面對管主委的憂慮,只是有必要把話說得更完整:台灣經濟目前雖然「悶」,但早已是富裕經濟體;只要努力,落後的距離很快可以趕上。國發會目前雖然相當努力,為台灣經濟找尋新路,但既然納進了「研考會」,就應該認真找出國家的「治理機能」在哪裡出了問題。誠如管主委所言,「環保審查機制」有問題,導致投資不振,那麼環保機制該如何調整,應該也是國發會的重要任務。最後,政府既然調查了「幸福指數」,那麼如何定位和運用指數,國發會也該深思,並為國人指引迷津、帶來幸福。

* 名家觀點╱提升競爭力 讓世界走進來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500225.shtml

....台灣的產業可一分為二:一是開放且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如半導體產業),另一為封閉且無效率的(如國營事業與金融業)。更重要的,長期以來公部門管的範圍廣但未必管得好,政策保守且法令僵化,舉凡文官制度與賦稅制度都深受其害。影響所及,一方面我們建構超國際標準的消費者保護法制,另一方面營造出產業政策大於競爭政策的企業環境,企業自然失去競爭力。

此一現象其實無足為奇。回顧台灣從戒嚴到解嚴,不過20多年時間,之後雖然民主法治有長足進步,但許多典章制度仍維持戒嚴時期或社會主義的色彩,未能全面地與時俱進。這方面即使政黨輪替,藍綠雙方皆因陷於惡鬥而無暇顧及。因此,朝野亟應攜手重新建構現代化的典章制度。

* 專家傳真-零售實體通路的逆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1000071-260202

....網購市場不斷成長下,實體店鋪業務持續地被網路所瓜分,但另一方面,卻也開始出現部分消費者回歸實體店鋪的反動行為。其背後的原因,就是希望避免購物失敗、渴望安心購物環境的心理因素。

....消費者現在對實體通路的關鍵需求,在於提供虛擬世界無法提供體驗場所,以及協助過濾泛濫商品資訊的專業諮詢。無法滿足需求的店鋪,就只能等著被「展場化」(showrooming)的潮流所吞沒。

....舉例而言,「Active Mall」附設的單車試乘車道、攀岩設施、各式練習場(棒球/網球/慢跑/高爾夫球等)與現場專業顧問,除了協助消費者在享受運動樂趣後找到最適合的商品之外,更衍生出課程服務的商機。「Pet Mall」全館開放寵物進入,並設有24小時營業的動物醫院、犬用泳池與咖啡廳,讓消費者得以自在地與寵物共度購物時光。對AEON 而言不只在商品銷售,包括少子化時代殺手級服務的「Kandu」兒童職業體驗館、高人氣的「吉本興業」爆笑劇場,現場感受美食烹調過程的「Live Kitchen」、甚至加工、維修、保養等附加服務的提供,均是「事件體驗」營運模式多元形式的體現。



◆ 失業率下降 美聯準會考慮升息(節錄)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500328.shtml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葉亭均/綜合報導】2014.02.21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十九日公布一月底的會議紀錄,華爾街日報說,內容顯示聯準會開始將升息納入考慮,是多年來首次,但不太可能在今年內行動。

聯準會自二○○八年底起將短期政策利率維持在趨近零的水準。官員表示,只要失業率未降到百分之六點五,就不會商討升息。美國一月失業率降至百分之六點六,超乎預期,使聯準會員開始討論升息計畫。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美國 製造業景氣擴張加速度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500211.shtml

Markit經濟公司表示,受惠於新訂單成長,美國2月製造業景氣以近四年來最快的腳步加速擴張,暗示美國製造業2月強勁復甦。但受中國大陸和歐元區製造業成長趨緩拖累,美股20日早盤由黑翻紅。

* 社論-物價跌至低點 ECB為何無動於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1000033-260202

....這兩次ECB貨幣政策會議之所以會趨於保守,主要是歐元區的物價變動有多重因素牽扯其中。

....儘管前述四大因素交互作用的唯一結果,便是物價下滑,但從ECB角度來看,四者的經濟涵義卻截然不同。首先,目前國際糧油價格下滑,對以第二級工業與第三級服務業為主的歐元區各國經濟而言,不但不會傷害企業獲利,反而有助於降低企業營運成本;其次,歐元區各國在過量財政赤字程序(EDP)及財政條約(Fiscal Pact)的約束下,逐漸調降社會福利轉移金額,使企業勞動成本中的社會福利貢獻成本降低,不只讓勞動市場更加自由化,亦間接降低企業勞動力成本;第三,政府降低物價干預,同樣促使市場自由化,讓資源使用更具效率。換言之,這些價格變動因素,實乃經濟結構調整所致,對歐元區體質不但具有正向幫助,也是當前歐元區解決經濟疲態的必經之途,ECB自然無需特別為此擔憂。

fsj 提到...

G20拚經濟 這回不打空包彈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502387.shtml

【經濟日報╱編譯林文彬/綜合外電】2014.02.22

根據20國集團(G20)財長會的公報草案,G20將採取「具體行動」提振經濟成長,並支持先進經濟體讓貨幣政策正常化。

根據彭博資訊取得的草案,G20承諾制定新措施來大幅提振全球經濟成長,並維持財政永續性。G20承認先進經濟體的寬鬆貨幣政策設定,需要隨著成長轉強適時正常化。G20財金首長本周末將在雪梨開會。

這份公報指出,市場波動可能傷害成長,並重申G20領袖去年9月提出、G20央行將謹慎規劃並明確傳達貨幣政策設定的承諾。

這份草案也對近來全球經濟改善的跡象表示歡迎,認為一些重大的極端風險已降低,但也表示全球經濟離達到強勁、持續且平衡的成長仍然很遠。

會議主辦國澳洲極力推動設定成長目標,這個想法已獲得國際貨幣基金(IMF)和英國支持,德國則持懷疑態度。這份草案引述分析指出,提出具有野心的政策,可望讓全球GDP在五年內多成長「至少2%」。

野村控股利率策略師惠頓說:「雖然目標很崇高,要真的達到那樣的永續擴張,許多事物都必須朝對的方向發展。新興市場將對先進國家繼續收回刺激政策感到失望,這些國家將持續面臨波動。」

針對新興市場批評富裕國家的貨幣政策帶來溢出效應,美國展開反擊。美國財長陸伍說:「新興市場需要採取自己的措施以恢復財政秩序,並讓結構改革準備就緒。」德國財長蕭伯樂說,新興市場要求其他國家團結前應先「做好自己的功課」。

這是葉倫首次以美國聯準會主席身分與會,預料將面臨巴西和印度等大型開發中國家呼籲Fed調整縮減購債計畫腳步的壓力,但葉倫不太可能讓步。葉倫上周向國會議員表示,新興經濟體近來的動盪目前並未威脅到美國復甦,暗示縮減購債規模的策略不太可能改變。

※ 相關報導:

* 美新預算 歐巴馬「終結撙節」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502565.shtml

美國總統歐巴馬三月四日將提出二○一五年度(今年十月起)的聯邦政府預算要求,不但將終結財政撙節政策,並新增五百六十億美元的「國內優先」支出以協助中產階級。這項計畫將成為今年十一月國會期中選舉時民主黨的主要政見之一。

* 社評-不要誤判大陸經濟換檔現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2001089-260310

大陸一年一度的「兩會」正在各地召開,一些政府決策也隨之公布。其中,大多數省分下調了2014年GDP目標,受到高度關注。關注的最大焦點是GDP普遍下調是否意味大陸今年成長將全面放緩。

....退一步來看,2014大陸各地成長目標還是平均在9﹪左右,而大陸去年GDP成長為7.7﹪,說明降低幅度十分有限。....除此之外,大陸各地下調GDP成長目標還有明確的政策意義,即在中央「不以GDP論英雄」的要求下,大陸將正式進入「經濟換擋」期,更加重視經濟發展的品質。

....同時,在大陸正式開啟「經濟換擋」之時,能耗大、汙染重的製造業會受到更多限制;相反,民生產業、服務業、環保產業等會得到更多政策支持。....仔細閱讀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發現,大陸地區間成長差異現象再次出現。

* 江揆提財政健全方案 營業稅、所得稅將檢討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502525.shtml

政府今年不僅「拚經濟」,也要「救財政」。開議首日,行政院長江宜樺赴立法院施政報告,首度提出「財政健全方案」,規畫控制債務、調整支出、籌措財源及調整稅制四大面向。其中,又以檢討營業稅及所得稅,調高薪資特別扣除額與身障扣除額等稅制調整配套最受矚目。

....「財政健全方案」內容包括:控制債務規模,不讓債限破表;調整支出結構,檢討政府支出及各項年金改革,減少資源重複及浪費情況;多元籌措財源,提升公股事業績效、檢討民營化與釋股政策、引進民間資金參與公共建設,以及全面推動資產活化。

稅制調整部分,江宜樺表示,將檢討營業稅及所得稅等不符國際趨勢、不合時宜的稅制,另搭配大幅調高薪資特別扣除額及身障扣除額,以達到減輕上班族及身障者負擔;提供誘因讓中小企業增聘員工,增加就業機會;鼓勵企業研究發展,厚植我國企業競爭力等配套措施,期盼讓國家發展注入活水。

* 財政健全方案 學者:要有落實決心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502416.shtml

行政院長江宜樺昨(21)天在施政報告中揭露將推動「財政健全方案」,內容包含控制債務規模、調整支出結構與稅制檢討等。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財稅系副教授孫克難表示,「方向大致正確、時機大致合宜」,就端視政府是否有落實決心。



◆ 印尼電商市場崛起 明年銷售額上看百億美元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502076.shtml

【聯合報╱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2014.02.22

金融時報報導,擁有2.5億人口的印尼因上網人口增加,電子商務即將崛起,儘管目前市場規模仍小且分散,但預估年銷售額可望從目前的10億至30億美元,2015年底躍增至100億美元。

由於家用網路緩慢且昂貴,辦公時間是印尼的網購尖峰時段,愈來愈多白領員工利用公司電腦上網買衣服、電子產品與機票來消磨時光。

線上零售商樂天(Rakuten)印尼分公司執行長稻葉拓(音譯)表示:「我們最忙碌時段約為11時,午餐時間流量驟降,人們回到座位以後,流量才會再度回升。」

不過,隨著售價不到100美元的平價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銷售成長,帶動上網人數增加,促使印尼新興的電商市場朝向規模與獲利能力起飛階段。

稻葉拓說:「我們觀察到行動交易有可觀的成長」,印尼樂天線上市場的訂單量與營收每年都倍增,成長主要是由電子產品、時尚配件與玩具的需求增加所帶動。

印尼Visa信用卡公司執行長弗亞德認為,這個人口全球第四大國的電子商務即將大爆發。根據顧問集團Redwing,2017年上網人口將倍增至1.25億美元,擁有智慧手機的比率也將從20%攀升至52%。

過去數年已有多家企業進軍印尼電商市場,包括樂天、電子灣(eBay)與住友等國際市場大企業,到本土新創公司、國營公用事業公司、以及印尼首富家族的Hartonos都加入搶市。

不過也有產業人士認為,印尼缺乏基礎建設與流暢的付款系統,要在印尼的電商市場成功並非易事。

※ 相關報導:

* 全球數位下載支出 大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2000083-260203

CNBC.com報導指出,根據IHS與App Annie聯手追蹤調查,在美國等主要數位下載市場,消費者去年下載支出總計超過570億美元,較前年增加近3成,顯示民眾對數位內容的熱愛有增無減。



◆ 情趣達人論房市 90後壓根不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2000957-260309

旺報 記者梁世煌/綜合報導 2014年02月22日

長期以來,大陸房企一直視30歲以下的年輕人為最重要的潛在客層之一,不過,最近大陸網路名人馬佳佳一句「90後壓根不買房」的言論,不僅打破了眾多房企大鱷的幻想,更在網路之間被網友瘋傳,有人甚至喊出「不能讓馬佳佳左右房市」。如何讓不買房的90後願意買房,成了大陸房企現在最頭痛、也最關切的焦點話題。

曾因賣情趣商品爆紅的馬佳佳,日前應大陸房企龍頭萬科的邀請,到該公司演講,為萬科員工剖析90後人群。她說到,房地產業若被顛覆,根本上在於觀念的動搖,而傳統的購房行為對90後的年輕人而言,意味著「重資本、無閒錢做其他事」、「折舊外加產權無保障」、「限制自由」及「與婚姻相捆綁傳統觀念的束縛」。因此,她直言,在這些情況下,「90後壓根就不買房」。

僅自身言論 免大驚小怪

馬佳佳的言論一出,立刻在大陸房市及網路引發熱議。尤其是一向把年輕世代視為未來買房潛在族群的房企,對此說法更感到不安。

易居中國執行總裁丁祖昱為此撰文指出,「90後不買房」根本是個偽命題、並稱「不能讓馬佳佳左右房市」。不過亦有業內人士認為,馬佳佳不過是基於自己對90後群體的理解,闡述了90後不買房的見解,又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成消費主力 需思考對策

業內人士指出,馬佳佳此次的觀點,是否為真雖然值得商榷,但90後要不要買房?如何將90後的買房需求吸引到自己的樓盤來?這卻是值得地產開發商思考的。

值得注意的是,90後以及在4年之後開始成年的00後(指西元2000年後出生的人),從父輩那裡可以繼承的房子也會比80後、70後更多。未來隨著房產稅立法的推進和實施,更多的二手房勢將湧向市場,就現實情況來看,傳統意義的房企市場空間恐將會面臨被擠壓的風險。

如何在被擠壓的市場空間中尋求生存發展,這無疑是房企應該未雨綢繆的事情。未來大陸房企大老們恐怕要開始審視馬佳佳背後所代表的新一代消費群體,「如何把房子賣給不買房的90後」將成為大陸房企未來不得不面對的新課題。

fsj 提到...

打擊跨境逃稅 OECD設新規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504474.shtml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法新社雪梨二十三日電】2014.02.23

經濟合作與開發組織 (OECD)今天 (23日)在G20財長會議上提出一套全球統一的打擊跨國公司逃稅標準,超過40個國家承諾落實。

OECD秘書長古里亞表示,這套標準將會「真正改變局面」,促使國際企業收斂其逃、避稅行為。

他表示:「世界金融體系全球化,人們在本國以外製造、持有和管理投資變得很容易。」

古里亞說:「有了這套資訊自動交換的新標準,跨國企業在稅賦上必須和他們本國的政府合作,政府也有更堅實的根據來維護稅制完整,打擊逃稅。」

岸外逃稅在全世界都一直是嚴重問題,各國政府沒辦法對他們的民間企業藏在海外的營利課稅。特別是數位與網路公司,最擅於將獲利藏在稅率最低之處。國際貨幣基金 (IMF)總裁拉嘉德說,追蹤Google和蘋果之類全球數位化企業的營收,迄今都難上加難,她力促各國政府思考根本之計來處理這些問題。

OECD表示,統一措施包括哪些帳戶資訊應該自動交換、跨國公司的稅應該由哪個政府課徵、帳戶由哪些機關提報、帳戶與納稅者的種類區分,以及世界通行的「盡職調查」程序。

※ 相關報導:

* 中國硬著陸 焦慮在蔓延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504380.shtml

中國製造業可能連兩個月萎縮,加深了各界對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揣測,但如果中國經濟真的硬著陸,全球是否會相隨陷落呢?許多外商銀行已針對最壞的假設,進行沙盤推演。

* 人行防熱錢 促貶人民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3000696-260301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近期動作頻頻,不僅啟動正回購回籠資金,還放手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最主要原因在於大陸近期資金突然變得異常寬鬆,使得人行不得不出面管控其流動性,由於G20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於22日在澳洲雪梨登場,相關的投機性交易將是否會加劇人行調控人民幣的難度?值得加以觀察。

大陸自2013年上半年流動性偏緊的狀態,最近開始改觀。由於春節後資金開始回流銀行體系,加上國際熱錢持續湧入,使得資金在近期變得相當寬鬆....此外,最近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日貶值,也可能是人行刻意引導,主要在於避免熱錢湧向大陸,不過,由上述銀行間拆款利率低迷情況來看,顯然人行的調控效果不大,資金面依然寬鬆。

* 人民幣存款暴增 國銀風險升高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feb/23/today-e1.htm

我國銀行的人民幣存款金額,已高達二千一百四十五億元,折合約新台幣達一兆八百億元。學者表示,持有滿手人民幣存款的國銀,正面臨資金去化管道的問題,若未來中國人民幣回流機制沒有擴大、資金無去路,將使得國銀承受龐大虧損之風險。

* 新興國主權基金 投資轉向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504048.shtml

最近新興市場颳起一陣風暴,若干資源豐富國家的主權基金為配合政府資金需求,可能把更多資金擺在流動性較高的資產,才不會被策略性投資鎖住,以隨時挹注支援國內經濟。



◆ 社論-文化是台灣創新重要動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3000344-260109

中國時報 本報訊 2014年02月23日

擁有80年歷史的基隆港西二、三碼頭倉庫,因都市更新之需,即將拆除。在地方文史工作者拚命奔走下,總算引起文化部的重視,龍應台部長期待業主及建築師事務所能考慮「變更設計」,朝向新舊融合的方向進行,希望能讓這個棘手的案件解套;然而在各方角力下,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目前還存有諸多變數。

這些年來,類似爭議不斷傳出,在保存歷史建築與商業開發之間似乎是一場零合遊戲,最後總是演變成不同立場、不同利益的人互相對立、爭執不下。雖然包括文化部等文化單位總想透過撥補助款方式保留具有特定歷史價值的建築,但經費有限,保留的誘因不足,最後往往仍難逃拆遷另作他用的命運。

具有歷史價值的古蹟或準古蹟該如何處理、運用,不該只是文化部等文化單位傷腦筋的事,而應以更高、更大的格局思考。以基隆港西二、西三碼頭倉庫為例,由於都更案已獲審議通過,因此將陸續拆除,而後規畫為「客運中心」及「海港大樓」等,相關工程業已發包,建築師事務所也已初步完成設計規畫,這個「美麗的」計畫是希望在日趨沒落的基隆港建構出「商旅新都心」。但由於當地文史工作者持續的爭取與抗爭,引發各界高度關注,文化部已有意重啟文資審查,希望來得及「刀下留人」。

然而,在文資審查的行動展開前,這些見證過1949大江大海、123自由日反共義士登港以及當年台蕉行銷國際的碼頭,很可能快速就被拆除了,致令地方文史工作者極為憂心。他們指出,基隆西二及西三碼頭除了有著濃厚的歷史記憶外,目前台灣已幾乎看不到像這般宏偉、壯觀的巨型建築,拆掉之後改建成到處都看得到的商業大樓,基隆還有什麼特色可言?反對者則揶揄說「碼頭不就是放貨物的地方嗎,算什麼歷史建物?」

上個世紀,台灣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拔河,如今則要跟歷史記憶一較高下。 環境議題與文化議題一樣,都具不可逆性,一個決定影響綿延長久。然而,在時空環境以及世界潮流趨勢的改變下,如今台灣面對文化歷史這類的「軟議題」與經濟成長發展的「硬議題」時,早就應該有不同的理念。在今天的世界,萬丈高樓平地起,一點都不困難、也不稀奇,珍貴的卻是那些時光長廊裡的迴聲,歷史無法複製、時光長廊不能速成,需要一點一滴慢慢蘊釀、熬煉,才有了今日的模樣。斑駁的牆院裡,灰撲的空間中,不知曾有多少動人的故事發生過;就算是以最現實的角度,在商言商,基隆港現代化大樓難道會比這些別處沒有的歷史記憶更有賣點嗎?重點是主事者知不知道該怎麼做──若沒有想像力,它就是廢墟,有想像力,它就可以是獨一無二的寶貝。

誰說老建築是都市發展的拖油瓶?上海最夯的文創園區「田子坊」本是一群老舊房舍,經由藝術工作者和相關單位的努力規畫,如今在這曲曲折折的巷弄裡已創造出驚人商機,地鐵在此設站、地產開發商在此火熱登場;台北的1914華山,北京的798等,相似的例子不勝枚舉,現代人發現了老建築往往高興都來不及,珍惜一磚一牆,真沒見過幾個像台灣這樣忙不迭地拆了再蓋出毫無特色商業大樓的愚蠢之舉。

關鍵在於,一直到現在,古蹟文物都只有文化單位關心維護,能想像得到的做法也大多停留在消極的「不拆」層次,經濟部、國發會等規畫台灣濟發展的主管單位則根本不花腦筋思考,這些歷史文物、建築,可為台灣帶來什麼樣的經濟動能──有句話說「文化是門好生意」:在昔日王謝堂前或市集水井處,如煙往事成了可以親身體驗的cosplay;在歷史建物的格局裡,鄉愁成為一種可以交易的情懷。

台灣現在最該做的,是全力保存每個「倖存」的、已經不多的歷史現場,並且將創意和商機引進,創造出獨特的生活、行旅和文化消費經驗。商務大樓誰不會蓋?台灣最擅長蓋又大又空又沒用的蚊子建築。文化生意不該只有文化單位在乾著急,財經部門也該換換腦袋了!

※ 相關報導:

* 東北亞》中國土豪滲透韓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3000131-260209

中國有錢人多,多到讓韓國政府打算發給「優惠卡」以吸引中國土豪到韓國消費、提振內需,但也因為中國有錢人的驚人消費力,逐漸改變了韓國的一些原貌...。

....只是,為何是中國人?這是因為中國人到韓國要簽證....也因為中國人赴韓人數愈來愈多,消費力又驚人,也逐漸的改變了韓國的一些原貌;這韓國最引以為傲的「醫美」產業,如今,中國人,才是市場主力。

....按理中國「患者」變多,韓國相關產業也賺得多,然而,事實是中國人受惠更多,為什麼呢?原本外國人到韓國進行「醫美」治療,都需透過韓國的合法仲介公司,但是,中國人卻是找在韓國的「中國留學生」擔任「整容的中間人」,這也讓韓國的多數相關企業只能望著空飯碗興嘆,也就是說,是韓國的中國人承攬了中國人的生意。

....然而,說到變,濟州的變,最讓韓國人感到「鬱悶」。這是因為韓國在2002年依據立法通過的「濟州特別自治道特別法」,外國人在濟州進行5億韓元以上的房地產投資、沒有限定必須在濟州島生活,而是只要保有5年產權,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均可獲得永久居留權。....島上的韓國原居民不免開始杞人憂天了:「有一天,這裡會不會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

* 北美》科技把銀行變小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3000119-260209

....受惠於科技進步,過去一些必須親臨銀行並委請行員處理的基本服務,如今可在線上或由獨立式櫃員機來操作。許多人現在都透過電腦、電話、手機或其他設施,來查詢餘額、轉帳、付款、存款等。

在美國的紐約市及其他地方,銀行開設出空間遠比過去小的新分行,其中有些甚至連金庫都沒有,但卻都配置較多的高科技設施,而行員則可機動地走出櫃台,拿著平板電腦提供服務。

* 金融營業稅多2% 國庫年增200億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3000251-260102

對於金融營業稅將從現行的2%調升至4%,政院昨晚口風很緊,僅說細節由財政部規畫,並會提出完整配套。

fsj 提到...

Facebook併購WhatsApp的意涵及啟示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505721.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4.02.24

全球最大社交網站Facebook於2月19日宣布併購即時通訊軟體公司WhatsApp,包括40億美元現金、120億美元公司股票,以及在未來四年提供對方員工價值30億美元的限制性股票,創下13年來規模最大的網路企業交易案。

探究Facebook所以花190億美元天價去買一家成立不到五年、只有幾十個人的小公司,主要還是基於市場及競爭的考量。根據統計,美國市場消費者每日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時間,有20%以上的時間是花在與親人、同事、朋友之間的訊息傳遞上,僅次於語音通話,高於網站瀏覽、電子郵件收發及遊戲等活動,因此即時通訊服務領域已成為終端廠商、電信營運商、網路服務供應商的兵家必爭之地。

這些廠商皆希望藉由深化即時傳訊服務,如圖片、語音、影像等加值功能,來搶攻眼球占有率及提升用戶黏著度,藉以綑綁自家可取得營收的服務進而獲利。

目前全球即時通訊服務總用戶數,估計約有9億左右,其中WhatsApp每月活躍用戶達4.5億,排名第一,高於WeChat與Skype的3億戶,以及LINE約2.4億戶左右。而Facebook雖然目前每月活躍用戶數約12億戶,但在眾多競爭平台問世後,青少年花在Facebook的時間愈來愈少,每季活躍用戶數的成長率也逐漸趨緩,的確為未來成長蒙上很大的陰影。

此外,Facebook也必須發掘其他成長市場的可能,特別是南美、印度、非洲等新興市場,這些市場因行動寬頻網路不普及,多數用戶選擇使用簡捷、頻寬需求較低的即時通訊服務,作為日常社交的媒介,其影響力甚至大於已在歐、美成熟市場取得高用戶數的Facebook。Facebook因此透過併購於當地即時傳訊服務市場具高市占率的WhatsApp,接收其用戶,快速拓展新興市場版圖。

從此一併購案可以理解,由於行動即時通訊具有高度的發展彈性,不僅可串接遊戲、音樂、電子書等娛樂內容,還可連結各種網路服務,如訂票、支付、叫車、查看地圖、購物等,滿足行動用戶日常生活所需,同時也是新型態的行動廣告媒體,如貼圖、官方帳號等,因此吸引電商、網路業者相繼跨足行動即時通訊領域,如阿里巴巴推出「來往App」和日本樂天收購Viber等。也因為網路產業呈現大者恆大之態勢,無論是騰訊、YAHOO!、Google和Facebook等皆透過收購中小型開發商,來擴大與深化旗下服務內容。

平實而言,台灣市場規模雖小,不見得就無法開發出銷售全球的產品或服務,去年LINE母公司NAVER以約新台幣5億元收購我國行動應用開發商Gogolook,美國Proofpoint以約新台幣7.5億元收購資安公司阿碼科技,說明只要有足夠創新,台灣廠商不見得只能在華文市場劃地自限,也能在全球舞台上發光發熱。整體而言,關鍵仍在於是否能前瞻未來行動至上的資通訊潮流。

但觀察行動應用產業與過去我們熟知的硬體產業的差異之一,在於硬體產品在銷售當下就有營收入帳,但軟體應用通常由用戶規模決定其未來身價,而在取得足夠用戶規模前,可能因為免費提供而完全沒有營收,須承擔長時間的虧損。以Instagram為例,公司於2010年成立,兩年間共虧損270萬美元,直到被Facebook收購為止,而台灣的Gogolook在被NAVER收購前也虧損了不少錢,這些應用具有足夠創新,但若在被收購前沒有足夠資金挹注營運,恐怕也只是默默消失。

台灣不乏具創新的產品與服務,但不僅個別的應用開發商資源有限,連本土創投公司銀彈也少,沒有充沛資金下,台灣廠商就只敢在小市場中滿足小規模族群的需求。我們建議政府應思考設計更開放與更彈性的官方創投機制,包括放寬創投法規、引進國際創投專業團隊等,推動協助其度過取得足夠用戶數前的死亡之谷,讓更多的新創廠商有機會走到成功獲利的彼岸。

※ 相關報導:

* 陳立恆╱科技與人類,雙贏還是零和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505855.shtml

....在展場上,我遇見了多年舊識Tom,瑋緻活(Wedgwood)第八代中的活躍分子,雖然家族事業早已易手,他的血液裡依然流動著對於陶瓷產業的情鍾。與他的交談之間,我們不無感嘆,過去他祖輩們成功結合了科技與工藝,創造出大量的工作機會與值得代代相傳的藝術作品,也成就了一個產業乃至一個城市的百年榮景。時序兩世紀後,現在各個製造業所追求的,卻變成如何精簡人力與自動生產,連原本強調工藝精神的陶瓷產業,不少品牌也紛紛朝向齊整劃一、極簡製造的工業道路上發展,於是他們創造出來的不再是人力需求與傳世精品,取而代之的,則是被裁撤的勞動人口與扎堆的複製商品。

今昔相比,是否意昧著科技與人類的關係會從雙贏走向零和,吾人尚不敢斷言,然而無論如何,按照達爾文的適者生存,儘管我們再怎麼不情願,也必須與時俱進,搭上這班標榜科技的時代列車駛向未來。可是達爾文的理論也告訴我們,物種多樣性是維持自然界平衡永續的必要條件,同理可證,假若人類的生產消費都改成機器複製的量產型態,失去了手工操作帶來百花齊放的驚喜豐富,如此一來,人的價值何以依附?又該是一個多麼單調的世界?

....將近一百年前,甘地已經觀察到動搖人類社會的七大罪惡之一,即是「失去人性的科技」,誠然,科技的價值來自於人類的運用,但是否有一天它會反過來扼殺了人類的價值,或許是一個當我們一窩蜂湧上這班時代列車時,應該停下腳步、細細思量的大哉之問。(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理事長)

* 陸製造業 5年內恐現倒閉潮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4000069-260203

中國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近日在南京出席一場論壇時指出,隨著數據時代的來臨,面對不斷細分的市場,未來3、5年內,恐有過半的中國製造業業主熬不過去。

....過去30多年,中國製造企業搭勞動力、原材料、土地價格、稅收優勢,「靠山靠水」模式走到了盡頭;過去中國最厲害的製造企業在時代洪流中不停進行淘汰。....「中國新的製造企業模型,一定是專業公司加上資訊化改造,再加上小製造。但在過程中,一半以上的企業主可能熬不過去,未來3到5年裡,大規模倒閉、減產現象或持續,但熬過去的企業,會變得很強大。」他強調....

fsj 提到...

社論-重拾信心 啟動經濟正向循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4000030-260202

工商時報 編輯部 2014年02月24日

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日前在接受訪問時指出,他早就不認為還有亞洲四小龍這件事,因為星港韓已經領先台灣很遠。此話一出,得到許多企業界人士和輿論的認同,也引起很多討論,何以我們會淪落至此,又該如何重拾信心、振興經濟?

管主委是這麼說的,「現在新加坡的國民所得超過我們一倍,韓國是G20的一員,其經濟實力是要挑戰日本,而香港掛在中國大陸巨龍的背上,飛起來時也看不到台灣」。

回顧2000年仍是亞洲四小龍的時代,星港台韓的人均所得分別是25,374美元、23,414美元、14,704美元和11,350美元,台灣排名第三。至去年星港台韓的數字分別是51,460美元、37,610美元、24,044美元、21,254美元,新加坡和香港的排名未變,但韓國向前超越,台灣居四小龍之末。從人均數字看,這十多年來,新加坡跑得最快,已經躋身發達國家之林,香港則為城市經濟體,且與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綜觀過去十多年來,韓國的變化最大,不僅人均所得超過台灣,且其經濟規模和影響力入列G20之林,許多產業競爭力甚至超越日本。難怪管主委要說,「早就沒有四小龍」,而這句話的背後,其實是很令人感傷的。

今日看到的結果當然不是一夕變成的,過去十多年許多國家的競爭力此消彼長,有的迎頭趕上,有的停滯不前。如果再往前看,1997和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只有台灣的金融和經濟成長得以維持穩定,讓國人引以為傲。甚至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後,和其他國家比較,台灣都還可以維持相對高的經濟成長率,例如2009年雖然出現難得一見的負成長(-1.81%),但2010年的GDP成長率立刻反彈至10.76%,至2011年也有4.19%的成長,高於全球平均的2.9%。

就在我們認為已經安然渡過金融海嘯時,卻不知危機悄悄來臨。2012年經濟情勢急轉直下,這年台灣出口出現負成長2.30%,原本預測的經濟成長率也因此連連下修。當時認為是受歐債危機和美國經濟不振所連累,並且預期2013年一定會好轉,然而事與願違,去年經濟成長遠低於國人的預期。本來大家只是感覺國內經濟悶悶的,很不振作,顯然與全球經濟都不好有關。待全球成長的數字公布後,我們才驚覺,台灣不僅是四小龍之末,連續兩年的經濟成長率竟然低於全球平均,這是過去極為罕見的事。預估今年也將延續前2年的情勢,呈現低經濟成長率2.82%,繼續低於全球平均的3.1%。如果真是連續3年如此,可以確定台灣的出口競爭力和經濟成長,真的陷入成長停滯的瓶頸了。

回過頭來看看另外一組數字,實無法不令人嘆息。中央銀行日前公布我國的金融帳情勢,去年一年台灣金融帳淨流出411.6億美元(約新台幣1.23兆元),這是金融帳連續第4年淨流出,更是首度突破400億美元大關,顯示台灣資金流出愈來愈多,而且合計已連續14季淨流出1,134.9億美元。

其實央行還頗樂見於此,因為去年我國經常帳順差達573.8億美元,是歷年最高,要不是金融帳流出,台灣資金泛濫的情況還會更嚴重,房市泡沫和通貨膨脹的壓力更大。不過我們仔細看看金融帳流出的內容,其中居民對外證券投資淨流出371.8億美元,是連續第5年淨流出,合計5年淨流出1,628億美元(4.88兆新台幣)。這些數據背後的意義,簡單說就是台灣居民有很多的資金,寧願透過管道融資給外國政府或企業,卻不顧意投資國內。反觀外資投資台灣股市和債市,去年第4季和全年都維持淨匯入,更加證明金融帳的流出並非外資,而是國內的資金。

何以民眾不願投資國內,主要是股市不振難以獲利,可以投資的金融產品又很有限,聰明的投資人當然紛紛赴海外投資以獲取利潤,應無可厚非。然而執政當局卻不能忽視這個嚴重的問題,我們不是沒有資金,而是不知如何引導和使用資金,甚至還把資金往外推。存在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顯示政府政策大有問題。

行政院最近已經注意到經濟情勢的惡化而力推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成立,並且鬆綁法令引導壽險資金投入公共建設等,這些都是正確的方向,因為只要能夠將資金投入國內,現況即有可能改善。現在許多失業青年具備創新想法也想創業,卻苦無資金投入,另外許多人也願意參與有風險的創新投資,卻苦於沒有管道和平台。如果政府主管單位能協助建立平台,風險由民間自行評估,如此即能注入民間活力,相信可以更快產生成果。

我們常要求個人應有創新的概念,企業要有創新的想法,然而最重要的反而是政府要有創新的政策和執行力,讓人民眼睛一亮。如果朝野就創新政策可以凝聚共識,儘快推出配套作為,一定可以讓國人重拾信心,致力於國內投資,啟動經濟的的正向循環。



◆ 專家看稅改/反避稅、兩岸租稅協議優先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505900.shtml

【聯合報╱記者林上祚/台北報導】2014.02.24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吳德豐表示,兩稅合一制度已實施十多年,現階段要檢討並無不可,但從健全稅制角度,台灣應該優先推所得稅法中的「反避稅條款」與兩岸租稅協議。

資誠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薛明玲指出,台灣消費稅跟世界其他國家相比的確偏低,五年前他就曾建議政府提高營業稅。他說,這段期間新加坡消費稅從百分之五調高到百分之七、日本從百分之五調高到百分之八,顯示只要配套措施做好,消費稅並不是不能調。

吳德豐認為,稅制調整也要考慮台灣租稅環境的競爭力,以現在社會氛圍,檢討兩稅合一政策,或許阻力較小。但他說,調整兩稅合一的結果,只會讓本國企業與外國企業稅率更加拉大,對健全稅制無益。

吳德豐說,所得稅、消費稅與財產稅三大稅種當中,造成今天台灣貧富差距擴大、稅收不足的關鍵在於不動產財產稅;若要健全財政,財政部應該先從財產稅改革。

另外,為了解決國人海外所得課不到稅的老問題,立法院現在最需推動的就是反避稅條款與兩岸租稅協議,台商在大陸投資賺了很多錢,簽訂兩岸租稅協議的最大功能,就是讓台商能將大陸賺的錢,用股利所得方式匯回台灣。

吳德豐說,大陸目前對台商發放股利給境外股東,課稅百分之十,匯回台灣後台灣最多只能再扣百分之七;兩岸若能透過租稅協議,針對股利所得與移轉訂價稅率分配達成共識,台灣政府就能課到更多稅。

※ 相關報導:

* 金融營業稅5% 大老:懲罰努力賺錢的人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506524.shtml

財政部今日擬提出健全財政方案,增加金融營業稅從2%至5%,金融業大老紛紛跳腳與叫屈,認為政府硬要拿也只能配合,但「不應該懲罰努力賺錢的人!」,「金管會要金融業走出台灣打亞洲盃之際,這時候財政部卻來扯後腿」。

* 會計師:繳稅大戶 會放棄配股配息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506560.shtml

政府稅法改革,計畫調高金融營業稅,並有意將股票投資的股利扣抵率大砍一半,由100%降至50%,如此一來,除使得金融機構的營運成本增加外,影響股民較大的股利扣抵稅率減半稅改方案,今早引起股民的大反彈,尤其是喜歡做長線投資的大戶與公司大股東皆表示,政府缺錢,每次都只會對股市抽血?股市投資人到底要被剝幾層皮?

fsj 提到...

江宜樺:此時提稅改 因我國債限已到頂(節錄)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1/8509115.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陳怡秀、許依晨/台北報導】2014.02.25

....江宜樺今天到立法院備詢前受訪表示, 稅制改革不是單純的「加稅或減稅」一句話而已,而是「以富濟貧」,江宜樺指出,會在此時提出財政健全方案,是因為「中華民國的債限已經到頂」,對外界關切此時間點宣布,是否有選舉考量?江宜樺否認。他說,「若真從選舉考量,絕大部份的人都會說,不要去談稅」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富人稅 張忠謀、郭董曾支持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1/8508343.shtml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與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先前都曾表達支持「富人增稅」的立場。張忠謀認為,在公平正義的稅制下,「多賺錢多繳稅,是天經地義」的事;郭台銘則希望鎖定全國前三百大富豪,課徵「分配正義稅」,取代證所稅。

....台積電發言體系昨天表示,張忠謀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台灣租稅制度有許多不符合公平正義的漏洞,很多有錢人透過很多途徑避稅,導致所繳的稅金與所得不成比率,呼籲政府應建立公平正義的租稅環境。

* 新聞眼/傾斜的租稅正義天平 扳回一點點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1/8508344.shtml

馬政府上台後,先大減富人稅,營所稅與遺贈稅調降,雖然帶動了資金回流,創造台灣股市與房市榮景,卻也讓貧富差距更擴大。財政部這次決定向富人開刀,讓中小企業與受薪階級少繳一點稅,扳回一點已嚴重傾斜的租稅正義天平。



◆ 以富濟貧 四族群減稅120億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1/8508247.shtml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2014.02.25

以增加財源為目標的財政健全方案,將輔以四大減稅配套。其中,個人薪資與身障特別扣額將從現行10.8萬元,調高至12.8萬元,總計有700萬人受惠。

財政部推動「以富濟貧」為主軸的財政健全方案,800億元新增稅收中預定釋出120億元減稅利益,嘉惠受薪族、身障者與中小企業受雇員工、重視研發的營利事業等四大族群。

財政部長張盛和昨(24)日表示,財政健全方案的目的,不只為扭轉國家的財政結構,還將藉由改革的機會達到提振就業、照顧弱勢與鼓勵企業創新等多重目的。

財政部表示,減稅後每人的可支配所得就會增加,若用於消費,亦有助擴大內需。

四大減稅配套,包括修法提高個人薪資所得稅扣除額為12.8萬元、以及身障特別扣除額亦調增為12.8萬元。財政部舉例,雙薪家庭適用的所得稅率假設是12%,夫妻二人的薪扣額各增加2萬元之後,年減所得稅金額約是4,800元。

其次,中小企業增聘員工者,每名新增員工一年的薪資費用可在130%範圍內加成扣減。張盛和強調,政府願意提供減稅誘因,鼓勵企業增聘員工。因此,財政健全方案的減稅計畫中,亦會修法擴大中小企業增聘員工的薪資費用列報額度,估計將會創造1萬個就業機會。

張盛和舉例,A公司增聘一名員工,全年支付薪資50萬元,在列報企業的薪資費用時,按130%加成費用率計算,雖然企業實付薪資是50萬元,但可以扣減的費用是65萬元,公司的營所稅也會因此減少。

以及,放寬企業研發投資年限可以二擇一,包括選擇維持現制按研發支出的15%抵稅,年限一年,或延長抵減年限為三年者,投抵率則需降至10%。



◆ 新聞眼/補貼十多年 別再獨厚金融業

【聯合報╱本報記者孫中英、李莉珩】2014.02.25

財政部調高金融業營業稅,雖然銀行保險業反彈可以預見,但不應該倒果為因;事實上,不少金控、銀行獲利連年創新高,此時不恢復原先的金融營業稅率,更待何時?

有金融業者說,台灣金融業的稅制政策須全面檢討,國庫缺錢調高金融營業稅率,令人無法認同;取消金融營業稅才能與國際接軌;且調高金融營業稅率,成本可能還是會轉嫁給客戶。

金融業者談營業稅率,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觀念須釐清。首先,金融保險業的營業稅並非「被加稅」,只是恢復原來稅率,並與一般產業適用相同的稅率。

另外,當年金融營業稅率調降,是因為亞洲金融風暴期間,許多銀行放款踩到地雷,獲利大受衝擊。鑑於金融業一旦出現經營危機,很可能發生系統性風險,對整體金融市場、全國民眾都會受到影響,因此特別對金融業降稅。

不過,銀行業針對雙卡或企業貸款地雷,所提列的呆帳,在過去這幾年已陸續回沖。況且,當年金融保險業的營業稅率由百分之五降為百分之二,是由全體納稅人共同補貼;補貼了十多年,金融市場早已穩定,為何營業稅制還要獨厚金融保險業?為何全國納稅人還要繼續補貼金融保險業?

至於金融業者揚言,如果營業稅率恢復為百分之五,銀行為了「反映成本」,不排除調高放款利率。但目前金融業家數為數不少,市場利率也已自由化,即使部分民營業者調高放款利率,但民眾仍有公股銀行等可以選擇,其實不必擔心這些「恫嚇」。

※ 相關報導:

* 財長:不是加稅哦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2/8508306.shtml

銀行與保險業的金融營業稅,從百分之二提高為百分之五,國庫可望增加二百一十億元稅收;財政部長張盛和昨天說,美日英法等國在金融海嘯後,都課徵銀行稅,美國稱為金融責任處理費,「銀行業者努力拓展海外業務,才是正辦」。

* 金融業加稅 回頭宰小民?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2/8509110.shtml

行政部門推動「財政健全方案」,要將金融營業稅調回5%,引發部分銀行業的反彈,揚言取消部分優惠措施。對此,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上午在立法院強調「這種事情不會發生」,信用卡提出優惠後,就是承諾民眾該有的優惠。他態度堅定表示:「我倒想知道哪一家利用機會取消信用卡優惠?」也呼籲金融業者應該支持財政健全方案。



◆ 徐重仁:台灣「平價」當道 消費潛力大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507639.shtml

【聯合報╱記者陳景淵/台北報導】2014.02.25

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徐重仁觀察今年景氣,表示台灣消費潛力還是很大,必須保持樂觀的態度。他說,全球消費市場結構轉變,日本著重高齡市場,台灣則是「平價」當道,企業經營必須更靠實力,而非依賴景氣。

1月零售業、餐飲業買氣暢旺,市場看法兩極,有的認為春燕回來,有的認為是集中消費效應。徐重仁指出,台灣消費市場有時景氣不好,商家生意卻很好,或是有些擺地攤做生意者為貧民戶,事實上卻賺得比上班族多,顯示統計數據無法清楚地呈現這些潛在的狀況,企業不必太過依賴景氣做生意。

徐重仁分析,台灣消費潛力很大,尤其以30歲、40歲世代,大多數都有「富爸爸」,具財源、又比較敢花錢,因此消費力最強。他鼓勵台灣零售業,應保持樂觀的態度,加強自己的經營實力,抓住這批消費主力。

徐重仁表示,台灣和日本人口結構都是高齡、少子化,但日本人的消費觀念已轉成「銀髮族」為消費主力,因為老一輩不把財產全留給下一代。

至於台灣,因為老人家還是存有把財產留給下一代的觀念,所以主力消費客層仍是青壯年,不過消費市場兩極化更為明顯,少部份經營金字塔頂端客群;大部分則更重視「價平、質優」的平價市場。

fsj 提到...

財政健全方案 跨出改革第一步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508227.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4.02.25

行政院長江宜樺上周表示將提出財政健全方案,財政部隨即於昨日宣布方案內容,其精神是對少數富人增稅,回饋給弱勢薪水階級,並搭配減少各項支出的配套措施,嚴控政府財政惡化,此方案有助於健全政府財政,跨出改革的一大步。

財政健全方案三大主軸是:控管債務,不讓債務破表;調整政府支出結構,檢討歲出優先順序及九大年金保險法定支出;多元籌措收入,包括釋股及資產活化,稅制改革將優先鎖定在調升銀行及保險業營業稅率至5%,兩稅合一制擬調降股利所得的抵稅率至50%,並調增富人所得稅率最高達45%等,希望能增加收入1,100億元,節省支出450億元,達到每年將舉債金額壓制在1,200億元內等目標。

配套措施部分,新增稅收將用來提高薪資特別扣除額以及身障特別扣除額;此外,為鼓勵企業為員工加薪,擬將研發投資抵減年限,從目前的「限當年抵扣」,延長為三年。

綜觀整個方案,對財政的改善確實有些助益,尤其對「不讓債務破表」發揮救急的效果;方法上也參考1980年美國雷根政府推動稅改的政治藝術,「取之於少數,用之於多數」,來爭取社會大眾的支持,財政部的方案值得肯定。因為這次主要是針對高所得者加稅,就稅制公平而言是一大進步,但是在民主深化的台灣,受益者未必挺身幫政府辯護,而受衝擊者必然透過各種管道強力反對,加稅部分顯然會遭遇相當大的阻力,財政部仍須加強政策說帖的說服力。

例如,所得稅的兩稅合一要修正的理由之一是因應「國際潮流」,則我國為何不參考大多數國家不課徵金融營業稅的作法?當初實施兩稅合一是為了避免重複課稅,則調降扣抵率的合理性為何?調增富人所得稅率最高達45%可說是一大突破,但何不也在最低稅負制降低免稅額?造成貧富差距擴大、稅制不公的關鍵在於不動產稅制,為何不優先從財產稅改革做起?

其次,財政部也宜考慮調整優先順序。眾所周知,財政健全方案之所以迫切,是因為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舉債都已逼近上限,而債務累積是連年赤字,也就是入不敷出所致。從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來看,我國政府規模其實不大,根本問題在於租稅負擔率(稅收占GDP比重)較其他國家低。因此,財政改革的重點應該是優先檢討政府的收入結構,包括租稅和社會保險的保費都應切實檢討。但值得商榷的是,稅改卻是財政健全方案中的最後選項;而且不動產稅制的改革比消費稅制和所得稅制更迫切,卻列為中期方案。

當然,支出面的檢討也不可輕忽。尤其是各種社會年金保險,連基本的財務自給自足都沒有做好,前人繳得少、退得早、領得多,乃至於假身分的問題,成為財政的無底洞。未來應該排除由一般稅收支應,朝向由保費自給自足來分別解決。

同樣重要的是,財政健全方案應該擴及至地方政府。不動產稅制不公,尤其不動產持有稅和交易利得稅的稅基偏低,凸顯地方政府在財政努力上的怠惰問題,有必要透過財政收支劃分制度的改進,在補助款和統籌分配款方面和地方政府開源節流的表現掛鉤,才能減輕中央政府的財政負擔。

更重要的是,有必要將財政紀律擴張至各級政府、政府所有部門(包括行政、民意機關)及朝野政黨。財政收支劃分法、預算法和公共債務法對增加支出或減少收入雖然規定必須籌妥財源,但從未落實,更無具體罰則,故對選舉時大開福利支票、立法部門調降稅費討好選民等敗壞財政的歪風束手無策。地方政府競相升格為直轄市,竟然需要以增加舉債、鬆弛財政紀律來達成,顯示各級政府大而無當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因此,未來應該加強財政紀律的制裁手段,讓各級政府、朝野政黨和行政立法部門都受到嚴格規範,財政健全方案才有落實的可能。

※ 相關報導:

* 警訊 陸70城市房價突現緩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5000910-260301

大陸70大中城市房價經歷各種調控,馬年開春,房價漲幅終於出現首次放緩!大陸國家統計局24日公布1月大陸70大中型城市房價漲幅,雖仍有69個城市延續過去漲勢,但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年增率從9.9%降至9.6%,這是過去1年半來房價漲幅首度放緩。

而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大陸樓市漲勢放緩,不僅「多頭」司令任志強改口警告,今年房價漲幅將大幅下滑,香港《南華早報》在稍早一篇評論也警告,繼香港樓市出現蹦級式(高空彈跳)降價後,大陸全國大面積出現樓市成交萎縮,「我們彷彿已聽到了冰山碎裂的喀嚓聲!」

* 歐元區通膨率 連四月不到1%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508189.shtml

歐元區1月的消費者物價月比跌幅為有史以來最快,通膨年增率也仍遠低於歐洲央行(ECB)官員的目標,顯示內需依然疲軟,將持續抑制經濟復甦,對3月6日將開會的歐洲央行(ECB)官員造成壓力。



◆ 趨勢觀察/行動科技大整合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507942.shtml

【經濟日報╱潘俊琳】2014.02.25

相關應用、巨量資料、雲端運算、社交媒體聚焦

行動科技的變化莫測,快到讓人目不暇給,以目前的發展態勢看來,行動應用、巨量資料、雲端運算、社交媒體等四項科技的整合,將是今年行動科技的發展核心。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翁偉修表示,行動應用(App)不僅帶動了智慧型手機與平板等行動裝置的盛行,同時開啟軟體產業發展的新舞台。

以目前智慧型手機使用者下載App的數量和種類來分析,遊戲娛樂類的App仍占大宗,但領域逐漸擴展到個人醫療保健知識的提供;而行動學習、金融理財等專業知識的服務,不但增加了使用族群,也大幅拓展了行動裝置的應用價值。

由於利用手機購物的人口增加,零售通路不但用LINE等行動即時通訊,直接提供會員優惠訊息,也自己設計購物App應用程式,並結合SoLoMo(Social、Local、Based、Mobile)的模式提供購物的便利性與準確性。

對購物平台來說,讓行動購物App提供較過去的電腦線上購物更不受時空限制的消費,這種「急經濟」的商業模式,戰火從去年持續到今年。

App興起 行動商機爆發

不同於過去企業開發與部署商用軟體的方式,企業專用App與行業別App 逐漸興起。

商業流程App結合企業資源規劃、顧客關係管理等功能與行動應用。行業應用App則可提供行動虛擬銀行、行動訂位系統,或行動物流管理等即時的商業應用。

利用電腦平台的購物模式,過去一直朝虛實整合的方向努力,但在行動App興起後,虛擬和實體的界線日漸模糊。尤其在虛擬商品交易上,更可看出明顯的趨勢。

例如,本身就是虛擬商品的遊戲、貼圖、寶物等交易,不再受限於電腦,手持裝置讓「衝動加速行動」,並進一步創造出虛擬貨幣,從比特幣(Bit Coin)的熱絡交易,就可看出未來虛實整合(O2O,Online to Offline, Offline to Online)將拓展出過去無法想像的電子金流交易模式。

除了App的商機,網路社群也是兵家必爭之地,社交平台蓬勃發展,使用人數也持續攀升,不僅企業早就開始在此發展商機,透過行動裝置的普及,新的行動消費將透過社交平台,得到更進一步的延伸。

除了App的應用、網路社交平台的興起,開啟更方便的科技生活。巨量資料(Big Data)也將從技術面的探討,進入實務應用面層次。由於海量資料的處理,必須靠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才能實現,未來不論是公有雲或私有雲,都不再是雲深不知處,包括雲端硬碟、健康雲、雲端電視、雲端遊戲、雲端相簿、雲端資料庫等應用,只要使用者手上有智慧手機或是平板電腦,甚至是智慧型手表或智慧眼鏡,隨時可以享受雲端服務的便利。

翁偉修指出,巨量資料的分析能力,是未來電子商務決勝關鍵,經由人類操作電腦產生的巨量資料,可以讓電子商務業者,精準掌握顧客資訊流代表的消費趨勢。

布建通路 善用海量資料

在網路無國界的情況下,人在家中坐,生意做到全世界的跨境物流,利用海量資料分析可以精準預測和管理,只要物流通路布建好,進一步朝「全球購物、當日送達」發展,只是時間的問題。

近來全球都出現異常低溫,美東更是遭到冰風暴襲擊,就連東南亞也出現罕見低溫。翁偉修表示,巨量資料不僅具有商業價值,也能夠在預測全球氣候極端異常方面,儘可能以精準分析提早警告,讓傷亡降到最低。

MIC表示,台灣未來巨量資料的應用重點,將聚焦在「公衛、食安、防災」等領域,包括對人口結構與醫療健保資料的研究分析。

巨量資料雖然可以讓人們藉由資料分析,得到從未想到過的精確資訊,但潛藏的資料安全,卻是一大考驗。

根據資策會MIC統計,90%以上的企業表示面臨行動安全防護的困難。隨著巨量資料的應用漸趨熱絡,相關的資訊安全議題不能不重視,目前在各大主流社交媒體上,資訊安全與使用者隱私權保護等問題,已開始受到廣泛討論。

此外,雲端資料的安全性,也是企業必須考量的一環,雲端硬碟具有資料隨時上傳、資訊不限載體、可隨時讀取的便利性,但一旦這些使用者的資料遭病毒污染或被駭客危害,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雲端系統和巨量資料的防毒、防駭,將是龐大的商機。

fsj 提到...

人民幣匯價連六貶 跌半年新低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1/8510755.shtml

【經濟日報╱記者曾迺強/綜合報導】2014.02.26

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價連續第六天貶值,昨(25)日收盤價6.1266兌1美元,不僅是半年新低點,更創下逾三年來單日最大跌幅。分析師認為,人民幣持續走貶是為擴大匯率上下波動幅度所做的準備。

人民幣在2013年升值2.9%後,今年已累計貶值1.2%。華爾街日報指出,人民幣近期貶值幅度,讓過去近半年累積的升值幅度,在這一個月內一筆勾銷,給套利者「上了一課」。

路透報導,人民幣兌美元的官方中間價昨天微幅升值5個基點至6.1184兌1美元,終結連五天貶勢,透露出官方對人民幣的態度;但代表市場力量的人民幣即期匯價早盤卻意外加速貶值,交易員指出,午盤出現大銀行購匯,將美元價格推高,人民幣持續弱勢。

昨天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在6.1003至6.1310區間波動,收盤價在6.1266元兌1美元,較前一交易日跌352個基點,不僅連六跌,還是半年以來新低點。單日0.46%的波幅創下2011年1月7日以來最大跌幅。

在貶值的同時,最新上海隔夜拆放利率也從春節前的4.4%下降到1.72%。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在新浪財經撰文表示,這是人行在匯率市場「被動放鬆」的結果,利率下降可以減少本、外幣套利空間。

彭文生分析,當前美元資產需求上升,在大陸內部資金外流同時,人行可以藉由貶值形勢,讓商業銀行不得不減少購入人民幣,規避套利風險,預計人民幣匯率短期可能繼續貶值,不排除跌至中間價以下。

人行先前承諾將擴大匯率雙向波動,英國金融時報點出,人行上周開始調高中間價,是為擴大人民幣每日波動區間做準備,旨在減少在岸與離岸人民幣匯差。

※ 相關報導:

* 專家:熱錢未加速流出大陸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1/8510927.shtml

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價貶幅已逾百分之一,市場擔憂,熱錢是否正在撤出中國大陸。專家認為,短期看不到熱錢加速流出的跡象;不過,香港地下錢莊以人民幣兌換港幣的交易量,成長了約一成。....外界一致認為熱錢將撤出漲幅已過高的新興市場。人民幣近日貶值,也觸動熱錢出逃的敏感神經。對此黎友煥表示,由於人大、政協兩會」召開在即,人民幣稍微受抑情有可原。

* 葉銀華/你(妳)存人民幣了嗎?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510925.shtml

....人民幣缺乏運用管道,為何台灣銀行業要用高利率吸收人民幣存款?主因是擔任清算行的中國銀行台北分行(中銀台北分行)用年利率三‧八%,吸收銀行業的轉存款。最近轉存一年期的利率由三‧八%提高至四‧三%,此反映出大陸資金緊俏的情況(包括,互聯網金融產品吸收存款)。我國銀行業進行此類轉存款的營業成本極低,又可鎖住一定的利差(約一%)。而中銀台北分行則將吸收的轉存款,運回大陸使用,約可賺取超過四%的利差。

....目前投資人對人民幣存款或商品的基本動機是報酬率較高,以及人民幣預期升值。然而投資人必須注意這些存款利率與報酬率,不是沒有可能下降;而且要關心人民幣自從升值趨勢以來,已經累積至三十%,勢必對大陸出口有一定的影響,因而降低未來人民幣升值的可能性。....而且,投資人還要考量整個交易從台幣換成人民幣,未來有可能再換回台幣之相關成本,以目前換匯成本可能達到三至四%,即使銀行在一開始買匯時有優待,但是換匯成本實在不可小覷。

* 南韓國債衝破1兆美元 占GDP逾九成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510799.shtml

南韓國家債務在2012年達到1,218兆韓元(1.135兆美元),約為國內生產毛額(GDP)的95%。此外,去年第四季家庭債務也創歷史新高。

* 助逃稅 瑞士信貸藏美人百億美元資產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511666.shtml

美國參議院的一項報告指出,瑞士信貸集團 (CSG)協助美國客戶藏匿多達100億美元的資產,以逃避國稅局 (IRS)課稅,金額是以前估計的兩倍多。



◆ 給財政部拍拍手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510952.shtml

【聯合報╱黑白集】2014.02.26

財政部一口氣將「薪資扣除額」及「身障扣除額」提高了兩萬元,不論這筆支出是從「富人加稅」或「兩稅合一」而來,都值得為財政部拍拍手。因為,總計有近七百萬薪資族及身障弱勢者將因此受惠。

毋庸諱言,這次財政部提出的「財政健全方案」,其實是為了紓解國庫的枯竭而發;否則,內閣不會在選舉年還去硬碰「加稅」的燙手山芋,自找麻煩。在加稅的逆風之中,要避免民心流失,最好的辦法便是為大眾創造福利,提高薪資扣除額是正當性最高的一條出路。一緊一鬆之間,所謂「改革」即找到了著力點。

台灣稅制最受人詬病的不公,就是壓力大量集中在受薪階級身上。長年來,在政府獎勵經濟發展的思維下,工商業者享有各式各樣的減免扣抵,而薪資族卻因所得課徵容易,屢屢成為政府最方便下手的對象。這次薪資扣除額提高,至少是還薪資階級一點公道,也算是政府對國內平均薪資多年未漲的一點歉意。

這次改革,財政部強調是「富人加稅」,形容為富人對社會的「回饋」;如此高調徒然引發反彈,並無必要。量能課稅,本來就是政府課稅的基本原則,累進稅率的意義也在於此。其實,這次金融營業稅的調整,不過是將十五年前因打消銀行呆帳而調降的稅率「恢復」為五%;兩稅合一部分,也是將十多年前調降營所稅流失的稅基補回罷了。這些,都只是稅制的「補漏」工程,談不上「加稅」。

當年為了打消銀行壞帳,國庫損失近五千億元;如今各銀行轉虧為盈,去年大手筆送出四到十個月的年終獎金。這筆帳,政府若不討回來,還對得起百姓嗎?



◆ 第三方支付法 拚3月送審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0/8510636.shtml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2014.02.26

行政院近日將再度派出三政委張善政、薛琦、蔡玉玲聯審「第三方支付專法」,以趕在3月底前送入立法院審議。據了解,新法仍將維持3萬元儲值上限不變,消費者若要在線上購買超過3萬元商品,可搭配信用卡、郵局匯款等其他支付方式進行。

依照政院規劃,立法院若能在本會期通過第三方專法,年內即可准許第三方支付業者開辦O2O線下實質交易,同時准許國內外買家可採用外幣支付,可望做大國內電商市場。

第三方支付專法全名是,「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業管理條例」,旨在提供非金融業者也能參與支付行業的法源依據。目前政院已將該法列為立法院本會期優先法案,盼立院早日通過,做大國內電子商務市場。

據了解,經濟部是在周一向行政院呈報最新草案。新版本主要納入了金流專章,讓法規主管機關經濟部,在必要時,可獲得金管會奧援、啟動金融檢查。有了該專章,也可讓各相關部會更放心推動O2O線下實質交易。

O2O線下實質交易,被視為是本次第三方支付專法的一大亮點。未來,消費者帶著手機,就可前往實體店面消費。舉例來說,以後上夜市買蚵仔麵線,只要拿手機刷店家的二維條碼,就可完成扣款。

值得注意的是,先前有一些電商業者抱怨,第三方支付專法訂定的3萬元儲值上限,金額太少了,期盼放寬到5萬元、10萬元不等。據了解,經濟部一度考慮取消儲值上限,但是最後仍是決定維持先前邀集業者、相關部會協商出的3萬元。

※ 相關報導:

* 最大交易網站遭竊91億 比特幣大跌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510982.shtml

總公司設在東京的全球最大比特幣交易網站MtGox廿五日下線,而在下線前,比特幣界廣為流傳的一份文件指出,MtGox因軟體有漏洞,這幾年來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竊走七十四萬四千四百多枚比特幣,以廿五日下午的成交價,總值逾三億美元(台幣九十一億元)。

MtGox下線對比特幣的信用是一大打擊,導致比特幣幣值大跌,並為這種數位貨幣的前景打上問號。

廿四日晚間,幾家大比特幣交易公司發表共同聲明,表示MtGox因科技問題及被竊走大量比特幣,準備聲請破產保護。這些公司並誓言要團結合作重建大眾對比特幣的信心。....MtGox是全球成立最久的比特幣交易網站之一,這家以交易卡片起家的業者,長期以來被批評疏忽安全問題。

fsj 提到...

高朗/悲觀與樂觀聲裡的台灣經濟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513522.shtml

【聯合報╱高朗】2014.02.27

全球與區域經濟正在變動轉型,動盪在所難免。今年大家關心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如何收尾?各種預期心理,為金融炒作提供了新的機會。那些外債較高、金融體系不健全的國家,今年一定是高風險期。

一般評估,今年台灣經濟表現會比去年好,可是夾雜了太多不確定因素,究竟好多少?民眾有感無感?還很難說。

值得注意的是民眾對未來的信心。民眾對經濟好壞瞭解,不是去看國際評比,而是根據近身經驗與街頭巷議。從民眾的感受來說,薪資水準未能提升,都市房價高不可攀,求職不易,都挫折了民眾的信心。

可是,台灣不是孤立個體,如果把台灣與其他國家相比,特別是相對於金融海嘯,摔得鼻青臉腫的歐美國家,台灣經濟算是穩中求進的。

我們經濟一些特質,很多國家非常羨慕,譬如台灣沒有外債,金融體系非常穩定,通貨膨脹控制良好,實質薪資雖然沒有成長,但因物價比許多周邊國家低,使得台灣民眾實際購買力可以維持一定水準,此也反映在台灣購買力平價指數比日本、韓國要高。

另外,台灣的社福體系,從全民健保、老農津貼、勞保年金、國民年金為台灣提供了社會安全網。中央政府的社福預算在各類預算中排名第一,比率達到廿一‧九%,對於經濟不景氣年代裡的弱勢團體,發揮了保障作用。

我們與別人比較時,容易注意別人有的,我們沒有,譬如韓國平均國民所得超過台灣,因而得到一種印象,別人過的比我們好。事實上,別的國家也有類似心理,看到台灣有的,他們沒有,也在羨慕我們。譬如香港人就很羨慕台灣的生活環境與物價,而台灣的全民健保,更是受到國際稱道。

從國際各項評比來看,台灣目前的表現還不錯,因為這是拿台灣與其他國家比,而不是拿台灣現在都市房價、薪資所得與從前比。這也難怪民眾對這些國際評比,毫無感覺。

民眾集體感受是重要的,「悶經濟」反映了民眾的這種感覺。這種感覺與國際評比的落差,主要是實質薪資沒有成長。台灣通貨膨脹低及各種社福政策,固然緩和了民眾的苦痛,卻沒有辦法帶給大家希望。尤其一九八○年代與九○年代,台灣經歷快速的成長期,那種明天會更好的感覺,很多人希望重新感受。

假如與過去比較,許多人生活比從前困難,自然感到悲觀;如果放在國際框架下,與現在許多國家比較,我們又會稍微樂觀。無論從哪種角度觀察,增進民眾生活是政府最重要的責任。如果台灣產業競爭力提升,薪資待遇獲得改善,國際評比與人民的生活就不會讓人有不同的感受,而都將變成樂觀的。

面對經濟挑戰,政府必須貼近民眾的感受,但又須看得比民眾更遠,因為政府擁有更多的資訊,比較容易做出系統性的判斷。今天台灣經濟處境確實危機四伏,交織著有利與不利的條件,夾雜著悲觀與樂觀的聲音,政府的責任是給民眾明確的經濟發展的路徑圖,鼓舞民眾拚鬥的意志。

經濟轉型過程是比較悶的,就像走一段艱險的山路,非常辛苦。民眾可以沒有信心,可以抱怨。政府則要像領隊,必須堅定、自信,想辦法不斷溝通、不斷打氣,讓大家攜手奮進。爬山需要耐力,經濟轉型更是如此。此時此刻,政府雖然不斷被罵,但不能退縮,不能跟著抱怨,因為意志堅定、方向明確的領導是帶領台灣走出困局的必要條件。

(作者為台大政治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訪問學人)



◆ 比特幣網站關閉 總部唱空城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513557.shtml

【聯合報╱東京記者雷光涵、編譯組/綜合報導】2014.02.27

總公司位於東京的全球最大比特幣交易網站MtGox,傳因被駭客竊走相當於台幣九十一億的比特幣,廿五日突然關站,公司也人去樓空。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有一名台灣男子廿六日到這家交易所想領錢,卻吃了閉門羹。

比特幣是使用者自治、號稱全球通用的電子貨幣。MtGox從本月七日開始暫停匯款等業務,廿六日發出英文聲明表示暫停所有交易。

讀賣新聞報導,一名從事科技資訊業的廿九歲台灣男子,廿六日上午到MtGox所在的東京都澀谷區辦公大樓想領錢,但大樓服務台人員告訴他:「這家公司已搬走。」其他前去討公道的比特幣持有人,也都得到相同答覆。

美國政府已考慮立法管理比特幣,但日本政府各部會對MtGox倒站事件互踢皮球,官房長官菅義偉在廿六日上午的記者會回應,關於比特幣「金融廳、警察廳、財務省正在蒐集資訊與聽取簡報。」

消費者廳官員表示,「沒有相關法律,也沒設想該訂怎樣的法令來管。」金融廳指出,比特幣無涉現金交易,「交易所不在本廳的監督與立法範圍內。」管理貨幣的財務省理財局說,「比特幣非通貨法明定的貨幣,最多只算是『類貨幣』。不是現金,非本省管轄。」

※ 相關報導:

* 比特幣交易網站 Mt. Gox 突然關閉,美日展開調查
http://www.ithome.com.tw/news/85581

....位於日本、曾是全球比特幣最大交易機構的Mt. Gox在本周一(2/24)宣布停止所有的交易,網站也在當天停擺。謠言滿天飛,日本與美國政府相繼針對此事展開調查,並有美國議員出面呼籲立法禁止比特幣。

....Karpele則在Mt. Gox首頁貼出聲明,表示他人還在日本,而且正努力尋找各種資源來解決他們目前所面臨的諸多問題。....有6家比特幣交易商在Mt. Gox關站後發表聯合聲明,指出Mt. Gox破壞了使用者的信任,但這是個案,不應影響比特幣的價值與整個數位貨幣產業,在任何的新產業都會有壞榜樣被淘汰。

* 阿里巴巴「手機淘寶」 攻3.8購物節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513324.shtml

阿里巴巴聯手五大百貨業者,藉由手機主打娛樂消費市場,首度推出「手機淘寶3.8生活節」,與銀泰商業、大悅城、新世界百貨、華聯、王府井等百貨集團合作,打通手機、電腦、實體零售消費的線上與線下O2O(線上對應線下實體)管道,要透過手機再度創造銷售佳績。

* 特派員在現場/陸銀行 快被網路打趴了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513321.shtml

....「餘額寶」是阿里巴巴利用旗下的第三方支付系統,在去年中推出的類似貨幣基金的新網路金融產品。因利率遠優於銀行存款,吸引許多大陸民眾將閒錢轉到餘額寶。到今年2月中旬,餘額寶吸收的資金已超過人民幣4,000億元。銀行營運最根本的存款大量流失,讓大陸銀行業跳腳,呼籲中國銀監會取締餘額寶。然而,網路金融對銀行業的衝擊絕不會只是搶走存款這麼簡單。

* 釐清金融營業稅幾個關鍵問題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513391.shtml

....為何立委會提案提高金融業的營業稅,而財政部也將此納入財政健全方案?主因除了國庫空虛以外,主要是這二年持續有銀行業獲利創新高,而部分保險業出售國外債券實現巨額獲利。由於銀行、保險業懷璧其罪,因此若調高他們的營業稅至5%,「表面」與其他行業一致,社會大眾應會支持。由於證券投信事業、證券期貨業未有獲利創新高的新聞,因此在此次財政健全方案未被波及,仍維持2%的營業稅。

此外,這次調高銀行、保險業的營業稅率至5%所衍生之金融穩定問題,雖獲輿論支持,但我們仍必須問政府:首先是銀行業獲利創新高,但各銀行的備抵呆帳是否足夠?我國銀行業是因為競爭力提升,而使獲利實質創新高,還是因備抵呆帳提撥較少,所產生的帳面獲利?值得主管機關深思。其次,後段班體弱的保險公司是否會因營業稅的提高,而使經營更加困難?未來它們何去何從,亦值得主管機關費思量。再者,由於提高營業稅率,將增加銀行、保險與金控公司的負擔,連帶將損及股東大眾的權益。

* 美1月新屋銷售 逾五年新高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513360.shtml

美國1月新屋銷售意外增至逾五年來新高,顯示房市的基本動能在天候嚴寒之際依然強勁。受此消息激勵,美國股市26日早盤上漲,三大指數漲幅在0.2%到0.5%之間。

* 德消費信心 七年最強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513380.shtml

德國3月消費者信心升至七年來最高峰,德國民眾看好未來所得的樂觀程度更達13年來最高,顯示內需可望繼續帶動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加速成長。

fsj 提到...

葉倫:QE秋季完全退場

【經濟日報╱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2014.03.01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葉倫27 日出席參議院聽證會時表示,通膨低迷讓Fed有空間追求完全就業,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一段時間仍很適當,但她也說,Fed的債券收購措施可能會在秋季結束。

美股道瓊工業指數盤初應聲小漲。

葉倫說,在她11日出席眾院聽證會後,一些發布的數據都顯示支出比分析師預估還少,這部分可能反映天候不佳。但現在很難判斷具體影響。

葉倫說,她和Fed官員未來數周和數月將關注數據透露的訊號,以了解復甦的進展步伐是否和她們之前的預期相符。

葉倫這場參院聽證會原訂13日舉行,但因暴風雪而延至27日。

她說,只要經濟持續朝Fed預期般復甦,將繼續縮減買債規模,Fed也無意迅速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Fed不必出售資產,仍有許多其他可運用的工具。

葉倫這次預先準備的證詞跟11日出席眾議院聽證會時一模一樣,重申Fed可能持續縮減貨幣刺激規模,收購債券步調並未在「預設路徑」上,並預測今年經濟和就業將溫和成長。

葉倫在證詞中表示,Fed在未來的決策會議中,可能以更為慎重的步調,縮減資產收購規模。

她也重申,只要失業率仍高於6.5%、通膨展望不超過2.5% ,Fed將維持低利率政策。

她說,勞動市場復甦仍「遠未完成」,她和其他Fed決策官員都預期,經濟活動和就業今明兩年將溫和擴張,失業率將繼續降至長期可持續的水準,通膨未來幾年也將漲回2%。

葉倫也說,財政政策過去幾年都相當緊俏,也嚴重拖累美國經濟支出,財政包袱今年雖可望大幅減輕,但仍會產生部分壓力。她說,經濟正開始復甦,希望財政政策不要造成傷害。

※ 相關報導:

* 名家觀點/葉倫陷入「定型」危機…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8515961.shtml

....過去各界對葉倫鴿派的刻板印象,已深深影響到市場對她發言的判斷,並出現選擇性解讀,亦即市場會刻意忽視她具有鷹派色彩的發言,逕自強化她具有鴿派立場的文字。如此一來,將使葉倫與市場之間產生些許溝通落差,更會讓她在接下來的歷次會議中,面臨綁手綁腳的局面。

* 歐元區通膨超預期 失業率持平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402280311-1.aspx

歐元區2月通膨率超出市場預期,歐洲中央銀行(ECB)下週出招支撐脆弱經濟復甦的壓力隨之減輕。

歐盟統計局(Eurostat)今天公布,消費者物價年增0.8%,和前兩個月相同,高於彭博社調查41名經濟師的預估中值0.7%。歐洲央行追求的中期通膨率為略低於2%。

* 台經院:歐美成長帶旺後市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515981.shtml

台灣經濟研究院昨(27)日發布1月製造業景氣燈號,為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並將去年12月代表景氣持平的綠燈下修為黃藍燈,造成製造業景氣燈號連十個月為黃藍燈。台經院指出,受農曆春節因素干擾,1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及進口年成長雙雙出現兩位數衰退,使製造業景氣信號落入黃藍燈。台經院預期,隨歐美主要經濟體轉佳,將能帶動國內廠商生產動能,未來仍有機會幫助燈號逆轉。



◆ 台灣迎擊經濟質變危機之道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515781.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4.02.28

行政院主計總處在2012年連續九度下修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被輿論戲稱為「九降風」,大家仍記憶猶新,到了2013年又三度下調,即使今年2月18日主計總處略為上調經濟預測,仍不減各界對經濟成長率下修的擔憂。況且,與此下修趨勢形影不離的,還有GDP成長率落後全球的問題。在2011年以前,台灣經濟成長率總能高於全球平均,如今全球邁向復甦,平均經濟成長率來到3.5%,而台灣卻動輒陷入GDP保2或保3的窘境,顯見台灣的經濟運行已發生一定程度的質變。

造成台灣經濟質變的成因,可分為全球性與台灣特有的兩大面向。就全球經濟發展的角度看來,先是金融海嘯之後,全球貿易量成長減緩且背離自1950年以來,其增長速度明顯快於經濟成長的常態,讓全球化趨勢出現逆轉。同時,全球人口紅利泰半消失,也使全球生產力提升程度有限,拖累經濟成長;再者,從OECD所公布的BRICs(金磚四國)領先指標趨勢下滑可知,占台灣出口比重逾七成的新興市場國家,經濟高成長期已過,且台灣出口主力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又受到歐美國家因失業率居高不下,延緩薪資所得成長及中產階級消費擴張的影響,一直難有表現。這些中、長期的全球經濟結構變化,都將透過抑制出口的方式,致使外貿導向的台灣經濟受挫。

台灣與中國、韓國間的貿易往來關係,向來是影響經濟成長的重要變數,尤其是兩岸從早年的互補關係逐漸轉變為競爭關係後,中國大陸對台灣出口成長的助益便開始降低,一如近二年營運陷入苦戰的台灣面板產業。

此外,韓國與中國在近年來均積極簽訂FTA,大幅擴張經濟版圖,而台灣卻礙於政治地位特殊,難在區域經濟整合上獲得重大進展。更令人擔憂的是,當中日韓FTA成功締結後,三國將構成完整的亞洲製造業生產鏈,排擠台灣出口。

上述這些質變因子,已影響到台灣經濟的長期活力。即使台灣在《2013年IMD世界競爭力報告》排名中位列11,遠優於主要貿易對手國韓國的22名及中國的21名。但投資環境的優等生與實際投資活動卻不成比例,2013年台灣民間投資占GDP比僅約16%,不及韓國與中國的25%及48%;而2012年淨流入台灣外商直接投資占GDP比僅0.67%,也低於韓國與中國的0.86%及1.49%。

由此可知,良好的投資環境並非吸引廠商增加投資的充分條件,惟有找到突破質變困境的方法,才能讓台灣找到新生機。

在全球化趨勢逆轉和新興市場成長趨緩的情況下,全球貿易量成長有限已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廠商不應執著於過去優化生產過程所帶來的榮光,而是要改變過去的營運思維,從被動的順應需求而生產,轉為主動創造需求。例如,目前有些新興經濟體雖處於快速成長期,卻限於經濟發展較為落後、通信基礎建設不足,導致該地區的消費性電子產品滲透率仍然偏低。因此,有能力的台灣廠商應提早參與這些國家的基礎建設,與當地服務商培養密切的合作關係,待基礎建設完善後,不只需求相應而生,該國更會成為台灣難以撼動的貿易夥伴。

同樣的,在全球人口老化的趨勢下,自動化生產勢必取代人力,成為新世代製造業的趨勢,而台灣乃為全球製造業翹楚,各種產業的製程都可在台灣找到蹤影。若能積極引導廠商提高自動化生產比重,並熟悉各種自動化生產將面對的問題與商機,以此累積出寶貴的台灣經驗,或可成為未來全球製造業師法的對象。

在全球與台灣的雙重質變力道侵蝕下,台灣的經濟成長動能恐被逐漸消耗殆盡。政府與企業必須求新求變,鼓勵創新創業,走出過去習慣的舒適圈,發展新的產業模式與經商關係,台灣經濟仍有可為,但這一切將取決於主事者的決心與行動力。

※ 相關報導:

* 星砸3800億元 打造東南亞矽谷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515910.shtml

華爾街日報廿七日報導,新加坡正掃除各種障礙,把自己打造成東南亞新創公司的中心,推出星版矽谷。

* 元大寶來併東洋 一箭雙鵰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515748.shtml

元大金旗下元大寶來證券昨(27)日宣布,將以2,750億韓元(約新台幣78.4億元),取得南韓東洋證券50.3%股權,預計3月中簽約,成為第一家在南韓十大券商中,擁有控制性股權的外資,並藉由東洋證券東南亞據點,一次將海外布局擴增至柬埔寨、菲律賓。

元大寶來證券首宗東北亞併購案,選擇封閉性較強的南韓,頗令人好奇。元大金發言人莊有德昨日表示,各地併購機會都一直在評估,南韓「就是剛好有機會」。

* 雜碎團購網 單挑Groupon的重生術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501341

成立五年多、以「每日一物」一天只賣一件商品起家、曾號稱「什麼雜碎都能賣」的購物網站瘋狂賣客,去年營收僅3億元,它卻能在網購市場穩占一席之地。

在PChome、閃電購物網等大對手環伺下還能生存,究竟憑什麼?

....「比商品數不夠多,比送貨速度不夠快,比低成本,我們規模太小沒議價能力!」瘋狂賣客創辦人兼副總經理江鑑修深知,他們無法和大廠硬幹,能比的只有商品力,「就是賣別人沒有的!」

....瘋狂賣客這門學問別人無法偷學嗎?「高毛利率的客製化商品必須搞懂供應鏈,工夫太多,是製造業思維,搞技術與行銷擅長的網路平台並沒有這樣的DNA。」瘋狂賣客前老闆、網勁科技執行長游士逸說,這正是中國電子商務正在崛起的「前店後廠」趨勢,「前面是通路,後面要懂工廠。」

fsj 提到...

53%投資人 等待紅鈔世界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2/8515786.shtml

【經濟日報╱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2014.02.28

State Street公司與經濟學人智庫(EIU)對機構投資人的調查顯示,53%投資人認為,受嚴格控管的人民幣終將超越美元,成為主要的國際準備貨幣。

報告指出,隨著中國大陸的經濟影響力提高,人民幣的全球影響力也擴大,未來十年雖仍將是以美元為主要準備貨幣的「綠鈔世界」,許多機構投資人仍認為以人民幣為主要準備貨幣的「紅鈔世界」實現的可能性日益提高。

這份調查訪調200家機構投資人,100家總部設在中國大陸,100家總部則位於大陸以外地區。調查指出,大陸的機構投資人較樂觀,62%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將進入紅鈔世界,比大陸以外地區的43%高。

然而,懷疑人民幣國際化的人士仍認為,人民幣的流動性還不足以在各種資產間流通,無法成為可行的準備貨幣,人們也不信任人民幣的保值效用。

儘管人民幣受到嚴格管理,其影響力已穩定攀升。人民幣在2013年底已成為全球第二常用的貿易融資貨幣、也是第九大全球支付貨幣。

人民幣近來的走勢也已引發市場揣測,大陸央行人民銀行正準備擴大人民幣的交易區間-這將朝人民幣自由化向前邁進一步。人民幣角色要擴大,最終仍有賴大陸鬆綁財政政策,包括減少干預匯市、利率自由化以及放寬資本流動管制。

※ 相關報導:

* 港台星英 人民幣離岸中心成形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2/8516014.shtml

中國大陸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台灣在內的四大人民幣離岸市場已然成形。

香港挾規模領先、亞洲金融中心等優勢,最具競爭力;倫敦是世界級的金融巨咖,高調宣示要建立人民幣離岸中心;新加坡居南亞金流物流樞紐,金融平台架構完整;台灣則有經貿地緣及人口優勢,這場人民幣離岸市場攻防戰,鹿死誰手,還很難說。

* 服貿若過關 台千億RQFII解凍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2/8516016.shtml

立法院如果本會期能夠順利通過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大陸承諾提供台灣金融業者的一千億人民幣(約合五千億元台幣)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將立即解凍。

台灣已累積兩千多億元人民幣的資產,馬上可有約一半回流大陸,為台灣資產管理業創造優勢。

* 匯價急貶 雙元貨幣慘賠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2/8515796.shtml

市場傳出,銀行金融商品行銷(TMU)業務在雙元貨幣等結構型存款上,因人民幣急貶逾1%超乎預期,導致提前履約、客戶被迫大賠出場,引發客訴,由於虧損幅度可達三成以上,打破國內人民幣業務開放以來,相關商品一路看升人民幣即可操作獲利的局面。

國內人民幣業務開放滿一年,今年開年以來,銀行人民幣高利定存掀起新高潮,但人民幣匯率卻是出現短線急貶走勢,尤其近兩周內出現單日暴跌走勢,金融圈傳出連結人民幣在內的雙元貨幣商品,客戶因為觸及履約價被迫認賠提早出場。

* 利差擴大 陸金融業壓力升溫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8000945-260303

大陸信貸風險加劇的警訊正越來越明顯。據了解,目前大陸2年期主權債務收益率與2年期的利率互換交易(IRS)的利差,已經擴大至121個基點,創下2007年以來的新高,由於該項利差的高低一直被視為大陸金融市場壓力的主要指標,分析人士認為,此一利差擴大代表金融市場風險正在升高,值得有關部門警愓。

* 錢坑335億元 羅馬快破產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515920.shtml

義大利反對黨國會議員廿六日阻撓協助首都羅馬填補八點一六億歐元(約台幣三百卅五億元)財政缺口的法案,讓債台高築的羅馬可能步上美國底特律市破產的後塵。

* 比特幣交易所Mt. Gox 聲請破產保護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8516993.shtml

華爾街日報報導,日前關閉服務的比特幣交易所Mt. Gox的律師,28日在東京地方法院的記者會上宣布,Mt. Gox聲請破產保護,累積債務約65億日圓(6,360萬美元)。

Mt. Gox表示,其客戶共75萬個單位的比特幣遭竊,包括該公司擁有的12萬個單位的比特幣,若以當前價值計算,這些比特幣價值近2.9億英鎊。

一度經手全球逾80%比特幣交易的Mt. Gox,25日突然停止所有交易,對比特幣產業造成迄今最大衝擊。好幾位Mt. Gox 投資人都說,拿回資金的希望渺茫。部分個人投資人則說,他們有價值數十萬美元的比特幣放在Mt. Gox。

* 洗劫支付寶驚現產業鏈 黑手環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8000911-260309

近日,北京市西城區檢察院以涉嫌盜竊罪批捕林曉翔、黃春等人,原因是他們將「黑手」伸向網路支付平台。在案件審查過程中,驚訝發現,洗劫支付寶已經形成一個「畸形產業鏈」,竊取支付寶用戶信息、篩選、偽造、套現等,「產業鏈」的每一環節都有「大內高手」,可謂是各有所專。

去年底,大陸單先生的手機突然沒有信號了,他到電信櫃台詢問,被告知他的手機號剛補辦了SIM卡,隨後又發現,和自己手機號捆綁在一起的支付寶上6.5萬餘元(人民幣,下同)的餘額,和同樣與支付寶捆綁的銀行卡上2000元也不翼而飛。

報案後,警方立案偵查。今年1月,犯罪嫌疑人林曉翔、黃春被抓獲歸案。據林曉翔交代案情時指出,盜刷支付寶這種犯罪已不新鮮了,在圈子裡被稱為「洗寶」,只不過現在的作案手段已經更新換代了。



◆ 拚稅改 防有錢人變「外國人」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0/8515989.shtml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2014.02.28

行政院長江宜樺昨(27)日表示,在財政健全方案提出之際,應留意高資產者為了避稅而更改國籍。他要求財政部長張盛和必須提前研擬有效做法,以免財政稅制改革白忙一場。

江揆昨天聽取財政部報告「財政健全方案」後指出,當前財政困窘,已到了不能忽視、必須面對的地步。他責成各部會依方案內容落實辦理,並請副院長毛治國擔任專案小組召集人,以落實管控債務、調整支出結構和籌措多元財源。

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在會後轉述,江揆特別提醒財政部,要提前因應國內高資產者出於避稅理由轉換國籍,最後恐讓稅制改革白忙一場。

財政部次長吳當傑解釋,這次改革,將所得稅課稅級距從五級增加到六級,新增年所得淨額超過1,000萬元者,稅率提高到45%,約每增加100萬元收入,要多繳5萬元的稅,「避稅有一定風險與成本,相信國內企業家多不會在乎讓一部分所得回饋社會。」

他也提及,先前已有台積電董座張忠謀、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等人,表態支持開徵回饋稅,即俗稱的富人稅,未來財政部將持續對外說明,財政健全了,有助我國改善經濟與投資環境。

知情人士表示,在實務上,要藉轉換國籍避稅,通常得支付龐大規避成本。例如,依照我國課稅原則,在台停留超過183天的「居民」,不管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都得就中華民國來源所得課稅,若打定主意要轉換國籍避稅,就得改變在台原本的一切生活、工作樣貌,甚至搬到國外住。而海外稅率有沒有比台灣低,得另外考量。

※ 相關報導:

* 政府找錢 從三大稅負下手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0/8515866.shtml

健全財政中長程四年計畫出爐,政府未來將視國家財政改善程度,決定是否再增稅,增稅財源優先指向三大稅負,包括調整房產稅、開徵能源稅及特定政務附加捐,例如「募兵捐」。....財政部強調,中、長程健全財政方案有關稅制改革或增加財源的計畫,仍要視短期財政改革措施對改善國家財政的實質成果而定,目前只是策略方案,還沒有具體增稅的計畫。

fsj 提到...

大數據的「顯示性偏好」——網路經濟創新又一例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517607.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4.03.01

互聯網,再加上巨大的市場規模(3億人口,仍在持續擴增),使中國大陸的互聯網經濟創新迭放異采,繼各種「寶」的互聯網金融之後,如今又出現「C2B(Customer to Business)」顛覆性的銷售模式。

廣州有鐘表網路企業成功利用阿里巴巴提供的數據,「補提」市場需要,以C2B方式,生產網上消費者心儀的商品。僅以1,800元(人民幣)起家,不旋踵間,即壯大為年營業額超過1億元的網企,更吸引香港鐘表品牌的合作,使網店銷量一年內翻了三倍。

怎麼做到的?先看一看相關的報導吧。這家名叫鼎駿的網企,位於廣州創意園區之內,租用兩幢三層高辦公樓;聘用約180人,幾乎所有人都聚精會神盯著電腦屏幕,雙手在鍵盤上敲個不停,乍看以為誤進了網吧,仔細看其網頁,展示著超過20個中外鐘表品牌,包括精工、瑞士軍表等。

這家網企的角色是協助外地鐘表品牌打入中國內地電子商務市場,獨家代理其產品及負責營運所有電商銷售,包括產品上線所需的產品描述、網頁設計、銷售出貨、售後服務、會員維護等。但與一般鐘表代理商最大不同,就是並非純粹代理商品,而是告訴生產商,消費者需要什麼,你(生產商)照做就是,你做不出來或不願做,那就幫不了你。

又如何知道消費者需要什麼?「大數據」!淘寶、天網等網上銷售平台擁有網店銷售及客戶消費行為的大數據,鼎駿這家網企就從平台取得他們需要的微觀數據,如消費者在頁面停留時間(過程數據)、成交時間地點、交易行為統計(業務數據)等,進行精緻分析,掌握消費者心意,判斷消費者偏好傾向。C2B的商業模式,就是以客戶需求作為生產基礎,使產品出來後,銷量更有保障。理論上,市場需求與時俱變,市場有什麼需求,不意味就有這種產品,所以誰先發掘到市場需求誰就贏。鼎駿目前銷售的九成手表均以此方式生產,換言之,不再由設計師主導了。C2B的顛覆性即在於此。生產商與設計師均要「服從」網企根據「大數據」歸納而得的消費者偏好來製造。你服從,就可以放上網賣;否則,連亮相的機會也沒有。

C2B的線上模式與傳統營銷的線下模式相比,可以減少很多開發風險。傳統營銷的做法是,如有500個櫃檯,最少得生產1,000到2,000支表嘗試,因每個櫃檯放兩、三支就需要這個數量。但C2B模式,同一支表可上傳至不同平台展示,通過微觀數據的整合分析,表現好的才大量生產。既靈活、風險又低,因此成本下降,利潤增加。

傳統經濟學(個體或微觀)研究的主要課題之一就是消費者需求,通過多種理論,導引出需求函數或需求曲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即為所謂的「顯示性偏好」理論。

相比之下,有了互聯網,有了大數據,C2B發掘的偏好更為直接,更為準確。2013年辭任阿里巴巴集團行政總裁的馬雲,當時即洞燭先機地說,「在未搞清移動互聯網時,『大數據』時代又來了。」旨哉斯言也。

互聯網也好,大數據也罷,本身都是中性的,端看以什麼角度來理解,以什麼動機來運用。眾所周知,連鎖店7-11源起於美、日,卻大放異采於台灣,其中緣由是不斷創新。其眾多的創新法寶之一,即與大數據有關,雖然當時互聯網尚未大行其道。

在台灣的任何一家7-11便利店,每一筆交易在完成時,售貨員即會在結帳找錢同時,輸入與交易相關的信息:何時、何地、何物,更重要的是何人,後者包括了性別、年齡或其他特徵。7-11每天即時處理統計歸納分析,來發掘及研判潛在的商機,並據此進行進貨與鋪貨的方式。大約從20年前開始,就注意到台灣中年男性購買者急遽減少,這當然與兩岸形勢有關。只是對7-11最敏感的重要信息,對執政當局而言,卻可能反應遲鈍,甚至無感。

大數據捕捉趨勢,商機如此,政治又何嘗不然。

※ 相關報導:

* 美經濟雙星報喜 美股翻紅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517639.shtml

美國去年第4季經濟成長率不如預期,但2月消費者信心和製造業持續升溫,激勵美股由黑翻紅。

* 人民幣重貶 匯改來最劇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2/8517679.shtml

人民幣即期匯率昨(28)日開盤後快速走低,一度暴跌超過500個基點,逼近跌停價位,最後以6.1451兌1美元,創下2005年匯改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華爾街日報報導,近期人民幣暴跌原因眾說紛紜,除了大陸經濟數據走軟、季節性資金流動外,另有觀點認為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刻意引導,才是匯率快速貶值主因。

* 專家:官方操作 人民幣貶不久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2/8517642.shtml

人民幣昨(28)日早盤出現暴跌走勢,金融專家與機構認為,這是大陸官方刻意操作,意在引導人民幣雙向波動與縮小在岸、離岸匯率價差,貶勢不會維持太久。

中國證券報報導,在一波波跌勢當中,申銀萬國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表示,這是大陸央行主動引導,為擴大匯率區間做準備,短期調整的舉措不會改變人民幣升值趨勢。

* 別小瞧大陸 經濟追美不是夢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01000747-260301

中國大陸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12日在北京接受《旺報》專訪時表示,中美兩國雖然意識形態對立,但兩個國家經濟越來越一體化,台灣不要小瞧大陸,「大陸現在根本不是要追台灣,而是要追美國。」他認為,中國世界貨物貿易第一的地位,至少能保持60年。

胡鞍鋼說,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國家非常有意思,意識形態對立,美國主流勢力包括媒體扼制中國,但這兩個國家越來越經濟一體化。他按照勞動力資源、技術資源、資本資源,以及知識服務資源來研究,發現這兩個國家的各種資源秉賦最match(匹配),只要不出現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中美雙邊就比任何一個國家match。

* 基尼係數連5降 貧富差距反擴大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01000853-260303

大陸貧富差距持續惡化,北京師大收入分配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實表示,雖然大陸官方基尼係數連5年下降,但收入差距情況仍不容樂觀。李實說,根據他歷年所做的研究與分析,目前大陸的基尼係數高達0.5左右;而最危險的是由於房地產投資火熱,光從收入分析已經不夠,貧富差距的情況可能更加嚴重。

fsj 提到...

2月外匯存底 有望續創新高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519147.shtml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2014.03.02

中央銀行將於本周三(5日)公布2月外匯存底,銀行主管評估,在外資持續匯入下,我國外匯存底可望持續增加、續創歷史新高紀錄。

央行2月初公布,1月外匯存底為4,169.35億美元,續創歷史新高。與前一個月相比,1月外匯存底僅增加1.24億美元,央行官員解釋,主因為歐元對美元貶值,抵銷掉部分投資運用收益。

銀行主管認為,在資金持續匯入下,2月外匯存底可望持續累積、締造新猷。

回顧上月情況,央行外匯局副局長顏輝煌指出,1月歐元對美元貶值0.89%,且除了歐元外,包括澳幣、加拿大幣等貨幣皆對美元貶值,僅日圓對美元升值。

今年1月起,美國縮減量化寬鬆(QE),資金大幅流出亞洲新興市場,為抑制資金流出,印度、土耳其等國緊急升息。顏輝煌說,台灣金融市場很穩定、流動性也很充裕,不至於像這些國家有資金流出風險,大家「安啦」。

央行官員說,央行會持續關注熱錢動態,資金匯入後,最遲一周就得投入股市,一旦賣超台股,資金也得儘速撤出,若是停在帳上沒有動靜,央行就會電話關切,表達「不進場買股,就得立即匯出」的立場。

※ 相關報導:

* 4.16兆美元 陸躍最大貿易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02000716-260301

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背書下,中國正式坐實了世界最大貨物貿易國的寶座。大陸商務部1日引述WTO的統計證實,2013年大陸進出口貿易總額為4.16兆元(美元,下同),已超越美國的3.91兆元首度躍居全球第一,這不僅是中美經貿競賽過程中的一大突破,更是中國對外貿易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 美解密文件 扁支持中國入WT0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02000260-260102

美國政府2月28日公布柯林頓總統主政時的部分解密文件。其中提及陳水扁還是總統當選人時,就支持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也支持美國給予中國大陸「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NTR,舊稱「貿易最惠國」)待遇。

給予中國大陸PNTR是柯林頓任內的重要政績之一,擴大了兩國經貿往來,也奠定了台海兩岸都加入世貿之基礎。當時由於中國大陸的政策等因素,美國很多人反對給予中方PNTR,因此柯林頓政府花了很大功夫遊說各方。

2000年3月,陳水扁當選,訂5月20日就職。就職後不到1星期,美國國會要就PNTR投票。解密文件顯示,從3月到5月,當時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柏格等人最擔心的事情之一,就是陳水扁的就職演說會拖累PNTR,PNTR的命運也會衝擊台灣。



◆ 賺錢不繳稅? 美國企業喊冤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519718.shtml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2014.03.02

美國主張稅務正義組織CTJ公布的研究報告指出,2008年至2012年間,許多獲利能力最強的美國企業只繳了一點聯邦所得稅甚至完全沒繳稅。被點名企業喊冤,指研究以偏概全。

CTJ分析財星500大企業中288家在2008年至2012年間持續獲利的公司,發現這288家企業在上述期間的有效聯邦所得稅率僅19.4%,遠低於35%的上限。

288家賺錢企業中,93家的有效稅率不到10%。111家至少有一年未繳稅,更有26家未繳聯邦所得稅,包括波音、奇異(GE)、威瑞森 (Verizon)電信等。

CTJ表示,企業運用抵減措施、稅務漏洞、會計手法壓低有效稅率,上述288家企業在2008年至2012年期間等於獲得3640億美元的「補貼」。

奇異、威瑞森等企業反駁說,CTJ只看聯邦所得稅,忽略了州稅、地方稅、能源稅、環保稅等稅負。另外,那五年期間稅率較低,是因為小布希政府和歐巴馬政府為對抗金融風暴,讓企業加速攤提折舊,以促進投資、連帶創造就業。不少企業還辯護說,稅負延後也是2008年至2012年期間稅率低的因素之一,他們稍後還是要繳那五年的稅。

Wallstcheatsheet.com報導,白宮管理及預算辦公室的報告顯示,1950年以來的聯邦稅收中,企業所得稅的占比下降,薪資稅占比大幅上升,個人所得稅占比變化不大。

2012年美國聯邦稅收有46%來自個人所得稅,35%來自薪資稅,9%來自房地產等稅目。企業所得稅只貢獻10%。

美國稅制極為複雜,國會就算想改革,也不易推動。CNN和ORC國際公司2012年聯合進行的民調顯示,當時高達68%民眾認為美國稅制不公平。

※ 相關報導:

* 跳脫舊框架 思考金融營業稅爭議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519206.shtml

....財政穩健與金融穩定密切相關,當金融業發生危機,引爆系統性風險時,政府多會出錢拯救,這是其他行業所沒有的後盾,這也是金融海嘯後,歐美紛紛對金融業課徵銀行稅或總體監理穩定稅等「金融穩定稅」的原因,以便下次金融業需要政府伸援手時,政府才有足夠的財力救援。國際間的銀行稅或統稱為金融穩定稅,跟國內過去用於處理問題金融、現在用於強化存款保險準備金的金融業營業稅,同樣都具「取之金融、用之金融」的概念。

跟國際相比,國內2%的金融業營業稅率不算低,不少國家金融業多是免徵營業稅;但國內也沒有課徵金融穩定稅,銀行繳交到存保準備金的存款保險費率也低於國外。從「取之金融、用之金融」的總負擔來看,國內金融業不見得比國外高。如果說要厚實政府財政,並強化政府解決金融體系風險的實力,仿照國外課徵金融穩定稅,似乎相對來得合理,也名正言順。但開徵一個新的稅目,爭議與難度更高,恰巧立法院有多達七個立委修法版本要提高金融業營業稅,財政部順勢將銀行、保險業營業稅回復到5%,放入財政健全方案。這也許是各種現實考量下,不得不也相對易行的作法。

短期內,讓眼前具急迫性的財政健全方案先上路,從銀行、保險業營業稅回復到5%來挹注,中長期而言,仍宜思考如何讓「金融穩定稅」與「營業稅」脫勾處理....

* 華義:比特幣商城運作 不受影響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517452.shtml

外電指出,日本政府已開始介入調查比特幣交易站Mt.Gox,可能衝擊比特幣持有人的信心,國內唯一擁有比特幣交易業務的華義(3086)強調,目前旗下商城所有業務皆正常運作,並無受到任何影響。

fsj 提到...

Fed樂觀經濟 憂資產泡沫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520943.shtml

【經濟日報╱編譯賴美君/綜合外電】2014.03.03

上周美國聯準會(Fed)官員的公開談話透露兩個訊息,一是對經濟成長樂觀看待,即使近來經濟數據表現欠佳;另一個則是對資產泡沫示警。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葛拉斯曼表示,聯準會新科主席葉倫與她在政策委員會的核心支持者「樂觀看待經濟正在好轉」,但認為還有長路要走。

這些核心支持者大多數認為,失業率不足以代表經濟整體,但認為通膨過低,顯示經濟「還未到位」。不過,Fed鷹派與鴿派都同意即使近來數據欠佳,2014年經濟將比2013年表現更好。

不過,針對法規能否有效抑制資產泡沫,Fed理事史坦與塔魯羅(Daniel Tarullo)上周雙雙表達關切。史坦表示,聯準會必須對使用貨幣政策保持「開放」來化解疑慮,塔魯羅則呼籲積極對抗資產泡沫。

IHS全球透視經濟學家艾德斯坦說:「泡沫疑慮的問題不是警鈴已大作、聯準會已準備調升短期利率,而是許多人擔心萬一投機行為失控、威脅到金融穩定。

※ 相關報導:

* 泰森專欄/復甦甜頭 勞工還吃不到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520903.shtml

美國2013年經濟成長比預期快很多,2014年可望進一步走強。但勞動市場仍顯露疲態,如果情況不改善,經濟成長的好處將繼續向頂級收入群集中。

* 美企大買庫藏股 美股來勁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520936.shtml

去年股市漲勢過後,美國企業繼續加碼買回庫藏股,顯示在市場缺乏清楚指標之際,投資人可預期美股後市看俏。

* 人民幣走弱 五大產業利多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520823.shtml

....今年若匯率走貶,將有利紡織服裝、鋼鐵、航運、化工、汽車等五大產業。「我的鋼鐵」研究中心分析師曾節勝稱,人民幣貶值對鋼鐵下游的機械、家電等行業,有間接促進效果。這些行業的產品出口若上升,或能帶動大陸鋼材市場好轉。

* 人民幣由升轉貶的新課題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520876.shtml

....這波人民幣跌勢又急又重,究竟原因為何?是否反映人民幣升值趨勢將逆轉?備受各方關切。

....從客觀情勢分析,在短期內,人民幣由貶轉升的空間不大,理由有四:一是近期人民幣重貶導致為數可觀的人民幣衍生性金融商品贖回壓力,在市場預期心理明顯改變下,人民幣仍有續貶壓力;二是美國聯準會可能在今年秋季讓QE完全退場,此勢必持續推升美元匯價,並擴大全球熱錢回流美國,進而可能改變跨境資金流向大陸的趨勢;三是大陸房市泡沫已在崩解邊緣,金融風險攀升,且大陸經濟成長可能持續趨緩,因而將升高持有人民幣的風險;四是自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逾30%,實質匯率已接近合理區間,又面對日圓及其他亞洲貨幣仍競相貶值,人行讓人民幣由貶轉升可能性不高。

短期內人民幣匯率的最大變數是來自美國的壓力。美國政府及國會仍然認為人民幣被低估,箭頭更指向人行操控人民幣匯率,逼迫人民幣升值的戲碼每年都會重覆上演,因而不排除人行近月會讓人民幣短暫升值以應付美國壓力。再從中長期來看,隨著大陸經濟實力提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勢在必行,因而人民幣長期看升趨勢不致改變,對人民幣短期供需亦有一定的影響。

* 美日對台投資溜滑梯 經部推動成效差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520561.shtml

日、美外商在台投資金額逐年「溜滑梯」,立法院預算中心表示,經濟部今年編列逾2億預算投入美、日產業合作,近年還額外成立台日、台美產業合作專案辦公室推動,但「成效不彰」。

fsj 提到...

歐美槓俄羅斯 金融市場大亂
http://udn.com/NEWS/WORLD/WORS3/8523483.shtml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2014.03.04

俄羅斯控制克里米亞半島後,歐美揚言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歐洲陷入冷戰結束以來最嚴峻的一刻。全球股市3日引爆沈重賣壓,俄羅斯盧布引領新興貨幣走貶,日圓、黃金、美國公債等避險資產大漲。

歐盟外交部長3日召開緊急會議,不排除對俄羅斯實施制裁措施,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形容這是「冷戰結束以來,歐洲歷史上最嚴峻的危機」。

美國國務卿柯瑞說,華府已經準備好制裁俄羅斯,並警告俄國可能失去八大工業國(G8)的成員資格。

雖然全面開戰的機率不高,但卡內基莫斯科中心主任特列寧指出,若俄羅斯與烏克蘭直接衝突,美國將捲入戰局,情況可能比2008年俄羅斯進犯喬治亞之役更漫長血腥;就算沒有開戰,克里米亞危機也可能徹底改變俄國與西方的關係,讓俄國與歐美在新東歐的競爭,惡化為第二輪冷戰。

克里米亞危機使全球股市3日一片低氣壓,MSCI全球指數挫跌0.8%,俄股寫下五年來最大跌幅,歐股為五周來最大跌幅,美股三大指數早盤開低。新興貨幣挫跌,俄羅斯盧布貶至空前低點。

※ 相關報導:

* 股匯暴跌! 俄央行急升息6碼
http://udn.com/NEWS/WORLD/WORS3/8524276.shtml

烏克蘭局勢影響,俄羅斯股市重挫逾12%,俄羅斯盧布加速貶值逾2%,昨收36.41創近4年來新低,致俄羅斯央行緊急升息基準利率6碼至7%,但無法令盧布止貶回升,今早俄羅斯盧布續貶至36.48元附近,再貶值0.03%,創下歷史新低。避險需求降,美元續強、日圓今回貶、日股反彈,亞洲新興市場貨幣升貶互見,台北匯市午盤新台幣兌美元報30.295元兌1美元,升值7.4分,成交量3.58億美元。

* 「烏」雲密布 密切觀察五大理由
http://udn.com/NEWS/WORLD/WORS3/8523545.shtml

投資人與國際領袖正思量,烏克蘭危機愈演愈烈,會對全球經濟帶來何等衝擊?這場政治動盪實際是根源自烏克蘭的戰略經濟地位。以下為經濟強權密切觀察烏克蘭事件的五大理由。

....烏克蘭保有重要地理位置。俄羅斯供應約25%歐洲所需的天然氣,其中半數透過烏克蘭的輸氣管運送。莫斯科與基輔當局以往陷入紛爭時,曾切斷天然氣輸送,這可能導致企業與家庭能源價格攀高。

....烏克蘭為全球主要玉米與小麥出口國,僅是出口中斷的疑慮就可能推漲價格。若穀物供應受衝擊,歐洲以外的地區也會感受到影響。

....烏克蘭去年欠下130億美元債務,2015年底將有160億美元債務到期。若無援助,烏克蘭可能邁向倒債。國際金融協會(IIF)新興歐洲經濟學家米塔夫說:「烏克蘭現在需要資金,以避免在未來數周全面崩潰。」

* 製造業景氣/德法西義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523443.shtml

歐元區2月製造業景氣減緩,從1 的兩年半來高點滑落,但區內四大經濟體出現近三年來僅見的製造業生產全面成長。

* 平強經濟學 不給GDP密碼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1/8523461.shtml

大陸「兩會」之一的政協會議昨(3)日開幕,有分析預期,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於明(5)日宣讀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於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可能不再設定7.5%、8%這樣的硬性指標,而是改為一個彈性的增長區間,將經濟工作重心轉為推動改革與結構調整。

明天將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雖是由李克強向全國人大進行的施政報告,但在經濟政策上將會有許多習近平的影子,這分報告被視為「平強經濟學」內涵的一次具體呈現。

* 名家觀點/陸利率不自由 影子銀行橫行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523540.shtml

....依照國務院之分類,影子銀行包括三類:一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無監管的信用中介機構,包括新型網路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財機構等;二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監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機構,包括融資性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三是機構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監管不足或規避監管的業務,包括貨幣市場基金、資產證券化、部分理財業務等。

....筆者研究兩岸金融多年,對於大陸一個現象印象特別深刻:不論產官學,對其中央政府皆懷抱極大信心,幾乎每人皆認為,天塌下來有政府擋著,也因此,降低一般民眾對於金融商品風險的戒心。

....預料影子銀行問題將不時引爆,除了減慢金改步調,還會拖累經濟,如果後續地方政府以及一行三會嚴格執行已發布的相關細則,亦將衝擊大陸金融機構相關業務發展。



◆ 大陸房企 掀海外投資潮

【經濟日報╱記者陳致畬/綜合報導】2014.03.04

由於大陸房市持續降溫,專家預期,2014年大陸房企加碼國外市場的熱潮將湧現。相關統計資料顯示,僅今年頭兩個月,大陸房企海外投資總金額已超過人民幣500億元(約新台幣2,465億元)。

繼上周萬科進軍紐約動工建造曼哈頓地標項目、碧桂園到澳洲買地進軍當地住宅市場後,近日綠地集團也斥資人民幣200億元在馬來西亞進行投資建設。

近年來,大陸財富階層海外移民及海外置業的熱潮不斷升溫,在此同時,受宏觀調控影響的大陸房地產市場進入冰凍期,資本轉移國外似乎已成大勢。嗅覺敏銳的大陸房企,也開始瞄準海外市場。

羊城晚報引述同策諮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指出,大陸房企加碼海外有三個原因。首先,部分大型房企在大陸全境的布局基本完成,從戰略角度來看需要國際化,業務上逐步實現海外與國內的「二八原則」。

其次,布局海外的企業獲得初步成功,前期實驗性投資獲得預期收益,嘗到海外投資甜頭,因此繼續加大海外市場布局的力道。第三,市場潛在需求龐大,仍然有比較大的市場操作空間。

※ 相關報導:

* 人民幣投資過熱 企業主虧數千萬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523073.shtml

2月下旬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重貶,市場錯愕。但金管會不准銀行推「不保本」的人民幣結構型商品,一般投資人只要持有到期、不出場,並無虧本問題;反而是嘗到人民幣升值甜頭的企業主,先前放大槓桿倍數,在人民幣匯率選擇權市場兵敗如山倒。

這波人民幣匯率下挫,受傷最重的是金融行銷業務(TMU);這是由各銀行法人金融部門,鎖定企業客戶及高資產人士。由於TMU包裝的人民幣匯率選擇權及期權產品,1個單位就是100萬人民幣、約500萬台幣起跳,一般投資人根本不夠格買到。

* 中共打國企 人民幣大套牢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523555.shtml

....根據媒體報導,儘管國內銀行推出的人民幣定存有優惠利率,但是因為銀行買賣人民幣的價差,加上近日的人民幣貶值,今年開始進場人民幣定存的台灣投資客,整體而言是賠錢了。全台估計至少兩千億台幣的投資被套牢。

....不曉得是不是時間上的巧合,不過乍看下有點股市之「養、套、殺」三部曲的味道。事實上,中銀台北分行提供轉存款利率,比香港與新加坡的中國官方人民幣清算銀行,約高於百分之一。中國官方銀行對台灣大眾的特別讓利,特別優惠,在這節骨眼上顯得有點諷刺。

不過,台灣投資客也無須過度恐慌,人民幣近期貶值,市場一般評估是,中國央行為打擊投資熱錢,以及未來放寬人民幣浮動空間之準備,所做的計畫性貶值。因此這一波人民幣貶值只能說是「驟跌」,還不算「暴跌」。

....再者,中國政府想要打擊炒作人民幣的主要操作者,並非海外避險基金等金融巨鱷,而是中國境內企業,甚至不少是國有企業。這些企業在境外(主要是香港)借貸美元,進入中國進行不動產投資或投資各種金融商品。

這些投機人民幣企業一方面希望透過房產、金融商品炒作,賺取投機利潤,同時也預期人民幣升值,可實質減少美金債務。但這些炒作過程,十足傷害中國經濟的穩定性,也難怪中國央行要出手修理。但是,如果這些企業真的被整死,對中國經濟也是一大傷害,因此適當的修理與警告,應該是這次貶值的結果。

* 買屋養蚊子?台灣空屋比例太高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3959957557.html

....想要買個遮風避雨的地方,卻無力負擔高漲的房價,而投資客手上握有的房產,卻是成天空在那裡養蚊子。內政部營建署2012年曾統計全台空屋約有86萬戶,空屋率約10.63%。六大都會區的空屋合計約54.6萬戶,佔全國空屋比率63.3%,其中又以高雄市空屋率最高,達10.88%。

* 企業要勇敢砸錢買未來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523454.shtml

....做法上,應該將資金導引到科技或生產性事業上才是,也就是,鼓勵企業利用豐沛的資金購買未來,包括專利、人才及設備,花了錢是否就能買到未來?誰也說不準,但可以確定的是,現在不花錢,說買貴或嫌貴,沒有動作就等著被淘汰,我們要再提醒,至少在幾年內,錢是最廉價的資源,不花掉換得未來關鍵要素,更待何時?目前國內金融併購喊得震天響,但併購動作倘若跨不出國門,如何打亞洲盃?至於台灣最該整併洗牌的資通訊(ICT)大型企業,就別說了,早與國際主流趨勢脫隊了還不自知。

fsj 提到...

烏克蘭風雲 俄降溫 全球股漲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526170.shtml

【聯合報╱華盛頓記者賴昭穎、編譯組/綜合報導】2014.03.05

俄羅斯總統普亭四日表示,俄國目前並未考慮兼併克里米亞,控制克里米亞的是當地自衛隊而非俄軍,只有當地住民有權決定他們的未來;俄國並宣布臨近烏克蘭的西部軍區軍演結束,部隊返回基地,但普亭表示,若烏克蘭的俄裔居民要求保護,俄國保留動武權做為最後手段。

外傳俄國黑海艦隊三日對克里米亞的烏克蘭部隊發出最後通牒,若不在台北時間四日中午前投降,就要發動攻擊,但俄國國防部稱這項烏克蘭方面傳出的報導為「胡扯」;四日「最後通牒」期限過後,克里米亞並未發生軍事衝突。

俄國似乎有意讓情勢降溫,金融市場立即反應。三日暴跌超過百分之十的俄股,四日大漲超過百分之六,俄國盧布匯率上揚,歐股全面反彈,美股道瓊指數四日開盤大漲近兩百點。普亭說,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是在「違憲的政變」中被推翻,他仍是烏國總統,俄國在亞努科維奇要求下出兵保護烏克蘭人民,完全合法。

美國總統歐巴馬則稱俄國的做法是站在歷史錯誤的一邊,沒有任何國家可以無端派遣軍隊進入他國。他表示正在考慮以經濟、外交手段孤立俄國。美國國務卿柯瑞四日抵達基輔,表示將先提供烏克蘭新政府十億美元的貸款擔保,助其度過難關。

歐巴馬指出,如果俄國在意烏克蘭俄裔民眾安危,應該讓國際觀察家和國際組織斡旋,協調出讓烏克蘭民眾滿意的方案,才能降低緊張情勢。

美國國防部也宣布,美國將暫停與俄羅斯的所有軍事合作,包括軍事演習、雙邊會談和港口訪問,並呼籲俄羅斯讓烏克蘭危機降溫,在克里米亞的俄軍也應根據俄羅斯黑海艦隊協議規定,退回所屬基地。

俄國則警告,如果美國對俄國祭出經濟制裁,俄國可能考慮停止以美元作為儲備貨幣,並拒絕償還積欠美國各銀行的貸款,美國金融體系將「崩潰」。

克里姆林宮經濟幕僚說:「我們可以找出方法,把我們對美國的依賴降為零。」他表示俄國可以建議美債持有人拋售債券,「美國金融體系會崩潰,終結美國在全球金融的主宰地位。」

※ 相關報導:

* 薩夫特專欄/金磚夢碎了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525992.shtml

有時候需要被打一巴掌,才能讓你覺悟向來堅持的信念早已不復存在。

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就是那一巴掌,所謂的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與中國)的投資概念就是那向來堅持(而現在已經垂死)的信念。

不是因為印度將轟炸斯里蘭卡,或巴西在蘇利南實施共榮區,而是因為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凸顯歷史尚未結束、全球化並不是無可避免的,而身為投資人的你很容易在這個過程中損失慘重。

換句話說,你最好把錢放在家裡,或至少在決定新興市場資產多便宜才值得冒險前,先打個大折扣。

....然而兩周前,人民幣卻出乎意料突然開始貶值,給相信人民幣會穩定升值的投機客一記沉重打擊。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只是想把雙向風險引入市場,以及單純對那些想搭人民幣緩慢升值便車的投機客製造不友善的環境。

不過,中國在轉型為以消費為基礎的經濟過程中,也面臨重大困境。讓人民幣貶值,在經濟上或許有一些好處,但在國際間也非常危險,可能引來以鄰為壑的貨幣競貶。

* 保險業 對俄曝險千億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525983.shtml

金管會昨(4)日公布國內金融業在烏克蘭、俄羅斯的曝險部位,烏克蘭零曝險,俄羅斯合計有1,437億元,其中以保險業1,090億元最多,但占授信或資金運用比率都相當低。

* 台灣人幣定存匯損 恐近2.7億台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05001066-260303

人民幣開年後出現大貶潮,讓投資人心驚驚,憂心人民幣升值趨勢是否被逆轉,也擔心被慘套,尤其是農曆春節前剛買進人民幣的投資者,以外匯指定銀行(DBU)1個月平均新增200億人民幣存款來看,將產生近2.7億新台幣的匯兌損失。



◆ 周小川表態 人行不會取締餘額寶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1/8525952.shtml

【聯合報╱特派記者林則宏、汪莉絹、李春╱北京四日電】2014.03.05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行長周小川4日明確表態,人行不會取締「餘額寶」這類網路金融業務,但會進一步完善對網路金融的監管政策。人行另外兩位副行長潘功勝和易綱也都強調,鼓勵網路金融,不取締餘額寶,但將加強監管。

大陸「兩會」昨日議程進入第二天,大陸央行三位官員在會外罕見地對「餘額寶」等網路金融發表看法,代表官方對網路金融的政策並未緊縮。

阿里巴巴去年中推出的網路理財產品「餘額寶」,因投資門檻低、投資回報率高達5%遠高於銀行定存,短時間內快速吸收民間資金,目前餘額寶規模已超過人民幣4,000億元(逾新台幣2兆元)。

在餘額寶之後,大陸其他網路公司也爭相成立各類網路金融商品。網路金融商品在過去半年異軍突起,已威脅傳統金融機構的營運,央視評論員鈕文新日前更重砲批評餘額寶是「吸血鬼」,呼籲大陸監管單位取締餘額寶,大陸的銀行業也呼籲將餘額寶這類網路貨幣基金納入一般性存款管理。

隨著支持與反對餘額寶的爭議不斷升高,如何處理網路金融業務也成為今年大陸兩會的熱門話題之一。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濟學教授李稻葵在3日政協開議當天即表達對網路金融風險的擔憂,另一名政協委員、招商銀行前行長馬蔚華更指餘額寶對實體經濟沒有任何意義。

不過,以周小川為首的大陸央行官員昨天則異口同聲表達對餘額寶之類網路金融業務只會完善監管,不會展開取締。

周小川昨日上午出席政協小組會議討論時,在被現場問到如何看待網路金融業務時表示,網路金融業務的發展,也算是一個新事物,過去的政策、監管、調控等各個方面不能完全適應。他強調,不會取締餘額寶,但對餘額寶等金融業務的監管政策需要更加完善。

周小川說,「總的來說,金融業的政策是鼓勵科技的運用。因此,也是要跟上時代和科技進步的腳步。與此同時,確實現有的政策有的地方不全面,有的地方有漏洞,或者有的地方競爭上不一定公平。這都會通過改善,促使其健康發展。」

※ 相關報導:

* 從兩會召開 看中國經濟「結構改革」前景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526082.shtml

....對於中國「改革2.0」的全面展開,可以有如下的認識或研判:一、短期內,中國的增長率勢必調降,這是因為不刺激、去槓桿、調結構,而且,還有反腐的效應;二、雖已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但調整過程中極可能出現的泡沫破滅或經濟下滑,將是對執政當局的最大考驗;三、如能通過考驗,則中國經濟結構的全面失衡(包括內需vs.外需,投資vs.消費,生產vs.環境,國企vs.民企,城市vs.鄉村,富裕vs.貧窮,……)當可獲得根本性的矯正,使中國經濟社會脫胎換骨;四、果爾,進入中長期之後,中國經濟增速又將回升。以中國內需市場之大,腦力創新潛力之厚,再維持一個超過8%以上高增長的30年發展期,理論上完全有此可能,此即為李克強所謂「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之精義。而所有這一切,關鍵即在於改革的方法與決心,兩會自然是一個最佳的觀察點。

如果以上的分析與研判成為事實,那改變的就不只是中國了,必然會牽連到中美關係以及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範圍,這就要評論一下號稱「華爾街中國通」的耶魯大學研究員史帝芬‧羅奇的論點了。

羅奇在他的新書《失衡:美國與中國的相互依賴》中指出,過去30年,中美兩國彼此過分依賴的「權宜婚姻」即將結束了。這段期間中,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廉價產品的工廠,高度依賴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中國賺了外匯、就業與GDP,美國賺了便宜的物價。不僅如此,中國積累的外匯(或儲蓄)還大量購入了美國的國債,使美國長期享有低利率與大量的消費。這一「互補互賴」關係,使雙方受益,但長久下去,也使雙方在體質與結構上不夠健康與失去進一步增長的能力。但羅奇認為,這個階段快要結束了。

羅奇顯然已看到了中國決定要走自己的路了。他說,一切的轉變已經開始,尤其在18屆三中全會之後,比他想像中還快,他很擔心美國還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

* 反對稅改 6大工商團體將發聲明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0/8525669.shtml

財政部提出財政健全方案,工商團體大反彈,首當其衝的是金融營業稅,其次是股利扣抵減半,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駱錦明痛批,金融營業稅文不對題;商總理事長賴正鎰說,稅改像「扮家家酒」,政府不宜在景氣黃藍燈時加稅。財政部次長吳當傑明天將拜會工商團體,加強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