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0

重建環評制度是當務之急

◆ 重建環評制度是當務之急

【聯合報╱社論】2010.09.09

今年初最高行政法院判決撤銷中科三期環評,創下司法機關否決環評首例,接著中科四期遭判決暫停開發,白海豚保育引發國光石化環評爭議,六輕連番大火造成五期擴廠環評難度倍增。一時之間,環評制度遭批評得一無是處,開發商抨擊投資風險不確定,環保團體認為一面倒向開發,政府決策者與環保機構公信力更跌到谷底。至此,重建環評制度已迫在眉睫。

平心而論,環評法自民國八十三年實施以來,在開發至上、環境公害頻爆的年代,憑藉「否決權」這把尚方寶劍,確實相當程度地阻擋了不少高破壞性的開發案。環評之所以陷入今天的困局,除了客觀環境變遷導致原設計機制產生嚴重缺陷,另個根本原因是受到政治干預。

半年多來各界對環評制度的討論,指出了否決權、黑箱作業以致環委產生等技術面、執行面問題應予改進;但這些技術面的檢討,其實是重建具公信力環評制度的「下位」工作。引發今天環評制度信心崩盤的局面,更出在上位決策者的意志及觀念的問題,不宜僅就技術面修法,而應往問題源頭做「上位」思考。

主政者想拚經濟、拚競爭力以改善人民生活,急於創造政績,經常指示一些非做不可的「國家重點建設」,在政黨政治體制下,要求官員壓縮政策形成程序、行政審查程序,甚或介入「護航」使有爭議的開發案達陣,因而造成環評資訊不透明、公民參與受限等缺失,埋下爭議潛因。

確認造成環評危機的因果關係後,重建工作應該「人」、「法」雙管齊下。人的方面,決策者即使認為特定開發案對經濟發展及人民福祉有利,也應循環評法立法精神「民間參與、由下而上」與民眾溝通,爭取支持;而不是對行政機關施加壓力,要求限期儘早過關。

對於現行國家建設的層層規範機制,也不應再取巧規避。例如稍早引發重大爭議的蘇花高,略過了國土綜合開發、區域計畫等上位計畫,直接提出根本不在國土計畫上的交通建設案;再如國光石化案,政府高層不時預告環評何時會過,未達預期即對環評機制多所責難。

減少人為的干預後,才能回歸環評法「為預防及減輕開發行為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之目的」的立法意旨,修法重建環評制度。特別要強調的是,不是為個別項目作技術性修補,而是要斬掉問題發生的源頭。

首先,環評案最引人詬病的是開發案定案後才送審,完全無視環評的預防、預警、過濾等功能;對這個積弊,行政院已有實施「預審」、「個案政策環評」的共識,重大公共政策、重大投資開發案定案前須先預審,提前邀民間相關各界參與,且開發案的替代方案之一須是「零開發」。亦即,應通過預審、確認可行,再進入實體環評,而不是直闖環評試圖以「打帶跑」手法過關。

其次,應儘速建立環評報告書第三人經理制度。目前環評報告書是開發商找顧問公司寫,顧問公司若不照開發商的意思執筆,可能連代筆費都拿不到。因而,建立公正的「環評經理公司」是必要的,開發商依開發規模提交一定比率的環評費給經理公司,由經理公司遴聘顧問公司製作環評報告書送審,依計畫進度核撥經費,以避免開發商以經費挾制環評說明書的現象。

環評經理公司制度的配套,是主管機關定期評鑑環評顧問業者。顧問公司是否堅持事實,把環境科學和環境正義放在同等地位,發揮環境預警功能?環評報告書是否嚴謹,進而加速環評時效?環保署應公布評鑑,才能回到督導、提升環評效力的超然地位,進而挽救跌到谷底的公信力。

環評法如能從源頭、上位思考做根本的調整,廣受質疑的二階段環評、時效太慢、否決權存廢、環委產生……等問題便可相對獲得解決,從而讓環評制度能秉持環境正義,協助投資者做無害環境的開發。



◆ 裝修集成材 下月強制驗甲醛量

自由時報 2010.09.09

〔記者林毅璋/台北報導〕民眾在大賣場常見的集成材是種以膠合劑拼裝出不同用途的木質裝修材,但由於擔憂其使用的膠合劑中會含有致癌甲醛,因此經濟部標檢局決定自今年十月十五日起將集成材列為應施檢驗商品,強制檢驗甲醛釋出量與中文標示。

集成材常用在樓梯扶手、門板、窗板、桌板以及地板,是一種基材,一般消費者都是向木業公司或是居家用品大賣場訂做,使用相當普遍。

標檢局解釋,甲醛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慢性危害效應,若經由呼吸道吸入會造成肺功能減弱,並會使皮膚產生過敏,目前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將其列為疑似致癌物。

標檢局指出,未來將依據國家標準CNS11029「裝修用集成材」、CNS 11030「化粧單板貼面裝修用集成材」、CNS11031「結構用集成材」及CNS11032「化粧單板貼面結構用集成柱」等規定實施集成材的強制檢驗。

經檢驗合格之產品本體或外包裝上會印有商品安全標章,從出口端做管理,不合格者不得自國外進口或在台灣出廠。

標檢局說,包含集成材、複合木質地板、條狀地板、方塊地板及鑲嵌地板、中密度纖維板、粒片板、層積材及合板等木製品為常用建築及室內裝修材,使用時會有甲醛釋出可能性。為此,標檢局為維護消費者健康,已分別自二○○七年一月起分數次實施層積材、合板、中密度纖維板及粒片板、複合木質地板等的強制檢驗。



◆ 亞馬遜主導推行無障礙包裝

【記者林佳誼/綜合外電報導】2010-09-09 工商時報

全球網購龍頭亞馬遜現在主導推行一種「無障礙包裝」(frustration-free packaging),以單一環保素材取代各項商品的層層包裝。而結果證明,這種包裝不僅有益環保,還可有效提升顧客滿意度。

紐約時報報導,一般消費者收到網購商品後,往往得先處理一大堆拆封工作,因此拆封問題一直是亞馬遜最大宗的顧客抱怨來源。為此亞馬遜從2008年起開始推行無障礙包裝,而與傳統包裝相比,無障礙包裝商品平均可減少73%的負面評價。

無障礙包裝捨棄傳統包裝常用的透明塑膠殼與氣泡紙,改以再生素材製成的紙箱,直接將商品統一置入其中。由於這種包裝可以免去一一拆封的麻煩,並使垃圾減量,因此深受消費者歡迎。

不過目前為止亞馬遜所販賣的百萬種商品中,仍只有約600項產品使用無障礙包裝。不僅供應商配合意願不高,其他兼營網購與實體店面的業者如沃爾瑪以及塔吉特(Target),也都無意跟進。

環保專家認為,無障礙包裝難以推行的主因就是大型製造商的態度抗拒,因為要替實體與網路通路生產不同包裝會較為麻煩,且各大電子商務業者之間亦缺乏共通機制。

目前實體零售業者仍然偏好傳統的塑膠外殼或外袋包裝,因為這不但可以讓貨架上的陳列商品看起來整齊美觀,還能提高竊賊下手的難度,不過這兩點考量對於網購業者來說都不成問題。

因此亞馬遜仍持續推動無障礙包裝,也獲得部分廠商支持。例如電子大廠飛利浦便相當贊同這項策略,不僅計畫擴大生產無障礙包裝產品,還擬推動其他線上零售業者採納。

※ 相關報導:

救地球:人人有責政策有責
杭士基:人類存續 賴大眾覺醒

12 則留言:

fsj 提到...

六輕惡臭/「總統,請給孩子一口新鮮空氣」

【聯合晚報╱記者蔡維斌/雲林報導】2010.09.10

雲林台塑六輕昨天疑似傳出重大空汙,造成80多名學生老師「嗆傷」出現頭昏、惡心、眼麻的症狀;受「毒氣」侵害的台西與麥寮五所學校師生無奈說,他們唯一處理「化學毒氣」的方法就是打電話求救,如今連打電話都沒用,老師說「我們像在學校裡等死」。家長齊聲請馬總統「給我們孩子一口新鮮空氣」。

「這已不是第一次了!」

雲林縣最靠近六輕的麥寮鄉豐安國小師生長期以來都帶口罩上課,昨天再出現42名學生因「化學毒氣」太強烈,出現不適,「這已不是第一次了,我們真不知該叫孩子躲到哪裡,政府可能要等有人死了,才會重視吧」幾位老師面對記者詢問,發出無奈的抗議聲。

豐安國小校長洪麗雯說,緊閉門窗、裝空調冷氣都不是辦法,有人也建議全面大量闢設防汙林帶,但又緩不濟急,方法都想盡了,但受毒氣侵害情況仍無法改善,這不僅是學校問題,政府實應早日請專家到麥寮來,全面性了解才能對症下藥。

「我們像在學校裡等死」

「每次聞到毒氣來襲,唯一能做的就是打電話向環保單位求救,但到現在連打電話都沒效了... 好像大家得在這裡等死」麥寮楊厝分校老師林京樺等人道出師生每天生活在臭氣瀰漫中的無奈。

「連呼吸都得靠大腦來控制,可不可憐?」老師說,呼吸是活命最基本動作,可是三不五時,聞到臭味都不敢呼吸,撇著氣全身細胞像是停了,只能掩鼻輕輕吸一口「試聞」,等沒臭再吸大口,這是長期來體驗出來的「分段呼吸法」,但我們都知道不臭不代表沒毒,但不呼吸,行嗎?

台西崙豐國小家長會長丁維新等人說,他們要求政府給孩子一個平安的上學環境,沿口囝仔就注定要承受這苦危難嗎,這事情如果發生在台北,政府會如何處理。

縣府說如果在毒氣傳出起快離開。家長說「你們叫我們要跑去哪裡?我們不願離開家,為何我們的孩子就要這樣跑來跑去,請政府給我們孩子一口新鮮空氣,可以嗎?



◆ 六輕惡臭/環署:台塑內控有嚴重缺失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2010.09.10

針對昨天台塑六輕附近五所學校師生聞到惡臭而頭暈窒息,環保署長沈世宏上午表示,昨天惡臭發生後雲林縣環保局立即啟動應變機制,與環保署毒災應變隊趕赴現場進行查核採樣;初步研判,當時風向係來自六輕方向,且受影響面廣泛,研判此事件與六輕難脫關係;且台塑在內部管理上,應有嚴重的缺失。

環保署長沈世宏強調,昨天的惡臭事件,如經查證有違反空污法規定,將請雲林縣政府對六輕予以重罰。環保署空保處長謝燕儒也表示,依空汙法規定,昨天六輕傳出惡臭事件,可先處以最高100萬元罰鍰。且依法一年內如發生二次被要求限期改善,仍繼續違法情節重大者,依法也可處以停工、停業或廢止「固定汙染源操作許可證」,環保署將會同雲林縣環保局判定違規情事後,做出適當處罰。

由於事件發生後,台塑公司工安環衛負責人對外說明時,迄今仍無把握確知其內部是否發生或何處發生狀況。沈世宏表示,這顯示台塑在內部管理上,對於操作異常的通報作業,應有嚴重的缺失。環保署將請雲林縣政府要求台塑集團的高層,必須盡速徹底檢討,並建立嚴格懲罰操作異常不通報,及重賞內部檢舉隱匿不報者的內部管理系統,以確保台塑高層第一時間可以掌握狀況,向外界證明無論是現有廠區或未來新廠,都有緊急應變的能力。

沈世宏指出,環保署也建議雲林縣政府要求台塑公司,在此五間學校及研判有必要的學校,盡速裝置空氣中污染物的連續測定設備,以便儀器對無異味的空氣污染物及早提出預警,並提供真空採樣瓶,讓學校老師並可在第一時間可以取到有異味空氣的樣品。



◆ 業者:想不出有什麼產業可取代

【聯合報╱記者陳曼儂/台北報導】2010.09.10

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天表示政府未來不再發展石化產業,石化業者聞之表示,石化是萬物之源,如果台灣自己沒有產能,價格就很容易被國際市場炒作,屆時物價可能全面上漲。

中油董事長朱少華昨天表示,石化產業是一個周期,民國一○四年是谷底上升的時間,國光石化若沒趕上那時投產,高峰就過去,這也是關係到國庫的稅收,建廠時機是很重要的事情

國光石化民股之一、長春石化董事長林書鴻說,石化產業是萬物之源,我們所用的、吃的都是石化產業製品,若沒有自己的產能,例如乙烯各國通常是不隨便出口的,所以若要跟別國買,就有可能受到國際市場波動起伏。

金仁寶董事長許勝雄雖非石化業,但他也認為,台灣的石化一連串下來的產業鏈「是一根柱子」,石化業產值二點六兆元,「我想不到台灣有什麼產業可以取代?」

先前說要退出投資國光石化的和桐化學創辦人陳武雄說,政府不能沒有政策,過去有六輕,現在要國光石化(八輕),但卻因為環保關係拖這麼久,這已經不是環保的問題了,而是政府說不出未來的卅年的台灣,到底要作些什麼?

國光石化總經理曹明說,如果石化業是毒蛇猛獸,為什麼新加坡這樣小的國家還要積極發展石化業,難不成是因為他們沒海豚、沒汙染、不會得癌症嗎?就是因為石化業是很大產值的工業,他們政府也願意說清楚,走向明確。

※ 已可用天然氣合成塑膠原料了。



◆ 碳中和樂園「樹屋」 開放免費住宿

【聯合報╱記者王長鼎/三峽報導】2010.09.11

全國第一座由垃圾掩埋場蛻變為低碳教育園區的碳中和樂園,昨天在三峽正式開幕啟用,使用「綠色電力」及「水資源再利用」的綠能樹屋,即日起開放申請免費住宿,北縣環保局歡迎民眾來體驗與眾不同的休閒與環保之旅。

三峽鎮山員潭子區域性衛生垃圾掩埋場變身為全國第一座碳中和樂園,昨天由縣長周錫瑋、板橋地檢署檢察官蘇振文、三峽鎮代理鎮長柯慶長及代表會主席鄭志宏等人剪綵後啟用。

北縣環保局長鄧家基指出,山員潭子區域性衛生掩埋場82年啟用時,是北縣第一座區域性垃圾掩埋場,處理大三鶯地區垃圾,89年6月封閉時,累計掩埋垃圾總量達135萬公噸。

縣府在封場後進行滲出水及沼氣等汙染改善、邊坡穩定及全面植栽等復育綠美化相關計畫,94年設置90沼氣處理發電設施,供應園區用電自給自足,同時變成樹林木銀行,收容500棵迫遷大樹、廣種810棵櫻花林木。

占地450坪的網溫室苗木培育區,栽植離地式有機蔬果及室內空氣品質淨化植物共1萬5000株。

環保局表示,碳中和園區年減碳量預估可達39.5萬公斤二氧化碳,扣除園區工作人員的排碳量,每日可開放100位民眾入園參觀,免費住宿採預約制,每周一環境休養日不對外開放,洽詢電話26716880。



◆ 改變牲畜飲食 有助抗暖化

法新社 2010/09/10

(法新社肯亞奈洛比9日電) 最新研究今天指出,藉由改變牲畜飲食將有助遏止氣候變遷。牲畜的飼料、放屁、打嗝和糞肥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總量的1/5。

這項由國際畜產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Livestock Research Institute,ILRI)進行的研究說,牲畜數量恐將隨全球對肉品和奶類需求不斷成長而漸增,因此建議以簡單步驟來遏止與牲畜有關的溫室氣體排放。

研究建議熱帶國家採取一些簡單措施,包括使用更具營養價值的牧場草類,以及利用作物殘株作為補充飼料種等等。

研究指出,「畜牧相關產業造成的溫室氣體占全球總量的18%,大部分是由於砍伐森林以騰出空間放牧和種植作物,反芻動物釋放甲烷,及糞便釋出氮氧化物。」

科學家表示,改變畜牧業生產地點的重擔,大部分落在熱帶國家5億貧困農民身上。

ILRI研究員(Philip Thornton)桑頓說:「如果允許農民在全球碳市場上出售達成的減排量,這將會是有用的誘因。」

他估計,按照歐洲氣候交易所(European ClimateExchange)目前碳價每噸20美元計算,熱帶國家貧困的牲畜飼養者每年可產生約13億美元的碳收入。(譯者:中央社盧映孜)

fsj 提到...

六輕空污監測 加入公正單位

自由時報 2010.09.12

〔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六輕空氣污染物監測方式將有大變革!環保署決議委請第三公正單位監測空氣污染物,同時增加監測點、增加污染物監測項目及頻率。

台塑自行監測 民眾批不公

六輕鄰近麥寮、台西地區空氣中常瀰漫臭味,民眾苦不堪言,日前又發生五校八十五師生聞到臭味身體不適,但官方監測站只有二處,當地空氣污染物主要由六輕自行監測,監測結果常是正常,民眾痛批:「一堆人聞到臭味,難道是假的?」但是官方就是捉不出元凶。地方認為關鍵在於六輕「球員兼裁判」的監測模式,毫無公正性可言。

詹長權建議麥寮設四監測站

環保署日前邀集學者開會,台大公衛學者詹長權提出「六輕出資、地方政府委託公正機關監測、中央政府品管、資訊立即公開、全民監督」的概念,增加監測公信力,獲得環保署認同。環保署空保處長謝燕儒表示,將朝此方向規劃。

此外,目前官方在六輕廠區周遭設置的空氣污染監測站只有台西、崙背兩地,學界及地方民眾批評監測點太少,無法因應六輕的龐大空污管制,詹長權認為六輕所在地麥寮應該設立四個監測站,雲林縣每一個鄉鎮各一個監測站。謝燕儒表示,確定增設監測點,增設數量及地點大概一個月內出爐。

未來也將增監測頻率和種類

至於各界批評石化廠產品多,污染物種類多,現在監測項目太少,謝燕儒表示,未來將針對民眾反映的臭味異味項目及健康風險評估項目,增加監測頻率及種類。

謝燕儒指出,六輕自行監測空氣污染物,主要是遵照環評法的規定,地方環保局以移動式監測車及人工採樣為主,不過「民眾沒有信心,這些監測方式都是白費」,環保署的構想是在六輕與當地民眾現在研擬簽訂的「敦親睦鄰」條款中,納入新的監測方式。

另加強監測44座廢氣燃燒塔

另外,環保署也會針對排放源強化監督,六輕現有四十四座廢氣燃燒塔,也會研究加強管理,操作異常時,可以掌握是否發生有毒氣體外洩。



◆ 八輕助減碳? 翁啟惠:政府應說清楚

【朱立群/台北報導】2010-09-12 中國時報

中研院長翁啟惠昨日首度針對國光石化爭議發表意見,他認為,政府若評估八輕(國光石化)建廠後可以取代五輕、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經濟部工業局就應加強與民眾及環保團體溝通;他認為政府主動傳達的訊息太少,他自己也是看報才知道。

針對國家產業政策的制訂及規畫,翁啟惠直言「看不出前瞻性與具體內容」,以疫苗政策為例,他說總要等到爆發新興傳染病,政府才急就章地趕工產製;新藥政策也是如此,一旦發生多重抗藥性肺結核大流行,後果將不堪設想。

翁啟惠昨日出席前瞻社主辦的「提升台灣競爭力」論壇,會後被問及是否反對國光石化建廠,他自認對此議題「瞭解不夠」,因此不予表態。

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日前與一千多位大學教授公開反對興建國光石化,翁啟惠昨坦承他當時也認為不該興建,認為營運後必導致台灣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激增。

不過日前經濟部長施顏祥透過媒體強調發展石化業的必要,並指出未來可取代五輕、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翁啟惠表示「看報紙才知道」。他認為若按照經濟部的說法,既然國光石化製程不會增加溫室氣體排放量,政府就應公開所有相關資訊,持續溝通,向人民及環保團體解釋清楚。

經濟部堅持興建國光石化,環保團體因而質疑行政院宣誓發展綠能、文創等「六大新興產業」的誠意。翁啟惠認為環保團體的考慮是對的,但台灣的產業轉型並非一步到位,在此過渡期間,經濟部可能擔心台灣乙烯自給率不足的問題。



◆ 反對區段徵收 竹北璞玉農民自救

新頭殼newtalk 2010.09.12 謝莉慧/綜合報導

新竹縣政府規劃「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原名璞玉計畫),將徵收447公頃土地,其中包括竹北璞玉良田40公頃,自救會因此在今(12)日上午召開居民說明會,表達「維持現狀,反對徵收」的立場。

據自救會指出,交大現有及規劃中的校區有新竹、台南、嘉義共275.44公頃,為何還需要竹北璞玉良田40公頃?令人質疑交大擴大校區乃在養地炒地!

而新竹縣政府漠視本地居民農耕生計,私自與交大協議將40公頃土地無償提供給交大成立「交大竹北園區」,作為租售財團及招商之用的育成中心與產學研發中心,在地居民堅決反對此不具公益性的圈地行為。

另縣府及交大宣稱有90%以上居民贊成該計畫,事實上本自救會在98年9月短短一周內就連署了近半數土地面積反對該計畫。

自救會表示,由於近來全國農民串聯力量反對區段徵收開發,於是新竹縣府發文予居民表達願尊重民意,再次辦理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徵詢民眾意見調查。但本地居民仍慎重聲明反對「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之區段徵收,堅持永續務農。

fsj 提到...

低放射廢棄物放哪/台東達仁或烏坵

【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2010.09.13

國內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候選場址出現戲劇性大轉彎,原本已放放棄的「軍事最前線」烏坵,今天上午被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正式公告為兩個候選場址之一,另一個候選場址為台東達仁。

烏址之所以突然又被經濟部公告為候選址場,研判可能與兩岸關係和緩,因此烏址極可能是政府相關部門與官員最希望,也是最看好的最終處置場址。

國營會上午公告指出,經濟部選址作業原規劃於98年12月底前核定公告「台東縣達仁鄉」及「澎湖縣望安鄉」兩處「建議候選場址」,惟因澎湖縣政府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將望安鄉東吉嶼場址部分土地公告劃為「澎湖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依法應補足兩處以上「建議候選場址」,致未能如期辦理核定公告作業。

國營會,經濟部於今年1月26日召開選址小組第12次委員會議,決議將選址作業退回「潛在場址」篩選階段繼續依法辦理選址作業,經選址小組依法定作業程序辦理「潛在場址」再篩選工作,已於9月1日第15次委員會議票選出「台東縣達仁鄉」及「金門縣烏坵鄉」兩處「潛在場址」,並由該部於9月10日正式公告為「潛在場址」。



◆ 核廢場址核定 前方路遙

中央社 2010.09.13

核廢料潛在場址今天正式出爐,不過,經濟部國營會與台灣電力公司均表示,後續還有自願場址申請、公投、環境評估等程序待進行,至正式報行政院核定的時間難以估計。

經濟部10日公告,低放射性廢棄物(核廢料)最終處置設施選址潛在場址名單,包括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金門縣烏坵鄉小坵村。

雖然經濟部已公告核廢料潛在場址,不過,至正式公告為核廢場址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國營會執行長劉明忠表示,正式公告潛在場址之後4個月內,看有無其他地區提出自願性的場址,如沒有自願性場址,選址小組將再撰寫遴選報告,並提委員會通過「建議候選場址」,如社會各界沒有其他意見,才會正式核定「建議候選場址」。

台電主管指出,在韓國有地方會提出自願場址,由於自願場址是由縣市政府提出,在台灣,依目前狀況來看應不會有縣市政府主動提出來。

劉明忠表示,建議候選場址核定後,6個月內地方辦理公投,如有1處公投同意,後續須進行環境影響評估,通過後,最後再報行政院核定。

不過,劉明忠指出,如公投未通過,則一切回到原點,也就是選址小組再重新遴選潛在場址。

也因此,台電和國營會都表示,行政院最後核定的時間尚難估計。

此外,有議員建請台東縣政府將達仁鄉南田村列入排灣族文化保護區一案,國營會官員表示,就他們與相關專家討論,該地區可能沒有相當條件可被列入文化保護區,因此,應該不會再發生類似望安鄉事件。

台電主管則表示,據他們了解,達仁鄉民有意願列為場址。不過,台電主管也表示,屆時舉辦公投是由全縣人民進行,所以他們也不敢預估進度。

劉明忠補充,烏坵鄉的小坵村目前居民稀少,且在選址條件上有多項符合;達仁鄉的人口則在2000至3000人。

依據經濟部公告,台東縣達仁鄉潛在場址位置在南田村,範圍為楓港溪南側、南田村與旭海村交界以北、牡丹溪山東側、台26線西側,面積為100公頃。金門縣烏坵鄉場址位置在小坵村,範圍為小坵嶼包括周圍無人島及礁石,面積為36公頃。

fsj 提到...

台西昨再傳惡臭 10師生嘔吐

【聯合晚報╱記者蔡維斌/雲林報導】2010.09.14

雲林台西鄉昨天再傳出10名學校師生吸入不明氣體出現不適,雲林縣府採取緊急應變,環保局與衛生處也追縱氣體來源,不排除與六輕有關。對於台塑要請專家為六輕把關,地方樂見其成,但不能裁判兼球員。

繼上周出現85名師生受不明氣體侵襲後,台西新興國小昨天下午再出現5位學生5位老師身體不適,緊急送醫目前均已返家休息。

縣府表示,昨日下午2點40分接到學校通報有5位學生5位老師身體不適有頭暈嘔吐現象,緊急聯絡當地台西鄉衛生所協助學校處理尿液採樣及送醫等相關醫療後續工作,教育處並指導學校採取緊急避難方式處理,讓全校所有學生留在各班冷氣房教室內,禁止學生再到戶外活動。對於六輕二度疑似出氣體外洩,地方反彈聲浪極大,家長擔心孩子安危。

雲林縣環保局長陳世卿說,台塑請專家總體檢,縣府樂見其成,其實縣府也一再希望能有國際級,像是國際化學委員會這樣的公信機構來協助,如果台塑自行請專家檢測報告呈報縣府,縣府會請國內外專家一起嚴格把關。



◆ 改善六輕工安環保 台塑邀美專家會診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陳雲上/台北報導】2010.09.14

繼 7月發生六輕大火後,本月9日六輕又出現惡臭,導致六輕周邊五校學生不適。台塑企業上午表示,昨天再次邀請美國工安專家Dr.M. Sam Mannan所屬團隊6 人來台,針對塑化烯烴一廠及煉製二廠的事故原因進行瞭解,預計花5天至麥寮事故現場瞭解事故原因,提出專業意見供台塑企業作為事故預防改善參考。

環保署長沈世宏上午表示樂見台塑找專家來解決問題,但環保署關切的是台塑找的專家是否真能找出對策,如果只是虛應故事,就大可不必了。從六輕多次工安事故來看,台塑六輕內部控管的確出現嚴重問題,且台塑部分人員抱著環保署怎麼規定,就怎麼做的心態,未有前瞻性規畫。

台塑總管理處上午表示,台塑美國德州廠工安專家3人,已於昨天至麥寮廠區訪查,台塑也計畫再安排第三階段的製程危害分析,及第四階段的方案發展等相關國外專家來台指導,希望藉重國外專家的經驗,將六輕工安改善到更理想。



◆ 蟹謝讓路 墾丁縮減車道

中央社 2010.09.14

正值墾丁國家公園陸蟹產卵高峰期,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保護陸蟹能順利越過馬路到海邊產卵,9月及10月的22、23及24日共6天,每晚6時至8時,縮減台26線香蕉灣路段車道。

墾管處表示,每年7月至11月是陸蟹繁殖季的高峰,在台26線香蕉灣路段或滿州港口吊橋,可以見到抱卵的陸蟹媽媽穿越馬路,到達海邊釋放受精卵;但不少陸蟹媽媽在過馬路時,常被急駛而過的車輛輾斃。

為讓陸蟹媽媽產卵旅程走得更平安,墾管處今年首度實施縮減車道措施,9月及10月22、23、24日共6天,在台26線39.4K至40K路段,也就是香蕉灣路段,每晚6時至8時,陸蟹降海釋卵的高峰時間縮減車道。

墾管處說,到時將封閉雙向車道外線道,希望能藉此達到降低車速,讓陸蟹降海釋卵的過程能更順利,同時向大眾宣導保育陸蟹的重要性。墾管處在這個路段也豎立「蟹謝讓路」的告示牌。

墾管處也舉辦保護陸蟹過馬路活動,讓民眾用水桶裝陸蟹,將陸蟹送到海邊產卵。

墾管處表示,根據學者2009年的調查,園區內共紀錄到6科30種陸蟹,園區內擁有多處陸蟹熱點,包括香蕉灣海岸林、港口溪河口、溪仔口至出風鼻間和後灣。其中香蕉灣海岸林是目前世界上陸蟹多樣性最高的棲地,1公頃內就可找到24種陸蟹。

墾管處說,墾丁國家公園是台灣非常適合觀察陸蟹的地方,多樣性相當豐富,希望大家在行經陸蟹出沒處時,能減緩車速,更歡迎大家能停車下來走走,一定能和可愛的陸蟹們有場非常特別的約會。

fsj 提到...

六輕工安 官員轟:整個鬆掉了

【聯合報╱記者段鴻裕、姜宜菁、蔡維斌、黃寅/連線報導】2010.09.16

台塑六輕兩個月來接連發生工安及氣體外洩意外,經濟部工業局及勞委會官員昨天不約而同批評台塑六輕的工安「整個都鬆掉了」;雲林地檢署則繼分案偵辦六輕人員涉及公共危險罪外,昨天再分案偵辦違反空汙法部分,正蒐集資料約談。

勞委會勞工檢查處長林進基與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連錦漳昨天到台中縣大里工業區,參加中北部工業區締結「安全伙伴」活動,兩人都把矛頭指向台塑六輕,指是台塑六輕「內部管控出了問題」;林進基更以「整個鬆掉了」形容台塑工安問題,以致二○○八、○九年至少發生四次火警。

台塑六輕管理部副理黃耀南表示,台塑兩度邀請美國專家來台,針對廠內管理及工安進行健檢,廠方將配合專家建議進行改善。至於檢方的偵查動作及勞委會、工業局官員的批評,由總管理處對外說明。

雲林縣台西、麥寮的學校本月上旬連續聞到不明臭味,前晚及昨天中午,台西鄉民、台西新興國小、麥寮海豐分校又陸續聞到異味;台塑、環保局據報已緊急採樣分析。

雲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蔣得龍表示,原本檢方只調查七月兩件工安問題,釐清是否人為疏失或是單純意外引起;對於本月兩起惡臭,造成沿海地區師生不適的事件,昨天另分空汙法案件調查。

蔣得龍說,環保局對空氣汙染問題進行開罰,檢方將針對是否有人為疏失或工安責任展開調查。



◆ 國光石化 擬只做第一期

【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2010.09.16

國光石化投資案推動,遭環保團體的杯葛與反對,經濟部長施顏祥昨天面見總統馬英九報告投資案推動最新情況。據有關人士透露,政府仍目前政策仍要推動國光石化投資案,不過規模可能只會做第一期投資。

環保團體反對國光石化投資案的動作頻頻,繼日前發動學界反對之外,近日又發動藝文界反對,不過,國光石化事關台灣未來經濟發展,政府部門基本態度認為非做不可。對於昨天赴總統府報告國光石化案一事,施顏祥口風緊閉,上午出席一場石化科技產業論譠的致詞與頒獎後,他只說「有關國光石化不方便對外說」話語,就上車離去。

但據有關人士指出,現階段政府對國光石化投資案,基本態度仍要推動。不過,基於環境負荷考慮,台灣石化工業發展將以乙烯總產量540萬噸為限。

該人士說,目前台塑六輕乙烯產能近300萬噸,未來五期擴建可達310萬噸,而中油五輕未來在高雄煉油廠遷廠後沒有,中油乙烯產能剩下約110萬噸,所以總量還有120萬噸可供國光石化使用,但這只夠國光石化第一期投資的產能,因此國光石化可能無法再有第二期投資。

有關人士表示,據他的解讀,目前政府門給的訊息是,國光石化投資案推動要往前衝,大有「即使戰死沙場也不惜」的意味。



◆ 繼續打造國際汙染大島?

【劉克襄/北市(作家)】2010-09-16 中國時報

八輕是否興建,明顯地已到了倒數計時的階段。八輕做為晚近台灣最重要的產業投資,同時也對未來生態環境產生鉅大的衝擊,清楚地帶來了一些環保思維的轉變,我個人有如下的依次感觸:

一、這回不分意識形態,多數生態環境相關的學者專家,都站在憂疑或反對八輕興建的立場。

二、現今的政府毫無誠意建立一個平台,充分和反對興建的團體對話。寧可讓相關產業的負責單位繼續以登報和專訪的方式,在媒體大放厥詞地敘述八輕若不興建,可能會帶來哪些負面影響,反之則宣傳興建後帶來的可觀產值。

三、台灣繼續扮演一個善於製造汙染,不受國際尊重的大島。它的深遠影響絕將不是八輕對中部海岸的傷害而已,而是整個國家未來的環保形象。政府目光短淺地只看到八輕帶來的經濟復甦價值,卻忽略觀光、文化和綠能等可能的龐大產值,悄然在這個過程裡消失,且傷害難以復原。

四、當地球生態環境惡化,每個國家都處於生活型態的轉捩點時,政府放棄做一個睿智抉擇,寧可鄉愿地採取早年的環保處理方式,敷衍比過去更加風起雲湧的民間環保意識。此一定向,凸顯了馬總統急於解決當下困境,卻缺乏大開大闔的前瞻性思維。

fsj 提到...

水泥灌注完成 BP即將完成封井!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09.19

英國石油公司18日準備完成封閉破裂的墨西哥油井的工作,以結束美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海洋洩油災難,這項災難延續了好幾個月。

英國石油公司表示,墨西哥灣油井深水地平線(Deepwater Horizon)的完全封閉作業已經進入最後階段,水泥灌注作業已經完成,在進行測試後,就可確定不會再出現漏油事件。

深水地平線鑽石平台發生爆炸後,大量原油漏洩至墨西哥灣海水中,引發美國政府所稱「史上最大生態浩劫」的污染事件。BP為此將付出百億美元的賠償與重建費用。

BP在16日晚間正式開通疏壓井後,隨即展開水泥灌注作業。BP今天的聲明指出,水泥灌注已在17日晚間8 時30分完成,現在只待測試後,就可確定油井是否已經完全密封。

工程人員說,他們在永久封堵英國石油公司BP在墨西哥灣發生事故的油井之前,還需要完成最後一次檢測。

現在,漏油油井由一個上周完成安裝的水泥蓋封堵,工程人員需要向水泥蓋加壓,測試它的穩定性。

一位搶修現場負責人說,下一次壓力檢測結束之後,工程人員很有信心,油井將實現永久封堵。

這位負責人還說,周五(9月17日)澆注的74桶水泥現在已經乾燥了。

工程人員將向水泥蓋施加6800公斤的壓力,確保它不移動。

英國石油公司BP此前還說,一旦水泥澆注完成之後,減壓井也將加蓋封堵。

最後的封堵完成之後,意味著BP可以離開事故現場,將焦點轉移到其他善後工作上。

※ 相關報導:

* 拒絕農藥、肥料 蘋果阿公的傻勁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266037

讀國小六年級的長女在一篇名為「我爸爸的工作」的作文中寫:「我爸爸的工作是種蘋果,但我從來沒吃過爸爸種的蘋果。」這段話令我心痛不已。我多麼想讓女兒品嘗我種的蘋果,但我的蘋果樹不結果,根本沒辦法給她們吃.... 很久之後,我大女兒才對我說:「爸爸,你做的事很了不起,你在一個沒有答案的世界,從零開始挑戰。」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安慰。



◆ 解開工業區閒置謎團 夢想變泡沫 台灣工業區養蚊子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0,5244,50204580x112010091900260,00.html

【謝錦芳/調查報導】2010-09-19 中國時報

【前言】:全台各類工業園區閒置土地逾二千公頃,地方政府為何還競相開發工業區?各地工業區閒置情形有多嚴重?本報記者深入採訪閒置比率較高的彰濱、台南科技及雲林離島新興區,為讀者解開謎團。半個世紀以來,台灣的工業發展曾創造了經濟奇蹟;不過,過多的工業區,反而造成閒置與浪費,某些空蕩蕩的蚊子工業區,正是過度開發的後遺症。

位於彰化沿海的彰濱工業區,分為線西、崙尾、鹿港等三區,每區都有一千多公頃,一望無際。開車進入廠商進駐率最高的鹿港區,工業東三路上,鐵皮工廠大門深鎖,鐵門都生鏽了。十二年前來到彰濱工業區上班的小張說:「這幾棟空了十年以上,一直在養蚊子。」由於工業局規定,廠商必須在二年內設廠進駐,小張說:「最初這家工廠曾經搬來大批機器,不過,一轉眼又搬走了,根本沒有真正開工。」

圈地過度開發 民代狠撈一票

車子往汙水處理廠方向前進,附近一大片土地,大約七、八公頃,閒置十年以上,目前已雜草叢生。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指出,「當年某民代透過人頭買下來,想大撈一筆,沒想到卻套牢了。荒謬是的,地上還豎起一塊『停車場』看板,用來避稅。」蔡嘉陽質疑:「雜草長這麼高的停車場,會有人來停車嗎?」

這塊荒廢的土地,其實是民代利益與工業區開發糾葛不清的真實版。另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是前立委林進春,去年八月被台北地方法院依違反商業會計法等判刑三年八個月。判決書指出,林進春在擔任中櫃董事長期間,中櫃以三億六千多萬元(原始契約價)購買彰濱附近顏厝小段的土地,擬進行彰濱遊樂區開發案,這些土地其實是林進春在八十五年以三千七百萬元透過親戚買下,還向銀行貸款一億七千多萬元,後來高價賣給由他擔任董事長的中櫃公司,涉嫌掏空中櫃。林進春則堅稱,一切交易均合法。

彰濱溼地填土 賤地翻漲十倍

蔡嘉陽指出,「那塊地根本是鳥不生蛋,漲潮時就被淹沒了,早期一坪才幾百元,最後竟賣到二、三億元,轉手差價將近十倍,實在驚人。」

車子轉進工業路,轉角一排生鏽的鐵皮工廠,在夕陽餘暉映照下,顯得陰森森。這幾棟破舊工廠在十多年前原屬於爆發掏空弊案的大穎集團,該集團總裁陳榮典是已故央行總裁許遠東的姪子。

當年陳榮典與國民黨大掌櫃劉泰英交好,向銀行貸款二百多億元,曾經很風光。不料,八十八年發生金融風暴,大穎集團接連跳票、下市。九十二年六月,陳榮典因長期挪用公司資金五十六億餘元,並虧空卅八億餘元,被檢察官求刑八年,一個多月後,卻因登山墜崖死亡。小張說,如今這幾棟工廠已經轉手,新東家打算改為觀光工廠。

開發斷斷續續 廠商毀諾走人

「外界看到一大片空蕩蕩以為閒置率很高,這是因為崙尾區已暫停開發。」彰濱服務中心主任侯望英說,彰濱佔地三千六百多公頃,是全國最大工業區,民國六十八年開始開發,不久遇到第二次能源危機而暫停開發,民國七十九年復工,但傳統產業開始外移,接著又碰到股市崩盤,「原先許多企業承諾要來,結果卻沒來。」

依工業局最新統計,彰濱工業區已公告待租售面積有二四六公頃,閒置率二成,閒置的土地僅次於雲林離島新興區的百分之百。然而,實際走訪工業區,可以發現閒置情形比官方的統計更嚴重,主要原因有二,首先,廠商圈了地,不一定馬上進駐;其次,即使蓋了廠房,也不一定使用。

開發體系混亂 地方搶闢財路

台灣的工業區開發體系混亂,中央由工業局主導的工業區多達六十個,其他如國科會、農委會、環保署亦各自開發不同形式的園區。近年來地方政府也以工業區為主要政績,包括台南、嘉義、高雄、苗栗等均陸續開發新的工業區。工業局長杜紫軍表示,「地方要開發工業區,我們當然樂觀其成,不可能阻擋。」

工業局統計,中央與地方在全台依獎勵投資條例、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編定的工業區超過一百七十個。以台南為例,縣市合併後,編定工業區超過二十個,有些仍在開發中或報編中。

擔任警員的王帝文說,「每到選舉,就會生出新的工業區,有些工業區位置不佳,將來只好養蚊子。」台南社區大學校長林朝成指出,「台南的現象只是一個縮影,以靠近偏遠山區龍崎為例,怎能做工業區?」

處處是工業區 幾乎已經失控

近年來不分黨派,各地方政府以工業發展為名義,徵收便宜的農地,吹起工業區泡沫,背後牽涉到龐大的土地利益。成大國土研究中心主任孔憲法沈痛地指出,「台灣自一九六○年代開發工業區以來,歷經半世紀,全台到處都是工業區,幾乎已經失控。」

對此,杜紫軍坦承:「各地方爭相開發工業區,的確會有過多的問題。但工業局十年來已停止開發新的工業區,目前是在消化先前開發的工業區。」行政院長吳敦義也注意到這個問題,已指示中央各部會開發工業區時,必須先優先使用現有工業用地。但是,這項指令只針對中央部會。

在各方利益誘惑下,大面積土地越來越稀有,地方政府開發工業區的趨勢並不會停止,「圈地遊戲」也會繼續上演,在工業區大量閒置泡沫下,政府、納稅人、被徵收土地的民眾乃至被無辜波及的環境生態,都將成為最大的輸家。

※ 相關報導:

* 耗資百億元 百分之百閒置 雲林離島工業區 蒼涼令人嘆息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0,5244,50204580x112010091900262,00.html

廿年前,經濟部工業局滿懷「人定勝天」理想,計畫以填海造陸方式開發包括麥寮、新興、台西、四湖共四區的雲林離島式基礎工業區,編定總面積廣達一萬七千餘公頃。時光荏苒,目前僅麥寮區開發為占地兩千六百餘公頃的六輕工業區,其餘均閒置或暫停開發,夢想與現實有一大段落差。

fsj 提到...

油井封死油災終結?生態浩劫難平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0.09.20

墨西哥灣油災歷時近5個月,漏油井終於正式宣告完全封堵,但這場歷來燒錢最多的嚴重環保災害卻只能說結束了「第一章」。不論對英國石油公司 (BP)、深海石油開採作業、美國沿海生計和墨西哥灣生態系統來說,未來仍然問題重重。

事主BP自然首當其衝,已被油災掃掉700億美元市值、提撥了320億美元做為賠償準備和法律費用,但如果確定BP的責任歸屬,賠償金額恐怕會直線上升。估計光是違反水污染法,BP和相關業者就面臨54億美元罰款、如果確定嚴重疏失將面臨210億美元罰款。

BP並面臨族繁不及備載的刑事和民事訴訟,墨西哥灣沿海居民已提出6萬8000件求償申請,至上周為止,僅26%拿到賠償金。

除了這些可以預見的損失,BP可能失去在北美市場的重要地位,未來的深海開採計畫恐難找到合作夥伴。BP的馬康多(Macondo)油井估計有1億桶石油蘊藏,BP目前還不肯說明未來做何打算。

這口油井把490萬桶 (2億600萬加侖)的原油洩漏入墨西哥灣,美國政府上個月的報告說,只剩5270萬加侖漏油未清理、燃燒或分解,但專家多存疑。科學家在墨西哥灣海床發現5 公分厚的積油,而且有一條2公里寬、35公里長的化學品油漬,在在顯示問題不是表面上那麼簡單,專家非常擔心污染對生態的長期影響,未來墨西哥灣復原、居民恢復正常生活都需要長期努力。

BP油害也敲響深海石油開採偉業的警鐘,歐巴馬政府已宣布暫停海底探鑽,迫使業者向巴西和非洲求發展。油災更暴露出業者和政府對可能災害的應變準備不足,全球四大石油業者已承諾投入10億美元以研發圍堵油污設備,但目前來說緩不濟急。

預計至少在未來幾年,業者要取得深海開採許可將面臨困難,開採成本至少將增加10%,如果開採計畫延後一年,2013 至17年間,全球每天可能減少50萬桶石油供應。



◆ 全球暖化改名 強調混亂

【黃文正/綜合報導】2010-09-20 中國時報

白宮一夕之間解決了「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問題?別高興得太早。白宮還是未能提出有效解決全球溫室效應的辦法。只是,歐巴馬的科學顧問約翰.赫德倫(John Holdren)不太喜歡「全球暖化」這種說法,認為它「過於簡化」(oversimplifies),建議外界改用「全球氣候混亂」(global climate disruption)這個新術語。

赫德倫日前在挪威奧斯陸發表演說表示,「全球暖化」是「危險的用詞不當」(dangerous misnomer),且無法正確闡述地球所面對的問題。

赫爾倫並非第一個做出如是建議的人。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二○○八年時便曾表示,應該避免使用「全球暖化」這個詞彙,理由是,氣溫改變「並非氣候變化最嚴重的效應」。

※ 改成『全球氣候渾沌』好了。



◆ 拚誰的經濟?顧誰的腹肚?

【吳晟】2010-09-20 中國時報

早年政府十大建設,喊出「愚公精神」,要把泥沙淤積的台中西海岸,挖成「國際級」貨櫃大港,沙塵滾滾進行大工程。如今,除媽祖偶爾從台中直航湄洲進香,或遊艇出海觀光外,由於港區泥沙淤積,少有大型貨輪進出了。

中台灣西海岸,就這樣被三七九三公頃的台中港佔領,往南延伸南北長約十二公里、全國最大的彰濱工業區,閒置比率很高,到處荒廢;卻吃掉三千六百多公頃的彰化海岸,現在還要侵吞到跨越芳苑、大城二鄉,長十五公里、寬五公里,面積四千公頃的海岸溼地,來建國光石化廠(所謂的八輕)。

眼看著海岸線,一吋吋被財團封鎖、被油煙、廢棄物、重金屬汙染,不但毀了溼地的豐富生機,也剝奪了在地漁民、蚵農、美食街商店的生活依歸。濁水溪南岸,台塑六輕帶來的禍害,殷鑑在眼前,濁水溪北岸的彰化縣民,難道還不知道警覺,還歡迎八輕的糟蹋嗎?難道要等到事故發生,付出慘痛代價時,才去不斷抗爭,甚至去下跪,「掙」來些微補償金嗎?

近日看到經濟部大幅刊登國光石化「非建不可」的廣告,為財團護航,很不可思議。接著彰化縣籍立委,也在報上刊登「要環保,更要肚子飽。」的廣告,還包了多部遊覽車「動員」民眾北上,說是要去向環保署表達「鄉親」的心聲。

拚經濟、創造就業機會,人民從來不反對。然究竟拚了誰的經濟?顧了誰的口袋?高汙染、高排碳、高耗能的石化業,在全世界都已是夕陽工業了,更重要的是,以台灣這樣地狹人稠、又不生產石油,只有短視近利的執政者,才會推動這種敗壞家園的有毒產業。

數十年來,我們也看見不少反對汙染工業,卻能創造出活絡商機的成功案例,宜蘭人拒絕台塑六輕,在綠活與文化產業上下功夫,成為觀光大縣。台南人反濱南工業區(五輕)留住黑面琵鷺的棲地,其潟湖生態,成為台江公園遊憩區。鹿港人反杜邦(農藥廠),保留了史蹟豐富的古城。台中人反拜爾(農藥廠),留下高美溼地。回頭來看這些地方,在地民眾每次談起,都會深感慶幸、驕傲。設想當年,如果沒有陳定南帶頭堅決拒絕六輕,今日的宜蘭,應該就是雲林麥寮數鄉鎮的景況。

所謂「拚經濟、顧腹肚」,有很多面向。在全球呼籲「節能減碳救地球」的共識下,二十一世紀,更應該有新的經濟思維。拒絕八輕,不只是為了我們這一代,也為了世代子孫,留下濁水溪口豐沛的溼地生機,優美的生態景觀,美味的魚、蚵、蛤,都是創造生態旅遊永續經營、帶動無限商機的大資源。(作者為作家)

fsj 提到...

美麗灣建物 縣府突發使用執照

【聯合報╱記者施鴻基/台東報導】2010.09.22

爭議6年的台東縣美麗灣度假村開發案,月初更一審才判決縣府敗訴,須停止一切開發行為。環保團體和當地刺桐部落才剛慶祝勝利後,縣府昨天臨時宣布發給已完成建物部分使用執照;刺桐部落發言人林淑玲認為縣府曲解判決,將會抗議。

縣長黃健庭說,美麗灣是縣府的BOT案,部分使用執照昨天中午發出,雖然目前仍有爭議,但縣府須依法行政,以台東人整體利益為考量,不能因為它敏感就故意擱置,但日後會加強監督,「它違法的部分一樣開罰,合法的部分,也要處理」。

他說,縣府無意和環保團體對立,但多年來環保團體一直有異議,卻沒有提出辦法,「縣府不可能花納稅人幾億的費,把美麗灣買回來打掉吧?在這方面,我看不到第二條路」。

城鄉發展處長許瑞貴說,環保團體向法院聲請停工的部分,是主體建物1公頃以內的部分,但後來計畫追加到6公頃大。縣府是針對6公頃用地中,已經完成的建物發給部分使用執照,「安全鑑定、消防審查都合格,沒有理由不給它過」。

他強調,「這不代表營業!對這個計畫,我們都是通案流程處理,其實計畫進度已經慢了3年多,應該1年前就完成,多年來的爭議對台東來講是個損失,將來後續審查上,我們會特別留意,無論是裝修、停車場、公共設施等等,都要經過環評才能動工」。

林淑玲對縣府作法大不以為然,驚呼「怎麼可以!」她說,縣府的作法,是曲解判決、扭曲縣民價值觀,「這種作法不只有切割嫌疑,也是陳倉暗渡、自打嘴巴,我們一定會抗議,也要再聲請法官確認判決的目標涵蓋所有開發案範圍」。

她說,縣府的作法無視刺桐部落民意、無視族人存在,他們不是笨蛋,都看得出來,「前幾天我才請縣府尊重民意、不要上訴,今天不只上訴還發給使用執照,實在是太諷刺了」。



◆ 不顧停工判決 台東縣府核發美麗灣使用執照

自由 "2010/09/22

〔記者張存薇/台東報導〕環保爭議停工中的杉原美麗灣渡假村昨傳出新進度,台東縣政府「依法核發」美麗灣使用執照,城鄉發展處長許瑞貴強調,未來業者提出裝修許可、甚至營運前的公共設施施工前,都必須依環評結論召開地方說明會取得同意。

環保人士批縣府蠻幹

環保人士、在地居民林淑玲不滿地指出,縣府根本是比照「中科三期」模式、無視民眾訴求而「蠻幹」,還硬要說「依程序一切合法」,根本是以假合法之名為「違法的開發案」護航。

針對六公頃美麗灣開發案,已於民國九十七年六月十五日有條件通過環境影響評估,業者並隨後提出變更投資執行計畫申請書,今年八月十一日業者取得六公頃環評建照,上月底提出申請使用執照,昨天中午獲縣府核准。

許瑞貴說明,對「美麗灣」視為一般申請業者,只要符合相關規定,縣府必須核發相關執照。

環團針對美麗灣案,已分向高等行政法院提出「環評無效」、「第一次申請的一公頃以下開發面積建照無效、美麗灣應停工」的行政訴訟,兩案縣府均敗訴、正上訴中。

縣長黃健庭強調,尊重環團意見,雖然環評無效行政訴訟還在上訴中,但這次的建照是業者依合法程序申請的六公頃面積,在行政訴訟定讞前,環評仍屬有效。林淑玲表示,與律師討論後,不排除向高等行政法院再提建照、使用執照無效的行政訴訟,並向監察院陳情。



◆ 廢五金暗夜燒五年 終逮到元凶

自由時報 2010.09.22

〔記者曾德峰、郭顏慧/北縣報導〕台北縣林口鄉忠孝路與泰山鄉大科路交界處常有違章工廠半夜焚燒廢棄物,嗆鼻濃煙飄散到林口東勢村、麗園村,居民5年來忍受空污之苦,不斷陳情、檢舉仍找不到污染源,最近透過縣議員蔡淑君和東勢村長郭建志的協助,會同縣府環保局稽查人員查獲污染業者,處以20萬元罰款,並勒令停工。

議員助抓凶 批環局沒效率

環局︰深夜作業稽查困難

蔡淑君描述,林口、泰山交界處,經年累月都有業者利用半夜燃燒廢棄物,飄出的嗆鼻味道直撲東勢村、麗園村,許多居民熟睡後被濃煙嗆醒,透過各式管道向環保局陳情、檢舉,結果卻是污染源不容易查獲,不然就是接獲檢舉時推三阻四,讓民怨沸騰到極點。

蔡淑君昨天質詢,批評環保局效率不彰,引發居民質疑包庇業者,她說,16日深夜又發現有人燃燒廢棄物,在她的堅持,並由東勢村長郭建志帶領的巡守隊引領下,終於讓環保局稽查人員當場查獲有家違章工廠正在燃燒廢五金,過程中,稽查人員仍有推諉情形,如此效率難怪無法遏止污染。

環保局副局長張旭彰答詢,否認有包庇之嫌,強調稽查範圍過大、人力有限,以及製造污染多屬違章工廠,並在夜間不定時作業,造成稽查困難。環保局稽查科補充,這處從95年起就被列為重點巡查區域,接獲檢舉都立刻派員稽查,只是這些違法業者非常狡猾,除了利用深夜作業,也不斷換手經營,增加稽查困難。

稽查科解釋,16日深夜在蔡議員和居民協助下,查獲一家違章工廠使用廢銅、鋅等原料,從事非鐵金屬冶煉鑄造成黃銅錠,除罰款20萬元,也勒令停工,隔天再會勘時,發現業者已將機具拆遷,將持續追蹤,也請民眾再發現污染情事,撥打0800066666或(02)22882327報案專線。



◆ 垃圾減量 焚化爐拚轉型

自由時報 2010.09.22

〔記者蔡偉祺/北縣報導〕台北縣推動垃圾費隨袋徵收,各垃圾焚化廠垃圾量大減,12月起全縣都啟動,焚化廠「吃不飽」的情形將更加明顯,現各廠區也要開始轉型。1995年啟用的樹林焚化廠去年規劃為社區低碳發展中心,未來也將轉型集太陽光電、風力發電、遊憩休閒於一身的綠能環教休閒中心,預計明年完工。

環保局表示,去年起越來越多鄉鎮市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縣內八里、新店和樹林3座焚化爐從去年最高每天近2700噸,減至上月1700多噸,相差快1000噸。且因每座焚化爐每天都必須燃燒一定數量的垃圾才能達到高溫,所以環保局常要機動調度,才能餵飽焚化爐。

環保局目前已陸續規劃各垃圾處理廠(場)轉型,除讓焚化廠做為垃圾最終處置,還可以發揮更大效益,之前開幕的三峽「碳中和」樂園,提供民眾免費入住體驗「綠能屋」,就相當受到歡迎。

樹林焚化廠廠長林慶煌表示,樹林焚化廠將全面轉型為「綠能環教中心」,成為環保、休憩、教育等功能綜合園區,廠內目前正在進行一連串的節能、美化工程,包括在廠區後山掩埋場設置近40Kwp太陽光電板,未來將供應包括地磅室、噴灌系統及辦公室、污水處理廠電力;另外,後山登山步道沿路LED燈座照明,也設置小型風力發電機供電。

林慶煌還說,廠內水資源回收池也可做為噴灌植栽用水,新設2座涼亭與6座符合環保安全標章體健設施也都是利用再生木頭。

fsj 提到...

社論-浮濫開發 各地工業區逐漸泡沫化

【本報訊】2010-09-23 中國時報

中科三、四期開發以及苗栗大埔徵地引發農民抗爭事件,讓工業區開發浮濫、多頭馬車的問題再次浮上檯面。審計部統計,全國各類工業園區閒置土地逾二千公頃,近年工業局已停止開發新工業區,但地方政府為了政績,還不斷徵收農地競相開發新的工業區。在缺乏整體管控之下,導致台灣的工業區逐漸泡沫化,將造成難以估計的浪費與破壞。

工業區有沒有浮濫開發,實際到各區走走就可以一目了然,北部的工業區多數滿載,中南部工業區閒置狀況則比官方統計數字嚴重。主要原因是,有些廠商在開發之初買下土地,並未真正投資設廠;有些廠商租下土地,由於租金超低廉,廠房放著養蚊子,根本沒有真正開工營運。

以全國最大的彰濱工業區為例,開發迄今卅年,大半土地仍閒置,許多長滿雜草的空地與廢墟般的廠房,背後隱藏某些人謀不臧的故事。懷抱人定勝天夢想而打造的雲林離島工業區,除了台塑麥寮之外,其餘三區均停擺,而一千多公頃的新興區已投下百億元經費填海造陸,目前被迫暫停開發。

民國八十五年,工業局在台南開發科技工業區,後來國科會也在台南開發科學工業園區,兩個單位打對台,結果招商成果不如預期,這正是中央部會各行其是的最佳寫照。更荒謬的是,台南地價比台北便宜許多,由於開發單位長期融資且出售情形不佳,墊高開發成本,台南科技工業區每坪高達七萬元,成為全國最貴工業區,即使今年降價後每坪四萬元,還是高於其他工業區。

這些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從經濟部工業局到國科會、農委會、環保署,一窩蜂投入工業區的開發,共同吹起工業區的泡沫;此外,各縣市政府在財政困窘下,圈地開發的動作越來越積極。

進一步分析,各縣市政府爭相投入工業區的開發,背後牽涉龐大政商利益。表面上,工業區可以促進經濟發展、創造就業機會,但更重要的是透過區段徵收手段,將農地變工業區、住宅區或商業區,帶來龐大開發利益;消息靈通事先卡位的財團、建商往往獲取最大利潤,地方政府取得重劃土地出售後又可挹注地方財政,如此一石多鳥的政策,何樂不為?

不過,並非每個人都從這個圈地開發的遊戲中獲利。民國七十五年,嘉義縣政府規畫設置「中洋子工業區」,當時還在戒嚴時期,多位抗爭的農民被依妨害公務罪移送法辦,有八位地主堅持要討回祖先土地而未領取補償費,後來因提存法院超過十年而被沒收。這樣的悲慘故事,凸顯出政府徵地開發工業區的過程,有許多值得檢討的地方。

首先,徵收土地的正當性,在於是否完全符合公共利益。如果仍有大批閒置土地,政府還能以開發新的工業區為名義徵收農地,要求農民遠離百年來賴以為生的家園嗎?

其次,徵收價格以公告現值計,遠低於市價,對於被徵收者相對不公平。政府辦理區段徵收,以公告現值徵收便宜農地,變更為工業區、商業區或住宅區之後,土地價格可能暴漲數倍,但農民即使換回建地,可能只夠蓋一間廁所或小套房,這樣的徵收制度合理嗎?

第三,多頭馬車的工業區開發體系,已在全國各地吹起工業區泡沫,造成許多閒置與浪費,其中,科學園區作業基金累積負債高達一千二百億元,最後勢必由全民埋單。身為工業區主管機關的工業局自己踩煞車,暫停新工業區的開發,卻放任各縣市政府不斷開發新工業區,這是負責任的做法嗎?

自一九六○年代開始設立第一個工業區以來,工業發展迅速帶動了台灣的經濟起飛,不過,全民也相對付出沉重代價。近年來工業產值占整體GDP的比重已降至百分之三十以下,工業區的開發政策也到了必須全面檢討與調整的階段。尤其,台灣的土地與水資源非常有限,在全球邁向知識經濟的時代,台灣還要如此無限制地開發工業區嗎?誰該為這些開發過度而造成的浪費與破壞負起責任呢?



◆ 守護白海豚 環團籲快來認股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2010.09.23

曾經一度蔚為風潮的「全民認股守護白海豚」行動,最近有熱潮稍減跡象。擔心政府將於近期快速通過國光石化環評案,發起該行動的環團彰化環保聯盟最近申請核准為社團法人,決定發動二場抗爭行動,加快全民認股腳步,阻止國光石化案開發。


凡那比颱風重創高雄石化產業,部分石化業者強力推動國光石化案早日通過環評,外界盛傳最快本月底,最慢下月底國光石化案即可過關,雖然環保署否認這項說法,環評是否過關完全由環評委員決定,但彰化環盟已全力備戰力阻該案通過。

彰化環盟總幹事施月英說,環團27日將發動千人到彰化縣政府抗議,10月1日則由彰化子弟、電影「不能沒有你」導演陳文彬、「父後七日」導演兼編劇劉梓傑出面反國對國光石化案。

另一方面,彰化環盟也加快全民認股腳步,施月英說,全民認股守護白海豚行動分三階段募股,每股119元,預計募資購買2000公頃彰化溼地,總經費約需23億元。

認股行動從4月12日展開以來,獲得民眾熱烈響應,到8月底已有超過3萬人募集股數超過200萬股。但自9月1日起的第二階段認股,預計募股800萬股購地800公頃,迄今近一個月只有700人響應,認購股數2.7萬股。施月英表示,彰化環盟已變更為社團法人,將全力推動全民認股守護白海豚行動。

fsj 提到...

無廢棄生活 美國正夯

【經濟日報╱編譯賴美君/綜合外電】2010.09.24

美國近年來吹起「無廢棄生活」(zero-waste living)風潮,也就是買東西自備容器與購物袋,捨棄塑膠袋與產品包裝,力行環保樂活的生活態度。

住在加州的強森女士是力行無廢棄生活的提倡者,到超市會自備玻璃罐買豬肉,利用舊床單裁製環保購物袋,再拿到雜貨店購買散裝的米、通心粉、燕麥或果仁等食材。

強森女士和夫婿幾乎不買有包裝的產品,在家自製清潔劑,只買無包裝肥皂,並拿舊牛奶瓶到商家買牛奶。強森女士原本只是想過一個簡單的家庭生活,但隨即體悟到,減少包裝也是一種愛地球的方式。

強森女士儼然已成為美國新一代綠生活大師,她在提倡無廢棄生活的部落格(zerowastehome.blogspot.com)中說:「自備水杯可省下一大筆錢,使用塑膠包裝的機率愈少,買到的新鮮產品愈多。」

舊金山散裝雜貨商彩虹食品合作社的員工甘迺迪表示,人們日益對無廢棄生活產生興趣,但人口結構卻有改變,從前是熱愛森林的嬉皮自備購物袋來購物,現在則有移往中產階級的趨勢,許多媽媽會帶孩子自備容器與環保袋來店裡。該商店販售的散裝商品從洗髮精到海帶一應俱全。

減少包裝已逐漸蔚為主流。加州眾議院已通過商家禁止供應塑膠袋的新法,要求改以紙袋代替,雖然該法案仍待參議院表決,但許多鄉鎮早已限制塑膠袋的使用,在北卡羅來納州外灘島的三個郡內,大型零售店全面禁用塑膠袋。

著有《沒有影響力的男人》(No Impact Man)一書的紐約作家畢文,也是無廢棄生活的提倡者。畢文和他的家人曾經整整一年時間不用電力,也盡可能縮減垃圾量。

畢文認為,讓人發胖的食物多為過度包裝,若民眾限制自己只吃超市或農市的新鮮食物,全家人也會更加健康。



◆ 化工教授:李遠哲活在象牙塔裡

【聯合報╱記者陳曼儂/台北報導】2010.09.24

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八月初號召學界反對國光石化(八輕),不過台灣化學工程學會昨天由台大、成大、交大等校化工科系教授,直接回嗆李遠哲「活在象牙塔裡」,李若要當環保鬥士,是否願意不穿衣、不開車,讓台灣生活倒退四十年,並且讓政府稅收減半?

「沒有化工、就沒有台積電、友達」,化工學會理事長陳顯彰表示,若不要石化,目前再厲害的再生能源也沒辦法產出塑膠、橡膠、醫農業等原料;台灣過去四十年的經濟成長就是源自於石化產業,現在產值三點三兆元,占製造業產值三成以上,是國家的基礎工業,支持著精密化學、功能化學、電子化學等等,沒有好的石化產業降低成本,台灣不會有面板「兩兆雙星」產業。

交大應化系教授張豐志說,李遠哲學過化學,居然說不需要石化產業,「讓人聽不下去」,「根本是活在象牙塔裡、不食人間煙火」,化工學會希望能與李遠哲及連署反對國光石化的學者們理性討論。

張豐志說,開車汙染最嚴重,「李遠哲願意不開車嗎?大家都願意回到四、五十年前只騎腳踏車嗎?」或是民眾願負擔兩倍價格的商品、政府少收一半稅收…?

陳顯彰表示,石化、化工產業絕對不是夕陽工業,認為石化高汙染是落伍的想法;國光石化就是要用高效率、低汙染的先進設備取代舊石化廠的投資,台灣需要具規模的石化生產鍊,除了台塑體系外,下游廠商都要靠中油;若國光石化沒蓋起來,中油產能就會腰斬。

「全世界只有台灣要放棄石化業」,陳顯彰擔心,外界持續汙名化石化產業,以後化工學系招收不到學生,「如果台灣不重視化工,連電子業也會變成大汙染源」。

成大化工系主任陳進成說,李遠哲與其他連署反對的學者都不是學這行的,不該隨便評斷,石化業要全盤考量,並納入經濟發展因素。



◆ 李遠哲:反國光石化不等於反石化

【聯合報╱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2010.09.24

化工學者跳出來挺國光石化,並點名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的論點不合時宜。李遠哲表示,他反對興建國光石化不是要反對台灣所有的石化工業,把兩件事湊在一起「不合邏輯」。

李遠哲透過秘書表示,台灣目前已經有相當多的石化廠,石化產業發展已經夠了,不差國光石化這一座,所以他反對興建國光石化。他強調,因為他反對國光石化就說他反對台灣整個石化工業,是不合邏輯的說法。

李遠哲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也提到,反八輕不是要反石化,也不是要和企業對立,而是希望台灣各界對二氧化碳排放過高的問題共同努力。

中研院院士周昌弘曾在院士會議中領銜連署反對國光石化案,他也表示不是反對石化業發展,但不要大量碳排放、環境汙染的石化業,「以現在的技術來說,可能嗎?」他對八輕能以高效率的技術大幅降低碳排放的說法存疑。周昌弘曾是六輕興建時的環評委員,「當時六輕也說會用最好的技術,但最後也沒做到」。

至於反國光石化是否會造成大學化工科系學生未來出路的問題,周昌弘說,八輕問題關乎民眾與環境的健康,「讓民眾受難,我不能忍受」。



◆ 國家生技園區減縮為4公頃 濕地增加

【聯合晚報╱記者黃國樑/台北報導】2010.09.24

今年5月作家張曉風以保留台北的兩片肺葉為由,要求行政院停止開發202兵工廠,作為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行政院要求中央研究院修正計畫,中研院已於最近向行政院提報新的計畫,開發面積由原規劃的9.6公頃,大幅減少為4公頃,興建的地上樓地板面積,則由7萬5千坪,減少為3萬7千坪。

最重要的是,原計畫中滯洪池西側是要配置建築物,包括生醫轉譯研究中心、核心主題研究中心、國際研究生院,新計畫都刪除,改為人工濕地復育區,只有西南側的學人宿舍改為國家動物實驗中心,仍有建築物。

行政院長吳敦義上午在立法院進行施政報告,在報告中提及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的進度,並且在報告後頁附錄中,分別列上生技園區的開發紀要,與中研院最新提報的新計畫中,園區的土地使用配置調整前後對照圖兩項附錄。

新的計畫中研院在上周(17日)才向行政院提報,在對照圖的附圖下也有簡要的新舊計畫說明,依據舊的計畫,總經費270.2 億元,開發範圍9.6公頃,其中滯洪池的西側配置建築物,包括中研院研究中心、國際研究生院、學人宿舍與育成中心等,總樓地板面積是7萬5千坪。

新提報的計畫草案總經費減為222.8億元,包含新增用地取得、聯外道路研究設備費用29.6億元。開發範圍將集中於東北端的原火工區,包括核心主題中心、生醫轉譯中心都移到此處,另設有生技中心、育成中心及TFDA(台灣食品及藥物管理局)。

吳敦義在報告中指出,此案後續由環保署依法環評,等環評通過後再行辦理,未來如順利通過,將邀相關單位及民間人士組成監督小組,監督開發計畫的執行。

fsj 提到...

財經漫遊-反國光不反石化,通嗎?

【沈雲驄】2010-09-25 中國時報

我反國光石化,李遠哲說,不等於我反石化。只因為他連署反國光,就說他反石化,是「不合邏輯」的。

但反覆聽了李遠哲自己說法,實在很難「合邏輯」地理解,他要怎樣只反國光,卻不反石化。

李遠哲是超過一千位連署反對國光石化案的學者之一。八月初,幾位參與連署的學者開了一場記者會。他在這場記者會上的談話,今天在youtube上還能找到,大家可以去聽聽。

在這段長約十分鐘的談話中,李遠哲的反對重點,在於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二氧化碳的濃度,達到四五○PPM,」他說,「就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地球的溫度會比工業革命前上升兩度」。「大家可能對兩度沒有很多概念,」他連續引用外國學者的話與研究說,「人類確實會從地球上消失,而且消失得很快」。

「我們現在要的,」他說,「不是石化工業再大量製造二氧化碳」,而是「要投資在再生能源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目前世界上最嚴重的問題,」他說:「在這個節骨眼上,我們不希望看到我們的工業往不好的方向走。」

說得好,我想不會有人希望看到工業往不好的方向走。這也就是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反對國光石化興建。但問題是,假如國光石化會「大量製造二氧化碳」而應被反對,那排放量更勝於國光石化的現有石化廠,為什麼就可以不反對?假如興建國光石化是「往不好的方向走」,為什麼現有的石化業,就不是往不好的方向走?

何況,李遠哲所連署的聲明中,明白要求政府「盡快召開永續台灣經濟發展會議」,「研發低汙染、低耗能、低健康風險的台灣產業轉型具體方案」。難道這段話,專指國光石化,而現有的石化業,是「低汙染、低耗能、低健康風險」、不須轉型的永續產業?

當然不是。學者們痛心且急切地反國光石化,正是因現有石化廠血跡斑斑。除了李遠哲口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驚人,從土地到海洋,從河川到生態,全都被破壞不堪。表面上,有環評,有把關;實際上,虛應故事的多,危害有增無減。

其實不只李遠哲,很多人也的確困惑於反國光與反石化之間。這個長期以來危害有增無減的產業,卻是台灣重要的經濟命脈之一;所生產出來的東西,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能缺少的一部分,從手機到電腦,從廚房到廁所,沒了石化業,大家寸步難行。請問,要怎樣反對?

因為不知道要怎麼反對,才會出現不合邏輯的怪主張。有人像李遠哲,只反國光,不反石化;有人只反台灣的石化,不反別的國家的石化,要蓋廠可以,去別的國家,別留在台灣,彷彿別人家的土地活該被汙染,人民活該受難似的。

沒有任何國家的人民與土地活該受難。假如一個產業不該存在,到哪都不該存在,全世界都要反對到底;相反的,假如這個產業帶來我們需要的產品,就該嚴格地管理它。汙染?罰。罰了再犯?強迫關廠。有官商勾結,縱容業者?把官員送辦,要政府下台。

石化產業正是如此。沒有人能反對一個自己需要的產業,但都應該強烈批判違法的企業與失職的官員。換言之,表面上反的是國光,實際上反的是違法與縱容。

長期以來,業者們說了一套很乾淨的生產流程,實際上卻不管怎麼罰,照樣毒害環境;而官員們不管什麼黨,執政後都照樣以經濟為名,行縱容業者之實,才使得人民信心全無,只好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合不合邏輯,反了再說。

此刻政府應該理解的是,反國光石化背後真正的動力,當然不只是衝著蓋都還沒蓋的國光石化而來;也不是要擋石化業財路,害得產業鏈上的勞工沒頭路。而是一種人民對永續環境的渴求,一種對自己與下一代所生存環境的不安。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台灣的海洋與土地更是珍貴。不珍惜的企業,縱容不珍惜的官員,豈能不反?

(作者為早安財經出版社發行人)



◆ 塔裡塔外

【聯合報╱黑白集】2010.09.25

李遠哲率眾反對國光石化(八輕),台灣化學工程學會的台大、成大、交大等化學系教授,公開回嗆說李遠哲「活在象牙塔裡」。

李遠哲透過秘書辯稱,他不是反對整個石化工業,而是反對新建八輕。這話聽來就更奇怪了,倘係持此見解,李遠哲何不主張可考慮停廢舊的石化廠,而代以比較高效率及較低汙染的八輕?何況,若也認為台灣必須維持石化業,則究竟須維持多大的規模,李遠哲何曾提出什麼科學論證的數據?李遠哲的理想規模與環保主張,難道就是封殺八輕、留住其他老廠就剛剛好恰如其想?

學會的會員嗆李遠哲,指出石化業占製造業產值三成以上,現產值為三點三兆;沒有石化業就沒有台積電,沒有友達,沒有「兩兆三星」。會員稱,李遠哲的話令人覺得「全世界只有台灣要放棄石化業」,「讓人聽不下去」,「根本是活在象牙塔裡,不食人間煙火」。一陣砲轟,迫得李遠哲解釋:不反石化,反八輕。

但是,八輕在民進黨扁政府時立案,何以當時未聞李遠哲表示異議?而既然認為石化業不可缺,又有環保顧慮,則何不支持八輕而主張汰廢或改良舊廠?社會一旦出現此種質疑,就會覺得李遠哲是乘馬政府因八輕陷政治困境時落井下石。

李遠哲非但對石化業的汙染有特殊的感受,其實他對政治製造的汙染之感受也往往非同一般。主張因汙染廢八輕的李遠哲,卻力挺重汙染、重貪腐的政治人物及集團。李遠哲豈是活在象牙塔裡,他恐是涉入政治太深而難以自拔了!

fsj 提到...

國家生技園區重新規畫 最快明年初動工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0.09.27

中旬前送經建會審查 105年完工

因環保團體和藝文界部分人士有不同意見而暫停的「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開發計畫,行政院長吳敦義上周表示開發面積將縮減一半。中央研究院今天表示,全案將於 10月中旬前送請經建會審查,並送環保署進行環境影響評估,預計最快明年初可正式動工,民國103年研究單位陸續進駐,105年全部開發完成。

雖時程已延宕半年,但翁啟惠對這次的再度出發仍非常樂觀。他認為,環保議題不是阻礙,而是全體國民共同關心的核心價值,即使環團仍有不同意見,他還是會秉持最大善意好好溝通,化解歧見,取得社會信任,繼續往前走。

環署明現場環評勘查 諮詢專家

環保署明天上午也將到現場展開環評勘查,下午舉行「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諮詢會議。翁啟惠表示,他將出席會議,當面和所有與會專家溝通,如果專家提出好的意見,中研院一定樂於採納,修改開發計畫;如果專家提出不同意見,中研院則會傾聽對方的觀點,並與之討論與溝通,化解歧見。

9.6公頃開發面積 縮小為4公頃

翁啟惠強調,這次重新規畫以減少量體、保留綠地、增加蓄洪、復育濕地及友善社區為最大原則。比如說,總面積25.31公頃的園區中,原本開發面積為9.6 公頃,縮小為4公頃,且原蓋在滯洪池西側濕地的生醫轉譯中心、育成中心等建築,也全都移往東北方原202兵工廠火工區的區域,且降低建築高度。他說,如此一來,可讓三重埔埤和滯洪池連成一氣,讓出可供鳥類飛行的通道,降低風切效應,且滯洪調節容量也比原先規畫出多3倍,兼顧生態保育及生技發展。

翁啟惠再三強調,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和其他產業不一樣,在衛生署及環保署等主管機關嚴格監督下,不會有汙染問題。他認為,台灣未來唯有朝綠能、生技及資訊等高科技產業發展,才有出路。



◆ 工業區亂了套/荒謬景象 絲織專區竟無紡織廠

記者陳曉宜/調查採訪 2010.09.27 自由時報

雲林科技工業區的竹圍子區有個全台唯一的「絲織專業工業區」,領導台灣紡織產業走向的「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也在此設立分部,但奇怪的是,全區二百六十九公頃土地開發完成至今,一家紡織廠商都沒進駐,堪稱全台最名不符實的工業區。

百分百炒地 賣地招牌林立

更奇怪的是,在工業局的帳面上,「絲織專區」的產業用地已百分之百賣出,但實地走訪現場,卻是賣地招牌林立、極其荒涼,因為全區七十五家購地業者,竟只有十五家進駐,而這十五家沒有一家是原始購地業者,全是二手買家。

雲林毛巾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周清源無奈地說,「絲織專區」開賣時,雲林地區的毛巾業者興致勃勃想進駐,「我們集結了二十多家上、中、下游廠家想一起進駐,形成產業鏈,降低成本,但方整大塊的地都被那些股東先買走了,若買二手地,一坪要二萬多元,毛巾利潤低,大家怎麼買得起,這真的是一個很奇怪的開發案,我們小老百姓根本搞不清楚,心裡很多質疑,但又能怎樣」。

周清源當年心中的疑惑,今日形成「絲織專區」竟無紡織相關廠商進駐的荒謬景象,執政者從藍到綠又到藍,長達十三年的時間,一連串的疑問與巧合,政府至今從未出面說清楚、講明白。

周清源口中的「股東」,指的就是民國八十六年時,由十八家紡織業者組成的「台灣絲織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這十八家業者以其紡織專業背景與當年承諾根留台灣的熱情,拿下「絲織專業工業區」的委託開發權;不同以往將工業區交給榮工、中華工程等半官方單位,經濟部工業局史無前例地將絲織工業區委託給該民間公司開發,而該公司也在政府的背書下,拿下銀行聯貸,徵收台糖土地、進行開發。

雲林科技園區大北勢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郭村平感嘆的說,「這些大廠都是上海幫,全都跑回大陸去了,怎麼可能根留台灣,可是政府就是相信他們,讓他們用一坪幾千塊買下台糖土地,現在呢?全跑了,沒建廠,等著賣地,根本就是在炒地皮嘛!」

對此,台絲公司人員受訪時指出,該開發案一切合法,土地也幾乎賣光,沒剩多少了。工業局也強調,台絲公司是依一般招標程序得標,和榮工、中華工程公司一樣,是工業局的委託開發單位。

但奇怪的是,既是委託開發單位,卻對該工業區的發展有很大的主導權,甚至在政府巧合的協助下,從民間公司變成政府為最大股東的半官方公司。

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專門委員劉繼傳說,民國九十年時,台絲公司遇到一些困難不想再開發,當時政府為了留住這些產業,就由加工出口區管理處以轉投資的方式,投資台絲公司一.五億元,成為持股四十八%的最大股東,才讓「絲織專區」得以繼續開發,並預定在開發完成後,將該工業區變更為加工出口區。

沒想到,民國九十四年開發完成時,這些原本準備購地的台絲公司股東,又覺得加工出口區土地必須國有、只租不賣,但他們想買地,因為買地可以融資借錢,若只用設定地上權的方式承租,向銀行借錢不易,所以又不希望變更為加工出口區,再加上當時加工出口區管理處編列幾十億預算要向台絲公司買地時,預算被經建會擋下,變更案因此作罷。

台絲主導開發 卻賣地西進

奇怪的是,儘管政府已成台絲公司最大股東,但最後土地變更與否竟仍交由那些「小股東」們決定;更怪的是,該土地是經濟部工業局所有,土地的開發使用方向,竟不是由工業局來決定。劉繼傳說,「在即將販售土地前,有做過股東調查,他們後來都不希望變更,希望持有土地」。

有人說,台絲股東想變更為加工出口區是為了享有保稅優惠;也有人說,當年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入股,是為了幫台絲公司背書再向銀行融資,而該變更案是為了幫這些股東解套。

雲林科技工業區服務中心主任林揮師表示,當年確實是因為台絲公司無法在委託時間內開發完成,開發權將被收回,所以加工出口區管理處才在那時投資台絲公司。他也坦承,現在區內的污水處理廠還是台絲公司在負責運轉,以後台絲公司解散,加工出口區管理處要如何處理也很棘手。

劉繼傳坦承,以現況來看,加工出口區管理處投資一個民間公司,開發工業局管理的工業區土地確實不合邏輯;他也坦承,當時開發完開始售地後,那些股東都已優先承購完土地,若加工出口區再編列預算買下這些股東的土地,變更成加工出口區,恐怕問題就更大了。

但政府荒謬的決策,已導致現在的荒謬景況。一、開發商股東擁有購地優先權,排擠了真正想進駐的廠商,結果他們買地卻不建廠,紛紛移廠中國等海外地區,不是賣地賺取轉手利潤,就是任由其閒置荒廢等著土地上漲,或拿著土地抵押貸款投資海外;二、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在土地未變更為加工出口區前,就投入一.五億資金給開發商,幫助開發商繼續貸款,去開發一個非屬自己管轄的土地;三、一個受工業局委託的開發單位,竟可以左右政府投資與土地變更政策;四、至今因廠房未進駐,還有約六公頃興建生活機能等相關產業與社區的用地賣不出去,開發成本利息至今仍由加工出口區管理處以最大股東身分墊付。

「絲織專區開發總投資金額二百五十億元,開發完成年產值達五百億元以上,垂直整合絲織上、中、下游產業結構,強化我國絲織產業國際競爭力,增加地方財源、創造就業機會」,這是絲織專區動土時對外宣傳的字句,如今看來格外諷刺。

絲織專區 成全台最大笑話

絲織專區成為全台最大笑話,當年承諾政府根留台灣的紡織大廠呢?全部荷包滿滿、拍拍屁股走人;全民卻要為藍、綠政府一路下來的錯誤政策,繼續納稅付錢、收爛攤子,政府單位難道不用給全民一個解釋與道歉?

※ 相關報導:

* 公所種金針花綠美化 縣府傻眼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5872149.shtml

縣府懷疑市公所可能故意製造難題「卡」縣府;市公所則表示,因縣府要接辦,公所須提前與廠商驗收、解約,但驗收很難把枯死花草逐株核價,才請廠商補植,非故意刁難縣府,預計本周即可完成驗收移交縣府,但已種的植栽保活期也須由縣府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