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7

一個神奇的存在

 ◆ 喜歡台灣的規矩與善良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06001106-260306

旺報 2014年09月06日 (王水/中國傳媒大學學生)

台灣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在我還小的時候,不斷撥動著電視遙控器,有可能一個頻道正在播放著嚴懲台獨分子的警告,但相鄰的頻道卻在熱播《流星花園》或者台灣的綜藝節目。就如台灣現在一邊播放著大陸當紅的《爸爸去哪兒》、《我是歌手》,一邊反服貿、警惕大陸一樣。

然而,即使在那樣的環境中,我仍然希望有朝一日去看一下台灣。

今年二月,我搭上了開往台北桃園機場的航班,準備前往台灣交換學生的生活。鄰座是一位台灣中年男人,他是我認識的第一個台灣人。在後來的聊天中我知道了他的很多事情,譬如他一直在四川工作,譬如他有一位賢慧的四川妻子還有一雙兒女,譬如他喜歡四川的美食。

飛機上的中年男子

但是,開始的相處聊天並不見得那麼順利。他皺著眉頭翻看著報紙,我默默在他旁邊坐下,閉著眼睛準備睡覺,心裡默念著最好一覺醒來飛機已經平穩降落在桃園。不一會兒,耳邊傳來了那個台灣男人的聲音:「你們大陸人真的好吵。」他似乎也感覺到了這句話的突兀,迅速但是弱弱地加上了兩個字:「是嗎?」

我意識到他在跟我講話,睜開眼睛確定一下所聽無誤,他微笑著用眼神指向了旁邊,大陸旅遊團的人們喧囂而嘈雜。那個台灣男人打開了話匣子:「如果台灣人要喜歡中國,他不會看你的經濟有多發達,也不會看你的城市建設的漂不漂亮,因為他不見得會來中國。他在台灣也能感受中國,通過你們這些去台灣的人。」

我被這番話觸動,雖然在和他之後的交流中,也本能地將「中國」一一糾正為「大陸」。

今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題是〈北京的規矩〉,台灣讓我真正喜歡的也是那裡的規矩。人們乘坐自動扶梯時總是自覺地站在右邊,將左邊的空間讓給那些步履匆匆的人;地鐵上給老弱病殘孕的專座,其他人絕少坐上去休息,即使那些專座上並沒有乘客;散步逛街遇見雨天時,人們也總是會將雨傘放在店家外邊,以免不斷滴下的雨水給店家造成困擾。

道德教育改善人心

「其實台灣人以前也會大聲說話和不懂禮貌,後來政府開始推動公民道德的教育,才漸漸好轉,發展成現在這樣。」那個台灣中年男人在飛機上向我解釋。

在台灣的半年,我總是小心翼翼地遵守著台灣的規矩,這是台灣可愛的地方。我在想,哪一天當台灣的規矩不復存在的時候,我是否還會喜歡這座充滿魅力的小島?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台灣人對大陸旅遊團的警惕,是否也是擔心有朝一日台灣的規矩會被破壞掉呢?

端午節的晚上,我和女友到達環島旅遊的最後一站:花蓮。拖著沉重的行李和疲憊的身軀,坐上了一輛計程車,前往之前就預訂好的民宿。司機師傅聽出了我們的大陸口音,知道我們來自四川後,一句「好不好耍?」從他口中蹦出。師傅是眷村第二代,沒有到過四川,但是在眷村裡總是聽得到帶有濃重四川鄉音的普通話,久而久之就學會了四川方言。

女友來台灣並不只是旅遊而已,還帶了一項尋找台灣親戚的重任。1949年內戰結果抵定的時候,一位叔公跟隨著國民政府撤退到了台灣,從此相隔海峽。司機師傅聽說之後,開始熱情地告訴我們如何尋找,說他依稀記得有一本電話黃頁也許能幫忙找到。不知不覺,計程車已經開過了頭,掉頭將我們送到民宿之後,師傅主動提出不收繞路產生的多餘費用。

放下行李辦好入住手續,已經過了深夜十一點,此時四川口音又突兀地響起,司機師傅向我們走來:「我給你們找到了,你們來看看,我給你們說說怎麼打電話。」這位善良而樸實的計程車師傅坐在民宿大廳,給我們講了很久,這意味著他因此又要少做好幾筆生意。作為本就生活不易的計程車司機而言,著實讓人感動。

熱心司機協助尋親

當確認我們知道怎樣通過打電話找到親戚之後,師傅才離開民宿。計程車燈漸漸消隱在遠處的霓虹閃爍中,我在心中默念「好人一生平安」。

台灣人的善良內斂而不外露,總是在一些瑣碎小事中展現出來。他們表現出來的善良無關貧窮或者富裕,無關相熟還是陌生,只要是行走在這片土地上的人,都是他們表現善良的對象。每一位乘客乘坐公車時,司機都會微笑著問候;早起晨練時,附近社區的保安和路遇的陌生人也會揮手致意;當兩輛小車在狹窄的路上會車時,往往會先禮讓對方通過。這些微小的細節每每都會給我很深的震撼。

善待他人不需表演

隨著時間的往後推移,發現人生中總有越來越多的人,占據著道德高地俯瞰眾生、頤指氣使,用著「假如是我,我絕不會怎樣怎樣,你這樣做太不靠譜」的句式,想想可笑。其實,善良或者道德並不需要刻意表演出來,就像台灣人這樣。

台灣的美麗當然不僅於此,但想想也就記錄這麼多了。規矩幫助台灣人自我規範,善良讓台灣人善待他人。正如很多人所講,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六月底,和台灣的老師、同學告別之後,坐上回大陸的班機。我靠著舷窗,意識到台灣的星星點點離我越來越遠的時候,我也在心裡念著:台灣,後會有期。



◆ 如果換成鄧小平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918764.shtml

【聯合報╱黑白集】2014.09.06

歷史一般不談如果,但不妨想像如果鄧小平還在世,他會如何看待馬習會及香港特首普選這兩件事?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連續劇正在大陸播映。劇中一幕:鄧下鄉,見農婦在破院中養三隻鴨,問何以不多養幾隻?婦說:「已開放人民養鴨,但養三隻是社會主義,養四隻以上就是資本主義。」鄧進入婦人破屋,內有群鴨被綁住嘴使之噤聲。鄧大受刺激說:「妳養幾百隻鴨仍是社會主義。」

馬習會和香港特首選舉,可謂皆是有關鄧小平「一國兩制」的事件,也同是「三隻鴨子」的另類版本。如果「養三隻鴨子」而被稱「假普選」,為何不能「養百隻鴨子」而辦「真普選」?如果能有「養三隻鴨子」的「王張會」,為何不能有「養萬隻鴨子」的「馬習會」?

電視劇中,當年摸著石頭過河的鄧小平,被描述成勢如破竹的改革者。但從劇情仍可看出,鄧在「兩個凡是」(凡毛主席說的都是對的)之捆綁中,殺出一條「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活路之艱難。其實,鄧的傑出之處不止是他甩開了毛澤東的捆綁,更重要的則是他活出了一個脫胎換骨的自己。以今日我挑戰昨日我,沒有不斷自我「解放思想」的鄧小平,就不可能「實事求是」地甩掉毛澤東。

鄧小平倡議「一國兩制」,已是甩掉了舊包袱。但兩岸三地的情勢走到今日地步,鄧小平當不會主張「只養三隻鴨子」,而應知中共在香港特首普選不可表裡均輸,且亦知馬習會之機不可失,因為,那皆是「億萬隻鴨子」的高度。

如今已不再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時代,鄧小平若在,他會回到「三隻鴨子」的窠臼嗎?



◆ 小說世事天機 中共打虎活教材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918715.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君碩/台北報導】2014.09.06

 中共近兩年嚴打貪官,大陸作家楊志鵬昨天在台北發表正體字版的長篇醒世小說「世事天機」,描寫大陸官場權錢和情慾糾葛的官場現形記。楊志鵬認為大陸改革開放卅多年來,積聚了財富,但精神極度貧乏,不管中共打下的「大老虎」官位多高,制度化建設最為重要。

二○一二年十一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任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基層,無數官員中箭落馬,在打貪如火如荼之際,身兼大陸營造商的作家楊志鵬發表新書,以身邊的故事為題材,揭露大陸權力鬥爭、利益分贓和財色交易的官場百態。楊志鵬說,「故事大部分都有現實的影子。」

這本長篇小說共五十多萬字、近八百頁,耗費四年多時間撰寫,楊志鵬認為,大陸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道德的界線已經完全喪失」,貪腐是大陸改革開放卅多年來最嚴重的問題。新書出版正逢中共大力掃貪,恰巧響應中共反貪主旋律,他直言就像活教材,「它裡面已經把方方面面都包含進去了。」簡體字版小說去年已在大陸發行,楊志鵬透露,正體字版更加原汁原味,書中一段描寫大陸人大代表,「代表廣大人民上酒店」的風花雪月片段,在大陸被刪去;為了避開敏感,書中也沒有提到中共和特定省市,全都點到為止。

楊志鵬第一次來台灣,大讚台灣社會守秩序有禮貌,保留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恰恰是大陸要向台灣學習的」,至於台灣的政治亂象,他認為這是全世界的問題,「必須對社會制度模式反思」,要回到人性,採取文化寬容,才能找到人人幸福的社會模式。

楊志鵬是大陸作家協會成員,出身農村,曾從軍十二年,也在青島辦過報紙,一九九五年成為營造業商人,以生活周遭故事寫下長篇醒世小說。大陸著名文學評論家白燁,昨天戲稱楊志鵬「工農商學兵」無所不為,大陸當代小說學會會長雷達則評論小說:「一邊展示亂象,一邊看透紅塵。」

昨天新書發表會上,兩岸多位文壇重量級人士齊聚,包括作家司馬中原、亮軒、陳若曦,國寶級藝術大師李錫奇、詩人管管和前國立台灣文學館館長李瑞騰等人。

※ 相關報導:

再現萬里情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大陸人看台灣-鬼島雖鬼 別有風姿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07000868-260306

旺報 2014年09月07日 (張子易/輔仁大學陸生)

夜深,荒郊野外,一群人支起帳篷在看恐怖片。門邊有手電筒閃了閃,走來幾個人,扯了扯我的衣角說:「到你啦!」我大氣都不敢出一聲,和幾個同學手挽手邁進黑暗中。遠處驚叫聲此起彼伏,我心跳加速、步伐踉蹌……

這是初來台灣,系上宿營夜間教育時留給我最深的印象:在這座島上,「鬼影幢幢」。那些在中國被斥為「封建迷信」、僅供茶餘談笑的事,在這裡卻有著深深的忌諱。像去野外活動,台灣同學會警告我「在這裡不要穿紅衣、亂講話」。跨年那天,到某座小山崗看101煙火,隨行同學會帶護身符,「這座山很陰,要避避邪」。

台灣同學絕少提及「鬼」字,常用「阿飄」一詞代替,但有位同學在麥當勞向眾人講述曾經「撞鬼」的事,那是他夜衝高山,途中遭遇「鬼打牆」,回到鬧市後,小孩衝他哇哇大哭;也有同學提到,曾在家裡沒打招呼就推門而入,沙發上有個一閃而過的身影,至今仍然心驚。「鬼節」的夜晚,走在海邊,人煙稀少,台灣帶給我一種「五步一小怪,十步一大鬼」的深刻印象。

搜索舊時記憶,發現自己「無神」得很徹底。「鬼」的概念缺席了我人生前二十年的經歷。

童年時對於未知的恐懼,被我一廂情願地盡數擬人化,取消了「鬼」應有的位置。因此兒時途徑墳場,我視若無睹;一旦有人議論鬼怪,我便心底不屑,暗斥迷信。

來到台灣,耳聞各種奇譚異事,假期回家時,朋友說我變嘮叨了、想法近似老輩,我只一笑了之。確實,我在「鬼島」經歷了一段有趣的心路歷程:對神鬼之事,從最初常開玩笑說「紅寶書在手,馬克思掛口,鬼見我鬼走」那般天不怕地不怕,到漸漸有所分寸,聽多講少,也尊重不同的忌諱,學孔子「敬鬼神而遠之」了。世界那麼大,人所棲息的只是這一層維度,眼不見未必為虛,耳未聞也並非是假。神祕無解的東西,且讓它繼續神祕下去吧。

自古以來,中國便是個「鬼國」。從夏商周卜天祭鬼,到屈原李白的神鬼意象,明清小說《三言二拍》、《聊齋》裡人情市儈同怪力亂神並行不誤,這樣子敬畏鬼神的傳統,對於維持社會穩定功不可沒。

1949年,新中國建立,信馬不信邪,「破四舊」時不分好舊壞舊,一股腦全端。此後成長的年輕世代,不畏懼天地,行事少了分寸尺度,為達私利不擇手段,由此帶來的社會亂象層出不窮。鬼國不鬼,並非好事;鬼島雖鬼,別有風姿。

當然,鬼島上也有不少是人在裝神弄鬼,有不少是「明知山無鬼,偏說鬼山霾」的盲從迷信。「陰陽眼」是否真有那麼多?是不是每個「夜總會」(墓仔埔)都那麼多怨氣?也有待觀察。

我想兩岸正需要某種互補:大陸多一分「鬼氣」以重拾傳統;台灣少一分「邪說」以正視聽。陰氣陽氣,哪一個都不可或缺。



◆ 中韓拚中秋申遺 文化內涵大不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07000828-260306

旺報 2014年09月07日 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受到中華文化影響,包括日本、南韓、越南等國都有慶祝中秋節的習俗,其中南韓更把「秋夕」與農曆新年並列為最重要的兩大傳統節日。面對南韓「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中國不少有心人已打算將中秋節申遺,然而相較中、韓的中秋節,不論慶祝意義與方式均不相同。

中韓兩國的中秋節雖同是重大傳統節日,顯見文化上的關係密切,但從節日起源到主題,呈現的內涵並不同。

以起源來說,中國的「中秋」二字最早見於《周禮》:「中秋夜迎寒」之說,但做為節日則是成形於宋朝,《夢粱錄》首次明確記載「8月15日中秋節」。

月餅象徵圓滿

南韓的中秋節則在三國時期的新羅就已形成,大陸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孫雪岩說,韓國《三國史記.新羅本紀一》中便記載,從新羅初期開始,就有每年在陰曆8月15日載歌載舞、享用美酒美食的活動。

就食俗而言,中國過中秋節主要是吃月餅,以圓形象徵滿月。月餅的起源,過去傳說為元朝末年,江蘇高郵人張士誠為了反抗元朝統治,利用中秋節贈餅的機會,在餅中夾帶字條傳遞消息,約定起義。事實上直到明朝才有文獻明確提及月餅。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中有「8月15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在南韓,因為秋夕是秋收的季節,這時期的節食是用當年的新穀做成,有「薦新」之意,而秋夕最具代表性的松餅,也是用新米製作,以芝麻、粟子、核桃等做餡,蒸餅時在蒸籠上鋪上一層松針而得名。

再者,中韓兩國中秋節的主題並不相同,中國的秋節從祭月習俗而來,重視的是圓滿、團圓的氣氛。《夢粱錄》中即有「中小商戶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等記載,中秋節成為家人團聚的節日。

南韓掃墓不拜月

而南韓的中秋節主題是祭祖和慶祝豐收,沒有拜月,對團圓也不看重,掃墓反而是秋夕的一大主題,《冽陽歲時記》記載:「士大夫家以正朝寒食中秋冬至四名日行墓祭……唯寒食中秋為盛,而寒食又不如中秋之盛。」

中韓雖共享節日時間,但各自沿著自己的文化路徑發展演變,在申遺聲浪中,一些民俗學者也呼籲,在一味追求經濟數字,使傳統節日成為一種擺設的同時,找回中秋節蘊含的人文精神:親情、團聚,才是更重要的課題。

★中時電子報關心您:喝酒過量,有礙健康!

fsj 提到...

香港印證:一國兩制絕無可能行諸台灣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921872.shtml

【聯合報╱社論】2014.09.08

「一國兩制」最早是北京的對台方案,後來卻先行之於香港。當年香港回歸前,江澤民說過,在香港落實一國兩制,是給台灣看的,是「促成祖國統一的垂範」。而今,香港經驗卻印證:一國兩制不可能行諸台灣。

香港在「特首普選」出現瓶頸,而中華民國已是將舉行第六次總統直選的政體。試問:台灣人民如何可能接受由「提名委員會」產生候選人,而不是由政黨提名或人民連署推出?或者不再選舉總統而改選特首?這些都絕無可能!

北京若要台灣「選總統換選特首」,有兩種強制途徑。一、以武力拿下台灣;二、以經濟及外交纏垮中華民國。但是,若用這兩種方法來對付民主自由政體的中華民國,非但是與世界文明與國際輿論為敵,更將面對無法收拾的治理難題。亦即,北京若欲以武力或經濟外交糾纏來逼台灣就範,並非在實力上絕無可能,而是說這將闖下無法彌償的大禍,並將面臨內外皆難收拾的局面,故絕非明智的選項。

反過來說,如果香港的「一國兩制」是要作為「垂範台灣」之用,而北京卻用強硬的態度悍然否定香港的民意,這只會讓台灣人民看了感到心寒,有誰願意接受這樣的「一國兩制」?而若是要台灣以「選總統換選特首」,就愈發不可想像。

香港不是烏坎村,烏坎事件是被專政體制包圍的村落事件;但香港卻是百年國際都會,並且已具多元思考的公民社會。亦即,烏坎村在「一國一制」之下,但香港卻有「一國兩制」的政治承諾。因而,香港特首普選如今出現此種瓶頸,未必是原設計者鄧小平的初衷,而是後繼者無法發揚光大所致。「特首普選」的失敗,被視為「一國兩制」的失敗,亦為香港的政治穩定埋下隱憂。

何況,台灣不是香港。如前所述,香港是在爭取「特首真普選」,但中華民國將是第六次直選總統的政體。香港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之下,但中華民國卻是一個主權獨立的政體,否則豈能第六次舉行總統直選?香港向北京爭的是「民權」與「治權」,而兩岸之間的問題卻是「主權」。

香港普選的爭議在「愛國愛港」的認定。北京其實可規定以內亂外患罪來審判叛國事件,卻不宜用「提名委員會」來進行「愛國愛港」的篩選。回過頭看,倘若台灣實施「一國兩制」,難道也將以「提名委員會」來主宰「愛國愛台」的標準?屆時,台灣人民被剝奪了「愛中華民國」的權利,若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有批評即被指「不愛國/不愛台」,誰能想像台灣屆時將陷於如何不可收拾的局面?何況,台灣目前是「台獨除罪化」,唯賴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微妙抉擇之間,以社會民意的依違來處理平撫台獨問題,但「一國兩制」若使中華民國終止存在,勢將使台獨直接對上「中華人民共和國」,那又將使「愛國愛台」的爭議更形複雜。

一國兩制在香港撞牆,更印證「一國兩制」不可能在台灣複製。暫不論世局及兩岸的萬般糾葛,只因台灣有中華民國,又直選總統,就絕不可能要台灣在「提名委員會」下去選「特首」。兩岸問題不能只看力,也要看理,必須在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你吃掉我,也不是我吃掉你」的方針下,來思考解決方案。

北京恐怕很難放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兩岸方案。但是,「統一」必須考慮「保全中華民國的統一」,「一國」則應考慮「包納中華民國的一國」,也就是應當思考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存並立的「大屋頂架構」。這也正是今年六月由薄瑞光、孫亞夫領軍在紐約舉行的二軌會談中所提,應當思考將「一國兩制」中的「一國」,「以包納中華民國的方式重新定義」。因為,即使實行「一國兩制」,北京承諾香港「馬照跑/舞照跳」,但台灣卻有一個「總統照選」的問題,這才是所有問題的根本。

我們希望香港的普選僵局未來能在「五部曲」的步驟中獲得改善,以免玉石俱焚,也勿就此毀掉了鄧小平「一國兩制」的政治遺產。更希望北京當局能「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及早認知「港式一國兩制」不可能行諸台灣,而應在「大一中架構」下思考新的兩岸架構。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社評-不要忽視陸生的潛移默化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09000828-260310

旺報 2014年09月09日 本報訊

陸生蔡博藝參選淡江大學學生會會長,選舉公告上,中華民國國旗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鮮明地並列著,挑動了國人敏感的政治神經。一向「逢中必反」的極端台獨人士,反對陸生參選,指責蔡是「五毛」、是中共派來的「職業學生」。廉價的指控,完全忽略了蔡博藝在來台3年來積極參與台灣公民運動、接受台式民主薰陶的過程、歷練與改變。

可以這麼說,蔡博藝以陸生身分參選學生會會長,是接受台灣公民意識薰陶的結果。蔡博藝一路走來,有跡可循。我們可以先瞭解一下蔡的背景。蔡博藝,1992年生於甘肅蘭州,11歲隨父母遷居浙江湖州,2011年首屆赴台陸生,就讀淡江大學。簡歷寫到這裡,她不過是一位普通的大陸「90後」,她自嘲之所以會來台灣,因為自己「是五月天的腦殘粉,從初中開始就聽他們的歌,人生觀受他們影響很大」。

但是,在台灣3年的求學生涯,蔡博藝從一位「明星腦殘粉」,變身成為民主生活的實踐者。發生在2012年3月末的台北文林苑強拆風波,「我看到了很多人自發地站出來,為素不相識的一戶人家擋警察、擋挖土機」,這個畫面在蔡博藝心中「築起一座里程碑」,也啟動了蔡博藝的人生轉折,她開始關注社運,並親身參與。由於對社運的熱愛,她原本就讀日文系,在大三時轉入了淡大唯一與社運相關的新聞系。

受偶像吸引、受民國想像吸引,來台灣的大陸年輕人為數不少,正值2011、2012年大陸興起「民國熱」,加上開啟陸客自由行,跟在反核遊行隊伍中行進,在選舉場合裡總能看到觀選的大陸交換生、背包客的身影,只是受限留台時間,他們多數只能淺嘗則止,但蔡博藝作為學位生卻不一樣。

她在台灣各大媒體發表文章,記錄她對台灣公民運動的觀察,就像一位本土的台灣人那樣去記錄、去參與。在校內,她加入淡大唯一一個異議性社團「五虎崗社」,抗議學校不經程序正義調漲學費;在校外,她參與反對淡北快速道路、淡海新市鎮的抗爭,太陽花學運的那段時間,她人在立法院現場,與社運人士、學運人士成為「同一掛」,用傳統的話來說,是「革命的戰友」。

我們可以觀察到,淡大選舉公告引發社會關注後,社運人士包括以反服貿議題開啟的太陽花學運的學生,有不少人站出來表態支持蔡博藝參選;台大社會系教授何明修說,挺蔡博藝參選,就是挺台灣民主;文化評論者張鐵志說,我們要歡迎蔡博藝參選,因為民主才是台灣的防線;太陽花學運領袖之一陳為廷說,不該反民主地禁止或歧視中國學生的參選。

社運人士支持蔡博藝,因為瞭解她,瞭解她作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個體的存在,而並不像那些反對蔡博藝參選的「恐中派」一樣,只是一味地用意識形態去阻擋與「中國」相關的一切。用「反民主」的行為來阻擋「不民主的中國」,是個不好笑的大笑話,最終會傷害台灣的根本,這是生活在台灣的每一個公民都必須深思的。

蔡博藝的出現並非偶然,我們相信,將來還有更多「蔡博藝」出現。當年政府開放陸生來台讀書,絕非僅僅是短視地搶救大學的生存,而是為了培養更多「知台派」,更多在台灣的教育體系、社會體系下養成的大陸年輕一代。兩岸的價值觀與社會、政治體制存在很大的差異,蔡博藝的出現將有益於兩岸民間社會的相互理解,縮短兩岸庶民的心理距離,假以時日,或將有益於兩岸的融合,有助於台灣夢與中國夢的結合。

就蔡博藝個人而言,她正在被台灣改變,我們可以想像,在陸生、陸配、陸客及陸籍白領群中還有更多的「蔡博藝們」正在被台灣改變,台灣當然也應該擺正自己的座標,改變對大陸人的刻板印象,重新思考用怎樣的態度去對待大陸、大陸人,包括每一位陸生、陸配、陸客及在台灣工作的大陸人。

新學期開學,淡大兩組競選人馬陸續展開文宣工作,選舉結果預計將在24日產生,我們期盼看到蔡博藝當選,因為這意味著台灣校園裡的年輕人,不「恐中」、不受意識形態所累,能夠更自信地去面對大陸。

fsj 提到...

小確幸大幸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10001151-260306

旺報 2014年09月10日(賴佳翎/淡江大學學生)

我的中國室友在結業式尾聲跟我說,她很喜歡有個台灣同學演講提到「小確幸」那段,讓她感同身受,當時我只是邊聽著點點頭,沒說什麼,而腦海裡正拉扯著過去無論是台灣還是中國朋友對「小確幸」的評論。

「小確幸」一詞源於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小說,指日常生活中的微小但確切的幸福,作家村上春樹深受日本評論家川本三郎的《我愛過的那個時代》的影響,許多反映在他的小說裡對60年代的全共鬥、東大安田講堂占領等抗爭歷史的關懷。也就是說,村上春樹指的「小確幸」回到原意脈絡看,其實隱含了深刻的社會批判。

但在台灣的消費社會卻被大量引申為只是為了追求美感、體驗經濟帶來的如碎片般的「幸福感」,藉此轉移對政治社會議題的注意力,並逐漸反映出對公眾事務的厭惡感,認為與其看立法院吵吵鬧鬧、藍綠營惡鬥,還不如找家風格咖啡廳泡上一下午,和好姊妹們吃蜜糖土司、玩iPhone自拍、打卡,然後聊些只是彼此感興趣的東西就是「小確幸」。

就是因為在這種像是「逃離社會」的情境下,「小確幸」一詞曾在台灣社會備受批評,甚至讓台灣年輕人成為被指控「不夠努力、阻礙台灣進步」的箭靶。然而,事實上,做出批評的人往往沒有意識到自己不過也是在為該詞彙賦予自身立場的關懷,也就是說,大部分人所做的僅僅是在爭論定義中不斷重塑「小確幸」在一個社會的想像。

這便意味著把一個社會文化如何思考「語言」的方式納入批判前的考量是有必要的。我就忽然想起這幾天我時常故意用抱怨、碎念的口吻向這個社會頻頻提問:「欸為什麼天安門廣場也要安檢?什麼時候開始的?」「你不覺得看到配這麼大把的槍的公安反而更危險嗎?」、「博物館駐武警合理嗎?而且還用機場安檢的規格?」

室友總是一貫地笑著回我說:「哎妳知道的,最近恐怖襲擊、爆炸案多了一點,所以就……」然而,解釋問題的答案難道只是為了一個能夠讓我們輕易接受的理由而存在的嗎?人們寧可選擇不再追究來掩飾自己的不安全感,就當作問題真正得到解決了嗎?

我帶著過去對「台灣文化脈絡下的小確幸」的批評和懷疑,在機場跟另一位台灣同學表達我的矛盾思緒,他問我是不是有歸納出什麼解釋了,我想了想,或許是因為沒有安全感的中國社會吧,在暴力與暴力之間轉移的惡性循環,才會認為更多的社會控制是再正常不過的,對於手段的正當性往往深信不疑。

那麼「微小的、可以確定的幸福」,對於我的室友來說,可能意味著更多對於既有體制或環境的反思空間,但至少讓我們開始討論,大陸朋友們對於現實生活的無力感是怎麼來的吧!

兩岸交流愈加頻繁與深化之際,讓我深刻反省到,交流從來就不只是為了比較差異在哪裡就好,而是我們能否從差異中得到一些對於自我偏見的反省呢?或者,能否真正地做到站在他人的角度,從想像到感同身受對方的世界觀呢?



◆ 歷年新高╱93%日本人 對中國印象差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11878

自由 2014-09-10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一項日中兩國民眾共同進行的民調顯示,日中兩國長期交惡,對中國「印象不好」的日本人創下九十三%的新高紀錄;相反地,即使中國仍持續進行反日宣導,但對日本印象不好的中國人,比例則有下降的趨勢。

中國人 對日印象則變佳

日本非營利組織「言論NPO」和中國官方英文報中國日報(China Daily),從○五年起每年均會合辦日中輿論調查。今年的調查顯示有九十三%的日本人對中國「印象不好」,創同項調查實施以來新高;相對的,對日本印象不好的中國人,比例較去年下降六個百分點至八十六.八%,略有改善。

違反國際準則 日人反感

日本人對中國印象不好的理由(多選),回答最多的是「採取違反國際準則的行動」,日媒分析,這清楚反映了日本人對中國在東海上空擅自劃設防空識別區、在南海強行鑽探石油等強硬姿態感到反感。另外,日本人也不滿中國「在資源、能源及糧食的確保行動,顯得相當自私」。

對於兩國關係長期惡化,回答「有必要改善」及「擔心發生不好的狀況」的日本人約八成,中國人也有七成左右。至於日本政府期待今年十一月舉辦的亞太經合會,能夠達成首相安倍晉三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破冰會談」,六成四的日本人及五成二的中國人回答「有必要」,兩國超過半數民眾認為雙方元首有必要坐下來好好談談。



◆ 觀點-台灣恐中 韓國人積極學中文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10000154-260202

工商時報 2014年09月10日 劉靜瑀

未來工作機會在哪裡?別把錯全推給產業自動化後,人力需求短缺這類的原因。其實,若仔細觀察年輕人有無毅力與決心,台灣、韓國已出現明顯差距,面對國際市場開放趨勢,台韓社會分別有「限縮」與「追趕」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氛圍。

擁有中文優勢的台灣,因部分人士仍有恐中觀念,進而拒絕許多發展的可能性,反觀韓國人,不只逐漸開放市場,還積極學中文,只為求順利進軍大中華的華語市場,搶賺人民幣。

失業問題最主要原因來自於就業市場供需失衡,台灣正面臨「人才跨國性移動」,意即好的人才出走之後,新的工作機會又因無產業進一步投資,而無法補足。

一樣的問題不只出現在台灣,產業結構與台相似的韓國,正以積極作法因應。面對中國大陸崛起,韓國人一點都不擔心,反而認為未來工作機會在大陸,越來越多韓國家長要求孩子學習中文,甚至把小孩送進大陸唸大學,無論是卡位或與中國建立關係,當韓國積極搶進大陸時,擁有語言優勢的台灣卻斷然拒絕這類可能性。

一位曾赴陸求學的韓國人說,當年不清楚父母為何把甫從高中畢業的她,直接丟到北京唸書,現在她感謝這項決定,因為未來求職市場放眼全球,若想在大中華地區找工作,也絕非難事;當前中韓經貿關係越趨緊密,對這些親中華文化的韓國人來說,求職之路確實順遂。

市場門戶開放一事,本來就會有後遺症或副作用;韓國人也曾用上街抗爭、使用催淚瓦斯等激烈手段,抗議美韓FTA。不過,現在的韓國從社會氛圍、人才培育,乃至加速融入全球區域經濟整合,正加速向世界展現其決心與適應力。

台灣人既想擁有、創造就業機會也盼國內留住好人才,若永遠處於封閉狀態,不願讓國際優秀人才加入,創造良性競爭,沒有活水、無法激起漣漪,更別說後續產業創新,僅剩走不出去的一群人守著一攤死水。(劉靜瑀)

fsj 提到...

見識台灣的喪葬文化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13001102-260306

旺報 2014年09月13日 (李月治/陸配)

高齡八十歲的公公在今年七月底過世了,我們在難過不捨之餘,為公公舉辦了一場簡單卻莊嚴的喪禮,而我也見識了台灣的喪葬文化。

按照台灣的習俗,公公往生那天,要請道士來作法事超渡亡魂,葬儀社的人先來家裡協助設置靈堂,並把家裡神明桌用紅紙遮起來,在門前貼一張寫有「嚴制」的粉紅色紙,左鄰右舍則貼紅紙,然後大姑小姑就「哭路頭」回來了,這時老公和小叔在師父的帶領下,從殯儀館把公公的魂魄接引回家,我們跪拜迎接,哭喊:「阿爸,回家了。」

道士誦經超渡亡魂

道士在臨時搭起的棚子掛上幾幅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的神像,擺好桌椅,準備超渡儀式。有一道士很年輕,看起來才三十出頭,他幫忙寫祭文,魂帛、魂幡的字也出自他的手,看他用細毛筆寫出一手漂亮的字,展現了對往生者的敬意。做好這些準備工作之後,道士起鼓奏樂,開始誦經超渡亡魂儀式。在一整天繁瑣的誦經祭拜儀式中,我們都要拿香跟拜,依道士的指令有時候要哭,有時候要跪,年輕的道士還負責彈琴,在哀樂聲中,我們不禁回憶起公公生前的點點滴滴,充滿感傷不捨。

在道士超渡亡魂的儀式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橋段就是道士唱《過橋歌》,引導亡者不要驚惶害怕,讓亡者安心渡過奈何橋。我們依道士的指示,一遍遍地喊著:「阿爸,過橋了!阿爸,過橋了!」道士用哭腔唱這段過橋歌,通過麥克風的擴音,實在是催人淚下,碎人心肝。

為了讓公公在另一個世界也能過好日子,在不捨之餘,我們還請人用紙糊了一座漂亮的「豪宅」靈厝,要燒給他。擇了個日子準備讓公公入厝,公公當然得邀請他的父母親(也就是婆婆的父母親,因公公入贅婆家。)以及早已往生的婆婆一同住進「豪宅」裡。

道士根據族譜和戶籍謄本的資料,填了公公父母親的大名及生卒年月日,請他們一同來領受供品及入住「新厝」,舉辦祭拜儀式後,道士要我們用兩枚十元硬幣「搏杯」(擲筊),看祖先都領到祭品了沒有?奇怪,卻一直擲不出「允杯」,我們心裡想:「啊,難道祭拜儀式哪裡出了錯?讓祖先生氣不來了嗎?」

這時公公生前的師父,一家廟宇的堂主剛好來到現場,他看了看代表公公父母的紙人和上面的名字,直說不對不對,說公公的媽媽,也就是我們的阿嬤是另外一個人才對。然後這位能夠通靈的師父閉著眼睛到另一個世界和公公溝通,公公的爸爸,也就是我們的阿公告訴他,阿嬤的確是另外一個女人才對。

靈厝豪宅擲筊入住

原來當年公公隻身一人隨國民政府來台,無依無靠,後來認識了婆婆並入贅婆婆家。婆婆是個養女,她的爸爸結婚後沒有生育,於是領養了婆婆。想不到沒多久婆婆的養母撇下婆婆父女求去,另投他人懷抱。為了照顧年幼的婆婆,婆婆的爸爸經人介紹和另一位女子生活在一起,也就是我們的小阿嬤。

小阿嬤很照顧及疼愛婆婆,對婆婆的爸爸也很好,所以我們的阿公很感恩這個小阿嬤的付出,雖然無名無分,但阿公只承認這個小阿嬤,也只想邀請她住進「豪宅」一家團圓。聽完這個故事,我們只好趕緊道歉,接著又禮貌地請走大阿嬤,重新填寫了小阿嬤的生卒年月日,再重新祭拜一番,進行儀式,請他們一家入厝團圓。阿貴叔說這樣兩位阿嬤就不會吵架了,這次果然很快就擲到允杯。

瞻仰遺容火化道別

接下來是公公的頭七,也叫頭旬,一樣要請道士來誦經超渡,祭拜儀式要一整天,當晚還要「圍庫錢」,燒大量的金銀財寶給公公享用。隔七天要作二旬、接下來是三旬。三旬是女兒旬也是公公出殯的日子。我們在家裡先祭拜一番,再跟隨道士去殯儀館,族親和友人也到殯儀館參加公公的告別式。我們跟隨道士到化妝間領出公公的大體,接著公公入殮,然後舉辦家祭和公祭,我們跪拜叩別公公,公祭則由地方議員代表致詞。

公祭結束,我們隨著道土圍著靈柩繞行,瞻仰公公遺容,見公公最後一面,公公面容安祥,道士在一旁不斷誦經助念並說吉祥話如:「子孫代代大富貴有沒有?」我們則要回說:「有喔!」;「子孫代代出狀元有沒有?」、「有喔!」最後跟著道士大聲喊:「發喔!發喔!」然後才是開始蓋棺與封釘的最終程序。最後,公公的靈柩要進火爐焚化,因為心疼公公再受痛苦。我們不能免俗地喊:「阿爸,火來了,快走!」。

從殯儀館回來再祭拜一番,當晚則要燒庫錢和靈厝給公公,葬禮總算圓滿結束。然後孝男孝女才可以脫掉孝服,去刮鬍子剪頭髮,(因為在治喪期間不能刮鬍子剪頭髮),公公的骨灰罈則擇日安葬在南港軍人公墓。

儀式繁瑣葬之以禮

比起台灣繁瑣的喪葬儀式,我的家鄉泉州一帶要簡單多了,在我的家鄉,人往生後通常第二天就出殯了,頭七再招魂回來,但對已逝親人的不捨和懷念是一樣的。公公生前是個善良、和藹可親的老人,如今他走了,我們相信公公隨菩薩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去修行了,而我們對公公的愛將化作綿綿無絕期的思念。

fsj 提到...

王健壯/又有人因言論而坐牢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934462.shtml

【聯合報╱王健壯】2014.09.14

馮光遠已決定十月初入監服刑,他放棄可易科兩萬元罰金而執意被拘役廿天,雖是他個人選擇,但台灣至今仍有人會因言論而入獄,卻是不可思議之事。

不可思議之處在於:在全球多數國家都以民事規範誹謗性言論的趨勢下,何以台灣仍在刑法中保留對言論施以刑罰的條文?何以誹謗除罪化的呼聲喊了幾十年,從戒嚴喊到解嚴,從威權喊到民主,但歷任政府卻都未修法落實?

現行刑法的妨害名譽罪有兩種,一是公然侮辱罪,另一是誹謗罪,兩者構成要件雖有不同,但其箝制言論自由的後果卻並無二致;在馮光遠與盛治仁的訴訟中,法官就是以公然侮辱罪判決馮光遠有罪。

但發表侮辱性或誹謗性言論的人,即使應該承擔言者有責的後果,但言者有責並不同於言者有罪,如果國家必須以刑事罰相繩言者之責,則顯然違反比例原則,有礙言論自由的維護。聯合國兩公約之所以主張「誹謗立法應除罪化」以及「刑罰祇能用於最嚴重案件」,其理在此。

但台灣雖已於五年前簽署兩公約,並且制定了兩公約施行法,行政院也要求各機關檢討修訂不符兩公約之所有法令,總統府更設立了人權諮詢委員會,促進台灣人權與國際接軌;但五年來,卻始終未見相關機關展開誹謗立法除罪化的決策行動。

政府未修法的理由有二:一是因為大法官五○九號解釋明文指出「不能認為不實施誹謗除罪化,即屬違憲」,以及「一旦妨礙他人名譽均得以金錢賠償而了卻責任,豈非享有財富者即得任意誹謗他人名譽」;二是因為多數民意很難接受誹謗或侮辱別人的人,不必擔負刑責。

但五○九號解釋決議於十四年前,兩公約卻簽署於五年前,法律豈有不與時俱進之理?更何況,十四年前輿論即對五○九號解釋有為德不卒的批評,修法讓誹謗除罪,未嘗不是接棒完成大法官當年的未竟之業。至於民意尚未形成修法氣候,顯然祇是遲延修法的藉口。

為什麼說是藉口?舉例說:不但學界與新聞界多年來一向呼籲誹謗除罪,民進黨也支持除罪化,甚至國民黨中常會也曾在兩年半前討論過除罪化問題,馬英九並為此要求法務部研究修法。但唯獨少數國民黨立委反對,曾經控告馮光遠的立委吳育昇更強調「不能因記者經常被告,就用法律豁免」。

但這些反對除罪化的人卻忘了:除罪化的適用對象不僅限於新聞記者,而是一體適用於所有人民;而且,除罪化的目的祇是讓人豁免於刑罰,並非豁免於法律,發表侮辱性或誹謗性言論的人,仍然要受民事責任的規範。

瞭解司法實務的人都知道,台灣妨害名譽案件數量之多,世界排名絕對數一數二,去年即高達近兩千件。但訴訟案件雖逐年增加,法院的定罪率卻逐年降低,而且有近九成的判決都是輕判。由此可知,政府應否修法以達誹謗除罪化的目的,即使不問民意,僅依訴訟案件處理的統計數字,也該知道乃是應為速為之事。

馬英九既然曾經指示法務部研究除罪化問題,現在就該要求法務部回報研究結果,並且下令黨團不得阻撓修法;否則,簽署兩公約豈非簽假的?況且,民進黨雖然凡事都反,但在修法除罪這件事上,他們卻絕對會跟國民黨聯手合作,馬英九大可放手為之。

(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 旅遊途中 體會大陸的進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14000826-260306

旺報 2014年09月14日 (陳朝琴/新北市)

2006年,我第一次到大陸旅行,期待著一睹大陸的人文風光,卻又對於兩岸不同的政治與生活型態感到困惑。從香港轉搭巴士進入廣東,最後來到廣東英德市。在香港等巴士時,除了環境陌生外,整體的氛圍與台灣沒多大差異,但是進到大陸高速公路後,路上駕駛隨意左駕、右駕,讓我感到安全受到威脅,恐懼感油然而生。而且,司機開車很猛,手上除了方向盤外,還不斷狂按喇叭。

到了廣州轉搭巴士,起初經過繁榮街區,我驚訝大陸城市發展迅速,當到了市區道路,卻讓人傻眼:行人、車輛完全無視交通號誌的存在。任意穿梭馬路不說,還有逆向而行的人車、甚至牛羊,教我瞠目結舌。晚上住在旅館,喇叭依舊鳴個不停。從睡夢中被吵醒,推開窗戶,冷清的街上稀疏的行人與車輛,竟也能徹夜鳴笛。

2012年,我到大陸黃山旅遊,感覺大陸又進步了,特別在文化遺產及自然生態的保護上。為了保護黃山的自然生態景觀,寧願用挑夫也不開路;為了讓環境修養生息,天都峰與蓮花峰輪流開放,以達到生態保育,這樣的措施在台灣還沒有,值得借鏡。

只是,民眾的素養還要再加強。我們在等索道(纜車)的時候,插隊文化讓人不敢領教,吵鬧煩雜的聲音破壞了旅遊的興緻。尤其,當我們耐心安靜的排隊時,突然有群人擠進你前排隊伍,又是喧嘩又是吐痰,實在不能忍受。

2014年,我到張家界,去了聞名的「詩牆」,看到大水氾濫的痕跡,注意到大陸在防洪及人文素養的提升上做了很多努力。在張家界大峽谷的「滑道」上,覺得大陸旅遊業其實充滿創意,像是「天龍電梯」、「環保公車」等都有助提升旅遊品質。

我看過「徽韻秀」、「狐仙秀」、「水舞間」、「魅力湘西秀」等大型表演,共同的特點都是氣勢磅礡,精彩可期,美中不足處就是觀眾水準。不管節目主持人如何叮嚀禁止錄影、抽菸,會場中仍是手機錄影及拍照的閃光。如果是室外表演,還要另加香菸環繞、垃圾滿地。大陸民眾的藝術素養,實在有待加強。

整體而言,大陸在發展成大國的努力值得肯定,尤其在經濟、政治上努力躋身國際舞台的霸氣與自信。只是,這種霸氣與自信表現在人民的素質上,卻成了野蠻與鴨霸。除了不尊重他人權益,還突顯出唯我獨尊的優越感,實在可惜。

不過,我認為這是邁向已開發國家的過程。台灣可再耐心等等,用同理心去看待大陸,畢竟,我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

fsj 提到...

兩岸經貿關係互利轉競爭 社會互動低迷漸回溫(節錄)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936206.shtml

【聯合報╱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電話調查報導】2014.09.15

聯合報兩岸關係定期調查發現,過去一年來,民眾對於兩岸經貿關係的評價由互利轉趨競爭,認為兩岸外交及軍事處於競爭狀態的比率也明顯上升;不過,民間互動似有回溫跡象,認為兩岸民間互動友善的比率較去年增加十三個百分點。

本報自九十九年開始規畫「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每年定期追蹤台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的看法。

本調查是以「兩岸敵友量表」請民眾針對兩岸政治、軍事、外交、經貿及社會五大面向進行全面評估。調查以一至十分為範圍,評分一至四分代表兩岸關係友好或互利,五至六分代表關係和緩,評分七至十分代表兩岸關係緊張或競爭。

※ 結果分析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台灣前途 47%盼永遠維持現狀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936190.shtml

聯合報兩岸關係趨勢調查發現,民眾對於台灣前途的看法穩定,仍以主張希望「永遠維持現狀」者居多,比率維持四成七。此外,雖有六成三民眾看好大陸會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但民眾西進大陸就業或創業意願略呈消退,雙雙創五年調查新低點。

....儘管近五年調查都有逾六成民眾看好大陸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但只有三成五民眾擔心大陸強盛將不利於台灣的發展空間,六成民眾不憂心。從趨勢資料來看,擔心大陸國力擴張不利台灣的比率,五年來皆介於三成至三成五之間,變動不大。

進一步分析顯示,主張緩統或急統民眾都有超過七成看好大陸未來將主導世界,比率高於持其他主張的民眾;至於主張緩獨或急獨者,則有近五成擔憂大陸國力增長不利台灣發展,負面感受也明顯高於持其他主張的民眾。

調查還發現,民眾西進就業或創業意願近一年來略有降溫,今年調查有二成五民眾願意到大陸工作,二成一願意到大陸創業,比率各較去年減少六及三個百分點,創歷次調查新低;不願意去大陸工作或創業的比率則都超過七成,為近五年調查新高。

* 蘇起:台看陸 理性而非感性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936161.shtml

....蘇起表示,理論上,推動統獨的力量有三。第一是自然的力量。它是有利於台灣獨立的,也就是說隨著兩岸隔離時間的拖長,獨的主張會自然增強,而統的願望會自然降低。正因為有這個認識,所以北京一直希望「以通促統」,用兩岸人民的直接交往來阻止獨的上升。同理,台獨人士則用阻撓兩岸交流來確保獨的天然優勢。第二及第三個力量就是兩岸政府如何用政策來推動統或獨。統獨的起伏就是這三股力量較量高下的結果。

....馬政府明顯迴避統一議題,在政策設計及論述上都刻意突出「台灣」,而不是「中國」,而大陸在經歷扁政府時期的震盪以後,為了不刺激台灣,也刻意迴避促統,所以這幾年雖然做到了台獨的緩漲,卻沒能完全克服自然的時間因素造成的促獨效果。

....一方面兩岸制度分歧持續存在。一方面台灣的被威脅感也持續存在。所以力量較小的台灣當然心存防衛心理,時時挑剔,處處小心,而信心較強的大陸比較心存浪漫,樂於包容。

蘇起表示,台灣現在「既接近又怕受傷害」的微妙心理恐怕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用這個角度看,現在台灣民眾對大陸政府及民眾能有三成上下的好感,已經很不容易了。

* 對大陸政府印象差 連5年破50%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936187.shtml

聯合報民意調查發現,儘管兩岸官方及民間互動略有回溫,但民眾對大陸政府及民眾的觀感仍以負面印象居多,比率皆超過五成。

....在不提示選項的前提下,民眾對大陸政府負面的印象仍以批評專制集權與強勢霸道居多,比率各占二成一及一成二;比率高於百分之五的負面評價還包括獨裁、不民主與貪腐等。

不過,也有部分民眾肯定大陸政府是一個有效率、逐漸民主開放、友善、國力強盛、經濟實力強大的政府,惟比率都不超過百分之三。

* 台商:經貿環境 左右兩岸競合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936196.shtml

聯合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台灣民眾對兩岸經貿關係評價,由互動轉為競爭居多。大陸全國台企聯會長郭山輝表示,這種變化的因素可能是由於歐美經濟氣復甦緩慢,以往兩岸聯手賺世界的錢,現要相互爭奪大陸市場所導致。

....北京台資企業協會長章啟正則表示,兩岸經濟規模差距大,近年來大陸經濟快速發展,部分領域已超越台灣。事實上,不僅僅是兩岸在競爭,大陸各省之間也互相在競爭;而大陸部分企業更是放眼全世界,與全球企業競爭。

章啟正表示,大陸有市場、有機會,當然有競爭。他認為,台灣企業界的視野不應受兩岸局限,只要有實力,競爭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企業不斷地創新求發展,一旦停滯不前,不僅大陸企業會迎頭趕上,企業本身也會遭到市場淘汰。



◆ 台灣人看大陸-期望多給彼此一點空間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15000855-260306

旺報 2014年09月15日 (潘聖崴/金門大學學生)

「我想對台灣的人們來說,我們只想守護著這得來不易的自由,畢竟這自由是祖先們用鮮血澆灌出來,我們不想失去,只能默默的守護,只想安安穩穩的平凡生活著……」當我準備著講稿內容時,我不斷推敲著這句話,想著要如何才能把我對兩岸的見解給描述出來,並且期望著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同。

我在台灣生活了二十多年,卻對台灣人的定義感到茫然,我常在想,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就是台灣人?我爺爺擁有西拉雅族的血統,外公的祖籍在泉州府,從小我就處在充滿閩南文化的地方,我想不管怎麼定義,我應該算個道地的台灣人吧。

從小我在老一輩的耳濡目染之下,對於群族分類有著較強烈的意識,分類是人類的天性,清朝時的百姓械鬥就是一例,舉目無親的羅漢腳隻身來到台灣,而同樣的地緣、血緣、姓氏使他們聚集成一個一個的群體,而械鬥文化就是產生在這樣的情況下。

械鬥除了造成當時的對立之外,對其後代也影響非常深遠,比如在宜蘭有句俗諺:「陳無情,李無義,姓林仔娶家己」就是最好的證明。然而在我們家鄉,漳、泉人士的對立並沒有影響到後代太深,反而是光復時的二二八事件,使我們老一輩非常痛恨外省人。

比如我阿姨他們長年居住在北部,過年回家拜年時,表弟在與外公交談時台語說得很不好,此時外公就會很不悅的說:「你是死外省囝仔喔!」這養成我一個先入為主的思想,好似台灣人都要會講台語,不會說台語就不是台灣人。雖然對於原住民客家人和外省人來說是不公允的,但老一輩的思想就這麼影響著我。

那一天我與夥伴們在北京的國家博物館參觀時,那位來自承德的女孩與我瀏覽著裡面的文物,當我觀賞這些文物的美,不禁讚嘆:「你們的文化古物真的好精采喔!」她皺著眉說:「什麼你們的我們的,這些都是『我們的』東西呀!幹嘛分成這樣?」這讓我愣了一會兒,只是笑笑沒有反駁什麼。

也許她想知道我有什麼想法,便追問著:「為什麼你們不想統一總想著獨立?咱們中國人要團結呀!」我笑著說:「如果當年毛澤東將台灣打下來的話,就沒有現在這個問題,可惜他被硬生生擋在金門,而且台灣不需要什麼獨立,台灣就是台灣呀。」

每次討論到這類問題時,總不禁為台灣人感到不捨與悲哀,這對台灣人來說何嘗不是一種茫然呢?

每次的政權交替都是台灣人悲哀的開始,我們如同海上的浮萍,不斷的受風吹雨打,死的都是台灣人,傷的都是台灣人的心,每每看見網路上兩岸網友圍繞這類議題互相謾罵時,總會有種無力感,台灣的人們好不容易逐漸安穩了幾十年,為何還要掀起這無意義的風浪?

我不明白,為什麼兩岸人民總要為難彼此,難道用尖銳的言語攻擊叫罵,就能讓台灣更接受大陸人嗎?就能讓大陸人更了解台灣人嗎?這幾年兩岸的交流逐漸頻繁,我總是期盼著,縱使隔著海,我們彼此還是要能夠放下那無意義的成見,多麼期盼你們能了解我們的心情感受,而我們也能夠體會你們的意識想法。讓台灣人能卸下這被人加諸的枷鎖,安穩的生活下去,也讓大陸人能夠消散那股歷史傳承的堅持,只希望兩岸能夠共求個和平。

fsj 提到...

習近平與台灣大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有多遠?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067/358089

udn 鳴人堂 范疇 2014-09-16

這是一篇談兩岸政治的文章,但是必須先從一隻貓談起。(如果你讀到這裡就已經感覺這不會是一篇正經文章,那麼你正是文章的主要訴求對象,請往下讀)。

這也是一篇兼論代溝和文化差距的文章。

話說那隻貓。

帶電光眼神的流浪貓

一次歡笑閒聊的場合中,幾位30出頭,也就是「大人們」稱為草莓族(或80後)的女士聊到了其中一位所養的貓。這隻貓神了去了,iPhone 中的它,不雅的斜靠在沙發座墊上,似笑非笑,雙眼射出看穿了你的電光,略帶一點不屑,略帶一點審查。

貓主人說,它是一隻撿回來的流浪貓。喜歡貓但專撿流浪貓,這已經是30歲的人和50歲的人之間的代溝;30歲的人認為這是救一條小生命,50歲的人覺得那是促長棄貓。

神奇的事在後面,代溝之下還有代溝。30歲出頭的貓主人說,促成她撿回這隻貓的是兩個20歲上下的大學生。30的她和20的她們之間的代溝,不亞於50和30之間的代溝。

20歲、30歲之間,已經有代溝

事情是這樣的。她上班途中,總要經過一個角落,附近經常有流浪貓。天天走,沒怎麼在意,直到有一天,她注意到這隻長相奇特的貓,又瘦又弱,曲卷在牆邊。再走幾步,正好有一家小超市,她一時衝動,進去買了一罐日本進口的貓食,轉回去餵那隻流浪怪貓。

看著貓咪使勁吃,她有種滿足感。身後突然有人嚴厲的說:你不能讓牠吃這個牌子的貓食,這個牌子不好,會吃壞貓。她轉身,看到說話的是一個女生,也就是一個大學生。她回答到,牠都餓成這樣了,有的吃就不錯了,而且這也不是便宜的貓食,日本進口的呢。

大學女生很不高興,把話再說一次,這個牌子不好,對貓不好。然後,這女生一把將貓抱起,不讓貓再吃。餵貓者錯愕了,本來她不過是可憐這隻貓,沒有收養的意思,至少不是現在,現在還要去上班呢。基於賭氣,她也不客氣的說,你不能把貓抱走,牠是我先看到的,你先留著牠,把電話號碼給我,我下班來拿貓。

(這又是世代差距了,50歲的人不會這樣反應,頂多是假惺惺的誇大學女生兩句然後走人)。

大學女生說好,給了電話號碼,然後抱著貓離開。

下班後,我們現在的貓主人撥通了大學女生的電話。女生說,貓在我的一個朋友家裡,你去拿。她去了,開門的是另外一名大學女生,交出來的東西讓未來的貓主人(記住,她才30出頭)大吃一驚,這也才是故事的精彩所在。

長相與眾不同的流浪怪貓,已經被洗得乾乾淨淨,毛絨絨的看著她,打了絲巾,蹲坐在貓籠內。一同打包的,還有兩罐「正確」的貓食,兩個小瓶子。大學女生說,這貓的眼睛有點發炎,這一瓶是眼藥水,它的左邊耳朵有點受傷,用另一瓶治療。

臨走,大學生一再叮嚀,如果你不想養了,送回來給我,千萬不要送到流浪貓收容所,在那裏它會被安樂死。

就這樣,30出頭的世代,見識到了20左右世代的不同價值觀。說完這故事時,貓主人(記住,她才30出頭)感嘆說,現在的年輕人,跟我們當年真有點不一樣;發出這感嘆時她渾然不覺旁邊還有許多40出頭、50出頭的聽眾。

這隻貓,她已經養了3年,流浪過的貓,從來不喜歡再出門,只喜歡用各種不雅的姿勢在沙發上廝混。貓並不知道,它今天能活得如此暇意,至少依靠了兩層代溝,而這兩層代溝至少花了30年才得以形成。30年前,同樣的一隻貓,多半在被棄養的當下就死了。

習近平與貓的關係

貓的故事說完了,那又與習近平有什麼關係?容我提一個非典型的問題:如果在台灣本土,30歲世代不理解20歲世代的價值觀,40歲不理解30歲,50歲不理解40歲,那麼你猜,60歲的台灣人和20歲的台灣人之間的心理距離有多遠?太陽花學運,你期待60歲的台灣人理解嗎?

那麼,隔著海峽、青年時期和農民工人相依為命、從來沒有小確幸過、從來沒有公民投票過、終生刀光劍影的60來歲的習近平,他與20歲的台灣人之間的心理距離有多遠?你期待他理解什麼叫「太陽花學運」嗎?

50歲的台灣人,大多數無法理解,為什麼在許多人權問題尚待解決的時候,20歲的人卻把貓權提昇到人權的高度。20歲的人同樣不理解,為什麼在尊重生命這件事上,必須分出「人權」和「貓權」,一個不憐惜陌生貓狗的生命的人,會真心的關懷陌生人的生命嗎?

這裡談的不是對錯是非,那些可以留給哲學。這裡談的是真實世界中的世代價值觀差距,以及文化的差距。凡是不承認這種差距、不面對這種差距的人,終究不能引領世代。

如果不能期待60出頭的習近平理解台灣的年輕世代,那麼可以期望60歲的台灣政治老人理解中國的年輕世代嗎?不管他/她是藍的還是綠的。

聽起來挺麻煩的,是不是?在偉大的中華家長文化之下,40多歲的領導人,如當年美國的甘迺迪,今天英國的卡麥隆、美國的歐巴馬,在海峽兩岸都不可能,這等於是說,在可預見的將來,兩岸的領導層,都將繼續以陳舊的政治觀點進行角力,什麼「統」啊,「獨」啊,「主權歸屬」啊之類的東西。別忘了,這可是一群看到流浪貓就嫌棄,最多恩賜以安樂死的老傢伙啊。

兩岸是否和平,由年輕人決定

兩岸的前途,如果有和平,一定不來自60歲以上的老人群,切記這點。他們腦中的政治意像,不是槍桿子,就是銀根子;他們講究的,不是軍事實力,就是經濟實力;他們即使同情流浪貓,也不會注意到貓眼發炎、左邊耳朵有傷口。

不管在台灣還是中國,20、30來歲的年輕世代,普遍感受到老人政治之下的疏離感、無力感;在台灣,他們開發了「小確幸」以避世,在中國,他們開發了「金錢萬能」以存世。兩岸年輕世代之間,存在著巨大的文化以及價值觀的差距,但是他們之間沒有「代溝」,拿的都是iPhone , 玩的都是SN社會網路,打的是同一款遊戲。

槍桿子、銀根子、筆桿子、手機子

今天,彼岸的60歲老人們,正拿著傳統的槍桿子、銀根子、筆桿子,半強硬、半懷柔的脅迫著此岸,而此岸的60歲老人們也習慣性的從槍桿子、銀根子、筆桿子的邏輯來對抗或配合彼岸。但是,彼岸老人從來不敢拿著「手機子」脅迫台灣,因為他們知道,在槍桿子、銀根子、筆桿子的世界裏,台灣必輸,但在手機子的世界裏,他們必輸。荒謬的是,台灣的60歲老人們,同樣的害怕手機子,他們寧可打一場必輸的戰,也不敢面對手機子在島上對他們的地位威脅,因此不自覺的放棄了一個與世界溝通的利器。

在互聯網的世界內,沒有統與獨,只有相互加分。一切的「溝」,年齡的、文化的,都會趨近抹平,而這正是玩傳統政治的老人們最害怕的。如果你現在還只有20、30來歲,千萬不要落入老人的圈套,兩岸未來的和平發展,就在你的身上,大膽的去滑你的手指、敲你的鍵盤;在大數原理下,當台灣年輕一代每年滑出一兆次手指、中國年輕一代每年滑出六十兆手指的時候,兩岸的和平就有基礎了。

你說,那隻貓的意義大不大?

fsj 提到...

淡大選舉喊卡 陸生抗議爆衝突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16000916-260301

旺報 2014年09月16日 記者簡立欣/台北報導

淡江大學學生會長補選突喊卡!原訂17日至24日舉行的淡大學生會長補選,因為今年有陸生參選而風波不斷,15日中午原定是2組候選人政見發表會,淡大中選會卻搶先半小時逕自宣布停辦選舉,陸生組到現場抗議時,與中選會成員發生衝突。

今年淡江大學第20屆學生會會長補選首次出現大陸學生候選人,即編號1號的會長候選人蔡博藝和蘭陽校園副會長候選人姚遠鳴。5月首輪選舉由於投票率不足15%而流產,8月公告補選時蔡博藝才參選,選舉公報蔡、姚2人史無前例被加註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五星旗),引發「陸生參選」話題。

雙方爭執越演越烈

本月4日,由於對手提前宣傳,蔡博藝等人詢問「不是選前10天才能宣傳嗎?」,淡大學生中選會指蔡拿的是101年舊版選舉辦法;陸生競選組研究後發現103年新版根本未核定、公告,逼得淡大中選會9日宣布通過「103版法規」。

13日,陸生組候選人於校門口開記者會,質疑103版法規適法性問題:「片面通過不等於當然有效!」雙方爭執白熱化。

氣氛火爆 警方急協調

15日上午約10點,淡江中選會逕自宣布選舉停辦,公告「本會自即日起終止會務,停止辦理103學年度學生會第20屆正副會長補選選舉,相關選務事宜,將再行公告」;11點多又召開記者會,承認103版選舉辦法才是「現行法規」。

中選會會長陳彥甫表示,立法過程經過學生議會三讀合乎規範,但因為行政疏失而未公布,目前學生議會決議先暫停選舉並解散中選會。

蔡博藝等人到場抗議時,蔡與競選團隊總幹事鍾孟軒試圖阻擋陳彥甫等人離去,拉扯中蔡被推倒在地,校方請來警方調停,但雙方仍表示保留法律追訴權利。



◆ 淡大民主染餿 網路罵聲四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16000921-260301

旺報 2014年09月16日 記者賴廷恆/台北報導

淡江大學學生會15日發出公告,不僅解散中央選舉委員會,並停止舉辦「103學年度學生會第20屆正副會長補選選舉」,網路上罵聲四起,包括「居然讓一位大陸學生教台灣學校何謂民主」、「淡江校方又是名列台灣之光了」、「年紀輕輕已經學會老政客的奧步」等留言均又酸又嗆。

除參選學生會長的陸生蔡博藝一度落淚表示,「我到底是在跟誰競爭?是另一組候選人還是學生議會?」也有網友在「淡江大學學生會」臉書上留言,直指學生議會中止選舉活動根本為「逾越權限」;一連串「低級」、「有夠難看」、「不要再搞內定啦」、「怕輸,真沒志氣」等批判言論不一而足。

「把全校當傻瓜」

投票選舉代表的校園民主制度,某種程度可能被認為,反映出整個台灣民主政治的「縮影」,也成為網友熱烈討論的焦點所在。除憂心忡忡寫下「丟臉死了,輸給陸生就輸給陸生啊~這才是民主不是嗎」,「這就是台灣的民主?……這不等於在告訴大陸,台灣的民主是病態的?」

甚至還有網友舉例,行政院以後是不是也可以開個會就強迫停止選舉,「把全校都當傻瓜」。由網友一句句「誠信都輸了,還談什麼民主」,「老實說聽沒有懂!不過說不辦就不辦,有失民主風格」等,均顯見廣大網友的不滿情緒正在蓄積、持續擴散。

奇想陸人選台總統

此外,部分網友發言指向「台灣口口聲聲在笑大陸沒有民主,而如今淡大的行為豈不是比大陸更不民主」,甚至連「比共產黨還要共產黨」之類的「情緒性」留言也大舉出籠。在「台灣就是要他(蔡博藝)這種人才啊」的支持言論「前導」下,進而大發奇想推論出,「大陸人可不可以拿身分證後,來選總統?」的另類台灣未來「遠景」。



◆ 旺報觀點-不敢公平競賽 民主壞示範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16000927-260301

旺報 2014年09月16日 洪肇君

陸籍學生在台參選大學學生會會長,演變成一場爛戲,連台灣人自己都看不下去。淡大學生會選舉委員會緣何作出暫停選舉的決定,有必要向外界說明。這已經不是校內事務,其牽扯的是台灣「民主的顏面」。

蔡博藝參選只是個動作,不一定會當選,事實上,根據媒體的了解,她原先當選機率還真不高。但這麼一鬧,淡大許多學生開始願意去理解選舉事件的始末,國際媒體也開始報導。

來台灣讀書的大陸學生有數千人,一個蔡博藝就搞得淡江學生會大亂。我們賴以為傲的民主,在大學生階段竟然是這副德性,關心此事的大陸學生恐會竊笑不已。

這件事值得大家深思,大學的學生會長選舉只是初階民主而已,如果在這個階段就敵視非台籍學生,不敢堂堂正正來一場公平競賽,那陸生看到的台灣「民主」,就毫無可取之處。

fsj 提到...

面對陸生 請用民主說服我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942953.shtml

【聯合報╱楊森/博士班陸生(嘉縣民雄)】2014.09.18

近一段時間以來,十分關注蔡博藝參選淡江大學學生會的新聞,畢竟這是首例陸生參選。然而當看到淡江大學學生議會臨時會議,決議解散中選會並停止舉辦補選的新聞時,讓人感到大失所望,也不禁要問一句「台灣民主怎麼了」?

根據相關大學自治法規,具有學籍的在校生就具備參選資格,並沒有限定國籍,因此蔡博藝參選理應沒有任何問題,那麼既然蔡博藝合法參選,我們就應當尊重她的選擇,至於她是否能選上則是另當別論。然而淡大學生會這樣粗暴地解散選舉只會傷害台灣的民主,以民主之名反民主,而且這種做法與大陸的學生會又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台灣的學生會最寶貴之處,就在於可以完全不受政治形態的控制實行自治,這也正是靠台灣意識覺醒的一代人所艱難抗爭換取回來的,淡大學生會的做法實在是倒退。

我也明白台灣人憂心一旦開放陸生參選學生會,未來可能就會變成像香港有親共的陸生參選學生會。可是在民主社會,我們是否應該容許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價值立場?既然陸生做為社群成員,就應該具有合理和平等的權益參與相關的公共事務,而不能因為對大陸心存恐懼就連帶將陸生也一併歧視與排斥。

而且說實話,願意出來學習的陸生群體中,一味親共的絕對只是少數,許多陸生都對台灣寬容的民主氛圍抱有好感。台灣社會是否應該給予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讓更多的陸生親身參與公民社會接受民主的洗禮。

兩岸既然已經開啟了交流的大門,必然會衍生出種種問題,產生矛盾也是無法避免,如果我們僅僅是因為懼怕這些問題,就簡單地選擇故步自封拒絕交流,那將會更加地悲哀,因為只有真誠的交流,才能讓兩岸的人們少一些謾罵,多一些對話。

與此同時,不管是在香港還是台灣,都瀰漫著一種言論「大陸的民主與否和我們無關,我們只需要發展好自己的民主就行了」,這樣的想法是否過於一廂情願?因為大陸作為一個龐大的政治實體,對周邊地區起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我們只需要看看最近的香港特首普選問題就可知道。因此,建設一個「民主中國」怎麼也比一個「威權中國」來得要好。

隨著大陸的日漸開放,愈來愈多的年輕人外出留學,接受了完全不同於祖輩的思想,年輕一代對民主的呼聲也愈來愈高,台灣作為華人社會的民主先驅,對於中國大陸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龍應台在寫給胡錦濤的信中曾寫道「請用文明來說服我,我願意誠懇傾聽」。對此,我也想對淡大學生會說「請用民主來說服我,與其逃避,不如面對」。



◆ 面對台生 內戰史觀落伍了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942951.shtml

【聯合報╱李允傑/空中大學公行系主任(新北市)】2014.09.18

近日應邀到大陸安徽開研討會,順道走訪徐州的淮海戰役紀念館(台灣稱為徐蚌會戰),在合肥參觀剛落成的渡(長)江戰役紀念館,顯示中共對大陸人民的教育十分重視國共內戰:一方面緬懷當年解放軍的英勇戰績;另一方面強化中共的內戰史觀,進而推論兩岸尚未統一是因國共內戰而起。

進入廿一世紀,現實上兩岸統獨問題已經離國共內戰越來愈遙遠。兩岸關係的未來,關鍵取決於年輕世代,而兩岸的年輕世代由於政治社會體制與教育的影響,出現了嚴重落差,這才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隱憂。

大陸的教科書從小教育年輕人,台灣是中國大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但因為內戰因素導致國家尚未統一,所以「台灣屬於中國」的概念,在大陸社會已經根深柢固。然而在兩岸青年交流過程中,陸生就會感受到台生的台灣意識特別強烈。

很多台灣年輕人會問陸生:「為什麼你們要說台灣是中國的?」「為什麼在你們的電視裡出現台灣人的時候要寫中國台灣?」甚至進一步說:「台灣的未來應該由我們台灣人決定,我們可以公投決定要統一或獨立,我們的命運應該由我們自己掌握。」這些問題反映兩岸年輕人在國家認同的嚴重分歧。

太陽花學運後,大陸當局發現過去對台灣的努力付出沒太大效果,不只對於台灣社會缺乏瞭解,對年輕人的認同取向更無法掌握。大陸政府對於台灣的讓利懷柔,都碰到來自年輕世代的懷疑和抵制。

台灣年輕世代成長在政治民主化階段,對於中國大陸沒有感情。卅幾年前,「龍的傳人」、「古月照今塵」等具有中國情結的民歌,是四、五年級生的共同回憶。如今,年輕世代的成長環境,以及看到的世界,只有台灣加上美、日、韓,對中國沒有感情認同。

正如聯合報世代圖像調查顯示,很多年輕人認同台灣必須利用大陸的市場與經濟資源,也願意到大陸工作;但這不表示他們認同經濟整合可以連結到政治統一。台灣經歷過民主化洗禮,年輕人對於民主和自由有高度的自信和認同;因此,他們在政治上對於大陸威權體制與人權自由有高度疑慮。

兩岸青年在國家認同的分歧,不會因為多辦幾場兩岸青年夏令營或大會師有所改變。

這種認同分歧源自兩岸政治制度與社會價值的差異,與國共內戰沒什麼關係。此刻大陸繼續強化國共內戰史觀,對於未來兩岸關係問題的解決並無助益。這不是相向而行,而是背道而馳。

參觀完那兩座國共戰役紀念館之後,我的心情有說不出的沉重。隨後在臉書上寫道:「站在蔣、毛在重慶談判時的合照前,無限感慨…國共兩黨的政權爭奪,為何只能訴諸戰爭?」

fsj 提到...

北京最美的時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19001096-260306

旺報 2014年09月19日 (一蓑煙雨/北京大學台生)

要說兩岸差異最明顯的季節,我相信是秋天。雖說北京冬天下雪而台灣不會,但台灣溼冷的氣溫卻依然讓從冰天雪地的北京回來的我感受到刺骨的凜冽。

每年的此時,兩岸剛從中秋節的月餅香中走出,然而不同的是,在台灣迎接學生們的也許是高照豔陽,而在北京卻是日漸涼意的秋風。

從小生長在四季如夏的台灣,季節對我來說的意義無非是多穿一件長袖夾克,或是每日曙光乍現早晚的差異,但當我在北京第一次看到大雁南飛以及垂楊翠柳一夕凋零,我頓時感受到秋天的重量是如此的具體又真實。

「傷秋」似乎是每個中國文人必備的氣質,似乎到了秋天,人性中的溫暖也隨著萬物的凋萎而失去了生命,然而卻也正因如此,秋天成為了千古絕唱的溫床,然而從小每當讀到《西廂記》中的「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對其中的秋景幽情總難免隔靴搔癢,除了文字之外,幾乎感覺不到更多的意境與共鳴。

直到來了北京,親眼目睹圖書館前成群的銀杏樹,前天傍晚尚且翠綠,隔天一早卻已是一片金黃,整座校園有如滿城盡戴黃金甲,萬物的生機似乎戛然中止,連空氣中的涼意都顯得出奇的嚴酷。

即使如此,小時候聽在東北出生的奶奶說,她年輕時最喜歡的季節就是秋天,因為那時的東北剛剛揮別了酷暑,又尚未進入嚴冬,她瀋陽老家門外此時是一望無際的稻浪,號稱「北大倉」的松遼平原上此時嘉禾千里:「每年的這時候,總感覺天空特別的高、特別地藍!」我幼年的記憶中深深烙印著奶奶這句話。在我長大求學的過程中,似乎關注眼前的書本遠超過頭頂上的藍天,直到當我有一天傍晚從學校圖書館的落地窗瞥見那一抹殘陽,那一刻卻讓我回憶起奶奶那句對家鄉秋天的形容,半個多世紀似水流年,那一輪血紅卻依舊楚楚動人。

有人說秋天是北京最美的時節,不僅氣溫宜人,且空氣清新,沒有冬天的霧霾,也沒有春季的飛絮和夏天的塵埃。然而北京的秋天最讓我心嚮往之的原因,卻是季節由暖轉涼之際,萬物生機的細微變化,如宿舍樓前杏樹葉色、未名湖面上的鴨鵝、燕南園中的貓,在此時節逐漸放慢活動的節奏,昨天剛看到的一樹翠柳,今天卻已黃了一半,前天還在宿舍樓前搖尾撒嬌等待餵食的小貓,今天已看到她窩成一團小毛球躺在自己搭堆的草窩中。

有人說秋天象徵著肅殺之氣,但我卻相信這個時節中更多的是養精蓄銳,將在春暖花開之際再次綻放天地間的生機。今天中午前往食堂吃飯時,看到圖書館前旗桿上的旗幟已經轉向東側飛揚,西風漸起,秋天,真的到了。



◆ 兩岸都可以再多做一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19001094-260306

旺報 2014年09月19日 (張麗媛/河北經貿大學學生)

在漢字之旅的那八天裡,我與台灣學生有了一個近距離的接觸與交談,起初的我們還都小心翼翼,對於兩岸關係問題未曾觸碰,但隨著逐漸熟絡起來,本以為會尷尬的話題也被我們提上交談日程。

一些台灣同學認為,部分台灣民眾不願意回歸祖國,是因為一些歷史所存留下來的陰影,以及大陸存在的一些不好的現狀。

1949年蔣介石敗退台灣後給台灣社會造成了不好的影響,以及之前曾爆發過二二八事件,這些不好的印象就在台灣民眾心裡紮下了根,由於這些人是從大陸敗退台灣,一些民眾會想當然的認為大陸人就是這個樣子,沒有秩序可言。而現如今,隨著赴台旅遊人數的增多,某些大陸遊客行為上的不當之處,使得一些不瞭解大陸的台灣民眾對大陸產生了不好的印象。此外則是一些年輕人,他們從出生就生活在台灣,對於大陸並沒有深厚的感情,對於曾經的歷史也沒有切身的感受,很難體會老一輩人的那種鄉愁。而歷史上台灣曾從大陸被分割出去,被殖民、被拋棄的歷史使他們缺乏安全感,也因此更看重現在得來不易的自由。

當然,除此之外必然還有很多其他原因,導致台灣一些民眾不願意回歸祖國,但就這兩點而言,依我之見,大陸能做的還有很多。

首先就是交流,我們需要與台灣開展更多的交流活動,讓台灣民眾更多的去認識一個真實的大陸,讓台灣民眾瞭解,即便大陸的確存在有些民眾素質還不高,但並非皆是如此,大陸也並非他們想像中的落後、混亂,以此來消除一些台灣民眾對於大陸的偏見,讓諸如「吃不起茶葉蛋」和「買不起筆電」之類的誤解不再發生。

其次,大陸自身也該從台灣民眾的眼中看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加強國民教育,提高國民素質,同時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民生活狀況。你若盛開,清風自來,大陸從自身做起變得更好才是關鍵。

最後,我們在強調台灣與大陸的歷史時,也當給予台灣更多的安全感,以提升台灣對於大陸的歸屬感。大陸與台灣之間應該彼此理解、彼此包容,對於兩岸關係的發展,大陸還可以多做一點,也期望台灣同樣為兩岸關係發展再多做一點。



◆ 經濟學人︰美大學教授協會 要求關閉孔子學院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814520

自由 2014-09-19

〔記者湯佳玲、編譯楊芙宜/台北報導〕中國大幅輸出「孔子學院」,以文化攻勢達到政治統戰目的。最新一期《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孔子學院限制課堂上談論中國敏感議題,已影響到學術自由;早自六月份起,美國大學教授協會即已呼籲各大學終止或重新修改孔子學院合約,理由是「孔子學院作為中國國家機構的一個部門,得以忽視學術自由。」

中國主管孔子學院的漢辦則表示,西方普遍認為中國的崛起對他們造成威脅,希望藉由孔子學院「軟實力」的輸出,宣揚世界大同的理念,以消弭「中國威脅論」這樣錯誤的想法。

芝大教授投書 披露孔子學院干預學術自由

《經濟學人》指出,孔子學院在美國招致越來越多批評,芝加哥大學教授Marshall Sahlins去年在《國家(Nation)》雜誌發表文章,細述好幾個國家孔子學院如何以政治敏感為由干預學院之例,如二○○九年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即因孔子學院反對而取消達賴訪問。今年則有超過一百位芝加哥大學教授連署反對孔子學院干預學術中立。

蒙大拿大學榮譽講座教授Steven Levine今年寫信給全球上百所孔子學院,要求舉行天安門事件廿五週年的紀念活動,但未獲任何一所同意。北京環球時報最近甚至稱國外這些學院反對派為「麥卡錫主義的延續」。

中研院歷史語言所長黃進興表示,《經濟學人》刊登的該文章引起歐美學術界的廣大回響;芝大知名人類學家Marshall Sahlins結合幾十位重量級學者,同聲反對孔子學院影響學術獨立與自由。他說,中國以為在海外給點錢,就能控制人家的思想與學術,「這對西方民主自由的傳統是行不通的。」
余英時曾批 中共借孔子之名對外統戰

昨領取首屆「唐獎」漢學獎的中研院院士余英時,也曾批評孔子學院是中共官方借孔子之名推廣漢語,卻是對外統戰,輸出意識形態甚至搞情報的工程。

立委鄭麗君昨受訪表示,抵抗孔子學院最好的武器,就是堅持與維護民主自由,可是馬政府卻反其道而行,近年來在對中國事務缺乏透明性、逃避監督,正是中國統戰蔓延的溫床,是一個關於價值的無聲戰役,孔子學院只是一個縮影。如果馬政府無法堅持守護該有的信念,自然會被台灣公民社會所淘汰。

fsj 提到...

唐獎/余英時:不聽我就革命 不是民主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947687.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4.09.20

唐獎漢學獎得主余英時與法治獎得主奧比‧薩克思,昨天不約而同暢談對民主法治的看法。余英時指出,民主法治要有很深的人文思想才能建立;薩克思強調,要讓法律在國家生根,不能只靠律師、法官,而是要人人都參與,讓社會底層也能納入法中。

「儒家講以人為本,人的尊嚴發展出來就是民主。」余英時以他對古代中國「反智論」研究為例,指出當時雖無民主說法,但有對人的尊重,「『天地之性人為貴』,看重人,才有民主出現。」他強調,西方民主自由概念並非與中國文化對立。

余英時說,大陸近年雖也推舉儒家、廣建孔子學院,但都基於政治目的,並未吸收儒家民主精神。他感慨,共產黨早年罵國民黨搞孔孟是搞專制,讓孔子有如過街老鼠,現在又突然「抖起來」;他形容共產黨講儒家,對儒家有如「死亡之吻」,他現在都不敢講儒家,免得好像跟共產黨呼應。

「台灣是中華幾千年來第一次靠選舉出現民主,好不容易有這塊土地,不要糊里糊塗丟掉。」余英時說,共產黨雖善於滲透,還可以買下報紙,但從歷史看來,從秦始皇到希特勒,都顯現政權沒法用暴力長久維持。

看台灣反服貿等學運人士,余英時建議若有不滿,可用「投給別的黨」平衡,但不能動輒叫政府聽自己的,「不聽我的就要革命,這不是民主」。

薩克思:爭平等坐苦牢 被炸殘反而解脫

薩克思以「從壓迫到自由的啟示」為題演講,強調法治公平的重要性。「法律可以保障人,也可壓迫人,法律不見得是人們最好的朋友,是要看誰來制訂。」

薩克思說,他生長在南非實施種族隔離政策年代,年輕時是律師,後來因支援受迫害者遭捕。在獄中的悲傷憤怒,沒想到要到一九八八年他遭南非特務炸掉一手、炸瞎一眼後,才得解脫;非洲民族議會(ANC)請他草擬憲法,正是他治癒痛苦的良藥。

薩克思說,他草擬南非憲法時桌上一本書都沒有,因他認為憲法該從內心發展出來;強調不分種族、階級、性別、貧富都擁有同等權利的南非憲法自此而生。

「強調人人平等的憲法治癒我,也治癒這個國家。」薩克思說,妥協、體諒,不見得真的表示了解對方,但靠寬容,可找到互相可接受的語言。

【記者王文玲/台北報導】唐獎法治獎得獎人、前南非大法官奧比‧薩克思昨天到法官學院與法官分享「溫柔復仇」等心路歷程。薩克思說,當他與炸掉他一隻手的「敵人」握手時,感覺自己也從中獲益;不再是敵人,而是活在民主制度下同一社群的人。他不把氣力放在過去的不公不義上,而要考慮生命如何奉獻。



◆ 余英時讚太陽花:很了不起的運動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948228.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2014.09.20

唐獎漢學獎得主余英時今天在中研院舉行的「與漢學大學對談」中表示,民主社會的言論、集會與思想表達自由,表現在公民對政府政策不滿的抗爭上,然而抗爭方式應有人文修養、不應暴力。

余英時今天在演講時大談人文修養與民主,他說,中國五四運動引入西方社會重要的民主與科學價值,兩者共同支點就是開放的態度。不過,現今社會科學廣受大家接受,已不用再提倡,但「更應注重的是民主社會與人文修養」。

余英時說,民主社會也應該是有修養的社會,但並不是在安撫大家、不要搗亂,而是當不滿政策時,應和平抗議、不採取暴力手段,最後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將選票投給認同的人。

此外,他也認為民主領袖應有好的修養,否則只是在操縱選票;他也以中國歷史為例,政權的轉移必須具備武力,才有辦法推翻另一個朝代,誰能掌握時機就能把政權奪到手,並不是為了政策。而台灣打破了幾千年歷史朝代循環現象,期許民眾應避免選票被操縱,要有判斷力,哪些人是對整個社會、世界情勢最了解、哪種政策值得民眾投票選擇。

余英時表示,太陽花學運是否該闖進立法院,可以討論。但抗爭者離開立法院前將環境打掃乾淨、和平離去,讓他很感動,「是一個很了不起的運動」。

此外,這次香港爭取直選遭中國否決,變為民眾可自由選舉、但候選人需由中國決定,這是中國給香港人的難題,所以很多年輕人發起占中(占領中環運動),且打出愛與和平口號,尤其不管事太陽花學運或香港佔中運動,兩地民眾互相支持,是非常好的。



◆ 台灣學生打工掙錢 學習獨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20001125-260306

旺報 2014年09月20日 (Yolanda/台灣大學中文所陸生)

這學期接任了學校兩門課的助教,開學初和同一門課的其他幾個助教一起聊天,才發現他們身上大多還有好幾份工作,校內校外都有,有同學在補習班兼課,有同學申請了三四門課的TA(教學助理),也有同學在學校附近的飲料店工讀,平均下來每個同學一個月大約都有三萬以上的收入。這讓我很驚訝,研究所的功課原本就已經很重,怎麼還會有時間和精力做這麼多份工作,但這對他們來說似乎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問及原因,A說他早在大學的時候就開始自己負擔自己的生活,每個月還會給家裡寄錢;B說除了需要負擔自己的生活所需,還要存錢,因為畢業還要還學貸;C則說因為他曾經重考過兩年,覺得自己到了該要自立的年紀,不願意再開口向家裡要錢。

台灣同學自力更生

以我這一年在台灣的觀察來看,這好像並不是個別的現象,周圍的許多台灣同學基本上除了在學校擔任TA,身上往往都有五六份家教或補習班的工作,每天風裡來雨裡去,一面要顧好功課,一面還要為生活奔忙,讓我這個懶惰鬼幾乎難以想象。

我有一個好朋友,上學期說,她有一天家教完回來因為太累,洗完澡,一邊還在吹頭髮一邊就睡著了,醒來的時候吹風機還在耳邊嗡嗡響著,差點就要弄到火災。我很心疼,問她是不是應該推掉一些工作,她搖搖頭無奈笑笑說,那樣就交不起房租了。

雖然不曾問過,但我感覺這些同學的家境應該不至於太糟,有人說,他們很多人其實不過是賺錢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比如化妝品,名牌包包,iPhone,又或是想讓自己生活得更好一點,但這又有何不可,想要的東西就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取得,並沒有什麼不對,而且正為如此才會更懂得珍惜,也更能體貼父母的艱辛和不易,比起凡事倚仗家裡的寵溺、只會伸手向大人要錢,要好得多了。

每每與台灣同學聊到這些,我都會有一種莫名的罪惡感,剛來台灣的時候,父親擔心我太辛苦,甚至讓我連助教都暫時不要做,儘管後來我還是有申請兩份助教的工作,但學校發給TA的獎勵金連交學費都還遠遠不夠,更不用說在台北交房租和吃飯,(當然,陸生無法在台打工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大陸父母過度寵溺

暑假回大陸的時候,我約過三五好友出來見面,還在讀研究所的,幾乎都沒怎麼在自己打工賺錢,就算有,大多都也是在企業實習,目的是為了裝飾以後求職的履歷表,薪水卻不怎麼在乎,因此即便沒有學費的壓力,生活還是必須要依靠父母,在國外念書的同學就更是如此,一方面學費、生活費十分昂貴,另一方面打工的環境也相對艱辛,因此揮霍父母的錢也就成為了最佳的選擇。

中國大陸這一代的父母和孩子其實很少有這種觀念,讓小孩18歲以後開始自己獨立生活。對於獨生子女的寵溺,使得依賴父母成為了我們這一代人的一種順理成章的習慣──讀書靠父母,出國靠父母,結婚靠父母,買房買車也靠父母。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台灣的家庭通常有兄弟姐妹,所以整個家庭的寵愛不可能都傾注於一個孩子身上,因此台灣的小孩相較之下會比較懂得體恤父母家庭,又或是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就是成年以後必須獨立的觀念,所以我身邊的這些台灣同學在這一點上才會顯得特別的獨立,也因此常常讓我自愧不如。

學習累積社會經驗

當然也有人說,在應當讀書的階段一味選擇打工,未必是一件好事,因為在學校學習的時間其實是很寶貴的,在這段時間多聽一門課、多讀一本書、多參加一些活動,對於人生的幫助也許會比在7-11當店員或在麥當勞炸薯條要大得多,離開學校以後還有漫長的時間讓人在社會中摸爬滾打,如果家裡有能力支持自己的學業,實在不必急於一時。

我並不反對這種說法,世上的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平衡點,學生打工固然有好處,但在有限的精力下,選擇怎樣的工作,如何分配和管理時間,這都需要每個人自己去衡量,而在這過程中,何嘗又不是一種社會經驗的學習和積累。

無論在台灣還是大陸,念研究所都似乎是一個令人尷尬的人生階段,二十多歲的年紀,想一想在父母那一輩已經是要賺錢養家的了,而隨著年紀漸長,周圍的許多同齡朋友也都紛紛成家立業,於是還在學校裡念書的研究生,也就像是站在門檻上,一隻腳還留在校園,另一隻腳卻又不得不踏進社會。因此或許也不難理解,包括我自己在內的研究生們,不甘願也不好意思再繼續當米蟲。

呈現兩岸青年差異

我想並非每一個台灣的家庭都是如此,由於交往圈子的限制,我周圍的這些現象很可能並不能概括全部的台灣大學生,這可能僅僅只是台大學生、或是台北學生的一部分特徵。

不過,在台灣的這一年,漸漸感覺由於兩岸從小接受的教育、文化觀念、家庭背景的不同,使得兩岸年輕人的差異在許多細節上體現出來,不存在純然的好壞對錯,但看看自己,看看別人,倒是常常發現一些十分有趣的對比,而這或許也正是此行的目的所在吧。

fsj 提到...

唐獎/余英時:公民抗爭也要有修養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949340.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4.09.21

「民主要靠人文修養培養出判斷力,才不容易被操縱選票。」唐獎漢學獎得主余英時昨在中研院舉行在台最後一場講座,吸引滿滿聽眾。他強調,對社會有不滿,應以和平方式對政府施壓,若施壓不成,就投票給其他黨派,「這是制裁不合理政府的唯一方式」。

這場講座「談人文修養」,由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主持,余英時主講,史語所所長黃進興、台大文學院院長陳弱水與談。王汎森說,他觀察余英時從一九五○年代起有條學術關心主線,就是民主自由及其在中國是否有相容的「背景文化」,昨天余英時即暢談人文修養與民主的關係。

「人人都可投票的民主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必須要有人文修養。」余英時引用十八世紀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美國的民主」所言,民主領袖需要的人文修養比專制皇帝還多,因為民主領袖若沒人文修養,只在意權力,會走向操縱選票。

余英時說,人文修養的重要性還表現在公民抗爭(civil disobedience,一譯公民不服從)時。他指出,民主社會有表達的自由,但抗爭也要有修養,若採暴力,就違背民主。

「台灣的太陽花運動,讓我很感動。」余英時說,學生能否進立法院雖可討論,但他們在占領立法院後,把立法院打掃得乾乾淨淨才走,「這很了不得」。同樣的,身為香港「占領中環」運動主力的年輕學生,採用「愛與和平」口號而非暴力來占中,顯現人文修養,也「值得參考」。

「台灣能建立民主,是因從未經過革命,從傳統社會慢慢轉化成現代社會。」余英時說,中國改朝換代總是靠武力,代價則是不斷以暴制暴。

他認為,台灣民主化是極重要的發展,但仍須從人文修養培養出民主修養,民眾才不會人云亦云被操縱,「政權爭奪不只是選票量的問題,如果質不能提高,民主永遠停在低水準。」



◆ 令人羨慕的自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21000872-260306

旺報 2014年09月21日 (韓緒麗/江蘇)

離開台灣前,朋友對大陸的「高牆」早有耳聞,常開玩笑:「你回去就不能用臉書給我們按讚囉!」我總笑著說:「我們還可以line彼此,你別已讀不回!」

回來之後苦於牆太高,上臉書著實不易,line成了我與台灣朋友交流最方便的管道,聊近況,發牢騷,line的暢通無阻讓我覺得自己還在台灣未曾離開。但好景不常,七月初的某個晚上line毫無徵兆地被擋了,前一秒還在歡樂的聊天,後一秒就再也登不上。看著成百上千新訊息提示卻無法閱讀,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自由」的可貴。

去年冬天在高雄遊玩,搭出租車去火車站,司機聽到我們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很快判斷出我們是「阿陸」。他笑著指著路邊的紅綠燈問:「這個你們那裡有嗎?你們看得懂怎麼走嗎?」又指著不遠處的85大樓問:「這種高樓怕是你們沒見過吧?」

同行的湖北姑娘快人快語回他說:「您是30年前去的大陸吧?大陸早就不是您想像的那樣啦!我們近些年發展地很好呢!」只聽司機師傅一聲冷笑,「台灣多自由,我幹嘛要去大陸!」我笑著問他:「自由是什麼?」他說:「自由就是想遊行的時候可以遊行,想抗議的時候可以抗議啊!你們可以嗎?」

下了車,同行的友人為司機對大陸的刻板印象憤憤不平,她不理解為何一個沒有去過大陸的異鄉人口出此言,而我,卻一直反復回味著剛才那段對話。常常與台灣同學聊天時被詬病「大陸沒有自由」,每次都會拿大陸的網路管控來做案例,他們不能理解為何要封鎖大家常用的社交網路,我總也不知要如何解釋,講來講去,講到最後只能用一句「你懂的」結束這尷尬話題。

中年司機眼中的自由卻是另外一個面向,他理解的自由是民眾可以直白而不避諱地向政府發聲,為自己爭取合法權益。而遊行,抗議這種字眼與我而言只是課本上的一個考點而已,從沒有親眼目睹過,更不要說參與了。還記得兩年前釣魚島事件在大陸引發了多場民眾自發組織的遊行活動,我所在的城市也有一場,但我沒敢親臨現場,哪怕是看一眼。

在台灣,我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景象,立法院萬人靜坐示威的場面對我來說很是新鮮,卻在好奇之餘總本能地站遠一些,我條件反射出的一些敏感舉動連我自己都覺得好笑,在台灣還是用大陸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我不懂自由究竟要如何定義,但我看到靜坐的那些人臉上寫著自由,他們沒有恐懼,沒有害怕,有的只是對這片土地的關切,對這片土地的期望,不對現實妥協的倔強。看到這樣的場景,我不禁矯情地想起艾青的那句:「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切。」他們遊行抗議,也是因為對台灣愛得深切吧。

我不羨慕台灣的藍天白雲,不羨慕台灣的人情味,但我羨慕台灣人的抗爭意識與不甘妥協的生活態度,這就是我理解的台灣人常說的小確幸,也是我以為的自由。



◆ 蘇格蘭的命運之石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21000385-260109

中國時報 2014年09月21日 謝國榮

蘇格蘭公投結果已揭曉,統派以些微差距贏得勝利,蘇格蘭依然留在聯合王國之內。英國是代議政治制度的始祖,筆者曾旁聽西敏寺國會兩黨的辯論與首相的答詢,每個人都是雄辯之士,辯護政策,以理服人。英國平時從地方選舉到國會問政,皆表現高度的成熟與理性,從這次蘇格蘭公投的過程來看,很少有激情對抗或衝突,開票結果,勝不驕,敗不餒,展現泱泱民主大國民之風範,值得我們學習。

筆者造訪蘇格蘭無數次,你問蘇格蘭人:「你是英國人,還是蘇格蘭人?」咸信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後者。當你去欣賞蘇格蘭的高原競技(highland games)與愛丁堡的軍樂隊(military tattoo)的表演,並品嘗蘇格蘭的威士忌之後,你會發現,蘇格蘭大大不同於英格蘭。

遠在1100多年前,在西元843年,蘇格蘭就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了,歷史上被英格蘭入侵多次,打了許多流血的戰爭。原是蘇格蘭國王登基之用的「命運之石」,於1296年被英國擄走,放在倫敦皇室教堂西敏寺內,當成是英國國王登基之座椅下的聖石。對英國皇室而言,這是象徵侵略戰爭的戰利品,對於蘇格蘭人而言,則是永遠的國恥,直到1996英國政府終於將「命運之石」歸還給愛丁堡。從此,蘇格蘭的獨立運動邁向另一個高峰。

《聯合國憲章》規定:人民有自決的權利,而「聯合國人權宣言」裡,也保證:人民有權利改變自己的國籍。英國政府在這兩項重要的歷史文獻裡,都是簽署國家之一。從打壓,反對,到同意蘇格蘭有公投的權利,一路走來,殊為不易。這次公投的過程和平與理性,足以顯示,蘇格蘭人是一個偉大的民族。

英國首相卡麥隆在選後立即保證,英國將改變治理人民的方式,會讓國家與人民變得更好,將賦予蘇格蘭更大的自治權力,去決定他們自己的政治事務,蘇格蘭的命運之石,將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英格蘭與威爾斯各地方呼籲更多的自治權力的呼聲,也愈來愈高,英國政府勢必要做出更多重要的政治改革,包含修改憲法在內。台灣政府除了要學習英國政府重要的政治改革承諾外,更要積極回應台灣人民近年普遍對政治與政府不滿的聲浪,否則也可能導致政治失靈的危機。

蘇格蘭占有歐盟64%的海底蘊藏的油田,經價值將高於4兆英鎊,蘇格蘭還擁有四分之一全歐洲的風力與潮汐發電,有威士忌酒的品牌、巨大的觀光收益、高科技產業園區、優質的教育體系,還有獨特的文化、音樂、文學與藝術。蘇格蘭享有更大的自治權力之後,將可更完整與自由的發展自己的經貿與文化,展現蘇格蘭民族的自信心。

台灣早已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國際上很多國家雖然在外交上不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但是,國際上普遍認知,台灣是事實上(de facto)的一個獨立國家,有領土、有人民、有政府、有主權,而且台灣已是一個完全實施民主選舉制度的國家。台灣人民是這塊土地的主人,沒有受到其他國家的統治或壓迫,我們珍惜現在的自由與繁榮的生活,當然就不需要以公投或修憲的方式,來宣告獨立,或要修改國名與國號,否則,中國大陸強烈的軍事統一台灣的可能性,無法低估,也勢必無法避免。

(作者為高苑科大行銷流通系助理教授、英國霍爾大學管博士)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聯合筆記/民主與自信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953210.shtml

【聯合報╱游其昌】2014.09.23

蘇格蘭獨立公投失敗,但蘇格蘭爭取獨立與信念已讓全世界聽見,雖敗猶榮,許多人才想起由昔日的日不落帝國,險些要變成日薄西山的英國,確實是領銜的老牌民主國家,在公投過程中向全世界展示民主厚度與風範,也重建倫敦的驕傲與自信。

同樣驕傲的是南非。曾為南非特務炸斷手臂的唐獎法治獎得主奧比.薩克思,堅持「溫柔的復仇」,靠著以人為中心的法治理念,書寫最進步的憲章,讓南非人民得以擁有自由、麵包與玫瑰(精神)。「我為我這一代感到驕傲,為我的國家感到驕傲。」

唐獎漢學獎得主余英時也為台灣民主驕傲,因為台灣是中國幾千年來第一次出現民主自由的制度,可以不用流血殺人就轉換政權,但「仍沒有達到很圓滿的地步,需要更深的人文素養才能提升民主自由,尤其是除了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如何尊重少數才是未來要努力的目標。」

從倫敦、南非到台灣,看到人家為了民主努力的「理解、寬容與大度」,更反映出台灣社會的淺薄與不足。蘇格蘭爭取獨立,除了政治上數百年來的民族恩怨外,爭獨傳單上五大理由是:廢止核武、終結非法戰爭、捍衛國健保、擺脫保守黨和制止資本家。爭的是反核、反戰、反資本的社會主義路線,公投雖失敗,但政策主張已翻轉了唐寧街的思維,公投的過程就創造了民主價值。

馬總統治國最愛談法治,薩克思說,當年南非法律的保障只屬於特定種族,那是個「依法而治」的社會,而非以人為中心的「法治」社會。台灣呢,我們的法治有以人為本嗎?我們的民主有尊重異議、容忍少數、服從程序嗎?我們能夠透過民主制度、透過協商,建立進步的法條憲章,追求社會提升嗎?以現在兩黨政客的品質與立法院的表現,我們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同樣的,爭獨立,除了「台灣前途由兩千三百萬人決定」的信念外,還有什麼主張?反對共產主義、反對專制統治、反對大陸霸權嗎?就算真有一天,我們有機會進行所謂「獨立公投」,除了「不做中國人」的選項外,我們還能提出什麼樣的想法,讓全世界相信做為「獨立台灣人」,真正值得尊敬?

許多人都提到,蘇格蘭的公投課,值得大陸參考,卻不能從「統獨」激情外,想想台灣還能從其中學到什麼。光能投票換政府不是民主,不能透過尊重異議,透過充分辯論,協商建立機制的社會也不夠民主,這就是余英時對台灣的提醒。

台灣是有資格、有機會自信與驕傲的,但少了人文關懷,少了文明的厚度,台北的政治仍是邯鄲學步的民主初階,連我們自己都無法說服,更何況是香港、大陸,但是,除了厚植深化民主外,台灣還有別的路可走嗎?如果沒有別的選擇,請從國會開始,自重人重地真正學著建立民主尊嚴,建立台灣的自信,才會有台灣驕傲的未來。

fsj 提到...

錯失馬習會 北京會吃後悔藥
http://www.udn.com/2014/9/26/NEWS/OPINION/OPI1/8960555.shtml

【聯合報╱社論】2014.09.26

運用十一月北京APEC年會安排馬習會的構想幾告幻滅,但鼓吹促成此事者似仍未放棄最後的努力。北京若錯失了此次馬習會的不二機遇,未來恐會來不及吃後悔藥。

語云,順天應人。歷史的走向就是天,民意的歸趨就是人。兩岸的解決方案必須順天應人,不能背天逆人。馬習會可以是一個「天人交匯」之會,即「歷史與民意」之會;一旦錯失這個村,也許就不再有這家店。

兩岸的解決方案必須順應大歷史的走向。近代及現代史上有兩波「國家自決風潮」,一波在一九四五年二戰結束後,以「民族自決」為主;第二波起自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倒塌及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引爆的「蘇東波」,則是以擺脫共黨專政的「政治自決」為主。兩岸問題即使不能以「獨立公投」解決,但也必然不可能扼殺某種形式的「統一公投」,這亦可視為一種「自決」形式,將是兩岸在歷史走向、人類文明及民主人權上無法迴避的一個關口。

準此以論,不論國際輿論對蘇格蘭獨立公投的評價如何,但無疑是在政治文明及民主人權上樹立了典範。同理,兩岸的解決方案也必須回應人類文明的基準要求,不能釀成反歷史走向、反文明、反民主的悲劇。

再者,兩岸的解決方案自亦應以民意為歸趨。從香港的情勢可見,政治體制及價值信念的歧異,不是「文攻/武嚇/利誘」所能彌合;尤其,當民意的歸趨與前述歷史走向成為一致之時,背天逆人的橫柴入灶將使情勢難以收拾。香港的民意「只是」為了爭取「真普選」而已,卻已經鬧得不可開交,則北京將如何面對即將「第六次直選中華民國總統」的台灣民意?

兩岸能否覓得解決方案,卡在「中華民國」;而APEC馬習會之能否實現,亦卡在「中華民國」。北京心中的兩岸解決方案若是建立一個「消滅中華民國的一個中國」,則不論在歷史文明上,或民主人權上,都是一個災難性、悲劇性的想法。而亦正因出自這種「不承認中華民國」、「消滅中華民國」的想法,所以北京對APEC馬習會猶豫,深怕弄成「中華民國vs.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兩國論。但是,倘若北京能「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是北京最近倡導的「鄧小平主旋律」),改以建立一個「保全中華民國的一個中國」為兩岸解決方案,即可能順應歷史文明、回應民意歸趨;那麼,在這個「大屋頂中國」之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一部分的中國」,為什麼不能在APEC實現馬習會?

北京欲以中華民國來防範台獨,卻又不肯承認中華民國是「一部分的中國」(只說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這就使得台灣內部「借殼上市」之念不絕,且成為台灣人民在「一個中國」及「中國人」的認同上難以發展的根本原因。我們曾經主張「杯子理論」,亦即:「台灣是水,中華民國是杯;杯在水在,杯破水覆。」此一理論,不論在「一中各表」階段,或進入「大屋頂中國」階段,皆可成立。亦即,應以「保全中華民國的一個中國」為兩岸解決方案。

若北京能從「消滅中華民國的一個中國」,轉至「保全中華民國的一個中國」,則有什麼理由自APEC馬習會上退縮?若能成事,兩岸當局何妨共同宣示以「試驗事件」來進行APEC馬習會;馬英九以「中華台北經濟領袖」及「台灣領導人」的身分與會,各種儀節活動均經雙方協商規劃;在此「國際/國內」出現解讀彈性的情境中,「一個中國」即可能有了新內涵,兩岸關係也有了新思維與新活力,甚至能對人類解決政治衝突的方法與境界創造出新典範。因為,馬習會不只是一個「會面」,且必是一個影響人類文明思維的「號召」。

北京的思維誤區是,以為APEC馬習會只是給台灣搭台唱戲,卻看不到此會更重要的是一個為大陸朝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重新思考兩岸方案的珍貴機遇。或者,北京也有人看出此一機遇,只是缺少一位有足夠大智慧及強烈慈悲心的領導人來為兩岸的糾纏解套,作出新的抉擇。

從蘇格蘭及香港之例,足證兩岸問題在理念及方法上的不簡單,而「中華民國」無疑是兩岸的共同資產,是以,切不可有「消滅中華民國」的淺薄想法。若有馬習會,兩岸至少可以省去二十年的磨難;若無馬習會,北京亦不當以「消滅中華民國」為兩岸玉石俱焚的解決方案。北京若能有此大智慧與大慈悲,即知一旦錯失馬習會,來日必會來不及吃後悔藥。



◆ 讓少數民族也能感受驕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26001248-260306

旺報 2014年09月26日 (林于雯/台灣大學學生)

中華五千年文化淵遠流長,世界四大古文明中也僅有黃河能夠衣缽相傳、綿延不絕。中華文化一直有種獨特魅力,讓各民族爭效模仿。春秋戰國時期吳越爭霸,當時被視為蠻夷之邦的吳國也想逐鹿中原,爭取其他諸侯國的認同。漢初有秦朝暴政的前車之鑑,為使人民修養生息,王公貴族的女子出塞和親,各地異族亦樂於習取漢民族文化。

五胡亂華後,魏晉南北朝之中鼎盛的王朝,亦都以漢化政策而聞名;隋唐盛世亦由多元民族文化兼容並蓄應運而生。元代雖不重視科舉而埋沒人才,卻讓這些有志難伸的讀書人,在民間持續讓華夏文明生生不息,字詞清麗旋律優美的元曲傳誦至今。清朝滿族入關,努力推行漢化政策,用力之深前無古人,盛世康雍乾三帝除了滿文、蒙文外,更是用功學習漢語。

中華文化傳揚各地

放眼國際,不少國家亦深受中華文化的洗禮,不論是學日文、韓語都能見到漢文化的蹤跡,東南亞許多古蹟遺址亦深受中華文化影響,人人都想學個幾分。因而在不同的地區與國度,都與各文化激盪出燦爛的火花。「東亞文化圈」一詞是身為漢民族的一員都會感到驕傲的最佳註解。

今年暑假參與漢字之旅,展開一連串豐富的行程,從河南開始走訪黃帝故里、具茨山、殷墟、中國文字博物館、少林寺一路到北京登八達嶺長城。從河南到北京,我們看見過於現代化卻想仿古的雕欄玉砌,有幾分不和諧和幾分諷刺,也看見小心翼翼一磚一瓦細細琢磨,試圖恢復原狀的瓊樓玉宇。

當年一場文化大革命,對中華文化的傳承造成莫大浩劫,至今仍是老一輩鴻儒們心中的痛,如今現代化都市經濟起飛,物質層面滿足後,心靈卻覺得空虛,人們開始追本溯源、訪古尋根,正如同歐洲十四世紀的文藝復興,只是這次舞台搬到亞洲;而希臘、羅馬的經典因阿拉伯人的翻譯以及傳教士的抄寫而得以保存,正恰如台灣未受中國幾千年以來最大的文化浩劫,而使得中華文化能保存原有的風貌而呈現在世人面前。

浩劫的修復,不僅是單單用現代化技術構築冷冰冰的偽古建築,唯有仰賴各多有志之士潛心研究,將歷代先人的智慧重新發揚光大。令我感動的是,此趟旅程在許多知識淵博的學者身上,看到那發自內心願意為文化傳承盡心盡力的模樣,中華幾千年來的文化後繼有人,必定傳誦千古,使炎黃子孫的每一分子都與有榮焉。

台灣強調多元共存

在營隊的過程中,我觀察到兩岸不同之處還有一事,即是對族群政策的不同。台灣強調族群平等、互相尊重;大陸則是因為漢族的優勢性,易帶著漢族的驕傲理解其他族群。

由移民社會組成的台灣,強調多元文化、兼容並蓄,並提倡文化相對論──「站在對方的角度、用對方的思維、背景、宗教等等來理解對方,用廣闊的胸襟對待與自己不同的族群。」在台灣,即使同為原住民,彼此語言也不相通、服裝迥異,文化更是相去甚遠;就算同為漢族亦可分為客家人、泉州人、漳州人、閩南人。

而近代的二二八事件所造成的省籍情結,如今事過境遷近七十年了,受害者及其眷屬的傷口至今仍隱隱作痛,每年紀念日到和平紀念公園,都可看見紀念牆上掛著滿滿對親人的思念。上一代承受親人下落不明、甚至失去至親的痛,使他們無法原諒當時專制獨裁的國民黨。我們這一代很幸福,沒有外省人與本省人之分,也不是非藍即綠,可上一代因為歷史的傷痛,觀念裡難以接受沒有藍綠之分的我們。

或許是因台灣的社會特殊性,大家都是移民;或者是因為歷史的教訓,在現代台灣社會我們強調每個族群都是平等的,原住民願意在公開場合驕傲地大聲歌頌祖靈;客家人願意教唱眾人一首首他們的歌曲,也不吝嗇分享他們的新年比眾人傳統新年都早一天過;我們的社會現正努力讓「外籍配偶」適應融入,許多政策以及福利就只有這些「新住民」才能享有。

在這八天裡,各種開幕閉幕儀式上,大陸方面的領導、老師們不斷強調我們是炎黃子孫的後裔,兩岸同根同源、一脈相承,並期望我們將漢民族的文化發揚光大、弘揚國際。這些話語在我聽來有些不自在,那時說不上來為什麼,直到回了台灣,看到熟悉的家鄉之後才恍然大悟。

廣納少數民族文化

在大陸,或許擬定許多政策想要讓族群和諧,例如設立自治區,但因為漢民族的文化強勢與優越性,各界無不想爭相仿效,使得漢族身上都帶有漢民族的驕傲。漢文化博大精深、魅力無邊是值得那樣地驕傲,可這樣的驕傲擺在漢民族身上,尤其在多數官員都是漢族的前提下,其他民族難免會感受到不平等待遇或是異樣的眼光。

大陸應該試著將少數民族的文化特性、以及民族特色等等弘揚頌讚,而不是只宣揚漢民族的文化,否則會讓少數民族感受不到尊重。如果漢族的驕傲過猶不及,反會造成民族衝突,不可不慎。

※ 相關報導:

* 微博最紅外國人 中文寫中國特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26001217-260306

被譽為「微博最紅外國人」,德國人雷克卻以中文寫出暢銷書《徒步中國》,從純粹喜歡徒步旅行,到如今在中國大陸3年,深入社會各階層體驗中國式生活,並以德國人的視角看待中國時下熱門話題,雷克的文章總會引起微博熱議。

....《徒步中國》內容必須刪節才能出版,雷克在微博上的發文,也常有網友勸他「老雷你還是刪了吧」,但雷克認為「中國的審查其實也不是特別嚴」只是沒有明確的規定。

fsj 提到...

社論-太陽花沒有改變台灣超穩定結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27001878-260109

中國時報 2014年09月27日 本報訊

學運對台灣社會來說不是新鮮事,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台灣歷經兩次政黨輪替,一般認為民主已臻成熟,卻發生了太陽花學運,其規模與衝擊更超過1980年後期以來的歷次學生運動。如今,這場運動的短期效應已逐漸沉澱,應該可以冷靜探究其本質與長期影響。

太陽花學運導因於國會審議《兩岸服貿協議》時的藍綠對立,其訴求雖然多變,主軸是反對、質疑兩岸經濟的進一步一體化,希望透過設置層層障礙,減緩兩岸經濟整合的步伐,太陽花學運的領導人普遍具有台獨傾向,更藉由這場群眾運動渲染台灣民族主義思潮與情感。

在太陽花學運過程當中,若干老牌的、過氣的「台獨運動家」一時之間找到了舞台,獲得了新血,新老台獨之間完成了政治上的「隔代遺傳」,反倒是面臨兩岸政策轉型抉擇的民進黨,和太陽花學運的骨幹出現若干扞格。太陽花學運另一個現象是,過去「建立東方瑞士台灣國」的台獨主張,在台灣社會出現貧富分化、財團壟斷、青年失業的趨勢下,將台獨政治主張和民生社會經濟面向的政策論述結合起來,使得原本早已褪色的台獨論述一時之間彷彿出現了新內涵、新生機。

最後,太陽花學運中崛起的青年社運、學運分子紛紛迅速的投入政治,即使他們對政治的看法還是立基於對現實的稚嫩想像,但是從學運政治明星的出現,到草根政治的參與,台灣政治版圖確實出現了一些新裂縫,其未來裂變的方向還在發展之中。

包括大陸、美國和日本各方面的台灣研究單位,都密切關注太陽花學運究竟對兩岸關係發展造成怎樣的影響。關於這個課題,我們認為應該充分考慮幾個方面的因素。首先,太陽花學運確實反映了相當部分青年對兩岸關係的疑慮,不容否認,由於民進黨執政8年期間的所謂本土化教育,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根絕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連帶,青年世代對於「中國認同」無疑是陌生的、冷淡的。但是這不等於青年世代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必然的、先天的加以排斥。

如果要更精準的描繪台灣青年世代的認同問題和兩岸立場,就應該要注意到其「多元複雜」的樣態。一方面,是青年世代的本土意識比較濃烈,二方面,青年世代對於新的機會、新的可能性仍充滿探索的興趣,對「大陸」及其提供的生存發展機會不必然排斥拒絕。三方面,青年世代對於公平正義較敏感,對現實利害的估算較排斥,可能更容易從抽象的某些價值體系、意識形態來認識、看待兩岸關係的發展。

其次,我們必須了解,青年世代的思維是善變的,尤其是當青年們漸漸進入社會生產體系之中,面臨現實的經濟生活課題,就會慢慢揚棄單純的意識形態考量,而會更加從務實的生存面、經濟面來思考兩岸關係對其實際生活的影響。

第三,藍綠政治板塊和統獨意識形態的光譜分布,近年來已經呈現凝固化的現象。若干比較具有公信力的民意調查資料顯示,近十多年來,台灣民眾的統獨意識形態立場變化不大,從長期來看,主張統一和主張獨立的民眾比例已經相對固定化,即使因為一時政治事件而起伏,拉長時間來看,其上下擺蕩幅度仍沒有背離長期穩定的軸線。而深入研究台灣藍綠政治板塊的學者也注意到,藍綠政治版圖已趨於穩定,以總統大選為例,過去十多年來選民的投票行為都相當穩定,藍綠板塊現在還是「55對45」。

學者更指出,台灣政治版圖的形成,是因為對特定政黨存有根深蒂固的排斥感,這是一種意識型態,而且「在政治社會化過程中,代代相傳歷久不衰」。進一步說,在因為新聞事件而起伏波動的民調中,或藍或綠的支持者往往在特定時間點怯於、不願表達政治態度,但是呈現在投票行為中的政黨支持度,卻是擺蕩幅度相當有限,呈現某種「超穩定結構」的現象。

第四,影響兩岸關係發展以及民眾態度的,還有台灣所處的國際格局,這是影響台灣民眾思維與政治態度走向的另一個基本框架。2012年的總統大選已充分顯示,北京與華盛頓是影響台灣民眾政治傾向的重要關鍵因素,而北京與華盛頓雖然彼此在基本價值、現實利害中屢有摩擦齟齬,但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卻有相當穩固的共識,而對北京和華盛頓的這種態度,台灣民眾也有相當清楚的認知,只有極少數人有意願、有興趣去挑戰兩岸關係的「北京─華盛頓共識」。

青年世代思維多元、複雜與善變,台灣內部藍綠版圖和外部國際格局的超穩定結構,決定了兩岸關係仍屬基本穩定局面,也提示我們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事業時,需要認真著力的方向。



◆ 張戎為慈禧翻案 堅決不棄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27002019-260306

旺報 2014年09月27日 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以《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及《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在國際上備受矚目的華人作家張戎,睽違18年後再次來台,新作《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她提出慈禧與台灣的關係,不似以往人們所認定「不當回事」,而是「一直把台灣當大清帝國的精華」。

張戎在《慈禧》一書中除了透過中國與西方史料重新解讀慈禧太后,認為她是「將中世紀中國引領進現代社會」的第一人,強調在她掌權的40年內「中國並不是最糟的時代」,她辦外交,引進新式教育制度,辦女學,廢除纏足和凌遲極刑,並打算實施君主立憲。張戎認為「清朝走向滅亡源於甲午戰爭,但那發生在慈禧歸政時,戰敗不應由她負責。」

帶領中國走向現代化

張戎指出,慈禧在帶領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第一條架的海底電線就是從福建到台灣,80年代法國要搶奪越南,她決定棄守越南仍要保住帝國領土,也包括台灣。張戎說:「即使在1870年慈禧就意識到日本對華的野心,她也堅決不放掉台灣和新疆。」甲午戰後從光緒帝到各軍機大臣都寧願接受日本的條件割讓遼東半島與台灣,慈禧卻強調:「兩地皆不可棄,即使撤使再戰亦不恤也。」

回顧19世紀女人主政,張戎認為維多利亞女王與慈禧的最大差別在於「慈禧從來就不合法」因此她只能垂簾聽政,只能藉皇帝的名義進行改革,「不管小皇帝多無能,慈禧都要讓位。」張戎認為年輕時文化程度不高的慈禧,或許反而不受限於傳統,加上女性身分對西方女性自由度的憧憬,更願意帶領中國走向改革。「和前、後任相比,她可以說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張戎從史料中分析慈禧仍是想自己執政掌權的,只是代價太大而作罷。

感慨著作不能在陸出版

儘管《鴻》與《毛澤東》已在全球暢銷1500萬冊,但張戎的書在她的祖國卻持續被視為禁書,張戎感慨:「覺得很悲哀!」她也指出《慈禧》的新書訊息在放上大陸微博後,20分鐘內就被「屏蔽」,網上能找到的《鴻》與《毛澤東》也逐年被刪。但她表示自己的寫作不會受這些因素影響,「我只根據史料寫,不去想寫完之後的事。」只不過,還是希望大陸領導們若有機會讀《毛澤東》,能作為警惕,與毛切割。

《毛澤東》一書曾因指涉胡宗南上將為「紅色代理人」而受到其後人的強烈抗議,令張戎在相隔18年後才再度訪台。對此她淡然表示:「事情已過了,台灣讀者還是能看到這書,我已滿足了。」

fsj 提到...

堅決支持一國兩制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28000681-260109

中國時報 2014年09月28日 王師凱

有說,政府與人民都反對「一國兩制」,這是誑語。誰說人民都反對,哪得出的結論?

政府說反對,那你的主張又是什麼?說要保持現狀,就算是吧,那現狀不是「一國兩制」?難道是「兩國一制」、「一邊一國」?

若是,那激進的學生不是丟錯了書,打錯了人,打到同志了?

是現實也是一過程

大陸在美國對台撤軍轉交就提出此兩制良意,當時政府調查台灣有20%的支持。大陸這30年來經濟突飛猛進,政治求穩發展,走的正是國民黨政府在台灣最初30年的路,現在台灣依靠大陸多太多,當然支持者必大增加。

當年,政府不武求和,要「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時,行政院長孫運璿就說,兩岸經濟條件拉近,就是統一之時。現在,是拉近還是拉遠?事實上是拉遠,大陸早超過台灣多多。這時,竟說「一國兩制」沒人支持,可能嗎?

有人竟擔心「被出賣的台灣」,要以暴力砸向馬總統,這是哪一種恐怖之制?

不談骨肉血濃,談事實。我們叫「中華民國」,主權固有疆域西到帕米爾高原南到九段線,治權分大陸區與台灣區,因應國家統一前的需要做了一系列措施,就如馬總統最近再強調的兩德模式。德國最終實現統一,我國兩區當然如此。

目前,兩區各有其制,其實已差別不大,都是資本主義。汪道涵早就說過,不是「民國」也不是「人民共和國」,是兩岸共同為一個中國。

「兩制」,是現實,也是過程,甚至這過程很長,五十年不變。但「一個中國」的原則是不能變的,兩制不能走向兩國,那就是「占中」,就必要武力保台。在「中華民國」這一方也是,雖然已不因制異而反攻大陸,但還是要反分而武力保陸。

習近平說:「1949年以來,兩岸雖然尚未統一,但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也不可能改變。兩岸復歸統一,是結束政治對立,不是領土和主權再造。」簡單邏輯:不一國兩制,那怎辦?一國一制?台獨人不肯;兩國兩制?《憲法》不准;一制兩國,一邊一國?中國人不肯。那還有何選擇?

早在30多年前,大陸經濟那樣艱困,還說願助台灣,現在大陸給惠讓利,釋盡善意,盡量為台灣好,甚至考慮給國民待遇,國共和解,一笑泯仇。但愈是想求好,愈想融一,台獨的反拒就愈大,更以台灣會被出賣懼。習近平說:「『台獨』分裂勢力並未善罷甘休,仍在竭力煽動兩岸敵意和對立,阻撓兩岸交流合作,仍然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現實威脅。」

那「一國」呢?「一國」是各自代表中國,這就是九二共識,是「一國兩制」的授權版。你對瓜地馬拉代表中國,我對美國代表中國,至於伊斯蘭國,你們誰願意誰去代表。

愈反愈快走向一制

最後還有個現實問題,你反對,你有何制?你有何力來主張你的一國?如果那不是中國?

愈反「兩制」,其實會愈快走向「一制」。這就是柏楊說的,統一要經台獨之門。

因為沒力,所以只能高叫反對「一國兩制」。有力,反而不會制式反應,焦慮不已了。

「一邊一國」,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只好攻擊我國馬總統,柿子撿軟的吃,恐怕還打錯了呢。

很多人,包括我,支持「一國兩制」。  (作者為公務員)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 王健壯/這才是總統該做的事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964248.shtml

【聯合報╱王健壯】2014.09.28

有些事,總統應該退居二線,以保留迴旋空間;但有些事,總統卻必須站到第一線,毫不含糊表達他的立場。習近平這次高調喊話一國兩制,就屬於這種事。

一國兩制是北京的老調,卅多年來從鄧小平、江澤民到胡錦濤,三不五時就會老調重彈一次。但習近平掌權近兩年來,卻是首次對台灣彈此老調,而且彈得高調至極,台灣朝野絕不能掉以輕心。

從時序來看,去年六月「吳(伯雄)習會」時,習近平祇提到「一個中國的框架」;十月「蕭(萬長)習會」時,習再提一中框架,並強調「兩岸政治分歧終歸要解決」。今年二月「連(戰)習會」時,習表示「願在一個中國框架內,同台灣方面進行平等協商」;七月「宋(楚瑜)習會」時,習則強調「和平發展,制止台獨」。

亦即,近一年多來,習近平在跟藍營領導人四次會面中,雖反覆提到一中框架,跟連戰甚至談到平等協商,但一國兩制這四個字,在四次高層會談中卻從未出諸其口。

為什麼在這次「郁(慕明)習會」中,一國兩制會忽然變成他的談話主題?有人說是蘇獨公投讓他心有所憂,也有人認為香港占中讓他藉機表態。但不論他的動機為何,可以確定的是,一國兩制已經列入他對台政策的議程,朝野必須有所警覺。

朝野要警覺的第一點是:從一九八一年的「葉(劍英)九條」,到九五年的「江(澤民)八點」,再到二○○八年的「胡(錦濤)六點」,雖然其中隱含的基調都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但在這三項中共領導人的對台政策綱領文件中,一國兩制卻從未形諸文字。

第二點是:胡錦濤主政十年期間,和平統一與一國兩制雖也時有所聞,在他主政後期尤其如此,但「和平發展」卻始終是胡錦濤對台政策反覆出現的主旋律。

第三點是:中共歷任領導人和台灣訪客見面時,言談主題通常很雜,唯獨習近平這次與統派團體見面,是以一國兩制作為唯一主題;而且還在見面前刻意放話將有重大政策宣布,可見他是謀定而後動。

但台灣朝野,尤其是馬總統,對習近平之謀,卻顯然未視之為危機而提高防禦。統派團體與習近平唱和,雖不令人意外,但總統府祇派個發言人出面講一句「無法接受」,卻是遠遠不夠的,既不夠分量也不夠強硬;習近平出招,接招的人當然應該是馬英九。

在馬英九的兩岸政策中,擱置主權爭議既是前提也是目的。但這幾年,台灣官方雖刻意將主權問題極小化,大陸官方卻始終將主權問題極大化,彼大我小的結果就是將兩岸主權的話語權拱手讓給北京。馬政府也許自以為擱置主權換來了暫時和平,殊不知卻在一次又一次的喪失話語權中,付出了主權的代價。

換句話說,祇要一碰到主權爭議,不論是當年涉及領土主權的「歐(巴馬)胡(錦濤)聯合聲明」,或是賴幸媛在陸委會任內多次被北京圍剿,以及針對「胡六點」內容,馬政府不是默爾而息,就是祇作息事寧人式的回應。但這種自我節制的回應模式,換來的卻是北京一再挑釁台灣主權,所謂「擱置主權,承認治權」,顯然祇是台灣一廂情願之想。

但對習近平這次以一國兩制為唯一主題的高調談話,馬總統卻絕不能再聞而不應,不但該強硬表態,駁而斥之亦不為過;這種事才是總統該做的事。 (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學者:馬習會若制度化 習近平可當「太陽」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965911.shtml

【聯合報╱記者林克倫/台北報導】2014.09.29

亞太經合會議(APEC)上演「馬習會」看似無望,但台灣學者認為,APEC馬習會可形塑不受政黨輪替影響的兩岸關係穩定發展格局,建立國際共存與經濟共榮的和平制度化機制,習近平可當「太陽」,而馬英九則可先以「馬王會」,展現推動兩岸關係的決心與新思維。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與「遠景基金會」昨天上午舉辦「二○一四APEC年會:兩岸的歷史機遇與挑戰」研討會,邀請國內學者探討APEC馬習會的可能性;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趙春山表示,現最困難處是讓大陸相信「馬習會」對大陸有利。

爭取台灣民心 就在習一念間

趙春山指出,「馬習會」代表兩岸和平發展更上一層樓,可增進過去累積的政治互信,由兩岸領導人參與是對台灣釋出最大善意,也有助大陸爭取台灣民心,能否成局,全繫於習近平「一念之間」,關鍵是領導人怎麼想。

淡江大學陸研所所長張五岳認為,北京對APEC馬習會有四大考量,一是國際觀感,是否衝擊或弱化「一中原則」,二是對大陸內部政權影響,三是對兩岸關係是「曇花一現」抑或鞏固和平發展格局,四是能否對台灣年底與總統選舉產生積極影響。

話並未說死 逆轉有機會

張五岳指出,北京最高領導階層對馬習會並未「把話說死」,關鍵是習近平視馬習會是兩岸關係的「轉折」抑或「波折」,是否願藉馬習會抓住新機遇,形塑一個不受政黨再次輪替影響的和平發展穩定格局。

至於我方政府的作為,張五岳認為,兩岸關係已進入深水區,其走向取決台灣內部,而國內政治角力重心在立院,院長王金平又在服貿等協議扮演關鍵角色,先「馬王會」可展現推動兩岸關係的新作為與新思維。

大陸愈打壓 台灣愈疏離

政治大學東亞所所長寇健文指出,中共越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只會讓台灣民心越疏離,「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在台灣已經臭掉了,北京需以創造性思維取代既有論述;他強調,兩岸是冷戰遺產,雙方領導人見面握個手、都具有重要象徵意義。

寇健文說,今年APEC是習近平布局大國外交重要場域,我方需思考習政策走向,搭順風車,馬習會才有可能性;只喊反台獨是「北風」,習可藉馬習會向下任台灣領導人,傳遞出兩岸越交流越融合的訊息,當個太陽。

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左正東認為,習近平提兩岸心靈契合,然契合前需有和平制度化,而國際共存與經濟共榮是不可或缺的兩個基礎,APEC則是解決此共存共榮問題的絕佳場合,今年大陸有主場優勢。

fsj 提到...

冷眼集/民主是對話和理解 非零和遊戲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4/8968162.shtml

【聯合報╱本報記者林政忠】2014.09.30

香港「占中運動」熱血沸騰,十萬港人上街吶喊,台灣不分朝野表態支持,台灣和香港跨海呼應。不論是政治訴求或經濟整合,和平、理性已是當今華人社會的最大公約數,兩岸關係也必須在民主的基調下往前邁進。

「爭民主、要普選」,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方式和政治信仰,在台灣已是不分藍綠的普世價直,在香港是一個還要奮鬥的目標。馬英九總統和行政院長江宜樺昨天都同步聲援,馬總統也明白表示,台灣實施民主普選已有相當長的時間,「對於香港人民要求普選,我們完全能理解、並且支持。」

台聯主張堅壁清野,要求馬政府停止兩岸所有協議,但此舉形同自廢武功。台中港應是「三角互補」,各有經濟領域的戰略優勢,台灣要走進TPP、RCEP等區域整合,不可能迴避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利基,兩岸關係的和平進程更不容中斷。

台灣和香港雖然生活經驗接近,但民主發展大不相同。台灣歷經戒嚴、白色恐怖、總統直選、紅衫軍、二次政黨輪替、太陽花學運,顯示民主絕非一蹴可幾;港人對政治民主的渴望,台灣的民主歷程足以提供香港借鏡,香港經驗歷歷在目,愈壓制愈反彈,北京標舉「一國兩制」絕非主流價值,中國當局不僅要學習民主對話,更要懂得尊重差異。

從中東茉莉花革命、台灣太陽花運動到香港占中,民主浪潮席捲全球,民主是一種對話和理解,而不是零和遊戲。台灣時值九合一選舉,香港議題更加敏感,北京處理占中運動,不僅需要耐心、更要政治智慧。



◆ 兩岸青年應有相互諒解的雅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30001111-260306

旺報 2014年09月30日 (袁曉玉/政治大學學生)

政治大學新一屆的陸生說明會日前才剛舉行,但是根據報紙上以及Facebook上所揭露的消息,那場會議上有些不愉快的討論和爭執。首先是因為負責接待的台灣同學在迎接大陸同學時,說了這麼一句:「歡迎各位中國同學到台灣來」,這句話乍聽之下沒什麼問題,但沒想到卻意外勾動了某些陸生的敏感神經,當場引發不滿和抱怨,其中甚至有一位陸生,明目張膽的直接向台灣同學比了中指,會後還高調的將照片PO在臉書上面,供人閱覽。

這件事除了在政大校園裡惹起風波,在我們台灣學生所熟悉的PTT網路論壇上面也造成了熱烈的討論。從大家所回覆的文章裡看,首先是對這位陸生的公然侮辱行為提出強烈譴責和批評,認為你現在既然來到台灣念書,就應該在台灣的遊戲規則以及社會多元共識底下逐漸適應。

反客為主易損和氣

即使那位台生稱陸生為「中國學生」,其內心所思所想是因為自己的國家認同,就算陸生無法認同、無法接受,也應該溝通、說明,把自己的想法呈現出來,讓大家作公評,若有理,自然能夠讓人服氣。然而,那位比中指的陸生捨此不為,而是「心直指快」的馬上給了最直白的答覆:「凸」,這下可好,任何理性溝通在這樣充滿敵意的氛圍下,怎還會有進行的可能?

我和許多同學在日常生活中的討論,經常會提到,雖然各自的國家認同有差異,但是我們對於制度的選擇與嚮往倒是沒什麼不同,即使是大陸學生,他們在和我們交往的過程中,也經常性會提到對於民主制度與法治文明的渴慕,更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利用自己所學所見,回到祖國為自己國家未來的民主化貢獻心力。

對台灣學生來說,大陸民主化自然是好事一件,除了樂觀其成,也有許多朋友表示希望能多多影響大陸學生,讓他們認識到民主真正的可貴之處,不是在於能夠選舉,而是能夠自由的思想,以及包容其他人的異見。

話語嗆人須更小心

正當這些討論方興未艾的時候,陸生比中指這件事情的後續又再度爆發出來,另一位政治大學的陸生在觀察到這起事件的風波過程之後,寫了一篇文章投書媒體,批評說,用「中國學生」這樣的說法太「見外」,認為「台灣對大陸有種『小女生心態』」,說台灣有時跟大陸玩曖昧、有時鬧小脾氣是為了得到更多好處。

此語一出再度震驚四座,網路上幾乎一面倒的反彈聲浪,讓理性討論空間全無。甚至有許多學生忍不住藉近日大學生砍殺女友的事件反嗆:「如果台灣是小女生,不想理中國,那中國也該檢討一下自己是不是恐怖情人吧,一直死纏爛打,有誰想跟你交往?」

我近日和幾個陸生同學吃飯的時候,一談到這件事,他們個個臉有慚色,一個勁兒的跟我說抱歉,我說:「其實你們不需要道歉,嘴長在他自己身上,這是他的言論自由,雖然不中聽,但他還是有說的權利,只是,這種心態不管是不是普遍認識,如果效應蔓延開來,台灣青年只會被這種噁心的言論推得更遠,一旦接二連三的出現,到時候奢談兩岸能夠和諧合作,都不用再想了」

有位許姓陸生說:「這個自然,我們也明白政治的事強求不得,只是在台灣被稱為『中國學生』,其實心裡真的頗不是滋味,很不好受。當然,我們走遍世界都是『中國學生』的身分,只是我們也認為台灣學生是廣義的中國學生,但今天我們把台灣同學當一家人,卻被台灣同學冷冰冰、硬梆梆的用一句『中國學生』擋在門外,滿腔的熱情和興奮就這樣被澆了冷水,真的很不舒服。」

陸生感情難免受傷

我想了想,跟他說:「我懂你的意思,但是其實這種現象就是台灣的制度裡面最可貴的財富。你可以想想看,你今天要的是一個事事都跟你們主旋律一搭一唱的台灣呢,還是一個可以跟你持不同意見、理性討論的台灣?我們這一代台灣的年輕學生,在長大的過程接受到民主化的洗禮,即使社會紛紛擾擾,但我們的核心價值已經建立起來,那種對於民主自由、言論自由、思想自由的堅持,不是任何人、任何政黨可以剝奪得掉的。」

許同學回我說:「我們也知道啊,台灣能有這樣自由的環境讓我們真心羨慕,這也是我們一直期待但卻在國內等不到的,只是,唉,你要知道人心是肉作的,怎麼就一定要刻意點出那敏感的關鍵呢?」

在台灣應學習溝通

另一位陸生同學插了話:「我覺得你這樣說不對,被其他人的不同價值觀挑戰,不也是建立自己思想自由、開拓、學習容忍的最好機會嗎?如果我們一直拿自己從小到大那一套放在台灣身上,讓他們不要冒犯我們,或者說,我們如果那麼輕易被冒犯,那這趟還不是白來?趁早洗洗睡、回家愛黨愛國就好啦。」

此語一出,全場哄堂大笑,那次的討論也在愉快的氣氛下結束。我認為,陸生群體中也是有著能夠持開放心態溝通的朋友,台灣不必把每個大陸人都視為假想敵,反而應該用我們最珍貴的價值去包容彼此,假以時日,相信兩岸都能落實真正的民主,共享可貴的言論自由。

fsj 提到...

社評-香港是香港 台灣是台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30001115-260310

旺報 2014年09月30日 本報訊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重新提到「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他說:「『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我們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我們認為,這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這段話傳回台灣後卻引起了一些政治波瀾,當然也有相當台灣民眾表示不能接受。不過,我們還是得讀完習近平的完整講話,在這段話後,習近平繼續說到:「我們將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因為以和平的方式實現統一最符合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是能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的安排」。

關於習近平相關講話的新聞,大陸媒體下的標題是「『一國兩制』會考慮台灣現實」,習近平還強調,「追求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更重要的是心靈的契合」,應該說是務實與善意的,但是台灣方面關注的,卻是習近平在擔任大陸最高領導人之後,首次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主張。這顯示,兩岸之間的互動溝通,確實有其複雜性。

所謂的一國兩制意指「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或者是「一個中國,兩種制度」,這是鄧小平在1980年代時為了實現中國統一的目標所制定的政治原則。「一國兩制」這個主張,在台灣被部分人士任意的汙名化,然而當年提出這項主張時,卻是出於「正視現實」的務實考慮,也和大陸改革開放的潮流密切相關。

1978年10月8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提到:「如果實現祖國統一,我們在台灣的政策將根據台灣的現實來處理」,這是大陸務實面對兩岸關係與台灣現實的起點。一個月後,鄧小平在緬甸說,「在解決台灣問題時,我們會尊重台灣的現實。比如,台灣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動,那邊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動,但是要統一。」接下來,在中共的官方文件中,「台灣回到祖國懷抱,實現統一大業」代替了「解放台灣」的提法。

1981年9月底,人大委員長葉劍英提到:「國家實現統一後,台灣可作為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並可保留軍隊……台灣現行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同外國的經濟、文化關係不變。私人財產、房屋、土地、企業所有權、合法繼承權和外國投資不受侵犯。」1982年1月時鄧小平更進一步表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兩制是可以允許的,他們不要破壞大陸的制度,我們也不要破壞他那個制度。」

「一國兩制」的起源,正是大陸務實面對兩岸分治、制度差異和生活方式不同的大轉變,然而,一國兩制本身的具體實踐卻首先落實在港澳問題上。於是,很多人在思考一國兩制問題時,也以港澳為參考座標,尤其是香港的回歸與實踐。

然而,香港與台灣有根本上的不同。香港是個由半島和島嶼組成的都市,在各方面都與大陸緊密相連,台灣卻歷經了從荷蘭、明鄭、清領、日據到光復的曲折歷史過程,更歷經了兩岸不同政權、不同意識形態之間,六十多年的冷戰對立與局部軍事衝突。

香港繁榮的歷史,和她成為殖民地的歷程幾乎是同步展開的,她是作為由中國大陸恢復行使主權的前殖民地這個身份回到祖國大家庭的。台灣從1945年以來,一直是中華民國的領土,甚至在1949年以後,是中華民國最主要的領土,不管大陸是否承認,始終有自己的憲法、國號國旗、中央政府、軍隊和完整的、獨立的政治經濟制度。另一方面,台灣很早就實行了地方自治,甚至進行了中央民意代表的選舉,在民主化之後,透過普遍選舉,凝聚了更強烈的共同體意識。

這是在台灣要推行「一國兩制」之時、必須面對、考慮的現實。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香港實踐一國兩制時,根本上是透過、圍繞著制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來進行的,但是台灣的「一國兩制」就無法不面對1947年以來在台灣實施的《中華民國憲法》。

從這裡延伸出來的大課題是,香港實踐一國兩制時,香港、或者中港之間的政治定位是基本清楚的,其性質就是殖民地回歸祖國,中國政府在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而台灣與大陸之間的政治關係卻複雜的多,兩岸之間政治定位與政治關係的安排,需要更慎重、更具體、更細緻的討論與安排。另一方面,兩岸之間在「心靈契合」方面的差距也是比香港回歸之初更大,畢竟香港內部存在親中、認同中共的政黨、社團和學校,香港也不斷接受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這些「條件」都是台灣不具備的。

為了實現「兩岸一家親」,大陸當局恐怕需要對台灣版的一國兩制做出更具體、更清楚,也更為務實的規畫安排,以及宣傳說明,並說服台灣接受,這是大陸推動和平統一無法迴避的課題。台灣也應該體認,香港是香港、台灣是台灣,我們固然同情並支持港人爭普選,卻也無須自己嚇自己,要更有自信面對大陸。

※ 相關報導:

* 聯合筆記/一國兩制或一國三制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968126.shtml

....「一國兩制」在香港變成今天這樣「催淚」,如何讓台灣人民相信北京會確實執行原初的承諾....「一國兩制」是鄧小平三十幾年前的創意,也是這位「中國改革開放的總工程師」的未竟之業,北京若真希望「一國兩制」對台灣有吸引力,香港行政長官是否可以真普選,只是最基本的指標。

既是「一國兩制」,北京就不能一廂情願。台灣人正緊盯香港,若「一國兩制」在香港行得通,台灣才可能信「一國兩制」在台灣不會是世紀騙局。唯有兩岸三地真正「心靈契合」,「中國夢」才算圓了,世界才相信這樣的大國崛起,不是世界的噩夢。

fsj 提到...

兩岸和敬 別為「一句話」傷和氣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972994.shtml

【聯合報╱星雲/南華大學創辦人(高雄市)】2014.10.02

現在兩岸和平來往,這樣的和平來往得來不易,我們珍惜這種和好、和諧、和平,甚至還要「和敬」。特別是兩岸來往,要從大體上去促進彼此的了解、友誼,不要斤斤計較於一句話、二句話、一個細節傷了和氣。

最近,適逢大學開學期間,政治大學大陸的學生和台灣的學生在新一屆的陸生說明會,發生了一點糾紛,有一句話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台灣的學生對大陸的學生說「歡迎各位中國學生到台灣來」。但大陸的學生一聽不能忍耐這一句話,為此而抗議。

其實不必,叫中國也沒錯,叫台灣也沒錯,本來都是地名,沒有分別的意思,甚至現在兩地都在來往了,那有什麼不對呢?就好比一家人住在一個屋子裡,叫房間裡的人出來到客廳,那不是兩家,是一家;你從廚房到飯廳來吃飯,這也不是兩家,仍是一家人;從廚房到客廳、到飯廳,不管什麼說法,都是一家人。

講這話的人,他也沒有什麼分裂的意識,可能只是他的習慣用語,可能中國也包括台灣,不過從北京到台灣,這也是事實,就不要計較於「中國學生」這樣的名詞有什麼不好。就算是夫妻,也會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意見。容許一些說話用詞的不同,無關於宏旨,就不要疑神疑鬼太過敏感了。

我對佛光山的徒眾到大陸去,就告訴他們,在大陸,不可以說「你們大陸」,也不要說「我們台灣」,這好像對立一樣。你可以說「我們大陸」,這樣,讓對方聽了會感到大家都是一家人,也就沒有什麼糾紛了。這就是講究說話的藝術。

因為第一句話的風波,政大一位大陸的學生投書大陸媒體,說了第二句引起爭執的話「台灣對大陸有種『小女生心態』」。「小女生」這個名稱,是侮辱嗎?是不好嗎?是不敬嗎?也不見得。小女生也是可愛的意思,小女生將來也可以做貴夫人、做皇太后。台灣和大陸比,是小,我們也無庸諱言,大陸很大,我們很小,做小女生不要緊,問題是大陸是大男生,如何追求到小女生,有條件娶小女生嗎?這才是重要的課題啊!

因此,這些是不值得計較的,本來就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看法,這都是個人一些的言語措詞,不要拿來影響大眾,甚至社會,兩岸的共識不要因此而損傷。

兩岸應該互相尊敬,假如一句話都不能容忍,那怎麼能和平友好呢?就是談判,你來我往,我往你來,舌戰唇槍,互相辯論,所謂「異中求同,同中存異」,這都可以,但不要做人身攻擊,傷了和氣。台灣的同胞們應該學習講「我們的大陸」,這樣我們的心胸不是會擴大嗎?假如大陸的學生在台灣講「我們的台灣」,大家的感受又是什麼味道呢?所以不要執著,如佛教有二句話: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這才是重要。

像我們在台灣,經常感受中華文化之優美,中國歷史上仁人聖者之多,我們同享前人聖賢留下來的豐富精神食糧;像甘肅敦煌石窟、山西雲崗石窟,湖南的張家界、黃龍的九寨溝、雲南的玉龍雪山、宜興的石洞竹海,我們也共賞這些令人驚嘆的藝術價值和美妙的自然風光……這許多許多,都是我們的。

所以,今後兩岸同胞往來,要注意修辭,不要那麼敏感,統統都是我們中國、我們大陸、我們台灣,兩岸都是我們的,世界都是我們的,那還有什麼可計較、爭執的呢?



◆ 首次造訪大陸的各種驚奇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02001034-260306

旺報 2014年10月02日 (洪華偉/高雄市)

2008年第一次踏上大陸的土地,內心是興奮加好奇的,相較於同行其他老台商,我算是最晚來見識的,這趟跟著老鳥們的參訪行程是廣東省,從拱北關入珠海後經過一個諾大的地下商城,面積之廣大、商品之多樣,小弟我完全震驚,後來才發現大陸稍有名氣的商城都是這樣以上的規模。

廣東美食名不虛傳,在肇慶這樣的旅遊城市,一家大餐廳的規模又讓我感到瞠目結舌,光點菜的區域面積說是一個小菜市場都不誇張。

餐廳內部規模也是得靠服務生指引才不致迷路,記得那時快接近北京奧運的時點,每個服務生臉頰都貼上五星旗貼紙,餐廳走道、桌上也都插上五星旗跟奧運五環旗,充滿辦喜事的驕傲與歡樂氛圍。

席間大夥舉杯同慶,情緒相當熱烈。這時小弟我癮君子的毛病犯了,習慣性離席要走至包廂外吞雲吐霧,卻被大陸朋友齊聲喊住,說:「我們這兒在裡面抽沒事的!」當時我那根菸抽得是畏畏縮縮的,還真不習慣。

那次參訪行程主要是到台商供貨商的廠裡參觀,記得當時剛好電視新聞播報美國同意出售一批武器給台灣,大陸官方表示抨擊,我覺得這事有點敏感,誰知一位廠區的保安大哥卻主動找我講這事,他說:「哎呀,你們台灣幹嘛老愛找美國人買武器啊?真有需要找咱們祖國大陸買就好啦!既便宜又好用,老闆您說是嗎?」讓我楞住還真搭不上話,過一會兒才回他說這個建議非常有創意。

這位來自四川的老兄後來跟我聊開了,我也才深刻體會外出打工者的辛苦,他說回一趟老家要搭一天一夜的車,春運時被擠站在火車走道,都沒法子上洗手間,除了上車前禁喝水以外,還有一招就是穿上成人紙尿布。

後來幾天去廣州看展會,除了見證廣州這個一級城市兼具繁榮與傳統外,最大的衝擊就是整個廣州市幾乎都講粵語,通常都是聽對方唏哩嘩啦講一堆後,我才打斷說請講普通話。還有就是我習慣性的提語詞例如「不好意思」、「麻煩你」、「請幫我」、「謝謝喔」等等,被大陸友人覺得不甚習慣,說是太見外,這麼客氣拉不近距離,且在公共場合也容易顯弱,譬如在餐館,我麻煩服務生幫我拿紙巾,等很久都沒拿來,只見他老兄拉高嗓門一喊:「服務員!拿個紙巾!快!」還真見服務生跑步遞上!

這些種種的習慣與價值觀不同還有很多等待我去體會,也不能說誰一定正確,畢竟兩岸相隔那麼久才恢復交流,不同的社會結構下會有很多不同的生活習慣,這也無可厚非。況且大陸各方面進步的速度是飛快的,只能希望頻繁交流後,兩邊的社會能更加互相了解、諒解,在彼此尊重的基礎上,讓情感互信越來越好!★中時電子報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