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鄉師資荒 教部4帖藥搶救
http://vision.udn.com/vision/story/8278/1000687
聯合報 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 2015-06-18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偏鄉教育」系列報導,凸顯偏鄉缺師資、老師行政負擔重等長久問題,引起廣泛回響,教育部立即回應,強調將戮力穩定偏鄉師資,包括提高偏鄉教師員額編制數、學校行政業務減量、修繕學校宿舍及建置偏鄉教育資源媒合平台等四大政策。
偏鄉教育最大的問題在於師資流動率高,住宿環境差、工作量大,更是逼走老師的主因,尤其許多跟教學無關的行政業務,壓垮老師熱情。
對此,教育部國教署表示,目前教師員額以每班一點六五名教師計算,沒依照學校規模大小調整,未來規畫以「學生學習節數」為依據,配置學校真正所需的教師員額,例如六班以下學校編制九人,未來將調整為十一人以上,等於每校至少多兩名老師,補足教學人力。
另外,教育部正研議「國民中小學組長行政專任化」的可行性,把國中小行政工作減量,且將補助全校總班級數介於九至廿班的公私立國小一名專任行政人力,改善工作環境。教育部各司處也著手簡化訪視項目,採取線上審查、線上資料庫檢視等方式,減少老師行政負荷。
教育部表示,為穩定偏鄉師資,提高老師留任率,將每年補助一百所偏鄉學校改善師生宿舍,約八千萬元,提供合適居住的生活空間。
教育部將引進民間力量協助教育興革,研議建置學校對硬體、資源與志工人力需求的媒合網路平台,讓社會各界了解偏鄉學校需求,適時支援,也可合理化分配教育資源。
此外,教育部雖然每年編列十五億元補救教學,但學習仍呈現M型化現象。教育部表示,去年國中小學生的國英數不合格率確實頗高,但經過一年補救,今年已明顯提高及格率,但仍需進一步調整教學檢測機制與課程內容。未來將加強及時補救,針對不同地區特性、不同年級、不同科目、不同落後學生的特質來開發課程與策略,加強個性化教學,至少幫學生找回學習自信與樂趣。
※ 相關報導:
* 林儷穎:都市的師培、教法,偏鄉完全用不上!
http://vision.udn.com/vision/story/8252/999303
「老師,百貨公司是什麼?」當林儷穎教到department store(百貨公司)這個單字時,課堂上的孩子們一臉疑惑。南投縣山裡的潭南國小四周什麼都沒有,孩子根本無法想像什麼是百貨公司,城鄉差距不只存在學習成績上,還存在於他們的食衣住行中。
....「都市的師培、實習教法,在偏鄉完全派不上用場,」林儷穎說,全校共六班,每班五個至十三個孩子,單親、隔代教養的狀況很普遍,學校承擔起部分家庭功能,周一到周四必須把孩子留到晚上八點,除了陪孩子吃晚餐,也順便盯功課、補救教學。
* 赴馬祖教英語 26歲女老師:嫁人不急,遠方孩子需要我
http://vision.udn.com/vision/story/8252/999430
「最遠、最沒人想去的地方,就是我的去處。」78年次、個子嬌小的黃怡婷今年暑假過後,將到馬祖偏鄉小學教英語,這趟「與偏鄉有約」教學旅程,她允諾至少待四年;黃媽媽雖支持女兒,仍嘀咕著問:「沒有機會交男朋友,將來嫁不出去,怎麼辦啊?」
黃怡婷笑著安慰媽媽:「偏鄉的孩子需要我,他們的成長不能等,我的終身大事沒那麼急迫...」。
* 台東土很黏 蕭再發14年來盯課顧健康
http://vision.udn.com/vision/story/8252/999340
60年次的蕭再發14年前公費生分發到台東長濱鄉靠海的小學校,第一年很不習慣,騎機車到鎮上買早餐,開到半路沒油,央同事用保特瓶裝油來援救,生活種種的不便,讓他很想回台北。但不久這個念頭就被一個接一個的感動打消了,「台東的土很黏」,他捨不得離開。
寧埔國小位在阿美族聚落、學生多是隔代教養孩子,還有「隔隔代」、被隔壁家阿嬤照顧的小朋友。
阿美族阿嬤不會說國語,蕭再發不懂阿美族語,只好請小朋友當翻譯,「你的孫子在學校不是很乖」,阿嬤聽了很開心,這件事他後來才知道被學生騙了,翻成族語時說自己「很乖」。靠著誠意和比手畫腳拜託阿公阿嬤要簽聯絡簿,阿嬤一次簽完一個禮拜的聯絡簿。
* 環島最終站 鄭豐繽留下為屏東小孩開課輔班
http://vision.udn.com/vision/story/8252/999482
屏東縣滿州鄉港仔村位在台灣南端最邊陲,是個不到百戶的小村落。四年前,來自台北的鄭豐繽徒步環島經過,發現美麗純樸的小村落,孩童卻缺乏教育資源,他留下來成立兒童課輔班,陪伴這群國境之南的孩子,快樂成長。
....「品格第一!」港仔課輔班開辦,鄭豐繽只訂出「功課要做完、待人有禮貌」的班規,他知道單憑他和張基忠老師力量有限,又沒錢聘老師,於是增建一間大通鋪,去年在臉書徵「以工換宿」志工。
這個小小的構想,引起回響相當廣泛,已有近百名志工到港仔擔任課輔班的老師,讓更多人注意到這個海隅小漁村。
※ 相關報導:
* 均一教育與翻轉教育
24 則留言:
兩岸學生攜手出書 到台灣讀書去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8001034-260301
旺報 2015年06月18日 記者李侑珊/台北報導
兩岸學生將攜手出書,協助陸生適應台灣生活。輔仁大學哲學系首屆畢業陸生夏逸平希望為陸生新同學「做點實事」,和正在北京清華大學念博士的台生羅鼎鈞合作,預計下半年在大陸出版《到台灣讀書去》一書,作為來台陸生的參考書,讓他們更快適應校園生活。
夏逸平表示,來台灣念書的陸生人數越來越多,但至今仍沒有專書介紹台灣的大學、求學環境與教育制度,因此在2013年他就與當時還在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就讀碩士班的羅鼎鈞共同籌畫,計畫出版《到台灣讀書去》,讓想來台灣求學的陸生有更多的資訊。
夏逸平指出,書中不僅說明陸生申請台灣的大學相關流程,還會收錄陸生心得及30所台灣的大學介紹,而考量到陸生在台求學方式、升學管道不同,也會針對大學、研究所、「專升本」等方面個別說明。
「我們的編輯團隊是兩岸團隊」,夏逸平說,負責編寫書籍的同學約8人,其中有大陸學位生、交換生,也有台灣學生,大家來自不同的學校,包括台灣大學、台北大學、淡江和輔仁大學都有,由擔任主編的羅鼎鈞負責統籌,他當初為了拍攝各校實景,還走訪了多間大學。
書中將記錄多位陸生在台求學的經驗,作為來台首屆畢業的陸生,夏逸平說,台灣高校教育資源很豐富,他在台念書大部分課程使用英文教材,也有不少老師從海外留學回來,學術氛圍濃厚,4年的學習使他收穫頗豐。他已考取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將留在台灣完成碩士學位,未來計畫到德國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該書將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預計在下半年於大陸推出。夏逸平說,該書早在去年暑假便完成,已送交出版社,因編審流程耗時,實際出版時間仍待審查通過才能確定。(旺報)
◆ 學生號召 7月5日上街反課綱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90370
自由 2015-06-18
〔記者林曉雲、梁珮綺/台北報導〕端午連假將至,中學生反黑箱微調課綱活動串發!包括台中一中、暨大附中、中山女中、台北市立大同高中學生今天將各自開辦課綱講座,六月廿日則有島國前進府城論壇和台南中學生反課綱微調陣線合辦課綱座談。學生則計畫期末考後,七月五日要上街遊行,訴求退回黑箱課綱。
突襲明倫高中發傳單 不怕人少怕盲從
北區反黑箱課綱高校聯盟昨到明倫高中進行「第八節突襲」計畫,希望各校更清楚黑箱課綱不妥之處。
發言人、建中生朱震表示,學生已在討論七月五日要上街遊行,「目前預計要在教育部前的濟南路上進行『學生之亂街頭嘉年華』,訴求退回黑箱課綱!」反黑箱課綱行動將持續,要讓教育部看到學生的決心。
北高聯昨持續行動,可能因期末考到來,願意傾聽、拿傳單的人不多。育成高中許冠澤表示:「我們會再接再厲!重點是要讓大家知道黑箱課綱到底是什麼。」許冠澤認為,去年太陽花學運高達一半以上的人都是「盲目跟從」,「這次希望大家真的知道黑箱課綱是什麼,這是我們的學運!」
四校今辦講座 島國前進端午台南開講
台中一中蘋果樹公社今晚舉辦課綱微調講座,將由陳燕琪老師本於歷史科多年的教學經驗,分享她對課綱微調的看法,並和學生互動討論。
南投暨大附中今天下午由學生舉辦「課綱搞什麼?」講座,邀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班學生、建國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石育民開講,包括微調的程序問題、微調與當代台灣史學知識的建構與爭議等。
台北市中山女中學生今晚舉辦「反課綱微調×中山女高校內講座」第二發,講座名稱「用誰的眼睛看台灣?——談多元文化教育」,邀請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理事、原住民族青年陣線成員、同樣也是中山校友的Savungaz Valincinan主講教育中的多元文化價值。
台北市立大同高中舉辦課綱校內說明會,今天中午在五樓階梯教室舉辦,邀請校內學生帶著午餐參與。
「島國前進府城論壇#4×台南中學生反課綱微調陣線」則在六月廿日晚間舉辦「課綱調什麼?學生反什麼?」講座,講者包括:公民教師行動聯盟成員、台南一中公民老師郭復齊和大直高中公民老師黃益中等人。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 學者:請用同一標準檢視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8000580-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18日 林志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進行高中國文科及社會科課綱微調,被一些人批評是「黑箱課綱」。昨天一場座談會中,學者說,監察院調查後已認定這次課綱微調符合程序,也請社會用同一標準檢視李登輝及陳水扁當總統時的教科書調整,是否有黑箱作業?
台灣文化與教育研究學會昨舉行「課綱微調面面觀座談會」,理事長張壯熙表示,一些學生反課綱,並沒有深入瞭解到底發生什麼事,只是別人告訴他們怎麼樣,他們就認為微調過程是黑箱作業。
課綱微調檢核小組成員、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謝大寧說,最近三任總統,李登輝推出《認識台灣》教科書,陳水扁多次進行課綱調整,加上這次馬英九的課綱微調,社會應用同一標準檢視,看到底誰在黑箱作業?
教育部長吳思華近日表示「各界對國家定位看法不同才有這次課綱爭議」,惹火當初幫忙教育部的謝大寧,他昨天表達嚴重抗議,強調檢核小組是依憲法脈絡調整教科書中的用語,吳思華卻予以否定,憲法尊嚴在哪裡?
政治評論者黃智賢說,李登輝任內提出的《認識台灣》教科書,從未辦公聽會,突然就端出來,社會一片震驚。陳水扁當總統時,教育部長杜正勝直接找台灣歷史學會來修正教科書中5000個用詞,將「民國」改成「西元」、「我國詩人李白」改成「中國詩人李白」。她認為,李登輝及陳水扁任內的教科書調整,才是真正的黑箱作業。
參與編定歷史教科書的新北高中老師趙祐志說,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教科書,但有一群人獨尊立場跟他們一樣的版本,其他版本都拿出來圍剿,他認為這些人是在霸凌別人。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研究員朱浤源表示,這次課綱事件,是民運界綁架學界及學生,利用高中生熱血、但判斷力有限的特質,讓台灣陷入像中國大陸紅衛兵的時代,以便進行革命。
中山女中退休老師譚家化說,這次課綱微調從中華民國憲法出發,並增加跟中華文化連結的內容。端午節快到了,反課綱微調的人否定中華文化,他們最好不要去划龍舟。(中國時報)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洪秀柱:課綱調得不夠 學者:獨夫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90687
自由 2015-06-19
人本︰只想到用個人史觀來決定歷史
〔記者陳彥廷、吳柏軒/台北報導〕可望成為國民黨二○一六總統參選人的洪秀柱昨上廣播節目受訪時表示,她不認為課綱微調是黑箱作業,而且「仔細看課綱微調內容,根本調得不夠嘛!」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說,洪秀柱沒有歷史、教學專業背景,只會用政治盤算來操作群眾,只想到用個人史觀來決定歷史,「這樣就是獨夫!會害怕太陽花學運的人,就應該被時代淘汰了的!」
政大教授重申「歷史事實」才是核心
洪秀柱昨上午於「飛碟早餐」廣播中表示,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執政時期,歷史課本的課綱「全部一八○度翻轉,今天我們只是把它回歸到正軌而已,稍微把它扭轉到正軌,最起碼在中華民國憲法規範之下」,依尊重、包容、多元的原則,都可以有不同的敘述,「可是你硬說課綱微調是黑箱作業、是不對的,我真的是不以為然!」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薛化元提醒洪秀柱不要混淆重點,課綱問題在於當初制定沒有歷史學者、中央研究院專家,不僅程序有問題,專業度更不足,憲法無法處理歷史內容,「難道中華民國憲法可以處理清代、明代歷史?」且中華民國不承認西拉雅族是原住民,重申「歷史事實」才是核心。
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也在臉書重申,過去課綱委員從來沒有保密的問題,如今變成「保密到極點」,甚至成了一種「汙名化」,痛心說「明明是榮譽的事,變成見不得人」,替其他科委員深感不值。
洪︰找台獨的學者編課綱 就沒問題了
節目主持人唐湘龍也說,由於課綱經過一百八十度翻轉,太陽花世代就是在這樣的課綱當中被教育,洪秀柱則頻頻附和「對」。洪秀柱強調,課綱委員如果「找一缸子全部是另一種思想的、台獨思想的學者,那就沒有問題了,那絕對沒有問題!」國民黨支持者大概不會到他們家裡去鬧場,因為政治文化就是不同。
歷史教師︰史觀與專業 不應論及統獨
歷史教師深耕聯盟發言人黃惠貞聽聞洪秀柱將台獨冠到課綱委員頭上,震驚說:「虧我人生第一張選票還是投給她!」史觀與專業從來不論統獨,立場一定會有,但教師只看其夠不夠專業,微調課綱最大爭議就是由「外行人」制定。
黃惠貞指出,洪秀柱是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未來有可能領導國家,要有超越個人背景的視野,而不是只當一個外省人的總統,不要講話邏輯不通。且若稱課綱造就太陽花世代,「那我是野百合世代的,我也出來反黑箱課綱啊!」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教育的問題 是人的問題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006134
聯合報 李枝桃/國中校長 2015-06-21
佐藤學、合作學習、翻轉教學…,在教育現場,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出現一個有關教學法,只要有成功案例,社會便競相追逐,一窩蜂跟進,甚至主管機關也如火如荼辦理研習,儼然該方法是救世主,或是強心針。
其實,任何教學法都是好的,但當老師的都知道,不能單靠一種方法,也不能只有單一教材。因應學生程度不同、城鄉環境不同,都必須時時做改變;能改變的人是老師,能運用正確、適當方法的是老師。
那天朋友阿美參加教材教法研習後來找我,她在小鎮的邊郊學校任教,提到她帶的班級,學生個個「噗嚨共(閩南語,意指不謹慎、容易出錯、少根筋)」得很可愛,班上有兩個較靈光同學,因不堪程度差異太大,一下便轉學至私立學校,她苦勸家長二年級即可分組,但家長說一學期便見到退步幅度,不能再等。
「有誰注意到,在都會區成績差是弱勢族群,但在鄉下成績好的是弱勢族群?」阿美提到長官告訴他們,讓成績好的教成績差的,對成績好的學生來說,經過教的過程,對教材印象更深刻外,還學到了助人。
唉!成績好的孩子家長說,孩子也該有他的受教權呀!但他們只要一喊,他人就以異樣的眼光看他們,認為他們自私,沒讓孩子學習樂於助人。「家長氣得罵我們:教學是你們老師的工作與責任,怎麼變成是學生的事呢?」阿美說到家長的責難,無限感慨的嘆了口氣,說大家都只在乎表面的公平正義,卻沒注意到這些公平正義後面的不公不義。
她提到:「同樣的教材、同樣的進度及段考題目,對都會區而言,根本不成問題;但我們是偏鄉,孩子的程度是不一樣的,連加減乘除都有問題,怎能教會聯立方程式?連廿六個英文字母都背不完整,怎可能講到片語及文法?但政府注意到了嗎?共同教材、共同進度…,甚麼都是共同的,注意到差異化嗎?」
我說政府不是有投入經費補救教學嗎?她聽到更是嘆氣連連,說到有一次教育處辦理補救教學研討會,教授說補救教學要因應學生的程度設計教材,還強調「沒有針對學生能力設計適當的教材,是無效教學」,教授說完後,一位蔡主任反應靈敏地問:「那您的意思是,現在的教育型態都是無效教學嗎?如果正課時間即可拉出來補救,學生不會浪費時間呆坐,老師也能針對他的情況給予適當教材,那才是有效教學不是嗎?那也不需花那麼多課外時間進行補救,不是嗎?」教授尷尬地回應蔡主任:我們現在談補救教學,不討論其他議題。
「你知道我們很多孩子的課本畫得亂七八糟,他不是畫重點、而是上課聽不懂,無聊得亂畫。」阿美說,老師知道這些進度對學生言太難了,但教學進度是規定,即使學生聽不懂,還是得講下去,段考要考呀!老師也很無奈,很痛苦。
「人是活的,制度是死的,為了孩子任何制度都有商榷可能,但看我們的教育,一點轉圜商榷的餘地都沒有呢?」阿美說每年會考後,李家同教授都會為偏鄉教育呼籲,但了不起激起一點漣漪或小水花,政府仍沉溺在數據中,仍活在每年投入多少經費的安慰中。
「不知甚麼時候才能正視,經費後面的確實成效?甚麼時候才能把教育的主導權,交給第一現場老師們?我們最懂孩子,最知道他們需要甚麼,不是嗎?」
阿美發牢騷後,又急著回學校,因為小校人手少,也要協助行政製作訪視資料。
「教育永遠是人的問題,決不是教法問題,偏鄉小校永遠是人的問題,絕不是單純經費問題。」我忘不了阿美說這話時,夾雜著痛心與憤怒的表情。多希望長官們不要再陷在經費補助上,若無心找出問題,增加經費可能只是浪費更多公帑罷了!
教育決不是單純經費問題而已,是人的問題呀!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虎尾英文寶典 準國中生人手1本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1000446-260107
出身雲林縣四湖偏鄉的英文老師吳爾夫,致力提升「庄腳囝仔」的英文能力,自編適合國中生的叢書,捐贈900本給虎尾鎮內11所小學畢業生人手1本,鼓舞孩子以此為基石,放眼世界,邁向國際。
「這是1本虎尾寫、虎尾編及虎尾出版的英文書!」吳爾夫指出,贈書除了要提升孩子的英文能力外,更重要是要讓孩子知道這是1本完全在地化的書,證明在地人也有能力和條件出書,鼓勵大家別小看自己,期待拋磚引玉促政府整合更多資源,提升孩子的外語能力。
* 新二代獲獎學金 助媽返越南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02914
剛從台北市石牌國中畢業的張禹萱,過去勤練角力,參加國內比賽獲獎無數,八月還要代表台灣到歐洲參加世界杯比賽,她獲頒今年移民署新住民及其子女培力與獎助學金,特別用獎金買了機票,幫助十五年沒回越南的媽媽阮氏燕返鄉探親。
....張禹萱的媽媽阮氏燕十五年前從越南遠嫁台灣,爸爸八年前突然腦中風,全家經濟支柱倒下,從沒工作過的媽媽外出擔任清潔工及臨時工,還要背八十公斤的爸爸外出復健。張禹萱看在眼裡,心疼不已。
獲得獎學金,張禹萱說:「終於有錢買機票了!」她要用這筆獎金買機票,讓媽媽可以回家鄉看看。
* 「不要學拳頭」 昔日大哥 少年導師
http://udn.com/news/story/7320/1004322
「學點頭學低頭,不要學拳頭」,65歲的呂健偉昔日是逞凶鬥狠的江湖大哥,出獄後浪子回頭,5年來更走進校園現身說教;為導正偏差的學生,他偶而會展現江湖味,混熟後再慢慢喚醒這群迷途羔羊。
呂健偉(化名)身材嬌小僅150公分高,由於家中叔伯都是搏擊愛好者,他自小個性衝動,也喜歡找人「練拳」;17歲正值血氣方剛的青春期,叛逆的他離家出走,他的狠勁讓江湖大哥看中,從此踏入黑社會,之後更因暴力討債、擄人勒贖,進出監獄多次,並成為帶領40多名小弟的大哥。
直到40歲那年,母親過世,他服刑未能替母親送終,相當內疚,仔細想想並回頭看看江湖人物,不是跑路、就是家破人亡,即使混得風光也不能安枕,他萌生引退念頭,收起刀槍改做生意,漸漸遠離黑幫。
「學點頭學低頭,不要學拳頭」是呂健偉的口頭禪,5年前在大愛媽媽牽線下,他開始到後埔區中、小學上社會教育課,盼自己能化身一盞明燈,引導血氣方剛、誤入歧途的少年走回正途。
◆ 畢業沒?論文呢? 研究生:別再問啦!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04674
聯合報 記者陳妍霖、簡慧珍、王慧瑛/連線報導 2015-06-20
又到研究所論文口試旺季,曾經風行網路社群的「研究生禮貌運動」再度現身,也有大學圖書館張貼守則,搞笑叮嚀大家對研究生多點同理心,別再追問尷尬問題,包括「什麼時候畢業?」「論文寫得怎麼樣?」 ,放研究生一馬。
禮貌運動守則包括:看到研究生請不要露出「你怎麼還沒畢業?」表情,光是表情就很傷久不畢業的研究生的心;也千萬別詢問研究生何時畢業、論文進度、現在幾年級、何時初審或口試?部分研究生正被指導教授改文改得很慘,一提就悲從中來,不喜歡討論與指導教授的相處狀況,請察言觀色;遇見研究生紓壓休閒時,請不要提醒他(她)論文還沒寫。
國外很早就有「研究生禮貌運動」宣導影片,國內這幾年也開始有研究生在網路推動,許多大學圖書館臉書粉絲頁貼文響應。
某國立大學碩士班學生說,親友一見面就問「什麼時候畢業?」他一開始認真回答,後來被問多了覺得煩,很想回「關你啥事」,最後乾脆少回家。社工系碩二生洪婉馨表示,上周畢業典禮,她的論文沒完成還未取得學位,家人嚷著要找指導教授幫忙放行,「超窘的」。
某國立大學工程研究所劉姓碩士生幫指導教授做研究計畫,沒足夠時間進行自己論文實驗,眼看快放暑假開始發愁。因為每次放假回家,親友就問「何時畢業?」他想大喊「我也想畢業啊!」
「禮貌運動提醒我們尊重被問者感受」,彰化師大教育研究所教授林素卿說。
※ 相關報導:
* 天才韓裔少女錄取雙名校 遭拆穿都是假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005218
同時被常春藤盟校史丹福和哈佛全獎錄取是何種體驗?還能因「難以抉擇」而在兩校各讀兩年又是何種心情?近日有關維吉尼亞州一名韓裔「天才」少女喜獲史丹福和哈佛全獎錄取,且因難以割捨而在兩校分別就讀兩年的消息,在全美乃至國際教育界傳得沸沸揚揚。正當外界對這名「神童」欣羨不已時,事實證明這是子虛烏有的假消息。
* 紙浮雕名師追夢 72歲以「福菜」拿碩士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05869
苗栗縣知名紙浮雕藝術家葉昌玉以72歲高齡取得國立聯合大學工業設計碩士學位,成為校史上最年長的碩士畢業生,她以「福菜」寫論文,更以「陳年福菜好滋味」自喻投入終身學習、勇於圓夢的人生態度。
葉昌玉在銀行服務近50年,大半生都在算鈔票,57歲開始規畫「熟齡人生」,拜師學習紙藝創作,可說一生都與「紙」結緣,持續不輟的學習,獲得紙浮雕國際師資認證並投入推廣教學,也開始將客家元素投入創作,2001年迄今已在港、台辦過近30場展覽,指導學員逾百人。
葉昌玉說,為推廣她用生命熱愛的紙藝與客家文化,幾年前曾鼓起勇氣報考聯大傳播科技研究所,但是落榜,3名子女都是碩士,勸她輕鬆享受退休人生,但她不放棄,2年前又「偷偷地」報考,終於「敲開」研究所大門,放榜時她將錄取成績PO上家族的LINE群組,家人只好接受她要讀研究所的事實,轉而全力支持。
偏鄉教育/薪資加級 偏鄉師資滾滾來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007632
聯合報 李振清/退休教授(台北市)2015-06-22
針對聯合報一系列「願景工程─偏鄉教育」報導的問題及其嚴重影響,教育部吳思華部長昨天的具體回應,令人感到欣慰與振奮。然而,教育部提出的五劑「藥方」,雖可暫時治標,但若要治本,則宜應輔以制度化的「偏鄉專業教師待遇加級」之行政機制,藉以鼓勵具熱情、愛心與創意的優秀專業教師,長期在偏遠地區從事基層人才培育。合理的法令和永續的機制,是穩定偏鄉師資的基礎。
台灣的教育改革其實也是造成今天偏鄉教育師資缺乏的元兇。在民國八十三年立法院修正通過師範教育法(後來修改為「師資培育法」)之前,大批具有專業及專科訓練的熱心中小學教師,主動遠赴台灣各偏遠地區從事教育工作。教育部不但訂有待遇加級作為津貼,還提供定期優先進修與專業輔導之機制,讓這些老師安心在偏鄉教學。
根據報導,現今不少偏鄉學校每年都收到來自政府、企業提供的經費。據聞有些嶄新的校舍內,有投影機、電腦、電子白板、透明塑膠桌墊、彩色筆等。然而,物質並非教育成功的唯一誘因。偏鄉學校最需要的是專業與熱情老師的長期陪伴和啟發。
台灣目前志工運動非常普及。教育部應正視當前社會現況,研擬法令之合理合情修改,回歸當年師範教育的精神,提供深具愛心與教育工作的年輕人研修教育專業與現代教育科技課程,檢定合格然後分派至偏遠地區從事教職。在這同時,制度化的「偏鄉專業教師待遇加級」仍應雙管齊下地實施。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何況有數不清的熱心教育志工,亟欲投入偏鄉教育的行列。
但願教育部能制度化地將這項務實的建議,列入「第六劑藥方」,從永續的面向,及時拯救台灣的偏鄉教育。
※ 相關報導:
* 東莞台校創意 家長變老師教手工
http://udn.com/news/story/7334/1007248
東莞市台商子弟學校小學部19日舉行首次家長教學活動分享,家長自選主題,為孩子上一堂課課外教學。這次共有23個班、26位家長「當老師」,每班上課主題都不一樣,包括製作防蚊液、彩繪油紙傘、盆栽創意點心、製作水果茶、服裝設計等。
小學部校長溫明正表示,通過這次活動,不僅讓家長設身處地站在教師立場,協助老師完成親師互動教育,也能讓孩子學到豐富的知識。
◆ 科大增招高中生 排擠高職生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91409
自由 2015-06-22
外加改內含 削減高職生名額
〔記者梁珮綺、林曉雲、吳柏軒/台北報導〕教育部開放技專校院名額給高中生,往年以「外加」形式,不影響高職生的權益,不過,一○四學年度起,土木、建築等科系招生名額改以「內含」方式釋放大量名額給高中生,包括指標學校國立台灣科大、國立台北科大以及其他國立科大在內,因壓迫到高職生的升學權益,引起家長強烈不滿,醞釀成立技職生權益促進會,要替高職生發聲,希望教育部增回原本高職生該有的名額。
家長不滿 將串連向教部抗議
先前教育部僅容許技專校院招收高中生上限為十%,且名額須外加,以免影響高職生就學,但教育部今年卻核准技專校院把土木、建築、化工、護理及農業五個群類的高職招生名額也挪出部分招收高中生,甚至招生率百分之百的台灣科大、台北科大建築、化工等類科,也都削減高職名額改招高中生,因而引發高職及家長強烈反彈。
國立科大 高中生名額增18%
以技職龍頭學校台科大、北科大為例,兩校一○四學年度起土木建築、化工群高中生招生名額將增加六十一人。另外,一○四學年十四所國立科大招收高中生名額將達二千二百五十六名,比去年增加三百四十九名,增幅達十八.三%,排擠到原本可上國立科大就讀的高職生。
北市大安高工一位老師表示,國家鼓勵技職教育,卻又不保障高職生的就學權益,根本自相矛盾;松山工農化工科主任傅芳馨說:「內含方式讓本來可以上台科大、北科大的高職優秀學生,被擠到雲科大、虎尾科大等校,而原本可進這些學校的學生再被往下擠,或只能到私立學校。」高職學校本來就是弱勢的一群,人數相對少,苦無發言舞台,「即使知道這件事,也只能在個群的相關會議提,只是提也沒用,消息被擋掉了、沉默了」。
沈姓家長表示,目前家長們醞釀成立技職生權益促進會,今天上午先拜訪立委賴振昌,同時也向教育部、監察院陳情,要求教育部增回原本高職生該有的名額,若教育部對家長訴求置之不理,導致高職生就學權益受損,不排除到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行政訴訟。
教部:部分科群 招生缺額多
教育部技職司司長李彥儀則表示,受少子化影響,上述幾個科群的高職生生源不足,以土木、建築及化工為例,各技專校院招生總名額是七千個,但相對應的高職畢業生只有四千人,護理和農業的高職畢業生人數亦不足,因此教育部才會同意技專校院這幾個科群可以招高中生。
教育部政次陳德華表示,技職和高教學生雙向交流是必要的,目前一般大學招收高職生的人數,還是比科技大學招收高中生的人數多,學生不該被綁死在一條路,教育部的政策是維持兩邊的平衡。
◆ 「書法不能亡」 學校推書藝 學靜心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007513
聯合報 記者蔡昕穎、郭政芬/新竹報導 2015-06-22
現在的學生想學好書法,得付錢去校外的才藝班,不少學校認為「書法不能亡」,新竹縣瑞峰國小推動超過10年,五峰鄉的花園國小也讓原住民孩子拿毛筆;新竹市更有10多所學校加入復興書法課行列。
「書法是我們的國粹,這可不能拱手讓人。」五峰鄉花園國小校長彭源正去年起帶泰雅族孩子學習書法,五、六年級每周一有一堂書法課,由校長親自帶領,他說,書法不是泰雅族傳統,但就像漢族孩子體驗原民文化一般,泰雅孩子也可以認識漢族書藝,且書法線條對美學、藝術學習有幫助,「靜心」更能建立人生態度。
竹東鎮瑞峰國小校長羅惠清說,學校發展書法特色課程多年,仍維持過去課綱,讓學生從三年級開始習字,推展多年來發現小朋友在習字時養成耐心,這二年校方展示他們的作品,也增強孩子信心。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表示,新竹市目前有10多所國小推書法課程,竹蓮國小是書法中心,科園國小、關東國小等也都有推書法課程.希望藉此提高學生對書法的興趣。
※ 相關報導:
* 北埔免費書法課 他教孩子愛毛筆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007560
新竹地檢署紀錄科長黃綠堂與毛筆為伍35年,10年來他每周日都回到新竹縣北埔老家,免費號召村內孩子拿起毛筆學寫也學「靜心」。
隱身在北埔鄉小巷老宅內的書法課,是45歲黃綠堂每周固定行程。「只要有一個人想學,我都教!」黃綠堂說,10歲時在小學的書法課,第一次接觸筆墨紙硯,因為寫得不錯被老師誇獎,從此變成興趣和休閒活動,一路寫到現在。
◆ 東元阿嬤捐印 首本手語聖經辭典問世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07627
聯合報 記者蘇郁涵/高雄報導 2015-06-22
今年是台灣地區基督教手語傳教第一百周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一位手語傳教牧師羅珮文,在東元電機創辦人林明穱資助下,推出圖文並茂的「手語聖經辭典」,是第一本專為聽障者設計的聖經辭典。
五年前羅珮文在高雄市左營區募款設立「手語教會」,每到周日,台南、高雄及屏東地區聽障基督教友到這裡做「無聲禮拜」,尋求心靈寄託。
「無聲禮拜」沒有交談的聲音,教友們藉著眼神交會了解彼此的心。到了唱聖歌時間,大家高舉雙手以手代口「唱」,和上帝作最近距離的接觸,感到溫暖不孤單。
羅珮文說,三年前篤信基督教的東元電機創辦人林明穱,得知左營有座手語教會,特地搭高鐵南下,看到數十人一起作無聲禮拜很驚訝,「我活這麼大歲數,還不知道基督教可以透過手語傳教」。
「東元阿嬤」被聽障教友虔誠信仰上帝的心深深感動,當場要求學「我愛你」手語,臨走前比了一次又一次。
羅珮文表示,每次傳教,當講到聖經、耶穌、哈利路亞等專有名詞時,無法用手語表達,只能改用唇語或文字書寫讓教友明白;另外,同樣手勢的手語,在日常生活和傳教時傳達的意義不同,常得花很多時間向教友解釋,讓她有了製作「手語聖經辭典」念頭。
羅珮文表示,「東元阿嬤」最近得知她花三年製作的手語聖經辭典,因欠缺經費無法出版,捐助一百萬元協助印製兩千本精裝手語聖經辭典。阿嬤告訴她:「能讓聾人獲得心靈慰藉,就是我最大福報」。
羅珮文說,這本手語聖經辭典是台灣第一本針對聽障者設計的辭典,四百頁、五百一十個專有名詞,「今年是台灣地區手語傳教第一百周年,格外具有意義」。有了這本聖經辭典,希望全台聽障教友了解聖經詞彙的手語動作,走出家門,到教會與其他聽障者人交流,開拓交友圈,活出快樂。
熱血救教育 「把老師心中的火種找回來」
http://vision.udn.com/vision/story/8278/1006152
聯合報 記者林秀姿/專訪 2015-06-21
南投縣中寮鄉的爽文國中雖不在深山裡,到市區卻十分不方便,一小時只有一班公車,開車到學校也要繞過好幾處的墳墓區,標準的「不山不市」學校。全校一百一十八個學生,靠十二個老師兼所有行政職與授課。
九二一大震之後就到爽文國中任教的熱血教師王政忠寫下偏鄉學校資源不足的情形,一篇「不公平對待不公平」網路文章引起極大共鳴。文中指出,政府不應將都會、偏鄉學校等同視之,偏鄉資源少,應該享有「差別待遇」,「一年十幾億,把偏鄉的師資補足,買一個公平正義的台灣。」文章引起廣大回響,七月他將號召上千名偏鄉老師站出來,希望改善偏鄉教育。
「老師,你會不會回來?」十六年前,剛經歷過九二一地震的孩子,邊哭邊問王政忠。他當兵前在南投縣爽文國中實習,地震後回學校探視,決定留下來。
教國文的王政忠口才便給,總是爽朗地笑著,教室裡每個孩子都黏著他解惑。王政忠不是偏鄉孩子,但他成長歷程波折,爸媽在他考上台南一中時就跑路了,他搬到外公家,卻得自己打理學費和生活費。
他理解爽文的孩子,他們六成來自單親、依親、隔代教養以及低收入戶,有人的父親白天就開始喝酒,有人家中根本沒書桌,最奢侈的娛樂就是周末時從這座山頭騎腳踏車到另一座山頭。
「多半的孩子被迫只能想著眼前的問題,下一餐在哪裡、下個月的房租怎麼辦,要怎樣不增加家裡的負擔?」王政忠說,升學不在他們的選項之內。六年前王政忠想提升孩子的學科成績,努力又努力,讓原本半數學生成績僅PR值廿五,提升到全校有兩成學生達PR值八十以上。
王政忠致力教學內容改革,「先談教學再談教育,」他認為偏鄉孩子需要學習動機,引起他們的興趣很重要。他教國文沒有考卷、沒有講義、沒有自習,課堂採取分組教學,重視理解與歸納。學生用資訊圖表方式解構課文,讓人驚豔,去年國中會考成績超過三成五的學生拿A級分,高出全國平均值。
一年來吸引絡繹不絕的外校老師前來觀課,也讓學區外的家長把孩子送到爽文國中,儼然成為偏鄉中的明星學校。
他說,當老師的人心中都有火種,要把老師的榮譽找回來,希望每個老師可以為自己的學校、自己的學生感到驕傲。
※ 相關報導:
* 走出部落 布農女孩驚覺人生還有不同選項
http://vision.udn.com/vision/story/8252/1003133
....對這群孩子來說,山裡什麼都沒有,沒有百貨公司,沒有小七,更沒有書店。但原本這一切沒什麼不好,直到城鄉差距來到面前。都會區轉到爽文國中的女孩,在鄉下孩子的眼裡就像公主般,她告訴同學,「夢想是當女主播。」
有著一頭黑長髮,相貌秀麗的黃佩瑜十分吃驚,在她的人生選項中,沒想過「女主播」這個燦爛奪目的選項。山裡的孩子多半看著父執輩的行業,穩定的工作就是軍警與教師,弱勢家庭只想著下個月房租在哪,想到孩子的未來,只求薪水安穩,不敢另做多想,欠缺文化刺激的孩子也因此侷限自己。
「和同學聊天後才發現,這社會有許多職業可以選擇,」全恪柔當年靠著原住民加分考進台中女中,從水里到台中市,落差感更大,「害怕和同學聊天,有一種我什麼都不懂的感覺。」全恪柔說,從小以為唸書就是為了當醫生,可以賺錢幫助家裡,直到高中看到同學想當設計師、建築師,讓她十分驚訝。
* 4把小提琴打造部落弦樂團 學姊以愛循環不休止
http://vision.udn.com/vision/story/8252/1003166
南投縣親愛國小教師王子建、陳珮文夫妻,憑著兩人持續的毅力,教導原住民孩子學弦樂,在深山打造原住民弦樂團。就讀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高中部音樂系的周巧恩說,「感謝兩位老師為我打開音樂之路,沒有老師就沒有今日的我」。
管弦樂被視為貴族音樂,原住民又常處於社會弱勢地位,原住民兒童想學弦樂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王子建、陳珮文夫婦八年前卻在南投縣山區創造不可能。
....親愛國小有14名學生升上草屯國中音樂班,因學校無法提供校宿,家長也無力負擔孩子房租,王子建夫婦貸款千萬元在草屯購屋,免費提供給考上國中音樂班的學生住宿,車子則用來晚上送學生回家,且每周六日在草屯指導畢業生音樂,無私奉獻的精神,讓學生感念在心。
「就像再生父母」同樣就讀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高中部音樂系的張軒說,從沒遇過這麼好的老師,因為老師這麼支持部落孩子,他與周巧恩每周六日一定從台南回到草屯,跟老師學習,也和學弟妹一起練琴,好像大家庭,感覺很棒。
* 愛上泡咖啡 玩「咖」生不再蹺課
http://udn.com/news/story/6915/1009093
彰化縣立大同國中畢業的小白(化名)原本不愛上課,還會蹺課,國三時透過技藝教育學程的試探,學泡咖啡和修車,找到信心和興趣,今年順利就讀國立永靖高工化工科。小白現在對未來充滿希望,她表示長大後想開一家「小白咖啡店」,店裡還要販賣自己研發製作的保養品,讓顧客身心靈都得到撫慰。
教育部昨舉辦適性輔導列車第4班列車記者會,邀請大同國中分享適性輔導的推動經驗,主角就是「探索玩『咖』,『啡』出夢想」的小白。
* 謝馥伊文理全才 公館國中之光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009431
苗栗縣公館國中今年畢業校友謝馥伊最近拿下台灣國際科展銀牌獎,將代表參加荷蘭世界科展,她也在這次國中會考作文,榮登教育部全國10篇滿級分樣卷之一,「文理全才」是公館國中之光!
謝馥伊的父親謝祥宏是縣內少數擁有博士學位的國小老師,謝祥宏在公館國小推展科學教育,也獲得亮眼的成績,「虎父無犬女」,謝馥伊從小嶄露頭角,是國內外科展的常勝軍,最近在台灣國際科展以「纜纜升起,震震有辭─地震與纜車的邂逅」作品,獲得銀牌獎,將代表參加世界科展,並保送新竹市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中。
公館國中校長曾上濱、教務主任劉傳鐘等人指出,很多學生「說一動、做一動」,謝馥伊是「舉一反三」,有些同學下課或休假,她還待在悶熱實驗室,甚至連房間床鋪旁,也擺了一組實驗作品,一有靈感就可以馬上動手,花了兩年的苦功夫,拚上國際科展舞台。
* 大學創意作業 拌水泥砌磚牆
http://udn.com/news/story/6928/1009499
高雄大學有門「低碳居住環境永續與再生設計」課群,修課學生不但要回收舊報紙製作「紙磚」,還須攪拌水泥、搬磚砌牆,藉此學習設計建材材質與結構;學期終了,學生的期末作業就是「砌一道磚牆」,在太陽下拌水泥、抹漿砌磚,但學生都說「超有成就感」。
該門課是由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合開,內容包括台灣建築史、房屋結構設計、低碳居住環境數化設計特論、低碳居住環境永續技術等。
授課的創建系助理教授廖硃岑說,課程傳達居住環境永續、再生的觀念,希望學生了解如何善待台灣老舊建築,運用輕量、回收材料重新隔間、減少破壞。
◆ 畢典怪現象:獎項浮濫 禮物掉漆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009360
聯合報 記者游文寶/桃園報導 2015-06-23
連日畢業典禮熱季,各校獎項名目繁多,被民代痛批過於浮濫,還有學校的最高榮譽「智育」成績優良獎,打開竟然破損、發霉。
市議員黃婉如表示,每年6月是畢業典禮旺季,她一連跑了30幾場國中、小畢業典禮後,發現一個奇怪現象,各校獎項名稱「沒有統一」,各種名目獎項,琳瑯滿目。
黃婉如說,像部分學校設有特殊服務獎,名稱有小護士獎、圖書服務獎,還有導護生獎,就差沒有「陪上廁所獎」;更有「天才」學校,從班級總成績第一名獎,一直排到第六名,還有總成績優良獎、特殊貢獻獎、樂學勤學獎等,教育局應將所有等獎項名稱統一。
市議員李光達更表示,他接獲某高中呂姓女應屆畢業生投訴,說她獲得「教育局長獎」,滿心歡喜拆開禮物,赫然發現電動按摩抱枕竟然破損不堪,發霉還滿布灰塵;李光達說,像這樣不但沒有誠意,還倒不如不要送。
事後教育局澄清指出,教育局長送的畢業禮物是保溫瓶,按摩抱枕應該是該校的智育成績優良獎,該學生可能同時獲得兩個獎項,才誤會是教育局長送的。
該校校長表達歉意說,教育局長送的禮物的確是保溫瓶,智育成績優良獎則該校畢聯會自行圈選,廠商送來時已經包裝完成,無法拆封查驗,才會出現瑕疵。已要求廠商全部換新,否則求償。
部分學校則說,「畢業典禮獎品還是不要太花俏」,還是以文具圖書為主。尤其隨著3C產品的盛行,一名小學校長就說,他們會送小學生隨身碟,和有聲文具圖書等,讓他們能夠好好保存並充實知識。市議員劉茂群也說,高中生畢業女生送給口紅,男生送給帽子和T恤,都相當「實用」。
※ 相關報導:
* 早畢生:就職半年,比在校三年半學得多
http://udn.com/news/story/6928/1007640
台師大應用華語文學系的林爭意今年一月畢業,較同學提早半年進入職場,她到影像公司當執行製作快半年,直說「在職場上學到很多應對進退,半年比在學校三年半學的多。」
* 大學整併慢吞吞 名單見光死「不能說」
http://udn.com/news/story/6928/1010316
明年虎年大一新生銳減兩萬多人,有大學校長預估,後16%的大學校系將招不到學生;然而大學整併慢吞吞,教部只能像鴨子滑水般推動,擔心名單一旦公布會見光死,招來更大阻力。
....教育部推動公立大學整併,基本條件是「單一縣市超過2所國立大學且學生數低於1萬人」,另外還要考量學校領域分布、互補程度等。
補救教學/懂分享知識 孩子獲得更多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009722
聯合報 石滋宜/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新北市)2015-06-23
我們的競爭對手只有自己,唯有不斷的超越自己,才能不斷體現生命的價值。
廿日陳俊利老師「學生教學生成效更好」一文,談到同學扮演小老師進行補救教學,比老師上課還有效。
曾有位讀者在我網站上的留言,讓我深受感動。他說:考大學時,進入補習班上課,「由於我在補習班中比較用功,有許多人會問我專業科目的問題,而我一定細心的教會他們,完全不留一手,對我來說是種分享也是種學習,讓我更清楚的驗證,我所學到的知識,也讓我交到不少好朋友。」
「他們都因為我的分享而得到知識與快樂,當時的我並不會覺得把對方教會了,我就會考輸他們,而是認為我可以學到更多;為了因應越來越多人問我問題,我還建立了學習圈。我跟他們說,你們從我這學會的東西,若我請你教某個人,你一定要教他們,他們大部分也十分的樂意,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熱情的分享,但我也找到不少有相同信念的朋友,可以互相分享互相幫助。」
這位讀者果然順利考上第一志願。當然,那些一同學習成長的朋友們,大多也都考上不錯的學校。
同樣情況也發生在我的兒子身上,Ken在卅多年前,他高中的時候,有次告訴我,他認為能夠教會別人,才能表示自己真正懂了!所以「教學相長」這句話,真是一點也不錯,他不僅體會到自己智識上的增長,也享受到分享的成就感,最重要的是,也贏得了友誼。
為什麼孩子教孩子比較能懂,與其說能懂,不如說能通,這是因為年紀相仿的孩子,思考層次較為接近與單純,語言表達也很容易被認知與接受。故一堂課若老師能留十至十五分鐘給孩子們分成小組,去對話與分享他們所領悟的東西,以獲得更多的激發,而從中自然學習。也就是透過多元的教學方法,來檢視教學成效。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論語.子罕篇)就是告訴我們人的不同,老師雖然教,但是學生吸收程度就是不同,既然如此,就必須改變方法,譬如,讓孩子教孩子就是方法之一。很遺憾,教育部就是愛管,要求平頭式的共同教材、共同進度等。現在大家關注的補助教學,這些跟不上學習或已放棄學習的學生,最重要的是,把他們最為必要學習的基礎打好,太多不必要學習的就不用浪費時間。除此,讓孩子找回學習的熱情與動力,學習速度自然就會加快。
學習跟分享是一體的,我們必須懂得不斷的學習,也必須懂得不斷的分享,如此才能讓個人與組織都能一同成長。當組織中每一個人,都樂於將「知道」的事情分享出來,所產生的巨大力量,絕對不是加法,而是幾何級數。
※ 相關報導:
* 實施逾20年…補救教學瓶頸:缺錢、缺人、缺時間
http://vision.udn.com/vision/story/8278/1006148
....陳建銘說,「缺錢、缺人、缺時間」是補救教學最大瓶頸,學習沒成效,不是老師的問題,這群需要補救的孩子,白天都坐不住了,課後還要留下來「補救」,且僅一節課,能學到什麼?
他認為,這群孩子需要的是先引起學習興趣,再來補救教學。
「成效不好,是因為假設錯誤。」屏東縣東新國中校長涂志宏表示,並非每個孩子都想要補救,孩子不想學,塞再多東西也沒用,但預算編了課就要上,才優先讓校內自願的老師上課。
* 共用人力減輕教師行政負擔?「這是走回頭路」
http://vision.udn.com/vision/story/8278/1006151
多校共用總務、人事等行政人員真能減輕教師的行政負擔?偏鄉學校教師、校長看法兩極,有的習以為常,有的大喊吃不消;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政說,共用人力是走回頭路,少填報表、讓老師專注教學才是正辦。
* 增加教師員額?「缺認同感沒用」
http://vision.udn.com/vision/story/8278/1006149
教育部長吳思華提出增加教師員額,改善偏鄉教學,雖然是正面訊息,但偏鄉校長、教師都不看好,關鍵在教師對偏鄉教學的認同感。教師說,少了認同,就算人來了,教學品質也不會好。
新竹縣北埔國小校長彭煥彰指出,偏鄉小校學生數少,但老師要做的事不少於都會學校,偏鄉教師除了多了加給,主要還是自己要有意願。
「應從改善環境和鼓勵教師熱情著手。」新竹市南隘國小校長林啟誠表示,小型學校的教師對學生影響大,熱情很重要;教育部的構想有助配課時聘請具專長教師,但不一定真能吸引教師下鄉,除非教師是本地人,否則沒多久還是會因家庭等因素離開。
◆ 時論-課綱微調沒有黑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3000466-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23日 謝大寧
外界說教育部去年元月進行社會科課綱微調的程序是「黑箱」,作為當初微調工作的參與者之一,覺得有責任把當時發生的實情講清楚。在社會科進行課綱微調的前半年,數學和自然科也微調了課綱,所走程序完全一樣。
源起都是教育部發函,請國教院研析課綱是否需要微調。該院據此委請「課程課務發展工作圈」,邀集各學科中心召開多場高中教師座談會討論此事。同時,國教院聘請相關領域學者專家,組成檢核工作小組,進行課綱檢視,參考工作圈的報告,並於過程中諮詢參與此工作圈各科種子教師意見,然後做成微調初稿。
接著,就辦理北、中、南三場公聽會,說明初稿及答覆問題。有人說通知發太慢,收到時已過了報名截止期限。實情是:國教院於去年元月10日發函給國教署,後者同日發函給地方政府教育主管,請其代為通知轄區各學校。由於縣市作業時間不一,部分學校收到通知時間較慢;但當時國教院收到此種訊息後,立刻採取變通措施:即使過了報名期限,一樣接受。
對於所有公聽會的意見,檢核小組成員除當場說明及回應外,還必須在事後填具書面表格,說明處理方式及理由。有些意見被採納,課綱微調初稿因而被修正。例如有人認為世界史中「十字軍運動」的說明與其後「十字軍東征的影響」疊床架屋,後來課綱就把名詞統一為「十字軍東征」並刪除重複部分。又一例:有人認為中小企業是台灣的特色,但沒有在公民與社會中提到,後來課綱就增列了「中小企業的興起」。這樣的修改不止一次。檢核小組是國教院委託的幕僚,只有建議或提案權,真正有權核定最後內容的是教育部課程審議委員會的大會。
檢核小組根據公聽會意見修改了初稿,在送到課審會大會前,還需經過國教院課程發展委員會,和教育部課審會高中分組兩個階段的討論。在這些討論階段中,課綱內容不斷修正。再舉一例,在課審大會中,有委員質疑課綱中為何使用「原住民」而非「原住民族」,如此是否與「原住民族基本法」用語不符;後來課綱就照此修改。外界有人說課綱「把台灣原住民歸類為中國少數民族的一支,並稱呼為『高山族』」,完全背離事實。
所以,社會科的課綱微調程序,和數學、自然科一樣,沒有黑箱。去年曾有人就此事向監察院檢舉,經4位監察委員調查,已在去年7月提出報告,明確指出:「本次課程綱要微調...程序上並無不當。」
外界另外還常引用高等行政法院的判決,說課綱微調違法,這也與事實不符;法院沒有判定課綱微調程序或內容違法。該院是就課綱微調討論過程中的資訊揭露,也就是人民團體是否有權閱覽、抄錄課審委員個別發言紀錄等,判決教育部敗訴。此案還未定讞,可以上訴。
課綱微調是公共議題,當然可以討論,但所有的討論都應當建構在正確的資訊之上。(作者為大學教授)(中國時報)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翻譯戰開打 台市場恐被陸壟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3000965-260301
旺報 2015年06月23日 記者李怡芸/專題報導
翻譯書的戰爭已悄悄在兩岸開打!電子書、新媒體崛起,資深出版人陳穎青曾分析,大陸譯稿不會因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而大舉來台;但近來他看到亞馬遜中國的徵人啟事和大陸推出如「Fiberead.com」這樣的翻譯書平台後,他坦言:「第一次,我覺得台灣的翻譯書將有可能被對岸壟斷。」
對國際大型出版社而言,將簡、繁體中文翻譯拆開來處理已是約定俗成、行之有年的操作模式,因此過去即使大陸已有譯稿,台灣出版社仍多半選擇自己的譯本,以確定譯筆、作業流程的品質管控。但陳穎青指出:「隱形的翻譯書戰爭已經開打!」大陸的翻譯書平台Fiberead.com已在各大自助出版平台開始簽下浮現銷售潛力的獨立作家,目前已簽下129位,其中不乏一些暢銷作家。
翻譯平台 充滿未來性
陳穎青分析,Fiberead.com針對這些獨立作家的作品,都是同時簽下簡、繁兩體的翻譯權。對這些作家而言,有譯者願意將作品譯成中文自然是樂見其成,根本不會再去分簡、繁體版權。
此外,雖然這個翻譯平台歡迎各地譯者加入,自然可以有來自台灣、新加坡、香港的譯者,但以協作翻譯方式,由平台統籌進行,未來的「成品」勢必受文化阻隔的影響,向華文閱讀最大宗的13億人口傾斜,陳穎青舉例:「淘寶也是任何人都可以做賣家,但仍以大陸賣家居多。」
儘管現在這樣的平台規模還不大,但陳穎青看到「這是一個充滿未來性的平台」。理論上,台灣的譯者只要夠優秀,在此平台上就能搶下暢銷書的翻譯,進而以拆帳方式獲得酬勞,也能讓華文讀者閱讀到台灣譯筆,但他也指出:「翻譯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若是一個完全開放,存在各種譯本的平台,何謂最好的譯本也就更難定義。」
除了外文書有可能成為對岸譯者的天下,中譯英或其他語版的機會,大陸也較台灣來得高。
走向國際 吸引陸作者
陳穎青指出,去年亞馬遜中國發出徵人啟事,徵求專案經理負責尋找適合的中文書,買下版權翻譯成英文,再賣給全球市場。不似紙本書要預付版稅,支付翻譯費和印製成本,在電子書時代,亞馬遜中國的風險可能只有翻譯費,這使得中文書譯往全球多了一條當代「絲路」。
這樣的專案在大陸得以成立,反觀台灣,Apple bookstore要進入市場已說了2年,仍只聞樓梯響,陳穎青說,最大的問題在於台灣的電子書與紙本暢銷書的同步率只有20%,暢銷書中本土作者只占3成,「很難期待外國人對養生、風水書能理解或有興趣!」這也成為台灣電子書乃至中文書要走向國際的困境。更何況,對大陸作者而言,小說英譯在美國上市極為誘人,陳穎青說,「零版稅都有可能」,更讓大陸作者在翻譯市場占盡優勢。(旺報)
※ 相關報導:
* 兩岸神翻譯 電影、名著被糟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3000967-260301
外來翻譯作品在兩岸書市均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隨著網路時代資訊的快迅流動,兩岸對於翻譯水準的質疑和批評也較以往強烈。
大陸時不時見到網友針對電影翻譯大加批判,今年更選出了「被翻譯糟蹋的社科名著」;台灣亦有科普暢銷書的翻譯品質持續受到批評。
◆ 經典英譯走味 難現原作精髓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3000972-260301
旺報 2015年06月23日 記者李怡芸/專題報導
曾在芝加哥大學遠東語言和文化系任教30多年的芮效衛,費時30年以5大冊譯成的《金瓶梅》,一時轟動西方漢學界,被西方讀者認為是迄今為止最好的英譯本,但美國漢學家林培瑞近日在《紐約書評》的評論,可看出文化隔閡確實讓經典文學的翻譯難上加難。
在南京出生的美國學者芮效衛,在哈佛大學就讀時曾被徵召入伍,派到台灣當情報官,他所譯的《金瓶梅》不同於過去的課本,盡量採用直譯手法,美國漢學家何谷理認為這樣的效果「讓讀者時刻清醒,這是來自完全不同的文化以及另一個時空的文本。」為了彌補翻譯所不能呈現的意義,芮譯用了4400個尾注,在林培瑞看來,芮效衛的直譯可謂「信而不美」。
林培瑞舉例,《金瓶梅》第82回,潘金蓮對陳經濟說的一句「呸!小短命!猛可鑽出來,唬了我一跳」的「小短命」,芮效衛譯為「You little short-life」並沒有讓人感覺到像原文,尤其原著中大量的俗語、諺語,和在別人話中捕捉弦外之音的靈動,即使譯作用了數千個尾注,史景遷仍評論「即使是對閱讀較有經驗的讀者也會露出懷疑的微笑」。
即使是頗負盛名的漢學家,譯文也有可議之處。江蘇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萬雪梅以美國知名漢學家宇文所安譯唐代詩人張繼《楓橋夜泊》為例,將寒山寺譯成「Cold Mountain Temple」寒冷山上的寺廟,江楓譯成了「Rivermaples」江邊的楓樹,亦使原典的原汁原味損失到令人遺憾的地步。(旺報)
◆ 漢語融合外語 形成強勢語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3000969-260301
旺報 2015年06月23日 記者李怡芸/專題報導
中國大陸提出「一帶一路」國際經濟戰略,以「絲路」的歷史符號,與相關國家發展經濟合作關係。在文化上,當年透過絲路的開拓而東傳的佛教,曾對中國的哲學、思想、文化、藝術注入新的血液與活力,再度崛起的中國,欲提升文化的影響力,不論西方漢學家或中國作家均提出了外語、翻譯對中國文人的重要性。
德國詩人、漢學家、翻譯家沃爾夫岡.顧彬近日指出,「掌握外語對一個人來說已是生存問題。語言決定了人類的精神、靈魂、思路,因此每一種語言是為我們打開一個新的世界。」以中世紀來說,當時的中國文人會不少語言,在開放的六朝和唐朝時,語言幾乎已是一個人的生存條件。反觀今日的中國,他轉述:「最近有北師的教授告訴我,中國的學術界亂七八糟。」他認為解決之道在於,中國的學術界應多學外語。
漢學研究反求美日德
顧彬說,和絲綢之路時代的文人很不一樣的是,當代中國的國學學者並不想學好外語,在他看來因為「現在會中文的朋友遍天下,中國學者太舒服,到處都會有譯者,這是他們的新絲路。」但他指出,如此一來中國學者往往不懂國外漢學家在幹什麼,在顧彬看來,如今最發達的中國研究反而是在美國、日本和德國。
曾獲茅盾文學獎肯定的大陸藏族作家阿來指出,西方人預估1000年後全世界將只剩英語、德語、西班牙語和漢語4種語言,只有被不同族群廣泛使用的「公共語言」才能生存,這使得日常多使用四川方言和藏語的阿來,嘗試在寫作時將方言植入漢語的作法更具信心。
阿來指出,漢語的革命都和翻譯相關,鳩摩羅什翻譯佛經時,中國的語彙無法表達佛經的哲學概念,而今,如《心經》裡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雖不能準確表達「空」與「色」,但起碼可以意會其中的抽象意味,這便是佛經翻譯時,借用了兩個已有的字,但給這兩個字創造出全新的意義。包括今日常用的「須臾」、「彈指」、「一剎」都是佛經裡表達時間的特殊計量單位。
語言變革還沒有停止
五四運動亦是從語言開始,即「白話文運動」,今日的文學、哲學、政治、經濟等各領域用語,都不乏當時大規模翻譯而生的新詞。阿來觀察,外來文化造成的語言變革和翻譯運動沒有停止,在今日中國人的閱讀中,至少60%是翻譯輸入而建立起來的。
身為以漢語寫作的藏族人,阿來認為漢語借重方言或外語的文化價值,可豐富漢語的基因,逐漸形成強勢的「公共語言」。(旺報)
熱血青年課輔 翻轉弱勢孩子人生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011784
聯合報 記者簡慧珍/和美報導 2015-06-24
彰化縣和美區三鄉鎮一群熱血青年,不願見弱勢兒童放學後在街頭「趴趴走」,3年前成立和線伸青少年關懷協會,開辦課後照顧計畫、兒童劇場,幫孩子找回自信和學習動力。
創會理事長林明生擔任和美鎮民代表,透過縣議員尤瑞春等人脈請和美區國小開出需要課輔的名單,申請教育部「夜光天使」、縣政府「特殊境遇兒童課外照顧」計畫挹補經費,不足的由協會募款。
會員提供場地當教室、當志工煮晚餐,來自各校的卅多名學童,放學後到協會寫作業、讀書及吃晚餐,協會聘請美語和美勞老師授課,充實弱勢兒童的才藝。
「小潔」內向寡言,學校成績「吊車尾」,課輔人員一對一指導,主動跟她聊天,不到1年,小潔不再怕和陌生人交談,學業成績躋身全班前10名。
原住民學童「小新」拒絕參加課輔,林明生、協會現任理事黃昭勤等人每天到學校等他放學,苦口婆心勸導讀書無效,改為指定他擔任「生活小老師」照顧低年級學童,小新從管理別人學會自律,學業成績平平但循規蹈矩。
林明生說,課輔有績效,協會將進一步轉型成「社會企業」,辦理青少年職涯啟發系列課程,今年暑假教授時尚飲料製作、訓練廣播人才,為弱勢孩子尋路,藉由教育和學習翻轉人生。
※ 相關報導:
* 手抖不識字 老農苦練書法
http://udn.com/news/story/7320/1011692
嘉義縣農村高齡化已是普遍現況,中埔鄉農會首度邀集鄉內43名60歲以上、農村高齡者參與「高齡創新學習計畫」,分為「藝術」與「陶笛」兩組,讓高齡長輩從練書法陶冶性情,也不需精通樂理,就能輕鬆吹簡單旋律。
....「我不識字,都會寫書法了!」高齡91歲的陳招阿嬤說,學習寫書法和吹陶笛,讓她心情放較開了,也不會像以前待在家裡,整天亂想。
◆ 洪文良:數學最佳啟蒙在小三、小四
http://udn.com/news/story/6888/1007339
聯合報 記者李青霖/新竹市報導 2015-06-22
台灣學生常在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中發光發亮,新竹教育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洪文良、劉樹忠是幕後推手之一;兩人爭取教育部補助開設「數學資優學生假日課程」,透過課程設計開啟學子數學的興趣,5年來培育不少數學人才。
每個星期天,一群台北、桃園的孩子起個大早,搭車到竹教大上假日數學課。這班學生從小六到高中生都有,課程分初、中、高三階,暑假將就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的抗癌數奧國手陳伯恩、去年數奧國手選拔金牌吳博生,以及剛從哈佛數學系畢業的蔡政江等人,都曾在此分享心得。
洪文良說,數學能力是各類科學教育的基礎,但國內的教法讓學生恐懼數學,天才也被埋沒。因此,這門假日數學課不跳級上大學課程,以高中數學為本,透過多元設計的教材、演講、習題演練與輔導等,啟發學生的興趣。
洪文良與劉樹忠志同道合,除培育資優人才,更在新竹縣市國小推廣數學玩具課程,讓孩子從玩樂當中體驗數學的趣味。洪說,數學的最佳啟蒙在小三、小四階段,為此每年安排學生志工巡迴服務,希望找回孩子學數學的興趣。
洪文良常工作到凌晨一、兩點,長期積勞成疾,前幾年一度右眼玻璃體出血,幾乎看不見,忍了一天到醫院門診,視網膜已剝離,靠手術復元。但3年後左眼視網膜也剝離。目前他視力衰退,晚上不能開車,但推廣數學教學的腳步未停歇。
兩人也帶著數學玩具巡迴各小學推廣數學,尖石鄉梅花國小校長李宜珍說,兩位教授上課時,「第一次看到孩子的眼睛透著光」。
◆ 陪考托福 陸中學老師意外錄取哈佛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012020
聯合報 記者郭玫君/綜合報導 2015-06-24
重慶巴蜀中學老師楊斯涵陪學生參加托福考試,最後不只學生拿高分,她也無心插柳被哈佛大學錄取,還獲得每年四萬多美元的全額獎學金,八月將赴美深造。
重慶晨報報導,楊斯涵錄取哈佛研究所在校內造成轟動,對於自己的老師考上「神一樣的學校」,學生感到很神奇;還有人以哈佛為目標,立志要跟老師當校友。
綜合陸媒報導,一九八八年出生的楊斯涵,九年前還是巴蜀中學高三理科班的高中生,考進北京語言大學英語系,畢業後又保送研究所攻讀翻譯碩士。二○一二年九月,她回到母校巴蜀中學任教,教授英語閱讀與寫作。
為鼓勵學生準備托福,楊斯涵也報名考試,在滿分一百廿分的考試中,考取一百一十三分。由於楊斯涵曾參加過美國研究所入學考試GRE,拿下高分,楊斯涵心想何不試試申請,也可提供同學經驗。
沒想到這位陪考的老師反而成了主角,先是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寄來錄取通知;而後賓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也提供獎學金。一名男學生說,現在他也有上哈佛的夢想,要楊老師在哈佛等他,「我要跟妳當校友。」
※ 相關報導:
* 大學生作弊LINE答案 忘了老師也在群組裡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91837
南部某科技大學一名學生近日英文期末考時,因想罩球隊隊友,偷偷用手機拍下答案,LINE給隊友群組,卻忘了球隊的輔導老師也是群組一員,該老師氣得狠狠教訓他一番,並把對話上傳臉書,將其蠢事公開,做為對該學生的懲罰。
* 製火藥傳上網 科展得獎生觸法
http://udn.com/news/story/7315/1012065
台中市某高工機械科兩名應屆畢業生,以硝酸鉀等化學物品製成黑色火藥試爆,過程拍成影片上傳網路,還介紹組成原料及合成比例;警方循線查獲兩人依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罪嫌送辦。兩人說,只是實驗,不知道這麼嚴重。
◆ 台灣不要中華文化 日本卻愈來愈重視漢文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4000534-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24日 本報訊
當我們捨棄中華文化之際,相對的日本卻對中華文化極為重視,日本的菁英大學日文科考試,也需要考漢文。例如:東京大學考左傳昭公二十年齊侯與晏嬰談論治國之道,但台灣卻棄之如敝屣。身為中華民族,中文能力卻不及日本,讓我們感到汗顏。
趙台生(建國中學退休教師):杜正勝時代大改課本名詞才是黑箱作業,將課綱做為其政爭的工具。
此外,我們的教材格局太小,放棄悠久的中華歷史文化,氣度太有限。我們的教材應有大視野,應該立足台灣、胸懷中國、放眼全世界。呼籲有心者不要為了政治利益,矇騙下一代,戕害下一代的競爭力。
應該胸襟開闊,不能只歌頌一個版本、只允許一種聲音
趙祐志(新北高中教師):台灣的社會有支持獨立的,也有認同中華文化的。目前台灣的社會兩種力量都有,如果不能容許對方的意見,那不就回到戒嚴時代?我是擔心以後台灣社會的言論自由到何處去?
基本上,歷史教科書是書商出版,沒一個版本是偏太獨或太統,大致上是較接近中間意見。我不希望網路僅有歌頌某一個版本,其他版本都被圍剿,所以我希望台灣應該胸襟開闊一點,包容各種意見,不能只有一種聲音。
課綱微調是回復中道
朱浤源(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我認為全國人民都要守本分,臺灣才不會亂,而且更有希望。今天我們的社會被民運人士與若干媒體綁架了。這個課綱微調議題至少涉及1.政府、2.執政黨、3.學術研究人員、4.大學教師、5.高中教師、6.高中學生與7.家長七方面。也就是七種身分的人,與這次微調完全有關。但我要強調的是,學者應認真研究、教學、不能被綁架,變成民運的工具。像我研究228,但我從不參加社會運動、群眾運動。近來我根據日本的資料發現,緬甸國父翁山將軍在日據時代,曾在花蓮縣的玉里接受游擊戰的訓練。像這些研究成果應該呈現給教育界、呈現在高中課本。
這次課綱微調是回復中道,但做得還不夠,我希望利用座談會呼籲,要尊重學者的專業性與獨立性,不但不要做政治工具,步上街頭,政府與民間的政治力量也不要用各種方法加以干預。
新課綱沒有去台灣化,反而提升台人英勇事蹟、忠實記錄被壓迫史實
謝大寧(佛光大學佛教系教授):我要補充,新課綱沒有「去台灣化」的問題,實際上還增加了早期台灣「漢人來台」,清朝時期「台灣為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省分」,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台灣人民經濟上受擠壓」、「被迫當慰安婦」等內容。都是忠實記載台灣人民的英勇事蹟與成就,以及台灣人民受壓迫之史實,反而更加彰顯台灣人民的主體性。
課綱中更沒把原住民「歸類為中國少數民族」並改稱其為「高山族」,這些都是有心人士抹黑。至於「原住民」稱為「原住民族」則是遵循原住民族基本法之用語。(中國時報)
江靜玲專欄-伊頓教育 生根中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5000548-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25日 江靜玲
中國家長重視子女教育,中國小留學生到英國求學的人數,持續快速飆漲。一則有關英國伊頓公校將在今年秋天,以網路教學方式,對中國學生開設「領袖教育」,開發中國孩子領導力的訊息,格外引人注意與遐想。
這個堅稱絕不在海外設立分校的英國精英學府,終於也把觸角伸到中國,但領導力該如何開發,領袖是可以透過教學培育出來嗎?或者,更精確的思考是,培育領袖大環境更重要,華人的教育體制下,目前有這個環境嗎?
在英國,提起伊頓公校,人們總是有著很複雜的反應。這個由英王亨利6世在15世紀時成立的私立中學,575年來,始終是英國最頂尖的名校。迄今除已培育出19名英國首相外,滑鐵盧戰役中擊退拿破崙的英國威靈頓公爵、經濟學家約翰麥南德基尼斯、作家喬治歐威爾,英國未來的國王威廉王子,新出爐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艾迪瑞曼德,也都是人們所稱的「伊頓人」。
伊頓公校出身的領袖,遍及各領域,以致當伊頓出身的韋爾比,與英國首相卡麥隆、倫敦市長強森,並列成為英國聖公會領袖坎特伯利大主教時,人們忍不住驚呼:「天呀!又是一個伊頓人。」搞工會運動起家的英國前工黨政府副首相柏斯考索性把這些人稱為「伊頓黑手黨」。
精英學府不設海外分校
有關伊頓公校的介紹,多不勝舉。但少有人真正追究為什麼這個古老的英國校園裡,那群代代相傳13歲到18歲的男孩中,總有著令人驚異的領袖脫穎而出。卡麥隆竄起,成為保守黨黨魁時,幾乎沒人知道這「小子」從哪裡冒出來,我去拜訪他的老師、現任伊頓公校副院長的蓋里時,他想了半天後說:「我真的不記得他有什麼特別的!」
同樣的,當韋爾比成為坎特伯利大主教時,他的伊頓同儕們擠破了腦子也記不得「那個傢伙」。而根據英國教育部今年1月底頒布的一項英國中學生測驗GCSE成績排名,伊頓公校更名列榜尾。可是,伊頓公校對此並不特別在意,堅持不應把排名榜上的名次與教育混為一談,「當學霸不是我們的目標」。
不當學霸,那麼,培養首相、國王和領袖是伊頓公校的目標嗎?拿這個問題詢問老伊頓人,他們會大笑回答:「你看,我也沒當國王和首相呀!但是,那裡的教育,真的讓你從年少時就深信自己可以採下天上的星星。」
這樣的氣勢、信心和氣質,永遠跟著伊頓人,這恐怕也是伊頓教育最獨特和成功的地方。我對伊頓公校的觀察是,他們給予孩子們巨大的機會、高度的期望,和擁有一顆紮實的自信心,透過這樣的訓練,他們有著長遠的目光,謀定而後動的能力與智慧。我的一個姪子去夏剛離開伊頓公校,放棄大學改當廚師,給他最大鼓勵的人是正是伊頓的老師。
觀察一個學校教育的方法有很多,伊頓公校16歲學生的課外閱讀書單是一個不錯的窗口。在翻譯文學上,包括了法、西、德、俄、義、葡萄牙、日本、阿拉伯,以及中國作家姜戎的《狼圖騰》等9個國家的文學作品在內;在哲學上的選擇則是《蘇菲的世界》;經濟上的課外閱讀之一是加爾布雷斯的《富裕的社會》等等。看到這些文史哲和政經課外閱讀書單,很難想像,一般要拚課業成績和考試壓力下的華人學子,還能擁有這樣的空間。
伊頓的學生多承繼勤奮用功的風氣,細看這裡的離家寄宿年輕男孩,清俊的臉上總有超齡的嚴肅,成熟的應對,令人驚喜也心痛。這是一個講求家族相傳淵源的英國精英貴族教育,外國學生的比例從先前的7%上升到12%,但不開設分校始終學校原則。
與中國學校建立新管道
英國紀錄片製作人尼克胡拉瑟在他的著作中,形容伊頓公校是世界上最具權勢的學校。伊頓不但在精英中培養精英,同時在貴族中訓練精英。伊頓學院特殊環境所建立的學習圈子,是絕無僅有的。如今,伊頓公校和中國學校建立起了一個21的新管道,它的效能在中國的教育體系和環境下,能發揮多大作用,將是一個值得觀察的新現象。(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昂揚育才 新台灣之子將訪越、泰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014178
隨越南等東協國家經濟快速發展、職缺大增,擁有全台最多新台灣之子的新北市,由教育局推動「昂揚計畫」,預計8月帶領新台灣之子到越南、泰國參訪,希望強化往來文化、語言優勢,培養成東協人才。
越南台商總會產業交流委員會主任謝明輝表示,隨中國崛起,世界工廠已慢慢遷移至東南亞國家,台商也逐步在越南、印尼等地布局,以越南為例,去年爆發513排華暴動後,台商多不用大陸人擔任幹部,多改用台灣人,職缺極多。
◆ 雙足打字 輪椅禁錮不了詩人魂
http://udn.com/news/story/7320/1014252
聯合報 記者凌筠婷/二林報導 2015-06-25
彰化縣喜樂保育院生林宏盈患重度腦性麻痺,脊椎側彎嚴重,從未上過學卻喜歡文學,妹妹和老師教他注音符號和認字,滿足他的求知慾。
林宏盈靠著雙腳夾筆打字、使用滑鼠,慢慢敲出詩和散文,雖然身體被禁錮在輪椅上,但心和腦自由自在。
因重度腦性麻痺而嚴重脊椎側彎,肋骨幾乎側彎貼到腰,雙手嚴重扭曲無法施力,他智商正常,但說話仍很吃力,全身極高的張力讓他每個動作猶如抽搐,彎曲成S型的身驅,必須用安全帶綁在輪椅上才不會滑落地面,曾有醫生預估他活不過30歲,他不向命運低頭,用強韌生命力,讓自己每天活得精采。
林宏盈熱愛閱讀,因家境貧困未能上學,妹妹成為他的小老師,他也看電視、漫畫、小說學認字,10多歲才開始學注音符號,他無法控制發音,拼讀常讓人聽不懂,他說「學注音符號感覺比登天還困難」,他買注音符號錄音帶每天聽,硬記、硬背,聽壞了一捲,保育院老師又買一捲送他,拚命學注音符號,就為了能用電腦打字。
喜樂保育院院長林玉嫦說,他們為宏盈準備一部專屬電腦,有圓球狀的滑鼠,讓他可用右腳操作,他靠左腳拿筆,「一筆神功」慢慢打字,因為瞄不準,容易打錯,必須耐著性子重打,短短20個字,常打得滿頭大汗。
從97年開始,他試著創作短詩,迄今已累積156首詩,喜樂保育院幫他集結成冊,看著心血變成書,讓他好有成就感。
除了文學,宏盈也是保育院的地板滾球選手,他得控制自己的身體張力,準確將球滾往目標,練到腳趾和膝蓋都受傷,拿到冠軍是他的夢想。
去年參加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地板滾球比賽,飲恨只抱回第2名,他最大心願是有一套自己專屬的球組,可以自由練習並挑戰全國大賽,踢出一片天。
※ 相關報導:
* 苗栗國中書寫青春 集結出版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014123
苗栗市苗栗國中近年推動品德教育有成,今年鼓勵學生將價值觀、自我反省化為文字集結成「苗栗國中品德教育專刊」,部分曾「犯錯」學生寫下心路歷程,成為鼓勵同學最佳典範。
大部分學生坦言,摸索品德觀念還是深受同儕影響,苗栗國中校長羅士侃表示,資訊發達,學生道德觀、社會價值觀常來自報章媒體,若沒人從旁引導容易無法判別是非,因此近年來不斷推動品德教育,今年不僅融入課程也鼓勵學生「書寫青春」,透過文字紀錄蛻變的青春期。
◆ 招嘸新生 國中小校苦哈哈
http://udn.com/news/story/6885/1011895
聯合報 記者顏彙燕/桃園報導 2015-06-24
國中新生前天報到,受少子化影響,不少學校面臨減班衝擊,校長招生苦哈哈,小校老師超額問題也讓校方備感壓力。
家長坦言,升學制度變變變,乾脆選私立學校,國中直升高中,讓孩子專心拚大學,再加上12年國教後,少了免試入學國中薦送和學生申請模式的誘因,家長把孩子往市區大國中送,中、小型學校,招生面臨嚴峻挑戰。
擔心招不到學生,國中校長卯起來招生,到國小簡報介紹學校,提供遊覽車載小學生參觀校園,甚至送紀念品、小禮物,學生就是不來,不只校長叫苦連天,連老師都擔心學生數不足,未來何去何從,家長也憂心小型學校沒法聘請專任學科老師,只能配課給非專業教師,影響教學品質。
龜山區幸福國中今年學生報到人數減了一個班,校長陳寶慧好無奈,擔心老師教學熱忱被現實狀況澆熄。
龜山區迴龍國中小學位在和新北市新莊交界地帶,一線之隔就是新北市,家長升學考量,多把孩子往新北市送,加上新北市學校總量管制,國中僅招收設籍學區內的國小畢業生,從國小就把孩子送去念新北市國小「及早卡位」,甚至還有國小每天開專車接送。
迴龍國中小校長許菀玲說,鄰近國小學區畢業人數僅個位數字,面臨這種先天不良又後天失調,只能更加把勁辦學,吸引學生回流。
※ 相關報導:
* 免試招生名額26萬 僅23萬人報名
http://udn.com/news/story/6916/1013871
教育部昨天指出,今年15就學區免試入學實際招生總名額為26萬1443名,但總報名人數只有23萬3319人,報名人數最多就學區為基北區,有6萬1963人,中投區次之,有3萬7176人,但受少子化影響,招生人數較去年28萬1千多人約少2萬人。
聯合/「反課綱」是在清洗下一代的歷史記憶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01446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2015-06-25
每一個遷徙、離散的群體,都承載了這個群體源遠流長的記憶,若試圖將這個記憶一刀割斷,不僅將留下心靈的傷痕,也會不斷復發。以「反黑箱」為名的反一○三課綱運動,最近沸沸揚揚,但它其實卻在強制清洗下一代國民的記憶,讓他們忘卻自己的歷史及現狀之由來。
事實上,這場運動的主角,其實是對人生與世界仍十分懵然的青澀高中生,他們才開始接受教育,要如何承擔一場以國家認同、歷史脈絡為核心的論證?由此可見,為政治目的而在幕後遂行操弄者,更顯得用心可鄙。
只要回歸歷史,即可明白一○三課綱頂多只能說是一種「糾偏」,將過去完全去中國化的、割掉了與文化母體間精神脈絡的課綱,填補回一些必要的成分,將一些扭曲事實的遮蔽物撤除,讓學生更明白歷史的來龍與去脈;因此,將它指為一個「去台灣化」的教育黑箱,根本是欲加之罪。如果連教科書都可以如此任意醜化,台灣還有自由、真相與文化傳承可言嗎?
「一○三歷史課綱」甚至絲毫未更動當年「九五課綱」將台灣史與中國史並立的同心圓史觀,依舊先讀台灣史,再讀中國史及世界史。既然先讀台灣史,又何來「去台灣化」?事實上,微調涉及的部分,都只是將原課綱去脈絡的敘述回復其脈絡,將假中性廓清為真正的中性。
例如,將「鄭氏」改為「明鄭」,正是以鄭成功「反清復明」的職志為憑;原來「鄭氏」的稱法,卻是刻意的去脈絡化。又如,「日本統治」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更是回歸歷史事實與民族感情的敘述。試想,若不是日本「殖民」,我們的祖輩何以要在噍吧哖這類的浴血抵禦中埋骨荒徑,而成今朝無人聞問的孤魂?難道至今仍要奉日本為宗主國?再如,將顏思齊、鄭芝龍列入,也是提醒先人渡海而來的濫觴,它雖不如美國的「五月花號」般光輝,卻是一個不能遺忘的根源。反觀原來的課綱,卻以荷蘭、西班牙占據台灣為主調,卻刻意隱沒了自己先祖的奮鬥。至於羅福星與李友邦等抗日人士入列,更是把台灣的抗日運動與中國現代化苦難之間的內在聯繫,重新拭亮罷了。因此,反課綱的學生要求去「日據」而稱「日治」,難道不認為台灣被日本殖民?
這次最引人矚目的「中國」改為「中國大陸」,更是無可爭議的直筆。一個社會若不依憲而治,視憲法如無物,則如何落實民主?中華民國憲法至今猶是不折不扣的一中憲法,兩岸主權仍是未曾解決的懸念,若以一種台獨儼然已告功成的史觀去稱對岸為「中國」,豈非自欺欺人?撰寫兩國論的蔡英文都宣稱要依據中華民國憲政架構推動兩岸關係,教科書豈能把台獨當作天然成分灌輸給下一代?
令人扼腕的是,為了製造輿論高潮,反課綱運動者竟將課綱根本未提及的「我國最高峰是聖母峰」,當成指控題材,實是用心卑劣。最高峰的問題,當然可以在課堂上探討,讓學生理解地理上與憲政上的不同定義,這不才是教育的目的嗎?
微調後歷史課綱,依然完整呈現了國民黨威權統治年代下的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與美麗島事件,公民社會課綱只是不再重複贅述;然而,反課綱運動者卻誣指新課綱「刪除」白色恐怖的史實。這種顛倒黑白的心態,真能誠實教導下一代的歷史真相嗎?
指責別人洗腦的人,從某個角度看,自己其實就是一個在進行洗腦的人。如果一○三課綱是洗腦,那麼九五課綱就是洗腦始作俑者。陳水扁當政時,委學者編成一部《海洋教育與教科書用詞檢核計畫》,要求書商改掉教科書中所有「不當用語」,諸如國劇、國畫改成中國劇、中國畫,光復改為「戰後」,孫中山不能稱「國父」,日據改為「日治」,民國五年改為大正五年,這難道不是「黑箱」,又難道不是「洗腦」?
究其實,這波反課綱行動是想藉群眾運動宣揚其台灣民族單一史觀的思想霸權,這種粗暴壓制不同聲音的作法,又豈是在啟蒙下一代?台灣的國家認同矛盾,是一道難解的習題,它不是誰可以否定誰,而需要用時間及寬容來化解彼此的歧異。微調課綱只不過試圖整合一部可為依憑的課程總綱,向下一代解釋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來龍去脈,總不能國家的名字包含了「中國」,「中國」卻在課綱中成了外國。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拿3碩士不夠 他56歲再考博士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016526
聯合報 記者卜敏正/太保報導 2015-06-26
「讀書機會永遠都在!」嘉義縣蘇菲亞床業負責人林四川,15年前重拾書本、讀出興趣,取得中正大學3個碩士學位後,今年又考取雲科大博士班。他認為讀書靠智慧、要有興趣,「不要為了別人上大學,我也要讀大學!」,建議高中、大學生畢業生先出社會工作,歷練後視野更廣、機會更多。
林四川18歲高職畢業後至床墊工廠當學徒,25歲創業開發自有品牌,15年前在送貨時看見大同商專招生廣告,老婆一句話「可以試試看!」讓他重拾書本、返校讀書,從二專、空大、大學學分班,再進入中正大學取得經濟、企管、法律3個碩士學位。
今年林四川更上層樓,高中雲科大企管博士班正取第一名。消息傳來,客戶、朋友們紛紛來電祝賀,大家都笑著說,「讚喔,博士董仔!」
56歲林四川說,「讀書後才發現自己學的不夠!」林四川說,進入中正大學企研所就讀後,發現英文閱讀能力不足,畢業後還到大學修習應用外語課程,並自行探索讀書方法,閱讀中外期刊、參考資料,補足過去未完成的基礎學分。
◆ 魚池國中生學製茶 戴勝益籲建紅茶品牌
http://udn.com/news/story/6900/1014129
聯合報 記者黃宏璣/魚池報導 2015-06-25
「給學生釣竿,找到未來的路!」南投縣魚池國中結合公私部門資源推動「紅鑽計畫」,學生每周前往魚池茶改分場學習紅茶製作技術,多名原本難以管教的學生習得專長,改變心性。昨日舉辦成果發表會,師生細數心路歷程,學生為家長奉茶,氣氛感人。
成果發表時,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夫妻、PayEasy副總經理陳中興都到場力挺,對師生真情流露,都很感動。戴勝益接受奉茶時,建議校方建立魚池國中紅茶品牌,建立就業與學習機會。
校長林家如2年前上任後,發現許多學生有家庭支持系統問題,與教師們構思結合觀光、生態、人文及社區資源,為孩子打造獨一無二特色課程,「紅鑽計畫」因而誕生。她說,「紅鑽計畫」規畫種茶、製茶等一系列紅茶產業培育課程,希望將每位學生打造成閃亮鑽石,翻轉人生;原本對未來茫然的學生找到興趣,朝製茶師目標努力。
魚池國中紅鑽計畫,獲魚池鄉公所、茶改場支持,後來中興大學、中興附農與台灣大型購物網站PayEasy相繼因認同加入,產官學合作催生「雨過天青」紅茶品牌。
昨有6位學生發表感言,展現對師長感恩之情。2年級學生小文說,初接觸紅鑽課程覺得無聊,因為老師用心引導,慢慢產生興趣,希望未來成為製茶師。單親、個性有點叛逆的吳同學參加紅鑽計畫後變得穩重,母女在台上多次擁抱,讓人動容。
◆ 讀名校才算數? 何等欺貧重富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016773
聯合報 邱天助/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教授(新北市)2015-06-26
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遭指控學歷爭議,深陷選戰風暴。其實,明眼人皆知,學歷真假不是核心議題,其文憑的分量與價值,才是一些有心人士所關注和質疑的焦點。在紛擾之際,也讓我們得以深刻反省、揭露學歷的迷思。
從文化社會學的觀點分析,學歷是一種制度化的文化資本。它是菁英階層的社會「煉金術」,是具體表現在經濟、社會和文化優勢上,因「箭記效應」所形成的符號性占有。這也是為什麼擁有頂尖大學,或名牌學校的學歷者,大多數是優勢階級子弟的原因。
跟台灣高等教育「欺貧重富」,導致富人子弟讀名校,窮人孩子只能上後段班一樣。
在美國,金字塔頂端人口較容易進入頂尖大學,家庭財富排在百分之五十以後的家庭子女,進入一流大學的機會有限,多數只能選擇到社區大學就讀。統計顯示,哈佛學生最大比例,是來自全美國最有錢的前百分之二家庭。因此,學歷雖不等同學力,但卻是社會階級的明顯標記。
然而,在社會階層結構中,在確立社會地位的遊戲裡,在符號鬥爭的場域中,學歷確有「秀異」和「分離」的效用。優勢階級就是藉著這種文化實踐上的排他性,作為身分象徵,來區異自己階層地位的不凡,在生活風格上是卑俗主義者。
藉這種符號性的意義,菁英階級的優勢可由經濟層次移轉到文化層次,讓人覺得他們天性如此,藉此把目前他們所擁有的「價值」,或「卓越不凡」的氣質,轉化為「自然的事實」。
由於菁英階級會設法掩藏這些優勢社會條件的存在,更由於這些符號在鬥爭場域所產生的效用,以及這些效用的運轉機制,並非直接顯現,也無法一目了然,學歷或文憑的迷思,才能在道德、魅力或功績體制的面具下,獲得掩飾和支撐。
在企業界,學歷已不能代表能力。Google資深人資副總裁柏克指出,就算是剛從學校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學業表現和工作能力也只有微乎其微的關聯。Google有些部門,甚至有高達十四%的員工沒大學學位。因此,我們早應打破學歷迷思,讓教育回歸原初:能力和品格。
日曆紙串珠 28童串出鯨奇之旅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018636
聯合報 記者何炯榮/芳苑報導 2015-06-27
我們要去花蓮坐船賞鯨了!彰化縣芳苑地區28名弱勢家庭小孩,去年開始動手串起三天二夜「鯨奇之旅」夢想,他們募集舊日曆紙動手裁剪、捲成一顆顆珠簾,做成杯墊等作品,假日到大賣場義賣,如願籌得旅費,下月1日快樂出遊 。
「平常我只能用機車載3個孩子上下學,要一次帶3個孩子到花蓮玩3天,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芳苑鄉陳姓單親媽媽說,每個人用自己能力來圓夢,過程留下很多美的回憶。
彰化家扶中心二林服務處4年前成立珠簾班,讓扶助的中低收入戶小孩在周休二日接受課輔後,動手製做杯墊、鍋墊、手鍊、陀螺及兩款「求好緣」吊飾義賣,按件論酬,賺取工資貼補家計。
中心主任王震光說,家扶要讓弱勢小孩體悟自己幸福要自己動手追求,不能永遠期待他人的幫助。這次義賣籌得19萬6千多元,鯨奇之旅需要16萬8千元,其餘將補助弱勢家庭。負責此計畫的督導林惠媚說,鯨奇之旅計畫有28名小朋友參與,花一年時間捲出16萬多顆珠簾,再由11名單親媽媽一顆顆串成杯墊310個、鍋墊307個、手鍊261條、陀螺1721個,及大、小求好緣幸運吊飾共620個。
下月1日一大早就要出發,這幾天小朋友在一起總是開心地討論三天二夜的鯨奇之旅,興奮之情寫在臉上。
◆ 黃韻玲訪小學 嘆台灣音樂教材缺乏
http://udn.com/news/story/6902/1018679
聯合報 記者吳淑玲/台南報導 2015-06-27
知名音樂人黃韻玲昨天走訪台南市新化國小,為小朋友上一堂另類音樂課。她認為台灣除了音樂教材缺乏外,也有感於現今台灣很多人都聽韓國音樂,而韓國音樂會成功是從小就開始培養,台灣的音樂人才培訓,有必要從小扎根。
新化國小合唱團指導老師蘇青宏就說,國內非常缺乏適合國小學生唱的合唱譜,上網能買的都是國外的歌曲,如果台灣流行音樂能夠編成合唱曲,小朋友唱起來會更有興趣。像日本合唱比賽指定曲是由知名樂團「嵐」的歌曲改編,還請到「嵐」到場頒獎,現場陷入瘋狂,反觀台灣合唱比賽指定曲多是「教授」所寫,小朋友唱來就興趣缺缺。
黃韻玲也提到,她特別去買韓國音樂教科書,內容五花八門包羅萬象,像英國「披頭四」也在教科書。台灣的音樂教材就很少有這樣的內容,其實像台灣有很好的藝術音樂、民歌,應結合現代的因素改編融入教材中。
黃韻玲說,走訪地方是希望將資源分享給年輕的孩子,原住民孩子很有天分卻缺乏資源,她想做的是將這樣的孩子提煉出來,因此去年起與華岡藝校合作,每年提供6個獎學金名額,幫助東部原住民的孩子學音樂,「台灣有這麼多優秀的孩子,卻只在聽韓國歌,太可惜了。」
她除聆聽新化國小合唱團演唱外,並帶著小朋友高唱「快樂天堂」,還鼓勵小朋友一定要多聽音樂,充實腦中的音樂資料庫。
◆ 孩子吃冰的笑容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018951
聯合報 李寶珍/國中教師(新北市)2015-06-27
期末考將至,班上的學生莫不緊繃神經準備考試。雖然教改實施十多年,但國中生要面對升學的宿命,卻是從未改變過。老師的教學壓力絲毫沒有減輕,反因著大環境的變遷,教育政策的搖擺不定而與日俱增。
看著孩子緊皺著眉頭,低頭猛寫老師出的練習卷,我心想他們也才不過是十三、四歲的孩子,考試對他們是很大壓力。結算班費後還有剩餘的錢,我訂了剉冰,讓孩子在最後一節課清涼一下。
孩子畢竟是孩子,看到了冰品一整天緊繃的情緒頓時抒發。連平時很安靜的孩子,話居然多了起來,我要大家談談這一學期各科上課的情形。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連老師上課的口頭禪,還有綽號都紛紛出籠。剛開始我有點驚訝,本班孩子還挺愛給老師取綽號,但是也高興他們對導師並無太大戒心,願意暢所欲言。
孩子一面吃,我也說說一年來的教學感想。我說:「首先,老師感謝你們這一年願意忍受我的嘮叨訓話,也感謝各幹部辛勞的付出,你們回想一年前自己剛從國小畢業時青澀的模樣,現在是不是覺得自己長大很多呢?我常說的一句話是『對自己負責,就是不給別人添麻煩』,現在請大家問問自己,在這一年中有沒有對自己完全負責呢?年輕不代表可以不斷地犯錯,要能在錯誤中學習才是教育的價值。不好意思,老師又在講大道理了。」
孩子邊吃邊聽,他們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老師,您說的我們都懂,只是有時忘記了,不小心還是會犯錯啊!反正您還要再帶我們兩年,那就請老師多多包涵了! 」聽完,我當下就笑出來了。是啊,我又忘記了他們只是孩子,就讓孩子的任性和不成熟,融化在那一碗剉冰裡吧!
◆ 李清志/禮貌、整潔,物歸原處
http://udn.com/news/story/7340/1018939
聯合報 李清志(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2015-06-27
多年前我從美國回來台灣,到實踐大學建築系任教,當時對於這個學校是很陌生的,只知道學校前身是以家政聞名的女子專科學校,更令我驚訝的是,這個學校的校訓,不是一般學校禮義廉恥、四維八德這類的八股文字,而是所謂的一個觀念三個習慣:「勤勞是快樂的觀念、禮貌、整潔、物歸原處的習慣」。
當時我對這樣的校訓覺得好笑,因為「禮貌、整潔,物歸原處」不就是簡單的生活習慣,怎麼可以當作大學的校訓呢?大學校訓不都應該是講一些大道理,或是人生哲學,怎麼可以是「禮貌、整潔,物歸原處」這樣簡單實際的生活習慣呢?
不過這些年來,我慢慢了解到「禮貌、整潔,物歸原處」這樣簡單實際的道理,正符合這所大學強調「實踐」的人生哲學。事實上,作為台灣建築空間美學的教育者,我越來越覺得,「禮貌、整潔,物歸原處」看似簡單,卻是十分重要,同時也正是台灣人民生活中所欠缺的修養;台灣的生活空間裡,小至個人住宅房間,大至城市建築景觀,之所以經常讓人覺得醜陋,其實都與這幾樣簡單的習慣有關。
「禮貌、整潔,物歸原處」中,「禮貌」代表著對他人的尊重與體貼,是一種顧慮他人的心態。台灣的空間環境中,呈現出城市居民對於他人的「不禮貌」,不夠尊重他人,也不夠體貼他人,我們可以看見許多人花數百萬裝潢自己的住家,家裡金碧輝煌,舒服氣派,但是門口樓梯間公共區域,卻是堆滿鞋子雜物,十分雜亂醜陋;許多住家內設計十分漂亮,但是為了爭取更多空間,在建築物外部加裝鐵窗鐵籠,成為住家另外一個儲藏空間,把家中不需要的雜物都堆到鐵窗鐵籠裡。所以家裡清爽乾淨,但是從外部看整棟建築,只見雜物堆滿鐵窗,雜亂醜陋猶如長了腫瘤爛瘡一般。
「整潔」代表著秩序與統一的美感,台灣的生活空間裡,正是缺乏這種統一的美感,所有的地方都充滿著爭奇鬥豔,過分的裝飾與荒謬的美學,曝露出這個地方人民內心的混亂與不安。雜亂無章的城市景觀,大家習以為常,紊亂的辦公空間與居家空間,自然也是大家日常生活熟悉的風景;那些辦公桌有條不紊,宿舍環境整潔的人,反倒被視為異類。
古人說:「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政治人物自己生活空間都混亂不堪,不用寄望他能可以好好地治理國家社會。下次選舉前,大家應該先去檢驗候選人的生活空間,才能真正知道他是否有治理國家的能耐?!
「物歸原處」是生活秩序的基礎,充滿著現代主義的理性精神,所有的東西都應該有其應有的位置,不僅便於使用尋找,事實上,也是空間使用者的積極與勤奮的表現。一個生活懶散的人,家中必定混亂不堪,每次亟需某樣東西時,往往就找不到,耗費許多光陰在尋找東西,甚至忘記自己家裡有什麼東西,只是不斷地上街購物,生活空間的混亂成為一種人生的災難。現代城市生活寸土寸金,空間狹小昂貴,都市人必須學習有條理、簡單的生活方式,「物歸原處」應該就是都市生活最基本的修養。
「禮貌、整潔、物歸原處」看似簡單實際,卻是生活空間進化的重要原則;這些年來,我已不敢再小看校訓了。(作者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 假大學屢禁不絕 換個網域又重生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017995
世界日報 北京26日電 2015-06-26
中國「野雞大學」充斥,假借招生斂財,甚至兜售虛假文憑。分析這些野雞大學為何屢禁不止?上大學網內容總監諶江平認為,建網站成本低,服務器多在境外,換個域名就能「起死回生」等是主要原因。
新京報報導,諶江平表示,118所虛假大學中,有117所自建網站的IP地址(空間/服務器)分布在香港、美國、韓國等中國以外的地區或國家,只有1所在上海。屢禁不止的首要根源是搭建網站成本低,域名註冊、虛擬主機等又不受國界限制,有些比在中國更方便快捷。
建網站成本低的另一面,是改換域名變得容易。諶江平介紹,這次公布的118所虛假大學中,有9所是「起死回生」,即改了域名,但沒換名字。
因此,諶江平團隊建議,從國家層面加強國內外相關地區或國家質檢的互聯網域名、IP地址等方面監管的跨境合作。省級及以上各級各類正規學校尤其高等院校,唯一的官方網站域名後綴,也建議統一改為「.edu.cn」。
有人花錢買假 有人上當受騙
至於野雞大學坑的是哪些人?上大學網粗略統計發現,受害者大致分為三大人群,包括低分落榜但很想上大學的高考生或家長;因學歷門檻在報考、評職稱、陞遷、福利待遇等方面受限的在職或求職者;能力不夠學歷來湊、心存僥倖虛榮心較強的低學歷人員等。
「這三大人群中又可分為兩大類。」諶江平稱,其中一類是完全分辨不清正規高校和虛假大學,但他們相信「花錢可以買文憑買學歷」一定是潛規則,稀里糊塗上當受騙。
另一類則是「明知故犯」,他們很清楚這些學校和文憑證書是假的,但因為報考、升職、考核、入戶等利益驅使,使得他們「花錢買假」。
孩子的壯遊…自己規畫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020659
聯合報 李枝桃/國中校長 2015-06-28
朋友彥良LINE一則報導給我,那是我校五名孩子打工換宿報導。那五名應屆畢業生,打算騎腳踏車遊日月潭,到日月潭打工換宿。家長跟我說孩子的計畫時,我馬上提出一堆問題:知道從中興新村到明潭有六、七十公里嗎?知道一路幾乎都是爬坡路段嗎?平常有體能訓練嗎?腳踏車是陽春腳踏車、或是有變速的功能?…
家長洪爸爸笑了出來:「校長,你操太多心了,他們提這想法時,我們決定讓他們自己規畫,只從旁關注並做點小提醒。」他提到孩子們聚在一起討論,並上網蒐集資料,除了路線問題外,還注意到氣候,怕山區午後陣雨,影響騎乘,所以決定一大清早六點出發。
「孩子們想借明潭國中教室住宿,他們不希望白白借住,希望幫學校做事來換住宿。」洪爸爸請我幫忙打電話問問。
梅鳳校長驚詫但熱情的答應。當天近中午時分我放心不下,請假開車前往明潭,長長的中潭公路,坡度及高溫是最大的挑戰,看到孩子們一個接一個費力地騎車,卡車、遊覽車從旁呼嘯而過,他們靠著路邊騎,專注的看著前方,不時吆喝隊友加油,看得出來汗流浹背,疲累萬分,但個個臉上的笑容,讓我放心地往前開往目的地等他們。
「超累的,不過還是到了。」孩子們高興地開始取笑路上的糗事,陽光笑臉有著前所未有的驕傲,沒有多休息,他們開始幫忙除草,並清理雜草、還與明潭學生分享他們的讀書方法及學習態度。
梅鳳校長感動得直說:了不起,了不起。她補充說這兩句了不起,一句給孩子,另一句是給家長的。
「多少家長為了暑假,費心幫孩子規畫各種學習或度假活動,緊盯著孩子,唯恐沒有做好規畫,孩子就會亂跑出亂子,父母費心但孩子往往不領情,結果是傷了荷包與感情外,孩子也所學無幾。」梅鳳感慨地說,五名孩子的家長,事前參與規畫但不主導,過程中也能放手讓孩子嘗試突破,了不起。
「放手是最難的一課。」我聽到梅鳳這一說,噗哧笑了出來,原來我最不能放手。
當晚與家長聯繫,他們告訴我,孩子活動前已先選擇鄰近山路測試體力,各項準備工作及應變措施都想到了,所以他們「完全信任」。
多好呀!不插手、不干預、完全信任,這是家長的智慧,更是孩子成長過程難能可貴的一門課程。
暑假長假我經常聽到家長們苦惱著,他們抱怨工作忙,希望教育主管機關或學校單位應幫忙規畫活動,也煩惱沒有經濟能力可以送孩子去遊學或參加育樂營。
其實看看這五名孩子,除了簡單的三餐花費外,他們沒用一毛錢,順利完成一次壯遊。重要的是,在畢業各奔前程前,他們共同規畫完成一件事,為青春留下最美好的註記,還為友誼留下最美好的篇章,更為自己安排了一堂成長的課程。
聰明的家長;想想看,您要繼續為孩子規畫?或是問問孩子,聽聽孩子,引導孩子,一起規畫一個有意義難忘的暑期活動呢?
◆ 高中生回母校 彩繪竹北國小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020680
聯合報 記者羅緗綸、莊旻靜/竹北報導 2015-06-28
趁著等待大學入學空檔,竹北高中學生謝東辰等30餘人「青春不留白」,連續到竹北國小為小朋友表演兒童劇、彩繪校園。
「母校變動不多」,許姓等同學是竹北國小校友,闊別6年後再返校,向曾教導他的國小時老師問安,覺得在進入大學前,能有機會返母校向老師問安,為學弟妹服務,很有意義。
他們還做道具、設計故事內容,變裝為台灣黑熊、南極企鵝、澳洲袋鼠等,帶著小學生玩起闖關遊台灣,介紹101大樓、蘭嶼達悟族等台灣地景和代表性事物。
他們也以熱門的食品安全為題,透過輕鬆的演出,傳達如何辨識食材?如何健康吃?告訴小學生營養均衡觀念,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拒絕垃圾食物誘惑,要快樂健康的成長。
最酷的是談「愛國」,竹北高中志工團長謝東辰說,「愛國」聽起來很八股,但也因此容易被忽略掉,他們寫劇本,帶領小朋友從認識周遭環境做起,愛環境、珍惜自己和周遭資源,讓小朋友了解,愛國可以從周邊人、事、物做起,能及時就做;小朋友看得入迷。
「我們為校園彩妝!」他們拿起刷子、油漆,幫學校最顯眼司令台彩繪,畫上充滿童趣的圖案,也幫校內河馬、象、熊等動物塑像和牆壁漆新裝,讓校園變得明亮活潑。
他們還利用國小晨光時間,為弱勢學生做補救教學,校方感激。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土庫小記者 採編繪本愛鄉土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020347
土庫鎮第一本由學生採寫圖繪的「慢步塗庫.遇見幸福」小記者囝仔冊,昨天舉行新書發表會;小記者說,只有用心走一趟,才知家鄉美,古老小鎮文化深厚,讓他們更愛家鄉。
新書發表會由副縣長張皇珍、文化處長劉銓芝、教育處副處長孫綿鳳、土庫國小校長黃靖茹等主持,各界熱烈參加。
* 義大生拍大樹 居民意外成主角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020353
義守大學大傳系有門「服務與知識實踐」課程很特別,鼓勵學生將所學化為服務行動。今年大三學生在大樹區挖掘15個議題,3個多月來分組下鄉「蹲點」拍成影片,過程對生活所處的大樹區有了全新的視角,收穫滿行囊。
「這些紀錄片可幫大樹做很好的行銷」出席大傳系「途記大樹」成果發表會的大樹居民,意外成為紀錄片主角,對於能替大樹區產業文化代言,覺得新奇。
「途記大樹」15支作品涵括舊鐵橋濕地公園、龍目紅豆咖啡莊園、國寶級陶藝大師林昭地、合顏悅色工坊、東照山關帝廟、三和瓦窯及在地的有機鳳梨、荔枝文化等,堪稱是大樹區產業文化精華。
◆ 他免費教書法 20年沒缺課過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020332
聯合報 記者張雅婷/八德報導 2015-06-28
88歲李梁在八德開班教導書法20餘年,從不收學費,讓喜好書法老少同好,口耳相傳來拜師,學生年齡從8歲到80歲都有。
李梁5歲時還不識字,就已拿著毛筆跟著父親學書法,逢年過節,父親為村民寫春聯時,他常常在父親疲累時,現學現賣,讓旁人驚喜不已,爸爸則說他勇氣十足。
民國38年隨軍政府來台後,他在金門擔任軍職長達28年,只有在充任文書、總統巡視時,才有機會碰毛筆。民國66年官拜陸軍中校營長退休後,他曾在「傳神」攝影室擔任總務,協助財務收支,60歲時重新拾筆。
李梁一開始參與桃園春苑書畫班,受益良多,他說各種碑帖「寫到瘋癲,怡然自得」。從此決定免費傳授書法祕訣,民國78年起,就在陸光四村無償教導小學生書法,之後陸續開設龍門書法班與成人班等,學生遍及八德多達400多人。
李梁說,不收學費是要回餽社區,尤其看到老少學生認真上課後,交出漂亮字體,就覺得相當「滿足」。
身體勇健、講話中氣十足的他,同時也是外丹功教練,不管晴雨從不缺課。頭號弟子兼粉絲的黃女士說,跟著老師一起上書法課和外丹功很辛苦,因為天氣熱學生想「放暑假」,老師都說不能偷懶,連老師有時候去台中,都還會及時趕回來,「從來沒缺課過」,從小細節就能感受到,他對興趣的堅持與重視。
◆ 聯合/五年五百億這樣花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020810
聯合報 聯合黑白集 2015-06-28
台大領導學程為登山募款事件,續又傳出兩項內情:一是該學程每年可獲教育部補助六百萬元,以培養廿五名菁英學生,而該項登山活動已獲四十萬元補助;二是該登山有關之戶外領導課程,竟是「外包」給一家「戶外領導有限公司」承辦,且這家公司已連續五年得標。
台大之所以能大手筆補助這類名目堂皇、內容空泛的課程,主要是在政府五年五百億的教育經費中,台大每年可獲得卅億元的補助,是各大學中之佼佼者。因為來得容易,所以花得大方,自不足為奇。問題是,正當許多偏鄉學校面臨裁撤及經費壓縮,而大量教育經費卻在少數頂尖大學手上遭到虛擲濫用,政府不覺得這樣的教育資源分配本身就在製造貧富差距嗎?
五年五百億計畫自二○○六年實施至今,十年共花掉千億元經費,企圖打造台灣的世界級「頂尖大學」。最初幾年,五百億的大手筆確實發揮了一些拉抬名次作用;但最近五年,各大學的排名卻不升反降,「頂尖」之名成了難以承受的桂冠。可笑的是,教長和校長們卻紛以「不要太在意排名」、「別人進步更快」等託詞來自我安慰,豈不阿Q!
以小觀大,台大領導學程登山募款一事,暴露了經費的濫用與名目之巧立。試想,領導能力之培育,卻變成以募款為能事的豪華登山活動,教育之初衷何在?更有甚者,號稱菁英學生培育的課程,竟然以商業模式年年外包給同一公司,年年承辦同樣的活動;可見,享有補助特權的大學經費多到氾濫的地步,足以勾引利益共生網的附生。相形之下,對那些經費困窘的大學和學生,這有何公平可言?
五年五百億計畫的邊際效用遞減,副作用則遞增,已到了必須全面檢討喊停的地步!
※ 相關報導:
* 台中市國中小 今年又減288班
http://udn.com/news/story/6885/1020705
少子化,很嚴重!台中市新學年度國中小學生報到結束,今年大幅度減班,國中減少181班、國小減107班,若持續倍數遞減,未來恐現超額教師隱憂。台中市教育局指出,今年尚無超額教師到外縣市,但估計明年減班狀況和今年差不多,趨勢不會趨緩。
李家同:小學沒品管 愈大愈難救
http://udn.com/news/story/6902/1021841
聯合報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2015-06-29
教育部昨舉行國教學生學習精進論壇,李家同、陳超明等學者在會中指出,小學基本學力缺乏品質管制,致年級愈大、落後愈多、愈難補救;更有偏鄉國中畢業生,會考英、數全都拿不及格的C。
清大榮譽教授李家同建議,要從小一就建立層層把關的基本學力品管機制,要求老師不能放棄任一個小孩,等國中畢業才補救已來不及;同時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程度學生,用不同教材、考不同測驗,會考應考更多基本題;補救教學也不能淪為伴讀,要確保學生有基本學力。
李家同說,台灣的教育整體不錯,但有兩大問題,一是許多偏鄉學童連最基本的程度都沒有;其次,即使通過升學考試的優等生,基本能力可能也不足,主因是小學完全沒品管,會考則只考難題,忽略基本學問。
李家同舉例,有兩所偏鄉迷你小學,3-6年級共37位學生,只約半數、18人可全部寫對英文字母;另一所國中一年級16位新生,有6人寫不全字母;某國中二年級32位學生,只有5位寫對簡單的爸爸、媽媽等英文單字;還有一個偏鄉專科學校,專四學生的數學只有小四學生程度。
李家同說,今年會考英、數都有1/3考生拿到C,很多偏鄉國中7成學生英、數都拿C,甚至全校國三生這兩科都拿C,但他們其實可能已學會某些基本能力,只是會考不考,政府不應打擊這些學生;反而某些拿A或B的學生,不見得有基本能力。
有應用外語系大三學生、甚至名校碩士畢業生,連基本的英語be動詞都搞不懂,犯下「They is」、「She are」等要命錯誤。
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陳超明也指出,偏鄉國小應屆畢業生過半數、甚至逾9成寫不全英文字母,顯見國小補救教學未落實。
陳超明說,國中會考定位不明,若當成基本學力檢測,應該出更多學生會答的基本題,但會考卻被當成診斷測驗、分發的依據,要診斷學生哪些東西不會,導致出太難,讓偏鄉弱勢生沒成就感而放棄學習。
※ 相關報導:
* 期末考紓壓 臉書瘋廢文大賽
http://udn.com/news/story/6898/1021848
再幾天就是暑假,但不少大專院校學生仍身陷期末考中。有學生在臉書發起廢文活動,甚至舉辦「廢文大賞」比賽,讓同學們盡情PO廢文,看誰的廢文最經典,得到按讚數最多,期末考後,主辦學生就會把他的文章做成臉書大頭貼,「頒獎」給這位廢文王。
◆ 圖書館變大客廳 藏書退居二線
http://udn.com/news/story/7009/1022202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15-06-29
「我不在圖書館,就在去圖書館的路上」。這將是台灣廿一世紀圖書館的寫照。「台灣十大非去不可圖書館票選」近日起跑,參選者有的打造劇場、辦烘焙班、有的設「噪音角落」、還有圖書館廿四小時不打烊。圖書館變身「市民大客廳」,各種活動熱鬧上演。
該票選由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舉辦,共六十八所圖書館參加,獲選者將推薦名列國際圖書館協會的「此生必去的一○○一所圖書館」。然而瀏覽參選圖書館的介紹文章,多半主打建築造型、創新空間,少有圖書館以「藏書」為特色。
網路崛起,圖書館面臨轉型壓力。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理事長薛理桂說,十多年前教育部推動「圖書館空間改善計畫」,圖書館從純粹的圖書館轉向「公共」空間。各地新成立的圖書館變身複合式文化空間,吸引民眾來此做各種活動。
圖書館也成為城市的庇護所,東京便有圖書館在熄燈後提供街友留宿。薛理桂表示,他有意推動台灣圖書館在夜晚變身「背包客旅館」。
兩岸小劇場藝術節今年選在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圖書館小劇場演出,這是台灣第一座圖書館劇場,頗受好評。主辦單位廣藝基金會行銷主任嚴睿淇表示,台灣缺乏表演場地,若各地圖書館能提供小型劇場空間,有助推展戲劇文化。
在圖書館裡設劇場,不怕吵嗎?薛理桂表示,「保持安靜」已是過時的圖書館守則。隨教育從「個人學習」轉向「群體學習」,圖書館強調「資訊共享空間」,鼓勵學生齊聚討論,台大圖書館率先設置「噪音角落」,歡迎學生到此吵鬧。
當圖書館「讀者」對於使用空間的需求大於閱讀,書只能默默退到遙遠的角落,將空間讓給其他活動。
「台灣圖書館轉型轉太快了,創新的過程丟掉了核心價值。」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憂心,許多縣市把圖書館當成地標建築,只注意建築造型、創新空間,忽略圖書館的核心價值:書。她認為,圖書館轉型應以創新方式鼓勵民眾親近書,「而不是把民眾吸引進圖書館,卻不想讀書。」
※ 相關報導:
* 大莊國小造「書牆」 校園讀樂樂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022114
彰化縣溪州鄉大莊國小推動閱讀,校長張樹閔不僅自己為學生上班級共讀課,也營造校園閱讀空間,戶外設立書牆,讓小朋友可以享受不一樣的閱讀氛圍。
◆ 網路興起 傳統圖館冰風暴
http://udn.com/news/story/7009/1022203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15-06-29
電影「明天過後」中,人類為了抵抗冰風暴,焚燒紐約公共圖書館的藏書取暖。真實世界裡,紐約公共圖書館也差點經歷類似焚書的浩劫。
網路正是圖書館面臨的「冰風暴」。兩年前,擁有百年歷史的紐約公共圖書館,面對網路衝擊,不得不請來英國建築師諾曼.福斯特動刀改造。他的新方案將少人翻閱的老舊圖書移到地下儲藏,讓出空間放置藝術品、打造兒童空間,以及開設一家咖啡館。
方案一公布,立刻引來愛書人請願抗議,最後館方宣布修改方案,老書得以保住老位置。
然而這一場網路風暴不曾止息。兩年前,美國第一家「無紙圖書館」成立。位於美國德州的貝克薩爾郡圖書館號稱擁有一萬種圖書,館裡卻看不到任何一本書。這一萬種書都是電子書,讀者甚至不需進圖書館,就能用手機借還圖書。
邁入廿一世紀,紙本書奏輓歌,圖書館卻高唱「重生快樂」。老牌圖書館如紐約公立圖書館夜晚變身婚宴場地,新建圖書館則以前衛造型躍登城市地標。新世紀圖書館不再是寧靜的書之聖殿,讀者遊客人次屢創新高。
數年前,知名藏書家曼古埃爾訪台參觀圖書館。他驚豔於新世紀圖書館的人潮洶湧,卻也對未來憂心:圖書館不重視藏書,跟網咖有何差別?
曼古埃爾說,圖書館藏的不只是書,還有記憶與傳統。紙本書不只承載知識,更留下歲月漬痕與氣味。每座圖書館都該為紙書保留空間,當讀者摩娑紙頁,感受歲月於指尖傳遞歷史的溫度—這才是圖書館在數位時代能留下的位置與重量。
考塵爆…會 遇塵爆…傻了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024592
聯合報 周漢強/高中教師(台中市)2015-06-30
八仙樂園發生粉塵氣爆的慘案,很多人認為學生沒把理化學好。我卻認為年輕人其實大多學過粉塵氣爆這個現象,而且如果考個選擇題探討粉塵氣爆的成因,他們應該也都會答對。問題出在,「知道」卻不一定懂得「應用」與「思考」。
筆者擔任高中地球科學教師,地球科學是個必須利用物理、化學、生物等基本知識加以詮釋的學科。課堂討論的每個簡單現象,背後都有無數原理和機制,影響現象的發生與改變。對這些考試都拿A等以上的孩子,卻無法利用學過的理化原理來解釋眼前現象時,我也感觸良多。因他們學過的原理大多只能夠應用在考試上,對於沒看過沒想過的問題,標準作法就是等老師講答案,以應付考試。
對學生來說,粉塵爆炸的條件,是在密閉空間中有高濃度的粉塵時才有可能發生。但如果是在通風不良的室外空間,濃度更高的粉塵,是不是有可能發生爆炸呢?答案應該是:這題不會考。因為這個題目超出範圍,課本並沒有提到開放空間卻通風不良的情況,而且這一題沒有標準答案(可能會也可能不會爆炸)。更何況也不會考討論題,討論各種條件和環境可能的影響。
我們的教育與考試太過著重知識與記憶,太少問題的討論及探究,導致孩子們疲於奔命在補習和考試,卻不懂得把知識拿來利用。如果教育能夠有更多思考與討論,而不僅僅是考試和死知識,那像八仙樂園這樣的憾事,或許能避免。
◆ 六堆辭典 六堆文化學會催生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024138
聯合報 記者翁禎霞/屏東報導 2015-06-30
屏東縣六堆文化研究學會以4年時間編纂六堆詞彙庫,收錄數萬則六堆詞彙及發音,為保存客家語言,決定再花3年集結力量,編輯成六堆辭典。
年近70歲的學會總幹事曾彩金形容「這是自己在客家文史上的最後一役,自己的語言自己救。」 致力客家語言保存卅餘年的他說「語言消失,文化就消失」,自己的語言再不自己救,就來不及了。
每周4早上,六堆文化研究學會的編輯委員便會自動聚集,逐條檢討近年收錄的六堆詞彙及發音,在他們的心裡,成就1本六堆辭典、完整保存六堆的語言,就是最大的心願。
「這裡每天都辦公」,六堆文化研究學會已成立13年多,總幹事曾彩金幾乎天天駐守,由他號召的文史工作者,已合力相繼出版「六堆忠義祠人文與歷史」等書籍,默默保存六堆文史的火種。
為進一步完整保存六堆客家的語言,他與7名編輯委員花了足足4年的時間,收錄了7大本、數萬則六堆詞彙及發音,其中光是「一」字就收錄了150則,「打」字就收錄了250則,可見六堆詞彙的多樣變化。
他說,南、北客發音諸多不同,目前北客已推出「客語辭典」,但六堆尚無,對語言保存仍有危機。
他計畫再以3年時間把收錄的六堆詞彙庫編輯成辭典,令外界感動的是,這項需要人又需要錢的工作,雖無官方大力奧援,年近70的曾彩金仍靠著寫信號召,以熱情連結了許多六堆人熱烈響應。
◆ 准考證照片變成哈士奇 他看到超傻眼!
http://udn.com/news/story/6810/1024896
聯合新聞網 特約記者侯品如/綜合報導 2015-06-30
大考時准考證等於是必備的入場票,照片資料都需細心核對,然而在印度卻有名男子在考公職前欲上網下載准考證,卻赫然發現准考證的照片不是自己,而是一隻哈士奇。
18歲的馬哈托報考公辦職業訓練機構的工業訓練研究所,已經通過高級中等測驗,在28日參加另一場考試前上網找自己的准考證,想不到基本資料無誤,但照片卻被誤植成一隻哈士奇的相片,讓他超級傻眼。
考試已迫在眉睫,馬哈托趕緊聯絡考試的主辦單位,也立即獲得協助,讓他能下載新的准考證應試,主辦單位也表示會針對這起烏龍事件馬上展開調查。
孩子鼓舞孩子 斗六溪洲國小今起公益旅行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27123
聯合報 記者陳雅玲/斗六報導 2015-07-01
「一張森巴鼓、一個大大的笑容」,18位熱情的雲林縣斗六市溪洲國小學生,靠著到處表演森巴鼓籌措經費,今天起展開為期3天的森巴鼓服務學習旅行,要用熱情的森巴鼓聲,撫慰中台灣民眾及弱勢孩子的心。
溪洲國小學生自組森巴鼓隊,去年首度展開服務學習旅行,靠著平日受邀演出的收入,存下6萬元經費,22位學生自行籌畫旅行、聯絡住宿,互助合作遠征南台灣,到育幼院、啟智中心等地公益表演,孩子們在過程中獲益良多。
今年18位學生接力,有別於台大學生登山卻向社會募款,孩子們依舊靠著自己的能力籌措經費,將他們平日參加活動演出的酬勞存下,加上豐泰文教基金會被孩子公益行動感動的贊助,孩子們今天將出發,展開公益服務學習之旅。
學生謝盂杰學習森巴鼓已2年,出發前幾天就已相當興奮,他說「一想到可以用自己的表演做公益,興奮地睡不著」,這幾天出發前的練習,他總是帶著大大的笑容,希望用自己的熱情感染每一個人。
校長蔡正龍為鼓勵孩子,也加入鼓隊演出,他表示,這趟旅行全程由孩子自行規畫,包括食宿、交通等等,考驗學生們團隊合作及獨立自主的能力。因為經費有限,部分路段孩子選擇以雙腳當交通工具,他擔心孩子們會吃不了苦,但孩子們卻回答說「我們不怕苦!」
溪洲國小學生今天起將到彰化縣聖家啟智中心、彰化天主慈愛殘障教養院、台中市秋紅谷公園等地演出,要用氣勢磅礡的鼓聲振奮弱勢孩子的心,如果民眾在街頭看到他們精彩的表演,別忘了給他們大大的掌聲,為孩子們加油打氣。
◆ 大葉烘焙服務社 散播甜點散播愛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026855
聯合報 記者何炯榮/員林報導 2015-07-01
大葉大學烘焙服務社不只是做蛋糕、烤餅乾,還發揮愛心做公益,經常義賣捐款給社福機構,也到小學特教班教小朋友製作點心。副社長、餐旅管理系二年級學生何柏輝說,有了愛的力量,社員更有凝聚力。
社長吳鴻湘說,近日烘焙社30名大學生到花壇鄉一所國小指導教特教班學童製作桂圓蛋糕、麥芽糖餅乾,用一對一方式教學,雖然小朋友領悟力和動作較慢,但社員看到小朋友的真誠笑容 ,也跟著快樂一整天,烘出愛心美點,相當有意義。
4年前,一群對烘焙有興趣的學生決定籌組社團,經請教教務長陳美玲,除了一起學習烘焙技藝,還能做什麼?陳美玲建議學生,要讓社團更有意義,也能凝聚大家的感情,變成有愛心的社團,因而取名烘焙服務社。
陳美玲說,烘焙社學生每學期舉辦2次義賣,所得給創世基金會、員林家扶、望高寮狗園等團體,她鼓勵學生把社團當一個大家庭,把所學烘焙技藝帶入社會服務。
財務金融學系大二學生張蕙倫、造形藝術學系大二學生劉玉慧是社團中活躍成員,她們提到,因為喜歡甜點,決定學做,也能分享快樂給身邊的人。
◆ 200年前的漢英字典 創多項之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01001005-260301
旺報 2015年07月01日(龔文穎)
2014年,柳州市圖書館徵集到26種共166冊珍貴古籍和文獻,其中最罕見的,就是1819年澳門東印度公司石印本《五車韻府》。近日,記者來到柳州圖書館,近距離接觸到這本號稱創下「多項之最」的漢英字典。
《五車韻府》有1100多頁,收錄超過1.3萬個漢字。字典按照英文字母順序排序,對應中文,再舉出一些例句。字典裡收錄的詞條,帶著明顯的時代特徵。例如「勿以藥傷元氣」譯為「don't drag yourself so as to hurt your constitution」;「推己及物」譯為「to put one's self in the place of others」,還有不少常用辭彙,如租屋、租銀、考妣等,在現代人看來頗具古意。雖然如此,這本200年前的字典,放在現在仍然相當實用。對於對聯、元宵、醋等詞條,字典用英文詳細解釋其製作工藝、用途。
《五車韻府》作者馬禮遜(Robert Morrison)是英國倫敦會傳教士,1807年來到廣州,長期擔任翻譯工作,並於10年後開始著手編著漢英辭典,《五車韻府》就是第一部。後來又出版了第二部,並在數十年內多次印刷。
近代知名學者葉再生在著作《中國近、現代出版通史》中考證,《五車韻府》創下多項之最──世界上第一部華英字典;第一部語言直譯本;第一部中文鉛活字印刷本;第一部中文左右排列印本;中國境內現代意義的第一家出版社首刊的第一套書籍;在裝訂上第一次採用中西合璧向左翻閱;第一次在中國境內採用機制紙印刷;作者馬禮遜還是將鉛活字印刷術傳入中國的第一人。
據圖書館聯網系統查詢,除大英博物館藏有外,這本《五車韻府》應為大陸孤本,再加上保存完好,彌足珍貴。(旺報)
廖玉蕙/弱勢與偏鄉果然都偏遠
http://udn.com/news/story/7340/1029609
聯合報 廖玉蕙(語文教育學者及散文作家) 2015-07-02
小野寫了篇文章,激動地提到有些學校編了要給較弱勢或有學習障礙孩子的預算,卻全部挪給有競爭力的資優班,這不禁讓我想起一樁往事。
幾年前,我在本專欄寫了篇文章批評現行教育長期掌握在一群「聰明」人的手中,其實潛藏危機。他們天生睿智,求學生涯一帆風順,無法設身處地,使得教育政策一逕圍繞資優生設計,資質稍差的學生,簡直走投無路。
文章登出後,一位正在高中任教的學生C,熱情洋溢地寫信來回應,說她正教授的體育班同學,對這篇文章深有感受,當他們得知作者是他們的太老師時,興奮莫名。C靦腆地問我有沒有機會去為這些學生打打氣?當下,我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沒多久,我專程南下,打算免費跟他們講一場以「遠方」為名的演講,談談如何拉近理想與夢的距離,藉此嘉許C,也鼓勵C的學生們。
我發覺C這時開始忐忑,可能怕我高估了學生的程度。她預先寄來學生的作文,解釋說:「體育班很著重專業訓練,但這些孩子不愛學科學習,或者與一直以來的學習成就低落有關。雖然他們的作文總是讓人啼笑皆非,可是他們重感情、重義氣。雖然可能連四大奇書都說不出來,但他們誠懇善良。雖然對未來茫然迷惑,可是我超級喜歡他們每天認真踏實練習專業的樣子。他們功課真的不好,可能會比您想像的還糟糕,可是聽到這次的作家演講是他們『獨有』的福利時,顯得相當開心又有自信。同事們一直要我向您大略說明體育班的狀況,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面對著這樣的一群孩子,我想,您一定會跟我一樣喜歡他們的真誠與直率。」這封充滿情感的信真讓我感動莫名。
然而,沒料到調課時驚動校方,校長說:「這麼好的機會,幹嘛給體育班的學生,更應該讓資優班的學生來聽才是吧!」我差點為之氣結,但顧及禮貌和我學生的處境,只好擴而讓其他學生一起參加。誰知,演講廳裡,原訂的演講對象—體育班學生硬生生被安排在偌大講堂的最後方,附帶來聽講的學生倒穩坐前排,我真的很生氣,便下台站到後方開講。事後,每回想起校長的偏執還一肚子氣。
倒是那些可愛的體育班學生讓我魂牽夢縈,他們認真聽講,天真有禮。事後,C寄來學生寫的回饋單,我回信說:「我最欣賞的句子是:『剛開始以為她應該是很無聊、說到最後會讓大家受不了的教授,沒想到結束時大家竟然都還活著。』他真是個天才,再沒比這句話更有趣、更寫實且更高的讚美了,請代我向這位同學致意—要他好好利用這份幽默感。另外的一句美好的句子是:『想不到我們和教授合得那麼來。』好感謝這位同學的知遇之恩。總之,請轉告妳的學生:他們的表現跟我去演講過的學校中表現最優的新竹中學學生一樣讚,太老師太滿意了。」
這次的經驗,幾年來一直惦記在心,想到非菁英的弱勢學生或偏鄉的學校長期遭遇的漠視,我決定今夏開始展開四十場偏鄉義講之行。當我在臉書上公開徵求,各地的邀約信竟如雪片飛來,迫使我提早關閉應邀信箱。
惆悵的是,搶先前來邀約的,看來多半非偏鄉。邀約截止後許久,才有好幾個真正偏鄉的學校,說是透過紐西蘭或美國的朋友,得知此訊息,「可是,看來已然遲了。」我這才知道,不止弱勢被排擠,偏鄉果然也偏遠,在資訊的傳播上,台東、花蓮看來比紐西蘭或美國更加遙遠。(作者為語文教育學者及散文作家)
※ 相關報導:
* 「為台灣而教」培訓24師走進偏鄉
http://udn.com/news/story/6888/1027979
「Teach For Taiwan」(TFT,為台灣而教)有群年輕人期望透過自己親身實踐,到台灣偏鄉地區任教,今天上午在台中舉辦第二屆的教師培訓儀式,這群充滿熱情的年輕人希望透過自己的參與,讓偏鄉的孩子能夠有更多的機會。
TFT今年收到311份申請書,挑出24位富有使命感與熱忱的正備取教師,進入暑期培訓,上午舉辦始業式,分享心得。
* 學生靈動的文字 歐銀釧讚天生作家
http://udn.com/news/story/6898/1029295
宜蘭縣中華國中舉辦暑期文學夏令營,26名熱愛閱讀、寫作的青少年,昨天由名作家歐銀釧帶領,樂遊文字天地。歐銀釧提點學子們從生活周遭下筆,也出題「宜蘭的美好時光」,學員信筆拈來都是佳句,讓她大讚「天生作家!」
中華國中重視學生文字能力,連續3年和聯合報系合辦文學夏令營,邀請多位知名作家、專業講師等授課,今年的4天課程,從文學欣賞、人物專訪技巧、廣告文案撰寫等,提升學員寫作能力,也安排北上到聯合報印刷廠、台北探索館參訪。
◆ 遊學助交流 偏鄉、城市雙贏
http://udn.com/news/story/6900/1029034
聯合報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2015-07-02
偏鄉小校推遊學,吸引國內外各地師生造訪,無形中拓展學生視野,學生才藝若打出名號,還可獲邀出訪表演,甚至靠才藝換來五星級飯店免費住宿、及遊樂園門票,自食其力、更有自信。
台東關山電光國小校長姚乃仁說,學校沒錢帶學生出國,但透過推展遊學課程,這2年日本、新加坡等國外學校師生來訪,讓弱勢學生能趁機國際交流,且來訪學校或機關團體,也會邀學生回訪,讓學生開拓視野。
義大國際中小學師生曾到電光國小遊學,回邀11月參加學校運動會活動,姚乃仁說,學生屆時將住在義大中小學,並應邀表演打擊樂,也將義賣阿美族頭套、無患子手鍊等自製編織品,自籌到義大世界遊樂園玩的門票,最近學生都加緊編織,對此行抱著很大期待。
◆ 美麗後山 崁腳國小生態教室
http://udn.com/news/story/6900/1029031
聯合報 記者王柔婷/萬里報導 2015-07-02
蝴蝶、鍬形蟲、獨角仙與水生植物是崁腳國小的教學亮點,校長陳姵言5年前成立生態小組,分門別類研發課程,並長期與荒野協會、原生植物協會等動植物專家合作,建置生態教室、加強師生生態教育。
為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觀察蝴蝶、鍬形蟲等自然生態,崁腳國小校園內外種200餘種食草、蜜源植物,吸引昆蟲採食,6年來充實的生態課程,學生能快速分辨眼前的大白斑蝶、淡小紋青斑蝶等動植物品種。
教導主任盧榮順說,校內有近10坪的蝴蝶網室,每株植物附近有架網,以便蝴蝶結蛹。
校長陳姵言說,學校有5位老師負責研發動植物辨識、標本製作、口語表達等生態課程,近年來致力培訓「小小解說員」,指導學生介紹鍬形蟲、蝴蝶的生長型態不怯場。
※ 相關報導:
* 爬山帶果凍 崁腳學童與鍬形蟲為友
http://udn.com/news/story/6900/1029030
新北市崁腳國小位於萬里偏鄉,是一所蝴蝶、鍬形蟲與獨角仙比學生人數多的國小。
校內昆蟲館陳列數百種昆蟲標本,有70餘隻鍬形蟲是校方近16年來,用崁腳地區特有的7種鍬形蟲「交換」而來,學生上學時,常隨身攜帶自己上山抓的鍬形蟲,校方也特製生態課程替學生上課。
◆ 課程國際化「留洋最佳跳板」 4理由讓陸生愛來台
http://udn.com/news/story/6885/1029027
聯合報 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2015-07-02
陸生在台未納入健保,還有3限6不限制,來台就讀陸生仍創新高。銘傳大學企管系畢業生成斌說,台灣課程設計跟國外較接軌,不少課程也採英文授課,跟國外融合較佳,都是陸校所無,是有志出國念書陸生的「最佳跳板」。
成斌說,他一直想出國念書,但考慮高中畢業就到西方國家,恐適應不良;恰好台灣當時招收首屆陸生,又用英文授課,且文化差異不大,於是決定來台,如今已申請到澳洲昆士蘭大學商業研究所。他將以自己經驗鼓勵高中學弟妹來台讀書。
文化大學中文系三年級陸生李凌風,當年聽來台就讀的學長姊描述「教授上課到一半,忽然帶學生一起唱歌」,深受嚴肅學術課堂竟可有此自由場景吸引,種下來台心願,如今也積極鼓勵學弟妹來台。
他認為,陸生愛來台就讀有四大原因,首推學術自由;台灣轉系很常見,曾有陸生原本念文科,後來轉念景觀建築,這在大陸機會很少;再來,台灣安全又相對繁華,陸生適應容易;第三,陸生普遍對台灣好奇;最後是台灣國際化,是想就讀國外研究所陸生的好選擇。
不過,陸生在台也得忍受限制。
成斌說,由於他無法在台實習,但實習是畢業門檻,只好寒暑假返陸實習,能去少數台灣單位實習的陸生則拿不到工資。
簡單紙筆遊戲 不必買玩具又增進情感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94789
自由 2015-07-03
圖‧文/謝渝婷
「遊戲」是孩子獲取各種知識及學習技能的重要方式,但臨床上常聽到家長反映,孩子都玩過家裡的玩具了,不知道要跟他們玩什麼?或者哪種玩具較適合小朋友玩?其實只要透過簡單的紙筆遊戲,不一定要再花錢買新玩具,就可以達到訓練孩子的遊戲能力,並增進親子關係。
◎紙筆遊戲方式:
●摺紙趣:家長可與小朋友共同摺紙,並逐步予以引導,若小朋友能力較不足,還可先摺出痕跡或畫上提醒線條(如圖1),讓小朋友共同參與,成品還可拿來與其他人競賽呢!
此活動可訓練小朋友的手眼協調能力、順序性及空間概念。
●撕紙畫:家長可先在紙上畫出簡易的形狀,讓小朋友著上喜歡的顏色後,再沿著線條撕下(如圖2)。當小朋友完成這三個形狀後,可再挑戰較複雜的圖案,如:水果、動物、卡通圖案等。
此活動可訓練小朋友的手眼協調能力、手部精細動作及形狀概念。
●小畫家:家長可讓小朋友依圖卡模仿繪畫(如圖3),並依小朋友能力挑選圖卡內容,過程中可與小朋友共同完成作品,與他人分享,增進親子關係。
此活動可訓練小朋友的運筆能力、組織計畫能力及空間概念。
●數字躲貓貓:家長可先在紙上寫出數字(如圖4),再隨機指定數字讓小朋友尋找,可依小朋友能力調整數字的多寡,能力越好,數量可增加。
此活動可訓練小朋友的視知覺能力及數字概念。
◎貼心小叮嚀:過程中,可依小朋友的能力更改遊戲難易程度及內容,並以孩童的口吻進行互動,以提升孩子參與遊戲的動機。
若透過前述介紹仍無法有效掌握與孩童遊戲的方法,可進一步諮詢復健科醫師或職能治療師。(作者為鹿港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師)
※ 詳見原站。
◆ 6校組「紅杉木聯盟」救英文落差
http://udn.com/news/story/6901/1031812
聯合報 記者邵心杰/後壁報導 2015-07-03
英語學習城鄉差距大,後壁、柳營區6所國小成立「紅杉木聯盟」互相提攜,爭取社會資源挹注,今夏更將結合「空中英語教室」及在地高中志工,首次推出雙語品格營,期許「大家都能開口說英語!」
紅杉木聯盟成員包括後壁區後壁、新東國小,及柳營區柳營、果毅、太康、新山國小等6所國小,新東國小校長吳建邦說,紅杉木是美國加州原生的淺根樹種,也是全世界最高大的樹木,且淺根連結,群聚生長,如同6校互相提攜,為學生英語學習,共同努力。
柳營國小校長張菁峯說,柳營及後壁雖緊鄰新營,英語學習資源就差上一大截,翻開學生的成績做比較,即出現「雙峰」,上了國中之後,落差更大、更明顯。他說,在國小階段不強求寫或背,但要不排斥說,才不會上了國中或高中,沒興趣就放棄英語了。
本月13日至16日的暑假營隊,以音樂、戲劇及數位英語教學,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360個名額一推出,馬上額滿,吳建邦說,後壁高中及南光中學甄選72名青年志工參加,對這群高中生也將是難得經驗。同時,聯盟希望提供更好的英語學習環境給資源缺乏的學生,而且每年都能辦下去。
※ 相關報導:
* 林之晨:不改善義和團教育,台灣沒有未來
http://udn.com/news/story/6902/1032283
聯合新聞網 文/林之晨(AppWorks 之初創投創辦人) 2015-07-03
台灣正面對一個恐怕是史上最嚴重的經濟結構,同時也是社會結構問題。再不改善,不僅無法恢復過去的高成長,連青年、甚至整個國家的未來,都將會被斷送。
....把這些線索連在一起,我們就得到了我想表達的結構性問題。
GDP,也就是國內生產毛額的成長,仰賴的是提昇國內生產者的平均效率,或是提昇參與生產的人民數量。當我們有高達數十萬體力、腦力正值顛峰的青年無法加入生產,僅仰賴效率的提升,GDP 成長當然很難超前。
再細究更底層的原因,為什麼這些受到國家長達 16、20 年教育補助栽培的青年,到了該加入經濟活動,對社會總體生產做出貢獻的年紀,他們卻只能枯坐家中啃老?先排除少數根本不想就業的,對於其他多數失業青年而言,這現象有兩種可能的解釋:
1.業界沒有足夠的人才需求
2.他們沒有符合業界的需求
第一個解釋,我認為有足夠證據證明它不成立。
....因此第二個解釋,也就是這些失業年輕受到的訓練,不符合時代需求,較為接近真實。
....當網路興起,價值產生的主要引擎從上個世紀的資本、勞力,轉換為本世紀的知識,以及以知識為基礎的創造、跨領域整合,台灣的教育基本邏輯,卻還停留在重複力的訓練。
我贊成教育「不完全」應該服務產業,但現今的教育,是「完全不」服務產業界。這樣的邏輯,是以偏概全,本末倒置的。
* 教育M型化/沒錢讀私校 有錢進公校
http://udn.com/news/story/6885/1026630
社會貧富差距愈大出現M型化,教育也M型化。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昨公布調查顯示,家庭背景社經地位愈高者,子女就讀國立學校比率愈高;社經地位愈低者,子女就讀私校比率愈高;家庭背景愈好者可念學費更便宜的公校,多數念學費更貴的私校,反而是愈弱勢者,弱勢生難以靠教育翻身。
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委託醒吾科技大學民調中心,5月調查1300多名大學生或家長,讓受訪者自行認定家庭經濟收入和社經背景,分成3等級,發現社經地位愈高者,子女就讀國立學校比率愈高,中上家庭就讀國、私立大學比例為50%比41%;中下家庭就讀國、私立學校比例為25%比63%。
※ 結果就是人類文明開始衰敗。
為少觀所「PR值1」失學少年募繪本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034435
聯合報 記者林志函/台北報導 2015-07-04
少觀所不少孩子因故失學,識字不多常是廿六個英文字母寫不全;即使免試入學錄取率超過九成,所內不少孩子程度還進不了高中職。台北少年觀護所志工王錦萍積極替這群孩子募繪本,她常說「大家都知道PR值99的孩子錄取建中、北一女,但你知道PR值1的孩子在少觀所嗎?」
PR值又稱百分等級,是過去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的成績計算方式;某考生PR值95,表示該生分數高於95%參與該次考試的考生。不過,過去公布的PR值最低是5,「PR值1」只是王錦萍的形容。
台北少觀所副所長許國賢表示,收容在少觀所的少年年齡介於十二至十八歲,是讀國高中的年紀,但多數人無法順利寫出廿六個英文字母,甚至有人不識字;所內文字書居多,少年讀得吃力,有豐富圖畫的繪本比較吸引孩子,但數量很少。
「多一間書店,少一間監獄。」王錦萍某次進少觀所替孩子上課,發現孩子們積極參與活動、學習能量高,寫學習單時卻一臉茫然,王錦萍這才發現這群國中生因看不懂學習單的題目而卡住。
還有一次,一名收容少年說,離開少觀所後最想去學校,因為收容期間他天天寫信給媽媽,但很多字不會寫,他想回學校把不會寫的字學起來。少年一番話觸動王錦萍的心,她說孩子思念母親、後悔做錯事,有一肚子話想傾訴,卻因詞彙少無法表達,但孩子和媽媽說話是多麼家常、基本的事情,她因而發起募集繪本活動。
更生少年關懷協會向社會募集二手繪本,以適合青少年繪本為佳,例如幾米系列、失落的一角等,有意發揮愛心的民眾可致電 (02)2769-3258洽詢。
※ 相關報導:
* 少觀所「社會化似40歲 但仍是孩子」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034426
「剛接觸這群少年,你會驚訝他們社會化程度比四十歲成人還深,但他們卸下心防時,就只是一般孩子。」台北少年觀護所副所長許國賢表示,多數人對監獄或看守所的印象是負面的,是擁擠、環境險惡、看不見陽光的灰暗牢房,但其實是一間「多了柵欄的校園」。
許國賢說,學生放暑假常在外遊盪闖禍,每年七、八月是收容高峰期,被收容者以涉嫌毒品案占最大宗,其次是竊盜及傷害;也有不少女孩「為愛犧牲」,她們聽話幫成年男友頂罪,進入少觀所卻等不到戀人探視。
....司法院正研議修正少年事件處理法,縮小虞犯少年的範圍,只留下無故攜帶刀械、吸食迷幻物品、預備犯罪等三種;未來逃學逃家、與有犯罪習性者交往、出入不當場所、參加不良組織或施用三、四級毒品的虞犯少年,盡量不送法院,採「行政先行」模式,先由行政機關輔導,避免偏差行為輕微的孩子過早進入法院被貼「壞人」標籤。
◆ 新竹科技人上山 帶偏鄉孩子閱讀「趣」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034031
聯合報 記者林麒瑋/尖石報導 2015-07-04
新竹信驊科技員工、新竹家扶中心、仁德醫校等協助,尖石鄉嘉興國小閱讀體驗營順利開辦,60多位孩子,在信驊員工等人陪同下,讓學童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信驊科技連續三年到偏鄉陪讀,引導學生閱讀。「有他們陪伴,很開心」嘉興國小學童羅大說,暑假開始,就有大哥哥、大姊姊來校,帶著他們玩活動,讀了好多本書,收穫很多;學童方卉君說,有這個閱讀夏令營後,讓她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校長朱義德說,連續三天的閱讀體驗營,不僅讓偏鄉的孩子學到許多課堂以外的知識,在熱心志工帶領下,也讓孩子們有不一樣的暑假生活。
信驊科技資深員工葉國華說,接觸志工服務後,發現可貢獻一己之力的地方很多,他積極參與公司的志工服務,前年整理書箱,協助搬書箱到山上,這兩年參與陪讀,讓他獲得許多人生體驗。
信驊科技董事長林鴻明說,透過閱讀志工服務,希望將閱讀扎根偏鄉,閱讀可轉動人生,改變他們的未來。
「讓閱讀資源不間斷」新竹家扶中心表示,每年固定協助提供偏鄉學校書箱,透過書本交流引發孩子閱讀興趣,帶給孩子更豐富的創造力及閱讀力,社會各界提供的關愛更有溫度。
◆ 僑二代新北當志工 「想看看父母故鄉」
http://udn.com/news/story/7323/1034122
聯合報 記者連珮宇/三峽報導 2015.07.04
眼前是一位青春洋溢的女高中生,走近細聽卻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怯生生的說:「我想親眼看看父母的故鄉。」
在美國土生土長的Nicole,是第二代僑民子女,對兒童教學充滿熱忱的她,與24位美國僑民第二代,擔任這次新北市府教育局與僑委會合辦「三峽學子 FUN 暑假英語營」的志工,希望藉此返台原鄉尋根,深度了解父母親的故鄉,體驗台灣在地文化。
這群遠渡重洋的服務志工,與三峽區在地接待家庭初次的見面笑聲不斷;儘管語言不太通,他們仍以生澀的中文哼唱精心排練的台灣歌謠;在接受一周的服務學習培訓後,將分別到三峽區各個國小,擔任為期兩周的國小英語營志工教導學童英語。
從小就隨父母移民美國的志工王晶琳說,看到熱情迎接自己的接待家庭和營隊學童時,完全沒有一點生疏羞怯,反而有種回家的熟悉感。擔任接待家庭的陳先生認為,這樣的文化交流,不但能讓華裔志工了解父母故鄉的人文風情,又能讓接待家庭的小孩及家人有機會與道地美國文化接觸,讓全家的視野更加國際化。
不做宅小孩 來去圖書館玩一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05000449-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7月05日 吳張鴻/新北報導
暑假到了,許多父母總得擔心孩子的照顧問題,新北市立圖書館推出「幸福play一夏」暑假陪讀活動,除了提供暑假作業指導,還有各項手作DIY、寫作、繪畫、體驗營、夏日電影院、故事閱讀等多元課程與活動,不但費用全免,還提供餐券,讓小朋友能快樂過暑假。
新北市圖表示,考量到學童面臨長達2個月的暑假,多數父母仍得上班,無法陪伴孩子;學童若在暑假作業遇到問題,也無人指導,因此,新北市圖今年的「幸福play一夏」暑假陪讀活動,由原本的14個據點,增加為17個據點,針對弱勢家庭(低收、中低收及高風險)的學童,更提供每日80元的餐券。
新北市圖指出,除了免費提供課業指導,更設計包羅萬象的免費活動,例如小小探險家、小小消防員、小小圖書館員、小小派報員等職業體驗營;手工書、拼貼、捏塑、刷畫、摺紙、氣球等手作才藝;繪本小旅行、畫圖聯想說故事、韓語時間、積木玩數學等學習活動;還有不定時的戶外教學與夏日電影院,免費招待學童看電影。
新北市圖表示,「幸福play一夏」暑假陪讀活動自本月21日起至8月14日止,在三重分館、三峽分館、中和分館、永和親子分館、石碇分館、汐止新昌分館、坪林分館、林口分館、新總館、板橋分館、板橋江子翠分館、淡水竹圍分館、新店北新圖書閱覽室、青少年圖書館、新莊中港分館、石門分館及樹林分館等17處同步辦理,即日起開放報名。(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寄宿家庭怨 陸小留學生難伺候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05000750-260309
金枝玉葉的大陸小留學生,嬌生慣養的「媽寶」生活方式讓美國寄宿家庭不敢恭維。有寄宿家庭形容,這些「小皇帝」、「小娘娘」不但難伺候,幾乎都有吃飯不洗碗、頭髮掉滿地不清、房間如垃圾堆等不良生活習慣,讓人十分頭痛,直言以後「不賺這錢也罷」。
陸媒報導,從小就出國喝「洋墨水」的大陸小留學生,近年大量湧入美國南加州。當地不少家庭開放陸生寄宿,每月約可向每位學生收4萬台幣左右的寄宿費,被不少家庭視為輕鬆賺錢的家庭副業。
* 陸留學生低齡化 10年暴增365倍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05000754-260309
大陸家長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早早把孩子送到美、澳等地留學「鍍金」,中國留學生出現低齡化趨勢。據統計,蜂擁赴美的大陸小留學生,10年來人數暴增365倍,不只帶動大批寄宿家庭應運而生,更推動當地私立學校、留學仲介的發展。
◆ 戰勝語言障礙 遲緩兒畢業了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95066
自由 2015-07-05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南市美善基金會昨舉辦一場不一樣的畢業典禮,卅三名發展遲緩及身心障礙小朋友,在溫馨的畢業典禮中,從原本有語言障礙到會說會唱還會表演,以和緩但清晰的口語,開心地跟爸爸媽媽說:「我們畢業了!」讓家長十分感動。
全身鬆軟 5年後跑步又拍球
美善基金會附設光明早療中心昨在台南市東區德光里活動中心舉行小小慢飛天使畢(結)業典禮。畢業生代表小穎是位罕病兒,一歲就來到光明接受早期療育,由於肌肉張力低,全身呈現鬆軟情形,一上課就不斷地大哭,家長捨不得孩子哭,一度要放棄療育。老師提醒「是要孩子一輩子不會走路?還是現在辛苦?」讓家長態度轉積極,除配合課程,媽媽也以身作則帶領小穎因罕病需做的飲食控制。
經老師給予小穎口語、認知等各方訓練,經五年療育,現在小穎不僅張力進步許多,跑步、拍球等動作均可勝任,讓家長十分感動。
三歲的糖寶寶小涵,剛開始也有語言障礙,如今才短短一年已大幅進步,能說完整句子清晰表達,昨也順利結業準備就讀幼兒園。家長很開心與小涵一起穿上母女裝參加,並迎接小涵成長的另一階段。
美善光明早療中心主任王昭月表示,今年共有卅三位小朋友結束早期療育服務,其中入一般學習環境如小學資源班及幼兒園的有廿八人,佔八十五%;入學前特教班有兩人佔六%。
王昭月說,整體來說,在黃金期接受早期療育後的小朋友,可入一般的學習環境約八成五,而其中又有六人約二成左右經評估後已無遲緩現象,可跟上一般孩童發展,這是早療最大的成效。
◆ 反黑箱課綱 北、中學生同聲嗆
http://udn.com/news/story/6885/1036849
聯合報 記者陳智華、張弘昌/連線報導 2015-07-06
數個學生團體昨分別到台中教育部國教署丟水球及北部辦公室丟紙飛機抗議,呼籲教育部10日前撤銷課綱微調,使用98課綱,且要求課綱要多元、專業、連貫、客觀,程序公開透明並符合法律及民主程序,否則將升級抗爭行動。
去年教育部微調高中國文、社會領域課程綱要,引發抗議。竹苗區反課綱工作小組總召集人慕宇峰說,新課綱減少認識這塊土地過去的內容,改得亂七八糟;北區高職聯盟總召集人巫馥容批評,黑箱課綱籠罩台灣歷史,沒有多元觀點,不能接受同一觀點的史觀。
蘋果樹公社等中南部20所高中學生代表近百人,下午聚集台中霧峰區教育部國教署前,遞交陳抗書及丟擲水球抗議「課網黑箱作業」。國教署派專員收下陳情書後,學生陸續散去,晚間到一中街商圈遊街宣導。
北部抗議學生則手持「撤銷黑箱課綱、捍衛國家未來」及「反黑箱摸頭」等標語,北區反課綱高校聯盟總召集人朱震指出,如果教育部不接受訴求,未來不排除有更激烈行動。北部學生、家長和聲援的台灣北社、台灣教授協會等獨派團體有上千人,下午先在國教署前演講,晚間呼口號走到教育部,很多學生還將「給教育部長的一封信」折成紙飛機,射進教育部抗議。
教育部對學生陳情表示尊重,但希望學生理性平和表達訴求。教育部指出,新學年度教科書新舊版併行,爭議部分不列入大學入學考試命題,另國家教育研究院已展開課綱檢討,同時召集大考、高中學科中心組成專案小組,釐清新舊教科書的爭議點,在暑假舉辦「高中職師生研討工作坊」,透過「大家一起寫教材」計畫,建置教材知識庫。
◆ 台灣搶人才… 無奈誘因不足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05000320-260114
中國時報 2015年07月05日 洪欣慈/台北報導
港澳、中國大陸近年積極挖角台灣高教師資,觸角也伸向各國尋覓校務管理人才。台大副校長陳良基表示,能挖角到已在國際具有一定學術地位的學者到學校擔任高階主管職,對學校而言能提升國際知名度,對教職員、學生而言也是很大激勵,「台灣不是不想挖,但誘因不夠。」
陳良基說,港澳近年是有計畫性的在「獵人頭」,知道台灣高教待遇較差,特別祭出高薪招聘台灣學者及高階行政職,台灣已有不少學者被港澳挖去,對台灣而言都是損失。台聯大系統副校長謝漢萍也直言,港澳祭出的薪資高,加上百萬美金以上的科研經費,「若非『愛國』、『愛家』,為什麼不考慮?」
澳門大學全球事務總監兼校長特別顧問馮達旋,去年從國立清華大學副校長轉任澳大,他觀察,台灣人友善,但整體政策規畫對從海外延攬的人才並不夠友善。舉例而言,當初他來台任職,太太有長達半年時間拿不到健保,「顯見政府並沒有規劃一套完整的制度給予海外學者支持」,會削弱學者來台的意願;反觀澳門,給海外學者或其家人的社會福利很快就到位。
另一個明顯的問題就是薪資,馮達旋透露,他在台灣任職7年,「沒有加過薪」,到澳門大學任職薪水增加「很多」;謝漢萍也說,交大新上任的校長張懋中在國外大學任教及擔任系主任的待遇是台灣大學校長6、7倍以上,「港澳、大陸現在聘雇海外學者都是國際水平以上的待遇,台灣怎麼競爭?」(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月薪70萬!澳門大學挖角副校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05000318-260114
澳門大學來台挖角副校長,月薪是台灣的5到6倍,上看70萬!。近期在報紙人事廣告上,有一則引人注目的徵人啟事,澳門大學祭出高薪跨國「誠聘副校長」,雖然不是澳門大學首次將徵才觸角伸向國際,但大動作刊登廣告,引發不少人關注和討論。
* 「南大」哪所大學?名校爭霸校名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035858
「南大」又爆校名之爭。大陸南昌大學日前在官網發布章程中簡稱「南大」,結果引發南京大學師生群起反彈,一狀告上大陸教育部。據了解,南京大學二○○二年就取得「南大」註冊商標,南昌大學若使用「南大」一詞,恐涉侵權問題。
校園搭帳篷 期末考變遊戲趴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037718
世界日報 廣州6日電 2015-07-06
一場以校本課程開發為核心,全科教學為手段的課改探索,在廣東深圳一些小學悄然進行一年。一年試驗結束,「考核」的方式也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期末考試沒有了,代之以遊園會、期末趴等。更讓小學生們驚喜的是,深圳實驗學校小學部日前舉辦的「遊戲趴·奇妙夜」,孩子們在校園裡搭帳篷過夜。
南方都市報報導,當天,深圳實驗學校小學部的校園長廊裡,一個個帳篷正在搭建。該校一年級兩個全科教學班大約70名小學生,在家長、老師的輔助下緊張忙碌著。這是一場遊戲,同時也是一次「期末測試」。夜幕降臨,帳篷搭好了,家長們被要求陸續離校。真正屬於孩子們的「遊戲趴·奇妙夜」開始了。
首先進行的是「校園探秘」環節。學生們四人一組,要完成接力跑、實戰解疑、情報追蹤、校園尋芳、規律探秘等任務。每個小組拿到的題目各不相同,有的是辨認教室裡某一盆花的名字,有的是通過步伐來推算籃球場的長度。遊戲開始,只見小學生們帶著鉛筆、橡皮、水壺還有小手電筒,在校園裡跑來跑去,忙得不亦樂乎,不時欣喜地叫喊。
據報導,接下來,還有「過關斬將顯身手」、「睡衣派對樂融融」等環節。小夥伴們在完成一些聽說讀寫小遊戲,並得到評價後,可以吃睡前點心,刷牙、洗臉、換上睡衣。緊接著,「蟲蟲劇場」開始播放電影,「小蟲們」齊誦、跳舞,校長作為神秘嘉賓出場了。「考試」進入尾聲,小學生們三三兩兩鑽進帳篷裡準備睡覺。第二天起床後要自己換衣、洗漱、梳頭,這同樣是考核的內容之一。早上6時50分,家長們才被允許進校。
「太有趣啦,跟好朋友在一起玩很快樂。」一年級的小吳同學快樂地說,她之前從來沒有搭過帳篷,也沒有在外露宿過。家長薛女士說,孩子知道這個活動後,高興得好幾天睡不著覺。
※ 相關報導:
* 2015暑假書單 陳安儀推薦青少適讀17本
http://udn.com/news/story/6902/1037711
每次去演講的時候,都會有家長問我:「可以多推薦一些『名家散文』或是『文言文』等讓國文成績進步的課外讀物嗎?」
事實上,「成績」不是一切,家長大可不必如此「功利」的去看待「閱讀」。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加知識、改善寫作能力倒還是其次,主要可以鍛鍊思考、邏輯、推理、歸納整合……等等的將來在社會需要的能力。
此外,透國閱讀,只能在人世間活一次的我們,可以體驗不同的人生;透過閱讀,孩子們可以練習獨處,且因為感動、同理心,陶冶高尚的品格。
最重要的,是因為閱讀而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追求心靈的滿足。
* 參訪目擊日人認真 花農17生震撼
http://udn.com/news/story/6898/1035677
「我們從小就玩任天堂遊戲,用的許多產品都是日本製,關係很密切。」國立花蓮高農17名學生5月底赴日進行「國際教育旅行」,森林科畢業生江暐帆代表致詞,提到「這是一趟學習之旅」;學務主任蕭世傑昨說,學生體驗到日本人一板一眼的上課、求學和做事態度,受到不小的「震撼與衝擊」。
....「日本人上課的秩序、學生對老師與長輩的尊重,讓學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蕭世傑說,師生參觀姊妹校上課,也跟著日本老師做烏龍麵與壽司,並跟日本學生上課,「感受到完全不同的上課氣氛,那種認真的態度,讓學生受到不小的衝擊與震撼」。
◆ 國中生精緻木工 老師也下訂單
http://udn.com/news/story/6898/1035522
聯合報 記者林孟潔/基隆報導 2015-07-05
武崙國中是今年基隆市國中技藝競賽大贏家,其中木工班學生技術純熟,獨立設計製作整套木桌椅、公文櫃,連老師都紛紛「下訂單」,還有學生被建設公司老闆相中,力邀到公司上班。因為木工培養出興趣,他們都想朝土木、建築方向發展。
校長辜雅珍去年發現校內老師自製公布欄、微笑看板,擬訂計畫申請自辦「木工班」,由出身師大工藝系的老師徐明德指導,吸引不少學生加入。
一般人刻板印象認為,木工需要體力,多半是男生參加,但木工班女將「巾幗不讓鬚眉」,拿起機具架勢毫不遜色,技術、成品都不輸男生。徐明德說,木工班訓練相當紮實,「學生拿機具鑽孔,聽聲音就知道不一樣」。
學生翁詩涵表示,一開始被老師選進木工班,「鑽孔、鎖螺絲的精準度要高」,教室也會充斥大量木屑,真的非常辛苦!她愈學愈有興趣,最後如願考上大安高工建築科,未來想當建築師。
學生蔡雅芸說,母親平時在家喜愛DIY木工,常做小家具、飾品等,從小耳濡目染下,自己也對木工產生興趣。她左手因車禍受傷,但拿起電鑽施工還是十分專業。
學生林建豪於今年在技藝競賽拿下第一名,老師笑他說,「他是平常被罵最慘的學生」,但比賽時連評審都豎起大拇指稱讚。
徐明德說,林建豪技藝競賽時,操作工具的聲音明顯與他人不一樣,吸引評審們的注意,評審中有一位建設公司老闆,當場力邀他進入公司工作,但他仍以升學為主,考上南港高工土木科。
徐明德表示,「木工班」不只是教導技術面,大部分時間是訓練學生空間概念,包括製圖、繪圖、丈量精準度,培養學生對建築、土木方面的興趣。
武崙國中木工班成績打出名堂,學生可獨立設計、製作出一整套木桌椅,包含美化刻字,樣樣難不倒他們,連老師也紛紛「搶購」。
◆ 雨傘顧安全 警示裝置奪澳門發明展金牌
http://udn.com/news/story/6899/1036843
聯合報 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2015-07-06
雨傘加裝Led燈、蜂鳴器 可照明也能求救
第四屆澳門國際創新發明展昨天頒獎,有10個國家、400件作品參展,台灣獲17金、17銀、8銅、2特別獎及1大會獎,連續4年拿第一。 其中,僑光科技大學研發的雨傘警示裝置,在雨傘上加裝Led燈,除拿到金牌,還獲最佳市場潛力獎,目前已跟廠商洽談技轉,最快年底前量產上市。
世界發明智慧財產聯盟總會秘書長謝曼麗指出,今年台灣有42件作品參賽,獲金比率與去年差不多,維持在4成。
帶著工設系學生一起研發雨傘警示裝置的僑光科大研發長林瑞鑫說,之前有學生晚上上課,因路燈不亮,視線不好被車子撞到,師生在雨傘周圍加裝Led燈,增加雨天行走安全性,當下雨或天暗時,雨傘頂部的光感測器能自動控制傘緣的Led燈發亮。
此外,雨傘的握把處有蜂鳴器,碰到壞人時,可啟動蜂鳴器發出求救訊號。林瑞鑫說,光感測器、Led燈加上雨傘成本約300元,已申請專利。
自動倒茶組會偵測茶杯重量 決定是否補茶水
亞太創意技術學院發明的自動倒茶水裝置組,也獲得金牌及波蘭特別獎,可自動量測茶杯的重量,決定是否需要補充茶水;使用者飲用後想再喝茶,只需將茶杯置於任一杯座上,裝置就會自動轉到剛放置的茶杯處倒茶。
亞太創意技術學院數位科技設計系3年學生鍾納宇說,因想節省人力,讓泡茶者專心聊天,不必一直倒茶,因此跟學生和老師花了1年研發這項商品,在茶壺及桌子轉盤上放上馬達,茶杯底座加上感應晶片,桌上放製感應器,偵測茶杯沒有水時,茶壺自動倒茶,成本約1萬元,已申請新型專利,打算客製化上市。
另外,建國科技大學研發的汽車煞車碟無動件發電系統作品,除了得到金牌,還獲香港特別獎,該校機械工程系3年級學生楊博鈞指出,在煞車盤放入晶片,除可增加散熱效果,也可蒐集熱源,作為啟動衛星導航和音響的電源,但目前只是構想,需進一步研發成品。
◆ 今年宜蘭全縣小學 消失26班
http://udn.com/news/story/6885/1034004
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宜蘭報導 2015-07-04
宜蘭縣政府昨天統計,今年小學新生雖略增38人,但畢業人數更多,一到六年級總人數比去年減少882人,共減26個班,其中,頭城國小外澳分校今年新生只有兩人,無法成班,將安排到鄰近學校就讀。
宜蘭縣有77所公立小學,陸續完成新生報到,縣府統計,新生共3566人,比去年3528人略增38人,班級數從180班增為182班,但畢業人數更多;一到六年級學生從去年2萬3728人,減為今年的2萬2846人,少了882人,班級數從去年1172班減為1146班,共減26班。
縣府表示,依規定,除原住民部落的小學外,一般小學學生數要(含)5人以上才能成班,每班最多29人,如超過30人,可拆成2班,但從學生人數與班級數來看,少子化現象仍在,可說是「穩定地減少」。
羅東鎮公正國小是全縣最大的小學,6個年級共1534名學生、61個班,但比去年1575人、62班略減;學生人數最少的是原住民部落的大同鄉四季國小茂安分班,5班共9名學生。
少子化衝擊,頭城鎮頭城國小外澳分校今年只有兩名新生報到,無法成班,將安排到頭城國小校本部或其他鄰近學校就讀,教育處將補助交通費;面臨裁併的礁溪鄉龍潭國小匏崙分校今年招到6名學生,達到成班門檻,但校舍安全評估中,將視鑑定結果決定是原址上課,或合併到校本部。
另,以往曾有學校為了成班,先「借」學生來達到門檻,成班後再轉出學生,縣府今年採「登打」方式,每名報到新生都要上網完成登錄、打入相關資料上傳比對,並實地訪查防弊。
親子教養/何謂光耀門楣
http://udn.com/news/story/7272/1038941
聯合報 楊嘉敏(台北市)2015-07-07
大部分的父母總希望孩子能考上好學校,甚至到國外留學,才稱得上光宗耀祖。久而久之,培養孩子讀書似乎變成父母的責任。
朋友最近問我關於儲蓄險的事,在我好奇的詢問下,才知道她那兩個寶貝兒子希望她能在經濟上支持他們出國讀大學的夢想,她也認為讓孩子出國讀書,才對得起列祖列宗。但這是筆不小的開銷,加上她所經營的安親班招生人數隨著少子化而愈來愈少,所以她打算用儲蓄險來減輕自己的經濟壓力。
聽完朋友的說明,我不太認同那兩個孩子的作法。為什麼只想靠父母來完成自己的夢想呢?夢想是自己的,美夢成真的果實也是自己獨享,所以該對自己的夢想負起全責。父母的確對孩子有責任,但要合情合理,更重要的是,不要讓責任成為過度的負擔。
也許在傳統父母根深柢固的觀念中,孩子能出國讀書,才稱得上光宗耀祖,所以總盡一切所能來培養他們讀書。但時代在變,價值觀也跟著變,能光耀門楣的方法很多,並非只有出國讀書一途,父母的觀念也該改一改囉!
※ 相關報導:
* 高中生公民咖啡館 柯文哲同桌聊
http://udn.com/news/story/6656/1039339
台北市教育局率全國之先,舉辦學生公民咖啡館活動,昨天登場的是高中職組,市長柯文哲到場與高中生同桌討論,針對網路霸凌及大學升學問題交換意見。柯文哲認為,對於霸凌應該要像打預防針一樣,加強學生對於霸凌的承受能力可能比較有效。
* 嘗道地嘉義 印度生啖鮮甜鳳梨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039379
....吳鳳科大擁有全台最多印度學生,觀光休閒管理系教師廖玉齡課堂上,除讓印度生認識台灣人文風景,更帶領百名印度生走出教室,在南台灣熱情豔陽下,印度生好奇走入鳳梨田,大啖嘗鮮享受現切鳳梨。
印度學生表示,從未吃過這麼甜且多汁的鳳梨,印度的鳳梨味道偏酸,非常喜歡台灣擁有豐富水果,讓大家有多樣化選擇。
* 33年前大鬍子英文老師 竟成諾貝爾獎得主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39474
33年前在台灣YMCA教英文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Eric A.Cornell,昨抵台與當年教授的學生相見歡。他說,最難忘的是木瓜牛奶的滋味,至今仍回味無窮,最想念在台教學的第一批學生,師生相見真是「太美妙了」。
Eric A.Cornell是美國知名物理學家,2001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目前是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物理學教授,在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和美國商務部任職。
Cornell是諾貝爾獎得主,他還在1998年獲得洛倫茲獎章,他也是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和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日前他主動連繫台中YMCA,表示將與家人來台,除了舊地重遊,更希望與當年教授的學生相聚。YMCA展開尋人任務,大批學生知道大鬍子老師要回來,又開心又興奮。
◆ 教團嗆教長 敢動學生就拚命/教長稱「一起寫教材」 台大教授疾呼別中計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95771
自由 2015-07-07
〔記者林曉雲、蘇芳禾/台北報導〕教育部黑箱微調高中課綱引發全國高中職學生在各地抗議,歷史教師深根聯盟昨天發出聲明表示,新的世代已然崛起,教育部長必須認清事實,跳針式的回應及築起的高牆,只會讓反課綱微調活動升溫,但部長要記得:「這些十七、十八歲的孩子毫無寸鐵,如果您動用國家暴力修理學生們,老師們會跟您拚命!」
拒新舊課綱併陳 要求程序正義
對於教育部長吳思華喊出「暑假大家一起寫教材」,聯盟也嚴正聲明:「老師們拒絕新舊課綱併陳,要求公開透明的程序正義;拒絕大家一起寫教材,因為自從九五暫綱以來,歷史課程本應要有更合理的程序及審議規則。」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更在臉書深入剖析官方動作,指每一招都是煙霧彈,是轉移焦點、毫無知識意義的活動,請大家「千萬、千萬、千萬不要中計!」
學生未觸法 只觸犯部長權威
對於桃區高校聯盟學生游騰傑企圖進入教育部的行為,聯盟表示,此行為或許觸犯了部長的權威,可是並無任何不法,警察執法是為了公益免受損害,而不是為了保護政府首長的權威,難道台灣真要學新加坡,只要有年輕人膽敢批評政府首長,就捉入牢裡凌虐嗎?台灣價值在於多元民主、在於法治,不是國家機器認為人民不法,就動用法律懲治人民,更不是只有人民應該守法,國家公權力就不須守法。
周婉窈則表示,教育部長堅持不撤課綱,卻回應「大家一起寫教材」,這是個大陷阱!這個做法將消解歷史學科的專業,把歷史學科化約為「檢核小組的史觀vs.專業」的爭議,然後針對這些「爭議」來編寫所謂的「教材」。
周婉窈指出,「爭議」不入試題,換言之,台灣史就不用考,也不用讀了,這是去歷史學科化,以及去台灣史教學的最佳良方,因為台灣史課綱改了六成以上,若把「位移」也算進來,恐怕有八、九成,這些都是「爭議」。她疾呼大家不要中計,如果教育部真的有誠意「讓台灣能向前邁進」,那就是撤回「微調」課綱,此外無路。
民進黨發言人黃帝穎表示,教育部應誠懇回應學生訴求以及行政法院判決,不該自甘淪為政治打手,罔顧教育專業與法治原則,呼籲吳思華應秉持教育中立原則,確實「依法行政」,認定違法課綱無效。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 5年500億生變 台灣高教恐崩盤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07000440-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7月07日 林志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次長陳德華昨表示,第三期「5年500億」計畫從106年開始,但要政府每年再提供100億支持大學,「可能性是沒有的」。外傳第三期開始,每年只剩下50億,大學叫苦連天,他們宣稱,如果經費減下去,「台灣高教20年後會崩盤」。
教育部昨舉行「邁頂10年,奉獻社會」成果發表會,中央大學展示自製的太空籌載實驗室「太空魔方」,是目前全世界最輕、最小、取樣率最高的先進電離層探測儀,僅4公斤重,將在明年第一季隨福衛五號升空,探測電離層的電漿變化,有助於地震預報。
中興大學則展示「生存適應的物理:跨領域探究與仿生設計」成果,他們研究出水生甲蟲龍蝨靠著細毛,能夠產生自身體重60倍的附著力,據此原理,未來可運用於設計水下使用的長效微型吸盤及快黏快拆的膠帶。
教育部第二期「5年500億」計畫將持續到明年,但原先1年100億的經費,近幾年已逐漸減少,今年僅75億、明年65億。
教育部次長陳德華表示,「5年500億」計畫已經推動二期,頂尖大學硬體建設已做得差不多,因此106年開始的第三期計畫,將主要用在軟體,但每年要維持100億經費「是不可能的」,到底會多少,年底公布。
「不要再減啦」,中興大學校長李德財說,國內大學教授薪資偏低,要延攬優秀學者已經不容易,如果「5年500億」的經費又降低,將很難維持競爭力。
中山大學副校長黃志青說,最近幾年發生一個現象,他們已經聘請了一些年輕學者,但臨時又跑掉了,因為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及日本給了3到5倍的薪水,台灣留不住人。他認為,如果經費繼續減少,「台灣高教20年後必崩盤」。
中央大學教務長陳志臣說,聽說第三期「5年500億」計畫,教育部每年提供給頂尖大學的經費,將從100億元降到50億元,這影響非常深遠,可能造成台灣高教的競爭力退步,屆時如果還想拉上來,要更加費力。(中國時報)
公益作文班 吃剉冰寫滋味
http://udn.com/news/story/7323/1039400
聯合報 記者魏莨伊/新店報導 2015-07-07
新店區大豐國小暑期公益作文班,近日在新北市議員劉哲彰贊助下熱鬧開課,十幾名2到4年級學生一起到校學寫作文,昨天老師出題「剉冰的滋味」,還背了7公斤重的冰磚到校,讓大家一起品嘗。
議員劉哲彰贊助聯合報公益作文班,他昨天表示,寫作文的重要性在於培養邏輯思考能力,是一生中重要的專業,藉此訓練講話的條理,避免天花亂墜、不知所云,希望鼓勵孩子多聽、多讀、多想、多寫,吸取他人經驗。
劉哲彰指出,電腦、平板時代的小孩錯別字太多,手寫機會更缺乏,一面對紙筆常寫不出字,他自己兩個4年級的雙胞胎「作文還不錯」,都是家教罰寫悔過書練習的,一篇悔過書從主旨、文章段落到結尾要井然有序,無形中也是一種訓練。
作文老師李玉梅昨天專程背了7公斤的衛生冰塊與配料到校,讓學生吃現成的剉冰,再寫下吃「剉冰的滋味」。
李玉梅說,她喜歡讓學生體驗生活後再寫作,下筆才有感情,上周還帶學生去校內老榕樹下走讀校園,從環境中尋找題材,啟發學生寫作的靈感。
◆ 農舍、蘇花改 蘇澳國中帶孩子探索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039376
聯合報 記者鍾知君/蘇澳報導 2015-07-07
蘇澳國中結合縣內各學校和樂齡中心打造永續校園,打破社區和學校的界線,並帶領學生探討在地環保議題,最近獲環保署「國家環境教育獎」肯定。
校長張煇志說,學校以「再生取代新生」,將現有的資源重新活化,例如重新啟用停滯20年未使用的校舍、開發社區遊學系統、讓學生參與環境志工服務等,讓學校、社區、教學和社區重獲生命力。
學校也積極推動環境教育,包括經營可食校園、引導學生討論農舍、煙囪工業、再生能源及蘇澳水路等,多數學校不願意碰觸的爭議性議題。
政府興建「蘇花改」,學生有不同看法,校方帶領蘇澳鎮鄰近蘇花改的6所中小學學生實際走訪東岳隧道工地,讓反對蘇花改的學生坐遊覽車,讓他們體驗蜿蜒的路程;支持蘇花改的坐火車,看到沿途山區施工的情景,再回到學校交流意見。原本反對的學生占多數,因為實地走訪後,發現交通不便、工程人員很辛苦,反而轉為支持。
「希望宜蘭的孩子都能深度了解故鄉!」張煇志說,一開始要帶領學生出外服務或讓居民踏入校園,社區民眾和家長都會有所顧慮,但事實證明,打破社區和學校間的隔閡,是正確的方向,未來也會持續朝這個目標努力。
※ 也該體驗國五的塞車。相關報導:
* 機器人大戰 夾子、螺絲起子全用上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041819
蘭陽青少年蒲公英志工社暑假期間舉辦兩場次「智能機器人營」,請來專業講師,指導國中、國小學童動手實作,組裝機器人,其中溪南是公益場次,邀請16名弱勢家庭的孩子免費參加,一同體驗機器人的魅力。
* 住在身體裡的音樂家 等你來體驗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08000677-260107
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與愛爾蘭科學藝廊合作的「生物律動:住在身體裡的音樂家」特展,即日起在科博館展出,結合音樂、聲音藝術與科學教育,透過互動展示和裝置藝術,讓觀眾用自己的身體來體驗音樂!
* 國中生扮小護士 「真的好累」
http://udn.com/news/story/7323/1041925
26位國中生昨在亞東醫院扮演小護士,了解生老病與體驗護工作的辛勞,進一步重視人口老化的問題;他們也寫下小卡片,祝福八仙塵爆傷患能早日康復。
◆ 興大行銷課 賣有機寵物食品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041880
聯合報 本報訊 2015-07-08
中興大學開了堂很特別的網路行銷課,並開設「舞興級電子商城」,讓學生學習網路開店、經營管理。今年有15組商品發表,學生自創「EM EM」寵物食品,自製果乾跟肉乾,原料來自興大有機農夫市集,主打機能性寵物零食,從無到有學網路行銷。
興大電商中心主任何建達指出,「舞興級電子商城」成立第3年,取自「有省錢」諧音,每學期18堂課,讓學生學創業、企畫、財務、行銷。(喻文玟)
弘光設學程 看準寵物商機
國內貓犬飼養數量多達160萬隻,看準寵物商機大,弘光科大日前獲准設立動物保健學士學位學程,成為國內科大第一所,未來專攻寵物保健食品及寵物美容等領域,為「毛小孩」服務。
負責籌備的生科系主任高肇鴻指出,貓犬市場商機規模可觀,寵物健康產業人才炙手可熱,目前國內各大專院校多半著重寵物美容領域,弘光率先培育寵物保健專業人才,能滿足毛小孩「家長」實際需求。(余采瀅)
明道16師生 赴非做志工
暑假來臨,明道中學迎暑假各項多元活動啟動,由學生組成的泰北、坦尚尼亞、馬來西亞國際志工服務團陸續啟程,百名志工團前往海外服務,最遠抵達非洲坦尚尼亞,學生們帶著募來的文具、物資,深入當地社區與學校進行服務。
副校長林雯琪表示,明道中學推動「志工服務」多年,已成為學校特色,近年更結合國際教育推動海外志工,今年有16名師生前往坦尚尼亞,開拓服務學習版圖,此團並獲選教育部「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計畫」。(洪上元)
◆ 鼓勵學習 萬金石社大免費開課
http://udn.com/news/story/7323/1039393
聯合報 記者王柔婷/萬里報導 2015-07-07
萬金石海洋社區大學地處偏鄉,校長劉孟陽鼓勵居民終身學習,推出31門免費課程,她與社大多名行政人員義務工作不支薪,讓教育局補助社大的經費能充分運用在學生身上。
位於萬里瑪鋉路上的萬金石海洋社大成立近6年,每年春秋季開課前夕,社大常苦無學生報名,空蕩蕩的教室連10人都不到,相較市區的社大動輒開滿60餘門課程,萬金石海洋社大開得成的課,僅約20門。
交通不便、宣傳不足、弱勢居民多是招生阻力,光是抵達社大校本部,就需徒步爬坡20分鐘,年長者吃不消,因此社大近年來開拓10餘處上課地點,讓萬里、金山、石門的居民能在鄰近國中小,或是里民活動中心就學。
校長劉孟陽說,萬里地區的長者學歷程度偏低、家境狀況也不太好,普遍就學意願不高,比較不習慣「花錢上課」或「退休後再學」的學習方式,為了帶動學習風氣,社大推出免費、打折課程方案,但就算免費也不一定能吸引學生。
萬金石社大在9月開課前提供42門課程供學生選擇,其中包括中西式點心烘焙、英語班、手沖咖啡與烘豆、外丹功、水墨畫等31門免費,剩餘課程每學分1千元學費,也打3折或7折優惠。
校方說,所有研習課程都可登記終身學習研習時數,報名滿15人開課,9月6日截止,上課期間為9月7日至明年1月9日,共18周,包括16堂課、公共論壇及結業成果展,詳洽官網。
核安課 免費卻沒人上
萬金石海洋社大轄區內有核一、核二兩座核電廠及狹長的海岸線,社大順勢推出與「核電」、「海岸」特色課程,聘請核能後端營運處退休處長林明雄授課,課程全數免費也歡迎外地市民誇區就讀,但由於學生人數不足,常無法順利開課。
「海底寶藏探索」、「核安與生活」是萬里社大的特殊課程,校長劉孟陽認為,當地居民生活在核電廠周遭,更該了解核電運作以及核安問題,但常因學生不足無法成功開課,即使如此,社大每年還是會為居民舉辦核安公共論壇。
北海岸的豐富海洋資源是萬金石的另一項特色,劉孟陽說,社大鄰近中華航業人員訓練中心與中華商業海事職業學校,每年暑假,航訓中心會合作辦理短期潛水體驗、海上救生基礎訓練等海上活動相關課程。
核安與生活的任課教師林明雄為台電核能後端營運處退休處長,在台電服務逾40年,有長達33年的核能經驗,退休後長期與社大合作開課,課程中會讓學生了解核電廠運作模式、輻射對人體的危害,也會讓學生分成「擁核、反核」小組相互辯論,以及討論在環境保護與用電需求兩難下發電型態可能性。
科學館數學錯了34年 15歲少年指正
http://udn.com/news/story/6810/1042669
世界日報 記者唐嘉麗/波士頓報導 2015-07-09
美國15歲的維吉尼亞州高中生羅森費德(Joseph Rosenfeld)最近與家人到波士頓旅遊,在參觀波士頓科學館時,在「數學:數字世界」(Mathematica: A World of Numbers and Beyond)展區,發現數學錯誤。一個應是方程式中的「加號」,被寫成「減號」,而且錯誤已在那兒存在34年。
「數學」展區自1981年起展出,展覽是要「為每個人提供欣賞奇妙數字的機會」,羅森費德發現錯誤後,在科學館前台留了張字條,並沒有留下聯絡號碼。後來因他的阿姨聯絡科學館,科學館獲得他的聯絡方式後,寄了封信給他。
信中寫著;「你是正確的!黃金比率的方程式確實有誤。我們會改正它」。
◆ 拜託老師兼任行政 校長:就差沒下跪
http://udn.com/news/story/6888/1043925
聯合報 記者鄭惠仁/台南報導 2015-07-09
過去行政職是升遷管道,老師搶著兼任,如今校長再三拜託還請不動;甚至有校長「差點沒跪下來」,多名校長認為,教育部門應訂定鼓勵與保障措施,且要有法源依據,才能解決窘境。
行政工作要負責的學校評鑑、評比多,承辦事情、活動多,寒暑假要上班等因素,是老師不願意擔任行政工作的原因。
台南市教育局主秘陳獻明認為,時代不同,「三顧茅廬」已是必然,教育局也會考慮擬定一些新措施,鼓勵老師擔任行政職,而學校也應該在「行政是服務教學」的理念下,保障擔任行政工作的老師。
陳獻明說,為了讓校長能找到有意願擔任行政職的老師,只要外校老師同意介聘他校擔任主任等行政職,積分加30分。
有校長指出,校長的領導統御與行事風格很重要,有些校長調到哪裡,都會有人想要去當主任;但現在有些不到40歲就擔任校長,如何營造行政團隊氣氛是一大考驗。
◆ 「問題僅百餘項」馬悍拒撤黑箱課綱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96399
自由 2015-07-09
台大營隊 高中生當面質疑
〔記者吳柏軒、陳慧萍/台北報導〕台灣大學昨日舉辦學生營隊,邀請總統馬英九與高中生對話,當場有學生質疑微調課綱在程序有瑕疵、內容有爭議,希望政府暫緩實施、退回;但馬英九卻說,撤回須是因有大問題,但教育部報告「問題沒那麼多,大概一百多項」,而且爭議不多,因此不同意暫緩或撤回。
總統馬英九昨出席台大政治領袖營隊,短講十五分鐘後,進入QA問答,北區反課綱高校聯盟發言人、延平中學畢業生林彥廷爭取發問說:「微調課綱中不論檢核小組、公聽會,都有相當程度的瑕疵,希望退回,並重啟真正有民主程序的討論。」
「程序有瑕疵 內容有爭議」
馬英九說,課綱程序雖涉及未公開會議資訊,而遭法院判決敗訴,目前教育部是上訴階段,據了解有些參加的教授不希望名字被公開,因此須等法院最後判決。
至於課綱引發偏大中國史觀等爭議,馬英九則說,歷史會有不同看法,也有許多誤解,例如有人質疑拿掉二二八,但看過新版教科書後,不但沒拿掉,還放到重點,他並強調:「把二二八放到教科書,是我的政見。」
馬英九也說,因他關心慰安婦,新課綱便在慰安婦前加上「被迫」二字;另在日據、日治爭議,馬英九指出,政府立場是採用「日據」,若教科書用「日治」也可,但需用日本殖民統治,只是此處看法有歧異,並不會列入考試。
馬打太極:爭議沒那麼多
林彥廷對馬英九的回答不滿意,再度追問,課本內容應有多元思想,但這次課綱讓不專業的檢核小組主導,各方意見的累積並不多元,許多第一線教師意見也未參考,再次請馬英九「是否願暫緩實施新課綱,希望重啟開放讓大家討論?」
馬英九卻打起太極拳說,要重啟討論需有前提,例如課綱裡超過一半有問題,但據教育部向總統府報告外界意見,認為如今課綱「現有問題沒那麼多,大概一百多項」,沒那麼多爭議問題,因此「不應暫時擱置」!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