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5

另一顆地球

◆ NASA 發現「另一顆地球」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076068

聯合報 編譯莊蕙嘉/報導 2015-07-24

美國太空總署(NASA)廿三日召開視訊記者會,宣布發現一顆猶如「第二個地球」的太陽系外行星,取名為克卜勒四五二b,距離地球一千四百光年。這顆行星和它繞行恆星的距離,與地球和太陽的距離相同,且位於較宜人居的地帶。

新發現的好消息是新行星不會太熱或太冷,可能有水。繞行的恆星和太陽差不多大,亮度多百分之十。不過恆星比太陽早十五億年出現,現已進入衰亡階段,溫度不斷升高,將蒸發行星表面所有的水分。科學家表示,觀測新行星下場,可以預知地球十億年後處境。

NASA指出:「系外行星,特別是如地球大小的其他世界,在廿一年前還是科幻小說範疇。經數千個新發現後,天文學家終於發現人類數千年來夢寐以求的:另一個地球。」

斥資六億美元(約台幣一百八十七億元)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計畫」自二○○九年五月啟動,目標在尋找銀河中的其他行星系,尤其是性質和地球相近,有液態水,環繞其他恆星運行的「適宜人居」行星。英國天文物理學家霍金廿日也宣布將斥資一億美元發展十年的探索外太空生物計畫。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利用行星通過其環繞恆星正前方遮蔽其光芒的時機,觀測目標行星的亮度,藉以推測星體狀態。計畫啟始以來已觀測到四六六一顆行星,並確認其中一○二八顆。去年四月發現最像地球的「克卜勒一八六F」,距離地球有五百光年之遙,就算有生命適合居住,人類也到不了。

※ 相關報導:

* Meet Earth's older, bigger brother: Kepler 452b revealed as most similar planet to our ever found with a 'substantial opportunity for life'... but its days may already be numbered
http://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3172316/Has-Nasa-spotted-EARTH-Listen-live-Kepler-Space-Telescope-announcement.html

Kepler-452b is smallest planet to date discovered orbiting in the habitable zone of a G2-type star, like our own



◆ 中研院有信心 10年內找到第2個地球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00470

自由 2015-07-24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美國航太總署NASA新視野號無人太空船成功飛越冥王星,拍下照片傳回地球,讓世人可以研究太陽系的起源。但浩瀚宇宙中,只有一個地球適合人類居住嗎?中研院開啟「尋找第二個地球」的大型巡天SPIROU計畫,有信心十年內找到另一個適居的星球。

監控恆星光譜變化找宜居行星

參與SPIROU的中研院天文所計畫科學家顏吉鴻表示,中研院尋找第二個地球的方式,是要在太陽系外尋找與地球質量差不多大、處在恆星適居帶(有液態水、冰和水蒸氣)的行星,才會比較可能存在生命;科學家利用恆星溫度加上行星所在位置,就可以估算行星表面溫度。因此,如果可以分析母恆星的光譜,就可得知行星是否具有大氣、適宜人居,所以找行星是「第一步」。

SPIROU計畫台灣主持人、中研院天文所副所長王祥宇表示,SPIROU是結合法國、加拿大、葡萄牙、瑞士與台灣的國際大型巡天計畫,基地位在夏威夷毛納基峰,利用最新研發的「紅外線極化光譜儀」結合「加法夏望遠鏡」,監控恆星的光譜變化,當行星繞恆星公轉,恆星的光譜會被行星的重力影響,產生微小變化,從光譜位移量,天文學家就可據此找出行星或行星系統。

台灣團隊負責「導星相機」

台灣團隊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導星相機」,在每秒拍攝五十至一百幅的影像下,能快速修正大氣擾動與儀器震動,讓望遠鏡即使在遇到風晃動的情況下,影像仍能穩定地落在應有位置,入射光分佈也能穩定均勻。

顏吉鴻說,如果光速每秒走卅萬公里,那麼行星系統對母恆星的重力影響,可以讓恆星產生大約每秒一公尺的位移量,即使細如光速百萬分之一的位移量,紅外線極化光譜儀仍能監測到。因此,從地球觀測另一個幾百光年遠的行星系統(一光年等於九兆四千六百億公里),仍然可以精確捕捉到行星的訊號,是目前世界上最精細的巡天儀器。

王祥宇表示,「紅外線極化光譜儀」明年完工,有信心十年內可在類似太陽或是比太陽小的恆星附近,找到跟地球相似的行星。



◆ NASA砸百億 誓返月球定居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074269

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22日電 2015-07-24

1969年7月20日,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創下人類登陸月球壯舉。事隔46年,美國航太總署(NASA)宣布,將與民間企業合作,預計可在五至七年內重返月球,20年後定居月球,把月球當成太空加油站,該計畫共花費100億美元,僅為先前估計的一成,為未來登陸火星奠定經濟可行的探測模式。

「華爾街日報」報導,近幾年NASA宣稱把太空探測的主力放在火星,但仍在研究重返月球的可能性,並特別委託前資深顧問米勒(Charles Miller)組成研究團隊,與民間企業NexGen Space LLC合作,希望能以最經濟的方式重登月球。

NASA在2005年時估計,重返月球的預算是1040億美元。但研究以目前NASA向太空站補給的運輸費為基礎推算;Space X火箭收取運費為每公斤4750美元,遠較穿梭機年代的6萬美元便宜。報告指出,透過跟私營企業合作,登月計畫成本可較「一直估計的1000億美元節省近90%」,即估計未來五至七年間只要100億美元,符合國會之前表示願意每年最多撥40億美元作載人航天計畫的預算,大幅減輕美國財政負擔。

NexGen Space解釋,重返月球有助火星探險。科學家推測,部分月球坑洞中有結凍的水,可供太空人及太空設備使用。水是太空船燃料的主要成分,但重量驚人,須花費昂貴成本才能送至太空。該計畫節省的關鍵就在於政府與民間合作。

NASA科學家克雷弗特提醒,該計畫可行性仍待商榷,重點在於月球的水藏量,「我們不知道月球上有多少水。若水量很少,就無法實行」。但如有足夠的水,人類未來可在月球上建立「太空加油站」,替太空船補給燃料,進一步探測火星,大幅節省登陸火星花費。

歐洲太空總署(ESA)去年也提出在月球上建設基地的概念,設想發射3D列印機器人登陸月球,先由機器人清掃蒐集月球表面的塵土,作為基地建材,再透過3D列印技術打造圓頂小屋,最多可住四人。利用月球塵土建造小屋好處多多,其一是省成本,不必耗巨資把已蓋好的小屋運上月球。此外,月球塵土能抵抗月球的極端溫差和太陽照射,讓人類朝久居月球的夢想更前一步。

※ 相關報導:

探索太陽系
Kepler-186f 適居帶內第一顆大小類似地球的系外行星
在系外行星找水的新里程碑

19 則留言:

fsj 提到...

孫維新:移民太空不是夢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078150

聯合報 記者喻文玟/台中報導 2015-07-25

NASA宣布發現迄今最像地球的行星克卜勒452b,體積是地球的一點六倍,推測表面可能有液態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長、台大物理系教授孫維新說,生命出現不需要太複雜的過程,機會有可能存在,人類的太空探索永無止境,未來移居太空其他行星,並非不可能。

孫維新表示,有生命存在的機率不小,五○年代科學家就做過實驗,利用簡單無機物,例如甲烷、氫氣、氨、水蒸氣,用電火花高溫刺激、冷凝之後,就會出現氨基酸,這是生命的基石。

孫維新指出,「克卜勒452(Kepler-452 System)」是一個恆星系統,不能稱為星系,「星系」是天文學的專有名詞,指的是二、三千億顆恆星組成的大結構,銀河就是一種;太陽系有八顆行星,克卜勒452恆星系統目前只發現一顆行星就是「克卜勒452b」,如果還有再發現其他行星,編號依序是克卜勒452c、克卜勒452d,以此類推。

孫維新表示,「克卜勒452b」被視為地球2.0,因為它距離母星的位置和地球距離太陽的位置差不多,適合人居住,可能有水。不過,它的母星比太陽「老」十五億年,已進入衰亡階段,恆星老年會膨脹,變成紅巨星,逐漸把周遭的行星一一吞掉,452b遲早會被吞掉,這也是地球幾十億年後的寫照。

※ 人類的身心還沒演化到適合太空移民。



◆ NASA:適居帶待60億年 夠讓生命出現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076930

世界日報 編譯黃秀媛/綜合23日電 2015-07-25

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現一個迄今所知最近似地球的星球,使科學家20年來尋找外行星的努力達到新的里程碑,也讓人急於知道這個星球現在或以前是否存在生命。

新發現的「克卜勒452b」行星距地球大約1400光年,而現在還沒有威力足夠強大的工具以解開這個謎題。不過,這個星球存在一些非常令人興奮的情況。

「商業內幕」報導說,第一,恆星有很多不同大小和溫度,大部分不可能形成孕育生命的環境,「克卜勒452b」的恆星卻與我們的太陽屬於同一類。

此外,每個恆星周圍都有適居帶,在這個範圍內的行星能夠獲得適當陽光,使其表面得以存在液態水,而有水就可能有生命。「克卜勒452b」的運行軌道與其恆星距離就很適中。

要孕育生命還得有時間。科學家猜測地球在35至38億年前開始出現生命跡象,因此地球形成最初2億至5億年一片孤寂,而人類20萬年前才出現。

研究團隊藉著估計其恆星的年齡來推算「克卜勒452b」的年紀,認為這顆恆星是在大約60億年前形成,比地球和太陽早了15億年。NASA的專家因此興奮的推斷:在適居帶度過60億年的行星,只要存在必要成分和情況,有很多時間和機會讓生命出現。

行星的大小也有關係。土星和木星之類的大行星,以及迄今所知的大部分外行星,表面都沒有岩石,只是巨大的氣態星球。有固態表面的行星體積都不大,而「克卜勒452b」大約只比地球大60%,還算是很小的行星,因此很可能是岩石而非氣態星球。這是好消息,因為星球上的生命似乎都需要有地方駐足。

目前必須先確定這顆行星表面是否有水,不幸的是現在的科技還做不到這點。在此同時,太陽系一些星球幾已確定蘊含大量液態水,包括土星的Enceladus衛星和木星的Europa衛星。它們冰凍的表面下據信都有龐大的深海,其中很可能存在微生物。



◆ 太空結凍塵粒 可能可製維生素B3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5000375-260108

中國時報 2015年07月25日 蔡鵑如/綜合報導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剛宣布在太陽系外發現一顆和地球類似的行星,接著在24日又表示,根據NASA資助的研究團隊最新實驗室研究,太空中的結凍塵粒也許可以製造出維生素B3,並透過隕石和彗星送抵地球。

維生素B3又名菸鹼酸,用以建構「菸鹼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而NAD對人體新陳代謝不可或缺。實驗室的研究成果也支持生命的起源,可能是由太空中製造出的重要生物分子,透過彗星與隕石帶到地球上而促成的理論。

這個新實驗是以該團隊先前的研究為基礎,過去他們分析富含碳的隕石,發現其中維生素B3的濃度,從10億分之30到10億分之600。

團隊的初步實驗室研究顯示,在模擬太空環境的條件下,固態二氧化碳(乾冰)中一種名為吡啶(pyridine)的簡單有機分子,可以製造出維生素B3。

這次進行的新實驗,把太空的模擬情境變得更逼真,他們把結冰的水加至混合物中,且使用的量更接近太空中結冰的塵粒和彗星。研究團隊發現,即使加了更多的水,讓水冰量增加10倍,在各種狀況下仍然能製造出維生素B3。

研究團隊由NASA位於馬里蘭州的「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史密斯博士領軍,據她表示,「這類化學作用也可能與彗星有關,彗星富含大量的水與固態二氧化碳。

實驗顯示,維生素B3和其他複雜的有機化合物也許能在太空中製造,且隕石和彗星的撞擊作用,為古老地球上的維生素B3添加來自外太空成分的推論,也相當合理。」(中國時報)

fsj 提到...

新視野號寫真 冥王星有氮冰河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901106

自由 2015-07-26

〔編譯魏國金/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科學家指出,「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探測器傳回的最新影像顯示,冥王星表面顯然有氮與其他成分的冰,其流動狀態如同地球上的冰河,而部分冰體注入撞擊坑,形成氮冰湖泊,其中一個半填滿的隕石坑大小有如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約台北市65%大小),而此冰河活動不超過數千萬年,與45億年歷史的冥王星相較,堪稱晚近。

新視野號自14日飛越冥王星以來,已傳回5%所蒐集的科學數據與影像。美國航太總署(NASA)24日公佈冥王星新照片與新發現。首先,科學團隊發現冥王星的大氣遠比之前電腦模型預測的稀薄許多。其次,在冥王星由氮、一氧化碳與甲烷構成的大氣中有明顯的薄霧層,該薄霧層從冥王星表面向上延伸至少161公里,是模型預測的5倍之高。新視野號的科學家桑默斯說:「這是我們首次一窺冥王星的大氣氣象。」

大氣稀薄 外圍籠罩薄霧層

最令人振奮的發現莫過於冥王星上目前或許仍活躍的冰河活動。新視野號科學家馬金農說,看到有關證據,「簡直是夢想成真」。冥王星地表溫度達零下235度,冷到組成冰的成分並非水,而主要是氮。他指出,相關發現也支持冥王星的冰封地表下或許存在海洋的理論。

該冰河活動是在稱為「史普尼克冰原(Sputnik Planum)」的地區發現。以地球首枚人造衛星命名的該冰原約德州大小,位於冥王星心型區的左側,稱為「湯博區(Tombaugh Regio)」的心型區以1930年發現冥王星的天文學家湯博為名。科學家也發現,兩個心「葉」相當不同,因此推測氮雪可能從較明亮的左側,或西側,往右吹颳。

科學團隊也將新發現的山脈以1953年首位登上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登山家愛德蒙.希拉里爵士(Sir Edmund Hillary)為名,當年雪巴嚮導丹增.諾蓋(Tenzing Norgay)與他一起登頂成功,而新視野號團隊已將另一山系命名為諾蓋。



◆ 追擊GPS 新北斗上太空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081204

聯合報 記者林克倫/綜合報導 2015-07-27

大陸廿五日晚間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以「長征三號乙/遠征一號」運載火箭,採「一箭雙星」方式將兩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也為二○二○年完成覆蓋全球目標邁出一大步。近年來,大陸一直希望自主研發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也可不再受制於美國的GPS等。

新華網報導,北京時間七月廿五日廿時廿九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遠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兩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升空,經過約三小時卅分鐘的飛行後,「遠征一號」的上面級將兩顆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

「上面級」是大陸專有名詞,又被稱為「太空接駁車」,即在「遠征一號」火箭上再增加一節獨立飛行器,進入太空後可自行調整軌道,分別將一顆或多顆衛星送進不同軌道。

採用「一箭N星」運載方式,主要是可以大量節省太空飛行器的自身燃料消耗,特別是在執行中高軌道發射任務時,經濟效益十分顯著;此次發射的衛星和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及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

廿五日晚間發射的「遠征一號」火箭,今年三月卅日首次投入使用,並成功將中國首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此次是第二次發射任務,且是該型號載運火箭「首次」執行「一箭雙星」入軌任務。

此次發射的兩顆衛星,均屬地球中圓軌道衛星,也是中國發射的第十八、十九顆北斗導航衛星;衛星入軌後,將與三月發射的第十七顆北斗導航衛星,共同開展新型導航信號、衛星間鏈路等試驗驗證工作,並適時入網提供服務。

依據大陸官方計畫,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與用戶段組成,預計二○二○年完成信號覆蓋全球目標;空間段由卅五顆衛星組成,包括五顆靜止軌道衛星、廿七顆中地球軌道衛星與三顆傾斜同步軌道衛星。

北斗衛星導航計畫概分二階段,一九九四年至二○○四年的「北斗一號」屬試驗階段,○四年起迄今稱「北斗二號」;廿五日發射的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原訂去年發射先用以驗證關鍵技術,後延至今年。



◆ 98% 陸製新衛星 擺脫西方箝制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7000406-260108

中國時報 2015年07月27日 楊家鑫/綜合報導

陸日前發射升空的2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與之 前的北斗導航衛星有著脫胎換骨般的不同,其內部零件高達98%都是大陸製造,連「心臟」、「大腦」等關鍵技術都是中國「智」造,這意味著大陸航太科技正逐步脫離西方箝制。

據新華社報導,25日發射的第18、19顆北斗導航衛星,其設計壽命從以前的8年提高到12年,所使用的新技術、新產品占衛星全部零件近8成,這在大陸過去研製的衛星上前所未有。

北斗導航衛星系統總設計師謝軍指出,在北斗導航衛星的研製起步階段,由於當時中國工業基礎和技術實力薄弱,一些高端產品不得不向西方國家購買。例如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心臟」:銣原子鐘,西方國家動輒禁運,限制導航系統研製進度。

為掌握發展主動權,大陸目前已研製出自己的高精度銣鐘,在定位、測距和授時等功能更加精準,可提供更加精確的定位服務。

據報導,新北斗雙星的動力系統首次採用新一代發動機,重量只有600克,承擔了衛星整個壽命期間的姿態控制與軌道調整任務,壽命從8年延長到15年以上,動作精準度也比以前提升整整一倍。

隨兩顆衛星遠征的CMOS相機,成功「瘦身」1/7,體積和功耗大幅降低,圖像品質卻顯著提高,足以應對太空中惡劣的成像條件。

此外,新北斗衛星還配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新研發的「綜合電子系統」,被稱為衛星「最強大腦」,不僅功能耗損、體積大幅縮小,計算功能也提高到以前的3倍,自主管理、自主診斷和生存能力大幅提升。(中國時報)

fsj 提到...

NASA新設計火箭 目標送人上火星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083845

聯合晚報 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 2015-07-28

美國太空總署(NASA)日前完成歷來最大推力火箭「太空發射系統」(SLS)第一型的設計評估,朝2018年發射SLS邁進一步,最後目標是將太空人送上火星。

SLS火箭高度322英尺(98公尺),重達550萬磅(250萬公斤),但四具發動機升空推力達840萬磅(381萬公斤),可載70公噸貨物。

火箭主體直徑約8.4公尺,採用液態氫和液態氧燃料,外掛兩具推進器。

SLS是NASA將近40年來第一款太空探索用途火箭,NASA內部13個科學家、工程師小組花11個星期審核1000多份文件,認為SLS設計沒問題,接下來將由外部獨立小組審核。

如果通過外部審核並獲得NASA主管核可,NASA將全面展開生產作業,預定2018年完成生產並發射,將獵戶座太空船送上太空進行無人任務,證明系統沒問題後,再朝載人任務、火星任務推進。

獵戶座太空船也正在接受評估,如果SLS和獵戶座都通過審核,NASA將敲定發射日期。

SLS無人任務包括:拍攝、觀察接近地球的小行星;研究月球表面礦物豐富的區域;用酵母菌研究生物體長時間曝露於太空輻射的影響等。

NASA準備研發三型SLS,日前通過內部審核的是第一型;媒體報導,推力最大的第三型火箭高度117公尺,推力比阿波羅任務時代的神農五號火箭多20%。

SLS計畫主任梅伊表示,火箭設計通過第一關審核,對NASA和美國是令人興奮的時刻,「我們準備深入以前未曾涉足的深太空」。

NASA先進概念辦公室主任亞歷山大表示,SLS可讓太空任務更方便、更快速完成;例如,要去火星採樣送回地球,只需要一枚火箭而不是三枚。



◆ 中大發現小行星 命名奧比.薩克斯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83058

聯合報 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 2015-07-28

「一七五四一九」,這顆大小約二到四公里,二○○六年被中央大學於寶瓶座附近發現的小行星,日前有了新的名字「奧比.薩克斯」。唐獎基金會感念第一屆唐獎法治獎得主、南非前大法官奧比.薩克斯(Albie Sachs)對南非人權的貢獻,獲國際天文學會(IAU)通過,將這顆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唐獎基金會表示,在IAU,星體向來多以藝術家、文學家、科學家命名,小行星以薩克斯為名,是很罕見的肯定。

在南非首都開普敦舉行的命名儀式上,將主筆「南非制憲史」的歐登道爾博士表示,如同已故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的牢房號碼「四六六六四」對南非人的意義,薩克斯小行星的編號「一七五四一九」,未來也將具重大意義。

由於薩克斯小行星運行在木星和火星之間,在命名贈牌儀式中,薩克斯和其夫人玩心大興,忍不住哼起美國爵士歌手法蘭克.辛納區的名曲「帶我飛到月球」,當中一句「讓我看看火星和木星上的春天長什麼樣子吧!」

fsj 提到...

周五看藍月亮 錯過要等2018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85587

聯合報 記者吳思萍/台北報導 2015-07-29

一般認為一個月只有一次滿月,但今年七月可看到兩次滿月。二日看過滿月後,卅一日可再看到一次滿月,稱為「藍月」;錯過這次,下次藍月要等到二○一八年。

台北市天文館研究組長徐毅宏說,「藍月」並不是可看到藍色的月亮,是指一個月內的第二個滿月。月亮繞地球公轉軌道周期是廿九點五天,而國曆一個月為卅天或卅一天,之間相差天數累積久了,就會有一個月有兩次滿月現象。

上一次發生藍月是二○一二年八月卅一日,今年是七月二日與卅一日都有滿月,下一次是二○一八年一月卅一日,發生周期約三至四年。

徐毅宏說,卅一日月出時間為下午六時廿三分,想欣賞藍月者,可在六時卅分以後朝東偏南方觀看。此外,八月二日下午六時三分月亮通過軌道近地點,當天若是在月出後不久觀賞,會有「月亮錯覺」效應,月亮看起來又圓又大。

既是藍月,月亮會不會散發藍光?徐毅宏說,月亮確實有可能閃耀藍色光芒,原本照射至地面的白色月光,被灰塵遮住特定波長,只剩下藍色或綠色光芒。一八八三年印度尼西亞的喀拉喀托火山爆發後,大量火山灰進入大氣層,顆粒大小恰好阻擋了紅光波長,導致原本照射至地面的白色月光,只剩下藍色或是綠色的光芒,此狀況持續兩年。

詳細資料可至台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取得。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1&idx=927



◆ 他把小行星「台中」 送給台中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85588

聯合報 記者程遠述/台中報導 2015-07-29

國立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觀測員林啟生、葉泉志二○○八年發現一顆小行星,林啟生將這顆編號三○○八九二的小行星命名「台中」,獲國際天文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認可。昨在台中市府舉行記者會,由市長林佳龍宣布這喜訊。

小行星「台中」的發現,是林啟生團隊在中央大學「鹿林巡天計畫」的成果之一。鹿林巡天計畫至今發現八百多顆小行星,但多數只有編號沒通過命名。

林啟生的團隊在鹿野巡天計畫扮演重要角色,原因是巡天發現的八百多顆小行星,他的團隊就占四分之一有二百多顆;其中兩顆獲國際認可,以「台南」、「歸仁」命名,「台中」是第三顆。

五十二歲的林啟生追星卅多年,拍下破萬張夜空照,到處奔波的追星生活,使他沒時間找對象至今單身;有人笑他根本是把星星當女友,在和星星談戀愛,他笑著承認,「這麼講也對啦。」

林啟生表示,小學時就愛上星空,有時會看這些小光點發呆,感覺不用說話就能交流。大學畢業就開始追星,台灣的高山幾乎都有他觀星足跡;國外最遠曾到澳洲。

「發現一顆星,就是在宇宙中寫下註腳」,林啟生表示,觀測員要在漫長等待中拍下大量照片,並花許多心力整理,但能接近最愛星空「再累也願意」。

台中市天文學會指出,「台中」小行星位於火星和木星間的小行星帶,屬低亮度小行星,能夠看到「機率非常低」;林啟生表示,發現那年剛好離地球最近二億六千萬公里,才捕捉到其身影。

林啟生在二○一一年向國際天文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IAU CSBN)提出命名申請,理由提到「台中是台灣的第三大城市、被稱為文化之都」,審核通過後,遙遠夜空又多了一顆和台灣有連結的小行星。



◆ 新地球現身 引爆科幻小說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9001917-260301

旺報 2015年07月29日 記者李怡芸/專題報導

美國航太總署(NASA)日前宣布發現一顆類地行星Kepler 452b,大陸網友和科幻小說迷們頓時被鼓舞,興奮地認為「另一個地球」、移民外星,以及與外星生物接觸的故事指日可待,科幻小說也將躋身主流閱讀。不過,兩岸的科幻小說作者異口同聲認為,與其說是科學發現啟發了科幻小說,其實科幻小說才啟發了科學家的靈感。

距離地球1400光年的Kepler 452b,堪稱是科學家迄今所發現,與地球最相似的一顆行星,相似度為0.98而被冠上「地球2.0」,此一寄予厚望的稱號,大陸網友更直呼是「另一個地球」。但在世界華人科幻協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吳岩看來,這項發現只是讓過去科幻小說中的想像獲得實現。台灣科幻小說作者戚建邦也表示,不論是類地行星或是曲速引擎,「這類題材早就被科幻小說玩爛了」。

60年前預告征服火星

戚建邦認為,科幻作品在既有的科學背景下,發揮想像力而產生的作品,如《星艦迷航記》持續成為科學家的靈感來源。在科幻小說家看來,「另一個地球」的發現,也只是「現在的科技已經逐漸跟科幻接軌了」,對創作或讀者來說並不會構成新的刺激。事實上,關於移居外星,與外星人接觸等題材,除了國外經典作品如波蘭小說家史坦尼斯勞.萊姆的《索拉力星》、美國作家金.史丹利.羅賓遜的「火星三部曲」,華人科幻小說也已寫了不少。

被譽為「中國科幻文學之父」的鄭文光,1955年就寫出了大陸作家第一篇完整意義上的科幻小說《從地球到火星》,1957年又發表短篇科幻小說《火星建設者》,開風氣之先;其代表作長篇小說《戰神的後裔》描寫中國人征服火星、建立城市,與世界各國人友好相處,一起處理火星上沙塵暴問題。

孤獨推動尋找新世界

近日NASA的「新視野號」近距離飛過冥王星並傳回清晰照片,也讓葉永烈的《飛向冥王星的人》再度受到矚目。這部1978年發表的小說,曾在大陸造成轟動,報紙、雜誌爭相轉載,並被改編成電影劇本。把宇宙航行和「人類冬眠」結合,亦是科幻小說歷久彌新的熱門主題。吳岩分析指出,歷來發現人類能生存的行星,或行星上已有智慧生物的科幻題材一直很吸引讀者,不過以華人創作來說,還是多半寫火星、月球,寫到另一個星系的較少。

「《星際迷航記》裡面的人不為生活所苦,只為理想奮鬥,就是我嚮往的生活。」戚建邦如是說;吳岩也指出,人類自覺在宇宙中的孤獨,以及地球正面臨的破壞,都讓科幻小說持續推動人類尋找新的世界。(旺報)

fsj 提到...

菲萊登陸器 在彗星發現4種新化合物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902837

自由 2015-08-01

〔編譯顧佳欣/綜合報導〕去年十一月歐洲太空總署彗星登陸器「菲萊」(Philae),成功登陸67P/楚留莫夫—格拉西孟柯彗星(見圖,美聯社),根據「科學」期刊七月三十日刊出的七篇相關研究指出,菲萊成功在彗星表面發現富含碳與氮的複雜有機分子,包括四種從未在彗星上探測到的化合物,這些有機化合物能促成生命元素胺基酸、碳水化合物與核鹼基形成,該發現支持彗星可能促成早期的地球產生生命的理論。

證實彗星促成地球生命理論

菲萊任務主持人畢卜林說,透過菲萊回傳的數據發現,幾乎與四十六億歲太陽系同齡、宛如太空「時空膠囊」的67P,其物理特性及組成與之前想的完全不同,七十五%到八十五%表面有坑洞,有些部分為粒狀表面,其他地方則有堅硬外殼。

科學家總共發現了十六種有機化合物,其中四種包括丙酮,之前從未在彗星上探測到。畢卜林說,科學家原來希望找到由冰維繫的物體,但沒想到找到了太陽系生成時的有機分子。也許當這些分子掉落在地球時,成為海洋之物種起源。

67P距離地球五億一千萬公里,白日表面溫度在攝氏負一四三度至負一八三度之間。去年十一月十三日「菲萊」成功登陸67P,運作六十小時後因太陽能電力不足進入休眠狀態。今年六月菲萊甦醒,成功與母船「羅塞塔」聯繫上,最後一次傳送資料在七月九日。不過,科學家目前仍然無法給予菲萊進一步的指令或將菲萊重開機執行其他任務。

fsj 提到...

星系能量衰退 宇宙正在死亡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905870

自由 2015-08-12

〔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宇宙正逐漸老去!一九九○年代起即有學者提出類似主張,但澳洲「國際無線電天文研究中心」(ICRAR)出動地表與太空中最有力的七台望遠鏡,觀察逾二十萬個星系所散發的二十一種光波波長,調查規模與深度突破以往,竟發現該些星系總和能量只有二十億年前的一半,因此認定宇宙正走向衰途。

這項研究為全球「巡天調查」(GAMA)計畫的一部分,由ICRAR教授贊佛(Simon Driver)十日在美國夏威夷「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IAU)大會發表研究成果。贊佛指出,一百三十八億年前的大爆炸使宇宙生成,所有的能量也都因大爆炸而產生,但有些能量以物質的形式鎖住,之後轉化成能量的過程,就如同愛因斯坦知名的質能轉換方程式E等於mc二次方,所闡述的能量(E)與質量(m)間的關係。

然而,研究發現,這股能量正穩定衰減,因此預言宇宙正走向亡途。天文學家希望後續運用最新儀器,包括未來十年將在澳洲與南非興建的全球最大無線電望遠鏡「平方公里陣列」,以擴大上述研究。

fsj 提到...

NASA模擬「火星人生」 6人閉關1年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154571

聯合報 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 2015.08.30

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六位「太空人」於夏威夷間廿八日下午三時(台灣時間廿九日上午九時),正式展開模擬火星生活的實驗,他們進入建在夏威夷毛納羅亞火山北坡的一棟圓頂建築,開始長達一年與外界隔離的生活,為人類準備進行的火星先驅旅程預作準備。這是NASA從事這項實驗的最後也是最長的一次。

參與實驗的六人包括一位法國天文生物學家、一位德國物理學家,以及四位美國的機師、建築師、醫師/記者和土壤科學家。

只有乾燥食物

毛納羅亞火山是個休眠火山,圓頂建築所在地是一塊不毛之地,建築的直徑只有十一公尺、高六公尺,環境嚴峻且偏遠。六人各有一間小室,室內只有折疊床和桌子,沒有新鮮食物可吃,只能以太空人吃的乾燥食物、起司粉和罐頭鮪魚充饑,且只能有限度上網。他們有機會外出,但需先取得「地面控制中心」許可,穿上太空裝才可外出探勘。

名為「夏威夷太空探索類比與模擬」(HI─SEAS)的這項實驗,是由NASA贊助,主旨在模擬火星載人太空任務可能會發生的情況,並協助NASA研擬將人類送上火星的計畫。

NASA估計,將人送上火星約須一到三年時間,而NASA希望能在二○三○年代執行這項火星載人任務。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離群索居的隔離實驗主要是為了要了解與解決探險時可能發生的人為因素,以及生活在侷促空間下可能衍生的問題。

數名專家將密切監督六人的健康與人際關係,了解可能發生的情況。長期居住狹窄空間、沒有新鮮空氣、食物、隱私,衝突定會發生。

NASA之前已進行過三次HI─SEAS實驗,第一次是研究火星烹飪的可能性,第二次的四個月和第三次的八個月,均是共同居住實驗。第三次實驗今年六月才結束,這次長達一年。

HI─SEAS主要研究員賓斯泰德表示,時間越長,越能理解太空旅行的風險。

這裡最像火星

「夏威夷太空探索類比與模擬」(HI─SEAS)任務試驗者在美國夏威夷毛納羅亞火山北面的小型圓頂基地進行,基地為海拔二四四○公尺的貧瘠火山熔岩平原,附近鮮少植被,是地球上最接近火星環境的地方。

試驗者模擬火星上的條件生活,包括飲水及食物限制、通訊延遲和管制等等。此任務由美國太空總署、夏威夷大學和康乃爾大學共同資助,探究未來太空任務可能遇到的問題。HI─SEAS上次任務去年十月十五日進行,受試者在基地內住八個月;此次是最後一次任務,為期一年。(編譯陳韻涵/輯譯)

※ 詳見原站。

fsj 提到...

史上最久 俄太空人待879天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184464

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12日電 2015-09-14

俄羅斯太空人帕達卡(Gennady Padalka)12日完成個人17年太空人生涯第五次太空任務回到地球,在太空累計共待了879天,打破另名俄羅斯太空人803 天的紀錄,成為在太空停留最久的人類。

57歲的帕達卡與哈薩克太空人艾姆別托夫(Aidyn Aimbetov)和丹麥太空人摩根森(Andreas Mogensen),按預定時間踏上哈薩克大草原。他們受到哈薩克總統納札爾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熱烈歡迎,札爾巴耶夫以紅地毯迎接他們,並告訴帕達卡,「你在太空待了這麼久,但氣色看起來還是很棒。」

納札爾巴耶夫後來給了太空人們象徵哈薩克的蘋果,三人接著搭乘飛機飛往俄國城市星市(Star City),並接受健康檢查,帕達卡在俄官員簇擁下喝茶吃蘋果。他精神奕奕地說,「我感覺很好。」

帕達卡首次任務在1998年,登上俄羅斯和平號太空站,他是國際太空站(ISS)史上唯一擔任站長四次的太空人。

fsj 提到...

10歲中國童 發現疑似超新星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186482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14日電 2015-09-15

就是那個光!安徽合肥市一名10歲男童在網路平台看了7000多張天文照片後,發現一個疑似超新星爆炸的光點。如果經光譜證實其確實超新星,10歲的廖家銘,將成為全球發現超新星年紀最小的人之一。

中安在線報導,廖家銘現在就讀合肥市安慶路第三小學五年級,因喜好天文,8月初加入星明天文台公眾超新星搜尋(PSP)項目。廖家銘12日和往常一樣,打開項目網頁,觀察兩張天文照片。在3分鐘限時看照片時間快到的時候,廖家銘竟發現有一個隱約暗淡的新增光點,趕緊把它圈出來,提交給PSP系統。

新疆南山縣星明天文台創辦人、中國首顆新星發現者高興說,經過測算,這顆疑似超新星距離地球2.2億光年。PSP已在第一時間把廖家銘的發現寫成報告,提交上去。高興說,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收到報告後,會對這個亮點進行光譜拍攝、驗證,一旦確認是超新星,將受予這顆超新星永久編號,並標註發現者的名字,發布電子公報公布發現。

高興還說,依據自己的經驗,廖家銘的發現有把握被認證成功。

報導指出,PSP項目是由星明天文台和中國虛擬天文台(China-VO)合作,對大眾開放的宇宙新天體搜尋項目之一。數以百計的業餘天文愛好者每天都在這個網站上,對著宇宙照片玩「大家來找碴」,希望可以發現新增的超新星爆炸。

其實廖家銘能有新發現除了運氣,還有下足苦功。廖家銘本來喜歡打電動,但聽了父親的建議,他不但加入PSP項目,還在1個多月內看了7701張照片,成為排名第一的搜尋大神。

另據安徽商報報導,廖家銘表示:「如果最終能通過光譜認定,希望能以我的名字來命名。 」

報導解釋,超新星是恆星演化過程中的一個階段。超新星爆發是某些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歷的一種劇烈爆炸。一般認為質量小於9倍太陽質量左右的恆星,在經歷引力坍縮的過程後是無法形成超新星的。超新星作為許多種恆星生命的最後歸宿,可用於檢驗當前的恆星演化理論。

廖家銘小檔案

年齡:10歲

學校:安徽合肥市安慶路第三小學五年級

事件:發現2億光年外疑似超新星

成就:可能成為全球發現超新星年紀最小的人之一

心願:希望能以自己的名字來命名

fsj 提到...

亞馬遜創辦人 美佛州建火箭基地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190624

聯合晚報 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15-09-16

商業太空領域如今已變得擁擠,亞馬遜公司創辦人貝佐斯15日宣佈,他創設的藍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將在佛羅里達的太空海岸建造火箭工廠和發射基地,預計幾年後開始自佛州的卡納維爾角發射火箭。

貝佐斯2013年曾經想競租1960、1970年代美國登月計畫使用的歷史性火箭發射場,但後來被另一企業富豪馬斯克領導的SpaceX公司搶走。

藍色起源14日宣布將投資逾2億美元興建火箭製造設施,帶來330個就業機會,地點就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36發射場,並將之改名為「探索公園」。

貝索斯在記者會上說:「今天我們為了開啟新的探索時代,很興奮地來到陽光之州。」

他說,包括第一個探測其它星球的「水手計畫」在內,共有145次的火箭發射「從此處轟隆奔向太空」。

他說:「這個發射場已經沉寂逾10年,太久了,我們迫不及待地想加以修復,我們將在幾年後從這裡發射。」

貝佐斯並未透露太多「藍色起源」飛行計畫的細節,但表示會有一個「21世紀生產廠,聚焦製造一個可以重複使用的軌道發射隊」。他並且表示,運送設施組裝廠將座落在發射台射附近。

他說,公司正在研究一具會在發射台上進行測試的美國製BE-4火箭引擎,該引擎最終將用以推動聯合發射聯盟的Vulcan火箭。



◆ 37小時發2衛星 軍方3領導坐鎮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189001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15日電 2015-09-16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昨日中午12時42分,成功將「高分九號」衛星送入太空。在37個小時之前,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也成功發射了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一號。有媒體披露,當時還有解放軍總裝備部三位領導在現場坐鎮。

綜合媒體報導,「高分九號」是一顆光學遙感衛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達亞米級,主要應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畫、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提供信息。

高分九號衛星和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空間技術研究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負責研製。這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09次飛行。

另外,12日晚間11時42分,中國才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一號送入太空。

這是中國通信技術試驗系列衛星的首顆星,主要用於開展Ka頻段寬帶通信技術試驗。

多維新聞指出,中央電視台七套軍事節目還曝光火箭發射指揮大廳的畫面,解放軍總裝備部三位領導在現場坐鎮,分別為總裝備部部長張又俠上將、總裝備部科技委副主任辛毅和另一位未顯示名字的將領。不過,三位皆身著素衣而非軍裝。

分析人士稱,在不到40個小時內,兩次成功發射衛星上天,可見中國航天開展高密度發射任務,也是中國航天科技領域發展的重要標誌。



◆ 日官方洪水衛星照 畫質被Google打趴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915796

自由 2015-09-16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日本茨城縣常總市上週發生鬼怒川潰堤氾濫重大災情,內閣情報調查室發佈情報收集衛星(IGS)拍攝的災區照片(右)。由於這是二○○三年日本正式運用IGS光學衛星以來,官方首次公開IGS照片,引起媒體高度重視,但經降低解析度處理的照片由於畫質太差,被砲轟「落漆」。「日經Business」秀出Google Crisis Response災害應變資訊平台同一時間公布的同一地點衛星照片(左)比對,兩者優劣立判。據報導,Google的衛星照片來自美國民營地球觀測公司,同樣經過降低解析度處理,但圖像依舊清晰,在Google Map上還能自由縮放。

fsj 提到...

長征六號 成功送20顆衛星入軌道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198771

聯合晚報 記者黃國樑/台北報導 2015-09-20

中國大陸今天在山西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將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送入預定高度,將20顆微小衛星送入預定運行軌道。實現一箭20星的新紀錄與里程碑。

這次發射成功,使中國大陸在一箭多星發射技術上,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掌握這類發射技術的國家。2013年11月19日,美國軌道科學公司的火箭,創紀錄同時把29顆衛星送入地球軌道。兩天後11月21日俄羅斯火箭順利發射32個衛星。

此一發展除了商業意義外,更凸顯中共在軍用多彈頭技術更為成熟。

今天清晨7時1分,長征六號成功將20顆微小衛星送入太空。對大陸的火箭運載技術產生跨越式的進展,長征六號火箭在大推力、高可靠性、高適應性、低成本、無毒無污染運載火箭領域上,突破關鍵技術,對中國大陸運載火箭後續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長征六號運載火箭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火箭全長29公尺,一級直徑3.35公尺,二、三級直徑2.25公尺,起飛推力1200千牛。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採用了全新的總體方案、結構形式、動力系統和電氣系統,自主創新成果達幾十項,發射可靠性提高到0.98,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世紀1980年代,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曾實現一箭三星發射,其後多次開展一箭多星的國內國際發射任務。

大陸新一代運載火箭共有3型,長征六號為小型運載火箭,長征七號中型,長征五號大型。長征六號、長征五號今年初完成主推進系統試車,官方當時預期半年內進行首飛。

這次任務搭載的衛星包括:浙江大學皮星2號、清華大學3顆衛星、國防科技大學天拓3號等4顆衛星、哈爾濱工業大學紫丁香2號、深圳東方紅海特開拓1號衛星、航天東方紅希望2號。

外界觀察,因為航太技術可軍民兩用,大陸所稱的「一箭多星」衛星發射方式,應用到彈道飛彈就是「多彈頭」(MIRV),甚至是「獨立機動多彈頭」(MARV),等於大陸已在多彈頭技術更加成熟。

fsj 提到...

載4衛星 陸「長征十一號」火箭發射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211308

聯合報 記者林克倫/綜合報導 2015-09-26

大陸首枚固態燃料運載火箭「長征十一號」,昨天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並完成一箭四星任務;此意味未來中國可在廿四小時內,完成衛星快速發射與衛星組網能力。

長征十一號是大陸新型四級固態燃料運載火箭,於二○一二年十二月研發。新華社報導,火箭於廿五日九時四十一分發射,創下此型火箭第一次發射,並首次以固態燃料火箭實現「一箭多星」發射任務。

昨火箭搭載上海航太技術研究院的浦江一號衛星,以及中國科學院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的上科大二號衛星等四顆微小衛星,主要用於開展航太新技術、新體制、新產品等太空空間試驗任務。

報導稱,長征十一號是中國長征系列火箭家族唯一固態燃料火箭,由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負責總研製,長廿點八公尺,箭體直徑兩公尺,重五十八噸,起飛推力一百廿噸。

火箭對七百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達三百五十公斤,低軌運載能力達七百公斤;採國際通用星箭介面,可滿足不同任務載荷與軌道的發射需求,目前主要用於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等應急微小衛星發射。

據航太一院介紹,長征十一號固態燃料運載火箭突破大型固體發動機、快速測試發射、衛星環境綜合保障等關鍵技術,首次實現火箭的全箭整體儲存、星箭快速對接、環境自主保障、高效快速發射,具備全天候、數小時內完成發射的能力。

此外,長征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的特點是「快速、可靠、便捷、低廉」,此次發射實現中國運載火箭跨越至廿四小時快速發射門檻,對提升中國快速進入空間能力具有里程碑意義,亦促進中國小衛星的規模化發展和應用。

今年九月廿日,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以全新研製的「長征六號」運載火箭,將廿顆衛星發射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創下「一箭廿星」紀錄,顯示大陸在多彈頭載具的操作與運用日益純熟。



◆ 陸「嫦娥5號」2017年登月採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26000952-260309

旺報 2015年09月26日 記者李鋅銅/綜合報導

有「嫦娥工程之父」之稱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表示,「嫦娥5號」將於2017年發射到月球,其中一項任務是從月球將大量樣品安全帶回地球。他強調,大陸有把握「把人送上月球並帶回地球。」至於何時實現,他說沒有時間表。

歐陽自遠24日在香港發表演講。他說,大陸探月計畫目標是,到2017年不僅能達到月球、降落月球,探測月球,還將「落月、打鑽孔,取樣品,並且自動返回地球。」他說,「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我們將親手得到月球的樣品。」。

歐陽自遠說,屆時樣品將完全無償提供給包括港澳台在內的全國高校和研究院。「只要申請我們就提供,讓全人類共同進步。」

他也透露,預計2017年發射的嫦娥5號,將會到達月球背面。「這是人類站在地球上永遠看不到的地方,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曾降落在月球的背面。」他認為這是更為艱難的事情,但中國人應更加努力,去探測我們從來沒有看見過的那半邊月亮。(旺報)

fsj 提到...

火星有液態水 NASA找到鐵證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16700

聯合報 編譯陳韋廷/綜合報導 2015-09-29

美國太空總署(NASA)二十八日召開記者會宣布,證據顯示火星上有定期出現的液態水。

美國和法國科學家根據火星勘測軌道衛星(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MRO)拍到的照片進行分析,火星地表上坡面出現暗色線條,是含有「水和」礦物鹽的證據。這種物質需要水才能形成。

研究報告中說,相關跡象「強力支持」今日火星上有水的假設。天文物理學家早已認為,這些會隨著季節變化定期出現的紋理,可能是鹽水在火星地表流動造成。

這些可能是鹽水造成的暗色線條,長度達數百公尺,寬度通常不超過五公尺,在溫暖季節會出現在火星地表坡面,慢慢延長,然後在地表溫度變冷後逐漸消逝。

今年四月,科學家也曾發表研究指出,「過氯酸鹽」在火星上廣泛分布。這種物質會降低水的冰點,讓火星上的鹽水在較冷的氣溫下仍保持液態能夠流動。

法新社報導,參與這項研究的亞利桑那大學學者麥克艾文說,他們發現的這些證據,「幾乎可證實」火星上有液態水。不過,他說,這些水在火星上看起來會是讓土壤濕濕的,而非自由流動的狀態。

美國太空總署行星科學主任葛林廿八日在記者會上說,過去科學家認為火星非常乾燥,如今證據顯示火星「沒那麼乾」,在某些狀況下,液態水在火星表面流動。

火星現在是個冰凍沙漠,但太空總署此前數趟任務針對火星表面岩石的地理研究發現,火星曾經是個溫暖且潮濕的行星。近四十年前,火星曾發現極地冰蓋地形,表面上的侵蝕特徵強烈顯示該行星早期曾存在河流與海洋。不過,由於火星引力很低且大氣層稀薄,大部分的水因此蒸發至太空,不會像地球一樣會回落至地表面。

流水的證據會改變專家對於火星的了解以及該行星孕育生命的能力。找到液態水的明確證據,提高火星可能曾存在生命或現在可能有微生物的可能性。



◆ NASA證實 火星地表夏季有水流動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919457

自由 2015-09-29

〔編譯李信漢、記者湯佳玲/綜合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美東時間廿八日召開記者會,指探索火星有重大發現。科學家首度發現證據,顯示火星在夏季幾個月期間,可能有水在地表上流動。中研院天文所計畫科學家顏吉鴻表示,液態水是生命跡象的重要溶劑,代表火星有可能存在著生命。

學者:代表火星有可能存在生命

NASA行星科學主任葛林(Jim Green)在記者會上說:「在某些環境下,我們在火星上發現液態水。」出席記者會另兩位科學家歐嘉(Lujendra Ojha)和麥克厄文(Alfred McEwen),早在二○一一年就發現火星上存在水的跡象。歐嘉分析從火星偵察軌道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MRO)回傳的照片,發現火星表面出現季節性循環的條紋陰影,推論這是鹽水從火星地表高處間歇往下流動的結果。目前科學家還無法得知液態水從何而來,但有可能是來自兩極地表的固態冰、土壤鹽性物質從大氣層中吸收的水分,或是地表下蓄水層冒出的水泡。

NASA早在近四十年前就知道火星南北兩極有固態水,也就是「冰」,也找到氣態水「雲」,但還未發現過液態水。儘管科學家發現水的痕跡,但由於火星微弱的地心引力和稀薄的大氣留不住水,使得八十七%的水都蒸發到太空。因此NASA仍認為火星不適合生物生存。

但今年三月,NASA科學家在火星地表上發現類似河床的水侵蝕過痕跡,並推測火星地表五分之一曾被海洋覆蓋,而在地表下可能還有水的存在。曾主掌NASA火星探測計畫的科學家麥克庫軒(Doug McCuistion)說:「如果他們宣布在火星地表下發現容易取得的液態水,那很可能意味火星上有生命存在,並且能讓人類在火星上永續生存。」麥克庫軒表示,這項發現可能促使科學家更熱切尋找火星上的生命體,並加速人類移居火星計畫的速度。

fsj 提到...

火星探測熱 陸計畫5年後著陸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30000796-260301

旺報 2015年09月30日 記者陳怡君/綜合報導

美國太空總署(NASA)28日宣布重大發現,證實火星上存在液態水。在航太熱潮帶動下,中國大陸在2011年發射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後,也將目光投向火星探測計畫,科學團隊還曾在火星隕石中發現生命存在的新證據。陸學者指出,計畫2020年登陸火星,2030年實現火星採樣。

人類對火星的探測已經有半個世紀歷史,世界各國共向火星發射43個探測器,其中25次失敗收場。2011年大陸首枚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搭載在俄羅斯運載火箭「天頂號」上發射升空,但最終未能成功入軌。

得先完成月球探測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季江徽表示,NASA利用光譜分析法,證實火星表面有液態的鹽水存在,成功打破火星一大未解之謎。探索火星的歷程中,大陸學者的研究也印證這次重大發現。

天體研究員林楊挺帶領的團隊,曾在一塊火星隕石中發現,約2億年前火星上曾有地下冰川融化成的地下水,並持續長達25萬年之久。

去年,其研究團隊在另一塊拇指大、重約6克的灰黑色火星隕石中,發現10多顆比髮絲還細十分之一的碳顆粒,其成分與煤相近,成為火星上可能曾有生命存在的新證據。此一研究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隕石學與行星科學》。

除了科學研究,中國大陸也提出一套火星探測計畫,整體分為4階段。但學者表示,計畫至少還要5年才有望啟動,得先完成月球探測。

探索「第二地球」結構

有「嫦娥之父」之稱的中國中科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指出,火星探測任務可能採用「軌道器+火星車」的聯合探測方式,預計2020年著陸火星巡視,2030年實現火星採樣,並返回地球。

大陸火星探測任務主要包括探索「第二地球」上,過去、現在是否存在生命,以及火星上生命生存的條件和環境,對火星內部結構、成分,起源與演化也將進行進一步的探索。(旺報)



◆ 太空爭霸 陸或射120顆新衛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30000833-260309

旺報 2015年09月30日 記者宋秉忠/綜合報導

10月出版的美國《國防》月刊(NATIONAL DEFENSE)透露,大陸已計畫在2020年前部署多達120顆新衛星,其中包括集定位、導航和定時功能於一身的北斗系統;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必須加快推動太空戰的部署。

「在太空計畫方面,中國繼續發展各種旨在限制或阻止對手在危機或衝突期間使用太空資產的能力。」五角大樓日前在向國會提交的年度報告《2015年涉及中國的軍事及安全發展》中,提到對大陸太空戰實力的擔憂。這種擔憂來自大陸於2007年進行了一次反衛星飛彈試射,在此次試射中,一顆失效的氣象衛星被有意摧毀。

布茲─艾倫─漢密爾頓控股公司執行副總裁、美國飛彈防禦局前局長亨利.奧柏林三世指出,很多美國官員相信,中國正在發展一種能夠到達更高軌道的能力,這會讓他們能打擊幾乎所有美國的太空資產。

陸將對美造成威脅

他表示,如果不意識到未來戰爭將會在太空中展開,從長遠來看可能會傷害到美國;隨著中國專門針對美國的情報、監視、偵察和力量投射能力,未來太空的威脅將比今天更加嚴重。

華盛頓智庫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成斌指出,中國制定了基本上完全不同(於美國)的方針;事實上,在危機或者衝突的情況之下,它將給美國在太空中的地位構成非常大的挑戰。

成斌說,在過去整個40年裡,尤其是在冷戰結束之後的25年時間裡,沒有哪個對手有能力挑戰美國「利用太空進行情報收集、情報傳送和情報利用」的能力;但隨著中國推進其太空計畫,這個現狀開始變得越來越不妙了。

新北斗導航更先進

成斌表示,中國在2004年和2005年出版的軍事教科書中提到了摧毀敵人衛星能力的重要性,這似乎表明中國在2007年進行的反衛星飛彈試射是有意的太空威懾行為;它向世界表明,中國擁有這樣的能力,並且不懼怕使用它。

成斌指出,新北斗系統(北斗二號)是中國在2000年使用的導航技術的先進版本,它被動地從大約30個地球中層軌道衛星中提取信號來定位一個位置。

成斌表示,中國也有興趣部署飛彈預警衛星,以及與美國X-37B類似的航天器「神龍」太空梭;這是一種可重複使用的無人太空梭,能夠在一次發射之後再次進入地球大氣層。(旺報)

fsj 提到...

火星水探險 好奇號被嫌「不乾淨」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23857

聯合報 編譯王麗娟/報導 2015-10-02

美國太空總署(NASA)日前在火星發現液態水證據後,各界立即關切這些有水的地方會不會有微生物?美國「好奇號」火星探測車已在火星上,有科學家主張派好奇號前往液態水形成的深色條紋區一探究竟,但另一派科學家認為好奇號「不乾淨」,可能帶有地球細菌,沾染採集的樣本或讓地球細菌汙染火星,反對這麼做。

太空總署證實跡象顯示火星有液態水,夏天還疑似會流動。夏季時,液態水從火山口和峽谷壁滲出,在火星赤道地區的地表形成溝槽。在太空觀測攝影中,這些溝槽變成一條條黑色條紋。

英國衛報報導,此刻科學家正為是否讓好奇號進入這些條紋區爭論不休。好奇號至今一直在火星巨大的「蓋爾」火山口周遭,尋找遠古時代火星是否適合生物生存的證據。而上述名為「季節性斜坡紋線」的黑色條紋區,因有段時間是潮濕的,根據規定被列為特區,只有無菌探測車可造訪該區。

總部設在巴黎的國際組織「太空研究委員會」對外星探測定出一套稱為「行星保護」的規則,目的是防止地球細菌汙染外星。好奇號「潔淨」程度被列為IVb級,可以降落火星表面進行探測,但要實際探勘可能有水的特區,無菌處理等級必須達到更嚴格的IVc級。

好奇號的無菌程度不符規範,不能探測潮濕區,爭論應該就此結束。不過,太空總署科學家葛林說,火星是高輻射環境,紫外線很強,即使好奇號夾帶細菌,恐怕早已被輻射殺死,因此好奇號應可到潮濕區探測。

但美國國家科學院和歐洲科學基金會最近發表報告說,火星上的紫外線可能不足以殺死地球細菌,因為火星大氣中的塵土可能稀釋紫外線,反倒增進微生物的活力。

倫敦大學學院穆拉德太空科學實驗室的柯茨說,是否讓好奇號深入該區,或准許它從事何種任務的爭論可能延續數周甚至數月。

柯茨說,據他所知,因為發現了水,科學界希望能進一步探測,因此不斷施壓,好奇號因此有機會從遠距離,利用「化學與攝影儀器」的雷射模組進行測量,以了解成分。

如果好奇號最後還是因不夠乾淨不能到潮濕區,學界只好等下一輛在二○一八年發射的ExoMars火星探測車。柯茨說,科學家一定會讓這輛車夠乾淨,才能到火星潮濕區挖些土壤進行分析。

fsj 提到...

「天眼」完工 陸太空探索喊稱霸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226030

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15-10-03

位在大陸貴州深山裡的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正在興建直徑五百公尺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專案綜合布線工程日前完工,標誌著「天眼」的神經系統已經成型,外界預期這座望遠鏡的太空探索能力,可在全球維持領先廿年之久。

FAST建於貴州省黔南平塘縣的深山。觀察者網報導,其望遠鏡鏡面設計面積,比現在界最大的美國阿雷西博天文望遠鏡觀測大幅增加,靈敏度提高二點二五倍。

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射電部首席科學家李菂說,FAST是興建中口徑最大、最具威力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接收面積約等於卅個足球場的面積;建成FAST將在未來廿年內保持世界一流地位。

FAST的主要目標是探測宇宙中的遙遠信號和物質,在開展從宇宙起源到星際物質結構的探討、對暗弱脈衝星及其他暗弱射電源的搜索、高效率開展對地球以外的理性生命搜索等任務,可望對天文領域做出新貢獻。

報導稱,FAST最大特點是索網結構可隨天體的移動自動變化,帶動索網上活動的四千四百五十個反射面板同步調整;中國電科面板單元技術負責人鄭元鵬表示,反射面單元為三角形,因所處位置不同,反射面單元的種類就有近四百種。

鄭元鵬表示,將根據索網節點座標資料以及單元的安裝尺寸要求,採參數化設計方法,將子單元的表面精度控制在一公釐,讓每一個反射面都可進行對焦,FAST與號稱「地面最大機器」的德國波恩一百公尺望遠鏡相比,靈敏度提高約十倍。



◆ 陸學生瘋航太 12衛星成功升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04000654-260309

旺報 2015年10月04日 記者陳怡君/綜合報導

大陸學生成為製造衛星主力軍,近日隨長征六號升空的20顆衛星,有12顆出自年輕學子之手,分別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國防科大、北京清大、浙江大學等團隊研製。這些迷你衛星先後成功發射並傳回訊號。台灣學生也不落人後,交大研究團隊日前展出第一個MIT的火箭。

大陸首顆由學生團隊自主設計、研製的奈米等級衛星「紫丁香二號」,是哈工大學生自主研發的第5顆衛星。9月20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征六號火箭發射成功並收到衛星發回訊號。

紫丁香二號 監測溫度

這顆重約10公斤的迷你衛星,用於提供飛航APP資訊,也可收集全球航班、船舶訊息。「紫丁香二號」上還攜帶一個工業紅外線相機,可對森林火災、地表溫度變化進行監測。伴隨「紫丁香二號」一起搭著長征六號便車升空的,還有另11顆由學生團隊研製的衛星。

由長沙國防科技大學設計研製的「天拓三號」衛星,是由6顆衛星組成的集群衛星,包括1顆20公斤的主星「呂梁一號」、1顆僅1公斤的手機衛星,和4顆不到100公克的飛米衛星。

台HTTP-3 明年升天

此顆手機衛星是大陸首個以智慧型手機主機板和安卓系統為核心設計的衛星;這也是大陸首次有飛米等級衛星成功升天。「天拓三號」的研究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0歲,研究生和大學生占7成。

長征六號運載火箭9月20日成功將20顆迷你衛星送入太空,創造中國「一箭多星」發射新紀錄。浙江大學的皮星二號、北京清華大學的3顆衛星也伴隨成功發射。

台灣方面也有大學生研發火箭成功的案例。今年8月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上,最吸睛的就是交大團隊研製的火箭。交大前瞻火箭研究中心(ARRC)展出的HTTP-3雙節混合式火箭,從外殼、電路板到降落傘,全都是MIT。HTTP-3預計明年初升空。(旺報)



◆ 「迷你衛星」成本千分之一 促商業化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04000659-260309

旺報 2015年10月04日 記者陳怡君/綜合報導

科技產品追求輕薄,衛星也越來越「迷你」。未來製造衛星,可能就像組裝電腦一樣簡單,成本更是傳統衛星的千分之一,研製時間從動輒數年縮短到幾個月。隨著中國大陸研製迷你衛星技術越來越進步,將加速衛星商業化趨勢。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自主研製的皮米衛星「空間實驗一號」,9月20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便車」,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這顆僅重173公克的衛星,長7到8公分,比手機還輕薄短小,研發者是大四學生葉向陽率領的團隊。相較重量1公噸以上的傳統大衛星,這類「迷你衛星」成本相對低廉,製造和發射周期短。

一般而言,製造一顆大衛星成本約在10億至20億元(人民幣,下同),且至少須費時2年以上。微小衛星也需要幾億元成本。但製造一顆皮米衛星,僅要幾百萬元人民幣就能達成,相較大衛星節省千分之一成本。研製時間也縮短到只需要幾個月。

傳統衛星體積大,火箭發射費用就占衛星整體費用3成。大陸製造「迷你衛星」技術快速進步,直接降低衛星成本和發射成本,是實現衛星商業化的關鍵一步。

隨著衛星小型化和科技進步,未來有望實現城市訂製衛星,乃至企業訂製、私人訂製衛星。製造衛星還能做到如組裝電腦、插上USB般簡單。

9月25日隨長征11號發射的浦江一號,是大陸衛星首次應用3D列印技術,其天線支架採用鈦合金材料3D列印成型,「印」出衛星支架只花了1天。這也讓浦江一號的研製速度縮短、成本降低。(旺報)

fsj 提到...

「星際戰警」真實版 NASA派她保護火星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33563

聯合報 編譯李京倫/報導 2015-10-07

凱瑟琳.康利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工作,有個很特別的職稱「行星保護官」,讓人想起電影「星際戰警」中,穿黑色西裝、戴墨鏡、保護地球不被外星人破壞的探員威爾史密斯與湯米李瓊斯。巧的是,九年前她到任的第一天,就有人送她一副墨鏡。

地球現在沒外星人侵襲,所以她的職責與其說是保護地球,不如說是保護其他行星不被地球人傷害,尤其是火星。康利說:「如果我們要在火星上尋找生命跡象,就不能先把地球上的生命帶過去,然後才發現火星生命是我們製造的。」

紐約時報報導,從一九七一年蘇聯「火星二號」登陸器在火星墜毀開始,地球上的微生物就一次次搭著太空船入侵火星,雖然火星地表寒冷、乾燥又有強烈紫外線照射,但經過多年後,仍有微生物倖存,不過行星保護專家認為,這些微生物會保持潛伏狀態,不會擴散。康利說:「到目前為止,火星還很乾淨。」

為免地球微生物汙染火星,NASA禁止火星探測器「好奇號」探索可能有水的「特區」,不過,火星的軌道衛星拍到,距離好奇號預定路徑不遠處疑似有會定期變黑的條紋區,科學家上周判斷這種區域有液態水。NASA行星科學主任葛林說,如果能確認那就是這種區域,NASA就要評估,好奇號外面可能有多少地球微生物,「這樣就能知道,如果行星保護官同意的話,好奇號能離這種區域多近」。

康利就是做這種決定的人之一。她說,好奇號發射時,大概有兩萬到四萬個抗熱細菌孢子,此外也許還有這個數量一百到一千倍的微生物沒算到,其中許多會在真空的外太空中死亡,火星上的紫外線也會殺死很多,但仍有一些會在好奇號滾動時掉入火星土壤中。

fsj 提到...

最有台灣味的衛星 福衛五號明年發射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252378

聯合報 記者李昭安/台北報導 2015-10-16

最有台灣味的衛星,預定明年二月底美國發射升空!科技部昨在行政院會報告「福爾摩沙衛星五號」籌備狀況,國研院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張桂祥說,福衛五號使用的太空元件,多數是「台灣製造」,可說是最有台灣味的衛星。

台灣從民國八十年開始推動太空計畫,目前已成功執行三個衛星計畫,共發射八顆衛星。福衛一號民國九十三年除役,福衛二號、三號仍在軌運行。張桂祥指出,福衛五號主要是接續福衛二號的任務,進行遙測、科學任務,如觀測衛星影像、進行電離層探測等。福衛五號預計今年底完成衛星全系統整備。

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說,福衛二號元件多使用法國技術,福衛五號則幾乎全是台灣技術,「尤其攝影元件、鏡頭都是台灣自製,國外買不到,非常值得台灣人感到驕傲」。

張桂祥說,福衛五號除遙測酬載、科學酬載「百分百MIT」外,衛星電腦、電力控制單元、飛行軟體及天線等也是台灣製造。福衛五號還充分運用台灣半導體產業優勢,成功開發全球第一顆太空級線型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影像感測器,使台灣邁入自主研製高解析度遙測衛星國家。此外,中央大學團隊也完成國內首次自製先進電離層探測儀(AIP)。

為推廣科普,國家太空中心日前舉辦全國兒童徵圖比賽,明天揭曉首獎作品,是以戴著太空面罩的台灣藍鵲為主視覺,加上福衛五號、台北一○一、天燈、稻米、蘭花等台灣元素。太空中心指出,首獎畫作將繪製在福衛五號發射火箭上,得獎的小朋友還能親赴美國,參觀衛星發射。



◆ 天宮二號太空站 2022年運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17000878-260301

旺報 2015年10月17日 記者蔡浩祥/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近年大力研發太空技術,目前在全球太空科技實力排名第3,僅次美國和俄羅斯。美媒指出,中國第二座太空站「天宮二號」將於2022年完成並開始運轉,按計畫先於明年發射小型太空站。天宮二號若運轉,屆時中國將在軍事偵察及太空科學研究領域上取得重大進展。

據美國《航空和空間技術周刊》指出,天宮二號太空站軌道高度為340至450公里,使用壽命為10年,並為中國太空望遠鏡提供後勤支援。

搭長征-7號火箭發射

目前太空人數量暫定3名,未來可配合需求增加到6名,艙段部分最多可擴增到6段。

外界目前還不清楚天宮二號的規格,只知道將安裝一台小型控溫離心機,以用於太空重力試驗,還包括一個材料科學設施及一座可達攝氏1600度的熔爐;太空人載送、物資及其他後勤補給將透過神舟號太空船進行,並搭配正在研製的長征7號火箭發射至太空;該火箭明年將在海南所設置的新太空基地進行首次試射。

大陸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表示,天宮二號跟已在太空運轉4年的天宮一號同屬長期在軌運行、短期載人的太空飛行器,這也是為以後設置太空站做最後階段準備。他表示,經測試完畢,載有3名太空人的神舟號太空船將升空與天宮二號對接,若成功,隨後將發射大型貨運太空船進駐。

至於太空研究部分,中國太空站對與其他國家共同研究是採開放態度,中方還與俄羅斯、歐盟太空總署就此達成協議。

與歐俄達成合作協議

歐洲太空局局長約翰─迪特里希.韋爾納表示,把中國和其他非傳統夥伴納入更大的太空探索平台,首要之務就是讓中國參與對接機制及國際標準制定,使不同國家的太空船能連接在一起。

據了解,目前各國皆積極發展太空科學技術,中俄兩國除進行太空技術合作,雙方也嘗試聯合進行月球研究合作及設置全球監測太空系統等。

印度也以大陸作目標,積極追趕,日前已發射首顆觀測衛星,並配備縮小版哈伯太空望遠鏡,可用來研究太空天體。由此可見,太空即將進入「戰國時代」。

小 靈 通

天宮二號

天宮二號是繼天宮一號後,中國大陸自主研發的第二個太空站,自2014年起陸續發射組裝,將用於進一步驗證空間交會對接技術,並進行一系列相關太空試驗,預計2022年開始運轉。另外,天宮二號還負責對地球觀測、空間應用新技術和太空醫學等領域的應用試驗,並搭配其他衛星進行運轉,由神舟號太空船進行太空人及相關後勤補給作業。(旺報)



◆ 北斗耀光芒 歐盟「伽利略」失先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17000880-260301

旺報 2015年10月17日 記者蔡浩祥/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今年共發射4顆「北斗」導航衛星,證明中國在全球太空科技上排名第3的競爭力,領先歐盟「伽利略」導航衛星系統。過去,中方曾與歐盟協議共同研發伽利略導航衛星系統,但因歐盟刻意阻止,最後無疾而終,促使中方獨立研製北斗導航衛星,並搶先發射首顆區域導航定位衛星。

其實,中國大陸衛星領域發展算是「後發先至」,1952年,大陸在時任外交部長周恩來的主導下,加入負責管理國際無線電頻道和衛星軌道資源的國際電信聯盟(ITU),但當時中國並沒有任何相關衛星技術,直到1970年才發射第一顆衛星。

大陸軍事微信公眾號「鷹眼圖說軍事」文章指出,各國在使用太空空間需按國際法和《無線電規則》進行,目前亞太地區上空,東經30度到東經172度的黃金軌道範圍內,共有194顆靜止軌道衛星,被25個國家、72個操作者所擁有;其中美國42顆,中國35顆,日本24顆,中國排名第2,僅次於美國。

美國一直以來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領域占有相當優勢。歐盟在2003年推動伽利略導航衛星系統,在當時被認為是結束美國獨霸局面的利器,中國當時也宣布和歐盟合作發展伽利略導航衛星系統,由中方出資2.3億歐元。

就在中方付出第一筆7000萬歐元款項時,歐盟卻阻止中方進入研發決策機構,並在技術面上刻意隱瞞,後來雙方不歡而散。這個結局也促使中方決定獨立研製北斗導航衛星,而且在與國際電信聯盟通報過程中,中方還刻意搶用伽利略導航衛星的發射頻道,迫使歐盟得另外申請。

中方和歐盟曾就衛星頻道重疊問題展開多次談判。歐盟以頻道是從美國取得及系統設計無法修改為由,要求中方將北斗系統遷移至其他頻道,雙方爭執不下,直至今年3月才達成最終協議,解決頻道重疊問題。

小 靈 通

伽利略導航衛星

伽利略導航衛星(Galileo),是歐盟一個正在建造中的衛星定位系統,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 、俄羅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及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後,第4個可以供民用的衛星定位系統;原預計將在2014年開始運作,但由於歐盟內部分歧與資金問題,完工時間可能會遲至2020年,比原計畫晚10年。

(蔡浩祥)(旺報)



◆ 冥王星驚奇 赫見冰山冰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17000303-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10月17日 鍾玉玨/綜合報導

美國航太總署(NASA)無人太空船「新視野號」3個月前飛掠冥王星並傳回可觀影像,相關的首批科研成果15日發表於最新一期的《科學》期刊,顯示冥王星表面有雄偉冰山與平坦冰原等多種地形,地形構造運動也相當活躍。

地質多變出乎意料

該研究的首席作者史登(Alan Stern)說,冥王星這顆矮行星在多方面都讓人驚艷,最顯著的一點是告訴我們小型行星成形數10億年之後仍舊非常活躍。此外,冥王星地質多變與複雜的程度也讓人意外。

至於冥王星表面顏色豐富,從暗紅、淺藍、金色、乃至白色等等,也是因為地表組成成分不同所致。其中赤道附近為暗紅色,高緯度地區為淺藍色,這些差異正是因為甲烷、氮、一氧化碳、水冰等成分所致。

史登也指出,名為「史普尼克冰原」的心型區域不同於其他區域,不僅非常平坦,也找不到一個隕石坑,說明該區較為年輕與活躍,以致隕石坑來不及成形。

冰原年輕沒隕石坑

冥王星的地形多變,其中由高幾百米、刀削般山脊組成的「蛇皮紋理」,顯示冥王星的大氣足以形成強風,雕刻出這種奇特地貌。此外,史普尼克冰原邊緣地帶的連綿高山實際上可能是巨大的水冰冰山,浮在一大片密度更大的固態氮冰之上。

天文學者當初並未料到冥王星地表會有如此豐富多變的地形,所以感到驚喜。

「新視野號」2006年1月升空,直到今年7月14日才近距離飛掠冥王星,並拍到大量高解析度照片,要把全部照片資料送回地球分析,約須1年時間。(中國時報)

fsj 提到...

國際太空站ISS 歡慶15年
http://udn.com/news/story/6809/1289842

聯合晚報 編譯陳澄和/美聯社卡納維拉角2日電 2015-11-03

美國太空總署(NASA)和全球夥伴2日歡度國際太空站(ISS)連續有人駐留的15周年紀念,站上六位美國、俄羅斯和日本籍太空人並在400公里高空舉行特別晚宴慶祝。

已在太空站上執行任務七個月的指揮官凱利說,建立繞軌道運行太空站的最大優點,在於持續推進深入太空的長程探索目標。

美國籍太空人林格倫在記者會上說:「太空站是一座真正的橋梁,是發展與瞭解探索火星所需科技的試驗台。」

自從2000年11月2日第一批太空人進駐以來,已有17國的220位太空人曾在太空站駐留。

美國是太空站的主要領導者,負責執行太空梭飛行任務,運送太空站所需器材;俄羅斯的重要性排第二位,加拿大和日本並居第三。美國太空梭2011年退休後,依賴俄國太空船運補。

根據NASA的數據,太空站已供應逾2萬6500次的餐食,太空站的房間也從2000年的3間擴增到13間,目前的結構體重量將近92萬4740磅(419公噸),加壓容積約和一架波音747客機相當。

凱利說,太空站的最重要實驗是維持人類在太空的生存。他和俄羅斯太空人柯尼顏可的一年任務將在明年3月結束,他們要執行400項試驗,多數和醫學有關。

國際太空站隨時都維持至少有一位美國和一位俄羅斯太空人駐站。美國從未有太空人駐留太空一年的紀錄,俄羅斯雖有過這類經驗,但已是幾十年前在Mir太空站的事。

NASA估計這些年來已在這個太空站做過逾1760項試驗,自1998年開始建造,已執行過189次太空漫步維修太空站,第190次將在本月6日實施。

隨著太空站老化,所需的維修也跟著增多,NASA希望太空站能使用到2024年。NASA署長波登形容2日達到的里程碑是「5478天日積月累的重要時刻,是15個國家數萬人士通力合作邁向共同目標的重大成就」。

※ 相關報導:

* 16國合建的國際太空站ISS
http://udn.com/news/story/6809/1289860

國際太空站(ISS)由美、俄、日、加等16國合建於1998年,是全球最大規模的太空科技合作案,也是太空史上第一個國際合作的載人太空站,投資超過630億美元 (台幣元1兆9530億元)。運行於330至435公里高的低地軌道,是這個軌道上的最大人造結構。



◆ 俄太空人直言 太空看不見長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4000968-260309

旺報 2015年11月04日 記者李鋅銅/綜合報導

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沃爾科夫,2日在國際太空站的電視連線中說「從太空看不到中國的長城,卻能看到中國偉大的道路。」這句話打破了中國人的舊觀念。

俄羅斯衛星網3日報導,謝爾蓋在俄羅斯飛行控制中心的一場視訊連線中說,「看中國能看得很清楚,尤其是夜裡。我們從太空上看不到長城,但卻能看到中國偉大的道路。」

陸媒瘋傳長城太空照

從前,兩岸的國小老師在提到萬里長城時,都會說:「長城是從月球上唯一可以看見的地球建築物。」現在台灣遊客登上八達嶺長城,仍然會有導遊說:「從月亮上也可以看到這裡。因為萬里長城太長,是從月球上唯一可看見的地球建築物。」

幾年前,美國太空人焦立中從國際太空站拍攝了照片,當時大陸媒體認為這些照片證實了在太空中光憑肉眼就可以看到長城,而且只要用普通的攝影設備就能記錄下來;但焦立中本人並不確信他拍下的就是長城。

2003年完成太空飛行的大陸第一名太空人楊利偉說,在軌道上看不到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防禦工事。大陸遠距離研究所教授魏成傑與美國航空太空總署的同業,也共同鑑定了焦立中提供的鏡頭中的長城片段,並未看見長城。

那為何有這個說法?據說,1969年人類首次登上月球,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等3人曾說,從月球上肉眼能看到的人類最大建築物是長城。

看見大陸經濟實力

這句無法證實的話就此成為中國人的驕傲。後來的太空人包括中國人、俄國人,卻說「看不見長城」;但從另個角度看,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卻在夜裡看見大陸發光的道路。

唯有經濟發達,才能在夜間供應道路上龐大的路燈電力,再加上充足流量的車潮,形成明亮的光帶。太空人雖然看不見長城,卻看見了大陸的經濟實力。

(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