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19643
台灣醒報/李歐 2011/01/25
台灣光電科技又有新突破!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電資學院光電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孔慶昌教授,最近帶領一組本土研究團隊,成功找出控制「光場」(optical light field)的方法。這項成果將幫助科學家進一步達成全光學波形的合成器。研究結果將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科學」(Science)的線上版。
由於光子的運動速度遠超過電子,目前的訊號產生器受限於電路速度,僅能製造出微波至無線電波範圍的波形,無法製造光學波形。因此,開發「光學訊號產生器」成為物理學界競相研究的目標,相關研究在超高速電子學、電子通訊、奈米電子及奈米材料等領域的發展,被寄予厚望。
控制「光場」的方法,在於光頻率範圍複製當前微波(microwave)或無線電波(radio wave)製造多種形狀電磁波的技術,此舉將能幫助達成全光學波形的合成器。
早期光學波形的合成研究多集中在電場的「波包」(電波外在形狀)。孔慶昌教授與研究團隊運用「分子調節法」(molecular modulation),產生五種不同和聲(harmonics),並操控其相位與振幅,借此合成出即時光場(instantaneous optical field)並導出週期性的鋸齒、方塊或子循環弦波等實體波形的函數脈衝。
孔慶易教授團隊開發出的光學波形合成器,除了能進一步供發展奈米電子、奈米材料及超快電子(terahertz electronics)等研究領域使用,還可透過操控位於原子與分子內的電子活動,幫助科學家控制化學反應。
本研究計畫是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及中研究院共同贊助。(後略)
※ 相關報導:
* Synthesis and Measurement of Ultrafast Waveforms from Five Discrete Optical Harmonics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1/01/19/science.1198397
Han-Sung Chan, Zhi-Ming Hsieh1, Wei-Hong Liang, A. H. Kung, Chao-Kuei Lee,* 發現太空光頻梳 李志豪領先
Chien-Jen Lai, Ru-Pin Pan and Lung-Han Peng
Science Express, Published Online 20 January 2011
doi: 10.1126/science.1198397
* 從古典雷射到「量子雷射」
* 雙直徑奈米柱集光器的新「轉折」
* 「反鏡像」光學錯覺可增加 LED 照度與雷射功率
* 控制光與物質間的交互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