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顆暴牙非天生 牙周病釀禍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301230293-1.aspx
中央社 2013.01.24
台灣民眾普遍有牙周病,醫界發現,許多年輕人認為這是老人病,結果有國中生因牙周病而口臭,還有粉領族牙周病導致暴牙。
台大醫院牙周病科兼任主治醫師蔡逸民今天指出,有名30多歲的女性上下排12顆暴牙,找牙科醫師要齒列矯正,一檢查才知道牙周病造成的牙齒移位,她打從大學時代刷牙就會流血,早有徵兆,只是牙齒不痛,根本沒放在心上。
蔡逸民說,也有家長帶著讀國中的孩子來治療口臭、牙齦流血,這才發現孩子的牙周病早在小學就埋下病根,刷牙馬馬虎虎,家長看到孩子忙著課業,平常不會牙痛,疏忽帶孩子檢查口腔。
蔡逸民表示,台灣90%成年人有牙周疾病,青少年的罹病率約6%到8%。小時候蛀牙而經常找牙醫的人,透過治療及檢查,反而不容易得牙周病;兒時不常找牙醫的人,誤以為牙周病是「老人病」,牙齦出了狀況,置之不理,長期下來導致牙齦萎縮、牙齒移位、口臭、併發感染。
「只是火氣大」,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蕭孝德說,面對牙齦出血、牙齦浮腫、牙根鬆動等牙周病徵兆,一般人自以為只是壓力大、刷牙太用力、食物太硬、沒睡好或吃多油炸食物等,自我感覺良好。
蕭孝德表示,牙周病是成人缺牙的頭號原因,在惡化到這一步之前,其實只要使用毛牙刷、牙線、牙間刷、牙苔刷,就能清除造成牙周病的牙菌。一般來說,每天早晚及三餐飯後共刷5次牙最好,如果時間不夠,最好能各在早餐後、睡覺前,花上2到3分鐘正確刷牙,遠離牙周病。
「牙周病算是傳染病」,蔡逸民提醒,家中成人染上牙周病時,避免嚼碎食物餵小孩、或是你一口我一口共食,因為家人體質相近,牙周病菌會從口水傳染給幼兒,或傳給計劃懷孕或已懷孕的婦女,對幼兒口腔和胎兒不利影響。
◆ 清淡高纖飲食 讓孩子健康長大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300&f_SUB_ID=2825&f_ART_ID=437956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01/24
要避免性早熟,飲食是一大關鍵,醫師建議,父母多下廚替孩子準備清淡飲食。蓮樺中醫診所院長何詩倫說,給小孩的食物一定要經過篩選,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喜歡、討孩子開心過度提供。
何詩倫自己有兩個孩子,她經常下廚幫孩子準備餐點。她建議家長多動手親自為孩子準備,例如將一枚土雞蛋,約以蛋水1:1的比例,再加入少許醬油調味放入電鍋,外鍋放半杯量杯的水、鍋蓋留縫蒸熟,就是孩子喜歡的香滑蒸蛋。
或是自製泡菜手捲,將肉片以少量鹽與醬油醃10分鐘,放入烤箱以180度烤10分鐘,再利用海苔包飯、烤肉片、泡菜、燙熟切段的青菜,就是孩子喜歡的一道料理。
蔬菜捲也很適合孩子,蛋餅皮以油鍋煎熱後,鋪上苜宿芽、美生菜、紫高麗菜絲、素肉鬆、花生粉及美乃滋等捲起,不會可以增加纖維質攝取,還可減少熱量。
※ 相關報導:
* 缺碘會變笨 碘鹽把關健康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37954
臺大生化科技系蕭寧馨教授團隊接受衛生署委託調查「市售鹽品碘含量監測暨健康風險評估」發現,國內鹽品從93年開放自由進口後,國人整體的碘營養狀況雖尚達WHO(世界衛生組織)標準,但僅處於充足邊緣,建議政府加強宣導並強制使用含碘鹽,以維護國人健康。
◆ 二代健保爭議 陳院長聽到了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7658575.shtml
【聯合晚報╱記者蔡佩芳/台北報導】2013.01.24
二代健保上路問題和爭議不斷,行政院會今天臨時動議聽取衛生署報告二代健保執行情形,行政院長陳冲首度指示檢討新制上路後所產生或面臨的各種問題,並應主動協助解決執行上面臨的相關困擾,例如對失(無)業者或經濟弱勢者的保費收取,以降低他們的相對剝奪感。
陳冲指出,二代健保上路後,外界焦點仍集中在補充保費,出現保費收取公平與否、照顧弱勢等質疑,希望衛生署對外加強說明。他也指示,衛生署應博採眾議,就新制上路後所產生或面臨的各種問題,進行檢討,並研議解決方案或作為下一階段修法的參考。
陳冲表示,補充保險費新制,原來最早曾討論過採家戶總所得,但最後並未被採用,而是經過改良之後,加入補充保費的概念,這也是與立法院一再討論,所得到的結果,目前外界對二代健保實施的批評或建議,衛署也都即時納入考量與處理。
他指示衛生署,目前外界對二代健保實施的批評或建議,衛生署都即時納入考量與處理,除了應持續不斷地加強政策說明,重申二代健保改革的核心價值,也應即時回應、澄清、有效更正不正確的訊息,並主動協助解決執行上面臨的相關困擾,包括對於失業者或經濟弱勢者的保費收取,以降低他們的相對剝奪感。
※ 相關報導:
* 美研究:BMI 25-29.9 肉肉的活更久
22 則留言:
簡文仁獨創12生肖操 今年都齊了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2013/01/25
「雞鳴破曉‧開新局」、「飛龍在天不可信」、「蛇形刁手‧龍尾往返」…,這不是武俠小說中的武學招式,而是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獨創的「生肖如意操」。以生肖幻化出健身操,一做十二年,十二生肖都齊了。
簡文仁昨天在國泰醫院發表「蛇年如意操」,他在醫院大廳展示蛇形刁手的動作,解釋這套動作如何強化上肢關節,醫院志工、病患都在旁圍觀。這是簡文仁獨創的第十二種生肖操,屬於簡文仁的十二生肖健身法,今年終於齊全。
二○○二年開始,簡文仁每逢農曆過年就發表當年生肖操。從馬年的「馬到成功」,到今年蛇年的「蛇形刁手」,每年的生肖操至少包含三、四套動作,以此計算,簡文仁至少創造出近五十種生肖動作。
除了應景的生肖動作外,簡文仁還幫各種動作取了富有國學底蘊的名稱,例如「雞群鶴立‧瞻前景」、「蛇影杯弓‧驚心破膽」;他說,有時取名反而比設計動作困難,平均設計一套動作得花上兩、三天。
對簡文仁來說,生肖不只是生肖,不同的動物更代表不同的運動方式。他說,十二年前突發奇想,將生肖結合運動,純粹是為了推廣運動,增加趣味。每到過年必露臉,他也成為台灣民眾最熟悉的物理治療師。
畢業於台大醫學院物理治療系的簡文仁,始終深信運動不僅是物理治療,更是一種信手拈來的習慣;他說,大家都知道運動的好處,但台灣從事運動的人口始終比不上歐美,「不是台灣民眾懶,而是從小到大都沒養成運動習慣。」
簡文仁表示,沒有感受到運動的快樂,是台灣民眾沒辦法養成運動習慣的原因;他說,民眾被太多運動教條束縛,其實運動可以很簡單,「不見得一定要喘、要滿頭大汗,甚至連呼吸吐氣都可以是一種運動。」
今年的蛇年如意操,是簡文仁十二生肖的最後一塊拼圖,未來是否有進階版,他說仍在考慮中;豬年是簡文仁認為生肖操最大的挑戰,「因為豬給人就是好吃懶做的形象。」
「運動是主動掌握,勞動是被動要求。」簡文仁說,希望十二生肖操,能再度喚起民眾運動的趣味。
※ 相關報導:
* 推拿有禁忌 馬虎不得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37867
推拿屬於物理治療,具有運行氣血、疏通經絡、扶傷止痛等作用。不過,中華黃庭醫學會理事長陳朝龍表示,雖然推拿很常見也很普遍,但仍有一些禁忌存在,有些人就不太適合接受推拿,尤其是懷孕或經期婦女,在腰部附近、腹部和大腿內側就不宜推拿。
◆ 週三下午3點半 女人最顯老態
自由 2013.01.25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英國研究顯示,女人每週三下午3點半看起來最老,因為週三既是一週內最感壓力的一天,下午時能量更是降到最低點,加上週末狂歡的副作用此時漸漸顯現,無怪乎女人此時會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
防曬品牌St Tropez的這份研究也說,有趣的是,女人經歷特別低潮的週三、壓力漸漸減輕之後,就會想享受性愛,因此許多女人最愛在週四晚來場床上運動,經歷性愛的愉悅,週五她們上班時常臉帶蘋果光,看起來「性福」極了,不難理解為何6成受訪者認為一週裡最快樂的一天是週五。
這份研究顯示,4分之1女性認為一週裡時時覺得有壓力,其中12%認為,週三是壓力特別大的一天,而3分之2的受訪者又認為,週三下午能量特別低檔,其中部分原因是週末飲酒作樂的副作用此時才開始反噬,女人因此難掩疲態。
週末飲酒作樂副作用
St Tropez的皮膚專家說,酒精的影響,最長需要72小時才會看得出來,因此週末喝酒對皮膚的影響,可能到週三下午才會顯現;此外,由於週末作息不正常,週一晚間有超過3分之1女性睡不好,而睡眠不足的影響,可能要48小時才會顯現在臉上,因此如果女人週一晚上睡不好,週三就會看起來最老。
專家也說,皮膚要抗老,女人最重要的是每天要睡7到8小時,睡太少皮膚細胞就不能再生,皮膚也會看起來較老。
◆ 血壓數據上雲端 掌握病況更及時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3.01.25
國內高血壓患者高達三、四百萬人,為了有效監測血壓變化,國內心血管疾病專家今天成立「腦心血管疾病防治雲端大聯盟」,患者一量血壓,相關資料立刻上傳雲端資料庫,就醫時醫師上網就能取得所有數據。
調查顯示,國內20歲以上民眾每四個人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壓,由於症狀不明顯,四成患者渾然不覺,一發病就可能出現腦中風、心肌梗塞等急重症,嚴重傷害心臟、腦部等重要器官。
台大醫院內科部心臟科教授江福田表示,高血壓、心房顫動是造成中風的最主要危險因子,風險較一般人高出五倍以上,建議民眾養成定期監測血壓及心房顫動的習慣,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降低中風發病機率。
以往心房顫動必須經由心電圖檢查與臨床經驗豐富的專業醫師判定,才能得知結果,耗時又昂貴。國內有醫學儀器商研發出「心房顫動血壓計」,量血壓同時還可精確篩檢病患是否患有心房顫動。
◆ 不逐筆就源扣繳 健保會:贊成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01.25
二代健保剛起步就出現不少爭議,愈來愈多民眾抱怨補充保費不合理,許多行政院長陳冲 昨天指示衛生署應檢討保費公平性,全民健康保險會今天第一次開會,多位委員也關切補充保費收費產生的不公平爭議,要求下個月健保局需提前檢討,提出專案報告。
由健保監理委員會、費用協定委員會兩會合一的健保會,上周緊急產生35名委員,今天「新手上路」,健保會主委鄭守夏表示,他贊成前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所說,不要每筆就源扣繳,而能採「累計、結算」的概念。
他表示,上午在會中也有委員提及這個想法,他個人認為可以往這個方向考慮,但還要健保局、衛生署、財政部去溝通可行性。若衛生署、財政部沒有密切合作,補充保費的收費會收得很辛苦。
健保會今天第一次會議主要是討論「內規」,並聽取健保局上個月的業務報告。面對二代健保才剛上路,補充保費的怨言就不少,連陳冲昨天也提出要檢討保費公平。鄭守夏說,今天很多委員也非常在乎補充保費收費情形、效率及因應措施,下個月將請健保局提出目前收取保費的狀況、以及花多少成本。
鄭守夏說,多位委員也提出現在「急診壅塞」困境,民眾常得在急診等很久卻等不到病床。他說,這是多年的老問題,將請衛生署、健保局在下次會議安排報告,探討該如何解決。
不過鄭守夏強調,健保會最重要的任務是收支連動、收支平衡,這是非常大的任務,所以健保會也要建立這個機制,讓二代健保順利運作。
◆ 衛署:半年後檢討補充保費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3.01.25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新制上路不到一個月,課徵公平性已引發不少民怨,昨天行政院長陳沖要求衛生署檢討補充費公平性。衛生署今天低調指出,這是國內第一次開徵健保補充保費,將等半年後再全面檢討,補充保費措施短時間內不會改變。
衛生署指出,依據全民健保法設立的「健康保險委員會」上午召開第一次會議,外界質疑補充保費徵收不公,未來可以透過健保會討論適時修訂。
衛生署發言人王哲超強調,以前健保費採經常性薪資,今年1月1日起納入獎金、租金、利息及兼職所得等額外收入,只要單筆超過5000元就需繳納2%的補充保費,新制上路當然會有不同的聲音。
王哲超坦承,包括弱勢民眾保費負擔的公平性、補充保費的調整、健保母法條文等項目,都有檢討空間,衛生署將在半年至一年內通盤檢討。他強調,新制才剛上路沒多久,瞭解優缺點必須等上一段時間才能驗證。
至於失業、無業民眾及經濟弱勢在徵收補充保費時,所產生的不公平及相對剝奪感,衛生署未來會檢討相關細節。
挨餓→生氣 反覆發生 內分泌可能出問題
【聯合晚報╱李樹人】2013.01.27
每個人都有挨餓的經驗,可能因此情緒不穩、容易生氣,但如果已經變成固定模式,幾乎天天因此憤怒、脾氣暴躁,就應該到醫院徹底檢查,可能是內分泌出問題,甚至胰臟長出腫瘤。
奇美醫學中心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田凱仁指出,處於飢餓狀態,血糖就會逐漸下降,以致出現手抖等症狀讓身體不舒服。不過,人體會有自然機制,會讓血糖慢慢上來,不至於一直往下掉。
通常低血糖大多出現在糖尿病患身上。有些患者吃藥、打針時若飲食沒有妥善配合,藥物就可能讓血糖降過頭,造成頭暈、冒冷汗、全身無力等症狀。
近幾年隨著飲食與運動習慣改變,國內糖尿病患者人數快速成長,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統計發現,國內約有6%人口罹患糖尿病,人數超過140萬人,必須藉由藥物、飲食及運動來維持正常血糖值,預防發生低血糖。
所謂低血糖是指血糖值在70mg/dl以下,一般人很少會出現低血糖。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認為「事出必有因」,透過身體機制,正常人會自行調整血糖,即使偶有一些小症狀,但不至於失控到情緒激動甚至躁動。
蔡世澤分析,民眾如有類似症狀,很可能是胰島素過度分泌,最好至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也有可能是胰臟長出不該有的東西,才會導致胰島素分泌旺盛,讓自律神經失調。
至於糖尿病患應盡量避免低血糖發生。田凱仁指出,糖尿病患低血糖的後遺症,遠比一般人嚴重,初期症狀為飢餓、發抖、冒冷汗、心跳加快、無力、頭暈、嘴唇發麻等,嚴重時則會意識不清、抽筋、昏迷。
造成低血糖原因很多,包括運動時機不佳、運動過度且未補充食物、降血糖藥物過量、嘔吐及腹瀉等,禁食或進食量少、用餐時間延遲也可能造成低血糖。田凱仁建議,要避免低血糖,飲食應定時定量,少食用高脂食物,且運動時不可空腹,運動前可吃些點心,並隨身攜帶方糖或糖果,如果全身無力、冒冷汗,就馬上吃糖果。
◆ 生活保健-冰冷食物 少碰為妙
邱俐穎 2013-01-27 中國時報
冰冷食物吃下肚,小心滿足了口腹之欲,卻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中醫師表示,吃冰冷食物造成胃溫度降低,將不利酵素分泌、分解,食物消化、吸收不好,會影響小朋友生長發育;女性則可能導致經痛、經期不順;即使是男性,長期以往也會影響身體的血液循環,冰冷食物最好別碰為妙。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主任賴榮年表示,腸胃是人體主要的消化器官,一般來說,胃的溫度約在36度,冰冷食物吃下肚會降低胃部溫度,阻礙酵素分解,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冰品、冷飲會造成血管收縮,影響氣血循環。
溫度對人體影響大,過往研究發現,在冰冷環境工作的女性,如常出入冰櫃者,有較高比例有經痛問題;臨床上更有一定比例的女性,吃冰此次月經周期疼痛就特別明顯或血塊較多,賴榮年提醒,女性經期及經期前後1周,最好忌食冰冷食物。
現在女性普遍晚婚,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陳玉娟也提醒,吃冰冷的食物會造成子宮微循環不佳,女性不易受孕;若有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症者,本身循環已不好,更不該吃冰冷食物。
此外,老年人腸胃不佳、胃壁薄對冰冷的食物耐受性可能不佳;有手腳冰冷者,也最好都別碰冰飲、冰品。
至於夏天一般民眾常吃西瓜、喝仙草、愛玉等涼性的食物消暑,陳玉娟認為,應看時辰、體質吃,例如虛寒體質者就應盡量在中午食用,「暗時呷西瓜,半暝反症」,以免晚上吃了腹瀉。另台灣水果多屬涼性也應盡量調整到白天食用。
賴榮年說,「口之所喜,身之所惡」,很多食物嘴巴吃得過癮,但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不論從中西醫觀點來看,吃冰冷食物對身體都會造成不良影響,女性經痛就是身體表現出來的現象,別把身體語言不當一回事。
◆ 勞累成病 醫生:沒時間休息啊!
中央社 2013.01.27
接連傳出醫生過勞病倒,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今天表示,評鑑、教學、研究、臨床,「哪來的時間可以休息啊」。
不到50歲的台大醫院小兒外科主任、神經母細胞瘤專家許文明25日心肌梗塞病倒。
柯文哲表示,最大壓力在「台大拿第一不是新聞,但是沒有拿第一才是新聞。」一年評鑑項目多到50多個,一下來視察、考核、評鑑,「哪來的時間可以休息啊」。
老家在新竹的柯文哲說,一年才回去1次,父母要看他也只能到台大醫院,見面時間就如門診一樣。
柯文哲指出,「太累了」,評鑑、教學、研究、臨床等加總下來,已經超過正常人類可以負荷。
醫勞盟常務理事錢建文說,台大醫院是全國龍頭醫院,除了臨床工作外,還有教學研究,其中研究的壓力也很大。
錢建文說,攸關醫院存亡的評鑑是醫院評鑑與教學評鑑,每隔3、4年要做一次。此外,還有衛生署計畫項下的評鑑,包括母嬰親善、醫學中心五大科、癌症醫院評鑑等多到數不清。
錢建文說,最近公布的急重症醫院評鑑,就是成為醫學中心入門票的評鑑結果,過多的評鑑,讓醫師、護理人員增加許多文書作業,但是過度重視形式主義,要求表面的美,而醫院為此連做不到的也做到了,但是能否達成卻是問號。
他建議衛生署應整合評鑑,不要分太多次並改善評鑑技巧。
他說,評鑑的目的是增進醫療品質,而病人安全文化是很重要的一個面向,滿足評鑑當時的要求,即使是做不到也造假,讓表面做到了,「這有損病人安全,是沒有意義。」
台大院長陳明豐表示,醫師工作量大與壓力大,不過身體健康仍要顧,但各種評鑑項目太多的確增加不少工作,建議衛生署應討論如何簡化或整合。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許銘能說,目前已著手改進,今年評鑑數由44種降到19種,同時也考量延長評鑑結果的時效期。
※ 相關報導:
* 過勞! 又一位台大醫師病倒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7664046.shtml
繼去年十一月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陳炯年病倒後,台大小兒外科主任許文明前晚也因心肌梗塞住進加護病房。兩個多月內兩位重量級醫師病倒,台大醫院院長陳明豐表示,「醫院評鑑確有精簡空間」,才能稍減工作負擔。
* 衛署:評鑑縮減 醫師工時試評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7664039.shtml
衛生署官員昨天說,會檢討減少醫院評鑑和認證;同時也將住院醫師每周工時八十八小時,列入今年醫院評鑑試評項目。醫院和醫師反映,為了準備評鑑,壓縮到臨床照顧病人時間。衛生署醫事處長許銘能說,台灣醫師數量不缺,但分配有問題,不少醫師出去開業,在大醫院的醫師工作壓力相對增加。
* 迎春節長假 慢性病患可先領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37651
再過兩周就是農曆春節,健保局昨天宣布慢性病患者可以提早領藥,避免9天假期用藥中斷;醫師也提醒,過年期間務必準時服藥,才能安心過年。領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如果領藥時間適逢農曆年假期間(2月9日至2月17日),將在本月30日起,拿著健保卡與慢性處方箋,提早領取下個月用藥。
外食族少菜 年輕罹患大腸癌
中央社 2013.01.28
一家健檢機構今天說,發現愈多愈來年輕的大腸癌病患,有的僅30歲出頭,飲食型態極度缺乏蔬菜,甚至一年吃不到3顆高麗菜。
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表示,有位33歲的男子健檢發現3期大腸癌,從小就偏食,吃陽春麵也會特意挑出青菜不吃,在家人軟硬兼施下,偶而才吃幾口高麗菜,罹癌原因推測與飲食極度缺乏纖維素有關。
鄭乃源說,分析歷年健檢統計報告顯示,檢出大腸息肉的個案,有8成都有纖維素攝取不足的飲食偏差,比其他人高出3成。檢出大腸息肉,意謂著大腸癌的罹癌風險高於常人。
鄭乃源引用2012年歐洲一項跨國大規模研究顯示,只要每日纖維攝取量增加,腸癌風險指數相對下降,每日只要吃超過28.5公克,風險指數就會下降3成。
值得一提的是,外食族往往「少菜了」,聯安健檢案例統計發現,大腸息肉患者的每日蔬果攝取量,低於衛生署建議的5個拳頭份量,平均只吃到2.7個拳頭。
這名男子178公分、88公斤,達到肥胖程度,他本人自覺健康,母親和妻子卻認為他的飲食不太健康,好不容易勸說他做無痛大腸鏡檢查,結果血液檢查腫瘤標記正常,大腸鏡卻看到4、5公分的的3期大腸癌,由健檢機構緊急轉大醫院安排手術。
◆ 缺鐵性貧血患者 補鐵還要少茶咖啡
【聯合報╱記者王慧瑛/新竹報導】2013/01/28
台灣每10位育齡婦女有2人鐵質不足,有貧血患者因精神不濟,喝咖啡提神,結果貧血情況愈嚴重,原因在咖啡和茶當中丹寧酸會阻斷鐵質吸收,有酗咖啡習慣者要多留意。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家醫科主治醫師賴芸蜂表示,缺鐵性貧血成因有飲食攝取不足、急慢性出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過度飲用咖啡和茶。
不少人習慣早起喝杯咖啡提神,接著又吃下鐵劑或鈣片等營養補充品,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賴和賢建議,喝完咖啡後,至少間隔1小時,再服用鐵劑或鈣片,才不會讓效果打折扣。
37歲的吳小姐最近因心悸看心臟科醫師,又因頭暈看神經內科,接著又因胸悶、呼吸急促,看胸腔科,心電圖和X光檢查都看不出有異常,驗血後,發現是缺鐵性貧血。
吳小姐常感到精神不濟,上班時常喝咖啡提神,但效果不佳,檢查後才知道自己患有缺鐵性貧血,醫師告訴她,咖啡中的丹寧酸會阻斷鐵質吸收,要她少喝咖啡。
賴芸蜂表示,台灣每10位生育年齡女性有2人鐵質不足,患者通常感到體力差、容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頭暈、臉色蒼白、心跳加快、血壓偏低,且運動時,呼吸短促,還有患者會出現記憶力、學習能力衰退;嚴重者會出現光滑狀舌頭、大量掉髮、指甲易脆變形等。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貧血症狀之一。
賴芸蜂表示,一般民眾以為貧血只是小病,多吃補鐵食物就可以,其實這是錯誤認知,最重要是找出缺鐵原因。
◆ 鈣化性肌腱炎 手一抬舉就痠痛
文/謝霖芬 2013.01.28 自由
一般民眾都知道腎臟、輸尿管會結石,但卻很少人知道肩膀的肌腱也會長石頭。當肩膀的肌腱因受傷或其他不明原因,使得肌腱的形態發生變化,逐漸地引起鈣化物的沉澱,就像腎臟、膽囊的結石一樣,醫學上叫做「鈣化性肌腱炎」,其中最常見的是棘上肌肌腱的鈣化。
肩膀肌腱鈣化最常見的症狀是肩膀抬舉時會痠痛,尤其是側抬時更明顯,有時抬到一半時,好像被卡住,但是再往上抬又沒問題。患者也常抱怨肩膀活動時總是卡卡的,且有「沙沙」聲,也使不上力。有些還會伴隨五十肩或滑液囊炎,造成日常生活的困擾。
醫師在門診檢查時,除了詢問肩膀痠痛相關病史外,還會檢查肩膀的活動範圍,及在何種角度時會引起疼痛。其次是測試肩膀附近肌肉、肌腱的力氣。有時還會檢查頸椎,因為頸椎(如骨刺或軟骨突出)也可能造成肩痛。
需借助影像檢查揪問題
從上述的身體檢查,大致可推斷哪一條或哪幾條肌腱有問題,但要確定是否有鈣化性肌腱炎,需借助於影像檢查,如一般X光(圖1)、超音波(圖2)或磁振造影檢查。
治療包括藥物、復健(物理治療)、震波治療、穿刺或抽吸、手術等。藥物治療的目的是止痛及消炎;復健除止痛外,還會強調肌肉、肌腱的訓練,及改善肩關節活動度;震波治療(圖3)類似泌尿科的體外碎石術,利用體外瞬間產生的巨大能量波,將鈣化物破壞,並促使周遭的組織產生新生血管,加速鈣化物的排除及身體修復。
穿刺或抽吸是在超音波的導引下,使用18至22號針頭多次穿刺或抽吸鈣化物,以加速鈣化物的排除(圖4)。
在穿刺和抽吸的過程為了減輕患者的疼痛,往往會注射一些消炎止痛劑。有些學者的研究發現,合併震波與穿刺治療的效果,優於單一治療。極少數的患者或因鈣化物太大,或因對前述非手術療法反應不佳,需使用手術方法清除鈣化物。
「鈣化性肌腱炎」若不積極處理,往往會產生一些後續的問題,如肌腱破裂、滑液囊炎、五十肩及退化性肩關節炎等,因此建議患者儘速就醫。
(作者為新光醫院復健科主任)
新型輪狀病毒 G8、G12開始流行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2013/01/29
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為冬天感染急性腸胃炎主要病原體,目前已於各國相繼發現病毒變異。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昨(28)日表示,根據國際研究,全球各地已開始出現輪狀病毒變異型別G8、G12,過去常見五種輪狀病毒型別(G1、G2、G3、G4、G9)在所有的輪狀病毒感染型別中,佔了8成多,但是在G8、G12出現後,常見型別佔比已降至六成,顯示病毒的變異使得輪狀病毒感染的型別越來越多元。
冬天急性腹瀉疫情升溫,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為主要致病原因。國際研究指出,輪狀病毒也在全球出現變異型別G8、G12,相較於諾羅病毒,輪狀病毒病程與住院天數更長,且好發於五歲以下幼兒,是下個嬰幼兒腸胃道威脅。春節連假旅遊夯,G8、G12主要流行區包括國人最愛造訪的日本、韓國、美國、英國、澳洲等地,去年春節前往人數突破20萬人次,成年人出國小心夾帶變異型別回台,增加家中嬰幼兒感染機會。醫師呼籲國內幼兒恐無抗體,建議六個月內新生兒可接種保護速度較快之輪狀病毒疫苗,建構完整保護力。
黃立民主任也表示,其中G12會進行高度基因重組,以高流行國家西班牙為例,G12在一年內感染比例攀升高達65%,與常見的G9型別有類似的流行軌跡,因此推測G12未來可能會成為主要感染的病毒型別。若與過往常見型別嚴重度相比,感染G12住院率達16.2%,高於G1(15.8%)、G9(14.5%),且平均住院天數長達七天。
黃立民主任呼籲,由於輪狀病毒具有高度傳染力,只要10顆即會發病,1人染輪狀病毒可連帶感染20人,而且輪狀病毒可在物體表面存活10天之久,成年人出國要小心夾帶新型輪狀病毒返台,增加家中嬰幼兒感染機會。
※ 相關報導:
* 朱澤民:正視家庭自付醫療費用 逐年上升現象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38738
....由於醫療保健支出具特殊價值,在學理上稱「殊價財」(merit goods),適當的醫療保健照顧屬基本人權項目,醫療保健支出占GDP比率過低,國民的健康將受到威脅;其比率若過大,則經濟成長的果實將可能被無效醫療浪費。
....再者,由於若干醫療項目具有強烈的外部性(externality),個人(或個別群體)行為,將影響到全體國民安全(如防疫、傳染病防治等),是以公部門醫療保健支出亦應適宜成長,並合理評估其成長項目,但不必然大幅提升健保支出比重及支付標準。
現階段較宜提高公共衛生經費,加強地區衛生所功能,及增加基層照顧人員之雇用,以強化社區及民眾自我照顧能力,俾減輕健保支出壓力。
◆ 甩肉大障礙 看壞新聞讓你胖
中央社 2013.01.30
美國研究發現,觀看電視新聞中的壞消息,可能會讓人變胖。因為觀眾遭灰暗新聞轟炸時,吃掉的食物會比平常多40%,也更渴望吃下高熱量的不健康食物。
「每日郵報」報導,這份發表於「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的報告顯示,令人沮喪的新聞內容和進食模式有直接關連。
科學家呼籲,想甩肉的民眾關掉電視新聞或廣播新聞。
而今,美國邁阿密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持續接收壞消息會讓問題更糟。研究人員讓受試者以為自己是參與口味測試研究,並在他們面前放了兩碗零嘴,也告訴受試者哪一碗的熱量相當高,另一碗零嘴熱量則非常低。但事實上,兩種零嘴的熱量相當。
在測驗前,研究人員準備兩種海報,其中一批海報傳達中性訊息,另一批海報則是形容經濟艱困時期的奮鬥與逆境。
結果顯示,看灰暗訊息海報的受試者吃的零食不僅比另一組多40%,嗑下的高熱量零食也比低熱量零嘴多7成。
而看中性訊息海報的受試者所吃下的高低熱量零食比例差不多。
研究主要執筆人拉蘭(Juliano Laran)說:「從研究很明顯可以看出,口味不是造成這些反應的原因,而是人們渴望熱量。」
他說:「現在我們知道,看到負面訊息會讓人出於求生本能尋求更多熱量,對想在新年更健康的民眾而言,把新聞台關掉一會兒是明智的選擇。」
※ 相關報導:
* 床上低頭族 肩頸痠麻更嚴重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an/29/today-health2.htm
「床上低頭族」愛躺、靠在床上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醫師提醒,頸椎前曲角度達45度以上,比坐著的30度大,將會使得肩頸痠痛、僵硬或是手麻的「肩頸症候群」更嚴重。
◆ 研究證實 葉酸與癌症無關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綜合外電報導】2013/01/29
葉酸已被證實,與大腸癌罹患的機率無關。西方多個國家都將葉酸加至麵粉裡,讓懷孕中的婦女能夠補充足夠的葉酸,但美國在2007年曾暫停麵粉裡添加葉酸,卻發現美國與加拿大的民眾,罹患大腸癌的機會降低,有研究學者認為是因為葉酸的刺激減少,但是最新的研究卻發現,兩著無直接顯著關係。
英國牛津大學羅伯特博士,於醫學期刊「柳葉刀」中發表論文結果,為期五年並且調查了五萬人的研究顯示,同時與給予高劑量葉酸的受測者相比較,雖然高劑量的葉酸,讓罹患癌症的機會略微增加,但是並沒有達到統計上實質意義,能夠大膽推斷,葉酸與癌症罹患的機率並無明顯關連,這樣也能確定,葉酸可以是單獨的營養補充品,長期食用不會罹患癌症。
羅伯特強調,在麵粉裡添加的葉酸含量,遠低於實驗中給予的劑量,換句話說,衛生單位可以提高麵粉添加葉酸含量限制,而英國衛生署發言人表示,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必須仔細考慮疾病罹患的風險,以及添加葉酸後,所增加的成本是否會轉嫁到民眾身上,英國衛生單位已經開始建議孕婦,懷孕期間可以服用適當的葉酸補充劑。
英國飲食協會發言人莎拉表示,增加葉酸葉酸的攝取量,是一個簡單讓身體免於疾病的方式,雖然具有貧血症狀的中老年人必須小心,但是整體利益還是大於風險,建議懷孕或者準備懷孕的女性,可以補充適當的葉酸,減少新生兒相關疾病的發生。
研究:男嗜吃油炸物 易罹攝護腺癌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3/01/30
男人最好不要常吃炸雞排、炸排骨、炸雞、炸薯條、炸魚排、鹹酥雞、甜甜圈等油炸食物,以免得攝護腺癌。美國最新研究指出,男人常吃油炸食物,一星期吃一次以上,罹患攝護腺癌風險便會上升三成到三成七,不幸得了攝護腺癌,病情往往也較為嚴重。
美國佛瑞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團隊近日在線上版「攝護腺」醫學期刊發表上述研究。過去有研究指出,常吃烤肉等高溫加熱食物的人較容易得攝護腺癌。這次研究團隊針對油炸食物做研究發現,與一個月吃一次以下油炸食物的人相比,一周吃一次以上油炸食物的人更容易得攝護腺癌,罹癌機率約增加百分之三十到三十七,常吃油炸食物也比較會得到侵襲性攝護腺癌。
研究計畫主持人珍妮特‧史丹佛認為,食物經油炸,很可能產生丙烯醯胺、異環胺、多環芳香烴化合物、醛類化合物、丙烯醛等致癌物質。
丙烯醯胺這種致癌物通常出現於炸薯條等澱粉類食物。炸雞排、鹹酥雞等油炸肉類食物則容易出現異環胺、多環芳香烴化合物。當油炸時間拉長,或一再使用回鍋油,這些有毒致癌物就會越來越多。
此外,油溫升高也會產生「高度醣化終產物」(AGEs),這種物質容易引起身體慢性發炎、增加身體氧化壓力。一塊雞排(雞胸肉)炸二十分鐘,裡面所含的高度醣化終產物濃度比水煮一小時的雞胸肉多了九倍之多。
研究團隊分析兩份研究報告,涵括一千五百四十九名攝護腺癌患者與一千四百九十二名健康男性,其年齡介於三十五歲到七十四歲。結果顯示,吃油炸食物很可能增加攝護腺癌風險。
◆ 腸胃肝膽-柿子吃太多 胃裡長石頭
陳世宗/台中報導 2013-01-30 中國時報
胃內竟然長石頭!24歲的陳姓女病患是位船員,長期在船上生活,一天內解出2次黑便,又感覺胃部疼痛不適就醫,經胃鏡檢查後,赫然發現她的胃部有顆雞蛋般大小的糞石,並引發胃潰瘍、胃出血等現象;院方建議藉由可樂中的酸性物質溶解糞石。
童醫院腸胃肝膽科醫師黃彼得說,陳姓病患胃部有顆如雞蛋般大小糞石,並引發胃潰瘍、胃出血,除給予胃潰瘍用藥外;另外囑咐患者返家後配合喝可樂,希望藉由可樂中的酸性物質能溶解糞石。病患近2周喝了許多可樂後,返院追蹤,發現糞石依舊又大又硬。
經黃彼得醫師評估,決定採內視鏡碎石術治療,讓病患胃部內的糞石先碎成小塊後,再一塊塊夾出清除;病患經治療後2個月回診,再做胃鏡檢查,胃內已無糞石蹤跡,連胃潰瘍也治癒。
黃彼得表示,陳女是因適逢柿子產季,每天吃柿子,共吃了2箱,因水分及纖維質攝取不足,導致柿子中部分物質,遇到胃酸後凝結成塊,漸漸堆積成雞蛋大小;最後還造成胃潰瘍、出血情況。通常糞石症狀好發在胃腸蠕動不佳的老人身上,很少有這麼年輕的個案。
※ 相關報導:
* 超商關東煮湯鈉驚人 喝多傷心腎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an/30/today-health1.htm
為了方便,不少民眾會就近到超商吃「關東煮」或泡麵解決一餐,但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一碗8分滿的「關東煮」湯裡的鈉含量約從600毫克到1400毫克,差距很大。
◆ 流感升溫 新增10例併發症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2013.01.30 自由
疾管局昨日公佈新增10例流感併發症確定病例,分別為H3N2以及H1N1各5例,是近來增加病例最多的一次,流感疫情有逐漸增溫的趨勢。
農曆春節將至,南、北民眾互相交流機會大增,疾管局提醒民眾注意防範,勤洗手,若出入人潮眾多的場所要戴口罩,未施打流感疫苗者,宜儘速施打。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此次新增的10例流感併發症確定病例當中,年紀最大的是一位90歲老太太,其有心血管疾病,因感冒併發肺炎,住進加護病房;年齡最小的則是一名11歲男童,因流感併發腦炎。
周志浩指出,流感併發症確定病例累計至這個流感季已經有291例確定病例,其中25例死亡。
此次新增的10例流感併發症確定病例當中,有一名住在台南的31歲男子,因到日本旅遊,感染流感且併發肺炎,提醒有計畫出國的民眾,可考慮到旅遊門診自費接種流感疫苗。
◆ 雲林急重症醫療不足 衛署將臂助
【張朝欣/雲林報導】2013-01-30 中國時報
雲林縣急重症患者外送鄰近縣市比例偏高,縣民怨嘆是二等公民,廿九日立委劉建國邀衛生署長邱文達到北港媽祖醫院,針對雲林急重症醫療資源缺乏問題進行討論,最後衛生署允諾全力強化各種資源,確保雲林縣民的就醫權益。
雲林地區人口老化情況嚴重,急重症病患比率偏高,但卻缺乏專業的急重症醫院,一些急重症病患常需轉送嘉義地區大型醫院,因而錯過黃金醫療時效而遺憾終生,昨天立委劉建國邀衛生署長邱文達巡訪雲林四家醫院,並於北港媽祖醫院進行討論。
衛生署最後決議,媽祖醫院已通過一○一年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評定中度急救責任醫院標準,能力已達急診照護醫療服務水準,若申請特殊照顧腦中風或急診中心計畫時,將同意依送審查資料列入優先考慮予以補助。
針對雲林縣尚未具有重度急救責任醫院且外送比例偏高,為考量民眾實際就醫可近性,衛生署期許並同意加強輔導台大醫院雲林分院,以期快速達到落實醫療在地化目標。
對於偏遠地區醫師人力不足部分,實是雲林醫療系統最大的痛,衛生署同意將考慮公費醫師分發不應只考慮離島,對於偏鄉應列入考量,做出區隔適當的分配醫療資源。
劉建國表示,全面提升雲林縣的醫療品質絕對是雲林縣民迫切的期盼,也是縣民最大的共識,針對成立特殊照顧腦中風、急診照護中心、重度急救責任醫院在地化醫療體系問題,將持續督促衛生署。
爸媽胖嘟嘟 孩子過重機率翻五倍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2013.01.31
胖爸爸容易養出胖小孩。有研究證實,父母親肥胖會增加小孩體重過重機率,且父親對孩子的影響較母親大,即爸爸愈胖,孩子更容易過重。
千禧之愛基金會調查一千位十八至六十五歲民眾發現,近四成家庭中有一至四名成員體重過重,也就是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超過廿五以上。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祝年豐表示,家長體重與孩子體重成正比,研究發現,家中若有一位家長肥胖,孩童肥胖機率會增加近兩倍;如果雙親都胖,孩童肥胖機率將增加五倍。
為了解父母對孩童飲食的影響,署立台東醫院院長祝年豐觀察台北、台中的國中小及幼兒園學童,初步發現,父親愈胖,孩子愈容易過重或肥胖,原因除了與遺傳有關外,家長的飲食行為也會影響孩子的飲食習慣及體重。
祝年豐說,研究雖在收尾階段,但初步發現孩子愈小,在家進食機會愈多;雖然買菜煮飯多是母親,但妻子會考量丈夫意見,因此父親會影響餐桌上的菜色。
祝年豐表示,父親對營養控管較粗心,對孩子飲食也較放任,但又有主導權,所以比母親更易影響孩童體重。此外,兒童會模仿父母的飲食行為,其喜好食物也常受到雙親飲食習慣影響,進而影響體重。
台大醫院營養師陳珮蓉說,很多家長誤認為青少年正在發育,應盡量吃,但兒童肥胖日後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將增加五成三。
陳珮蓉說,兒童與成人飲食區別在於澱粉類可多攝取,但一餐最多仍以兩碗飯為限。
◆ 減肥 進食時機很關鍵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綜合外電報導】2013/01/31
節食減重,吃飯的時間點也是關鍵之一。西班牙穆爾西亞大學的研究,民眾在減重時,進食的時機與選擇吃食物的類型一樣重要,若節食者能規律且盡早吃飯,減重效果會相對較好,若是飲食不規律且時間較晚,則可能讓減重的效率變差,研究團隊表示,這可能與身體的身理時鐘有關,不同的時間身體的新成代謝效率也不同。
二十周的研究,約四百二十位受測者,每天所攝取的總熱量數都大約相同,食品種類也大多以瘦肉、水果、蔬菜、以及健康的油脂,若按照食譜建議進食,每日的熱量總攝取能低於正常建議量百分之四十,且睡眠的時數大致一致,食慾與體內的飢餓激素含量也相當,人種無太大變化,基因的影響也不大,但是研究的結果呈現確有所不同。
這樣的結果,起初讓研究團隊摸不著頭緒,在實驗的頭幾的禮拜,所有試測者體重下降的速率都差不多,但是二十周過去研究人員發現,若受測者在下午三點前,吃他們一天主要的一餐,相較於三點後才吃的受測者,體重多減少了百分之二十二,研究人員猜測,這可能和身理時鐘有關,身體的新陳代謝,可能因為日夜而有所不同。
哈佛大學助理教授法蘭克解釋,大腦有一個日夜節系統,這項系統與身理時鐘有關,就像樂團的指揮一樣,身體細胞的活動,會依照日夜的不同與身理時鐘,有所不同的調配,若是吃飯時間不正常,可能導致身理時鐘失調,讓身體代謝或者吸收營養的能力改變,讓研究的結果產生不同,建議欲減重的民眾,應規律且盡早吃一天最主要的一餐。
◆ 心血管有問題 小酌一樣「傷心」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2013.01.31 自由
知名藝人戎祥酒後心肌梗塞猝死,讓民眾再度見識到酒精對身體的危害。醫師提醒,「小酌」也可能讓一般人誘發心律不整,甚至是心房顫動、中風!提醒有心血管問題的人,除了用藥控制,也要遠離不當生活習慣。
除服藥 得遠離不當習慣
尾牙聚餐、春節宴飲,一般民眾總不免喝點小酒助興。刊載於《加拿大醫學期刊(CMAJ)》的研究指出,55歲以上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人,過量飲酒將會增加心房顫動的發生率;每天飲酒超過5杯(150西西威士忌),就容易發生心房顫動的問題。
心房顫動可以說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患者除了心臟跳動不規律之外,估計約有10%的栓塞型中風,其實是因為心房顫動(AF)所引發。
為什麼心房顫動會引發腦中風?振興醫院中風中心主任尹居浩表示,心房顫動患者若沒有用藥來防止凝血,左心房內容易有血液積聚、形成血栓,一旦血栓剝落隨著血液到達腦部,就可能阻塞腦動脈、也就是栓塞型中風。臨床統計,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5倍。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喝酒,過年菜餚也可能影響心房顫動的控制成效!尹居浩指出,過去用來控制心房顫動的抗凝血劑,屬於一種維他命K抑制劑,這種藥物會和食物產生交互作用,包括過年常吃的長年菜、大白菜、花椰菜、芥藍菜等蔬菜本身含有維他命K,若吃太多就有可能影響藥物效果。反之,如果食用過多紅糟、香菇等食物,則可能過度增強維他命K抑制劑的作用。
不過,如果患者服用的是新一代抗凝血藥物,比較沒有食物交互作用的問題,建議民眾平常可以透過自我把脈的方式,來判斷自己是不是有心房顫動。如果每分鐘脈搏跳動次數超過100下,或是有不規律跳動,不妨就醫。
※ 相關報導:
* 心房顫動 服用維他命要小心!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39239
農曆年前不少在國外工作的人趕著回台灣,有人習慣購買綜合維他命來孝敬長輩。醫師警告,如果送錯對象,反而會影響老人家健康。尤其是服用傳統治療心房顫動藥物的患者,服用含有維他命K的綜合維他命,反而會提高腦中風的風險。
◆ 救護車出勤…供電穩定 才是關鍵
【聯合報╱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2013.01.31
救護車上路,為搶救援時效,民眾關注的常是一般車輛讓不讓道問題,但市府與民間業者以「過來人經驗」均認為,如何讓救護車內供電穩定,不要在救援過程出車禍,才是能否成功完成任務關鍵。
北市消防局救護科股長蔡宗哲表示,坊間並沒有專門製造救護車車廠,目前線上使用的救護車,多是由一般廂型小貨車改裝,原本配備與供電設備較為陽春。
但配合「緊急醫療救護法」等相關法令,救護車必須裝設有警鳴器、行車記錄器、車廂內監視錄影器與紅色閃光燈等設施,甚至連GPS都要吃電;另外配合急救需求,還要有充電血壓設備、急救設備等設施,用電量大,並須以雙電瓶方式備援供電。
股長簡鈺純表示,若車上電力無法有效整合,不要說喊話器能不能用,連病患生命現象的掌握都要「土法煉鋼」,以傳統方式偵測,這才是影響救援成效的關鍵。
簡鈺純也說,救護車出勤,平均每個月至少發生一次事故,「反需要被救援」,也是能否救援承受最大風險之一。
民間仁光救護車公司陳老闆直言,社會對擁有交通特權的救護車觀感普遍不佳,開警鳴器又對救護車司機或鄰車造成壓力,還逼得必須開快車增加事故機率,所以除非必要,多要求救護車只開閃光燈,不開警鳴器,「默默」閃車,把病患送到醫院比較實在。
天冷、熬夜… 30歲男嘿咻腦中風亡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3/02/01
一名卅歲男子日前深夜與女友嘿咻時,未料因過度興奮,造成潛藏腦部的動脈瘤爆開,送醫後無心跳和血壓。醫師提醒,腦動脈瘤一旦破裂,死亡率高達三成,唯有靠健檢才能及早拆除引信。
新光醫院中風中心主任連立明昨發表該院近日收治三名腦動脈瘤破裂的個案,其中兩人都是青壯年猝死。他說,該院從民國九十三年到一百年間為一萬三千多名民眾健檢,意外檢出腦動脈瘤者占千分之六;換言之,全台約有十三萬多人的腦部有「不定時炸彈」。
連立明說,這名卅歲男子年輕力壯,上個月在激情中突然頭痛,進而昏迷,女友趕緊叫救護車送急診;經診斷為右腦動脈瘤破裂,造成瀰漫性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四天後家屬見毫無起色而辦自動出院。
另一名四十多歲男子,某日在飯店邊看色情影片邊自慰,也因興奮過度造成腦動脈瘤爆開,所幸及早送醫,經開刀用血管夾夾住出血處幸運撿回一命。另有一名四十多歲女性上班族,因工作壓力大且經常熬夜,腦動脈瘤破裂,倒在上班途中。
連立明表示,腦動脈瘤破裂好發於四十至六十歲之間,它是腦中風最嚴重的一類,死亡率高達三分之一以上。破裂時機多半是在血壓飆高時,例如天冷、熬夜、過勞、壓力都是引爆點。
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高尚志表示,腦動脈瘤沒有外顯症狀,唯有靠磁共振腦血管攝影(MRA),才能及早發現;如果腦動脈瘤超過零點五公分,又長在血管分叉處的危險部位,就應考慮手術。
※ 相關報導:
* 電腦3痛族 3分鐘保健操 擺脫3C文明病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feb/1/today-health4.htm
一項針對千位網友的電腦調查報告顯示,7成網友每天使用鍵盤滑鼠時間超過8小時,滑鼠鍵盤已經是網友最親密的「愛人」,但使用姿勢不正確,容易導致全身痠痛等毛病,物理治療師自創保健操,每天3分鐘即可遠離病痛。
◆ 健康飲食 WHO:鹽少點、鉀多點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路透日內瓦31日電】2013/02/01
世界衛生組織(WHO)31日發布新的飲食指南,建議成人減少每日的鹽攝取量,但至少需攝取定量的鉀,以降低心臟病與中風的風險。
WHO向194個會員國提出建議,指出攝取過多的鈉是血壓升高的因子,會增加心臟疾病與中風風險。高血壓是全球人口死亡與身障的頭號原因。
WHO表示:「飲食相關的非傳染性疾病(NCDs)是慢性病,需要好幾年甚至數十年才會顯現出病徵,因此延緩這些疾病的發生能提高生活品質,並能省下巨額醫療成本。」
WHO也首次針對兒童的鈉與鹽攝取量首次提出建議,但數量依兒童體型、年齡與熱量需求而有所不同,適用於2歲以上兒童。
WHO的新建議將成人的鈉日常攝取量,從2000毫克(2克)修正為2000毫克以下,並額外提出每天應至少攝取3510毫克(3.51克)鉀的建議。WHO說:「目前大多數人攝取太多鈉,鉀則攝取不足。」
鉀含量高的食物包括豆類、豌豆、堅果、菠菜與甘藍菜等蔬菜,以及香蕉、木瓜與椰棗等水果。乳製品與蛋在內等天然食物都含有鈉,但加工食品的鈉含量遠高於天然食物,舉例來說,一份100公克的培根或爆米花,鈉含量就達1500毫克,快達到每天建議的最大攝取量。
※ 相關報導:
* 低脂年菜DIY 健康荷包兼顧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feb/1/today-health1.htm
台南奇美醫院營養科團隊研發12道精緻DIY低脂年菜,菜色不僅「澎湃」還能攝取足夠膳食纖維與營養,且12道豐盛年菜的採買金額兩千塊還有找!
◆ 素食者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較一般人低32%
【聯合報╱記者陳韻涵/即時報導】2013.02.01
英國牛津大學研究顯示,素食者罹患或死於心臟疾病的機率,比吃肉和魚的人低百分之卅二。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這項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的研究耗時十一年,追蹤四萬四千五百位英格蘭及蘇格蘭人的飲食習慣和健康狀況,其中有一萬五千一百位素食者,兩萬九千四百人吃肉和魚。結果這些人之中共有一百六十九人死於心臟疾病,另有一千零六十六人接受心臟疾病的治療,而這些患者多半是肉食者。
不同飲食習慣造就膽固醇、血壓和體重的差異,被認為是罹患心臟疾病機率不同的主因。牛津大學營養流行病學教授法蘭西絲卡‧克羅說:「飲食習慣是決定心臟健康的要素。我並非提倡吃素,但素食者可能攝取較少飽和脂肪,而減低罹患心臟疾病的機率。」
研究結果顯示,素食者血壓較低,體內「壞」膽固醇含量較少,體重較輕。
不過,英國心臟協會營養師崔西‧帕克說:「這項研究提醒我們,不論素食與否,都要吃得均衡且多樣。吃素不是心臟健康的捷徑,素食仍有高飽和脂肪、高鹽的食物。若想成為素食者,請慎選餐點,以補充蔬菜缺乏的維他命和礦物質。」
◆ WHO官員表示 癌症非絕症
中央社 2013-02-01
世界衛生組織(WHO)西太平洋辦事處官員表示,癌症並非絕症,民眾應該打破這項迷思,才能避免區內癌症病例繼續增加。
WHO西太平洋辦事處主任申榮洙今天在1份聲明中說,「我們必須糾正得癌症就是判死刑的想法。」
申榮洙表示,許多被認為無可救藥的癌症,現在都可有效醫治,及早治療可以醫好很多種癌症。
在2010年,西太平洋地區有逾420萬人罹癌,其中男性以肺癌、肝癌及大腸癌居多;女性則為乳癌、肺癌、胃癌和大腸癌,在2010到2020年之間,區內癌症病患預料增加30%。
申榮洙補充,目前已有許多方法可以避免罹癌或是及早發現病情,只要方法對,每3種癌症當中,就有超過1種可以防止,例如不抽菸、不喝酒、注射乙型肝炎疫苗、癌前期病灶治療和子宮頸抹片檢查等,都是防癌良方。
其他需要澄清的迷思還包括:癌症是富人與老人病、癌症只是健康議題和罹癌是命中註定等。
申榮洙說明,癌症是全球性的疾病,不分年齡、不分貧富都可能罹癌,它對社會、經濟及人權發展也具有深遠的影響。
2月4日是世界防癌日(World Cancer Day),今年的主題是排除有關癌症的破壞性迷思與錯誤觀念,WHO西太平洋辦事處尋求提升區內民眾對癌症的認知。
總部設在馬尼拉的WHO西太平洋辦事處指出,癌症奪走的人命比愛滋病、瘧疾和肺結核加起來還要多,如果不糾正錯誤觀念,癌症還會繼續奪走全球數以百萬計的人命。
◆ 器官勸募 台大、三總結盟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02.01
國家現有多家器官勸募組織,為了避免多頭馬車,提升運作效率,台大醫院、三軍總醫院今天結盟,整合兩院的器官勸募網,包括新光、國泰等20家醫院都納入其中。
衛生署希望將國內10多家勸募醫療網分區整併,北區的五個器官勸募醫療網逐步整併為兩個,日前台北榮總、亞東醫院、林口長庚三家醫學中心建立跨院際間的合作,成立「北聯器捐網」。
今天三總、台大也簽約為聯盟醫院,將兩院的器官勸募網整合,北區的29家移植醫院就有20家醫院納入,包括新光、馬偕、台北慈濟、北醫、雙和等。
三總外科部主任蔡建松表示,去年三總是國內器官勸募人數最多的勸募網,與台大醫院合計勸募人數後,約占北區的68%。台大醫院則是去年國內器官移植數最高的醫院,兩院的器官移植數約占北區的60%。
三總院長孫光煥指出,依照分配原則,同一個勸募組織勸募到器官,旗下的醫院可優先使用,意味著醫院的勸募能力越強,等待移植的民眾越有機會等到可用的器官。
國內器官捐贈來源仍不足,據統計,目前台灣地區等待器官移植的病患有8000多人,器官勸募組織重新整合也牽動分配原則,衛生署改採「從急從近」原則,除了依照患者疾病嚴重程度,還會考量區域性,若重病等級相同,器官優先分配給同區患者。
台大醫院移植外科主任蔡孟昆說,勸募組織整併除了對醫院間的人員教育訓練、病人關懷等可合作外,萬一同時間有多個瀕臨腦死的患者出現,院際間人力上相互支援,可以提升勸募器官的數目、利用率,讓更多有意捐贈者能遺愛人間。
守住體重 切記不過量
【聯合晚報╱黃玉芳】2013.02.02
每逢過年、端午、中秋三節,是減重者一年當中的三大關卡。面對滿桌佳餚,旁人好意不停勸菜,不吃覺得對不起自己,但又怕「破戒」發胖。醫師建議,謹守「不過量」、「細嚼慢嚥」及「先喝湯吃菜」的原則,可避免體重直線上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肥胖防治暨運動中心副主任林文元表示,傳統三節常讓減重者破功,但若什麼都不吃,不僅破壞聚餐氣氛,減重者也覺得看別人開懷大吃,心情很悶。
他建議,年節聚餐以不增加體重為原則,過年還是可以適度品嘗桌上的料理,但最好每一道都淺嚐一點,不要過量。吃飯時要細嚼慢嚥,食物入口多咀嚼幾次,可以減少吃下肚的份量,大約吃20至30分鐘,漸漸就會產生飽足感。另外也可以先喝湯、先吃青菜打底,增加一點飽足感,避免攝取過多熱量。
林文元也說,過年期間吃吃喝喝,更別忘了要運動。很多人過年拜訪親友,不易維持原來的運動習慣,但正可趁著放假期間,多陪父母親散步、到廟裡拜拜等,每天多走動、避免整天坐著打麻將、看電視,免得活動量降低,熱量就容易囤積。
※ 相關報導:
* 晚餐五分飽 告別失控的游泳圈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7679058.shtml
康和投顧董事黎奕彬一年多前下決心要塑身減重,短短半年,就已有減重8公斤的成績,後來體重維持在71、72公斤,非常標準。他認為,少吃多動是減重的不二法門,單靠運動很難消耗累積在身上的卡路里,但運動可以雕塑身型,以男性而言,最難消的肚子,一定要透過運動,才有辦法恢復平坦;但也絕不能只靠運動,「少吃」更是重點,只有斤斤計較每日攝取的卡路里,才能回到理想的身型與體態。
* 世衛最新飲食準則「高鉀低鈉」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678894.shtml
世界衛生組織昨日發表新的飲食準則,除了原有的每日鈉攝取量應低於兩千毫克外,並建議應多攝取鉀,每日建議量應達三千五百一十毫克,預防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
* 諾羅橫掃全台 「上吐下瀉」衛生紙大熱賣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678868.shtml
會致人上吐下瀉的諾羅病毒橫掃全台,肆虐程度從衛生紙銷量就可看得出來。相較去年同期,衛生紙銷量幾增一成,諾羅病毒是業績上揚的推手之一。
國內造紙業表示,全台每年衛生紙使用量約廿多萬噸,農曆春節前後,業績本就會明顯上升,但是,諾羅病毒感染引起上吐下瀉症狀,上完廁所擦屁股,或清理嘔吐物等,也推波助瀾。若相較去年同期,今年家用衛生紙銷量已增一成,多賣出數十萬包,很大一部分可能是諾羅病毒的貢獻。
◆ 慢活養生 愛琴海長壽島揭祕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專題報導】2013.02.02
紐約時報日前專文報導「長壽之島(The Island Where People Forget to Die)」,介紹愛琴海的海上小島「Ikaria」。
在這個自給自足的島嶼上,人民生活優閒,從來不趕時間;自產香草混搭的「山茶」,是當地人不可缺少的飲品,在地老人每天早上都不忘記吃一匙蜂蜜。
雅典學者收集當地居民資料發現,當地人活到90歲機率是美國人的2.5倍,當地人罹患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年齡,比美國人晚8到10年。
晚起&午睡 從來不戴表
紐時記者Dan Buettner實際造訪Ikaria,當地執業醫師Ilias Leriadis告訴他:「我們都起得很晚,而且總會午睡」,Leriadis從來不在上午11時以前開門看診,因為沒有人會在這時間過來。當地人從來不戴表,邀請朋友吃中飯,朋友到達的時間可能是上午10時,也可能是下午6時。
Ikaria的居民總是晚起,然後到花園裡種菜,接著吃午餐和午睡。早餐都吃山羊奶、酒、當地香草茶或咖啡,還有蜂蜜和麵包。午餐吃豆類、馬鈴薯和季節性當地種植的蔬菜。
山茶&蜂蜜 當地人最愛
當地到底有那些食物讓居民長命百歲?Leriadis認為是山茶和蜂蜜。前者由野生墨角蘭、薄荷茶、迷迭香、蒲公英葉再加一點點檸檬所製成,是當地人最愛的提神飲料;蜂蜜則被當地人用於治療受傷或感冒。
15公里外的小島Samos,和Ikaria是完全不同的世界。Samos隨處可見高樓大廈和動輒數百萬歐元的豪宅。Leriadis說,那邊的人民關心賺多少錢,但Ikaria比較像共產社會,每當節慶時,人們會掏錢買食物和酒,如果還有剩,就會給窮人。
台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劉文俊分析,島上居民平常都在活動,種菜、種植物類似運動,活動量多;飲食以蔬果為主,肉類較少,多蔬果加上少攝取飽和脂肪酸,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劉文俊坦言,不可諱言,壓力對健康不利,但要像當地人這樣沒有時間壓力,現在人很難做到。
運動&蔬果 簡易養生法
想要健康長壽,劉文俊說:「多動就是最好的方法」,但銀髮族不適合劇烈運動,建議可以快走,每天盡量持續30分鐘,搭配均衡飲食,禁絕吸菸、嚼檳榔等不良習慣,作息也要規律,每天要有6到8小時的充足睡眠。
台北馬偕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謝瑞坤說,多運動和多吃蔬果,回歸到正常生活,便是最簡單的養生。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代理主任詹鼎正則說,養生不用跑到地中海小島或是鄉下,想要長壽,一定要多運動,吃飯七、八分飽就好,千萬不能暴飲暴食,老人家要記得補充鈣質和維他命B,建議從食物中攝取,同時也要多曬太陽。
停、看、壓三法 牙齒常保健康
【聯合晚報╱黃玉芳】2013.02.03
年滿18歲的國人,超過九成有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牙醫師指出,牙齦從粉紅色變為暗紅色、牙齦出血,都是牙周病前兆,要改善牙齦出血,必須先選對牙刷,而且刷牙時要清潔到最易堆積牙結石的牙齒與牙齦交界處。
台北三總牙周病科主治醫師黃仁勇說,健康牙齦沒那麼脆弱,刷牙用力一點或是吃硬的食物,並不會讓牙齦流血,因此一旦牙齦流血,或是牙齦顏色從粉紅色變成暗紅色,就代表牙齦不健康。
牙齦出血剛開始不會疼痛不適,但當牙齦炎慢慢進展,不僅影響軟組織,也傷害到支撐牙齒的骨骼等硬組織,就會覺得吃東西牙齒「不夠力」。
台大醫院牙周病科主治醫師蔡逸民說,牙齦出血若不及早就診改善,就有可能在二、三十歲的年紀,演變為牙齦炎或牙周炎,並隨著年齡增長,導致局部或全口牙周病,造成牙齦萎縮導致牙齒鬆動,甚至是掉牙。
黃仁勇說,牙齦出血多半是因為沒有正確刷牙,不少人僅刷牙齒,但牙齦與牙齒的交界處最容易堆積牙菌斑,建議多練習「貝氏刷牙法」。
同時,選對適合的牙刷並且定期更換也很重要,刷毛不能太硬、太密、刷頭不能太大。平時就要注意牙縫清潔,牙縫小的人可使用牙線、牙縫大則使用牙間刷,不能一支牙刷用到底。
另外,刷牙的時機點也是很多人常犯的錯誤,早上應該是餐後刷牙再出門,起床後刷牙只能暫時保有好口氣。晚上因為唾液分泌量減少,沖刷牙菌斑的能力降低,因此睡前刷牙是最重要的一次,要耐心刷乾淨。
蔡逸民建議,平時可透過「停、看、壓」三步驟,自我檢測牙周健康。方法是刷牙時別急著沖掉吐出的泡沫,或是吃堅硬食物時,「停」下來觀察是否有血漬。
另外,仔細察「看」牙齦顏色是否呈現暗紅色、牙齦是否萎縮、以至於牙根外露,看起來牙齒變長、牙齒縫隙是否越來越大等。再者就是用手、舌頭或牙刷去按「壓」牙齦,注意是否感覺牙齦腫脹、疼痛、出血,如果發現有異,要盡早就醫。
※ 相關報導:
* 刷牙方式錯誤 白牙成血紅牙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7680559.shtml
老一輩常說,牙齦出血是火氣大、沒睡好引起。30歲的上班族小雲,之前發現牙齦有點出血,原本以為是自己刷牙太用力的關係,但後來發現熬夜看偶像劇後,牙齦還會長膿包,她不安的到牙科就診,才發現已有輕度的牙齦炎。
◆ 陸中藥材卡關助漲?衛署喊冤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3.02.03
近兩三個月來,國內中藥材售價飆漲,下游業者認為,這與衛生署中藥醫藥委員會去年8月實施「中藥材邊境管理」措施有關,因篩檢過嚴,而減少進貨量。不過,衛生署則喊冤,因為實施後大陸中藥材進口量不減反增,供貨充裕。
針對紅棗、黃耆、當歸、甘草、地黃、川芎、茯苓、白芍、白朮及杜仲等10項國人常用中藥材,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在101年8月1日實施「中藥材邊境管理」,採個別報驗、逐一篩檢。
中醫藥委員會主委黃林煌指出,只要是屬於邊境管理的中藥材,從大陸來的每個貨櫃都需篩檢重金屬、有機氯劑農藥以及黃麴毒素等有毒物質。一旦確定不符規定,即需退回或就地銷毀。
對於下游業者認為,「中藥材邊境管理」是造成國內中藥材大漲的主因,黃林煌則有話要說。他指出,去年8月實施後,截至12月,國內總共從大陸進口1萬4301公噸中藥材,比前一年同期1萬3154公噸還要多。
在篩檢成效方面,去年8月迄今,海關共篩檢1118次大陸進口中藥材,今年1月28日首次發現一批不合標準的中藥材。黃林煌說,該批黃耆重金屬含量為20ppm,超過我國10ppm,進口業者正在申請複驗中。
對於國內中藥材越來越貴且價格回不去所引發的民怨,黃林煌認為,中醫藥委員會嚴格管制進口中藥材,採邊境查驗、市場抽驗等方式,目的在保護國人食用安全。至於價格屬於市場機制,衛生署則無權干涉。
不過,每一只中藥材貨櫃的篩檢費用僅為新台幣2000元,對於進口商來說,不會是負擔。再者,新制實施迄今,尚未出現整櫃貨品遭銷毀的案例,黃林煌認為,進口業者如以邊境查驗作為漲價理由,實在說不過去。
※ 相關報導:
* 中藥材瘋瘋漲 2個月飆近倍
http://udn.com/NEWS/LIFE/LIF1/7680740.shtml
「不會吧!小小一把人蔘鬚就要60元!」許多人最近至中藥房買藥抓藥,一聽到老闆說出價格,幾乎都會嚇了一跳,因為兩個月前一小把人蔘鬚僅需30元。喜歡吃藥燉排骨的人也可能發現到價格變貴,因為近兩個月來,當歸居然了漲一倍,引發不少民怨。
◆ 恐煮掉維他命C 紅白蘿蔔白搭?
記者/洪素卿 2013.02.03 自由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飲食營養,不過,吃錯了,卻可能白白浪費了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網路上有許多有關於食物錯誤搭配的傳言,其中之一就是說紅、白蘿蔔不能一起煮,否則紅蘿蔔中的抗壞血酸氧化酶可會破壞了白蘿蔔中豐富的維他命C。
這樣的說法正確嗎?不少人在滷牛肉時,會放紅蘿蔔與白蘿蔔,而酸酸甜甜的港式蘿蔔泡菜也是紅蘿蔔加上白蘿蔔,這樣不是「白搭」了嗎?
抗壞血酸氧化酶存在於許多天然植物中,早年就有學者在實驗室內發現,部分植物組織會使得抗壞血酸,也就是維他命C氧化,就是因為這個酵素(抗壞血酸氧化酶)的作用。
長時間高溫烹調 會破壞酵素
除了紅蘿蔔,日本嶋田義弘(Yoshihiro Shimada)在2008年發表的一篇報告顯示,綠花椰菜、南瓜、高麗菜、菠菜等,抗壞血酸氧化的含量其實都比紅蘿蔔還要高。
在這篇研究中也發現,同樣相隔24小時,抗壞血酸氧化酶活性高的綠花椰菜、南瓜等蔬果,維他命C總量降低的情形也比較明顯。
不過,要抑制這個酵素的活性並不困難。去年發表在《食品化學(Food Chemistry)》期刊上,一篇以3個品種紅蘿蔔進行的研究就發現,紅蘿蔔內含的抗壞血酸氧化酶在pH6的時候活性最高、pH5以下活性幾乎減半;此外,當溫度達到攝氏80度、10分鐘後,該酵素就會完全不活化,這個時候紅蘿蔔中剩下的營養素以左旋維他命C為大宗。
既然攝氏80度就能破壞該酵素,那麼紅蘿蔔經過滷煮後,其酵素當然也不活化了!所以說,真正破壞白蘿蔔維他命C的元兇,其實是長時間的高溫烹調,而不是紅蘿蔔。
那麼生食呢?過去曾有學生在科展中嘗試先分別測定紅、白蘿蔔的維他命含量後,再將兩者合在一起打汁,結果發現,維他命C含量真的會降低。不過,降低的幅度,其實比不上因烹調所流失得多。
營養師謝宜芳指出,這些源自日本的理論,對飲食營養不至於有太大的影響,畢竟實際上不會有人把紅、白蘿蔔加在一起打成汁。
營養師張慧敏指出,資料顯示加醋或是加上檸檬汁,降低pH值也會降低該酵素的活性。而一般民眾最常製作的紅、白蘿蔔泡菜、小黃瓜泡菜,都會加入很多醋醃漬,也可以減少影響。
留住營養料理小撇步
●汆燙替代炒、滷。
汆燙時,要先等水滾後,再下水燙煮青菜,約3分鐘即可。
●青菜也可以用蒸的。
水分放得少,青菜的水溶性營養也流失得少,青菜入鍋大約蒸個5分鐘,就是一碟好吃的青菜。
●水炒菜。
料理青菜時,加入一些油可以提高油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但如果用炒的,油品很容易因為高溫爆炒「變性」。
水炒菜的作法則是在油鍋中,先加入少量的水,水滾後,加入青菜拌炒,最後在鍋前,加上油和鹽調味即可。
(洪素卿)
天氣忽冷忽熱 27歲男膝關節退化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02.04
天氣變化,讓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有感」。一名20多歲的年輕人,因為工作常得爬梯,最近忽冷忽熱,他的膝蓋也變成「氣象台」。骨科醫師表示,年輕人若出現膝蓋關節卡住、活動不良或不明疼痛感,應盡快就醫,千萬不要任意推拿,以免造成二度傷害。
27歲的李先生,讀高中時曾因打籃球膝蓋受傷,以為沒症狀了就沒事。但現在工作是電線維修員,每天得拿著梯子爬上爬下,最近天氣忽冷忽熱,讓他一早起床,左膝蓋就出現陣陣刺痛,吃止痛藥也不見改善,到醫院才發現膝關節退化,伴隨前十字韌帶及半月軟骨破裂。
署立雙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林哲立表示,當天氣由晴轉陰,或氣溫突然降低時,膝關節退化的患者,關節就容易腫脹、發炎,若平常工作時關節須大量承受重量的病人,症狀會特別明顯。
林哲立說,膝關節退化多半是中老年人,但有些年輕患者因曾運動過度或車禍受傷,及長期姿勢不良等因素引起。像李先生就是早年曾受傷,加上工作關係,膝關節長期承受重力及運動,造成關節表面軟骨失去彈性,工作稍微過量就會疼痛,難以負重。
關節退化的治療,主要是延緩進一步退化,林哲立建議,患者應該盡量少爬樓梯及爬山,減少蹲、跪的活動。如果出現關節疼痛不止,第一要務是好好休息,才能加速膝關節傷害處的復原。
臨床上常見許多人只靠吃止痛藥,或到坊間進行民俗療法,對膝蓋像「捏麵人」一般加以搓、揉或推拿,這樣很容易造成關節二度傷害,千萬要避免。
※ 相關報導:
* 減輕疼痛有3招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feb/4/today-health3.htm
◆ 日本研究:嚼口香糖 反應變快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2013.02.04
遇到時限緊迫的難題?或許你該來片(顆)口香糖。日本研究發現,嚼口香糖可提升反應速度一成。
日本放射線醫學總合研究所讓志願者分組接受30分鐘測試,其中一組嚼口香糖。研究對象看到螢幕上顯示的箭頭後,以左手或右手拇指按同方向的按鍵;沒有嚼口香糖者的反應時間是545毫秒(0.545秒),嚼口香糖的人只要493毫秒。
研究對象的腦部在受測過程中接受掃描,結果顯示,腦部多達八個部位受到嚼口香糖動作影響,尤其是和運動、注意力有關的部位。為避免干擾,測試使用無味的口香糖。
日本研究人員在「腦與認知」期刊發表報告說,研究結果顯示,嚼口香糖除了加速運動控制能力,也提高腦部受刺激和反應靈敏程度,因此可能改善認知功能。
曾研究嚼口香糖和行為之間關係的英國卡地夫大學教授史密斯評論說,這項研究的反應時間差距很大,但原因無法確定是嚼口香糖能紓解壓力,還是嚼口香糖導致更深層的變化。
據推測,嚼口香糖使反應變快的功效可能出自腦部血流量暫時增加,或是嚼口香糖促使身體分泌更多胰島素而刺激腦部和記憶、反應有關的部位。
不過,英國先前的研究發現,嚼口香糖可能不利短期記憶。另外,瑞典研究發現,嚼口香糖雖可增加唾液分泌、有助預防齲齒,補過牙的人長時間嚼太多口香糖容易引起牙填充物中的汞分解,導致血液和尿液中汞含量超標,危害健康。
※ 相關報導:
* 年節出遊!防失智長輩走丟 謹記3要點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39910
1.隨時勾著手
2.衣服繡資料
3.戴衛星定位器
◆ 醫療院所不通風 易引爆肺結核群聚感染
自由 2013.02.04
〔記者邱宜君、陳璟民、陳慧萍、劉力仁/綜合報導〕醫院不通風,就容易傳染疾病。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去年九月的「疫情報導」分析台灣九十六年至一百年的肺結核群聚事件,其中指出有兩起機構與醫院群聚事件,都與對外換氣不足有關。
疾病管制局發現,一間醫院發生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群聚事件,兩名沒有直接照顧病人的工務課員工和一樓大廳藥局的藥師,彼此不認識,工作地點也不同,卻離奇感染同型別基因肺結核菌株。附近社區也有十人感染同一菌株,其中七人曾在傳染期到該醫院就醫。疾管局請空調專家評估,發現係因對外換氣不足所致。
另有某長期照護機構,在九十八、九十九年間有至少八位住民及兩名不同樓層護理人員染上結核病。調查發現,該機構完全沒有對外換氣,使整個空間變成結核病高度傳播風險區。
此外,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本月公布兩家醫院空氣品質對員工健康的影響,結果發現醫院員工呼吸道疾病和相對濕度、二氧化碳、臭氧、PM2.5及幾種真菌高度相關,員工過敏也與兩種真菌顯著相關。報告也指出,室內二氧化碳濃度較高時,感染率也提高。
民進黨立委趙天麟上週三則委託室內環境品質學會,以符合環保署檢測規格的直讀式儀器,抽檢若干公部門的室內空氣污染物,其中,二氧化碳上限一千ppm,結果台大醫院候診處測達一千二百ppm,外交部領務局櫃台約一○五○ppm,均超過標準。
立委:台大醫、領務局 CO2超標
趙天麟抨擊說,去年十一月廿三日為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法定施行日,但環保署行政怠惰,延長一年的預告期與執行時程,以致多數機構都不清楚法已上路或多所觀望。
台大醫院發言人譚慶鼎表示,平時都有定期檢測並改善,會盡力配合相關規範;領務局長陳經銓說,因春節將至,申辦護照民眾比往年增加三十%,影響空氣品質,春節後應可恢復正常。
醫事處處長許銘能表示,針對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對醫院的細部規範,衛生署與疾管局還在匯集專家意見,供環保署參考。
環保署空保處長謝燕儒表示,立法院兩年前通過空品法,規定通過後一年實施,環保署利用那一年進行管制標準等多項子法修訂,去年十一月實施之後,被管制對象反彈聲浪大,各界也有很多質疑,因此進行多場研商會議說明及溝通,讓此法能夠順利實施。
觀察站/蠟燭三頭燒 白袍接連出狀況
【聯合報╱本報記者施靜茹】2013.02.05
兩個多月間,台大醫院兩名醫師因心肌梗塞倒下,一名醫師疑因工作壓力涉嫌吸毒,教人不禁想問,台灣醫師發生什麼事了?
醫師是社會菁英,大眾對醫師有許多期待。認為醫師應該最瞭解身體,怎麼會自己倒下來?醫師苦口婆心要病人從事健康生活,怎麼會想要藉毒品麻痺自我?
但醫師也是人。從龍頭醫院台大醫師最近接連出狀況,映照醫界過勞景象。
「服務、教學、研究」一肩扛,早已是教學醫院傳統。醫師是聰穎十足、自我期許甚高的族群,想要在同儕間出人頭地,看診、發表論文、擔任教職,都是不可或缺的表現。
醫師一早開科內晨會;名醫可能一個診近百人,看診從早到看到晚;沒有門診時,開刀、巡房;周六日參加醫學研討會。更別提近年來,醫院競逐激烈,接踵的醫院評鑑,加諸在醫師身上的行政負擔。
這些正值壯年的醫師,用身體向外界發出醫界過勞警報。年輕一輩的醫師,懂得醫學,卻想藉由毒品換得暫時麻痺,更是令人痛心。但有更多的醫師選擇出走開業、改選較輕鬆的科別,不走內外婦兒急等五大科,才是民眾之憂。
去年由醫師等人組成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發表「醫療崩壞!沒有醫生救命的時代」一書,爭取醫師納入勞基法,爭取合理健保支付,並推動醫療刑責明確化,似預告台灣醫界亂世正現,希望能及時阻止末日到來。
※ 相關報導:
* 工作壓力大?台大急診醫師吸毒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7684386.shtml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馬惠明,持有兩顆第二級毒品搖頭丸,遭警方查獲上銬送辦;他承認施用毒品,士林地檢署昨天上午訊後命交保二萬元。檢警懷疑,他可能工作壓力過大才施毒,已採尿送驗,以確認是否染毒。
◆ 楊志良:健保 都是別人在浪費?
【聯合報╱楊志良】2013/02/05
台灣健保每人每年平均門診就醫近15次,男女合計平均餘命80歲,一生要看門診1200次,就醫頻率是美國的三倍。
住院每百人每年14次,一生要住11次以上,家中過期剩藥一拿出來就是幾十噸,棄置的藥早已造成環境及河川的汙染,防禦性及無效醫療嚴重,早為大眾詬病。最有趣的是,每次民調大家都說普遍看到別人浪費,都說自己不浪費。
談到醫療浪費,醫界不少人指責病患就醫時不尊重醫師,不遵照醫囑,老愛指揮醫師開這個藥,做這個檢查。病人則常說,醫令都是醫師開的,看病3分鐘,而以多開藥及檢驗打發病人。更有趣的,遇到不給付項目及防禦性過度醫療就說問題在健保,民眾到健保局申訴,健保局就說問題在醫界(醫界愛錢?),相互指責,兩者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可說是兩敗俱傷。
全球醫療支出 4成是浪費
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年度報告指出,全球20%至40%的醫療支出是浪費,美國自己的研究,3兆(3萬億)的醫療支出,至少6千億完全無效、浪費且造成更多傷害。台灣一年健保支出不過2百億美金,台灣的醫療浪費算是小咖,在醫療效率及效益上,算是上段班。
聽來有些弔詭,但沒有全民健保最浪費。在沒有全民健保下,因醫病間資訊高度不對等,病患不知道需要什麼醫療,更不知價格及品質,完全由醫師自由心證,不會有人審查醫療的適切性及價格,因此也就不知道是否浪費或浪費在那裏。
健保實施後,主管機關代民眾審查醫療價格及與醫療團體議定費用標準、聘請專家訂定各項醫療處置適應症及對申報嚴加審查,較能控制費用且提醫療高品質。
資料顯示,健保實施後十年,比健保實施前十年,每人每年醫療費用上漲率低很多,其他實施全民健保的國家也是如此。另一方面,因有醫療審查,醫療品質也提升,例如抗生素濫用獲得不錯的控制。
全民健保易導致浪費,肇因於達成多元目標,而非只是健康。健保另一重大目標是避免因病而貧,及因貧而不能就醫(保大不保小),然而醫療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愈重大的疾病,需耗用很多的資源,愈有可能病人往生。
安寧照護 取代積極治療
但若不給予醫治,又如何能知道病患一定不能獲救或延長生命?生命誠可貴,人又多有求生意志,只要有一絲希望就常不計代價醫治,全民健保每年5千多億,1千6、7百億以上用來送終,也就是用在往生前3、5個月。可惜不能早知道,不然用積極的安寧照護取代積極治療,不但病患獲得更好的照顧,也減少很多醫療花費。
健保的另一個目標是尊重生命,維護人的尊嚴。離開衛生署工作後,我一向尊敬有加的一位罕見疾病推手,要我簽名支持健保支付某罕見疾病的特殊藥品。此罕病全台有7人,每年藥費一億元,可延長壽命約一年。
生命何其尊嚴及可貴,生命無價但醫療有價,多少偏鄉至今仍有一般急重症無法獲得治療的困境,這一億元是否應有其優先順序及考慮成本效益?這種不給付而讓病患無助面對死亡的案例,不只在台灣,實施全民健康照護的英、德、加也面臨同樣困境。
二代健保將實施醫療項目的技術評估,不在保大或保小或大小通保,而是有效益才保,但技術評估是一條長遠的路,也不斷要面臨倫理的問題。
拒無效醫療 改革醫療支付
健保要同時達到相互牽制矛盾的三個目標,要減少「浪費」,是高度的挑戰,拒絕無效醫療,改革醫療支付及健康促進減少醫療浪費是努力的方向。
近來討論無效醫療日益普遍,安寧療護也逐漸受到重視,但癌末病人使用安寧照護的比率雖有進步,也不過四成多,且啟動時機較歐、美也太晚,讓末期病患及家屬多受很多折磨及痛苦,求奇蹟及多活一天半日的想法仍深值人心,應多加宣導,製作尊重生命為主軸的短片在各醫院放映,病房應提供此方面資訊,特別是相關法令以供病患及家屬有所選擇。
推預防保健 改善醫病關係
支付方面,應加快縮減論量計酬,擴大實施DRG支付及論人計酬,目前實施論人計酬的七個試點,因民眾愈健康,愈少浪費,醫界可獲得更多回饋,因此卯足全力,推動預防保健,培訓招募更多志工,提供整合式醫療,全面辦理衛生教育,大幅改善醫病關係,互信增加,必然也可減少防禦醫療。當然未來需要的配套也多,期待衛生當局、醫界及醫改、消費者團體等共同努力。
(本文作者為衛生署前署長、現為亞洲大學教授)
維他命C吃多 小心得白內障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3/02/05
許多人認為服用維他命C可預防與治療感冒,國內外研究卻顯示功效不大,且大量服用反可能增加白內障與結石風險。
署立台南醫院小兒科醫師聶榮祖說,研究顯示,須大量體力的勞動者、或長期在寒冷地區工作者,每天攝取二百毫克維他命C,可降低一半感冒發生機率;但對一般人來說沒有效果。
聶榮祖說,國外研究報告指出,每日攝取超過二百毫克維他命C,對降低感冒發生率或治療感冒都沒有幫助;但若在感冒發生前攝取,可縮短感冒發生的時間,以成人感冒約三到五天、兒童約七天計算,對成人可縮短時間有限,兒童則大約可縮短一天。
很多人感冒時以維他命C錠泡熱水,認為可治療感冒,聶榮祖表示,喝水可減少病毒附著在體內的黏膜並潤滑,幫助氣管內的痰咳出來,不加維他命C錠也有效。
聶榮祖說,維他命C可從新鮮的蔬果中獲得,每一百公克蔬果(煮熟蔬菜約半碗、或中型橘子一顆)就含有卅到四十毫克維他命C,不必再另服C錠。
署南副院長莊佳璋說,維他命C多吃反而有害,根據研究服用一千到二千毫克維他命C,會增加白內障、腎結石與膝關節炎的風險,懷孕中婦女服用大量維他命C甚至可能流產。
莊佳璋表示,過去認為維他命C有抗氧化效果,甚至能預防癌症,但一項國外研究,以高劑量維他命C注射癌症病患並無幫助,這可能與維他命C的半衰期很短有關,製成錠劑或針劑後,效果就不明顯。
◆ 五色蔬搭無糖茶 糖尿患健康吃鍋
【聯合報╱記者謝恩得/大林報導】2013/02/05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火鍋嗎?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凃宜辰建議食用多元的五色蔬菜,增加「植化素」攝取,提升抗氧化力;選擇還沒煮過火鍋料的湯,避免攝取過量的鹽分及普林;飯後喝杯無糖茶,去油解膩,就可讓糖尿病患吃得健康安心。
凃宜辰建議,先吃蔬菜補充纖維素,不僅能增加飽足感,又能穩定血糖及血脂,再食用適量的主食及用豆製品,取代帶皮的肉類,可減少膽固醇,吃不飽時再多補充蔬菜類。
他表示,多元的五色蔬菜可增加「植化素」(植物生化素),是蔬果中維持獨有氣味及顏色的重要角色,多色蔬果有良好的抗氧化力,及增強免疫系統的功效,建議多方面適量攝取。
主食食材可選纖維質較多的五穀飯、蒟蒻,取代油炸加工的甜不辣或泡麵,沾醬用白蘿蔔、薑末、蒜、蔥等含抗氧化物,取代高鹽油的豆瓣醬、沙茶醬、豆腐乳。
喝湯要「趁早」,選擇還沒煮過火鍋料的湯,可避免攝取過量的鹽分及普林。
凃宜辰提醒,糖尿病患者吃飽後別忘記監測飯後血糖,才知一餐熱量有無過量。
◆ 不再吃外食 化工男改開蔬食坊
【黎薇/苗栗報導】2013-02-05 中國時報
從事化工業的陳富祥長期外食,身體狀況變差,偶然接觸烹飪課程產生興趣,花了三年時間研究做菜、考取丙級中餐葷食證照,在父母親支持下回到家鄉竹南開設愛心蔬食坊,販售的素食餐點採用自家生產的有機蔬菜、香草植物,希望讓客人吃得安全健康。
菜單上有香椿鹹魚蛋炒飯、照燒酥排飯、糖醋排骨飯等「葷食菜名」,不少第一次來用餐的客人一頭霧水。陳富祥說,素肉排是用牛蒡絲和香菇加工而成,除了食材選用蔬食,做法和葷食完全一樣,深受客人喜愛,直說口感不輸豬肉做的肉排。
陳富祥研究所唸的是化學工程,畢業後在新北市化工公司擔任研發人員,兩年多下來因長期外食,他發現身體越來越差,一次陪老婆去救國團上課,他翻閱課程表興起學做菜的念頭。
「我只是愛吃,從沒想過有一天會從事餐飲業!」開店兩年多來,他委託親戚在一分地大的菜園裡以自製有機肥料種植當季蔬果及香草植物,食材不夠用時他便向有機商店購買,因為陳富祥對食材的堅持,培養出許多忠實顧客。
◆ 防癌意識薄弱 英專家提三原則
【台灣醒報╱記者李長勳╱台北報導】2013.02.05
「在英國,每年最少有1萬3千種因癌症引起的過早死病症發生!」世界癌症基金會發布調查指出,英國政府在強化民眾防癌意識上,應有更積極作為。基金會科學兼公共事務職行長艾倫表示,預防癌症其實不難,只要生活上依循三大原則即可:吃的健康、經常運動及控制體重。
根據世癌基金會發布的調查顯示,英國至今仍有3分之1的民眾相信罹患癌症為「命中註定」,無從避免的宿命。此外,據基金會以2千名成人為樣本所做的研究指出,僅不到3成的受試者知道癌症可以「預防」。
「這是個十分嚴重的隱憂!」科學兼公共事務執行長凱特艾倫表示:「受試者對預防癌症的認知竟是如此薄弱,可見在防癌意識的提升上,我們仍有許多努力的空間。」
艾倫表示,其實預防癌症很簡單,但須從良好的生活習慣做起,「只要能做到吃的健康、經常運動及控制體重這3點,至少就能避免3分之1常見的癌症發生!」此外,艾倫認為,預防癌症雖從個體出發,但政府若能帶頭做起,對強化及提升民眾的防癌意識必有長足稗益。
世癌基金會表示,雖然英國目前的整體死亡率持續下降,但每年仍有15萬7千人死於癌症,且因人口增長和老化關係,到2025年,死亡率將不減反增,成長至18萬2千人,「建立民眾的防癌意識將有助於癌症死亡率的緩減。」
暖冬助長登革熱 1月再增6病例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3.02.06
受到暖冬影響,去年全台登革熱疫情最嚴重的台南市,病例至今持續不斷,今年1月已新增6例,是近年同期最多,防疫專家擔心疫情越冬,今年夏季疫情會再攀高。
「冬天怎麼蚊子還這麼多!」不少市民抱怨,協助台南市進行登革熱病媒蚊防治的大仁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吳懷慧表示,主要還是與暖冬有關,蚊子必須有持續一周以上的寒流,才可能消失,但南部去年底到1月都不夠冷,加上民眾到了冬天易忘記清除病媒蚊孳生容器,蚊子自然變多。
台南去年入夏以來到昨天,登革熱病例總計747例,14例是今年確定病例,其中6例是在1月發生,因發現病例必須經過兩次採血確定,去年同期只有3例,今年情況是近來最嚴重的一年。
衛生局疾管科表示,前一次疫情高峰是在民國96年,當年病例數共1796例,去年天候狀況有多波冷鋒,病例在隆冬時結束,直到入夏才又有新病例。但今年不只病例多,罹患出血登革熱重症的病患也多,去年下半年至今共有5例,其中兩人死亡。
成大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陳國東指出,登革熱疫情原本就是循環的,每隔幾年就會出現高峰,而暖冬則是推波助瀾,暖冬蚊子死不了,病例一直持續,疫情就會越冬。他擔心春節過後,只要天氣回暖,疫情就會再發生,也會使今年入夏後的疫情提前來臨。
他提醒醫師應注意疫情,「不要以為是冬天就沒有病例」,及早發現才能控制疫情,同時過年期間民眾可能前往東南亞旅遊,也要注意是否將疫病帶回國。
全國102年本土登革熱病例數截至2月4日止為33例,高雄市19例,台南市14例,有4例為新增病例,另外10例是2至3周前發病。
◆ 睡子午覺、慢走 最養生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3/02/06
良好的養生習慣,對身體健康有所幫助。署立豐原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張盈瀅表示,中醫重視睡子午覺、持久慢走,認為這是養生保健的重要法門,也是基本的養生規律。
張盈瀅醫師指出,所謂「睡子午覺」就是每天在子時、午時入眠,因為中醫認為,子午之時剛好是自然界陰陽交接的時候,在這個期間人體陰陽盛極而衰,以致於人體氣血容易產生失衡的情形,如果能夠睡子午覺,對促使陰陽氣血維持在正常狀態有幫助。
張盈瀅醫師進一步指出,子時指的是晚上十一時至凌晨一時,為膽經循行的時間,這時候陰氣盛而陽氣弱;午時指的是中午十一時至下午一時,為心經循行的時間,這時候陽氣盛而陰氣弱。不過,睡子午覺雖然可以促使身體抵抗力得到恢復,對養腎有幫助,但睡眠時間也不宜太長。
適當動一動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傳統中醫認為,人可小疲,但不宜大勞,所以運動時可以採取每天堅持慢走三十分鐘的習慣,如此就可望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增強身體體質,但運動不可以過度激烈,中醫支持運動以喘為度的做法,不支持激烈運動造成身體過度疲勞的方式。
若從中醫經絡的角度來看,三陰經、三陽經都起於人的腳底,進行持久的慢走無異於腳底按摩,可激發人體臟腑活力,甚至於調節陰陽平衡,對腎的健康有益處,然而,如果運動過量很可能會打破人體自身的平衡。中醫認為,睡子午覺、持久慢走,兩者都對養生保健很有幫助。
◆ 美研究:曬太陽有助遠離類風濕性關節炎
中央社 2013.02.06
美國研究人員表示,住在陽光較充足的地區可能有助降低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這項對超過20萬名女性所做調查發現,陽光和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有關連。研究結果發表於「風濕性疾病誌」(Annals ofthe Rheumatic Diseases)期刊。
研究人員推論照射太陽光產生的維他命D,或許能保護身體。不過專家警告,民眾不應整天都暴露在陽光下。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體內免疫系統攻擊自身關節所致,病患可能感到疼痛難耐。
女性較容易出現這種疾病,但免疫系統為何轉而攻擊自身關節仍不清楚。
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追蹤2個人數各超過10萬人的女性組別,第1組從1976年開始監測,第2組從1989年展開監測。
研究人員根據觀察對象的居住地區,估算暴露在多少UV-B紫外線下,再與健康狀況做比較。
在1976年這組,居住在美國陽光最充足地區的女性與照射最少陽光的女性相比,得到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機率減少21%。不過在1989年這組,紫外線多寡對罹患這種疾病的機率並未產生影響。
研究執筆人表示:「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照射UV-B與降低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機率有關連,這項研究增添了新的支持論據。」
他們並說,「大量塗抹防曬乳等防曬習慣的差異」,能解釋住在陽光較充足地區的年輕女性為何沒有因此獲益。
其中一項理論指出,體內維他命D多寡可能影響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機率高低。已有研究指出,維他命D不足與其他免疫系統失調有關,譬如罹患多發性硬化症(MS)。
罪犯大腦解謎 研究曝邪惡區塊
中央社 2013.02.06
德國知名大腦權威宣稱找到腦中造就殺人兇手、強暴犯與搶匪的「邪惡區塊」,並表示能及早發現,避免孩童成長後變為罪犯。
德國不來梅(Bremen)的科學家羅思(GerhardRoth)表示,「邪惡區塊」就在腦中葉,在X光片中呈一團黑塊。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羅思受德國政府委託,研究暴力罪犯多年,進而發現罪犯腦部掃描都有這團黑塊。
他說:「我們給這些人觀看短片,測量他們的腦波。片中出現殘暴或下流場景時,受試者毫無情緒波動。他們大腦中產生同情心和悲傷的區域完全沒有活動。」
羅思表示,根據研究結果,他相信部分罪犯「基因上」就有暴力傾向。
他說:「當你看這些冷酷罪犯的腦部掃描圖時,會發現他們幾乎大腦前端都嚴重不健全。」
不過腦部有補償機制彌補暴力傾向,運作方式至今依然成謎。
羅思又說,大腦前端下方有發展障礙的年輕人,「有66%的可能性會成為罪犯」。
在研究過程中,羅思把罪犯分為3類。
第1類為「心理上健全」的罪犯,但成長過程身處在「打人、偷竊與殺人是沒關係」的環境中。第2類是心理不健全的罪犯,這些人認為外界一切都是威脅,「只要有一個不對勁,他就很可能爆發,成為殺人兇手」。
第3種則是純粹的精神變態,如希特勒和史達林這類人物。
他說:「專家可偵測有些人從幼稚園開始心理不健全。社會必須給這些孩童與他們的父母支持,避免這些孩童未來成為罪犯。」
◆ 從心出發 創造自己的好消息
【聯合報╱韓青蓉/韓青蓉社工師事務所社工師】2013/02/07
身邊不少朋友都說,每天翻開報紙都是壞消息,年輕人哀怨22k,公教退休族群焦慮福利縮水,還有更壞的事嗎?景氣已到谷底了嗎?什麼時候會有好消息?好消息可以由自己創造,如果有一些策略可以改善自己境遇,是比較實際的作法。
四種策略 帶你向上提升
1.停止抱怨:抱怨不會改善什麼,反而讓人意志消沈,腦袋不靈光,四肢更不想動,抱怨有時是合理化的防衛機轉,讓自己有理由逃避現實,但逃避現實並不可取。
2.和正面思考的人接觸:好情緒帶來好作為,堅持自己原則,踏實做自己擅長的事,一定有出人頭地的機會,麵包師父吳寶春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3.務實思考:錢少事多很辛苦,但總比伸手牌有自尊,工作雖不好,待遇雖低,但至少能養活自己,學到經驗,自我充實,為以後更好的發展打下基礎,其實並沒有損失。
4.勇敢面對:愈困難的事,完成後愈有成就感,當今社會可能不比從前,父母常捨不得孩子吃苦,盡可能提供保護,往往讓孩子失去磨練機會,不一定是子女之福。
心理學上提到「韌度(Resiliency)」,指的是個人由所處的逆境、壓力與問題中恢復或反彈的能力。如果一個人個性樂觀,人際關係友善,想法靈活、富彈性,就會比較有能力從不順遂的環境中,找到機會重新站起來。
三個因子 帶你突破困境
在社會工作的助人過程中,強調個人突破困境有三個重要因素:動機、能力和機會。也就是說,一個人必須自己先有動機,他才會努力充實自己,準備好抓住機會,發揮能力,解決困難。
生活不如意的個人,需要社會支持系統協助,親人、朋友或同事宜多多支持、鼓勵、同理和接納,這時別人的肯定猶如沙漠甘霖、落水時的浮木,可以給當事人很大的溫暖和希望。
但也要注意關心的方式,有時家人過度關心或因自己焦慮,給予當事人過多的注意,且採取經常性的叨念、比較等,不適當的方式,常給當事人帶來不必要的壓力,反而讓他想逃避,或引發家庭衝突。
家人最好是默默關心,如果當事人主動提出想法,家人宜多傾聽,尊重他的決定,幫忙搜集相關資訊、提供資源,做他的後盾,鼓勵他生活平衡。
過去一年全球景氣都不好,可能大家心裡都不好過,新的年度已開始,該是揮別灰黯,重新出發的時候了!
※ 相關報導:
* 音樂治療引導 可抒發內在情緒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feb/7/today-health6.htm
如果不懂音樂或從沒玩過樂器的人也可以把音樂當做是表達自己情緒的工具嗎?答案是可以的。個案可藉由音樂治療師從旁的引導與指引,在安全的環境下,自由地探索音樂與自我情緒的關係,經由音樂的傳達,表露自我潛在內心的情緒。
◆ 腎臟癌 不知痛更可怕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專題報導】2013/02/07
「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綴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資深民歌手潘安邦驚傳罹患腎臟癌,病逝林口長庚醫院。潘安邦病逝的消息來得突然,就像腎臟癌病情一樣。
國內腎臟癌每年新診斷病人數將近千人,多半在罹癌初期毫無外顯症狀,直到發現時,經常已是晚期。根據統計,腎臟癌約占泌尿系統惡性腫瘤20%,平均每5名泌尿器官的惡性腫瘤,就有1人是腎臟癌,男性發生率高出女性兩倍。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指出,腎臟癌不在國人十大癌症之列,近年罹病人數似乎有增加趨勢,根據民國98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腎臟癌一般發生在40歲以上,平均好發年齡65歲,潘安邦在58歲就罹病,顯然是早了點。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移植及一般泌尿科主任江仰仁說,腎臟癌在病理診斷可分為腎實質癌和腎泌尿上皮癌,前者病因目前不明,後者則與抽菸、接觸化學染料或在煤油工廠工作等危險因子有關。
江守山表示,研究發現,尿毒症患者日後罹患腎臟癌風險,比一般人高出兩倍,可能與之前使用不明來路的藥物或中草藥有關。此外,接受女性荷爾蒙治療的婦女,也可能提高腎臟癌機率。
臨床上,半數以上腎臟癌患者,在接受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定期健檢有助早期發現腎臟癌。江仰仁建議,年過40歲以上就應定期健檢,以便早期發現。如果有家族病史,則提早到35歲篩檢,建議先接受腎臟超音波檢查,若發現異狀,可藉由靜脈注射顯影劑的尿路攝影、電腦斷層掃描進一步檢查,確立診斷。
醫師指出,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就是因健檢而早期發現腎臟腫瘤。醫師強調,腎臟癌及早治療,只要早期切除病灶,並搭配化療及免疫療法,存活率可達八成以上。
「澎湖灣澎湖灣,有我許多童年幻想,陽光……」潘安邦的故居與外婆塑像,仍屹立在澎湖馬公,但他清亮的嗓音與再也熟悉不過的旋律,如今已成絕響。
◆ 英醫護缺人手 年3千患者枉死
中央社 2013.02.07
數據顯示,英國每年近3000名患者死於非必要的醫療疏失,另有7500人因誤診而接受錯誤藥物治療或照顧疏失,受到嚴重傷害。背後原因是醫護人力不足以應付為數眾多的病患。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專家警告,隨著過度緊繃的人力愈來愈無法應付湧入醫院的患者,這類疏失還會持續增加。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時事紀錄片節目「萬象」(Panorama)取得數據,橫跨2011-12年1年期間共有2864名患者死於醫療疏失,較前一年的2726人增加5%。
醫療疏失包括年長病患被誤診為癌症,但其實他們罹患的是心臟衰竭,且在他們病情惡化時,提供無意義治療。
另外的疏失還包括,護士或助產士未能發現新生兒呼吸系統感染因而致死,這原本能以抗生素治癒。
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進行醫院安全研究的威廉斯(Mike Williams)醫師表示:「醫師、護士與醫院管理人不明白,這些院內發生的事情傷害程度有多大。」
威廉斯說:「大多數醫院湧進來的患者愈來愈多,但醫護人力維持相同水平,必須負擔更多工作且動作必須更快。」
「這份研究非常清楚顯示,醫護人員必須極端努力工作的情況下,犯下疏失的可能性提高。」
※ 相關報導:
* 英可能還有恐怖醫院 政府要查
http://udn.com/NEWS/WORLD/WOR4/7690633.shtml
英國當局今晚開始調查5家公立醫院病患死亡率過高的情況。英格蘭史塔福醫院(Stafford Hospital)先前就是因為相同的警訊遭到調查,結果發現有1200名患者枉死。
躺屎尿、喝汙水 英爆醫院虐病患
【聯合報╱編譯任中原/報導】2013.02.08
英國爆發聳人聽聞的醫護人員虐待病人醜聞。據政府發表的調查報告指出,英格蘭地區密德蘭市史塔福醫院醫護人員由於對病人的照顧品質低劣,加上非人道的對待,導致一千多名病人非必要的死亡,並剝奪無數病人的尊嚴及自尊。首相卡麥隆為此道歉,並將改革整個醫護制度。
調查單位查驗史塔福醫院在2005至09年間的情況後,發表報告指出,醫院對病人施予恐怖的待遇:病人在病床上排泄後,看護人員不替病人清洗,任由病人躺在屎尿中;病人口渴難忍,被迫喝花瓶中的汙水;看護人員冷酷無情且超時工作,拒絕給予病人藥物、止痛劑及食物;由於環境汙穢,使病人遭致感染;對病人診斷錯誤,將病人送回家中,結果病人死亡;還有手術後任由病人躺在硬板床上,結果「骨頭已經從背後穿出來」。
2007年當時國民保健服務局負責醫療監督業務的醫護委員會發現,史塔福醫院的病人死亡率異常之高,並進行調查,才使這件醜聞曝光。受政府指派進行調查的律師法蘭西斯表示,「整個醫療體系將企業利益及成本控制置於病人權益及安全之上。醫院缺乏照料、同情、人道及領導。」
報告中並指出,史塔福醫院2006至07年間為了平衡收支,節省1600萬美元以達成所謂的「基金信託資格」,使醫院能夠自主不受中央政府控制,因而大量裁減醫護人員。
報告中提出近3百條建議,要求改變醫療服務文化,將病人的需要擺在第一位。醫院主管如果誤導或隱瞞有關傷害病人的資訊,或醫療提供單位未能遵守基本標準而導致病人死亡或受到嚴重傷害者,均將遭到起訴。
英國首相卡麥隆對此鄭重道歉,表示現行制度竟容許「恐怖的虐待行為毫無節制且無從挑戰地執行」如此之久。他並質問,為何沒有一個醫護人員因這項醜聞而被吊照。
◆ 立即改進健保補充保費制度
【經濟日報╱社論】2013.02.08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新制上路一個多月,引發不少民怨,行政院長日前要求衛生署應加強政策說明,更正不正確的訊息,並檢討補充保費的公平性,例如是否減免對失業者或經濟弱勢者的保費,以降低他們的相對剝奪感。衛生署則表示,已對經濟困難者給予適度保費減免,將等半年後透過「健保會」全面檢討。
照道理,補充保費的出發點是彌補第一代健保「投保薪資」制度的缺失和不足,因為「投保薪資」等於將健保負擔集中在薪資所得者身上,而薪資所得成長低於健保支出的速度,以致健保長期以來入不敷出而瀕臨破產。因此,今年1月1日起,高額獎金(高於四個月投保薪資),以及兼職所得、租金收入、執行業務收入、利息、股利所得等,都需要繳2%補充保險費,無非是想補充健保的收入,也順便讓收費制度更公平。就立意而言,此一作法有其根據。
目前問題出在執行面的設計太過粗糙。回顧原來二代健保所提的「家戶總所得」制度,其實是「綜合各類所得,按戶量能收費」的很好概念,可惜沒被立法院採納,部分立委反而臨時提出「補充保費」,衛生署又沒有稅制設計的經驗,更未諮詢財稅學者的意見,就對上述補充所得採取「單次給付金額(門檻)計算」就源扣繳的作法,以致造成民眾種種規避取巧的行為,反而衍生出不公平的問題。衛生署從而一改再改,最後訂定每次扣繳的下限為5,000元;至於18歲以下、中低收入戶及經濟困難者的單筆兼職所得補充保費扣繳下限,則特別提高到基本工資。補充保費執行至今,可說是治絲益棼。
更不幸的是,健保的一般保費費率竟又同時降至4.91%,等於讓補充保費所挹注的收入幾乎全被抵銷,難怪衛生署說「還需要醫療總額成長率不超過4.7%、推動節流措施及景氣大環境不變等條件下」等配合,否則民國105年仍須調高費率。換言之,補充保費不但沒有增加健保的收入,收費不公平問題也一樣存在,補充保費制度等於「兩頭落空」,全民健保依舊是問題重重。
目前的亡羊補牢之計,可以不需修法,只要將目前「單次給付金額(門檻)計算」的方式,改採類似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的作法,也就是說,以「家戶」為單位,將前一年度的補充所得於第二年加總,扣除一定的額度之後,再乘上目前的2%費率。因為,「單次給付金額」不但無從判斷年度所得高低,自然無法「量能收費」,也會造成「一過門檻,負擔急遽加重」的不合理現象,更傷害到需要依賴臨時打工、加班賺取外快的「補充」正常所得不足的弱勢民眾。若改採綜合結算的方式,就源扣繳仍可維持,則民眾事前難以規避,扣除額的訂定又可排除弱勢者被課到補充保費的可能,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其次,衛生署應該加強宣導補充保費的意義,說明並未曾加民眾太多的負擔。例如,就利息所得而言,以年利率為1.5%計算,本金1,000萬元者的利息所得為15萬元,才需繳納健保保費3,000元;租賃所得為100萬元者,是繳納2萬元補充保費,全世界那個有這種「俗擱大碗」的全民健保?
最後,收支連動是二代健保最重要的精神,目前全民健保「無病不保」,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和健保支出龐大,已經到了失控的地步。既然調漲保費困難重重,又衍生公平性爭議,未來應深切檢討將支出面改為「只保大病,不保小病」的方式,則不但符合保險精神,也可讓健保支出控制在合理範圍和速度之內,健保才能永續經營。
喝酒能取暖? 錯!喝多反失溫
【聯合報╱記者陳雅芃/台北報導】2013.02.08
「喝酒取暖,小心適得其反!」寒流來襲,64歲的曾先生醉倒在路邊,失去意識,被送至醫院急救。醫師表示,病人到院前體溫只有21度,已危及生命,如果再晚1小時,恐怕就救不回來。
北市立聯醫中興院區醫師腎臟內科劉文勝表示,現正值寒流來襲,傳說喝酒可以暖身體,其實大錯特錯,反而容易造成身體中央熱能喪失到四肢,造成失溫現象。
劉文勝說,喝酒時酒精會使血管擴張,將身體內部較溫熱的血流導引至身體,加速血液循環。但因血管擴張,有更多熱量散失到四肢和體表,反而使身體中心「頭腦、心臟」的溫度降低,更容易失溫。
劉文勝說,人體正常體溫是37度,到28度以下就是極低體溫。他指出,失溫病患往往本身有多種慢性疾病,最常見還是酒精成癮的患者,在低溫所帶來的內科疾病,增加臨床治療上的困難度。
◆ 熬大骨補鈣 不如來杯熱牛奶
文/楊榮森 2013.02.08 自由
在寒冷的季節裡,吃一鍋熱騰騰的火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曾有民眾問︰「我用大骨熬成的高湯當火鍋湯底,是不是也能補充鈣質?」雖說攝取食物補鈣是常見的補鈣方式,但若只是喝大骨湯進補,未必可獲得足夠的鈣質,不如天冷時,喝一杯暖呼呼的熱牛奶,補鈣效應比較高。
骨骼是人體重要的構造,負責支撐體態、保護其他身體組織,因此維持骨骼健康十分重要。隨著年齡增長,骨骼健康狀況也會產生變化,可能面臨骨質流失的問題,最嚴重恐將導致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雖然好發於更年期女性,但其實女性在35歲以後,骨量就開始減少,每年平均約減少0.5%至1%,若不及早注意鈣質攝取、顧好骨本,就可能提早陷入骨鬆的危機!
根據國內之前的一份調查發現,約有8成5的35歲左右的輕熟女族群,常生活忙碌、飲食攝取不均、熬夜加班、沒有時間運動,卻忽略這些都是可能傷害骨骼健康的生活型態。
若又沒有儲存骨本,長期下來就可能造成骨質流失、骨鬆提早報到。
骨骼健康與鈣質攝取息息相關,除日常飲食均衡外,乳製品是補鈣的最佳來源,乳糖和酪胺酸成分可促進鈣質吸收,不但可預防骨鬆,適當的蛋白質也可以增加身體肌力,並改善骨骼健康。
另外,維生素D、鎂和鋅都能夠促進鈣質吸收,若缺乏這些微量元素,即使補充再多鈣質也無法被人體利用。幾乎80%的維生素D來自於陽光,也建議輕熟女們可多曬太陽。
在台灣,每5位50歲以上的婦女就會有一人因骨折才發現患有骨質疏鬆,顯示台灣婦女骨鬆預防的觀念不足。
其實只要有及早存骨本的觀念,改變生活作息以及營養攝取的方式,多喝牛奶,加上規律的運動,還是能夠預防老年骨鬆。
今年世界骨鬆日的主題為︰「不再骨折」,建議骨鬆患者應及早接受治療,同時也建議更年期婦女定期回醫院做骨密度檢測,不僅預防骨鬆骨折,也能降低二次骨折再發生的機率,遠離骨鬆威脅!
(作者為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骨科醫師)
※ 相關報導:
* 堅果雖健康 嗑個不停也要命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40789
過年應景零食如開心果、杏仁果、花生以及瓜子,都是少不了的聊天伴嘴零食,國健局已將堅果類列入平時飲食建議攝取的油脂類食物,雖然對人體有益,但吃太多恐對於高血脂以及腎臟病患者是一大負擔。
* 慢性病年節飲食 種類可多元、量要控管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40794
農曆春節是台灣最重要的節慶之一,除了闔家團圓享天倫之樂,也免不了要大啖應景年菜,不過美食當前,對於不少慢性病患而言,要如何滿足口腹之欲、病情又不會惡化,是一大挑戰。三軍總醫院營養部主任王秀媛表示,慢性病患也是可以有多元選擇,過年飲食重點是「量的控制。」
* 新北市3蔬果不合格 柑橘吃前先清洗
http://udn.com/NEWS/LIFE/LIF1/7691756.shtml
林冠蓁建議民眾,蔬果食用前應多加清洗、去皮或避免食用根部來減低農藥的殘留;柳丁等柑橘類表皮若含農藥,剝皮時也會不知不覺吃下肚,最好先清洗再吃較安全。
◆ 流感併發症兩死亡 今年首例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2013.02.08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昨天公布兩例流感併發症死亡病例,兩人皆為年長、慢性病患者。疾管局表示,目前流感疫情屬中低度流行,但嬰幼兒、年長者及慢性病患仍有風險。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兩名病例皆住北部,感染A型H3N2流感,其中一名63歲女性,有腦中風病史,1月上旬發病,2月2日死亡;另一名為87歲女性有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病史,2月2日送醫,2月4日死亡。
此兩名案例也是今年首例流感死亡病例,周志浩說,兩名案例皆未接種流感疫苗,又有慢性病史,屬高危險群,兩位皆因肺炎併發敗血性休克死亡。
依據疾病管制局疫情監測資料顯示,自去年7月迄今,累計共311例流感併發症確定病例,其中27例死亡,病例中僅7名患者接種流感疫苗;上個流感季同期共1061例流感併發症確定病例,其中108例死亡。
疾管局提醒,嬰幼兒、年長者及慢性疾病患者等流感併發症的高危險族群,如出現呼吸短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或濃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或高燒持續72小時等類流感症狀,應盡速就醫。
另外,春節有計畫到亞洲國家出遊的民眾也要小心與禽鳥類接近,近來印尼及尼泊爾傳出H5N1高病原性禽流感疫情。疾管局表示,亞洲國家為禽流感疫情主要發生地,近5年來疫情多集中於孟加拉、柬埔寨、中國、埃及、印尼及越南,民眾若至禽流感疫區,應避免接觸禽鳥,肉品和蛋類也必須煮熟食用。
過年大魚大肉… 不妨來杯減脂茶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3/02/04
大魚大肉後,不妨來杯減脂茶。市醫林森中醫院區營養師金美琳指出,1人份的減脂茶材料包含山楂3錢、薏仁3錢、決明子2錢、甘草1錢。做法是於鍋內加水100西西,煮沸後,加入山楂、薏仁、決明子、甘草,慢火熬煮30分鐘放溫即可飲。
決明子又稱草決明,其性味甘苦微寒,可清肝明目,潤腸通便,對大便燥結的患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少量使用相當溫和,能增加腸胃蠕動,搭配如山楂、嫩荷葉、等藥材組合成茶飲,也有助改善脂肪堆積,有這類困擾者不妨水煎代茶飲,再配合飲食調整作息調整。
中醫師陳俊明指出,減脂茶飲大都有益氣、通腑除積消脂的功效,有些茶飲方常會用上山楂。吃完大魚大肉後,喝一些的確會感到消化比較順,但不建議一次喝太多了,否則胃酸分泌更多,有些人可能反而不舒服。
如果血脂偏高,喝些消脂茶飲倒無妨。減脂茶飲更適合改善一時的食物不消化。高熱量、多油及高蛋白質的食材,大量食用後大都不易消化,如只是一時食量大,腹脹、不消化,也可將適量的山楂、陳皮、砂仁等泡成淡茶飲用。
◆ 兒童醫院 最快七月誕生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台北報導】2013.02.09
台灣兒童醫院最快今年七、八月誕生。衛生署將公告醫療機構設置標準修正草案,新增兒童醫院設置基準;目前有台大醫院、台北馬偕、林口長庚、彰基、中國醫和高醫六家有意願申請設立。
衛生署長邱文達說,全球第一家兒童醫院在法國巴黎,接著是倫敦。美國兒醫約兩百五十家,日本超過五百家。
台灣還沒有正式的兒童醫院,台大醫院在中山路的兒童醫院只能稱兒醫大樓。邱文達說,兒醫設置和評核標準將在年後公告。
根據醫療機構設置標準修正草案,綜合醫院要有內科、兒科、外科、婦產科、麻醉科和放射線科等六科以上診療科別,每科都有專科醫師,且一般病床需在一百床以上。但專供診治兒童的綜合醫院,可以免設內科和婦產科,若病床數達不到一百床,但其他急診病床等總床數達一百五十床以上也行。
許銘能說,六家有意願的醫院,除達到審核標準外,同時要醫事審議委員會通過,最快七、八月能誕生。由於私人醫院內部作業較快,可能先成立兒童醫院。
◆ 印度恐怖醫院 將麻醉未醒病患丟包
自由 2013.02.09
〔編譯陳維真/綜合報導〕東印度的一家醫院將上百名剛做完手術還昏迷不醒的女子丟在醫院旁邊的空地,衛生與安全堪慮,經媒體披露後引發外界譁然。醫療官員則辯稱是病房不夠,承諾會發起調查。
官員辯稱病房不夠
印度西孟加拉邦的一家公立醫院日前替超過百名的女性動結紮手術,不料手術結束後,卻因為醫院病床不夠,醫生下令把麻醉未醒的患者用推車載出醫院,放在外面骯髒的空地上,暴露在感染的危險之中。甚至還有婦女接受手術後,因為醫院沒有救護車,所以被用推車載回家,卻在途中摔下來受重傷,結果又再被送回醫院治療。
該家醫院只有六十張病床,三十張給男性病患、三十張給女性病患。一天能夠處理的結紮手術照理不超過二十五個。不過,該醫院的四名醫生卻在一天之內動了共一百零六起結紮手術,從早上十點忙到晚上七點半,而且有兩個醫師還不是婦產科的專科醫師。
當地官員承認醫院的設備不足應付這麼多的病患,致使病患受到不人道的對待,承諾會發起調查。民眾則表示,過去醫院也會舉辦類似的結紮營,讓大批婦女接受結紮,但通常會搭棚子給病人休息。
印度人口有十二億人,政府並未限制民眾生育。不過,當地政府常會提供車子或電子產品等獎勵給自願結紮的夫妻。
貴州2禽流感病患 1死1病危
中央社 2013.02.13
大陸貴州省衛生廳今天表示,貴州確診的2名感染禽流感(H5N1)病人,其中1人上午因病情惡化死亡,另1人病危,尚在接受治療。
新華社報導,貴州省衛生廳指出,日前確診的2名感染禽流感病患中,21歲的女性病患上午9時41分因病情惡化、多器官功能衰竭,經貴州省人民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貴州省衛生廳說,另一名男性病患病情危重,還在接受救治。
貴州省衛生廳指出,21歲的女性病患是在2日發病,經中國大陸疾病控制中心10日對病患呼吸道檢體覆核檢測,確認為H5N1病例。
報導說,貴州發現的這兩名病例為一男一女,居住在貴陽市,經大陸衛生部和貴州省專家組判定兩名病例為人感染H5N1的確診病例。
大陸衛生部和貴州省專家指出,經流行病學調查,尚未發現上述兩名病患發病前存在明確的禽類接觸史,但也尚未發現兩病例間有流行病學關聯。
先前,有報導指,由於貴州上述兩名病患未發現與禽鳥接觸過,疑似為人傳染人的H5N1病例,但大陸官方以尚未發現兩病例間的關聯,否認這是H5N1人傳人的病例。
在禽流感疫情發生後,新華社報導,貴州省緊急部署,對全部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迄今尚未發現醫學觀察人員有異常臨床表現。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禽流感病毒曾於2003年大爆發,在全世界造成365人喪生。
禽流感常經由人與禽鳥直接接觸而受感染,專家擔心,病毒可能突變為人傳人。但新華社報導,尚未發現持續人傳人的情況。
※ 相關報導:
* 英國新冠狀病毒 疑出現人傳人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302140024-1.aspx
....疾管局表示,這兩名患者是親戚,其中1人發病前曾到巴基斯坦,隨後在沙烏地阿拉伯發病,後來在英國住院治療,目前病情雖嚴重但仍屬穩定,經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與H1N1新型流感,是全球第10例新型冠狀病毒呼吸道重症病例。
◆ 小心過年肥 喝酒等於喝油
中央社 2013.02.13
春節小心過年肥,營養師指出,100公克東坡肉熱量等於1個便當,另外,喝酒熱量等於喝油,掌握「三低一高」才吃不胖。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營養科營養師黃婷筠表示,春節9天長假,高熱量年節食品再加上冬天低溫食慾增,建議民眾遵守低鹽、低油、低糖及高纖維的「三低一高」原則,才能吃不胖。
黃婷筠指出,年節食品熱量驚人,2個麻荖就有100大卡;油飯和花雕雞每100公克為230至250大卡;八寶飯、千層糕每100公克也有250大卡,等於1碗飯熱量;東坡肉每100公克就有500至600大卡,等於1個便當熱量。
另外,堅果類的花生、瓜子、火山豆等,每100公克就有500至600大卡。
她說,要消耗100公克的油飯熱量,需連續不斷騎單車1.5小時、健走2小時或是打掃3小時才能消耗,此運動量是以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為計算基準,體重較輕者需再拉長運動時間。
黃婷筠提醒,年節飲酒更要節制,因為1罐375cc的啤酒熱量就有180大卡;200cc紅酒熱量180大卡;50cc威士忌熱量180大卡,酒只有熱量卻無其他營養素,喝酒等於喝油。
怎麼吃才不易胖?她說,要顛覆傳統進食順序,餐前先喝1碗清湯再吃青菜,接著是豆製品或魚類,達到飽足感後再吃主食飯類。
黃婷筠建議,過年圍爐可多煮一份蔬菜鍋;主食改吃五穀雜糧;以蒸、煮、烤或涼拌法烹調可減少熱量及鹽分;點心選擇蒟蒻乾、新鮮烘焙水果蔬菜乾及純烘烤未調味堅果為優。
她說,多喝水可代謝身體廢物、讓循環變好,但心臟病及腎臟病患者則需留意飲水量。
◆ 日料理革命 50度洗70度蒸
中央社 2013-02-13
日本最近很夯的料理話題是攝氏50度清洗和70度清蒸,據稱光靠操控溫度,就能使調理的蔬菜變得格外美味。
日本放送協會(NHK)備受歡迎的知性節目「老師沒教的事」推介指出,靜岡縣一處膳食中心把生萵苣浸泡在攝氏50度的溫熱水中,萵苣馬上恢復青翠新鮮本色。此外,大分縣別府市利用溫泉蒸氣的攝氏70度低溫調理蔬菜,令泡湯遊客讚不絕口,此調理法被稱為「地獄清蒸」。
推介又說,美味的關鍵就在溫度,如果巧妙操控溫度,就能把食材的美味發揮得淋漓盡致,而50度清洗和70度清蒸,就能讓食材變得格外美味。
以攝氏50度溫熱水浸泡萵苣,水分較冷水更容易滲透進入葉脈,萵苣馬上恢復元氣,且植物內果膠(pectin)也會固化,咬起來更爽口。
清蒸料理是不使用油,又能保住營養成分的高人氣調理法,一般在清蒸時,蓋住蒸鍋或蒸籠的蓋子,內部溫度約100度,如果稍微開個口,則溫度可降至70度。大分縣別府溫泉的「地獄清蒸」,就是利用地底下湧出的溫泉蒸氣調理出美味佳餚,以此方法調理的食材,不論是雞肉、蟹肉或香蕉等全都大獲好評。
節目又說,不光是葉菜類,70度清蒸也適用於菇類,還能讓菇類變得更美味,奧秘在於60至80度間,菇類的美味成分烏?酸(guanylic acid)會增加,而70度清蒸可讓烏?酸的濃度增為3倍,是菇類的適當調理溫度。
此外,70度清蒸不會破壞蔬菜細胞外側的細胞壁,因此不會影響食材的爽口感,但會破壞內側的細胞膜,因此製作泡菜時,調味液更容易滲透進入,更快速入味。
還有一個好處是殺菌效果,70度清蒸具有與通常加熱處理相同的殺菌效果,清蒸過食材置入冰箱冷藏室,約可保存一週時間。但如果僅靠70度清蒸就食用時,就衛生上言,最好選擇不加熱也可食用的食材。
至於清蒸需時長短,依食材種類而不同,例如高麗菜和菠菜約需3至5分,秋葵、洋蔥和菇類約需15至20分。
接受本節目專訪的低溫調理專家平山一政指出,清蒸是對食材最和善的加熱方法,低溫調理能引導出食材原本具有的美味。
◆ 蔬食飲食模式 吃出健康年
【陳惟華】2013-02-14 中國時報
新春期間,全家人圍爐快樂過年,在闔家團圓的溫馨氛圍下難免會大吃大喝。不過,也不要吃太多,以免超出身體的負荷造成身體不適,甚至生病。飲食與健康的關係,一直是人們所關心的話題;如何保持身心健康,更是新年的重要希望與決心。
例如,醫學研究指出三十%以上的癌症是起因於飲食因素。最近歐美多個大型的醫學研究,證實了蔬食者比較長壽,多活了將近十年,同時又健康─降低罹患癌症(國人第一大死因)、心臟病(第二大死因)、代謝症候群(前十大死因)和肥胖的風險。難怪歐美近年來掀起一股時尚的蔬食風潮,連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和現任總統歐巴馬夫人都成為蔬食者。
美國營養與飲食二○一二年學術年會,「基督復臨安息日健康研究」發表了九萬六千多人大型前瞻性的飲食健康研究,發現不吃肉、魚和蛋的蔬食者比非蔬食者延年益壽將近十年。在十一月癌症流行病學期刊登載一個研究近七萬名美國人的結果,全素的飲食模式(不吃肉、魚、蛋和奶)非常顯著地減少男女十六%罹患癌症的風險,也明顯地減少三十四%女性特有的癌症風險。
接著,二○一三年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四萬多人追蹤十一年的最新報告,顯示蔬食顯著地減少三十二%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再者,研究二萬多位英國人發現蔬食也能夠降低白內障的風險,吃魚而不吃紅肉和白肉者降低十六%白內障的風險,蛋奶蔬食者降低三十%,而純蔬食者減少最多白內障的風險高達四十%。另外,美國的研究報告也指出蔬食的飲食模式顯著地減少五十四%代謝症候群的風險,以及蔬食能夠預防肥胖等。
營養預防慢性病和延年益壽的建議,需要把重點放在整體的飲食模式,而不是個別營養素。全球營養學家之間正在形成一個健康飲食模式的新共識:每天吃五份或以上當季的蔬菜以及兩份當季的水果,並鼓勵以堅果、豆類和全穀類代替紅肉。哈佛大學最近的研究發現,取代紅肉的植物性食物對我們的健康提供了雙重的效益:推薦每天以一份堅果或全穀類來取代一份紅肉的蛋白質,不但能避免吃進過多的膽固醇和紅肉中的各種致癌物質如血紅素鐵質和雜環胺等,而且又能攝取到植物的一手蛋白質、高纖維素和生物類黃酮等具有保護作用的植物化合物,因此實質上能夠降低高達三十五%的第二型糖尿病以及減少二十二%的早逝。
少量的好食物比大量的垃圾食品有益健康。除了健康的利益之外,我們每一天作出的食物選擇,也會影響地球的存續。凡是對健康有益的,對我們的星球也有益,地球也就能永續發展。
(作者為英國牛津大學博士、醫界蔬食聯盟發起人)
新型冠狀病毒 英國一家3人中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2013.02.17
新型冠狀病毒病例接二連三出現,英國再添一名新型冠狀病毒確定病例。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表示,該病例家庭成員已有兩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呼吸道重症,顯示病毒人傳人可能性高。不過從目前證據看來,需近距離與患者接觸才有感染風險。
這次發現的是英國第四例、全球第十二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該病例無出國旅遊史,僅出現呼吸道輕症,已逐漸康復中。他的家庭成員有兩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其中一人發病前曾到巴基斯坦與沙烏地阿拉伯旅遊,返回英國後即發病並住院治療,目前病情雖嚴重但穩定。
此次新增的案例也是全球第三起可能人傳人群聚感染事件,前兩起為沙烏地阿拉伯的家庭群聚感染、約旦的醫護人員群聚感染。
雖然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人傳人的可能性高,不過周志浩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相比傳播力較低,目前出現的群聚感染多是醫院、家庭等會與患者近距離接觸的場所,可能與病毒特性有關。但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資訊仍不足。
冠狀病毒主要透過飛沫,以及直接或間接接觸到感染者分泌物等方式傳播,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約為七至十天,國外確定病例主要是發生急性嚴重呼吸系統疾病,如咳嗽、發燒、肺炎的呼吸道相關症狀,部分會出現腎衰竭或死亡。
疾管局提醒,民眾到沙烏地阿拉伯、卡達或約旦等中東國家,應注意個人衛生及手部清潔,勿與有呼吸道症狀者密切接觸;若有呼吸道疾患者發病前十日曾赴中東,且胸部X光檢查為肺炎,應暫時住在負壓隔離室隔離治療,並採集檢體,立即通知衛生局。
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是冠狀病毒突變種,二○一二年九月世界衛生組織首次發布通知,從兩名曾至沙烏地阿拉伯及卡達旅遊病患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傳染途徑不明,且接觸者迄今未出現疑似感染。
由於與SARS同屬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被英媒稱為「類SARS病毒」,不過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不同,目前所知其傳播力不如SARS。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僅有十二例病例,其中五名死亡,英國學者推測病毒可能來自蝙蝠。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局
◆ 開學忙收心 防疫也要上緊發條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2013.02.18 自由
開學了,學生卻還眷戀著年假期間的慵懶生活,無法專心上課,該怎麼改善?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陳潮宗推薦三款簡易中藥茶,爸媽可以試著煮一水壺的量,讓孩子帶到學校當茶喝,有助開學收心。
3款收心茶 有助定心凝神
陳潮宗表示,這三款「收心茶」材料取得容易、製作簡單,將適量藥材加入水中煮滾10分鐘,放涼即可當作茶水飲用,關鍵在於針對不同個性的孩子,要選用不同的藥材。
針對「過動型」、靜不下來的孩子,建議可以用具有寧心安神效果的「麥門冬」3錢(12克)加上500毫升的水,煮10分鐘即可。至於對家長和老師講的話「左耳進右耳出」的「放空型」孩子,可以用「遠志」3錢(10到12克)搭配500到1000毫升的水煮10分鐘,加點蜂蜜更加清甜好喝。遠志有安定神志的功效,可以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再放空。
針對缺乏活力、愛睏不愛動的「疲勞型」孩子,推薦用「人蔘」2錢(7到10克),以500到1000毫升的水,煮10分鐘即可飲用。不論粉光蔘、花旗蔘、東北蔘、人蔘鬚都可,幫助孩子改善疲勞症狀,提升神經系統和體能的反應能力和靈活性。
除了收心,回到人來人往的學校裡,也要保持身體健康以免影響學業。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說,過年前醫院病毒分析資料顯示,腸病毒和腺病毒分別是最常見的冠、亞軍,諾羅病毒的陽性率也高達四成,因此認真洗手、保持環境清潔與通風,注意飲食衛生,仍是校園健康的重點。
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提醒家長,若家中孩子有腹瀉、發燒、呼吸道不適等症狀,最好還是完全康復再返校上課,以免交叉感染其他疾病,得不償失。周志浩強調,疾管局希望家長、老師繼續協助學童養成最重要的防疫習慣:勤洗手,因為手是最可能接觸到病毒的部位,若是不洗手又去摸口鼻、拿食物吃,就可能生病。
※ 相關報導:
* 30歲以下患乳癌 年增108人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701868.shtml
乳癌不只是「婆婆媽媽」的健康隱憂,國內30歲以下的年輕乳癌患者,每年新增108名。為了提早發現乳癌,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主動走進大學校園,向年輕學生宣導乳癌防治,寒假後的新學期,預計再走訪20所大學校園,播放由19歲女孩真人示範的乳房自我檢查影片,教女大學生怎麼「自摸」提早發現。
◆ 下蹲運動 辦公室健身好方法
王黎明 2013-02-18 旺報
久坐辦公室,不僅腰酸背痛,眼睛發澀,連頭也處於混沌狀態,難以長久集中精力完成工作。有人認為,辦公室空間狹小,不具備鍛鍊身體的條件。其實,運動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但要善於挖掘、善於創新。
辦公室最好的鍛鍊方法便是下蹲運動。找一處空曠處,雙腿打開與肩同寬或略比肩寬,雙手自然放於體前。呼氣,身體保持勻速的狀態下蹲,雙手同時扶住自己的膝蓋,蹲至最低點之後停頓2至3秒;吸氣,盡量不用手撐膝蓋的力量,用自己腿部的力量起立成初始動作。不需做很久,只需1至2分鐘即可。
鍛鍊肌肉 改善體形
每天隔1至2個小時,就應離開座位稍微走動一下或做一下下蹲練習,可以活動關節、放鬆肌肉、提高身體平衡能力、改善體形,提高心肺功能,讓身體變得更加年輕。
做下蹲運動不但能鍛鍊肌肉,對關節也很有好處。下蹲時,大腿與腹部肌肉碰撞,臀部肌肉收縮舒張運動,腰部屈伸運動,對腹部疾病及腰椎退行性病變都有預防保健作用。深蹲(全蹲)對整個下肢和軀幹都有強烈刺激,是提高腿部力量的最好動作,而腿部力量能促進全身力量。
增強關節 延緩老化
下蹲時,人體兩個最大的關節——膝關節和髖關節會折疊到一定程度,其他部位的肌肉也能得到活動,這能有效防治下肢靜脈曲張及小腿抽筋等症狀。下蹲還可增加腰、髖、膝、踝關節的活動範圍,增強關節的靈活性,延緩關節老化,增加背、腰、腿部肌肉的力量。此外,這種運動對風濕性關節炎及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下蹲還對心臟及提高肺功能有益。不過女性的關節通常不如男性牢固,如果下蹲運動不當,易致關節僵硬甚至損傷,所以鍛鍊時要小心。(作者為南京市第一醫院骨科主任醫師)
◆ 大變革! 想當中醫 先受西醫訓練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3.02.18
為讓中醫師具備急重症基本處理能力,並建立轉診概念,國內中醫師訓練將有重大變革。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黃林煌表示,明年元月起,所有中醫系畢業生取得中醫師執照後,必須到西醫教學醫院接受一個月急診及三個月西醫專科訓練,才能自行開業。
國內自民國一百年已全面停止中醫特考,目前有中國醫藥大學、長庚醫學院、慈濟醫學院和義守大學等四所院校培育中醫新血,每年約有兩百五十名畢業生。據醫療法規定,現行中醫系畢業生取得中醫師執照後,須在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醫院診所接受二年以上訓練,才能開業。
黃林煌表示,大多數中醫師都選擇在中醫診所受訓,但訓練過程不嚴謹,部分中醫師甚至將醫師執照寄放在中醫診所後私自出國,等兩年返國後可自行開業。
相較西醫住院醫師訓練制度,新進的中醫師培訓明顯不足,恐影響民眾權益。衛生署決定從明年起,所有剛出校門的中醫師,須先在西醫教學醫院接受四個月西醫訓練。黃林煌指出,此舉能提高中醫品質,且一旦中醫師遇到急重症病人或本身能力不足時,即可適時轉診,降低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不過,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何永成說,中醫系不只在大學主修中醫藥課程,連西醫相關課程比重也高,如今畢業後還要接受西醫的臨床訓練,部分學生對於衛生署新規定恐心生反彈。
※ 相關報導:
* 印尼人球案 女嬰轉院遭拒枉死
http://udn.com/NEWS/WORLD/WOR3/7702498.shtml
印尼1名出生才1週的女嬰,因為呼吸系統疾病,轉院過程中遭到8家醫院拒收,不治身亡。這起女嬰人球事件引發印尼媒體嘩然。
「雅加達環球報」(Jakarta Globe)指出,這名叫作黛拉(Dera Nur Anggraini)的女嬰和雙胞胎姐妹在2月10日出生,16日卻在出生的同1家醫院「札希拉醫院」(Zahira Hospital)過世。黛拉來到世間僅短短1個星期。
札希拉醫院表示,黛拉急需動手術處理她喉嚨裡的異常組織,但醫院沒有進行這類手術的設備,因此要求黛拉轉到其他醫院接受治療。不過,當黛拉父母設法把黛拉轉到其他醫院時卻不斷遭到拒絕。
葉金川/健保應買健康 不光買醫療!
【聯合報╱葉金川】2013/02/19
全民健保實施後的第一個5年,國民平均壽命大幅上升,男性從民國85年的72.4歲增加到民國90年的74.1歲,女性從民國85年的78.1歲增加到民國90年的79.9歲。
換句話說,5年內男性增加了1.7歲,女性增加了1.8歲。但是,隨後的幾個5年,平均壽命增加速度減緩下來了。
男性到95年,再增加0.8歲成為74.9歲,到民國100年,再增加1.1歲成為76歲。女性到95年,再增加1.5歲成為81.4歲,到民國100年,再增加1.3歲成82.7歲。
健保實施 平均壽命延長
另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溫啟邦教授的研究,全民健保實施後的10年比實施前的10年,壽命增加最多的是原本健康狀況不佳的一群人,這當然是好現象,拉近了健康差距。
換句話說,全民健保造福比較多的是原本就有疾病的人,這應該就是政府實施全民健保的本意。
總死亡率 台灣高於日韓
但如果我們比較台灣與日韓的死亡率,我們的死亡率經年齡調整後硬是比日本高20%,也比韓國多了10%,日本是全世界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全民健保制度比台灣早30年實施,整體國民健康水準比台灣早15至20年,台灣落後日本並不是什麼意料之外的事。
但是,提到台灣落後韓國,就讓人傷感而憤慨。韓國在1988年實施全民健保,比台灣早7年,而在2000年,看到台灣單一體制健保的成功,硬是把原本多元分散的社會保險改為台灣式的單一政府保險,這點日本到現在還是做不到。可怕的是,韓國總死亡率和平均壽命原本都落後台灣,但女性平均壽命在2000年追過台灣,男性在2004年追過台灣。目前,總死亡率已經比台灣低10%。
腎病致死 幾乎韓國2倍
如果比較目前台灣和韓國各項死因年齡調整死亡率,其中差距最大的就是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如果再加上肝癌,台灣幾乎就是韓國的2倍,這是因為台灣的B肝、C肝帶原人口比率比韓國多,不過由於台灣30歲以下的人早已接受了B肝疫苗,C肝也有具體防範措施,所以之後10年、20年,這項差距將會慢慢減少。
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台灣的死亡率都比韓國高,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死亡率幾乎是韓國的2倍,事故傷害死亡也比韓國略高。只有腦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的狀況我們比韓國好,另外韓國自殺死亡問題也比我們嚴重,韓國飲食(泡菜)太鹹,民族性格與工作壓力是可能的原因。
依賴藥物 洗腎居高不下
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發生和死亡,其實都是「生活型態」所造成,尤其我們的飲食比韓國更加西化,吸菸人口比率雖然有點下降,但其效果還沒開始呈現,吸菸、肥胖、飲食習慣、缺乏運動是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主因。意外事故和安全行為、酒精濫用相關。
台灣腎病的問題相當嚴重,主因在於國人「吃藥」的習慣,太過依賴藥物、健康食品、中藥食補等,甚至是地下電台所賣來路不明的藥物,亦或是疏於治療糖尿病而造成終身洗腎,導致洗腎人數居高不下,這時全民健保花了再多的錢在發病後的「治療」上,也是於事無補。
許多疾病不是全民健保及醫療可以挽救的,事實上,韓國全民健保的可近性及公平性都遠不及台灣,但國民平均餘命卻超越我們,全民健保對於台灣國民健康的貢獻已經快到極限了,主要原因就是目前健保制度只能買醫療(健保法原來是包含預防保健服務,但是在利益團體遊說下被刪除),無法買到民眾的健康,而國家財政日益緊縮,公務預算用在預防保健不增反縮,這才是國民健康的最大隱憂!
預防保健 怎能只靠菸捐
由於健保絕大部分的經費都花在醫療、用來治療疾病,相對地「健康促進與預防保健」的經費必須依賴公務預算,而政府預算單應付軍公教薪資、社會福利、老人退休年金的增加都不夠了,那有可能增加健康促進與預防保健方面的經費,未來也可預期經費只會逐年緊縮,不可能增加。
目前健康促進與預防保健業務經費大部分是倚靠菸品健康捐,這實在是很矛盾的事,菸品健康捐的目的當然是希望菸品的消費能夠減少,但如果菸捐減少了,就沒錢做健康促進與預防保健工作了。這實在是一項無奈又弔詭的政策!
現階段「健康促進與預防保健」才是衛生政策重要的課題,才是正確的道路,將全民健保經費全部用在治療,並無法達到讓國人「活得健康」的目標。台大公衛學院江東亮前院長曾經說過:「健保應該買健康,而不是只買醫療!」本人不只是贊成,也無條件支持。
(本文作者葉金川為衛生署前署長、慈濟大學教授)
2萬2千多人 馬桶上過春節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2013.02.20
逾2萬2千人春節在馬桶上度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疫情監測顯示,今年春節腹瀉急診率創6年新高,初一到初三每天都有超過3000人因腹瀉急診。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疫情中心主任莊人祥表示,今年9天連假,急診患者每10人就有1人腹瀉,人數突破2萬2千人次,其中又以初二腹瀉患者最多,一天內有3456人因腹瀉急診,患者多是6歲以下幼兒。
莊人祥表示,冬季是諾羅病毒流行期,諾羅病毒具高傳染力,加上春節期間南來北往,大家四處走春,人群密切接觸,容易造成病毒性腸胃炎群聚感染。除夕到初二醫院又休診,造成急診人數激增,初三起醫院陸續彈性開診,急診人數陸續下降。
依據疾管局監測資料顯示,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春節連假當周急診腹瀉就診人次分別為1萬4655人、1萬7123人、1萬7173人、1萬9117人以及1萬7626人,今年創新高,高達2萬2000人。
台大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鄭祖耀建議,腹瀉患者飲食應以清淡為原則,除了少油、少鹽,也要少量進食,不要吃乳製品,並適當補充水分。另外,腹瀉患者不用特別刻意禁食,腸胃道禁食一段時間後,再進食會讓腸胃需要一段時間適應。
※ 相關報導:
* 天氣忽冷忽熱…竹市殯冰櫃竟爆滿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7706003.shtml
冬天天氣不穩,忽冷忽熱,三高患者及銀髮族身體容易出狀況,新竹市立殯儀館78個遺體冰凍櫃昨天全爆滿,活動冰櫃也派上場。新竹市葬儀商業同業公會幹事劉純印表示,近2日進駐的遺體有18具,加上9天年假出殯的少,因此出現冰凍櫃「塞車」。
劉純印說,78個冰凍櫃不夠用情況不常見,但氣溫驟降時,確實有不少老人家或三高病號身體受不了。
◆ 拔智齒致鼻竇炎 恐失明致命
【聯合報╱記者謝進盛/麻豆報導】2013.02.20
30多歲張姓男子到坊間牙科診所拔智齒,卻造成拔牙的洞口和鼻竇相通未逾合,鼻竇嚴重感染,折騰逾1個月改到麻豆新樓醫院求診,經住院手術後才痊癒,醫師提醒,民眾拔牙要小心,以免不慎反傷了身。
麻豆新樓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楊榮武說,患者表示,當時前往某牙科診所拔除左上智齒後,發現左側鼻腔吸氣時會有空氣跑進持續造成鼻塞,回診時向醫師反映,發現有約0.3公分的小孔未癒合,持續半個月仍無改善,改至另一家牙醫診所進行皮辮修補,不過10天後傷口又相通。
負責開刀的醫師楊榮武提醒民眾,當上方智齒需要拔除時,必須謹慎地評估上顎竇下緣和拔除齒的距離。國際研究統計後上方的牙齒,牙根與上顎竇沾黏的機率約3%。如果拔牙的洞口和上顎竇相通,立即修補有90%以上成功率,沒立即處理,有80%會變成頑固性鼻竇炎,孔洞若不修補治療,有導致失明甚至生命危險,民眾一定要注意。
◆ 主動式坐姿 遠離肩頸腰椎傷害
文/徐其昭 2013.02.20 自由
因應社會變化,長時間處於坐姿的人口越來越多,因坐姿不良導致下背痛的人數也越來越多,年齡層也持續下降。
不論是椎間盤突出或是重複性肌肉拉傷等,都是需要長時間治療的問題,影響個人生活甚鉅。
大部分的人都使用被動式坐姿,而不是主動式坐姿。主動式坐姿是指以自己的肌肉出力,維持骨骼系統的直立與穩定狀態;被動式坐姿是指利用其他器材(例如桌子或椅子)來維持坐姿。
舉例來說,大家都知道標準的椅面的高度,應該是使下肢的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與踝關節)呈90度直角為最佳。
主動式坐姿(圖1)的脊椎與頭部應該垂直於地面,兩手臂自然垂放於身旁,手部放在大腿上或是桌上。
常見的被動式坐姿有兩種,一種是將身體向後靠在椅背上,雙手放在桌上,以支撐手臂的重量(圖2),脊椎所受的壓力由椅背的反作用力來決定;另一種則是兩手肘支撐在桌面上,使身體前傾(圖3),這種坐姿會使腰椎前屈的壓力增加,肩關節前移並受到擠壓,伴隨出現頭部前置姿勢,使頸椎的壓力也顯著增加。
不良的坐姿影響的不只是腰椎,包括肩關節、頸椎與手腕都會受到影響。因此,不論坐的是哪種椅子都應該維持主動式坐姿,以減輕脊椎及上半身關節所受到的外力。千萬別在不知不覺中傷了身體而不自知。當然維持姿勢的肌肉很快就會疲勞,但這也是身體正常的警訊,提醒您起身活動筋骨的時間到了。
不論您的坐姿是否正確,每坐一個小時就應該起身活動10分鐘,尤其是天冷時,肌肉容易緊縮,更需要多活動才能避免傷害的產生。
◎下面介紹三個放鬆肌肉的運動︰
●蛇運沖天︰站姿,雙手盡量向天花板伸直,做出想要摸到天花板的動作。維持5秒,重複10次(圖4)。
●金蛇擺腰:站姿,雙腳張開與肩同寬,右手盡量向右側伸,維持5秒,換左手向左伸,維持5秒,左右各做10次(圖5)。
●銀蛇轉運:站姿,雙腳張開與肩同寬,左手盡量向右側伸,維持5秒,換右手向左伸,維持5秒,左右各做10次(圖6)。
(作者為衛生署桃園醫院物理治療師)
飲食改吃好鹽 當心缺碘會變胖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211&f_SUB_ID=1719&f_ART_ID=442000
【聯合報╱記者陳雅芃/台北報導】2013/02/21
鹽吃太好,小心體重上升!一名40歲出頭的婦人,刻意忌口、運動,還是無法瘦下來,直到求助醫院減重門診,檢驗才發現是甲狀腺機能低下,問題就出在平常愛吃好鹽。
萬芳醫院統計,缺碘性甲狀腺機能低下的肥胖人數,門診量一口氣增加近2成,其中45歲以下患者,多半都是因「鹽吃太好」惹禍。
萬芳醫院復健部減重中心個管師張家恩說,民眾每日應攝取約100到200微克的碘。不過近年來流行吃好鹽,像玫瑰鹽、岩鹽等,由於這類鹽巴未額外加碘,導致許多民眾出現缺碘性甲狀腺機能低下肥胖的情況。
萬芳醫院復健部減重中心醫師林硯農說,肥胖有兩種,肇禍於飲食熱量、飲食習慣不佳的「外因性肥胖」最多,約占肥胖人口的95%至97%;而因為遺傳、基因、病理因素所導致的「內因性肥胖」只占3%至5%,甲狀腺機能低下就屬於後者。
張家恩說,一名40多歲的家庭主婦,身高153公分、體重60公斤,怎樣都瘦下來,經過醫院抽血發現甲狀腺低下,經進一步詢問,得知該婦人家中使用未含碘的鹽類來烹調食物。
經改用一般鹽類後,該名婦人體重就減少2至3公斤。
※ 相關報導:
* 好眠身心愉快 睡飽卡贏吃補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feb/21/today-health6.htm
不要輕忽失眠問題,有研究發現,有失眠困擾的人會比一般人高出34倍的機會有身體心理方面的疾患,所以失眠也是身體出狀況的警訊。
◆ 器捐考慮新增「無心跳捐贈」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207&f_SUB_ID=5600&f_ART_ID=442086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02/21
目前僅限腦死器捐
國內器官來源稀少,尤其以腎臟等待人數最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明天將討論「無心跳捐贈」摘取器官的準則,初步訂定,經過兩位專科醫師判定死亡已不可避免、撤除維生設備後,心跳停止兩分鐘可摘取器官移植。希望讓器官捐贈除了腦死捐贈以外,新增來源。
國內器官捐贈目前需經過兩次的腦死判定,加上國人捐贈風氣仍有待推廣,以致每年有七、八千人苦苦等候器官移植,去年捐贈者就不到200人。
為了改善長期以來器官捐贈數與等候移植人數間的差距,除現行經腦死判定的捐贈外,國內正考量以心臟停止跳動後進行捐贈作業的可行性,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明天下午將邀集各界討論相關的作業程序。
「無心跳器官捐贈摘取準則」由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操刀撰寫。柯文哲說,不少患者有意願捐贈器官,卻不符合腦死判定程序。例如他曾經遇過一名研究生因為躁鬱症跳樓自殺,急救輸血1萬6000cc仍血流不止,骨盆腔全碎,媽媽知道救不回來,願意讓兒子捐贈器官,但是研究生沒有腦死,完全不符合腦死判定程序,家屬的一番美意只能作罷。
還有一些車禍、外傷的患者,如果傷及肺部,在腦死判定程序中,有一道程序是「停止呼吸測試」,需停止呼吸器10分鐘,患者根本撐不過腦死判定階段。
在準則中初步訂定,經兩名相關專科醫師確定為生命末期、死亡已不可避免、並在家屬同意撤除維生設備、心跳停止2 分鐘後,可以摘取器官。
柯文哲也說,心跳停止的器官捐贈者,除了心臟之外,其他器官都可以捐贈,不過術後的移植成功率較腦死捐贈者差。因此國外作法認為對於需腎臟移植者幫助最大,因為腎臟移植若失敗,還可繼續洗腎。
以國外的經驗,同意無心跳器官移植後,約有8%至25%的換腎者,是接受無心跳的器官移植。
◆ 美藥物過量致死率續上升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302210004-1.aspx
中央社 2013-02-21
「美國醫學會期刊」報導,美國官方統計資料顯示,藥物過量死亡率連續第11年上升,容易導致上癮的止痛藥尤其值得注意。
「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昨天報導,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統計顯示,2010年全美各地總共發生3萬8329件藥物過量致死的案例,其中有60%的死亡案例與處方籤藥物以及非禁藥有關。
統計報告指出,包括奧斯康定(OxyContin)、維可丁(Vicodin)在內等鴉片類藥品,發生服藥過量問題最為嚴重,每4件服藥過量致死案例當中,高達3件都是與鴉片類藥品有關。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主任佛利登(Thomas Frieden)對媒體表示,藥物過量致死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且正迅速惡化。
他也表示,許多醫師與患者都不了解這些藥品的成癮程度有多強,醫師常常開立這些藥品給病人做為止痛之用但其實是可以給病人換吃危險性較低的其他藥物。
◆ 不問病史忙「淘金」 白色巨塔怎麼了?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7706432.shtml
【聯合報╱本報記者詹建富】2013.02.20
民國八十四年台北榮總引進國內第一部體外震波碎石器,之後各大醫院相繼引進,形成另類的「軍備競賽」;現在全台已有超過兩百台震波碎石器,分布在各醫院。
醫院斥資購買高價的醫療儀器,除可展示醫療水準外,最重要的是,它往往是招徠病人的宣傳利器。
體外震波碎石可免除病人麻醉、開刀的痛苦,而且侵犯性小,透過震波碎石就能讓石頭隨尿液排出。
儘管泌尿科醫學會訂有震波碎石的治療指引,針對治療的適應症,以及哪些病人不適合接受震波碎治術,都訂有規範;但許多醫院購置儀器後,卻是一心想求回本,鼓勵病人接受震波碎石,才會讓一名病人一年內打了卅六次震波碎石驚人紀錄,這個「紀錄」恐怕沒有醫師敢拿到世界泌尿科醫學會去發表。
試想,如果病人欠缺醫療知識到處逛醫院,甲醫院治療無效,改到乙醫院,接著再到丙醫院,難道後來接手的醫師竟從不問患者的病史,多詢問一下過去打過幾次碎石?是否該進一步思考或選擇其他治療方式,而不是千篇一律安排上碎石儀打震波。
台灣的健保由於採論量計酬,雖然健保局訂有核刪措施,但部分醫界人士看準其中的漏洞,只要病人上門,就鼓勵病人接受治療,至於是否治療得當或需要另行手術,則是另一回事。
從一名病人一年打這麼多次的震波碎石治療,我們看到醫界是從病人的結石裡找到另類的「淘金術」,而不是真正想替病人正確而安全的取出石頭。
※ 相關報導:
* 濫用震波碎石? 疑醫院虛報
http://www.udn.com/2013/2/21/NEWS/HEALTH/HEA16/7709156.shtml
一名腎結石病人在一年間被申報做了三十六次體外震波碎石治療。經聯合報昨日報導後,健保局研判內情極不單純,有可能是醫院虛報費用,或是病人白挨好幾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