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1

留得青山在

◆ 臭氧破洞縮小 二氧化碳濃度反升
http://udn.com/news/story/9/893602

台灣醒報 記者張振鴻╱台北報導 2015-05-10

南極臭氧層破洞變小,但同時二氧化碳濃度卻創新高!近日美國NASA的衛星資料顯示,地球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洞已逐漸縮小中,有望在世紀末完全修復,並降低人們因太陽輻射而罹病的風險。不過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卻表示,地球大氣內的二氧化碳濃度超過400ppm,是數百萬年來的新高。

【臭氧層破洞縮小】

英國新聞網站《Wired》報導,NASA的衛星拍照顯示,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洞已比往年縮小,依照估計,到了2040年時破洞面積會維持在3千1百萬平方公里以下,正式脫離「危險」的範圍,到了本世紀末時,有機會完全修復。此項發現可以說是自1987年訂定蒙特婁議定書,針對氟氯碳化物的管制後,全球在環保作為上的一大勝利。

NASA表示,過去偶爾也有觀測到臭氧層破洞有縮小的跡象,但由於破洞面積的大小與南極當年的氣溫變化有很深的影響,因此科學家一直不敢斷然肯定破洞的狀況是否有所改善。直到近年NASA利用AURA衛星長期觀測並收集數據,才敢出面證實臭氧層破洞面積確實已從先前穩定大小的狀態,轉為逐年縮小的情形,可望改善人們因太陽輻射而罹患各種疾病的危險。

【二氧化碳濃度升】

不過《今日美國》報導,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同時也公布了相關大氣資料,顯示地球今年3月的月平均二氧化碳濃度首度超過了400ppm,創地球數百萬年以來的新高。NOAA科學家彼得坦斯說,二氧化碳濃度不斷提升,首當其衝的影響便是使得溫室效應隨之發酵,全球溫度將會一直飆高。

彼得坦斯表示,在以石油、天然氣與煤生產能源的過程中,二氧化碳與甲烷不斷被排出,因此二氧化碳濃度升高的問題並不像臭氧層破洞來得容易處理,這中間牽扯了太多經濟與能源議題。彼得坦斯指出,依照目前發展,年平均超過400ppm也是遲早的事。

NOAA估計,若要停止二氧化碳濃度繼續上升,全球就必須立即減少80%的石化燃料排放,但這根本是做不到的事情。依照目前狀況來看,即便臭氧層破洞的問題可以在百年內獲得解決,但除非各國提出有效的二氧化碳減排計畫,否則二氧化碳濃度提高所造成的各項氣候變遷,可能會是更迫切面臨的危機。

※ 相關報導:

* 雙颱無用? 吳德榮:5月沒有解旱颱
http://udn.com/news/story/1/892939

太平洋海面有雙颱,不過,中央大學大氣系副教授吳德榮指出,5月沒有解旱的颱風,第7號白海豚甚至可能改變周遭環境,影響高壓位置,週六前大範圍降雨發生機率低。



◆ 別出門 「花粉海嘯」狂襲美東北
http://udn.com/news/story/6813/891890

世界日報 編譯黃秀媛/綜合8日電  2015-05-10

經過酷寒的嚴冬,春天又來得遲,再加上氣候變遷影響湧現,形成「花粉海嘯」,狂襲美國東北部,過敏的已經感受到比往年強烈的花粉季,讓對花粉過敏的民眾日子很不好過。更壞的消息是,最嚴重的季節還沒到。

國家廣播公司(NBC)報導說,開春後白楊木、赤楊和梣樹相繼開花,橡樹和樺樹等「花粉惡霸」也來趕熱鬧,青草花粉也將接踵而至。到底有多嚴重?看停在路旁的汽車輛輛都被綠色微粒覆蓋,即可見一斑。

紐約過敏和氣喘照護醫療主管貝塞特(Clifford Bassett)說,這是三連環重擊,初春和仲春的草木花粉同時出現,讓有過敏症的人非常難過。

他說,樹根在冬季雨雪滋潤下引發強烈反應,導致現在濃密的花粉四處紛飛,在門廊窗台留下綠色痕跡。

貝塞特說,即使住在都市叢林都未必逃得過,因為空氣污染讓人更容易過敏。

在紐約復敦大學自然科學系執教,並主持兩座花粉檢驗站的羅賓森(Guy Robinson)說,情況很糟,連汽車都沾滿花粉。不過,他說,5月第一個星期花粉數量還沒有高到破紀錄程度。

這是否表示情況還會惡化?

專家說,有過敏的人應該注意花粉數量,花粉特別多時最好不要出門,在屋子裡運動,並使用空調。出門要載帽子和太陽眼鏡。

有過敏症的人,清潔打掃應注意幾個要訣:如住在郊區,不要把衣物晾在戶外;出外回到室內應該洗臉;沾了花粉的衣服不要帶進臥房;地面保持清潔;為養在室內的常春藤等植物吸塵。

如有綠色花粉飄到門廊,不要用掃把去掃,用水沖掉,或是用濕抹布抹掉。



◆ 尼國強震後 喜馬拉雅山矮了一公尺
http://udn.com/news/story/5/893578

聯合報 記者陳韻涵╱即時報導 2015-05-10

英國廣播公司10日報導,科學家透過衛星影像量測,發現喜馬拉雅山在四月底的尼泊爾大地震後,矮了一公尺。但科學家表示,地殼活動將讓喜馬拉雅山緩慢隆起,平衡因地震沉降的高度。科學家表示,喜馬拉雅山高度下降最明顯之處為藍塘群峰(Langtang Himal),受影響的直線距離綿延80到100公里。

尼泊爾4月25日發生規模7.8強震,造成8010人死亡、1萬8946人受傷,為尼國1934年強震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震災。藍塘群峰是最接近尼國首都加德滿都的雪山;曾為熱門登山中繼站的藍塘村在此次地震中滅村,搜救隊至少尋獲51具遺體。



◆ 南亞》馬爾地夫成垃圾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10000187-260210

工商時報 2015年05月10日 李鐏龍

The amount dumped has reached at least 500 tonnes per day and there is little prospect of rubbish volumes declining.

為於印度洋主要航線上的馬爾地夫(Maldives),是個由低平珊瑚島所組成的國家,境內鮮少有高過海平面2公尺之處,只有一個例外,就是被謔稱為「垃圾島」的斯拉夫士(Thilafushi)礁島:一個曾經很原始的潟湖,現在卻是座15公尺高的垃圾島。

■馬爾地夫因地球暖化而有遭海水吞噬之虞,但現在卻可能先被其觀光業帶來的巨量垃圾給淹沒。

馬爾地夫以其熱帶群島的魅力,靠著天然美景及海洋生態,每年招徠超過百萬名觀光客。但在其原始風貌的背後,卻衍生著許多愈來愈緊迫及廣泛的環保問題。

人口稠密的首都馬利市(Maled),每天產生的汙水,未經處理就排放在離海岸200公尺處的近海,然後被海流直接沖回來。

供應馬利市所有用水的唯一一座海水淡化廠,已在2014年報銷,以至於碰上緊急需求時,必須從鄰近國家空運而來。

斯拉夫士 成垃圾歸宿

位在馬利市附近的斯拉夫士島,因淪為馬爾地夫大多數未經處理垃圾的歸宿,而已成為日益惡化的環保毒瘤,歷經數任政府都束手無策。

馬爾地夫觀光部長艾迪布(Ahmed Adeeb)說:「斯拉夫士是個環境災難,已經在摧毀馬爾地夫的招牌了。」

斯拉夫士島上,有數以百計的外來勞工,在毫無安全防護裝備下,辛勤地處理及焚燒成堆的垃圾,其中不乏電池、石棉及未經處理的醫療廢棄物。

塑膠瓶、空食品罐及結塊的垃圾,不斷從斯拉夫士島流向印度洋,一團團煙霧也不斷從各悶燒的垃圾丘上冒出,都見證了馬爾地夫這個微小的開發中國家,為其經濟繁榮及人口成長,所付出的慘痛代價。

應運馬爾地夫的觀光業快度成長,斯拉夫士也在1992年開始「填海造陸」。從那以來,馬爾地夫105個觀光度假村中的許多景點,及馬利市本身,就一直以斯拉夫士為垃圾的最終歸宿。

經濟成長的慘痛代價

傾倒在斯拉夫士的垃圾量,已達到至少每天500噸。隨著觀光客人數持續增加,其垃圾量減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到2014年止的10年之間,馬爾地夫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翻增逾倍,今年預估將成長10%。這大體上歸功於觀光產業,其已占馬爾地夫GDP的30%。

然而,斯拉夫士的垃圾,已開始侵入鄰近的度假村及潛水水域,更升高解決環保問題的急迫感。

馬爾地夫總統雅明(Abdulla Yameen)的政府,計畫在5月招標發包初階段的垃圾分類工作,接著第2階段將計畫把垃圾轉化為生質能源。但環保人士對其成效存疑。

馬爾地夫有愈來愈多的度假村,試著自力救濟。

該國第1個度假村庫魯巴(Kurumba)有個廢棄物管理計畫,已將其垃圾量減少70%。

由One & Only國際飯店集團經營的Reethi Rah度假村,已設立自有的太陽能電、堆肥及回收機制。

由地中海俱樂部(Club Med)經營的Finolhu Villas度假村,已由太陽能供電,並尋求透過回收與再利用,達成「零廢棄物」。

※ 相關報導:

文明的極限?
環境中的不速之客

20 則留言:

fsj 提到...

尼泊爾震災嚴重 90%文化遺產毀損
http://udn.com/news/story/7014/896776

聯合報 2015-05-12

4月25日,尼泊爾發生規模7.8強震,是當地80年來最強的地震。截至目前有超過7000人死亡,約有14000人受傷,高達300萬人無家可歸,同時有多處建築物倒塌,淪為碎石瓦礫與木頭碎片。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Katmandu)原本散佈許多印度教、佛教寺廟與歷史遺跡,每年約吸引80萬外國旅客,但經歷這場強震後,約有90%的歷史建築毀損。

「這些文化遺產是祖先給予的禮物,幫助尼泊爾的觀光事業。」尼泊爾國家文化部考古局(Archaeology Department of Nepal)局長達哈爾(Bhesh Narayan Dahal)表示,重建文化遺產是必要的,因為這是尼泊爾的驕傲,但需要五到七年時間以及數百萬美元才能完整修復。

尼泊爾總理蘇希・寇瑞拉(Sushil Koirala)表示,政府的首要任務是搶救受震災影響的人民,但也誓言重建所有具有歷史與宗教價值的古建築。

地標達拉哈拉塔原9層樓高 只剩基座

知名地標達拉哈拉塔(Dharahara tower)建造於1832年,融合蒙兀兒帝國與歐洲建築風格,擁有純白的外觀與213階的螺旋階梯,約有9層樓高,是加德滿都最高的塔樓,可以俯瞰整座城市的景色,但經歷強震後,現在只剩下基座。

維特莎拉‧杜兒卡女神廟(Vatsala Durga Temple)約建於18世紀初,建材皆為石頭,門前各有一對大象與獅子雕像守護,右方還有一座小鐘樓,廟內屋頂梁柱則佈滿性愛雕刻,讓人感受生育的重要性,但現在整棟建築物全部塌陷,只剩一堆石材零散,面目全非。

蘇瓦揚布拿佛塔(Swayambhunath Stupa)建造年代可追溯自西元5世紀,於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建築形式具有西藏風格,塔基為純白色,塔身是金黃色,四周密佈經塔、神像與經輪,塔樓頂端四面各有一雙眼睛,象徵佛祖的千里眼。尼泊爾經強震襲擊後,周圍建築物倒塌,毀損經塔與神像,只有佛祖的千里眼未受到損害,仍凝視著尼泊爾眾生。

目前各國已準備協助尼泊爾重建歷史遺跡,包含義大利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義大利文化部長佛蘭契斯奇尼(Dario Franceschini),將派人前往尼泊爾估測文化遺產損壞程度,同時到災區進行救援。

紐約博物館展尼泊爾文物 哀悼傷亡

美國魯賓藝術博物館(Rubin Museum of Art),是紐約唯一引薦喜馬拉雅山地區藝術的博物館,為哀悼尼泊爾傷亡慘重與文化遺產毀壞,決定以「向尼泊爾致敬」(Honoring Nepal)為題,在大廳展示約600件尼泊爾文物,展期從5月4日開始。

其中,最亮眼的展品是尼泊爾傳統繪畫《紅麥群卓拿寺》(Rato Machhendranath),約創作於19世紀,畫布為紡織品,使用大量紅色與金色顏料,描繪印度教與佛教信徒正在寺廟外祈雨。

魯賓藝術博物館館長西爾斯(Patrick Sears)表示,希望透過這次展覽能提醒人們,尼泊爾擁有豐富的文化傳統並延續至今日,儘管這次地震毀壞大部分的文化遺產。魯賓藝術博物館也邀請兩位尼泊爾音樂家,彈奏尼泊爾傳統樂器,希望民眾能更深入了解尼泊爾藝術與文化。

※ 照片詳見原站。



◆ 6000緬孟難民 困麻六甲海峽
http://udn.com/news/story/6809/897232

聯合晚報 編譯彭淮棟/美聯社雅加達十二日電 2015-05-12

大批被東南亞人蛇集團棄置海上的移民,過去兩天上陸而稍獲安全,但估計有六千孟加拉人與緬甸的洛興雅穆斯林仍然困處海上的擁擠木殼船裡,食物與飲水都逐漸不足,處境險惡。

其中一艘船在周一上午抵達印尼水域,印尼海軍把它擋下,給了食物和飲水,要它轉往馬來西亞。

由於擔心木船可能很快載著屍體漂流上岸,聯合國高級難民專員、美國和另外好幾個外國政府與國際組織召開緊急會議,但沒有達成任何立即到麻六甲海峽拯救那些船的計畫。

有個問題是,一旦啟動救援,要如何安置船上的洛興雅族。緬甸政府不給這個族群公民身分,其他國家則久已憂心,接納了其中少數人,將會招來絡繹不絕的貧窮移民。

出走者大多想去馬來西亞,但這個地區近來加強打擊人蛇集團,人蛇經紀紛避風頭,造成移民下不了船,有的家庭付出二千美元(台幣6萬2000元),還是被丟在海上。

麻六甲海峽與附近的國際水域,估計仍有六千洛興雅與孟加拉人困在大大小小的木船裡,食物飲水兩缺,健康惡化,已經傳出數十人喪生。

四艘載著將近六百人的船在印尼西部登陸後,第五艘載了數百人,周一上午被指示轉向。印尼海軍發言人說,該船要去馬來西亞,迷路到印尼。

失根的洛興雅族

洛興雅族信仰伊斯蘭教,約有130萬人,在佛教主導的緬甸久受政府歧視,他們家族世居緬甸,但緬甸政府至今視他們為來自孟加拉的非法移民。

過去三年,對這個族群的攻擊已造成280人死亡,14萬人流亡,他們如今處於種族隔離狀態,在緬甸西部若開邦首府實兌郊外的難民營度日,不能上學,亦無健診。

因在緬甸處境不堪,又難就業,他們出現越戰以來最大的出走潮,2012年中期以來,估計已有10多萬男女老幼上船。



◆ 人蛇剝皮+沉船風險 緬.孟難民的偷渡生死路
http://udn.com/news/story/6809/896499

聯合報 曼谷記者林以君/十一日電 2015-05-12

孟加拉「星報」報導,過去八年共約廿五萬名孟加拉移民以高額金錢為代價,踏上移民生死路,從出發到扺達目的地被人蛇集團剝七次皮,卻還不見得能獲得打工機會。

大馬「星洲網」引述聯合國難民署統計,緬甸一九四八年獨立後,緬甸政府就不承認生活在西部若開邦的洛興雅族穆斯林,同時否認他們的公民身分,長期以來約五十萬洛興雅人逃亡到鄰近的孟加拉。

目前約有三萬兩千人居住孟加拉的聯合國難民營,難民營外約另有五十萬人,一有機會就想逃到海外打工,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甚至澳洲都是目的地。

印尼、大馬 單日湧兩千難民

印尼與大馬官員表示,十一日又有一千四百名洛興雅族人在印、馬兩國外海獲救,十一日總計約兩千名來自緬甸和孟加拉船民獲救或在馬來西亞或印尼游上岸;十日在印尼亞齊外海另已救起六百人。

星報報導,廿三歲的洛興雅族人夏拉,帶著廿歲的妻子及三歲兒子從緬甸逃往大馬時,在海上遭遇暴風及沉船危險,與同船數百位難民擠在狹小的船艙。夏拉想到大馬找工作糊口,代價是自己及妻子每人一五二五美元,三歲兒子價錢是成人十分之一。就算成功偷渡,工作所得還要被人蛇集團抽成。

星報指出,偷渡客「剝皮之路」從找尋中間人開始被剝第一層皮,中間人效忠於有「教父」之稱的科克斯札爾,抽成最高達每人近五百美元,這是第二層皮。

人蛇集團頭目會把大家手機、行李、財物搜刮一遍,扣留一部分當成購買「旅行準備物資」,第三層。旅程進入危險期,人蛇集團把偷渡者拘禁在泰國南部接近大馬邊界叢林的人蛇營地中,跨國集團如大馬的接頭者再收一次「規費」,才移出叢林,第四層。若被當地警方查獲,關進拘留所或移民局,還要出錢賄賂當地官員,第五層。

第六、第七層就看運氣,有些非法移民在另一國落腳打工,繳保護費給警方躲避查緝,若真被捉到遣送回國,機票必須自行負擔。

星洲網調查,人蛇集團遍布孟加拉、緬甸、泰國、大馬,去年聯合國發布報告,每年有五萬三千位孟加拉及緬甸人飄洋過海到泰、馬,平均每人要付近二七四八元美金。付了錢卻不保證有機會打工,反而面對重重危險。

※ 因為有國,所以沒有家。



◆ 歐盟解難民潮 擬各國配額
http://udn.com/news/story/6809/896503

聯合報 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十一日電 2015-05-12

歐盟擬訂定各會員國收容難民配額,疏解地中海的難民危機,並要求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以軍事力量對付利比亞的人蛇集團;歐盟各國領袖將於六月底的高峰會討論各項提案,英國已明確表態稱不會接受難民配額,但願協助出兵對抗人蛇集團。

今年已有一千八百多難民溺斃在地中海裡,是去年同期的廿倍,但仍阻擋不住大批難民登船前往歐洲大陸,聯合國估計,今年大約有六萬人試圖越過地中海登陸。

歐盟研擬的草案希望每年能安置兩萬名新難民,並依各會員國的人口、經濟指標、已接收的難民數目等設定各國收容配額。

這項草案明顯獲得德國總理梅克爾支持,歐盟近年來接受來自敘利亞等戰亂地區的難民,即使多數從義大利上岸,但最後落腳處,超過半數都在德國與瑞典,德國預估今年接收的難民數可能達四萬人。

不過,此一草案已引起英國大力反彈,剛贏得大選的保守黨選前已承諾會採取更嚴的移民政策,首相卡麥隆更是態度明確,不會接受歐盟規定收容難民配額的規定;英國之外,匈牙利等部分國家也表態反對,匈牙利首相還批評歐盟擬要求各國難民配額是「瘋狂又不公平的點子」。

歐盟外交暨安全事務代表墨格里妮十一日要求聯合國授權,讓歐盟可在利比亞海域或公海上採取軍事行動,摧毀或攔截人蛇集團船隻。

fsj 提到...

北京5月雪 「差點凍死在夏天」
http://udn.com/news/story/7332/897765

世界日報 綜合報導 2015-05-12

5月本是入夏時節,多地卻遭天候「逆襲」。北京10日氣溫一口氣降到攝氏9.4度低溫,成為64年來最冷的5月天,北京郊區和河北多地則飄來5月雪。面對亂了套的氣候,有民眾戲稱「差點凍死在夏天」。

綜合媒體報導,北京市10日溫度驟降,原本氣象預報說最高溫13度,已引來一片嘖嘖稱奇,結果實際最高溫僅12.4度,最低溫更達9.4度。低溫加上雨水侵襲,讓5月的北京天氣異常冷冽,不少民眾驚呼是奇葩天氣。

河北承德、張家口、石家莊等地區,近幾日則下起大雪,連日來微博上紛傳各種段子,諸如「穿完背心褲衩後又披上棉服,5月中旬還漫天飛雪,一周內感受四季冷暖」,調侃近日多變的天氣。

家住承德圍場的民眾說,立夏那天圍場卻如「立冬」飄起雪花;就連向有「華北小火爐」的石家莊,市內的平山縣10日也飄起雪來。有網友說,看來「小火爐」的名號要摘了,天氣太失調。

受降雨、降雪天氣影響,河北9日各地氣溫大幅降低,尤其是中南部地區氣溫降幅達十幾度,其中石家莊市區氣溫下降約17度。氣象部門說,各地降雨雪11日已趨於結束,12日起各地氣溫將明顯回升。



◆ 多個龍捲風襲北德州 至少1死
http://udn.com/news/story/6813/893322

世界日報 編譯張大順/綜合9日電 2015-05-11

北德州9日遭多個龍捲風侵襲,在人口稀少的農業和畜牧地區至少造成一人死亡,以及多人情況不明。不過,該龍捲風系統在朝向德州福和市移動後,已緩慢減弱。

在伊斯蘭德郡(Eastland County)擔任該郡緊急服務協調員的法官菲爾茲表示,其中一個龍捲風在福和市西方約100哩思科鎮南部鄉村地區摧毀房屋後,造成涵蓋「五哩的破壞」。

菲爾茲表示:「我所見到的房屋,可能只剩下一、兩面牆,龍捲風已

把房屋摧毀成碎片,散落在牧場四處。」

菲爾茲指出,該地區有一個居民喪生,並可能有其他人受傷。他表示,當局將會逐戶勘查受損壞情形,但因豪雨而使得調查工作更為困難。

在北德州威奇托福爾斯市 (Wichita Falls)北方15哩的伯克伯尼特鎮(Burkburnett),也遭到另一個龍捲風侵襲。當局是在9日晚間6時前發布龍捲風警報,而各地的詳細災情仍待調查。

這波龍捲風系統在晚間朝福和市移動後,國家氣象局已對原本預測路徑上的地區,解除龍捲風警報。

風暴系統也在奧克拉荷馬州西南部地區帶來豪雨,甚至出現25分錢大小的冰雹。氣象預報專家指出,該地區會出現極大的降雨量,但龍捲風的威脅則趨緩。

另外,全美許多地區在9日均出現極端氣候,甚至南達科他州可能在周末出現降雪12吋至24吋。



◆ 亞馬遜雨林 巴西擬納為國有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79520

自由 2015-05-12

〔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巴西據有地球最大雨林「亞馬遜雨林」60%面積,國會正以環保為名立法推動雨林國有化。諸多非營利組織則紛紛發出嚴正警告,呼籲巴西勿藉此加強「掠奪性開發」,以免導致天災悲劇。

擁6成面積 國會推動立法

英國獨立報報導,巴西國會審議中的法案指出,巴西「聯邦政府擁有亞馬遜所有天然資源,包括礦藏、林木與該流域。」新法除指明巴西在亞馬遜自然資源的主權地位與壟斷權力,也將設立專門的國家政策委員會以規範當地經濟活動,確保雨林永續發展;未來有意開拓該區的民間企業,必須釋出開發股權或使用權,以換取建設同意權。

2013年開始推動該法的巴西社會民主黨議員茲維易特(Sergio Zveiter)表示,巴西雨林持續破壞一事令人「無法接受」,呼籲保護該片巴西寶藏。他指出,國際諸領袖不斷強調亞馬遜超越國界、不屬國家領土一事,已挑戰巴西主權。

儘管師出環保與主權,但有不少來自亞馬遜區域的巴西政治人物並不贊同該案,批評該區環保事務可能因此趨於官僚化。非營利組織「亞馬遜觀察(Amazon Watch)」也指出,巴西政府曾向國際保證該區土著的決策參與權,但此事並未明確列入新法,等同削弱當地土著聲音,巴西「掠奪性開發模式」可能變本加厲。

巴西非政府組織「伊馬遜(Imazon)」上月報告顯示,亞馬遜雨林今年3月砍伐情形為一年前的3倍,破壞情形增長195%。國際非營利組織「綠色和平」警告,亞馬遜林木濫伐導致氣候變遷及嚴重天災,巴西聖保羅市遭遇80年來空前旱災即為一例。

※ 亞馬遜雨林將成為沙漠。



◆ 佛羅里達州「滅頂危機」 當局束手無策
http://udn.com/news/story/6813/894724

世界日報 編譯孫梁/綜合10日電 2015-05-12

科學家10日表示,佛羅里達州的海平面不斷升高,海潮和風暴威脅頻繁發生,海水倒灌飲用水井,許多地方的抗洪設施老舊,早已不堪重負,從傑克森維爾(Jacksonville)到西嶼(Key West)的大西洋廣大沿岸地區,數十年後可能被海水淹沒。但佛州當局卻束手無策,至今沒有完整的應對計畫。

在有450年歷史的聖奧古斯汀(St.Augustine)市,一座西班牙人建造的城堡如今距大西洋只有一呎,城市街道每年要被海水沖刷十多次。由於該座古城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旅遊,因此當地居民表示,遊客將來在遇到高潮時,可能需要穿著防水服。

一名自1950年代就住在聖奧古斯汀的市民表示,要想繼承過去450年的傳統,就要考慮未來450年怎麼辦。我們要把古城完整地傳給後人,但古城將來還會存在嗎?

科學家和水資源專家認為,海平面升高的原因是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但共和黨籍州長史考特表示質疑,他擱置了應對海平面升高的計畫。佛州環保部門在他的任期內,規模被縮小,致使在制定應對海平面上升的計畫上,環保部門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許多人不滿州長對海平面升高問題不重視,曾任佛州水資源管委會成員的州共和黨前顧問波曼說,若他是州長,就會天天強調海平面升高的問題。

海平面升高是佛州甚至全國面臨的嚴峻挑戰,可能造成數十億元(美元,下同)損失。保險公司估計,氣候變化給佛州東南部地區造成的經濟損失,2030年可達330億元。

但佛州沿海城市的能力有限,他們缺乏技術、資金和人力,無法依靠自己的力量阻擋海水升高。

fsj 提到...

尼泊爾又發生7.3強震 66死、千傷
http://udn.com/news/story/8045/899108

聯合報 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 2015-05-13

奪走八千多條人命的強震過後不到三周,尼泊爾十二日再逢強震,首都加德滿都的居民奪門而出,倉皇在戶外找掩蔽。目前已知六十六死、一千一百卅九傷。

尼泊爾四月廿五日遭規模七點八強震蹂躪,十二日的地震規模七點三,發生在當地中午過後(台灣時間下午三點零五分)。震央在加德滿都東方約七十六公里處的尼泊爾北部山區辛杜帕爾喬克,位在加德滿都和珠穆朗瑪峰之間,鄰近西藏,震源深度約十八點五公里。

震後約半小時又連續發生規模五點六和六點三的餘震,至少有十次。加德滿都東北方偏遠山區受創最嚴重,印度北部乃至千里之外的首都新德里都感受到地震,至少造成十六人遇難,西藏證實一死。我外交部表示,經聯繫了解,目前在當地的台灣民眾皆平安,未傳出傷亡訊息。

加德滿都的民眾幾天前才陸續返家,現在有如驚弓之鳥,決定在空地、停車場,甚至人行道搭帳篷過夜。

四十歲的農產品小販薩赫說:「每個人都說地震結束了,我再也不相信任何人了。」帶女兒衝上街頭的辛恩也說:「我以為這次躲不過了。好不容易一切恢復正常。」

國際移民組織發言人狄倫說,他目擊某位男子滿頭洗髮精衝上街頭,應該是洗澡洗到一半逃命,「安全後坐在地上哭泣」。



◆ 尼泊爾連震 科學家稱連鎖反應
http://udn.com/news/story/8045/899075

聯合報 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 2015-05-13

八十一年不曾發生強震的尼泊爾,十七天內接連遭逢規模七點八和規模七點三的大地震襲擊。科學家指出,十二日的強震是連鎖反應的一部分。如同襯衫被扯開後,鈕扣一顆接一顆掉落,強震將壓力轉移到另一處斷層,造成破裂。

英國樸茨茅斯大學火山學者索拉那表示:「強震之後通常還有其他地震,規模有時候跟前面的一樣大。這是因為第一次的地震所造成的地層運動讓其他斷層承受更多壓力,導致不穩定。這就是連鎖反應。」

尼泊爾兩次地震都發生在同樣的斷層帶,印度和歐亞大陸板塊交界處。由於兩塊板塊屬聚合性板塊邊界,因此每年均以四至五公分的速度移近,四月廿五日的地震便是印度板塊向歐亞板塊擠壓逆衝釀成。

英國空中大學構造地質學教授哈里斯表示:「四月下旬那次的地震後,餘震多多少少往東南方移動。已經猛然由西往東移動的地底板塊一直有裂痕,第二次強震就是此一過程的延續。」

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學家伯納德認為,該區餘震未來規模不可能超過五,因為經過兩次強震後,「印度與歐亞兩大板塊推擠的壓力已經大幅減輕」。

美國地質研究所也指出,四月廿五日的強震前,該區方圓二百五十公里內,在上個世紀發生過四次規模六以上的地層變動。據尼泊爾地震的斷層錯動和餘震情況來看,尼泊爾地震能量尚未完全釋放,意味會發生更多餘震。

儘管對於全球地震活動是否已進入活躍期,學界仍有爭論,但顯而易見的是,目前全球已呈現出類似廿世紀前半葉大地震多發的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廿世紀數據顯示,中國大陸規模七以上地震次數占全球大陸地震的三分之一、地震造成的人員死亡數量約為全球的一半。

※ 相關報導:

* 抵尼泊爾格敦澤 平鎮醫療團1天得看80人
http://udn.com/news/story/8045/898863

平鎮區聯新國際醫療集團的15位醫師組成醫療團,本月10日抵達距離震央60公里的尼泊爾格敦澤救援,治療災民的內外傷。

「平均1天要看80餘位病患」,尼泊爾期望醫療中心院長許詩典說,許多被醫治的病患,是家中唯一的倖存者,甚至有些連家人的下落都不知道,在場的醫護人員都是忍著眼淚救治。

* 台南新東國小送愛 杜拜航空機師轉捎祝福
http://udn.com/news/story/8045/898798

尼泊爾接連發生大地震,死傷慘重,杜拜航空英國籍機師Alan Parris,昨受邀到新東國小演講,分享機師的甘苦,本月底也將飛往尼泊爾,學生趁機將寫滿「go! go!(加油)」的祝福卡片,經Alan轉交給在地民眾,希望來自台灣滿滿的祝福,讓尼泊爾能早日復甦,重新站起來。



◆ 彰化斷層上 有縣府、學校、醫院
http://udn.com/news/story/7266/898779

聯合報 記者林敬家、簡慧珍/彰化縣報導 2015-05-13

彰化縣有一條活斷層,尼泊爾大地震喚起縣民重視斷層存在的威脅。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推測」彰化斷層經過學校、醫院、辦公大樓等人口稠密處,若發生錯動,中彰投都受威脅。

「彰化斷層帶的軌跡,可從先民遷徙路徑看見。」彰化師大地理系特聘教授蔡衡說,人類需要水源,先民沿著八卦山下湧泉由南向北擴散,湧泉從岩層碎裂處湧出,而岩層碎裂正是八卦台地與彰化平原的邊坡交接處,也就是彰化斷層的軌跡。

地表未發現彰化斷層露頭,台灣活動斷層觀測系統顯示,彰化斷層介於大肚溪與濁水溪之間,由和美鎮延伸到田中附近,經過多所國中、國小,甚至科技大學門口就在斷層帶上。

蔡衡指出,彰化斷層位在台灣造山運動最前緣地帶,年輕、活力大,根據中央大學古地震資料,彰化斷層180年到200年前曾激烈錯動,不清楚當時破壞規模,何時再動、震度會多大也沒明確答案。

若要避開斷層帶,蔡衡建議,選擇斷層兩側150公尺以外的地方,最好定居在斷層以西的彰化平原「會比較安全」。

彰化縣政府第一辦公大樓地下停車場有湧泉,代表很可能位在彰化斷層上,921大地震縣政府建築結構完好,工務單位防震補強重點放在其他公部門建物,防震演練搬到縣立體育館舉辦,縣政府大樓幾乎沒辦過。

建設處長陳慶說,98年開始執行公有建物耐震能力評估及補強計畫,屬於「安全確有疑慮」和「安全應有疑慮」共有191處,先完成135件詳評,其中35件已補強和施工;縣府今年獲中央補助約244萬元,在107年底前約可完成詳評11到15件公有建物。

縣政府每年通知土木技師、建築師、結構技師等公會成員,參加災害後危險建築物緊急評估作業講習會和組訓動員訓練。



◆ 地震來時 樓層不同跑法要不同
http://udn.com/news/story/7266/898783

聯合報 記者林敬家、簡慧珍/彰化報導 2015-05-13

已經住在斷層上,碰到地震怎麼辦?彰師大地理系特聘教授蔡衡建議地震發生時,趕快開門跑到戶外避難,可能發生餘震期間不要關門;家中的櫃子儘量低矮,用L型鋼角墊住櫃子和家具的腳,能固定就固定,以免地震時櫃子倒下阻礙逃生甚至壓傷人。

彰化縣消防局科長葉明波認為,若地震發生時在老舊房屋一樓,務必向外跑,以防被困在倒塌屋瓦中,如果在屋齡10年內的室內,甚至身處高樓層,在搖晃當下先待在屋內,尋找避難地點。

蔡衡說,斷層錯動時,動的順序通常是上下震動、左右搖動、不規則晃動,如果只感受左右搖動,代表地震發生點較遠或地震規模小,萬一明顯感覺到上下左右的晃動,一定要趕快避災。

葉明波建議每個人都應該要有自己的避難包,放置手電筒、哨子、礦泉水、乾糧和零用錢及個人身分文件放在容易取得地方。

fsj 提到...

三大氣象機構:聖嬰現象 已再度降臨
http://udn.com/news/story/6812/899826

聯合晚報 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15-05-13

太平洋盆地的三大氣象機構終於一致同意,「聖嬰」現象已再次降臨。

澳洲氣象局12日加入美國氣候預測中心以及日本氣象廳的行列,宣布赤道太平洋的海面溫度已經夠高,海上的大氣也有足夠強烈的反應,意味「聖嬰」現象已經開始。

不過,這條新聞聽起倒像是老消息了,因為早自2013年起,人們就開始高談「聖嬰」,研究人員和媒體不斷地警告太平洋氣溫會暖化,全球天氣模式也將跟著改變。

人們的焦慮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聖嬰」實在是個大麻煩。根據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總署」 (NOAA)的報告,1982-83的「聖嬰」被視為在南美、澳洲世界各地引發連串乾旱、野火和水災的禍首,造成近2000人死亡,財物損失高達80億美元。

NOAA並且估計,1997-98的聖嬰讓美國付出100億美元的經濟代價,許多農場的作物不是枯萎就是被大水淹沒,消費者花在取暖燃油的支出則減少了22億美元。

另一個困擾是,預測模型陷入前所未見的氣候亂象而無所適從;大部分太平洋地區去年的氣溫都高於平常,但海上的大氣卻未出現應有的反應。

柯羅拉多「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傑出科學家崔伯斯說,以太平洋過往統計數據作為分析作依據的氣象預測模型遭到「矇蔽」,「因為我們陷於前所未見的情況,有點像是雙聖嬰。」

即使澳洲、美國和日本如今都同意聖嬰已經出現,但澳洲氣象廳12日說,聖嬰目前處於初步階段;日本氣象廳則說聖嬰去年夏天就已開始,只是在入冬後減弱,「如今可能重新轉強」,並持續到北半球的秋天。

美國氣候預測中心在3月時說,聖嬰現象始自今年2月,該中心預定14 日更新預測。

※ 暖化程度與聖嬰出現的頻率成正比。相關報導:



◆ 聖嬰又現 亞洲恐傳榖災
http://udn.com/news/story/6812/899023

經濟日報 編譯黃智勤/綜合外電 2015-05-13

聖嬰現象2009年在印度引起4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衝擊亞洲農作物收成,導致糧價飆漲。如今日本氣象廳(JMA)12日證實聖嬰現象今年可能再度出現,亞洲各國可能迎來農損。

強大的聖嬰現象可能摧毀重度依賴農業的經濟,尤其是早已深受惡劣天氣所苦的印度,並撼動稻米、玉米與棕櫚油等商品的供應鏈。事實上,部分亞太地區的氣溫已然升高。

一名菲律賓南部的稻農指出,長達三個月的乾旱使他們1月起無法種植任何農作物,當地所有農民都期盼迎來更多降雨。

聖嬰現象是指太平洋海面溫度升高,導致南美洲暴雨氾濫,亞洲與東非卻天氣酷熱。JMA是最早預期聖嬰現象將於2015年捲土重來的機構。

分析師指出,聖嬰現象上次出現時在亞太地區造成數百億美元經濟損失。今年強大的聖嬰現象更可能使部分國家蒙受更大損失,對印度而言尤其雪上加霜。

印度今年初反常的豪雨已經導致數百名農民自戕,如果夏季降雨低於正常水準,來自鄉村地區的不滿料將加劇。

在農業產值比率達14%的印度,半數農地缺乏灌溉系統,因此季風雨形同農業命脈。印度氣象局預估今年降雨量將減少,並預期聖嬰現象有70%的機率會發生。

澳盛銀行資深農業經濟學家迪安指出,澳洲東岸已經出現聖嬰現象前兆,如果聖嬰現象導致冬末與春季的降雨低於平均值,將影響該國高蛋白質小麥的生產。中國、印尼與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的農業也將受到衝擊。



◆ 龍捲風強襲 夫婦捨身護18月大女
http://udn.com/news/story/6813/897620

世界日報 編譯張玉琴/綜合11日電 2015-05-13

德州和阿肯色州等地區10日遭到龍捲風侵襲,造成至少五人死亡和近50人受傷,包括一對年輕夫婦為了保護約18個月大女兒而喪命。緊急人員仍在殘破廢墟中搜尋失蹤者。

至11日中午,德州東部一個偏遠小鎮仍有八人失蹤,此外,有些傷者情況危急,令人擔心死亡人數可能繼續上升。

在阿肯色州奈許維爾鎮喪命的麥可和梅莉莎‧穆尼漢夫婦,年紀在20、30歲上下,龍捲風來襲時,他們居住的活動房屋被吹翻並「炸開」,華德郡法醫葛瑞說,這對夫婦試著保護稚齡女兒。他說:「這個小女孩能存活,是個奇蹟。」她被送至醫院,隨後即出院交給親人。

在毗鄰的德州馮恩鎮(Van)亦遭肆虐,消防法警及急難管理協調官艾倫指出,該社區約30%被摧毀。當局在勘查災情後發現至少有兩人喪生,八人失蹤,該鎮人口為2600人。救難人員逐戶查看居民,很多人家都有災情,許多建築和民宅被夷平或損毀,不少樹木也被連根拔起。另有一人因河水上漲溺死於車中。

東德州兩家醫院指出,至少有42人受傷,其中四人傷勢嚴重。住在馮恩一座活動房屋的克勞福德和妻子謝爾瑪,幸運逃過鬼門關。龍捲風侵襲時,他們正躺在床上,來不及避難;謝爾瑪說,當時他們能做的只有翻身下床,兩人緊緊擁抱,她說,曾感覺屋子被強風略微吹起,然後又落回地面。

氣象人員說,初步報告顯示,10日在南達科他、愛阿華、奧克拉荷馬和德州有20至25個龍捲風形成。從愛阿華到德州地區上周末已出現71個龍捲風。

這股暴風系統預測將緩慢東移,可能在密西根州南部形成龍捲風,但機率不高,從德州至密西西比河谷地區也預測將會出現雷暴雨和豪雨。



◆ 男護士 義大利第二個伊波拉病例
http://udn.com/news/story/5/899451

聯合晚報 記者彭淮棟╱即時報導 2015-05-13

義大利衛生部表示,一名上周從獅子山回國的男護士檢測伊波拉病毒,結果呈陽性反應,成為義大利第二個伊波拉病例。

義大利衛生部說,這名男護士屬於慈善組織Emergency(急難),在獅子山一所醫院的傳染病房工作,本月8日返回薩丁尼亞島,10日出現疑似伊波拉的症狀,感到不適,到當地醫院檢查,呈陽性反應,證實染病。

這名護士目前等待由一架有特殊設備的空軍飛機轉送羅馬一處診所,該處診所曾治癒義大利第一個伊波拉病人。

義大利第一個伊波拉病人是一位50歲的醫師,也屬於Eemergency,他在獅子山感染病毒,去年11月送回國,經過實驗藥物與伊波拉生還者的血漿綜合治療,今年1月出院。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資料,伊波拉疫情自2013年12月爆發以來,在獅子山、幾內亞與賴比瑞亞已造成1萬1000多人死亡。

fsj 提到...

波多黎各首都 供一停一難解旱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02022

聯合晚報 編譯陳澄和/美聯社聖胡安13日電 2015-05-14

面臨嚴重乾旱的波多黎各13日宣布嚴格的供水配給措施,住在首都聖胡安附近的逾16萬民眾,將實施隔日供水制度,官員並且警告,如果島上貯水庫的水位持續下降,停水時間還將延長到36小時,而且限水措施可能維持數月。

波多黎各水利和下水道公司總裁拉沙洛說:「現在不是適合為游泳池注水、洗車或以水管清洗東西的時候。」

他說,如果短期內仍然不下雨,另外7萬民眾也將納入供水配給的範圍。

波多黎各因為乾旱情況日益嚴重,總督帕迪亞最近才剛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國家氣象公司的馬蒂尼絲說,5月通常是波多黎各最潮濕的季節,以往5月前兩周的平均降雨量是2.31吋,但今年5月迄今的降雨量卻只有十分之一吋。

她說:「波多黎各雨水不足的情況去年就已開始。」她表示,聖嬰現象導致乾旱和高溫,整體降雨量也低於平均水準。

波多黎各最近的氣溫曾升到華氏95度左右 (約攝氏35度),打破歷來4月的高溫紀錄,並導致島上數次發生大火。

當地居民已將加侖裝的桶裝水搶購一空,準備以海綿擦澡代替淋浴,而餐館和很多行業在長期衰退當前,更得硬著頭皮面對經濟衝擊。



◆ 菲國鞋廠大火 數十人喪命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80150

自由 2015-05-14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市郊一間塑膠拖鞋工廠十三日發生大火,目前消防人員已尋獲二十八具遺體,恐有數十人依舊下落不明。

這間製鞋廠位於馬尼拉北郊工業城瓦倫祖拉(Valenzuela),該市華裔市長張僑倫(Rex Gatchalian)表示,火災發生在正午前不久,顯然是因工廠焊接壞掉的大門時噴發火花,引燃廠內堆積的化學物品所致。張僑倫說,火勢延燒得非常快,有些人沒辦法逃出,許多工人往二樓逃,結果反而受困,火勢控制住後,在二樓尋獲多具屍體。

張僑倫說,大家都不知道火災發生時工廠內究竟有多少人,因為班表也在大火中燒毀,領班也仍失蹤;而根據工廠警衛說,到警衛室打卡的人共有五十多人,獲救員工則說,大火發生時,約有七十人受困。根據家屬通報算出的失蹤人數總計六十七人,其中多數恐已喪命。

fsj 提到...

「致災性梅雨鋒面」 20日起報到
http://udn.com/news/story/9/903840

中央社 台北15日電 2015-05-15

10年來最嚴重乾旱可望有解,中央大學大氣系副教授吳德榮說,「大軍壓境」的是「活躍的梅雨型態」,5月底到6月中,民眾一定要做好防災措施。

吳德榮在老大洩天機發文指出,根據最新電腦模擬資料顯示,20日起「滯留鋒及西南季風(氣流)」將抵達台灣附近,兩者配合下,對流胞及中尺度對流系統很容易生成,會伴隨雷擊、強風、瞬間大雨、冰雹等災變天氣,如果超過台灣可承受的極限,還可能致災。

吳德榮指出,4月底時有不少專家都預言今年會出現空梅,但目前的科技對空梅沒有預測能力,最準的還是近7天的預報,從目前資料顯示,20日到22日都是梅雨活躍期,之後的3到5天也可能還有降雨。

吳德榮補充,第7號颱風白海豚18日在日本南方海面大轉彎,在這之前,由於高壓受颱風抑制,對流集中在華中,因此台灣天氣晴朗穩定,不過20日開始高壓就會逐漸移動到台灣附近,「對流胞及中尺度對流系統」會為台灣帶來強大雨勢。

※ 相關報導:

* 桂北暴雨成災 4死5失蹤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17000324-260108

廣西北部地區15日起下起暴雨,部分地區12小時降雨量超過200毫米。廣西民政廳救災處今天表示,土石流及雷電等災害已致4死、5失蹤、緊急安置2485人,直接經濟損失人民幣4180萬元,逾新台幣2億元。



◆ 美警告聖嬰現象 亞洲今夏炎熱乾旱
http://udn.com/news/story/5/903662

聯合報 記者田思怡╱即時報導 2015-05-15

美國氣象局氣候預測中心14日指出,有九成機率聖嬰現象會在北半球持續整個夏天,亞洲將非常炎熱,可能損害需要水的糧食作物,例如稻米。

聖嬰現象使太平洋海面溫度升高,通常為亞洲和東非帶來極端高溫,為南美帶來洪水。

美國氣象局氣候預測中心在每月報告中說,聖嬰現象有九成機率持續整個夏天,有八成機率持續到年底。

日本氣象專家指出,聖嬰現象會持續到秋天。



◆ 南極萬年冰棚消融 科學家:地球噩耗
http://udn.com/news/story/5/904612

中央社 洛杉磯14日綜合外電報導 2015-05-15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今天發表的研究,南極洲龐大冰棚之一僅存的完整部分正在快速消融,未來幾年內可能就會崩解,進一步導致海平面上升。

路透社報導,研究重心放在「拉森B冰棚」(Larsen B Ice Shelf)殘存的部份,「拉森B冰棚」已經存在至少1萬年,但2002年部分崩塌。剩餘的部份面積約1600平方公里,大小相當於美國羅德島州(RhodeIsland)的一半。

南極洲有數十個冰棚,冰棚是陸地上的冰河或冰原流入海中,並漂浮在海陸交界處的巨大平台。目前最大的冰棚大小相當於法國。

「拉森B」位於南極半島,朝著南美洲南端延伸,是南極洲科學家記錄冰棚消融過程的2個主要地區之一。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研究人員卡辛達(Ala Khazendar)感慨地說:「雖然能親眼見證冰棚變得不穩定並且崩解,就科學上來說令人著迷,但對我們的星球來說是個噩耗。」

「這塊冰棚已經存在至少1萬年了,卻很快就要消失。」

冰棚主要的2條支流冰河也正在加速流動,快速消融。

※ 相關報導:

* 新疆發生冰川移動 1.5萬畝草場消失
http://udn.com/news/story/4/906833

新疆克州境內的公格爾九別峰北山脊山體下發生冰川移動,造成當地1萬5000畝草場消失,目前沒有人員傷亡。

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位於新疆克州阿克陶縣布倫口鄉5日接獲牧民反映,由於冰川移動造成房屋受損。當地政府組織勘察隊,進入40公里處的冰川移動源頭進行實地察看。



◆ 東南亞偷渡惡化 聯國籲各國伸援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05833

聯合報 編譯陳韻涵/報導 2015-05-16

一艘非法移民船十五日在印尼蘇門答臘島亞齊省外海沉沒,漁民約救起八百名洛興雅及孟加拉偷渡客。馬來西亞和印尼政府日前驅趕偷渡船的做法,遭美國、聯合國及移民組織撻伐。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呼籲東南亞及南亞各國開放港口,幫助有需要的非法移民。「人權觀察」組織亞洲區主任羅伯森則籲請各國別再打「難民乒乓球」。

似非法移民亂葬崗,總理帕拉育下令嚴查地方「蛇頭」和邊界叢林的偷渡營地,人蛇集團將非法移民送上船轉往印尼或馬國。馬國海軍十四日在蘭卡威及檳榔嶼沿海,將兩艘搭載洛興雅及孟加拉偷渡客的船隻拖離領海。印尼亞齊省漁民十五日救起七九七名移民,但不清楚他們搭乘的沉沒船隻是不是馬國驅逐的那一艘。

馬國總理納吉十五日首度公開評論此事,他說「馬來西亞相當關切偷渡客處境」,但無意取消拒絕偷渡船靠岸的政策,「我們將聯繫所有相關國家,找出化解危機的辦法」。納吉的聲明未提細節,也不清楚「所有相關國家」是否含緬甸。

泰國日前邀請眾鄰國廿九日開會討論偷渡客問題,但緬甸拒絕出席。緬甸總統辦公室副主任佐泰說:「我們不太可能出席。泰國為了緩和壓力而邀請我們,我們不接受。」緬甸長期排擠迫害洛興雅族,緬甸人多信奉佛教,並認為信仰伊斯蘭教的洛興雅人是來自孟加拉的非法移民。

移民組織估計,目前約多達八千名偷渡客在東南亞海域漂流。人蛇集團集中營環境惡劣,偷渡客上船後還可能挨餓、生病或死亡,且不時有人蛇集團對偷渡客施暴甚至拋下海的傳聞。泰國政府十五日修復一艘移民船,並提供食物後,讓這艘不願在泰國靠岸的船離開。移民擔心在泰國登陸會被遣返緬甸,希望在印尼上岸。「人權觀察」亞洲區主任羅伯森籲泰國、馬國及印尼別再玩「難民乒乓球」。



◆ 曼谷札記/難民流竄 東南亞陷人道危機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03640

聯合報 曼谷記者林以君 2015-05-15

多年來泰國一直是東南亞人蛇集團的轉運中心,不法分子將來自孟加拉、緬甸的洛興雅族人運到泰國叢林營地藏匿,伺機轉運到鄰近的馬來西亞等第三國,貪腐的官員收了錢也坐視不管。

五月一日,情況出現變化。泰國南部廢棄的人蛇集團營地發現疑似非法移民亂葬崗,裡面埋著卅三具屍體,總理帕拉育下令加強查緝地方「蛇頭」和邊界叢林內的偷渡客營地,沒想到引爆東南亞近年來最嚴重的人道危機。人蛇集團被迫把非法移民帶到海上,有的直接到馬來西亞搶灘,有的轉往印尼,有的在泰國外海徘徊,有的蛇頭乾脆棄船逃逸,估計約八千名偷渡客就在船上自生自滅。

泰國和印尼海軍見到這些偷渡船,就施捨一些水和食物趕他們走,馬來西亞已收容了十五萬難民,包括四萬五千多名洛興雅人,馬國政府表明已不願再收,開始將搶灘難民船推回海上。海上難民大多是擔心留在緬甸可能遭排擠迫害的洛興雅少數民族,他們信奉伊斯蘭教,他們一有機會就想走,前往穆斯林居多的印尼與馬來西亞。

他們原來的目的地是更遠的澳洲,若是順利可以搭船扺達印尼南部、澳洲北部的聖誕島,在這上岸就進入澳洲領土。澳洲是此區域少數聯合國難民公約簽署國,對非法入境難民不得驅逐出境。

多年來接收海上難民,澳洲也覺得頭大,後來和巴布亞新幾內亞商量後,把海上難民送到巴國馬努斯島集中收容。

印、馬以往只是中繼站,澳洲這道門越來越窄,印、馬就成了洛興雅族人的第二選擇。如果印、馬、泰三國不施壓緬甸,要求緬甸別再歧視洛興雅人,這些偷渡問題和人道危機將繼續上演。



◆ 觀天下/偷渡客之「憤怒道」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05835

聯合報 張佑生 2015-05-16

一望無垠的荒漠,數十輛越野貨卡瘋狂追殺叛逃者,掀起滿天滾滾黃沙。旁白說:三十年前是石油戰爭,現在是搶水大戰。

剛上映的電影「瘋狂麥斯:憤怒道」除了有人血脈賁張的大漠飛車追逐場面,更點出不均(inequality)和歧視(discrimination)的問題。

其實,此刻發生在歐洲地中海與東南亞的偷渡客人球慘劇,必須放在全球不均等的架構下來檢視。曾為國際貨幣基金首席經濟學家的哈佛大學教授羅格夫(Kenneth Rogoff)批評,先進國家領導人倡言「應得權益」(entitlement),但僅適用於本國,對於區域乃至於全球的經濟不均等現象,視而不見。地中海上前仆後繼的難民船,既是症狀也是證明。

歐盟日前通過新的收容偷渡客配額方案,讓會員國的負擔更為公平。當然,這只能治標,因為各國無法照單全收。穩住偷渡客母國的政經局勢,消弭不平等待遇,才能正本清源。東南亞的難民問題出在對少數民族的歧視,加上各國仍逃避現實,「憤怒道」人潮將繼續不絕於途。

fsj 提到...

美禽流感擴散 台灣擬全面禁美國雞
http://udn.com/news/story/9/904060

聯合晚報 記者彭宣雅╱即時報導 2015-05-15

美國爆發40年來最嚴重的H5N8、H5N2禽流感疫情,目前已知有15個州受到感染。農委會防檢局已經公告禁止美國這15州的家禽生鮮肉品和加工品來台,若未來疫情持續擴大,不排除全面禁止美國雞肉來台。一旦供應台灣炸雞排、便當店大量的美國禽肉供貨受到影響,台灣本土白雞肉會增加產量,但價格恐上揚。

農委會防檢局長張淑賢表示,美國幅員遼闊,整個禽流感的防疫體系也很完整,這個州發生禽流感,我們就把這一州的產品以及活動物和相關的產品禁止進口,不排除未來疫情擴大到,台灣也可能會考慮全部禁止進口,但目前為止還是一州一州禁止,就是這個州發生,我們就立即公告,禁止它進來。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王忠恕表示,今年1月1日到5月14日,台灣從美國進口7萬3902公噸冷凍白肉雞,比去年同期6萬9549公噸還多,這樣的量,至少足夠撐3個月。未來一旦美國白肉雞供貨受到影響,台灣白肉雞可以增加生產。

王忠恕表示,台灣白肉雞生產僅需要5周時間,一年可以養6.5批,但一旦白肉雞缺貨,可以增養入雛至8批,供應市場需求,至於價格,則須要看當時的國際白肉雞價格而定。

※ 相關報導:

* 為什麼要飲食革命?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405

....今日世界的人口是怎麼被餵養的?

聯合國農糧署統計,世界六十億人口有八億此刻正受飢餓威脅,二○一○年因氣候異常及油價高漲引發的糧食危機,間接導致中東地區阿拉伯之春革命;跨國基改種子公司蠶食農地至今導致近二十餘萬印度農民自殺;外來物種摧毀非洲本地農業生態,政治與經濟難民前仆後繼地偷渡到不了的彼岸,葬身血色地中海;看似優渥富裕的英美兩國有逾九千萬的兒童成人受肥胖慢性疾病所苦,健保系統為高度工業化的加工飲食習慣付出高額代價。不分東西、無論貧富都不能幸免的各種糧食主權的爭奪戰在世界不同角落上演,台灣在這場殘酷的飢餓遊戲中又面臨怎樣的敵人?

被集體綁架的飲食生態練

從生產、加工包裝到販售的過程,我們陷入一個動彈不得的飲食生態鏈,處處制肘的正是我們對食物的種種迷思,究竟今日的飲食系統被什麼綁架了?

價格:追求銅板美食、高CP值餐點、省小錢吃飯花大錢看醫生的迷思。

便利:隨處可見的便利商店和低廉的外食小吃選項,以便利之名行健康外包之實。

資訊:華麗的廣告文宣、不透明的產品來源及製作資訊、不確實的食品安全標章、空有裝飾功能的稽查制度。

比起標籤上的價格,我們更該關心的食物的價值;看見華美的文宣,我們更該看見包裝下食材的產地來源;煮一餐平均要花三十分鐘到一個鐘頭,若走進便利商店只需四分之一的時間,但便利的代價是無條件放棄自己的飲食自主權,交由陌生不透明的食品加工廠決定你的盤中飧,更可能因此犧牲更多時間、金錢與健康。討論食安議題,沒有覺醒的消費者,風暴只會不斷重演。

※ 精彩全文,詳見原站。

fsj 提到...

巴西水危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17000203-260209

工商時報 2015年05月17日 林國賓

巴西爆發80年來最嚴重乾旱,舉國上下投入抗旱大作戰,首要解決的難題是尋覓新水源,緩和缺水危機。

■To fix water crisis, Brazil turns to big projects.

南美巴西遭逢80年來最嚴重大旱,比靈斯(Billings)水庫已是聖保羅市能否避免限水危機的最後希望。這天碼頭工人梅斯卓薩利(Valdir Mastrocezari)來到水壩旁,但他馬上嗅出問題,水庫竟然臭氣沖天。

占地廣大的比靈斯水庫即將見底,梅斯卓薩利在水庫河岸旁看到一灘混雜著人類排泄物的污水。

老舊水庫污染嚴重

為了舒解近百年來襲擊巴西東南部最嚴重的乾旱危機,政府將腦筋動到這個老舊的水庫,原本只計畫採用未受污染的水源。但相關計畫引來批評,科學家警告,指該水源並不安全,因為水中糞生大腸桿菌群與其他污染源檢測值都過高。

這是巴西政府提出對抗缺水危機的其中幾個具爭議性的方案之一,對於許多巴西民眾來說,包括梅斯卓薩利在內,這次的缺水危機主要是人為因素造成,即使不能避免,但也可以想辦法改善。

梅斯卓薩利說:「如果政府要用這座水庫的水源,他們得先想辦法處理污染問題。好比說民眾不能到這裡游泳,也不能將腳深進水池中。」56歲的他並指著長皮疹的手臂說,「這就是污染的證明。」

部門官員與政府公用事業主管則宣稱情勢已獲得控制,並怪罪巴西媒體渲染問題製造民眾恐慌。

80年來最嚴重的大旱導致巴西東南部爆發缺水危機,期間政府對廣達數百萬人的區域實施多天的限水,民眾苦不堪言。由於才剛進入為期半年的乾季,部份專家預估,受到限水措施影響的民眾可能再增加好幾百萬人。

雖然在剛結束的雨季末段終於下了幾波大雨,對於部份地區確有舒解旱象的作用,只是聖保羅一帶的幾個主要水庫水位依然嚴重偏低,政府官員與公用事業部門無不絞盡腦汁尋找長短期的解決方案。

其中聖保羅政府提出要引用老舊的比靈斯水庫,該座水庫停止做為水源已有好幾十年,若要重新啟用需先投入龐大的預算,而且執行面也極具難度。

此外,里約熱內盧的地方政府官員則計劃要興建一座海水淡化廠。但輿論同樣給予負評,認為該計畫有3大問題,分別是效果不大、造價昂貴與緩不濟急。

不積極改善水管漏水

分析師表示,比較不花錢且可立即見效的措施並不是沒有,但政府卻未認真考慮。舉例來說,據估聖保羅供水水管的漏水率高達30%到35%之間,遠高於美國舊金山的僅7%。

加州史丹福大學伍茲環境研究所水政策研究組組長阿賈米(Newsha K. Ajami)去年曾到聖保羅進行考察,他說:「一個都市若要增加水的供給,最便宜且最方便的作法是先確保供水沒有漏水的情況,大型的基建方案在我看來只能列為最後選項。」

自去年以來,在聖保羅與里約熱內盧等其他州的水庫水位急劇下降後,包括農民、製造業廠房與數以百萬計的巴西民眾都深受乾旱所帶來的生活不便,水壓不足與停電為普遍現象,由於民眾被迫以水桶與其他容器儲水,因此大量滋生媒蚊,導致登革熱疫情快速升溫。



◆ 美禽流感肆虐 蛋價漲翻天
http://udn.com/news/story/6813/907339

經濟日報 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 2015-05-17

美國爆發史上最嚴重的禽流感,疫情持續在中西部蔓延,造成大量雞隻死亡,蛋價也一飛衝天,食品供應商警告,這波疫情可能影響未來18個月的生蛋供應。

受到高致病性的禽流感肆虐影響,去年12月來已有超過3,350萬隻雞和火雞遭撲殺、或準備撲殺,疫情蔓延到全美16州,多達162家農場遭波及。

其中,主要供應雞蛋的產蛋雞傷亡最慘重,短短一個月內,原本3億多隻的產蛋雞數量就銳減逾8%。

疫情最嚴峻的愛荷華州已經撲殺逾2,500萬隻家禽,上周愛荷華、威斯康辛、明尼蘇達和內布拉斯加等州政府,都宣布全州進入緊急狀態。

美國農業部甚至預測,今年生蛋產量可能出現2008年來首見的下滑。由於市場供應銳減,雞蛋價格已開始飆漲。根據商品分析公司Urner Barry,過去三周來中西部一打全蛋批發價格大漲36%至1.62美元。

液態蛋(去殼雞蛋,使用在食品上)的價格漲勢更凌厲,三周來每磅價格飆漲90%。其餘雞蛋加工產品的價格也漲一倍,創下空前紀錄。

愛荷華州逾半數雞蛋生產商負責供應液態蛋市場。Urner Barry估計,該州85%染病的雞隻專門生產雞蛋產品使用的蛋,牠們遭到撲殺相當於整體液態蛋供應量銳減25%。

食品供應商西斯科公司(Sysco)表示,受禽流感影響,未來九到18個月的雞蛋和雞隻供應將受衝擊。穀物食品巨頭寶氏控股(Post Holdings)也估計,可能減損25%的雞蛋供應。

分析師指出,愈來愈多食品業者轉向現貨市場取得新雞蛋供應,例如向來做零售市場生意的農場。這股趨勢可能進一步推高蛋價。



◆ 歐盟擬難民配額 法國表態反對
http://udn.com/news/story/5/907571

中央社 2015-05-17

歐盟提議依各國能力分配收容難民的數量,法國總理瓦爾對此表達反對。

從非洲乘船、企圖經義大利偷渡到歐洲的難民潮不斷,今年1到4月就有1770人在地中海失事溺死。

歐盟打算依經濟能力和人口規模強制分配難民到各成員國,預計德國和法國會分配到最多;而英國認為這項提案無異於鼓勵更多難民橫越地中海,率先反對,匈牙利也明確反對。

費加洛報(Le Figaro)報導,瓦爾(Manuel Valls)今天到法義邊界視察防範偷渡客措施時說,他反對實施移民配額制,應以更公平的方式把難民分配到各成員國,不是以配額形式,這不符合法國的提議。

他還說,歐盟也要考量各國已做的努力,法國、義大利、德國、英國和瑞典共收容了逃到歐洲的75%難民,「法國已經做了很多」,自2012年起已接納5000名敘利亞難民和4500名伊拉克難民,法國會持續收容,也希望各國公平分擔這項努力。

瓦爾補充,歐洲應有一套庇護政策,法國已著手改革自身的庇護政策,讓庇護更有效率。

fsj 提到...

非法移民遭丟包 百人慘死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09550

聯合晚報 編譯陳世欽/綜合報導 2015-05-18

一艘載有數百名緬甸洛興雅族與孟加拉非法移民的船隻15日即將在印尼外海沉沒時,由於船上的民眾為了爭搶所剩不多的食物而大打出手,最後造成大約100人慘遭殺害或推落海中溺斃。

在印尼冷沙港外海獲救的非法移民大約700人,以洛興雅人及孟加拉人居多,其中許多人脫水且營養不良。這些非法移民已經上岸並接受臨時安置,等候印尼當局審核他們的簽證申請。

倖存者表示,他們搭乘的船隻曾經試圖在馬來西亞靠岸,卻被馬國的海軍逐回海上,許多飢餓難當的非法移民則為了爭搶食物而大打出手。船員15日棄船而去後,非法移民在印尼外海獲救。

聯合國譴責印尼、泰國、馬國等東南亞國家不允許尋求庇護的難民上岸,形同殘酷的「海上乒乓球」。今年第一季約有2.5萬名洛興雅族與孟加拉人在緬甸登上不牢靠的船隻冒險出海。

外界呼籲東南亞國家以具體措施因應日益嚴重的非法移民問題,馬國外長阿尼法表示,他希望能與緬甸政府商討對策。印、馬、泰3國不允許非法移民上岸,引起國際社會強烈譴責後,已開始承受搭救這些無助非法移民的壓力。

馬國17日表示,阿尼法預定20日在吉隆坡會晤印尼與泰國外長,共商可行的因應之策。馬國總理納吉16日呼籲緬甸當局協助解決這場「人道災難」。外界認為,緬甸政府有計畫迫害是導致洛興雅人鋌而走險的主因。馬國副總理穆伊丁表示:「緬甸應該自行解決洛興雅人的問題,而不是將問題丟給(東南亞)鄰國。」緬甸始終相應不理。

近日在印、馬、泰獲救或自行游上岸的非法移民將近3000人,目前仍在海上無助漂流的可能還有數千人。印、馬、泰3國不改變拒絕接納非法移民的立場。



◆ 華府爆滅門縱火4死 人心惶惶
http://udn.com/news/story/6813/908002

世界日報 編譯黃秀媛/綜合16日電 2015-05-18

一個住在華府西北面使館區的企業主管,14日下午在家裡慘遭殺害,妻子、十歲兒子和管家也遇難,價值450萬元的豪宅遭到縱火燒毀。

華府警察局長雷尼爾15日說,至少三名死者遭到刺傷或被鈍物擊傷,然後房子才起火。有關當局沒有透露行凶者可能是誰或作案原因,只表示本案「非常可疑」,並呼籲民眾提供線索協助破案。

消防隊員在下午3時接到報案趕到現場,看到房子冒出濃煙烈焰。他們打破屋頂和窗戶進入火場,幾分鐘後調查命案的警探和特勤人員也抵達並封鎖現場。

調查人員透露,一名死者頭部流血,而急救人員把受害者送到醫院時聞到汽油味,還有其他縱火跡象。

雷尼爾說,這棟住宅沒有遭到強行闖入跡象,死者是46歲的美國鋼鐵工程公司總裁兼執行長沙沃波勒斯(Savvas Savopoulus)、他47歲的妻子和10歲兒子,以及57歲的管家。

他們夫婦還有兩個年紀較大的女兒在外州寄宿學校就讀,因此逃過一劫。

他們家人擁有的一輛2008年分藍色保時捷,14日晚上在附近馬里蘭州喬治王子郡被發現,當時汽車遭到縱火熾烈燃燒。警方呼籲當天曾看到這輛車離開現場的人出面提供線索,並表示他們相信嫌犯13日也曾開這輛車。

事發現場距副總統白登官邸、柯林頓夫婦住所和華府國家大教堂很近,而附近居民表示這個事件使他們心驚膽戰。

沙沃波勒斯19歲的女兒愛碧葛兒上周日母親節才在臉書貼文,感謝母親為她所做的一切,包括一直相信和支持她。想不到才過幾天,母女就天人永隔。

愛碧葛兒就讀賓州菁英學校Mercersburg學院,16歲的妹妹就讀新澤西州Peddle學校。這兩所學校一年學費都要大約5萬2000元。她們10歲的弟弟就讀華府國家大教堂旁邊的St. Albans大學預校,一年學費4萬元。



◆ 奈及利亞飯店 驚傳賣人肉大餐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81252

自由 2015-05-18

〔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奈及利亞近日再傳聳動的「吃人」新聞,據說有飯店供應人肉大餐!但這則消息與往昔流傳的吃人「舊聞」情節如出一轍,真假難辨。

廚房發現人頭、軍火

英國廣播公司(BBC)非洲斯瓦希里語(Swahili)網報導,奈國東南部阿南布拉州(Anambra State)居民通知警方,當地一家飯店的餐廳正進行「極度可怕」的事,警方隨即趕赴現場,竟在廚房裡找到兩顆鮮血淋漓的人頭,以及AK-47步槍、手榴彈等武器與手機,有十一人因此被捕,餐廳遭勒令歇業。

民眾稱常有怪人出入

據報導,接受訪問的當地民眾對於這起駭人事件毫不訝異,因為這家飯店一向進行「奇怪活動」,總有穿著髒兮兮的「怪人」不斷出入,形跡可疑。另有一名曾入內消費的牧師「現身說法」,指稱用餐帳單金額高達七百奈拉(近台幣一○七元),足足是奈國普通勞工一日工資的四倍以上;他在驚嚇之餘被告知,這筆令人咋舌的費用,來自他剛吞入喉的小塊鮮肉。

儘管奈國政府明令禁止供應人肉,吃人傳聞仍屢見不鮮。奈國報紙Osun Defender前年九月首次披露這類新聞,去年二月也有類似報導。

神秘的吃人故事不僅發生在奈及利亞,全球各地都有相關傳說,德國二○一○年也曾冒出類似消息並廣為流傳:柏林一家餐廳據傳徵召志願者「捐軀」供食,事後證明子虛烏有。但德國確曾發生吃人案例,現年四十歲的男子邁韋斯(Armin Meiwes),○一年「享用」自願網友的屍體,被判處終身監禁。

fsj 提到...

本世紀中 美熱浪恐劇增
http://udn.com/news/story/6812/911748

聯合晚報 編譯陳世欽/綜合報導 2015-05-19

根據一項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全球暖化與人口分布狀態改變意味,至本世紀中為止,必須承受極端高溫的美國人將大幅增加。

這項18日透過「自然氣候變化」期刊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人們相繼遷居平均氣溫可能提高的地區,尤其是美國西南部。報告特別指出,休士頓─達拉斯─聖安東尼,以及亞特蘭大─夏洛特─拉里等2條走廊地帶出現這種局面的可能性最高。

擔任報告共同執筆人的科羅拉多州波爾德「國家大氣研究中心」資深科學家琳妲.莫恩斯表示:「未來不只是氣候會出現變化,其中還涉及多項因素,包括有多少人會集中在哪些地區,進而影響他們曝露於氣候變化下的機率。」

科學家研究預估的氣候與人口變化交互影響,以估計曝露在至少攝氏35度高溫的人口數,以及這些人口感受高溫的頻率。他們採用一種名為「人/日數」的極端高溫數字,以反映熱浪持續的時間,以及多少人感受熱浪。方法是,以受到影響的人口數乘以他們感受極端高溫的天數。

根據報告,1970至2000年,美國平均每年大約出現23億個極端高溫「人/日數」,預估2040至2070年之間,將激增至100億至140億。

關鍵是,人們是否可能為了適應而調整生活方式,例如盡量留在室內並使用更多空調,或者遷往比較涼爽的地區。鍾斯表示,人們不太可能為了逃避高溫而遷往比較涼爽的地區。他又說,根據紀錄,人們反而傾向於自比較涼爽的地區遷往比較溫暖的地區,例如佛羅里達、亞利桑那、北卡羅來納。



◆ 中國南方暴雨 298萬人受災、15死
http://udn.com/news/story/7332/912305

世界日報 北京19日電 2015-05-19

中國南方13日起持續降下暴雨。民政部網站公布,截至18日已有11個省份共297萬5000人受災,其中15人死亡、5人失蹤、3萬8000人被緊急遷移安置。

受這一波暴雨影響者包括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11個省區。

新華社報導,死亡的15人中,有8名因雷擊而死,其他還有建築物倒塌、溺水、土石流等原因造成死亡。

其他的損失還包括各地農作物受損、供電中斷、堤防毀等。中新社報導,光是湖南省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達人民幣4億元。



◆ 墾丁「陰屍鹿」 300梅花鹿遭獵殺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81589

自由 2015-05-19

〔記者蔡宗憲、吳欣恬/綜合報導〕「陰屍鹿」慘劇在墾丁國家公園活生生上演!

遭人屠殺 香蕉灣驚見200鹿頭

屏東墾丁籠仔埔草原一直是觀賞野生梅花鹿勝地,最近卻有山友發現,其中一處草原竟有逾百隻梅花鹿遭野狗追殺陸續死亡,遍地鹿屍及惡臭令人怵目驚心;另外香蕉灣東側一處海岸林內,也發現被丟棄的一包包用塑膠袋裝的梅花鹿頭顱及骨骸,目測至少逾兩百個;亦即兩千多隻的野放梅花鹿族群慘死數已超過三百隻。

墾管處官員說,今天將與警方及保育人員到現場勘查,查出違法獵殺、屠宰梅花鹿的兇手,並請地方清潔隊協助捕捉野狗。
籠仔埔草原 百隻遭野狗咬死

農委會官員昨表示,台灣梅花鹿不屬於野生動物,也非保育類動物,人為惡意獵捕或虐待,動物保護法和野生動物保育法恐都不適用;但國家公園內的梅花鹿受國家公園管理法保護。依國家公園管理法,在國家公園內狩獵動物或捕捉魚類,可依國家公園法第廿五條處一千元以下罰鍰;如果情節重大引起嚴重損害,則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千元以下罰金。

記者昨天跟隨長期關心梅花鹿生態的山友老賴進入籠仔埔草原,當場直擊一群野狗瘋狂追捕梅花鹿,草原上遍地可見梅花鹿被咬得肚破腸流的屍體,嗡嗡作響的蒼蠅聲,似乎在為不幸慘死的梅花鹿超度,牧場儼然成為「墓場」。

墾管處今勘查 追查獵鹿兇手

香蕉灣東側海岸林內,則是另一番駭人景象,豔陽讓屍臭味滿佈海岸林,老賴拿起工具鉤破塑膠袋,大量的梅花鹿頭顱滾出,甚至還有剛被宰殺不久的「新鮮貨」,越往地下挖掘,頭顱數量越多,共通點是軀幹及腿部都不見蹤影,老賴大嘆:「獵殺梅花鹿傳言不假,如此大量屠體,不知道流到哪些餐廳販售,實在越想越可怕。」

墾丁耆老老劉表示,鹿肉腥味重、肉質精瘦乾韌,需以長時間藥燉方式烹煮,食用者大多「呷奇巧」或覺得鹿肉滋補,但在當地原住民眼中,甚至認為經濟價值不如山豬肉,被賤價取代其他肉類不無可能。

墾管處保育課長徐茂敬表示,園區內野放梅花鹿粗估近兩千隻,造成部分地區農損及珍貴植物受創,正與學術單位研究如何幫梅花鹿節育,有效控制野外族群數量,沒想到竟出現野狗及人為捕殺,如今之策將聯絡恆春鎮公所清潔隊協助捕狗。



◆ 打擊人蛇 歐盟祭武力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11754

聯合晚報 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 2015-05-19

歐盟外交與國防部長18日開會決定,在地中海採取軍事行動遏止偷渡潮;不過,各國在偷渡客收容配額方面出現歧見。

初期行動以情報蒐集、監控為主,英國預料將提供無人機和偵察設備。

在稍後階段,歐盟將在利比亞外海或公海登上疑似載運偷渡客的船隻,檢查後予以查扣或摧毀。

要在利比亞海域行動,尚須聯合國決議提供授權;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茉格里尼表示,她本月稍後將到聯合國爭取支持。

她表示,打擊海上偷渡動最快6月25日展開;她表示,6月是夏季的開始,而季節在海上偷渡是重要考量因素,如果要嚇阻人蛇集團,打擊行動必須盡快就緒。

中東和非洲的戰亂造成大批偷渡客湧向歐洲,光是最近幾星期,就有一萬多名利比亞偷渡客在地中海獲救;據估計,今年迄今在海上喪命的偷渡客已達1830人,遠高於去年同期的207人。

茉格里尼表示,打擊人蛇集團除了能挽救偷渡客性命,也能打擊恐怖主義;她說:「如果追查人蛇集團運作模式和金錢流向,或許會發現,相關金錢被用來資助恐怖活動。」

參與歐盟會議的北約組織 (NATO)秘書長史托騰伯格指出,外國戰士、恐怖分子可能企圖混在偷渡客中進入歐洲;他表示,北約必要時將協助歐盟。

歐盟的地中海防偷渡行動將在羅馬設立總部,由義大利海軍將領負責實施。

歐盟各國雖同意以軍事行動對付,在收容偷渡客配額問題上卻有「異見」;英國、法國、西班牙、匈牙利等國都反對配額計畫。

西班牙表示,配額計畫未考慮西班牙失業率高達24%,況且西國已努力遏止偷渡。



◆ 海上難民問題 緬甸:區域夥伴更應出面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11088

聯合報 曼谷記者林以君/十八日電 2015-05-19

緬甸宣傳部長葉圖(Ye Htut)十八日表示,緬甸政府知悉且瞭解國際社會對來自緬甸一波波海上移民問題的關心,但他堅持這不能歸咎於緬甸。

葉圖說,緬甸瞭解「國際社會關心在海上的這些人」,他說,與其要怪罪緬甸,區域夥伴更應該出面解決。先前緬甸認為現在海上難民問題是區域國家無法遏止人口販運。

一百卅萬人洛興雅族穆斯林在緬甸被排擠,當局忽視他們在緬甸西部若開邦世代居住的事實,不承認他們是緬甸人,稱他們是來自鄰國孟加拉的非法移民,這些人無法享有公民權利。

洛興雅族人被迫向外尋找可以安身之處,有些人逃回孟加拉,這些人再加上原本在孟加拉屬於經濟弱勢的洛興雅族人搭船偷渡出海,近期目標是馬來西亞及印尼。

聯合國難民署十八日也發函馬來西亞,請馬來西亞就近協助在海上漂流的洛興雅族人。路透報導,大馬為讓泰國外交部也能參加區域商討會議,大馬與印尼外交部長原訂十八日的會面將延到廿日在吉隆坡舉行。

泰、馬及印尼三國都拒絕讓海上難民入境。大馬總理納吉十八日說,過去幾年大馬已接納了十二萬洛興雅難民。大馬呼籲緬甸正視洛興雅族穆斯林因遭排擠問題。

印尼軍方高層穆爾多科說,若是印尼打開大門,將出現難民潮。

印尼民主奮鬥黨呼籲總統佐科威能伸出援手,救助漂流到印尼亞齊省外海的洛興雅族海上難民。該黨發言人西圖普爾說,身為全球最多穆斯林國家,印尼應在此時伸手協助他們。印尼約兩億四千萬人,約百分之八十五、超過兩億人是穆斯林。

fsj 提到...

哥倫比亞土石流 62人睡夢中喪生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81824

自由 2015-05-20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經過連日豪雨,哥倫比亞西北部山區18日凌晨爆發大規模土石流,重創西北部安迪奧奎亞省(Antioquia)小城薩爾加(Salgar),已知至少有62人在睡夢中喪生,另有約40人受傷、至少數十人失蹤。

薩爾加由4個城鎮組成,居民約1萬7000人,其中小鎮聖塔瑪格麗塔(Santa Margarita )災情最慘重,基本上「已從地圖消失」。圖為當地居民18日徒手或使用棍棒清除泥漿和瓦礫,搜尋罹難者遺體。

※ 相關報導:

* 福建特大暴雨 近15萬人受災
http://udn.com/news/story/4/914162

中國大陸福建省防汛指揮辦公室今天表示,受西南急流影響,福建部分地區因有大暴雨、特大暴雨等,截止19日已有14.69萬人受災、緊急轉移1.781萬人,目前尚未接到傷亡人員報告。



◆ 難民搶糧 全家遭割喉推下海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12262#prettyPhoto

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18日電 2015-05-20

遭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等國拒登岸的緬甸洛興雅族及孟加拉的海上難民,傳因嚴重缺糧缺水,爆發慘無人道的屠殺,近日獲救者透露,船上難民為爭食竟將婦女割喉拋入海中,至少100人因弱肉強食而死。

新加坡「海峽時報」報導,上周五在印尼亞齊省外海獲救的17歲少年賽都爾透露,難民船上人滿為患,又餓又病,洛興雅人和孟加拉人為爭奪糧水而弱肉強食。

賽都爾指,某日孟加拉男子要一名洛興雅婦人交出食物,但她為了年幼子女不肯放手,孟加拉人竟將她割喉,再連同其子女一起丟入海中。BBC也報導,至少三名獲救難民揭露目睹移民船上為爭食物,有人被刺死或推下船溺死。

孟加拉難民則有另一套說法,指洛興雅人拒絕分享食物和水,更不斷虐待孟加拉人。

這波難民潮被認為是亞洲半世紀最大難民危機,已有逾2500名難民在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上岸,但這三國已拒絕再收容更多人,並將難民船拖離其海域,印尼亞齊省漁民更透露,軍方官員稱即使難民瀕臨溺死邊緣也不可援救。

目前估計仍有逾5000人在海上漂流。大馬、泰國和印尼外長20日將召開會議,商討難民問題,但緬甸政府堅稱這波難民危機非其責任,拒參與會談。

※ 相關報導:

* 寧可他們淹死 印尼禁救海上難民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20000460-260102

聯合國難民署19日估計,至少有2000名難民陷困在緬甸、孟加拉外海的5艘船隻上,飽受斷糧與缺水之苦已逾40天。外傳印尼當局已下令漁民不准拯救非法偷渡的難民,「寧願讓他們淹死」。但相關國家19日都表示,會給予難民協助。

難民署與國際移民組織(IOM)在日內瓦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停止驅趕領海水域的非法移民船隻,敦促這3國加強搜救,並允許滯留於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海域偷渡船隻上的偷渡客安全上岸。

....印尼外長蕾特諾女士稱,印尼上周已接收1346名孟加拉及羅興雅族難民,在此之前,已約有1萬2千名難民在印尼等候安置。她表示:「作為《難民地位公約》非締約國,印尼所做的已超出其責任範圍。」

包括美國、澳洲在內共15個國家,將於29日在泰國舉行會議,共商解決辦法。聯合國難民署(UNHCR)駐菲律賓代表柯布拉特說:「這不是單一國家所能解決的問題,而是一項集體責任。」



◆ 玩綁架遊戲 5少年虐殺6歲童
http://udn.com/news/story/6812/912274

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18日電 2015-05-20

墨西哥北部上周發生駭人聽聞的凶殺案,5名12到15歲少男少女虐殺一名6歲男童並埋屍河邊,其中3人因未滿14歲,依墨國法律無法起訴,震驚全墨。

墨西哥6歲男童馬奎茲(Christopher Raymundo Marquez)14日晚間失蹤,兩天後有鄰居發現自家15歲兒子參與殺害馬奎茲才報警。警方16日在河邊找到臉部朝下、被埋在河邊淺坑的馬奎茲屍體。

檢方調查發現,五名涉案者都是馬奎茲的朋友或鄰居,14日邀馬奎茲和他們一起玩。

眾人走到溪邊時,其中一名15歲少年提議玩「綁架遊戲」,把馬奎茲的手腳綁起來,然後用石頭砸他、用有刺的棍子打他,再拿棍壓他脖子讓他窒息而死,再把他推進溪邊挖好的淺坑埋起來,在上堆雜草和動物死屍作為掩飾。

馬奎茲的媽媽指控五名涉案者在埋屍後還假好心幫忙尋人,「身為媽媽,我要求正義,如正義不可得,我們也會靠自己的力量得到。警方怎能放了那些孩子?他們不是虐殺一隻狗,而是一個兒童。」

墨西哥法律規定年滿14歲才能以刑法起訴,因此3人不起訴,警方下令5名涉案者須接受心理評估。



◆ 天使變惡魔 英菲籍男護士毒害21病患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81819

自由 2015-05-20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英國媒體19日報導,自稱「天使變惡魔」的菲律賓籍男護士維多利諾.蔡(Victorino Chua,見圖,取自網路),因在英國大曼徹斯特醫院服務短短2個月期間毒殺2名病患,並毒害其他19名患者,19日被曼徹斯特法院判處25個終身監禁,未來35年內不得假釋。

胰島素打進點滴

49歲的維多利諾.蔡是於2011年6月至7月間,在斯托克波的史戴平丘醫院服務時,將胰島素注入病患的生理食鹽水點滴袋中,而被控2項謀殺罪、22項企圖嚴重傷害肢體罪,及企圖下毒、投毒等共33項罪名。曼徹斯特檢警還說,他恐涉嫌偽造在英國的工作資格證明。

維多利諾‧蔡是在2間通常治療年長病患的病房對患者進行謀殺,育有2名女兒的他於2012年1月與去年3月兩度被捕。檢方提出的證據是在他於斯托克波住家發現「痛苦的護士懺悔書」,提到他是「變成惡魔的天使」,之後又說「有惡魔住在我身體裡面」。

兩名受害者身亡

維多利諾.蔡被判定謀殺44歲多發性硬化症病患雅登,以及83歲的長者葳佛有罪,他涉嫌的第三起謀殺罪遭駁回。被害人之一莫瑞指稱,當時她從希臘度假回來,因耳朵發炎而入院治療,然而某晚在維多利諾.蔡照顧她後,她全身顫抖冒汗而驚醒,因為她的點滴被注入胰島素,導致她血糖急降。

24歲格拉斯哥銀行行員阿斯蘭是該案最年輕的被害人,當時維多利諾.蔡為她施打的點滴因胰島素的劑量太高,導致她身體反應異常,所幸其他醫療人員及時施救而撿回一命。警方說,維多利諾.蔡也常偷偷在點滴袋中注入胰島素,讓不知情的護士為病患施打。

起訴書顯示,醫療人員發現2011年6月與7月低血糖的病例突然暴增,而警覺事有蹊蹺,導致警方介入調查。

※ 相關報導:

* 好毛!瑞典報紙登詭異啟事 慶「魔鬼之子」誕生
http://udn.com/news/story/6810/913855

瑞典報紙近日登出一起「詭異的嬰兒誕生啟事」,寫下一位名為露西(Lucy)的女嬰在出生後,有人藉這則啟事大肆慶祝她降臨人世,並在電郵地址上暗藏「撒旦的母親」的字眼,讓許多人看到後不禁多加聯想,令人感到不寒而慄!

fsj 提到...

南韓連爆3起「類SARS」病例 64人遭隔離
http://udn.com/news/story/6/917043

經濟日報 記者葉亭均╱即時報導 2015-05-21

南韓21日證實,類似SARS的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確診病例增至第三人,距離爆發第一起MERS病例僅隔一天。

南韓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指出,最新的確診病患為一名76歲男性,他曾與第一例的MERS病患男性同住一間病房。第一名病患為68歲的男性,其妻子21日也已證實感染MERS。

南韓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表示,這名68歲的病患4月中旬曾赴中東旅遊,5月4日返國。

MERS是一種新型病毒性呼吸系統疾病,自2012年在沙烏地阿拉伯證實首例病例後,在全球23國僅出現1,142例。目前這種病症尚無疫苗或治療藥物,致死率高達40.7%。

南韓確認中東呼吸症候群第3例 擬升級警戒

【中央社/首爾綜合外電報導】

南韓醫療單位今天確認境內出現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第3例,衛生官員表示,考慮提升警戒層級。

路透社報導,韓國疾病管理本部(CDC)官員表示,當局已預防性隔離另外64人,他們是病患家屬或醫療人員。

韓聯社報導,CDC官員指出,今天稍晚將舉行專家會議,以決定是否將對抗MERS的警戒層級提升到第二高的「警示」(alert)。

一名68歲的男子昨天被診斷罹患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已確診為韓國MERS首例,當時CDC立即將警戒層級提高一級到第三高的「注意」(caution),所有主要港埠需要設立隔離區與檢查關卡。

今天稍早,首位確診病患的妻子也被確認為MERS第2例。她是因丈夫未被確診前照顧他而遭感染,目前狀況穩定。

CDC官員在電話中告訴路透社,「第一名確診病患已逐漸轉好,現在我們需觀察第二名會如何,儘管她才剛被確診且狀況穩定。」

至於與首位確診病患共用病房的一名76歲男性昨天開始發高燒,今天也確診為MERS第3例,情況穩定。

行政部門昨天表示,看不到疾病散播到更多人的可能,因為所有跟首位確診病患有過接觸的人都已被隔離,且這名原始病患狀況穩定,

專家指出,MERS致死率為30%到40%,潛伏期約2到14天。



◆ 陸暴雨走山樓塌300萬人受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21000507-260108

中國時報 2015年05月21日 萬仁奎/綜合報導

大陸華南地區暴雨災情嚴重,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11個省份近300萬人受災,貴州省貴陽市一棟9層樓民居因土石流崩塌,仍有15人失蹤,其他省市15死5失蹤。

華南11省災情慘重

昨日上午,位於貴州省貴陽市雲岩區海馬沖街宏福景苑社區編號21棟9層樓民居發生坍塌,一名戶主說:「整棟樓垮下來。」

一名目擊者說,他當時在廁所,聽到轟的一聲巨響,以為地震了。打開客廳門嚇了一跳,「客廳全是灰、窗戶玻璃也被砸爛了」。開門發現,是旁邊的9層樓垮了。

社區居民稱,連日來當地一直在下雨,發生垮塌的是靠近山腳的一棟樓,因為山體滑坡,樓房垮塌。

貴陽猶如地牛翻身

據當地政府最新消息,目前已有99人確認安全,仍有15人聯繫不上,其中14人手機信號顯示在現場。因發生滑坡的山體出現8處裂縫,主裂縫以7cm/h速度擴張,較為危險,附近4棟樓居民也已疏散。

大陸中央氣象台昨日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預報江南、華南地區今天還將出現持續強降雨,並伴有雷暴大風。

大陸氣象單位預報,今天晚間8點之前,包括雲南、湖南、江西、福建、廣西、廣東、等地都有出現大雨或暴雨機會;上述部分地區1小時雨量可達30至50公釐,局部地區可達60至80公釐,並伴有雷暴大風。

截至18日統計,強降雨已造成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等11個省份297.5萬人受災,15人死亡,5人失蹤。

湖北重創損失20億

其中湖北省災情最慘重。武漢、宜昌、恩施等9市(自治州)25個縣(市、區)145.7萬人受災,4人死亡,3900多間房屋倒塌毀損;農作物受災面積105.3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9億元人民幣(約20億台幣)。

※ 相關報導:

* 劣質地瓜滯銷 路邊堆成山
http://udn.com/news/story/7326/915696

地瓜去年價格好,今年種植面積暴增,加上天氣炎熱,病蟲害多,價格一路下跌,農民欲哭無淚;原先豬農、鵝農等會購買充當飼料,由於飼料降價、購買量減少,外加今年爆發禽流感,銷量緊縮,造成現在劣質地瓜滯銷,堆疊在產業道路邊成為奇觀。



◆ 印尼、大馬 不再推難民回惡海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15981

聯合報 曼谷記者林以君/廿日電 2015-05-21

馬來西亞與印尼廿日發表聯合聲明,印、馬兩國將協助漂流海上的近七千名移民上岸,不再把他們推回大海繼續漂流,並在一年內藉助國際資源協助他們「重新定居、遣返回國」。泰國隨後跟進表示,不會再把移民船推回海上。

大馬媒體報導,馬來西亞內政部長阿末扎希說:「敦促所有非政府組織、不同種族與宗教都能站出來,自願協助這些洛興雅(Rohingya)難民。」他也說:「雖然移民試圖非法進入別國、違反移民法,仍不應忽視他們的福祉。」

印尼副總統卡拉說,印尼考慮將洛興雅海上難民安置在特定的印尼島嶼。印尼全國約由一萬七千五百多個島嶼組成。

印尼、大馬及泰國等三國代表廿日在大馬首都吉隆坡集會商討洛興雅海上難民問題。難民潮估計可能仍有約六、七千名孟加拉人和來自緬甸的洛興雅穆斯林搭著木船漂流海上。部分難民船企圖進入泰國及馬來西亞海域,都遭到兩國海軍驅趕後駛向印尼,印尼也一度把他們推往大海,不肯收留。

印尼並非一九五一年難民公約締約國,過去一周已收容超過一千三百位海上難民,印尼駁斥外傳見死不救的消息。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上周四在泰國外海發現一艘引擎破損後在海上漂流的難民船已被印尼漁夫們救起。

過去一周,印、馬兩國海軍先為想靠岸的難民船隻補給食物及飲水,再推往外海。大馬外長艾尼法.艾曼廿日表示,大馬與印尼今後不會再把難民船推往其他地區。

印尼副總統卡拉十九日說,印尼正考慮安置洛興雅族難民的所有選項,其中之一是安置他們在特定的印尼島嶼。因為印尼在遭遇災難時,曾獲得外國援助,今後印尼將從人道角度思考對難民最合適的援助。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收容海上難民…美國說Yes 澳洲說No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16650

國際致力因應流落海上的洛興雅難民問題之際,美國國務院表示,美國願意收容洛興雅難民,但澳洲總理艾伯特表示,不會收容難民,以免助長偷渡。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瑪莉.哈夫20日表示,聯合國難民署協調安置這批海上難民,美國願意在多國合力之中扮演領先角色。

過去三周以來,緬甸的洛興雅穆斯林為了逃避迫害,以及孟加拉人為了逃避貧窮,總共三千多人擠上極度超載的船隻,投奔東南亞國家,得以上岸。但人道和人權組織說,由於各國當局加強鎮壓,人蛇集團棄船,還有好幾千人漂流海上,進退不得。

印尼、馬來西亞、泰國不願意接納洛興雅人,將滿船滿船饑餓、口渴的船民趕回海上,因為擔心一旦開始收容移民,更多移民將會源源不絕湧入;不過,這三個國家昨天(20日)放鬆立場。

....緬甸以佛教徒為主體,過去三年,至少12萬信仰伊斯蘭的洛興雅人為了逃離宗教暴力,以及他們在佛教徒之間如同種族隔離的處境,而投奔大海。他們世代居住緬甸,但緬甸官員至今說他們是「孟加拉人」,認定他們從孟加拉非法移民入緬。



◆ 目睹難民慘況 印尼漁民落淚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21000500-260108

中國時報 2015年05月21日 諶悠文/綜合報導

印尼漁民20日將400多名漂流海上的緬甸少數民族羅興亞穆斯林與孟加拉難民救上岸。亞齊省漁民阿里目睹偷渡船乘客的慘況,眼淚不禁奪眶而出。

阿里說:「當時我驚訝到說不出話來。」他回憶看到船上擠滿逃離迫害的緬甸穆斯林那一刻,他與朋友都難過落淚,因為他們看起來餓壞了,瘦成皮包骨。他說:「我們必須協助穆斯林同胞。我們怎麼能不幫助這樣窮困的人? 這可是一大罪過。」

阿里載運約100名羅興亞穆斯林上岸。他說,亞齊省居民和這些非法移民互不了解,但他們信奉相同的宗教,「如果我們說『伊斯蘭』,他們會回答『伊斯蘭,穆斯林』。這是我們僅能交流的語言。 」

BBC記者海德14日在泰國外海發現這艘偷渡船,乘員如今已被印尼漁民救起。當時船上的人告訴他,他們被人蛇集團丟包,幾乎斷水、斷糧。泰國海軍提供他們食物和飲水,後來修好船隻引擎。船上難民表示,他們曾先後三次被泰國和馬來西亞的軍艦拖往印尼海域。

另一名登上難民船的BBC記者說,船上汙穢不堪,到處都是胡椒醬的瓶子、髒盤子、速食麵的塑膠袋,臭氣熏天。

亞齊省居民張開雙臂熱誠歡迎這些身陷絕境的難民。18歲學生哈亞說:「他們需要援助。他們的狀況很淒慘,又渴又餓,被外界忽略。」

「大家都是人,我們必須伸出援手,更何況他們是穆斯林兄弟姊妹。」

社運人士哈馬札說,當年南亞大海嘯,世界各地的人們伸出援手,幫助亞齊度過難關,不分種族、族群或宗教,「現在輪到我們幫助羅興亞人,展開人道關懷。」

fsj 提到...

華南暴雨 機場癱、民房塌
http://udn.com/news/story/7332/917382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21日電 2015-05-22

在大範圍強暴雨襲擊下,華南昨淪為澤國,災情慘重,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11個省份近300萬人受災。貴州省貴陽市一棟九層樓民居因土石流崩塌,仍有16人失蹤;廣州和深圳兩個機場幾乎癱瘓,全日合共625航班被取消。氣象專家稱強降水還將持續。

廣東昨啟動今年首個暴雨Ⅲ級應急響應,全省有20個縣市的中小學停課。自前晚開始,粵北韶關、清遠、河源及粵東汕尾等地被特大暴雨殺個措手不及,農田被水淹,街道成河流。

受大暴雨影響,廣州白雲機場航班大規模延誤。截至下午6時,374班機取消,延誤一小時以上未能離港航班達90班,另有8班機備降外地機場。而深圳亦有暴雨,許多車輛浸在水中,深圳機場至昨日下午5時共251個航班取消。

貴州省貴陽市也連日大雨,昨午有一棟9層樓宇,因附近山泥傾瀉引發倒塌。倒塌樓宇共住35戶114人。至昨晚確認98人安全,16人失蹤,其中15人的手機訊號顯示就在現場,料被活埋。

有小區居民形容,事發時在家中聽到類似「石頭滾動的聲音」,然後傳來「鋼筋在地上拖動的巨響」,起初更以為是地震。他打開門察看時,卻由於現場塵土飛揚,完全掩蓋視線,直到過了數十秒後,他才看到涉事的大廈已經坍塌。

新華社記者到場採訪時,被貴陽副市長徐昊下令奪走相機。貴陽市政府官方微博隨後回應指,該記者未亮身分便闖入警戒線,並與現場人員爭執,但該記者在網上隨即反駁,直指當時已高舉記者證,又刊出多張爭執相片指「鐵證如山」,惹輿論熱議。

無獨有偶,山西呂梁市臨縣移民新村前晚也發生山泥傾瀉,33棟樓房被掩埋或嚴重損毀,最少9人被活埋。消防接報到場救出所有被埋村民,但其中7人送院搶救後不治。



◆ 新SARS警戒!遊中東 別碰駱駝 去南韓 暫不設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22001563-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5月22日 陳瑄喻/台北報導

韓國傳出3人感染新SARS,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表示,國人到南韓旅遊時,除避免前往醫院等易傳染地區外,也要視狀況戴口罩;目前研究證實,駱駝是傳染重要媒介,到中東國家除勤洗手外,應避免接觸駱駝、生飲駱駝奶,或前往當地市場、農場;糖尿病、腎功能欠佳、有慢性肺病、免疫力較差者,應提高警覺。

疑似15例無確診病例

疾病管制署表示,昨下午南韓官方證實該國有3人罹患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確診病例,還有64名密切接觸者(含個案家人及醫護人員)現於隔離觀察中。由於台灣與南韓之間觀光旅遊交流頻繁,政府已繃緊神經。

周志浩指出,由於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CoV)致死率高,國內也持續監測,自2012年以來,共接獲15例疑似個案通報,本周還有一對母女,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返國後,接連出現呼吸道症狀,醫院隨即安排隔離治療,但最後證實僅是流感,國內至今尚無確診病例。

周志浩說,南韓首例是一名68歲男性商人,今年4月18日至5月3日曾前往巴林商務旅行,出現發燒等症狀,妻子切照顧也被傳染,而第3人則是跟第1名感染病患同病房的76歲男性

MERS-CoV病毒外界俗稱新SARS,與2003年造成台灣大流行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近似,兩者皆靠飛沫傳染,引發嚴重的呼吸道感染,而SARS病毒傳染力高、新SARS傳染力較低,但新SARS的致死率比卻SARS高出近4倍。

發燒咳嗽提高警覺

南韓新SARS疫情備受國際注目,外界憂心是否會爆發感染潮?周志浩表示,新SARS病毒必須在密切接觸下才有機會被感染,出現大規模傳染的可能性不高,目前多項研究證實,在中東地區的單峰駱駝可帶此症病毒活動,是傳染的重要媒介。

疾管署指出,新SARS患者會發生急性的嚴重呼吸系統疾病,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呼吸急促與呼吸困難,嚴重者會有肺炎、腎衰竭、心包膜炎甚至死亡。

fsj 提到...

美移民「爆棚」衝擊大 學者籲減量
http://udn.com/news/story/6813/919469

世界日報 記者羅曉媛/華府報導 2015-05-23

保守派智庫「移民研究中心」(Center for Immigration Studies)21日在華府國家記者俱樂部,就人口普查局月初發表最新報告,全美移民人口每年以150萬高速增長、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資源均有負面影響展開討論。與會學者提出,若要確保美國經濟與生態健康發展,就應減少移民人口,防止「爆棚」式增長。

力主控制移民人口的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教授卡法洛(Philip Cafaro)表示,移民人口已達歷史新高,且絕大多數是合法移民,是美國人口增長的主動力。按照時下增速,美國到2100年將增至7億人。

卡法洛指出,近期出台的移民「改革」,可能會促使移民的年增長人數超過200萬,並使美國總人口在本世紀末超過8億5000萬人。但在移民爆棚的過程中,美國各地也爆發各類環境問題,例如西部用水緊缺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續高企等,這些都不利維護美國社會穩定發展。

他指出,1965年之後,移民呈「低技術、低教育程度」的趨勢,其人口總量遠超高教育程度的技術人才,同時非法移民激增。隨著低技術及低教育程度的移民大量湧入,美國勞工市場的平均工資也相應下滑。不僅使美國窮人生活「雪上加霜」,工薪階層和富裕階層也受衝擊。其中非裔美國人受影響尤甚,從高失業率到高輟學率,佛格森和巴爾的摩等地爆發的非裔民權運動,充分體現他們作為直接「受害人」的不滿。

因此他建議,應從親屬移民、政庇移民及職業移民等全方位減少移民人數,由每年110萬人減至每年30萬人。他建議當局將名額留給最需要的人,取消抽籤移民等次要分類的移民政策。他強調,並非不歡迎海外移民來美尋找更多機會和好生活,但現實狀況不允許美國容忍移民的爆棚增長。

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 Foundation)研究員林德(Michael Lind)雖贊成卡法洛的建議,但不認為環境問題是主因。他認為,一切環境問題都可由科技和人類行為解決。他舉例,億萬富翁更具備影響環境的能力,他們的多套房產和私人飛機排放的溫室氣體就比移民多。他支持美國吸收更多技術移民,稱僅增加H-1B名額不夠,應效仿歐洲的「藍卡」,讓高技術移民自由更換工作,而不是因身分限制而被雇主低薪鎖住。

※ 相關報導:

* 強震震垮尼泊爾觀光經濟 將爆發移民潮
http://udn.com/news/story/5/920697

強震震垮尼泊爾觀光景氣、衝擊經濟成長,許多民眾註定失業,為謀出路,1場因地震導致的大規模移民潮正要爆發。

尼泊爾425規模7.8強震,引發聖母峰雪崩摧毀基地營,至少19人罹難,為聖母峰史上最嚴重山難。這是繼去年4月18日聖母峰雪崩奪16條性命後,尼國登山季連續第2年發生嚴重山難。

....拉馬說,尼國有逾1萬名雪巴人靠旅遊產業維生,加上他們的家庭,背後要養數萬人。國際旅客不來,他們生計陷入難題。

雪巴人的困境反映出地震震垮尼國觀光景氣的冰山一角。據統計,尼國2700萬人口中,觀光產業的直、間接受僱勞工數達111萬人,相關產值約貢獻國內生產毛額(GDP)9%。他們其中許多人已註定失業,時間長短不得而知。



◆ 解決羅興亞難民 須從緬甸自身著手
http://udn.com/news/story/7339/920198

聯合報 戴萬平/正修科大國際企業系副教授(高雄市)2015-05-23

若遊客有機會到曼谷或是普吉島旅遊,會看到一個特殊的街頭現象,為數眾多的南亞面孔在從事製作西裝行業。筆者曾經進行相關的訪問研究,這些南亞面孔幾乎都來自緬甸,若細問,可以發現,來自包括羅興亞在內的緬甸人力資源,是構成泰國服裝紡織業的重要部分。

事實上,在曼谷周邊的工業區、暹羅灣沿海漁村、普吉島的觀光產業、泰北的清邁的小商家,都可看見緬甸難民進入泰國合法與非法打工的身影。有關虐待緬甸勞工的報導也時有所聞。

其實緬甸的難民問題,不僅包含羅興亞人。在緬甸建構民族國家的過程中,最困難的也就是少數民族的問題。至今,在緬北的克欽族、克倫族,乃至與中國交界的果敢族(與華人同一血統),與緬族主導的中央政府存在緊張的武裝衝突關係。只不過幸與不幸,緬北的克欽有豐富的礦場資源與廣大的山林,可讓克欽族維持基本生存;年初與緬軍激戰的果敢族,有過去種植鴉片的經濟基礎與中國老大哥撐腰;包括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梅道診所等國際組織,在泰緬邊界的梅索,進行克倫族的人道救助工作。

相對於上述三個族群,邊界的孟加拉國自顧不暇,羅興亞人只能選擇海上漂流,到泰南,或更遠的馬、印,成為唯一的出路。

過去,由於綿長的邊界管理不易,加上泰國政府寬鬆的邊防,緬甸難民就這樣在睜一隻閉一隻眼的情況下,由不同的海上與陸上途徑進入泰國。但是近幾年來,泰國經濟不佳自顧不暇,加上政變後軍政府對於邊防的控制日趨嚴格,羅興亞難民已無法從泰南周邊上岸,一批批已經出發的難民需花更長的時間前往更南方,期待穆斯林社會能夠接納,這些是最近海上難民漂流的近因。若這樣的動線被切斷,也將使緬甸羅興亞人向外唯一生存之路夢碎。

不論是印尼漁民的善念,還是習慣當緬甸與東協和事佬的菲律賓伸援,都無法從根本解決緬甸的難民問題。緬甸總統登盛尋求歷史定位,積極推動民族和解,可是不被官方認可的羅興亞人,並不是和談對象。年底的大選與可能的修憲,加上族群政治的敏感,緬族出身,身為民主鬥士的翁山蘇姬,也不敢為此議題輕易表態。

緬甸內部政治紛爭不斷,緬甸政府又以不干涉內政表現強硬態度。可能的解決曙光,是十一月大選後新總統的態度。即使國際不斷呼籲,但是短暫的人道救助只能治標,無法根本性解決緬甸的難民問題。

※ 相關報導:

* 難民漂流地中海 靠不了岸的移民路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19988

4月19日一艘從利比亞出發、搭載900多名非洲移民的船隻,在橫渡地中海時不幸翻覆,有多達700名移民不幸溺斃,引起國際媒體的重視。其實由於非洲許多國家經濟凋敝,或戰亂不斷,迫使大批人民不惜拋家棄祖,鋌而走險,前仆後繼地渡過地中海,湧向歐洲尋求活路,在蔚藍一片的地中海譜出一首首令人鼻酸的「移民悲歌」。

歐洲官員表示,去年抵達歐洲地中海岸沿岸的17萬非法移民中,大部分都來自非洲撒哈拉以南(下撒哈拉)地區。國際移民組織指出,這些人搭船從利比亞前往義大利途中,至少有3,200人喪生,成為全世界的「移民死亡航線」。這些踏上「死亡之旅」的民眾,在本國都各有活不下去的原因。

....歐盟移民政策中存在著的致命邏輯,可能在地中海奪去了無數條人命。歐盟也終於發現在邊境築出一道銅牆鐵壁、不讓北非與中東難民進入的政策其實失敗透頂。....放任人們死在汪洋大海之中絕非移民良策。如果歐盟可以千方百計阻止海盜船開出索馬利亞,也該能阻止人們葬身於義大利沿岸。



◆ 台大、香港城大研究:海洋暖化 未讓颱風變強
http://udn.com/news/story/7314/920361

聯合報 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 2015-05-23

台大及香港城市大學最新研究成果榮登「自然通訊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證實颱風的破壞潛力,不只受到海洋暖化影響,還受到颱風個數及颱風生命期影響。

在一般的認知裡,認為海洋變暖會導致颱風破壞潛力增加。但最近20年中,西北太平洋觀測的結果卻剛好相反,尤其近年海洋變暖,但颱風破壞潛力卻逐年下降。

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林依依及香港城市大學教授陳仲良,透過分析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局所模擬出的全球暖化情境下的颱風資料,他發現在全球暖化情境下,颱風在西北太平洋的破壞潛力降低了15%,顯示兩者不一定有正關係。

研究表示,颱風的個數以及生命期是影響颱風破壞潛力高低的原因,尤其颱風個數下降,生命期變短所產生的負貢獻,遠遠超過颱風強度變強的正貢獻,造成近20年來的颱風破壞潛力逐年降低。

※ 應該受到太陽活動的影響。相關報導:

* 貴州大樓垮塌事故 確定16人罹難
http://udn.com/news/story/4/921149

因連續多日降雨,大陸貴州省貴陽市20日發生9層樓的大樓突然垮塌事故。央視新聞微博報導,16名失聯者到今天中午全部找到,並確認全數罹難。

* 加州缺水 農民自動放棄25%用水
http://udn.com/news/story/5/920617

美國加州水資源管理委員會今天同意資深水權戶的計畫,允許他們以自願減少25%用水的方式,來換取種植期間免於面臨進一步限水的保證。

fsj 提到...

熱浪席捲大半印度 已奪361命
http://udn.com/news/story/5/922457

中央社 新德里24日專電 2015-05-24

熱浪橫掃大半個印度,南印安德拉省和泰倫加納省已有335人因此喪命;熱浪在東印奧里薩省奪26條性命。糟的是,氣象局預報未來幾天還會更熱。

新德里薩夫達君(Safdarjung)、巴拉姆(Palam)、德里大學等氣象站,昨天分別觀測到攝氏44.5、46.2、46.5度的高溫,較季節正常氣溫高約5度。印度氣象局局長雅達夫(B.P. Yadav)說,「跟其他許多地方一樣,德里也遭遇熱浪,還會持續1週」。

「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今天報導,南印安德拉省(Andhra Pradesh)和泰倫加納(Telangana)省,昨天又有135人死於熱浪,使得這1波熱浪過去4天已奪335條性命。

報導說,泰省坎曼(Khammam)縣昨天高溫來到攝氏48度,打破1947年夏季創下的47.2度紀錄。

氣象局警告,最熱的時候還沒有到,包括德里、中印、西北印、東印部分地區,未來幾天氣溫將續攀升。

在北方省(Uttar Pradesh),阿拉哈巴德(Allahabad)昨天高溫來到47度。就連海拔2172公尺高的北阿坎德(Uttarakhand)省山城墨蘇里(Mussoorie),昨天高溫都來到攝氏36度。

前往當地消暑的德里民眾斯米塔.卡普(SmitaKapoor)受訪說,「難以置信,墨蘇里的熱感覺起來跟德里不相上下」。在當地商家原本罕見的電風扇和冰箱,最近開始出現在貨架上。

報導提到,西印拉吉斯坦(Rajasthan)省大部分地區高溫來到45度左右,省會齋浦爾(Jaipur)許多地區缺水。已因熱浪造成26人喪生的東印奧里薩(Odisha)省因停電頻繁,民眾處境惡劣。

※ 相關報導:

* 豪雨特報 鄭明典:抗旱可告一段落
http://udn.com/news/story/7312/922250

中央氣象局今天早上發布豪雨特報,受滯留鋒面影響,今天是滯留鋒面降雨最多的一天,南部和中部山區都會落下強降雨,中部以北、東南部地區也有機會發生豪雨。明天起,雨勢趨緩,接下來到周三,中南部將由另一波梅雨鋒面接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表示,「抗旱可以告一個段落了。」

* 日月潭水位回升 九蛙仍全露
http://udn.com/news/story/7312/921963

這波鋒面過境,幾天下來帶給日月潭與上游霧社水庫逾百毫米雨量,日月潭水位回升到744.41公尺,但距九蛙疊像最底下一隻九蛙至少仍差90公分。



◆ 緬甸頒人口法控制生育 洛興雅首當其衝
http://udn.com/news/story/5/922952

中央社 仰光24日綜合外電報導 2015-05-24

緬甸日前頒布一項人口法,允許地方政府實施家庭計劃以減少生育率,人權團體今天表示,這是針對受迫害的洛興雅(Rohingya)穆斯林。

緬甸官方媒體「緬甸之光日報」(Myanma Alinn)昨天報導,總統登盛(Thein Sein)19日批准這項法律。

根據這項立法,地方當局可以進行調查,決定是否「因為該地區移民人數多、人口成長率與出生率高,而造成資源不均」。

報導指出,地方當局可以要求中央政府實施一項法律,強制生育後的婦女要懷另一胎時,等待「至少36個月」。

違反生育間隔法規將面臨的後果仍不清楚。

自從泰國5月初掃蕩人口販運,讓這項長久存在的交易秩序大亂,有些洛興雅人孤注一擲,與孟加拉移民乘船偷渡,歷經恐怖旅程後,在東南亞各國海岸獲救。

數千名洛興雅人逃出緬甸,使這個少數族裔成為這項難民危機的焦點。

人權觀察(Human Right Watch)說,新法很明顯是針對居住在緬甸西部若開邦(Rakhine)的洛興雅穆斯林,他們在那裡未被承認是公民,而被指為孟加拉人或來自孟加拉的非法移民。

人權觀察亞洲區副主任羅伯森(Phil Robertson)說:「這將嚴重惡化種族與宗教衝突,我們預期洛興雅穆斯林將成為這項立法的第一個目標。」

東南亞海上難民潮爆發後,緬甸在國際壓力下於21日首度進行搜救。

路透社報導,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緬甸特使南比亞(Vijay Nambiar)訪問一所伊斯蘭學校時感謝緬甸政府進行搜救,並呼籲若開邦多數的佛教徒在建設國家時接納穆斯林。

南比亞告訴路透社,緬甸的搜救行動應獲讚揚,但也指出,緬甸的歧視政策把洛興雅人推到人口販子手上。

南比亞說:「若開邦穆斯林社區被對待的方式以及洛興雅人在制度上受到歧視,都是造成移民的部分原因,這些是我們必須致力解決的事情。」他籲請聯合國全力支持協助解決這個議題。

※ 相關報導:

* 大馬發現亂葬崗 在人蛇集團拘留營附近
http://udn.com/news/story/5/922616

「星報」(The Star)網站報導,馬來西亞內政部長阿末扎希(AhmadZahid Hamidi )宣布,當局在馬來西亞北部發現多座亂葬崗,這些亂葬崗位於人蛇集團經營的拘留營附近。

星報引述阿末扎希的話說,當局在馬來西亞邊界地區發現這些亂葬崗。

阿末扎希表示:「我們不知道有多少座,我們可能會發現更多屍體。」

fsj 提到...

減碳 台灣只是紙上談兵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25000293-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5月25日(執筆:劉永祥)

編按:台灣愈來愈熱,乾旱、暴雨、極端高溫等異常氣候頻頻出現。全球暖化引發的氣候變遷,不再是電視螢幕裡北極熊的故事,而是每天在我們身邊發生、持續影響我們生活的現實。 為了減緩暖化,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今年底可望通過一份新協議,規範各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台灣雖非聯合國會員國,也無法自外於國際潮流。本報調查採訪室今起一連4天推出《明日城市--低碳綠能》系例,從口水減碳、綠色成長、提升能源效率、發展再生能源等面向,檢視政府減碳政策的宣示與實際。(策畫:張瑞昌、謝錦芳、劉永祥)

氣候變遷衝擊全球,極端氣候頻頻出現,澳洲及美國加州連續多年乾旱,超級寒流數度侵襲北美,今年初全美8成地區籠罩在攝氏零下10至20度的低溫下。聯合國警告,如果不能及時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全球將面臨巨大風險。在台灣,異常氣候也成為常態。今年以來經歷67年來最嚴重旱災,近期氣溫連續飆高,5月就可能出現限電危機。

為減緩暖化,今年底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COP21)可望通過新協議,各國也將提出減碳承諾。對台灣而言,減少碳排放,不只是維護台灣的生活環境,更攸關台灣的經濟命脈。

COP21 各國將承諾減碳

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議題的台大政治系副教授林子倫警告,碳定價是國際減碳趨勢,但台灣計算經濟成本從不納入碳排放,COP21達成協議後,台灣經濟發展將受嚴重衝擊。

台灣政府雖關注國際減碳趨勢,只有口水,缺乏實際行動。1998年為因應《京都議定書》召開全國能源會議,決定「暫以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到2000年水準為參考值」;過了17年,政府減碳目標反而倒退為「2020年降至2005年水準,2025年回到2000年水準。」

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汪中和質疑,政府減碳目標不合理,「各國都要回到1990年的排碳水準,我們卻在說2000年」。

不單減碳沒有企圖心,政府高層許多行動更讓人啼笑皆非。馬英九總統上任後簽署節能減碳十大宣言,但內容不是計畫推動的政策,而是「改穿輕便服裝」、「少開冷氣多開窗」之類的道德呼籲。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批評,政府減碳應該拿出政策工具,「不是總統脫西裝、不開冷氣就叫減碳。」

道德呼籲 執政黨不給力

林子倫強調,馬總統雖提出減碳目標,但7年來沒有太多著力,「立法與組織都沒有到位」。執政黨享有立法院過半席位,但減碳四法中的《溫室氣體減量法》及《能源稅法》卻遲未完成立法。

他強調,「台灣沒有因應氣候變遷的整體策略及決心」,缺乏單一主管機關,多頭馬車。環保署負責氣候變遷及溫室氣體管理相關政策法規研擬,但幾個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源都不歸它管。

汪中和更直指「政府失職」,他說,溫減法與能源稅法無法通過,是因政府不積極推動;沒有這兩個法,就像腳踏車只有一個輪子,減碳工作難有進展。

依據國際能源署(IEA)統計,台灣排碳總量從1990年的1.14億噸一路攀升,2005年倍增至2.62億噸,隨後幾年略有起伏。2012年台灣人均排碳量10.95噸,幾乎是全球平均值4.51噸的2.5倍,高居全球第20位。

能源消費是碳排放主要來源,各國紛紛從節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開發再生能源、建立智慧電網等方面切入,透過能源結構調整大幅減碳。台灣政府雖也順應潮流提出相關方案,但淪為紙上文章。

排碳量榜 台高居第20名

2011年政府通過《智慧電網總體規畫方案》,設定2015年前100萬低壓用戶換裝智慧電表的目標,迄今僅換裝1萬戶。日前台電公司更以效益不彰為由宣布暫停,雖然經濟部隨即重申政策沒有改變,但換裝目標變成2017年10萬戶。

再生能源也有類似狀況,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點出,從2001年至2013年台灣再生能源成長不到1個百分點,2013年太陽能、風能等占發電比例僅2.13%。「政府沒有大力推展綠能,不利於能源多元化及能源轉型。」

台灣政府「說得多,做得少」的表現,連國外人士都看在眼裡。林子倫曾與一位德國學者討論兩國推動再生能源的行動,得到的答案是:德國碰到問題時會努力找出解決方案,但台灣政府就強調問題,直接說不行。

馬總統宣示要推展綠色經濟,政府作為卻背道而馳。新的國際減碳規範即將形成,國際社會不會放任台灣持續過量排碳。如果政府還是用口水來減碳,將讓台灣陷入極大的風險中。

※ 相關報導:

* 暖化加速 台灣快成「烤番薯」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25000298-260102

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1911年以來,台灣溫度平均每10年上升攝氏0.14度,遠高於全球平均;近30年來更加速為每10年上升0.24度,達全球平均值的3倍。

汪中和點出,台灣高溫時間愈來愈長....他比喻,400年前台灣的氣溫位置像是在京都,後來逐漸往熱帶移,現在已到馬尼拉,20、30年後就是雅加達。

* 印度連日50℃ 熱死430多人
http://udn.com/news/story/6812/925268

印度大半地區連日來高溫燠熱,官員說,受熱浪影響最嚴重的2個省,連日來高溫幾乎達50℃,已有逾430人死亡。

官員警告說,南部受熱浪衝擊最嚴重的泰倫加納省,由於若干地區還在收集死亡人數資料,加上高溫天氣短期內不會結束,死亡人數幾乎確定會提高。

* 豪雨襲美中西部 龍捲風毀數百房
http://udn.com/news/story/6813/924473

美國中西部一長條地帶24日遭到創紀錄豪雨侵襲,通常乾涸的河床水位暴漲造成洪水氾濫,並引發龍捲風,迫使至少2000人緊急疏散,至少2人喪生、數百棟房屋被毀。....這個狂暴氣團穿過科羅拉多部分地區、德州中部和北部、奧克拉荷馬州大部分地區後,24日繼續向東北推進,阿肯色州西部、密蘇里州和堪薩斯州部分地區已發布洪訊警戒。

* 雨彈強襲‧南橫路斷…高雄桃源變孤島困700人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83331

高雄桃源山區昨豪大雨不斷,導致荖濃溪水位暴漲,中午時分台廿線勤和至復興溪底便道遭淹沒,包括復興、拉伏蘭和梅山里約七百人,目前對外交通受阻;嘉義縣山區連日大雨,造成多處路段坍方、車輛被落石擊中,昨更發生女老師遭落石砸死意外。高雄市桃源區及嘉義縣阿里山鄉今天停班停課。



◆ 禽流感全球流行 預警當務之急
http://udn.com/news/story/7339/925402

聯合報 金傳春/台大流行病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台北市)2015-05-26

新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5N8病毒自二○一四年元月十六日在韓國野鳥與鴨場現蹤後,迄今此亞型病毒已席捲亞歐美三大洲的十二國;另新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5N2病毒也已在全球四國流行,且自三月在美國中西部火雞與蛋雞禽場造成嚴重流行。換言之,此新型H5病毒已在禽類邁入「全球流行」階段,值得我國防疫單位提早推動系統化革新作為。

以全球流行病學分析去年至今年的H5N8與H5N2病毒流行,不難發現:一、歷經去年炎夏,兩亞型新病毒並未消失,反而更為流行;二、兩新病毒較一九九七年首度在香港發現的H5N1不但更易在野鳥群中保存,且又能經由野鳥跨國散布;三、此兩新病毒一旦侵入禽場,尤其美國中西部多種禽類混養場若易接觸野鳥,流行速度與威力會一發不可收拾,所以有些州提供火雞三明治與雞蛋已有困難。如同往昔已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對陸禽的傷害相當大,且病毒在陸禽適應後,可經呼吸道傳播,不像水禽多以消化道傳播,對人潛在健康威脅會提高。

因此波流行波及面廣,且新型H5病毒極易與當地的病毒產生基因重組,而這些新組裝的病毒又均對陸禽有高致病性,所以波及之處快速席捲。由於病毒外套膜HA蛋白(即H亞型由來)是源於H5N1的HA蛋白,而H5N1在全球已有人的死亡病例,尤其近月因埃及社經變遷而在其人群流行嚴重!所以至今新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5N8與H5N2病毒雖仍無人病例的報告,各國公共衛生學者不敢輕忽。

由於台灣南北間距短,萬一野鳥入台而成漏網之魚,疫情很快能遍及全台,極易波及南部養禽大縣,而難以早期預警!因此與同一野鳥路線的韓、日進行野鳥偵測合作,以境外預警,其時效性更早。一旦新型H5病毒入台,接下來必須仰賴推動整合偵測與切實流行病學調查,一方面藉由多種大數據提早偵測,另方面由流行病學角度切入降低傳播機會。因此建立系統化的早期預警系統,培育畜牧、獸醫與人畜共通傳染病優異年輕人才與防疫實務演練,誠為當務之急。

農委會已公布最早分離得的H5N8、H5N2與H5N3共十株禽流感病毒之基因序列,由美國流行經驗知混養禽的風險高,而我國此波流行在同一農場又見不同亞型的新H5N2病毒伴隨著H5N8或H5N3或舊H5N2病毒同時流行,這一些同農場的不同交錯流行的H5病毒,及在鴨鵝不同臨床輕重度的新型H5病毒均有其流行病學重要性,須深入探究,盡早公布,並推動國際合作。

※ 相關報導:

* 敘利亞政府 氯彈襲平民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24015

倫敦《衛報》報導,敘利亞的阿薩德政府3月中旬以來,對落入民軍之手的北部伊德利卜省實施了35波氯彈攻擊。專家說,阿薩德膽敢使用國際公約禁止的化武,而且針對平民,是歐巴馬不行動的結果。

fsj 提到...

南韓出現MERS第5例 患者是醫生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28455

聯合晚報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15-05-27

南韓保健福祉部疾病管理本部27日證實,南韓國內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患者增至5人。第五名患者為50歲的醫生,曾於17日診治首名患者。

韓聯社報導,已確診感染MERS病毒的五名患者中,除了第一名患者,其餘四人分別為首名患者的妻子、曾與他同住一個病房的第三名患者、第三名患者的女兒以及這名醫生。

南韓20日確診首例MERS病例,首名患者為68歲的男性,最近曾前往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巴林。

疾病管理本部對與首名患者有過密切接觸的64人施以隔離觀察。受到感染的醫生22日起隔離,25日出現發燒、腹瀉等症狀,並確診感染病毒。

中東呼吸症候群是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急性嚴重呼吸道疾病,類似SARS,但傳染性較低,潛伏期2至14天,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呼吸困難,2012年在沙國出現首次病例至今,累計確診病例1142例,其中465人死亡。

※ 相關報導:

* 廣東登革熱病例 上升172.73%
http://udn.com/news/story/7332/927362

廣東省衛生計畫委員會26日發布消息稱,截至5月25日,今年該省共報告登革熱病例30例,較2014年同期上升172.73%,目前無重症和死亡病例。廣東省衛生部門提醒民眾,注意居家附近的環境衛生,避免疫情擴大。



◆ 南印度逾千人熱死 美德州暴雨淹城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28441

聯合晚報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15-05-27

熱浪和暴雨分別在印度和美國肆虐,南印度有一千多人熱死,美國德州和奧克拉荷馬則至少有16人死於洪患。

南印度安德拉省和泰倫加納省最近10天持續籠罩著極端的高溫,截至26日晚間,已有1121人熱死。氣象局預測,27日起風向將改變並有降雨機會,極端氣候情勢可望紓緩。

安德拉省海岸地區26日最高溫達攝氏47度,據「新德里電視台」(NDTV)報導,安德拉省最近10天已有852人死於這波熱浪,相鄰的泰倫加納省也有269人死亡。

安德拉省災難管理專員雷尼表示,省府呼籲民眾出門務必要戴帽子遮蔽暑氣,並且要多喝水,「我們也要求非政府組織和政府機構設置飲水站,讓民眾隨時有水解渴」。

印度氣象局預測,兩省部分地區27日可望降雨,甚至可能出現雷雨,極端高溫或可望獲得改善。

氣象局海得拉巴氣象站的官員指出,安省嚴重熱浪將持續到27日,接下來因風向從西北風轉為西風,氣溫或可下降。德里26日高溫略降0.5度,但仍高達45度。

包括西印度的馬哈拉什特拉省、拉吉斯坦省,北印度的北方省、旁遮普省、哈雅納省,中印度的馬德雅省,東印度的奧里薩省、西孟加拉省,多數地區最近的高溫都飆到45度左右。

美國官員26日表示,德州與奧克拉荷馬州大雨成災,街道變成河流,已奪走至少16條人命,休士頓當局接到約千通求救電話。

休士頓市長派克在記者會上說表示:「許多人把車子開入積水地區,不得不棄車逃命。」休士頓已有4人死於水災,其中兩具屍體在他們的車內發現,另兩具則在積水區找到;休士頓市內有逾2000部汽車淹沒在水中。

美國總統歐巴馬說,他已向德州州長艾波特保證,聯邦政府會協助德州從洪水中復原。艾波特已宣布州內至少40個郡進入災難狀態,包括休士頓所在的哈立斯郡。

艾波特也飛至奧斯汀以南地區,評估龍捲風、暴雨、大雷雨及洪水造成的災損。他說:「德州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大的洪水。」他表示,房舍「幾乎從地圖上完全消失」。

※ 相關報導:

* 加州乾旱危機怪移民! 廣告爆爭議
http://udn.com/news/story/6813/926484

加州正逢史上最嚴重乾旱危機,但最近一部有關節約用水的電視廣告卻把缺水問題歸咎給不當的移民政策,而引發爭議。在廣告中,一名男童質疑說:「加州人現在生較少孩子,為何會沒有足夠的水?」

洛杉磯時報報導,該廣告是近來把加州歷史性乾旱問題,怪罪給龐大移民人口的廣泛媒體運動的一環。贊助該廣告的「加州人支持人口穩定」(CAPS)組織,長期呼籲推動更嚴格的移民政策,並強調加州的自然資源無法承受不斷提高的人口成長率。

....然而,也有學者認為這種說法不符合事實。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氣象學專家派澤特(William Patzert)即認為,缺水主因在於雪水減少以及規畫不當,並不是因為移民喝了太多水或洗太多澡。

其他專家也指出,很多移民的用水量可能低於普通加州居民,因為他們通常住在多家庭住宅,而不是用水較多的一家庭住宅。洛杉磯加大環境學教授史蒂芬妮.平瑟托(Stephanie Pincetl)強調,換掉庭院草皮,比驅趕對經濟有貢獻的移民,對加州人更有利。

fsj 提到...

洪災淹7州 美3000萬人受災
http://udn.com/news/story/6813/928908

世界日報 編譯孫梁/綜合26日電 2015-05-28

南方大平原各州這個月連番出現極端氣候,許多地方降下的豪雨紛紛打破紀錄,並導致慘重洪災,其中並以德州和奧克拉荷馬州的災情最嚴重,德州州長宣布該州24個郡為洪水災區。

南方七個州在26日繼續面臨洪災,許多地區出現前所未有的豪雨,估計逾3000萬人受到洪水、龍捲風和冰雹的影響,死亡人數並不斷攀升,目前許多城鎮已幾近癱瘓狀態,電力供應並已中斷。

據氣象當局統計, 至少三座城市已突破5月的降雨紀錄,威契塔瀑布市、奧克拉荷馬市和阿肯色州的史密斯市三地,分別降下14.15吋、18.85和18.38吋的豪雨。

威契塔瀑布市本月迄今降雨達160億加侖,水量足可填滿近2萬5000個標準游泳池。

奧州部分地區5月的降雨量最終可能高達30吋,天氣預報顯示,至少奧州的邁阿密市可打破5月的降雨紀錄,當地1943年曾創下5月23.95 吋的最多降雨。

德州自5月5日以來每天下雨不停,如今已連續降雨20天。在中部和南部的平原地區,逾150個地方出現河水泛濫,其中多數在德州、奧州、路易斯安納、阿肯色州,和堪薩斯州的東部與密蘇里州西部地區。

德州州長艾伯特26日搭機視察奧斯汀南部的災情,以便對龍捲風、強降雨和洪災的影響做出評估,該地區有成千上萬個居民的供電中斷。

艾伯特表示,這次洪災在德州前所未有,德州和奧州的部分家園已被洪水完全沖毀。

※ 相關報導:

* 1夜降雨1呎 休士頓癱瘓
http://udn.com/news/story/6813/928909

在德州休士頓地區整夜又降下近一呎(30公分)豪雨後,遍及德州大部分地區的洪水持續上升,數以百計的汽車駕駛人為洪水所困,進退兩難;這個全美第四大都市的各交通要道也因遭洪水淹沒,被迫關閉。災情最嚴重的德州海斯郡,至26日止至少有40人失蹤。



◆ 中東 高溫又逢沙塵暴
http://udn.com/news/story/6812/930695

聯合晚報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15-05-28

整個中東27日氣溫爆升,強風和沙塵暴把民眾趕進屋裡,路上的行人無處掩護,只有拿書本、報紙,或者任何能夠上手的東西,擋一下太陽。

在埃及首都開羅,溫度計在27日午後飆上攝氏44度,是一年之中這個階段相當罕見的高溫。市中心的解放廣場附近,陽光炙如焙爐,極少人冒著如此酷熱散步,有些人則坐在塑膠椅上,雙腳伸入尼羅河裡晃盪。然後,來了沙塵暴,天色一片褐暗。

在地中海濱的亞歷山卓市,空管單位說,一場沙塵暴造成能見度嚴重降低,不得不暫時關閉機場,三個從沙烏地阿拉伯吉達飛來的航班改降開羅。

在利比亞,東部掀起一陣沙塵暴,飛沙是橘紅色的,貝達市居民都躲入室內,空調使用率因此暴增,導致當地停電好幾小時。

加薩走廊仍然處於去年與以色列交戰後的廢墟狀態,27日熱得特別難受,因為電力不足,無法使用空調。氣溫飆上攝氏40度,戰爭以來至今無家可歸的巴勒斯坦人以帳篷為屋,這時往篷頂淋水,希望減熱。大人小孩舔著冰淇淋筒,有的嘖嘖有聲咬冰凍的水果飲料。

在伊拉克,氣溫已經好幾天平均攝氏40度以上,預測還要連連大熱,直到8月底。由於停電時段拉長,許多城鎮從中午到日出實際上停止活動,許多人午休時間回家,年輕人則到處尋找泳池和有樹蔭的河流消熱。

※ 相關報導:

* 印度熱浪千人亡 50度高溫讓馬路「融化」了
http://udn.com/news/story/6812/930305

印度熱浪已經造成超過1100人死亡,炎熱的天氣讓道路都開始融化了。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印度新德里氣溫創下攝氏45度,造成南部許多柏油路面都「融化了」,班馬線明顯扭曲,更有部分地區高溫達50度,目前已累積超過1100人死於高溫下,受害者多是建築工人、老年人、或是無家可歸的人,醫療機構為因應中暑病人,已處於戒備狀態。



◆ 全球飢餓人口降至25年新低 巴西有功

經濟日報 本報訊 2015-05-29

全球飢餓人口降至25年來新低,巴西等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糧產增加居功厥偉。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飢餓人口占全球人口比率從25年前的18.6%降至10.9%。包括巴西在內的29國,自1996年來國內飢餓人口已減半。



◆ 韓MERS疑例 搭機赴陸趴趴走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32426

聯合報 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 2015-05-29

南韓的MERS確診病例已累計至七例,搞不好還會害中國大陸出現境外移入第一例。面對排山倒海的輿論責難,南韓保健福祉部宣布由副部長親自督導防疫業務,等於對旗下的疾病管理本部(KCDCP)投下不信任票。其實,南韓疾管部從第一例就掉以輕心,醫師不夠警覺,應該居家隔離的人不但趴趴走,還不顧醫師勸告搭機出國,造成防疫漏洞百出。

以逕自前往中國大陸出差的K男為例,他是第三例MERS患者的兒子,第四例患者的弟弟。十六日前往醫院探望父親時,在其父親和首例患者A某一起住的病房逗留近四小時。儘管K某和A某有過密切接觸,疾病管理本部調查病患的「密切接觸者」時,K男竟隱匿自己曾和患者接觸資訊,他的父親、姊姊也都沒有把他曾到醫院探病的訊息告知衛生官員。

K男得知父親為確診患者後,還照常上班。廿五日K男在妻子陪同下到醫院急診室求診時,體溫卅八度六。K男妻子告訴醫療人員K男父親是MERS確診患者,醫療人員才知道K男是MERS接觸者。然而,醫療人員在診療K男後的第三天(廿七日)才向當局通報,K男已於廿六日抵達中國大陸,在仁川機場登機沒有受到任何阻攔。

香港衛生官員說,K男入境時因發燒被防疫人員攔下,詢問他有否接觸過MERS患者或出入診治相關患者的醫療設施,K男竟一概否認。

一周前,南韓出現MERS首例確診病例時,KCDCP表示擴散的風險很低,沒有迅速隔離,後來的六例全都和首例有過密切接觸,例如住同一病房。

第四例確診患者是第三例的女兒,也是K男的姊姊。她曾表示自願住隔離病房,卻被KCDCP拒絕,原因是「體溫不夠高(卅七度半)」。

KCDCP部長梁炳國表示,防疫系統出現漏洞,責任全在防疫當局,因此向國民致歉。然而,有觀點認為,若國民不配合當局,當局的防範措施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

首爾大學感染內科的一位教授向韓聯社表示,疾病管理本部沒有司法權,除了聽取接受調查者的陳述之外,別無他法,因此希望國民能給予配合,及時申報感染或接觸情況,切實預防病毒擴散。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MERS確診病例超過一千一百個,其中百分之九十八在中東地區,以沙烏地阿拉伯的一千零二例最多,其次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七十六例)、約旦(十九例)、卡達(十二例)。南韓七例排第五,伊朗有六例,菲律賓兩例,馬來西亞一例。MERS症狀包括高燒、咳嗽和呼吸道不適。

※ 相關報導:

* MERS 南韓防疫大漏洞 隔離者赴陸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30770

南韓政府今天宣布,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確診患者增加兩人,累積病例增至七人,另有一名自主隔離的疑似病例民眾日前擅自前往中國大陸,引發關切,但該民眾已住院檢查。

南韓保健福祉部疾病管理本部證實再出現兩例MERS病例,其中一人是診療過南韓第一個病例的醫療人員,另一人是和第一個病例住同一家醫院的患者;兩人目前接受隔離治療,尚無其他人透過這兩名患者被感染。

* 疫病瞞接觸史 我將開罰境管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32430

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在南韓疫情擴大。疾病管制署表示,若國人隱匿疾病旅遊史,或醫護人員未在規定時間內通報病例,可依傳染病防治法開罰,並視疾病嚴重程度要求境管。

* 美軍出包 活炭疽菌送南韓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32382

美國國防部廿七日表示,猶他州一間軍方研究所去年三月到今年三月間,誤將活炭疽桿菌樣本送往境內九個州和南韓烏山市的美軍研究所。美國境內未傳出人員接觸樣本;南韓的樣本則已銷毀,但期間共廿二人接觸,美軍已採取相關醫療措施,目前無人出現感染症狀。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華倫廿七日說,活炭疽桿菌誤送事件不會威脅公共安全。美軍研究所去年三月到今年三月卅日期間,透過貨運公司運送編號「AG-1」的炭疽桿菌樣本。美軍常透過民間業者配送活體或墮性樣本,但後者居多。

fsj 提到...

日小島火山爆發 137位居民全撤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33004

聯合晚報 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15-05-29

位於九州本島西南方80公里的口永良部島新岳火山29日上午爆發,當局已下令島上的137位居民撤離。

新岳火山在當地上午10時(台灣9時)左右爆發,噴出大量塵霧和黑煙。日本氣象廳已將火山警戒提升到最高的五級。

目前沒有任何傷亡報導,日本氣象廳表示,從火山口噴出的一波波塵暴、岩石碎片和熱氣體,已經逼臨西北海岸。

當地村長林伸朗告訴NHK說:「先是有巨大的爆炸聲,然後冒出濃煙,整個天空跟著暗下來,空氣中也聞得到硫磺味。」

口永良部是琉球群島中的小島,隸屬九州鹿兒島縣,島上多山,居民從事漁業和觀光活動為主。新岳火山去年8月也曾爆發,是1980年以來的首次。



◆ 赴陸韓人MERS確診 南韓另又新增兩例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33128

聯合晚報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15-05-29

南韓中央日報報導,違反自主隔離前往中國大陸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疑似病例K男已確定感染;另外,南韓聯合通訊社報導,南韓新增兩個病例,確診患者增至九人。

大陸媒體至中午尚未報導K男是否確診的訊息,大陸方面預計今天內會公布K男是否確診,研判疫情是否向國外擴散。若是確診,K男接觸上百民眾,都將要追蹤列管。

南韓中央日報報導,南韓保健福祉部疾病管理本部(疾管局)消息人士透露,大陸廣東省當局的檢驗結果顯示K男為陽性反應,大陸中央政府正進行複檢。

但台灣時間今天下午1時為止,廣東省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網站尚未更新;該網站28日說,廣東省出現首例輸入型MERS疑似病例。

廣東衛生生計委的通報指出,這名曾和MERS確診病患密切接觸的南韓旅客,經香港入境廣東省惠州市時,已出現發燒症狀,28日轉送至指定醫院接受隔離治療。當局並已搜尋到曾和他密切接觸的35人,暫時都未出現異常狀況,但已將病患採樣樣本送檢。

韓聯社今天報導,南韓新增的兩名患者中一人是曾參與治療首名患者的30歲醫療人員,另一人是曾與首名患者同住一家醫院的56歲患者,兩人先前因與確診患者密切接觸而被隔離觀察;目前,隔離觀察者已增至120人。

南韓MERS病例增加引發擔憂,外界嚴厲批評衛生當局未快速有效隔離疑似患者,出現防疫大漏洞。

為加強防治,南韓政府決定祭出罰款,若醫務人員不及時通報、若疑似密切接觸病患者拒絕接受檢查,可處罰款200萬韓元(約台幣六萬元),若疑似密切接觸者拒絕自主隔離,可罰款300萬韓元。

南韓昨天(28日)新增兩名患者,據信是由上周確診的首例患者傳染。南韓首例確診患者是一名68歲男子,他4、5月曾到巴林,途經卡達回到南韓。

※ 相關報導:

* 南韓防疫大漏洞 疑似個案出差大陸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32424

南韓政府廿八日證實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確診病例再添二人,累計七例,讓南韓成為MERS確診病例全球第五多的國家。與確診患者有過密切接觸的南韓四十四歲男子K某雖已發高燒出現可疑症狀,廿六日仍從南韓搭機前往香港,再經陸路轉往中國大陸出差。大陸於廿七日掌握K男行蹤,安排對方到廣東指定的隔離醫院治療,等待相關檢體報告出爐。



◆ MERS快篩 15分鐘分曉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33081

聯合晚報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15-05-29

韓聯社今天報導,南韓高麗大學藥學院教授宋錞燮和生物企業Bionote研究小組表示,已共同開發出可在15分鐘內診斷動物是否感染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的工具組。

研究小組和南韓政府正探討將這個快速篩檢工具組應用於診斷人體感染的方案。

研究小組在美國《臨床微生物學雜誌》6月號發表快篩工具組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工具組以動物鼻涕或痰,作為篩檢中東呼吸症候群病毒的檢體,診斷率高達93.9%。

研究小組認為,診斷工具組目前只用於確認動物是否受感染,但中東呼吸症候群如在南韓持續蔓延,可考慮用於診斷人體感染。

fsj 提到...

MERS傳染速度 「非常不尋常」
http://udn.com/news/story/8196/935062

聯合晚報 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2015-05-30

疾管署今天表示,南韓相關的MERS-CoV病例已增至13例。專家表示,疫情短短10天內,從一個病例傳給10多人,這個現象非常不尋常,是否意味著病毒加速突變,各國及世界衛生組織均應加速研究,不排除未來有社區傳染的可能,國內防疫應進一步提升。

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蘇益仁今天表示,南韓從第一個病例至今才約10天,就傳給那麼多人,凸顯防疫有很大的漏洞。

蘇益仁表示,各國及台灣應了解南韓管控的問題,病毒只是接觸傳染,或已有飛沫傳染等可能性,以及患者感染後,是發燒後傳染或未發燒前就有傳染力,這些都攸關防疫措施的擬定。他以SARS為例,SARS是在發燒後傳染,發燒篩檢非常重要。

南韓MERS疫情在短時間內,發生13個病例,讓蘇益仁感到非常訝異;他說,起初僅一兩例時,還認為尚在可控制範圍,但一轉眼竟已13例,非常憂心。

蘇益仁說,SARS在2002年於大陸快速突變,從一開始29個核甘酸突變,到近80個核甘酸突變,進入台灣後已是約340個核甘酸突變,漸漸適應各種不同環境及人種後,加速突變,這是很可怕的事情。未來不排除有社區傳染的可能,國內防疫應提升。

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表示,南韓已增至13例,雖都與第一例有關,但增加速度確實是現有資料中所未見的狀況。

※ 相關報導:

* 韓MERS首例 疑為「超級傳播者」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84901

南韓保健福祉部廿九日宣布,兩名隔離觀察的「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疑似個案已確診;目前人在中國廣東惠州的K男亦遭中國衛生當局驗出MERS陽性反應,成為第十例患者,隨後新增兩例。他們皆與首位確診的六十八歲男性(代號A)有關,A男子疑為本次疫情的「超級傳播者」。....當年SARS患者的二次傳播平均人數則為二至三人,傳播給八人以上即屬超級傳播者。

....南韓銷路最大報紙《中央日報》廿九日痛批,K出走顯示南韓衛生單位「漏洞百出」,距離A十公尺遠的病房患者也會染病,讓當局宣稱MERS「不會透過空氣傳染」、「傳染性不強」的說法遭受質疑。

* 南韓MERS確診病例增至13名
http://udn.com/news/story/8196/935061

南韓的中東呼吸道症候群(MERS)的感染患者已增加到13名,香港有女性傳出感染MERS的症狀,讓中國大陸衛生當局拉響防疫警報。

南韓中央日報報導,韓國疾病管理本部表示,與第一名確診患者住同一層病房樓的三名患者和一名46歲醫療護士,都已是確診病患,疾病本部還未掌握三人的確切感染管道。

日前擅自前往中國大陸廣東出差的南韓44歲疑似病例K男,昨天已確認感染MERS。南韓疾病管制當局已拿到和這位患者搭同一班機的163名乘客(85名韓國人,78名外國人)名單,將其中26人列入密切觀察名單,準備將他們移到仁川機場檢疫所隔離觀察。

患者妻子、和他接觸過的醫生、公司同事以及機場員工共38人,也已限定在自宅或特定場所隔離,全部納入隔離的人數,也從最初64名增加至127名。

* 赴陸韓男發燒染肺炎 病情可能惡化
http://udn.com/news/story/8196/934576

大陸國家衛計委昨天下午通報廣東出現首例境外移入中東呼吸道症候群(MERS)確診病例,並公布患者為四十四歲的韓籍金姓男子,經由香港到廣東惠州;與這一名南韓男子密切接觸者卅八人,目前未發現異常。

目前患者仍有發燒症狀,X光片顯示他有肺炎,且情況可能惡化,仍在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隔離治療;但據東網報導,今日廣東省有關當局將派專車及專家,接該男子轉診,惟未知會轉到哪一間醫院。

香港昨日也出現一起疑似個案,一名過往健康紀錄良好的卅歲女子,日前到杜拜騎駱駝後出現身體不適情況。

東網報導,該名女患者廿八日起出現發燒、咳嗽帶痰、流鼻水和呼吸困難等病徵,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昨接獲私家醫生轉介,安排病人入住屯門醫院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據調查,病人曾於廿四日至廿七日獨自到訪杜拜,期間曾騎駱駝,但未在旅途中到過當地醫療機構或食用駱駝食品;中心方面將化驗病人的呼吸道樣本。

* 若韓出現社區感染… 專家:MERS病毒恐侵台
http://udn.com/news/story/8196/934583

短短不到廿天,南韓累計十起中東呼吸道症候群(MERS)的確診個案,且首例指標個案已傳染給九人,不排除後續還有其他新增病例。感染管控專家表示,一旦南韓有大量社區感染個案,MERS病毒傳入台灣的可能性就會大增。

南韓首例MERS指標個案傳染力雖驚人,但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認為,該個案應該還不算是「超級傳播者」,主要是亞洲人口密集,人群接觸頻繁,指標個案只是接觸者多,並非真的病毒量多或病毒發生變異,除非有更多科學證據,否則尚難確認首例個案是超級傳播者。

「超級傳播者是形容詞。」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說,目前南韓MERS疫情並無社區感染病例,台灣還不到提高防疫警示層級。



◆ 義國救起4200名移民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34959

聯合晚報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15-05-30

義大利海岸防衛隊29日在地中海救起大約4200名移民,並且在移民乘坐的簡陋船隻上發現17具屍體。

29日有22艘船發出求救訊號,其中多艘在利比亞外海,但也有好幾艘已經接近義大利南部沿海。

29日救起的人數是近年最高之一,但義大利海岸防衛隊無法證實是新高。29日以前,救起移民人數最多的是今年4月12日的3719人和5月2日的3690人。

17具屍體分別在三艘充氣小船上發現。義大利海軍說,這些船雖然小,總共卻救出三百多人。

17人死因為何,仍待了解,但移民出海之後,在海上艱難度日,天氣變化極端,船隻結構脆弱,擠得水泄不通,忍受饑、渴、暴力。

29日的救援作業以義大利海岸防衛隊為主力,輔以義大利、德國、愛爾蘭海軍船隻在歐盟邊境管理(Frontex)授權之下行動。

另外,七百多名移民坐著六艘船從利比亞出發,28日在西西里島附近獲救。

今年以來,總共已有4萬400名搭船移民抵達義大利,與去年同期差不多。這些移民大多是逃避敘利亞、厄利垂亞等國的戰亂與貧窮而出海赴歐。

去年1月至5月31日,抵達歐洲的非洲移民有4萬1243人。

根據國際移民組織(IOM)最新統計,今年投海赴歐的移民有將近1770人在途中殞命,是2014年同期的三倍。這份統計不包括29日。

出海的非洲人數最近數周勁升,原因研判是利比亞情況惡化,加上地中海海象好轉。

IOM駐義大利發言人賈柯摩說,這個階段,「往往好幾天沒有大風大浪,這時就會有大批人出海」。

一連串船難驚動世界之後,歐盟部長會議本月通過在地中海以軍事手段對付人蛇集團的計畫,但在利比亞水域摧毀人蛇航隻案需要聯合國批准。



◆ 南蘇丹內戰衝突 320萬人面臨糧食危機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34558

經濟日報 本報訊 2015-05-30

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南蘇丹由於內部衝突不斷且經濟滑坡,已使320萬人民的糧食安全面臨危機或達到緊急情況,且持續惡化。除非採取行動,否則到7月時40%的人民都將嚴重缺糧,尤其是東北部內戰激烈的三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