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3

太空時代

◆ 成大Ⅲ型混合火箭 射程冠亞洲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31220

自由 2015-11-10

亞洲學術界射程最高、最遠

〔記者王捷/台南報導〕經歷十五年、從無到有,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率領的成大跨領域混合火箭團隊取得重大突破!團隊研發的「成大Ⅲ型混合火箭」成為亞洲學術界射程最高、最遠的火箭,且有信心能與歐美國家勢均力敵,技術已走出實驗室,進入實用階段,未來可應用在防空、國防、太空探索產業,其中幕後的推手就是成大特聘教授趙怡欽。

趙怡欽教授在成大研究混合火箭迄今約十五年,從黑髮到白髮、經歷過許多的挑戰,都逐一克服,混合火箭從最初的卅公斤級推力,進到二百公斤級推力以及到現在的一千公斤級推力,成大從原料到火箭發射等各系統關鍵技術,都能完全自主,逐步放大的經驗是非常寶貴的,對於實用發展是很重要的。

飛行高度超過九公里

「Ⅲ型」依設計可達廿公里以上高度的實力,能成為全球學術界第一,但發射當天,基於考慮氣候與安全因素,降低規格保守發射,實際測試飛行高度超過九公里,領先亞洲學術界,打敗目前混合火箭飛行紀錄第一名的東北大學。

值得一提的是,火箭飛行所需的關鍵零組件與儀器,不論設計、技術與製造都出自國人之手,且燃料環保,未來可應用在太空探索及國防產業。

「成大Ⅲ型混合火箭」長度五.三公尺,直徑廿八公分,重一百九十四公斤,是團隊成功通過飛行試驗的最大推力混合火箭,它是以二○一○年成功發射的成大Ⅱ型三百公斤級推力混合火箭為基礎,四年多的持續研發,在發動機推力放大、設計製造、組裝等工程與技術上都取得重大突破。

※ 相關報導:

另一顆地球

5 則留言:

fsj 提到...

智利破土動工 打造全球最大望遠鏡
http://udn.com/news/story/5/1309766

中央社 智利拉斯坎帕納斯天文台11日綜合外電報導 2015-11-12

智利今天破土動工,預定打造全球最大望遠鏡,讓天文學家將能回顧宇宙大爆炸(Big Bang)後最初時刻。

根據法新社,主辦單位表示「巨型麥哲倫望遠鏡」(Giant Magellan Telescope)將在2021年開始運作,提供比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清晰10倍的影像。

這項國際性計畫希望帶領天文學邁入下個10年。

計畫背後聯盟主管阿曼卓夫(Taft Armandroff)在破土儀式上說:「巨型麥哲倫望遠鏡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宇宙的視野和理解,讓我們能看到並研究距離超過130億光年的物體。」

智利總統巴舍萊(Michelle Bachelet)也出席破土儀式。

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也報導,這座斥資約5億美元的望遠鏡,即將建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馬沙漠(Atacama Desert)。這個地方格外晴朗,早已吸引全球一些最強大的望遠鏡和知名天文學家進駐。

巨型麥哲倫望遠鏡直徑25公尺,由7面寬8.4公尺巨鏡組成。

※ 相關報導:

* Giant Magellan Telescope
http://www.gmto.org/



◆ 日無人探測器登月 擬耗48億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931675

自由 2015-11-12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日本的無人探測器登月計畫可望在今年內正式敲定,宇宙政策委員會11日公布一份最新的進程表修訂草案,最快將在2019年發射,開發經費180億圓(約48.3億台幣),登月地點及探測內容則尚未定案。

全球第4國 2019年發射

日本媒體報導,這項計畫若成功,日本將成為繼美國、前蘇聯及中國之後,全球第四個完成以無人載具登陸月球的國家。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今年4月向政府提出初步計畫,經過半年多的研議,宇宙政策委員會正式公布草案內容,希望藉此收集民眾的意見。登月案可能會在今年內敲定,主管的文部科學省今年7月已在明年度的預算概算中編列41億圓開發經費,估計總開發預算將達到180億圓。

JAXA提出的計畫顯示,日本將以新型火箭「艾普斯龍」(Epsilon)運載小型無人探測器「SLIM」登陸月球。新公布的進程表修訂草案將發射時間訂於2019年。據報導,目前各國無人探測器落點的誤差超過1公里,但SLIM利用其數位相機的臉部自動辨識技術,可將誤差控制在100公尺內。

fsj 提到...

美天文學家 發現新矮行星
http://udn.com/news/story/6813/1311268

Upaper 中央社 2015-11-13

天文學家發現1顆比冥王星還要遠3倍的神秘矮行星,應該是太陽系裡最遙遠的天體。

法新社與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科學家昨天在華府附近的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宣布發現矮行星V774104。V774104直徑在496至992公里之間,目前距離太陽154億公里。

華盛頓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謝柏德宣布這項發現時說,目前不確定V774104的軌道。天文學家是運用日本在夏威夷架設的8公尺長「昴星團望遠鏡」,觀測到這顆矮行星。

它和太陽的距離是103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就是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先前太陽系最遙遠的星體,是在2005 年宣布的矮行星「鬩神星」(Eris),距離太陽有97天文單位。

fsj 提到...

世界最大望遠鏡 裝上「視網膜」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330137

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15-11-22

正在貴州黔南州建設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五百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核心部件「饋源艙」昨天進行首次升艙試驗。這標誌著整個工程即將進入尾聲,這只「觀天巨眼」預計於明年九月全部竣工,屆時可探索宇宙深處的奧秘。

新華社報導,饋源是指望遠鏡用來接受宇宙信號的裝置系統,饋源艙用於安放這個系統。「如果把FAST比作一隻眼睛,那麼饋源就相當於它的視網膜,所有收集到的宇宙信號都要匯集到這裡。」FAST饋源支撐系統總指揮孫才紅說。

位於黔南州平塘縣大窩洼地的FAST工程現場,周長約一點六公里的圈梁被五十根六米到五十米高低不等的鋼柱支在半空,由四千多塊反射面組成的巨大球面正在有序安裝。

球面周圍有六座最高達一百六十八米的支撐塔,通過六條鋼索將卅噸重的饋源艙緩緩拉升,懸吊在巨大球面的中心。工程人員介紹,FAST每塊反射面的背後都有鋼索牽拉,可以隨著天體的移動來調整瞬時拋物面的方向,饋源艙也要隨之一同運動,採集反饋信息。

而如何用鋼索驅動實現饋源艙的大範圍、高精度空間定位,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技術難題,無先例可循。FAST饋源支撐系統總工程師朱文白說,「我們採用了光機電一體化技術,創新性地提出了輕型索支撐饋源平台,並使用並聯機器人進行二次精調,實現高精度指向跟蹤,這也是FAST的三大自主創新之一。

通過捲揚機收放鋼索,可以驅動饋源艙在一個距離地面高一百四十米至一百八十米、直徑為二百零七米的球冠面上運動,但最大定位精度將小於一公分。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鄭曉年表示,FAST突破了射電望遠鏡的百米極限,它擁有卅個足球場大的接收面積,與號稱「地面最大的機器」的德國波恩一百米望遠鏡相比,靈敏度提高約十倍。

FAST將在未來廿至卅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對科學家們來說,FAST具有極其重大的科學意義。它將可能搜尋到更多的奇異天體,用來觀測脈衝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暗物質暗能量、星系與銀河系的演化等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際通訊信號,開展對地外文明的探索。

※ 詳見原站。

fsj 提到...

行星形成初影像 太空寶寶像躺在子宮裡
http://udn.com/news/story/5/1324928

中央社 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18日綜合外電報導 2015-11-19

今天公布的研究顯示,天文學家首度拍攝到仍在形成中的行星照片,可望更進一步了解行星誕生初期的成長過程。

路透社與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天文學家使用架設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望遠鏡,觀測金牛座1顆距離約450光年遠的年輕星星。

這顆星星LkCa 15和太陽類似,但只有200萬歲,因此和46億歲的太陽很不一樣,它還圍繞在星體形成的原料氣體與塵埃之間。在這團碟狀氣體內側,有個很大的空隙,是太陽和地球距離的約50倍寬。

天文學家先前懷疑這個空隙中有個大型行星繞行,本週「自然」(Nature)期刊發布的紅外線影像,證實了先前的猜測。

領導研究團隊的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Arizona)天文系研究生塞盧姆(Stephanie Sallum)表示,科學家也首度發現超熱氫氣從這顆行星的塵埃中逸散出的化學足跡,證明它仍在形成。

※ 相關報導:

* Stanford astronomers observe the birth of an alien planet
https://news.stanford.edu/pr/2015/pr-proto-planet-forming-111815.html

The newly found 'protoplanet' is 450 light years away, but observing how it collects matter and grows could answer some of the biggest questions concerning how our solar system formed.

fsj 提到...

一秒拍到綠光 台灣之光登國際網站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339509

聯合晚報 記者徐庭揚/花蓮報導 2015-11-26

日出和日落的剎那間,會出現一眨眼就消失的綠光,也是不少天文攝影愛好者追逐的焦點,花蓮門諾醫院醫師陳志雄花了一年時間,拍攝逾5萬張照片,在宿舍樓上拍到比「日落綠閃」更為難得的「日出綠閃」。他形容當時「開心地快瘋掉」,這張照片登上國際知名的大氣光學網站,更獲選「當日光學之照」。

陳志雄是台灣第一個拍攝到日出閃綠Sunrise Green Flash的人。他對天文、攝影有興趣,偶然檢查照片時,發現曾拍攝到日出時微微的綠光,也讓他決心一定要拍到綠光。

「日出的綠閃」比較難拍,他說,綠閃拍攝時必須使用長鏡頭,綠閃只在關鍵的一兩秒出現,所以絕大多數的綠閃照片都是「日落」綠閃,因為可以有時間調整好曝光,等太陽西下。但若要拍日出,因無法精確確定每一次太陽升起的時間和方位,看到太陽才按快門一定太慢了。

他從去年7月起,不斷拍攝與計算角度,才逐漸掌握到日出路徑。陳志雄說,日出雲系光收斂的位置確定太陽即將升起的位置,再利用氣象局的日出時刻表,日出前一分鐘就開始連拍。

陳志雄說,台灣東海岸每年僅6至9月適合拍攝,原以為今年的「綠閃季結束了」,但他一直沒放棄,只要有好天氣,就一大早到醫院宿舍樓頂拍,沒想到本月初竟拍到這珍貴的一刻。

他開心的說,「拍到綠閃是需要機率與運氣!」一拍到日光綠閃後,除跟同好分享,也投稿大氣光學網站。

他醫學院學弟也是天文攝影同好陳志金,還為他製作一個網頁,讓大家分享這難得的天文景象。

綠光

綠閃光和綠光是在日沒之後和日出之前,出現的短暫光學現象,在太陽的上緣或是日沒點的上方,可以看見綠光或綠色的光斑,通常只能維持1至2秒。

綠閃光是由光線在大氣層內折射造成的,太陽盤面頂端略為放大的綠色邊緣,在極為晴朗的日沒時刻才被看見。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火箭可重複使用 太空旅行邁步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338739

聯合報 編譯葉亭均、王麗娟/綜合報導 2015-11-26

亞馬遜創辦人兼執行長貝佐斯投資的美國太空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廿四日宣布成功完成測試,讓一具火箭在無人駕駛下飛行至太空邊緣後,再成功於地面「軟著陸」與加以回收。這是太空史上首次能夠回收火箭,除了意謂「藍色起源」在火箭回收技術上超前Space X公司,也代表太空觀光朝實現之期再邁出了一大步。

擁有Space X太空事業的電動車大廠Tesla創辦人穆斯克隨即在社群網站推特恭賀貝佐斯,卻又酸言酸語貼文說,其實這趟「次軌道」(suborbital)飛行並不算是達成真正的太空飛行成就。過去一年,Space X一再進行Falcon 9火箭發射與回收,但一再失敗告終。

穆斯克說:「恭喜貝佐斯團隊達成火箭的垂直起降。」稍後又貼文:「但釐清『太空』和『軌道』的區別是很重要的。」

回收火箭後,貝佐斯對外披露影片,慶祝勝利,並首度勾勒出頗具雄心的時間表,表示公司有望在兩年內展開載運付費乘客的商業次軌道飛行。貝佐斯廿四日表示:「當我們準備好時,我們將開始載人。若一切順利,我認為二○一七年即有可能上路。」

「藍色起源」廿四日宣布,可重複使用的太空船New Shepard廿三日執行一項距離地面卅三萬英尺的次軌道測試任務,飛行速度接近音速四倍,隨後該太空船和液體燃料火箭引擎分別安全著陸。在返程途中,火箭引擎在海拔約五千英尺處再次點火,隨後以每小時四點四英里的速度垂直落地,降落在距離發射地約四英尺處。太空船的設計為可容納六人,進行約一百公里的刺激次軌道旅行。

貝佐斯和穆斯克均積極研發可重複使用的火箭,以降低發射成本。迄今所有火箭發射後,不是在進入太空後遭到摧毀,就是無法再回收使用,等於每次升空都須製造新火箭,太空飛行成本難以降低。「藍色起源」的New Shepard 採用推進式著陸的技術設計,讓火箭成功軟著陸與回收。



◆ 日本首次! 國產火箭發射成功
http://udn.com/news/story/6809/1337615

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24日電 2015-11-26

日本24日下午4時自鹿兒島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日本國產火箭H-2A,歷經四小時半,成功將人造衛星導入預定軌道。這是日本國產火箭首次成功發射商業衛星,也代表日本正式進入衛星發射市場。

日本共同社報導,此次發射任務是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與三菱重工業共同執行。第二節火箭飛行四個半小時,在3100至3萬6000公里高度的橢圓形軌道上與衛星分離。

此次發射的是TELESAT公司的通信衛星,重約5噸。星箭分離後,衛星進入大西洋上空3萬6000公里的靜止軌道,通信信號將覆蓋歐洲、非洲及南美等地區。發射費用約120億日圓(約9784萬美元)。

H-2A火箭至此已連續23次成功發射,成功率達97%。此次發射成功或將推動日本實現進軍國際衛星發射市場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