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在大陸 那些你不相信的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27001085-260306
旺報 2015年08月27日 (言央/政治大學學生)
故事是這樣的。
在台北,你網購了一件新毛衣,準備到宿舍樓下的服務中心領取。那裡已經有一個女孩站著,在離辦公桌約莫三十公分,一個舒適的距離處,靜靜等待著忙碌的管理員。你想,管理員應該還沒處理,或著正在處理她的事務。於是你也靜靜地,站在女孩身後等待著,維持同樣舒適的距離。
後來又來了一個男孩,他也站在你身後等待著。再後來,你們都拿到了自己的東西,滿足地回到房間,準備試穿這個冬天的新裝扮。
北京難找舒適距離
而這裡是北京。
你網購了一件新毛衣,準備到快遞集散地領。那裡已經有一個女孩站著,緊貼著服務窗口。你想,管理員應該還沒處理,或著正在處理她的事務。於是你也靜靜地,站在女孩身後等待著,維持一個約莫三十公分的,舒適的距離。
後來又來了一個男孩,不由分說地走向窗口、告訴管理員自己的取件編號。管理員服務完女孩,開始翻找男孩的包裹。你很確定管理員有看見排隊的自己。再後來,你還是排著,還是有幾個不由分說逕自插隊吆喝要領東西的男孩與女孩、管理員還是先服務了他們。你們都拿到了自己的東西,壓抑著自己的怒意回到房間,「砰」地丟下包裹,決定先吃點零食安慰自己。
你很憤怒,因為你不相信憑這些人的判斷力,看不出前面排隊的人正在等待。
同樣地,你也不相信在廁所裡不斷地往隊伍前方推擠,就會讓廁所中的人快點結束整個方便的過程;你不相信在景區的安檢門前擠得水洩不通、彷彿沒有何謂直線隊伍的概念,就會讓只容一人通過得安檢門突然暢開;你不相信垃圾桶不過五步之遙,澡堂卻永遠因為那些洗髮後隨手一丟、堵塞排水孔的頭髮,堵得水積一吋、讓人步步驚心、惟恐滑倒;你不相信地鐵的擁堵,其背後成因根本來自於把人民視為敵人的費時安檢,大夥卻從不懷疑安檢的合理性,或者,日子一久,就變得理所當然,根本也懶得費心質疑。
充滿競爭的國度
你不相信的事,還有很多。
這個國家籠罩在一股不明所以的焦躁中,急著用最簡便、最具效率的方式達到自己想要的。彷彿除了效率之外,再無其他,而這種人人「力爭上游」的共識,就成了這個社會裡的「普世價值」。
而他們居然坦然地說,這是狼性。他們居然說,這正是讓全世界,尤其是台灣年輕人所懼怕的,競爭力。你好像明白了些什麼,因為也正是這股不明所以的焦躁,推動著他們去爭、去搶,去在這個出門就是競爭的國度,不斷踏著他人向上。
「可是我不想爭」,那你就得在這個菁英主義的社會中,接受被拋下、被剝奪、被一點一點的遺忘。教育、經濟,一切資源和各種機會、福利離你遠去,這裡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打著社會主義的旗幟,卻把資本主義推行到了極致。
所以大家拚了命地讀書、生吞活剝了每一個單字和公式,一邊罵著應試教育、一邊把老師的的每一句話、每一聲咳嗽抄成逐字稿;大家拚了命地工作,汲汲營營地規畫著人生的每一步,大學、保研、實習、職場、升遷。大家也拚了命地生活,沒時間關心方圓兩公尺以外的一切、沒時間保持那所謂「舒適的距離」。
不這樣活 活不下去
在那些爭分奪秒的一舉一動中,你看見的是個人主義醜陋面的完美展現。這些人正用整場生活大戲,演繹著自己最仇視、最鄙視的一切。他們是無奈的,而他們也只能是無奈的。
他們又說,這是因為中國太大了。
因為林子太大,所以什麼樣的鳥都有;因為林子太大了,所以不管就亂;因為林子太大,所以要等每個人都「有素質」真是太難太久了;因為林子太大了,所以不爭,什麼果子都吃不著;因為林子太大了,所以不這樣活,活不下去。
是的,因為到後來,連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堅持些什麼了。
如果所有人都插隊,那麼你守著排著的「隊伍」,可能只是一個形而上的夢境般的幻覺;如果所有人都隨手丟垃圾,你一個沒抓緊掉落的廢紙又能為清潔人員增加多少負擔;如果所有人都只在乎自己,分神去注意所謂公共的你,只是自找麻煩與虎謀皮;如果所有人都忙著超越你,講究什麼共善共榮共同成長的你,前方只是一方自掘的墳;如果所有人都信仰「一放就亂」,聲嘶力竭捍衛各種權利的你,簡直是罔顧秩序。
吃虧的只會是自己
吃虧的只會是你自己,你想。不這樣活,真是活不下去。中國太大了,所以不競爭不行;中國太大了,所以不管制不行。一種深入骨髓的,不信任與不自信,流竄著。
如同民主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那些言行舉止、文化習慣,其實都指向了政治。
有些人放棄了等待,而有些人仍抱持著信念。(旺報)
※ 相關報導:
* 望向彼岸
21 則留言:
妻寫詩夫拍景 共譜書香捐母校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152707
聯合報 記者蔡維斌/水林報導 2015-08-29
水林鄉楊鏘銘與李秋美夫妻鶼鰈情深,妻愛詩文夫愛攝影,2人用愛共譜書香,從創業、為人母到當公婆含飴弄孫的心情寫成詩集,2人悠遊山林心情故事,妻撰文夫攝影,獲黎明出版社青睞出版「戀眷幸福」新書,昨夫妻捐書給母校尖山國小。
20多年前楊鏘銘和讀幼保系妻子李秋美共創水林最具規模幼兒園,3年多前為了北上帶孫子結束營業,但夫妻愛心依舊傳頌水林,從小愛文學的李秋美,從創業、教學、結婚、生兒育女生活點滴,都寫成散文、詩集。
「寫作和閱讀是我的幸福」李秋美幾乎每日一詩,把所遇到的一切,化為詩的靈感,從童年寫到長大求學,從初為人母生一對龍鳳胎育兒互動,寫到年老退休當阿嬤心情,如同她寫的「廟口看戲兒子手中的一串綠芭樂」酸甜有趣,那就是幸福滋味。
60多歲李秋美說,寫作可紓發生活壓力心情,詩是她的生命告白,感情豐富的她,寄情於詩,讓她獲得人生寶藏,愛攝影老公和她如影隨形,從山林世界到太平洋國度邊際,全有他們共同足跡,她寫心情,老公拍實景,宛若他們的情感,愈寫愈深。
楊鏘銘笑說,所有照片總是沒有他,但老婆走過之處,一定有他相同足跡。八仙塵爆李秋美以此書義賣,有人1本喊到1萬元,返鄉捐書希望把文情帶回家鄉,代代薪傳。
◆ 台北格外可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28001046-260306
旺報 2015年08月28日 (莫得/陸生)
北上的高鐵行至板橋時,我突然驚醒,還有幾分鐘就要再次踏上了台北的土地。隱隱的覺得,也許這是我畢業前最後一次來台北,也許回到大陸之後更不會再來,莫名的心痛,還沒到來,就害怕離開。而我所心心念念的台北,無非是腳底下踏過的曾經。
碩一的時候,學業很忙一直沒有去過台北,安逸的台南待久了,總覺得去台北的路程太過遙遠,當然也是覺得舉目無親。雖然此前我在大學的時候,曾經在離家千里的地方求學。人的心態總是在不斷變化,我也不曾想過畢業前的一年,自己會瘋狂迷戀上這座城市。
陌生的地方總是會吸引著你去朝拜。去年雙十節第一次決定去台北的時候,我給自己的三天假期安排了很緊湊的行程。第一站當然是去101,人多的不像話,排隊吃個鼎泰豐等很久。隔天一早搭車去野柳,下車後正掏出學生證準備購買學生票時,看到十分鐘前的告示:「颶風來襲、暫停售票」,無奈之下,只能在一側海邊遠遠地看一下野柳女王。
北台灣的海浪夠大,一群人站在棧道上都被襲來的浪潮打溼了衣服,紛紛跑開,一會兒又不死心靠近海邊繼續欣賞。
駐足片刻,繼續搭車前往基隆,一路的海岸線風景很讚,也讓人對中午計畫的海鮮大餐格外期待。公車在基隆港停靠,下車便遠遠看到一艘很大的輪船,印著「COSCO」字樣,原來那就是傳說中往返廈門的中遠之星,暗暗想著下次回家一定要坐上一次。
基隆港見諸於很多台灣作家的文學作品和歷史作品中,雖然大江大海的時代已然過去,但總覺得還是有種抹不去的歷史滄桑感。
離開基隆港,走一段路到廟口夜市,味覺的誘惑暫時掩埋多風多雨的歷史記憶。
從基隆再去九份,山路十八彎,越往上越冷。當下車後看到很多店家掛出的紅燈籠,以及狹小的老街兩邊各種小吃叫賣的紅火景象,頓時被暖意感染。找個臨窗觀海的茶樓坐著,九份的夜,格外迷離而美麗。
最後一天,我選擇了淡水,從台北車站坐捷運大概四十分鐘後在終點站下車。淡水老街本身沒什麼特別驚豔的地方,即便如此,背靠淡水河的風光也足以吸引很多人慕名前來。零散的幾個歌手在河邊駐唱表演,也給周遭增添一抹亮色,小孩子的打鬧聲更顯得這裡生氣勃勃。
緊接著,坐快艇去漁人碼頭,原本計畫這樣走一圈就回台北的,沒想到自己在漁人碼頭的咖啡店一坐就是一下午,硬是賴著不肯走。夕陽的餘暉落下,一邊看海,真心希望日落再慢一點,再慢一點。
此前此後的許多時光裡,我曾走過台灣很多風景甚美的地方欣賞過各種落日,西子灣,小琉球、花東縱谷、安平港、高美溼地、墾丁……沒有一個地方像漁人碼頭這樣,給予記憶最淳樸最天真的衝擊。
之後的很多次台北行,走馬觀花式的去了很多地方,只要跟對的友伴同行,台北就變得格外可愛。
曾在華山文創園區呆坐良久看別人遛狗,曾登頂101觀看跨年煙火,曾在美麗華的摩天輪最高點看萬家燈火,也曾穿梭在大街小巷尋找各種美食,苦了荷包,滿足了胃。
有點遺憾的是,一次次的經過忠孝東路,卻沒有正兒八經的走過。當我想嘗試走一遍的時候,滿眼都是陌生的人潮,再也沒有人在我過馬路的時候拉著我提醒我小心。從台南到台北,從榕園到椰林大道,從大學路到思源街,一個陸生的腳步到底能走多遠。今夜,我在台南,只想念台北。
下一站台北,我深愛著的城市。忘掉種過的花,重新出發吧。(旺報)
◆ 男女都瘋「頭上長草」?大陸現在最流行…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151264
聯合新聞網 綜合整理 2015-08-28
繼前陣子在中國青島大肆風行的「臉基尼」防曬面罩後,創意滿點的中國人又流行起一個新玩意,不論男女老少,只要把「它」戴在頭上,就可以盡情賣萌,不但可愛又吸睛。
走在北京街頭,可以注意到有越來越多的男男女女「頭上長草」了,原來這就是最近在北京、成都等大都市流行的小草髮夾,小草是嫩綠色的,莖部大約六七公分,下邊連著一個黑色髮夾,戴在頭上就好像真的長出草來了,許多來到北京的遊客亦覺得十分有趣而買來嘗鮮。
如果覺得只有綠色的小草不夠看,店家還推出了其他五顏六色、將近百種不同的款式任君挑選,看你想要長小花、長香菇還是長辣椒都可以,每個售價約5塊人民幣(約合台幣20元),根據大陸媒體《中新網》報導,一家浙江金華的店舖月銷量就有7萬多筆,足見小草髮夾的魅力。
有中國網友認為,小朋友戴著賣萌是挺可愛,「好像天線寶寶」、「看起來長高了」;不過也有網友評論稱在古代頭上有草是賣身為奴的意思,戴著它上街看起來怪怪的。雖然網友評價不一,但從小草髮夾風靡的程度來看,中國人似乎是不太在意它到底有什麼含義,只要好玩好看就足夠了。
「哄搶」散落物成大陸民族特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29000977-260301
旺報 2015年08月29日 記者莊舒仲/綜合報導
貨車翻車,滿車貨物、牲畜散落四周,當地居民見狀,不但不出手幫忙,還趁機哄搶一通,數十、上百人瘋狂行徑讓人心驚,這樣的場景在大陸處處可見,從小雞、核桃、橘子、鴿子、原油,甚至連載去銷毀的假冒偽劣商品也不放過,「哄搶」已成強國民族的重要特色,令人不解的是,「大陸真的有那麼窮嗎?」
面對「哄搶」造成的失控場面,除事主表示心寒,警方無能為力,即便事後口誅筆伐不斷,也難以制止哄搶一再發生。陸媒指出,這個會讓人臉紅的行為,背後代表的是否社會的集體病態?
群體心理 先搶再說
從物質缺乏年代,累積30多年「搶在前頭」心態,成了鮮明的時代特色。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顧駿表示,因為每個人都在「搶」,搶出了經濟活力,也因為「搶」,形成一種群體心理結構,不管什麼事,也不管是吃虧還是占便宜,先搶了再說,甚至搶到最後,都不知道搶來幹什麼。
所以,運雞的貨車傾翻,數百隻雞仔遭村民瘋搶;看到核桃掉落、橘子側翻,村民爭著塞滿提袋;拍婚紗新人把當背景的鴿子放生,結果跳廣場舞的大媽,舞也不跳趕來搶抓鴿子,陸媒形容,「暴力美學」般的畫面,有如出自導演吳宇森之手。
生活消費 愛一窩蜂
哄搶行為,除了搶拾散落在地物品,也出現在生活購物、消費上。最明顯就屬「一窩蜂」行為,從搶黃金、奶粉、電鍋、馬桶蓋,再到最近的書包,還有搶學區、搶工作,就連準媽媽都得搶著提前剖腹,趕在9月前生「學齡寶寶」,可說,大陸人從出生前,就開始「搶」了。
「搶習慣了。」一位受訪大媽一語道破癥結所在。她強調,「別人都搶到了我沒搶到,我落到後面,才最難受。」「怕落人後」的心理,掩蓋了理智,她坦承,只要跟大家搶到了一起就不怕,但是否會搶出問題?就不在思考範圍。
針對強國的「搶」文化,即使富起來了,「先占先贏」的習慣還是改不了。陸媒分析,大陸民眾缺的不僅是「德」,缺了約束德行的價值思維,包括法律、信仰等,這需要時間去帶動,扭轉根深柢固的心態和習慣。(旺報)
※ 相關報導:
* 濫用法不責眾 不知哄搶已違法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29000981-260301
怕搶輸人的心理,造成大陸各地出現民眾「哄搶」的奇特現象,有人錢被風吹走了,民眾一湧而上,搶著撿拾。一位參與哄搶的民眾抬出了「法不責眾」,一旦有人帶頭,其他人就把法律拋到腦後,甚至覺得哄搶是天經地義的事。
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盜竊、哄搶公私財物,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人民幣,下同)以下的罰款,情節較重為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千元以下罰款。
◆ 旺報觀點-資源不足 「搶」文化積習難改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29000980-260301
旺報 2015年08月29日 莊舒仲
形塑大陸「搶」文化,與早年資源不足有切身關聯。老一輩物資取得不易,「先到手再說」的思維根深柢固,當時能活比什麼都重要。到了什麼都有的時代,積習難改依舊反映在強國民眾的生活、工作上,甚至感染下一代。
大陸哄搶行為,符合犯罪心理學的「破窗理論」,只要有人帶頭,就有人跟著做。破窗理論強調,即使罪行輕微也要全力打擊,才能減少更嚴重犯罪,大陸警方面對哄搶,應該採取「零容忍」態度,讓「帶頭大哥」無人敢做。
到泰國旅遊,跟到新加坡,大陸遊客的表現態度就不同,差別在於執法的官方,一嚴格、一鬆散。當行為觸法一定被罰,就無人敢挑戰,無視法律存在。不同的環境也讓老百姓的守法態度改變。
「哄搶」是大陸有待升級的時代特色,官方該做的只有兩件事,一是從教育著手,讓民眾相信,哄搶占不了便宜,還可能引來牢獄之災;二是將法律條文落實,沒有「法不責眾」的僥倖。(旺報)
幹,你是台灣來的嗎?
http://udn.com/news/story/7044/1165132
聯合報 王美霞 2015-09-04
日本京都和台南有許多相似之處,想深入這兩個城市,須以步行穿街走巷,才能看見「裡城市」的風景。旅行時,雙腳所踏臨之地,往往能見驚奇。
去京都時,我喜歡到享譽五百多年的歷史老店虎屋茶屋小憩,此店依時序而製作的和果子,讓人在小小一盤點心中看見講究。今年四月,去虎屋時,循著烏丸通漫步而行,走到烏丸武者小路時,頂頭一個招牌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招牌上寫著大大的「幹」字!這麼粗俗的字眼,頂掛在京都的藍天,實在刺眼。我正要看清楚這是哪一號的店家時,屋內的日本老阿嬤探出頭來,指著大大的「幹」字問我們:「台湾から?(台灣來的嗎?)」
我回答:「是,就是台灣來的。」
老阿嬤露出憨樸的笑容說:「幹!良いです、良いです。」然後說了一大串嘰哩咕嚕的日語。
老阿嬤顯然已經從許多台灣人的口中,學會這個字的標準發音,每說一次,我的耳膜就像被鼓槌一擊。「幹,什麼呢?」我心裡想著,用這個字作店名,未免太勁爆了吧!然而,老婆婆嘴巴說著「幹」字,臉上卻堆滿了溫暖的善意,歡迎我們入屋。
進入屋內,才知這是一間小巧的咖啡屋,「幹」字是老闆娘的名字,此字在日本是個很好的字眼,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有「主幹」的意義在。「幹」的意思就是幹道、幹部、骨幹的幹;幹也是頗常見的日本男性取名用字:幹雄、幹太郎、幹次郎、幹三郎都可見,而且不在少數。日本還有一位暢銷小說家是以幹(もとき)為名,他的著作《請您成為我們神社的神明吧!》還得過輕小說獎呢!因此,日本人是用正面的概念看待「幹」,只是,在台灣,「幹」淪為三字經的發語詞,文人雅士避之唯恐不及,因此,來到異地,見咖啡店招牌寫著大大的「幹」字,不免駐足觀看。幹婆婆說,只有台灣人才會對這個「幹」字感興趣,自她開店以來,下意識拿起手機拍照,或是因為「幹」而進店喝咖啡的台灣人,不知凡幾。幹婆婆說台灣人是好朋友,對於三一一大地震的幫助,日本人真誠感謝,所以,她不斷地說:「歡迎再來,幹!」
帶著滿滿的笑意,離開「幹」咖啡,我心中不免感悟:在生活中,我們時時以慣性看待周遭事物,評斷善惡,然而,什麼是真正的是非呢?
「橫看成嶺側成峰」,生命的風景定義由人,與其帶著絕對觀點看世界,不如放下成見,胸無罣礙。若能如此,面對「幹,你是台灣來的嗎?」這句問話時,我們也可以拈花微笑了。
◆ 社評-從陸生「狼性」談刻板印象可怕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03001179-260310
旺報 2015年09月03日 主筆室
「打破刻板印象」,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沒那麼容易,《旺報》創刊6年以來,就是以打破對大陸不正確的刻板印象為職志,糟糕的是,舊的刻板印象還根深蒂固,新的負面刻板印象又不斷製造出來。比方說最近媒體炒作「陸生求學狠如狼」話題,企圖以對岸青年「狼性」塑造出「凶狠」的印象,言外之意,台灣要小心,別被大陸學生吞掉了。
所謂「狼性」,其實是很不精確的廣泛指涉,事實上不可能每個陸生都有「狼性」。那麼,什麼是「狼性」?有一篇報導說,受訪的台生深感陸生狼性十足,「每天都在充實自己,好機會一降臨就狠狠抓住。」然而,所有心靈雞湯文章、老師們、前輩們不都是諄諄教誨我們說,平時要努力充實自己,機會來的時候才能抓住嗎?怎麼到了陸生身上,就成「狠如狼」的證據了呢?這樣的報導不勝枚舉,不論是怎樣的內容,取個聳動的標題,用一個歧視的標籤往上套,其用意就是製造台生對陸生的戒心與敵意。
無怪乎,幾乎每一位初次與大陸學生接觸,或是初次去大陸的台灣年輕學生,都會感歎,「大陸和媒體報導的不一樣。」《旺報》「兩岸徵文」欄目創設6年來,打破對大陸的刻板印象,一直以來都是台灣年輕學子寫作的題材。成功大學林尚緯在〈觀察對岸學生的好與壞〉寫道:「學長姊們都說,去大陸之前,都被一些臉書文章或刻板印象嚇得魂飛魄散,會被割腎、沒水準、亂吐痰、很危險,各式各樣的危言聳聽甚囂塵上。」金門大學林芷葳的〈用「心」消除兩岸的高牆〉描述:「她大方地將課本推到我眼前,頓時,我有些心虛,因為前一秒的我,還是用刻板印象看待她的文化,以為她會吝嗇地拒絕。可是,事實卻恰恰相反。」
像這類對刻板印象描述、反思的文章,有許許多多,幾年來不曾斷過。這起因固然是部分媒體故意危言聳聽,或為意識形態,或為收視率點擊率,但媒體能夠輕易在社會形成片面的對大陸刻板印象,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媒體仍然是大多數台灣民眾了解大陸的主要途徑。
據統計,自1987年開放大陸探親至今年第1季,台灣民眾前往大陸累計已達8337萬人次;僅去年,國人赴陸旅遊人數達326萬人次。這些數字聽起來很驚人,但是,仍然有近2/3的台灣民眾未曾到過大陸。尤其是尚在求學階段的年輕學子,更鮮有機會接觸大陸,即便有機會在國小、國中時期隨父母前往大陸旅遊,所能留存的記憶也相當有限。更何況旅遊往往是走馬觀花,帶著欣賞異域風情的心態,也很難與當地民眾深層次地溝通與交流。
另外,大陸這1、20年來的變化發展實在太快了,電子地圖3個月不更新,導航就會帶錯路,要緊緊抓住時代的脈動對大陸人自己來說,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況是隔著一道海峽的台灣媒體。那些被「嚇唬」長大的台灣年輕學子,做出一些反服貿等抗拒大陸的行為,也不足為怪了。
打破對大陸刻板印象的最有效途徑,應該是讓兩岸同齡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台灣學生唯有透過自己與對岸學生的實際交流,並才能由此而生發自己的獨立思考、判斷,也才不會再為媒體的危言聳聽所嚇唬。
首先,無論成長的教育背景、社會文化、政治體制有多大的差異,全世界的年輕人都會有共同的話題,對學業的煩惱、對情感的追求、對未來的思考等等,而兩岸的差異,卻也恰恰相互提供不一樣的思考方向,拓展視野。
其次,透過與大陸學生的交流,台灣年輕人可以掌握第一手的大陸資訊。面對瞬息萬變的大陸經濟、社會、文化,大陸年輕人自己本身就代表著發展的方向、流行的趨勢,與他們的直接接觸、交流溝通,台灣學生所能掌握到的資訊甚至可能比媒體還快速。
《旺報》從去年暑假開始舉辦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活動,迄今已成功舉辦了3期,兩岸學生彼此對話的熱情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在短短不到10天的時間內,從初期小心翼翼試探,到一起快樂玩耍,再到敞開心胸真誠展現自己,乃至探討兩岸關係,兩岸學子都收穫良多。參與的台灣學生,打破了過去對大陸的刻板印象,不再懼怕大陸,未來的人生規畫多了選項。
像這樣的交流活動,應該辦得越多越好,大陸方面尤其應該重視兩岸學生交流活動的積極意義,建立一個兩岸學生交流的常態性平台,形成一種機制,讓台灣學生只要申請,就能夠參與相關活動。突破錯誤刻板印象的制約,獨立地思考怎樣的兩岸關係才對台灣有利,相信這也是台灣年輕人所期盼的。(旺報)
江靜玲專欄-人生苦短 何必偷情
中國時報 2015年09月03日 江靜玲
自從標榜「人生苦短,不如出軌」,號召世界網民結伴及時行樂的全球偷情網站Ashley Madison 遭駭客入侵,3千萬會員個人資料被竊取,成為全球焦點後,這個問題,盤旋在腦海。
人生有限,要做想做的事太多了,哪有時間去偷情?偷情要花心思找藉口、設法隱瞞,要撒謊,得花很多氣力,很累呀!為什麼要把生活搞得那麼複雜呢?
如果覺得人生太平淡,找刺激的方式很多:玩高空跳傘、深夜裡下海潛水;或者,簽下一紙生死書,到非洲攀岩泛舟;又或者,去第三世界當義工。
外遇的世界,或許真有千奇萬幻的姿態。但「安全出軌」,這是什麼商業口號?一看就「不安全」。如果出軌可以保證安全,那還叫什麼「出軌」。出軌就是要有翻車的心理準備!傻子才會相信這種商業偷情網站。
所以,令人好奇的不是該偷情網站全球逾4千萬匿名用戶的真實身分,更在於這些人「為什麼」要加入,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樣一個網站平均每5秒到6秒間,就有新會員(傻子)加入?
這個網站10多年前剛成立時,有好友加入,並激勵周邊密友一探無名指上戴著婚戒之外的祕境。像個小遊戲,出去玩耍一下,你情我願,沒有負擔,最終還是回到家庭中。至於卻步者,則是無膽量的「膽小鬼」。
愛與情慾可分開
根據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所說,愛(love)和情慾(lust)是可以分開的。從這角度看,偷情網站對某些已婚者而言,只是個情慾的出口,無關道德。然而,許多人可能還不明白,為什麼有人偏要把生活弄得那麼複雜?答案當然莫衷一是,沒那麼簡單。
這當中最大的癥結應該在於人生價值觀的不同。它甚至不是什麼高操的婚姻和情感承諾,跟膽量也無關。偷情需要很大的膽子嗎?未必,人生有太多事比偷情需要更大的膽識。偷情只要有周旋在不同伴侶和情人間的能力與本領,大概就足夠了。
偷情也有很多方式,深入淺出,不一而足。有人只要心裡偷情就覺得很滿足;有人對在文字語言上相互調情,就覺得很刺激;有人見面像情人一樣約會,沒有進一步行為,也覺得飄飄然;有人發生了親密關係,每次偷吃後只要把嘴擦乾淨,日子照過。最麻煩的是,真的對偷情認真起來,「喜歡」或「愛」上了偷情的對象,那才是煩惱的開始。
這也就難怪在Ashley Madison的網站上,你可以選擇「短期」、「長期」和「來者不拒」的關係,甚至「色情對話」和「隨便什麼,只要讓我興奮」。
英國作家D.H.勞倫斯1928年的作品《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最近因為英國廣播公司重拍,再度成為話題,這個描繪英國上流社會女主人和男園丁間肉慾關係的作品,迄今依然具挑戰性。
這令人想到另外兩部有關女性出軌的文學作品:羅伯特‧詹姆斯華勒的《麥迪遜之橋》,以及日本作家渡邊淳一的《失樂園》。前者,女主角芬琪與愛人相處時間僅4天,這短暫火花,成為她生命中的永恆,死後要求子女把她的骨灰灑在橋邊;後者,女主角凜子和情人在性愛高潮時,雙雙服毒殉情。
真正的超級情人
文學作品足以反射人生,也可以是人生的寫照,但畢竟不是每個人的真實人生。毫無疑問,全球偷情網站Ashley Madison反映了21世紀的一種集體社會現象,但在真實人生的親密關係中,這個號稱找到婚外戀最成功的網站是唯美、沉淪、誘惑、報復,還是致命的吸引呢?
或許,真正的超級情人,不是有許多情人的人,而是可以守在同一伴侶身邊者,因為那比出軌需要更多的承諾、勇氣、寬容和智慧,以及自嘲的滿足與幽默。
人生苦短,何必偷情。(中國時報)
◆ 缺德!普渡完的餅乾 竟拿回賣場退貨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163421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2015-09-03
每到農曆7月時,賣場總會湧現大批要買供品的民眾,收銀台更是大排長龍,但日前卻有網友遇到超扯的事,過完中元節後,竟然把已經拜完的東西來來退,理由是「因為我們家不能吃拜拜完的東西,所以這些我不要了!」賣方規定什麼都可以退,所以也只能無奈接受,網友看到狂批太缺德!
一名網友在PTT女孩版發文,表示暑假都在賣場打工,但要來小小抱怨一下,因為自己是作收銀的,很常碰到客人付錢時用丟的,還有人像玩大老二那樣,把百鈔丟的亂七八糟,還有許多婆婆媽媽愛賺發票,每次結帳拿六七樣商品,就要開六七張發票給她。
最誇張的是,近來因為農曆七月要拜拜,賣場出現大量購買人潮,零食都一車一車的結,沒想到過中元節後,出現了「退貨潮」,問為什麼要退,客人竟回答「因為我們家不能吃拜拜完的東西,所以這些我不要了!」,因為賣場主打什麼都可以退,所以也只能無奈接受,但原PO也擔心公司會不會直接又把物品放回賣場繼續販售。
網友看完覺得狂批「天阿~敗完在拿去退也太缺德了!」、「如果有插過香、香灰,難以想像」、「退貨潮也太誇張,26化了吧」、「拜完拿去退 那其他不能吃拜拜過的人買到了要怎麼辦~」也有不少網友在同家賣場服務,抱怨奧客真的很多,每天都有不同的辛酸事,原PO也呼籲大家,碰到服務人員時,能對他們口氣、態度好一點。
※ 這真的很缺德。相關報導:
* 美國街頭當眾脫褲便便 亞裔婦嚇壞人
http://udn.com/news/story/6810/1161978
家住美國加州洛杉磯蒙特利公園市的華裔方太太,1日中午去餐館途中,竟驚見一名亞裔中年婦女,在蒙市Ynez街邊當眾脫褲大便,對方即使看到附近來往車輛竟也視而不見、面不改色,淡定擦去穢物、整理衣著後從容而去。
....方太太指出,當時是中午街道邊的人流和車流並不多,但靠近該女子的街道上還是有幾輛車經過,這種做法十分傷害華人甚至亞裔的形象,她覺得有責任將此事公諸於眾,提醒大家不要做出類似有傷風化和汙染城市的舉動。蒙市市長陳贊新說,在公共場所方便屬於輕罪,民眾可能將背負案底。
* 母推嬰兒車過馬路 小黃、公車不讓行連環劫!
http://udn.com/news/story/7316/1164231
台北市德行西路今天早上發生了一起恐怖車禍,一名母親推著嬰兒車過馬路,似乎包包被左轉的計程車後照鏡勾住後摔倒在地,後來又遭到後行的公車捲入車底,畫面令人震驚。....事後,消防人員到場搶救,旁施工的工人開著推高機,合力將婦人脫困,婦人腿部骨折,女童則輕微擦傷,受到嚴重驚嚇,目前在新光醫院治療中。
共同的文化記憶 讓台灣更美麗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165622
聯合報 劉容生/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新北市)2015-09-04
李登輝先生日前在日本外國記者協會上發表演說,主張釣魚台屬於日本,不屬於台灣,並對日本統治表示感謝。另接受日本媒體訪問,主張「日本曾是台灣祖國,對日抗戰並非事實」。這些言論出自一位前總統之口,引起國人的震驚與痛心。
台灣是一個多元、複雜的文化有機體。那麼台灣人的文化記憶究竟是什麼?在沒有找到一個為多數人滿意、少數人接受的答案之前,即使沒有面臨對岸的崛起和挑戰,我們的社會還會繼續分裂、政治還會繼續對立、課綱還是有爭議。
明年大選,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有遠見、有智慧、有能力的領導人,能帶領台灣人民,經由民主過程,在文化定位上凝聚共識。透過教育,塑造出一個文化共同的記憶,社會才不致分裂,國家才會凝聚動能向前邁進、人民才會有感幸福。
猶太人在以色列建國前,是一個沒有自己國土的國家,但是不論流落在何處,在他們的心中有一個共同的文化記憶,就是那一本聖經,那一個能存放在心裏,無論流浪到天涯何處仍然可依持的共同信仰。因為猶太人有共同的價值標準,共同的文化記憶,他們雖然歷經流浪、迫害、殺戮,終能在一片荒土上創建一個共同的家園、國家。
美國國會在一九五六年通過一項法律,艾森豪總統簽署,將「我們信仰上帝」作為美國的國家格言。對一個宗教自由、多元文化的美國社會,可以想像這句國家格言的制訂,曾引起諸多爭議。但多數美國民眾還是支持。那麼我們中華民國的國家格言該是什麼呢?
我們台灣人民,無論何方何時來到這個寶島,如何建立我們共同的文化價值,創造我們未來共同的文化記憶,是一個大挑戰。我們的選擇,雖然在己,但台灣究竟是個小國,我們能掌握選擇有限—走自己的路,創造一套屬於台灣的新文化?或是在中、美、日三大文化體系,選擇一套最適合於台灣的文化,加以融合、發揚光大,同時對國內經濟、社會、人類文明發展及世界和平能有所貢獻。
相較之下,文化上的認同,較政治上的獨統,是一個更嚴肅、更重要、更迫切的選擇與思考。三位總統參選人在兩岸政治上的選項,歸納起來都是「維持現狀」四個字,都無突破性的政見。
這一項文化的建設工作,對台灣新世代的青年人特別重要。因為他們的記憶裏,只有台灣這個地方,而且台灣的未來是他們的!
◆ 陸生是狼?台生是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04001038-260306
旺報 2015年09月04日 (魏益帆/西南財經大學學生)
最近因故提前一周來到學校,簡直是被教室裡的景象給嚇到了:學霸們和他們的書本們占領了整個教室,幾乎沒有一個空餘座位。
教室空調溫度較低,有些情侶就依偎而睡,有些女生把空調被帶來,用作座墊、抱枕和枕頭,簡直就是一舉三得;在教室裡甚至懸掛著:「距離司法考試還有N天」、「禁止大聲喧嘩」、「禁止打手機」等標語……看到這些,我傻了眼。
一股危機意識湧上我的心頭,我這才開始相信:「大學也需要努力、再努力」。這讓我不禁想起之前聽到一種說法:「陸生是狼,台生是羊」。
小皇帝變成野性狼
從小到大看到的有關於「狼與羊」的故事中,狼總是狡詐、凶狠、冷血的代名詞。而大陸與我這一代、被稱為「小皇帝」、「小公主」的青年,有許多都是在蜜罐裡泡大的,簡直就是「溫順的小綿羊」,甚至被形容為「垮掉的一代」,怎麼會是大惡狼呢?所以初次聽到這種說法,我的心裡並不是滋味。
十幾年前,大陸開放台灣學生來上學;2011年開始,台灣也開放陸生赴台念書。自此,兩地學生的學習、生活習慣上的差異成為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看似同文同種的兩岸學子,在學習態度和動機上大有不同。
大陸學生普遍被認為是「勤奮」、「刻苦」、「尊重師長」的化身。這或許與「大陸學位的競爭程度是台灣的數十倍、百倍」這一現實有關。「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是不少重要考試的生動形容。在不少大陸人的記憶中,升學考試就是一段「過五關,斬六將」的過程。
在大學課堂上,大陸學生出席率高,一般都「前排占座」,並積極回答老師問題、與老師討論;下課後則主要泡在圖書館;去企業實習時也很積極地推銷自己。總之就是不斷尋找機會充實自己,好機會一點降臨就狠狠抓住。
熱情學習 充實自己
而台灣學生在這些方面幾乎都是相反的一面:安逸、懶散;上課都巴不得離老師遠遠的,也不積極回答老師問題;抱怨寢室條件不好、學費過高等等。
有比較才彰顯得出不同。作為一個十幾年來在大陸教育走下來的人,我雖然很不喜歡大陸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和沉重的學習負擔,但我深知:一個人22歲之前所要學習的知識總量,世界各地估計沒有什麼差異,故只是各地學習方式不同而已。
同時,中國大陸經濟社會發展較快,積極融入全球化潮流,對各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很大;大陸人口多,儘管大專院校上世紀末以來開展了「擴招」,但優質教育資源並沒有顯著增加,看似「高考」報名人數下降、大學擴招,那些「名牌大學」的門檻一點也沒有降低。因此我並不覺得我們的學習熱情像「狼」有什麼不妥,只是比較事物的出發點不同而已。
成為精英 沒有捷徑
之前BBC有一檔紀錄片在網路上爆紅,探討中英教育方式的差異。網上有一段鞭辟入裡的評論:「中國的教育是底層向上攀登的階梯,平民子弟要想成為精英,就必須吃苦受累。而西方的教育則是一個分層機制。它的大眾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為精英,就必須從市場上另行購買教育,買不起的人自然就被社會淘汰了。」
誠然,東亞社會,特別是華人社會,尊師重道是一直以來的傳統。「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似乎是莘莘學子的寫照。
不只是大陸、香港,韓日兩國的教育體制也是以「應試」為鮮明特徵。他們的應試甚至比大陸還殘酷。而在西方呢?「西方的公立教育是大眾教育,中國的重點公立中學是精英教育……與自由散漫、福利過度的公立教育不同,西方私立精英學校的風紀嚴格、學業壓力巨大,要想跟上其教學進度絕非易事,在許多地方甚至比中國的重點中學還要殘酷。」
一直以來,圍繞學習負擔、教育方式、升學率的各種爭論,在華人地區幾乎沒停止過,只不過這些爭論掩蓋了一個事實:成為精英,沒有捷徑。
說到底,「狼」這個用詞展現的是大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忱度更高,只是這個詞頗為負面意義。換句話說,陸生和台生在一起相處,對於「安逸」的台生來說,會否激起他們的競爭意識從而促進良性競爭呢?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兩岸教育各有千秋
畢竟作為大陸學生,無緣無故地就被貼上了「狼」的標籤,還突然置身於「大惡狼vs.小綿羊」的時空環境裡,實在是「躺著也中槍」,其實質是某些人長久以來對於大陸的刻板印象因大陸社會劇變而產生的新印象,則更讓人感到憤慨和不解。
大陸的教育過於「應試」也引發了很多批評。學生負擔和壓力過大,不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大陸的德育教育力度不夠,效果不佳。而反觀台灣學生,從小就進行德育教育;台灣學生整體的創意思維也比較活躍……這些都是值得大陸學習的。
面對一個全新的兩岸情勢,雙方都應該從「心」出發,推倒高牆,重新認識旁邊這塊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旺報)
確實執法 野蠻駕駛stop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167713
聯合報 顏碧吟/家管(瑞典于默奧)2015-09-05
當看到三日聯合報「母推嬰兒車過馬路,小黃、公車不讓行連環劫!」新聞,讓育有一幼兒的我,感到憤怒。
不禁回想起,我曾推著嬰兒推車在行人穿越道上過馬路,還得禮讓轉彎的來車先行。不禁要問,行人的安全,行人的權利,到底在哪裡?尊重、友善的育兒環境,是否還存在?
以我旅居的瑞典為例,我常推著嬰兒推車帶著兒子,步行在行人專用步道上街購物。我所居住的城市少見紅綠燈交通號誌,當我預備在行人穿越道穿越馬路時,常見到來車減低車速準備停車讓我們先行通過。
瑞典籍外子說,「禮讓」兩個字不是呼籲而來的,而是靠交通法規的執行。車輛在無號誌的人行穿越道前不停車禮讓行人通行,得罰款三千元瑞典克朗,約一萬二千元台幣。
我查閱台灣交通法規,也有相關的法條規定,問題在於國人們駕車時心存僥倖、搶時間的心理,以及執法確實與否相關。
冀望他人尊重行人的交通安全時,我們也要時常提醒坐上汽車駕駛座上的我們,要能尊重他人行走的交通安全與權利。當我們憤憤不平謾罵野蠻駕駛行為時,更要求警察們能確實執法,當法令能確實執行,進而內化成為國人日常生活習慣的一部分,友善的行人環境才指日可待。
※ 用槍時也一樣。相關報導:
* 驚!北捷出口槍響 歹徒就逮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06000316-260106
天道盟汐止分會長陳畇華,5日晚間持改造手槍朝蘆洲土地開發公司連開4槍,由於公司位置正對捷運蘆洲站,又適逢交通尖峰時刻,不少乘客誤以為男子朝捷運站開槍,嚇得連忙蹲下抱頭,百餘民眾四處逃竄警方研判槍擊事件疑因土地糾紛,但陳男堅不透露原因。
◆ 繁華落盡紫禁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05001057-260306
旺報 2015年09月05日(Eli/新北市)
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或許就是我這次來北京的最佳註腳。
上一次拜訪北京,已是十三年前的事了,然而當時年紀尚小,印象中的北京已有些模糊,這次舊地重遊,我盡量把握空閒時間,流連於城市各個角落,以相片記錄下每一處風景,為腦海中日漸斑駁的記憶,添上新的色彩。
九九八十一個釘
偌大的紫禁城,矗立在北京的中央,帝制時代已遠,仍難掩其作為中國五百多年權力中樞的風采,周圍現代化高樓林立,與其說是包圍,更像是眾星拱衛著的北極星。午門城樓下暗紅色的高聳厚牆、門板上九九八十一個門釘,象徵帝王最為尊貴的地位。
而在大門的另一端,等著參觀群眾的,是兩旁金色屋瓦的紅色長房,內金水河迂迴流過大理石廣場,前方太和門橫立於前,遮去視野,卻讓人在穿過狹隘的偏門後看到驚喜。
巍峨的太和殿座落於三階漢白玉石台之上,和兩旁的側門以紅色矮牆相連,使其既高且寬;十二支赤紅木柱支起鋪滿黃琉璃瓦的重檐廡殿頂,梁上以金色龍紋搭配紅綠藍白顏色鑲嵌而成,屋脊上依據不同位置雕有各式脊獸。細小處有著精緻繁複的工法,而不單調呆板;大範圍上又是單一純正的素色,不過於花俏而有失莊重,不愧為中國古建築顛峰之作。
萬園之園圓明園
經乾清門通往後三宮、御花園,樹木漸多,轉趨幽靜。兩旁的東西六宮屋宇櫛比鱗次,廂房之間盡以門板作相隔,道路兩旁皆為高牆,穿梭在其中,略有些許壓迫感。
走出神武門,角樓在夕陽光輝照射下顯得金碧輝煌;登上景山萬春亭,觀賞故宮的最佳地點早已被攝影迷的大砲所占據,遠望皇宮宮闕層層堆疊,然如此美景對當時在老槐樹下的崇禎皇帝,國破家亡之際,不過是繁華泡影,轉為破滅。
北京西郊的頤和園依山傍水,宮闕設計的巧思不亞於故宮,然其錯落於山水之間,較霸氣的宮城更顯得華美貴氣。在萬壽山上的佛香閣俯瞰整個昆明湖,西堤的柳樹隨風搖曳,十七孔橋下遊船化為黑點,散布在閃爍陽光的湖面上。
岸邊長廊簷下遊客如織,吃著老冰棍躲避盛夏烈日,卻忽略屋梁上精美的藝術壁畫,似乎虧欠當初工匠畫師的巧思。
在東鄰的圓明園大半建物皆已破壞殆盡,連地基都消失無蹤,徒留塑膠牌解說那無形的美輪美奐,大水法的斷垣殘壁,見證英法聯軍當初焚毀的事實,一切的美好,只存於全像館中的復原模型,以及人們讚嘆聲中只堪追憶的「園林之王」。
城門幾經破壞重建
護衛帝都的城樓多被拆除,它們的名字成為無數座立交橋與街道的代稱。位於北京車站旁的東南角樓與城北德勝門,是我唯二登上的箭樓,參觀那僅存的明城牆遺址與瓮城構造,那是曾經攻守兩軍浴血奮戰之處,如今在這,只靜靜躺著兩具崇禎年間火炮,當年的殺敵吶喊與火炮聲,被現代疾駛而來的和諧號掩蓋過去;中軸線的正陽門、永定門城樓高大壯麗,不失為天子國門,於其下方仰望,不由得敬畏起來。
這些城門或許幾經破壞修建,不見建物的歷史痕跡,昔日戍守將士亦已遠去;然而登臨拜訪,遙想和古人同於此地俯視千年古城,內心異常澎湃,久久不願離去,姑且以相片記錄這些吉光片羽,待日後回味再三。
而在西南郊區,盧溝橋遊人稀稀落落。抗戰勝利七十年之際,天安門的閱兵式吸引眾人目光,而宛平城的日軍砲擊痕跡則被風雨日漸消磨。勝利榮耀的光彩,是當初槍林彈雨中浴血奮戰的將士以生命換取而來,如今來此憑弔者卻是門可羅雀,旅遊管理處也未有完善建設,心中不免悲涼。
回到市區,走入京城百姓人家,什剎海旁的胡同,三輪車穿梭於四合院聚落,車夫指向昔日達官貴人府第,瞧那門當與戶對的數目,便可知道過去屋主人的烜赫地位,然而色彩鮮豔的雕刻,搭配巷弄兩旁的汽車與屋頂上的冷氣機,似乎顯得格格不入。附近的南鑼鼓巷和煙袋斜巷,也被速食飲料連鎖商攻占,人手一盒炸雞、一杯奶茶,無異於台灣的夜市文化。我僅能在賣紀念品的商店,拿起數張明信片與木製童玩,感受真正老北京的餘溫。
今日建築明日記憶
時間不斷為北京換上新裝,記憶裡的風景像轉動的底片不停變化。秀水街攤販已經改建成商場,日漸複雜的地鐵與壯觀的立交橋,站在城樓遺跡上,載運來來往往的乘客。
昔日的胡同巷弄面臨拆除的命運,今日的壯觀建物是否也會變成明日的相片回憶?而這不過是在變化莫測的北京裡,一段微小篇章,許多故事仍等著我去發掘。然而此次旅程即將告一段落,期盼不久的將來能再訪此地,看見昨天、今天與明天的北京,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我。(旺報)
◆ 日本軟銀創辦人 孫正義的對抗歧視史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169401
聯合晚報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15-09-06
族群融合處處聞,眾生平等人人說,其實談何容易,亞裔在美國定居兩三代,早成美國公民,白人談事情還習慣說「你們」,他們無意,但聽著刺耳。
日本「軟體銀行」創辦人孫正義8月下旬接受《日本經濟新聞》旗下《日經亞洲評論》專訪,談起他身為韓裔在日本的遭遇,感慨萬千,無限痛切。他的一生,幾乎就是一部對抗歧視史。
孫正義祖父移居日本,父親改用日本姓「安本」,孫正義是赴日第三代,出生取名安本正義,應該算葉落生根,族異之分漸泯了。
但是,他在訪談裡說,打從童年,他就受到不公平對待,由於是朝鮮裔而在幼稚園裡飽嘗譏嘲,有個孩子甚至拿石頭敲破他腦袋。
他說,周遭日本同學言語、身體上的攻擊不一而足,小學和中學時代,他由於出身而遭受的歧視太厲害太痛苦,曾認真生出尋短之念。
安本正義16歲到美國念書,回到日本,決定開創事業時,面臨一個抉擇:繼續和所有親威一樣使用日本姓,還是回歸祖姓「孫」。
他決定回歸祖姓。世代隱姓而在日本圖個安身的親戚激烈反對。有個親戚說,「你要是姓孫,我們都要藏不住了」。
他不顧整個家族阻攔:「我如果害你們為難,你們從此不必說我是你們親戚」。他成為家族第一個回歸「孫」姓的人。
孫正義說,他要以身作則,當韓裔下一代的榜樣,讓他們看到,同樣是韓裔,他使用韓國姓,照樣能克服種種挑戰,功成業就。
孫正義成功了。他雖然歸化日本,並且名列日本富豪榜,應該是日本之光,但是,以他所創軟體銀行的地位,和他本人的國際名望,他在網路仍然時常遭受惡意批評。他說,韓裔在日本依舊處處碰到有形無形的歧視障礙。族群平等,族群融合之路,看來還長著。
孫正義事業版圖
1981 創立軟體銀行
1996 與美方合資成立日本雅虎
2013 完成收購美國電信公司Sprint
水深僅及腳踝 路人冷血他淹死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171905
世界日報 北京7日電 2015-09-07
河南開封一位騎電單車的60歲男子日前駛過水浸街道時突然摔倒,整個人浸在水深僅及腳踝的水中爬不起來,而路人卻見死不救,甚至走到他身邊看一下就離開;直到三分鐘後才有路人將他拖到路邊,但已回天乏術。事件經當地電視台播出後,短片昨在網上熱傳,輿論批評中華第一文明古都,竟淪為冷血城市。
短片由河南電視台節目「法治現場」播出。
成都商報報導,事發8月30日下午,河南開封市剛下暴雨,街道積水,水深沒腳踝如河流,但無礙車輛行駛。
當時街上車輛來來往往,犁過水面,掀起水花。這時只見一名穿深色上衣的男子,駕一輛兩輪電單車慢速駛過,到路中央時不知何故突然摔倒,車翻人倒地,半浸在並不算深的水中,男子在水中掙扎。
最令人震驚的是,就在老人倒地時路邊有多名目擊者,其中兩女一男見狀即刻蹚水過去,但靠近男子看了一眼後,不但沒有伸手去拉,而是馬上又縮回路邊,其中一女指手畫腳示意其他人上去救人,但無人願意,她也離開。
其後有多輛汽車駛過失事者旁,均視若無睹,直到過了三分鐘後,失事者已無動靜仰躺水面,被水流沖離原位,才有幾名路人過去,將他拖到路邊,但已無呼吸心跳。
整段短片節錄僅約40秒,且沒有任何對白解說,但卻真實記錄一條活生生的生命倏忽消失全過程,記錄了眾多目擊者、路人見死不救的冷血,成為中國社會道德淪喪的又一個見證。
有關短片昨在優酷、新浪秒拍等網站獲大量網友點擊,觀眾和網友熱議不休,有人哀嘆:「類似劇情每天都在中國上演,區別只是旁邊是不是有攝像頭。」有人表示,「高尚不來。救了他人苦了全家。」還有人說:「我已經不會難過,只是悲哀而已!」更有人感慨:「如果之前訛人的那些老人被依法處置了,就不會有今天的悲劇。」
香港蘋果日報報導,河南開封市是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迄今有2700多年歷史,中國古代有8個朝代定都於此,是中國6大古都之一,從11世紀到12世紀,開封一直是世界第一大城市。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描述的就是當時開封的繁盛景象。如此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沉積的開封,如今卻成為一個見死不救的冷血城市,引起人們無限的感慨。
◆ 墨越獄大毒梟 兒推特定位洩蹤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169873
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5日電 2015-09-07
墨西哥頭號大毒梟古茲曼(Joaquin Guzman)7月從戒備等級最高監獄「挖地道」逃獄,擺了執法當局一道,但近日卻被親生兒子扯後腿。他愛炫富的兒子在自己的推特(Twitter)上發布一張疑似與父親吃飯的照片,卻忘了關閉自動定位功能,當局以根據對該打卡地點展開調查。
中新社報導,29歲的薩拉查(Jesus Alfredo Guzman Salazar)是古茲曼的兒子,8月31日在推特發布一張照片,三個男子圍著一張桌子用餐,除了中間的薩拉查,其餘兩人都用貼圖擋著,但左邊露出下半張臉的男子神似古茲曼。該條推文寫道「8月了,你們應該知道我和誰一起」。
然而智慧型手機的自動定位功能出賣他們,該圖下方標示著「哥斯大黎加」。這可能指中美洲的哥斯大黎加,或者是古茲曼「老巢」墨西哥西納羅亞州的哥斯大黎加村。
「紐約每日新聞」4日報導稱,哥斯大黎加當局表示,正在調查這條推特展開搜捕行動。目前,薩拉查已將「哥斯大黎加」的地點標籤刪除,但推文和照片仍在。
現年58歲、綽號「矮子」的古茲曼,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暴力的販毒集團「西納羅亞」最高頭目,其販毒網路遍及全球,也是肆虐墨西哥境內多年的眾多毒品暴力的幕後主使。
古茲曼去年2月被捕入獄,今年7月透過「地道」越獄,墨西哥政府隨即展開搜查,但至今一無所獲。美國政府和緝毒局也表示和墨國合作,懸賞500萬美元緝捕古茲曼。
重獲自由的古茲曼曾透過兒子的推特發出坐在飛機駕駛艙的照片,還警告2016年美國總統競選人川普停止「攻擊墨西哥的言論」。
去梯言/活路,從不恐共開始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175192
聯合報 公孫策 2015-09-09
上周專欄提及「台灣人當選中國國家主席」想法,論者多以為「不是共產黨員,哪有可能」。事實上,這正是我的論述核心之一——你認為中國共產黨能夠永久執政嗎?
很多人羨慕「共產黨效率高」,可是今天的效率與效益,伴隨的是人民的權益。當大陸財富愈加累積,衣食足然後知榮辱,人民的自主意識日益提高,持續鬱積的怨氣,何時會溢過臨界點?一旦溢過,那就是「革命」。
一旦大陸人民決定,他們要的是民主,你期待他們會取法哪一個模式:美國?日本?還是台灣?誠然我們對當前的民主政治非常不滿意,可是我們更應該認真思考、努力以赴的,正是加速改善我們的民主品質。
今天有太多人認為,「只要跟中國井水不犯河水,台灣就可以走自己的路」。但是,台灣即使宣布「中立」,就能成為現代桃花源嗎?——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是因為秦、漢、晉等帝國不知道他的存在,台灣不具那個條件。
三國末期,魏將鄧艾攻蜀,出奇兵翻山越嶺。到了摩天嶺下,開路壯士束手,諸將咸有退志。鄧艾身先士卒,以毛氈裹身,滾下山谷,將士以繩束腰,攀木掛樹而下。等到軍隊在山下集結,鄧艾說:「吾等有來路,而無歸路矣,前進可活,後退即死。」於是將士皆願死戰,終於攻進成都。
台灣跟大陸自開放來往至今,事實上已經「無歸路」。後退雖不至於「即死」,但前進才是最佳活路。
當前很多人視前進為畏途,主要原因其實是「恐共」,且由於恐懼對手而看不見自己的優勢。
台灣的優勢很多,民主是一項,人權是一項,很多人沒想過:繁體字也是一項。中國要想成為「諸侯盟主」,光是有錢、有兵士不夠的,必須搬出文化底蘊,而中華文化的底蘊都藏在繁體字裡,用簡體字是難入堂奧的。很遺憾,我們幾乎沒有任何強化這項優勢的作為。
以為不跟大陸來往,仍可以過好日子,是不切實際;因為恐共而反中,則與鴕鳥無異。今天台灣對上大陸,誠然實力懸殊。當沒有必勝之策,就只有險中求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我的論述基礎就是這兩個要點:一是相信民主的力量,二是不怕共產黨。
◆ 老伯遭車輾碎 被當牛肉撿走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176533
世界日報 廣州9日電 2015-09-09
316國道福建邵武大竹路段,8月29日凌晨發生一起驚悚交通事故:一名橫穿國道的八旬老伯被一輛重型貨車撞倒後,因雨天加上夜色昏暗,又遭另一輛貨車碾壓,屍塊四散路面。期間一名三輪摩托車主誤將屍塊當牛肉,將屍塊帶回家途中發現情況不對,將屍塊棄置事發地幾公里外路邊。
南方網報導,「當我們趕到現場時,被撞行人的屍體已經被碾碎,路面只留下一大攤血跡和頭蓋骨、人體器官等部分組織,現場慘不忍睹!」8月29日5時,邵武市公安局接到報警,到達現場後,發現路面只遺留少部分人體組織,大部分的屍體離奇不見了!
在事故現場,喬姓肇事司機告訴民警,4時30分許,他駕駛重型貨車途經事發路段時,看到馬路中間有個黑影,由於車速太快,加上雨天夜色昏暗造成視線模糊,撞倒行人後,喬某在往前行駛1000米後,叫醒在旁睡覺的車主裴某。裴某讓他趕緊掉頭回去。當他們發現被撞倒是一個人後,趕緊打電話報警。
民警調取監控發現,就在肇事車輛掉頭期間,另一輛由江姓駕駛的重型半掛車經過事故路段,車輛再次從其身上碾壓而過,導致遺體成了碎屍。
在了解案情時,喬姓肇事司機告訴民警,在他們返回案發現場等待民警時,看到一輛三輪摩托車在事故現場短暫停留後朝著大竹往拿口方向離開。民警順著大竹往拿口方向一路尋找,最後在距離案發現場近3公里路邊,發現一大塊被雨水淋濕、事故現場失蹤的死者屍塊。
民警調取事發時段的國道監控視頻,終於找到當天拾撿屍塊,又中途丟棄屍塊的吳某。
吳某告訴民警,當天晚上深夜,他販魚從邵武城區返回拿口途中,發現路上有一大塊類似牛肉的東西,貪小便宜的他,在夜色下也沒有認真查看是什麼東西,停車將屍塊扔到車後的塑料桶裡便離開現場。當車行駛至幾公里外時,他停車再次觀察一下,發現肉皮有些白,聞起來像是豬肉,因當地有種說法,「撿到的豬肉拿回家不吉利。」於是他便將屍塊倒在路邊。
新聞眼/大閱兵凝聚中華民國 中共始料未及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177582
聯合報 本報記者陳言喬 2015-09-10
中共這次閱兵、強奪抗戰話語權,讓國共兩黨、甚至兩岸關係出現裂痕,是大陸始料未及的事。
閱兵結束,大陸包括國台辦官員、涉台學者,對這次國民黨強烈杯葛,藍綠陣營、全台媒體撻伐出席閱兵的台灣人士,大感意外,甚至覺得不可思議。
一名學者回憶,十年前的九月三日在國民黨中央黨部有個學術研討會,午餐過後不久,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突然進來即席演講,第一句話就是「我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剛剛提到中國國民黨在正面戰場上的貢獻,而且是把國民黨放在共產黨之前…。
儘管當年胡錦濤在這篇紀念抗戰勝利六十周年的講話,也提到「共產黨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但相較十年後,中共當局鋪天蓋地的宣傳「共產黨中流砥柱」,仍有很大的不同。
十年前,中共當局強調的是「在共產黨號召下,以國共兩黨為合作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但現在的宣傳更多的只剩下「共產黨中流砥柱」。
很多細節都可以看出,中共今年詮釋抗戰的決心。八月廿七日,中共國防部記者會上發言人楊宇軍說:「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的敵後戰場、正面戰場…」,把當年胡錦濤的話給顛倒過來,如果不是出自上面授意,楊宇軍就是嚴重失職。
再者,從八月中旬到八月底,大陸當局一連開了三場中外記者會,找來中共黨史、軍隊軍史專家學者出席,目的就是希望造成「眾口鑠金」的效果,甚至還可拿出一堆數據佐證「共產黨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中共過度拔高共產黨的抗戰功績,藉由當年名不見經傳的小部隊番號閱兵,是為了凝聚國內民眾意識,但不僅嚴重悖離歷史事實,更引起台灣強烈的反彈,甚至損及國共兩黨關係,有學者憂心「九三閱兵」是兩岸八年美好關係的轉折點。
歷史的事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反叛軍(紅軍)顛覆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政府軍圍剿反叛軍—國共內戰。後來因日軍侵略,國共停止內戰,政府將反叛軍收編為八路軍、新四軍。日軍戰敗,日本對當時的中國合法政府—中華民國政府投降。
儘管中國的代表政府已改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中共迄今對中華民國政府統治的台灣也未放棄武力犯台,但對那段抗戰史實,中共勢必要面對。
經過這次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紀念,似有更多台灣民眾認識這段歷史,也增加對中華民國的認同感。閱兵雖衝擊了兩岸關係,但若因此增加了台灣內部的凝聚力,未嘗不是件意外收穫。
◆ 多次相親 被嫌太窮 他成億萬富翁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178131
世界日報 上海10日電 2015-09-10
四年前參加《非誠勿擾》遭24盞燈全滅的鄭鋼,如今成為一名身家過億的「職業金融投資人」。今年5月,他捐款1000萬元感恩母校南京大學,引起轟動。昨日,鄭鋼回母校常州市北郊高級中學,捐500萬元,設立「鄭鋼師生獎勵基金」。鄭鋼表示目前自己仍是單身,希望碰到有緣人。
現代金報報導,鄭鋼不僅向母校捐助了500萬元,還向曾經教過他的10名老師,每人送上一台筆記本電腦。北郊高中校長嚴玉林說,鄭鋼1998年進入北郊中學,那時初中高中在一起,2004年畢業後,被保送至南京大學理科強化班。2008年畢業後,鄭鋼通過自己的努力打拚,從房地產公司做起,之後自己創業,成為一名身家上億的職業金融投資人。
嚴玉林表示,學校特地制定了基金實施辦法,決定每年拿出50萬元,獎勵學校的優秀老師和優秀學生;此外給學校貧困生發放補貼,高一高二高三年級各50名,每人資助1000元。
鄭鋼說,母校和老師的幫助,是他此次捐款的原因。「母校將我從一個普通學生培養成南大學生,這是我人生中重大的轉折點,因此非常感謝母校和各位老師。」
據報導,南大捐款事件過後,有網友找出視頻,四年前鄭鋼曾經參加過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節目,但遺憾的是,當時還是一窮二白的他,遭遇24盞燈全滅的結局。如今窮小子卻逆襲成為擁有上億身家的「鑽石王老五」,鄭鋼的個人感情也受到廣泛關注。
對此,鄭鋼說,確實有不少人想給他介紹對象。「但我感覺差別太大了,前兩年相親人家怎麼都看不上我,現在整個就顛倒過來了。」他說,目前自己還是單身,希望還是能遇到有緣人。
※ 相關報導:
* 「政大傳奇」陶子 大學把到校園男神
http://udn.com/news/story/7264/1179186
....回想起學生時代,她最難忘曾因吉他社期末公演的小火災,差點燒了學校場館而轟動各界。原來,當時舞台上的燈過熱而引燃布幕,造成公演現場一團混亂。陶子衝到後台想以大垃圾筒裝水滅火,慌張模樣不僅讓在後台彈吉他的張雨生傻眼,直問她「妳在幹嘛?」連當時在樂器公司打工的任賢齊在台下都驚呆:「這什麼情形!」
後來消防隊來得快,但水柱把所有樂器都沖到地上,現場亂七八糟慘不忍睹,她笑說:「那真是個災難,我還因此成了『政大傳奇』。」
陶子也透露,當時的男友帥到不行,很多人都喜歡他,應該可以算是校園男神等級了。「我們因搭同班公車而結緣,我常因新聞攝影作業而需要搭公車四處拍畫面,沒想到他竟騎著野狼125,很帥氣停在我面前,以偶像劇模式對我展開溫馨接送攻勢。」加上一起修課而開始一段清純的學生戀情。
◆ 吃千元霸王餐「揮手道別」騙過店員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178003
世界日報 香港10日電 2015-09-10
三名男子在牛頭角一間菜館點了招牌筍殼魚及瀨尿蝦等七道菜,再加15支啤酒,但飲飽食醉後卻未付1500元便離開,還若無其事向店員揮手道別,令店員誤以為已埋單。直到打烊才發現帳單還留在桌上,始知遇上吃霸王餐者而報警。
被吃霸王餐的食肆為牛頭角宜安街的華豐海鮮菜館,店內閉路電視拍到三名男子的容貌。蘋果日報報導,東主李先生展示三人的點菜紙,包括果皮蒸泥鯭魚、蒜茸蒸中蝦、椒鹽大瀨尿蝦和油浸筍殼魚等七道菜,還有15支啤酒;單是瀨尿蝦已399元,一條筍殼魚也159元,合計1493元。
蘋果日報報導,前晚涉事三人到該家菜館點了酒菜後大吃大喝,到11時許要離開,經過收銀處還故意向收銀員揮手道別,收銀員誤以為他們已結帳。直至昨凌晨4時許,菜館準備打烊了,員工在清潔時發現其中一張桌的帳單夾在餐牌與牆身之間的隙縫,疑有人未付帳,於是知會收銀員對帳,才發現該張共值1493元的菜單並未結帳。店員立即翻查閉路電視片段,發現是三名男子未付錢,於是報警。東主李先生指三人不是熟客,稱「如果他們回來還錢,我就不追究囉!」
中共想「繼承」中華民國 連戰閱兵沒參透?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180016
聯合報 楊泰順/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台北市)2015-09-11
連戰對於馬英九總統與郝柏村前院長的反對置若罔聞,堅持參加中共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紀念慶典,引來不少國人的撻伐。事件迄今已一周,但綜觀藍綠各方的口誅筆伐,筆者覺得「不妥」的重點,並未被正確掌握,致使許多中常委與退休將領對連的處境甚至表示同情。
藍綠在這事件上的表現,充分反映國人在許多問題的討論上,「情緒多於理性、主觀掩蓋事實」。
對連戰最強烈的指責是,他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卻怡然自得地坐在閱兵席上,觀看同類型威脅台灣的飛彈從他眼下經過。中共對台灣仍有強烈的敵意,前副總統出席對方的閱兵,將削弱台灣國軍的敵我意識,讓人民失去心防。
此一指責顯然似是而非,因為連戰敢冒大不韙去參加對方閱兵,正因兩岸敵我意識早已淡化,怪罪連戰造成這樣的結果,未免有些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試問:兩岸每周八百航班對飛、一年陸客到訪台灣將近千萬人、兩岸年貿易額達一七四五億美元、台灣順差達七四九億美元、台灣對大陸經濟依存度達百分之四十,如果這些數字底下還有「敵我意識」,那台灣人可真的很能隱藏自我。
另一項指責則謂,大陸盛大舉辦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紀念,乃為奪占抗戰歷史的話語權,連戰以前副總統之尊參加對方慶典,無異公開為對方的詮釋背書。但對學者而言,歷史有其客觀性,不是任何一方砸大錢辦活動,就可以掩蓋扭曲。連戰參加對方活動,充其量也只有「社會感受」不佳,若說因此使青史成灰,也未免誇大連戰的影響力。
筆者事實上也不能苟同連戰參加北京的慶典,但出發點則與以上觀點大不相同。個人認為,中共大張旗鼓舉辦抗戰勝利七十周年慶典,除了緬懷先烈的犧牲奉獻,其實應該還有其他沒有說破意圖,而這正是連戰不該在北京露臉的原因。
任何人都知道,抗戰勝利是在一九四五年,而中共建政則是在一九四九年;換言之,抗戰勝利時根本還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既然這個偉大時刻發生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沒誕生,而接受降書的「中華民國」仍在台灣行使主權,北京政府大肆紀念「別人」的勝利紀念日,究竟有何意義?
合理化北京這場大慶典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早已「繼承」了「中華民國」,後者既然已經「消滅」,前者當然概括承受後者的一切榮耀與血淚,故而主辦抗戰紀念勝利七十周年,便自然堂而皇之。
問題是,退守台灣的中華民國仍然存在,也依然透過國民意志選舉產生總統、副總統為國家領導人,這多少使得北京的慶典顯得有些硬拗。連戰貴為中華民國的前副總統,卻風塵僕僕趕到北京參加這場慶典,豈能不讓人聯想台灣認同一九四九年的政權繼承?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又豈能對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置若罔聞?
此次西方強權領袖並沒有現身北京參觀閱兵,有些媒體說,這是因為他們「不認同中共窮兵黷武的本質」,但更精準地講,或許因為他們看穿了出席這場慶典的象徵意義。一旦表態支持政權繼承的概念,未來兩岸牌又如何能玩得得心應手?
西方領袖看得懂,為何我們自己的前副總統卻參不透?
◆ 一叮變麵龜 她防蚊武器不離身
http://udn.com/news/story/8504/1180707
聯合晚報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15-09-11
登革熱疫情升溫,民眾談蚊色變,對於帶有「過敏血管炎體質」的10歲林小妹妹來說,蚊子是她的命中剋星,只要被咬,局部腫脹如同麵龜,高燒不退,甚至產生幻覺。為此,她隨身攜帶電蚊香,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塗抹防蚊液。
林媽媽表示,女兒自六歲起經常出現不明高燒,每被蚊子叮咬,皮膚立即紅腫疼痛,原本醫師診斷是蚊子叮咬而引發蜂窩性組織炎,但吃了抗生素、抗組織胺,病情始終不見好轉,最後肝功能異常,還出現幻覺。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過敏免疫科主任蔡易晉表示,經詳細血液免疫功能與骨髓皮膚切片檢查,證實林小妹妹體質特異,只要被蚊子叮咬,就會誘發過敏性血管炎,情況相當罕見。
蔡易晉說,蚊子叮咬引起過敏反應並不少見,正常人被蚊子叮了,只是起個小紅點,兩、三天後就消腫;但帶有「過敏血管炎體質」者如被蚊子叮咬,全身立即出現過敏反應,叮咬處組織紅腫發炎,起水泡、局部組織潰爛,合併高燒、淋巴結腫大及關節腫痛。
蔡易晉指出,如果沒有及早治療,嚴重時將引發肝脾腫大,合併白血病,甚至致人於死。如果持續遭蚊子咬,免疫系統過度活化,還可能引發白血病。
林媽媽說,三年前,女兒整個左手掌腫漲,就像麵龜一樣,皮膚切片檢查後,才知道是「過敏血管炎」,現在女兒只要被蚊子叮咬,必須先冰敷,再服用「類固醇」、「秋水仙鹼片」,並塗抹類固醇藥劑,局部才會逐漸消腫。
蔡易晉指出,經給予特殊種類抗過敏藥物與免疫調節劑,林小妹被蚊子叮咬後的過敏反應,已獲改善,不再高燒、畏冷、淋巴結增生,皮膚奇癢情況也緩解許多。
但為了避免蚊蟲叮咬,林小妹妹必須隨身攜帶電蚊香、防蚊液、防蚊貼片,上學也是如此。由於防蚊貼片效果有限,一度改擦麻油,但手臂如果塗抹麻油,無法寫字,現在只能在手上噴防蚊液。
視障的林佳箴不懼水火 觸覺煮濃醇香咖啡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82075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2015-09-12
左眼幾乎全盲、右眼視力僅零點零三的林佳箴,是全台第一位考取國際咖啡師證照的視障者。她還是兩家咖啡店的女店長。她說,目標成為咖啡講師,幫更多視障者學一技之長,「就算眼睛看不見,也能擁有無限未來。」
在台北市信義區巷弄經營咖啡店的卅四歲店長林佳箴,從泡咖啡、煮火鍋,到送餐點、收餐具,動作熟練、精準。她靠聽聲辨識新客與熟客,開店六年,去年底在附近再開第二家分店,總共四名員工,加上她店內共有兩名視障者,「我希望提供視障朋友多元的就業機會,而不只是按摩業。」
林佳箴先天弱視,十八歲因視神經病變,醫生研判四十歲就會全盲。她為了不成為家庭負擔而休學,轉戰職場,開咖啡店。
林佳箴說,視障者從事餐飲業很困難,「不可能會有老闆請員工還要擔心會不會打破杯子」;求職時總被質疑「妳能做嗎?」因此決定創業。
在準備餐點、飲料因全憑「觸覺」,初期常被鍋子燙到、刀子割傷,現在偶爾也會出意外。林佳箴指著手上的傷疤說,「這些都是我從事餐飲業的戰利品。」非科班畢業,也沒受過專業訓練,她曾連打八杯拿鐵的奶泡都失敗,只好硬著頭皮請客人勉強喝下,還不停道歉。
林佳箴雖然煮咖啡得心應手,仍想考證照證明實力。原本只打算考國內丙級飲料調製證照,但她說,因應檢方式對視障者不利,又申請個案應考遭拒,只好轉而考國際證照。
但她第一次考的時候落榜,當時評審透露因為超過考試時間十八秒。她離開試場時大哭,沒想到技術沒問題,而是敗在時間。第二次參賽,九月四日收到考取通知。
評審老師任德祥說,標準很嚴苛,每次考試約淘汰兩成;林佳箴調製飲品時眼睛必須非常貼近用具,「用心」煮咖啡的精神可佩。
「咖啡師國際資格認證」是英國城市專業學會針對專業咖啡行業、從事咖啡教育培訓與現場工作的人員,所設計的國際性職業資格認證,適用於台灣、大陸、香港、新加坡、澳洲等一百多個國家,可當國外就業及移民的技術資歷,為「國際就業工作通行證」。
視障咖啡師林佳箴:國內考不到照 就考國際的
【聯合報/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為什麼政府不提供我們資源?」林佳箴成為全台第一位考取國際咖啡師證照的視障者,源自放棄齊頭式平等的國內丙級證照應考方式。「國內的不行,我就去考國際的!」林佳箴說,如果她能考取丙級,相信可以激勵更多視障者報考。
國內丙級飲料調製術科,其中的前置作業六分鐘是由十八名應檢人共同到公共區拿器具和配料,光配料就有六十二種。筆試也沒有放大字體或語音等協助。「我要如何在一定時間內,跟明眼人同時走到有上百種器具和材料的公共區選料、選材,再回操作台?」她向主辦單位爭取設身障特考區遭拒。
而國際咖啡師證照採定點測試。主辦單位讓她有多幾次的實際操作練習,筆試也准以語音方式應考。
勞動部技能檢定中心科長林育梅說,丙級證照不具法規效力,不是非得要證照才能從事相關行業,所以對身心障礙者,筆試無放大字體或語音等協助;術科則可延長測試時間百分之廿,但無法提供個別考區服務。此外,虹吸式咖啡壺的酒精燈,連明眼人使用都容易燙傷,更何況是視障者;目前沒有視障者報考過。
愛盲基金會董事長謝邦俊說,政府認為視障者煮咖啡有危險是偏見,視障者考證照是為了證明和一般人一樣有能力,「考不考得上是一回事,但政府不能否決視障者的應考權利、打壓求上進的人!」
台灣首位視障律師李秉宏說,曾有視障者參加金融證照考試被主辦單位以「無法提供盲用電腦或放大字體」為由拒絕。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明訂,公、私立機關(構)等公開辦理各類考試,應依身心障礙應考人個別障礙需求,在考試公平原則下提供多元化適性協助,以保障身心障礙者公平應考機會。大學特教督導李英琪說,政府應找視障團體討論適合視障的應檢方式,修正考試內容,「只要改善廚房、器具設備,就可達到安全性。」
※ 千萬不要「有眼不識泰山」。
◆ 陸小學生相思日記:想去看你可是沒錢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181146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11日電 2015-09-12
因同桌的女同學轉學,一名小學生在日記寫說,「我很想去上海看你,可是我沒錢,我只好在路橋等你。」被網友封為「史上最萌相思日記」。有網友說,看完後,突然又開始相信愛情了。
都市快報報導,一名浙江省台州市小學二年級男生想寫一篇日記,記錄暑假生活,媽媽出了「身邊最難忘的那個人」的題目。媽媽本來期待自己會成為日記中的主角,沒想到卻成就一篇相思日記。
小男孩寫道「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天,我是二年級的學生了,在學校,有一件傷心事。我的一個好同學轉學了,我非常傷心,因為她每天跟我玩,跟我聊天,我們約定好長大結婚的。」
他接著寫,「她轉學了,把我丟下,一個人孤零零的,日子沒法過了。我一想到這裡,我眼淚都流下來了。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姐姐聊這事,媽媽說:『你可以再去找別的女人啊。』我說:『她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聽我這麼一說,爸爸、媽媽還有姐姐都無語了。」
據報導,小男孩在日記中寫說,「我很想去上海看你,可是我沒錢,我只好在路橋等你。」
小男孩的家長在微信朋友圈發了這篇文章後,也沒怎麼留意,沒想到這篇日記在網路瘋傳,網友紛紛評論說,這是「史上最暖、最萌」的相思日記。
有網友驚呼「萌翻了」、「好感人」、「太可愛了」。甚至有上海的網友說:「我出錢請小朋友來上海看他同學吧!」
還有網友這麼評論:「看完這篇日記以後,突然又開始相信愛情了。」
小男孩的學校老師梁老師在家長的朋友圈看到這篇日記,認為兩小無猜的感情,令人感到挺溫馨的。梁老師後來還特地聯繫了女孩的家長。
女孩家長聽說這件事後,也笑了,覺得太好玩了,直言放假的時候一定會回來,讓兩個孩子好好見一見,兩家人還可以一起吃個飯,「說不定娃娃親就這麼定下來了呢。」
◆ 周祝瑛:台生更有「文化中國」底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12000944-260301
旺報 2015年09月12日 記者簡立欣/專訪
「陸生狼性,台生小確幸」,是這樣嗎?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認為,兩岸學生各有優勢,不過台生更有「文化中國」的倫理蘊涵,遇到大事舉重若輕;相較之下,國際上普遍認為陸生優秀,但只是很偏狹的、「成績」上的優秀。
長期觀察大陸高等教育、專精國際比較教育的周祝瑛表示,如果套用媒體刻板印象,說大陸整個社會都是狼,台灣都是綿羊,這講得通嗎?「大陸社會差異很大,兩岸社會沒有可比性,用狼性/羊性這種形容詞是很外行的說法。」
陸生清楚學習目標
不過周祝瑛也說,什麼社會養出什麼人,「台灣長久偏安一隅,家長對小孩要求不高,難怪有人成天打電動啃老;相較之下大陸中西部學生若考上狀元,可能是全村集資讓他讀書,他能不用逐鹿中原的心情去闖蕩嗎?」
去年318學運,政大某研究所10個學生有8人去挺學運,剩下2個陸生幾個星期上不了課,小組報告進度嚴重落後,很生氣地說:「關心社會可以,但(學生)該做的事情也要做!」周祝瑛說,這就顯示陸生價值觀,他們千里迢迢來台,目標很清楚,希望有收穫;不管是對課業或對台灣社會,包括大選,陸生是用盡全力學習。
但說到台灣教育優勢,周祝瑛仍樂觀表示有信心。一是社會面,「台灣社會有規範,有人倫尺度;大陸高度競爭、不擇手段,又沒有宗教信仰,『文化中國』底蘊不足。」
周祝瑛說,大陸好學生可能真的很優秀,但不要忘了也有很多人出國留學被退學。「國際上普遍認為陸生的優秀,」周祝瑛思索了一會:「是『成績』上的優秀,而不是『學術』上的優秀!」她解釋,所謂學術優秀,要能教能講,有生活品味,還要充滿人文關懷,是一種「全人」概念。
台師訓練扎實 比陸優
台灣教育另一優勢是師資。周祝瑛說,大陸師資差異太大,功利主義盛行;台灣教師訓練扎實、學術氛圍濃厚,是「傳統中國和西方教育的交融」。
但她也指出,經費不足是台灣教育很大「硬傷」。「去年華中師範大學規定,教師升等前要先去國外1年,全部公費支出!台灣光是資源緊縮和行政流程就消磨太多競爭力。」(旺報)
大陸人看台灣-能放能收的台灣學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14000875-260306
旺報 2015年09月14日(黃小玲/廣州大學學生)
與這麼多台生一起旅行,這是第一次。
可以用在台灣朋友身上的形容詞一籮筐,有出口成章、談兩岸話題就口水不斷的才子,也有總是坐不住、時不時展現出舞蹈特長的嘻哈小子,當然也有平時安安靜靜關鍵時刻總讓人刮目相看的低調人士……其實這跟來自大江南北神州各地的大陸學子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色,而最能與大陸學子的個性區分開來的,估計是那些尖叫聲和那聲「嗷……」了。
一開始被他們的叫聲震驚到,是在初識的第二天、山海關的開營式上。來自大陸的營員代表上台發表時,來自台灣的男生女生立即尖叫,冷清的場面一下子被炒熱。作為陸生的我們則略顯內斂地習慣性鼓掌,畢竟喉嚨真的一下子「嗷」不出來呀!旁邊的台灣女生尷尬大笑說:「好像只有我們台灣的在亂叫……」台灣學生果然風格熱情,且普遍放得開。
放得開還不是重點,關鍵,玩起來嗨。在喜峰口的篝火晚會上,台生主持人全程像打了興奮劑,嘻哈搞怪,主持水準一點都不遜於專業主持。台下觀眾更是盡職盡責,尖叫、笑聲不斷,實在捧場。被點上台懲罰的台灣女生,雖羞澀但不拖泥帶水,即便走調也堅持把歌唱完,娛樂精神十足。發自內心地欣賞這種不拘謹,不扭捏的態度。
不睡覺也要看日出,停電可以看星星,這幫年輕人玩起來就這麼瘋狂。但這群開營式上放聲尖叫的年輕人,會在結營式上暫時收起他們的瘋狂,正兒八經地進行小組成果展示。懂得在該放時放,該收時收,才是恰到好處的熱情。
收,是一種謙遜的態度、一種帶著好奇心的吸收。每到一處,接觸到他們聞所未聞的事物時,總能聽到幾個好奇的聲音。
學打大陸版本的撲克牌,學各地的方言……你可能很難理解一群來自海峽兩岸的年輕人在白天爬完山攀完長城後,顧不得休息,居然認真地學起山東撲克牌。長途跋涉時,在車上不肯蒙頭休息,非要學習各地方言,帶著台腔發出蹩腳的粵語時,常常讓我忍不住笑噴。
有時讓我自愧不如的是每到一個陌生地方,有幾個台生總能積極熱情地與當地融合。一行人中,包括我在內的幾位來自大陸南方的同學,幾乎每頓飯都在搜尋白米飯的蹤跡。北方似乎每頓都離不開麵食和包子,而幾位同樣可能吃不慣的台灣同學卻無所顧忌,來什麼吃什麼,即便不愛吃,都勇於嘗試,這倒讓一直守候白米飯的我小小羞愧起來。入鄉隨俗,台灣學生「隨」得更徹底。
十天,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從這次兩岸交流打開的視窗裡看到的風景,很美!
不敢說我們肩負什麼兩岸交流的重任,但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這也是我們心靈跟心靈的交流。這群能放能收的台灣學生,會成為記憶裡一道亮麗的風景。(旺報)
◆ 台灣人在大陸-冷氣開放 vs. 內有Wi-Fi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14000877-260306
旺報 2015年09月14日(陳虹妤/現居深圳)
搭公交車到深圳拜訪朋友,刷完公車卡,正當我準備找座位坐下時,放眼望去,車上僅有的八位乘客,有七個低頭盯著手機螢幕,僅剩的那位沒盯著螢幕不動,也是手指在螢幕上滑著,於是我也拿出手機準備上網打發時間,看到手機自動跳出的提示,告知車上有不需密碼的無線網路,接著在窗戶的玻璃看到深圳公交車免費Wi-Fi的連線宣傳介紹,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公交車系統已經有免費的Wi-Fi啦。在我的印象中,還有許多地方的公交車還是無冷氣開放的,居然現在讓Wi-Fi搶先進駐了。
此外,身為一個外食上班族,中午只有短短一小時的休息時間,除了要填飽肚子,又想留些時間小睡,時間實在是緊張,因此無論是在台灣或者大陸,街頭巷尾不起眼的麵店、快餐店,總是我既能填飽肚子又能照顧荷包的用餐選擇,然而到了炎炎夏日,中午豔陽高照之際,外出用餐就不再那麼輕鬆愉快,因為並不是每間店的有冷氣,煮麵的大鍋熱水持續沸騰冒出的熱氣,廚師賣力翻炒食材,讓室內溫度不斷升高,如果冷氣馬力不夠或者僅靠著幾個風扇在牆壁上吹著對流空氣,總還是讓人汗流浹背,尤其是吃麵時汗如雨下,也就是因為如此,為了舒舒服服的吃頓飯,是否有冷氣超越口味成了夏天用餐的重要考量因素。
然而,最近我觀察到一個新的現象,那就是公司附近麵店、快餐店,在牆上悄悄貼上了Wi-Fi帳號和密碼的訊息,同事打趣地問老闆,Wi-Fi都有了,冷氣什麼時候裝啊?老闆笑著說,有時候顧客因為想留下來上網,又多點飲料喝,他多擺幾張椅子就可以,萬一再安裝了冷氣,這用餐時段翻桌率豈不往下掉?(旺報)
「徐太宇」一句話 吳淡如考上台大法律
http://udn.com/news/story/7264/1189079
聯合報 記者葉君遠/台北報導 2015-09-15
吳淡如和陳玉珊的少女時代分別都有一個「徐太宇」,建中男孩讓吳淡如從台大外文變成法律系學生,更讓她後來變成作家;陳玉珊的徐太宇曾讓她心碎一地,曲曲折折走來變成今天更完美的人。但人生不像電影有圓滿結局,陳玉珊笑看過去:「那些點點滴滴成就了現在的我,有些事,錯過就錯過了,就讓它留在那裡,成為美好回憶。」
吳淡如在廣播裡專訪「我的少女時代」導演陳玉珊,原本設定的主題是聊勵志,沒想到節目中脫稿打賭彼此說出人生裡的「那個人」。
陳玉珊說,歐陽非凡在她人生是存在的,也有一個不斷糾結的徐太宇,彼此互動很久,也像電影裡演的一樣去過MTV,她喜歡他很久,有次她生病,他就如電影中的情節,在她家樓下丟石頭敲她玻璃,她冒被爸媽罵的危險下了樓後,發現他只是想問她「還好嗎」,沒想到在他入伍當兵期間,竟接到他同袍打來的電話,說「他想促成我們認識」,那天,她的心碎了一地,「後來我就跟他同袍出去,接受他的安排,他知道後非常驚訝。」
吳淡如是北一女高材生,文靜沈默,參加救國團活動時認識喊口令高瘦有自信的建中男生,對他怦然心動,活動結束後他竟主動寫信相約,兩人展開一段純愛。有天他丟了一堆稿紙給她要她看,原來是他寫的小說,紀念他曾逝去的愛情,「這讓我難過得要死,我後來想想,不只你會寫,我也會寫,而且會寫得比你好。」於是她開啟她後來寫作大門。
高三那年,吳淡如的徐太宇當建中畢聯會主席,要編畢業紀念冊,她也因此擔下北一女畢聯會主席,只想跟他地位相等,一起去印刷廠、睡在印刷廠,只想有更多時間相處。她一直想念台大外文,他告訴她念文沒前途,「我們相約台大法律系見吧!」大考出來,父親在外文系榜單中沒見到她名字,卻在法律系中發現她,原來,她完全沒告訴父親已改填丁組,最終父女大吵,差點斷了父女關係,而她的徐太宇,最後沒考上台大法律,傷了自尊,把之前她寫的信全還給她,也跟她斷了聯絡。
吳淡如說:「後來他念了別的學校法律系,而且沒念完被學校退學,成了不折不扣的徐太宇。」她和陳玉珊一聊就陷入回憶,節目過長還拆成兩集,悠悠歲月倒影,吳現場放了陳奕迅的歌「十年」,兩人在空中回味那段已逝青春,原來,九把刀人生真有沈佳宜,而陳玉珊的徐太宇也確有其人,後來成了她打造「我的少女時代」裡角色真實養分。
◆ 創世植物人 25%是車禍害的
http://udn.com/news/story/8618/1187381
聯合報 記者王慧瑛、劉星君/連線報導 2015-09-15
「阿榮,爸爸又來看你了!」卅二歲男子阿榮前年車禍,撞癱成植物人,目前在創世基金會草屯分院安養,阿榮的父親雖罹患口腔癌,仍不辭辛勞每兩天從彰化開車到南投探視兒子,送來現打果汁,從鼻胃管親自餵食。
創世草屯分院院長王梅琪提到,分院目前收治五十五位住民,六成是交通事故成殘,全台創世各分院共安置七百一十五名植物人,因交通事故造成腦傷癱瘓者有一百七十五人,近四分之一。
前年三月間,阿榮騎機車發生車禍,腦部重創,昏迷兩個多月,雖從死神手中搶回,卻成為植物人。車禍前,阿榮和父母一起經營小吃攤,工作、生活在一起,家人感情緊密。
「阿榮,這是你最愛的那張照片…」阿榮父親將阿榮昔日照片存在手機裡,在床邊播放照片集,陪阿榮話家常,給兒子多些刺激與親情力量。阿榮無法言語,只能轉轉眼睛,像是在回應父親。王梅琪表示,阿榮眼球有動但無意識,仍屬植物人。
阿榮父親每周至少到創世探望三至四回,一待就是一上午,除了播放照片,還會幫兒子擦臉、按摩,動作細膩、溫柔,社工人員看在眼裡好感動。
年初,六十一歲的阿榮父親發現罹患口腔癌,他接受手術治療,卻掛心「如果我倒了,阿榮怎麼辦?」寫信給王梅琪等人,吐露憂慮,也提到「等手術完身體恢復,我會馬上去看阿榮」。
「一場車禍,整個家庭走樣!」高雄市七十一歲劉爸爸沉痛地說,他的小兒子小廷十八年前發生車禍,腦部蜘蛛網膜出血,成為植物人,他與太太在家天天細心照料,期盼奇蹟發生,但十八年過去,小廷仍躺在床上,身軀日漸消瘦、四肢萎縮僵硬。劉爸爸說,從五十三歲等到今天,「小廷是我心中永遠的牽掛。」
王梅琪提到,機車事故占高比率,每一次撞擊,可能又一個家庭破碎。
聯合報兩岸關係調查 「永遠維持現狀」竄新高
http://udn.com/news/story/8625/1189975
聯合報 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電話調查報導 2015-09-16
本報兩岸關係趨勢調查發現,民眾對於台灣前途的看法持續朝「永遠維持現狀」發展,比率上升到五成五,創歷次調查新高。
本次調查發現,對於台灣前途的看法,有一成六民眾希望儘快獨立,一成二傾向維持現況以後再獨立,百分之四主張急統,百分之九主張緩統,五成五希望永遠維持現狀,另有百分之四無意見或未回答。
主張急獨、緩獨者 減少三個百分點
和本報去年調查結果相比,主張急獨和緩獨者較去年各減少三個百分點,主張永遠維持現狀則大幅增加八個百分點,是九十九年以來歷次調查新高;其餘各項主張則和去年調查結果差不多。
大陸國力印象方面,調查顯示,今年有五成九民眾認為大陸未來有可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比率較去年調查減少四個百分點;不看好大陸成為世界最強盛國家的比率則由去年的二成九增加到三成二。
儘管近六年調查都有接近或超過六成民眾看好大陸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但只有三成四民眾擔心大陸強盛將不利於台灣的發展空間,六成二民眾不憂心。
擔心大陸擴張不利台灣者 維持三成五
從趨勢資料來看,擔心大陸國力擴張不利台灣的比率,五年來皆介於三成至三成五之間,變動不大。
進一步分析顯示,主張緩統或急統民眾都有七成左右看好大陸未來將主導世界,比率高於持其他主張的民眾;至於主張緩獨或急獨者,則有逾四成擔憂大陸國力增長不利台灣發展,負面感受也明顯高於持其他主張的民眾。
這次調查於九月九日至十二日晚間進行,成功訪問一千零四十二位成年人,另八百五十四人拒訪;在百分之九十五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三點零個百分點以內。調查是以台灣地區住宅電話為母體作尾數兩位隨機抽樣,調查結果依台灣地區廿歲以上人口之性別、年齡及縣市結構進行加權。
※ 相關報導:
* 不文明、霸道…看大陸政府、民眾 逾半印象差
http://udn.com/news/story/8625/1189941
本報民意調查發現,過去一年來,民眾對大陸政府及民眾的觀感變化不大,持負面印象的比率都超過五成。
....在不提示選項的前提下,民眾對大陸政府負面的印象仍以批評專制集權與強勢霸道居多,比率各占二成三及一成四;比率高於百分之四的負面評價還包括獨裁、貪腐與不民主等。
....另一方面,民眾對於大陸民眾的觀感雖優於大陸政府,但仍是以負面感受居多....在不提示選項的前提下,有二成七民眾對於大陸民眾的不文明行為印象最差,其他的負面印象還包括強悍霸道、炫富、不守法、不衛生等,但比率都不超過百分之七。
* 兩岸開戰 民眾多認為可能性低
http://udn.com/news/story/8625/1189965
....綜合來看,儘管兩岸經貿、軍事及外交互動略偏競爭或敵對,但由於其他層面關係仍處於相對和緩狀態,因此,民眾普遍認為兩岸開戰可能性低。如果一分代表台灣與大陸非常不可能開戰,十分代表非常可能爆發戰爭,平均來說,民眾評估兩岸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得分平均為三點二分,和去年調查維持相同水準。
* 學者:大陸工作待遇調整 西進減少
http://udn.com/news/story/8625/1189936
本報調查,卅歲以下年輕族群赴大陸就業意願近三年連年降低,學者多半認為是受到太陽花學運影響,不過,稍年長者赴陸工作意願增加,多半因為台灣工作機會降低,不過,大陸現在對台灣人才需求降低,值得注意。
國防部前副部長林中斌說,調查凸顯近年年輕人受到政治影響,理想高於現實,「太陽花學運只能說是引爆點」;白領階級及研究所以上學歷者赴陸工作意願增加,則凸顯現實高於理想。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吳玉山指出,值得觀察的重點是年輕人的態度改變,赴陸就業意願和九十九年相比數字掉很多,年輕受訪者面對兩岸發展及自己扮演的角色,態度起伏和「經貿」面向的變化是相關聯的,不只反映了一般政治性的發展,也反映了太陽花學運的效應,更與兩岸經濟發展不能滿足這個群體的期待有關,以致整體評量往衝突方向發展。
就民調呈現的社會氛圍而論,吳玉山認為,明年不管哪個政黨執政,面對大陸問題有三個重點,首先是理解兩岸已有深厚聯繫,應該維護既有紐帶;第二是不要過度美化,只講好處,造成不切實際的期待,人民有望一旦落空就會強烈反彈;第三是應排除心理障礙,徹底了解對岸。
* 兩岸關係調查/收攏台灣心 大陸尚欠「軟實力」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189912
....台灣民眾對於兩岸各層面關係的感受,如果拿來和二○一四年的調查數字比較,看起來是大同小異。難道這一年來,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無感」?
....首先,「永遠維持現狀」仍然是民眾對台灣前途的最大期待,比率甚至上升到五成五新高。這足以說明,馬政府的諸多政績雖被「低估」,但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立場,還是成為台灣民意的主流。
....我們認為,民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調查顯示,在兩岸政治、軍事、外交、經濟及社會五大領域的互動中,民眾認為政治與社會互動相對較為緊密。只是,這兩項領域的互動關係,仍舊未能緩和兩岸其他領域的競爭狀態。
其次,多數受訪民眾己意識到中國大陸的崛起,但卻認為其綜合實力的大幅提升,不會影響到台灣自身的發展。我們認為,這種略帶「事不關己」的態度,對於試圖將「中國夢」和「台灣夢」相連結的中共當局而言,無疑像是當頭棒喝。很明顯地,對岸並未展現足夠的「軟實力」,來改變台灣民眾對中共當局,甚至對大陸人民的不良形象。
....最後,由於這次進行民調的時機正值台灣大選前夕,其中釋出的一些訊息,仍有值得各方關注的地方。兩岸關係是否成為影響未來選舉成敗的關鍵,答案見仁見智;但可以預期,任何政黨都不會違背民意,採取與馬政府背道而行的立埸,來企圖改變現狀。
◆ 不愛急統急獨 學者:台灣人成熟理智趨勢
http://udn.com/news/story/8625/1189962
聯合報 記者黃瑜萱、楊湘鈞、鄭宏斌/台北報導 2015-09-16
本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結果出爐,民眾主張「永遠維持現狀」比率升到五成五新高,兩岸專家、國防部前副部長林中斌指出,聯合報最新民調顯示,希望兩岸「維持現狀」的民眾持續增加、今年甚至過半,呈現台灣人民長期的成熟理智趨勢,凸顯統獨兩極都已不適合台灣。
林中斌表示,今年調查民眾選擇「永遠維持現狀」上升到百分之五十五,創歷次調查新高。就他所掌握數據,這也是自一九九二年以來類似「六分法」調查的最高。
「更值得關注的是已過半」林中斌說,一則顯示台灣人民長期成熟理智、無意冒急統或急獨之險;再則也可看出自蔡英文喊出「維持現狀」,並一路慢慢調整姿態後,相當程度吸納獨派的支持。
他也說,六成二民眾不憂心中共變強,與在媒體看到的訊息不太一樣,顯示多數民眾頭腦清楚,加以兩岸往來頻繁及台灣對中國經濟依賴現實,相信即使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當選也會持續。
林中斌指出,明年無論誰當選,中共對台政策都不致有大調整,因中共也長期進行類似調查,「他們看到的台灣圖像是長期且全面」,去年九合一選後中共即已檢討並定調,對台政策沒問題,而是「沒到位」、是執行面的失敗,讓穿梭兩岸的「中間人」得益。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吳玉山認為,比較歷年數字可看出,經歷去年太陽花、明年可能換民進黨執政,民眾愈認知到現狀變動,就愈希望未來「穩」、不要動最好,讓原本緩獨的數字跑到「永遠維持現狀」這個選項來。
新台灣國策智庫董事長吳榮義表示,雖然兩岸開戰的可能性不高,但也不是完全沒有,顯示民眾多少還是有一點擔心,畢竟中國仍以飛彈對準台灣。
華裔科學家涉洩密 美搞烏龍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17000443-260108
中國時報 2015年09月17日 劉屏/華盛頓16日電
幾個月前,旅美華人科學家郗小星在槍口下被捕,罪嫌是洩密。這個月,美國司法部發現弄錯了,全案撤銷。郗小星得還清白,可是個人及家庭承受的精神折磨如何補償?龐大的律師費用誰來支付?
郗小星是知名的超導專家,原任費城天普大學物理系主任。15日,他與遭到同樣折磨的水文專家陳霞芬會見新聞界。陪同兩人的「百人會」華府區主席胡善慶說,這種抓人之後又撤銷的案例,應該是極其罕見,可是「10個月內發生3起,共4個人」,讓人擔心這會不會是趨勢,專以華人為對象。
5月間,某個清晨,聯邦調查局(FBI)幹員敲門後,持槍進入郗小星位在費城郊區的住宅,當著郗的妻子及兩個女兒的面,把他銬上手銬帶走,罪名是向中國傳送含有二硼化鎂的超導薄膜機密科技。
美國司法部後來聽取其他專家的證詞,發現那不是什麼機密,因而撤訴。記者會上,郗小星妻子李奇想起夫婿被抓場景,仍心有餘悸。不過她豁達地說,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到訪,她希望習與美國總統歐巴馬「聚焦於擴大經貿關係的願景」,從而減輕其他方面的疑慮、猜忌。
陳霞芬在美國國家氣象局工作多年,去年10月,有人舉報她向大陸同學提供美國網站資料,因而被捕、起訴;今年3月開庭前,檢察官撤訴。(中國時報)
※ 麥卡錫主義復辟?相關報導:
* 人生巨變! 華裔科學家泣訴被美控間諜
http://udn.com/news/story/8299/1191013
「希望今年我能愉快的欣賞聖誕燈展,而不是滿眼淚光」。去年10月被控多項間諜罪的華裔水文學家陳霞芬,15日難抑過去數月來的委屈與痛楚,聲淚俱下道出作為一個普通勤勞公民的卑微願望。而與她有相同遭遇的天普大學華裔教授、世界知名超導專家郗小星,也在美國司法部撤銷間諜控罪後首次露面,回想家人朋友在艱難時期的無條件支持,他也感慨萬千,落下男兒淚。
....被撤訴後,她原本打算回歸正常生活,重回自己熱愛的崗位,繼續為這個國家奉獻。但就在「勞工節」的周末,她又獲知被解雇的晴天霹靂。陳霞芬說,這次她別無選擇,只有再度訴諸法律贏回工作,並確保與她背景相似的人不再受到不公平待遇。
同樣被控間諜罪的前天普大學物理系主任郗小星,其平靜生活也被這場突如其來的磨難打破。他說:「這是從一個完全自由的人向被起訴的巨大轉變」。5月21日他被控傳送中國敏感資料時,正準備回中國為母親慶祝90歲大壽。儘管郗小星在回憶時顯得比陳霞芬平靜,但當說起一路全力支持他的家人、朋友、學生和天普大學,他也不禁淚如雨下。
◆ 穆斯林男童自製時鐘被當炸彈 歐巴馬推文安慰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192345
中央社 波特蘭16日專電 2015-09-17
德州的1名14歲穆斯林男童,日前帶了用鉛筆盒改造的自製時鐘到校,被校方當成炸彈報警。包括歐巴馬總統、臉書創辦人祖克柏,今天紛紛透過社群媒體,對他表示支持與安慰。
德州地方電視台WFAA報導,在爾文(Irving)就讀麥克阿瑟高中(MacArthur High School)1年級的阿邁德‧穆罕默德(Ahmed Mohamed),對於機械工程非常有興趣,自創發明曾多次獲獎。他週末期間在家裡利用鉛筆盒做成數位時鐘,14日把這項作品帶到學校,想要展示給工程學老師。
不過,這項「發明」卻讓穆罕默德惹禍上身。英文老師認為他帶炸彈到學校,當場沒收,校長與輔導老師也把穆罕默德叫去問話。後來校方通報警方,員警到校以涉嫌攜帶假炸彈為由將他上手銬逮捕,時鐘與平板電腦一併帶回調查。
爾文警察局事後對媒體表示,面對員警盤問,穆罕默德說明並不是炸彈,只是時鐘。警方判定穆罕默德並無任何犯罪意圖,將他釋放。警方今天也進一步宣布,不會將穆罕默德移送法辦。
穆罕默德被冤枉逮捕的事件,在推特引發熱烈討論。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天上午透過推特發文寫道:「很酷的時鐘,阿邁德。想不想帶它到白宮來?我們應該鼓勵更多孩子跟你一樣熱愛科學。這樣才會讓美國變得更美好。」
臉書創辦人祖克柏今天上午也在臉書發文寫道:「具有如此技能與抱負,自己做出很酷的東西,應該是得到掌聲,不是逮捕。未來是屬於像阿邁德這種人的手中。」
祖克柏也寫:「阿邁德,如果你有機會經過臉書,我很樂意跟你見面。繼續做下去。」
◆ 北極「死亡航道」 郭川「破冰」成功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193459
世界日報 北京17日電 2015-09-17
中國航海家郭川及其團隊在北京時間16日零時48分,駕駛「中國‧青島」號衝過白令海峽終點線,創造首次以風為動力、不間斷、無補給穿越北冰洋(北極海)東北航道的世界紀錄。這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第一次由一位中國船長帶領五名國際船員創造的世界紀錄。多位帆船人和體育人對郭川的壯舉予以高度評價,認為他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世界航海運動的奇才。
綜合新華社、中新社報導,本次歷時12天3個多小時,航行約3240海里的北冰洋探險,3日自俄羅斯的莫曼斯克出發,郭川船隊從巴倫支海開始,先後穿越了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楚科奇海,最後來到了白令海峽。國際帆聯世界帆船速度紀錄委員會在那裡設置了一條無形的終點線——從俄羅斯東北端的傑日尼奧夫海角的燈塔到大迪奧米德島之間畫的地圖直線。
成國際航海界傳說
據報導,以風為動力,駕駛帆船在不間斷、無補給的條件下,郭川和他的國際團隊在北冰洋上經受過風浪的考驗,還在繞過一座座冰山浮冰時與死神擦身而過。在這13天的航程中,郭川和他的船員克服冰山、浮冰、大霧等惡劣天氣,而船上的儀器多次失靈,船上一切幾乎回到原始狀態,更需要改變航線。回想這趟歷險,郭川說:「有好幾次,在寒冷冰凍的船上,我們都差點以為這段路再也走不下去了,但依靠大家的智慧和毅力,我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
北冰洋東北航道過去常年在冰蓋下沉睡,對於帆船航海來說,一直名存實亡,只是條「傳說中的航道」,也一直是西方極限帆船航海高手們視若畏途的「死亡航道」。挑戰「傳說中的航道」成功,也讓郭川成為國際帆船航海界的一個傳說。郭川這次開拓性的航行將在世界範圍引起巨大反響。
探險行程曾受懷疑
世界帆船航海界權威人物、法國航海氣象專家克里斯蒂安‧杜馬爾認為郭川在世界航海界開闢了新的海域,豎起了新的標竿。他說:「郭川已經是個偉大的航海家。他做了我們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這位中國船長取得了所有歐洲和美國船長都認為不可能完成的功績。我們西方所有著名的船長都認為不可能駕駛帆船穿越東北航道。那裡浮冰遍布,過去那些探險家都是使用動力船隻、且靠岸有補給地航行。」
郭川船隊衝線之後,為他們提供氣象服務的比利時航海專家蓋拉爾德發來郵件祝賀:「我想讓你們知道你們取得了多麼偉大的成績。我承認當初對你們成功抱有的懷疑是個錯誤。」
「從兩年前有這個挑戰北冰洋東北航線不間斷航行的夢想開始,我們經歷了太多。從買船到找贊助商,從尋求各方支持到組建船隊,至最終成行。我想說,夢想還是屬於有毅力,永不放棄追求的人。」郭川航行的總負責人劉玲玲說。
郭川曾在2013年創造單人不間斷環球航行世界紀錄(40英尺帆船),北冰洋創紀錄航行是郭川創造的第二個世界紀錄。
美軍飛官執勤 沒像電影那麼浪漫
http://udn.com/news/story/6813/1194587
聯合報 編譯莊蕙嘉/報導 2015-09-18
電影「捍衛戰士」塑造大眾對美國海軍飛官的印象:帥氣的太陽眼鏡和飛行夾克,在空中出生入死與敵機激戰,還有和美女教官深夜酒吧調情。但在中東執行空襲伊斯蘭國(IS)任務的美國海軍飛官說,現實狀況才沒有這麼浪漫。
紐約時報報導,部署在波斯灣的羅斯福號航母上,駕駛F/A-18戰機的美國海軍飛官斯莫伍德,和室友兼同僚史密斯,五月的某一天執行空襲IS任務。兩機起飛後,史密斯的戰機引擎突然故障,機身失重急墜,他緊急彈射逃生,造價近台幣廿億元的黃蜂戰機墜海。
這起事件說明目前美軍飛官面臨的主要難關,是機械故障和地面砲火。在中東空襲IS的美國海軍飛官,都是「捍衛戰士」等級,頂尖中的頂尖。但電影中的空戰在現實世界已不多見,更別提電影中湯姆克魯斯在敵軍米格機前的翻滾特技。
去年八月開始, 迄今美軍對IS發動逾四千七百次空襲,其中八成七是由美國領導的盟軍飛行員執行。IS雖擁有肩射型火箭發射器,不過尚無能力擊落美軍戰機。
美國前空軍戰機飛官柏克少校說:「美國空軍、海軍和陸戰隊仍主宰天空。即使飛官期待空戰,最大風險其實來自小規模武器,保持一萬英尺以上高度,便不會遭遇地面砲火。」
另外,一般人頭部重量約四點五公斤,近卅年前拍攝的「捍衛戰士」中,飛官承受力量約四G至五G,相當於在空中頭部重量十八公斤。新型戰機推力更強,飛官須承受九G、相當於四十一公斤力道。
因此飛官必須維持體能在最佳狀態,像是電影中,阿湯哥在出任務前一晚還在酒吧和美女教官深夜喝酒調情,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
飛官面臨的另一個難題是,空襲任務可能傷及平民。
儘管已謹慎評估,戰機誤炸平民仍時有所聞,美國中央司令部迄今已收到卅一件疑似誤炸平民的報告。
◆ 她喝水疑被白眼 怒喝誠品店員下跪道歉
http://udn.com/news/story/7320/1194783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2015-09-18
昨天下午在敦南誠品,有名女顧客疑似不滿服務生對她翻白眼,當場爆氣,在大庭廣眾下喝斥服務生,甚至飆出國罵後還叫他下跪道歉,一旁路人見狀,將過程錄下來PO上網路,網友說「身為服務業就是要被糟蹋?」,替服務生抱不平。
影片中一名身穿黑上衣的女性顧客,疑似不滿服務生對她翻白眼,在大庭廣眾下對著一名男服務員大聲叫囂,「叫警察?X你娘的,你要叫大咖的,叫小咖的也會被我趕走,要叫後台硬的」疑先前路人看不下去上前阻勸,也遭婦人罵「你們路人在那靠X三小,都有錄影啦」、「是誰對誰態度不好,我去你店喝一杯水,就要被你白眼」接著就要服務生下跪「你不是為了救大家,你不是很有英雄精神?」讓一旁的服務生不知所措。
據民眾向《蘋果日報》投訴,這名女性顧客,大吵大鬧還摔椅子,語帶威脅認識黑白兩道,要求服務生下跪,還不准旁邊一男一女的樓管講話,後有其他櫃的員工看不下去報警,女顧客還抱怨為何找警察來,最後才自行離開,爆料民眾指出該名女顧客疑似喝醉。
網友認為只因為喝水被白眼就不爽,紛紛替服務生抱不平,覺得「有點超過這位太太」、「奧客百百種」、「身為服務業就是要被糟蹋?」、「丟人現眼!拉低台灣素質!」也有網友認為「怎麼沒有正義的人站出來」,還有人說「服務業該反擊了,不然真的越來越沒有人想做了。」
※ 公然侮辱?
* 拿300元砸店家 奧客罰1.5萬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50615/36609397/
苗栗縣李姓婦人去年跟男友到燒烤店消費,因消費糾紛與老闆口角,李婦竟在店門口掏出三百元砸向老闆。法官認定李婦以輕蔑方式貶損店老闆人格和名譽,依公然侮辱罪判拘役十五天,得易科罰金一萬五千元。
帶路商機 新疆重振古絲路榮光
http://udn.com/news/story/7333/1196831
聯合報 特派記者陳言喬/專題報導 2015-09-19
前言
大陸把絲綢之路經濟帶、廿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列為當前的國家戰略,其中的「一帶」,指的是從西安沿蘭州經敦煌到新疆的古絲綢之路。為了解當前新疆古絲路情況,本報記者赴北疆的烏魯木齊、阿勒泰、伊犁等地,探訪當地(一帶)經濟文化發展與民族融合情況。
西域,因為地理位置的遙遠,因為民族宗教的複雜,從來就不是一個穩定的區域。
二千一百年前的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意外促成了中國與西方各國的通商貿易,讓「絲路」發揚光大、留名千古,也讓當年絲路帶上的商貿城市繁榮發展,並留下光輝的歲月。
西域,就是現在的新疆,兩千年來,除了商隊的往來,它更是一部長年屯墾戍邊的歷史。不論是西漢的和親政策;唐朝統一西域;成吉思汗西征;清代平定準噶爾後的「伊犁大將軍」;以及沙俄巧取豪奪我土地等。新疆,就是一部得而復失,又失而復得的歷史。
這些故事,有衛青、霍去病的悲壯,也有漢家公主的哀傷。
解憂公主、王昭君,她們以個人的力量,犧牲自己的幸福,維繫了邊疆暫時的穩定,雖名留青史,卻也哀怨以終。
在伊犁河畔漢家公主廟奉祀著遠嫁西域的公主,其中被稱為第一個漢家公主的劉細君寫了一首「黃鵠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邦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劉細君嫁給烏孫王五年後,因太過憂傷過世。
和親是為了穩定邊疆,新疆有四十七個民族,多數信奉伊斯蘭教,加上長期經濟的落後,讓這個地區形勢更為複雜。
二○一三年,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希望協助周邊國家發展,取意恢復早年「絲路」的繁榮茂盛,來提升中亞各國經濟,穩定中亞各國政局。有穩定的中亞區域,才有穩定的疆界關係,中國才有安全的大後方。
二千多年來的和親、屯墾戍邊都是一種維穩手段,唯有互利共榮、發展經濟、提倡旅遊,才能長治久安。
伊犁喀贊其維吾爾社區六十五歲的馬車師傅艾義巴.買買提說,過去他的收入是零,現在當地發展觀光,他靠著馬車載遊客,旺季時一個月也有四、五千元人民幣收入,旅遊業正在當地方興未艾。
一帶一路 古絲路給的靈感
「一帶一路」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廿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是二○一三年九月和十月由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戰略構想。
「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以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為目標,主動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
絲路,起自中國古代都城長安(今西安),經中亞國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而達地中海,以羅馬為終點,全長6440公里。這條路被認為是連結亞歐大陸的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而絲綢則是最具代表性的貨物。 (陳言喬)
※ 相關報導:
* 汗血寶馬 能喚醒中亞文化共鳴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196839
「我引進汗血寶馬是賠錢的」,新疆烏魯木齊野馬集團董事長陳志峰秉持自己長久以來興趣,引進一百多匹烏茲別克、土庫曼的汗血馬,只為一圓幼時夢想。他說,「汗血馬若不能發揚光大,我以後去為漢武帝守靈去」。
「為漢武帝守靈」是陳志峰的玩笑話。野馬集團目前已是大陸最大的汗血馬圈養中心,同時也是普氏野馬(全球僅剩二千五百匹,比大熊貓還珍貴)的繁育基地,共有八百多匹各式馬群。
談到大陸要建設「一帶一路」,陳志峰眉飛色舞地說,古時絲綢之路就是「聲色犬馬」,漢武帝為了汗血馬,打了兩次戰爭,沒有漢武帝,就沒有張騫,沒有張騫就沒有絲路,大漢文化可從一匹馬開始講起。
* 新疆推家訪遊 「台灣人最捧場」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198454
新疆當局為提升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近年大力發展旅遊業,尤其是具深邃文化的「民居家訪遊」。
有兩百多年歷史的伊犁州伊寧市喀贊其老城區,就這樣應運而生,如今這個以維吾爾族為主的城區,以全新風貌示人,他們和善親近,呈現好客的北疆民族風情。
「你們台灣人最捧場了!去年喀贊其有近四萬人次疆外遊客,其中台灣遊客超過一半!」維吾爾族姑娘麥迪娜笑盈盈地說。
....所謂的「家訪遊」就是遊客到主人家中作客,了解主人的風俗文化、飲食、工藝、音樂、美術等。主人請到訪的客人品嘗特色點心、奶酒,介紹他們的文化,還表演一段傳統樂器,有的住家還會展示手工藝品,以平實的價格出售。
* 新疆家訪遊/喝奶酒 看成吉思汗祕傳摔跤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198456
新疆發展旅遊,推動民俗傳統的「家訪遊」,除了伊犁的喀贊其維族住家,還有喀納斯湖畔的蒙古族圖瓦人住家。
圖瓦人是蒙古族的一個古老的支系,但與蒙古族不同的是,他們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歷史記載,他們是成吉思汗的後裔,大汗西征的時候帶來一群士兵在喀納斯湖邊駐守,後來就留在了這裡,成為了今天的圖瓦人。現今圖瓦人共廿萬人,主要在俄羅斯聯邦的圖瓦共和國,住中國有兩千多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喀納斯村,約九百人。
* 新疆家訪遊/登淨土 神之淚湖怪待你解謎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198458
在「一帶一路」北疆探訪行程中,有兩座湖引人注目,一是有「上帝最後一滴淚」的喀納斯湖,一是有「淨海」之稱賽里木湖。近年兩座湖已成台灣遊客赴北疆的必經之景。
喀納斯景區管委會主任苟俊豪說,台灣遊客很喜歡喀納斯景區,今年有望首度突破萬人大關。
喀納斯景區位在新疆最北端,與俄羅斯、蒙古國接壤,被譽為「人間淨土」。當中的喀納斯湖是周遭的冰川融水而成的高山湖泊,湖水面積四十五平方公里,最深處達一百八十八公尺,蓄水量達五十四億立方公尺(約為台北翡翠水庫的廿五倍)。二○○九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十大湖泊」,湖水呈碧綠色,天氣好時,湖面與天際線連成一片,水中倒映的高山有如山水畫。
◆ 東北亞》韓國青年的認同危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20000229-260209
工商時報 2015年09月20日 譚淑珍
在台灣,有博士生賣雞排;在韓國,有奈米電子物理、IT技術科系畢業生賣飯糰。台灣的年輕人不會因此不愛台灣,但是可能會去搞學運,然而,韓國有不少年輕人「希望自己不是韓國人」!
■Statistics show that the youth unemployment rate is higher than 10 percent, and even graduates from Korea's top three universities are having a hard time finding a job at a large corporation.
曾經,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批評台灣的博士生去賣雞排,是浪費教育資源。
如今,在韓國也有不少奈米電子物理、IT技術工程系學畢業的年輕人,因為在現實社會裡難以實現「夢想」,退而求其次的去賣「紫菜包飯(飯糰)」,引發了韓國「郭台銘們」的議論。
不同的是,在台灣,郭台銘是斥責賣雞排的博士生浪費教育資源;而韓國社會則是批評政府沒有創造讓年輕人發揮的環境與舞台。
青年就業情況開倒車
年輕人在韓國的困境,可從今年青年平均失業率逾10%,比整體平均失業率約3%整整多了6個百分點,看出端倪。只是這項數據代表什麼意義呢?
1997年韓國遭遇亞洲金融風暴時,青年失業率與整體失業率的相差值是3至4個百分點。
兩相比較,顯示當前韓國青年就業狀況比亞洲金融風暴時還要糟。
如果進一步分析,有研發、工程等專門科技領域背景的青年就業比重,也從2007年的34.5%,到今年上半年跌落到只有22.5%,這也是為什麼會出現IT資訊科系畢業後會去賣飯糰的情況。
當年輕人在如此的現實生活中,面對韓國高麗大學亞洲文化研究所、東亞研究院以及韓國的「中央日報」所共同進行「2015年國家認同感」的問卷時,就出現下列令韓國社會難堪的調查結果:30%的2、30歲的年輕人「希望自己不是韓國人」,還有過半的2、30歲年輕人「曾經為韓國感到羞恥」。
這樣的調查結果,與韓國社會普遍存在的從三拋(拋棄戀愛、結婚、生子)、五拋(再加就業、社交)到N拋(不斷增加需要拋棄)的世代的現實相當吻合。
當年輕一代為了糊口得拋掉一切時,又要如何對政府甚至國家產生認同?也因此,2、30歲的年輕人被問到「政府代表整體國民的利益而不是少數人的利益」時,只有不到40%表示同意。
希望政府重視分配正義
也因此,當被問到「是經濟成長重要?還是福利重要?」時,過半(53.4%)的年輕人都選擇「福利」。顯然,韓國的年輕一代也覺得「分配正義」,是需要被伸張的。
於是,當被問到「即使國家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我們也要跟隨國家」時,只有不到30%比重的年輕人表示認同,也就是說近7成的年輕人給了否定的答案。
有意思的是,韓國的年輕一代,並不認為北韓是「韓國的一部分」,調查結果顯示,61.5%的2、30歲的年輕人認為只有38度線以南的地方才是韓國「領土」。
看韓國,想台灣,雖然說有些情節似曾相識,然而,台灣年輕人或許會搞學運,但是至少不會說「不愛台灣」,但是,韓國年輕人不但會「希望自己不是韓國人」,不少人還「曾經為韓國感到羞恥」...。(工商時報)
塞外江南伊犁 傳奇歷史掩不住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199999
聯合報 特派記者陳言喬/專題報導 2015-09-21
如果克拉瑪依是沙漠中建造的新城,伊犁就是一個有數千年歷史的老城,而且是個水草豐沃的「塞外江南」。
「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伊犁水土資源豐富,自古以來一直是各民族爭奪的沃土。清朝在此設置伊犁將軍府,統管整個新疆,後來才將省會遷至迪化(今烏魯木齊)。
伊犁面積近卅萬平方公里,卻有得而復失、失而復得的歷史。它能回到中國的懷抱,是清朝林則徐、左宗棠與曾紀澤等人不懈的努力。
伊犁在歷史上很有名,曾是大月氏國、烏孫國的所在地,當年漢武帝為了汗血寶馬發動戰爭,西元前六十年就被納入中國的版圖。
它位處新疆的最西北,距台灣五千公里,但每年都有很多台灣遊客到訪,唐王勃的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十分貼切地形容兩地關係。
伊犁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地,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多處的天山世界自然遺產地,它怡人的氣候更讓人稱道。
說到伊犁的今生前世,伊犁州委書記黃三平總有說不完的話題:「伊犁有伊犁河、額爾齊斯河兩條國際河流及大小河流廿多條流經,造就三億多畝的天然草場,一百萬公頃的森林面積,歷代以來都是各方爭奪的焦點。現在則是全世界最大的薰衣草園…。」
站在伊犁河畔,看著湍急的水勢,這座被譽為伊犁各族的母親河,千百年來孕育著這塊寶地。伊犁河是新疆水量最豐富的河流,當局沿著這條河谷,以「還其自然」的原則,計畫打造成世界級的旅遊精品,讓遊客體驗伊犁古今民族風情和絲綢之路西域民族風情。
伊犁,是鑲嵌在大陸西北邊陲的一顆璀璨明珠。從西漢與烏孫國聯姻結盟起,兩千一百年來,伊犁與中原的聯繫和交往從未間斷。到這兒可看到各族、各國的文化與傳奇故事,看到歷任四十二名伊犁大將軍以及林則徐謫戍伊犁大辦水利等歷史故事。
※ 相關報導:
* 千年驛站霍爾果斯 一帶一路關鍵地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199997
有「千年驛站、百年口岸」的伊犁霍爾果斯,隋唐時就是古絲路新北道的重要驛站,如今更將肩負「一帶一路」使命,發揮面向中亞、西亞的貿易樞紐地位。
霍爾果斯市與哈薩克接壤,是集邊境區、口岸城、商貿型、國際化特點為一體的綜合性城市。但早在一八八一年即正式通關,是大陸面向中亞、西亞乃至歐洲距離最近的視窗。
◆ 逮回3艘越界中國船 1艘趁清點又落跑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917229
自由 2015-09-21
〔記者吳正庭/金門報導〕金門海巡隊查獲3艘越界中國快艇,逮捕8男1女,押回隊部進行移船作業時,其中一艘快艇昨趁機從暫泊的金門料羅港,往廈門水域逃逸,有4人落跑,由於離海巡隊大門不遠,海巡緊急出動攔截,仍無功而返。
金門海巡隊根據漁民反映,指近來有中國快艇配備大馬力舷外機(200匹馬力,最高船速40節)非法越界捕魚,甚至挑釁金門漁民。
海巡隊長黃宣凱指示組成專案小組,趁昨夜低潮,在金門大岩嶼海域埋伏,逮獲「前埔068號」 等3艘中國快艇,帶回8男1女。
未料,其中一艘中國快艇泊於料羅港船席外側,下午趁清點漁具數量進行移船作業時,2名中國漁民趁3名戒護的海巡人員不注意,開船加速逃逸,另2人見機不可失,從另一艘船跳船加入。
事發突然,海巡隊措手不及,雖立即通報在田埔海域線上的3552艇,並緊急出動料羅港2006艇、后豐港CP1015艇及羅厝港2007艇追出,無奈為時已晚,眼睜睜看著中國快艇離去。
粗估中國快艇從料羅隊部溜走,到大膽島北方1.2浬駛出禁限制水域,航程約18浬,時間花約1個小時。
資深海巡隊員表示,近來海域出現的中國快艇,都是為行情不錯的黃魚而來,幾乎都配備大馬力舷外機,時速可達40浬(70幾公里),比起海巡隊只有30節(50幾公里的)快多了,根本追不上。
海巡隊表示,9名漁民觸犯兩岸人民關係法行政罰部分,不須上銬,至於靠岸後為何未將船艇鑰匙拔走,海巡確有疏失;黃宣凱表示,將對違失人員追究,絕不寬貸。
海巡並透過兩岸共同打擊犯罪機制,提供逃逸4人資訊,通知廈門市海監指揮中心協處。
員警扮社工為何被罵翻 他們說出爭議點…
http://udn.com/news/story/2/1204689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2015-09-23
警方打擊犯罪、快速破案原是好事一樁,不料這次高市刑大警花假冒社工師,以關懷為由破門而入,事後還將此辦案手法發布新聞稿給媒體,結果卻引起社工界紛紛至高市刑大臉書底下留言痛批,「根本是摧毀了社工長期苦心經營的社福連繫機制。」
事實上,有不少人認為高市刑大根本沒有必要把破案手法公諸於世,甚至還大方公開地貼上臉書。有任職社工師的網友就表示,「這件事情對社會的影響可不是道歉就可以處理的吧!新聞誰發的?用了錯誤的手段還在哪邊沾沾自喜,丟不丟臉?」
有人認為高市刑大應該要出來辦記者會道歉,而不是只是在臉書發個聲明就沒事了,社工師們表示,所謂的「智取」辦案,並不應該消費社工,因為這樣的觀念接下來要付出的代價,就是讓社工被更加提防,讓社工路更難走,成為被更容易被攻擊的對象。」
也有人感嘆,社工師要取得弱勢人口的信任如此艱難,「辛苦多時所建立的信任感,是否會在一夕之間就崩潰?」還有人直接嗆高市刑大「知法犯法」,網友舉社會工作師法第6條表示,非領有專科社會工作師證書者,不得使用專科社會工作師名稱,還說自己是社工,也要和警察一樣要學會擒拿術,「但我們可以合法持有槍遇來保護自己嗎?」
其他人則認為,「這絕對不是你們先想到的方法,一定早就有人想過了,但卻知道不行而沒去做,又或許其實也有警察這麼做只是沒被爆出來,但你們竟然還沾沾自喜?」、「說這麼多對那位美女警官有任何懲處嗎?」
還有人擔心,警方都可以偽裝成社工師了,是否下次也可以偽裝成各行各業的人來逮捕人民?比如裝成麥當勞的外送員、偽裝成為醫生或護理師,破壞更多人與人互動的信任基礎?「聽起來真像情治單位太可怕了!」、「這不是一個國家執法人員應該做的事」
然而,整起事件至今,也有網友覺得此作法並無不妥,「打擊罪犯才是最終目的不是嗎?過程不重要,沒有抓到犯人,本來對警方來說一切行動都是無意義。」網友分析認為,這次的爭議癥結點是「破案手法不應該發表出來才對,因為警察辦案沒必要向社會大眾說明。」
※ 相關報導:
* 女警扮社工破案 挺「鴿」漫畫家氣到發抖
http://udn.com/news/story/7320/1204782
....這個漫畫家痛批,「今天,一個女警,被官方冠以「美女」之名,利用了這個身分,成功破案,妳成功偵破了一件案子,而整個社工界都因妳而崩潰。」他表示,那年自己接近崩潰,「這群人(指社工們)用很多的耐心來讓我相信,能夠信任他們,可以找他們尋求幫助,可以說出心底話。」
他們付出了自己的時間、精神,甚至連「心」都掛在案例人身上,他們守口如瓶,他們走入社會最黑暗的地方去救每一個能夠救的人。你最親近、最愛的人傷害你,拋棄你不顧,甚至當你一個星期只能吃一餐的時候,這些你不認識的人會幫助你。身為案例人之一,「我強烈、強烈地在此表示,對於警方利用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社工之名破案、並在新聞上大肆放送的這整件事,強烈抗議反對。」
* 清潔員、送披薩…偽裝辦案小心踩紅線
http://udn.com/news/story/7320/1205236
....資深警官指出,偽裝辦案是犯罪偵查技巧之一,辦案人員多偽裝計程車司機跟監,或喬扮掃地的清潔隊員、台電維修人員,甚至是溜狗民眾以埋伏觀察犯嫌行蹤、動靜並搜證外。只是如何假扮、假扮誰,都考驗警方。
* 女警扮社工破案惹議 高市刑大PO文道歉
http://udn.com/news/story/2/1204651
....輿論排山倒海而來,也迫使高市刑大在23日凌晨透過臉書粉絲團道歉,並表示說,這個由女警扮社工破獲的販毒案,「承蒙各位社工師不吝指教,認此模式之偵查方式確有不妥,將對社工們爾後在個案查訪上造成困擾及民眾可能對其信賴度之質疑,本大隊深表歉意。」
◆ 蝦米! 美青少年拍裸照互傳 可判10年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917448
自由 2015-09-22
〔編譯顧佳欣/綜合報導〕美國北卡羅萊納州一對青少年情侶,竟因持有與互相分享自己的裸照遭到起訴,最高恐面臨10年刑期,兩人只好同意認罪協商,專家痛批本案史無前例、荒謬至極。
現年17歲的柯潘寧(Cormega Copening),在去年一起校園色情圖片流傳事件調查時,被警方在手機中發現他與16歲的女友丹森(Brianna Denson)的裸照,兩人因「性剝削未成年人」,違反聯邦兒童色情犯罪法遭到起訴。案件表面上罪名是關於「性簡訊(sexting)」,但兩人僅互相分享,並未外傳,主要罪名還是他們拍攝與持有自己的裸照。
在法定成年人為16歲的北卡州,若遭定罪,柯潘寧的4項罪名最重恐面臨10年徒刑,丹森則是4年,兩人還會終身留下性犯罪者案底。
柯潘寧不僅姓名在媒體上曝光,還遭當局搜索長達1年,也暫時不得擔任橄欖球校隊的四分衛。丹森7月認罪協商,承認觸犯輕罪,緩刑1年,可繼續上學,但需從事30小時的社區服務等,還禁止持有手機1年。柯潘寧則於9月認罪協商,若兩人表現良好,案底將在1年後清除。
學者︰持有自己照片被起訴 太荒謬
本案讓專家大呼荒謬。威斯康辛大學法律教授帕欽(Justin Patchin)說,「因為持有自己的照片而遭到起訴是不正常的」,在大多數州,「性簡訊」這類犯罪都只限於紙上談兵,很少用來起訴18歲以下的青少年。
帕欽表示,與其他專家討論過後,發現根本找不出任何前例,「孩子不應為此被起訴。我認為在沒有被害人的情況下,這根本算不上刑事犯罪。」
聯邦兒童色情犯罪法適用於各州,但有20州另外起草暱稱為「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條款,讓青少年情侶互換裸照得以免除罪罰,但在許多州仍屬輕罪。隱私專家雷恩說,有10到12個最保守的州仍會以此起訴青少年。
德州大學醫學分部心理學專家坦普(Jeff Temple)則指出,約有30%青少年會互相傳送性簡訊,呼籲當局要有「常識」,若此舉屬於犯罪,恐怕幾十萬名孩子都得去坐牢。
※ 十八歲以下的小夫妻呢?美國也出現該管的不去管:
* 下藥、灌醉… 美4分之1女大生曾遭性騷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03311
美國大學聯合會21日公布對全國27所大學的調查顯示,逾四分之一的女大學生有過非自願的性接觸經歷,其中13%到30%的女生受到過強迫性接觸,包括暴力威脅、藥物和酒精麻醉下的強行性侵入與性觸摸。
大學新生更容易受到性侵害,2014至2015學年受侵害的新生為19.9%,而高年級女生是11.1%。但在整個大學期間,26.1%的高年級女生受到過性侵害。
林博文專欄-冷戰時代的科技間諜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23000500-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09月23日 林博文
1947年的冬天,兩對康乃爾大學年輕助理教授夫妻,決定合作蓋一座連棟式房子,一群熱情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利用周末和假日幫他們蓋房子。1948年春天新屋落成,師生皆大歡喜。這兩對夫妻都各有兩個孩子,一對是電機工程系的亞佛列德‧沙蘭特(Alfred Sarant)夫婦,另一對是物理系的布魯斯‧戴頓(Bruce Dayton)夫婦。
1950年夏天的一個清晨,沙蘭特的妻子醒來後發現丈夫不見了。幾乎在同一時間,戴頓亦發現妻子卡露(Carol)失蹤了。康乃爾大學所在地的綺色佳鎮,被這件離奇的案件弄得滿城風雨,但沒人知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沙蘭特和卡露從此在人間(至少在美國)蒸發了。
原來沙蘭特是蘇聯間諜,他到康乃爾大學之前,即已被50年代最著名的猶太裔原子彈間諜羅森伯所吸收。沙蘭特勾引卡露一起逃亡,因當時聯邦調查局已懷疑沙氏與羅森伯(已被捕)有關,且曾約談他。沙蘭特和卡露一路開車到墨西哥,他們不敢去蘇聯領事館,而去波蘭領事館請求協助。波蘭領事也是一名特務,馬上和蘇聯特務組織聯絡,並把沙蘭特和卡露藏起來,再偷運他們到西班牙,經波蘭到蘇聯。
沙蘭特和卡露在蘇聯改名換姓,他們並未正式結婚,但生了4個孩子(2男2女)。沙蘭特和另一個美國間諜協助蘇聯發展電腦,並創設一個科技城(如同加州矽谷)。1979年3月,沙蘭特因心臟病去世,死時才61歲。當年在康乃爾大學幫沙蘭特和戴頓蓋房子的學生裡面,有一個是英國留學生符立曼‧戴森(Freeman Dyson)。戴森後入美國籍,物理學家,在普林斯頓高深研究所工作多年,現已91歲,仍常為《紐約書評》撰文。2013年的一天,戴森在加州社交場合,和一個來自俄羅斯的中年婦人聊起來,這位俄羅斯婦人的丈夫是數學家,他們數年前從俄國移民至加州。戴森很快就知道,這位俄國婦人就是沙蘭特和卡露的女兒。
戴森告訴她,他當年在康乃爾曾幫她父母親蓋房子的往事。她則細訴其父母在俄國的經歷,並透露她的母親已於1991年回到美國,亦定居加州,且和前夫布魯斯‧戴頓重逢。戴頓在卡露不告而別並拋棄兩個稚齡的孩子(1男1女)後,已再婚。戴森在今年3月寫文章說,卡露和前夫於2013年都住在加州,皆已90多歲,都過著平靜的日子。
二戰期間和二戰結束後的冷戰時代,不少美國青年景仰蘇聯共產主義而下海充當間諜,為蘇聯偷竊軍事情報,這批間諜全是猶太裔,只有沙蘭特一個人不是猶太人。紐約市立學院畢業的羅森伯和他的妻子涉嫌把製造原子彈的部分機密交給蘇聯,而被送上電椅。他們的兩個男孩都送人收養改姓,其中一個後來當了經濟學教授。他們在今年8月於《紐約時報》撰文要求歐巴馬平反他們的母親依瑟,但馬上遭到一批右翼人士反對,他們表示羅森伯夫婦都不應該處死,但他們都是叛國的間諜,包括依瑟在內。
戴森則認為間諜分兩種,羅森伯、沙蘭特等人屬於科技間諜,他們把科技祕密交給蘇聯,使蘇聯製造原子彈、雷達和其他武器的時間縮短幾年,但很快就落後,因此科技間諜所犯的罪並非十分嚴重。戴森認為置人於死地、揭發間諜身分的策略間諜,才是罪大惡極,如臭名昭彰的英國間諜金姆‧菲比(Kim Philby),向蘇聯揭發一批為英美效勞的俄國間諜身分,而使這批間諜一個個被蘇聯謀殺。
冷戰時代的間諜,不論為誰效勞,幾乎以意識形態掛帥。冷戰後的間諜,則是向錢看。西方諺語說,間諜是人類第二個最古老的行業(第一古老是妓女),信不誣也!(中國時報)
◆ 在美華裔科學家 小心觸情蒐地雷惹禍
http://udn.com/news/story/8299/1203243
世界日報 記者胡毓玲/華府報導 2015-09-23
華裔科學家郗小星、陳霞芬被控間諜案,在留美中國學者界掀起波瀾,不少科學研究者憂心自己一時不小心,可能招致牢獄之災。曾擔任科學家李文和辯護律師的孫自華(Brian Sun)表示,美中網路情蒐爭議日趨高漲,華裔學者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此時更應遵守職場準則、加強法律常識、關注時事脈動,才能避免因「無知」、「糊塗」惹禍上身。
孫自華日前在百人會舉辦的研討會上,講述「商業機密與經濟間諜活動:美中科技發展的法律風險」時作上述表示。
他指出,美中之間的緊張與競爭關係日益升高,近年來,針對華裔違反商業機密而被控的案件有增多趨勢,儘管部分人士最終獲得平反,但美籍華裔的信用與形象已遭嚴重損害,而且不排除政府在調查時採「種族歸納」(racial profiling)的可能。
孫自華指出,「華裔科學家往往認為這些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但或許只是一個巧合,「傻傻地用隨身碟下載未授權資料」,這些都會被政府盯上,甚至陷入刑事訴訟。」
國際教育研究所(IIE)發布的「2014年開放門戶」(2014 Open Doors)報告顯示,2013/2014學年度,美國有高達27萬4439名中國留學生,同比增加了16.5%,占全體海外留學生三成。其中,中國學生占全美工程類別及資訊數學類別學生的比率,則分別高達20%及11%。
孫自華表示,美籍華裔的工作多與「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等高端領域相關,無論是在業界或是政府部門,都有可能經常涉及重要與敏感的技術與商業資訊,但也因為他們這種「專注研究」的「書呆子性格」,以及對相關法律認知薄弱,反為自己惹上麻煩。
孫自華說:「我實在不願這麼說,但有些委託人真有點『宅』,例如當我告訴李文和,『我乾脆帶你上華萊士(Mike Wallace,已故名主持人)的60分鐘節目』,結果李文和竟然不知道他是何方神聖,甚至連這個節目也沒聽過。」
他強調,華裔科學家必須更加留心並遵守工作上可能涉及的相關法律,例如間諜法、出口管制法、電腦犯罪法等;在職場上,則應熟悉與公司及客戶間的保密協議,並遵守IP管制政策與規定。
此外,對於任何可能被當作定罪的證物,例如透過「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電或隨身碟」等裝置,傳送至中國的「電郵、簡訊或傳真」等資訊,無論是以員工或個人身分所留下的數位指紋,都要格外謹慎。
還有,無論是本國或外國人,任何電子裝置、儲存媒介、報告與文書,自美國出境時都可能遭到搜查,不受美國憲法第四條修正案「免受無理由搜查或財產被沒收」規定的保護。
更重要的是,謹慎接觸任何可能涉及中國企業或官方利益的人事物,倘若發現自己可能涉入某種設局或調查,應立即尋求專業律師協助,將潛在損害降至最低。
◆ 1949成孤島 台展現華人新風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23000948-260301
旺報 2015年09月23日 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2日赴美,這是他在國家主席任內首次赴美進行國事訪問。現任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的台灣學者楊儒賓近日指出,不用覺得台灣在大國遊戲中走不出來,事實上台灣在「孤島效應」下,造就出全新的華人文化面貌,這一切應歸功於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
照過去的理解,1949是個充滿創傷的年分,與失敗、離散似乎總脫不了關係,也從此開啟兩岸的對峙,至今無解。身處中國日益崛起,台灣日趨「去中國化」的此時,在台灣堪稱新儒學研究最重要的學者之一,楊儒賓卻提出應該要「禮讚1949」;但在中研院院士王德威看來,有推崇台灣為「南渡」文化的終點,儼然將台灣置於大中國歷史脈絡的味道,頗有些大不韙。
政治悲情 文化豐碩
楊儒賓指出,近日推出《1949禮讚》一書,其實本來只是個人尋找自我定位的紀錄,成長於後1949大分裂時代的人,雖是別無選擇地被甩在東西衝突與古今交會的銜接點上;但也意識到若抽離政治,從文化面來看,台灣由此出現前所未有的輝煌收穫。
「我們不會忘記,也老是被反對運動人物提醒:1949是個受詛咒的歲月,因為純樸的島嶼此年被一個由失意政客、殘兵敗將所組成的政權汙辱了。」楊儒賓不諱言失衡的中國架構和舊中國的官僚作風,曾帶給台灣相當的痛苦,但台灣背負的中國格局不盡是包袱,「不誇張的說,1949年湧進台灣的文物之質與量,超過以往三、四百年的任一時期。」更重要的是,不少知識分子因義不帝秦等因素來台,參與、融入台灣,塑造出台灣今日面貌。
冷戰時期 地位重要
冷戰時期台灣被視為太平洋上「不沉的航空母艦」,乃是圍堵共產勢力的島鏈一環,戰略地位重要。但楊儒賓指出,台灣無可選擇地被納入國際冷戰體系,它與世界的關係也改變了,大陸成為「匪區」,使台灣在文化意義上,比政治意義上更像孤島;但也促使台灣新舊居民不得不在孤島上摸索自己的未來,反而發展出新華人文化面貌。
楊儒賓指出,就人文學術的觀點來看,1949是台灣400年史上發展貢獻最大的一條年線;但多年來「人文在各種場合都得了失語症」,而被科技理性和政治意識形態綁架,使得「1949」全然成為政治符號。為此他呼籲:「一旦1949解放了,我們將會發現台灣是何其幸運。」(旺報)
老婦踩錯賓士油門 撞死核子實驗室財務長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05483
世界日報 編譯組/利佛摩22日電 2015-09-24
年紀大了,反應力減退,開車特別容易產生「踏板混亂」(pedal confusion)。
周二早上,美國加州東灣利佛摩市發生耆老「踏板混亂」造成的死亡車禍。一名80歲婦人開車前往健身中心運動,卻誤將油門當作煞車猛踩,賓士休旅車直衝進健身房,造成一死六傷慘劇。
車禍發生於清晨6時26分,面積7萬平方呎的「LifeStyleRx」健身中心內正有健身班上課,被賓士撞上,一名49歲婦人當場死亡,六名傷者都是輕傷,送醫治療後已無大礙。
被撞死的婦人,是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財務長凱菲‧貝克(Kathy Baker)。實驗室已證實死者身分。貝克2001年受聘,2012年升任財務長。這座聯邦出資的核子實驗室,每年預算超過20億美元。
警方沒有公布80歲駕駛的姓名,她是利佛摩居民。警方發言人雷比荷(Traci Rebiejo)說,老婦出現「嚴重的踏板混亂」。
警方說,肇事婦人因車禍而大受驚嚇,警方沒有計畫起訴她,但最終是否起訴要由地檢處決定。
◆ 男子沒戴安全帽 磁磚砸到頸椎受傷
http://udn.com/news/story/7316/1206534
聯合報 記者宋柏誼/沙鹿報導 2015-09-24
沙鹿陳姓男子在工地時,不慎被磁磚砸到後頸,非常疼痛,還發現雙腳沒知覺、無法動彈,同事原本要將他移到陰涼處休息,幸好有人勸阻,送醫發現是頸椎6、7節滑脫,壓迫中樞神經,經手術後復建良好。
童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柯宗伯指出,這種情形最常出現在人從高處掉下、或發生車禍,此時最好不要移動病人,最重要是先把頸部固定,頸部中間有人體最嚴密的中樞神經系統,稍有不慎可能讓傷勢更嚴重。
柯宗伯說,頸椎外傷的患者若沒固定就搬動,很容易造成二度傷害,讓傷勢範圍擴大,神經功能保存與恢復更困難。
陳男表示,發生時覺得全身無力、腳不能動,以為是中風,沒想到是脖子問題影響神經系統;他心有餘悸地說,以後進出工地一定要戴安全帽,避免傷害。
◆ 墨國女毒梟太兇殘 男友也懼「報警逮人」
http://udn.com/news/story/6810/1208108
聯合新聞網 特約記者/林雍琁綜合報導 2015-09-24
墨西哥警方上周六逮捕到了一名30歲墨國最有實力的女毒梟Melissa Calderon,至今已經犯下不下180起案件,而不過此次被逮是因為她實在太過「可怕」,導致她的枕邊人Pedro Gomez深怕總有一天會輪到他,因此先下手為強,提供情資和警方談判以換取減刑。
每日郵報報導,Melissa從2005年起開始參與犯罪活動,接著她便以殘酷、殘忍的手段在集團中走紅,2008年起開始擔任武裝指揮官,不斷地策畫謀殺、開始控制部分城市,甚至曾經把綁架謀殺的被害人肢解,隨後將屍首棄置在被害人家門口,試圖警示當地區民,手段相當兇殘。
她喜歡拿著手槍及衝鋒槍等收藏品拍照,以提升自己的「權威」,不過今年六月,集團內一位剛出獄的大老回歸,她被迫「降職」,憤而另起組織「La China」(意即The Asian,亞洲人),同時也向前同事宣戰,爭奪城市控制權。
她殺無赦的手段不只令他人寒毛直豎,就連她的殺手男友Pedro也因太過懼怕,認為總有一天會遭加害謀殺,因此主動與警方交涉,提供情資以換取減刑,並形容她是一頭瘋狂的謀殺怪獸。
據了解,她為了培養屬下對她的忠誠度,她會發放古柯鹼「獎勵」同仁,已毒品控制屬下,因此她快速的在以男人為首的墨國毒品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