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2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求新求變求速 2015年三祈願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163008.shtml

【聯合報╱張有恆/成功大學交管系特聘教授(台南市)】2015.01.01

回顧二○一四年可說是國內外多事之秋的一年。從南韓「世越號」船難、伊斯蘭國的掠奪、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在加薩走廊的衝突、奪走逾七千條人命的伊波拉病毒、馬來西亞航空相繼失事,到國內食安風暴、北捷乘客被砍殺、高雄大氣爆、復興航空失事等。

面對當前世界各地動盪不安、衝突不斷、治安敗壞、天災人禍頻仍;以及國內九合一選舉後,人心求新、求變、求速之望治局勢,吾人如何安身立命?啟發筆者對二○一五年的三個祈願:

一、求新:端正心念,洗心易行

《大 學》湯之盤銘(即商湯在洗臉盆所刻之自勉之語)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告訴我們在每天盥洗的時候,要能清淨自己的身心,並且天天求進步。然 而,「求新」首先須從自己的「心」地下功夫,如古德所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因此,吾人從內心端正心念,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 外在的誘惑,自然汙染不上。在新的一年,所求必能心想事成。

此外,人人若能愛敬存心,推己及人,推人及物,大家都能所作如犯,則自悔過,洗心易行,改邪歸正,如此必可移風易俗,國家社會何患不能安定?世界何患不能和平?

二、求變:棄惡揚善,大變活人

世 間的變化無常,是一種常態。但我們要瞭解,還有一個不變的本體—那就是我們善良的本性。蘇東坡在《前赤壁賦》云:「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這就是告訴我們,雖然天地的變化,在極其短暫的一瞬之間;但是,天地之間仍有永遠不變的「真心」。

此 一「真心」人人本具,只要我們依照聖賢的教誨,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棄惡揚善,自然就可找回此一如如不變的真心;在自己活著的時候,就能改變 自己的氣質,時時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起心動念為一切大眾著想,時時體會:「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力行「別人好,我才會好」的同理心,這 樣才能不斷改變自己的煩惱習氣,增長自己的福報啊!

三、求速:一門深入,一生成就

在目前一切都講求速度的時代,每個人要學習的知識或學問很多。但是只要能掌握萬事萬物的原理原則,那麼就如《老子》所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淮南子》亦云:「一也者,萬物之本也。」「一」就是「一心一意,貫徹始終」。

因 此,世出世間的學問,若能專心,而且「一門深入」地去鑽研,就能成為專家。正如國內舞台劇藝術家李國修所說:「人,一輩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 了!」古德亦云:「一念善心起,一切善門開」。所以,我們只要從「一」下功夫,恢復我們本具的真誠心,來為社會大眾服務,就能一生成就圓滿的功德。

總之,在新的一年,祈願大家能夠從「心」改變自己的觀念,斷惡修善;忘掉「利己」的私心,處處以「利他」為念;一心一意來為社會大眾布施奉獻,必能塑造台灣成為安和樂利的人間淨土!



◆ 台灣製造 「柯P躺椅」他做的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9162777.shtml

【聯合報╱記者謝恩得/民雄報導】2015.01.01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台大醫院使用6年的躺椅又搬到市長室,使「柯P躺椅」爆紅,嘉義縣程勝公司的第二代翁啟三說,他意外發現原來竟是自家生產專利產品無段式躺椅,台灣本土製造的躺椅,深受肯定。

柯文哲先前的競選廣告「一張躺椅」引起共鳴,翁啟三看到這把躺椅的布面很眼熟,尤其是躺椅重要零件「樞扣件」,確認是程勝公司在2006年推出,改良外國無段式躺椅的缺點,自行研發的專利躺椅,至今仍受到醫師、教師等需要躺椅休息的專業人士喜愛。

程勝公司在嘉義縣民雄鄉在地公司,負責人翁正吉國中畢業後就到傳統產業金屬鑄造等當學徒,後來以6千元創業。

兒子翁啟三大學畢業後也參與公司轉型,自創品牌「HomeLong」,開拓客源並與下游協力廠共存共榮,產品從設計、零件到組裝全是台灣製造,面對進口廉價涼椅持續的競爭,翁啟三始終認為「要給消費者最有價值的產品」,而不是打價格戰,即使貴一些,還是獲得許多愛用者的肯定,一台訂價2900元,推出迄今已賣出一萬多台。

無意間爆紅的「柯P躺椅」,當年第一代的金屬架是古銅色,後來改為消費者較喜愛的銀色,經銷商反映有民眾詢問,程勝公司考慮再度生產古銅色的「柯P躺椅」。

翁啟三從媒體看到,柯P躺椅至今沒壞,僅防金屬磨擦的塑膠墊片略有磨損,建議柯P可寄回公司免費更換。

※ 這種躺椅很舒服,但仿冒者亦眾。



◆ 投資雲縣 專人專案「客製化」服務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9162911.shtml

【聯合報╱記者陳信利/雲林報導】2015.01.01

雲林縣長李進勇上任後為便利企業進駐投資,昨天舉行「投資招商單一服務窗口」揭牌儀式,將從土地取得、用地變更、建廠等相關開發程序,提供專案、專人、專責全程「客製化」便捷服務,積極招商提供縣民就業機會。

揭牌儀式由縣長李進勇、斗六工業區廠商協進會榮譽理事長劉又溍、雲林縣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廖木水、雲科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李美慧、豐田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阮俊儒等人共同主持。

李進勇表示,雲林面臨最大的挑戰是財政問題,縣府團隊將克服萬難,創造最好投資環境,提供最優質行政協助與服務,讓企業在雲林投資都能順利發展,歡迎國內外廠商踴躍投資設廠。

雲林縣府建設處處長林長造說,服務單一窗口分綜合行政、用地、交通、環境、財務、管考等組,分別負責投資案輔導及協調業務、招商機制訂定、投資誘因、招商資訊公布、招商宣導及活動等。

「客製化」服務包括積極排除廠商面臨的各項投資障礙,主動追蹤各類型投資案進度,適時整合各項行政資源,期盼透過直接與廠商接觸了解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務。

劉又溍等人表示,基層人力短缺是廠商最大困擾,他建議一些台灣人不願做的工作,政府應開放外勞,台灣勞工可以做高階管理工作。

李進勇指出,多元勞力來源對企業是好的,但縣府首要保障在地人工作權益,已責由勞工處成立「勞工服務平台」,建立在地勞動人力資料庫,提供人力媒合與勞工就業訓練等,以滿足企業人力與縣民工作需求。

※ 相關報導:

傳承與創新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公務員準時下班 何錯之有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164504.shtml

【聯合報╱牛稷萍/產業輔導顧問(基隆市)】2015.01.02

對於台北市柯市長秘書所引發的漣漪風波,個人認為所謂的「哭哭」或「家累」,多數是抱著看戲的心態,來指責公務員的不耐操、不積極、不作為角色。

不管你是不是公務員,準時下班,乃是合法、合理、合情的事。在所有的調查報告顯示,國人的勞動工時在國際上是名列前茅的,但我們整體國家的競爭力,卻持續虛耗停滯。執政者不思考這一日漸惡化的問題,媒體也未善盡諍言的角色,不僅沉淪了社會價值,也讓整個國家的道德水準急速滑落。

在台灣的工作職場文化中,不管是否身為公務員,都被鍛鍊成身兼數職、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不能訴苦、不能埋怨,但薪資卻裹足不前。也因為如此,造成職場文化中的一個怪現象,「能者多勞」。不去思考這裡面的問題,就進行評斷,合理嗎?

公務員,不是原罪,如果能正常運作,那準時下班有什麼錯呢?有家累又有什麼錯呢?我可以說,不能讓員工(包括「公務員」)準時下班,維繫一個社會運作基本單元的「家」,那絕對是雇主的錯。

不要再以偏概全,汙衊大多數奉公守法的公務員了!

※ 相關報導:

* 國務院定六範圍 禁陸企裁員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9164528.shtml

企業裁減人員的行為將戴上「緊箍咒」,大陸國務院法制辦近日對外公布企業裁減人員規定,對外徵求意見。在意見稿中明確禁止裁員的六種範圍,包括孕期女職工和在單位內患職業病的職工等。

意見稿規定,裁減20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20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人員者,適用這項規定。

* 德國立法 大企業女董事須占3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02000627-260102

繼挪威、義大利和荷蘭之後,德國也在最近引進新的「婦女保障配額」法案,從2016年開始,企業集團和公司行號的董事會中,必須有30%的女性。

儘管德國的總理梅克爾是女性,但各界對這項足以對至少100個德國大公司造成影響的新法,卻充滿了譏諷。

許多以「婦女配額」為主題的漫畫出現在德國媒體,諸如3名穿西裝打領帶的上班族,瞠目結舌地瞪著一名上半身穿西裝打領帶,下半身著短裙,足蹬高跟鞋的男同事。後者卻很驕傲地站在辦公桌前,說道:「親愛的先生們,實施婦女配額,只能一步一步來!」



◆ 雪中送炭 才是文創之福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164497.shtml

【聯合報╱侯慶辰/律師(台北市)】2015.01.02

金管會將推「群星計畫」,選出十家文創產業,包括影音、歌唱、戲劇團體等,輔導他們上創櫃板或登錄興櫃、上市櫃。

姑且不論扶持文創產業,是否應該是金管會該做的事,筆者認為,此舉再次凸顯,過去十幾年來台灣的產業政策大都是錦上添花,但雪中送炭其實才是目前最迫切需要的。

筆者以為,推升一家已經相對成功的中大型文創業者上市,並無助於台灣的文創產業,相反地其效果很可能是負面的。因為台灣是個淺碟型經濟體,各行各業只要有少數幾家業者做到一定規模,就會形成寡占局面。寡占一旦形成,市場就會陷入半窒息的情況,新興業者很難再有出頭天。

市場一方面少有新血注入,而寡占之大型業者又因少有競爭,而不思進取,長期以往該產業之競爭力自然會下滑。這就是過去發生在台灣各行各業的普遍現象,金管會竟然又要在文創業重演一次。

台灣文創業最迫切需要的不是大型上市公司,而是對無數有創造力,但在生存邊緣掙扎的年經人,拉他們一把,與其把資源給十家大型公司,不如把資源分散給一千家小工作室。



◆ 名家觀點-創意青年為何投靠美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02000687-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01月02日 洛杉基

中國大陸新任首富、50歲的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日前在台灣演講,呼籲台灣中老年企業家應該給年輕人機會,讓他們可以實現創業的理想。他更進一步宣布要成立一個創業基金,協助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創業。

馬雲一向語不驚人誓不休。他這次發言雖然讓台灣中老年企業家有點坐不住,但的確點出台灣業界幾個嚴重問題。

最近幾位台大學生開發了物美價廉、可替換式模組化噴頭的3D列印機,向美國網路集資平台Kickstarter尋求協助。該公司十分欣賞他們的創意,公開向群眾募資,短期內金額就高達150萬美金,而且還持續在增加中。

這群台大學生為了抓住難得機會,休學前往美國加州矽谷闖蕩。遺憾的是,這樣的傑出創意,竟然在國內無法受到國內政府、企業及財團的青睞,而需要離鄉背井到異地尋找機會。他們的設計未來如果獲得成功,必然可以讓美國業界將產品原型(prototype)提前推出,搶奪市場先機;而台灣業界卻無緣從他們的傑出發明獲利。

馬雲公開喊話,提供資金吸引饒有創意的台灣年輕人到對岸創業,不知道政府及台灣企業家是否心生警覺?如果再不提供創投資金與良好的創業環境,台灣的年輕人不是帶著創意到美國去闖蕩,就是到對岸尋求金主資助。

要留住年輕人留在台灣創業,政府、企業家及財團應該動起來,集資設立創投風險基金,提供給具有創意的年輕人;政府則提供免費或低租金的工作場所作為培育基地。

中老年企業家們,應及早退居第二線,成為青年企業家的志工兼導師(mentor),協助他們創業,也為自己開創更有意義的人生及事業第二春。

(作者為專欄作家)

※ 相關報導:

* 學者:薪水拉低 企業也不爭氣
http://udn.com/news/story/7238/617519

台灣引進外籍白領10幾年來原地踏步,學者直言,政府要全力引進人才,卻什麼也不做,只會法令鬆綁,「新加坡海外搶才已經搶到高中生」。企業也不爭氣,德國由工商業總會到國外延攬人才,我國企業給的月薪不高,表現好再給紅利獎金,「跨國優秀人才誰要來?」目前產業不升級、不做研發,那裡需要跨國人才? 「攬才根本是假議題。」



◆ 我見我思-共享正流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02000696-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01月02日 王正寧

歐美國家當下流行的消費型態,就是各式各樣的事物都可以共享;什麼都可share,什麼都不奇怪的共享經濟學(sharing economy)。

讓價值極大化

幾年前台灣曾推動的共乘制度,就是一種共享經濟的模式,既省錢、環保又方便,在台灣卻乏人問津。主因在於對安全疑慮,太多社會新聞事件,讓與陌生人共乘這檔事,被視為是危險的。

只是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化,共享經濟已成為現代生活最夯的現象之一,過去的疑慮也藉由現代科技逐一克服。譬如,現在歐美的共乘平台都會要求使用者登記臉書帳號;社群網站提供的個人資訊,除了可以降低陌生人交易的風險,也有助於駕駛人和乘客間的瞭解。當然,手機APP還有隨時定位和通訊的功能,在人身安全自是多了一層保障。

因此,類似美國Swaptree這種收集了許多二手物品交易資訊的平台,在歐美國家也就更加風行。使用者透過這些網站刊登他們用不到的東西,有些甚至不收取刊登費,只需交易雙方付取運費即可。

而Parking Panda 則提供家用停車位的出租,讓白天上班時空出的車位給別人使用。藉由類似的平台,讓同一套產品可以一而再、再而三被利用,延長其生命周期,達到「物盡其用」。

共享的魅力,就是在於讓彼此資源能夠分享,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如果把每次買東西的價格都扣除共享所能帶來的效益,會發現實質支出明顯降低。

美國《洛杉磯時報》就曾整理出當前最夯的共享經濟學十大商機,包括共乘汽車、分租房間與寵物保母等;因為共享又能賺錢(省錢),人們逐漸接受且習慣此類將商品價值極大化的商業模式,這項隨著網路大軍襲捲而來的消費革命,也讓傳統服務業者如臨大敵。

如今,共享的範圍也持續擴大中。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講座教授傑瑞米.里夫金在《物聯網革命》書中指出,包括健康照護也因此有顛覆性的改變。因為,已經有幾百萬人公開自己的醫療記錄,和大家分享最私密的症狀與醫療過程、結果,除了彼此打氣並協同找最合適的醫療方式。

政治的新思維

台北市跨年晚會上,甫從國民黨手中拿下台北市長寶座的柯文哲,和即將接掌國民黨的新北市長朱立倫相偕出席,與群眾一起倒數迎接新年,兩人還當場玩起自拍。在選民逐漸揚棄非藍即綠的對立下,不同政黨、甚至可能是潛在競爭關係的政治菁英也該有新思維,待修煉的「共享政治學」恐怕還很多。

fsj 提到...

羅比尼專欄/機器人崛起 勞工何去何從?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18713

經濟日報 編譯湯淑君2015-01-03

科技創新者與企業主管對未來可能的發展似乎已目眩神迷。新製造技術興起,令人對所謂「第三次工業革命」欣喜若狂。未來數年,機器人與自動化科技的進步將提升生產力與效率,這將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利益。

但是,除非落實促進就業成長的適當政策,否則勞工需求能否隨科技進步持續成長,仍是未知數。

近來科技進步有三大傾向:資本密集(因此有利於已擁有金融資源者)、技術密集(因此有利於技術熟練度高者),以及節約勞力(因此會減少非技術勞工與半熟練技術勞工的總數)。

風險是,在第三次工業革命塵埃落定前,機器人與自動化就會取代藍領製造工作。

過去數十年來,智慧軟體發展日新月異,或許是影響未來這波製造業革命最重要的一股力量。軟體創新加上3D列印技術,將為教育良好、能共襄盛舉的勞工開啟就業之門;然而,其他勞工可能覺得被隔絕在外。的確,未來工廠可能只聘用一人來操作1,000具機器人。用Roomba機器人打掃工廠,可能掃得比清潔工還乾淨,成本又低。

對已開發國家來說,這是舊聞。過去30年來,亞洲新興經濟體的製造基地,持續取代西歐與北美舊工業強國的製造基地。但服務業的僱用增加,不保證能持續彌補製造業流失的工作機會。這是因為在科技進步下,許多服務業工作也變得可以買賣,因此可外移至亞洲等新興市場。而新興市場的製造業與服務業工作,終究也會被科技取代。

富士康計劃未來十年使用逾120萬具機器人,取代大部分的中國勞力。不久後,語音辨識軟體也將取代班加羅爾和馬尼拉的電話客服中心。

科技創新導致工作機會縮減,將影響教育、醫療保健、公家機關甚至交通運輸從業人員。舉例來說,教育界的菁英若能設計出讓數百萬學子選修的線上課程,未來還需要這麼多教員嗎?若不需要,失業教師們怎麼賺錢維持生計?

同理,電子化政府、自動駕駛車等趨勢,也可能導致數以百萬計的工作遭時代淘汰。

資本密集且減省勞力的科技創新,會助長所得與財富不均擴大,進而拖累需求與成長,因為支出較多的中低收入家庭的所得,被分配給儲蓄較多的高淨值個人與企業。

要解決問題,可參考昔日範例。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的領導者為減輕工業化衝擊,廢止童工、讓工作時數與條件更人性化,並設立社會安全網來保護弱勢勞工和穩定總體經濟。

隨著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挑戰迫近,我們開始看到解決之道浮現:科技進步的利益必須讓更廣大的民眾雨露均霑。教育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為創造普遍共享的繁榮,勞工需要擁有參與數位經濟的技能。

這還不夠。對於工作遭軟體與機器取代的勞工,有必要提供永久性的所得援助,這也是我們應謹記過往教訓之處。

(作者Nouriel Roubini是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經濟學教授、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編譯湯淑君)

※ 相關報導:

* 南韓大學 成另類避難所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18990

由於經濟不振,就業市場低迷,南韓2014年的青年失業率創14年來新高,很多大學生為了等待永久雇用的好工作,寧可延後畢業。

南韓很多大學允許學生在註冊後,即使沒有修任何課程,也可以繼續使用學校的設施。很多學生在找到工作之前,為了留在校園內,常常會故意少修達到畢業門檻所需的一、二個學分。

* 日搶設自助收銀機 成長速度比美國還快
http://udn.com/news/story/6812/618757

日本以服務至上的商業精神為人所知,現在卻有許多大型零售業者打算在賣場內設置自助收銀機,來代替收銀員,以提高勞工生產力。



◆ 日本「超獨居」時代 宅配滿足購物難民
http://udn.com/news/story/6812/618252

聯合報 記者陳景淵/台北報導 2015-01-03

台灣單身化趨勢明顯,日本因為少子化、老年化,「獨居戶」更是家庭主流形態。日本社會保障暨人口問題研究所預估,2035年獨居戶將達1846萬戶,遠勝過核心家庭的1153萬戶,日本稱為「超獨居」時代來臨,人口結構主流就是「一個人」。

不過,日本超獨居時代與台灣單身化的狀況不盡相同。

日本是因人口結構高齡化、出生率又低,退休後離婚的比例增加,所以單身者有2/3為50歲以上的人口,台灣單身者多數集中在25歲到44歲區間,屬於不婚族群。

日本的單身族消費模式和一般家庭戶完全不同,據統計,日本男性高齡單身族購車的消費支出增加,理容、理髮費用也增加,喜歡買吹風機、電動刮鬍刀等產品,表現出他們更在意外表時髦。另外,運動學習費也大增,包括購買體育用品、運動鞋,顯示出他們希望常保健康。

日本女性高齡單身族則在網路費、手機費的支出增加,顯示她們在意社交活動;另外,她們在公共澡堂的支出也增加不少,這些澡堂兼顧美容與健康保養等。

日本男女單身族的飲食生活均趨於「洋化、零食化」,且寵物食品的支出增加,顯示出有一成的單身族都有飼養寵物。

特別的是,日本超獨居時代來臨,「購物難民」也將大增。購物難民指的是在自家徒步十分鐘左右的距離內沒有商店,要買生活必需品十分不方便的人。

因此,新興消費模式興起,例如電視或網路購物、宅配到府,又如超商推「配送餐點」服務,只要消費滿額就能外送,還有擔心一個人吃飯會孤單,社區也興起居酒屋,菜色便宜,主要提供社交機會。



◆ 盛治仁/主人式的服務,僕人式的領導
http://udn.com/news/story/7340/618646

聯合報 盛治仁(作者為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2015-01-03

新年連續假期,刻意不安排旅行,希望能夠充分休息並思考信仰、家庭和工作的種種,好讓新的一年可以盤整再出發。前者是個人的事,在此分享工作的回顧和前瞻。

來到飯店業兩個月後,看到媒體報導了一項調查,主題是卅個行業從業人員的幸福感。結果前三名依序是不動產、金融業和鋼鐵業,第卅名則是飯店業。這個調查結果一方面讓我自嘲「郎怕入錯行」,怎麼進了最不幸福的產業,另一方面也真的想瞭解同仁在工作時遇到的困難,以及公司能夠協助改善之處。

接著就著手設計了廿八個題目的問卷,分別從福利待遇、工作成就感、工作氣氛、未來發展等面向,採匿名方式填寫先瞭解同仁想法。再搭配到各館的實地座談,具體地找出問題。

總的來說,飯店業確實是一個很獨特的服務業。在新飯店開幕時,有一個儀式要把鑰匙丟掉,因為這象徵著未來一年三六五天,一天廿四小時,都不會再需要了,希望長長久久經營。這種全年無休的特性,加上每天都可能有突發狀況的考驗,讓飯店的工作氛圍有點類似軍隊,隨時聽從由上而下命令的指揮。這樣的工作環境,加上工時長、薪資結構偏低、客人要求高等等因素,自然讓從業人員的幸福感下降。

近三年來,我認為工作上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逐步改善這個現象。其實每一個人在工作上的要求都很類似,除了最直接的待遇福利之外,希望工作有尊嚴、氣氛融洽、能發揮創意和能力、工作有成就感、能不斷成長學習,並有未來的發展性。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同時透過制度和態度的改變,設法逐步調整。

例如制度上我們開始實施三六○度評鑑,讓部屬能夠有機會反映對主管的看法。再引進創意提案制度鼓勵同仁提出想法,用雙軌制讓專業同仁不一定要任管理職才能升遷等作法,都是希望能夠優化工作環境。但是我認為最重要,但也最困難的部分,則是態度的改變。

有些主管在養成的過程和環境,已經習慣了由上而下的領導,甚至會用羞辱性的言詞對待部屬。很難想像第一線的服務人員,在剛剛被主管痛罵後,如何能夠轉身就以笑臉面對客人。因此要同時維護同仁內對主管、外對客人的尊嚴,並讓他們在工作時有相當的主導性和犯錯空間,不必事事請示,也不怕動輒得咎,才能釋放第一線的能力與創意。

簡單地說,就是要設法改變服務同仁的自我工作定位,提高自身的工作尊嚴和成就感,不是以僕人的心態面對消費者,被動地提供服務;而是以主人的熱情來主動歡迎協助客人,在我們的場地裡進行人生重要的事件和回憶,不管是婚禮、旅遊、同學會或是商業會議,如此才能對自己的工作產生成就感。

這些話說來容易,但是要能具體做到則是困難重重。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各級主管的態度。要讓第一線的服務同仁做到「主人式的服務」,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主管要做到「僕人式的領導」。當主管不是只有發號施令、高高在上,而是抱著服務同仁的態度做事,第一線的同仁自然就會竭盡全力做好服務客人的工作。

「主人式的服務、僕人式的領導」,兩句話看似矛盾,但我認為是目前工作中最需要達成的目標。這些知易行難的改變,都非一蹴可幾,但願在新的一年中,大家共同努力,我們至少做到每天進步一點點,以營造一個更優質的工作環境。

fsj 提到...

血汗工廠OUT 科技業顧健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04000662-260106

中國時報 2015年01月04日 蒼弘慈/台北報導

科技公司不再是硬邦邦要求業績了!現在科技公司除了拚工作,也非常重視健康管理,像面板大廠群創不但從吃著手,更擴大舉辦員工減重計畫,4年來超過6000員工參與減重達8噸;另一家面板大廠友達也在日前縮短工時,要員工兼顧工作、生活與健康,健康管理蔚為潮流!

為讓員工工作更「帶勁」,科技公司愈來愈注重員工身心發展。群創便將去年訂為「群創健康友善年」,除導入「有機蔬菜無限量供應」、「周一無紅肉日」,也希望員工多運動。

群創一名人資處彭姓高階主管就靠著飲食控制與運動,短短半年減了12公斤,令人驚艷,還因此被封為群創首席型男,今年群創也將持續朝向目標10噸邁進。

此外,友達與明基去年底率先縮短工時,明基更實行5點下班的新生活政策,鼓勵員工彈性運用「off」的時間,從事健康休閒活動等,讓不少上班族大呼「羨慕」,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夠比照辦理。

友達總經理彭双浪表示,員工是公司重要資產,塑造友善職場環境一直是公司努力的目標,友達主動響應工時縮減制度,鼓勵員工下班後自我進修、從事健康休閒活動、拓展社交生活及多陪伴家人,以兼顧工作與生活。

佳世達則指出,好的企業文化像水波紋路,一波波向外擴散影響,員工有幸福感,研發設計的產品才能傳達感動。佳世達實施5點下班的新生活政策,就是希望員工可以從事健康休閒活動、自我進修等,用各種方式為自己注入正向能源。

群創更表示,為了員工健康,每年9月都有3萬3000多名的員工參與體檢,去年體檢時還特別將糞便潛血檢查納入全員必檢項目;此外,群創的健康管理部還舉辦「腹部超音波」檢測,每場平均約80位同仁參與,輔導多人從重度脂肪肝下降為中度脂肪肝,或轉為正常,成效卓越。



◆ 台灣的貧富差距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04000149-260209

工商時報 2015年01月04日 于國欽

■老子曰:「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貧富差距與所得差距其中文字義並無明顯差別,可用以形容同一現象。惟有時為區別財富存量與所得流量時,會特別加以區隔,貧富差距用以形容財富分配,所得差距用以描述所得分配。

人類社會不可能全然平等,人的天賦有聖、賢、才、智、平、庸、愚、劣之別,有人稍微努力就獲得成就與財富,有人奮鬥數十載卻僅能糊口,這可能是稟賦、運氣的問題,但也可能是制度設計使然。

稟賦、運氣導致貧者愈貧富者愈富,這是老天爺的安排,政府無能為力,但政府可以在制度設計上稍做彌補,若做的好必然能改善財富過度集中的問題,老子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就是這個道理。

藉制度進行所得重分配

所謂損有餘而補不足,用今天的辭彙即是進行所得重分配,把自富人徵得的稅收,藉由社福制度移轉到窮人的手裡,這樣一來,社會的貧富差距就可以小一些。

各國政府如今都曉得藉由累進稅、社福措施損有餘而補不足,以我國而言,102年在政府採取重分配之前,前20%高所得家庭的所得是後20%家庭的7.53倍,經過「損有而餘補不足」之後,縮小至6.08倍。

如果我們向前推二十餘年,我國所得差距近年來擴大不少,民國80年政府未採取重分配前的所得差距5.31倍,重分配之後的差距僅4.97倍,兩者皆較今日平均許多。

何以如此?因為二十多年來隨著烏拉圭回合協議生效,大陸市場開放,自由貿易與全球化分工改變了各國產業結構,打破了二戰後工資穩定成長的均衡,加以國際熱錢追奔逐北,泡沫經濟遍地開花,金融風暴接踵而至,這個假自由之名的市場經濟讓全球財富一年比一年集中,貧富差距自然就一年比一年擴大,台灣身處其間,自不可能例外。

觀察台灣所得分配的變化,除了前述這些來自主計總處的調查數據之外,財政部「綜所稅申報資料」所算出的稅後五等分位所得差距也由民國80年9.2倍升至101年11.5倍,另外金字塔頂端1%家庭所擁有的全國所得比率二十年來更由10%升至14%,這說明政府「損有餘而補不足」的力道太弱,以致於根本無法扭轉財富集中的走勢。

財富集中走勢難扭轉

北宋名臣王安石說:「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在他看來,讓窮人家小孩獲得適當的教育也是改善其經濟生活的好方法。然而生活是很現實的,窮人的收入不多,不可能讓小孩讀雙語小學,也沒錢讓小孩學才藝、上補習班,因此他們讀大學的比例二、三十年來一直不如富有家庭,即使勉強考上也以私立大學居多。

依三年前低收入家庭申請助學貸款統計,低收入家庭小孩唸公立大學的比率僅20.1%,遠低於平均數32.2%,私立大學一學年(兩學期)平均學雜費11萬元,幾乎是公立大學5.8萬元的兩倍,這個大環境已讓窮人家小孩從幼稚園一路輸到大學,甚至出社會。

今天我們社會不乏「富者因書而貴」的例子,但卻少有「貧者因書而富」故事,多數窮人依舊陷入貧窮循環。政府若真有心改善所得分配,除了應加強稅制的重分配力道,更該讓窮人家小孩獲得充裕的教育資源,不論從經濟發展或社會公平而言,這都是為政者責無旁貸的工作。

fsj 提到...

物聯網 智慧時代帶來免費的社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04000815-260301

旺報 2015年01月04日 記者許昌平/文摘

你或許能夠想像:未來十年,物聯網將帶來連結一切的智慧時代,屆時,街邊的感測器會通知駕駛人哪裡有停車位;數位水表可以隨時通知屋主是否有漏水情況;運送蔬果的紙箱可以感應蔬果是否即將腐壞;醫生可以遠端監控在家的病人脈搏與血糖是否正常……等。你我的世界,將全然構築於雲端之上!然而,你是否能夠想像:物聯網即將帶來一切都是免費的社會?除了現行的出版、通訊和娛樂產業,未來的製造業、能源業、教育業及更多產業的商品與服務,也都將步入「免費」的境地,屆時企業的營運、你我的工作、市場的經濟會面臨怎樣的巨變?市場經濟逐漸式微,共享經濟躍為主流《第三次工業革命》作者暨未來學大師傑瑞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指出物聯網的強大力量,即將促成二十一世紀最具支配力量的經濟模式──「共享經濟」。所有人都可以幾近零邊際成本,分享自身的資訊、娛樂、綠色能源、3D列印商品和網路課程,甚至還能分享汽車、房子、工具與衣物!屆時群眾募資取代銀行貸款,線上課程取代正規教育,「取用」勝過「擁有」,「合作」凌駕「競爭」,「分享」徹底取代了「交易」,一向用來衡量經濟表現的GDP也因此不斷降低,既有的市場經濟規則與典範,將全面遭到顛覆!你準備好迎接這一切了嗎?

帶來全球數十兆商機的物聯網

在崛起的物聯網堪稱歷史上首見的智慧基礎建設革命,這次革命將會把每一台機械、每一家企業、每個居民和每一輛汽車,全都連結到一個由溝通聯網、能源聯網和運籌聯網組成的智慧網路,而且這三個聯網全都內嵌在一個單一作業系統。

2030年,連結物聯網的感測器將達一百兆個

光是在美國,就有三千七百萬個數位智慧電表提供即時的電力使用資訊。十年內,美國和歐洲乃至世界各地其他國家的每一棟建築物,都將配備智慧電表。另外,每個裝置──恆溫控制器、組裝線、倉庫設備、電視、洗衣機和電腦等──全都會配置連結到智慧電表及物聯網平台裡的感測器。

2007年時,有一千萬個感測器將各式各樣的人類發明,連結到物聯網之上,但到2013年時,這個數字已激增到超過三十五億個,更驚人的是,估計到2030年,連結到物聯網的感測器將有一百兆個。

其他感應裝置如空氣感測技術、軟體日誌、無線射頻識別讀取器(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s)和無線感測器網路等,都將協助蒐集各式各樣主題的巨量資料,包括電網上的電力價格調整、供應鏈上的運籌交通狀況、組裝線上的生產流量、後勤及前端辦公室的服務,以及消費者活動的即時追蹤等。

這套智慧基礎建設將進一步提供連續的巨量資料,讓每個連接到這個網路的企業都能接收到相關資料,接著,再用先進的分析方法來處理這些巨量資料,進而創造預測性演算法及自動系統,來改善自身的熱力效率、顯著提高生產力,並將價值鏈上的邊際成本降到趨近於零。

思科的系統預測,到2022年時,物聯網節省的成本和獲得的營收將高達14.4兆美元。奇異公司在2012年11月發表的研究結論也指出,智慧工業網路將促使效率提升,生產力大有斬獲,而到2025年,這些進展將在幾乎每個經濟部門產生迴響,對「大約一半的全球經濟體系」產生巨大衝擊。此外,逐一觀察每個產業,更能體會建立史上第一個智慧基礎建設,能促使生產力產生多大的潛在進展。舉個例子,光是在航空產業,1%的燃料效率改善(透過巨量資料分析,更妥善規劃航空路線、監督設備與進行維修等來實現)就足以在15年內節省300億美元。

物聯網是全球經濟舞台的中心

雖然「將全球神經網路上的每個人和所有事物全部連結在一起」聽起來有點令人卻步,但卻同時也讓人感到興奮與解放,因為它為活在地球的每個生物,開啟了一個共同生活的新可能性,人類史上的這個新冒險故事才展開,我們幾乎無法想像未來的發展會有多麼驚人。

商業界目前正迅速整編它的資源,決心藉由這場技術革命來獲取價值,因為這場革命的影響可能不亞於第二次工業革命展開之際所發明的電力,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經濟學人》雜誌智庫在2013年發表世界上第一個「寧靜革命」全球商業指數,因為這場革命正開始改變整個社會。《經濟學人》對世界各地的企業領導人展開調查,受訪者涵蓋幾個重要的產業,包括金融服務、製造、醫療、製藥、生技、IT和技術、能源及天然資源,以及建築業和房地產業。

這份報告一開始便評論,技術成本的降低和幾個互補領域的新發展(complimentary fields,包括行動通訊和雲端運算),以及政府端愈來愈強力的支持,使得物聯網漸漸被拱上全球經濟舞台的中心。接受訪問的企業領導者當中,有38%的人預測物聯網將在未來三年內「對多數市場和多數產業造成重大影響」。如今已有75%以上的全球企業開始探討物聯網,或甚至某種程度上在企業內部使用物聯網,而且,五分之二的執行長、財務長和其他高階主管回覆者表示,自己「一個月至少會針對物聯網召開一次正式會議或正式對話」。

一樣有意思的是,30%接受訪問的企業領導人表示,物聯網將「開啟現有產品/服務的新營收契機」。29%的人表示,物聯網「將激發有關新作業方式或新商業流程的靈感」。23%的受訪者表示,物聯網「將改變現有的商業模型或商業策略」。最後,23%的回覆者表示,物聯網「將激發新一波的創新」。最引人注目的是,有60%以上的高階主管「認同太慢整合物聯網的企業,將在競爭場上落後其他對手」。

《經濟學人》雜誌那份調查透露了一個核心訊息:多數企業領導人都相信,在價值鏈的各個環節使用物聯網,將可能顯著提升生產力,而且極可能對老舊的商業方式造成破壞,所以,他們不得不設法在這個戰場上搶得領先地位,率先將他們的業務營運融入物聯網平台。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大學瘋創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04000129-260209

....考量到學校的「本業」是教育和研究,將研發成果轉為可行的商業組織雖不是「不可能的任務」,但也須面對諸多挑戰。

基因科技(Genentech)、谷歌、昇陽和微軟,時常被大學列為衍生公司的成功案例,不過上述公司似乎不認為自己從校園起家。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的科技創新中心主管威斯特(Darrell West)表示,「誕生於大學研究計畫的企業成功案例並不多見。」

大學衍生公司得面對多道難關。首先,實驗室研發的技術大多仍在萌芽階段,再來學術人員的專長在於研究和發表期刊,創業不是他們的強項,也鮮少具備商業經驗。許多大學地處偏遠,距離創業所需的資金和人才遙遠,此外,尋找合適的商業市場和企業人士來經營公司,又是另一項挑戰。

fsj 提到...

社企視界/同理心&賦權 社企必要的感動
http://udn.com/news/story/7244/621258

聯合報 林耀南/輔仁大學國際創業與經營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2015-01-05

什麼是同理心及賦權?兩者與社會企業有何關聯呢?心理學家曾對同理心提出簡單定義 「從對方的眼睛來觀看與體驗整個世界」。

筆者曾碰過一位國內知名的成功企業人士,目前也從事協助脊髓損傷傷友之社會企業發展,其提到與終身坐輪椅的傷友談話時,必定會蹲下或彎腰,使自己與對方同一水平高度進行對談,筆者當下不解,經詢問後才發現,他了解坐輪椅傷友,終其一生與他人談話,都必須以極不舒服的仰頭姿勢,長時間抬高脖子,所以他特別注意到彎身談話之小細節,使對方感到其尊重與同理心。這位企業家也不因過往的成功經驗,而在社企組織中扮演強勢領導或指導者角色。

再者,筆者也從類似上述的種種社企例子中體會,同理心不等於同情,尤其對於從事社會企業發展之人士而言,能真正從弱勢族群的視角出發,同理且滿足其需求,而不是如同一般企業強調效率與效能,又或是強迫弱勢族群必須符合我們刻板印象的既有框架,才是社會企業最珍貴的價值與存在目的。

另一方面,筆者頗認同大誌雜誌(Big Issue)所倡導的鼓勵弱勢族群「把手舉起來,不是把手伸出來」之賦權概念,所謂的賦權,乃是藉由一種參與、合作與學習等過程,使個人感受到主控自我的力量與責任,也藉以提升自我認同與個人功能,而此概念也在社會企業運作中充分展現。

筆者曾販賣社企產品的街友進行深度交談,除了經濟的滿足外,他同時強調這份工作的重視與責任感。更進一步,他充滿自信的強調自己不但能自給自足,還能夠鼓勵與扶持其他街友共同投入社企產品的販賣,幫助更多同是街友的夥伴。從其充滿自我認同的語氣中,筆者深刻體會社會企業所喚起弱勢族群「舉手而非伸手」之賦權力量。

而最令人感動的,莫過在賦權之驅動力下,上述街友從原本受助者角色,進一步提升為助人者角色。最後,心理學家佛洛伊德曾說過 「愛與工作是個人存在的希望與價值」,這不就剛好是在社會企業中的同理心與賦權嗎?的確,社會企業應不只是帳面的數字盈餘或政府政策而已,有時也很需要一連串的感動與希望!

※ 相關報導:

* 新年新希望!查克柏格邀2周讀1書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22334

臉書創辦人兼執行長查克柏格希望為臉書增加一點書卷氣。

查克柏格最近在他的臉書網頁宣布,他已發誓2015年每兩周讀一本書,重點則擺在學習不同的信仰和不同的文化上。

他開了一個「讀書年」(A Year of Books)專頁,呼朋引伴共襄盛舉,到這個周日(4日)下午已有超過10萬人按讚。



◆ 以色列見聞… 無處不文創
http://udn.com/news/story/7014/621619

經濟日報 陳立恆 2015-01-05

對以色列產生興趣,是兩年前收到的一封信開始,該國前總統裴瑞斯(Shimon Peres)親筆寄來感謝函,盛讚我們做出這麼美麗的設計為他生活增色,原來,某位以色列國有創投基金的合夥人,送了一個我們的作品為他90歲生日祝壽,從一個慣看風光的世界級人物特地來信表達其驚艷之情,不難看出他有多麼喜愛這個禮物。

其後,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龍.切哈諾沃(Aaron Ciechanover)受邀來台,同樣也在收到一件禮物之後,突然成了我們品牌的熱情粉絲,一口氣從南到北買了兩三樣產品,不辭千里地帶回以色列,這便是以色列駐台代表何璽夢(Simona Halperin)後來引薦我認識切哈諾夫的主要原因,加上今年開始結緣的以國化學教授康南 (Ehud Keinan),我不禁對這個毀譽兼有、飽受爭議的創新之國,油然升起一股高山流水的知音厚意。

今年11月中旬,我如願拜訪了以色列,在Simona 的安排及Keinan保證信函的護航下,我沒有感受到太多號稱全世界最恐怖難捱的的關防安檢,當我驅車於特拉維夫筆直綠化的城市道路上,也沒有絲毫身在一個備戰國家的特殊覺悟,一直到了世界三大天啟宗教發源地的耶路薩冷,站在名聞世界的哭牆前面,我感受著那深沉壯闊的祈禱能量,才終於找回一點以色列應有的史詩形象。

在這裡,我沒有親眼見識到原本預計的危險、偏見與衝突,相反的,我看見一個以科技與創新為發展主軸的發達社會,還有一群又一群在嚴謹紀律之下卻不失獨立思考與詰問精神的活躍分子。再者,猶太人的商業頭腦的確名不虛傳,連拜訪其國會秘書長時,他竟可以興致勃勃地和我討論起如何在以色列、北非甚至東歐各地拓點布局,一個如此熟悉國際商業情勢的政治人物,在台灣、全球範圍內都誠屬少見。

當然,這幾天的短暫平靜絕不是以色列的真實面貌,特別在我參觀了掘地三尺、兼做防空洞的兒童醫院、彷彿泣訴著猶太顛沛歷史的博物館、致力讓國防安全更強大的研究中心,還有每個遇見的男女老少自豪熱烈地談論著各自當兵期間的所見所聞,相比於他們真槍實彈的親身經歷,大概只有在八二三炮戰時期服過役的台灣軍人可以一較高下。

從它枕戈待旦的激進不安裡,我發現到這是一個無處不文創的國家,在世故、精算與時而偏執的外表下,他們的本質其實十分文化,也許因為信仰的凝聚力,讓以色列士農工商創新的動機、目的與過程,多半具有一個文化性的驅動存在,不忘延續著傳承千年的語言、藝術、歷史與哲學等形而上的非物質資本,無論是一個出生東歐的奈米化學教授還是生於本土的網路創業青年,都可以自他們的行止間,感受到他們對於猶太文化懷有一種猶恐失之的慎重珍惜。

至此,我終於理解了為什麼他們很容易從我們的作品裡找到共鳴,因為我們也相信創新,更相信創新來自傳承,在我們描繪自然、徵引世界的形、色、質裡,亦不曾或忘五千年中華文化與陶瓷千載的根源脈絡,君不見欲「開來」者,必先能「繼往」,這是所有人類文明成就經典的不悖真理,當世界上許多人群揚棄了這個真理的今天,我看見以色列人依然在烽火與爭議裡,點滴實踐。(作者是法藍瓷總裁)

fsj 提到...

3D列印軍火、戰機… 翻轉工業
http://udn.com/news/story/6812/623843

聯合報 編譯田思怡/報導 2015-01-06

專家說,有朝一日,3D列印將為戰爭與外交政策掀起革命,不只製造出不可思議的新武器,也將翻轉整個國防工業。

法新社報導,在許多人眼中,3D列印充其量只是噱頭,印出沒什麼用處的塑膠物品。

但今年有一些關鍵的專利到期,使用金屬、木頭和纖維材質的新型3D印表機勢必更容易取得,整個製造工程界將走到重大歷史變革的轉捩點。

國防工業首當其衝。IHS科技公司分析師喬索夫斯基指出,美國軍方已投資研發列印制服、治療戰爭創傷的人造皮膚,甚至食物。

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最近更研發出4D列印,列印出的物質,會在接觸到某些元素時發生變化,例如水。有朝一日,4D列印能印出可隨環境變色的制服。

去年英國國防工業業者BAE系統公司把列印的金屬零件裝在一架「旋風式」戰機上。這家公司最近公布動畫影片,想像一架飛機從內部列印出另一架飛機,從飛機底盤鑽出來。

但3D列印的真正革命在於列印的地點。未來戰爭專家辛格說,把印表機帶到戰區將翻轉戰爭和國防工業。國防包商不只賣武器,也要擁有五十年的供應鏈。但軍人若能在偏遠的戰區列印武器零件,軍方不再需要國防工業。

這將牽動政治,特別在美國,國防工業遍及全國,雇用幾百萬人。

3D列印也會改變外交政策,降低制裁的功效。辛格說,美國對一些國家實施制裁,禁運項目從戰機零件到石油設備都有,3D列印使制裁變得無用。

更可怕的是,3D列印降低武器製造的門檻。中東的炸彈製造專家可製造出外觀像日常用品的新型炸彈;「獨狼型」恐怖分子列印出塑膠製的槍,通過白宮安檢。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哈佛學生研發可列印電子裝置的3D印表機,Voxel8開放預購
http://ithome.com.tw/news/93396

Voxel8印表機出自哈佛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可使用新的功能性材質以列印出小直昇機、磁鐵,或是各種3D的機電零組件,現已開放預購,售價為8999美元,預計於今年下半年出貨。

* 人工智慧 新創投資最熱焦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06000075-260203

金融時報報導,儘管人工智慧早已不是科技圈的新鮮詞,但隨著越來越多新創公司針對特定產業開發出自動資料分析及影像辨識等應用技術,使人工智慧在去年再度成為矽谷投資人焦點。

....人工智慧新創公司Kensho創辦人奈德勒(Daniel Nadler)也表示:「就技術層面來講,人工智慧意味著電腦從被動接收指令進入自動觀察學習的時代。」專門開發自動化數據分析技術的Kensho,在去年11月最新一輪募資募得1,500萬美元,使全年募資總額達到2,550萬美元。



◆ 成大新創團隊 赴矽谷受訓
http://udn.com/news/story/7326/623650

聯合報 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2015-01-06

國內大學的創新發明相當多,但這些成果是否經得起國際考驗?成大今年首創新創團隊赴美國矽谷受訓計畫,遴選校內的優秀團隊,贊助經費讓團隊到全球新創與投資人集中的矽谷,3個月的時間內自己去找投資人與客戶,期待提升國內新創團隊的國際觀。

成大表示,目前國內大學還少有把新創團隊送往矽谷培訓,成大計畫今年起每季遴選1到兩個團隊送往矽谷,每個團隊最高補助2萬美元(約台幣60萬),經費由成大在矽谷的校友組成的「天使投資人」與校方共同負擔,不足部分由團隊自籌。

成大從去年底開始遴選今年第1季的赴矽谷團隊,共有8支由師生組成的團隊報名,其中7隊是技術創新、1隊是管理領域創新,預計在本月完成評選,最快1月底即能出發。

評選分為兩階段,第1階段在校內,第2階段則由天使投資人評定。

成大創新創業辦公室經理文翔昇表示,校內的創意與創新多,但要進一步到達創業階段,則要克服許多困難,包括商業推廣、建立品牌形象及國際化等,要培養具國際競爭力的新創公司,最好的學習場域就是全球創新人才與投資人最多的矽谷。

他說,團隊不僅可學習如何用外語表達構想,觀察全球菁英的競爭情況,最重要的是成大校友組成的天使投資人,在當地擁有豐沛人脈與資源,被選中的團隊到了當地要學習利用這些資源,尋找投資人與客戶。

培訓並不提供固定場地與課程,團隊事前就要自行安排,也考驗團隊應變與規畫的能力。

成大強調,送創業團隊到矽谷受訓,未來將是台灣或成大發展創新、創意及創業的種子部隊,一批批帶回最新的觀念、態度,帶來正面影響力,可望加快台灣創新、創意與創業的步伐。



◆ TutorABC 年終上看200萬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06000031-260202

中國時報 2015年01月06日 記者何英煒/台北報導

數位學習平台TutorABC(麥奇數位)創辦人楊正大昨(5)日宣布將發放高達10個月的年終獎金及等值的股票選擇權,希望藉此可以網羅更多優秀人才。TutorABC今年打算徵才千人,並啟動赴美國上市計畫。

TutorABC的中階員工,薪資水準約為新台幣10萬元,以今年度10個月的年終加上等值股票選擇權,年終獎金總值共約200萬元左右。這樣的手筆,已居台灣軟體網路產業之冠。

TutorABC品牌公關副總趙心屏表示,只要肯努力,年薪千萬不是夢想,舉例來說,該公司業務副總林伯翰及業務襄理丁于耘都是年薪千萬的業務人員。

TutorABC(麥奇數位)目前的商業模式是提供線上真人英語教學,學生提出需求、購買課程,TutorABC負責媒合老師。目前全球師資共約3,000人,累計至今的上課時數已經達800萬堂。

去年初,該公司獲得大陸最大電子商務集團阿里巴巴的投資,其他投資人也具國際知名度,包括有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大陸啟明創投及日本SBI投資公司,國際資金投資近1億美元。目前兩岸共有逾1千名員工。 TutorABC目前有5個品牌包含TutorABC、TutorABCJr及大陸VIPABC、VIPABCJr和教授華語的TutorMing等5個品牌。

該公司表示,未來希望尋求更多國際級策略夥伴加入,並開始著手規畫在美國上市。

TutorABC營運長沈沛鴻表示,今年度將大舉徵才,徵才數目上看千人,預計今(2015)年線上學習的市場成長率可望較去年成長5-10倍。而去(2014)年該公司的業績也大幅成長300%。

去年初獲阿里巴巴投資後,該公司也獲得阿里巴巴的資源挹注,包括TutorABC的服務與阿里巴巴智能電視「天貓魔盒」共同合作內容,在天貓商城也銷售相關課程,而阿里巴巴內部員工的英語教學也採用TutorABC的系統。沈沛鴻說,阿里巴巴擁有客戶廣度,而TutorABC則是擁有服務的深度,雙方合作可以互補。



◆ 浙江青年 菜刀做麵 雕刀刻椅
http://udn.com/news/story/7326/623564

聯合報 記者蔡維斌/虎尾報導 2015-01-06

到台灣依親向爺爺習得一手家鄉麵食好手藝的浙江青年邵萬劍,白手起家開麵館,不僅湯包麵食遠近馳名,更無師自通,展現木工技能,店內雕龍畫棟的仿古桌椅門櫃,全是親手打造,連家中的床及骨董梳妝檯也是他為老婆雕製的生日禮物,「賣麵照樣可以擁有快樂人生」。

擁有一手好廚藝卻獨鐘木工的邵萬劍,每天菜刀、雕刀不離手,雖名為「萬劍」,朋友卻為他取了「小刀」外號。

「我讀了兩次小學,是最特別的人生」,「小刀」提及求學過程十分曲折有趣,他說,國二來台依親爺爺,身高已170公分卻硬被降級念小一,同年級鶴立雞群,「同學以為大陸人全是像姚明」,後來學校認為不妥,讓他跳級讀小三,每門功課像在複習,小學讀得如魚得水,每科都名列前茅,唯有注音抱鴨蛋,因為大陸念的是羅馬拼音。

他放學在爺爺西螺的麵館打工,最有名的湯包手藝,「小刀」學得爐火純菁,他還自創手工麵,Q彈美味的麵食,讓他在國中畢業就白手起家到虎尾開館,成為有名的在地小吃。

或許是古都杭州的故鄉情緣,他特愛骨董,對木工頗具天份,趁難得回杭州機會,遊走家鄉古厝名剎,蒐羅拍攝各種古物木雕,沒有拜師「一切全憑感覺」,回台後就依著照片,用古法雕工施作,還自創「火刀」雕法,讓木紋焦黑別具風格。

店內桌椅壁飾、門窗物櫃都是紹親自完成的,家中雕工細緻的仿古紅木床,老婆用的梳妝櫃,也都親手設計打造,古味十足,讓店面和住家更顯典雅。

「小刀」亦動亦靜,假日也愛騎上重機追風,他說,台灣充滿追求快樂的空間,是生活的好所在。

fsj 提到...

美企業不加薪真相...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26470

經濟日報 編譯林文彬/綜合外電 2015-01-07

舊金山聯邦準備銀行的最新研究顯示,美國企業在經濟大衰退期間不願減薪,成為現在不願為員工慷慨加薪的理由。

調查指出,美國經濟的問題在於,企業正在透過不加薪及放慢增聘人手的速度,消化經濟衰退時累積的「減薪庫存」。舊金山聯準銀行經濟學家戴利(Mary Daly)和霍賓(Bart Hobijn)表示,在美國企業消化完這些庫存前,許多勞工將難以找到薪水更高的工作,這個過程可能持續到勞動市場完全恢復正常為止。

戴利和霍賓指出,這個問題反映「名目薪資僵化」的現象。

許多企業在經濟不景氣時不願減薪,卻又希望降低勞動成本,最後通常只好裁員或延後增聘人手(或雙管齊下)。

薪資壓力也是辯論通膨展望時的議題之一。美國通膨率低於聯準會(Fed)2%的目標已超過兩年,許多經濟學家相信,薪資上漲將預示通膨率上升。

※ 相關報導:

* 請領失業給付 等待期可望縮為7天
http://udn.com/news/story/7238/627150

勞動部再釋利多。立委提案將目前失業勞工初次領取失業給付等待期由14天縮短為七天,勞動部長陳雄文表態支持。立院若通過,未來勞工失業後一周沒找到工作,就可以領到失業津貼,每年約有七、八萬失業勞工可受惠。

* 北市中低收入戶資格 放寬近600元
http://udn.com/news/story/7323/626120

北市104年度低、中低收入戶申請補助資格出爐,其中低收入戶部分仍維持每人每月收入1萬4794元以下,中低收入戶則較去年放寬近600元,每人每月所得只要落在2萬859元以下,就屬於中低收入戶,讓北市成為全國中低收入戶申請資格最寬的縣市。

* 終結懲罰婚姻 夫妻免再「稅」一起
http://udn.com/news/story/7243/626414

夫妻非薪資所得不必「稅」在一起。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所得稅法第十五條修正案」,夫妻的股利、執行業務等非薪資所得可分開計稅,今年五月報稅就適用新法,約有六十五萬戶受惠。

財政部估計,目前夫妻合併申報約兩百八十萬戶,修法後影響稅收一五一億元,每戶約可減稅二萬三千元。醫師、律師、會計師等執行業務職業者,以及高股利的投資族夫妻,今年五月就可少繳一點稅。



◆ 台大廁所門後...藏著師生畸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07000440-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01月07日 胡清暉/台北報導

「校園廁所裏,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大小事!」台大創意創業學程開設的「藝術設計與行銷」課程,以廁所為背景,拍攝4部微電影,其中《Inter/Course》改編女大學生和教授在廁所上演四腳獸的真實案例,最終一步步走入殘酷而扭曲的深淵。

這門課的授課老師夏學理指出,這學期採取「成立公司」的方式,讓同學分為9組,先由同學們提出微電影的企畫案、劇本大綱,並比照業界模式,進行提案企畫PK,再經由票選挑出4部影片。

被淘汰的5組同學,必須「購併」到勝選的4組中,還必須等人來挑選,感受職場的競爭與現實。

夏學理表示,微電影的主題是「便所台大」,目的是希望這群台大的天之驕子,要關心最基層的廁所大小事,學生們從勘景、器材租借、喬卡司,到拍攝、剪輯,都需一手包辦。

4部影片分別是《幻身時光》、《SUICIDE》、《出口》、《Inter/Course》,昨天在台大首映。

分別探討跨性別議題,變裝男孩對已逝母親的留戀,或演繹廁所中流言蜚語的可怕殺傷力,其中《Inter/Course》,藉由師生戀,以及教授的劈腿,反思許多成績優異的大學生,面臨的人際關係困境及內心壓力。

《Inter/Course》編劇兼導演左祺表示,故事情節由台大學生的真實故事改編,描述一位聰明又孤獨的台大女學生,沒有朋友可訴說心事,因而愛上一名教授。

這段不可告人的戀情,讓2人只能不斷在殘障廁所裏發生性關係,最後當女學生潛入教授住所,卻發現教授劈腿,因而為他割腕,並用鮮血在牆上寫下教授曾對她說過的情話。

左祺說,類似師生戀不只發生在台大,相信很多大學都有,希望藉此讓大家知道,很多優秀的女大生其實很孤單,需要周遭朋友關懷。

fsj 提到...

王文華/「這顆橘子你帶到飛機上吃」
http://udn.com/news/story/7340/626318

聯合報 王文華 2015-01-07

阿姆斯特丹機場和荷蘭航空,最近合辦「機上祝福」活動。搭機者入關後,機場人員請送機親友到休息室,在紙上用彩色筆寫下或畫下對搭機者的祝福。然後荷航空服員把每一張祝福,在開放登機之前,貼在那位乘客的座位。乘客走進機艙,找到自己座位,一眼就看到剛剛淚眼揮別的親友,熱騰騰的祝福。

比如說一對爺爺奶奶依依不捨地送孫女上飛機。孫女入關後,他們在紙上畫下一顆橘子。原來孫女在家時,爺爺每天晚上剝一個橘子給她吃。現在孫女離家念書去了,爺爺畫了一顆橘子,寫下:「這顆橘子你帶到飛機上吃。」

想想孫女看到這幅畫的反應,以及連帶的,對阿姆斯特丹機場和荷蘭航空的觀感。想想爺爺奶奶在畫這張圖後,對機場和荷蘭航空的觀感。

創造這樣的好感,完全不必花大錢,只要細膩與深入地觀察顧客,設身處地去找出顧客的需求,然後設計簡單的方法來滿足他。

看到阿姆斯特丹機場,想起自己。桃園機場一直有很多新聞,從以前的餐飲品質和價格,到最近整修廁所、跑道、擴充第三航廈…常看到「硬體」的整建,少看到「軟體」的更新。

這很可惜。因為我們都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身旁也充滿各種溫暖的人與事。但我們還沒把台灣「人」的優勢,全面性地變成服務業的實力。某些行業,如便利商店,已有世界一流的水準。但很多行業,服務品質仍要看服務人員當天的心情。

從政府機關到私人企業,服務的品質和創新,越來越迫切。台灣在華人世界最大的優勢,是成為生活品味和情調的典範。而「生活」要變成一種「生意」,靠的就是服務的創新。

但創新不是改變髮型,下定決心就可以。創新比較像改變體質,需要長期中藥調養。藥方包括:刻畫消費情境、觀察消費者行為、揣摩他的情緒流轉、紀錄他的喜悅與不便、預測他的需求、超越他的期待。

寶僑家品是這方面的專家。他們觀察到消費者喜歡在上廁所時滑手機,於是在美國各大城市的公廁門上張貼QRcode廣告。你坐在馬桶上滑手機時,順手就可以掃描門上的QR code,迅速進入購物網站,購買寶僑的衛生紙。

寶僑這一招讓我聯想:桃園機場整修廁所時,可不可以也用這種方式來賣伴手禮?

我們這類創新不多,是因為教育、文化、經濟結構、管理方法,一向重「硬」輕「軟」,重「實」輕「虛」。「硬」和「實」當然重要,沒有乾淨廁所,一切免談。但台灣的標準應該已經超越「乾淨的馬桶」,提昇到「愉悅的馬桶經驗」。顧客上廁所時越愉快,我們越可能賺到他的錢。

跨年夜,手機響不停。很多是我訂位過的餐廳,傳給我表面上是新年祝福,實際上是廣告的罐頭訊息。這類罐頭訊息有可愛的貼圖、俏皮的文字,但沒有感情。

我也從事服務業,我希望二○一五年,用生鮮感情,取代罐頭簡訊。從「特價優惠到一月十五號為止」,進化到「這顆橘子你帶到飛機上吃」。

(作者是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



◆ 劉克襄鼓勵學生 壯遊未必在遠方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08001959-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01月08日 汪宜儒/台北報導

近年「壯遊」蔚為風氣,許多年輕人因此而開拓視野、尋找生命新價值。7日上午,台北市立大學舉辦「我的未來不是夢」系列論壇,由作家劉克襄主講,擅於生動舉例的他,除了分享自己的壯遊經驗,更旁徵博引了近代許多名人的壯遊故事,從賴和、杜聰明一路說到三毛、林懷民,滿場學子與聽眾聽得津津有味。

劉克襄是「我的未來不是夢」系列論壇第二場的主講人,以「自信─啟動生命壯遊的乘車票」為題。他鼓勵台下學子應該趁著年輕壯遊一回,「每個年代都有人壯遊,在我之前的那些年代,壯遊是摸索、衝撞,賴和他們更是穿著草鞋,一路敲門喝人家的奉茶才完成。現在這年代,很多知識與經驗都給了,很多地方也都準備好要鼓勵你們了,要掌握!」

在劉克襄眼中的壯遊,可以具有不同程度的意義,「走到世界各地,或是走遍台灣深山、海岸,也或許是在圖書館的某一本書裡,或許就在故鄉,都是壯遊,因為你會找到生命中的某個東西。」他又說,「或者像是我的一個朋友林克孝,他的離去,讓我又發現了壯遊的另一個層次:不是完成自己,而是看到當地,認同當地的認同。」

近日因為江蕙封麥事件,又讓劉克襄提及來台尋子的紐西蘭父親費爾的故事,也是他心中一種壯遊的形式,更是一個西方父親的、值得分享給我們台灣父母與孩子作一個借鏡的好看法。

劉克襄說:「鼓勵兒子壯遊的父親,來台尋找在台壯遊而失蹤的兒子,讓這位父親也踏上兒子的壯遊腳步。」他分享,「後來我問費爾,對兒子壯遊到最後是悲劇結束,心情是怎樣?他回答我:一開始,我震驚、懊惱、難過,但我後來想想,還是覺得驕傲,也很謝謝孩子,因為我相信他在這過程有成長,而自己也透過這不幸,看到更內在的自己。」



◆ 專家傳真-鳳梨酥大翻轉 打造台灣經濟奇蹟3.0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08001151-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01月08日 陳清文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中心首席研究員

在日本,厚勞省剛推出《健康食事》高標規範與標章,採用紅黃綠三個色彩組合,紅色代表魚肉類、黃色代表米麥主食類、綠色代表蔬菜類,每餐食用一定的熱量與營養組合,合乎規範者,頒給健康食事標章。2015年起,重點推展便利超市的便當、指標餐廳與企業員工餐廳等,飲食不只要安全,更注視健康,健康食事將翻轉農業六級產業化的經營與競爭模式。

在台灣,微熱山丘鳳梨酥複製摩爾定律,開拓國際精品版圖,並翻轉農作企業的經營思維與國際競爭力。資訊科技業的心臟--半導體業,已依循摩爾定律發展數十年,每18個月,功能會倍增。想不到,微熱山丘的鳳梨酥也在追隨摩爾定律的腳步,土鳳梨的農作生長期剛好就是18個月,每年會推出新年度進化版鳳梨酥,陳來助執行長笑談這是「鳳梨新定律」。

陳來助執行長打趣說:「沒想到很傳統的鳳梨酥,竟然可以大翻轉,可以跨界發展,而且跨得一塌糊塗!」在生產面,機械專家小組多年創新研發後,創作獨家烘培模具,大翻轉生產品質,作出六面光滑亮麗的金磚式鳳梨酥。在香味面,塗上勞斯萊斯級的法國奶油以翻轉味蕾,迎合日本人與國際頂級食客的品味。在包裝面,棉紙塗上日本凸版公司的獨特薄膜,翻轉包裝材質,拉長產品的香味與口感賞味期限。

令人驚訝的是,鳳梨可以跨越多重領域研發創新,整株鳳梨各部位都可進行加工應用。例如,鳳梨的根莖可以運用化學高科技,用來粹取鳳梨酵素,塗抹後可以神奇般消除皮膚傷痕與結疤。鳳梨皮拿來提煉纖維素與木質素,植物木質纖維已經成為未來十年最受期待的包裝材質革命,它更可以提煉出奈米纖維,最尖端科技製作出最優質的木質奈米纖維,堅固度與輕量化更勝於當今應用於航太科技的碳纖維。鳳梨皮還可蒸餾出丁醇生質能源,鳳梨葉片可以做成高纖維的鳳梨萱紙,經由跨領域科技的研發創新應用後,土鳳梨竟然全身都成為神奇寶物!

微熱山丘銷售模式大翻轉為體驗行銷與網路購物,南投總部每個周末可以奉送出3萬個鳳梨酥,創造出7萬個銷量業績。國際化也大翻轉,在新加坡萊佛式酒,上海外灘、日本東京表參道與香港中環等精華地段,開設國際性旗艦店,打響國際名號與口碑。

未來的路還很漫長,鳳梨需要長達18個月的生長期,這期間有無數可以精進翻轉的空間與契機,田間的環境科技控制與管理,就是迫切需要的課題。土鳳梨農作的漫長期間,面對劇烈的氣候變遷與病蟲害侵襲,殷切需要運用國內外最先進的科技化系統(例如富士通的秋彩農業監控科技雲),全天候監控生長環境的變化,尤其是溫度、濕度、雨量、空氣與土壤成分、肥料、病蟲害、農藥或生物製劑等眾多要素,以精準的掌控土鳳梨成長歷程與大數據,進而提供專家知識以解決所面臨的農作問題,達到確保優良品質與擴增產量的雙重精進目標。

微熱山丘正翻轉農業的傳統思維與僵固經營模式,在輕工業奇蹟、科技業奇蹟之後,打造以健康優質農業為主體的台灣經濟奇蹟3.0。微熱山丘以精益求精的研發創新,將台灣最古老的手工甜點鳳梨酥科技化,重新定義與食品價值,推向精品化國際化的高峰。

有「水果王國」美譽的台灣,由於氣候溫暖適中,適合各種水果生長,台灣農產面對國際貿易的挑戰,如何提高產品的價值與競爭力已是最重要的課題。微熱山丘運用創新的經營模式,帶領台灣農業與農家邁向精品化國際化的農作特產品產業,一步一腳印打造台灣經濟3.0。

fsj 提到...

陳冲談巧克力競爭策略
http://udn.com/news/story/7238/630508

聯合報 記者陳怡臻/台北報導 2015-01-09

總統府資政陳冲昨天表示,未來台灣經濟發展的3個動能分別是資源分配、效率與創新,台灣可運用人才與創新力優勢,藉由區域經濟整合與產業加值升級,採取「巧」克「力」的競爭策略,雖是小巧、不具規模的經濟體,依舊能靠軟實力打入全球市場。

新光保全昨天在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辦全國主管高峰會,特地邀請前行政院長陳冲分享未來經貿發展與滿城風雨的食安問題,與會貴賓有新光保全董事長林伯峰與總經理洪國超。

陳冲認為,台灣不是具規模的經濟體,只有依靠出口擴張,才能在全球市場占有一席地,未來發展勢必得依賴區域經濟整合與產業加值升級,但他指出,產業升級意指替各行業加值,而非只是降低成本。

陳冲說,食安問題其實就是過度降低成本造成,食品加工業為了降低製作成本,添加許多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他舉例,某中國方便麵業者,從10年前開始每年砍3%的利潤,業者成本不堪負荷,為了降低製碗成本,只好迫於無奈使用非法螢光劑平衡成本。

陳冲說,未來台灣經濟發展的3個動能分別是資源分配、效率與創新,目前台灣在資源分配上未必具有優勢,例如即使近期油價不斷下跌,但我們買的油卻還是比別人貴上許多。

陳沖說,台灣最具優勢的資源就是人才及創新力,其中人才更是我國競爭力的關鍵,其實台灣年輕人潛力無窮,應該好好培養、發揮。



◆ 青年學烘焙 實習商店展成果
http://udn.com/news/story/7326/630774

聯合報 記者鄭維真/台南報導 2015-01-09

台灣15至29歲青年失業率比各年齡層平均失業率高出3倍,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為輔導青年就業,委外台南市觀光協會培訓青年技能,昨天以實習商店概念,義賣青年製作的麵包,所得全數捐給家扶。

30位青年接受3個半月的烘焙課程,昨天展示成果,製作出台式、歐式麵包,以及餅乾和蛋糕等,元月每周四在中西區樹林街二段171號義賣。協會理事長尤鎰鋒表示,學員所製的麵包在市面上接受度高,藉由實習商店讓他們能聽取消費者建議,結訓後也可更順利被企業延攬。

南台南家扶中心主任劉淑惠說,目前協助900多戶經濟弱勢家庭,其中單親家庭占8成,三餐照料已壓的家長喘不過氣,更不用說要提供良好教育環境,透過協會義賣捐助,能為推動獎助學金的工程付出一分力。

fsj 提到...

企業CEO講話玄機 音頻愈低…公司愈大
http://udn.com/news/story/6812/632940

經濟日報 編譯 黃智勤 2015-01-10

科學家正極力探詢口語的力量,挖掘箇中魅力的祕密。加州大學研究員分析領袖在講話時的音調、音頻與音質和諧性後發現,各國成功政治家的聲音,都有共同的關鍵音質,不管他們演說的用字遣詞與想表達的想法是什麼,都能強烈影響他人。

專家認為,聲音就是極具說服力的樂器,在經過不斷演化、根據文化的微調後,能傳達比文字更深遠的意義。有些人的嗓音天生具備魅力,能主導局勢或讓人信任。不過專家也認為,人們能透過後天學習,擁有某些要素。

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聲學科學家席諾雷歐指出,人們有能力改變嗓音,讓別人覺得你是領袖。無論是政治人物,企業執行長或渴望成為領袖的人,都是如此。當然,領袖的演說並不只是噪音,研究發現,並非所有成功的企業家都在公開演講中展現魅力,但聲音仍會在你的職涯中扮演助力或阻力的角色。

杜克大學研究員在分析主要上市公司792名企業總裁的演說類型後發現,聲音低沉的男性執行長通常會管理規模較大的公司、每年平均多賺18.7萬美元,任期平均多5個月。在政治上,選民傾向偏好擁有低沉嗓音的政治人物。

杜客大學教授梅威說,人的聲音都有標記,聽眾不只感受到說話者的情緒,也能得知是在和什麼特質的人打交道。這些非口語訊號常會透露出說話者不想提的訊息。例如,梅威分析企業執行長在法說會演說的錄音後,找出可能暗示財報不正確的聲音線索。UCLA言詞心理學家葛瑞特說,聲音會傳遞出個人的本質,會傳遞出社會地位與權力的分量。

席諾雷歐讓受試者聆聽法國、義大利和葡萄牙等國領袖的演講錄音檔,但運用詞語合成器抹除演說的實際意涵,只保留聲音的頻率、密度、講話節奏和長度等聲音特質。席諾雷歐請107位女性、26位男性受試者,針對67個指標進行評分。為確保只會評估受試者對聲音特質的感覺,由48位不諳義大利文者評價義語演講,法語亦然。

研究發現,受試者普遍認為聲音較低沉者比較高大、有威嚴,聲音較高者則較嬌小、溫順。而各種文化、類型的魅力領袖,在演說時常把聲音拉到極高或極低,涵蓋各種頻率,但他們在與高階政治人物說話或談論非政治議題時,會保持低沉的音調。

席諾雷歐指出,聲音是可以被訓練的工具。歌手與演員常訓練讓自己聲音處及較高或較低的頻率,領袖也應該如此。企業主管、政治領袖等人也常聘雇「聲音教練」,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訓練良好的聲音就是一例。不過,席諾雷歐迄今只有研究男性聲音的差異,近來已開始蒐羅女性領袖的研究樣本。

此外,我們在從聲音辨識出對方權力的同時,自己也會改變聲音,讓自己顯得更有威嚴。我們在跟小孩、上司或朋友說話時,就會不自覺地改變音調和音量。



◆ 地瓜大變身 20多種吃法呷創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10000510-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1月10日 許素惠/雲林報導

出身雲林水林的廚師蘇嘉益力促故鄉地瓜,耗時多年研發出2、30種吃法,蕃薯燒、地瓜蜜、地瓜冰沙等,甚至還把雲林另一特產咖啡也與地瓜融合,特調出松露、羅勒等沾醬,吃出特殊風味,創意無人比,開設雲林首家地瓜專賣店。

蘇嘉益辭去台北五星級飯店主廚回到水林,不忍農民辛苦耕作的蕃薯,因不懂行銷屢屢虧損,積極研發地瓜入菜,成為創意料理達人;他還進入社區義務教導地瓜料理,宛如水林地瓜代言人,「番薯會社」是引領農民行銷創意地瓜的旗艦點。

蘇嘉益說,水林地瓜品質全國最優,是已故台塑創辦人王永慶生前的最愛,他研發的地瓜年糕等創意地瓜餐,深受市場青睞,除了餐桌料理外,地瓜還是全民零嘴與甜品。

蘇嘉益又研究出20多種不同的零嘴與甜點吃法,第1家專賣店在虎尾開張,雲林縣議員差岳儒當代言人,稱讚阿益師透過創意料理打響水林地瓜名號。

以地瓜釀製的地瓜蜜,飄著淡雅地瓜香,不亞於蜂蜜,加上用地瓜蜜調製的地瓜咖啡絕無僅有,再搭配香酥的日式番薯燒,香甜不膩。

另有包羅多元的薯條沾醬,松露、羅勒、橙醬、塔塔醬、介茉等,全是阿益師特調,並有老少咸宜、百吃不厭的古早烤番薯,地瓜年菜也已開始接受預訂。

fsj 提到...

無須上大學 焊工年薪450萬
http://udn.com/news/story/6810/634053

世界日報 編譯黃秀媛/綜合9日電 2015-01-11

傅蘭德(Justin Friend)的父母都是博士,在大學教書和做研究,可是他高中畢業後卻沒有上大學,只到德州州立技術學院修兩年焊工專業。

2013年他首次當了一整年焊工,就賺了大約13萬元(美元,下同),比美國焊工平均年薪高出兩倍以上,2014年拿到大約14萬元(約新台幣450萬元)。因此,他才24歲就有能力買車、投資共同基金和發展嗜好。他的母親說:「並非每個人都需要四年大學學位。」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費用昂貴的大學文憑與就業機會不相配,近年來益趨明顯。專家指出,22至26歲的文科學士,幾有三分之一找不到工作或被迫低就。

一名高中輔導員說,他們以前都會鼓勵聰明的孩子上四年制的大學,現在卻會注意擁有專門技術的孩子未來可能的就業機會。他說,真正麻煩的是說服學生家長,不過只要開始談錢景,問題經常迎刃而解。

過去幾年能源工業興盛,因此德州對焊工需求很大。這一陣子油價暴跌,這種需求可能隨之降低,不過技術精深和經驗豐富的焊工還是很搶手。

德州州立技術學院系統的焊工計畫,本學期有732名學生,比三年前增加70%。校方表示學焊工的學生畢業前大多已找到工作。

傅蘭德2012年畢業不久就進入Acute技術服務公司。這家公司約有70名焊工,大部分為能源工業幹活。傅蘭德通常奉派到一家製造海底產油設備的工廠,也曾被派到非洲迦納工作一個月。

他通常每周工作72小時,經常上夜班,一開始時薪22元,現在超過25元。一周工作超過40小時就有加班費,星期天上工可領雙薪,節日為三倍薪資。他還享有健康保險、401(k)退休計畫和支薪假期。

還單身的傅蘭德說,工作時間很長,使他沒有機會花錢,也很難有自己的生活。他日後可能回學校繼續攻讀冶金學位,研究焊接材料和技術,現在就專心存錢。



◆ 要求老闆加薪 美僅43%敢開口
http://udn.com/news/story/6812/634054

世界日報 編譯孫梁/綜合9日電 2015-01-11

許多員工盼望加薪,但卻不敢向老闆開口,統計薪資的PayScale公司9日公布調查顯示,美國只有8%的員工對薪資待遇感到滿意,主動要求漲薪的員工僅占43%。

在沒有要求加薪的員工中,逾三分之一的人表示,雇主是在他們提出要求前便已加薪,其餘部分或是大多怕被視為要求太多,丟掉飯碗。

如果勞動力市場2015年持續走強,員工不敢要求加薪的現象將有望改觀,因為他們對未來更有信心和更感樂觀,雇主更希望留住他們。

在要求加薪的員工中,44%的人如願以償,四分之一是一無所獲,其餘是部分得到滿足。

收入高的員工要求漲薪時,願望更可能實現。在收入超過15萬美元的員工中,漲薪申請完全兌現的人占70%。但收入水平若在1萬到2萬美元,如願以償者只占25%。

在調查的180個行業中,建築工人經常要求漲薪,但比重最高的是藝術領域和汽車機械師,兩個行業中都有65%的人要求提薪。

許多人認為女工往往不敢提出漲薪,但調查顯示,要求漲薪的性別差異不大,44%的男性要求過漲薪,女工占42%,實現漲薪願望的男女員工的比例也基本相同。

但在有MBA學位的專業人員中,63%的男性實現了漲薪願望,而女性只有48%,一分錢沒漲的男女比重分別占10%和21%。

調查是2014年10至11月在網路訪問3萬1000名員工的結果。



◆ 名家縱論/做一個有用的人 迎接人生的挑戰
http://udn.com/news/story/7339/634925

聯合報 施振榮 2015-01-11

小時候,母親期許我做一個有用的人,我一直牢記在心。由於父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過世,我與母親相依為命,母親很照顧我,我也從來不羨慕其他小朋友。為了不讓母親擔心,從小就立志做一個有用的人,好好讀書,當乖小孩,不交壞朋友,讓媽媽安心。直到今天,我還是以此自許,希望自己能一天比一天更有用。

所謂的「有用」,是指對別人能做出貢獻,換句話說,就是要對社會有所貢獻,創造自己被別人利用的價值。小時候,我做個有用的人,是為了不讓母親擔心;出社會工作後,做個有用的人則是要對組織有所貢獻;如今則更是希望,要對台灣產業發展、社會,甚至國際社會有所貢獻。

為了使自己更有用,就要不斷學習,進而能找到推動社會進步比較缺乏的項目,然後投入其中,同時培養能力來解決社會面臨的問題。特別是在社會上地位愈高的人,更應該尋求社會問題的解決之道,不能怨天尤人。

且學習的機會處處都有。讀大學時,我就自創社團來服務同學,帶頭玩樂,這個過程不僅開心,更讓我磨練及學習領導能力,也建立自己的信心。就業後,我在工作上任勞任怨,不斷學習,有機會歷練研展、製造、採購、品牌行銷及代工業務等工作,在公司承擔更重的責任,這些都是人生成長學習的過程。

在我創業擔任領導人之後,肩負著企業的使命,要為所有員工創造更大舞台,讓大家有發揮潛力的機會,來服務社會。退休後,換了另一個舞台,希望對台灣產業發展的競爭力,與國內的藝文生態發展做出貢獻,範圍及影響更大。

擔任國藝會董事長,進入這個不熟悉領域,對我的人生來說,是個新的挑戰,但我也相信只要能借重過去的經驗,在過去的基礎上繼續不斷學習,一定能有所突破,並對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我的座右銘是「挑戰困難、突破瓶頸、創造價值」,因此總是從這個角度去思考,看看社會上哪裡有發展瓶頸,哪裡有我能夠貢獻之處,希望因為我的努力突破,進而能為社會創造價值,希望自己能對社會有用。

我創業以來,都是以此做為努力的方向,我發現社會上有瓶頸的地方,往往就是讓價值無法充分體現的所在,我都以突破瓶頸做為努力的目標。

要突破瓶頸,一定是存在相當的困難,否則也不會輪到你,就要下定決心挑戰困難,只要能突破瓶頸,就能創造出價值。我也不斷尋求種種創新的方式來創造價值。

年輕朋友其實也可以從這個思維出發,想想以自己的所學專長,發揮年輕朋友的創意及活力,針對社會的需求投入創業,定能對社會做出貢獻。

只不過有時年輕人會以「賺錢」為目標,立志要賺很多很多的錢,其實這是不正確的人生方向,也容易在追逐金錢的過程中,讓自己迷失方向。

我常說,「人有兩隻腳,但錢有四雙腳」,如果人要追逐金錢,是永遠追不上的,因此你必須讓名利自己主動來找你才行。那究竟要如何做,名利才會主動上門呢?其實很簡單,只要做對了,對社會創造出價值,名利就是社會對你的貢獻的回饋。

這個道理就如同我說的:「利他,是最好的利己」。雖然追求名利,但在手段方法上,反而不能以追求名利為目標,才能實現。同樣地,雖然是為了利己,但在手段方法上反而要利他,利他才是永續利己,這可說也是一種反向思考。

人生為什麼有時需要「反向思考」呢?主要就是因為眾人都想到的方向,已經不容易再創造新價值;新價值的創造,可能在相反的方向,雖然多繞了一些路,但卻有更多創新創造價值的機會。

因此在人生道路的抉擇上,我經常是「Me too is not my style」(跟隨非我風格),我經常選擇一條與別人不同的道路,特別是當原本的路子不通時,我總是反向思考,試圖去開創出一條新的路子來,也往往走出原本都沒預期過的新方向,走出自己的路。

最後,我要鼓勵大家,在往前的過程中,有時也難免會因歷練不足而遇到挫折,這是人生的常態,我們反而要從中學習到教訓,不斷追求進步,人生的挫折有時反而會讓自己變得更強、更有用。

(作者為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本周專欄由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與聯合報合作)

fsj 提到...

桑賈妮 教百萬女孩寫程式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36482

經濟日報 編譯 余曉惠 2015-01-12

科技業男女比例失衡的情況屢見不鮮,為了改變這個現況,桑賈妮(Reshma Saujani)兩年前創辦非營利組織「程式設計女孩(Girls Who Code)」,陸續獲得臉書、推特和Google等大公司出資援助,如今她立下新的目標:希望2020年以前,讓100萬個女孩學會寫程式。

桑賈妮曾任紐約市公益維護人代表,2010年代表民主黨角逐紐約州眾議員鎩羽而歸後,她拜訪了許多學校,因此有機會觀察到科學教育的性別差異,種下日後創辦Girls Who Code的遠因。

39歲的桑賈妮以自己的人生經驗為養分,她說:「我來自一個工程師和科學家組成的家庭,但我從小到大都害怕數學和科學,這成為我人生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Girls Who Code透過暑期計畫,提供密集的電腦科學課程給美國高一和高二的女孩,目前在全美九州開辦。在這裡上課可以學到寫程式、架設網站、開發應用程式(App)和機器人學理的基礎,還有機會與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臉書營運長桑柏格等科技大咖面對面接觸。

Girls Who Code創辦短短兩年運作得相當成功,不只獲得大公司挹注資金,而且課程從頭一年的單獨一項,到明年將擴增為40項。推特共同創辦人多爾西說:「這是供給面的問題,Girls Who Code確實增加了人才供應。我們想要有能力與熱情解決問題的人才。」

Girls Who Code目標是改進美國科技業最迫切的問題。2020年前,美國將有140萬個電腦職缺,如果性別失衡的情況再不改善,只有三分之一大學畢業生能滿足這些職缺的要求。

此外,雖然美國女性57%擁有大學學歷,這當中只有14%是電腦科學領域的畢業生。儘管這個領域不乏雅虎執行長梅爾、皮克斯攝影總監芬柏格(Danielle Feinberg)等知名女性,但整體而言,在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領域崗位的女性僅占25%。

桑賈妮和其他研究者發現,科技業之所以存在男女比例失衡,青少年面臨的社會壓力是常見的根源之一。這樣的例子在Girls Who Code裡屢見不鮮:走進編碼課程或機器人學教室的女孩可能只有一個,她很可能曾被告誡電腦太艱澀,是男孩的課程。

桑賈妮不只試圖透過培養女性情誼提高參與度,也教育女孩在內心建立對抗的力量。她常對Girls Who Code的學員說,「人們常對我說某件事行不通。但那又如何?大膽一試對你沒有損失」。

這樣的反抗精神,一部分源自桑賈妮童年被罷凌的經驗。在1970年代的伊利諾州郊區,桑賈妮因為印度裔膚色和雙親的印度口音感受到自己與其他人不同(她的雙親為逃離烏干達獨裁者阿敏而落腳美國)。

八年級放暑假前一天,她記得班上同學大聲喊她是「哈吉」(hajji,貶抑中東和印度人的用詞),接著不明究理遭到一頓毒打。

桑賈妮形容那是她「身份認同覺醒的一刻」。她沒有因此退縮,上高中後成立多元文化社團,把不同文化介紹給同學,大學走上法律和政治的路,後來成為家族中第一個律師─她的父母都是工程師,姊姊則是醫師。

(綜合外電)

※ 相關報導:

* 她學設計出師「充實專長才是王道」
http://udn.com/news/story/7327/636353

7年級的林乙文,前兩年她參加勞動部規劃的「青年就業讚」計畫,學習平面設計,目前已能自力接案,工作排到農曆年後,讓她更體會「充實自己的就業專長才是王道」。

27歲的林乙文熱愛廣告設計相關工作,過去總有滿腦子的想法,但卻苦於缺乏技術來表達,後來透過屏東就業中心的協助,加入「青年就業讚」計畫,每天往返高雄屏東上課,從設計軟體到數位插畫,她把握每一個學習的機會,終於補足自己「進入職場缺乏的技能」。



◆ 不要一直換工作?OMG!這些建議原來都是騙人的
http://udn.com/news/story/7269/635235

聯合新聞網 特約記者林佳誼/綜合報導 2015-01-11

社會上的求職技巧、求職禁忌眾說紛紜、千奇百怪,有的更是胡說八道,讓我們看得眼花撩亂不知道該相信哪一種,在此提供時下求職真相,您就不妨看一看參考一下囉~

永遠要有一個五年計畫

很多人會告訴你要給自己訂立一個明確的計畫,然後跟著這個計畫走這樣才會成功,但是現在社會變得太快了,你如果只是盲目的堅守著自己的五年計畫,沒有認清世界的需要,適時抓住機會,一不小心就會被世界給淘汰了。

不要一直換工作

老一輩的人會常告誡年輕人不要隨便換工作否則會讓老闆覺得你不忠誠且沒定性,但是但是,現在呢?換工作可是「流行」!不是真的叫你今天心情不好就換工作,是如果發現這個工作不適合自己或不輔合自己的興趣,繼續待著感覺自己的人生都沒有了意義,那就換吧。

跟著「錢」走or跟著「興趣」走

不管自己是不是有興趣只選擇錢多的工作來做這是一件痛苦、不能長久的事,所以要做就要做自己喜歡、有興趣的,不管薪水是否優渥,只要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就一定會成功,恩...這個想法在現代好像不管用,選擇自己有興趣又錢多的工作才是王道。

不能勇於爭取升遷、加薪機會

只要你夠努力、只要你有能力不用你說老闆也會給你升遷、加薪的,恩…那你可能要慢慢等囉,畢竟成功有時還是需要一點勇氣的。

別「高攀」它

我能力還不夠、我不符合它的職缺要求、我......,很多事不要還沒試就先打槍自己,如果它真的是你想要的工作,就算你什麼都不會但是你願意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來學會它,我想麻雀也是可以變成鳳凰的!

以上那些落伍了的職場建議您可別輕易嘗試,趕快更新一下最新資訊吧!

※ 相關報導:

* 名家觀點/落實周休二日 別讓勞工貶值
http://udn.com/news/story/7238/636601

經濟日報 許修豪 2015-01-12

勞動部擬修法在明年實施全面周休二日,目前為止未見資方強烈反對。台灣勞工工時是全世界第三長,而且薪資低,透過縮減工時、全面周休二日來保障勞工有其必要。

勞動部是以減少法定工時、提高加班工時上限來規畫,雖然不少人批評,提高加班工時上限違悖縮減總工時原意,但周休二日方案仍有助保障勞工權益。

目前勞工工時最大問題,不在於法定工時的長短,而在於加班工時太長,且很多勞工都是白加班,根本拿不到加班費。

fsj 提到...

髮型師傳藝中輟生 獎盃「歸厝間」
http://udn.com/news/story/7326/638598

聯合報 記者蔡維斌/虎尾報導 2015-01-13

「每個獎杯都有一段感人故事」虎尾鎮千元髮廊的髮型設計師吳淑苓愛心十足,近年來默默收容許多被學校放棄的學生,親自傳授髮藝,讓這些走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孩子,從習藝中重新站起來,其中有9人還連連在全國美髮大賽拿下金牌,傳為美髮界佳話。

狹小的髮廊獎盃「歸厝間」,多到無處擺放,這是每個走進髮廊的客人都有同樣感受,整屋金光閃閃也成客人與髮師間的話題,「每座獎盃都有一段讓我難忘的故事」,美髮師吳淑苓回顧這些榮耀背後,全是孩子的心酸淚,每每想來總讓她不捨地哽咽。

陳怡燕功課不好,學習能力不佳,連選讀職校都被學校放棄,來店當學徒,半工半讀,一直也沒能交出好成績,自己都想放棄自己,吳淑苓細心鼓勵,不要有太大得失心,果然讓她走出自己,通過證照還得獎連連。

許嘉祐家境貧困,父母拾荒維生,因為成績掉車尾遭排擠,自己跑來要求當學徒,手藝不輸女生照樣得獎。

陳思旻生長在身心障家庭,從小體弱多病,顧及羸弱身子,吳淑苓曾要她別學了,她卻瞞著老師偷偷練,沒想到拿下全國時尚造型金牌,連個圓都畫不好的林姿廷,也靠努力學習摘下人體彩繪冠軍,兩人寫下店內傳奇史。

望著四周的獎座,全是孩子的心血累積,回顧過往,這段路大家走得辛苦卻光榮,吳淑苓從施愛感觸不凡的人生,小店充滿了愛的光輝,許多客人也很感動。



◆ 跨部會推鑄造業轉型 引進3D列印技術
http://udn.com/news/story/7238/639736

聯合晚報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2015-01-13

勞動部、經濟部與教育部今天成立「鑄造業產業平台」,輔導年產值800億元的鑄造業,透過改善工作環境及製程轉型升級,引進3D列印技術,希望五年後至少吸引1200名年輕人投入。

鑄造業工作環境艱困,有時連外勞都不願意投入,成為台灣三、五年後可能消失的產業之一,行政院長毛治國下午參加「鑄造業產業平台成立」記者會,希望以跨部會合作,讓鑄造業成為乾淨、有競爭力的產業。

勞動部職業衛生安全署長傅還然表示,全世界三分之一的豬肉來自丹麥,丹麥將養豬場轉型成乾淨舒適的場所,養豬業成為該國最有競爭力的產業;他希望台灣的鑄造業從「台灣製造業的養豬業」,打造成如同「丹麥的養豬業」。

傅還然說,台灣鑄造業約800家,舉凡汽車、工具機等各種產品都與鑄造基礎有關,但因為必須在高溫下工作,不但年輕人,連外勞都不願做,鑄造業相關工作人口1.8萬人,勞工平均年齡高達60歲。

他說,近年出現業者成功轉型案例,勞動部啟動全面協助鑄造業的「鑄造3C計畫」,希望複製業者成功經驗。去年他親自拜訪鑄造業時,還被當詐騙集團,不相信會有官員願實地探訪。

傅還然表示,鑄造業轉型的成功案例是位於嘉義的穎杰鑄造,老闆到歐洲取經,引進全新的製程及設備,如採用電腦化生產,將最容易汙染的粉塵,以輸砂管線輸送。

穎杰鑄造引進歐洲設計的碎砂機,碎砂時,將砂模作業隔離於獨立集塵室內,產生碎砂自然墜入地下回收槽,降低粉塵散布;經由培訓、改善薪資結構及福利,吸引年輕人投入,該公司的勞工平均年齡降為43歲。



◆ 發展人工智慧 嚴防負面影響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13000076-260203

工商時報 2015年01月13日 記者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以特斯拉(Tesla)創辦人穆斯克(Elon Musk),以及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為首的多位企業領袖及學者近日於美國生命未來研究所(FLI)網站發表公開信,警告業界發展人工智慧之餘也應嚴防新技術對人類社會帶來負面影響。

上述人士於公開信中表示:「正因人工智慧潛力無窮,我們更應研究如何善用其優勢,同時預防潛在衝擊。我們建議深入研究以確保人工智慧技術的蓬勃發展對人類有利,因為人工智慧不得違背人類意念。」

業界與學界人士之所以連署發表這封公開信,主因是越來越多人對人工智慧的潛藏風險提出質疑。尤其在谷歌無人車及各種語音、影像辨識技術問世後,專攻人工智慧的新創業者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加速技術研發。

去年由Skype共同創辦人塔林(Jaan Tallinn)及多位科技業人士創立的生命未來研究所,旨在研究如何「促進人類未來光明願景」並「化解人類生存面臨的潛在風險」,其中更以媲美人腦的人工智慧為研究重點。

生命未來研究所的科學顧問除了穆斯克及史蒂芬‧霍金之外,還包括好萊塢演員摩根‧費里曼(Morgan Freeman)、機器智慧研究所執行總監摩爾豪瑟(Luke Muehlhauser)、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威爾傑克(Frank Wilczek),及多位谷歌、IBM、微軟員工。

上述人士於公開信中表示:「業界普遍認為,隨著人工智慧研究穩定發展,日後相關技術對社會的影響更加深遠。文明社會提供的一切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由此可見人工智慧帶來的福利相當可觀。儘管我們無法預測在人工智慧的輔助下將創造多偉大的發明,但可以預期人工智慧將助人類擺脫疾病與貧窮。」

但生命未來研究所仍呼籲,業界在關注人工智慧對電腦科學帶來的影響之餘,也應「及時」研究人工智慧對經濟、法律及資訊安全等社會其他層面的潛在影響。

fsj 提到...

李開復:創新商機將爆發 未來看年輕人表現
http://udn.com/news/story/7238/642147

聯合晚報 記者曾宛琳/台北報導 2015-01-14

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今天指出,五年內雲端大數據及物聯網兩大革命會同時發生,將能帶來龐大創業機會,未來將看年輕人與創新小公司的表現。

李開復今天在「2015創新創業高峰論壇」發表「創新創業的黃金時代」專題演講,他表示目前全球正處於數位革命中,在這個創業時代裡,比人類歷史上的任一刻擁有更大的機會。

李開復說,數位革命的第一個時代是PC時代,這個時代大概有35年;接著是由網際網路串連起來;過去這五年是「mobile internet」行動網路爆發式成長的時代,行動裝置短短五年出貨60億支,是PC時代的七倍。

他說,在這個時代,創業成本不用像過去那麼高,透過物聯網,不用工廠、不用製造,未來的創業成本可能幾萬美金就能達到門檻,創業成本也將達到歷史新低。

李開復預言,在接下來的五年內,雲端大數據及物聯網這兩大部分的革命會同時發生,能帶來龐大創業機會,未來是屬於年輕人、屬於創新的小公司。

李開復說,這種變革不單只是產品的變革,未來是整個模式都會改變;像是100年前紐約市最頭疼的交通問題是「馬糞太多」,汽車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我們擔心石油不夠用,這件事情也可能解決。

他舉例,未來汽車發展趨勢可能不再是節能車或電動車,而是看到一輛沒有駕駛的單人車,但會在使用者需要的時候出現,這樣民眾就不用買車,也不用再擔心石油不夠用。

李開復表示,雖然未來的創新是由美國和中國大陸領導,但其他的國家仍會有機會,無論如何改變,未來是屬於年輕人,屬於創新的小公司。

國發會研擬創業家簽證

【記者曾宛琳/台北報導】行政院長毛治國今天指出,台灣可以扮演國際創新與創業的育成基地,幫助想創業的人到台灣發揮;國發會主委管中閔表示正研擬「創業家簽證」,幫助有創意的年輕人留在台灣,也能走向國際。

國發會今天在台北舉辦「2015創新創業高峰論壇」,毛治國出席論壇致詞時說,創新是未來世界的潮流,台灣可以轉型成為國際創新創業育成基地,因為台灣在保護智慧財產權上有口碑,在企業創新與創業的過程,台灣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毛治國說,政府應催生新世代系統整合者,支持小型量產的供應商,對於能擺脫代工模式的供應商會提供更多誘因,希望能在整個大環境的創新創造面下,用「點穴」的方式,打通台灣創新創業的任督二脈。

管中閔表示,國發會正在討論開辦創業家簽證的可行性,評估推出更多改善目前創業環境的制度,幫助有創意的年輕人不但能留在台灣,也能走向國際。



◆ 創業靠陸? 國發會也加速「點火」
http://udn.com/news/story/7561/641351

聯合報 記者余佳穎/台北報導 2015-01-14

中國大陸成功創業家接二連三來台點燃創業火種,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昨天表示,國發會要改變台灣的創業生態體系,讓年輕人更願意留在台灣,並能走向國際,讓年輕人的創意飛翔、帶動台灣。

管中閔說,年輕人、新創團隊在台灣最常見的困境,還是缺少資金投入。他說,台灣整體創新創業環境不夠友善,包含法規面、政府制度等,都有改善空間。為助年輕人一臂之力,國發會推動創業天使計畫,利用國發基金提供五年十億元的新創業補助,舉凡電子電機、網路商務等都在補助之列。管中閔說,截至目前已開了五十多場審議會,審核近五百個案件,通過率約一成七、補助款項達三億元。

但即使有了資金援助,提升台灣創業環境,更重要的是沒有好的創業生態環境,國發會指出,沒有好環境也無法發展,因此推動創業拔萃方案,從法規鬆綁、引入國際能量、創業群聚三大面向著手。

「我們要把國際創投拉近台灣,至少把台灣門牌放回創業地圖上。」管中閔說,引入國際能量不只是「錢」,更重要的是實際參與,透過與國內創投公司合作,將經驗傳授給台灣,也是讓台灣在創新創業上能成長茁壯的一環。

國發會希望建立創業群聚,讓創新團隊不需要「單打獨鬥」,創造如同國外的加速器。管中閔說,產業群聚基地,不只是共享工作空間、互相分享經驗,也希望提供專業服務,包含新創團隊較弱勢,卻也很重要的會計財務、法律諮詢、如何募集國際資金等。

國發基金也「點火」,利用優惠的讓利方案,吸引國際資金來台,期望帶出鼓勵國內創投風氣;目前共有十六家來自美日星等國的創投公司提出募資計畫,已有四家通過初審。管中閔透露,也有矽谷知名創投業者,「絕對是會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名單。」

※ 相關報導:

* 觀察站/年輕人找資源 先過三關
http://udn.com/news/story/7561/641452

政府、民間取得創業資源管道增多,想創業的年輕人,究竟應該如何運用?創投業者建議,先蒐集、理解創業資源類型,與自身創業計畫比對,找出最適合的模式,最後好好表現,爭取資源,走過這三部曲,就算跨過創業第一關。

* 李詩欽:雲協育才 將選30隊參訪矽谷
http://udn.com/news/story/7238/642150

人才、創業在近期引起不少話題,台灣雲端運算產業協會持續在協助年輕人創業,今年將選出30隊到矽谷參訪,看到雲的方向和世界接軌,最快明年可以看到相關公司的產品商品化。

台灣雲端運算產業協會理事長李詩欽指出,去年70個從國內篩選的創新育成團隊,選出15隊進入優勝,6隊到北京中關村比賽,有2隊勝出;今年希望在台選出100個團隊,再篩選出30隊到矽谷學習和參訪。

* 看北京/創業大街夢想多
http://udn.com/news/story/7561/641362

....知名科技部落格36氪共同創辦人王壯表示,大陸創業風氣興盛,走進北京咖啡廳,坐一會兒就會有人拍肩膀問:需要融資嗎?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上路邊有人擺攤提供創業諮詢,也有很多創業服務機構入駐,像是辦公空間、融資平台、開發者服務等都是免費提供,大幅降低創業成本。

王壯說,大陸湧現一批成功創業者創立創業基金來幫助年輕人,讓創業生態發展更加蓬勃。過去,在中國,創業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經過五年的發展,才有今天的創業風潮。

在大陸,每個人都想創業。台灣人太幸福了,沒有危機感,這是值得擔心的,應該想想問題出在哪。

* 韓國創新創業啟示錄-韓國,為年輕人創業開路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14000063-260210

....創造經濟,是韓國總統朴槿惠在2013年就任時提出的政策,同年4月成立「未來創造科學部」作為政策指揮中心。創造經濟,與過去韓國只對大財團有利的政策不同,是把焦點放在年輕人,戰略核心,是打造一個有利創業的生態系統、鼓勵創業精神。

朴槿惠的創造經濟,在2014年投入了1.0135兆韓元激勵創業,2015年的相關預算更激增至3.5兆韓元,相當於去年的3.45倍。

當政府帶頭時,企業也就跟進。過去一、二年的時間裡,像Startup Alliance Korea的創業營,在韓國已超過50個,在首爾江南德黑蘭更是聚集為「Startup一條街」,朴正郁說,每一個背後都有政府與企業的支持,發揮母雞帶小雞的拉拔作用。

....除了積極提供支持外,韓國政府還有讓失敗者有可以「東山再起」的機制,朴正郁指出,「當創業失敗時,政府會出面,讓負債減少或歸零,並給失敗者再創業的機會。」....不過,韓國政府對創業失敗者的協助,是有條件的,創業失敗者,得提出新的再造計畫或新的創業構想,並且通過審核,才有東山再起機會。

....然而,韓國政府的野心不只如此,韓國政府的目標是將年輕人的創業與國家的經貿、外交政策相扣連,當韓國因自由貿易協定(FTA)擴張經濟領土時,也傾力將新創事業團隊推向國際舞台,好跟著國家一起成長。

* 韓國創新創業啟示錄-中國市場,必須去也必須警戒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14000069-260210

....推出免費打電話App「Bridge Call」的Bridge Mobile營運長魯相旼雖然也認為,中國市場是一定要去,但是,不是現在。現階段他對中國市場是持著相對「戒慎戒懼」的態度。

他說,中國市場很大,但是,現階段的障礙也很大,中國政府對電子相關行業的限制多、網路的管制也多、網速又慢…,「聽多了,對中國市場會很怕,」他扳指算了算了,全球70億人口減到中國的13億,還是有50多億的市場可以先攻,「中國,我想,再等等。」

* 韓國創新創業啟示錄-台灣,不缺政策缺貫徹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14000070-260210

韓國模式,不一定適合台灣,台灣,其實也不需要學韓國模式;但韓國做一件事情,就做到徹底的精神,卻是台灣需要的態度。

....再來看在「創造經濟」中,用來支持年輕人創業的政策,其實新意不多,其實翻開台灣的政府現有的相關政策,韓國官員坦言,「大同小異」。

而且,韓國官員不懂的是,每當遇到台灣官員或是相關官方人員時,總是會問他:「你們政府為什麼要做這麼多?」他也很好奇:「為什麼你們不要做那麼多?」

fsj 提到...

政府挺新創/魚水相幫 取代疊床架屋
http://udn.com/news/story/7238/643747

經濟日報 記者 林安妮 2015-01-15

毛揆昨天敲定由副閣揆張善政與四大政委領軍「創新創業會報」,誓言未來每一季,都要讓創業家眼睛一亮。但是細究四大政委分工頗有重疊之處,國發會與科技部旗下也將要發展「國際級的創投基金」,彼此怎麼發揮「魚水相幫」功能,而不是重複投入資源,是創創會報上路初期,必須趕緊釐清的問題。

分工地帶略顯模糊之處,像是政委兼國發會主委管中閔要做的創新生態,實際上是執行國發會上路中的創新拔萃方案,該方案明白表示要做國際鏈結,並與矽谷創投業合作,但另一組杜紫軍分組名稱就叫國際鏈結,未來業務也會牽涉國發基金,兩政委與多部會間明確分工到底如何,還需「理順」。

又,過去功能多偏向「補助」科發基金,未來要與創投合作,依法規可行乎?與國發基金上路中多檔創投基金是否出現競合關係?也必須趕緊找出「共存共榮」雙贏之道,避免折損毛內閣鼓勵年輕人創新創業的美意。

※ 相關報導:

* 毛揆鼓勵創業 季季有驚奇
http://udn.com/news/story/7238/643745

行政院長毛治國昨(14)日拍板,跨部會推動國際創新創業,每季都要有亮點。毛治國表示,要打造台灣成為亞太矽谷,並成為青年創業圓夢園地。

依照規劃,第1季將准民間開辦股權式群眾募資平台;第2季前往矽谷設「台灣創新創業中心」;第3季設立台矽科技基金;年底前成立「快速試製中心」,讓創業家帶著設計圖,就可試量產。

毛揆昨天上午出席國發會創新創業活動,發表他的創業成功方程式V(Value Creating Process, 價值創造過程)=M(M:Motivation, 動機)×A(Ability, 能力)×O(Opportunity, 機會),MAO合起來音近「毛」,讓觀眾不禁會心一笑。毛揆還畫了插圖,鼓勵年輕人創業要像猛虎,不要像病貓。

* 創新創業論壇/政府放手 讓企業自然淘汰
http://udn.com/news/story/7238/643752

國發會昨舉行創新創業高峰論壇,積極推動創新創業環境改革,不過在創業者眼中,政府的作為不見得有助於提升創新創業環境。和沛科技創辦人翟本喬批評,政府應該要放手讓企業自然被淘汰,釋出新資源,「沒有什麼企業是大到不能倒的,該倒就要讓它倒」。

* 名家觀點/聯低成本創業時代 要聽孩子的話
http://udn.com/news/story/7238/643743

....現在更有許多「聰明的錢」湧入市場,包括Google、Facebook、騰訊等公司都積極投入市場併購、瘋狂投資,因為面臨創新者的窘境,包袱太重無法持續創新,也因此了解到唯有不斷併購才能持續成長,繼續延長自己偉大的時光。

也有更多「聰明的人」進入科技創新領域,最聰明的人真的不是只想要做醫生,至少在中國大陸、美國都不是如此。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可預料未來五年的成長又會比過去五年來的更快速,將徹底把過去五年拋開,讓今日的一切數字顯得微不足道,預測雲端、大數據以及物聯網(IOT)、穿戴裝置將會是下個時代主流。

大數據已經不再只是讓數據上傳,而是可以事先預測、給予建議,數據分析將會領先於人類的預測能力,而電子商務將可取代傳統商務,O2O的服務也將取代產品服務,更將激化社會閒置的能力。

而搭配大數據的發展之下,物聯網也將勢必成為未來的科技主流,雖然相關的殺手級應用程式現在還沒有出現,但可以確保的是,其崛起將是必然之事,只是須留待創業者引起趨勢。

「未來」並不是我現在就能全盤掌握的,創新創業是快速而不可預測的,要了解未來趨勢需要多傾聽孩子的意見,因孩子於行動網路世代長大,對於創新科技比成人更加熟悉,許多新趨勢也比大人更早觀察到。

(本文為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於2015創新創業高峰論壇專題演講摘錄)



◆ 勞工健康中心 身心問題免費問
http://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99/644397

UDN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2015-01-15

勞動部與新北市合作成立全國首座「勞工健康服務中心」,今天在新北市五股區揭牌,未來勞工面臨職場身心問題,可到此尋求免費諮詢服務,甚至提供工作評估報告書,讓勞工可以向雇主爭取調整職務,及早預防。

勞動部表示,希望今年內可以在北中南都成立勞工健康服務中心,提升全國勞工職場身心衛生。

因應勞工新興職業病,去年7月上路的職業安全衛生法新增「防過勞條款」及「職場母性保護條款」,規定企業提供勞工相關健康維護措施,但法規只規定300人以上企業設立特約醫護人員駐診,占97%的中小企業資源相對匱乏,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設立首座勞工健康服務中心,協助中小企業勞工。

勞動部職業安全發展署署長傅還然表示,以往勞工安全衛生著重工地廠房工作場域安全設施,但新興職業病型態改變,例如工時過長,長期睡眠不足,感覺愈來愈累,此時若有職業病醫生提供諮詢,對企業及勞工都是一大助力,可以及早預防。

北區勞工健康服務中心位於新北市五股產業園區,服務對象包含勞工個人及企業,諮詢服務項目包含與CEO有約-成功企業秘訣、安全衛生諮詢與輔導、心理諮商、過勞預防、母性健康諮詢、健康管理與促進、配工與復工評估等。

新北市勞工局長謝政達表示,新北市很多責任制工時工作者,企業不喜歡打卡制,勞檢處就跟雇主協調,透過健康管理方式跟17家公司協議透過工時管理措施,讓勞工知道自己的工時,此一理念與勞工健康服務中心成立宗旨相同,希望從預防著手,維護勞工職場身心安全。

fsj 提到...

獅城札記/在印度建造一個新加坡
http://udn.com/news/story/6809/646296

聯合報 新加坡記者林以君 2015-01-16

新加坡和台灣一樣,本周都參加了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舉行的貿易展及投資峰會,新加坡派出一位相當於政務委員層級的官員,在東南部安得拉邦的行動更值得注意。

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易華仁專機扺達前,特地低空視察印度東南海岸,他們將協助印度在此地新建比新加坡國土大十倍的城市,當成是安得拉邦未來新首府,這城市是印度總理莫迪倡議的智慧城計畫。

易華仁說,印度東海岸發展潛力與製造業高度相關,在此地製造的產品不但供應印度,也出口到亞洲等地,物流運輸將是印度東海岸經貿命脈。

新加坡把自已「城市國家」建設經驗當成行銷利器,已在中國大陸蘇州、天津、廣州、重慶等地展現局部成果,過程雖不是都很順利,卻是新加坡在外國打天下的重要里程碑。如今新加坡打算在印度創造一個省級首府,的確需要勇氣及精準投資判斷,才能「無中生有」七三二五平方公里、相當於十倍新加坡國土面積的城市。

雙邊政府合作將決定這個新的省級首府能否誕生,若成功,有助於新加坡拓展在印度其他地區的鄉鎮建設、工業及資訊科技,或是水電、能源等基礎設施的生意。

和印度人做生意並不輕鬆,印度總理莫迪在古吉拉特貿易展上致辭也提到,「我的政府致力於創造一個可預測、透明和公平的環境」、「我們會做到讓經商比從前更容易」。新加坡清楚與印度交手的箇中甘苦,但他們更樂意任印度向東南亞發展的踏腳石。在商言商,新加坡和印度國土面積相差極大,互取所需開發各自商機時比的是怎麼動腦筋,不是國土大小。

新加坡商界常誇讚海外台商「機動、靈活,特別是開發陌生市場時,比瞻前顧後、一板一眼的新加坡商人顯得有衝勁」。這些形容,在印度參加古吉拉特貿易展的台灣代表團聽得更多,但和印度人交手時,怎麼端出比新加坡人更好的菜色,更值得期待。



◆ 透明計算 開創下一個計算時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16001043-260301

自由 2015年01月16日 資料來源:三湘都市報

1月9日,湖南長沙。中南大學校園內一片沸騰,校長張堯學領導完成的「透明計算──網路計算的模式及基礎理論研究」,在北京榮獲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張堯學在世界上率先提出將電腦資料的儲存、運算與管理分離的概念,繼而提出「透明計算」的理論。透明計算,是對占據電腦領域60年主導地位的馮.諾依曼結構傳統網路計算模式的首次突破,是地道的「中國創造」。

為電腦用戶端瘦身

清華大學教授、中南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58歲的張堯學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

這位出生湖南澧縣農村的中國科學家,初中畢業後,沒上過高中,自學40多天後,一舉考上了大學。

大學畢業後,前往日本求學,學成後進入清華大學教書。1994年,年僅38歲的他被破格聘為清華大學教授。他最廣為人知的發明,是1995年主持研製成功大陸首台網路路由器,並推動其產業化。他也因此被稱為「路由器之父」。

1991年,張堯學對電腦使用的繁瑣和複雜提出質疑,希望為用戶端「瘦身」。經過10餘年的艱難探索,2004年,張堯學正式提出「透明計算」的概念,其核心是將資料的存儲、計算與管理分離,將存儲放在伺服器端,通過網路以資料流程形式及時載入。

這一想法突破了傳統的馮.諾依曼結構的束縛,為電腦技術開闢了一個嶄新的研究領域和發展方向。

為什麼取名「透明」?「因為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研究,電腦的用戶端不僅『瘦身』了,而且能做更大的事,即通過網路無障礙獲取不同作業系統的各種服務。這些軟硬體、作業系統對用戶都是透明的,不是封閉的,所以取名『透明計算』」。

國外同業跟蹤研究

「透明計算」自2004年誕生後,引起國外同行的高度關注。

電腦領域頂級學術期刊刊發論文予以推介,國際第一本雲計算雜誌還出版了「透明計算」專輯。30多所國外大學和科研機構對「透明計算」進行跟蹤研究。美國英特爾公司自2007年起,成立專門隊伍持續研究並大力推廣「透明計算」。

在世界電腦研究領域,第一次出現由中國科學家原創成果引領研究方向的潮流。

英特爾高級副總裁詹睿妮評價:「透明計算」將引領下一個計算時代。

在移動互聯網和大資料時代,針對網路安全性低、作業系統等產業鏈容易受制於人、用戶不能在同一終端上跨平台操作等問題,「透明計算」提供了一個較好的解決方案。

2012年,基於「透明計算」思想研發的電腦作業系統「Trans OS」引爆國際電腦領域。這個網路「超人」,可以讓用戶通過小終端設備,獲取不同作業系統平台的各種服務。

比如,你有單位電腦、手機、iPad、家用筆記本電腦等移動終端,各個作業系統都不相同,但只要安裝了「透明計算」作業系統,你可在任何地點用任何終端進行操作,無需拷到U盤或存到郵箱。

按照「流式計算」方法,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能實現「裸機終端」──只有硬體,沒有軟體,所有軟體保存在用戶的透明伺服器上,根據用戶需要隨時「流下來」進行操作,用完後隨即「流走」,可以讓人能隨時隨地獲取服務。舉個簡單例子,如果把透明計算應用到智慧家居如空調、電視、冰箱等上面,我們都不需要太多的遙控器,一個就夠了。

「『透明計算』即自由、相容、穿越、跨平台、打破壁壘、共應用、共作業系統。」張堯學笑著說,「通俗地講, 『透明計算』相當於在網路世界中建立了一個新的『政府』。」

目前,「透明計算」已廣泛應用於軍事、教育、企業、醫院等各個領域。

小 靈 通透明計算

「透明計算」的提出,比西方的「雲計算」概念提出早了3年多的時間。其不僅具有「雲計算」所有的特色,而且更安全、更人性化。尤其是它創造全新概念的「超級作業系統」,解除了作業系統和硬體的捆綁關係。這是革命性的創新,有別於「雲計算」。

可以說,透明計算「先於雲計算、包含雲計算」。

※ 相關報導:

* An operating system in the cloud: TransOS could displace conventional desktop operating systems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2/10/121009111944.htm

A new-cloud based operating system for all kinds of computer is being developed by researchers in China. Details of the TransOS system are reported in a forthcoming special issue of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oud Computing.

fsj 提到...

科技新貴眼病變 學盲用電腦重生
http://udn.com/news/story/7326/648270

聯合報 記者鄭宏斌/台南報導 2015-01-17

我看到兩個蕭敬騰!30歲半導體製成工程師蔡承倫1年半前看蕭敬騰演唱會,發現自己眼前影像重疊,台上歌手一個變兩個,才發現罹患罕病結締組織病變;因血管失去彈性、擴張,壓迫視神經,導致複視。

蔡承倫成大研究所畢業後,進入台灣應用材料公司工作,曾獲百萬年薪。如今,一眼失明、一眼重度弱視,留職停薪長達1年,未來仍要面對腦部手術。他並不放棄,每天到台南市視障者生活重建中心擔任志工。

其實,蔡承倫在確診以前,已經罹患1年多的虹彩炎,眼睛模糊、畏光,使他的生活和工作品質大打折扣;他說, 不確定病因和過分的自我要求,罹患「強迫症」,生活籠罩在恐慌和焦慮當中。

面對病因,他笑說,因為結締組織病變第4型而壓迫到視神經,全世界只有18例、台灣首例,父母比他還不能接受。半年前接受左腦開刀,將腦血管替換手部血管,從失明恢復到弱視。未來能不能再回去工作?已經做好最壞打算。

伊甸社工黃嘉柔說,蔡承倫積極樂觀,很少有後天視障者,在失明後短時間就站起來,他認真學習盲用電腦系統,主動幫忙社工打資料,並給予後天失明的朋友心理支持,相當不易。



◆ 陸配學烘焙 激回鄉創業夢
http://udn.com/news/story/7322/643289

聯合報 記者鄭維真/台南報導 2015-01-15

大陸籍陸紹華5年前嫁來台灣,因身分關係,找工作時常被以「妳回去等通知」間接回拒。陸自信受打擊,一度沉淪賭博,後來接觸烘焙,激發她想自行創業,並期望將夢帶回家鄉。

陸紹華深覺自己在職場上受到層層阻礙,即使以前在大陸曾擔任會計,但來台後遲遲找不到白領工作,只能找早餐店、便當店或檳榔攤等勞力工作;她在便當店還要兼外送,對剛到台灣的她「記路名」實在不容易,因此經常迷路、耽誤送餐時間。她表示,雖然想往上爬,但無奈身分有別,難以融入群眾,之後一度沉淪賭博,輸掉之前的積蓄,讓她驚覺「該振作了!」

之後陸紹華接觸烘焙訓練班,發現台灣技術及創意比大陸優秀,激發她想培養一技之能創業,並打算把技術帶回大陸,與村落鄰居一起合作經營。

陸表示,台灣販售東西都採主動行銷的模式,大陸則是等人家上門,如果將經驗移到大陸,將勢必較其他人更有競爭力。

她說,大陸較少將麵包推廣到學校,因此她也會考慮將麵包以點心的型式,推到學校當下午茶,並結合公益、回饋社會,期望創業成功,「將夢帶回鄉」。

※ 相關報導:

* 32歲失業OL 烘出事業第二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17000407-260107

「人生一扇窗關了,另有一扇門為你而開」,32歲的「小儀」於外商公司工作7年多,5個月前突遭公司惡意資遣,頓覺失去希望,重新思索人生定位後,她轉投入烘焙課程訓練、考取丙級證照後,立志當上烘焙師傅,燃燒「麵包魂」!

* 太多人念餐旅學校 教部不准再增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48011

技職校院的餐旅科系學生近年人數大幅攀升,就業市場恐將供過於求,但工科、農業領域卻求才若渴。教育部將限制技職體系一○四學年的餐旅領域科系招生,不可高過前一學年;農工科系招生名額則禁止下降。技職校長希望高職端同步調整,也會協助提升餐旅學生專業度,爭取就業高薪。



◆ 台灣成為亞太矽谷的機會
http://udn.com/news/story/7338/648598

經濟日報 社論 2015-01-17

創新創業,近來成為政府經濟政策上最重要的課題,不僅國家發展委員會積極找地想成立創新創業園區,行政院毛治國院長更提出要打造台灣成為亞太矽谷的想法,台灣有機會嗎?憑藉的是什麼?

矽谷是美國最重要的創新創業聚落之一,除了創新人才匯集外,擁有強大的創投能量更是重點。台灣過去也曾是全球創投活躍度僅次於矽谷的地區,但曾幾何時,許多創投紛紛出走,幾乎可以用凋零來形容,原因當然很多,一說是創投優惠稅的取消,另外,也有許多創投抱怨,在台灣找不到好案子。

但我們認為,台灣創業投資的弱化,最大的責任應在於投資人自己眼光的短淺,大多只關注創業公司上市前最後一哩,而無心承擔創業初期的風險,就算真的有璞玉,也沒辦法慧眼看出,走著瞧公司(Gogolook)被LINE母公司高價買走,不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過去許多學者一直提倡建立台灣成為亞太那斯達克(Nasdaq)的主張,正是因為台灣中小型科技類股被認同度及本益比在亞洲最佳,但現在亞洲各國股市早就紛紛成立創櫃上市機制,因此就公司股票上市櫃直接金融的部分,台灣已不具有比較優勢。

現在政府再提成為亞太矽谷想法,有何絕招?目前公布重點包括,國發基金及科發基金結合海內外創投,成立台矽科技基金;科技部及經濟部成立「快速試製中心」;國發會設立國際創新創業園區,以及鬆綁法規,催生民間版的群眾募資平台等。從邏輯上來說,這些政策的實施不能說沒有幫助,但若說這些是台灣成為亞太矽谷的關鍵,那就太高估政策效益了,說實話,年輕人若等著政府政策落實,才來創業,早就失去先機了。

不過,雖然等不及政策落實,但台灣還是有機會成為亞太矽谷,主要的原因當然跟全球創新創業環境與台灣年輕人想法改變有關。過去十年視為劣勢的情況,現在卻可以透過網路翻轉為優勢,這也就是為何李開復會說,未來是屬於年輕人、屬於創新的小公司,因為他們是在網路世界裡長大的。

舉實例來說,過去台灣科技產業被批評太關注在硬體,但又不夠大、不夠標準,以致沒有能力創造大品牌,淪為品牌廠商的打工仔。但在網路世界,現在多的是有軟體及系統整合能力者,而擁有彈性製造者反而成為少數關鍵,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甚至中國大陸業者正方興未艾到台灣挖寶,因為,未來無論是穿戴式、物聯網或是智慧商品,都脫離不了虛實及軟硬整合。

另外,過去台灣產業長期從事設計代工ODM,只有技術創新能力,沒有市場嗅覺,產品開發出來,根本不知賣給誰,只好不斷參加商展、發明展,錢都燒光了,可能消費者都還沒看過。

但在網路時代,所有的B2B、B2C平台均已被架設起來,產品開發出來就直接丟到網路平台,有沒有價值,很快就可揭曉,哪有時間層層評審。同樣地,過去募資得看創投臉色,現在透過群眾募資,哪有時間等著層層評估檢視,政府限制群眾募資,沒關係,網路世界多的是,現在政府才在思考,早就慢了好幾拍。

再就年輕人想法的改變來說,過去我們很羨慕美國年輕人那麼有勇氣,為了創業而放棄學業,現在許多台大學生,也在做同樣的事,教育功能應該重新定位了,學校的價值,在於提供志同道合者的合作機會上,遠比一紙文憑重要。

目前政府的政策主軸,還是偏向競賽、菁英選拔,如此贏者永遠是少數,但透過網路平台創新創業,可以90%是贏家,不過,年輕人的網路世界實在不勞政府掛心,倒是在現實世界裡,如何協助年輕人有更多機會及視野結交到志同道合的人,政府應該可以幫上忙,例如,每年補助一定規模的青年學子,赴矽谷學研機構或實驗室,比從矽谷找幾家創投來台灣更重要。

fsj 提到...

宜蘭家扶媽媽 推出手工紅包袋
http://udn.com/news/story/7328/648284

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宜蘭報導 2015-01-17

宜蘭家扶中心媽媽們融入拼布工藝,一針一線縫製紅包袋,預計推出500個,昨天開放民眾認購,過年是紅包袋,過完年變錢包、萬用袋,多元使用。

宜蘭家扶中心扶助經濟弱勢家庭的媽媽,安排專業縫紉課學手藝,她們在中心的「愛心小舖」創作,並展售工藝作品,農曆新年,家扶媽媽設計並創作手作紅包袋,喜氣又環保。

手作紅包袋從裁布、燙布、縫製,完全手工,每名工藝媽媽每天平均只能縫15到20個,今年設計「綺麗絢漫」、「花開圓滿」、「百花齊放」等3種款式,選用亮麗花布,美觀又實用。

「都是一針一線縫出來的!」工藝媽媽張惠智笑說,縫製過程需慢工出細活,相當費眼力,但自己雙手創作能有些收入,很值得;司杰、李桂香也說,因為是手工,快不起來,馬虎不得,每件作品都很用心。

宜蘭家扶中心主任謝曉雯說,「愛心小舖」提供家扶工藝媽媽們學習的機會、並展現能力與自信,期待社會鼓勵與肯定。

手工紅包袋限量500個,每個售價260元,訂購電話(03)9322591。



◆ 真實人生 砍掉不能重練
http://udn.com/news/story/7339/650226

聯合報 顏君憲/心輔志工(台南市) 2015-01-18

就快要到每年與親戚好友在家圍爐的日子了,原本專屬的碗筷,如今只能永遠擺在烘碗機裡……。

上網搜尋關鍵字「自殺」,馬上彈出「母不准兒買3C產品」及「男女朋友吵架鬧不合」,兩起案件最後都選擇輕生這條不歸路,令人不勝唏噓;接踵而至的自我傷害事件,同樣都是對未來感到迷惘或失望。但筆者認為,自殺,絕對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

當今社會變化萬千,失業人口高居不下、夫妻離婚率節節上升、職場上的壓力與日俱增等等,造成當今青年社會支持度低、自我認同的混淆,且線上電玩遊戲的盛行,居然被誤認為「死亡」是遊戲唯一結束的辦法,甚至認為是另一個遊戲的開始,扭曲死亡的概念。

人生啊,不是砍掉就能重練的。

在幾起自殺案件當中,看似沒有關聯,其實不難發現死者都在生活中累積許多的負面事件,產生錯誤的認知、行為和情緒採取因應策略。筆者認為,父母應給予子女適當的關心和支持,建立親密的家庭關係,暢通親子間的溝通管道;學校也應充分讓學生知道在面對緊張壓力時,如何正向積極地面對,例如有適當的情緒發洩管道、參與多元化的活動以適時抒發壓力。

「活著,就能夠改變一切」,勵志電影的橋段每個人都懂,卻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正值青春歲月,輕易放棄生命,令人感嘆不已!也提醒我們,防治工作必須靠大家攜手合作,關懷及妥善照顧每一個孩子,讓他們能夠在一個有活力、有朝氣、有尊嚴的環境裡生存。

我想告訴年輕人,生命當中有無限可能,或許就在下一個轉角,那扇明亮的大門,正打開迎接你,在沒有發掘搞清楚以前,你怎麼捨得放下家人為你擺的碗筷?

※ 相關報導:

* 企業延攬人才 CSR成人氣指標
http://udn.com/news/story/7239/643159

食安、氣爆等事件爆發後,主管機關對企業社會責任(CSR)重視度大增,並分階段訂定強制性規範。資誠會計師事務所表示,去年已經有151家企業編製CSR報告書,調查發現,最關注CSR報告書的是員工,CSR已成企業延攬人才的指標。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營運長周建宏以資誠徵才為例,求職者不僅關心薪資福利等待遇,還特別注重資誠對CSR的重視度,包括CSR相關業務的發展程度。

* 基本工資之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18000109-260209

美國提高基本工資的角力戰場,今年將移轉到城市,如洛杉磯、紐約等。

就這個議題,美國今年在全國及州的層級都已不可為,因持反對立場的共和黨已完全掌控聯邦國會,而美國今年又沒什麼州層級選舉。

然而許多城市,在背後有歐巴馬政府的鼓勵,前面又有西雅圖、芝加哥及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市(Louisville)在去年通過提高個別城市基本工資做為號召下,正摩拳擦掌準備迎接新角力戰。

* 美國都會再復興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18000111-260209

....隨著美國就業市場復甦加速,許多專家預期城市吸引力還會持續增強,部分原因是在某些成長快速的領域,例如科技公司已經回流至都市。例如租車App服務公司優步(Uber)、推特與網路住宿預訂公司Airbnb都選擇在舊金山進行擴張,而非矽谷的鄰近郊區。

....專家解釋,往都市流動的趨勢日益明顯,主要受惠於就業機會的增加。對於想要網羅最優秀人才的企業而言,選擇正確的辦公地點,讓他們擁有比其他企業更大優勢。

專門對企業提供辦公室合適地點的顧問公司Hickey執行長海克利指出,企業多追隨人才所在之處,然而目前這些人才多聚集於都會區。

不過這並非意味郊區將就此凋落。目前住在郊區的美國民眾人口依然多過於都市,該趨勢似乎短期間並不會反轉。不過在最近4年,都市人口的成長速度的確略高於郊區。

fsj 提到...

1%>99% 明年富人擁世界逾半財富(節錄)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53825

聯合報 編譯馮克芸/綜合報導 2015-01-20

非政府組織樂施會十九日發布報告指出,世界財富分配不均情況日益嚴重,全球百分之一巨富很可能在明年首度超越其他百分之九十九人口,掌控全球總財富的半數以上。

報告指出,全球百分之一巨富的財富,於二○○九年占全球總財富百分之四十四,去年則增加為百分四十八。以當前趨勢來看,全球百分之一巨富、約數百萬人的總財富,很可能在明年就超越全球其他百分之九十九人口的財富總和,掌控半數以上世界財富。

....樂施會執行董事溫妮.拜安伊瑪說,全球現有超過十億人,每天生活費不到台幣四十元。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國情咨文重點 歐巴馬:稅改救中產階級
http://udn.com/news/story/6813/653828

歐巴馬預定於美東時間廿日晚間九時(台北時間廿一日上午十時)向美國國會聯席會議發表國情咨文演說。歐巴馬將在演說中,遊說國會通過調高富人稅、造福中產階級的計畫。歐巴馬二○○九年就任後,他一直口口聲聲說,要讓中產階級就業機會恢復到金融海嘯前的水準,這是去年他發表國情咨文時的主題,預料也會成為廿日國情咨文的重點。官員透露,歐巴馬會提議對資本利得和大型金融機構課更多稅,目標是要收到三千兩百億美元,改善中產階級的生活。

* 全美4600萬人 靠糧食券度日
http://udn.com/news/story/6813/652567

在經濟成長持續緩慢之際,農業部的資料顯示,全美估計約有4600萬人依賴糧食券(food stamp)度日,其中以華府地區所占的人口比率最高。

* 逾半學童來自貧戶 全美首見
http://udn.com/news/story/6813/652570

南方教育基金會(Southern Education Foundation)的研究報告指出,全國過半數兒童有資格獲得免費或低收費的學校午餐,這種情況為美國近期歷史所未見。

報告發現,2013年有51%學生來自低收入家庭。

* Medicaid助貧童 成年後回饋多
http://udn.com/news/story/6813/652550

一項獨特、龐大的研究發現,納稅人協助低收入家庭的兒童擁有更健康的生活,可讓這些兒童在成年後更有成就,因此他們 可繳納更多稅,其中一部分可彌補政府對貧窮家庭付出的成本。

該研究是由耶魯大學經濟學家和財政部分析師組成的小組,以確認聯邦和州府對低收入家庭提供的健康照顧援助計畫,亦即「醫療補助計畫」(Medicaid),對受益者一生的影響,結果獲得三個驚人的發現。



◆ 盛治仁/改變環境 從誠實面對自己開始
http://udn.com/news/story/7340/653851

聯合報 盛治仁 2015-01-20

最近有機會聆聽黑幼龍先生的演講,深感獲益良多。其中讓我最印象深刻的部分,是主講人一連串的五個問題,請聽眾自行回答。

我是誰?我最引以為傲的事情為何?我最喜歡做什麼事?什麼事我做得最好?我最該做什麼?如果能夠定下心來,好好思索這些問題的答案,當能更加了解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上的取捨。

我們同時都擁有多重身分,究竟會寫下哪些,就透露了自我認定的優先順序。對自己人生的哪些事情感到驕傲,哪些事情會引起自己的興趣,讓我們自我探索生活或工作上偏好的面向。最後兩個問題則讓自己思考自己最在行的事,究竟是什麼,以及自認人生應該投入哪個領域。我們會做的事,不見得真心喜歡;有熱情的事,往往現實環境又不見得給我們機會來從事。說老實話,工作了這麼久,其實從來沒有問過自己這些問題,許多的工作都是諸多外在因素和環境引導所造成,但是卻不是從對自己內在的檢視出發後的結果。所以當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特別覺得有趣且有啟發性,看到了自己從未想過的面向,也婉惜年輕時沒有機會被引導認真面對這些問題。

我們的教育環境,往往重視背誦性知識的傳遞,而較少理解或啟發式的教法,更遑論教育過程中,設計課程讓學生透過各種方法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長處缺點,以及興趣喜好。因為唯有這樣,才能讓人適才適性適所地發展。

學校教的東西,往往著重在能夠用考試的方式測出來的內容。但是考試能考的知識,跟未來出社會後所需要的能力和態度幾乎都不相關。畢竟英文數學或物理化學再好,也比不上了解自己的性向和能力更重要,但我們讓孩子們自我探索的時間和方法,還要大幅加強。在教育升學制度無法短期內改變的現實下,家庭要更加努力發揮這一方面的功能。

另外一個我聽完演講後的感受,則是我們花了很多的時間認識外在環境,想要改變外在環境,或改變別人,但是卻較少嘗試認識自己或改變自己。有許多時候,自我的改變才是真正改變的起點。坦白說個很丟臉的例子,自己喜歡看電視,卻經常要孩子不要看;自己持續滑手機,又要孩子不要碰。再多的言教,都比不上實際的身教。自己能改變,才可能去改變孩子。這個邏輯,不僅適用於親子關係,我想在夫妻相處或職場互動上,應該也都是可行的。

還有一個我覺得很重要的聯想,就是除了應該認識自己,還應該瞭解跟我們相處的他人眼中的自己又是如何,中間的落差有多大。這能夠幫助我們發展較和諧的人際關係並培養同理心,多從他人的角度看自己。

所以除了上述問題之外,我們可以再追問下列問題:我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變?我有沒有能力和意願改變?真的要改變要如何做起?別人如何看我?和我自己認知的落差原因為何?我該如何作為來降低這個落差?當我和別人意見不同時,如何能夠先從他人的角度思考?

所有的問題都沒有簡單的答案,正如實際人生一樣。願意認識自己、誠實面對自己,是所有可能改變的第一步。改變自己,則是改變外在環境或他人最重要的啟動關鍵。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真是一門知易行難,又必須天天操練的功課。(作者為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



◆ 經營心法-創業者的4個關鍵思想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20000343-260207

工商時報 2015年01月20日 傅安國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說:「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是故,創業者的覺醒,靠的應是避免獨斷獨行的我執;思考則是來自在市場上多看多聽,善用成慣性know how的一種心智自發性的啟動引擎。

在面對經營管理問題時,康諾(Roger Connors)與史密斯(Tom Smith)在最新著作《改變文化,改變賽局》(Change the Culture,Change the Game)中指出,4要當責之承擔:正視它(See it)、擁有它(Own it)、解決它(Solve it)、完成它(Do it),可以當作創業者有效的覺醒和思考技法。

開店容易,永續經營不易。小米科技的雷軍曾說:「創業要大成,一定要找到能讓豬飛上天的風口,勤奮加努力、堅持等,這些都只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更關鍵的是能在對的時候做對會做對的事。」

畢竟,品牌經營想要持盈保泰,考量和執行的要項太多,如果創業(經營者)個人經驗不足或偏頗有失,誤判和對等符實的機率各會是多少?準創業者能否能廣納善言,客觀評斷出對錯?再行做出相關決策與執行?實是攸關品牌經營成敗的關鍵。(本文作者為經濟部創業圓夢計劃創業輔導顧問)

fsj 提到...

13歲少年矽谷創業 研發盲文印表機
http://udn.com/news/story/6812/655769

中央社 加州聖克拉拉20日綜合外電報導 2015-01-20

在矽谷,要成為創業家永遠不嫌早,13歲的舒伯罕(Shubham Banerjee)就是最佳印證。

美聯社報導,舒伯罕創立一家公司,要研發列印盲文的低價機器。科技大廠英特爾最近對舒伯罕這家新創公司Braigo Labs進行投資。

舒伯罕去年問父母,盲人如何閱讀。他的父母回答,「自己上網Google」。他後來為了學校科展計畫用樂高做了一台盲文印表機。

他接著在網路上做了一點研究,驚訝發現盲文印表機至少要價2000美元,對大多數盲人讀者太昂貴,尤其開發中國家。

舒伯罕希望研發出要價約350美元、僅重數磅的桌上型盲人印表機。既有的盲人印表機重量可達逾20磅(9公斤)。舒伯罕的盲人印表機將可從個人電腦或電子裝置把盲人閱讀材料列印在紙上,用的是點字,而非墨水。

※ 相關報導:

* 山上農婦巧製鳳梨酥 熱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21000593-260107

一般民眾想到鳳梨,大都認為只有關廟地區出產的才是好產品,其實台南市有很多地方都有種植鳳梨,山上區農會為了與關廟鳳梨區隔,利用農閒時聘請一群農婦用手工製作古早味、無添加物的鳳梨酥,因此意外熱銷。

* 創新創業園區選址 柯文哲讓步
http://udn.com/news/story/6655/656457

爭議一時的創新創業園區選址終於定案,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昨(20)日二度拜會台北市長柯文哲,雙方就創新創業園區落腳台北市花博園區一事達成共識,確認將利用花博園區打造「台北小矽谷」,花博園區整修為創新創業園區的費用將由國發基金支出。



◆ 勞工債權 提升至第一順位(節錄)
http://udn.com/news/story/7243/656147

經濟日報 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 2015-01-21

立法院院會昨(20)日三讀通過勞基法修正案,擴大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墊償範圍,將雇主積欠勞工舊制退休金、新舊制資遣費等納入,並將勞工債權提升至第一順位,與銀行抵押權等同,且按其債權比例受清償,被稱為「華隆條款」,自總統公告後八個月實施。

因應墊償範圍擴大,雇主法定提繳費率由現行萬分之10增至萬分之15。

修正案規定,雇主應依勞工每月薪資總額2%至15%按月提撥勞工退休準備金,違者處2至30萬元罰鍰,並公布事業單位名稱、負責人姓名,且未改善將按次處罰。

雇主應於每年年度終了前,檢視退休準備金專戶提撥狀況,若估算餘額不足支付次年勞工退休金額,應在次年度3月前提撥差額,違者處9至45萬元罰鍰。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2019年前全球失業者逾2.12億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21000093-260203

CNBC.com報導,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周二提出的新報告,全球失業者在未來5年勢必將會增加,而預測在今年內就將增加300萬個失業者。

這份名為「全球就業及社會展望與趨勢」的報告指出,全球就業市場未來幾年將持續惡化,而所得不均加劇,及年輕人失業問題嚴重,將激生更多社會不安。

fsj 提到...

台灣移民之子爆紅 躍上美國螢光幕
http://udn.com/news/story/6813/659518

聯合晚報 本報系華盛頓特派員許惠敏/21日電 2015-01-22

台灣移民之子在美開刈包店爆紅的故事,將躍上美國主流電視頻道。ABC電視台以台灣移民之子黃頤銘(Eddie Huang)一家移民故事為背景拍攝的全新喜劇「菜鳥移民」 (Fresh Off The Boat),首季13集已殺青,下月4日在美放映;黃頤銘21日在華府表示,從台灣移民之子到開刈包店、寫自傳、到拍成黃金檔影集,一切都非自己所預料,「作夢也沒想到自己會成為美國影劇圈闖出名堂的明星。」

從小順從父母期望讀書,拿到律師執照不久卻被裁員,不顧家人反對學做廚師,黃頤銘在曼哈頓下城租下500英尺見方的店面開起台式刈包店而爆紅。

「開刈包店是為了要有個發聲的平台」,他說,開店以前的人生,他沉默、沒有發言權,「我相信自己是有遠見,但看不到這樣(指「菜鳥移民」)的結果。」

黃頤銘說,這部前所未有的新影集也是他發聲的新平台,從自傳的視角出發,期望透過劇中的文化碰撞,激起更多的對話。1982年出生的黃頤銘,2013年出版自傳「菜鳥移民」後,開始涉足脫口秀,短短不到兩年從名廚變成名嘴。

黃頤銘和菜鳥移民的製片、編劇、男女主角,21日出席新劇發表記者會。黃頤銘說,影集摩登家庭(Modern Family)出色的角色詮釋,能擄獲人心;同樣的,「菜鳥移民」影集家庭成員各有特色、互相衝撞,將能贏得普羅大眾共鳴,再塑造一個影視界的新美國。

男主角Randall Park飾演黃頤銘的爸爸,他之前在電影「名嘴出任務」(The Interview) 飾演金正恩一角,今天記者會中備受注目;他說,這次角色和演出金正恩是兩極的經驗,他11歲隨父母移民洛杉磯,父親開相片沖洗店養活一家,詮釋黃頤銘爸爸,讓他總不經意地想起自己爸爸的「努力、顧家」。

製片馬勁騰是香港移民,曾製作多部好萊塢喜劇片,讀了黃頤銘的自傳後,覺得心有戚戚而決定改編成電影。

為何拍成喜劇?馬勁騰說,一方面因喜劇是他自己擅長,一方面也是讓主流看到華裔幽默的一面,「文化衝撞不必然是負面,生活中可帶來很多笑點。」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臉書產值達2千億美元 帶來450萬工作機會http://udn.com/news/story/6811/658751

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委託的研究指出,臉書去年在世界各地創造450萬個工作,為全球經濟貢獻2,270億美元產值。

由顧問業者德勤(Deloitte)做的這項研究說,臉書創造的就業遍布印度、巴西和澳洲等世界各國,但這些人並非為臉書工作,而是臉書帶來的相關就業機會,如社群媒體行銷、軟體開發人員,甚至網路設備製造業者等間接工作機會。

* 指望1%富豪解決貧富不均?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58709

約兩千五百位世界政治和企業領袖廿一日起齊聚瑞士達佛斯,參加為期五天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本屆重點包括恐怖攻擊、烏克蘭危機、歐洲央行購債計畫、氣候變遷、同性戀權益等,堪稱包羅萬象,其中有關消除全球財富不均現象,特別引發批評與嘲諷。....部分與會的富豪投資人及企業執行長在本國反對提高企業稅,卻在論壇上倡言「共享及關懷」。

* 美經濟復甦果實 中產階級吃不到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58772

....美國富裕階級近幾十年來收入成長的比率極不相稱,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塞斯教授認為,雖然這些人在經濟衰退時期蒙受鉅額損失,但他們在接下來的復甦時期不只是把損失補回來。頂端1%的富豪,2009至2012年間所得激增31.4%,但99%的美國人僅微幅成長0.4%。

* 補休新制 228適用首例
http://udn.com/news/story/7266/659498

勞動部去年底送給勞工小確幸,函釋今年起,凡國定假日遇「休息日」,勞工可補休一天,今年2月28日成為第一個適用假日,周休二日勞工可比照公務員自2月27日起連休三天。由於公布時間太晚,很多民間日曆印製不及出現落差,勞動部提醒勞工注意權益。



◆ 社論-科技創新的迷思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22000067-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01月22日 本報訊

新年伊始,幾乎所有科技趨勢分析都預言,今年將是穿戴式裝置百花齊放、物聯網蓬勃發展的一年,當萬事萬物緊密相連、智慧運算無所不在,它對個人、組織與企業運作,都將帶來創造性破壞。換言之,人類社會為了迎頭趕上自己的創新,必須破壞既有運作模式;對於技術驅動端而言,這意味著龐大的新商機,對於消費端而言,這似乎又是項「跟不上時代就落伍」的單向選擇。

做為資通訊代工重鎮的台灣,更存在著汲汲於創新的焦慮感。不僅科技業擔心被後浪淹沒,從政治人物到芸芸眾生,至少在口頭上,大都認為「求新求變」才是進步的表徵。如果有人捍衛現況,就被斥為陳腐保守、袒護既得利益者。在這種氛圍下,我們不再鼓勵「聽媽媽的話」,而是要聽「婉君」(網軍)的話。

然而,科技無止盡地創新,就永遠是對的嗎?創新又是誰說了算?人類累積數千年的古老智慧,就真的不值一顧了嗎?在穿戴裝置的大好勢頭上,網路搜尋引擎龍頭谷歌近日決定停售第一代Google Glass,看似逆潮流,卻有如當頭棒喝,值得創新至上論者深思。

一年半前,當谷歌信心滿滿,視智慧眼鏡為下一個殺手級產品,我們即曾提醒,當開發者企圖將科技與人體合而為一,其潛藏的動機已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演化到「科技足以煽動人性」,其對於人類生活的「殺傷力」不容忽視。

無奈的是,標榜「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的芬蘭國寶諾基亞,沒跟上網路大潮,敗陣於後起之秀的機海戰,2013年9月被迫將行動通訊業務賣給微軟。與此同時,牢牢發揮網路優勢的谷歌卻過關斬將,股價一度突破1,000美元,並在上市十周年的2014年4月風光分割股票。

根據統計,谷歌在2004年8月19日以每股85美元IPO,股價在2014年2月11日締造1,191美元新高,十年大漲13倍,同期間漲幅僅次於蘋果等10檔個股。儘管谷歌股票一分為二後,股價折半,但當時分析師普遍認為,隨著獲利不斷攀升,其本益比反降至20倍左右,遠低於上市時的52倍,後市大有可為。

谷歌如此亮眼的營運與股價表現,似乎打臉我們的示警。然而,耐人尋味的是,在十周年分水嶺之後,該公司股價卻開始走下坡,由於缺席今年初的消費性電子展(CES),被譏為最大輸家之一,更導致股價在上周初一度跌破500美元關卡,較調整後的歷史天價大幅拉回逾17%,離下跌兩成的熊市門檻僅差數步。

缺席CES,並不意味谷歌停止創新。相反的,該公司近年創新不斷,從Google Glass、無人機,到無人自駕車,無一不是放長線的大投資,卻也無一不引起爭議。無人自駕車離商轉還有遙遠路程,暫且不論,Google Glass從一開始就挑戰個人隱私與安全性,儘管躍躍欲試者眾,但店家、律師到民代的反對聲浪亦不絕於耳,在實際銷售欠佳下,終於迫使谷歌停售第一代產品。至於無人機,雖已在澳洲展開實測,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以飛航和陸地安全為由,仍禁止境內私有無人機的飛行。儘管業者不斷以出走海外相逼,但FAA迄未鬆動立場,且就算願意此刻即啟動修法,恐怕也要耗費數年時間。

當然,有人會說谷歌只是不做眼鏡(硬體),未來把精力專注於系統平台(軟體)的建構,反而更有利於其他穿戴式裝置的連網運用。但我們寧願將此舉視為省思「科技vs.人文」的契機:有能力做,與該不該做,是兩回事;物役於人,與人役於物,更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以如今喊得震天價響的開放資料與大數據為例,兩者都是在網路全球化之後,各國才有能力做的事,政商學界論及其重要性,最崇高的訴求都在造福人群。但更貼近事實的潛台詞卻往往是,為了更精準地掌握消費者、選民,以便賺取更多錢財、爭取更多選票。因此,主事者在法規鬆綁的決策上,就該慎防被「創新」所誘,以免過猶不及。

同理,類似無人機、優步(Uber)這類創新應用,遊走在法律灰色地帶,或對既有運作機制形成干擾,或對既有業者造成威脅(況且受Uber衝擊的傳統計程車司機絕非具優勢的既得利益者)。因此,主事者在追求法規與時俱進的同時,也該慎防被「創新」所誘,以免戕害法制精神,得不償失。

再以引發熱議的「工業4.0」為例,用「人」的智慧去掉「人」的勞動,是智慧製造的精髓。理論上,當機器取代人力,機器間又可透過智慧對話,提高產銷效率,人力就可轉往更高階的運作。但在實務面,卻潛藏人役於物的風險,且絕非危言聳聽。這也是何以英國物理學大師霍金、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人工智慧(AI)教授羅素、麻省理工學院宇宙學家泰格馬克、物理系教授威爾扎克,以及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從去年迄今會再三警告世人,AI在可見的未來就將難以被人類掌控,並可能釀成像電影《魔鬼終結者》般的大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