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室.報.告-人定勝天的國家?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3/122012030800507.html
【葉玉琪】2012-03-08 工商時報
國土面積僅有712平方公里,人口有500多萬,人均所得則高達5萬美元,而且因為居住環境安全乾淨,吸引很多外籍人士舉家移民,這就是新加坡。
但最近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研究人員對150個國家進行總體經濟狀況和生態健康排名,結果最後一名竟然是新加坡。
據研究人員指稱,有鑒於全球氣候變化日愈惡劣,世界人口不斷增長,以及越來越多的金融問題帶來的威脅,因此對全球一些國家的經濟安全、生態安全以及它們將多快耗盡可供其使用的資源作了研究。
結果顯示,名列前茅的健康安全國家為玻利維亞、安哥拉、納米比亞、巴拉圭和阿根廷。因為儘管這些國家的經濟實力相對較弱,但其留給子孫後代所需的財政、食品、水和能源保障方面準備得更充分。
相對的排名最後,也就是「最不健康安全」的國家,除了新加坡外,還有約旦、韓國、以色列和科威特,全都是亞洲國家。排名較前的東南亞國家是緬甸在所有150個國家中名列32。
報告指出,新加坡的「生態赤字」是全球最嚴重的,因為該國的消費(包括那些裝有空調的巨型商廈)和生活垃圾,相對於其農業用地和能源等本地可用資源來說嚴重超支。
由於土地有限,又要維持這麼多人口的生活,可以想見其用水、食品和能源,幾乎全仰賴進口。但也因為有感於危機重重,該國盡可能的在一些關鍵性資源上實現自給自足,例如對污水進行處理和回收利用,並可望在2060年時供應新加坡所需用水的80%,其對水資源匱乏進行的創新研究,更贏得了世界的讚譽。
長久以來,不論是經濟成長、貿易競爭力,政府效率、預算盈餘、人均所得的全球排名,新加坡始終都是屬一屬二,更是人定勝天的典範國家。但上述報告卻有不同評價,就如研究者表示,該排名是希望幫助這些國家更好地規劃其消費和將來對資源的需求。到底要發展成一個什麼型態的國家,的確是值得各國人民討論的課題。
※ 相關報導:
* 歐元區經濟萎縮 連德國也躲不過
21 則留言:
韓工具機銷歐美 追上台灣
【經濟日報╱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2012.03.08
韓美自由貿易協定(FTA)本月15日上路,衝擊台灣機械設備出口金額逾1,500億元,台灣區機器公會昨(7)日表示,韓國工具機對歐洲及美國市場的出口,都漸追上台灣,今年甚至可能超越台灣,將是一大警訊。
台灣區機器公會理事長徐秀滄表示,韓國工具機出口歐盟與北美的策略,與台灣約略相近,但是韓國工具機出口成長率則大幅領先台灣,顯然是受到韓歐FTA免稅,以及韓元處於貶值的影響。
徐秀滄表示,韓國陸續與歐盟、美國簽署FTA,對台灣機械設備業出口影響金額達50億美元(約新台幣1,500餘億元)。他籲請政府,在兩岸進行貨品貿易協商時,應全力爭取讓未列入兩岸經濟協議(ECFA)早收清單的40多項工具機產品,也能享受減稅及降稅優惠。
依據海關出口統計,2011年台灣工具機總出口值達到40億50萬美元,是全球第四大工具機出口國,今年可望擠下義大利、成為第三大出口國。韓國雖然排名第六,雖然總體排名仍在後面急起直追,但業界評估,隨著韓、歐及韓、美FTA陸續上路,韓國將很快擠進前四大。
徐秀滄強調,從台、韓兩國出口到歐洲及美國兩地金額來比較,顯示韓國在FTA及韓元貶值兩大利加持下,已逐漸追上台灣,今年相當有可能超越台灣。
韓、歐FTA已在去年7月1日正式施行,韓國工具機可免稅銷到歐盟市場,歐盟工具機進口關稅平均2%至3%,在韓國工具機能免關稅情況下,已明顯較台灣工具機出口歐盟擁有優勢。
隨著韓、美FTA也3月15日上路,美國工具機進口關稅平均4%至5%,韓國工具機能免稅進到美國市場。屆時韓國工具機出口歐美兩大市場,勢必強力壓迫台灣工具機在歐美的行銷。
徐秀滄表示,由於台灣工具機產品品質優異,美國客戶短期間還不至於轉移訂單給韓國,但將來多出來約4%關稅成本,恐怕會要求台灣工具機廠「吸收」,這將嚴重影響台灣廠商的獲利。
※ 相關報導:
* 馬凱:廿年一覺科技夢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6947746.shtml
爾必達事件像一個高倍數的照妖鏡,立刻讓「高科技產業」中的科技成分現形;原來我們的DRAM產業不努力研發自有技術,年年捧著數百億鉅資向人討些現成專利;面板產業面對強敵三星節節敗退,最後淪落到撿食其棄之無味的雞肋;iPhone代工廠在單價中只能努力爭取區區百分之一的代工錢,還要面對血汗工廠的譴責。結果,十餘年來台灣經濟一蹶不振,勉強維繫百分之三、四的成長,還胥賴對大陸世界工廠的出超支持;如今世界工廠瀕臨關閉的命運,我們要向何處尋求一線生機?
* 三星放棄LCD 專攻LED電視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6947634.shtml
韓國經濟日報在「三星放棄LCD,轉向LED電視」的文章中說,三星正大幅減少傳統液晶電視的產量,以便聚焦在利潤更好的LED液晶電視上。LED液晶電視耗能較少,解析度更好、壽命也更長。
◆ 首波欠稅大赦 4.4億不必還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2012.03.05
「欠稅大赦令」今(5)日生效,共有2,692個欠稅人與企業,不必再為欠稅負責,總計共有4.4億元欠稅款,依法一筆勾銷。
財政部指出,96年3月5日稅捐稽徵法第23條修正後,政府追欠稅不再無期限,也因為稅法已訂有最長15年的追稅期,代表未來「欠稅大赦」現象將會陸續出現,今天只是第一波大赦正式生效;下一波大赦將在106年出現。
根據統計,今天到期不再追討的欠稅,全數都是小額欠稅,最高金額不超過50萬元。總計有2,692人及企業(約6, 627件)欠稅,政府從今天開始,必須放棄追稅。2,692人欠繳的稅捐,共有4.4億元。
財政部表示,今天到期不再追繳的欠稅,都屬於96年3月5日稅捐稽徵法修正前,已移送法院執行的舊欠稅案。96年3月5日稅捐稽徵法修正前的舊欠稅案,至1月底為止,合計總欠稅件數是26,932件,欠稅人及企業則有6,920人,總欠稅金額是765.1億元。
適用第一波欠稅大赦生效條款的2,692人,約占6,920人的39%;國庫依法必須塗銷的欠稅金額(4.4億元)則只占765.1億元的0.6%,仍有99.4%的舊欠稅,至少還可以再追稅五年。
全國欠稅總額約2,500億元,屬於96年3月5日以前移送執行的舊欠金額是765億餘元,比重達31%。
法務部與財政部為避免欠稅案因為法訂追稅期屆滿,喪失追稅的權利,兩年前即開始執行加強清理欠稅的計畫,包括對欠稅人訂定禁奢條款、限制出境與財產禁止移轉等追稅手段,據統計,兩年來已追回逾1,000億元的欠稅,舊欠未繳的案件數量,也從21萬件下降至只剩不到3萬件。
第二波欠稅大赦生效期是106年3月4日,目前累計還有4,228人及企業,總計760.7億元的稅款,只剩五年追討期,加上其中多數都是欠稅大戶,部分欠稅金額甚至可達數十億元,財政部表示,未來五年將與法務部聯手加強火力清欠,務必要使無法追回的欠稅降至最低水位。
◆ 施振榮:台灣CEO嚴重短缺
【經濟日報╱曾仁凱】2012.03.08
台積電上周宣布傳承計畫,升任三位共同營運長,為接棒預作準備。台積電獨立董事的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昨(7)日說,台灣嚴重缺少執行長(CEO),美國則是CEO過剩。
施振堂昨天出席「ADOC2.0民間夥伴攜手公益」 記者會,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台積電的作法是考量客觀條件後,最適合的模式,也是創新的構想。
他分析,台灣的企業和社會文化都比較重感情,認為高級主管和公司的關係應該更緊密,才能讓員工服氣,從外面找CEO,這個模式在台灣有點行不通。
台灣的科技企業因為多半比較年輕,CEO位置被占住,沒有放出太多機會,以致台灣比較缺乏訓練CEO的舞台。此次台積電從內部拔擢三位在研發、營運和業務等不同方向,對公司很有貢獻的主管,擔任共同營運長,可以給予更多訓練機會。
對於外界擔心台積電未來如果採取共同執行長(Co-CEO)制,可能造成多頭馬車。他認為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短時間內還是會繼續待在董事長的位置,可以扮演協調不同意見的角色。
施振榮表示,企業為了要永續發展,傳承是個責任,但沒有絕對標準。
科技研發非支出 觀光動員瘋台灣
◆ 投資科技研發不算是支出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2030900522.html
【郭位】2012-03-09 中國時報
科技是二十一世紀社會的命脈;有別於地產或股票買賣,科技可以創造財富,是中產階級的支柱。前瞻性的科技政策與投資研發有助引導創新,促進經濟增長,甚至決定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興衰。
上世紀八○年代,「四小龍」創造的奇蹟,是時機與政策配合帶來的結果。近年,台灣在科技方面雖然訂立了如國科會主導的「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白皮書」和中研院執行的「台灣學術里程與科技前瞻計畫」,但是規畫的方法不夠嚴謹,投資乏力,雜草與花卉爭豔,噪音共訊號一線,功效打折。
國發基金投資宇昌生技一案,一度鬧得沸沸揚揚,因此有質疑,政府直接參與投資發展特定產業的做法,是否合宜。姑且不論個別投資案的是非曲直,從長遠角度考慮,我們殷切期待政府能夠透過宏觀政策資助新興產業。
在一定時期內以政策支持特定產業的做法非常普遍。韓國在制定第一個「經濟發展五年計畫」時,就提出保護汽車工業,汰劣存優,集中扶植「現代」為主力產業。荷蘭由國家全額支持農產研發,如今成為農產品第三大出口國,年出口淨值達一百三十億美元。芬蘭則引導企業集中資源,從而創造了諾基亞這一行銷全球的手機產品。韓國、荷蘭、芬蘭的重點產業為中產階級的福祉提供助力,全拜投資研發之賜。
自從上世紀經歷金融危機後,韓國重新規畫研發政策,創新與高風險產業的研發改由大學與研究機構執行,次世代產品則由政府與民間共同出資開發。荷蘭從一九九六年起,為了適應市場化機制,基礎性、公益性的研究機構也從完全由政府包辦,逐步改變為自收自支,但有些機構近百分之五十的經費仍來自政府。
台灣發展醫療服務,推動精緻農業與動物醫學,可仿傚荷蘭的做法,透過信貸營造產業蓬勃大環境。捨此不圖,而依靠補貼農家等政治、經濟權宜之策,或可得寵於一時,絕對不是根本之計。
以能源為例,無論是生物燃料、太陽能、風能、水力,以至核能,都需要研發。去年,蓋茨曾呼籲各界重視能源短缺的事實,並提早投資探討開發清潔新能源以及節能計畫。不同的能源,代價與風險有高低之分,我們是否應研究優先開發低代價、低汙染電能,並按差價收費,再將收取的電費提成用於研發新能源?
本周台灣傳出雞隻病原性禽流感疫情,雞肉、雞蛋首當其衝,在社會正為美牛是否應該解禁而糾纏得難解難分之際,新的疫情無異為焦慮不安的社會雪上加霜。雞、牛、豬、蔬菜,甚至飲料與健康食品,從廣義上講,都算是能源,至少是可以產生生物能量的來源。為了安全可靠,避免謠言惑眾,以訛傳訛,都需要投資研發。
日本的科技領先世界,與研發投入大有關聯,不僅研發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名列世界前茅,從一九九八年起一直超過GDP的百分之三,而且由企業提供的研發經費也不遑多讓。韓國在李明博二○○八年上台後,主導制定了「科學技術基本五七七戰略計畫」,今年更要將全國研發預算破紀錄地提高到GDP的百分之五。
雖然台灣的研發經費逐年增長,目前仍未達GDP的百分之三,與日韓相比,無論其占GDP的百分比、增長速度或投資數額都依然存在差距。台灣的大學數量超大、組織鬆散,加以政府提撥的研發經費比重偏低,投入方向分散,均貧現象明顯。沉舟側畔千帆過,巧婦難為無米炊,只能眼看著鄰近國家與地區突飛猛進,領盡風騷。當初的政治妥協致使高教失策,留下今天難以補救的後遺症。凡此種種,誰來負責?
在廿一世紀全球化的知識型社會裡,知識擴散加速,政府應在教育品質、研究、吸引全球專才等多個層面加碼投資。今時今日,投資與創新研發已不再是該不該做的問題,而是應該投入多少以及政府在鼓勵企業投資方面做得夠不夠的問題。
科技研發必有輕重緩急,孰輕孰重、孰緩孰急值得研究,研究有賴系統規畫。科技研發的政策就請交給專業人士去處理吧! (作者為香港城市大學校長)
◆ 名家觀點/觀光總動員,讓世界瘋台灣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6950193.shtml
【經濟日報╱■陳清文】2012.03.09
觀光業被讚譽為最具經濟價值的無煙囪產業,舉世各國無不全力以赴,拉升觀光業的GDP貢獻度並增進就業率。近幾年急速竄起的土耳其觀光業對GDP貢獻度高達40%,顯示觀光業的經濟價值更勝國際貿易,台灣觀光產業的發展應該要提高到國家戰略層級,跨部會與全國總動員。
2011年底,來台觀光旅客突破600萬人次,達成政府的預定目標,緊接著要衝刺2016年1,000萬人次的挑戰性目標。然而,主政機構只關心不斷衝高旅客數量,僅將觀光經濟效益侷限於小圈圈的既得利益者與小群體產業範疇,台灣的觀光產業的格局被窄化了。
如何設局「讓世界瘋台灣」,是我們首要任務。現在就應舉辦「觀光業國是會議」,提升台灣觀光業國際競爭力,茲事體大,需要跨部會總動員共同參與推動。台灣亟需觀光業基礎設施大建設,同時,塑造獨特性與差異化才是提昇台灣觀光競爭力之不二法門。
「台灣燈會」可以作為台灣觀光的鮮活招牌,「以經濟思維將台灣燈會拉升到國際高度,絕對是台灣發展特色觀光的重頭戲」。毛治國部長與龍應台主委對於台灣燈會的舉辦方式有著南轅北轍的對立觀點,一為各縣市每年輪辦,偏重區域社會均衡;一為定時定點舉辦,偏重經濟效益與國際化。
台灣燈會應定時定點舉辦,朝向國際級精緻化的康莊大道邁進,規劃傑出主題夢想館與國際旅客優先配套機制等等,還有極大的精進空間。獲選的承辦縣市,必須有深度且能感動國際觀光客的燈會文化氛圍,更要舉辦燈會國際競技,吸引全球燈會達人傾巢來台獻技、以熱絡的比賽讓台灣燈會成為年度國際觀光盛事。
觀光局邀請全球旅遊達人來台踩線,運用網路傳播台灣優美形象,這種積極性作法值得肯定。台灣觀光的真正優勢在於文化、歷史、美食、民宿、醫療、婚旅、觀光工廠、花卉蝴蝶等生態多樣性,甚至是小城驚奇之旅。這些都是打造主題式旅遊的最佳素材,足以讓外國觀光客深度體驗台灣多元之美,留下感動與瘋狂。
台灣首先要鎖定喜愛主題式深度旅遊的高質量目標客戶族群、設定旅遊主題精彩行程,將外國觀光客加以區隔化,在觀光核心產業之外,才能帶動文創、工藝、醫療、婚禮、觀光工廠等大範疇產業群體的乘數經濟效益。
「台灣的美,要讓世界看得到,讓台灣的小城故事傳送全球」。以單車冒險之旅為主題,讓自行車路線行走在台灣歷史文化與生態的軌跡上,兼具運動休閒、慢活恬趣、探索學習、小城動人故事…等多重功能,我們要營造的是在地情境的高感度氛圍,讓國際觀光客對台灣留下畢生難忘當地獨特風情的體驗回憶。
在發展夜市觀光上,應注意國際觀光與市民休閒娛樂的不同。以美食之旅為主題、台灣夜市文化氛圍為核心概念,打造升級版的台灣夜市觀光,讓夜市進駐精華地段,藉由人潮眾多的集客力,以優質化、高價化為目標,推動台灣夜市觀光國際化,將夜市小吃以套餐方式包裝,讓旅客一次享用多樣的特色小吃,此商業模式經過標準化作業之後,把整套模式帶進外國觀光客的家鄉、得以回味台灣夜市美食,以達服務業外銷之效。
從國家層級制高點的視野來看,台灣新的戰略藍圖應將觀光發展的重要性視同於國際貿易,跨部會的協同合作勢在必行,結合觀光局的硬實力、文化部的軟實力,促動台灣觀光產業創新。政府亦可出資培養所需觀光專才、建設與深度旅遊主題相關的週邊系統,皆是提升台灣觀光競爭力的良好行動,更可提升對台灣整體社會與關聯產業的經濟貢獻率,創造各縣市的均衡就業機會。
(作者是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中心首席研究員)
糧價…拉高通膨警報
【經濟日報╱編譯楊宛盼/綜合外電】2012.03.09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8日公布,2月全球糧價上漲1.2%,為連續第二個月上漲,已引發通膨疑慮,但FAO經濟學家認為漲勢不會持續。
FAO表示,2月全球糧價比前月上漲1.2%,主要為穀類、蔬菜油和糖價上漲,但漲幅有限,相較於2011年2月的糧價高點仍低10%。FAO追蹤55種糧食商品的指數在2月漲至215.3點,高於1月的212.8點。
FAO首席經濟學家雅巴西恩指出,主要糧食生產國的收成季節都不錯,近期糧價的上漲空間有限,可望回穩。
他說:「我認為過去兩個月的漲勢不會持續,雖然風險總是存在,但初期糧食收成顯示,不必太擔心糧價會回到去年高點。」
去年2月全球糧價達到高點,為阿拉伯之春所帶來的動盪憑添變數,之後價格雖然下滑,但今年前兩個月的漲勢已引發通膨疑慮。
雅巴希恩指出,在今年的糧作生產情形更明朗前,糧價指數可能會在去年12月的低點和今年2月的高點間震盪。研究機構Oil World預測,今年南美的黃豆可能因天氣乾旱而減產。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資料,糧價上漲使占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國生活支出增加,1月通膨率出乎意料上漲。
阿根廷和巴西南方的氣候溫暖影響黃豆收成,使美國南部紐奧良港的黃豆現貨價格繼1月小漲1.2%後,2月再躍升8.2%。
※ 相關報導:
* 歐亞六央行 利率按兵不動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950216.shtml
雖然希臘接近完成換債計畫,但多國央行在面臨經濟成長逆風與通膨壓力的雙重夾擊下不願輕舉妄動,包括英、歐、加、紐、南韓與印尼六大央行8日均決議維持基準利率不變。
* 羅比尼專欄/希臘民間債權人 別抱怨了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950191.shtml
希臘的債務重整問題有一個正在發展中的迷思,即民間債權人在債務重整中蒙受重大損失,官方債權人則能免於虧損。國際貨幣基金(IMF)、歐洲央行(ECB)和歐元區的救援基金,都能獲得未折價的優先清償。因此,這個迷思說,相較於官方債權,民間債權已淪為「次順位」,而這有違可被接受的法律實務。然而實際上,民間債權人得到的是一項極划算的交易,且大多數實際與未來的損失都已轉移給官方債權人。
◆ 趕緊拔出砂裡的頭
【經濟日報╱社論】2012.03.09
財政部公布今年前兩個月的進出口統計,出口衰退4.5%,進口更衰減5.8%,出超金額則增加16.3%。財政部官員在解析貿易情勢時坦承外貿情勢「確實比預期差一些」,但更樂觀表示,預期3月出口會改觀,第二季起更會逐季好轉。
首兩月貿易表現正印證了我們深切的憂慮,因為從去年第二季起,台灣的進出口擴張就顯得不穩,拋開短期的波動起伏,成長率從兩位數下降到個位數,再降到第四季底的幾近零成長,再到今年前兩個月的衰退,絲毫未見到反轉的跡象。當然,考量到去年第二季基期未墊高的因素,今年第二季以後的年增率或許偶有亮麗表現,但若以此為滿足而忽略貿易成長減速的可能趨勢,那就真是將頭埋在砂裡的鴕鳥了。
財政部發布的數字中,還藏著另一個令人憂心的事實:前二月出口衰退4.5%,但對東協六國的出口大幅增長,在台灣出口所占比重增為18.4%,使東協僅次於大陸地區,成為台灣第二大出口市場。與此同時,台灣對第一大市場的出口則大減11.4%,是金融海嘯來僅見。這一消一長之間,實蘊含深遠意義,但在財政部的報告中絲毫未見。
此外,進出口同步衰退、但進口減幅更大,以致出超擴大,其中亦有深意,但同樣未受到應有的重視。要知道,十餘年來,台灣經濟尚能維持平均4%以上的成長率,基本上就是靠出超的大幅增長所支撐,因此,出超增加原是好事,但今年前二月出超增加的表現,卻難令人受到鼓舞,其故安在?
說穿了,道理十分簡單:出超若來自進口、出口同步增長,而且出口擴張得更快,就代表整體產值、就業都跟著水漲船高,至少能造就某些部門的繁華景象。但是,如果出超是來自進口的衰退,而且出口也同步下滑,大事就不妙了。因為出口下滑本就代表產值與就業受到拖累,若進口更進一步衰退,則顯示目前出口的下滑之勢還會延續、擴大,尤其是當進口衰退集中於資本設備時更是如此。依國貿局統計,資本設備進口從去年7月起已連續衰退八個月,而在它轉為負成長之前,成長率更已持續萎縮很長一段期間。
如果從一年之前,進、出口成長的力度即不斷衰減,資本設備進口成長率更已由正轉負長達八個月,代表台灣經濟早已面臨嚴重的問題。可是,這一年多來,有那位踏實誠懇的官員告訴人民這個警訊?又有那位認真負責的官員面對問題,並尋求解決之策?沒有!民眾只聽到一片歌舞昇平、前景大好的喜訊;頂多就是跟全球出口國家一樣,同聲將出口不振的元凶指向歐債、美債的波及。
但實情遠非如此!台灣出口景氣一年多來正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不僅我們投入巨資、努力扶持的半導體、面板、LED等產業被韓國等競爭對手拋在後頭,韓國更已成功與東協、歐盟、北美建立自由貿易區,盡享免稅優惠。更嚴重的是,20年來台灣經濟發展高度依賴對大陸享有的出超,但從五年前起,大陸大力展開加工出口模式的調整工程,此一出超來源正逐漸萎縮。因此,台灣經濟的命脈在五年前即宣告將要摧折,一年來正一步步走向盡頭,這才是問題的真相。
正因如此,台灣多個產業的經營處境日益艱困,也正因如此,台灣上中游產業向大陸輸出原材料、零組件的出路愈來愈窄,出口才一日不如一日,資本設備的進口需求也快速萎縮;也正因為大陸的世界工廠關閉,東協正積極取而代之,而台灣廠商早已嗅到商機,對東協出口才日盛一日。
這些答案都寫在空中、昭告天下,只有埋起頭的鴕鳥一點也看不見。趕緊把頭從砂裡拔出來吧!
※ 相關報導:
* 救援DRAM產業 要有行動但不盲動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2030900519.html
母廠把標準化的DRAM交給台廠,這些是量大但利潤卻薄得可憐的產品。當市場供過於求、競爭對手砍價格時,台廠立刻陷入虧損;虧損後就難有能力作投資,結果就陷入落後競爭對手更多、更無能力競爭的惡性循環。...因此,從國內DRAM本身的「含金量」看,坦白說:沒有援救的價值,絕對不值得政府投入資金援救。至於擔憂台廠被打趴,韓國掌握市場後,影響台灣PC的供應鏈,則更是無的放矢。...我們不清楚政府到底有什麼規畫與腹案,但我們認為,救兵如救火,政府如要行動,是該快速行動;但對DRAM產業,政府已不該也不宜再投入資源─特別是動用到國庫的資金。但如業者在合作與整併時,在法令與制度上有需要政府協助者,政府則應儘量協助。
觀察站/歐元區零成長…最大地雷
【經濟日報╱編譯 楊宛盼】2012.03.10
現在歐元區的最大問題不是希臘,歐洲的政治領導人和決策者最該擔心的是,歐元區缺乏成長。
希臘和民間債券持有人的換債很可能成功。但就算失敗,金融市場和歐洲銀行顯然已準備好有秩序違約。
至少在這個時候,蔓延風險會被擱置一旁,鄰近的籌資成本也應下滑,但這些成本的下滑速度可能不夠快也不夠多,來抵銷出現的更大問題:二次衰退的風險。
金融市場早已習慣鄰近債務國令人失望的經濟數據,這些國家為降低債務所採取的財政撙節措施,不斷扼殺經濟成長。
但現在連歐元區核心國家,也出現令人失望的經濟數據。原油價格上漲、歐元匯率走高、經濟前景不樂觀等,更是雪上加霜。
苦於將預算赤字降至符合歐盟新標準的荷蘭,已成為隱憂。法國的經濟成長前景則已長期處於危險邊緣。而且,德國經濟的最新消息,遠不如經濟學家預期的強健,難有餘力預防歐元區未來更多的災難。
德國的經濟實力早已被認為是歐元區的復甦關鍵,一旦這個期望落空,自歐債危機復甦將會比現在更加困難,整個歐元計畫也會再度受到質疑。更糟的是,歐洲央行(ECB)將無力可以伸出援手。(綜合外電)
※ 相關報導:
* 希臘換債 引爆違約理賠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953903.shtml
穆迪公司說,希臘換債協議導致投資人損失債券淨現值的70%,「根據穆迪定義,這項換債協議為『賤價交易』(distressed exchange),因此構成違約」。穆迪先前已調降希臘債信評等至最低等級的C。
* 希臘經濟衰 富人仍豪奢
http://www.cna.com.tw/News/aALL/201203110187.aspx
面臨經濟存亡重要關頭的希臘,因債台高築,政府推動撙節措施,多數希臘民眾生活陷入困境,但富豪奢華生活不受影響,名店裡仍處處可見富豪血拼的身影。
* 美就業數據報喜 股匯雙漲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952570.shtml
美國2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優於預期,顯示企業對景氣擴張愈來愈樂觀。失業率也持平在8.3%,為三年低點。消息帶動美股道瓊指數開盤小漲0.14%
* 美1月逆差 攀上40個月高峰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952533.shtml
勞動市場表現佳支撐消費者支出,加上企業重建庫存並汰換老舊設備,進口金額可能持續攀高。
* 中國不保8 肥了誰?瘦了誰?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6954216.shtml
中國加強重視消費領域,可能導致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放慢成長,水泥、鋼鐵和天然資源的需求都可能下降。南德州資產管理公司分析師金基說:「大宗商品的10年多頭市場將折損一些動能,並直接衝擊靠大宗商品驅動的經濟體。」
* 社評-加速人民幣改革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4/112012031100292.html
逐步脫離盯住美元的外匯政策,與台灣過去的經驗相似,可以更準確反映貨幣的真實價值。這個發展不但有助於大陸分散外匯存底的幣別,也可以減輕美國對人民幣升值所施加的壓力,更會降低國際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進而增加人民幣匯價的穩定。擴大對一籃子貨幣匯率的浮動區間,可以減緩熱錢流入中國的速度,避免對通脹火上加油。浮動區間適度與合理的擴大,當然會加速大陸外匯市場的自由化,有助未來資本帳的全面放開,也更能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
◆ 指標四不妙 貨幣政策兩難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2012.03.10
中央銀行示警,直指國內經濟成長率(GDP)、出口、民間消費與投資等三大經濟指標都有走低趨勢,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又有走高壓力,「三低一高」使央行貨幣政策拿捏陷入兩難。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將於下周一(12日)赴立法院報告,提前出爐的書面報告,透露央行對景氣的憂慮,經濟成長首當其衝,去年經濟成長率(GDP)還有4.04%,今年預估值已下修至3.85%。
國際經濟成長減緩,台灣對主要市場出口成長跟著溜滑梯。央行指出,去年6月以來,對歐盟出口成長劇減,由1~5月的15.8%,降為6~12月的-2.5%,對美國出口成長也大幅減少,且與亞洲主要國家比較,「台灣出口成長減緩情況,較中國大陸、韓國及新加坡等國明顯」。
據統計,去年全年出口、進口成長率分別為12.3%和12.1%,今年元月因逢農曆春節,工作天數少,出口、進口成長率分別降為-16.8%和-11.9%。
景氣降溫,民間消費與投資也軟趴趴。央行表示,經濟前景不確定,民眾消費信心脆弱,去年民間消費成長為2.95%,預估今年將降為2.72%;半導體及面板等科技產業縮減資本支出,民間投資去年衰退2.35%,今年預估繼續負成長1.16%。
不過,各項經濟數據疲軟,物價卻持續上漲,讓央行實施寬鬆貨幣政策有所顧忌。
業務報告顯示,去年食物、油料、成衣及國外旅遊團費皆上漲,CPI年增率升為1.42%,央行認為「漲幅尚屬溫和」,今年1至2月CPI年增率為1.31%,主計處預估今年CPI為1.46%,高於去年。
銀行主管分析,經濟數據不妙,按理說,央行應祭出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經濟,但國際油價蠢蠢欲動,讓以維持物價為天職的央行無法放膽降息。此外,新台幣升值有助抑制輸入性通膨,卻可能對欲振乏力的出口造成傷害,兩相權衡下,預估本月22日登場的第一季央行理監事會議,重貼現率維持1.875%不動的機率很高。
※ 相關報導:
* 台灣「騎」蹟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952487.shtml
一年一度的「台北國際自行車展覽會」本周三開幕,這屆台北自行車展已堂堂邁入第25屆,參展攤位達3,288個,吸引至少8,000位國外買主來台,這樣的規模已是全球第二大、亞洲第一大的自行車展,就周邊效益50億元來看,亦直逼台北電腦展。....當然,台灣自行車產業及活動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在產業技術上,台灣自行車變速器仍受制於人;在賽事上,台灣也還沒有二級職業車隊,與其他產業的連結上亦仍不足...
◆ 上網刷卡購物 小心跨國多收費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2012.03.11
仔細瞧,網址有沒有「tw」? 部分國外網站秀出正體中文、提供台幣刷卡,得多付1.3%到1.5%手續費。
民眾上網刷卡購物要小心,部分網站雖然會秀出正體中文,並提供台幣刷卡服務,其實卻是國外網路商店,消費者在這些網路商店刷卡,即使刷台幣也等同在國外刷卡,還是要付一筆消費金額百分之一點三到一點五的跨國交易手續費。
銀行表示,這些網站以線上遊戲、銷售3C產品商店,以及國際性的航空公司最多。近年來智慧手機及平板電腦盛行,很多人會在跨國3C網站選購周邊商品,但民眾刷卡前要注意網址是否有「tw」;如果沒有,可能不是在台灣註冊的網路商店,刷卡前最好先向銀行確認,會不會是國外刷卡交易。
台灣銀行表示,日前有持卡人上網在國際航空公司網站購買機票,刷卡時網站提供台幣刷卡服務,又是正體中文的網站,持卡人以為是國內交易,因此買了許多便宜機票。但事後收到帳單,才發現竟然是「跨國刷卡交易」,除了原先的刷卡款項,還要再支付一筆跨國交易手續費。
金管會規定,目前各銀行對國外刷卡交易,最多只能收取消費金額百分之零點五的國外交易手續費,但國際信用卡組織會再收一筆百分之一的手續費,因此手續費上限是百分之一點五,也有銀行收百分之一點三。假設民眾在國際航空公司網站買十萬元機票,再加百分之一點五的手續費,就得多付一千五百元手續費。
台銀指出,跨國網路商店雖然可接受台幣刷卡,但清算時仍要跨出國境,本地發卡銀行必須幫持卡人用美元清算,也就是一筆國外刷卡交易。因此,提醒民眾刷卡時要小心,不要因此多花一筆手續費。
※ 相關報導:
* 陸工薪階級 一生繳稅近五百萬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6954324.shtml
據估算,中國大陸工薪階級,一輩子繳的各種「稅」加起來約人民幣百萬元(約新台幣470萬元),其中還不包括缺乏統計數字的各種「費」。媒體認為,民眾應抗議不合理的稅與費。...大陸預算法規定,政府設立新的稅種,要經過全國人大批准。但是預算法並未規定地方政府不能超額徵稅,多收的費用未受法律約束。....報導認為,「每一個納稅人,養活著政府、機構與每個公務員,而掏錢的人,當然應該理直氣壯地關心我的錢去哪了,當然應該公開辯論以什麼方式交多少錢更合適,當然應該勇敢抗議那些不合理的稅和費。」
怕危害經濟!延長帶薪年假 瑞士人喊NO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2.03.12
如果有人提案把法定帶薪年休假由四周延長到六周,有誰會反對?答案是66.5%的瑞士人。瑞士11日舉行公民投票,延長法定年休假是其中一項議題,出人意料的是,瑞士聯邦的26州全部對延長休假喊「NO」。
瑞士有許多法律是根據公投的結果,任何人只要取得10萬人聯署支持,即可把提案列入公投,瑞士勞工聯盟Travail.Suisse主張,由於現代生活步調加速、競爭激烈,需要延長休假來紓解瑞士人的壓力,而在兩年前推動延長休假。
Travail.Suisse表示,一年六周休假並不為過,德國、義大利、俄羅斯和其他歐洲國家的勞工都享受六周年假,奧地利、法國、義大利、瑞典勞工也有至少五周的年假。
但Travail.Suisse的好意,多數瑞士人卻不領情。
在公投之前,政府以及企業警告,增加休假,會加重勞動成本,危害瑞士經濟。司法部長索馬古拉出面喊話說:休假不是紓解壓力的上上策,而且會造成「誰來代班」的問題。代表30家企業的瑞士工藝事業聯合會指出,如果提案通過,瑞士經濟一年要增加60億瑞士法郎(65.2億美元)的勞動成本。
儘管多數年輕人都希望假愈多愈好,但多數選民展現理性與負責任的態度,在全球經濟動盪不安的世局,覺得「守成」更重要。
和許多債台高築而陷入經濟困境的歐洲國家相比,瑞士堪稱楷模,但穩定的經濟卻為瑞士帶來問題,規避風險的投資人搶著把資金存入瑞士銀行,瑞士法郎匯率因此水漲船高,傷害瑞士出口與觀光。
為了抑制貨幣升值,瑞士央行去年9月把歐元和本幣匯率上限定在1:1.2。不過,受到全球經濟亂局以及歐債危機的影響,今年瑞士經濟恐怕還是會走下坡。
※ 相關報導:
* 西班牙擺爛 挑釁歐盟紀律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955227.shtml
西班牙與歐盟就2012年預算赤字規模問題僵持不下,顯示歐盟官員面臨兩難困境:如何保住更嚴苛財政規則的威信,又不致因強迫西班牙過度削砍赤字而引發希臘式的經濟惡性循環。
* 美轉出口導向國 美牛全球壓境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955579.shtml
美國總統歐巴馬上任後承諾5年內出口加倍,去年美國出口成長11%,華府智庫形容美國已轉型為外銷導向國家,但美牛風暴引發社會爭議,台美友好關係也面臨考驗。
* 慎防大陸不保八的短空效應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955372.shtml
台灣外貿與大陸經濟具有高連動性,大陸經濟成長減速,台灣必會受到衝擊;兩岸產業當前的垂直分工模式,更加大了大陸出口熄火對台灣經濟的波及效應。行政院主計總處即估計,大陸經濟成長率若真的減少○‧五個百分點,則台灣將減少○‧三個百分點,可見衝擊之大。因此,政府切莫輕忽此波短空效應,及早應變方是上策。
◆ 環境評比最不健康 星國力駁
中央社 2012-03-12
近期陸續有國外組織發布報告,認為新加坡在環境方面是「最不健康」的國家,新加坡政府反駁評比報告有失客觀,認為這是對資源依賴進口、且土地少的國家有偏見。
根據據「聯合早報」今天報導,位於加拿大溫哥華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漁業研究中心主任蘇邁拉(RashidSumaila)先前發表的生態健康指數(Eco2),研究了從1997年至2007年各國經濟和環境方面的數據,以此反映各國的經濟和生態保障性、以及消耗資源的速度。
結果在150個國家中,新加坡的排名墊底,引起外國媒體以「新加坡:最不健康的國家?」為題報導。
新加坡環境及水資源部表示,Eco2指數用的是「全球生態組織足跡網絡」(GFN)的數據,這對資源依賴進口、土地少、人口密度又高的國家存有偏見,不能展現新加坡在大自然面前展現的韌性。
環境及水資源部說,把新加坡跟其它也需要進口能源、食物和水的城市相比,比較有意義。
蘇邁拉在回覆星媒採訪時表示,他知道新加坡在保護環境和建立可持續性的工作上一直很努力,新加坡雖然排名最後,但很多富裕的國家排名也很低,這主要是工業化所致。這項報告主要是想表達經濟表現不等於環境的可持續性。
另一方面,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即將發表的「亞洲碳足跡報告」中也指出,新加坡在亞太區的人均碳排放量最高。
對此,新加坡全國氣候變化秘書處說明,用人均的概念來計算碳排放量有它的局限,無法展現每個國家的特殊情況。
◆ 普立茲得主佛里曼愛台灣「人民充滿天賦」
中央社 2012.03.12
2002年普立茲獎得主佛里曼今天在「紐約時報」專欄中指出,除了美國之外,他最喜歡的就是台灣,因為台灣自然資源雖少,但人民卻充滿天分與熱忱。
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在2002年贏得普立茲獎,是紐約時報國際事務的專欄作家,也是暢銷書「世界是平的」的作者。
佛里曼在紐約時報專欄中提到自然資源與國家教育的相關性,他說,有許多朋友問他,除了自己的出生國之外,他最喜歡哪個國家?佛里曼總是回答相同的答案:「台灣」。
為什麼是台灣?佛里曼解釋說,台灣只是個颱風多的貧瘠小島,沒什麼自然資源,甚至還要從中國大陸進口砂石來建築,但台灣卻是全球第4大的外匯存底國。
他說,台灣人民有天分、熱忱與智慧,他總是告訴他的台灣朋友,台灣人是全世界最幸運的,台灣沒有石油、沒有鐵礦、沒有鑽石、沒有黃金,只有少量的煤與天然氣,但台灣人總是發展、磨練自己的技術,這種文化成為台灣人最大的資產,也是目前最真實的可更新資源。
佛里曼也透過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1份報告佐證,這份報告主要是研究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與表現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與中學生的知識及技術成明顯的反比。
負責監督OECD國家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教授史萊克(Andreas Schleicher)在這篇報告中指出,如果聖經中的摩西帶著希伯來人走過沙漠40年,最後選擇在中東地區唯一沒有產油的國家定居,摩西的做法可能是對的,以色列目前已經成為最具創新力的經濟體,而以色列人民的生活水準也是許多中東地區產油國所望塵莫及的。
佛里曼認為,不要依賴自然資源,21世紀應該更重視教育;史萊克也說,校園的學習成果,是國家與社會能否長遠走下去的指標。
◆ 香氛行銷 輕鬆打開顧客荷包
【經濟日報╱編譯 莊雅婷】2012.03.12
剛出爐麵包的香氣瀰漫了整間超市,但賣場烤箱裡卻空無一物;百貨公司的沐浴用品樓層飄散著椰子油淡淡的芬芳,縱使盛產椰子的夏季早已遠離。
歡迎來到香氛行銷(scent marketing)的世界!愈來愈多零售商利用環境香氛,吸引消費者流連忘返,刺激他們的購物欲望,甚至創造店裡舒適的購物氛圍。商家也希望藉由香氛行銷觸動顧客的記憶與情感,並強化品牌識別度。
Scentevents公司創辦人哈里斯說:「控制得當最重要,用量稍微超過都可能變得太多。」他們使用浸泡過香水的陶瓷珠和擴香器,把香味帶進房間。至於較大的空間,就把香氛注入空調或通風系統。
這家位於洛杉磯香氛行銷公司,和流行歌手凱蒂佩瑞合作,為她以糖果為主題的「加州夢」巡迴演唱會現場,提供棉花糖的香味。在另一場好萊塢萬聖節派對上,哈里斯仿效主題樂園的做法,放出爆米花味,挑動賓客的食慾。
哈里斯說:「當你聞到爆米花的香味就會想吃,但現場並沒提供爆米花。」
香氛行銷協會(SMI)營運長杜伯林諾表示,香氛行銷日漸風行,因為現在的技術更精良,價格也更親民,小型零售商每月甚至花不到100美元,就能買到環境香氛。她估計,這個產業全球的年營收高達8,000萬至1億美元。
杜伯林諾也指出,許多香氛行銷的案例,激勵其他企業如法炮製。較早跟進的是賭場,店家試驗用香氛,驅散室內令人不舒服的香煙和雪茄味。主題公園也用人造香味創造幻覺,讓遊客彷彿置身古代城堡或原始森林中。
郵輪和酒店則在客房與郵寄手冊上噴上專屬香味,希望喚起顧客愉快的度假時光,促使他們再次光顧。就連慈善機構Goodwill,也在他們的二手物品義賣店裡,利用客製化的柑橘和忍冬香味,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研究結果顯示,氣味對行為的影響甚鉅。加拿大蒙特婁商學院(HEC Montreal)行銷學教授Chebat指出,消費者在充滿香氛的賣場裡,比在沒有香氛的賣場更樂於幫助陌生人。
布朗大學教授、氣味心理學專家荷茲表示,香味會刺激大腦的情緒中心杏仁核,一旦氣味和某種情感體驗建立連結,以後只要這種味道再出現,就會誘發人產生相同情緒,進而影響行為表現。
不過,荷茲也強調,一般人對氣味並沒有下意識知覺,因此很難利用潛藏的香氣促使他人購物。而且,人們對每種味道的反應差別很大,因為他們對特定味道的好惡並非一成不變。(取材自路透)
※ 用錯味道反而易遭嫌惡。
熱錢回來了 央行緊盯500億流向
【聯合報╱記者羅兩莎/台北報導】2012.03.13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天證實,今年初起外資又開始回來了,而且現在還繼續進來;外資匯入後,存在新台幣存款帳戶、沒買股票金額約一千七百億元,其中一千二百億元為正常周轉金。他暗示,目前熱錢還有五百億元未投入股市,央行正緊盯資金動向。
彭淮南昨天上午赴立法院財委會報告中央銀行業務。立委關心熱錢湧入,以及大陸經濟成長率不保八對我經濟的衝擊。
彭淮南強調,這些短期資金在亞洲新興市場裡亂竄,有如「大白鯊跳入小池塘」,引起水花四濺、危及金融穩定。國民黨籍立委賴士葆、林德福等人關切熱錢流向,彭淮南表示,「大部分去買股票、有一部分跑去買債券。」
他說,最近一、二年,香港、新加坡、台灣等經濟基本面不同的亞洲國家,股市和匯市波動曲線卻亦步亦趨?背後力量就是熱錢。
熱錢湧入致匯市大幅波動,立委質詢「央行是否幾乎每天都進場調節匯率?」彭淮南重申,匯率由市場供需決定,若有過度波動時才會進場調節,且須視鄰近國家客觀數據,「看看鄰近國家,看看歐元、韓元、日圓和人民幣,特別是韓元。」
大陸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僅百分之七點五,確定不「保八」。彭淮南認為,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存在兩大變數:一是大陸經濟成長率,二是國際油價。
他分析,去年大陸原訂經濟成長率目標為百分之八,但實際公布是百分之九點二;主計處預估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三點八二,是以大陸今年GDP為百分之八估算;「假如大陸今年的實際成長率維持在百分之八點一,對台灣的經濟成長就不會有影響」。
至於油價,他說,「油價是高度的不確定因素」,國安會擔心油價若飆破每桶一百四十美元,將衝擊我經濟成長。彭淮南指出,央行將密切注意物價上漲壓力。
※ 相關報導:
* BIS:全球外匯交易量 將大減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957833.shtml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去年9月全球外匯交易一度攀抵空前的日交易量5兆美元,超越雷曼兄弟2008年破產前高峰,但隨著歐債危機吃緊而大減至今年初。
* 倒彭暗潮洶湧 立委︰邪惡力量告洋狀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mar/13/today-e1.htm
立委形容有一股「倒彭」的邪惡力量、且繼續滋長,不但批評央行貨幣政策,還找美國人告狀,甚至懷疑動機與熱錢有關。
* 保彭派立委 挺央行總裁續任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6957812.shtml
同樣是「挺彭」的羅明才語帶諷刺說,現在安心內閣是「雞飛牛跳」,算一算只有金融最穩定,彭淮南和NBA球星林書豪同樣是台灣之光,要他「繼續做下去」,安定人心。
◆ 當斷則斷:二林園區重整再出發
【經濟日報╱社論】2012.03.13
行政院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昨天在立法院拋出震撼彈,指出中部科學園區第四期二林園區的產業結構可能改變,並已呈報行政院,請政務委員重新檢討評估二林園區。朱主委說得保守,實際上這就是二林園區暫停開發之意,也等於陳述了面板大廠友達新世代建廠計畫喊卡、科學園區發展政策面臨調整的事實,更將對中部地區的產業及地方經濟帶來深遠影響。這項決策牽動層面廣泛,卻是得之不易,尤其是處於今日時局下當斷則斷的魄力,值得肯定,更要好好珍惜。
位於彰化的中科四期二林園區約631公頃,當時計劃引進的產業包括光電、半導體、精密機械、生物科技、綠色能源等,但最大宗的是新世代面板廠,亦即是為因應友達約4,000億元的投資計畫需求。不過,自2008年8月經國科會選定後,二林園區即因徵地、地層下陷、廢水排放、搶水及環評過程等爭議不斷,但仍在政府強力推動下於2009年10月通過環評,並於三個月後動工,但因多項環評設定的條件未完成,整個開發進度嚴重落後,迄今公共工程僅發包約一成,種種預期發展效益如逾兆元的官民投資、3萬個工作機會、年營業額上看9,200億元、彰化將成為全球光電產業新發展重鎮等也一延再延,至今看不到實現的可能。
二林園區開發陷入瓶頸,應是促使朱主委叫停的直接原因;更重要的是,朱主委勇於面對了導致二林園區走不下去的三個痛苦現實。第一,供應中科長期用水的大度攔河堰,已因國光石化在彰化大城的投資計畫撤案而停建,在缺乏可靠水源支持下,二林園區顯然難以發展光電等高用水產業;第二,當年表達投資意向的友達等面板產業,已因景氣循環、產業趨勢丕變而面臨經營困境,目前既無能力再大舉投資,也看不到擴增新世代產能的必要性,二林園區若不迅速調整,豈不淪為「蚊子科學園區」?第三,有條件通過環評的二林園區,開發經費已因為滿足環評條件而激增,這些費用將由進駐廠商負擔,當開發成本若愈來愈高,廠商還會願意進駐嗎?
因此,雖然二林園區的開發猶如「頭洗了一半」,不繼續洗下去,等於前段投入都白費了,甚至還有善後成本;但是,若繼續洗下去會愈洗愈亂,當然就要停下來,看看是否要換種方法洗,知錯不改還繼續錯下去,善後成本會更高,甚至難以善後,全台處處可見的「蚊子館」不就是這麼來的?更何況,二林園區動用的不只是公共預算,它還涉及國家有限資源的分配及長遠的產業發展,更須慎之再三。
然而,如此看來理所當然的決策,要在現今的時局下拍定卻極不容易;因為它形同推翻前一任的政策,相比馬政府四年前初任時還可名正言順地推給民進黨,二林園區的開發卻是馬政府訂下的國家重大計畫,如今喊停,代表之前或失察或誤判,不免傷及政策威信及公信力;再者,這項決策也挑動地方利益的一池春水,還涉及農業水權的調度與分配,問題更複雜,勢將引發反彈。但是,正所謂「當斷則斷,不斷則亂」,兩害相權,政務官就要有這樣的專業勇氣及政治承擔,這是要肯定朱主委的。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這個得來不易的決策,接下來最重要的事,就是重新省思二林園區的未來,並應有三個方向:其一,正視當地缺水的現實,產業引入效益與水資源開發成本間應妥適評估;其二,科學園區開發須與國土規劃結合,莫再為擴充而擴充;其三,保持政策開放性,中部地區已是精密機械工業重鎮,也已有群聚效應,但擴張需求卻難以獲得滿足,二林園區能否與其結合、甚或改編為工業區等,都應納入考量。
※ 相關報導:
* 航太工業卡位戰 台日可望合作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6958744.shtml
目前國內漢翔與日本三菱已進行MRJ區間客機的前緣襟翼、襟翼、機腹整流罩、方向舵、升降舵設計及製造的合作。另外,漢翔也與全球5大發動機領導廠商(奇異、普惠、漢威、勞斯萊斯、斯奈克瑪),也建立密切業務往來的合作關係。
* 王文潮:三星可怕 台塑還有招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6957811.shtml
王文潮昨天出席南亞光電LED燈泡產品發表會後,發表對台灣與韓國競爭力看法。他以三星集團為例表示,就他所知,三星電子兩、三年前的研發人員就有將近6,000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應該超過2,000位,且還加上有國家的支持,所以三星有其先天和後天的優勢條件。
◆ 考驗臨場反應 恐龍面試正夯
中央社 2012.03.12
你穿上新西裝、帶著無可挑剔的履歷,為面試做好萬全準備。不過,為了得到這份夢想工作,你還得搞清楚你是哪種恐龍,因為愈來愈多雇主開始採用「極端面試」技巧。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這類面試問題包括「如果你是恐龍,會是什麼龍?」
儘管雇主表示,求職者回答問題的方式比實際答案重要,但如果你說自己是暴龍,你大概拿不到這份工作。
很顯然,面試官會對這個倒楣的求職者說,「啊哈,所以你是弱肉強食型的人,對嗎」?
回答自己是梁龍也沒太大幫助,面試官會反問道,「所以你是性別歧視者」?
英國倫敦商業與金融中心的雇主喜歡運用恐龍策略,因為答案幾乎總是「暴龍」。面試官問求職者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以觀察他們的應對方式,形成一股潮流。
這種面試技巧源於加州矽谷,當時有1/4新鮮人失業,遂利用這個方法從有能力的求職者中,找出特別優秀的人。
總部設於矽谷的網路搜尋巨擘Google以緊張的面試過程聞名,最近1位求職者被問道,「你困在1座無人荒島上,有60秒時間自10種職業人士中選擇1種人來陪你,你會選誰?計時開始!」
極端面試的概念是觀察求職者的臨場反應有多迅速,蘋果公司已故共同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也是其中1位先驅,他總是考驗面試者的反應。
倫敦獵人頭公司Eximius Group的莫耀(DavidMoyle)承認,他用恐龍問題來進行招募。
他說:「我們試圖給求職者機會展現他們的人格特質,而非只是顯示他們在面試中如何表現。」
經濟失衡要由根本解決
【經濟日報╱社論】2012.03.14
近年我國經濟成長率走低、失業率難降、出口成長率大幅下滑,但因進口縮減更多,貿易出超卻持續上升,可能再度引起外國的不滿。另一方面,國內資金充斥,中央銀行為吸收過剩資金而發行之存單(NCD)已逾6.9兆元,直逼今年名目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五成,凸顯銀行媒介資金的功能不彰。這些經濟失衡的現象其實密切相連,而且影響經濟的多個層面,我們若不認清問題的關聯和根本的病因,頭痛醫頭的結果將會治絲益棼。
從國家整體來看,產品的來源不是自己生產,就是來自進口,而產品的去處不是國內自己用,就是出口,因此產品的來源和去處要相等,即表示國內總生產或總所得(Y)加上進口(M),必須等於國內的消費(C)、投資(I)和政府支出(G)加上出口(X)。
這即是經濟學上的所謂國民所得恆等式:Y=C+I+G+X-M。很多問題的關聯都由此出發,也必須在這恆等式的限制下解決。
我國目前的情況和1980年代很類似。將國民所得恆等式移項一下,即可得到貿易出超(X-M)恆等於國民所得未用於國內支出的金額(Y-C-I-G)。我國現在和1980年代的情況都是因為人民看不到產業發展的方向而使投資偏低,以致出超偏高。而出超得到的外匯向央行換取新台幣的結果,就造成外匯準備、國內游資,以及銀行超額準備增加的現象,並衍生出泡沫經濟等其他問題。在貿易出超之外,國際投資和資金移動也會影響國內資金供需,而使問題更複雜。
針對當前問題甚多的主張之一,是新台幣升值以降低出超。但依前述恆等式,出超要減少,常是指所得減少或國內支出增加。而新台幣升值直接降低產業國際競爭力,出口和投資都幾乎必然減少,以致升值即使能降低出超,其代價常是我國現在難以承受的就業與經濟成長率的下降。更何況,在投資方向和機會不足下,升值可能使投資下降極多,即使所得下降,我國的出超仍可能上升,而未能解決出超和資金過多的問題。以近年經濟表現而言,我國出口和成長率下降,常使投資下降而出超增加,經濟更加失衡。所以,必須再考慮其他政策方法。
1980年代,我國曾有增加政府支出以降低出超的構想。但目前政府負債已近上限,許多政府投資也不具效率,因此這方法已難採行。增加民間消費雖是政府常說的對策,但我國民間消費占GDP比率已不低,人口也將快速老化而不宜任意增加消費而降低儲蓄。事實上,政府除了口號也沒有多少提高民間消費的具體可行方法。
有金融界人士希望央行吸收更多過剩資金,以提高利率和銀行獲利能力,但這將使放款及民間投資減少,外資流入增加,並使未來問題更惡化。金融界也主張擴大對外投資,這是可能方法之一,但對外投資若是產業和就業的外移,也可能使未來經濟成長和就業的問題更嚴重。金融上還有一種對策就是讓物價上漲,部分專家曾建議日本政府以此應對經濟難題,但依我國政治、經濟情勢,目前難以採行。
由於上述對策都有其限制或後遺症,政府還是應該從根本解決問題,亦即以提高國內投資為主要對策。但不可諱言,現有政策存有不少缺失,例如吸引資金回台或來台購買股票及不動產,都只是增加國內資金而非增加投資;招請外商和陸資來台投資,若是排擠了國內原有投資,也是增加資金而非國內總投資;擴大現有出口產品的投資和生產,雖可提高所得和就業,卻也會增加未來的出超。這說明了,當前經濟失衡情勢複雜難解,即使增加投資是正確方向,也仍有許多相關影響要仔細評估,並須做出取捨。
※ 相關報導:
* 美銀行壓力測試 花旗未通過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961444.shtml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13日公布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對全美19大銀行的第三次壓力測試結果,15家過關,另外四家,即花旗集團、Ally Financial、MetLife和SunTrust Banks,未能過關,聯準會限他們30天內重提資本計畫。
* 金融專家:英經濟復甦需10年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960889.shtml
英國金融專家說,金融危機加上政府推動財政緊縮措施,造成經濟衰退,預估需要10年英國經濟才可能復甦。
◆ 新聞分析-雙D不保 拚最後一D
【楊曉芳】2012-03-14 工商時報
有鑑於過去台灣DRAM與TFT輕敵、又過熱投資的教訓,台灣LED廠現在正繃緊神經準備迎接三星發動的價格戰,工研院也布署綠色建築技術開發。LED業者期待LED照明能成為台韓科技競爭逆轉勝的點,但散沙一盤的台廠如何贏過韓國政府撐腰的財團三星?致勝關鍵仍待台灣公部門具遠見的政策,以凝聚台廠力量。
LED產業在去年下半年進入急凍狀況,即便是三星旗下的LED公司,去年第4季產能利用率也降至5成,外傳三星LED在毛利及性價比競爭不過台灣LED,因此在去年第4季被自己的價格戰傷到,2011年營運難逃虧損,而三星電子則趕在去年12月向三星電機買回持股,將嗷嗷待哺的三星LED併回,預計在今年上半年三星電子完成併回LED事業的整頓工作後,將在LED應用市場大展身手,接下來的LED布局將從既有優勢的電視背光市場,跨入照明,甚至將延伸至綠色建築領域,長遠的市場布局,台灣LED廠亦是全程緊盯、絲毫不敢馬虎。
在短期內LED照明價格戰方面,台灣LED照明產業鏈已可見上下游廠商積極進行COST DOWN製程、替代材料的研發,惟各家廠商各有各的秘密武器,不願多談。另方面,工研院加入協助研發,其LED Price Down研發成果包括,1.散熱塑膠材取代散熱金屬的A19替代材;2.電流變壓器IC化,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研發展開技術授權給台廠;3.光引擎公板設計降低封裝成本。
長期市場布局方面,從照明市場角度來看,照明產值中單賣燈泡、燈管約占整體產值的20%,另外80%是透過整體建築系統所產生的產值。因此三星集團將可透過三星物產、三星電子與三星LED致力開發完善綠色建築解決方案,企圖從韓國市場拓展至其他歐美國家。台灣發展照明也展開系統端布局,但目前台廠力量因各自努力如同一盤散沙,雖工研院企圖扮演凝聚力量的角色,去年成立智能綠建築聯盟,聯盟會員已超過百家公司,包括LED、照明、機電、建築業等,並已展開工研院綠建築改建計劃,但聯盟會員共識待磨合,時間成本再度成三星優勢,台灣政府如何提供一個有遠見的科技政策,成了LED照明贏在起跑點的關鍵。
友達陷反托辣斯案 恐罰295億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張義宮/台北報導】2012.03.15
友達涉入美國面板價格反托辣斯案,美國法院陪審團昨(14)日認定罪名成立,副董事長陳炫彬、董事熊暉遭判有罪。友達恐面臨高達10億美元(約新台幣295億元)罰鍰,是歷來面板反托辣斯案被罰最高金額;友達董事長李焜耀強調,罰金尚未拍板,將上訴到底。
友達昨天上午7時發布重大訊息,並同步向媒體發出聲明稿,表示已接獲舊金山聯邦法院陪審團對美國司法部指控友達及主管違反反托辣斯法案件所做的決定。李焜耀更在上午10時親自趕赴證券交易所舉行重大訊息記者會,對外「說清楚、講明白」。
李焜耀指出,陪審團認定友達違反反托辣斯法罪名成立,陳炫彬及熊暉也被判有罪,前總經理陳來助與主管李燦榮則獲判無罪。另一名主管梁兆龍無法達成一致決定,為無效審判。
李焜耀強調,陪審團判定友達二名主管無罪、另二名主管有罪,一人為無效審判,顯示此案有高度爭議性。陳來助、李燦榮、梁兆龍三人當庭取回護照,可以自由進出美國,對友達而言,「初步結果雖然不盡如人意,但仍獲得部分成績」,友達將堅持清白,且提出上訴。
據了解,陳炫彬、熊暉最高可能被處以100萬美元(約新台幣2,950萬元)罰鍰和10年徒刑;友達則恐面臨遭罰10億美元,創面板反托辣斯案遭罰最高金額,也比同案被告(後來認罪)的夏普、LGD、奇美電等業者繳的罰金總額還多,估計將侵蝕友達每股純益約0.3元,為轉盈增添變數。
友達助理法務長陳柏如強調,此案一審尚未結束,目前僅陪審團決議出爐,具體罰金要由審理的聯邦地方法院做出決定。友達預估,要數月後,法院才會做出一審判決。
陳柏如表示,此案陪審團被要求加計友達、友達美國子公司、三星電子、LG Display、中華映管、奇美電子及彩晶等公司的不法利得做出決定,陪審團所認定的加總金額至少5億美元。但此金額不是友達的罰金金額。
市調機構WitsView研究部主管張小彪表示,友達帳面上雖有900億元現金,但產業並無立即性好轉趨勢,一旦遭罰10億美元,將成為一大負擔。南韓面板廠大舉投入AMOLED的新款面板,友達也將急起直追,需要資金投入新的產線,一旦面臨近鉅額罰款,恐衝擊資金調度。
※ 相關報導:
* 新聞分析-友達輸了嗎?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0733/122012031500090.html
友達在這次審判中,破天荒地出現了2位主管無罪、1位主管無效審判的情況,換句話說,等於有3位主管得以全身而退,此實屬不易。因為如果真是的證據明確,那應該全部都判有罪,因此,未來友達上訴翻身的機會增加不少。
* 陳揆下令搶救 國際反托辣斯小組啟動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1/6962957.shtml
友達在美國被控操縱面板價格,遭陪審團認定有罪,政府總動員全力搶救,行政院長陳冲昨(14)日在第一時間火速表示,會以政府名義提出一些意見,透過美國行政管道轉達司法單位,提供業者必要協助。
◆ 美韓FTA今生效 35萬個工作機會來了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綜合報導】2012.03.15
美韓自由貿易協定今天正式生效,這是南韓自二○○三年起推動與貿易夥伴簽署自貿協定以來的另一大成就。南韓是唯一與美國、歐盟,東南亞國協世界三大經濟體都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國家,拼圖剩下的最後一塊是與大陸和日本簽署中日韓自貿協定。
美韓自貿協定是南韓簽署的自貿協定中,規模最大的,也是美國自一九九四年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之後,規模最大的貿易協定。南韓與歐盟的自貿協定已於去年七月生效。
根據美韓自貿協定,南韓將取消近三分之二的美國農產品進口關稅,對於較敏感的美國牛肉和豬肉,將在未來十年和十五年內分階段取消關稅。兩國將在五年內分階段取消百分之九十五的工業及消費產品關稅。
這是美國與亞洲國家的第一個自貿協定,將有助於南韓創造卅五萬個工作機會,未來十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百分之五點七。
而在協定生效的頭一年,美國對南韓出口將增加一○九億美元。兩國貿易額去年達一千億美元。
歐巴馬政府希望美國的出口能在二○一五年增加一倍,目標鎖定對亞洲國家的出口,已有九國加入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協商。
歐巴馬與南韓總統李明博十五日將通電話,互相道賀自貿協定生效。不過南韓最大反對黨民主統合黨揚言,若贏得今年十二月的總統大選,將與美國重啟談判。該黨聲明說:「這是不公平的協定,我們不容許喪權辱國。」
幾百名反對人士十四日在首爾廣場舉行燭光抗議活動,高喊「廢除韓美自貿協定」、「李明博下台」。
南韓與美國於二○○七年即簽署自貿協定,由於兩國國內都出現強烈反對聲浪,加上政府更迭,在二○一○年重啟談判,南韓在美方關切的開放汽車市場妥協後,才於去年分別獲得兩國國會通過。美國對南韓的汽車與零件出口可望增加百分之五十四。
十名接受韓國時報訪問的南韓著名經濟學家和市場分析師中,有六名認為美韓自貿協定對南韓有利,三位持中立看法,一位認為不利。
◆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 天津NO.1
【記者廖珪如/綜合報導】2012-03-15 工商時報
英國經濟學人訊息部(EIU)公布最新「全球經濟競爭力城市」調查報告前10強,除了紐約、杜哈及東京,其餘7個城市均由大陸拿下;天津的經濟競爭力居全球之冠,北京則排第10;學者分析,前3強能打敗國際120個城市,主要得利於「經濟轉型效果顯著」。
另外,全球最具競爭力城市的排行中,紐約與倫敦分列前2名,新加坡排名第3,是亞洲全球城市競爭力排名最高的城市。香港緊隨其後全球城市競爭力排名第4,北京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則排名第39。在全球經濟競爭力排名,天津、深圳、大連占前3位。
法制晚報報導,EIU對全球120個城市的31個指標進行調查,包括經濟競爭力、人力資源、金融產業成熟度、機構效率、硬件建設、國際吸引力、社會與文化特質、環境與自然危害等。
報告稱,在最受重視的經濟競爭力方面,排名前20的城市中有15個城市來自亞洲,其中又有12個來自中國大陸,天津、深圳與大連分居前3席。
排名前32的亞洲城市在2012年至2016年間,每年的經濟增長率至少達5%,其中12個城市的經濟增長率至少有10%。這也令只有個位數增長的歐美城市明顯相形見絀。
報告還指出,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榜單前30名中,人口超過1,000萬的大城市只有9個。最快的整體增長出現在人口在200萬至500萬之間的中型城市,比如大連、杭州和青島等。
※ 相關報導:
* 歐客佬用15元好咖啡 年吸千萬營業額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253&f_SUB_ID=232&f_ART_ID=375926
王信鈞,今年32歲,17歲開始工作,從7-ELEVEn的大夜班店員開始,做過通訊器材批發、塑膠原料進口貿易,同時也是罐裝咖啡的生豆供應商,15年後的現在,他是一位在寮國擁有一座58公頃咖啡農場、台灣19家連鎖咖啡店「歐客佬咖啡農場」的老闆。
...王信鈞用15元的好咖啡帶進客戶,再靠優質服務銷售咖啡商品的營運模式,其他咖啡店難以模仿,因為一般咖啡店不像他能夠掌握「產銷合一、垂直整合」。王信鈞說:「我們有產銷合一的優勢,更容易掌握咖啡的品質。」
...而要讓進店的客人,願意掏出更多錢來消費,王信鈞的理念是「服務第一,品質第二,專業第三」。他認為現在一般的咖啡店都太強調專業至上,反而容易忽略客人的感受與想法
蘋果有多大? 市值僅輸18國GDP
【記者林佳誼/綜合外電報導】2012-03-16 工商時報
蘋果股價迭創新高,穩居全球唯一市值破5千億美元企業的寶座。目前在企業界已找不到對手的蘋果,在當今世上也只輸給18個國家的經濟產值。而且蘋果單憑目前手中現金,就可以一舉解決美國政府最為頭大的赤字問題。
蘋果股價周三收高在589.58美元,漲幅3.8%,再創新高。周四早盤一度突破600美元。
以周三收盤價計算,目前蘋果市值高達5,500億美元,是全球唯一市值超過5千億美元的企業。歷史上僅有另外5家企業曾在巔峰時期達到同樣成就。這5家企業均為美國企業,分別是微軟、奇異、思科、艾克森美孚,以及英特爾。
但究竟蘋果有多大呢?若與其它同業相比,則蘋果目前市值是微軟的2倍、Google的2.75倍,更超過惠普的11倍或戴爾的17倍以上。甚至即便將標普500大企業中市值最小的45家企業加總起來,也還比不上蘋果。
如果把蘋果比喻成1個國家,那麼其市值足可在全球各國國民生產毛額(GDP)中名列第19,勝過2010年名目GDP達5,279億美元的瑞士、波蘭(4,694億美元)、比利時(4,693億美元)及瑞典(4,589億美元)等眾多國家,堪稱富可敵國。
而蘋果在美國本土也是雄據一方。根據顧問公司Greyhill Advisors統計資料,距離蘋果總部Cupertino最近的大都會城市是舊金山,然其市值卻遠遠超過舊金山2010年的GDP(3,250億美元),僅次於紐約、洛杉磯以及芝加哥。
蘋果不只市值高,口袋裡還滿是現金。單憑蘋果目前帳面上的976億美元現金,便可確保143萬名美國勞工一整年都有薪水拿,相當於可直接將美國失業率拉低1個百分點。根據美國官方統計,2010年美國勞工平均年薪為68,259美元。
若是這筆資金不用於增進就業,也可用來弭平美國的預算赤字。根據美國官方資料,2012年度美國財政赤字為1,120億美元,只比蘋果現金水位高出一些。
※ 相關報導:
* 新iPad開賣 隱藏版軍團驚艷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6967710.shtml
台灣「蘋果概念股」除鴻海、TPK宸鴻等老面孔外,全新、正崴、台積電、毅嘉、力成等「二線軍團」,也間接打入新iPad供應鏈。
◆ 財經漫遊-哪還需銀行家告白
【沈雲驄】2012-03-17 中國時報
不是歐債,不是林來瘋。這星期把華爾街炒翻天的,是一位曾經任職於高盛的銀行家,在《紐約時報》上發表的辭職告白。
發表這篇標題為〈我為何離開高盛〉文章的史密斯(Greg Smith),十二年前進入高盛,從菜鳥做起,一直升到副總,曾參與避險基金的管理,以及來自中東與亞洲的主權基金客戶。據他自己說,所負責的客戶總資產,超過一兆美元。過去他以在高盛服務這些客戶為榮,現在,不是了。
在長約一千多字的告白中,史密斯指控今天的高盛,處處只為自己想,壓根兒沒把客戶的利益放在心上。「聽著同事們大談如何剝客戶的皮,就讓他想吐,」他寫道:「業務會議上,沒有一分鐘是用在討論如何幫助客戶,大家只關心如何從客戶身上賺到最多錢。」光是過去一年,他就聽到至少五位不同的董事經理,私底下用「呆瓜」,來稱呼那些捧著白花花銀子給高盛的人。「我必須誠實地講,從未見過如此惡質與糟糕的環境,」道德,他說,在高盛已經敗壞。
辭就辭了,還這麼直接公開罵人,當然讓高盛氣到跳腳。尤其這篇文章見報隔天,高盛股價重挫,市值一下子摔掉二十億美元。害得這幾天高盛又是發新聞,又是在網站上刊登聲明,反駁史密斯的指控。
針對史密斯本人,華爾街上的同業更是八卦四起。有人認為他一定是挾怨報復,有人說他這輩子別想在華爾街混了。但也有人鼓掌叫好,說得大快人心──誰不知道,幾年來以高盛為首的金融業者,把世界搞得雞飛狗跳?
但老實說,史密斯的告白雖然直接,卻沒什麼新意。一來,文中所指控的現象,早就是公開的事實,也是今天「占領華爾街」運動的參與者,強烈撻伐全球金融業的理由。
二來,史密斯更不是第一個來自金融圈,卻勇於點出華爾街真相的人。紅極一時的避險基金老將Andy Kessler,早就寫過《一個投資分析師的告白》;摩根史坦利史上第一位風險分析師Richard Bookstaber,幾年前寫了一本《金融吃人魔》,坦承「魔鬼是我們自己設計出來的」;而待過雷曼兄弟、被前聯準會主席保羅.伏爾科盛讚不已的分析師Mike Mayo,最近則出版了《一個華爾街放逐者》,抨擊美國金融界早就「惡臭多年」,而且,轟轟烈烈的金融危機,完全沒有帶來半點改變。換言之,風暴前喊水結凍的金融業,今天仍在用同樣的招式呼風喚雨。
明明惡臭多年,卻繼續呼風喚雨,才是今天史密斯的告白會引起大家側目的真正原因。
遠的不說,看看三年前的那場金融風暴害慘了多少國家多少人,業者們呢?雷曼兄弟,好端端還在,而且擺脫了破產保護,再度活龍一尾;美林證券現在改名「美國銀行美林」,繼續幫客戶「財富管理」;靠政府用納稅人的血汗錢撐過來的英國的RBS,此刻的官網上自稱能「替你的錢,找到完美的家」。
更別談那些年年坐領嚇人獎金,卻把世界害慘的CEO們了──至今有哪個面對制裁?有哪個從口袋中拿錢出來賠給投資者?三年來下台的,繼續在位的,有哪個CEO不是巨富依舊,笑傲江湖?
這正是為什麼,今天我們迫切需要的,絕不是再有什麼銀行家出來告白,而是更嚴肅地面對問題:一個健康的經濟,需要什麼樣的金融業、什麼樣的金融商品?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又該禁絕哪些金融活動,該如何教導人民保護自己的資產?
今天政府們所縱容的所謂金融──套用老投資家約翰.伯格的話──是一種「不對稱」的遊戲:行情好,更有錢的是業者自己,能賺到錢、分到合理報酬的投資者少之又少;行情壞──尤其是大壞──全世界都倒楣,這些在市場上豪賭失手的業者卻不用付出什麼代價。
風暴前如此,今天又何嘗不是?難道,要繼續這樣下去嗎?
(作者為早安財經出版社發行人)
※ 相關報導:
* 高盛挨批 市值摔掉22億美元
http://www.udn.com/2012/3/16/NEWS/WORLD/WOR2/6965359.shtml
一名員工離職前投書紐約時報,嚴詞抨擊該公司「惡毒和毀滅性的文化」,此消息震驚華爾街,高盛股價14日重挫逾3%,市值一夕間蒸發約22億美元。高層主管已在第一時間跳出來滅火。
* 羅比尼專欄/戰爭恐懼…推升油價的黑手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967716.shtml
油價上漲的原因,在於「恐懼」。目前不但石油供給充裕,而且美國及歐洲的石油需求也下降,主因近年來汽車耗油減少,以及美國與歐元區的經濟不是疲軟,就是負成長。簡言之,市場對以色列與伊朗爆發軍事衝突的憂慮升高,已對油價帶來「恐懼溢價」。
◆ 台美評估FTA 資料竟是十年前
【聯合報╱記者楊湘鈞/台北報導】2012.03.16
台美簽自由貿易協定(FTA)究竟有什麼好處?經濟部長施顏祥日前指已完成評估,會提供立委參考。國民黨立委羅淑蕾昨天收到這分薄薄三張、引十年前研究的評估報告,痛批經濟部「混水摸魚,國民黨立委怎麼辯護下去」?
昨天羅淑蕾收到經濟部報告,卻僅有三張。根據這分報告,強調美國是我最重要出口市場之一,是相當密切的經貿夥伴,加上南韓已與歐盟及美國簽FTA,若我方與美也簽,會互利雙贏;報告分析台美若簽FTA,可使我國GDP成長百分之零點六八,社福增卅億美元。
不過讓羅淑蕾氣到不行的是,評估所引的研究結果,竟是經濟部委託中華經研院及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在二○○二年的研究,「怎麼沒有最新的研究」?
經部稱機密 底牌不能掀
【記者劉俐珊/台北報導】經濟部國貿局官員昨天表示,台美自由貿易協定(FTA)二○○二年委託中經院完成學術研究後,重點即轉為遊說工作;若要把實質利益統統攤在陽光底下,底牌盡掀,可能會影響我方談判策略。
※ 相關報導:
* 美韓FTA生效 台4產業衝擊大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3/112012031600200.html
根據經濟部初估,受影響金額高達112億餘美元,相當於我輸美金額的3分之1,其中又以紡織、塑化製品、機械、光學儀器業等4大產業最受影響。
台韓經濟二十年
【于國欽】2012-03-18 工商時報
■在世貿組織(WTO)這個多邊貿易體系裡,要求會員須一視同仁對待所有會員,此即最惠國待遇(MFN),為加速貿易自由化,GATT第24條及GATS第5條特別讓FTA享有MFN原則的例外。
■WTO這個多邊體系經過八個回合的貿易談判,多數已開發國家平均關稅稅率已相當低,以2009年而言,美國、歐盟所進口的工業產品總值裡,就已有高達半數享有零關稅待遇。
隨著美韓自由貿易協定(FTA)生效,台韓的競爭將進入新階段。多數人總以為缺了FTA,台灣在這場競賽裡將居於下風,但從各國實施FTA的經驗研判,應不致於如此悲觀。
不容否認的是,FTA藉由互免關稅,確實有助於雙邊貿易,提升彼此的市場占有率,但簽署的兩造是否就因此使自己的競爭力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並且超越所有競爭對手?很難說。
1994年生效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讓墨西哥商品在美國市場占有率由6.7%一路升至2000年的11.1%,這項協定提升了墨國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惟值得注意的是,協定的另一個簽署國加拿大在美國市場的表現卻沒有想像中的好,反而由1993年的19.2%,降至2011年的14.3%。
不需為了FTA 委曲求全
由此可知,影響一國競爭力的因素甚多,除了關稅之外,產業結構、產品品質、技術層次及通路策略也同樣重要。換言之,沒有簽署FTA只是減少一分優勢,並非失去一個市場,還不到需要呼天搶地的地步,政府決策者更無需自亂陣腳,為了簽署一紙FTA,而委曲求全的向美、歐做出什麼承諾。
我們只要回憶過去20年台、韓經濟競爭的經驗即可明白,這段期間韓國並沒有與主要貿易夥伴簽署FTA,但卻依然有凌厲的競爭力,快速地在美、歐及大陸市場超越其他對手,如此不可思議的成長力量,並非來自FTA,而是來自其綜合的國力。
台灣在20年前,幾乎每項經濟指標都在韓國之上,1990年台灣人均GDP達8,086美元,比南韓高出2,000美元;出口規模672億美元,也高於南韓;在美國市場占有率4.6%,遙遙領先南韓;在大陸市場占有率12.2%,更足足是南韓的2倍。
1990~2000年這十年間,南韓還曾被亞洲金融風暴波及,1998年韓元急貶、出口驟降、外匯流失、失業狂升,當人人皆以為漢江奇蹟沉入江底之際,南韓已走出風暴,不僅韓流風靡亞洲,出口也大幅成長,於2001年在美國市場占有率超越台灣,2004年在大陸市場追上台灣,台灣長期居於領先地位的人均GDP更在2005年被南韓迎頭趕上。
擴張版圖 不能單靠FTA
遙想十多年前,台灣出口還領先南韓,但是去年台灣出口3,083億美元,竟只有南韓出口規模5,578億美元的一半,彼長我消的態勢極為明顯。十多年來台韓經濟版圖的變化,無關FTA,這說明外貿競爭力的強弱,終究是取決於政府的總體政策及綜合國力,沒有FTA,在多邊貿易體系的最惠國待遇下,照樣可以打美好的仗。
FTA確實可以創造出口的優勢,但別忘了它也將帶給內需產業可觀的壓力,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當我們寄望別人降低關稅時,別人豈不也會要求台灣這麼做?求人不如求己,自助而後天助,此刻政府與其低聲下氣乞求美、歐洽談FTA,倒不如研提可行的總體經濟政策,讓人刮目相看。
◆ 占領華爾街半年 示威者回歸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2.03.18
延燒全球的「占領華爾街」運動17日屆滿半年,數百名抗議民眾回到占領運動大本營紐約祖科提公園,並遊行曼哈頓,「我們是99%多數」的熟悉口號再度響起,抗議貧富不均和金融貪婪。但曾經轟轟烈烈的運動,如今面臨經費問題,只剩下不到20萬美元,大概只能撐到月底。
儘管規模今非昔比,但示威人士依舊熱情,高喊「占領一切!占領一切!」、「我們銳不可擋」、「把毒蛇趕出華爾街」的口號。有的標語牌怒罵「銀行家如黑幫」,也有人高舉「春天來了」的樂觀標語,希望因寒冬退燒的活動,因為天氣回暖而再現盛況。他們說,今天的活動只是提醒世人「我們仍然堅持到底」。
「半年慶」仿佛去年9月17日占領活動初登場時翻版,華爾街的標誌銅牛塑像再次被欄桿圍住,示威民眾不時和警方捉迷藏,突然脫隊轉入小巷,不但嚇到遊客,也迫使警方派出摩托車騎警圍堵。警方逮捕少數違法民眾,但未公布人數。
離職主管K高盛 示威者:因運動醒悟
許多示威者表示,受華爾街大行高盛前主管史密斯(Greg Smith)投書痛批高盛鼓舞,認為史密斯因「占領」運動而醒悟,在14日向高盛請辭當天投書紐約時報,痛批高盛執行長和公司金錢掛帥,海削客戶自私文化,已失去「道德經脈」。
「占領華爾街」示威自去年9月17日在紐約爆發,第一批示威人潮走上華爾街金融區街頭時,並沒有料到這個運動風起雲湧,後來不但在曼哈頓紮營兩個月,並燃燒全美各大城市,進而影響全球。數以百萬計的示威者提出社會公義、減少貧富差距等訴求,贏得廣泛關注。
但祖科提公園去年11月遭警方強制清場後,加上時序進入寒冬,占領運動聲勢大不如前。而且示威人士有許多不同的訴求,也難以整合,有人因此主張,要「占領」運動重振旗鼓,必須定下更明確的目標。
※ 相關報導:
* 高科技助陣 占領2.0將起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969386.shtml
「華爾街日報」報導,這個被稱為「占領2.0」(Occupy 2.0)的計畫,包括透過網路地圖追蹤警方路障、能將抗議活動實況轉播的錄影設備、不被警方監視的安全網絡設施、捐款網站等,預計在5月1日的全美抗議活動中正式推出。
◆ 富士康血汗工廠? 美王牌節目承認造假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2.03.18
美國生活:許多內容與事實不符,撤回該單元…
美國公共國際廣播電台 (PRI)王牌節目「美國生活」(This American Life)於今年初播出揭露富士康「血汗工廠」內幕的單元,包括工人中毒、童工關節變形等。但「美國生活」16日發表聲明,宣布許多內容與事實不符,而撤回該單元。
「美國生活」1月6日播出的「戴西與蘋果工廠」單元長達39 分鐘,由外百老匯演員麥克戴西講述在富士康工廠的親身見聞,包括會見因為iPhone螢幕清潔劑正己烷 (n-Hexane)中毒的一批工人,中毒工人手顫抖到無法握住杯子;還有年僅12歲的童工,每天重複同樣動作數千次以致關節變形;而且工廠有持槍保全,宿舍不但擁擠如棺材、並遍布監視器等等。
童工年齡用「猜」的,有些內容是添枝加葉的…
時隔兩個多月,戴西16日接受「美國生活」主持人兼執行製作葛拉斯訪問時承認,他並沒有見過中毒工人,而所謂童工的年齡是用「猜」的,有些內容是他閱讀其他工廠的情形而添枝加葉。
葛拉斯表示,戴西向他和工作人員說謊,他無法擔保戴西所言的真實性,而決定撤回該單元。
用戲劇手法增加吸引力,是戲劇呈現,非新聞報導…
戴西承認,雖然知道有些內容並非事實,但擔心如果不用戲劇手法來增加吸引力,社會大眾會漠視工廠虐工情況。因為一心想揭露內幕,所以有些「取巧」的做法。但他堅持做法無可厚非,他說:「我的作品是戲劇的呈現,而非新聞報導。我的錯誤是,同意把戲劇內容放在新聞節目播出。」
戴西並在個人網頁發表聲明說:「我融合事實、回憶、和戲劇手法,來呈現故事,但深信無損真相。」
戴西於2010年訪問中國大陸,後來根據在深圳的見聞完成舞台獨角戲「賈伯斯的苦與樂」 (The Agony and the Ecstasy of Steve Jobs),「戴西和蘋果工廠」單元即屬這個獨角戲的一部分。
但他當初宣傳該劇時,宣稱是根據在深圳訪問數百名富士康工人的真實結果,並未說明是其中包括虛構內容。該劇迄今已有5萬人觀看,目前戴西已經刪除非事實部分,並在開場時添加有關輿論的評論。
最受歡迎的單元,下載達88.8萬次,知名媒體都跟進…
這個揭露富士康內幕的單元播出後成為「美國生活」最受歡迎的單元,下載達88.8 萬次,網友因此發起要求蘋果和血汗工廠斷絕關係的運動。而包括紐約時報、美聯社、MSNBC 、HBO等知名媒體都跟進報導富士康工廠情況。
在虛構內容曝光後,華爾街日報藝評提丘特指出,戴西雖然是才華橫溢的演員,但做法「不可原諒」。華盛頓郵報評論家馬克斯認為「戴西被熱情沖昏頭」,芝加哥論壇報評論家瓊斯則認為「戴西急於成名而走險」。
有媒體擔心,戴西的做法可能破壞各界對代工廠惡劣工作條件的關切。也有媒體急於撇清,表示本身有關蘋果代工廠的報導正確無誤。
※ 相關報導:
* FLA將公布調查結果 鴻海:虛心接受改進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1/6969479.shtml
* ITC最終裁定Motorola並未侵害蘋果旗下專利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378393
全球債市跌 變盤疑慮起
中央社 2012-03-19
全球各類債券本月創2010年以來最大虧損,引發市場憂心隨美國聯準會撒錢動作暫歇,摜壓利率至歷史低檔的4年牛市恐畫下句點。
根據彭博報導,打理3.5兆美元資產的全球最大基金公司貝萊德(BlackRock Inc.)固定收益投資策略長羅森柏格(Jeffrey Rosenberg)表示,「長久以來,利率的市場動態一向受聯準會貨幣政策左右。」「巨大的轉折點是否已來臨?」
根據美銀美林追蹤約40兆美元債券的Global BroadMarket Index,從美國政府到拉丁美洲電話公司,3月債券平均下跌0.65%,創2010年11月下跌1.09%以來最糟表現。
美國公債挫跌1.5%,引領跌勢,其中基準30年期公債跌幅5.9%。
在美國聯準會聯手全球其他主要央行降息至歷史低檔,砸錢挹注經濟體系現金,協助全球經濟擺脫大蕭條時期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下,全球債市自2007年中旬以來領先股市,報酬率達29%,相較於MSCI世界指數(MSCI ACWI)配息後虧損4.44%。
如今,跡象顯示美國經濟可能自立復甦,貨幣市場顯示交易員預期聯準會可能比預期提早一年升息。聯準會矢言維持超低利率至2014年底。
歐洲期貨交易顯示,市場已反映歐洲央行進一步寬鬆政策的預期心理。
駐新加坡瑞銀(UBS AG)匯率策略師莫西烏丁(Mansoor Mohi-Uddin)在16日的報告中表示,全球債券市場已享受長達30年的多頭走勢。但這個趨勢目前似將告終。
瑞銀指出,隨著美國復甦站穩腳步,民間信貸擴張,中國大陸與其他新興經濟體今年下半年復甦,加上歐元區衰退未撼動全球經濟,聯準會不太可能祭出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
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 Group AG)雖贊同全球經濟正逐漸站穩腳步的看法,卻認為聯準會仍可能端出量化寬鬆政策。
駐紐約瑞信分析師索斯(Neal Soss)16日在研究報告中表示,「我們仍認為聯準會下一個動作終將趨向更寬鬆政策,雖然時間點將視同時期公布的數據而定。(譯者:中央社劉淑琴)
◆ 再次金融危機? IDB:拉美恐難應變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2.03.19
拉丁美洲在過去兩年是全球經濟成長的火車頭,但美洲開發銀行 (Inter-America Development Bank,IDB)新公布的報告發出警語:若出現另一次全球危機,拉丁美洲多數國家實施刺激計畫以應付危機的能力比2007年來得差。
IDB在烏拉圭召開的年會發表報告指出,由於主要結構盈餘(structural primary balance)普遍下降,墨西哥、智利、哥倫比亞、多明尼加的問題較嚴重,巴西、阿根廷和2007年時類似,只有烏拉圭和牙買加的應變能力提升。
IDB預測,拉丁美洲過去兩年平均經濟成長率為5.4%,但今年恐怕只有3.6%。如果歐洲危機惡化、中國經濟成長減緩或美國經濟二度探底,3.6%的成長率可能不保。
拉美國家經濟的弱點在過份仰賴商品出口、財政運作的空間較小、熱錢流入、借貸成本增加、以及對西班牙銀行的高度曝險。
過去兩年,拉丁美洲占全球經濟成長的14%,該區許多國家加強金融監管、改善公共部門資產負債表、增加本幣債務比和外匯儲備,並利用匯率來穩定物價。但因為預算盈餘降低,這些國家應付再一次全球危機的能力未見提升。
IDB指出,該區有八國的商品占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若中國經濟成長減緩而減少投資,這些國家的金屬產品將受重創。中國經濟成長若減少三個百分點,拉丁美洲商品價格可能暴跌30%。
國際貨幣基金 (IMF)西半球主管埃薩吉雷表示,拉丁美洲的展望「看好,但仍具有風險。」他認為,拉丁美洲若希望追求真正的發展,必須把財富由商品轉向投資基本設施、教育等實質發展。
※ 相關報導:
* 證交所養蚊逾半年 柬埔寨第一家股票上市!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971179.shtml
柬埔寨證券交易所去年7月底開張,卻沒有任何股票可買賣,窘況將於4月18日結束。柬埔寨第一家上市公司金邊自來水局的股票當天開始交易,不但柬埔寨民眾躍躍欲試,坦伯頓新興市場集團董事長墨比爾斯等外國投資人也表示將參與柬埔寨股市。
◆ 牛豬禽警報未解3至7月每月一漲 內閣漲壓飆升
【李明賢/台北報導】2012-03-19 中國時報
美牛、毒豬、禽流感警報未解,陳冲內閣再面臨新一波「漲壓關卡」!依各部會相關時程規劃,油、電價漲勢已定,大學學雜費、二代健保保費也將調漲,陸續定案時程從三月到七月間,幾乎變成「每月一漲」。政府官員坦承,預期民生費用調漲將「罵聲連連」,政府將做好論述與配套措施。
各項民生物資調漲時程包括今天零時起,汽、柴油價格每公升再漲新台幣○.一元,為連續六周調漲。總統府上周邀集行政部門討論油電價格,預估台電提出兩階段漲價方案,時間點分別是五月一日、十月一日,幾可確定油電價格「留不住了」。
有關大學學雜費,教育部長蔣偉寧日前在立法院答詢時證實,需要反映教學成本,讓機制常態化,預定四月中旬定案。教育部不願證實具體調漲幅度,但調漲方向幾可確定。
此外,二代健保在七月一日上路,依健保局原先規畫,至少兩成民眾保費確定調漲。傳出費率可能從原先承諾的四.九一%上修到五%以上,導致八成民眾負擔保費更多,健保局昨低調說數字「尚未定案」。
行政院主計總處二月公布的經濟數據,預估今年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率為一.四六%,高於去年平均一.四二%。油電等費用上漲是否連帶導致民生物價波動,政院表示將密集監控,必要時召開物價小組討論因應。
陳冲上周在立院答詢時澄清,所謂油水電漲價其實是「價格合理化」,他也多次指出,台灣油水電價是東亞地區最低的國家之一。不過,有官員私下坦言,民生物資漲價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如何降低民眾反彈壓力,已成陳內閣另一個重大關卡!」
在府院急於處理美牛、禽流感等危機之際,後續還有油電雙漲、二代健保費率調高、稅改等多項棘手難題,黨內盛傳「府院要在五二○之前,讓所有未爆彈先引爆」。政院人士解釋,馬總統的第二任期早已開始,「五二○只是一個日期」,並非任何措施的時間表。
◆ 富人入星籍 稅負少一半、沒狗仔
【聯合報╱記者鄒秀明/台北報導】2012.03.19
新加坡媒體報導,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證實兒子王泉仁已入籍新加坡。律師李永然昨天表示,王泉仁確曾諮詢過入籍新加坡事宜,由於新加坡是單一國籍國家,王泉仁必須放棄美國籍。
業界人士則指出,新加坡所得稅率較低,也是入籍誘因之一。
李永然昨天證實,王泉仁入籍新加坡是個人因素考量,也與正在進行的離婚訴訟是兩件事;新加坡是單一國籍國家,當然要放棄美國等其他國籍。他說,近年確實越來越多人入籍新加坡,入籍的原因每個人都不同,例如稅務、護照都是考量原因。
王泉仁是繼聯電董事長曹興誠之後,又一國內知名企業、豪門人士入籍新加坡。不止國內,出身大陸的影星鞏俐、李連杰也都傳出已入籍新加坡,還曾在網路上引起大篇幅討論。
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曾透露,入籍新加坡是對國內司法感到失望,所有企業老闆都被監聽,也說過連勝文被槍擊案不破,也是他移籍新加坡的原因之一。鞏俐則曾透露是「為了老公、家人」;李連杰則稱是為了兒女教育。
知情人士指出,新加坡沒有狗仔隊,容易吸引富商及演藝人員移居;富人「改當新加坡人」的稅負會比在台灣少一半,更是重要因素。
例如,在台灣無論是薪資、董監酬勞、股利統統要課稅,最高稅率達百分之四十;但改做新加坡人後,只要在台未住滿一百八十三天,即不算在台居住,直接扣繳稅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且新加坡也不對個人海外所得課稅。
從新加坡經驗談國際競爭力
【經濟日報╱社論】2012.03.20
近日有兩則報導,值得政府及人民共同思考。其一是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接受新加坡媒體訪問時,提到他的兒子王泉仁已入籍新加坡;其二是亞都麗緻飯店董事長嚴長壽先生上周在監察院演講時提出警告,指出台灣目前在人才和經濟上都在吃昨日存糧。這兩則新聞可能不如美牛或瘦肉精議題那般震撼,但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力卻有令人省思之處。政府揭櫫的黃金十年願景或十年內加入跨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協定(TPP)的計畫,都應該將打造國際競爭力及吸引人才列入施政的重要政策。
在國際競爭力方面,依據2012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剛出爐的「全球最具競爭力城市指標」報告,新加坡名列亞洲城市競爭力榜首、全球第三,台北排名亞洲第五、全球第37。新加坡於1965年才脫離馬來西亞獨立,土地面積只有新北市的三分之一,人口520萬,不到台灣四分之一,但人口密度高達台灣十倍以上,而且缺乏天然資源。新加坡如何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裡,打造如此強勁的國際競爭力,值得我們探究瞭解。
新加坡俗稱獅城(Lion City),如同獅子般善於運用及創造優勢,不斷推出各種政策,打造吸引國際企業與優秀國際人才的優越環境。目前全球有超過7,000家國際企業在新加坡設有據點,其中有60%將總部設在新加坡;其國際人士(非居民)的人口占其總人口比率,從40年前的3%、20年前的10%,提高至今日的25%,可見其國際化的程度與吸引人才匯聚的卓越成效。
這樣的一個成果反映了新加坡的國際競爭力優勢,主要來自於「人才」,也就是所謂的「腦礦」。嚴長壽先生對於台灣未來人才缺乏的憂心,與國際會計師事務所PricewaterhouseCoopers最近所做的「2012全球執行長調查」的結論一致。該調查報告指出,今日企業面對最主要的挑戰是菁英人才的短缺,而且已嚴重影響企業的未來發展。人才是需要舞台的,台灣面臨產業轉型外移,以及過度著重製造代工,未致力於產業升級的環境,更加深人才培養的困難度。因此,政府及企業在致力培育人才、留住人才的同時,延攬亞洲甚至全球的菁英人才到台灣發展,亦是人才政策非常重要的一環。
從新加坡以及其他高競爭力國家的發展經驗之中,應該有一些政策或施政作為值得我們參考。例如以攸關國家經濟發展與社會公平的稅制為例,過去學者專家針對政府收支失衡,曾建議檢討目前偏低的營業稅率(5%),並研擬妥善的配套措施,例如民生物資的營業稅免稅或補貼,以避免衝擊物價,但政府及立法機關一直怯於討論;反觀新加坡,其營業稅率從初期的3%,在最近十年中經過三次調整至目前的7%,同時新加坡亦降低所得稅率及減免部分所得課稅範圍,例如個人海外所得免稅等。新加坡運用租稅的國際優勢,以吸引國際投資、發展國家經濟的作法,不見得完全適用於我國,但其策略及政策意志力值得我們思考,政府應如何在講求社會公平正義與國家競爭力的天秤上取得平衡,並能創造最大貢獻。
在民主及多元的社會,政府的任何一項政策,都會有不同的聲音,例如目前熱門的油電價格調整、不動產實價課稅、是否有條件開放美牛進口等諸多議題上,都需要有政府長期嚴謹的規劃、令人信賴的行政效率,並以客觀具體的分析,與立法機構及社會大眾做好溝通;全體人民亦需以客觀的立場,拋開短期的利益,共同打造台灣的國際競爭力。
◆ 第三波開放陸資 97%製造業鬆綁
【聯合報╱記者劉俐珊/台北報導】2012.03.20
經濟部今天將宣布第三波開放陸資來台投資項目,這次總計新增一百六十一項,其中製造業開放幅度最大,高達一百十五項,新增發光二極體、太陽能電池製造等;服務業、公共建設各新開放廿三項。
至於策略性引進陸資參股我面板、半導體等關鍵技術產業,這次也取消陸資持股上限,改為「陸資不得具有控制能力、要有產業合作、且須由專案小組審查」。第三波開放陸資來台投資,預定月底生效。
累計三波開放,陸資來台可投資的製造業已高達百分之九十七;僅剩下高汙染性、核能安全等製造業未開放。可投資的服務業、公共建設也開放一半,各占百分之五十一。
立委質疑經濟部取消陸資持股比率門檻,但施顏祥強調,第三波開放反而「更嚴格」。官員解釋,以往都是按持股比率來管理陸資,但如今一家高科技公司外資持股比率可能已高達八、九成,陸資很可能不到一成持股就具有對該公司實質控制能力,因此第三波陸資開放改以專案審查,針對我科技公司控制力的實質認定來規範陸資。
第三波製造業新增項目高達一百一十五項,經濟部依產業敏感程度訂定不同限制,例如,發光二極體、太陽能電池等兩項,陸資不得具「控制能力」,並且須提出產業合作策略,再由專案小組審查;食品製造、紙漿紙製品等限持股比率不得超過百分之五十。
施顏祥強調,台灣對陸資管理遠高於對其他外資,由於大陸也是WTO(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我國對陸資不能與國際慣例差太遠。他坦言,陸資來台投資若要比照外資,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自二OO九年六月底政府開放陸資來台投資,到目前為止,陸來台總投資金額為二點七二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八十億元);截止去年底,陸資來台創造逾五千個就業機會。
※ 相關報導:
* FTA有得必有失 台灣準備好了嗎?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0769/132012032000618.html
至於因應經貿自由化後,台灣市場可能也要有相當程度開放,我方是否準備好接受?國貿局副局長陳銘師指出,政府會積極協助國內產業做好調適準備,例如當初洽談ECFA時,就有補助近千億元給弱勢產業,未來也會考量政府的財政預算,決定以最適當的方式協助業者。
* 主計處:半導體總產值減逾1成
http://www.udn.com/2012/3/20/NEWS/FINANCE/FIN3/6973593.shtml
行政院主計總處今天表示,依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IEK)統計,去年台灣半導體產業海內外生產總值為新台幣1兆5558億元,較前年(民國99年)減11.3%。
◆ 虛擬貨幣信託 業者倒閉也不怕
【聯合報╱記者薛翔之/台北報導】2012.03.20
網路線上遊戲盛行,玩家購買的遊戲虛擬貨幣或點數也愈來愈多。銀行業者昨天推出「線上遊戲虛擬貨幣信託管理機制」,是國內首推的遊戲虛擬貨幣信託機制,讓玩家的消費權益更有保障。
國泰世華銀行昨天宣布和國內最大的遊戲社群網站巴哈姆特合作,首創「線上遊戲虛擬貨幣信託管理機制」,預計7月實施,透過巴哈姆特平台的「英雄聯盟」、「天堂」、「WOW魔獸世界」、「新仙境傳說」、「龍之谷」等200萬名遊戲的玩家,權益將受到保障。
國泰世華銀行人員指出,不少熱中線上遊戲的玩家常常會砸重金購買點數,但也會擔心「萬一遊戲業者倒了,先前預付的點數(虛擬貨幣),可能血本無歸」。現在有了信託機制,玩家只要透過巴哈姆特的平台購買點數或代幣,付款金額就會存入銀行的信託帳戶,若是遊戲業者關門大吉,線上玩家仍可兌領到等值的新台幣。
巴哈姆特網站目前每日瀏覽人數高達97萬,總註冊人數約200萬,預計近期和國泰世華銀行簽約,虛擬貨幣的信託機制可望7月上線。
國泰世華銀行指出,遊戲玩家未來在購買點數或代幣時,支付的款項會進入信託專戶中,舉例來說,玩家上網刷卡新台幣1,000元,購買點數1,000點,這新台幣1,000元全額獲得保障。
萬一遊戲業者經營發生問題,遊戲玩家只要在特定公告期間內申請,銀行在確認玩家身分後,玩家手上還沒有用的遊戲虛擬貨幣,例如:剩下等值於新台幣500元的點數時,就可兌領到相同金額的台幣。
至於先前已買的點數或代幣,如果還沒有使用的部分,巴哈姆特之後也會根據消費者儲值情形,提撥一筆款項存入信託專戶。
羅德里克專欄/別迷信自由貿易
【經濟日報╱羅德里克(Dani Rodrik)】2012.03.21
最近我受邀在兩位哈佛同事的全球化課程客串嘉賓。其中一位事先警告我:「這班學生都是全球化的堅定擁護者。」他曾在第一堂課請學生在自由貿易和進口限制間作選擇,結果有超過90%贊成前者。
我們知道在真實調查中用同樣的問題詢問有代表性的樣本—非哈佛學生—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結果。在美國,贊成限制貿易的比例為二比一。但哈佛學生的答案並不令人意外。因為擁有高技術及更好教育的人,往往比藍領工人更支持自由貿易。
也或許他們並不了解貿易真正運作的方式。於是我刻意換一種方式詢問他們同樣的問題,並強調貿易可能產生的重分配效應。結果支持自由貿易的共識瓦解,甚至比我預期還快。
一開場,我先徵詢大家是否同意作個神奇的實驗。我選了尼古拉斯和約翰作為志願者,告訴他們我有辦法讓尼古拉斯帳戶裡的200美元消失,同時讓約翰的帳戶增加300美元。這個社會工程的把戲可以讓這個班級增加100美元的價值。但他們願意讓我玩這個小把戲嗎?
堅決同意的只占很小一部分,許多人猶豫不定,有更多人反對改變。
顯然學生不太能容忍所得大幅重分配,即使整個經濟大餅能變更大。我接著問,為什麼他們大多數人近乎本能地擁護自由貿易,而自由貿易其實會導致從輸家流向贏家的類似財富重分配。學生似乎大吃一驚。
我接著說,假設尼古拉斯和約翰都開了相互競爭的小公司。約翰更努力儲蓄和投資,並生產出更好的產品,他不但比尼古拉斯多賺300美元,且讓後者的公司倒閉並損失200美元。這次大部分學生都投了贊成票—事實上只有尼古拉斯不同意!
我又提出一個與國際貿易直接相關的假設。如果約翰是透過從德國進口高品質產品的方式讓尼古拉斯倒閉?或是委外到到勞工權益不受重視的中國?又是在印尼僱用童工?這次對改變的支持度隨著上述選項遞減。
科技革新也會像貿易一樣導致部分人變弱勢。對此只有很少學生能容忍阻礙科技發展。所有人都認為,為了保住蠟燭工人的工作而禁止生產電燈泡是愚蠢的想法。
因此學生們反對的不一定是重分配,而是反對某些特定形式的重分配。跟大多數人一樣,他們都關心程序的公平性。
如果要對重分配的結果作判斷,我們必須知道產生結果的環境。我們不會對蓋茲或巴菲特的巨額財富憤憤不平,因為他們和競爭者都遵守同樣的遊戲規則、面對同樣的機遇和挑戰。但如果蓋茲和巴菲特不是靠自己的才智和努力,而是透過詐騙、違反勞動法、破壞環境或者利用國外政府的補貼來致富,我們的想法將截然不同。
同樣,當我們預期重分配效應長期來看能實現平等,所有人都將因此獲益時,我們很可能不會在意所得轉移。然而從另一方面看,當貿易不斷衝擊同樣一群人時—低教育程度藍領工人—我們可能對全球化很難感到樂觀。
但許多經濟學家對這些區別充耳不聞。他們把對全球化的關切全歸因於愚蠢自私的貿易保護主義或無知,而不知道最重要的其實是道德問題。這些經濟學家因為忽略國際貿易有時候會導致有問題的重分配後果,因而錯失了公眾討論的重點。既然在道德上都站不住腳,他們自然無法為貿易作出有力的辯護。
當全球化偶爾引發與重分配效應有關的正當性問題時,我們不應不假思索地以限制貿易作回應,還有許多利弊需要權衡。民主國家應對這些問題作更充分的討論,以便做出更自覺和深思熟慮的決定。只因為全球化讓經濟大餅變更大而崇拜它,長期來看反而侵蝕其正當性。
(作者Dani Rodrik是哈佛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著有《全球化悖論:民主與世界經濟的未來》/編譯吳國卿)
◆ 專家傳真-歐元對亞洲的意義
【唐納文(Paul Donovan)瑞銀投資銀行環球經濟師】2012-03-21 工商時報
歐元不應存在。在一個由經濟學家掌控的完美世界中,歐元永遠不會誕生,不過,遺憾的是,世界並非完美,而且也不是經濟學家說了算的,至今所發生的一切,掌握在政客的手中。最終的結果就是,產生了一個徹底失靈的貨幣聯盟。
西班牙的年輕人失業率接近50%。希臘GDP已經連續第四年負增長,而2012年下半年將是負增長的第五年。歐元區成員國不得不採用與德國一樣的利率和匯率,而德國的失業率處於20年低點,經濟雖處於正增長狀態,但是增長並不大,只有2.5%左右。這樣的情況問題重重,因為希臘的需要和德國截然不同。
歐元會瓦解嗎?我們肯定希望不會。瓦解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如果弱國退出,其經濟規模將削減一半)。今天的社會動盪和歐元瓦解一旦發生的情況相比,只能算「小事」。歐元從根本上是一項政治產物,因此維繫歐元的也必須是政治意願—而我們不能低估這個政治意願。
那麼,到底會發生什麼?我們難以判定歐元區的走向,因為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治決策。但今年歐元區很有可能會陷入衰退,衰退的嚴重程度取決於銀行業的情況。歐元區的銀行越來越不願放貸—鑒於這些銀行在過去6個月經歷的所有風險,這並不意外,銀行貸款增長放緩對一些經濟體的衝擊尤為嚴重。
德國在敦促相關各國削減開支,在法國、還有永遠也不太可能加入歐元區的英國的評等遭下調的情況下,在設定歐元區應對政策的問題上,德國的聲音最大。當信貸增長放緩遇上進一步的財政緊縮,其後果可能是GDP的負增長。並非所有國家都會是負增長,但義大利、法國及西班牙的經濟活動看來都可能減少。
那麼,歐元區的動盪為何對亞洲而言十分重要?亞洲企業和投資者之所以需要關注歐洲局勢,其原因有3:第一,歐元區很大。歐元區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亞太地區逾三分之一的出口對象都為歐元區,使得歐元區成為對亞洲來說,僅次於美國第二重要的市場。如果歐元區陷入衰退,需求下跌,隨後增長無力,需求延後,那麼亞洲就需要相應調整其增長模式。當然,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亞洲對出口導向型增長的依賴已有所減弱,但對歐元區的出口還是不容小覷。
第二,歐元區融入全球經濟。歐元區的金融機構參與全球經濟的歷史已經長達數10年。全球貿易、尤其是亞洲貿易其融資來源是歐元區的銀行。隨著歐元區銀行削減規模、本地市場的重要性得到強調,亞洲將不得不放眼別處尋求融資。這並不是說不可能找到替代的來源,但是意味著亞洲必須改變。同樣,作為全球經濟市場的一員,歐元區將對世界其他經濟體產生影響。歐元區占北美自由貿易區之外的美國出口逾20%。美國或許不是出口導向型經濟,但歐元區放緩對美國經濟有潛在影響,反過來對亞洲也有影響。在全球化的世界經濟中,在錯綜複雜的貿易網和金融聯繫中,希臘發生的情況顯然能在全球引起震動。
第三,歐元區較為富有。歐元區的財富可能隱藏在意外之地(比如義大利,該國比德國還富有)。整體看,歐元區較為富有,因此歐元區還扮演著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投資者角色。歐元區的銀行和金融機構承受的政治壓力(將其投資集中在歐元區內部的壓力)與日俱增。普遍存在對跨國企業海外投資的敵對情緒也有所加重。歐元區對亞洲股市、債券及企業的投資在未來數年也許將顯著放緩。
歐元區經濟一團糟,但世界必須予以關注,將與歐元區改革相伴的緩慢增長、以及歐元區與世界其他地區不斷變化的關係對於全球經濟而言,將是至關重要的,現在或許該開始關心歐元區的政治了。
謝金河:沈睡20年的日本 要醒了
【記者譚淑珍/台北報導】2012-03-22 工商時報
財信媒體董事長謝金河昨(21)日指出,沈睡20年的日本,即將甦醒,東協諸國也漸漸茁壯,過去30年都以百米衝刺狂奔的中國巨人,如今也要休息了,從過去到現在都過度依賴中國大陸來發展經濟的台灣,是到了該反向思考與找出自我定位的時刻了。
謝金河昨天應三三會之邀就「面對歐債風暴當前,台灣該如何因應度過經濟危機」進行專題演講時,做了上述表示。他說,全球的經濟變局,特別是中國、日本與東協諸國的轉變,對台灣都是新的挑戰,甚至是危機。
謝金河說,大陸除了不保8,大陸經濟發展的三大柱子投資、消費與出口,去年開始出現投資下滑,出口負成長,只有消費成長成為主力,在此同時,順差也開始下滑,在在顯示,中國這個大巨人在以百米速度狂奔30年後,現在要休息了。
在中國要休息時,他指出,東協諸國正在複製中國經驗,加上人民幣升值、工資上揚,更給了東協茁壯的契機.美國曾經以時薪計算過,大陸是每小時3美元、菲律賓1.8美元、印尼是0.38美元,越南是0.49美元。
謝金河說,UNIQLO的負責人就曾告訴他,因為大陸的工資變高,未來2年內UNIQLO在大陸的廠都要遷到印尼等地,大陸工資優勢不在時,就是東協諸國茁壯的機會。
然而,東協的契機,他說,是台灣的危機,過去台商就是因為過度依賴大陸廉價勞工,進而沒有積極轉型、升級,更別說佈局東協其他國家,就因為台灣大半重心都在大陸,也讓台灣身陷困境中。
謝金河說,東協市場佈局最早、最大的是日本,也因此未來東協茁壯的紅利,日本會是最大的受益者。
日本在311後,他說,其實是夠慘了,但並沒有打垮他們,反而站起來了,相對於中國大陸的狂奔,日本就像是烏龜慢慢爬、甚至是睡了20年,如今正在甦醒中。
甦醒的第一個訊息,謝金河說,日元貶了近一成,過去為了要讓日元貶值,使勁了各種方式都不得,還有,最近日股漲幅也贏過台灣與大陸,這是過去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
◆ 凱撒的面具-比六十八海里更遠的距離
【王健壯】2012-03-22 中國時報
福建平潭是大陸距離台灣最近的一個縣,與新竹相隔僅六十八海里;但兩岸官方最近卻為了「平潭綜合實驗區」,引發了一場少見的爭議,證明兩岸的心理距離其實比地理距離相隔更遠。
平潭實驗區與深圳等經濟特區不同,特區是為了實踐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祇有經濟目的,但實驗區除了有經濟實驗的目的外,尚有政治實驗的目的,台灣官方因此懷疑中共想在實驗區內實驗一國兩制,但大陸國台辦卻鄭重否認,並且批評陸委會對兩岸發展的態度太過消極;這是自兩岸互通以來,國台辦與陸委會首次隔海點名叫陣。
國台辦主任王毅雖然強調平潭實驗區是經濟項目,不是政治項目,更不是一國兩制項目,但祇要看過平潭實驗區規劃內容的人,大概都會對王毅的說法有所保留。
平潭實驗區之所以冠上「實驗」之名,目的就是要實驗「五個共同」,共同規劃、共同開發、共同經營、共同管理與共同受益,而與大陸共同的對象則是「台灣同胞」,按照福建省長蘇樹林的說法就是,「在平潭劃定一些區域,由台灣的市縣或機構來進行共同開發」,「在劃定區域裡由台灣同胞來進行管理」,「在其他一些區域請台灣同胞來參與管理」。
而且,實驗區最高管理階層的管委會副主任,將由台灣人出任,管委會下屬的四個局級單位的副局長人選,也內定延攬台灣人,擺明了就是要實驗「大陸為正,台灣為副」的管理模式,這種模式雖未有一國兩制之名,卻顯然隱含有一國兩制的企圖。
更何況,按照大陸的官方說法,「實驗區的發展定位為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的示範區」,「探索兩岸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的合作機制,對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而且福建官方也一再對外宣傳,四十萬平潭居民「對平潭實驗區在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中將要發揮的重要作用充滿期待」;可見平潭實驗區在大陸官方的戰略思考中,確實帶有促進和平統一的政治目的。
但即使白紙黑字寫得這麼露骨,以經促統的企圖也毫不掩飾,但國台辦官員卻一再否認撇清,王毅甚至很困惑地表示「我對台灣有關方面的反應,覺得有點搞不清楚,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好像他完全忘了大陸官方曾經講過的那些話,以及做過的那些宣傳。
陸委會把平潭實驗區定位為「有一國兩制之嫌」,其實祇是還原平潭實驗區的本質;而且凸顯誇大實驗區政治性功能的乃是大陸官方,並非台灣的陸委會,陸委會如果不對平潭實驗區表明立場,不讓有意投資或參與實驗區管理的台灣民眾瞭解實驗區的本質究竟為何,那是陸委會嚴重有失職守。
然而,台灣內部不但有人附和國台辦的說法,把批評的矛頭指向陸委會,甚至也有政黨主動促銷平潭實驗區計畫;這些支持平潭實驗區的人認為,大陸即使在搞一國兩制,「但他們在大陸搞,又不在台灣搞,何懼之有?」而且,「五個共同」也可以趁機把台灣經驗帶進平潭實驗區,對大陸發揮反統戰效果,何樂不為?
但平潭實驗區之所以要對台灣民眾「放地」、「放權」與「放利」,之所以「比經濟特區還特」,例如在實驗區內實施人民幣與台幣的雙幣制,目的就是要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政治實驗,平潭模式先行先試的效果如果不錯,未來當然也可能擴而大之,這也是平潭模式被視為另一種形式一國兩制的原因。
大陸對台灣的經濟讓利,當然背後都有政治動機,簽定ECFA如此,開發平潭實驗區亦然;但兩岸互動才剛起步短短幾年,台灣對大陸以經促政甚至以經促統,特別敏感乃是必然,心有所疑所懼也是當然,再加上平潭實驗區的政治動機,又是出自大陸官方之口,見諸大陸官方文件,國台辦其實應該自我檢討大陸官方是否太過積極,而不應批評陸委會太過消極。
台灣有句俗話「呷緊弄破碗」,國台辦的官員在推動平潭實驗區的過程中,必須要把自己「放進台灣的鞋子中」,拉近與台灣的心理距離,否則類似這次的平潭爭議,未來還會不斷發生。(作者為中國時報前社長)
※ 相關報導:
* 平潭島比特區還特! 陳冲大踩平潭煞車為哪樁?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6&f_SUB_ID=412&f_ART_ID=378970
台商必須提高警覺,投資平潭並非毫無風險。中國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前所長曾國祥就認為,地方政府及開發區推出稅收減免政策以吸引投資,是嚴重觸犯法令的問題。從過去許多經濟特區案例也發現,中國人治重於法治,台商在當地發展一段時間後,可能被新的政策逼走,而將開發成果拱手讓人。
兩個超級瑪利歐
【蕭美惠】2012-03-23 工商時報
動盪的年代需要英雄,深陷債務危機的義大利何其有幸,不但出現「超級瑪利歐」,而且還有兩個!
去年11月先後上任的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及臨時總理蒙蒂(Mario Monti),都有個義大利的菜市場名:瑪利歐。不過,比起任天堂的知名遊戲角色超級瑪利歐,他們可是更加犀利。
德拉吉擁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蒙蒂則曾經做過有義大利哈佛之稱的米蘭博科尼(Bocconi)大學校長。兩人的財經專業與學術成就獲得國內外的高度推崇。
這段時日以來,他們已開始扭轉義大利在國際間的形象。現在,當人們想到義大利政壇,第一個浮現腦海不再是前總理貝魯斯康尼所體現的酒色財氣。
兩個瑪利歐上任前,義大利10年期公債殖利率飆高到超過7%的岌岌可危水準,如今已下降到4.8%的安全水位。發債成本大幅下降,證明國際投資人已對義大利恢復信心。
更重要的是,全球第一政治女強人-德國總理梅克爾,親口為兩個瑪利歐掛保證。三月中旬梅克爾在訪問義大利之後,向記者表示:「本人高度讚賞德拉吉的工作表現,不用說還有蒙蒂。」
上次梅克爾訪問義大利時,前總理貝魯斯康尼從柱子後面跳出來,嘴裏還大喊「咕咕!」這也難怪梅克爾與法國總統薩科吉當時在記者會上,被問到對貝魯斯康尼領導的義大利是否有信心時,兩人公然交換竊笑。
在德拉吉的支持下,蒙蒂在國內雷厲風行實施肅貪及撙節措施,不過,根據「共和報」(Repubblica)二月底的民調,蒙蒂的支持度還比一個月前上升2個百分點,達到59%。
有人或許會問,既然這麼厲害,他們怎麼不早點出來,義大利就不至淪落至歐豬(PIGS)之列。用個跳tone的比喻,玩「憤怒鳥」的時候,遇到過不去的難關,超級大老鷹才會出來幫忙。義大利的情況也一樣。
諷刺的是,亂成一團之後,技術官僚才得以出頭,等到天下太平,政客又要出來做怪了。
※ 相關報導:
* PMI大減 歐元區步入衰退
http://www.udn.com/2012/3/23/NEWS/WORLD/WOR2/6980617.shtml
受德、法兩大經濟體表現比預期差拖累,歐元區3月服務業與製造業景氣萎縮,且下滑幅度創三個月來最大,本季經濟幾乎確定步入衰退。歐股與歐元22日應聲下挫,油價與金價也聯袂滑落。
* 美國學貸衝高 拖慢房市復甦
http://www.udn.com/2012/3/23/NEWS/WORLD/WOR6/6981579.shtml
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 (簡稱CFPB)表示,到去年年底,美國學生積欠的學生貸款的總額超過1兆美元,遠高於早先的估計,並可能引起某些消費者延後購買房屋,從而影響房屋市場的復甦。
* 巴曙松:陸經濟上半年觸底
http://www.udn.com/2012/3/23/NEWS/MAINLAND/MAI3/6980645.shtml
滙豐發布中國PMI值連續五個月下挫,引發經濟走緩憂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昨日表示,今年大陸經濟增速整體回落,預估會在上半年觸底,隨後溫和回升。
* 日本意外順差 景氣看升
http://www.udn.com/2012/3/23/NEWS/WORLD/WOR2/6980624.shtml
日本2月意外出現貿易順差,且出口表現優於市場預期,為經濟彈升增添新證據。...不過,隨著石油價格攀升,山本康雄預料日本貿易3月將出現小幅赤字。他說:「目前貿易狀況可能在輕微的赤字與盈餘間擺盪。」
◆ 社論-資訊科技協定(ITA)無法解決台灣的邊緣化問題
【本報訊】2012-03-24 工商時報
繼歐盟韓國FTA(自由貿易協定)於去年七月生效之後,美韓FTA也在本月15日正式上路,根據經濟部的評估,台灣受衝擊產業以紡織、塑膠中下游製品,以及機械等傳統產業為主,面臨南韓嚴重威脅甚至被取代的產品金額則超過60億美元。由於南韓是台灣最主要的出口競爭對手,如果說盛行中的區域主義真讓台灣經濟或特定產業被邊緣化,大概要數這兩個FTA最具體了。
至於佔我國53%工業產值、半數出口值的資訊與通訊產品,由於WTO(世界貿易組織)架構下已經簽訂了資訊科技協定(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eement, ITA),絕大部分的產品都已免關稅,幾乎不受韓國相關FTA的影響。經濟部的評估沒錯,但針對ITA的經濟意涵,還可以再做進一步的補充與探討。
有鑑於資訊產業在1990年代快速成長,以美國、歐盟、日本與加拿大為首的工業化國家,從1994年起即大力推動針對電腦、半導體與通訊產品實施零關稅的構想,但因歐盟態度遲疑(企圖加掛酒類一起零關稅)而有所延宕,美國轉而尋求亞太國家的支持。
隨著資訊技術擴散,東亞尤其是中國更逐漸成為資通產品的生產重鎮,中間產品與關鍵零組件貿易不僅蓬勃且往復運送各地使用,造就亞太地區的供應鏈日益完整,市場條件的成熟遂讓此議慢慢成為共識。1996年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在馬尼拉宣言中強烈支持此一倡議,更是臨門一腳,終於促成一個半月後在新加坡舉辦的WTO部長會議接受ITA,並從1997年開始生效、2000年起正式實施。
台灣因為也是資訊產業大國,從一開始即加入,成為最早參與簽署的29個國家之一。目前全球一共有72個國家簽署此一協定,除了尚未簽署的巴西、墨西哥與南非等國之外,絕大部分重要資訊產品貿易國家,包括中國與南韓在內都已是成員,所列舉免關稅的資通產品涵蓋率更高達九成七,全球免稅貿易金額每年超過4兆美元。
ITA可以說是WTO「部門別自由化」的最佳範例,更因為啟動條件相當嚴格,恐怕也是特例。ITA針對特定產品免關稅,雖然只有部份會員簽署協定,但採「最惠國待遇」,所以即使沒有簽約的國家,其資通產品進入ITA成員國家時,也一樣可享有免關稅待遇。為了減緩因此產生的「搭便車問題」(free riding),一開始參與的國家就必須很多,以達到實質互惠的經貿效果。以ITA為例,當初就要求至少必須涵蓋9成資通產值的國家加入後才能生效。
後來由於WTO杜哈回合談判陷入停滯,常聽到其他產品也應仿效ITA模式的呼籲,但恐怕並不容易。一如上述,這需要很多國際政經條件的到位與配合。ITA生效即將屆滿15週年,WTO也將在近期內舉辦研討會藉以檢視協定內容,能否因此有助於啟動ITA第二回合談判並擴大適用範圍,也備受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ITA僅是個關稅協定,不涉及非關稅貿易障礙,而現今非關稅貿易障礙愈來愈多,尤其需要納入規範。再者,ITA排除了電子消費產品,中間零組件才能適用,這對長於最後組裝階段的開發中國家來說,並沒有獲得太大好處。
另外,資訊與通訊產業的技術進步日新月異,不少新產品或眾多技術匯流產品,在1997年時根本來不及納入ITA免稅名單,液晶裝置或面板相關產品就是典型的例子。這也說明了,為什麼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相關談判,面板產業屢被提及。至於我國協同美國與日本在2008年間,共同指控歐盟在機上盒、多功能事務機與液晶顯示器等三項產品的課稅措施,違反ITA規範,雖然最後獲得勝訴,但也預示了ITA如無後續談判,未來認定爭議勢必不斷。
就長期而言,儘管ITA能稍解台灣未能跟重要經貿夥伴簽署FTA的困境,卻也會引發新的問題。以歐韓與美韓FTA為例,台灣傳統產業將因關稅差別待遇而失去市場競爭優勢,電子資訊相關產業卻受到ITA保護,這一來一往,顯然會讓原本已經過度集中在資訊領域的產業結構,更加失衡與脆弱。正本清源之道在於積極尋求跟美日歐與東協國家洽簽FTA,否則台灣被邊緣化的其實是傳統產業,與這些產業所雇用的就業人口。
※ 相關報導:
* 三星「鷹式攻擊」 掐台廠咽喉
http://www.udn.com/2012/3/23/NEWS/FINANCE/FIN3/6980699.shtml
三星銷售人員經常告訴消費者,索尼液晶電視也是採用三星電視面板,既然這樣,為何要買售價高出一截的索尼電視,「買三星就可以了」。這樣的訴求奏效,三星在美國被稱為是便宜的索尼,銷售量扶搖直上。...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分析,南韓企業是獨大思維,上下游一手全包,是所有人的敵人;台灣企業則很不一樣,透過高度分工,串成完整的供應鏈,開放的態度,是所有人的好朋友。
* 消基會:海外匯款收費 應設上限
http://www.udn.com/2012/3/23/NEWS/LIFE/LIF1/6981531.shtml
不少民眾透過國內銀行辦理海外匯款,常有實際金額發生短少的問題。消基會抽樣29家銀行,調查匯款到「港澳大陸」、「美國」、「日本」、「英國」的費用,結果發現臨櫃辦理匯出匯款費用中,以渣打銀行匯到大陸的費用最高,達1300元。此外,有16家銀行的匯入匯款費用最高達800元。
陸銀行長恐捲款近十億跑路
中央社 2012-03-25
陸媒報導,大陸中國農業銀行江蘇省江陰要塞支行行長孫鋒去年底攜全家赴泰國旅遊後,就「失蹤」了,他攜帶的民間借貸資金恐高達人民幣2億元(新台幣9.4億元),此案正由江陰警方調查中。
大陸中國廣播網報導,要塞支行新行長周文鏡表示,孫鋒帶走的資金並不是銀行的錢,而是他個人籌來的民間借貸資金。江陰警方證實,華西村相鄰的富裕的龍砂村給孫鋒放貸資金最多,有好幾千萬。
報導說,龍砂村的村委書記趙積娣借給孫峰的資金將近1億元。有人質疑趙積娣挪用村里公積金,但龍砂村紀律監察委員會主任王棋卻否認了公款之說。
報導說,一家名為江陰天華科技有限公司在孫鋒出逃數日前也突然「倒閉」,相關負責人馮嗣榮因涉嫌非法集資,已遭江陰警方扣押。
江陰警方透露,趙積娣表明借貸給孫鋒以及天華科技的資金達9800萬元。警方也說,孫鋒出逃攜帶金額不到2億元。不過,在江陰當地普遍說法是在整個非法集資過程中,孫鋒掌握的資金量多達3億元。
報導說,孫鋒大約40歲出頭,浸淫金融系統10年,業務精湛,在江陰企業界人脈甚廣,掌握著大量的客戶資源。
報導說,由於向銀行融資不易,江陰民間集資近幾年相當盛行,許多典當行紛設立,民間借貸利息甚至高達40%。孫鋒開出的貸款利息通常超過20%,放貸人看中的是孫鋒的身份、名望及在地方上人脈和活動能力。
報導說,此案正由警方調查中,江陰警方已根據部分情報,輪番派出不同辦案人員去過菲律賓等東南亞諸國數次。
◆ 美國銀行新實驗 法拍屋主變房客
【經濟日報╱編譯陳澄和/美聯社華盛頓二十三日電】2012.03.25
美國銀行(BofA)推出一項試驗計畫,將允許若干面臨法拍的屋主變成承租人,得以繼續住在自己的房屋內。
上周開始的這項計畫,已有亞利桑納、內華達與紐約州的近1,000名房貸借款人參與。獲選參與計畫的原屋主必須將房子的產權移轉給銀行,以交換房貸債務的豁免。
原屋主可以相當於當地房租行情或更低的價格,承租房屋三年。銀行表示,租金會低於房貸付款,而且還不用繳房屋稅或保險費。
這項名為「抵押出租」的計畫,運用的是一種古老但日益流行的「房契換法拍」借貸方式。亦即屋主付不起每月的房貸時,就把房契移轉給放貸的金融機構。這種方式在1930年代經濟蕭條期間曾經風行一陣,但危機過後就褪流行。
這項計畫適用於那些因為房貸激漲而吃不消,但本身仍有穩定收入、付得起較低額租金的屋主。
房屋法拍是曠時耗錢的程序,據佛羅里達的放貸處理服務公司的資料,法拍平均要將近兩年的時間才能走完程序,而且必須耗費約7.8萬美元,所以銀行都希望找出替代的辦法。
美國銀行表示,他們選定參與試驗計畫的屋主,通常面臨「很大的法拍風險」,貸款餘額相對於房屋價值的比率較高,已經耗盡所用修改貸款條件的途徑,並至少已逾繳房貸60天以上。美國銀行的一位主管說:「如果這項試驗計畫能夠擴大實施,將能避免若干問題房產流入市場,有助穩定社區周遭的房價。」
美國銀行表示,這些房屋最終仍然要出售給投資人。計畫如果試驗成功,未來可能擴大到不動產投資者身上,讓購買有法拍風險房屋的投資人,可以留住原屋主當作房客。
◆ Google即時監控技術 感應天氣、發送廣告
【經濟日報╱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2012/03/25
如果你曾站在雨中想找附近的傘店,或許會對Google最新取得的專利感興趣。Google已取得一種技術專利,能根據智慧手機使用者身處環境(例如天氣狀況)來發送廣告,可望使電影「關鍵報告」內的場景成真。
Google申請的專利名為「根據環境狀況發送廣告」,這種技術能藉由智慧手機使用者所在地的背景雜音,例如雨聲和音樂等,發送鄰近傘店或唱片的廣告。Google說,不會聘僱專人聽手機用戶的通話,而是採用即時監控技術。
除背景雜音,Google也希望透過環境偵測器的資料,改變電腦上的網路廣告。
申請文件上說,例如使用者周遭環境溫度若高於某個門檻,會發送冷氣機廣告;若低於某個門檻,則發送大衣廣告。Google表示,這項前瞻性的專利對其產品組合相當有用。
◆ 最快7月 發票也能存入信用卡
【聯合晚報╱記者楊美玲/台北報導】2012.03.25
統一發票逐漸走向無紙化型式,民眾未來對獎更方便!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主任蘇俊榮指出,繼悠遊卡、金融卡、手機等電子發票戴具後,金管會現已針對信用卡法令適用問題進行研究,預計最快於7月信用卡也能成為電子發票載具,屆時民眾在購物刷卡時,發票就能同時存入信用卡內,並且還可由政府自動幫忙對獎。
蘇俊榮指出,財政部日前在行政院會報告電子發票執行狀況時,行政院長陳冲除了指示財政部研析多元載具整合問題外,同時也裁示金管會著手了解信用卡加入電子發票載具之法令適用問題,預估下半年將可推行。
蘇俊榮表示,台灣一年約可開出80億張發票,原本預估今年電子發票將可開出14億張,然而隨著5月中油加油站、7月全家便利商店、萊爾富等商家加入電子發票行列後,初估至今年年底,電子發票的量將可增加五成到達22億張,相較於去年全年的1.1億,可說是成長了超過20倍。
蘇俊榮指出,不少企業在導入電子發票後,發現除了可以解決財會系統、簡化作業程序外,同時也能為企業節省成本。他舉例說,新光三越百貨加入後,經營成本節省了55%;燦坤電子每張發票則可省下3.8元;而統一超商一年初估至少可省下高達5億元的成本。
蘇俊榮強調,現在電子發票一天所開出的數量約有500萬張,不少企業發現導入電子發票的好處後,紛紛開始加入,預計7月起電子發票每日的量將可增加至700萬張。他舉例說,過去紙本發票每開出250張,則必須更換一次發票,但電子發票開出1280張才須要換一次發票,工作效率明顯可提升。
至於民眾反映紙本電子發票熱感紙上的字跡容易褪色,不易保存,蘇俊榮表示,低階的熱感紙約僅能保存2週,而現在紙本電子發票已改用中高階的熱感紙質,將可保存5至10年。
不懂捨棄…日本電子業潰敗
【經濟日報╱編譯 于倩若】2012.03.26
這年頭日本電子業的壞消息特別多,各家電子大廠今年度合計料虧損170億美元,標普調降Sony和夏普信用評等至BBB+,只比垃圾級高兩級。業界主管把這些歸咎於日圓走強,但這其實是自我安慰。
日圓近期升值無法解釋為何Sony電視事業過去八年連年虧損,因為這八年涵蓋日圓疲弱期間。也無法解釋為何提供Walkman、CD和VCR等產品的日本業者會才思枯竭。
過去十年日本電子業的潰敗令人咋舌,2000年到2010年該國電子產品生產驟減41%,電子品出口衰減27%,電子業貿易順差劇減68%。若只計算高所得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國家的出口(以排除中國的影響),日本電子產品與服務出口的全球市占率在2009年降至10%,遠低於1996年的19%。同期德國的占有率從8%升至11%,南韓從6%增至9.2%。
此問題最顯而易見的原因在於差勁的產品策略。日本企業和政府未能聽取哈佛教授波特(Michael Porter)所說的兩大教訓。一是隨著國家發展成熟,其競爭優勢來源會改變。在某一階段,大量的熟練勞工、廉價資本和價格是競爭力的關鍵,但之後,產品創新和流程變得至關重要。第二,策略不僅是決定要提供什麼產品,也包括判斷哪些產品該捨棄。
※ 相關報導:
* 三星「對症下藥」 攻非洲市場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985697.shtml
三星有「為非洲打造」的商品,包括全球第一台太陽能發電的筆記型電腦、有穩壓器保護的電視機,和今年發表的入門款Galaxy智慧手機。三星發現,在非洲銷售的關鍵是耐用、效能和可靠。
* CEO觀點/惠普寓言 點出科技業四陷阱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985753.shtml
首先,一家企業最重要的是必須分辨價值取向與成長取向兩種發展策略間的區別。...科技業者面臨的第二個常見的陷阱,是如惠普這般想同時拓展消費者和企業這兩個市場。...第三個陷阱是錯誤的「轉型」併購導致的危險。...最後,是許多大型企業都可能經歷的:因為一項帶來豐厚獲利的事業,而忽略了其他應該設法處理的、較不成功的業務。
◆ 社論-台灣還需要設立特區嗎?
【本報訊】2012-03-26 工商時報
行政院長陳冲日前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有關外勞與基本工資脫鉤唯一可能的選項是像馬來西亞一樣,在境內建立一個虛擬的境外特區。陳院長所指的特區,正是經建會目前規劃中的「自由經濟示範區」。
台灣早年受惠於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透過這些特區的特殊安排,使得台灣產業競爭力大增。但隨著東南亞及中國大陸崛起,學習台灣的特區模式,台灣特區的優勢逐漸喪失,於是有人轉而建議設置一特區,引進大量外勞並且與基本工資脫鉤,他們以為藉由外勞這一低廉的勞動成本,可以延續台灣的競爭力。殊不知台灣已走過低勞動成本的年代,想透過引進外勞來提升生產力,非僅會遭國際勞工組織(ILO)的質疑,並且也無助於台灣長期競爭力的提升。
特區是發展中國家集中資源提升競爭力的一種設計與安排,近半個世紀以來,台灣、韓國、大陸等亞洲國家,都藉特區取得了極大的成就。但綜觀各國的經驗,隨著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之後,特區即應功成身退,資源的分配宜交由市場決定,不需要再以行政權強加指導。因此放眼全球,少有已開發國家還像台灣如此念念不忘特區的好處。
台灣不能忘情於特區,除了希望在特區內享有賦稅的優惠,念茲在茲的就是希望引進更多外勞,並且讓外勞與基本工資脫鉤,以降低勞動成本。持平而論,如果1990年代初期提出這樣的想法,依當時亞洲競爭大勢,還說的過去。但今夕何夕,這十多年來亞洲經濟早已出現天翻地覆的變化,台灣還要用這種特區的老思維去因應全球競爭的新態勢,實在不可思議。
台灣這十多年來不斷有人建議設置特區,1996年研擬營運特區的目的,即是著眼於亞洲新興國家的崛起,希望藉由特區突破兩岸未能三通的困境,以讓產業根留台灣。這樣的特區有其策略上的考量,雖然功敗垂成,仍顯示那個年代的政策規劃者確有遠見。但如今兩岸已經直航,兩岸人員、貿易、資金往來皆已逐漸正常化,當年特區所要追求的目標已然實現,設置特區的正當性已經消失。惟讓人無法理解的是,業界及政府依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重新再把特區的議題炒熱,而特區所殷殷企盼者正是提升外勞引進比率,及外勞工資與基本工資脫鉤。
業界從獲利的角度希望運用更廉價的外勞,可以理解,但政府決策者豈能如此短視?台灣去年人均所得已堂堂邁入兩萬美元的水準,台灣未來產業的發展還要靠廉價的外勞嗎?這十年政府高層經常強調這是一個知識經濟的年代,台灣必須藉由技術進步來創造附加價值,但令人嘆息的是,決策者可以一邊談知識經濟、產業升級,一邊卻仍難以擺脫特區、外勞的思維。如此自相矛盾、左右搖擺的態度,實在是台灣經濟發展的致命傷。今天政府決策既乏破釜沉舟的氣概,遇事唯唯諾諾,號聲忽東忽西,政策各彈各調,一碰上選舉又即興式地開出一些連自己都還不知為何物的支票,如此視政策如兒戲,台灣經濟未來如何逆風高飛?
就以去年在總統大選期間,執政當局不斷對外表示將設置「自由經濟示範區」於高雄一事,當時馬英九總統、吳敦義院長等政府高層大談特談,惟其內涵究竟是什麼?有時說是保稅區,有時又稱其為自由貿易港區及加工出口區的擴充,有時又說是為了加入TPP(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綜合這些談話,真可謂是牛頭不對馬尾,往往讓人不知所云。自由經濟示範區的規劃於大選之後由經濟部移往經建會,經建會擬以一年時間,研究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政策目標,再據此進行相關法規的鬆綁。但最近各方已迫不急待想把外勞與基本工資脫鉤等議題都放進裡面,逼得經建會主委尹啟銘大嘆:「自由經濟示範區又不是大滷麵。」
我們認同尹主委實事求是的態度,但這也凸顯去年大選時執政者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是如何的急就章,如何的不成熟,這實在不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有的態度。須知,國家經濟政策何等莊重,豈可在沒有全盤評估之下,信口開河,胡亂吹噓?這豈非視國家經濟政策如兒戲?
台灣今天的經濟真的需要特區嗎?為了加入TPP真的需要以特區來試點嗎?依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範洽簽雙邊或多邊的自由貿易協定,允許台灣用試點的方式辦理嗎?這些都得詳加評估其利弊得失。馬總統已經沒有連任壓力了,一切的政策自應從長期著眼,而若以長期著眼,台灣還需要自由經濟示範區嗎?決策高層實應就此再作深切思考。
※ 相關報導:
* 全球經濟脫險未脫困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985716.shtml
歐元區及中國大陸上周公布的綜合及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同步走跌,顯示歐洲經濟正步入衰退及大陸經濟成長可能進一步減速。全球經濟陰晴不定,不僅對企業決策造成干擾,也考驗政府應變能力。
◆ 調查:大陸有700萬「問題彩民」
中央社 2012.03.26
一份調查顯示,在中國大陸購買彩券民眾超過2億人,其中「問題彩民」(買彩券上癮的人)達到700萬人,將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
京華時報今天報導,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彩票研究中心所25日公佈「中國彩民行為網絡調查」顯示,這些問題彩民,主要分布在18歲到45歲之間,他們大多擁有高中或大專學歷,平均月收入在人民幣1500元至3000元之間;據調查,男性彩民比女性更容易上癮。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陳海平表示,問題彩民指一些購買彩券上癮的民眾,他們想停卻停不下來,不買難受,不能自制。
陳海平指出,這些彩民大多覺得自己社會經濟地位屬於中下層。這些問題彩民不能克制的後果,將會帶來一連串社會問題,例如挪用公款、盜買賣彩券或者因買彩券導致破產等負面影響。
他強調,問題彩民不是個別問題,是社會普遍現象,政府部門和彩券發行機構應該對此重視,加強投入鑑別、治療等配套措施。
對此,大陸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政法司處長朱衛國表示,將建議彩票發行機構以棄獎獎金設立專門的問題彩民救助基金,並加強對不同類型問題彩民追蹤研究。
報導形容,問題彩民已經引起大陸彩票發行機構重視,大陸國家福利彩票發行管理中心等部門已進行相關措施研究。
歐強化金融「防火牆」 德國支持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2012.03.27
德國總理梅克爾26日首度暗示願讓暫時和永久紓困基金並行,以增強歐洲的金融防火牆,理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處境「脆弱」。她說,歐元區財長本周擴增防火牆的協商,可能是促使國際貨幣基金(IMF)挹注更多資金來遏止歐債危機的基礎。
歐洲4,400億歐元的「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屬暫時紓困基金,當初紓困希臘等國時已承諾提供近2,000億歐元,結束後由5,000億歐元的「歐洲穩定機制」(ESM)接手,屬於永久紓困基金,兩者有合計動用不得超過5,000億歐元的限制。
目前歐洲官員持續討論如何擴增歐洲的金融防火牆,例如讓EFSF與ESM同時運作,則兩者尚未動支的資金合計可達6,920 億歐元。德國和芬蘭原本持反對立場,這幾天雙雙傳達模糊的同意立場。
梅克爾說,德國仍主張讓永久紓困基金的規模維持在5,000 億歐元,「但為了完整擁有5000億歐元的可用資金,我們可以想像,讓已經動支的基金同時運作」。歐元區財長30日將召開高峰會議,梅克爾這番談話,被視為替德國放棄原先立場鋪路。在她所屬的基督教民主黨內,一些高層人士已經同意轉向。梅克爾說,西、葡的債券殖利率最近幾周變得「相當敏感且脆弱」,代表情勢尚未恢復正常。
※ 相關報導:
* 英國評估歐元危機 是參考「賭盤」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989070.shtml
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外聘專家尼克爾教授在國會聽證會表示,他在評估歐元體系崩潰機率時,參考賭盤公司威廉希爾(William Hill)的數據,國會議員聽了大吃一驚。
* 美房市復甦 愈來愈穩定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988195.shtml
房市一直是美國經濟最弱的一環,最近的經濟數據顯示,房價從五年半前崩盤後已經開始回穩,雖然市況還是不平穩。目前房貸利率盤旋於歷史低檔,雇主持續增聘人力,經濟學家的預測也不若以往悲觀。
* 桑莫斯專欄/美維持經濟復甦 勿操之過急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988141.shtml
近日的研究顯示,如果採取會減緩投資和增加長期失業的政策,將嚴重削弱經濟的長期表現。德龍(Brad Delong)和我在近日一篇論文中主張,過早和過度的財政緊縮將導致經濟萎縮,長期來看會使財政問題惡化。
◆ 金磚五國 將簽換匯協議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綜合外電】2012.03.27
有「金磚五國」(BRICS)之稱的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本周可望簽訂換匯協議以協助提振貿易,並達成設立開發銀行的共識。
熟悉內情人士透露,這五大新興國家的元首29日將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第四屆BRICS高峰會,並在聯合聲明宣布這項多國協議。該要求匿名人士說:「換匯協議將對BRICS國家保衛貨幣發揮部分作用。」
這項換匯協議將先利用在貿易上,日後將擴大為透過擬議的開發銀行來提供信貨。疲弱的全球需求正傷害部分BRICS成員的出口展望,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2月出現314.8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北京當局也把成長預測從8%降至7.5%。
◆ 出生就背債 一輩子夢魘
【聯合報╱李沃牆/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金門金城)】2012.03.27
問世間「債」為何物,直教人背負一生。舉凡學生貸款、現金卡借款、房屋貸款、各類信用貸款…,林林種種,不一而足。負債或許即將成為許多人一輩子的夢魘。
財政部三月初才公告:截至二月底中央政府一年以上未償債務餘額及短期債務餘,合計達五兆一○二六億元,換算平均每人負擔債務二十二萬元。也就是說,爾今爾後,小孩一出生,就註定要背負相當的債務。
政府為提供弱勢家庭就學的機會,一九七六年起設置就學貸款制度。雖立意甚佳,但以申請學貸的私立大學生而言,一旦畢業就要背負幾十萬元債務,恐怕快樂不起來。據統計,高中職以上學生申請就學貸款,九十九學年度達七十七萬七千人次,申貸金額二八一億元,總金額目前已逾一千六百億;學生逾期未繳比率已高達二位數。
除了學貸族,卡債族亦不遑多讓,截至一月底止,金管會銀行局統計,計有十八家金融機構辦理現金卡業務,已動用額度卡數約六十四萬張,整體現金卡放款餘額(含催收款)約新台幣四○六億元,整體逾放比率為百分之一點四五六,欠款的卡奴估計約九十二萬人,平均每人欠款六十萬元,每個月約五萬人因債務協商失敗而使信用破產。
地下融資業務(地下錢莊)等影子銀行體系亦非常盛行。地下信貸市場為信用不佳的貸款開啟一扇方便之門,但飽嚐高利貸苦果後,無力償還者,往往被逼得走投無路;傾家蕩產、甚至賠掉性命者實不勝枚舉。
更有銀行美其名為幫助青年成家,推出四十年的房貸。設若年輕人三十歲成家,還了四十年房貸,他將成名符其實的「屋奴」。
授信與申貸本是金融市場的活動,無可厚非,惟小至個人、企業、大至地方政府、國家都在交相舉債,日積月累,過度擴張的結果,就是以信用破產或危機倒閉收場。往例斑斑,足為佐證。台灣地區曾於二○○五、○六年間發生卡債風暴,不僅「卡奴」負債累累、金融機構受傷慘重,台灣經濟成長動力也受拖累,金融從業人員與民眾均遭池魚之殃。歐債危機源於國家高度舉債,風暴仍未歇息,豈能不慎思乎。
工作難找、起薪又低,物價漲、都會區房價又貴,唉!許多年輕人不禁要喟嘆,命途多舛、生不逢時。月光族、薪光幫比比皆是,從出生到七老八十都要舉債度日者可能與日俱增。有道是:理財先理債、無債一身輕,勿讓債務成為一輩子不可承受之重。
※ 相關報導:
* 台灣突圍 莫再空言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988289.shtml
我們認為,韓國最值得台灣借鏡之處,是執行政策的決心與效率,從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產業改造(Big Deal)、到主力產業技術扎根、到最近的綠色新政與自由貿易協定(FTA)策略,世人可以看到其政策規劃、預算分配與執行的一致性。在產業改造與技術扎根上,當台韓企業還在競爭DRAM及TFT-LCD時,韓國學研產早已持續布局NAND Flash、AMOLED等先進技術;當台灣還在爭論4G是否應提早布建時,韓國早已試營運完成;當台灣還在尋求FTA內部共識時,韓國早已編好預算及配套措施,以因應FTA的衝擊;當台灣還在討論油電價格應否回至機制調整時,韓國早已規範各部會編列預算,如不符綠色新政者,退回重擬。
歐債野火 快燒向荷蘭
【記者陳穎柔/綜合外電報導】2012-03-28 工商時報
擁有頂級債信評等的荷蘭,向來對於歐元區債務國請求紓困不假辭色,而敦促必須開出嚴格條件,然而現今荷蘭政府卻正為國內景氣衰退及財政赤字擴大頭痛。由此也顯示歐債危機正悄悄擴散至核心國家。
荷蘭去年第4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季減0.6%。由於荷蘭去年第3季GDP與前季相比亦呈負成長,因此構成景氣衰退。
荷蘭製造業、營造業與服務業去年第4季產值經修訂後優於初估,貿易順差金額亦獲上修,但金融業和房市景氣經修訂後遜於初估,而蕭條的家庭支出也遭下修。
歐盟執委會不久前表示,荷蘭將是今年經濟表現最差的歐洲國家之一,預料該國消費者支出因房價下跌和政府撙節支出而備受壓抑,此外,荷蘭這個出口導向國家對歐元區的依賴甚深,而歐元區今年需求預料仍難有起色。
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CPB指出,景氣衰退將使該國財政赤字難以縮小,年度財政赤字甚至可能直至2015年均突破3%GDP的上限。
依據歐元區規定,荷蘭將須削減政府預算。但實際上可能難以做到。
荷蘭10年期國債價格表現近來持續不振,其殖利率本月期間與德國公債的利差擴大近1倍,達0.57個基點,呈去年11月歐債危機高峰以來最高水準。
荷蘭去年財政赤字占GDP比率為5%,今年目標為3.7%。CPB示警,今年比率可能僅降至4.6%,明年若無緊縮措施,比率將維持在4.6%。
然而,荷蘭去年下半GDP縮水1.1%,主因消費者需求疲弱,而荷蘭人財務槓桿甚高,曝險於房價下挫,一旦政府撙節支出,恐打擊積弱的消費者需求,使得景氣惡化。
根據摩根士丹利,荷蘭家庭債務餘額占該國GDP的126%。此外,荷蘭當前消費者信心甚至低於雷曼兄弟倒閉當時。
雖然荷蘭政府債務餘額占該國GDP僅64.5%,遠低於歐元區平均值,但其在歐元區做為紓困強硬派,財政目標難有鬆綁空間,荷蘭政府恐得硬著頭皮整頓財政,以及承受政經後果。
◆ 觀察站/鴻海+夏普+蘋果 三強聯盟抗三星
【聯合晚報╱記者嚴珮華/特稿】2012.03.28
鴻海集團入股夏普(Sharp),無疑是向全球宣示,開啟台、日龍頭聯手抗韓,並迎向全球。就在台日產業合作推動辦公室成立時,產官能否有更積極的政策、更具體的行動,點燃聯日抗韓之火?
此項合作不僅代表台灣代工業的價值是值得肯定,而且是日本在極欲走出困境下,首次大開大門。更代表台灣的鴻海、日本的Sharp與美國Apple形成強大的聯盟陣線。鴻海集團成為日本夏普的大股東,日本媒體分析指出,這項合作案的最大關鍵,來自於韓國三星的強大競爭。夏普缺錢缺市場,鴻海有錢要材料,這就注定這是一個一見鍾情的世紀婚約。
鴻海是是全球代工最大製造大廠,有全球供應鏈的能力,是全球製造上下垂直整合的代表;Sharp擁有世界知名品牌與一流技術開發能力。但是,最重要的是鴻海與Sharp結盟,可直接滿足Apple供應鏈的上下游整合,目前Apple已占45%營收,若將Sharp納入聯盟強勢夥伴,對內內化成台、日深度垂直整合的一環。
因為,Apple使用當紅主流技術,剛好是Sharp的廣視角(IPS)。除此之外,Sharp還有低溫多晶矽 (LTPS)、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IGZO)技術,更是堪稱是未來兩大主流技術。
除了技術之外,鴻海更積極正為Apple下一個明星產品-iTV 準備。據了解,Apple的iTV將在今年推出,夏普十代線生產40、60、70超大尺寸面板,目前除了三星之外,恐難有這樣尺寸與產能符合鴻海的需求。以今年鴻海1000萬台的LCD TV出貨量,鴻海若要再吃下Apple訂單,勢必要增加產能,而Sharp有技術、有產能更是唯一符合其規格者。
除此之外,Sharp還有品牌優勢,而鴻海則有全球最佳的製造能力,以及全球運籌的供應鏈能力,有助鴻海回頭接收Sony、Panasonic外,並有利於協助Sharp建立出海口,Sharp得到了資金的挹注及快速的製造能力,行銷全球,突破困境。
雖然鴻海成為夏普第一股東,但鴻海決定不向夏普公司董事會派駐董事,這說明鴻海的670億日元只是送給夏普的一份嫁妝,而不是捆綁夏普的繩索。日本媒體說,在世界半導體市場日益艱難的背景下,夏普與鴻海的這種市場型合作,不但解決這兩家公司的問題,並為台日產業合作尋找到一條新的出路。
施顏祥:有助技術、市場 是好事
【記者郭玫君、盧沛樺/台北報導】
鴻海昨天宣布與日本液晶顯示器廠夏普結盟,成為夏普最大單一股東。經濟部長施顏祥上午在立法院表示,鴻海到日本取得技術與市場,對台灣產業是很大的鼓舞,非常樂意看到這種發展。他說,任何投資有助於面板技術和市場,都是好事情。
施顏祥也指出,台日產業合作推動辦公室日前正式成立,未來台日產業合作將有很多計畫推出,會逐步讓台日之間合作加深,一起努力經營全球市場。
※ 相關報導:
* 新聞分析-入股夏普 奇美電得利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0822/122012032800098.html
夏普的策略很清楚,就是往大小兩端走;換句話說,就是6代、8代線做現在當紅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面板,10代線則發展60吋以上超大尺寸面板。而奇美電的生產線集中在5代、6代、7.5代線,產品更是涵蓋的監視器、NB、以及30吋級、40吋級等主流大尺寸面板,在產品線上有所互補,兩家公司之間合作更大於競爭。
* 韓流啟示錄/台灣該上的三堂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5/6990744.shtml
從南韓身上,我們至少獲得三個啟示,一是加速自由化的腳步,推進雙邊經濟夥伴協定的洽簽;其次是合縱連橫,取人所長,補我所短;第三是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競爭力。
* 韓國第一大報 痛斥三星目無王法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253&f_SUB_ID=1442&f_ART_ID=380363
人民、政府都明白「動三星就是動搖國本」,大小罪名最後都是罰錢、特赦了事。這是「三星模式」的真實面,也是黑暗面。
◆ 日系品牌走下坡 敗在產品線重疊
【林上祚/新聞分析】2012-03-28 中國時報
日本經濟陷入失落的二十年,繼DRAM大廠爾必達聲請破產保護之後,新力(索尼)、夏普等國人熟悉的日系品牌紛紛凋零,也敗給了韓國三星。《經濟學人》雜誌今年二月剖悉日本家電巨人沒落背後原因,匯率因素之外,日系廠商產品線重疊且經營效率持續滑落是最大致命傷。
日本廠商擁有技術,台灣廠商善於製造,原本應是天作之合,沒想到日本索尼當年發展面板科技,居然跑去跟韓國三星合作,去年底雙方黯然拆夥,經建會主委尹啟銘說「不意外」,這正是養虎貽患的下場。
鴻海前年底本來有機會買下日立小尺寸面板,且盤算與奇美電小尺寸面板整合,沒想到該案遭奇美電大股東許文龍家族反對,鴻海買日立不成,日本政府改推索尼、東芝和日立合組公司。《經濟學人》報導,日本五大科技廠索尼、夏普、東芝、松下、NEC等,自二千年以來市值縮水三分之二,他們最大的問題,在於產品線幾乎完全重疊。
日系家電廠有八家生產手機,每年僅生產三千萬台手機,鮮少賣到海外市場,境內有超過十家生產電子鍋,六家生產電視,所有廠商擠在日本市場,規模無法做大,部分生產線(例如液晶電視)即使連年虧損,也不懂得壯士斷腕。
日本一億多人口的市場,早年足以養活眾多廠商,日本市場封閉,日本廠商長年自恃優異技術,訂定日本特有技術規格,國外廠商打不進去,但日圓匯率近年來居高不下,海外市場逐漸被韓系廠商侵蝕,如同溫水煮青蛙一樣,日本家電業者愈來愈積弱不振。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日本電氣(NEC),NEC在日本電信尚未民營化以前,在爭取設備標案上無往不利,NEC除生產通訊設備外,也生產家電、筆電等消費性電子產品,還投資記憶體廠爾必達。
然而,爾必達今年聲請破產保護,NEC筆電業務去年賣給了大陸聯想,和其他日系品牌一樣NEC在市場上節節敗退。
從產業結構來看,台灣電子業絕大多數也是百家爭鳴的狀態,五家DRAM廠、三家大尺寸面板廠,超過十家的太陽能矽晶圓廠,日本科技廠的沒落,對台灣來說也是一大警惕,政府該出手協助產業整併的時候,千萬不能猶豫!
陸銀壞帳地雷 三年後恐引爆
【經濟日報╱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2012.03.29
至昨(28)日為止,大陸已有八家銀行公布去年年報,多家銀行均出現不良貸款、逾期貸款餘額增加的現象。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警告,由於體制因素,大陸在2009年、2010年推出的人民幣4兆元(約新台幣19.2兆元)擴大投資所形成的壞帳,可能在三、五年後顯現。
交通銀行昨天公布去年獲利成長29.95%,至人民幣507.35億元(約新台幣2,435億元),優於市場預期,但稍早之前公布財報的其他數家銀行的資產品質則出現若干隱憂。
21世紀經濟報導指出,儘管浦東發展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2011年的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大多實現單降或雙降,但去年第四季的表現卻不容樂觀。
浦東發展銀行2011年第四季不良貸款、關注類貸款、逾期貸款餘額全面上升,其中不良貸款餘額較第三季度增加人民幣6.5 億元(約新台幣31.2億元),季比增長13%,增速高於股份制銀行平均6%的水準。
興業銀行情形大致相似,去年第四季不良貸款餘額比前一季成長13%,關注類貸款增加人民幣5.4億元(約新台幣25.9億元),上升10%,逾期貸款餘額上升11%。
報導稱,值得注意的是,股份制銀行關注類貸款(指借款人目前雖有能力償還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因素的貸款)的增速超出市場預期。
以浦東發展銀行為例,去年第四季關注類貸款比前一季大幅上升42%,達人民幣31億(約新台幣148.8億元)。中金公司認為,這凸顯長三角地區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惡化。
中國銀監會2月中旬公布的資料也顯示,儘管2011年中國銀行體系不良貸款率和不良貸款餘額都較前一年下降,但去年第四季不良貸款餘額卻比第三季上升4.9%,不良貸款率則由第三季末的0.90%提升至1.00%,為2005年以來首次出現「季度不良雙升」。
羊城晚報報導,許小年近日指出,從中國過去經驗來看,每一輪經濟增長高峰之後都是「滿地壞帳」,問題尤其集中在國有銀行。
他指出,大陸在2009年、2010年時提出人民幣4兆元的擴大投資方案,「等這一輪投資高峰過去,我們再來看看鐵道部的帳在誰手裡,看看賠錢的機場和高速公路,還有無法完工的基建項目的帳在誰手裡,看看政府融資平台上的10萬億帳在誰手裡。或許有更多的資料,就知道國有銀行的風險控制水準怎樣了。」
※ 相關報導:
* 撐不住!西班牙今年可能接受紓困
http://www.udn.com/2012/3/29/NEWS/WORLD/WOR2/6994083.shtml
先是希臘,其次愛爾蘭,然後葡萄牙,接下來歐盟、歐洲央行 (ECB)和國際貨幣基金 (IMF)會強迫哪國接受紓困?花旗匯豐集團預測,西班牙今年會輪到,除非總理拉霍伊30日要提出的減支減赤預算案好得難以置信。
◆ 資本利得稅改革戰開打
【經濟日報╱社論】2012.03.29
聚集全民目光的財政健全小組第一次會議昨天登場了,並在財政部主導的流程下,選定三項稅制改革及三項財政改革的優先議題。一如預期,會前就被點名的資本利得稅列為稅改第一優先,另兩項是綜合所得稅及能源稅;財改則包括管理國家債務、檢討地方財政與對策、開發國有資產等。自今天起,資本利得稅正式搬上稅改檯面,進入方法論階段,各方都應嚴肅面對、理性討論;而財政部推動資本利得稅的戰略成功,但艱苦的改革戰役才要展開,仍須步步為營。
首度舉行的財政健全小組會議昨天全程開放,政策透明化十足,顯現了財政部長劉憶如的政策自信;但經由這個過程,民眾也同時看到小組委員對於自身角色、議題票選流程、議題詮釋不足的質疑,不免降低了決議的正當性及周延性。尤其是最關鍵的議題票選,財政部會前寄出的是「問卷」,委員圈選後回覆,原以為昨天才要經過開會討論的過程後再投票表決,結果「民意調查」成了「正式投票」,無怪乎部分委員表達不滿,還有委員從開場時的慷慨倡述改革主張,爭取其他委員支持,到獲知結果後不發一語、默然離場,都傷害了財政健全小組的互信,不利未來運作。劉部長既要實現程序正義,就應貫徹到底,更有自信地將票決議題經過小組同意,再付諸實行,相信即使現場投票,結果可能完全一樣,但委員的認同度會更高、社會觀感會更好。
不過,無論如何,廣受議論的資本利得稅終於還是正式進入稅改議程,僅僅如此,就已是一項重大進度與成果。這代表的是,對土地、股票等資本交易獲利課稅不公引發的問題及爭議日增,促使社會建立了「面對解決」的共識,而不再是諱疾忌醫;這也意味財政部必須在9月時提出具體執行方案,因而可以、也必須名正言順地討論它了,不能再說沒有預設立場,相關各方也可直接提供政策建言,不用再閃爍其詞,讓民眾得以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它;這對股市也是正面的,因為股市最怕的是不確定因素,相信在反映心理面壓力後,仍會回歸基本面運作,而持續且多面向的討論亦有助於廓清很多不正確的觀念,降低未來實施時的衝擊。
然而,財政部雖成功將資本利得稅搬上稅改議程,但能否真正平順推進,就是實質的方法論了。這包括兩個層次,一個是財政部規劃的具體實施方案,其至少必須兼顧稽徵效率(不能太繁複)、公平性(儘量減少例外)及產業影響(例如資本市場)。依財政部昨天初步解釋的方向,將是檢討目前與資本利得課稅相關的規定,例如證券及土地相關法令,其中證券為所得稅法、所得基本稅額條例(最低稅負)、證券交易稅條例等、土地為土地稅法;這顯示,在市場最關注的證所稅問題上,財政部有意以最低稅負將證券交易所得納入課稅的經驗,輔以降低證交稅的配套來做。目前最低稅負制對證券交易所得課稅的設計,是依企業、個人訂有不同的課稅門檻及稅率,且個人只計入非上市櫃股票交易所得,證所稅由此起步,確實值得一試。
另一個層次是推動的方法,例如對社會的宣導教育及實施時機上的選擇等,都應納入考量。在這點上,財政部也確實做了設計,但方向偏了。依規劃,財政部擬以台閩地區五都17縣市走透透的方式彙整地方意見,為政策的推行打下「形式上」堅不可摧的民意基礎。但是,資本利得稅這類稅改議題畢竟是專業的討論,課稅基礎、門檻、稅率、長期持有獎勵間可以有不同的設計及組合,這要由數字及理論來說話,既非價值偏好取向,也不是簡單的是或否可以回答,更無助於政策的平順推進,財政部應再想想。
※ 相關報導:
* 資本利得課稅 列稅改最優先
http://www.udn.com/2012/3/29/NEWS/FINANCE/FIN7/6993403.shtml
劉憶如說,綜合財政部和與會委員的票選,已勾勒出小組討論的六大優先議題,其中稅制改革議題依序為「資本利得稅」、「綜合所得稅」、「能源稅/貨物稅」;財政改革三大議題為「管理國家債務」、「檢討地方財政與對策」、「開發國有資產」。
◆ 資本利得稅魔咒發威 外資:沒在怕
【聯合晚報╱記者馬瑞璿/台北報導】2012.03.29
財政健全小組確定將資本利得稅議題列為稅改最優先討論議題,台股今日跌幅加重,一口氣跌破8000點大關以及年線兩個重要關卡。國內散戶擔心害怕,不受影響的外資則說,對台股長線看法不變,短線上有利空議題,避險基金恐將反手做空,空襲台股。
民國77年,前財政部長郭婉容表示將復徵證所稅,讓台北股市連跌19天,當時,台股大盤一口氣慘跌36%,如今,資本利得稅議題再起,挑動台灣散戶敏感神經,台股是否會再應聲倒地,市場難以預測。
摩根士丹利證券台股策略分析師陳建名在最近發表的報告中指出,若以10%的有效稅率為基礎,台股只要上漲10%,政府就可以課到2190億元的證所稅,對於目前4520億元的財政赤字確實不無小補,甚至可以減掉近半的財政赤字。
然而,課徵資本利得稅真的是最好的方式嗎?陳建名認為,課徵證所稅並非增加稅收的唯一方式,要稅改,應該要從稅源穩定、配套措施兩方面著手,才會有明顯效果。
歐系外資分析師則認為,證交稅議題有很多討論空間,換個角度想,台灣大部分散戶所賺到的資本利得都不多,財政部所能課徵到的稅也不高,一般散戶所受影響較小,真正會有影響的是大戶,但如果再仔細探討主力進出市場交易狀況,其實,市場都知道,很多大戶都分散多個人頭戶進場,真的能夠課到大戶的稅嗎,這也是必須思考的問題之一。
歐系外資分析師直言,對台灣長期看法不變,市場仍然保守看待企業第2、3季獲利狀況,至於短線上是否會大跌,外資保守以對,不過,避險基金很有可能趁此時作空,搶進股市。
台韓發展模式之爭 勝負未定
【經濟日報╱社論】2012.03.30
台韓兩個難兄難弟,自1960年代台灣率先以加工出口業一飛沖天、創造經濟奇蹟之後,韓國這個小老弟就亦步亦趨地跟隨在後。到1970年代,韓國政府東施效顰,強以國家力量扶持財閥,企圖炮製出「日本第二」,卻因摧殘市場機制、違逆相對優勢,留下後患,經濟也跌跌撞撞,更非台灣對手,歷任領導者更多因官商勾結、貪汙納賄而鋃鐺入獄。
但誰也料想不到,在韓國經濟遭受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重創,乃至仆倒不起,要靠國際貨幣基金接管,成為舉國奇恥大辱之後,卻能拔地而起,更接連與歐盟、美國簽定自由貿易協定(FTA),令全球各國側目而視;其中緣故,值得細細推敲。本報近日就此做了系列報導,分從不同產業探究韓國崛起而台灣落後的關鍵,引起廣泛回響,檢討之聲更此起彼落。
探究台韓發展的差異,不能忽視兩國發展模式及國民性的不同。從1970年代,韓國拋棄台灣模式,傾全國之力打造「日本第二」,到現今在國家主導之下,將絕大部分資源投入「四大天王」,韓國政府的所謂「賭徒性格」充分顯現。但1970年代的打造「日本第二」,一敗塗地,落到1997年經濟仆倒求援的地步,正顯示其孤注一擲、侵掠如火的「迅猛龍」發展模式,極有可能因扭曲市場過甚,導致產業與競爭力大受摧殘,龐然巨物的「恐龍企業」臃腫僵化,難以靈活因應環境變化,因而巨變一來,就慘遭吞沒。
1997年的國恥,讓韓國朝野痛下決心,要從失敗中汲取教訓重新出發。結果,各財閥之間重疊的產業削除殆盡,政府也具體找出提升競爭力的長期規劃與明確目標,全力以赴。然而,過去一味倚重財閥、豪賭策略產業、官商沆瀣一氣的舊病未改,今天的韓國經濟只是經過瘦身、重新押寶、再度孤注一擲的「迅猛龍+賭徒」模式。這樣的模式力量集中、目標鮮明,加上政府策略尚未見失誤,因而其攻擊力道兇猛。
台灣正好構成相反的對照案例。從半世紀前率先以「外銷導向發展策略」開創經濟奇蹟以來,經濟主體始終是中小企業各顯身手、各自拚鬥,政府既無能力主導全局,甚至無法避免成為絆腳石。到20年前,加工出口業飄零四海,中上游產業接手稱王,但仍然是規模稍大些的中小企業各展所長的局面。政府則病急亂投醫,將種種優惠加於所謂高科技產業,令許多投資者在誤導下投入巨資卻深陷泥淖,比諸過去絆腳石的角色更加不濟。散兵游勇加上胡亂投藥的政府,造成今日台灣產業的困境,又於此時遭逢迅猛龍的攻擊,自然潰不成軍。
台灣能否突圍,的確令人憂心忡忡。因此,國內出現師法韓國的聲音,主張選擇數個明星產業,傾全國之力奮勇衝刺;並將半導體、IC設計、面板等產業高度整合,集中全力與三星對抗。不過,由於既得利益者已身不由主,我們的國民性又向來強調自主、自利,政府在這一方面又猶豫遲疑、瞻前顧後;必須承認,我們不是迅猛龍的料,這樣的春秋大夢要早日拋諸腦後。
老子早有名言:「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迅猛龍而今安在哉?唯有手無寸鐵、各顯身手的人類始祖,令其子孫繁衍生養、瓜瓞綿綿。其實,論人民資質,台灣人聰穎好學、冒險犯難、創新拚鬥的能力絲毫不遜於人,而企業經營靈活敏捷、與時俱進,更是出類拔萃;這才是足以因應萬變、歷久不衰的保證。我們所欠缺的,只是一個好謀而成,不做絆腳石、不胡亂投注,真正能夠做長期規劃,幫助個別企業認清未來趨向,拋棄短視近利盲點,彼此有效分工、分進合擊的政府。果然如是,則短期台灣也許自歎弗如,眼光放遠,就另當別論了。
※ 相關報導:
* 「金磚銀行」定案 五國貿易加分
http://www.udn.com/2012/3/30/NEWS/WORLD/WOR2/6995816.shtml
被稱為金磚五國的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同意設立類似世界銀行(World Bank)或亞洲開發銀行(ADB)的聯合開發銀行,或稱為「金磚銀行」(BRICS Bank)。
* 全球股市 Q1璀璨、Q2恐轉淡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999610.shtml
各國央行的寬鬆措施、歐債危機暫時平息及美國經濟好轉等利多,激勵全球股市第一季表現大放異彩。分析師預期,第二季股市上漲動能可望延續,但歐元區風險升高、油價可能威脅全球經濟等利空,可能使本季股市表現回歸平淡。
◆ 課證所稅方向 從「最簡便」著手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2012.03.30
資本利得課稅納入稅改優先改革議案,引發股市重挫,財政部長劉憶如昨(29)日保證「對大多數人沒有影響」。據瞭解,維持證所稅免稅現狀,仍是選項方案之一;但若要課徵資本利得稅,會朝「簡便、量能」原則處理,降低衝擊面。
歷次資本利得課稅的改革建議,可以考量的課稅組合極多,最簡便的稽徵方式,包括分離課稅,或按交易金額一定比率做為所得,就源扣繳。至於量能課稅原則,則可從納入最低稅負,只對營利事業或高所得者的證券交易課稅著手。
調整證券交易稅率,則是開徵證券交易所得稅時,必須入考慮的重要配套。
為縮小衝擊面,財政部已加快速度,昨天發出通知交由小組委員,選擇所欲參加的分組議題;預定今天再發函給縣市政府,擇定地方政府關心的稅改及財改議題。預計最快4月初召開第一次分組討論會議,9月端出第一道改革政策。
據瞭解,財政部會參考過去有關資本利得課稅的改革建議,訂定官方版建議方案,供做4月小組改革資本利得的討論基礎。財政部也未排除「維持免稅現狀」的選項。
可能的課稅方案組合多達十餘種,包括分階段課稅,如只對法人課稅,個人繼續免稅;選擇性課稅,只對營利事業及高所得者課稅;以及簡化課稅,如分離課稅或就一定金額以上交易就源扣繳等。
對於昨股市重挫,劉憶如提醒投資人不要聽信「有人喊話」。她強調任何改革會一步步來,不會一次就嚇到大家。
※ 相關報導:
* 陳柔縉:各時代都一樣的「萬萬稅」
http://www.udn.com/2012/3/30/NEWS/OPINION/OPI4/6993355.shtml
現在,每個人都要報繳的「所得稅」,可溯自日本時代的一九二一年。在那以前,只課公司法人繳所得稅。這一年,普通人開始必須報繳所得稅,當時給了一個專有名稱,叫做「第三種所得稅」。
* 破除證所稅四大迷思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999694.shtml
今昔環境的不同,正是政府推動改革證券交易所得課稅制度的第一個利基,由此可破除課徵證所稅即等於市場大跌的迷思。
...第二個必須破除的迷思,是證券交易所得目前是有課稅的,它是訂在「所得基本稅額條例」裡,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最低稅負制」
...第三個迷思是,當年復徵證所稅究竟為何失敗?真正關鍵的原因是課徵規定太過複雜
...第四個必須釐清的是,課徵證所稅的目的為何?當年在租稅公平的大旗之外,還含有抑制市場投機的考量,但這次不同,日趨擴大的貧富差距凸顯稅制不公對社會造成的傷害...民眾對稅制正義的要求已升至歷來最高點,財政健全小組才會將之列為稅改第一案。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