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3

BigBrain 計畫繪製出完整的 3D 人腦圖譜

Whole human brain mapped in 3D
http://www.nature.com/news/whole-human-brain-mapped-in-3d-1.13245

為期十年的 BigBrain 計畫,產生 1 TB 的細緻大腦解剖圖譜

Helen Shen,
Nature, 20 June 2013, Corrected: 21 June 2013
doi:10.1038/nature.2013.13245

一個跨國的神經科學家小組,對一位 65 歲女性的腦部,進行切片、造影以及分析,據此創造出迄今最詳細的「人腦輿圖」(見原站下方影片)。此圖譜,稱為「BigBrain」,以顯微等級的精確度展現神經元的組織,將能協助釐清或甚至重新定義源自於數十年解剖學研究的腦部區域構造。

"這些圖譜的品質可比擬成地球的地圖學家自 17 世紀(地理大發現)以來所能提供的最佳版本," David Van Essen 表示,密蘇里州,華盛頓大學聖路易分校的神經生物學家,他並未涉及此研究。他表示,這一組嶄新且改善過的解剖學路標,允許研究者更精確地將不同類型的資料 -- 諸如基因表現、神經解剖學與神經活動 -- 合併到腦部的特定區域上。

腦部是由大小不同的神經元所構成的異質網路。神經元的形狀從三角形到圓形不等,或疏或密塞滿不同的區域。BigBrain 揭露神經元在大腦皮質與整個腦部區域中的分佈變化 -- 這樣的差異性被認為與截然不同的「功能性單元(functional units)」相關。

這個圖譜由 7,400 個腦切片所組成,每一個都比人類頭髮還細。各部份透過顯微鏡成像總共花了 1,000 小時,並產生 1 TB 的資料。加拿大與德國的超級電腦運算了好幾年,自影像重新建構出一個三維體積成像(three-dimensional volume),並校正了個別組織切片的破裂與皺摺。

研究者今日在 Science(註 1)上描述他們的成果,而且會將完整的資料組公開到線上。它以 20 微米的解析度 -- 比一般基於全腦掃描的 1 mm 解析度圖譜高了 50 倍。

"就我們非常細緻地辨別人腦結構與生理學特性的能力而論,這完全改變了遊戲(規則)," 共同作者 Alan Evans,加拿大 McGill 大學,Montreal 神經研究所的神經學家,在 6/19 的記者會上表示。

"它們的品質看起來真的非常高," Christof Koch,西雅圖 Allen Institute for Brain Science 的首席科學主管表示。Allen Institute 維護他們自己的人腦圖譜,他們所提供的結構化資料比這項最新研究稍微差一點,不過包涵廣泛的註解與基因表現圖譜(註 2)。


研究路線圖

BigBrain 是 Human Brain Project 的一部分,那是一個為期十年,10 億歐元的歐洲倡議,要創造出一個人腦的超級電腦模擬。詳盡神經知識的叢集化(clustering)能協助設定實際的參數以供模擬,第一作者 Katrin Amunts 表示,德國 Heinrich Heine University Dusseldorf 的神經科學家。

雖然此圖譜只顯示來自一人腦部的資料,但那對於「在未來詮釋來自其他大腦的資料」而言,是一個重要的起點,Van Essen 補充,他將 BigBrain 與「第一個人類基因組定序」相比。"從一人獲得真正精確的圖譜,我認為是非常有價值的," 他說。

這個圖譜將成為一種與其他資料組並列的參考文獻,而 BigBrain 團隊計畫與 Allen Brain Institute 研究,與來自他們二個資料庫的資訊相連。


運算推動

自 BigBrain 從 2003 年開始努力以來,技術的改進讓研究者能以 1 微米的解析度掃描人腦切片。不過要以這麼高的解析度完成另一個圖譜,將會產生大約 2 萬 TB 的資料 -- 比今日最先進電腦所能有效處理的還要更超過,Amunts 說。

"科技不斷迅速發展," Sean Hill 表示,瑞典斯德哥爾摩 International Neuroinformatics Coordinating Facility 的常董。不過他提到,當神經科學朝 big data 轉移時,資料管理與處理的問題將需要更多資源與關注。"這是某樣東西只會變得愈來愈頻繁的一個例子," Hill 說。

Amunts 這個團隊已經開始進行「brain number 2」的測繪了。

※ Google 或許可與歐盟談條件,協助處理這些運算問題,以免除一堆其他的法律訴訟。相關報導:

1. Amunts, K. et al. Science 340, 1472–1475 (2013).
http://dx.doi.org/10.1126/science.1235381

2. Hawrylycz, M. J. et al. Nature 489, 391–399 (2012).
http://dx.doi.org/10.1038/nature11405

從眼到腦:在單個細胞的解析度下測繪視網膜神經元之功能性連結
改寫教課書:新發現挑戰神經元如何運作的傳統智慧
全球首創矽腦晶片可辨識人物
科學家以DNA 創造出第一個人造神經網路
腦對腦界面允許在大鼠間傳輸觸覺與運動資訊

腦神經解密精神疾病新契機
科學家解釋電腦為何會崩潰但我們不會
好萊塢的換乳宣言

1 則留言:

fsj 提到...

3D人腦模型 史上最精密

自由 2013.06.22

〔編譯陳維真/綜合報導〕科學家打造出有史以來解析度最高的3D人腦數位模型,能使科學家看到前所未見的小細節,有望造福研究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和其他病症的科學家。

有助阿茲海默症等失智症研究

德國和加拿大的科學家將一名六十五歲婦人捐出的大腦小心翼翼切成七千四百個二十微米(一微米為百萬分之一公尺)厚的薄片,每片厚度只有人類髮絲的一半,再將這些薄片放在載玻片上,加以染色,凸顯細胞結構 ,然後用高解析度的掃描器數位化,接著再用這些資料重建出3D的人腦數位模型。這項工作花了十年才完成,八百億個神經細胞一覽無遺。

在研究上,科學家可利用模型找出健康的人與病人的大腦有何差異。在臨床治療上,在阿茲海默症病患頭部植入電極導線時,3D人腦模型可讓醫生更精準的找到位置或移動。

這項名為「大腦」(BigBrain)的計畫屬於歐盟斥資五億歐元推動的「歐洲人腦計畫」的一部分,研究結果刊登在美國「科學」期刊。所有資料也會免費提供給全球的神經科學家,協助研究。

德國尤利希研究中心阿穆茲教授形容,使用這個模型「就像使用Google Earth,可以看到3D重建影像完成前看不到的細節。」劍橋大學醫生佛萊契打算用3D人腦數位模型來研究飲食失調,他說,「我們可研究人的反應,然後標記在人腦模型上,可以從大腦皮質的每一層研究到各個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