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7

為美麗灣、悠活解套?保護區開發大鬆綁

◆ 為美麗灣、悠活解套?保護區開發大鬆綁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054312.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2013.07.26

環保署提出環評法修正草案,擬大幅放寬在集水區、國家公園及自來水保護區的開發案,一旦修法通過,開發面積500平方公尺以下、或累積面積2500平方公尺以下,只要經主管機關同意,可不必實施環評,砂石業者、建商、旅館及遊樂業者可能堂而皇之進駐。環保署今天上午舉行公聽會,由於衝擊面很大,公聽會環保團體砲聲隆隆。

該項「環評評估細目及開發範圍認定標準」修正草案,涉及鬆綁的環評範圍涵蓋水庫集水區,未來進行開路、興建新社區、設立休憩旅館遊樂區、擴大新市鎮範圍、汙染產業進入第二級水庫集水區等環評將大幅鬆綁。

公聽會上,立法委員及砂石業者大聲叫好,認為有助地方經濟發展;但環團則力強力抨擊該項法令鬆綁,是為了美麗灣、墾丁悠活麗緻案解套,大開水源區或生態敏感區的開發之門。

這次環評修正重點包括水庫集水區、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政策環評內的社區或舊市區更新、以現有設施重新申請許可、碳封存場址開發等四部分。凡在水庫集水區範圍內申請開發面積500平方公尺以下或累積面積在2500平方公尺以下,經水庫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可不必實施環評。

支持修正者中許多地方政府及民代表示,台灣地狹人稠,土地不夠,水庫集水區範圍太大,如一律不准開發,不利台灣經濟發展,但反對者則認為一旦開發,水庫水質不保,恐造成人民健康受損。

另一爭議點是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政策環評內社區或舊市區更新的法令放寬,支持者認為可加速都市更新,加速經濟發展,但被認為少了環評監督,恐使環保爭議增加、產權糾紛增加。再者是以既有設施重新申請許可規定放寬,被認為會造成弊端重重,投機取巧案件大增。其四是碳封存場址開發,原規定是要環評,但修正案開放了三項行為可不必環評,支持者認為有利於天然氣、石油鑽探開發,有利經濟,但反對者認為有圖利財團情事。

※ 相關報導:

* 環評鬆綁?公聽會激辯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054357.shtml

....環評法修正草案,涉及鬆綁的環評範圍涵蓋水庫集水區、國家公園及自來水保護區,包括於水庫集水區進行開路、興建新社區、設立休憩旅館遊樂區、擴大新市鎮範圍、汙染產業進入第二級水庫集水區等,都涉及鬆綁,正反雙方僵持不下。

立委蘇清泉及台南市市政府代表部分民眾、砂石業者均表贊成,認為台灣地狹人稠,土地不夠,水庫集水區範圍太大,如果一律不准開發,不利台灣經濟發展。

環保團體則堅持反對立場,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常務理事吳麗慧質疑,此次修法涉嫌為美麗灣、悠活、義大世界、台南夢世界等爭議開發案解套。

環團代表粘麗玉也表示,修正案無異將大開水源區或生態敏感區的開發之門,一旦立法通過,包括1500公尺以上高山、農業用地、國家重要濕地、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等,可免環評就可大幅開發新社區或擴大開發。



◆ 找不到網頁? 提醒保育瀕絕動物
http://www.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43056

【台灣醒報╱記者林佳琪╱台北報導】2013.07.26

為推廣動物保育,保育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起「找不到網頁」計畫。鑒於俄國境內許多稀有動物瀕臨絕種,推廣保育觀念極為迫切, WWF將與俄國第二大社群網站Odnoklassniki(意為同學)合作,將所有「404找不到網頁」都改為瀕臨絕種動物的畫面。

雙方合作後,過去網頁連結損壞或伺服器無法定位時,出現的「404找不到網頁」的錯誤畫面,將配上瀕臨絕種動物的圖片,以傳達保育瀕臨絕種動物的急迫性。

未來,不僅北極熊和西伯利亞虎等瀕絕動物將隨機出現在網頁上,頁面中也會有WWF連結,瀏覽者可點選進入後捐款給基金會。瀕絕動物的圖片,是依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所公布的瀕絕動物名單來挑選。

Odnoklassniki是俄羅斯第二名受歡迎的社群網站,擁有多達1億4千5百萬的使用者,平均每天有3千4百萬名訪客造訪Odnoklassnik;根據亞馬遜的子公司Alexa Internet統計網路流量的排名,Odnoklassniki為全球第67名。

俄社群網站使用者眾多,對於推廣保育快速又省力。WWF俄羅斯代表邦達洛娃說:「若無社群網站用戶的協助,光靠我們根本無法維護俄羅斯的野生動物多樣性。我們非常感激能和Odnoklassniki社群網站攜手合作。」

「404找不到網頁」除了被WWF拿來推廣保育,歐洲兒童保護組織也曾用類似的手法,刊登失蹤兒童相片,擴大協尋。用創意的方法來推廣動物保育,讓民眾在瞭解保育的急迫性之外,也能會心一笑。

※ 相關報導:

* 「圓仔」未睜眼 肚餓、便便靠叫聲
http://udn.com/NEWS/LIFE/LIF1/8054016.shtml

....動物園指出,新生大貓熊幼仔出生後頭一、兩天,會有持續較長時間的尖叫行為,這是當幼仔露出母體外感到陌生環境與寒冷時發出的聲音。從「圓仔」出生的影片,就可以聽到尖銳的叫聲,是呼叫媽媽趕快把牠抱起來。動物園秘書張志華說,「圓仔」肚子餓時也會大聲叫「餓」,似乎在呼喚保育員趕緊餵食。

* 遼寧巨型野山蔘 重達469克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307260244-1.aspx

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最近挖出一顆巨型野山蔘,莖、葉加起來有1公尺高、重量達469克,是中共建政60餘年來發現的最重野山蔘。

* 細足鈍額蟹 觀新藻礁區「新住民」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l/26/today-north1.htm

桃園在地聯盟和永興社區去年六月在觀音、新屋外海藻礁區,發現未列入台灣物種的「細足鈍額蟹」,經過一年多來追蹤觀察,至少發現十隻次以上,他們希望觀新藻礁能成為這些身材苗條、體色橘紅、動作靈敏的螃蟹棲地。

* 太魯閣地質調查遇虎頭蜂 台大29人被螫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2/8053435.shtml

台大、師大六十五名師生,昨天在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慈母橋荖西溪調查地質,突遭黑尾虎頭蜂攻擊,廿九人螫傷送醫,其中一人逃離蜂群攻擊時跌斷腿,三人住院治療。

據了解,台大地質系因課程需求,暑假安排一連六天野外地質調查活動,荖西溪是觀察地質極佳場地,幾乎每年都到此實地教學。助教徐志煌表示,他參加過三次活動,都沒有碰過意外,「虎頭蜂可能是去年颱風後,生態環境變化才遷移到溪流邊。」

大貓熊圓圓當媽了!

24 則留言:

fsj 提到...

集水區環評鬆綁看看大甲溪上游…

【聯合報╱陳文奎/工程師(台中市)】2013.07.27

環保署提出環評法修正草案,擬放寬第二級水庫集水區開發案環評。難道過去高爾夫球場於山坡地和大甲溪上游達貝大壩集水區的濫墾危機,政府未得到教訓?

一位在英國攻讀學位的同事,曾於四十年前回台在台電任職,對水庫工程學有專長。一次筆者陪同他到大甲溪上游達見大壩視察。一到上游集水區附近一帶,他直言不諱:「怎會這樣?一面建大壩,卻放任人民在水庫集水區種果樹。如此水庫壽命因淤積崩塌土壤而報廢!決策的政府高層何以有如此怪異的邏輯?」

不幾年,他失望離開台灣。到機場送行,他對筆者說:「老弟!我深愛台灣,但台灣沒有讓我有深愛的機會。」這句話成為筆者一生的最痛。今天台灣的生態保護環境惡劣到什麼程度?大家心知肚明。半世紀前的噩夢,我們竟然又忘了。如今環評又鬆綁,是耶?非耶?



◆ 低汙工廠開發集水區 擬免環評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055860.shtml

【聯合報╱記者許俊偉、曹以會/台北報導】2013.07.27

環保署擬開放低汙染工廠在第二級水庫集水區內,經主管機關同意即能免環評。環保署昨為此召開公聽會,遭環保團體批評將「大開水源區開發之門」。但環保署回應,「其他類高汙染工廠」在第一級水庫集水區內一律要環評,比現制還嚴格。

環保署擬修正「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放寬低汙染工廠在第二級水庫集水區內可免環評。環團昨在公聽會上砲聲隆隆,草山文史工作室常務理事文海珍質疑,台灣水資源匱乏,若同意放寬,對生態敏感的水源區破壞「令人不敢想像」。

環保署綜合計畫處處長葉俊宏說,台灣水庫集水區占全國三成六的面積,不少縣市屢次反映過度嚴格的環評規定限制地方發展,該署前年開始檢討。

葉俊宏說,現行水庫集水區未分級,「三高」(高汙染、高排放、高耗能)工廠進駐都要環評;除此之外的「其他工廠」,除非是開發面積在五百平方公尺以下(約一百五十坪)、累積開發面積在兩千五百平方公尺以下,否則一樣全部要環評。

葉俊宏說,這次修正將全台九十六個水庫集水區,依生態敏感性分為兩級,像石門、翡翠水庫等供應飲用水者為第一級,共七十五個,僅廿一個供應農業用水等生態較不敏感的水庫被列為第二級;三高以外的「其他工廠」則再細分成「高汙染」和「低汙染」兩類。

外界質疑,這次修法是為美麗灣及墾丁悠活案解套,環保署強調,這次修正完全未更動休憩旅館遊樂區的相關環評規定。

對於農路開發免環評,翡翠水庫管理局表示反對,翡管局表示,農路易造成開發過度,影響水庫集水區水保,破壞與邊坡沖蝕,造成水庫淤積嚴重。

※ 相關報導:

* 環保聯合稽查 15水泥廠挨罰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1/112013072700271.html

水泥工廠汙染環境為人垢病,台南地檢署率領環保、警方人員,同步稽查全市三十家水泥工廠,有十五家分別違反空氣汙染防制法、廢棄物清理法或水汙染防治法,稽查人員均當場告發,合計最高可罰七百六十一萬元。

* 天母搶救「綠玉」 連署反國地開發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055777.shtml

北市財政局與國防部欲聯手開發天母國小附近的國有土地,計畫作為醫美中心、旅館。不過,附近居民抗議,指基地內有文化局指定保護老樹13棵,還有羅友倫將軍故居,呼籲停止開發,保留老樹作為公園綠地。....根據財政局資料,該基地屬第三種住宅區,目前以「設定地上權」方式辦理,權利期限為70年,未來可開發作為醫美產業、健檢中心、產後護理之家、旅館等,預計8月底公告招標,9月決標,11月簽約。



◆ 明年7月起…紐約州禁賣魚翅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3.07.27

紐約州長郭謨26日簽署禁令,明年7月1日起禁止買賣魚翅,藉此保護鯊魚。

郭謨說,為滿足全球市場需求,估計每年有7300萬條鯊魚被殺。他說:「 (為魚翅而捕鯊)不僅過程殘忍,而且影響海洋生態系統的自然平衡。」

環保組織說,鯊魚從食物鏈中消失,會導致其他魚類過度生殖,破壞海洋生態系統。

紐約州禁令從明年7月1日生效,但因應某些需求,容許銷售兩類小鯊魚 (dogfish)的鰭,牠們被視為北大西洋數量最多的鯊魚。

「美國愛護動物協會」的帕楚克.關說:「我們肯定認為絕對不該有例外,但這會保護絕大多數的鯊魚。」他說,魚翅被視為一種奢侈的美食,而大多數廚師不使用小鯊魚的魚鰭來做魚翅。他還說,美國另外七個州和三個美國太平洋屬地,已禁止魚翅交易,包括加州、夏威夷、伊利諾州、馬里蘭州、德拉瓦州、俄勒岡州、華盛頓州、美屬薩摩亞、關島和北馬利亞納群島。

國際野生救援協會 (WildAid)的總監奈斯說:「陷入困境的鯊魚群終於有一個喘息的機會,紐約是美國最後關閉的一個主要魚翅市場,並鼓勵中國進一步減少對魚翅的需求。」



◆ 科博館:中國真菌靈芝為世界新種

【陳界良/台中報導】2013-07-27 中國時報

很多民眾可能不知道,靈芝(左圖,陳界良攝)、樟芝、桑黃、茯苓、冬蟲夏草等知名的中藥材,其實都屬於「真菌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吳聲華研究並發現,在中國流傳二千多年的靈芝,還是世界新種!

「大型藥用真菌特展」昨天起到明年二月廿三日在科博館展出,現場展示卅六種國內外知名的藥用真菌,相當難得。

科博館指出,經吳聲華研究發現,原來流傳中國兩千年的知名藥用真菌「靈芝」(赤芝)是世界新種!以往國際上一直以為是歐洲的靈芝。科國館經跨國合作,近年在藥用真菌分類學上還陸續發現,台灣特有的牛樟芝和香杉芝為世界新屬,正宗的桑黃為世界新種。

策展人吳聲華表示,包括靈芝、樟芝、桑黃、冬蟲夏草、茯苓等知名中藥材,都是真菌類的家族,稱為「藥用真菌」,這些真菌種類被民間認為具有保健或醫療效用。

fsj 提到...

社論-狂犬病蔓延 國內防疫有大漏洞

【本報訊】2013-07-27 中國時報

狂犬病疫情升高,全省各地已出現七、八十隻路倒死亡的可疑鼬獾,國內也出現遭狂犬病鼬獾咬傷人的確診病例。種種跡象顯示,在台灣絕跡五十年以上的狂犬病已經在全台蔓延擴大,國內防疫再次面臨嚴峻的考驗。

狂犬病感染後未及時醫治的死亡率高達百分之百,但並非絕症,早在一八八五年,法國科學家巴斯德就發明了疫苗,可事先防範;後來又有免疫球蛋白的出現,可作為被咬傷後的治療藥物。只要防疫工作徹底,狂犬病並不像SARS或禽流感等新興疾病般那麼可怕。

但因狂犬病可藉貓、狗、貂等寵物類傳染,不易根治,所以,在本月中台灣證實出現狂犬病鼬獾之前,全球只有台灣和其它九個國家屬於狂犬病絕跡國家,可見絕大多數國家都是狂犬病疫區。可惜,七月十七日農委會突然宣布,台灣出現狂犬病確診動物病例,第二天,台灣就自非疫區除名,成為狂犬病疫區,台灣向來自豪的公衛成果又破功,國人健康也陷入不可知的風險中。更可慮的是,檢視這次狂犬病現蹤過程,防疫大網可說漏洞處處。

面對這一波狂犬病風暴,第一個要問的是,一個絕跡五十年以上的傳染病,為何如平地一聲雷般,說來就來?防疫第一要務是鎖定源頭,才能擬定作戰計畫,斷絕傳染途徑,殲滅病毒,保障人民健康。但至今,農委會和剛升格的衛生福利部已經開過兩次會,問官員狂犬病毒源何來?答案仍是「不知道」!

面對質疑,農委會防檢局提出數據與檢驗報告,振振有詞表示,歷年都有監測、採樣,都沒有發現狂犬病病毒。這種說法也許代表國內防疫動作並未鬆懈,但如今沒來由的出現大量死亡鼬獾,感染地區從南投到台東,已經跨越中央山脈,連台大學者都直言:「台灣山區已經全部淪陷,成為疫區!」民眾心頭不免懷疑,難道是防疫、採樣有漏洞,導致對監測結果判讀有誤?

事實上,農委會的防疫專業的確讓人畫問號。早在去年五、六月間,台大教授監測溪頭發現的受傷鼬獾,就懷疑是狂犬病,並且上報農委會。結果,農委會自己承認,因為台灣已經五十年沒有狂犬病,所以當時「沒想到」可能是狂犬病!由此研判,從去年夏天到今年七月,農委會可能整整浪費了一年的防疫時機,也難怪農委會特生中心從去年十月到今年六月才八個月的調查,就出現一百多隻不明路倒動物,其中又以鼬獾七十五隻占絕大多數。這些都可能是防疫慢半拍的佐證。

狂犬病防疫還有一個漏洞是,因為半個世紀沒有病例出現,第一線醫生嚴重缺乏診斷經驗,很可能形成誤判而延誤救治時機。在台東出現的首例被鼬獾咬傷的患者就醫時,醫生第一時間的診斷,只當成一般動物咬傷處理。幸好這位患者有生物學背景而心生警惕,救了自己一命。防疫需要完善的政策,更需要第一線的醫療單位能充分配合,這是國內對抗狂犬病時,另一個要補的洞。

狂犬病是人畜共通疾病,不僅要治動物,還要治人。國內出現第二、三、四例被咬疑似病例時,馬上暴露出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免疫球蛋白不足。國內至今只有三瓶,台東患者用掉一瓶,還剩二瓶。如果後來出現的三名被咬者也確診為狂犬病患者,馬上就會面臨少一瓶免疫球蛋白的困境。屆時,要怎麼「喬」誰能打、誰不能打?三人中,要「犧牲」哪一人?這種人命關天的抉擇,沒有人能做決定!

幸好,後來發現只有兩人被咬,國內僅剩的兩瓶還夠用。真是好險!但面對不治就是死亡率百分之百的狂犬病,防疫和醫療單位有多少本錢可以叫「好險」? 話又說回頭,如果一年前,病毒還沒有全台擴散時,農委會就警覺了狂犬病可能現蹤,並展開防疫工作、採購疫苗等藥品,現在又何致陷自己和國人於「好險」的境地?

農委會主管動物防疫,應該具備最充分的防疫資訊與專業,但去年才發生前防檢局長許天來隱匿禽流感疫情,被民間關心防疫人士以《不能說的秘密》戳破謊言的醜聞。如今面對狂犬病捲土重來,農委會可能不敢再隱匿,但有無延誤?該有的防疫動作是否到位?民眾心裡恐怕還是會畫一個大問號。

※ 相關報導:

* 台東咬人錢鼠 疑染狂犬病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8055880.shtml

農委會昨天深夜證實,除了南投水里又有鼬獾被驗出狂犬病毒,另隻在台東市咬傷民眾的錢鼠,也被驗出疑似感染狂犬病毒,後續經進一步基因序列比對,若證實是狂犬病毒,將是鼬獾以外的動物被發現感染狂犬病。

* 錢鼠疑染狂犬病 台東急滅鼠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8056356.shtml

台東出現首例錢鼠感染狂犬病疑似個案,學者擔憂當地疫情擴散。環保署毒管處長袁紹英上午表示,環保署已緊急調集滅老鼠藥送往台東縣,進行施藥工作,杜絕狂犬病毒可能隨老鼠四處流竄。但他表示,目前尚無全台全面施藥滅鼠打算。

* 小檔案/錢鼠非老鼠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8055905.shtml

錢鼠的身形及毛色跟老鼠長得很像,但是錢鼠並不是老鼠,兩者是不同「目」的動物。一般鼠類屬「齧齒目」,錢鼠則是「食蟲目」,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牙齒,鼠類只有門齒與臼齒,但是錢鼠的牙齒全部都有。錢鼠為食蟲目,主要以昆蟲或無脊椎動物為主食。「錢鼠」之名,據說是因為會發出尖銳的「滋!滋!」聲,很像錢幣落地的聲音。

* 狂犬病 仍侷限野生鼬獾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307270107-1.aspx

防檢局上午公布確診狂犬病野生鼬獾6例,比昨晚增加的1例是之前報導車禍壓死的鼬獾;另昨晚公布的錢鼠案例為類狂犬病,疑似非狂犬病,下週基因定序後確認。

防檢局局長張淑賢說明,麗莎病毒有7種基因型,狂犬病為其中一種(Rabies)。錢鼠國外資料顯示普遍有第三型,但台灣首次驗出,而連同第三型在內的6型,都是類狂犬病,不一定是Rabies病毒,所以家畜衛生試驗所還要進一步做基因定序確認,結果下週公布。

* 染病毒未打疫苗 發病率三成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55895.shtml

「我在市區被流浪狗咬到,要打狂犬病疫苗嗎?」近日衛生單位湧進民眾電話,擔心不已。有學者呼籲,感染狂犬病病毒發病率為三成,萬一發病致死率才是百分之百,政府應向民眾說清楚,減少恐慌。....翁瑞宏指出,感染病毒會不會發病,和身體感受性、病毒量進入體內的量有關;若病毒量少,較不易蔓延到大腦造成急性病毒性腦脊髓炎。



◆ 特生中心:若錢鼠染狂犬 麻煩大了

【聯合報╱記者黃宏璣/南投縣報導】2013.07.27

「連生態系比低階的錢鼠都難逃狂犬病襲擊,這下麻煩可大了,應速擴大採樣檢驗!」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哺乳類動物研究專家昨晚獲知連食蟲目、接近家庭的錢鼠都感染狂犬病毒,憂心忡忡的說:「如果確是如此,那就很棘手了」。

特生中心主秘楊嘉棟指出,鼬獾屬食肉目,在生態系較高階,錢鼠屬食蟲目在生態系較低階,生活習性大不同,牠平時很怕生,但因會跑進民宅,嘴巴尖尖的被稱為錢鼠,寓意會為屋主帶來錢財,見人就跑,如果狂犬病從食肉目延伸到這種食蟲目,真的很棘手。

組長鄭錫奇說,因為錢鼠靠近住家還常跑進民宅,如果牠感染狂犬病毒,威脅更大,依往昔經驗,狂犬病帶原者以食肉目為主,從未聽說錢鼠是狂犬病帶原者,這真是狂犬疫情的一大警訊。

鄭錫奇曾深入坊間調查了解錢鼠的生活習性;他說,家貓也會捕捉錢鼠做食物,如果連錢鼠都成為狂犬病帶原動物之一,讓人震驚,實際情況如何?防疫單位應速動員在染病錢鼠附近大規模取樣檢驗追蹤,確認到底有多少動物染病。

鼬獾染狂犬病出現的症狀,在錢鼠身上也是同樣情況,鄭錫奇指出,如果發現平時膽小怕人,見人就跑的錢鼠,忽然變得不怕人,同時還會攻擊人類,或有口吐白沫情況,眼神呆滯等,就要避開絕對不要冒險去抓,「這種情況,人類反而要快跑了。」

※ 相關報導:

* 專家看狂犬防疫:危機總動員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8055890.shtml

....特生中心動物組長鄭錫奇說,錢鼠屬於哺乳動物家族中最原始的有胎盤類—食蟲目成員之一,與人類最親近,常會跑進住家活動,台東市區都出現錢鼠染患狂犬病毒,雖然說只有一隻,但可能是冰山一角,連這種食蟲目動物都會染此病毒,防疫單位絕不可等閒視之。

* 我通報OIE 染狂犬病鼬獾為中國種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l/27/today-life2.htm

防檢局已通報OIE(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台灣的狂犬病疫情,不過,對遭感染動物通報的卻是「Chinese Ferret-badger(中國特有亞種鼬獾)」,而非「Formosan Ferret-badger(台灣特有亞種鼬獾)」。專家認為,防檢局通報成「中國的鼬獾」是企圖掩蓋狂犬病毒長期存在台灣的事實。

* 法專家:狂犬病在台應不只1年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3889/112013072700082.html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狂犬病研究負責人布赫育今天舉歐美狂犬病傳染速度是每年五十公里指出,台灣去年五月發現的案例應不是首例,而且合理懷疑狂犬病存在於台灣應已不只一年。

....他表示,病毒的來源可以有兩種假設,一是病毒在台灣已經存在很久,但因狂犬病絕跡五十年,監測可能鬆懈,所以沒人知道。二是進口鼬獾引入,也許是來自中國大陸、也許來自東南亞,必須分析基因。布赫育指出,病毒在動物體內的潛伏期是十到十五天,但有些必須等待多年,所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設定非疫區的標準是要二年以上沒任何病例。

fsj 提到...

劉克襄/北宜公路可以消失嗎

【聯合報╱劉克襄】2013.07.29

或許是,談這個前瞻性政策的時機了。

二格山是貓空地區重要地標,海拔近七百,矗立盆地之南。山雖不高,近水則靈。此山後頭銜接翡翠水庫山林。在林道中散步,偶爾會邂逅不易記錄的中海拔鳥類和哺乳動物。我隱隱感覺,這些動物是從翡翠水庫滲過來的。

為何說滲?因為中間隔了一條台九線,北宜公路。如果沒有此路,翡翠水庫跟這裡的連結會更為緊密,森林愈加擴大。假以時日,應該會形成一塊不下陽明山,更像國家公園的自然環境。而雙北市五百萬人飲水的命脈,便在那方維持良好的山谷,永續地保護著。

我很喜歡這樣完美的想像。想像一個城市,在不易取得土地時,還能在郊野創造大面積的綠色森林。但都會發展追求便捷交通和城市建設,往往背離此一方向。

二格山的前方是貓空,一處擁有百年歷史的茶園山區。每個年代,我們都在此努力,試圖打造出一個吸引眾多遊客的觀光環境。從八○年代產業道路的興築,到纜車之架立,其實都是循此面向思維。怎奈一波波的改造,最後都如煙火的施放。如今遊客人數寥落,長年處於蕭條狀態。

晚近不少在地人逐漸自覺,不敢再寄望纜車,或者期待相似的觀光振興計畫。他們想從友善土地著手,結合過去的人文歷史和地方產業,創造不同於陽明山的台北郊野風情。

若要朝此生態旅遊發展,台九線便成了改造的重心。如果它能成為台灣第一條生態公路,不再任由機車或私家轎車狂飆奔馳,很多符合環境保護的連鎖效應該會發生。

何謂生態公路,定義不少,譬如限速限量、夜間停駛、例假日局部開放通行、減少路燈裝置等等,都是可以好好規畫的內容。如今雪隧通車,台九線車輛數大為降低,坪林朝有機村發展。台九線真的可逐段嘗試,評估效果。銀河洞到坪林這一段如是,坪林到宜蘭更可朝大面積生態家園發展。

雪山隧道在開通時,造成大量水土流失。雖然一時還看不出顯著影響,大家卻疑慮日後翡翠水庫的蓄水量。若把台九線讓給翡翠水庫,一路還一路,或許是嚴重開發後,北部山區最妥當的水土保持政策。

再者,此線過去也是貓空地區重要的生活補給路線,許多山路因木柵地區觀光建設才消失。這些山路將來可整理,銜接木柵地區,規畫為允當的健行步道,甚至適合銀髮族活動。台九線若隱退,貓空成為台北盆地南邊的後花園,翡翠水庫更會減少直接的衝擊。

有陽明山在北坐落,貓空則在南豐厚了水庫的森林緩衝區,雙北會成為更適宜居住的都會環境。城市的發展不一定要交通建設,適時允當地減少一二條,反而更見高度,更見城市的遠見。

我們不用欽羨新加坡為花園城市,柏林為綠色都會。自己的城市也能打造綠色大夢。尤其在陷入核四是否興建爭議,還有一堆城市不斷謀地開發的窘境後,把此路線改為生態公路,或可一洗一味追求建設發展的負面印象。

※ 相關報導:

* 環保局廣告 竟成六輕宣揚片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1/112013072900195.html

網路近來流傳《與六輕為鄰》短片,全片宣揚六輕的好。令人訝異的是,片尾字幕竟是縣環保局廣告,環保團體質疑縣府替私人企業做廣告。副縣長施克和指該片悖離縣府環保政策,包商未經審查即PO網,將究責。



◆ 行道樹問題多 北市6樹種「畢業」

【聯合報╱記者吳曼寧/台北報導】2013.07.29

榕樹是台北市數量最多的行道樹,很多民眾都有在榕樹下乘涼、玩耍的成長記憶。但榕樹破壞力強,衍生不少問題,北市府將不再種植、慢慢淘汰。

從行道樹「畢業」的樹種不只榕樹。市府公園處主秘藍舒凢表示,枝條較脆的黑板樹、樹幹較脆弱的橡膠樹,因抓地力較差,颱風來臨時容易傾倒,考慮安全,也不再新植。

有些樹種具干擾性,同樣列進黑名單。藍舒凢舉例,木棉掉下的棉絮,易引起民眾過敏,也難清理;福木會散發瓦斯氣味;蘋婆樹果實有腐臭味,都不再種植。

榕樹是台灣原生樹種,生長速度快,株高可達廿公尺以上,茂密的枝葉帶來綠意。七、八○年代,市府為快速綠化城市,大量種植,遍地可見,榕樹也被選為北市「市樹」。

長期以來,榕樹坐穩北市路樹數量冠軍。依市府公園處統計,民國一○○年時,北市行道樹有一萬五千餘棵榕樹,其次的樟樹僅九千餘棵。

榕樹的問題也不少。公園處表示,榕樹會分泌一種酸,損害水泥建物,造成建物安全疑慮;根部竄起後,也會影響建物結構,或讓人行道磚塊碎裂,「不太適合種在都市」。

此外,颱風來臨時,淺根性的榕樹,容易成為危險源。市府公園處長劉國銘指出,榕樹抓地力不強,遇上強風、豪雨時,很容易傾倒,巨大的樹幹可能壓毀建物,或阻礙通行。

考慮到這些原因,近年榕樹已在路樹名單中「除名」。若榕樹生病死亡、天災後傾倒無法扶正,或有民眾反映榕樹侵害建物,市府移除後,將改種其他樹種。過去三年來,依市府公園處統計,平均每年減少一百餘棵榕樹,至六月只剩一萬四千八百八十一棵。

fsj 提到...

19年未見走私 「鼬獾恐背黑鍋」

【聯合報╱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2013.07.29

許多專家將病毒源頭指向「中國走私的鼬獾帶來病毒」,不過根據農委會動保、森林警察自八十三年查緝走私數量,至今十九年從未發現鼬獾走私,學者認為,第一種可能是:病毒「一直都在」;第二種可能是,帶進病毒的物種不是鼬獾,而是浣熊、貂科等走私動物。

長期追蹤外來野生動物的中山大學副教授顏聖紘說,鼬獾沒有寵物、放生市場,歷經多年統計全台所有外來動物,高達一三一種就是沒有鼬獾,完全不具寵物、放生等引進價值。他說,若境外移入並非經由鼬獾,過去因全世界只有中國大陸鼬獾染病,指向「病毒源自中國大陸」的推測就不能成立,病毒、物種也可能來自美國或東南亞地區。

台大獸醫系教授費昌勇指出,鼬獾生存力強、族群強大,大陸研究報告已顯示鼬獾可能是世界上第七種保毒動物,若病毒傳到台灣將馬上建立新病源。至於怎麼進台灣?費昌勇也認為,鼬獾走私可能性極低,有可能是其它動物,雪貂、狗,都有可能。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表示,狂犬病高風險動物不止是貓狗,若是其它野生動物,將會造成一場棄養浩劫,各國狂犬病疫區都是五十、一百年在抗戰,官方何不趁此機會整頓走私漏洞,進行全國寵物飼養大普查,掌握野生動物飼主,否則若引發野生動物棄養潮,衍生問題恐比貓、狗更大。

農委會明天將公布台東「疑陽性」的咬人錢鼠,是否感染麗沙病毒中的rabies型(狂犬病毒),台大獸醫系教授費昌勇認為「錢鼠不用擔心」,錢鼠不會建立自己的「毒源」,染毒後很快就死亡、也不太會咬人,重要的是先讓「上游」的鼬獾停止散布。

※ 相關報導:

* 誰帶原?何時入侵? 讓基因序列解密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58967.shtml

....存在這麼久為何最近才發現?林良恭說,感染率增加可能與族群增加有關,引進時間能從基因序列得知。他解釋,基因序列就像一串密碼,可看見「分子時鐘」,每一個突變點都能計算花多少時間。

林良恭說,防檢局握有最早三隻鼬獾的基因序列,一周前曾分析台灣、大陸鼬獾狂犬病毒有八十八%至九十二%相似度,等於最多有十二%是突變,推算約是十年至卅年前間引進,才會擴散至全台。

林良恭說,若能釐清鼬獾是帶原者,防疫就能鎖定鼬獾族群,畫出重點山區,不讓人靠近鼬獾族群密集之處。此外,現階段「專家會議」欠缺野生動物專家,他們過去有非常多調查與文獻,應借用長才廣納意見。

....台師大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壽先說,現階段的公開資料完全無法判斷傳染途徑,全台鼬獾有數十萬隻,確診出十一隻並不能代表任何事情,「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現在淪為各界「猜猜看」。

* 台大生:盲目撲殺 無助控制疫情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8058590.shtml

國立台灣大學關懷生命社學生昨天到新北市瑞芳國中,免費為基隆、瑞芳民眾飼養的貓、狗結紮及注射狂犬病疫苗,由於狂犬病疫情升溫,懷生社學生擔心流浪狗成為代罪羔羊,提醒政府若盲目捕捉及撲殺,無助於解決狂犬病疫情。....由於近日傳出為避免狂犬病疫情擴大,政府要對流浪狗「大開殺戒」,懷生社志工郭璇以印尼為例,希望台灣政府不要重蹈覆轍,她說,峇里島多年前傳出狂犬病疫情,大肆撲殺流浪狗後,疫情並未降溫,後因歐盟提供疫苗且建議搭配結紮,2、3年後狂犬病疫情才趨緩。

* 南投五鄉淪疫區 全台最嚴重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8058979.shtml

南投縣國姓鄉長福村、仁愛鄉中正村廿六日分別發現鼬獾屍體,昨證實都染狂犬病,南投縣迄今共有鹿谷、魚池、水里、仁愛和國姓五個鄉淪為狂犬病疫區,是全台最嚴重地區。

* 山居寵物 即起全面施打疫苗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59568.shtml

國內再添一例鼬獾確診狂犬病病例,新增案例來自於南投縣信義鄉,累計國內已有12例鼬獾確定感染狂犬病,全部集中在山區。農委會防檢局上午宣布,從即日起,將全面免費幫全國山區居民飼養的寵物施打狂犬病疫苗。

* 一般民眾 被咬傷才能施打狂犬病疫苗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59570.shtml

狂犬病疫情令民眾恐慌,衛生福利部和農委會今天舉行記者會,公布四大優先施打疫苗的對象;一般民眾除非被咬傷,否則不能施打。疾管署呼籲,若民眾有任何疑問,可打1922 防疫專線詢問。



◆ 放生須申請 違者最高罰250萬

【聯合報╱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2013.07.29

宗教團體以「慈悲之愛、放生功德」為由,野放麻雀、魚苗等動物,卻可能破壞生態,長期以來引發爭議;野生動物保育法原本只規範不得釋放公告的野生動物,農委會研議修法,未來無論放生任何動物都須申請,違者最高可罰二五○萬元。

農委會林務局指出,未來除了救傷動物野放,或動物侵入民宅移置野外,只要有放生行為都須向地方政府申請,違者可罰五萬至廿五萬元;若違害生態最高可處二五○萬元,並依行政裁量懲處主辦人或放生者。

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正草案最快本周四敲定,再送行政院、立法院審查。

針對政府修法管制放生,宗教團體大多表示已逐漸轉型,樂觀其成;動保團體則說,這是數十年來一大進步,愈來愈多佛教徒,在慈悲、智慧中轉型,例如改為救傷動物野放時,以遠觀方式祈福,但仍有放生團體執意放生,需全民檢舉。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四年前調查,台灣宗教團體每年至少放生七五○次,以鳥類、魚類最大宗,總量高達兩億隻。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顏聖紘說,全世界都有宗教放生爭議,最近新加坡發現緬甸烏龜、泰國發現美國的蝴蝶;不但活不了,更造成生態浩劫。

不過,現行法律只規範不能放生公告的野生動物,導致宗教團體漸漸挑選「不在清單內」的動物放生,演變成商業化的獵捕、繁殖,提供野放。

林務局三年前委託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研議修法規範大型放生的可能性,卻面臨違反宗教自由的爭議;直到最近終於找到宗教、保育團體都能接受的方式,從過去「限定物種」,改成「限制行為」。

林務局科長林國彰說,「只要動物從人的手上放回大自然,都算放生。」

不過顏聖紘說,政府常誤引入外來種,沒有好的示範,交給地方政府執法,「真的能落實嗎?」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指出,真正的佛法應是「悲智雙運」,近年來已有許多宗教放生轉型的成功案例,這次修法更是一大進步。

※ 相關報導:

* 放生爭議/盼建資料庫 明確規範易把關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058917.shtml

宗教放生將管制、開罰,多數縣市政府及宗教團體都表示「樂觀其成」,但地方政府的「生態專業」和「人力」有限,建議中央應建置各縣市生態資料庫,並訂出放生生物的具體規範,否則可能影響生物鏈。

fsj 提到...

狂犬病跨物種傳染! 台東錢鼠確診感染

NOWmews.com 記者簡怡欣/綜合報導 2013.07.30

狂犬病確定跨物種傳染!農委會晚間緊急召開記者會,公布台東錢鼠狂犬病檢驗結果,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台東錢鼠基因序列比對結果出爐,今(30)日確診錢鼠為狂犬病例;狂犬病疫情確定已跨物種傳染,國內狂犬病防疫將更加嚴峻。

台東錢鼠經家衛所基因比對後,確診為狂犬病第1型病毒,錢鼠檢驗結果和鼬獾狂犬病毒相似度近92%,確診為國內第15例狂犬病動物。

狂犬病疫情爆發,被野生動物抓咬傷都可能有感染狂犬病危機,日前有台東民眾遭錢鼠劃傷,家衛所從錢鼠身上檢驗出類狂犬病毒,雖然初步只驗出第3型麗莎病毒,和狂犬病的第1型病毒並不能直接確診,而今日晚間農委會確診錢鼠感染狂犬病,索性當時民眾的傷口沒有出血,只是輕微破皮,當時已排除感染疾病的疑慮。

潛藏在家庭角落的錢鼠,物種數量龐大,傳染力也讓民眾恐慌,台東東河的傷人錢鼠驗出類狂犬病毒,台東政府就緊急啟動全面滅鼠行動,深怕疫情從錢鼠身上嚴重擴大,已緊急釋出5,000劑狂犬病動物用疫苗,盡快讓台東動物都能有狂犬病抗體,防止疫情更加嚴重。



◆ 大陸報告:僅鼬獾染病 推測病毒獨立演化

【聯合報╱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2013.07.30

狂犬病爆發十四天來,家衛所湧入五十九隻各類動物,確診染病的十二隻動物都是鼬獾,專家提出中國大陸報告顯示,當地鼬獾與狗的病毒差異性高,判斷兩者已各自演化,也降低在自然界互相感染的機率。

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前所長劉培柏昨出示一份二○一○年中國大陸調查,浙江、江西、安徽三地狂犬病疫區的鼬獾相比,病毒相似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九;若跟當地的病狗的病毒相比,卻只有百分八十三至八十九,結論是兩者可能已是「各自演化」。

劉培柏說,「如果鼬獾、狗的狂犬病毒各自獨立,套用在台灣,就能說明為何只有鼬獾染病。」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良恭認為,雖然病毒會突變、兩者之間有差異,目前也無法證實鼬獾染病毒後,咬到狗會不會發病。

對於狂犬病引進台灣時間,學者仍無法確定。劉培柏說,兩岸鼬獾病毒差異百分之八十七至九十二,至少需要經過十年以上演變。台大獸醫系教授費昌勇不認同。他說,大陸有很多不同種的鼬獾病毒,至今僅上傳一個序列到基因庫,無法證明兩岸差異。

農委會防檢局長張淑賢表示,台東咬人鼬獾的基因序列,已交由基因公司分析,將與前三例比對各地基因後公布,「絕不會隱匿,再給我們一點時間。」

※ 相關報導:

* 被咬必打疫苗 「全球都沒這樣做」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61339.shtml

台中市市政會議昨天主張,被狗咬的市民,將施打人用狂犬病疫苗。農委會特生中心動物組長鄭錫奇說,台灣貓狗目前未發生狂犬病例,民眾不需要恐慌。台大獸醫系教授費昌勇認為此舉矯枉過正,「全世界都沒有這樣做」。



◆ 棄養潮浮現 流浪犬貓暴增3成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3.07.30

民眾對狂犬病過度恐慌,造成寵物棄養潮浮現。地方寵物收容中心表示,現在被棄養的流浪犬貓暴增三成,收容中心幾乎塞爆,恐怕沒得狂犬病也會感染其他疾病。學者表示,現階段家中犬貓只要打疫苗都是安全的,負責任的飼主應該盡可能照顧好家中寵物而非棄養,否則會造成防疫更大困難。

彰化防疫所獸醫洪士恩表示,彰化在狂犬病疫情爆發後,棄養的犬貓數量就暴增三成。光昨天彰化清潔隊門口就綁了3隻小狗,一隻打了晶片通知飼主領回,另有一隻小臘腸狗、一隻紅貴賓狗,都是居家寵物小型犬,顯示民眾因對狂犬病太過恐慌棄養家中寵物。

洪士恩表示,彰化公立收容中心犬貓已經達到飽和,以人道以及動物福利考量,一個小籠子頂多關1至2隻小狗,若繼續湧入流浪狗,活環境太過壅擠不僅會互咬,也容易爆發狂犬病以外的其他傳染病。

台中防疫所收容組長姜淑芳也說,最近民眾不停通報捕犬,台中收容中心容量約750隻,到昨天已經收容600多隻,且每天以50隻速度持續增加,很快就會飽和,呼籲民眾千萬不要恐慌。

中興大學獸醫病理學副教授林正忠說,家中寵物只要打疫苗就可防疫,千萬別因為恐慌,就把家中犬貓往外扔,因為圈養過的家犬對人類很友善,被棄養肚子餓了會想和人親近、討東西吃,也可能吃其他死亡動物的屍體,恐造成更大的疫情危害,也增加防疫人員負擔。

※ 相關報導:

* 基隆市府「違法」 未設動物防疫機關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061259.shtml

狂犬病疫情延燒,基隆市政府不但「違法」未設置動物防疫機關,且編制只有兩位獸醫師,讓獸醫師忙得不可開交。基市府人事處指出,農林科如有經費可加聘。產發處長鄭念福表示,裁撤「家畜疾病防治所」後,已將防疫業務歸於農林行政科底下,因腹地狹小精簡人事,13年來都在可應付的範圍。由於地方政府的員額和預算不足,並非有意違反「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



◆ 「吃」驚!握壽司發光 民眾嚇壞急退貨

TVBS 2013.07.30

有民眾在知名迴轉壽司店,買了外帶壽司回家,卻在車上發現,握壽司竟然在黑夜中發光,嚇得他完全不敢吃,直接拿去退貨,只是握壽司怎麼會發光?海洋生物學者表示,其實有些深海魚類本身就會和發光菌共生,像是日本富山縣的螢烏賊,屬於自然現象,食用沒問題,但是就怕是生魚片冷藏過久,不新鮮了,導致發光菌和其它細菌孳生,這樣吃下肚就有食物中毒風險。

暗黑處忽然出現微光,民眾在地下停車場,發現買來的握壽司竟然在發亮,嚇得趕緊拿去退貨。

實際買來同款產品,放進黑暗環境,結果只是黑漆漆一片,但民眾拍下的握壽司確實在黑夜中發亮。

海洋生物學者解釋,握壽司上的發光體名叫代鮑,也就是魷魚,其中日本富山縣盛產的螢烏賊,因為和發光菌共生,每年3到5月產季就會在海面閃閃發亮,屬於自然現象,食用沒問題。

日本料理店師傅小傑:「它(鯖魚)魚麟是很細的,這個等一下處理掉之後,我們還要把這個膜拔掉才可以食用。」

另外,像是鯖魚、竹筴魚這類表皮閃亮亮的發光魚,就得在表皮動手腳撕膜,仔細比一比處理前後,表皮光澤明顯一亮一暗,只要處理好就能吃。日本料理店師傅小傑:「把冰塊塞進去(保鮮)。」

只是夏天生食保鮮可得小心翼翼,醫師表示,如果冷藏過久,造成發光菌或其它細菌孳生,吃下肚就會增加食物中毒風險。

至於壽司發光的真正原因,業者表示,經過查驗都沒發現異狀,但就怕消費者有疑慮,會再和供貨廠商一同釐清。

fsj 提到...

日月潭最大觀光旅館 環評過初審

【聯合報╱記者侯俐安、黃宏璣、張家樂/連線報導】2013.07.31

日月潭最大觀光旅館昨天環評初審通過,向山旅館BOT案計畫作業長達十年,昨天在環保署召開的第五次審查會議中通過,預計二○一七年開放住宿,全案將在下月環評大會中最後確認。

向上旅館環評卡在廢汙水及邵族族群問題,昨天開發單位說,除認養一點七公頃綠地外,廢汙水將完全回收再利用,也將納入施工中遺址監看計畫。根據規畫書,旅館樓高六層,面積二點七公頃,共三一五間房間。



◆ 靈長類多一妻制 對雄性好處多

【Upaper╱中央社】2013.07.31

昨天發表的2份英國研究,結論都是許多物種的雄性(特別是靈長類)謹守一夫一妻制,子嗣存活、繼續繁衍後代的機會提高。

2份研究結論都提出雄性遵守一夫一妻制的益處。國家科學院學報分析230種靈長類的研究,總結是保護小孩是雄性維持一妻最大好處,因為堅守配偶,可降低雄性殺嬰風險,雖然研究觀察的只是非人類的靈長類,理論也適用人類。據英國政府總計,沒有父親的家庭,小孩夭折的風險較高。

刊登在「科學」期刊的另1份研究說,一夫一妻制的緣起,是因雌性分布範圍廣,而且無法容忍其他「女人」侵門踏戶,雄性若冷落另一半,就有「老婆」跟別人跑的風險,因此只能堅守伴侶。

※ 相關報導:

* 鸚鵡界愛因斯坦! 2小時解開5道鎖
http://www.nownews.com/2013/07/31/91-2969003.htm

有些動物還真的比人還聰明!鸚鵡小小的腦袋,居然懂得解鎖,英國和奧地利科學家日前針對鳥類進行研究,結果有一隻鸚鵡非常具有慧根,在未經訓練下,獨自面對五種不同的裝置鎖,居然在2小時內就解開了!

這隻鸚鵡名叫「Pipin」,聰明的解開栓子、螺絲、門閂、輪子以及桿子5道鎖裝置,讓許多研究人員好驚訝,而這篇報告在本月3日發表在《PLOS ONE》期刊中。

※ 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xVdt-vrpAQ4



◆ 台灣捕鯊量 全球第4高

自由 2013.07.31

〔編譯管淑平、記者洪素卿、楊宜敏/綜合報導〕保育組織「野生動物貿易研究委員會」卅日發表調查報告,列出二○○二年到二○一一年間鯊魚總獵捕量最多的廿個國家,印度和印尼是最大捕鯊國,西班牙第三,台灣排名第四。

前20大國獵捕量占80%

調查報告指出,這廿大捕鯊國在十年間的捕鯊量占了全球總量的將近八十%,前兩名印度和印尼獵捕量占全球總量逾五分之一;其他前廿名國家依序還有:阿根廷、墨西哥、美國、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巴西、日本、法國、紐西蘭、泰國、葡萄牙、奈及利亞、伊朗、斯里蘭卡、南韓和葉門。

大量捕鯊 水母暴增

隸屬於「世界自然基金會」的野生動物貿易研究委員會在歐盟委託下進行這份調查,以了解如何透過「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又名「華盛頓公約」)規範,控制野生動物貿易,以保護今年三月CITES會議上列入保護的七種鯊魚、魟魚,包括遠洋白鰭鯊(又名花鯊、污斑白眼鮫)、鼠鯊、錘頭雙髻鯊、無溝雙髻鯊、路易氏雙髻鯊,以及兩種蝠魟等。

這份報告也點出孟加拉、馬爾地夫、阿曼、新加坡、泰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是魚翅主要出口國;納米比亞、南非、巴拿馬、烏拉圭是鯊魚肉主要出口國。鯊魚數量大量減少,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國對魚翅的需求量。而鯊魚大量被捕殺,在掠食者減少下,水母數量暴增就是其中一種後果。

漁業署:依規定捕捉

針對我國捕鯊量居全球第四,漁業署長沙志一說,台灣均依國際規範辦理,漁民捕捉較多的是水鯊,水鯊資源豐富,並未有過度捕抓的問題。台灣除了鯊魚翅,也吃鯊魚肉、鯊魚皮,不許割鰭棄身,今年也開罰了好幾艘船;如果進口魚翅來源國未參加國際組織,可能沒有依據規範捕魚,也不許進口。

南方澳漁民捕捉的鯊魚產值一年近億元,是台灣捕鯊量排前的地區。蘇澳區漁會理事長陳春生說,南方澳漁民對於國際捕鯊相關規定,多能遵守,以免受罰。例如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去年年會,通過禁捕俗稱花鯊的污斑白眼鮫後,漁業署已公告花鯊禁捕,漁民都願意配合。

fsj 提到...

錢鼠不是老鼠 滅鼠藥恐滅錯鼠!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13/20130731003048.html

張佳琪 2013-07-31 中廣新聞

錢鼠身上檢出狂犬病病毒,民眾大驚失色,因為錢鼠是居家環境中相當常見的動物,防疫單位疾呼要全力滅鼠,不過,學者指出,錢鼠根本不是老鼠,投放老鼠藥只能防治老鼠,無法防治錢鼠,錢鼠不會去吃老鼠藥。真要防治錢鼠,學者建議不如在捕鼠籠裡面放進香腸,錢鼠以肉食為主,誘捕到它以後建議採取垃圾焚燒方式消滅,以免病毒擴散開來。

錢鼠檢出狂犬病病毒,全民滅鼠大動員。但是,錢鼠根本不是老鼠,現在市面上的滅鼠藥恐怕無法消滅錢鼠。東海大學教授林良恭指出,錢鼠的學名是鼩鼱,牠是食蟲目,而老鼠則是齧齒目,與錢鼠完全不同的動物。他說,老鼠是雜食動物,錢鼠則偏好肉食,例如蚯蚓、甲蟲、蟑螂、蜈蚣等等,還有家庭的廚餘,都是錢鼠的主食。

林良恭說,曾經用老鼠藥誘捕錢鼠,完全沒效,因為老鼠藥的主要原料是米糠,錢鼠不愛吃,而市面上目前沒有任何錢鼠的餌藥,所以民眾要自行誘捕的話,反而用香腸還比較有效。林良恭說:「如果不知如何趨趕,你就用老鼠籠,裡面放烤好的香腸來誘它,就抓得到」。

所幸錢鼠不會攀爬,只會地上跑,林良恭認為,捕抓錢鼠應該沒那麼難。他建議捕抓到錢鼠以後,應交由地方清潔隊後送焚燒消滅,才是最好的防疫措施。林良恭說:「基本上要移除的話,就是讓清潔隊統一收,拿去焚燒爐一燒就沒事了」。

※ 多少動物無辜遭殃?相關報導:

* 投放滅鼠藥 小心犬貓誤食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307310450-1.aspx

....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郭丑哲表示,滅鼠藥投放的同時,當地飼主最好不要再讓犬隻自由活動,以狗繩圈限活動範圍,以確保犬隻不會吃到滅鼠藥。

他指出,其實老鼠要磨牙以免長太長,所食滅鼠藥投其習性,常為長條狀且硬,與犬隻喜愛的食物不一樣;若飼主正常餵食犬隻,未在飢餓狀態下,狗比較不會吃滅鼠藥;只是滅鼠藥為吸引老鼠食用,仍會有氣味吸引動物趨近食用,因此難以排除狗不會誤食。

郭丑哲強調,流浪犬經常有一餐沒一餐的,誤食機率較高,可能中毒死亡風險也比家犬高;貓也較愛吃有魚腥味的食物,誤食機率比狗低,但也不能排除貓會誤食中毒。



◆ 狂犬病跨物種 台東錢鼠確認中鏢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64121.shtml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侯俐安、林思宇、黃宏璣/連線報導】2013.07.31

農委會防檢局昨天證實,台東送驗的「疑陽性」錢鼠檢出狂犬病毒成為疫情爆發第一例「跨物種」案例。

疾管署:疫情恐到家門口了

疾病管制署中區防疫指揮官王任賢表示,「狂犬病疫情可能已經跨到家門口了。」

送驗的錢鼠狂犬病毒呈陽性反應,王任賢表示,病毒跨物種傳播是必然趨勢,但由於錢鼠活動範圍比鼬獾更接近人類,「如果有大量錢鼠染病,我們恐怕會很麻煩。」

農委會:這下子麻煩大了

「這下麻煩大了!」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主秘楊嘉棟與動物組長鄭錫奇憂心地說,何以食肉目的鼬獾會與食蟲目的錢鼠都染患同型狂犬病毒,原因很複雜,國內外以往都沒發生過,只有進一步研究兩者的生活習性,擴大取樣檢驗追蹤才能釐清謎團。

這波狂犬病疫情造成山區鼬獾大量死亡,但卻少見錢鼠屍體。王任賢質疑,動物感染狂犬病毒應該會死,但卻沒有見到錢鼠的大量屍體,是否錢鼠已成為「保毒動物」,必須藉由大規模動物監測才能了解。

由於過去從未有錢鼠感染狂犬病毒的前例,王任賢表示,如果錢鼠身上帶有狂犬病病毒,但又不會造成族群大量死亡,「那恐怕對人類是個災難。」

鼬獾傳錢鼠?錢鼠傳鼬獾?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長蘇益仁表示,狂犬病毒到底是如何傳播,農委會至今無法確定,到底是鼬獾傳給錢鼠?或是錢鼠傳給鼬獾?應透過基因定序釋疑。農委會須盡快源頭管控,否則打再多疫苗也無法控制疫情。

蘇益仁表示,農委會應在兩、三個月內確定感染動物的物種、族群與數量,如確定範圍,應盡速在山區投口服疫苗,讓野生動物獲得抗體,「這是國外的成功經驗,我們沒必要不做。」

※ 相關報導:

* 狂犬病錢鼠 文獻首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64133.shtml

這是狂犬病疫情爆發以來首件「跨物種」案例,昨夜農委會緊急召開記者會,專家表示,此例全球文獻從未見過,因此通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後,恐怕也會成為全球錢鼠感染狂犬病「文獻上首例」。

* 台大獸醫系教授:狂犬病在台灣 至少2年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64873.shtml

防檢局昨天公布最早三隻帶有狂犬病毒的鼬獾,和7月23日在台東東河咬人鼬獾基因比對,相似度91%到92%。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所長蘇益仁表示,從基因比對結果來看,狂犬病毒在鼬獾上至少已傳了兩、三代時間,推測應有一年,當務之急是切斷源頭、空投疫苗,避免繼續擴大。台大獸醫系教授費昌勇更推估,狂犬病毒在台灣至少已經有兩年以上。

在防疫上,費昌勇認為,應先切斷源頭,否則政府一直圍堵、走私卻一直進來,永遠不會根絕。尤其狂犬病毒已經跨物種出現在錢鼠身上,政府應擴大評估國內動物感染的密度有多高,研究是否空投疫苗。

* 狂犬疫情燒 鼬獾感染增4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64776.shtml

國內狂犬病疫情升溫,除出現全球首例錢鼠感染個案,且又新增了四例鼬獾確診狂犬病病例,分別是南投縣魚池鄉、竹山鎮、草屯鎮以及台東縣建河里,累計有18例鼬獾、一例錢鼠確定感染狂犬病。疾病管制署今天對疫苗接種措施做出重大決議,決定國人只要遭野生哺乳動物(含錢鼠)及流浪貓狗咬傷,就可免費接種人用狂犬病疫苗。

* 被狂犬鼬獾咬 9歲女童:我會有事嗎?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64136.shtml

九歲何姓女童是國內第二例遭染狂犬病鼬獾咬傷,施打疫苗後狀況穩定,但家人十分憂心,她也一直問:「會不會怎麼樣?」防疫人員安撫她:「打了疫苗就會沒事。」

* 抓狗換米挨批 古坑鄉長:非做不可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064027.shtml

....為防堵狂犬病疫情,農委會要求高風險地區擴大捕捉流浪犬貓,雲林縣古坑鄉清潔隊連日為捕捉流浪犬貓疲於奔命,公所為防堵疫情,民眾如協助捕捉、運送流浪犬貓就贈送5台斤白米一包,引來動保人士痛批濫捕,古坑鄉長林慧如昨天表示,「人命關天!非做不可。」

* 狂犬病 防檢局:目前限鼬獾
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307300174-1.aspx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趙磐華今天說,帶有狂犬病毒的確診案侷限鼬獾,病毒是否造成跨物種間傳染,目前難下定論。

....他(趙磐華)表示,國內目前沒有跨物種感染的跡象,疫情仍侷限在鼬獾。雖然所有溫血動物都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但動物分為保毒性和不保毒兩種,鼬獾染病後不會保毒,很快就發病死去。但狗若感染病毒,病毒會在體內留存一段時間。因此一旦狗也感染狂犬病病毒,疫情恐難控制。

fsj 提到...

當帶財鼠變帶毒鼠…

【聯合報╱劉培柏/前台灣省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新北市)】2013.08.01

老一輩認為,錢鼠會咬錢進門,是發財象徵,任其在家中出入,不會驅趕。

有很多學者專家咸認為,台東該隻錢鼠是被感染發病的鼬獾傳染所致,甚至有人稱其為,跨物種傳播的全球首例。其實,鼬獾和錢鼠都是夜行性動物,晚間才出來覓食。活動的範圍主要在平地到海拔二百公尺的丘陵地,兩者相似的食物有昆蟲、蛙、爬蟲類等,只是鼬獾也會捕食錢鼠,而錢鼠更喜歡在陰溝和民宅內找食物。錢鼠直接(被咬傷)或間接(接觸)由發病鼬獾的唾液感染到病毒,不令人奇怪。

七月廿六日,農委會檢驗單位曾以其所謂「黃金檢驗方法」之免疫螢光抗體檢驗錢鼠,指稱錢鼠被檢出第三型麗沙病毒,要再作基因序列確認云云。七月卅日經基因比序後,改口表示錢鼠感染的,是第一型的麗沙病毒,即對所有脊椎動物,當然包括錢鼠,最具致病性的狂犬病病毒。

台灣出現的狂犬病病毒性狀怪異,目前都只在鼬獾感染發病,與感染對象主要為犬貓的傳統狂犬病病毒有異。

錢鼠是不是台灣鼬獾狂犬病的另一種感染對象和/或宿主?至今農委會仍無解。錢鼠會不會變成狂犬病病毒的帶原者和/或排毒者?事關防疫,應速究明。

筆者建議,雖然錢鼠罕見主動咬人,台東地區居民,若懷疑家中有錢鼠,應清理住家環境、溝渠,食物置冰箱保存,防止錢鼠爬行廚具、碗盤、餐桌等。

有文獻指出,狂犬病病毒會經由眼、鼻、口腔黏膜感染,小心防範帶毒錢鼠進門來,亂咬亂吃亂爬,其唾液汙染造成的風險。



◆ 學者:太近人群 狂犬鼬獾分布「不尋常」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66923.shtml

【聯合報╱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2013.08.01

鼬獾分布位置緊扣防疫機制,聯合報獨家取得全台最完整的鼬獾分布圖,由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李培芬將廿年生態調查發現的每一筆鼬獾出沒地點,以GPS定位製圖,套疊近日染狂犬病鼬獾出沒地點,發現西部四處地點已太接近人類活動區域,「很不尋常」。

這張地圖已成為農委會防疫重要依據,不過,李培芬指出,目前此圖只能看出鼬獾分布位置,現有技術已可推估全台數量。他推估,這些可能不是本土鼬獾,被野放到不屬於牠們的環境,因為不適應,加上身上帶著病毒,導致疫情爆發。

李培芬自一九八○年開始,將每一次生態調查期間發現物種的地點繪製成圖,記錄超過七千種動物。這份地圖將台灣分成九千八百多個小格子,鼬獾覆蓋程度達到百分之廿,分布範圍從淺山丘陵地至海拔兩千一百公尺,以南投最密集,台東、花蓮、苗栗、高雄山區也有不少紀錄,主要在玉山、太魯閣、雪霸及陽明山國家公園。

鼬獾、錢鼠 台東重疊量高

李培芬說,高雄田寮、台中新社、雲林古坑、台南南化四件驗出狂犬病陽性鼬獾的地區,比對過去地圖是一片空白,「很怪異」。此外,他也發現鼬獾、錢鼠在台東重疊量最高。台東在這波狂犬病疫情中,已有三隻鼬獾及一隻錢鼠驗出狂犬病毒。

籲跨部會整合 擬防疫策略

台灣出現第一例狂犬病跨物種傳染案例後,李培芬呼籲,必須調查的已不止鼬獾,防疫單位應速跨部會整合國科會、特生中心、國家公園,以及所有野生動物學者資訊,分析研擬防疫策略。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昨天也表示,台灣有一千六百四十六家合法繁殖場,位在淺山的非法繁殖場不計其數,他們不會主動索取疫苗已成防疫漏洞,她呼籲,防疫不能停留在跨部會工作小組,應提升到中央災難防治中心加入更多領域人才,「現在的疫情防堵作為,已經慢到太可怕了。」

※ 從這裡可以看出累積資料的效用。

* 台大教授:狂獾病毒來自大陸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1/20130801000846.html

消聲匿跡半世紀的狂犬病再度登台,元凶到底來自哪裡?台大獸醫系教授費昌勇說,根據基因序列比對,台灣「狂獾」體內的病毒應來自大陸,且可能已存在3年。要透過在山區投置動物口服疫苗撲滅狂犬病毒非常昂貴,若等多數鼬獾自然染病死亡可降低防疫經費,但對整體生態影響將難以預測。

....有專家推測,大陸狂犬病毒可能透過走私動物等管道散播至台灣,且潛伏已久;更有人質疑,台灣維持52年的「非狂犬病疫區」,搞不好都是假象!但費昌勇說,病毒不可能這麼長的時間只是默默演化,卻連1個病例都沒有,「從去年5月首例狂獾現身回推1到2年、最長3年,推測大陸狂犬病毒傳台時間,比較符合科學及常理。」

....登山時若發現死亡鼬獾等野生動物,可撥打林務局保林專線0800-000-930,或防檢局狂犬病專線0800-761-590通報。

* 農委會啟動 監測野生動物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67541.shtml

為了瞭解野生動物感染狂犬病狀況,農委會將啟動野生動物監測計畫,預計下周一召開專家會議,由野生動物專家、病毒學專家、生物學專家共同研擬調查方法,初步規畫由經過訓練的800名林務局巡山員擔任種子調查員,在野外調查可能感染狂犬病的10種食肉目動物。

* 1年內遭鼬獾咬 疫苗免費打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67503.shtml

疾管署今天公布8月1日起實施「鼬獾咬抓傷保平安專案計畫」,凡曾在去年8月1日至今年7月31日間,遭鼬獾咬捉傷、但未曾接種狂犬病疫疫苗的民眾,可主動撥打1922防疫專線,經評估後可公費施打人用狂犬病疫苗。

* 都會區寵物 不需搶打疫苗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67528.shtml

....狂犬病疫苗缺貨,現在還傳出有獸醫院藉機哄抬疫苗價格發國難財。基層獸醫師表示,台灣民眾對狂犬病太過恐慌,都會區寵物沒有接觸野生動物風險,現階段不必搶打疫苗,應把疫苗留給高風險山區。....農委會防檢局動物防疫組組長邱垂章表示,疫苗已經陸續到位,估計一周後就沒有動物疫苗不足問題,若獸醫囤積居奇或哄抬物價,依公平交易法最低可處5萬元罰款,囤積居奇最高可處罰2500萬元。

* 狂犬病升溫/200→1千 醫院被指哄抬疫苗價格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066827.shtml

....對哄抬疫苗價格的問題,北市獸醫公會理事長楊靜宇說,可能是事前沒有充分溝通,像寵物預防保健的綜合預防注射8合一,800至1000元不等,加上狂犬病疫苗超過1000元。另外像台大動物醫院,需要另自付行政掛號100元、醫師診察費70元。



◆ 南非已逮捕147名犀牛盜獵者

中央社 2013.08.01

南非環境保護部門今年迄今,已逮捕犀牛盜獵者147人,其中64人是在克魯格國家公園逮捕的。

「南非聯合新聞社」(SAPA)昨天報導指出,今年初以來,全南非已有536頭犀牛慘遭盜獵者毒手,他們以殘忍手法割下每頭犀牛的犀牛角,以偷渡方式運往亞洲販售。其中克魯格國家公園就占了334頭。

南非前國家公園管理局長姆希曼(Mavuso Msimang),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最新的報告顯示,南非政府若不再積極保護犀牛,預計未來3年內,南非犀牛數量將大幅下降。

報告建議南非政府提撥更多預算,打擊盜獵行為,對盜獵者從重量刑,讓他們聞風喪膽。最重要的是針對犀牛角需求量與日俱增的亞洲,重新進行審慎評估。



◆ 人類水陸演化史 日籍教授解密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3.08.01

成大生科系日籍教授岡田典弘與團隊研究活化石腔棘魚,找出人類是從水中演化到陸上的基因證據,也是全球首次發現。

這項研究成果上周發表在「基因體研究(Genome Research)」期刊上,受到全球矚目,岡田典弘是世界知名的演化生物學者,近年加入成大基因體生物學團隊。

成大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蔣鎮宇表示,地球上的四足與哺乳類是從海中演化到陸地上,過去的研究是根據化石與解剖學推測,岡田的研究則是首度從基因中找到證據。

根據化石研究,腔棘魚是一種生存在4億年前的魚,原被認為早已滅絕,1938年才在南非發現活體,目前除了非洲種外,在印尼也發現另一品種,被稱為活化石,成魚大約有兩公尺長,數量稀少,被嚴格保育。

腔棘魚最大特點是4個鰭是肉質的,與一般魚不同,比較像人體四肢,同時腔棘魚鰭還有類似人類關節的構造,也是其他魚沒有的。

岡田研究腔棘魚多年,發現其演化速度相當慢,可能與新陳代謝緩慢有關,體內基因與4億年前相比可能差不多,其中基因bmp7及gli3與四肢發育有關,這兩個基因在其他魚沒有,但在四足類(包括青蛙、蜥蜴與哺乳類等)身上卻可以找到。

此外,腔棘魚身上有相當數量關於嗅覺及費洛蒙受器的基因,與四足類嗅覺及性荷爾蒙的基因為同一起源,這些基因在其他魚也有,顯示腔棘魚在生命演化上可算是魚類與四足類的關鍵連結,從腔棘魚身上就能看到生物如何從海洋向陸地發展、繁衍。

岡田表示,下步想找出魚如何從鰓呼吸,演變到陸上後用肺呼吸,相信不多久也能找到證據。

fsj 提到...

精準判讀疫情,嚴防動物棄養釀災

【聯合報╱社論】2013.08.02

不出所料,以台灣人民遇事之易於恐慌及過度反應,目前尚未發現任何犬隻感染狂犬病的案例,全台各地已出現了民眾棄養貓狗等寵物的狂潮。這種不負責的行為若不能有效遏止,只會使狂犬病疫情出現更多無法預期的變數,甚至導致失控。

農委會確認台東那隻錢鼠帶有狂犬病毒後,讓科學解讀變得更加複雜。為何這波狂犬病毒集中發生在鼬獾和錢鼠身上?其病毒源頭為何?其病毒若侵入另一物種,能不能繼續存活?這些問題必須解開,政府防疫工作才能有效對症下藥。

台灣在一九五九年的最後一例狂犬病紀錄後,迄今僅出現三例境外移入病例,超過半世紀不曾有過本土狂犬病例;因此,對狂犬病陌生是必然的,當然也缺乏監測或病理研究。因而,在農政單位驟然宣布鼬獾檢體驗出狂犬病毒後,台灣隨即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列為狂犬病疫區,確實讓民眾感到措手不及。

人體若遭狂犬病毒感染,發病後死亡率幾達百分之百,確實可怕;但別忘了,這個數字有其前提:例如,感染者因體質不同,被咬後平均發病率只有三成;且人感染狂犬病超過百分之九十是被「狂狗」咬傷(台灣境外移入三例皆是),其餘則是遭帶有狂犬病毒且已發病的貓抓咬。來自鼬獾、錢鼠等其他哺乳類動物傳染的病例,少到幾乎可以忽略。

幾乎所有哺乳動物都會感染狂犬病毒,這是事實;但能將狂犬病毒傳染給人類的,只有「食肉目」的犬、貓、鼬、靈貓、浣熊等五科,及「翼手目」的蝙蝠。狂犬病毒進入這些動物宿主體內後,會分裂、增生,且具「保毒」作用,並在發病後有機會將病毒傳染給人類。

但必須釐清的是,不同的狂犬病毒株各有特定宿主,會傳染給另一物種的機率極小;即使傳染給其他物種,病毒也無法增生存活。因此,狗咬了帶毒的鼬獾,並不會成為病毒新宿主。至於台東咬傷婦人的錢鼠雖確認帶毒,但應不具「保毒」能力;至少,根據文獻記載,這種案例幾未發生過。

錢鼠因在民間傳說中被視為招財之兆,而逃過人類的追殺;因數量龐大,與人居環境的障礙較少,在確認牠帶毒下,可能引發新一波的恐慌。「世界衛生組織」曾檢驗上萬隻住宅區齧齒動物,並未發現齧齒動物有感染狂犬病現象,這說明齧齒動物不具擔任狂犬病毒宿主的條件。至於屬「食蟲目」之錢鼠,專家認為,過去全球尚無錢鼠感染狂犬病的報告,像台東這隻染毒錢鼠比起一般老鼠更在食物鏈之底層,散播狂犬病毒的能力應該不大。

狂犬病疫情捲土重來,嚴格考驗了防疫體系對陌生病毒的防禦能力,這對秋天H7N9禽流感將重返台灣具有操兵作用,也可趁機檢視防疫體系需要補漏之處。

首先,防疫編組專家成員應擴大層面。此次狂犬病疫情判讀及防疫指揮主要是農政、公衛體系在操作,應增加演化、獸醫學專家,及具實務經驗的動物園、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等單位;且須對專家做精確的專長建檔,才不致再發生判讀疫情不到位的缺失。

其次,迅速的國際資訊交換及經驗借鏡,尤其是狂犬病好發、頻發且生活環境及習性相近的中國大陸,有不少經驗可供我參考。

第三,對寵物恐慌性棄養潮的迅速補漏。近日各地的寵物棄養增加了三成以上,其中不少是流行浪頭上的明星寵物,這是對動物的冷酷剝削。再如坊間盛行的另類寵物,如雪貂、穿山甲、刺蝟等,因為離開原生地或繁殖場過度繁殖,原就體質孱弱,在狂犬病陰影籠罩下,往往難逃棄養命運。這些稀有寵物,絕大多數是走私與夾帶進口,海關、海巡人員不具備野生動物專業固是原因,但更根本的問題在於政府相關單位執法的漫不經心。若任由動物棄養成災,這波狂犬病災情恐會更雪上加霜。

對付狂犬病,防範之道唯有誠實與謹慎,民眾被不明動物咬傷應立刻急救並施打疫苗,主管單位也應開誠布公,切勿企圖掩蓋真相。如此,我們的防疫網才能發揮遏阻及保安的效果。

※ 相關報導:

* 花蓮赫見爪哇懶猴 疑遭棄養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4/112013080200191.html

花蓮縣動植物防疫所日前接獲民眾通報,在秀林鄉和平火車站前發現一隻疑似鼬獾動物,經所方人員請專家鑑定,確認是外來種爪哇懶猴,所長廖志毅認為,可能是近日狂犬病疫情升高,飼主擔心遭感染,才將懶猴棄養。

廖志毅表示,該懶猴頭上有棕、白色相間花紋,乍看之下很像鼬獾,所方人員前往處理時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動物,將照片傳給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虛擬鑑識中心請專家鑑定後,才確定是外來種保育類動物爪哇懶猴。



◆ 嘉縣淪陷 狂犬疫苗卻入空窗期

【聯合晚報╱記者梁雅雯/嘉義縣報導】2013.08.02

狂犬病疫區再擴大,嘉義縣也淪陷!嘉義縣竹崎鄉奮起湖老街一民宅7月27日發現有鼬獾闖入,通報消防人員前往捕捉後,嘉義縣疾病管制所於7月29日送驗,今天上午十點多,接獲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通報檢驗結果呈陽性,已確定是狂犬病鼬獾;所幸該鼬獾當時並未咬到人。

嘉義縣疾病管制局長翁有助表示,為確保民眾的人身安全,嘉縣立即對奮起湖老街附近,所有家中犬貓全面施打狂犬病疫苗,並清查老街附近流浪犬貓數量,必要時全面捕捉施打注射狂犬病疫苗,發放老鼠藥避免鼠患,並在老街進行消毒,希望將狂犬病疫苗控制在最小的區域,不要蔓延到嘉縣其他區域。

翁有助說,嘉縣今天出現首例狂犬病鼬獾,但全縣疫苗全數發完,各鄉鎮市公所及民眾仍不斷打電話到家畜疾病防治所索取疫苗,之前已向農委會申請撥補1千2百劑疫苗,但農委會僅承諾疫苗將在9月初送到,未告知可有多少數量。日前嘉縣緊急聯絡藥商預定購買3000劑疫苗,最快要到本月中旬才能供貨,嘉縣從今天起有半個月的疫苗空窗期,縣府擔心一旦爆發疫情後果嚴重。

翁有助表示,農委會每年為讓各縣市進行動物保護預防宣導,都會發放狂犬病疫苗,目前嘉縣擁有的八千劑疫苗就是為宣導而發放的,並不是中央為此次狂犬病疫情而給的疫苗,每年都是向用完中央發放的第一批預防宣導用疫苗,有需要再申請。

翁有助說,嘉義縣為鼓勵民眾帶犬隻注射疫苗,甚至發放宣導品等,去年嘉義縣全年度共注射一萬4千劑疫苗,是全台預防狂犬病疫苗注射最多的鄉鎮;今年八千劑疫苗用光要再申請卻連一劑都沒辦法再要到。

※ 相關報導:

* 停辦流浪犬貓認養 中市府被罵翻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69530.shtml

防狂犬病疫情擴散,台中市長胡志強前天宣布,即日起停止公開認養流浪犬貓活動,引發爭議。動保團體認為,禁認養會增加動物收容所的壓力;市府昨重申「這是為了維護健康」。

農委會畜牧處處長黃國青表示,所有認養出去的犬貓,都須依規定施打狂犬病疫苗,打過後即使貓狗被咬傷也不會感染狂犬病,疫苗有效期限是一年,每年固定施打就能防疫。他說,應是有人提供胡市長未盡正確的防疫資訊,以致造成誤解,已經告知台中市動保處,推動認養不會讓疫情擴散。

* 傳業者哄抬疫苗價格 北市追查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70175.shtml

狂犬病引發恐慌,台北市狂犬病疫情應變中心啟動防疫機制,表示疫苗量充足;至於市民檢舉家畜醫院等業者哄抬疫苗價格,消保官與動保處自即日起進行聯合稽查,市民如有發現不法情事,也可撥打1999專線向消保官或動保處檢舉。



◆ 反環評不當修法開發集水區 環團陳情

【聯合報╱記者胡宗鳳/高雄報導】2013.08.02

多個環保團體反對環保署擬修改環評法,鬆綁集水區開發,昨天前往高雄市政府陳情,要求市長陳菊表態拒絕修法;市府表示,會堅持集水區不應開發的立場。

包括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屏東環保聯盟、台南市水資源保育聯盟等代表,昨天到高雄市政府遞交陳情書,由高雄市環保局主任秘書張瑞琿接受陳情。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召集人洪輝祥表示,大高雄民生用水主要仰賴高屏溪,而包括高屏溪攔河堰及甲仙攔河堰都是高雄重要的蓄水設施。環保署預定修訂「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修訂項目對高屏溪攔河堰等集水區的影響甚大。

洪輝祥說,由於修法後將鬆綁開發行為,放寬可在第二級集水區進行包括屠宰業、製材業、電燈泡及燈管製造業、玻璃纖維製造業等,事業廢棄物極可能惡化高屏溪水質與淤積,也影響大高雄飲用水安全。

台南市水資源保育聯盟理事長黃安調認為,水庫淤積肇因於開路及天然災害等因素,但開路是元凶,環團不同意鬆綁開路。

張瑞琿說,之前環保署調查時,市府已表態建議維持現有較嚴格的環評標準,不需修法開放,會堅持集水區不應開發的立場。

另針對屏東縣將在臨高屏溪攔河堰3公里處興建殯葬園區,環團亦請陳菊表態反對;張瑞琿表示,高雄市政府會與屏東縣政府溝通後再做處理。

fsj 提到...

土地公3聖筊 找到迷路狗

【蕭承訓/台北報導】2013-08-02 中國時報

李姓警官上周全家出國旅遊,託人照料的愛犬「小鬆」也跟著出走流浪。李返台後找尋未果,決向土地公問卦,在連擲3個聖筊,神明指示趕到板橋流浪動物之家時,小鬆奇蹟般在早1分鐘被送到,愛狗的夫妻倆當場落淚直呼「太靈驗了!」

夫妻倆前晚帶鬆獅犬「小鬆」,到新北市新板特區內全台地價「最貴」的深丘福德宮廟還願,模樣可愛的小鬆緊跟李妻身旁,完全不知差點成為流浪犬。

李警官說,小鬆2年多前來到家中,成為家裡開心果,這次出國旅遊,捨不得把牠送到寵物店關籠子,所以請友人照料。沒想到,友人自詡有照顧7、8隻狗的經驗,但他們一踏出國門,小鬆就趁機溜出家門。

兩度開溜走3公里

酷暑豔陽下,25公斤重、毛絨絨的小鬆,竟先溜到海山分局旁的超商吹冷氣。李警官得知愛犬不見,趕緊向住家的海山派出所請求協助。恰巧,小鬆被人發現報警,員警將牠帶回,並通知李某友人帶回,只是才踏出派出所,牠竟然一溜煙又跑了。

李警官心情頓時掉到谷底,全家遊興全失。說也奇怪,李妻友人竟夢到小鬆在海邊行走,向她們詢問,才知道小鬆走失了。

神明指示動物之家

本周一返台,李馬上到新板特區附近尋找,但無所獲,到深丘福德宮拜土地公指點迷津。

「我老公原本怪我迷信,經過這件事,他也不多說了」。李妻說,她跪地虔誠問神,先問往那個方向尋找?土地公要她不要擔心,她再問會不會自己回家?卻得了笑筊。

後來想到是否會在板橋動物之家,結果竟連得3個聖筊,夫妻半信半疑飛奔動物之家。當時,捕犬車正載了幾隻狗回來,他們瞄了一眼並沒看到。

李警官說,就在辦登記手續時,承辦人員告知有隻鬆獅犬1分鐘前從附近華東里被抓回來,據里長說,該鬆獅犬已待在該里兩天,因擔心狂犬病才通報處理。

飼主認領激動掉淚

他們一看就知道小鬆回來了,夫妻倆壓抑不住內心激動猛落淚,小鬆也不斷搖尾回應。而神明指引帶路的經過,連動物之家工作人員聽聞後也嘖嘖稱奇。

鬆獅犬是一種結實的犬種,由於後腿比較直,走路有點像踩高蹺,不會走太遠,這回走失的「小鬆」卻從新板特區走了3公里遠到四川路,期間還要穿過車水馬龍的新北市府周遭,讓李姓飼主覺得不可思議。



◆ 浙江人吃蟬 1天吃5噸

中央社 2013.08.02

錢江晚報報導,今年夏天浙江省永康市人最愛吃的菜,是「蟬」,當地人稱「知了」,當地還有不少專做蟬菜的「知了館」,預估永康人1天要吃掉5噸蟬。

永康人吃蟬已經有些年,不過今年特別火熱。

1名在永康華豐市場做批發生意的黃姓商人說,以往1天賣個幾百斤;不過今年夏天,每天就能賣2000多斤蟬,最多一天賣出8000多斤。

永康人吃蟬,都是掐頭去尾,只留背部有肉的那截炒著吃或炸著吃。

黃姓商人說,請了40、50人專門剝殼,從清晨2、3時開始剝,一直到下午14、15時,一刻不停地「掐頭去尾」,主要銷往飯店與專門食客。

報導說,永康新河路平安社區一帶原本只有6、7家知了館,最近已經多到16、17家,可見生意真的好。

報導引述1名吃過蟬菜的永康人說法,5年前在親戚家第1次嚐到知了的味道,吃過之後,就再也忘不了那個味道,每年都要買100斤,炒好後凍在冰箱裡吃上1年。

這名永康蟬菜饕客說,「知了的蛋白質含量高,脂肪低。」蟬還可以炒、炸來吃,加辣不加辣隨口味,吃了就停不下來。

在華豐市場上,炒蟬1公斤要賣人民幣60元,掐頭去尾的生蟬肉則是每公斤130元,價格還隨著秋天接近而上漲。

也由於蟬不能靠人工養殖,因此目前市場上的蟬都是靠人工捉捕,主要來自麗水、衢州等地山區,已經基本形成完整的蟬供銷鏈。

蟬菜在永康甚至成了酒席宴請上的必備菜,1名當地人說,「招待客人要是沒一盤知了,還真不好意思。」



◆ 曾淪性奴 印尼紅毛猩返叢林

中央社 2013.08.02

爬樹、覓食、築巢,這些對許多紅毛猩猩而言的基本能力,Pony現在才學會。多年前遭印尼村民逼迫賣淫的Pony在經過漫長復健路後,日前重返叢林,過著原本該有的大自然生活。

婆羅洲熱帶雨林1個村落,多年前發生村民逼迫名為Pony的母紅毛猩猩賣淫事件。最後在手持AK-47步槍的警察營救下,這隻母紅毛猩猩才被順利救出。事隔多年後,這起駭人聽聞的事件仍在網路上廣受討論。

「婆羅洲紅毛猩猩生存基金會」(The Borneo Orangutan Survival Foundation)向中央社記者表示,Pony在被警方救出後,安置在婆羅洲尼亞魯曼騰(Nyaru Menteng)的「中加里曼丹紅毛猩猩復健中心」(Central Kalimantan Orangutan Rehabilitation Center)。

Pony在復健中心裡接受多項照護及復健療程,由於先前和人類相處的經驗,讓牠要學習在野外生存增添許多困難。牠和其他母猩猩住在同一處,讓牠能和同類互動。

之後Pony被轉送到邦蓋馬特島(Bangamat)學習獨立生活,但牠卻還沒準備好迎接這個進階的學習過程,像是牠只會待在地面,不會爬樹,餓的時候只會等待保育人員餵食,不會自己嘗試覓食,也不會像其他猩猩一樣去探索這個小島,總是躲在河邊生活。

於是Pony被帶回亞魯曼騰的保育中心,保育人員耐心教導牠野外生存的技能。經過漫長的訓練後,Pony在6月底總算能有機會和其他7隻母猩猩一起被野放到卡賈島(Kaja Island)的叢林生活。

現在的Pony已經有相當進步的生存能力,能夠築巢,也會展現出野性。牠目前體重為72.1公斤,相較於同儕,牠顯得很有支配力。

從被人類囚禁、淪為性奴,到漫長復健路,Pony的成長路格外辛苦,但卻不孤單,始終有一群人在關心牠。就像「婆羅洲紅毛猩猩生存基金會」對Pony的祝福,「享受你的新家和新生活吧!」,人類加諸在牠身上的痛楚終將隨時間遠去。



◆ 萬用苦楝樹 古早治痲瘋 如今防蚊咬

【謝幸恩/新北報導】2013-08-02 中國時報

新莊樂生療養院過去在院內種植許多苦楝樹,原為罹患痲瘋的患者減輕四肢發炎疼痛,將葉子搗碎後,敷在傷口化膿處,有國小志工媽媽發揮創意,將老一輩傳下的苦楝樹偏方,變成夏日每人必備的防蚊藥膏。

20歲便住進樂生療養院的院民黃文章說,院內原有超過20棵苦楝樹,因捷運開發、新醫療大樓的落成,現在園內剩不到5棵。隨著科技進步,研發出治療痲瘋病的特效藥後,院民便把苦楝樹作為觀賞用途。

黃文章指出,日據時代有醫生一手拿著苦楝草藥膏,一手拿著大瘋樹果實所提煉出的藥,逼著院民口服、外敷,雖然起初減輕了疼痛,但對於病情卻未有顯著效果,但敷著苦楝膏的同時,反倒是蚊子少了許多,日後院民們才知道,苦楝有防蚊蟲的療效。

老一輩說「苦楝治痲瘋」,年輕一代則將苦楝作為防蚊、殺蟲用途,五股德音國小「打皂幸福班」的志工媽媽,便將苦楝樹所提煉出的精油製成防蚊藥膏,天然、有機成分,讓皮膚過敏易被蚊蟲叮咬的孩子們擦得安心。

志工媽媽則說,聽到痲瘋時,還嚇了一跳,但苦楝樹早已被證實是具有多種療效的印度傳統藥草,在當地可用來治療腹瀉、燒燙傷、皮膚發炎等症狀,用處多多還獲得「奇蹟樹」的美名。



◆ 美研究:人類演化過程 自私鬼終被淘汰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3.08.02

演化過程,究竟是合作的人還是自私自利的人終將勝出?答案是:合作。美國一所大學利用「囚犯理論」進行推演,結果發現自私的人,短期內雖獲得利益,但是終將被迫採取合作態度,才能生存下去,證明合作才是生命持續演化不可或缺的因素。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利用「囚犯困境理論」(The Prisoner's Dilemma)電腦模組情境進行觀察,2名被捕的囚犯被警方告知,只要其中一人出賣另一人就可以無罪釋放,另一人得被關6個月,如果2人都同時出賣對方,都需各自被關3個月,但如果2人都堅不吐實,只被判1個月刑期,透過這個模式,研究者進一步觀察當資源有限時,「自私」或是「合作」哪樣才好?

電腦模擬的結果發現,採取合作態度的人將會贏到最後,因為自私的人雖會讓自己獲得短暫利益,其前提是這類人必須知道哪些人正在合作,才能從中設法獲利。

研究者俄達明表示,「我們發現在演化過程中,如果你是個自私的人或是殘酷無情的人,終會遭到唾棄。雖然有時候,人類會在某一段時間出現自私作為,但是自私行為在演化中,終究是不被喜歡的。」

研究者認為,雖然為自己著想,短時間內會對自己有益,但是長期來說,在演化的過程,的確是較易容納為他人著想的人,即使是自私鬼逼使其他人被淘汰,這類人最好仍必須改變自己的行為,才能生存下去。

「只有透過溝通達到合作,才是一種長期的成功策略,讓獲利得以持續下去。」俄達明表示,當某一個人為獲得所有利益而出賣其他人,短期內會獲得較多利益,但當2個人都選擇當自私鬼時,雙方到最後都會成為輸家。

俄達明指出,「溝通攸關合作成敗,我們認為溝通才能產生合作,從演化角度觀察,個體必須倚賴其他的資訊,才能分辨究竟何者是好是壞。」

「囚犯困境」是指當囚犯們堅不吐實,會為每一個人帶來利益,例如無罪開釋,但是受限無法溝通下,或許只能出賣他人來換取自己最大利益。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fsj 提到...

狂犬病鼬獾 今大增13例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3.08.03

狂犬病疫情大爆發,今天確診鼬獾病例13例,破單日最高。其中新增染病地點為台中大里區;嘉義縣阿里山鄉、竹崎鄉、番路鄉;台南六甲區、楠西;高雄市旗山區等七地點。

累積到今天為止,染病鼬獾已暴增至35個病例1例錢鼠,染病地區擴增為7縣市25個鄉鎮,新增1縣(嘉義縣)、7鄉鎮。

昨天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檢驗33件動物樣本,其中有13例鼬獾被檢測出罹患狂犬病陽性,其餘送檢的錢鼠、松鼠、蝙蝠等其他樣本,都沒有被驗出狂犬病。

疾管署長張峰義表示,現在被驗出的陽性案例都侷限於鼬獾,因此即使未來有更多鼬獾被驗出狂犬病陽性,「都不稀奇」。為此,疾管署推出的「保平安專案」,為過去一年曾被鼬獾咬傷的民眾、評估施打狂犬病疫苗。

但有鑑於第一個狂犬病鼬獾樣本是在去年5月被發現,張峰義說,「保平安專案」可再回溯至1年3個月前,推溯到去年5月,在這段期間,只要有人曾被鼬獾咬傷,都可撥打1922防疫專線,由專人評估施打疫苗。

即使一天暴增13個陽性案例,農委會防檢局長張淑賢仍表示,「疫情還在控制中」。新增的嘉義阿里山地區陸客、遊客人數眾多,張淑賢說,第一時間農委會已禁止犬貓進入全台森林遊樂區以及國家公園,並要求寵物施打疫苗。

張淑賢表示,各地地方防治所要到山區巡迴為寵物選貓打疫苗,現階段人力若很吃緊,各縣市可自行與各地大學獸醫系老師、學生協助施打疫苗,農委會防檢局會補貼部分經費與工資。

※ 相關報導:

* 銀彈不足 疾管署:一定有疫苗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71802.shtml

為了打贏防疫戰爭,疾病管制署已緊急進口四萬五千七百四十劑人用狂犬病疫苗,但經費卻捉襟見肘。疾病管制署年度經費共五十五億,其中用於愛滋病防治就高達近卅億,加上其他傳染病防治工作與人事費,可動用的防疫經費恐不到十億元。

※ 別忘了還有 H7N9...

* 全球首例! 染狂犬病少女 沒打疫苗活下來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aug/3/today-health4.htm

狂犬病一旦病發,致死率幾乎百分之百;但2004年,羅尼威洛比(Rodney Willoughby)醫師主導的醫療團隊,曾創造一個醫療奇蹟,那就是讓15歲的美國少女珍娜吉斯(Jeanna Giese)成為全球第一個狂犬病病發、沒使用疫苗卻能存活的幸運兒。



◆ 撲殺流浪貓犬? 自毀防火牆!

【聯合報╱朱天心/作家、動保志工(台北市)】2013.08.03

流浪動物之存在源頭已不可考,但牠們之能存活必定是在地有受過訓練(如我已上過七年北市動保處的志工課並領有志工證)或素人動保志工在照護。

因國人的不知如何對待儘管有人照護的流浪動物,所以牠們大多被驅趕棄養至城市邊緣山野交壤處,亦是這次帶病之鼬獾出現處。如我所居之北市文山區興昌里為例,四十七隻街貓因幅員廣大有六個志工照護,我們在為牠們做TNR(捕捉、絕育、回置)時皆已施打狂犬病疫苗和長效除蚤,目前有三分之一的貓在有效期,其餘陸續在施打疫苗中。

我們日日因餵食處第一線,是最好的觀察通報員(連感冒我們都能察覺出並投藥治療,更何況已熟讀了的狂犬病發病疫程病徵),我們因輪不到施打人類狂犬病疫苗,是以比一般可遠離不須接觸的人更得留神警覺。

粗淺了解動物行為和食物鏈的人都知道,管理老鼠容易,還是管理上端的貓容易?透過志工為流浪狗打疫苗容易,還是為鼬獾(錢鼠、白鼻心、果子狸…)容易?

施打了狂犬病疫苗的貓狗,可成為山野動物入侵人居地的防火牆,所以若任由公部門(如欠缺知識的胡志強市長)或民間自力救濟濫捕虐殺,造成生態浩劫之外,毀棄此防火牆,徒然將人居直接推到疫病前線,那才真是暴露於危機中。

在疫苗尚吃緊時,籲請大門不出、不著地的寵物暫無迫切須搶打,先由防疫前線的動保志工協助流浪動物施打,我們共同努力,天佑我們度此難關。

※ 相關報導:

* 彰縣動物收容中心 暴增至400隻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71671.shtml

狂犬病疫情升溫,寵物棄養潮不退,彰化縣流浪動物中途之家收容動物倍增,半數遭飼主遺棄;動物防疫所長謝一美說,國內沒寵物感染狂犬病,民眾別再棄養。

* 恐慌性棄養 恆春4天捉40流浪狗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71660.shtml

狂犬病籠罩,人人聞犬色變;屏東縣恆春鎮公所清潔隊最近接獲流浪狗捕捉通報案暴增,同時也發現遭棄養的家犬明顯增加,最近4天就捕捉了40隻,是平時的10倍。此舉也引發在地愛犬人士不滿,希望捕狗隊放過無辜的流浪犬。

fsj 提到...

集集攔河堰將列為二級 環團轟

【聯合報╱記者簡慧珍/彰化報導】2013.08.03

彰化地區沒自有水源,仰賴集集攔河堰供水,彰化縣環保團體不滿集集攔河堰將被列為第二級水庫集水區,周邊可蓋工廠、屠宰場,昨天到縣府抗議,要求對飲用水安全「有感」,環保局副局長白智榮說,將轉達環保團體心聲,請環保署為集水區水質把關。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常務理事吳麗慧等環保團體成員20多人,昨天到縣政府拉布條,抗議環保署舉辦集集攔河堰列為第二級水庫集水區公聽會,彰化縣政府缺席,不關心縣民飲用水安全。

吳麗慧表示,修法後,屠宰業、電燈泡及燈管製造業、玻璃纖維製造業及未分類其他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設廠規模未達1公頃,免環評,可直接到集水區蓋工廠,令人擔憂工業汙染飲用水。環保署修法大開方便之門,將使水庫及攔河堰淤積及汙染更惡化,到時又要全民埋單整治。

白智榮說,彰化縣境內沒水庫、集水區,不在公聽會受邀名單,集集攔河堰水源多供應農業、工業,被調整為第二級水庫集水區,縣政府評估後,認為直接影響不大,就沒列席公聽會,但將表達關切集水區的水源品質。



◆ 三崁店樹蛙棲地 淪野戰基地

【曹婷婷/台南報導】2013-08-03 中國時報

永康三崁店糖廠是重要的諸羅樹蛙棲地,全盛時期高達2000隻樹蛙,近來,卻有當地關心樹蛙的民眾發現,棲地因無任何保護、隔離措施,淪為流鶯出沒、外勞幽會的「野戰基地」,遍地衛生紙、啤酒罐,變成垃圾場。

2007年,永康三崁店被發現是諸羅樹蛙重要棲地,全盛時期,擁有超過2000隻諸羅樹蛙,當時棲地正面臨要興建600戶房子,民間保育人士動員搶救,迫使原開發計畫喊卡,棲地也獲保留,然而,好幾年過去,諸羅樹蛙棲地卻始終無法獲得妥善維護。

當地居民巖舜如說,樹蛙棲地常見外勞來此幽會,甚至出現流鶯攬客,遍地常見衛生紙、保險套,此外,這裡也因為地處偏僻,常見卡車載著大量垃圾來丟棄,不甘心棲地遭人為毀壞,她時常自發性在附近徘徊、監督。

昨天,台糖、農業局等相關單位派員會勘,巖舜如訴求,希望台糖能在生態公園預定地周圍架設柵欄,阻止汽機車出入。

台南社區大學環境行動小組研究員吳仁邦表示,諸羅樹蛙棲地打從6年前被發現後到現在,最大盲點就是欠缺一個工作小組平台,擬定明確目標策略,最近幾年,雖有地方民眾主動跳出來關心,但所提的事項細瑣,無助於棲地的維護。

鑒於市府曾提出將於三崁店設立諸羅樹蛙自然公園列入議題,吳仁邦說,這片10點多公頃的棲地,平日仰賴荒野保護協會台南分會志工一年2次打掃,環境確實難以維護,在細節尚未底定之前,他建議各單位應先成立工作小組平台,落實監督維護環境。

※ 相關報導:

* 台南樹蛙棲息地旁 草地全枯黃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aug/3/today-south14.htm

永康三崁店因有大批諸羅樹蛙棲息成為保育區塊,近年受到環保團體關注,但有環保人士發現,鄰近三崁店的土地疑似被施用除草藥劑,恐將影響諸羅樹蛙棲息環境。



◆ 3隻寄生鐵線蟲破肚 螳螂癱軟亡

自由 2013.08.03

〔記者陳鳳麗/南投報導〕南投縣中寮鄉民發現三條鐵線蟲從一隻螳螂身體末端鑽出,螳螂一開始還在慢爬,不久即死去。

台大昆蟲系博士生邱名鍾說,螳螂是鐵線蟲最終寄主,鐵線蟲長大鑽出後,螳螂若未被驅使到水中淹死,在陸地上也會死去。

住在南投縣中寮鄉清水村山區的鄉民廖茂松說,屋外的桶子有存放山泉水,過去曾看過螳螂死在水面上,鐵線蟲則在水裡扭動,昨日首次目睹鐵線蟲從螳螂身體鑽出,感覺非常奇妙。

專門研究鐵線蟲和其寄主螳螂的邱名鍾指出,鐵線蟲一生都寄生在別的昆蟲身體裡,其幼蟲寄生在水生昆蟲裡,水生昆蟲被螳螂吃掉後,鐵線蟲幼蟲就在螳螂身體裡成長,發育為成蟲後就會離開最終寄主螳螂,由於鐵線蟲須在水中才能交配、產卵,故疑似會分泌某種物質,驅使螳螂前往水裡。



◆ 動物園怪象 機電工變飼養員

【聯合報╱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2013.08.03

台北市立動物園近日進行組室人力調動,卻將機電技工調去動物組與環境組,從原本的機具維修業務,改為餵養動物與清理園區,無法「人盡其才」。相關技工反彈,向議員投訴。

台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趙明杰表示,人員輪動是為了培養員工對園區業務熟悉度,屬常態人事調配,上線前也會給予一定教育訓練。

台北市立動物園七月底針對園區內七職等以下,總計約3百名員工發出一封公開信。信中提到園內資深同仁接二連三退休,造成各組室人力不均,將藉由職務輪調轉換跑道,提升同仁工作成就感,並發掘第二專長。

調動前,動物園還發出「職務調動意願調查表」,要求職工填寫,作為日後工作調派或升補參考。

不過近日人令發布,原機電組三名技工卻分別被調去動物組與環境組,與本職學能毫無關係,也非意願調查表填寫選項,覺得難以勝任。他們眼見新職8月30日須完成交接,向議員陳孋輝投訴。

陳孋輝表示,職務調動應考慮被調動者能否勝任新職,但這些技工長期在機電室服務,沒有照顧動物經驗,卻被要求未來要調配動物三餐、照顧動物,這樣的人事調動根據何在?若還調去照顧團團、圓圓,根本是讓「團團、圓圓挫咧等」,毫無專業。

趙明杰說,人員調動時,會考量工作條件可容許的專業差異程度,動物組人力主要考量的還是體能是否可負荷,執行動物餵養前也會先給予3至6個月在職訓練,不會讓員工貿然執行新職。

趙明杰坦言,人員調動屬公務人員人事管理一環,人令取消有困難,但若人員嘗試新職後仍不適應,可再評估調整。

fsj 提到...

追跨物種感染 先驗鼬獾以外野生動物

【聯合報╱記者潘俊偉、許俊偉、黃宏璣、紀文禮/連線報導】2013.08.04

為了調查狂犬病跨物種感染情況、並集中防檢資源,農委會防檢局調整防疫策略,向民眾宣導盡量多送驗鼬獾以外的食肉目野生動物;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也列出兩大檢驗指導原則,檢疫政策改以「新地區、新物種」為主。

台東縣農業處昨與防檢局決議,台東縣今起不必送驗鼬獾,屍體可就地掩埋。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肯定這項做法,特生中心主任秘書楊嘉棟說:「追查跨物種傳染狂犬病毒之謎,只有從不同的死亡動物了解最快。」農委會要求優先送驗不同物種的動物,做法進步,可供未來是否投擲活毒疫苗參考。

家衛所所長蔡向榮說,狂犬病疫情爆發至今,除一例錢鼠確診,其餘已知的卅五例鼬獾案例,從目前疫情發展情況研判,狂犬病毒幾乎可預期已普遍存在各山區鼬獾身上。

防檢局說,現階段防疫重點應是監測疫情是否跨物種,但目前民眾送來的檢體卻多是鼬獾。防檢局已在相關防疫會議上,要求各地動物防治所向民眾宣導盡量多送鼬獾以外的野生動物,尤以易感染狂犬病毒的食肉目動物(如白鼻心、黃鼠狼和雪貂),以協助政府掌握疫情是否擴散,但未禁送鼬獾,只是不會被優先檢驗。

蔡向榮說,家衛所會以鼬獾以外的食肉目動物和新送案鄉鎮為優先檢驗對象,當然若有出現神經症狀的流浪犬貓和錢鼠,還是會被優先檢驗。

蔡向榮提醒,不要送來死亡多時的野生動物,沒有新鮮的腦無法有效檢測出狂犬病毒,只要是發臭了、長蛆了,就盡量不要送。

楊嘉棟說,食肉目的鼬獾成為保毒動物,已無庸置疑,但台東還有唯一一隻食蟲目的錢鼠也感染狂犬病,究竟是鼬獾咬傷錢鼠或其他原因造成跨物種感染,是防疫工作要查明的重點。

※ 相關報導:

* 9天71隻 消防隊變「撿屍隊」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073246.shtml

狂犬病疫情未退,新北市動物保護防疫處昨天又接獲10隻死亡鼬獾及白鼻心屍體,總計全市9天共拾獲71隻,其中11隻檢驗結果為狂犬病毒陰性反應,另60隻檢驗結果尚未出爐,新北市目前仍屬非疫區。

* 別怕!狂犬病鼬獾暴增「不奇怪」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73317.shtml

農委會說,民眾送來的鼬獾檢體多,確診案例自然跟著多,強調「疫情還在控制中」;學者也說,一天十三例鼬獾「不具意義」,重點是趕緊主動監測其他食肉目野生動物。

....屏東科大野生動物保育所教授裴家騏也說,民眾因警覺性提高,通報送驗的野生動物數量增加,一天十三例很難判斷疫情是否升溫;後續應趕快啟動淺山地區(靠近平地的低海拔丘陵地)的野生動物監測計畫,包括撿拾死屍和捕捉活體採檢,才會知道山區疫情是否擴散。

* 苗縣首隻狗送檢! 家犬狂自咬滿身血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73240.shtml

苗栗市一隻家犬前晚突然發狂自咬,滿身是血癱軟在地,飼主家人擔心是狂犬病發作,苗栗縣動物防疫所今天將送驗,這也是狂犬病疫情爆發後,苗栗縣送檢的第一隻狗。

動防所人員比對狂犬病發病的症狀,發現特徵不太相同,初步排除感染狂犬病,不過,還必須進一步檢驗。

※ 新種病原體?



◆ 多管管!屏東警方告誡惡犬飼主

【聯合報╱記者林巧璉/屏東報導】2013.08.04

狂犬病疫情造成民眾恐慌,屏東除出現棄養寵物潮外,近日來警方也陸續接獲民眾報案,遭動物攻擊咬傷;恆春地區甚至傳出有外籍遊客被狗咬傷。

警方指出,暑假期間恆春鎮湧入大量遊客,最近有民眾檢舉恆春老街上,有戶居民養了數隻惡狗,這些狗不僅見人就狂吠,甚至追逐人、車,造成一些機車騎士摔傷,更有外國旅客遭咬傷,恆春是觀光重鎮,政府應謹慎處理。

當地建民派出所表示,接獲通報後,已口頭告誡飼主所有狗都需上鍊,且施打狂犬病疫苗,警方也會加強巡邏,落實防疫工作,確保居民、旅客安全。



◆ 別用「狂犬病」眼光看牠… 海關緝毒幼犬 想要找個家

【沈婉玉/台北報導】2013-08-04 中國時報

狂犬病疫情引起恐慌,海關擔心緝毒犬也遭受「異樣眼光」。財政部海關人員表示,目前有26隻緝毒犬幼犬及育種犬正在找寄養家庭,所有緝毒犬幼犬都定期打疫苗,每半年做身體檢查,健康無虞,歡迎民眾寄養。

緝毒犬中心官員指出,緝毒犬培育難度高,如果幼犬在一歲之前,能在寄養家庭學習與人類相處、互動,養成馴良個性,長大後較能適應工作環境,培訓成功機率較高。

陪牠玩耍 帶牠散步

寄養家庭必須喜歡和幼犬互動,每天要帶幼犬出外散步,和牠們玩拉扯遊戲,讓牠們愈玩愈聰明。依過去經驗,經過寄養家庭照顧的幼犬,比起沒待過寄養家庭的狗狗,成功率高8成。

如果覺得緝毒犬培訓規定很麻煩,也可以擔任育種犬的寄養家庭。培訓中心官員說,一直被關著的狗兒,容易有身心病,無法培育出健康活潑的下一代,因此需要把育種犬當成家人的寄養家庭,開心生活在一起。

定期打針 低度風險

狂犬病的的疫情讓不少人看到狗狗就害怕。一位愛狗的陳姓民眾說,養狗的人一定會定期為狗兒打疫苗,養狗跟養小孩一樣,還有疫苗手冊,家貓、家犬是屬於「低度風險」的族群,外界不要反應過度。

關務署官員指出,目前服役中的緝毒犬有10多隻。今年至7月底,緝毒犬隊協助緝獲毒品案件共計20件,包括大麻、K他命、安非他命等,緝獲毒品價值約新台幣9億多元。最厲害的一隻,5月就緝獲457公斤的K他命。

當緝毒犬的狗爸媽是什麼感覺?一位擔任寄養家庭的台積電工程師說,看到自己照料過的狗狗,身穿緝毒犬小背心且緝獲毒品,那種興奮和光榮的感覺,比自己獲得台積電的聘書還高興。

緝毒犬培訓中心官員指出,緝毒犬一旦開始值勤,就要待在海關管制區內。培訓中心會趁緝毒犬偶爾回來中心維持訓練前,先通風報信給寄養家庭,如果雙方時間配合得上,狗爸媽就能見到長大、功績彪炳的緝毒犬狗兒。

緝毒犬培育中心官員強調,要將狗兒訓練成擔負緝毒的工作,非常不容易,10隻中大約只有2、3隻可以通過嚴格的訓練,成為合格緝毒犬。

有寄養家庭狗爸媽就說,「每次狗狗不通過測試都很難過,真的好像自己的小孩沒考上聯考的感覺。」但每天能與幼犬散步、作伴,依舊覺得開心。



◆ 新疆蝗害 雞鴨鳥大軍進駐整治

中央社 2013.08.04

新疆草原蝗蟲危害嚴重,當局最近調集數量龐大的雞、鴨和椋鳥等「動物部隊」,一起上陣消滅草原蟲害,大範圍取代人工化學防治方法。

新華社今天報導,新疆今年啟動「百萬牧雞治蝗增收」活動,擴編生物治蝗部隊,在各牧區推出優惠政策,鼓勵牧民透過養雞等方式來治理蝗害致富。

流動雞廠主人陳鋒指出,雞群滅蝗效率很高,主要食物就是蝗蟲。而且,只要有充足的水,每天只需餵一次飼料,與圈養的雞相比,吃蝗蟲的牧雞飼養成本大大降低,且是貨真價實的「綠色食品」。

在農牧交錯地帶,鴨子也成了捕殺蝗蟲的好手。新疆博樂市草原站站長管廷賢說,在蝗蟲密布的農田和草場,一隻雛鴨就可控制4個平方公尺,成年鴨的食量更大,一口氣能吃一百多隻蝗蟲。

報導說,新疆是中國的蝗蟲主要危害區,每年發生面積都不低於2000萬畝,與哈薩克接壤的阿勒泰、塔城、博爾塔拉等地,還時常遭受「跨境」蝗蟲的侵擾。

新疆治蝗滅鼠指揮部估算,目前新疆「在役」的椋鳥「空軍」已超過400萬隻,控制著近1000萬畝的草原,「領地」都是雞群和鴨群難以到達的區域。

中國科學院草原生態專家胡玉坤表示,椋鳥滅蝗是本世紀以來人類利用生物治蝗最成功的方法之一。先前是人工噴灑農藥,或使用飛機和地面機械噴藥,雖然也能有效遏制蝗情,但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透過招引椋鳥治蝗,不僅防控範圍大,且資金和人力投入小。



◆ Google執行長 公開海洋研究艦

自由 2013.08.04

歷時3年 耗資28.1億翻修

〔編譯陳伃軒/綜合報導〕億萬富翁Google執行長舒密特(Eric Schmidt)7月30日正式公開其海洋研究船艦:幸運龍號(Falkor)。該船艦以舒密特海洋研究所(Schmidt Ocean Research Institute)的名義購買,歷時3年、耗資9400萬美元(約台幣28.1億元)翻修,也是實踐舒密特夫婦對海洋議題關懷的利器。

「幸運龍號」大魔域電影角色命名

艾瑞科之妻溫蒂.舒密特表示,幸運龍號是以電影《大魔域》(The Neverending Story)中的角色命名,「因為這個角色很幸運。」

去年果真幸運地在格陵蘭西南海域,以聲納深測發現,1943年與冰山撞擊受損的特拉諾瓦號。特拉諾瓦號是1910年英國探險家史考特前往南極探險時所乘,別具歷史意義。

免費提供科學家使用 但須發表成果

幸運龍號最特別之處,在於它是免費提供科學家使用,但條件是科學家的任何發現,都必須在2個月內公開發表與大眾分享。舒密特夫婦說,船上有7個可用艙位,現在已收到120人申請。

溫蒂指出,由於海洋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包括珊瑚礁與海洋食物鏈底層的生物在內,海底生態正面臨浩劫。因此舒密特夫婦重金打造幸運龍號,與團隊致力研究2010年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珊瑚因應氣候變遷的回復力、珊瑚礁魚的永續性和海洋優養化的原因。

幸運龍號下一站將駛往夏威夷,對當地海域新生島嶼進行研究,並尋找水質嚴重優養化之因。

fsj 提到...

台灣病毒之父:急追傳染規模!加速田野調查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3.08.05

台灣狂犬病的疫情到底嚴重到什麼程度?有台灣「病毒之父」之稱的中研院院士賴明詔說,全球對狂犬病毒了解太少,台灣要擔心的不是跨物種傳染,而是傳染規模到底有多大,應加速田野調查。

他表示,雖然全球多數國家都是狂犬病疫區,但多年來造成死亡人數並不多,且傳染力不像流感那麼強,研究的學者專家也少,只知道它存在於動物唾液中,經由抓、咬傳染,但多年來有無重大變異,則不清楚。

賴明詔指出,狂犬病毒並非透過宿主傳染,大幅降低其傳染力,有宿主代表宿主染病毒後不發病,就能四處傳播;但狂犬病被傳染者本身都會發病,只是可能有些病情輕微,仍能把病毒傳染給其他動物,也稱為「保毒性」。

國內狂犬病疫情最早在鼬獾身上發現,專家認為鼬獾可能成為全球最新發現具有保毒性的動物品種,過去認為只有狗、蝙蝠等六種動物有保毒性,而最近台東的病例則顯示病毒已跑到錢鼠身上,跨物種的傳染讓學者專家憂心。

賴明詔表示,鼬獾本來就會四處跑,可能咬傷錢鼠,造成錢鼠感染。重點並非跨物種,而是被感染的錢鼠有多少?除了錢鼠是否還有其他動物大規模的感染?他呼籲相關單位盡快田野調查,以做為防疫依據。

※ 相關報導:

* 《星期專訪》費昌勇︰政府警覺性低 任狂犬病毒發展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aug/5/today-life1.htm

....曾歷經SARS及H1N1新流感重大疫情考驗的前衛生署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則質疑,台灣對「人」的防疫在衛生福利部、對「畜」則在農委會,一直是「多頭馬車」,這次防疫遲遲才建立總指揮中心,但人、畜還是各有指揮官,顯示經歷SARS等多次教訓,防疫體系還是無法整合。

且政府只會鼓勵兩岸交流及鄰國開放,卻沒調整國家防疫策略,面對未來更多人畜共通疾病可能侵台,防疫勢必會漏洞百出。

....中國還有獨特的山區鼬獾型病毒,應是狗咬傷傳給鼬獾,而中國南方的廣西、浙江、安徽有龐大鼬獾族群,足以保毒且擴散演變。因此應是中國走私動物傳給國內動物,鼬獾同種間再大傳染。

施:農政單位去年五月發現鼬獾狂犬病毒,與中國病毒相似度約八十七%,顯示在那之前在台已潛伏至少三至五年,因此病毒演變出部分本土化的差異。

費:所幸目前發現大規模暴斃的都是鼬獾,跨物種只有一隻錢鼠罕見染病,應是被鼬獾咬傷感染,還未發現其他溫血動物大量暴斃,因此研判跨物種傳染機率較小,就算要演變出錢鼠型病毒,估計要十幾年時間。

問:可能在社區流行嗎?如何防範?

費:....中國幅員廣大,因此未見積極因應;但台灣截然不同,民眾居住地與山區很近,鼬獾侵入生活社區的機率及風險較大,有人警告「病毒就在門口」,須儘速投藥防治。鼬獾若跑進社區,犬貓具高風險,因此首要工作、也是我一直呼籲的,家養犬貓一定要打狂犬病疫苗,且不能棄養亂丟。

* 狂犬病鼬獾增4例 三分之一縣市淪陷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75518.shtml

狂犬病疫情擴大,感染狂犬病鼬獾再增四例,分別在台中市東勢區、南投縣埔里鎮、雲林縣古坑鄉及台東縣海端鄉,動物狂犬病案例發生地區擴增為七縣市28鄉鎮,全台三分之一縣市淪陷,但感染動物仍以鼬獾為主。



◆ 病毒基因序列解碼…「慢到貽笑國際!」

【聯合報╱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2013.08.05

第一例狂犬病確診至今第廿一天,防檢局仍還未公布病毒基因序列,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昨天說,農委會動作慢到不可思議,已貽笑國際,「難道發現什麼不可告人的事嗎?」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周一上班會正式要求防檢局公布。」

陳建仁說,中國大陸在爆發H7N9第三周已將基因序列製成論文發表在國際醫療期刊,防檢局至今仍未公布狂犬病毒基因序列,只有三種原因:一是對序列沒有信心;二是看到了不想對外公布的訊息;三是發現疏漏來自防檢局。身為國家防檢疫單位,也有責任公開歷年鼬獾進口紀錄,並檢視這些鼬獾現狀。

防檢局已在上周公布最初三隻鼬獾、台東東河鼬獾及錢鼠基因序列的「相似度」,證實基因序列都已完成,卻遲未將基因序列上網;連日來專家學者不斷呼籲公開,以釐清散播途徑及掌握管控幅度,但農委會多次以「再給我們一點時間」為由推拖。

家衛所長蔡向榮昨表示,「當然可以公開,但還要請示長官。」陳保基則訝異表示「還沒公布?可能大家太忙了,周一早上再正式要求公布。」



◆ 復育40種魚 林明德:台灣不會輸外來種

【聯合報╱記者蘇木春/造橋報導】2013.08

苗栗縣造橋鄉龍園生態農場主人林明德,6年前返鄉種植無毒蔬果,見野溪外來魚種入侵嚴重,著手本土珍貴魚種復育,至今已成功復育超過40種本土魚類,農場還設置展示中心,歡迎參觀。

林明德國中畢業後就到台北當餐飲學徒,從洗菜、切菜做起,到擔任飯店主廚,在餐飲業打滾超過30年,他有感於食品添加物越來越氾濫,看不慣業者為了營利,不顧消費者健康,毅然放棄高薪生活,返鄉務農。

林明德從零開始,到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學習有機農法,種植無毒蔬果,他認為不噴灑農藥、不刻意施肥栽培出來的蔬菜,才對身體有益,農閒時還自學園藝種起茶花,將農場裝飾得美侖美奐。

他從小就喜愛釣魚,返鄉後發現農場附近的野溪,都被外來魚種魚虎占領,兒時常見的溪哥、泥鰍都不見蹤影,決定著手復育本土魚類,走訪各地找尋本土魚苗,帶回農場放養埤塘,用多樣生態環境復育,漸有成果。

「農藥也是魚類殺手!」林明德說,除了外來物種侵入,農藥氾濫也造成魚類棲息地劇烈變化,以前農民不使用除草劑、農藥,田中隨處可見野生鱉,灌溉溝渠有溪蝦、溪哥,但現在已不復見,相當可惜。

林明德在農場中設立展示中心,將復育成功的高身鏟頜魚、台灣馬口魚、七星鱧、台灣土虱、一枝花等超過40種本土魚類,放入大型魚缸展示,「本土魚類之美絕對不輸外來魚種」他說,很多人都認為國外的熱帶魚等魚類很美,但他認為台灣本土魚類最美。



◆ 研究:氣候變遷 各地麋鹿大減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3.08.05

居住在高緯度的麋鹿,也是氣候暖化的受害者。根據美國政府單位報告指出,北美麋鹿因不明原因,數量突然大減,迫使當局數十年來首度頒布禁捕麋鹿的命令。位於北歐的麋鹿,則疑因為氣候暖化造成吸血蟲大量出現,被叮咬的麋鹿出現異常大量的脫毛現象。

根據美國「明尼蘇達州自然資源部」去年提出的研究報告指出,當地麋鹿數量在2012年到2013年之間減少的比例多達35%,2010年以來減少比例更高達52%,不僅如此,麋鹿還深受吸血蟲與其他疾病困擾。根據明尼蘇達州自然資源部網站表示,北美麋鹿數量減少的原因眾多,包括麋鹿腦部的寄生蟲繁殖以及溫度升高等原因,為了保護麋鹿,聯邦首度在數十年來宣布麋鹿禁捕令。

一名曾與當地政府部門調查麋鹿生態的記者班蔻表示,「大約4%的麋鹿腦部都被發現有腦蟲寄生過後癒合的傷疤,一旦寄生蟲侵入到重要腦部組織,就會造成麋鹿死亡。」

另外,她也指出,約有3成的麋鹿都被驗出西尼羅河病毒陽性反應。

同樣是麋鹿棲息地之一的北歐,麋鹿數量雖然未像北美麋鹿大量減少,但卻飽受「脫毛」所苦。根據挪威獸醫研究所研究者肯努特表示,一般麋鹿身上約有3500隻吸鹿血昆蟲,但最新的調查卻指出,目前一隻麋鹿約附著超過1萬6千隻的吸血昆蟲,她說,「學者們對於吸血昆蟲和造成麋鹿病態脫毛是否有直接關聯仍無法肯定,但是從理論來看似乎有可能。」

研究者認為,出現不尋常的大量吸血昆蟲,麋鹿在一天被叮咬次數多達20次的情況下,容易造成麋鹿皮膚沉重負擔而發炎,過度遭受蟲咬甚至會阻止血液流動而影響毛髮生長,加上挪威自1940年來,當地溫度屢創歷史新高,導致吸血昆蟲數量暴增,這種現象助長挪威地區麋鹿的掉毛惡夢。

fsj 提到...

肉鴨首見H5N3 恐威脅養雞業

【聯合報╱記者侯俐安、范振和、邱立雅/連線報導】2013.08.06

狂犬病疫情還未平息,禽流感又出現新的病毒!防檢局八月二日通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花蓮一家肉鴨場檢出低病原禽流感H5N3,這是國內首次在肉鴨身上發現H5N3病毒,雖然它與水禽(肉鴨)可以「和平共處」,若傳至雞隻身上恐將讓國內養雞產業多一分威脅。

農委會家衛所長蔡向榮表示,鴨子、候鳥等水禽是H5N3的自然宿主,彼此可以「相敬如賓」不發病,但若傳到雞身上就有機會演變成高病原大量染病、死亡情形。

中興大學獸醫學院名譽教授謝快樂表示,禽流感是單股RNA病毒,複製過程中常會「丟三落四」容易產生基因突變,它若一直待在肉鴨上會「乖乖的」不會發病,但若跨物種傳到陸禽就易加速突變;從低病原至高病原只需要半年至一年時間。

謝快樂解釋,肉鴨糞便若汙染水源,再經由陸禽的眼睛、鼻子、嘴巴進入體內,無論是雞、火雞、鵪鶉都會感染,若演變成高病原性則會增強毒力,基因重組後會增加雞隻染病、死亡率。

花蓮縣防疫所今年七月二日在一家肉鴨場分離出H5N2低病原禽流感病毒,監測周圍三公里時,七月十六日意外在一間飼養一萬一千六百多隻的肉鴨場發現從未見過的H5N3病毒。

農委會家衛所前所長劉培柏認為,歐洲部份國家發現禽流感,無論高、低病原都會一率撲殺整場,德國也曾因H5N3撲殺十八萬隻火雞,台灣為保護養雞產業不願意撲殺低病原雞隻。

但近兩年來也證實,病毒出現愈來愈多變異、演化,未來若真的危及產業、甚至像H7N9般傳染人類,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 相關報導:

* 花蓮肉鴨首見H5N3 防檢局未對國內發警訊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aug/6/today-t3.htm

狂犬病疫情在五十年後再度爆發之際,台灣近日又首度在肉鴨上檢出H5N3低病原病毒,但僅在上週五悄悄通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未對國內發布新聞警訊。

....不過,包括前家衛所長劉培柏、紀錄片導演李惠仁都質疑農委會只通報OIE、卻未對國內公開訊息的做法,他們認為疫情不公開,就無法提醒民眾防疫,反而讓疫情失控。

....防檢局表示,台灣過去從未分離出H5N3病毒,不過,今年一月底就已首度在高雄茄萣的候鳥監測到H5N3,三月底又在台中高美濕地的野鳥監測到。由於此次發現H5N3的養鴨場有開放式池塘,推測鴨群應是遭候鳥傳染,將比對兩者的基因序列,進一步確認病毒來源。

* 專家警告:肉鴨染H5N3 若突變恐失控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aug/6/today-life1.htm

....中興大學獸醫系名譽教授謝快樂解釋,禽流感是單股的RNA病毒,複製過程常「丟三落四」,因此很容易造成突變。「H5N3很有突變潛力,未來會怎麼發展無法預期。」說不定經過幾年演化,也可能感染到雞、鵪鶉等陸禽,甚至從低病原變成高病原。

....劉培柏說,幾年前台灣發生羊痘疫情時,也僅通報OIE,不發布新聞,結果錯失讓社會大眾與養殖業者做好防疫的先機,最後使台灣羊隻全面注射疫苗,到現在還是羊痘疫區。



◆ 怕傳染 孔廟要移200歲病死榕

【聯合報╱記者綦守鈺/台南報導】2013.08.06

台南孔廟裡最知名的百年老榕,一直以來都是孔廟的象徵,前年因褐根病枯死,存留問題一直備受矚目,為避免褐根菌擴散,孔廟文化基金會決定這兩天將枯死老榕移除。

台南市孔廟這棵樹齡逾兩百年的老榕樹,從清朝矗立至今,前年4月確定枯死後,莉莉水果店老闆還感慨,小時候常在這棵老榕下玩耍,特地放下生意,拿起相機替老榕樹留下最後身影。

今年4月一棵60年樹齡的榕樹壓壞禮門,引發國人對老樹、古蹟共存的討論,孔廟文化基金會憂心枯樹已浮根20多公分,若倒下不僅會壓毀一旁的泮池,也會讓枯樹內的褐根菌擴散,影響周邊老樹,於是便在專家建議下,決定將枯樹移除。

「老榕樹的昔日英姿,永遠在我們回憶中。」孔廟文化基金會執行長潘元正表示,因榕樹質地較硬,較少人會拿來做木作,但許多民眾詢問,是否可以保留老樹的一部分,做為紀念,目前也與文創業者接洽,希望能將砍下的枯枝做成鑰匙圈、筆記本等文創商品。

潘元正說,當務之急是要保護四周尚未染病的老樹,一直以來都擔憂枯樹若不移除,褐根菌會擴散,經多番考量,確定最快明天開始動工,移除後也會將周圍土壤消毒、薰蒸,至於是否就留下綠茵草地,或重植新樹,會再考量。

而之前壓垮禮門的病樹,經換土扶正後,與3個多月的治療,已長出新枝綠葉,路過民眾都盼老樹能盡快恢復已往的綠葉成蔭,至於一旁高30米的雨豆樹,經林試所勘查後,憂心枝幹會向北傾,壓壞入德之門,昨也趕緊上好鋼索支架。

※ 相關報導:

* 20餘樟樹染病 集集綠隧美景告急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aug/6/today-center13.htm

台大實驗林溪頭植物醫學中心去年調查發現集集綠色隧道多處樟樹感染褐根病,卻因防治處理經費不足至今仍未處理,褐根病疑擴散,集集鎮公所指出因該道路屬縣府管轄,提報防治計畫卻無下文,憂心病害浩劫將讓綠色隧道美景消失。

....鎮公所指出,因褐根病從根部擴散且感染力強,發病初期很難從外表看出是否染病,一旦根部腐死,病菌將擴散感染其他健康樹木,去年初即向縣府提報防治處理計畫,迄今沒有下文,致使疫情不僅未見改善

....農委會林試所研究員張東柱表示,褐根病是台灣最重要的木本植物真菌性根部病害,褐根病菌會引起木本植物的根部及莖基部木材白腐朽及樹皮腐敗,導致莖基部環狀壞死,因而輸導功能遭受破壞,引起植株萎凋死亡,其傳播途徑主要靠病根與健康根的接觸傳染,因此只要阻止樹木根的接觸,及殺死或除去土壤中的感染病殘根,就可以達到防治效果。



◆ 鯊魚凶狠殺人 法國小島下追殺令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3.08.06

位於印度洋一處屬於法國領地的小島,近年來陸續傳出遊客遭到鯊魚攻擊咬死的意外,短短幾年喪命的人數多達5人,當局為了保護人類安全,稍早已經下令全面開放捕鯊,並且禁止遊客在特定期間內到海邊戲水或從事水上活動,不過,這項禁令遭到鯊魚研究學者反對,並抨擊政策草率沒有科學根據。

根據留尼旺島(Reunion)官方統計,自2011年來,當地海域傳出鯊魚殺人致死的意外已造成5人死亡,因此為了保障遊客安全,已經計畫開放獵殺沿岸90隻鯊魚,其中不包括去年已經先行捕殺的24隻。另外,當地政府也下令封鎖危險海域,在特殊季節內,不得進行海邊衝浪或游泳,違者罰款38歐元,約台幣1509元。

美國佛羅里達自然歷史博物館專門研究鯊魚攻擊行為的學者伯奇斯對此大表不滿,他批評,「這種反應純粹出於報復心態而已,根本沒有科學根據,而且已經是過時的做法。」他也擔心,獵鯊的計畫一旦實施,會對鯊魚生態會造成衝擊,也會對當地觀光業產生副作用。

伯奇斯建議,現階段最好的做法,應該是讓科學家前往當地調查究竟環境是否已改變,以便釐清是鯊魚群聚或是人類行為造成攻擊意外,他並指出過去在地方已有透過這種方式讓人魚和平共處的先例。

根據「國際鯊魚襲擊檔案」(International Shark Attack File)指出,2012年人類在未先挑釁情況下受到鯊魚主動攻擊的次數共80件,其中7件不幸造成人類死亡,事發地點有53件發生在美國海域,澳洲為14件,南非為4件。

不過,相對總人口與島嶼面積不若上述國家範圍廣大的留尼旺,去年則傳出3起鯊魚攻擊人類事件,頻率之密集已引起當地民眾恐慌。

留尼旺是一處位於印度洋西方的火山島,為法國領土,人口約84萬人,當地主要以生產糖,並為出口大宗,現在觀光業也已成為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

※ 人類獵殺鯊魚的數量遠超過這個數目。

fsj 提到...

狂犬病毒解碼 初判源自本土非大陸

【聯合報╱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2013.08.06

農委會昨天公布狂犬病毒基因序列,發現台灣病毒株已演化成三個族群,初步研判病毒引進台灣已經多時,推翻了長期為防檢局進行狂犬病監測的台大獸醫系教授費昌勇「近兩、三年自中國大陸引進」說法。

據指出,昨天農委會內部開會時已有專家指向病毒演化成為「本土病毒株」,引進台灣有廿至五十年,將追究近年狂犬病耗資上億監測,為何從未發現。

農委會家衛所長蔡向榮昨晚證實,比對九隻染病鼬獾發現,病毒已演化成「台東」、「雲林、台南、高雄」、「台中、南投」三大族群,須經過一段時間才能達成;再與美國、墨西哥、中國大陸比對發現,皆有明顯差異,研判台灣經過不斷演化已讓病毒「自成一群」。

蔡向榮說,三個國家中又以中國大陸的鼬獾及「一部分犬隻的病毒」與台灣鼬獾病毒最相近,不過不能確定病毒來源是中國大陸。至於是多久前引進仍要進一步分析,但不排除鼬獾狂犬病毒已降低對其它動物的感染力。

農委會家衛所前所長長劉培柏解釋,「本土病毒株」表示台灣、中國鼬獾病毒不相干,可能是很久以前就存在,也許對狗、人病原性較低。

台大獸醫系教授龐飛表示,他研究同樣發現台灣鼬獾病毒出現差異,但從差異程度可以確定絕非近年引進,與中國大陸關聯恐怕更遠。

若引進台灣已久,為何直到最近才發生大量鼬獾感染案例?專家認為,病毒跟鼬獾共存已久到適應環境,近年受某種環境刺激開始流行,或台灣今年才監測野生動物狂犬病,才被發現。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良恭說,病毒恐怕是廿至五十年間引進後「封」在鼬獾身上,經過突變而分化,狂犬病毒存在台灣鼬獾身上許久,很可能已降低對狗的感染力,人類受害風險會降更低。

家衛所網站(www.nvri.gov.tw/index.aspx)昨天公布的基因序列來自九隻染病鼬獾,牠們彼此相似度,比對「醣蛋白」達百分之九十一點五至九十九點九,「核蛋白」百分達九十一點五至一百;與中國大陸相似度,「醣蛋白」僅百分之八十七點八至八十九點六,「核蛋白」為百分之八十七點七至九十一點三。

小辭典/基因序列

狂犬病毒核酸是單股不分節負鏈的RNA(核醣核酸),基因組中的G蛋白(醣蛋白)與病毒致病性有關,N蛋白(核蛋白)有保護RNA功能,皆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抗原。 (侯俐安)

※ 相關報導:

* 狂犬病毒來源判定 眾說紛紜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78009.shtml

....顏聖紘今天出席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召開的「防疫還有哪些漏洞」記者會後指出,他認為不可能是來自中國大陸的走私動物感染台灣鼬獾,因為在基因序列中有看到來自菲律賓狂犬病病毒的基因。

....他還說,農委會昨天公布的基因序列並不完整,也需要跟更多國家的狂犬病毒基因做比對,目前不能斷定是來自哪一國,但他認為不是中國。

....他並說,若要使用系統發育分析策略來探索病毒起源,一定要「把多數動物的狂犬病毒序列」、「來自不同地區的狂犬病毒序列」,加上「台灣的序列」,一起用正確的方法分析才能得到可信的結果。

疫情確診之初,台大獸醫專業學院院長暨教授周晉澄就呼籲,要先找出疫情來源,因為事關防疫措施規劃是否有效,專家會議也不要只找官方的專家,「外面」的專家要一起邀請,特別是流行病學專家一定要納入,不能只有檢疫專家。

顏聖紘也說,判定結果會影響疫情來源與未來策略;如果病毒分析的取樣有偏差,會造成非常大的問題。

* 監控狂犬病年費千萬…依舊狀況外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77377.shtml

....家衛所研判狂犬病毒已引進多時,推翻台大獸醫系教授費昌勇日前做出「近兩、三年自中國大陸引進」說法,吊詭的是,昨天農委會召開的「野生動物監測計畫」會議,身為主持人的費昌勇卻未被通知,費昌勇昨坦言,「全身而退也好,監察委員要找我,我已經準備好。」

....「我早就料到了。」費昌勇表示,他的專長是流浪動物,也是寄生蟲專家,並非病毒學專家,防檢局找他研究是鎖定都市型的狂犬病,因為世界衛生組織說只要流浪狗管得好,狗型狂犬病一來就不會有事;雖然每年計畫經費近千萬,但十幾個縣市分配實際上根本不到幾百萬。

費昌勇坦言,他至今在「名分」上仍是野生動物監測計畫主持人,不過農委會昨天開會卻未告知他,他也很納悶。

* 活體實驗啟動 抓鼬獾開腦探病源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77383.shtml

農委會昨天召開「野生動物監測」專家會議,會中初步決定鎖定監測鼬獾,以三個月時間在台東、南投、苗栗各誘捕卅隻鼬獾活體進行「開腦實驗」,目的是檢視病毒分布,以及病原性,年底公布結果。



◆ 觀察站/防疫豈可隱匿?誠實方為上

【聯合報╱本報記者侯俐安】2013.08.06

透明是防疫最佳的策略,狂犬病爆發以來第三周,身為國家防疫第一道防線的農委會直到昨天仍然在保守、怕事的心態上,拿不出讓人信服的防疫作為。

昨天夜間台大醫學院教授已將病毒重新整理上網,直指家衛所完全是過度減化基因序列、違反資訊認知,公布給大眾的基因序列甚至只有美國、墨西哥、中國大陸的資訊,隱藏了更多的「關鍵」資訊,原始版的資訊恐怕是:台灣的鼬獾病毒與中國大陸完全無關,引進時間甚至比菲律賓的狗、中國的鼬獾更早。

狂犬病七月十六日爆發,學者聲聲催促盡速公布基因序列,讓各界解讀病毒來源、引進時間,看清敵人防疫作為才能用在刀口上。

農委會上周先公布了基因序列比對的相似度,對於基因序列卻以「再給我們一點時間」不願公開。

直到四日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重話指出「已經慢得太不像話」,家衛所在昨天傍晚將基因序列放上網站,長達五頁的「狂犬病病毒核酸序列」就像一連串密碼,農委會卻一度要在六日上午「統一說明」,已凸顯農委會防疫上總是「以不變應萬變」的矛盾與失職。

一篇在深夜上傳的文章再度讓農委會重傷。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為統一窗口不造成資訊混亂,每天疫情都規定在隔天上午公布。不過一份資料如何解讀,學者各自有理,當這些百分比、基因密碼成為意義有限的數字讓學者各自解讀時,醞釀恐慌及揭露傷疤的程度,傷害恐更令防檢局難以想像。

對於疫情,誠實與透明不但可以降低大眾恐慌,更能增加對政府的信任,可惜農委會至今仍然學不會。

※ 相關報導:

* 狂犬病SOP未出 專家憂心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308060143-1.aspx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今天召開「防疫還有哪些漏洞」記者會....與會專家強調,6月底傳出狂犬疫情以來,行政院在8月1日成立狂犬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但是至今都還沒有協調民政系統,由鄰里長主動調查了解各地疫情實況,僅被動等待個案回報。

他們質疑,中央至今仍無防疫標準作業(SOP),才發生滅鼠前未評估生態影響、人犬貓安全,送白米鼓勵民眾擅自捕犬,活活打死野生動物,及台中市一度傳出禁止認養流浪動物等亂象。

與會者疾呼,中央應確實整合各部會功能、重整疫情資訊,確切訂出防疫SOP及讓台灣恢復為非疫區的中、長程計畫,並由中央及地方政府各層級執行。

* 楊志良/狂犬病 準備好長期對抗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70013

....首先,家中飼養的寵物,只需固定一年施打一次疫苗,就可保證安全,絕不可以也完全沒有必要棄養。

第二,台灣的流浪貓狗,大部分都受到志工及愛心團體良好照顧,也普遍施打過疫苗,而且牠們主要分布在都會區周邊,也就是人類密集居住區域與野生動物活動區域的交界處,相當程度阻擋了野生動物進入都會區,避免了人類和野生動物的短兵相接。....當務之急是和照護流浪貓狗的民間團體合作,協助他們找到尚未施打疫苗的流浪貓狗,盡快施打,補好防疫漏洞。目前某些縣市反其道而行,開始捕捉、撲殺,暫停認養流浪貓狗等等,無異於自毀長城,反會造成防疫的大災難。

....第三,因為錢鼠也出現感染案例,有縣市動員民眾大量投藥毒死老鼠,以防止疫情擴散,此作法更是愚不可及。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老鼠是不可能用毒藥殺完的,人類也不可能永不停止地使用老鼠藥,只要有少數老鼠未被毒死,一旦人類停藥,就會再大量繁殖。要控制老鼠數量,最好的方法是借助生態法,一是保持環境清潔,讓老鼠沒有適合的孳生環境....二是利用老鼠的天敵,如流浪貓狗、老鷹等等以鼠類為食物的動物,讓生態達到平衡。

....最後,政府醫療體系應準備足夠的狂犬病疫苗及免疫球蛋白,具高度危險性的族群,如第一線防疫人員,事先就該施打疫苗,若被動物咬傷,再同時施打免疫球蛋白及疫苗。

fsj 提到...

集水區放寬環評 環團、水處反對

【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2013.08.07

環保署將修法放寬水庫集水區開發的環評限制,多個環保團體昨天到北市府前陳情,請曾任環保署長的市長郝龍斌,反對環評不當修法。

翡翠水庫管理局局長劉銘龍表示,水源區保育已是全民共識,會持續嚴格把關,不會讓土石碎解、洗選場等高水汙染事業入侵水源區。同時,也將函請環保署重新考慮農路免環評的修正規定。

台北自來水處處長吳陽龍也反對環評標準鬆綁,他表示,若在自來水取水口的攔河堰開放砂石業開發,勢必汙染水質,影響大台北地區500萬人的用水安全。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常務理事吳麗慧表示,法規修正後翡翠水庫列為第1級水庫,鬆綁的環評規定,包括1公頃以下砂石碎解、洗選非金屬礦物製造業,可於攔河堰集水區開發。

此舉使青潭堰、直潭堰、粗坑壩等集水區首當其衝,一些高汙染的焚化爐底渣、飛灰等,可能假再利用之名進入洗選場,使得含重金屬廢水及有害淤泥能排入集水區,汙泥也將造成攔河堰或河川淤積,影響極大。

「水患治理監督聯盟」召集人徐蟬娟表示,環團也反對農路「寬度未滿4公尺且長度未滿500公尺」,經農業主管機關同意者可免實施環評,此舉將為水源區開路大開方便之門,也將使水庫及攔河堰集水區崩塌及淤積惡化。

劉銘龍表示,翡翠水庫位於青潭堰與直潭壩的上游,依自來水法規定,禁止土石採取或探礦、採礦等汙染水源行為,且集水區內並無土石碎解或洗選場,翡管局將嚴格把關,請民眾放心。

針對修法擬鬆綁一定規模以下農路開發免環評,劉銘龍則反對,他認為未來如化整為零規避環評,恐形成無處不開路情形。



◆ 維護生態 義大利東海岸禁止捕魚

中央社 2013.08.07

義大利人今年夏天可能無法大啖海鮮,因為農業部下令東海岸禁止捕魚,好讓魚類和海洋生物有餘裕繁衍下一代,搶救日漸枯竭的漁業資源。

義大利農牧協會(Coldiretti)表示,根據農業部規定,從5日起暫停東部亞得里亞海(Adriatic Sea)的撈捕活動,北起狄里雅斯特(Trieste)南至巴利(Bari)。

隸屬於農牧協會的漁業組織說,義大利人今年第1季的新鮮水產消費下滑了16%,借用這個時機復育漁業資源是正確的決定。

但漁業組織說,這項政策對東海岸的漁民也有風險,例如餐廳可以選擇冷凍海產或是國外進口的海鮮,消費者可能向義大利其他海域或養殖場的魚販購買。

根據「農產食品服務組織」(Ismea)的研究,儘管價格穩定,但有6.3%的受訪義大利人表示不再購買新鮮水產,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是海產類,像是沙丁魚、烏賊和淡菜。

義大利漁業在過去30年大幅萎縮,漁船數下滑了35%,減少了1萬8000名相關從業者。

為了提升品質並保護義大利的漁業,農牧協會將建立產銷管道,協助消費者直接向漁民購買新鮮水產。



◆ 氣候變遷 龍蝦為生存吃同類

【聯合晚報╱蔡致仁】2013.08.08

氣候變遷改變地球環境,最新的研究發現,龍蝦的居住環境遭逢巨變,導致牠們為了生存開始吞食同類。

緬因州大學海洋生物學研究生歐本海姆做實驗時發現龍蝦同類相食的現象。他把一隻龍蝦放在防水箱,再放進海裡,用紅外線攝影機拍攝。他本來以為鱈魚或鯡魚及其他「底棲魚」會來捕食,但不料前來獵捕的卻是龍蝦同類。

氣候變遷造成海水暖化,使龍蝦生更多後代而且體型變大。現在緬因灣的海水溫度,已達近10年來的最高紀錄,而且漁夫又過度獵捕各種吃龍蝦的動物,種種因素加起來,讓龍蝦數量創下從1880年至今以來的新高。

歐本海姆說,當一個地方有太多龍蝦,而沒有足夠的天然食物供牠們分享時,就造成同類相食。

其實龍蝦攻擊同類不是新鮮事,當龍蝦被人類抓進水缸裡,且被綁住大螯時,必須主動讓出空間給同類,避免遭受攻擊而無法自保。但野生龍蝦吞食同類是首次出現。

歐本海姆觀察颶風島的龍蝦說,最先被吃掉的,通常是幼小的龍蝦。小龍蝦被同類吃掉的機率,比被其他獵食者吃掉的機率高90%。

龍蝦數量增加也使蝦價極度低迷,讓捕蝦人苦哈哈。如果把通膨算進去,目前龍蝦價格是從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以來的最低點。捕蝦漁夫同時也面臨勞工與燃料成本增加的問題。

目前緬因州當局能做的是推動短期方案,鼓勵漁夫多捕龍蝦使數量減少。同時這也會讓漁夫少抓捕龍蝦的天敵,直到牠們恢復正常數量為止。



◆ 英擬修法 狗咬死人飼主可處無期刑

【Upaper╱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2013.08.07

英國政府擬修法對咬死人的狗主人,最重可能面臨無期徒刑,狗若把人咬成重傷殘障,狗主人最重將可處10年有期徒刑,目的在要求狗主人必須負起避免讓狗攻擊人的責任。

英國自2005年至今,已有16人因遭狗攻擊死亡,現有法律對咬死人的狗主人,最重只能判處2年徒刑。

英國動物福利署提出修法草案,除提高咬死人的刑度提高為7年至無期徒刑,也增加把人咬成重殘的狗主人刑度,並解除過去只追究狗在公共場所咬傷人、咬死人的限制,將在家中、居家花園內咬傷人的行為也納入追究。由郵差、電信人員組成的英國通訊聯合工會對這項法案表示歡迎,工會表示,每年約有5千名工會成員在工作時受到狗攻擊。

fsj 提到...

鼬獾病毒…這不是狗狗的狂犬病!

【聯合報╱劉培柏/前台灣省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新北市)】2013.08.08

農委會於七月十七日首次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陳報台灣的狂犬病疫情,病原欄填「Lyssavirus」(麗沙病毒),血清型欄填「Not typed」(未分種別)。八月一日第五次陳報,血清型欄已改填「RABV」,即狂犬病病毒。RABV通常是指對肉食獸、犬貓和人類致命性的狂犬病病毒。不知農委會根據什麼更改。從去年五月首件鼬獾檢體被驗出該病病毒後,至今仍幾乎只在台灣中、南、東部地區的發病鼬獾檢出,從未有犬貓和人類的案例,您說奇怪不奇怪?

五日農委會檢驗單位公布《台灣分離之狂犬病病毒序列分析資料》指出,台灣鼬獾分離病毒的核蛋白(N蛋白)基因序列、醣蛋白(G蛋白)基因序列,與中國毒株的相似度都低於百分之九十,應視為不同種的病毒,但該單位卻硬稱病毒與中國病毒最相近云云。

所有麗沙病毒屬的病毒,其N蛋白基因序列的變異可作為病毒存在地理區的分析,而G蛋白的變異則可做為病毒株抗原性、毒性和致病性的分析。但因該單位提供的G蛋白基因序列太短,缺少能顯示病毒抗原性和致病性的抗原決定位。筆者只能由有限的兩種蛋白基因序列比對,猜測台灣鼬獾病毒和中國病毒應歸於不同種別,即鼬獾病毒不是大家認知的犬隻狂犬病病毒。此有待農委會究明。

台灣所謂的「狂犬病」疫情態勢似乎越來越清楚;至五日止只從四十四隻鼬獾和一隻錢鼠檢出病毒。而據知疫區有很多犬隻曾被發病鼬獾咬傷,很多犬隻曾叼鼬獾回家,至今卻都沒有犬隻發病的案例。

又,疾管署的「鼬獾咬抓傷保平安專案計畫」,追溯過去一年內曾被鼬獾咬抓傷的民眾可公費施打人用狂犬病疫苗,到五日止經審核同意使用疫苗八一五人,其中廿七人真的是被鼬獾咬傷。筆者認為被咬傷的人恐不止此數目,很多人都是幾個月前被鼬獾咬傷,至今連疑似案例都未出現。顯然,台灣鼬獾病毒不是對犬隻和人類有致命性的狂犬病病毒。

農委會提供的G蛋白基因序列太短,不足以判定目前使用的狂犬病疫苗對台灣鼬獾病毒的保護能力。二○一○年中國研究人員由鼬獾分離到的狂犬病病毒發現,有些分離株可能低病原性或無毒性,試驗鼠由腦部接種大量病毒,居然都不會發病。

農委會至今對台灣鼬獾病毒的性狀、致病性,是否真會危害犬貓和人類仍未建立資料,更遑論會明瞭犬貓施打疫苗在防疫上的功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聲稱,至八月底犬貓用疫苗會有一一三萬劑,人用疫苗有四萬七千劑,供量無虞云云。可慶幸的是台灣鼬獾病毒對犬貓和人類的致病性可能很低或沒有毒性,而目前全面公費施打的疫苗,可預防「正港」的狂犬病,對付鼬獾病毒?筆者認為就當作安心牌疫苗吧?

回應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台北市)

七日「鼬獾病毒…這不是狗狗的狂犬病!」文中提及數字有誤,說明如下:

八月一日起實施「鼬獾咬抓傷保平安專案計畫」,截至七日,曾遭鼬獾抓咬傷案件有九件,其中六件完成接種疫苗。另外,至八月六日民眾遭各類動物抓咬傷經審核同意使用疫苗累計有九三七人,其中屬鼬獾咬傷者有廿八人。

※ 相關報導:

* 狂犬病毒關鍵基因未公布 學者:誤導防疫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79998.shtml

農委會公布狂犬病基因序列,學者對家畜衛生試驗所的解讀大感失望。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質疑,「關鍵基因部位不見了!」學者認為,家衛所挑選片段資訊公布,將病毒來源導向中國大陸鼬獾,導致錯誤的判讀,恐會影響防疫方向。

農委會防檢局長趙磐華說,八月九日美國疾管局專家來台時,方向將能更明確,絕對沒有隱匿或刻意避開關鍵資訊。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說,台灣病毒株與大陸株有百分之十的差異,與中國大陸有地緣關係,不排除是在幾年前由中國大陸傳來;最近才從大陸傳來的可能性比較小,且兩地的病毒都各自在當地演化了一段時日。她研判,病毒在台灣至少十年,也有可能已經廿、卅年。

家衛所前所長劉培柏說,家衛所公布的基因序列中,可以判讀病毒致病性,最重要的關鍵基因「不見了」。劉培柏解釋,N蛋白可看出病毒傳播的地理分布差異,G蛋白則能看出抗原性及致病性,釐清為何不會感染貓、狗、人,「有可能是基因本身缺少,或是家衛所還沒做完吧。」

* 狂犬燒半月 防疫像病急亂投藥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79999.shtml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陳建仁直指,疫情「令人緊張」。眼前不曉得漏洞在哪裡,究竟是海防、動物檢疫還是疫情調查有疏漏,應盡速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防疫一定要整合社會力量。實驗室人力不足,就找學界幫忙,當初SARS也是請合約醫院協助;H5N1時還找養雞協會人員開會。防疫不是單一部會單線作戰,而是要多個部會合作,一次做很多事情。

另外,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所主任陳玉敏表示,目前策略包括非犬貓寵物棄養毫無規範、走私動物猖獗、犬貓量估計錯誤、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整合失效等四大漏洞;一連串的錯誤,致中央防疫有如病急亂投藥。

* 新聞眼/進度透明 農委會別再閃躲淡化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80002.shtml

閉門造車、拙於溝通,這是農委會自狂犬病爆發以來最好的寫照。狂犬病事隔五十二年重現,台灣沒有專家,沒有SOP、疫苗不足,連疫情來自何處也摸不著頭緒。

....農委會抱著「為政不多言」的思維決定只公布已定案的資訊,但當防疫、監測、病毒遲遲不見進度,好不容易公布訊息卻丟三落四,官員內「真正的專家」無權發言、局處首長忙到沒時間接電話、發言人卻一知半解時,無須納悶為什麼學者要質疑、媒體要指責,因為對於閉門造車的防疫方式,大家已經看不下去了。

* 寵物打狂犬病疫苗 一併登記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80651.shtml

為加強狂犬病防疫,國內流浪犬管理將有重大變革。農委會明天將邀全國獸醫師公會及22縣市動物防疫所開會,提出兩大管理措施,將由獸醫師公會號召民間獸醫師協助,為寵物施打狂犬病疫苗時,一併進行寵物登記,可免費提供晶片,並減免或完全免登記費,增加飼主寵物登記意願。

* 鼬獾驗出狂犬病毒 台南大內也淪陷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79865.shtml

台南市動物防疫保護處昨再公布最新一批狂犬病毒檢驗結果,再添3例陽性檢體,都是鼬獾,結果使得大內區也淪為疫區,全市共有4區都出現疫情。目前有疫情的4區分別是南化、六甲、楠西及大內,動保處表示,針對4區都已展開流浪犬的疫苗注射,民眾不必恐慌,而民眾如果在山區裡,切勿接近野生動物。

* 主人遭家犬咬 染「假性狂犬病」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79885.shtml

台東縣動物防疫所昨天接獲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的檢驗結果,發現黑狗的檢體,竟有豬隻身上才有的疱疹病毒。吳慶榮表示,假性狂犬病,一般只會在貓狗間發病,與狂犬病病毒完全不同,研判應該是主人曾以生豬肉餵食小狗,狗狗才會染病,人類不會遭到傳染,因此黃婦不會發病,民眾不用恐慌。

* 狂犬病襲花蓮 卓溪2鼬獾感染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79917.shtml

花蓮縣卓溪鄉出現鼬獾感染狂犬病毒兩例後,證實花蓮偏鄉已淪為疫區,縣衛生局等單位昨天展開各項防範措施,呼籲民眾若不慎遭野生哺乳類動物抓、咬傷,請立即以肥皂及大量清水清洗傷口15分鐘,再以優碘或酒精消毒後儘速就醫。

fsj 提到...

45萬劑狂犬病疫苗 8月15到貨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陳怡秀/台北報導】2013.08.08

狂犬病疫情發燒,帶病鼬獾新增四例,截至目前全台已有八縣市31鄉鎮出現病例,全台超過三分之一縣市淪陷。農委會今天表示,8月底將啟動主動監測計畫,針對鼬獾、白鼻心、麝香貓等六種食肉目野生動物監測。農委會防檢局局長張淑賢表示,最新一批防檢局採購的45萬劑疫苗將在8月15日交貨,9月將再輸入25萬2000劑狂犬病疫苗,加上先前供應量,足供全國犬貓預防注射之用。

9萬多隻犬貓已注射

防檢局表示,7月疫情發生以來,已經完成犬貓預防注射9萬多隻,是今年月平均注射量的三倍,防檢局先後緊急採購5萬劑與45萬劑疫苗,預計8月15號到貨。至於外界擔心的疫苗價格哄抬等問題,農委會表示,會嚴密監控。9日另將有3萬劑人用疫苗抵台,這是因應疫情緊急進口的最大量。

民進黨立委黃偉哲今天上午也前往公平,了解狂犬病疫苗疫情防疫工作。黃偉哲質疑,最近民眾帶犬貓施打疫苗時,常被獸醫師要求施打價格較高的三合一、六合一、八合一等綜合疫苗,比起單一的狂犬病疫苗多出數百元,有的多合一疫苗甚至要1500元以上。

公平會表示,前陣子疫苗短缺,許多醫院沒施打疫苗但有報價,報價價碼200元左右,民眾如有迫切需要,「獸醫師會建議施打多合一疫苗,但並未強迫」。消保處消保官王德明則表示,的確接到民眾申訴疫苗價格飆漲,但件數並不多。

月底監測野生動物

此外,農委會防檢局8月底將啟動主動監測計畫,針對鼬獾、白鼻心、麝香貓、石虎及黃鼠狼等六種食肉目野生動物,主動調查了解感染情形,選擇疫區熱點南投縣及台東縣,並以非疫區苗栗縣為對照組調查。農委會畜牧處科長林宗毅也表示,為了強化管理與疫情追蹤,會針對寵物犬隻,計畫減免登記與植入晶片費用。

※ 相關報導:

* 獸醫:飼主帶疫苗要我打針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83222.shtml

動物狂犬病疫苗供不應求,市場上奇貨可居已形成亂象。新北市一位葉姓獸醫師在獸醫內部社群臉書PO文表示,近來診所裡出現陌生的飼主,帶著抽好藥劑的疫苗針筒,要求獸醫師幫寵物施打;文章一出,引起獸醫界討論,許多地區都發生同樣狀況,造成不少獸醫困擾。

農委會防檢局表示,若獸醫若施打來路不明藥物,將依獸醫師法裁處,最重可處停業一年、或廢止營業執照。醫師研判,飼主可能從「不正當」的管道取得動物狂犬病疫苗,但由於獸醫師不認識飼主,且無法證實針筒裡的物質,貿然為寵物施打恐怕有風險。



◆ 贏過大象 海豚記憶力超過20年

自由 2013.08.08

〔編譯陳伃軒/綜合報導〕撇開人類不談,海豚已超越大象,成為記憶力最好的哺乳類動物。一篇載於英國「皇家學會學報─生物學」的研究指出,分離約20年之久、不具血緣關係的海豚,仍可成功辨識對方的哨聲。

芝加哥大學教授布拉克所帶領的研究團隊,以56隻曾一同被飼養、現生活於不同動物園或水族館的瓶鼻海豚為實驗對象,利用水底擴音器播放曾一起生活的海豚叫聲,並觀察海豚反應。海豚可發出多種叫聲,但各有獨特的哨聲,作用就如人的姓名,以利區分彼此。

其中,2隻幼年曾一同生活、至今分離已20年半的雌海豚貝莉與艾莉,當研究人員對著貝莉播放艾莉的哨聲時,前者立即做出反應。布拉克指出,當海豚聽見熟悉的哨聲時,會靠近擴音器,並鳴聲以期得到回音,「這可是針對動物行為的空前研究。」先前的研究顯示,大象在與母親分別20年後,仍會記得母親。

海豚聽覺識別能力更勝人類一籌,可在20公里外就聽見其他海豚哨聲。海豚此種驚人的記憶力,除了用以辨識接觸過的海豚,更可判斷是否該避開對方。雄海豚該能力較發達。野生海豚平均壽命約20年,囚養海豚曾活到45年,布拉克推測,海豚的這種「社會記憶」能力,有可能終生不忘。

至於海豚是否能在聽見熟悉的哨聲時,腦中出現相應的視覺圖像,則是布拉克正著手進行的研究課題。



◆ 2度被蜂螫當沒事 2分鐘後口吐白沫亡

自由 2013.08.08

〔記者胡健森/宜蘭報導〕淡江大學蘭陽校園暗藏致命危機!曾被虎頭蜂螫傷過的吳姓園藝工人,昨天下午與4名同伴沿著校園山坡步道除草,疑驚動到藏身草叢的虎頭蜂窩;吳男當場被螫中,不到2分鐘後休克倒地不起,送醫急救仍告不治。

一起工作的游姓男子說,他們5個人從下午1點開始除草,為了安全彼此相距不遠,也都穿戴全身護具,不知何時,吳某突然間將手放在頭部說,「我被蜜蜂叮到了」,當時吳看起來很正常,沒想到過了不到2分鐘就倒地不起,已無意識且口吐白沫,趕緊打電話向119求救,吳到院時已無呼吸心跳,經搶救仍告不治。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急診主治醫師劉士偉說,被蜂類叮咬到,最怕出現過敏性反應,吳男之前曾被叮咬過,可能體內已經產生抗體(會因人而異),這種抗體一旦再度碰到過敏原,就會在體內產生嚴重的過敏性反應,甚至導致過敏性休克。

記者到事發現場附近察看,果然發現性情凶猛的黑尾虎頭蜂出沒;礁溪消防分隊說,事發後曾派人到現場搜尋,但並沒有找到蜂窩;校方表示,會先在附近豎立警告標示。



◆ 墾丁悠活環評初審 不會要求停業

【聯合報╱記者翁禎霞/屏東報導】2013.08.08

悠活案由屏東縣接手環評,今天將展開第一次初審,由於悠活一二區被認定合法營業,環保局長林雅文表示不會要求業者停業,但如果對環境有影響,會要求立即修正,這也是縣府首次遇到「營業中」的環評案。

墾丁悠活麗緻渡假村包括一至六區,其中一、二區領有合法旅館執照,三至六區是以集合式住宅經營旅館,被認定違規擴大營業,目前被縣府勒令停業。

不過最近傳出悠活把三至六區的部分房舍對外出租給企業,縣府觀光科長黃國維表示,經縣府稽查結果,停業中的三至六區,業者雖未營業,但有部分房舍已出租,縣府已要求業者提出長期租賃契約。

黃國維說,三至六區沒有合法旅館執照,業者不能以日租、周租等旅館型態經營,但如果是悠活公司與承租人單純的長期租賃關係,縣府沒有立場開罰。

過去國家公園內的環評案都是由環保署處理,不過本月5日行政院由楊秋興政務委員召開會議,決議未來針對旅館業的環評受理機關一律為「最後階段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因此全案環評確定由屏縣接手。

屏東縣長曹啟鴻昨天偕同環保局長林雅文及成大法律系教授王毓正,說明縣府對悠活案環評的立場,曹啟鴻強調,縣府絕對站在保護環境優先的立場,做好環評工作。

環保局長林雅文表示,所有環評資料都在環保署網站可查詢,接受環保團體及民眾監督,不會有「品質的差別」。



◆ 環保弘法師 粘錫麟病逝

自由 2013.08.08

為台灣環保打拚20多年、幾乎無役不與的環保弘法師粘錫麟,7日下午病逝於彰化基督教醫院,家屬不發喪、不發訃聞、將大體捐贈醫學教學單位。

粘錫麟享壽74歲,原本是國小教師,1986年參與鹿港反杜邦運動後,辭去教職,參與全台各地風起雲湧的環保抗爭,在環保界是教父級的人物,他也熱愛台灣歌謠,在員林及集集社區大學開課教授台灣民謠。

粘錫麟近年來疾病纏身,4月23日吃早餐時因腦幹溢血倒地不起,環保團體7月4日在其老家鹿港為他辦了場「粘錫麟老師台語歌謠音樂會」送他最後一程。(記者吳為恭)

fsj 提到...

首波生態黑名單 369種生物禁入

【聯合報╱記者侯俐安、劉俐珊/台北報導】2013.08.09

食人魚是全球地下水族市場珍品,國內高達三、四十種流竄市場,卻只禁止其中之一的「黑色食人魚」進口。為杜絕入侵性外來種,台灣首次大盤點,列出十八大項黑名單,囊括至少三百六十九種生物,下月起將從海關阻斷進口源頭,違者最高罰卅萬元。

經濟部國貿局表示,農委會規畫禁止外來高風險物種進口,卻苦無法源依據,去年檢送相關資料,希望國貿局按貿易法協助公告。歷經兩年,國內近十位動物專家列出的第一波黑名單,國貿局已於近日公告。

有別於過去「一種名稱一種生物」,這次直接列出屬名全面掌控,十八項就包含福壽螺、甲蟲、黑鱸、玻璃魚、泰國鱧、魚虎、食人魚、中國藍鵲、沙氏變色蜥、美洲巨水鼠等,至少三百六十九種動物,九月起管制輸出入。違者可處三至卅萬元罰款,或停止從事輸出入業務。

中山大學副教授顏聖紘表示,入侵性外來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福壽螺,政府至今仍須耗資大筆經費移除,大口黑鱸、魚虎都是早年政府或民間引進後,被棄養或放生造成生態浩劫,玻璃魚威脅日月潭生態,至今仍能合法申請輸入。

國內防堵外來種入侵多年,卻是多頭馬車,各類物種分散在「漁業法」、「野保法」及「植物防疫檢疫法」,不僅海關查緝困難,玩家也總能透過各種管道夾帶入關。

管制鬆散更讓玩家願鋌而走險每周從巴西、祕魯、委內瑞拉等原產地「直送」食人魚來台,「黃鑽食人魚」一隻要價兩千到六千元,「印地安武士」近來被炒到一隻兩、三萬元高價。

這麼多物種,海關如何辨識?林務局科長林國彰表示,除了委託教授製作外來種圖鑑,也會幫海關人員上課。屏科大教授裴家騏則說,國內已有「虛擬鑑定」方式,海關、海巡即時上傳圖片,即可專人線上鑑定。

海洋大學助理教授黃之暘擔心,此舉雖宣誓意義重大,但恐推升走私行情。農委會表示,陸續將新增第二、三波黑名單,在封鎖邊境源頭後,將研議進一步禁止持有、販售及飼養。



◆ 狂犬病延燒後遺症?街貓疑遭毒殺

【聯合報╱記者高培德、徐白櫻/高雄報導】2013.08.09

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近日在苓雅區林森路一帶發現流浪貓疑遭毒害橫死街頭,憂心是狂犬病疫情延燒產生的後遺症,提醒飼主帶寵物外出時應避免接觸動物遺體,並呼籲社會大眾理性面對,勿任意傷害無辜動物。

高雄市民林芫米上周投訴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指她經常在林森路和忠孝路附近餵養流浪貓,其中一隻黑貓口吐白沫陳屍街頭,她除感痛心,也害怕有更多流浪動物會無辜遭殃。

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資深志工倪京台說,最近一周陸續接獲台南、雲林、南投、台中等地流浪動物疑遭毒死案例,懷疑狂犬病疫情延燒引起民眾恐慌,進而將怨氣發洩在無辜動物身上。

倪京台說,狂犬病雖屬法定傳染病,但並非流浪貓狗就是傳染源,呼籲大家要理性看待。

倪京台表示,由於前車之鑑,民眾最近帶寵物外出時最好套上繩圈,並且勿讓寵物離開視線範圍及隨地撿拾路邊食物,以策安全。

美濃龍肚地區發現死亡鼬獾感染狂犬病,昨天龍肚里茶頂山又發現鼬獾在民宅倉庫出沒,消防人員獲報前往捕捉,鼬獾被捕時活蹦亂跳,可是關入籠中之後卻出現間歇性「抖動」跡象。

宋姓農民家住茶頂山半山腰,家中倉庫推滿農務用竹子,昨天上午他發現倉庫的竹子堆裡一隻鼬獾跑來跑去,農民先用飼料袋引誘鼬獾進入,急忙請消防人員來捕捉。

被捕鼬獾體型小,可能是出生沒多久,送往消防隊之後,躺在籠中偶爾才活動一下,是否染狂犬病要讓市府動保處人員檢驗確認。



◆ 最原始帶毛髮哺乳動物化石 遼寧亮相

【世界日報╱北京9日電】2013.08.09

遼寧省國土資源廳昨天發布消息指出,中國大陸首次發現的原始形哺乳動物「哺乳型巨齒獸」化石,是世界上最原始的帶毛髮哺乳動物化石。

綜合中新社與新華社報導,這個帶毛髮的哺乳型巨齒獸化石近日在遼寧古生物博物館亮相,這個巨齒獸化石體長約30公分,體重約250克。

瀋陽師範大學青年古脊椎動物專家周長付表示,新發現的巨齒獸骨架周圍多處保有毛髮印痕,腹部有皮膚皺摺,證實早期原始形哺乳動物已有皮膚結構。另根據臼齒特徵發現,牠應是以草食為主的雜食性動物。周長付說,原始型哺乳動物很少有保存頭顱和肢體骨骼的化石,有毛髮保存的更少見。

研究團隊由瀋陽師範大學、美國芝加哥大學和德國波昂大學組成,他們是2010年在內蒙古寧城道虎溝、距今1億6500萬年的中侏羅世紀地層中發現這一化石。

遼寧古生物博物館館長孫革表示,內蒙古寧城道虎溝一帶屬於燕遼生物群。燕遼生物群是侏羅紀陸生生態系統中一重要生物群,涵蓋遼寧西部、北京西山、河北北部以及內蒙古寧城等地區。

燕遼生物群擁有豐富的動植物化石,包括耀龍、翼龍、狸尾獸和這次發現的巨齒獸等動物化石,及燕杉、異羽葉、銀杏等植物化石。

fsj 提到...

動保紅衫軍 抗議屠殺流浪犬貓

【聯合報╱記者許俊偉/台北報導】2013.08.10

近兩百名動保人士昨身穿紅衣、高舉標語到農委會抗議,不滿政府趁狂犬病疫情大肆濫捕、濫殺流浪犬貓,要求將施打疫苗後的流浪犬貓野放。農委會說,現階段防疫以推動犬貓施打疫苗為優先,絕未要求地方政府全面捕捉,且已推動提高收容容量和認養率,不會濫殺。

全台各地的「動保紅衫軍」昨集結為流浪犬貓發聲,痛批農委會「大屠殺」,高喊「撲殺不是防疫,疫苗才是真理」,除有動保人士把家中犬貓也帶來,藝人譚艾珍和楊懷民也到場聲援。

台灣貓狗人協會理事長黃泰山則早在六天前就開始在農委會前自囚狗籠裡絕食抗議,昨有動保人士仿效「護樹行動」,爬上農委會前大樹聲援黃泰山。

農委會畜牧處處長黃國青說,絕未要求地方撲殺,只是加強疫區捕捉流浪犬貓施打疫苗。他說,正值防疫關鍵期,疫苗效期一年後不可能再找得到犬貓再打疫苗,還是安置在收容所較妥當。

黃國青說,全台收容中心目前在養犬貓六千三百多隻,收容量是七千隻,確實有地方收容已吃緊,農委會將朝九千七百多隻的容量規模推進,並加強宣導認養以緩和收容犬貓安樂死機會。

※ 相關報導:

* 北市府:打過疫苗流浪狗 繫黃項圈識別
http://www.udn.com/2013/8/10/NEWS/NATIONAL/NATS2/8087115.shtml

狂犬病升溫引發部分民眾恐慌,北市府昨天宣布推動「黃項圈防疫計畫」,即日起流浪犬貓只要接種疫苗,犬隻就會繫上市府統一製作的黃項圈,街貓右耳內則會噴紅漆,或尾部噴綠漆方便辨識。



◆ 悠活度假村案 監委批政府行政怠惰

【聯合報╱記者潘欣中/恆春報導】2013.08.10

引發喧然大波的墾丁悠活度假村「未環評先營運」案,監察委員葉耀鵬等3人昨天南下實勘,3人在閉門會議中說出「重話」,直指屏東縣政府、墾管處和環保署未善盡監督管理職責,放任違法營業14年,顯有行政怠惰,並要求依法追討不當得利。

悠活度假村1、2區是合法旅館,為讓集合住宅的3至6區做旅館使用,今年4月向墾管處提出全區環境影響說明書,墾管處轉送環保署審查,引發未環評先營運爭議,但審查權出現疑義,上月由行政院政務委員楊秋興邀集相關單位協調,由屏東縣政府受理環評書。

環保局前天召開第1次初審,原以為爭議就此落幕,監委昨天一番追究行政疏失責任的重話,為悠活案投下1顆「震撼彈」;主動申請調查悠活案的監委葉耀鵬、馬以工和程仁宏,到悠活度假村,由董事長曾忠信陪同說明現況,曾忠信重申:「自始至終,悠活都沒有規避環評」。

稍後借恆春鎮公所召開的不公開會議,3名監委聽取墾管處、縣政府和環保署簡報後,提出核發執照程序、有無依法開罰、為何不積極處理悠活環評案等諸多問題,要求相關單位在一周內提出報告;監委收到報告書後接著展開約詢,調查有無善盡管理監督之責。

據指出,3名監委在會中直指相關單位有「行政怠惰」,放任悠活未環評先營運14年;悠活在民國88年違規使用,當時建管的權責在縣政府,但墾管處是第一線土地管理機關,卻未向縣府舉發;民國91年墾管處接手建管權,可依建築法或會同縣府處理,但未積極督導,顯有行政疏失。

監委並質疑,悠活營運14年來,為何縣政府依「發展觀光條例」對擅自擴大營業行為的3至6區,只開出個位數罰單、為何不連續處罰,「區區罰款,1天多賣幾間房間就回收了,毫無遏止效果」,「縱容違法,對合法業者太不公平了」;監委認為悠活過去的不當利得,應依法追討。



◆ 華光樹保會勘 每棵都是回憶

【聯合報╱記者周志豪、莊琇閔/台北報導】2013.08.10

北市樹木保護委員會昨前往華光社區會勘,了解地方希望指定保留的150棵喬木現況,預計9月初,北市副市長張金鶚主持樹保會議才會決定指定對象。

昨天會勘過程,由華光護樹志工隊代表介紹申請保留老樹樹種,包含供應社區中小朋友養蠶寶寶的老桑樹、樹圍茂密的老榕樹、香氣四溢的老樟樹、桃紅色花朵盛開的九重葛。一步一景,每個轉角都是社區居民的回憶。

綠黨中常委潘翰聲表示,推動樹保的意義,在於連帶保留社區集體記憶,北市過去推動樹保,都見樹不見林,只討論個別樹木存廢;難得華光社區有大片記憶著城市的森林,市府應宏觀看待,以保存「樹群」的角度指定。

樹保委員、台大園藝系講師許榮輝表示,認定樹木是否符合樹保標準,除樹齡、樹徑等客觀條件外,融合生長地記憶,以現地保存為原則,樹木現植地是否有好的生長環境,也會一併思考。

許榮輝說,有些與房屋「共構」的樹即使被指定保留,填土、翻地後,仍可能死亡,未來是否要適度地小幅移位,都要討論。

fsj 提到...

獸醫防疫建議:全面打免費疫苗

【聯合報╱記者李世宸/桃園報導】2013.08.11

狂犬病疫情爆發,兩位名獸醫師建議全面打免費疫苗,也希望民眾不要把棄養的動物丟到山區,以免流浪動物成群,「變成狂犬病疫區!」

曾任桃園縣獸醫公會理事長的張聰明表示,打狂犬病疫苗的成本很高,包含疫苗、針頭和處理狗大小便,一支被壓到200元根本是「賠本生意」,獸醫師興趣缺缺,別提主動推銷。「現在政府提供免費疫苗,有的地方又要收50元,有的收200元,能不能統一價?」

而且八合一疫苗也很重要,他指出,八合一疫苗包括腸炎,小狗罹患腸炎的死亡率相當高,為什麼不打?「大概是因為狂犬病會傳染給人,腸病不會。」

張聰明認為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全面打免費疫苗,而且重點要放在山區的流浪狗,牠們與野生動物互動頻繁,一般家犬有人看管,染病機率非常低。

保護動物協會秘書長黃慶榮指出,台灣走私猖獗,家庭棄養的犬隻常常往山區丟,還有許多愛心人士喜歡餵流浪狗,導致流浪狗群聚山區。

黃慶榮表示,山區流浪狗會捕食野生動物過活,也許都品嘗過「鼬獾肉」,而鼬獾是肉食性動物,一定不會輕易就範,有可能反咬將唾液傳遞到狗身上,但是至今仍然沒有出現任何狗染狂犬病的病例,他認為:「假如會感染狗貓,早就爆發出來了。」

黃慶榮認為,今天會爆發疫情是大自然的反撲,「捕捉、走私、放生棄養的情形一再重演,狂犬病要絕跡很難」。

※ 相關報導:

* 動物園寄放寵物 9月起收500元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088703.shtml

如果你帶寵物到台北市立動物園寄放,別擔心領回時出現電視廣告「這不是Rocky」的窘況,動物園規定飼主除須出示身分證,還要與動物合照;不過9月起一次收費500元,引來「搶錢」批評,動物園表示,寄放只是為民眾方便,基本上不鼓勵帶寵物入園。



◆ 染狂犬鼬獾 增至75例

中央社 2013.08.11

鼬獾繼續檢出狂犬病毒,迄今累計達75例,較前一天增加13例,案例發生地區增至8縣市38鄉鎮,感染動物種類仍以鼬獾為主。

防治狂犬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發布新聞指出,持續供應動物用狂犬病疫苗到台東縣、苗栗縣、南投縣、嘉義縣等動物病例區,為山區民眾的犬貓及原住民獵犬等預防注射;至於人用狂犬病疫苗已充足,呼籲第一線防疫人員接獲通知後儘速至儲備醫院接種。

另外,教育部已將校園犬貓按縣市鄉鎮造冊列管,將提供所在地動物防疫機關執行疫苗注射工作,加強校園學童安全防護。



◆ 8國協助 環太平洋公園啟用

【聯合報╱記者胡宗鳳/高雄報導】2013.08.11

世界第7個環太平洋台灣公園昨天落成。高雄市政府表示,希望能在產官學加上國際NGO(非政府組織)的合作下,推廣保護海洋生態的意識。

高雄旗津的風車公園就是第7個海洋生態公園建設的地點,有40多位國際學生和專家來台協助建設。

這項計畫是去年8月30日由高雄市長陳菊和環太平洋台灣公園計畫(PRP)創辦人簽署合作備忘錄;昨天由副市長李永得,環太平洋公園創辦人Jim Hubbell、環太平洋公園主席Kyle Bergman等主持落成典禮。

李永得表示,國內外師生集體創作的PRP公園將成為在地社會與人民的獻禮,彙整產官學資源,培養我國參與國際公共事務的菁英,並透過PRP平台,引領我國青年學子參與環太平洋台灣社群的交流活動。

觀光局表示,環太平洋台灣公園是由一群來自8個國家的學生、志工、學者專家,透過文化巡禮體驗,尋找在地建材、設計、施工,以一個月的時間,在旗津日夜趕工,以永續發展綠色和平精神,打造環太平洋國家共存共榮理念的集體創作。



◆ 濕熱 吸血臭蟲重現北京

中央社 2013.08.11

中國大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曾曉芃昨天表示,幾乎絕跡的臭蟲在北京「捲土重來」。大陸媒體報導,可能與高溫溼熱天氣有關。

京華時報報導,北京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近日已到十幾家被臭蟲叮咬的市民家中調查,並消毒殺菌。

報導指出,臭蟲「重出江湖」的原因,業界人士表示,與歐美等國臭蟲的流行趨勢有關,也與北京高濕、高熱、多雨天氣有關。

臭蟲不大,但是很猛。曾曉芃說,臭蟲靠吸食人血和其他溫血動物血液為生,是分布最廣泛的人類寄生蟲之一。臭蟲有晝伏夜出的特點,一旦吸血後就會躲起來,主要藏身在床墊、床板、牆壁縫隙和天花板等處。人被臭蟲吸血叮咬後,瘙癢難忍,紅腫數日不退。

北京市豐台區居民曾於2011年在家中發現吸血小蟲,經大陸衛生部門鑑定為濕帶臭蟲。

對於今年猖獗的臭蟲咬人情況,北京市疾控中心高度關注,將對臭蟲進行標本鑑定,以確定類型和有針對性的藥物配方。

報導指出,1959年臭蟲取代麻雀成為四害(還包括老鼠、蒼蠅和蚊子)之一。當時滅蟲用的招數很多,包括藥物刷牆、堵牆洞等。經過數年的滅臭蟲行動,除流動人口較多的小旅店、大車店以外,臭蟲在北京已難得一見。

fsj 提到...

攻擊男性下體兇魚 丹麥海域現蹤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3.08.12

科學家發現,位於丹麥與瑞典交界的松德海峽,近日來出現一種兇狠的外來魚,由於這種溫暖海域的原生魚,曾誤將男性泳客的下體作為食物,因此,造成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域當地男性民眾的恐懼,丹麥科學家目前也針對這種魚的DNA進行判斷,同時提醒遊客必須注意自身安全。

這種稱為「鋸腹脂鯉」(Pacu fish)的魚,原產於南美較溫暖海域,身長可達90公分,體重25公斤,牙齒明顯且下巴有力,外表看起來相當兇狠。不過,丹麥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家指出,牠其實屬於相當溫和的魚類,只是令人類較為擔心的是,因為牠會誤判男性睪丸為食物,因此曾傳出突然攻擊男性泳客的下體的例子。

科學家卡爾表示,「當牠們飢餓時便會開始覓食,而人類的睪丸則相當符合牠們的口味。」

鋸腹脂鯉的大顆牙齒並不鋒利,但是仍有能力咬斷魚線或是人類手指,其主食為小魚或是其他植物及蔬果,咬斷男性性器官屬於相當罕見的意外。過去鋸腹脂鯉咬傷男性睪丸的案例,是發生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2名當地男性不慎被魚咬傷睪丸後,結果因失血過多不幸死亡。

丹麥博物館獲知當地漁民捕獲到一隻20公分長的鋸腹脂鯉,發現事情不妙,南美洲魚種竟出現在歐洲水域。因此,針對鋸腹脂鯉首次出現在北歐海域的疑問,科學家穆勒表示,「私人的水族館業者或是漁業飼主,是最有可能讓這種魚出現的兇手之一。」

當地科學家目前將捕獲的鋸腹脂鯉進行基因檢測,不過,科學家仍提醒,近日要在當地海域從事水上活動的男性泳客,要做好自我保護的措施。



◆ 為生態 科學家逼海鱺改吃素

中央社 2013.08.12

海鱺這種魚不論碰到螃蟹、烏賊或小魚都是不客氣的吞下去,或許因為如此,海鱺味道特別鮮美。但是美國科學家卻希望吃葷的海鱺改吃素,到底為什麼?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報導,美國巴爾的摩3名科學家展開為期4年的研究,他們打算用草本蛋白質、脂肪酸與能量飲料中的類胺基酸超強物質當原料,研究調整比例,讓海鱺與另一種人氣養殖魚類金頭雕,願意吞下去。

為什麼要違反自然,讓吃葷的魚變成吃素?原因在於,養殖漁業曾被視為過度捕撈的解決方案。但養殖魚類飼料,常常是捕來的野生小魚,例如鯡魚、鯷魚與沙丁魚。當人類對養殖魚類需求愈來愈大,業者就不斷大量捕捉這些小魚當飼料,使得這些魚類面臨絕種之虞。

因此科學家希望這些養殖魚類改吃素,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科學家魯斯特(Michael Rust)說:「不管是肉食、素食或雜食性的魚類,大都需要40種營養成分,但是比例要正確。」

他說:「這些營養成分從哪裡得來,不重要。利用海藻、魚類產品處理後的下腳料與各種植物,我們可以調配出高品質的魚飼料,不必仰賴野生魚類。」

NOAA與美國農業部2007年就開始推動養殖魚類改吃素計畫,但巴爾的摩3名科學家的實驗可能是這個領域的第一次嘗試。這篇研究刊登在8月號的「脂質」(Lipids)期刊。



◆ 白馬非馬,狂犬非犬

【聯合報╱黑白集】2013.08.12

戰國時公孫龍有「白馬非馬」的論辯,強調「白馬」的集合不等同於「馬」的集合,被視為一種詭辯。

今之台灣倒是出現了「狂犬非犬」的現象,且並非詭辯。但相沿已久的語彙和認知一時改不過來,影響了民眾,很多人把對狂犬病的恐懼集中於狗的身上,已造成犬貓一場浩劫。

台灣這次發現的「狂犬病」,全出現在鼬獾身上,其他僅一隻錢鼠被驗出帶有病毒。專家不斷提醒,一般人所謂的「狂犬病」病原,名稱實為「麗沙病毒」,但這種病毒屬之下的病毒種類全球有十數種之多,大部分在蝙蝠等野生動物驗出,被歸為「類狂犬病病毒」,有些對人或狗的致病性很低。具體對狗有致病性的麗沙病毒,血清型為RABV,才是一般人認知的「狂犬病」病毒。

防檢局至今還未公布病毒基因序列,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曾指責農委會動作慢到「貽笑國際」。而除了實情未明,就算在「忠犬護主咬死鼬獾」、甚至「鼬獾發狂咬傷狗」的事件中,和鼬獾接觸過的狗經隔離檢驗,至今沒有發病的例子。專家認為,亦有很大機率根本不是傳統所謂的「狂犬病毒」,或者只能名之「鼬獾病毒」;至今人畜急忙施打的疫苗是否對症下藥,也還未能確認。

防疫當然要料敵從寬,農委會也許因此不敢遽下定論。但這波「狂犬病」疫情不斷出現全台「淪陷」的說法,但至今未發現任何犬隻感染的例子,卻已讓多少民眾見犬生懼,各地犬貓棄養潮已氾濫成災。如果確實「狂犬非犬」,農委會不該出面用白話把事情原委說清楚嗎?無知的恐慌蔓延,只怕比狂犬病本身為害更大。

※ 相關報導:

* 美專家抵台 協查狂犬病毒野外分布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aug/12/today-life5.htm

為控制狂犬病疫情,疾管署邀請的四位美國疾病預防管制中心專家已於十日抵台,預計停留一到兩週,將協助我國追蹤狂犬病毒的野外分布,也提供防疫建言。

* 狂犬病注射證明牌 剛掛上就被偷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9/20130812000500.html

狂犬病注射證明牌「一牌難求」,造成剛掛上就被偷!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接獲大坑長期餵養流浪貓狗民眾投訴,指她好不容易帶貓狗去施打狂犬疫苗,取得注射證明牌,沒想到有3隻狗犬牌剛掛上隔天就被偷走,造成防疫重大漏洞及缺失。愛狗人士擔心打過疫苗沒有犬牌的貓狗,可能遭捕犬隊捉走。

※ 學貓改用噴漆吧!

fsj 提到...

追逐林鵰18年 我紀錄片獲日大獎

【聯合報╱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2013.08.13

追蹤了十八年,生態紀錄片「山林魅影─林鵰」揭開林鵰身世之謎,十一日更榮獲有生態界奧斯卡獎之稱的「日本野生生物電影節」大獎,在卅九個國家、三○三部影片中脫穎而出,為台灣生態界爭光。

比起紐西蘭、韓國等得獎生態紀錄片耗資七、八千萬完成,「林鵰」一片由林試所出資,僅以三百萬元完成,短短四十三分鐘的影片中,濃縮了拍攝團隊十八年的觀察與紀錄。

「林鵰」紀錄片獨獲日幣十萬元獎金,對團隊來說雖是「杯水車薪」,導演梁皆得開心地說,「拍攝生態影片不為賺錢,只為完成一個夢想。」

梁皆得說,影片傳達的不僅是林鵰,更看見生態系在人類影響下是如此脆弱,保護好台灣保貴的原始林,才能生生不息。

「林鵰」影片源於十四年前台灣猛禽研究會研究專員林文宏遇到一隻受傷林鵰。二○○四年,研究團隊終於在福山植物園追蹤到林鵰家族,夜以繼日以遠端監視器觀察小鵰長大,也目睹三、四十隻獼猴襲擊鵰巢過程。

影片中,著急的林鵰爸爸一次次俯衝、驅逐,卻難敵眾,羽翼未豐的小鵰騰空摔落,雖然生還,但因鵰巢受損,紀錄就此中斷。直到二○○八年再發現到另一林鵰家族,從父母交尾、育雛繁衍到小鵰學飛,完整記錄幼鳥破殼而出、及小鵰吞下松鼠寶寶的畫面。

林試所福山研究中心主任王相華說,福山面積一千多公頃,團隊為尋覓鵰巢,跋山涉水、以繩索吊掛拍攝,才解開牠的身世之謎。原來林鵰每兩年繁殖一次,每次只生一顆蛋,每隻小鵰都是備受呵護的獨生子,以飛鼠、松鼠為主食,四個月的繁殖期間,一個家族可以吃掉三百隻小松鼠,食量驚人。

透過空拍影片,從林鵰的視野俯瞰,也可看到愈接近人類的地方,森林覆蓋面積與生命力也不斷減少。「人類是否想過其它生物的需要呢?」梁皆得不禁要問。

※ 相關報導:

* 圖輯/「圓仔」滿月寫真集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091032.shtml

台北市立動物園每天將「圓仔的生活點滴PO上網,與全民分享「圓仔」成長紀錄,不管是揮手、吐舌、舉手投降或睡成大字型,甚至還為了身材「走針」(台語)煩惱的表情,「圓仔」真是萌死人不償命呀。



◆ 疑人體自燃 印3月嬰4度火吻

中央社 2013.08.13

印度1名男嬰上週疑因「人體自燃」全身著火,重度灼傷住院,所幸目前已逐漸康復。醫師表示,這已是出生才3個月大的男嬰第4度遭火吻。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12日報導,醫療人員表示,拉胡爾(Rahul)在沒有外力引燃的情況下全身起火重度灼傷,住進清奈(Chennai)1間醫院的加護病房。

醫師表示,拉胡爾可能是因為皮膚排出的氣體引發火苗,導致胸腔與頭部燒傷。

負責治療的小兒科主任巴布(Narayana Babu)表示:「寶寶狀況穩定,目前正在接受燒傷與傷疤治療。」他告訴印度媒體IBN Live,醫院會持續觀察拉胡爾狀況,可能會在兩週後視情況決定是否讓他出院。

拉胡爾才9天大就慘遭火吻。他的母親表示:「大家還以為我故意讓他被火燒。」

拉胡爾的父母說,鄰居都排斥他們,在農場工作的拉胡爾之父還說,他們因為兒子生病失去了一切。

拉胡爾的母親表示,拉胡爾4次發生人體自燃,不過醫院表示,院方從沒有男童的病歷紀錄,也不是所有人都相信拉胡爾之母的「人體自燃」說法。

燒傷專家告訴「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人體自燃症候群只是唬人的理論,嬰兒不可能自己著火。酗酒者的汗會排出非常少量的酒精,不過即使那樣,他們也不會著火。」

目前有紀錄的人體自燃死亡案例估計約200例,不過死者多數年紀大、生病或有喝酒,無法躲過火吻的原因不難解釋。

有科學家提出「燭芯理論」解釋人體自燃現象,他們認為,人體可能變成燭芯裸露的蠟燭,導致自燃。人的衣服就是燈芯,脂肪就是蠟燭的蠟或可燃物,讓火苗持續燃燒。

由於身體有下半身比上半身溫度低的「溫度梯度」現象,人體自燃時四肢可能不受損傷。



◆ 茄萣濕地開路 保育、經濟拉鋸

自由 2013.08.13

〔記者蘇福男/專題報導〕寒冬破曉時分,茄萣濕地即傳來一陣騷動,數百隻黑面琵鷺和大白鷺星羅棋布地站立在平靜無波的濕地,時而低頭覓食飽餐,時而抬頭東張西望,不到十公尺的距離,俗稱「大砲」的望遠鏡頭一字排開,「喀嚓」、「喀嚓」聲此起彼落,「真的好美!想不到高雄也有這麼令人感動的景致!」賞鳥人士忍不住驚嘆!

黑琵來了 地方苦惱

「茄萣濕地真是一處世界級的生態寶地!」十九年來,為紀錄黑面琵鷺足跡踏遍台灣、南北韓無人島、中國遼寧、江蘇、日本、越南等地的「黑琵Happy先生」王徵吉,年初聽說茄萣濕地來了上百隻黑琵嬌客,也趕來朝聖。

但黑琵在茄萣並非到處吃得開,由於夜棲點緊鄰計畫開闢的一─四號道路,加上養殖漁民認為黑琵、白鷺等野鳥,會吃掉魚塭業者千辛萬苦養殖長大的魚蝦,因此將黑琵列為「最不受歡迎的訪客黑名單」,區公所、農漁會等在地組織主導一─四號道路開闢案,迎戰反對闢路的民眾和保育團體。

「茄萣人需要一條平安回家的路!」即使中風不良於行,茄萣區長曾石城仍語氣激動地道出贊成闢路者心聲,他說,茄萣馬路不是太窄,就是左彎右拐,一─四道路北接莒光路,只差九百多公尺就全線開通,茄萣人就有一條安全平直的回家路。

「賞鳥不能當飯吃,茄萣需要開闢道路繁榮經濟。」七股女婿茄萣農會總幹事楊至穎,不認為生態旅遊會帶來經濟發展,里長和社區理事長也持相同觀點。

保育團體 捍衛棲地

但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理事長方力行指出,黑面琵鷺是求之不可得的國際一級保育鳥類,破壞其棲地是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第八條規定,國際鳥盟才剛針對黑面琵鷺保育成效,頒給台灣「生態保育貢獻獎」,高市府推動茄萣一─四號道路直接切過黑面琵鷺棲地,將嚴重破壞台灣國際保育形象。

高雄鳥會理事長羅柳墀也說,台灣黑面琵鷺族群量不斷上升,已增至一千六百多隻,曾文溪口所劃設的黑琵保護區已不敷需求,因此開始向外拓散,「台灣有義務提供更多衛星棲地,讓黑琵有一塊安心度冬的棲地。」

※ 相關報導:

* 防鳥撞牆亡 美立友善法規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093465.shtml

鳥類和建築碰在一起,有時是要命的結合。根據美國鳥類保育協會的數字,每年有數千萬隻鳥撞牆或撞玻璃而亡。

一個使天空對鳥更友善的運動已經起飛,美國有些城市和地方政府逐漸實施鳥類安全建築法規,有的是強制,有的採自願制。

加州奧克蘭,官員修正2008年通過的法規,以使加強效果。近鄰舊金山2011年實施建築善待鳥糞條款,明尼蘇達州也開始落實減少鳥撞方案,適用於州府補助的所有建築方案。加州綠色建築法規包含的一些善待鳥糞的措施,則是自願制。

....有個辦法是使用有灰色色調而比較容易引起注意的半透明窗玻璃。把玻璃加上垂直或橫向線條也行。

專家說,他們做了很多實驗,有些挺管用的紋樣只占不到10%的玻璃,就有預防鳥類衝撞之效。

* 十八尖山蟲蟲危機 噴藥有爭議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092375.shtml

許多常到新竹市十八尖山運動民眾發現,最近山區鳳凰木樹葉被蟲啃光,座椅、地板隨處可見鳳凰木夜蛾幼蟲,經過時,蟲蟲可能上身,怕蟲的人嚇得不敢上山運動;但蟲變多了,鳥類很興奮,天天吃大餐。是否該噴藥除蟲?市民看法不同,有人主張以藥性溫和的蘇力菌除蟲;有人認為,不該噴藥破壞自然生態。

....游蘭英說,鳳凰木夜蛾在夏季高溫是大爆發時節,夜蛾幼蟲無毒,民眾可以放心,最近會設立告示牌,對運動民眾說明,避免民眾恐慌。是否考慮在鳳凰木下設置臨時性布棚等,游蘭英說,各種可行做法都會列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