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1

快樂的學習

◆ 瘋漢闖國小 挾持學童13分鐘遭制伏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1/9034645.shtml

【聯合報╱記者李奕昕、黃文鈴/台北報導】2014.10.31

卅歲池姓男子昨天中午闖入台北市興雅國小,挾持小四的胡姓男童,讓男童頭下腳上倒掛四層樓高的走廊欄杆外,還咬傷男童大腿;學務主任劉昶讓下跪求情,他才拉起男童席地而坐「熊抱」。警方獲報趕到,強力扭開他雙手救出男童,結束一場虛驚。

池姓男子未婚、居無定所,無身心障礙手冊或精神科就醫紀錄,但說話毫無邏輯,一下子稱沿繩索從天而降進入校園,挾持男童是「我要勒索他」,又指控「信義、中山分局長瀆職」;由於他承認吸食海洛因、古柯鹼及安非他命,警方懷疑他吸毒影響精神狀況,警詢後依殺人未遂罪嫌送辦。

男童被挾持的十三分鐘不哭不鬧,事後淡定說「叔叔忽然抓我,不知道為什麼!」員警安撫時還天真說「不害怕,我有抓住欄杆!」男童被送醫治療後無礙,轉往派出所製作筆錄,父母帶著他從後門快閃不受訪。

警方說,昨天中午興雅國小午餐時間,穿短褲的池男光著腳打赤膊翻越圍牆潛進校園,他進入一至四年級上課的忠孝樓,在三樓走廊胡亂噴灑防狼噴霧後,抱住經過他身旁的四年級曾姓男童;總務主任鄭茜文上前制止,他揮手攻擊鄭女臉部,曾童趁隙逃跑,鄭女則衝下二樓求救。

池男隨即登上四樓走廊,抓走四年級胡姓男童,胡童掙扎反抗時,右大腿被咬了一口;池男接著把胡童抱上女兒牆欄杆,右手抓男童右手臂、左手拎褲頭,讓男童後仰懸空;男童用左手緊緊勾住欄杆維持平衡。

學務主任劉昶讓獲報趕到,池男要求劉下跪,咆哮「我要找校長、議員、警察,我要申冤!」三名教師陸續到場支援,全都不敢靠近。劉昶讓為爭取談判時間,連忙下跪拜託「不要傷害小孩!」池男見狀拉起男童坐下,伸直雙腳從後方熊抱男童。

不久,警方獲報趕抵,兩名員警兩側包抄撲向池男扭開手臂反折,另名員警趁機箭步上前拉出男童,讓同仁把池男壓制在地上銬制伏。池男被帶回派出所後不斷胡言亂語,呼喊「校長瀆職」,他父親接到通知赴派出所,看了一眼無奈說「他瘋了,快抓去關!」送上衣物後即離去。

根據學校監視畫面,池姓男子約十一點多侵入校園,工友目擊他在廁所及地下停車場徘徊,校方動員教師搜尋未果後報警處理,警方十一點半到場,找了半天未發現歹徒身影先行離開,第二次獲報時是十二時七分,當時男童已遭挾持約三分鐘。

※ 相關報導:

* 校園挾持案/老師驚魂 「以為會失去孩子」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1/9034647.shtml

從被挾持到警方制伏歹徒短短十三分鐘,胡姓男童不知歷劫歸來,但對報案的興雅國小體育組長李世豪而言,彷彿過了一輩子;他目睹校園驚魂過程,躲進教室報案,並指揮同事在一樓鋪海綿墊,餘悸猶存說「我以為會失去孩子!」

李世豪說,當時在行政大樓辦公室講電話相約外出吃午餐,同事忽然焦急說「有狀況」,語畢掛斷電話,他跑出辦公室目視四周未看見異狀,但有聽見同事喊叫,他直覺跑上忠孝樓察看,剛抵四樓走廊就撞見歹徒把男童吊掛欄杆外,「只看到學生露出一雙腿」。

他回憶,學生似乎嚇傻了,完全沒哭鬧,學務主任劉昶讓距離歹徒約四、五公尺遠,跟歹徒斡旋談判,喊話「你冷靜,有什麼事好好講,不要傷害小朋友,千萬別放手!」歹徒不斷咆哮。

後來歹徒發現他上樓,狠狠瞪他一眼,又對他嗆了幾句,聽不清楚說什麼,他擔心激怒歹徒,唯恐對孩子不利,伸出雙手在胸前示意,低聲說「對不起」,緩緩繞過歹徒後退至教室門內,用手機打電話報警。

* 無圍牆校園 下次也會沒事嗎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034653.shtml

【聯合報╱蔡田/退休國小校長(台北市)】2014.10.31

....目前,台北市國小校園的安全維護人力嚴重不足,原本編制兩位警衛專責校園安全工作,但在市政府的人員精簡計畫要求下,遇缺不予補實,改聘民間保全人員因應,造成同工卻不同酬的特殊狀況,影響到彼此合作無間的相互配合。政府為了省錢卻犧牲了校園安全,實在得不償失。

其次,近年來學校工友編制嚴重縮水,一千名學生的學校,只有兩名工友的編制,其中還要負責幼稚園的廚工和市府聯絡員的工作在內,這等標準還不及過去的一半員額。

....最後,近些年來,全國校園改造,興起一股「無圍牆」風潮,許多爭取「讓校園亮起來」補助經費的學校,紛紛把學校圍牆拆掉或降低高度,有的改採開放校園的設計理念,以植栽取代圍牆,但無論採用哪一種形式,學校少了圍牆的阻隔,增加了美感,卻也提高外人入侵的可能機會,對於學生尚屬年幼的國民小學,是安全上的一大負擔。



◆ 錄蛙鳴聲憶亡父 微電影「發村」奪冠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26122

自由 2014-10-31

2天3千元拍完 獲高市「港都本事」冠軍

〔記者林宜樟/民雄報導〕中正大學傳播系學生團隊「橫躺工作室」,參加高雄市政府海洋局「港都本事」微電影競賽,以討海人家庭裡父子互動為主題,拍攝「發村 Find the beauty of the village」,反映台灣社會看似疏離,實則內斂深刻的父子情,奪得冠軍,獎金五萬元。

團隊成員黃仁禧表示,競賽要求以高雄漁村為拍攝背景,但主題不限,他與同學劉家萱、翁凱翊、蔡佳均,構思以劇情片呈現對漁村的想像,經四處拜託,在開拍前找齊演員,因租用器材一天就要花掉一千五百元,為了節省成本,拚命在兩天內將影片拍攝完成。
父子情深 傳達討海阿爸想家心情

「發村」描述討海人的家庭中,嚴肅寡言的父親對兒子有著深厚的感情,卻不擅言詞表達;一場意外,父親走了,兒子回憶父親曾對著門外蛙鳴聲說「這種聲音在船上都聽不到」,他錄下蛙鳴聲追憶,才體察自己對父親的深刻的天倫情感,在海邊堤防上邊聽著蛙鳴聲,邊呼喊「爸,回來吃飯喔」,讓人為之鼻酸。

翁凱翊說,台灣父子關係通常看起來不親密,仔細觀察會發現父子感情都藏在微小的互動裡,「我和父親的關係就是這樣」,劇中爸爸的角色,是將團隊四個成員對爸爸的記憶融合在一起,用戲劇方式呈現出來。

團隊原本不知如何將關鍵性的蛙鳴聲放進影片,黃仁禧想起曾住在同學家,晚上蛙鳴聲大到像在演奏交響樂,非得把門窗關上才會安靜些,決定修改劇本,讓兒子因蛙鳴聲失眠,卻意外發現父親靜靜聆聽著,點出討海人父親對陸地(家鄉家庭)的思念。

評審認為影片從劇本編排、設計相當用心,故事情節有意義,利用微電影的手法,訴說兩個時代交替的情感,拍攝角度及影像構圖,完整表達故事的主題性,評定冠軍。影片參見臉書「高雄海味地圖」。



◆ 台科大女學生赴日搞動畫 實習1年抵3年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43241

【聯合晚報╱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2014/10/31

台科大學生楊舒涵去年透過教育部「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面試進日本知名動畫公司,參與動畫《銀河騎士傳》、《強盜的女兒》3D人物造型設計,後者現正於NHK頻道播出,難得的際遇與機會,連日本學生都很難獲得。她說,日本人連一根頭髮上揚的角度都要喬兩周,和台灣人「有就可以了」的態度差很多。

教育部「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今年選送19名學生,赴加拿大、荷蘭、美國等國家進修實習,今天舉辦成果分享。這項培訓計畫比照公費留學,每年提供每名學生一年150萬元補助。

就讀台科大工商設計系碩二的楊舒涵,102年獲選進入日本歷史悠久的動畫公司Polygon Pictures,還幸運參與兩部大型動畫專案,負責3D人物造型設計,一部是日本電視台收視率極佳的《銀河騎士傳》,另一部是和吉卜力動畫公司合作、宮崎吾郎擔任導演的《強盜的女兒》。

楊舒涵說,日本人做事態度非常嚴謹,有次為了劇中人物一根頭髮該往哪裡翹,要她一再重畫,整整花了兩周,期間還要求她必須學習多種軟體設計;她說,短短一年兩個月的實習,比起台灣三年要紮實許多。

成功大學工商設計所研究生曾琬婷,去年就申請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交換一年,自己主動申請至產品設計公司實習,還參與倫敦設計節為癌症孩童舉辦的慈善競標,作品義賣了600英鎊(約3萬台幣),所得全數捐做公益,實習期間設計的酒杯也成功量產。

曾琬婷今年再度申請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帝國理工大學雙學程學位;她說,未來想為台灣的設計盡一分力,畢業後會回國投入設計工作。



◆ 回收課桌椅 打造書香火車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31000503-260107

陳慶居/苗栗報導 2014年10月31日

苗栗縣三義鄉僑成國小校園,有木雕藝術創作,也有山洞和鐵軌構成舊山線映象,最近2名替代役男又利用80張淘汰課桌椅和回收資源,打造1個「僑成54號」創意火車頭,成為兼具特色的閱讀空間(見圖,陳慶居攝),小朋友新鮮感十足。

校長謝旻憲指出,僑成國小曾經歷921大地震洗禮,部分校舍已重建。由於三義有知名的木雕和熱門的舊山線,因此建築融入鐵軌、板車和山洞等元素,同時有木雕裝置藝術,充分呈現在地特色。

但獨缺1個火車頭當動力,美中不足。11月1日是僑成54周年校慶,學校替代役男林義隆是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畢業,林柏翰則學物理治療,2人提出打造火車頭構想,獲校長和老師支持。

2名替代役找來80張淘汰課桌椅,作成書櫃、書架和閱讀桌椅,另以資源回收的曬衣塑膠鍊和垃圾桶蓋子,漆黑作成車輪和配件,只有車頭外殼是買木板做成的,還有車頭編號以保麗龍切割而成。

他們花了1個多月完成,並擺放200多冊各類書籍,正好趕上11月1日54周年校慶開幕,既是校園裝置藝術,更是小朋友喜愛的閱讀空間。

目前僑成有300名學生,昨天開放測試這座火車頭圖書館,小朋友開心找書閱讀,覺得通風和採光均佳,初體驗很有新鮮感,將來要常跟同學到火車上看書。

※ 相關報導:

學以致用 築夢踏實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教育政見 只見碎牛肉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43339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2014/11/01

月底就是九合一選舉,「親子天下」雜誌整合全台22縣市長候選人的教育與托育政策,發現「0到6歲托育」、「6到18歲中小學教育」政見都只看獎勵生育、幼托補助、免費營養午餐等「福利碎牛肉」,不見整體教育藍圖。

親子天下總編輯陳雅慧指出,以往候選人會端出「免費教育政策」,但這次選舉免費政策淪配角,和時事相關的議題反成主流,例如選民關切的提供學童有機營養午餐、補助教師自主研習等,候選人都很敏感地納入政策。

「只有小碎肉,不見大牛肉。」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所長潘慧玲說,候選人的教育政策太媚俗,缺乏全面性規畫,例如有候選人打出「營造適性發展的學習環境」,實際分析卻無法打動人心,也有人說要「營建某某館」,空有支票。

許多候選人強調提升英語能力。台北市連勝文、台中市胡志強喊出,當選後每個中小學都會有1名外籍老師;桃園縣鄭文燦、嘉義縣張花冠訴求英語村,台南市賴清德更提出將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潘慧玲說,提高英語能力,不等於讓學生有國際觀,應該顧及到學生對國際事務的關心、培養多元文化素養。

候選人也提出獎勵生育、幼托補助、免費營養午餐等福利,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秘書長劉欽旭提醒,「福利政策不等於教育政策。」且教育津貼「錢從哪裡來?」選民要放大眼睛審視。

※ 相關報導:

* 國際教育園區 淡水開第一炮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9036972.shtml

....教育局今年推動「新北教育城方案」,計畫在淡水及三峽分別建構以人文教育、資訊科技為主軸的概念,結合在地特色、資源,發展該區的教育特色。

昨天教育局先行在淡水啟動國際教育策略聯盟,以「課程教學與教師專業發展」、「國際交流活動」及「建置國際化多元教學設備」等三大主軸,逐步在各級學校發展特色國際教育課程。

* 最常說錯的十大台式菜英文 入榜的有…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9037324.shtml

別再說錯啦!十個常見中式英文錯誤



◆ 第2屆黑豹旗 137隊爆量競技
http://udn.com/NEWS/SPORTS/SPO5/9037183.shtml

【聯合報╱記者劉肇育/綜合報導】2014.11.01

去年引發熱烈討論的「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第2屆賽事將於11月22日開打,報名球隊由去年的51隊,一口氣增加到137隊,打破過去金龍旗青棒賽的110隊紀錄。

第2屆黑豹旗參賽隊伍爆增,除了去年前3名的球隊不缺席外,「中正預校」也將參與本屆賽事,而北士商陣中更是加入了中華女壘代表隊成員,賽事話題性十足。

黑豹旗比賽時間為11月22日至12月20日,比賽採取單淘汰、木鋁棒不分組的規則,而比賽場地也由去年的天母、台中,增加了斗六和台南球場,減少參賽球隊南北奔波。



◆ 書屋學煮咖啡 中輟生有了家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5/9037808.shtml

【聯合晚報╱記者許依晨/台北報導】2014.11.01

「我們這邊上課都幹來幹去的」,「那太假掰了,我們沒在優雅的啦」,桀驁不馴的女孩話還沒說完,就被授課老師打斷,並不是因講粗話受責備,而是老師搶爆學生料,「學生煮完咖啡拿來給我喝,被我罵『拜託一下喔,不要這樣折磨我』」,說完,大家笑成一團。

咖啡班予人高雅印象,學員散發優雅、文青氣息,不過一處位在南機場夜市中,原先堆滿垃圾的廢墟改建而成的咖啡教室「書屋」,徹底顛覆外界想像。

咖啡教室學員全是高關懷少年,多由中正區少年警察隊和學校輔導室轉介而來,學員上課後若覺得好玩,還會一個拉一個進來。

教導這群孩子煮咖啡技能的老師,正是當地里長伯的兒子方億偉,因愛喝咖啡,方億偉大學時代就自學咖啡至今,他打趣表示,教少年煮咖啡沒有薪水又麻煩,「要不是被老爸逼迫,說不回來教課就不給買房頭期款,我才不想咧」。決定投入後,方億偉首先整建環境成舒適的教室「書屋」,弄來各式咖啡機具,最後找來好友協助教課。

方億偉說,會來上課的少年幾乎都是中輟生,年紀多在18歲左右,許多人有恐嚇、傷害等前科。除了少數人本來就對咖啡有興趣,大多孩子來上課其實都不是自願的,就當是來玩。

因此,在「書屋」上咖啡課,方億偉不限制孩子行為,想上課的就聽,不想上課的聊天或睡覺都無所謂。看似放任的咖啡課,其實方億偉暗藏心機,先鎖定有興趣的孩子培訓,其他人看到後也開始想學,陪同的社工們再臨門一腳「你還不快煮一杯咖啡來給我喝」,孩子自然主動學煮咖啡,他得意地說「現在甚至學生來叫我教他時,我還跟他說不要,我要打電動」。

19歲綽號「高個」少年表示「和老師同學相處超好玩」,他一連上三期咖啡課,唸餐飲觀光科時已接受基礎調飲料和煮咖啡訓練,但疏於練習荒廢,很珍惜現在有機會能複習技巧,未來想進精品咖啡店工作。

小豬也非常感謝「老大」開設咖啡課,讓他學到咖啡知識,有機會的話他也想到咖啡店上班;他說過去總是和同學處不好,書屋不只讓他學會煮咖啡,更讓他學習如何主動關心別人,學員間有了革命情感,「這裡就像是我們的家」。

※ 相關報導:

* 南機場小巷飄香 他們重拾自信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5/9037809.shtml

「書屋」咖啡課已開設到第三期「星光三班」,近30名高關懷少年在小屋中學煮咖啡,學員雖然藉由學煮咖啡重拾自信,不過距離回到社會工作仍有一段距離;為讓「書屋」咖啡繼續飄香、也使學員充分時間調適心態,籌得一台烘豆機和一輛胖卡行動咖啡車,是里長伯方荷生和兒子方億偉目前最大願望。

....方億偉觀察,雖然孩子們在這裡獲得成就感,但若要孩子們現在就出社會工作,心態還沒完全準備好,「還是會怕怕的」,因此,咖啡教室不能輕易中斷,首要就是買一台烘豆機,咖啡豆來源不中斷,接者,再買一台行動咖啡車,讓學員練習最基本的服務態度,以志工費支薪給孩子。

fsj 提到...

高教105大限 轉介失業教授到產業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MAIN_ID=13&f_SUB_ID=104&f_ART_ID=543492

【聯合報╱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2014/11/02

一○五學年大專新生數預估將驟減二萬多人。教育部長吳思華面對高等教育的「一○五大限」,表示要勇敢掀開壓力鍋,把大學倒閉潮導致的教授失業,變成「高級人力重新分配」的轉機,將在年底前成立專案辦公室,轉介適合教師到產業界,協助產業升級,創造雙贏。

吳思華昨接受本報專訪表示,高級人力重新分配方案包括由企業成立研究中心,教育部轉介適合的教師轉職到研究中心,協助企業研發;二是獎勵輔導教師創業;三是輔導教師轉進公部門,比如文化部、交通部需要專業的文史工作者、觀光產業規畫人才;四是海外辦學,協助教師到海外授課研究。

吳思華表示,台灣碩、博士畢業的高級人力有七成集中在大學,但國外只有四成留在大學、六成分散在社會各領域,這凸顯台灣高級人力過度集中學界,對國家發展很「不健康」。

各大專院校現都嚴陣以待一○五年新生數驟減的「虎年海嘯」,次年兔年新生數還要再減一萬多人,兩年共少三萬多新生,可能造成二千多名大專教師失業。吳思華表示,要把大學數從現在的一百六十二所,減至較符合經營效益的一百所左右,估計將有一萬四千多名教師失業。

吳思華透露,教育部正和經濟部、科技部等進行跨部會研議,規畫高級人力重分配,讓台灣可以順利轉型成知識型社會。他強調,大學退場造成的教師失業,絕不只是失業救濟問題,政府與社會都有責任創造機會,讓高級人力從教學現場移動到產業界。他說,拋出這些議題、掀開壓力鍋,是為了讓產官學各界及早規畫,年底前提出跨部會高級人力規畫報告,且在教育部成立專案辦公室,成為產業界與學界的媒合平台。

吳思華接受最新一期「評鑑雙月刊」專訪也談到,大學退場作法上有三種可能的規畫,包括提前退場、合併、轉型。他提到韓國轉型經驗,韓國漢陽大學位於郊區的校區鼓勵企業進駐設立研發中心,讓學界與產業有更多連結,也是讓高級人力協助企業轉型的好例子。



◆ 高市新總圖 「書中有樹 樹中有書」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38753.shtml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2014.11.02

高雄市立圖書館新總館本月中旬啟用,是全世界首棟 「懸吊式」綠建築,除了節能設計,建築內外也種了不少樹,形成「書中有樹,樹中有書」的趣味空間。

設計新總館的建築師劉培森表示,現代不少橋梁採懸吊式結構,除主要墩柱外,都以鋼纜取代梁柱支撐,但這項力學結構從未用在建築物上,高市圖新總館突破傳統,除四根主梁外,柱子改由鋼纜取代,消除室內的柱子,提高視覺通透性。

他說,新總館地上八層、地下一層,鋼纜由上而下逐漸變細,從頂樓的直徑十二公分到最底層只剩六公分粗,結構耐震沒有問題;一樓則是挑高七點五公尺的無柱空間。

在三到七樓西側、南側和頂樓則種滿了桂花和土肉桂樹,形成「密林陽台」,藉此遮蔽陽光直射,並隔絕噪音與熱能。而六樓至八樓的天井,也找來八棵八到十公尺高的原生種「竹柏」,形成「館中樹、連天井」奇景。

在「半空中」種樹本就不易,為找尋適合樹種,高雄市文化局副局長郭添貴和工作人員花了數月,從各地找來竹柏,一個多月前以超大型吊車,把八棵竹柏從空中吊掛進天井。

高市圖館長施純福表示,原本考慮天井種垂榕,但顧慮竄根,最後由樹形美、葉量適中、又有吉兆的「竹柏」中選。

施純福表示,竹柏生長慢,若有修枝需要,技術可克服,現場也有滴灌系統自動供給水分。未來圖書館不只充滿書香,還有桂花香,吸引鳥兒築巢、蝶亂蜂喧,自成生態景觀。

※ 相關報導:

* 電子書計畫 「阿寶」愛上學英語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9038794.shtml

大智國小加入教育局「國小英語文電子書」計畫,在各班推廣閱讀英文電子書,寓教於樂。就讀小二的「阿寶」是新住民之子,老師觀察他學習動機不強,透過電子書設計遊戲,阿寶愛上學英語,還會自己再找繪本閱讀。



◆ 每天練調酒 李宛柔亞太奪冠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9038455.shtml

【聯合報╱記者林巧璉/屏東報導】2014.11.02

屏東大仁科大餐旅系大二學生李宛柔今年代表台灣出賽亞太盃調酒比賽獲得傳統調酒組冠軍,她利用課餘時間練習,這次被選為出賽選手,每天更練習超過5小時。她說,練習很孤單也很辛苦,但想到代表台灣出賽,就會督促自己加緊練習,因此拿到冠軍。

李宛柔從嘉義至屏東唸書,就是為了精進調酒技術,她說,「高中時曾參加大仁舉辦的杜康盃,當時看到高手雲集,深覺自己還有許多可以進步的空間。」

比賽前,她雖然每天勤練,「就是差了一點風味和香氣,無法調出老師特製的比賽調酒。」讓她很緊張,但她知道只能透過反覆練習克服,皇天不負苦心人,在搭機出發前一天,她終於搖出那杯有檸檬、柚子香味的調酒。

李宛柔說,比賽只有5分鐘,必須把平常練習的成果一次展現,過程很緊張,但她全力以赴。

指導老師郭朝坤同時也是國際調酒協會亞洲區主席,他在大仁科大打造品評調酒教室,模擬真實比賽情境,讓學生實際演練。 他說,李宛柔加入調酒社表現未必是佼佼者,「但她積極學習的態度讓人印象深刻」。

※ 相關報導:

* 明新科大研發 機械手臂拉小提琴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9038543.shtml

明新科技大學教務長黃信行帶領團隊研發出「機械小提琴手」,與文化大學合作寫成合奏程式,昨天兩組「樂手」與工研院另兩組機械手臂,組成一支機器人室內弦樂團並首度亮相,現場演奏中華民國頌、卡農等曲目,讓參加校慶的外賓嘖嘖稱奇。

fsj 提到...

葡萄牙鞋都 中文列中小學必修課
http://udn.com/NEWS/WORLD/WOR3/9040284.shtml

【聯合報╱編譯李京倫/報導】2014.11.03

號稱葡萄牙「鞋都」的葡國北部製鞋重鎮「聖若昂─達馬德拉」為了讓年輕一代更容易打入中國大陸市場,最近規定八歲的小學三年級學童必修中文,一直學到高中畢業為止。中央政府正在密切觀察成效,以決定是否推廣到全國。

聖若昂─達馬德拉市政委員會教育委員狄爾瑪‧南提斯說:「中文是把鑰匙,能讓我們進入全球最大的市場。」

法新社報導,大陸素以世界工廠聞名,是全球最大鞋類製造國,每年製造一百億雙,不過大陸有錢人越來越喜歡葡萄牙高級手工鞋,讓業者嗅到商機。葡萄牙鞋款售價昂貴,僅次於義大利。近六年,葡萄牙經濟萎縮,失業率飆升到百分之十七,要擺脫經濟低迷,促進鞋類出口是關鍵。

葡萄牙本土品牌鞋類出口到大陸的數量,從二○一一年的一萬雙,暴增到去年的十七萬雙,營收達五百四十萬歐元(約台幣兩億元)。如果計入在葡萄牙製造的外國品牌鞋類,去年出口到大陸的鞋類營收超過兩千萬歐元(約台幣七億六千萬元)。去年葡萄牙鞋類出口到世界各地的總營收為十七億歐元(約台幣六百五十億元)。

聖若昂─達馬德拉市人口僅兩萬,為了讓鞋業發展更上層樓,決定讓孩子從小學中文,而這些孩子似乎樂在其中。一個九歲小孩說:「我喜歡長城。」另一個同齡小孩說:「中文沒那麼難。」王姓中文老師笑著說:「他們還小,學得快。」

Tape鞋業公司老闆塔瓦雷斯說,把中文列為中小學必修課,能讓小孩將來在大陸做生意時,比同行更有優勢。去年他開始在大陸鋪貨,只賣了兩百雙,希望今年能賣掉一千雙。

雖然這家公司每年能在世界各地賣掉十六萬雙,但他認為,「中國遲早會成為我們的最大市場」,現在開始學中文的葡萄牙小孩,以後可以「當製鞋工廠的業務或經理人」。

※ 相關報導:

* 西方瘋中文 花百萬參加夏令營
http://udn.com/NEWS/WORLD/WOR3/9040331.shtml

葡萄牙製鞋重鎮要求小學生必修中文,只是西方世界開始重視中文的其中一例。路透報導,越來越多美國人要孩子學中文,有錢人甚至花上百萬台幣送孩子到大陸參加中文夏令營。



◆ 塑膠椅垃圾桶 學童敲出美妙樂章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9039989.shtml

【聯合報╱記者王柔婷/石碇報導】2014.11.03

「效法破銅爛鐵精神!」位於新北石碇區的和平國小將在本月9日、15日舉行慈善音樂會,偏鄉地區的小朋友手上雖沒有昂貴的樂器,但在四位年輕志工的帶領下,他們運用籃球、塑膠椅、垃圾桶等日常資源,敲打出獨特的樂章。

英國知名打擊樂團「STOMP破銅爛鐵」擅長在日常用品中找尋發聲源、敲打出獨特節奏,和平國小學生利用這樣的「無樂器」演奏模式,將塑膠椅、垃圾桶想像成大鼓,杯子、籃球與地面結合,配合俏皮、帥氣的舞蹈動作,本月初將搬上台北、台中舞台演出。

「回到家改用筷子和板凳練習!」和平國小四年級學生謝凱軒說,從來沒去過台中,一想到要登台表演,回到家還會意猶未盡繼續練習。六年級學生陳冠宇表示,籃球是他最喜歡的運動,每天下課就打,非常熟悉,這次拿來當樂器使用,他說,「很上手、沒問題啦!」

小朋友們幕後的推手,是來自音樂、會計、室內設計等不同領域的4位熱血青年,從演出編排、舞台設計、票務規劃全都一手包辦,他們運用自己的專長領域不計報酬,帶給偏鄉小孩滿滿的愛。

負責演出發想、表演編排的國小音樂老師戴彤蔚表示,這次的音樂會包含節奏、合唱兩大主題,不只要培養小朋友對節奏的敏感度,還要讓他們學會「探索樂器」,戴說,同一種樂器,光是打擊邊緣或中間都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

「研究所主修鋼琴,演出當日也會登場表演。」戴彤蔚說,這次演奏特別邀請了知名大小提琴、鋼琴好友站台,為聽眾帶來《冰雪奇緣》、《龍貓》、《崖上的波妞》、《悲慘世界》等電影熱門配樂,演出所得將全數作為喜樂關懷協會、和平國小公益使用。

購票資訊請洽:林小姐0958159122。

※ 相關報導:

* 基隆講解式音樂會 藝術和你零距離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9040217.shtml

兩位音樂老師開設音樂工作室「什麼玩藝兒」,昨天開幕,還設計「講解式」音樂會,吸引了超過70名觀眾到場,兩人希望透過互動與解說,讓藝術和民眾零距離。

在二信中學擔任音樂教師的林奕瑄,與剛從聖心中學國小部離職的黃于倫都是基隆人,兩人從小學到高中都是音樂班同學,研究所畢業後返回家鄉工作,因有感於基隆沒有一處可以輕鬆分享音樂的角落,2年前合夥籌備音樂工作室。

「長期以來,基隆一直被說是文化沙漠」,林奕瑄無奈地說,她認為藝術的真正意義,在於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基隆長期接受太多負面觀感,希望透過音符可以讓自己的故鄉不一樣,昨天首場音樂會,吸引不少親子同來。

林奕瑄解釋,講解式音樂會有別於一般的音樂會,先透過投影片講解樂理、樂曲故事或時代背景,再搭配現場演奏,增加演奏家和觀眾互動,讓觀眾可以更快進入音樂的情境中。



◆ 「頂腥」入題 小學生邊考邊笑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9040144.shtml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2014.11.03

高雄市新甲國小上周五舉行段考,其中小六數學考題,將目前正火熱的劣油時事創意入題,學童們邊考邊笑,讓原本緊張的氣氛輕鬆不少。負責出題的陳姓老師說,因為對頂新相當氣憤,又看到電視藝人嘲諷時事頗有創意,靈機一動決定以幽默方式來出題。

「為促銷含餿水油的『憎義』香豬油,流水編號是2倍數的就送『貝拿頌』咖啡,3倍數的就送『零鳳營』鮮乳,請問以下編號哪些送咖啡、哪些送鮮乳?」雖然是落落長的考題敘述,小朋友卻邊看邊笑,原本枯燥的數學題目也變有趣了。

出題的陳姓老師,一直很關注時事,決定拿劣油出題後,他花了一天時間把考題出完,有如故事般的前言,描寫「頂腥」企業高層如何討論獲利對策,包括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圓面積及比例等,都和製作黑心食品的流程環環相扣,最後連「未全」五個圓圈圈的logo,也被拿來考如何計算圓周和面積。

陳姓教師說,希望學生不要看到題目就直覺式解題,而是有如閱讀文章般,在充分理解題目後再來作答,練習在生活中應用數學解決問題。

※ 相關報導:

* 岑澎維為兒童創作 已出26本書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9040124.shtml

屏東縣萬丹鄉在地作家岑澎維,出版了26本兒童文學書籍,本身是國小老師的她獲得多項文學獎,她為兒童寫作,也教學生作文、多閱讀。

岑澎維老師是萬丹人,剛開始嘗試投稿比賽,沒想到就獲得第8屆陳國政兒童文學獎首獎,開啟兒童文學世界。她說,當時壓力很大,不知道如何下筆,轉而就讀兒童文學研究所,從頭了解兒童文學,為兒童寫作。

....目前她從日常生活中撰寫「小壁虎頑皮故事集」,她指出,目前台灣的兒童文學作家逐年減少,從牧笛獎得主看得出台灣兒童文學界出現斷層,她鼓勵年輕人加入為兒童寫作行列,讓小朋友有好書可看,從小培養閱讀習慣,有個快樂童年。

fsj 提到...

國小歌仔戲團 學身段也學自信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9042216.shtml

【聯合報╱記者簡慧珍/彰化報導】2014.11.04

彰化市大竹國小一年半前成立兒童歌仔戲團,十多名小團員潛移默化,調皮搗蛋的變得守秩序,內向的變得大方有自信,第一次校內公演「媽祖收妖」,小團員認真敬業的模樣,讓社區民眾看見「學戲的孩子不會變壞」。

大竹國小是縣內「唯二」有歌仔戲團的小學,團員參加2014全國歌仔戲大賽,鄭芷柔和吳婕瑄獲評審特別獎,王宣晴獲最佳潛力獎,學校日前舉辦校內公演晚會,開放家長與社區民眾免費觀賞。

六年級鄭芷柔學歌仔戲前相當內向,害怕站在眾人面前,鄉土語言老師謝金色、音樂老師陳盈菁發現她音色好,適合唱歌仔戲,一年半前鼓勵她加入戲團。

「台下坐很多人,感覺好恐怖。」鄭芷柔說,起初怯場好像發不出聲音,多上台幾次,她現在有信心,不再怕台下坐滿人。

五年級吳婕瑄和王宣晴學歌仔戲都不到一年,「戲」胞十足,雙雙獲獎。飾演千里眼的吳捷瑄化完妝,東張西望,好像可以一目千里;飾演順風耳的王宣晴更入戲,自認現在成了校園「包打聽」,不過她說,絕不會向老師打小報告。

原本喜歡跟老師唱反調的黃楷翔,被分派飾演被欺負的平民百姓,他讀完戲文,覺得像媽祖行為端正多行善,才能贏得尊重,現在上課、學戲聽話又認真。

校長柯文吉表示,戲劇提供小朋友發揮才華的舞台,他感謝教師謝金色、李靜芳協助編劇和導演,帶團教師陳盈菁付出心力,為大竹國小打造特色社團。

※ 相關報導:

* 泰雅語演說冠軍 她,1人能教5族語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9042148.shtml

...簡莉媛因為學校找不到適合的族語老師,便以敲鐘點方式,接下泰雅、魯凱、達悟、邵族、賽夏族語課程,3到5年級共8名學生。其中僅泰雅2名、魯凱1名為原住民學生,其餘是非原民。

面對程度不一的學生,簡莉媛自有一套教學方法,她擬出4大架構:羅馬拼音、原民族語E學園發布的九階教材、媒體影音與文化課程,並與學生擬出自學目標,讓對該語言毫熟悉的學生也能從頭學起。

她說,一般語言資源教師往往著重文化課程,但她認為羅馬拼音是必要的,因小孩吸收快,適合學習語言。

每次上課孩子在學習單上設定要學會5到6個單字,挑戰多音節的字詞。例如魯凱語就有羅馬拼音10幾個字母、四五個音節的長字詞,會念、會看,會應用。

* 新北圖書館搶手課 童書導讀上網看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9042220.shtml

現代人愈生愈少,每個孩子都是爸媽的掌上明珠,新北圖書館每個月推出2次的「寶寶故事館」,因為太搶手,常有爸媽搶不到名額,抱怨等抽到名額,「小孩都長大了」;圖書館11月起直接將故事活動製成影片上網,新手爸媽也能在家裡和小孩體驗。

* 兩韓用語差很大 編字典挽救
http://udn.com/NEWS/WORLD/WOR3/9042554.shtml

南北韓分隔超過六十年,兩邊的韓語用法差距愈來愈大,法新社報導,上周兩韓語言學者在平壤開會,討論共同編纂的韓語字典內容,這是他們五年來首度在北韓開會,希望拉近差距,以免妨礙兩韓統一。

韓語字典總編輯韓龍雲說,「合編字典很重要」,如果韓語用法差距太大,恐怕會妨礙兩韓統一,這個問題在醫師、律師等專業人士使用的術語上特別嚴重,「兩韓的建築師恐怕很難一起蓋房子」。

....這本字典預計收入卅三萬字,委員會已討論五萬五千字。韓龍雲說,如果編纂工作未受干擾,二○一九年能完成。



◆ 你買「待用課程」 我找老師為他上課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43780

【聯合報╱記者黃文鈴/台北報導】2014/11/04

桃園復興鄉介壽國中一群泰雅族孩子有跳舞天分,能把電視舞蹈表演跳得唯妙唯肖。班導師詹敬農找上「你知我知好學網」推出的「待用課程」,順利媒合On Stage表演藝術坊創辦人張文易,上山替孩子上三堂課,讓這群孩子朝「山中舞者」的夢想邁進一步。

「你知我知好學網」志工平台去年上線推出「待用課程」,讓想學才藝或進修、卻請不起老師的團體,媒合適合授課的老師,聘請老師的費用由平台向社會募款。

平台上個月發起「山中舞者」募資計畫,寫明十月開課,三堂課包括講師費、交通費共需一萬三千兩百元,每名資助者最少捐一百元。資助者可在網站上看見每堂課的課程紀錄,受邀參加成果展,並獲得捐款百分之三的網站購課金回饋,用來購買平台上想學的課程。

「山中舞者」的影片和故事打動不少人,上網當天就募足款項,孩子在十月廿二日、廿九上了兩堂課。

「很有潛力,別在水蜜桃果園裡埋沒了。」張文易先教孩子們暖身、肌力訓練,之後再分組編舞,她讚歎這群年輕舞者的天分,「只要持續努力付出,他們在舞台上有無限的可能」;但現實和夢想相左,多數家長期待孩子畢業後早早投入水蜜桃果園的工作,讓她看了很心疼。

一群學習障礙孩子上過志工平台的藝術治療課程後,其中一名孩子的媽媽分享,兒子患亞斯伯格症,因學業不理想被她送去補習,母子關係惡劣,孩子越來越不快樂;但在這五天課程裡,小孩畫圖畫得很開心,也意外發現孩子原來這麼會畫畫,她大哭向孩子道歉「過去都錯怪你了。」

「你知我知好學網」共同創辦人林才越說,團隊嚴格把關待用課程,確保大眾捐的錢能幫到需要幫助的人,前提是須由想上課的團體主動提出課程需求,經團隊確認後才媒合師資。

林才越說,有人質疑像「山中舞者」教學計畫會有無以為繼問題,但對這群山裡的孩子來說,和舞蹈老師有了第一次接觸,就會激盪出意想不到的火花;像孩子會要求學校讓他們在課餘時間練舞,「只要能改變一個孩子對未來的想像,我們就成功了。」

林才越說,志工平台做好媒介角色、為有需要的人圓夢,其他的就讓它慢慢發酵。平台已成功媒合三件個案,尚有廿幾個案等待審核、媒合。這項創新社企模式曾獲二○一四亞洲社企創新獎。



◆ 教授轉業? 難於國道收費員!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042493.shtml

【聯合報╱黃光國/台大心理系教授(台北市)】2014.11.04

教育部長吳思華在接受聯合報專訪時表示:一○五學年大專新生數預估將驟減二萬多人。面對高等教育的「一○五大限」,教育部要勇敢掀開壓力鍋,把大學倒閉潮導致的教授失業,變成「高級人力重新分配」的轉機。

相較於以往歷任教育部長對於「大學懸崖」的問題避而不談,吳部長敢於直接面對高等教育的「一○五大限」,並研究具體解決方案,確實是勇氣可嘉。

令人遺憾的是:吳部長畢竟是管理學者出身,教育部研擬的高級人力重新分配方案,包括轉介教師轉職到研究中心、獎勵輔導教師創業、輔導教師轉進公部門、協助教師到海外授課辦學等等,都脫離不了「人力資源管理」的思維方式,而且除了「協助教師到海外授課辦學」之外,都是希望大學教師「更換人生跑道」。問題是:要求學有專精的大學教師中年轉業,其難度恐怕更甚於高速公路的收費員。而台灣的大學教師要想到海外辦學授課,更是談何容易!

更令人遺憾的是:吳部長不了解,過去政府曾投入大筆經費,資助學者從事本土社會科學研究。台灣地區的本土心理學者經過三十年的反思、批判、沉潛與積澱,對於如何以西方的科學哲學作為基礎,建構「含攝文化的理論」,來解決本土社會中的問題,已摸索出獨特的門道,邁向成熟階段。

華人心理學本土化運動邁向成熟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總結其成功經驗,繼續推展社會科學本土化運動,其最終目標則是以儒家文化作為基底,吸納西方近代文明的菁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擺脫西方學術的宰制,建立「儒家人文主義」的自主學術傳統。

大陸的社會科學界,經歷過三個明顯的「斷裂」:一九四九年之前的三十年,是零散地引介西方的社會科學理論,一九四九到一九七九年之間,是一面倒式地「全盤俄化」;一九七九年之後的三十年,則是一窩蜂地前往歐美國家「取經」,飢不擇食地「全盤西化」。許多「海歸派」的社會科學工作者在從事研究工作的時候,也是盲目移植並套用西方個人主義式的研究典範,他們的研究成果或者和母社會脫節,或者根本解決不了母社會面臨的問題,甚至還可能造成更嚴重的社會問題。

在中國崛起之後,未來二十年,中國學術界必然會致力於建立自主的學術傳統。建構嚴謹的社會科學理論是西方近代文明的產物,必須以科學哲學做為基礎。可是,中國大陸過去有文化大革命的摧殘,現在有馬克思主義的框限,目前縱然有人想努力「補課」,一時之間,還不容易找到出路。

在未來十年內,台灣的學術界正可以這種反差作為利基,訓練出一批人才,一面傳授西方的科學哲學,一面學習如何運用「多重哲學典範」,建構「含攝文化的社會科學理論」,這些人將來可以在台灣各大學講授相關知識,吸引大陸研究生前來學習,有機會台灣學者也可以到大陸去講授本土社會科學的研究取向。假如我們可以吸引到一萬名以上的陸生來台留學,必然可以減緩台灣地區大學的倒閉危機。教育部為什麼捨近求遠,捨易就難,寧可要大學教師「更換人生跑道」,而不嘗試以教育的方法解決教育問題?

※ 相關報導:

* 新竹元培科大50周年 設影像醫學博物館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9042186.shtml

私立元培醫事科技大學創校50周年,昨天為影像醫學博物館及長照福祉研發中心揭牌,博物館分X光影像區、核子醫學區等7大主題,另涵蓋校史館及圖書館特色典藏區,讓大家更了解醫技發展歷程,並開放參觀。

fsj 提到...

體制外學校、在家自學 有法源了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43982

【聯合報╱記者鄭媁/台北報導】2014/11/05

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與「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教育實施條例」,未來公立中小學可辦實驗教育、學生在家自學也有法源依據,保障學生學習權與教育選擇權。

國民黨立委黃志雄表示,此次實驗教育二法通過,在制度上做大幅調整,包括學籍身分、成績核定、學分計算等,過去並無明確法令規範,令在家自學生無所適從。實驗教育法讓中央能統一制度,地方政府容易實行。

民進黨立委林佳龍表示,法案通過,傳統上「體制外」的學生、老師、家長,都能夠在法律上更有保障,有助學生適性學習,也讓民間更能共同參與,是教育改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昨天通過的兩項法案屬於「實驗教育三法」的二法,另有「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委託私人辦理條例草案」已經在立院付委,尚待審議。

教育部統計,民國一○三學年度,共有兩千五百四十八名國民中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申請「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高中階段申請學生有兩百一十二名。

「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開放公立中小學可改制或新設實驗教育學校,但限制招生對象為六歲至十八歲學生,總人數不能超過四百八十人,每年級學生不得超過四十人,專任教師對學生人數比例則不能低於一比十。

條文也規定,同一教育階段各縣市公立實驗學校數最多不能超過總數百分之五,若遇特殊情況報教育部核准,最多可放寬到總校數的百分之十。

「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明定,高中以下學生家長可向教育主管機關申辦個人實驗教育;團體實驗教育每班以三人以上、卅人以下為限;機構實驗教育每班學生則不能超過廿五人。個人實驗教育者每學年要擬訂實驗教育計畫、並在學年度結束後提出學習成果報告,若經主管機關訪視不佳、限期未改善可要求停辦。

另外,當參與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實驗教育的學生,完成三年實驗教育或參與實驗教育時間合計滿三年者,在通過「自學進修高級中等教育畢業程度學歷鑑定考試」取得證明後,可以同等學力報考大學。

※ 相關報導:

* 中小學自學生 12年增加三倍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43983

教育部昨指出,申請在家自學的中小學生,十二年來增加三倍,由三百多人增為一千五百多人。昨天立院三讀通過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提高在家自學的法律位階,未來在家自學生的受教及升學相關權益,將更受保障,但自學成效也要接受更嚴謹的訪視、評鑑。

* 自學教父:適性、升學不再兩難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43984

當多數國中生還在煩惱明年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掙扎是否去補習班補作文時,一群家住新北市新店花園新城社區的父母,兩年前即力行「自己的孩子自己教」,合力辦「赤皮仔行動中學」,課程除了國英數史地,孩子還要到野外做木工、進廚房煮飯,學習操作、合作的生活能力。



◆ 新北圖書總館 24小時不熄燈
http://udn.com/NEWS/LIFE/LIF1/9045253.shtml

【聯合報╱記者陳雨鑫、魏莨伊/新北報導】2014.11.05

新北市圖書總館明年初啟用,新北市府文化局將誠品書局的讀書空間設計帶進館內首創「慢讀區」,打破過去下午五點就關門的傳統,挑戰「圖書不夜城」廿四小時不熄燈。為增加讀者的借閱率,把「得來速」的觀念也拉到借書中心,到櫃檯只要卅秒即可拿到預約的書籍。

新北市長朱立倫認為,圖書館不再只是書庫,而是家中書房的延伸,圖書館的空間就得更自然輕鬆。文化局長林寬裕表示,市圖總館啟用絕對讓市民耳目一新,許多圖書館的首創都是依照民眾的需求改良。

林寬裕表示,台灣很快就會面臨超高齡化社會,不論是對身障者或是老年人,空間的設計應該要更加友善;市圖總館導入「通用設計」概念將走道變寬,最下層的藏書只要微微彎腰即可拿到,成為全國第一個符合通用設計的圖書館。

他說,圖書館很常被民眾反映「下班時過去就關了」,想借書得利用午休時間;將來市圖總館借閱書籍統統改為廿四小時不熄燈,而且只要民眾在網路上預約,到櫃檯卅秒內就可拿到預約的書籍。

除借書,自修室、書報閱覽室也全日無休,目前先以市圖總館試辦,若民眾響應熱烈,不排除延伸到各圖書館。新北市圖書總館地址為板橋區莊敬路六十二號。

市圖館長唐連成說,預約取書只要卅秒,全歸功於機器取書手臂;兩層樓高的透明書櫃,有兩千多格方塊書格,民眾只要一點菜,馬上就能把書送到讀者手中,「這個概念是東亞第一」。

朱立倫表示,廿四小時營運勢必會增加人力,但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是政府的責任,當市民願意走進圖書館閱讀,就代表「我們成功了。」

fsj 提到...

土庫國中勤學樓落成 美得像藝品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27737

自由 2014-11-06

〔記者廖淑玲/土庫報導〕「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由教育部補助九千五百餘萬元闢建的土庫國中勤學樓昨落成啟用,建築優美令人驚嘆,營造出充滿生命力的藝術學習環境,提昇校園人文素養。

新校舍由建築師張世鐘規劃設計,包含普通教室三十間、男女廁所六間、樓梯三座、無障礙廁所三間、行動不便電梯一座,整棟大樓展現多層次的庭園造景,搭配明亮活潑的磁磚形成彩色盒子,一樓通透挑高,營造輕巧明亮的視覺,突破一般傳統校園設計。

昨天,新校舍在該校鼓樂隊演奏聲中熱鬧啟用,縣長蘇治芬、土庫國中校長楊善淵偕同師生、家長剪綵,宣告土庫國中邁向新里程碑。

許多到場來賓對新校舍也都讚不絕口,直誇美得就像公共藝術作品,還是一棟兼具雨水回收的綠建築,提供師生良好的學習環境。

蓋了整整兩年的新校舍完工,楊善淵代表學校感謝縣府與地方人士對學校教育的付出與奉獻,更期許全校教職員在現代化、優質教學環境,培育出更多優秀人才,也勉勵學生有朝一日回饋母校、貢獻社會。

※ 相關報導:

* 民國風圖書館 學子戀上書香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9047678.shtml

重慶大學圖書館歷經四個月重新裝修,三日重新開放,改走民國風,「民國風圖書館」在大陸網路走紅,有網友直言「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讀書」;重慶大學圖書館副館長謝蓉希望,把圖書館打造成大學的客廳和書房,讓學生「愛上圖書館而愛上書。」

古樸的書櫃、典雅的桌燈、昏黃的燈光,還有直立式的大鐘,重慶大學圖書館經過四個月翻修,成了「民國風圖書館」,圖書館副館長謝蓉指出,重慶大學在民國時期相當輝煌,包括馬寅初等兩百多位全國知名的教授,當時都在重慶大學任教,希望能傳承民國的風格,讓學生感受學校的歷史。



◆ 國中生當志工 多數是被逼的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27676

自由 2014-11-06

家扶基金會昨在兒童人權日(11/20)前夕公布國中生志願服務調查報告,結果發現參與過志願服務的國中生不到全體的一半(45.62%),而這批參與志願服務的國中生,竟然有過半是因學校或家長逼迫才參與(57%)。

志工服務逐漸被十二國教升學採計分數,家扶執行長何素秋呼籲,自發性服務的小孩,才可能自我肯定並感受被需要,較不會偏離正軌,家長與老師也應教導兒少正確「利他」精神,而非因加分才參與服務。調查顯示,雖然國中生參與志願服務過半非自願性,參與之後,孩子雖感覺辛苦,但多反應正向,8成表示可拓展生活經驗,7成獲得成就感。(記者陳炳宏)



◆ 大考分發 台大等10醫學系不計國文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44295

【聯合晚報╱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2014/11/06

大學考試入學分發招生簡章明起販售,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統計,明年共有66所大學1802個系組參加大學考試分發,招生系組比今年新增39個。明年重大變革,除部分校系採計英聽成績,為減輕學生負擔,明年大考分發採計指考科目,最多從6科降為5科,共有124個系組,影響最大是包括醫學系在內的第三類組科系。

分發會主任詹錢登表示,採計科目減為最多5科後,第三類組醫學系大部分原本要採計國文、英文、數甲、物理、化學、生物6科,明年都要減少1科。參與分發的11所大學醫學系,包含台大、成大、陽明、北醫、長庚等均不採計國文,僅中山醫學大學不採計英文。

台大除第三類組除醫學系之外,牙醫、藥學、護理、外文、歷史、心理等共25個系組,採計指考科目從6科減為5科。

台大註冊組主任洪泰雄表示,醫學系很重視醫生和病人的溝通能力,國文還是很重要,雖指考不採計,但仍要求學測國文成績要達頂標。

中山醫:有2英文門檻

中山醫大醫學院表示,採計國文科,是希望學生有人文氣息,雖不採計英文,但增列學測英文頂標、英聽A級兩門檻,仍要求學生英文能力。

至於學測綁指考,明年共有140個系組除採計指考成績,也要求學測門檻。例如熱門的成大醫要求國文達前標,交大電機資訊學士班、電機工程乙組等要求國文學測達均標。

英聽成績首次納入

明年大學考試分發首次納入高中英語聽力測驗成績,共有152個系組設定英聽檢定門檻,採計英聽科系最多的是政大,有11個科系,多數是外語學院學系,門檻都設A級,台大和交大沒有採計。

明年新增的39個系組,包含成大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陽明學士班不分系等。另有76個系組更名或分組招生、25個系組整併或停招,師資培育公費名額有17個系組、35個名額。

fsj 提到...

全人教育? 學生治校「完全霸凌」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27962

自由 2014-11-07

〔記者顏宏駿、蔡政珉/綜合報導〕強調尊重學生自主權的苗栗縣全人中學,本學期傳出陸續有學生遭長期霸凌,一名學生凌晨被近十名學長姊「晚點名」,擔驚受怕請假返家四天,鼓起勇氣回校,卻驚見寢室遭人縱火,牆壁更被噴上「臭婊子」。

學生凌晨遭「晚點名」、寢室被縱火

學校處理方式是告訴遭霸凌學生:「以後出社會,一定會遇到壞蛋,你要學會解決自己的難題。」

受霸凌的學生就讀高一,他表示,校方規定爬嘉明湖前每天必須跑四千公尺,上週一他跟輔導員學長跑完四千公尺,但擔任小組長的學長並不知情,要求他重跑,他不從,當晚小組長即用胸口撞他。

十月廿九日凌晨兩點,小組長找來近十名同學「公審」,輪番言詞教訓他,他被迫道歉。隨後回家沉澱四天,再回到學校,卻驚見寢室有被人縱火的痕跡,牆上也有罵人的噴漆,當下前往苗栗縣卓蘭分駐所報案,請求揪出縱火的凶手。

學生強調,自己不是個案,進學校三個多月,就目睹至少五名一年級新生被霸凌,其中一人已經轉校。

他說,男生宿舍約卅五人,其中約有十人專門結黨找「獵物」玩樂,經常用口語或撞胸挑釁,對方若敢反抗便出手毆打,校方只有一個由學生和監督老師組成的「九人小組自治會」,有被害學生向老師反映,老師竟推稱「你應該找自治會」,然後再補一句「以後你出社會,一定會遇到類似的壞蛋,你自己的問題要自己解決,別想當媽寶」。

家長表示,全人教育強調「民主或法治」,學生已經侵犯到其他人的身體和財產,學校卻無制約力量介入,還強調教師不是權威,一味推給「自治會」。

家長批校方卸責 全人︰仍須釐清

全人中學副校長陳振凎表示,事發當日有三名學生深夜自行外出訓練,只與輔導員報告,未向小組長報告,小組長因擔心學生安危,溝通時口氣較為嚴厲。外出學生中有一人曾指出有發生肢體衝突,但在校內自治會議進行調解,小組長致歉後,這名學生已表示接受道歉,不提告。

陳振凎說,當時還有另外兩間寢室同遭破壞,學生衝突與該生所指稱縱火案間是否有因果關係,仍須釐清。

※ 火山高校?



◆ 新聞眼/現在撒手 明年爛攤子誰收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44359&kdid=AR10&r=3

【聯合報╱本報記者張錦弘】2014/11/07

民國一百年,基北區不顧教育部反對,拋棄開辦十年的全國基測,堅持自辦高中職聯測,導致部分學生高分低就,被迫增額重分發。台北市長郝龍斌聲望大跌,聯測也告終,成為史上最短命的升學考試。

郝龍斌似乎沒學到教訓,才過三年,基北區又重蹈覆轍,堅持明年免試超額比序要先比會考十級量尺,不理會5A++考生可能輸給2A++的爭議。教育部這次不能再撒手不管,因為等到明年被「誤殺」的考生群起抗議,郝市府團隊早就解散了,最後仍要教育部收爛攤子。

在配套措施及預算還沒完全到位的情況下,十二年國教今年倉促上路,免試、免學費兩大主軸都破功,免試超額比序還要採計會考成績,且會考只分三等級還不夠,又設計出四標示,越分越細,考生壓力也越來越大。

由於明星高中免試名額太少,加上志願序、作文等比序項目設計不當,導致今年基北區考生叫苦連天,許多5A++、4A++考生只因作文輸人一級分,與前三志願無緣,還要拚特招、甚至第二次免試。

教育部痛定思痛,改革明年免試,除台南區,明年各區都取消特招,盼所有考生在六月底一次分發到位;各區志願序也都改採群組計分、作文延後比序,多數問題已解決,如今卻因基北區先比量尺的爭議,拖累所有考生,明年各區簡章至今仍未公布。

十二年國教是馬總統的競選政見,基北區免試出問題,不是一句「地方自治」,中央就能推卸責任。若執政黨連免試爭議都擺平不了,人民如何相信十二年國教理想有達成的一天?

※ 相關報導:

* 社論-不要消滅公立明星高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7000884-260109

中國時報 2014年11月07日 本報訊

基北各縣市決定明年不再辦特招,如何有效利用會考成績來決定超額比序的分發,成為下一階段12年國教入學政策制訂的焦點。此時教育部應放緩決策腳步,重新檢討12年國教入學政策;尤其應當思考,在所得和財富分配日益惡化的情況下,是否應當允許並鼓勵公立菁英高中繼續存活,以確保教育機會的均等化。

....公立菁英高中以後既然沒有特色招生,要維持他們的生存,必須一考兩用,也就是會考兼具免試入學和特色招生的功能。總積分和多元入學的優先比序,已經可以在全國多數地區,達到免試入學的功能,剩下少數有競爭性的都會地區,就應讓會考擔負起區辨的功能。

要達到這個功能,應用量尺,也就是學生各科優劣相對於全體考生的比率,予以加總,而非使用粗糙的3個等第和4個標示。日前教育部次長林淑真對台北市方案曾提出一個問題:「標示2A++竟贏5A++的學生,家長能接受嗎?」這樣的問法表面上尊重學科表現,其實剛好相反。另外一個更正確的問法是:「比較各科成績相對於所有考生成績後,五科總成績比較高的學生,贏過比較低的學生,家長有何不能接受?」反之,如果一個學生表面上有5個A++,但其總分輸給另外一個表面上只有兩個A++的學生,家長能接受嗎?

....我們希望教育部能放下執著,重新檢視自己的「理念」。更重要的,要確保教育機會的均等,讓經濟條件不夠好的家庭,也有機會讓他們的子女上公立菁英高中,這才是正道。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星國學生來交流 「台灣同學好熱情」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9049941.shtml

【聯合報╱記者程遠述/新社報導】2014.11.07

台中市立新社高中5日辦國際交流,和新加坡中正中學28名國二學生,一起閱讀繪本、併班上課。兩校學生還一起去看新社花海,新加坡學生大讚「這麼美的花海!在新加坡從沒看過。」

新社高中校長朱健良表示,中正中學是新加坡排名前3的學校,安排同齡的國2同學接待;為深化交流,還讓兩校學生併班上課。朱健良說,新社高中地處山城和都市仍有資源差距,希望藉國際交流,讓學生擴展視野,認識不同文化。

「台灣同學熱情,而且有創意」,中正中學學生李雯說。

新社高中圖書館主任鄭麗蓉指出,同學們為和新加坡學生溝通,本學期一開始就努力加強英文,對方也加強練習中文,兩校同學邊笑邊學,很快打成一片。

新社高中國2學生詹惠雯覺得中正學生很積極,已經掌握英文,仍十分認真學中文,好學精神值得學習。

帶中正中學學生來台參訪的新加坡讀書發展協會會長黃美芬說,來台前,同學就知道有新社花海,但到現場看到時都很驚訝,有同學說「這麼美的花!在新加坡從沒看過。」



◆ 屏大生死學課 帶學生關心石虎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9049916.shtml

【聯合報╱記者蕭雅娟/屏東報導】2014.11.07

屏東大學「生死學」通識課程和屏東的銀閃閃讀書會,邀請研究石虎專家屏東科大教授裴家騏談「認識瀕臨絕種動物石虎」,思考生命議題。

昨天50位屏大學生在「生死學」課程上認識石虎,學生們拿著手機拍照、賣力紀錄石虎面臨的困境。屏東大學開設「生死學」的老師林其賢認為,生死學就是生命教育,學生必須有同理心,學會感同身受,不只從人本看生命,更要從各個本位看生命,透過動物看見生命蘊含的價值。

裴家騏教授說,經樂觀估計,苗栗地區約有5百隻石虎,但被獸夾、毒餌毒死等人為死亡的石虎,每年就有上百隻,75%的受訪居民對石虎觀感不好、44%因危害防治因素捕獵石虎,因此必須「先止血」,再讓石虎數量成長至1、2千隻,維持生態平衡。

來自苗栗頭份的屏大學生劉明融說,頭份剛好沒有石虎,但他會開始關心家鄉議題,告知親友外縣市的朋友已積極關心石虎,獲不少同學贊同。

主持演講的銀閃閃讀書會老師郭惠芯說,「石虎是與我們共生的朋友」。裴教授表示,石虎是頂級消費者,將直接影響物種多樣性及生態系平衡,若破壞會加速新興疾病爆發,必須重視。



◆ 全國創意賽 「迴力輪椅」獲金獎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9049938.shtml

【聯合報╱記者喻文玟/台中報導】2014.11.07

第3屆台中盃全國創意大獎、U19全國創意發明競賽昨天頒獎,台北科技大學鍾學威、王詩容奪得設計發明類金獎,亞洲大學梁修銘、許庭維、何武勳以「迴力輪椅」獲學生組金獎。市府媒合其中3件得獎作品轉化為商品,預估可帶動產業產值逾2億元。

全國創意大賽由經發局、亞大合辦,今年有1173件作品報名,一共分成設計發明類專業組、學生組、創新服務類等3組,各選出金、銀、銅獎及佳作共69件,總獎金200萬元;市長胡志強親自頒獎。

U19全國創意發明競賽有2086件作品參賽,台中高工林捷安、黃政穎、黃靖堯、趙宇棟以「拯救冷氣的英雄」解決冷氣排水問題,獲U19最高榮譽獎。

亞大創意商品設計系學生梁修銘、許庭維、何武勳說,他們觀察身障人士過馬路、上斜坡推輪椅非常耗力,設計「Hilfe:迴力輪椅」,在輪椅上裝置迴力設施,可儲存電能,增加瞬間動力,改善身障者使用輪椅之不便。

市長胡志強、亞大創辦人蔡長海、亞大校長蔡進發出席,頒獎肯定學生們創意,胡志強說,U19全國創意發明競賽的案例能與他提出的「摘星計畫」結合,協助青年學子從一點創意、變成線、築成網,得獎作品透過媒合與市場法則、產業結合,再申請摘星專案,「讓青年站在人生勝利組的起跑點!」

胡志強說,「摘星計畫」明年1月開始接受申請,40歲以下青年都可提出,預計招募108名創意好漢在潭子摘星山莊、霧峰光復新村、西區審計新村創業,提供每月3.3萬元創業、租金補貼,最長補助24個月,預計明年4月公布入選名單。

經發局指出,今年將「母嬰安心床墊」、「破冰雪鏟」、「茶好了。感溫計時器」3件發明與產業媒合,讓創意變成商品,也帶動經濟產值。

※ 相關報導:

* 撿球神器 輕鬆操作免彎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7000481-260107

羅東鎮竹林國小棒球隊員陳羿瑞、黃政隆,每天勤奮打球,但疲於彎腰撿球,他們發揮想像力,設計出「輕鬆撿球趣」器具,讓人站著就能撿球,此創意在「2014 IEYI世界青少年發明展」國際賽中,吸引評審爭相體驗,最後榮獲銅牌獎,師生開心極了。

fsj 提到...

用平板上課 學童敢說真心話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9053598.shtml

【聯合報╱記者王柔婷/新店報導】2014.11.09

「學生平常就在玩,一下就上手!」新店國小前年開始招募校內老師成立「雲世代團隊」,師生透過平板電腦即時互動,不僅能讓小朋友獨立思考、充分表達意見,老師也可在授課時立即調整教材內容。

雲端科技逐漸成為年輕下一代的重要學習媒介,教室內不再只用黑板上課,小朋友人手一台平板,透過IRS即時反饋系統(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可隨時與老師互動。

新店國小前年招募校內20多位老師成立雲世代團隊,老師利用課餘時間熟悉教材,並共同發想適合的教學模式。

社會老師蔡松峰表示,自己從學生時代就熱愛科技產品,教育結合科技,可以提供更多「多媒體影音」讓學生下載預習。他說,小朋友以往舉手發言容易受他人影響,若是獨立使用電腦作答,回答的內容會更貼近內心。

蔡松峰說,自己本身熟悉電腦,跟小朋友一樣很快就上手,為了讓其他老師快速熟悉,若是自己沒課,就會主動當助教,協助老師們排除科技障礙,及內心害怕感。

「備課時間增長,但上課更加有趣。」英語老師劉儒蓁、許歆宜說,智慧教室不只讓小朋友受惠,老師們也可以透過雲端平台,「即時性」共享教材,相較於以往的紙本教學大綱,大幅提昇修改彈性。

許歆宜表示,有些學生可能回到家後沒有平板電腦輔助學習,校內除了提供租借使用,也鼓勵學生在課餘、課後時間,利用學校資源,完成功課。

校長吳淑芳說,雲端教學計畫已邁入第5年,鼓勵校內老師使用雲端教室,備有專業群組電腦、智慧白板,但以不強迫為原則,因為學習一定開心才能雙贏。



◆ 家扶合唱團淬鍊一年 自信起飛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9053651.shtml

【聯合報╱記者鄭國樑/桃園報導】2014.11.09

桃園家扶中心去年成立兒童才藝隊「Flying兒童合唱團」,昨天在西門國小舉辦小型成果展,社工老師及孩子的家長、來賓聆聽孩子真摯的歌聲,都說「看見他們的進步了」。

才藝隊的「小靜」身型瘦小,喜歡唱歌,但剛開始缺乏自信不敢放聲表現,經過1年多的淬鍊,現在唱起歌來中氣十足,既是團隊重要的角色也是榜樣。「小伶」國小6年級,參加合唱團後認真練習,時常帶歌譜到學校,利用下課時間練唱,她說參加合唱團交到許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越唱越有自信。

家扶中心主任張伏杉說,合唱團成立1年多,由21位喜歡音樂、喜歡唱歌的受扶助孩子組成,要感恩西門國小校長謝繼仁,讓這些孩子每週六在西門練唱,指導老師章文莉當初從報紙知道家扶中心找合唱團指導老師,馬上打電話表示願意出任,自此與家扶結下美好的緣份。

章老師曾至國外學習,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用愛心和耐心教導家扶的孩子,還常自掏腰包幫孩子買點心、籌畫慶生會,讓孩子快樂學唱歌。

「Flying兒童合唱團」成立時間不長,但已參與多場演出,包括家扶自辦的兒童節、母親節等活動,今年首次受邀約對外演出,參與Acer宏碁家庭日,還在淡水漁人碼頭與A-Lin、Bii及朱俐靜等明星同台演出,孩子們大開眼界後信心倍增。

張伏杉指出,家扶兒童合唱團唱過的歌曲有「快樂天堂」、「童年」、「捉泥鰍」、「魯冰花」、「奉獻」、「送你這對翅膀」等小品歌曲,透過孩子純真的歌聲詮釋出歌曲的新風貌,也因為學唱這些經典歌曲,孩子們更了解家長生長年代的故事,親子間距離更接近。



◆ 93歲英語好溜 接待捷克妞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9053619.shtml

【聯合報╱記者胡宗鳳/高雄報導】2014.11.09

93歲的石人駱與王榴明夫婦,從社區長青學苑開設英語課後,他們就開始報名上英語課,如今他們因能說得一口流利英語,受邀出任長青學苑的樂齡大使,專門協助學苑接待外賓。

由高雄市政府社會局長青中心主辦,高雄市社區大學促進會承辦的「高雄市社區型長青學苑」昨天下午在高雄大遠百戶外廣場舉行,吸引不少銀髮族一同尬才藝、拼人氣。

今年增設「特別學習獎」,頒發給在學且年滿90歲以上的學員,其中結褵65年的石人駱與王榴明,畢業上海復旦大學英文系,原就具英文底子,更因透過學苑課程而更加流利,今年還協助接待來自捷克共和國的青年志工。

※ 相關報導:

* 巴西女僑生 愛上台灣美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9000291-260114

在巴西長大的台北城市科技大學妝管系進修部僑生林小雅,精通國台語、葡萄牙、西班牙、英語等5種語言,長相甜美,在台灣愛上美甲,才學習半年,就獲得亞洲盃時尚造型創意競賽美甲比賽第3名,並且立志要把美甲專業帶回巴西,希望在南美洲掀起台灣風情的美甲旋風。

* 台東女中校慶彩妝 師生爭奇鬥豔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9053550.shtml

台東女中昨天歡慶成立七十四周年,千餘名師生以創意彩妝美繪「爭奇鬥豔」,驚叫聲不斷。三位外籍交換學生初體驗女中校慶,高興得不得了。

* 百箱二手英文書 美國送到屏東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9053597.shtml

屏東縣故事學會昨天送出一百箱遠渡來台的二手英文書,屏東地區不少老師、家庭主動申請英文書,現場百人齊聚一堂,抽籤取書,未來也會透過親子共讀,帶領孩子閱讀英文書。

fsj 提到...

大學生3C抄筆記 手寫能力倒退嚕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44791

【聯合報╱本報記者馮靖惠】2014/11/10

E化深入校園,大學生上課不再是拿起紙筆,低頭猛抄筆記,進教室坐下後,拿出的是筆電、iPad、手機,打的、滑的、拍的全出動。甚至有大學生指出,班上幾乎一半同學都是「3C筆記族」。

樹德科技大學學生楊宗翰表示,班上同學約有二分之一都用手機直接把老師上課的投影片拍起來,或是用iPad、筆電作筆記,手寫筆記只占四分之一。

淡江大學學生吳怡諄指出,班上10人中只有3人手寫課堂筆記,其他人都用iPad或電腦。但現在已有老師要求報告不准用電腦打,就算google找答案,還是必須用手抄下來,「至少經過閱讀、記錄的過程。」

台師大黃姓研究生說,有些研究所老師不准學生用電腦,怕會偷上臉書或做自己的事,但大學部大班授課就比較難管。

政大陳姓學生則說,上課不專心的同學有沒有帶筆電一樣都不專心, 用筆電作筆記,傳給同學看很方便,上課也能上網找補充資料,「以前低頭狂抄筆記,每次抄完都不記得老師講了什麼。」

台大研究生蔣金表示,研究所上課時,一半以上同學都用筆電打筆記,課堂報告也用PPT。習慣電腦打字後,手寫速度變慢,除了不熟悉筆感,很多字要怎麼寫也得多想一會。

字寫得愈來愈少,許多大學生一提筆寫起字來歪七扭八。南部某私立大學吳姓學生說,班上同學7成以上用電腦作筆記,一天中,除了收宅急便或到醫院填掛號單,幾乎沒在寫字,「拿筆手還會抖,字跟鬼畫符一樣。」

楊宗翰說,電腦打字會讓手寫變得遲鈍,還會造成中文能力弱化。

他表示,有些朋友寫的字「真的很醜」,整篇文章字體有大有小,「很像剛學寫字的小學生」。不少大學生喜歡在網路上當文青,卻錯字連篇,如「的」、「得」、「地」不分,也分不清「再」和「在」。



◆ 12年國教首屆 高一成績差距拉大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28829

自由 2014-11-10

學校開補救課程因應

〔記者林近/桃園報導〕縣內各高中職剛結束第一次段考,不少學校老師發現,十二年國教實施後入學的高一生,段考成績表現差異比以往大,老師們正思考改變教學方法,各校也積極開設補救課程。

武陵高中教務主任林盛立表示,特招入學的學生,段考平均成績較免試入學者低五到十分,且明顯感受到後端學生比例變多,老師須調整教學方式。

但桃園農工教務主任郭敏良說,該校高一段考整體成績較過去高,表現特別優秀的學生也多一至兩成,透過特招入學的學生,學習意願與成績表現都較佳,他也觀察到,十二年國教確實讓學生的差異化拉大。

桃園高中雖然特招班與免試入學班段考成績無明顯差異,但教務主任李佳倛指出,學生整體學業表現的落差比過去大,有表現特殊的學生將平均拉高,後段的學生成績卻也更低,已開補救課程因應。

李佳倛強調,入學成績和段考成績不一定有直接關係,學生會隨著學習環境、同儕與老師教學方式有所改變。

對於上述現象,縣府教育局長吳林輝表示是預期內的狀況,十二年國教的精神就是要促使老師改變教學方式,依照不同程度學生,發展不一樣的教學模式,例如分組、同儕學習等,各高中可依學生狀況編班,讓老師能同步調整教學內容。



◆ 清寒孝子 海外廚藝賽獲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10000433-260107

中國時報 2014年11月10日 黃文博/台南報導

台灣首府大學餐旅系的楊典頷,因父親在他小學五年級時即罹癌,雖家中頓失經濟支柱,但他沒有氣餒,更加孝敬父母,靠著獎學金堅持至今,更在峇里島沙龍國際廚藝美食競賽中,榮獲果雕金牌,昨獲慈濟新芽獎學金。

楊典頷表示,國小時,得知父親罹癌,一開始覺得上天很不公平,但看到爸爸反而比所有人堅強、樂觀,讓他逐漸轉換心態,珍惜周遭一切,更加孝敬父母,從國中開始,經常到廚房當媽媽的幫手,對廚藝產生興趣。

他回想父親在就醫期間無法工作,媽媽必須全天候照顧爸爸,全家陷入斷炊困境,楊典頷高職就選擇餐飲科就讀,並下定決心,將來要當一名西餐大廚師,多賺一點錢,讓爸爸、媽媽過好日子,他也感謝在最艱困的時候,慈濟志工一路陪伴他們走過來。

努力在廚藝鑽研的楊典頷,大學選擇離家較近的台灣首府大學就讀,今年3月,他在指導老師楊柏偉帶領下,前往峇里島參加沙龍國際廚藝競賽,個人獲得蔬果雕刻金牌及義大利麵銅牌。

楊典頷表示,他得獎的創意小雕刻的材料全部是蔬菜瓜果,靈感則全來自對生長的土地情感,並以台南的悠久歷史融合文化保存豐富的精神創作。

慈濟基金會台南分會,昨天總共頒發「新芽獎學金」給台南地區175位清寒學子,大專生每位8000元,高中生5000元。

※ 相關報導:

* 彩妝當興趣 她獲亞太盃佳作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9055200.shtml

台灣代表隊本月初參加曼谷「第18屆APHCA亞太盃國際美容美髮大賽」成績表現亮眼,高雄市新娘秘書發展協會總幹事劉千綾代表新娘造型化妝組參賽獲佳作。

劉千綾白天在中鋼集團中宇環保公司上班,下班後朝著自己的興趣努力學習,不斷增加自己實務經驗,幫新娘做造型,「打造最美的回憶。」第一次代表台灣參加國際競賽感到非常光榮。

fsj 提到...

莫納爾勉學子:跨領域多學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9058729.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2014.11.11

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威廉.莫納爾(William E.Moerner ),在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邀請下來台,從自身經驗勉勵想從事科學的年輕人,不斷的從失敗中吸取經驗並保持好奇心。

莫納爾以三維奈米顯微鏡技術獲諾貝爾化學獎,他上午談到三維奈米顯微鏡技術時透露,自己其實是個資深火腿族(領有執照的業餘無線電人員),從小就喜歡在自家後院自製收音機,並專注在接收微弱訊號,這次獲獎的內容,就是25年前利用500兆赫的光偵測到細胞中單分子,讓顯微鏡超越物理極限,可以一窺細胞內的構造。

莫納爾比喻,過去的顯微鏡就像是人坐在飛機上看地球,只能概略的看到一個完整的形體,但無法一窺裡面的細節;利用三維奈米技術就像回到陸地上,仔細觀察陸地上的結構。

他也提到自己的求學過程中,表示一開始對只是對收音機產生濃厚興趣,甚至還在自家後院進行化學實驗,大學則是一口氣拿了電機、物理與數學三個學位,研究所進入分子物理領域,最後才專注在分子生物上,也因為跨越了很多領域,所以能從各種知識中尋找可能的答案。

他勉勵想從事科學的年輕人,研究過程中一定會不斷失敗,但從失敗中找尋克服的方法,並從中至追求解答,是最迷人的過程;而且最好能夠學習跨領域的知識,才能從不同領域中尋找新的結果,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

談到獲獎的過程,莫納爾表示,拿到諾貝爾獎後,信箱在三天內湧進1000多封信,都是各個研究機構演講的邀請函,但直到搭上來台灣的飛機,他才利用在飛機上的十幾個小時,慢慢整理這一個月所累積的驚人信件量。

他也表示,拿到諾貝爾獎是一種責任,要幫助更多有志從事科學研究的年輕人,並更專注的從事研究工作。



◆ 第三學期?/ 國中校長:幫了很多家庭的忙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829161

自由 2014-11-11

◎ 陳啟濃

暑假要上課,當然小學生反對,如果暑假延長,小學生一定同意。但林良與張大春,認為要多點時間給學生,對少數高社經家庭,並且高度自主的孩子而言,是非常適合。然而大部分的雙薪家庭,每年的暑假,都是家長的負擔與無奈。因為孩子沒有適當的環境過暑假,雙薪父母又沒時間陪孩子。所以學校的暑期課程,對許多家庭而言,真是很大的德政。

現在的環境跟農業時代不同,漫長暑假,孩子已經不是呼朋引伴,在田野、在鄉間,自由自在地馳騁玩樂。而是終日與3C產品為伍,增加近視的產生。而都會區的雙薪家庭,只能送孩子到安親班或才藝班,增加經濟負擔。學校充實的設備,與開闊的學習空間,才是孩子學習最適合的環境。因為有圖書室可閱讀,有教室可自主學習,有專科教室進行多元學習,更有球場與操場,讓孩子運動,舒展身心。讓學校的優美環境,空空擺放二個月,非常浪費資源。

然而以後如果擴大實施,對學校一定會很困擾。因為教育部明文「暑假是教師的法定假期」,除了少數兼行政的老師,大家放假去,誰來上課。國中的輔導課,找老師上課,一年比一年困難。現在增加「第三學期」, 除非教育部做一次壞人,收回「暑假是教師的法定假期」,這樣的規定,學校才有立場要求老師上課。

(作者為南投水里國中校長)

※ 相關報導:

* 第三學期?/ 自學生:這是屠殺童年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829159

◎ 施蜜娜 2014.11.11 自由

....難道台灣人的童年還不夠畸形嗎?

成長的重點不是學會多少技能,不是算了多少題目,不是考了幾份試卷,是有沒有認識自己,有沒有在這個雜亂的世界裡面替自己找一個有意義的存在,是那些千千萬萬從小到大想過問過煩惱過哭過鬧過的每一個對一切的質疑。

如果我們永遠只知道把小孩從課程一送到課程二,用課本跟教條塞滿他們的時間,剝奪他們思考的空間,剝奪他們反抗的工具,讓他們成為麻木不仁心理變態的類似馬英九的有錢人的奴隸,那麼關於未來,我看到的只是永不止息的潰爛。

這不是一個小孩子要不要有時間玩樂的問題,這是一個社會要不要有「公民」的問題。



◆ 享壽103歲 顏回78代嫡孫辭世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9057731.shtml

【聯合報╱記者魯永明/嘉義報導】2014.11.11

孔子大弟子顏回第78代嫡孫顏鼎元本月2日安詳辭世,享壽103歲。他是空軍飛行員出身,戰功彪炳,顏妻民國39年他們定居的嘉義市建國二村栽種一株南洋杉,後來眷村拆除,仍保留這株樹齡逾一甲子高20餘公尺大樹,每年顏鼎元夫婦都會帶子女回樹下拍照留念。

這株南洋杉訴說顏家兩岸大時代戰亂生命故事,成為眷村「飲水思源、忠孝節義」象徵,市長黃敏惠允諾會把象徵顏家族生命大樹照顧好,留供後人追思。

黃市長上月重陽節到嘉義市經國新城眷村,慶賀顏鼎元及滿百歲妻子顏宋秀娟這對「人瑞夫婦」,顏家牆上掛著家族戰亂烽火中,輾轉播遷來台歷程刺繡圖,顏家在艱困環境表現強韌生命力,讓市長感動。

黃市長還帶主管與顏家人、眷村議員陳文齡、眷村子弟新馨社區關懷營造協會理事長陳小鯨,推著坐輪椅顏鼎元夫婦回到10前定居拆除的建國二村,觀看南洋杉;顏家人說,顏母當年在住家栽種南洋杉,眷村拆除,仍保留該樹,每年家人在樹下拍照留念。

「顏伯伯見證大時代故事」,陳文齡說,顏鼎元是山東泗水縣人,空軍上校退役,代表接收日本航空眷舍做空軍眷村,顏是「眷村之寶」,待人誠懇,每年都會出席元旦、雙十節升旗;顏2日辭世,家人低調,婉拒眷村成立治喪委員會,8日在基督教摩門教堂舉行追思禮拜,遺體火化將由家人擇期安葬美國顏家墓園。

顏鼎元口述歷史說,抗戰時,家人避難四川,他入成都飛行學校,開戰機與日本戰機交戰,後國共內戰失利,駕倒數第二架戰機,歷艱險抵台。

史載顏回去世僅40歲,孔子在顏過世曾說:「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但顏回嫡孫顏鼎元與妻子則在台享高壽。

fsj 提到...

洪蘭/當醫學系輕忽國文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9060301.shtml

【聯合報╱洪蘭】2014.11.12

看到明年全台十一所大學醫學系中有十所指考國文不計分,真是大大地吃了一驚,不知這決定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台灣一向考試領導教學,不考就不念,先不說作醫生的,溝通很重要,語文本身是個思考的媒介,作醫生不會思考怎麼看病?

語文與數學是科學的基礎。台灣一直有個錯誤的觀念,認為科學跟人文是對立的,科學要跟人文對談。其實它們都是「哲學」這棵樹所長出來的兩個枝:科學的基礎是哲學,人文的基礎也是哲學。哲學講究思辨的能力,一個好的科學家,他寫出來的東西條理分明、邏輯性強,別人一看就懂;一個好的文學家也是要條理分明、邏輯性強,因為作者跟讀者不在一個時空線上,作者沒有邏輯,讀者不能跟隨。科學與人文不是對立,它們是一體的兩面。

目前在大學教書最大的痛苦就是學生國文程度不好,所寫的論文不知所云,即使有心要改,也無從改起。我們以前要求學生用英文寫論文,後來發現學生英文程度太差,沒有人看得懂,於是改為用中文寫論文,結果還是一樣看不懂(有學生說:電風扇是動詞,因為它會動)。如果有考國文時,學生都還是這般詞不達意,現在不考了,不知會變成什麼樣子?我真的很好奇。

語言和文字都是表達意思的工具,但是文字比語言強的地方是它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無遠弗屆,透過閱讀《史記》,我們可以跟兩千年前的司馬遷對談。人因為有閱讀的能力才有現在的文明,一九二七年林白第一次駕飛機飛越大西洋,在巴黎降落,一九六九年林白親眼看到了美國的太空人登陸月球。若沒有文字將前人的知識和經驗傳下來,我們的文明怎麼可能進步得這麼快?

閱讀是把鑰匙,打開人類知識的門。孩子有了閱讀能力就可以享受古今中外所有先聖先賢的智慧,所以美國國會圖書館有一張海報,上面寫著"It's a double magic:Writers change thoughts into ink, Readers change ink back into thoughts."(閱讀是個雙重魔術:作者把他的思想化成墨水,讀者又把這墨水還原成思想)。前人窮一生之力寫下一本書,我們花幾個禮拜把它讀會,就站在他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遠,因為不必去做他已經做過的實驗,不會重蹈他的覆轍。

又如一九五三年華生和克里克(Watson & Crick)發現了DNA的結構,一九九七年桃莉羊誕生。在不到五十年的時光,人類從不知道生命的密碼是什麼,到解開這個密碼,複製了一頭羊出來。如果沒有閱讀的能力,這怎麼可能發生?

廿一世紀的競爭不再是槍炮子彈的競爭,而是無聲的腦力競爭。創造力是這個世紀的生存條件。創造力的神經機制是閱讀,因為閱讀促使神經連接,而創造力在神經學上的定義就是兩個不相干的神經迴路碰在一起,活化第三條迴路。所有的發明家都有很廣的背景知識,不然無法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台灣要推創造力怎能不推閱讀?怎麼可以減少國文的時數,還不考國文呢?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 相關報導:

* 新北市圖幼兒讀書會 遲緩兒變活潑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9060347.shtml

新北市立圖書館泰山分館舉辦幼兒讀書會,幫助4歲的遲緩兒叡叡學習專注,增加親子互動。原本叡叡很排斥聽故事,也看不懂書,但現在全家人一起到圖書館聽故事,變成他最期待的時刻,每月還會提醒媽媽不要忘了報名。



◆ 觸控白板 特教生愛上數學課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9059910.shtml

【聯合報╱記者吳思萍/台北報導】2014.11.12

為提高特教學生的學習興趣,北市府教育局耗資1500萬補助市內國中小249班特教班一套電子白板,透過「看圖說故事」、「數字小偵探」、「眼明手快」、「搶救小老鼠」等遊戲,讓他們用輕鬆方式學習,用視覺、觸覺互動,主動學習。

教育局科長楊雅婷表示,電子白板是特殊教育的教學輔具,與一般單槍投影不太相同。利用觸控式的白板,讓學生可主動點選、操作並配合影片播放,學生除被動接收資訊,也能開啟學習興趣。

信義國小二年級的小霽,學習新事物的理解速度,比同儕多上一半時間;遇到挫敗時,心情受影響而排斥學習。使用電子白板教學後,他說好喜歡上課,也覺得數學課變得很好玩。

信義國小老師江艿芸說,特教學生學習一般課程較有難度,遇到學習挫折,容易東張西望、不專心。有了電子白板,為平常教學創造亮點,學生覺得上課是好玩、有趣的。

教育局3年前投入E化教材開發,43所國中小成立教材研發種子學校研發小組,針對特教學生生活管理、教學領域研發教材。

教育局長林奕華說,E化教材對特教學生很重要,研發不同教材,也能針對情緒、學習障礙等不同類別的孩子,因材施教。

※ 相關報導:

* 明道國小溜冰隊追夢 盼人人有新鞋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9059909.shtml

午休鐘聲剛響,一群小朋友背著溜冰鞋,不是前往教室準備睡覺,而是衝向位於樓頂的活動中心。全國中正盃月底即將到來,明道國小溜冰隊每天犧牲午休時間,假日也到校練習十幾個小時。

3年前他們還穿著直排輪去比花式溜冰,被評審認為是業餘隊伍,但5月教育盃他們一舉奪得亞軍,甚至希望未來能登上小巨蛋。

明道國小鄰近安康社區,校內學生逾6成是低收入戶,比例居北市之冠。溜冰對這些孩子而言,是項奢侈的運動。

擔任溜冰隊教練十幾年的教務主任黃國庭說,以往比賽看見其他國小都穿著進口溜冰鞋,總覺得矮人一截,3年前在外聘教練唐竺瑋的堅持下,更換成花式溜冰鞋。

但一雙義大利製的花式溜冰鞋要價兩萬五,弱勢家庭無力負擔,學校只能四處募款。

※ 為什麼台製的花式溜冰鞋比不上義大利的?



◆ 高教工會:降低生師比 勝過裁老師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12000418-260114

中國時報 2014年11月12日 林志成/台北報導

少子化浪潮狂襲,教育部長吳思華表示,未來10年內會有60間大學退場、1萬4000名老師失業。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昨召開記者會表示,現在大學的生師比是26.4,如果能回到1991年18.5的水準,未來沒有大學老師須被裁撤。

轉戰產業界非易事

教育部次長陳德華回應,大學降低生師比要有財源,譬如學費是否增加、政府補助是否更多等,教育部未來的高教因應策略,會將降低生師比納入考量。不過因計算基礎不同,教育部認定101學年的大學生師比是22.05,不是高教工會所說的26.4。

面對少子化,吳思華提出將大學教師引導到產業界去,以解決高教困境。高教工會昨召開「吳思華,你完全搞錯了」記者會,大學教師要到產業界不是容易的事,吳思華是下錯藥。

高教工會祕書長、世新大學社發所副教授陳政亮表示,台灣從1997年出生人口開始出現少子化現象,但教育部之後還開放20所大專院校成立,且未相對投入更多資源,造成高教環境日益惡化,現在大學師生飆高到26.4。

中小學經驗可比照

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表示,少子化浪潮先後衝擊小學、國中及高中,最後才來到大學。但比較2003年及2012年各級教育生師比,小學從18.4降到14.1、國中從16.1降到13.0、高中從19.2降到18.1,只有大學是從20.0增加到22.0。政府過去以降低生師比來解決中小學問題,大學應比照辦理。

籲回到1991年水準

林柏儀表示,過去20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的學生大量增加,但老師數目卻成長非常慢,不均衡。北部一所私立科技大學,最近5年學生數增加2000人,卻裁減了30名教師,相當荒謬。

林柏儀指出,我國大學生師比在1991年曾是18.5,若回到這個水準,未來面對少子化浪潮,大學仍可維持5萬名教師,沒有人會被裁撤。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的生師比是14,我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 第三學期 變相的安親班?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060302.shtml

【聯合報╱黃昀軒/教(台南市)】2014.11.12

中國大陸一些大學,如吉林大學、西南大學、廈門大學等,在二○○六年就陸續推動學期改革政策,將每年兩個學期變革為三個學期,即「兩長一短」學期。

春季、秋季兩個長學期(約十八周)為理論教學時期,夏季的短學期(約六周)為暑期實踐教學學期。學生們利用短學期選修想要學習的專業課程,甚至可以跨校、跨年級、跨領域選課,完備因材施教的理想;而老師們則是利用長學期奠基學生的基礎知能,讓學生發掘自己的興趣與能力。透過這樣的變革,將學習主導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探索知識,在享受自由的同時,合理分配時間,充分運用大學的豐富資源。

但是當教育部打算推動「第三學期」,暑假期間要替學生上一些數位、本土或是才藝等營隊課程,偏鄉學校也可拿來上些基礎學科的補救課程時,「學期制」的美意卻因為台灣傳統教育的窠臼使得暑假上課被「簡化」成學校安親班或免除經濟弱勢學生放假挨餓的遭遇。

更因為台灣教育升學主義掛帥,也造就了學生「低學習動機」。當學校課程無法走出學科主義的本位思維時,這些學生害怕暑假課程換湯不換藥,又怎能奢望他們有強烈的動機主動上課?怎能期待學習落後的學生在暑假時進行補救教學,學習困境就能有效改善?

政策的推動非即興之作,更非一蹴可幾,聆聽各界聲音,反覆檢討,才能畢其功於一役,更不會讓政策的美意變調。

fsj 提到...

新總圖打包成禮物 送給高雄人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62646.shtml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2014.11.13

全國首座採懸吊工法的綠建築─高雄市立圖書館新總館,今天開館試營運,市府文化局特地為大樓打上紅色緞帶,暮色中的總圖像極閃著金光的大禮物,今天要將這個「禮物」獻給市民,展現高雄用閱讀和知識推動城市轉型的努力。

昨天有不少民眾站在圍籬外充滿期待,參與捐款選書的劉先生說,高雄有了這座市府與民間一起打造的新總圖,終於可以平反「文化沙漠」譏評了。

高市圖新總館獲得行政院公共工程金質獎特優,文化局長史哲表示,當初決定採用國際競圖,捨棄為人詬病的低價價格標,翻轉了公共工程興建方式,是獲得金質獎特優的關鍵。

當「翻轉圖書館」成為國際趨勢之際,高市圖新總館一口氣達成九項翻轉,包括興建方式、建築結構工法、建設經費來源、圖書館購書方式、電子書公共借閱權、圖書館空間定位、圖書館兒童藏書、城市圖書館館藏,以及公共圖書館與商業結合的新模式與自償性策略。

高市圖新總館室內寬敞明亮,有一千六百個閱讀座位分散在全館各處,參觀者走到新書陳列區,直呼很有「誠品的Fu!」藝術家陳龍斌以舊書籍和文本,塑造公共藝術牆與達文西塑像,讓民眾在閱讀之餘,也能感受藝術氛圍。

史哲說,新總圖的硬體建築由市府出資十九億,軟體館藏由民間募款五億購置,創造新的公私部門合作模式。為感謝民間協助,館內空間以大額捐款者命名,小額募款則在書本扉頁留名。

他指著總圖旁萬坪空地說,未來將結合書局文創商機,發展第二期「總館共構文創會館」促參BOT計畫,讓未來的營運權利金粗估每年五千萬,可挹注總館的永續經營,達到「追求自償性的營運策略」。

新總圖的百萬藏書,是採固定原價七折向出版社購買,史哲表示,如此可突破購書受限採購法低價標限制,避免出版產業受打壓的惡性循環。

文化局並引進電子書公共借閱權新觀念,和遠流出版社合作開發台灣雲端書庫,以政府按次付費方式打破買斷式電子書版權計價,提供市民借閱電子書服務。

※ 相關報導:

* 高雄限定 278萬人可同借1本書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62649.shtml

高雄市圖新總館軟硬體多項創新讓人驚豔,其中與遠流出版社合作的「台灣雲端書庫@高雄」,是全國首例落實公共借閱權概念的電子書借閱平台,高雄市民只要持市圖借閱證,一年即可免費借閱六十本電子書。

「台灣雲端書庫@高雄」目前藏書量逾八千六百冊,書籍來自國內三百多家出版社,包括近期新書與當期雜誌都可在該平台借閱;唯一限制是住在高雄地區的使用者才能借閱。



◆ 均質教改喊優質 天邊一朵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062636.shtml

【聯合報╱余豈/教(嘉義市)】2014.11.13

剩兩個多星期就選舉,很遺憾藍營總無法端出真正利民福國大計,去說服選民。

教育部近日喊出「十二年國教精進計畫」,要在暑假安排「第三學期」,果然有家長叫好說,可省下暑期安親班的費用,但這就像有市長候選人開支票要把育兒津貼調高到三千元一樣,能釜底抽薪解決台灣因少子化而產生的許多問題嗎?

細看那分精進計畫,其實是要減少暑假,以安排語文等基本課程的補救教學,畢竟十二年國教首屆學生程度差異大,有三分之一進入高中職後要補強英語數學,既然學期中的正規教育已爛到必須「補救」,就乾脆明講,不必大話什麼「彈性」、「多元」、「創意」、「精進」!

不少媒體質疑,在此選舉關鍵時刻,為何大家少談具體政策,反而聚焦在MG149、人格抹黑、竊聽之類,但執政黨這五六年來的政策,真能經得起檢驗嗎?又真能吸引到選票嗎?

以大學倒閉議題言,弄到連教授都把自謀生路當首要課題,藍營說吸引一萬名陸生來台,就可挽救大學,卻不願由中央政府負責經費,以提高師生比,也忘了幾年前馬政府曾說,要推動全英語教學,把台灣的外籍學生增加到十萬名,如今那些講英語的十萬名外籍生究竟在哪兒?太多口號背後根本如「天邊一朵雲」,美妙堂皇在下一分鐘就煙消霧散。

十二年國教讓民眾罵翻天,難怪「國教行動聯盟」發起「反賭局十二年國教」,立即獲得十四位縣市長候選人連署,而中央政府竟又為了十二年國教的比序和基北區教育局處針鋒相對。既然政府權力不肯放手,人民當然會要求承擔對等責任。

以美國期中選舉為例,歐巴馬最新教改名堂「共同核心教學標準」,類似台灣掛嘴上的「翻轉式教學」,但即使學風鼎盛的加州,民調顯示四分之三的人不知共同核心教學標準是什麼。這次選舉僅三位歐巴馬陣營候選人提到共同核心教學標準,卻有三分之一共和黨候選人把此政策當箭靶。共和黨大勝後,放話將把聯邦在美國國教制度的角色降到最低,原因很簡單,美國多年來實施十二年國教,但自○九年在國際學生評量連番慘輸,名列前茅的總是大陸、南韓、新加坡,難怪選民不覺得教育政策有亮點。

從教育界的觀點看,若馬政府別一再以「均質化」當教改出發點,而是保證「優質化」,讓台灣得以與全世界競爭,哪怕選票不源源而來?反之,若政府過往施政得不到喝采,又儘提些「台北流浪狗南送雲林嘉義」之類「願景」,那麼,以美國為鑒,馬英九恐怕也得擔憂選後變成「歐跛馬」了!

※ 相關報導:

* 英聽測驗城鄉差距 教部:不理想狀況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45428

高中英聽測驗成績今天公布,對於北部考生表現比東部及離島好,教育部次長陳德華坦言,「這是不理想的狀況」,教育部將進一步統計相關數字,透過改善偏鄉教學資源及英聽設備,縮短城鄉差距。



◆ 瘋狂比序 比到剖蚵、炒飯去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062640.shtml

【聯合報╱莊凱全/兒科醫師(嘉義市)】2014.11.13

在兒科門診常聽到學齡兒童和青少年抱怨學校種種事情,譬如營養午餐難吃、老師不會教很兇,還有常常抱怨頭暈頭痛、肚子痛,這些狀況都跟學習成就有關。

十二年國教是造成亂象原因之一,依智力的分布,約有十五%是無法勝任普通高中也就是畢不了業,但這些人可以數理、語文以外的其他專長獲得成就感;甚至數理不好,運動卻很在行,這也是另一種資優嗎?

現在是行行出狀元,只要發現強項讓他們精通,成為將來謀生的工具,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部的責任,是開發各種教育方式,鼓勵教材教法的交流,把各種學校辦得至善至美,要進入那個學校就讓老師、學生和家長來選擇,這才是適才適校的國教,不是亂辦比序活動,剖蚵比賽、炒飯比賽,會不會這些事跟將來有關係嗎?

兒科醫師有訓練過發展和行為專業,是僅次於老師對於學習有涉獵的專家。在學習方面有問題,應該要有兒科醫師先做評估,找出原因再量身訂做處置的策略,這才是真正的個別化處理,不是縮短暑假或再教一次,就能夠解決問題。

學習的基本條件,是營養、運動和睡眠,滿足了基本需求,才能有效學習。現階段的兒童體檢項目,都是去門診看病時,醫生可發現的問題,那是浪費公帑,對於發展、行為、情緒等方面的健康和運動參與,事前檢查卻視而不見,這些會影響學習學業不好,也會出現身體的不舒服。

兒科醫學是涵蓋兒童各器官系統,還有行為、發展、情緒、學習的科學,期待教育部在看待學習問題時,能廣納兒童醫學和行為發展的專業,尤其是實務的臨床醫師,不是只會說不能做的理論專家。

※ 相關報導:

* 大學選系難 如何找出我的「菜」?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45294

【聯合新聞網/文、圖節錄自寶瓶文化《人渣文本──給「露出世代」的特急件》】2014.11.13

承認吧!這個社會太對不起年輕人!

明明一畢業,年輕人要面對的就是完全被老人佔據的世界,但長輩卻頻頻以過往經驗,教育年輕人要謙虛、安份、低調、誠樸、藏拙……

其實,現在早已是「露出世代」,年輕人必須抓緊時間,找出與眾不同的專長,更全面的突顯個人「不輸人」的能力,才能生存、突圍。

....你會怕「選錯系」,原因在於你把「讀什麼學系」當成是「和誰結婚」一樣的大事。

實際上,選系只是件小事(現在「和誰結婚」對很多年輕人來說都算小事啦)。讀什麼系其實和做什麼工作差不多,你不爽的話,其實是可以換的。現在大學那麼多間,只要你認真想讀,重考或轉系的機會很多。

選系的困難點其實在於反面:你根本什麼都不懂,要怎麼選系?

fsj 提到...

偏鄉心聲:給我相同的教育資源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MAIN_ID=171&f_SUB_ID=5649&f_ART_ID=545534

【聯合報╱都會地方中心記者/連線報導】2014/11/14

英聽成績公布,偏鄉高中成績普遍不佳,拿A級約僅一成,C級者居多,受訪校長幾乎異口同聲強調,偏鄉孩子學習外語環境屬弱勢,英聽不宜列入大學門檻。

花蓮高中有一成四的學生拿A,比去年約略進步三個百分點,但花蓮高中教務主任李運生認為,宜花東地區能提供的英語環境也少,如果要納入成績,應先將各地的英聽水平拉齊。

屏東縣屏北高中主任郭福文指出,屏北三百多名高三生,拿A級者僅十人上下,多數為C級,如果英聽成績列入申請大學門檻,將減低偏鄉學生就讀理想大學、科系的機會,對學生反而是傷害。

彰化二林高中教務主任徐百恩說,英聽成績出現「雙峰現象」,顯示城鄉確實有差距,如果繁星計畫的科系也要採計英聽,可能讓教育資源較缺乏的偏鄉學生,更難以藉繁星上大學。

彰化高中學生馮忠浩、張馨方雖都得A,但他們也認為,如果每所大學校系都採計英聽,「對偏鄉和弱勢同學真的不公平」。「我們怎麼考得過台北學生?」新竹新豐鄉蔡姓學生說,若要持同樣標準考驗學生,「請同時也給我們相同的英語教學資源」。湖口鄉張姓學生說,「有些同學家境差,無力補習,根本就去墊底。」

嘉義縣一名學生平時模擬考英文都可得十四級分,接近滿級分,但英聽此次只得到B,她決定考第二次。苗栗縣內高中多數學生成績落在「約略聽懂」的C級,許多人準備明年重考。

台南市新豐高中校長陳勇延表示,英文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必要條件,但最根本的是偏鄉學生成長環境較為弱勢,「並不是每個學生從小就可以去學聽、說、讀、寫。」

陳勇延說,學校都很努力舉辦英語營、舉辦老師進修等,減少落差,但盼在拉近差距之餘能暫不把英聽採納計分,或將門檻降低。

※ 為何教育部不肯提高師生比?

* 英聽當門檻 弱勢生更難進頂大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45531&kdid=AR10&r=3

大學首度把英聽成績當門檻,結果成績慘烈,不只A級學生比率低,城鄉也出現明顯差距。專家直指「英語的聽、說、讀、寫都有城鄉差距」,只是台灣學生長期以來接受的是讀寫練習,聽說能力需要環境長期培養,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死背而成。

* 慘…學生錯身名校 學校錯失優秀生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MAIN_ID=171&f_SUB_ID=5649&f_ART_ID=545533

昨天高中英聽成績一公布,A咖學生比率下滑,讓不少採計英聽成績的大學苦喊「慘了」,擔心影響招生,部分大學表示一○五學年度將重新調整招生門檻。北市建中及北一女學生則喊「考試不公平」,有人在國外長大,也拿不到A。

對於英聽成績所呈現的城鄉差距,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陳超明說,都會區的學生課後補習時間多,環境資源也比偏鄉孩子有機會接觸英語,聽力當然好。但他認為,根本之道在於國、高中應該改革英語教學法,不要再強調紙本讀寫,應重視英語的溝通能力,聽力自然會進步。



◆ 冷眼集/噩夢20年 醒來又陷噩夢?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MAIN_ID=484&f_SUB_ID=2181&f_ART_ID=545645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特稿】2014/11/14

教改今年滿20年,卻是20年一覺教改夢,當年廣設高中大學的美夢,如今成為噩夢;更慘的是,這個噩夢仍是現在進行式,如果大學轉型退場還滯留在「只聞樓梯響」的階段,噩夢還會是未來進行式。

20年前行政院教改會提出廣設高中大學建議,是呼應社會對教育改革的期盼,當年大學錄取率才20幾趴,政府投資高教經費占GDP的比率很寒酸,但制定長遠的教育政策,沒有思考到出生人口逆成長的變化趨勢,以前是「上大學很困難」,現在卻是「不上大學很困難」。

雖說20年前,台灣出生人口一直穩定成長,到民國87年(虎年)出生人數才突然下降,但一直到民國90年代,國內還在增設大學,且私校增加數量遠多於國立大學。

美國的私立大學可以靠捐款壯大,台灣的私立大學高達八成收入來自學雜費,「生源」就是「財源」,加上家長「先國立後私立」的選校次序下,少子化浪潮首波淹到的就是私校。

過剩的大學如何轉型退場,是現任教育部長吳思華要勇於承擔的重任,如果一年多的任期內能提出有效改革方案,將可歷史留名。但接下來的教育改革,更需要有「精算師」加入,再多的教育改革理想,如果沒有配合人口及經濟成長、國家財政,理想極可能變成下一個災難。

※ 相關報導:

* 李遠哲:教改過錯 不應把我當焦點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45640

....李遠哲還說,教育要改革,首先社會要先改革,如果政府財稅不公,民眾生活不公不義,教改不可能成功。

台師大今天舉辦「教改20年: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共有來自四個國家、200餘位國內外學者參與,李遠哲以「談教育改革與社會改造」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李遠哲說,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只是一個為期兩年的臨時編組,不是長期編組,僅提供建議,後來政黨輪替,外界卻把矛頭指向他,「受到委屈,沒有關係,但對社會是非不分,感到遺憾」。

....李遠哲表示,政府經費只占GDP(國內生產毛額)13%,能做的財務重分配有限,有錢人、大企業不納稅,三民主義「漲價歸公」不落實;挪威政府經費占GDP 31%,採很高的累進稅率,挪威家庭不會限制孩子學藝術、跳舞,基本的公共設施、子女教育與社會保險都有保障,未來收入少一些沒關係。

* 教部次長陳德華:當初沒料到少子化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MAIN_ID=484&f_SUB_ID=2181&f_ART_ID=545641

教改滿20年,當年廣設高中大學的決策,造成現在大學面臨轉型退場苦果。教育部次長陳德華表示,當初教改提出廣設高中大學訴求時,並沒有少子化問題;民國87年人口出生數突然下降後,教育部開始限縮大學增加分部及系所,但「煞車已來不及」,教育部預計年底提出高教創新轉型行動方案。

* 趙小蘭返台 父女同獲交大榮譽博士學位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9065940.shtml

前美國勞工部長趙小蘭昨晚回台,上午拜會行政院長江宜樺,江宜樺恭賀趙的夫婿美國聯邦參議員麥康諾連任成功,將成為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希望麥康諾與趙小蘭能為繼續中美間關係及台灣福祉共同努力,他非常感謝。

趙小蘭與父親趙錫成與妹妹趙安吉一同拜會江宜樺,趙小蘭說,她們三人很少一起出現在公共場合,她這次回台,是與父親一起接受交通大學榮譽博士學位,過去很少有父女檔一起接受榮譽博士的案例,她感到很榮幸。



◆ 高市新總圖開館 人、書、樹相依戀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9065172.shtml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2014.11.14

高雄市立圖書館新總館巨大緞帶蝴蝶結,昨天由千人齊力拉開,現場響起歡呼聲,終於等到開館的民眾,迫不及待湧進,明亮、視野寬廣的圖館,就像舒適的大書房,許多人選本好書優閒度過一個下午。

市長陳菊表示,氣爆事件帶給高雄莫大的創傷,由公私部門合作的活力新總圖,有助療癒與撫慰。

陳菊說,工業和勞動城市高雄,在城市轉型的過程中飽受挫折和苦難,七月底的氣爆災難,揭發了長期工業發展在高雄的地底下埋藏了盤根錯節的危險;但高雄不會被任何挑戰輕易的擊倒,就像新總館的興建過程,即便地方資源有限,即便自己的小小夢想沒有人看好,仍在政府與民間團結合作下,發揮莫大力量。

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捎來大禮,贈送古籍摹真複刻書「註東坡先生詩」,她表示,此為國圖所藏宋嘉定六年、西元一二一三年淮東倉司印行,是宋版書的極品,目前國內只有國圖、中研院和高市圖,擁有這套八百年前「註東坡先生詩」的複刻本。

高雄市文化局長史哲說,短短廿五個月,高市新總圖從平地起高樓,高雄財政困難只能支應硬體興建,購書經費來自民間捐款。

第一筆一億元是他親自向長興材料工業總裁高英士簡報;市圖館長施純福也提出「感恩樹點光明燈」概念,由市民與企業響應捐款募集館藏經費,隆興鋼鐵創辦人王禮、光陽工業董事會各捐助一億元,加上數千人小額捐款,終於募得百萬館藏。

高市圖新總圖是少數本土建築師在國際競圖書勝出的建案。建築師劉培森以「樹中有館、館中有樹的綠建築文化地標」,獲得新總館國際評圖首獎。

「高雄市圖書總館是人、書與樹關係的寫照。」劉培森說,建築兩大特色是室內無柱空間、由上往下施工,懸吊式工法讓新總圖成為全國最具功能彈性建築物。

fsj 提到...

8歲當總裁 印童資安峰會演說
http://udn.com/NEWS/WORLD/WOR4/9067003.shtml

【中央社╱新德里14日專電】2014.11.15

線上遊戲公司總裁的8歲印度裔男孩魯賓應邀在資安高峰會演講。他母親桑姬塔建議為人父母「參與他們的活動,享受你的小孩」。

1歲半就受電腦程式設計師父親保羅(Mano Paul)影響,開始學習電腦程式語言的魯賓(Reuben Paul),今天在新德里1場資安高峰會「Ground Zero Summit 2014」專題報告,呼籲重視網路安全。

保羅與任職電腦公司的妻子桑姬塔(Sangeetha Paul)出身印度,2000年移民美國。保羅兩年前跟魯賓創辦線上遊戲公司Prudent Games,兒子當總裁,老爸掛名合夥人。

桑姬塔說,魯賓唸2年級時參加學校資優兒童訓練計畫選修電玩,後來設計出1款讓同學愛不釋手的數學遊戲,這才有開公司念頭。

Prudent Games公司官網介紹魯賓說,開發應用程式(App)或學習電腦資訊安全之外,他還學體操、功夫、鋼琴、打鼓、游泳、輪滑球和藝術。

桑姬塔強調,「不是我們要他這樣,都是他自己要的。若強迫小孩學習,他們也不會成功。很重要一點是我丈夫總會和他一起做」。她建議為人父母,「享受你的小孩(enjoy your children),他們成長如此迅速」。

多才多藝的魯賓說他最喜歡學功夫。上述網站說他是最年輕的少林道功夫(Shaolin Do Kung Fu)黑帶。他夢想未來成為「網路間諜」。桑姬塔搭腔說,「可能電影看太多,但我們會支持他,該讓他開心做」。

※ 相關報導:

* 雲林童布袋戲 終於到紅毛城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9067083.shtml

「因為上布袋戲課比較好玩!」雲林縣文正國小布袋戲社成立1年多來,已有9場的巡演經驗,前天應淡水古蹟博物館邀約,到紅毛城演出,遊客經過時看見操偶的竟是小小師傅,不禁驚呼好厲害!

文正國小布袋戲社由政府補助經費,每周會有1至2小時的練習時間,去年成立的第一年,校方選定4年級學生為主要培育對象,「好好練就可以踏出雲林,帶你們去外面表演」,學生得知只要認真進行練習就有機會到外面表演,每周無不專心學習。

* 紐倫堡發明展 台東少年隊摘1金3銀2銅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9067190.shtml

台東縣代表隊參加紐倫堡發明展,帶回1金3銀2銅,返台後昨天受邀到縣長公館表揚。縣長黃健庭說,台東推動創意發明已有成果,今天將在公東高工舉辦首屆青少年發明競賽,鼓勵學生發揮創意。

黃健庭說,公東高工可說是全國的「發明學校」、「專利學校」,縣內發明也是從公東高工展開,賓茂國中等校近年都有不錯的發明,今年又往下扎根到馬蘭國小,令人振奮。



◆ 吳思華:高教要創意轉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9068007.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2014.11.15

教育部長吳思華上午出席「教改20年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致詞表示,台灣教育辦得非常好,也非常扎實,但必須克服少子化、國際化和數位化三大挑戰,尤其是少子化,希望能在一至兩個月內,提出高教創意轉型的具體方案。

吳思華表示,少子化是台灣教育面對的最大挑戰,新生人數驟減後,勢必得面臨大學退場的問題,但積極來看,因為新生人數減少,讓每位學生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更多,師生比也逐漸改善。

吳思華表示,高等教育正面臨少子化衝擊,教育部正在規畫提出高教創新轉型及高等人力躍升發展,希望能在一至兩個月內提出具體方案。

吳思華說,今年台灣的大學已經有8萬7000多名的境外生,持續推動台灣的學生走出去、外籍學生走進台灣,是台灣教育必定要走的路。

他說,數位化大幅扭轉過去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有很多老師開發出翻轉教室的方法,未來教師的角色勢必得有所改變,不再只是站在講台上授業的角色。

前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教改當年提出的四大訴求全部都實現,當年廣設高中大學是社會共識,沒人可預料到後來的少子化這麼嚴重,如果把教改的問題全部怪罪給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有點不公平,畢竟當年提出的方向,至今都有實現,還在進行中,整體來看應該給教改正面的評價。

吳清基表示,台灣中小學教育雖然有很多家長不滿意,但和其他先進國家比較毫不遜色,從各種國際測驗成績表現可以看出。十二年國教推動後,如果能逐漸扭轉家長只想擠進明星高中的刻板印象,還是可以樂觀期待。

※ 相關報導:

* 頂尖陸校磁吸 近萬台生出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15000853-260301

看好大陸未來發展,頂尖陸校成了台生「新選擇」,甚至具強烈磁吸!據了解,2011年大陸開放台灣學生以學測申請大陸大學後,近4年來赴陸留學台生人數呈翻倍增長,累計在陸留學生迄今達近萬人。

近日一則大陸教育新聞「985、211疑將廢除」不僅引發大陸內部論戰,也引起台灣學子關切。儘管事後陸教育部官方微博緊急闢謠才告平息,但這項傳言,卻已震撼兩岸學子,更再度引來985、211磁吸台灣優秀學生的爭議。



◆ 研究造假 一句「資料丟了」就卸責?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067418.shtml

【聯合報╱朱敬一、牟中原、孫以瀚/前國科會主委、副主委(台北市)】
2014.11.15

最近一兩周,交通大學黃國華教授登在「自然奈米」國際知名期刊的文章受到質疑,已經兩度登上台灣媒體版面。這篇文章據說是做出了驚人的發現,但是國內外許多學者都提出種種挑戰與疑點,自然奈米期刊遂暫時將此文撤稿,並致函交通大學請求處理。同時,科技部也成立倫理小組進行調查。

依據黃教授及其共同作者的說法,他們的研究是經由一位Steve先生的中介,在台南關廟某貨櫃屋實驗室所做。如今Steve其人不知去向、貨櫃屋不知所蹤、實驗器材難以尋覓、實驗室記錄散迭、而共同作者因為當初簽了保密協定,所以現在不願透露實驗細節。坦白說,前述每一項都令我們覺得不可思議。但是更令我們震驚的是,科技部似乎因為「證據不足」只打算給予書面告誡,而交大校長要外界不要未審先判,要等待科技部與「自然奈米」期刊的回函。

科學(science)是什麼?這應該是所有自認為是科學家的人最最基本的常識。大哲學家Karl Popper有以下經典的描述:科學家提出的是「可以被證明為偽的假說(falsifiable hypotheses)」。科學家之所以要做詳細的實驗室記錄、要在論文中仔細交代每一步細節,就是要讓「別人」得以檢驗重複,或是讓別人能挑戰、證明其假說中的瑕疵。因此,所有的科學研究者有提出實驗細節的義務;這裡的舉證責任在研究者,而不在質疑者。如果要求質疑者提出某研究「造假」的證據,那麼天底下沒有一樁研究造假案能夠成立。每位當事人都只要說「資料丟了、電腦壞了、助理跑了、過程忘了」就能卸責,那麼其假說是永遠無法「被證明為偽的」,這還叫科學嗎?台灣科學界若接受這種遁辭做為有說服力的證據,這是荒唐透頂的邏輯。

學術造假不只是科技部的事,更是學校與學術社群共同的事。「自然奈米」是頂尖期刊,該刊編輯登了一則「暫時下架」的聲明,對於當事人、學校、台灣科技界都是羞辱。交大再怎麼淡定,也不可以把這件事當成科技部或是國外期刊的事。該處理不處理、或是丟給下一任處理,都是學術志業的汙點。

我們在國科會服務時,非常努力地建立台灣學術倫理的規範、嚴格處理各種學術造假、杜絕所有的學術關說。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台灣學術社群自重、自律的良好風氣。學術倫理是一切學術研究的基礎,希望科技部與交通大學,都能為健全台灣的學術環境多所努力。

fsj 提到...

大坡國中陶藝課 6國高中生同樂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9068735.shtml

【聯合報╱記者呂筱蟬/新屋報導】2014.11.16

新北市中華中學率領6國共12位國際學生,昨天造訪新屋鄉大坡國中,除表演歌舞節目外,這群外國客人也參與陶藝特殊課程,偏鄉學生擺脫害羞與外國人互動,進而學習國際禮儀。

對於位處偏鄉,平日很少接觸外國人的大坡學生而言,活動造成學生很大轟動,大家紛紛拿出客製化歡迎標語,鼓起勇氣跟外國學生交談、問候與合影留念。

這群來自美國、德國、巴西、秘魯、法國以及韓國的高中生,帶著各自國家的國旗,展現熱情與偏鄉大坡國中學生接觸。德國學生王秀賢說,以前只在書上看過華人的陶藝文化,親自動手做感到新奇又開心;法國學生陳如希則認為,這群國中生態度大方,打破台灣人害羞的刻板印象。

大坡國中學生續銘翔表示,雖然英語不是太靈光,藉此機會不用出國就能跟外國人交談,盡最大努力讓彼此都「聽得懂」;曾鉯喬則說,以前學過國際禮儀,有機會學以致用很開心。

大坡國中校長黃博欽說,如今已是地球村,這次活動只是個開始,未來將繼續引進國際教育的資源,弭平城鄉落差。

※ 相關報導:

* 廚藝爭霸 學生刀工驚豔評審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9068764.shtml

第四屆金蘭盃「就醬做料理-金蘭味香臺灣」競賽全台共216組報名,昨天在育達高職舉行北部初賽,比完後11月22日將在育達高職舉行決賽,總獎金10萬元,獲得冠軍個人組有1萬元獎金,團體組可獲3萬元獎金。

初賽入圍名單中,個人組入圍的學生有吳鳳科技大學曾慶輝、東海高中吳宇強、光啟高中李維文、桃園創新技術學院葉宥霖、弘光科技大學王聖賢。團體組入圍有桃園創新技術學院「食神隊」、莊敬高職「隨意‧境」、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小神廚們」、台北育達高職「料理小當家」、桃園育達高中「翠瑤齋」。

比賽主題以金蘭醬油為主要調味,並運用台灣在地食材,像是育達高職的料理小當家,就烹煮「文思酸辣鮮濃湯」,將豆腐切成如髮絲一般細,精緻刀工也獲得評審稱讚。

* 從小跳肚皮舞 高一女中國奪冠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30573

「想成功一定要付出!」彰化市正德高中一年級女學生呂靜耘,從小學開始跟著媽媽學跳肚皮舞,跳出興趣,日前她代表台灣到中國參加「開羅之星無錫職業東方舞大舞」,奪下青少年組冠軍,抱大獎凱旋而歸。她說,獲獎把台灣的肚皮舞藝術推向世界舞台,讓她很開心。



◆ 推廣部落古謠 東元獎最年輕得主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9068991.shtml

【聯合報╱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2014.11.16

卅五歲的「泰武古謠傳唱隊」指導老師、排灣族青年查馬克‧法拉屋,昨天獲頒「東元獎」文化類獎項,成為東元獎廿一屆以來最年輕的得主。

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舉辦的東元獎昨天舉辦頒獎典禮,文化類獎項得主還包括榮興客家採茶劇團藝術總監鄭榮興,各獲四十萬元獎金。

查馬克出生於屏東來義鄉丹林部落,從小爺爺會將排灣神話傳說唱給他聽。廿二歲那年,他進入屏東泰武國小任職,利用午休播放自己從部落採集到的古謠,讓聽慣周杰倫的排灣族小學生,逐步愛上部落之歌。

二○○四年,查馬克將全校想唱排灣古謠的學生全集合起來,泰武古謠傳唱隊就此誕生,他每天花兩小時送孩子上山、下田,親身體驗歌詞意境,不用譜教導孩子學著傾聽耆老唱歌的呼吸聲,專輯更獲兩次金曲獎肯定。近來,查馬克投入收集部落歌謠,計畫做成有聲書,讓孩子透過歌聲重新認識部落。

「部落耆老說,因為孩子開始傳唱,他們忽然知道如何呼吸。」查馬克昨天致詞時感性地說,他只想當個排灣族的孩子,一個有能力、有勇氣接棒文化的人,也希望將來孩子們都有接棒的力量。

泰武古謠傳唱隊和查馬克妻小都穿著傳統服飾特別從屏東北上,末了,查馬克更在台上唱起古謠,最後台上台下合唱感動眾人。

另外,台大電機系主任廖婉君則是「電機/資訊/通訊科技」設獎以來第一位女性得主,也是台大電機系首位女老師、女主任。她在一九九九年領先全球設計出「無線網路電話技術」,並投入網路電視(IPTV)技術開發,制定多項國際標準,現在是國際組織電機電子工程學會(IEEE)通訊領域亞太地區主席。

她以自己作為破解刻板印象的最好例子,鼓勵年輕女性投入電機領域,用細心、耐心和創意推動科技進步,也期許台大不是要培養「電機工程師」,而是進一步培養國家所需的「科技領導人」。

本屆東元獎的科技類得主還有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與光電研究所長劉軍廷、中原大學副校長陳夏宗、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鄭建鴻、國立成功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長陳宗嶽。

※ 相關報導:

* 男高音校長 教學童唱歌養自信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9068867.shtml

八德市大安國小校長高理忠,經常在校內大小活動中獻唱一曲,不只校長身分,同時也是位男高音,高理忠說,想透過音樂教育讓學生喜歡學習,「念書不是唯一的路,唱歌也能唱出一片天」。

* 平鎮國中愛的書庫 他校借、物流送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9068721.shtml

平鎮國中「愛的書庫」昨天啟用,校長陳國維說,愛的書庫為校內提供放書空間,桃園縣內國中小只要在線上申請,就能透過物流公司運書到申請學校。

臺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推動「書箱循環行列」在「愛的書庫」,在學校內闢出空間放置藏書,並以箱為單位,內放置同本書、約40本的方式。再讓其他學校透過「愛的書庫」網站線上申請,合作的新竹物流,就能免費運送書箱到其他申請的學校。



◆ 李遠哲說對…創造更多教改問題 你們都要負責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068958.shtml

【聯合報╱余豈/大學教師(嘉義市)】2014.11.16

教改廿周年,李遠哲對他因教改成為眾矢之的提出辯解,一些教育部前官員也為李遠哲抱不平。持平而論,追究起這廿年來的教改疏失,歷任決策的教育部長與部內的事務官,都得分擔責任,一個也跑不了。

十二年國教如火如荼這幾年,美國歐巴馬總統也搞教改,歐巴馬提出的「共同核心學習標準」,已隨著民主黨在期中選舉慘敗而發酵為政治議題。美國新的教改口號,是把「一哩寬一吋深的學習,改成一吋寬一哩深」,所以不求廣度,不但取消高中微積分,連文科的文學閱讀,也被政府文件之類取代,可是各界質疑歐巴馬藉實施教改掌控聯邦經費,又擔心那種強調小組討論、簡報、數位學習的新計畫將使經濟弱勢、數位弱勢、甚至語文弱勢的新移民家庭更加處於劣勢,各州都湧現抗議聲浪。

明年就是台灣教育界聞之色變的「一○五大限」,隨著學生銳減,上萬名教師恐將失業;這麼多高級知識分子被迫中年轉換跑道,除了認命怨歎自己職涯選擇錯誤,對執政黨定不會有美言,直接衝擊後年的總統大選。

李遠哲可能說對了一句話:「教改是社會改革一環,若政府財稅不公,教改不可能成功。」

然而財稅改革何其大哉問?筆者看不出台灣的財稅制度,有在這一兩年內改革成功的可能性,那麼按照李遠哲的邏輯,教改必然凶多吉少。

以本學期看到的教育部之具體教改措施而論,包括縮短博士就讀年限以及放寬升等限制等等,都不像可解決問題的真知灼見。如今前段學校爭排名、後段學校求生存,教授們莫不誠惶誠恐四處打點,教學品質早就放一邊,也顧不了大學相繼倒閉會影響孩子們的「受教權」。

倘若馬政府沒能力審慎決策,恐怕只會在教改廿周年之後,創造更多新的教改問題。

※ 相關報導:

* 陸大學課堂 黨報記者臥底校園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16000714-260309

中共遼寧省委機關報《遼寧日報》之前派遣一批記者,至北京、上海、廣州、武漢與瀋陽等地共20多所大學旁聽,13日以專版刊登公開信呼籲大陸教師停止批評國家。隨後,署名「國平」的中央級評論員14日公開聲援並稱,這種批評時政的現象不但存在,有的還很過分。

題為〈老師,請不要這樣講中國〉的文章把批評中共的老師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缺乏理論認同,用戲謔方式進行,像是把前國家領導人毛澤東與古代帝王等同而論,且對中共的創新理論不屑一顧。

其次,是缺乏政治認同,這類的老師公開質疑中央政策,甚至是唱反調,誇大批評社會與發展中的問題;第三是缺乏情感認同,此類老師把自己的生活不如意化成課堂上的牢騷,並以不恰當的言論來恐嚇與誤導學生。

fsj 提到...

高雄鹽埕光榮國小生態池 再現生機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9070304.shtml

【聯合報╱記者劉星君/高雄報導】2014.11.17

高市鹽埕區光榮國小生態池設置9年,但生態池長期滲漏,成為廢池,學校評估若重修需花上百萬,全校師生與家長齊心動員,歷時一年,整治生態池,只花10萬,讓生態池再現生機,成為校園「最佳生態教室」。

光榮國小六年級學生以生態池為題,發想「滲溼孰濾—地質樣本的保水率及滲透率之探究」,參加高雄市科展競賽,拿下第三名佳績。

原本乾涸,還散發陣陣惡臭的生態池,整治後,周圍種滿各種水生植物,包括大安水蓑衣、水禾、紫芋等,蜻蜓、蝴蝶、小鳥與魚也出現,睡蓮也再度在池中綻放。

解決生態池長期滲漏問題,校長閆世玲先請工程單位估價,整建經費需70萬到100萬元,學校沒額外的錢,讓閆世玲很苦惱。有水電與土木工程專長的家長會長張瑞堂和副會長翁正慧獲悉,決定協助學校整建。

家長與老師找出生態池滲漏原因,在於生態池皂土毯滲漏,須將皂土毯開挖重鋪,要先清除生態池淤泥,全校師生總動員,今年3月下旬全校師生、家長約300多人,一同剷除淤泥。

生態池也重新規劃,張瑞堂說,在生態池上游,引入學校RO廢水,讓廢水循環利用;自然老師邱柏融與副會長翁正慧到南投特生中心,載回水生植物30多種種在池邊。

閆世玲感動說,感謝師生與家長們無私付出,讓學校在拮据經費下,完成不可能任務。

現今每到下課,放學,小朋友最喜歡在生態池旁觀察各式各樣生物,六年級胡弼善說「生態池有魚、青蛙,超棒的!」四年級陳震宇說「第一次看到水黽」四年級賴韻伃說「生態池有蓋斑鬥魚耶,以前只聽媽媽說過」。

※ 相關報導:

* 扶輪社搭數位橋 打造苗栗蓬萊「智慧教室」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9070552.shtml

台北市南天扶輪社啟動數位學習橋梁全球服務計畫,昨天贈送苗栗縣南庄鄉蓬萊國小「智慧教室」設備,並連結遠距教學資源,期盼軟、硬體一次到位,讓偏鄉學童有效學習培養「帶得走」的能力及競爭力。



◆ 新市國小微電影 拍出母語人情味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30965

自由 2014-11-17

〔記者林孟婷/新市報導〕為鼓勵學生多使用母語,南市教育局推動母語生活化並舉辦微電影自製比賽,新市國小師生將編寫的腳本「就愛這味—古錐的人情味」拍成微電影,描寫祖孫情的內容生動感人,拿下國小組第一名。

新市國小學生許芮綺、高子喬、陳妍希、李汶翰、鍾承輔等五名學生,在老師邵美雀、吳明蓉及吳舒民的指導下,以閩南語演出生動、有趣的台灣俗諺,探索與了解母語之美。

新市國小教務主任邵美雀表示,劇中主角阿新與阿嬤的生活互動及鄉下人家互助熱絡的情感,讓本劇以人情味串連故事,藉此讓孩子與祖父母多互動、培養珍貴的祖孫情,影片中更適時帶入新市地方特產白蓮霧,讓學生在過程中了解在地農產文化。

學生許芮綺說,真正接觸拍戲後才知道是件不容易的事,特別要用閩南語詮釋這齣戲更是困難,但也從影片的拍攝過程了解更多台語的美以及台灣俗諺的意涵。

新市國小校長張瓊文表示,學校多年來持續在本土教育扎根,落實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本土語言教育,本部微電影以台灣特有的人情味為出發。



◆ 不能只怪李遠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9070640.shtml

【聯合報╱黑白集】2014.11.17

教改廿年,問題叢生。當年教改召集人李遠哲喊冤說,社會上習慣把教改失敗的責任都推給他,「這是不對的」。他說,教育部長換得太快,許多政策沒準備好就上路,才是問題所在。

李遠哲說得沒錯,教改的失敗,把所有責任都推到一個人頭上,並不合理。若要論責任,當時授與李遠哲「超體制」權柄的主政者、歷任教長、呼風喚雨的教改團體、迷信超人的社會、唯唯諾諾的教育工作者,都有不同的責任。但無論如何,李遠哲以「化學」諾貝爾獎得主的身分,越俎代庖領導教改,甚至插手國內政治,為台灣留下了不少傷痕,他也有難以推卸的責任。

今天回看,教改失敗的主因包括:一,迷信改革:認為原有的東西都是壞的,必須全部推翻重來;二,迷信超人:以為一個專業高超、形象清新的人,即有能力治療社會百病;三,迷信政策:把教育問題皆歸諸政策欠佳,以為政策更張即可帶來改變,卻忘了教育現場的執行及條件差異;四,政治夾帶:廿年教改其實是政治「本土化」的附屬品,而非著眼教育的本體,走上岔路是勢所必然。

教改落至今天的地步,各方都在推卸責任。教育次長陳德華說,當初教改訴求廣設高中大學,沒料到有「少子化」現象。但少子化發生已超過十年,這不是集體盲目是什麼?李遠哲則稱,要改革成功就得先讓社會公平合理,若存有不公不義,問題就難以解決;這種說法完全倒置了教育的手段和目的,李遠哲的反省邏輯令人駭異。

更別忘了,當初發起「四一○教改運動」的團體,在歷經廿年引領風騷、影響決策後,至今仍是左右教育的主要力量,卻不必負任何責任。這部分若不檢討,如何對得起教改的犧牲者?

fsj 提到...

作業沒寫「BJ4」…老師哭笑不得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9072247.shtml

【聯合報╱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2014.11.18

越來越多高中及大學教授發現,學生愛用網路流行語,現在連課堂口頭及書面報告,也照用不誤,像「港覺」(感覺)、衝一發(拚了)、超正der(超正的)、薛薛(謝謝)等常掛在嘴邊,甚至作業沒寫,還回答老師「BJ4」(不解釋)。

老師往往一頭霧水,為拉近和學生距離,只好惡補流行用語。但教授也提醒,網路語言要看場合使用,以免弄巧成拙,反而誤事。

樹德科技大學學生楊宗翰說,大學生愛用網路「鄉民」流行用語,很多女生自稱「姊」,同學連上台報告,還把「衝一發」掛在嘴邊,老師常聽不懂,質問是何意。

文化大學大傳系教授林福岳說,他發現這幾年學生的考卷和報告中,使用「注音文」的比率大為增加,很多字只會說不會寫,就在考卷上用注音表達。中壢高商國文老師曾家麒說,學生常用網路用語「GG」來表示「慘了」,或是在文章結尾加上XD。一開始不知道意思,找過資料才清楚。

台大學生楊宗諭說,老師講課有時會用一些過時的網路用語,甚至誤用,學生聽了不是靜默,就是冷笑。學生口頭報告時也會不慎說出太新潮的詞語,老師先愣住,然後問什麼意思,台下笑成一團。

一位南部高中教師說,他有次問學生為什麼作業沒寫,學生竟然回答「BJ4」(不解釋),讓他啼笑皆非,「頓時覺得自己被孤立」,還特地回家做「鄉民功課」,打進年輕人的生活圈。

政大新聞系教授方念萱分析,現在大學生都是「數位原住民」,校園充斥著次文化語言,習慣使用網路語言爭取同學共鳴,形成一種「圈內人現象」,聽不懂的教授反而「被排外」,這是傳統教室裡,從未發生過的現象,對老師形成挑戰。

方念萱說,教授自己也要與時俱進,跟上年輕人的腳步,「像我就不能再把楊麗花當例子,學生不認識,一講還會暴露年齡。」

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須文蔚提醒,創意、通俗性的網路語言,不宜用在給長輩寫信、指考作文這類官方場合的溝通。

一名高中教師說,溝通最重要的是讓對方理解自己說什麼,在正式場合使用網路語言,仍須斟酌。

※ 相關報導:

* 學者分析:語言如活水 網路新詞不必禁絕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9072249.shtml

在e化時代,注音文、火星文、圖示符號等紛紛出現,形成有趣的次文化網路語言。

學者分析,網路創造新興語言無法預防,語言是活的,有創意的作家甚至能馴服語言,締造佳作。

彰師大國文系教授王年双說,網路創造新興語言,久了還會變成日常語言。像「屁孩」,剛出來覺得很新鮮,現在用久了,詞典可能都會收錄。

但多數網路用語,用久了就會消失,例如以前很累會說成「粉」累,現在說「粉累」,反而可能很多人聽不懂。

「語言是源源活水,會一直變異!」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須文蔚說,外來語或媒體形式的改變,都會造成語言的變異,有創意的作家,就有能力去馴服語言。

* 中文成世界共通語言? 政治因素擋路
http://udn.com/NEWS/WORLD/WOR3/9072772.shtml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台北報導】2014.11.18

中文是否成為世界共通語言,多年來在華人世界備受討論。資深記者安德烈‧馬丁尼茲日前在《時代雜誌》撰文戳破了這個幻想。他指出,相較於英文從帝國時代就策略性散播,如今仍以媒體、科技稱霸全球,但中國大陸的急速擴張對鄰近國家造成威脅,強大的政治因素使中國與他國產生隔閡,自然造成了對中文的認同度低。

....馬丁尼茲指出,從大英帝國開始,英國就策略性地以音樂、電影、體育、各種文化活動將英語散播至世界各地。....他表示,英語之所以能如此廣為接受,是因其不像許多歐洲語言有陰陽性的問題,也不像日語、韓語得使用敬語劃分從屬階級,到了2020年,將有超過20億人口將英語視為第2語言,並且能夠流利的使用。反觀中文雖有類似特性,但對多數的初學者而言仍太過複雜,不僅較難順暢表達,就連華人世界對於繁、簡體用字都還存在分歧。



◆ 幼教到高中職 四階閱讀網連貫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9072563.shtml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2014.11.18

高雄市高中職「知識海」學習平台建置完成,昨天啟動,除精選各校特色書單1千多本及專家學者推薦的經典百本書單,還有各校學習網站、學習影片及演講,讓幼兒專屬的「幼愛閱」、國小「喜閱網」、國中「愛閱網」及高中「知識海」等,從幼教到高中職四階閱讀計畫連成一氣,學生還能記錄閱讀軌跡。

高雄市教育局長鄭新輝強調,經過三年努力,這套四階段閱讀網與線上評量系統,是目前國內最完整的閱讀體系。除了在幼兒階段強調師生共讀與親子共讀,國小到高中職則鼓勵實體書閱讀,並透過模擬PISA的線上評量題目,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高中職更提供中英文專題演講與網路資源,拓展學生知識視野。

鄭新輝說,為培養學生閱讀風氣,由高雄市文化局規劃的12座圖書分館及市立圖書總館已完工啟用;在軟體部分,教育局也建置完成由幼兒園、國小、國中到高中職四個階段的閱讀學習平台,從幼兒時期就啟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理解能力與閱讀素養,要讓高雄成為全台最喜愛閱讀的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在網站上的閱讀歷程,都可統整記錄在個人「秘密基地」中,三年前曾參與啟動國中閱讀網站的盧佩箖、陳怡蓁、高翊芯、陳慧恩等四位學生,昨天再次現身啟動儀式,目前已是瑞祥高中一年級的她們,透過「知識海」學習平台啟動儀式,仍可查詢到國中時期的閱讀成長歷程。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全國首座 視障生數位圖館啟用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9072853.shtml

全國首座視障生專屬數位圖書館,昨天在台北啟明學校啟用。

挑高的天花板設計,彩色圓拱窗讓灑進的陽光映射出不同色彩,幼兒閱讀區讓小朋友和家長能夠席地而坐,學校更購置液晶螢幕視訊設備、擴視機、平板電腦,搭配有聲書系統,讓看不見的學生能夠更方便閱讀。



◆ 日高校生訪苗栗建臺 學生邀家中作客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9072665.shtml

【聯合報╱記者胡蓬生/苗栗報導】2014.11.18

日本奈良縣關西中央高等學校106名師生昨天參訪苗栗縣私立建臺高中,建臺安排學生「一對一」接待,互動熱烈,日本師生晚間還參加「與台灣家庭共享晚餐」活動,分別到50個建臺學生的家中作客,感受台灣人的熱情和好客。

建臺高中推動學生國際教育旅行,已連續3年帶學生到日本進行6天5夜的教育旅行,並曾兩度造訪關西中央高等學校,兩校也因此建立深厚情誼,前年和去年中央高校師生團兩度到建臺交流。建臺高中昨天接待來訪的日本師生,建臺高中董事長劉錦志以流利的日語歡迎他們,關西中央高校校長西川隆彰致詞時,特別感謝台灣人在日本三一一大地震時伸出援手,讓他們一直感念在心,他和建臺校長劉漢田也互贈禮品,祝兩校「情誼永固」。

建臺熱舞社5名女生隨後獻上熱舞,充滿節奏感的演出,贏得全場掌聲;日本學生也準備了熱門歌曲,還模仿日本女子夯團AKB48演出,由男生「反串」主唱,搞笑演出逗得台下笑呵呵,學生紛紛拿手機錄下歡樂場景,氣氛熱絡。

建臺高一女生江淳靖說,她學過一點日文,看到日本學生來訪很高興,班上準備了水餃、鳳梨酥要讓客人品嘗,很希望明年能參加學校的日本教育旅行。

女生林佑樺說,她去過日本,這次要接待日本師生,班上同學都學了一點日文,還準備表演節目,心裡覺得很開心,但也有點緊張。

建臺安排學生一對一接待日本學生到各班,每人手上拿著寫有日本學生名字的牌子,展現台灣學生的熱情,50個建臺學生家庭昨晚邀日本師生到家裡用餐,讓日本學生留下了深刻和難忘的體驗。

※ 相關報導:

* 國際科學競賽 港14歲女揚威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9071694.shtml

香港女生陳倚汶遠赴印度參與第二屆國際兒童科學及數學節,成功憑研究澱粉成分的快速測試方法,擊敗逾300名對手,勇奪賽事冠軍,獲獎當天恰巧是她的14歲生日,她直言獎項是最驚喜的生日禮物,該賽事一連兩屆冠軍均由陳所屬學校包辦,可謂人才輩出。

* 美90萬大專外籍生創新高 近3分之1陸生
http://udn.com/NEWS/WORLD/WOR6/9072879.shtml

非營利組織國際教育協會十七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去年在美國就讀大專院校的外籍學生人數創新高,達到將近九十萬人,以來自中國大陸的最多,有廿七萬人,占了將近三分之一,人數比前年增加百分之十六;來自台灣的有兩萬一千兩百六十六人,位居第六,比前年減少百分之三。

fsj 提到...

新聞眼/教部出招 互相矛盾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46349

【聯合報╱本報記者 林秀姿】2014/11/19

流浪教師找不到正式教職、偏鄉學校找不到教師的失衡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部主管全國教育政策,長年下來卻一籌莫展,問題在教育部的政策往往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見樹而不見林,隨意出招、互相矛盾。

教育部昨天說教師供需平衡,每年退休教師、師培人數都是五千人,「年輕人,可以進場當教師了!」但教育部沒算到的是,還等在學校窄門外的六萬流浪教師,以及每年新聘中小學正式教師遠低於五千之譜,甚至只有數百人,也沒算進因少子化減班而產生的「超額」教師人數。

教育部的解方之一,是要讓教師減稅後,每周減少的二至四節由正式老師回兼,來降低學校代理代課教師比率。但這項政策正與教育部之前的政策背道而馳,教育部前年推教師課稅配套,以減課為手段,是要讓教師少上些課、增加備課時間、提升教學品質。不到三年,政策怎又轉彎?

過去廿年,師資培育人數失控成長,肇因於教育部大開師培方便之門,開放超過一百多所師培大學猛開教育學程、大賺師培學費。受市場機制影響,師培大門才一一關上。教育部如今怎能再插手,用片斷數據、偏頗政策,再開大門?

因要當上正式教師實在太難,許多優秀生不願為此賭上前程、花數年奔波考教職,教育系所的排名一降再降,難以吸引一流學生報考。中小學校裡充斥不合格的代理代課教師,或雖合格、但無心教學、只想考上正式教職的代課師。這都是不當政策的結果,且苦果還得由中小學師生、及考不進的流浪老師共嘗,教育官員制訂政策,千萬別一錯再錯。

※ 相關報導:

* 教部招手:進場當老師正是時機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46347

外面有六萬多名流浪教師還擠不進學校窄門,教育部昨天卻說「現在正是教師進場的好時機」,鼓勵年輕人加入師資培育的行列。

教育部昨在彰化舉辦師資培育大學主管聯席會議,官員提出數據表示,目前師培供需是十年來最穩定狀態,年輕人應「逢低買進」當教師。

教育部長吳思華昨表示,教師供需平衡,只是有城鄉差距,偏鄉請不到教師,都會區卻擠破頭;將成立各縣市平台,調配教師供需,願意到偏鄉地區教學的老師可以加點數。他表示,明年一月將舉行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和各縣市討論平台的運作方式。

* 地方打臉 批「看數字訂政策」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46348

教育部要年輕人快進場當教師,卻遭地方政府和教師團體「打臉」,批教育部「看數字訂政策」,看不到流浪教師滿街跑,偏鄉學校三招、四招還找不到教師的真實苦境。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秘書長劉欽旭表示,教育部只看到帳面上漂亮的數字,卻未顧及社會真實情況;這兩年師培數量雖然和退休教師人數差不多,但教育部卻沒有把還在熬著代課、代理,等著當上正式老師的流浪教師算進去,這些人也會和未來的師培生一起搶教職。

劉欽旭表示,未來還要面臨一、兩波少子化海嘯,許多偏鄉學校還要擔心被廢校,根本不敢開出正式教師缺。不少流浪教師只能去當代課老師,一堂的鐘點費兩百六十元,每周代課二十堂,月薪也才兩萬出頭,工作條件又差,年輕人怎敢進場?

* 薪太低 黑龍江8000教師大罷工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9075399.shtml

因工資太低,多次向政府部門要求解決無效,並遭打壓,大陸黑龍江省肇東市八千名中小學教師前天發起大罷工,造成該市中小學全部停課。肇東市政府昨天表示已出面解決,稱事態已趨於平穩。

澎湃新聞網報導,黑龍江肇東市是大陸百強縣,經濟實力佳,但教師工資比貧困縣教師還少,另外,有關部門還違反規定扣除教師養老保險。此次罷工之前,當地教師曾聯名上書市委市政府表達訴求,呼籲提高工資,按規定發放補貼等,但未獲正面回應。



◆ 大手牽小手 屏37校資源共享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9075126.shtml

【聯合報╱記者蕭雅娟/屏東報導】2014.11.19

屏東縣屏一區大學、高中、國中等37所學校昨天「大手牽小手」,簽署「均質化策略聯盟」,互相交流學習資源共享,發展特色學校,提升教學品質,達到就近入學、人才留縣升學目標。

屏東縣為了達到留縣升學,留下優秀人才,昨天主動出擊自救,屏一區國中端21所學校、高中端11所、大學端5所校長及主任代表簽署均質化策略聯盟。教育處長顏慶祥表示,每所選校友優點也有不足,透過策略聯盟互相激盪學習,提升教學品質。

屏東高中為是103學年度的標竿精進學校,獲得國教署補助1千萬元,將使用該筆經費來舉辦各類活動,大學、高中、國中等各端學校可即時互動,達到均質化的策略聯盟核心價值。

校長陳長瑞說,明年高雄地區無特招,對屏東縣來說是利多;以103學年度為例,9千多位學生有2千多人外流,比例2成2,至於明年縣內有8千多名國中畢業生,期待藉由均質化留下更多優秀學生。

※ 相關報導:

* 林邊國中 250萬造頂級沙排場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9075132.shtml

屏東縣林邊國中花費250萬元,打造縣內各級學校最舒適的沙灘排球場,在今年9月完工。該校女子排球校隊也在今年「全國沙灘排球錦標賽」獲得冠軍成績,邀請了國家級教練鄒關禮指導,隊員們珍惜得來不易的好場地,認真練習,為明年「全國中等學校沙灘排球錦標賽」爭取好成績。

* 限制亞裔入學 哈佛、北卡大學挨告
http://udn.com/NEWS/WORLD/WOR6/9073709.shtml

哈佛大學和教堂山北卡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17日因平權措施(affirmative action)招生政策問題挨告。據美聯社報導,這兩起聯邦訴訟,指控哈佛和北卡大學實行以種族為基礎的平權措施政策,從而影響成績優異的白人和亞裔學生錄取,提告者認為全美的大學都應該停止平權措施。



◆ 處理濕鞋獲靈感 國一生發明奪牌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31403

自由 2014-11-19

〔記者俞泊霖/台中報導〕念國一的鄧立維,有次因大雨淋濕鞋子,觸發構想,結合烘乾、除臭與殺菌功能,發明「鞋子的處理裝置器」,近日參與東歐「克羅埃西亞INOVA國際發明展」,抱回銅牌。明道中學表示,這項商品已取得專利,也會進行商品化的規劃。

十二歲的鄧立維,是明道中學國一生,小小年紀,已隨著有「台灣愛迪生」美譽的發明家父親鄧鴻吉四處征戰,已有近十項發明,也奪回四面馬來西亞國際發明展金牌,這次再以生活實用功能,發明「鞋子的處理裝置器」奪獎。

鄧立維說,「鞋子的處理裝置器」外型如一般鞋架,不過在裝置主體上結合鼓風機與紫外線燈,當鞋子插入鞋架,插電後就啟動烘乾、除臭與殺菌功能。鄧鴻吉說,這是很實用的生活發明,業界詢問度極高。

鄧立維說,父親曾跟他說:「不能為發明而發明,為了創意而創意。好發明是一種慈悲,是為了解決人的問題,甚至為了能改變世界。」所以他都是觀察生活中的不便,再找尋材料和方法來發明。

fsj 提到...

機器人爬牆 成大團隊北京奪冠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9077551.shtml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4.11.20

成大機器人團隊是各項國際競賽中的常勝軍,今年再度以新研發的「爬牆」等動作,參加本月在北京舉辦的國際機器人大賽,拿下大人形機器人組的全場總冠軍。

由成大電機系教授李祖聖帶領的機器人團隊,上周參加在北京舉辦的FIRA機器人世界盃競賽,在大人形機器人全能賽中,囊括2金、2銀、2銅,奪下總冠軍,是團隊連續第2年拿到總冠軍,小人形機器人在「籃球」項目也拿到金牌。

李祖聖說,團隊在機器人的各項動作持續精進,才能連獲佳績,今年增加大拇指功能,讓機器人能夠做勾、抓的動作,並改良膝關節靈活度,可蹲下再站起來,走路速度較以往快3倍,每秒最快移動距離可達12公分。

他表示,全能競賽項目包括慢跑、舉重、投籃、足球PK、障礙賽、不平坦路面、爬牆、馬拉松等,其中「爬牆」需要手部勾、抓輔助,所有參賽隊伍只有成大機器人能夠爬牆,技勝一籌。

李祖聖說,成大機器人從頭到尾都是自行研發,每次比賽得獎消息一經披露,企業界、產業界就會主動洽詢技術轉移或合作的可能。團隊成員包括博士生郭秉寰與何雅芳、碩士生葉彥廷、陳冠宇、簡志瑋及陳威仲。

※ 相關報導:

* 基隆「綠色廚藝賽」 經國、能仁封廚王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9077748.shtml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與基隆市政府合辦「綠色廚藝競賽」,吸引48名北台灣餐飲相關科系的學生參賽。學生發揮創意,將黃金蟹、小卷及明蝦等食材變化出3道料理,展現基隆在地食材好滋味。

* 基隆數學課瘋魔方 玩到獲科展佳作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9077734.shtml

對許多學生而言,數學暨艱深又乏味,難以引起學習興趣,但基隆市武崙國中將有趣的魔術方塊帶到課堂上,學生因此愛上數學課,還玩到獲得了基隆市數學科展佳作。



◆ 英聽反映城鄉差距 教育界無感?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077801.shtml

【聯合報╱李家同/清大孫運璿榮譽講座教授(新竹市)】2014.11.20

十七日看到聯合報頭條新聞,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說台灣的貧富不均問題應該用教育來解決,也就是說,教育資源一定要公平。因為國內有貧富不均的問題,且低收入戶的學業成就都普遍不高,更嚴重的是,他們的下一代學業程度又落後於社經地位高的下一代。所以貧富不均問題必須要從教育弱勢孩子開始。

上周高中英聽測驗的成績公布,可以想見的是,英聽有嚴重的城鄉差距。值得大家知道的是,這是為了高中進大學而舉辦的英聽測驗,未來的國中進高中也要考英聽測驗。我和很多曾擔任過政府重要職位的人談到這件事,幾乎大家都搖頭不懂為什麼要在國中考高中的時候就要考英聽。

這件事凸顯了我們教育界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似乎完全不了解我們國家在教育上的城鄉差距問題。這種完全對城鄉差距沒有感覺的現象,實在令我吃驚。

英文聽力的養成和學生的成長環境絕對相關,英文聽力好不好,取決於很多因素,其中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乃是認識生字的多少問題,認識生字不多的孩子是不可能有好的英聽程度的。我總記得有一次我在台大電機系和一些教授聊天,提到天主教教廷,有一位教授脫口而出Holy See,的確Holy See就是梵蒂岡。我問他怎麼會知道這個名稱,他說他也不知道,他很早就知道這個詞。我就在想,鄉下小孩如何能夠跟城裡孩子相比?

很多人對英聽差距的反應,都說要增加英聽設備,試想,一個弱勢的孩子,他知道的英文生字非常少,學校買了最好的英聽設備就能改善他的英聽能力嗎?我們的工作應該是好好地加強學生的基本能力,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認識的生字要多,文法絕不能錯。如果生字不多,根本不能談英聽了。

我非常佩服台大和交大不採計英聽測驗的分數,好像我聽台大楊校長說,英聽的城鄉差距與城鄉的文化刺激有關,採計英聽乃是不公平的事。有一位同學是台北的明星學校畢業的,他告訴我他在那所明星高中念書時,明顯地感覺到台北市和新北市的英聽差距,可見得英聽是和學生成長環境有關的。

我希望政府不要好高騖遠,而應該確實地減少程度非常差的學生。有一所國中的一年級學生中,有一半左右的學生連字母ABC都寫不全,其餘的學生也只認識最簡單的英文字。對於這類學生,考他英聽有何意義?政府應該做的,並不是為這些學校添購英聽設備,而是很扎實地將小學生的英文程度全部提高到一個比較好的水準。千萬不要再想出一些奇怪的點子來,這些點子除了補習班更加高興以外,也會更嚴重地打擊弱勢的孩子。這是我們該做的事嗎?



◆ 提醒教長 政策準備好再上路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077796.shtml

【聯合報╱黃光國/台大心理學系教授(台北市)】2014.11.20

日前教育部師資藝教司長張明文表示,台灣約有廿萬名公私立教師,以每人平均服務卅五年計算,每年約有五千多人退休,近年師培總量約每年八千三百卅人,其中約五千人左右考上教師證,因此「供需平衡」。

張明文說,由於師培人數逐年減少,但培養一位教師約需五年的時間,對於有志從事教職的人,「正是進場時機,流浪教師一詞將走入歷史。」

張司長此話一出,立刻遭到教師團體和地方政府的抨擊。他們批評教育部只會搞「數字管理」,「看數字訂政策」,看不到流浪教師滿街跑,偏鄉學校三招、四招還找不到教師的真實苦境。

看到這則消息,令人不禁想到:數日之前,當年擔任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召集人的中研院長李遠哲,再度出面呼籲社會大眾:「教改的過錯不應全面指向我」。李遠哲認為:教改災難的真正原因是「教育部長換得太快,很多政策沒準備好就上路」。

這話不能算錯。「教改」啟動之初,《教改諮議報告書》中有一項極為理性的建議:「成立國家教育研究院」,對任何教育政策的研究,先作深入的研究,再正式付諸實施。令人遺憾的是:教改啟動之後,「教改派」人士立刻把這項建議置諸腦後,他們憑著自己對「西方先進」教育的浪漫想像,把學生當做白老鼠,推出一個又一個的教改方案,結果不僅把學生和家長整得七暈八素,而且把台灣的教育品質搞得江河日下,台灣的教育體制也面臨崩潰的危機。

二○一一年「國家教育研究院」雖然已經開始運作,其主持人仍然不知如何從事教育政策研究。他們把國教院當成是收集教育測驗的資料庫,對當前最迫切的高等教育議題,或者避而不談,或者避重就輕,我們的教育問題也是越搞越嚴重。

面對現實,致力於尋求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是政府智庫從事政策研究的指導原則,也是決策者作出理性決策的基礎。如果連「國家教育研究院」這樣的政府智庫都不懂如何從事教育政策研究,教育部長作決策時沒有詳實的政策分析作為依據,他只好作「數字管理」,他的決策便可能經常出錯。

吳思華部長上任未久,希望他能注意國家教育院的久年積習,責成它從事精確詳實的教育政策研究,讓教育部長能夠為自己所作的決策擔負責任,千萬不要讓自己被「沒準備好便上路」的政策給消費掉!

fsj 提到...

教育這檔事/美劣質教育… 教改當寶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080142.shtml

【聯合報╱朱立安/教(嘉義市)】2014.11.21

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訪台,演說中表示教育是台灣追趕歐美的關鍵,但皮凱提不知道的是,台灣小孩接受高等教育受教權的普及化,做得比歐美更好;可是同一天新聞卻也報導說,首屆十二年國教補救教學,很多學校不得不實施「分級教學」的實質能力分班。

其實歐美教育實況,與台灣一般想像不同。筆者當年到美國留學,教授開宗明義說,大學課程規劃足夠繁重且具競爭性,才值得外國學生飄洋過海。

在美國幾年後,發現其高中教育不但水準不高,而且亂得可怕,一些地區下午放學後,到處是中學年紀的幫派分子浪蕩街頭!

一位教授對我直言,美國值得台灣學習的是研究所以上的菁英教育,而非中等教育。想不到回台幾年,台灣的大學教育面臨土崩瓦解,卻把美國中學教育當成教改藍圖。

多年來,教育單位一直沈浸在「快樂學習」上打轉,不探討究竟想讓學生達到何種程度,所以想如皮凱提所言與歐美競爭,談何容易?

當年讀高中時,老師開了一堆課外書單,從笛卡兒存在主義,到國父孫中山的演講原文和全本紅樓夢,在那個「亞洲四小龍」前的拮据年代,同學們仍興致高昂地買書研讀。

如今,即使在大學,要學生買幾本教科書,都有人喊貴,學生到處找版本不同的二手舊書,一些學生則指望老師,把教學重點作成電腦簡報,連筆記都懶得抄。

最近朋友學校的舞蹈班年度公演,費心找來旅外舞蹈家編舞,但學生基本功不足,連腳尖朝外朝內,或哪塊肌肉用力那塊肌肉放鬆都調整不起來,任課老師被廉價鐘點費與校方求亮眼表現的壓力雙重夾殺,有苦難言。而學歷貶值愈來愈嚴重,很多人大學畢業就揹了一屁股債,卻只能屈就相當於廿年前工廠作業員等級的工作。

倘若我們教育制度,真能讓多數學生程度接近劃一,政府又有經費支援每個科目的補救教學,而且家長與教師齊心協力,或許還有救,要不然,必定免不了一些最後被放牛吃草的學生;「超歐英美」不過又是個客套的表面話而已。



◆ 李枝桃:究竟誰需要上第三學期?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46757

【聯合報╱李枝桃/國中校長(南投市)】2014/11/21

前些時日教育部提出研擬中的國中小推動第三學期課程試辦計畫草案。預計明年暑假試辦的第三學期,內容以本土、才藝、語文等多元課程為主,各校可因地制宜,開辦適合的課程,學生自願參加,不會強迫,且不採計學業成績。其立意良善,但仍引起各界的熱烈討論,國小的孩子哇哇叫:暑假縮短了,全教總認為第三學期只是在教課綱放不進去的本土語言等課,有的人也批評此一政策將使學校淪為安親班。

一個朋友問我對第三學期的看法,我笑一笑,很豪邁的回他:「我們老早就在上第三學期了」。

我想到前些時日到縣內的日新國中進行生涯教育訪視,學校的輔導老師汝玲拿出一本學生的生涯檔案,一臉驕傲的請我們看孩子創作的封面,質樸的雲彩紙、簡單的圖案、卻因單純、努力的畫作與豐富的顏色而璀璨。

「你們知道嗎?這孩子我們養了二年了」汝玲老師說起這一個被家暴又被遺棄的孩子,雖然社工介入輔導解決了家居安全問題,但心靈已遭受嚴重創傷,他每天都像個遊魂一樣的遊蕩。汝玲心疼他,開始把他當自己的孩子來養,「養身也養心,養好才能教」,汝玲說起二年的奮戰,,她笑著說要把孩子拉回來,是意志力的展現,絕非輕易的把愛掛在嘴邊而已。

她又提到在這所特殊目標學生近五成的學校,他們擔憂孩子在假期中變了調,因此為了照顧及教導這些孩子,都把孩子找來學校裡面,為孩子們規畫許許多多的學習活動,大家都笑稱這已經不只是第三學期,而是幾乎沒有寒暑假可言了。

「其實像我們這樣的學校很多耶!」汝玲一提,我想到遠在仁愛鄉國中擔任校長的好友孟桂,在信義鄉的脈樹校長,他們心疼孩子回家路途遙遠,家裡也沒像樣的書桌寫功課,所以爭取補助經費,整理出簡單的宿舍,勸說孩子們住校後,晚上也要投入,陪孩子們讀書,寒暑假更要規劃多元的課程讓孩子多學習。

「累一點沒關係,只要能把孩子留在學校,能幫到孩子就好」,孟桂總是這麼說,脈樹也是這麼認為,他們未曾抱怨過學校像安親班,更未曾計較過放假日數。

他們當然知道寒暑假為孩子規劃學習活動的辛苦,也為老師們的辛苦而抱歉,但他們仍堅持做下去,因為「把孩子留在學校,代表他們有飯吃外,更重要的是有學習的機會」。

「孩子對我說老師,我好像長大了。我哭了,高興的哭了!」汝玲眼眶泛淚的訴說二年的陪伴,換來孩子的成長,這孩子在一個名為生命線的作業中,規畫七十五歲的人生,以他的家庭經驗想像各階段可能遇到的事情,我看到他畫的曲折線條,及對生命的預期,可以想見他的遭遇傷他多深,但在老師的陪伴之下,他對未來仍懷抱一絲希望,所以最後他希望自己的墓誌銘寫著:這是一個好爸爸。

我聽著、看著,眼眶也紅了,想想那些都會區或是家境較好的孩子們,暑假期間,家人會安排全家出國旅遊,甚或參加海外遊學,家人已為他們規畫了豐富的、充實的暑假生活,他們根本不需要第三學期的課程,但對家庭功能不彰,高關懷的孩子們,在漫長的二個月暑假中,他們需要的是有人付出特別的關心來拉他們一把,讓它們生活無虞,學習無憂。

所以當大家為第三學期的名稱、誰來教、上甚麼課等問題吵吵嚷嚷時,是否可以把問題的焦點回歸到孩子身上,想想有哪些孩子需要第三學期?再想想怎麼樣做才能讓孩子找到希望?至於第三學期的名稱,有那麼重要嗎?

※ 相關報導:

* 迷你小學特色課 EMBA來遊學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46832

只有26名學生的迷你小學,發展阿美族特色教學及遊學活動,至今吸引5000多人前往遊學,包括政大EMBA班、新加坡學校都曾「到電光住一晚」,成功翻轉瀕臨廢校的命運。教育部長吳思華說,迷你小校可以用公辦民營方式,引進民間力量共同經營。

....吳思華表示,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是迷你小校翻轉的契機,讓電光國小模式可進一步發光發亮;目前全國學生僅50名以下的迷你學校共有432所,有機會發展特色,引進更多的企業及社會力量,打造台東縣成為教育特色的基地。

....電光國小所在地「電光部落」舊名「雷公火」,150年前原住民曾以竹炮驅退清兵,史稱「雷公火之役」,竹炮也成為電光國小的學習活動。

* 南瀛天文館 APP幫你自動導覽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9079923.shtml

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也能成為導覽利器。南瀛天文館昨發表全國第1個定位導覽APP,只要先在網路上下載完成,參觀館內時就能自動線上導覽,透過APP可免費將數位學習帶著走,大大節省導覽人力,一舉數得。互動設施也讓天文館變得更有趣。



◆ 7歲女童寫「絕交詩」網友感嘆太超齡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4/9080780.shtml

【數位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4.11.21

大陸微信最近有一篇7歲小朋友寫的絕交詩「友誼」,因為情真意切被廣為流傳,很多網友點讚,並說「實在太厲害了」,也有人留言認為,現在小朋友太像小大人,「他們的世界真心看不懂」。

重慶晚報報導,絕交詩的出現,是因為在重慶渝北區長安景秀城實驗小學就讀的小女孩心心和姍姍(均為化名)是好朋友卻疏遠了,心心很傷心,寫了這首絕交詩。

小女生的詩名為「友誼」,內容如下:

「如果你很寂寞/請和我做朋友/如果你我不再是朋友/請別來找我/你的心很快樂/我卻很難過/這種感覺只有我知道/從前是朋友/我知道歡樂/但是你卻離開了我/我非常難過/一天一天哭泣著/我留下足跡/你不去尋覓/我需要幫助/你卻沒出現/我只好說一聲/———再見」

心心的媽媽說,一星期之前女兒拿出一張很精美的信紙給她看,信紙上是她寫下的這首詩。心心告訴她,跟同班同學姍姍是好朋友,一起上學一起玩耍。但不久前姍姍和班裡另一個女生走得很近,而那位女生一直不太跟心心接觸,久而久之,姍姍和心心就逐漸疏遠了,已很久沒有在一起玩耍。

心心的媽媽表示,女兒感覺失去了這個朋友,前幾天買了信紙和信封,寫下了這首「絕交詩」,媽媽覺得詩寫得情真意切並且文理通順,一時興起,就將詩貼在網上,引起網友熱議。

兩名小女孩的媽媽曾經商量後認為,小朋友可能就是鬧一點彆扭,很快就會和好。但兩個小朋友真的就互不理睬了。心心的媽媽給女兒兩個建議,一是讓她將這首詩傳給姍姍的媽媽,讓她轉給姍姍看;二是將詩裝進製作精美的信封寄給姍姍。但心心都強烈反對,「我絕不會給她看的,這樣我太沒面子了」,兩名小女孩現在仍互不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