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9

農村人口與農產行銷

◆ 素食年菜 清爽健康一整年(節錄)
http://udn.com/news/story/7266/670417

聯合報 記者黃文彥/專題報導 2015-01-28

在雞、鴨、鵝等禽類飽受禽流感威脅,加上年節肉品、魚貨價格高漲,不少家庭主婦總是煩惱如何在過年期間變出年菜的新花樣,營養師表示,不妨回歸「樸素風」,搭配田園蔬食,也可以吃得美味又健康。

台大醫院營養室昨發表創意素食年菜,台大營養師游雅婷表示,蔬食意識漸漸風行,許多研究都證實蔬食中含大量抗氧化物質,均衡攝取有助於保護心血管、預防大腸癌等慢性疾病。

她以地中海飲食為靈感,運用各種蔬菜、豆類、奶類與堅果,設計出10道創意料理。

※ 全文詳見原站。



◆ 通霄彩虹玉米 輔導農民契作
http://udn.com/news/story/7324/670663

聯合報 記者黃茹婷/通霄報導 2015-01-28

苗栗縣通霄鎮農會2010年取得「彩虹玉米」栽種專屬權以來致力推廣,去年產量達四千公斤依舊供不應求,農會為鼓勵栽種、穩定產量,今年起將輔導農民參與契作。

台農5號的黑糯玉米品種,因籽粒有多種色澤因此有「彩虹玉米」美稱,果穗整齊且皮薄肉甜廣受歡迎,已成通霄特產。

鎮農會指出,推廣初期許多農友曾疑惑彩虹玉米比一般玉米產量少了三分之一,「是否該加入栽種呢?」幸虧農友堅持下來,彩虹玉米產量漸穩定,栽種面積從初期6公頃增加至10公頃,產銷班農友從24名增加到34名。

鎮農會統計,去年總產量約四千多公斤,彩虹玉米產銷班銷售價1公斤50元,但對部分農友而言,玉米栽種面積範圍小、收成少,自產自銷相當吃力。

農會也觀察到有年長農友自家無搬運車、農事人力不足,玉米採收、整理包裝都成為負擔,間接影響農民持續栽種彩虹玉米意願,因此提出契作構想盼解決問題。

鎮農會總幹事許道坤表示,為讓農友不因銷路問題煩惱,今年將規畫5公頃契作面積,產量預估可達1萬5000公斤,契作基本條件為每分地彩虹玉米去苞葉花絲的果穗特級品必須達300公斤,收購價1公斤60元,次級品則以1公斤25元收購。

彩虹玉米契作正在推廣階段,農會表示,歡迎有意願的農友加入,也期盼透過契作讓農友安心栽種,不用擔心銷售問題,讓彩虹玉米產量越來越穩定。



◆ 關山拔蘿蔔賽 週六來挑戰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51309

自由 2015-01-28

〔記者王秀亭/關山報導〕關山鎮全民拔蘿蔔大賽將在卅一日上午九時起,在豐隆路與自由路口開拔,民眾只要花十元購買限用的二十公斤米袋,就可在一.三公頃的蘿蔔田享受拔蘿蔔樂趣,拔最多者還有機會獲得五公斤關山米一包。

關山鎮公所為推廣蘿蔔製品,一○一年舉辦第一屆拔蘿蔔大賽打響知名度,不僅提振觀光,也增加農產品附加價值,店家還研發「蘿蔔香腸」、「蘿蔔粿仔湯」及各種風味的「醃蘿蔔」,讓關山地區的醃蘿蔔受到歡迎,也成為遊客的最佳伴手禮。

關山鎮公所農業觀光課表示,今年關山蘿蔔季因天公不作美,需要雨水時卻缺水,持續低溫讓蘿蔔生長慢,原以為接近收成期,天氣轉好,這幾天氣溫升高又轉冷,還下起雨,一度擔心開拔當天影響收成品質,昨天下田觀察後應可順利在卅一日讓民眾拔個過癮。

全民拔蘿蔔活動免費,但民眾需購買每個十元的限定袋子,不論拔多少,裝滿都可帶回家,關山鎮公所另規劃「秤心如意好彩頭」、「關山拔河霸主挑戰賽」等活動,及蘿蔔、蘿蔔米研發出的各種料理供民眾品嚐。

※ 相關報導:

建立農業品牌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西裝農夫 離土耕種 盼青年返鄉
http://udn.com/news/story/7326/673069

聯合報 記者姜宜菁/元長報導 2015-01-29

為解決農地不足、土壤酸化等問題,雲林縣農漁牧業福利協進會與生物科技公司聯合研發改良新式耕種方式「離土栽培法」,宣稱此耕種法不但節能省水也能提高農作物產量,人人都可以成為西裝或淑女農夫。

農漁牧福利協進會昨天舉辦「安健農法-離土栽培」暨鮮蔬品嘗會,許多農民認為,新耕種方式省下水和肥料,但是設備造價不便宜,反而適合一般家庭體驗當農夫的樂趣。

協會理事長吳昭男表示,務農太辛苦了,現在農夫年紀增長,年輕人又不肯吃苦,改良水耕的離土栽培法讓種菜變得更輕鬆,耕種過程不必鬆土不用鋤草,施種過程不必施灑農藥,農夫可以睡到自然醒,穿漂亮衣服來種菜也不怕弄髒,盼可以吸引年輕人返鄉耕種。

試種離土栽培法的農夫湯水旺說,新的耕種改變農民的作息,不再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半年多來他可以睡到自然醒,更不必承受風吹日曬和雨淋,現在是輕鬆又快樂的農夫。

業者陳俊哲說,同樣一分地,新耕種法的產量是傳統土耕的3倍,而設備的費用是與水耕差不多,只需1、2坪空間,一組包括菜苗造價1萬2千元,一周用水量僅2、300cc,用水量少,非常符合強調食安和限水的現代。

有興趣者可電洽(05)7862075。

fsj 提到...

水果甜不甜? 有標準可參
http://udn.com/news/story/7266/678441

聯合晚報 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2015-01-31

消費者買水果常會問水果甜不甜這句話,農委會完成蜜棗、蓮霧、芭樂等15項水果糖度、規格標準,讓水果甜度有明確規範,引導農民朝向高品質水果種植邁進,消費者購買時也有明確依據。

農委會農糧署作物生產組組長翁震炘表示,以春節最熱門的蜜棗為例,糖度設定為11度(甘蔗糖度為20度)、果重至少要有100公克以上,算是達標。許多高品質的蜜棗禮盒,一個幾乎等於一個小蘋果大,甜度達12度、13度,就屬於頂級禮盒。翁震炘說,各項水果的產品規格標準,以「60分」為基礎,如愛文芒果糖度12度、水梨11度、芭樂11度、柳橙12度等,希望農民改善生產條件與方式,盡可能地朝這個目標邁進。過去常有價格極低的水果登上媒體版面,例如柳丁一顆一元,事後追蹤發現,那都是品質最差、果小又不甜的次級品,拉低整體國產水果的品質和價格。

翁震炘指出,未來高價水果禮盒,都放一張水果甜度標準表,可供消費者對照,當為購買時依據,如果這水果甜度比標準更高,表示品質更好,當然能賣高價,等於業者、消費者和農民三贏。

國產水果普遍品質好,消費者都能接受,大多數中上品質的甜度和口感,就已經非常好吃,真正能裝頂級水果禮盒的,僅占所有水果產量的兩成,中階品質水果進入消費市場至少占五成以上,其餘的就是果子又小、又差的次級品占約一成,未來希望劣質品不要上市,才能拉抬台灣水果的整體品質。

※ 相關報導:

* 蜜棗熟了卻不摘 「老了做不來」
http://udn.com/news/story/7327/677757

蜜棗在農曆年前進入產季,六龜區大津一帶出現農民「棄種」現象,任由作物成熟、落果,滿園荒蕪。棗農說,農村人口老化「做不來」,加上利潤空間有限,些略影響農民意願。

棗子一年採收一次,2月採收結束,農民通常在3、4月間剪光枝葉重新發芽,颱風季節恰巧是開花期,若不修枝果粒會變小。六龜大津一帶鄰近荖濃溪,溪埔土壤肥沃,八八風災前,蜜棗面積多達2百公頃,品質受市場肯定。

* 台灣水果好呷 蜜棗15顆700元陸搶買
http://udn.com/news/story/7266/678442

台灣水果,大陸人愛。農委會評估,今年春節前一個月外銷水果的量和去年相比,增加一至兩成,最受陸客喜愛的是鳳梨釋迦、蓮霧、蜜棗,春節前夕,還有台灣的茂谷柑,這些都是大陸春節送禮市場的搶手貨。

農委會國際處處長陳建斌表示,大陸人不怕價格貴,只怕東西品質不好,在大陸各個拍賣網站上,都可見到打著「正宗台灣水果」的名號宅配販售。以台灣牛奶蜜棗禮盒,15顆可以賣139元人民幣,相當於695台幣,仍賣得嚇嚇叫。



◆ 宜蘭冬山模範農民 獲表揚
http://udn.com/news/story/7328/677684

聯合報 記者廖雅欣/宜蘭報導 2015-01-31

宜蘭縣冬山鄉各界昨天舉辦慶祝農民節大會,表揚模範農民,19名傑出農民接受表揚。

表揚類別包括水稻生產、特種作物茶葉研製推廣、家畜、蔬果生產、休閒農業、農事、家政及四健等,鄉長謝燦輝、鄉農會總幹事黃志耀鼓勵農民為冬山鄉農業再創商機。

獲表揚的中山村長李振福種茶、製茶多年,他說,一般茶農只懂製作,不懂行銷,希望能協助茶農行銷,推廣冬山茶。梅花湖休閒農業區理事長吳麗珠投入休閒農業多年,希望未來梅花湖能推動國際旅遊,每季都有特色,吸引更多國際遊客到梅花湖深度旅遊。

青年茶農游正福原在電子業工作,5年前返鄉接下父親的茶葉工作,研發改良,朝有機種植及行銷努力,希望更多人能喜愛冬山茶。

※ 相關報導:

* 觀音農民節 17斤蘿蔔王吸睛
http://udn.com/news/story/7322/677726

桃園市觀音區農會昨舉辦農民節大會,市長鄭文燦表揚5位傑出農民,大蘿蔔、大芥菜比賽也熱鬧登場,鄭文燦表示,觀音區農會信用部已恢復,盼明年成立草漯、觀音辦事處,服務更多農民。

農民節大會上,觀音傑出農民鄭正宏、羅元廷、徐桂本、羅文宗、陳阿泉等5人獲表揚,現場大蘿蔔、大芥菜比賽,農民歐道協種的大蘿蔔以17台斤奪下「大蘿蔔王」,余聲金種的大芥菜以18.1台斤獲「大芥菜王」,吸引農民欣賞。

* 花露農場精油純露不假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31000658-260102

什麼?去夜市買玫瑰精油一瓶只要一百元,多買還打折?請別急著下手,先到花露休閒農場認識一下精油再考慮吧!

「我們農場栽種的香水玫瑰可入菜,也被萃取成玫瑰花水、純露,至於從保加利亞進口的純精油,10cc的售價是2萬8000元。」導覽員解釋,玫瑰精油之所以如此昂貴,在於每製作1cc精油必須耗費2500朵玫瑰,原料下重本,價格自然高。

花露休閒農場邁入第26個年頭,老闆陳基能從台北發跡,先在花市組花販售,後來到苗栗種聖誕紅,再延伸至提供餐食、住宿等服務,一步一步打造心目中理想的休閒農場。接觸精油知識後,陳基能結合中醫觀念,另闢中西合璧的養生途徑。

* 羅望子農場生態工法愛大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31000662-260102

羅望子生態教育休閒農場的前身是育苗場,再前身是柑橘園,會有如此轉變,全因老闆羅能業的人生際遇。

「我在還這塊地一個公道」,父母種果樹經營果園,為迎合市場顧賣相,難免噴農藥。羅能業憶起從前回家幫忙爸媽,弟弟泡農藥,他負責噴,結果親人相繼罹癌去世,他痛定思痛,決心砍掉果樹,蓋溫室育苗;無奈遇上921大地震重創石岡,育苗場面目全非,因而催生了今日的羅望子。

農場裡栽植七百多種植物,有來自台灣各地,也有國外進口,是「都市俗」最容易接近、學習的大自然教室,仰賴中台灣的好氣候,有些甚至長得比產地更加枝繁葉茂,其中還包括那棵羅望子。老闆說種它之前,只知會全年開花、結果,但壓根不知這樹姓啥名誰?直到老婆懷孕、又經老師提點,才欣喜「同姓又得子」這層機緣巧合,於是將農場取為「羅望子」:無子時望子,有子後企求旺子,子若不賢則忘子,是他的多重詮釋。

* 大茉莉農莊 紙磚蓋房真環保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31000682-260102

報紙也能蓋房子?這可不是開玩笑!大茉莉英文環保教育園區位在屏東里港郊區,沒有交通指標、路有點難找,但朝聖人潮不斷,因為加拿大籍建築師男主人John,十多年前來到台灣,遇到真命天女Shelly,開啟了在台蓋報紙屋的緣份,也教人如何DIY做紙磚。

John非常幽默,不喜歡做重覆的事,蓋房子對他而言是創作,而不是像建商一樣蓋出一棟棟相同的屋子。因此當他知道美國有人用紙蓋房子時,激起了他的興趣,他自己上網找資料、研究紙屋結構,為了製作紙漿,用廢棄輪胎、塑膠桶等自己做一台特製紙漿機。

fsj 提到...

蜜棗項鍊 文創小物送驚喜
http://udn.com/news/story/7327/679269

聯合報 記者林巧璉/屏東報導 2015-02-01

花點巧思,棗子也能變飾品!高樹鄉棗農潘志民除種蜜棗,也和老婆研發蜜棗文創小物,他們曾推出12生肖蜜棗玩偶耳機塞,最近還把蜜棗子做成手環、項鍊,他們笑著說,「這些都是非賣品,只送不賣,希望讓顧客感受到我們的心意。」

潘志民是農二代,多年前為照顧重病的奶奶,從外縣市回到屏東務農,他與妻子希望能在自己手中翻轉作物被賤價收購的命運。他們兩人不斷嘗試,終於種出LV級蜜棗,每顆又大又重,成了許多人必購的年節禮盒。

但最讓顧客留下深刻印象的,卻是打開禮盒見到驚喜小物—蜜棗公仔耳機塞。這些耳機塞或蜜棗公仔等人小物,都是潘太太親手製作,她說:「希望讓顧客留下印象,這些蜜棗公仔都有個可愛的臉,小朋友特別喜歡。」

潘太太的蜜棗公仔只送不賣,還有顧客訂購前,詢問的不是「今年棗子狀況怎麼樣?」而是「今年還有蜜棗公仔嗎?」讓潘太太笑得開懷。

今年她更廢物利用,將吃完的蜜棗籽鑽孔,再加上五顏六色的串珠,組合成色彩繽紛的手環、項鍊。

潘志民則拿著用蜜棗枝幹做成的小狗擺飾說:「雖然細工,我不會做,但我也開始發揮創意,這個就是我的得意作品」。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蓮霧、棗果評鑑 冠軍出爐
http://udn.com/news/story/7327/679262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舉辦「2015全國蓮霧及棗果優質管理果園評鑑」,經過激烈果品及果園審查,屏東縣佳冬農民羅達隆獲蓮霧冠軍,高雄市大社農民蘇文財拿下蜜棗冠軍, 農改場本月7日頒獎。

這項蓮霧及棗果競賽已連辦5屆,農改場把果園管理也列入評分項目,參賽農民等於從種植開始比起,難度甚高。

* 新竹桶柑節開幕 來嘗「甜蜜的滋味」
http://udn.com/news/story/7324/679278

新竹縣峨眉鄉「桶柑節」歡樂開幕,昨、今兩天辦促銷活動,許多民眾體驗烤桶柑傳統點心,玩得不亦樂乎!桶柑黃澄吉利象徵,更是年節送禮第一首選;寶山鄉柑橘與茶花季也正式開鑼!

峨眉鄉台三線外環道86.5K處,一連兩天舉辦桶柑節活動,有桶柑展售,農會發揮巧思邀請民眾闔家參與「創意稻草人競賽」,只見孩子們拿來家中舊衣服、道具,披掛上稻草人身上,體驗難得田園樂趣。



◆ 台東長濱有機地瓜飄香 農會要推廣
http://udn.com/news/story/7328/679251

聯合報 記者謝龍田/台東報導 2015-02-01

長濱鄉農民最近試種「台農66號」地瓜成功,因應農委會日趨嚴格的休耕補助,農會要推廣種植,以增加農民收益。

「好香、好好吃」,竹湖國小附設幼兒園的小朋友昨天大啖烤地瓜,小朋友吃了還想再吃。長濱鄉農會常務監事謝雙福說:「這是有機地瓜,健康擱好吃!」

「時下烤地瓜很夯」謝雙福指出,長濱地瓜以烤箱烤約1小時,瓜心金黃、香味四溢,入口綿甜,是東海岸新美味。

長濱鄉稻米產銷第2班班長陳明墩半年前,引入台農66號地瓜種植,發現地瓜很適應長濱的地質、水質及氣候,鮮少蟲害,品質優,也適合休耕農田轉作。

農會理事陳晟揚表示,農委會從102年起只補助一期休耕,另一期轉作有獎勵金,休耕則無。明年開始實施更嚴格的休耕辦法,即兩期須有一期插秧或轉作,才能領另一期的休耕補助。

休耕補助一期為每公頃4.5萬元,長濱因乾旱或豪雨常導致綠肥生長不良,所以農民每公頃常只能領到3.4萬元。

長濱鄉農會現有會員約1500人,有半數逾65歲,休耕補助及老農津貼是老農的主要經濟來源,但愈來愈嚴苛的休耕補助,無異讓老農生活日漸窘困。

陳明墩說,以人工挖掘地瓜不符合經濟效益,想推廣有難度,要吸引年輕人返鄉經營更難;但農會可協助推廣,以機械化耕作為訴求,擴大地瓜種植面積,也減少農田因休耕而閒置。

謝雙福表示,農會財力有限,有待縣政府等公家單位協助,才能創造活化休耕農地、提高農民收益的雙贏局面。

※ 相關報導:

* 檳榔園轉作油茶 1年僅16人申請
http://udn.com/news/story/7747/679478

農委會去年再推「檳榔廢園轉作」,鼓勵農友砍檳榔種油茶等經濟作物,準備砸7.2億元希望在四年內達成減少4800公頃檳榔園的目標,但到去年底止,只有16人申請,面積更不到10公頃,南投縣只有兩人申請,最後還放棄,農友抱怨得在半年內完成轉作,質疑政策難度太高,根本不符農民需求。

農委會97、98年首度推動檳榔廢園,兩年內共砍除1390公頃檳榔,南投縣中寮鄉反應熱烈,全鄉申請廢園逾300公頃。但這次檳榔園轉作,南投縣只有2人申請,最後還「被迫放棄」。

* 油茶農民:量產要10年 補助只3年
http://udn.com/news/story/7747/679481

農糧署「檳榔廢園改種油茶」政策,農民意願不高,油茶樹俗稱苦茶,集集鎮前鎮長陳勝男說,問題出在苦茶樹栽種至採收要7年,而且一年僅收成一次且不保證年年豐收,是農民意願不高的主因。

陳勝男40年前栽種苦茶樹,妻子陳嘉譽說,當年苦茶樹十多公頃,很多人都笑他為何不種檳榔一公頃年收逾百萬元,但他覺得苦茶樹較長久。

只是苦茶樹栽種至試產苦茶仔最快要7年,量產要10年,而且環境條件高,曾在農田種4分地苦茶,只有幾棵活下來,一棵40年苦茶樹一年約長40至50台斤苦茶仔,4斤榨1斤苦茶油。

陳勝男夫妻說,「很辛苦,種稻一年二收,苦茶樹一年一收而且是一年豐收次年就歉收,只能看天吃飯。」政府只補助三年,實際上要有收成最快也要7年,豈不是叫農民有四年沒有收入。

* 農糧署長:補助沒變少 會協助契作
http://udn.com/news/story/7747/679484

記者問:檳榔廢園轉作補助為何比以前少?

李蒼郎答:補助其實沒有少,只是作業太倉促疏漏了,農糧署已修改規定,除了每公頃廢園補助15萬元,同時補助苗木5萬元,而且可以一次領,不必再分三年領,方便農友整園轉作,不必擔心先種油茶再砍檳榔「倒木會傷新栽」。

※ 餘詳見原站。

fsj 提到...

青農改變產季 麻竹筍身價暴漲
http://udn.com/news/story/7326/680908

聯合報 記者陳雅玲/古坑報導 2015-02-02

夏季盛產的麻竹筍產地價格經常低迷,農民血本無歸,青農返鄉的戴川秸看見父親經常為低廉筍價所苦,以改變種植方式,將麻竹筍產季延後到秋冬盛產,成為市場獨秀,價格也比夏季高出近10倍。

戴川秸的父親戴茂興在雲林縣古坑鄉種植了30多年的麻竹筍,但一般麻竹筍多在夏季盛產,一到產季供過於求,產地價1公斤甚至不到10元,有時遇到颱風橫掃,1分地收成不到1萬元,一整年的心血就血本無歸。

34歲的戴川秸一直覺得種麻竹筍沒有前景,不願回家幫忙;直到近2年前,發現古坑鄉栽種麻竹筍的面積逐漸縮減,市場需求卻日漸增加,決定回家幫父親的忙,但他不願再讓父親為筍價所苦,決定扭轉麻竹筍的栽種方式,讓麻竹筍秋冬才生產。

戴川秸用甘蔗葉覆蓋竹子,利用甘蔗葉發酵產生熱能,模擬夏天的溫暖氣候,讓麻竹筍順利在寒冷的秋冬生長,並使用無毒栽種方式,自己用牛奶、海藻等發酵有機肥灌溉,補充麻竹筍的營養,成功地讓麻竹筍在秋冬也能盛產。

雖然生長季節改變,但麻竹筍的品質不受影響,不僅甜度高,也不會有苦味,加上幾乎是市場上僅有,產地價格成功拉抬到每公斤120元,而且供不應求,至今還欠了許多貨,採收速度趕不上訂單飛來的速度。

戴茂興原本一度擔心兒子的作法不可行,但經過調整後,現在麻竹筍從10月到端午前上市,不僅產季錯開,也避開容易遭受損失的颱風季,讓他忍不住豎起拇指誇獎兒子「真棒!」

※ 相關報導:

* 蔡瑞棠 種出全台唯一冬季芒果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02000446-260107

屏東內埔果農蔡瑞棠憑著修剪技術栽培出全台唯一冬季芒果,因是全台獨有芒果行情看漲,每公斤600元仍很搶手,他今年計畫將果園擴大到40公頃,放眼外銷市場。

「做跟別人不一樣」蔡瑞棠表示,愛文、金煌芒果集中5、6月盛產上市,為不想撞期嘗試改良泰國芒果「卓安南」,前後花7年研發延後開花機制,終於將原是在4月開花延長至9月,冬天12月底生產採收到隔年3、4月成全台獨有冬季芒果。



◆ 用心經營不棄養 蜜棗成「金雞母」
http://udn.com/news/story/7327/680921

聯合報 記者謝梅芬/高雄報導 2015-02-02

高雄市六龜地區部分農民「棄養」蜜棗,但大社農民卻把蜜棗視為「金雞母」,主要是大社棗農用心栽培,主攻宅配通路,一分地產值達30萬元以上,這是新一代農民值得探討的議題。

在大社區的棗園,棗農忙著採收出貨,宅配冷藏車來來回回穿梭在大社鄉間小路中,這幾年在宅配通路闖出名號的「牛魔王」蜜棗,依然是蜜棗宅配市場受歡迎的品牌。

棗農蘇信誠說,建立品牌決定以品質取勝,才鎖定主攻高價位的宅配市場,走網路行銷,最重要的是走出自己的路。

像今年獲得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舉辦「2015全國棗優質管理果園評鑑競賽」冠軍的是大社區農會果樹產銷班第3班班長蘇文財,他就是堅持走出自己的路最佳案例。

蘇文財過去曾是中石化的朝九晚五上班族,在國營企業轉民營化的當口,選擇回家種絲瓜,絲瓜得晚上採收,半夜打包,清晨送到市場,偏偏碰上母親中風需要照料,兩相衡量下,重新選擇可以正常作息的棗子來種。

蘇文財跟著農改場專家的指導種棗子,最後也成了產銷班的班長,蜜棗可以說是他人生的轉捩點。



◆ 肉桂產品多 做柑仔糖供不應求
http://udn.com/news/story/7328/680877

聯合報 記者段鴻裕、范振和/花蓮報導 2015-02-02

肉桂是重要的傳統中藥材,最好的肉桂已從花蓮回銷大陸。花蓮縣鳳林鎮桂冠肉桂產銷中心負責人溫錦洲十多年來投入肉桂的分析、研發,將肉桂從中藥材開發出飲料、生活與環保用品,近年來更回銷大陸,開創兩岸商機。

「全球肉桂有127種,台灣本來登錄13種,現在已超過20種。」溫錦洲於民國90年留學回台後,承續父親種植多年的肉桂樹產業,回花蓮故鄉繼續投入肉桂樹的產銷,花了5年時間進行肉桂成份、生產的分析。

溫錦洲在花蓮種植的肉桂樹從原來的1萬多棵擴增到3萬多棵,肉桂產品大幅擴展,包括肉桂酒、肉桂醋、精油、茶、粉、牙膏、清潔劑,連燒香拜拜的線香、環香都是肉桂產品,而且外國人很喜歡點肉桂線香或環香,因為「有香氣且有驅蟲的效果,就好像蚊香一樣好用。」

近幾年,溫錦洲也把肉桂產品引進大陸,包括肉桂面膜、肉桂粉等,都很受歡迎;特別的是,溫錦洲製成「柑仔糖」,圓圓且帶紋路的糖果,帶著濃濃的肉桂香。溫錦洲說,小時物資缺乏,一顆糖果總是多人分食且吃很久,「做成柑仔糖,是懷念小時候的感覺。」一開始,很多人不習慣肉桂強烈的味道,500公斤的糖果,兩年賣不完,但許多人吃了就上口,現在「1年賣2400公斤,還供不應求。」

fsj 提到...

溺水法栽種 冠軍蓮霧大又紅
http://udn.com/news/story/7327/682992

聯合報 記者蔣繼平/佳冬報導 2015-02-03

今年66歲的佳冬農民羅達隆,引進地下水將整片果園泡在水裏,利用植物生理特性,讓根系中細根腐敗,養分吸收受阻時,葉面養分會回流到果實上,所以粒粒紅潤,香甜碩大,獲得今年全國蓮霧大賽冠軍。

羅達隆年輕時在高雄工作,以開交通車為業,後來才回到家鄉養雞,慢慢買地栽種蓮霧,結果越做越好,連女兒羅上容6年前也回來幫忙,直到去年才結束養雞事業,全力投入種蓮霧。

種了30多年蓮霧的羅達隆說,20年前遇到一次下雨淹水,結果蓮霧竟然沒被泡爛,反而長得更大顆,引起他的好奇心,經過不斷研究和嘗試,終於掌握竅門。

他說,這種「溺水」栽種法,要把握淹水時機及瞭解植物特性,否則弄巧成拙,整棵樹會死掉。因此要適當掌握根系環境和調控葉片營養及蓮霧植株的特性。

羅上容說,父親上了年紀,果園得靠人手幫忙,父親教過很多人種蓮霧,她正好回來學習。

她表示,為不讓產期集中,利用產期調節技術,讓消費者從每年12月到隔年5月都可以吃到蓮霧,今年獲得冠軍後,生意會更忙碌,但求品質,還是要維持相當水準才能出貨。

※ 相關報導:

* 聽古典樂 小番茄多產爆甜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03000602-260107

32歲胡志宏、30歲黃文慶分別為建築碩士、農學碩士,有鑑於食安風波不斷,為讓家人食得安心,兩人返鄉務農,將家中農地打造成溫室農場栽植小番茄,並讓小番茄聽輕音樂成長,不但甜度增加,連產期也提前,可提早搶攻小番茄市場,增加收益!



◆ 千萬溫室有機農法 成大認證
http://udn.com/news/story/7326/683070

聯合報 記者謝進盛/佳里報導 2015-02-03

電子公司老闆梁峰林,斥資千萬元在佳里區搭建全台最高的全鋼骨結構溫室農場,還花了兩年休耕,讓農地休養生息,以全自來水灌溉玉女番茄。梁堅持有機種植,已通過成功大學有機認證,讓他相當開心。

75歲梁峰林,4年前利用老家學甲200餘坪農地「試種」,全採無毒栽種,種植的西瓜、番茄只送不賣,累積經驗後,決定投入有機栽培。他在佳里區民安里的農地,斥資1000萬元搭建全鋼骨結構溫室農場,溫室高9公尺,長100公尺,寬25公尺,高度是目前國內有機農場溫室中最高者。

梁峰林也在農場四周,設置雨水集水溝渠,可將農場雨水收集儲存供灌溉之用,不利用地下水灌溉的作法,獲得國立成功大學多位教授肯定。

「喝自來水,用有機肥,完全不使用農藥。」梁峰林說,確保水質,他堅持以自來水澆灌,這樣的投資要回收有難度,但能實現理念,仍是很開心。農場已獲得成大先進動力系統中心綠色產品驗證部門頒發「有機農產品驗證證書」,再經兩年驗證,即可晉級國內目前少有的純有機農場,過程雖辛苦,他甘之如飴。



◆ 20大專生「農Stay」 拔蔥、洗鹿
http://udn.com/news/story/7328/682989

聯合報 記者鍾知君/宜蘭報導 2015-02-03

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規劃「青年農Stay—農村教育服務體驗推廣計畫」,邀請20名大專院校學生到宜蘭縣冬山鄉梅花社區進行7天6夜的深度體驗,學生們昨天下田拔蔥、種蔥,邊玩邊學,該計畫鼓勵學生親近土地、注入年輕思維,協助行銷農村特色。

20名大學生昨天戴著斗笠、穿著雨鞋下田拔蔥、洗蔥和種蔥,學生們踩在泥濘的土地上,笑說「真的感受到大地的脈動耶!」一行人拿著鐵製的丁字工具插入土中,再將蔥的根部沒入土中,過程中還有不少毛毛蟲跑出來,嚇得女學生花容失色,下午學生到柚子園學習修枝、銀杏繁殖,今天則是幫花鹿米民宿的鹿洗澡,深度體驗梅花社區的特色。

台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系學生賴佩妤說,「種田真的是門大學問!」因為想要體驗農夫生活因此報名,覺得大自然很奇妙,農民也很辛苦。「喜歡用這種方式認識我們生長的土地!」中山大學企管系學生林琪敏說,當農夫的感覺很新鮮,種田真的不容易,很期待能學習各式各樣的農村知識。

梅花社區總幹事李建清說,活動除了體驗農事,也會安排「農夫學堂」,邀請耆老跟學生對話,並安排參觀導覽社區營造景點,希望協助社區和休閒農業區規劃遊程,為農村經營注入新血。

fsj 提到...

生態休耕補貼 留住農民不用藥
http://udn.com/news/story/7314/685865

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 2015-02-04

由詩人吳晟與其女、作家吳音寧發起的「溪州尚水友善農產」,兩年來與一群農民契作,生產無毒的「尚水米」,卻因迅速擴增,面臨庫存壓力,今年一期稻作不得不忍痛休耕。為不讓友善農法中斷,尚水農產啟動生態休耕補貼,只要農民在休耕期間不用藥,除了可領農委會休耕補貼,還能獲團隊補助。

彰化、雲林是台灣重要糧倉,但長期使用化肥、農藥的慣行農法,衝擊農地生態。

直到三年前,彰化溪州鄉為保住灌溉用水莿仔埤圳,與中科四期引水工程展開「搶水」抗爭,中科最後改從埤頭引水,留住水源。吳晟、吳音寧父女及一群農友組成「溪州尚水友善農產」,推動「水田濕地復育計畫」。

除了不用藥,團隊也營造濕地環境,建置生態池、蝙蝠屋,定期調查田間生態。潔淨的水源讓田區出現許多久違的生物,包括彩鷸、鳳頭蒼鷹,還有金黃鼠耳蝠等十種蝙蝠。

有別於傳統契作「以量計價」模式,團隊成員陳慈慧說,尚水農產以面積計價,補貼農民每分地一期稻作兩萬元、二期稻作一萬八千元,無論產量多少,農民都能獲固定收入。農民不用為了「衝量」使用農藥、化肥,除了以環境友善的管理模式照顧水田,也為農村留住流失的人口。

由於尚水農產契作條件較傳統契作優惠,短短兩年,合作農友倍增,友善水田面積也擴大到十一公頃。但也讓尚水米面臨庫存壓力,團隊不得不拜託農民休耕。吳音寧很自責沒有認真推行銷,又不希望合作的農民斷了友善土地的堅持,於是參考德國,啟動生態休耕補貼。

今年五位農民休耕,除依照農委會的休耕補貼規定種綠肥,領取每分地四千五百元補助,「生態休耕補貼」再補助兩千五百元,前提是農民要負責照顧這塊土地,不使用除草劑、農藥等傷害土地的化學藥劑。

國立台灣博物館周六將在南門園區舉辦「尚水米」分享會,吳音寧將分享歷程,希望號召更多消費者支持。

※ 政府應該利用休耕時間把農地復原、養肥。

* 高雄首選水果 首度賣到中東去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53268

「高雄首選」農產去年國際展銷創下四億七千萬元新紀錄,今年將於八日首度進軍中東,市府農業局與農會昨起集貨,準備空運杜拜,開拓海外新興市場,可望再創佳績。

* 兩岸三地農業博士團 落戶梅州
http://udn.com/news/story/7334/685431

梅州梅江台灣農民創業園暨梅台農業合作博士工作站,一日在梅州舉行掛牌揭幕儀式,現場共有來自大陸、台灣和香港兩岸三地的農業博士團成員等350多人出席活動。

....目前,梅台農業合作博士工作站平台,共吸引兩岸三地(含廣東、廣西、海南、香港、台灣等地)57名涉農博士加入,涵蓋土地改良、良種良法、市場行銷、農產品精深加工、食品品質與安全等多個領域。



◆ 吃在地 西螺會農將契作黃豆製豆皮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53046

自由 2015-02-04

〔記者黃淑莉/西螺報導〕西螺農會繼與農民契作黑豆後,將進一步契作黃豆,農會總幹事廖錦富表示,西螺是醬油故鄉,西螺、莿桐的豆皮供應量更佔全國九成,期望能以在地黃豆製造優質豆皮,創造黑金、黃金傳奇。

廖錦富指出,西螺雖是台灣醬油、豆皮主要產區之一,但原料黑豆、黃豆卻都是進口,進口豆超過九成是許多專家不建議食用的基因改造豆。

廖錦富指出,進口黑豆、黃豆進口須經過長期運輸,新鮮度、品質絕對比不上在地,農會以本土產黑豆生產「醬官釀」醬油,價格雖較市售貴,但一連串食安風暴後,國人「吃在地」觀念抬頭,寧願花多一點錢吃好的食物,近來銷售量明顯增加。

西螺農會祕書沈培昇強調,只要品質好、安全,不怕沒有人買,農會初期推廣栽種黑豆,農民意願不高,但看到發展潛力,契作面積現約二十多公頃,農會全數收購後,部分委託廠商加工,釀造醬油、黑豆醋、黑豆茶等,部分原豆在農會販售,許多消費者買回去做豆漿或其他料理。
已育種 明年可大面積栽種

廖錦富說,農會接下來要種黃豆,現已完成育種,預計明年可大面積栽種,針對休耕田以契作或租地方式栽種,收成後再進一步與豆皮工廠合作,以在地黃豆生產豆皮,雖成本較進口豆高,仍會有客群。

西螺農會表示,栽種黑豆、黃豆耗水量少,且有轉作獎勵金,一分地黑豆產量約三百至三百五十公斤,黃豆一分地產量約二百五十至三百公斤,黑豆收購價每公斤平均約四十多元,黃豆還要視生產狀況再討論,有興趣的農民可至農會詢問。

※ 相關報導:

* 魚池試作紅茶餅 搶手到不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04000583-260107

由於魚池鄉為台灣大葉種紅茶濫觴地,且近幾年紅茶產業夯到極點,該農會特別試作「百年紀念紅茶餅」;期盼有朝1日,以另類品相形態為紅茶產業開拓新路。

意外的是,首批試作500盒紅茶餅,竟然搶手到不行,讓總幹事王威文又憂又喜!憂的是數量有限,恐怕連百年慶會場上致送貴賓都不夠,必須等下批趕製再補送;喜的是試作新品,已預見未來受歡迎。

fsj 提到...

雙碩士新型農 虧千萬拚創業
http://udn.com/news/story/7327/688200

聯合報 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 2015-02-05

頂著財金雙碩士學位,沈園升5年前毅然放棄銀行百萬年薪投入農業,成為新一代型農,一口氣在仁武區租地10公頃,虧掉上千萬積蓄在所不惜,奮鬥4年多來,去年農場營業額已達到9000萬。

沈園升轉戰農業,他父親罵他「憨子」,虧到見骨,還硬往興趣鑽。看著兒子拚農業,像在銀行界「廝殺」,頗膽戰心驚。

染著一頭金髮的沈園升與農夫形象很難搭,事實上他擁有雙碩士學位,19歲就考進銀行,從事大額放款業務,26歲當上主管。

不過熱愛農藝的他,25歲那年發現一名馬鈴薯盤商客戶,竟能將農業做得很有規模,燃起創業雄心,5年前毅然轉戰農業,創設「璞臻自然農園」。

沈園升是高市農業局第2屆型農,大社農會產銷第2班班員,轉戰農業後,種水果玉米起家,經營上他不走傳統小農老路,而是結合8名年輕人一起打拚。他一口氣租地10公頃,種植鳳梨、芒果、玉荷包、番茄等蔬果,還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對一名初進農業的新手而言,他的作法簡直是踩鋼索。

「我對這行是有野心的。」他說,很多人覺得農業是金雞母,他投入後才發現這隻雞母只會吃飯和大便,他選擇「大而優」的經營策略,先把品質與經濟規模作足,日後拚國際接軌。

他的農場堅持有機及無毒農法,瑕疵品不轉賣加工或銷給小販,而是直接銷毀,長輩曾懷疑他是否「頭殼壞去」。

奮鬥4年多來,沈園升不斷汲取經驗,損益已接近平衡,去年營業額已衝到9000萬,現在他的目標除向國際市場叩關,對農業,還有一籮筐的理想等待實現。



◆ 博士科技製茶 泡出健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05000641-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2月05日 王瑄琪/嘉縣報導

中正大學生物化學博士許偉庭大學夜衝追茶香,一頭栽入「茶」古老的飲品世界。這股追尋熱情持續燃燒,他一面研究現代生化,一面鑽研傳統茶藝,將化學分析結果反向控制製茶工序,累積10多年功夫研發低咖啡因茶,茶界讚他是認真的「博士茶農」!

台北囝仔許偉庭18歲隻身來嘉義就學,常騎機車夜衝阿里山賞景。大二那年逢茶葉採收時節上山,夜半山頭瀰漫師傅製茶富層次的香氣,驚奇尋香造訪,從此與高山茶結下不解之緣。沒有實務經驗的他從練習泡茶技術、研讀古書進而踏入專業品茗領域,天生過人的敏銳味覺加上努力不懈,很快考取國內外茶藝師、評茶師和製茶師證照。

擁有一身「茶功夫」後,許偉庭3年前租下生毛樹茶園,周末便和妻子直驅山上,從種植、採摘、焙茶到產品包裝一手把關,肩擔肥料、彎腰採茶、低頭修枝等粗活都難不倒他這個學者。許偉庭表示,很多茶農憑經驗種茶,缺乏科學分析,也發現茶客買茶憑口感,許多門外漢聽信商人一張嘴,高價買到劣茶還賠上健康,更覺得要將科技帶入傳統茶產業。

他採樣不同製茶工序和條件下的茶葉,標準沖泡後,統計分析茶湯抗氧化、苦味、澀味等物質含量多寡。他說,想要增加保健成分或減少苦味,都可參考數據調整,甚至透過化學分析,研發出可降低90%咖啡因,同時保留兒茶素、茶皂素等含量的低咖啡因茶。

「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他說,喝茶不只顧健康,也是一種人情趣味,研究之餘,帶著學生體驗製茶趣,陸續獲阿里山高山茶優良茶競賽頭等獎、國際名茶評比銅牌獎等,以及台灣烏龍茶大賽第一名。

※ 相關報導:

* 人工麝香貓咖啡 屏科大量產
http://udn.com/news/story/6904/687824

麝香貓咖啡是不少咖啡愛好者的最愛,但數量少價格昂貴。屏科大食品科學系教授謝寶全培養出麝香貓胃中獨特菌種,加入咖啡豆中發酵,開發出「人工」麝香貓咖啡,經化學與氣味分析,證實與天然麝香貓咖啡風味相同。最近開始量產,並在屏科大福利社銷售,價格比市售麝香貓咖啡便宜一半以上,已有業者來洽談外銷。



◆ 冬山「春之饗宴」 吃6種風味
http://udn.com/news/story/7328/688245

聯合報 記者鍾知君/宜蘭報導 2015-02-05

宜蘭縣冬山鄉公所結合宜蘭縣民宿以宿換宿聯盟,昨天舉辦「春之饗宴」,邀資深主廚林文隆結合鄉內6大休閒農業區特色食材,烹調創意料理,讓遊客更認識當季食材和在地特色。

田老爺時尚會館主廚林文隆運用鄉內6大休閒農業區當季食材,製作金湯白玉雕魚、珍珠鮮菇燉飯、大地四季鮮蔬、養生水果酒醋、寶塔梅花金豬和富貴鳳凰山雞等創意料理。

他說,運用6大農業區的有機蔬果、無毒豬肉和野生鯛魚等製作創意料理,「保證呈現6種截然不同的風味!」

以宿換宿聯盟執行長李庭蘭說,宜蘭縣14個休閒農業區,冬山鄉就佔了6個,鄉內200多家民宿數量也最多,但農業區之間缺乏交流,遊客對冬山的印象可能只有火車站和親水公園,他希望能整合6大休閒農業區,讓民宿業者認識區內特別的食材和景點,讓民眾知道「春天的冬山鄉也很好玩」。

冬山鄉觀光所也帶領民宿業者走訪冬山老街、火車站、珍珠社區和森林公園,未來可望推廣冬山鄉特色旅遊,提供遊客更多元的體驗遊程。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小記者採訪菇寮 採菇初體驗
http://udn.com/news/story/7325/688256

聯合報系桃竹區與何嘉仁國際文教集團桃園分校合辦四天三夜「從聯合報看世界」小小記者體驗營,開拔到日月潭畔紮營,深入香菇寮體驗採菇樂並採訪菇農,小小記者游苙煬等人都說「學到很多,營隊教學活潑有趣」。

* 古法碳烤玉米 大林限時美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05000668-260107

1年只賣3個月,每天一開張顧客自然接踵而來,假日更經常營業時間不到3小時完售?大林鎮溝背里有1攤烤玉米,在地經營40多年,堅持古法碳烤,搭配獨家醬汁,充滿嚼勁的口感和焦香氣,養出一批死忠粉絲,因地處偏鄉,被稱是大林隱藏版限時美食。

fsj 提到...

買二林農會商品 助喜樂建家園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53937

自由 2015-02-07

〔記者吳為恭/彰化報導〕民眾只要購買貼有「5元」字樣的二林鎮農會商品,二林鎮農會就提撥五元,捐贈給彰化縣喜樂小兒麻痺關懷協會做為打造「伯立歐家園Polio Home」的經費,縣長魏明谷昨天擔任代言人。

二林鎮農會總幹事蔡詩傑表示,四年前得知喜樂小兒麻痺關懷協會執行長陳忠盛為了籌建家園而煩惱,主動發起「您消費、我捐款」活動,以行銷農民商品捐助打造「伯立歐家園Polio Home」,四年來共捐出一百七十二萬多元,將持續幫助到伯立歐家園建立為止。

縣長魏明谷得知此事後,決定擔任活動代言人,他昨天表示,希望民眾多多購買二林鎮農會的商品,以早日完成安置身障者的伯立歐家園興建。

二林農會提供的系列商品有「紅薏仁粒」、「紅薏仁雪花片」、「紅薏仁蕎麥隨身包」、「蕎麥薏仁水果脆片」、「蕎麥麵」、「蕎麥雪花片」、「二林真情禮禮盒」等,民眾可至二林鎮農會展售中心、台灣酒窖、二林鎮農會網站、伯立歐生活館購買,或電洽04-8963820分機125、145。



◆ 瑪家紅藜美食 等你來品嘗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07000531-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2月07日 郭韋綺/屏東報導

春節何處去?茂林國家風景區南島族群婚禮情牽大武山系列活動預計14日開跑,將橫跨農曆過年到4月,周周均辦活動;瑪家鄉公所也配合推出紅藜美食料理讓遊客免費品嘗。

茂管處2月14日至4月18日舉辦部落漫遊健走趣、春遊農特產品市集採果體驗、傳統古釀vuvu紅藜小米酒研習、紅藜美食料理研習成果暨特色伴手禮、觀光Logo徵選活動、瑪家鄉土芒果季全國路跑,為期2個月。

瑪家鄉長梁明輝指出,部落以紅藜為一鄉一產業特色正進入採收期,除推廣紅藜創新料理及在地食材開發創意料理,讓遊客品嘗在地佳餚,還循古法釀製紅藜小米酒。

梁明輝說,3月正值土芒果盛開季節,三和村是全國產值面積最大產區,芒果加工產業興盛,也會規畫土芒果農特產品展售會行銷情人果、芒果乾。

他說,台24線、谷川大橋通車後,交通恢復順暢,預估今年遊客可增加至少3成。★中時電子報關心您:喝酒過量,有礙健康!



◆ 推廣種苦茶 冬山公所補助苗木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53970

自由 2015-02-07

〔記者楊宜敏/冬山報導〕冬山鄉公所兩年前針對閒置農地,推廣種植苦茶製作苦茶油,今年計畫補助每株新植苗木三十元,並輔導農友成立合作社,茶農認為是良策,但是否能成功還有待觀察。

冬山鄉長謝燦輝說,苦茶種植不用噴農藥,病蟲害不多較容易種植,只要適合種植茶樹地點,都可以種植苦茶,兩年前,他選擇鄉內靠山區的大進、中山、得安等村推廣種植,初期茶農多抱持觀望態度。
食安疑慮 苦茶油爆紅

後來碰到國內發生食安問題,苦茶油不像一般沙拉油有食安疑慮、也沒有動物油易影響人體健康等問題,再度引起消費者青睞,鄉內種植苦茶農友約十幾戶,種植面積不到十公頃。

謝燦輝說,一瓶苦茶油售價約一千五百元,一甲地可種八百棵,約可生產八百瓶,年收入可有一百二十萬元,苦茶樹還有殘值可稼接茶花、做盆栽,食安問題讓苦茶樹苗飆漲,早期一株只要二、三十元,現在要八、九十元,價格漲了三倍。

fsj 提到...

牛蒡開花 農友驚呼稀奇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54366

自由 2015-02-08

〔記者劉婉君/佳里報導〕佳里區是牛蒡主要產區,牛蒡產銷班前的盆栽日前意外發現數朵牛蒡花,年輕農民驚喜地說,「上一次看到牛蒡花已是十八年前」,開心拍照上網分享。

產銷班班長黃榮昌說,牛蒡花為頭狀花,目前國內栽種的牛蒡主要從日本引進。因日方在牛蒡種子出口前就做好公、母株分類,因此國內栽種的多是母株,生產後再銷售至日本,少有機會看到牛蒡開花。

他指出,種牛蒡廿多年來也只看過幾次牛蒡花,推測應是分類時的漏網之魚。多年前曾提供牛蒡花照片給農政單位,並曾請教可否利用偶得的牛蒡花,自行在國內培育牛蒡種子,但因先天的氣候條件限制只好作罷。

黃榮昌表示,此次綻放的牛蒡花應是在準備栽種時遺落的種子,產銷班人員事後清掃環境時,隨手將泥土倒入盆栽中,不料卻意外開出花朵。



◆ 高市農產品轉型 打入大陸民間市場
http://udn.com/news/story/7327/694435

聯合報 記者蔡孟妤/高雄報導 2015-02-08

大陸頒布「禁奢令」,讓公部門不敢收禮,也衝擊台灣農產禮品市場;高雄市農會總幹事蕭漢俊昨天表示,經調整策略、改攻大陸民間市場後,台灣棗子也開始外銷大陸,有望成為陸客新寵。

蕭漢俊表示,自從08年開放出口大陸市場後,台灣的農產品就幾乎沒再發生滯銷、價格崩落的情況,對穩定台灣農產品市場有很大幫助。

不過自從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頒布「禁奢令」後,台灣農產品遭到衝擊,以往最大買家的大陸公部門不再大肆採購,去年銷陸業績比前年下滑近2成。

「現在不能靠官方了,要轉型打入民間市場。」蕭漢俊說,現在的外銷策略,就是積極在大陸民間拓展通路,讓更多陸客方便購買,並爭取民間企業訂單。

他並表示,去年雖然少了很多官方訂單,但努力增加民間訂單小有成果,民間銷售業績成長1成以上,希望今年也能持續成長至少1成,逐漸轉換官方、民間銷售比例。「靠官方本來就非長久之計」,危機就是轉機,禁奢令正好促進轉型。

根據統計,台灣的鳳梨、釋迦最受陸客歡迎,其次是愛文芒果、蓮霧、文旦柚等;「他們柚子不好吃,我們的好吃」蕭漢俊說,每年中秋節都能賣到幾萬箱。

近年台灣棗子種植面積增加10%以上,最大產地在高雄的燕巢、阿蓮、大社、岡山,因為產量增加,也開始外銷大陸,可望成為陸客新寵。

※ 相關報導:

* 屏東2農友 獲神農獎肯定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54352

行政院農委會核定一○四年全國神農獎名單,屏東縣有兩位農民獲此殊榮,分別是投入沼氣發電響應節能減碳的麟洛鄉環保豬農蘇鵬,以及專門生產LV級蜜棗的高樹鄉棗農潘志民。

* 菊花穿「塑身衣」 雕塑完美曲線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54192

菊花也要穿「塑身衣」?田尾鄉花農陳壯飛表示,穿「塑身衣」,主要是將花苞套上花網,可以讓花型更漂亮,花瓣不會因碰撞受損,更受消費者歡迎。



◆ 新竹副所長ㄟ茶葉蛋 暖身又暖心
http://udn.com/news/story/7324/694545

聯合報 記者莊旻靜/竹北報導 2015-02-08

竹北市三民派出所副所長吳榮財,不惜重本與時間,在冬天滷出一鍋「養氣茶葉蛋」,連遠在宜蘭的民眾聽到消息,都想嘗嘗美味,吳榮財體貼地以冷藏宅配至宜蘭,讓小小茶葉蛋充滿暖暖人情。

吳榮財笑說,冬天出勤,同仁們都會感到低溫的威力,為讓執勤同仁暖身,才開始嘗試。他曾用一般過滷包當調味,但味道不夠「入味」,後來友人給他一帖「配方」,再加以改良,成為「最終版」。

來自宜蘭的林姓男子,日前打了多通電話到派出所,希望能找到吳榮財。吳榮財後來才知道,原來是95歲老翁,認為他的茶葉蛋很合口味,才透過67歲兒子協助找他。

吳榮財獲悉後,阿莎力允諾,還直接滷一鍋茶葉蛋,分開包裝滷蛋及滷汁,配送給老翁,也為對方來電大的兒子略盡孝心。

「不放滷包,但有人參!」為讓茶葉蛋味道好,吳榮財不惜重本,在滷鍋內加入人參,還放紅糖,並添加話梅、豆腐乳、老茶葉等,增加香氣與味道,吳榮財每次滷茶葉蛋,都要花上6小時時間。

吳榮財說,茶葉蛋不能讓味道過鹹,因此滷製的最後一小時,會放入滾水,讓茶葉蛋入味卻不過鹹。

fsj 提到...

王浩一說菜 帶你找真食物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09000409-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02月09日 林欣誼/專訪

不論是白煙騰騰的古法黑糖熬煮現場,或蘿蔔從種植、醃漬到入菜的各種滋味,作家王浩一在新書《著時》再度發揮他「說菜」的好工夫,親訪各地,依節氣介紹南台灣豐富食材,眼前的他一貫開朗笑容:「比起作家,我更想被稱作農產品促銷員!」

本業是貿易公司業務與設計主管,王浩一自稱「中年過動兒」,他本行學數學,熱愛建築,醉心歷史,19年前落腳台南,一得空就帶著畫筆出門寫生建築,踏查府城文史,2007年意外因《台南舊城魅力之旅》、《慢食府城》跨界成為作家。

近年他持續書寫台南的小吃、古蹟與老樹,儼然為台南文化宣傳大使,興趣廣泛的他,同時推出連結《易經》與歷史英雄的《英雄的頓挫學》等系列書,去年起和作家劉克襄聯袂主持《浩克漫遊》電視節目踏查鄉鎮文史。

王浩一還有個大名鼎鼎的弟弟、精神科醫師王浩威,「因為外婆是收驚的,擅長聽鄰里訴苦,耳濡目染下,我們兄弟從小就對參透人的心理有天賦。」王浩威走上心理諮商,王浩一則把此專長發揮在行銷管理,愛交遊的個性,也對現在寫作採訪大有助益。

《著時》以台語發音就是「當令」之意,書中收錄他3年來以大台南為「主場」、兼及濁水溪以南各鄉鎮,所採訪的24樣在地食材。

例如他在台南南化區關山的偏遠山區,找到古法黑糖熬煮地,「偌大的鐵鍋正滾動翻攪沸騰的黑糖漿,動感的深褐色,像是岩漿般濃稠地不停冒出大泡泡,此起彼落……」自述當時興奮地快門按不停,許久才終於可以冷靜採訪。

食安風暴當前,王浩一也談到台灣的豐富物產與小農的認真努力,呼籲大家都該貼近土地認識「真食物」。

對於談吃說食材的「小確幸」風潮,他認為小確幸必須被看見,尤其政府要珍視、運用這些資源;但當小確幸在台灣變成一窩蜂,又恐陷入眼光侷限。

因此寫書就在一邊快樂採訪、一邊憂國憂民的心情下進行,「但我正面能量大,相信困境還是會有出路。」這位中年大叔笑說,40歲時他讀完一套200萬字的中國歷史套書,茅塞頓開,對人生工作皆達「不惑」;50歲「知天命」後竟有了「想寫的太多」的焦慮與使命感,希望快快到達60歲的耳順之年,「就可以放鬆下來了。」

不過,這位身兼多職的工作狂中年大叔,到時恐怕又會被各種興趣鼓動,繼續投入精彩的計畫與大夢。



◆ 「瘋了嗎?」 她捨慣性農法 種有機
http://udn.com/news/story/7326/696113

聯合報 記者姜宜菁/二崙報導 2015-02-09

雲林縣農民范秀蘭之前使用慣性農法,去年到農民大學上課,又遇上食品安全危機後,決定採用有機方式管理作物,她認為讓消費者能吃得安心又健康,這是生產者的良心與責任。

范秀蘭去年花錢搭設網室,種植玉米、青椒和草莓,採用有機種植,農地也保留緩衝帶,避免鄰地的農藥闖入,首先面對家人的質疑:「你是瘋了嗎?」,慣性農法較輕鬆、收入又穩定,范則行動證明自己的決定是對的。

但有機栽種,肥料成本高,又不能使用除草劑,范和老公只能人工方式除草、抓蟲,3分多地農園中,屬草莓園的蟲最多最難照顧,草莓幼苗不知何故乾枯,前前後後又補了數十顆幼苗,范秀蘭一度懷疑與先前使用慣性農法有關,「土壤酸鹼值偏酸」。

范秀蘭從農民大學獲得知識外,也四處參觀其他有機果園,靠實作學習經驗,她的不放棄感動其他家人,有時也會默默拿起鋤頭協助耕種;她指出,慣性農法的草莓園1天可產出10多盒草莓,而有機耕種是數天才有2盒,因量少園區不開放民眾採收。

范秀蘭坦言,慣性農法的農作物外觀美、有固定的市場銷售,反觀有機農業,雖然農產品品質好,但外觀賣相較差,農民還需自行想辦法銷售。

fsj 提到...

榨成黃金百桶果汁 「阿婆的桶柑」熱銷
http://udn.com/news/story/7324/698431

聯合報 記者范榮達、胡蓬生/公館報導 2015-02-10

公館鄉82歲阿婆林月招獨力照顧4分大的桶柑果園,雖然豐收,卻得為銷路發愁,社區及黃金小鎮協進會動員志工採收、幫忙叫賣,還開發出「黃金百桶」珍月果汁行銷,「阿婆的桶柑」短短時間凝聚許多社區居民的熱情和愛心。

林月招的果園在公館休閒農業區「黃金小鎮」裡,上個月協進會開會,她熱情送了一箱無子桶柑到會場給大家吃,剛當選理事長的林瑞英與阿婆閒聊得知今年因過年晚,桶柑還不到年節銷售熱季就已成熟,擔心影響銷路。

會後林瑞英趕到阿婆的果園並決定要幫忙銷售桶柑,協進會成員討論達成共識,決定找志工幫阿婆採收,元月24、25日兩天在「棗之禮」廣場叫賣、促銷,社區協會、協進會多名志工投入,忙得不亦樂乎。

促銷前,協進會成員「Me棗居」農園主人陳淑慧就已動腦筋將阿婆的桶柑,加上農戶邱月梅種的百香果製成天然果汁,協進會幹部試喝都覺得很棒,決定向阿婆採購賣相較差、規格無法分級,但不影響果汁品質的次級柑來做果汁商品,幫忙解決阿婆部分滯銷的果品,阿婆還可留下大粒、價錢高的當鮮果賣。

陳淑慧說,因林月招、邱月梅名字都有月,為表達「珍惜兩名辛勤在農園工作的婦女」的含意,取名珍月果汁,推出「黃金百桶」珍月果汁禮盒,將黃金小鎮、桶柑、百香果都融入,協進會成員透過LINE群組紛紛下單,用行動支持阿婆桶柑。

協進會成員分早、晚班幫忙,連小朋友、歌謠班老人家都熱心投入,大家樂在其中。

林月招雖然年邁,但熱愛她的土地,堅持不放棄照顧果園,感動許多人,面對來自社區的愛心和協助,她感激在心頭,直說「真的很不好意思!」

有意採購「黃金百桶」珍月果汁可電洽陳又睿0970-170571或鮮活農市網購http://www.freshop.com.tw,購買鮮果可電洽林月招0921-224847。



◆ 桃園米、茶一級棒 市長樂頒獎
http://udn.com/news/story/7324/698266

聯合報 記者曾增勳/蘆竹報導 2015-02-10

桃園市昨天舉辦慶祝農民節大會,市長鄭文燦頒匾額、獎金表揚去年全國稻米、茶葉表現傑出農民。他表示,市府決定編預算補助農保自付額三成,要求教育、農業局針對國小營養午餐,優先選用桃園在地稻米及蔬果。

鄭文燦強調,為照顧農民、行銷桃園農產品牌,他決定推動桃園市農業夢想市集,將規畫在國道2號內環線高架橋下,提供在地生產新鮮蔬果,讓市民方便停車、消費,「是市府一定要做的事」。

桃園市各界慶祝農民節表揚大會,在桃園市農會禮堂舉行,由市農會理事長游象紀主持,鄭文燦捧著「農業火炬」出場象徵傳承,他頒獎奪下全國名米產地的桃園、八德、楊梅區農會各200萬元及農民各100萬元,頒給全國十大神農獎得主邱清寬20萬元、全國東方美人茶特等獎阮氏鷗30萬元、全國龍眼蜜品質特等獎張萬得15萬元。

鄭文燦說,他是農家子弟出身,「照顧農民、支持農會、建設農村」是他努力的目標,桃園連年奪下全國經典好米,頻頻獲選十大神農獎、東方美人茶葉獲獎,十分難得。他希望桃園農業朝「精緻、品牌、無毒、有機」發展。

為推銷桃園農產品牌,桃園區農會成立農業產銷倉儲物流中心,鄭文燦希望與農委會合作,協助農業產銷倉儲物流中心設置冷藏倉庫,調節市場需求,讓農產品生產、物流、行銷一貫化。

他說,為傳承農業發展,市府推動青農計畫,將採取師傅學徒制,協助青年農民創業,讓農業一代一代傳下去,打造桃園新農業。

此外,市府亦將編列經費,提高補貼農民生產需要的農業機具、有機肥料、網室設備等資材費用,推動桃園農村再生發展。

fsj 提到...

蘋果加州建太陽能電廠 投資8.48億美元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01936

聯合晚報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15-02-11

蘋果公司(Apple)10日宣布,將與美國太陽能巨擘第一太陽能(First Solar)合作,投入8億4800萬美元在加州建造太陽能發電廠,並提供蘋果長達25年用電,這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商業潔淨能源使用協議。

第一太陽能商務長克什基爾表示,蘋果展現大企業營運也可使用100%潔淨且可再生能源,率先試圖解決氣候變遷的問題。

這項占地2900畝的建廠計畫,預計今年中展開,2016年底完工。蘋果將取得130兆瓦的電力,剩餘的150兆瓦將出售給太平洋煤電公司(Pacific Gas & Electric)。

蘋果執行長庫克表示,這間位於加州蒙特利的太陽能廠,所產電力足以供應6萬戶家庭使用。蘋果先前在北卡及內華達州已各有兩座及一座太陽能廠。

這項合作協議公布後,第一太陽能盤後股價一度上漲5%,蘋果公司的股價,在創新高後又再漲2%,將市值推升至7170億元。

第一太陽能是全球太陽能業龍頭,旗下有組件與系統兩大營運部門。今年股票上漲4%,本益比為17.8倍,華爾街分析師中,有六位給予買進評級,五位建議持有,兩位建議賣出。

財經網TheSteet給予第一太陽能「持有」評級。該企業的優勢包括財務健全、負債水準合理等。不過近年營收下滑遜於整體產業,財報顯示淨利也受到侵蝕。

※ 相關報導:

* 美啟用全球最大太陽能廠 可供應16萬戶電力
http://udn.com/news/story/6813/701150

全球最大太陽能發電廠9日在南加州沙漠啟用,由第一太陽能公司興建,發電量達550百萬瓦,可供應16萬戶家庭的用電。這計畫獲得聯邦政府近15億美元貸款。能源部預估可從中獲利60億美元。



◆ 氣候、生態、海洋塑化 地球三大危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1000777-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2月11日 陳大任/台北報導

去年最受民眾關心的全球環境大事有那些?台灣環境資訊中心公布的資料顯示,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保育、海洋塑化等問題最受關注,凸顯出改善環境的急迫性,今年相關問題仍是焦點,關鍵在於全民自覺產生的行動力。

台灣環境資訊中心歷經1個月、2338人參與的網路票選活動,2014國際十大環境新聞票選結果出爐。排名第一的新聞為《亞馬遜雨林將成草原?》,巴西科學家提出警告,亞馬遜雨林劣化嚴重,已漸漸失去調控天氣系統能力。

氣候變遷 生態浩劫

研究指出,過去20年間,亞馬遜雨林減少了76萬3000平方公里,等於兩個德國的面積,同時還有12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已因砍伐和火災而劣化。林木減少、土地劣化,減損雨林的水氣蒸發,延長乾季,帶來旱災。

氣候變遷與生態保育息息相關,全球物種加速流失,聯合國最新報告直指,世界各國阻止野生動物和棲地流失的成績簡直是慘不忍睹;另一項研究發現,食物鏈頂層動物大量消逝,草食動物增加、小型動物受害蟲威脅、土地缺乏植被而裸露,其影響性等同氣候變遷。

海洋受到的威脅為塑膠垃圾氾濫,美國學者研究發現,塑膠粉碎後的微粒、加上美妝產品常用的塑化微珠流入海洋,其危害程度「以人類現有技術根本無法處理」,因為試圖過濾這些塑膠微珠,也會把水中微生物一起處理掉,等於同時破壞原有生態系。

排名第九的新聞為《北京馬拉松霧霾中開跑 選手戴防毒面具上陣》更具體呈現環境惡化已直接衝擊到人類的生活。去年10月,第34屆北京國際馬拉松賽從天安門廣場開跑,由於當天空氣狀況屬於重度汙染,數萬名跑者中,不乏佩戴口罩者,甚至有人戴起防毒面具,更有人乾脆放棄比賽。這場比賽被譏為「霾拉松」。

10月到次年4月 PM2.5飆高

反觀台灣,空汙問題也愈來愈嚴重,尤其每年10月到次年4月,PM2.5濃度明顯提升,甚至經常連續多日飆高,對民眾健康產生威脅。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東北季風帶來中國大陸的汙染物,但是台灣自己產生的汙染也影響很大。

據國內研究機構報告,台灣空氣中PM2.5大部分來自於交通工具及工廠所排放的廢氣,境外汙染物約3到4成,1成為自然界產生。進一步分析,北台灣受東北季風影響,境外汙染物最高可達3成,整體而言,平時只有1成左右,只要東北季風一停,中南部PM2.5濃度幾乎天天超標,其實空汙都是自己的。

※ 相關報導:

* 室內空氣比室外髒 更需清淨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1000781-260102

戶外有空氣汙染的問題,但是待在室內有比較好嗎?環保署資訊顯示,國人每人每天約有80至90%的時間處於室內,這包括在住家、辦公室或其他建築物內,可見室內空氣品質好壞將直接影響工作品質及效率。國外調查卻發現,夏季室內空氣竟比室外髒5倍,冬天因為門窗緊閉,室內空氣比室外髒10倍!

fsj 提到...

山蕉、紅龍果麵 集集農會新創意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55014

自由 2015-02-11

搶攻年節禮盒市場

〔記者陳信仁/集集報導〕您吃過紅龍果麵嗎?農曆春節將至,集集鎮農會發揮創意,以在地農產品山蕉及紅龍果研製口味獨特的養生麵,期能搶攻年節禮盒市場,更希望能成為進軍農委會「台灣農漁會百大精品遴選」的主力產品。

集集鎮農會昨舉辦新品發表會,一口氣推出七種精心研發的加工食品,包括「一提兩麵」精裝版伴手禮盒、「紅龍醋」、「一口蕉」、「一根蕉」、「金蕉脆片」、「綜合蔬果脆片」、「雙色地瓜脆片」等,均採在地農特產加工製成。

集集鎮農會總幹事李崇慶表示,其中最為特別的為「一提兩麵」伴手禮,採用山蕉及紅龍果為原料,並與「大甲源永豐製麵廠」合作研發生產,麵條口感香Q且口味獨特,尤其是製作期程係選在農作物盛產季節,向農民收購當季最新鮮的農產加工製成,確保產品風味品質,更能減輕農民行銷壓力。



◆ 十大神農〉農場即廚房 邱清寬創新農業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55047

自由 2015-02-11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農委會「十大神農獎」當選名單出爐,八德區蔬菜產銷班第六班班長邱清寬脫穎而出,第六班成立不到十年,接連榮獲全國十大績優產銷班等大獎,不但規格化生產優質蔬菜,更創新規劃Farm Cook Tour,以農場廚房的概念來提升農業價值。

六十一歲的邱清寬,廿多年前不甘心家中農地荒廢,加上返鄉照料生病的母親,他靠著一股傻勁,胼手胝足耕耘茄苳溪旁農地,從事網室蔬菜設施廿多年,原本擔任八德區蔬菜產銷班第三班副班長,因區域性不同及運輸集貨時間路程較遠,另與其他班員籌組蔬菜產銷班第六班。

邱清寬將自家土地及租來的農地改建網室設施,建立茄明、「哈蕃果」(Hot fun fruit)品牌,與吉園圃標章整合,以企業化經營分級行銷,並透過契作、網路直銷與傳統通路,拓展多元企業合作夥伴,以完整的生產履歷進行雙品牌行銷,賦予農業更高價值,在北部蔬果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八年前邱清寬卅四歲的兒子邱冠鈞放棄環工事業,偕同新婚妻子尤優佳返鄉務農,邱冠鈞今年也入選「百大青農」和當選桃園市傑出青年農民。

帶領農家第二代傳承

邱清寬凡事以班員利益為考量,帶動班員的向心力,產銷班規模從最初的九公頃逐步擴展為十六.七公頃,班員人數也增為十四人,其中近半是第二代接班,年輕一代能傳承老一輩的堅持,老一輩則學習年輕一代的革新,對解決農業人才流失難題,堪稱模範。

※ 相關報導:

* 六龜果農註冊 波飛木瓜熱銷中日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55214

高市六龜區果樹第廿六班產銷班長邱瑞斌集結廿六名小農力量,推出「波飛(perfect完美)」商標專利,將卅公頃木瓜田,創造年產值六千多萬元,外銷日本及中國全台最多,奪得「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堪稱是另類台灣之光,今年當選模範農民。

* 釋迦達人莊政雄 獲10大神農獎
http://udn.com/news/story/7328/700716

台東卑南農友莊政雄積極推動台東鳳梨釋迦產業,配合政府外銷政策逐年擴大經營面積,並擔任鳳梨釋迦大專區區長,帶領初鹿地區外銷產業蓬勃發展,當選2015年全國十大神農殊榮。

* 將軍重闢棉田 6百萬振興棉業
http://udn.com/news/story/7326/700840

將軍區曾有「棉被的故鄉」美稱,最近熱心業者重闢棉田,市府也爭取中央補助,宣示重振將軍棉業;但有業者擔心3年6百萬元的委外規劃執行,淪於只辦幾場大拜拜活動了事。

....「現在很多人沒看過棉花、遑論碰觸盛開棉花」,加千公司負責人高裕祥指出,棉花田仍是許多將軍人的共同記憶,值得保存故事。蘇煥智表示,現有棉花栽種轉作獎勵每分地僅2400元,應比照飼料玉米每分地4500元,才能鼓勵農民種植,取代進口棉。



◆ 當政府野蠻迫農休耕...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855121

自由 2015-02-11

◎ 吳珮瑛

台灣自去年底開始,因降雨量不足、北到南的水庫水位日漸下降。為因應日漸短缺的原水量,相關單位公布,今年春耕超過四萬公頃的農地需停灌休耕,以因應家庭用水及工業用水所需。

台灣的水資源使用量,除家庭民生所佔的百分之二十外,其他則分別為農業及工業部門的百分之七十及十。水利法第十九條中明定,水量不足時,政府可用管制方式限制工業及農業部門對水之使用。然水利法第十八條亦載明,用水標的首為家庭民生、次為農業、最後為工業。但每遇乾旱,農業部門總被要求休耕,此舉明顯違反政府自訂的用水順序。

農地休耕不只在枯水期時被如此要求,二○○二年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為了國內稻米的供需平衡,以能進口貿易往來國的稻米,全台灣休耕面積最高曾達十六萬公頃,約佔全部水田面積的百分之四十、總農地面積的百分之二十。

貿易自由化下推動的休耕,農委會當時尚且清楚明示水稻產業的定位與目標,宣稱水稻為台灣最主要糧食作物,兼具糧食安全、農村經濟發展、社會安定、生態保育及文化傳承多項功能,因此維持適度稻田面積是必要,以確保國內糧食安全及維護產業的永續發展。

此次乾旱休耕的四萬多公頃,如果與過去休耕地是不同農地,則總休耕地最高可能達水田的百分之五十、總農地的百分之二十五。在水稻產業多功能沒有更動的前提下,不知農委會眼見日漸擴大的休耕地面積有何積極作為?我們是否由因應自由化的休耕措施得到一些經驗?休耕地上「培育」的蟲鼠對整體環境的影響是否獲得解決?鄰近未休耕地是否因此須噴灑更多農藥、除蟲、除草劑?又休耕者的農作態度是否有所改變?與吸引年輕人返鄉務農的「漂鳥計畫」及擴大經營面積的「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是否背道而馳?

持續務農的老農、選擇回來當留鳥的青年朋友、想一展農作長才的大佃農,不是等著農委會隨時宣布,為因應新的氣候型態、為符合兩岸╳╳農業協議要求,為因應諸多農委會事先都無法掌握的短、中、長期理由,農地需配合休耕,或甚而宣布全部委外(國)代耕、休農吧?

(作者為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

fsj 提到...

玉里慈濟醫院10道年菜 「蔬」福顧健康
http://udn.com/news/story/7266/703279

聯合報 記者邱立雅/玉里報導 2015-02-12

應景年菜可是團圓圍爐時,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為了讓大家吃得更健康,花蓮縣玉里慈濟醫院特別舉辦健康年菜發表,以在地食材入菜,加上營養師的專業指導,希望大家都能「吃蔬福、顧環保」,健康沒負擔。

玉里慈濟醫院前晚發表的年菜系列,是由院內醫師與營養師設計菜單,社區志工發揮創意,使用當季蔬果與在地生產的食材進行烹調,而且不使用過度加工製品,不但具有健康概念,還能減少食材運輸過程所製造的二氧化碳,健康又環保。

10盤精美「蔬福」年菜名稱,大器吉祥:有冬瓜薄片川燙,加入油菜花、紅蘿蔔等蔬菜製作的「闔家喜迎春」;菠菜包入嫩豆包後,撒上枸杞製作而成的芡汁「團圓滿庭芳」;「三陽開泰」則是把芋頭和南瓜蒸熟後磨泥,加上五穀粉揉成球狀,再裏上香積飯粒與堅果仁,每道菜色盡顯志工們的好手藝。

營養師沈怡欣建議,年菜可以選擇當季盛產蔬菜,例如十字花科的花椰菜、油菜花和蘿蔔,也可選擇黃、紅色的蔬果,如甜椒、紅蘿蔔、南瓜、木瓜,它們含有豐富的天然抗氧化物和β-胡蘿蔔素、維生素C、E和錳等,可減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發生的風險。

沈怡欣指出,要讓團圓飯吃得「蔬福」,搭配年菜的火鍋也可做改變,可利用蘋果、玉米、昆布、香菇、番茄等,增加湯頭的鮮味與甜味,對於應景的糖果、零嘴也應該仔細挑選,建議挑選有營養標示的包裝,以免熱量過高,注意包裝分量及口味,盡可能選擇原味或無調味。

※ 相關報導:

* 過年吃大餐 高麗菜來解毒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2000574-260107

高麗菜(甘藍)是國內最大宗蔬菜,有「菜王」之喻,而且含抗氧化物,可增強體內解毒功能,在食安風暴席捲之際,堪稱最佳食材!農糧署11日請來西螺農會家政班,推出6道年菜,讓民眾均衡營養保健康。



◆ 三星鄉桶柑、茂谷柑 甜蜜上市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2000500-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2月12日 王亭云/宜蘭報導

農曆年節將至,橙黃艷麗的桶柑、茂谷柑,最應景也喜氣!三星鄉山區長年大霧、溼氣多、溫差大,所種出的柑橘類水果特別香甜,用水果刀輕輕劃下,香甜汁液甜蜜流出,正值採收期,三星鄉長黃錫墉鼓勵民眾多多捧場,不要讓此產業漸漸沒落。

三星鄉好山好水,天送埤下湖為柑橘專區,產季為1至3月,現在果樹結實累累,橙黃色果皮垂涎欲滴,今年因為幼果受到曬傷減產2成,桶柑種植面積27公頃,總產量約517噸,茂谷柑種植面積30公頃,總產量約712噸,甜度達11度以上。

三星鄉長黃錫墉指出,三星鄉出產的柑橘品質好,富含維生素C、有機酸等,近年生產量已大不如前,早期產量多足以外銷,擔心此產業可能邁向黃昏產業,希望大家一起來支持,同時也鼓勵在地生產、在地銷售,減少碳排放,對環境友善。

柑橘象徵大吉大利,農曆年節將至,更是送禮的最佳選擇,桶柑10斤裝價格分別為330、400、450元,茂谷柑10斤裝價格分別為500、600、700元起,有宅配服務,每訂購滿10箱免運費,三星鄉公所希望民眾把握品嚐鮮果的好機會。

※ 相關報導:

* 才乒乓球大小 洋香瓜農盼補助
http://udn.com/news/story/7326/703306

「洋香瓜只有乒乓球大小,根本賣不出去!」安南區農民杜財瓦等人,昨為洋香瓜歉收叫苦,希望政府能補助;台南區農業改良場長王仕賢表示,造成洋香瓜長不大的原因很多,除氣候變化太大,也可能與土壤地力流失有關。

fsj 提到...

可可豆漲 情人節巧克力變貴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06104

經濟日報 編譯黃智勤/綜合外電 2015-02-13

今年要在情人節親吻另一半,可能要伴隨甜蜜的代價,因為作為巧克力主要成分的可可豆價格上漲,使巧克力業者不得不漲價、或減少產品分量。

商品分析師指出,中國等亞洲市場對巧克力需求日增,尤其是可可成分較高的黑巧克力,刺激可可豆價格大漲,而巧克力在北美及歐洲的商機也相當強勁。

另一個引發可可豆大漲的因素是,西非主要可可豆生產國去年12月受到比往年強烈的乾燥熱風侵襲,影響收成。可可樹受蔟葉病、黑斑病與細菌感染,也造成鉅額損失。

國際可可組織指出,1月可可豆的平均價格為每噸2,921.05美元,略高於一年前,但仍低於去年8月的每噸3,270.27美元高峰;當時價格飆漲是因市場擔心伊波拉病毒疫情可能影響可可豆收成。

賀喜、瑞士蓮與億滋國際等巧克力業者,去年都調漲售價多達8%,以彌補可可豆成本上揚。賀喜則全面調漲旗下所有產品價格。市調公司尼爾森指出,美國消費者去年購買的巧克力增加1.2%至22億磅,價格則上漲2.6%至136億美元。

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的玫瑰花業者也進入旺季,忙著滿足情人節的玫瑰花需求。玫瑰花農場經理阿利納斯指出,如果情人節銷量不佳,就代表整年都玩完了。

※ 相關報導:

* 大兵幫忙採收洋蔥 明年將成歷史
http://udn.com/news/story/7314/705801

屏東三軍聯訓基地在恆春半島行之有年的洋蔥助收「睦鄰」工作,因年底實施募兵制,國軍今年助收兵力減到歷年最少的210人,明年將走入歷史;有蔥農憂心成本提高,危及洋蔥產業,揚言「大家走著瞧」;地方農會已向立委請願爭取「莫取消」。

* 美人柑正甜 希奇農莊採果樂
http://udn.com/news/story/7322/705717

現在是柑橘的產季,採果賞櫻不用跑到山上去,宜蘭縣冬山鄉梅花湖休閒農業區的希奇農莊即日起開放採果,民眾可體驗採果樂趣並賞美景。



◆ 十大唯一女神農 林珮汝把有機企業化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55688

自由 2015-02-13

〔記者王錦義/花蓮報導〕今年「十大神農」名單出爐,花蓮唯一獲獎是「伍佰戶有機農場」的林珮汝,也是唯一的「女神農」,十多年前她陪伴先生務農,發現工人噴灑農藥後出現頭昏嘔吐現象,毅然決然轉型改種有機,把有機農業導入機械化、企業化經營,發展特色保健作物提高有機附加價值而獲獎。

林珮汝得知獲獎相當謙虛的說,「這是農場所有同仁,及他的先生陳金榮一起努力才有的成果」,夫妻倆原從事木雕,後來她跟隨先生到福壽山上種植高冷蔬菜,十幾年前回到花蓮,一開始在壽豐向台糖承租土地,看到農藥對人體的危害,加上想讓孩子吃有機無毒健康的蔬果,所以一頭栽進有機耕種的領域。
投入十幾年 生態會自己平衡

為了投入有機,林珮汝夫妻倆付出許多心血,慢慢的,她領悟到大自然生態平衡的原則,她說,這片約十二公頃的土地,從原來的貧瘠、充滿害蟲,看不到蚯蚓等益蟲的土地,因為十幾年來的有機耕作,他看到愈來愈多的生物出現在這片土地上,「生態會自己平衡」這是她這幾年來最大的領悟。
設計機械化採收、耕種

林珮汝使用企業化的經營方式,並透過陳金榮的巧手,設計出許多機械化的採收、耕種、灌溉技巧,並透過科技、數據化的管理,讓有機蔬果的產量逐年提高,並以「伍佰戶有機農場」品牌,在花蓮農會超市提供有機產品,推動地產地銷,因此獲得農委會表揚為今年的十大神農獎得主。



◆ 冬日最燦爛的顏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3000818-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02月13日 ⊙韓良憶

大概是因為旅居荷蘭十多年,習慣了偏冷的氣候,回台北定居以後,喜歡冬天更勝夏日。一來本就怕熱甚於畏寒,二來則是生來嘴饞,亞熱帶島嶼的冬季,天氣有點像西歐的春天到初夏,有利於番茄、萵苣生菜、芳香藥草等我喜愛的蔬果生長。在台灣,冬天的我比夏天更有口福。

尤其是番茄,我可是挨過大半年,總算等到番茄當令。

番茄色澤豔紅,常令人直覺聯想到溫暖的熱帶,然而番茄並不耐炎熱,而適合在攝氏20~25度、日夜溫差10度左右的環境生長。

荷蘭的夏天氣候正巧如此,因此夏天收穫的番茄味道格外飽滿,最好吃;冬天的番茄長於溫室,在人為控制的人造環境成長,外表看來雖也紅彤彤的,剖開一看,內芯卻是蒼涼的淺粉紅色,味道更是寡淡如水。

台灣則相反,炎夏時分,番茄價昂味卻未必足,冬天方是番茄最嘉美的季節。

說到台灣的番茄,約柏的祖國多少也有一點貢獻,因為番茄正是荷據時代由荷蘭人引進。不過那時歐洲人自己也才剛認識原產南美的番茄不久,誤以為番茄有毒,所以不論在荷蘭或台灣,番茄都只當成觀賞植物,並不食用。

一直到日治時期,番茄才又被日本殖民者引進台灣栽培,這時,大家都曉得番茄並沒有毒,是營養豐富的農作物。

台灣目前種植的番茄,號稱有兩百多種,常見的有黑柿、桃太郎、牛番茄、玉女和聖女等。我最常買牛番茄和聖女番茄,前者拿來煮醬汁,每次熬上一大鍋,分小盒冷凍起來;聖女番茄則適合做成爐烤番茄,滋味比鮮果更濃烈可口。

以低溫烘烤到半乾的小番茄,用橄欖油醃漬起來,收在冰箱較不冷的地方,要吃的時候,取出一部分置室溫中「退冰」,或拌義大利麵,或配上烤得脆脆的長棍麵包當前菜食用。要不,也可當成下酒小菜,就著清涼的白葡萄酒或清淡的紅酒,品嚐這冬日最燦爛的顏色。

我在超市看過進口的油漬風乾番茄,一小玻璃罐動輒兩百多元,真不便宜。每年的十二月至隔年三月,是聖女番茄盛產時期,價廉物美,不妨趁這時自製爐烤半乾番茄,就別花冤枉錢買舶來品了。

至於皮薄多汁、號稱甜似蜜的玉女番茄,當水果吃就好,烤成番茄乾太浪費。

fsj 提到...

春節 可望吃到便宜蔬果
http://udn.com/news/story/7266/708769

聯合晚報 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2015-02-14

農曆春節前最後一個周末假日,不少民眾到市場採買年貨。今天大台北地區蔬菜批發價格平均每公斤21.4元,較昨天只漲0.06元,豬肉和雞肉等肉品則因供應量充足,價格維持平穩,市場的售價也沒有受到明顯影響,今年春節民眾可望吃到較便宜的蔬果,可以吃得較無負擔。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表示,大台北地區今天的蔬菜到貨量約2220 噸較昨天增加,批發價上漲的蔬菜包括青江菜、芹菜、花椰菜、玉米和敏豆等。像是品質最好的花椰菜批發價為每公斤51元、玉米則是43元。價格下跌的蔬菜包括蘿蔔、茼蒿和茄子。

年節前是送禮旺季,水果是送禮熱門首選,台北市水果進貨量約968噸,每公斤平均價為50.9元,較昨天下跌5元左右,棗子、釋迦、草莓、茂谷柑、桶柑、海梨柑和蓮霧的價格均上漲,品質最好的棗子每公斤批發價130元;柳橙、木瓜和番石榴的價格下跌。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表示,棗子、蓮霧、茂谷柑都是當季的水果,公司行號會趁年前買來送禮,水果價格還會上漲。至於蔬菜價格預估還會略為回升,不過冬季蔬菜較為便宜。


◆ 43茶農組合作社 行銷魚池紅茶(節錄)
http://udn.com/news/story/7325/707942

聯合報 記者黃宏璣/魚池報導 2015-02-14

近年紅透半邊天的日月潭紅茶,百家齊鳴,陷入紅海競爭。43位魚池鄉紅茶茶農昨天成立保證責任的紅茶生產合作社,未來將以保證價格收購大葉種紅茶,幫茶農行銷。

昨天選出的合作社主席蘇水定說,魚池鄉紅茶紅起來之後,各茶區紛紛推出小葉種也就是烏龍紅茶來搶市,其實站在紅茶茶農立場,還是以道地的阿薩姆紅茶衍生的台茶18號與台茶21號、台灣山茶最道地,其他地區以烏龍茶夏茶或秋茶製成茶銷售,與傳統魚池紅茶有所區別。

他指出,日據時代從印度引進大葉種阿薩姆紅茶到魚池種植,品質不輸印度與鍚蘭紅茶,因魚池鄉屬盆地地形,氣候與土壤等得天獨厚的環境,讓紅茶產製都加分。早年魚池鄉紅茶以外銷美國為主,近年因斯里蘭卡、越南、印尼廉價細碎型紅茶葉大量搶攻國內市場,魚池鄉紅茶面臨嚴峻考驗。

蘇水定與卓和中等7人認為,魚池紅茶目前缺乏標準化及規模化經營,無法穩定每位茶農所生產紅茶品質與產量,加上每位茶農各自行銷,缺少共同品牌經營概念,致使魚池紅茶產業陷入紅海競爭。

為增進日月潭紅茶市場競爭力,區別其他以慣行農法所生產的紅茶,蘇水定等人決定以區域整合概念透過社區合作方式,採標準化及規模化生產,穩定品質產量,以共同品牌行銷魚池紅茶,昨天合作社成立,選出蘇水定擔任理事長,卓和中任常監。

蘇水定說,已有43名茶農逾百公頃茶園參加該社,由合作社保價收購50台斤紅茶行銷,還要成立生產工廠,舉辦紅茶評鑑並落實藥檢,並申請勞動部核准引進外勞,解決採茶人力不足與老化影響。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老爸兩屆紅棗王 這次…兒奪草莓王
http://udn.com/news/story/7322/707837

今年全國草莓評鑑活動,公館鄉農友賴瑩謙拿下「草莓王」頭銜,難能可貴的是,父親賴鴻德曾二度奪得紅棗評鑑冠軍「紅棗王」,父子倆栽種水果都有一套。

31歲賴瑩謙擁有大學會計系學歷,高中起就經常跟著父親種紅棗、草莓,耳濡目染下,8年前返鄉專心當農夫,做出成績,讓他成就感十足。

* 宜蘭農產直銷一條街 桶柑人氣No.1
http://udn.com/news/story/7328/708038

宜蘭縣農產直銷一條街昨天開市,員山、礁溪、羅東、壯圍、冬山等特色農產集合40攤,供應春節應景的桶柑、花卉等,讓消費者一次買個夠。

農產直銷攤位設在光復國小附近的宜蘭市泰山路旁,從民國80年起,在農曆春節前推出,今年第24年,農民直銷,逐年擴大規模,今年有40攤,形成年貨一條街,營業至除夕,上午9時到晚上9時開放,除夕營業到中午。

* 日本大賞石斛蘭 出身台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4000879-260106

「2015年世界蘭展」2月14日至22日在東京巨蛋舉辦,今年有來自台灣等23國的3000品種,約10萬株、逾250萬支蘭花參展。今年台灣有億晟、清華等5家蘭園參展,台大蘭園和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在海外展示部門中都獲獎勵獎。我駐日代表沈斯淳13日傍晚也到場慰勞廠商。

fsj 提到...

看問題/水果銷國外 海運保鮮是關鍵
http://udn.com/news/story/7241/709547

聯合報 本報記者謝梅芬 2015-02-15

中東伊斯蘭教國家居多,產品都得先獲得清真食品認證,新鮮水果必須靠空運,成本高;高雄市農業局如要協助農民開發中東食品市場,未來每月定期配送勢必要靠海運,這時就是農產品保鮮技術的考驗。

高雄市之前也曾海運過一批農產品到加拿大,但因時間過久,水果在半途中就過熟,靠岸幾乎不能賣;農業局必須協助農民克服這問題。

除了保持水果的新鮮外,農業局應多協助農民開發更多的果乾商品,像內門農會龍眼乾,在這次行銷就頗受喜愛。

高雄型農蕭旦倫曾以神祕果系列商品,在巴黎、科隆、上海與日本食品展打響知名度,今年他又推出系列的果乾產品,有木瓜、玉荷包、橙蜜香番茄等,吃起來的口感如太空食品,百分百保留著水果滋味,都值得推廣。

農業局除了協助農民打開國際市場外,最重要的還是要教導農民在農產品盛產時,利用科技研發果乾商品,讓水果不致因盛產而滯銷;提高水果產值,才能解決產銷失衡問題。

※ 相關報導:

* 港都水果飛中東 杜拜人都說讚
http://udn.com/news/story/7241/709540

高雄冬季盛產水果,為打開國際市場,高雄市農業局遠赴中東行銷水果,首度參與加灣國際食品展,到巴林超市辦試吃會,消費者搶試蜜棗及芭樂,初期希望每個月供應1公噸的蜜棗和芭樂。

fsj 提到...

開著爆米香車…環島做給孩童吃
http://udn.com/news/story/7324/711054

聯合報 記者王慧瑛/新竹報導 2015-02-16

「我是稻農,也是土礱及爆米香的師傅」28歲的賴咏華雖是交大光電系畢業,不當科技新貴卻選擇農業,計畫開著爆米香車環島,拜訪16名農夫,用有當地水土獨特氣味的稻米,做成爆米香給小朋友吃,體驗食農教育。

賴咏華曾在苗栗縣南庄鄉種過2年水稻,學習插秧、撿福壽螺、割稻等,也在廟埕曬過自己種的稻穀,也向土礱老師傅林裕祥拜師學藝,學習製作傳統稻米脫殼工具土礱。

去年9月,他花4萬元買了一部中古的爆米香機器,摸索學習爆米香,他在清華大學竹蜻蜓綠市集用在地有機米,現場製作販售爆米香,儘管收入不豐,他甘於簡樸生活,心靈富足。

賴咏華說,他的3個職業,剛好涵蓋一粒米從泥土到嘴唇的完整旅程,想要帶動更多人瞭解在地食材的美好,找回生產者與消費者間的信任關係。

他表示,許多農民往往不知道辛苦種植的農產品最後被誰吃下肚,消費者也不知道食物從哪裡來,如果能讓農夫看見消費者,他們會積極生產優質、安全的產品,消費者也能買得安心。

在清大竹蜻蜓綠市集,用在地農友的米做成爆米香給新竹人吃,希望把這件有意義的事推展到全台,賴咏華想開爆米香車環島拜訪各地農友,用所生產的米做成爆米香給當地人吃。

爆米香環島預計4月初上路,5月底前結束,賴咏華透過募資平台Fliying V網站籌募環島計畫經費,希望集結更多相同理念的力量,做一件讓台灣正向改變的事。

※ 相關報導:

* 新故鄉願景-有機火龍果 生態大復活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6000355-260102

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目前糧食供給者70%都是65歲以上老人,因不願意看到本土農業凋零,30歲的紀錄片導演莊榮華拍片過程中接觸到農業,於是從新北市移居到台南善化,捲起衣袖當起火龍果農夫,以有機耕種模式友善大地,也以實際行動支持本土農業。

* 火龍果營養價值高 健康助消化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6000366-260102

....為什麼栽種有機火龍果?莊榮華表示,選擇火龍果是因為它比較容易做到真正的有機耕種。火龍果是三角柱仙人掌的品種之一,原生在南美洲再傳到越南,由於當地經過戰亂,曾大量使用落葉劑,一般植物無法存活,生命力強韌的火龍果卻可以在貧瘠的土地生長,也不容易發生病蟲害,有人稱它是最環保的高經濟作物。

fsj 提到...

不當法律人 回鄉賣原味茶
http://udn.com/news/story/7326/713009

聯合報 記者謝承浩/中埔報導 2015-02-17

7年級生鄒族青年浦瀚文東海大學法律系畢業後,放棄通常法律人會走的道路,反而回到山中的故鄉,走進陪他一起成長的茶園裡,並以母親的名字「雅慕伊」為品牌,決心要將純正的阿里山烏龍茶帶出深山的小村落,散播屬於原住民風味的茶葉清香。

「我們家的茶葉又不差,為什麼不能有自己的品牌呢?」25歲的浦瀚文說 ,他家茶廠生產的茶葉,曾經獲得世界茗茶評選銀牌獎,但他退伍回到家鄉中埔後,卻發現家裡經營20多年的茶園,除了大筆批發出貨外,竟無有效的銷售通路,讓他開始尋思要怎麼把自家的茶葉行銷出去。

「拿起割草機才知道沒有多餘的力氣搞行銷。」浦瀚文在茶園幫忙父親,茶園繁重的工作,常讓他全身酸痛,讓他不捨年事已高的父親竟還如此地辛苦,當下便下定決心,「要延續養育他長大的茶葉清香。」

「一車一車的遊客來,一袋一袋的茶葉去,阿里山茶葉有沒有那麼多啊?」是浦瀚文回鄉後發現的奇異現象,在劣質混充茶傳聞充斥的現今,他決定以母親的名字「雅慕伊」為品牌,要將純正的阿里山烏龍茶帶出深山的小村落。

他說,母親長年來在茶桌上與茶商交鋒,誠信可靠就是她的招牌,因此除了使用母親原住民的名字當招牌外,更嘗試使用原住民傳統食材等原民特色與茶葉結合,做出一般茶葉所沒有的原民味。

※ 相關報導:

* 大葉研究生 創出小葉紅茶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7000422-260107

睹過茶農因為收成不好放火燒了茶葉,來自南投名間的陳聖樺,決定以在大葉大學生物科技學系碩士班學習的專業為茶鄉盡力,與班上女友張芷瑜成功地將四季春茶研發成「小葉紅茶」,更創造出5倍以上的收益。

* 桂圓長生果 古早味滋補零嘴
http://udn.com/news/story/7322713030

社頭鄉特產龍眼乾不僅可泡龍眼茶、製作龍眼醋,農會推廣股長蕭淑凌的拿手私房點心桂圓長生果,用老薑母拌炒龍眼乾,再加上花生,成為滋補又美味的健康零嘴。

* 雲林馬鈴薯 大顆又豐收
http://udn.com/news/story/7326/711100

雲林縣是國內主要馬鈴薯產地,最近開始進入採收期,今年因為雨水較少,馬鈴薯的個頭特別大,產量比往年增加1成左右,且澱粉質高,品質良好,因為國內市場需求大,價格平穩,斗南鎮農會擬增加契作面積。

* 青啤返大陸 多了台灣水果味
http://udn.com/news/story/7332/713302

轉型升級不僅是台商要走的路,大陸企業一樣面臨嚴峻挑戰,知名的青島啤酒積極尋找出路,去年從台灣青啤引進水果啤酒,大受女性消費者歡迎,今年台灣的青啤將擴大生產水果啤酒,把水蜜桃、芒果口味啤酒運往青島,列為今年夏天啤酒節的戰略武器。

青島啤酒早在一九九一年就率先舉辦大陸第一個啤酒節,最早在山東省內辦,迄今已成為政府主辦的國際啤酒節盛會。去年的啤酒節十六天吸引四百多萬遊客,創造卅多億人民幣,可謂名利雙收。



◆ 施壓農委會及勞動部? 水利會延後適用勞基法
http://udn.com/news/story/7238/714060

聯合晚報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2015-02-17

勞動部一年多前公告農漁會及農田水利會今年1月1日起適用勞基法,卻極為罕見地在適用前一天(2014年12月31日)踩煞車,更改公告將農田水利會適用時間延後一年半,自2016年7月1日才適用,農漁會如期適用。據聞因農田水利會強烈反彈,高層不敢得罪「選舉樁腳」,施壓農委會及勞動部。

勞動部今天否認與高層施壓有關。官員表示,是因農委會建議等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修法通過後再適用,因此才臨時踩煞車,延後一年半適用。

這一波原擬適用勞基法人數共約2.5萬餘人,其中農田水利會員工為6797人,農會1.6萬人,漁會2千餘人。

了解內情人士表示,農漁會及農田水利會適用勞基法已討論3年多,好不容易前年談妥自今年1月1日起適用勞基法,前年10月正式上網公告時程。

一年多來,勞動部與農委會展開各項法制作業,也辦了幾十場座談會、公聽會,一切還算順利,但隨著去年九合一大選愈趨接近,相關施壓動作愈來愈大,迫使勞動部不得不罕見重新公告,暫時將農田水利會排除適用對象。

據指出,為免打草驚蛇,同步適用的農漁會反彈,勞動部在選後、適用勞基法前一天 (即2014年12月31日)悄悄公告,只將農田水利會適用勞基法時程延到105年7月1日,農漁會則如期於今年元旦適用。

勞動部官員表示,農田水利會因屬公法人,負責防汛等工程,一旦納入勞基法,颱風等特殊狀況加班費支出將大幅增加;加上農委會也建議應等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等法制作業完成再納入適用,因此才延後適用時程,非關政治壓力。

不過也有官員認為,如果前年已公告今年起適用,若要更改適用時程,應先撤銷原先公告,再重新公告;此次直接重新公告適用時程,法制作業有爭議。

fsj 提到...

南台5縣市農產 陳菊領軍進日本
http://udn.com/news/story/7314/715585

聯合報 記者胡宗鳳、徐如宜/高雄報導 2015-02-18

在高雄市長陳菊號召下,雲林、嘉義、台南、屏東縣市首長,將首度以「南台灣農業聯合展區」,參加亞洲最具規模的專業食品展「FOODEX JAPAN 2015東京國際食品展」,跨出南台灣五縣市海外聯合行銷的第一步。

繼第一次率綠營直轄市長赴行政院參加院會後,陳菊這次大動作也被視為她跨越綠營喊出區域治理的重要行動,展現她在民進黨內「一姊」的實力,儼然是綠營的南霸天。

今年東京國際食品展將自三月三日到六日在幕張國際展覽館 (二館 C01)的台灣館舉行,最引人關注的是由南台灣五縣市聯合展區所推出的品牌旗艦區,由陳菊、李進勇、張花冠、賴清德、潘孟安等五縣市長聯合為農產品掛上「安全農業」的品質保證。

陳菊被推舉是這項海外行銷活動的發想人,但她說是跟各首長商討、集思廣益才做出的決定。因為由五首長聯合去海外行銷,將會讓整個活動更具吸引力。

陳菊也說,在南台灣五縣市首長的支持下,可在農產品上標示政府所給予的品牌識別,這對於辛勤耕作的農民、精心行銷的農企來說,都是最大的鼓勵;也期待能集合多元物產、整合各城市銷專長,讓南部農會成功走向國際市場。

為讓日本在地的消費者感受來自南台灣的暖陽與熱情,推薦的產品,也有具備地方特色的伴手禮;市府農業局長蔡復進說,屆時來到聯合展區,等於直航南台灣,歡迎世界各地的食品通路批發商、進口代理商、餐飲服務業者、製造商及零售商,都能全盤瞭解南台灣種類豐富的農特產品。

此外,高雄市農業的吉祥物「高通通」,這次也銜命赴東京。蔡復進說,高通通去年參加日本療癒吉祥物選拔賽,在一千七百多個候選吉祥物中,獲得第五十名殊榮,有不少粉絲;農業局正趕製高通通的小型玩偶,會場也將推出高通通大型人偶則由日本操偶師操作。



◆ 遠東科大生創意 南瓜變春聯
http://udn.com/news/story/7322/715284

聯合報 記者周宗禎/新市報導 2015-02-18

遠東科大光電系學生發揮創意,把南瓜製成「另類春聯」,刻上「恭喜發財、吉祥如意」後串聯電路板LED燈,變得亮眼絢麗,且能看又能吃,相當環保。

光電系助理林妙姿日前想到既然南瓜常做成萬聖節花燈,當然也可做燈籠,她請學生製作,學生發揮巧思,以系上裝物理實驗用滑車軌道的紙桶,裁切後裝上刻有春聯吉祥字的南瓜,成為別具特色的年節擺飾。

大三學生何雲聖表示,系上空中農場以光電、溫度控制植物生長很有趣,去年底見南瓜長大,心血來潮拿雕刻刀在瓜上刻字,意外發現南瓜能自我修復,癒合後刻痕會略微凸出表面,呈現浮雕般立體效果,可設計各種字樣。這種「珠光南瓜」外表鮮橘色很討喜,搭配色彩繽紛的LED燈條很有看頭。

光電系主任陳聖鐘指出,將進一步指導學生提升燈光控制技巧,直接透過網路來控制燈光開啟、變化,準備開學後參加全國智能競賽。



◆ 苗栗牧場推自然農法 產量破5成
http://udn.com/news/story/7324/715150

聯合報 記者黃茹婷/通霄報導 2015-02-18

苗栗縣通霄鎮知名景點飛牛牧場,能親近牛、羊、兔子外,3年前起以自然農法耕種蔬菜,收成的蔬菜,部份供遊客品嘗,菜園還配合環境教育課程開放。業者徐白龍表示,希望創造一個讓民眾親近土地的機會。

飛牛牧場內3.6公頃土地在2007年取得日本MOA有機驗證,以其中兩分多地採用「自然農法」栽種蔬菜,減少人為干擾、不除草、不施肥,經過多年努力,產量終於「衝破5成」。

徐白龍表示,自然農法最大挑戰在於人的「觀念」,剛開始,為求快速,放了相當多堆肥養地,沒想到隔年病蟲害嚴重,後來才領悟「堆肥」能養地也會養出病蟲,因此今年全面不放堆肥,讓土壤發揮地力,果然降低病蟲害,植物長得更好!另外,雜草成長中能夠鬆土,也是幫助蔬菜成長的小幫手。因此,從一開始栽種10顆菜只收成兩顆或芋頭全軍覆沒的情形,至今收成量已逾5成,打破不灑農藥的青菜醜又不美味觀念。

飛牛牧場還鼓勵民宿業者,自己種蔬菜,打造「家庭菜園」供遊客食用,從小地方著手推廣食農教育。業者表示,目前菜園尚未對外開放,僅配合少數環境教育課程參觀,有興趣者可上「飛牛MOA自然農園」臉書瀏覽,或電徐先生0953-170045洽詢。

※ 相關報導:

* 苗栗苑裡愛情果園 番茄紅了
http://udn.com/news/story/7324/715509

苗栗縣苑裡鎮農會經營的「愛情果園」正值番茄盛產季,一串串番茄鮮豔欲滴,產量高、品質好,春節正是採果好時期。

「愛情果園」溫室栽種番茄六千多株番茄,大番茄包含牛番茄、桃太郎、金光,小番茄則有蜜三、金玉、甜蜜蜜品種,其中,牛番茄果肉偏硬適合入菜,小番茄栽種數量最多的蜜三品種甜度高,果形偏橢圓和玉女番茄相似。

fsj 提到...

食安惹毛中產 陸現新農人群體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22000284-260309

旺報 2015年02月22日 特派員羅印冲/北京報導

食品安全問題不僅是台灣人的痛,更是大陸民眾深惡痛絕的社會危機。連年爆發嚴重的食安問題,終於惹毛大陸略有資產的中產階級,開始組織發展社區農園,栽種有機蔬果,還有北京茶商建立「透明溯源」體系,要讓消費者重拾信心,新農人群體成為大陸社會近年特有的社會現象,值得關注。

據大陸《21世紀商業評論》報導,2008年爆發三鹿牛奶食安醜聞,觸痛了大陸中產階級那根已經緊繃的神經,他們開始介入農業領域,因為眾所周知的大品牌和散落各地的小商販,輪番證明民眾日常所食的東西是多麼不可信任。

從濟南市區出發,沿經十路向西,可看到大片未開發的別墅小區——藍石大溪地。2012年夏天,江蘇常州的大水牛市民農園董事長兼首席農夫程存旺接到藍石大溪地開發商的電話,希望在小區旁合作建造社區農園,大溪地社區業主專用,可選擇預訂有機種植的蔬菜,或自己親手耕種。

報導指出,房地產商可謂大陸中產階級生活方式的風向標,需要寬敞的保母間嗎?超大廚房到底多受歡迎?問問房地產商就知道。現在,他們吐槽的新動向是:大陸中產階級開始愛種菜了!

護食安 中產階級下鄉

報導以《南方都市報》前記者劉榮為例,他在做了多年記者之後決定辭職,現在是全職種菜的中產階級。劉榮不僅逃離一家報社,還逃出廣州和城市人的生活狀態,他用2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買下60畝土地,建起「蘿蔔擦擦就能吃、長著小小土枇杷」的小馬駒農莊。

而北京周邊的小有機農場,多數就是這樣開始的。幾個城市白領湊錢做個小農場,或者乾脆自己投資20萬,辭職當農民,這種「中產階級下鄉」的做法。成了近年興起「社區農業」的主要支持力量。

透明溯源 護產品品質

除建立「社區農業」,腦筋動得快的北京茶商趙翼,希望藉由「透明溯源」體系讓消費者重拾信心。簽約茶農必須建立詳細的生產履歷,例如茶園位置、面積、海拔和土壤成分,以及生產過程中是否使用肥料或生物農藥;一旦產品發生問題,即可立即追溯源頭。

他在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時說,國家的命運,取決於她的人民吃什麼樣的飯;要打破食安問題的黑箱,空喊口號是無益的,與其高喊一百句口號,不如將一根沒有農藥的蘿蔔送到消費者手裡。

※ 相關報導:

* 有機種菜 女博士年賺500萬台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22000289-260309

食品安全風暴下,種菜成為大陸白領新風潮。頂著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博士高學歷,石嫣樂此不疲地到北京郊區當一名種菜農民,她靠著種菜與發展有機農業,堅持不用農藥,年賺100多萬人民幣,超過台幣5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