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9

說故事的人

◆ 獨立出版結盟 盼入華文閱讀圈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8000898-260301

旺報 2015年11月18日 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自2011年開始,由台灣的一人出版社、逗點文創結社、南方家園等出版社,共同策展的「讀字去旅行」攤位,持續成為書展中備受矚目的焦點,如今集結台灣共35家獨立小型出版成員的「獨立出版聯盟」正式成立,希望以「團體戰」的形態,將台灣獨立出版的多元性、獨特性,帶到整個華文閱讀市場。

獨立出版聯盟秘書長、逗點文創結社社長陳夏民指出,台灣的獨立出版在整個亞洲地區來說可謂蓬勃,這也吸引了包括馬來西亞華文書展、香港書展、北京書展、上海書展等海內外書展的邀約,「獨立出版聯盟成立後就成為一個平台,針對這些獨立出版可以發揮的地方,把線牽起來。」

詩集、設計類受注目

獨立出版聯盟常務理事、南方家園發行人劉子華表示,幾次赴大陸參加書展的經驗可發現,台灣的詩集、設計類書、議題類如《論特權》、《恐怖時代的哲學》等,格外受到大陸通路的注目與青睞。

儘管參加大陸或海外書展需克服不少當地限制,「例如馬來西亞就禁止展出任何與同志有關的書,大陸的書展則要經過審核。」但以馬來西亞華文書展為例,出去一趟動輒數百本的書「被買斷留在當地」,對於小規模經營的獨立出版社而言,仍相當「滋潤」。

成出版業一大特色

陳夏民指出,台灣登記在冊的出版社,至少有一半以上屬於獨立出版,獨立出版社成為台灣出版產業的一大特色,「小而美」的活力也由此可見一斑。「近年很多設計人、個人創作者也加入獨立出版的行業。」獨立出版近年在台灣看來繁花似錦,但新加入者「連選什麼印刷廠這種聽起來沒什麼的事,對獨立出版社而言也會差很多」。

光解決層出不窮的問題,就往往會讓獨立出版的新鮮人「後悔為什麼要跳下來」。

獨立出版人感慨,近年台灣愈來愈沒有出版新人的空間,各大出版社徵求的都是有經驗的編輯;另一方面,也讓產業的技術愈來愈不透明化。

長此以往,台灣的整個出版產業,仍依循過去「黃金時代」的概念做書,面對閱讀率下滑和書市景氣不佳,僵化的產業無法變通因應。

為此,陳夏民也指出:「聯盟的成立,也希望能多開出版課程,台灣的出版論述太少了。」

「廣州聯合書店台灣獨立出版展後,已陸續有重慶和廈門的書店找我們洽談。」台灣獨立出版的多元樣貌和精神,成為出版品走出去的契機之一。成立聯盟後,整合資源但不干涉出版精神是一重點,陳夏民打趣:「就像SHE,可以單飛但不解散。」

★中時電子報關心您:喝酒過量,有礙健康!



◆ 在音樂前 沒人是加害者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8000467-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18日 趙靜瑜/台北報導

音樂能否為世界帶來和平?高齡91歲的指揮大師馬利納首度客席國家交響樂團NSO,經歷二戰的馬利納認為,「在一個交響樂團中,會有來自不同種族與不同文化的音樂家,他們不會坐在一起吃飯,但會因為音樂坐在一起,音樂讓彼此互相了解,互相信任,雖然困難,我仍然相信音樂可以帶來和平。」

發生巴黎恐攻事件,見過大風大浪的馬利納認為,大家都不能放棄為和平而努力,「指揮家巴倫波英就跟文化學者薩依德聯手創辦東西會議廳管弦樂團,這個來自烽火連天的中東地區青年音樂家,用音樂向世界發聲,希望扮演和平大使的角色。」馬利納說,二戰後他到被戰火轟城的德勒斯登演出,「在音樂之前,沒有人是加害者,也沒有人是受害者,至今現場氣氛仍然讓我印象深刻。」

馬利納1924年出生於英國,50年代在英國愛樂管弦樂團和倫敦交響樂團擔任第二小提琴的工作,後來愛上指揮,創立了至今仍然知名的聖馬丁學院管弦樂團,以演奏當時被忽略的巴洛克音樂為主,樂團至今錄音超過500張,音色品味典雅,馬利納笑說,「當初是為了省點錢,才想說指揮跟首席都由我來。」

年過9旬,馬利納面色紅潤,說話條理分明,而且愛開玩笑,很多人問馬利納長壽的祕訣,「我打網球,而且跟女生打球。」馬利納開玩笑說,「還有,我選擇了一對有長壽基因的父母。當然,音樂才是長壽的關鍵,因為演奏音樂讓我腦子都在活動,備感年輕。」



◆ 兩岸海洋大學學生譜戀曲 成電影靈感
http://udn.com/news/story/4/1323310

中央社 上海18日電 2015-11-18

一名國立海洋大學的女學生,和上海海洋大學的男學生,因著兩岸海大的交流活動而戀愛結婚,過程感動了上海海大校長,如今更成為電影的靈感。

11月初開鏡的電影「愛在蟹逅時」今天在上海舉行說明會,這對電影裡的原型人物與媒體分享他們的愛情故事。

2009年夏天,就讀上海海大的趙明和國立海大的高于欣,在10天9夜的兩岸校園交流活動中認識,隔年3月在電話中告白。

趙明說,那時他還是窮學生,每個月人民幣800元的生活費中,有600元用在電話費,為了勉強度日,還得打些零工。

交往初期,高于欣的父母並不支持。傳統上男方會先拜會女方家長,但由於趙明是遼寧人,沒有上海戶口,當時還不能來台灣自由行,高家父母對此不太諒解。

2011年,高于欣畢業後不到兩週,放下原本打算先投入航海業存錢的計畫,就直奔在上海海大繼續念研究所的趙明,高于欣的父親氣得半年不跟她說話。

趙明說,女方拋下一切漂洋過海來找他,他很感動也自覺有責任,但擺在眼前的現實是,經濟環境不佳。當時高于欣的母親一同前來,看到他在魚飼料廠工作的環境以及居住所在,點了根菸,嘆了口氣,什麼都沒說。

當時的上海海大校長潘迎捷聽聞他們的故事,很喜歡也很感動,便同意安排高于欣在上海海大擔任行政工作,趙明畢業後也留校擔任輔導員。兩人終於在去年11月結婚。

潘迎捷有機會就宣講他們的愛情故事,加上他們也曾為兩岸交流相關的刊物寫過自己的故事,知道的人越來越多,「愛在蟹逅時」的編劇葛鳳章就是其中一位,並以此為靈感,改寫放入劇本中。

電影開拍後,朋友紛紛轉來媒體報導,高于欣和趙明才知道自己成了電影的原型人物。但他們並不在乎,直說不管拍不拍電影,生活還是這樣過,但電影讓他們回想許多美好時光。

不同於電影中有錢人家千金的角色塑造,高于欣並非富二代,居住在物價高昂的上海,也讓她學習必須克制自己的欲望和安排生計,現在已逐漸適應。趙明說,他們享受生活中平凡而真實的快樂。

上海市台辦副主任瞿國樑在說明會上表示,據他所知,兩岸聯姻有30多萬對,並且持續在增加,電影中有這樣的元素,觀眾應該不會陌生。

※ 相關報導:

創作者的畫布

7 則留言:

fsj 提到...

王璽安記憶的風景 詩情畫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9000559-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19日 吳垠慧/台北報導

外太空裡,兩顆小小的水藍星球遙遙相對;光線如針般,從綠意盎然的林間撒落,王璽安個展「一片之中是無垠」於就在藝術空間舉行,其筆下流洩帶著濃厚詩意的風景畫,勾起觀者似曾相識的片刻記憶。

「科技時代人們還是會從事繪畫、觀眾還是會看畫展,那麼繪畫本身一定具有某種意義」,王璽安的創作以繪畫為主,多以風景為題材,這次個展他畫海、藍天、銀河、樹林、城市等,卻都不是具體呈現某處風景,「我的風景畫是記憶的風景,透過生活的片段去想像,或從文字產生畫面的聯想。」

36歲的王璽安畢業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研究所,他把繪畫當成「科學研究」,把他腦海中所記憶、身體所感受到的城市和自然印象,藉由層層顏色表現出來,如作品《一片無盡反覆的海》,是居住在淡水的他日常可見的海景,王璽安的畫筆不斷反覆來回地構成一片海天,海面上反射的波光,營造出人們看海時的無盡感,海平面上方書寫小小的英文字「do it over and over」不斷反覆著。

「文字也暗示了我不斷製造的海的幻象,海的美也是因為它的無盡」,在王璽安認知中,繪畫沒有具象或抽象的分別,也從不定義自己的畫作屬於哪一類,「抽象畫就是觀看顏料的肌理和它堆砌的質感本身,那還是很具體。」

除了繪畫,王璽安也從事文字寫作,無論是感性的詩作或藝術評論文章,文字與他的繪畫相互滲透影響,如他命名的個展和作品名稱都像詩句,去年個展「想像你就是白色」是他從白色作為繪畫的開端,「白色代表初始,充滿想像,就像你面對一張白紙仿如可以在上面充分發揮你的各種想法。」

「我喜歡詩,它迷人的地方就在於描述一件事情、但又沒把事情說完」,如這次作品《藍色星空般的白》是藍與白的對話;《風的測量》畫的是廣袤的皚皚白雪地上豎立的一排樹林等,無論名稱或畫面都像詩篇。



◆ 海風下書寫自然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9000557-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19日 郭佳容/台北報導

自然寫作先驅、美國生態保育作者瑞秋卡森(Rachel L. Carson)逝世50周年,首部著作《海風下》被公認為自然寫作的標竿,透出早年寫作的素樸和力道,這本著作近日出版中譯本。

文學與環保觸動人心

「我深深相信海洋生物值得大家了解。」瑞秋卡森從小顯露寫作天分,11歲就在雜誌發表作品,初上大學時選念文學,後來才改念生物學,並投身海洋研究,在海洋領域甚為知名的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從事生物調查實驗,雙重的身分造就她細緻優美又深入到位的文字,代表作《寂靜的春天》因深刻描寫DDT汙染,被稱為「環境預言」。

「瑞秋卡森開創了一個沒有人達到過的新世界。」國內研究海洋生態甚深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創館館長方力行說,瑞秋卡森結合科普教育、關懷環境的初心和觸動人心的文學結合,「她的書寫讓久與社會疏離的科學和自然生態,重回人們的環抱。」

作家吳明益也深受瑞秋卡森啟發,「《海風下》打開我對瑞秋卡森的認識。」吳明益說,「瑞秋卡森不是一開始就決意與龐大勢力對抗的環境鬥士,而是經年累月累積,終於讓她在大地受傷時挺身而出。」

大自然真實的食物鏈

卡森依時序書寫,各式海底和岸邊生物都擬人化出場,開頭描寫一隻黑色的剪嘴鷗「靈巧」,從春天的沙丘、峽灣寂靜的海岸出發,預備和同伴展開一場夏季大遷徙,透過牠的雙眼,看見剪嘴鷗群縱隊飛翔的曼妙姿態,還有烏龜生下龜蛋,卻難逃嗜血的野鼠戳殼吸蛋液,殘酷食物鏈的生態。

其中最為傳奇的是鰻魚,牠們在深山祕谷中的支流度過成年期,在秋天下河入海,一路遷徙到大洋中孵育下一代。牠們不似其他魚類只是尋找海灣之外的溫暖水域,反而一路游到外海海溝,孵育下一代然後死亡,下一代則反向出發,努力在次年春天重返海岸河川,交織出壯闊的生命樂章。

海洋三部曲科普經典

瑞秋卡森1907年生於美國賓州,大二時受老師影響投入生物領域,取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動物學碩士,後任職美國漁業暨野生動物署海洋生物學者,1941年出版首部著作《海風下》,之後陸續推出《周遭之海》、《在海之濱》,被稱為海洋三部曲,1962年《寂靜的春天》問世,1964年她因癌症與心臟病離世。

※ 相關報導:

* 2016生態日曆 呈現366天台灣美景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33662

....環保媽媽環保基金會與環保署環境教育基金合作,結合生態、環保圖文發行生態日曆,基金會董事長周春娣表示,特別商請余光中將民國八十一年發表玉山七頌之「拉庫拉庫溪」詩作放於首頁,「台電原要在溪岸興建發電廠,因詩作發表引起環保人士重視而作罷,凸顯維護生態之必要」。



◆ 黑手邱柏融 把檢車廠變畫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9000513-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19日 楊竣傑/宜蘭報導

褪下工作手套,拾起油漆刷,台鐵宜蘭機務分段「黑手藝術家」邱柏融在檢車庫內,一筆一畫描繪稻田與古厝,創作出高3.5米、寬5米的宜蘭風情水墨畫,在粗獷的台鐵貨車旁,顯露出藝文氣息,讓員工汗流浹背修車之餘,感受一絲閒適之情。

今年51歲的台鐵機務處七堵機務段宜蘭分段的檢車助理邱柏融,當過汽車板金工、裱褙師傅;他從小無師自通,自行研究水墨畫、書法等,曾獲宜蘭縣書法比賽亞軍,是台鐵少見的黑手藝術家,1988年投身台鐵就在宜蘭分段修火車。

他和其他台鐵檢車員每天拿著鐵鎚在台鐵最大的貨車維修基地敲敲打打,於車底下鑽來鑽去,火車鳴笛聲與工具敲打聲交織;下班的鐘聲響起,檢車員準備返家,邱柏融則在夜色與日光燈下,拿起油漆刷,搭鷹架在大牆上作畫,耗時2周,於2009年完成這幅「松風泉韻」畫作。

「修車工廠不必那麼刻板。」邱柏融回想6年前決定在車庫內描繪宜蘭的人文風景,經長官同意,利用下班時間,自己調配水泥漆顏色,在高3.5米、寬5米的木板上,以水墨畫形式畫下稻田、三合院、山巒與流水,田埂間孩童嬉戲的畫面,反映宜蘭人純樸的一面。

邱柏融假日會到宜蘭市區擺攤寫墨寶,畫作下也撰寫「朱子治家格言」,讓檢車廠變成很藝文;宜蘭段檢車廠主任葉志育說,忙碌之餘、心情不好時到畫作前欣賞稻田與山巒,覺得心曠神怡,心情輕鬆不少,他更笑稱畫作首度曝光後,可能得接受民眾參觀。

台鐵局表示,有藝術天分的台鐵員工不少,各站多有小藝文空間,除宜蘭檢車廠內的水墨畫,樹林車站也有由台鐵畫家司機員周吉人繪製的「樹林火車站版」清明上河圖,都讓旅客及台鐵員工驚艷。

※ 相關報導:

* 故事佐味 礦工便當年賣12座101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9000572-260102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去年推出新一代礦工便當,為了吸引國外觀光客,館方極盡巧思,不僅用鐵盒製作便當,還加上外層花布、木筷讓便當更具復古味,同時對遊客介紹礦工便當的故事,使得便當成為園區內最熱銷商品,1年更賣出46萬個,堆積高度直逼12座101大樓。



◆ 肚皮舞演默劇 敲門說個鬼故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9000563-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19日 李欣恬/台北報導

肚皮舞也能說鬼故事?埃依菈創藝舞團是國內少數的肚皮舞蹈劇場,新作《敲門》以傳統中東肚皮舞演出中國民間鬼故事,讓肚皮舞不再只是舞蹈動作的呈現,開始有了敘事特質。

團長吳紫綾畢業於台藝大戲劇系,3年前與同樣對肚皮舞有興趣的朋友組團,「舞者們在練肚皮舞時,發現身體扭動的姿態和節奏,怎麼有點像《林投姐》裡的林投姐?所以我們開始思考,可不可以用肚皮舞來演一齣戲?」

從《林投姐》發想而來的《敲門》,吳紫綾堅持全劇無對白,也不上字幕,「這並非單純地表現舞作,《敲門》是連貫而故事完整的劇場,也有默劇的成分在;我相信,只要情緒表情到位,觀眾就會接收到故事的內容。」

《敲門》描述在一座會鬧鬼的大宅門裡,夫人和員外生下了公子,全府上下皆歡喜,某天公子不明原因失蹤了,探尋的結果,原來是當年夫人因私心而趕走與員外密戀的女僕,而在外流浪的女僕其實懷有身孕,含怨而死,最後化身成女鬼回來找夫人復仇。

「雖然是很陰森的鬼故事,但最後這兩個女人的心結之所以化解,是因為兩人溫暖的母愛,我們也大量運用肚皮舞的舞動來表現母親的柔軟。」

「肚皮舞蹈劇場是新嘗試,我們表現出肚皮舞的藝術性,也創造它的劇場觀點。」《敲門》21日、22日在台北西門紅樓劇場演出。

※ 相關報導:

* 拉夫拉到台中 搬演史詩布蘭詩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9000561-260115

國際知名的西班牙拉夫拉前衛劇團(La Fura dels Baus),11月20、21日將在台中夏綠地公園,帶來亞洲首演的史詩鉅作《布蘭詩歌》,結合音樂、劇場、科技、影像與視覺美學,呈現拉夫拉版的《布蘭詩歌》,並與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合作,帶給民眾全新的藝術體驗與震撼。

fsj 提到...

胖卡變身移動城堡 賣創意與文化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0001547-260115

2015年11月20日 04:10 趙靜瑜/台北報導

當大家還對文創的名詞感到模糊時,策展人於慧蘭與藝術家眼球先生發起「一間正在旅行的美術館」,改裝一台麵包車做移動美術館,從今年五月至今已經巡演12個定點,累積觀賞人數達5萬人次,預估文創周邊商品創下2百萬佳績。

於慧蘭說,「我的夢想就是要像宮崎駿動畫《霍爾的移動城堡》一樣,一到定點,車門一開,就能把生活美學帶到台灣每一個角落。」

從以前在紙風車兒童劇團跟著瘋狂執行長李永豐奉獻,到後來去了華山文創園區工作,於慧蘭始終閒不下來,一直在思考該如何讓藝術與生活有更多的結合,「有一天我居然去弄了一台胖卡登記在我名下,自己想想都覺得很瘋狂!」

於慧蘭表示,這台胖卡已經開了半年,走了台北、桃園、新竹、台中、雲林、高雄、花蓮等城市12個景點,中間包括作家雷驤、楊雅棠等都參與展覽,也有在地出版社加入舉辦朗讀會,還有不少文創業者貢獻創意,為「一間正在旅行的美術館」計畫打造3D列印大富翁遊戲、造型蛋糕毛巾、環保創藝紙圓凳等文創商品,宛如一個活的文創平台。眼球先生則表示,這個計畫讓他有機會走訪台灣許多地方,對創作有很大的刺激。

於慧蘭表示,「一間正在旅行的美術館」明年還會持續進行,未來希望可以前進校園,希望胖卡不只能賣咖啡、炒麵,也能賣創意跟文化內容。

※ 相關報導:

* 吸取台經驗 陸少兒文學放光彩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0002013-260301

台灣的創意與故事,法國的插畫家;來自台灣、如今在法國成立童書出版社「鴻飛」的葉俊良,甫以《木蘭詞》在上海獲頒2015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年度圖書。以法國畫家筆下的中國兒童文學為創作主軸的繪本,在歐美和中國大陸都逐漸受到重視,大陸童書近年向海外取經蔚為風尚,而其中台灣可說是最佳來源。

兩岸的整體文學市場均處於下滑的狀態,但大陸的兒童文學近10年卻逆勢上揚,大陸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甚至以「半壁江山」來形容兒童文學在整個市場的占比,在大陸全面開放二孩的政策下,業界人士預估未來10年將是大陸兒童文學的「黃金時代」。在此趨勢下,大量引進外來優質童書已是許多童書出版社的重要策略。

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福少社)是近年來最積極將台版童書、作家引進大陸的推手。據福少社統計,截止2014年底,該社共引進出版了154種台版童書,其中兒童文學84種、圖畫書26種、科普書44種,且目前還有110種圖書在編輯製作中或將付印。



◆ 陳澄波的「嘉義公園一景」有畫中畫
http://udn.com/news/story/9026/1326116

聯合報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2015-11-20

正修科技大學文物修護中心與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攜手,將前輩畫家陳澄波數百幅油畫「送醫」檢測,發現其中竟有廿二幅畫的底層另有畫作,「隱藏版」以裸女畫有十一幅為最多。

「挑戰與對策—二○一五年文化資產保存年會」廿五日起在高雄正修科大舉行。而這次年會正在展出的「澄現.陳澄波X射線展」頗受美術界關注;主辦單位原本懷疑數百幅中有逾七十幅有「隱藏版」,經送高雄長庚醫院進行X光檢視,證實確有廿二幅,為首度曝光。

陳澄波畫作中著名的「嘉義公園一景」,發現底層有雙裸女畫。正修科大文物修護中心主任李益成指出,這是陳澄波極罕見的雙裸女畫,也是十一幅遭覆蓋裸女畫中唯一的雙裸女畫。而另一幅「坐姿裸女」的底下有兩層「隱藏版」,中間層是半身裸女、最底層是一名老者肖像。

為什麼陳澄波的「畫中畫」比率如此高?正修文物修護中心推測,可能是出於經濟上的考量,或是藝術家對原來的畫作不滿意。

「隱藏版裸女」多為陳澄波在日本留學時課堂習作所畫;陳澄波帶回台灣後,有可能受限於當年的保守民風,所以選擇以風景畫等畫加以覆蓋。至於當中出現裸女畫覆蓋在裸女畫的情形,有待藝術史研究者繼續研究。

無獨有偶的是,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的陳澄波「紅與白」,數年前同樣經由正修科大送高雄長庚醫院進行X光檢測,發現紅白花束靜物畫的底層有一名裸女畫。

※ 相關報導:

* 7漫畫家 打造夢幻博物館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1000423-260115

以《蒙娜麗莎》聞名全球的法國羅浮宮,2005年起便廣邀全球漫畫家畫他們心目中的老牌博物館,今年首度邀請台灣漫畫家共襄盛舉,包括麥人杰、阿推、常勝、小莊、61Chi等7位好手,共同發揮創意,打造這座夢幻博物館。

其中麥人杰以人類解說員和機器人解說員之間的微妙互動,預言博物館的未來;常勝描繪歷劫歸來的太空人,重返羅浮宮尋找失蹤妻子的故事;61Chi則讓羅浮宮三寶在館內大玩甄寰傳遊戲。內容收錄在近期出版的《羅浮7夢》一書。



◆ 澳洲塊動舞團 剖析歸屬習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0001543-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20日 李欣恬/台北報導

一群舞者在舞台上,剛開始一人被分配到一張椅子,相安無事,但因爭奪而使得椅子變得越來越少,最後舞者糾結成一團;如同外來移民到了他方,極力尋找自我歸屬感,但認同卻反而越來越薄弱。

暌違5年,澳洲塊動舞團再度訪台,帶來全新創作《歸屬習題》,以澳洲本地作為出發點,探討人們對於不同種族、性別與新移民等的歸屬議題。

《歸屬習題》由荷蘭舞蹈金天鵝獎得主編舞家黛可(Anouk van Dijk)與德國劇場導演李希特(Falk Richter)共同創作。黛可是澳洲的外來移民,「我觀察移民者的家族、職業與信仰如何在當地落地生根,我能體會那種永遠不知道自己到底夠不夠道地的疏離感,就是我的歸屬感。」

李希特表示,外來移民和種族只是其中一個議題,在同一片天空下的你我,都會面臨到同樣的問題:「適應新時代的轉變是全球化現象,面對各種改變,我們要感覺受到威脅,還是要接納並把它當作讓世界變得更豐富的狀態?」澳洲塊動舞團《歸屬習題》今起至11月22日將在國家戲劇院演出。



◆ 寫詩50年 黃遠雄像走動的樹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1000422-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21日 郭佳容/台北—新山連線報導

做過香菸推銷員、土地測量員、鐵工焊工、建築包商等不同職業,馬來西亞作家黃遠雄始終堅持寫詩,50年來創作不間斷,他的筆下有馬來半島的風沙與泥水、鷹架與鐵蒺藜,淬煉出人生的困頓與堅持,近日出版詩集《走動的樹》。

「我奢望每一首詩,都是一枚不起眼但堅韌的種籽,最終能冒出結實的花樹。」黃遠雄以這句話為從1967年開始持續至今的寫詩生涯,做一個小結。

書名來自黃遠雄1972年創作的《走動的樹》,當時他初入社會,一個人從馬來半島最東北端的故鄉吉蘭丹州,來到半島最南端的鄰國新加坡工作,他說,「當時新加坡還未強制外籍工人申請工作證,我們每隔兩星期必須乘搭車離境,再擠上下一班巴士重返新加坡。」

黃遠雄表示,「年輕時不覺舟車勞頓的疲憊,但這樣往往返返,好像一生有趕不完的路,內心有很多感觸。」某次,黃遠雄直到深夜才返回廠區休息,想到在異鄉獨來獨往的拼搏生活,當下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回頭路,「好像樹一樣,必須連根拔起,拎著自己的樹頭出走,才能生存下去。」

黃遠雄詩中也反覆出現「鐵蒺藜」意象,他說,這源自英國殖民時期,政府因害怕華人援助馬來西亞共產黨,在半島內設立數以千計的「華人新村」,黃遠雄說,「這些新村類似集中營,把大部份華人驅趕入內,方便監督,四周就以鐵蒺藜圍繞,出入口皆有重兵站崗。」

黃遠雄說,直到馬來西亞獨立後,新村才解禁,在詩中運用「鐵蒺藜」意象,是希望以歷史作借鏡、自我警惕。

「馬來西亞瀰漫極端種族政治的氛圍,即使我只想靜靜做好自己的本份,還是深受政治牽動,詩作中難以迴避這些感受。」

★中時電子報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

fsj 提到...

木工職人 打造周杰倫雕花琴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0001612-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20日 黃意涵/台北報導

俗稱「木材街」的寧夏路,過去一直是台北最重要的木工產業和木料供應集散地區,木工職人在巷弄間臥虎藏龍,歌手周杰倫〈不能說的秘密〉MV中的古董鋼琴,緊抓住觀眾目光的美麗雕花,正是出自寧夏路上的立祥雕刻工藝社,由第三代老闆王澤蒼巧手打造。

位於北市大同區的寧夏路,目前聚集約20家木工裝修、木雕、車木、五金油漆及木材行等,街區店家師傅臥虎藏龍,其中一間著名店家為立祥彫刻工藝社,負責人已傳承到第三代,店家也有80多年的歷史。

面對「天王」周杰倫的案子,又是百年古董鋼琴,經手過數十萬件木作品的王澤蒼說,「雕刻是本行,還好啦」,自信全寫在臉上。但他說,鋼琴本身是音箱,原有結構若受到破壞,聲音就會受到影響,因此只能在新木頭上雕花,再裝飾在琴體上,這細緻手工雕花,花了1、2個月的時間才打造完成。

台北市商業處推出「鐵木臻風華再造街區」計畫,今年盤點街區達人故事及手作DIY活動,王澤蒼即是主打達人之一;同時,計畫也邀請大稻埕地區文史工作者葉倫會協助導覽,希望透過活動及不同想法,思考如何再造街區生機並創造產業特色。

北市商業處長蔡宗雄表示,無論時代與科技如何進步,手作產業永遠保有最珍貴的「溫度」,那份溫度緣自於街區自我認同的核心價值,以及街區店家上、下緊密人脈網絡的產業互助關係,透過這種無可取代的特性,產業才能保存,也才能從不同面向再出發,再現街區榮景。



◆ 沾醬當顏料 廚師畫盤玩藝術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328121

聯合報 記者黃寅/台中報導 2015-11-21

鐵板燒廚師王顗荃不僅廚藝佳,更擅長「盤上作畫」,會視客人的國籍、公司等特色發揮創意,信手拈來,拉近與客人距離,成了客人最愛指定的鐵板燒廚師,為職業生涯開創不一樣的境界。

王顗荃說,從當兵開始當鐵板燒師傅,已做了30年,因感覺工作一成不變,產生職業倦怠感,為克服、也是一時興起,以沾醬當顏料,在盤子上「揮灑」。

他不僅創意十足,還頗有美學天份;遇到日本客人就畫富士山,歐洲人畫教堂,還會把客人的公司名稱寫進盤子,或沿盤子畫花朵,美不勝收的盤飾讓客人好奇,菜還沒上桌就紛紛拿起相機拍照。

這手獨門功夫讓他在服務的3A鐵板燒餐廳大受歡迎,有上市公司老闆宴請客人,還會預約指定他烹煮,並叮囑宴客對象國籍,他則在客人到達前先在盤子畫上圖騰,出菜時客人見到盤中有自己國家的圖像,驚喜萬分。

王顗荃說,廚師除了菜做得好吃,增添用餐氣氛也是一大任務,他以沾醬作畫,不增加公司成本,卻讓用餐樂趣無窮;未來希望把「畫盤」發展成一項藝術,讓工作更有成就感。



◆ 苗家姑娘 繡出苗族版《清明上河圖》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0002060-260301

旺報 2015年11月20日 資料來源:三湘都市報

日前,長沙舉行第三屆中國湘繡文化藝術節暨第五屆湖南省工藝美術品博覽會,苗繡作品《城步苗族生活風俗圖》大放異彩,奪得金獎。作品全長4.8公尺,寬1.2公尺,全景記載了城步苗族人民生活風俗,如吊龍、打油茶、儺戲、慶鼓堂等,堪稱苗族版《清明上河圖》。

這是城步苗族自治縣28歲的苗家姑娘伍前金,歷時3年,一針一線刺繡而成。伍前金是城步苗繡非遺項目唯一的傳承人。

城步苗族自治縣是大陸5個苗族自治縣之一 ,苗族文化在城步已沉澱上千年,自古有千年苗疆之稱。

唐代大詩人杜甫曾寫的「五溪衣裳共雲天」,其中五溪之中的辰溪就是城步的巫水,說明唐朝時期城步苗服刺繡非常盛行。據史料記載,城步苗族刺繡以青、藍為底,繡出衣裳色彩斑斕,五色繽紛。

在刺繡手法上,《城步苗族生活風俗圖》採用多種針法,如打子繡、辮繡、分線繡、網繡等,尤其是採用以城步一帶苗族部落特有的針法──苗家插繡。此針法在刺繡過程中主要用於繡草木、人和動物的毛髮,用該針法繡出來的草木和毛髮更加逼真,更有立體感。

fsj 提到...

年度台灣影人侯孝賢 「年輕人,趕快拍片吧!」
http://udn.com/news/story/8706/1329807

聯合報 記者祁玲/台北報導 2015-11-22

「做導演,你做到你要的tone調就可以繼續拍,希望當導演的朋友們可以堅持一直拍下去。」第五十二屆金馬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得主侯孝賢,手持獎座、語重心長地說。這是對後輩的鼓勵,也是他多年從事電影工作努力不懈的寫照。

侯導昨晚從徒弟鈕承澤、金馬主席張艾嘉、導演朱延平等人手中接過獎項,首次帶老婆參加金馬獎的他表示,多年來拍電影只有一個念頭:「心甘情願」,拍片是「我的工作、夢想,一輩子永遠做不完。」現年六十八歲的他發豪語要再「拚十年」,但也坦言拍片需要體力。還好他年輕時便爬陽明山,現在則養成每天早上去操場走路的習慣,「沒有體力拍不成電影。」

侯導表示,電影是無限的,尤其現在更是。他說數位化的好處就是成本低,可以一直拍。並向年輕人喊話:「數位化,你還想那麼多?趕快拍吧!」

到了後台,不敵主持人聞天祥的央求,侯導再補充:「我除了一直拍以外,還是一直拍,要拍到拍不動為止。」他分享自己的電影美學養成過程,歸因於長期、敏銳的觀察力。不論去任何地方,因為「職業病」之故,他總是會注意場景、光線和人,才能把真實的氛圍拍得好。「這不容易,要經過常年的訓練」。

他說,小學六年級就把所有武俠小說看完,然後開始看其他小說,「刺客聶隱娘」的原著小說就是他念大一時看的。「文字基本上會給人想像,這就是我的撇步。」

昨晚頒「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給侯孝賢的朱延平表示,多年來他看著侯導從嚼檳榔的「兄弟」變成大師;張艾嘉形容侯導是電影圈除李行外、讓大家敬畏的人;舒淇、高捷等人要用一句話形容侯導時都不約而同說:「侯孝賢就是侯孝賢。」可以說,他的貢獻和執著成就了大師身影,成為電影後輩學習的對象。

※ 相關報導:

* 極簡化台灣紙相機 陸人風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2000920-260301

一台紙製外殼的相機跳脫3C產品普遍面臨的規格或價格戰,科技結合文創,「紙可拍」想從冷冰冰的機器中喚起大家對於周遭環境的最初感動;不同於一般3C產品鎖定80%的大眾,而是採取分眾行銷,企圖抓住20%的忠實顧客。

....林秋吉表示,現在許多3C產品都在追求高到用不到的規格,最精簡的設計可以讓大家回到最原始紀錄周遭的感動。且紙做的外殼強調環保,採用回收環保紙與無毒油墨,且可以客製化印刷,消費者可隨心情及裝扮替換,包括了帶有淡淡檜木香的檜木材質紙相機。植入金雞菊種子,當相機外殼被淘汰時,可以植栽出綠色生命的紙相機。

* 品牌工程 文創業走入國際首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2000917-260301

....身為台北當代藝術館涉外統籌、華山1914文創園區特約策展人,林羽婕觀察到,文化體系與社會事實上是緊密不能脫節的,文創可以協助台灣經濟轉型,也唯有台灣經濟轉型才能助推非營利藝術推廣及藝術文化,一切都是環環相扣。但若沒有建立華人品牌,文創就跳不到國際舞台,這對台灣來說是個重要課題。

為進一步推廣台灣文創產業與支持藝術家,林羽婕創立「藝高文創」,也藉此親身體驗創業的核心問題與價值。聚集藝術、網路行銷、策展人等專業人才,藉由藝術專屬電商平台和實體展覽與通路,以O2O的銷售方式推廣藝術家的作品。林羽婕同時擔當起經紀人角色,協助藝術家辦展覽、參加展會、並進行跨界合作。



◆ 明華園後台 左萱巧筆細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3000446-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23日 郭佳容/台北報導

台灣最早的歌舞團「藝霞」曾經造成怎樣的轟動?明華園歌仔戲的後台有些什麼祕密?中研院數位文化研究中心發起的《CCC創作集》,邀請AKRU、左萱和蚩尤等年輕漫畫家、插畫家,以活潑逗趣的圖文,展現台灣戲劇風華。

《CCC創作集》編輯顧問張曉彤表示,「台灣的戲劇傳統超乎我們想像,以前陣子風靡全台的日本寶塚劇團為例,從史料中我們發現,原來台灣在1960年代就有類似的本土歌舞團了!」

《CCC創作集》聚焦台灣本土題材,2012年至今推出20本創作特輯,《戲夢人生》專號特別以台灣戲劇為主題,搜羅18世紀至今的戲劇類型,包括京劇、布袋戲、皮影戲、歌仔戲的發展過程,勾起戲迷無限回憶。

張曉彤就表示,「藝霞音樂舞蹈劇團」是台灣最早的歌舞團,在60到80年代曾經風靡全台,「當時舞者以女性為主,被暱稱為『霞女』,受到炫麗的舞台吸引,有一群『霞迷』追著她們跑,現在這些戲迷都是『阿嬤級』的年紀了。」

左萱為了這次創作,特別造訪「明華園」後台,一次戲班到三峽演出,左萱跟著到了當地,她說,「我看著演員從素顏、穿著常服、化妝到粉墨登場,完全可以感受歌仔戲登台前的緊張感,讓我至今難忘。」

左萱的畫作以懷舊色調,細筆描繪生角、旦角各自忙碌身影,背後還有一個小孩好奇的觀看,左萱說,「戲班後台鮮少公開示人,透過認識的戲班老師傅,才得以一睹後台匆忙又熱鬧的景象。」

漫畫家AKRU則以曾轟動一時的雜技與馬戲表演為主題,畫筆下呈現,漫天飄灑的彩屑中,火舞者引領著金碧輝煌、熱鬧華麗的馬戲團在夜色中登場,大象、小丑、帶著高帽的紳士和蓬蓬裙女士,各自大展身手,為觀眾帶來一段笑顏逐開的夢幻時光。」

※ 相關報導:

* 優人神鼓「時間之外」 紐約演出獲佳評
http://udn.com/news/story/5/1330445

在國際間享有盛名的台灣優人神鼓,今晚結束紐約布魯克林音樂學院「下一波藝術節」3天演出,經典劇碼「時間之外」獲得全場爆滿觀眾滿堂彩。

優人神鼓以融合擊鼓、舞蹈、武術、禪宗等元素著名,是國內除了雲門舞集之外,另一個台灣藝文精品表演團體。這次2015美加秋季巡迴,優人神鼓首次運用鏡面地板及投影等多媒體技術,打破傳統擊鼓形式,饒富禪意,呈現時間、聲響、寂靜之美。

* 舞者動靜如風 與白沙共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3000448-260115

邁向10年的索拉舞蹈空間,近期推出新作《低吹沙》,由潘大謙編導,程曉嵐、張忠安、王國權共同編舞,將白沙搬到舞台上,舞者動靜如風,與白沙共融共舞,展現氣象學名「低吹沙」的詩意。

「在多年前我在台中大甲教書時,常常會到海邊去看風景,記得那時海灘上有一艘擱淺的船,有風從腳邊吹過,那樣的風雖然強勁,但不至於把沙子吹起,因此形成沙子淺淺地在腳邊不斷向前移動的現象,後來才知道這叫『低吹沙』。」潘大謙娓娓道來以自然現象「低吹沙」作為靈感的初衷。

fsj 提到...

我見我思-瑯琊榜啟示錄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5000439-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25日 邱祖胤

大陸今年最火的連續劇《瑯琊榜》,目前正在台灣熱播,這部被譽為中國版《基督山恩仇錄》的古裝劇,不但風靡海峽兩岸,收視率屢創新高,原著小說也跟著熱賣。它沒有炫目的特效,也沒有驚人的卡司,卻能成為近年討論度最高的戲劇。但論勾心鬥角,《瑯》劇甚鬥不過《甄嬛傳》,論武俠打鬥,也拚不過歷來的金庸改編劇,論場面,也比不過三國、康熙等歷史大戲,為何還是有那麼多人願意守在電視螢幕或電腦前,一集一集的看?

《瑯琊榜》的故事原本並無特定時空,劇組決定開拍後,重新請來原著作者編劇,並將朝代設定在南朝蕭梁政權,不過劇中人物在正史中都找不到。劇情描述奉命遠征的某支特種軍隊,被朝廷誣陷為叛軍,7萬大軍全數被剿滅,獨活的將軍之子林殊易容喬裝,苦心擘畫,終於重回朝中,掀起一場奪嫡之戰,一步步邁向超完美復仇之路。

全劇54集,每集耗費200萬人民幣製作,偏冷偏暗的色調,考究嚴謹的布景,電影式的運鏡及構圖,整齣戲可謂精雕細琢,是近年難得的優質好戲,但這還不足以讓粉絲廢寢忘食。我認為這部戲能紅有幾個原因:

其一,劇情不故弄玄虛。首集就一再破哏,但破了哏再埋伏筆,讓人想看下去。此外還不厭其煩在各角色出現時打上人名及頭銜,讓觀眾清楚知道誰是誰。

其二,沒有廢話。雖然不像電影《聶隱娘》追求文言對白的極致,台詞卻也維持一種古雅精簡的風格,沒有半句俗濫的文藝腔。就連劇中主角的貼身護衛、心智不全的飛流,直白的短句如「喜歡!」「不喜歡!」有時更能直指人心。

其三,不灑狗血。即使主角林殊與青梅戀人霓凰郡主相認的那場戲,也頂多在百般壓抑之後來個愛的抱抱;而多場男子漢間的惺惺相惜,更因為直球對決般的真誠,反而逼人落淚。

其四,情感真摯。雖然談的是復仇,又深處宮廷無情的所在,但劇中對友情、愛情、親情的鋪陳,卻銜接得巧妙合理,使人感同身受。情感這東西,有共鳴就能觸動人心,過了,油了,就讓人生厭。

此外,在一些小細節同樣讓人佩服,如宅邸的招牌,用的不是生硬醜陋的電腦字,而是真正用手寫的書法體,且具一定品味。

總而言之,《瑯琊榜》就是勝在老老實實說故事。這世界從來就不缺故事,問題是怎樣的故事才能打動人心?怎樣說故事才能引人入勝,這才是大問題。中國大陸屢推用錢砸出來的優質戲劇,台灣望塵莫及,現在已無需爭執「為何大陸能、台灣不能」,也不必落井下石的說「大陸能、台灣就是不能」。他山之石,近在咫尺,好好說一個故事,就是王道。相信台灣一定辦得到。

※ 相關報導:

* 台導演鍾孟宏 受紐約影壇矚目
http://udn.com/news/story/8/1334067

台灣中生代名導鍾孟宏受到美國主流藝文機構矚目,紐約布魯克林音樂學院將於11月底放映其生涯4部影片「失魂」、「停車」、「醫生」及「第四張畫」。

這也是繼2008年以「醫生」獲選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紀錄片雙週影展後,鍾孟宏再次受到青睞,也是其北美地區首次個人回顧展,更是侯孝賢、楊德昌以外,少數受到國際影壇注目的台灣中生代導演。



◆ 台灣動畫盃開幕 台日短片PK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35038

自由 2015-11-24

〔記者王涵平/新營報導〕「第二屆台灣動畫盃」昨在新營文化中心登場,今年新增兒童動畫體驗營與動畫高峰論壇,讓台灣喜愛動畫的朋友感受到不同的驚喜。

台灣動畫盃首次在台南舉行,邀請到日本MADHOUSE前董事長增田弘道、《進擊的巨人》及《鬼燈的冷徹》動畫製片中武哲也;中武哲也帶來十月剛於日本上映的新作品《屍者的帝國》,在台灣特別首映,為台灣動畫界年度盛事。

在昨日下午舉行的開幕式,京都市產業觀光局新產業振興室室長北村康二表示,日本大地震後,目前仍在重建,但人的心靈無法用金錢重建,只能透過「愛」,也就是文化、藝術的實踐。動畫來自愛、希望與夢想,可以超越語言、宗教等隔閡,傳送到其他國家;也希望能從台南出發,傳遞到全世界,散布愛與和平。

動畫盃活動源自於日本,動畫競賽以非商業的原創動畫為主。今年台、日各選出該年度五部傑出的動畫短片,進行一對一PK放映,放映完畢後,以在場觀眾「掌聲」大小轉換為分數,並加總現場評審的票數,決定勝負。

昨日下午的動畫盃活動,吸引不少動畫迷前往觀賞,詳情可至活動官網(http://www.taiwananicup.com.tw/)、台灣動畫盃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Anicup/)查詢。



◆ 白滄沂慧眼巧思 讓枯木重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4000530-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24日 廖志晃、楊樹煌/南投報導

天彫大師白滄沂,慧眼獨具,能從尋常殘幹枯枝中,發現獨特的形體、神韻,進而賦予新生命,讓枯木逢春,並自許為木頭代言人;而他在54歲時已經名滿天下,仍進大學讀書,也為自己的人生再創風華!

白滄沂之於枯木,就像伯樂與千里馬!一般人看不出名堂的樹枝根瘤,經過他的銳眼,當下就能研判獨特之處;他曾經搭朋友的車,高速奔馳在省道上,他卻能一眼瞧見路旁的木頭,立即回頭價購入手,被稱為「時速70公里的驚奇!」

白滄沂對木頭情有獨鍾,且啟蒙甚早,小時候要劈柴燒灶火,他就在柴堆發現形似地瓜的木頭,覺得燒掉可惜,就藏在床下,這個「地瓜」也成為他木藝人生的首件收藏品。

除了銳利的鷹眼查覺枯木的價值,白滄沂格「木」致知,自創一套說、演的功夫,每塊木頭到他手上,都有說不完的故事,不論形體、神韻或是寓意,都變成神靈活現,讓人大開眼界,歎為觀止!

白滄沂蒐羅渾然天成的原木,讓朽木重生,這些「天彫」作品,在國內外展覽,揚名海內外;但是,白滄沂卻在年逾「知天命」之後,進入大葉大學讀造型藝術系,並且如期完成學業,讓實務與理論結合,並且擴及繪畫、雕塑創作。

白滄沂窮畢生精力,讓枯木重現生機,還耗費鉅資蓋天彫博物館,因此,他特別感謝妻子何秀勉一路相挺,讓他能夠築夢踏實。

※ 相關報導:

* 釉下五彩瓷 驚豔國際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336794

瓷器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漢族文化;釉下彩瓷,是中國漢族傳統的陶瓷裝飾藝術,醴陵出產的釉下五彩瓷,在全球享有很高的聲譽。

醴陵是世界釉下五彩瓷原產地,也是「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東漢時,醴陵人就開始製陶;宋元產青瓷,在被尊為醴陵瓷業發祥地的溈山上,有著一個龐大的古窯群,在42平方公里的分布範圍裡,有大小窯址60座,沉睡著歷朝歷代的燒瓷遺跡。

1905年,時年35歲的「湘西才子」熊希齡上書湖廣總督瑞方,撥10萬兩庫銀,會同醴籍舉人文俊鐸,廣納中外陶瓷英才,在湖南醴陵立學堂、設公司、建官窯,走上實業救國之路。8年後,熊希齡出任民國總理,而此時他所創辦的瓷業公司,釉下五彩瓷已經名揚全國各省。1915年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扁豆雙禽瓶」獲得金獎,醴陵釉下五彩瓷被譽為「東方陶瓷藝術的高峰」。

* 學生作品不匠氣 展現文化交融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5000405-260115

國立故宮博物館南部院區的國寶衍生商品設計競賽,24日揭曉,競賽分為衍生文創商品、公仔與模型和插畫創作三組,經初選和決選兩階段,分別由廖庭婉的「瓶安蘸福-醬碟筷架」、李智崴的「素顏花美南」和紀雅筑的「兼容並蓄」奪得各組金獎。

評審易瑋勝表示:「由於參加者有大量的學生作品,因此部分作品仍不是那麼圓熟,但是在創意度上卻大有可為。」



◆ 台插畫家陳致元 前進墨西哥書展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5000407-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25日 郭佳容/台北報導

全球西語規模最大、墨西哥瓜達拉哈拉書展將於28日開跑,台灣第三度前往設館,今年由甫獲國際童書評議會瑞典繪本大獎彼得潘獎的插畫家陳致元代表台灣參加,同時帶著台灣49家出版社450部作品,直攻西語童書和繪本市場。

墨西哥瓜達拉哈拉書展今年邁入第29年,以往每年湧入40餘國、近2000家出版社、76萬人次參與。

昨(24日)舉辦行前記者會,書展基金會執行長黃寶萍說,「瓜達拉哈拉書展跟台北書展一樣,開放一般大眾參與,是西語世界聲譽最高、規模最大的書展,其中,智利、阿根廷和墨西哥都非常重視繪本,因此台灣館持續以圖文出版作為推廣主軸。」

前兩年參展作家為插畫家幾米和鄒駿昇,今年則是陳致元,他在9月剛以《Guji Guji 》獲得享有僅次於「國際安徒生大獎」地位的瑞典彼得潘繪本獎,陳致元說,「我很喜歡繪本這種說故事的方式,也希望繪本背後傳達的文化力量可以更受到重視和肯定。」

《Guji Guji》描述一隻意外出生在鴨巢的鱷魚,某天接觸鱷魚同類,鼓動他吃掉鴨群,經歷一連串掙扎後,小鱷魚終於不再困惑、找到自己,陳致元說,「尋找自己、做自己若是一句口號,說來容易,但掙扎過程只能自己慢慢體會。」

非美術科班的陳致元對繪本的熱情,源自小時候媽媽的床邊故事,他說,「繪畫風格來自持續創作,只要一直做下去,久了就會有自己的風格。」

fsj 提到...

創新技法 布上畫出12米百梅圖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6000611-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26日 呂紹鋒/竹縣報導

新竹縣竹東鎮樹杞林文化館展出「揮灑─曾九昀師生水墨展」,展期至12月6日,這次共展出19位師生上百幅作品,其中有20幾幅是老師曾九昀的個人作品,特別的是曾九昀不是在紙上作畫,而是在「布」上作畫,這次展出了長12公尺的巨幅大作「百梅圖」,吸引許多民眾參觀。

曾九昀表示,在布上作畫是創新的作法,之前就一直有在嘗試,直到今年才找到適合作畫的布,這種布畫出來的效果比較好,畫完之後不用裱框,直接就可以懸掛,從作畫到成品全由自己處理。在布上和紙上作畫處理方式不同,布的吸水速度比較慢,整體來說會花比較多時間。

而這次展出的「百梅圖」長12公尺、寬155公分,曾九昀說,因為是大幅,只能蹲在地上畫,歷時1星期才完成。畫梅花最重要的是樹枝,畫過的不能重複,而且要一氣呵成,枝幹部分1天就要全畫完,一般畫梅花只畫1種花色,這幅百梅圖有4種花色,有朱紅、桃紅、綠和白色,顏色豐富。

曾九昀表示,他本身就有種梅花,對梅花生長很了解,平時就會經常到戶外寫生、觀摩,基本功要紮實,要將樹枝的轉折、特色都呈現出來,作畫時除了同棵樹的花色要一致,整體視覺上也要對稱,這方面要花很多時間去鑽研。

※ 相關報導:

* 天旋地轉顛倒屋 視覺大考驗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6000520-260115

想像住在上下顛倒的房子裡,不知道有何感想?近年奧地利、波蘭、加拿大、日本等國家風行的顛倒屋熱潮,即將在台登場。耗資數千萬元打造的「反轉世界:華山顛倒屋」,將以經典美式鄉村建築風和台灣民眾見面,預售票160元(原價199元)即日起啟售。



◆ 手機隨時看 韓網路漫畫成新文化勢力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338740

聯合報 編譯組/綜合報導 2015-11-26

看網路漫畫(webtoon)在南韓已蔚為風潮,透過手機隨時觀賞而樂此不疲者數以百萬計。卅歲的上班族朴善民告訴法新社:「我每天要看四到五部,一星期至少卅部,上班時看,放假時看,甚至出國在外也不中斷。」

法新社廿五日報導,網路漫畫(網漫)正迅速發展成為一股日益興盛的新文化勢力,它由一支年輕、富創意又懂科技的漫畫家大軍點燃火苗,並在超快網路和人們愛滑手機的加持下茁壯。網漫大多在主要入口網站免費連載,每周一、二次。主題從愛情喜劇、恐怖故事到史詩和犯罪題材,不一而足。而受歡迎的多半不是英雄故事,而是網路霸凌、貧窮、自殺、青年失業和家暴等社會議題。

網漫的人氣已引起娛樂圈注意,熱門作品已改拍成電視劇、電影或線上遊戲,甚至音樂劇。

據估計,網漫及周邊商品目前市值約四千二百億韓元(約台幣一百廿九億元),至二○一八年可望倍增至八千八百億韓元。描述職場割喉戰的漫畫「未生」去年大獲好評、是一夕爆紅的例子,每周出二集,網路讀者多達百萬,紙本也賣了二百萬本。改編的電視劇去年也是大熱門,政府協助兼職員工的新法規甚至以漫畫主角命名。

首爾最大入口網站Naver發言人車俊永認為這個特殊市場正呈爆炸性成長。南韓傳統漫畫產業在一九九七至九八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幾乎全軍覆沒,但網路開啟了新的大門。Naver公司二○○五年設立網漫部,旗下有三位一天點閱上萬的漫畫家。現在這個部門已有二百廿多位漫畫家,單日有七百五十萬次點閱,七成五讀者年逾廿歲。

許多網路漫畫包含動畫、三D影像、音效和背景音樂,有些甚至在讀者拉到某一頁時會讓手機震動。

隸屬政府的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KOCCA)研究員金錫說:「網路漫畫不僅是紙本漫畫的掃描版,是專為網路世代打造的全新類型。智慧型手機二○○九年推出是網漫的轉捩點。」南韓五千一百萬人口八成以上有智慧手機。有數十位網漫作家收入達六位數美元。



◆ 李叔同悲欣人生 音樂劇呈現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6000975-260301

旺報 2015年11月26日 記者黃阡阡/台北報導

由知名聲樂家呂麗莉集結國內各領域的藝術家,共同製作的音樂劇《悲欣交集──夢回李叔同》,以宗教為題材,透過藝術的形式呈現,將弘一法師傳奇的一生搬上舞台,12月24至25日在新竹縣文化局演藝廳首演,明年1月1至2日則於新北市政府多功能集會堂登場。

《悲欣交集》採倒敘法,回顧當年李叔同為亡母辦完喪禮後,留妻兒於天津,隻身前往日本學習西畫的過程中,與女模特兒誠子成為紅粉知己,雖相知相許,卻深感無常,毅然決然剃度出家,追求內心的自由;連誠子求見最後一面,都不可得。全劇勾勒出李叔同追求內心自由的瀟灑外表下,卻深藏著無限地牽絆。

愛國情操值得推崇

呂麗莉表示,李叔同62年的人生中,精通繪畫、音樂、戲劇、書法,出家後滿懷慈悲喜捨之心,臨終前並以遺言「悲欣交集」,留下他一生的精華於世,無論在宗教、藝術上或是愛國情操上,都是值得推崇的風範人物;在目前較為混亂的社會氛圍裡推出《悲欣交集》,盼能降低社會的肅殺之氣。

殷正洋林慧珍演出

《悲欣交集》導演曾慧誠以西方音樂劇方式執導,除了由「三金歌王」殷正洋擔綱出家後的李叔同外,並邀請到台北藝術大學教授、名女高音林慧珍,飾演李叔同元配及亡母,呈現出繁華人生幻影中恬靜的一面。

fsj 提到...

劉兆玄小說 將拍成電視劇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340930

經濟日報 記者賴錦宏/台北報導 2015-11-27

前行政院長劉兆玄也是武俠小說家上官鼎,重出江湖,在封筆46年後完成的武俠小說「王道劍」,將拍成電視連續劇,於明年下半年在兩岸同步播出。台灣投資方吉富投資控股、大陸九洲文化傳播中心昨天上午在台北文創中心簽約。

吉富投資控股集團總裁劉吉人表示,他與劉兆玄是多年好友,劉兆玄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他是副會長,此次劉的武俠小說「王道劍」改編成電視連續劇,自己是近水樓台、義不容辭,目前已募資5億元籌拍,預計製作40集,明年3月開拍,明年下半年在兩岸同步播出。

男主角將為大陸演員,女主角則為台灣演員;預計拍攝40集,每集預算1,000萬元,創兩岸合拍劇新紀錄。

劉兆玄早在還是師大附中高三學生時,即以「上官鼎」筆名發表武俠小說,重出江湖後獨立完成的小說「王道劍」,奠基於真實歷史,以明朝「靖難之變」為主軸,從明太祖的酷刑談起,隨後轉進建文帝削藩,朱棣打起靖難旗幟誓師,叔侄兩人兵戎相見直至皇位易主,建文帝下落不明,留下歷史謎題。

小說創造許多嶄新江湖人物與招數,引人入勝。

「王道劍」共五冊,88萬字,於去年出版,在兩岸熱賣,僅在台灣就賣出2萬套共10萬冊。



◆ 漫畫羅浮宮 11漫畫家打開藝術殿堂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7000549-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27日 郭佳容/台北報導

漫畫家筆下的羅浮宮,是怎樣的奇幻世界?由法國羅浮宮策畫的「L’OUVRE 9─打開羅浮宮九號」特展,來自法國、比利時、日本等國11位漫畫家的200件作品,28日起在北師美術館展出。

這項計畫源於羅浮宮自2005年開始邀請漫畫家畫下心目中的羅浮宮,並留下漫畫集,如今已推出第11本,今年台灣也受邀參與這項計畫,與羅浮宮結下不解之緣。

羅浮宮館方代表杜阿表示,漫畫是一個複合藝術,由畫作和文字構成,「漫畫的畫面精緻,不亞於純藝術,文字的敘事性則強似小說,是很獨特的說故事方式。」台灣地區總策畫、北師美術館代表林曼麗表示,「這次展出的設計概念,是希望透過漫畫的力量,將羅浮宮的經典畫作帶出館外,藉由漫畫讓藝術的影響力更能觸及大眾。」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漫畫家荒木飛呂彥也在受邀之列,他從1987年開始創作《JOJO的奇妙冒險》,第100集中,荒木飛呂彥就將場景設定在羅浮宮,以年輕漫畫家岸邊露伴為主角,描述他成名之前曾以千年大樹汁液為顏料創作,畫作偶然被羅浮宮收藏,岸邊因緣際會來到羅浮宮,展開一場懸疑刺激的尋畫之旅。

塞爾維亞漫畫家恩奇.畢拉(Enki Bilal)創作的《羅浮宮魅影》系列,為羅浮宮館內的22件經典作品創作虛擬故事,其中〈紅廳〉描繪開幕於1863年以紅色為背景的羅浮宮展廳,一位盤旋展廳不走、所到之處都留下紅色痕跡的非洲小女孩的故事。



◆ 紙飛機上寫書法 高中生直呼好玩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7000551-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27日 林宏聰/高雄報導

原來書法也可以很有趣!台積電文教基金會26日在鳳新高中舉行書法工作坊,帶領年輕學子重新認識書法藝術,許多學生第1次在紙飛機上寫書法,直呼好玩,還有人把法國爆炸案剪報貼上紙飛機,並提筆書寫「和平」,祈求恐怖攻擊不再出現。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連續8年主辦「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深入校園舉辦工作坊推廣篆刻、書法,基金會執行長許峻郎說,在科技網路衝擊下,寫字雖然不是主要溝通方式,卻是建構美學教育最佳入門,盼透過工作坊讓學子感受書法魅力。

昨天主辦單位安排多次獲得台積電書法暨篆刻大賞獎項的劉冠意擔任講師,她受父親影響,從小接觸書法,目前是台師大附中美術班兼任講師,長髮披肩、外型時尚的劉冠意,在清一色以男性為主的書篆藝術界顯得特別醒目。

「書法對我而言不只是工作,也是生活!」劉冠意說,她每天練字,連送朋友的生日賀卡都用毛筆寫,覺得書法不應曲高和寡,她昨天帶鳳新高中美術班結合摺紙與書法,在紙飛機上寫字宣洩青春心情,把單調的紙飛機變得不一樣,藉此推廣「生活無處不書法」理念。

鳳新美術班二年級同學洪瑄蔓創作的紙飛機,機翼貼著巴黎遭伊斯蘭國攻擊的報紙新聞,然後用黑墨撰寫「和平」,希望紙飛機帶著她的祈願飛向天際;另名二年級學生薛湘陵則折出1朵玫瑰花裝在紙飛機前,寫上「勇氣」,期許帶著勇氣活出花朵一般美好的人生。

一年級學生于興堯說,小時候很討厭寫書法,但很佩服能把毛筆字寫得好的人,這次參加工作坊,才知道書法已深入日常生活,許多文創商品、招牌都結合傳統書法,其實只要花心思,傳統藝術也能有新生命。

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提供高額獎金拔擢新秀藝術家,競賽分為限高中生參加的楷隸、行草組,及40歲以下、高中以上參加的篆刻組,報名徵件至12月6日止。



◆ 泥塑、九甲戲 靠老師傅撂下去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7000631-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27日 池雅蓉/新北報導

「104年度新北市傳統藝術藝師」頒獎典禮26日舉行,今年獲獎的是致力於泥作工藝的楊瑞西及傳承九甲(交加)戲的南管新錦珠劇團,副市長侯友宜到場頒發獎狀及20萬獎金,感謝他們多年來堅持傳藝、傳承的貢獻。

今年64歲楊瑞西,從15歲當學徒至今,台灣許多廟宇幾乎都有他剪黏泥塑作品,多年來他堅持用傳統手法製作。

他說,這份工作幾個月就要適應新環境,每到一個廟宇一待就是好幾個月,年輕人往往無法接受,但傳統泥塑工藝做出作品絕對獨一無二,不容被商業化的作品取代。

南管新錦珠劇團是少數能演出及傳承九甲戲的劇團,現任團長陳廷全說,當初是祖父愛看戲,認為戲劇有教人向善意義,才與父親一同將「基隆新錦珠劇團」頂下,全家一同投入戲劇。

陳廷全說,戲團曾經紅遍海外,到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表演,但其後電視、電影漸漸興起,看戲的觀眾愈來愈少,養成戲班演員也各自跳槽、出走,家族成員為延續祖父理念,都「撂下去」學習樂器及演戲,每個人都樣樣精通,現已傳承至第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