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端氣候改變人的生活及城市面貌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30518/132012010600724.html
中廣新聞/謝佐人 2012-01-06
過去這一年,全球氣候極端異常,各地天災連連,令人印象深刻。
以最近的「瓦西」颱風為例,上個月猛烈襲擊菲律賓南部,奪走約1500條人命,災區滿目瘡痍,菲律賓政府也因此宣布進入災難狀態。南部大城「卡加延德奧羅」首當其衝,一天的降雨量就遠超過當地12月的月平均降雨量。
根據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及天文管理局」報告,菲律賓南部年底時,並非雨季、也非颱風季,原本降雨就不多,但是上個月16號,「瓦西」颱風夾帶大雨徹夜襲擊菲律賓南部,使得當地一天的降雨量就達181 毫米,遠超過當地月平均的99毫米,釀成嚴重水患,災情慘重。
而就在「瓦西」颱風重創菲律賓南部的幾個星期前,英國氣象局「哈德雷氣象預測研究中心」才提出一份報告,指出氣候變遷使得全球面臨水災風險的人數大幅提高。
這份報告也檢視了全球24 國的天氣變化,報告中指出,如果全球放任廢棄排放,不加理會,那麼在這個世紀,各地水患及氣候異常的現象將會暴增,全球氣溫也將提高攝氏3到5度。屆時,從美國「紐約」到孟加拉「達卡」,都將遭波及,無一倖免。
一個推動全球永續發展的「C40城市氣候組織」指出,氣候異常天災連連可能促使民眾湧入都市生活。因為如果氣候專家對於全球氣候暖化的預估正確,那們全球許多地區都將遭到無法避免的傷害。這些地區的居民也勢必要找尋一個安全又能長久安身立命的地點落腳。以南亞「孟加拉」為例,境內至少百分之20的土地低於水平面,易遭水患,極不適合人居。
英國氣象局的研究報告也預測出,全球氣候變遷很可能導致孟加拉慘遭水患的人數再增加五百萬人。屆時這些人要往何處去呢?當然是遷往有較多工作機會的大城市定居。
聯合國一份有關「氣候改變對都市環境衝擊」的報告指出,以這樣的趨勢看來,到了2050年,全球百分之70的人口都將會集中在都市。
綜觀歷史,許多城市都因為海上貿易及水利運輸而建於濱海地區或河邊,這也意味著全球有相當高比例的城鎮是座落在水患高風險區。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專家「莫洛」表示,許多研究都指出,全球出現極端異常氣候的機會越來越普遍。而且這不僅只是會發生在防災設備不完善的開發中國家,就連像「紐約」「邁阿密」「紐奧良」等先進的美國大城市也難倖免,尤其是這些城市不像荷蘭「鹿特丹」,不常面臨水患,因而相關防災設備不足。
因此未來,全球許多大城市都會為了因應風災水患而加強新的基礎建設,例如,興建大型擋水牆及拓寬道路,以利大規模撤離時,可容納更多人車。
另外,根據英國氣象局的報告,未來一世紀,全球氣溫將上升攝氏3到5度。
「國際環境及發展協會」資深研究員「多德曼博士」指出,城市的暖化程度將不只提高攝氏3到5度,因為「城市熱島效應」的緣故,也就是說,城市中的溫度明顯高於外圍郊區。因為城市大樓林立又密集,阻礙空氣流通,而且家家戶戶裝冷氣,導致熱度升高,散熱不易。而隨著氣候變遷對人口遷移的影響,全球城市化將更密集,這種「城市熱島效應」也會日趨明顯。
另外,「多德曼博士」也指出,全球海平面升高對於城市的含水層土壤也是一大威脅,因為這個土壤蓄水層,也就是地下井提供了全球許多城鎮居民的用水,但是濱海城市若受到海水升高的影響,海水滲入陸地土壤,勢必提高了土壤中的含鹽量,這樣一來,地下井的水就不再適合飲用,城市居民將面臨缺水問題。
此外專家深信,未來的都市化程度將會影響當局對政策的制定及相關基礎建設的實施。例如南韓「首爾」已開始拆除一條高速公路,並恢復一條貫穿全城的古代運河,這樣做,為「首爾」開闢了一條「風之廊」,可讓微風氣流通暢,保持涼爽,同時,也能在暴雨來襲時,順著河流疏濬洪水。
另外,「紐約」及「東京」也開始推動屋頂綠化及城市花園的運動,城市綠地日益重要,因為不僅可以吸收熱氣及雨水,保持乾爽,同時也可以小規模生產糧食作物,這樣城市居民就可有稍微減少對進口食物的依賴。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經濟教授「坎恩」表示,氣候變遷會加重都市化的程度,他在新書「氣候化都市」中詳述,未來全球各地城市勢必會將氣候變遷轉的弊端轉化為有利的優勢,他並且預測,未來的摩登城市可能都會像新加坡一樣,人口密集,公園綠地小,高樓林立但配有節能設備。
◆ 當天災來臨時…全球經濟只撐得住一周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828737.shtml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路透倫敦六日電】2012.01.06
英國智庫Chatham House發表的報告表示,全球經濟只能承受重大天災或是激進攻擊導致的廣泛干擾一個星期。
報告指出,極端天候變動等天然災難似乎變得更加頻繁,而全球化的結果也提高了災難的衝擊影響。2010年造成歐洲飛航停擺的冰島火山塵雲,去年的日本大地震與海嘯以及泰國的水災等事件,都顯示一旦生產或運輸停擺超過一星期,主要的產業與企業就可能遭遇嚴重影響。
該智庫說:「及時性全球經濟的最大容忍限度,似乎只有一星期。」
報告表示,目前的世界經濟相當脆弱,對未知衝擊的承受能力格外低,有多達三成的已開發國家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可能直接遭危機波及,製造業與觀光業受創機會尤其高。
該報告估計,亞洲2003年爆發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SARS),讓企業界付出600億美元的代價,相當於東亞GDP的2%。世界銀行指出,日本去年3月發生海嘯與核電廠危機後,下一個月的全球工業生產便下滑1.1%。2010年的冰島火山塵雲讓歐盟損失50億到100億歐元,並把許多航空公司與旅遊公司推到破產邊緣。
報告說一旦生產或業務中斷情況持續下去,許多企業便會削減投資、裁員或考慮關廠,導致成長長期削弱。
※ 相關報導:
* 氣候災損破表 美怕「大事」發生前兆
21 則留言:
巴西史上最嚴重水災 影響210萬人
新唐人電視 www.ntdtv.com 2012-1-6
【新唐人2012年1月6日訊】巴西曆史上最嚴重大水災正在衝擊位於該國東南部的裏約熱內盧州(Rio de Janeiro state)及米納斯吉萊斯州(Minas Gerais State)。自新年以來,截至本週五(一月六日),已經造成超過500人死亡、10,000人失去家園、大約210萬人受到水災撤離及缺水等的影響。
這次水災不僅僅損毀房屋及造成數百人喪生,也造成了民生飲用水管線的損壞﹔目前在米納斯吉萊斯州有21個城市的大約90萬人出現缺水的問題。
根據氣象報告,未來將繼續有暴雨、大雨天氣,將使水患更嚴重,目前米納斯吉萊斯州已經宣佈進入緊急狀態,水災救濟變成巴西目前的首要任務。
米納斯吉萊斯州長也已向巴西總統羅瑟夫(Dilma Rousseff)提出了一項特殊的撤離計劃。
一位當地居民:「我幾乎損失了所有的東西,我不知道該說些甚麼?還有甚麼我能做的?我將把我的孩子送到附近避難所去避難...當小孩安全了以後,我將回來這裡待一段時間,等後水災處理方案並通知家人。」
目前米納斯吉萊斯州居民只能在避難所生活,等待政府克服水患。
星期四(一月五日)巴西「裏約熱內盧州(Rio de Janeiro state)」北部因豪雨不停,導致一座水壩潰決,湍急的水勢衝破水壩,宣洩而出,將附近社區淹沒,並沖毀部分路基,當局緊急撤離上萬人。
近日來,「裏約熱內盧州」因豪雨引發嚴重水患及土石流,已造成多人死亡,已經撤離2萬人。
裏約熱內盧州州長卡布拉爾(Sergio Cabral )表示,裏約熱內盧州已經進入緊急狀況。
布拉爾:「我想強調我們已經進入紅色警戒狀態之下,特別是在北部及東北部區域的裏約熱內盧州山區與郊區。」
「裏約熱內盧州」,去年曾因暴雨慘遭重創,造成至少900人死亡,成千上萬人失去家園,如今豪雨再度引爆山洪,威脅山坡地區的千萬居民。星期四豪雨導致水壩潰決後,附近河川水位暴漲氾濫,當局與時間競賽,緊急疏散附近居民。
新唐人記者吉米綜合報導
◆ 豪雨導致巴西水壩潰決 萬人撤離
中廣 – 2012年1月6日
巴西「里約熱內盧省」北部因豪雨不停,導致一座水壩潰決,湍急的水勢沖破水壩,宣洩而出,將附近社區淹沒,並沖毀部分路基。當局緊急撤離上萬人。
近日來,「里約」及巴西東南部因豪雨引發嚴重水患及土石流,已造成多人死亡,東南部「米納斯省」66座城鎮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里約熱內盧省」,去年曾因暴雨慘遭重創,造成900人死亡,成千上萬人失去家園,如今豪雨再度引爆山洪,威脅山坡地區的千萬居民。(當地時間)週四豪雨導致水壩潰決後,附近河川水位暴漲氾濫,當局與時間競賽,緊急疏散附近居民。
這一波大雨使得「里約」許多公路封鎖,因此阻礙了救援。巴西東南部經常發生水災,今年以來,已經有兩百多萬人受災。
◆ 河堤恐塌 荷蘭800人撤村
央廣╱黃啟霖 2012.01.06
連日豪雨導致荷蘭北部低窪地區4個村莊的800人撤村,因為當局擔心沿著一條主要運河的部分堤防可能崩塌,將導致好幾百公頃的土地淹水高達1.5公尺。
地方當局表示,雖然河堤崩塌的機率不大,但為了防範萬一才下令撤村。
這次撤村的地點是位在荷蘭北部、距離首都阿姆斯特丹大約200公里的地方,當地剛剛經歷連日大雨和強風,無法將水排入大海,導致堤防出現崩塌之虞。
318吋 阿拉斯加積雪創紀錄
【世界日報╱美聯社阿拉斯加安克拉治12日電】2012.01.14
另一波風雪12日襲擊阿拉斯加,沿海城鎮積雪已達318吋,阿拉斯加這一季是有紀錄以來,下雪量最大的一季,瓦德茲市(Valdez)有些住家前後都被大雪封住,車道的積雪高達八呎。部分沿海地區自11月至今,積雪已高達318吋,讓民眾叫苦連連。
大雪在11日午夜前開始,氣象預報,安克拉治12日稍後還會下雪,雪量可能達16吋。安克拉治降雪最高紀錄為1954-55年的132.8吋,今年冬季降雪可望打破紀錄。
氣象預報員貝恩斯(Shaun Baines)表示,自11月以來,安克拉治東部150哩的威廉太子灣(Prince William Sound)科多瓦市(Cordova),積雪已達172吋,稍後可能在下7吋雪。
追蹤異常氣候現象的氣象家馬斯特(Jeff Masters)指出,阿拉斯加破紀錄的降雪是因為兩個異常的大氣團不斷將暴風雪「送」到阿拉斯加。
今年冬季是聖妞(La Nina)連續第二年影響太平洋岸的氣候,但為阿拉斯加帶來創紀錄降雪的是北極振盪(Arctic Oscillation,AO)現象。北極振盪今年產生的氣壓特別強大,把冷氣團都鎖在北極。
因為超低溫,白令海峽遭冰封,一艘裝載130萬加侖燃油的油輪,需靠海岸防衛隊破冰船開闢航道,緩緩向冰封的阿拉斯加Nome市前進。海岸防衛隊發言人說,厚冰層、強風和逆向的洋流使破冰船和油輪的速度極緩,油輪距Nome市還有78哩,Nome市極需這船燃油過冬。
人口有2200人的科多瓦市,11日氣溫曾升到35度,當地擔心可能出現雪崩的危險。
研究:懸浮微粒致降雨增加
路透社 – 2012年1月16日
(路透倫敦15日電)科學研究顯示,大氣中懸浮微粒增加,包括煤灰、灰塵和硫酸鹽等小分子,已造成世界部分地區降雨量增加,這可能替未來氣候預測提供重要線索。
進一步了解降雨模式,可增進科學家預測氣候變遷趨勢的能力。
燃燒煤炭、瓦斯,工業和農業加工,或焚燒林木,都可產生懸浮微粒。
除了對人體有害,懸浮微粒也是煙霧及煙之類空氣污染的成因。
這份由以色列魏茲曼學院(Weizmann Institute)、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和其他機構刊登在「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期刊的研究顯示,「在許多情況下,懸浮微粒含量增加與當地降雨率上升有關」。
研究指出:「懸浮微粒與降雨之間的關係在海洋和陸地都非常顯著,在熱帶、副熱帶和中緯度地區也是如此。」
研究科學家表示,他們仍需深入研究,找出懸浮微粒如何影響低降雨率地區。中央社(翻譯)
◆ 碳排放太高 威脅魚類生存
法新社 – 2012年1月16日
(法新社雪梨16日電) 根據今天公布研究顯示,人類二氧化碳排放量日益升高,恐連帶影響海中魚類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對牠們的生存造成嚴重後果。
研究發現,推估到本世紀結束前,海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將干擾魚類聽力、嗅覺及移動和逃離掠食者的能力。
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的「珊瑚礁研究卓越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oral Reef Studies)表示,他們數年來在含二氧化碳濃度較高海水中,檢測珊瑚魚幼魚行為表現。
發表這篇報告的孟迪教授(Phillip Munday)表示:「現在很明顯,牠們的中樞神經顯然受到很大破壞,可能損及牠們的存活率。」
孟迪和其同僚也詳細說明他們號稱是全世界首度發現證據,指出海水中高濃度二氧化碳破壞魚類關鍵大腦受體。「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登出這篇報告。
這導致魚類在行為和感知能力明顯變化。
他說:「海洋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可直接干擾神經遞質功能,對海洋生物造成前所未知直接威脅。」(譯者:中央社陳蓉)
◆ 墨乾旱缺糧 原民絕望攜子自殺
【郭篤為/巴拿馬市十六日電】2012-01-17 中國時報
墨西哥遭遇百年一遇嚴重乾旱導致農產品欠收,驚傳已有數十名原住民因無糧餵養子女而攜子自殺的人倫悲劇,官方與民間組織正緊急勸募糧食救災。
據「農民組織陣線」消息,受長達數月的嚴重乾旱影響,世代居住在奇瓦瓦(Chihuahua)州中央山脈西南高原保留區的塔拉烏瑪拉(Tarahumara)原住民農產嚴重欠收,不僅已無家畜可供宰殺,更有部分原住民因四、五天除自己挨餓也無法餵養子女,絕望的抱著子女跳崖自殺,部分則選擇上吊。
「農民組織陣線」代表加德亞十四日透露,截至去年耶誕節前兩周為止,共有五十名原住民以此方式結束生命。
世代靠玉米和傳統家畜維生的原住民,竟然會以如此前所未聞的方式結束悲慘的一生,在農產豐饒的墨西哥簡直無法想像。
十五日上午,聯邦社會發展部宣布將提供災區十萬份營養口糧、毛毯與瓶裝水。首都政府也募集糧食,社交網站則呼籲各界伸出援手。
UN:去年災損3660億美元
中央社 2012-01-19
聯合國國際減災策略組織今天表示,諸如侵襲日本的311大地震與海嘯等自然災害,於2011年造成創紀錄的3660億美元經濟損失,總共有2萬9782人在302起災難中喪生。
暴風雨和洪災占了大災難中的70%,但地震是最大殺手。
比利時魯汶天主教大學災難疫學研究中心(Centrefor Research on the Epidemiology of Disasters, CRED)和聯合國國際減災策略組織(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of Disaster Reduction, UNISDR)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地震奪走2萬943條人命,絕大部分是在日本境內罹難。
引發福島核電廠災變的東日本大地震及海嘯,也是損失最慘重的大災難,災害損失金額高達2100億美元。
其次是從8月至12月肆虐泰國的洪災,造成400億美元損失。
CRED的數據顯示,去年自然災害共302起,較2010年的385起減少。但去年災損金額卻從前年的1239億美元,躍增至約3倍,達3660億美元。
CRED指出,除日本大地震外,其他重大災害包括1月侵襲巴西的洪災、2月重創紐西蘭的強震,以及8月和9月肆虐美國的艾琳(Irene)颶風。
巴西的那起洪災,是巴西歷來最致命天災,共奪走900條人命。
其他重大災難包括10月侵襲土耳其的強震,以及12月橫掃菲律賓南部的瓦西颱風,造成1430人罹難,是去年天災的第2高死亡人數,僅次於日本境內罹難人數1萬9846人。
去年天災總共造成2億600萬人受影響,包括洪水災民1億600萬人以及乾旱災民6000萬人,乾旱災民主要分布在非洲之角。
去年極端天氣 美災損逾5百億
中央社 2012-01-20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今天表示,美國2011年經歷的極端天氣創史上記錄,14個極端天氣事件每一個都造成至少10億美元災損;NASA科學家也表示,2011年是現代氣象紀錄中最溫暖年度的第9名,而溫室氣體仍是高溫主因
另一方面,NOAA指出2011年的全球溫度比連續35年的平均還要溫暖。
NOAA在去年12個災害外再增加2個極端天候事件,一為去年9月襲擊墨西哥灣沿岸地區(Gulf Coast)的熱帶風暴李伊(Tropical Storm Lee),以及去年7月美國中西部(Midwest)接連發生的龍捲風、冰雹以及強風事件。李伊造成21人喪生,極端天氣也奪走中西部2條人命。
NOAA副署長蘇利文(Kathryn Sullivan)稱2011年為「非比尋常」的1年。
她說:「美國去年經歷了罕見的大量極端氣候事件,造成的災損總數逾550億美元。」
不約而同的,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也宣布2011年是1880年以來第9名最溫暖年份;前10大最溫暖年份,2000年以來就包辦9名。
NASA哥達德太空研究所(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科學家發表聲明,2011年的全球地表平均溫度比20世紀中葉高了攝氏0.51度。研究所從1880年開始記錄溫度。
主任韓森(James Hansen)表示,21世紀頭11年比20世紀中葉和末期還要來得熱,20世紀中唯一擠進前10大溫暖年度只有1998年。
NASA聲明表示,目前高溫主因是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濃度日益增加所致,其中特別是二氧化碳,目前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含量為百萬分之390ppm, 相較下1880年為285ppm,1960年為315ppm。(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 氣候異常! 日氣象廳:東京已成撒哈拉沙漠
NOWnews.com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12年1月19日
截至19日為止,日本東京地區已經連續35天沒有降雨、降雪,讓本來就相當乾燥的冬季天氣顯得更加的乾燥。日本氣象廳19日發表消息表示,東京在19日上午9時的空氣濕潤度只有20%,跟空氣濕度只有12至22%的撒哈拉沙漠差不多。
長期的乾燥天氣,導致東京地區的流行性感冒大流行,至少有2所小學因為感冒的學生太多而不得不停課,部分老人更引起了嚴重的支氣管炎;乾燥天氣也導致火災頻傳,東京消防廳統計,去年12月份火災發生次數比前年同期增加79件。
不過也有部分行業因為天乾物燥而受惠,去年12月份的化妝水和保濕液等化妝品的銷售量比往年增加了20%以上、口罩和感冒藥的銷售也激增、潤喉糖和漱口水的銷售量也比往年同期增加20%以上。
近兩個月日照量 61年來最少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2012.01.21
上個月底,中央氣象局發布全國多處日照偏少,直到現在,太陽還是不「賞光」。從去年十二月一日至今年一月十八日,全台大部分地區日照時數都創同期最短紀錄;如果看十三個平地站紀錄,更是創六十一年來最少。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表示,上個月至今,全台日照時數「極端偏少」;在全台廿五個氣象局直屬氣象站中,有廿站跌破最低紀錄。沒創紀錄的台中、玉山、台南、恆春站是第二少,彭佳嶼站第三少。
鄭明典認為日照少已經影響農業生產,這情況目前無法解釋,也沒有趨勢可循,只能說是「大氣的自然變化」。
這段期間內,太陽最不「賞臉」的是基隆,四十九天來只「露臉」廿一點二小時,基隆居民平均每天曬不到半小時太陽;若以冬季白天十一小時計算,全部加在一起不到兩天。
比起氣候平均值,日照時數大幅減少的地方還有蘭嶼和台北,同期日照時數只有廿八點一、卅三點一小時,不到氣候值的兩成。
鄭明典說,冬季不應該有那麼強的太平洋高壓;但這個冬天太平洋高壓強,把南方雲系往台灣上空拉,也遮住了陽光。他認為這和聖嬰、反聖嬰、全球暖化都沒有關係,也不是長期發展趨勢。
◆ NASA:2011為全球第九熱年份
央廣╱季 平 2012年1月20日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19日表示,根據現代氣象紀錄,2011年全球平均氣溫為歷來第九熱年份;而受到溫室氣體的影響,自從2000年以來,已有9個年份被列為前10大最熱年份。
美國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研究所(the 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的聲明說,與20世紀中期的基線氣溫相比,2011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攝氏0.51度。戈達德太空研究所於1880年起進行溫度紀錄。
研究所主任韓森(James Hansen)說,21世紀的前11個年份明顯地比20世紀中期和末期來得熱,在20世紀,只有1998年進入全球10大最熱年份榜單。
美國航太總署的聲明說,目前全球氣溫較高,大部分為溫室效應氣體,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所導致。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來自各種人類活動,包括以煤炭發電的發電廠、使用石化燃料的汽車等。
根據美國航太總署,目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達390ppm(百萬分之一單位),而1960年之前的濃度為315ppm,1880年時更只有285ppm。
另外,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表示,去年美國的平均氣溫在紀錄上排名第23個最熱年份。
◆ 美中西部大風雪 芝加哥700航班取消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2.01.21
大風雪、冰風暴肆虐美國西北部兩天後,美國中西部20日出現新一波大風雪,並向東移動,直指東北部。芝加哥市20日中午的降雪率達每小時一吋(2.5公分),預計全天降雪八吋(20公分),全美第二繁忙的芝加哥歐海爾國際機場已取消700餘航班。預料紐約市21日將降雪四吋。
鑑於雪勢又大又急,能見度降至四分之一哩(約四百公尺),為免重蹈去年數百名汽車駕駛人困於市區主要道路長達12餘小時的覆轍,芝加哥市278輛鏟雪車20日全面總動員,在各個主要道路清理積雪。但不巧的是,最急的大雪發生在下班交通繁忙時刻,大家開車回家,妨礙鏟雪車的作業。
為了行車安全,芝加哥捷運局避免讓公車行駛於濱湖地區,改駛於風力較小、車速較慢的道路,目前尚未發生明顯問題。發言人說,由於斜坡道結冰、大風捲起積雪,當局決定讓公車改道,以策安全。芝加哥市政府記取去年降雪20餘吋那次大風雪的教訓,當時全市陷於癱瘓,令市政府非常難堪,因為該市素以「有能力在最嚴重的冬季風雪下照常作業」著稱。
氣象預報人員已向愛阿華州西部向東直到麻州中部、明尼蘇達州南部向東至新澤西州的地區,發出冬季風雪警告,這些地區將降下大雪、冰霰和冰雨。這場風雪於午夜時分抵達東北部,先舖一層薄薄的積雪。預料21日上午雪勢加大,東北部若干大城市將降雪數吋,包括紐約 (大約四吋)、康州哈特福、麻州波士頓 (1至3吋)及賓州費城 (1至3吋)。華府與巴爾的摩可能結冰一吋。
美國東北部內陸地區雪勢將更大。氣象人員指出,這將是東北部去年10月反常降下大雪以來,第一場比較大的風雪。
◆ 美國西雅圖降暴雪 10萬戶斷電
【中廣新聞/謝佐人】2012-01-21
美國西北部大城西雅圖及華盛頓州遭冰雪襲擊,降雪量創新高,至少12萬戶斷電,迫使當地學校停課,商店、機場都關閉,許多公路也不通,一名男子被倒塌的大樹擊中死亡。
華盛頓州州長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當地媒體則形容西北部遭到雪魔怪攻擊。
美國國家氣象局也對西北部發布極端氣候警報。
在西雅圖國際機場,降雪達15公分深,不僅刷新紀錄,同時幾乎是1954年降雪最高紀錄的兩倍。
而機場人員地表示,降雪多還不是問題,讓人擔憂的是接下來的冰風暴,當地不僅冰雪凍雨霏霏,還有冰雹肆虐,而且落地後隨即結冰,即是出動鏟雪車也難以清除。
而在阿拉斯加,暴風雪更加猛烈,一座位於安克拉治東部的小鎮瓦德茲降雪已達九公尺深,幾乎是平均降雪量的兩倍。由於氣溫降到攝氏零下45度,因此當地原本要舉行的狗拉雪橇大賽也取消。
東大:東京4年內可能大地震
中央社 2012.01.24
日本學者今天在研究報告中警告,東京4年內發生規模7地震的機率達70%,比先前預估的機率高得多。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根據去年311大地震後首都輕微地震日益增加的數據,做出這項推斷。
根據這項研究,去年3月以來東京和周邊地區平均每天發生1.48次規模3到6的地震。
讀賣新聞報導,研究人員表示,這種頻率大約是311大地震以前的5倍。
東京上次遭遇大地震是在1923年,規模7.9的關東大地震造成10萬多人喪生,許多人死於震後引發的火災。再前一次,1855年的安政江戶地震也對東京造成重大損害。
東京大學研究人員指出,東京地區未來幾年發生強震的機率比政府的預測高得多,他們警告公司和民眾及早預先準備好因應強震。
2011年3月,日本東北海岸地區遭遇規模9強震襲擊,隨後發生海嘯,這是日本紀錄中最強的地震,造成多達2萬3000人死亡或失蹤,損毀了福島第一核電廠,引發供電短缺與輻射外洩,迫使民眾疏散避難,廣泛地域遭受污染。
◆ 東京規模7地震 4年內發生機率7成
自由 2012.01.24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日本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二十三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包括東京都在內的首都圈,未來四年內發生規模七以上垂直型地震的機率達七成。這項數據比日本政府先前預測的「三十年內七成發生率」時間更為緊迫,主因是東北大地震後地震活動頻繁,相對地也提高了發生的機率。
由東京大學觀測地震學教授平田直帶領的研究小組,以去年三月十一日東北大地震之後到去年十二月底,氣象廳觀測到的地震數據加以分析後得出「四年內七成發生率」的結果。
三一一震災之後日本首都圈發生規模三到六的地震,約為震災前的五倍,平約一天發生一.四八次。平田教授表示,地震發生次數與地震規模(magnitude)成反比,換言之,地震規模每上升一個單位,發生的頻率就會降至十分之一,例如規模五的地震每發生十次,規模六的地震只會發生一次,研究小組用這種模式計算出首都圈規模七地震的發生率。
平田教授表示,以往政府公布「三十年內七成發生率」的預測數據,因為三一一大震情況完全改觀,發生時間更為緊迫。他呼籲民眾要加強房屋耐震及固定家具,以因應隨時可能發生的大災難。
東京曾在一八五五年十一月發生規模六.九垂直型大地震,即為史上著名的「安政江戶大地震」,當時震源在東京灣北部,最強震度超過六級,造成四三○○人死亡,家屋倒塌逾一萬戶。一九二三年發生的規模七.九關東大地震,在東京地區造成超過十四萬人喪生。
根據東大的研究,未來四年規模七地震發生率為七成,而且以首都圈的人口及建築物密度來看,災情勢必將比一百五十多年前的安政大地震和去年的東北大地震嚴重。日本政府曾估計,若東京灣北方發生芮氏規模七.三強震,將摧毀八十五萬棟建築,造成一萬一千人傷亡。
另外,武藏野學院大學地震學教授島村英紀,雖然質疑這樣的推算方法不見得準確,但他也提出警告表示,三一一大震後,地震活動逐漸從海岸往內陸移動,福島縣海域的餘震減少,但內陸斷層震源卻活動頻繁,而且有逐漸南下的跡象,很可能誘發首都圈垂直型地震。
◆ 阿拉巴馬州受風暴吹襲 2死逾百傷
中廣 2012年1月24日
美國阿拉巴馬州中部遭到狂風暴雨吹襲,至少2人死亡,超過100人受傷。
美國國家氣象局正在確認,部份房屋是否遭龍捲風破壞,阿拉巴馬州長宣佈受破壞的地區進入緊急狀態。
黎明過後,救援人員在受破壞的房屋逐家逐戶搜索,確保無人受傷被困,由於部份道路滿佈倒下的樹木及受狂風破壞的瓦礫而無法通車,增添救援工作的困難。
※ 相關報導:
* 2龍捲風重創阿拉巴馬 全州緊急狀態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862680.shtml
日本雪崩警報!阻塞現象作怪 冷空氣滯留上空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126/21272.htm
東森新聞記者蕭瑋玲、陳詩詠/綜合報導 2012.01.26
這兩天計畫前往日本的民眾,接下來要注意了!超強冷氣團襲擊日本,入冬以來東京首度出現零下低溫,日本海沿岸的新潟縣更在24小時之內,累積80公分高的積雪。日本氣象廳預估,這樣的壞天氣至少得持續到2月上旬。
晚上8點,福井縣的街道全被冰雪覆蓋,積雪達到32公分,行人舉步維艱,山區這雪下得更誇張。入冬以來,最強冷氣團襲擊日本,新潟縣在短短24小時之內,就降下80公分高的大雪,小朋友在雪中手舞足蹈,不過大人可是忙壞了,一位受訪者說,「一個晚上就下這麼多,真的很困擾。」
大雪寒風當中,街頭行人包緊緊,不過還是看得到「愛水不怕流鼻水」的短裙辣妹。全日本最低溫就出現在北海道的占冠村,只有攝氏零下31.4度!今年冬天,日本特別冷,而且氣象廳預估,暴雪至少得下到2月上旬。氣象廳預報官前田修平表示,「強烈冷空氣影響時間將拉長,日本海沿岸的大雪也會一直下下去。」
往年夾帶寒冷空的偏西風,會穿越日本列島上空,沒想到今年殺出程咬金,高氣壓造成「阻塞現象」形成一道牆,使得冷空氣卡在日本上空,氣溫驟降,甚至3月4月也會比往年還要寒冷。日本民眾忍不住說,「看來春天還很遠呢!」
※ 相關報導:
* Google推線上天災警報服務 讓你知道何時做防備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368038
應該是因為這幾年來的天災不斷,Google近期藉由Google Maps介面推出「Google天災警報 (Public Alerts)」服務,提供使用者可以在線上直接看見各式天災即時發生地點、發生經過時間等。
◆ 中歐東歐暴雪 數百人受困車內
中央社 2012-01-27
東歐、中歐部分地區今天連續第2天受暴雪侵襲,數百民眾受困車內,數十社區斷電,部分地區積雪達3公尺。斯洛伐克1處冰球場屋頂承受不住冰雪重量坍塌,人員倉皇逃生。
美聯社報導,前北美職業冰球NHL球星塞德尼克(Richard Zednik)事發當時正和冰球隊在場中,但沒有人受到重傷。
羅馬尼亞暴風雪今天造成地面積雪數公尺,1輛列車脫軌,並迫使政府當局關閉高速公路、港口並取消部分航班,當局派遣軍隊救援受困暴風雪的數百名旅客。
數百間學校關閉,且由於倒塌的樹木和強風破壞電纜線,截至格林威治時間2000為止仍有數十個城鎮和鄉村斷電。
羅馬尼亞總理波克(Emil Boc)表示,警方和救護隊員今天傍晚以前已救出逾1600名民眾,但仍有逾1000輛車受困大雪中,道路管理人員正發送茶水和毛毯。
波克在今天晚間的緊急會議中表示:「請救難人員在確保民眾生命安全無虞前不要懈怠。」波克而後前往布加勒斯特二環道路視察救援情況。
國防部長奧普利亞(Gabriel Oprea)表示,如果情勢需要,5000名士兵已待命為救難隊提供協助。
1名受困車內的婦女向Realitatea TV哭訴:「我身邊盡是白茫茫的一片。我因太冷幾乎癱瘓,自昨天下午4時30分起,我就沒有食物或補給品。」
多數城鎮的天氣預估到今晚將好轉,但羅馬尼亞東南部仍未緩解,氣象單位預估明天氣溫將降至攝氏零下20度。
鄰國保加利亞也受暴雪侵襲,逾100個社區停電,許多地區交通受阻。塞爾維亞中部和南部同樣受影響,多處停電。再往西到正在舉行世界經濟論壇(WEF)的瑞士度假勝地達佛斯(Davos),街上也有約1.85公尺積雪,除雪機正在全鎮不停運轉。(譯者:中央社張詠晴)
日本發現200公里海底活斷層 恐引發規模8大地震
東森新聞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12.01.29
日本東京大學最近公布一項調查,在紀伊半島近海的南海海溝,發現一條長約200公里的大規模海底活斷層,一旦斷層活動,恐怕會引發芮氏規模8的大地震,以及大規模海嘯。
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歷經8年的時間,在紀伊半島附近的南海海溝發現一條長約200公里的海底活斷層,並且警告說,如果一旦斷層活動,恐怕會引發芮氏規模8的大地震以及大海嘯。
研究人員並且推斷這條活斷層,可能引發了西元1707年的寶永大地震,當年的地震規模達到8.6,造成2萬人死亡和6萬棟房屋倒塌。
東京大學的教授表示,紀伊半島是日本最大的半島,未來如果這條斷層活動,後果不堪設想,日本政府有必要儘速擬定相關的防災政策。
同時根據東京大學地震研究部門的估算,東京和周邊都會地區4年內有70%的機會會發生芮氏規模7的地震,在30年內發生的機率更高達98%。(新聞來源:東森新聞台)
全球暖化免驚 太陽週期才堪憂
中央社 2012.01.30
新氣溫數據顯示,地球已經有15年沒有暖化,讓人為造成全球暖化的「想法」面臨難堪的挑戰。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這筆數據指出,我們甚至會進入迷你冰河期,可比得上17世紀氣溫有70年降低,泰晤士河可以舉辦冰河博覽會的情況。
英國氣象局與東安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氣候變化研究中心(Climatic ResearchUnit)根據3萬多個測量站的讀數,悄悄發布這筆數據,證實全球氣溫上升的趨勢在1997年就已停止。
同時,主要氣候科學家告訴每日郵報,在20世紀釋放出極高能量後,太陽活動現在進入「極小期」,可能會造成夏天冰冷、冬天嚴寒,並導致適合糧食作物生長的季節縮短。
太陽活動的週期為11年,高峰時太陽黑子數量會變高。
我們現在正進入科學家稱為「第24太陽活動週期」(Cycle 24)的高峰,這是為什麼上週太陽風暴造成的北極光會比平常南邊。不過太陽黑子的數量,卻比20世紀週期高峰看到的還要少至少一半。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與亞利桑那大學專家的分析指出,預計將在2022年達到高峰的第25太陽活動週期(Cycle 25),仍會減弱許多。這項分析是從太陽表面底下12萬英里的磁場測量結果得出。
根據英國氣象局上週發布的報告,第25太陽活動週期與之後幾十年發生的情況,有92%的機率會比1790年到1830年的「道爾頓極小期」(Dalton minimum)微弱或是更弱。道爾頓極小期是以氣象學者道爾頓(John Dalton)命名,在這個時期,歐洲部分地區的平均氣溫降低攝氏兩度。
不過,新的太陽能量也有可能下降的跟蒙德極小期(Maunder minimum)一樣低,也就是1645年到1715年「小冰河期」最寒冷的時候,當時泰晤士河和荷蘭運河都結冰了。
◆ 東歐超級寒流大雪 至少32死
中央社 2012/01/31
(中央社塞爾維亞貝爾格勒30日綜合外電報導)東歐各地連日大雪及超大寒流來襲,至少已造成32人喪生;今天各級學校停課,道路交通中斷頻傳,還有許多地方居民飽受停電之苦。
各地氣溫普遍已降到攝氏零下20度,當局設置緊急收容中心,並呼籲民眾提高警覺,盡量留在室內。
烏克蘭緊急事務部發表聲明說,最近數日已有18人因失溫喪命,上週在3天內就有將近500人因為凍傷和體溫過低就醫。
有些地區白天氣溫降到攝氏零下16度,夜間更陡降到零下23度。官員已設置1500個收容所,提供食物和保暖設備。
另外,波蘭境內氣溫更低達攝氏零下26度,27日以來至少有10人凍斃,大多是老人和街友。
塞爾維亞中部傳出3死2失蹤,全國有14城鎮進入緊急狀態。鄰國保加利亞的西北部村莊有1名57歲男子凍死,全國28省有25省宣布進入「橘色警戒」,首都索非亞已設置救難中心和街友收容所,因應寒流和大雪。(譯者:中央社楊樹根)
凍 東北春節氣溫跌破-40度
中央社 2012-01-31
受寒流影響,春節期間中國大陸東北部份地區氣溫跌破零下40度。據觀測,內蒙古北部的圖里河、滿洲里,日前氣溫分別降到零下46.9度及零下44.9度,黑龍江北部的漠河也只有零下44.4度。
新華社報導,今年春節期間,位在東北北部的內蒙古、黑龍江局部地區,氣溫「異常低迷」,且目前仍在持續。
報導指出,1月23日春節以來,受冷空氣影響,黑龍江漠河及內蒙古圖里河、根河、海拉爾、牙克石、陳巴爾虎旗等地,最低氣溫普遍低於零下40度。其中陳巴爾虎旗到今天為止,最低氣溫連續低於零下40度的天數已達10天,根河、牙克石也有8天。
大陸緯度最高、有「中國北極」之稱的漠河,曾於1969年2月13日出現零下52.3度的低溫,創中國氣象史上的最低溫;今年1月25日大年初三,則出現零下44.4度的低溫。
與漠河同樣位處東北北部的圖里河,也曾於1966年2月22日出現零下50.2度的低溫,日前則降到零下46.9度,是東北地區今年以來測得的最低氣溫。
至於與俄羅斯接壤、屬中俄邊界重要通商口岸的滿洲里,也在29日早上8時降到零下44.9度,創當地有氣象紀錄以來的新低。
◆ 超冷!日本持續降雪 積雪高度恐破紀錄
【中天新聞/李宜蓉】2012-01-31
日本連日來受到寒流影響,各地紛紛降下大雪,新潟、長野等東北各縣陸續出現災情,造成48人不幸喪生,日本氣象廳也持續對沿岸發布大雪特報,擔心這次大雪可能會超過2006年的降雪紀錄。
滿天風雪,日本東北新一波威力超過,零下36度的強烈寒流南下,讓靠日本海的幾個縣,連續幾天降下大雪,道路旁的積雪甚至都比人還要高,日本氣象廳擔心,這次大雪可能會超過2006年的降雪紀錄。新潟曾在2006年降下歷史性大雪,積雪高度超過4公尺,造成152人喪生,根據統計,目前已經有48人死亡,大雪更在日本東北地區造成不少災情。
鐵軌完全埋在雪裡,山形新幹線部份路段暫停行駛,青森縣內的蘋果樹被大雪壓斷,北海道一家戲院屋頂也遭到大雪壓垮,311災民居住的組合屋,因為水管結冰沒水可用,位在長野縣的這處橋樑,承受不住積雪,整個斷裂。
新潟縣妙高市的積雪,比往年多出兩倍,因為除雪業者不足,只好全市停課,所有教職員放下手邊工作,到學校幫忙鏟雪,日本政府提出警告,大雪還會持續一週左右,呼籲民眾,在進行除雪作業時,要特別小心雪崩,以免發生意外。
東歐嚴寒 死亡人數突破80
中央社 2012.02.02
歐洲東部和中部多國出現數十年來罕見的攝氏零下30度左右低溫,嚴寒昨晚奪走近30人性命,這波寒流自上週侵襲至今,死亡人數已突破80人,有些國家忙於清理道路和鐵路上的積雪。
義大利昨天降下大雪,多場重大足球賽事因而取消,現正疲於清理高速公路和鐵路的積雪。
烏克蘭遭遇6年來最寒冷天候,夜間溫度降至攝氏零下33度。緊急事務部(Emergencies Ministry)今天表示,過去24個小時內,又有13人不敵酷寒低溫喪命,死亡人數攀至43人。
緊急事務部表示,過去5天喪命的43人中,有28人陳屍街道上,7人在家中身亡,並有8人救治無效身亡。
波蘭通報昨晚有5死,當地氣溫自27日驟降後,總死亡人數已達20人。官員表示,某些地區氣溫跌至攝氏零下30度。
◆ 東歐大寒 世界氣象組織發紅色警戒
【中廣新聞/謝佐人】2012-02-01
歐洲東部及中部近日遭寒流襲擊,氣溫創新低,至少已造成60人死亡,「世界氣象組織」已對東歐多國發布紅色警戒。
東歐近日遭寒流籠罩,出現入冬以來最冷天氣,各國氣溫驟降,頻創新低,導致許多老人及流浪漢凍死,各地冰天雪地也造成交通嚴重受阻,許多地區都斷電,「世界氣象組織」已對波蘭及塞爾維亞發布紅色警戒。
這一波寒流從上周五開始,羅馬尼亞及保加利亞首當其衝,但波蘭及烏克蘭受災最嚴重,烏克蘭氣溫下探攝氏零下33度,創下6年來最低;過去四天,烏克蘭已有30人凍幣街頭或死在醫院及家中。烏克蘭當局在全國設置了將近1600個收容所,協助災民及遊民。另外,還有六百多人因為凍傷或體溫過低而緊急就醫。氣象預報指出,這波寒流將持續到週末,烏克蘭首都「基輔」已宣布各級學校停課到下週一。
而在希臘、巴爾幹半島及土耳其,這兩天也是大雪紛飛,土耳其有780多個村莊因為大雪封山,與外界斷絕聯繫,許多公路也因大雪而封閉,「伊斯坦堡」國際機場因風雪取消200多架次航班,「伊斯坦堡」市府也讓一些員工彈性在家工作。
氣象人員表示,週末時,這波冷氣團會南下,屆時連法國南部及義大利「托斯卡尼」都會降雪。
◆ 日本青森 積雪近4公尺
【Upaper╱中央社】2012.02.01
日本氣象廳昨天表示,因強烈冷氣團來襲,靠日本海地區近期可能陸續降下大雪。青森酸湯地區昨天早上積雪達399公分,是往年的1.4倍。
日本氣象廳指出,北日本的上空有低於零下42度的冷氣團流入,預計2月1日低氣壓冷氣團朝日本海方向前進,約到3日為止,多處將出現下大雪的情況,呼籲民眾嚴防雪崩。
從積雪量來看,青森縣酸湯地區積雪量是往年的1.4倍,為399公分。新潟縣津南町是往年的約1.7倍,為336公分。
日本媒體報導,因降雪量多,傳出有人死亡及交通受阻的消息。周一晚上在長野縣飯山市,1名69歲農婦在自家門前遭積雪掩埋,後來確定不治。另外,山形新幹線在山形縣內部分區間,受大雪阻礙,一度停駛。
日本氣象廳指出,到昨天清晨的24小時之間,降雪量較多的地區如北陸70公分、東北60公分、北海道40公分、關東甲信及東海、近畿各30公分。
預計到3日為止,以日本海一側為主的地區,降雪量還會增多。
◆ 暴雨降臨 莫高窟去年受災嚴重
中央社 2012.01.12
大陸甘肅著名景點莫高窟去年受暴雨影響,部份洞窟出現雨水滲漏,導致窟內土方崩塌,多處出現石塊掉落,當地遊客服務中心甚至出現1公尺深的積水,陸媒以「受災嚴重」形容當地災情。
中新社引述甘肅省水利廳今天公布的資料,指去年甘肅局部地區頻降暴雨,造成11人死亡,152.6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人民幣21.2億元;其中,位處沙漠地帶、植被與降雨量同樣稀少的敦煌,更遭遇「百年不遇」的山洪侵襲,導致莫高窟受災嚴重。
報導還根據敦煌研究院說法指出,去年因暴雨侵襲,莫高窟及周邊的榆林窟、西千佛洞及當時正在施工的莫高窟遊客中心出現不同程度災情。洪水一度漫過莫高窟前河岸,流入莫高窟大牌坊及北區窟前低地;而南區部份洞窟則出現雨水滲漏、崖體岩石脫落等現象。
此外,暴雨當時還造成西千佛洞2至16號窟頂部崩塌、石塊掉落,其中7、13號窟還出現雨水倒灌,附近河堤更被沖毀30公尺;榆林窟崖體上部土石鬆落,側面出現崩塌;莫高窟遊客服務中心更出現1公尺深積水。
敦煌地區去年夏季屢遭暴雨襲擊,市區通往莫高窟約4公里的道路路基被沖毀,且造成莫高窟高壓線路、自來水管線、通訊線路嚴重受損,整個景區水、電、通訊中斷,窟內空氣濕度更因此超標,一度被迫關閉。
學者:各種風災損失 2100年將增加四倍
【台灣醒報/莊瑞萌】2012-02-02
風災每年造訪各地,總是帶來生命財產的損失,根據耶魯大學研究指出,全球因風災損失將在2100年時增加到目前損失的四倍以上,其中,中國與美國將會是受損最嚴重地區。
耶魯大學經濟學家曼戴爾松預估,以全球人口成長量以及全球GDP年成長3%的比例來推估,美國與中國受到氣候變遷造成的損失將占75%,換算金額各為250億美金與150億美金,另外海洋小島國家,例如加勒比海等島國也難逃風災襲擊造成嚴重損失。
根據曼戴爾松的統計,目前全球風災造成損失金額達260億美金,又以北美與東亞占88%最多,其中地理位置與發展良好的海岸線有相對關係;歐洲大陸與南美洲由於風災變少,年經濟損失將低於10億美金。到了2100年,全球風災損失恐怕會增加到1090億美金。
曼戴爾松表示,「最大型的暴風當然造成損失也較可觀,目前93%相關風災損失都是由10%暴風造成,結構較紮實的颶風與颱風出現在北太平洋與北大西洋盆地的頻率都會增加,造成損失也會隨之擴大。」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教授派克也提醒,這次研究結果與稍早研究結果不謀而合,他說,「2007年就有結果指出,制定減少汙染排放的政策,還不如趕快制定讓老百姓避免生活在危險威脅之下的政策來得有效。」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The 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
◆ 20年最強冷氣團 日大雪成災
中央社 2012.02.02
日本北部到西部靠日本海地區持續下大雪,民間氣象預報公司指出,這是20年來最強的冷氣團。因為雪災而罹難者已超過50人。
日本民間氣象預報公司「Weather News」指出,東海地方上空1500公尺處有攝氏零下12度的冷氣團流入,是「20年來罕見的最強程度的冷氣團」。
日本氣象廳表示,日本北部到西部靠日本海地區持續降大雪,北海道、東北、北陸等地可能出現強風、雪崩、交通受阻的情形,呼籲民眾提高警覺。
氣象廳預估,到今天傍晚為止的24小時降雪量較多地區如東北、北陸達80公分,近畿及中國地方60公分,群馬、長野、岐阜50公分,四國20公分。
以日本海一側為主、涵蓋設有區域氣象觀測系統的16個據點,1月的積雪創下觀測史上最高紀錄。
昨天下午6時多,秋田縣仙北市的溫泉旅館「玉川溫泉」發生雪崩,導致3名泡澡的旅客死亡。他們是在屋外的岩盤浴池泡澡時,雪崩壓毀棚蓋,人被掩埋,送醫急救後不治。
另外,青森縣橫濱町附近的國道,昨天傍晚因大雪導致車禍,超過100輛汽車動彈不得。有250人被迫疏散到國道附近的小學。青森縣政府請求中央政府出動自衛隊進行除雪等救災工作。
因大雪不斷,東京上野車站出發駛往北海道札幌的「北斗星」號列車,及青森、秋田、新潟各縣的鐵路等也陸續傳出停駛或班次延誤情況。
航空交通方面,全日空及日本航空公司有多班國內班機停飛。
日本總務省消防廳公布,去年11月1日起到今年1月30日為止,因為雪災而罹難者超過50人。其中近7成是65歲以上的人士,這些人士大半是在清理屋頂積雪時,不慎跌落致死。
◆ 日本海溝 大地震危險高
中央社 2012.02.02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31日專電)日本獨立行政法人「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研究小組調查指出,受到去年311大地震的影響,日本東北外海的日本海溝東側海底,變得較易發生大地震並引發海嘯。
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研究小組去年4月下旬起到7月上旬為止,在日本東北太平洋的日本海溝東側海底設置20台測地震儀,調查地震活動。
日本海溝是太平洋板塊位於海洋這一側的岩盤,開始往陸地一側的岩盤下方沉入的地方,大致位於去年311大地震震央地帶的外側。
研究小組觀測並分析地震的結果得知,到太平洋板塊內部深40公里處一帶,所發生的地震大多是因拉扯力所引起的「正斷層」型地震。
但太平洋板塊內部地下深處,板塊沉入之際擠壓力道加大,發生的大多是「逆斷層」型地震。
在日本海溝的東側,約80年前發生芮氏規模8的「昭和三陸地震」,被認為是正斷層引起的大地震及海嘯。
研究小組分析指出,受到去年311大地震影響,施予板塊的力量產生變化,容易引發規模大的地震。
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的主任研究員尾鼻浩一郎表示,斷層如果延伸深入地下,有發生芮氏規模8的地震危險,即使在陸地沒感受到強烈搖晃,但也有可能發生海嘯。
歐日酷寒 全球暖化?全球冷化?
【聯合報╱魏國彥/台灣大學古氣候學教授(台北市)】2012.02.04
「全球暖化」議題,近數年來甚囂塵上,但是,看看這幾天歐洲酷寒造成一百六十人死亡,日本破紀錄的積雪和雪崩,「全球冷化」的危機也許更讓人「不寒而慄」吧?
去年夏天很熱、今年冬天卻超冷,平均下來,還有所謂的全球暖化嗎?全球暖化論述是個騙局嗎?
卅多年前,科學家曾警告,地球會變冷,可能要進入另一個「小冰期」,如果當年的預測還有效,我們豈不是應該多排放點溫室氣體來逆轉情勢?
這些現象令人迷惑,種種預測讓人抓狂。究竟是科學家卅年河東河西,還是地球氣候老是跳華爾滋,進三退二?
察看各地的長期氣溫變化曲線,有點像分析各地的股價指數,除了各有其長短期起伏與趨勢外,也有在地特色,有的逆勢上揚,有的領先衰退。
其實自「全球暖化」議題浮出檯面以來,廿多年來科學家做了更多更細膩的分析,反覆檢證氣候資料與模型,對目前的暖化或冷化的辯論而言,發現了一些以數十年為周期的起伏,如北太平洋震盪、北大西洋震盪等,推斷與太陽黑子變化、各海洋區域特性,及氣候系統間的遙連鎖相關。因此,當談論「暖化」或「冷化」時,首要釐清的,到底是在什麼時間尺度上論斷,以及所指涉的地區。
考量氣候系統的複雜度、各地的差異性,我們不應以一時一地的短期現象,而急急做出全稱式的結論,無論全球暖化或全球冷化等一刀切式的簡化論斷,都有害於問題的釐清,甚而誤導各國防救災以及能源政策的制訂。
值此新內閣上任之際,行政院部會組織改造之中,我國尤應確保氣候研究中的時空特性與政策制訂的細膩度。
◆ 歐酷寒難耐 7天奪222命
中央社 2012.02.04
(法新社基輔3日電)長達一週的寒流使歐洲各地氣溫創下新低,目前已奪走逾220條人命,氣象預報警告,這波嚴寒天候在本週末將更加嚴重。
捷克西南部昨夜氣溫降至攝氏零下38.1度,甚至連羅馬都罕見降雪。
據法新社統計,過去7天共有222人死於酷寒天氣。
烏克蘭緊急事務部已將死亡總數從63人大幅上調至101人,其中64人陳屍街頭。
該國有將近1600人因凍傷及體溫過低就醫,並有數以千計民眾湧入臨時收容所避難。烏克蘭當局在各地搭建收容所,協助民眾避寒,並提供糧食。
波蘭警方指出,嚴寒低溫在過去24小時內再奪走8條人命,使這波劇烈寒流自上週開始肆虐以來的死亡人數,攀升至37人。
波蘭部分地區氣溫下探零下35度;流經保加利亞的多瑙河河段也結冰,航運嚴重受阻。
根據當地媒體,保加利亞其他地區又傳出有6人死於酷寒,使過去一週死亡總數來到16人,不過官方目前並未公布數字。
保加利亞是歐洲聯盟(EU)最窮困的國家。報導說,該國的死者多半是在路邊或是未裝暖氣的住家中凍斃的村民。(譯者:中央社張雅亭)1010203
※ 相關報導:
* 歐陸暴雪 塞爾維亞1.1萬人受困
http://www.udn.com/2012/2/3/NEWS/WORLD/WOR3/6876971.shtml
東歐許多地區目前遭遇數十年來最酷寒的冬天,氣溫陡降到攝氏零下30度或更低,造成斷電、交通混亂,各地學校、托兒所與機場紛紛關閉。塞爾維亞的偏遠山區,由於道路遭冰封,積雪達5公尺,有約6500戶、1.1萬人與外界隔離。緊急救難隊正努力清除積雪,把迫切需要的補給品送進災區,當局並派出直升機運補到最偏遠的塞爾維亞與波士尼亞邊界。
* 日本冰凍! 降雪量往年3倍逾60死
http://www.udn.com/2012/2/3/NEWS/WORLD/WOR3/6876309.shtml
受到來自北方冷氣團的侵襲,日本列島二日依舊天寒地凍,靠近日本海側的新潟、長野等地大雪紛飛,至少有六十人因大雪而死亡;氣象廳說,今年的降雪量已經是往年的兩至三倍。
◆ 歐有凍死骨… 美暖冬,華府攝氏22度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2.02.03
美國國家氣象局2日說,全美1日僅19%地區降雪,而一年前有52%的地區被雪覆蓋。北達科他州俾斯麥市冬天平均降雪29吋(近74公分),但今年只有5.9吋(15公分)。
氣象專家克羅奇說,1月1日至30日,全美國共打破2892個冬季最高氣溫紀錄,「今冬異常溫暖,與過去兩年形成鮮明對比」。
芝加哥去年的今天被埋在兩呎 (61公分)深的積雪裡,一年後卻是80年來最暖和的冬天。華盛頓特區1日的氣溫華氏72度(攝氏22度),但往年平均是華氏44度(攝氏6.7度)。紐約市1日是華氏63度 (攝氏17度),往年平均39度 (攝氏4度)。氣象頻道專家錢納斯卡說﹕「這般超暖和的冬天不同尋常。」
錢納斯卡說,緬因州北部地區1日出現降雪,風雪雲團進入科羅拉多州後,將在丹佛部分部分降雪,然後移往內布拉斯加州和堪薩斯州西北地區。
滑雪場綠油油 冰上比賽被迫取消
全國滑雪地區協會的霍克斯說,大部分滑雪勝地雖然都能人工造雪,但「放眼望去都是綠地,不會使人興奮」。
暖冬導致許多冰雪活動被迫取消,原定1月14日在伊利諾州木溪湖舉行的冰球賽,因為冰層太薄而取消。康州考文垂市原定1月28日舉行的冰上垂釣賽,也因湖面無冰而取消,市娛樂主管說﹕「這樣的天氣極怪。」
◆ 赤池積水 農鳥早現…富士山異象 日人心慌慌
自由 2012.02.04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被日本人視為「靈峰」的富士山,在去年三一一大震之後異象頻傳,包括富士山鳥形殘雪「農鳥」提早出現、周邊民宅中出現大量湧泉及乾涸已久的湖積水等,引起當地居民不安,擔心是否為爆發的前兆。
冬現農鳥 代表凶兆
富士山標高約三二○○公尺處的「八合目」西北側面,每年到了五、六月溶雪時,因為地形的關係會出現像鳳凰展翅的鳥形殘雪,由於正逢當地農家播種季節,鳥形殘雪又被當地稱為「農鳥」,象徵農作時節已到來。不過,今年「農鳥」卻提早在一月三十一日出現。當地流傳以「農鳥」預測當年的吉凶,「農鳥」在寒冬降臨代表「凶兆」,今年恐有天災發生造成農作歉收。
赤池積水 7年來首見
另外,在富士五湖的精進湖附近,有一座直徑約五十公尺的水池「赤池」,這座水池平常呈現乾涸狀,去年九月因精進湖水位上升突然積滿池水,夢幻般的赤池積水長達兩個月,赤池上次出現積水現象是在七年前。
富士山周邊地區的富士宮市地區,去年九月將近一百處地點發生湧泉噴出的異常現象,當地的一些水井因為大量噴水猶如一座小噴泉,多戶民宅的客廳或廚房也泉湧如注,而且水量大到連抽水機都來不及排水。
富士宮市公所職員表示,去年五、六月雨量多,地下水豐沛,到了八、九月又連續遇到幾個挾帶豪雨的颱風,可能因此才會造成噴泉現象,不過真正原因並不清楚。
山梨縣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內山高表示,這些異常現象和地震或火山爆發應該沒有直接的關聯,但是從未見過如此大規模的噴泉災情,大量雨水滲透到地下,很可能會對地盤造成不良的影響。
◆ 「淹成內海」 澳洲洪災2.8萬人受困
自由 2012.02.04
〔編譯張沛元/綜合三日外電報導〕澳洲東部新南威爾斯州與昆士蘭州因連日大雨而遭嚴重水患侵襲,導致成千上萬居民受困,軍方三日出動飛機吊掛救援,許多礦場雖未浸水但也被迫關閉,部分水患區已被宣布列為天災區,從空中俯瞰,惡水肆虐面積之大,宛如內海。
這場大水已導致新南威爾斯州多處共計一萬七千多人受困,棉花重鎮摩利也被大水一分為二,州長歐法瑞爾三日視察災區後表示,從空中鳥瞰,災區簡直就像是內海,摩利街道宛如運河,彷彿來到威尼斯,摩利以北地區不只被切斷,當地許多產業也泡水。
澳洲空軍運輸機已將行軍床運往摩利,當地人也在建築外堆起沙包,以免穿過該鎮的梅伊河及水位暴漲至數十年來新高的奎德爾河氾濫。新南威爾斯州的懷海文礦業公司表示,他們已因大雨而關閉四座礦場,但礦坑都沒有泡水;其他礦業與天然氣公司也表示,目前採礦工作尚未受到影響。
位在北方的昆士蘭州也受到影響,超過一萬一千人因大水受困,還有成千上萬人被迫撤離。洪水已導致內陸城羅馬對外交通中斷,預計四日會更往西朝查爾斯維爾邁進,當地堤防岌岌可危。
米契爾水位破200年紀錄
在米契爾,洪水圍困一座收容中心,迫使當局以直升機將該中心內的三百人安排至他處。昆士蘭州州長布萊說,米契爾的水位還在不斷上漲,已經超過從一八○○年代以來的所有紀錄。布萊還說,米契爾的醫院也撤離,另有五所學校因馬蘭諾河水位暴漲至十公尺而關閉。
昆士蘭與新南威爾斯去年初才遭逢嚴重水患,造成約三十五人死亡,大水還淹沒三萬棟房舍,摧毀道路、橋樑與鐵軌。此外,去年的大水也淹沒穀物與煤礦,由於澳洲是全球最大煤炭出口國,煤價還因此一度大幅上揚。
歐洲酷寒 尿尿小童尿不出
中央社 2012.02.06
酷寒橫掃歐洲大陸,比利時布魯塞爾旅遊局宣布,暫時關閉地標尿尿小童的水流。
強烈寒流來襲,歐洲各地宛如進入冰河時期,尤其東歐地區國家如波蘭最低溫零下32度,而比利時最低溫也下探零下13度,大幅低於歷來2月最低溫平均值。
氣溫驟降,使得比利時重要地標、也是知名景點尿尿小童(Manneken-Pis)結凍,比利時旅遊局決定,暫時止住尿尿小童的水流。
聞名於世的尿尿小童是一座約53公分高的銅質雕像,位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Brussels)市中心大廣場(Grand Place)。
關於尿尿小童的傳說有不同版本,比較廣為人知的說法是相傳法軍攻入比利時打算炸毀城牆之際,有個小孩看到著火的炸藥引信,急中生智灑尿澆熄引信化解危機。
為紀念這個小英雄的義舉,當地居民矗立雕像供後人憑弔,而目前的這座雕像是比利時雕刻家杜奎斯諾伊(Jerome Duquesnoy)在1619年間以青銅打造。
比利時旅遊局官員表示,尿尿小童的水流何時恢復,得視氣溫回升幅度而定。
依據氣象預報,未來3天,比利時天氣雖是晴時多雲,但最低溫可能零下12度,最高溫則約零下2度。
※ 相關報導:
* 歐洲暴雪急凍 奪走297命
http://www2.cna.com.tw/News/FirstNews/201202060006.aspx
侵襲歐洲1週的北極寒流,至今已造成將近300人死亡,除導致倫敦空中交通陷入混亂,也讓南至羅馬甚至北非都降雪。烏克蘭、波蘭、義大利與法國因寒冬而傷亡的人數增加,最新的罹難者是兩名被發現凍死街頭的法國遊民,歐洲大陸各地當局通報至少有297人死亡。
◆ 菲律賓中部強烈地震造成43人死亡
國際日報 2012年02月07日
新華社馬尼拉2月6日電(記者趙潔民)菲律賓軍方6日下午說,菲中部內格羅斯島當天中午發生的芮氏6.9級地震已造成43人死亡,數十人失蹤。
不過,菲律賓國家減災管理委員會6日17時發佈的報告仍顯示,這次地震的死亡人數為7人。
據菲律賓火山及地震研究院測定,地震發生於菲律賓當地時間6日11時49分(北京時間11時49分),震級為芮氏6.9級。此後該地區又發生多次餘震,其中一次震級達到芮氏6.2級。
該委員會主任貝尼托·拉莫斯說,遇難者中包括兩名兒童,另有29人在地震引發的山體滑坡中被埋,目前身份尚未確定。他說,宿務、吉胡爾岸和杜馬格特等多個城市的部分房屋出現裂縫,一些橋梁和公路受損。伊洛伊洛市的學校、商場等在地震後紛紛關閉。
菲火山及地震研究院在地震發生不久後發佈2級海嘯警報,稱宿務島和內格羅斯島沿海有可能因這次地震引發海嘯,但由於當地海平面並無明顯變化,該機構於當天下午撤銷了海嘯警報。
菲律賓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因地殼板塊相互碰撞地震頻發,火山活動也頗為活躍。(完)
菲國強震罹難者 可能破百
中央社 2012-02-08
菲律賓中部地區兩天前發生規模6.9強烈地震,罹難人數持續增加,截至今天中午,官方數字已達26人,搜救人員研判可能還有近百人被掩埋在土石流中。
6日上午11時49分,菲律賓中部地區因海底地層移動引發規模6.9地震,震央在距馬尼拉東南方約564公里的內格羅島(Negros)附近,深度僅約10公里,直到今天上午還發生餘震,最強的一次規模5.1。
災難管理委員會說,截至上午10時已確認有26人死亡,全是東內格羅省(Negros Orientale)居民,包括基忽爾干鎮(Guihulngan)因地震而起的土石流罹難者13人。東內格羅省還有52人受傷,71人失蹤。
國防部民防處官員表示,基忽爾干鎮附近的其他村莊也發生土石流,掩埋70棟民宅,可能有近百人葬身於黃土下,但因為救作業還未結束,尚未發布官方數字。
搜救人員認為在土石流地點找出活口的希望渺茫,特別是地震後發生1214次以上餘震,出現奇蹟的可能性更低。
◆ 南極最大冰山 出現30公里裂縫
【中廣新聞】2012-02-08
根據美國航太總署新近公布的一張太空拍攝圖片顯示,一塊相當於紐約一樣大的冰山,將從南極洲裂開。
空拍圖片顯示,這個叫做松島冰川上,出現了一條約30公里長,清晰可見的裂縫,科學家推斷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冰山可能不久就要開始移動了。
美國航太總署的觀測小組,是在2011年首次拍到這個裂縫,在這之前沒有人看到這塊冰架開始斷裂的任何證據。
松島冰川既大又不穩定,所以引起科學家關注。他們認為,它是全球海平面上升預測最重要的訊息來源。這座冰山一旦漂走,很可能使冰架邊緣退卻的幅度大幅增加。
歐亞酷寒 源於「北極濤動」
【Upaper╱編譯組】2012.02.09
世界氣象組織7日在日內瓦發布消息說,根據成員氣象組織提供的信息,近期歐亞大陸部分中緯度地區出現的極寒天氣與北極地區大氣環流現象—「北極濤動」的變化密切相關。
橫掃歐亞大陸的寒流目前仍未停下腳步,截至7日,歐亞大陸至少有368人死於寒冷。歐洲大部分地區氣溫創下歷史新低。瑞士夜間溫度降至攝氏零下35度,捷克部分地區則降至攝氏零下39.4度,被媒體形容為「冰河期」。
專家指出,通常北極地區冬季受低氣壓系統支配,而中緯度地區受高氣壓支配。此時「北極濤動」處於正位相,限制了極地冷空氣向南擴展。但世界氣象組織7日表示,近一段時間以來,北極濤動處於負位相,導致冷空氣南侵至歐亞大陸中緯度地區,而暖空氣則北上北極地區,出現「南寒北暖」局面。
受此影響,歐洲地區近期持續低溫。拉脫維亞、白俄羅斯、波蘭、烏克蘭等國出現攝氏零下30度的低溫,俄羅斯北部地區氣溫一度降至攝氏零下37度。德國東部不少地區氣溫攝氏零下20度以下,西歐一些地區則出現攝氏零下10至15度的低溫。此外,東亞北部和中亞大部分地區氣溫也較常年偏低。
與之相反的是,北大西洋、冰島至北極地區氣溫偏高。位於北冰洋的斯瓦爾巴群島連續出現攝氏5度的氣溫,高於地中海沿岸的米蘭和伊斯坦布爾等地。北美地區氣溫也較常年偏高。
◆ 攝氏40度 南半球阿根廷遭熱浪襲擊
【中廣新聞/謝佐人】2012-02-09
當歐洲及日本正遭暴風雪無情肆虐的同時,位於南半球的阿根廷被熱浪席捲,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氣溫最高達攝氏40度。
阿根廷氣象局指出,西部「拉利歐哈省」日前氣溫最高達攝氏50度,中部「聖大非省」也一度高達攝氏45.9度。
由於炎熱高溫,阿根廷的用電量也激增,(當地時間)週二中午創下用電量新高紀錄。
歐冰凍 逾400亡
自由 2012.02.10
〔編譯陳維真/綜合報導〕寒流強襲歐陸,已經造成多達四百人死亡,七萬多人受困,各地災情頻傳。多瑙河的河運癱瘓,德國被迫重啟核電廠反應爐因應激增的用電需求,匈牙利則燃燒舊鈔製成的煤球來解救受凍的百姓。
波蘭、烏克蘭等東歐國家在這波寒流中死亡人數佔了超過總數一半。儘管德國去年因福島核災宣布廢核計畫,然而寒流來襲導致電力需求暴增,德國電力業者決定重啟多座核子反應爐,並同時啟用境內四座火力發電廠與奧地利兩座發電廠。德國共有十七座核子反應爐,原先關閉八座,僅剩九座運轉。
德重啟多座核反應爐供電
波士尼亞大雪暫歇,但低溫持續,氣溫最低至攝氏零下二十度。由於強風吹垮電線,第二大城摩斯塔未來幾天會有一萬五千戶無電可用,民眾更瘋狂搶購麵粉等物資,甚至上演全武行。
由於濃霧視線不良,多瑙河又有將近九成的河面結冰,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羅馬尼亞、塞爾維亞等四個巴爾幹國家暫停多瑙河的河運運輸。歐盟官員警告,寒冬過後冰雪融化,春天恐怕會有淹水災情。
俄羅斯當局表示,至少有一百一十人在這次寒災中喪生,二月的第一個禮拜就有四十四人死亡。一位莫斯科民眾表示,「這種天氣每五年才會有一次,通常會溫暖得多。」南方的克羅埃西亞有一百多個村莊因大雪封村。南法的紅鶴因為腳困在結冰的濕地中死亡。
匈牙利央行則將用不到的舊鈔壓縮製成煤球,提供給人道救援機構用來燃燒取暖,以節省下暖氣經費。匈牙利央行捐出舊鈔煤球已經四年,燒掉的舊鈔面額近兩千億匈牙利福林。
◆ 空前低溫 多瑙河6國河段冰封
中央社 2012.02.10
塞爾維亞官員今天說,由於河面結出厚冰,多瑙河在6個國家的數百公里河道封閉,使航行在歐洲這條最繁忙水道上的許多船舶只能停泊港內。
全長2860公里的多瑙河,自奧地利一直到黑海出海口的河段中,有些完全阻塞,有些部分阻塞。多瑙河流經9國,對運輸、發電、灌溉、工業和捕魚來說,都十分重要。
塞爾維亞氣溫今天再創新低,當局下令封閉多瑙河的600公里河段。
塞國基礎設施部表示,政府昨晚實施的禁令將持續10天左右,全國河道航運均受影響。
在上游的克羅埃西亞河段,1艘載有3名船員的克羅埃西亞船隻自本月3日便被困在多瑙河主要港口伏科瓦(Vukovar)附近的河冰中,糧食就快耗盡。港口人員表示,當局已展開救援行動。
保加利亞當局也已全面禁止在多瑙河上航行,並通報有50%到90%河段結冰,國內共有224艘船困在6個港口和1條河道上。
在羅馬尼亞,賽爾維亞端的舊摩爾多瓦(MoldovaVeche)到塞維林堡(Turnu Severin)間全長120公里河段完全冰封。再往下117公里,卡拉臘西(Calarasi)和哈索瓦(Harsova)間也結冰。還有多瑙河三角洲的伊沙克察(Isakcha)也是如此。
匈牙利當局仍准許船隻在境內上游段行駛,但言明後果自負。當局表示,有60%到70%河段被冰層覆蓋。
奧地利境內航運則完全停擺,多瑙河部分河段冰層厚達12公分。
◆ 冰層消融 海面年升1.5公厘
自由 2012.02.10
〔國際新聞中心/新加坡九日路透電〕美國科學家最近運用衛星資料,建立出冰河與冰帽因氣候暖化消融、導致海平面每年上升約1.5公厘的更精確數據。由於衛星觀測所得數據準確度更高,有助科學家更精準估算洪水來襲時間等暖化問題,對於氣候變遷的現況也能有更清楚的了解。
科羅拉多大學的瓦爾教授與同僚9日在「自然」期刊發表研究指出,冰層消融每年產生4430億到2690億公噸的融水,使海平面上升約1.5公厘,與其他研究估算的每年上升1.2到1.8公厘相去不遠,之前也有研究指出,2100年前,海平面可升高2公尺。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估計,1900年以來,海平面已因全球暖化升高18公分,越南到美國佛州等地的低窪地區均受威脅。
為了更清楚了解冰層消融的影響,瓦爾團隊運用GRACE衛星評量重力場的變化,觀察北極、南美、亞洲、格陵蘭與南極等地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面積冰層,研究時間涵蓋2003到2010年間。
主要來自格陵蘭與南極
團隊發現,全球海平面升高幅度在最近數十年有加速趨勢,每年升高幅度約3.5公厘,其中多半是因為海洋熱擴張導致,而冰層消融所導致的1.5公厘海平面升高,絕大部分來自格陵蘭與南極地區的融冰,兩地合計每年可推高海平面1公厘。相較之下,喜馬拉雅山與喀喇崑崙山脈等亞洲冰層涵蓋地區,融冰遠低於先前估計,因此亞洲地區融冰對海平面上升影響相對不大。
科學家過去透過廣及全球的地面站觀察冰層消融狀況,但這種方法不僅耗時,且多半只能觀察到低海拔冰層,亞洲許多位於高海拔的山區難以觀測,無法更精確估算海平面上升數據,無法確定未來的全球暖化速度、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軌跡以及冰帽融化速度,因此瓦爾團隊才會想到運用衛星。
瓦爾表示,這份研究讓人對大型冰層覆蓋地區的現況有更清楚的了解,全球有超過20萬個冰川,要一一觀測並不容易,藉著運用GRACE衛星,科學家可直接監控所有冰河系統或冰帽的冰層流失,目前仍在持續的衛星監控將有助科學家掌控冰層消融與海平面上升速度,對氣候變遷研究將有莫大幫助。
◆ 喜馬拉雅山 冰河消融慢10倍
自由 2012.02.10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瓦爾團隊的GRACE衛星觀測數據雖然顯示海平面上升幅度與估算相去不遠,不過觀測卻也發現,喜馬拉雅山等亞洲高山的冰層,消融速度比過去擔心的慢十倍,因此過去數十年間當地可說幾乎沒有冰層消融,暫緩外界對該區冰河消失的憂慮。
瓦爾團隊的發現讓科學家相當驚訝,因為他們過去相信,高山冰雪消融每年約有500億公噸的融水流入海中、導致海平面上升,而因為降雪量減少,消融的冰雪並沒有新雪補回,因此喜馬拉雅山冰河可能有天會消失,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2009年的報告就指出,喜馬拉雅山冰河2035年前即會消失,速度遠快於原估算的2350年,當時那份報告引起不小爭議,因此瓦爾團隊9日的報告才會讓科學家大吃一驚。
測量位置 造成預測落差
瓦爾團隊表示,亞洲高山融冰之所以遠低於過去預測,主要是因為以往的觀測偏重低海拔地區,高海拔高山觀測不易,才會出現數據落差。
瓦爾團隊表示,雖然亞洲高山冰層消融速度遠低於預期,但亞洲低海拔地區的冰層確實在消融當中,而全球冰河與冰帽的消融也依舊是值得關切的嚴重問題。他們的研究發現,喜馬拉雅山區水資源流失大多發生在緊鄰高山區南方的廣大平原,平原上的取水井消耗古代地下含水層的速度比降雨速度快上許多,水層來不及補回流失水分。團隊的普費佛教授表示:「好消息是冰河質量消失的速度沒我們想得那麼快,壞消息是冰河的水資源仍在大量流失,對喜馬拉雅山區來說仍是嚴重問題。」
2002年美國航空總署所發射的兩具重力反演和氣候實驗衛星(GRACE),在離地球上空500公里處運行,它們能測量重力的些微變化,因此如冰層流失導致質量改變,衛星便能查知。
「像樣的」風雪 將襲美東北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紐約10日電】2012.02.12
大紐約地區過了「沒有冬天的一年」後,國家氣象局10日說,美東海岸外正醞釀一場「像樣的」風雪,從10日晚至11日可能為紐約及波士頓等東北部地區帶來二至六吋積雪。
紐約上州天氣預報員穆雷說,東岸的風雪將向長島南方和東面移動,與來自北方的冷空氣相遇,從10日深夜起開始在紐約地區降雪。他告訴媒體:「我們預期,降雪最多的時間大約是11日下午。北極寒流鋒面通過這個地區將直到11日深夜,因此我們將在夜晚仍看到雨雪,不過,不會再有積雪。」
據預測,這次降雪的「中獎」地區可能是長島蘇福克郡,在紐約、新澤西和康州三州地區降雪最多,估計將達四吋。
在波士頓,當地天氣預報員說,該市將從11日白天開始下雪。他們表示,這將是冬天開始以來「比較像樣」的降雪,雪量將多到可以出動鏟雪車。一般估計,麻州東部將降雪二至六吋,靠內陸地區雪量較少。在鱈魚角(Cape Cod),預測將降雪一至四吋,然後將挾帶更多雨水。
國家氣象局指出,目前已接近2月中旬,但自去年10月1日至今,紐約市中央公園僅降下7.2吋總雪量,比正常雪量大約少7.7吋。相比之下,到去年2月10日為止,降雪已高達57.7吋。
◆ 歐大雪 逾十萬人「凍」彈不得
中央社 2012.02.12
歐洲部分地區積雪已深及民宅屋頂,導致數十萬計偏遠地區民眾今天受困屋內,歐洲超強寒流已奪走逾550條生命。
歐洲巴爾幹半島地區和義大利迎接更大降雪;多瑙河已因結了厚厚的冰而關閉數百公里的航運,其保加利亞河段也結凍,為27年首次。
義大利各地持續降下大雪,首都羅馬成白茫茫的大地,山區村落對外交通斷絕,各地公路、鐵路大亂,航班也受到影響。
這是羅馬1980年代以來最大的一場雪,迫使羅馬競技場冰封關閉,但也讓觀光客和居民有機會一睹聖伯多祿廣場(Saint Peter's Square)和特萊維噴泉(Trevi fountain)白雪皚皚美景。
義大利民航局聲明,羅馬費烏米奇諾機場(Fiumicino airport)格林威治時間11日1600起取消一半航班。境內其他機場也將關閉或減少航班。
在蒙特內哥羅,首都波哥里卡積雪創下50年新高的50公分,迫機場關閉,並因雪崩意外暫停通往塞爾維亞的鐵路運輸,城市幾乎陷入癱瘓。
羅馬尼亞接獲的通報喪生人數目前達65人,塞爾維亞3人,捷克和奧地利各有1人罹難。
羅馬尼亞1名78歲老婦告訴法新社攝影師:「我這輩子沒看過那麼多雪。」
各國有關單位表示,估計羅馬尼亞目前仍有3萬人受困,巴爾幹地區各國有逾11萬人受困,其中蒙特內哥羅就有6萬人動彈不得,占該國人口的近10%。
在塞爾維亞,當地電力吃緊,政府因此採取限電措施,並呼籲企業將用電量降至最低。
15日、16日為塞爾維亞國慶,政府已宣布17日連續放假,將假期延伸至下一週。
在科索沃,當局表示南部瑞斯特里卡(Restelica)小村莊發生雪崩,造成至少7人喪生,另外3人失蹤。
警方表示,雪崩吞噬至少15間民房,但當時僅有兩間民宅內有人。
居民和緊急救難人員協助清除民宅時,今晚發現1名年紀約在5到7歲的女孩生還,她目前已被送往醫院。
在波蘭,消防大隊發言人佛拉卡克(PawelFratcak)表示,暖氣設備故障引發多處民宅和公寓爆發致命大火,過去兩夜釀11死。
氣象預報預測這波兩週前襲歐的寒流將持續至2月中旬。比利時氣象學家表示,比利時遭遇70年來歷時最長的寒流,布魯塞爾市郊氣溫連續13天下探攝氏0度以下。
溫室效應 大型颶風機率提高5倍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2.02.16
麻省理工與普林斯頓大學一項合作研究發現,去年襲擊美國的大型颶風艾琳(Irene)所造成的大淹水情景,未來發生機率將會從目前的100年,縮短為20年一次。研究人員認為這與溫室氣體的排放脫不了關係。
研究人員以紐約曼哈頓為例,模擬了數千個不同氣候條件下暴風的發展趨勢,同時也觀察氣候變遷對暴風形成的影響。團隊發現,今日所謂的「500年大洪水」可能每25年到240年就會發生,研究人員李寧(音譯)表示,「在海岸建造的房子、水壩或其他建物,都應該考量到興建安全海堤的高度。」
研究人員觀察3種情況下所產生的暴潮(storm surge),所謂「百年大風暴」會造成1.8公尺的淹水,500年大風暴則會造成3.2公尺的洪水,目前曼哈頓只有1.5公尺高的海堤,因此一旦發生大型風暴很容易造成潰堤。
此外,研究人員也指出,溫室氣體不斷排放,未來發生2公尺高的洪水機率改為3到20年,3公尺高洪水發生機率更已縮短到25年到240年間。
研究人員分析二種氣候資料,一種是1981年到2000年的氣候條件,另一種是2081年到2100年的評估氣候資料,並按照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所預估的二氧化碳排放標準分析,儘管有部分結果有差異存在,但是結果都指出,氣候變遷會增加劇烈風暴的產生。
◆ 東歐陷急凍 逾600人喪命
中央社 2012.02.16
歐洲當局今天表示,東歐遭遇史上最強寒流,已造成逾600人喪命。捷克官員也將2起重大車禍歸因於暴雪導致視線不良。
自1月底起,歐洲東部即受到近年來最嚴重的暴風雪襲擊,溫度不斷下探。數萬人被困在令人直打哆嗦的家中及被大雪覆蓋的村落內,道路全面癱瘓,政府單位連要對受困民眾空投緊急救援物資都困難重重。
俄羅斯與烏克蘭當局今天宣布,已有逾300人在嚴寒中喪生。
俄國官方表示,急凍迄今已釀205死。烏克蘭凍死人數達112人,波蘭107人。羅馬尼亞過去24小時就有7人凍死,死亡人數攀升至86人。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蒙特內哥羅及斯洛維尼亞,也傳出有民眾罹難。
羅馬尼亞受害情況慘重,東部地區暴雪連續下了逾1週,導致道路癱瘓,並使鐵路陷入停擺,來自225個社區有約2萬3000人依舊受困。當地居民擔心住家恐遭厚厚的積雪壓垮,政府在運送糧食、水、藥物及木柴上,則遭遇嚴重困難。
黃河封河近千公里 雲南乾旱
【特派員洪肇君/綜合報導】2012-02-17 旺報
大陸華北、西北地區持續低溫,黃河部分河段封河速度逐漸加快,內蒙古河段全線穩定封河,黃河下游淌淩河段增加;而地處西南部的雲南省,則因乾旱導致144萬人飲水困難。
中新社報導,2月12日,黃河內蒙古河段全線穩定封河,累計封河長度680公里,寧夏河段封河總長度171公里。下游山東省利津官家以下河段淌淩,淌淩河段總長度約100公里。截至目前,全河累計封河長度919.7公里。
封河是指天氣低於零度後,河水結冰,上游冰塊往下堆積,會在河道形成全段結冰,在沒有全段封河以前,冰塊流動的情形叫做淌淩。今年黃河在寧夏段竟然不是從上游往下游逐漸封河,而是中段局部地區突然冰封,淌淩也造成該地區防汛問題,上游還未結凍的河水與冰塊流經封河段,會溢出堤防造成淹水。
雲南方面,已經連續3年降雨不足,雲南省消防總隊表示,去年冬天以來,持續乾旱已造成全省235萬畝農作物受災,144.1萬人、82.7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
2012年初,雲南省部分地區降雨持續偏少,隨著氣溫不斷升高,庫塘蓄水持續下降,多地旱情加劇,造成居民飲水困難,偏遠的農村只能靠水車送水。截至目前,雲南各市縣消防隊的抗旱救災計畫,已出動各式車輛5093車次,送水15萬噸。
◆ 把握黃金15秒 簡訊防災每分鐘發2千則
【聯合報╱記者陳洛薇/台北報導】2012.02.18
日本三一一大地震發生時,日本政府即時傳送地震預警簡訊,讓民眾爭取避難時間。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已規畫建置防救災區域簡訊傳送系統,當重大災害發生時,政府將在第一時間透過手機簡訊即時通知民眾。
三一一大地震發生當天,日本當地不少民眾都收到政府傳送的地震預警簡訊,簡訊內容是「宮城地震十五秒內會抵達東京,請立刻避難」,讓民眾可以把握黃金十五秒避難。
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昨天宣布,今年災害防救演習暨萬安演習廿四日起至五月卅日展開,由中央結合廿二個縣市辦理,並配合國防部萬安演習實施,同步驗證中央及地方政府整體災害防救機制運作能力。
江宜樺也宣布,NCC已經與電信等業者洽商,將建置防救災區域簡訊傳送系統,目前與中華電信談妥;中華電信在災害區域內,每分鐘可發送二千則簡訊,希望今年內還會有其他電信業者加入,整體建置時間約一年。
目前,防救災區域簡訊傳送系統已運用在台九線蘇花公路,重大坍塌發生時,在蘇花公路的駕駛或用路人,只要是使用中華電信系統,就會收到手機簡訊通知災害區域。
江宜樺表示,災情通報除了依靠警消、村里長,未來希望便利商店、企業系統也加入雲端通報災情系統,協助疏散居民;透過便利商店收銀機和內政部消防署防災系統連線,民眾可查詢雨量、水位、水庫洩洪等即時防災訊息。
江宜樺說,便利商店物流到門市點時也能拓展通報系統,通報配送路線有無道路中斷及淹水情形,另外,政府也希望區域大賣場協助災區物資供應。
內政部長李鴻源說,今年製作八千多個防災地圖,全台災害顯示圖幾乎完成,地圖如何成為地方防救災依據也是重點;另消防署執行災害防救深耕計畫,希望偏遠山區部落也可落實防災工作。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