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31

那雙溫暖的手

◆ 盲女吹奏長笛 醫院分享音樂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087654

聯合報 記者凌筠婷/埔心報導 2015-07-30

21歲台南藝術大學音樂系學生蔡明秀雖然全盲,但學習長笛十多年,靠著傑出的記憶力和天份,獲得許多獎項,也成為南藝大音樂系第一個盲生。

蔡明秀暑假到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吹奏長笛,希望將她喜愛的音樂分享給更多人,也希望能為病患與家屬帶來一些撫慰。

個性開朗的蔡明秀因早產造成視網膜剝離,從小她的世界就是一片漆黑,但是音樂為她的生命帶來光明。蔡明秀說,3、4歲就開始學鋼琴,因為媽媽買了1台玩具鐵琴,她用摸索的方式敲出兒歌,讓媽媽發現她的音樂天份。7歲時1場音樂會,她聽到長笛清亮的聲音就愛上,立刻要求學笛。

啟蒙老師曾珻蘭說,蔡明秀是她教的第一個盲生,她用手觸摸學習指法,靠記憶力背譜、記曲子,蔡明秀說:「手就是我的眼睛,用觸摸認識世界,是很有趣的事。」

她曾經在比賽前練笛到半夜,卻仍無法練上手而感到挫折,但她想,在音樂中她感到無比快樂,很想將這種心情傳遞出去,於是又重新練習。

雖然蔡明秀看不到,但她能憑著氣氛感受聽眾的反應、現場的狀況,感受到有人喜愛她的演奏,讓她很有成就感。

她希望成為專業的長笛演奏家,到不同國家去體驗不同的舞台。

※ 相關報導:

* 為別人的幸福 走遍島嶼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087615

16歲的夏天很不一樣!嘉義女中「幸福小太陽志工隊」,由老師吳豪哲規畫,本月從嘉義出發,拜訪全台華山基金會服務的獨居老人,走遍全台人潮聚集處,表演歌唱募集發票,即便住學校教室、吃「7-11」也不為苦,順利避開颱風完成9天8夜旅程,募得1萬5000張發票。

* 少女徒手抓蟑螂 幫盲奶奶打掃房屋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087610

72歲的謝奶奶獨居半輩子,因為眼盲、年老導致生活不便,華山基金會號召湖口鄉中正國中、三陽工業集資、出力,幫謝奶奶打掃房子,補充冰箱物資,國中少女呂姿琳更不怕手髒,徒手抓蟑螂,只為讓謝奶奶有乾淨環境可住。

志工們的協助,讓謝奶奶開心又感動,直說「謝謝!我會記得你們。」雖然眼睛看不到,卻透過聲音,辨識每個關心她的人。

* 志工幫忙補破屋 獨居老翁比YA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087674

花蓮縣李姓老翁獨居在豐濱海岸,不甚牢固的房子僅用6根電線桿當柱子、屋頂用魚網防水布遮蓋,其中一面牆更處處是坑洞。華山基金會昨天邀請志工來「補破屋」,希望能遮蔽雨水、防小偷,老翁看到新牆也笑逐顏開。

* 造墓50載 他遇「艱苦人」就降價
http://udn.com/news/story/7320/1087756

已經80歲高齡的造墓師林進興,只要遇到家境貧苦的客戶,都會降低收費,還曾免費幫往生者建墓。他昨天獲信義區好人好事表揚,他笑說身體健康加減做,只要生活過得去,多幫忙人家一點,沒什麼啦!



◆ 乩童指路 消波塊裡找到媽祖像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090067

聯合報 記者卜敏正/水上報導 2015-07-31

嘉義縣水上鄉聖福宮日前受乩童指示,有一廈門媽祖神像飄洋過海在東石海邊,廟方依指示竟然就找到這尊6吋媽祖神像。因故事玄奇,引起信眾嘖嘖稱奇,還疑問是否有「人為因素」。廟方表示,一切都依神明指示。

位於水上鄉水頭村的聖福宮主祀媽祖,本月22日受鄰村福安宮三姓尊王借乩指示,神靈回大陸漳州經過黑水溝(台灣海峽),受一漂流海上的媽祖神靈託付要來台灣,並指示信徒擺香案祭品3天,至東石先天宮後方堤防迎回神像。

聖福宮主委黃同呈表示,廟方接到指示後雖半信半疑,依指示處理於25日下午3時許,在東石先天宮後方堤防水門旁一處插黑色令旗,尋找多時,果然在附近一消波塊凹陷處,發現一尊約6吋黑色媽祖神像,手部雖已斷裂,但神像大致完整,立即迎回宮廟。

黃同呈說,曾找一位雕刻師傅檢視該神像,粗估有百年歷史。地方信眾對於媽祖漂洋過海來台故事都表不可思議,並懷疑是否有人刻意操作。聖福宮副主委黃耀興直言,「信者恆信、心誠則靈」,廟方不會刻意操作,先待神像乾燥,再請神衣、雕刻師傅協助看如何修補。

※ 相關報導:

人性的光輝
禮讚生命

20 則留言:

fsj 提到...

土磚書屋 535志工9個月砌成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2701

自由 2015-07-31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來自全台五百卅五志工與建和部落十四位「黑孩子工班」合作,花了九個月,取泥土混稻草製作土磚,蓋出近百坪兩層樓高的青林書屋,明天即將落成,讓孩子在土房中學習。

部落十四位青少年參與

「青林書屋」是「孩子的書屋」體系第八家書屋,也是「孩子的書屋」首座自力造屋,做為施工主力的「黑孩子」,有半數是在書屋長大的青年及青少年,有些是建和社區的民眾,去年十一月開始合力打造獨特的土磚屋。

工班的工頭陳彥凱是退伍軍人,他說,書屋是由專業建築師及結構技師所設計,並由國內知名的土屋推動團體「風中之星」提供施工技術指導,採用鋼構做為主結構,但牆用土磚堆疊,土磚是利用泥土混合稻草、木屑加水調合而成,相當耐用,最外牆還會抹上粉光牆,是利用糯米、石灰、泥土、木屑等調和的泥漿,如此就可以防止雨淋侵蝕。

屋頂也很特別,底層木板,往上依序有土層、空氣層、南方松、防水層、椰纖維,構成厚約廿公分的屋頂,可隔熱、防水,搭配氣窗的空氣對流,夏天可降低室溫。

他說,書屋與志工團體合作,去年以來分批抵達進行五天的蓋屋工程,總計五百多人義務參與。黑孩子工班都是原住民,參與造屋,不但可以賺工錢,也從實務中培養一技之長。

全台首棟鋼構土磚屋

「孩子的書屋」讓社區的孩子有個讀書或課輔的地方,目前已擴充到八個據點。書屋員工表示,這棟全台第一個申請到使用執照的鋼構土磚屋,結合了眾人的意志與力量以綠建築的概念,用在地的土磚,結合堅固的鋼構,完成一座護佑孩子的城堡,青林書屋的誕生,也是築夢的成果。



◆ 拉拔「巴掌兒」 他獲模範父親
http://udn.com/news/story/7323/1090050

聯合報 記者王長鼎/土城報導 2015-07-31

土城區黃漢章用心照顧家庭,將出生時如同「巴掌仙子」的女兒拉拔至今,並照顧高齡中風父母長達17年,無怨無悔,今年榮獲新北市模範父親代表。市長朱立倫昨稱讚「不僅是模範父親,也是模範先生,更是模範孝子。」

黃漢章說,11年前妻子許美惠懷孕,胎兒5個月大時,罹患妊娠毒血症,醫生曾建議要拿掉,妻子仍冒著生命危險,將僅重1000公克的寶貝女兒生下來,「女兒就只有面紙盒這麼大!」

他說,女兒在醫院保溫箱待了2個月才出院回家,阿嬤看到才巴掌大的小孫女,靠著小孫女耳朵說,「飼妳不容易要乖乖聽。」阿嬤嘴巴不住的說「聽話」2字,才依諧音將女兒取名叫「馨嬅」。

許美惠說,雖家住土城,為求在北市工作時方便照顧,黃馨嬅就讀台北市忠孝國小。她說,女兒學畫不僅獲得美展銅牌獎,也學習擊劍,更數度當選模範生,是夫妻心中「最大的驕傲」。

朱立倫昨由土城區長邱武全、市議員黃永昌和林銘仁等人陪同,致贈黃家水果籃祝賀,也送禮物給黃馨嬅。黃馨嬅笑著答應會努力念書,盡心孝順父母。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侍奉父母 林玉瑩不假手他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31000666-260107

桃源區58歲婦人林玉瑩無固定工作,不但要扶養3名子女,還靠自己的老人補助與父母親農保補助照料病痛纏身的父母親長達14年,照顧老人孝行感人,獲選104年全國孝行獎及高雄市孝行獎。

* 顧癱妹18年 獲薦全國孝行獎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090099

「她是我妹妹,希望能聽到她再叫我一聲姊姊!」涂慧治辭去工作,照顧車禍全身癱瘓的植物人妹妹涂慧璋18年,不離不棄,就如同侍奉雙親,暖暖區公所今年推薦她為全國孝行獎楷糢,民政處長王榆森得知她的故事也很感動,特別前往探視。

....徐慧治說,撞妹妹的肇事駕駛後來也因另場車禍過世,妹妹沒獲半毛錢理賠。她辭掉工作,每天工作為妹妹拍痰、抽痰、換尿片、清洗身體,「希望妹妹活下去,有一天能重新站起來」,鄰居都說她像王寶釧苦守寒窯18年。

「要翻身才不會生瘡、腐爛,妹妹一剛開始時全身都不動,眼睛也都閉著,幾乎是無意識狀態的植物人,對外界毫無反應」涂慧治說,她曾經想過放棄,但只要一想到她是自己的妹妹,看著她的臉龐,就咬牙撐了下去。



◆ 救病母 12歲童自學醫術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091238

世界日報 北京31日電 2015-07-31

他8歲會打肌肉針,9歲會刮痧拔罐,10歲照《本草綱目》學抓中藥……貴州福泉市馬場坪鎮12歲的彭智偉,父親在7歲的時候過世,從小就學會各式各樣的醫術,獨自照顧身患重症肌無力症的母親。

貴州都市報報導,重症肌無力,是一種伴隨終身的疾病,嚴重的時候甚至連呼吸的力氣都沒有。第一次獨自面對媽媽發病時,彭智偉只有8歲。小小的他,看到媽媽突然在廁所暈倒,手足無措。

7歲那年爸爸過世的時候,彭智偉以為爸爸只是累了,要睡一會,卻再也沒有醒來。媽媽發病時,似乎也像要睡著一般,彭智偉從那一刻開始,害怕媽媽也不再醒來。於是,彭智偉再也沒有踏踏實實地睡過覺。遇上媽媽病情反覆的時候,他經常熬夜到凌晨五六點,看媽媽的情況好轉了,才迷迷糊糊睡下。

8歲那年,彭智偉找學醫的表姐學扎針,從那以後,只要他陪母親出遠門,針管、藥物都隨時放在兜裡,一旦母親病情發作,他就能及時扎針。9歲時,母親免疫力低、容易感冒,彭智偉就學刮痧、拔罐、熬薑湯。10歲時他已經包攬所有家務活,洗衣做飯,還包括給家裡添置日用品。

讀小學四五年級後,認的字逐漸多了,彭智偉開始找中醫書籍來看,比如《5000種藥材》、《本草綱目》等,他都看了一半。他知道很多種中藥材及其藥性,並試著從網上找方子,然後抓中藥。

「如果爸爸還在世,也許我能出去玩一玩。」7歲喪父後,彭智偉和媽媽不會分開超過四個小時。和小朋友一起打籃球,也一定會帶上媽媽,每隔10多分鐘就回來看一眼媽媽,確定沒事才繼續去打球。

據報導,5月媽媽病情惡化入院後,兩個月下來,家中積蓄快用光了。彭智偉打聽到,臨時工作確實有,就是沒有人敢用童工。儘管如此,彭智偉還是開心地說,自己很快就能工作了。而且,他現在可以背起媽媽爬兩層樓,未來一定更有力量去照顧媽媽。

去年情人節,彭智偉買了三朵玫瑰花送給媽媽。玫瑰要送給最心愛的人,「沒有爸爸,媽媽是我最愛的人」。爸爸已經走了,彭智偉害怕人世間只剩他獨自一人。他的心願是想方設法賺錢治好媽媽的病,讓媽媽活100歲。



◆ 哪有垃圾他就掃 獲薦好人好事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090105

聯合報 記者游明煌/基隆報導 2015-07-31

已退休的朱明城,5年多來每天都在八堵里掃地、公園除草,哪裡有垃圾、哪裡草長了,他就掃到哪裡,獲得今年暖暖區八堵里推薦好人好事代表。

今年63歲的朱明城,可說是八堵里的「環保尖兵」,每天一早出門運動的里民,都可以看到他在路邊掃地,不知情的人還以為他是「清潔隊的人」。

掃完馬路的垃圾後,他會開始輪流到里內各公園幫忙除草,把社區公園照顧得漂漂亮亮的,「公園大家都會來,看到花花草草長得美麗,里民的心情也都會跟著好起來」。

朱明城表示,有一次他去社區公園散步,看到雜草、垃圾很多,覺得很丟臉,所以才會「把社區當成自己的家一樣整理」。

朱明城也在里內的慈德宮當志工30多年,他說,到廟裡求助的信眾案件五花八門,他總是想辦法替人解決問題,有一次看到陌生人出入,原來是竊賊想偷東西,也因為他及時通報警方,讓小偷逃之夭夭。

fsj 提到...

貨櫃壓扁小轎車 女研究生奇蹟走出殘骸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902878

自由 2015-08-01

〔記者吳政峰/基隆報導〕一場死亡車禍,讓消防員1分鐘內,歷經天堂與地獄兩種心情,而倖存的26歲黃姓女研究生卻掩面痛哭,因為同車的60歲父親已離她而去。

38歲連姓男子31日從桃園開著曳引車北上,後方板架裝著一只滿載的40呎貨櫃,欲前往基隆港卸貨。下午6時許,在離目的地僅1公里處,下台62甲線基隆端匝道右轉東海街口時,不知何故突然朝左翻覆,整個貨櫃強壓一旁等紅燈的綠色小客車。

等紅燈遭橫禍 父身亡

就讀師大研究所的黃女當時欲前往台北當家教,請父親幫忙載至基隆火車站搭車,未料父女倆才出家門沒多久,竟遭天外橫禍。

貨櫃傾倒時,先撞擊分隔島的路燈,再墜至小客車車頂,連男自行爬出,沒有外傷,但小客車被壓到只見車頭燈,其餘部分均被貨櫃扭曲鐵皮蓋住,喇叭則被壓住,不停鳴響。

消防員到場見事態嚴重,心都涼了,先電召兩輛大型吊車與一輛拖吊車來支援,再朝著車體大喊「有沒有人?」數秒後,一句「救命!」燃起了他們的信心。

消防員得知坐在副駕駛座的黃女還活著,連忙安撫她說「吊車要來了,再加油一下!」接著吊車拉起貨櫃單側約45度,再用拖吊車將小客車拉出,消防員見引擎蓋以上全部被壓平,一度懷疑是否聽錯呼救聲,但持破壞器材剪開副駕駛座上方的殘骸後,出現了一幅震撼所有人的景象。

一隻握緊拳頭的左手臂從車內伸出,證明「我還活著!」消防員加快救援速度,1分鐘後,黃女從殘骸中爬出,僅手腳受了一點輕微擦傷,自行步出車外,走向擔架的途中,頻回頭觀看老父情況,而見到焦急的母親,崩潰痛哭,大喊要等爸爸出來,黃母則紅著眼眶摟著她說「去醫院吧,妳爸希望妳沒事」。

受到鼓舞的消防員隨後從駕駛座拉出黃男,但令眾人心碎的是,他已無生命跡象,送醫急救半小時仍不治。

警方調查,該路段為一下坡,過了路口要急右轉才能抵達基隆港,整個行車動線為一接近360度的髮夾彎,屬易肇事路段,連男駕駛曳引車僅1個半月,疑因路況不熟才會釀禍,訊後依過失致死罪嫌移送基隆地檢署偵辦。



◆ 奇蹟!植物人復原 變清潔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1000440-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01日 郭芝函/竹市報導

新竹市民曾瑋凱退伍前1周騎機車意外車禍,成了植物人,而市府推動「傷殘退伍退役全半癱人員生活協助計畫」給予補助,歷經3年不斷復健,還有母親的鼓勵與陪伴,竟奇蹟復原。他說:「已經死過一次了,未來要努力生活,開闢自己另一條路。」

12年前在桃園慈湖蔣公陵寢服憲兵役的曾瑋凱,利用休假期間騎機車回家,不料在途中發生嚴重車禍,經醫院診斷,判定為植物人。母親接到通知時,一度不敢置信,她說,「好好的兒子送去當兵,卻是這樣回來,完全無法接受。」

33歲的瑋凱,在桃園歷時2年11次的腦部手術、復健,才出院返回新竹住家,家住2樓的他,當時身體還無法負荷上下樓梯,曾媽媽為此在外面租三合院,還請了1個外勞,3人一起同住。

除了定期回醫院檢查及復健,每天以棧板支撐雙腿,在三合院前廣場拄杖練習行走,增加身體的平衡,三餐飯後還要靠牆壁站半個小時,持續將近3年,終於能回自己原本的家。

曾媽媽說,當初是透過新竹市政府兵役科林小姐的協助,申請「傷殘退伍退役全半癱人員生活協助計畫」,所以一路的醫療及復健費都有補助,不然依照家裡的經濟,實在無法負擔。

為了瑋凱,曾媽媽無法就業,只好將手邊的工作放下,一心一意照顧他,灰心、疲憊等沮喪一定有,但曾媽媽不服輸的性格及瑋凱自身的努力,竟奇蹟似的「重生」,在市政府「就業安定計畫」下,7月16日於孔廟內擔任臨時清潔員,平時由替代役陪同散步,閒暇時間就練習書法,分享當憲兵的經驗。

瑋凱說,以前在家裡很無聊、很煩躁,整天往冰箱找東西吃,自從市政府提供了這個工作後,讓他覺得自己現在活得很有價值,他還很幽默的說,雖然在這裡都是「少林寺」的打掃工作,但是過得很快樂。(中國時報)



◆ 資助14年 孩子的信伴她抗癌成功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092346

聯合報 記者賴佑維/中壢報導 2015-08-01

22歲張博凱接受世界展望會陪伴14年,今年大學畢業後結案,展望會昨天安排他和資助人唐莉蓁相見,兩人開心擁抱。期間一度罹癌的唐莉蓁說,施比受更有福,感謝張博凱溫暖、陽光的書信,伴她走過抗癌的日子,博凱說「我早就把她當媽了」。

張博凱6歲時父母離異,監護權歸父親,1年後父親過世,他從桃園到屏東和爺爺奶奶生活。經濟來源僅有爺爺奶奶的老人津貼和務農的收入,時常入不敷出,他從國小就開始在家中協助摺冥紙,升國中後還到美容院當洗頭小弟。

雖然一度怨天尤人,張博凱在世界展望會的協助下,開始有了助學金及急難補助,減輕他的經濟負擔,資助張博凱的唐莉蓁,時常和他書信往來,張博凱介紹自己的生活近況,唐莉蓁則從旁給予鼓勵和建議。

唐莉蓁資助張博凱期間一度罹癌,她雖然未向張博凱說過此事,博凱的信卻是她抗癌時最大的精神支柱。她說,博凱的信總是附上充滿陽光的微笑的照片,療癒感十足,且信件不是只有感謝的話語,還分享生活上的瑣事,如最近發生什麼事、去哪裡玩,讓她覺得博凱把自己當成家人。

張博凱昨天才得知唐莉蓁曾經罹癌,驚訝地說不出話。唐莉蓁說,當時怕博凱擔心,才絕口不提,如今抗癌成功才道出往事。

兩人昨天在展望會中壢區辦事處相見時,有記者詢問唐莉蓁,是否把博凱當成自己兒子?唐莉蓁轉頭看博凱並說:「要看他怎麼想。」張博凱迅速點頭說:「早就當作媽了!」唐莉蓁露出又驚又喜的神情,開心笑著。單身的唐莉蓁說,博凱貼心又乖巧,「早就當成自己的兒子」。

展望會舉辦的相見歡也是他們首度見面。唐莉蓁開心和博凱擁抱。張博凱說,目前正在等待服兵役,「將來若行有餘力,也要幫助他人」。



◆ 高中畢業「空檔年」 德國女孩來台當志工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92191

聯合報 記者曹馥年/台南報導 2015-08-01

20歲德國女學生許婉珊(Sarah Schwarz)高中畢業後,透過台灣國際青年文化交流協會(ICYE)來台當志工,1年來在瑞復益智中心協助早療、智能障礙孩童打理生活,也學習基礎中文。

許婉珊將於今天返德,昨天是她服務的最後一天,中心為她舉辦歡送會,「行動不便的孩子經1年復健,現在能走向我撒嬌討抱,好有成就感!」

許婉珊喜愛接觸不同語言文化,會說德、日、英文,16歲申請到南美洲厄瓜多爾當交換學生1年學西語。高中畢業後來台當志工,因喜歡和孩子相處,決定到瑞復協助慢飛天使。

許婉珊幫忙瑞復社工、教保員照料早療學童生活、學習繪畫。利用閒暇到台南大學上華語課,每天積極找人練中文,也漸能讀寫簡單中文字。瑞復教保員說,婉珊常在旁觀察教保員動作,上前主動協助,餵食、換尿布一學就會,現能用基礎中文交談,很受孩子歡迎。

許婉珊說,不少德國年輕人高中畢業後不會馬上升學,而是透過數月至2年的「空檔年」打工、旅行、擔任志工,釐清人生方向後,再選擇升學或就業。政府鼓勵年輕人開拓眼界,給予不少資源與補助方案。

台灣國際青年文化交流協會秘書長郭貞秀分析,大三升大四學生已有一些社會歷練,即將面對人生下一階段,是最適合「空檔年」的時機。

fsj 提到...

台鐵前天最後一班開母子睡過頭 普悠瑪號「破例」臨停台東小站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94268

聯合報 記者尤聰光、徐子晴/連線報導 2015-08-02

往台東的普悠瑪號列車,為了一對母子「破例」在台東瑞源小站停車,這對母子睡過頭,錯過要下車的關山站,列車長擔心夜歸母子沒車回頭,破例臨停。

台鐵花蓮站站長賴東震表示,火車不能像公車說停就停,列車臨停必須向台北總站取得授權同意,前天四四八次普悠瑪號應已取得同意才會臨停瑞源站,不然每位錯過旅客都要求下車,豈不天下大亂。

這列普悠瑪號從樹林發車,預計午夜十二時零五抵達台東,十一點多過關山站沒多久,坐在第一車廂的一對母子一下子坐著,一下子又站起來,不停往漆黑窗外看。

沒多久列車長走到第一車廂看到這對母子焦慮表情,上前詢問「你們睡過頭了嗎?」婦人點頭,列車長安撫這對母子不要擔心,拿起無線電對講機和司機員通話。

列車通過鹿野車站後突然廣播:「各位旅客,瑞源站即將到了,本列車在此臨時停車。」旅客聽到廣播感到納悶,因普悠瑪從未在偏僻小站停靠;有些旅客擔心耽誤到站時間,得知臨停是為了一對差點無法返家的母子,紛紛稱讚起來。

「不好意思!謝謝!謝謝!」婦人牽著小孩下車時,不斷向列車長道謝,走在昏暗的月台上,還停下腳步往車窗內頻頻點頭,旅客把這段溫馨事件上傳臉書。

「列車長很用心!也很貼心!」黃姓旅客表示,這班車到台東後就沒有其他車可以轉乘,除非是包昂貴的計程車,列車長替這對母子省下車錢和時間。坐在母子後方的高姓旅客說:「碰到這樣事!怎麼會去計較小小的誤點。」

普悠瑪號列車日前為睡過頭的母子「臨停」小站,雖有民眾讚台鐵愛心滿分,卻引發討論。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副教授李克聰認為此種行為不妥,並未考慮到整車乘客權益,該班車應按班表行駛,再輔以通報警方等方式幫助乘客,才是兼顧全車旅客權益和人身安全的方法。

台鐵副局長鹿潔身表示,台鐵原則上不同意列車任意臨時停車,若有突發狀況,則需將具體情況向調度員報告,經調度員同意後才能臨停。



◆ 當寄養家庭18年 「每天只想著孩子」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094067

聯合報 記者楊濡嘉/高雄報導 2015-08-02

呂銀川擔任寄養家庭18年,他帶著弱勢孩子到鄉下農園裡灌蟋蟀,讓孩子帶蟋蟀瓶到學校和同學分享,讓孩子漸漸找回自信;他說,每天只想著如何讓孩子健康、學習有進步,發現原來自己也能幫助辛苦的孩子成長。

南高雄家扶中心昨天邀寄養家庭提早慶祝父親節,呂銀川和太太帶著寄養兒做蛋糕;「到我家來,就是和我們有緣分,就像帶自己的孩子一樣」。呂銀川照顧過20名寄養兒,不乏發展遲緩、身障的孩子,家扶社工員都知道:「『呂爸、呂媽』從不選擇照顧對象,情況愈複雜的孩子,總會想請他幫忙。」

呂銀川印象最深刻的,一名3歲多的孩子,送到他家時,不會說話,也不會站立,把孩子抱起來,孩子就把腿縮起來,他覺得奇怪,孩子的腿是健康的,可是「孩子不知道如何用腿站起來」。

原來,孩子的母親過世,父親到處打零工,孩子跟著父親到工地,父親工作時,孩子自己在旁玩,沒有人跟他說話,沒有人「教孩子如何走路」。

面對苦命的小孩,呂銀川和家人想辦法教孩子走路、說話,抱起孩子讓他雙腳碰到地,另一人走路給孩子看,並且拉著孩子的腿一步步跨出。

不記得花多少時間,只記得教孩子伸出手,豎起大姆指、口裡說「讚」再用力踏一下步,就足足花了半年,孩子的生父後來過世,孩子被安排到其他照顧機構,但每年過年呂銀川總會帶孩子回家一起過年。

「不能想帶這些孩子有多少辛苦,只要孩子每天有一點點進步」呂銀川說,難免有倦怠感,但第二天看到孩子時,倦怠感自然消失。

呂家在旗山有農園,呂銀川相信孩子接近大自然,對身心都有幫助,因此常帶孩子到農園裡灌蟋蟀、摘水果。他的三名子女都已成年、各有工作,讓呂銀川夫婦更放心帶寄養兒。



◆ 快開學了 「愛加倍」為孩子募鞋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094065

聯合報 記者廖雅欣 2015-08-02

宜蘭縣愛加倍關懷協會透過善心人士捐助,成立兒童食物銀行,提供縣內清寒或急難家庭食物和民生物資,隨著開學日子逐漸接近,最近協會發現,很多清寒家庭的家長想為孩子找雙鞋,但兒童銀行庫存以零碼鞋居多,協會期待鞋商或善心人士能協助,「不用名牌精品,只要可靠實用即可。」

今年暑假,透過佛光大學等志工,宜蘭縣愛加倍關懷協會為協會扶助的孩子舉辦各式營隊和暑期課程,他們開心出遊和上課,讓協會工作人員及志工也非常開心。

但邁入8月,開學日子接近,協會陸續接到孩子與家長留言與來電,工作人員說,「家長想給孩子找雙新鞋子。」工作人員都了解家長熱切想幫孩子找鞋子的心情,但,兒童銀行庫存的鞋子,多數是捐贈來的,幾乎都是零碼鞋,大多數國中生及國小生比較需要的鞋碼從22.5號到24、24.5號,銀行幾乎都沒有。

「希望能給需要的孩子們一雙合腳且堅固的鞋子」,總幹事陳英俊說,鞋子不用名牌精品,只要可靠實用即可,尤其是大多數的孩子,因為成長需要或鞋子磨損,開學前需要新的運動鞋,目前約有302個孩子,約需300雙,希望鞋店、鞋商或善心人士能協助,電話(03)9289995或0935010329。

fsj 提到...

聯合筆記/我的心撞成了傷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097979

聯合報 聯合筆記/沈珮君 2015-08-04

「謝天謝地」,一句簡單的話,是搥著胸從淚水裡蹦出來,此時,它不是隨興呼喊,它很有重量。

台東「孩子的書屋」,是由十二個被暱稱「黑孩子」的青少年,在烈日下一鏟一鏟用當地的土、水、稻草,以古法蓋成的兩層樓土角厝。落成祭典,每個孩子都哽咽,好不容易擠出來的句子都只是「謝」。

那是一棟古怪房子,一層樓不到五十坪,空間有限,矗立正中的是兩座柳杉作的巨型樓梯,加一個溜滑梯,面對廣場的是七扇木門組成的牆,因為「樓梯可以讓孩子爬,也可以當階梯教室」,「書屋孩子最想要的是一座溜滑梯」,「部落孩子沒法在室內受束縛,到處是門,可穿透、直通戶外」,一切以孩子為本位。

孩子也在書屋學習以自然為本位。他們棄絕水泥,用土角厝工法,是因用在地的土,將來也可回歸在地;還有,是水泥吸熱,土角厝可以降溫,可以呼吸,加上挑高屋頂,及屋頂上十公分厚土,不用電扇都有涼風。這棟綠建築以「風」認證。

信任,何等重要。自顧不暇的父母、無力個別輔導弱勢學生的老師,可能都不信任他們,家庭、學校讓他們充滿挫折,繼之而來的是因沒有一技之長、沒有生活紀律的職場挫折,然後,這些孩子可能很快又生了孩子,另一個挫折循環又開始了。

「逆轉」談何容易?當事人除了要有自覺、意志力外,也需要別人拉一把,教授他們專業技能,提振自信。這些黑孩子在建屋過程裡,學到的是技能和自信。沒人相信他們做得到,他們自己也不信,但陳爸找了專業建築師、成熟的工頭大哥,工頭給大家打氣,「就算蓋不成一棟房子,我們至少能有四面牆」;最後黑孩子領悟,「做到了,就是你的;做不到,再學就是了」。書屋落成,他們自信有能力替部落弟妹蓋一個家。

陳爸經營書屋十六年,從露天廣場到有八間由羊舍、豬圈改裝的書屋,現在他們終於有了第一棟自建書屋。他們連廁所都擺書,但孩子真正的「書」在大自然,最近自己挖了一個游泳池,沒用到一丁點水泥,這是學校學不到的。

也曾在成長中挫折的陳爸,很多孩子提到他都會流淚,因為當他們自我放棄時,陳爸仍不放棄。陳爸說,十幾年前,他曾請一位長年晚餐餓肚子的孩子吃麵,當這孩子吃完第二碗後吐了,孩子說,「我從沒吃飽過」,心痛之餘,陳爸自此開啟書屋生涯。

陳爸說,這些孩子「在我的心撞成了傷」,他要讓他們有一個家可以回,一天有一頓飯可以吃飽。他心上的傷從沒好過,書屋越來越多,他說,這不是成功,是悲傷,他的夢想是,「終有一天,書屋消失」。

夢想或志業是什麼?心在哪裡撞成了傷,志業或許就在那裡。

※ 相關報導:

* 懷舊之旅該如何實現? 他們心中未完成的夢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100086

「買一條魚圓一個老人的夢!」雲林縣老人福利保護協會發起老人圓夢4部曲活動,要為1500位老人圓夢,有人想回去自己長大的育幼院看看,也有老人想去曾和老伴一起工作的地方,朝露魚舖總監郭美足得知後,決定每賣出1盒中秋禮盒,就捐款10%給老人福利保護協會,幫助老人家一圓心中夢想。

* 同在「人間」 2個空間
http://udn.com/news/story/7323/1097598

永慶慈善基金會「人間」公益影展今天起至9日止,在光點華山電影館上映,免費入場。



◆ 迷途兒子幫按摩 爸媽感動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097742

聯合報 記者呂開瑞/桃園報導 2015-08-04

16名少年輔育院的感化少年,接受「足體舒壓」訓練後,昨天幫父母親按摩「試身手」,在父親節前表達孝道,還有少年說「爸、媽辛苦了」,讓家人很感動。

勞動部桃苗分署與桃園少年輔育院到合作,開辦足體舒壓職業訓練課程,讓感化少年學習養生保健的足體按摩,希望培養他們一技之長。

16名感化少年參加了職訓,在父親節前,特別邀親友試身手,雖然他們技術還不純熟,但能夠幫家人按摩,已讓家人感動。

家住新竹的感化少年小黑(匿名),爸爸是水電工,媽媽在服務業,一家人遠從新竹來探望,看到一度令他們操心的兒子終於成長,不僅體貼為他們按摩雙腳,還靦腆地說「爸、媽,辛苦了!」讓父母親終於可以放下心。

※ 相關報導:

* 女兒塵爆75%燒燙傷 簡爸不棄寄養兒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097992

雲林家扶中心「寄養父親」簡昭富照顧三名寄養兒,女兒簡苑玲是八仙塵爆傷者仍在住院。家扶中心有意帶回寄養兒,免得他「兩頭燒」,但是簡昭富捨不得,寧願自己累一點,親生和寄養兒都會照顧好。

「爸,對不起!我會好起來趕快回家」,台大研究生簡苑玲在八仙塵爆中受傷,燒燙傷面積達百分之七十五,在北市萬芳醫院接受插管治療,經過急救病情已穩定。

父親節快到了,昨天她和在雲林的簡昭富視訊通話,向爸爸表達歉意,簡回答「趕快好起來回家,就是最好的父親節禮物。」

北港鎮民簡昭富夫妻生育了六名子女,退休之後,在簡苑鈴的鼓勵下,通過家扶寄養家庭的培訓,照顧三名年幼兒女。



◆ 生活見聞/超商裡的小天使
http://udn.com/news/story/7272/1097427

聯合報 李月治(台北市)2015-08-04

那天到超商買東西時,看到一位喜憨兒也在買咖啡。與他熟識的店員故意逗他:「算你二十杯的錢喔!」他呵呵笑著說:「怎麼可以這樣?」買完咖啡,他順手把找來的幾枚銅板投入為飢餓童募款的箱子,一出超商看到騎樓有人亂丟寶特瓶,他又彎腰撿起再走回超商丟進資源回收桶。看到他充滿愛心的舉止,讓人特別感動。

之所以知道他是喜憨兒,是因為他輪流在附近的幾間超商打掃。在超商打工的女兒常常提到他,說大家都很喜歡他,喊他「小天使」,因為他總是帶給大家歡樂。他很認真打掃,認真到有時會重複擦一片玻璃,擦到忘了還有別的玻璃要擦,但只要一提醒他,他就會笑著趕快去擦另一邊的玻璃。

女兒告訴我,她當班時,若這位小天使也來打掃,他會搶著幫她洗杯子和幫其他同事做事;小天使總是一大早來到超商,很有禮貌地向每位同事道早安,對來到超商的所有客人大聲喊歡迎光臨。

女兒還說,在客人多的尖峰時段,超商裡的店員常忙得兵慌馬亂,甚至沒有時間吃午餐;有時遇到難搞的客人,心情難免沮喪受影響,但只要抬頭看到小天使邊打掃邊小聲地哼著歌的模樣,臉上的表情是那樣認真快樂又充滿感恩,就又能讓她打起精神,找回對工作的熱情。

fsj 提到...

另類父親!當過55童的寄養爸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5000567-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05日 盧金足/台中報導

市府秘書長黃景茂、社會局長呂建德4日頒獎表揚26名默默行善的另類父親,擔任寄養家庭30年的黃國材,當過55名寄養童的爸爸,他自己有3個孩子,早年寄養家庭未普及,曾同時寄養6個孩子,全家高達9個小孩,遇到行為偏差的孩子用愛心輔導,至今多名長大就業的孩子都還會回來看他。

另類父親,外號「梨山阿嘉」的施俊華,猶如電影《海角七號》男主角阿嘉,在梨山郵局工作,負責梨山和德基水庫郵件,每天騎5、60公里排檔機車來往山區間送信,獨居長輩採買菜麵、慢性病藥,都託阿嘉購買或拿取,老人家笑說「比兒子還孝順!」

呂建德表揚「Toro桑」張志民,從事日本餐飲業近30年的廚師,將廚房搬到偏鄉山上,教導部落小孩做壽司。

「每次上山一趟回來都很感動!」張志民說,孩子天使般的笑容是他到偏鄉服務動力,學習壽司技術的工作夥伴也會一起上山,很多飯店主廚以行動響應,讓偏鄉部落享受五星級的料理。

愛心司機謝佳龍、陳靖丁都在台中客運服務,遇到弱勢的小朋友搭車會主動幫助,他們兩人比出愛心說,一整天開車心情都很愉快。(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送信兼送藥 「梨山阿嘉」守護老人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100156

....32歲施俊華外號「梨山阿嘉」,因個性如電影「海角七號」男主角阿嘉直率可愛。他在梨山郵局工作,每天騎50、60公里排檔機車來往山區送信,也為獨居或行動不便長者買菜、送菜、或順便拿慢性病用藥,如同父親守護在地需要幫助的居民。

還沒當爸爸的施俊華謙虛地說,只是工作之餘舉手之勞,這麼做心也踏實,居民也很照顧郵差,如同家人。

* 12位醫科生環島 募款蓋醫院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100263

12位國防醫學院學生,利用暑假騎單車為籌設中的南迴醫院募款,這群孩子在艷陽天下把「吃苦當作吃補」,沿途向民眾說明募款心意,要為台灣東部匱乏的醫療資源盡一分心意。



◆ 重現故友樹藝 「雙龍抱珠」變胖又變高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100286

聯合報 記者蔡維斌/雲林報導 2015-08-05

雲林縣元長鄉潭東村南安府前1對「雙龍抱珠」造形榕樹,倒映廟前埤塘,美麗生動,很多信徒卻不知這對「龍」樹背後,有著兩個愛樹人傳承同好志業的感人故事。

原本種在老樹主人吳財發家前的這對「龍」樹,因樹主過世後而淹沒於荒草中,愛樹好友張輝雄用愛澆灌,讓「龍」樹重新活躍廟前,如今雙龍變胖又變高,這起「龍的傳人」故事,在地方傳為美談。

安南府廟公蔡順情說,這對「龍」樹原本種在熱愛園藝的吳財發家前,20年呵護備至成為「龍耀潭東」的象徵,5年前吳去世雙龍老樹隨之荒廢草生,失去原有美麗龍態,同村愛樹人也是吳財發的好友張輝雄,不忍好友生前最愛的雙龍樹,任其枯荒,接手照顧工作。

「想讓雙龍重現潭東」張輝雄說,吳財發愛樹如癡,家前親手雕剪的雙龍是他一生的傑作,尤其雙龍盤據成為村子顯著地標,很多路人總會駐足拍照,昔日每天下午總會看到好友身影穿梭龍間,細心修剪,深怕龍體走樣失去美感。

他說,當年廟前埤塘及廟埕完成修建,經向吳家人商量,廟方雇工把已不成龍形的老樹移到池塘邊,雖曾請人修剪,但龍變瘦了失去「老吳」的味道,他愛種樹但對修剪花藝卻一竅不通,為找回雙龍原貌,於是揣摩好友生前修樹的那種感覺,花了很多工夫,終讓老吳的雙龍神采,原汁原味重新活現在廟前,宛若雙龍復活,連他都感神奇。

多年來,每天下午都可見張輝雄身影來回於龍身之間用心修剪,多一葉少一枝都細心照護,維持著老吳留傳下來的龍貌,樹體長高茁壯,宛若威武的雙龍守護神廟,他笑說,樣貌不變但老友雙龍被他「養胖」了。

※ 相關報導:

* 馬光成立同幼社 培養小綠軍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102492

「我們宣誓將發揮同濟人精神服務學校!」,同濟會全國總會昨天在土庫鎮馬光國小成立雲林縣第一個「同幼社」,成員全是小朋友,小社長王宇綸、副社長吳育霖昨天帶領身穿小綠衣的同學宣誓正式成軍,將投入社區與學校服務,友善環境,培養包容與關懷的核心價值。

* 「黑手」組慈善會 捐12輛救護車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100167

「永無止境做善事」!桃園市觀自在慈善會成立20年,行善無數,成員皆由機械、模具加工「黑手」及負責人組成,成立至今已捐贈了12輛救護車,未來還會再捐頂級配備的救護車。

觀自在慈善會理事長莊元錠表示,慈善會成員皆為在地白手起家,都是「甘苦人」,了解弱勢族群的辛苦,決定回饋地方。



◆ 秀氣女練泰拳 鼻梁被打斷還是愛
http://udn.com/news/story/7005/1100129

聯合報 記者高宛瑜/台北報導 2015-08-05

「泰拳」在一般人聽起來很陌生,但近年來成為不少上班族的愛好運動。中華武術散打搏擊協會總師範張恩煌說,目前全台練習散打、泰拳的人口約5千人。

中華民國泰拳體育運動協會秘書長朱煦清分析,學拳者的年齡層多介於25到35歲,八成是男生,有些上班族打出興趣,還會去參加業餘競賽。

長相秀氣、皮膚白皙的湯雅雯,曾拿下多屆泰拳全國錦標賽冠軍,並參加世界泰拳錦標賽57公斤級獲三面銅牌。最初她因覺得帥氣而練泰拳,朱煦清發現她很有天分,培訓她成為選手。她曾在比賽時被打斷鼻梁、眼眶骨折,險些破相,支撐她繼續的動力,就是「興趣」。

「沒有興趣是練不久的」。30歲的湯雅雯平常接翻譯文件賺錢,為了比賽訓練體能,她幾乎每天跑5公里、做重訓。她喜歡泰拳在於持續練習,就會看到進步,加上「現在不比賽,以後也沒機會」。

苦練加上天賦,讓她接觸泰拳2年就奪下全國賽金牌,去年更一舉拿下全國踢拳錦標賽低踢組56公斤級、全國業餘泰拳錦標賽57公斤級等比賽共4面金牌。

輔大法律系畢業的朱煦清高中接觸泰拳,40歲的他目前是世界泰拳聯盟國際級泰拳教練,也是泰拳裁判。

他說,泰拳是「強悍的武術」,講究攻擊,與一般武術不同的是,泰拳講求格擋,即使被攻擊,選手也只是短暫避開,就立即快攻。泰拳還可以「肘擊」,使用膝蓋、手肘攻擊對手。

聽起來「凶狠」,但泰拳仍吸引一批愛好者,朱煦清說,初學者進階到對打練習後,通常會走掉一半人,他打趣,「留下來的都很能被打」。

fsj 提到...

甜點征服9旬翁 師傅、粉絲相見歡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105140

聯合報 記者翁禎霞/屏東報導 2015-08-07

主攻甜點的周文山,昨天遇見了90歲的粉絲鍾石磊,原來打從一年前,鍾老先生就愛上了周文山製作的草莓甜點,幾乎天天由家人買回,正逢父親節,鍾家人昨天特別帶著父親上門光顧,讓周文山激動說「原來我也有高齡粉絲呀」!

鍾石磊是屏東縣前副縣長鍾佳濱的父親,今年已高齡90歲,由於父親的生日就在國曆8月,每年父親節,鍾家大小就會相聚一起過節,並為父親慶生。

鍾佳濱說,父親年紀大,記憶力減退、牙齒也動搖,但是打從一年前起,他愛上了周師傅的草莓甜點,吃甜點成了爸爸最快樂的事之一,於是家人幾乎天天買甜點回家,昨天正逢父親節前夕,他們特別帶父親到烘焙店過節,讓父親也能與甜點師傅相見歡。

「真的沒想到,我也有高齡粉絲」,周文山原是英文老師,4年前遠赴澳洲藍帶學院學烘焙,2年前回到屏東開了一家手工烘焙店主攻甜點,店裡每天平均提供20種甜點,每周推出2至3種新口味。

他說,他原以為愛上甜點的都是年輕族群,沒有想到90歲的老人家也愛甜點這一味,讓他特別感動,他指著昨天的草莓蛋糕說「我是帶著淚水完成的」。

鍾佳濱昨天帶著家人一起為父親慶生,他的父親鍾石磊吃上一口最愛的草莓甜點,開心地直說「這是最幸福的一天」。



◆ 「行善要送好米」 契作稻捐弱勢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102447

聯合報 記者卜敏正/太保報導 2015-08-06

「行善要送好米,直接找農民契種。」太保市民葉木賢今年初找農民契種4分半稻田,6月收割後從碾米、分裝、設計提袋他都親身參與,也獲親友支持認購白米捐助地方。他表示,「我不喜歡吃的米,送人沒誠意,這樣做善事是騙自己,也騙佛祖!」

葉木賢3年前為實現對佛祖承諾,購買350包白米,搭配油、糖等生活日用品,請村里長幫忙捐贈給有需要的低收入戶。活動後他拆1包米自煮,發現該米新舊米混裝,煮食口感生硬、沒有Q度,自己都覺得不好吃,更擔心捐送米品質太差,讓受贈者難以下嚥,甚至嫌棄。「自己都不喜歡還送人,像是騙神明!」葉木賢說,當時心裡很懊惱,剛好去友人家用餐,覺得那碗白飯真好吃,當下決定找農民合作,契種稻米做善事。

農民王重葦笑說表示,跟家人種田多年,每年收成的稻米是自己吃,剩下才售給米廠,當然不能隨便,都採台梗16號品種。葉木賢拜訪後提出契種做善事的創意,讓他覺得新奇有意義,連下田鋤草、施肥、耕種過程都覺得在做善事。

葉木賢說,除了白米他還準備醬油、沙拉油、鹽、糖,取名五方寶,並設計1只提箱方便搬提,希望受捐助者能感受到他的誠心善意。他說,去年黑心油事件後,讓他更重視捐助品質,從稻米收成、碾米、包裝以及包裝設計都親自參與,還認為米碾得太碎,考慮明年自購碾米機。

新埤派出所所長陳燕森指出,葉木賢行善與農民契作消息,很快就傳開來,許多人都想捐助、一起做善事,派出所同仁也合資捐助10份。

葉木賢說,今年共捐出1100份,許多朋友來電一開口就說「我捐100份」,他總是委婉說明「行善要細水長流」,捐太多,用不到也浪費,唯有誠心幫助需要的人,才符合他向佛祖還願的意義。

※ 相關報導:

* 低調企業家 訂製課桌椅捐偏鄉小學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4165

出身艱苦的和嵩金屬建材公司負責人丁冠介,求學過程遇貴人相助,立志創業成功後要助人,公司特設「泳愛家族」社福部門,自一百年起,每年訂製符合人體工學的課桌椅捐贈偏鄉小學,昨天捐贈嘉義縣竹崎鄉十一所小學共四○二組,公司副理黃琬瑜應允明年再捐二百多組給竹崎鄉;鄉公所員工演出「身高不是問題」行動劇,凸顯新課桌椅的功用,向和嵩表達最動感的謝意。



◆ 修車夫妻檔 車修一半…跑去滅火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02569

聯合報 記者張雅婷/八德報導 2015-08-06

桃園市八德區江高陞與林金寸夫妻倆,從事汽車修理近40年,當時與消防隊為鄰的他們,加入義消也有32年,兩人多次參與消防與救護行列,還為八德區三個消防分隊義務檢查消防車與救護車,傳為美德。

自小對消防有興趣的江高陞,搬到八德後,與消防隊為鄰,便決定和妻子一起加入義消行列。江高陞說,早期參與義消時,八德消防分隊還在大廟旁,大湳消防分隊的車先出發,沒趕上的他就帶著消防裝備到路邊,等八德消防分隊的消防車經過時,攔車跳上,一同前往救災。

江高陞曾參與過材料廠、紡織廠等三工廠延燒三天三夜的任務,夫妻倆回憶著說,早期消防隊內只有四名隊員,一旦消防隊員出勤,林金寸就會從修車店跑到消防隊幫忙接電話,江高陞更是常常修車修一半就跑去滅火,連客人也「習以為常」。

自大湳分隊搬遷至對面新址後,夫妻倆買下消防隊原址,擴大修車店面,原消防隊的木製招牌全都保留完整,和修車行招牌並列,守護一家人。

江高陞擁有專業修車技術,妻子林金寸跟著學修車,弄得油漬滿身也無怨言,結婚40年來,不僅一同當義消,一起修車,平時若救護車、消防車小零件更換,還免費就近服務。

多年來,不少人問他倆「這樣不會虧錢嗎」?江高陞夫妻說,有能力協助救人的車輛狀況正常,「相當值得」!

fsj 提到...

母揹求學13年 罕病女上台大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7000611-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07日 陳芃/台北報導

「沒有媽媽我就考不上台大!」北市政大附中學生張家馨(見圖前,張家馨提供)是重肌無力症患者,全身幾乎沒有什麼力氣,媽媽13年來每天揹她上學、陪伴讀書,她今年如願考上台大社會系,未來想其他身障學生一把,讓他們的求學之路更平順。

張家馨1歲做例行健康檢查時,被醫生發現動作反應較慢,後來確認罹患重肌無力症,連喝水、吃東西都要非常小心,以免吞嚥不順嗆到。張媽媽說,幾乎和女兒「24小時黏在一起」,每天早上起床開始半小時的復健、穿衣服,之後把家馨揹到機車的特製座椅上,載去學校上課。

不能上一般學生的體育課,張媽媽就幫家馨做復健;沒有體育課的日子,家馨也得留校,在步態訓練器上走40分鐘,維持肌肉活力。

雖然身體不方便,她沒有放棄課業,還曾經獲得總統教育獎;原本難控制手的力量,寫字都寫得非常大,經過長時間練習,已能慢慢寫進小格子裡。

考學測時因為差3題沒寫完,張家馨難過得回家大哭一場,這次如願考上心中第一志願台大社會系。她說,未來想當公務員,一方面是因為媽媽給她「壓力」,希望她能自己養活自己。

張家馨表示,很感謝爸爸媽媽的照顧,特別是高三這年,常常陪她念書到半夜12點,「沒有媽媽我也考不上台大!」

由於很清楚身障者在求學路上遇到的困難,她未來也希望實際出力,讓學弟妹的求學生涯更平順。(中國時報)



◆ 等了16年 植物人替爸梳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7000572-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07日 陳俞霈/嘉市報導

「她學美髮設計,夢想成為設計師、開一間屬於自己的美髮沙龍!」17年前,21歲的小茹被酒駕轎車駕駛撞成植物人,未完成的夢想與才要展開的青春年華戛然而止,父親羅先生回憶起過往,不禁潸然淚下;創世基金會嘉義分院6日為父女籌畫不一樣的父親節活動。

錯過16個父親節,氣切、戴著鼻胃管的小茹在護理人員引導下,親手為父親梳頭髮、用毛巾擦拭臉頰,雖然無法言語,眼神與表情透露出激動情緒,父女緊握彼此的手、流淚相望。

17年前,小茹剛從東吳高職畢業,為了存錢開自己的美髮沙龍,身兼2份工作,早上賣有機蔬菜、下午到美容百貨當店員,事發當晚10點,小茹下班後在國華街、垂楊路口被撞,傷及頭部、肋骨斷2根,經過2次開腦手術仍成為植物人,仰賴父母照顧。

家中經濟重擔落在擔任送報員的母親身上,從事水泥工的父親待在家中照料小茹,3點起床,按照時序餵藥、泡牛奶、餵癲癇藥、藥粉,早、中、晚、睡前都要重複1遍,平均每夜起身抽痰5、6次,1周3天載去長庚醫院做復健,夫妻輪流照顧。

但夫妻逐漸年邁,照顧小茹心有餘而力不足,68歲羅先生心臟裝有支架、胃部發炎,今年7月10日讓小茹住進創世嘉義分院,減輕許多負擔,羅感謝創世對女兒的照顧,還替他安排別具意義的父親節祝福。

中時電子報關心您:喝酒過量,有礙健康!(中國時報)



◆ 「想和媽牽手回家」 新移民二代圓夢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105153

聯合報 記者潘欣中/恆春報導 2015-08-07

「我想和媽媽牽手回家!」將升大學的新移民二代資品研,母親已14年未返鄉,她用感性的筆觸寫計畫參加移民署新移民二代培力計畫,得知是屏東縣唯一入選家庭,母女欣喜擁抱。

「母女一起返鄉的旅費約2萬元,但對在民宿工作的母親而言,卻是筆龐大開銷」,剛從恆春工商畢業的資品研,將升上正修科技大學,她說,報名移民署新移民二代培力計畫全國多達132組,沒抱太大希望,原計畫暑假打工存學費,得知獲選圓夢時,興奮地抱著母親又叫又跳。

「這次一定要把握返鄉2周的機會,學習媽媽家鄉的母語和文化」,她說,14年前媽媽帶著4歲的她和2歲的妹妹回菲律賓,當時因年紀小,印象很模糊,一句話都聽不懂。

她說,媽媽生活就圍繞著子女,日復一日為生計煩惱,有次看到母親拿著家人合照一直看,眼神落寞,當時就告訴自己,一定要用功念書賺錢,帶著媽媽和家鄉親人歡喜團聚。

fsj 提到...

船難只有1件救生衣 勇父搏命救妻兒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106710

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6日電 2015-08-08

地中海發生最新一起難民船遇難事件,一個巴勒斯坦家庭在大難臨頭時面臨生死抉擇,因為他們只有一件救生衣,靠著父親展現英雄氣慨,救起妻兒,成為這起慘劇最戲劇化的故事。

船上的數百難民被拋入海中後,這個父親把救生衣讓給不會游泳的妻子,並潛到水裡救起向下沈的幼女。

「無國界醫生」組織在救援船「尊嚴一號」上拍下的畫面顯示,這一家人在逃過一劫後已經恢復過來,母親親吻一歲多幼女艾吉兒(Azeel)的小手,父親穆罕默德(Mohammed)陪在他們身邊。

義大利「晚郵報」報導,穆罕默德回憶當時景況說,船翻覆時,船上難民「就像被彈射器彈了出去」,她的女兒「消失在水裡,我只看見到處都是人頭在波浪間浮沈,人人把別人壓下去,好讓自己浮在水面」。

他表示:「我和女兒間像有道牆,而我的妻子上氣不接下氣。我潛到水裡,準備冒死救回女兒。」他表示,「我也不知道怎麼救了女兒」,他還把妻子拉到一艘救生艇邊。

無國界醫生組織的搜救行動現場協調員吉爾(Juan Matias Gil)敘述當時驚險狀況說:「當時他們全都落海,而只有一件救生衣。救生衣原在父親那裡,他把它給了妻子,因為她不會游泳。然後他看到嬰兒深陷水中,恐將溺斃。 他救出嬰兒後,他們也獲救上船。」

官員表示,遇難的漁船滿載數百名想要橫越地中海的難民,5日翻覆後共有373人獲救,但也發現25具遺體。參與搜救的愛爾蘭軍方官員說,他們所獲初步估計是失事漁船上擠滿約600名難民,如果這個數字正確,意味多達200難民恐已溺斃。



◆ 腦麻女童畢業了 用腳敲出感謝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107099

聯合報 記者王敏旭/新竹市報導 2015-08-08

患有重度腦性麻痺的6歲女童「彤彤」,雙手緊繃不靈活,不放棄任何學習機會,她昨天從心路基金會新竹分院畢業,以畢業生代表上台,用左腳的腳趾在平板電腦的鍵盤「敲」出「謝謝大家」,感謝師長、父母親的照顧。

彤彤的母親說,彤彤3、4個月大時仍不會伸出雙手,只緊握拳頭,一度以為女兒受到驚嚇,後來帶到醫院接受核磁共振、斷層掃描,才知道彤彤罹患了重度腦性麻痺。

「一度想放棄!」彤彤的母親說,當時有人建議將彤彤送走,「遇到了就要接受、面對」,她告訴自己,決定陪伴女兒身邊,找方法讓女兒成長。

為了讓彤彤學會伸手,她在女兒面前吊掛鈴鐺,吸引注意,某天鈴鐺響起,她看到彤彤伸出左腳夾住鈴鐺把玩,發現女兒雙腳靈活。2年前將彤彤送到心路基金會新竹分院,由治療師依需求設計輔具,彤彤學會用雙腳打字、移動輔具行動。

如今的彤彤,可以用腳趾打電腦和操作平板電腦,她昨天代表畢業生上台致詞,不拿麥克風,不用高低起伏的語調演講,以左腳的腳趾敲出「謝謝大家」4個字,讓在場人士相當感動。



◆ 「林叔叔」資助17年 貧童變博士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109272

聯合報 記者喻文玟/台中報導 2015-08-09

17年的愛心,讓小虹讀完博士班學位!在中部從事傳統產業的林栢源,17年前在兒子穿針引線下,認識台灣世界展望會並投入資助行列,他幫助扶助的貧童「小虹」就學,今年小虹從博士班畢業,展望會也安排兩人首次見面。

小虹的父親早逝,母親是泰國籍的新住民,兩人結婚手續未辦成功,取得身份困難,只能打零工或家庭代工維持家計,母女寄住在父親軍中同袍的家中。

林栢源的兒子年紀比小虹略大,17年前從學校接觸到台灣世界展望會的資助貧童計畫,加入助學行列,每個月捐款1000元,依照慣例只能幫助孩子到大學畢業,小虹功課優異,想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展望會徵詢他的意見,林栢源毫不猶豫答應。

小虹穿著畢業服見到「林叔叔」緊張又害羞,送上自己親手做的餅乾,她說,17年來都透過信件和「林叔叔」分享學業、生活點滴,首次見面很有親切感。

林栢源說,他把小虹當作自己的女兒,兒子也讀完博士學位,小虹有上進心,當然要幫助!小虹媽媽說,很難想像從未見面的人願意伸出援手17年,今年小虹博士班畢業,這份榮耀一定要與「林叔叔」分享。

台灣世界展望會中區辦事處表示,小虹已找到工作,成功脫貧,林栢源不用再資助她,但願意再轉助學其他孩子;小虹說,未來經濟一改善,她也會以「林叔叔」為榜樣,資助貧童。

※ 相關報導:

* 西螺吳厝讀書角 青年志工攜手打造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107438

西螺文化國際志工營青年志工攜手合作,以繽紛色彩、不同文化彩繪,將西螺鎮吳厝里活動中心,打造成「吳厝讀書角」社區圖書館,昨天啟用,現場溫馨和樂。



◆ 新北土石流…6人12隻手拚命挖 救出泥中人
http://udn.com/news/story/8478/1109655

聯合報 記者李易昌/新北報導 2015-08-09

新北市新店區新烏路昨幾成「土石流路」,二段、三段、五段都有民宅成土石流災區,其中張姓屋主被土石掩埋半身,情況危急,救災人員徒手挖泥跟時間搶速度,終於將人從黃土泥中拉出。

新北市在蘇迪勒肆虐下,有廿八處地點發生土石流,三峽竹崙溪暴漲一層樓高新店、三峽、烏來都有民眾失蹤,市長朱立倫要求全力搜救。

張家一家七口住在新店新烏路二段,屋主兒子張先生表示,昨晨七時許外頭風雨很大,擔心發生土石流,準備先帶著雙親步行下山避災,妻兒四人暫留家中;但發現大門打不開,門口已被半人高的土石擋住,三個人只得回頭返回屋裡。

這時土石流迎面滾滾而下,三人閃避不及,被土石流推著「倒退嚕」,三人先是撞到牆壁再撞到大門,傷痕累累。

「就像小林村倖存者形容的一樣,聽到天崩地裂的聲音後,土石流就下來了!」張先生說,當時的場景嚇人,他緊牽著爸媽,就怕被橫流的土石沖散。

張先生表示,他先從泥土堆裡脫困,趕緊把母親帶到一旁車旁;父親行動不便留在原地等待。他跑出去求助,在路上碰到勘災的新北市消防局長黃德清。

救災人員趕到現場,發現張父上半身已埋在土石流中變成泥人;救災人員先將張父的頭托起避免他吃到泥水,再用石頭築起分流牆,開始徒手挖泥。張先生也加入挖土救父行列,六個人、十二隻手拚命挖,挖了十五分鐘,終於將張父拉出。

救災人員再陸續將受困張男妻小從山上救出,一家七口皆順利獲救。張先生說,「還好一家都平安活著,很感激救災人員的協助」。

但住在新烏路三段的廿三歲葉姓男子、及五段的卅歲劉姓男子卻沒這麼幸運,被土石流沖走,到晚間還未尋獲。

fsj 提到...

金牌志工張玉蘭 服務6600小時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10899

聯合報 記者范榮達/苗栗報導 2015-08-10

苗栗縣政府今年表揚的「金牌志工」張玉蘭,退休生活與上班沒有兩樣,幾乎全職到公家各個單位擔任志工。她樂於享受,「因為可以懂很多,用錢都買不到」,退休生活充實又快樂。

67歲的張玉蘭,志願服務時數從2004年開始起算,快速累積到6600多個小時,苗栗縣長期照護中心推薦她接受金牌志工表揚。

其實她更早就投入志工,因在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任職時,周一例休空檔,她就到苗栗稅監理站、稅捐處、市公所、法院等單位擔任志工,7年前退休後,更是全職在各個單位做志工。

她說,因為家人的支持,子女也長大,她可以更投入志工服務,退休後早晚要種菜,志工又排滿檔,「我的退休和上班沒有兩樣」,反而一刻不得閒。

張玉蘭認為當志工可以學很多、懂很多,這些都是用錢買不到,例如她到苗栗縣家庭教育中心當志工受訓,所上的同理心課程,就經常派上用場,尤其是監理站,一些民眾繳罰單,滿肚子氣而來,她就更有耐心,分享自己的罰單經驗,減少對方的怨懟。

此外,法律、醫療、地政、監理及客家文化等領域當志工,也碰到許多實務問題,張玉蘭做功課,可以多懂一點,或許有一天對自己也有用處。

張玉蘭當志工,用耐心、愛心回答民眾諮詢問題,看起來總是精神奕奕,外表年輕許多,張玉蘭也享受志工生活,還會一直做下去。



◆ 加拿大9歲女孩 來台義演助弱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110866

聯合報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2015-08-10

9歲小女孩田艾琳跨國做公益,她從出生地加拿大來到花蓮縣,昨天下午在縣文化局演藝堂舉辦大提琴演奏會,將義演與平日打工所得,捐助花蓮家扶中心與生命線,義舉令人動容。

田艾琳的媽媽陳珊珊是花蓮人,父親陳永豪在花蓮高中、花工、花農等校教過書,陳珊珊曾就讀花蓮市明義國小、花崗國中、花蓮女中,鋼琴啟蒙於郭子究老師,之後隨父母移民加拿大,定居溫哥華,獲得鋼琴演奏及鋼琴教學雙主修碩士學位,是加拿大知名的鋼琴老師。

受到陳珊珊影響,田艾琳不到4歲就學大提琴,展現優質天賦,母女倆常四處慈善演奏,這場花蓮慈善大提琴演奏,也是陳珊珊一手促成。陳珊珊在民國100年時,率團返台於國家音樂廳演出,並展開兩星期的環島慈善巡迴演出,當時田艾琳跟著母親巡迴,看到偏鄉貧童生活,從此種下到台灣助人的善苗。

4歲時,田艾琳幫人洗車籌款幫助慈善團體,在過去5年間,田艾琳把洗車、賣二手貨及資源回收物、比賽獎金等都存下來幫忙弱勢,包括宣明會、紅十字會、兒童醫院等。

陳珊珊表示,田艾琳將平日打工及昨天演奏會門票收入共14萬餘元捐給花蓮家扶中心,期盼以外公陳永豪的名義做為獎助學金,讓受助生安心讀書。

田艾琳在回國前夕,也在溫哥華辦理演奏會,義演所得3萬元,昨天在音樂會中,也捐給花蓮縣生命線協會。田艾琳的精湛琴藝加上愛心,溫暖了整個會場。



◆ 北醫學生義診團 服務澎湖長輩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111727

聯合晚報 記者鄭語謙/澎湖報導 2015-08-10

看病要搭車1小時 大醫院醫師像候鳥

「這裡的醫生像候鳥,時間到了就飛回台北。居民生病,習慣搭直升機回到本島就醫…」在澎湖土生土長的李俊育,不忍地方醫療資源嚴重分配不均,四年前開始帶領北醫大楓杏醫學青年服務團到澎湖長期駐點,希望帶動「鮭魚返鄉潮」,讓更多澎湖子弟回鄉,改變這塊土地。

「阿公你哪裡不舒服?」一大早,澎湖湖西鄉南寮活動中心就有外籍看護推著輪椅帶老人家檢查身體,如同「跑關」,從掛號、量血壓、視力檢查到醫診、看牙,北醫學生一對一方式服務長輩。

北醫楓杏青年社會服務團由醫學、藥學系等系學生組成,四年來,每年暑假百餘名大學生前進澎湖義診、家訪及醫學體驗隊等,是澎湖當地唯一醫療服務團隊。

馬公外都是「偏鄉」 22個村只有4診所

李俊育開玩笑說,澎湖的馬公有近30個醫療單位,但馬公以外就像「偏鄉」,1萬4000多人、22個村的湖西鄉僅有三、四家診所。而且不少醫師輪調至澎湖醫院、三總澎湖分院,兩到三年期滿就請調回台北,有如候鳥。也因沒為有培養醫病關係,居民一生病就習慣叫直升機送回本島。

70多歲的許老先生長年獨居南寮,他說,看醫生很困難,搭巴士到馬公至少要一小時,開個刀也得飛去高雄「才安心」。每年學生來義診時,他一定報到,「就像自己的孫子,希望他們常來。」

復航空難後 精神科出動會診

北醫團隊透過長期駐地服務,看見居民的需求。醫學系大五學生包栢嘉說,早期提供牙科、護理等服務,後來發現澎湖居民靠海吃飯,長期日曬,因此不少人白內障;海鮮吃多了,痛風、關節退化問題也多,因此新增眼科和骨科。去年復興航空班機墜毀在西溪鄉,在村民內心留下傷痕,今年偕同精神科醫師一起前往,為村民找回心靈平靜。

※ 相關報導:

* 仁愛鄉斷糧?牧師闢謠:別再傳了
http://udn.com/news/story/8471/1111031

近日在社群網站及手機通訊軟體上盛傳「南投縣仁愛鄉賽德克族受困兩周,急需物資,請求社會大眾協助」,聯絡窗口署名長老教會都達教會牧師田天助,昨日田天助駁斥謠言,表示沒對外勸募,不知為何會盛傳該訊息,希望各界不要再誤傳了;仁愛鄉長孔文博也說,部落沒有斷糧,備災存糧將在今日發放。

* 替代役男 偏鄉孩子王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110891

彰化縣美豐國小替代役男馮展源畢業於朝陽財經研究所,當兵積極為教育付出,暑假主動辦電影欣賞營、籃球夏令營,甚至放棄役期折抵,「當兵一輩子只有一次,想為學生多做些事」。



◆ 警急送發電機 破門而入給漸凍人一口氣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05190

自由 2015-08-10

〔記者林嘉東/基隆報導〕「快救救我叔叔!」颱風蘇迪勒肆虐全台,造成四百多萬戶住宅停電,住在新北市瑞芳區的黃姓漸凍人,也因突然停電受困家中,且呼吸器幾近沒電,瑞芳警分局與新北市消防局瑞亭分隊獲報即刻救援,緊急破門後,將呼吸器接上發電機,危急時刻救了黃姓漸凍人一命。

蘇迪勒帶來的強風豪雨重創瑞芳四腳亭,造成數百戶居民停水停電,前天下午四點多風雨最強的時候,住瑞芳區瑞竹路的黃姓男子,急忙跑到四腳亭派出所求助,表示他的叔叔是漸凍人,但叔叔住處停電,樓下鐵捲門無法開啟,他更擔心叔叔的呼吸器會因沒電停擺,危及性命。

四腳亭派出所長蔡春吉聽後,立即指派警員黃昱勳、湯富銓帶著警所的發電機,趕往黃姓漸凍人住處,同時電請瑞亭消防分隊前往協助開啟黃男住處的鐵捲門。

呼吸器僅剩備用電力

消防分隊人員到場後評估,為了搶時間救人,只好破壞鐵捲門,打開門後發現,黃姓漸凍人使用的呼吸器僅剩下最後一點點備用電力,還好救命的發電機及時送達,呼吸器接上發電機後總算得以持續運作。黃男姪子不斷感謝前來救援的警察與消防隊員,頻說「謝謝你們救了我叔叔!」

fsj 提到...

獨臂背水人 上柴山70趟報奉茶恩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15804

聯合報 記者陳維鈞/高雄報導 2015-08-12

高雄柴山是市民最常登山健行的郊山,山上設有「柴山雅座」,提供登山民眾歇腳飲水,更有市民組成奉茶隊,固定背水上山。因車禍少了右臂的張金生,兩年多前加入奉茶隊,沿路山友看到,都豎起大拇指比「讚」,佩服他堅毅的精神。

五十一歲的張金生原本是海軍士官長,廿三年前一場車禍意外,讓他永遠失去右臂。在太太陪伴鼓勵下,三個月走出傷痛,學習使用左手,代替右手寫字、做事,現在事業有成。

張金生隨著朋友爬柴山運動,到柴山雅座時,看到背水人奉茶;背水人看他缺了一隻手,也更加關懷他,讓他感動,也發願當個背水人。

「滴水之恩,湧泉以報」,歷經肢障傷痛及職場的起伏,張金生更珍惜別人的善意,「看背水人泡茶給山友喝,很感動;我也可以這樣做」。張金生決定加入奉茶隊,當起「背水好漢」。

張金生說,一開始奉茶隊成員擔心他只有單手,水桶重、山路又顛簸,憂慮他無法勝任,大家會特別關切他陪著走;後來他證明,雖然獨臂,背水也不會有阻礙。

他開朗地說,一開始背得腰痠背痛,奉茶隊教了背水技巧,如何使力,現在背卅公斤的水桶上山也難不倒他。兩年來已背水上山近七十次,「以前山友奉茶給我喝,現在換我奉茶給人喝」。

柴山奉茶隊成立約有廿二年,目前隊員約五十多人。發起人洪木生見山友用寶特瓶裝水帶上山泡茶,十分不便,決心背水上山,其他山友見了,陸續加入。

隊員蔡侑霖說,獨臂張金生加入奉茶隊,看他單手背水桶上肩時,大家都有點擔心,後來看他來去自如,堅毅背影,令人感動。



◆ 老兵帶特戰隊挺進 勇救外國客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12000366-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12日 孟祥傑/新北報導

蘇迪勒颱風摧毀新北市烏來區全線道路,56歲的烏來後備軍人輔導中心祕書施清文於風災發生後,帶著國軍特戰部隊徒步挺進災區,並協助外國遊客逃離,來來回回好幾趟走了10幾公里路,國防部長高廣圻得知消息,11日赴烏來頒獎表揚,稱讚他是「最勇猛的老兵」。

施清文憲兵退伍後即投身地方公益,並輔導烏來地區退伍軍人就業;兒子9年前因車禍身亡,他與妻子扛起照顧孫子的責任。

烏來6日晚下起大雨,部分路段發生零星落石,施清文7日請國軍調派特戰部隊一同前進信賢,勸居民撤離後下山到新店,8日上午就與妻子失去聯繫,再聯繫特戰部隊帶著首批救援物資由他領路搶進災區。

「看到柔腸寸斷的新烏路,真的當場愣住。」施清文說,新烏路坍方最嚴重的10.2公里處堆起高達2公尺的落石,但想到家人與朋友還陷在災區,咬牙帶著特戰部隊爬過長達400公尺的落石堆衝進災區,冒著大雨徒步突破綿延5公里的落石與斷木,終於挺進回到烏來的家。

剛回烏來,施清文看到一群來自香港與新加坡遊客,滿臉驚恐與無助站在路旁,立刻帶領他們爬下山脫困,才又折返烏來,英勇表現傳到高廣圻耳中,直說施清文是他見過最英勇的老兵。(中國時報)

fsj 提到...

新社蓋不成的教堂 變孩子溫暖窩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118088

聯合報 記者程遠述/新社報導 2015-08-13

65歲的牧師呂芳銘,原本發願要在新社蓋一座教會,但他注意到新社有許多單親、隔代教養的弱勢孩童,於是毅然募資租房,義務幫孩子安親、課輔,甚至開伙供餐。

最後呂來到新社9年,仍蓋不起新教堂,但卻為這些孩子,添了一個溫暖的家。

呂芳銘表示,9年來幫助過32個家庭、84名孩子,大多來自單親、外配以及隔代教養家庭;這些爸媽多從事基礎勞力工作、肩上負擔沉重,孩子則沒人看管陪伴,不僅課業落後、有時連飯都吃不飽,最糟還遇過家暴。因此他下定決心,至少要改善孩子的成長過程。

呂芳銘教會現有20多個國中小孩子,有人父親入監、有人是孤兒,也有人是阿公在帶,但連伙食都沒法自理。呂芳銘說,不管再遠再辛苦,只要孩子有需要,放學他都會開車去接,雖已開壞2輛車,但就要讓孩子們感覺到「有人等著要接他」。

呂芳銘指出,每月至少7萬多的開支,大多必須靠打電話、四處募款得來,曾經連電話、水電費都繳不出來,嘗試聯絡過上百個單位,有回應的僅十多個。

「沒有牧師,真的不知該怎麼辦」50歲的緬甸媽媽禹惠珍表示,家中經濟靠她獨力支撐,兩個小孩從小一到高中都在牧師教會長大;35歲在工廠工作的單親爸爸黃忠通則說,三個小孩都給牧師帶,有時真的很想奉獻,但頂多只能補貼牧師油錢。

在呂芳銘教會的4年級陳冠瑋表示,來牧師這邊很開心,除了吃飯,牧師還曾帶他們去圖書館、游泳池玩。4年級的張予銓則說,如果沒來教會,都只能在球場打球,來這裡牧師會教怎麼寫作業「讓我功課有變好」。

「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呂芳銘表示,他在這裡沒有薪水,也是義務服務,雖然教會財務總是捉襟見肘,但他相信這是神給他的任務。

新社基督的教會 牧師呂芳銘電話:0963064643



◆ 老街共餐 生疏鄰居羈絆變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13000394-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13日 池雅蓉、葉書宏/新北報導

烏來老街餐廳林立,但過去幾十年來,店家總是各自忙碌,少有交談,中颱蘇迪勒肆虐溪水暴漲沖毀店面,也毀了生財工具。一無所有的他們,才發現彼此一直在身邊,不分你我拿出食材分工合作,每天在老街上共餐,也相互期許要一同努力,恢復老街光景。

老街「翠山飲食店」老闆娘林寶金看著老鄰居深受颱風所害,沒水、沒電、沒瓦斯,從8日起號召每家店提供剩餘食材,她負責掌廚炒菜,讓老街店家、住戶約50戶、200人,甚至來幫忙的清潔隊員都一起享用美食。每當菜餚上桌,她就用敲打器具製造聲響,拉開嗓門大喊:「緊來呷奔(快來吃飯)!」

供料炒菜 合作無間

「很擔心烏來以後怎麼辦,每天要安眠藥才睡得好。」看似精神飽滿又樂觀的林寶金說,店面重建至少花上百萬,跟她一樣的災民很多,眼前不是難過時候,決定站出來,號召「共餐」鼓勵街上士氣。

林寶金表示,活著就有希望,站出來讓彼此能感受到支持的力量,各個店家拿出自己的食材、水果及調味料等,互相幫忙,居民也在共餐時聊天,讓原本疏離的感情,因風災而更緊密,盼共同努力盡快恢復老街光景。

邀救援人員一起享用

「如果沒有這場風災,不會發現身旁的人這麼重要。」一位老街業者說,業者彼此認識幾十年,但忙於工作,即使每天碰面,交談甚少,風災讓彼此停下來,也是意外收獲。

鄰近的烏來分駐所也與老街「共生」,因備有發電機,提供民眾充電、冷藏等服務,是颱風過境特別溫馨景象。

烏來老街有共餐,道路坍塌的瀑布路則有免費香腸。77歲邱瑞雄昨徒步進入烏來區瀑布路,走過僅有30公分寬的小道,一旁是懸空的鐵軌及斷崖,但他一點都不害怕,開店擺攤烤起香腸。他說:「香腸放冰箱,放太久會壞掉,烤一烤,送給大家吃。」

老翁路邊烤香腸慰勞

烏來區瀑布路旁的觀光台車是不少人的兒時回憶,邱老先生數十年前開始在瀑布路開店賣起香腸。受到風災影響,往右連接老街的道路路基掏空,連鐵軌都懸浮在半空中,僅剩下30公分小道可通行,往左連接信福路直通福山,也被巨大落石、土堆阻擋去路。

邱昨再度徒步進入瀑布路,但他不是為了做生意,因為左右道路都不通,只有當地居民、救難人員會通過,他說,「請大家吃香腸,慰勞救難人員。」(中國時報)



◆ 少女打工賺醫費 在醫院被扒走
http://udn.com/news/story/7318/1120480

聯合報 記者林伯驊/嘉義報導 2015-08-14

「救命錢不見了!」17歲鐘姓少女到嘉市後湖派出所報案,遺失辛苦賺取的1萬1000元工資,包括父親醫藥費、下學期註冊費恐告急,經警方、里長聯繫協調,鐘女打工的「劉里長雞肉飯」願意預支薪水、弱勢團體昨天致贈1萬元慰問金。

鐘女一家居住嘉縣中埔鄉,她告訴警方,父母親靠打零工撫養3姊妹,領有中低收入補助,父親常省錢沒去看醫生,診斷出肝硬化、腦出血,住進嘉基加護病房。鐘女於是在暑期打工賺錢,希望能夠補貼醫藥費與下學期註冊費,沒想到於醫院照顧父親時遭竊。

警方調閱監視器,鐘女於加護病房區外休息時,錢包放對面椅子,疑似太累睡著,遭有心人士偷走,已鎖定竊嫌。

鐘女進後湖所時神情慌張、眼眶泛紅,在場員警感到不捨,值班警員黃威逞、鄧宗澤、詹啟煌,實習生吳俊凱當場掏腰包1000元救急;中庄里長黃純美協助聯繫「劉里長雞肉飯」,獲允諾開學後繼續打工,並預支1萬1000元薪水,另嘉義市弱勢關懷重建協會昨天也前往致贈1萬元慰問金。

fsj 提到...

捐腎捐血救母 孝行贏得嬌妻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124297

聯合報 記者謝恩得、唐秀麗/嘉義報導 2015-08-16

台南市民郭泰霖,感念母親單親一手撫養3名子女,7年前為了救母捐腎給母親黃瑞玉,母親近來眼睛不好,他又捐血做血清給母親當點眼液,孝行令人動容,也讓他娶得美嬌娘。郭母說「行孝有福報!」母子昨天現身嘉義縣大林慈濟醫院15周年院慶,感謝移植中心主任尹文耀救命之恩。

「不緊張,只想一圓孝心!」35歲的郭泰霖7年前要進開刀房捐腎給母親時,一心要救母親的性命,今年63歲的黃瑞玉昨天想起往事說:「嘸甘(不捨)!」

郭泰霖國小時,父親離開了家庭,由母親黃瑞玉一人撫養姊弟,4人相依為命,民國92年黃瑞玉被診斷出大腸癌,開刀治療很成功,但罹病過程造成腎臟病變,面臨洗腎。

醫師建議可以考慮親人配對捐腎,郭泰霖一口就答應,但黃瑞玉捨不得兒子受苦,不肯點頭答應,一勸就是5年多,才終於在7年前完成移植手術。

這對母子昨天「回娘家」參加大林慈濟醫院15周年院慶,黃瑞玉說「兒子結婚了!行孝有好福報!」熟識的醫護人員笑郭泰霖發福有小腹了,黃瑞玉說「媳婦很照顧兒子、常帶他去呷好料啦!」媳婦很乖巧,昨天因要上班不能來。

郭泰霖靦腆笑說,當年放無薪假沒工作,剛好捐腎開刀給母親,出院後因故與前女友分手,找到一家禮儀公司工作,為妻子的阿嬤處理喪事,妻子在一所國立高中教書,她由同事聊天中聽到他捐腎救母故事,認為他很孝順,一定顧家疼妻,也不嫌棄他少了點腎,兩人因此牽起良緣,結婚1年多了,「很幸福!」

黃瑞玉近年來眼睛健康不好,做了角膜移植,需要自體血液血清分離做點眼液,但她抽不出血液,就由兒子郭泰霖捐血,她說:「泰霖很孝順、阮媳婦也很孝順。」

郭泰霖說,「行孝不能等」,非常感謝尹文耀主任的仁心仁術,也感恩妻子與他一起盡孝道。

小檔案/點眼液

成大眼科部醫師賴俊杰表示,針對嚴重的乾眼症及角膜破皮患者,平常就需要不時補充人工淚液,此時醫生會建議病人,用自己血液抽取血清製作「點眼液」。若是老年患者抽血不易或太衰弱,可抽家人血液來製作。

人的淚液本來就是血液經淚腺後產生的液體,富含許多生長因子,人工淚液難以相比;血液中萃取的血清是最好的眼睛潤滑液,而且所需不多,50cc血就能使用1到2個月。

(記者修瑞瑩)

※ 相關報導:

* 媽媽突然暈倒 14歲女CPR救回
http://udn.com/news/story/7316/1124304

嘉義市1名14歲國中少女前晚在家,用學校教的心肺復甦術,搶救暈倒的母親,再趕緊打電話向消防局119求援,消防隊員迅速到場,將該母親送嘉義基督教醫院治療,及時搶救生命。消防隊員讚揚少女學會CPR派上用場,救回母親生命。



◆ 結縭50年…夫成植物人 妻披婚紗輕吻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24305

聯合報 記者曹馥年/台南報導 2015-08-16

林爺爺與林奶奶結縭半世紀,恩愛如昔。林爺爺8年前中風,林奶奶每天帶老伴復健,再推著輪椅從醫院走1個半小時回家。如今林爺爺2度中風成植物人,林奶奶每天到創世基金會台南分院照顧,昨天還在創世安排下重披婚紗走紅毯,彌補當年沒拍婚紗照的遺憾。

70歲的林奶奶,18歲擔任朋友伴娘時認識大她5歲的林爺爺,2人聊開,發現竟住在同一條街。從此之後,林爺爺每天將熱騰騰的愛心便當送到她上班的加工廠,2年便當情人,抱得美人歸。

做噴漆工的林爺爺,為人「古意」又踏實,兩人胼手胝足打拚,育有2子2女。8年前,林爺爺中風行動不便,兒女、女婿輪流載他到醫院復健,林奶奶考量復健結束後兒女仍在上班,乾脆推著老伴的輪椅一路從醫院走1個半小時回仁德區的家,3年不間斷。

「一點也不辛苦!」林奶奶說,兩人聊天看風景,偶爾停下來吃小吃,好像重新談戀愛。直到林爺爺二度中風成為植物人,3年前住進創世,兩人無法像以前一樣天天散步,做包裝工的林奶奶每天下班,仍到創世照顧老伴,逢年過節也將他接回家團圓。

林爺爺、林奶奶即將慶祝50年金婚,創世昨天與婚紗業者合作,讓2人重新步上紅毯。眾人掌聲中,林奶奶緊握老伴的手,在額前印上一吻,並切下蛋糕、拍婚紗照,希望兩人一起走得更遠。

※ 相關報導:

* 哥外遇? 是雙生弟載老婆
http://udn.com/news/story/7320/1125737

退休的田寮圖書分館主任沈同順與仁武鄉公所前主祕沈同來是雙胞胎,兩人因長得像,在公家機關服務期間鬧過不少笑料,其中最經典的是弟弟騎車載太太,結果被哥哥同事撞見,誤以為哥哥有外遇,兩兄弟回想起來還笑翻天。

64歲的沈同順與沈同來,身高都是160公分。學生時代兩人都留平頭,老師常搞不清楚誰是誰,有一次哥哥沈同順惡作劇拉女生馬尾,女生跑去告狀,老師還懲罰錯對象,把無辜的弟弟沈同來教訓一頓。

「我們不僅長得像,還有心電感應」,沈同順與沈同來每次被親朋好友問到「雙胞胎是否有心電感應」時,兩人都頻頻點頭說有。



◆ 翻轉5限想像 青少年環台義演
http://udn.com/news/story/7320/1124233

聯合報 記者廖雅欣/宜蘭報導 2015-08-16

宜蘭、花蓮縣一群喜愛音樂的15歲青少年,在升高中前的暑假,決定為完成「小壯遊計畫」,自發性地規畫「1起翻轉5限想像」青少年音樂環台之旅,到育幼院、老人院或社區義演、當志工,昨天在最後一站的羅東「藝境虎咖啡」演出,父母跟著熱血,決定明年跟孩子環島做公益。

發想人陳廷瑜將就讀慈濟大學附設中學,她連結會吹長笛的國小同學:文化國中的楊仁銘、張台昀、許庭毓、莊長哲,國華國中薛煜儒及慈中的曾嬿庭、黃兆暐,決定在升高中前的暑假,以自己的專長帶給世界其他人歡樂,因而擬了小壯遊,規畫「1起翻轉5限想像」青少年音樂環台之旅。

公益環島計畫獲得父母支持,他們自己規畫行程,以最便宜的旅費搭火車、步行、騎腳踏車,從宜蘭到新竹、台中、台南、台東、花蓮等地,住宿朋友家或背包客棧,「帶著音樂去旅行」,到各育幼院、老人院演出,設計出15歲少年追夢的音樂故事;也到社區擔任志工。

他們演出的樂曲多是像《逆光飛翔》等溫暖人心的歌曲,展現年輕人築夢的熱情,演出結束,還有小朋友拉著他們說,「你們唱歌好好聽」,捨不得他們離開。

「感受朋友之間共同實踐夢想的力量!」陳廷瑜說,6天5夜的行程,意外頗多,如出發前颱風來襲,他們依舊按行程前進,無座位搭火車到第1站新竹,途中也有人在公車上掉了錢包,也一起將錢包找回來。

昨天最後1站來到羅東鎮藝境虎咖啡,為故鄉親友演出,莊長哲的父親莊嗣毅說,看到孩子熱情主動,父母也熱血沸騰,明年也要一起環島做公益。

fsj 提到...

首次燭光餐 甘蔗伯含淚替截肢妻穿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18000543-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18日 呂妍庭/嘉縣報導

甘蔗伯李明字和老妻李吳敏妹結褵50載,一眼全盲阿公痴心守著中風老妻不離不棄,只為彌補長年對「阿妹」的虧欠,17日創世基金會精心為倆老準備有生以來第1頓燭光大餐,滿心感動的甘蔗伯替阿嬤僅存1隻腳穿上新鞋時,眼淚不停滑落臉龐,又哭又笑說「委屈妳了!」

10多年前從職場退休,甘蔗伯為顧三餐,開始學著賣甘蔗,中低收入補助和每月幾千元收入,讓夫妻倆生活勉強維持,之後太太3度中風,請不起看護的甘蔗伯,只好每天帶坐輪椅的病妻外出工作兼看顧,直到創世基會金介入,每天派人來幫阿嬤洗澡、餵食,阿公擔子才稍稍減輕。

這2、3年,阿嬤身體變糟,右腳截肢,幾乎不太認識人,患有糖尿病的甘蔗伯1年多前又眼中風失明,自覺年邁衰老,常常跟社工和居家服務員哀嘆,妻子嫁給他,沒過什麼好日子,就連節慶也不曾到餐廳吃頓好的,如今只剩病體拖磨,讓身為人夫的他很內疚,只能在有生之年,好好看顧著「阿妹」。

七夕情人節將至,創世基金會藉甘蔗伯夫妻結婚第50個年頭,祕密籌畫情人節大餐,昨一早在老屋布置燭光餐點,搭配義工拉小提琴營造浪漫氣氛,讓甘蔗伯頻頻落淚,說社工好甘心。

雖然阿嬤幾乎沒有反應,社工仍為她換上粉嫩新衣,還拿出新鞋由甘蔗伯替阿嬤穿上,因阿嬤僅存左腳長年未使用變形,甘蔗伯邊哭邊顫抖地老妻穿新上新鞋後,還摸摸阿嬤頭說,寵溺地說「真水喔!」,透露這是夫妻第1次吃燭光大餐,雖然太太不會說話,相信她內心一定很感動。(中國時報)



◆ 美女醫師入駐 蘇澳衛生所變熱鬧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127865

聯合報 記者鍾知君/蘇澳報導 2015-08-18

蘇澳鎮民有福囉!蘇澳衛生所這個月來了一位外型亮麗、擁有甜美氣質的女醫師林娜蓉,最近有不少民眾為了一睹她的風采來就診,直呼「真的很漂亮」,鎮公所也希望藉由林娜蓉的入駐,提升鎮內醫療服務,方便民眾就近求診。

30歲的林娜蓉畢業於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因為「想要幫助人」而走上醫師這條路,曾擔任4年的國泰綜合醫院家庭科醫師,這個月初下鄉到蘇澳衛生所擔任專任醫師,增加看病診次,未來她將在蘇澳服務3年。

林娜蓉說,公費醫師必須下鄉服務,當初有好幾個地點可以選擇,因為喜歡蘇澳鎮的優美風景和民風純樸,因此決定來到蘇澳,希望讓衛生所成為最貼近民眾的家庭醫師。

「蘇澳鎮民都很熱情可愛」,林娜蓉說,偏鄉民眾對於醫師很尊重、很熱情、沒有距離,還會跟她分享生活大小事。

有一名里長前天體檢才跟她聊天,隔天又馬上來看皮膚問題,希望再見她一面。

鎮長陳金麟說,偏鄉衛生所醫師難尋,2年多來一直沒有專任醫師,都靠醫師支援駐診,希望親切和專業的林娜蓉的入駐,能吸引更多民眾到衛生所做預防保健。

以往衛生所每周只有2天早上有看診,現在周一至周五的早上及周二至周四的下午都有醫療門診和體檢服務,民眾不用再大老遠跑到其他地方看病,可以就近檢查。

※ 相關報導:

* 她無法捐血 摺紙玫瑰贈熱血人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130244

因受風災影響,民眾外出捐血意願降低,各地血庫鬧血荒,美術老師陳昭靜(右)有意捐血,卻被貧血所苦,為號召民眾踴躍捐出熱血,她從上周開始到雲林捐血站摺紙玫瑰,只要民眾捐血,都可獲贈1朵漂亮玫瑰花,活動將持續到七夕情人節當天,請民眾踴躍捐血。

* 台北捷運女隨車員 1年被表揚20次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127958

台北捷運文湖線第一節車廂裡,常見一名身穿制服的隨車服務人員,一旦列車有狀況,不只要手動駕駛,還要解決旅客各種疑難雜症,身兼列車長、司機、站務員多種角色。其中隨車員邱鈺婷,長相甜美的她因工作熱忱、親切服務常有乘客寫信稱讚,到北捷一年多,已受表揚20多次。



◆ 調解天王陳大錡 連13年獲獎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130357

聯合報 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 2015-08-19

彰化縣調解委員陳大錡多年蟬聯「調解案件行政院長獎」,今年調解案件成立938件為全國最多,再度成為「調解王」。

去年全台調解成立件數共10萬8199件,調解委員功不可沒,彰化縣產生「調解天后」張淑靜、「調解天王」陳大錡,陳13年間每年都獲行政院長獎。

陳大錡說,張淑靜已退休,能專注在調解案件上,因此每年調解案件成立最多的人是她。

陳說,他的本職是殯葬樂儀隊,每天一大早出門,努力撥時間為市民調解紛爭,常常睡眠不足,甚至一晚被吵醒多次,「想當調解王,有時要用身體去換」。

陳大錡表示,他因工作關係,有豐富的社會經驗,面對道上兄弟、各行各業的調解,都有不同的作法,不僅要軟硬兼施,但專業知識一定要夠,才不致被和解雙方看破手腳。

fsj 提到...

最迷你開心術!台大神手救娃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135378

聯合報 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 2015-08-21

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的楊小弟,心臟只有成人拇指大小,醫師必須戴上放大鏡才能看清心臟和血管位置,台大醫護團隊利用他心臟停止的十九分鐘,完成心臟修復任務。楊小弟手術時僅一個月大,打破國內此類手術最小體重紀錄,連醫師都驚嘆巧奪天工。

楊小弟現在七個多月大,體重五點五公斤,昨天台大醫護人員為他切蛋糕,他安穩地待在媽媽懷裡,看不出他剛出生時,身體一天天發黑的緊急模樣。

楊小弟的媽媽產前做高階超音波檢查,發現楊小弟有先天性心臟病。楊小弟卅一周時早產出生,體重僅一三九○公克,確診為法洛氏四重症,有肺動脈狹窄、心室中隔缺損、主動脈跨於心室中隔上方及右心室肥大等複雜情形,不開刀無法延續小生命,台大醫院兒童心臟團隊接下這個困難任務。

台大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黃書健說,楊小弟開刀時,心臟僅直徑三公分,必須戴上放大鏡才能看清楚,麻醉也耗費一番功夫才找到合適血管,動用比葉克膜複雜的心肺體外循環機,讓心臟暫時停止跳動。黃書健表示,心臟停止愈久,風險愈高,醫護團隊十多人利用楊小弟心臟停止跳動的十九分鐘,完成手術最困難的部分。

台大醫院小兒心臟外科主任陳益祥說,二公斤以下新生兒心臟手術死亡率百分之廿五,但

手術順利,孩子成長與一般小朋友無異。

另一位蘇小妹,體重九百廿五公克,也有嚴重先天心臟病,去年動完手術後無法脫離呼吸器,發現她氣管最窄處才零點二公分,台大為當時一點六公斤的她完成氣管成型術,刷新國外文獻最小患者一點九公斤紀錄。

※ 相關報導:

* 阿嬤搭板車就醫 熱血路人幫忙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135320

八十歲的林姓阿嬤前天躺在板車上,由女兒騎車拖往救醫,蚵仔煎老闆、貨車司機、陣頭青年目擊,出資將阿嬤送醫,還貼心為板車加裝警示燈,再次印證台灣處處有溫情。



◆ 3700名孩子待援…買百香果助偏鄉童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130364

聯合報 記者陳妍霖/埔里報導 2015-08-19

你買百香果,我捐錢助弱勢!南投縣埔里鎮有百香果農和中華郵政在網路郵政商城合作推出禮盒,只要消費者訂購一箱,小農即捐出10元給南投家扶中心,捐助金額雖然不多,但積少成多,讓消費者吃得開心,還能幫助偏鄉弱勢孩童。

埔里鎮為全台百香果最大產區,7月開始進入盛產期,上川果園落實公益,首次和中華郵政合作推出網購百香果禮盒,每箱10台斤、550元,售出一箱,即捐10元給家扶中心,8月3日推出預購至今已接獲1500盒訂單,出貨900盒。

果農陳麗代說,她常不定期小額捐款幫助弱勢,這回郵政公司主動聯繫,希望在地人幫助在地人,買家也能做公益,不過因近日埔里下雨,百香果不採收,出貨量較慢,買家可能要再等等。

南投家扶中心主任林平烘說,南投有3700多位接受扶助的弱勢孩子每學期的學業註冊、生活、急難救助等皆需善心人士的幫助,雖然果農捐助金額不多,但聚沙成塔,拋磚引玉盼能吸引更多人投入關懷。

中華郵政去年推出「關懷農產行銷」活動,與全台小農合作,將商品上架到網路郵政商城,不僅協助小農打開通路還能關懷弱勢,中華郵政南投總局局長陳湘慈說,「保證價格、產地直送」,讓消費者買到最新鮮的百香果。即日起到10月底民眾可上「郵政商城」網站(http://mall.post.gov.tw/postmall/index_postmall.html)搜尋埔里大坪頂百香果下單預購。

※ 相關報導:

* 賣1箱捐30 老欉文旦挺家扶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130306

蘇迪勒颱風讓今年文旦減產,但老字號老欉麻豆文旦業者「李老師柚園」及「春英文旦園」,今年仍響應輔英和家扶的扶弱活動。凡在「大學電子商城」賣出一箱文旦,業者就捐30元給家扶。

* 60棵文旦樹供認養 捐助創世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130374

麻豆「汽球彥文旦果園」園主李明彥在蘇迪勒風災損失逾半即將收成的文旦,昨天捐出60株優質老欉文旦果樹供民眾認養,每株認養金1萬元,所得捐給創世台南分院,「固然損失慘重,我還不至餓死,答應的事要做到!」

* 佼佼代言 募喜憨兒月餅送偏鄉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132639

享用中秋月餅也可以做愛心!藝人黃子佼為喜憨兒基金會代言今年的月餅銷售,昨天到喜憨兒基金會的「喜歡你咖啡鳳山庇護商店」和憨兒一起做月餅,他並訂了150盒月餅要送給親朋好友,希望大家一起品嘗好吃的月餅也做公益。

喜憨兒基金會今年的月餅禮盒,以86歲捷克插畫家柯薇塔的畫作為主題,讓喜憨兒月餅禮盒包裝多了濃濃文創味,黃子佼說,相信朋友收到月餅禮盒時會很開心,除了月餅好吃以外,禮盒也美觀。



◆ 廟宇偷香爐 神明前跌倒
http://udn.com/news/story/7318/1130409

聯合報 記者劉星君/高雄報導 2015-08-19

高市60歲楊姓婦人日前到新興警分局中山路派出所報案,南台路宮廟一個銅造淨香爐價值5千元遭竊,警方調閱監視器畫面,發現穿藍白格子襯衫男子行竊前還拜拜,偷淨香爐時監視器畫面出現干擾彩色訊號,警方前天逮捕竊嫌43歲陳男。

楊姓婦人氣急敗壞到派出所報案說,前一天剛好是廟內主神關聖帝君誕辰,沒想到隔天就遭竊,「關聖帝君一定會懲罰壞人」。

警方調閱監視器發現,43歲陳男到廟宇後鬼鬼祟祟,先雙手膜拜、左顧右盼,趁廟方人員不注意,掀神明衣服,之後將淨香爐裝入塑膠袋內大搖大擺離開。

警方說,陳男行竊前突然在神明前踉蹌跌倒,接著畫面又出現干擾訊號,廟方表示以前從來沒出現過,警方認為冥冥中神明在暗示。警方持拘票逮捕陳男,他正在買飲料,身上穿著跟犯案時一模一樣的衣服,陳否認行竊,但警方掌握陳男騎的機車跟當天犯案機車是同一輛,警詢後將陳嫌依竊盜罪移送高雄地檢署偵辦。

※ 相關報導:

* 員警溫情阻輕生 她要一個擁抱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132987

劉姓女子日前醉醺醺的搭計程車,手中拿著木炭及安眠藥,司機察覺有異,開到派出所求助。警員陳昌煒出面安撫,女子覺得受用,放棄輕生,並要陳給她一個擁抱;陳害羞婉拒,輕拍她的肩膀,隨後載她回住處,化解一場可能的悲劇。

fsj 提到...

法國高鐵險大屠殺! 休假美軍勇擒槍手
http://udn.com/news/story/6809/1139235

聯合報 編譯陳韻涵/綜合報導 2015-08-23

法國一班高速列車廿一日驚傳一名男子持刀槍傷害乘客的恐怖攻擊,幸虧車上兩名休假美軍等四名英雄機警制伏凶嫌,及時阻止一場可能發生的大屠殺,其中三人在扭打中掛彩。列車緊急停靠法國北部阿拉斯車站後,警方隨即上車逮捕廿六歲的摩洛哥裔嫌犯,行凶動機仍不明。

出事的大力士高速列車從荷蘭阿姆斯特丹開往巴黎,載有五百五十四名乘客。廿一日傍晚六時許,列車最後兩節車廂交接處傳出槍響。目擊者艾咪說,當時她和丈夫坐在位置上,子彈突然射破他們身後的玻璃窗,碎玻璃散落在她身上。男乘客達敏說,案發時他正在看雜誌,突然聽到「喀搭、喀搭、喀搭」三響,「還以為是玩具槍聲」,接下來十五秒子彈橫飛。

曾派駐阿富汗的廿二歲美國陸戰隊員史卡勒多(Alek Skarlatos)、空軍軍人史東(Spencer Stone)和兒時同伴賽德勒(Anthony Sadler),以及六十二歲的英國資訊顧問諾曼(Chris Norman)正好在案發的最後一節車廂裡。史卡勒多受訪時說,他和史東聽見槍枝上膛的聲音,他看著史東說「走,我們去抓人」。史東率先撲倒嫌犯,勒住嫌犯的脖子;史卡勒多接著將嫌犯腳邊的AK四七步槍搶走,並用槍托敲他的頭;諾曼和賽德勒協力制伏。有目擊者指出槍手疑似卡彈。

美國五角大廈證實,空軍現役軍人史東在壓制嫌犯過程中遭利刃劃傷手臂,送醫後無大礙。史卡勒多說:「嫌犯在重新裝子彈時出了問題,不知該怎麼處理,我們非常幸運,否則後果不堪想像。」

現為沙加緬度加州州立大學物理治療系四年級學生的賽德勒說:「一切發生的非常快。嫌犯被壓制後大喊『把槍還我』,我們不理他,一直把他揍昏才停手。」意外發生約十分鐘後,列車緊急停靠法國北部阿拉斯車站;警方隨即上車拘捕嫌犯以查明行凶動機。

西班牙反恐單位透露,嫌犯曾在西班牙阿爾赫西拉斯市住一年,去年先到法國再轉往敘利亞,如今又在法國出現。

法國內政部長卡澤納夫稱讚乘客見義勇為,表示否則可能釀成恐怖意外,並懷疑嫌犯是激進伊斯蘭運動的成員。美國白宮則發表聲明,表示總統歐巴馬感謝美軍等人見義勇為。法國總統歐蘭德未來幾天將接見英勇乘客,表達法國的感激之意。

※ 相關報導:

* 被鯊咬 10歲娃負傷下水救6歲友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138228

美國一名10歲女孩19日在佛羅里達海灘被鯊魚咬傷,她逃到岸上後又奮不顧身的回到水裡,援救一個被嚇呆的六歲朋友。

親友說,凱蕾‧查麥克(Kaley Szarmack)到佛州傑克森維爾海灘戲水,在離開浪潮沖擊的淺水區時,右腿被一條三呎長的鯊魚咬傷。

她的父親戴夫說,她覺得被咬到,回頭一看,看到鯊魚,魚鰭不斷擺動。她走回岸上,發現六歲的朋友還在水裡,因此大叫水裡有鯊魚,敦促她趕快上岸。可是小女孩留在原地不動。

因此,凱蕾負傷返身下水,拖著六歲女孩回到岸上。

凱蕾右腿膝蓋下面兩側被咬出四吋長的大傷口,趕送到醫院後,幾個外科醫生花了一個鐘頭幫她縫了90針。

當消防隊員的戴夫說:「作為消防隊員,我們經常看到各種情況,可是看到自己的寶貝孩子受傷,即使只流一點點血,都讓人無法忍受,何況是受這麼重的傷。」

* 獨腿快遞員 日送百件包裹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139471

在四川成都龍泉驛區怡和新城C區有一位獨腿快遞員李洪軍,17歲時因為意外失去右腿,胯部以下全部截肢。2012年,李洪軍進入快遞行業,直到現在,他都每天「獨行」在怡和新城,一個人平均每天要送100件包裹。

華西都市報報導,這是一個獨腿站立的特殊背影,主人一手拄拐杖一手拿包裹,後背已汗濕,右邊胯部以下高位截肢。

獨腿快遞員李洪軍的故事感動全城,「加油!」、「棒! 」、「簡直正能量!」網友們紛紛點讚。面對紛至沓來的關注,李洪軍很平靜。他說:「我努力,只是不想一無所有。」



◆ 退休老師 捐出千萬積蓄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138975

聯合報 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 2015-08-23

90歲石增輝與結褵65年的妻子彭穆松都是退休老師,石在妻子辭世後重病住院,不忘妻子生前囑咐,昨在病榻上捐出20萬元幫助清寒學生,夫婦倆逾千萬元積蓄也捐做公益基金。

台中市尾張仔福德廟主委丁宇說,石增輝夫婦長年到廟裡捐平安米、送長者愛心便當;彭穆松臨終時,期盼石增輝代捐10萬元,做為福德廟愛心基金。

丁宇指出,彭穆松今年5月辭世後,石增輝病倒住院,不忘妻子遺願,將善款捐給力行國小清寒子弟午餐、學雜費使用,昨在病床前舉辦捐贈儀式,由校方代表接受;石增輝另捐出10萬元給他校清寒學生。

石增輝說,他和妻子都是從大陸逃難來台,身無分文,大三那年投筆從戎,跟著國民政府播遷台來,後從軍職轉為教職;妻子擔任教職40年,在力行國小退休。

石增輝指出,他的妻子退休前,對清寒學生總是伸出援手,適時給予關懷與溫暖,因此他指定將10萬元善款捐做力行國小助學善款,另加碼10萬元給他校學生助學。

石增輝認為,當年逃難來台,如今3個兒子分別是軍人、老師和建築師,他和妻子受到社會很多幫助,積蓄全數捐出做公益符合妻子遺願,他把積蓄全數捐做石家松輝仁愛基金,並囑附媳婦李清浣儘速完成成立基金的手續。



◆ 綠衣大使來按鈴 幫老人清環境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138884

聯合報 記者劉星君/高雄報導 2015-08-23

高雄郵局稽查楊金峰、蘇秋雄,在郵務工作之便,是獨居老人心中的「綠衣大使」,協助打掃獨老家中環境,也成為老榮民在台灣好友,即使住在屏東的醫院,仍不忘前往探視,讓長輩感到窩心。

高雄郵局稽查楊金峰說,97歲李伯伯是大陸來台老兵,未婚李伯伯在台灣認養子女,原本在三民區中和街租屋,今年探訪時,他發現李伯伯不在家,才知道李伯伯年紀大,今年過完年後,搬到高雄榮總屏東分院療養。

楊金峰關懷李伯伯兩年多,平日有空前往探視李伯伯,他說,李伯伯說話很清晰,只是有點重聽,跟他聊天要用筆談。李伯伯來到台逾半世紀,猶記得李伯伯會拿著自己縫補好衣褲,跟他說,「衣褲破了,我都自己補哦!」還會改衣服。李伯伯雖搬到屏東療養,楊金鋒在端午節前夕,還特地到屏東探視李伯伯。

高雄郵局稽查蘇秋雄,平日負責鼓山區郵務,也關心轄內有無需要關懷的獨居老人,近日大雨過後,蘇秋雄前往獨居阿伯家,看到地面積水,屋內環境雜亂,他幫忙打掃,清除積水,防止登革熱疫情擴散。

蘇秋雄發現獨居老人沒有替換內衣,會買新內衣送給獨居老人, 「老人家需要的是陪伴」,他認為,關懷獨居老人,不應該只是口號,更要付諸實行。

高雄郵局指出,今年上半年1到7月,關懷獨居老人2304人次,平均每月關懷300人次,探望時會準備簡樸伴手禮,如襪子、洗潔精、洗髮乳、沐浴乳等生活用品。

fsj 提到...

心無雜念手不抖 漸凍人書法奪冠
http://udn.com/news/story/7323/1140652

聯合報 記者呂思逸/板橋報導 2015-08-24

67歲「漸凍人」陳世民,克服手抖、關節痛學習書法8年,並自學清朝字體「漆書」,也靠著書法走出陰暗人生,昨獲2015新北市全國書法比賽身心療育組冠軍。

漆書為清朝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金農自創字體,據說運筆如用刷子刷漆方式,其中一筆的筆法拉長且細,不似其他字體方正,十分獨特。陳世民說,漆書更具有「個性」,他寫字手會發抖,不適合楷書、隸書等,以他目前身心狀況,更能發揮漆書字體獨樹一格的面貌。

陳世民罹患心臟病和漸凍症,3年內從65公斤消瘦至45公斤,8年前退休才開始接觸書法,多半在臥床養病期間自學而成。

「西塞山前吹笛聲,曲終已過洛陽城。君能洗盡世間念,何處樓臺無月明?」陳世民因聲帶已麻痺、吃力地解說著作品,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也相當佩服。

他表示,只要心中不要有雜念,何處沒有美景,每當在病床上,他都不忘用書法轉移病痛,欣賞人生的另一種風景。

陳世民說,每當寫書法時,關節就不那麼痛,即使住院,家人都不忘幫他準備筆墨和字帖,他一有體力就練習,沒力時則看著字帖,在腦中臨摹,「體力有限,腦力無限」。

「書法還幫助他接觸人群」,陳世民的太太王明方說,因漸凍症,陳世民已無法吞嚥,為能吸收營養只好裝上鼻咽管,外型改變使他不願出門,家人鼓勵他藉由書法比賽走出來,擺脫自卑。

陳世民說,參賽中成績最好不過第3名,首次獲得冠軍非常意外,也希望鼓勵其他病人以書法療育身心。



◆ 助老人共餐 市場攤商幫加菜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142720

聯合報 記者呂思逸/板橋報導 2015-08-25

市場人情味濃,中和民享市場、泰山公有市場集結攤商資源,捐贈雞肉、各類新鮮蔬菜,幫鄰近社區的老人共餐加菜,民享市場自治會長李淑珍說,她的母親高齡70多歲,看著社區老人就想起母親,便下定決心幫忙。

中和民享市場與莒西社區發展協會在自強公園廣場辦理共餐活動已有3年,莒西社區發展協會每次老人共餐約有120人,民享市場自治會長李淑珍表示,原本只有她和另一攤商支持老人共餐,今年則另有10個攤商響應贊助。

李淑珍說,10個攤商大多賣蔬果,以素食料理提供老人共餐,她偶而親自烹煮食材。因為母親獨自居住在南部,所以她與社區的老人相互陪伴,心靈很溫暖。

另外,泰山公有市場今年起也贊助泰山區大科里、山腳里、同榮里、貴子里的老人共餐活動,泰山公有市場總幹事陳祖勇表示,市場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除設有學生獎學金,每當重大災難時都會捐款。

陳祖勇說,今年經泰山區公所建議,他們每周將水果稍有碰觸等賣相稍差的蔬果,贊助4里做為老人共餐的食材,有時攤商還會自掏腰包買水果和麵包等。

市場處表示,各公有市場普度祭拜時,都有千斤白米等多樣食材,大多也會贊助附近鄰里老人共餐及弱勢團體,未來,市場處將持續媒合各公益團體的物資,讓人情味傳遞新北市各個層面。

※ 相關報導:

* 人安善款減半 街友的餐費怎麼辦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40485

高雄氣爆、新北塵爆事件之後,吸走國人的慈善捐款,相對擠壓了其他慈善機構的募款空間,收容街友的人安基金會新竹平安站,今年善款減半,連每日供餐給街友的錢都捉襟見肘,幸好竹蓮寺等善金機構伸援,他們也盼望有更多人投入公益。



◆ 各界愛心相助 越配:看見最美的台灣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140454

聯合報 記者簡慧珍/彰化縣報導 2015-08-24

懷抱夢想嫁作台灣媳婦,越籍配偶陳氏玉賢未能如願不愁吃穿,仍無怨無悔守護罹癌丈夫。丈夫病故後,她獨力撫養2名年幼兒子,知情的人都動容;她說 「自己做的選擇,要甘願接受」。

陳氏玉賢說,13年前和在越南工作的彰化縣民謝慶達結婚,原以為可像很多同鄉一樣,在台灣當小康家庭主婦,來台後無法如願,但和丈夫共組雙薪家庭,2人仍然攜手開創幸福人生。婚後2年多,謝慶達健檢發現肝臟病變,為避免勞累加重病情,視身體狀況打零工,到工廠上班的陳氏玉賢成了家庭經濟支柱。她白天工作,下班照顧丈夫和2個幼兒,分身乏術。

陳氏玉賢月薪不到2萬元,瞞著丈夫借錢付醫藥費,丈夫病逝後,家裡一貧如洗還負債不少。她說,幸有縣議員賴清美奔走募款幫她度難關,岱宇公司也出資七十多萬元修繕屋頂漏水並每月資助,大大家具公司也贈送家具,社會各界愛心「讓我在人生低潮期,看到台灣最美的風景」。

每當兒子問,為什麼不能像同學一樣住漂亮房子,陳氏玉賢回答說,台灣有句俗話「愛拚才會贏」,靠自己上進最實在;兒子乖巧懂事,多次獲得學校和地方公益社團獎勵,社會溫暖是她留在台灣的希望,「等家境改善,一定要和兒子回饋台灣」。



◆ 辛辛那提網賽/詹家姊妹奪冠 樂吻獎杯
http://udn.com/news/story/7005/1141348

聯合晚報 記者蘇志畬/綜合報導 2015-08-24

台灣女雙姊妹組合詹詠然與詹皓晴,今年辛辛那提網賽之旅收穫滿滿,今天面對法網女雙亞軍狄拉克(Casey Dellacqua)與莎薇多娃(Yaroslava Shvedova),雙詹以7:5、6:4拿下勝利,捧起兩人合體以來首座最高等級的WTA超5級(Premier 5)冠軍獎杯,並帶走14.16萬美元(約台幣462.4萬元)獎金;詹詠然的排名也將重新登上台灣女雙一姐。

這輪賽事詹家姊妹打起來並不輕鬆,奪冠路上碰上三組前四種子才拿下最終勝利,詹詠然表示,這一周走來都很驚險,從第二輪12:10、八強的19:17、昨天也跟世界第一打了三盤,今天能從第一盤3:5落後的情況下逆轉拿下冠軍,對她跟皓晴意義重大。

詹家姊妹今天對上第四種子開局並不順利,一度面臨3:5落後,但兩人連拿4局,反而逆轉拿下第一盤;次盤雙方互保發球局,戰況陷入膠著,直到關鍵第10局,雙詹順利搶下全場第六個破發點,在相繼擊敗第三、第一、第四種子後順利奪冠。

8月17日才剛過生日的詹詠然說,「每一場都是強敵,但是我們也都盡我們的能力準備充分!謝謝到現場為我們加油的朋友們,讓我在26歲生日的這周收穫滿滿,對即將開打的美網,也非常的期待,希望能夠延續這股鬥志和信心!」

這是詹家姊妹搭檔以來第八座女雙冠軍,在WTA賽事累積四冠則是獨居史上姊妹檔第二,僅次於大小威廉絲的21冠。詹詠然表示,「作為姊妹檔,有時候一同出賽能為妳帶來能量;當然有時也會遇到困難,但我們都能成功克服,一起打出漂亮好球,尤其是這個星期。」

fsj 提到...

「二高之父」石中光 用一生寫公路史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42762

聯合報 記者蘇瑋璇/台北報導 2015-08-25

「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台灣公路建設史。」高速公路局第四任局長石中光,參與東西橫貫公路、國道一號建設,一手推動台灣第二條南北高速公路的籌建,被譽為「二高之父」。他率領公路人披荊斬棘,造就如今的交通便利,今年獲頒金路獎「終身成就獎」。

由交通部舉辦的金路獎頒獎典禮明天舉行。石中光十一年前過世,女兒將代他領取殊榮。另「特殊貢獻獎」頒給高公局技術組副組長退休的巫燐,他也已過世五年。兩個遲來的獎項是對兒女的安慰。

石中光一輩子「逐路而居」。一九五七年參與修築東西橫貫公路,負責最艱險的太魯閣段工程。完工後又轉任公路局橋梁課課長,完成台北大橋、華江大橋、百齡橋、碧潭橋及中部大肚橋等,造橋無數。後來到高公局協助「一高之父」胡美璜興建台灣第一條高速公路。發展中的台灣很快就需要第二條國道,時任交通部長的連戰決定籌建第二條橫貫南北的國道,石中光挑起重任。

石中光的小女兒石淳益說,記憶中父親常出差,「常看不到他」,就算回家也心不在焉,「吃飯時重複夾同一道菜、或夾起來又掉下」。她與母親、姊姊交換眼神,知道父親又在為工作操心。

石中光為了彌補因工作犧牲的家庭時光,常帶還是小孩子的石淳益到工地,或視察苗栗路段時,順道接在新竹念大學的她回台北,沿途一定繞進中壢服務區。石淳益說,當時只覺得搞工程的父親卻連服務區賣什麼便當、種什麼樹都好認真。石中光為了研究公路景觀,三天兩頭就在自家庭院試種各種樹,再把經驗分享給負責養路的同仁。

石淳益說,有次她去父親在泰山收費站的辦公室,瞥見父親送她出來後就轉到一旁的活動屋繼續工作,午後炎陽照耀在父親直挺挺的側影,她喉嚨一緊,非常感動。這畫面烙印在她腦海中,就像朱自清筆下父親的背影,一輩子忘不了。

交通部前次長陳世圯說,在石中光擘畫下,國道三號「很有氣魄」,無論是橋梁工法和服務區的設計都很新穎。

石淳益說,以為父親的名字漸漸被淡忘,但事隔多年,父親獲頒終身成就獎,還是由「娘家」高公局選出,意義非凡,是父親人生中最完美的句點。



◆ 輪椅爬天堂路…4身障青年 攻頂合歡山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42758

聯合報 記者洪上元/台中報導 2015-08-25

平均十九歲的四名身障青年,上月挑戰合歡山,成功攻頂那一刻,他們緊抱合歡山主峰界碑,狂喜高歌。

「築夢合歡」是紀錄片導演權國瑋為身障者打造的登山活動,今年第三年。他說,許多身障者沒有機會親自登上高山、呼吸山上空氣,登上合歡也是挑戰自我。

身障者巫以欣、巫以諾姊弟和蔡詩安、方俊勛四人決定坐著輪椅攀上合歡。十七歲方俊勛登山前一天還在加護病房,在母親支持下參加,登山途中雖因高山症一度喘不過氣。

十九歲蔡詩安說,當方俊勛母親邀他參加「築夢合歡」,他一度猶豫,因從未登山過,更別說海拔三四一六公尺合歡山,「連夢都不敢做」。

巫家姊弟因家族遺傳疾病「尼曼匹克症」全身神經退化,登山路上,雙親不斷打氣「快到了,再堅持一下」,志工也不斷激勵,姊弟攜手登頂。

「築夢合歡」七月十五日上午從武陵出發,一七九五公尺長的上山步道對四名身障者及廿多名志工都是極大挑戰。坡度小的步道,由志工在後面推,碰到大坡道,就得一人在輪椅前套著繩子拉、一人在後面使勁推。

遇上階梯,志工得四人一組當轎夫,連輪椅帶人扛起來走。體重八十九公斤的方俊勛最大隻,加上輪椅近百公斤,志工輪流替換爬階。

看見志工疲累,四人用自己方式幫忙加油打氣。蔡詩安健談又逗趣、方俊勛搞笑讓氣氛活潑,巫以欣姊弟以微笑及眼神表示感謝。儘管一路巔簸,但他們知道最辛苦的是志工。最後卅公尺登頂,除巫以諾雙腳萎縮嚴重,其他三人都從輪椅上站起來,由家人扶著起身,吃力走向主峰頂碑。

短短距離對他們卻如天堂路般困難,山頂氣溫低,額頭卻滿是汗。抱到山頂界碑那刻,大夥兒都激動流下眼淚。



◆ 30歲的她棄安穩工作 返敘利亞記錄戰火
http://udn.com/news/story/6809/1141557

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23日電 2015-08-25

敘利亞戰亂頻仍,許多國際媒體為了安全都撤離該地,但一名在英國工作的女記者埃爾海姆(Zaina Erhaim)卻跑回祖國,冒著戰火勇敢記錄下敘利亞實況,令她贏得「無國界記者」組織和法新社頒獎表揚。

獲2015年「彼得.麥克勒勇氣與道德新聞獎」的埃爾海姆,現年30歲。她本來在英國的BBC有份安穩的工作,2012年決意前往敘利亞前線,連上司都覺得她的決定不可思議,因為敘利亞自2011年爆發內戰以來,就成為最多記者喪命的地方。

法新社報導,埃爾海姆除了向世人傳遞敘利亞實況,過去兩年還為「戰爭與和平報導研究所」組織負責敘利亞項目,栽培上百名公民記者,其中有1/3是女性,讓更多人為自己的國家發聲。而敘利亞這幾年的衝突情況,幾乎就靠這些公民記者作出第一手報導,甚至刊載於國際主要媒體。

獎項負責人卡麥克勒指,「埃爾海姆讓新聞價值的力量大增」,「我們為她的勇氣、堅持職業操守,以及將之帶給留下來記錄歷史的人,向她致敬。」

「無國界記者」組織美國分會主任哈爾甘德亦讚揚埃爾海姆「面對嚴峻打壓,是一位傑出的新聞工作者和新聞教育工作者」。藉著給埃爾海姆頒獎,「我們亦向在敘利亞為資訊自由而戰的人致敬」。

「彼得.麥克勒勇氣與道德新聞獎」在2008年為紀念法新社北美地區總編彼得.麥克勒而創立。頒獎儀式將於10月22日在美國華盛頓全國記者俱樂部舉行。



◆ 「台灣是我們第二家鄉」 35洋神父獲表揚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42759

聯合報 記者鄭媁/台北報導 2015-08-25

「台灣就是我們第二個家鄉!」在台奉獻近五十年的神父甘惠忠多次透露希望取得中華民國身分證,內政部長陳威仁昨天承諾,持續推動「國籍法」修法,協助有特殊功績的外籍宗教人士取得永久居留證。

內政部昨天舉行「績優外籍宗教人士表揚大會」,卅五位獲獎者來自歐、美、亞洲不同國家,平均每人在台奉獻逾卅五年,其中更有五人服務超過半世紀。

七十四歲的法籍神父劉一峰年輕時坐船來台,創辦「安德啟智中心」照顧身障兒;在服務近五十年裡,他學會說閩南語、國語、阿美族語,甚至客語、布農族語。陳威仁也笑說:「比我還像台灣人。」

這次年紀最大的獲獎者、高齡九十八歲的神父賴甘霖來自西班牙,近五十年來一直在台灣大學醫學院教導醫學倫理,以教育深深影響醫療人員的工作態度;在台服務年資最久的曾顯道神父至今已五十六年,除幫助弱勢族群,也定期關懷受刑人。

來台五十一年的神父秘克琳,長年推展舞蹈藝術教育,曾率創立的蘭陽舞蹈團赴義大利巡演,是國內首支出訪歐洲演出的藝術表演團體;有「啟智之父」美譽的甘惠忠,來台籌組伯利恆基金會,一生心力都投注在台灣的啟智教育及扶助身心障礙族群。

陳威仁表示,對甘惠忠期盼能取得中華民國身分證,將續推「國籍法」修法,對台灣有貢獻的特殊人才,不必放棄原國籍即可入籍。該修正草案已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通過初審,但仍須黨團協商。

※ 相關報導:

* 運將添來 三峽災區當志工「天天來」
http://udn.com/news/story/8471/1142715

「人生的價值,絕不只那少賺的2萬元!」58歲計程車運將陳添來,在蘇迪勒颱風重創新北市三峽區有木里後,連續8天不做生意,到災區當志工,後來不少里民認識他,戲稱「陳添來,真的天天都來!」

* 幫獨老倒垃圾 「仙女」一做數十年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142477

馬公市民莊惠萍熱心助人,每晚幫忙左鄰右舍與獨老倒垃圾、做分類,數十年不間斷,鄰居暱稱她「仙女」,獲馬公市公所表揚,宣揚她的善行為社會注入暖流。

43歲的莊惠萍個性單純靦腆,儘管有人認為她不適應外在環境,但她始終熱衷服務,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家環境打掃乾淨,然後拿著掃把、畚斗開始清理住家附近街道。

她總是默默低著頭,一條街掃過一條街,每晚垃圾車到達前一小時,她便早早出門,協助沒時間倒垃圾的鄰居及獨居老人,集中垃圾清運,如果當天有資源回收車,就先幫忙分類。

莊惠萍已經不記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做這些事,她的哥哥莊登財說,馬公市實施垃圾不落地的第一天,妹妹就開始幫忙整理。得知有機會接受表揚,她期待又開心,因為對她來說,「這是一輩子的榮耀!」

* 拉全家多背1公斤行李 環島送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25000425-260114

27歲青年郭顯康徒步環島80天,還發起「一家子─齊背1公斤」計畫,將爸爸、媽媽、哥哥也都「拖下水」,上路時每人多背1公斤物資,然後一起送到弱勢機構,讓愛延伸。

青年署堆動「青年壯遊台灣─尋找感動地圖」計畫,今年遴選出76個在各地實踐壯遊台灣的青年團隊,給予數萬元獎勵,郭顯康的「一家子─齊背1公斤」計畫也獲獎。「多背1公斤」是指在旅途中多帶上一些物資送給需要的人,以物資為主的公益旅行方式。

....郭顯康表示,環島過程需要一台推車以載送各種物資,出發前他們打電話向一個店家買,但老闆娘說不想賣,後來他們親自到店裡去拜訪,老闆娘說接電話時在殯儀館,因為老公過世了,沒心情談生意上的事。

後來老闆娘決定將價值5000元的推車送給郭顯康,因為她老公生前想騎單車環島,但一直未能如願,希望郭顯康帶著這台推車上路,算是完成她老公的遺願。

fsj 提到...

6幼兒園拒門外 牛奶糖女孩 樂觀對抗糖尿病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909956

自由 2015-08-26

零食、油炸物都碰不得

〔記者朱則瑋/宜蘭報導〕宜蘭縣順安國小二年級學生方思云患有第一型糖尿病,不能吃零食,也不能吃炸雞,還遭六所幼兒園拒絕入學,但思云樂觀又開朗,已學會自己打針、測血糖,她的故事被拍成微電影《牛奶糖女孩》,感動許多網友。

方思云三歲時患感冒,但過了兩個月都無法痊癒,母親張鏸心覺得奇怪,要求醫院抽血檢驗,不料醫生卻告訴她:「你女兒得了第一型糖尿病,一輩子都要打胰島素!」張鏸心彷彿青天霹靂,「我們又沒有家族遺傳,怎麼會得到糖尿病?」醫師說:「第一型糖尿病並非遺傳疾病,還沒有預防之道。」

學會自己打針、測血糖

第一次打胰島素時,年幼的思云又哭又鬧,家人得含淚抓住她的四肢施打,一天至少四次,加上血糖檢測,思云手臂、屁股都是針孔,全家人看了都心疼。明明這類型糖尿病無關基因遺傳,阿嬤方黃素珠卻一再自責說:「一定是我害的。」每天以淚洗面。

張鏸心說,女兒三餐得用磅秤測量劑量,控制血糖,還定期打針,要讀幼兒園時,先後有六家業者以「醫療資源不足」為由婉拒她入學,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幼兒園願意接納。

思云在外人面前十分堅強,到了睡前卻總是哭著問媽媽:「我都有乖乖打針,為什麼都不會好?」「為什麼別人都不用打針?」張鏸心根本無法回答。

怕異樣眼光躲廁所打針

「擔心女兒未來遭歧視!」張鏸心表示,因為糖尿病,思云每天必須按時打針,同學看到針筒難免就會害怕,會有異樣眼光,思云在學校都只能躲進廁所打針,更不敢外出學習才藝,連最愛的畫畫都只能在家中自我揣摩。

故事拍成微電影感動人

思云最大的願望是希望治好糖尿病,現在已經會自己打針、測血糖,她笑說:「一點都不痛!」張鏸心因此加入宜蘭愛胰協會,以自身經驗幫助其他糖尿病患者,並定期訪視,深盼有朝一日糖尿病患不再受歧視。

思云的故事被協會拍成四分半鐘短片,因為她最喜歡吃牛奶糖,片名就叫《牛奶糖女孩》,至今已有逾廿萬點閱人數,不少網友為思云加油打氣。

※ 第一型糖尿病已有治療方法,目前在臨床試驗中。

* 芬蘭團隊在甲型(Type 1)糖尿病疫苗上的突破
http://only-perception.blogspot.tw/2013/10/type-1.html



◆ 太勵志!15年罹8癌 樂觀婦全擊退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144786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24日電 2015-08-26

72歲的茱蒂.伯恩斯坦(Judith Bernstein)從2001年以來,罹患過皮膚癌、淋巴癌、乳癌、兩種肺癌、食道癌、甲狀腺癌,但一再抗癌成功,現在她正對抗眼瞼癌。

住在美國費城的伯恩斯坦,把她驚人的堅韌力歸因於她個人經歷過多次悲劇,助她心靈成長。她21歲時,父親死於空難,她的妹妹在車禍喪生,妹夫則在過街時被車撞死。

伯恩斯坦認為,這些不幸的事件助她戰勝病魔,在每種處境都「尋找好的一面。我這輩子過得很好,但並不代表我從未碰過可怕的事」。有一段時間,癌症診斷一個接一個,她甚至以為自己的小手指也長癌。

伯恩斯坦說,她不是超人,有一次被診斷又患癌後,她去看精神科醫生。得知又患上眼瞼癌後,她「難過了四天」。

伯恩斯坦在2001年首先發現淋巴癌,六個月後例行的乳房X光檢查發現乳癌。她接受手術和放射治療,本來以為沒事了,但是肺部一直不舒服,醫生決定進行切片手術。

他們在伯恩斯坦的右上肺葉發現兩個不同的肺腫瘤,於是再進行手術。在此之後,伯恩斯坦又被診斷患了其他癌症,最新診斷是罕見的眼瞼癌。

除了接受不同治療外,伯恩斯坦也利用瑜珈和其他運動來幫助她康復,她的丈夫和子女也很支持。現在她在接受治療的福斯切斯癌症中心擔任志工,用她過來人的經驗幫助別人。

治療伯恩斯坦十多年的護理師芭芭拉.羅傑斯說,多數病人第二次患癌都會受不了,更何況第三次、第四次,但是伯恩斯坦非常樂觀。



◆ 不斷搬家換學校 家扶兒上台大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48153

聯合報 記者羅緗綸/竹北報導 2015-08-27

「小時候的印象是,不斷搬家、不斷換學校。」新竹王同學今年考上台大財金系,回顧求學過程,因躲家暴,媽媽帶著她們3姊妹到處躲,最後在各界和家扶協助下度過難關。

她說,求學過程中,沒錢上補習班,她找老師要別人用過的「免費參考書」,也不斷找測驗題提昇學習;如今她即將進台大,了解課業和學習競爭會更大,已做了準備,將來還想出國看更廣闊的世界,增加回餽社會力量。

新竹家扶中心昨天邀請今年從研究所畢業的4位青年,和考上台大、竹科實中、竹女的孩子分享求學經過。中原大學化學所畢業的彭同學,獲減免學雜費,利用家扶提供助學金繳交學費及生活開支,自己也在超商打工,今年畢業後將到科技公司當工程師,成功圓夢。

交大電子物理所畢業的葉同學,一場意外讓他失去父親,媽媽揹債扶養3個孩子,他接受家扶協助用功念書;陳同學也因父親過世,媽媽挑家計重擔,今年考上竹科實中,未來想當醫師或工程師,要幫助更多人。

新竹家扶目前協助1800名孩童,新學期就讀高中、大專以及成績優異的國中小學生約756名,每年需750萬元的助學金,目前尚有212萬元的缺口,希望各界助一臂之力,讓家扶孩子有機會趕上,並追求夢想,翻轉人生。

※ 相關報導:

* 愛心破表! 7萬個舊書包送肯亞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146225

募鞋濟助非洲肯亞學童的「舊鞋救命Step30」運動發起人楊右任,結合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嘉義分署、國立華南商職,發起第二波募集書包行動,各地湧入的愛心書包達七萬多個。昨由學生彩繪貨櫃,廿九日上午舉辦千人護送書包活動,將書包裝櫃,同時將與肯亞進行視訊連線。

fsj 提到...

5歲照顧7歲 親情最美風景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148083

聯合報 記者曹馥年/台南報導 2015-08-27

7歲的林政勳出生時缺氧,造成中度腦性麻痺,行動不便。5歲弟弟政翰活潑體貼,是照顧哥哥的最佳幫手。兄弟個性互補,愛閱讀的政勳常為弟弟念故事書;愛踢足球的政翰激起哥哥的意志力,經長期復健,政勳能在攙扶下慢慢走,希望有朝一日能和弟弟在球場奔馳。

伊甸基金會台南大林雙福園區趁暑假尾聲,為身心障家庭與社區孩子舉辦5天的兒童夏令營,希望舒緩父母的照顧壓力。營隊昨天安排到台灣歷史博物館戶外活動,孩子當起小考古學家,不亦樂乎。

參加營隊的政勳、政翰,首度在沒有母親陪伴下出遊。政翰全程伴在哥哥身邊,拉著哥哥的手抓起木槌,將艾草搗碎製作香包;參觀展覽時,小手更從未離開過哥哥的輪椅,不時輕靠在哥哥耳邊問「去那裡看看好不好?」貼心模樣讓工作人員動容。

伊甸指出,政勳熱愛閱讀,有空就跑圖書館借書,參加全校說故事比賽,獲最佳勇氣獎。愛踢足球的政翰靜不下來,卻特別愛聽哥哥說故事,政勳受到鼓舞,每周抱回滿手的書,一字一句讀給弟弟聽。原需仰賴鐵鞋才能行走的政勳,經密集復健,日前終於換上矯正鞋,在助行器輔助下扶著母親、弟弟慢慢走,「希望有一天能和弟弟一起踢球!」

※ 相關報導:

* 拇指姑娘真人版!英早產女嬰 小手能穿過父婚戒
http://udn.com/news/story/6810/1148796

早產的小孩總是會讓父母親多掛心一些,近來英國有一名父親在網路上PO了一張與出生25天的女兒合照,照片中的小寶寶靠著爸爸的胸膛睡的相當地安穩,但仔細一看她的纖細手臂竟然能穿過父親的婚戒,也意外引發多數曾有過「早產」小孩的爸媽網友共鳴。



◆ 「世界沒有遺棄我」教授回饋家扶人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148016

聯合報 記者楊濡嘉、梁雅雯/高雄報導 2015-08-27

「家扶的關懷,讓我感覺到世界沒有遺棄我!」輔英科大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教授葉耀宗為南高雄家扶旗津服務中心規畫銷售平台,希望家扶的家長有多一點穩定收入。葉耀宗曾因家境清寒受家扶幫助,現在以專業所長回饋幫助家扶人。

43歲的葉耀宗3歲前和兩個妹妹有父母呵護,一家人經濟無虞,但父親突然車禍過世,母親帶著3名年幼子女,沒有工作,只得忍痛將小女兒出養到美國,帶著葉耀宗和大女兒生活。

「我們住過仁武的尼姑庵,在前金區一個市場內煮肉粽的小空間窩居過,小時候一直在搬家。」葉說,母親做清潔工、擺地攤、幫人洗衣服、做家庭代工,生活辛苦,他個子小,媽媽怕他在校被人欺負,還拿錢讓他學跆拳,他不負母親期望,拿到跆拳道黑帶。

葉耀宗也和其他同學一樣參加補習,但他繳補習費的錢是瞞著媽媽從午餐費省下來的,「那時學校沒有營養午餐,為了存補習費中午不吃飯,就喝水喝到飽。」

家扶中心幫助葉耀宗到高二,他說因家境不好,一直有自卑感,為了掩飾自卑,常和別人打架,還好他成績不錯。「家扶對我的關懷,讓我感覺到世界沒有遺棄我」,完成學業踏入社會,他回到家扶的大家庭,幫南高雄家扶中心重整由家扶青年組成的「家友會」,當認助人。

除了鼓勵家扶學生努力讀書,葉耀宗現在用自己的專業,為家扶規畫可以長久發展的產業和網路銷售平台。他說,旗津有觀光人潮,如果家扶在旗津輔導的家庭可以做手工皂、並有商品販售平台,多少能增加這些家庭的收入。

葉研究製作海鹽皂、艾草皂,教旗津的受扶助家庭製作,也運用輔英科大的網路商店製作專屬家扶中心的公益平台,讓家扶有網路販售通路。

南高雄家扶主任郭淑美說,因為葉耀宗的幫忙,受扶助家庭有機會學做手工皂及專屬網絡平台,「這份用心,讓家扶成員感動又感謝」。

※ 相關報導:

* 三義救護協會 20年救人無數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48056

苗栗縣三義救護協會成立逾20年,多年來在三義鄉設立救護站,數十名志工成員投注心力協助地方的緊急救護工作,拯救過無數生命,贏得鄉親肯定和支持。

三義救護協會理事長劉欽格表示,早年三義鄉消防分隊未配備救護車,地方熱心人士和三義社區衛生促進會推動成立三義救護站,召募會駕駛且受過緊急救護訓練的志工設置三義救護站,配備救護車執行緊急救護及運送就醫任務,目前有四十多名成員24小時輪流執勤,全年無休。

* 幾米繪本 發揚台新「愛的力量」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48454

....台新銀行昨天舉行「您的一票,決定愛的力量」第五屆成果展,入選的八十六家社福團體,在第三季已有超過半數達到八成以上完成度,預計今年第四季全部執行完畢。

台新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吳東亮也在現場與公益夥伴共同宣布第六屆「您的一票,決定愛的力量」正式起跑,邀請台灣知名繪本家幾米最新作品《忘記親一下》代言。

fsj 提到...

到二殯實習 意外為爸好友化妝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150567

聯合報 記者邱奕寧/台北報導 2015-08-28

暑假期間是大學生實習高峰,北市第二殯儀館有11名實習生學習擔任「送行者」。南華大學生死系大三生楊芙在實習期間,意外幫爸爸猝逝的好友打理最後一程,家屬欣慰的眼神讓她感觸良多。

北市民政局暑假推出號稱最「大膽」的實習,11名南華、真理大學學生到第二殯儀館服務,學習如何當「送行者」。為讓學生設身處地為往生者著想,殯葬處安排學生一一躺入棺木,期待他們面對每一位往生者,有如對待親人般,全心全意提供服務。

楊芙一個多月前到二殯實習,更確立想成為送行者的決心。她表示,直到前往二殯報到的前一刻,仍擔心是否會因無法戰勝恐懼而打退堂鼓,一開始也曾害怕接觸遺體,直到老師告訴她「他們就像睡著了」,才漸漸習慣協助往生者打理容貌。實習期間,她和其他10位實習生服務逾700具遺體。

楊芙說,實習期間接到爸爸來電,告知多年老友猝逝並送到二殯,隔天便由楊芙和組員一起協助爸爸的朋友打理面容。她看著小時候熟識的親友,壓抑激動情緒,以專業態度幫爸爸友人的遺體更衣、梳化。

告別式那天,她看見爸爸哀傷的神情,家屬得知親人是由楊芙打理,不斷上前詢問細節。她說,面對往生者人生最後一站,只盼讓他們帶著尊嚴離開。

在二殯擔任遺體化妝師30年的劉素英說,過去殯葬相關業務多採師徒制,現在則是「不怕你學,怕你不學」,在教導新手送行者處理往生者時,她總要對方多思考「你希望如何被對待」,想著想著就不害怕了。對她而言,教導殯葬業務,也是教導人生的態度。

※ 相關報導:

* 11天單車環島 高中生到台東行善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50537

新竹縣國立關西高中13名學生花11天單車環島,並到台東一間育幼院協助打掃、捐贈物資給院方,當地居民感動,昨天返校,學生說:「暑假沒浪費,單車環島讓我們很充實」。

他們以「愛在雙足間蔓延」主題,11日從關西高中出發,從計畫發想、愛心募款,全包辦,沒向任何單位求補助。



◆ 病母狗引領志工 救幼犬才嚥氣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10676

自由 2015-08-28

〔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母愛真偉大!

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昨搶救一隻重病母狗攜四隻幼犬,牠見志工靈性引路,確認四幼犬獲救後,高燒四十一度的母狗才嚥下最後一口氣,志工目睹感動落淚,將幫幼犬找到溫暖的家,讓牠安心去當小天使。

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於屏東農業科技園區,發現一隻重病母犬身體虛弱,帶著四隻出生四十天幼犬流浪,志工據報前往救援,母狗竟有靈性,幫志工引路救子,待幼犬安置動物醫院後,狗媽媽高燒四十一度,最後在診療台上嚥下最後一口氣,口鼻噴血、呼吸窘迫死亡。

志工看到這一幕,當場流下眼淚,將牠火化後的骨灰,放在狗籠裡,與幼犬短暫相聚,讓牠能夠放心。幼犬彷彿聞到母親味道,依偎在牠的骨灰旁,場面令人動容。四隻幼犬將於下週開放認養。



◆ 背債4680萬 1杯溫水救了她
http://udn.com/news/story/7320/1150590

聯合報 記者范振和、段鴻裕/花蓮報導 2015-08-28

花蓮縣生命線協會昨天慶祝創會37周年,擔任23年志工的協會副總幹事高美女提到丈夫因車禍頭部重創,智商退化如同6、7歲孩童,20年後又被水泥運搬車壓傷,雙腳截肢,幾度落淚「這到底是什麼世界?」

「好心為人做保,也為改善家計招民間會,結果友人落跑,會腳不見了,陸續留給我4千多萬元的債務。」花蓮市雞肉攤商林梅妹一度不知如何活下去?偶然打電話向生命線訴苦,生命豁然開朗。

高美女與林梅妹的生命分享,讓花蓮縣生命線協會充滿繼續前進的使命感。60歲的高美女說,父親是嘉義縣海產大盤商,從小她就是掌上明珠,婚後丈夫也百般呵護,沒想到,結婚不到兩年,丈夫因民國69年一場突來的車禍重傷腦部,昏迷3個月,醒後智商如孩童。

她瞬間「鳳凰變烏鴉」,扛起家中大小事,「有一天,在醫院照顧先生時,竟然在病房昏倒,醫師檢查,告訴我懷孕了。」高美女說,身心俱疲下,生命線的志工友人一直陪伴傾聽,給她很大的力量,「先生如同再生,我如同再嫁。」

37歲時,她加入生命線志工團隊,傳承感恩;不料,事隔20年,丈夫又被水泥運搬車壓傷,雙腿截肢才保住性命。

「大家都叫我『阿信』」,她忍不住落淚,但迅即露出堅強的笑容,「我勇敢接受這一切」。她在生命線擔任23年志工,幫助別人,也幫助了自己,心念一轉,以開朗的心胸面對橫逆,「我曾無助、喪氣,如今我會為自己難得的生命體驗喝采!」

69歲的雞肉攤商林梅妹則以自己的例子,請大家不要放棄希望。她事業順利,民國83至85年間為友人作保,結果友人、會腳全跑路,陸續被倒債4680萬元。

為了兩張即將到期的5百萬元支票,她無助地想了結一切,在深夜打電話到生命線訴苦,對方請她先喝杯溫開水,兩度聽她哭訴約3小時,直到清晨4時,她要到市場賣雞肉才掛電話。天亮後,1名電台主持人買雞肉,也鼓勵她不要被擊垮。

林梅妹說,第3天,陳姓老主顧從鳳林鎮打電話給她,得知此事,馬上抱著80萬現金騎機車北上要借她,途經楊姓友人家借廁所,楊先生看到陳的神色緊張,詢問後,決定幫她,兩人素未謀面,竟向她要了郵局帳號,馬上匯入100萬元應急。

「這一生,碰到壞人不少,但貴人也多,我賣掉所有房地產,向銀行借貸,每天更努力工作,如今債務已還得差不多了。」林梅妹表示,當時生命線志工最及時的鼓勵,讓她脫離死亡,「否則,我今天沒機會站在台上!」

※ 相關報導:

* 花蓮生命線翻修 談心更放鬆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150593

花蓮縣生命線協會慶祝成立37周年,啟用新協談室,並將於9月19日舉辦「花現希望.蓮線傾聽」1995愛心饗宴活動。

花蓮扶輪社與台北北門扶輪社合捐10萬元,協助花蓮縣生命線協會完成個案協談室與設施,兩地社長張政雄、溫福祿企盼生命線協會持續扮妥心靈關懷、諮商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