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大生研發水果蛋捲 獲50萬創業補助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29962
自由 2015-11-06
〔記者王善嬿/嘉市報導〕芒果、火龍果等水果產量大,常有滯銷,外觀不漂亮更乏人問津,嘉義大學食品科學系暨研究所碩士生李勝箖、博士生黃兆尉,將賣相不佳的水果加工,製作成水果蛋捲,今年獲教育部「U-START」計畫補助五十萬元創業,商品目前已在嘉大合作社、臉書社團販售。
李勝箖表示,入學後跟著老師與企業產學合作,知道種植柑橘、火龍果等果農,一旦盛產,水果賣不出去就腐化浪費,覺得很可惜,於是與家裡種柑橘的學長黃兆尉成立「裕農企業社」,將剩餘水果或賣相不佳水果做成預拌粉,再調配新鮮水果製作水果蛋捲,近日還研發運用嘉大育成的「金珠大豆」製作蛋捲,共有五種口味,幫助農民解決銷售問題。
此外,該校食品科學系助理教授呂英震率研究團隊,以植物性益生菌及花蓮栽培的香米,製作益生菌大豆發酵優格,已技術轉移給民間廠商量產販售。呂英震說,市面上也有相同產品,但因菌種不同、口感不佳,且要加入修飾澱粉或膠質,才可調配出滑順口感,研究團隊自約一千種菌種中一一實驗挑選,找出此菌種,再加入香米增加滑順感,適合吃全素者。
※ 相關報導:
* 在地烏龍茶 做成香脆茶酥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293879
南投縣農產品加工生產合作社以在地生產的烏龍茶,結合白米、燕麥等原料,加工研製成純素的「天孅茶酥」,口感香酥帶脆,希望搶攻茶點新市場。
* 台灣茶飲進軍原宿 兼賣蚵仔麵線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929698
隨著愈來愈多日本人喜歡到台灣旅遊,台灣茶飲及夜市小吃也在日本打開人氣。日本「產經新聞」報導,今年秋天來自台灣的茶飲品牌「freshtea」及「貢茶」,在東京年輕人聖地原宿展店,除招牌的手搖茶外,還推出適合日本人口味的「蚵仔麵線」。
據報導,台灣高品質的茶葉和香氣撲鼻的茶飲,在日本愈來愈受到矚目,2013年茶飲專賣店「春水堂」在日本開設首家門市後,今年再度有兩家台灣茶飲品牌進軍日本。
◆ 農改場防猴網罩 成功保住果實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30135
自由 2015-11-06
〔記者張存薇/台東報導〕猴害惱人,農民嘗試放鞭炮、放假人、放收音機都束手無策,台東區農業改良場研發「防猴網罩」,試用的農友邱紹華說,以往樹林邊種廿、卅棵臍橙樹果實都被吃光光,九月架防猴網罩後,猴子不敢接近,成功保留果實!
東海岸臍橙進入採收期,香甜果實不但人愛吃,連台灣獼猴也「搶收」。台東農改場長陳信言表示,台灣獼猴危害農作物是全國難解的農業問題,尤其果樹類受害最慘重,台灣獼猴的研究與防範雖然已超過廿年,且各地的農民、農政單位及農業技術研究機關亦不斷嘗試多種防範措施,但多為治標法且有效時間短,台東場自一百零二年起研發防猴網罩,效果不錯。
除了網罩 防猴仍要多樣化
助理研究員陳奕君說明,以臍橙為例,猴子約在採收前兩、三個月的中果期就會入侵,農改場採用廿四目白色紗網整株包裹,並設有拉鍊方便進出,下方則為束口裝置,猴子雖然聰明、但很膽小,看到一大片白色物體反而不敢接近,以賓朗果園試用三年的成果來看,猴子均未靠近,不過建議防猴仍要多樣化,建議可搭配放鞭炮、設反光板等措施。
結果率較差果樹可考慮不裝
他說,防猴網罩長、寬各三‧五公尺、高為三公尺,一個費用約一千六百元,建議先用在果園與樹林交界處的果樹上,而如果結果率較差、外皮也比較不漂亮的果樹則考慮不裝,「留一些給猴子吃」,第二年起若猴較不害怕,則可再增加防護網罩,而防猴網罩可以防猴、山豬、鳥、松鼠及果實蠅,一兼二顧。
陳信言表示,猴害防範技術操作簡便、成本不高、安全無害且防治效果良好,防猴網罩輕便耐用,但台灣獼猴相當機靈且善於觀察與學習,是否長年有效尚待評估,不過,與現行常用的方法比較,仍不失為相當優良可行的技術。
※ 相關報導:
* 他23歲 自己的菜自己賣
http://udn.com/news/story/7269/1293896
來自梅山鄉年輕小農23歲陳德益,高中畢業即返鄉跟父親學種菜,5年來在山區顧茶園、種蔬果,他說,返鄉務農最開心的是看種植的蔬果成長、收成。他喜歡自己載水果去賣,少了中盤商剝削,消費者也買到便宜。
* 就愛天然菇味 砸錢買原木栽培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293871
南投縣竹山鎮菇農林秋結難忘童年吃到野生香菇的好滋味,自行嘗試種植,砸錢買進原木採段木栽培,更選在雲霧繚繞的大鞍山區,盼用自然無毒方式呈現香菇最天然原始的風味。
* 農村活化
13 則留言:
學先人做田 青農重現土礱碾米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298552
聯合報 記者蔡維斌/水林報導 2015-11-07
「寧可不識秦始皇,也要了解台灣歷史。」年輕農民賴咏華頂著交大光電系畢業光環,對台灣土地熱愛,當有機小農宣揚台灣農史,帶著親手打造傳統碾米機「土礱」環島各校,昨天到水林鄉讓學童體驗推礱碾米的樂趣。
賴咏華家開工廠,從小衣食無缺,高中參加營隊下鄉就愛上農村,大學畢業到澳洲當1年「台勞」,外國人問他那裡人,家鄉吃什麼,他頓時語塞,說不出米飯怎麼來的。
他說,台灣歷史課偏重中國史,忽略最親近台灣生活史,反觀國外卻是從近代教到古代,他決心當農夫,要從歷史角度翻轉台灣,開闢臉書「從泥土到嘴唇」,環島各校與友善土地農夫合闢台灣農史學堂。
他到苗栗南庄向老農林裕祥拜師習農,學會台灣最古老的「土礱」製作工法,從削竹編織到木作和泥,花不少功夫才學會訣竅,他說,台灣最早碾米機土礱消失,很多人沒見過,連農民早忘了有這東西。
打造1座300公斤土礱約需2個多月,他把笨重土礱搬到燦林國小當教具,從土裡稻介紹到嘴裡飯,教小朋友操作土礱,「要站弓箭步,推起來才不吃力!」孩子合力推礱,看到黃澄澄稻穀變成1顆顆糙米,從石礱縫口滑出,驚奇尖叫。
他說,手工剝稻殼最快1分鐘剝5粒,1碗飯3000粒米,手剝需要11小時,所以古人研究出土礱,轉1圈就能碾出1100粒米,省時省力,土礱不如現代碾米機便利,卻是老祖宗的智慧。當農夫年收入不到20萬元,但他樂在其中,會持續走這條路。
◆ 食在不安 帶動農事體驗正夯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8001299-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08日 曹婷婷/台南報導
食安議題竟帶動農事體驗遊程蓬勃?台南市農業局結合境內10個社區推行農村農事體驗遊程,迴響熱烈,包括楠西龜丹、佳里延平、新化礁坑等各推貼近農作物生產的行程,讓民眾透過親近耕作過程,了解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的可貴。
龜丹溫泉業者賴盟欽說,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加深民眾對食物供應系統產生的懷疑與不信任感,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抬頭,食物生產過程、來源與品質日益受關注,這也印證歐盟強調農業多功能性、農村再生、環境保護等內涵,由此衍生另類農業食物、另類飲食消費。
他說,這個概念衍生社區支持農業生產基地,以龜丹社區為例,過去大家來此只為了泡湯,但從去年起新闢近2公頃農地廣植芭樂、蜜棗、楊桃、芒果等農作物,讓民眾透過參加社區農事體驗旅行,親身感受土地的回饋。
他還強調,從11、12月起,每周六還安排果香小旅行,期待讓外界了解平埔族人和漢人開發南部山區歷史;此外,庄頭環繞龜丹溫泉溪、鹹水溪,水文滋潤蔬菜、芒果樹、香蕉、芭樂、楊桃、蜜棗、鳳梨和香茅等20多種食材。
另也結合社區農民提供水果栽培解說,讓遊客了解食用的水果和蔬菜究竟如何生產?從中了解怎麼吃才健康。
賴盟欽說,這種思維顛覆傳統農村旅遊型態,目前仍屬試辦階段,希望逐步推廣觀念,長久以往也能創造在地就業機會,帶動年輕人回流。
※ 相關報導:
* 國際穀價跌不停 農化業醞釀重組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7000084-260203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由於國際穀物價格連續3年下跌,農業化學公司面臨獲利壓力,紛紛尋求合併機會,可能造成近10年來的最大市場重組活動。
目前全球的種子與殺蟲劑市場由6大公司控制,依序為孟山都、先正達、德國拜耳、杜邦、陶氏與德國巴斯夫。近來傳出瑞士農化公司先正達(Syngenta)正與美國化學公司杜邦(DuPont)研議合併農業部門、美國陶氏化學(Dow)想出售種子與殺蟲劑部門,也找上杜邦。杜邦及陶氏執行長曾分別公開提及合併的意願,但兩項議案尚處初期階段。
◆ 拚量與質 菇類研究中心成立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98547
聯合報 記者林佩均/台中報導 2015-11-07
菇類營養高、熱量低,深受喜愛,但近年受氣候、技術影響,菇類菌種弱化,讓菇價直漲,全國首座「台灣菇類菌種產發研究中心」昨揭幕,選在台中新社成立。新社占全國香菇產量7成,專家將與菇農合作,從源頭控管菌種品質,最快明年1月可能吃到改良種香菇。
新社區農會推廣主任徐國全說,新社香菇的產量占全國7成,但近年烘乾香菇市價每斤800到1000元,比以往貴了近一倍,主要因產量降低,影響價位飆高。
新成立的菌種中心,與3個製包場、8位菇農合作,將針對3萬8000個太空包進行試驗,120天後驗證成效,並從事菌種篩選及改良。
菇農呂順榮指出,香菇菌種品質一年不如一年,每分地最高可收60萬元,現僅收成20萬元。每包太空包香菇重100公克,產量是以往1/2;也因此影響產量,菇價飆漲,讓消費者買不下手。
「產量多,價格低,才會銷售好!」呂順榮說,菇農期待菌種產發研究中心培育出強壯菌種,讓新社香菇產業再起,別讓台灣顧客只能吃低品質、廉價的大陸進口香菇。
行政院農委會表示,台灣菇類以香菇、木耳及金針菇為大宗,還有杏鮑菇、秀珍菇、鴻喜菇及珊瑚菇等新興菇類,年產值約133億元,因氣候、技術造成菌種弱化,若配合中心培育優質菌種,希望產量提升2成,讓年產值上看26億元。
※ 相關報導:
* 農業輔導5年 沿海種出網紋洋香瓜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298564
雲林沿海地區「風頭水尾」,加上高溫及土地鹽分重,農作物生長不易,台塑企業敦親睦鄰,委託朝陽科技大學進行農業輔導計畫,近6成農民種植的花生、大蒜等產量高於全縣全年均量,更成功栽培網紋洋香瓜,昨天舉辦成果發表會,深受農友肯定。
朝陽科大邀輔導農戶林秋與林枻松,在麥寮鄉施厝村試驗田,針對露天花生及設施網紋洋香瓜栽培,進行觀摩經驗分享,吸引農友參觀。
* 古坑木瓜柳丁 無籽多汁不酸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300530
雲林縣古坑鄉農民鍾吉明,3年前開始栽種新品種柳丁「木瓜柳丁」,近期正值採收期,許多民眾第一次看見,比一般柳丁大上2、3倍的木瓜柳丁,驚呼連連直說不敢相信是柳丁,不酸的口感讓品嘗過的民眾非常驚喜。
「有獨特風味!」何姓鄉民品嘗後開心地說,木瓜柳丁吃完有一種特別的甜味,也不太會酸澀很好吃,而外型長橢圓形大顆又好看,逢年過節拿來當祭品拜拜非常適合;洪姓男子表示,第一次看見這種水果,不說還真的不知道它是柳丁,大顆的看起來很像未成熟的青木瓜。
美濃白玉蘿蔔 拔出3億元產值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302110
聯合報 記者徐白櫻/高雄報導 2015-11-09
高雄美濃特產白玉蘿蔔雖然知名度高,但是,以往採傳統方式行銷,價格落差大農民獲益不高,五年前推出「股東會」開放認股,越來越多年輕農民透過網路直銷,廣邀股東親身體驗拔蘿蔔的田野樂趣,獲利成長五倍以上。
白玉蘿蔔是美濃冬季重要作物,較一般蘿蔔小,皮薄、肉細,口感鮮脆,滿園白玉蘿蔔是美濃秋冬季特有田園景觀,樂趣十足的拔蘿蔔體驗帶動觀光休閒,每年創造近三億經濟產值。
美濃金字面山下昨一大早人聲鼎沸,開園第一天綠油油的田間湧入近千人採蘿蔔,農民忙著招呼,「早上八點不到就有遊客等著入園囉」。
美濃農會指出,早年白玉蘿蔔價格波動大,收購價由商販決定,每台斤僅能賣五至十五元;五年前以股東會方式召募民眾採蘿蔔,價格拉高至十元至卅五元。
價格穩定後,主導產業行銷的美濃農會退居幕後,今年股東會面積維持二公頃左右,但花更多人力與資源協助小農自立,希望小農直接與消費者互動。
推廣股長鍾雅倫說,以一分農地來算,老農販售成熟蘿蔔給商販採收,扣除成本約僅賺一萬元,開放遊客採收蘿蔔,獲利高出數倍。
美濃農村田野協會理事溫仲良表示,平常日農民自己採收,假日開放遊客體驗,蘿蔔醃製或曬乾再出售,「一分地獲利八萬元一點也不誇張」。
記者昨在現場採訪,一名負責登記的農民手機響不停,不斷有遊客詢問蘿蔔田地點。農民陳民忠說,為替蘿蔔田打廣告,十四位好友共同經營臉書,也各自透過LINE族群經營客群,遊客口耳相傳,昨開園第一天就賣出二百五十袋白玉蘿蔔,營收約四萬多元。
美濃白玉蘿蔔今年種植一百八十公頃,十月六日透過網路開放小股東認股,每股股金七百元,八百股在廿八分鐘內秒殺。
除金字面蘿蔔田外,獅山社區與中圳社區也有越來越多年輕農友開闢臉書揪團採蘿蔔,蘿蔔產地價不再任由商販喊價,農會、農民與遊客創造三贏。
◆ 國產杭菊無農藥檢出 產量拚倍增
http://udn.com/news/story/6/1305661
中央社 台北10日電 2015-11-10
台灣一年喝掉130公噸杭菊,100公噸來自中國大陸;國產26餘公噸,全無農藥檢出,且乾燥後花形完整又清香,今年原可增產至50公噸,因風災減為40公噸,明年若無災可望倍增。
早自民國50年左右,從中國大陸引進國內栽種的杭菊,不只可當中藥材,也是日常飲用的花草茶之一。
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劉秋芳說,近 5年,國人每年約喝掉130公噸杭菊,當中100公噸自中國大陸進口,26餘公噸為國產;去年以前,國產杭菊栽種面積約30公頃。
因為加強推廣,去年栽種面積增為50公頃,30公頃在苗栗銅鑼鄉、20公頃在台東縣台東市,原本預計栽種面積擴增至50公頃後,今年可增產到50公噸,不料8、9月發生兩次風災,粗估減產2成,產量約40公噸,明年若無災,可望增產到50公噸,較去年倍增。
對照中國大陸的杭菊,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張訓堯拿出樣本說明,中國大陸杭菊有農藥殘留問題,且用藥劑處理,聞起來味道比較重;國產則是淡淡清香,且包裝時不施力外壓,花形完整,農藥殘留都是零檢出,是十分優質的花茶。
張訓堯說,今年場方決定為國產杭菊命名,白色的品種名為「台灣杭菊1號」,品系名為「白花」,商品名為「白雪」。
黃色的品種名為「台灣杭菊2號」,品系名為「黃花」,商品名為「黃金菊」。
此外,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馮海東說明,台灣杭菊是很小的產業,約民國100年推薦8種用藥,因應農戶栽種需求,102年擴增至39種推薦用藥,除都訂有殘留標準,藥性沒因為種類增多變強,也與未來貿易開放考量無關。
劉秋芳說,杭菊每年從4月開始栽種,要持續照顧到11月中,然後開始採收到12月中,約可採收3、4次,期間很多疫病問題需要用藥,但都會合理用藥,這2年每年抽驗70、80件,全無農藥檢出。
※ 相關報導:
* 包裝沒玉山 高山茶送禮漏氣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30732
信義鄉農會販售近廿年的玉山茶區茶葉頗受好評,惟今年改為小包裝並撤下經典玉山照片,讓銷量下滑逾二成,多數民眾反映玉山茶「沒了玉山」,根本不像高山茶,送禮反而會「漏氣」,為此農會緊急更換包裝,今年冬茶將全面換回舊有玉山照片包裝,最快明年初就能與民眾見面。
信義鄉玉山茶區高山茶在茶業界享有盛名,在海拔逾一千五百公尺的茶區種出來的茶葉,茶湯清澈、喉韻甘美,每斤比賽茶要價都要二千元以上,今年農會為推廣玉山高山茶,便更改原本一盒一斤裝、印有玉山照片大包裝,改成一盒半斤裝、外觀全為草綠色的時尚小包裝,盼藉此吸引年輕族群目光、提升銷量。
自然農法種稻 出書經驗分享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31529
自由 2015-11-11
〔記者王涵平/後壁報導〕來自台北的林如貞在後壁買地種稻,長期推廣自然農法,將心得出版「稻田裡的教室」一書,週日舉辦感恩會,邀種稻有成的菁寮國小學童分享經驗。
林如貞因吃有機糙米,治好數十年異位性皮膚炎,加上受到崑濱伯精神感召,決定投入有機稻米耕作體驗,九十八年南下後壁買一塊從九十三年開始休耕的農地,一○○年首次插秧,從此全心投入推廣自然農法種稻。
一○一年遇見開始推動學童種稻課程的菁寮國小教師李榮宗,林如貞記錄菁寮國小學童種稻過程,跟著一起推廣自然農法,從幾分地開始,迄今已有五公頃多農地加入自然農法,並自創品牌「瀛光米」自產自銷。
透過學童學習種稻,自然農法的觀念慢慢影響噴藥、施化肥的慣行農法農民,學童黃柏竣的父母、阿公阿嬤也都跟著投入,黃媽媽看著這期的稻作未受颱風損害,言談間對於自然農法更加有信心。
林如貞為了新書發表,將於十五日上午九時起在烏山頭水庫舉辦感恩會,同時舉辦友善環境農民市集,李榮宗表示,「稻田裡的教室」一書客觀記錄菁寮國小學童自然農法種稻歷程,相當值得一讀。
林如貞表示,從自家的一塊田,延伸無限多塊田以及最重要的心田,希望與更多人分享,用孩童純真的心靈為社會帶來溫暖、正面的力量,「遍植自然心,稻香滿人間」。
※ 相關報導:
* 台灣米想出頭天 這個國家意外成大幫手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309548
大陸雙11購物節HIGH翻天,在此成交價驚人的狂歡之際,發現台灣大米的品項也在大陸知名天貓網上架交易,但其實台灣米最大出口國,並非大陸、香港、澳洲,而是讓許多人意想不到的巴布亞新幾內亞。
....除了大陸、香港等華人國家民以「米」為天,讓人意外的是去年台灣米最大出口國竟是位於澳洲上方、一個對台灣人民來說不起眼的國家-巴布亞新幾內亞。
根據2015年8月資料顯示,台灣米的出口國前三名分別為巴布亞新幾內亞(29,037公噸)、香港(1,100公噸)、澳洲(450公噸)。翻開出口史,巴國並非首次青睞台灣米。早在2008年全球糧價攀升後,次年,埃及決定暫停外銷米,加上當年澳洲發生乾旱,才令巴國對米的需求轉向同是出產蓬萊米的台灣。
根據端傳媒報導,今年導致台灣米出口巴國的最大原因,與市場機制最為相關,純粹是業者看上當地需求的潛力,與國際糧價無關,也非援外機制。
◆ 白雪 黃金菊 給台灣杭菊一個名分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31529
自由 2015年11月11日 湯雅雯/台北報導
進口杭菊農藥殘留頻傳,國人日益重視食品安全問題,國產杭菊需求量也不斷提高,為推廣本土杭菊,農委會昨正式給台灣杭菊一個名分,白色菊花台灣杭菊1號命名為「白雪」,黃色菊花台灣杭菊2號名叫「黃金菊」。農委會強調,國產杭菊近2年農藥殘留檢驗全都「零檢出」,安全看得見。
農委會茶葉改良場與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合作,鎖定苗栗縣銅鑼鄉和台東縣台東市種杭菊,銅鑼鄉以白雪為主、台東知本、太麻里及鹿野以黃金菊為主,總種植面積共50公頃,年生產量約30公噸,但仍不敷使用,每年仍須從國外進口100公噸杭菊,其中9成9是從中國大陸進口。
但近年大陸杭菊不斷遭驗出農藥超標,引發消費者疑慮,轉向購買國產安全杭菊。農委會茶改場場長陳國任表示,茶改場從3年前起,輔導國內茶農採健康管理制度,選用健康幼苗,做好病蟲害防治,近年逐批檢驗國產杭菊300多種農藥,都是零檢出,民眾可安心飲用。
至於大陸和台灣杭菊要如何分辨?茶改場指出,大陸進口菊花通常外觀破碎,且乾燥後為方便運輸,會添加硫磺等防腐劑,使菊花顏色暗沈,聞起來有一股刺鼻味。台灣本土杭菊花朵完整、較小,聞起來味道清香,容易辨識。
不過獨立導演李惠仁昨在臉書開炮,質疑2013年9月農委會破天荒把台灣杭菊的農藥使用項目從8種放寬到39種,是在WTO自由貿易原則下,幫中國打通對台灣的貿易障礙,讓中國杭菊可以進口到台灣。陳國任表示,這不是放寬,是過去杭菊種植面積不多,沒有推薦用藥,後來杭菊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因此藥毒所經安檢評估後,防檢局公告39種推薦用藥,協助農民防治杭菊的病蟲害,並非為了方便大陸進口,籲請李惠仁別「混淆視聽」。
◆ 竹炭變黑金 防蚊竹醋液爆紅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1000617-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11日 曹婷婷/台南報導
龍崎被譽為「采竹之鄉」,農會費心營造竹炭產業,讓原本非屬高經濟價值的竹子翻身成「黑金」,本周末將舉辦采竹節;農會指出,竹炭商品向來銷量不差,尤其今年登革熱疫情嚴峻,竹醋液等防蚊用品,業績增加近3成。
龍崎區農會總幹事余秀聯指出,農會在工研院的技術輔導下,自建燒窯,發展當地俗稱「黑金」竹炭產業,這幾年建立好口碑,系列商品涵蓋食、衣、住、行等範疇,每年持續推陳出新,如今年與工研院合作,由竹葉萃取富含抗氧化性的竹葉精華「竹萃」,製作竹萃防蚊液、竹萃口腔清新液、竹萃護手乳等新品。
余秀聯也提到,台南今年登革熱疫情非常嚴峻,也意外帶動相關防蚊商品買氣,如竹醋、竹萃等系列防蚊液,就比以往同期成長近3成,相當受到歡迎。為配合產業文化活動,農業局與龍崎區農會合作推出兼具知識性的「竹好玩」探索體驗活動,報名電話:06-5940015。
※ 相關報導:
* 西港胡麻節 粉白花朵吸客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1000579-260107
台灣本產胡麻將於12月進入採收期,胡麻田已陸續綻放粉白色花朵,西港農會將在11月14、15日舉辦「作伙迺西港-花芝招展」產業活動,邀請民眾體驗芝麻醬、芝麻糖DIY,還可欣賞正當令的胡麻花!
◆ 糖果餅乾、飲料業者 叫苦連天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1000080-260203
工商時報 2015年11月11日 記者林祝菁/台北報導
國際砂糖價格飆漲,考驗國內糖果餅乾、飲料業的採購策略,有業者表示,成本增加是必然的趨勢,但內部會進行採購的控管,儘量將成本壓到合理範圍。不過,國內市場買氣不見明顯起色,成本難以轉嫁,此時此刻,糖價飆,無疑是霜上加霜。
台灣糖果餅乾公會總幹事陳朝陽表示,糖是糖果餅乾很重要的原料之一,這幾個月來,有往上升的趨勢,但國內買氣並沒有太好,未來這幾個月似乎也看不到回溫的跡象,這點比糖價上漲更令人擔憂。也因此,很多業者得努力出口彌補國內流失的缺口。
黑松發言人暨副總白錦文表示,公司大都跟台糖採購,台糖也是根據國際價格作變動,今年上半年每公斤平均價格約落在19~20元,現在則約在22元上下,確實調漲一些。但是,第4季進入飲料淡季,對黑松來說,影響有限。
宏亞食品總經理張云綺表示,糖占糖果餅乾的生產比重很高,不過,公司採購策略會作調整,大都是一季一季採購,因此,到春節前,已經備足需要的量,但是春節過後,就會用到貴的糖價,成本就會增加。
霧峰菇農慘賠 退出大陸市場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311315
聯合報 記者黃寅/霧峰報導 2015-11-13
台中的霧峰菇農5、6年前看好中國市場,紛往中國種菇,最近卻興起「返鄉潮」,不少人坦承賠了老本;霧峰農會總幹事黃景建指出,政府應做菇農後盾,開發經濟價值高的頂級菇種,並與生技保健產業結合,為菇農另尋藍海。
王姓菇農說,最近結束四川的養菇農場返台,初估賠了5千萬元,主要因中國菇農在政府扶植下,向日、韓引進技術和設備,技術和產量已超越台灣,台灣菇農在當地無競爭力。
金針菇農場「戴養菌園」執行長戴天機指出,類似例子太多,中國用國營事業力量投入種菇,有時目的只為開發土地,全力投入下,已造成產量過剩,市場價格崩盤,市場失序。
菇農透露,一開始去中國種菇者也許還能賺錢,但這幾年虧損嚴重,有的返台,有的轉進東南亞。戴天基認為,台灣種的菇品質較高,仍能獲市場認同,菇農只有朝提昇品質繼續努力,才是生存之道。黃景建也呼籲政府協助菇農在技術方面提升,開發新的菇種,並與生技產業結合,加深菇產業的深度。
※ 相關報導:
* 雨來菇達人 產銷一手包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4000550-260107
65歲熊有義看準屏東滿州鄉雨來菇商機,7年前放棄當計程車司機,返回家鄉開始學習種植,從剛開始歉收,到現在每天有80斤穩定出貨量,屏科大教授亦前來取經,一家人更是全心投入種植。
....他表示,現今全台有太多地方種植紅龍果,數量多價值就不會高,反觀嬌貴講求水質、氣候、地質及人工照顧的雨來菇,目前只有花蓮、台東、大武及滿州生產,數量稀少、口感Q彈還能減緩老年痴呆症狀,因此價格穩定,經濟價值高。
* 引進新農法 產量增 爸也服氣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311320
39歲的吳孟昇3年前放棄製圖設計師工作,回家鄉東勢當農夫,與太太王貝真一起幫忙家中果園。吳孟昇為種好果樹,到處上課、查書學新知,在橘子園裡引進安全用藥、微生物製劑及適量肥料,一度與傳統務農的吳爸爸起爭執,直到橘園增加3成產量,才說服家人。吳孟昇將1公頃的橘園命名為「芸香農場」,用Facebook等網路社群行銷,收入不輸從前上班,成就感更大。
* 信義農會創新高 10個月賣3億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311405
「今年前10個月就超越去年全年目標。」南投縣信義鄉農會昨天統計今年至10月共同運銷金額達3億元,打破歷年新高紀錄,農會總幹事黃志輝說,盈餘都規畫回饋農民。
◆ 澎湖仙人掌變身 原來可以這麼吃
http://udn.com/news/story/9/1314269
中央社 2015-11-14
仙人掌除可做成果醬、仙人掌酥、果凍與軟糖外,經濟部近期協助業者開發可常溫流通仙人掌汁隨身包及可加在飲品、甜品與冰品的仙人掌濃漿晶球,讓消費者感受不一樣的口感。
為協助產業創新發展以因應全球自由化浪潮,經濟部工業局成立產業升級轉型服務團,並針對金門、澎湖、馬祖等離島成立離島分團,由食品所主導並納入工研院、石資中心及中衛中心等法人能量,共同協助離島產業創新升級。
由於仙人掌為澎湖極具特色的農特產,果汁是鮮豔的紅色,部分相關研究也顯示其具抗氧化等機能性,現已被開發成為仙人掌冰等多項特色產品。
工業局表示,紅果生技公司運用當地原料開發成果醬、仙人掌酥、果凍與軟糖等一系列產品,運用低溫烘焙技術結合創新包裝,開發仙人掌果凍與仙人掌烘焙茶,更獲得台灣百大伴手禮殊榮。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產品面臨仙人掌果紅色素的色澤容易褪色以及營養成分流失的問題,成為產品開發上亟待突破的關鍵。
為協助紅果生技公司解決仙人掌產品加工與販售過程問題,工業局指出,食品所去年結合台灣果實加工廠的瞬時殺菌技術,並導入食品所的配方、製程與包裝技術。
工業局指出,今年除了已開發出可常溫流通的仙人掌汁隨身包,有效保留營養成分和色澤外,還開發出仙人掌濃漿晶球,可加在飲品、甜品與冰品等。
※ 相關報導:
* 「越南張韶涵」掌廚 水果月曆香誘人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313754
想吃點不一樣的異國料理,又不知如何著手?移民署邀擅長烹飪的「越南張韶涵」吳坤玲、泰國華僑陳第杰客串大廚,以台灣當季水果入菜,端出十二道東南亞美食,印製三千份「新住民水果美食月曆」,昨起免費發放,很受歡迎。
◆ 首張農作物天災保單 東勢高接梨簽了
http://udn.com/news/story/6/1313085
中央社 台中13日 2015-11-13
台灣首張農作物保險保單,今天在台中市東勢區簽訂,有3位高接梨農率先和保險公司簽下保單,未來,若遇天災釀農損,除政府補助外,農民還能透過保險降低農損。
有鑑氣候變遷,天然災害發生頻率不斷增加,行政院農委會、台中市農業局辦理「試辦高接梨農作物天然災害保險」,今在東勢區農會舉行簽約儀式,現場來了2位高接梨農和保險公司簽下保單,為果園的果樹投保。
東勢農會梨產銷班班長吳志標表示,栽種梨子成本高、照顧不易,最怕寒害、颱風。他回想,七二水災時,他的梨園遭沖毀,損失百來萬,有一年因寒害影響,梨穗全毀損失新台幣30多萬。
吳志標指出,每遇天災,政府在農損的補助上有限,現在有了保險,多了一層保障,就可以分擔農損的壓力。
農業局表示,今年起,先針對經濟價值高,易受天災影響的高接梨採商業保險模式試辦,由民間產險公司規劃保單,農民投保後政府再補助其保險費。
農委會訂定「農作物天然災害保險試辦補助要點」,中央將補助農民全年保險費三分之一,台中市配合中央政策辦理,已於105年度預算中編列2555萬元,比照農委會再補助農民全年保費三分之一,農民僅需負擔三分之一的保費。
農委會輔導處長張致盛指出,農作物天然災害保險現在仍是試辦階段,先試辦台中、苗栗、宜蘭、新竹、嘉義等縣市的高接梨,高接梨農作物保險試辦期間,現行農業天然災害救助制度維持不變。
蝨燒!花東米倉二期稻減產5成 農友欲哭無淚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316795
聯合報 記者謝龍田/花蓮縣報導 2015-11-16
有花東縱谷米倉之稱的玉里鎮、富里鄉及卓溪鄉,最近飽受褐飛蝨肆虐,快收成的二期水稻因「蝨燒」枯萎,面積約二百公頃,產量平均減少四、五成,農友欲哭無淚。
玉里「冠軍米」農友李友煌說,褐飛蝨早年曾嚴重危害縱谷稻田,經防治,近卅年只有零星災情,沒想到上月間陸續傳出大量蝨害,「像回到卅年前」。
他指出,情況嚴重的產量少八成,輕者少二成,今年一期稻作大豐收,賺的錢在二期作賠回去還不夠,很慘!
玉里、富里等三鄉鎮水稻田面積逾六千公頃,台九線與一九三縣道兩旁過去入秋一片金黃稻浪,美不勝收;今年景致丕變,有的整塊枯乾,與一旁尚有綠意的稻田對比強烈。
「才三天,五分大的稻田就全枯掉。」富里七十四歲黎姓農友說,種稻快六十年,第一次這麼慘!黎太太說,因為快割稻子,所以不用藥,沒想到心血全泡湯,「連粒稻子都沒得收!」
玉里第十三稻米產銷班書記鄭忠義說,全班一百多公頃稻田有五、六成遭褐飛蝨為害,產量重挫。
富里鄉稻米產銷班第十六班推廣成員鍾雨恩說,全班近四十公頃,除了少數人因稻田位置未被蝨害波及,或資材使用得當未受衝擊,其他都遭殃,平均減產約三成。
農友對褐飛蝨大舉「重出江湖」說法不一,一般認為是颱風氣旋帶來。花蓮農改場助理研究員林立表示,褐飛蝨會隨氣旋、低氣壓及颱風外圍環流移動,每年侵台六至十次。
她分析,這次災情會嚴重,與褐飛蝨密度高、為害時間及農友用藥有關。近來大家對農藥殘留檢查十分注重,所以一般在收割前不會用藥;褐飛蝨剛好大舉到來,且迅不及防,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玉里鎮長龔文俊表示,褐飛蝨為害嚴重,縣府及農改場已派人了解,目前災情持續擴大,受損面積還在統計。褐飛蝨因可防治,農委會未列入天然災害救助,但縣府決定補助明年的生產資材,每公頃三千元。
小檔案/褐飛蝨
褐飛蝨屬熱帶地區水稻害蟲,通常在稻株基部的葉鞘組織內產卵,靠吸取稻株營養維生。飛蝨密度高會造成稻株黃化,衝擊稔實率;嚴重會導致稻株枯萎,形成「蝨燒」現象。
◆ 有機田防蟲「菸葉磨粉+辣椒」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316800
聯合報 記者謝龍田/花蓮縣報導 2015-11-16
在一片「蝨害」中,花蓮富里鄉羅山村約廿公頃有機稻田,因有機防蟲害方法得當,毫髮無傷。
位在羅山遊憩區旁的水稻田,十三年前由農友黃學喜推動有機耕種,各種有機「撇步」日益周延,這次褐飛蝨大舉入侵,有機稻田一片金黃稻浪,沒有災情。
「自然界有許多方法可以防病蟲害。」黃學喜說,他以菸葉磨粉加在地小辣椒、工研醋等製成防蟲液,適時噴灑,每周約一次,「褐飛蝨閃一邊!」
他指出,高雄美濃農友提供的有機肥料,這次也發揮一定功效,與防蟲液相輔相成。
花蓮農改場助理研究員林立表示,菸葉中的尼古丁成分有制止病蟲害之效,辣椒則有避驅效果。
花蓮農改場指出,非有機農友平常靠噴灑農藥防病蟲害,防治褐飛蝨的藥劑有多種,但不乏藥效殘留期較長的。
農改場上月發布飛蝨警訊,並提供正確防治及用藥之道,包括避免密植及長期積水,不要過量施用氮肥,以及採收前使用的藥物種類及安全期限。
褐飛蝨災情蔓延迅速,即使農改場有提醒,許多農友仍難及時因應,只好搶割。有人趕在夜裡割稻,有的稻子還沒有飽穗就割了,農友說:「收多少算多少」。
◆ 機器幫不了…年輕人不下田 菱角靠老農來採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316647
聯合報 記者謝進盛/台南報導 2015-11-16
台南市官田菱角進入採收高峰期,卻因人力不足,菱農為了招募人手傷神不已。農會表示,今年菱角因減產,行情出現難得高檔;但採收菱角得靠人工,急不來,隨著工資漲,消費者日後要採買到便宜的菱角,恐越來越不容易了。
農友陳進財說,年輕一輩大都不願下田,寧願在市區餐廳端盤子,所以每到菱角採收時,菱農為了調派人力傷透腦筋,有時甚至相互支援,「採菱角只能靠手工」,機器幫不了忙的。
「50歲算幼齒的,6、70歲正常,80歲不奇怪。」自嘲是60歲「幼齒」的馮秀麗說,鄉下就是這樣子,年輕不做,老的就繼續守住這塊田。還有不少老菱農可是80多歲了,同樣在菱角田翻尋採菱角,身手不輸年輕人,「越動越健康」。
「人力不足,是當前菱角產業最大隱憂。」官田農會推廣部主任胡泰平說,農村人力老化嚴重,不少老農民無力拓展栽種面積,就算這幾年菱角價格不差,但種植面積未增加,相對也維持價格穩定。
他表示,菱角工不分男女每天約1300元,另得供應早、午餐等,今年菱角價格雖不錯,但成本不斷增加,短期人力荒未解,菱角恐會越來越貴。
◆ 加檸檬汁 返鄉青年改良海燕窩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316594
聯合報 記者鍾知君/頭城報導 2015-11-16
東北角各漁港經常有人販賣海燕窩,吃起來清爽,海燕窩就是珊瑚草,如果處理不好,會有腥味,宜蘭第二代漁村子弟李建忠返鄉傳承,他以二種珊瑚草改良熬煮,加入檸檬汁或桑椹汁,去腥好喝,打開市場知名度。
36歲返鄉青年李建忠,老家在頭城鎮大溪一帶,他原本在桃園從事紡織業,因公司前進泰國,派他到國外工作,後來覺得父母親年紀大了,加上漁村工作無人傳承,今年初回宜蘭,跟著學習傳承製作海燕窩,除了加強製作流程品質控管,更研發出不同口味的海燕窩與新瓶包裝。
東森海洋溫泉酒店本周起舉辦北國溫泉祭系列活動,李建忠受邀示範海燕窩飲,打響系列活動第一砲。他說,海燕窩草又稱為珊瑚草、石花菜,屬鹼性食物,富含礦物質與膠原蛋白,高纖且熱量低;每年5到7月是盛產期,漁民採摘後,曝曬水洗成乾的海燕窩草。
民眾買回家後,可把海燕窩草反覆洗淨,用冷水浸泡約半小時,入鍋熬煮二個半小時,調配甜度後成為膠質,再倒進容器冷卻呈現凍狀,就是一般所說的石花凍,又稱海燕窩。
李建忠說,市面有各種不同海燕窩草,如果處理不好容易有腥味雜質,他挑選二種熬煮,調整比例與熬煮時間,保持Q度與膠質,把結凍的海燕窩切丁,加少許檸檬汁,吃起來很像愛玉檸檬,或倒入桑椹汁,也很對味。
改良產品在大溪漁港賣得很好,有名菲律賓遊客在東森海洋溫泉酒店嘗到他的海燕窩,把現貨全掃光,還下訂單,品質受肯定,電話0963357337。
路邊野藤 竟是台灣原生奇異果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7000536-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17日 王文吉/台中報導
64歲大雪山果農周志祥,曾種過甜柿、桃子、葡萄,但這些果樹需噴灑農藥對抗病蟲害,幾年前他發現果園內有3棵不知名的藤蔓,拿給資深農友一看「這是台灣原生種的奇異果啦!」於是周志祥赴梨山要了奇異果的砧木,以嫁接方式種下金凱莉、紅心,早紅和晚紅等品種的奇異果,且不用農藥、取得有機認證。
3棵奇異果老樹在周志祥悉心照料下,糾結粗壯的藤蔓已延伸成一條綠色走廊,樹冠大到可以遮蔭,他說,以前他不識貨,誤把原生種奇異果樹當成野藤,覺得會干擾葡萄生長,甚至還動刀砍除,直到有老農跟他說是台灣原生種的奇異果,才如獲至寶。
紅心奇異果結實纍纍,「欉紅」平均甜度可達到20度。目前紅心種兩斤裝的直售價達600元,在台北日系百貨15顆要價800元,價格直逼日本進口高檔水果。
◆ 花蓮農改場野花毯 復育台灣原生植物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318806
聯合報 記者游婉琪/花蓮報導 2015-11-17
花蓮農改場蒐集篩選數10種台灣原生野花,依環境適應性、植株生育特性與利用目的等,開發台灣原生野花植生毯,希望能幫助台灣原生植物復育,推動生態農業營造與農村景觀美化,更可應用於庭園野趣營造。
農改場指出,台灣原生野花植生毯依環境適應性可分為向陽、遮陰、耐旱與潮濕等選配適合種類。依據不同利用目的還可選擇不同植物搭配,如田埂植被可以在中間可選配較低矮地被植物,兩邊搭配原生野花。
有別於以往單一物種的草毯,台灣原生野花植生毯多樣化原生植物混植搭配,可增加草毯對於環境變遷耐受性,還會隨著季節演替消長,讓花朵此起彼落地陸續綻放,彷如台灣早期野外自然情景。
農改場表示,目前台灣原生植物的復育多著重於木本植物與珍貴稀有物種,野花野草較少被重視,讓這些原本隨處可見的原生物種,逐漸從人類生活中消失,不斷對外來惡勢力割讓棲地。
農改場研究推出的野花草毯,可直接鋪設於所需環境,快速建立多樣化原生野花植被,降低失敗機率。
農民如有興趣,可以打電話038-521108轉341作物改良課諮詢,他們會提供少量的花毯,讓有意願的農民繁殖。
◆ 農友開趴 魚池鄉飄咖啡香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7000548-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17日 沈揮勝/南投報導
繼紅茶、香菇、蘭花「魚池三寶」成功行銷,魚池鄉公所另加強咖啡新產業輔導,最近已趨成熟;為乘勝追擊,鄉長陳錦倫再出奇招,每月定期舉辦「咖啡趴」,邀請咖啡農分享、品嘗並交換心得,透過質的提升,追求更佳利潤。
「日月潭咖啡趴」的分享品嘗活動,訂在每個月第1周的星期三舉辦;到場參加的咖啡農也必須準備30公克自己生產製作的熟豆,與大家分享。透過專家和杯測師的引領,讓農友們以最有效率方式,弄清楚國際名豆、特等好豆,以及自己與其他農友的豆子,優點、缺點各在哪?
「日月潭咖啡趴」上周首辦,除專家吳原炳、黃嘉宏現場指導,日月潭精品咖啡評鑑特等獎得主沈艷志也分享栽培及後製經驗,對品質的提升及農民自我要求,有極佳的正面助益。
◆ 多肉植物「呆萌」 白領陸女瘋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7000944-260309
旺報 2015年11月17日 特派員陳曼儂/上海報導
大陸最近流行「拈花惹草」,最受青睞的是容易養活、看起來「呆萌」的多肉植物,除了40多歲的人買罕見品種當收藏,20多歲女白領拿來當辦公室小物,足見商機之大,業者推估至少10億(人民幣,下同)產值。
大陸花卉市場在2000年時出現過多肉植物身影,但當時賣得都是仙人掌科植物,外形不夠討喜,很快被市場淘汰。近兩年出現的是肥厚無刺型,像石蓮、落地生根,「肉肉的」、很好養,更符合現代人忙碌的生活特性。
在家養盆栽 收入豐厚
以花卉培植為主的山東、雲南等產地,都明顯感受到熱潮,昆明一植物超市業者透露,原本銷外地的多肉植物只占總銷量的一成,最近已提高到五成,改種多肉植物的農戶比兩年前多了三、四倍。
業內人士預測,多肉市場至少超過10億,還不包括相關的陶瓷盆栽、植料、書籍等衍生品,以多肉為主題的農家小院、咖啡館甚至旅遊等商機也開始出現,甚至有上班族自己在家搭溫室養植物作微商,每個月收入增加上萬元。
稀有高檔貨 非法進口
有在淘寶上開多肉植物的專門店表示,消費者大多是18歲到29歲女性,8成是白領OL,其次是公務員和醫務人員,上海人買最多,緊接的是北京、杭州、廣州,光是雙11那天,就有百萬元營業額。
除了便宜、好養,又「萌萌躂」,實體花園業者表示,40歲以上的消費者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價格不是問題,所以追求的是高端、精品,因此使得高端多肉植物「貴貨」價格穩穩上升。
這個熱度也可以從「黑市」觀察到,寧波海關最近截獲了一批裝滿進口多肉植物的包裹,內有數量稀少而被稱「植物界大熊貓」的龜甲牡丹;天津檢驗檢疫局今年已截獲來自德國、日本、印度等23個國家的非法郵寄、快遞進境植物種子、種苗310.7公斤,普郵截獲植物種子104.7萬多顆,其中多肉植物種子就占了50.2萬多顆,包括景天科、番杏科、仙人掌科等多個品種。
火龍果入味 麵條飄果香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321385
聯合報 記者吳淑玲/台南報導 2015-11-18
台南市果農陳嘉益退休後返鄉種植「大紅火龍果」,堅持無毒栽種,還與任職新化高工的妻子吳漩菱一起請教專家研發「火龍果麵」,歷經多次失敗終於成功上市,帶有淡雅水果香的麵條,上市就受到歡迎。
吳漩菱說,「火龍果麵條」成分只有麵粉、火龍果泥、鹽巴及檬檸,沒有其他添加物,並找到關廟一家代工業者生產。
火龍果麵條的浪漫紫色,加水煮後變為甜蜜粉紅,目前首批限量上市。湯頭還帶有水果香甜,很受歡迎,煮約3、4分鐘口感最好。
吳漩菱說,她還在研發火龍果蜜餞等,當小農後才知「小農」的辛苦,產品雖然研發成功,但要懂得銷售,希望尋找合作對象,最好是年輕想創業者,願意將研發成果與他們一起分享。
◆ 東京物語/日本青農 超商飯糰「露臉」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321553
聯合報 東京記者雷光涵 2015-11-18
今年新潟的羅森田(Lawson Farm)已收成,九噸越光米會以兩公斤包裝的無洗米在超商自營的蔬果店販賣,六噸的米製成飯糰,日本有五百八十家超商買得到;廿七歲的「株式會社羅森田新潟」社長後藤龍佑笑瞇瞇地說,「飯糰會貼上我的照片哩。」
後藤的爸爸經營學校營養午餐,和許多日本農家一樣「業餘」耕種代代繼承的田地。第九代的後藤分到八百平方公尺,用台灣的算法,不到一分地。但他的打算不一樣,「我想回到食的原點。」十七歲決定當專業農人,進新潟農業大學念書,再到美國進修了解大規模農業實態。
如今後藤的耕地達十五萬平方公尺,是向十名地主借來的。受惠於新潟市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家戰略特區」,法規鬆綁,他今年成立農業生產法人,五萬平方公尺的農地作物歸公司,小佃農當了社長,享有節稅、增加融資信用等法人的優惠,這名一人公司的社長說,初期投資有兩成五來自羅森及其關連企業。
新潟市長筱田昭表示,新潟市耕地面積及稻米生產金額是全日本市町村第一,但日本農業法規定非常嚴格,過去成立農業生產法人,董事半數以上必須是專業農戶,現在五名董事只要一名專職農人。
農林水產省數據顯示,含兼職日本有一百四十一萬戶農家,平均年齡六十六點八歲;逾六成是六十五歲的高齡農戶,極需新血來拯救四十萬甲棄耕農地。後藤說,年輕人從事農業最大門檻是「收入太低沒辦法維持生計」,收穫得看天吃飯,「所以沒人敢嫁給我。」
與羅森或其他企業合作的好處是確保收成能換成穩定的現金,後藤說,希望未來投資大型機具,羅森也能幫得了忙。他的目標是一百萬平方公尺的大規模農業,然而實情是現在借來的十五萬平方公尺農地分散在四十個地方,無法有效率耕作。後藤說,新潟市在主導土地集約,「可是很多人不想賣掉祖傳農地或換地。」
面對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衝擊,日本政府信誓旦旦說要用高品質農產品反攻世界,視大企業為開拓「日本產」通路先鋒,但不少農民有戒心,擔心祖傳地被鯨吞蠶食,致大規模農業仍紙上談兵。
※ 相關報導:
* 部落經濟果 洛神葵熟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8000602-260107
4年前被納入日月潭經管區內的信義鄉潭南部落,因地勢陡峭土質貧瘠不利於農業;當地布農族原住民多方嘗試,栽植約7、8公頃的洛神葵,最近適逢果期,溪邊、坡地不時可見老農背著笆籠,摘採著一枚枚酒紅色蒴果。
....信義鄉農會表示,洛神葵耐旱、栽植成本低、不必施藥,極適粗放農業,也適合傳統部落的耕作習慣;潭南種洛神葵,是個不錯的嘗試。
◆ 樹木變麵條 熱量僅1.6%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322214
聯合晚報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15-11-18
近百年的大阪紡織公司「近江絹絲」面臨日益緊迫的競爭,跨界進健康食品市場,把樹木變麵條,遠景看好。
高纖低熱量 不含麩質、脂肪
近江絹絲最暢銷的產品是人造纖維,日本化學纖維協會資料顯示,日本人造纖維從1967年的極盛期萎縮約90%,現在該公司運用類似的技術,把人體無法消化的木質纖維素變成一種木漿,加上蒟蒻,產生的麵粉富含纖維,而不含麩質、脂肪,幾乎沒有碳水化合物,每公斤熱量只有60卡(小麥3680卡)。
近江絹絲瞄準健康食品市場,日本消費者廳統計,2013年此市場價值1兆2000億日圓(台幣3120億元),是20年前的兩倍有餘。
日本最大蒟蒻產地群馬縣的專家說,目前也有蒟蒻做的麵,但味苦而售況不振,加入木漿,味道與質地大大改善。
日相安倍 放寬保健食品市場
日本政府本年度斥資80億美元(台幣2480億元)補貼農業,首相安倍晉三認為不是長久之計,想辦法要農業斷奶,今年4月放寬食品標示規定,允許廠商免於日本政府嚴苛的審核程序,促銷健康食品。
到10月底,日本廠商已趁新法之便,向消費者廳註冊120種功能食品,其中43種來自原先不屬食品業的公司;日本最大紙廠「日本製紙」也促銷一種有助控制膽固醇和護眼的新種茶苗。
TPP威脅 蒟蒻農尋海外市場
蒟蒻是日本保護最力的農產品,進口每公斤2796日圓(990%)關稅;根據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日本同意將關稅降低15%。
TPP降臨,農民必須尋找海外市場。群馬的農業出口去年上升到6億日圓,是原定目標的三倍,貢獻主要來自全球老饕對高脂和牛的需求,另外一個就是歐洲健康食品族對無脂蒟蒻的愛好。
近江絹絲是日本第二大人造纖維廠,將投資10億日圓在兵庫縣蓋一所木漿蒟蒻麵廠,預計明年開始每月生產30噸,需求暢旺的話,產能可以增加兩倍。
公司高層說,這新產品可以取代拉麵、義大利麵、中國餃子裡使用的小麥:「肥胖症漸漸成為中國大陸兒童的大問題,我們已開始討論將來外銷大陸。」
酒醋達人 釀出滯銷蔬果新生命
http://udn.com/news/story/7241/1323533
聯合報 記者李京昇/古坑報導 2015-11-19
長盛酒廠負責人陳長葳,過去家中栽種波蘿蜜、火龍果等水果,曾面臨滯銷問題,讓不喝酒的他15年前開始下苦功學習製酒,並將自家竹筍加工廠改為合法酒莊,至今釀造出超過30多種的蔬菜、水果酒或醋。
「當時只是為了父母。」陳長葳說,父母早年從事竹筍加工製造、栽種水果,常聽從別人說哪種作物經濟價值高,就跟著去栽種,最後碰上產量過剩的問題。他不忍爸媽種植的作物滯銷,想到釀造成酒類、醋或酵素,是提升附加價值與延長保鮮期的最佳方式。
陳長葳跑到屏東科技大學學習製酒,利用老家的火龍果,花了3年實驗終於釀造出第一瓶火龍果酒,並將老家工廠轉型成酒莊。
當地不少農民若碰上滯銷問題,也常找他代為加工。陳長葳表示,只要農民種得出來的作物,基本上都有辦法製成醋與酒。除常見的鳳梨、柳丁水果酒或醋,陳長葳迄今釀造過萵苣、無花果、土金桔與樹葡萄等30多種蔬菜水果。陳長葳說,希望用自己的專業與親身經歷,來幫助更多農民。
聯合報提醒您: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 鳳梨酥品牌「微熱山丘」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開張
http://udn.com/news/story/3/1324911
聯合報系攝影中心 記者劉學聖╱即時報導 2015-11-19
來自南投知名鳳梨酥品牌「微熱山丘」,在成功跨足海外並陸續亞洲主要城市開店後,今天選擇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開分店,高雄市長陳菊特地前往恭賀,微熱山丘最新的門市據點外觀有一艘白色船塢,將具有歷史感的倉庫變身為與海港緊密結合的船塢概念,並加入面向港區的潔白船型棚架,準備好揚帆出航的意涵。
以親切問候加上奉茶,搭配一塊免費享用的的鳳梨酥並藉「體驗行銷」在成為許多人伴手禮首選,今天新店開幕就有許多人前來品嚐,預計也將成為駁二最新的熱門亮點。
※ 相關報導:
* 山西自動賣菜機 18道半成品讓你選
http://udn.com/news/story/4/1325113
中國大陸山西省太原市寧化府社區最近推出一款「自動賣菜機」,販售18道半成品菜餚,價格在人民幣5元到20元(約新台幣25至100元)不等,保存期限3天。相當受當地上班族歡迎。
◆ 多塊農地 落入碾米業者手裡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323709
聯合報 記者謝龍田/玉里報導 2015-11-19
花蓮縣有些農民因缺錢,抵押農地向碾米業者借款,有人月息2分多,無力償還,土地變別人的。花蓮縣警察局玉里分局表示,這是農民與業者的借貸行為,如不涉及暴力討債及利息高得離譜,警方也無權過問。
近年來,南花蓮已有多塊農地因此落入碾米業者手中,大多是原住民農友的地。
鄭姓農民說,原住民農民會借錢,主要是有孩子要到外地念大學、翻修房子及子女要結婚。有的碾米業者很有良心,若是要念書用的1、20萬元,條件只是「種的稻子要交給業者」,跟契作差不多。
不過,有業者有如地下金融機構,「歡迎農友抵押土地借錢」,月息超過2分。
這類業者會估量農友的土地價值來決定借款額度及期限,一般從數十萬元至數百萬元不等。業者看準農夫不是生意人,種稻子的利潤根本付不起利息,更遑論本金。
等期限一到,業者會依借貸契約內容向法院申請債權確定,拍賣土地或直接過戶。農民在付了大筆利息後,連土地也沒了。
至於為何農友不向農會或銀行借貸?黃姓土地仲介業者說,一般銀行不承作農地融資,農會信用部的貸款成數則較低,農民或因怕麻煩,或為了借多一點,才會求助碾米業者。
台灣珍奶風靡馬國 「日出茶太」躍上CNN
http://udn.com/news/story/5/1327518
中央社 台北20日電 2015-11-20
台灣珍珠奶茶品牌日出茶太成功輸出海外市場,並在馬來西亞造成旋風,全馬目前已有172間分店、880名員工,成為當地珍珠奶茶第一品牌,並躍上美國CNN報導。
美國CNN在19日報導日出茶太Chatime深耕東協市場的佳績,以及5年多來持續成功在馬來西亞造成的旋風,新聞中訪問到當初來台取經、把珍珠奶茶帶到馬來西亞的年輕企業家布萊恩.盧(Bryan Loo)。
他在2010年9月在馬來西亞開設首間日出茶太Chatime分店,短短2年內已突破百家,如今在全馬來西亞已有172間分店、880名員工,成為當地珍珠奶茶第一品牌,市占率高達8成;目前平均每月熱銷120萬杯,年營業額達100億令吉,相當於新台幣7.4億元。
台灣茶飲市場生氣蓬勃,街邊手搖茶飲店鋪林立,然而成功走出台灣市場的品牌卻少之又少,六角國際創立日出茶太品牌,董事長王耀輝即放眼海外,積極尋求進軍世界的契機,拓展海外市場。
日出茶太Chatime目前已在東南亞地區成為珍珠奶茶的代名詞,除了馬來西亞的成功,印尼也在去年突破130家;並在2013年成為首家進駐柬埔寨的台灣珍奶品牌,在金邊設立首家門市,1年內平均1個半月便有1家新分店開張,是目前分店數目最多的珍奶品牌,並在世界著名景點吳哥窟開設門市。
在緬甸、菲律賓、汶萊等東南亞地區,也都可以看到日出茶太Chatime的紫色招牌。美國CNN報導,也象徵Chatime日出茶太成功輸出珍奶文化。
六角國際指出,未來將積極打造餐飲品牌,以台灣為全球營運示範中心,建立成功的經營模式,未來將更積極與全球代理商及加盟夥伴密切合作,輸出台灣餐飲文化,一同打造全球餐飲王國市場。
◆ 推廣食農教育 撒下有機種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0001635-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20日 黃意涵/台北報導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餐飲管理科加入台北市社區食農教育,二年級學生張廷婕說,透過一系列課程,發現有些以前被視為垃圾的東西,竟然可以入菜,例如南瓜果皮,可隨著果肉打成泥煮湯;未來想開餐廳、當廚師的她說,一定要選用在地有機農作物。
北市首次推動社區食農教育,透過產業發展局整合台北有機農業資源,今年度有10處社區或社群協力推動食農教育課程,由46名師資結合在地有機農業資源,推出專屬6周食農課程,也安排1日到有機農場體驗農事。
社區食農教育成果展昨天在北市府舉辦,在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餐飲管理科攤位上的張廷婕分享表示,以前只知道要挑漂亮的蔬果,透過課程及實作,發現原來南瓜果皮、籽都可以打成泥,用來煮濃湯。她並表示,未來想開餐廳,主打台灣在地食材。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餐飲管理科老師陳家蓁表示,本次主題為「全食不浪費」,讓餐飲科學生從食物的源頭,了解特性並妥善運用,很多學生都因此更學習到愛物、惜物的觀念,這樣的觀念如同種子,種在學生心中,未來必會發揮作用。
※ 相關報導:
* 退休教授在二林 試種「穀后」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328115
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黃慶祥3年前退休後回到故鄉二林鎮推動「田龜計畫」,以有機方式種植雜糧,希望幫家鄉農作轉型,至今有4名平均年齡68歲的老農加入。
「田龜計畫」在二林鎮推動已經2年多,黃慶祥堅持以有機、輪作的方式種植雜糧,「因為我本身是糖尿病患,但我不願意用藥物治療,我相信吃健康的食物對身體是最好的」。他一開始先試種水耕薏仁失敗,接著又嘗試種了紫米、蕎麥、紅藜,都有不錯的成果,每年一收成就被網友搶光。
* 屏科大鑽研9年 破解紅藜殼苦味
http://udn.com/news/story/3/1328509
屏東科技大學食品系教授蔡碧仁鑽研了9年,終於破解去除紅藜殼苦味的方法,不但可讓紅藜食品保留殼的養份,且可讓每年百餘噸的紅藜殼不再成堆肥。
....蔡碧仁表示,利用溫度、濕度的控制,以及加工的處理,可以大幅消除紅藜外殼那令人掩口卻步,具刺激性的強烈苦味,這項研究,最困難之處,在於去苦過程中,既要保持住紅藜的豔紅色素,又要完整保留住外殼原有的機能性成分。
◆ 圖書館概念 8坪貨櫃屋種5千嫩草莓
http://udn.com/news/story/7241/1328784
聯合晚報 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2015-11-21
草莓是高經濟作物,也因為草莓嬌貴,栽培種植過程非常容易受到病蟲害和天候的影響。有業者改裝傳統貨櫃種草莓,八坪貨櫃屋可耕種5000株草莓,只要一人管理、每天工作兩小時,有機會翻轉農業大面積耕作、耗費人力、看天吃飯的宿命。
業者張孝安表示,一般的植物工廠採用水耕模式,水耕需要水平栽種,坪效僅能五到六成。
不過若採用貨櫃種的草莓是土耕栽種,用「圖書館」的概念,把種草莓從平面式變成直立式,產量比傳統平地草莓多出50倍,把節省的成本投入光線和溫度的控制,只要一個人,就可以輕鬆管理八坪貨櫃,人力成本也節省下來。
張孝安說,草莓是溫帶作物,台灣是亞熱帶國家,因此很難抵擋草莓的病蟲害,關鍵技術在於用貨櫃「斷溫」方式,讓貨櫃維持適合草莓生長的環境,再控制光線的角度,避免天候和病蟲害的干擾,草莓可以終年採收,估計一個月電費1萬5000元,成本比請一個工人還少。
張孝安表示,平地栽培的草莓平均一顆售價約10元,貨櫃無毒草莓一顆售價二、三十元,價格雖然多出二到三倍,因為無毒,能吸引講求健康的消費者青睞。
在栽種設備上,傳統鋼管溫室建置要價三、四百萬元,僅能用四到五年;貨櫃耕種模式可以使用20年,比韓國的植物工廠便宜五成以上,但產量卻多出五到十倍。
張孝安表示,貨櫃栽培模式可以推廣到其他農作物上,按照大自然的邏輯,不加速作物生長,依照精緻農業的概念思考,產量只要有傳統栽培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就能在短期間內獲利回本。
※ 相關報導:
* 桃紅網室 女兒的草莓森林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326131
....綠寶農場上月動工,草莓森林有六間網室,共兩分地。林辰宇說,草莓森林是「空中田園」,採立體栽植,園區草莓分成十六層,每分地可種五萬株,是原本五千株的十倍,產量大幅提高;內部有整套管理系統,可精簡人力,精確控制肥料,節省水資源。
他還捨棄傳統黑網,採用桃紅色的紗網。林辰宇表示,桃紅網具有降溫及減少病蟲害功用,還能抑制綠光,讓草莓吸收紅、藍光,幫助生長。桃紅色的草莓森林在網路引起討論,還有網友打算前往拍婚紗。
◆ 洋香瓜新品種 綠帝橘后將搶市
http://udn.com/news/story/9/1328770
中央社 台北21日電 2015-11-21
品種研發力甚強的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再培育出適合作為高級禮品的洋香瓜高雄1號綠帝、高雄2號橘后等2個外形與抗病力具佳的新品種,將於過年、端午等重大節慶上市。
高雄區農改場指出,台灣目前種植的洋香瓜品種主流是日本的阿露斯系列品種,在日本是極高貴的禮品,單粒售價可達新台幣3000元以上,但在台灣栽培,除需仰賴單價高的進口種子,還會水土不服,栽培不易。
高雄區農改場說,近5年來,台灣洋香瓜栽培面積年平均約3000多公頃,年產值近新台幣10億元,大多採用露地隧道棚匍伏式栽培;為減少病蟲害,許多青農開始改用設施栽培,但春秋二季易發生白粉病,除增加化學農藥施用,也嚴重影響植株生長、果實品質及農民收益。
為抗白粉病,高雄區農改場說,國內雖有果肉品質優良,也能抗白粉病的商業品種,但都是細網紋系列,外觀不夠吸睛,難與主流的阿露斯系列品種相提並論。
為此,高雄區農改場多年來從抗白粉病,且果實品質優良的雜交品種中選育,終於培育出具有阿露斯血統、網紋明顯的洋香瓜「高雄1號-綠帝」與「高雄2號-橘后」這2個新品種,品質與抗病力皆佳。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說明,新品種的「綠帝」果型飽滿,網紋明顯突出,果肉為綠色,中心帶有似糖霜的黃色,顏色漂亮,後熟後,果肉細緻,入口香甜即化,風味優美。
「橘后」果型渾圓,網紋明顯突出,果肉為橙色,肉色艷麗討喜,肉質滑嫩,口感甚佳。
這2個新品種適合在設施內春作(1月至2月)及秋作(9月中旬到10月中旬)定植栽培,果實成熟日數約在45到50天,果重約為1.4到1.8公斤,甜度平均都達14度;技轉量產後,將可配合新曆年、農曆年、清明及端午等重大節慶上市。
※ 相關報導:
* 柚子王種砂糖橘 無毒結甜果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325936
瑞穗鄉「柚子王」歐一正 ,8年前兼種砂糖橘,以無毒農法種出甜滋味。他樂於與人分享,教人怎麼種植及剝橘子;柚子之外,再添橘子盛名。
....「小小的1棵砂糖橘可以生出4、500台斤的橘子。」歐一正說,橘子樹種滿3年開始結果,5年起果實纍纍。秋天生果,冬天收成;忙完文旦柚,稍事休息換摘砂糖橘,「幸福滿滿」。
* 個頭小卻很甜 黑皮柳丁上市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0001712-260107
二林鎮栽種的柳丁果粒小、表皮粗黑,但很甜,贏得可愛的「黑皮」稱號,最近是柳丁採收期,果農陳富雄說,目前全鎮種植面積只有約2公頃,是全盛時期的1/30,要把握機會才吃得到。
二林鎮太陽能稻草人 天黑休息不擾鄰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329863
聯合報 記者凌筠婷/二林報導 2015-11-22
彰化縣二林鎮舊社村代安宮旁田地裡出現2尊「長相奇特」的稻草人,時常揮舞手臂,還會發出叮叮咚咚的聲音,且穿著顏色鮮明的雨衣,引來不少注目。
這2尊稻草人是推動有機種植雜糧的「田龜計畫」召集人、中山大學資管系退休教授黃慶祥所設置,他的有機小米田最近正值收穫季節,眾多麻雀啄食讓他相當苦惱,「我趕完這邊,牠們飛到另一頭,趕也趕不完」,當他得知台東農改場研發出這款「太陽能驅鳥設備」,便趕緊聯絡廠商,上周將這稻草人裝置在實驗田中,希望測試功效。
稻草人靠後方的太陽能板發電,「肚子」內有蓄電池,用雨衣包住避免下雨吹風損壞電池。只要有陽光啟動太陽能板,稻草人的電子手臂就會揮動,同時帶動綁在手臂上的塑膠繩。這些塑膠繩綁在田間四周與塑膠手臂上,繩上還繫有會反光的彩帶、鐵片,電子手臂揮動的同時帶動這些裝置,彩帶揮舞反射光線可嚇走麻雀,鐵片叮叮咚咚的聲音也有驅趕效果。
二林鎮農會總幹事蔡詩傑日前也去田間參觀這個裝置,直說這是很聰明的設計,且太陽能板在晚間就會停止發電,稻草人在太陽下山後2小時就逐漸停止,夜間也不會打擾鄰居安寧。黃慶祥說「現在還不知效果如何,若能成功,農民和麻雀過招就輕鬆多了」。
◆ 活菌生物製劑 讓芋頭無農藥殘留
http://udn.com/news/story/6/1330446
中央社 台北22日電 2015-11-22
現在到12月是芋頭產季,全台第二大產地在苗栗,為讓國人吃得安心,農委會苗栗區農改場研發出「苗栗活菌1號」,是微生物製劑,搭配試驗證實,無農藥殘留合格率達100%。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指出,芋頭是苗栗的重要經濟作物,種植面積近590公頃,苗栗並是全國第二大產區,迎合食安議題持續受民眾重視,苗栗區農改場研發出「苗栗活菌1號」,可於栽種期搭配使用。
苗栗區農改場也說,此活菌就是微生物製劑。而微生物製劑正是當今全球農業最熱門、商機龐大的研發品項,舉凡要推動減用或不用化學性的肥料與農藥的產區,就須積極開發微生物製劑,作為替代。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生物防治分場副研究員朱盛祺說明,芋頭生育期長達8個月以上,利用種苗消毒,搭配使用苗栗活菌1號及合理化施肥等健康管理綜合技術,可降低芋頭栽培初期幼苗補植率,並能強健植株及促進生育,進而減少肥料及農藥使用量。
朱盛祺也說,經過田間試驗結果證實,搭配苗栗活菌1號的使用,以及前述健康管理方式栽種芋頭,無農藥殘留的合格率達100%。
◆ 科技翻轉農業 青農高學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2000421-260114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22日 湯雅雯/台北報導
誰說書讀不好才來當農夫!農民學歷越來越高已成趨勢,且來自各領域,有科技新貴轉行當科技青農、補教數學名師轉行養魚、屏科大獸醫師從小養豬,紛紛拿下今年十大神農獎,他們個個都利用所學翻轉台灣農業,扭轉過去「不讀書才來從農」的刻板印象。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士大夫觀念,在台灣根深蒂固,台灣以農立國,過去不少家長認為孩子念到大學、碩博士畢業,卻返鄉當個高學歷農夫,是斷送大好前途。但近年來,隨著科技及生態農業備受重視,年收入破百萬的農民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從農變成一門好生意、一份好工作。
台南青年農民蘇建鈞,中山大學材料光電系畢業後,即返鄉投入農業,5年前開始利用GPS定位,以Google map與導航器算出「最短耕田路徑」,節省農機油耗,回鄉務農短短3年,年收入突破百萬元,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技農夫」。
蘇建鈞說,因為耕作面積不斷擴大,3年前加入產銷履歷制度後,他和農委會合作開發「農務一把抓」軟體APP,利用手機就能記錄產銷流程、管理農地,不用再耗費人力、時間進行紙本記錄,用手機也能種田,翻轉台灣農業。
成大數學系、中山大學企研所生技組畢業的顏榮宏,因父親中風,返鄉接起父親40多年的虱目魚養殖事業,他發揮所學,以藥草代替抗生素,用生態養殖方式,在魚塭中混養虱目魚與白蝦,以菌制菌,讓魚更新鮮沒有土腥味。
2015年榮獲十大神農獎的蘇鵬,畜牧獸醫科、屏科大農園系畢業,他的父親從8頭母豬開始養起,如今發展成近3萬頭豬隻的現代化高科技養豬場,更是全台第一家設置沼氣發電的養豬場,一年可省下300萬電費,並減少養豬的廢水汙染。
根據農糧署統計,2013年15歲以上專門從事自家農牧業的工作人數共98萬2116人,若按教育程度分,雖然大專以上人數約83611人,僅占不到1成,但比過去逐年提升,其中更不乏台清交碩士,高學歷青年樂當農夫已成趨勢,也成為台灣另類的新農村革命。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說,農委會3年來積極推動培育的青年農民,現在看到遍地開花結果,真的很棒。未來6年將投入30億經費,輔導1萬2500名青年從農,培育更多高學歷農夫,替台灣農業加值。
◆ 土銀吳當傑挺小農 提供低利貸款
http://udn.com/news/story/7239/1330065
經濟日報 記者韓化宇/台北報導 2015-11-22
為幫助中小型農戶茁壯,財政部次長兼土地銀行代理董事長吳當傑昨(21)日表示,將主動出擊和地方縣市政府合作,給予優質農戶(例如種植有機作物)低利貸款,幫助它們從小型農戶變成大型農企。
吳當傑指出,土地銀行即將邁入70年,要擦亮這塊老招牌,就必須推出獨具特色的產品。土地銀行既有「土地」二字,業務就要和土地結合。台灣有許多優質農戶,但缺乏資金,無法茁壯,土銀要積極和各縣市政府合作,找尋優質農戶並提供貸款,幫助它們從小農戶變大農企。
土銀日前獲得屏東縣辦理的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但得標利率相當低,吳當傑說,他在內部會議中指示同仁,辦理農業貸款時「不要計較獲利」,能低則低,盡量幫助優質農戶。
博士返鄉搞文創 再造茶農春天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4000592-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24日 楊明峰/桃園報導
頂著博士光環的長庚大學講師黃鼎豪,將所學的設計、管理概念,包裝家族的小農茶園,以文青簡約風自創品牌在網路行銷,茶罐中還有「文青」書籤,盼以潮流概念打進年輕市場,未來計畫幫助更多小農,減少中盤商剝削。
長庚大學企管研究所博士黃鼎豪,從小跟著親友穿梭在家族的5分地茶園,每到農忙時,對土地極具感情,他深知小農看天吃飯、收入不穩,還會被中盤商賺一手,利潤與付出不成比例,決定幫家族茶業行銷。
由於大學、碩士學的是工業設計,黃鼎豪以設計、管理行銷所學,啟發於老子《道德經》的無為而治精神,傳遞東方美人茶的自然農法,自推品牌「言中茶集」,
「品人生出色、『浸』在不言中」、「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黃鼎豪除包裝簡約外,大走文青風格,他在每個茶罐中,放有寫有不同「茶語」的書籤,讓消費者宛如抽獎,對每個茶罐都是期待,希望民眾閱讀時能配上一杯好茶。
黃鼎豪說,待網路平台行銷結果有成,計畫未來集合更多小農,透過文創轉型,也減少中盤的剝削。
※ 相關報導:
* 凍頂冬茶新品種 柯明德獲特等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335972
南投縣鹿谷鄉凍頂茶葉生產合作社冬茶賽新品種組昨天放榜,茶農柯明德在2735件參賽茶葉中獲特等茶王,初估每斤成交價上看5萬元,而今年冬茶量雖減產,但獲獎茶受茶客信任,參賽數不減反增,競爭激烈。
凍頂合作社總經理林能德說,近年來台灣比賽茶品獲大陸消費者喜愛,新品種銷售量逐年攀升,透過有公信力的賽事為品質掛保證,參賽件不受冬茶減產影響,較往年成長近2成。
◆ 陽明山採山藥 小旅行4梯次
http://udn.com/news/story/7323/1333332
聯合報 記者郭逸君/台北報導 2015-11-24
一年一度的陽明山山藥季又來了,但今年受夏天蘇迪勒、杜鵑颱風影響,重創陽明山山藥產量,不止產量減少,農民也嘆賣相變差,擔心影響買氣。
每年11月到隔年4月是陽明山山藥產季,士林農會總幹事郭淑敏表示,今年颱風接連來,且強風吹倒種植山藥的棚架,拉扯山藥根系,造成今年山藥產量減少,賣相也不佳。過去陽明山山藥都可以長得又長又漂亮,重量可達7、8斤,今年山藥長個頭較小,重量平均只有5、6斤。
山藥產量減少,連帶讓價格上漲。郭淑敏表示,以往陽明山山藥季產量可達到10公噸,預估今年可能會減少3成到4成,賣相佳的山藥一斤最貴要100元至120元,一般的山藥一斤也要80元,平均漲幅約一到兩成。
產發局舉辦陽明山山藥季系列活動,農業發展科長劉永修表示,今年以復古風為主題,28、29日將在花博農民市集舉辦開幕活動,現場除有懷舊滾鐵圈互動遊戲,還免費提供100分山藥麻油雞飯、山藥飲品,為民眾暖身補元氣。
陽明山山藥季從12月起也將辦理4梯次山藥時代之旅一日遊,邀請民眾到陽明山來一場山藥小旅行,由專業講師帶領民眾進行山藥輕食DIY,農民也會親自示範如何採收山藥。相關活動內容可查詢士林區農會官方網站http://shilin.naffic.org.tw/。
※ 相關報導:
* 防山寨搶市!美濃白玉蘿蔔 取得身分證了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336145
美濃「白玉蘿蔔」註冊商標成功,其他產地蘿蔔不得再冒名,否則將違反商標法。美濃農民表示,白玉蘿蔔取得身分證,也呼籲民眾參加拔蘿蔔田間體驗時,勿濫闖未開放的田區私下採蘿蔔,或有隨意拔取再丟棄田中的脫序行為。
今年傳出大陸進口大蘿蔔以「白玉蘿蔔」之名上市,美濃農會歷經兩年努力,向經濟部申請商標註冊成功,昨天宣布,必須是美濃本地種植、種源為日本朝陽早生種的小蘿蔔才能稱為「白玉蘿蔔」。
◆ 芋頭入菜 跟著食物去旅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4000507-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24日 馬瑞君/台中報導
秋天除了泡湯、賞楓,還能怎麼玩?跟著食物去旅行,現在也正是芋頭盛產期,強調全豆豆漿、在台中市有5家分店的豆果豆漿,推出季節限定、為期3個月的芋頭豆漿;主打咖啡搭配餐點為主題的Louisamanda cafe,不約而同用大甲芋頭入菜,推出芋頭牛肝菌燉飯牛小排,口口吃到芋頭香。
豆果豆漿業者林吉洋表示,他很懷念小時候那種吃「趴噗、趴噗」芋仔冰年代,隨時可吃到芋頭甜美滋味,可惜現在風華不再,所以他才想到製作芋頭豆漿,重現懷舊滋味。
隱藏在巷弄內的Louisamanda cafe,偌大的庭園透露出秋意和悠閒感,還沒用餐前先喝杯虹吸現煮咖啡甦醒味覺,前菜享用拖鞋麵包搭香料肉醬、水果沙拉;重頭戲芋頭牛肝菌燉飯牛小排,芋泥與燉飯完全融合、混雜芋頭和牛肝菌香味。
※ 相關報導:
* 五峰鄉牛番茄 上架立馬被掃空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336152
種植番茄餘20年的郭双水,5年前決定離開平地,轉往五峰鄉桃山村種植牛番茄,前3年遭遇氣候、肥料調配問題,牛番茄收成差,再加上通路問題,價格多被中盤商剝削,獲利不見起色;改變肥料、技術與通路後,現在是竹北市農會最搶手的牛番茄,一上架立馬被掃空。
* 香菇王 引進匈牙利農產
http://udn.com/news/story/7241/1333625
主打日式頂級食材的香菇王集團旗下第一名店超市,昨(23)日宣布新增匈牙利產品,引進果醬、蜂蜜、穀片等食材。香菇王集團董事長王義郎表示,匈牙利嚴守歐盟安全規範,堅持自然農法、有機栽培,且禁止種植基改作物,符合國人食安需求,提供消費者更多選擇。
台灣米新出路 輕米食美味無負擔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339395
聯合晚報 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2015-11-26
冬天容易吃太多,一不小心就發胖。農委會農糧署今天發表冬季輕米食,開發純米米粉、米義大利麵、米泡麵等產品,每道米食料理熱量低於530大卡,讓民眾享受無負擔的美食。
農糧署副署長陳俊言表示,國人食米量快速下滑,30年前國人每人每年平均食米量98公斤,但現在僅46公斤,減少一半以上,飲食西化的潮流已無法抵擋,國人喜歡吃麵食,喜歡麵食的方便,因此農糧署開發米製的麵條、泡麵,讓民眾同時享受西化飲食的美味和米食的營養。
他舉例,「高麗菜核桃米粉」,是利用純米米粉,搭配現在盛產的高麗菜絲、橄欖油、白葡萄醋及核桃,不僅有異國風味,還能吃出米粉的香Q,一份熱量僅451大卡,而且純米米粉好消化吸收,飽足感十足,減重又不怕餓。
農糧署表示,米食提供的飽足感是麵食的1.3倍,今天發表的每道米食熱量都低於530大卡,相較於每天的正常飲食,少了500到800大卡;連吃10到15天,可減少總攝取熱量約5000到8000大卡,有助於控制體重。
※ 相關報導:
* 果農不施肥 筆柿成長2成
http://udn.com/news/story/3/1339322
「不施肥,柿子產量多2成」,嘉義縣竹崎鄉柿子果農朱甲今天指出,種植筆柿種植9年,從不施肥,眉角在春天發育期一直澆水,產量不僅增多,製作出的柿餅,相較於有施肥的更加金黃具透明感。竹崎鄉長王焜弘今天特地前往園區品嘗,直說,這真的有夠好吃!大力推薦在地農產品。
* 新種洋香瓜 美味優質又抗病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35615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研究育成適合台灣種植的新品種洋香瓜「高雄一號─綠帝」與「高雄二號─橘后」,經多次田間試作後,抗病性及果實品質表現都非常優異,可望增加瓜農收益。
....高雄農改場長表示,該場研究多年育成的「高雄一號─綠帝」,果型飽滿,網紋明顯突出,果肉呈綠色,口感細緻香甜;「高雄二號─橘后」,果型渾圓,果肉為橙色,鮮艷討喜,肉質滑嫩爽口,兩種洋香瓜各有特色,且抗病性強,適合在台灣種植。
◆ 農五味伴手禮 恆春風味帶著走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35617
自由 2015-11-26
〔記者蔡宗憲/恆春報導〕恆春半島拜落山風所賜,強烈且持續的風讓病蟲害少,利於有機無毒農業的推動,里山生態公司與墾管處合作,集合恆春半島五種農產製作「農五味」伴手禮,讓遊客一次把半島風味帶著走。
里山生態公司與恆春半島農民以「五行」概念,將五種顏色的農作物包裝成「農五味」禮盒,分別為「黑─黑豆、白─白米、金─花生、黃─蘿蔔乾、赤─紅龍果」。
公司負責人林志遠說,內容包含了主食、五穀和水果乾等不同類型之食品,五個顏色、五樣產品、五種風味,且皆為有機或無毒之農產品,如同五行養生。
墾管處處長劉培東表示,還有滿州區里德社區推出猛禽造型環保餐具組、港口社區推出港口茶禮盒及手炒熟黑豆,讓來訪遊客選購。
※ 相關報導:
* 20億 全家升級麵包、咖啡
http://udn.com/news/story/7241/1339450
看好咖啡黑金商機及所帶動的糕點麵包併買商機,全家便利商店(5903)董事長葉榮廷表示,將啟動總計超過20億的投資計畫,自建麵包廠,並跨境與日本UCC咖啡合作,全面升級店內咖啡、麵包糕點。
咖啡及麵包糕點市場持續受到台灣消費者喜愛。根據全家銷售數據顯示,咖啡穩定成長,近年成長率都在二成;超商平價咖啡加入,也催化現煮咖啡、精品咖啡的滲透和成長。
* 咖啡豆無關頂新 全家:與日本UCC合作
http://udn.com/news/story/6/1340618
頂新風波尚未平息,全家便利商店今天主動澄清,Let's Cafe咖啡與日本UCC總部合作,與頂新、台灣味全無關。
半公尺長香蕉 泰國農民種出新品種
http://udn.com/news/story/5/1342136
中央社 曼谷27日專電 2015-11-27
泰國大城省1名農民近日收成1種新品種的香蕉,命名為象牙香蕉,特色是長度有50公分長,比一般的長1倍多。
泰國每日新聞報導,泰國大城省1名農民種植這種象牙香蕉已經1年,近日收成了7根,每根都有嬰兒大腿粗,長度有50公分長,味道和一般香蕉沒有太大差別。
農友將家中的嬰兒與象牙香蕉合照的照片公布出來,令許多泰國網友嘖嘖稱奇,認為太了不起了,還討論說,每天吃1根大概就飽了,還有人詢問價格和栽種方法等。
◆ 種了120天才收成 有機紅豆紅了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340969
聯合報 記者王思慧 2015-11-27
33歲的趙俐雅是台中人,到花蓮縣壽豐鄉種有機農作物,與夥伴王彥棠成立「青鳥生態有機農場」,她種了許多蔬菜和豆類。
最近紅豆開始收成,趙俐雅說,農場種的紅豆是「高雄十號」,豐產、顏色紅潤、粒大是特色,紅豆在台灣屬秋作,遇高溫容易有蟲害,顏色也容易不均。
趙俐雅指出,平均1個豆莢裡有10粒紅豆,紅豆大約在8月開始種,一般紅豆100天就成熟了,但由於是有機種植,要拉長至120天才能收成;雖然時間延長,但絕對沒有農藥殘留問題,也不會對土地造成損害。
她表示,手採紅豆不是為了販賣,而是針對散客製作包子,把紅豆最新鮮的原味留住;若要煮紅豆湯,只要用滾水煮10分鐘就可以食用,這是在地人才能享受的新鮮口感,未來將以機器採收,以方便儲藏、銷售。
◆ 嘉縣學童 1天吃掉3000顆米麵包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35735
自由 2015-11-27
〔記者林宜樟/鹿草報導〕嘉義縣政府去年獲農糧署補助在中埔鄉社口國小成立全國第一所「學生午餐米麵食供應示範中心」,以米作為麵包原料,推廣米食,縣長張花冠昨到鹿草國小,和學童們一起享用米麵包,孩子們邊吃邊說「用米做的麵包紮實又好吃」。
張花冠表示,嘉縣是台灣重要米倉,稻米產量全國第三高,但國人米食需求量逐年減少,去年每人平均食用四十四‧九六公斤,一天吃不到兩碗飯,政府為推廣米食,因此研究生產混合米和麵粉的米麵包。
她說,傳統飲食文化中,米食製品佔有重要份量,現在雖然降低,但縣府突破大眾對於米的刻板印象,讓學童們能從小認識米的美味;米麵包、蛋糕口感較紮實,不像一般麵粉製麵包膨鬆,飽足感也較高,縣府推廣各國中小訂購,增加學童營養。
米麵食示範供應中心承辦人曾耀慶表示,全縣有五十多所學校訂購米麵包給學生加菜,週三一天可出貨約六千個,平日約三千多個,一年使用二千多公斤白米,盼能讓學童更喜愛米食。
※ 相關報導:
* 產學合作/休閒農場在地食材 經國研發麵包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35786
基隆市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廿六日與七堵苓蘭休閒農場簽訂產學合作計畫,未來經國學院廚藝系學生將在假日進駐,運用山藥等基隆市在地食材,協助業者研發烘焙麵包、土司。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