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長 政大校長吳思華接任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835431.shtml
【聯合晚報╱記者蔡佩芳、游婉琪/台北報導】2014.07.29
行政院上午宣布,教育部長將由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校長吳思華接任;吳思華上任後,第一個難題將面臨十二年國教的後續檢討。
行政院指出,吳思華學養俱優,在教育、研究或行政服務,都有相當豐富的經驗,過去也擔任過教育部顧問及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對教育政策相當熟悉,出任教育部部長,相信必能為台灣的教育創新做出重要貢獻,並有助於行政院目前積極推動的產學連結工作。
吳思華說,他卸下政大校長職務後,長期短期人生都已規劃好,因此剛接獲行政院長江宜樺邀請時,意願不高,後來跟江談了多次後,因為教育是他一直以來的人生志業,加上他和江宜樺對教育的理念相近,雖然教長任期不長,但至少可以趁機做點事,為了下一代奉獻。
吳思華接受聯合晚報專訪時說,他學管理,教育圈目前面臨許多問題,未來不管是十二年國教爭議、研究論文發表問題,都會用管理的思考來處理,並多方聆聽不同意見,找到大家覺得妥適的方式來解決。
教育部前部長蔣偉寧因捲入論文風暴,7月14日以維護個人名譽及避免政務推動受到影響,宣布辭職,將回國立中央大學任教。
教長懸缺兩周,政院不斷尋才;期間包括交大校長吳妍華、政委蔣丙煌都曾被點名是可能接任人選,一度遭質疑「找不到人」;行政院長江宜樺上周末受訪時僅回應,會審慎考量閣員人事。
新科教育部長吳思華是交大電信工程學士、政大企管研所碩士、博士,曾任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創所所長、創新與創造力中心首任主任、政大商學院長,為現任政大校長;研究專長領域為策略管理、產業與競爭分析、知識經濟、創新與創造力教育,曾獲第一屆科技管理學會院士,並在2008年獲「科技管理獎」個人獎。
※ 相關報導:
* 國中生搶當志工 公家機關被迫開缺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834463.shtml
十二年國教比序後遺症?今年暑假學生志工大熱門,國中生搶當志工怪象一堆;家長找民代施壓,有公家機關被迫「開缺」,搞到最後還得找人服務這群「小志工」。
* 志工怪象/聽到打掃社區 來不到一半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834449.shtml
學生暑假搶當志工,但不少學生挑地點、挑工作。彰化員林鎮公所暑假特別規畫環保志工隊,學生聽到是要打掃社區,不是到圖書館吹冷氣,紛打退堂鼓,七月招不到原訂目標一半。
員林鎮公所今年暑假特別規畫十六梯次環保志工隊,兩個月需要九百六十人次;七月招不滿二百人次,不到原訂目標的一半,讓公所人員很洩氣。
* 新竹小小麵包師 烘焙營學做家事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834352.shtml
新竹縣竹東鎮公所與小紅點才藝學苑合辦「好客藝族烘焙夏令營」,昨天起,在竹東鎮樹杞林文化館展開5天課程,32位來自新竹縣、市的國中、小學童,分成6組,學做各式點心。家長說,很期待孩子學習後,會幫忙家務、與家人分享,這營隊很棒。
◆ 電子論文付費有理嗎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34439.shtml
【聯合報╱劉忠博/研究人員(新竹市)】2014.07.29
美高中生用免費論文設計胰臟癌檢測方式…
據聯合報廿八日的報導:「 下載論文要錢!名校1篇200元」與「學生簽名…不知論文授權給了誰」,包括台大、中興等校的電子學位論文,已與廠商合作,民眾若要下載學位論文,則需付費。報導引述相關人士說,一篇論文開價二百元,其中研究生可拿五%、學校拿廿%,其他七十五%被廠商拿走;並指出「委託廠商經營跟宣傳,讓學術資源更廣泛流通,又可省掉建置成本,達到雙贏。國外像柏克萊大學或政府補助的期刊論文,也都不是免費讓民眾使用。」
國外政府或公共機構補助的期刊論文,是否都不是免費使用,值得探究。美國參眾兩院今年一月的《二○一四年綜合撥款法》,明文要求教育、衛生暨人力及勞動等部門,若其隸屬機構每年投入研發經費超過一億美元者,它們所補助的研究於發表後十二個月內,必須免費且自由在公共資料庫中讓世人使用。英國政府則於二○一二年六月提供誘因,以補助形式讓學術期刊轉型為開放近用期刊,使用者可免費下載全文使用。
進一步來說,論文免費讓人使用,會有什麼好處?美國健康研究院的公共資料庫PubMed Central,每天約有八十三萬次點擊、一百六十萬篇文章被下載,而下載的文章也免費供人使用。一名來自馬里蘭的高中生Jack Andraka,便利用這些免費論文設計一套胰臟癌的檢測方式,準確率高達九成,檢測費用約為原有的二萬六千分之一(為○‧○三美元),檢測速度也更快。電子論文免費供世人使用,社會的創新才能不斷湧現,否則英美兩國也不會以相關立法或作為,要求受公共機構補助的電子論文開放使用。
反觀台灣,我們正以付費的方式(而且正在變為主流的方式),主導著電子論文的傳播。這是否會扼殺了社會整體的創新?著實堪慮。更有甚者,目前學位論文的付費模式已經運行,這是否就此鼓勵,在碩博士的養成階段,即以最熱門的主題作為自己題目的探討對象呢(因為點閱和下載都會最多)?
※ 相關報導:
* 行動書車到埔里 戶外閱讀「很舒服」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8834036.shtml
「閱讀,無所不在!」誠品行動書車昨天下午駛進埔里鎮陳綢兒少服務中心,書車上各式各樣的書籍,讓孩子們高聲歡呼,包圍著書車等待借閱,在盛夏的午後,享受閱讀的快樂。
* 數位閱讀 哇!圖館能借平板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834166.shtml
數位時代來臨,圖書館不只有圖書可以借回家!為了推廣數位閱讀,行政院研考會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合作補助偏鄉圖書館,高雄市圖書館有桃源、茂林與美濃三處分館可以借用平板電腦。
◆ 軟體工程師 國際鐘琴賽奪銀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834344.shtml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2014.07.29
已是美國一家軟體公司創辦人和工程師湯博涵,不忘大學初衷,勤練鐘琴,最近獲得第七屆法比奧拉王后鐘琴國際競賽亞軍。
湯博涵愛上鐘琴,緣於在加州柏克萊大學新生時,對校園那座聳立三百呎高的著名鐘塔,深深著迷,想像在塔上談琴的模樣,發願學鐘琴。
他從小學鋼琴和大提琴,身材修長,指長、掌寬,適合彈琴,投入鐘琴名家門下,勤奮練琴,終於在鐘琴界出人頭地。
交大光電所教授湯朝暉說,兒子目前是柏克萊新創軟體公司Kloudless的共同創辦人與資深工程師,工作之餘,經常上柏克萊校園內的鐘塔演奏,也多次受邀到伊利諾伊州、馬薩諸塞州、印第安納州和科羅拉多州表演。
今年湯博涵在總決賽時,與另一位美籍青年喬伊布林克同獲最高分;根據歷年紀錄,從初賽晉級的,主要是歐美人,進複賽後能脫穎而出奪獎的,主要是比利時或荷蘭等歐洲人;湯博涵以東方人拿到最高分,是台灣人與亞洲人之光。
湯博涵的父親是物理學家,為中央研究院與交通大學光電研究所合聘教授,母親是加州一家跨國航空通訊公司主管,也是他5歲學鋼琴時的啟蒙老師。
※ 相關報導:
* 全美十大最佳大學 巴伯森超越哈佛奪冠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8835853.shtml
美國金錢雜誌(Money Magazine)最新公布一項全美最佳大學排行榜,長久以來被認為全美最佳的哈佛大學,卻被知名度相對不高的波士頓巴伯森學院(Babson College)擊敗。
金錢雜誌這次的排名,是以教育品質、負擔能力和校友收入來做綜合評估。其中,校友收入為最特殊也最具爭議的評量項目。收入資料是來自企業薪酬市調公司PayScale網站。
* 自主學習與教育改革
21 則留言:
吳思華接教長 政大師生有褒有貶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837009.shtml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林秀姿、鄭語謙、馮靖惠/台北報導】014.07.30
政大校長吳思華接任教育部長,雖然校內對他褒貶不一,但期待很高。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表示,吳思華學管理出身、重視產業,但教育不能太功利,也要關懷弱勢,顧及偏鄉學生受教權。蔣偉寧因捲入論文審查爭議而下台,劉宏恩盼吳思華上任後,能全面檢討教授升等、大學評鑑制度。
政大學生會會長王致潔說,吳思華校長任期八年,願傾聽學生意見,作出正面回饋,她希望吳思華接任部長後,能同樣廣納各方聲音。
吳思華點子多,校長任內有許多創舉及建設,但褒貶不一,昨天又被校友、網友拿來作文章,但他一一解釋。
例如他募款三千萬元在政大搭建連結河堤到山上校區的「水岸電梯」,但因地點偏僻,鮮少師生搭乘,被批評不當建設。吳思華解釋,水岸是政大最漂亮的風景,要如何接近這個美景,電梯是連結山上與山下校區最方便的方式,且蓋水岸電梯並非他一人決定,校內討論過多次,最後由政大校友小額捐款建成。
另沿著政大校區楓樹興建「楓香步道」,但未考慮多雨天氣,雨天行走易跌倒,被部分學生以校長名字諧音嘲諷為「濕滑步道」。
吳思華說,木棧道比水泥或柏油路適合生態環境。至於主張調漲學雜費,他說,當初校務會議中,十二名學生代表中只有四人反對,並非校方一意孤行。
※ 相關報導:
* 對國教陌生 高教部長如何滅火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30000450-260102
現在12年國教問題一籮筐,照理行政院應該找一個瞭解這項政策的人來當教育部長,才能迅速滅火。沒想到,最後還是由高教體系的大學校長吳思華轉任,他對12年國教不熟悉,是否有能力何解決爭議,引發質疑。
◆ 花2年做實驗 雄女科展奪冠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836600.shtml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2014.07.30
高雄女中學生鄭雅云、吳芃蓁及王雨莉,以作品「新式光觸媒奈米磁鐵分解玫瑰紅染料之研究」,獲得全國科展高中組化學科第一名。她們希望研發出高效率、低成本、環保簡易、即時檢測的系統,改善環境汙染。
三個女生花了兩年的時間實驗研究,從設定題目、構思、查詢資料、反覆測試,每個環節都戰戰兢兢。除了放學後留下來做實驗,周末也泡在學校,大年初三就到實驗室報到。
鄭雅云說,研究主要目標是以環保氫氧自由基分解有機染料玫瑰紅,幾經測試,發現在攝氏30度、酸鹼值3時,具有優勢。後來她們又結合幾丁聚醣泡綿,使玫瑰紅消除率達95.73%,大幅提升分解效果;接著將奈米光觸媒二氧化鈦及光觸媒奈米磁鐵在各種變因下的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及理論推演,發現光觸媒奈米磁鐵在20分鐘時消除率達99.97%最佳。
三個女生非常感謝指導老師游宗穎、蘇政宏,在每個關鍵時刻陪她們戰勝強敵;謝謝導師黃繹蓁總是細心叮嚀:「不能光忙著做實驗,功課也要兼顧!」她們目標都是醫學系。
◆ 4年光陰 曾俊賢打造新竹生態校園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836567.shtml
【聯合報╱記者蔡昕穎/北埔報導】2014.07.30
新竹縣大坪國小校長曾俊賢投身教職39年,今年滿60歲,將在本月底退休;4年來他凝聚師生、家長共識,結合社區力量,成功改造校園環境打造成蝴蝶樂園,把蝴蝶生態融入教學課程,讓每個小朋友都對蝴蝶生態瞭若指掌。
曾俊賢自師專畢業後,先分發到苗栗縣任教,後來調回新竹縣服務,教過多所小學,7年前來到大坪國小,民國99年他與總務主任徐瑞珠、蝴蝶生態專家楊宗儒一起營造蝴蝶棲地。
「親師共同創造多元土壤,讓孩子適才適性發展」曾俊賢說,最早利用校園一角種植蝴蝶食草,有阿勃勒、馬兜鈴等,提供了蝴蝶產卵、孵化幼蟲的環境,後來與社區和林務局竹東工作站結合,墾殖「蝴蝶花廊」栽滿斑蝶愛吃的高士佛澤蘭,小朋友在蝴蝶紛飛的環境學習,超夢幻。
除了打造蝴蝶棲地,也發展生態教育課程,每個孩子在蝴蝶圍繞的環境下,個個成了蝴蝶專家,連師生都能對每種蝴蝶的生態、食草、習性,侃侃而談。
原本面臨裁撤併校的大坪國小,逐漸有了好口碑,不少外地家長不辭路途遙遠,想把孩子送進大坪。曾俊賢說,不是把孩子送進來就好,他堅持家長一定要瞭解學校、認同課程,還要參與孩子成長,這是他對親師關係的堅持。
◆ 全球論文被撤 10年增10倍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836981.shtml
【聯合報╱編譯馮克芸/報導】2014.07.30
華盛頓郵報廿九日報導,一個專門觀察學術界論文亂象的部落格指出,從二○○一年到二○一○年,全球每年學術論文篇數的成長率是百分之四十四,但論文撤回的數量成長了十倍,顯示近年來學術界說謊、欺騙、造假情況嚴重。
華郵說,兩名具有科學背景的部落客,歐倫斯基及馬可斯,在四年前成立了部落格「撤回觀察」,透過搜索學術篇章、政府調查等資料,專門觀察學術界各種撤回論文的現象,包括故意欺詐及非故意的疏失等。
歐倫斯基說,撤回的論文件數只是整體學術研究中的一小部分,但從二○○一年到二○一○年,每年至少有五百篇論文撤回,他說:「論文篇數成長百分之四十四,但撤回的篇數成長十倍。」
以過去六周為例,美國媒體就報導了六件論文撤回案例,其中包括在國內引發教育部前部長蔣偉寧辭職的「震動與控制」期刊,因同儕審查程序不符標準而撤回六十篇論文。
華郵說,一項針對二○一二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刊載的二千多篇論文所做的審查顯示,在生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中,百分之六十七被撤回的論文,實際上都肇因於「不當行為」。這項審查發現,「一九七五年以來,因欺騙撤回的科學論文占整體論文的比率增加了十倍」。
歐倫斯基指出,此中原因有二。首先是關注學術論文弊案的人多了,一般人也有能力上網看論文,並使用軟體偵測抄襲剽竊之事;其次,當研究經費日益緊縮,尤其是政府資助的研究經費變少時,研究人員彼此競爭激烈,導致亂象叢生。
此外,學術論文審查中慣用的同儕審查也有問題。本身是臨床醫學助理教授,且是醫學期刊MedPage Today副總裁兼全球編輯主任的歐倫斯基說,他也做過同儕審查,但「如果你認真審查,那要花費許多時間」,願意定期從事同儕審查的科學家並不多。
◆ 博碩士論文強制公開 智慧有價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37022.shtml
【聯合報╱章忠信/大葉大學助理教授兼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主任(台北市)】2014.07.30
博、碩士論文一篇二百元合不合理,有更深層的議題待討論。
現行著作權法規定,若博、碩士論文的作者沒有反對的表示,就可以被公開閱覽,但很多博、碩士明白表示不公開,導致不少博、碩士論文沒有公開。教部曾發文各校,要求博、碩士論文以公開為原則,最多只能保留五年不公開,但因與著作權法賦予著作人公開發表權規定不符,筆者曾於教育部相關會議提案建議,政府乃研議修正著作權法及學位授予法,強制公開,不得保留,其目的在研究成果分享及公眾審查,避免抄襲。目前這兩項法律修正案,分別在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及立院修正程序中,是否能獲共識通過,有待觀察。
不過,強制公開僅是以立法方式剝奪博、碩士生在著作人格權方面的公開發表權,不能不給人閱讀,但要複製、上傳網路或下載列印,涉及著作財產權之經濟利益,仍要取得博、碩士生授權。
不少博、碩士畢業繳交論文時,以非專屬且無償方式,授權國家圖書館及畢業學校圖書館自由公開利用其論文。數年前國家圖書館委外建置論文資料庫,讓業者收費提供服務,引發超越授權且與民爭利之爭議,國家圖書館乃收回自行建立平台,依授權條件免費提供。
目前業者與學校合作,直接或間接取得博、碩士生授權,於是產生一篇博、碩士論文二百元議題。博、碩士論文要不要付費提供,是博、碩士生的授權自由,各有考量,免費利用有利論文散布及引用,付費利用可以增加博、碩士生經濟收入,不少論文最後可以出版販售。博、碩士論文應該被強制公開,是在立法政策上對於特殊資訊及知識的開放;但知識是有價的,不該因博、碩士生念書有政府預算補助,就要剝奪其經濟利益。博、碩士論文二百元並不貴,業者開發營運論文資料庫平台,會有成本及風險,也應使其有利可圖,要求免費或收費太低,並不合理。
其實,各方應把注意力集中在幾個關鍵點,一是博、碩士生在二百元中只得到五%是不是合理?資料庫業者以專屬授權壟斷博、碩士論文及一般學者的學術論文,是否合理?
近幾年,數學家Timothy Gowers與一群學者聯手發動名為「知識的代價」(The Cost of Knowledge)線上連署活動,杯葛荷蘭知名學術期刊出版商Elsevier,以學者免費投稿卻被Elsevier高價轉售學術機構賺取暴利。本人也曾於教育部相關會議中提案建議,由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研擬學術論文非專屬授權範例,教育部轉知大專校院宣導推廣,這項範例在各校顯然沒發揮功效。如果學校自己發行之學術期刊都不能重視這議題有所調整,也無法對商業性專業雜誌有更大期待了。
礁溪空心菜解密 竹林童科展獲大獎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00503
自由 2014-07-31
吃特產得靈感 勇奪最佳鄉土教材獎
〔記者朱則瑋/羅東報導〕羅東鎮竹林國小學生參加今年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以「礁溪空心菜裡的秘密」為主題,拿下國小組化學科最佳鄉土教材獎;參展學生歷經一年研究,發現空心菜莖裡的氧氣、二氧化碳濃度,是空氣中的五十倍,鍥而不捨、實事求是精神,獲得科展評審青睞。
第五十四屆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本月二十二到二十七日在宜蘭舉辦,超過一萬五千件作品參賽;竹林國小四名小六生林昕叡、林語宣、林雁琳和莊詒文,選定縣內人氣農特產品礁溪空心菜當研究主題,進軍全國科展盛會。
最佳鄉土教材獎評選標準,以作品創意、在地鄉土結合為要評分重點,是前三名、佳作以外,另一個重要獎項,竹林國小的礁溪空心菜作品榜上有名,讓全校師生引以為榮。
礁溪空心菜標榜用溫泉水種植,莖部粗大是主要特色,料理後口感脆、風味佳,早已名聞遐邇,竹林參賽學生品嘗礁溪空心菜時,對菜莖裡到底藏些什麼相當好奇,便以此為題深入探討。
費時一年檢測 破解菜莖內氣體濃度
指導老師陳金助說,研究過程中,曾邀請羅東高中老師提供意見和技術支援,學生們犧牲假日,留校做實驗,歷經多次失敗,順利找出礁溪空心菜莖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濃度,是空氣中的五十倍,且越靠近根部,濃度越高,這兩項發現,提供相關領域新的研究方向。
學生們採用四種方法作檢測,其中一項是排水集氣法,把空心菜莖內氣體、外面空氣,分別裝在試管,再放入水中,依試管水位高低,判斷氣體濃度。
學生林昕叡說,研究過程重複做同樣的事,相當無趣,一度想放棄,還好撐過來,如今在家鄉獲得殊榮,是莫大鼓舞,上國中後要繼續做科展,發掘更多好玩有趣的科學新知。
◆ 劉屏專欄-台灣的唱衰文化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31000917-260109
中國時報 劉屏 2014年07月31日
政治大學校長吳思華將出任教育部長。還沒有上任,已經招來不少批評。從媒體報導看來,傳出他準備接棒的消息不到一天,已是罵聲四起,挖苦連連,彷彿他的專長正是他的弱點,他的成就正是他的失敗;彷彿他不但在未來極不適任教長,也在過去即證明是極不稱職的校長。
撂下狠話先聲奪人
沒有祝福,沒有期待,只是一味的嘲諷與潛藏的咒詛。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的社會變得如此毒舌。若干民代、名嘴、媒體,把「無毒不丈夫」當作座右銘,把唱衰當作為民喉舌的表徵,在洋洋自得中把社會氛圍弄得愈來愈苦澀。
也許是政治上的對立,也許是對前途的徬徨,也許是見縫插針的明槍暗箭,也許是不自覺的人云亦云,總之呈現出來的是不抱希望,彷彿末日景象。
教育部長面對的燙手問題真不少,所以有人婉謝當局之請,不願出任艱鉅。就像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說的,以目前的狀況,有人願意擔任教育部長,「就要非常謝謝了」。正因為如此,有人願意跳火坑,而且這人的資歷顯然具有跳火坑的條件,各方應該是鼓勵,是監督,是期許。如今不然,先撂下狠話,先說出醜話,似乎非如此即無法先聲奪人。
有些批評是很不負責任的。有媒體引述「政大資深教授」的話,批吳思華把政大校內會議弄成一言堂。這位「政大資深教授」是誰?媒體沒有交代。媒體又引述「政大學生」的話,把吳思華損了一頓。這位「政大學生」是誰?媒體沒有交代。也有媒體說,「政大校友發出哀嚎聲」。這位「政大校友」是誰?同樣沒有交代。這種躲在暗處放話之舉,《紐約時報》是不許可刊登的。
也有些批評是經不起檢驗的。例如說吳思華的罪狀之一是「政大一位曾獲頒教學特優獎的教師,因為沒有發表太多論文,不被續聘,吳思華坐視不顧,顯然不看重教師的勞動權益」。試問,論文數量不足,導致走路,豈非咎由自取?如果吳思華當時插手,是否又落個「破壞教授治校」的罪名?
又有批評道,吳思華「習慣以績效及數字管理,如果把這一套搬來推動教育政策,偏鄉或弱勢學生的教育權益可能被犧牲」。試問,偏鄉與弱勢學生的權益難道就不是績效?重視績效的人比較會輕忽弱勢?
還有人批吳「恐怕不太有能力處理12年國教問題」。這個「恐怕」的根據是什麼?未見報導。
美國的政務官任命程序與台灣不同,最大的差異在於須得到參議院同意。參議院在投票前,先舉行聽證會,藉由書面與口頭詢答,使彼此更能深切了解對方想法。過程中會出現尖銳問題,例如某君在野時,曾撰文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後來此君獲提名出任國務次卿,聽證會上,議員單刀直入的問道,「一共寫了幾篇?一篇酬勞若干?」他坦誠回答:「一共3篇,一篇1萬美元」。
這種詢答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進行的,更具體的說,除非有重大爭議,國會事前即已放話要全力封阻,否則不會有令人尷尬的場面。獲提名者出席聽證會,都是扶老攜幼,舉家到場。出任新職,需要家人的支持,也需要各黨派、各方面的祝福,所以總要帶著溫馨的氣氛開始。
謾罵一通成為笑柄
相互尊重的另一層意義是有問有答。議員可以質疑,可以責難,但同時要予被提名人回答的機會。質詢的目的在於了解,做為議員投票的參考;也在於表達觀點,做為被提名人未來施政參考。如果只是批評,甚至謾罵一通,有格調的媒體是不會刊播的,只會讓議員自己成為笑柄。
筆者不識吳思華,也沒有義務為他辯護,但任何人循法定程序出任新職,其他人應表達最基本的尊重,這是做人的道理。
1營養師要顧10多校 品管難兼顧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841637.shtml
【聯合報╱記者陳雨鑫/板橋報導】2014.08.01
新北市幅員廣大,286校僅有26名營養師,新北營養師公會成員透露,新北平均一名營養師要跑10多家學校,自家餐廚都顧不著,其他校怎麼可能仔細看,可能導致「肥胖問題」日趨嚴重。
「全校最忙的大概就是營養師了。」中山國小營養師林美利表示,除了校內的業務,她還必須肩負其他10間學校的營養午餐業務,但往往自己在校內忙到11點才敢出門,到外校時已12點多,品管過程根本難以全程觀察,而食物早就送到孩子的嘴中。
林美利說,即使營養師用盡所有的時間控管自己學校以及其他輔導學校,還是只能做「片面」,根本無法確實保護學生健康;再來是推展營養教育,所在的校每學期都僅能針對一個主題找一到兩個年級推行,更何況是僅有午餐教師的學校或根本沒午餐教師的學校。
新北市營養師公會成員表示,今年公會特別調查,新北九大區的學生以都會區的孩子「肥胖問題」最嚴重,比照營養師的比例發現有其關聯,板橋僅中山、溪洲國小有營養師,但卻有37所市立高中職要照顧,新莊區也只有中港、新泰國小,中和區只有永平國小,三重區只有重慶國小有營養師。
新北市營養師公會建議,營養師在現在食安風暴仍未結束的狀況下,應盡速補滿,且營養教育應以「小型」為主,舉辦大型的宣導活動根本沒用,建議按法規規定,40班以上就必須配置營養師,但許多學校的班級數恰好達到臨界點,舉例而言,若能結合班級數32班及班數僅10校的小校,一起配置1名營養師,更能讓孩子能吃得更安心。
◆ 義學鍾逢彧泡膜研究 科展奪冠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841387.shtml
【聯合報╱記者吳文良/泰山報導】2014.08.01
新北市義學國中女學生鍾逢彧看到媽媽煮粥,快煮熟時綿密的泡沫迅速湧上,稀飯冷卻以後,液面會凝結成像「膜」的物質,她覺得可能是澱粉加熱會起泡,展開實驗,作品得到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化學科第1名。
鍾逢彧研究太白粉、糯米粉、在來米粉、玉米粉、地瓜粉的起泡現象,發現糯米粉起泡最顯著。太白粉黏性最高,起泡不易。糯米粉、在來米粉和玉米粉黏度適中,都容易起泡。她還發現玉米膜的韌性佳,易於覆蓋容器,可用於微波,或可作為保鮮膜替代原料。
注重科學教育義學國中日前參加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有3件分別獲得第1名、第3名和最佳創意獎等,總成績獲全國團體第2名。
校長楊尚青表示,鍾逢彧作品「泡膜雲起,膜登寶澱—澱粉起泡、成膜性質的探討及應用」,同時獲得最佳創意獎、台灣康寧顯示玻璃公司優等獎,是這屆得獎最多的作品。
生物科全國第3名得主是陳巧蓉、王翊瑄、張暄叡,作品「衝出風鎖線,遠離蕉慮-探討香蕉葉裂開的原因及演化意義」。生物科優良入選作者林彥勳、張珈銘、王奕惟,作品「轉生術青春不老策略-探討使蔬菜回鮮的方法及原理」。
※ 相關報導:
* 舊城桌遊阿虎進城了 翻轉歷史教學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00943
背多分的歷史課程,很多學生不愛;不過,台南市政府試著將歷史變得有趣了!推出兼具歷史教育及文化推廣功能的「舊城桌上遊戲—阿虎進城了」教具;透過桌遊方式,讓學生認識清代雍正時期的府城發展,試玩過的學生、老師都給予好評。九、十月將推出娛樂版。
* 村上春樹研究中心 淡大獨步全球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27269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作品廣受國際歡迎,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是問鼎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淡江大學昨創立「村上春樹研究中心」,不僅103學年度第二學期將開「村上春樹講座課程」通識課,也計畫邀村上春樹來台演講,這個全球第一個專門研究村上春樹的研究中心,吸引不少日本媒體來台採訪。
◆ 廖玉蕙/請讓蘇東坡安息吧!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841772.shtml
【聯合報╱廖玉蕙】2014.08.01
去學校給國、高中學生演講,會後,常有學生前來切磋作文策略,其中最常被提起的就是:「我們老師常教我們背誦名言佳句與成語,在適當時機穿插進文章中。您覺得這對作文能起加分作用嗎?」
這問題直指核心,卻不容易回答。重點在於「適當時機」的拿捏常常失準,學生一旦被明示了這種存心,往往就強塞硬拗,不管是否適當。這不由讓我想起幾次參與大學學測與指考閱卷的觀察。
無論指考或學測,蘇東坡總是疲於奔命,年年不得休息,學生老喜歡請他老人家出來助威。不管考官出什麼樣的作文題目,都有學子堅持讓蘇東坡替他說說話。冬日寒冷,學測時,蘇東坡穿著棉袍出來;夏日炎炎,指考時,他一樣不得閒,就算拄著竹杖穿著芒鞋,依然得風塵僕僕進考場。蘇東坡被公認是考場中的當紅炸子雞,沒了他,學生簡直不知如何下筆。
大學時,我在幼獅文藝打工,近距離接觸文學。有位作家曾對著動輒引文炫學的作品大搖其頭:「你們中文系出身的作家常喜掉書袋,成語氾濫,有時反成累贅。」當時我便深自惕勵,將來若從事寫作,千萬別落入如此窠臼。
喜愛寫作的人,很可能都有過閱讀後勤作筆記的經驗。年少時的我,很喜歡抄抄寫寫,喜愛的句子也好、段落也罷,常不厭其煩的抄錄在精美的筆記本上,感覺心裡好踏實。當時並沒有什麼功利的想法,從來不是為了作文的徵引蒐集材料;偶爾拿出來複習反芻,感受內心無比的喜悅。成語使用也是,隨著學習積累,順手拈來,沒有刻意。如今回想起來,這些被抄錄的文字,往往內化成文學的積澱,像春天撒下的種籽,保不定哪天便要長出嫩芽,進而開出花來。若存心記誦,準備隨時套用,必淪為呆滯匠氣,常顯矯揉造作。
其實在作文裡引用名人佳言或成語如果太勉強,跟講話必掉書袋的討厭殊無二致。電視裡的一位所謂「名嘴」,言必稱彼得‧杜拉克、邱吉爾、杜威…,他將此厭套發揮得最淋漓盡致。把名人佳言作為發端語辭,依我看來除了炫耀才學外,對遊說本身非但毫無助益,反是一開口就教人倒盡胃口。
另外,現行國語文教學中,過分強調修辭與格式,往往造就出一種不得體的文藝腔,由公布的高中會考作文六級分卷子可以看出端倪。文藝腔十足作文,被舉為範本,我以為十分不當;雖然以國中生而言,也算不容易了,但讓考生誤以為要如此,才能得高分,頗讓人不安。這就好比立委質詢時,提出全國國中生在畢業前,需去兩廳院看表演、去故宮看展覽,說可以強化「美感教育」一樣的荒謬。這種流行的數量管理思維,正暴露出台灣學生之所以缺乏美感素養,根本問題並不是因為太少參觀故宮或聽音樂會,而在於學校教育誤以為美感只能存在故宮或出現在音樂會裡,忽略美感最該落實之處,其實在食衣住行裡,而不只掛在故宮的牆壁上。作文的美,也絕不是虛偽矯情的藻飾,最美的是真誠無偽的心意與自然開展的論述,很擔心公布如此空洞的修辭範例,會造成新世代的八股制藝。
總之,無助文章發展的文藝腔調,盡量割愛;一般人也可以說出的話,不必徵引名家說法;可用現行語彙傳達的,不需刻意使用成語。另外,請讓蘇東坡安息吧!
(作者為作家,海洋大學講座教授)
3校民俗運動團 渥太華獻技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845771.shtml
【聯合報╱記者吳思萍/台北報導】2014.08.03
北市青少年民俗運動訪問團前天在加拿大渥太華冰球場演出,吸引近600位當地華僑及海外友人欣賞,訪問團接下來也將前往美國波士頓與紐約演出。
民俗訪問團由弘道國中、西園國小、明道國小學生組成,透過跳繩、踢毽子、扯鈴等運動隊伍,結合美學、舞蹈、音樂、原住民等元素,至加拿大推展傳統文化。
前天弘道國中10名跳繩隊同學在冰球場上演出「繩舞躍飛揚」,表現多種跳繩的交疊、交叉、多迴旋技巧,呈現創意與團隊合作的精神;而西園國小的踢毽隊演出「飛毽踢踢樂」,展現踢毽在腳部傳接的高度技巧。
明道國小則以扯鈴演出「歡慶豐年彩鈴飛」,表現出扯鈴的扯、拉、傳接,令人讚嘆的完美組合。現場國外觀眾給予民俗團熱烈掌聲。中華民國駐加拿大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副代表周莉音也率領各界僑領及國外友人,到場為青少年民俗運動訪問團加油打氣。
周莉音說,台北市青少年民俗運動訪問團自加拿大多倫多、渥太華、蒙特婁、波士頓、紐約等地巡迴演出,表演跳繩、踢毽子、扯鈴等項目,不僅讓當地僑胞印象深刻,也為他們學習過程中留下美好回憶。
教育局體衛科科長許裕陞說,孩子以精彩演出、天真笑容,吸引現場觀眾的目光,自信表現也發揮最佳的外交效果。表演過程中,編導也加入台灣原住民精神、農家的耕耘、豐收的歡樂氣氛,讓演出氣氛達到最高潮。
◆ 餉潭飛來貓頭鷹 停胸口報名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845847.shtml
【聯合報╱記者陳沛佑/新埤報導】2014.08.03
屏東縣餉潭國小以校園的領角鴞為亮點,除了課程、紀念品都和貓頭鷹有關外,老師的胸前,也都「停」著一隻可愛貓頭鷹,每隻大小、表情各異,十分逗趣,成為校園特色。
校長林秀英表示,有次校方受教育處委託,要舉辦環境研習,要為各位參與老師準備名牌,為了想避免一次性的名牌造成浪費,老師們就創意發想自己來做。
恰好碰到每年寒假學校都會修剪樹木,有許多廢棄的木頭、樹葉等,就用木頭切片當貓頭鷹的身體、眼睛,學生撿來鳳凰木的種子當眉毛,南洋杉的葉子則變成羽毛。
最後的鳥喙,讓學校苦思要用甚麼材料,林秀英說,鳳凰木的種子太過細長,搭配起來不太適合,她突然想到自己有泰武國小贈送的咖啡豆,放上去試試看,竟然意外地適合。
林校長說,學校讓每個孩子做兩隻,總共做出200隻貓頭鷹,由於每個都是出自不同孩子手中的,有些貓頭鷹看起來很兇,有些則看起來憨傻,各有特色。
她說,這種名片可以重複使用,可愛兼具特色,十分環保,學校老師們都有一個,出去研習戴上這個貓頭鷹名牌,經常收到稱讚。這種撿拾植物做作品的過程,也成為孩子另類的美術課。
◆ 孩子的未來 他自己決定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46079.shtml
【聯合報╱李枝桃/國中校長(南投市)】2014.08.03
近中午時分,教務主任淑娟打電話向我報告:特招放榜了;我不假思索問她幾個孩子的狀況。
一個是阿平,他來自偏遠的山上,三年前自己跑來報到,只因國小校長提起他應該到市區學校就讀較有競爭力,他的父母親在大陸工作,他與爺爺奶奶一起住,為了來我學校就讀,他自己租屋在外,生活自理得非常好,也保持優異成績,老師們都對他讚譽有加。可是會考成績出來,雖然不錯但明顯有點失常,一免放榜他上了個偏遠學校的化工科,我詫異找他來問,他笑著說:填著玩的,「我就是要考特招呀!」當時他如此堅定的告訴我。
特招成績放榜,我知道他穩上第一志願,心裡為他高興,心想他這三年的努力大概就為了追求這個吧!但讓我詫異的是,他竟填另一所學校。淑娟說他繳交志願卡時,曾問他真不填大家心目中的第一志願,他又堅定的說「這就是我的選擇」。我聽了哈哈大笑,真為他驕傲,他原本可以填第一志願,回到山上的村落裡,讓大家大書特書的,讓他爺爺奶奶驕傲一下的,但他卻勇敢的遵循內心想法說,「這就是我的選擇」。
另有一名孩子,母親也是教育人員,孩子考上第二志願,她已覺得很棒,一直規勸孩子不要再考特招了,但孩子告訴她想再試試,給自己一個機會:「就算沒成功,也不會有遺憾」。
特招成績出來時,她知道成績未如預期理想,很平靜的接受,因為沒有遺憾。
「她媽媽最苦,繞了一大圈又回原點。」淑娟最是同情媽媽,我笑著說這是媽媽的甜蜜負擔,不管女兒考得如何,看到女兒不放棄任何一個機會,該是既心疼又驕傲吧!
另外,有幾個孩子當初報名參加特招,目標放在職業類科,到學校自習,放學家長來接時,看到我尷尬說:又不是要考第一志願,只是要考高職罷了,還每天到學校跟那些成績好的學生一起自習。當時我笑著告訴那名家長,「你要覺得很驕傲,孩子已找到目標了」,同時我還再說一遍適性揚才的意義,家長笑著說:「校長我們已經聽過你說明很多遍了,而且也照你要求的陪孩子讀那三本無形的書:認識自己、愛、生活了」,聽完換我尷尬的笑了出來。
「校長,考上第一志願的人數,南投縣還是你們最多唷!」一名記者告訴我,他訪談的結果。我笑了笑,「孩子上哪裡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是誰的選擇?」我開始告訴他阿平、阿安、阿如…的故事。
「校長,你不為孩子心疼嗎?你不認為明年該改變考試方式嗎?先特後免,或考一次會考就好了嘛!」記者急切的問我。
我無奈的笑了笑:「無論採用哪種型態,教育部的長官一定有他們的教育理論依據,只是他們可能輕忽了教育現場所面臨的問題;也沒體會家長的心,更可惜的,是沒能力論述他們的做法,讓民眾理解後能安心接受。」
我知道十二年國教上路的第一年,在紛紛擾擾中過去了,未來各區家長仍會關注「先特後免」議題,社會也仍會熱烈討論明星學校事宜,我也知道在紛紛擾擾中我們要隨時迎戰新制度,適時變革;但我心裡最是知道:不論政策怎麼變,培養孩子的紮實能力,發掘他們的多元智慧,才是我該做的。
我想告訴長官們,當你們在爭論特招存廢或先後順序、明星學校光環的消長、比序項目及分數輕重時,或許看看孩子吧!許多孩子已然用他們的堅持,用他們的選擇告訴我們:他的未來,他自己決定。
十撇步 養出科技新星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47540.shtml
【經濟日報╱編譯 劉利貞】2014.08.04
羨慕年紀輕輕就成為億萬富豪的Facebook創辦人查克柏格或Google執行長佩吉嗎?想將孩子培養成明日的科技新星?美國創業家迪普斯(Charles Tips)在問答網站Quora公開了自己養育兩個小孩的心得:
1.讓孩子瞭解所有可能的人生選項。這世界充滿無數機會,能通向你所嚮往的生活,但為了明瞭什麼能推動你前進,你必須不斷發掘並把握這些機會。
2.教他們熱愛工作。換句話說,別放任孩子變懶惰。想白手起家得靠努力工作,你需要為此充滿幹勁。
3.教孩子懂得愛人。透過對他人的愛,創業家能瞭解不同的人對產品有何需求。迪普斯說,他家總有各式各樣的人來來往往,因故被困機場的人、法國交換學生或當地無家可歸想來淋浴與吃點東西的人,要確保你的孩子明白他們沒比誰高人一等或低下。
4.教他們慷慨待人。這不是指金錢,因為願意付出時間顯然更有價值。時間是你僅有的真正財富,每當有機會要好好將時間用在他人身上,只付出金錢而不花時間將導致疏離。
5.開拓孩子的心靈力量。瞭解創業有多艱難的唯一途徑是親身經歷。若你沒有這樣的經驗,幫他們尋覓良師益友。因為創業家必須一再承受失敗並從中獲得啟發,學會面對質疑、傷害與否定,甚至是挽救自己一手造成的悲劇。
6.教孩子面對謊言、欺騙和偷竊。只與好人來往,無助於學會怎麼應付惡劣的傢伙。你的孩子需要知道如何與各種類型的人互動並擊敗他們,才能贏得業務。他們得先經歷過,才能發展出自己的應對之道。
7.別擔心孩子在學校不合群。若你的孩子在學校表現不太好或朋友不是很多,其實可能有益於他們的創業生涯。曾有創投家向迪普斯坦承,若某家企業未來的執行長在大學成績單上不曾有一兩個紅字,他們反而可能會有點失望。
8.培養他們的計算能力。孩子得擅長數學,最好會心算,未來處理交易才不會有困難。
9.教孩子懂得先投資。若你不願冒著投注資金的風險,也不可能獲得大報酬。沒有投資,億萬富翁就無法誕生。你不可能在沒有資本並且不願承擔投資風險的情況下成為資本家。
10.建立孩子的價值觀。幫助孩子建立價值觀是引導他們通向成功最重要的事。迪普斯曾對自己的小孩說,缺乏鮮明個性的人難以獲得支持,愈快瞭解自己內心認為何者為對、何者為錯的感受愈好。(取材自Business Insider)
※ 相關報導:
* 很錳的不鏽鋼 土城中正國中科展奪冠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01647
新北市今年參加第五十四屆全國科展成績斐然,其中土城區中正國中侯宇恬、陳詠瑜、林慕恩三位學生,由老師龍慧真及陳俊生指導,從便當盒含錳影響健康的新聞中,觸發研究題目「很『錳』的不鏽鋼 」,設計簡便的測試工具,不僅勇奪全國自然與生活應用科學科展第一名,還有評審鼓勵他們申請專利權。....三位學生與指導老師討論之後,開始蒐集家中常用餐具進行實驗、檢測,並探討含錳量,實驗過程中常遭遇到困難,大家利用午休和課餘時間,甚至假日或夜間到老師家分析數據或寫報告,最後設計出類似OK繃的小工具,貼在受測餐具上,滴上硫酸再導電,從試紙顏色變化中馬上可得到答案
* 奧賽全台第一 會考險被作文害慘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27758
中投區特招上台中一中的張凱華,國中曾拿下奧林匹亞數學台灣冠軍,但在會考因作文4級分,即使成績「5A++」仍無緣上一中,讓他很不平。特招如願昨到一中報到,他說對這個考試制度很無言,希望作文合併到國文科,不要讓作文定生死。
部長,教育政策不能只是及格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52550.shtml
【聯合報╱簡菲莉/高中校長(台北市)】2014.08.06
教育部長吳思華接受電台主持人訪問時表示,十二國教政策應該及格。身處執行十二年國教第一線的社區高中校長的第一個反應是:報告部長,政策不能只求及格,尤其是教育政策!
受訪時,吳部長認為「志願序、作文比重、明星學校免試名額太少、考試時間拖太長,這些問題明年一定要改進。」作為承辦基北區免試入學作業的校長,一定要報告部長:問題之所以成為問題,就是因為盤根錯節,請務必以系統觀思考這些問題的解決之道。
十二年國教政策五大目標之一的優質銜接,顯然在諸多管道中出現大大小小漏洞。目前看到的問題,絕對不是一一補上這些,就可以繼續走現行考招流程,先會考、免試入學、特招考試、特招入學、再以第二次免試作安全網概念。這樣的流程,難以同步讓全國十五個就學區的十二年國教安心上路。
以大眾論述最多的明星學校免試名額太少這個問題為例,因為制度設計,讓第一次免試入學成為全民運動,而志在傳統名校的學生與家長,因為無法全數如願下,只好選擇放棄第一次免試入學錄取的一般高中,除排擠其他想要就讀該高中的社區學生外,也連帶以骨牌效應造成諸多社區高中被路過與錯過。
許多認真經營的社區高中,一免報到率只有五成,往好處想是被大多數高分群學生信賴而作為備胎志願,好不容易等到特招階段,又面臨報到率僅四成多,因為第二次免試入學還有諸多傳統名校一免遺留下來的缺額。
觀察分析,面臨被路過與錯過的基北區社區高中,因為有致力於課程發展的教師社群協力,才爭取到參與特色招生機會,也在一免與特招的榜單中看到額滿的學生名單。但現實的報到率數字,卻重重打擊學校老師團隊。這是制度設計使然,絕對不只單純因明星學校免試名額太少造成。
試想,若一○四年明星學校免試名額提高到五十%,那麼還是有另外五成的名額,造成其他學校被路過錯過,即使廢除特招全部免試入學,基北區仍要面對因為學生母群體全國最多,而以會考三等第四標示之標準參照模式,無法避免需要同分抽籤之窘境。
具體建議是,在不違背政策理念與法令規章的情況下,兼顧學生學習壓力鬆綁與考招制度優化簡化雙重原則,將目前最大的兩個管道:免試入學與特色招生,進行系統式的修整。以國中會考一試多用的概念出發,測驗的結果提供原標準參照的三等第四標示,並同時運用於特招與免試。
特招學校數少,免試學校數多,兩者之志願學校同時選填亦可以混填,但計分方式有所區隔:特招只採計會考成績一項,免試入學之會考成績仍只得占採計總分之三分之一。
教育部透過研商修訂高級中等學校多元入學招生辦法,定出全國十五區大架構,強調兼顧學生學習壓力鬆綁與考招制度優化簡化的雙重原則,讓全國十五區的招生辦法規畫回歸在地特質與發展地方教育特色。
期待十二年國教政策的焦點,能更關注如何回應學生學習需求,進而以全面提升教育競爭力,作為教育改革亮點,落實回歸教育基本面的教育政策,一定不會只有及格而已。
※ 相關報導:
* 吳思華:學費凍漲 受害的是學生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MAIN_ID=13&f_SUB_ID=104&f_ART_ID=528129
大學學雜費是否應繼續凍漲?在政治大學校長任內推動學雜費調漲的新任教育部長吳思華,昨天接受台北之音專訪時強調,高教資源不足,大學學雜費不應凍漲,否則受害的還是學生。
* 大學缺額透露的警訊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53521.shtml
【聯合晚報╱午後熱評】2014.08.07
大學指考今天放榜,錄取率95.7%,創五年來新高;缺額301人,比去年增加84人,近九成缺額集中在兩所私校。這透露出嚴重的警訊。
當人人可以讀大學,表示大學招生可以來者不拒,變相鼓勵不適合讀大學的人,也來爭取一張大學文憑,延緩進入就業市場;而增加四年時間成本,畢業後若學非所用,對個人和社會都是成本的浪費。
更嚴峻的情勢,兩年後「虎年效應」發威,大專新生來源將比前一年劇減約2萬2500人,不僅大考錄取率破表,部分大學恐將在少子化海嘯中滅頂。
◆ 盛治仁/教育的結 改變觀念才能解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852549.shtml
【聯合報╱盛治仁】2014.08.06
最近不論是十二年國教實施,或是教育部長異動,都成為輿論焦點;由於人人都有教育經驗,家家都有教育需求,教育議題很容易成為全民關切焦點。也因為教育幾乎跟所有人都有關係,大家的多元意見和關心,也讓教育議題的推動格外困難。
教育改革環環相扣,往往為了改善一個環節,造成另外一個環節問題。教改立意要減輕孩子們死讀書的壓力,絕對是好的。但是在執行上廣設大學,馬上造成大學資源分散和學生素質不佳問題,現在又要面對招生不足整併的窘境。
另外一個立意良好的改革,則是為學校和教授的評鑑與升等,設計出可以量化的指標,增加教授投身研究的動力。但實踐上,卻形成期刊論文刊登的指數掛帥,造成質化研究為主的學門被輕忽,而教學投入相對於升等的影響降低等負面因素產生。
這樣說並不是全盤否認教改的成效。許多學校辦學績效和排名,在努力發展自我特色下,已經跟我們就學時的情況大不相同。學生選系不選校的比例也大增,且這幾年獨尊學歷的社會價值,也逐漸在變化,鼓勵年輕人自我實現,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和興趣。但是許多教育體系的沉痾,還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解決。
許多教育和學習的結,往往需要改變觀念才能打開。記得我剛到美國念書的第二個學期,修習「研究方法」課。考試時,老師讓我們帶筆記本應試,因此在準備時就非常認真地把考試範圍可能出的題目,都從教科書中原封不動地抄進筆記裡。考試時果然絕大部分的題目,都被我命中,把教科書中的答案抄進考卷裡。考完後心裡還很得意,結果一定接近滿分,畢竟我的答案幾乎就是課本的原文。
沒想到老師把我找去,跟我說明這樣的答案,不是他要考試的目的,他希望看到的是我把課本內容消化完以後的理解,再加上自己的看法和詮釋。我一開始不能接受,我寫的不就是最標準的標準答案了嗎?事後再仔細思索,解開了我過去學習的結,課本的內容只是作為我們知識和思考事情的基礎,何況不同的課本作者看法也有差異,本來就無標準答案可言。
重要的是,從基礎學習中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並努力融會貫通不同看法之後,形成自己的思考邏輯與理念,這才是教育的目的。可惜在大學階段,我還沒有這一層體會,耽誤了許多時間。
小從個人的學習,大到制度的改革,往往就是卡在一些結上。遇到這些結,如果不能說明清楚讓大家接受,而逕行制度的改變,必然會造成不同價值觀的衝突而無法推動。例如,會考制度的癥結在於明星高中的存在,要靠改變觀念的長期作法和縮短差距,如教師輪調的短期作法,讓家長和學生認同高中間的差距沒那麼大。這些根本觀念沒有改變前,用不公布級距的方式,半強迫學生不要填明星學校,當然會造成極大的衝擊。
這些作法的立意是好的,大家都同意教育不應該是跟別人比排名,並把唯一目的放在進入名校。但在實踐上,也要考量到階段性的作法和社會接受度。台灣整體教育成果,其實在國際相對表現並不算差,也不需要為推動新制度而做全盤化的否定。在現實中推動理想,才能讓改革在最小社會成本下順利推動。
(作者為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
◆ 陷萬能細胞論文造假風波 日科學家上吊亡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852570.shtml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綜合報導】2014.08.06
日本警方說,捲入小保方晴子萬能幹細胞STAP論文造假風波的理化學研究所發育生物學中心副主任笹井芳樹,五日早上被發現陳屍在他任職的中心大樓內,留有遺書,疑似自殺身亡。
五十二歲的笹井芳樹是日本胚胎幹細胞領域的頂尖科學家,指導小保方晴子的研究,並掛名論文的共同作者。小保方晴子研究出把細胞浸入微酸溶液中創造幹細胞的革命方法,論文刊載在今年一月的「自然」期刊上,但很快受到挑戰。「自然」期刊七月撤回她的兩篇論文,表示論文內有不正確的數據和其他瑕疵,影響論文的結論。
小保方論文風波後,笹井被指責指導不當,並為此道歉。他在四月的記者會上表示,他在研究的最後階段被邀請加入,負責論文的編修工作。他認為論文應該被撤回,因為若不假設這種新幹細胞的存在,部分數據無法解釋,但他仍看好這項突破。
警衛五日早上在神戶的理化學研究所發育生物學中心所在的大樓內,發現笹井在樓梯間上吊,並在他秘書的桌子上發現遺書。笹井在送醫後確認死亡。
理化學研究所發言人說:「我們注意到笹井這些日子身心俱疲,他留下一些告別字條。」NHK電視台報導,其中一張字條是給小保方晴子。
這名發言人說,小保方晴子已被告知笹井的死訊,「據我了解,她非常震驚」。
卅歲的小保方晴子目前正在進行新研究,目的是證明她之前的研究結果。她已承認之前的研究有錯誤,但堅稱她的研究結果仍然有效。
小保方晴子的論文風波使理化學研究所的聲譽受損,但該研究所讓她繼續研究。
該研究所所長、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野依良治發表聲明說,他對於笹井的死訊非常震驚,對於失去一位「全球科學界的無價之寶」研究員深感遺憾。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說:「非常遺憾,笹井對再生醫學卓有貢獻。」
笹井芳樹畢業於京都大學醫學院並獲得博士學位,曾在母校任教,二○○三年進入理化學研究所,去年出任發育生物學中心副主任。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員警拉一把 古惑仔奮發錄取警專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7000475-260114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07日 劉育辰、廖素慧/綜合報導
大學指考6日放榜,曾經是古惑仔的黃柏荏,奮發成為基隆榜首,同時考上警專、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系,他感念當年把他逮進派出所的單親警察拉他一把,決定成為波麗士。
促使黃柏荏奮發圖強的另一人,是天王周杰倫。黃柏荏說,聽到周杰倫一首歌《稻香》,歌詞「對這個世界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跌倒了就不敢繼續往前走.....」觸動他的心絃,轉念用功念書。黃荏說:「我想和當年幫助我的那個警察一樣幫助別人,和周杰倫一起改變世界。」
黃柏荏表示,國中時跟著朋友騎車夜遊、鬼混,後來全被警察逮進派出所,當時看著朋友一個個被父母帶走,剩下他因為爸爸沒接電話獨自留在派出所。
當時一位警察知道黃柏荏是來自單親家庭,先是買了消夜讓他吃,順道和黃柏荏分享自己的單親成長歷程,讓黃柏荏覺得感動,「因為從沒人買過消夜給我吃!第一次感到被關懷、重視。」
指考成績公布時,黃柏荏浪子回頭成為基中最高分的故事感動同樣來自單親家庭的歌王周杰倫,不但寄了親筆簽名的專輯給黃柏荏,還代由經紀人寫了一封信,上面寫著「你的故事,感動了我們,希望你能繼續努力。」
黃柏荏認為,就算成績不夠讓他考上師範大學、當公民老師,但若能像當時那位警察一樣,幫助走錯路的孩子,何樂而不為?
同樣想當警察,嘉義高中女學生賴怡文捨棄政大法律系,以73級分錄取警大外事系。她從小愛挺身而出,為遭欺負的弱小同學仗義執言,長大後以國際鑑識專家李昌鈺為偶像,認為抽絲剝繭找出證據,可以追出真相與正義,將朝鑑識之路發展。
賴怡文對李昌鈺從鑑識證據揪真凶,很崇拜,高一就立志考警大刑事鑑識系,今年學測錄取政大法律系,參加警大獨招考上外事系,她三思後決定選擇最外事系,計畫將來再報考鑑識相關研究所或出國念書。
※ 相關報導:
* 《總統教育獎得主》職校生劉冠緯 帶著9張證照上大學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02610
從小半工半讀扛家計,曾獲總統教育獎的劉冠緯,今年即將升大學,朝餐飲夢想前進。劉冠緯念高職時,就已拿下烘焙乙級等九張證照,劉冠緯說,念大學除了想要更精進自己的餐飲實力外,更希望畢業後能有一份安穩的工作,讓他有能力照顧家人。
* 指考招生301缺額 近3年新高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MAIN_ID=12&f_SUB_ID=31&f_ART_ID=528338
大學指考昨天放榜,招生缺額創下近三年新高,達三○一名。缺額有九成落在台南市康寧大學與彰化縣明道大學。大考分發委員會建議,年年缺額嚴重的學校,應該開始考慮轉型問題,以免後年碰上少子化海嘯,因應不及。
* 新竹關西獨家 120繪本「悅」讀世界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854653.shtml
為養成孩童閱讀能力,新竹縣關西鎮公所找來自英、美、法三國120本兒童繪本,包括國家圖書館特別精選美國凱迪克大獎、英國凱特格林威大獎和法國女巫獎,三大獎優秀作品,在鎮立圖書館展到8月31日,希望拓展孩童視野,接觸不同文化。
◆ 王道還/不知為不知亦知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855021.shtml
【聯合報╱王道還】2014.08.07
「人腦計畫」是歐盟執委會去年通過的旗艦研發項目,預定投資十年,由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組成的團隊主導。頭三年的暖身經費五千四百萬歐元(每年七億二千萬新台幣)。二○一六年進入第二階段,將廣納各方精英團隊加盟,每年經費提升至一億歐元,其中一半直接來自歐盟執委會。
根據說帖,人腦計畫將整合神經科學、臨床醫學,以及資通科技,最終目標是建造能夠模擬人腦運作的超級計算機。預計為達成這一目標而產生的知識,不僅可以提供扎實的線索,解答人之所以為人的大哉問,還能促成實用的科技產品。例如協助醫師提前發現大腦病變的徵兆、掌握病變的機制,以縮短開發新療法的時間、降低研發新藥的成本。以人腦為模型的嶄新資通技術,應能突破現有技術的限制,人工智慧系統就不會只是科幻道具了。
哪裡知道,今年六月,關於第二階段的詳細計畫出爐,卻引起了神經科學界強大反彈。七月七日,一百五十六位科學家以公開信呼籲抵制,到了月底,簽名者接近五百。因為這個自比為人腦研究的「登月計畫」,並沒有為認知科學留什麼餘地。
計畫主持人與部分諮詢委員同意,這是一場「公關」災難。因為認知神經科學家誤會了人腦計畫的性質。這個計畫的願景是發展新世代資通技術,經費也來自歐盟執委會主管資通技術的部門,而不是科研部門。因此,人腦計畫不會排擠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機會。另一方面,像人腦計畫這種大規模的跨領域研究,必然涉及願景與策略,得有取捨,動輒得咎屬意料中事。
計畫主持人與諮詢委員會更擔心的公關災難,是輿論。科學家內訌會削弱科學的公共形象。現代科學是職業科學家以納稅人錢從事的事業。民主政體中,理論上每筆公共開支都受監督。科學團隊提出的研究計畫,不僅要說服同行,還得贏得外行納稅人代表的青睞。即使天馬行空,也要天花亂墜。而最能揭穿這種計倆的,正是同行科學家。
不幸的是,過去半個世紀,神經科學界似乎已耗盡了創造願景的想像力。不然,怎麼會以「登月」彰顯「人腦計畫」的意義呢?今年是登月四十五周年,我們仍不清楚月球的來源;而史前時代的人就能實施開顱手術了,又促進了多少關於腦子的科學呢?
其實這是整個生物醫學界面臨的困境。生物醫學界最後一個能夠激發想像、創造共識、指導研究的隱喻,大概就是DNA的雙螺旋模型。一九六○年代,以這一模型為核心的遺傳密碼、生命之書等概念,為分子生物學奠定了基礎。七○年代,分子生物學再以「向癌症宣戰」動員社會、取得資源,最後促成九○年代的人類基因組計畫。千禧年後,解讀基因組這部生命之書的科學,揭露的卻是:生命比想像的複雜,而我們仍缺乏有力的隱喻,既能刻畫生命過程的特徵,又能指引研究。我們仍在摸索基礎研究。至於應用,「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以人腦計畫而言,認知神經科學家批評主事者目標狹隘、氣度不廣,未必是要害。描繪「捨我其誰」的嶄新願景,打動人心,才是嚴酷的考驗。
要是閱讀文學作品,更能令我們感動,捉摸人性的深度與廣度,這從來不是科學的長處,不是嗎?
(作者是生物人類學者,任職於中研院史語所)
南大附小學生 淨水器奪特優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857250.shtml
【聯合報╱記者鄭惠仁/台南報導】2014.08.08
南大附小彩虹斑馬隊學生發揮環保創意與想像,結合校外教學參訪經驗,利用咖啡渣、椰子纖維、甘蔗渣和竹筷,製作淨水器,在全市「水資源保護與淨水系統」競賽中獲得特優。
學生黃郁晴、柯厚均、蘇士哲、陳威愷、李采諭等5名學生,設計淨水器以億載金城造型,將人工濕地中的曝氣池、S型水道、地表下流、水生植物淨水等概念運用在模型設計中,主題是「『濾』化城市─淨化水資源」。
作品結合學生科展的研究成果,利用絲葉狸藻平衡水中酸鹼值;學生還利用乾餾法及導入水蒸氣方式,將咖啡渣、椰子纖維、甘蔗渣及竹筷炭化,成為過濾水的活性碳。學生學以致用,設計出特別的淨水器,倒入黑墨水,淨化成灰白色,獲得評審青睞,拿到特優。另有5名學生以八大行星為主題獲得優等。
「過程中遇到許多困難!」單是材料炭化就花了20個小時,學生柯厚均、蘇士哲說,活性碳買就有,但為了落實資源回收再利用,自己動手做活性碳。大家同心協力「將挫折化成動力」,從錯誤中學到寶貴經驗,能把生活廢棄物變成黃金,是難得經驗,以後也可以自己製作活性碳,省錢又環保。
◆ 酷經濟/調學費,讓高教更有價值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57394.shtml
【聯合報╱林建甫】2014.08.08
教長吳思華上台後談到調整學費、預算分配,更改重理工輕人文等問題,挑動高教最敏感的神經。這幾年教育部管最多的就是學費,一談到調整學費就使出反對撒手鐧,造成高教貧窮化,因為成本增加,辦學越來越難。
講到調學費,很多人就生氣。薪水沒漲,憑什麼學費要漲?這大概也是過去教育部的邏輯。但低學費有很多的弊病,學校難為無米之炊,大班上課,因陋就簡,各校不能自主,高度依賴政府預算分配等等。最嚴重的是,大學生覺得成本低,蹺課不心疼。也有學生寧願花錢去補研究所,浪費學校的正規學習。
目前台灣大學學費,公立的文社法商一年約五萬元,理工貴一點約七萬元,醫學院更貴要八萬元。私校則大概是公立學校的兩倍。
周遭國家,論公立大學學費大陸還只是我們的一半,南韓約比我們貴三分之一,日本是我們的五倍。香港、新加坡已經是我們的十倍,約五十萬。美國則是我們的廿倍,約一百萬;如果是長春藤名校,大概要一百廿萬。當然還需要考慮所得、物價等平減。但台灣學費相對低是不爭的事實。
這樣的結果,學校在國際間競爭力弱,學生在世界競爭力也差,是該改變了。
當價格機能重新運作,學生會有壓力認真上課讀書。開始覺得貴,不值得就會選擇不要念,資源會朝有效率的方向重新配置。但對想念書,念不起的弱勢家庭,獎學金是最重要的幫助。學費提高後,應該提供部分經費做為獎學金,幫忙弱勢家庭。
現階段台灣的學費,就是慢慢往上調,在國際間也是很低。加上台灣的物價很便宜,各學校應跟各國大學合作,讓他們的學生選擇來台灣讀個一、兩年。大量的來,可以帶動台灣經濟,也可以讓我們的年輕人接觸更多外國人,有更強的國際觀。這可以交換學生或雙學位的方式來吸引他們。但各大學需積極想辦法去簽更多的姊妹校,讓他們的學生有訊息、有動機來。這也會促使我們有壓力改革,例如需要我們學校裡開設更多的英語課程,讓現在的課程能與國際接軌。
另一個比較簡單方法,是讓國際名校在自由經濟示範區裡面設校,或讓名校與我們大學合作招生,這需要教育部進一步鬆綁。
新聞眼/被動處理 看不到教部鐵腕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28761
【聯合報╱本報記者林秀姿】2014/08/09
教育部究竟為誰而存在?吳思華接任教育部長記者會上時說:「我不是要讓行政院長滿意,是要讓學生和家長滿意。」但顯然教育部在大學退場問題的立場,離廣大學生與家長權益還有距離。
早在今年四月教育部即得知蘭陽技術學院財務出現困難,卻讓該校繼續招生,等招生不如預期,才介入觀察輔導。這對剛選填該校,才發現自己選到「未爆彈」的學生情何以堪?校內教職員、在學生又要如何面對接下來的學習生活?
理論上,中等以上學校經營情況有任何風吹草動,教育部應該都知道。但每當教師團體陳情、投訴自己遭減薪,或傳出學校有經營危機時,教育部總急著先幫學校滅火,等到學校撐不住、宣告倒閉,措手不及的永遠是學生和老師。
沒有一個家長願意自己的孩子在糟糕的教育環境中長大,也沒有一個學生喜歡流離失所。尤其若學生和家長付出高昂的私校學雜費,卻要因為教育部資訊不透明而付出代價。
教育部須全盤思考大學退場問題,不能被動地任由學校倒一個才處理一個,對於有問題的學校必須鐵腕處理;甚至公布更多資訊,讓學生得以避險,而非成為資方的擋土牆。
※ 相關報導:
* 永達師生 失業、轉學各有怨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MAIN_ID=13&f_SUB_ID=104&f_ART_ID=528757
屏東永達技術學院確定退場,教育部官員昨天到該校與教職員開會,超過九成老師參加。
一位升大四的資管系學生說,自己看報紙才知道學校要停辦,「想要轉學到就近學校就好,希望可以順利畢業。」一位車輛工程系家長怒指,學校就放一份「給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公告停辦消息,「根本不負責任!」
* 大學退場/蘭技:未考慮退場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28760&kdid=AR10&r=3
外傳宜蘭縣蘭陽技術學院新學年招生數嚴重不足,財務出危機,加上與佛光大學合併案停頓,恐成為下一個退場的大專院校。校方昨天澄清,目前已經有二二七人完成註冊,財務狀況穩定,師生權益不會受影響。
◆ 不藝樣的暑假 來孔廟賞雅樂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9000454-260107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09日 張潼/台北報導
台北市孔廟暑期舉辦藝術夏令營,內容包含傳統彩繪、版印藏書票、書法、詩歌樂舞等,即日起的雙周末午後,孔廟另加碼推出古箏、排笛、國樂演奏,甚至能一睹「春祭」時的傳統祭孔舞蹈。
孔廟執行祕書陳彩虹表示,今日下午由「臻箏雅集箏樂團」與自學排笛的演奏家周必烈分別演出。23日下午由「台北市孔廟雅樂舞團」展演春祭時才會表演的祭孔舞蹈,以及多首國樂、民俗舞蹈。孔廟雅樂舞團皆由志工組成,平時固定展演「雅樂舞」,23日表演的春祭舞蹈是首次登台。
民政局長黃呂錦茹表示,平日到孔廟能欣賞《孔廟奇遇》4D影片,9日與23日下午2時起也有音樂、舞蹈可欣賞。
發光姊妹花 照亮首爾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0000310-260114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10日 洪欣慈/台北首爾連線報導
第2屆韓國國際青少年發明競賽昨於韓國落幕,台灣代表團共獲得14金、3銀、5銅及5特別獎。年紀最小的金牌得主是目前將升國二的劉淑萱,以「感應式安全帽燈」得獎。她的姊姊劉淑媛也以「附照明之可攜式環保餐具殺菌裝置」奪下金牌,堪稱「發光姊妹花」。
今年競賽共有來自加拿大、中國、埃及、印尼、韓國、馬來西亞、台灣等13個國家,共341件作品參展,其中台灣共有22件作品參加,成績在所有國家中排名第2,其中14金中有6金由建國科技大學奪得,。
就讀基隆二信的劉淑萱說,曾在路上看到有腳踏車差點被後方車輛追撞,下雨、起霧時更危險,因此與6名同學、學長姊組成團隊設計出「感應式安全帽燈」,在腳踏車安全帽上加裝高亮度的LED燈,當車輛越接近時,透過IC運用,可將後方車輛光線轉為數位信號,使LED燈閃爍頻率加快,引起後方車輛注意。
劉淑萱的姐姐、今年將升二信高中高一的劉淑媛,同樣在這次比賽中表現出色,與6名團隊成員發明的「附照明之可攜式環保餐具殺菌裝置」勇奪金牌。劉淑媛說,現代人外食頻率高,常會隨身攜帶環保餐具,但用完多只是簡單清洗,不見得乾淨,因此設計出內有紫外線殺菌功能及照明裝置的包包,餐具放進去可運用紫外線消毒,遇到停電等緊急狀況時,包包還可用於照明。
世界發明智慧財產聯盟總會(WIIPA)秘書長謝曼麗表示,台灣連續兩年參加,奪金比例都維持在6成左右,今年總排名僅次於地主國,成績卓越,這次台灣奪金發明多與建材、環保及交通安全相關,分析因首爾地狹人稠,這些類型作品符合當地需求,較受評審青睞。
※ 相關報導:
* 4大學生改造咖啡館 拍片說故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0000352-260107
平均20歲的4名大學生,暑假到「木匠的家咖啡館」工讀,透過影像、設計專才,改造咖啡館陳設、氛圍,並拍下客人來店的故事點滴,9日在店內發表紀錄片,希望為人們改造心靈。
◆ 老傳統新實踐 「人文頌」拉近兩岸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861162.shtml
【聯合報╱大陸特派員王玉燕/台北報導】2014.08.10
大型合唱交響樂「人文頌」前晚在台北成功首演,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楊渡昨天在相關研討會上表示,「人文頌」試圖通過音樂,拉近兩岸間的距離;希望通過兩岸音樂人的合作,用音樂來聆聽更多的聲音,增進兩岸更多的了解。
「人文頌與儒家文化的當代傳播」研討會昨天在台北舉行,兩岸學者專家齊聚一堂,探討在資訊發達的現代,如何透過各種途逕,尤其是音樂的詮釋,將儒家文化學說傳播到世界各地。
楊渡致辭時,引用「禮記」的話「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樂勝則流,禮勝則離,合情飾貌者,禮樂之事也,禮義立則貴賤等矣,樂文同則上下和矣。」來評說「人文頌」。楊渡表示,中華文化走到今日,基本上兩岸在文化上的差距逐步形成,雙方需要更多情感上的理解。音樂能感化人心,改變人的氣質及內在的節奏;「人文頌」有中國文化很好的底蘊,大家可以分享,用音樂來相互影響。
中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協會會長、孔子第七十九代嫡長孫孔垂長則指出,當今社會距離儒家文化已數千年,隨著資訊的日新月異,儒家文化也要適應時代發展,不斷自我創新,儒學要以人的需求做為創新的導向,要將儒家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必須因地、因人制宜,而深圳在這方面已成功進行探索。
孔垂長說,「人文頌」是一項創新,而儒家原典也高度重視創新。時代發展到今天,整個世界已結為一個地球村,人們之間的溝通和理解更重要。所以,在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時,就不能只局限於文字、語言的形式,而應創新性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跨文化的通用形式來表達,「人文頌」正是這種創新的實踐。
※ 相關報導:
* 旺報觀點-《人文頌》聲部均衡 層次分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0000810-260306
《人文頌》命題高古而維新、企圖心旺盛,作曲家王寧使用各聲部頗為均衡。最值得稱道之處,在於合唱團的人聲器樂化,符合樂曲節奏、與樂團交響疊置,既增添色彩變化、欣賞興味,並援引現代技法形成張力。當晚的指揮張國勇及演出各團隊掌握合宜、層次分明,表現可圈可點。
◆ 記錄太陽花學運 書籍、攝影出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0000668-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10日 林欣誼/台北報導
太陽花學運4月中落幕,相關書籍陸續出爐,近期有黃子欽等人合著的《暴民畫報》、何榮幸舊作《學運世代》增訂版《學運世代:從野百合到太陽花》、攝影集《天光》、學生媒體的採訪結集《那時 我在》、博士生黃恐龍分析學運海報、塗鴉創作的《野生的太陽花》等書,涵蓋報導、論述、設計等面向。
這幾本書從不同角度記錄太陽花學運,作者多為年輕世代、學生、志工團體,他們以共同掛名、團體、募集等方式出書,將運動的「公民參與」性質延伸到出版,過去與學運較少連結的設計師、攝影、圖像創作者,也在這批出版潮中浮現。
如《暴民畫報》除了邀集沈嘉悅、陳夏民等10多位新世代作家書寫學運見聞,設計師黃子欽以他最擅長的拼貼風格,創作數十幅充滿政治元素的畫報和標語,諷刺政府亂象,融入太陽花學運、香港七一遊行等公民運動。
太陽花學運期間產出大量影像,掌鏡者也不再有專業、素人之分,《天光》攝影集是設計師陳小剛發起的集資出版計畫,成功募得2萬7000多冊訂購量為資金,由17名來自出版、設計、音樂領域的志工共同編輯,從800多位投稿的1萬3000多張照片精選279張,出版形式堪稱創舉。
這場學運也是主流媒體和公民媒體角色翻轉的重要轉捩點,《那時 我在》作者為20位大學生或研究生組成的媒體團隊「公民聲音The Citizens Voice」(原名「One More Story我們的服貿故事」),他們在學運期間遍訪民眾,每篇皆以第一人稱抒發感受,為公民聲音留下珍貴紀錄。
黃恐龍則聚焦學運外場創意十足的海報、塗鴉,以《野生的太陽花》記錄、分析這些畫作。完稿於太陽花學運前的《魯蛇之春》作者張勝涵、黃守達、余崇任,以這本書記錄、分享他們經歷過的野草莓學運,宛如學運教戰手冊。
「為台灣而教」 平衡城鄉教育資源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8862344.shtml
【聯合報╱記者陳怡臻/台北報導】2014.08.11
TFT公益組織創辦人劉安婷表示,台灣有許多流浪教師應徵不到正式教職,但偏鄉師資卻嚴重不足,非常矛盾。她說,台灣因少子化、經費緊縮等問題,不願意開放過多正式教師缺。但政府不開缺,學校仍有師資需求,於是就產生了代理、代課制,但這種制度,不僅對教師不利,對偏鄉學校的衝擊更大。
「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簡稱TFT)是個為解決城鄉教育資源不平等的公益組織,招募有志從事偏鄉教育的青年,給予專業的培訓與輔導後,到偏鄉教書至少兩年,穩定地提供當地專業的教育資源。
劉安婷從美國名校畢業後,在紐約過著高薪且令人稱羨的生活。一年後,卻因找不到成就與歸屬感,選擇回到家鄉台灣;現在的她,必須每天忙著演講、跑募款,推廣TFT教育理念。
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36萬名弱勢孩童,其中60%來自單親家庭,70%的學童主要教養者教育程度為中低學歷。
劉安婷表示,這些孩子不僅需要專業教師的課輔、關懷與陪伴,更需要能成為模範的長期學習對象,但諷刺的是,台灣正面臨嚴重地「偏鄉教師荒」。
劉安婷大學時期主修教育政策,她認為,許多社會問題都和體制、政策有關,要解決社會問題,就必須從根本解決。
想像一下,如果一間偏遠學校,需要10個老師,卻只開5個缺,而且還是代理、代課缺,根本無法吸引教師前往。她認為,師資不足導致偏鄉教育品質被犧牲,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劉安婷認為,公益組織與企業不同,一種營利、一種非營利,在根本上雖有「黑與白」差別。不過,不論是企業或NGO,都有個共同點:吸引社會大眾前來「投資」。她說明,公益組織難以營利,仍必須永續經營,其捐款者並不是出於憐憫,而是「投資」組織正在做的事,支持公平正義的理念,持續發揮效益。
※ 相關報導:
* 為台灣而教…23歲女生的大事業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8862336.shtml
你覺得,幾歲創業才合乎常理?渾身散發領袖魅力的劉安婷,才23歲,卻已創辦非營利組織「為台灣而教」(TFT)。她從紐約飛回台灣後,開始「捲起袖子、下廚房」,為台灣打造無階級的教育環境。
思緒縝密且邏輯清楚的劉安婷,仍保有女孩的單純與直率。TFT的辦公室與其他兩家社會企業共同承租,當被問及為何採「共同辦公室」的模式營運,劉安婷笑著說:「只是為了節省成本」。
◆ 門牌上有食材 學生秀創意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862650.shtml
【聯合報╱記者祁容玉/板橋報導】2014.08.11
「門牌結合店家特色?」、「竹燈籠變身裝置藝術?」新北市文化局去年9月起補助15組大學文創藝術媒體學系的學生團隊,讓學生的畢業製作結合新北特色,成果豐富多元,除5組實體作品,10組影片也十分精彩,即日起都在板橋435藝文特區展出。
文化局表示,文創藝術及媒體科系學生畢業專題製作,需要資金和展出機會,文化局去年9月起舉辦補助計畫,提供每組團隊5到8萬元資金,吸引58組團隊申請,20組入選,最後有5件實體作品、10部畢業製作影片交件,即日起到24日在板橋435藝文特區進行「青春。得藝」成果展。
其中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系的「《我.門》門牌再生計畫」,團隊代表郭俊良表示,他們希望門牌有人情味,讓居民產生認同和歸屬感,團隊為永和智光路一家小飯館打造門牌時,就把中央鏤空,放入店家主打食材。
而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媒體設計組團隊,將平溪十分寮的傳統竹編燈籠解構、再重新包裝,搭配新科技的光影投射,變成新舊融合的裝置藝術「竹映」。
獲補助的影片製作中,「頭獎」深入探討社會人性,「親親」記錄抗癌鬥士環島歷程,「洛卡‧泰雅」描述原住民青年歸鄉尋找生命意義,「TELE電信人」是充滿實驗風格的科幻短片,展期內10部作品每個周六、日下午將輪流免費放映,詳情可上網http://www.435.culture.ntpc.gov.tw/查詢。
◆ 郭昇教練:克服壓力 靠努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1000321-260102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11日 文: 陳萬達
景美女中拔河隊總共拿過幾個世界錦標賽金牌?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郭昇教練說,要等三分鐘才能回答,因為他從來沒有把金牌數量記在腦子裡,他能夠細數每一場比賽的過程,卻不曾記住贏來的金牌數量,這就是郭昇教練。
代表國家出賽的世界盃錦標賽,郭教練數出來共有9座金牌,加上其他的世界盃公開賽大約近20座,帶領這群所向披靡的「金牌隊伍」,壓力是無法想像的巨大。
「克服壓力要靠努力」。面對壓力最好的方法是不斷的訓練,以及充分蒐集對手資料,研究戰術,才能夠掌握贏的策略。
2014年2月底,在愛爾蘭舉行的世界盃室內拔河錦標賽540公斤組一路氣勢如虹,連贏5隊,卻在最後決賽輸給大陸隊,不但隊員們痛哭失聲,連觀看比賽的國人都難過不已,不是因為與金牌擦身而過,而是心疼這群金牌女孩的失落表情與感受。
但對於郭教練而言,他說,雖然那一場比賽給隊員們挫敗的感覺,但卻卸下了「一直贏」的壓力,他告訴隊員所有責任都歸咎於教練的調度及指揮,只要對自己有信心,再加強訓練,仍然能將金牌抱回國。「訓練她們有禁得起輸的勇氣,當然更要訓練她們要有求勝的意志和動力。」
郭教練說,最困擾他的是溝通,畢竟男女有別,他又強調軍事化的訓練,經常把同學罵哭了,他也不知道如何安慰,他知道在艱苦的訓練過程中,「很機車」這三個字會常常出現在隊員的腦海中,但有更多類似父女的感情一直存在,同學一句謝謝、一張小小的卡片都化成他的動力。
拔河是一項很靜態的運動比賽,教練的「繩感」非常重要,當選手們握住繩子的那一刻,位置對不對?高度適不適當?力量該怎麼使用?這是經年累月的經驗,更是郭昇帶領選手世界征戰的祕訣。
※ 相關報導:
* 「弄哭大人的孩子」有個避風港…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1000323-260102
如何安撫被郭昇教練罵哭的隊員?吳念芝老師是她們生活遇到挫折、心情低落時的避風港,是所有同學的大姐姐,而吳老師卻說,隊員們堅持努力以及無私的團隊精神,就是這股正面力量,激勵她從事教職的每一天。
從2010年之後,景美女中拔河隊知名度愈來愈響亮,受到的關注愈多,她們的壓力就愈大,想要把世界金牌持續台灣,付出的是加倍再加倍的努力,吳念芝說電影「志氣」中所描述的辛苦,遠不及現實生活中他們所留下來的汗水與淚水。
* 採訪後記-從敬佩到感動 有妳們真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1000328-260102
幾乎所有採訪過景美女中拔河隊的人,都會先從敬佩、喜愛到感動,是的,我們是一群深深被觸動心靈的感動者。她們來自偏遠的原鄉,有花蓮、有桃園,她們的家境通常並不富裕,但她們並不需要同情、一切靠自己,雖然是體育班,但在升學之路,也不讓自己有任何喘息,拔河不輸對手,功課也不能讓人瞧不起。
教長,請品管十二年國教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65169.shtml
【聯合報╱王延煌/高中校長(南投市)】2014.08.12
長達三個月的十二年國教入學作業,即將在十五日第二次免試入學學生報到後,暫時畫下休止符,之後是私校「獨立招生」上場。照道理應該要走完所有的流程,然後進行仔細檢討,所提出的興革意見或政策才會完整與真實。
然而,明年度的考試招生辦法和期程,在這個月就要原則確定,才來得及作業。在有限的時間要做決策,考驗新部長的智慧與企業管理能力。
企業管理首重目標設定、資源分配與分工合作,期能以最有效的資源投入,透過「產銷人發財」五管,創造最大的利基。當下,就以企管觀點檢視相關政策、組織與執行。
首先政策規劃。十二年國教訴求「提升中小學教育品質」、「成就每一個孩子」及「厚植國家競爭力」三大願景,是否已經達成或有所進步?其政策(產品)是否適切?是否應重新進行評估,並提出改善計畫?如果正確,應堅持原則,不宜退卻。
其次推動組織。為了推動十二年國教,由上到下共有行政院推動會、教育部諮詢會、推動小組、教育部十二年國教專案辦公室、教育部國教署與地方政府教育局處等。用傳統的金字塔型科層體制,來因應廿一世紀新教育,是否已經產生「等級森嚴、信息不暢、組織剛性、反應遲緩」的現象?如果溝通不良時,是否應考量組織扁平化?
復次執行技術。為了達成「三願景、五理念、六目標」,教育部提出七大面向與廿九個方案。這廿九個方案運作至今是否步調一致?所投注的經費是不足或過剩?操作的人力與技術是否足堪重任?這些執行面的問題若能解決,品質必能提升。
最後工作績效。就總體績效而言,有六大面向,這些績效有賴明確的客觀數據佐證,並強化論述以說服大眾,這是良善且有績效的政策。倘若績效不如預期,亦應分析問題盡速對症下藥。
期待吳部長發揮企管專長,用全面品質管理的精神,盡速檢驗十二年國教在計畫、執行與監控的種種問題,立即修正,重拾民眾對教改的信心。
◆ 木工子活出自己 「老童協」獲紅點優異獎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03945
自由 2014-08-12
〔記者林孟婷/新市報導〕走出叛逆、迎向陽光,原本是放牛班倒數第一名的學生,拿下二○一四德國紅點設計概念賽優異獎!遠東科技大學創意商品設計與管理系學生孫振智發揮創意,從隔代教養現象獲得靈感,設計一件讓祖孫能一起玩樂的玩具「老童協」,一舉拿下紅點設計獎項。
從六十國四千七百多件作品中,篩選出三百多件,能夠獲獎非常不容易,九月孫振智將前往新加坡領獎,準備將大獎獻給家人。
這位樂觀、進取的陽光大男孩,其實從小是「吃棍子長大的」。因為從小父親對他期望高,小學就送去補習,只要考不好,家人難免責備。
孫振智說,那些年他一直責怪父母為何對他如此嚴格,於是他把精力在運動場上發揮,但父母親反而更生氣,國中時拒絕他加入田徑隊,他也不想把精神投注在功課上,成績幾乎都是全班最後一名。高中時母親要他讀美工科,好繼承父親的木工裝潢,他偏偏選讀資訊科,唸到高二就後悔,卻無法轉科。
後來他轉念心想「人生其實沒有那麼悲慘」,想給自己一個機會,開始專心功課,大一原本讀資訊工程,想轉系改唸休閒運動管理系,卻錄取商設系,且降轉重新唸大一,冥冥中似乎註定還是與美工相關。
孫振智坦承,其實與他內心真正的興趣相結合,每天都很快樂、充實,在這樣的環境下,也激發出他的無窮創意。
◆ 江璟亮全能天才 鋼琴大賽奪冠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2002720-260107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12日 石文南、實習記者姜彥竹/台北報導
台北市立三民國小小四資優生江璟亮,日前取得日本濱淞PIARA國鋼琴大賽少年組總冠軍,為台灣爭光,他智商160以上,從小在家自學,英文無師自通,在音樂、美術及各學科上都有優異表現,是個全能型的天才。
江璟亮5歲報名劍橋英檢,被質疑「你那麼小,會寫在格子裡嗎?」聽了有點不高興就放棄了;隔年台大語言中心破例讓他報名,他一路以滿分及優等考到了FCE(大學程度),是全亞洲拿到此認證年紀最小者,當時才9歲。
媽媽江稜裕說,一度懷疑兒子「有問題」,帶璟亮去看醫生,台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鄭醫師檢測出璟亮智商160以上,可快速吸收新知,是全才;2012年江璟亮得到英國Mensa天才協會認證,全世界才發出30張證。
江璟亮剛從日本抱回PIARA濱淞國際鋼琴總決賽少年組總冠軍,為此一比賽18年來第一次頒給外國孩子冠軍獎盃,知名評審北川曉子給他的琴藝評價是「手法細膩」。
江璟亮對大學有憧憬,「哈佛大學」與「寇蒂斯音樂學院」是目標,他認為,哈佛科系類目眾多,能滿足他對知識的渴求;夢想寇蒂斯音樂學院,除對古典音樂的熱愛,也因鋼琴大師利普金在寇蒂斯任教。去年利普金來台,江璟亮是極少數得到利普金指導的人,臨行前利普金對江璟亮說:「希望很快在紐約見到你」,對江璟亮有很大的鼓舞。
江璟亮沒有選擇跳級。母子倆談過,江稜裕對璟亮說:「人生還很長,不要失去寶貴的童年」,要過完小六生涯。目前他正為美國大學入學考試SAT做準備。
◆ 如何拜孔子 曲阜公布標準跪拜禮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2003247-260301
旺報 2014年08月12日 喬顯佳
暑期以來,曲阜「三孔」景區接待大量修學遊團體及家庭遊客,很多人到了大成殿孔子像前,卻不會行禮。就此,曲阜孔廟方面公布了標準的拜孔禮。
據曲阜市文物局統計,6月25日至8月4日,三孔共接待修學遊團隊103個,比去年同期增長33%,同期接待遊客7577人次,同比增長36%。除了台灣、韓國、馬來西亞、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儒學考察體驗團外,國內的國學培訓機構也將結業儀式與三孔修學遊結合起來。
到了大成殿前,人們的跪拜姿勢可謂千差萬別,有跪的、爬的,也有坐的、鞠躬的。部分家長還和孩子在「跪孔」的問題上意見不一致。
大成殿拜祭孔子,到底要不要跪?絕大多數明確表示「應該跪」。正在「三孔」旅遊的大連理工大學工程力學系博士李揚說,孔子開創的儒家文化影響了中國人的文化情感,塑造著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到了孔廟應該給孔子磕個頭。
不僅是中國,受儒學影響深遠的韓國、日本等國家,在很多隆重場合也都向孔子行跪拜大禮。
孔廟祭祀演藝部主任劉偉介紹,我國民間歷代祭孔禮儀不同,明代講究四拜,清代則是三拜。如果不喜歡跪拜,面向孔子像鞠躬也是不錯的。
相比這些禮儀,參拜者懷有一顆虔誠之心更為重要。
孔廟方面也公布了目前比較標準的儀式,分跪、拜兩個姿勢。其中跪禮要求先雙手拱手舉過眼眉,之後先單膝跪地,再雙膝跪地,雙手掌手指相對按在地面上,叩頭時額頭觸地。
西螺學羽球 小四女每天通勤50公里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04033
自由 2014-08-13
〔記者黃淑莉/西螺報導〕「我想成為一名羽球選手,為國爭光!」為了學羽球,每天往返五十公里從彰化到西螺上學,文昌國小四年級女童詹又蓁不嫌累,皇天負苦心人,日前抱回全國單打、雙打雙料冠軍。
彰化永靖轉到文昌國小就讀
詹又蓁長相清秀、皮膚曬得黝黑,因為爸爸、媽媽及伯父都喜歡打羽球,又蓁五、六歲就跟大人到公園打球,當時即下定決心要成為一名羽球選手,有機會要為學校及國家爭光;小學讀彰化永靖國小,參加學校羽球社。
升小三時,爸爸問她:「真的想打球,不怕苦嗎?」又蓁堅定回答:「我要打球,而且要成為選手!」詹爸爸比較彰化、雲林及台中等鄰近學校,決定轉學到文昌國小,每天來回通勤五十公里接送女兒。
勇奪全國單、雙打雙料冠軍
文昌國小羽球教練廖國華指出,詹又蓁有運動細胞、資質很好,練球很努力、不怕苦,加入球隊才一年即有優異表現,繼參加全國佛雷斯盃全國羽球業餘大賽獲三年級單打第三名及雙打第一名,上月參加摩亞盃全國國小羽球錦標賽,又抱回四年級個人單打及雙打雙料冠軍。
平日六時三十分出門,暑假也是每天到校練球,詹又蓁說,打羽球不僅要體能,還要動頭腦,每天練球都有不同收穫。
文昌國小校長梁博雍則表示,該校羽球隊成立至今二十年,培育出許多優秀選手,受少子化衝擊及家長擔心運動孩子成績變差等因素,這幾年選手短缺嚴重,這是各校都面臨的窘境,值得相關單位重視。
※ 相關報導:
* 小校變名校 陳清圳獲師鐸獎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04035
把瀕臨廢校的小校打造成全國十大經典學校之一,古坑華南國小陳清圳帶學生走到戶外,以大地為教室,打造教育奇蹟,獲選今年教育部師鐸獎。
◆ 手寫周董青花瓷 學童愛上練字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04038
自由 2014-08-13
〔記者劉曉欣/大城報導〕「太酷了,用周杰倫的『青花瓷』來練字!」彰化縣YMCA大城長老教會課照班今年暑假的寫字課,首次讓小朋友用歌詞來練習寫字,即將升上六年級的蔡瑞伶說,「寫完一遍,連歌詞都背起來了!」
大城長老教會牧師林鴻榮表示,有感於現代兒童很少「寫字」,大部分都在打電腦,所以在寒暑假安排寫字課程,以往都是寫自己的名字與「永」字,因為自己名字從小寫到大,當然要寫得漂亮,練習寫「永」字是因為「永」字被視為書法的基本運筆技法,能把「永」字寫得好,就打下寫一手好字基礎。
不過,林鴻榮為了提高小朋友的學習意願,今年暑假的寫字課做一點改變,首度納入歌詞作為寫字課的內容,挑選流行歌壇天王周杰倫的青花瓷,而青花瓷獲選的原因是「歌詞優雅文字美」,當小朋友得知今年要練寫「青花瓷」後,更是天天都在期待寫字課。
蔡瑞伶說,寫字課用國小作業簿來寫,每天寫兩頁,一頁寫「青花瓷」歌詞,一頁寫「永」字,她一邊寫,一邊心中默默哼唱,以前只知道部分歌詞,如今一筆一畫寫下歌詞,連歌詞都會背了。
林鴻榮強調,寫字課不只是練習寫字,也是練習專注力,有足夠的專注力,學習就會事半功倍,昨天也特別邀請田中鎮美術老師陳美秀來指導現在很風行的「禪繞畫」,只需要一枝筆、一張紙,就可以透過線條變化無窮,許多小朋友一畫就停不了,透過書寫與畫畫雙管齊下,讓小朋友能夠提升專注力,對於將來學習大有幫助。
※ 相關報導:
* 專為原童編寫 首座課程中心成立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867331.shtml
全國第一座原住民課程發展中心昨天在屏東泰武國小成立,中心計畫以5年時間為排灣族編寫國語、英語、數學及自然等課程教材,今年底會先完成低年級數學課程,泰武國小校長伍麗華哽咽表示,夢想終於實現。
教育處長顏慶祥表示,這一波課程教材的實驗,可謂原住民族教育的里程碑,未來除了編寫適合原住民族的完整教材外,更希望奠定未來成立原住民族實驗小學的基礎,更重要的是,與主流教育無縫銜接。
◆ 手工紙→3D列印 體驗圖書演進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867366.shtml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2014.08.13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與高雄市立圖書館,昨天起至9月22日在高市圖文化中心分館合辦「解密圖書DNA互動展」,邀親子一起透過3D體驗圖書館元素。
公共資訊圖書館研究員賴忠勤指出,「解密圖書DNA」互動特展結合最新體感互動、數位投影及3D列印技術,讓民眾用五感了解圖書演進的故事。
展覽分為四大主題,「漢字的起源」介紹文字的誕生,利用數位感應,讓民眾進行六書小遊戲;「最早的中文」、「造紙術」一探文字從龜甲到紙張的搬家史,更將名家書帖轉變成大型互動體感裝置,讓民眾用身體感受書法流瀉於筆尖行雲流水的速度感。
市圖文化中心分館主任洪慈芬表示,展期中將舉辦5場體驗工作坊,包括手工紙體驗、光影魔術師以及3D列印體驗工作坊等。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帶大家認識「印刷術」工法演進後,能實際體驗最新的3D印刷科技,報名工作坊的民眾還有機會帶走3D列印成品。工作坊報名網址http://library.brightideas.com.tw/epaper.html,團體預約導覽電話07-2225136轉8213。
數學界諾貝爾獎 首位女性奪費爾茲獎
http://udn.com/NEWS/WORLD/WOR3/8869973.shtml
【聯合報╱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2014.08.14
任教於加州史丹福大學的卅七歲伊朗數學家米爾札哈尼,十三日獲頒國際數學界最高榮譽「費爾茲獎」(Fields Medal),是首位女性得主,也是伊朗第一人。
國際數學家大會在南韓首爾的會議上宣布「費爾茲獎」四位得主,其中一位就是一九七七年在德黑蘭出生,在伊朗完成大學學業後到哈佛深造並取得博士學位的米爾札哈尼。
費爾茲獎的地位相當於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由國際數學家聯盟執行委員會遴選,自一九三六年起在每四年一次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中頒發。每屆得獎人二至四人,最特殊的規定是只頒發給年齡小於四十歲的數學家。
中研院院士丘成桐和澳洲數學家陶哲軒是僅有的華人得主。本屆以前共有五十二位得主,全都是男性。
米爾札哈尼專長幾何學,曾提出多種計算雙曲平面的新方法。她做的是幾何和動態系統相關的工作。成果可以應用到量子場論中。
國際數學家大會發布的聲明說:「她熟稔多種數學技巧與不同的數學修養,很難得地集超強的技術能力、大無畏的雄心、遠大的眼光與無窮的好奇心於一身。」
米爾札哈尼透過史丹福大學發新聞稿:「這是一項殊榮,若能因此鼓勵年輕的女性科學家和數學家,我會很高興,也確定未來會有更多的女性獲此殊榮。」
※ 相關報導:
* 伊朗女數學家獲費爾茲獎78年來第一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4000865-260108
....米爾薩哈尼1977年生於伊朗首都德黑蘭,2004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她自小就在數學領域展露天分,1994與95年連續榮獲國際數學奧林匹克賽金牌。她擅長幾何學,ICM稱讚她「熟稔多種數學技巧與不同的數學素養,難得地集超強的技術能力、無畏的雄心、遠大的眼光與無窮的好奇心於一身。」
她2009年獲頒布魯門塔獎,2013年又獲美國數學學會頒發的沙特獎肯定。2008年起在史丹佛大學執教,已婚,育有3歲女兒。
◆ 台灣數奧讚 英國導演悄悄登台拍片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869919.shtml
【聯合報╱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2014.08.14
台灣中學生每年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取得優異成績,也吸引了英國BBC來台取經並拍攝電影。「X+Y」預計年底在英國上映,全球觀眾也將在劇中看到台灣的數學教育,及北市大同高中、士林夜市、西門町等多處場景。
最年輕金牌得主 導演請益
英國BBC去年悄悄來台拍攝電影「X+Y」,以英國培訓國際數學奧林匹亞代表隊選手的故事為主軸,曾拍過電影「雨果的冒險」、「戰爭遊戲」的阿薩巴特菲爾德(Asa Butterfield)出任男主角,飾演難與他人溝通、只能在數字裡找到慰藉的天才少年Nathan,一路成為英國數學奧賽選手及戀愛的過程。
此片的英國導演,為了指導男主角演出,還特別向台灣最年輕的數奧金牌得主陳伯恩請益,問他如何表現出數學家沉醉數學世界的情境。
協助BBC接洽來台拍攝事宜的台灣原子映像公司表示,拍攝團隊為力求貼近事實,特別選中台灣拍攝,並邀請台灣專門培訓數奧選手的九章數學基金會老師孫文先,為劇組提供建議。
電影預告片 聚焦台灣實力
孫文先說,拍攝團隊在台拍攝兩周,非常低調,就連市政府都不知道;取景地點包括西門町、士林夜市,還到大同高中及板橋致理技術學院拍攝教室和宿舍場景。
已公布的「X+Y」電影預告片中,還出現一段教練通知選手:「將要到台灣,和來自各地的選手一起訓練。」讓台灣數學實力名揚海外。
愛算數學的怪咖 不愛漂亮
孫文先在戲中飾演數學老師,並出借多套數學教材給劇組。
孫文先看到一些臨時演員染了金髮,還建議導演要臨演的學生染回黑髮,「愛算數學的怪咖,不愛漂亮。」
原子映像表示,劇組當初勘景時,事先做過功課,了解亞洲是「數奧重地」,原計畫到大陸拍攝,但「上陸」規矩多,便改到同樣在數奧占有一席之地的台灣。
劇組去年暑在台拍攝期間遇到颱風,拍紀錄片出身的導演不僅沒被嚇跑,還認為機不可失,趕緊叫工作人員開機,拍下最原汁原味的台灣。
「X+Y」在台上映檔期尚未敲定,英國則預計年底上映。
閱讀秘書/X+Y劇情 窺探數學天才的愛情
數學天才少年納森不善與人交際。入選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英國代表隊,移地到台灣受訓時,納森碰上不少意外的挑戰,尤其是對華人選手張梅的情愫,讓他的數學天分毫無用武之地。從英國市郊到繁華的台北,再回到英國時,原本理性掛帥的納森,終於能夠理解愛情的非理性。
※ 相關報導:
* 數奧金牌陳伯恩 教導演癡戀數學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869921.shtml
數學資優生演算數學時,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為了讓演員好好揣摩這「神馳」的表情,英國BBC「X+Y」導演馬修(Morgan Matthews)問曾拿下數奧金牌的台灣選手陳伯恩,「當數學癡面對難解的題目而全心投入時,究竟像什麼樣子?」
劉克襄/八個孩子的下一堂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869895.shtml
【聯合報╱劉克襄】2014.08.14
暑假將盡,要開學了,我突然想起上學期的最後一堂課。
學期末時,我收到一封來自神木村的信,決定前往那裡,參加八位小學生的畢業典禮。
神木村以前有兩所小學。兩年前,神木國小因為土石流威脅,早已廢校,也廢村了。隆華國小則在八八風災時摧毀,如今重建,還有四十幾位學生。
邀請我的老師完全不識,只嘗試在部落格留言,希望我去那兒致詞,講些鼓舞的話。她大概沒想到,咱二話不說便答應了。我和學校無淵源,為何會慨然允諾?很可能是提到,神木村。
這個地名一出現,相信多數人都會聯想到遙遠的土石流災區,一下大雨就必須趕快撤離的環境。
老師在回信中客氣告知,最後會留半小時,希望我這位遠到的貴賓講些祝福之語。短短卅分鐘,要跟八位孩子講什麼好呢?我一直猶疑未決,很希望在半路中獲得些靈感。
出發那天,從台北南下,晚間投宿水里。曾在那兒執教的民宿主人告知,政府在山下提供了不錯的永久屋,讓神木村民搬遷下來,但他們不領情。山下工作機會不多,不少人寧可回到土石流隨時威脅的山區,繼續耕作山林,種植番茄、彩椒等作物。
一清早,我在水里員林客運站等候,站牌前早已集聚了許多阿公阿婆。老人們大致可分成兩種,有一團是中部城市來的,都退休多年,拎著簡易的袋子和背包,準備到東埔洗溫泉。還有一半是在地老人,衣著明顯簡單素樸。他們攜帶著購買的家用物件、市場獸肉,或者是藥品,正要回家。
排隊時,在地老人看到搭乘者愈來愈多,害怕無座位,趕緊在入口處,用各種物品占位置。前往旅遊的老人們,只好跟在物品後排隊。一位在地阿婆買了四罐清潔劑,拿不動,拜託我待會兒上車時幫忙提。
結果來了一輛小巴,一半老人被迫佇立。我最後一位上去,坐下的都是年歲較大的阿公阿嬤。接近郡坑時,那位阿婆又要我幫她拿清潔劑下車。我先拎下車,一隻土狗搖尾巴靠過來。阿婆一出門,土狗就在站牌,等候她回來。
我一路站到同富下車,有位家長開了貨車前來接駁。半途,這位家長順便去耕地,辨理農產出貨的簽收。一些農民正忙著搬運果物,幾隻小狗在倉庫裡面玩耍。
輾轉到學校後,兩名中一中學弟接我進去。七年了,他們一代承傳一代,都來此偏鄉志工服務,跟這兒的師生建立良好的友誼。今天他們特別上山,參加孩子的畢業典禮。不知為何,聊到了荒廢的神木國小時,意外提及留在學校操場上的最後壁畫。兩年前,最後撤校的壁畫,畫了五個學生、六位師長,還有兩隻狗。
沒有學校,村子會失去重心,它是整個村子的實質寄託。神木國小已撤退,重建的隆華是最後機會。老師們都在努力照顧孩子,試圖留住學校,不希望它消失。但沒人有把握,下一次的颱風會帶來什麼災難。他們只能把握當下,繼續陪伴。
或許是這樣的心情吧!畢業典禮時,所有村人都來參加,把它視為村子的嘉年華會。整個村子的命運休戚與共,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希望。
面對生活環境的艱困,這些天真的山地孩子,彷彿不能有太多遠大的理想,包括選擇和機會。講什麼勵志的話,也都過於遙遠。
一路的見聞,我恍然有所體悟。最後決定,分享一個人和狗彼此溫馨照顧的故事。只盼孩子們快樂地成長,因為那是最接近他們的事。
(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
※ 相關報導:
* 教學有「口碑」 新生逆勢成長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869712.shtml
深耕西拉雅文化特色教學,並有教會提供免費課後輔導,新化區口碑國小新生人數逆向成長,今年小一新生達14人,是近10年來首次見到有「兩位數」的新生,目前全校40名學生,二至六年級每班都只有3至6名學生。家長施雅綺讓兩個兒子從新化市區轉到口碑國小就讀,她說,喜歡這裡的環境,也希望孩子「慢學」。
* 藝術聚落 大觀教育園區成形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04512
新北市兩年前開始推動的「大觀藝術教育園區」,隨著今年中山國小舞蹈班、大觀國小美術班和大觀國中美術班招生,明年清水高中舞蹈班招生,搭配假日藝術學校參與者日增,使得新北市的藝術教育願景愈見清晰。
◆ 特招改革 教部傾向「以會考成績作門檻」(節錄)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29701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2014/08/14
新任教育部長吳思華今天表示,十二年國教第一次招生考試,制度設計上也許有不夠完美地方,希望在最短時間內蒐集意見,兩周後公布104學年度招生方式,讓適性揚材的理念被落實。
教育部今天起舉辦五場「適性入學制度研修座談會」,吳思華首度與教育團體近距離對談,討論明年高中職入學制度該如何修改。
教育部也在會中針對特色招生提出三項改革方案,其中甲案為國中教育會考一試兩用,乙案則將特招轉為學術類甄選入學,丙案則讓學校可以參採會考成績作為門檻、以學科測驗和志願序作為分發依據,教育部評估傾向採取丙案。
全國家長聯盟副理事長謝國清說,他反對國中教育會考一試兩用,也反對部分家長團體要求的先特後免;因為會考的目的並非篩選學生成績,假如一試二用,那就跟基測沒有兩樣,而先特後免則會讓多數家長逼著孩子念書考特招,違反十二年國教精神。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5C上前段高中! 專家:只要敢填肯定能上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29692
二次免試公立高中缺額大增,基北區竟然有超過500個公立高中缺額,專家分析,二免只要敢填肯定能上,對照一免放榜許多5A考生上不了前段公立高中,當年基北區聯測的「高分低就」再度重現,撐到最後二次免試的考生,可說是笑到最後。
景文高中國中部主任卓意翔分析,今年的遊戲規則導致出現一免占缺不報到,結果讓大直高中等前段社區高中,也出現大量缺額;從今天公布的二免分發結果看來,只要參加二免的考生敢大膽填志願,即使5C也能上內湖、大直、中崙等前段高中。
* 二免放榜/公立高中職缺額 將創歷史新高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29693
十二年國教高中職第二次免試入學今天最後一波放榜,全國總共2萬6437人報名,錄取2萬6144人、393人未錄取,各高中職缺額人數尚在統計中,但預料公立高中職缺額將創歷史新高。
* 招生流程亂又長 白老鼠暑假泡湯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29694
高中職二次免試今天最後一波放榜,招生流程還沒走完,就發現缺額問題擴大,連優質社區公立高中也招不滿,讓教育部首度開放公立學校可再辦理免試續招,且續招不只辦一次;如此一來,續招有如變相的「三免」、「四免」、「五免」...要拖到開學兩周後才能結束。
教師也跟著改 成功教改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72395.shtml
【聯合報╱劉世雄/彰化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彰化市)】2014.08.15
很樂見新北市決定取消特色招生,原本這種東西就是假的,實際上就是為了滿足很會考試、只會考試的學生。
今年度結果證明,似乎原本想念前幾志願的學生,最後也大都如願,即使會考不順利,特招也能順利錄取。如果當時前幾志願高中,能多開出會考名額,那些會考作文略差的學生,就不需要再考特招。取消特招,會考名額占絕大部分,這樣的決策方向是正確的。
再者,十二年國教的同分比序問題,早先被批評的體無完膚,現在可以去檢視,除了會考成績外,其他多元學習成績(均衡學習、德行表現等)拿到滿分有多少人,占多少比例。同分能夠比到會考的A++,那表示其他多元學習滿分的居多,這樣的比序最後還是比到智育成績,那跟先前的基測有何不同?若真是如此,這種十二年國教可以丟到海裡面了。
不過,我反對把十二年國教丟到海裡,因為它浮現了一個很重要的價值。
傳統的國中教育以升學主義掛帥,學校的教育作為,幾乎都是照顧前百分之廿的學生,而智育成績較差的同學,就只有陪著上課、陪著考,這些後段的弱勢學生,可能是因為家庭經濟不好、乏人照顧或課後無法專心讀書,失去被人重視的機會,也跟著失去了人生的舞台。
十二年國教重要理念之一,就是不希望學校為了升學而忽略大部分學生,並鼓勵學校發現學生天賦、多重視學生其他方面發展。但若只有這樣,只能說太異想天開了,以為設個均衡學習、德行表現的分數,就能改變這一切。
一個關鍵議題幾乎忽略了,這就是我想說的價值議題,一個少被談論或不敢被談論的議題,那就是「教師」的角色。
如果一個國家的教育改革,教師沒有跟著改,教育改革注定失敗。教師要改革,並不代表先前的教師不好,而是教師要跟上來,要勇於面對新理念的挑戰。
當聽聞某國中生說:「我的體適能、服務分數接近零分,不如我剁了自己的腳,還可以用身心障礙加分…」我的心在滴血。
當公布服務學習、社團得分的採用方式時,學校的行政或教師是否設計課程,去激發學生的服務動機熱忱?去安排情境涵養學生的品行道德?去逐步地、階段式地培養學生的體適能?或許真的沒有,教師只有要求學生達成,甚至只做最後的檢核。
國中生若講出那樣的真心話,我們應該檢討的是:理念、學校、還是…教師?
多數教師太久沒有關注學生的情意涵養了,也或許受先前升學制度和家長對學校期待的影響,教師們疏忽了,或許現在武功盡失。但好不容易有個可以擺脫獨尊智育、多元學習的理念形成。教師們,你在哪裡?我從不會支持將德行成績、比賽成績列入比序分數,因為德行是基礎、參加比賽是天賦的試探與發掘,是每一個學生都要有的,不用比的,教師要有專業去進行教育實踐的。
社會正在向下沉淪,仇恨、詐騙、偏頗的輿論和許多的亂象正充斥在我們生活中,只有教育、只有教師能改變這一切,教師失守,國家真的沒有未來了。
我相信已有部分教師開始體會這些,但他們沒有充分獲得支持。已有人願意取消特招,那麼,再多做一點吧!以照顧多數弱勢孩子、教育全面的下一代和建構良善社會為本,好好地談論教師角色與應有作為,也要好好地談談政府可以怎麼樣地支持老師。
※ 家長也要跟著改才是成功的教改。
* 冷眼集/別把12年國教 玩成吸票機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29917
在朱立倫宣布新北市明年不辦出特色招生後,郝龍斌今天仍高舉「一試兩用,同時登記,先特後免」三大堅持;雙北市兩位市長的發言,政治考量多於教育專業。
....面對台北市頻頻出招,教育部該慎思,十二年國教到底是為全國學生服務?還是只為台北市菁英家長及考生服務?如果任由十二年國教的招生制度,成為政治人物討好選民的籌碼,就可提早宣布十二年國教「精神已死」。
◆ 為特招而特招 不辦也罷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72393.shtml
【聯合報╱李枝桃/國中校長(南投市)】2014.08.15
一個家長聽到新聞報導,新北市長朱立倫宣布明年不辦特招。急著打電話來問我:「中投區明年『要』或『不要』辦?校長你贊成『要』或『不要』辦?」她刻意加重語氣在「要」或「不要」。
我笑著告訴她,很多問題不能用要或不要來定論,該想想是否有需要辦?怎麼辦?如何辦?
我提到媒體報導,因為台灣中學生參加國際奧林匹亞數學競賽成績優異,吸引英國BBC來台取經並拍攝電影。導演還向曾拿下金牌的竹科實驗中學的陳伯恩請益,這一個患有血癌左眼遭摘除的孩子,靠著對數學的熱情戰勝病魔,而且陳媽媽還說只要陳伯恩沉浸在數學中,就很開心。
我想到幾年前有一名孩子,剛進國中就讀兩個月就跑來找我,他急著要我幫忙想辦法,因為「課程太簡單了」,當時我要他拿成績給我看,並鼓勵他參加一般智能資優甄選,結果證明他的確是一名資優生,所幸南投縣有資優班,讓他在資優班中精進,加深加廣學習。
我又提到以前在保健室當保健小天使的孩子回來,她帶來一個蛋糕為校護阿姨慶生,我問她上大學了嗎?還有沒有繼續鑽研烘焙?內向含蓄的她微笑點頭,指著蛋糕說是她做的。
「校長,你知道嗎?她在高農就讀時就通過乙級考試,今年有大學是捧著獎學金歡迎她去讀呢!」喜悅不已的護理師旻玫為她說出喜訊。
「我比別人幸運能早一點知道自己的特長,而且進入高職就讀,學校烘焙課程極具特色,才能繼續鑽研通過乙級檢定」,說這話的她還是一樣淺淺的微笑。
我再提到今年全國撐竿跳的金牌得主許德進,是我校的孩子,他具有先天的良好條件,父親在附近大學任教,慶幸的說還好草屯商工是發展撐竿跳的特色學校,他可以就近入學,並且受到良好的教育。
另外,前幾年有一名女學生英文超強,參加檢定到最高等級,畢業後考上中興高中語文資優班,如今已到美國名校就讀。
「特招該是高中、職學校已具備充分的師資、足夠的設備與特殊的課程等,提供給這些有特殊專長的孩子來讀的,而不該是為搶學科成績優秀學生辦理特招的,若大家只是為了搶學科成績優異的學生,為特招而特招,那真是不辦也罷!」
我說起以前曾任教的公東高工,木工科是全國稱霸,師徒制至今仍是該校的特色,也為國家栽培了許多人才。我這麼一說,家長也附和說,她的女兒執意要考南部的某一所專科學校,因為該校以外語見長,且全國聞名,真正有特色。
「瞧!你也看出來不是要不要辦特招的問題了吧!而是學校有沒有特色的問題了吧!」我一說,家長噗哧笑了出來。
唉!每年我都可以看到許多特別出色的孩子,他們出色的地方不一定是學科成績,這些具有特色的孩子,若能得到適度教導,讓他們能發揮其專長,一定能發光發亮;他們的確需要具特色的學校或科系來就讀,所以在考慮特招辦不辦之前,是否高中職端不要將特招目標放在能搶到多少成績優異的學生,而是想想能否提供真正具有特色的課程呢!
我多想告訴家長們:不要再注意名校的特招生名額有幾名,而是該誠實面對孩子的學習,與其在乎特招要不要辦理,不如關注孩子是否具有踏實努力的學習態度,及明確的奮鬥目標?
良好的學習態度及明確的奮鬥目標,才是孩子一生的資產,不是嗎?
◆ 中研院爆貪官 6年涉A上千萬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4/8872368.shtml
【聯合報╱記者饒磐安、劉時均/台北報導】2014.08.15
已退休的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謝姓前技正,利用承辦採購及維修空調設備機會,涉嫌透過「白手套」葛姓空調業者與七家廠商浮報發票金額核銷,六年來至少詐領一千三百多萬元;檢調昨天搜索並約談謝等九人偵訊。
謝否認不法,辯稱都依規定行事,不知業者的行為。配合的業者指葛是他們在職訓單位受訓時期的老師,基於師生情誼,配合浮報發票金額。葛則供稱,是他要業者浮報,謝不知情。
檢調調查,謝姓技正二○一二年三月退休,在職時負責中研院空調機電工程採購業務,熟識長年承包空調機電的葛姓業者,透過葛在業界人脈,找相關業者配合詐領採購及維修空調、機電及水塔的公款。
謝涉嫌利用中央機關採購金額十萬元以下不需公開招標的漏洞,自二○○六年到退休前,透過葛與七家業者合作,將兩、三萬元採購浮報成八、九萬元,提供發票的業者可分得一成,並在中研院將採購或維修設備的款項匯進帳戶後,領出現金交由葛、謝朋分。
檢調發現許多情況不符常情,如有些業者遠在新竹,中研院卻捨近求遠;有些公司位在公寓頂樓,未實際營業;有的公司成立多年,只有中研院匯款紀錄,無其他生意收入;有的業者長期當保全,並未實際從事空調機電生意。
檢調單位認為,謝、葛與業者屢次過關,合作越來越大膽,甚至有些採購案沒施做,謝也透過葛向廠商要求提供八、九萬元發票核銷;直到謝退休,一名會計作帳發現許多採購案連請購單都沒有卻能核銷,向上呈報後案情才曝光。
學子到原鄉 「孩子缺的是陪伴」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874358.shtml
【聯合報╱記者潘欣中/恆春報導】2014.08.16
「最簡單的陪伴,卻是原鄉小朋友最欠缺的!」21名排灣族大專生「希望種子」,結束在恆春半島12個兒童課輔站為期1個月服務,昨天在結業式上和課輔站孩子離情依依,多名大專生忍住淚水笑著對孩子說:「放心!我們會常回來陪你們的」。
台電核3廠和恆春基督教醫院合辦「暑期大專生希望種子學苑」,今年進入第8年,原住民大專生分發到離家最近的恆春鎮、獅子、牡丹、滿州鄉12個兒童課輔站,陪弱勢家庭孩童做功課、玩遊戲、學才藝,昨天在台電南部展示館進行結業式。
今年最讓主辦單位感動的,是有大專生過去在兒童課輔班上課,當時被學長付出的愛心感動,自己長大後決定接下「愛心棒」;就讀美和科大社會工作系3年級的郭文豪、台中教育大學英文系新鮮人的董慧嫻說:「接下這根愛心棒,深感責任重大,其實,山中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大家相約要常回家鄉陪伴孩子」。
「部落家長多到都會區謀生,孩子交由阿公、阿嬤帶,我們和孩子年齡相近,可以無話不談,短短1個月的陪伴,孩子滿是收穫,想留下來,但…!」在牡丹鄉高士課輔站服務的許淙閔,今年從遠東科大畢業,他說,一心想幫家鄉孩子打開「心窗」,感受世界無盡寬廣,但時間有限,感到稍些遺憾。
※ 相關報導:
* 修車也能當國手 板出純金人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6000389-260107
台北市私立惇敘工商汽修科學生廖瑾皓參加由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主辦的「第44屆全國技能競賽暨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國手選拔賽」,在汽車板金(打型板金)類奪得金牌,1個月後參與國手選拔的機會。技職啟動了廖瑾皓的夢想,一技在手的專業同時也成就了自己的未來。
* 彈吉他築夢 學童拚冠軍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6000396-260107
用吉他築夢!正義國小吉他團是全國唯一的小學吉他團,團員平均年齡不滿12歲,卻琴技驚人,國內大小比賽屢獲佳績,更3度擊敗高中及大學生,衛冕全國吉他大賽冠軍。團員們彈著吉他走上人生路,打造他們的音樂夢。
正義國小吉他團在民國98年創立,為現任校長熊曉鴻一手促成。熱愛音樂的她,到任後發現學校音樂性社團寥寥無幾,因此創全國之先成立吉他團,由懷抱熱忱、科班出身的教師王憲陽指導,以古典吉他為主、民謠為輔。
◆ 入學已打臉 課綱、教學將燃大火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74556.shtml
【聯合報╱朱立安/教(嘉義市)】2014.08.16
台灣有哪個項目真正「均優質」了?我不相信馬英九總統或教育部長吳思華有能耐達到這目標。但綠色蛋頭學者挾著所謂家長團體在教育部背後下指導棋,終導致十二年國教變成政治災難,也令朱立倫與郝龍斌不得不打臉十二年國教、呼籲召開全國教育會議,卻形同對中央政府兩記重拳,讓新任教育部長灰頭土臉。
英國BBC製作台灣在奧林匹亞數學競賽表現優異的報導,但這些數學菁英之外,今年會考成績,國中雙峰情形再度惡化,每三個學生就有一人英、數程度不足,花了大錢補救教學的及格率仍偏低。在國際教育評比(如PISA),台灣持續輸給亞洲小龍和中國大陸,我們自以為不想競爭,別國菁英對打垮台灣可毫不留情。
十二年國教,既無普及教育之功能,又造成很多人惶惶不安,賞味期早就結束,還硬撐著不下架。其實目前這些討論都只關於入學制度,等真正開學,課綱、教學內容、成效等爭議才將燃起大火。
這兩天,臉書幾被十二年國教相關訊息洗版,原因是二免放榜,會考5C學生進入社區高中前段好學校,排名大躍進,令教育部曾讚揚的「一免就定位」學生搥心肝,而中段高中的招生則大受打擊。
新北市在北北基大學區裡面,確實無「特招」的市場,加上教育部把特招爛攤丟給地方,既然不能不考試,當然得保留全部考生都參加的會考,而且還得加深會考難度與鑑別度,才能「一試兩用」。
十二年國教名堂不少:三大願景、五大理念、六大目標…相信全台沒多少人記得住這些官樣文章,但大家擔心教育品質與國家競爭力下降。日昨那場鬧哄哄的座談會,教育部打著「適性」招牌論述想說服大眾;然而上星期,宜蘭縣已二十多年管樂好成績、畢業生還集合組團的冬山國小和國中,想設立管樂班,明明是貨真價實的適性特色課程,政府卻以教育部藝術才能班相關法規打了回票。這類例子,讓我們訝異,政府竟變得這麼僵化?難道又是馬英九那句名言「家長觀念要改」?彷彿政府英明,人民都是笨蛋?
現在幾乎馬政府任何公開活動,都免不了抗議,金鼎獎典禮,也有人上台拉布條。國民黨選情低迷,就因這五六年來很多人成了種種政策的受害者。若從更大觀點來思考這些抗議聲浪,掌權者的既定理念,不該凌駕人民利益,政府存在是為人民權益把關。
台灣目前最大教育問題,並非智育太強,教育部所作所為亦無法真正幫助孩子發展智育以外的其他才華;反而,政府沒能力創造高學歷人才的就業環境,才是動搖國本的災難。
如今二免放榜了,有些高中還招不滿,也讓更多考生垂涎著三免、四免;固然「低分高就」乃教育部推動十二年國教的「陽謀」,但政府政策不該再成為裂解台灣教育品質的元凶。也提醒明年考生「學乖」,拖到二免以後,很可能有更佳選擇,別因相信政府而吃大虧。
※ 相關報導:
* 觀察站/朱立倫巧妙贏掌聲 郝龍斌蠻幹踩紅線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MAIN_ID=484&f_SUB_ID=2181&f_ART_ID=530024
新北市長朱立倫宣布取消特招考試之後,教育部的態度是「尊重且樂觀其成」;台北市長郝龍斌昨天端出「一試兩用」方案,卻被教育部打臉。同樣為十二年國教爭議提解方,朱立倫獲得市民喝采,郝龍斌卻只引來一陣噓聲。
* 清晨北上溝通…中南部學校靠邊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6000346-260114
12年國教爭議不斷,教育部昨天上午在台北召開公聽會,不過,受邀的90所高中只有一半派員出席,而且中南部高中教務主管清晨搭高鐵北上,不但被安排在會場邊邊角角的位置,部長吳思華還缺席,讓一些人感到失望。
◆ 這讀書會 作者帶你遊書中場景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874369.shtml
【聯合報╱記者施鴻基/台東報導】2014.08.16
台東生活美學館即日起推出「閱讀新浪潮」計畫,邀請作者和書迷直接互動,並在作者引導下閱讀。館長李吉崇說,這種翻轉以往導讀模式,更具吸引力。
李吉崇說,首次體驗式閱讀選在關山鎮推動,原本預訂40個名額,覺得可能太多,有點擔心湊不滿,想不到才剛宣布,不到1天就被搶光。
美學館這次邀請海洋作家廖鴻基、資深鯨豚解說員王緒昂、講師李潛龍帶著民眾一起閱讀,參與者可以和作家近距離分享寫作想法及心得,廖鴻基等人更帶著書迷們體驗書中描述的場景,盡量把文字化為實際。
關山鎮生活美學協會總幹事廖燕玲說,過去只辦音樂會,今年加辦讀書會,規畫「近山」、「親海」2種體驗式閱讀活動,想不到連花蓮玉里、台東市區的民眾都報名參加,年齡從7歲到75歲都有。王緒昂、廖鴻基說,體驗式閱讀翻轉以往讀書會模式,讓互動取代比較枯燥的閱讀方式,變得更活潑、更生動有趣。
※ 相關報導:
* 老師作畫 環境議題藏繪本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874362.shtml
在彰化服務的國小美術老師蔡佳芸,昨到屏東市勝利國小義務教學,16位學生學習綠色能源,發覺生活環境問題,開心自製繪本。
老師蔡佳芸是「忍者村的遷移」繪本作者,3天的繪本課程裡,她介紹忍者村的綠建築的特色,並引導學生思考環境與自己的關係,「從家裡到學校的路途,哪裡的環境出了問題?」。
名師點燈 青年領悟:關心社會先跳出舒適圈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876034.shtml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高雄報導】2014.08.17
參與全球青年領導力會前高峰會的學員,八成五是來自全台各地的大學生,他們趁暑假來高雄聽演講、參加社會企業工作坊。在與同儕的討論與上台報告中,很多大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直說:「不能再渾渾噩噩過日子,要跳出舒適圈,多關心社會脈動。」
就讀中正大學外文系的馮姓學生,立志畢業後要當英文老師。她表示,看到很多學員上台都能侃侃而談,為自己的想法辯論,想到自己畢業後當老師,需具備和家長、學生溝通的能力,也很心急,「開學後要加入更多社團,趕緊培養自己的溝通能力。」
東海國貿系大三程姓學生也說,大學生活過得很愉快,但也很茫然,「不知道畢業後要做什麼?」但在三天討論中,她發現,有些學員已經很清楚未來的路,甚至才念高中,就能用流利英文闡述創業計畫或到國外當志工的人生藍圖,讓她很汗顏。
陪同學來參加的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系呂姓學生頻頻做筆記,記下講師發言或自己的心得感想。她說,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天香港導演陳可辛說所說的「成長,就是揮別過去天真」,宛如當頭棒喝,引她思考要如何找出自己的人生方向,並回饋社會。
「女生們都好有想法,我真的被嚇到了。」輔仁大學生命科學系學生陳偉州說,這三天舉手發言的大多是女生,想法也比男生積極,讓他上了寶貴的一課。
◆ 55歲國中生…補校圓了求學夢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8875844.shtml
【聯合報╱記者林宛諭/北斗報導】2014.08.17
補校圓了許多人的求學夢,北斗國中補校畢業生江俐穎說,小時候叛逆不讀書,55歲才讀國中,學了電腦、英文讓她的世界更多彩多姿,她希望兒子念大四時,她也能考上大學。
江說,年輕時不懂讀書好,那時只愛看瓊瑤小說,看到教科書就頭痛,想不到自己年紀一大把才愛上念書,享受上學的樂趣。
三年前有一天兒子要出門時突然對江俐穎說:「媽,別亂碰我電腦,免得讓我資料不見了」,當下讓她覺得心痛了一下,自尊受創,好像自己什麼都不懂,刺激她再求學的動力。
一開始親友並不看好她再念書,還對江俐穎說「你一定撐不過三年」,沒想到她一路當班長,只因感冒及車禍請過三天假,數學、電腦都難不倒她,有時數學算不出來時,還傳簡訊給兒子「老媽有難,快回來教我數學」,現在她已習慣每天上網讀網路小說,也會在臉書上和親友互動。
「一想到要讀書就覺得好開心」江俐穎還要繼續讀北斗家商進修學校商經科,她笑說,有時也覺得自己很偉大,好有上進心。
北斗國中補校校友張友友是越南籍配偶,她說,剛來台灣不會國台語,不敢出門連電視都看不懂,實在很無聊,在丈夫支持下念完萬來國小補校後,原本還猶豫要不要繼續讀國中補校,尤其她覺得中文好難,但丈夫鼓勵她「人家讀一年,你頂多讀二年,一定可以」。
張友友在市場擺攤做生意,丈夫為了讓她有時間讀書,還會幫她備貨,她說,幸好讀補校,雖然教孩子功課,但至少可以和孩子用中文溝通。
※ 相關報導:
* 佳義國小弓箭隊 盼射進亞、奧運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875734.shtml
屏東縣佳義國小成立弓箭隊,從傳統排灣族的射箭開始練習,近年更延伸到亞、奧運項目的反曲弓,盼望孩子除了傳承傳統技藝外,更能透過射箭學得一技之長。
佳義國小老師卓志昌表示,成立弓箭隊,剛開始是因擔心年輕一代遺忘過去老一輩賴以為生的弓箭,為了教學生,老師們先自己練習,再教給學生,學校也替有興趣學習的學生買了多副弓箭練習,一個小型弓箭隊就這樣成形。
* 將回台領唐獎 余英時:漢學已成全球顯學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876025.shtml
「唐獎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十五日抵達紐約,代表「唐獎」創辦人尹衍樑邀請首屆漢學獎得主余英時回台出席頒獎典禮。余英時當場允諾。
歷史學家、漢學家余英時是唐獎首屆漢學獎得主。他強調人文研究的重要性,稱讚唐獎比起國內外其他獎項更重視人文領域;漢學已成全球顯學,海內外年輕學者投入漢學研究。余英時說,研究漢學最重要是要有「敬業」精神,應全力以赴,不受功利主義影響。
星期透視/教改三重奏 教長如何指揮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75940.shtml
【聯合報╱薛承泰/台灣大學兒少與家庭研究中心主任】2014.08.17
教育的認知與期待,本質上就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除非是天才指揮家,如何能奏出悅耳的曲調呢?
「十二年國教」從會考開始一直到近日的二免分發,所標榜的「適性揚才」、「就近入學」、「減少升學壓力」等理念,似乎已被批判聲埋沒了!光是特招一事,教育部就已疲於奔命,先有北北基的獨樹一幟,二招分發之後,新北明年不打算跟進,緊接著北市也來一招「一試兩用 先特後免」,地方首長親自宣示,張力猶大。
「十二年國教」何去何從,新教長一上台即面臨如何指揮「三重奏」?或許明後天,會出現其他主張,教育部將更難指揮。為此,筆者呼籲「回歸宗旨」,教育部可考慮全面「免學費」來支持「免試」,選擇走「特招」者,則維持中低收入免學費政策,明星學校仍可自行決定特招比例,不僅各縣市適用,在學齡人口數逐年減少情況下,還可產生自我調節作用,更重要的,也能平衡教育逆向補貼的現象。
話說回來,「十二年國教」強調免試精神,如今陷入「特招」泥淖,頗具嘲諷。筆者曾數度指出,「十二年國教」制度設計過於複雜令考生家長不知所措,計分比序方式與考試安排,不僅無法反應地區特性,也不符合學校與一般人期待。這就是「技術面擊垮理念」,反讓理念無法落實的實例!不論教育部下一步怎麼走,簡化流程,不要再讓學生與家長摸不著頭緒!
此外,教育部需體認,沒有一個改革能在短時間內完成那麼多偉大的理想!去評估諸多理念與措施之間的矛盾是否存在,瞭解台灣教育現況,選擇適當議題,妥善設計推動的時程與順序,才是務實理性的改革!對於「十二年國教」來說,瞭解城鄉差異與明星高中的存在均非一朝一夕,整個台灣某種程度是「能力分校」的情況,在這種結構下,改革的順位是什麼?
例如,交通方便的都會(如北市),「就近入學」的吸引力就沒有「就讀好學校」高;而偏遠地區的「就近入學」則是因缺少選擇性。換句話說,除非全國高中職「均優質化」,否則「就近入學」對部分人來說,仍難逃脫「教育階層化」循環,他們若要力爭上游,「進入好學校」仍是主要途徑,光憑這點,學生家長能不在乎嗎?這也是「特招」在某些地區、某些家庭受青睞的原因。
再者,推動高中職「均優質化」也不能將議題窄化成「消除明星高中」,因為成為明星來自諸多條件,包括學校地點、資源、校長的帶領與師生的努力。教育部當前著力點應在於提升「非明星學校」而不是「去」明星化。何況教育部每五年花五百億,不就是鼓勵大學追求卓越嗎?當大學朝向明星化時,高中學校培養學生進入這些「明星」大學,擋得住、去得了嗎?總之,教育部也應該看看「十二年國教」的上游狀況!
最後,未能充分瞭解台灣教改主體的特性,台灣「少子女化」速度快,各校招生已如坐針氈,今年升高中職,主要是民國八十八或八十九年出生的學子,當年出生數分別為廿七與卅萬左右,已少於可容納數,再過三年少五萬人,十年後高中職入學新生(民國九十九年出生)又會比現在少十萬人,要討論特招與免試順位,先想想「蘿蔔」與「坑」的結構,再來設計哪些坑先填滿?哪些坑需要變得更漂亮些?
◆ 糾結於特招 不如真正免試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75942.shtml
【聯合報╱張慶瑞/台灣大學物理系教授(台北市)】2014.08.17
十二年國教今年實施後,所有爭論都圍繞在入學形式上。目前看來,十二年國教已是不可逆了,但實施目的到目前似乎只著墨在簡化考試內容與讓明星高中消失。
一免、二免與特招無論如何調整,任何人都知道只要有任何變相的五育評鑑來篩選國中生,都會形成更多競爭的壓力。教育部一再修正的各種形式篩選機制,包括國中歷年成績、畢業會考、多元比序,都只會造成更多元化的補習班出現,不但無法降低學習壓力,反而可能造成經濟弱勢家庭更多負擔與障礙。學習的過程,必然與同儕的互動有密切關係,高中間差異性絕對無法透過行政措施來平衡。即使讓現有明星高中消失,未來必然會有新的族群出現,這在九年國教發展的歷史中已明顯呈現。
九年國教是採取就近免試入學,短期內雖然造成有些戶口的移動,但這問題很快就隨時間消失。高中生年齡增長,中程距離交通不會是困擾,因此以縣市的大學區方式免試入學,依志願別登記後採取機率分發入學應是解決升學壓力最佳方案,讓免試入學成為真正免試。與其廢除特招、一試兩用、先特後免等各種假免試建議,不如真正免試,完全取消入學考試,才能降低家長與學生困擾。
全台灣再依區域與人口比例,在北中南的更大區域中選取非常少數特定高中來舉辦特招,如果有不願意就近免試入學,而希望進入特招高中,就依自由意願參與特招後分發入學。
高中教育與國中教育本質上就有不同,在青年的階段,有部分學子已相當成熟,鄰近國家有科學高中設立,即使在歐美國家也不乏其例。台灣維持少數特招高中對國家長期競爭力的發展是絕對正面的,至於少數特招高中需要新設或是由現有高中去徵選,這是可以由公眾來決定的。
十二年國教真正應該花時間深入設計的是,如何快速提供足夠而有訓練的師資給區域高中職,讓各高中職的教學品質接近,如何讓進入十二年國教的學子能夠真正得到良好訓練而提升國家競爭力。
另一個重要議題但也通常是國內的禁忌議題—「高中職教育的知識與常識的比例」必須嚴肅檢討。國中基礎教育所用的「有教無類」的尺,在高中職的養成教育中是否應該進化成「因材施教」的天平?十二年國教的高中職教育容許因材施教嗎?目前教育部規畫的特色高中真是因材施教嗎?「技職教育」在高職階段要如何引入?培育領頭羊人才的進階知識教育是否要在高中教育中呈現?教育部的「培養人文素養、專業的謀生能力,以及多元的軟實力」規劃,是要在不同程度的學子身上分別呈現,否則即使諾貝爾獎得主也多無法兼具,更遑論要求一般人。
國民教育在國中與高中職的階段絕對要有不同的定位,國中教育可以是基礎通才教育,但高中教育要考慮適性揚才,技職體系教育與一般高中應該要考慮分流。所有課目都等量式的要求只徒然加重學習負擔,知識需要嚴格的學習程序才能瞭解與架構,技藝與常識則需由不斷練習與日常生活經驗中掌握。除了少數必修學科外,所有學科都可採取彈性化方式讓學生自行選擇組合。
十二年國教在高中職階段不應該要求各校同樣比例的知識、技藝與常識的訓練。就近入學的免試高中與需要考試入學的特招高中,各自創造出定位的品牌,十二年國教的目的就真正達成了。
TRML數學賽 準雄中生百秒解題奪金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8000404-260114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18日 洪欣慈/台北報導
由民間團體舉辦的第16屆TRML全國高中數學競賽,昨在北中南3考區同時舉行,今年共有295隊、約4500名學生參賽,其中個人賽因多人滿分,在經過刺激的同分競速賽後,由就讀高雄五福國中、將升高一的許育銘以1分42秒擊敗其餘6位對手,奪下金牌。
今年在台北、台中及高雄3考區共有7人在個人賽中滿分,為決定金牌得主,加賽PK,7人同時站上台北、台中及高雄考區的講台,同步連線解題搶答,壓力相當大,最後許育銘以1分42秒成績,擊敗台北考區、江翠國中國三生李品宏,快速程度引來台下學生一陣驚呼。
許育銘說,當時在台上面對台下眾人眼光,「很緊張、壓力很大」,能夠順利答題有運氣成分,自己從國小開始就相當喜歡數學,常算數學算到渾然忘我,「以為只花5分鐘,沒想到已經過了一小時了!」之後將進入高雄中學科學班就讀,未來也打算朝數學、電機等方向邁進。
團體賽部分,有4隊拿下全國金牌,分別是台中一中「RML隊」、「妹控忻隊」,台南一中「校隊」以及由建中、松山、北一女等校學生組成的「黑桃A隊」。「黑桃A隊」隊員、建中學生劉瀚聲說,為準備賽事,大家演練了許多考古題,也互相出題彼此激勵,培養出絕佳團隊默契。
九九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何焱銘表示,今年個人賽試題難度較高,要拿滿分不容易;團體賽題目雖不難,但須小心運算,落實分工,才不易落入陷阱。
◆ 動腦也動手 學童製螺旋快艇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8877240.shtml
【聯合報╱記者賴香珊/埔里報導】2014.08.18
「科學就在你身邊!」埔里鎮立圖書館與聯合報教育事業處合作舉辦「自然科學營」,透過生活中靜電、星象等常見現象和動手DIY螺旋快艇、電磁釣竿等課程,建立孩子正確的科學觀,昨天結業,學童們開心「秀」成果。
埔里鎮立圖書館長蘇麗雯說,為期兩天的營隊沒有艱深理論,聯合報邀請專業師資用身邊常見的現象引導孩子思考,大玩科學,也培養孩子追根究柢的精神,帶著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觀察,並在科學演示和動手實作的過程中,發現自然界的多樣與精彩。
「用剪刀小心劃開電線外皮,接到馬達的銅扣。」指導老師在課堂上細心叮嚀學童,利用珍珠板、馬達和電池組等簡單材料製作螺旋快艇,引導學童認識反作用力、浮力等原理,短短兩天課程,從星象出發到外太空,並探討生物演化、電極感應等科學知識,學童們直呼「太有趣了」。
國小六年級的林鑫磊說,本來就很愛科學,透過有趣的營隊課程,增加更多的科學新知,真的是獲益良多;許弘宗則說,科學聽起來很簡單,動手做卻不容易,光是電線外皮,就不小心剪斷好幾次,有點難但非常好玩。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解說員張宏彰說,現在的孩子對使用工具較不在行,透過實作課程,除增加他們的科學知識,也培養他們使用工具的能力,進一步去發想和改良設計,從中找到學習樂趣,讓他們不排斥科學,甚至愛上科學。
◆ 張大春批教育亂象 名校名位思維侵蝕根本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05568
自由 2014-08-18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十二年國教爭議群魔亂舞,知名作家張大春也看不下去,昨在臉書上直批明星學校等名校名位思維正侵蝕教育根本,文章痛批:「一代又一代、代代相傳的名位思維,正在侵蝕、腐敗我國教育的根本。」
12年國教爭議 看不下去
張大春文中帶到各級學校的學術差異,若改名換姓稱為「特色」,那教育目的就該朝此發展,直批教育部豈能再三聲稱「要先滿足明星學校的招生需求」?若此如何讓全國師生、家長及旁觀者對教育感動?
張大春臉書亦提到,五年五百億淪為大笑話就是因為名校名位思慮,直言不論多少年的一貫教育,已成圖利學院的迷糊仗。
砲打前教長 論文亂掛名
話鋒一轉,更打前教育部長蔣偉寧深陷學術論文詐騙案,不解竟能掛名未曾見聞的研究,發現名位之爭已令大多數人無能為力。另一部分人則更慘,出入名校以及經由這樣的競爭所帶來的教訓,「使他們只能複製和捍衛原先基於名位之攫取所養成的價值觀,並且傳之子孫」。
臉友對他評論多表認同。有人直指,最後一段拿去全台灣的大學對照那群專任教師,尤其是學術閥系龐大,盤踞政府委外或延聘審查的朝野專家委員名嘴清流,簡直可寫出現代版「儒林外史」。
◆ 陸生讚台學生會 自由度大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877603.shtml
【聯合報╱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2014.08.18
淡江大學學生會長選舉,首次出現大陸學生參選,引發話題。在台陸生表示,參加學生會等社團是陸生認識台灣的重要門路;不少陸生也很推崇台灣學生會運作的自主性及多元性。
淡大大四生蔡博藝參選九月將改選的淡大學生會長,選舉公報特別標註她的國籍,引發議論。蔡博藝是首屆來台陸生,曾出版「我在台灣、我正青春」一書,也曾參與反媒體壟斷、太陽花學運等公民運動。
其實,陸生在台參與學生會等社團的態度積極。東海大學陸生葉孟元表示,台灣的學生會是由「學生」組成且獨立運作,老師只是提供意見;大陸學生會較偏重老師分配任務,「要老師點頭才行,感覺不像自治會」。
葉孟元說,台灣學生會的自由度很大,學生寫財務報表和企畫案,獨立撐起一個大型活動,帶來的成就感,是以前在大陸讀書找不到的。
「大陸學生社團的目的性強」,文化大學陸生余澤霖指出,大陸學生參加社團會有現實考量,例如「可以為我未來的工作積攢經驗」等,但是台灣學生參加社團,更看重的是「開不開心」。
張慧英專欄-擇錯固執 惡莫大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9000491-260109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19日 張慧英
很少看到一項政策,錯誤百出,罵聲不絕,任何人都看得出來這是一場災難,主事者卻繼續讓它哀鴻遍野,12年國教搞成這樣,教育部到底在想什麼?
白老鼠「考」成死老鼠
12年國教的制度設計不當,是擺在大家眼前的一個巨大事實,大到想不看到都沒辦法。從台灣頭到台灣尾,有多少家庭為之焦頭爛額,想替它緩頰幾句都昧不了良心。這樣糟天下之大糕的政策,造福沒有,為害多多,政府為什麼還要繼續推?為什麼不能看勢頭不對就先行打住,緩一陣子,讓大家冷靜一下,再想想有沒有比較好的做法,以免讓更多白老鼠烤成死老鼠。教育部是為了面子不肯認錯,還是頭洗一半騎虎難下,或是真的自認政策沒問題?
從民國57年實施9年國教之後,一直有進一步實施12年國教的討論,因為先進國家很多都實施12年甚至16年國教,台灣在這方面卻始終無法再晉級。不過,因為牽動太大、太花錢,官員們都沒興趣真的下手,免得給自己找麻煩。如今等了快半世紀,你以為應該準備好了?其實根本沒有,因為過去從來沒有認真規畫準備過,如今推動完全是倉促上路,所以一路落漆。
程序上,太複雜。學生除了拚會考,還要為了不同學校的要求準備十八般武藝,體適能得過關,出國參展、比賽得獎、熱心公益、投入社團,愈是家裡有錢、父母有閒的愈有資源。當氣喘生冒著生命危險練跑以求體適能過關,當阿嬤帶大的弱勢兒被機會撇下時,設計這套制度的大人都應該下跪謝罪。而且時間拖太長,前後3個月,要過一免、填志願、分發、特招、二免這麼多關,整個暑假都耗在這場漫長折磨裡。
但真正最要命的問題,是公平性與信任度蕩然無存。一個決定全國國中畢業生的人生接下來往哪裡走的制度,必須要有足以讓人信賴的穩定、嚴謹與公平,否則你沒資格去擺布孩子的未來。可是,一免、特招、二免錄取標準差太多,簡直成了一場鬧劇。有成績超好的學生竟然沒學校念,有成績很爛卻敢大膽填志願的二免上了好學校。
這套制度彷彿在迷霧裡走迷宮,一面摸索方位,一面揣測其他人的動向,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中盲目下注碰運氣,12年國教,怎麼搞成了一場集體賭博了?以後國三是還要開博弈理論課程嗎?
12年國教 一場混仗
過去聯考被人詬病,說擠窄門太痛苦、一試定終生不合理,但和十幾年來的教改比起來,當年的聯考生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至少聯考就是那一次,伸頭縮頭一刀就好。而且非常公平,差0.1分就是差0.1分,不可能關說走後門,貧寒生可以和富家子擁有平等的升學機會。也因為如此,大家對聯考的公平性非常信任,願意接受分數評判出來的錄取結果。
反觀一場混仗的12年國教,在學生的努力與結果之間,充滿了不確定和不公平,要把人生交給這樣的制度發落,如果結果不如預期,當然會憤怨不平。也因此,新北市長朱立倫和台北市長郝龍斌先後打中央的臉,一個說明年取消特招,一個說先特後免、一試兩用,講白了,就是在作政策上的反叛。有人說背後有選舉考量,那是一定會有的,但要不是民怨沖天,朱、郝也不會公開給中央難看。所以重點是這套制度太天怒人怨,今年受盡折磨的家庭,尤其是對分發結果一肚子氣的學生,將來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投票給國民黨了吧?
如今教育部已經讓步同意先特後免,一試兩用,意思是讓明星學校先挑,選不上的學生再分發其他學校,實質上又回歸到基測,真是白忙一場。教育部的政策是要逐年提高明星高中免試入學的比例,但只要大家還是拚命往明星高中擠,篩選過程就會顛覆掉12年國教的宗旨。明星高中就像國寶一樣,大家都捨不得放掉,可是這必然把12年國教搞得不上不下。明年狀況會不會比較好?也許可以期待,但不必太過樂觀。做壞了的衣服,要改到妥貼,不容易。
◆ 少男少女水電工 打造3D水都桃花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9000620-260107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19日 馬瑞君/台中報導
台中一中6名高三畢業生,今年剛考完學測未放榜前,即組成「少男少女水電工」隊,參加今年度的全國高中職智慧鐵人創意競賽,一路過關斬將,在上千支隊伍中脫穎而出,以「水都桃花源」3D作品,獲得高中組冠軍、國際組亞軍,6名學生也順利考上台大機械系、政大政治系等理想大學。
6名學生中,原本就是國中同學的林昱輝、李璿、游松偉,過去已參加過5次初賽,2次進入複賽,為加強陣容,此次又加入同校的鄭皓元、宋沛桓和美術班女生林嘉心,5月成軍,在彼此信任、各自發揮所長下順完成挑戰。
擔任隊長的鄭皓元說,參加此項比賽最有趣的就是是知識加創意的挑戰,初賽時有1121支隊伍,進入複賽時有60支隊伍,到了決賽時僅剩24支隊伍,選出高中組、高職組的前3名後,再與來自奧地利、德國、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的6隊競賽。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