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0

致癌危機

◆ 乳癌10年飆升56.9%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17000441-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7月17日 廖珮妤/台北報導

乳癌發生率飆升!國民健康署統計,國內每10萬人就有65.9人罹患乳癌,近10年間發生率上升56.9%,呼籲民眾遠離菸、酒、肥胖、油炸物等致癌危險因子。醫師也提醒,45到69歲婦女每2年可免費做一次乳房攝影,早期乳癌的治療存活率超過9成,正視疾病才能確保健康。

女性癌症 名列第一

乳癌是現代婦女極大的健康威脅,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科長陳美如說,我國婦女乳癌年齡發生率高峰為45-69歲,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3歲,近10年間發生率上升56.9%,發生率與發生率上升趨勢都名列所有癌症第一。

根據國健署的癌症登記資料,女性10大癌症的第一名就是乳癌,2012年共1萬525人確診,遠高於第二名腸癌的6407人,與第三名肺癌的4620人。

太胖少動 也是誘因

陳美如說,目前已知的乳癌危險因子包括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或30歲後才生第1胎,以及未曾哺乳、有乳癌家族史、有乳癌變異型致病基因、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也有研究指出,約25%到40%的乳癌導因為過度肥胖及運動不足。

定期檢查 正確治療

儘管乳癌發生率高,但早期乳癌的治癒率也相當高,早期發現、治療可讓患者預後及生活品質都維持得很好。陳美如說,目前政府補助45-69歲婦女,及40-44歲具乳癌家族史(指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乳癌)婦女,每2年1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

基隆長庚一般外科主任黃挺碩表示,台灣人因乳腺較封閉,需乳房X光與超音波輔助檢查,才能更精確揪出乳癌。此外,東方人平均罹患乳癌年紀低於西方人10歲,原因不明,尚待研究。

義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蔡明憲說,早期乳癌存活率超過9成,第一期更高達9成5,但若到第四期,存活率將大幅下降至2、3成。目前國內篩檢與治療技術非常好,民眾常擔心的化療掉髮、淋巴水腫都可有效控制。即使因腫瘤位置,乳房必須整個切除,仍可利用自體皮瓣重建,美觀沒問題。定期檢查、正確治療才是對付疾病最佳方法。

中時電子報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電子報關心您:喝酒過量,有礙健康!(中國時報)



◆ 買隱形眼鏡 北市要看處方箋 遭嗆不合理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61855

聯合晚報 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2015-07-17

台北市衛生局昨天公布,未來民眾須提供六個月內有效醫師處方箋,相關業者才可販賣隱形眼鏡,且一個月後開始稽核眼鏡行、相關醫材行;消息一出,不少長期戴隱形眼鏡的近視族直呼不合理,表示台北市不賣外縣市還可以買,還有人打算先囤積備用。

北市衛生局表示,若業者未依眼科醫師處方販售隱形眼鏡,就違反消保法第36條規定,可罰6萬至150萬元,北市預計一個月後開始稽核眼鏡行、相關醫材行。但北市衛生局官員坦言,無法阻擋消費者購買,只是希望民眾更了解配戴隱形眼鏡的風險。

近視族火大:

外縣市還可以買 有人打算先囤貨

「既然一個月後才開始實施,那我開始先囤積10盒。」上班族林怡如表示,她戴隱形眼鏡已經10多年了,平時都到眼鏡行購買隱形眼鏡,第一次聽說買隱形眼鏡需要眼科醫師處方箋;另一位在台北念大學的曾姓女大生表示,這項規定很麻煩,台北市不賣,她打算回嘉義再買,認為「這家不賣,還是會有別家賣。」

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處技正林益祥表示,隱形眼鏡進口時需要取得衛福部登記核准,登記產品仿單上早已明定,需要醫師處方箋才可以使用,只是消費者從未留意,也沒有實際規範,才造成現在消費者在任何一家眼鏡行,都可以任意買到各種隱形眼鏡。

官員老實說:

難阻消費者購買 盼民眾了解風險

林益祥說,這項規定並不是不讓消費者購買,而是希望消費者了解配戴隱形眼鏡的風險,就像是市面上的消炎止痛藥一樣,有部分患者吃了,還是會造成健康危害。

林益祥說,知道執行這項規定實際操作會有困難,因為業者也反映,若消費者執意要買,業者也不能不賣;政府並沒有要阻擋消費者購買隱形眼鏡,但隱形眼鏡確實種類很多,不是每一個人都適用,目的是希望消費者能認知到,未經醫師處方就任意購買、配戴隱形眼鏡,是有風險的。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買隱形眼鏡需處方箋 40年舊規定從沒查過、也沒罰過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61827

台北市衛生局規定未來民眾購買隱形眼鏡,需提供六個月內有效的眼科醫師處方箋,業者違規販售被查獲,最高會開罰150萬元;眼科醫學會表示,未來不適合配戴隱形眼鏡的患者,醫師將不會開給患者醫師處方箋,民眾也可能因此買不到隱形眼鏡。

食藥署指出,這並非新規定,民國64年當時的衛生署就已發函各地衛生局,明文規定「民眾購買隱形眼鏡,需有眼科醫師處方」;正製作相關公告,不排除在公告中註明半年期限,並要求未來業者需在明顯處貼出告示,加強宣導。

食藥署醫療器材及化粧品組副組長朱玉如指出,台北市衛生局這次嚴格規範,食藥署樂觀其成,也希望各縣市能加強稽查,未來將製作標語公告,要求業者貼在店內明顯處。

* 穿鞋不合腳 甲溝炎化膿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60590

身高175公分、體重近90公斤的國小五年級男童,平時熱愛穿時髦球鞋,雙側大腳趾卻腫痛半年。起初紅腫會自行消退,但稍微跑跳症狀就會加劇甚至化膿,幾乎不能出門行走,最後疼痛難耐才就醫,左腳大拇趾已化膿,一脫鞋就散發出陣陣惡臭,且有肉芽組織增生,醫師研判是甲溝炎作怪。



◆ 幹細胞造迷你心臟 可用來測試新藥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060759

Upaper 中央社 2015-07-17

研究人員利用幹細胞創造出迷你尺寸、會跳動的心臟,這顆心臟未來有望取代動物實驗做藥物測試,其它器官也可望能「比照生長」。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顆小心臟甚至有微小心室,也能像完整的心臟一樣「跳動」,可用來測試新藥,並讓科學家對於心臟如何發育有新的了解。

根據這篇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的研究,科學家利用生化與生物物理學機制訊息,促使幹細胞分化與自我組織成微米規模的心臟組織。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研究人員與格萊斯頓研究所科學家合作,他們表示從幹細胞製造出會跳動的心臟組織,這個系統能作為早期心臟發育模型,同時也能作為藥物檢驗工具,好讓孕期用藥更安全。

※ 相關報導:

有益健康的生活
食安與管理
勇敢說不
光遺傳技術突破 治療失憶露曙光

22 則留言:

fsj 提到...

吃海鮮冷盤 A肝上身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64955

聯合報 記者江慧珺/台北報導 2015-07-19

近年來民眾外食機會增加,要小心生食貝類水產可能感染A型肝炎。

高中生「小涵」曾因吃了被A肝病毒汙染的海鮮冷盤,出現倦怠、食慾不振,原以為是腸胃型感冒,直到眼球出現黃疸才緊急送醫,證實感染了是急性肝炎,肝功能飆至九百以上險「爆肝」,住院治療一周才痊癒。

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昨舉辦「愛肝保肝從小做起,兒童拒當『肝』苦兒」活動,呼籲民眾重視年輕族群A型肝炎感染問題。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張美惠說,相較於B肝疫苗注射普及,A肝預防注射觀念仍不夠,許多年輕人甚至醫學系學生都是高危險群。

台大小兒肝膽腸胃科醫師陳慧玲說,A肝是經由糞口傳染,當食物飲水遭病毒汙染源就易感染,目前台灣雖只有零星群聚感染,但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十歲以下幼童超過九成沒有A肝抗體,有潛在流行危機。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呼籲民眾不要生飲生食,並自費接種疫苗。



◆ 營養師出書 顧素食寶寶健康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64728

聯合報 記者林佩均/台中報導 2015-07-19

擔心素食寶寶成長缺乏健康?台中慈濟醫院營養師楊忠偉、陳開湧出書撰寫寶寶的素食副食品,例如以豆漿搭配芝麻,含鈣量不輸牛奶,深入淺出介紹食物營養,素食寶寶也能健康長大。

食安風暴以來,有家長選擇天然的素食或蔬果給嬰幼兒當副食品,但擔心營養不足很苦惱。楊忠偉、陳開湧推出「素食寶寶副食品營養全書」,依照嬰幼兒生長所需要的營養,與廚師林志哲共同設計近百款副食品,教導家長讓寶寶均衡吃素食副食品。

楊忠偉說,寶寶4-6個月開始嘗試吃副食品,補充母奶、配方奶不足的營養,此階段副食品講求「簡單」,米糊、自榨果汁都是好選擇,訓練吞嚥咀嚼能力。

陳開湧說,寶寶7個月起,對鐵、鈣攝取量需增加,可嘗試海苔粥、莧菜粥;10-12個月的寶寶應搭配全蛋料理增加營養,周歲以後料理變化更大,應配合好吃醬料,讓素食寶寶兼具口感與營養。

「我3個孩子都吃素食長大!」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說,孩子從小跟他吃素,老大現在讀小一,身高、發育與同儕相同,只要掌握訣竅,孩子吃素也能精力充沛,不會比別人瘦弱。



◆ 哈薩克村莊昏睡病 廢棄鈾礦肇禍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99132

自由 2015-07-19

〔編譯魏國金/綜合外電報導〕有「昏睡谷」之稱的哈薩克北部村落「喀喇蚩(Kalachi)」,過去3年村民飽受不明的昏睡症之苦,正在走路或工作的村民可能突然陷入沉睡,醒來後頭痛欲裂、記憶喪失。此外,男人「性致」異常高昂,溫和老人則「出口成髒」,哈國當局近日宣佈,已破解昏睡症之謎,當地1座廢棄的蘇聯時期鈾礦場是肇禍元凶。

距俄國邊界約400公里的喀喇蚩自2012年以來已有逾160人受昏睡症影響,有些人甚至「發病」逾6次,「患者」老幼都有,他們1次可沉睡12小時,甚至6天,有些兒童因此而輟學。

連寵物也昏睡

俄國共青團真理報去年報導指出:「病患顯然神智清醒、能走路,接著陷入沉睡、打呼,當被喚醒,卻什麼都記不得。」俄國電視新聞「時間」也報導,連寵物都不能倖免,喀喇蚩居民察沃隆柯娃受訪說,某個週五晚間她的貓突然「變笨」,開始喵喵叫,並攻擊牆壁、家具與家犬,近清晨沉睡,並像人一般打呼直至週六午餐時分,牠對任何事物,包括貓食全無反應。

男人莫名「性致」高昂

此外,1名曾在喀喇蚩過夜的攝影記者提到,兒童出現怪異幻覺,1名男童描述馬與燈泡在他頭頂上飛。而溫和長者性情大變,怒斥護士是「淫婦」、「妓女」。1名婦女反映,其夫在醫院醒來時,還無力吃飯、走路,卻要求立刻行房,如此高昂「性致」維持1個月之久。另有人走路時明顯勃起,令醫護人員尷尬,也有人醒來後跳下床,行納粹禮,高喊「希特勒萬歲!」昏睡症的副作用還包括膀胱無力,有人因此尿褲子。

哈薩克副總統薩帕巴耶夫近日表示,禍首是喀喇蚩的1座廢棄鈾礦場,礦場釋出的高濃度一氧化碳毒害村民。他說,數起醫學檢測證實,一氧化碳是喀喇蚩昏睡症流行的原因,當廢棄礦場的一氧化碳與氫氧化合物濃度升高時,該村的氧氣濃度便下降。此外,布拉格與莫斯科專家的檢驗發現,該村空氣中的一氧化碳濃度是正常值的10倍。

俄國科學家里柯瓦諾夫也歸咎鈾礦場,不過他認為廢棄礦場充滿水後產生的氣體才是致病之因。礦場廢棄後,開始被地下水填充,而在地下水的擠壓下,氡與其他惰性氣體沿著地底隙縫跑到地面,引發昏睡症。目前喀喇蚩與也受昏睡症影響的鄰村「鬼城」克拉斯諾戈斯克皆已展開疏散。兩村810名人口、223個家庭中已有68個家庭遷居,其他家戶將於今年底完成安置。



◆ 腦部灰質多 雙語者較聰明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062357

世界日報 編譯黃秀媛/綜合16日電 2015-07-18

會講不只一種語言的人確實比較聰明。新的研究結果顯示,與只會講母語的人相比,雙語者腦部職司注意力和短期記憶力的灰質較多。

不過,如果第二種語言是手語,就沒有這種差別。

「每日郵報」報導說,以前有人認為使用兩種語言對兒童比較不利,因為兩套不同字彙會影響語言能力發展。

但是,新研究發現雙語者對處理需要注意力、抑制力和短期記憶力等「執行控制」的工作,表現優於只會講母語的人。

儘管如此,是否確有「雙語優勢」存在仍有爭議,因為並非所有研究都發現這種差異。

喬治城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現在發現,擁有多語言能力的成年人,腦部灰質較多,可是使用手語不會造成這種情況。

科學界正研究特定技能長期下來如何改變腦部,而對腦部管理兩種語言的能力進行的研究,有助於促進這方面的瞭解。

喬治城大學研究員說,有關雙語優勢的不同研究結果,主要來自研究團隊試圖用不同性質工作引發這種優勢,因此他們採用另一種做法,比較雙語和單語成年人的腦部灰質數量。

他們發現雙語者腦部職司執行控制的腦前葉和頂葉灰質較多,而對通曉手語和口語者進行的進一步研究,斷定是不斷管理兩種語言的程序導致認知優勢和灰質增加,而非使用兩種語言涉及更多字彙所致。

fsj 提到...

每天低頭兩小時 小心微波傷眼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66537

聯合報 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2015-07-20

台日醫、學界研究發現,手機微波會散發熱能,「滑手機」一天累積超過兩小時,就會有短暫視力模糊、眼睛灼熱等症狀;連續講電話廿分鐘,耳溫相當於「站在微波爐旁十分鐘」,使用者要多加留意。

國軍高雄總醫院教學研究中心主任洪啟庭、中山醫學大學視光系教授黃宣瑜和日本東京醫科大學眼科博士竹內礼研究團隊,監測六百名平均年齡卅歲、使用智慧型手機三年以上民眾的視力。

監測半年後發現,一天使用手機兩小時以上,有五成八的人短暫視力模糊,半數有紅眼現象,四成五的人感覺眼睛疲勞;另有四成得乾眼症、三成感覺眼睛灼熱、兩成眼睛有異物感等等。

研究還發現,手機緊貼耳朵通話廿分鐘,皮膚溫度可升高到攝氏四十二度到四十五度。

黃宣瑜說,手機訊號是藉由微波傳送,傳送過程中會讓含水物質吸收微波、產生熱能;近距離接觸手機,形同讓眼睛和耳朵在微波爐邊烘烤,不可掉以輕心。

洪啟庭表示,過去研究大多聚焦在藍光對視力的傷害,手機微波熱能的傷害也該重視。他門診發現,手機重度使用者常因眼睛乾澀、發紅求診,一名四十歲婦人眼睛受傷,更已到一滑手機「眼睛就發熱」的程度。

洪啟庭建議民眾使用手機通話時,最好使用擴音裝置或耳麥,讓手機能遠離頭部,通話時間也不要超過廿分鐘。

※ 相關報導:

* 買隱形眼鏡需處方箋引譁然 北市將放寬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66993

台北市上周宣布未來在北市購買隱形眼鏡需持眼科醫師開的處方箋,引起各界譁然,認為執行有困難而且擾民。台北市衛生局今天重新檢討後決定放寬,局長黃世傑表示,原規畫不切實際,未來優先嚴查網路、郵購等虛擬購買通路,實體店面會從寬認定,但18歲以下、首次配戴隱形眼鏡者,將強制建議持有醫師處方箋才能購買,長期配戴者可從寬認定,不限定處方箋的效期。至於是否一個月後上路,他表示,要再和各界溝通,初期以宣導為主。



◆ 保護呼吸道 吃出抵抗力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99519

自由 2015-07-20

文/楊婉伶

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從2004年開始肺癌已成為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位,已知吸菸、二手菸、烹調油煙、霾害,甚至室內建材中的甲醛、二氧化碳等都是主因,最為人們害怕的就是PM2.5的細懸浮微粒容易穿過人體的呼吸道過濾系統抵達肺部,更能穿過肺部氣泡進入血液中引發慢性支氣管炎,嚴重則肺水腫、肺氣腫,甚至肺癌。

◎除配戴口罩、減少外出、拒吸二手菸、室內加裝空氣清淨機等方法杜絕PM2.5,哪些飲食可以加強肺部或呼吸道的自我防護?

●維生素A︰有助人體第一道防線上皮細胞的健康,例如:呼吸道黏膜,飲食可選擇雞、鴨、豬、動物肝臟、魚肝油、胡蘿蔔、木瓜、南瓜等。

維生素A是脂溶性維生素,故烹調時,伴隨油脂,更能提高人體吸收率。

●維生素C︰重要抗氧化物質,有效清除體內自由基防止發炎反應,多攝取深綠色蔬菜,例如:甘藍菜、青花菜、菠菜、蘆筍、櫻桃、草莓、柑橘、玫瑰果、覆盆莓、奇異果等。

●卵磷脂︰親水性極佳可以維持肺部濕潤及含氧量,有研究發現,吸菸者肺泡卵磷脂含量僅非吸菸者1/7,故飲食可由大豆、蛋黃、小麥胚芽、花生、肝臟、牛奶等取得。

●魚油︰可降低血液中發炎物質,幫助體內新陳代謝,可選擇沙丁魚、秋刀魚、鮭魚、鮪魚、鯷魚等。

●輔酶Q10︰多存在於心臟、肺臟及肝臟等,可保護細胞不受自由基傷害,亦可增加肺泡細胞攜氧量,可多補充牛肉、豬肉、青花魚、花生、芝麻、菠菜、花椰菜等。

●蜂膠︰豐富的類黃酮成分有助於抗菌、抗發炎,特別是呼吸道等有不錯的保護作用,市售蜂膠若含有花粉成分可能不適合過敏體質者食用。

(作者為營養師)



◆ 非侵入式量測遠距傳輸 新藍海
http://udn.com/news/story/7485/1066279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2015-07-20

全球糖尿病人口逐年擴增為血糖檢測產業帶來機會,但全球業者爭相投入,也導致競爭日趨激烈。

國內素有「血糖儀教父」稱號的五鼎董事長沈燕士認為,非侵入式量測、遠距傳輸及糖化血色素檢測技術為大勢所趨,掌握技術的業者有更大勝算。

沈燕士表示,居家血糖計價格便宜,使用方便,為目前糖尿病患主要採用的監測方式,但居家監測醫材的市場競爭強度高,且各國政府採取降低居家血糖監測給付的制度,促使業者需另闢蹊徑,發展具藍海特性的利基產品增加獲利機會。

沈燕士強調,糖尿病疾病管理趨勢觀察,隨身量測、傳送數據的需求愈益殷切,具遠距傳輸功能的血糖計模組產品提供較佳操作便利,有助產品在激烈競爭市場的區隔;再者,非侵入式的量測技術也是未來的發展重點之一。

五鼎力推的糖化血色素套組用於定點醫療照護市場做專業的醫療診斷,沈燕士表示,相關產品多具備可攜式或系統微小化的特性,可以手持或是置於一般桌面,由於應用廣泛、需求強度高、技術也較創新成熟,除血糖檢驗外,還可運用在抗凝血、藥物濫用、感染病等檢驗,具龐大成長潛力。



◆ 急診無24hr 旗津人冒雨陳情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0000424-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7月20日 劉宥廷/高雄報導

旗津醫院去年委由高雄醫學大學經營,出身在地的院長郭昭宏大力擘畫醫院健全體制,雖極力爭取24小時急診服務尚未成功,其用心讓當地人有目共睹;旗津人不滿市立醫院竟沒有全天候急診機制,且院長僅任職10個月就遭撤換,痛批高醫只顧賺錢,籲別把旗津居民當二等公民。

位在高雄離島的市立旗津醫院,是旗津當地最大的醫院,未料,2014年搬到中洲新址、市府委託高醫經營後就取消24小時急診機制,到了星期日則是全天休診,倘若旗津居民要掛急診,非得花上半小時車程,經過港隧道前往市區鄰近的小港、阮綜合等醫院。

數十名旗津居民與里長們昨上午冒著風雨集結醫院外拉白布條陳情,企盼高市府及高醫能用心經營旗醫,最基本就是要恢復24小時急診,不要讓旗津人變成晚上不能生病的二等公民。

旗津里長聯誼會主席、安順里長莊武益說,當地差不多3萬多人,60歲以上老人約有1萬人,旗津醫院相關診科不足又沒有全天候急診,還算什麼醫院,應改叫診所,嚴重剝奪在地人就醫權利。

莊武益表示,去年新任院長郭昭宏是旗津子弟,好不容易返鄉推行「老人長照計畫」,沒想到任期才短短10個月,高醫就發布人事異動,將他換掉,令居民相當反彈;希望高醫將郭留下,繼續推動旗津醫院改善計畫,給予當地健全醫療體制。(中國時報)

fsj 提到...

每天低頭兩小時 小心微波傷眼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66537

聯合報 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2015-07-20

台日醫、學界研究發現,手機微波會散發熱能,「滑手機」一天累積超過兩小時,就會有短暫視力模糊、眼睛灼熱等症狀;連續講電話廿分鐘,耳溫相當於「站在微波爐旁十分鐘」,使用者要多加留意。

國軍高雄總醫院教學研究中心主任洪啟庭、中山醫學大學視光系教授黃宣瑜和日本東京醫科大學眼科博士竹內礼研究團隊,監測六百名平均年齡卅歲、使用智慧型手機三年以上民眾的視力。

監測半年後發現,一天使用手機兩小時以上,有五成八的人短暫視力模糊,半數有紅眼現象,四成五的人感覺眼睛疲勞;另有四成得乾眼症、三成感覺眼睛灼熱、兩成眼睛有異物感等等。

研究還發現,手機緊貼耳朵通話廿分鐘,皮膚溫度可升高到攝氏四十二度到四十五度。

黃宣瑜說,手機訊號是藉由微波傳送,傳送過程中會讓含水物質吸收微波、產生熱能;近距離接觸手機,形同讓眼睛和耳朵在微波爐邊烘烤,不可掉以輕心。

洪啟庭表示,過去研究大多聚焦在藍光對視力的傷害,手機微波熱能的傷害也該重視。他門診發現,手機重度使用者常因眼睛乾澀、發紅求診,一名四十歲婦人眼睛受傷,更已到一滑手機「眼睛就發熱」的程度。

洪啟庭建議民眾使用手機通話時,最好使用擴音裝置或耳麥,讓手機能遠離頭部,通話時間也不要超過廿分鐘。

※ 相關報導:

* 買隱形眼鏡需處方箋引譁然 北市將放寬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66993

台北市上周宣布未來在北市購買隱形眼鏡需持眼科醫師開的處方箋,引起各界譁然,認為執行有困難而且擾民。台北市衛生局今天重新檢討後決定放寬,局長黃世傑表示,原規畫不切實際,未來優先嚴查網路、郵購等虛擬購買通路,實體店面會從寬認定,但18歲以下、首次配戴隱形眼鏡者,將強制建議持有醫師處方箋才能購買,長期配戴者可從寬認定,不限定處方箋的效期。至於是否一個月後上路,他表示,要再和各界溝通,初期以宣導為主。



◆ 保護呼吸道 吃出抵抗力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99519

自由 2015-07-20

文/楊婉伶

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從2004年開始肺癌已成為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位,已知吸菸、二手菸、烹調油煙、霾害,甚至室內建材中的甲醛、二氧化碳等都是主因,最為人們害怕的就是PM2.5的細懸浮微粒容易穿過人體的呼吸道過濾系統抵達肺部,更能穿過肺部氣泡進入血液中引發慢性支氣管炎,嚴重則肺水腫、肺氣腫,甚至肺癌。

◎除配戴口罩、減少外出、拒吸二手菸、室內加裝空氣清淨機等方法杜絕PM2.5,哪些飲食可以加強肺部或呼吸道的自我防護?

●維生素A︰有助人體第一道防線上皮細胞的健康,例如:呼吸道黏膜,飲食可選擇雞、鴨、豬、動物肝臟、魚肝油、胡蘿蔔、木瓜、南瓜等。

維生素A是脂溶性維生素,故烹調時,伴隨油脂,更能提高人體吸收率。

●維生素C︰重要抗氧化物質,有效清除體內自由基防止發炎反應,多攝取深綠色蔬菜,例如:甘藍菜、青花菜、菠菜、蘆筍、櫻桃、草莓、柑橘、玫瑰果、覆盆莓、奇異果等。

●卵磷脂︰親水性極佳可以維持肺部濕潤及含氧量,有研究發現,吸菸者肺泡卵磷脂含量僅非吸菸者1/7,故飲食可由大豆、蛋黃、小麥胚芽、花生、肝臟、牛奶等取得。

●魚油︰可降低血液中發炎物質,幫助體內新陳代謝,可選擇沙丁魚、秋刀魚、鮭魚、鮪魚、鯷魚等。

●輔酶Q10︰多存在於心臟、肺臟及肝臟等,可保護細胞不受自由基傷害,亦可增加肺泡細胞攜氧量,可多補充牛肉、豬肉、青花魚、花生、芝麻、菠菜、花椰菜等。

●蜂膠︰豐富的類黃酮成分有助於抗菌、抗發炎,特別是呼吸道等有不錯的保護作用,市售蜂膠若含有花粉成分可能不適合過敏體質者食用。

(作者為營養師)



◆ 非侵入式量測遠距傳輸 新藍海
http://udn.com/news/story/7485/1066279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2015-07-20

全球糖尿病人口逐年擴增為血糖檢測產業帶來機會,但全球業者爭相投入,也導致競爭日趨激烈。

國內素有「血糖儀教父」稱號的五鼎董事長沈燕士認為,非侵入式量測、遠距傳輸及糖化血色素檢測技術為大勢所趨,掌握技術的業者有更大勝算。

沈燕士表示,居家血糖計價格便宜,使用方便,為目前糖尿病患主要採用的監測方式,但居家監測醫材的市場競爭強度高,且各國政府採取降低居家血糖監測給付的制度,促使業者需另闢蹊徑,發展具藍海特性的利基產品增加獲利機會。

沈燕士強調,糖尿病疾病管理趨勢觀察,隨身量測、傳送數據的需求愈益殷切,具遠距傳輸功能的血糖計模組產品提供較佳操作便利,有助產品在激烈競爭市場的區隔;再者,非侵入式的量測技術也是未來的發展重點之一。

五鼎力推的糖化血色素套組用於定點醫療照護市場做專業的醫療診斷,沈燕士表示,相關產品多具備可攜式或系統微小化的特性,可以手持或是置於一般桌面,由於應用廣泛、需求強度高、技術也較創新成熟,除血糖檢驗外,還可運用在抗凝血、藥物濫用、感染病等檢驗,具龐大成長潛力。



◆ 急診無24hr 旗津人冒雨陳情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0000424-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7月20日 劉宥廷/高雄報導

旗津醫院去年委由高雄醫學大學經營,出身在地的院長郭昭宏大力擘畫醫院健全體制,雖極力爭取24小時急診服務尚未成功,其用心讓當地人有目共睹;旗津人不滿市立醫院竟沒有全天候急診機制,且院長僅任職10個月就遭撤換,痛批高醫只顧賺錢,籲別把旗津居民當二等公民。

位在高雄離島的市立旗津醫院,是旗津當地最大的醫院,未料,2014年搬到中洲新址、市府委託高醫經營後就取消24小時急診機制,到了星期日則是全天休診,倘若旗津居民要掛急診,非得花上半小時車程,經過港隧道前往市區鄰近的小港、阮綜合等醫院。

數十名旗津居民與里長們昨上午冒著風雨集結醫院外拉白布條陳情,企盼高市府及高醫能用心經營旗醫,最基本就是要恢復24小時急診,不要讓旗津人變成晚上不能生病的二等公民。

旗津里長聯誼會主席、安順里長莊武益說,當地差不多3萬多人,60歲以上老人約有1萬人,旗津醫院相關診科不足又沒有全天候急診,還算什麼醫院,應改叫診所,嚴重剝奪在地人就醫權利。

莊武益表示,去年新任院長郭昭宏是旗津子弟,好不容易返鄉推行「老人長照計畫」,沒想到任期才短短10個月,高醫就發布人事異動,將他換掉,令居民相當反彈;希望高醫將郭留下,繼續推動旗津醫院改善計畫,給予當地健全醫療體制。(中國時報)

fsj 提到...

姿勢不良 40歲就椎間盤突出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70755

聯合報 記者黃茹婷/整理 2015-07-22

病例:苑裡鎮一名40歲女子數周前因為不明原因出現腳麻症狀,短暫休息後症狀並未舒緩,因此就醫求診,X光片攝影檢查,發現腰椎第四至五節,及第五節至尾椎第一節突出,壓迫到神經造成腳麻症狀,即早發現以藥物搭配復健治療,症狀大有改善。

苑裡李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莊協勳:「椎間盤突出」病症一般好發於60歲以上年長者,大多起因於脊椎退化後,突出的椎間盤壓迫到神經後造成不適,逐漸衍生下背痛,隨著年紀增長,疼痛感可能延伸至臀部或下肢,甚至壓迫到神經根而造成臀部痠痛,並擴及大腿後方、小腿外側,甚至於腳背,造成「坐骨神經痛」。

然而近來案例也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族群長時間使用平板電腦以及智慧型手機,造成頸椎酸痛與頸椎骨刺,種種跡象顯示脊椎損傷有年輕化趨勢,例如許多上班族,工作內容需要長期坐在辦公室使用3C電腦設備,回家放鬆時又懶洋洋躺在沙發、座椅上滑手機,長期姿勢不良椎間盤可能因此擠壓突出,一旦壓迫到神經會引發腰部痠痛、腳麻、下肢無力等症狀。

而椎間盤突出病狀,以藥物治療為主再搭配伸展腰部復健療程,也會建議患者穿上腰部護具保持標準姿勢,初期發現治療能配合用藥、復健,很快就能恢復,若置之不理,可能會造成肌肉萎縮必須開刀處理。

因此特別提醒民眾,疼惜自己的脊椎原則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除改變日常生活姿勢,減少背負重物,包括坐姿、站姿、睡姿等,不讓腰椎及頸椎承受過多的重力壓迫,減少膝蓋行走負壓酸痛,如發生腳麻、下背痛,好好配合醫師開立的復健計畫,可延緩退化情形。



◆ 醫院友善高齡 爺奶不怕看錯診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70564

聯合報 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 2015-07-22

高齡化社會,老人就醫成家常便飯,但不少老人家到院時不知道該看哪科,也常找不到診間;有人則喜歡逛診所,導致重複用藥或藥力相抵,狀況百出。高雄義大、高醫、高榮等多家醫院推動高齡友善機制,希望解決銀髮族就醫困擾。

上年紀後身體機能走下坡,跌倒、失禁等「老人症候群」上身,義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黃繼賢表示,很多老人睡眠、食慾變差,作息大亂,這裡痛、那裡痛,但到醫院卻搞不清楚該看哪科,因此不停「逛」醫院、遊走各科門診。

曾有老人在不同醫院看神經科與精神科,但兩科藥物互有衝突,一家的藥會讓多巴胺增加,另一家則是抑制,效力相抵,藥等於白吃了,這類狀況僅是老人就醫的冰山一角。

因應老人病患激增,包括義大、高醫、高榮等院相繼推動「高齡友善機構」認證,營造高齡友善環境,讓老人看病不再處處障礙。

以義大醫院為例,目前義大設有「老人整合門診」,由醫護人員先替老人篩檢,再評估轉介正確科別,簡化就醫流程、改善軟硬體,包括提供愛心輪椅,由志工協助帶診,診間及廁所標示放大,80歲以上老人免掛號費且優先看診等。

護理長蕭文伶說,醫院特別在軟硬體融入設計巧思,護理站櫃台刻意內凹,讓行動不便的長輩洽詢時可坐得更舒適;另準備助聽器、超級放大鏡等輔具,讓老人家聆聽醫矚時更耳聰目明。日光站則設置簡易復健器及象棋麻將等遊具,兼顧老人休憩需求。



◆ 口水驗出「亞孟買」 醫檢師救人命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70772

聯合報 記者江慧珺/台北報導 2015-07-22

一名中年婦女以為自己血型是O型,在衛福部立南投醫院準備手術時,醫事檢驗師邱麗桂發現她血型不合,機警採唾液試驗,鑑定出該院首例、萬人中僅一人有的罕見亞孟買血型,及時避免輸錯血產生不良反應,昨天獲衛福部優良醫事人員表揚。

邱麗桂說,這名年約50歲的婦女3年前準備動骨科手術,稱她過去自認是O型血,邱麗桂替她驗血時,發現她血液內含有對抗H抗原的不規則抗體anti–H,經過近五小時唾液試驗,確定婦人屬罕見的亞孟買血型O型。

邱麗桂表示,院方等候數日仍調不到罕見血型,婦人最後轉院至彰化的醫院救治;若疏忽替患者輸入錯誤血型,恐導致輸血反應,嚴重可能有溶血性反應或休克致命,檢驗出罕見血型,讓她很有成就感,也進一步建立病患書寫特殊抗體記錄卡。

依據血液基金會資料,亞孟買血型也歸屬於ABO血型系統,約每一萬人中至少有一人屬於此類罕見血型,且易被誤判為一般O型血。該基金會統計,目前全台有登錄的亞孟買A型有66人、B型有61人、O型51人、AB型11人。



◆ Taiwan Healthcare平台上路 明年插旗世界3大醫療展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1000059-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07月21日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台灣首創集合線上生技、醫療產業最大規模的「Taiwan Healthcare」入口平台,昨(20)日正式上路!行政院長毛治國表示,此平台將作為對接國際市場的主力艦隊;生策會會長陳維昭則宣告Taiwan Healthcare,明年將進軍全球知名的杜拜、美國和日本3大生技醫療展。

陳維昭表示,一反過去國內產業都是以單打獨鬥方式前進國海外,Taiwan Healthcare平台第1階段是以30家「標竿企業」和42個頂尖的「TOP醫療」團隊作為主力部隊;接著在第2階段整合跨部會資源,建置完善功能機制,在國際場域繼續強化推波我國生醫能量,打造台灣優勢國際品牌;第3階段則透過國際連線機制,開發更多創新服務模式,成為台灣生醫國際合作及商機中心,以擴大產業資源的整合並串接全球合作夥伴。

熱鬧登場的Taiwan Healthcare平台發表會,昨日邀請澳洲、韓國、加拿大、俄羅斯等15國駐台大使和商貿代表等共襄盛舉,現場也透過平台國際連線,邀請到德國巴伐利亞生技園區的CEO,Horst Domdey和全球知名美國梅約診所整形外科權威Dr.Samir Mardini現身與會,向國際媒體展現「零時差」的對接和交流。

為了傳遞台灣醫療軟實力和生醫產業的研發能量,今年5月間生策會就率領杏輝、友華、中天、雃博、聲博等廠商和在實驗階段的Taiwan Healthcare平台參加越南河內的醫療藥品展,而在主力部隊架構完成後,明年則將以Taiwan Healthcare出發,進軍杜拜國際醫院設備藥品展(ARBA)、美國生技展、日本國際醫藥品展。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表示,生技醫療產業已成全球重要新興產業,台灣生技產業逐步成熟,下一步挑戰的是如何進軍國際市場,此次是盤點342家生醫公司,欽選包括有醣分子旗艦企業、行銷多國的人工關節大廠以及已開發出全球性新藥的國際藥企等30家標竿企業。

另外,TOP醫療則評選出12個專科共計42個團隊,包括領先國際的台北榮總心房顫動電燒術、中國附醫顯微重建、高雄長庚活體肝臟移植等醫療團隊,未來都能透過Taiwan Healthcare平台,讓世界看得見台灣,創造生醫產業商機。(工商時報)

fsj 提到...

潛藏致癌因子 諾貝爾得主:吃牛排建議全熟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71698

聯合晚報 記者呂筱蟬/桃園報導 2015-07-22

喝牛奶、吃牛排,這些國人習以為常的飲食習慣,可能潛藏致癌危險因子,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楚爾.豪森博士(Harald zur Hausen)利用全球大數據,發現食用牛奶與牛肉,與乳癌和大腸癌盛行率有關,他今天在中原大學表示,台灣是高危險的國家,吃牛排一定要全熟,牛奶消毒完全較沒問題。

他說,從全球大數據中,發現常吃牛肉的澳洲人,大腸癌罹患率是印度人九倍,常喝牛奶的美、加及澳洲人乳癌罹患率也比日本、印度等國高出數倍。研究發現,牛奶及牛血清中有20種可能造成乳癌、大腸癌及漸凍人症的危險因子,大腸癌罹患率顯然與牛肉攝取量有關,乳癌與飲用牛奶有關。

楚爾.豪森表示,他吃牛肉、喝牛奶,這項研究不是針對酪農業,每個人從小到大一定會喝牛奶,身體多少都會有致癌的潛藏因子,癌症是否會發生,還關係到環境、個人體質等多重因素,他的研究提供了一個真相,但目前為止沒有解決方案。

他說,不要吃帶血牛肉,牛排一定要吃全熟,避免感染疾病,或透過血液傳輸病毒。牛奶需要經過滅菌與消毒,勿飲用生乳,民眾在市場購買牛奶,應該沒有問題。



◆ 植人工視網膜 英8旬翁看清世界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071632

聯合晚報 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 2015-07-22

英國80歲老翁佛林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MD),但他上月接受四個小時手術,植入人工視網膜後,如今不用放大鏡就能看報紙。

英國媒體報導,醫學界曾用這種人工視網膜協助因為視網膜色素病變(retinitis pigmentosa)失明者恢復部分視力,佛林是第一個以這種方式治療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患者。

佛林植入Argus II人工視網膜,要價八萬英鎊(台幣395萬元)。醫生將進行更多手術,以證明療法可幫助各種類型病患,也希望健保能給付費用。

植入人工視網膜後,要配戴裝有攝影機的特製眼鏡。眼鏡將電子訊號以無線方式傳到人工視網膜上的迷你電極,脈衝刺激天然視網膜的其餘正常細胞,訊號再傳到腦部,讓患者感受到光的形狀。病患必須學習解讀這些形狀,才能恢復部分視力。

曼徹斯特皇家眼科醫院的史坦加教授表示,目前還未能利用人工視網膜幫助先天失明的患者,因先天失明患者沒有處理眼睛電子脈衝的經驗。



◆ 日看電視逾4小時 失智症風險增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99938

自由 2015-07-22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美國最新研究發現,每天看電視超過4小時不僅有損腦部,也增加未來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而且該影響遠比先前認為的還早出現,所幸只要改變生活方式或許就能扭轉該不利發展。

華盛頓郵報報導,「北加州研究與教育研究所」的研究員對久坐的生活方式、認知表現以及失智症罹患間的關聯展開調查,結果發現,每天看4小時以上電視的人,中年時的認知表現評量成績明顯較低。
活動量低 認知表現也差

此外,這項對3247名18歲至30歲的年輕人進行長達25年的調查也發現,體能活動量低的人,認知測驗的表現也非常差。

報導說,調查對象的運動習慣與看電視的時數在此25年中,以問卷方式進行3次調查。低體能活動量是指一週3次,每次50分鐘的體能活動所燃燒的熱量不足300卡路里,這比坐高爾夫球車打一場高爾夫還少100卡路里;而高時數看電視者則定義為一天看電視4小時以上。約17%的受調者為低體能活動者,11%為重度看電視者,3%為兩者兼具。
學者:改變久坐習慣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精神病學家、神經學家兼流行病學教授亞菲指出,分析顯示,看大量電視者的認知測驗結果很糟之機率,比較少看電視者高1.5%。而少運動、在電視機前花大把時間的人,中年時認知測驗成績糟糕的機率,較體能活動高、看電視少的人高出兩倍,這些結果顯示,早年的久坐習慣或將影響中年與老年時的失智症罹患風險。

亞菲說,該研究結果對於兒童與年輕人意義重大,因為他們黏在電子產品螢幕的傾向更甚以往,而不管在家或在職場,這都是久坐生活的一部分。

他也強調,該研究也發現令人欣慰的結果:人們透過改變生活方式,可以降低之後認知衰退,甚至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他在20日於華盛頓召開的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年會上簡報說:「這是你可以為自己做的一些事。」



◆ 《仍處緩解狀態 全球首例》停止治療12年 愛滋寶寶奇蹟好轉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99937

自由 2015-07-22

〔編譯李信漢/綜合報導〕研究人員20日表示 ,一名出生即感染愛滋病毒(HIV)的法國少女,在停止藥物治療後12年,仍處在找不到病毒的「緩解」狀態,創下全球首例。

研究人員在加拿大溫哥華召開的國際愛滋協會會議上表示,在此之前,科學家從來不知道感染HIV的兒童能夠達到長期緩解的現象。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學者沙茲-席瑞翁領導的研究指出,醫師不認為這名18歲的少女已經完全治癒,但少女對治療的反應良好。

沙茲-席瑞翁表示,研究員可在細胞裡偵測到HIV,但對在血漿裡的病毒複製則無法察覺,目前尚不知女孩能控制感染的原因。且女孩沒有與自然控制感染的相關基因,這種基因只出現在少數患者身上。

學者:早期治療是關鍵

研究報告認為,女孩長期處在病毒緩解的最有可能原因,是她在感染不久後立即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合併治療。

這名女孩是在子宮內或出生時感染HIV。醫師當時先使用AZT,6週後因為病毒數居高不下,再改用4種抗愛滋藥物進行治療。當她5歲時,她的家人因不明因素停止了治療。當她一年後重回醫療中心,醫師卻無法在她身上測到病毒量,於是決定不對她繼續進行抗逆轉錄病毒療法,而是持續監視她身體的情況。

研究員表示,這名女孩的案例證明在感染HIV後,立即接受治療的重要性。研究報告也說,案例顯示,兒童一旦感染HIV,早期治療的確可能達到長期緩解的現象。

美國密西西比州先前也有一名出生時便感染HIV的嬰兒,曾有過長期緩解的現象,但她在停止抗逆轉錄病毒療法27個月後,緩解現象便消失。因此研究者警告,醫師不應建議任何HIV患者停止接受治療。

※ 相關報導:

* 台灣第一個試管嬰兒 要當爸爸了
http://udn.com/news/story/8390/1071019

大家還記得他嗎?國內首位試管嬰兒,也是亞洲第一位試管寶寶「張小弟」,今年卅歲了,他兩年前和女朋友步入紅毯後,最近成為準爸爸,正等待他的第一個寶寶誕生。

全球第一例試管嬰兒於一九七八年七月廿五日誕生,再過幾天就是她卅七歲生日。張小弟比她小七歲,身為國內試管嬰兒先鋒,張小弟出生時全國矚目,但張家很低調,為了讓張小弟不受打擾成長,至今不願透露本名。

張小弟接受本報專訪時也說,自己身分特殊,擔心在工作時被人以有色眼光看待,選擇不曝光比較好。張小弟的妻子目前身懷六甲,張媽媽張淑惠表示,全家都對新生命感到興奮、喜悅,願意和國人分享好消息,不過現在以媳婦安胎為重,希望大家體諒。

* 法令趕不上科技 單身難「做」人
http://udn.com/news/story/8390/1070906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民國一○一年借由人工生殖生下的新生兒有五八二五人,同年新生兒廿三萬四千多人,顯示雖然生殖技術日新月異,但是透過科技孕育的新生命並未大幅增加。

....「借卵合法,代孕卻是違法。」台北榮總生殖內分沁科主任李新揚說,目前人工生殖法未開放出借子宮;但是,門診不少無子宮或是子宮受傷、癌症病患,雖有自己的卵子卻無孕育環境,值得同情,但礙於法令,無法使她們如願。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長陳麗娟表示,人工生殖法的目的是治療不孕夫妻,而非創造生命,法令除須維護不孕夫妻、人工生殖子女與捐贈者的三方權益,也得顧及民法及其他法律的一致性,因此人工生殖施術對象是否放寬給單身或同居民眾,仍須配合民情、社會期待及相關配套成熟而調整,現階段並不開放給無婚姻關係的民眾。

另外,人工生殖法不包括代孕,陳麗娟說,修正草案雖已將代孕納入法規,且草案去年已送行政院審議;但目前各界意見仍有歧異,還需更多溝通討論、凝聚共識。

fsj 提到...

諾貝爾獎得主籲:牛肉最好熟食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73479

聯合報 記者呂筱蟬/桃園報導 2015-07-23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楚爾.豪森博士昨在中原大學演講指出,帶血的牛肉與未經消毒的生乳,潛藏導致「漸凍人症」的危險因子,建議牛肉最好熟食,也避免食用生乳。

楚爾.豪森利用全球大數據,發現常吃牛肉的澳洲人大腸癌罹患率是不吃牛的印度人的九倍,常喝牛奶的美、加及澳洲人乳癌罹患率也比少喝的日本、印度等國高出數倍。

他研究發現,牛奶及牛血清中有廿種可能造成乳癌、大腸癌的危險因子。他昨演講指出,廿種危險因子潛藏漸凍人症的危險因子。

俗稱「漸凍人」的運動神經元疾病常與遺傳、重金屬汙染有關。楚爾.豪森指出,在牛的血清及牛奶中發現廿種未知的單股環狀DNA病毒,也曾在漸凍人病例中發現。

他認為兩者之間有密切關聯性,牛肉及生乳恐是病毒傳輸媒介。他建議改變牛排只吃三分或五分熟的習慣,應改吃全熟。

楚爾.豪森說,他也吃牛肉、喝牛奶,這項研究並不是針對酪農業,是提供一個事實,但目前還沒有解決方案。

楚爾.豪森說,目前台灣市售牛奶採用短時間高溫殺菌的巴斯德滅菌法,只要是滅菌完整的牛奶,可以放心飲用;牛肉應完全煮熟再食用。

有人愛吃帶血的紅肉,應定期做大腸內視鏡檢查,如發現瘜肉就趕快切除,以降低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

中原大學校長張光正表示,中原近年積極發展生醫,成立生醫技術研發中心、奈米科技中心,為慶祝建校六十周年,共同主辦「應用材料國際研討會」,特別邀請楚爾.豪森發表最新發現,提供國內癌症防治與醫療方法新思維。

※ 相關報導:

* 專家:紅肉增罹癌機率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73480

....大腸癌及乳癌分居我國男女癌症發生率首位,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吳建遠說,牛奶與乳癌有無關聯,目前並無定論。他說,牛奶是很好的鈣質攝取來源,根據官方調查,國內六歲以下幼兒的鈣攝取不足率達六成,其他年齡層更超過九成,民眾應多攝取低脂乳品,預防骨質疏鬆。

吳建遠也說,多項研究顯示,紅肉含鐵量高,攝取過多時形成自由基,會攻擊正常細胞,提高罹患大腸癌風險;醃漬或燒烤容易產生致癌物,建議少吃。



◆ 你怕光嗎? 小心白內障找上你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73246

聯合報 (記者范振和) 2015-07-23

「你怕光嗎?」「你看東西會有疊影現象嗎?」小心白內障找上靈魂之窗!門諾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洪世明建議民眾及早求醫,免除日常生活困擾。

洪世明說,白內障是眼球內水晶體由透明清澈變為混濁的一種疾病,患者常見症狀包括畏光,在強光下眼睛怕光,不敢睜開;產生複視現象,看東西會疊影;產生第二春視力現象,看近距離東西,反而感覺變得清楚;進行性視力減退,看遠距離東西會越來越模糊。

常見的白內障分六大類,即先天性、老年性、併發性、代謝性、中毒性、外傷性等,其中,老年性白內障是最常見的一種;隨著年齡增加,4、50歲後,水晶體會慢慢發生硬化、混濁而漸漸造成視力障礙。

洪世明說,日前一名罹患青光眼患者求診,整個水晶體呈白色無法透光,視力僅及眼前手動,虹膜嚴重沾黏,無法散大,經使用虹膜撐開器及小切口的白內障晶體乳化手術後,病患恢復正常視力。

有一些白內障患者因罹患糖尿病、虹彩炎、青光眼、創傷等疾病而導致虹膜麻痺或沾黏,使得瞳孔無法散大,造成無法實施小切口的白內障晶體乳化手術,需特別使用虹膜撐開器,把瞳孔撐開到適合進行小切口白內障晶體乳化手術的大小,再動手術。

洪世明指出,白內障導致視力不良,影響日常生活;視網膜病患因白內障影響檢查及治療;先天性白內障影響視力發展及學習;白內障合併青光眼等併發症,其他如外傷或發炎等,都是手術治療的時機。



◆ 手術眼鏡問世 鏡片顯示X光影像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73147

聯合報 記者謝恩得/民雄報導 2015-07-23

中正大學電機系兼任助理教授王民良,將電腦視覺結合影像,與醫院合作研發出全台第一個醫療用的頭戴式眼鏡,醫師手術能即時從眼鏡上看見X光影像,可以精準下刀,同時節省30%以上的手術時間,也減少手術時需反覆照射X光,造福病人與醫護人員。

王民良說,手術室中的X光影像、電腦斷層、超音波等都顯示在個別的螢幕上,加上目前微創手術普遍,傷口小,也使得手術部位的可視範圍明顯縮小。醫師手術時為避免誤判下刀位置,都會頻頻轉頭看螢幕、反覆嘗試照射不同角度的X光影像,有時甚至還需因此暫停手術。

有次他聽到醫師朋友上述困擾,於是想到結合電腦視覺,研發醫療用頭戴式眼鏡。他說,「不斷確認下刀位置的過程,對醫病雙方都是一種負擔!」 王民良利用「擴增實境技術」和計算攝影機影像的位置、角度,將X光影像顯示在鏡片上,以骨科手術為例,醫師只要戴上頭戴式眼鏡,就能直接看見病患骨骼位置,還能擷取與整合病人的術前資料,方便在手術中即時對照。

頭戴式眼鏡也讓開刀時醫師之間的溝通更加充分,資深醫師可直接從手術室外的螢幕看到手術實況,在螢幕上畫記並同步傳遞影像至眼鏡,遠端指導開刀醫師手術。王民良與彰化秀傳醫院合作後,已透過頭戴式眼鏡成功完成了20多例顯微脊椎手術。

曾使用眼鏡的骨科醫師李佩淵說,「這個技術能減少手術過程的時間和誤差。」而頭戴式眼鏡也能應用在骨科、內視鏡和運動傷害等手術,幫助醫師判斷器械與手術部位的位置關係,成效良好。

※ 相關報導:

* 用人工視網膜 治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73017

英國80歲老翁佛林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MD),他上個月接受手術植入人工視網膜後,如今不用放大鏡就能看報紙。

英國媒體報導,醫學界曾用這種人工視網膜協助因視網膜色素病變失明者恢復部分視力,佛林是第一個以這種方式治療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患者。



◆ 半夜小確幸沒了 衛生所保險套將停售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73475

聯合報 記者修瑞瑩、呂思逸、蔡容喬、曾增勳/連線報導 2015-07-23

全台衛生所賣了半世紀的保險套即將停售,消息傳出,不少民眾嘆息,衛生所的保險套便宜又好用,「連這一點半夜的小確幸都沒了。」

衛生所不再販售保險套,以後只能到超商、賣場、藥局買。衛生所賣的保險套一盒十二個廿五元,平均一個只要兩元;市售保險套花樣雖多,但一個從五元到五、六十元不等。

「鼓勵生育就不必避孕了嗎?」民眾提出質疑,保險套更有防治性病功能,衛生所停售保險套是因為要「鼓勵生育」對抗少子化,這理由太誇張了。

各縣市衛生局最近接到衛福部國健署通知,指當年因家庭計畫節育考量,由台灣婦幼衛生協會代購保險套,再轉交衛生所販售;如今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衛生所將不再販售保險套。各縣市若要繼續販售,可自行採購。

婦幼衛生協會表示,近年衛生所販售保險套的數量雖下滑,一年仍約有八十萬盒銷售量。台南市去年一年賣出四萬一千多盒,平均一個月賣三千四百多盒;高雄市每個衛生所一個月也可賣出一、兩百盒。

協會指出,近年成本調漲,連四年都虧損,去年一度停售三個月,在國健署要求下才恢復販售;今年情況未變,決定不再供貨給衛生所。

全台唯一保險套製造廠商不二實業副總經理張文娟表示,廿年前起開始代工全台衛生所販售的保險套,即使代工產品再多,仍保留生產線製作公家保險套。張文娟說,若各地衛生局有意販售原來的保險套,他們仍願意生產。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很多偏鄉沒超商藥房 衛生所決定自行採購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73478

....宜花東、中彰等地還要繼續賣。台東縣衛生局副局長張鶯英說,台東偏鄉部分民眾仍有過度生育的問題,需要增加使用保險套的誘因,且偏鄉很多地方沒有便利超商或藥房,衛生所價廉物美的保險套是最方便的選擇,所以會繼續販售。

* DHL生醫快遞 生技展亮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3000174-260210

全球國際快遞與物流領導品牌DHL於「2015台灣生技月」展出時效及溫控兼具的專業物流解決方案,並分享在國際物流及法規上的專業知識。台灣生技月為亞洲最大的生技展之一,將於7月23日至26日於南港展覽館舉行。

....為更加符合客戶對運送溫控貨件的需求,DHL生技醫療國際快遞能針對需要不同溫控解決方案的貨件,提供經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認證的包材選擇,分別為常溫(15°C~25°C)、冷藏(2°C~8°C)及冷凍(< -20°C),同時可搭配智慧溫測感應器,監測及調節從取件到運送過程中貨件的溫度。如果選擇冷凍方案,溫度甚至能穩定維持5天。如果必要,也可提供乾冰添加及補充的服務,維持貨件的溫度。

fsj 提到...

華碩財務長張偉明驟逝 享年50歲
http://udn.com/news/story/7240/1076759

聯合晚報 記者鍾張涵/台北報導 2015-07-24

筆電大廠華碩(2357)財務長暨發言人張偉明驟逝,享年50歲,震驚業界。今日上午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發布了內部員工信,表示對張偉明過世甚為哀痛,將協助家屬籌劃各項相關事宜;施崇棠同時勉勵同仁需注意身體健康。

張偉明是華碩發言人、財會主管及行銷主管,華碩表示,此不幸事件對公司營運尚無重大影響,職位目前尚未確定接替人選,將待董事會決議。

張偉明本月17日剛與家人慶祝50歲生日,對此消息,華碩內部措手不及,今早接獲媒體電話時,員工語帶哽咽表示:真的很意外。上周華碩舉行的ZenPad上市記者會上,張偉明亦親自出席,神采奕奕地回應媒體問題。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今日上午發信給全體員工,表示「張偉明在公司服務時間甚長,並參與執行協助各項公司重大政策,如公開發行上市、華碩和碩母子公司分割、華碩品牌業務推展等活動,對公司貢獻良多,且待人處事謙和、友善,為各位同仁及往來廠商認可的好主管、好工作夥伴及好父親。事發突然,公司經營團隊備感哀傷。在此勉勵各位同仁需注意身體健康,在個人工作發展及家庭幸福上均能更妥善、長久。」



◆ 運動 改善記憶力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076698

聯合晚報 編譯陳世欽/綜合報導 2015-07-24

運動不只有助於維護大腦的健康。根據23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報告,如果記憶力開始減退,運動可能也有幫助,甚至還能改善阿茲海默症初期患者的生活品質。

雖然效果並不是很大,但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如果記憶力輕微減退的人從事激烈運動,與後期阿茲海默症有關的腦部異常蛋白tau濃度就會降低。此外,運動對阿茲海默症的初期患者也有幫助。tau蛋白會破壞腦神經細胞。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維克森林醫學院認知神經科學家蘿拉.貝克在華府舉行的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學術會議中表示:「規律的有氧運動可能是協助大腦常保青春的方法。」

醫生經常建議人們進入老年期時,保持活躍的生活方式。運動有益心臟,大腦隨之受益。許多研究顯示,運動可以改善健康老年人的認知能力,進而降低罹患癡呆的風險。

阿茲海默症仍然無藥可治的局面下,改變生活方式可能是記憶力開始減退後,確保生活品質的好方法。先決條件是,與醫生共同討論並決定可確保安全的運動強度,尤其是當事人已經罹患阿茲海默症。

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科學長瑪麗亞.卡里洛表示:「負責照顧的人必須慎思如何讓他們所愛的人盡量從事規律運動。他們最應忌諱讓受照顧者待在家中看電視。」

丹麥與加拿大也有類似的研究。磁振造影顯示,久坐不動的老年人如果記憶力已經開始出現變化,可借助運動輔具提高心跳速率,以及血液流入攸關記憶與思考處理功能的大腦部位。

※ 相關報導:

* 下田不是運動 老人需要動一動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075670

苗栗縣65歲以上長者近8萬人,邁入高齡化社會,縣府勞動及社會資源處委託明新科技大學對長者做體適能測驗及問卷調查,發現超過五成長者認為下田、種菜就是運動,因此不會再多花時間活絡筋骨,觀念明顯有誤。

....明新科大運動管理系主任向薇潔表示,「運動」必須符合每周3次、每次30分鐘、每分鐘心跳130下的「運動333」原則,農事等工作只是出勞力,充其量使用腰部、雙手力量,並不符合運動標準,「勞動等於運動」的觀念有誤。

* 銀髮族量身打造:毛巾操、骨密操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075679

苗栗縣西湖鄉老化程度居全縣第二,衛生所用心推廣健康操,主任陳美娟表示,銀髮族運動要包含運動頻率、強度、時間,還須考量身體狀況選擇慢節奏、著重伸展的健康操,如骨密操、毛巾操都是好選擇。

毛巾操對長者來說容易上手,只要一條毛巾就能運動,包含抬頭、握緊雙手、踮腳尖等動作,例如雙手用力拉毛巾兩端,雙臂需要延伸,促進手臂肌肉運動,踮腳尖則能刺激末梢神經。陳美娟說,許多年長者退化都從末梢神經開始,手指、四肢不靈活,毛巾操能促進血液循環。



◆ 300萬換口腔癌 檳榔族喊不值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4001720-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7月24日 郭韋綺/高雄報導

高雄沿海地區及漁港聚落罹患口腔癌病例居高不下,與吃檳榔有莫大關係,為幫「紅唇族」戒檳榔,義大醫院數月來連續舉辦超過20場衛教講座及口腔粘膜篩檢,營造無檳環境;醫師指出,口腔癌早期發現,經治療,5年存活率高達70%以上。

義大醫院接連在梓官、彌陀、永安等區舉辦口腔篩檢,有4、500人接受篩檢,其中口腔出現白斑、腫大等異狀逾1成,是否呈現陽性,還待檢體報告出爐進一步確認。

家醫科主治醫師黃繼賢指出,近年來罹口腔癌病例有年輕化趨勢,平均年齡在僅50歲,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針對「檳榔子即便不加任何添加物亦為致癌物質」發表證實檳榔是致癌物,卻還是有超過5成民眾不知道。

黃繼賢表示,不吃檳榔,再加上定期口腔篩檢追蹤,是預防口腔癌不二法門。

從事漁產批發潘先生確診罹口腔癌,手術後病情獲控制,他說,因長期開卡車送貨都靠吃檳榔提神,自從20多歲成為「紅唇族」,每天檳榔都不離手,1個月就要花掉1萬元,30年來花300萬元,卻是換來了口腔癌,非常不值得。

當時醫師立即替他安排開刀切除病灶,並從腿部移植肌肉,後來舌頭根部縫合,竟也導致無法製作假牙,命雖然保住,但現在只能吃較軟及流質食物,一點生活品質也沒有。

他勸吃檳榔的朋友及早戒食「檳榔這東西,百害無一益,愈快戒掉愈好。」(中國時報)



◆ 抗癌趨勢 藥事法擬納「再生醫療」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76003

聯合報 記者周志豪、鄭媁/台北報導 2015-07-24

近來細胞治療的「免疫療法」成抗癌新醫學技術,不少罹癌患者希望政府能開放細胞治療法,提升抗癌成功機率。食藥署昨天表示,「藥事法」明年將總體檢,考慮比照日本新增「再生醫療」專章,提供法源基礎。

國民黨立委吳育仁昨天在立法院召開「台灣再生醫療產業」公聽會,吳育仁表示,由於細胞治療仍然在實驗階段,衛福部無法放行,讓罹癌病患無法嘗試到新醫療技術,但是規範嚴格的日本已經制定再生醫療相關法令,國內應該比照修法。

食藥署藥品組長劉麗玲表示,食藥署去年公告臨床試驗審查法規,今年預告人類細胞治療產品捐贈者合適性判定基準,七月公告人類細胞治療產品查驗登記審查基準,法規已完備;目前細胞治療從研發階段起,已可透過專案申請諮詢輔導。

未來免疫療法會是抗癌醫療新趨勢,年底將舉辦國際研討會,邀十五國法規與產業代表分享經驗。

fsj 提到...

醫師抗癌逾20年 吃對+運動 勝過藥療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01023

自由 2015-07-25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顧問醫師官裕宗在人生正值顛峰的50歲那年,陪同患者順便做健康檢查,不料患者沒事,他卻被診斷出罹患胃癌第3期。

晴天霹靂的消息來得突然,讓他頓時陷入愁雲慘霧中,所幸經過手術切除,加上飲食控制及練氣功等抗癌之道,至今超過20年未再復發。

官裕宗表示,發現罹癌後就接受手術治療,一口氣切除2/3的胃部,體重從原本的62公斤驟降為47公斤。因深信「正確膳食勝過藥療」,所以採取「少肉多菜」的飲食方法,並奉行「低油、低糖、低鹽」的「三低」原則,蔬、果、穀、芽類多多益善,但須避免只食用單一色系蔬菜,每天都攝取黃、白、紅、綠、黑色不同顏色的蔬菜,並補充果仁、莓類,以及海藻類等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官裕宗指出,吃法也是重要的養生訣竅,千萬不要狼吞虎嚥,否則在身體發出飽足感的訊號前就已經攝食過量,容易肥胖,反而不利健康。

此外,他認為,最好與含糖飲料保持距離,至於酒類則非全然不好,每天睡前小酌有益於血液循環,也能安神、舒眠,但注意酒精總量不要超過15公克,過量或酗酒可能對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造成不良影響。

官裕宗強調:「要活就要動!」飲食與運動是自己抗癌的黃金法則。除了固定練氣功,像是甩手功、盤龍功、貼背半蹲抖腿功,偶爾也游泳、打高爾夫球等,並多多接觸大自然,保持身心暢快,從醫學角度,內心鬱結也是使病情惡化的兇手。

宗教信仰是心靈良藥,可以消弭對於死亡的恐懼,讓心靈得到平靜,維持正向心態。官裕宗說,「打坐」是他保持心情平穩的方式,癌症患者已經歷過人生谷底,日後只有往上走,「過一天就賺到一天」,每天都好像唱「生日快樂」歌,象徵「有生之日都感覺快樂」。

其實官裕宗也以身試用「癌症疫苗免疫療法」,遠赴日本購買外傳有效治癌的「蓮見疫苗」,至今仍在使用,不過國內外各界對於此疫苗的療效仍認為有爭議,目前在台並未獲得衛福部合法上市的許可證。



◆ 降尿酸藥引發過敏 每年致20死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01024

自由 2015-07-25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

降尿酸藥物「安樂普利諾(allopurinol)」是醫師常用的藥物,但長庚醫學團隊研究發現,每年逾20人死於因這種藥物引發的嚴重過敏反應,提醒有腎功能不良或心血管疾病合併症的高尿酸患者應改用其他藥物治療。

林口長庚醫院醫療團隊運用健保資料庫中「新服用安樂普利諾的患者」資料,分析他們對藥物過敏的發生率、致死率和風險因子。

結果發現,從2005年到2011年間,每年每千名服用該藥的患者中,就有4.68人會引發藥物過敏反應,其中有2.02人需入院治療,更有0.39人引發嚴重過敏反應而死亡,等於約每萬人中,就有4名患者存在死亡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鐘文宏指出,超過60歲、腎功能不良或心血管疾病合併症等患者都容易因「安樂普利諾」引發過敏反應,特別是腎功能不良及心血管疾病合併症患者,過敏反應明顯增加,致死率也特別高。

安樂普利諾引起的嚴重致命藥物過敏包括「藥物疹合併嗜伊紅血症及全身症狀」、「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及「毒性表皮溶解症」等症狀。

鐘文宏說,原本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安樂普利諾」用來治療痛風或癌症或經化學治療產生的高尿酸血症,且是第一線用藥,但此藥也是全球引起嚴重致命藥物過敏的常見藥物。因此,衛福部修改限縮其適應症,僅可用於「痛風症、痛風性關節炎、尿酸結石、癌症或經化學治療產生之高尿酸血症」,不過,嚴重過敏死亡的人仍持續增加,應是許多醫師認為病患尿酸高就開此藥,卻沒注意到病患的腎功能和心臟不好,導致憾事發生。

研究成果已刊登在美國醫學會《內科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



◆ 國衛院糖尿病新藥 拚3年內上市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01026

自由 2015-07-25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

國家衛生研究院自行研發的抗糖尿病藥物「DBPR108」,榮獲2015年台北生技獎的「技轉合作獎」金牌獎,目前也已完成人體第一期臨床試驗。

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副所長陳炯東表示,因中國有許多糖尿病患者,為搶攻市場,將在中國進行第2和3期臨床試驗,預計最快2018年可在中國上市。

陳炯東表示, DBPR108在第一期人體試驗中,不管是單一劑量或重複劑量,都未出現不良反應,相較於美國同類型藥物已出現不少副作用報告,國衛院研發的新藥更安全。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2013年統計,全球有3.82億糖尿病患者,估計到2035年將成長55%,增至5.92億。而中國大陸目前有「糖尿病王國」之稱,患者人數已高達1億人,每年並以20%的幅度成長。

國衛院表示,「DBPR108」今年3月已獲得中國政府同意,在中國展開臨床試驗,預計最快3年可在當地上市。



◆ 16歲以下懷孕須通報 婦科醫不滿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78179

聯合報 記者江慧珺、陳雨鑫、張家樂、陳靖宜/連線報導 2015-07-25

衛福部日前行文要求各醫療院所如收治未滿十六歲懷孕少女,須通報縣市主管機關,許多婦產科醫師大表不滿,認為許多小情侶是兩情相悅,通報會破壞醫病互信,還可能造成當事人不敢就醫,甚至找密醫墮胎。

衛福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表示,這項通報已行之有年,因刑法規定十六歲以下少女性行為,恐有妨害性自主疑慮,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規定,醫事人員、警察一旦發現須通報,違者將處六千到三萬元罰鍰。

張秀鴛並說,最近發文給婦產科醫學會主要是因為今年高雄一名醫師替少女引產未通報,事後遭社會局開罰,這名醫師向婦產科醫學會反映,學會因而行文請衛福部解釋,衛福部才以公文回覆。

一紙公文引起議論

不過,這件公文連日來引起醫界議論,不少醫師認為衛福部與社會脫節,也未盡合理,更有人擔心被罰。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說,據統計有兩成高中職學生有性經驗,針對未成年性行為,刑法也有「兩小無猜」條款可免罰或免刑;但衛福部要求一律要通報,等同把責任推給醫師,簡直是「老公務員心態」。

黃閔照說,收治未滿十六歲懷孕少女一律通報過於粗糙,可能會使家屬暴跳如雷,當事人更可能不敢求診,轉至地下醫療或上網購買墮胎藥,甚至棄嬰或殺嬰,後果不堪設想。

衛福部的規定讓南投縣小鎮醫師議論紛紛,有醫師說,懷孕少女大都由親友陪同前來安胎或流產,「當醫師的天職是要救人,政府卻要醫師通報」,讓他們很為難。

有醫師直言,乾脆在診所門前貼上大字報,宣告政府新規定,讓懷孕少女不敢上門,這樣至少心情比較坦然。

基隆婦產科醫師王孫斌表示,一年總會碰到幾個「小媽媽」,上月曾有一位阿嬤帶十三歲孫女來看診,一進門就表明要拿小孩,但聽到要通報,馬上一溜煙跑掉。

有正當理由可免通報

對此,張秀鴛表示,只要當事人有正當理由,院方可免通報,如通報後家人可能崩潰或要脅自殺等,衛福部都會認定是「正當理由」而同意不必通報。

她指出,十六歲以下少年的認知、心理都未成熟,即使你情我願,雙方也不見得能承受後續問題,通報機制仍會繼續。

據統計,民國一○一年未依法通報的醫事人員有十六件、一○二年八件、一○三年九件。去年性侵案件數一萬七五一三件,其中被害人未成年者則有九八二五件。

fsj 提到...

消暑解熱 中醫:少吃冰 多吃西瓜、冬瓜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79469

聯合報 記者程遠述/潭子報導 2015-07-26

夏季炎熱,許多人大啖冰品、冷飲消暑,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師鄭宜哲說,夏天容易中暑,如果貿然吃冰,會對身體二度傷害,建議民眾可多吃有清熱效果的西瓜、冬瓜,還能熬湯、煮茶變化口味。

鄭宜哲指出,近來有不少門診病患,出現頭暈倦怠、肩頸不適、食欲不振、想吐等症狀,其實是天氣熱中暑,患者還吃冰、喝冷飲想消暑,越喝越不舒服。

中醫師強調,中暑病患吃冰、喝冷飲對消暑沒幫助,鼻子過敏、頭痛者會更加惡化,女性會加劇經痛,造成腸胃道消化不良;中醫建議刮痧調理,平常可煮冬瓜茶、吃西瓜,這些食物利尿解渴,可以有效解熱,況且沒化學物質「天然ㄟ尚好」。

鄭宜哲說,民眾可買冬瓜茶磚回家煮,盡量不加糖放涼了喝,西瓜除了直接吃,削掉皮還能煮湯,都是便宜健康的消暑良方。

鄭宜哲說,若忍不住想吃冰,應該「細嚼慢嚥」,先把冰品含在口中,等溫度回溫到接近體溫再慢慢吞嚥,可降低對身體的衝擊,尤其是心肺功能、腸胃消化系統;飯後想吃冰,建議間隔1小時後再吃,可避免影響消化。



◆ 胸椎長0.5公分瘤 60歲男險癱瘓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79464

聯合報 記者張家樂/草屯報導 2015-07-26

南投縣廖姓男子2年來為背部疼痛所苦,一直認為是俗稱「骨刺」的椎間盤突起,經復健治療無效。廖姓男子上月突然下半身不能動,經送醫急救,被檢查出是胸椎硬膜內纖維瘤,經手術後已能走動,廖姓男子日前回佑民醫院向陳醫師致謝。

60歲廖姓男子上個月晨起刷牙時,突然雙腳失去知覺,且下半身都無法移動,自己和家人都嚇壞了,馬上送到佑民醫院急診。

神經外科醫師陳偉健診斷病患的脊椎兩旁出現劇烈疼痛,研判問題可能出在脊椎,經全身核磁共振影像檢查,找到一個0.5公分腫瘤,確定是胸椎硬膜內神經纖維瘤,立刻進行脊椎微創手術,把神經纖維瘤摘除。

廖姓病患癒後良好,目前已能自在地行走,日前回醫院向陳醫師致謝。

陳偉健說,一個很微小的瘤,會影響到人體的神經傳導,讓患者生活受影響。透過3D重建影像,在微創手術過程中,有效地掌握病灶的方位,精確地避開重要神經、血管組織,以減小傷口面積。

他說,配合運用儀器,在手術時隨時掌握神經傳導的路徑,並監測大腦、脊椎及其周邊神經的生理訊號,以避免手術過程中,不當拉扯致脊椎受傷。神經纖維瘤常見症狀是,局部劇痛與壓痛,甚至痛到無法轉動身體,有時症狀較輕,病患沒有自覺,常是在檢查中無意間被發現。




◆ 牙刷、牙線、牙間刷 你用對了嗎?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79487

聯合報 記者呂筱蟬/中壢報導 2015-07-26

大家天天都有刷牙,但未必就能刷得正確與乾淨,甚至許多牙痛病患,都想問「我天天都有刷牙,為何仍有蛀牙、牙周病」?中壢天晟醫院牙醫師黃筌瀠提醒,有效刷牙在工具選擇、刷牙時間、力道位置與牙線使用上,都有注意之處。

她說,挑選牙刷四字訣是「小頭軟毛」,毛要軟到刷在牙齦上不會不舒服,刷毛要呈45度貼在牙齒跟牙齦交界面,將食物殘渣和牙菌斑帶離牙齦,刷牙重點是刷對地方而非刷牙時間,每顆牙齒都要照顧到。

刷牙的力道要輕,震動次數要多,如果齒頸部被磨出一個凹陷或是牙齦受傷,就要檢討刷毛的軟硬度跟刷牙力道。刷牙時若牙齦流血代表軟組織正發炎,如果表面沒傷口且不會痛反而更要刷,3到5天後流血狀況就會改善。

牙線的使用也是清潔牙齒重要一環,把牙線繞在中指上,即可空出靈活的食指跟大拇指,對著鏡子慢慢練習把線放入牙縫中,牙線不是只是在縫裡瀟灑走一回,要呈C形包覆住其中一顆牙齒,將牙菌斑刮上來。

另外,牙間刷通常是牙周病人使用,刷毛與縫隙要盡量垂直,小心不要戳傷牙齦。牙間刷有分尺寸,通常從最小的開始試,進不去的牙縫別勉強,正確使用才不會讓牙縫變大。



◆ 人工生殖 我15年增1.5倍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79731

聯合報 記者江慧珺/台北報導 2015-07-26

國人晚婚遲育,不少夫妻面臨不孕問題,尋求試管嬰兒求子。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國內藉助人工生殖(包括試管嬰兒、人工授精)嬰兒數從一九九八年二三一七人,到二○一二年增至五八二五人,十五年增加一點五倍。醫師提醒,嘗試一年仍未懷孕,最好趕快就醫。

據國健署統計,前年接受人工生殖求子者中,卅五歲以上女性就占了五成七。國健署分析,接受人工生殖的原因,發現不孕因素以女性因素約占五成,男性因素約占兩成。

台北榮總生殖內分泌暨不孕症科主任李新揚指出,國內每六對夫妻就有一對不孕,多半是因夫妻年紀較大,女性輸卵管不通、卵巢功能不佳、子宮內膜異位,或男性精蟲品質不佳導致。環境汙染與食安風暴也有影響,例如塑化劑容易影響精蟲品質。

李新揚說,人工生殖成功率不一,但年紀越大助孕的難度越高。

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育倫指出,人工生殖所費不貲,每次要價逾十萬元,若女性至少一側輸卵管功能正常,且男性精子品質不差,多會建議先採較便宜的人工授精。

fsj 提到...

台中人死因 癌症居首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83009

聯合報 記者陳秋雲/台中報導 2015-07-28

台中市主計處昨公布死亡統計,103年死亡人數15888人,每天有43.5人死亡,癌症是十大死因之首,平均1.8小時有1人死於癌症,比全國癌症死亡率高,前3名致死癌症為氣管、支氣管、肺癌與肝癌、結腸癌。

台中市主計處統計, 去年全市癌症死亡人數為4739人,每十萬人中有174.8人死於癌症,相較於前年,十大癌症死因項目相同,但食道癌由第9名上升到第8名,胰臟癌由第8名降到第7名。比對全國數據,去年103年癌症死亡人數為46094人,占所有死亡人數28.3%,標準化死亡率每十萬人口130.2人,台中市高於全國平均值。

台中市去年十大死因項目依序為癌症(29.8%)、心臟疾病(9.7%,高血壓性疾病除外)、腦血管疾病(7%)、糖尿病(6.5%)、肺炎(5.3%)、事故傷害(4.8%)、慢性下呼吸道疾病(3. 9%)、高血壓性疾病(3.7%)、腎炎或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3.2%)、慢性肝病及肝硬化(3. 1%)。

台中市十大癌症死因依序為氣管或支氣管或肺癌(18.6%)、肝和肝內膽管癌(17.3%)、結腸或直腸或肛門癌(11.9%)、女性乳房癌(5.8%)、口腔癌(5.7%)、前列腺(攝護腺)癌(2.6%)、胃癌(4.9%)、食道癌(4.3%)、胰臟癌(3.9%)、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1.5%)。台中市衛生局長徐永年呼籲,定期接受癌症篩檢,早期發現、治療才能遠離癌症。



◆ 您累了嗎?8招找回元氣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01495

自由 2015-07-27

文/柯俊銘

您老覺得累嗎?是否總是昏昏沉沉的?其實人有在動腦筋、耗體力,甚至經歷焦慮、憤怒等情緒,事後普遍會感到倦怠,但休息足夠往往就能恢復。若無精打采成為常態,切勿等閒視之,因為很可能是健康出狀況。

專家指出,當得到糖尿病、心臟病、肝炎、貧血等疾患時,疲勞是共有的症狀,而服用部分藥物也會有類似表現。故一旦容易睏倦,應就醫確認問題所在。經檢查仍找不到肇因,或許是身體對現行生活形態的抗議。

◎想要擺脫「欲振乏力」的困擾嗎?茲提供以下方法:

●規律運動:運動能強化心肺功能,提升自信。每天至少從事有氧運動半小時,並漸進增加運動量,慢跑、快走或游泳都很適合。

●練習瑜伽:英國研究發現,每週參與一次瑜伽課程,並持續達6週,不僅能讓人較有活力,且腦筋變得靈活許多。

●走向戶外:接觸大自然具調劑身心的效果,特別是在有綠色植物的環境中活動,除精神會轉好外,情緒傾向較為穩定。

●記得喝水:人處於脫水的狀態下會頭暈腦脹,全身無力,反應遲緩。故隨時注意補充水分,且每天至少要2000CC。

●早點就寢:晚上不要熬夜,儘量睡足7-8小時。可以的話,養成午間小憩的習慣,短暫10-15分鐘就能養精蓄銳。

●慎選食物:少喝酒、咖啡與含糖飲料,攝食以天然、簡單為宜,例如新鮮蔬果、海魚、瘦肉與全穀類等,當中富含的維生素與Omega-3皆有助消除疲勞。

●積極減重:假使身材肥胖,不妨尋求專業協助減重。文獻證實,體重微幅減少,個人的精力、心情與生活品質就能獲得顯著改善。

●調整頻率:為避免飢餓或吃太飽造成體內血糖濃度大幅波動,進而影響精神狀態,進食可改採「少量多餐」的方式。

另外,心理治療也值得嘗試,藉此學習如何放鬆自己與壓力管理的技巧。只要願意改變,並能將前述建議付諸實行,相信終能找回滿滿元氣。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 相關報導:

* 貧血亂補鐵 心、肝易受損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82704

聯合報 吳鴻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 2015-07-28

一般人聽到貧血,第一個反應就是多吃豬肝、鴨血來補血,其實有些族群雖然有貧血症狀,卻不能盲目地吃太多補血的食物或保養品,以免造成鐵質沉積,反而對健康沒有好處。

....有一群容易被忽略的,就是中度的海洋性型貧血患者及洗腎患者,誤以為自己的貧血症狀需要補血,而長期補充含鐵量高的食物,卻導致體內鐵質過度沉積。

鐵質一旦沉積體內,就不容易被排出。肝臟是體內儲存鐵質最大的臟器,吸收過量的鐵質容易堆積在肝臟,會導致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如果沉積在心臟,則會使心血管的收縮力下降,而出現心衰竭症狀。再者,鐵質也會沉積在骨髓,進一步造成造血功能下降,因此臨床上有許多造血功能失常的患者,只要進行排鐵治療後,就能有所改善



◆ 國際醫療 台灣發展牛步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80667

聯合報 記者余佳穎/台北報導 2015-07-27

台灣人口高齡化速度驚人,醫事人員需求殷切,不過醫美為首的「國際醫療產業」項目,近年人才需求卻出現減緩現象,國發會日前發布人才需求供需統計顯示,台灣醫療機構「國際醫療」新增人才需求僅193人。

衛福部官員表示,國際醫療包含重症住院、外國人門診等項目,本次調查又以美容醫學(醫美),健康檢查產業(健檢)為主要項目。

根據主計總處日前公布資料,台灣去年底執業醫事人員數為27.2萬人,比十年前增加7.9萬人,其中護理人員14.3萬人,人數較93年底增40.6%,醫師則由93年底4.8萬人增至103年底6.2萬人,加計其他醫事人員,每萬人口執業醫事人員數115.9人。

醫療院所病床數計16萬1,491床,較93年底增加1萬8,148床或12.7%,以人口數換算,每萬人口病床數68.9床,較93年底增加5.7床。

不過,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日前發布「重點產業人才供需調查及推估」資料,今年度整體來看,醫美榮登「供過於求」第2名,新增供給有3843人,但新增需求僅有193人,求供比僅有0.05。官員表示,目前全台有國際醫療認證會員醫院機構僅有63家,由於可提供國際醫療的醫院不多,需求自然低。

官員認為,台灣國際醫療具「便宜又大碗」優勢,醫療技術發達又收費低廉,同樣的項目收費便宜,僅有歐美國家3到5折;此外,台灣醫療服務主打「溫馨」,醫護人員友善,比起歐美「某種程度冷冰冰」,算是台灣的優勢。

「不是全世界都聽過台灣,能見度還要突破。」官員坦言,台灣市場能見度仍然不夠,是現階段發展國際醫療的困境。因此近期包含輔導醫療機構取得國際醫療證照、品牌建構等計畫,希望帶動更多醫療院所加入,提升整體競爭力。

※ 相關報導:

* 專家觀點/生技下個十年…開創台灣品牌
http://udn.com/news/story/7485/1081158

■張念慈

台灣要發展生技產業,市場經濟規模太小,且現階段仍處於幼年期,邁向世界市場一定是終極目標,而未來如何在全球生技發展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在世界上占一席之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卻需要產官學一起努力。當前應該思考的是,台灣生技業下一個十年,要怎麼走。我的想法是,發展台灣自己的生技品牌。

fsj 提到...

喝酒熬夜造成肝病?錯!元凶其實是…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83273

聯合報 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 2015-07-28

今天為世界肝炎日,衛福部國健署調查,發現民眾對肝病認識不足,九成民眾誤以為造成肝病的主因是喝酒、熬夜,其實元凶是B型肝炎及C型肝炎。

國健署去年針對國內三五一五名、廿五至六十四歲民眾進行「健康行為調查」,在可複選的情形下,近百分之九十的民眾認為「喝酒」、「熬夜」是肝病主因,知道B、C型肝炎是導致肝病者,只占百分之七十和百分之五十四。

病毒性肝炎共有A、B、C、D、E等五種,A肝不像B、C肝會造成慢性帶原或引發肝硬化或肝癌,其中A型與E型經口腔傳染,B、C、D型經由體液,主要是血液感染,D、E型肝炎相對少見。

國健署長邱淑媞表示,台灣每年有一萬三千人死於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慢性肝病,占死亡人數百分之八,高於糖尿病的百分之六及高血壓的百分之三。統計推估,國內B、C肝帶原者約二百八十萬人,其中九十萬人需要治療,卻只有廿五萬人接受治療,僅占二成,分析未就醫原因,主要是「身體沒症狀」及「沒時間」。

邱淑媞說,B、C肝炎早期治療可降低肝癌六成以上發生率。有症狀才看病,是「舊石器時代」的想法,現在觀念應該進步,肝病有許多治療方式,且大家都有繳健保費,應好好利用資源,「找肝膽胃腸科就對了。」

「肝是沉默的器官,但肝病不能等。」嘉義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陳啟益說,為協助追縱B、C肝患者,院內電腦增加提示訊息,各科醫師都可看到電腦跳出提醒,請患者接受追蹤或治療,已追蹤一萬八千多人。

台南市玉井區衛生所護理長劉依雯說,多年來篩檢出B、C肝個案逾一千兩百多例 ,透過主動到府關心或提供接送,大幅提升社區回診率達百分之九十八。她分享,一名六十歲老太太為C肝帶原者,擔心獨居的她服藥產生副作用,公所人員天天去她家裡關心,服藥後一年多後治癒,老太太現在還擔任肝病宣導志工。

※ 相關報導:

* 口肛接觸 6男染A肝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84881

不安全性行為除了感染性病,也可能感染A型肝炎。疾管署近期監測疫情發現,國內至今有35例本土病毒性A型肝炎,其中6名可能是口肛接觸或肛交後口交的接觸傳染。

疾管署防疫醫師蘇迎仕表示,該6名個案均為男性,年齡介於24至32歲之間,初步調查這些個案並無共食餐飲、水源或公共場所活動史,但自述提到曾有口肛接觸或肛交後口交行為,因此懷疑與性行為相關。

根據國外文獻則,經由肛吻、肛交,可能會提高A型肝炎、阿米巴痢疾、桿菌性痢疾等腸道疾病傳播的風險,建議民眾最好避免這些不安全性行為,或避免口、肛直接接觸,也可以自費接種2劑A肝疫苗,避免感染。



◆ 一吵架就飆血壓 交感神經亢奮惹的禍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01810

自由 2015-07-28

記者黃文鍠/台南報導

一名63歲婦人每次只要和先生吵架,就會血壓遽升,原以為是年紀大導致高血壓,因此長期服用降血壓藥物,不料竟然導致經常頭昏,經過求醫問診後,才發現其實是交感神經亢奮引起,經過醫師使用交感神經抑制劑後,症狀才獲得紓解。

台南市立醫院表示,包括交感神經亢奮、甲狀腺機能異常等引起的高血壓,稱為「次發性高血壓」,症狀雖然與高血壓相近,但如果沒針對病因治療,將延誤治療時機,讓患者白受罪。

台南市立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王威傑指出,高血壓會引起心絞痛、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腦中風、主動脈剝離、間歇性跛行、洗腎,由於高血壓本身幾無症狀,卻會引起嚴重後果,不可不慎。

據統計,台灣50歲以上民眾高血壓盛行率46.9%,平均每兩人中就有一人罹患高血壓,比例甚高。但高血壓控制率男性僅有21%,較女性29%是相對較低。他說,高血壓分兩種,因為年紀漸長,器官退化引起血壓高,屬於「原發性高血壓」,一般高血壓患者大都屬這類,治療上以控制血壓為主。

但有約一成患者是因腎動脈窄縮、甲狀腺機能異常、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甚至急性壓力症候群等疾病引發的高血壓,則屬於「次發性高血壓」,如果沒有解決疾病問題,只控制血壓,不但不能減緩病症,甚至反而造成反作用,但如能針對病因做治療,有些情況處理得當,高血壓甚至可能治癒。

他表示,若發現難以控制的高血壓、腎功能短期內急遽變化、雙側肢量測血壓差距過大或有心搏過速、體重減輕、月亮臉等症狀時,一定要找醫師詳細問診與檢查,才能針對病因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相關報導:

* 酸痛不能只是止痛,你需要的可能是補充維生素
http://udn.com/news/story/7368/1083474

現代人壓力大,生活緊張,常常這裡酸還是那裡痛的。除了可能是姿勢不良、受傷造成之外,飲食不均衡、維生素攝取不足也可能是造成酸痛的原因之一。

....為什麼缺乏維生素會導致人體酸痛不適呢?我們吃進去的各種食物會在人體內會經過各種反應被轉換成人體能利用的分子形式,這些反應過程就需要維生素B群協助轉換,B群攝取不足時,食物就無法有效轉換為身體可用的營養分子,肌肉和神經系統自然不能獲得足夠能量,就會容易感到疲勞。此外,生活中的各種壓力也容易影響自律神經的平衡,導致氧、營養素無法有效地供給到全身各處,同時身體代謝所產生的廢物也沒辦法順利排除而堆積在肌肉中;上述種種的原因讓身體久而久之容易感到酸痛不舒服。



◆ 營養費9.9萬 女大生暑假捐卵增3成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85296

聯合報 記者簡慧珍/彰化報導 2015-07-29

人工生殖法允許40歲以下的健康成年女性捐卵,暑假期間彰化地區人工生殖門診出現不少女大生捐卵,人數比去年多三成,不乏自稱「見習生」全程陪伴同學,準備跟進。

大學生願意捐卵的動機不一而足,部分人可能是為了幫助不孕者,但有些人是為了賺錢,因捐1顆卵可獲9萬9千元營養費,比打工好賺多了。

中部某國立大學的女大生小薇(化名)、小芬(化名)27日結伴到彰化市一家人工生殖醫學機構,原本言明同時捐卵,因月事時間不同,小薇先捐,小芬陪伴和照顧「麻吉姊妹」,告訴醫師「我來見習,如果小薇沒事,下個月換我」。

婦產科開業醫師蔡鋒博說,女性捐卵前,要接受惡性傳染病的健康檢查,如果已幫助不孕夫婦產下孩子,不能再捐第二次,過去曾有捐卵者讀大學時在外縣市醫院捐過一次,到彰化市想捐第二次,申請報告被國健署打回票。

除了身心健康、四等親以外的40歲以下成年女性才能捐卵,彰化市部分醫療機構暗中加驗染色體、診斷精神疾病,如發現異常,以「國健署審查沒通過」為由婉拒捐贈者,如果捐贈者追問,醫療機構回覆「國健署說事涉個人穩私,沒講」。

蔡鋒博表示,暑假期間是人工生殖醫療機構的捐卵旺季,有些機構的捐贈人數從去年的4人增至7人,九成是女大生,這與登記求子的不孕夫婦需求有關,每對夫婦都要求至少大學學歷,最好是理工和醫學的碩士或博士生。

「求子可預約,不能指定,更不能遺棄。」他說,多數不孕夫婦希望生育完美的孩子,有的指定植入身材高壯者的卵子,也有指定要醫學博士生的卵子,都被「依法不准」,生下不完美的孩子依法不能放棄;他推出手機版APP條碼給捐卵者,不必到醫療機構登記,就能了解相關資訊,幫不孕夫妻圓夢。

不過醫界指出,女性要打排卵針,醫師再用儀器侵入體內摘取卵子,過程可能出現痛苦,甚至危害身體,不鼓勵大學生「打這種工」。

fsj 提到...

懷孕竟患乳癌 她忍痛墮胎凍卵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84875

聯合報 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 2015-07-29

35歲安姓女子正開心迎接第二胎,卻在懷孕第5周時,發現胸部有硬塊,起初她拒絕相信自己可能罹患乳癌,但為了老二的健康,還是到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求診,沒想到證實是第三期乳癌,最後決定墮胎專心抗癌,也提前凍卵保留日後生機。

「乳癌年輕化的問題,愈來愈明顯」,安小姐的主治醫師、台北醫學大學附設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杜世興表示,過去乳癌好發在45歲到69歲之間,但近年發現,乳癌的好發時間已降至40歲到64歲,且近年來有越來越多患者在35歲39歲育齡年紀發現乳癌,被迫要墮胎的女性也越來越多,安小姐只是其中一例。

安小姐說,她在婚後兩個月就懷第一胎,但第二胎並不順利,期間還到不孕症門診求醫,好不容易盼到了,沒想到伴隨而來的卻是乳癌。確診後,她百般希望留下孩子,但家人認為她還年輕,再懷孕還有機會,最後在家人的支持下,決定終止妊娠。

北醫附醫婦產部不孕症科主任王家瑋表示,安小姐原本的卵巢功能就不好,接受化療後,損傷可能越大,因此在醫院的建議下,安小姐凍了三顆卵,盼日後還有機會能夠懷孕。

安小姐表示,目前乳癌化療還在進行中,為了之後可能會有的三個小孩,就算現在化療很辛苦,她也會撐下去。



◆ 中小學學生視力淪陷 南投找不到「無近視」學校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1884

自由 2015-07-29

3C產品 成眼睛無形殺手

〔記者謝介裕/南投報導〕科技日新月異,電腦與智慧型手機雖帶來資訊、生活等各方面便利性,但卻成為眼睛的「無形殺手」,尤以視力衰退最明顯,南投縣一七四所公立國中小學校,今年學生視力首度全面淪陷,沒有任何國中小被列入「無近視」學校行列,甚至出現眼睛乾澀等眼疾症狀,衛福部南投醫院除呼籲為人家長者管控孩子玩手機等3C產品的時間以外,也建議搭配有益眼睛的營養素,恢復靈魂之窗健康。

原鄉小校 近視率也增加

據南投縣府調查,全縣共有三十二所公立國中、一四二所公立國小,國中方面兩年前已找不到「無近視」學校,如今近視率則愈來愈高;國小方面,兩年前,信義及仁愛兩原鄉仍有「無近視」學校,今年再度調查,也出現「掛蛋」情形,近視率最低的信義鄉地利與仁愛鄉平靜、發祥等三所國小也都各有一名學生近視。

國中逾六成 國小約四成近視率

縣府教育處表示,視力是否超過視力檢查表零點九,係有無近視的檢測標準,全縣國中近視率約六成五、國小約四成,南投、草屯、竹山等三大鄉鎮市學生均超過標準值,顯見都會區近視率遠高過於鄉村區,原因在於電腦、智慧型手機使用時間近乎「氾濫」地步,若不改善,近視情況恐日益嚴重。

南投醫界也表示,學生每天對著電腦及手機,除視力衰退以外,眼睛乾澀、紅腫甚至青光眼等老人常見的眼疾,也有愈來愈多的傾向,除建議使用電腦及手機時,至少每半小時休息十分鐘以外,也可從調整飲食結構、習慣入手,呼籲學生多多食用維生素A、類胡蘿蔔素及葉黃素、維生素C、維生素E、鈣質及花青素等「護眼蔬果」,不但可克服眼睛疲勞,也可以延緩因年齡老化帶來的眼疾,值得為人家長者注意。



◆ 攬才障礙? 5創新企業難聘外才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085651

聯合報 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2015-07-29

勞動部鬆綁在台企業聘用外國人才法規,但必須是「設立未滿五年」的新創公司,或是年營收千萬以上的企業,讓多家生技業者依然無法適用。國內新藥龍頭浩鼎董事長張念慈昨天指出,新藥研發,十年是最起碼的時間,這段期間不能聘用外籍人士,對研發當然有影響,應該將相關限制全部廢除。

根據外國人士聘用規定,包含大陸地區的在台企業必須年營收超過千萬元,或是設立未滿五年的企業符合登錄興櫃等五大要件之一,可以申請聘用,是政府鼓勵創新的政策。

但包括醣聯、浩鼎、安克生醫、杏國、合一這五家在二○○一到二○○八年間設立的生技公司,即使已通過工業局的科技事業認定,屬於創新企業,但因為設立超過五年,年營收又不到千萬元,還是無法聘用外籍人士。

張念慈表示,新藥研發的過程漫長,十年是最起碼的時間,許多技術人才都是外籍,只好設法變通。他說,浩鼎即透過美國子公司延攬外籍人才,但對公司的運作還是不便。

太景生物科技財務長詹孟恭指出,相較美國對在納斯達克掛牌的新創公司人才幾乎無設限,台灣還有進步的空間。

張念慈認為,法規不該對人才做太多設限,現在正是台灣生技業最需要各式人才的階段,不能只看公司「現在」的營收貢獻,「這些公司未來有很大的機會帶進巨大營收」。

曾在國內知名藥廠工作,現為工銀證券投資顧問的廖昌亮也指出,沒有營收的生技公司,多半為研發型或創新型公司,這些生技企業最需要的就是引進國外高階人才、借重國外經驗,或做國外技術嫁接,提升國內的生技產業實力。



◆ 新聞分析/拿掉框框 才能走上創新之路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085644

聯合報 本報記者黃昭勇 2015-07-29

新創公司才能創新,設立超過五年的公司就不能創新嗎?兩個中文字前後次序掉換,但意涵大不同,政策影響更是巨大。

從一九九五年政府推出「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二○○九年的「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等一系列的生技政策,但到了二○一五年,生技業界的感慨是「飛不起來」。

業界的慨歎是,過去台灣電子業以製造為主的思維,始終被拿來當作其他新興產業的典範,但典範轉移了,制定政策的人腦卻沒有轉變。

以在台企業聘用外籍人才的政策鬆綁來說,今年主管人力的勞動部大鬆綁,包括讓沒有營收、還在燒錢的生技公司也可以在一定辦法下申請聘用外籍人士。

生技產業是新興產業,就像當年的半導體產業,不僅需要在地人才、海歸派(留學人才),更需要國際人才。尤其,台灣生技產業剛起步,不僅研發人才缺,國際行銷與財務人員都需要借用國際腦力。

許多創新,是來自老公司,尤其是這些苦撐十多年,已經快要開花結果的生技產業。政府與其條條列列的規定企業的每個動作,不如就大膽做原則性的規範,拿掉這些框框,才能真正讓企業與國家走上創新之路。

fsj 提到...

HER2陽性乳癌 當心復發率高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87394

聯合報 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 2015-07-30

55歲的林女士11年前洗衣服時,摸到鎖骨旁有一顆2公分的腫瘤,檢查後確診為乳癌第二期,進行為期半年多的治療,沒想到6年後,癌細胞出現淋巴轉移,甚至侵犯骨頭,3年後還轉移到肝臟,經歷多次化療,她差點被化療副作用打趴。

林女士表示,2003年發現右鎖骨旁有硬塊,照X光後,發現一顆2公分的腫瘤,且確診是「HER2陽性乳癌」二期,為了防堵癌細胞蔓延,當下決定切除乳房並立即進行乳房重建,術後接受化療,沒想到還是復發了。

林女士說,2009年她回診時發現癌細胞出現在淋巴系統中,她接受化療後,2013年又在骨頭發現癌細胞,對人生一度感到絕望。

台北長庚一般外科暨乳房外科陳訓徹主任表示,多數人認為小於2公分且沒有淋巴轉移的HER2陽性乳癌患者,屬於「低復發風險」的族群,但從長庚醫院的研究資料中可以發現,HER2陽性的早期乳癌患者,平均12人中會有1人在5年內復發,國外也有研究指出,即使是1到2公分、無淋巴轉移的HER2陽性小腫瘤,3年內的復發風險可達10.3%,與台灣數據吻合。

台北榮總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曾令民表示,HER2陽性乳癌患者是較為惡性的乳癌,且多採取單一標靶治療,難以防堵癌細胞復發,但隨著醫療的進步,目前已採取多標靶治療的方式,可減少47%HER2陽性乳癌患復發的機率。



◆ 喜歡法式激吻 罹頭頸癌機率暴增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902259

自由 2015-07-30

染人類乳突病毒 易罹患頭頸癌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澳洲最新研究指出,人類乳突病毒(HPV)已超越抽菸和喝酒,成為頭頸癌的最大風險因子,法式接吻或口交等性接觸可能讓口咽部感染人類乳突病毒,因而罹患頭頸癌的風險,是未感染者的250倍以上!

性接觸為人類乳突病毒感染主因

澳洲皇家達爾文醫院(Royal Darwin Hospital)頜面頭頸外科主任湯瑪斯(Mahiban Thomas)表示:「這種感染主要發生在性接觸時,高風險行為包括口交、與多人接吻,最近的報告還說,甚至連愛撫都可能導致感染。」

頭頸癌是指位於頭頸部分的癌變,包括口腔癌和鼻咽癌、喉癌等。湯瑪斯說:「如果某人和超過6人以上親吻,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的風險較高,若和超過9人以上接吻,風險更高得多。」他說,與人類乳突病毒相關的頭頸癌患者,通常是很少喝酒或是從未抽菸的人,罹癌時間約40歲,比傳統罹癌年紀足足早了30年。

與人類乳突病毒相關的口咽癌,已成為全球的沉重負擔,美國每年約有1萬4000人診斷出罹患喉癌,其中7成與人類乳突病毒有關。人類乳突病毒也是許多子宮頸癌的成因,儘管一般人通常把人類乳突病毒和子宮頸癌連結在一起,但這種病毒不僅影響女性,男性也有可能感染。

人類乳突病毒有100多種,但其中只有約8種病毒株為高風險,可能造成口咽癌。好消息是,澳洲研發的人類乳突病毒疫苗Gardasil已在澳洲上市10多年。



◆ 熟女迷著色書 沒紓壓反頭痛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02143

自由 2015-07-30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全球吹起「著色紓壓」熱潮,以成人為訴求的著色書狂銷,國內書店每卅秒就賣掉一本,成為上班族療癒新風潮。一名年約四十歲熟女每天畫超過一小時,造成眼部肌肉過度緊繃,眼睛酸、腫、麻、痛,並引起頭痛,眼科醫師建議每天不要畫超過廿分鐘。

畫著色書原本被認為是孩童訓練眼手與認識顏色的遊戲,但以壓力紓解為訴求的成人著色書,從英美、韓國引進台灣蔚為風潮。為求專注心神,圖畫線條也格外複雜,以蘇格蘭插畫家喬漢娜.貝斯福創作的《秘密花園》一書的花草交雜圖案最具代表性,訴求民眾可透過幾何、花草或人物等相當細膩圖案的描繪上色,達到情緒宣洩、心靈沉澱,亦即所謂藝術療癒效果。

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表示,有位上班族育有兩名小孩,每天職場、家庭兩頭燒,前一陣子買了標榜成人適用的著色書紓壓,利用午休與接近下班時間塗色放鬆心情,每天三次、每次至少廿分鐘,合計一天超過一小時,兩個星期之後,眼睛酸、腫、麻、痛,並因眼腦交互作用出現頭部脹痛,影響生活。

陳瑩山指出,這名患者雙眼均近視八百度,加上進入四十歲,可能出現老花症狀,看近物已有對焦不清楚的情況,但此類著色書希望達到專注效果,線條細膩,塗色者必須近看,長期容易造成眼部肌肉緊繃,引發不適,所幸使用睫狀肌鬆弛劑治療一個月後,已恢復正常。

醫師︰每天不要畫超過20分鐘

陳瑩山建議,此類著色書線條精細,民眾塗色時,眼睛最好與書本保持卅三公分的距離,每天上色時間以廿分鐘為限,畫完閉眼休息卅分鐘,或是選擇睡前再畫,一方面平靜心情,有助於入睡,另一方面利於眼睛保養,而平常也要多補充綠色蔬菜,攝取葉黃素。

振興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袁瑋指出,畫畫就像運動、雕刻一樣,可以引導壓力釋放、轉化心情,卻都只是暫時性;若民眾焦慮、低落的情緒已經維持一個月以上,仍要就醫諮詢專業醫師。



◆ 超量藥品攜入境 最重判十年
http://udn.com/news/story/7243/1087751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2015-07-30

旅客限量攜帶自用藥品入境新規定7月實施後,海關加強查驗入境旅客攜帶自用藥品情形,特別是自日、韓及中國大陸入境的旅客。財政部提醒,攜帶超量或未經核准的藥品入境,不論自用或用於販售均屬違法,其目的如為營利,最高可處十年有期徒刑或1,000萬元罰金。

財政部關務署日前查獲從韓國仁川搭機入境旅客,以托運行李方式,企圖闖關走私注射用肉毒桿菌素共499瓶。

依「入境旅客攜帶行李物品報驗稅放辦法」自用藥物限量表規定,旅客攜帶自用針劑產品須持醫師處方箋始得輸入,非自用目的或有販賣行為,依藥事法第22條第1項第2款規定,未經核准擅自輸入即屬禁藥。

由於這名旅客未依規定申報,除違反海關緝私條例外,亦因涉及接受酬勞擅自攜帶藥品入境,同時違反藥事法,海關除將走私入境的肉毒桿菌素全數扣押外,並依法函送司法機關偵辦。關務署呼籲,國人出國旅遊攜帶藥品,需事先查明入境旅客攜帶自用藥物的限量規定。依據新的限量表,旅客自今年7月1日起,郵寄、快遞藥品回國或自行攜帶「超量」藥品返國時,一律應在輸入前事先申請進口同意書。

財政部指出,自用藥品限量表所指的「瓶、盒、罐、包、袋」等,均以「原包裝」為限。

旅客攜帶的自用藥物與其他行李物品(管制品及菸酒除外),合併總值在完稅價格新台幣2萬元以下,才准免稅、免辦輸入許可證放行,如有超量情形應經由紅線檯向海關申報,超過部分應依規定繳納稅款。

海關也提醒旅客注意,依據藥事法規定,藥品必須向衛生福利部申請查驗登記,領得「藥品許可證」後,才可由申請的藥商或其授權者輸入、販售。海關強調,未經核准寄送至國內或超量攜帶入境的藥品,僅可留供自用,若在網路代購或團購國外藥品,均屬藥事法所指的禁藥,未經核准擅自輸入、販售者,一經查獲最高可處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1,000萬元以下罰金。

fsj 提到...

少坐多站2小時 血糖血脂肪就降低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92029

聯合報 編譯組/綜合外電報導 2015-08-01

想要健康其實並不難,根據「歐洲心臟期刊」發表最新研究指出,只要平常少坐多站,可降低血糖、血脂肪與三酸甘油脂的含量。

該研究以將近800名澳洲男女為對象,結果顯示,只要稍微改變多坐的生活方式,健康就能大大加分,而且不必拚命從事激烈的長跑或馬拉松。

研究報告指出:「這對大眾的健康非常重要,因為站立是稀鬆平常的行為。」研究人員說,在工作場所多站立可能好處多多,而且可以使用「站立使用的辦公桌」。

研究人員指出,只要每天用站立取代坐著2小時,空腹血糖值平均可降低近2%,三酸甘油酯則可降低11%。而且,多站與體內「好的膽固醇」含量增加有正相關。

若把這兩小時用來從事實際上的運動如步行,結果更好,不但體脂肪與血糖值會減少,身體質量指數(BMI)平均還可降低11%,腰圍則平均減少7.5公分。



◆ 九成過敏 八種食物造成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91523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30日電 2015-08-01

聯邦疾病防治中心的數據顯示,約1500萬美國人對食物過敏,包括近600萬名兒童。從1997年以來,對食物過敏的兒童增加了50%,也就是說,13分之一的18歲以下者受影響,等於每個教室就有兩個學生對食物過敏。

逾170種食物會造成食物過敏,但是在美國,八種食物引起九成過敏反應:牛奶、蛋、花生、堅果、大豆、小麥、魚和貝類。

針對食物過敏為何如此大幅增加有多種理論,但是科學研究尚未找出原因。不過在「美國醫學會兒科」期刊發表的調查指出,兒童食物過敏的問題,每年使家長花費250億元,其中超過140億元,是請假照顧孩子而失去的職場晉升機會。

食物過敏是免疫系統誤把無害的蛋白質(過敏原)視為威脅,而進行攻擊。過敏科醫生坎恩(Fatima Khan)說,防範不適的主要方法,就是避免食用會導致過敏反應的食物。

坎恩指出,有些人長大了就不會食物過敏,但這些人通常是對堅果過敏,對魚和貝過敏者終生如此。在對花生過敏的兒童中,20%長大就不會對花生過敏。

紐約時報曾報導,2%的美國兒童對花生過敏,也就是說,從1997年以來增加了四倍,原因不明。

坎恩說,有些人會把食物過敏和乳糖不耐症,以及不能吃麩質的乳糜瀉搞混。乳糖不耐症患者吃了乳製品最多只會放屁或腹瀉,但是不會死。

懷疑孩子食物過敏的家長,應請獲得相關認證的過敏科醫生評估,以避免不必要的測試,同時避免不給孩子需要的食物。



◆ 口乾舌燥、眼乾澀 小心「乾燥症」上身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92341

聯合報 記者紀文禮/南投報導 2015-08-01

經常覺得口乾舌燥一直想喝水,甚至曾半夜被渴醒嗎?或總覺得眼睛乾澀,整天眼裡都好像卡著沙粒一樣不舒服?衛福部南投醫院免疫風濕科醫師呂傳欽提醒說,民眾如果出現上述症狀,就要小心「乾燥症」上身。

呂傳欽表示,乾燥症又稱為「修格連氏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乾燥症病患由於免疫系統失調,自體免疫系統會攻擊身體的外分泌腺體,包括唾液腺、淚腺,導致口腔乾燥與眼睛乾燥,有少數病人還會侵犯其他器官,造成肺臟纖維化、血管炎。

呂傳欽指出,乾燥症患者常是55到75歲間的中高齡,女性較多,女男病例比約10比1。

有些乾燥症會同時出現其他免疫系統失調疾病,呂傳欽說,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性紅斑狼瘡。

如果乾燥症狀是由於放射線治療或藥物所引起,包括安眠藥、感冒藥、抗憂鬱藥、抗過敏藥、抗巴金森氏病藥,當停藥或減量後,乾燥症狀就會減輕,這樣就不算是真的罹患乾燥症。

呂傳欽指出,乾燥症是一種慢性疾病,必須長期追蹤治療,包括使用人工唾液、服用唾液腺刺激劑,病患應注意口腔衛生以防止蛀牙;眼睛乾澀也可使用人工淚液或眼膠緩解,如果有其它器官侵犯,就需用免疫抑制劑治療。

fsj 提到...

臥床者沒潔牙 惹上吸入性肺炎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03470

自由 2015-08-03

圖.文/余權航

一名70歲的中風老翁因吸入性肺炎被家人送到急診,經住院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由於他滿口牙結石,應是口腔長期沒有清潔導致肺炎,因此牙醫師被通知會診。

根據研究顯示,口腔內的特定細菌會引起吸入性肺炎,若能做好臥床患者的口腔清潔工作,不但能降低吸入性肺炎發生的機率,也能提升病患整體的健康。

臥床患者的口腔健康除了應定期讓牙醫師治療外,平時需靠照護者每日協助清潔口腔,包括正確使用牙刷、牙線、牙間刷及口腔海綿刷。牙刷可選擇小刷頭,方便清潔後牙區的大臼齒,尤其是面對會緊咬牙齒的患者,使用小刷頭牙刷可以更容易清潔。

牙刷的刷毛最好是軟毛,過硬的刷毛易導致刷牙時,刷傷牙齦或口腔黏膜等軟組織。手持牙刷的姿勢要使用握筆法,清潔時,會比較順手,刷牙時可讓患者採坐姿約80度的角度,再將頭部墊高,使患者的頭可以稍微往前下方,口水較不會聚積在咽喉處而引起嗆咳。

除了使用牙刷外,照護者需利用牙間刷與牙線作為輔助,將患者牙縫的牙菌斑清潔乾淨。對於比較窄小的牙縫可使用牙線,若是像牙周病造成的大牙縫,則建議利用牙間刷來清潔。

在使用牙刷、牙間刷與牙線清潔完牙齒之後,照護者還必須清潔患者口腔的軟組織,包括頰黏膜、牙齦、舌、硬顎、軟顎等部位,建議使用口腔海綿刷,先沾無酒精成份的漱口水,在沾完漱口水後,稍微擰乾,以避免過多的漱口水流入患者的咽喉而引發嗆咳。

讓臥床患者擁有一口健康牙齒,需仰賴照護者確實的清潔工作,避免患者因長期口腔沒有清潔引起口臭、牙結石及吸入性肺炎。

即使患者無法使用口腔進食,口腔內的細菌仍會不斷滋生,家屬或照護者應學習正確的口腔清潔要領,避免造成遺憾。

(作者為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口腔病理暨診斷科醫師)

※ 絕大多數家屬並不知道這件事。



◆ 陳建仁罹肺癌 4天就出院免化療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95843

聯合報 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2015-08-03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陳建仁日前在教會中分享,他罹患早期肺癌,今年二月在台大醫院接受胸腔鏡手術,切除左、右肺各零點九公分和零點四公分癌灶,術後已痊癒,不需化學與標靶治療。

陳建仁說,他立下使命推動肺癌篩檢,希望透過實證研究,有效降低台灣肺癌的死亡人數。

也是中研院院士的陳建仁,今年六十四歲,曾傳可能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參選總統的最佳副手。他曾在全民對抗SARS期間,擔任衛生署長,也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流行病學專家,專攻肝癌、肺癌、子宮頸癌等癌症流行病學分析;曾在二○○三年繪製台灣癌症地圖,把台灣各地區好發癌症公諸於世,近年更致力鼓吹國人改變生活及飲食習慣,遠離癌症。

但沒有吸菸習慣的陳建仁,竟得到肺癌。陳建仁表示,他一直有定期健檢的習慣,二○○九年接受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發現右肺尖輕度纖維變化,醫師建議他追蹤,在二○一二年發現,右肺尖的纖維化轉變為零點四公分的小結節。

去年,陳建仁赴台大醫院再做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除了右肺尖的微小結節,另在左下肺發現零點九公分的毛玻璃狀病灶。在台大醫院外科教授陳晉興建議下,今年二月於台大接受胸腔鏡微創手術,經全身骨骼與腦部斷層掃描,未發現轉移徵兆,病理檢查結果為肺癌Ia期。

陳建仁表示,他只在台大住院四天就出院,術後不須化學或標靶治療,目前已痊癒。他說感謝天主,也謝謝台大校長楊泮池和主治醫師陳晉興,讓他在低劑量電腦斷層持續追蹤下,早期發現微小肺腺癌,也謝謝妻子在住院時期的陪伴。



◆ 肺癌早篩利器?醫界研究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95848

聯合報 記者詹建富、吳佳珍/台北報導 2015-08-03

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是早期肺癌篩檢利器,但單次檢查費用平均四千到六千元,高於X光檢查的二百到三百元,針對高危險群篩檢,才能發揮最大效益。衛福部已委託中研院與多家醫院,即將展開「以LDCT篩檢台灣不吸菸肺癌高危險群研究計畫」。

衛福部國健署副署長游麗惠表示,目前正進行重度吸菸者肺癌篩檢的可行性評估及不吸菸肺癌族群研究,預計年底會有研究結果,將納入未來肺癌篩檢政策參考。

美國是將五十五至七十九歲、每天吸菸一包,超過卅年、戒菸年齡小於十五年者列為需篩檢肺癌的高危險群;台灣的高危險群定義還在研究中。

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強調,國內吸菸率下降,但肺癌人數卻不降反升,且大多數肺癌沒有明顯症狀,若出現久咳不癒、痰中帶血或胸悶等症狀,約有七成已有近端或遠端轉移。

陳建仁說,一般胸部X光死角多,敏感度較差,不易偵測早期肺癌。低劑量電腦斷層輻射劑量低,檢查迅速、敏感度高,最適合用來篩檢早期肺癌。

目前,在陳建仁和台大校長楊泮池積極奔走下,已獲衛福部經費補助,將網羅中研院、台大醫院、台北榮總、三軍總醫院、林口長庚醫院、台中榮總、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嘉義長庚醫院、高雄榮總展開相關肺癌研究計畫,希望未來提出適合台灣的肺癌篩檢對策。

小檔案/肺腺癌 與抽菸較無關

依病理形態,肺癌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又分為鱗狀細胞癌、腺癌和大細胞癌。鱗狀細胞癌與抽菸密切相關,腺癌則與抽菸較無關聯。

台灣非吸菸者罹患肺腺癌的風險因子,包括二手菸暴露、室內空氣汙染,特別是細懸浮微粒PM二點五暴露、職業與環境中的氡氣、石棉或砷暴露、廚房油煙暴露、肺癌家族史、易感受性基因型、肺結核與慢性阻塞性肺病史等。

非抽菸者避免上述因子暴露,可降低肺腺癌罹患率;仍有半數以上不抽菸肺腺癌患者,找不出罹癌原因。



◆ 生物經濟方案 催生4兆產值
http://udn.com/news/story/7485/1095564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 2015-08-03

行政院近期將積極催生台版五年期「生物經濟產業發展方案」,爭取明年實施。相較過往生技方案,新方案旨在從需求端推動供給,創造符合台灣高齡化社會並可對華人社會做輸出的「大生技方案」。

政院預估,在生物經濟的加值效應帶動下,2020年時,生物經濟對台灣GDP貢獻將達14%,2021年整體生物經濟產值,更將上看4兆元。

行政院敲定9月7、8、9日將邀產官學界舉辦「生物經濟策略發展會議」(SRB),會議期間還將邀國內外生技委員召開年度「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兩大盛事併案舉行,目標是及早敲定台版生物經濟方案。

科技政委顏鴻森表示,2009年起政府為了發展生技產業,接連推出「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及「生技產業行動方案」,後者將在今年底到期,明年起,將改由更大範疇的「生物經濟方案」接棒,標誌台灣生技產業邁入大生技時代。

生物經濟,一般是指運用生物資源及生物技術,發展出各種產品的一種經濟型態。生物經濟強調走出生技領域,擴大應用到農業、工業、健康等領域。近年,包括美國、歐盟、日本都積極擘畫生物經濟藍圖,期盼帶動經濟成長。

依照政院目標,即將出爐的生物經濟方案,有五大核心應用領域,包括生技製藥、醫材、醫療照護、食品與農業。五年期計畫最大目標是建立有國際競爭力的生物經濟生態系統,讓技術、人材、法規、基礎建設與投資可彼此串聯。

經濟部官員解釋,生物經濟與傳統生技最大不同,除了應用層面更廣外,也強調為需求者,如醫院、病人或健康人等消費者,設計出一連串彼此相關的產品與服務,打破以往「不管業者開發什麼,消費者都得照單全收」的概念。

fsj 提到...

剉冰當午餐 25歲女月胖3公斤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97750

聯合報 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 2015-08-04

天氣熱讓人食慾不振,台中市25歲蘇姓女子因熱到吃不下飯,天天一碗黑糖剉冰,自認不碰米飯,餓了就吃水果充飢,可以消暑兼減重,沒想到一個月後爆肥3公斤,只得找中醫協助減重。

蓮樺中醫診所院長、中醫師蔡蕙君說,以中醫觀點冰品、寒涼食物易損傷身體陽氣,減緩新陳代謝,建議宜淺嘗即可,要挑對時間最好在中午吃,也可多喝薑湯補陽氣。

蘇姓女子說,她平時睡到快中午起床,熱到吃不下飯,都吃黑糖剉冰當午餐,晚餐就吃西瓜等夏天盛產的水果,以為不碰澱粉、油膩,可順便減肥,沒想到一個月後暴肥3公斤,而且全身水腫、痛經、白帶多又易疲倦。

蔡蕙君說,吃冰不但造成脾濕陽虛,代謝變慢,挫冰上的糖水每份熱量至少60大卡,加上芋圓、粉粿、紅豆等配料不但高糖份,且高澱粉,一碗冰的熱量超過3百大卡,比正餐熱量還高;且當晚餐的水果含糖不容小覷,除了木瓜、南瓜性溫和,大多屬性寒涼。

她指出,過度食用寒涼食物,讓體質虛寒且代謝變慢、脂肪容易屯積在腹部,想減重根本不可能。

蘇姓女子經中藥調理,並戒掉吃冰習慣,水果也改在中午吃,三餐正常,症狀才慢慢解除,不到1個月就瘦回原本體重。

蔡蕙君提醒,想吃冰最好選擇陽氣旺盛的午時,也就是中午11時到下午1時,喝冰飲最好等解凍,小口小口慢慢喝,瓜果類如苦瓜、絲瓜、黃瓜等最好加薑吃,水果宜適量,最好在太陽下山前吃完,因為夜間身體代謝慢、小腸吸收較好。

※ 相關報導:

* 維生素B17能治癌? 騙人的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03796

自由 2015-08-04 文/陳彥名

....「癌症早已攻克,只需服用大量維生素B17」的謠言在網路上廣為流傳,這個號稱可以抗癌的保健食品「維生素B17」,其實不是B族維生素的一種,化學名稱是「L-扁桃-β-葡萄糖醛酸」,為一種氰苷類的物質,由「苦杏仁苷」衍生而來。

可能有民眾認為,如果把它當成健康食品或輔助療法應該無妨吧?但事實上「維生素B17」食用後,在人體內會「水解」成氰氫酸和苯甲醛,造成氰化物中毒。幾年前台南甚至有「八十三歲老翁服用B17抗癌,氰化物中毒險死」的新聞報導。

對於苦杏仁苷類物質的抗癌效果,大多數研究都得出了無效的結論。實證醫學資料庫「考科藍圖書館(The Cochrane Library)」彙整了有關苦杏仁苷療效的全部臨床研究,得出的結論為「沒有證據支持該物質能使癌症患者獲益」,尤其與維他命C合併服用時,毒性更危險。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不認可苦杏仁苷的治療癌症效果。



◆ 青少年周運動1.3小時 罹癌致死率降16%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96882

世界日報 編譯張玉琴/綜合2日電 2015-08-04

研究發現,規律運動的青少年到中年時,罹癌風險明顯降低;此發現強烈說明兒童久坐不動,對其後半生的健康有極大影響。

該研究指出,青少年時期每周運動1小時20分鐘,到40至70歲,因罹癌死亡的機率會減少16%; 因心臟病、中風等所有原因死亡的機率,則因此降低15%。

全民保健制度(NHS)準則建議,成人每周至少應運動兩個半小時。該準則指出,5至18歲的兒童和青少年的運動量應該更大,他們每天的體能活動和遊戲時間至少應有一小時。

由田納西州泛德堡大學(Vanberbilt University)主導的這項最新研究建議,青少年時期即使溫和的體能活動,對未來都會有持續性的影響。

研究者檢視年紀40至70歲的7萬5000名華裔婦女的健康資料,詢問她們在青少年時期運動多長時間,然後追蹤其健康狀況13年。

發表於「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指標和預防」期刊(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的該研究發現,13至19歲時定期運動者 ,在40、50、60來歲死亡的機率較低,尤其是因罹癌死亡的機率。

到成年仍持續定期運動習慣的人,在中年死亡的機率更低,風險減少了20%。

報告主要作者莎拉‧尼楚塔說:「對女性而言,青少年時期經常運動,無論成年後是否持續,都影響到因癌症或其他因素死亡的機率。我們的研究結果反映推動青少年運動至為重要,因為此舉不但降低其中年死亡率,而且突顯出預防疾病有必要趁著年輕時。」

※ 相關報導:

* 拚命跑步減肥 橫紋肌溶解症險洗腎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03794

夏季運動風潮興盛,一名170公分、90公斤的20歲男子,為了減肥而跑步,但因過去沒有運動習慣再加上運動過量,跑一個多小時後,突然肌肉痠痛、排出血尿,至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就診後才發現是「橫紋肌溶解症」,所幸發現得早,未傷及腎臟,住院治療兩週後已無大礙。



◆ 百歲人瑞:笑口常開長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4000667-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04日 楊明峰/桃園報導

原為攝影學徒的抗戰老士官長歐陽自美,受日軍侵華影響從軍,以攝影專長成為空軍照相技術隊一員,專門負責照片後端處理作業,從軍33年退伍定居中壢,他3日獲桃園榮民服務處提前歡度百歲生日。他說,笑口常開是長壽不二法門。

歐陽自美民國5年時出生於湖南常德,少年時擔任攝影學徒,得知日軍侵華後,26歲時投身戎伍報效國家,因攝影專長,在抗戰時分發至湖南省芷江縣空軍第九總站照相技術隊,輾轉各部門都與攝影技術有關,最後以士官長軍銜,於桃園空軍基地退伍。

歐陽自美表示,當時空軍照相技術分工很細,他是專門負責印照片工作,但是所印出的照片相當小,後續交由其他人員拼貼,才能窺見機敏影像,只能依稀從其他人員輾轉得知行動,比如空軍轟炸中共延安等。

桃市榮服處昨提前幫歐陽自美歡度百歲生日,兒孫齊聚跟他一起唱起生日快樂歌、吹熄蛋糕上的蠟燭,處長董龍泉也轉頒總統、行政院長的百歲壽屏,並代表退輔會主委至贈純金壽桃。

歐陽自美見眾人登門賀壽,笑得燦爛,頻頻打躬作揖向人道謝,他說,長壽沒有秘訣,時常保持單純、心境快樂,開心過每一天。

女兒歐陽慧珊指出,父親脾氣超好,30年來不曾發脾氣,且生性單純不會東想西想,躺下去5分鐘就打鼾睡著,而他生活規律,每餐僅吃7分飽,就算山珍海味也不多吃,每天嗜好拿放大鏡看報紙,這都與他長壽有關。(中國時報)

fsj 提到...

每日一杯咖啡 可防認知衰退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99237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3日電 2015-08-05

已有不少研究顯示,咖啡對心臟有益,可使人避免中風、患二型糖尿病和癌症。一項新研究強化咖啡的益處,不過這次與認知和大腦有關。

在「阿茲海默症期刊」刊登的研究,利用義大利老化長期追蹤研究的數據,審視了年齡介於65歲到84歲的1445人。有趣的是,研究員發現,「認知正常」的長者若咖啡愈喝愈多,罹患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的比率,高於每天只喝一杯咖啡的人。同時,每天喝一到兩杯咖啡的人,罹患輕度認知障礙的比率,遠低於很少或從不喝咖啡的人。

研究作者指出,結果顯示從不喝或很少喝咖啡,以及咖啡愈喝愈多的認知正常長者,罹患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較高。所以,經常適量飲用咖啡,可能有保護神經系統的效用,確認之前針對咖啡、茶或咖啡因進行的長期研究,發現可防認知衰退和失智症的結果。

咖啡保護大腦的功用,可有不同解釋。其中一種機制涉及腺苷(adenosine)A2A受體,後者可協助減低乙型澱粉樣蛋白造成的傷害。乙型澱粉樣蛋白是在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形成的物質。

在老鼠身上,研究員發現攝取適量咖啡因可改善記憶,但是太多咖啡因會讓你緊張不安,反而阻礙記憶。咖啡也與降低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有關,而二型糖尿病是認知衰退的風險因素。另外,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咖啡助你集中注意力,使大腦較易發揮腦力。

研究員希望能針對相關主題完成更深入的研究,以找出預防阿茲海默症的方法,特別是透過飲食。



◆ 兒童憂鬱、焦慮 或源自挑食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99193

世界日報 編譯孫梁/綜合3日電 2015-08-05

兒科醫生認為,兒童的憂鬱和焦慮症可能與挑食有關。美國兒科學會3日發表研究指出,挑食的兒童易患憂鬱和焦慮症,而最挑食的兒童,如某種食物不能碰、吃東西必須削皮和只吃一種品牌的番茄醬,患病可能性更高出近兩倍。

杜克大學教授南西.祖克說,如果把新食物給挑食的孩子,他們的天然反應就是不吃。她說,部分兒童的挑食很嚴重,只吃特定顏色、特定口味和特定品牌的食物,這種現象已開始影響到兒童的社會屬性。

研究人員說,挑食的兒童不能出席慶生派對,不能去咖啡館,也不能在野外宿營過夜。

祖克等人的研究是調查3400多名兒童的結果,他們都是2007至2010年間到杜克大學的診所看病的兒童。研究人員再把挑食兒童的範圍縮小到917人,均為兩到五歲的幼兒。但他們當中不包括自閉症患者,因為自閉症兒童的挑食特別嚴重。

研究人員發現,20.3%的兒童表現出從輕微到嚴重的挑食症,在醫學上是對部分食物忌口或不能多吃的食物攝入紊亂症。哪些挑食嚴重的兒童罹患精神紊亂的可能性高出兩倍以上,如憂鬱症和焦慮症,走出家門後,出現行為問題的可能性要高兩倍。

而挑食程度輕微的兒童,可能易於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ADHD)和分離焦慮症。輕度和重度挑食的兒童,罹患焦慮紊亂症的機率要高出1.7%。

研究人員表示,不希望研究結果造成家長的恐慌,但對不能外出吃飯,或是已採取改善措施但仍不見效的家長,應向專家求救。

研究人員認為,家長對孩子的挑食也有責任,部分家長感到,他們在規範和約束孩子的行為上做得不夠。

※ 相關報導:

* 愛喝可樂拒蔬果 14歲少年骨鬆提早來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99778

苗栗縣一名14歲少年1年內二次大腿骨骨折,醫師發現他骨質疏鬆提前來報到,有如老人家骨頭,疑與他每天至少1罐可樂、不吃蔬果等不良飲食習慣有關。提醒民眾注意骨質疏鬆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不可輕忽骨質疏鬆的「隱形殺手」。

收治這名14歲少年的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骨科醫師汪家成指出,該少年最近兩次搭乘機車發生小車禍,載他的騎士都無大礙,他被載反而大腿骨發生骨折。汪家成研判骨質疏鬆是關鍵,大腿骨缺乏膠質呈現空洞,猶如曬乾的絲瓜、匏瓜,醫護人員都相當吃驚。

* 坐整天、吃太多糖…維持好腦力 必戒7習慣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99235

為什麼有些人到了95歲,思維還是很敏銳,有些人才50多歲,腦子就開始不清楚?基因占了很大部分,但是某些生活因素,對於大腦如何老化有重要影響。雖然你無法控制基因,但是你可以避免以下七種有害大腦的習慣:

採用典型美式飲食
住在高速公路旁
每晚喝幾杯酒
生活壓力大
睡眠不足
整天坐
心不在焉



◆ 超慢跑瘦身法 燃燒2倍熱量
http://udn.com/news/story/7879/1100981

聯合晚報 文/陳珮琦 2015-08-05

前言:儘管跑步運動蔚成風氣,但還是有許多人停留在「我跑不動」、「跑步好累」、「好懶得跑步喔!」而無法跨出第一步;源自於日本的「超慢跑」吸引許多入門跑者,比走路速度還慢的 「超慢跑」,標榜只要找出自己的速度,任何人都可以跑得輕鬆、跑得愉快,不會跑得氣喘吁吁,而「燃燒熱量」更是走路的兩倍,連「運動白痴」都會愛上的運動!

搜尋Youtube日本NHK生活情報電視節目「老師沒教的事」,輸入關鍵字「超慢跑」,跑步教練講解並示範「超慢跑」的概念和跑姿;「驚人的超慢跑瘦身法」一書的作者梅方久仁子更提到「超慢跑」燃燒熱量是走路兩倍,讓她一年瘦12kg!

一般狀況下,大家都會用快的速度跑步,而「超慢跑」則是以非常非常緩慢,甚至比走路還慢的速度來跑步;因為速度慢,所以不會覺得累,「超慢跑」是能讓任何人馬上開始跑步的運動。

每公里10到15分鐘

大多數人慢跑,一公里只需五到六分鐘;基本上,「超慢跑」的速度大概與走路差不多,甚至可以更慢,以跑起來「輕鬆」為原則,就是能邊跑邊聊天。一般成年人走一公里大概需要10到15分鐘,建議一開始以這個速度作為基準。

如果以走路的速度跑五分鐘後,身體還沒有熱起來的話,就可以試著加快一點點速度。但如果感到有喘不過氣來時,就立刻將速度調慢,也可以把步幅縮小或降低步頻,速度再慢也沒有關係。而對於體力還不夠、尚未習慣跑步的人而言,可以用更慢的速度來跑步。

日本福岡大學運動科學系田中宏曉教授在「聰明跑完全程馬拉松」一書中寫道:「以極慢速跑步也能增強體力。」

「驚人的超慢跑瘦身法」書的作者梅方久仁子原本也很討厭運動,在即將40歲時,朋友邀她一起跑步,結果不但瘦身有成,還成為一位慢跑健將。

和健走同樣速度的超慢跑,可以消耗約兩倍的能量。這是因為使用不同的肌肉,超慢跑即便速度再慢,每一步都必須確實抬起大腿,此時使用到臀部、大腿前面的肌肉,還有從脊椎骨延伸到大腿骨,連接上半身與下半身的髂腰肌等大塊肌肉,能量消耗量也就比較大。

跑愈慢愈上手

除了跑愈「慢」就會愈上手,適合的跑姿則能更輕鬆有效地展現運動效果;跑步時最好維持「挺直腰背」的姿勢。不要只使用腿部肌肉,多運用腰部以上的肌肉,能減輕各部位肌肉的負擔,跑起來更輕鬆自在。

fsj 提到...

健康管理/自已做醫生 治療生活習慣病
http://udn.com/news/story/7244/1100205

經濟日報 王欽堂 2015-08-05

晚上7點多了,這家大型區域醫院的門診仍然擠滿看病的人潮。根據健保署資料,台灣每天有200萬人次門診,也就是全台灣每天有十分之一的人在看病拿藥,平均每人每年就醫次數高達15次。這是現行健保制度下,符合「人性」行為所造就的醫療盛況。

然而,幾乎沒有限制的健保醫療資源,大家就會多多消費,而醫療機構也樂於配合大開門診來爭搶「病人」。我眼前所見,或就是整個台灣醫療現況的縮影。

急慢症交錯 現代醫學矛盾

母親因為跌倒骨折,合併胃出血,住進了這家區域醫院。住院期間,見證了台灣現有醫療體系的許多問題。

母親長期在這家醫院就醫拿藥,而每看一科,醫師就開了許多藥給她,幾年幾個科別下來,竟然每天要吃十幾種藥物。

骨折及胃出血都是屬於急症。當天從急診部門進入後,經過一連串的止血、輸血及手術,果然發揮了西醫最擅長的急重症醫療功能。然而,母親長期被診斷所謂睡眠障礙及高血壓等問題卻從來沒有根治過,現在反而又製造出更多的問題。骨折是吃了安眠藥起床時跌下床的「意外」,而胃出血推測和她長期吃的藥有關。

因為處理慢性病,卻又衍生出急性病,這就是現代主流醫學的矛盾。西醫所謂的對抗式療法,就是對抗緊急、有生命威脅的急重症。而對慢性疾病或現代人常見的各種「生活習慣病」,卻不是一種有效根治的方法。但人們期待它能解決所有問題,是非常不務實的事。

住院期間,從病房類型、手術材料、藥物等,每一項都有健保和自費之分。甚至醫師告訴我,有些藥健保只能給一顆,但是要有「療效」需要兩顆,因此另一顆要自費。果真如最近媒體對健保藥物問題的調查,「在健保制度現況下,一顆藥物竟比一顆糖果便宜」。醫療機構將「藥價差」當作營收主要來源,拚命擠壓藥廠利潤。而藥廠在沒有利潤的情況下,需落實「成本管控」才能活,因此藥效就大打折扣了。

除了藥品之外,最近有一則食品的新聞受到矚目。

美將禁反式脂肪 值得省思

美國今年6月宣布,3年內也就是2018年要全面禁止「反式脂肪」的使用,而世界衛生組織則是目標在2025年完全停用人工反式脂肪。美國食物藥品管理局(FDA)官員說,「我們這樣做是因為我們認為時機成熟了,要逐步掃除飲食中的反式脂肪。」

據調查,過半數國人不清楚什麼是反式脂肪。反式脂肪是植物油經過氫化(Hydrolation)處理後,使得脂肪酸的結構比天然脂肪(順式脂肪酸)更硬朗而穩定,成為耐高溫、耐油炸、不易劣質化的固態油脂。

反式脂肪耐熱的特性使它廣泛地被應用在許多食品中。舉凡炸油、烘焙製品、甜點、麵包、三明治、炸薯條、烤酥油、乳瑪琳、奶精等等,都可能是反式脂肪的最佳舞台。

而市售食品辨別有無使用反式脂肪,可從包裝成分標示來判斷。「氫化」、「半氫化」、「硬化」、「精製植物油」、「轉化油」、「烤酥油」、「起酥油」或是英文「Hydrogenated」等都是指反式脂肪。

正確飲食觀 防範健康殺手

研究證實每天只要攝取4到5公克的反式脂肪,罹患冠狀動脈等心臟病的機率將提升數倍。美國每年約有61萬人死於心臟病,占了死亡總人數25%,其中冠狀動脈心臟病就奪走37萬人的生命,更是占心臟病患者超過一半以上。

先進國家已經認知到反式脂肪對人體健康的嚴重威脅,台灣政府和民眾可都要加把勁了!

醫療可以拯救我們的生命,卻也可能衍生更多的問題;美味的食品帶給我們快樂,卻也帶給我們疾病的威脅。少醫療、多健康飲食,也許就是一種明智的權衡。

(作者是哈佛健診健康管理事業董事長)



◆ 早洩會遺傳! 3成台男哭哭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04104

自由 2015-08-05

記者葉冠妤/台北報導

早洩也會遺傳!一名20多歲年輕男性,第一次性行為時,褲子才脫就忍不住「繳械」,往後每次都撐不到一分鐘,因「快槍」喪失自信。醫師表示,台灣每3名男性就有一人早洩,且早洩可能來自遺傳,不少患者回家一問,才知道父兄也有相同困擾。

台北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沈秉慶指出,早洩代表自我射精控制力不佳,與大腦控制射精的血清素訊號有關。一般而言,「小弟弟」在陰道3分鐘以內射精,就屬早洩,嚴重者甚至還沒進入陰道就射精。

沈秉慶表示,根據國內一份「早洩盛行率與心理因子的相關性」研究結果,台灣每3名男性中就可能有一人早洩,且3成勃起功能障礙者伴隨早洩,5成6的早洩者也有勃起功能障礙,但早洩不限年齡,勃起障礙者大多為40歲以上。

沈秉慶說,早洩可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兩類,原發性與遺傳有關,男性多半撐不到一分鐘就射精;續發性早洩則受攝護腺肥大、甲狀腺亢進、心因性疾病等後天因素影響,勃起到射精約3分鐘。

目前可透過外用藥或口服藥延長射精時間,外用藥主要是麻藥,可降低敏感度,但性行為時須使用保險套;口服藥則有已核可專門治療早洩的短效型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藥物(SSRI),能延長約4倍的射精時間,7成患者有效,但會有頭暈、腹瀉、噁心等副作用。

沈秉慶強調,早洩是一種疾病,雖不致影響生育,但干擾性生活的愉悅度,進而影響伴侶情感與自信心,呼籲男性朋友不要愛面子,應及早就醫。



◆ 驗尿! 助及早發現胰臟癌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99194

世界日報 編譯黃秀媛/綜合3日電 2015-08-05

科學家說,他們發現胰臟癌患者尿液中有三種蛋白質含量顯著提高,並希望據此發展出可發現早期胰臟癌的尿液檢驗。

在所有癌症中,胰臟癌患者在診斷出來五年內的存活率最低。這種癌症早期沒有典型臨床表徵,可是病程進展快速,等出現症狀時癌細胞已經擴散,患者通常只能存活三至六個月。

目前還沒有早期診斷胰臟癌的檢驗方法。倫敦瑪麗皇后大學癌症研究所進行多年尿液研究,在尿液中的1500種蛋白質鎖定其中三種:LYVE1 、REG1A和TFF1。

研究人員發現只要這三種蛋白質含量都顯著提高,即顯示當事人可能得了第一期或第二期胰臟癌,而且正確性超過90%。他們希望藉此發展出成本低廉的簡單檢驗法,在幾年內提供臨床使用。

這項研究分析比較三組人的尿液,第一組是已知的胰臟癌患者,第二組是很難與胰臟癌分辨的慢性胰臟炎患者,第三組是健康的人。研究結果顯示,胰臟癌患者尿液中的三種指標性蛋白質含量都顯著提高,比慢性胰臟炎患者高出很多。

研究人員接下來準備對高風險群進行檢驗,在未來五年至十年向志願人員收集尿液樣本,追查在胰臟癌還在潛伏階段尚未開始發展時,這三種生物標記會不會出現。

胰臟癌的病因不明,不過有家族病史、菸癮重的人、身體肥胖者、50歲以上而新診斷出得糖尿病的人,都屬於高風險群。

研究主管說,如能在胰臟癌第二期診斷出來,存活率可提高到20%,腫癌非常小的患者及時治療,存活率更可提高到60%。不過,美國癌症協會(ACS)指出,此種尿液檢驗是否可成為有效的篩檢方式,仍需要更多的研究。



◆ 美國FDA核准首款3D列印藥丸
http://www.ithome.com.tw/news/97896

對於兒童或年老的癲癇病患來說,SPRITAM最大的優點在於它透過3D列印而非壓縮來結合藥粉,因此可快速溶化於少量的水中,解決了這兩個族群可能面臨的吞嚥困難問題。

文/陳曉莉 | 2015-08-05發表 iThome online

阿普利西亞製藥公司(Aprecia Pharmaceuticals Company)周二(8/4)宣布,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已核准該公司透過3D列印所製造的癲癇藥劑SPRITAM,FDA已曾核准3D列印醫療裝置,此為該組織所核准的首個3D藥丸,預計於明年第一季上市。

該藥廠是基於自行開發的ZipDose平台來生產SPRITAM,ZipDose融合了配方科學與3D列印技術,製造出可快速溶解於水中的高劑量藥丸,並打算於全球提供相關技術的授權。

阿普利西亞執行長Don Wetherhold表示,藉由整合3D列印技術與精密的癲癇處方,SPRITAM將適用於那些受限於現有醫藥經驗的病患,這是該公司決心改善病患服藥經驗的首個攸關中央神經系統的產品。

對於兒童或年老的癲癇病患來說,SPRITAM最大的優點在於它透過3D列印而非壓縮來結合藥粉,因此可快速溶化於少量的水中,解決了這兩個族群可能面臨的吞嚥困難問題。

醫療研究人員也期待3D列印藥丸的其他發展潛能,包括可根據病患的需求客製化藥丸的配方,或是在開發中國家作為成本較低的製藥方式。還有人想像未來可能病患家中就備有藥物3D印表機,只要透過處方簽就能在線上藥局購得原料與列印藍圖,並自行在家製藥,不過此事可能不會那麼快實現。(編譯/陳曉莉)

fsj 提到...

不是他不想…遊輪船長無法跟你握手的原因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101746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4日電 2015-08-06

搭乘遊輪時,與船長握手是個榮幸,相當於在陸地上與美國總統握手一樣。但有趣的是,有一天也許與美國總統握手,比與遊輪船長握手更為容易,因為一些遊輪禁止乘客在正式活動中與船長握手。

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的官方傳記作家摩爾(Charles Moore)表示,他最近搭乘水晶遊輪尚寧號(Crystal Cruises` Serenity),遊輪向乘客發布通告,告知在即將舉行的乘客與船員會面活動中,絕不要與船長握手。

通告指出:「雖然船長很高興見到你,但他和其他工作人員將不會與你握手,這是最有效的衛生預防措施。」

這可不是一名特別怕細菌的船長制定的政策。水晶遊輪向雅虎旅遊網站證實,這是該公司的正式政策。

水晶遊輪公司的發言人表示,該公司極為重視乘客和工作人員的安全與健康,根據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的建議,制定多項衛生措施。雖然船長高興見到所有乘客,但是不握手是另一項預防措施。

為什麼船長那麼怕握手?這是拜諾羅病毒(norovirus)所賜,諾羅病毒會導致嚴重的腸胃病,乘客上吐下瀉會影響到遊輪公司的形象。

不過疾病防治中心指出,遊輪上發生諾羅病毒的病例並不常見。去年九艘遊輪爆發諾羅病毒事件,造成1600名乘客病倒,這在2014年1100萬北美遊輪乘客中占不到1%,在美國每年2000萬諾羅病毒病例中,所占的比率更小。



◆ 暑假熬夜瘋打怪 26歲險瞎掉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102428

聯合報 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2015-08-06

暑假期間是年輕人「迷網」高峰,一名26歲碩士班研究生不眠不休打電玩,誘發帶狀皰疹角膜炎,就醫後,仍死性不改繼續「打怪」,差點弄到眼睛瞎掉。

國軍高雄總醫院教學研究部主任洪啟庭指出,帶狀皰疹角膜炎多發生在免疫力較低的老年人及癌症患者身上,且主要在秋冬季,年輕人因熬夜玩線上遊戲誘發皰疹性角膜炎,「醫學文獻上從來沒有過。」

洪啟庭指出,這名學生放暑假成天打網路遊戲,假期才過一個禮拜,左眼開始視力模糊,且眼眶疼、流淚不止,檢查發現左眼上皮有潰瘍現象,視力也從0.7掉到0.4。

檢查確認是帶狀皰疹病毒誘發的角膜炎,治療後隔周視力逐漸恢復;但再過一周,沿著眼眶周邊的角膜上皮持續潰爛,範圍擴大到十分之一,詢問才得知學生用藥後眼睛不痛了,又回復一天上網10小時。

洪啟庭說,這名學生小時曾長過水痘,疑病毒殘留在神經節內,因長時間熬夜、免疫力下降,才誘發帶狀皰疹角膜炎。偏偏這名學生已有網路成癮症狀,只要眼睛病況一改善就忍不住上網。

洪啟庭表示,治療三星期多,視力時好時壞。他已警告這名學生,如果不改變上網習慣,角膜病變不斷復發,嚴重的話可能感染眼底視網膜導致失明。

高雄市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冠旭說,寒暑假是學生網路成癮高峰期,患者明知沉迷網路有害,就是無法克制上網衝動;除用藥治療,家人也得陪伴,否則「戒斷」症狀一來,很容易又會恢復上網。

※ 相關報導:

* 密集恐懼症 正妹看到秋葵就嚇壞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04400

在媒體服務的吳小姐,從小就對排列整齊、數量密集的物品「過敏」,日前參加餐宴,看到桌上有切開的秋葵,竟然嚇得頭皮發麻,差點奪門而出。

台南奇美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高霈馨指出,這就是俗稱的「密集恐懼症」,如果能避免接觸「可能誘發恐懼的物品」就盡量避免,但如果情況持續沒有改善,還是要到醫院尋求協助,透過藥物或心理治療,以免影響社交生活。



◆ 男性肥胖酗酒 恐成肝癌主因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102830

聯合報 記者江慧珺/台北報導 2015-08-06

肝病被稱為台灣國病,對男性威脅尤高。醫界與公衛團體昨天公布全台肝癌防治地圖,C型肝炎仍為肝癌致病主因,但肥胖、酗酒等危險因子,恐成未來男性肝癌致病主因。

衛福部統計,肝癌盤踞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二名,慢性肝炎與肝硬化也長期名列十大死因,男性肝癌死亡率為女性兩倍以上,每年近八千名男性患肝癌,平均壽命減少十三年。

高雄市肝病防治協會理事長盧勝男說,B型肝炎是最有「性別歧視」的疾病,男性感染B肝的發病率、帶原率,甚至最後演變成肝癌的致死率,都高於女性,另男性具抽菸、飲酒等危險因子的比率也較高。

台灣肝臟研究學會理事長、基隆長庚醫院副院長簡榮南說,未來卅年,脂肪肝與飲酒可能成為肝癌主因。

研究顯示,肥胖者罹患肝癌風險為一般人三倍,台灣平均二至三人就有一人有脂肪肝,以中南部人數較多,三成脂肪肝會引發肝炎,恐致肝硬化或肝癌。

台灣肝癌醫學會理事長王鐘貴指出,酒精性肝炎占肝癌原因百分之五。他建議戒酒為上策,或自行換算酒精乙醇含量,男性每天勿超過六十克,以啤酒換算約一千五百毫升,紅酒約五百毫升,五十八度高粱約一百毫升,女性需減半。

盧勝男表示,C型肝炎盛行地域性明顯,多集中在雲嘉南沿海地區,可能與醫源性感染有關,凡在注射、拔牙、針灸、紋身等過程中器材消毒不完全就易感染。



◆ 男性不孕比率增 地球暖化惹的禍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102169

聯合報 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 2015-08-06

根據國健署統計,國內罹患不孕症的比例約有10%到15%,等於每7對夫妻就有1對有不孕問題;醫師表示,不孕症是全球正面對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在1999年認定健康精蟲量需為每毫升中有兩萬隻精蟲,但2010年卻降低標準為每毫升只需有1萬5千隻,造成精蟲降低的因素,可歸因於地球暖化或工作壓力所造成。

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不孕症科主任李新揚表示,不孕症是指一年內在沒有避孕的情況下,仍無法自然懷孕的夫妻。傳統觀念認為,不孕是女方的問題,其實是錯誤的迷思,男女都有可能發生不孕症,比例各占30%,而這幾年男性不孕問題已有增加的趨勢。

據統計,過去每4對夫妻中就會有1位男性有不孕症問題,現在已經變成每3對夫妻出現1位男性有不孕問題。

北榮男性生殖科主任黃志賢表示,男女不孕問題大不相同,女性通常是因為卵巢功能不佳;男性則是睪丸功能衰退或無精蟲症惹禍。李新揚表示,造成男性睪丸功能衰退,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壓力,其次是溫度,近幾年來地球暖化或環境汙染也是肇因。

曾有一位32歲的中國大陸男子,與台灣女子結婚多年都沒有孩子,就診後確診是「無精蟲症」,在接受睪丸顯微取精後,進行人工受孕,術後妻子四個月後受孕,目前已產下健康寶寶。



◆ 肺癌死亡率居首 罹病勿信偏方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102471

聯合報 記者范振和 2015-08-06

衛生福利部統計,去年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男女榜首都是肺癌。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胸腔外科醫師尤裕超說,肺癌是指任何從呼吸道長出來的癌症,包括氣管及支氣管,型態上大致分「小細胞癌」和「非小細胞癌」,治療方式不同。

早期的肺癌大部分沒症狀,可能會出現咳嗽、咳血、體重減輕、呼吸喘和胸痛等,但出現症狀時,近8成卻是晚期的肺癌;有抽菸習慣者、65歲以上男性、有家族癌症病史或居住在長期暴露致癌物質環境者,都要注意是否有異樣。

尤裕超說,胸部X光片、胸部電腦斷層、支氣管鏡及正子掃描常用來檢查是否罹患肺癌的臨床工具。胸部X光片是最常做的快速檢查,但容易有死角及早期肺癌偵測困難的問題;胸部電腦斷層是胸腔檢查的主流,可有效提高肺部腫瘤的診斷率,降低肺癌死亡率。

確診後大致以開刀切除、標靶藥物治療、化學藥物治療(化療)、放射線治療及其他輔助性療法。小細胞肺癌幾以化學藥物治療為主,非小細胞肺癌是依照期別選擇不同治療方式,目前以開刀的療效最好。

尤裕超強調,肺癌是高發生率及高死亡率的癌症,治療的方式雖因人而異,但都是經研究後,對於罹病者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切勿尋求偏方或民俗療法,而延誤治療時機。

fsj 提到...

拒當「腹」爸爸 運動甩三高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104753

聯合報 記者江慧珺/台北報導 2015-08-07

父親節快到了,提醒老爸要拒當「腹」爸爸!從事科技業、35歲的林文晟,因工作忙碌飲食不正常,一度胖達90公斤,年紀輕輕已有三高,不僅走路易喘,騎腳踏車膝蓋還會踢到鮪魚肚,去年開始力行減重,透過飲食控制加運動,3個月內甩肉27公斤,腰圍縮小15.5公分,三高不藥而癒,成功擺脫「心腹大患」。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102至103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實際測量全台766名、18歲以上男性的體重及腰圍,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MI值)大於27達肥胖的民眾,腰圍超標比率高達80.1%,BMI值介於24至27過重者超標比率為44.4%,是82至85年調查的14%的3倍。

另外,即使BMI值正常、介於18.5至24的標準身材男性,也有7.3%腰圍超標,顯示男性也有看起來瘦、不代表真瘦的「泡芙族」現象。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康宏銘說,腰圍粗細代表內臟脂肪多寡,對健康影響評估可能比BMI值重要。

康宏銘說,相較於老化導致臀部大腿鬆弛肥胖的「梨形身材」,中年男性常見的腰圍肥胖「蘋果形身材」,對健康影響較大。腰圍肥胖多半與高熱量飲食、久坐缺乏運動有關,內臟脂肪多會釋放游離脂肪酸,進入肝臟會影響代謝,引發發炎反應。

國健署長邱淑媞表示,調查顯示,仍有高達6成的成年男性超過半年未量腰圍,40歲以上腹部肥胖的男性,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是一般人的2.9倍,呼籲民眾應定期測量腰圍,男性不超過90公分,女性不超過80公分。

康宏銘說,腰圍超標與肥胖導致的疾病類似,如脂肪肝、膽結石、動脈硬化等,甚至可能與老年失智相關。他強調,少吃多動是減重的不二法門,也要避免精緻加工食物,睡前3小時不進食,最好每天運動,慢跑、快走或騎腳踏車皆可,才可避免肥胖上身。

※ 相關報導:

* 控制子宮肌瘤 先從減重開始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04730

一名33歲女性因工作壓力大,4年來暴肥23公斤,原本的子宮平滑肌瘤也從4公分長大到9公分。醫師表示,子宮肌瘤增大原因很多,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肥胖與柔軟脂肪,要打擊子宮肌瘤,可先從減重開始。

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周宗翰指出,子宮肌瘤造成不正常出血、腹部壓迫感、腰痠等症狀,嚴重者甚至不孕或流產;子宮肌瘤增大因素多,最容易被忽略的是肥胖與脂肪,他解釋因體脂肪可儲存女性荷爾蒙,而子宮肌纖維是女性荷爾蒙的接受器,因此過多脂肪會刺激肌瘤生長。



◆ 35℃蓋被禁冷氣 坐月子熱死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106641

世界日報 上海7日電 2015-08-07

老一輩對產婦坐月子這件事常有一些傳統堅持,但卻不一定適合當今環境。最近,在高溫達攝氏35度的上海,有一名產婦遵循家人意見,不開空調,蓋著棉被,在房間裡「捂月子」,卻不幸中暑身亡。

澎湃新聞報導,產婦坐月子死亡,這已經是上海2015年發生的第二起了!上一次是春節期間,一名產婦因為在坐月子期間堅決不活動身體,導致肺動脈血栓死亡。這次中暑身亡的產婦家住上海奉賢區,產婦遵循家人意見,在不開空調的房間內休息,並蓋著棉被,產婦在家出現中暑現象。事發當天,該產婦被送到奉賢區中心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

「產婦是絕對不能捂的,因產後身體較虛弱、易出汗,如果室內太熱,反而會影響休息和情緒,還會影響胃口,對產後恢復更不利。」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產科病房護士長張蘊說,「同時,如果產婦體內餘熱不能及時散發,就會引起中樞性體溫調節功能障礙的急性熱病,即中暑。」

張蘊說,只要空調不是直接衝著產婦吹,開空調能起到降溫的作用。如果擔心感染風寒,產婦可穿長衣長褲和襪子,但要注意通風。

張蘊還表示,「老一輩認為洗澡會導致寒氣進入產婦身體,今後會腰痠背痛。但這種想法就現在來看是錯的,如今我們都會洗熱水澡,洗完也會擦乾,不會給產婦留下影響。」

※ 相關報導:

* 大熱天光喝水不夠 還要補充「電解質」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04729

大熱天狂冒汗,只灌白開水補充水分可不夠!醫師提醒,夏季時節,人體每天約流失2.5公升的水分,但補充水分不能靠「大量喝水」,還需一併補充電解質才到位。....此外,民眾也可在家DIY運動飲料,省錢又簡單,只要在一公升的飲用水中,加入1-2克的食鹽,再加入40克的砂糖,混合均勻就完成。不過,鄭玠豪提醒,運動飲料是大量流汗時飲用,不建議當作日常開水喝。



◆ 華人攜YAP1基因異常 罹肺腺癌高5.9倍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7000417-260114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07日 林宜慧/台北報導

肺癌高居癌症死亡率首位,台灣每年新增1萬2000名患者,且有9000名致死,然而肺癌初期無明顯症狀且易復發,常在發現時為時已晚。台大校長楊泮池領導跨校研究團隊費時逾3年,發現華人若攜帶YAP1基因異常者,肺腺癌風險是其他人的5.9倍,未來可藉此篩檢出高風險族群,並及早診斷、治療。

未抽菸罹肺癌?解謎

這項研究由台大、中研院、台中榮總等單位共同完成。楊泮池指出,肺癌分類中以不吸菸族群的肺腺癌為大宗,男性占60%、女性則高占70%。團隊首先找出一個高度發生肺癌的家族,罹肺癌的媽媽生下5位子女中,4女未抽菸罹患肺腺癌,1兒子菸酒都沾,但無發病;進行全基因體組高速定序分析後,找出與肺腺癌的相關基因異常。

接著,團隊再利用1千多名肺腺癌病人對照1千多名健康人,發現基因YAP1上1個定位點異常與肺腺癌有關,其中13名攜帶YAP1基因的親屬中,就高達10名罹患肺腺癌或有發現癌前病變,攜帶此異常基因者風險是未攜帶者的5.9倍。

楊泮池表示,肺癌風險有家族聚集傾向,直系血親的家族史肺癌風險高很多,但目前無法斷定主因是基因或相同環境暴露影響,研究發現YAP1基因異常攜帶率低,為0.18%,換算全台約4萬餘人,但攜帶者發病率高。

攜帶者發病低於60歲

此外,肺癌好發年齡男性為60-65歲,女性是55-60歲,但攜帶YAP1基因異常的好發年齡相對年輕,研究中23名肺腺癌病人,就有12名發病年齡小於60歲,也顯示攜帶YAP1基因異常有早發性肺腺癌的可能。

及早篩檢95%可痊癒

楊泮池表示,研究出YAP1基因異常有高肺腺癌風險,未來即可針對攜帶此異常基因者進行低劑量斷層掃描,以早期篩檢出肺腺癌,若在腫瘤1公分內就手術切除,95%病人可痊癒,不須後續的化療、標靶治療;但因為種族各異,此項研究成果僅限於華人。

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陳宇表示,此篩檢方式目前尚未開放一般民眾,預計1-3年後醫院可供民眾檢測。(中國時報)

fsj 提到...

肚臍為準量腰圍 你是「腹腫」嗎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107069

聯合報 郭育祥/嘉義郭育祥診所院長 2015-08-08

有別於女性的肥胖是以皮下脂肪為主,困擾男性的脂肪大多集中在腹部,因此肥胖的男性除了是全身肥胖外,有很高比例都是中廣身材。至於腰間那一圈游泳圈怎麼來的?其實是包覆著內臟周圍的厚厚脂肪所堆積出來的!

可是,腰圍的量測,怎樣才精準呢?過去有一說,是以腰帶的位置為準,但這種量法誤差值極大,特別是肚腩偏大的男士,有人會把褲腰繫在下腹邊緣,避免勒緊肚子不舒服,有人習慣乾脆拉高褲腰在上腹邊緣,這一上一下之間有可能差好幾吋。

因此,現今最新的標準,是以肚臍為水平量測點,至於量測出來的數字到底多高算超標?多低算正常?則還需搭配個人的身高、體重等數值來綜合計算。這對一般民眾來說,可能會麻煩些。但減肥最怕的就是「麻煩」,只要步驟略顯複雜,就很容易讓人放棄,導致減肥失敗。

因此,倘若只是自行在家進行健康管理,需要監控自己的體型與體脂肪,建議不用算得那樣精細,僅需留心腰圍的變化即可,自己和自己比較,只要數字變小了,就是甩油成功;數字變大了,就應小心內臟脂肪的囤積,加強各種減脂計畫,無論是運動或者飲食調整。

在生理結構上,內臟脂肪對男性來說相當重要,畢竟男性的生活大多比較需要爆發力或速度感,故內臟器官格外需要柔軟的脂肪來保護,做為防撞層;可是,過於肥厚的脂肪層對健康也會形成負擔,真的是過與不及都不行。所以男性朋友更應時時監控自己的腰圍,成功的男士可以當副總,可別當腹腫唷!



◆ 啤酒肚越大 代謝症候群危險多3倍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8000459-260114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08日 林宜慧/台北報導

父親節快樂!老爸們歡度父親節同時,千萬要警惕自己別當「腹爸爸」。據國民健康署「2014年工作人口健康促進暨菸害防制調查」,兩個職場男性1個體重超標,台灣癌症基金會提醒,職場男性啤酒肚一個比一個大,不僅罹患代謝症候群危險高3倍,罹癌機率也大幅增加。

據「2014年工作人口健康促進暨菸害防制」調查顯示,職場員工體重過重及肥胖比率,男性高達52.2%,平均每2位就有1人體重超標,女性則為22.2%。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副院長賴基銘分析,職場男性有「工時長」、「壓力高」 、「蔬果少」、「運動低」4大障礙。

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國民幸福指數,2012、2013年男性每周工時過長(每周超過50小時)比率上升3.29%,與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先進國家比較,台灣超時工作排名全球第4,僅低於新加坡、香港、韓國,尤其近年LINE盛行,通訊軟體交辦工作更造成「隱形工時」,經濟、工作和家庭同時使壓力指數居高不下。

據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男性攝取蔬果份數極度不足,脂肪攝取量又超過每日建議量20%以上,卻有超過3成職場男性完全不運動,且超過8成沒達到足量運動。

賴基銘指出,據勞動部統計,男性勞工10大死因中,至少有6項與肥胖引起的疾病有關,包括癌症、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應透過定期篩檢防微杜漸。

他提醒,「腹爸爸」們職場打拚別忘了健康,從飲食、運動、篩檢是最簡易的預防。以體重控制來說,每天少喝1杯手搖杯奶茶(490大卡),1個月可少1萬4700大卡,再搭配每天快走30分鐘、伸展20分鐘等輕量運動,1個月就能砍掉2.7公斤。(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一成肥胖患者 夜夜都要吃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107068

....小芬是典型的夜食症患者。研究發現,夜食症者晚上嗜食碳水化合物,因為它可促使大腦產生一種引起快感的複合胺類(神經傳遞物質),這暗示夜間進食可能是人體自我醫治情緒問題和釋放壓力的一種無意識行為。

夜食症是一種常見但容易被忽略的疾病,根據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夜食症是一種由生活方式不當引起的疾病,常見於經常熬夜或上夜班的青壯年,其中女性比男性多。在肥胖症患者中有10%是夜食症患者。

夜食症患者常感到精神壓力大,白天不吃也不會感覺餓,愈晚愈想吃,據統計,患者攝取熱量集中在晚間6點後,晚上不吃會睡不著,睡前一定要進食,否則可能出現焦慮、無法入眠,且睡眠品質差,嚴重者可能一個晚上醒來3到4次進食,包括餅乾、蛋糕或麵包等高碳水化合物食品。

....研究顯示,夜食症患者體內兩種與睡眠和胃口有關的褪黑激素(melatonin)和瘦體素(leptin)荷爾蒙濃度下降,與精神壓力有關的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的分泌則增加。



◆ 上學時間太早 美學生睡眠不足
http://udn.com/news/story/6813/1106655

世界日報 編譯袁敏益/綜合6日電 2015-08-08

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沒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因為他們需要很早起床去上學。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6日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現在83%的學校的第一節課在8點半之前就開始。根據從2011-12學年的數據顯示,大約有3萬9700所公立初中、高中以及其他類型學校,平均在8點03分開始上第一堂課。

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去年就呼籲中學和高中將上學的時間推遲到早上8點半以後,這樣就可以讓這些晚睡的青少年得到專家所建議的每天八個半或九個半小時的睡眠。

疾病防治中心表示,睡眠對於處於青春期的學生很重要,因為沒有得到足夠的睡眠將會增加肥胖、抑鬱、吸菸、酗酒和吸食毒品的幾率,建議家長最好嚴格規定孩子每晚睡覺時間。

對於是否將學生上學時間推遲這個話題,已經討論很多年了。很多家長要求學校將上學時間推遲,因為他們表示讓孩子很早起床很困難,因為他們要在早上7時半之前就要到學校。

但是,校方表示,如果將上學的時間向後推遲,就很難安排放學後的運動活動。因為有些孩子要趕坐乘坐公車回家。全美教育總監協會(AASA- the School Superintendents Association)執行長多梅內奇(Daniel A. Domenech)說:「學校需要有很多考慮,比如校車的成本、交通問題和放學後活動的時間表。」他還表示,如果上學時間推遲,將給接受課後輔導的學生帶來麻煩。同時對放學後打工的學生也有影響。」

※ 相關報導:

* 失智症提早到 死亡率也大增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106657

罹患失智症的年齡如今比20年前提早10年,失智症導致的死亡人數也在增多,國際神經內科期刊6日公布的研究認為,可能是汙染普遍和殺蟲劑的廣泛使用造成的。

研究人員比較了西方21個國家從1989年到2010年的患病資料,發現現在40多歲的人就能患失智症,而且死亡率升高,尤其是美國更為嚴峻,美國75歲以上的男性因為神經疾病而死的人增多近三倍,女性逾五倍。

科學家認為,環境因素如飛機和汽車的排放以及廣泛使用殺蟲劑,可能是失智症提早發生和死亡增多的原因,過去要到60歲的後期才發病,現在則大大提前。

* 一上山就憂鬱 你得高山症了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109338

在平地活潑、上山後變得悶悶不樂,性格改變,有可能就是高山症之一,屏東基督教醫院旅遊醫學門診表示,每個人的高山症反應不同,黃金原則就是盡快「下降高度」,要上高原民眾,出遊前可先諮詢旅遊門診。

醫師陳亮仁表示,暑假期間,屏東有不少民眾到西藏旅行,上門求診,詢問高山症狀,提前拿預防高山症的血管擴張劑或利尿劑藥物。

fsj 提到...

驚!喝酒會臉紅 致癌率較高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113720

聯合晚報 記者王彩鸝╱即時報導 2015-08-11

喝酒臉紅表示肝功能好和代謝好?美國史丹福醫學院研究員研究指出,喝酒會臉紅是因為體內缺乏「乙醛去氫酶(ALDH2」,反而讓乙醛累積體內,提高致癌風險。調查發現,ALDH2缺乏症好發於亞熱帶漢民族,台灣ALDH2缺乏率47%,全球最高。

史丹福大學醫學院高級研究員陳哲宏今天在北醫舉辦的「ALDH2基因與人類疾病研討會」上,報告「華人喝酒臉紅和口腔、食道癌的風險及保險」時指出,全球約有5億6000萬亞洲人缺乏ALDH2,亞裔族群缺乏率約30%,台灣人ALDH2缺乏率更是世界第一,幾乎每兩人就有一人無法代謝乙醛;ALDH2缺乏率中國大陸約35%、日本30%、韓國20%。

陳哲宏表示,西方白種人體內不缺ALDH2,美國心臟醫學會建議男性每天喝兩杯紅酒、女性喝一杯,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罹患率;但他認為此建議不適用台灣人,台灣人若每天喝兩杯紅酒,得食道癌是不喝酒人的50倍。

陳哲宏說,台灣人吃檳榔的人數在下降,但食道癌、咽喉癌比率卻上升,可能與喝酒、抽菸有關,因為菸酒都含有乙醛成分。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乙醛列為一級致癌物,易引起頭痛、心悸、嘔吐、宿醉,乙醛也會和DNA結合引起基因突變。

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在篩選30萬種化學物質中發現,有一種化合物(Alda)可以活化乙醛去氫酶,已進行第一階段人體臨床試驗,預計五至十年後可研發新藥,可以活化人體內的ALDH2酵素。

他建議政府將乙醛毒害及疾病風險,列入食品安全與公衛保健議題,最好寫進教科書裡,讓民眾從小正確認知乙醛的危害。

※ 相關報導:

* 吸60年二手菸… 94歲嬤罹膀胱癌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05761

一名高齡94歲的潘姓婦人血尿狀況嚴重,前往醫院檢查,不料竟發現膀胱長了一個直徑長達約5.2公分的巨大腫瘤,膀胱有一半空間都被腫瘤佔據,膀胱頸與右側輸尿管出口已經被堵住,導致排尿困難,確診為膀胱癌一期,醫師從婦人的生活習慣推測,罹癌可能與長期吸二手菸有關!



◆ 抗藥性癌症 防治利器找到了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112274

世界日報 編譯張玉琴/綜合9日電 2015-08-11

由於癌症對於治療的抗藥性,奪取了無數病患的性命,紐約大學石溪大學醫學院研究員莎賓‧布羅松(Sabine Brouxhon)最近研發出一種實驗室製造的抗體,她希望能藉此預防可導致癌症復發和擴散的抗藥性。

該大學認為布羅松的發現極具前景,已和加州新創生化科技公司「CadheRx Therapeutics」簽署協議,以布羅松的研究成果為基礎,研發出治療抗體並推出上市。

雖然癌症治療近年出現具突破性的標靶治療,但癌症病患卻產生對此治療的抗藥性,以致已嘗試各種治療方法病患再也沒有選擇。布羅松新研發的治療,可抑制乳癌標靶治療藥物「賀癌平」(Herceptin)和直腸癌標靶治療藥物「爾必得舒」(Erbitux)的抗藥性。

布羅松的研究焦點是上皮鈣黏附分子抗體(E-cadherins),這種黏附蛋白的分子,讓個別細胞得以相互黏附形成組織。她發現,一旦健康細胞轉化為惡性腫瘤細胞,這種黏附分子的衍生物,在癌細胞的增生和治癌藥物抗藥性的形成,扮演重要的角色。

布羅松說:「上皮鈣黏附分子抗體幫助細胞相互黏附,但出現癌細胞後,黏附分子會流入腫瘤內,而這種脫落的黏附分子稱為可溶性上皮鈣黏附分子抗體。」黏附分子一旦脫落,上皮鈣黏附分子抗體在體內的含量會顯著上升,而強化了癌細胞的增生、擴散和抗藥性。 布羅松說,她研發的抗體,可堵住這種分子使得癌細胞生長的多項管道。

布羅松表示,這項抗體研究於2010年開始,她不清楚「CadheRx Therapeutics」將花多長時間生產上市該抗體。



◆ 不忍老公停機10月 8成第二胎 都是「意外」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05762

自由 2015-08-11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

避孕沒做好,許多夫妻為了意外懷上第2胎而煩惱!根據婦產科醫師經驗,超過6成夫妻生第一胎都是有計畫性的,第2胎卻高達8成是意外懷孕,指出像女性計算安全期等避孕措施不是很穩定,可考慮裝設子宮內投藥系統。

28歲的陳小姐是上班族,有穩定交往的男友,但因為幾年內想拚工作、不打算生小孩,她選擇裝設新型子宮內投藥系統,並計畫若之後準備好、想生小孩時再取出,不用擔心意外懷孕、也能照計畫在日後順利生育。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醫師陳菁徽指出,根據衛福部統計,20歲到49歲已婚婦女僅7成避孕,而門診經驗中超過6成夫妻生第1胎都是有計畫性的,但第2胎高達8成是意外懷孕,主要是採體外射精或計算安全期避孕等方式不幸失敗。

另外,也有不少產後媽媽有哺乳期不會懷孕的迷思,結果在哺乳期就意外懷孕。開業婦產科診所院長林思宏說,產後婦女哺乳初期確實沒有月經,但因為工作忙碌及開始使用副食品後,就可能開始來月經,若沒有做好避孕,可能很容易意外懷孕。

林思宏說,裝置避孕器是產後避孕的好選擇,國外多數想避孕的婦女都願意裝設,但國內對此態度較保守,普及率不高。

對於避孕措施,陳菁徽認為,女性對使用保險套較缺乏主動權,常要配合男性,男性又不一定願意配合;而短效避孕可吃避孕藥,但須每日記得服藥,長效可裝設新型子宮內投藥系統,在子宮內釋放低劑量黃體素,防精子進入子宮,也可使內膜不易增生防受精卵著床,避孕成功率高。



◆ 美老人看牙 寧願跑到6千公里外的墨西哥
http://udn.com/news/story/6813/1112273

世界日報 編譯張玉琴/綜合墨西哥9日電 2015.08.11

看牙齒的花費年年上漲,加上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不包括牙醫保險,許多美國老人紛紛到毗鄰美國邊界的墨西哥小鎮阿戈多內斯(Los Algodones)看牙,該鎮的牙醫收費價廉,而且能說英語,有時甚至接受美國的保險。

美聯社報導,美國民眾約六成有牙醫保險,是數十年最高比率,但有牙醫保險的美國老人比率仍然偏低。據「美國口腔健康」的研究指出,美國老人約七成沒有牙醫保險,主要是因為聯邦醫療保險未納入看牙,許多雇主也不再提供員工退休後的醫療保險。

再者,可負擔健保法規定,申請人要取得牙醫保險,須先購買一般健保,但多數老人不需要買一般健保。同時,老人需要的牙醫治療,通常是做牙套、植牙、裝假牙等最貴的治療。

因此,許多人為了省錢,紛紛到阿戈多內斯等墨西哥牙醫鎮看牙,這裡的收費從洗牙到植牙都非常低廉。這個接近加州、亞利桑納州的小鎮牙醫表示,他們的病人有極大比率是老人。

56歲阿拉斯加州安克拉治居民波哲今年初就駕車跨越3700哩(約5,954公里),中途在拉斯維加斯接了一位朋友,兩人結伴到此墨西哥小鎮看牙。美國牙醫告訴他,他的每個臼齒都得做牙套,加上其他牙齒問題,全部得花費6萬5000元(美元,下同)。他四處尋覓便宜收費的牙醫,找到一家牙醫學校,由學生治療,即使如此都得花費3萬5000元(約新台幣111.4萬),但他在阿戈多內斯看牙好幾次,總共才花了3000元(約新台幣95,52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