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1

千萬要守護地球

◆ 北港武德宮推動保 千萬助犬貓結紮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066334

聯合報 記者蔡維斌/北港報導 2015-07-20

雲林縣北港鎮武德宮推動「千萬要守護動物」,在10年內捐出1000萬元做為贊助善心團體做動物結紮。

長期關心動物保護的獸醫師林雅哲表示,昨天有100多隻動物來結紮,除結紮也做狂犬病疫苗注射,從偏鄉做好預防防護。

武德宮昨天在虎尾老人會館,舉辦為動物結紮及宣導活動,主委林安樂表示,廟方捐出愛心經費贊助善心團體做動物結紮、流浪動物收容及動保巡迴講座等,活動邁入第3年,每次都吸引上百名民眾爭相帶著飼養的寵物,或其關懷照顧的流浪貓狗前來參與。

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是目前全台最大的下鄉辦理節育團隊,每年協助近5000隻貓狗節育。帶隊的湖光動物醫院長林雅哲表示,「說不如做」,平均結紮1隻貓狗費用約3000元,對偏鄉而言,路途遙遠且費用高,以致民眾意願偏低,透過活動傳遞正確觀念,同時施打狂犬病疫苗,才能做好第一線疫病防護網。

林雅哲投入動物結紮與宣導達8年之久,他感嘆這條路走得漫長,剛推動時四處碰壁,甚至流浪狗之家也不歡迎;現在社會逐漸接受,只是距離他們的理想甚遠,「但至少有開始改變」。

「我們愛動物!」昨天有5名獸醫師及20名志工輪流為動物做結紮手術;林姓女子說,她養了10多貓全都是收養,她還會繼續收養,感謝武德宮支持並肯為流浪動物結紮,讓有愛心的人少了很多負擔。

收容非飼養 現有法令反失公益

【記者蔡維斌】北港武德宮推動「千萬守護流浪動物」,讓愛護動物團體有感「這是小事,但總有人要做」,積極配合這項愛心行動的獸醫師林哲雅,期待有更多獸醫師站出來,以在地愛心解決公共議題。

政府立法推動「零安樂」,不要以撲殺解決流浪動物問題;「收容者不是飼主」,愛心獸醫林哲雅說,不要給收容者壓力,不能對收容動物的人要求責任。

林雅哲舉例說,發現一個可憐的流浪漢,施以食物,這是基本愛心,但不能因施以食物就需入戶口,終養一生,這是目前流浪動物收容的問題關鍵。

林雅哲表示,政府該幫的是這些有愛心的人,他們收容動物不代表要養牠一生,但現有的植入晶片及動保法令,卻反而帶給收容者壓力,這是不對的。

解決流浪動物須從源頭做起,這是社會服務與公益的事,若大家肯從社會公益角度來看待流浪動物問題,一起站出來以低負擔來幫忙結紮,相信流浪動物問題應可迎刃而解。



◆ 走進食草隧道 8種蝴蝶身邊飛
http://udn.com/news/story/7470/1066361

聯合報 記者呂慧瑜/嘉義報導 2015-07-20

「蝴蝶~蝴蝶~生得真美麗。」一群來自南投縣埔里鎮的國小學童,日前在嘉義縣番路鄉童年渡假村100公尺長的蝴蝶食草隧道內,歡樂大手拉小手邊走邊唱歌,經由專業導覽人員細心解說,實地了解蝴蝶生態。

「這是蝴蝶嗎?好像葉子喔!」林姓男童悄悄拉著隔壁蔡姓同學衣角說:「你看這很像枯掉的葉子吧。」5名學童圍在葉子旁小聲討論。正當學童們爭論到底是葉子還是蝴蝶時,突然「葉子」振翅飛起,大家發出驚呼聲「哇!飛起來了」,導覽人員在後頭解說,那隻像枯掉葉子的蝴蝶就叫「枯葉蝶」。

童年渡假村近年復育螢火蟲及蝴蝶有成,常吸引許多愛蝶及賞螢人士前往生態導覽體驗。目前園區為蝴蝶大爆發期,沿著通往蝴蝶復育室的食草隧道,成群蝴蝶就在身旁穿梭。

該園區蝴蝶品種高達8種以上,有飛行緩慢的大白斑蝶、高貴優雅的紅紋鳳蝶及世界飛行最遠的綠斑蝶等。正逢暑假,吸引許多營隊及親子團慕名而來,由專業導覽解說員帶領,深入了解蝴蝶生態,歡度有趣又富含教育意義的暑假。



◆ 齊天大聖 原型源自福建惡猴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0000736-260301

旺報 2015年07月20日 記者賴廷恆/綜合報導

近日口碑、票房均傳出捷報的大陸國產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讓齊天大聖孫悟空再度走出小說、戲曲,甚至即將於海外上映。但探究《西遊記》成書流傳前,早期福建山民供奉祭祀的猴神可是「惡神」;元雜劇《西遊記》則描繪齊天大聖之兄通天大聖,才是保唐僧取經的「正牌」孫悟空。

大陸許多省分都有供奉齊天大聖的神祠,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廣東等地,香港、台灣也不少。當中居冠的福建,據福州道教協會粗略估計,僅福州市大大小小的大聖廟就逾700間;中野美代子等日本學者更主張,孫悟空的大聖形象即起源於福建。

遠早於《西遊記》,福建唐代起即有祭祀猴王的記載。不過當時的猴神,遠非齊天大聖孫悟空般神通無邊、保鄉佑民的善神,而是「暴戾無常、神格邪惡」的惡神。

李時珍《本草綱目》寫道:「養馬者廄中畜之(獼猴),能避馬疫」,《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官職「弼馬溫」,就是取自「避馬瘟」的諧音。

元雜劇如楊景賢的《西遊記》中,齊天大聖的兄長通天大聖,才是保唐僧取經的孫悟空,現今的「齊天大聖祖地」、福建順昌地區,曾發現通天大聖、齊天大聖的雙碑;考證順昌當地舊時的流行信仰,亦可發現對通天大聖的信仰,猶勝過齊天大聖。

只是隨著明代吳承恩筆下的《西遊記》漸成主流,今天依舊存在於順昌的遊神活動中,當地居民也會將齊天大聖送往通天神位,並在口頭上稱大聖為「通天爺」。(旺報)



◆ 推不落地 鹿草垃圾月減16噸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066258

聯合報 記者卜敏正/鹿草報導 2015-07-20

「堅持做對的事!」鹿草鄉自今年4月開始實施「垃圾不落地」政策,過程中雖遭部分鄉民反對,但鄉長楊秀玉透過宣導、送贈品等方法持續推動,並以數據告訴鄉民,近3個月每月都減少約16公噸垃圾。

嘉義縣各鄉鎮推動垃圾不落地政策已多年,但過去鹿草鄉因部分民眾反應不便民,致使政策多次無疾而終,民眾都將垃圾集中至住家附近電線桿、社區角落由清潔隊自行收取。

楊秀玉上任後,認為鄉民堆積垃圾不僅有礙觀瞻,更影響觀光休閒產業,加上今年初1位水上鄉民,為了來鹿草放垃圾發生車禍,讓她質疑「鹿草鄉到底幫別人收多少垃圾?」決定改變鹿草人倒垃圾習慣。

楊秀玉表示,透過勸說、貼警告標語及送贈品等鼓勵方式推行垃圾不落地,仍遭遇許多民眾來電或透過民代抗議,但她認為對的政策是改變鹿草的機會,必須堅持做下去。同時要求清潔隊力行協助幫忙取垃圾,但不是替對方倒垃圾。

垃圾不落地政策推行3個月後,根據清潔隊統計,每月垃圾量從320降至304公噸,同時楊秀玉也收到民眾寄來小卡片,表達支持感謝。

楊秀玉感動表示,卡片雖未署名,卻讓她很窩心,也深深感受推動政策、改變民眾習慣,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但為鹿草好,「一定要堅持做對的事!」

※ 相關報導:

地球滿足不了人類的貪婪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為留7雀榕 法鼓圖書館變小也甘願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68319

聯合報 記者王柔婷/金山報導 2015-07-21

法鼓文理學院圖書資訊館成立13年,興建時為保留周遭7棵大雀榕,不惜改變設計藍圖,將建築物向後退縮減少建地面積。7雀榕故事卻鮮為人知,當年因秉持「尊重生命」初衷,才能讓民眾日後在樹蔭下乘涼。

除保留7棵大雀榕,興建法鼓大學時也碰到千棵原生樹種的移植難題,經由30多年移樹經驗的嘉義大學森林系退休教授廖秋成主持移樹計畫,成功保存9成以上大樹。

建商建造房屋時若遇到大樹阻礙,最省力的作法或許是砍掉。法鼓山圖書館前方7棵幸福的大雀榕,原封不動獲得妥善保存,現由新北市府列為珍貴老樹保護。

法鼓山文化中心副都監釋果賢表示,尊重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是圖書館興建時的原則,當創辦人聖嚴法師發現圖書館原有規畫會影響老樹生長,便與建築師商量,將建物往後退縮10公尺。儘管圖書館因此縮小,工程難度增加,也要完整保存老樹。

釋果賢說,「尊重自然萬物」是法鼓山所提倡的「自然環保」理念,必須以身做則「配合原生樹種來調整建築設計」,就算犧牲建地,也不能違背理念。

為讓法鼓山上的每一棵原生樹木獲得生養,2003年開始,法鼓山組成「移樹計畫」專案小組,將大學預定地上的楠木、烏臼、樟樹、魯花樹等上千棵樹搬移至另一工程建地,讓樹木得以存活,與新環境合而為一。

廖秋成有30多年移植樹種經驗,曾主持林口中正運動公園、高雄農改場等移樹計畫。他說,法鼓大學移樹計畫歷經3年以上,樹木移植前需確認根球大小,再使用怪手向下向內挖1米半深度,讓樹底呈現「陀螺狀」,最後分兩梯次人工修剪氣根,用不織布包裹填土,待4個月斷根後,樹木會重新長出2至3公分的新根,才能整體移動。

廖秋成說,開發和保育並進非難事,但移植樹木前,一定要給樹木夠長的斷根時間,才能提高樹木的存活率。



◆ 消失百年 黃斑海黽椿象再現
http://udn.com/news/story/7470/1068239

聯合報 記者鄭維真/台南報導 2015-07-21

台南大學今年在製作台江國家公園常見昆蟲圖鑑的過程中,採集到近百年不見的黃斑海黽椿象,學者表示,台江國家公園有別於其他國家公園,昆蟲極具獨特性;另外,當地還擁有全台數量最多、最廣的台灣暗蟬,圖鑑預計10月出刊。

南大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副教授黃文伯表示,台江國家公園的陸域環境以濕地為主,昆蟲具有相當大的獨特性;但保育地長期缺乏關心,所以許多昆蟲資源未被發掘,甚至連1924年曾被德國博物學家首度發現的黃斑海黽椿象,也在今年才重新被發現。

黃文伯指出,主要分布在台灣西部沿海地區的台灣暗蟬,以「晨昏鳴叫」為特色,因日人在新竹北埔首次發現,所以又叫「北埔蟬」,目前主要以台江國家公園的木麻黃為全台最大棲地。今年10月預計出刊台江國家公園常見昆蟲圖鑑,以蝶網網捕、燈光誘集等10種方法針對19個樣區進行採蟲作業,預估會有逾180種肉眼可見的昆蟲出現在圖鑑。



◆ 水文影響 吉貝沙嘴逐漸變形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99804

自由 2015-07-21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澎湖水文似乎發生變化,著名的吉貝沙嘴,原本是舌頭狀,近年來有變胖變寬的趨勢。而位在吉貝西崁山東沙灘的澎管處水泥平台設施,原是興建在沙灘上方,但因沙灘流失快速,現已位移至沙灘,外界擔憂會影響整體地形地貌。

近年來吉貝沙嘴空照圖,明顯發現原本呈現月彎形(舌頭狀)的沙嘴,逐漸變成橢圓形,同時北方冒出數個小沙洲,南方的沙子卻留不住,出現大量流失的現象,與鄰近吉貝的鳥嶼情形一樣。由於建港改變水文,導致沙石流失,在鳥嶼外面形成新興的澎澎灘,並漸漸向員貝島靠近。

由於吉貝沙嘴是環流經過,沙子有進有出,才會維持沙嘴的平衡,但新近發現沙嘴沙子在北方停滯不前,北方堆積、南方流失,導致地貌變寬變胖,但尾端卻減少三分之一,可能造成的狀況則分為天然或人為因素,自然因素不外乎颱風或沿岸流改變,人為因素則是人造物阻擋沙流影響。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高美濕地取經 縣府營造招潮蟹故鄉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99592

為發展和美鎮、伸港鄉與線西鄉等三鄉鎮西北角濱海地區,縣長魏明谷昨天到台中市的高美濕地訪查,他對於旅遊人潮與環境整潔讚不絕口,並表示將借鏡成功經驗,作為打造伸港鄉什股濕地「招潮蟹故鄉」的藍圖!

fsj 提到...

北市推寵物協尋APP 提高尋獲率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2000372-260114

中國時報 2015年07月22日 金穎清/台北報導

寵物走失總讓飼主焦急萬分,台北市動物保護處為幫助飼主盡快找回寵物,在「動物福利APP」上新增「失蹤協尋」功能,不僅飼主能發布協尋資訊,發現走失動物的民眾也能及時通報。

台北市動物保護處處長嚴一峯昨天表示,以往寵物失蹤,飼主大多只能在走失地點附近找尋或是由寵物店、動物醫院、收容所等管道,張貼協尋海報,找回需耗時數天至數個月的時間;即使有民眾在路邊發現走失的動物,也必須帶至收容所或動物醫院,才可掃描晶片。

如今,由北市動保處推出的「動物福利APP」新增「失蹤協尋」功能,無論是飼主,或是尋獲走失動物的民眾,都可線上填入動物的品種、性別、毛色、體型、失蹤地點等資訊;同時,透過及時線上通報,加上手機定位、拍照的功能,更能精確掌握地點與寵物外觀。

嚴一峯說,為提高寵物平安回家的機會,動保處成立24小時服務的媒合中心,專門比對飼主與尋獲者上傳的資料,若條件相符,就會告知飼主尋獲寵物的地點,希望減少通報和找尋的時間。

家中養有10隻狗狗的吳小姐說,過去曾有隻愛犬失蹤2周,當時是藉由寵物店、網路社團等民間力量找回;她認為,政府推出此款APP功能,可加速尋回愛犬的時間,降低走失過程發生危險的可能,應多宣傳,讓更多人知道有這個平台,才能增加尋獲寵物的機率。(中國時報)



◆ 劉克襄/麻雀還好嗎
http://udn.com/news/story/7340/1070980

聯合報 劉克襄(自然生態作家)2015-07-22

好久沒有看到麻雀了。

為了探望牠們,路過南海植物園時,專程繞進去。我知道有幾個區域,市民經常以飼料在餵食。麻雀也養成習慣,集聚成群,好像還懂得一代傳一代。沒人餵時,也在周遭等候,毫不懼人。

這次去,果然也沒失望。牠們不只成群,還和樹鵲、斑鳩一起搶食。未幾,我的旁邊飛降一隻鵲鴝亞成鳥。牠是籠中逸鳥,晚近幾年在此繁殖相當成功。幾隻今年才出生的麻雀,抖顫著還未生長成熟的羽翼,跳到麵包屑前,試圖啄食,都被這隻鵲鴝兇悍的趕走。

此一競爭和驅離行為,都讓人聯想到,最近幾則跟麻雀相關的驚悚新聞。有人目睹,外來的白尾八哥竟會獵捕麻雀幼雛,還有善吃蚯蚓的黑冠麻鷺,居然也啄食麻雀亞成鳥。這些或許都是極少數意外的動物行為,不盡是常態,但都讓驚覺,以前常見的麻雀,如今好像較不容易看到了。

近幾年,不少野外觀鳥的朋友,早就在網路上討論麻雀銳減問題。多數人直指,大量農藥使用恐為主因。農民為提高作物的量產面積,各種藥物的劑量和施用增加,許多麻雀則誤吃農藥作物或昆蟲而暴斃;甚而在繁殖期時,間接造成幼雛在家飢餓而死。去年冬天,萬丹紅豆田噴灑好年冬,上千麻雀被毒死即一著名例子。

此外,稻田大量消失,似乎也有緊密關係。以前稻穗成熟時,電線桿常有難以估計的麻雀佇立,幾乎把電線坐成曲彎之景。當時看到,都很害怕稻穗被吃得精光,如今想起那場景,反而充滿美好的懷念。

但也有一說,現代水泥建築大量出現,取代了傳統的木屋、瓦房和草舍。麻雀最愛棲居於洞穴類的環境,這些舊建築常有鑽探之處。新的公寓明顯缺乏這一類似的空間。麻雀不易找到營巢點,自然導致種群數量的急遽下降。

有趣的是,麻雀在鄉下或許少了,走進都市裡,好像還不難見到。公園之類的公共廣場,都不難發現牠們出沒。天冷時更不用說,郊野溫度低冷,不易找到食物,城市溫度暖和許多,麻雀當然傾向於擠到城裡。

牠們不僅習慣都市生活,連飲食習慣也改變。以前可能仰賴稻米或其他雜糧做為主食,棲息於城市後,好像變成雜食者,經常鑽動於各種巷弄街坊。凡有定點餵食之處,集聚者更多。

最近有一份鳥類調查顯示,全台各地都出現麻雀數量銳減的現象。北部地區最為嚴重,晚近四五年少了近四成。當然,台灣也非唯一麻雀減少之地,全球都出現類似趨勢,大陸麻雀的減少更是明顯。

麻雀並非特稀有動物,只是普遍常見鳥種。但恐怕是近年來,在這塊土地消失數量最多的。以前的小朋友可能都有和麻雀接觸的經驗,現今孩子看到的機會反而不多了。

風景地貌改變,我們很容易感受生態環境惡化,但身旁物種消失,卻常毫無知覺,更不知其嚴重性。昔時,麻雀因吃稻穀被視為害鳥,其實是嚴重誤解。現今稻米成熟最多兩期,再加上其他雜糧的產出,牠們大半時間都在捕食其他昆蟲。每年二至三個繁殖期,幼雛需要大量食物,麻雀捕食的昆蟲量勢必很大。如果麻雀減少了,蟲害變得嚴重,我們恐怕又要面對噴灑農藥的窘境。

到底麻雀對農業有益或有害否,或許仍有討論空間。但值得反省的是,如果繁殖力強大的麻雀都在銳減,那意味著什麼?其實保護好麻雀,就是保護鄉村家園,也是保護自己的生存。

如今在路上看到麻雀,好像遇見熟悉的鄉親。我都會特別停下腳步,多看牠們幾眼,以此示敬。(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



◆ 四川山區現神秘「犇」字圖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071453

世界日報 北京22日電 2015-07-22

四川省邛崍市天台山鎮馬坪村一塊約5平方公里的山脊上,三塊由植物組成的巨型神秘圖案被當地居民發現,該圖案既像一個巨大的「犇」字,又像手拉手的人。究竟是天然形成還是人工種植?原因成謎,引發討論。

華西都市報報導,對於這片叢林呈現如此奇特的造型,當地村民有多種猜想:諸葛亮屯兵說、遠古邛人先民遺跡說等。

作為這片神秘圖案的發現者,高叔先已將這個秘密埋藏了10年。家住邛崍天台山鎮的高叔先是一名攝影愛好者,十年前,他在馬坪村一個山頭上幾十米高的通訊基站上眺望。「當時我站在基站,就發現向北方向,一片杉樹林間有些植物和別處不同,呈放射狀線條分布,當時我就覺得很神奇。但由於高度原因,無法觀其全貌。」

今年7月上旬,他通過衛星地圖查看當地地形,發現此處有一個神秘圖案,整體呈西北向東南方向分布。在大面積的淺綠植物中,「井」字形、人形脈絡和周圍植物大相徑庭。「三部分圖案,最長邊有400多米,最短的也有幾十米。」整個圖案分布在大約1000米長、500米寬的長方形範圍內,整體沿山頂向山腳分布。

據報導,從高空俯拍的圖片來看,這片樹林高度比周邊略高,顏色略深,看似一個「犇」字,面積約有5平方公里。

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謝大軍和成都植物園專家馬龍會。兩位植物專家均表示,從提供的照片上看,這種植物應該是中國特有珍稀植物鵝掌楸,多生於海拔900米至1000米的山地林中。

「從樹幹大小來看,這些鵝掌楸樹齡約30年至50年。」謝大軍猜測,之所以會形成「犇」字圖形,可能與砍伐有關,「這一帶應該是以前人工種植的鵝掌楸,後來砍伐後只留下山脊處的樹,無意間形成了奇特的『犇』字型圖案。可能是山脊上運輸較為吃力,比較麻煩,所以才得以保留。」

消息引發網友討論,有人驚嘆稱此不可能是人類做得出來的,「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奇蹟」,還有人說:「牛!牛!牛!股民必須喜歡。」

fsj 提到...

紅火蟻入侵 農民整地遭爬滿手(節錄)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073154

聯合報 記者張裕珍、范榮達/苗栗報導 2015-07-23

入侵紅火蟻大軍出沒!今年一期稻作停灌,最近有農民鬆土整地時,突有癢痛感,才驚覺紅火蟻爬上身,叮咬處傷勢紅腫難耐,苗栗縣府農業處調查,包括頭份郊區、後龍高鐵區等都有紅火蟻蹤跡,已加強投藥防治,也圍起警戒線提醒民眾注意。

苗栗縣部分鄉鎮過去曾有紅火蟻出沒紀錄,今年包括頭份、三灣、竹南與後龍都有紅火蟻現蹤,「案例比往年要多」,又以頭份受災嚴重,包括新華、流東、興隆、尖下、濫坑、廣興里等郊區,多處淪陷。

頭份鎮公所農經課長劉猷士說,今年紅火蟻通報案例增多,多是農民被叮咬才發現,紅火蟻多現蹤菜園、農地,紅火蟻數量增加可能與一期停灌有關,讓紅火蟻有機可乘,悄悄擴大棲地範圍。

新華里8鄰六合二村尾端一處產業道路是紅火蟻出沒熱點,鎮公所技士葉富財住在附近,就曾慘遭紅火蟻叮咬,他說,前陣子鬆土整地為二期作準備,才拔草沒多久,「整隻手都爬滿螞蟻」,痛感隨之而來。

「跟一般螞蟻不一樣!」葉富財表示,右手前臂遭紅火蟻咬傷,當下感覺疼痛且紅腫,隔天隨即消腫,卻起膿皰,現在還可看見紅色咬痕,他說,過去從沒遇見過紅火蟻,「真的是頭一遭」,聽說不只他受害。

劉猷士說,鎮公所加強紅火蟻防治,使用餌劑投藥,吸引紅火蟻取食進而根除,雖然防治展現些微成效,紅火蟻數量有減少,但餌劑投藥得確保地表乾燥,一遇到大雨也沒轍,必須定期投藥。

劉猷士也提到,公所人員採藥劑防治法,已在新華里等多處加強處理,並立牌警示,有紅火蟻照片及「防治中,請勿靠近!」警語,希望民眾多加留心,也呼籲民眾發現紅火蟻立即向公所通報處理。

被叮咬 請這麼做

.入侵紅火蟻曾危害美國多年,牠會以腹部螫針將毒液注入人類皮膚,引發熱、痛與癢感,被螫處也會形成膿皰,多數人多天後可復元,但通常會留下疤痕,若膿皰破掉,易引起細菌感染,少數體質敏感者,恐有過敏性休克反應。

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建議,若遭叮咬,應先以「肥皂與清水清洗患部」、「冰敷」、「避免將膿皰弄破,以免細菌感染」,若出現過敏反應如臉部燥紅、蕁麻疹、臉部與喉嚨腫脹,必須盡速至醫療院所就醫。

※ 全文詳見原站。



◆ 「我不想被安樂死」 狗狗死前相擁不捨讓人心疼!
http://udn.com/news/story/6810/1074887

聯合新聞網 特約記者 林雍琁 2015-07-23

「每日郵報」報導,美國一間動物收容所Angels Among Us Pet Rescue日前在推特上貼出了一則貼文,內容寫到兩隻狗因為始終無人認領,已經面臨「安樂死」的最後期限,照片中兩隻狗互相依偎,一個不捨地擁抱,令人心疼,貼文一出在網路上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照片中一隻棕色的小狗Kala站起來以兩隻前腳環抱著癱坐在地上的黑狗Keira,表情十分哀戚,因為牠們已經面臨安樂死的最後期限,如果最後還是沒有人來領養牠們,那麼他們將會成為下一個安樂死的對象,所以所方將這樣的狀況撰文徵求好心人領養,後該資訊一發出就被9000人分享快速散布出去,短短三個小時內就有好心人來領養Kala與Keira,及時地拯救牠們。

據了解,這名前來領養的好心人是一名獸醫師,領養後所方又貼出了一則貼文,該照片中的Kala及Keira開心地依偎在新主人身邊,牠們可以不用面臨分離,更可以一起展開新的生活,開心的神情不言而喻。

※ 相關報導:

* 3D列印做義肢 截肢狗好走
http://udn.com/news/story/7470/1073357

吉娃娃「吉吉」疑左前肢傷殘被主人拋棄,屏科大動物醫院收容後,運用屏科大獸醫系研發的動物骨骼3D模型列印技術,為牠製作義肢(左圖,林良齊攝),只花2天、花費不到百元,吉吉就擁有新義肢,可以外出散步。



◆ 讀者回響/麻雀還好嗎?作穡人的反躬自省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073510

聯合報 王朝源/農(台中市)2015-07-23

拜讀昨日名人堂劉克襄「麻雀還好嗎」大作,陣陣感傷湧現心頭。

有了去年稻穀被成群麻雀啄食,損失慘痛經驗;今年一期稻剛結穗時,即下田插旗(選舉過後留下的旗幟)準備驅鳥,出乎意料之外的是結穗期,出現田間啄食的麻雀,與往年相較顯得寥寥無幾,正納悶與慶幸未遭鳥害之餘,讀劉克襄大作後始恍然大悟,原來不是插旗效果出奇好,而是麻雀數量的確是在減少。

早期農夫驅鳥的方式,不是紮綁幾個稻草人,就是像筆者一樣以插旗來驅趕,但這種柔性驅趕方法,對麻雀漸漸起不了作用。於是農夫們採取敲鑼、放沖天炮、架魚網,麻雀只要一被纏住,肯定死路一條,甚至有些農夫,以白米浸「紅花米」來毒殺麻雀,農路上偶爾會見到麻雀橫屍遍野,數量之多直叫人不忍卒睹。

在筆者的記憶裡,麻雀是作穡人最痛恨的害鳥之一,偏偏牠的數量又是多到數不清,每逢稻子收割前後,曬穀場或稻田周圍的電線桿及木麻黃(田埂防風林)樹欉上,停滿了麻雀,趕也趕不走,餓了就俯衝下來啄食稻穀,令作穡人心痛又不勝其煩,恨得牙癢癢的,所以作穡人會用盡各種方法,欲除之而後快。

麻雀在作穡人的心目中,牠是不折不扣的害鳥,但劉克襄卻徹底翻轉了這個刻板印象,說那是嚴重的誤解,麻雀大半時間都在捕食昆蟲,如果麻雀的數量減少,害蟲量勢必增加,對農作物生長反而不利。

此時突令筆者想起,去年一期稻雖說有麻雀為害,但收成卻比今年無鳥害的一期稻來得好,難道真的是因麻雀替稻子除害蟲的關係嗎?

仔細思量,麻雀如真能替農作物除害蟲,即便啄食少量的稻穀,農夫也不應該灑農藥將其趕盡殺絕,何況上天有好生之德!筆者以往做了諸多對麻雀不友善的舉措,內心深感愧疚,此刻下定決心,自今年二期稻開始,往後再也不做驅趕麻雀的措施,以自我反省。

一聲「麻雀還好嗎」,勾起「十隻粟鳥仔飛來停,五隻五隻分雙爿,互相對唱真無閒。」

孩提時曾唱過粟鳥仔童謠的美好記憶;又為此美好記憶,有朝一日可能消失而不禁喟然長嘆:「去年今日此田中,麻雀稻穗相映黃,麻雀不知何處去,稻浪依舊任翻風。」(改寫唐崔護題都城南莊詩)。

※ 相關報導:

* 紅樹林生機盎然 大鵬灣好風景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3000699-260107

隨著西南氣流帶來的大雨結束,大鵬灣國家風景區內紅樹林植物紛紛開花,水筆仔、五梨跤的胎生苗更是的高掛樹頭,其中曾在台灣絕跡的紅茄苳,復育多年後胎生苗正在慢慢長大,生命力十足的景象讓復育員又驚又喜。

1969年高雄港為修建港口,將分布於高雄市潟湖內的紅茄苳清除殆盡,但經過40多年後又在大鵬灣6處溼地公園內現身,除紅茄苳外也成功復育水筆仔、欖李等6種能在台灣見到的紅樹林植物,全台12種招潮蟹也齊聚於此,成為暑期生態旅遊首選之地。

fsj 提到...

整隻豬浮在湯裡 「真豬料理」你敢吃嗎?
http://udn.com/news/story/6810/1077059

聯合新聞網 特約記者侯品如/綜合報導 2015-07-24

美味的炸豬排讓人垂涎三尺,但如果「豬」以最原始的樣貌出現,你還吃得下嗎?日本有業者在以縮小版完整的豬入菜,宛如看著一隻活生生的小豬在菜餚裡,讓許多網友直呼無法接受。

日媒報導,這一隻隻逼真的豬是由許多材料做成的仿製品,有的裹上麵包粉做成炸豬排,或是與蔬菜一起燉煮成湯,看著一隻隻豬在湯裡載浮載沉,或是「橫躺」在盤子上,這樣的創意依然無法獲得大多數人青睞,被眼前的「真豬料理」嚇了一大跳。

但研發此食品的業者似乎不受到消費者影響,甚至表示日後考慮擴大規模,做出更多類似的產品,雖然有些人不買單,但也有人認為業者此舉是想喚起屠殺動物、過度食用肉品的意識。

這張照片也引起許多日本網友的討論,許多人表示做的實在太逼真,令人倒胃口,也有人想直接購買小豬模型收藏,但其實在日本出現過不少「不可思議」商品,例如粉紅色醬油、糞便形狀的巧克力、大蒜啤酒等。

※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西班牙小鎮公投通過 貓、狗同享鎮民地位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900592

人口僅330人的西班牙小鎮特里格羅斯.德爾.瓦列(Trigueros del Valle)20日透過公民投票,率先成為西班牙第一個將貓、狗定義為「非人類居民」,並矢志保障非人類居民權益的行政區。同時依據其頒布的新法,被視為西班牙文化遺產的鬥牛也嚴禁在該鎮舉行。

* 雅安 將建陸大貓熊國家公園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4002148-260301

四川雅安寶興,是世界上第一隻大貓熊發現地。1869年法國傳教士兼生物學家阿爾芒·戴維在雅安寶興發現大貓熊並製成世界上第一隻大貓熊模式標本向世界介紹,從此寶興成為世界上第一隻大貓熊發現地。

從1957年至1982年的26年時間裡,寶興提供的「國禮」活體大貓熊就達18隻,居大陸之首。如今,這裡將建設大貓熊國家公園,致力於大貓熊的科研和保護等工作。

* 雅安 世界茶文化發源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4002150-260301

雅安地處四川盆地西緣,屬平原向高原的過渡地帶、農區向牧區的過渡地區。在這個特殊的地帶上,雅安有寒、溫、熱多樣化的立體氣候帶分布,有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有相對富集的土地、森林等資源。如今的雅安,正在成為一座以大貓熊文化、茶文化聞名的「貓熊家源.世界茶源」生態城市。

2000多年前,西漢「茶祖」吳理真在蒙頂山上種下了7株茶樹,開啟了人工種茶的歷史。雅安市的蒙頂山被視為世界茶文明的發源地。截至去年底,全市擁有茶園面積84.92萬畝,茶葉產量達7.5萬噸,茶葉綜合產值達到100億元人民幣。雅安茶葉產量和產值均位列四川省第一位,形成以「蒙頂山茶」和「雅安藏茶」兩大品牌為主的產業發展格局。



◆ 竹市滅小黑蚊 清除56頃紅樹林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075738

聯合報 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 2015-07-24

竹市大庄、浸水、美山等里民每年5月起開始擔憂小黑蚊(台灣鋏蠓)攻擊;學者調查發現,過度擴張的紅樹林讓小黑蚊增生,影響環境生態,市長林智堅說,市府決定大量清除濕地中段約56公頃的紅樹林,解決里民之苦。

荒野保護協會代表張登凱說,多數縣巿積極保護紅樹林,竹市反其道而行,其實是經多年觀察,並與生態學者充分討論後得到的結論:「透過小部分紅樹林清除,生態變更豐富」。

林智堅6月辦香山聯里里鄰座談會時,里長陳德川提出小黑蚊問題,陳德川說,小黑蚊咬得里民「兩腳紅豆冰」,還有人被叮到住院,過去紅樹林清除因經費少只清小範圍,「等於沒清」,隔年大家一樣躲小黑蚊。林智堅聽取專家意見後,決定一次解決問題,編列1300萬元,大規模清除紅樹林,也恢復濕地原始風貌。

香山濕地是台灣重要生態保育區,但因人為盲目插枝擴增,反危害生態;市府產發處副處長洪明仕說,此區紅樹林栽植已48年,前幾年有人不斷插苗,紅樹林竟從原來0.1公頃,蔓生到99年調查的107公頃。

「生態浩劫啊!」洪明仕說,紅樹林區潮濕,枝幹間多青苔,是小黑蚊最愛的繁殖區,密覆的樹下泥灘地減少,招潮蟹、貝類生物大量減少,市府100年起與荒野協會合作清除岸區30幾公頃紅樹林,如今招潮蟹、貝類等生物都恢復活躍,更吸引黑面琵鷺棲息、覓食。

林智堅說,為徹底解決問題,今年以香山濕地中段潮間帶(濱海野生動物保護區「永續利用區」)為主。

※ 相關報導:

* 埔里行道樹蘭花 被採花盜剪光光
http://udn.com/news/story/7318/1075842

南投縣埔里鎮公所為了美化街道,在道路中央分隔島種植蝴蝶蘭及九重葛,沒想到花長得太美,竟有人將花朵剪下,甚至整株偷走,讓「護花使者」公園綠地維護人員好痛心,呼籲別再偷了。

* 大陸人越境盜伐林木 遭緬甸判重刑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4001643-260108

150多名中國大陸工人今年初違法越境到緬甸伐木被捕,日前被判重刑,其中150人判20年,2名未成年判10年,1名藏毒者判35年。大陸方面認為量刑過重,已向緬方提出交涉。

緬甸政府軍今年1月初在緬北克欽地區集中打擊非法伐木,陸續逮捕了150多名大陸伐木工及20名緬甸人,軍方還從伐木工身上搜到由克欽獨立軍(KIA)經濟負責人簽署的出產木頭的許可證。

* 成都神祕犇字林 原是種植間隔帶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4002169-260309

成都邛崍山區由樹林排成「犇」字圖樣,在台灣談話性節目上被名嘴說成疑似外星人傑作,還扯上北緯30度神祕地帶,不過答案22日揭曉,原來是27年前林業單位種杉木實驗林的間隔帶。

邛崍市林業局的林業專家到邛崍山區勘查,連同隨行記者爬山來到構成「犇」字樣的樹底下。仰望樹冠向四周發散,好似一把大傘,樹葉很特別,型似鵝掌。邛崍市國營林場場長周德明說,這種樹叫「鵝掌楸」,又名馬褂木,不是本地樹種。

* 搶救綠隧老樟樹 志工分批上陣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075839

「自己家鄉的樹自己救!」南投縣有名的集集鎮至名間鄉綠色隧道老樟樹樹勢衰退,集集鎮公所等不到縣府工務處等單位拿出具體護樹行動,自行召募志工訓練後,昨起分批上陣展開搶救綠隧老樟樹。



◆ 卑南溪岸吹風飛沙 台東人苦啊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075695

聯合報 記者施鴻基/台東報導 2015-07-24

台東縱谷鹿野、關山2鄉鎮近年飽受風飛沙之苦,卑南溪河床近日再起強烈風飛沙,居民苦不堪言,直指猶如「沙塵暴」;第八河川局、環保局無奈表示,立即全面防塵有困難,或可寄望河床雜草發揮奇效。

台東縣從象神颱風後出現嚴重風飛沙,但僅限出海口台東市、卑南一帶;八八風災後,連中游也開始出問題,關山電光部落、鹿野和平部落都受到影響。

第八河川局、縣府調查後發現,這些風飛沙來自颱風過後山區崩落的大量土石,枯水期碰上強風,一吹就散,形成台東令人頭痛的風飛沙。

「這是台東沙塵暴!」關山鎮民李永明說,靠近電光部落一帶的卑南溪河床一直到鹿野,連日來滾滾黃沙,實在可怕。

鎮民吳淑芳說,風飛沙出現時,家庭主婦最辛苦,好不容易打掃乾淨的家裡,馬上就蒙上一層沙,洗好在曬的衣服全都要重洗一遍,最多她曾連續洗了4天。

台東縣環保局秘書郭建成說,今年水利署曾勘查卑南溪中游一帶,發現溪水被截流,難以全面水覆蓋抑塵;種的植被又被一次次沖毀,近期還會邀請相關單位會商,至少設法降低風飛沙對民眾生活的影響。

第八河川局長陳重隆則表示,經費不足,所以先在人口較密集的台東市、卑南鄉抑塵,不過關山、鹿野情況也愈來愈嚴重,所以今年已經增加300萬元經費,針對會影響關山鎮市區的電光大橋上游近3公里抑塵,應該可以產生效果。

fsj 提到...

廢蚵架、保麗龍…從台灣漂到日本
http://udn.com/news/story/8422/1078134

聯合報 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2015-07-25

現在是牡蠣盛產期,走在台南的海岸線,隨處可見保麗龍塊、碎屑及竹蚵架散布沙灘上,這些海洋垃圾除了汙染台灣海域,也一路漂到日本,成為環保人士口中的「白色怪獸」,來源是沿海的浮棚養蚵業者。

四到七月是牡蠣盛產期,沿海浮棚式養蚵使用大量保麗龍,收成季節因破損大量散落在沿海,隨洋流四處漂散。

台南市環保局出動機具夾取保麗龍塊,送往焚化爐,但每夾一次,就有大量的保麗龍碎屑散落,比米粒大一點的細屑隨風飄散;每個周末都有志工到海岸清理,但因撿拾困難,怎麼清也清不乾淨,只能任由洋流帶走。

「這是政府放縱的結果。」台南社區大學研究員晁瑞光表示,他每周帶志工到沿海淨灘,十幾年來,保麗龍穩居海岸垃圾排名冠軍。他說,蚵農用保麗龍養蚵,傷害海洋環境,市府雖建立保麗龍與竹製蚵架的回收制度,但海岸還是滿布這些廢棄物,效果不彰。

台南市是浮棚式養蚵重鎮,近海約一萬棚蚵架,年產值超過八點五億元,每年每棚要用掉近廿塊長一公尺、寬與高各四十公分的保麗龍,支撐蚵架浮在水面上,保麗龍壽命約三年。

台南市漁港及近海管理所指出,蚵農大多在六月底前收成牡蠣,避開七月以後的颱風季;但因七月過後的蚵價上漲,近來也有不少蚵農賭運氣,遲到七月才收穫,一旦鋒面或颱風過境,蚵棚隨風四散情況嚴重。

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名譽教授高家俊表示,保麗龍漂在海上,可能要上百年才會分解,汙染海洋生態,其實蚵農可用其他環保材料取代保麗龍,但因成本考量打退堂鼓。

台南市農業局長許漢卿表示,正研究提高罰款,並以獎勵金鼓勵蚵農回收,同時協助尋找替代材質。但晁瑞光認為,蚵農製造的事業廢棄物,用公帑獎勵回收清理並不公平,應由蚵農自行吸收。

蚵農則稱,養蚵是「看天吃飯」,大風雨一來常血本無歸,多數蚵農都依規定回收,只有少數棄置,情況已經比過去好很多。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嘉義蚵農 橡膠取代保麗龍
http://udn.com/news/story/8422/1078111

西南沿海是台灣養蚵重鎮,由於浮棚式養殖使用大量保麗龍汙染環境,嘉義蚵農已逐漸用橡膠取代保麗龍,養友善海洋的蚵。

台南拜地形與季風等天時地利,是全台最適合養殖牡蠣的海域,因海水較深,向來採浮棚式養殖,這有別於插在泥灘地的蚵架,必須使用大量保麗龍,不落實回收就會嚴重汙染環境。

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系名譽教授高家俊表示,台灣製造的海漂垃圾會隨強勁的黑潮漂向日本,過去成大在墾丁放置的浮標,就曾隨洋流旅行到日本。



◆ 排灣族海祭 謝「大魚」救命之恩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077910

聯合報 記者尤聰光/台東報導 2015-07-25

全台排灣族唯一有「海祭」活動的太麻里拉勞蘭部落,昨天清晨4點由部落青年會報信揭開序幕,部落族人依循古禮,準備供品前往海邊,向相傳曾救了頭目的大魚,表達感恩。

「砰!砰!砰!」3聲槍響劃破部落天空,部落從國小到大學的青年,全副盛裝的以小跑步方式,敲打手中的鐵鐘穿梭部落裡報信,告訴每一位族人海祭活動即將開始,頭目坐上竹子搭建的轎子前往海邊。

嚴禁女性參與的海祭活動,過程非常慎重,族人依循古禮準備酒、肉、阿拜及檳榔等供品,由頭目向著太平洋,口中吟誦著祝禱詞後,把供品拋向大海,以感念大魚救命之恩和乞求祖靈保佑部落平安。

儀式結束,青年會所有人就聚集一起,聆聽頭目講述海祭的由來和禁忌規定,最後就舉行3公里的馬拉松和竹子角力比賽,海祭才告一段落。

「女生參與海祭會帶來壞運勢。」獵人學校創辦人,也是拉勞蘭部落出身的撒給努說,海祭儀式進行時,女生不能靠近海邊、不能觀望,這會影響儀式的進行,也會帶來不好的運勢,一直以來大家都恪遵。

他表示,部落舉行海祭這項儀式,已歷經好幾代了,相傳部落頭目出海時,不慎遇上海難,頭目掉落海中,正當體力不支時,突然有一條大魚,將他拖向岸邊獲救,為了感念大魚,每年就會舉行海祭。



◆ 除草劑害命? 台灣藍鵲中毒亡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0869

自由 2015-07-25

〔記者蔡孟尚/竹縣報導〕新竹縣峨眉鄉竹四十三線旁,被人發現保育類野生動物台灣藍鵲屍體,縣議員邱振瑋懷疑是因噴灑除草劑,導致珍稀鳥禽中毒死亡,將在議會臨時會連署提案,要求官方禁用除草劑除草。

縣府環保局表示,目前養護道路或公園除草,已不再使用除草劑,都是以人工搭配機具方式執行,會向民眾與其他機關團體宣導推廣。

邱振瑋最近接獲數名峨眉鄉民反映,竹四十三線道路兩旁雜草大量枯黃,疑被噴灑除草劑,且在枯黃的草叢裡赫然發現一隻死亡的台灣藍鵲,可見毒性不低,連野生動物也遭殃喪命。

邱振瑋說,近幾年在新竹縣各地,官方或民間因使用除草劑破壞環境生態的事件時有所聞,部份工作人員貪圖一時方便,用這種自認為比較省時、省力的方式除草,卻對環境造成傷害,長期下來將是新竹縣的生態浩劫。

邱振瑋指出,宜蘭、雲林等縣都已經宣布禁用除草劑除草,因為除草劑不只影響植物生長,也會對當地的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毒害,萬一人體接觸,還有可能致癌和造成胎兒畸形,後遺症相當大,為保護新竹縣的好山好水,呼籲以人工取代噴灑除草劑除草。

※ 相關報導:

* 菟絲子黃紗附身 湖口灌木被糾纏到死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077864

天候乾旱,菟絲子蔓生,並肆虐湖口中正路中央安全島植栽,部分路段「披上黃紗」,下層灌木被包覆得奄奄一息,要清除不容易。

新竹縣湖口鄉公所獲悉後,將請農業、工務等單位勘查,研商如何搶救?不過,依林務局海岸林工作站經驗,曾請教專家,指被菟絲子纏上後,因根、莖寄生且深入植栽,長出的細絲又到處纏,要徹底消除只有燒燬。

菟絲子不耐寒冷,在天氣轉涼後,也會自動死亡、消失,只是來年夏季,它又會死灰復燃,持續攻城掠地,要徹底消滅它不容易。

* 美濃通報捕蜂30件 虎頭蜂巢逾7成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077795

7月進入虎頭蜂築巢期,美濃消防分隊累計接獲30起通報捕蜂案件,其中7成以上是虎頭蜂巢;旗山接獲案件也不少,本月有17件,警消呼籲下田農民或前往山區爬山的遊客,要提高注意力、小心蜂螫。



◆ 盜賣老撾石賺暴利 陸湧現淘金潮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5001004-260309

旺報 2015年07月25日 記者莊舒仲/綜合報導

產自越南、寮國的老撾石,由於石材特質與四大名石中的壽山石酷似,在壽山、青田、昌化、巴林四大國石逐漸稀缺情況下,成了大陸玩石家眼中的金礦,往往一方質地尚可的老撾石,可賣到3000元人民幣的價格,引來不少淘金者千里迢迢前往寮國,買通當地駐守軍隊採石,這股風潮在2014達到高峰。

由於大陸四大國石礦脈枯竭,開採量越來越少,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而同屬葉蠟石的老撾石正好彌補需求,甚至被石商視為第5大名石。看到大陸石商瘋狂採石撈金,寮國政府設置許多移動關卡,進行查驗與收費。

2014年9月,寮國政府禁止採礦,政策最嚴的時候,連老撾石當作旅遊紀念品都不准攜帶出國,從採石、運石層層加價,到了當地市場,價格被炒翻上數倍,直逼壽山石。

到2015年春節,一些石商拋售老撾石,價格從高處回落,甚至腰斬。加上中央禁奢政策下,需求大幅下降,先前石商又大量搶進,現在紛紛拋售求現,殺價成風。不過圈內人士仍樂觀指出,拋出的多是品質較低的石頭,現在的價格,可能只是將來的十分之一。(旺報)

fsj 提到...

英國鳥友數度來台 就為看藍腹鷴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79722

聯合報 記者徐子晴/台北報導 2015-07-26

英國人瘋賞鳥,台灣的特有種鳥類約有廿五種,讓英國「鳥人」不惜花大錢,也要來台一睹帝雉和藍腹鷴的風采。

中華鳥會理事長林世忠表示,台灣最大的優勢就是交通方便、國土較小但物種豐富,來台一周就可看到十幾種珍禽,對愛鳥人士來說,「非常划得來」。

賞鳥是歐、美熱門的休閒活動,又以英國風氣最盛。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RSPB)指出,英國每年前往保護區賞鳥的人次高達二百七十萬,遠多於釣魚的一百廿萬人次。

林世忠說,台灣目前約有六百卅種鳥類,尤其不少是在歐洲看不到的特有鳥種,如在歐洲絕跡的黑面琵鷺,每年在台灣出現的機率高達百分之六十二,讓英國鳥人趨之若鶩。

外籍鳥友來台必走的行程,通常會去台中高美溼地拍黑嘴鷗、大雪山看帝雉、藍腹鷴;再深入阿里山拍深山竹雞,往南走赴台南七股賞黑面琵鷺,再去花蓮拍黃山雀、河烏。

林世忠分析,鳥人志在「蒐集」鳥種,通常為了還沒看到的鳥種,遠赴台灣賞鳥。目前台灣的外籍鳥友主要來自英、美、加三國,不少英國學者、醫生、商界領袖等組團來台賞鳥,狂熱程度是國人難以想像。

曾接待國際賞鳥團的賞鳥人透露,有英國鳥友為一睹藍腹鷴,前後來台超過五趟,當終於見到藍腹鷴「廬山真面目」,當場歡欣鼓舞跳上跳下。

亞洲包括香港、澳門等地都適合賞鳥,但林世忠說,目前中國大陸的鳥類棲地遭到嚴重破壞,且幅員太廣,賞鳥點相距達數百公里。

※ 相關報導:

* 防八色雛鳥被抓 鳥會聘保全全天顧場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1303

每年八色鳥繁殖期間,來自各地鳥友、攝影者湧入林內山區賞鳥或拍照,衍生許多干擾、破壞生態等脫序行為,為保護這批嬌客,雲林縣野鳥學會被迫自聘保全廿四小時守護,更希望相關單位硬起來。



◆ 搶救集集綠隧 學者:改汽車單行道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079568

聯合報 記者黃宏璣/集集報導 2015-07-26

搶救集集綠色隧道進入新的里程碑,護樹志工主動投入搶救樟樹之餘,國立中興大學園藝系副教授也是樹醫師的劉東啟說,綠隧經數十年的演替,柏油與水泥已嚴重侵害沿途老樟樹的生命力,護樹之餘,要讓綠隧永續,建議改成汽車單行道,只讓機車雙向通行,剷除部分柏油留給老樹呼吸空間。

南投縣長林明溱說,綠色隧道算是照顧得還不錯,改成單行道,這是他很早就有的想法,但要考量沿線居民的意見與通行便利性,他會研究找出兩全齊美,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案,確保居民進出便利與老樹生命延續。

劉東啟長期關切綠色隧道老樹的生存問題,他說,綠隧經過數十年的變化,柏油一再重舖,威脅老樟樹的生命力。

集集鎮公所召募志工展開用水刀幫老樹鬆土等任務,劉東啟說,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但要確保綠隧沿途老樟樹能活得長長久久,就要把造成老樹根系腐壞的柏油移除,應研究適當縮小路幅,改成汽車單行車,讓機慢車可雙向通行,搶救行動才能落實。

劉東啟說,長治久安之計,就是把目前的汽車雙向通行改成單行道;這決定能否成真,要和沿線居民好好溝通,才能圓滿。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3分之2非風災倒下 台北街道危樹知多少
http://udn.com/news/story/7323/1080020

北市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副執行長陳鴻楷說,樹木移到都市,生長環境劣化,原因包括路樹土壤堅硬,加上水泥舖面與花台,造成樹木根部立基小不易伸展,若排水不良,根部腐朽,就算沒有颱風,路樹隨時可能傾倒傷人。

* 花壇虎山巖種李樹 後年賞滿山李花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079424

彰化三大名寺之一的花壇虎山巖40多年前曾盛產李子,後來產量減少,為重振花壇李子名聲,虎山巖10多名志工親手栽種李子樹,預計2年後有滿山李花可以欣賞,還有李子果實可採收。



◆ 西拉雅山區紫斑蝶飛舞 遊客驚豔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1482

自由 2015-07-27

〔記者王涵平/台南報導〕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目前處處可見大批紫斑蝶飛舞,除了紅葉公園蝴蝶遊樂園活動,不少登山客在登山步道看見蝶舞盛況,驚喜不已。

週末紅葉公園賞蝶活動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自七月十一日起,一連七個週末在關子嶺紅葉公園舉辦十四場「蝴蝶遊樂園」活動,免費開放民眾參加蝴蝶生態導覽、蝴蝶標放解說、生態闖關遊戲、疊蝶樂活動,週休假期吸引大批親子前往。

然因紅葉公園停車空間有限,民眾必須搭乘免費接駁專車進入,有些民眾改往西拉雅山區步道尋覓蝶蹤。

由於西拉雅管理處從九十八年結合保育團體、學校開始營造蝴蝶生態環境,大量種植誘蝶植物,目前除紅葉公園蝴蝶種類有一百一十四種之多,西拉雅山區紫斑蝶廊道的蝶況也不遑多讓。

長期進行蝶調的菁寮國小教師李榮宗表示,南市山區已成北移紫斑蝶的落腳地,有些北返的紫斑蝶一飛到南市山區之後就停下來,因而目前在山區看到的已是第二代紫斑蝶,從關子嶺往東山等地都可發現。

籲民眾避免使用除草劑

不過,他指出,在同一區域有成群的紫斑蝶並非正常現象,因為意味著附近區域有噴灑除草劑或農藥,迫使紫斑蝶必須往沒有除草劑或農藥的棲地集中,呼籲民眾避免使用除草劑,共同維護紫斑蝶棲地生態。

fsj 提到...

水鳥生態大觀園…溪埔濕地開放了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080851

聯合報 記者郭政芬/新竹報導 2015-07-27

新竹市頭前溪溪埔子人工濕地昨天舉辦生態體驗活動,進行三個月的試運轉,濕地植生已漸茂密,生態池中的陸島棲地形成,吸引不少鳥類如雁鴨科水鳥族群、燕子、夜鷺、大捲尾及白鷺鷥等聚集,將成為竹市生態的新亮點。

民眾如欲造訪濕地,可從新竹市舊港大橋下右側小路,到自行車步道,往左就有停車位,散步5分鐘就可抵達濕地。

溪埔子及柯子湖兩處濕地公園是新竹市首座兼具水質淨化及休閒遊憩複合式公園,共20公頃範圍,分別收集溪埔子大排及柯子湖溪排水上游段廢水,經過生態池淨化後,再排入頭前溪。

環保局指出,這兩處建置人工濕地水質淨化工程,除可淨化水質、改善頭前溪高灘地雜草充斥和髒亂現象,大片水域面積更可減少沿岸揚塵影響民眾的健康。

市府昨天舉辦生態導覽活動,新竹市長林智堅和議員、里長們都到場參與,從開放水域、第二密植區到生態池,認識各種鳥類,不少人驚嘆連連,直說「讓頭前溪更加美麗!」

濕地上生態豐富,除有小水鴨、雁鴨、紅冠水雞、燕群、夜鷺及大卷尾、白鷺鷥等水鳥,也栽植了無翅莎草、台灣水龍、印度莕菜等水生植物,生態豐富,吸引不少民眾探尋濕地之美。

林智堅指出,這兩處人工濕地原則上無需用馬達抽水,採自然引進排水系統的水,可減少使用操作電力費用,兼具水質再淨化的效果。另外,頭前溪上游與竹縣交界的自行車道已設置完成,這兩處濕地公園做為親水廊道發展的基礎,配合沿岸自行車道延伸,將可打造出親水遊憩空間。

未來將透過戶外生態教室,提供完整生態教育資訊,並結合社區觀光資源,讓頭前溪畔自然生態成為遊憩及教育的新亮點。



◆ 屏科大「鳥店」 只賣學術不賣鳥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081061

聯合報 記者翁禎霞/屏東報導 2015-07-27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開起了「鳥店」?原來野保所的教授們各有專精,專研鳥類的研究室高掛起「鳥店」招牌,研究獼猴的稱之為「花果山」,還有「山產店」、「龜山島」、「熊窟」等,這裡正是守護野生動物的大本營。

走進屏科大野保所,很多人都會對「鳥店」的招牌特別好奇,不過這一家「店」其實不賣鳥,而是由孫元勳教授領軍的研究室,專門研究鳥類,猛禽就是老師主攻的對象之一。

「鳥店」雖然只是師生之間強化研究領域的形容詞,但很快地,研究所裡各有專精的教授群,旗下學生們也開始以各種名號稱之,研究獼猴等靈長類動物的蘇秀慧老師,其研究室就被稱之為「花果山」。

裴家騏老師主攻的哺乳動物多與山區有關,研究室就被學生稱為「山產店」;還有研究食蛇龜的陳添喜老師,研究室即被稱為「龜山島」,現任所長黃美秀人稱「黑熊媽媽」,研究室自然成了「熊窟」。

學生們形容,只要報上師承何處,多半就能猜出對方的研究領域,「名稱」雖然只是所上師生的戲稱,更代表研究所的特色,就如研究所網頁所形容「野性之心、野味十足」、「野外實務、獨門傳授」。

號稱「全台獨家」的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每一屆學生約20人,全盛時期曾一次吸引80多人報考,近年報考情況仍然不錯,學生們形容,只要選「一山、一島或一窟」投入,就能收獲滿滿。



◆ 非法養殖場/檢舉虐待動物 可獎罰金20%
http://udn.com/news/story/7320/1081239

聯合報 記者鄭維真/台南報導 2015-07-27

台南市動物防疫保護處長李朝全昨表示,動物保護法本月完成修法,民眾檢舉非法繁殖場、虐待動物、棄養、寵物未植晶片等,可獲罰金的百分之廿為獎金,相信未來檢舉案件會暴增。

李朝全說,取締非法繁殖場通常須採突擊檢查,查看動物是否有植入晶片、申報數量有無符合,但台南地形依山傍海,許多非法繁殖場設置在隱匿處難以察覺,防不勝防,除了靠市府主動稽查,動保團體及民眾檢舉將會是未來最大的「案源」。

他表示,非法繁殖場多半將年紀大、生重病的犬隻棄養,有時也會亂丟產量過剩的純種狗,這類的狗約占動物收容所的百分之五;但純種狗的認養率幾乎是百分之百,較不必擔心;相反地,收容混種的「米克斯」就較不易被認養。

依照新通過的動保法,虐待動物可處三萬元到十五萬元罰款,檢舉者可得百分之廿,最少是六千元;寵物未登記、未植入晶片可罰三千元到一萬五千元,金額較少,但檢舉者仍可拿到獎金。

李朝全指出,中央想靠修法提供檢舉獎金來遏止非法行為,但因各縣市的經費、人力等尚未準備好,地方與中央將研擬配套措施,明年新法再上路。

※ 相關報導:

* 「英國最勇敢的汪星人」 八年捐血救104隻同伴
http://udn.com/news/story/7470/1081427

說到「捐血」,其實不只有人需要有充足的血庫;就連寵物也是要有固定的血庫存量。根據消息指出,英國有一隻黑色的拉不拉多犬過去八年間,捐血了26次,拯救了104隻小狗,讓大家不得不替牠豎起大拇指,狂讚「最熱血的汪星人」!



◆ 保護「樟樹爺爺」自治條例通過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082912

聯合報 記者陳雅玲/莿桐報導 2015-07-28

雲林縣政府共列管珍貴老樹48棵,為落實老樹保護法制化,縣府已制定「雲林縣珍貴老樹保護自治條例」,縣長李進勇昨天在莿桐鄉六合村一棵300年歷史的老樟樹前,分送樹苗給小朋友與民眾,象徵百年老樹世代傳承。

六合村老樟樹是縣府列管編號36號珍貴老樹,推估樹齡約300年,樹幹胸圍6.2公尺,老樟樹枝葉茂盛,常有民眾在樹下乘涼。莿桐鄉長廖秋蓉表示,老樟樹是六合村的樟樹爺爺,也是當地居民共同回憶。

李進勇說,老樹是社區的重要地景,也是許多人從小到大的共同回憶,更能凝聚社區情感,每位居民都有責任保護老樹。

李進勇表示,「雲林縣珍貴老樹保護自治條例」上月經議會三讀通過,條例明列珍貴老樹列入條件及相關限制、罰則等,經由法規制定更能落實保護珍貴老樹,希望大家了解老樹的歷史與價值,愛惜保護珍貴資源。

縣府農業處長張世忠指出,全縣列管珍貴老樹有48棵,大多數是榕樹以及茄苳樹,然而有些老樹年代已超過500年之久,是獨具特色並且極為珍貴的綠色資產。

他鼓勵各校辦理戶外教學時,可以納入「老樹巡禮活動」,讓孩子從小扎根對於老樹的保育觀念。

fsj 提到...

座頭鯨近距離躍出 畫面壯觀令人屏息
http://udn.com/news/story/7470/1084202

聯合新聞網 特約記者林雍琁/綜合報導 2015-07-28

《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加州一名駕著皮艇的人正享受在海上的悠閒,突然間平靜的海面掀起了巨大波瀾,一隻座頭鯨在他們的皮艇附近一躍而出,拍起了巨大浪花及水霧,儘管皮艇隨著波濤的海面劇烈起伏,但他們似乎沒有被突如其來的「意外」嚇到,反而被眼前這樣壯觀的景象給震攝住。

報導指出,這些照片是由在附近船上的一名53歲軟體工程師Arvind Agrawal所捕捉到的,照片中的人僅一小小身軀,偌大的座頭鯨就在他的附近一躍而出,整個畫面宛如李安電影少年PI的真實版,壯觀的景象令人屏息,鯨魚躍出水面後又立刻潛入海中,最後捕捉到尚未沒入水面的鯨魚尾巴,就像是在向人道別,儘管這樣突如其來的「鯨跳」對皮艇駕駛具有風險,不過畫面中兩艘皮艇保持冷靜的態度,靜看這大自然最誠摯的禮物。

據了解,目前科學家尚未完全了解為什麼鯨魚或鯊魚等海洋生物會有躍出水面的行為,且鯨魚也很少在離人類這麼近的距離「鯨跳」,因此這樣的照片著實難得,讓人一睹這令人屏息的自然生機。

※ 詳見原站。



◆ 烈嶼海漂垃圾多 多從廈門來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085276

聯合報 記者蔡家蓁/金門報導 2015-07-29

導遊許雅玲13日在烈嶼鄉湖井頭海灘上撿到一只瓶中信,內文是簡體字,署名「洋蔥」,日期為7月9日,瓶中還有一個斑駁小墜子,推測是從7公里外的廈門漂來的。

許雅玲說,信中內容寫的是「莫忘初心作慈善,有獨見不偏執;有自己的企業、有風格、有良知,有愛有喜歡的人平安;不在最困難的時候調頭。」感覺作者與人為善的想法很正向。

生態攝影家洪清漳也收藏一封瓶中信,一對大陸戀人「石頭與雨茵」2000年在廈門大學海濱共同撰寫的,2002年漂到烈嶼鄉海邊。男方還寫著「希望改變上天給他們的差距,讓雙方接受對方的愛」,還祝福撿到的人快樂。

洪清漳表示,湖井頭的海漂垃圾情況很嚴重,多從對岸廈門來,順著潮水大概一天就能漂抵金門,小到針頭、藥品罐,大到整張沙發、棺材都有,十分誇張。

許雅玲說,烈嶼湖井頭距廈門約7公里,天氣好的時候,幾乎用肉眼就可以直接看到對岸的高樓大廈,近年大陸普遍環保意識不足,亂丟垃圾,她常到海邊拍攝潮間帶生物,經常看到海漂垃圾,覺得很痛心。

※ 相關報導:

* 吃垃圾的鮟鱇魚…你敢吃?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082894

漁業署主辦的2015世界海洋日海洋廢棄物藝術創作競賽,二信高中廣設科抱回第3名和2件佳作,表現出色,消息傳回學校,獲獎同學互道恭喜,師生分享得獎榮耀與喜悅。

二信高中廣設科總共有3件作品得獎,其中「鮟鱇魚」作品,由三年孝班陳曦、樂芯瑜、張淳涵、蘇子軒、吳政毅5位同學共同完成,以深海魚「鮟鱇魚」為主題,用鮟鱇魚吃垃圾的畫面,警惕人類必須保護海洋不受汙染,否則捕獲深海的鮟鱇魚,有可能只剩下垃圾可以食用,合乎「友善海洋,多做少塑」的主題,深獲評審青睞,勇奪全國第3名。



◆ 法西南林火 5年來最嚴重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082369

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26日電 2015-07-28

法國西南部日前爆發森林大火,這是法國五年來最嚴重的火災,即使已大幅增派人力滅火,火勢26日仍在延燒。起火原因不明,警方已展開調查。

法新社報導,火災24日下午發生,因風大迅速蔓延,已吞噬波爾多(Bordeaux)西郊外圍近550公頃的松樹林。警政官員達杜(Pierre Dartout)表示,時速高達50公里的強風導致火勢更加猛烈。

政府動員約650名消防員及其他人力,有七架消防飛機加入支援地面滅火行列。當地消防隊長警告,或許還要數日才能完全撲滅大火。

據法國24台報導,聖讓迪拉克村(Saint-Jean-d`Illac)與波爾多郊區佩薩克(Pessac)共約600名居民已預防性撤離。

fsj 提到...

登國際期刊!台灣發現:暴龍牙天生鋸齒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86275

聯合晚報 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 2015-07-29

雷克斯暴龍和特異龍牙齒化石上,透過顯微鏡可以發現牙齒上有0.5毫米大小的鋸齒狀,國際學界原認為是暴龍獵食過程中產生的裂痕,但經過台灣的國家同步輻射中心利用同步加速器光源分析,發現刻痕上的化學成分都是牙齒成分,證實暴龍牙齒上的鋸齒狀原為天生。這項研究成果登上《科學報導》(Scientific Reports)期刊,是首度以科學方式證實暴龍牙齒的鋸齒狀是天生的。

電影《侏羅紀世界》中,暴龍是最凶猛的狩獵者,根據古生物學家研究,原因在於暴龍牙齒有獨特的鋸齒狀結構,可以快速撕裂獵物,讓暴龍成為最頂尖的獵食者。

多倫多大學教授羅伯賴茲與他的學生推測,暴龍牙齒上的鋸齒狀,可能是撕裂獵物時造成的裂痕,但一直無法證實。三年前多倫多大學曾和台灣國家同步輻射中心合作發表恐龍胚胎研究,這次再度借助輻射中心的紅外光進行分析。

這項跨國合作,由多倫多大學向加拿大翁大略皇家博物館,商借兩顆比較小且破碎的恐龍牙齒化石運送來台切片分析。國家同步輻射中心將恐龍牙齒先切後磨成20微米薄片,再用焦點直徑僅10微米的紅外光照射分析。

輻射中心助研究員李耀昌表示,暴龍牙齒表面若是因獵食而產生鋸齒狀,裂縫中應有酸性成分,就像是人類蛀牙;但從紅外光顯微結果來看,幾乎都是琺瑯質,沒有其他化學成分,鋸齒狀的軌跡也分別往上、往左右生長,顯示這是暴龍天生具備的獵食利器。

李耀昌也表示,過去分析化石主要採使雷射光束,但照射在化石上時,容易激發螢光干擾擷取訊號,效果比較差。

這項發現也讓合作的多倫多大學學者及古生物學家認為,正因為暴龍牙齒上有鋸齒,更能有效的撕裂與咀嚼大型動物的骨頭與肌肉,才能成為6500萬年前食物鏈上最頂層的狩獵者;目前現存的生物中,只有印尼科摩多巨蜥保有這樣特殊的牙齒結構。李耀昌表示,鯊魚也有類似結構,但鯊魚牙齒成分較類似骨骼,和生物的琺瑯質不一樣。

新聞秘書/台灣光源

1993年啟用,利用同步加速器讓電子一直繞圈,電子轉彎能釋放出亮度極高又集中的光,這些光束可用來照射用各種儀器看不到的內容,這次利用光束照射恐龍化石,分析出以前看不到的細微化學成分。(資料來源/國家同步輻射中心)



◆ 紅外光透視恐龍 挑戰「從化石看氣候」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86249

聯合晚報 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 2015-07-29

五年前古生物學家黃大一在雲南發現世界最古老的恐龍胚胎化石,當時多倫多大學教授羅伯賴茲試圖解開恐龍胚胎生長過程,於是找上台灣國家同步輻射中心,利用紅外光譜造影系統分析殘留在胚胎骨頭中的有機殘留物;如今原班人馬再度合作,證明暴龍牙齒鋸齒狀是天生的,科學家、古生物學家合作無間,交出漂亮成績單。

同步輻射中心助研究員李耀昌透露,該中心目前還有幾個和恐龍有關研究正進行中,希望能再接再厲發現更多恐龍的秘密;恐龍化石長期埋在土裡產生的二氧化碳附著,是否能推斷當時的氣候,是下一個階段要挑戰的目標。

李耀昌坦言,這次挑戰暴龍牙齒,因為牙齒化石很脆弱,要切磨成20微米的薄片,過程中多次碎裂,只好重新再來,好不容易才成功。

他也說,同步輻射中心的學者全是科學背景,能和古生物學者合作,揭開恐龍神秘面紗,實在令人振奮;而多年合作產生良好默契,更讓領域不同的加拿大和台灣學者,分別在各自領域有所發揮,更是學術研究的迷人之處。

新聞秘書/台灣光源

1993年啟用,利用同步加速器讓電子一直繞圈,電子轉彎能釋放出亮度極高又集中的光,這些光束可用來照射用各種儀器看不到的內容,這次利用光束照射恐龍化石,分析出以前看不到的細微化學成分。(資料來源/國家同步輻射中心)



◆ 聯合/動物不是「物」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08559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2015-07-29

日昨一則有關「寵物煉獄」的新聞,新北動保處破獲非法繁殖販賣寵物的場所,兩百多隻貓狗關在二十坪大空間,挨餓,染病,遭割除聲帶。任何人聞之能不心情悽慘?問題是,在養寵物風氣日盛的今天,懷裡摟著紅貴賓逛大街的時髦人士,或以展示家裡名種貓犬為榮的貴婦名媛,會不會暗自心驚:自己買來的心肝寶貝,在這「寵物煉獄」的結構鏈裡,占了一個什麼角色?

台灣社會其實沒資格因非法養殖場的慘況而大驚小怪,事實上,類似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發生,每隔不久就爆出山區、郊外發現大批棄養貓狗,共同特徵是名種、受虐、被割聲帶、過度生育,利用殆盡就被丟棄等死。業者振振有詞「市場需求」,可見寵物販賣乃這種罪惡之淵藪。在此同時,每年各地收容所數以千計的貓狗被安樂死,雖然今年初的動保法修法朝向零安樂死目標,但「領養代替購買」還未能形成風氣,也才讓惡質繁殖業者不斷有活動空間。

以今日台灣「文明」的程度,可能連小學生也被教導過要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但許多動物仍然被視為「物」,任意轉手販賣丟棄,且看公部門帶頭的行徑:財政部打算把退訓的緝毒犬拍賣,引發民眾抗議,但關務署仍解釋,緝毒犬乃「國家財產」,不能無償轉讓民眾認養。這種對動物的概念,與奴隸時代有何不同?

西班牙一小鎮最近透過公民投票,賦予鎮內貓狗「鎮民」的身分地位,受到「作為住民,不管是否為人類,都應受到尊重」的條文保障。台灣的愛護動物人士看見如此環境和風氣,會多麼羨慕!最低限度,先向社會宣傳「動物是生命,不是物」的概念吧。



◆ 圈養最長壽 貓熊佳佳慶37歲生日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085666

聯合報 香港特派員李春/香港報導 2015-07-29

香港海洋公園的貓熊佳佳將滿卅七歲,相當於一百一十歲的人瑞,成為世界上最長壽的圈養貓熊。

雌性貓熊佳佳一九七八年生於四川寶興縣,一九九九年作為香港回歸兩周年禮物,由中國中央政府送贈香港,在香港已住了十六年。下月佳佳將滿卅七歲,將刷新兩項世界金氏紀錄,包括成為全球圈養最長壽的大熊貓,及在世全球圈養最長壽的大熊貓。

香港海洋公園昨天為佳佳過生日,牠的另外三隻同伴安安、盈盈和樂樂,一齊參加了生日會。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也專門趕到海洋公園,為佳佳慶生。

香港市民也沾佳佳生日的光,香港海洋公園說,為慶祝佳佳生日,下月會推出優惠,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及八月生日的市民,可在八月任選一天免費入場,同行的四名親友可以七折購買門票。

佳佳現在體重約七十八公斤,最喜愛的食物仍是竹子,也吃蔬果和高纖維餅乾。牠生產五次,產下六隻貓熊,目前有四子女存活,分布在其他地方的動物園和貓熊基地,未與牠同住香港。



◆ 夏威夷帥哥 帶頭環島淨灘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85633

聯合報 記者葉臻/桃園報導 2015-07-29

「我開始撿垃圾,但是我需要你的幫忙!」來自夏威夷的丹尼爾兩年前發起全台淨灘,至今逾五千人次響應,為卅四處海灘清出逾十公噸垃圾。昨天他與三百多人在桃園永安漁港淨灘後,烈日下的海灘格外亮淨。

四年前丹尼爾來台任教,因工作常到高雄西子灣,被沙灘上各式垃圾嚇到,「尤其是埋在沙裡的針頭,小孩子在上面跑來跑去,看得我心驚膽顫」。他於是和黃之揚創辦RE-THINK社群網站,「台灣人應該親眼看見台灣海灘的真實面貌,透過行動來幫它還原」。丹尼爾說,一開始只有五十多個人參加,現在每場都至少有上百人。

昨天上午來自各地的三百多名民眾到永安漁港,每個人披著汗巾、戴著草帽,撿拾沙灘上的玻璃瓶、鋁罐、廢棄木等;另有人先鏟沙再篩出磁磚碎片等,一點也不馬虎。第三次參加淨灘的陳媽媽說,特別帶女兒一起來,「讓她一起學環保,愛護我們腳底下的台灣」。

丹尼爾說,他曾撿過最詭異的垃圾,是寫著簡體字、從中國大陸漂來的驗孕棒;還撿過床單、馬桶蓋、魚飼料袋和教育局的旗幟。丹尼爾說,兩年來他們在台灣各大沙灘淨灘,「每次再回去都會發現有些不同,相信我們真的做到改變」。

fsj 提到...

美牙醫殺辛巴威人氣獅王 全球公憤通緝他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087994

聯合報 編譯田思怡/綜合報導 2015-07-30

美國一名牙醫神箭手誘殺辛巴威國家公園內的一頭明星獅子王,在全球引起公憤,辛巴威一名狩獵嚮導和一名地主廿九日因協助非法狩獵出庭應訊,而這名美國牙醫則成了通緝犯,罪名是非法殺死獅子。

十三歲的雄獅塞西爾(Cecil)在萬基國家公園(Hwange National Park)深受遊客喜愛,以深黑色鬃毛和對遊客友善聞名,並參與英國牛津大學研究,戴著追蹤定位項圈。

CNN報導,明尼蘇達州的牙醫巴默(Walter James Palmer)付給辛巴威狩獵嚮導布朗克斯特五萬美元獵殺這頭名獅。辛巴威保育工作小組組長羅德里格茲說,獵殺過程十分殘忍。

他說,七月六日,布朗克斯特帶巴默進入萬基國家公園,「他們在夜晚用探照燈狩獵,看到了塞西爾。他們把一隻死動物綁在車上,引誘塞西爾走出國家公園,把牠引到離公園半公里的私人土地。」

羅德里格茲說,巴默用弓箭射傷塞西爾,沒能殺死牠。兩人繼續追蹤這頭雄獅,四十小時後才找到牠並開槍打死。他們發現牠戴了定位項圈,試圖摧毀項圈。

他說,塞西爾被剝皮和砍頭,但牠的頭下落不明,「最悲慘的是,塞西爾死了,繼承獅王第一順位的雄獅傑利可(Jericho)很可能殺死塞西爾的所有幼獅,與母獅交配,傳宗接代,這是獅群社會的標準程序。」塞西爾生前與副手傑利可一起領導的獅群,有六頭母獅和十二頭幼獅。

紐約時報報導指出,巴默是神射手獵人,他最自豪的是不用槍,他二○○九年用複合弓在七十五碼外射死一頭麋鹿,紐約時報當時還為他寫了一篇報導。

巴默廿九日聲明說,他雇用有狩獵許可的專業嚮導,「就我所知,這趟旅程合法。我在結束時才知道我殺死了深受當地人喜愛的名獅,還有定位項圈和參與研究。我依賴當地嚮導的專業,確保合法狩獵。」

這不是巴默第一次非法狩獵,他二○○六年在威斯康辛州非法獵殺一頭黑熊,因不實陳述被判緩刑一年,罰款近三千美元。

巴默誘殺塞西爾的消息曝光後,成千上萬人連署向辛巴威總統請願,要求將凶手繩之以法。保護動物人士在網路上表達對巴默的憤怒。

巴默的牙科和網站都已關閉,網友立刻為他的牙科設立臉書惡搞頁面,被憤怒的言論塞爆。

專業嚮導布朗克斯特和地主恩德洛夫廿九日出庭。辛巴威國家公園管理局說,恩德洛夫沒有狩獵許可,布朗克斯特的執照被吊銷,他們獵到的獅子被沒收。

※ 相關報導:

* 男陷低谷被迫放棄愛狗 一年後結局超感動
http://udn.com/news/story/7470/1088332

美國密蘇里州一名男子一年前經歷人生低谷,失業的他不但失去了經濟來源,甚至連住所也隨之失去,讓他自覺在沒能力照顧家中毛小孩的情況下,被逼放棄愛犬將牠送進動物收容所。時隔一年,在機緣下男子與愛犬重逄,狗狗不但沒有絲毫怪責主人,更瘋狂搖尾巴撒嬌,大團圓結局讓在場人士都相當感動。

* 沉湖底1小時 幸運小貓無恙
http://udn.com/news/story/6813/1086822

一艘沉在亞利桑納州哈瓦蘇湖底的船隻打撈上來後,竟然發現一隻福大命大的小貓。這隻受困的饑餓小貓,全身濕透,並受到驚嚇。



◆ 盆栽枯了怎辦?找植物醫院救!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087620

聯合報 記者郭政芬/新竹報導 2015-07-30

垃圾可以回收,但植物也可以嗎?新竹市「花樹植物醫院」是全台首創由社區自發性組織的醫院,照顧瀕臨枯萎的植物,社區綠美化,讓垂死植物有再活一次的機會。

花樹植物醫院由科園社區發展協會所創設,從95年開幕起,累計近一萬人次蒞訪,然因風吹日曬導致屋頂破損,又因缺乏經費維修,使得院內設備損壞無法持續正常營運,這次在新竹市環保局經費協助下,昨天重新開放。

花樹植物醫院每周二、五上午開放民眾參觀,志工們為民眾導覽解說植物生態,並不定期舉辦環保創意DIY活動,並接收社會各界瀕臨枯萎棄養花樹植物,進行復育再生,曾有民眾要出國,不忍心愛的植物枯死,用兩台卡車運送心愛的植物送給醫院,讓志工們好感動,透過社區志工齊心照料,讓植物綻放健康。

協會理事長劉瓊林說,之前有些竹北的公寓大樓,清出不要的植栽,志工們也開著廂型車去載,甚至還有民眾捐贈樹木,志工都盡力去搶救,如果家中有不要或瀕臨死亡的植裁及花盆等,也歡迎民眾自行送至植物醫院來回收,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讓植物重新煥發生機!」協會榮譽理事長潘嬰娣表示,竹科周遭數百家廠商,不論開工、動土、接待外賓等各類活動需求的植栽數量非常大,但活動過後就丟棄,非常可惜,這些遭棄養的植物多半是蘭科、觀葉植物、喬木盆栽等,透過志工們的專業知識及巧手之下,讓這些植物又活了起來。

環保局代理局長江盛任推崇,透過花樹植物醫院,讓植物復育再生,更是環境資源永續循環的最佳展現。民眾如想造訪,可循新竹市民有二街走到底,就可看到花樹植物醫院。

※ 相關報導:

* 大嵙崁濕地巡守隊 清掃兼導覽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087639

大溪月眉水環境巡守隊認養大嵙崁人工濕地、月眉地區水域,除了巡視防破壞,也主動清掃垃圾。巡守隊昨天還當起導覽員,帶領20多名小朋友認識濕地。隊員廖春景說,濕地為我們淨化汙水,也有豐富的生態環境,值得民眾認識。

廖春景說,巡守隊每月要巡檢超過20次,巡檢時大家也會帶著垃圾袋,沿途清掃。有次甚至在河岸發現廢棄床墊,趕緊通報清潔隊員協助處理。

* 新疆喀納斯 發現古老海底遺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30001002-260309

位在大陸內陸深處的新疆,過去曾有海洋存在?喀納斯景區管委會日前公布一項證據,指在距離喀納斯湖出水口約18公里西南方向,找到了古地中海海底遺跡,這是當地喀納斯景區科研考察隊在六月,於寶勒巴岱山進行「喀納斯冰川探險」為主題的實地研究時的新發現。

喀納斯湖是大陸最深的高山流水湖泊,外形呈月牙狀,為古冰川強烈運動阻塞山谷積水而成。科考隊領隊康劍表示,古地中海海底遺址位於阿爾泰山中段2500公尺的高海拔偏遠山區,地方離當地牧民分布距離較遠,少有牧民到此地放牧,遺址周邊生態環境保持完整。

fsj 提到...

台北赤蛙 復育成功
http://udn.com/news/story/7470/1090136

聯合報 記者連珮宇、祁容玉/三芝報導 2015-07-31

新北市農業局3年前與台北市立動物園共同合作復育快絕跡的台北赤蛙,取得初步成果。目前動物園已在棲地取得蛙卵,成功復育約400隻幼蛙,農業局也請專家在石門、三芝進行棲地復育階段工作。

台北市立動物園保育研究中心執行長張明雄說,現在需要突破的關鍵,在於幼蛙轉成蛙後的存活率,若存活率高並能在園區順利繁殖後代,未來野放成功機率也會增加。

新北農業局表示,為重新復育台北赤蛙族群,目前參照當前國際生態保育珍貴物種的最新方式,以境外保育、繁殖、再移入模式進行。地點選在自然生態較佳的石門、三芝,先調查研究棲地,再復育適合台北赤蛙生存的環境。

台北赤蛙在1970年代曾大面積分布全台,但隨著農地破碎化,變得只剩點狀分布北台灣,又因農藥及除草劑濫用、棲地遭破壞瀕臨絕種。農業局林務科股長李青娟表示,2005年在三芝進行調查時,曾一晚記錄到90多隻;但2012年一整晚記錄到的只剩個位數,大幅減少9成。

農業局長廖榮清說,台北赤蛙又名雷公蛙,體型迷你、色彩斑斕,又有「神蛙」美名,屬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對於棲地環境及水質具指標性。動物園保育研究中心研究人員林宣祐表示,台北赤蛙以皮膚呼吸,因此環境水質若殘留農藥,會直接反映在青蛙死亡數量上。



◆ 鬥魚吃孑孓成效好 平溪要推廣各里
http://udn.com/news/story/7323/1091774

觀天下 記者陳郁薇/平溪報導 2015-07-31

平常清潔隊的業務,不外乎是環境清潔的維持,現在還可以在清潔隊的辦公室看到蓋斑鬥魚,炎炎夏天到了,平溪區清潔隊復育蓋斑鬥魚,取代化學殺蟲劑,可將孑孓吃掉,防止蚊蟲孳生,保護環境生態永續,經過半年的復育,成效不錯,未來也會推廣到各里,讓民眾一起維護生態環境。

平溪區清潔隊的辦公室,就位在區公所旁邊,一進到裡面,就可以看到架上許多的瓶瓶罐罐,而裡面所養得就是蓋斑鬥魚,還有顏色較鮮艷的孔雀魚有37隻。

平溪區清潔隊隊長曾柔瑜說,其實會養鬥魚是因為配合每年環保局環境大整頓,都會發送鬥魚給民眾,從貢寮帶回幼魚,就這樣養到有15公分的長度,共有6隻的蓋斑鬥魚,可以取代殺蟲劑,消滅孑孓,是最天然的,保護環境生態永續。

隊長曾柔瑜養著養著養出興趣,還能道出魚類的生態,可說是如數家珍,除了蓋斑鬥魚,還有孔雀魚,都是辦公室的好朋友。

另外,辦公室角落也看得到資收物再利用,保特瓶再製作成花,風車,吊掛盆栽,廢棄許願竹重新上漆做成底座插花或風車。

清潔隊做環保從自身做起,讓辦公室綠美化,同時也趁機讓隊員上了環境教育的一課。

※ 相關報導:

* 給蚊子結紮 讓牠們不能生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090268

廣州市蘿崗區一棟大樓內,藏著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廠,這裡每周生產出50萬甚至上百萬隻「絕育」蚊子,被送往廣州南沙沙仔島釋放。

今年3月起,中山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熱帶病蟲媒控制聯合研究中心奚志勇教授團隊,在沙仔島陸續釋放「絕育」蚊子,即攜帶新型沃爾巴克氏體的白紋伊蚊雄蚊。這是沃爾巴克氏體技術控制蚊媒及阻斷登革熱項目在中國國內的第一次田間試驗,目前局部地區的種群壓制效果已經超過90%。



◆ 日本培育基改「真鯛」 安全性待檢討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902545

自由 2015-07-31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日本京都大學研究團隊利用基因組編輯(genome editing)技術培育的高級魚「真鯛」,比一般真鯛重一.五倍,未來可能應用在魚類品種改良。不過,由於食品安全問題有待檢討,基因工程涉及的倫理問題,也恐引發爭議。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基因組編輯比以往的基因改造技術更為精確,可任意改編生命的設計圖,相關研究近年來迅速發展。由京都大學助教木下政人與近畿大學學者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基因組編輯技術,操作真鯛的肌肉生長抑制素基因(Myostatin),結果真鯛孵化一年後,重量從一般真鯛的一.二倍增加到一.五倍,成功培育出壯大版的真鯛。

據報導,雖然這種透過基因工程培育的魚類做為食品,安全性還有待檢討,但這項技術因為可能被運用在魚類的品種改良而備受矚目。木下政人表示,利用基因組編輯改良水產品的品種若有大幅進展,將有助於解決糧食問題。

日本培育的基因組編輯真鯛並非全球首例,早有研究人員培育出肌肉量兩倍大的肉牛。中國廣州一所大學,今年四月也發表論文,利用基因組編輯改變人類受精卵中有關血液疾病的基因,雖然也非首例,但其涉及的倫理問題仍引發極大爭議。北海道大學教授石井哲也表示,基因工程的進步,帶給社會極大衝擊,有重大貢獻也可能引發問題,必須充分溝通並制定規範。

fsj 提到...

台灣油點草 花美如幽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1000545-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01日 沈揮勝/南投報導

信義鄉潭南部落路邊,最近綻出藍紫色小花,看起來像是蘭科植物,但嫩葉布滿油斑讓人迷惑。推動藥草園區已逾10年的魚池鄉頭社村長黃順昱說,它是本土的特有藥用植物之一,俗名仙女草、石水蓮,正式名稱叫做台灣油點草(見圖,沈揮勝攝)。

「什麼?台灣有點吵?」茶農葉韋甹借題發揮,指台灣絕對不止有點吵,而是一直都很吵!

台灣油點草分類上為百合科,並非蘭科植物;它們喜歡生長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水氣較充足的石壁或坡地上,除了潭南部落,魚池鄉頭社、大雁和五城村也有分布。(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流浪狗學禮貌 你說的牠都懂
http://udn.com/news/story/7470/1092264

「POLA,坐下!」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開辦「犬隻行為矯正種子教師培訓」,「流浪動物中途之家」的流浪犬經過訓練,不僅聽從指令,而且溫馴又乖巧,其中流浪犬「POLA」的學習狀況甚佳,所方希望種子教師繼續協助訓練犬隻,藉此提升認養率。



◆ 自然谷環境信託 廢茶園變次生林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1000314-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01日 林志成/台北報導

2007年7月,有3個人集資買了新竹縣南何山的一座小山谷,命名「自然谷」,2011年起以公益信託方式交給環保團體管理,這些年來,從廢茶園逐漸發展成「次生林」(再次重生的森林),最近更被教育部青年署選為青年壯遊點。

自然谷位在新竹縣芎林鄉與橫山鄉交界稜線的南何山上,海拔300多公尺,曾是茶園及柑橘園,8年前,竹科工程師吳杰峯和兩位朋友吳語喬、劉秀美等3人,集資600多萬元買下1.8公頃土地,之後將其中1.2公頃林地,以公益信託方式交給環保團體管理,成為國內第一起環境信託案例。

自然谷2011年起由荒野保護協會管理,去年10月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接手,靠著募款及號召志工來改造土地,這幾年谷內生物資源迅速恢復,可以看到台灣藍鵲、穿山甲及飛鼠等許多動植物,生態資源豐富。

教育部青年署科長劉佳綾表示,自然谷在環境信託後,致力於守護低海拔森林並且擴大保護面積,這幾年來看到不錯成果,今年4月被青年署選為青年壯遊點,可獲得20萬元補助,也成為國內青年透過生態認識台灣的重要據點。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副祕書長孫秀如說,現在許多民眾到動物園看動物,但貓熊吃的竹子卻不是台灣產的,這很不正常。他們要打造自然谷成為人、動物、植物和諧共生的場域,在這裡,生物都可以「自給自足」。

孫秀如表示,經營自然谷,除了要經費,也需要志工,他們除了募款,也推動「生態工作假期」,號召民眾付費來當生態志工,一起成為森林守衛者。

參加自然谷「生態工作假期」,1天費用約1000元,要幫忙整理竹林或移植樹苗,然後燒柴煮水,體驗農村生活。第一次參加的張小姐說,能夠這樣深入的生態旅遊,感覺非常棒,是以前不曾有過的體驗。

孫秀如說,自然谷原本是廢棄的茶園,經過幾年改造,現有262種維管束植物,其中22種是台灣特有種,還有130多種蜘蛛,也可看到穿山甲、螢火蟲、鳳頭蒼鷹等生物,這都是環境信託的成果。(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台灣風氣未開 國外已百年歷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1000317-260102

新竹自然谷環境信託後「脫胎換骨」,但為何沒有跟進者?專家表示,台灣人認為保護森林、大自然是政府的事,加上對「永久」的想像力弱,他們會捐錢去「救苦救難」,但將土地環境信託以永續保護山林的觀念還不普遍。

國外推動環境信託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英國彼得兔及日本龍貓森林都是成功的案例。在台灣,《信託法》1996年公布後,環境信託有了法源依據,但到目前為止,新竹自然谷是第一、也是唯一的案例。

* 外來樹種陰香 入侵鯉魚山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2967

台東市鯉魚山後山巷道,一整排肉桂樹綠蔭成林,有的達兩層樓高,但台東林管處今起將予砍除,原來這些都是外來樹種印尼肉桂,又稱陰香,與台灣原生樹種土肉桂極為相似,因而被誤植,有侵略低海拔生態之虞。

由於陰香與土肉桂極難分辨,一般民眾很容易誤植做為綠美化樹種,為避免外來樹種迅速繁殖蔓延,影響本土低海拔環境生態,林管處也請民眾勿採種育苗及栽植,共同維護本土生態。



◆ 溼地淨擊之旅 培育環保小巨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1000420-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01日 陳采蘋/竹縣報導

宣導正確環境保育觀念,新竹縣政府昨舉辦環保小巨人的溼地生態「淨」擊之旅,帶領35位弱勢家庭孩童前往竹東頭前溪生態公園參與夏令營,認識生態公園的生物,還有兩者的關係,藉志工老師的帶領,遊訪台灣地方級重要溼地,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

前來參加的橫山國小學生,很興奮自己能來體驗各項活動,「看到很多樹,還有鳥、昆蟲」、「有蟬脫的殼,很新奇又很好玩」,活動中還讓學童DIY製作蝴蝶卡片,欣賞再生之美。

新竹縣長邱鏡淳表示,讓孩子做中學,學中做,從營隊中認識生態保育的觀念,進而實踐愛地球做環保的動作,希望透過教育向下紮根,從小養成地球公民的概念。

竹東頭前溪生態公園是台灣地方級重要溼地,透過精心設計的各個水質生態治理池進行水質淨化,同時結合頭前溪四季景觀與人文風情,成為新竹縣近年來的觀光旅遊新亮點,同時也是縣內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讓孩子在環教場域實踐環保及生態認知與行為,永續環境與資源。(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環保溼地遭侵蝕 玉里人請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1000477-260107

花蓮縣玉里鎮啟模里一處由環保局斥資5千萬打造的環保溼地,不只能處理玉里鎮廢水,還吸引成群野鳥覓食,伴隨著藍天及水波,形成仿如畫般的秘境。但近年來遭秀姑巒溪侵蝕,居民憂心溼地不保,昨日為溼地請命。

* 里長噴藥除草 8年生態社區破功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2843

新竹縣關西鎮東山社區,八年來營造生態社區拚觀光,不曾在道路噴藥除草,全靠手割,並標榜生態多樣,境內四寮溪不僅是戶外生態教室,也是封溪護漁的溪流,環保署將在本月初參訪,未料近日被人噴藥除草破功,重創環境和形象,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詹碧玉說:這是開環保倒車!

坦言就是噴藥除草者的東山里長吳成崇,認為「有這麼嚴重嗎?」他說,為了清淨家園,防蟲、防登革熱,才會主動購買對環境傷害相對不大的除草劑巴拉刈噴灑除草。他並說,社區發展協會與東山里辦公室平時沒有互動,辦活動或開會都沒知會他,生態保護、清淨家園也只針對活動中心到金廣成文化館這段,面積不到東山里的四分之一。

詹碧玉表示,噴除草劑去除路邊雜草,是開環保倒車的行徑,因為就算是雜草、雜木樹葉,上面也蘊含非常豐富的多樣生態,枯死了,生態也就被破壞了,社區鄉親八年來靠十幾名環保志工割草整理環境,為的就是營造生態社區,境內的四寮溪已是知名的戶外生態教室,今年四月底以後還獲縣府公告為封溪護漁區,沿線美景成為當地觀光賣點。

詹碧玉說,連環保署也相當重視,計畫八月四日參訪,社區居民用辦喜事的心情準備,決定前一天掃街、割草,潔淨家園以迎賓,現在卻因道路被噴了除草劑,毀掉八年來的心血,還將淪為笑柄。

fsj 提到...

滿地保麗龍! 美籍青年號召淨灘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94047

聯合報 記者鄭宏斌/台南報導 2015-08-02

台南養蚵產業發達,但保麗龍汙染問題卻重創環境,形成「保麗龍沙灘」;32歲的美籍人士丹尼爾(Daniel Gruber)昨與「RE-THINK重新思考」團隊,號召民眾、非營利組織等近千人,一同在安平淨灘。孩童捧著保麗龍混雜的沙,不禁難過地問父母,「沙灘怎麼了?」

志工抵達安平海邊後,發現現場有大量保麗龍、蚵架,隨即著手撿拾,並分解蚵架;此外,志工更撿拾到大量的瓶蓋、拉環、打火機和煙頭,沙灘滿目瘡痍,更有小朋友不解地問,「通常垃圾不是會丟到垃圾桶嗎?」讓家長無言以對。

「美國人愛台灣,台灣人怎麼能輸?」新營區新東國中童軍老師魏鈺珊和丈夫,帶著兒子一同來淨灘,他們要求孩子認識垃圾材質,「思考垃圾怎麼產出」,以及研究相關危害等。魏說,看著外國人這麼努力保護台灣環境,自己不努力一點怎麼行。

「有時講太多反而體驗不到!」魏鈺珊說,全家一趟淨灘,不僅能增進親子關係,還能看海、親近大自然;同時,讓小朋友看見垃圾所造成的環境汙染,「往往做的,會比聽的學得更多。」

丹尼爾與友人黃之揚組「RE-THINK重新思考」團隊,從創辦粉絲頁,到發起淨灘活動,將近3年,到目前已舉辦過40場大小型淨灘活動;面對撿不完的垃圾,丹尼爾說,唯有在撿垃圾的過程中,「重新思考」,才有可能減少垃圾產出,淨灘的學習意義更重要。

「RE-THINK重新思考」的淨灘「行為教育」,無形中影響很多民眾和學生。今年國防大學醫學系志工團隊「THINK-MORE多思考」,與丹尼爾的團隊一同環台淨灘;東區吳姓一家,也帶著就讀國小兄妹來淨灘,並以環境保護為主題,邊畫、邊撿垃圾,完成暑假作業。

丹尼爾表示,此次環台淨灘共有11場次,台南安平觀夕平台是第5場,下一站是高雄旗津海灘,之後再到屏東、台東和宜蘭,希望大家能走出來,「重新思考」環境汙染問題。



◆ 認養中心開幕 幫毛小孩找家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3181

自由 2015-08-02

〔記者陳韋宗/新北報導〕全市首座流浪犬貓認養中心昨天在板橋動物之家開幕,將其他八處動物之家健康狀況良好的毛小孩集中送養,現場並舉辦「毛小孩走秀趴」,一天共計送養二十八隻毛小孩。農業局長李玟說,未來將每月定期舉辦走秀趴,增加媒合認養機會。

根據動物保護防疫處統計,全市九處動物之家平均認養率約八成,但較偏遠的動物之家如新店、瑞芳等,因為交通不便,認養率偏低。

李玟表示,設置認養中心後,可將偏遠動物之家的毛小孩送至板橋,除了藉由交通便利性提升認養率,往後每個月都會舉辦一次「毛小孩走秀趴」,民眾可以近距離接觸毛小孩。

動物保護防疫處長陳淵泉說,為了避免民眾倉促決定認養,衍生日後棄養問題,認養前均會評估民眾的家庭狀況、飼養環境,是否具認養能力,並提供免費狂犬病疫苗注射與晶片植入、寵物登記,希望民眾共同響應「以認養代替購買」。

fsj 提到...

濫捕當紀念品 海馬30年內恐絕種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094952

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1日電 2015-08-03

英國雖禁止獵殺、捕捉和騷擾海馬,但不少當地商家從中國等亞洲地區進口,非法出售海馬標本當紀念品。據悉,每年有約6400萬隻野生海馬被捕殺,保育組織警告,海馬或在未來30年內絕種。

英國保育組織「海馬基金會」指出,當地海邊有上千間遊客商店以海馬標本當紀念品出售,包裝上還佯稱來源可靠,令許多顧客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購買。基金會近日接獲舉報後,派臥底義工前往涉事商店蒐證,再把證據轉交政府部門。

另外,因海馬亦被視有中藥價值,基金會將計畫打擊唐人街出售海馬的商店。

保育組織「拯救海馬」也指出,海馬的數量在過去五年間更下跌了一半,海馬恐在未來30年內絕種。海馬有約30至40種,魚苗存活率僅千分之一,全部被列為瀕臨絕種或受威脅之物種。



◆ 解密「栗喉蜂虎」 鳥身裝追蹤器
http://udn.com/news/story/7470/1095591

聯合報 記者蔡家蓁/金門報導 2015-08-03

每年4到9月,約2千到3千隻候鳥栗喉蜂虎到金門繁衍後代,被稱為「金門最美的夏日精靈」。金門國家公園與台灣大學教授袁孝維團隊,近期在鳥身裝置新型地理記錄器後野放,希望2年內解開栗喉蜂虎在金門活動範圍、遷徙路徑和度冬地點之謎。

金門人稱栗喉蜂虎為棋盤鳥,因為牠們的巢洞星羅棋布在坡面上,就好像一局棋盤。栗喉蜂虎偏好使用海邊沙堆、沖蝕溝、人為活動所造成的土堆等作為其營巢地。

金門國家公園自民國91年開始委託袁孝維教授團隊,研究栗喉蜂虎的生殖與生態,取得栗喉蜂虎的棲地選擇與復舊、生殖行為等成果。

為進一步了解栗喉蜂虎在金門的行蹤,研究團隊選擇在鳥身繫上地理記錄器,每個重量大致為鳥體重的百分之3到5,避免造成負擔。目前發現在慈湖裝置的個體,第一晚在慈湖農莊樹林內,第二至四晚則飛到瓊林水庫。等待明年回收主要群體的記錄器後,讀取其中的地理資訊,便可解謎。

金門國家公園表示,100年開始在慈湖三角堡附近進行棲地復育,營造適合蜂虎使用的繁殖坡面,以維持穩定的生殖族群,營巢數量由去年的85巢增加到今年的179巢,另一地點青年農莊也由去年128巢增加到今年258巢,今年在金門國家公園所有整理的營巢地,共記錄到至少440巢,多於去年239巢,調查數量維持近3000隻左右。

※ 相關報導:

* 台南病癒黑面琵鷺 大連傳宗接代
http://udn.com/news/story/7470/1096354

一隻黑面琵鷺雌鳥「T69」,今年春天曾在過境台灣時因肉毒桿菌中毒,後經台灣各界全力搶救治癒,已飛到中國大陸的大連順利繁殖下一代,更被大連庄河市野生動物保護站觀察員拍下交配畫面。台南市政府農業局今天公布這項好消息,台南地區許多鳥友也期待「T69」今年冬天帶著新生黑琵來台灣過冬。



◆ 「教訓」犰狳 子彈反彈傷己
http://udn.com/news/story/6813/1094943

世界日報 編譯袁敏益/綜合1日電 2015-08-03

最好不要去惹犰狳,不然你會得到教訓,德州一名男子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這位老兄在自家院子裡向一隻犰狳開槍,他以為自己槍法神準,想「教訓」犰狳,卻沒料到犰狳的外殼就像穿了防彈衣,結果子彈從其堅硬的外殼反彈回來,打中自己的臉,自己反被教訓,傷了下顎。

卡斯郡(Cass County)警長若伊(Larry Rowe)1日稱,這宗怪案發生在7月30日凌晨3時左右,住在德克薩卡納市(Texarkana)西南部的一名男子在自家院子裡面發現一隻犰狳,趕緊返家拿槍,然後朝牠開槍射擊。當時,他的妻子在屋內,全然不知情。警方並沒有公布這名男子的身分。

若依說,男子拿著一把左輪手槍朝這隻犰狳連開三槍後,不但沒有將犰狳射死,反而被牠堅硬的外殼彈回來的一顆子彈傷到自己。

這名男子其實不是被犰狳「教訓」的第一人。在4月時,喬治亞州一名54歲的男子邁克爾羅伊(Larry McElroy)在朝犰狳開槍的時候,犰狳堅硬的外殼將子彈反彈回去,令人難以想像的是,「槍手」無恙,這顆子彈居然打進他岳母的後背。最後這隻犰狳還是死亡。

根據警方稱,目前這名男子在附近的醫院接受治療,而這隻犰狳下落不明。警方目前把這宗怪案列為「槍枝意外」處理。



◆ 生態導覽員 帶著螃蟹跑全台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95786

聯合報 記者余采瀅/台中報導 2015-08-03

台中大安區生態導覽解說員凃進興熱愛自然生態,花了半年打造「螃蟹專車」穿梭學校、社區解說,除了介紹螃蟹特性,也呼籲保護螃蟹棲地,讓豐富生態永續經營。

凃進興從小跟著父親組裝自行車,練就一身好功夫,後來創業開自行車店超過卅年。四年前擔任大安區生態導覽解說員,發現網路上許多生態資訊似是而非,為了導正孩子的觀念,開始觀察螃蟹生態。

凃進興利用閒暇在大安區潮間帶探訪螃蟹足跡,一年來拍了上萬張照片,核對相關書籍,建立正確資料庫。

三年前凃進興花了五千元,將十多年的老貨車改造為「螃蟹專車」,車上五個水族箱中,放置四十多隻自己飼養的「隆背張口蟹」、「無齒螳臂蟹」、「凶狠圓軸蟹」等七種螃蟹,還裝設電視播放影片,只要接到邀約,他就開著「螃蟹專車」到場解說,一年至少跑上百場,北到新竹,南至雲林。

他說,大安區潮間帶蟹種約有卅多種,資源豐富,但因潮汐、時間等問題,學生無法細細觀賞,便自掏腰包養螃蟹,透過「螃蟹專車」讓學生近距離觀看、觸摸,貼近大自然生態。

「螃蟹其實很可愛!」凃進興說,螃蟹有大螯腳,小朋友看到牠又驚又喜,其實螃蟹面惡心善,覓食時不僅會互相禮讓,還會分食,希望小朋友學習螃蟹精神,懂得禮讓,樂於分享。

fsj 提到...

吃菇別當神農氏 奧萬大開「真菌課」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097802

聯合報 記者陳妍霖/仁愛報導 2015-08-04

南投縣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園區因資源豐富,適合真菌棲息生長,常見各種大型真菌,因外型可愛,有部分遊客會觸摸或誤食,發生意外。園區邀來專家學者進行生態教育,要帶領遊客認識各式真菌,歡迎報名。

大型真菌俗稱菇類,遊客容易在奧萬大林區的樹幹、草地上發現真菌菇的蹤跡,因真菌菇類多樣,有像一朵小花、也有外觀像珊瑚,還有像一支白色小雨傘的菌菇,模樣小巧可愛,深獲遊客青睞。

奧萬大森林園區經理廖慶森說,園區菇類種類多,一半以上都有毒,尤其在下雨過後長得更茂盛,擔心遊客誤以為這些菇類可食用而採摘,或是好奇觸摸,都會教育遊客要有正確觀念,以防發生中毒的意外。

菌菇類百百種,哪種才能吃?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將在8月12日至13日在奧萬大自然教育中心舉辦「大型真菌認識及觀察」研習課,邀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周文能及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研究所陳哲志現場解說,帶領學員認識分布在園區內的真菌菇,還可動手DIY用太空包培養真菌。

報名方式採「線上報名」,可至林務局台灣山林悠遊網自然教育中心網頁 http://nc.forest.gov.tw/AWD 查詢,或撥(049)2974499詢問中心教師。



◆ 動保處辦攝影賽挨批 揪拍白鶴喊卡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3695

自由 2015-08-04

辦攝影比賽 保育團體痛批角色不清

〔記者俞肇福/新北報導〕去年底,新北市金山區清水溼地來了一隻西伯利亞白鶴,在攝影人士與賞鳥人士瘋狂轉貼訊息後,吸引大量人潮湧入拍攝、觀賞;新北市動物保護防疫處日前在官網舉辦「金山小白鶴攝影比賽」,引來保育團體、賞鳥人士上網痛罵「不清楚自己角色」、「官員沒腦袋」!

新北市動物保護防疫處處長陳淵泉表示,當初舉辦攝影比賽是希望能喚起大眾關心金山小白鶴;這兩天收到外界不同聲音,攝影比賽將停辦。

去年十二月十三日,一隻有著黃褐色羽毛的西伯利亞白鶴翩然出現在金山的清水溼地,鳥友、愛好攝影人士爭相湧入清水溼地;由於來的人太多,新北市動保處派人在現場維持秩序,拉起警戒線,一旁設有告示牌,提醒觀賞者保持距離。

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副執行長邱銘源等人成立守護團隊,持續在地記錄,張貼「鶴出沒注意」的牌子,上面還有白鶴粉絲團的QR code,只要用手機掃描,就可上網了解白鶴每天的最新動態。

短短七個多月時間,金山小白鶴經歷過不少驚嚇,包含某電視台拍戲製造槍響聲、空拍機騷擾,愛好攝影人士闖入農田拍攝,以及用拖鞋逗弄小白鶴;長期關注守護小白鶴的邱銘源說,小白鶴面臨最大的壓力其實是人類。

動保處:原希望喚起關心小白鶴

邱銘源說,市府出發點也許是好意,但基層忙著守護,勸阻攝影人士騷擾小白鶴,上面卻辦活動要大家趕快來,動保處到底有沒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

邱銘源說,要動保處付錢請人守護小白鶴,動保處說已經沒錢,奇怪了!怎麼辦攝影比賽就有錢?賴姓鳥友說,辦活動如果沒有對生態教育有真正的助益,其實都是浪費錢又誤導。

新北市動保處處長陳淵泉表示,辦攝影比賽是業務費,費用僅三萬元,但是聘用保全是人事費,兩者預算科目不一樣;而且動保處也從預算中擠出經費持續雇用保全到九月十五日。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動物園綠簑鴿 正在孵蛋育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4000507-260102

名列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近危物種的綠簑鴿,是16世紀中期滅絕度度鳥的遠房親戚,在台北市立動物園生態鳥園的綠簑鴿族群,從3月起就陸續被保育員觀察到有求偶、築巢、孵蛋、育幼的行為,值得開心的是,光水池上方莿桐樹上就有3窩綠簑鴿,正在進行孵蛋及育雛。

綠簑鴿築巢地點常選在樹的上方,不論烈日當空或大雨磅礡,親鳥總是無怨無悔地窩在巢中,由綠簑鴿公、母親鳥輪流孵蛋、共同育幼,且雖然巢位在水池上方的莿桐樹上很安全,但親鳥的警覺性很高,隨時注意四周盯著鳥巢看的人。

* 濕地設排水閘 恐斷送黑琵生機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097578

高雄市茄萣濕地因近年黑面琵鷺逐年增加,已被國際列為黑面琵鷺重要棲息地之一,不過,高雄市政府最近卻在濕地西側,增設自動排水閘門,要將濕地的水排往茄萣大排。生態保育團體擔憂濕地將因此乾枯,斷送黑面琵鷺南來的生機。



◆ 又一美國醫師 非法獵殺獅子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903568

自由 2015.08.04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牙醫師巴默(Walter Palmer)7月間獵殺辛巴威知名雄獅「塞西爾」(Cecil),引發全球公憤後,辛國當局2日又指控一名美國賓州醫生塞斯基(Jan Casimir Sesk),4月間未獲核准就在禁獵區射殺一頭獅子。消息傳開後,塞斯基的「臉書」隨即被網友留言灌爆,有人留言:「你是很好的人類樣本。我看你也殺了頭大象。」

辛巴威國家公園暨野生動物管理局指出,來自賓州墨瑞斯維爾的68歲醫生塞斯基,未獲核准就在禁獵區萬基國家公園附近以弓箭射殺一頭獅子,協助他進行獵遊的地主席班達已被捕。辛國野生動物管理局已禁止在萬基國家公園從事獅、豹與象的獵殺行為;唯有該單位才能核發弓獵許可。

塞斯基是匹茲堡阿勒格尼總醫院負責「免輸血醫學與手術中心」的婦科腫瘤專家。若干弓獵與獵遊網站顯示,塞斯基是大玩家,相關網站出現的照片顯示,倒在「詹恩.塞斯基醫生」身旁的死亡動物包括象、河馬、鴕鳥、斑馬、非洲水牛,以及各種羚羊等。

2012年塞斯基與一隻小羚羊死屍的合影登於「梅洛拉尼獵遊」公司的臉書,附文說小羚羊在中箭後兩天死亡。另一圖說描述塞斯基的箭使羚羊骨裂,並刺穿其部分器官。塞斯基穿著迷彩裝、手握高動力箭弩的照片,與他穿著醫師袍的形象相去甚遠。

2014年9月間,「阿拉斯加弓獵供應」網站上的一張圖文說:「這頭辛巴威大象是詹恩.塞斯基醫生獵殺的第六頭非洲象。箭矢射入大象4分之1的軀體,刺穿肋骨、肺葉,使心與肝臟破裂,最後在腸子內尋獲它,這頭象僅跑了一小段路便氣絕身亡,這樣的成果,無怪乎他是我們超大型連發箭弩系統的堅定支持者。」

辛巴威當局表示,將設法引渡非法獵殺塞西爾的美國牙醫師巴默。這頭獅子被引誘出萬基國家公園,遭弓箭所傷後,被追捕40小時,最後遭槍殺。辛國環保部長穆欽古里以「外國偷獵者」指涉巴默,表示他應交由辛國官員進行司法審判。

※ 相關報導:

* 認養人遲到 阿湯哥遭安樂死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4000594-260107

新竹縣家畜疾病防治所3日人道處理30隻收容60天的流浪犬,其中一隻綽號「阿湯哥」的毛小孩在這波名單中,認養人至竹北收容所認養,赫然發現狗狗已被安樂死,憤而向媒體投訴所方疏失殺狗。但防疫所向人員了解後,確認編號F0039的「阿湯哥」本就在安樂死名單內,並非誤殺。



◆ 5年44起山難 抄捷徑迷路是主因
http://udn.com/news/story/7320/1097720

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宜蘭報導 2015-08-04

登山健行風氣盛,宜蘭縣消防局統計,近5年來有44起山難,分析發現,高山山難相對少,反而在近郊的淺山發生機率高,主因是抄捷徑、山徑不熟而迷路。

宜蘭縣好山好水,自然步道多,成為登山熱區,不過縣消防局每年都會處理約10件的山難事故,最近5年總共發生44件,每次都要動員大批人力搜救。

一般印象,總以為攀登高拔的山岳,因難度與危險性均高,發生意外的機率會高,但消防局分析發現,宜蘭山難事件以在郊區的淺山居多,除了攀登人口比較多外,準備不足與輕忽是重要關鍵。

曾發生山難的地區包括宜蘭縣礁溪鄉大礁溪山區、大同鄉拳頭母山、大同鄉往思源啞口登山口、蘇澳鎮武荖坑溪谷、員山鄉福山植物園、阿玉山林道、大同鄉四方林打狗溪、礁溪鄉小礁溪、烘爐地、櫻花陵園附近山區,甚至熱門的礁溪鄉聖母山莊,都曾經有人迷路。

消防局表示,攀登高山會有專業嚮導,雖然山徑複雜,但準備充足,除非是身體不適,才會緊急請求救援,但登淺山位在郊山,一般民眾容易因認為當天即可來回,裝備準備不多,一旦在山裡又為了抄捷徑,路況不熟,就會迷路,易生危險。

消防局指出,每件山難搜救,消防局都是不計成本,動員大批人力完成任務,對登山客來說,準備不足最危險,即使是消防隊員也不見得對山林很熟,上山搜救都要找專業嚮導,何況一般民眾更應該請熟悉山徑的人同行,不要任意脫隊與抄捷徑,避免意外。

※ 登山也要推行強制險。相關報導:

* 登山專家:準備要夠 更需山林教育
http://udn.com/news/story/7320/1097718

面對登山意外,師大教授陳永龍認為,台灣需要從小就有山林教育;登山與救援專家陳秋霞建議,登山態度要嚴謹,準備要夠,切忌網路找資料就上山。

陳永龍指出,台灣有三分之二的地形是山區,卻很少人接觸山林教育,登山不僅是體能考驗,還包括要山野知識、對氣候了解等,如果沒有這些基礎,一旦天氣與山況變化,無法因應。

fsj 提到...

紅卷柏葉綠體 具可塑性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03806

自由 2015-08-05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許秋容繼發現紅卷柏有植物界新形式葉綠體後,再度發現該葉綠體的形成具可塑性。因卷柏植物是最原始的維管束植物之一,可能還保有植物演化至開花植物過程中可能失去的一些特性,這項發現有助植物演化研究。

許秋容與嘉義大學、中研院、高雄區農改場共組研究團隊,主要是發現紅卷柏的葉綠體的形成和分裂,會受光的強度和方向改變,具可塑性。論文獲美國植物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刊登。圖為紅卷柏特殊的葉綠體電子顯微鏡影像。



◆ 照顧你的狗 收容中心開課了
http://udn.com/news/story/7470/1099974

聯合報 記者潘俊偉/台東報導 2015-08-05

台東縣流浪動物收容中心本月成立全國第一個「犬隻行為矯正小組」,協助解決民眾飼養寵物時所遇到的困難,希望減少棄養現象。

根據台東縣動物防疫所分析民眾棄養案件,許多民眾因不懂自家飼養寵物的行為,也無法解決寵物所造成的困擾,與寵物間的相處產生越來越多問題,最後發生棄養寵物的不幸事件發生。

有鑑於此,台東縣動物防疫所將所6名員工及2位志工,送到屏東科技大學工作犬訓練中心,學習訓練犬隻「坐」、「臥」、「腳旁伴行」、「等待」、「召回」等基本動作,不但可協助民眾解決寵物的問題,也能訓練收容中心內的流浪犬,增加民眾認養率。

台東縣政府農業處長許瑞貴並呼籲以「領養代替購買」,年滿20歲(未滿20歲則以法定代理人為飼主)的民眾,可到收容中心(台東市中華路4段861巷350號)辦理犬貓領養,除領養費用全部免費外,還可以提供免費犬貓絕育和飼養管理諮詢的服務,電話:(089)362011。



◆ 七股樹林社區 空屋變身種子教室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4091

自由 2015-08-05

〔記者劉婉君/七股報導〕七股樹林社區的志工們以巧思加上巧手,將閒置空屋變成充滿在地特色的社區種子教室。屋外有結合白鶴陣傳統藝陣意象的彩繪與裝飾,屋內收集社區內各種植物的種子,不只可以認識在地的植物,也開發出種子DIY材料包,成為社區特色產業之一。

七股樹林社區將活動中心附近的閒置空地及空屋改造成絲瓜園、種子教室,里長黃寶田信手拈來,就可為參觀民眾上一堂社區植物的課程,還有受歡迎的種子DIY。

屋外牆上、屋頂的白鶴,都是志工們以紙漿等環保素材手工製作而成,彰顯樹林傳統藝陣白鶴陣的在地文化,Q版的白鶴仙師及白鶴童子等圖案,也是出自志工之手。

黃寶田說,社區約半年前開始推出種子DIY材料包,可以在社區體驗,也可以回家自己動手做,有烏龜、貓頭鷹、蝸牛等造型,相關組合都是志工們一起討論出來的,隨著種子形狀不同、做的人不同,每件作品也各異其趣,民眾反應相當不錯,尤其是用梅子、鳳凰木的種子組成的人形吊飾「梅小人」,因為有「沒小人」的諧音,尤其受歡迎,相關收入都做為社區舉辦相關活動的基金。

fsj 提到...

發現!最早有性生殖物種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904208

自由 2015-08-06

〔編譯李信漢/綜合報導〕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在加拿大紐芬蘭島研究古代生物化石Fractofusus,發現存在於距今5億6500萬年前海底的古生物,可能是地球最早進行有性繁殖的物種。

古生物學家2007年首次發現Fractofusus,由於牠存活於生物大量出現的「寒武紀大爆發(Cambrian explosion)」之前,且在5億4000萬年前便從地球上消失,因此現今找不到任何相似物種。科學家指出,Fractofusus既非植物,也非動物,外觀像是一個橢圓形的無沿帽;成年的Fractofusus約可長至40公分,幼蟲則約4公分。

研究指出,Fractofusus有兩種繁殖方式:一是從母體內生出幼蟲,類似現今的吊蘭或草莓以匍匐莖繁殖;另一種則是噴發出種子或繁殖芽,顯示牠們可能同時具有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種生殖方式。若Fractofusus真以有性生殖進行繁衍,將是地球上最早的有性生殖物種。



◆ 台灣保育食蛇龜 在金門成家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6000570-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06日 李金生/金門報導

金門古寧頭民眾拾獲1隻台灣原生種,珍貴稀有保育類「食蛇龜」,金管處接手後送交縣府收容照顧,研判是數年前走私丟包殘留的個體,是否已在野外自然繁衍,仍需進一步追蹤調查。

縣府農林科表示,2006年金門海巡隊曾於小金門猛虎嶼海域截獲1艘大陸漁船,滿載中轉走私到福建的龜、鱉,其中就有食蛇龜198隻;另於2008年在古崗湖排水溝也發現10多隻食蛇龜屍體,當時推測應係走私丟包個體,後來在2013及2014年之間,又有民眾在古崗周邊目擊及拾獲食蛇龜。

這隻在古寧頭馬路被民眾發現的食蛇龜長約12公分,為雄性成龜,健康情況良好。由於食蛇龜活動範圍廣達半徑20公里,而古崗湖與古寧頭距離約9公里,研判即是該批走私殘留的個體之一。

鐘立偉科長指出,雜食性的食蛇龜其實並不會吃蛇,食物以果實、蕈類、昆蟲或無脊椎動物為主。

由於大陸吃食蛇龜進補市場需求量大,1隻叫價7000元,因此經常遭到濫捕再走私到對岸,僅2006至2013年即有9300多隻的查獲紀錄,預估走私成功者恐逾10倍,野外族群岌岌可危。(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全球35%海鮮 大陸老饕吃掉的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6000903-260303

愈來愈富有的大陸老饕可是吃遍全球,特別偏愛龍蝦等高級海鮮。根據市調,大陸每年吃掉全球35%的海鮮,估計到2019年將攀升至50%。大陸饕客尤愛北美龍蝦,因物美價廉每周不僅有定期航班空運6萬隻龍蝦到大陸,更因供不應求已讓北美龍蝦價格節節高漲,加拿大龍蝦鉗肉今年已漲價逾3成,達每磅22.75美元,創歷史新高。



◆ 非洲野驢來了 衝吃乾草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6000549-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06日 陳芃/台北報導

「非洲野屁股」來了!台北市立動物園6月中迎接3頭非洲野驢來台,經過檢疫,昨天上午母驢「Daila」和「Gina」首度在沙漠動物區亮相,一出場就吸引小朋友的目光,紛紛說「好像馬哦」、「好可愛」。由於幾位嬌客的加入,也讓北市成為亞洲唯一可以看到非洲野驢的城市。

昨天上午10點多,Daila和Gina小跑步進入戶外展示場,第一眼就看到場內的乾草堆,馬上吃了起來;隨後在場裡散步、熟悉環境,還大膽地靠近遊客區,讓大小朋友看個清楚。

動物園非沙澳區長余珍芳表示,非洲野驢的英文名字是African Wild Ass,才會被戲稱作「非洲野屁股」,牠們的樣子和家驢很像,但是野驢的腳上有斑紋。非洲野驢4歲才算性成熟,而Daila和Gina的年紀都在2歲上下,所以暫時不會和一起來台的公驢Lucas混居。

余珍芳說,北市動物園因長期在稀有物種的保育獲得肯定,獲准參與歐洲動物園及水族館協會所屬的「索馬利非洲野驢保育計畫」,得以迎接3頭野驢來台,希望盡快建立起亞洲第一個衛星族群。

非洲野驢主要分布在衣索匹亞、厄利垂亞南邊的乾旱區域,因獵捕壓力,棲地、水源、食物來源等都持續縮減,雌性個體和幼仔的生存風險偏高,甚至可能和家驢雜交,粗估在原棲地只剩不到600頭,被自然生態保育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的物種。

牠們警覺性非常高,突然的動作、聲音都會引起野驢的關注,以便及時逃命,所以保育員也要很有耐心的了解牠們,才能取得信任。

動物園呼籲,民眾參觀時盡量降低音量、縮小肢體語言,也不要餵食,才有機會近距離觀察非洲野驢的行為。(中國時報)

fsj 提到...

女欲燒炭尋短 愛犬哀鳴勸住她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105118

聯合報 記者卜敏正/太保報導 2015-08-07

陳姓女子前天與父親爭吵,帶著飼養的黃金獵犬開車離家後傳簡訊揚言自殺,水上警分局員警在汽車旅館找到已買木炭的陳女,她抱著取名「妹妹」的黃金獵犬痛哭,狗在她腳旁似有靈性不斷哀鳴,她因不捨妹妹,才未燒炭。警方認為能救回女子,黃金獵犬功不可沒。

住台中的26歲陳姓女子,前天凌晨與家人爭執後,帶著飼養的黃金獵犬「妹妹」負氣離家,並傳簡訊給家人揚言尋短。家人報警請求協助,警方透過電話定位,研判陳女投宿於朴子市與太保市交界的汽車旅館,逐一清查後發現陳女入住記錄後,立即破門搶救。

警方破門發現,陳女一臉驚訝坐在木炭旁,身旁的黃金獵犬,似有靈性不斷哀鳴,陳女則不斷安撫「妹妹」,直言聽到「妹妹」嗚鳴後,內心不捨得帶牠走,不斷跟牠說話,才未點燃炭火。陳女還說,「木炭都還沒點火,你們就找到了,也太快了吧!」

警方見陳女不斷撫摸黃金獵犬「妹妹」的頭,疼愛情狀如同子女,便藉此安撫勸說,「珍惜生命,好好照顧妹妹,別讓牠傷心流淚,這是主人的本分!」黃金獵犬好像通人語,不斷低聲嗚鳴並在陳女腳邊不斷廝磨,似幫忙勸說主人珍惜生命。

陳女聽到警方一席話,忍不住抱著黃金獵犬痛哭失聲,發洩心中不滿情緒,並同意警方暫時保管木炭及打火機,回派出所由家人接回照顧。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別碰!密西根州現毒草 摸了恐失明
http://udn.com/news/story/6813/1104127

世界日報 記者黃惠玲/芝加哥報導 2015-08-07

密西根州卡爾洪郡(Calhoun County)公共健康局公布,在郡內的賓恩菲爾德市(Pennfield Township)出現有毒植物大豬草(Giant Hogweed)蹤跡,人體接觸後,嚴重可能導致失明,由於正逢夏季野外踏青旺季戶外活動高峰期,公共健康局官員特別呼籲民眾提高警覺,避免隨便觸摸不明植物。

據WWMT.com新聞報導,卡爾洪郡環境健康主任馬柯斯基(Paul Makoski)表示,這種大豬草,會長到18呎高,常與其他植物一起混合生長,雖然不會致命,但人體接觸後,可能出現水泡、紅腫等皮膚敏感。賓市的大豬草,已經由專業人員移除,但目前不確定其他地方是否也有大豬草。

維基百科記載,每棵大豬草有約兩萬種籽,並且在潮濕地方生長,尤其是發現大豬草的地方附近有溪澗,大豬草會繁殖蔓延。

這種植物的奶白色液汁最危險,若折斷大豬草的樹枝或樹葉,液汁留出接觸到皮膚,然後去曬太陽,就可能出現對陽光過敏的反應,有些人會起泡。但如果不接觸大豬草,就不會有問題。人體若接觸到大豬草的液汁,與陽光產生光合作用,可能出現水泡或紅腫等皮膚反應,若觸及眼睛,輕則可能灼傷眼,嚴重的可能失明。

大豬草透過種子傳播,像野草般粗生,但不是很快傳播和生長的植物。不過,也有可能透過種子,傳播到其他人的後園。

公共健康局官員強調,如果一旦碰到大豬草,應該要立即沖洗皮膚及眼睛,而且要在最短時間內尋求治療。大豬草枝幹部分是綠色的,花朵通常白色。這種植物最常出現在新英格蘭、亞特蘭大中部以及西北部。除了溪邊最常見外,一般後院、路邊都可能看到大豬草。



◆ 全球首個螞蟻地圖 上線了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106660

世界日報 香港7日電 2015-08-07

香港大學與日本的大學合作,推出全球首個螞蟻線上地圖,顯示約1萬5000螞蟻品種的分布區域及原生地,讓學術界探索新物種更方便,並協助政府制訂適切的環境保育政策,保護部分品種免於絕種。

這個色彩豐富的互動式線上地圖,是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助理教授管納德(Benoit Guenard)及其研究團隊,聯同日本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花四年時間整理而成。

管納德表示:「提到生物多樣性,昆蟲是我們必須聚焦的主要族群之一。」他說:「在多數生態系統中,螞蟻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螞蟻能促進泥土養分循環和種子散布。

另外,研究團隊更發現27個香港新記錄螞蟻品種,包括會吸取蜈蚣幼蟲體液的「吸血鬼螞蟻」。而當中12個更屬全球首次發現、待確認的潛在新品種。

fsj 提到...

鯨鯊遭活宰… 牠哭了?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108143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廣州8日電 2015-08-08

最近網路熱傳一段短片,一條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鯨鯊在廣東省陽江市一碼頭被活宰肢解,當漁民用長刀切割魚身時,鯨鯊的嘴仍然在一張一合像是在哭泣,血腥場面令圍觀者驚呼;有人拍下恐怖的一幕;也有人爭相與鯨鯊合影,令網民痛斥泯滅人性。

有專家分析,因鯨鯊沒經濟價值,鯨鯊魚翅只能做裝飾品,魚肝油也賣不了多少錢,而中國東南沿海目前正是捕撈季節,可能是漁民誤捕。他續指,從外貌特徵判斷,牠是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公約的鯨鯊,因此相當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同時亦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

片段驚動當地漁政部門展開調查。該部門負責人猜測,被屠鯨鯊是被撈後隨即被賣走,待屠宰後便被賣方帶走。目前已鎖定涉嫌捕獲該鯨鯊的漁船,唯目標漁船已再次出海,事件仍待調查。

※ 相關報導:

* 這些好萊塢明星 都為保護動物不遺餘力!
http://udn.com/news/story/7265/1108884

還記得7月底在時尚圈鬧得轟轟烈烈的大事件嗎?英國知名女星珍柏金(Jane Birkin),在得知以她為名的高檔柏金包背後,竟隱藏著殘忍的鱷魚養殖、獵殺及剝皮等行為。她立刻要求愛馬仕(Helmes)將這款經典鉑金包改名,並不再授權姓名給愛馬仕,態度相當激烈。此外,珍柏金還宣稱,自己已經簽署「善待動物」請願書,要求民眾拒絕「讓稀有動物皮進入衣櫃」,讓人見到她重視保育的決心,其實不只珍柏金,演藝圈裡頭也有許多關懷動物的人士,汲汲營營推展動保運動。



◆ 百年老榕斷裂 成大:速請專家搶救
http://udn.com/news/story/8479/1110023

聯合晚報 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 2015-08-09

國泰集團的企業標誌大榕樹的本尊,就在台南成功大學榕園內,種在這棵百年老榕旁邊的姊妹樹,在這次蘇迪勒颱風肆虐下,樹幹中心裂開,傾倒橫躺在草地上。成大表示,將盡快聘請專家前來診斷,是否還有救。

成功大學榕園內有12棵榕樹,有兩棵姊妹樹是1910年日本兵營完工時,從日本鹿兒島帶來的,由當時日本皇太子裕仁親手種在成大校園裡,其中一棵後來成了國泰集團的企業標誌。

民國84年時老榕樹感染嚴重的介殼蟲害,由國泰人壽以每年贊助100萬元,照料企業標誌的老榕樹,也順便照顧和老榕樹同年齡的姊妹樹,沒想到姊妹樹不敵強風樹幹裂開。成大表示,斷裂老榕樹是成大的精神指標,將努力讓老榕樹重新站起來。

※ 相關報導:

* 綠蔭變「綠地」 北市樹倒逾4千
http://udn.com/news/story/8479/1109645

蘇迪勒強風豪雨狂掃,台北市受損路樹破紀錄,成了路樹重災區,至少四千棵公園及行道樹傾倒或折斷,民生社區至少四十棵四十年老樹全倒最為慘烈;天母整排路樹倒地成「地面樹海」,民眾看了心疼,在「樹海」中拍照留念。

「每一條路都過不去啊!」北市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處長張郁慧說,中颱蘇迪勒恐成為近十年破壞力最強的颱風,打敗二○一三年的蘇力強颱。當時蘇力颱風損壞三千零六十九棵路樹,蘇迪勒連根拔起一千五百棵,預估受損路樹會超過四千棵,重災區在民生東路與和平東西路等。

* 新北高灘地淹2米高 逾萬棵樹倒
http://udn.com/news/story/7323/1109445

蘇迪勒颱風肆虐全台,造成新北市3315件災情,26.7萬戶停電、20萬戶停水,樹倒破萬棵,農損以文旦柚和綠竹筍為主,估計約5千萬元,昨天午後風雨趨緩,環保局動員清潔隊清運傾倒路樹,將在明天上班前盡力恢復市容。

* 蘇迪勒重創台中800棵路樹 市容最快1周內修復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109269

颱風蘇迪勒的強勁風勢,昨重創台中市容,尤其以路樹倒塌最多,根據消防局統計,全市路樹倒塌或折斷近800件、廣告招牌倒塌152件、建物毀損101件、圍牆傾斜、電線掉落其他災情共654件,整體市容必須等颱風警報解除才能預估,最快一周內修復。

....台中市的行道樹種多,有黑板樹、美人樹、台灣欒樹、印度紫壇…琳瑯滿目,但這些多非台灣原生樹種,病蟲害狀況多,昨天上午建設局的樹木委員會委員們,逐一巡視,許多枝幹被白蟻蛀食空心,災情慘重。

※ 改種台灣櫟樹。

* 狂風中…朴子老榕抱著老診所 一起倒了
http://udn.com/news/story/8479/1109359

蘇迪勒颱風昨天凌晨將朴子市松華里牛桃灣的歷史建築「吳杯初濟生病院」,連同與建築共生的老榕樹一併吹垮。附近居民認為這是老一輩地方人重要記憶,還感嘆問,「這麼有價值的建築,不知還能不能復原!」

嘉義縣文觀局文資科長林君徽表示,該建築去年經嘉義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決議,登錄為歷史建築。昨天已緊急通報文化部文資局,並聯絡專家學者明日現場勘查,將針對傾倒部分如何處置及緊急搶救建議做初步規畫,並希望爭取文資局支援經費。

「吳杯初濟生病院」為80多年前,牛條灣地區唯一西醫診所。根據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資料,畢業於台灣總督府台北醫學專門學校的吳杯初,當時在村內開設「濟生病院」,建物為2層洋樓建築,且於女牆上飾有彩瓷面磚,作工精美,也顯示當時吳家名望及當時工藝技術。

fsj 提到...

颱風/多少路樹 死於選舉考量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111176

聯合報 何正品/公(高雄市)2015-08-10

颱風蘇迪勒造成各地大量路樹倒塌,樹倒數量恐創歷年風災之冠。

種植路樹有個重要的觀念,即是樹冠面積多大,根系伸展的面積亦有多大。所以設計道路時,要考慮樹木種植的樹穴面積,還要考慮樹種日後長植的大小。有些速生樹種,生長速度快,如木棉、印度紫檀等,要留足夠的樹穴。若樹穴面積不足,則根系不易伸張,容易倒伏,根張也容易破壞路面或人行道。

另外,要由小樹種起,因大樹移植前已斷根處理,根部只剩土球,根系再長也是不具支持作用的鬚根,且道路土壤已夯實,根系不易擴張。再加上雨後土壤濕潤,土壤支持力減弱,強風吹過,當然容易倒塌。

但公家機關為何喜歡種植大樹呢?與首長心態有關。首長任期四年,第一、二年規畫經費,第三年種植,第四年要看到綠化成果,若第四年種植樹木遇強風吹倒,則以契約保固一年,要求補植。至於第五年以後倒了呢?得花更多的錢補植吧。

希望種植樹木,能夠回歸專業,少點選舉考量,才能減少經費且達綠化效果。

※ 相關報導:

* 北市樹倒逾5千棵 車被壓難獲賠
http://udn.com/news/story/8471/1111846

這次颱風過境,造成近十年來北巿路樹吹倒最慘重災情,北市工務局上午動大致完成行道樹及公園、綠地、廣場、兒童遊樂場等樹木植栽的整備工作,也投入河濱公園的復原清淤,初步統計受災路樹已超過5000棵,且老樹不計其數,還在增加中。

* 「鋸樹鋸到手軟」 北市出動900人清不完
http://udn.com/news/story/8479/1111025

蘇迪勒颱風橫掃台灣,強勁風勢吹倒台北5000棵樹木,無論是市區、郊區都看得到斷枝殘幹。為了「復舊」,北市工務局、環保局清潔人員連夜加班,鋸樹、清除斷枝,出動吊車吊走粗重的樹幹,加緊趕工只為了風災後首日上班日,讓交通恢復正常、恢復城市景觀。

* 國泰老榕樹挺住 6棵彭總裁樹全倒
http://udn.com/news/story/8479/1111208

國立成功大學被視為國泰集團企業標誌的老榕樹挺過風災,安然無恙,但鄰近有棵老榕樹不敵強風,支幹斷裂;台北大安森林公園六棵「彭總裁樹」無一倖免,士林官邸更倒了上百棵樹,將封園七天復舊。

成大主校區著名景點「榕園」共有十二棵大榕樹,其中三棵據說是近百年前,分由日本三位皇子裕仁、雍仁和宣仁種植,但到底誰種了哪一棵,文史學者仍有爭議。



◆ 不能只怪風 專家:全盤檢討路樹養護
http://udn.com/news/story/8479/1109649

聯合報 記者喻文玟/台中報導 2015-08-09

颱風來襲,各地路樹就倒成一片,造成樹木浩劫。專家表示,政府要全盤檢討路樹的養護機制,從一開始選擇樹種、植栽樹穴,到例行的修剪、健檢都要到位,否則只要風雨稍大,路樹就成了隨機殺人的凶器,也枉費投入大量心力種植的綠資源。

中興大學森林系教授王升陽昨天一早在台中市區記錄倒伏的行道樹,黑板樹災情最慘,興大綠園道兩側的美人樹、印度紫壇也慘不忍睹。他指出,樹倒與風速強勁很有關係,但倒伏的樹木根部幾乎都染病、腐朽,有些樹木外表枝葉茂密,樹幹也已空洞,其實相當脆弱。

王升陽建議路樹應以台灣原生種為主,黑板樹、印度紫壇都是熱帶樹種,抗病性差,容易被白蟻入侵腐蝕;只要花粉多、會掉落果實、有板根的樹種,都不適合當行道樹,會破壞人行道,也會侵害下水道。

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副執行長陳鴻楷表示,各地路樹的植樹穴太淺,只有一米寬、一米深,四周都是水泥,根系發展太淺層,加上根部若被腐蝕,形成頭重腳輕,不必強風吹,可能一碰就倒;近年新加坡、德國、日本等國已不再用單一樹穴,會把路樹底下打通,讓根系連貫,既增加呼吸空間,根系也越拉越長,強化抓地力,更耐強風。

興大森林系副教授曾彥學表示,目前縣市政府修剪樹木都外包給非專業者亂剪,其實修剪樹木就像髮型師剪髮,不同樹種修剪、鋸樹都各有方法,不是一律剃光頭、剪平頭,重點是修剪時要避免造成樹木撕裂傷,防止腐朽菌入侵,造成路樹病蟲害。



◆ 外來蛙強勢入侵 威脅本土樹蛙
http://udn.com/news/story/7470/1110971

聯合報 記者姜宜菁/雲林報導 2015-08-10

台灣永續聯盟近年來觀察外來蛙類族群,發現花狹口蛙與斑腿樹蛙對生態環境影響甚大,因為天敵少,逐漸威脅到同科的蛙種,聯盟志工每周三晚上組抓蛙大隊,深入外來蛙類的出沒點,限制其住居並以人道方式移除。

台灣永續聯盟秘書長張恆嘉指出,外來種不外乎經由走私、寵物引進等方式,一般民眾愛吃的牛蛙也屬外來種,但是牠們原處於溫帶,不適應的氣候難以成群,對於生態影響小。

反觀花狹口蛙與斑腿樹蛙相當強勢,前者靠水道拓展領域,後者則是逐水草而居,一般青蛙繁殖期1年只有2、3次,但斑腿樹蛙可達5次,1次孵卵超過500顆。

聯盟志工每周三晚上到該兩種蛙類的棲息地移除外來種,找到這兩種蛙的卵直接移除,讓其無法成長;至於成蛙部分帶回當教材或是以人道方式移除,同時想辦法對兩種蛙限制居住。

該聯盟去年短短2個月,在北港鎮抓到200多隻花狹口蛙,且花狹口蛙表皮有毒液、外型又與許多狹口蛙科的蛙類相似,只是體型略大,天敵為眼鏡蛇,目前其足跡在雲林以南,北港地區的校園也曾出現,雖然不曾傳出有學生因為誤觸而受傷,但聯盟表示仍要防範。

至於斑腿樹蛙屬於森林物種,族群聚落與花狹口蛙不同,志工近3個月已抓到50隻斑腿樹蛙,令志工驚訝的是,斑腿樹蛙蝌蚪會集體啃食小雨蛙蝌蚪,「絕對不能讓牠們到森林,不然將影響到其他樹蛙生長!」

※ 相關報導:

* 風捲屋舍 逾1.5萬貓狗斷糧在即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05193

颱風重創全台七十八處狗場、貓園,超過一萬五千隻貓狗面臨斷糧危機,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設置「蘇迪勒風災貓狗緊急救難平台」網站,號召民眾發揮愛心加入團購飼料行列,協助貓狗度過風災難關。

....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的「蘇迪勒風災貓狗緊急救難平台」(http://savedogs.org/donation_networks/typhoon-20150808.html),透過各項通報與聯絡機制,彙整受災狗場及貓園資訊,號召民眾加入團購貓狗飼料行列。

* 大象愛這一味?隔圍牆偷喝馬桶水
http://udn.com/news/story/6810/1111654

原來大象們平常想要喝新鮮的水,也要想出妙招才行!近來非洲波札那東北部有一間名叫「大象沙地(Elephant Sands)」旅館,當地大象認為喝的飲用水太鹹了,因此用自己長長的鼻子想出了一個妙招,將鼻子伸進圍牆內的馬桶,用力地吸「馬桶水」!該畫面恰巧被一名導遊拍了下來,他表示看到這個畫面非常地有趣,一點也不會噁心。

fsj 提到...

開罰「白目登山客」 台中將訂自治條例
http://udn.com/news/story/8471/1113229

聯合報 記者林佩均、陳秋雲/台中報導 2015-08-11

有民眾明知颱風來襲,還去登山、觀浪,台中市長林佳龍昨要求消防局等單位研議自治條例,針對不愛惜生命、還陷警消救難人員冒險救人者,予以重罰;救難人員按讚,表示光是上半年,山線出動16次救難,贊成「白目登山客」該罰。

蘇迪勒颱風掃過全台,但有一家3口還在7日攀登南湖大山,讓警消人員被迫冒險在風雨中救人;林佳龍昨在市政會議上痛批:「不是早就知道有颱風來了?」天候嚴峻,當晚警義消對要不要上山救人,經過一番掙扎,20多人硬著頭皮上山,他表示如果救難人員因此有閃失,「對得起嗎?」

林佳龍說,明知颱風來了還偏向山中去,更離譜是帶著11歲的孩子同行,被救還說「有豐富的登山經驗」;他要求從台中做起,由消防和警察局研議出地方自治條例,重罰颱風天仍執意登山的民眾。

中市消防局第二救災大隊近6個月就出動16次上山搜救,搜救人員舉雙手贊成說:「搜救人員也是人,要顧慮安全!」希望市府快擬訂出自治條例,嚇阻白目的登山客。

中市消防局長蕭煥章表示,根據目前的災害防救法規定,開設災害應變中心後劃設警戒範圍,民眾貿然登山可處罰,這家3口是在劃定警戒區前就進入山區,罰不到。

蕭煥章說,將與警察局研議,在登記入山時如有颱風訊息,就該限制入山,以免開放登山客進山區,卻無法確保安全。



◆ 名家觀點-有樹就種,種了不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11000460-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11日 王亞男

近日蘇迪勒颱風造成桃園「合流部落」、烏來遭受嚴重的破壞,水土保持功能不佳,再加上「農業上山」,大量開墾的結果,造成台灣眾多山村部落皆有潛在「滅村」的危險。

森林與人類的命脈息息相關,過去由於台灣人口急速增加,森林過度砍伐和未能及時復育更新,以致森林面積大量減少,涵養水源功能被破壞,水土保持功能減少,每逢颱風即造成土石流。

除了山坡地的土石流之外,此次全台樹木倒下、折斷的情形也比以往嚴重。以台北市為例,4千多株樹木被吹倒,有的因為根系太淺、樹木太小;有的可能早已根系腐朽、樹幹中空,遇到超強度的颱風來襲時,自然無法挺過去。

由於都市人口增加,熱島效應形成,綠化是現代化城市的基本要求。道路、社區、校園、公園等,對於林木需求日益增加。但林木需「適地適種」,在特定的環境才能健康生長、繁衍,各地區因不同目的對樹種的選擇必須正確,不是有樹就種、種了不管,未給予適當的撫育、管理,否則當天災來臨時,我們就看到慘不忍睹的答案。「都市森林」的作法該如何檢討、監控已是重要課題。

隨著溫室氣體效應造成全球的極端氣候,台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邊緣,又是北太平洋環流必經之地,颱風、地震、豪雨、土石流…幾乎已是我們的「宿命」,面對一次比一次更強的颱風、破紀錄的降雨,我們不能心存僥倖,必須嚴肅面對。

不論是林業政策、都市森林政策,以及「山村政策」,政府都應研擬具體方案,才能在天災發生時,讓人民的生命、財產,以及環境、生態的破壞減到最低。(作者為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

※ 相關報導:

* 嘉市植物園 「鎮園老樹」倒了
http://udn.com/news/story/8479/1113096

蘇迪勒颱風挾帶強風豪雨,造成嘉義市百年樹木園(通稱植物園)及嘉義公園共逾600棵樹木倒伏,其中樹木園「鎮園之寶」1棵珍貴老樹肯氏南洋杉倒伏,園區到處殘枝落葉受損嚴重,昨天上午2座公園公告休園,加派人力清理,但許多民眾無視休園公告,照常入園運動。

* 校園老千層倒一片 上千條鳥命沒了
http://udn.com/news/story/8479/1113020

蘇迪勒颱風造成桃園市大園國中校園10多株白千層老樹全倒或半倒,造成樹上築巢上千隻大小斑鳩、八哥鳥風雨中飛不走,紛紛掉落死亡。

校長李培濟表示,該校白千層老樹多,幾十年來斑鳩、八哥鳥築巢寄宿逾2000多隻,白天覓食、晚上回巢,一直與師生和平相處,沒想到這次颱風過境,白千層老樹嚴重受損,這些鳥也被風雨打落死亡,令師生感到遺憾。

* 颱風吹垮百年苦楝樹 五色鳥的家沒了
http://udn.com/news/story/8479/1112862

這次蘇迪勒颱風襲台,苗栗縣後龍國小百年櫸木、苦楝樹遭強風襲倒,操場的苦楝樹去年發現有五色鳥啄洞棲息,師生大嘆可惜,「五色鳥的家沒了!」校方決定保留樹巢枝幹,當日後生態教學用。

* 倒伏路樹 竹市長林智堅倡「回收再利用」
http://udn.com/news/story/8479/1113225

颱風天樹木倒了怎麼辦?不少縣市直接將樹木丟棄或損毀,新竹市長林智堅昨天視察十八尖山的復原狀況,提出「樹木回收再利用」概念,認為若直接銷毀非常可惜,應該結合環保再利用,為樹木創造新價值。

* 膜拜祈福 雲林決搶救2老樹
http://udn.com/news/story/8479/1113131

「老樹你要挺住,不能死!」北港鎮2棵列管的百年老樹被吹倒,2天來奄奄一息,由於老樹珍貴如神樹,地方文史團體力倡搶救老樹,副縣長張皇珍昨天探望老樹,並帶頭雙手合十,和鎮長、議員一起向老樹膜拜,要老樹Hold住,千萬不能死,將儘快派員搶救。

* 高雄樹倒1.3萬棵 陳菊:能救的不放棄
http://udn.com/news/story/8479/1113070

「能救,就不要放棄!」颱風過境,高市倒伏樹木逾萬棵,市府、軍方趕工清運,市長陳菊指示盡量救樹。高雄農改場表示,颱風過後是果樹染病高危險期,要趕快排乾果園積水,才能降低病原菌密度,以免颱風過後產生更大的作物損失。

* 樹倒1萬3千棵 樹保團體批亂種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5654

蘇迪勒颱風強襲新北,造成全市一萬三千六百七十八棵路樹倒塌,創下歷年颱風之最;風災後許多民眾、護樹人士發現大部分倒塌路樹根系被塑膠袋包裹未解,或塞滿水泥、磚塊,讓根系喪失原有抓地能力;護樹人士質疑,種樹不當的「人為因素」,是造成大規模樹倒的原因之一,要求市府重新檢討路樹栽種管理機制。

面對質疑聲浪,綠美化環境景觀處長鍾覺非卻說,「我不覺得(指栽種不良),樹倒主因是風大,台北、桃園也倒了一堆。」不過鍾覺非也說,大部分路樹是一、二十年前所種,當時樹保觀念未建立,未來會再找專家評估改善。

「這種說法根本不懂樹,不要再自欺欺人了!」綠色陣線協會常務理事林長茂痛批,樹木要能抗風,有效土壤深度是關鍵,若植穴小又深度不足,土壤又非有效土壤,根系無法生長,颱風來一定倒。林長茂說,制度和規劃錯誤,每年颱風季都是災難,應將路樹栽種納入道路、建築法規等一併考量。



◆ 彗星67P將抵近日點 盼揭開地球起源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112983

Upaper 中央社 2015-08-11

載著歐洲太空總署登陸器翱翔天際的彗星67P,13日將近距離掃過太陽,揭開地球生命起源的驚奇之旅即將再創里程碑。

科學家希望,彗星67P最接近太陽時,近日點的高溫能讓這顆充滿謎團的旅行者褪去更多冰封的外衣。

法新社與英國「衛報」報導,若這顆楚留莫夫—格拉西孟柯67P彗星褪去冰封外衣,就有可能噴出太陽系46億年前誕生時遺留至今的原始粒子;若彗星經歷這種劇烈改變,歐洲太空總署的「羅賽塔號」太空船將在附近繞行,欣然收下有關太陽系如何生成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