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08

兩岸畫眉鳥 50萬年前分了家

◆ 兩岸畫眉鳥 50萬年前分了家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an/6/today-life11.htm

自由時報 2011.01.06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兩岸陸地隔離,生物就此分道揚鑣?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壽先與中國、越南研究團隊,從台灣畫眉與中華畫眉的多基因DNA序列發現,兩者在三百五十萬年前開始分化,歷經三百萬年才分化完成,其間雖歷經多次冰河期,仍無法阻絕兩種畫眉交配繁殖。

國科會肯定這項研究推翻了長期以來「台灣海峽隔離造成台灣特有物種」的傳統論述。這研究去年並登上英國「分子生態學」期刊。

李壽先說,一般認為一萬四千年前地球回溫,海水上升、台灣海峽形成後,島上生物就開始自行演化。但早在五十萬年前冰河時期,台灣和中國的陸地還連在一起,兩種畫眉就已停止基因交流。

「海洋隔離並不是決定單一特有物種形成的絕對因素!」團隊推論,兩種分化中的畫眉,對各自環境的適應,與擇偶時所偏好配偶特徵的改變,均可能扮演分化過程的要角。

李壽先說,兩種畫眉都愛棲息於灌木,嘴形相近、食物來源相似。平均每一代的台灣畫眉裡,有相當於三十九隻中華畫眉的基因體;而每一代的中華畫眉裡有相當於八十二隻的台灣畫眉基因體,以此證實兩者同源。

既出自同一「老祖宗」,DNA序列應呈現一致性,結果卻非如此。研究以六十六隻台灣畫眉與九十七隻中華畫眉,進行DNA採樣,透過DNA突變速率、分化程度、突變率等計算出,兩者在三百五十萬年前「分家」,直到五十萬年前分家完成,各自繁衍後代。



◆ 世界新種? 墾丁螢火蟲F4驚喜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1051801/112011010600060.html

王莫昀/台北報導 2011-01-06 中國時報

螢火蟲品種調查有重大發現!光害、農藥、都巿擴張雖衝擊螢火蟲數量與棲息地,不過,近期卻在墾丁國家公園卻發現台灣新紀錄種,且一舉發現四種台灣螢火蟲新成員,包含夜行性的黃頭端黑螢(Luciola sp.)與三種日行性的弩螢(Drilaster spp.),使台灣螢火螢的紀錄又添新局。

「就外觀初步研判,新發現的四品種極有可能是世界新種!」墾管處保育科謝桂禎指出,這項新發現正由台中科博館螢火蟲分類專家鄭明倫進行比對。

螢火蟲是台灣重要的生態旅遊資源,也是自然環境裡重要的指標生物。全世界共記錄二千多種,而台灣已定名種類有五十四種,在專家學者多年調查中發現仍有一些尚待命名種類。

近兩年,墾管處委託螢火蟲達人陳燦榮與國際螢火蟲分類知名學者鄭明倫進行螢火蟲資源調查,確定至少有二十種螢火蟲棲息於國家公園內,其中有四種是新發現種類,包括夜行的黃頭端黑螢,以及南仁山區域內的黑楯紅弩螢(Drilaster sp1.)、黑胸艷紅弩螢(Drilaster sp2.)及黑胸橙弩螢(Drilaster sp3.)等三種台灣以往均未發現的日行性螢火蟲。

「一次歷行性調查,在距離墾丁國家公園入口不遠處,無意中先發現了黃頭端黑螢。」這項計畫主持人並首先發現黃頭端黑螢的陳燦榮說,當時那種喜悅之情,真是筆墨難以形容!

他指出,與研究一般物種不同的是,螢火蟲平常多在黑夜中進行,為了不驚擾這些嬌客,研究人員須儘量保持安靜,還不能開燈,但郊區道路崎嶇不平,甚至會遇到蛇,這些都是研究人員須要小心避開的地方。

投入螢火蟲研究近二十年,這次是其個人第二次發現新品種,陳燦榮指出,一般民眾較不易辦別螢火蟲種類,只看得到這些小東西在黑暗中,微光一閃一閃的,其實,不同螢火蟲發出的光有所差異,有的偏紅、有的偏橘、有的偏黃,且在發光頻率上也不太一樣。

謝桂禎表示,墾丁國家公園內螢火蟲相最豐富的地區,集中在南仁山生態保護區,以屏二○○號縣道沿線東側丘陵與低海拔山區的原始或次生樹林為主要棲地。

目前台灣發現的螢火蟲共五十四種,其中有雪螢等二十種台灣特有品種,加入新的四種後,台灣螢火蟲種類將達五十八種。

※ 相關報導:

非法交易 一年殺死100隻老虎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養兔一窩蜂 年底恐爆棄養潮

自由時報 2011.01.09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生肖年恐釀棄養潮。動保團體擔心,流浪兔數量原就逐年增加,兔年將來臨,有些民眾一時應景養兔,年底就可能棄養,引發棄兔潮。志工擔憂地說,兔子與貓狗不一樣,棄養野外一天內就可能飢寒交迫而死,甚至被狗咬死,民眾飼養前務必三思。

台灣流浪兔協會工作人員廖雪屏昨天指出,養兔民眾逐漸增加,棄養的流浪兔也隨之增多,目前協會約有四十隻流浪兔,均由志工照顧,也開放民眾認養。

流浪兔多半被棄養於學生宿舍、校園、運動場、公園、山上或農場,廖雪屏說,若發現時間稍晚,兔子就會面臨生命威脅,彰化一處廢棄工廠之前曾發現五隻棄兔,協會趕到時,兔子已通通被狗咬死。

廖雪屏分析,協會一個月平均救治三隻兔子,學生畢業季是棄養高峰,因為畢業要搬家,無法養兔,往往就會棄養,平均一個月救了八隻兔子。由於明年是兔年,廖雪屏說,兔子可愛又應景,詢問度激增,一旦真正養了,發現不如預期,很容易棄養。

廖雪屏表示,以紅眼大白兔為例,剛出生體型嬌小可愛,但約八個月大就定型,體型較大者可能重達三公斤,較不討喜。

有些民眾養了兔子覺得臭,也會棄養,廖雪屏解釋,兔子的大便不臭,而是尿液有異味,但兔子很聰明,可以訓練讓兔子於固定地點或便盆小便,減少清理困擾。

廖雪屏也分享訓練方法,飼養兔子第一天先把兔子帶到便盆,等到兔子第一次小便後才能讓兔子離開便盆到籠子,讓兔子熟悉便盆就是牠排泄的地方。長期照顧棄兔的志工寶媽媽說,兔子到新環境第一天較易隨處小便,但經過訓練馬上就會改善。

廖雪屏表示,協會開放民眾認養流浪兔,但領養前需經過評估,民眾必須有基本養兔常識,例如兔子的主食是牧草,卡通常見的紅蘿蔔,反而會造成兔子鈣中毒,兔子雖可洗澡,但要馬上吹乾。

廖雪屏強調,兔子不會叫,身體不舒服飼主很難察覺,必須每年健檢,領養民眾要能負擔一年約兩千元的健檢費用。寶媽媽提醒,兔子一年約換四次毛,若家人有過敏體質,飼養兔子前最好審慎評估。



◆ 動物近親繁殖 多殘疾

自由時報 2011.01.09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寵物也有嘉年華。台北寵物跨年嘉年華昨天登場,百位志工及正妹共同立約,宣示愛護動物。動保團體帶來兩隻近親交配的博美狗,活潑可愛但雙雙癱瘓,引來不少關注;動保人士呼籲,近親交配易讓小狗有缺陷,民眾不要一味追求純種狗,「愛牠就不要害牠」。

適逢建國百年,十餘個動保團體的志工及網路票選的百大寵愛正妹共一百人,昨天共同發起一人一約,百年百人與寵物一百個約定,相約愛護動物,不要棄養動物。

嘉年華有數十個攤位,其中新北市照生會的攤位有兩隻博美狗大ㄇㄟ、小ㄇㄟ,活潑好動,一有民眾或其他小狗靠近,牠倆馬上興奮地高舉前腳攀上籃子,想要一躍而出同樂,可惜的是,大ㄇㄟ、小ㄇㄟ後腳癱瘓無力,只能在原地拖行。

新北市照生會分會長洪美蘭說,大ㄇㄟ、小ㄇㄟ是繁殖場為了繁殖純種狗而近親交配產下,但牠倆一出生後腳就癱瘓,隨後被繁殖場棄養,協會收養的小狗中,有五、六隻都是近親交配而導致身體有缺陷,除了癱瘓外,也有可能出現髖關節障礙、白內障等問題。

洪美蘭質疑,人類都知道不能近親結婚,但卻為了追求純種狗,讓小狗近親交配,導致小狗一出生就帶著殘疾,辛苦生活。

為了讓大ㄇㄟ、小ㄇㄟ方便行動,協會的飼養環境必須是「無障礙空間」,上下樓梯必有人抱,地板材質也不能太粗,以免牠倆在地上拖行,破皮受傷。由於需要格外照料,協會也不敢開放牠倆讓民眾認養,就怕新主人嫌麻煩,又把牠倆棄養。

嘉年華今天下午一點至晚上八點半於信義新光三越香堤大道廣場舉行,現場安排獸醫師提供醫療諮詢,也有寵物美容,限額五十名義剪。



◆ 嚇人! 美國巨兔30公斤重

陳權欣/新竹報導 2011-01-09 中國時報

喜歡飼養各種珍奇動物的竹東鎮民徐孟光,在兔年從美國進口好幾對巨兔飼養,許多人看到這樣巨大的兔子,都說第一次看到,把國人印象中小巧可愛的兔子形象,整個顛覆掉了。

徐孟光說,這種來自美國的兔子叫Flenish,傳說北韓鬧饑荒的時候,曾把這種巨兔引進北韓飼養。

要從美國進口這種巨兔到台灣,需要嚴格的管制與登記,兔子的耳朵還要植入晶片追蹤管制,農委會才同意進口。

國內養殖的兔子最大也差不多十公斤左右,這種巨兔最大可長到卅公斤,很是嚇人。

在內灣風景區經營博物館的徐孟光,小時候曾拍過電視劇,在《星星知我心》電視劇中扮演小彬彬的少年時代,從小他就對一些珍稀動物很有興趣,他在家中養有一、二十種奇怪怪的動物,包括雙頭龜、白烏鴉與長有腳的鰻魚等。



◆ 3歲鸚鵡 會講逾百句人話

自由時報 2011.01.09

〔記者洪定宏/高雄報導〕「三輪車跑得快,上面坐個老太太…」,唱這首兒歌的不是人,而是一隻名叫「妞妞」的公吸蜜鸚鵡,牠年僅3歲,會唱5首兒歌,與人對話的能力超過100句,還當「老師」,教其他鸚鵡說話,千萬難得,有人開價30萬元購買,老闆將牠「視如己出」,婉拒出售。

高市魯旦寵物店老闆李宗恩說,「妞妞」於雛鳥時賣出,飼主養了5個月,還不會說話,要求更換,沒想到這隻「退貨品」在太太安玉慈細心照料下,1個月後就開始嘰哩呱啦說個不停。

安玉慈表示,「妞妞」2天就學會1句話,並能前後連貫,已會「三輪車」、「小皮球」、「炒蘿蔔」、「小老鼠」、「大箍呆」五首兒歌,平均7天就會1首,還會將「三輪車」裡的老太太改為妞妞。

最特別的是,「妞妞」懂得辨識環境與人對話,例如李宗恩不小心將飼料掉在地板,牠會說「把拔,你幹什麼」;有次李宗恩故意拿水果刀恐嚇牠,牠竟怒斥「不可以這樣」、「你壞壞」。

「妞妞」也像5歲的幼稚園小朋友一樣貼心,會問「媽咪,吃飽了沒」、「把拔,洗澡了沒」、「把拔,媽咪去哪裡」,還會學人拿牙籤剔牙,但一定要安玉慈用過的牙籤,猶如李家的「兒子」。

李宗恩指出,「妞妞」是喋喋及黑頭吸蜜鸚鵡的混種,原產地在印尼、新幾內亞,壽命約25年,在台灣已是人工繁殖,因語言能力極強,也當起「老師」,訓練10多隻顧客及店內的鸚鵡。

李宗恩分析,雖然鸚鵡的學習能力是天生的,但安玉慈常把玩、撫摸、親吻「妞妞」,建立情同母子的關係,並採漸進式的完整歌詞教法,也可能是提高學習意願的主因。

※ 相關報導:

* 自戀公朱鸝 照鏡子打自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an/9/today-north9.htm



◆ 小象覓食落井 怪手開道搶救

民視 2011/01/08

印度擁有全球超過5成的亞洲象,但因為濫墾濫伐,象群被逼迫放棄原有棲息地覓食,而屢傳小象受困土溝的意外,日前又有一隻1歲的小象掉到井裡,所幸最後營救成功,得以重返森林。

眾人圍著一個土坑七嘴八舌,還有人爬上樹爭看,大家目不轉睛不是有什麼重大工程,緊扣心弦的是這隻1歲大的小象,失足掉進狹窄井裡的小象顯然也很緊張,不斷把頭泡進水裡冷靜,隨著怪手開出一道通往井裡的斜坡,小象也很聰慧地順著土溝往上爬,可看著怪手還是會怕,最後在救難人員噴水柱催促下,小象終於爬回地面,開心地跑入森林。

這是印度2個月來,第2次發生這種小象失足的意外,11月底同樣在東部的阿薩姆省,也有隻4、5歲大的小象卡在狹窄的土溝,而且更慘還四腳朝天、動彈不得,村民也是出動了挖土機,才讓小象翻身、爬出土溝。

由於樹林遭到嚴重砍伐,印度野象棲息地快速流失,在象群被迫四處流竄覓食下,未來這種卡象事件恐怕只會有增無減。(民視新聞陳淑惠、林意慈綜合報導)

fsj 提到...

國道三號 有條白鼻心地下道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6084855.shtml

【聯合報╱記者蔡惠萍/台北報導】2011.01.10

你知道台灣的高速公路有條「白鼻心穿越地下道」嗎?高公局前年起進行一項史無前例、大規模的國道全線穿越動物傷亡大調查,發現國道三號嘉義民雄路段,常有保育類動物白鼻心跨越而命喪輪下,高公局特別設計了一條動物通道,果然讓白鼻心的死亡率降低了七成五。

高公局景觀科科長王愛瑜表示,很多貓狗也會利用這條通道,有次還看到狗媽媽帶著三隻小狗通過,不僅讓牠們有一條平安回家的路,也間接降低用路人為閃避穿越動物而緊急煞車的行車風險。

高公局委託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進行為期三年的動物穿越傷亡大調查,驚訝發現國道上竟出現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野生動物,甚至還有保育類動物,像穿山甲、白鼻心等中小型哺乳類及各種鳥類、烏龜、蛇類等。

尤其國道三號幾乎都是沿著山區闢建,造成自然棲地破碎化,很多動物須跨越國道到另一處覓食、求偶、繁殖或遷徙。每年四至八月是白鼻心活躍期,前年在民雄段附近連續發現四隻白鼻心不幸被撞死,成為「熱點」。

為降低白鼻心的死亡率,高公局靈機一動,利用國道下方既有的涵管與車行涵道設計動物專屬的「地下道」。高公局白河工務段鎖定白鼻心出沒的熱點,在護欄邊拉了一公里長的塑膠網,阻隔牠們穿越,再利用引導設施,將牠們導引到底下的涵洞;由於箱涵與路面間有不小坡度,他們還利用雜草設計一條「無障礙坡道」,變成國道第一個穿越式動物通道,並架設紅外線攝影機觀察。

去年七月間深夜,兩隻白鼻心嬉戲打鬧的身影出現在鏡頭前,這段被戲稱為「狐狸精打架」的畫面,雖僅短短幾秒鐘,卻讓所有參與調查的人既振奮又感動。顧問公司經理蘇維翎說,動物在野外生存已經很艱難,還要避開高速車流,「看到牠們活蹦亂跳的樣子,真的好開心!」

這條通道果真發揮功能,去年白鼻心A1事件(指車禍廿四小時內死亡),由四隻驟降為一隻。

王愛瑜說,民雄段設置動物通道是試辦計畫,高公局今年會再找出不同路段的動物熱點,設計出符合動物習性又能有效降低穿越傷亡的做法。

※ 相關報導:

* 法國也有「蛙」行道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6084856.shtml

可能有人會不解,動物為何要涉險穿越道路?林務局保育組技正林華慶表示,道路的興建是切割動物棲地造成破碎化最主要的原因,往往阻斷動物為了覓食、尋找配偶、繁殖或遷徙的活動路徑,導致牠們經常被迫橫越道路

fsj 提到...

寵物防寒大作戰 貓狗少洗澡剃毛

自由 2011.01.12

〔記者林嘉琪/台北報導〕入冬後冷空氣一波波接續,因為心血管疾病和泌尿系統不適的貓狗,就醫數量也大增。台大維康動物醫院獸醫師胡俊琨提醒,狗狗若要出門走走,主人要記得幫牠們穿上狗用雨衣,回到家後,也要做好乾燥及保暖措施。

此外,切記別在冬天隨便幫狗狗貓貓剃毛,並建議拉長洗澡間隔,健康的小動物夏天時一週洗一次澡,到了冬天,可以延長到二至三週一次,洗後要保持乾燥,小心著涼。

很多主人都會幫家中寵物犬穿衣服保暖,胡俊琨說,適當衣物可以協助短毛或小型犬對抗低溫,鋪毯子或毛巾也有相同功能。

至於其他小型寵物,像是兔子、老鼠與小鳥也很怕冷,寒流來臨前,要記得把愛鳥帶進屋內,保溫燈具放在籠子側邊,讓寵物依冷熱自行調整和保溫燈具的距離。想照顧水族箱的動物,則可在過濾器的水族箱中加裝溫度計和加溫棒,藉由過濾器水流,為缸中的水維持適當溫度。

入冬後出現多場降雪,胡俊琨表示,大型犬像是哈士奇,在雪地裡可能如魚得水,但有許多小型犬,包括貴賓犬或吉娃娃,則是怕冷易生病的高風險群,主人上山不一定要拖著寵物去受凍。

胡俊琨表示,天氣太冷,寵物和人一樣都賴得動,活動量減少,就跟著少喝水、少上廁所,可能因此出現膀胱發炎或結石,嚴重時可能會有腎衰竭,主人要多注意。



◆ 沒錢買飼料 被捕流浪狗啃凍死狗

自由 2011.01.12

〔記者鄭旭凱/雲林報導〕寒流來襲,雲林縣林內鄉清潔隊捕獲、暫時留置在垃圾掩埋場旁的流浪狗被凍斃,加上清潔隊沒錢買狗飼料,日前竟發生流浪狗啃狗屍事件。清潔隊員目睹慘狀,雲林縣二十鄉鎮市清潔隊長十一日集體前往縣府家畜疾病防治所抗議,要求拿出解決辦法。

雲林縣尚未設置流浪狗之家

雲林縣是台灣本島唯一未設置流浪狗之家的縣市,捕獲的流浪狗依規定交由與家畜疾病防治所簽約的動物醫院處置,經過十二天的留置,獲收養者,防治所協助結紮,連同十二天的飼料費用,大約需花費四千元;未獲認養的流浪狗則被處以安樂死,防治所出資二千元。

防治所全年經費僅六百萬元

雲林縣家畜疾病防治所去年全年處理的流浪狗共有二千八百多隻,但根據各鄉鎮市公所清潔隊私下的統計,全縣一年的捕獲量至少近萬隻,由於防治所全年的流浪狗處理經費只有六百萬元預算,在名額有限的情形下,各鄉鎮市公所清潔隊所捕獲的流浪狗,必須排隊等候,才能送往動物醫院等候認養或安樂死。

排隊中的流浪狗,公所私下擇地安置,場地未必合適,飼料費用往往無著。前幾天寒流來襲,林內鄉公所清潔隊暫時圈放在垃圾掩埋場旁的二十隻流浪狗被凍死了幾隻,清潔隊員前往探視時意外見到流浪狗啃狗屍的慘狀。

林內鄉公所清潔隊長樊期煜表示,流浪狗不是垃圾,為什麼由清潔隊負責清理?且既沒經費又沒裝備,防治所配額也太少,依規定清潔隊不能收容流浪狗,捉回來後偷偷留置,不能不給食物,卻沒經費,希望防治所給個解決的辦法。

沒錢沒裝備 清潔隊難處置

此外,流浪狗和家犬分辨困難,清潔隊經常被民眾責怪未捕捉流浪狗,又會被動物保護團體投訴虐待動物,左右為難。

樊期煜建議政府強制辦理家犬免費晶片植入,把捕捉流浪狗的業務委交擁有專業設備的消防單位或委託民間重視人道的動物保護團體,縣內更應該加速闢建流浪狗收容中心。

雲林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所長張鴻猶回應,依規定,公所不能留置流浪狗,防治所也不能提供飼料。雲林縣長蘇治芬表示,流浪狗之家的闢建已在規劃中,將向中央爭取硬體及所需相關經費補助,而今年度縣內代收容動物醫院已由原本十一家增為十五家,流浪狗處理預算也會適度增加。

雲林縣關懷動物協會理事長黃瓊芳表示,她先前就聽聞林內鄉公所清潔隊員自掏腰包為被捕的流浪幼犬買奶粉、餵養一事,相當感動,未來希望各鄉鎮市清潔隊,應等到代收容動物醫院有空位和名額時,再動手捕狗。

※ 相關報導:

* 台大教授:一隻流浪狗 6年繁衍7萬隻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7814/112011011200128.html



◆ 管牛羊管寵物 農委會沒力再管流浪狗

【陳至中/台北報導】2011-01-12 中國時報

流浪動物問題盤根錯節,動物保護團體認為,主因是政府缺乏專責單位。許多縣市由防疫所管收容、清潔隊管捕捉,兩單位都缺乏動物保護專業,把流浪動物當病毒傳播者、廢棄物處理,而不是站在關懷生命的立場。

桃園縣推廣動物保護協會執行長鄧巧玲表示,全國各縣市中,只有台北市有合格的動物保護處,其他大都是由防疫所負責管理流浪動物,觀念仍停留在防疫階段。人力更不足的單位委託清潔隊捕犬,貓狗等同垃圾,完全無視於生命的存在。

鄧巧玲說,捕犬、收容都只是「末端處理」,政府真正要面對流浪動物問題,應該做的是「源頭管理」,從管制非法繁殖買賣、飼主責任教育、植入晶片政策等通盤檢討,「這絕非清潔隊就可以做到的事!」

照顧生命協會總幹事阮美玲表示,動保中央權責機關是農委會畜牧處,但畜牧處管的範圍太大,從管牛、管羊一路管到寵物、流浪動物,業務繁雜,官員也沒力氣處理。例如最近社會關注的捕獸夾,動保法成立十多年來,農委會竟然都沒有發文給五金工會要求禁止販售,直到最近被民間窮追猛打,才趕緊補上,行政懈怠可見一般。

※ 相關報導:

* 縣市貧富不均 流浪動物命運不同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7814/112011011200133.html

動物保護、流浪犬貓問題歸誰管?全台呈現「一國多制」,有的縣市成立動物保護處專責處理,有的由清潔隊捕犬捕貓,僅一條淡水河之隔,台北市、新北市的流浪貓狗便「命運大不同」。主管單位農委會表示,主因是各縣市貧富不均,動保法也沒明確規定。



◆ 發起拒吃…四大超商年菜 魚翅消失了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台北報導】2011.01.12

動保、環保團體去年發起「拒吃魚翅」連署,同時抵制四大超商魚翅年菜料理,獲得民眾響應;翻開今年超商的年菜菜單,果真找不到魚翅,動保團體也給予肯定。

因為魚翅取得過程不環保也不人道,動保團體從去年起,呼籲消費者拒吃魚翅,獲得廣大迴響。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表示,今年再度檢視四大超商的年菜菜單,發現統一、OK、全家皆已不再販售「魚翅年菜」;萊爾富的年菜型錄上雖出現魚翅,不過萊爾富解釋,已事先與廠商溝通不用魚翅,兩道料理皆是用「環保魚翅」,非真魚翅。

陳玉敏指出,去年發起拒吃魚翅連署後,不少民眾主動寫信給超商,要求停止販售魚翅料理,「越來越多消費者有保育意識,知道吃魚翅是不人道的」,加上魚翅本身沒味道,用海藻膠等環保魚翅取代,口感上並無差異。

陳玉敏說,為了節省船艙空間,不少漁船在將鯊魚捕捉上船後,便割下昂貴魚鰭,將魚身拋回海中。失去鰭的鯊魚因為無法游泳,通常都會流血或窒息而死,或被其他鯊魚啃食,相當慘忍。

動保團體說,越來越多國家為了保護瀕臨滅絕的鯊魚,設置保護區,也將「魚翅羹」從官方宴會菜單除名。動保團體目前也遊說餐飲業者不要推相關料理。



◆ 高音頻 教鳥兒別飛越高鐵

【聯合報╱沈茂田/永達技術學院電子系助理教授(高雄市)】2011.01.12

由於高鐵速度太快,車頭鳥擊嚴重,引發國內很多愛鳥人士的高度關注。

高鐵多為高架路段,營運最高時速三百公里,任何鳥類都會因閃避不及而撞上。面對鳥類飛越問題,其設置安全通道理念為,高鐵列車行駛過來時,就請鳥類避開不要飛越或飛高點,如同紅燈,等列車行駛過去後,鳥類就可自由飛行。

因此,高鐵應設置「壓應式高音頻驅鳥裝置」;當列車行駛過來,壓到鋼軌感應器,壓應式高音頻驅鳥裝置就會啟動驅鳥,等列車行駛過去,高音頻驅鳥裝置關閉,鳥類就可自由飛行。

由於高鐵列車如以時速三百公里計算,每秒就行駛八十三點三公尺,因此驅鳥高音頻一段最少要三百公尺,讓鳥類有三秒多的反應時間。如果因經費有限,可以從鳥擊最嚴重嘉南平原段設起,最終全線都設。

fsj 提到...

台灣第一隻導盲犬 16歲Aggie走了

立院為牠修正身障保護法

自由 2011.01.13

〔記者潘杏惠/新北報導〕台灣第一隻導盲犬Aggie走了!身為導盲犬的開路先鋒,一路走來篳路藍縷,也因為牠,立法院修正身心障礙者保護法,導盲犬可陪同視障者自由進出公共場所、搭乘交通工具,在台灣導盲犬歷史上留下極具意義的見證。

元月八日,一個尋常的午後,年邁老弱的Aggie在領養家庭中,嚥下最後一口氣,「享年」十六歲,與Aggie相處七年多、全台第一位導盲犬使用者柯明期想起Aggie的美好。

第一位使用者分享點滴

他回憶,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全台第一隻導盲犬Aggie在各界矚目下,陪著他從日本回到台灣盲人重建院。第二年,就讀國小的孩子深夜發高燒、上吐下瀉,叫不到計程車,他背起孩子,在也是全盲的太太攙扶下,靠Aggie帶路,徒步走到醫院,那一夜起,他相信與Aggie的關係更緊密。

但是每次帶Aggie出門都讓柯明期感覺「很挫敗」,搭公車、坐火車處處碰壁,想參觀名勝古蹟也被拒絕,有次要進台北市中正紀念堂,被警衛大聲喝斥「從來沒有貓狗進入,帶狗進來,就是對蔣公不敬」,讓柯明期備感羞辱。

為了與Aggie暢行無阻,柯明期向內政部、交通部、教育部、民航局、鐵路局等單位申請了五張公文,隨身攜帶、保障權益。柯明期與Aggie並肩作戰,最大的成果是在民國九十三年六月,立法院三讀修正通過身心障礙者保護法(九十六年名稱修正為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明定導盲犬可自由進出公共場所,並搭乘交通工具。

92年卸導盲鞍 功成身退

民國九十二年五月,Aggie因四肢關節退化卸下導盲鞍,功成身退。第一任領養家庭王醫師說,Aggie長年受導盲訓練,個性壓抑、拘謹,怕人、也怕狗,失去狗狗的本性。他希望Aggie好好享受當一隻狗的樂趣,Aggie後來越來越活躍,還到公共電視兒童節目客串助理主持,玩得不亦樂乎;兒童節目導演表達希望接手照顧的意願,王醫師忍痛割愛,但仍常到台中探視Aggie。

老朋友聞惡耗 po文相送

十二月五日愛盲日也是Aggie的生日,一個多月前王醫師夫婦等人還幫牠慶生,儘管Aggie已虛弱到無法搖尾巴、抬頭,看到老朋友還是努力發出聲響。

柯明期得知惡耗後,透過義工朋友在網路發表文章:「Aggie!你是生命之燈,黑暗的盡頭。漫長歲月中,上帝派遣美麗的天使與我相伴,配合著節奏感的步伐昂首向前,穿越了層層障礙,逝去的尊嚴與自信得以重拾…祝福你也永遠感謝你。」道盡相處點滴。

fsj 提到...

害蟲桉樹釉小蜂 入侵北台

【聯合報╱記者黃福其/板橋報導】2011.01.17

一種新的外來入侵種害蟲─桉樹枝癭釉小蜂,日前經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林木疫情中心確認已入侵北台灣台北市立動物園、植物園等地,且來勢洶洶。由於桉樹枝癭釉小蜂會導致樹木死亡,已在歐洲、非洲造成林業重大損失,林務局上周通報各部會、縣市政府及各林管處加強防範危害及蔓延。

新北市農業局指出,據林試所調查,新北市淡水地區也有該害蟲的蟲癭,市府已通知各區公所全面清查,展開防治,也呼籲園藝業者、民眾注意防範。


◆ 比熊貓還少 江豚瀕危僅存千隻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北京17日電】2011.01.17

由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瀟湘晨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單位聯合發起的「守望江豚」考察和志願者守望活動昨天進入洞庭湖實地考察。瀟湘晨報報導,江豚守望考察隊目擊到五頭有「長江女神」之稱的江豚,也目擊到了擁堵在湖面上的挖沙船和捕魚的迷魂陣,見證了江豚實際生存環境的惡劣。

「如果地球上僅存的1000多頭江豚消失了,就說明整個世界從此消失了長江江豚。」WWF長沙專案辦官員蔣勇說。

據報導,本次測量採用的是聲納監測。船在湖面行駛,人們見到大量挖沙船,志願者細數了一下,在5里長的湖面上有254艘,馬達發出的轟鳴聲將這段湖面變成了雜訊場,江豚的生存環境受到破壞。之後,人們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旁邊有一家工廠在冒煙,岳陽市漁政管理站相關人員說這是一家造紙廠。

船行了一段時間,湖邊竹竿一根根豎立起來,布滿了定置網,這就是俗稱的迷魂陣,在捕魚季節,這些定置網對江豚的殺傷力很大。

報導指出,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已少於大熊貓,現僅有1000多頭,還正以每年6.8%的速度驟減。參與七次洞庭湖江豚考察,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豚類研究專家王克雄對洞庭湖白鰭豚和江豚熟悉得和牠們就像是老朋友。

岳陽市漁政管理站副站長唐鶴鳴說,非法電打魚對江豚的傷害很大,江豚一旦被電中,一般很難倖免。王克雄說,漁業資源過度捕撈,已使江豚食物嚴重匱乏,也嚴重危及到江豚的生存。



◆ 開發計畫曝光 動物中心養4萬老鼠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2011.01.17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開發計畫」分國家生技研究園區25.31公頃、生態研究區11.94公頃,其中生態研究區將提供生態研究及設施緩衝,不會做任何設施開發。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開發總經費高達222.75億元,光用地取得及重置費用就高達約57.84億元,其中20.74億元作為「生態研究區」用地徵收取得費用,另37.1億元提供國防部作火工區設備搬遷及202兵工廠建築、設施整建使用。

根據中央研究院的規畫,占地約25公頃的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中研院規畫有道路、人行道及公共開放空間3.97公頃、生態保留區14.19公頃、人工溼地復育區4公頃及研究專區3.15公頃。

生技園區內規畫興建六棟建築物,每棟樓高5至8層樓。包括中研院的生醫轉譯研究中心、生物資訊中心、核心主題研究中心、國科會國家驗動物中心、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以及各單位共用的育成中心、創業服務中心及經濟生物技術開發中心。

其中爭議較大的國家實驗動物中心,未來營運後動物最大量高達4萬7000隻 (含代養),數量最多的是小老鼠,最大量可達4.12萬隻; 另有大鼠4950隻,天竺鼠800隻。由於該中心位於谷地、毗鄰人工溼地,且建築高度高達40米,有環評委員質疑與環境融合度低,是否有必要興建。

fsj 提到...

4月起任意放生魚貝蟹 最重罰15萬

自由 2011.01.20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四月一日起,如果民眾在海洋、潮間帶及潟湖放生,或任意棄置魚貝蟹類,小心被罰三到十五萬元!

放流前15天須申請 且為健康本土種

漁業署根據漁業法第四十四條,週一正式公告「水產動物增殖放流限制及應遵行事項」,並自四月一日生效。該項規定只管水產動物放流行為,不管放流目的,因此包括學校機關放流復育、宗教團體放生、民眾棄養特殊魚種等,都須在放流前十五日申請核可,否則將被罰。

根據規定,放流須為本土種,禁用外來種、雜交種、基因轉殖等物種,並應確保放流的魚體健康,且沒有孔雀綠、氯黴素等藥物殘留。來源限由領有陸上養殖登記證的養殖場、政府機關或學術機構、或專科以上學校等單位提供。

法規預告時,原本不同物種放流地點有差異,例如黑鯛在北部、東部,烏魚在中南部,但公告卻統一變成「台灣本島」。

漁業署說,如單一物種侷限在某些區域放流,恐造成優勢種的問題,加上未做過完整的資源調查,難以界定適合放流地點。不過,各縣市政府可自行公告建議放流的物種與地點。

至於違規行為如何認定?漁業署解釋,如果釣魚釣了幾尾,又放回海裡,不在規範之內;民眾棄養,則視個案情況判斷,放流外來種,恐破壞生態,無論一、兩尾都要申請,但若屬一般常見的魚種則無須申請。

環團憂心宗教團體轉放生其他物種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表示,台灣幾乎每天都有宗教放生,每年放生金額至少兩億元,數量超過兩億隻,以魚類最多;不過,放的幾乎都是養殖的經濟魚種,漁業署卻從未評估,是否造成野外魚種的基因污染?

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李根政認為,現只管魚貝蟹類,反而引導宗教團體轉而放生其他物種,政府應儘速制訂放生管理專法,一併規範。他強調,該規範的是「放生行為」而非特別針對物種。

林務局科長林國彰指出,制訂專法緩不濟急,林務局計畫半年內,針對高危險入侵物種公告禁止放生,例如巴西龜、蔗蟾可能在名單之內,同時也會禁止放生物種進口,在國內也不得捕捉。



◆ 出口園藝用品 夾藏保育植物

自由 2011.01.20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中部某園藝業者以出口園藝用品名義,申報出口一只四十呎貨櫃到香港,台中關稅局機動巡查隊發覺有異,查獲業者夾帶大批活體植物準備出口,經清查多達近三千株,其中包括華盛頓公約列管的保育類植物筆筒樹及大批肥料,依法最高將可處三百萬元罰款。

台中關稅局機動巡查隊過濾出口報單貨物時,發現彰化縣某園藝廠商申報一只四十呎的貨櫃裝運園藝用品,準備出口至香港,由於國內園藝用品進口多、出口少,引發機動巡查隊員懷疑,開櫃稽核。

查獲近三千株及大批肥料

稽查人員發現業者在貨櫃外側堆放花盆及遮陽網等園藝用品掩人耳目,內部則夾藏大批活體植物,經動員二十名人力,花了一整天搬運,在貨櫃內查獲十九種共兩千九百三十八株植物,種類包括赤楠球、落羽松、羅漢松、象牙樹、粉紅仙丹、玉芙蓉、唐竹及筆筒樹等。

台中關稅局巡查隊代理隊長曾溫亮表示,業者夾藏準備走私出口的近三千株活體植物,皆具高經濟價值,另夾藏六十件肥料,總重達七千八百四十三公斤,市價約上百萬元。其中,筆筒樹為華盛頓公約列管的保育類植物,需取得經濟部國貿局的許可才准出口,業者未申報且未取得許可,將依海關緝私條例,最高得處三百萬元罰款及沒入物品。

筆筒樹賣到中國 價差4倍

園藝業者林文進表示,筆筒樹已全球禁採,但台灣仍有許多人種植,中國這幾年經濟起飛,園藝造型需求量大,加上中國沒有筆筒樹,所以價格翻好幾倍,前幾年常有人設法將筆筒樹運到中國販售。

林文進表示,活體的筆筒樹是以「尺」計價,在台灣一尺約六百元,賣到中國一樣也是六百元,卻是人民幣六百元,價差超過四倍,可謂暴利。

fsj 提到...

龍崎見化石 相思樹疑是台灣種

【聯合報╱記者吳淑玲/左鎮報導】2011.01.21

台灣低海拔山坡普遍栽植的相思樹,向來被認為是歐洲人150年前從菲律賓引進的外來種,但台南市社區大學老師王良傑與東方設計學院助理教授李慶堯分別在台南龍崎及彰化八卦山區,發現相思樹化石,地層是45萬至90萬年前,李慶堯將發表論文論述相思樹應是台灣原生種。

王良傑說,86年他在台南龍崎山區發現一批像「樹葉」的化石,去年因帶領學生做科展,請李慶堯博士鑑定,證實是相思樹化石,有樹葉、莢果及種子。

他說,左鎮、龍崎在地質年代,屬頭嵙山崎頂層,距今約45萬至90萬年前,該地點曾有大量脊椎動物、螺貝及樹葉化石出土,在古生物年代應是潟湖,才有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幸運地形成化石保留下來。

相思樹是台灣低海拔山區造林樹種,可製牛車輪及木炭,王良傑說,因有學者根據日本人府裳駝在「台灣慣習紀事」發表相思樹是歐洲人在150年前從菲律賓引進,以訛傳訛,相思樹成了「外來植物」。

「化石就是證據」王良傑認為,出土的化石可證明相思樹在45萬至90萬年前,就存在台灣。

李慶堯也準備發表論文,推翻「相思樹是外來樹種」的論點,為相思樹正名為台灣原生種樹木,也為台灣植物史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 學者:海參應列不環保年菜

中央社 2011.01.22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指出,全球野生海參因過度撈捕,面臨絕種危險;他認為海參應和鮑魚及魚翅一樣,列為「不環保年菜」。

鄭明修表示,有「海洋清道夫」之稱的海參,全球只有亞洲民族有食用習慣。他舉中國為例說,「中國環保概念並沒有跟上經濟起飛速度」,對野生海參大量需求導致濫捕,是近年來數量銳減主因。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Organization)2008年報告指出,世界前3大海參進口國為香港、新加坡及台灣,其中香港掌握全球80%海參進出口交易量。

這份報告顯示,香港1988年海參進口交易量達9600多公噸,但逐年減少,到2001年約為4300公噸,而這些查得到的交易量是「被低估的」。

鄭明修指出,海參生長速度慢,平均要 3年才有商業價值,雖然中國有海參養殖場,但需求的量與速度實在太大太快,中南美洲海域一帶這幾年還出現大批收購情況。

他說,海參和鮑魚不是不能吃,但「要吃得永續,而不是吃到趕盡殺絕」。他呼籲民眾,決定年夜飯菜色前想一想「不吃會不會怎樣」?若非吃不可,也應選擇養殖的較佳。

鄭明修表示,海參是棘皮動物,多半棲息於熱帶及亞熱帶約海平面20公尺以下淺層海域,靠吸收珊瑚礁上的海洋動物殘骸維生。他指出,濫捕海參也導致珊瑚礁被破壞,造成海底棲息地污濁化的危險。

根據華盛頓公約(CITES)網站資料顯示,厄瓜多在2003年10月將海參列為貿易出口管制項目,是目前全世界唯一管制海參進出口的國家。



◆ 新式農藥或許是蜂群大量死亡主因

【中廣新聞/葉柏毅】2011-01-21

香港太陽報報導說,全球蜜蜂群大量死亡之謎,可能已經找到原因;據美國政府一項研究指出,目前在世界各地廣泛採用的新一代農藥,可能是導致蜜蜂群大量死亡的原因。報導說,這款新農藥的成份,叫「新菸鹼類殺蟲劑」,成分與香煙中的尼古丁類似,會毒害蜜蜂及其他昆蟲的中樞神經系統,削弱昆蟲的抵抗力,引發昆蟲滅絕危機,目前全球已經有幾個國家,開始禁用這種農藥。

報導說,過去五年來,全球多個地方,發生大量蜜蜂群死亡的奇特現象,不過卻一直不能找出確實原因。



◆ 瀕危西藏羚羊 復育有成

中央社 2011-01-21

大陸導演陸川執導的電影「可可西里」描述1980年代1群藏族巡山員在人煙罕至的青藏高原遏止盜獵西藏羚羊、犧牲慘烈的故事,引起世人關切西藏羚羊復育問題,不過官方說,這問題已獲改善。

西藏羚羊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明定的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瀕危動物,沒有獲得官方許可,禁止狩獵和貿易。

1979年,西藏羚羊被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I列為禁止貿易的動物。1996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物種,2000年列為瀕危物種。1980年代由於盜獵猖獗,西藏羚羊數目竟在數年內由100萬隻銳減至1萬隻左右。所幸「可可西里」這部電影引起中國官方重視,提升對於西藏羚羊的保護及復育程度。

西藏自治區林業調查規劃研究院院長劉務林告訴新華社,按照他們的研究成果推斷,目前西藏羚羊數量已接近20萬隻。

劉務林率領的「西藏藏羚羊生物生態學研究」120人團隊,耗時18年走遍西藏廣達71萬平方公里地區,考察研究西藏羚羊的分佈,並得出這樣的結論。

劉務林說,2006年,中國科學家首次採用科學統計方法得出西藏羚羊的準確數據,證明其數量已近15萬隻,並按照每年平均7.9%的速度增長。以6%至7%的保守年增長速度計算,可以推斷目前西藏羚羊的數量已近20萬隻。

調查也顯示,西藏羚羊主要分佈在西藏、青海、新疆西部近80多萬平方公里的高寒荒漠地區,其中80%的區域在西藏羌塘境內,世界上西藏羚羊種群數量的70%也保存在羌塘境內。

中國官方宣稱,自1998年以來,西藏加強了對西藏羚羊自然保護區的管理與巡護工作,嚴厲打擊和積極防範針對西藏羚羊的一切犯罪活動,境內西藏羚羊因此得到有效保護。



◆ 綠色和平3代艦 10月試航

中央社 2011.01.21

綠色和平組織「彩虹勇士號」今天起停泊高雄港漁人碼頭定期供人參觀,南非籍船長麥克(Mike Fincken)表示,第3代船艦預定10月試航,更省油、也更方便從事環保運動與工作。

前行政院長謝長廷由前高雄市副市長林永堅、民進黨高雄市議員康裕成、陳信瑜、張豐藤及前高雄市議員趙天麟等人陪同,下午參觀「彩虹勇士號」。

麥克表示,綠色和平組織40年前投入反核爆環保工作,船隻阻擾法國核爆時沉沒,法國政府被判有罪而被罰鍰,和平組織因此有錢購買「彩虹勇士號」。

麥克說,「彩虹勇士號」是由拖網漁船改裝而成,22年來從事很多環保運動,今年退休。第3代船艦有直升機停機坪,更省油、也更方便從事環保運動與工作。

「彩虹勇士號」正從事「東亞之旅:牽手護海洋」活動,已參訪基隆、蘇澳、綠島、小琉球,昨天晚上拜訪高雄港,預計31日啟程繼續參訪香港、韓國。

綠色和平台北辦公室海洋專案主任高于棻指出,高雄是台灣遠洋漁業重要的發展據點,擁有1900多艘遠洋漁船,超過日本的1700艘。綠色和平組織到高雄,除期待讓更多民眾了解海洋保育的重要性,也希望漁業署等有關單位藉此機會,共同商討台灣永續漁業的發展策略,成為亞洲領先永續漁業的典範。

她希望台灣積極支持中西太平洋海洋保育區的設立、禁止使用人工集魚器等破壞性漁法、減少50%捕撈量,以維持太平洋地區永續漁業發展。

謝長廷稱讚綠色和平組織40年來的工作成果,並表示,每個人都是地球公民,應善盡保護地球的責任。

fsj 提到...

全台皆疫區/台灣筆筒樹 面臨滅絕危機

記者黃昭國 /調查報導 2011.01.23 自由

號稱台灣「蕨代三嬌」的筆筒樹、台灣桫欏、鬼桫欏,都是列名華盛頓公約二級保育物種的樹蕨植物,近年卻出現數以萬計的大規模枯萎死亡現象,整個族群面臨滅絕危機,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已經展開「方舟計劃」,要為筆筒樹籌設種源銀行,保全命脈。

菌核病無藥可醫 北區七成感染

筆筒樹是比恐龍還長壽的古老植物,三億年前的石炭紀時代就已經在地球生根,公認是適應環境變遷最強的物種,但是過去六年來,台灣北區的筆筒樹已經有七成以上因為菌核病作怪,全都得了病,先是葉子不正常枯萎後,新芽緊接著枯萎,最後頂端腐爛,縱切之髓心部分呈黑褐色,最慘的是,一旦得病就無藥可醫,兩個月後就會死亡。

據林試所調查,受害不只「蕨代三嬌」,其他如韓氏桫欏、台灣樹蕨等桫欏屬的樹蕨類植物也全都遭殃,其中以筆筒樹最為嚴重,疫區涵蓋了台灣全島與蘭嶼,南北樹蕨罹病比率從五%到八十二%不等。

記者日前走訪新北市、台北市、宜蘭縣等廿鄉鎮市區、陽明山國家公園,蒐集了五百多筆調查資料,發現疫情日趨嚴重,不但筆筒樹可能滅絕,對台灣生態環境影響更鉅。

林試所搶救 籌設孢子種源銀行

農委會林務局長顏仁德和林試所長黃裕星也認為事態嚴重,顏仁德承諾今年將工作重點放在防治筆筒樹疫病,提撥二千五百萬元經費,請學術單位提出疫情調查報告與防治對策;黃裕星則先撥專款六十四萬元,向菌核菌正式開戰。

為避免筆筒樹在我們這一代滅絕,「方舟計劃」已經分別在陽明山與屏東展開,屏東的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已為五百棵筆筒樹幼苗進行接菌實驗,陽明山天蕊農場的一千棵育苗則要作野外觀察與實驗用。由於台灣幾乎全區都是疫病區,要如何收集到安全又健康的孢子種源,官方還在做更多的調查研究。

這次染病的筆筒樹大多是高一.七五公尺以上、具有孢子繁殖能力的大樹或老株筆筒樹,原本都有傳宗接代能力,大量死亡後勢必造成「後繼無樹」,重創台灣生態;而且病菌散播途徑,是經由風力或雨水飛濺傳染給相鄰的筆筒樹,一樹得病,附近的老少樹蕨都難逃一死。

山蘇、洋蔥等也陷感染危機

筆筒樹為什麼會大量死亡呢?是體質或適應環境能力轉弱?還是老菌種「菌核病」變異轉強?早在民國九十四年間,台灣筆筒樹就已經出現病徵,林試所花了三年時間初步分離出筆筒樹的病原應是菌核病作怪,分離率接近一○○%。只因無法判斷疫情的嚴重性,直到民國九十八年,才在新北市土城山區設立樣區,準備監測疫情變化,卻在短短半年內就發現,區內筆筒樹健康存活的只剩十六%,八成二已經死亡,二%發病中。

「菌核病」除了感染樹蕨類外,也會感染山蘇等食用蕨類作物,連洋蔥、蔥、落花生、桃、李、蘋果、滿天星、芹菜、牛蒡、桑椹等蔬菜與果樹都難逃菌害,菌核病疫情究竟影響有多大,目前還很難估算。

林試所研究員傅春旭說,筆筒樹的病原「菌核病」是利用菌核越夏,濕冷的冬春季節正是感染的關鍵期,到了夏天則整株紅通通發病,因此冬天較少發病的假象,常會讓人誤以為疫情減緩了。



◆【專家看法】過度開發 害死筆筒樹

自由 2011.01.23

台灣「蕨類之父」台大副教授郭城孟以生態環境的角度做出另類觀察,他認為筆筒樹的大量死亡,並不是病蟲害所引發的,而是筆筒樹棲地過度開發、環境因子變壞所引起的災難。

郭城孟強調,目前台灣蕨類植物所面臨的最嚴重問題是,生存空間日益狹窄、人為開發過度,致使許多特有種蕨類瀕臨滅絕,筆筒樹這波大災難就是一例。

舉例來說,北部宜蘭地區原本是最適合筆筒樹生長的地方,但近年枯死不少,這個現象或許可以從五峰旗瀑布水量銳減得到答案。目前該瀑布的水量銳減,代表山林地理環境已不再潮濕,當大地無法提供適生環境,筆筒樹自然就會逐漸枯萎死亡。

為何環境惡化,卻只影響到蕨類植物呢?郭城孟解釋,蕨類生長環境都在濕冷地帶,一般樹木可以依靠樹皮等組織幫忙吸收水氣存活,筆筒樹則只靠頂梢的生長點吸取水氣,環境濕度水氣不足,水份吸收困難,老株筆筒樹得不到養分,自然就逐步枯死。

如果筆筒樹是受到植物病害或蟲害致死,病原菌就不會只集中在老樹或大樹身上,幼株反而平安無事。在死亡的大樹旁,幼株筆筒樹因靠近地表,水氣吸收較足沒有病癥,死亡的大筆筒樹生長地點幾乎都有土地破空現象,證明筆筒樹弱化死亡與環境息息相關。



◆ 戀戀潮間池 發現新海蛞蝓

【聯合報╱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2011.01.23

四年來持續觀察一個潮間帶池塘,可以出一本書?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環境計畫主任陳楊文,就出了這麼一本「定點海洋觀察記錄」。以抒情式的散文筆觸,介紹東北角的潮間帶生態。

這個池塘位於三貂角下方的馬崗潮間帶,長十二公尺、寬五公尺,最深不超過兩公尺。馬崗潮間帶擁有台灣最多的海岸綠藻,海蝕平台的表面相當平坦,同時也有許多小型潮池和潮溝。

陳楊文說,會發現這個池塘是個意外,在四年前的冬天發現那裡有很多綠藻、吸引了很多海兔(群居住在潮間帶與亞潮帶海域的軟體動物)上來吃。之後每次去。

這四年,還有一個特別的收穫,就是發現新物種。第一個以台灣命名的海蛞蝓「台灣扁海蛞蝓」,就是陳楊文在馬崗潮間帶潮池發現的。他表示,透過朋友介紹,認識一位澳洲海蛞蝓專家,確認是新物種,因此陳楊文擁有命名權,取名為「台灣扁海蛞蝓」。

fsj 提到...

營建署推溼地法 顧82處生物基因庫

【台灣醒報╱記者蔡沛琪╱台北報導】2011.01.26

「全台82處濕地就像82艘諾亞方舟,承載了台灣重要的生物基因庫。」陽明山夢幻湖、桃園埤圳濕地、高美濕地等,都是台灣珍貴的濕地資源,正逢2月2日國際濕地日,內政部等機關自25日起,於萬華剝皮寮推出「濕地日展覽」,透過多樣濕地的意象,展現人類與濕地密不可分的關係。

由於過去曾多次傳出濕地遭破壞的事件,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長洪嘉宏表示,會盡快推動通過「濕地法」,以改善目前僅有行政命令,而無法律效力的漏洞。他表示,希望藉此展覽,展現在地民眾與NGO團體對濕地保護的努力。

除了官方法令外,營建署還發表一款手機軟體,民眾只要用手機拍下濕地遭到破壞的畫面,透過軟體上傳,就能即時通報地方政府,讓台灣人人都能當濕地環境守護員。

「全台濕地從去年75處增加到82處。」營建署今天公布新增濕地名單,包括台北港北堤濕地、朴子溪河口濕地、高雄大學濕地等,都亟需政府與民眾攜手保護。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章波表示,保育濕地不但結合官方與民間力量,還統合人與環境,值得肯定,但這次選出82處濕地還是有遺珠之憾,像是未入選的大城濕地,恐怕在國光石化興建後將遭破壞。

「世界有25%的糧食是由濕地生產。」在古蹟剝皮寮裡,掛著彈塗魚、台北赤蛙、招潮蟹等動物掛圖,地板上呈現一幅幅濕地與動物的影像,夾雜「水生」字樣,呈現濕地以水滋養生物的意涵。

「濕地日展覽」於萬華剝皮寮演藝廳自25日至1月30日每日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半、2月1日上午10點至中午12點展出。

詳細影音請至 http://www.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19644

fsj 提到...

北極熊為覓食 連游9天不休息

中廣 2011/01/26

美國科學家表示,他們在北極地區拍攝記錄了一頭北極熊的游泳過程,令人驚訝的是,這頭北極熊不眠不休地游了九天。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科學家給這頭母的北極熊,戴上了一個無線電追蹤項圈,然後記錄了這隻母北極熊,連續九天不停游泳的過程。報導說,這隻北極熊從阿拉斯加出發,向北游了大約700公里。

科學家說,由於大片冰層融化,北極熊為了尋找食物,而被迫遠距離游泳,面臨更大的生存風險。



◆ 上海崇明島成候鳥地獄

中央社 2011.01.26

農曆新年將近,有「鳥類天堂」美譽的上海崇明島卻變成候鳥的「地獄」。

香港中通社報導,上海有賞鳥者發現,大批不法之徒趁候鳥遷徙季節,在島上暗藏數千張「天羅地網」,盜獵候鳥製成「野味年貨禮包」。

上海護鳥志工姜先生說,他去年9月發現在崇明奚家港附近某處的苗圃內竟有長達2000公尺的捕鳥網,數十隻鳥被困網上,因缺乏食物而活活餓死,受害候鳥包括紅脅藍尾鴝等,部分更是中國國家級保護動物。

姜先生與市內的鳥類愛好者四處調查,發現類似的捕鳥網在崇明島上處處可見,非法捕殺候鳥竟成崇明島的「冬季主題」。

報導說,多數非法捕鳥者為崇明本地人,在島上布下大網,每天早晚都會收取1次獵物。

當地居民稱,崇明有捕鳥的風俗,主要是為了休閑娛樂或謀生,但近年來濫捕情況日漸惡化。

上海綠洲生態保護交流中心數據顯示,崇明島上常年非法設置的捕鳥網可能超過1000張。

崇明島位處長江口,島上有3萬公頃濕地,是鳥類遷徙必經之路,每年吸引近100萬隻各類候鳥棲息,包括130多種珍貴鳥類。



◆ 誰剪牠羽毛! 藍鵲不能飛了

【聯合報╱記者黃宏璣/南投縣報導】2011.01.26

「真是殘忍,竟把那麼美的台灣藍鵲羽毛剪得那麼短,剝奪牠的飛行能力,抓到罪魁禍首應重罰。」一隻保育類台灣藍鵲羽毛被剪掉,只能在地上跳躍,經人拾獲輾轉送交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收容。

特生中心動物組研究員范孟雯說,台灣藍鵲屬台灣特有種,生長在低海拔山區,台灣北部最多也最常見,中南部比較少,翅膀與尾巴等處羽毛被剪掉,形同失去飛行能力,要等羽毛長齊才能飛,這樣做形同虐待動物。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前晚接獲桃園縣府農業處送來一隻台灣藍鵲成鳥,長羽與翅膀羽毛被剪得很短,無法飛行;桃園縣農業官員說,「兩天前接到龜山消防分隊通報,說有人拾獲無法飛行藍鵲,趕去了解才知藍鵲羽毛被剪。」

特生中心組長姚立得說,台灣藍鵲的羽毛要長出來,需等牠換羽,快則一個月慢則近一年。不排除藍鵲在野外被捕回家養,被飼主剪掉羽毛再遺棄。

南投縣政府林務保育科長莊瑞均說,剪除藍鵲羽毛已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可處一年以下徒刑、或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金;因而致野生動物死亡者,處二年以下徒刑或科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

fsj 提到...

全球獵鯊大國 台灣第4名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01.27

中央社報導,據今天公布的報告,聯合國保育全球鯊魚的計畫已徹底失敗,此報告指印尼、印度、西班牙、台灣及其他16個鯊魚獵捕大國為罪魁禍首。

這份報告點名「前20大」鯊魚獵捕國,頭號獵捕國是印尼,獵捕數量約占全球鯊魚捕獲量的13%,印度緊追其後(9%),再來是西班牙(7.3%)及台灣(5.8%)。

這份由英國保育團體「國際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貿易調查委員會」(TRAFFIC)及美國皮尤環境組織(US Pew Environment Group)共同執行。

其它主要獵捕國分別為阿根廷(4.3%)、墨西哥(4.1%)、巴基斯坦(3.9%)、美國(3.7%)、日本(3%)及馬來西亞(2.9%)。

TRAFFIC的桑特表示:「全球鯊魚的命運,掌握在前20大鯊魚獵捕國手中,這些國家多數未展現他們究竟做了哪些事情,來拯救這些瀕臨危險邊緣的物種。」

他說:「這幾國必須採取實際行動,阻止鯊魚數量繼續減少,並協助確保不再有更多魚類受到濫捕威脅。」

這份研究報告敦促,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成員下週於羅馬集會時,進行更廣泛的審核。



◆ 搭乘漂流物 古巴青蛙移居佛羅里達

【Upaper╱中央社】2011.01.27

研究指出,遍佈美國佛羅里達州的2種外來入侵種青蛙之所以能漂洋過海,從古巴來到佛州,它們搭乘的交通工具可能是漂流物。

兩棲動物專家長久以來一直在爭辯溫室蟾及古巴樹蛙到底從哪裡來。

這2種青蛙在加勒比海地區分布很廣,但直到19世紀中葉,科學家才首度在佛羅里達島礁發現牠們的蹤跡。100年後,這2種青蛙開始在美國本土站穩腳步,並無止盡地繁衍到美國各地。直至今日,溫室蟾的棲地北至阿拉巴馬州,古巴樹蛙則廣布於佛羅里達南部沿岸地區。

賓州州立大學赫吉茲率領的科學團隊相信,這2種青蛙數千年前就已來到佛州。可能的方法是,攀附在植物上,漂流渡過狹窄的佛州海峽。

「搭乘漂流物飄洋過海的例子很多,甚至可跨越海洋。這些青蛙,特別是古巴樹蛙,棲息於加勒比海許多無人島上,牠們很顯然能四處遷移。除搭乘漂流物外,沒其他辦法抵達這些島嶼。」

fsj 提到...

動物園兔年展 兔心情遊戲夯

【聯合報╱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2011.01.31

台北市立動物園昨天推出「安兔生童話世界-2011兔年特展」,展期一整年。民眾可欣賞到今年的主角兔子,還可學習兔子小知識,其中以「兔子的肢體動作,代表什麼樣的心情」最為特別。

昨天動物園募集100位民眾戴上兔子帽、跳兔子舞,也邀請畫家高一民在特展入口處畫上「在跑道上賽跑的兔子」立體圖案,6位小朋友在上面舉行「兔子跳賽跑」,熱熱鬧鬧地為特展揭開序幕。動物園長葉傑生與高一民也現場揮毫兔年創意春聯,致贈現場前100名民眾。

葉傑生說,現在全台灣養兔的人數僅次於養狗與貓的人數,但許多飼主都沒有足夠的養兔知識,這次希望藉由特展,讓民眾不只多了解兔子,也能有更好的飼養知識。昨天葉傑生也示範抱兔子的正確方式,還讚美副議長周柏雅抱得很好。

「安兔生童話世界-2011兔年特展」內容主題包括兔子的生理構造、家兔與野兔的差別、兔子的迷思、兔子與人類的關係等,民眾可學習各種關於兔子的小常識。現場還有體驗遊戲如「看兔索驥」、「兔子賓果樂」等等。

體驗遊戲中以「兔子心情小學堂」最受大小朋友歡迎。遊戲顯示,當兔子用後腳敲打地面,表示生氣或是威脅;用後腳直立站著,表示警戒;躺下來伸展身體表示安心;耳朵放下表示睡覺、害怕或生氣;噴尿可能是發情、生氣或是標示領域等等。

台北市立動物園春節期間,除夕休園一天外,大年初一起正常開放,每天上午11時30分園長葉傑生還會發紅包,詳情可到動物園保育網www.zoo.gov.tw查詢。

※ 相關報導:

* 6個月5公斤 好大的「佛萊明兔」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128002.shtml

新竹縣「綠世界生態農場」最火紅的動物明星就屬佛萊明巨兔「大熊」,牠雖然只是6個月大的兔寶寶,但體重已經有5公斤,園方每天為牠加餐飯,牠體重直線上升,有機會長到120公分、28公斤



◆ 兔年養兔子有方法 愛牠別害牠

【台灣醒報╱記者楊婉婷╱台北報導】2011.01.31

想要在兔年養一隻兔寶寶嗎?專家提醒,兔子是非常敏感的動物,舉凡飲食或環境,都需要特別注意。例如兔子不能喝生水,否則會拉肚子,溫差太大也常是小兔子死亡原因,還有,兔子不需要人們幫牠洗澡,民眾購買或認養兔子之前,恐怕要先衡量一下。

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並不建議自行幫兔子洗澡,因為兔子是很愛乾淨的動物,會自己舔毛清洗,如果飼養的是長毛兔種,則必須幫牠梳理毛髮。台北市愛兔協會的吳盈瑾小姐則表示,如果真的很髒可以使用局部清洗,利用水加上寵物清潔劑,針對髒的部位做清潔動作即可,也可以使用無酒精的濕紙巾來擦拭。

台北市立動物園也指出,最近天氣寒冷,如果要養兔子,最好做足保溫措施,可以在兔籠裡擺放熱源,讓兔子自行以距離控制冷熱。

迷你兔模樣可愛,但卻常有不肖商人以未斷奶小兔充數,台北嘉慶醫院的黃玄德醫師表示,由於未斷奶小兔的消化系統並不健全,無法直接吸收營養,導致常活活餓死。台北市立動物園也建議,最好不要購買小兔,因為幼兔通常難以飼養,存活率較低。

卡通裡的兔寶寶常拿著紅蘿蔔啃,吳小姐提醒,兔子的主食其實是牧草,搭配早晚適量的飼料,過多的紅蘿蔔會造成小兔子身體不適,台北市立動物園則表示,圈養的兔子由於活動量少,控制飼料量能減少兔子過胖的危機。

兔子可不能喝自來水,黃醫師表示,煮沸再放涼的水才是最好選擇,由於自來水中有許多不可控制因素,例如老舊水塔中的重金屬,或是水中有寄生蟲,都會造成小兔拉肚子,嚴重的話還可能有生命危險。

吳小姐表示,因為兔子並不會以聲音表達自己的不適,所以比一般貓狗需要更多的照顧與注意。黃醫師也指出,民眾在購買或是認養之前,一定要考量自身能力,不要只因一時衝動而害了小兔子。



◆ 全球暖化 估計有50萬頭小海豹溺斃

新頭殼newtalk 2011.01.31 高捷/綜合外電

全球暖化問題受矚目,而因暖化造成北極海洋水溫上升、浮冰萎縮,加拿大估計至少50萬頭小海豹因此而遭海水滅頂,溺水淹死,而專家也指出,北極海豹是在在全球暖化下,首種已知大量死亡的哺乳類動物。

根據香港明報報導,北極海豹的主要棲息海域,在2010年因水溫上升,讓浮冰無法形成過去的正常大小,並妨礙浮冰聚集成冰山。而浮冰是抑制波浪和抵抗強風的主要屏障,一旦數量減少,小海豹就容易在暴風雨下被捲進大海。

北極海豹的幼兒,需要4週的時間,才可以適應長時間於水中生活,在此之前都要在浮冰表面上生活,但海豹幼兒在惡劣天氣下很難爬回浮冰上,容易在寒冷和疲勞中死去。

報導也指出,加拿大漁業部的海洋哺乳動物科專家斯滕森(Garry Stenson)表示,在2010年到2011年的冬季,北極海水溫度比平均水平升了約2至4℃,空氣溫度則上升了約10℃,很多冰山無法形成,浮冰也偏小而不穩定,小海豹就容易被吹走或捲走。

斯滕森和同事針對海豹繁殖地區紐芬蘭和聖勞倫斯灣進行調查評估,他提到近一年約有110萬小海豹出生,但小海豹的母親被迫使用比平常小得多的浮冰,並估計至少有45%的小海豹死亡。而加拿大政府會根據海豹死亡的調查數據,定出每年海豹可被獵殺的限額。

而由國際人道協會和社團法人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所製作的影片(有血腥畫面,兒童不宜觀看)則看到,2010年加拿大東岸海面的浮冰層,創歷史新低,除受暖化造成浮冰銳減影響,海豹也因為人類殘忍捕殺而數量減少,面臨雙重的生存危機。

生物學家也警告,全球暖化正在兩極地區加劇,威脅許多依賴週期形成的浮冰而繁殖的物種,像是海象和北極熊、海豹。

fsj 提到...

魚群大量凍死 寒潮恐重演

【聯合報╱記者許玉娟/澎湖報導】2011.02.01

寒流接續報到,澎湖沿海陸續發現蝶魚、雀鯛、鸚哥魚、天竺鯛等多種魚類被凍死,且數量日增,箱網養殖魚也傳災情,縣議員李添進等人憂心3年前大陸寒潮帶來的寒害重演。

澎湖水產試驗所主任蔡萬生說,3年前寒災時,在澎湖內海極限低溫測值是攝氏11.73度,昨天測得極限低溫在攝氏13.61度,依氣象局預測未來幾天會回暖,重演的機率不大。

國立海洋大學校長李國添教授則警告,今年是反聖嬰年,澎湖沿海只要觀測到「每秒6公尺強風持續吹拂超過20天」,寒潮恐將「再次入侵」。

這幾天接近滿潮時,順著澎湖本島海岸線走,就可看見靠近海邊兩、三公尺的範圍內,漂浮著一小團、一小團死魚,不少民眾忙著撿拾漂浮海面或散落礁岩上的凍死魚回家,一天能撿個三、五公斤不是問題。

縣議員葉明縣表示,這兩天離島望安鄉也出現魚群被凍死現象,各村都有,被凍死魚群雖然多數是不耐寒的珊瑚礁魚,但數量持續增加,和以往情況不太一樣,一些海鱺養殖戶開始擔心3年前的寒害會重演。

3年前,大陸「寒潮」入侵,澎湖海域水溫遽降,海洋生物一時無法適應,造成58科172種魚類大量死亡,事後清理死魚多達1700多噸,對澎湖海洋生態造成非常嚴重的衝擊。



◆ 天寒保暖 紅毛猩猩披毯子

【聯合報╱記者楊濡嘉/高雄報導】2011.02.01

寒流一波波,高雄市壽山動物園為動物設保暖物品,因此過年期間到動物園遊玩的民眾,可能看到紅毛猩猩披著厚厚的麻布袋曬太陽,也可能見到綠鬣蜥在躺在保溫燈下閉目養神。

壽山動物園管理中心主任張博宇說,冷氣團一波波報到,高雄地區白天雖可以看到太陽,怕冷的動物還是需要保暖,即使動物們走出園舍曬太陽,一些保暖設施還是需啟動,晚上怕冷的動物則住暖氣房。

紅毛猩猩園裡有毛毯、麻布毯,怕冷的紅毛猩猩經常披著毯子或麻布袋,靜坐在陽光下取暖;走動時,也用麻布毯把全身包得緊緊的,還不時拉拉滑下的毯子。

「二趾樹懶的房舍裡有紅外線保溫燈,樹懶會進去取暖,」張博宇表示,98年間動物園全面整修時,特別在部分動物的園舍內加裝冷氣和保暖設備,幫助動物過暑熱和寒冬。

樹懶的紅外線保溫燈裝在園舍頂端,樹懶要取暖時會慢慢從園舍裡的樹枝爬到保暖燈旁,掛在靠近保暖燈的位置避寒。

綠鬣蜥喜歡趴在保溫燈下,閉目養神,如果冬陽較強,會靜趴在戶外的樹木上曬太陽。有些家長「找不到」牠們,反而是小朋友眼力好,「發現」一動也不動的綠鬣蜥。

可以隔著強化玻璃近距離觀看的兩隻小獅子,過年期間滿1歲;兩隻獅子比較不怕冷,不過到了晚上收舍之後,兄弟倆也喜歡挨在一起取暖。

來自熱帶的象龜雖然殼很厚,還是怕冷,喜歡待在保暖燈下,但往往只有一隻能安穩的燈下取暖,其他的只好擠在角落防寒。

台灣黑熊是壽山動物園少數喜歡南台灣冷天的動物,冷氣團再強,仍然在園區內爬上爬下。



◆ 鯨豚重回紐約港 紐約人樂開懷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1.02.01

紐約外海多年未見大量鯨豚等哺乳類動物出現,最近此一景象又重新出現了!當地一名賞鯨漁船船長表示,紐約市外海最近的鯨魚或海豚較往年數量增加許多,海面上可瞥見鯨魚的數量幾乎成長10倍以上。

《紐約每日新聞報》引述當地一名賞鯨船船長帕拉蒂諾表示,「過去在紐約海域,一年大概只有10隻鯨魚出現,現在的數量大概成長到100隻以上,去年6月到9月間,甚至每天都可看到海豚來報到。」這些海底嬌客還包括座頭鯨與藍鯨,甚至瀕臨絕種的北大西洋露脊鯨。

根據科學家表示,這些鯨魚應該是開始習慣在紐約市外海活動,特別是聚集在史坦頓島附近,過去長期觀察鯨魚活動的康乃爾大學教授克拉克就表示,「在紐約市附近水域至少已發現6種不同鯨魚的蹤跡,的確令人振奮。」

帕拉蒂諾更表示,「橫跨紐約市與外島的韋拉札諾海峽大橋橋下,至少也有10隻長鬚鯨經常出沒。」

另外科學家表示,由於海水較以往乾淨,加上麻薩諸塞州針對鯨魚經常出沒的海域,要求漁船放慢速度,因此讓鯨魚的活動不受人為打擾,讓這些海底嬌客開始回到紐約附近海域聚集與生存。



◆ 冬奧後失業 百隻雪橇犬遭「處決」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綜合報導】2011.02.02

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結束後,加拿大滑雪聖地惠斯勒的狗拉雪橇旅遊活動生意一落千丈,一間度假村為省成本,去年4月竟屠殺100隻拉遊客雪橇的哈士奇犬,痛下殺手的男子因出現心理問題向勞工局申請職業傷害給付,慘案才在1月31日曝光,加國警方已介入調查。

在惠斯勒經營雪橇載客服務的「惠斯勒戶外冒險」旅遊公司(Outdoor Adventures Whistler),為應付冬奧期間大量遊客,養了約300隻哈士奇。冬奧結束2個月後,觀光人潮銳減,經營者要求負責照料這些狗的經理佛瑟(Bob Fawcett)設法減少狗兒數量以節省成本,他試圖開放認養,但成效不佳,於是決定屠殺狗兒。

佛瑟說,起初他把狗兒個別帶到森林深處,以肉食轉移狗兒注意力後,開槍「處決」。但他發現這樣速度太慢,後來便在所有狗兒面前直接動手。這樁大屠殺發生於去年4月21及23日,共100隻狗遇害。

目睹同胞被殺害的狗兒們出現焦慮和壓力傾向,看到佛瑟便極度不安,甚至攻擊他,他必須和狗搏鬥,把牠們壓制在地,再開槍殺害。狗兒騷動也使佛瑟下手失準,未一槍斃命的狗兒,試圖爬出屍橫遍野的「集體墳場」,他還跳進坑內,對受傷狗兒補上一槍。他說後來改用刀子,站在狗兒背後,朝牠們的喉嚨劃上一刀,讓狗兒失血而死。

屠殺過後5天,佛瑟求助心理醫師,病歷顯示他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有做噩夢、恐慌、失眠、易怒及憂鬱等症狀。佛瑟向卑詩省勞工局申請職業傷害給付獲准,案件才曝光。加拿大皇家騎警表示已派員偵辦。

「卑詩省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會長瑪西.莫瑞亞蒂說,勞工局對此案的調查報告,內容殘忍到她根本讀不下去,她認為佛瑟理應拒絕當劊子手,對他的處境毫不同情。

「惠斯勒戶外冒險」公司31日發表聲明,表示當時完全不知道佛瑟用這種手法屠殺狗兒。在加拿大,傷害或危及動物生命違反刑法,最高可判處5年徒刑;虐待動物可處以罰鍰和18個月有期徒刑。

fsj 提到...

屠殺雪橇犬 狗主:情非得已

中央社 2011.02.04

因屠殺100隻雪橇犬而引發世界關切的新聞事件主人3日表示,他這麼做,實在是情非得已。

曾經營「咆哮犬旅遊公司」(Howling Dog Tours)的加拿大人佛西特(Robert Fawcett),在沈寂一段時間後表示,他屠殺的100隻雪橇犬,一半以上都已過老及有病,不適合人們認養。

佛西特經營的旅遊公司,冬運會後,因業績不佳賣給「戶外旅遊公司」(Outdoor Adventures)。他3日即是與戶外旅遊公司以共同發表聲明的方式,回應外界對他屠殺雪橇犬的責難。

聲明指出,佛西特去年4月即曾告知「戶外旅遊」東主何西安(Hoey Houssian),稱「咆哮犬旅遊公司」的雪橇犬中,有50隻需人道毀滅。聲明還說,這些雪橇犬生來就是要在野地中奔跑,如不能奔跑而關在籠子中,生活品質將變得很差。

「戶外旅遊」公司表示,該公司去年5月才接收「咆哮犬旅遊」。當時,100隻雪橇犬已被殺死。

「咆哮犬旅遊」殺害雪橇犬的員工,由於心理受到創傷,曾向英屬哥倫比亞省(British Columbia)工作安全局求助,要求心理輔導。

根據工作安全局的文件,被屠殺的100隻雪橇犬,死狀很慘,有些被槍射死,有些遭割喉致死,然後集體掩埋。

佛西特及「戶外旅遊」的共同聲明,只交代50隻雪橇犬被處決的情況,而未說明另外50隻。

工作安全局的文件亦顯示,佛西特賣給「戶外旅遊」的雪橇犬共300隻。「咆哮犬旅遊」是在冬運會後經營不下去,才將公司出讓給「戶外旅遊」。佛西特似乎是在「戶外旅遊」的壓力下,才出屠殺100隻雪橇犬的下策。

去年12月或今年1月,一名亦叫作佛西特的人士,曾在網上兩個討論會中張貼告示。

這位佛西特說,他屠殺100隻雪橇犬實在是情非得已。因為接收公司(網上未指明)要求,為了減少成本,他必須減少1/3的雪橇犬。為了公司能順利出讓,他才狠下心,屠殺了100隻雪橇犬。

據猜測,這位網路上的佛西特,就是「咆哮犬旅遊」公司的佛西特。不過,還有待有關單位證實。

目前,加拿大皇家騎警及溫哥華「防止虐待動物協會」都在調查屠殺雪橇犬事件。在真相未大白之前,英屬哥倫比亞省長康貝爾(Gordon Campbell)亦下令成立一個專案小組,發掘事實真相,並提出今後如何防止這種慘劇的辦法。

fsj 提到...

玉山塔塔加 台灣黑熊趴趴走

【聯合報╱記者黃宏璣/南投報導】2011.02.11

「塔塔加熊出沒!」這不是嚇人,而是玉山國家公園成立20年後,所呈現的「玉山保育做得好,台灣黑熊到處跑」現象;爬玉山登山客要及早學習如何面對黑熊自保了。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陳隆陞說,往常要到沙里仙溪與楠梓仙溪才偶爾看得到台灣黑熊,這次往玉山主峰的塔塔加竟發現台灣黑熊,是記憶所知首次,因黑熊出現地方就在楠梓仙溪上游,不排除排雲整修人少,熊沿溪上溯的可能性。

玉管處去年委託黃美秀團隊進行「塔塔加地區哺乳類動物監測調查」時,架設多具先進的數位式紅外線自動像機,12月在玉山主峰線孟祿亭、海拔約3000公尺下邊坡附近攝得9張清晰的台灣黑熊影像,前後出現長達34秒。

另去年8月於塔塔加森林內也拍到台灣黑熊背影,由於排雲山莊正整建,且正實施玉山靜山季,使大自然得以休養生息,玉管處推測這些保育措施降低了人為干擾,黑熊才會在這些地方出沒,顯示玉山保育有成,黑熊逐漸回到原棲息地。

這是玉管處委託屏科大黃美秀教授的研究團隊,長期監測調查大分山區黑熊,首度在遊客進出頻繁的登山路線發現黑熊,而去年在玉山大分山區黑熊觀測到的數量已逾200隻。

玉管處呼籲登山客及遊客今後上山時,應結伴同行,確實包裝好攜帶的食物,勿使味道外洩,同時處理好垃圾及排遺,應於出發前至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網站http://www.ysnp.gov.tw/)點選黑熊保育網等學習課程,做好在園區內與台灣黑熊等野生動物面對面時應變準備。

黑熊出沒 自保5招

攀登玉山遇見台灣黑熊時,如何自保?

玉管處和屏科大黑熊研究小組提供五部曲供參:沒被黑熊看見,輕聲離開。被黑熊看見了,不要出聲,輕聲離開。被黑熊追,快逃。不爬樹、不裝死。保護自己身體求生。



◆ 悲泣紅樹林 為建臨時碼頭 全遭挖除

自由 2011.02.11

〔記者洪臣宏/林園報導〕林園石化工業區信昌化工破天荒以水路運載重型機具,目前正修築臨時碼頭、越堤路,工地卻選在紅樹林復育區,新栽植欖李被全部刨除,令保育人士扼腕,第七河川局表示會要求信昌回復原狀。

信昌化工以載運「重型設備」為由,向第七河川局申請在高屏溪出海口修築臨時碼頭、越堤路,工期至三月底為止,但工程動工後卻讓地方保育人士錯愕。

八八災後才復育 竟遇浩劫

林園鄉紅樹林保育學會理事長陳俊強指出,八八水災重創紅樹林保育區,去年底才動員志工在出海口重新復育,未料信昌的臨時碼頭就選在復育區,好不容易展現生機的欖李被刨除,所有心血付諸流水。

也有居民質疑重型機具越過河堤,恐會壓壞堤防,面對洪水將毫無招架之力,一旁就是石化工業區,安全令人擔憂。

第七河川局管理課課長李宗恩表示,信昌所運載為重達三百八十噸的「反應器」,公路無法承載,所以必須靠水路;平底船將載運反應器從高雄港進入高屏溪,從臨時碼頭登岸之後,越過河堤進入工業區內。

河川局:會要求回復原狀

運載作業只需一天時間,但包括修築碼頭、越堤路等前置作業得耗費上月。2年前某石化廠曾以運載重型設備為由,向公路總局申請回填雙園大橋兩側引道,費盡功夫才將機具運進廠區,這次因雙園大橋及引道在八八水災被沖毀,機具頭一遭改走水路。

李宗恩說,工程展開前曾委請土木技師公會勘查,確定不會破壞河堤才同意申請,且若有紅樹林遭移除,會依契約要求信昌回復原狀。

fsj 提到...

血淋淋兔草 動保團體籲拒買
http://udn.com/NEWS/LIFE/LIF1/6153434.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1.02.15

一隻隻的雪白小獺兔,剛剛被農戶電擊昏厥、全身抽搐尚未完全死亡,就被農戶活活剝皮,血肉模糊,還伴隨著小兔子微弱悽慘的叫聲,就連應該銷毀的病死兔,也一併取毛來用。動保團體今天公布中國大陸河北獺兔毛生產錄影帶,影片內容極為殘忍,呼籲民眾為了自身的健康與動物保育,不要使用兔毛製品。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表示,大陸是全世界兔毛最大的生產國,九成以上的兔毛都來自大陸,每一年至少有1000萬隻兔子被屠宰,包括獺兔、安哥拉兔及肉兔。其中,僅安哥拉兔皮毛可再生,其餘兔子皆立刻死亡,取皮製作成各式各樣的兔毛大衣、背心、鞋靴、包包及圍巾,但製作過程中極為不人道。

陳玉敏表示,人工飼養的獺兔大概出生4周,就被帶離母兔身邊,飼養在非常小的兔籠裡,隨著體型長大身體站不直,大多都有脊椎疾病,有時更因為生長環境窘迫自殘,但飼主僅讓這些兔子逐漸長大,等待第一個冬天剝皮變賣,一公斤生兔皮約800元台幣,非常便宜。

由於兔子生性活潑好動,農戶為了順利剝皮,不得不用電擊棒直接電擊兔子,但兔子僅會暫時昏厥並未死亡。大多數兔子都在活生生、意識清醒的狀態下被整隻剝皮,畫面鮮血淋漓非常殘忍,大陸甚至連應該銷毀的病死兔,也一併取毛來用,上面有多少病菌沒人知道。

陳玉敏說,兔子皮剝下來以後,還需要用藥物洗滌、軟化、染色,其中含有許多化學藥劑、甲醛、硫酸與鉻等重金屬殘留,穿在身上對人體並不好,她呼籲民眾拒買、拒用兔毛製品。動保團體也呼籲,國內應該立法要求所有皮毛製品應標明原料、材質及產地,以免民眾用到黑心皮草。



◆ 非用兔毛不可?論保暖 科技布更優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1.02.15

一定非用兔毛不可嗎?動保團體表示,現在科技進步,不少科技研發的保暖材質都可以取代真的皮草製品,許多兔毛僅用在衣物的花邊、裝飾上,對保暖無益,商人為了節省成本,更可能運用其他更廉價、不衛生的皮毛去仿兔毛。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表示,科技進步,機能性布料非常多,比如說PVC聚脂纖維可以仿皮草仿得幾可亂真,還有登山極地裝備用的Gore-tex材質等皆可保暖,並非一定要使用兔毛、狐狸毛、貂毛等真皮草。

市面上的皮毛製品若要辨識真假僅能用燒的,燒起來有動物烤肉味,且一碰就碎就是動物皮草,人造皮草燒起來會皺成一團且有塑膠味。動保團體表示,許多商人為了節省成本,而改用貓毛、狗毛,衛生非常堪慮。

fsj 提到...

流浪狗橫行 年耗2億公帑善後

自由 2011/02/16

〔記者陳慧萍、王榮祥、鍾麗華/綜合報導〕監察院調查發現,農委會對流浪犬管理不良,執行犬隻絕育、植入晶片等政策不力,導致流浪犬數量持續成長,不但威脅人身安全、危害交通安全,也衝擊國家觀光形象,平均每年須耗費二億多元公帑處理善後,監院昨天通過糾正農委會。農委會表示,尚未收到糾正文,待瞭解內容後,針對缺失檢討改進。

農委會管理不善被糾正

提案監委錢林慧君指出,動物保護法立法迄今已十三年,農委會也有法源辦理「犬隻絕育獎勵」及「補助犬隻絕育費用」,卻沒有徹底落實,十年來犬隻絕育率僅三成,且晶片植入比率僅維持在六成左右,監察院針對此議題已提過調查意見,但農委會迄未能提出更有效解決對策。

郵差被狗咬 3年通報2519件

糾正案文指出,流浪犬威脅人身安全、危害交通安全,引發民怨甚深,據中華郵政公司統計,近三年郵差遭犬隻攻擊高達兩千五百一十九次,過去也曾發生北部某女童在校園遭六犬攻擊咬爛耳朵,及成大外文系法國籍教授騎車遭狗追逐、倒地頭部重創成為植物人等憾事。

此外,流浪犬也會攻擊農民飼養之經濟動物,近三年來流浪狗咬死農家飼養之家禽家畜達一萬四千六百多隻。

糾正案文指出,近三年來因犬隻導致道路車禍案件數高達八百二十三件,國道自九十七年一月一日迄九十九年十月三十一日,清理狗屍高達四千九百零九具,等於至少有四千九百零九部車輛於高速行駛下,必須緊急變換車道,閃避犬隻。

糾正案文指出,農委會未督導地方政府落實動物保護檢查,使得連續四年未開出任何一張「棄養犬隻」罰單的縣市高達十九個,連續四年於公共場所稽查「寵物登記」之件數掛零者也高達十二縣市,顯見農委會未善盡監督執法之責。

鳳山郵差被攻擊次數最多

其中被犬隻攻擊次數最高的高雄鳳山郵局投遞股共有一百零五名郵務士,投遞股估算,郵務士被狗攻擊次數每年大約三到四次,多數兇手是鳳山區的家犬,不過流浪狗傷害程度較嚴重,去年中曾有郵務士被流浪狗咬傷小腿流血案例,當事人因此休息了好幾天。

投遞股表示,郵務士都有保險,若遭流浪狗攻擊會有保障,若遭家犬攻擊則會視情況向狗主人求償。



◆ 加州醞釀禁魚翅 華裔議員打對台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洛杉磯14日電】2011.02.16

中國農曆新年過後一周餘,加州民主黨華裔州眾議員方文忠(Paul Fong)14日與本黨同僚哈夫曼(Jared Huffman)議員提出為鯊魚請命法案,擬禁止持有、銷售魚翅(shark fin),以免鯊魚絕種。由於魚翅是備受華人喜愛的佳餚,加州民主黨華裔州參議員余胤良(Leland Yee)與數位中餐館店主指稱,這個法案不公平打擊中國文化,宣布將堅決抗爭。

方文忠和哈夫曼的法案獲得「維護天然資源協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等環保團體的支持。他們指稱,為了取得魚翅,許多捕魚者殘忍生割鯊魚鰭,然後把牠們丟進海裡,任其死亡,只為了取得其身體2%至5%的部分,每年殺死2600萬至7300萬條鯊魚。

許多華人認為,魚翅是美味珍饈,而且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某些華人認為,魚翅對骨骼、腎臟、肺臟有益,甚至能抗癌。中餐館的魚翅需求量甚大。精心烹製的名貴魚翅羹每碗可賣到40元。

參選舊金山市長的余胤良表示,他關心過度捕鯊魚問題,也支持禁止為取得魚鰭而殺死鯊魚的聯邦法。但是,擬議中的州法完全禁止食用魚翅,無論取自何種鯊魚、如何捕獲,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他說,有些鯊魚適當繁殖,是可以撈捕的。他並表示,這個法案不公平打擊中國美食。他說,他最近也反對加州要禁止食用田雞和烏龜的建議。

如果這個法案通過,加州將繼夏威夷(去年5月28日簽字生效)之後,成為全美第二個立法禁止銷售魚翅的州。俄勒岡與華盛頓州也在考慮類似法案。



◆ 中寮野溪放生錦鯉 恐衝擊生態

中央社 2011.02.16

高雄鳥會過年前接獲民眾舉報,指有人在高雄市旗山區中寮山區野溪放生100多條錦鯉,經向政府反映未獲回應,今天上午組隊入山尋蹤拍記錄片,期喚醒各界重視。

高雄鳥會總幹事林昆海今天表示,旗山溪洲附近民眾提供線報,指有人在中寮山區野溪放生100多條活錦鯉。他陪同理事長林世宗前往現勘,發現放生地點竟是1處野溪深潭,七彩繽紛的錦鯉在墨綠色深潭悠游,是很醒目的。

林昆海表示,曾緊急電告市府農業局、水利局及河川局等相關政府單位要求盡快處理,迄今2個多星期,錦鯉尚在溪流游。

中寮山區是高雄鳥會長期經營生態據點之一,山區野溪深潭位於深山,平時只有當地居民進出,錦鯉放生處附近僅有幾間小木屋,年節假期才現人影。鳥會推測是住在附近民眾放生,利用過年期間觀賞餵食。

林昆海表示,錦鯉是一種外來觀賞魚種,不應該放生到野溪中,雨季來臨時恐擴散到整條溪流。盲目放生團體常常不分物種、地點放生,造成放生物種的死亡,嚴重衝擊當地生態平衡。

高雄師範大學生物科技系教授梁世雄表示,錦鯉屬於中大體型雜食性魚類,如果是圈養在人工景觀池還無妨,一旦野放到自然溪流,對於生態衝擊恐怕無法預估,也是當地原生水中生物浩劫的開始。

梁世雄說,錦鯉繁殖力很高,族群量短時間內會倍數增加,成為優勢種;牠的覓食習性有咀嚼再吐出的行為,容易污染水質、降低水體的能見度,也會破壞小型魚覓食成功率。

他表示,錦鯉體型長約1尺半至2尺間,食量也非常大,不論是水草、小型魚蝦都會成為牠的食物,影響整個食物鏈的完整;美國用錦鯉控制水草,因此若不及時從中寮山區野溪撈起,可能造成溪流中水草族群滅絕,影響其他無脊椎生物、水生昆蟲的生存。

鳥會呼籲,請相關宗教團體和民眾放生該節制,未積功德卻可能先造惡業。

fsj 提到...

黑琵飛去哪 特生中心邀跨國研討

自由 2011/02/19

〔記者劉婉君/七股報導〕台南市七股區曾文溪口度冬黑面琵鷺數量,自去年十二月以來大幅銳減,各界迄今仍在找原因,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四月七日舉辦國際研討會,邀請韓、越、香港、澳門等地專家,共同研商尋找解決之道。

國際保育鳥類黑面琵鷺去年十一月來台度冬數量逾一千六百隻,改寫歷年紀錄,但十二月十二日以來幾次普查結果,台南市七股區曾文溪口主棲地的黑面琵鷺度冬族群卻不斷下滑,生態攝影家吳明昌說,有時只有個位數,有時甚至完全不見蹤影,是以往未曾發生的現象,令人相當憂心。

吳明昌表示,除了氣候異常,原本黑面琵鷺主要覓食、避冬的東魚塭,有許多公有的廢棄魚塭開始整地復養,棲地遭到破壞,近日又有軍用教練機訓練、拖曳傘活動等干擾,都是導致黑面琵鷺離開保護區的可能原因,希望台南市政府在現有公有魚塭租約期滿後,不要再續約。

特生中心七股研究中心籌備處主任薛美莉表示,除了食物及棲地因素外,氣候變遷屬全球性問題,四月七日國際研討會將邀請香港、澳門、韓國、越南等地專家學者,以了解氣候異常對各國黑面琵鷺棲息狀況的影響,並探討數量明顯減少可能的原因。

曾文溪口黑面琵鷺族群減少,不少賞鳥遊客大失所望,特生中心自昨日起至三月三十一日,在七股研究中心舉辦「吳明昌水鳥生態之美攝影展」,讓無緣親眼目睹黑面琵鷺嬌態的遊客,可以透過吳明昌的鏡頭,觀賞到黑面琵鷺、反嘴?等水鳥的生態之美。



◆ 宜縣清除外來種生物計畫

台灣新生報 2011/02/20 【記者董秀雲/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提送外來種生物宣導暨監測調查清除計畫,獲得林務局核定辦理,將從一百年起正式施行。縣府強調,要防治外來種生物繼續危害生態環境,其治本之道應從防治及教育做起,清除已嚴重危害的外來種雖困難重重,短時間內也無法有效的清除,但若現階段不做,將來就更難清除。

縣府策略,對民眾教育最為必要,如家中飼養的水族魚類及各種寵物雖很漂亮,但是不養的時候不要任意丟到野外,同時應養成對寵物負責的做法。較積極的做法是發動社會大眾的力量,加強社區外來種生物的調查,結合縣內生態社團協助情除,讓外來種的危害程度稍為降低,給原生種生物一個喘息的生存空間。

施行步驟:進行全縣外來種入侵種分布狀況、至學校及社區進行外來入侵種危害生態的嚴重性宣導教育。評估移除作業的可行性及方式、移除外來種作業、研發外來種生物清除後的應用。

宜蘭縣外來種的分布及種類與其他縣市略有不同,小花蔓澤蘭並無想像中的嚴重,反倒是水生植物,布袋蓮、粉粒狐尾藻、槐葉萍、大萍、苦草,已嚴重占據大小河川及湖泊,除阻礙水流也造成水質優氧化。陸域範圍則是外來種鳥類危害較嚴重,從泰國等東南亞引進的白尾八哥、家八哥、泰國八哥、紅鳩。

縣府表示;其實很多外來種引進之初,大多有其用途及規畫,但因國人的接受度不高而導至危害,如魚虎,在東南亞一帶是高級的魚類,一般人要吃還不一定買得起,在台灣目前有不少東南亞的新住民,對這種魚類有比較特殊的烹飪方式,可以研發出有別與台灣傳統口味。植物像李氏禾、小花蔓澤蘭,纖維較豐富的種類,可在清除時,加入製作手抄紙活動,一些纖維不是很多的水生植物,也可加入稻穀等介質做成堆肥使用。



◆ 全球捕撈過度大魚銳減2/3

台灣新生報 2011/02/20

科學家今天表示,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由於人類捕撈過度,留下體型較小的魚類大量繁殖,海洋中大型掠食性魚類越來越少。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研究員表示,全球鱈魚、鮪魚及石斑魚等大型魚類銳減三分之二,鯷魚、沙丁魚及胡瓜魚的數量則激增。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漁業中心(Fisheries Centre)教授克利斯坦森(Villy Christensen)在華盛頓「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年度會議上發表這項研究發現。

他說:「除去海中的大型、掠食性物種,就剩下體積小的飼料魚在海裡繁殖。」

研究員也發現,過去四十年來,掠食性魚類的數量減少超過一半(五四%)。



◆ 環團纏鬥奏效 日宣布停止捕鯨

自由 2011.02.19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由於遭到反捕鯨團體「海洋牧者協會」嚴重的干擾,日本被迫中斷捕鯨行動。農林水產相鹿野道彥十八日表示,決定提前結束調查捕鯨行動並召回船隊。

這是海洋牧者協會從二○○五年起對日展開反捕鯨行動以來,首次讓日本中止捕鯨行動。對此會長華生在新加坡接受訪問時表示,他們在南極冰冷海域冒險纏鬥了七年,日本終於退出捕鯨場,這真是大好消息,也是「鯨魚的大勝利」。華生表示,本季他們出動了三艘抗議船,下一季可望會增加到四艘。

日本本季的調查捕鯨行動原本預定三月底才結束,四艘捕鯨船計畫捕抓八五○頭鯨魚,但因提前結束,使得本季僅捕獲南極小鬚鯨一七○頭、長鬚鯨二頭,創歷史新低。

雖然日本官房長官枝野幸男表示,下一季的調查捕鯨行動將會照常,不過由於捕鯨經費大部分來自販賣鯨魚肉,本季的低捕獲量,可能影響下一季的捕鯨行動,農林水產省也在檢討,下一季捕鯨行動可能會縮小。

海洋牧者協會今年採取的抗議行動,雖然不像去年引發撞船翻覆意外,但手段仍然十分激烈,包括以大型彈弓發射強酸瓶、紅漆瓶,還有以雷射光干擾日船作業、向海裡投入鋼絲繩索,試圖纏住日船螺旋槳,發射降落傘型信號彈,在日船甲板上引燃等,日方認為這些激烈手法可能危及船員與船隻的安全,被迫結束捕鯨行動。

不過,日方也收集證據向抗議船隻船籍註冊國澳洲報案,外相前原誠司十八日也召見抗議船註冊或停靠相關國家荷蘭、澳洲及紐西蘭大使表示抗議。

fsj 提到...

中俄建自然保護區 虎豹重返長白山

【美國之音中文網/記者白樺/莫斯科電】2011/02/24

為保護東北虎和遠東豹,俄羅斯和中國將組建跨邊境自然保護區。生態環保人士說,這一措施將有助於提高雙方境內,特別是中方一側的東北虎數量。

保護東北虎和遠東豹

俄羅斯政府最近批准了有關同中國建立跨邊境自然保護區的協定草案。同中國將組建的跨境自然保護區包括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兩個自然生態保護區、以及中國琿春自然保護區。組建俄中跨境自然保護區是為了保護東北虎以及遠東豹。

為東北虎建走廊

俄羅斯世界野生自然基金會符拉迪沃斯托克辦公室領導人達爾曼說,組建俄中跨境自然保護區有助於使東北虎和遠東豹的數量保持在現有水平,同時更能幫助雙方特別是中方增加東北虎數量。

達爾曼說:「俄羅斯一側東北虎的數量較多,但東北虎賴以棲息的森林範圍現在受到限制。組建跨境自然保護區後,可在兩國之間為東北虎和遠東豹建立走廊,使東北虎更方便從俄羅斯到中國生活。」

俄中東北虎數量懸殊

俄羅斯生態環保人士透露,目前中國境內的野生東北虎數量不足20隻,俄方境內東北虎數量超過400。

中國吉林省的琿春地區位於中國、俄羅斯和朝鮮三國交接地帶,當地是中國野生東北虎最為集中地區。

增加長白山東北虎數量

世界野生自然基金會的達爾曼說,中國有計劃提高琿春附近長白山地區野生東北虎數量,建立俄中跨境自然保護區能對這一計劃提供幫助。

達爾曼說:「這意味著國家將對跨境自然保護區提供財政資助。東北虎棲息森林的護林體制也會改變,因此很有希望能使東北虎重返長白山地區。目前長白山地區有7到8只東北虎,我們期望過10年之後,長白山地區的東北虎數量能提高到40只。」

官方推動保護虎豹 去年11月曾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召開了全球老虎峰會。中國總理溫家寶和俄羅斯總理普京都出席這次會議。在這次會議上,生態環保人士提出了為東北虎和遠東豹組建俄中跨境自然保護區的計劃。

俄羅斯政府公佈的命令說,為東北虎和遠東豹組建俄中跨境自然保護區,能促進當地生態資源發展,開發旅遊業。組建跨境自然保護區的協定為期5年。協定期滿後,如每一方都不反對,協定可自動延長。

俄擬統計登記虎皮 俄羅斯自然資源部部長在去年的全球老虎峰會上曾透露,俄方還將採取其他措施提高東北虎的數量,包括對私人擁有的虎皮的數量進行登記統計,禁止在東北虎棲息森林地區伐木,以及擴大東北虎棲息自然保護區的面積。



◆ 上海城區養狗 每戶限一隻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1.02.25

《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經過多次修改,前天通過,將於5月15日實施。根據該條例,養狗人需承擔狂犬病疫苗、電子標識、相關證件和管理服務費用。條例還規定城市化地區每戶限養一隻,禁止個人飼養猛犬。

根據規定,上海禁止個人飼養猛犬,已養的猛犬交由公安部門收容。如果傷害他人兩次以上或者一次傷害兩人以上的,由公安部門吊銷《養犬登記證》後收容。

條例還規定城市化地區每戶限養隻狗,一戶已經飼養兩隻或者兩隻以上,並已依法辦理養狗登記的,可繼續飼養。生育幼狗的,養狗人需在其出生後三個月內,將超過限養數量的狗轉送。

為控制狗的繁殖,鼓勵實施結紮手術。條例規定,養狗人對飼養的狗實施結紮,憑手術證明減半收取管理服務費。

據瞭解,目前在上海中心城區,養一隻狗每年應繳納管理費用為1000至2000元人民幣不等,按照一隻狗正常12─15歲的壽命,一生當中主人需為其繳納的管理費高達幾萬元。為了逃避高收費,大部分民眾都不為寵物狗辦證。因此,上海目前登記有15萬隻狗,而估計無證的狗多達60餘萬隻。上海市農委、市公安局表示,今後管理服務費一定會降低,但並未透露具體數額,只是表示仍在核定,將在5月15日公布。

條例還具體明確了公安部門、獸醫主管部門等相關部門在管理中的具體職責。上海市公安局治安總隊治安管理處副處長孫衛華表示,將來可能採用聯合循環上門登記和防疫的方式,集中辦理一批登記。

上海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丁偉指出,條例實施後,上海將出現養狗登記和免疫高峰。

fsj 提到...

論文登上科學期刊/台大跨國團隊研究︰紅火蟻都源自美國

自由 2011.02.26

〔記者胡清暉/台北報導〕二○○三年紅火蟻確定入侵台灣,造成全台高度警戒,但擴散途徑一直無法掌握,台大、美、澳合作的跨國團隊經過五年研究,破解紅火蟻入侵途徑和演化,研判台、中、澳洲的紅火蟻都來自美國,論文已刊登在《Science》國際期刊。

這項研究是由台大昆蟲系博士楊景程、昆蟲學系教授石正人、吳文哲組成的研究團隊和美國農業部、澳洲生物安全署等單位跨國合作。

利用遺傳標記 追溯來源

吳文哲表示,紅火蟻被列為百大入侵物種,源自南美洲,本世紀初橫跨太平洋進入紐澳,隨後台、港、中、澳門相繼淪陷,紅火蟻的學名「invicta」(拉丁文)也是「無敵」的意思。

楊景程分析,這項研究利用大量遺傳標記,配合各式遺傳分析與模擬,結果顯示,近期遭受入侵的區域,入侵源皆可追溯至美國,已建立龐大的基因資料庫,可協助疫情發生地區找出紅火蟻來源。

楊景程指出,紅火蟻繁殖力強,一隻紅火蟻蟻后一天最多可以產五千顆卵,工作五年可產九百多萬顆卵,蟻后被工蟻保護的很好,只要一被打擾就被護送逃離,要徹底撲滅紅火蟻並不容易,只能從防治著手。

石正人指出,在美國每年都有被紅火蟻叮咬致死的案例,且會消滅青蛙、蚯蚓,對生物多樣性有很大危害,估算台灣目前紅火蟻整體防治率已有八十%。

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主任黃榮南提醒,一旦發現紅火蟻,可立即通報,電話:0800095590。



◆ 紅火蟻入侵謎團 台大破解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177169.shtml

【聯合報╱記者王維玲/台北報導】2011.02.26

被列為百大入侵物種紅火蟻,繁殖力強且難以撲滅,也難以追查擴散路徑,造成全球恐慌。台大昆蟲系與美國、澳洲合作的跨國團隊成功破解紅火蟻的演化及入侵途徑,可協助疫情發生地區找出紅火蟻來源,進而加強檢疫,改寫全球防範紅火蟻入侵的防治工作。

台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及博士生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破解紅火蟻在全球的入侵途徑,可協助疫情發生地區找出紅火蟻來源,進而加強檢疫。這篇論文刊登在廿五日出刊的《Science》期刊上。

昆蟲學系教授石正人指出,紅火蟻於一九三○年代由南美洲入侵美國後,迅速擴散至東南方十七州,二十世紀末已蔓延至加州、墨西哥,美國每年損失將近八十億美元;二十一世紀初更橫跨太平洋,入侵至澳洲及紐西蘭,連台灣、香港、澳門及中國也相繼淪陷。

台大昆蟲學系博士楊景程表示,紅火蟻拉丁文學名invicta是「無敵」的意思,一隻紅火蟻后一天最多可以產五千顆卵,五年便可產九百多萬顆卵,不論如何噴灑各種農藥、水淹、火燒,蟻后永遠被工蟻保護得很好,難以消滅。

楊景程研究分析大量遺傳標記後發現,澳紐、台港澳等受害區域皆和美國頻繁貿易,又是火蟻適合居住的熱帶或亞熱帶氣候。

石正人指出,研究團隊花了五年時間,採集各入侵地的蟻巢,建立完整的火蟻遺傳基因資料庫,掌握火蟻入侵的擴散途徑,未來其他國家若發生疫情,就可從基因資料庫比對,找出火蟻來源,並針對來源國家加強檢疫管道和產品控管,達到防治及防堵效果。



◆ 《黑琵濕樂園》茄萣濕地 黑面琵鷺暴增

自由 2011.02.26

〔記者蘇福男/茄萣報導〕茄萣濕地成為黑面琵鷺的新樂園!

黑面琵鷺全球數量計有二千二百多隻,去年有一千一百八十五隻來台過冬,但今年受到天候異常等因素影響,來台數量銳減,根據台南鳥會、黑面琵鷺保護協會和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的統計,今年僅有六百六十多隻來台,數量足足比去年短少一半以上。

以往只有散客一、二隻 今年來了二十七隻

鳥會人員觀察發現,由於台南七股主棲地今年受到嚴重干擾,加上小魚等食物短缺,六百六十多隻黑面琵鷺有南移至四草、茄萣濕地的現象。

茄萣鄉生態文化協會會長鄭和泰喜出望外表示,茄萣濕地這幾年發現的黑面琵鷺,多屬一、二隻的「散客」,但今年卻反常出現「觀光團」,總共有廿七隻落腳過冬,數量約佔全球的一.二%。

針對黑面琵鷺的消長現象,鄭和泰研判,茄萣濕地的道路工程已接近完工,人為干擾大幅減少,加上去年六月下雨濕地積水,長滿黑面琵鷺最愛的吳郭魚幼苗,是吸引黑面琵鷺「琵琶別抱」的主因。

鄭和泰表示,茄萣濕地今年鳥況令人出乎意料之外,除黑面琵鷺暴增外,雁鴨科鳥類也近五千隻,比去年增加一倍,令鳥友喜出望外。

面積廣達百餘公頃的茄萣濕地,每年九月到翌年四月都會飛來大批候鳥過冬,其中,雁鴨科候鳥數量最多,種類則以小水鴨、白眉鴨、琵嘴鴨和尖尾鴨居多,除白眉鴨短暫停留至十一月,隨即轉往菲律賓外,其餘鳥類都留在台灣過冬。

fsj 提到...

不沉珊瑚礁 菊島新奇聞

自由 2011.02.28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重達二十公斤的珊瑚礁石,卻能輕易浮在海面上(見左圖,記者劉禹慶攝),許多人目睹後都嘖嘖稱奇。澎湖廣播名嘴郭宜儒在海邊撿拾奇石時,意外發現珊瑚礁浮石,雖然有台灣賞石家出價六位數蒐購,但郭以奇石為澎湖之寶拒售,對於發現地點也加以保密。

專家指可能有包覆保麗龍

澎湖縣自然學友之家理事長林長興老師表示,珊瑚礁為珊瑚蟲死亡而形成,主要為碳酸鈣,比重都比水重,依照常理判斷不會漂浮,初步判斷可能是成長過程中,包覆到浮石或保麗龍等較輕的物質,造成緊閉空間,才會讓珊瑚礁石浮起,相當罕見。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蔡萬生也表示,從未見過珊瑚礁浮石。

郭宜儒表示,當時在澎湖某海域發現珊瑚礁浮石迎面漂來,好奇心驅使下,撿拾後又丟出,還是再度浮起,確定為浮石。

全澎湖也僅有此處產珊瑚礁浮石,家中還有一塊重達五十公斤的珊瑚礁浮石,將作為傳家之寶,而許多人不相信珊瑚礁會浮起,打賭實驗後,朋友只好認輸請客。



◆ 3腳鴨4角羊6腿牛 都在四川

中央社 2011.02.28

愛吃玉米的「3腳鴨」、難馴服的「4角羊」、怪脾氣的「6腿牛」,昨天都出現在四川成都的塔子山公園。據主人介紹,這些「變異禽獸」不但能享受單間「宿舍」和上等餵食,每天還要散步。

天府早報以籍貫、性別、特徵等方式介紹這3種動物,例如3腳鴨的籍貫是彭州,性別不明,2歲,特徵是尾部多長出1隻鴨腳,肛門長在這隻腳上,愛吃玉米和游水。

4角羊的頭部多長出2隻彎曲的尖角,而且兩側長短不一,難以馴服外也愛打架;黃褐色的6腿牛出生在綿陽,右肩胛骨處多長出2條細腳,且牛蹄懸空掛在腰間,脾氣怪,會頂人。

成都動物園動物管理部部長趙波認為,多腿、多角等畸形動物,可能是基因突變造成,但真正原因有待進一步了解。

※ 土地或水污染吧。

* 酷貓 「豎拇指」比讚
http://udn.com/NEWS/WORLD/WOR4/6180087.shtml

根據「每日郵報」25日報導,在YouTube上一段黑貓豎拇指好像比「讚」的影片,引起網友的興趣,吸引了80多萬人次瀏覽。



◆ 袖珍烙畫《百虎圖》列金氏紀錄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北京28日電】2011.02.28

江西九江市一畫家謝仁山費歷時一年,用電烙鐵在宣紙上畫出了100隻形態各異的老虎,這幅作品長125.21公分、寬5.89公分。這100隻老虎最大的只有5.5公分,最小的才1.6公分,《百虎圖》目前已成功申報金氏世界紀錄,成為世界最小動物宣紙烙畫袖珍長卷

中新社報導,謝仁山表示,他自幼愛好美術,從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29日之間,歷時一年精心構思創作了迄今為止世界最小動物宣紙烙畫袖珍長卷《百虎圖》。

報導說,在畫家的「火針筆」下,烙出清晰優美的焦痕線條,使個個虎態都呈現出百獸之王「虎」的靈氣。

本月25日晚10時,廣東深圳市一位不願透露身分的收藏家與謝仁山商洽收藏袖珍長卷《百虎圖》事宜,初步同意80萬元收藏這幅世界最小動物宣紙烙畫袖珍長卷《百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