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成立新的虛擬實境部門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3161
Google設立VR部門,由產品管理副總裁Clay Bavor領軍,意謂著未來虛擬實境將成為Google的重點及長遠發展項目,但有關於該部門的人員編制或開發方向尚未明朗。
文/陳曉莉 | 2016-01-13發表 iThome online
科技新聞網站Re/code本周引述消息來源報導,Google已設立新的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部門,並指派產品管理副總裁Clay Bavor負責。Google已證實此事,但拒絕透露其他細節。
根據報導,Bavor原本掌管各種Google程式,包括Gmail、Drive、Docs等,也負責Google的虛擬實境裝置Google Cardboard,現在則專心主導VR部門,並將Google程式業務移交給資深副總裁Diane Greene。
Google設立VR部門代表虛擬實境也將成為Google的重點及長遠發展項目,但目前尚不知該部門的人員編制或開發方向。
※ 相關報導:
* 報導:蘋果已建立擁有數百名成員的VR團隊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3668
從蘋果透過併購已擁有豐富的VR技術資源,2013年買下深度感測元件研發公司PrimeSense、2015年買下擴增實境(AR)開發商Metaio與動作捕捉技術業者Faceshift ,後續買下情感辨識技術業者Emotient,以及開發實體世界及數位內容連結技術的Flyby Media。
◆ 適用物聯網可穿透牆壁且低功耗的Wi-Fi HaLow標準問世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2705
Wi-Fi HaLow採用900 MHz頻譜,可支援包括感應器及穿戴裝置等低功耗連網應用,其傳輸距離也是現有2.4 GHz Wi-Fi的將近兩倍,不但涵蓋地區更廣,也能輕易穿透牆壁及其他障蔽,更能克服環境的阻礙。適用於智慧家庭、聯網汽車、數位健康照護、工業、零售、農業及智慧城市等領域。
文/林妍溱 | 2016-01-05發表 iThome online
為了強化Wi-Fi在物聯網(IoT)及智慧家庭時代下無線通訊技術競賽的競爭力,在CES前夕Wi-Fi業界組織Wi-Fi Alliance宣佈通過傳輸距離更長、功耗更低的802.11ah Wi-Fi HaLow標準。
電池續航力是門鎖、燈泡、相機等智慧家電或運動量測、智慧手錶等穿戴裝置普及的最重要關鍵,而現有Wi-Fi協定卻是為了筆電或手機而設計,因此這類產品多以藍牙為主要傳輸方式。Wi-Fi HaLow預料會在上述領域中挑戰藍牙的現有地位。
Wi-Fi HaLow採用900 MHz頻譜,可支援包括感應器及穿戴裝置等低功耗連網應用。同時其傳輸距離也是現有2.4 GHz Wi-Fi的將近兩倍,不但涵蓋地區更廣,也能輕易穿透牆壁及其他障蔽,更能克服環境的阻礙。Wi-Fi聯盟指出,新標準將能實現智慧家庭、聯網汽車、數位健康照護、工業、零售、農業及智慧城市多種使用情境。
Wi-Fi 聯盟總裁暨CEO Edgar Figueroa指出,Wi-Fi HaLow擴充了Wi-Fi 的能力,可支援小至使用電池的穿戴裝置,大到生產設施環境的所有類型裝置。
Wi-Fi聯盟強調,Wi-Fi HaLow廣泛採用現有Wi-Fi技術,具備跨廠商相容性、政府等級的安全性、設定容易等優點。基於和現有Wi-Fi協定的相容性,以900MHz頻譜傳輸的Wi-Fi HaLow裝置也可使用2.4及5GHz的頻譜傳輸,以連結全球超過68億個Wi-Fi裝置。和所有Wi-Fi裝置一樣,Wi-Fi HaLow裝置將能支援以IP網路連結雲端,進一步發揮物聯網的潛能。藉由Wi-Fi HaLow以單一AP連結上千台裝置的能力,也可提升特定區域部署裝置部署的稠密度。
媒體分析,Wi-Fi HaLow面臨的挑戰將是裝置廠商必須在藍牙及新的Wi-Fi HaLow間抉擇,或是如何在小型體積及有限的電力下同時支援兩者。相較藍牙是現今主流,Wi-Fi 聯盟預計Wi-Fi HaLow認證要到2018年才上路。
除了低功耗的Wi-Fi HaLow之外,Wi-Fi 聯盟表示,正在推動其他IoT技術以因應智慧家庭及其他產業需求,包括以更安全而簡單方式連結無顯示器或輸入機制的裝置。
※ 相關報導:
* 超省電! 研究人員展示耗電只有萬分之一的被動Wi-Fi技術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162
被動Wi-Fi系統所使用的傳輸電力只有傳統Wi-Fi的1/10,000,為低耗電藍牙(BLE)或Zigbee的1/1000,傳輸速率最高可達每秒11Mb,雖速度上比一般Wi-Fi來得慢,但卻是藍牙速率的11倍。
* 安卓版Chrome瀏覽器也能認得附近裝置, 將支援Beacon技術建立實體網路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3872
iOS版Chrome瀏覽器去年已整合Physical Web,現在則擴大到Android版Chrome,Google目標是讓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與周遭的智慧裝置互動,只要按一個鍵就能存取鄰近販賣機、海報、玩具或公車站的資訊,而不必下載特定的行動程式。
* 光子處理器大突破,終於能用光與周邊通訊,頻寬能比現行CPU快50倍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1978
來自美國三間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款採用光而非電傳輸資料的微處理器晶片,頻寬密度每平方公釐面積線路每秒可傳輸300Gb的能力,是當前僅使用電力的主流微處理器的10到50倍之多,而且更為省電;該款微處理器晶片若進入商業應用,將可望大幅提升電腦與網路設備的運算速度。
這顆光子處理器內有7千萬個電晶體以及850個光子電路。該研究計畫主持人、柏克萊加大電機暨電算系副教授Vladimir Stojanović稱這是第一個能夠利用光與外在世界通訊的處理器。
* OpenSignal調查:台灣4G覆蓋率全球第10,但平均網速為第25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3833
OpenSignal公布全球4G行動網路狀態報告,台灣在4G開台1年多後,覆蓋率為79%,位居全球第10,但平均4G上網速度為16Mbps,在全球排名第25,顯示國內4G網路覆蓋雖然不錯,但速度還有待提昇。
※ 相關報導:
* 生活中的科技
13 則留言:
美國FDA發布醫療裝置網路安全準則草案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3343
該草案建議醫療裝置的製造商提出主動方案來評估網路安全漏洞,並進行資訊分享,同時建立系統化及結構化的網路安全風險管理方案。
文/陳曉莉 | 2016-01-19發表 iThome online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上周發布了醫療裝置上市後的網路安全管理安全準則草案,以確保醫療裝置整個生命周期的安全狀態。
該準則主要是用來建議醫療裝置製造商所應採取的措施,以用來解決網路安全的風險,保護病患的安全與公共健康,包括在醫療裝置進入市場之後還能持續監控、辨識及修補這些裝置的安全漏洞。
FDA表示,醫療裝置的網路安全威脅愈來愈受重視,駭客所開採的網路安全漏洞也對醫療裝置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帶來風險,雖然製造商可在產品設計時就嵌入各種安全控制,但製造商也應負起維護裝置安全的責任,確保醫療裝置整個生命周期的安全。
FDA科學暨策略合作夥伴副主任Suzanne Schwartz表示,所有的醫療裝置都內建了軟體,同時連結到醫院與醫療照護組織,此次的準則草案是希望製造商能夠在產品上市後仍持續監控及解決網路安全問題,以防病患遭受網路威脅。
該草案建議製造商提出主動方案來評估網路安全漏洞,並進行資訊分享,同時建立系統化及結構化的網路安全風險管理方案。
資安業者TrapX在去年曾出版醫療裝置的綁架分析報告,指出醫療裝置為醫院網路鏈中最脆弱的一環,且個人健康保險憑證的資訊在黑市價格可能是信用卡的20倍,導致醫療裝置已成為駭客攻擊的主要目標。
醫療裝置通常執行封閉、老舊且缺乏更新的作業系統,而FDA亦規定醫院不得擅自開啟系統或在裝置上安裝第三方軟體,若駭客繞過防火牆及防毒軟體以在裝置上嵌入惡意程式,通常只能仰賴製造商來解決。TrapX斷言大部份的醫院皆已受到惡意程式的感染,而且已經年累月卻未曾被發現,建議醫院要求製造商提供裝置的偵測、治理與更新服務。
醫療裝置的安全性議題逐漸獲得關注,去年有兩名資安工程師在網路上搜尋到數百個可公開存取的醫療系統,其中一個醫療系統的伺服器上存有6.8萬個醫療裝置的詳細資訊,這兩名工程師還建立了10台偽裝成醫療系統的電腦,總計遭受299次的惡意程式攻擊與24次的漏洞攻擊。
※ 相關報導:
* 醫聯網正夯,藥廠或醫療設備業者紛結盟投入雲端、Big Data合作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3585
物聯網的風潮連藥廠也不願放過,包括諾華(Novartis)、葛蘭素史克(GSK)、羅氏(Roche)、賽諾菲(Sanofi)、飛利浦等歐美藥廠與醫療設備大廠紛紛找上Qualcomm、IBM、微軟、Google等IT業者合作,加速具有智慧聯網功能的給藥器、醫療器材的研發,或利用Big Data來提升疾病研究。
* 美國洛杉磯醫院電腦遭駭客挾持勒索360萬美元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3903
好萊塢長老教會醫療中心對外證實近期受到勒索軟體的危害,由於中心內某些重要功能的電腦已無法使用,醫療中心的日常運作受到影響,掛號及病歷都只能用紙筆處理,並仰賴傳真機與電話對外聯繫。
* 勒索軟體盯上醫院,繼美國後德國多家醫院受害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205
勒索軟體犯罪組織已經盯上醫院,繼日前美國好萊塢長老教會醫療中心被勒索1萬7千美元,德國也陸續有醫院遭勒索軟體迫害,近期起碼有兩家醫院被勒索軟體入侵。
* 為擴充華生醫療資料庫不手軟,IBM重砸26億美元併購雲端健康分析平臺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3996
....IBM為了強化Watson的醫療大資料運算分析能力,自2015年4月成立Watson Health部門至今動作頻繁,在成立新部門的同時也收購了2家醫療大資料和管理公司,分別是Explorys和Phytel,2015年8月又砸10億美元買下醫學影像公司Merge Healthcare,現在更計畫加碼併購Truven,來擴增Watson的醫療保健資料庫,IBM在Watson的認知保健服務上總計投資了超過40億美元。
* Google DeepMind AI團隊跨足醫療保健產業,推出DeepMind Health計畫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179
Google旗下的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發表DeepMind Health計畫,在此計畫的早期階段提供2個行動App,來協助醫護人員即早發現急性患者和臨床任務的管理,不過目前這2個App並未使用AI技術,而此計畫的最終目標是要改善NHS的根本。
孟加拉央行的美國聯準會帳戶遭駭,1億美元被轉走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521
相關單位並未公布真正造成資金被盜轉的真正原因,但專家認為駭客需要取得孟加拉央行的帳戶驗證資料、密鑰,及其轉帳詳細流程與方法,以避防止詐騙的種種內控機制。此外,該央行也可能遭受社交工程攻擊,導致特定員工被誘導進行相關轉帳。
文/陳文義 | 2016-03-10發表 iThome online
孟加拉中央銀行在美國聯邦準備委員會下屬的聯邦儲備銀行紐約分行的帳戶,傳出遭駭客取得,並成功轉走高達1億美元資金,造成史上最大宗銀行竊案之一。
被懷疑可能來自中國的駭客在2月初竊取孟加拉央行的帳號驗證資料,並成功轉走1億美元至菲律賓與斯里蘭卡後,轉售給黑市,並流向至少3個賭場後又流向他處,其中流向斯里蘭卡德2000萬美元已被追回,其他資金也已被追蹤到並有機會取回。
孟加拉官員一度指責美國聯準會銀行要為帳戶安全負責,但該會紐約分行表示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該行系統遭駭。
相關單位並未公布真正造成該起資金盜轉的真正原因。
資安專家認為,駭客需要取得孟加拉央行的帳戶驗證資料、密鑰,還有其轉帳詳細流程與方法,才能避過轉帳詐騙過程中可能的內控審查。此外,該央行也可能遭受社交工程攻擊,導致特定員工被誘導進行相關轉帳。
※ 相關報導:
* 菲律賓選舉網站遭駭,5500萬選民資料外洩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190
駭客在網路上公佈了菲律賓選舉委員會網站的資料庫,除了登記的5500萬選民個資外,還有130萬的海外選民資訊,包含護照號碼與護照到期日,1580萬筆指紋資料,2010年以來的競選名單及候選人選票數字。
* 巴拿馬文件外洩案,律師事務所坦承郵件伺服器遭駭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160
巴拿馬文件外洩資料量高達2.6TB,刷新了資安史上的資料外洩紀錄,流出資料的Mossack Fonseca律師事務所已向客戶發出信函,坦承該公司電子郵件伺服器遭入侵,正與第三方合作以檢驗受駭範圍。
* 美國防部向矽谷取經,Google前執行長Schmidt出馬擔任國防創新諮詢委員會主席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335
該委員會可望把矽谷科技公司所熟悉的方法引進美國國防部,像是快速建置原型、疊代式產品開發、決策時的複雜資料分析、行動及雲端程式的應用,以及組織化的資訊分享等。
* 臺灣最盛大的資訊安全大會,報名人數超過3,500人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529
不論臺灣對於資安政策2.0的些許成果,或者是APT、無人機、物聯網,甚至是熱門金融科技等等,都對企業帶來的不小的衝擊,相關的資安議題也不可忽略
* FBI:電子郵件詐騙兩年來騙走了23億美元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195
FBI統計從2013年10月到今年2月間,約有1.7萬名受害者,總計被騙走了23億美元。且從去年1月起,受害者的數量增加了270%。
....這類的詐騙案主要鎖定各大企業,利用社交工程技倆偽裝成企業的執行長、律師或是可靠的客戶,歹徒會先研究誰是企業的財務負責人,繼之要求借貸合理的金額。
* 美國情報機構前資安長:臺灣APT災情全球最慘,企業至少5個月不知被駭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395
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NGA)是與FBI和CIA齊名的另一個情報機構,NGA前資安長Lance Dubsky首度來臺提出警告,臺灣是全球APT攻擊災情最重的國家,企業至少得要146天才會發現自己被駭,至少5個月內,駭客可以為所欲為。
* 對抗APT是企業必須面臨的長期戰爭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780
進階持續性滲透攻擊(APT)是一種近年來相當常見的網路攻擊型態,攻擊者往往是相當有組織的駭客集團,針對特定對象設計專屬的攻擊策略,在2016年iThome資安大會中,2天總共有53個議程裡,就有11個探討APT攻擊的問題,換言之,每5個議題就至少有1個針對APT,其中像是趨勢科技分析駭客運作模式的議程,更是爆滿,許多人站在走道上與會,足以顯示這個問題對於企業的嚴重性。
* 美連鎖醫院MedStar疑遭勒索軟體攻擊,病人被迫轉院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077
MedStar未公開說明是否遭到勒索軟體攻擊,但員工爆料在電腦上看到駭客勒索的視窗畫面,要求醫院支付45個比特幣,相當於1.9萬美元,以換取資料解密。MedStar遭攻擊後,關閉所有電腦系統與電子郵件,迫使部分病況緊急的病人必須轉院治療,不須轉院的病人則以傳統的紙筆作業進行病歷登錄。
* 勒索軟體KeRanger為何瓦解OS X安全神話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773
近年勒索軟體事件頻傳,多半都是發生在Windows作業系統平臺上。然而最近連Mac OS X也出現第一個功能完整,並且可以對系統造成實際傷害的勒索軟體KeRanger,此事件對於長久被視為資安淨土的OS X,無非不是個警訊
* 開放源碼購物車程式Zen Cart爆逾50個XSS漏洞,用戶快更新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972
這些XSS漏洞允許駭客存取系統上所儲存的cookie、機密資訊或置換網頁,駭客可根據所取得的資訊展開進一步的攻擊,受影響的版本包括Zen Cart 1.5.4,也可能殃及先前的版本。資安業者呼籲使用者儘快部署最新的Zen Cart 1.5.5。
◆ 物聯網時代:小心!駭客可能悄悄控制你的情趣用品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638
趨勢科技在漢諾威CeBIT展示如何透過幾行程式碼,就能夠遠端啟動一隻電動按摩棒,藉此突顯出物聯網時代下,即使性玩具也可能成為駭客攻擊的目標。
文/陳文義 | 2016-03-16發表 iTHome online
資安業者早已大聲疾呼物聯網(IoT)可能擴大各種資安問題,但卻未受到重視,趨勢科技選擇直接挑戰大眾的底線:展示如何從遠端啟動情趣用品,藉此喚起外界對物聯網資安議題的重視。
趨勢科技在漢諾威CeBIT展期間舉辦記者會,向全球媒體展示如何透過幾行程式碼,就能夠啟動一隻大尺寸、亮粉紅色的電動按摩棒。
該公司技術長Raimund Genes表示,我駭進一隻按摩棒只是為了好玩,但如果我還能駭進後端系統,我就能夠勒索出產該產品的公司。
在物聯網的趨勢帶動下,已有業者在研發可連網、可編寫程式控制的情趣用品,以協助分隔兩地的伴侶能夠透過新科技結合。
按摩棒被駭突顯出物聯網時代的資安危機,隨著各種各樣的設備都增加了連網功能,駭客怎麼利用這些設備漏洞實現攻擊,將為物聯網市場發展帶來很大的潛在風險,資安專家便警告,搭載視訊功能的情趣用品若遭駭,便很可能被駭客利用來盜錄使用過程的影片。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只要225美元的無線電波接收器,就可以在沒有鑰匙前提下偷走24款汽車,連BMW、Toyota都受害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846
....根據德國研究團隊ADAC近期的研究發現,只要透過二個總計225美元製成的無線電擴大播放裝置,就可以透過轉發攻擊(Relay Attack)的方式,順利將歐洲常見24個廠牌的汽車開出停車場,不論是奧迪、BMW、豐田(Toyota)、馬自達(Mazda)及福特(Ford)等廠牌都受害。
* Let's Encrypt已發行100萬個免費憑證,加速推動HTTPS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534
Let's Encrypt自去牛12月推出後,約三個月的時間已發出100萬個安全憑證,估計涵蓋了250萬個網域,加速推動HTTPS通訊普及。
* 微軟、Google等業者共同擁戴新的電子郵件加密協定SMTP STS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790
現有的SMTP STARTTLS雖以TLS加密通訊內容,但缺乏認證電子郵件伺服器數位憑證的能力,易遭中間人攻擊,讓駭客以假冒的憑證偽裝成電子郵件伺服器竊取未加密流量。而微軟、Google、Yahoo聯袂力拱的SMTP STS會在客戶端傳送郵件前自動檢查對方是否支援加密,並驗證對方的伺服器憑證。
* Google單一簽入擴大支援Office 365、Facebook at Work、Slack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596
去年Google支援SAML 2.0,讓15種常用的SaaS也能加入Google Apps單一簽入的行列,現在這個名單再加入Microsoft Office 365、Facebook at Work、Box、Slack、Panorama9、 New Relic、Concur、 HipChat等十多項第三方服務,總數達到30項。。
日本政府測試指紋支付系統,國外觀光客購物一指搞定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222
日本政府準備在今年夏天測試一套指紋支付系統,讓國外觀光客在日本在特定的商家,能以指紋取代信用卡或現金消費,甚至在飯店取代護照辦理Check In程序。
文/蘇文彬 | 2016-04-11發表 iThome online
為刺激觀光,日本政府將在今年夏天測試一套指紋支付系統,讓國外觀光客可以憑指紋在日本當地消費購物。
國外旅客前往日本觀光,基於防範恐怖攻擊需求,入境審查時必需註冊指紋及拍攝臉部照片,現在日本政府希望將指紋辨識從安全提昇到觀光應用,讓國外觀光客訪日旅遊,在指定的商家以指紋取代信用卡或日幣就能消費付款。
使用這項服務之前,國外觀光客必需事先註冊個人的指紋及信用卡等其他資料,確保交易安全。
而除了消費購物外,目前旅客在飯店或旅館chick in時需以護照辦理,未來也能夠以指紋來辦理。首波參加指紋支付系統的店家約有300家,分佈於外國觀光客熱門造訪地點,像是箱根、鎌倉、湯河原、熱海等等。
日本政府長期目標是希望在2020年前將該系統擴展至日本各地觀光熱門場所,趕上東京舉辦奧運熱潮,吸引國外大量旅客訪日。目前訪日的外國藉旅客一年將近2千萬,日本政府希望在2020年能增加到4千萬。
除了增加觀光客消費購物上的便利,以指紋驗證也被認為較信用卡或支付卡來得安全。日本政府也通過這套指紋支付系統,蒐集國外觀光客在日本各地旅遊的匿名資料,例如觀光地點、頻率及消費金額,透過這些匿名資料分析擬定進一步的觀光策略。
指紋辨識應用在支付上,日本民間企業走在政府之前,已有主題公園測試類似的應用,讓遊客以指紋在主題公園內30家商店消費,另外,日本東京也有銀行業者將提供ATM指紋辨識提款服務。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日本加速金融創新:認可虛擬貨幣,銀行可購併FinTech公司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399
日本政府放寬金融法規限制,包括認可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類資產(asset-like)」價值,可用以支付及轉帳交易,但交易商必需向政府註冊,必要時接受政府稽核監管,另外,也放寬銀行集團併購科技公司,以及更靈活運用資金與系統管理架構。
* 新加坡Fintech一站式服務平臺5月上線,向全球金融新創招手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123
同樣要助金融科技新創團隊一臂之力,臺灣初期計畫以實體據點的國內技術交流為主,預計4月要成立金融科技創新基地,新加坡則打造線上FinTech Office,提供一站式服務平臺,要協助所有FinTech相關事務,鼓勵全球FinTech新創業者在新加坡設點,將在5月正式上線。
* Visa:確保行動交易安全,信用卡號代碼化才能防盜又兼顧便利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782
Visa推出Token代碼服務技術,把消費者的真實卡號資訊換成另外一組數字代碼,避免因使用者手機遭竊、或經手商家系統遭駭,而將真實卡號外洩的風險....2年前開始推動Token代碼服務數,用一組代碼取代消費者的真實卡號,避免因使用者手機遭竊、或經手商家系統遭駭,而將真實卡號外洩的風險,而第一家採用Visa Token代碼服務的公司便是蘋果,將此技術用於Apple Pay。
* 三星與銀聯合作,Samsung Pay進軍中國行動支付市場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027
三星與中國銀合作,首波支援9家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及簽帳卡,可用於三星的Samsung Galaxy S7、Galaxy S7 edge、Galaxy S6 edge+與Galaxy Note5手機,使用者只要掃描指紋後就能付款,店家方面適用於NFC或非NFC收銀系統。
* Google行動支付有新招! 用說的就可以付款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334
Google推出行動付款程式Hands Free,使用者不需拿出手機或掏出錢包,只要用語音說出「I’ll pay with Google」即可付款,目前該服務僅在美國進行小規模測試。
◆ Google家用電話服務Fiber Phone正式登場,每月收費10美元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002
Fiber Phone提供完全免費的美國境內電話服務,國際電話費率則比照Google Voice,亦具備插播、顯示來電及911緊急求救電話功能,並能將語音訊息轉成文字以簡訊或電子郵件寄送。
文/陳曉莉 | 2016-03-30發表 iThome online
Google於本周二(3/29)正式推出家用電話服務Fiber Phone,該服務屬於Google Fiber的一環,透過雲端電話號碼讓使用者隨處都可接聽打到家中的電話,每月費率為10美元。
Fiber Phone允許使用者採用家中原本的電話號碼或新電話號碼,由於Google將該號碼儲存在雲端,因此當有電話接入時,使用者不論是在家中、路上或辦公室都能接聽電話,且接聽設備可以是傳統電話、手機、平板電腦或PC。Fiber Phone服務相容於大多數的家用電話設備,但不支援太古老的舊式電話機。
此外,Fiber Phone提供完全免費的美國境內電話服務,國際電話費率則比照Google Voice,亦具備插播、顯示來電及911緊急求救電話功能,並能將語音訊息轉成文字以簡訊或電子郵件寄送。
用戶可以設定隱私功能,過濾掉不想要接到的推銷電話或是他人的來電,或是在不希望被打擾時,將電話設為勿擾模式。
有鑑於Fiber Phone是以Google Fiber光纖服務為基礎,因此服務範圍僅限於Google Fiber區域,包括堪薩斯州的堪薩斯市(Kansas City, Kansas)、德州的奧斯汀市(Austin)、猶他州的普羅沃市(Provo)及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Atlanta)。
※ 相關報導:
* Google Project Fi開放全美民眾申請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421
Project Fi企圖整合電信營運商與裝置製造商以提供消費者新的上網經驗,該服務借用Sprint和T-Mobile的4G網路服務及上百萬個Wi-Fi熱點,以及語音及國外漫遊上網服務。本周起從邀請改為開放全美國民眾申請。
* MIT發表可縮短34%網頁載入時間的Polaris軟體系統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546
Polaris會自動追蹤網頁載入所需各個物件間的連動建立相依圖,如同造訪一個城市時,也許會在回家之前發現更多想去的城市,瀏覽器載入網頁的所有元件就如同想要造訪所有城市,Polaris先列出所有城市名單,有效加快網頁載入速度。
* Google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手打造開源資料分析平臺,並製成茲卡疫情地圖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364
Google捐贈100萬美元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且合作打造開源資料分析平臺,預測茲卡病毒潛在爆發區域,並繪製成疫情地圖,而此開源平臺未來也可用於其他緊急事件。
Google:要將VR體驗帶給每個人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304
Google闡述其VR的理念,希望透過便宜、使用者負擔的起的Cardboard開放設計,吸引業者推出各種VR裝置,同時透過相關工具催生各種VR應用,建構起完整的VR生態,將VR的體驗帶給每個人。
文/蘇文彬 | 2016-03-02發表 iThome online
Facebook、HTC、三星相繼進攻虛擬實境(VR)市場,Google也不落人後,2014年在I/O大會推出簡易型虛擬實境裝置Google Cardboard後,更成立虛擬實境部門,研究虛擬實境軟硬體及應用,Google進一步分享了其策略,希望將VR裝置及應用推向每個人。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Google Cardboard虛擬眼鏡帶你鑑賞16世紀的世界名畫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648
Google與比利時皇家美術博物館和世界八大博物館合作推出「Bruegel/未曾見過的曠世傑作」專案,結合藝術和VR技術,呈現名畫細節,同時這項專案也是Google探索現代科技結合博物館體驗的實驗。
* 報導:英特爾準備踩入擴增實境市場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344
報導指出英特爾希望藉由AR專案來開闢新業務,以彌補日益下滑的個人電腦市場。英特爾將提供AR裝置原型及參考設計給製造商,而非直接打造出售給消費者的產品。
....華爾街本周引述消息來源報導,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正利用該公司的3D攝影機技術RealSense打造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裝置。
* 高通趕搭虛擬實境熱潮,第二季將推SDK加速手機上的VR應用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600
高通將在第二季推出Snapdragon VR SDK,以協助業者加速開發在採用Snapdragon 820處理器的Android裝置上的VR應用,該SDK將充分運用陀螺儀感測器,提高使用者身歷其境的沈浸式體驗,同時也將加速3D成像處理速度提高VR的擬真度、強化電源管理等等。
* 報導:阿里巴巴成立VR實驗室,將帶來3D線上購物體驗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694
阿里巴巴成立虛擬實境實驗室GnomeMagic,計畫利用VR技術打造線上商店,此外,阿里巴巴也正在研討如何利用VR技術提供如線上遊戲、影音串流等服務。
* 微軟HoloLens應用程式Actiongram最新測試成果出爐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657
日前,微軟公開最新全息影像說書人Actiongram App封閉測試成果,Actiongram提供多種角色、物品等模型,讓沒有3D或視覺特效經驗的使用者也可以創作全息影像影片。
* NASA聯手微軟推出太空探索體驗,用HoloLens帶你去火星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062
NASA與微軟合作推出太空探索體驗「目標:火星」,將在今年夏天於甘迺迪太空中心開放民眾體驗,這項體驗將提供民眾使用AR裝置HoloLens來探索火星上的景點,且將由太空人Buzz Aldrin以全息影像的方式為民眾導覽。
* 為VR內容舖路,臉書發表360度全景影像捕捉系統Surround 360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261
Surround 360包含攝影機與控制電腦的硬體設計、攝影機控制軟體及拼接描繪軟體。在攝影系統上配備了17支400萬畫素鏡頭,透過軟體控制在相同快門、光圈等參數條件下同時間捕捉影像,再經過拼接處理為360度影像畫面,讓使用者可以VR頭戴裝置觀看。
* 吉卜力工作室愛用的動畫製作軟體Toonz將在3月底開源,加速動畫產業發展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793
日本影片共享網站Niconico的母公司Dwango買下義大利CGI軟體研發公司Digital Video開發的動畫製作軟體Toonz,並計畫打造OpenToonz開源平臺,目的是促進研究實驗室和動畫電影產業的合作,而Toonz軟體預計在3月26日開放免費下載。
* 古物也能再現,劍橋大學打造全球第一個中國甲骨文3D列印複製品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907
劍橋大學與Addenbrooke醫院的媒體工作室合作,用3D列印技術打造中國甲骨文的複製品,劍橋大學宣稱這是全球第一個甲骨文3D列印複製品,過程中使用了高達130萬張高解析度圖像來建置3D模型,最後透過3D列印機經過了350層疊加後完成。
◆ 三星推最大15.36TB固態硬碟,搶攻企業儲存市場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379
PM1633a在去年全球快閃儲存高峰會首度露面,今年才正式上市,採用了三星的256Gb V-NAND記憶體晶片,256Gb裸片堆疊16層封裝成為512GB的晶片組,並由32個NAND快閃晶片組構成。為2.5吋設計,提供12Gb/s的序列式SCSI (SAS)介面。
文/陳文義 | 2016-03-04發表 iThome online
三星電子(Samsung)宣布推出容量最大的固態硬碟(SSD),達15.36TB,鎖定企業儲存市場。
這款名為PM1633a的SSD產品在2015年8月的全球快閃儲存高峰會首度露面,至今才正式上市,為2.5吋外型設計,採用12Gb/s的序列式SCSI (SAS)介面,鎖定企業儲存市場需求,能在標準19吋2U的機架中塞入比傳統3.5吋硬碟多出一倍的硬碟數量。
物聯網、持續的數位化帶動數位資料儲存需求的持續增加,根據儲存業者EMC預測,全球資料量將由2013年4.4ZB成長至2020年的44ZB,而企業在Big Data的需求也將帶動全快閃儲存的持續成長,進而刺激儲存媒體業者的革新。
三星電子記憶體產品規劃與應用部門資深副總裁李正北(JungBae Lee,音譯)表示,為了滿足各主要企業儲存業者對超大容量SAS SSD的需求,三星將持續基於本身的3D V-NAND記憶體技術來研發下一代SSD。
PM1633a產品結合了512個該公司256Gb V-NAND記憶體晶片,256Gb裸片堆疊16層封裝成為512GB的晶片組,並由32個NAND快閃晶片組構成最終的產品。
這顆超大容量的SSD隨機讀取、寫入速度為20萬及3.2萬IOPS,連續寫入速度則為1200MB/s。配備16BD DRAM與12Gb/S SAS介面。
除了最大15.36TB,還有7.68TB、3.84TB、1.92TB、960GB與480GB等容量規格,今年內將會相繼推出。
※ 相關報導:
* SSD批發價大跌12%,PC廠採購價直逼傳統硬碟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386
TrendForce日前發布2016年SSD季報,SSD的平均合約價格在今年第1季呈現衰退,而SSD和HDD的價差最小將低於3美元,換句話說,PC廠商用SSD來取代筆電內建的傳統硬碟,成本價兩者差不多。
* 希捷今年夏天將推出史上最快SSD,每秒資料傳輸高達10GB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460
....希捷表示,該款SSD的每秒吞吐量將比現今市場上最快的SSD還多上4GB,同時它也符合臉書(Facebook)所推動的開放運算計畫(Open Compute Project,OCP)規格,在同等級的效能上,使用更少的電力與成本,相關技術將適用於任何支援NVMe(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協定的系統。
* 防範不合格及不安全的配件,USB Type-C認證規格問世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272
符合認證規格的主機會在Type-C配件插入時,在進行資料傳輸或充電前先驗證配件的規格與功能,主機與配件間通訊並以128bit位元加密保護,且能阻擋內含惡意程式的USB裝置,要求任何連結主機的USB裝置必須含有特定的安全憑證。
Kubernetes創辦人談原生雲端運算:捨腳本式部署才能應付網路規模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414
Kubernetes共同創辦人Craig McLuckie表示,面對高複雜度的應用程式以及龐大資料流量,傳統命令式、腳本式的部署程序是不切實際的作法,得在應用程式架構及整體運作模式中,採取新方法
文/王立恒 | 2016-03-13發表 iThome online
「高複雜度的應用程式以及面對大量資料的流量,已經逼得我們得在應用程式架構及整體運作模式中,採取新的方法。」Kubernetes共同創辦人Craig McLuckie表示,業界開始將這種新手段稱為原生雲端運算(Cloud native computing)。
原生雲端應用及傳統系統的三大關鍵差異
Craig McLuckie認為,原生雲端運算與傳統系統相比,總共有三大核心差異,分別是容器化封裝(Container packaged)、動態管理(Dynamically managed)以及微服務導向(Microservices oriented)。
他表示,以封裝形式將應用程式部署在Container中,可以讓部署程序變得更加可預測,「使用傳統命令式、腳本式的部署程序,面對目前我們處理的規模是不切實際的。」
而面對原生雲端運算的規模,Craig McLuckie表示,維運人員也不可能採用人工方式調度、管理Google每周開起多達20億個Container,因此必須依賴智慧化系統根據需求,動態判斷任務需要的Container數量,以及分配Container的運作位置。他表示,藉著動態管理,Google可以仰賴小型維運團隊提供一般服務外,同時還可以讓開發人員專注於開發工作上。另外,他表示,Google全部的系統都採用鬆散耦合(Loosley coupled)架構,可以讓系統變得更敏捷外,也大幅提升程式碼的重複使用率。
除Google外,像Facebook及Twitter等也使用類似的方式應付龐大的營運需求。雖然各廠商在實作細節上有許多差異,但是他表示,在基礎做法上各企業都有高度一致性,因為「只有這種方式能夠處理網路規模的維運。」而他認為,未來會有更多傳統企業被迫面對網路規模帶來的難題。像是物聯網,將給企業帶來過去無法想像的資料流量。
同時Craig McLuckie也發現,許多企業開始發展自家的關鍵技術,無非就是為了能追上轉型成原生雲端運算企業的趨勢。但是他認為,此種發展模式的問題在於,單一廠商必須有能力提出完整解決方案。另外,由於Container技術缺乏調度、服務及runtime相關標準,使得每家廠商互為孤島外,「也僅有少數企業能提供完整解決方案。」
成立原生雲端運算基金會,解決廠商孤島問題
有鑑於此,Craig McLuckie也透露Google將著眼發展Kubernetes。他認為,除了將Kubernetes交由基金會運作是合理作法外,Google也與社群廣泛合作,並且匯集Intel、紅帽、思科、IBM、VMware、Docker、CoreOS以及Mesosphere等,共同建立雲端原生運算基金會(CNCF)。
「CNCF的目標不是成為傳統的標準機構」,Craig McLuckie更希望CNCF是匯聚各家的技術平臺,創造一套配有簡潔API的架構。而企業在建立延伸應用的同時,也必須通過CNCF的審查,確保與其標準相符合。而CNCF也會依循開放性、公平性及一致性等核心價值持續運作。
※ 相關報導:
* Walmart開發人員必學的DevOps部署+混合雲管理利器OneOps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610
2013年中,負責研發創新電商平臺技術的WalmartLab團隊,低調買下了一家新創OneOps,如今,Walmart內部3千名開發人員使用OneOps,來部署和管理超過3,500個電商應用,每月透過OneOps發布的程式異動超過3萬次
* 走向商業應用,Docker推容器資料中心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342
從工具提供者走向解決方案提供商,Docker推出自家的Container管理平臺Docker Data Center(DDC),能讓企業在虛擬私有雲或是就地部署容器即服務,提供安全的應用程式開發環境,讓開發者自助式地開發、部署應用程式
* 思科技術長Zorawar Biri Singh:容器技術竄起,將迫使公有雲服務量5年內減少3成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313
思科技術長Zorawar Biri Singh日前出席思科年度合作夥伴高峰會時表示,容器技術的竄起,將掀起新一波公有雲服務出走潮,促使越來越多企業改把原本放置於公有雲的業務,逐漸轉移至企業資料中心內部署,來提供服務
◆ 臺灣又多一家IoT聯盟成軍,將攜手工業IoT陣線發展產業新應用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249
臺灣IoT廠商又多一家IoT聯盟的新選擇。由民間共同籌組成立的亞洲物聯網聯盟(AIoTA)今日在臺成軍,未來將以打造一個跨產業合作的IoT夥伴平臺為目標,更將攜手國際工業物聯網聯盟(IIC),透過雙方緊密合作,以加速建立產業IoT生態系。該聯盟初期成員將有20多家,涵蓋了IT廠、企業、法人和新創公司等。
文/余至浩 | 2016-04-12發表 iThome online
臺灣IoT廠商又多一家IoT聯盟的新選擇。由民間共同籌組的亞洲物聯網聯盟(Asia IOT Alliance,AIoTA)今日(4/12)正式在臺成立,未來將以打造一個跨產業合作的IoT夥伴平臺為目標,更將攜手國際工業物聯網聯盟(IIC),透過雙方緊密地合作,以加速建立一個產業IoT生態系。
該聯盟初期成員將有20多家,涵蓋了IT廠商、企業、法人和新創公司等,目前的成員包括有億光電子、欣興電子、美聯社、遠傳電信、大同醫護、Works Systems,還有資策會和來自中國新創,都是該聯盟的初期會員之一。
而做為AIoTA聯盟首屆的理事長,將由前行政院科技會報副執行秘書黃彥男出任,而聯盟秘書長則將由中嘉網路公司法務長劉建志擔任。黃彥男表示,AIoTA聯盟成立的目的,在於希望建立一個IoT合作夥伴平臺,能善用臺灣產業鏈的IT強項,讓上中下游彼此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來加快跨產業的不同應用合作,包括製造、公共、交通、醫療、服務,以及農業等。
甚至為了要擴展臺灣在全球IoT市場布局,AIoTA聯盟也宣布將與工業物聯網聯盟(Industrial Internet Consortium,IIC)攜手合作來加快建立一個健全的產業IoT生態系。
IIC聯盟是由GE、Cisco、IBM為主導而在2014年發起的工業IoT聯盟,該聯盟的成立宗旨在於要簡化工業IoT的建置過程,因而希望打造一個工業IoT的參考框架,而提出包含定義需求標準、設計參考架構與建立測試平臺等,以加快機器設備、人員、工作流程與資料互連,截至目前,該聯盟已有超過200家公司加入成為會員。
劉建志表示,這次AIoTA聯盟之所以看重IIC而優先選擇成為其合作夥伴,是因為IIC並不以制定通用IoT標準為主,而是聚焦在建立一個跨產業的IoT參考架構,並讓廠商可以參與協作,來發展出創新IoT解決方案。所以,劉建志指出,目前AIoTA聯盟也計畫優先將農業領域的IoT應用,運用在IIC架構下的IoT試驗平臺上,來進行IoT場域實作,未來測試通過以後,其他國家廠商若有興趣也能加以採用,藉此增加臺灣廠商在國際的能見度。
AIoTA聯盟以外,目前臺灣也有幾個已成立的IoT聯盟,例如,由產業界及學術界而發起的臺灣物聯網聯盟(TIOTA),從2011年成立至今加入的國內外企業有多達300家,還有研華科技自行籌組的WebAccess+物聯應用聯盟,至今也有超過50家合作夥伴加入。另外也有以兩岸IoT合作發展為主的中華物聯網聯盟等。
※ 相關報導:
* Mozilla邁入物聯網市場,釋出4個開源IoT專案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361
Mozilla釋出4個開源IoT專案,包含了個人代理使用者程式Link、感測器網路(Sensor Web)、智慧家庭(Smart Home)和IoT聲音介面開發包Vaani,目前都還在測試和評估階段。
* Mozilla下一代瀏覽器引擎Servo將在6月亮相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662
Servo為包含嵌入式應用在內的應用程式執行而設計的現代化瀏覽器引擎。以Mozilla新系統程式語言Rust撰寫,提供平行處理能力、安全、模組化及更好的執行效能。Mozilla預計在6月首次展示Servo。
* 2016全球最大開發者調查:JavaScript再度蟬聯開發語言寶座,Mac首度勝出成為今年最愛用桌面OS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699
美國知名開發者問答論壇Stack Overflow今年蒐集了來自全球173個國家,近6萬份開發者問卷完成了2016年開發者調查報告!JavaScript再度蟬聯今年最受歡迎的程式開發語言,Mozilla系統語言Rust變成開發者的最愛,最讓開發人員頭痛的要屬Visual Basic排第一,而已穩坐多年桌面OS首位的Windows 7,今年終於首度被蘋果Mac OS X超前。
人機圍棋大戰掀注目,南韓政府擬加碼AI產業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599
南韓未來創造科學部三月起成立發展人工智慧的特別任務編組,4月將正式對外公布相關計畫。未來將透過法規鬆綁、協助建立AI產業生態系、發展智慧財產,以及提供中小企業財務協助等相關配套來推動AI產業。
文/陳文義 | 2016-03-15發表 iThome online
AlphaGo與棋王李世乭九段的人機大戰還未告終(今天為雙方最後一戰),但已經在全球掀起對人工智慧、機器學習不小的關注,而比賽舉辦的地主國南韓政府則打算加速相關產業政策研擬,推動AI生態系。
南韓未來創造科學部三月起成立發展人工智慧的特別任務編組,評估針對人工智慧相關產業設立專責輔導推動的政府機關與研擬相關政策,預計4月將正式對外公布相關計畫。
南韓政府打算透過法規鬆綁、協助建立AI產業生態系、發展智慧財產,以及提供中小企業財務協助等相關配套來推動AI產業。
未來創造科學部部長崔陽熙並親自走訪三星(Samsung)與樂金(LG)聽取南韓電子產業龍頭在AI領域發展的相關簡報。
三星已經在其軟體研發中心成立人工智慧團隊,目前的主要專案是研發三星版本的語音智慧助理,類似蘋果的Siri或微軟的Cortana,此外,三星亦在矽谷投資AI相關業者Vicarious與Jibo。
LG則在技術長下直接設立AI研究中心,目前已經有200名研發人員。LG的AI研發原本主要以臉部辨識與掃地機器人相關應用為主,近日來重點則轉向將AI技術與該公司的家電與手機產品結合。
現代集團則是鎖定自動駕駛技術相關研發,並已經在首爾成功完成第一部測試車。
相較於鄰近的日本與中國,南韓在AI市場的腳步相對緩慢,更遑論起步更早的美國與歐洲。
IDC預估,2016年AI市場將由2015年的1270億美元成長至1650億美元,而AI領域帶動的連帶經濟成長預估將會在2025年達到6.7兆美元。相關成長主要將由各種應用、提升生產力與增加用戶滿意度等相關目的的投資所帶動,而亞太區預計將是AI領域成長最快的區域市場。
※ 相關報導:
* Google AI今天中午將出戰南韓圍棋好手,YouTube將實況轉播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435
Google的人工智慧技術DeepMind AI團隊打造的AlphaGo,去年10月挑戰歐洲圍棋冠軍樊麾,最後以5盤全勝之姿獲勝,今天將挑戰來自南韓的圍棋好手Lee Se-dol,人工智慧與人類智慧將再次對決。
* 中文專業棋手解說!Google人工智慧對決棋王實況轉播:AI勝出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454
這是第一次由人工智慧和世界頂尖圍棋棋手進行分先棋競賽,這場人機大戰可說是圍棋史上最受關注的三場棋賽之一。連擔任解說員的職業八段棋手林聖賢都讚稱,這一場棋不輸世界冠軍賽的水準,AlphaGo下棋下的非常細膩。第一場比賽最後結果由AlphaGo勝出
* 微軟聊天機器人少女Tay被網友教成納粹份子,上線不到一天黯然下場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851
人工智慧是根據人類餵給它的資訊學習、發展出其自有能力,微軟強調使用者和Tay講愈多話,它就會愈變愈聰明。但顯然Tay引來不少言論偏激者企圖教壞它。在惡意網友的影響下,昨天Tay發表了各種荒腔走板的言論,包括反女性主義者、種族仇恨、反猶太的言論。
* 不畏Tay挫敗,微軟Build大會釋出聊天機器人開發工具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063
Bot Framework為微軟Cortana智慧套件最新資源之一,可協助開發人員開發智慧型聊天機器人,和Skype、Slack、Office 365、簡訊、Telegram、Web或其他常見平台上的使用者以自然語言互動。
◆ Google機器學習TensorFlow吃大力丸,新增分散運算能力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286
Google釋出TensorFlow 0.8,新增加分散式運算能力,使TensorFlow可在數百台的機器上執行訓練程序,建立各種機器學習模型,將原本要耗費數天或數個星期的模型訓練過程縮短到數小時。
文/陳曉莉 | 2016-04-14發表 iThome online
Google於本周更新了於去年11月開源的機器學習軟體TensorFlow,新的TensorFlow 0.8版支援了分散式運算能力,可望大幅提升TensorFlow的效率。
在有了分散式運算能力之後,TensorFlow將可同時在數百台的機器上執行訓練程序,以建立各種機器學習模型,把原本需要耗費數天或數周的模型訓練縮短到數小時。
Google表示,分散式訓練一直是開發人員最想要的TensorFlow功能之一,就算只有小型的電腦叢集,都能夠從分散式TensorFlow中受益,因為它帶來了更多的運算資源,改善了整體的吞吐量,也能更快產出精確的結果。
開源不到半年的TensorFlow已是GiHub上最受歡迎的機器學習專案,獲得逾2萬個星星,且分支數量高達7647個。另外,根據Donne Martin所提供的GiHub專案追蹤服務,今年1月時,TensorFlow為GiHub上擁有最多分支數量的專案。
愈多的分支意謂著有更多的開發人員正修改TensorFlow的程式碼,可能成為貢獻者而進一步壯大該專案。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加速開放美國教育資源,亞馬遜擬推免費教材平台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568
Amazon呼應美國教育部推動開放教育資源,規劃將推出開放的教材平台,讓學校及教師可以存取分享開放授權的教材,加速推動美國教育發展。
科技部落格TechCrunch報導,全美最大零售商店亞馬遜(Amazon)正著手打造基於開放教育資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理念的教材平台,可望造福全美的教育事業。
* 美超級電腦將採用IBM 仿人腦運算晶片TrueNorth,打造深度學習應用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030
勞倫斯利渥摩國家實驗室計畫採用16顆IBM第二代神經突觸晶片TrueNorth打造超級電腦,可執行1600萬個神經元及40億個神經突觸的處理,耗電只有2.5瓦,具備exascale級運算速度,較現今最快的進階浮點運算系統要快50倍。
....IBM研究院於2014年正式發表TrueNorth,為第二代神經突觸(neurosynaptic)晶片,它是模擬人腦而發展出的晶片架構,具備100萬個可程式化的神經元以及2.56億個可程式化的突觸,每秒每瓦特可進行460億次的突觸操作。
加拿大科學家打造具備生物學架構的超級電腦,大小僅如書本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345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生物工程科學家研發一款以生物工程打造的生物超級電腦,尺寸只有一本書的大小,以供應人體細胞能量的ATP來驅動,且採用平行網路來處理資訊。
文/戴廷芳 | 2016-03-03發表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生物工程系主任Dan Nicolau,與他所帶領的團隊共同研發一款以生物工程打造的生物超級電腦,且宣稱此款超級電腦的尺寸大約只有一本書的大小,且使用更少的能源來運作,採用活體細胞中的蛋白質,以及提供人體細胞能量的三磷酸腺苷(ATP)來驅動,另外,生物超級電腦的模型和大多數的電子超級電腦一樣使用平行網路,能夠快速且精準地處理資訊。
Dan Nicolau早在十多年前就和他的兒子一起實踐用ATP供應超級電腦電力的想法,後來陸續有來自各地的科學家一起加入研究,並於今年2月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發表相關論文。
Dan Nicolau表示,我們設法在非常小的區域打造一個非常複雜的網路,而這個想法的開端是從一個信封袋的背面開始的,我在信封袋上畫下許多想法,最後這些圖畫看起來像小蟲子在探索迷宮。
根據McGill官網說明,生物超級電腦的模型是幾何模型和奈米工程的結合,這是呈現此款超級電腦可以實際運作的第一步。而研究人員建立的電路看起來有點像繁忙且有組織的城市的道路地圖。
他們打造的生物超級電腦晶片就就如同一座城市,大小約為1.5平方公分,且在晶片上已經蝕刻好電路渠道,並以電荷取代電子在傳統微晶片中移動,以及採用ATP驅動短的蛋白質序列字串,也就是生物因子在電路中移動,就像城市中有不同尺寸的汽車和卡車,以不同種類的馬達驅動,並消耗燃料以持續在建立好的道路上行進。
而傳統超級電腦使用大量的電力來驅動,這也產生的大量的熱能需要冷卻,不過,因為這臺生物超級電腦採用生物因子運作,導致沒有辦法忍受高溫,所以研究人員使用ATP作為能量供應,不會產生太高的溫度,也能讓生物超級電腦可以持續運作。
另外,研究團隊也坦言,雖然目前這臺生物超級電腦能夠有效地處理複雜的經典數學問題,但也還不是個具備全面功能的電腦。Dan Nicolau表示,要能夠處理更大且更複雜的問題,可能需要結合生物超級電腦和傳統電腦,目前,研究團隊也正在嘗試各種方法來進一步推動這項研究。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英特爾創辦人安迪葛洛夫辭世,享年79歲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760
Grove 在1968年與 Robert Noyce與Gordon Moore一起創辦了英特爾,他在1979年擔任英特爾公司總裁,1987年兼任英特爾公司執行長職務,1997年到2005年擔任英特爾董事長,對半導體及科技產業帶來深遠的影響。
* R.I.P,電子郵件先驅Ray Tomlinson過世,享年74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391
根據BBN的說明,Tomlinson在1971年以SNDMSG與CPYNET兩項軟體開發第一個ARPANET郵件用戶端軟體,讓使用者可傳送訊息給其他電腦用戶,並在年底發出第一封電子郵件。他以@來區分郵件位址中本地端和外部使用者造出user@server的語法,這個電子郵件表現方式沿用至今。
* Google加入OCP,捐出48V機架式電源分配設計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4522
Google從2006年起對外分享在其資料中心使用的12V供電架構,隨後在2010年研發48V電源的機架設計,在加入OCP開放運算計畫後捐出48V電源機架設計。
◆ MIT研發免密碼保護的新Wi-Fi技術,靠定位確保合法的使用者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082
新的Wi-Fi定位技術,可以準確定位出上網裝置的位置,正確區分出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因此不需要密碼保護網路。MIT的研究團隊在咖啡廳進行測試,可正確區隔店內的消費者及店外的路人,準確率高達97%。
文/陳曉莉 | 2016-04-01發表 iThome online
麻省理工學院(MIT)電腦科學暨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設計了一個名為Chronos的新型態Wi-Fi系統,它能夠把Wi-Fi訊號精確指向位於數十公分內的特定位置,因此不需密碼的保護就能防禦外來的入侵。
目前的定位方法通常需要4或5個Wi-Fi基地台(Access Point,AP)才會準確,在單一AP的情況下只能以三角定位法來判斷人的位置,然而,Chronos以光速進行時差測距(time-of-flight),取得裝置與AP的距離,有了角度與距離讓定位準確度大幅提高20倍。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Deepak Vasisht表示,只要同時取得角度與位置,即使只使用一個AP都能計算出裝置的正確位置,這對許多未購置多台AP的小型企業或消費者來說都是個好消息。
研究人員在一個住有4人的兩房公寓中,以及一間咖啡廳進行實驗,顯示在公寓中辨識房間內使用者的準確率為94%,在咖啡廳則可用來區隔店內上網的消費者及店外的路人,準確率高達97%。
傳統的Wi-Fi需以密碼登入,確保網路使用者的合法性,而Chronos系統的特別之處是它會主動去尋找使用裝置,而非使用裝置來搜尋它,因此不但不需要密碼的保護,還比密碼更安全。
相關技術還可應用在無人機上,用來保持無人機與使用者之間的安全距離,或是用來尋找遺失的裝置,也可在智慧家庭中扮演總管的角色,偵測家中人口及所處位置以自動調整空調系統。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MIT利用鑽石特性來提升量子運算的穩定性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231
MIT日前在期刊《自然》發表量子運算的相關論文,MIT研究人員發現,利用鑽石內氮原子空缺中心的特性,可以提升量子運算疊加態特性的穩定性,而這項發現有機會突破目前研發可靠的量子電腦的障礙。
改善開原碼軟體安全性,Linux基金會啟動標章計畫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722
為了提昇開原碼軟體的安全性,Linux基金會旗下的CII開啟標章計畫,首波獲頒標章的軟體包括了Curl、GitLab、Linux 核心、OpenBlox、OpenSSL、Node.js,以及Zephyr。
文/陳文義 | 2016-05-04發表 iThome online
Linux基金會旗下推廣開原碼安全的核心基礎架構倡議(Core Infrastructure Initiative, CII)週二宣布,啟動CII最佳實務標章計畫,頒發標章給達到安全性標準的軟體。
第一波獲得CII最佳實務標章的軟體包括了Curl、GitLab、Linux 核心、OpenBlox、OpenSSL、Node.js,以及Zephyr。
CII表示,推出最佳實務標章計畫的目的在於協助開發者能夠快速確認,特定開放原始碼軟體是否具備安全性、品質與穩定度,取得標章的軟體將可在GitHub上公布。
此免費標章計畫,開放給所有允許開發社群貢獻內容的開放原始碼軟體申請。
開放原始碼軟體的安全性與穩定度曾經遭遇很大質疑,以此次獲得標章的OpenSSL來說,是許多網站採用的加密軟體,但卻爆發嚴重的軟體漏洞,CII便曾經協助修補相關漏洞。CII表示,在CII投入協助前,OpenSSL無法達到CII最佳實務所有標準的3分之1,改進後已100%符合要求,因而獲頒標章。
Linux基金會技術長Nicko van Sommeren強調,許多開放原始碼軟體專案在實務上都做到很好的安全性,但業界與社群卻缺乏一個能夠輕易辨別哪些專案的安全性較佳的方法,CII最佳實務標章則能夠協助解決此一問題。
※ 相關報導:
* MIT研發人工智慧平台AI2,可準確預測85%網路攻擊行動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364
AI2採用非監督式機器學習機制,將資料轉化成有意義的模式。它可以自行訓練,過濾可疑的網路攻擊事件,再交由資安專家判斷,專家判斷結果再回到系統演算法中,在反覆訓練提高準確度下,AI2的偵測率已提高到85%。
* 聰明還不夠,IBM聯手8所知名大學訓練Watson網路安全認知能力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903
IBM在本周推出雲端版華生電腦網路安全(Watson for Cyber Security),採用認知技術和安全性專業知識,能夠偵測和防止安全性漏洞造成損害。同時,IBM也聯手8所知名大學,共同發展為期一年的研究計畫,訓練Watson認知運算系統的網路安全性語言,來蒐集和理解安全性資料,並對抗網路犯罪。另外,IBM計畫在今年稍晚開始部署Watson for Cyber Security測試版。
* 全臺第一個採聲紋辨識技術的客服系統今日上線,花旗讓身分驗證時間快3倍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983
臺灣是花旗銀行繼美國之後,第2個導入聲紋辨識技術的市場,領先亞洲各國。花旗銀行表示,採用聲紋辨識技術後,每通電話客服用於確認身分的時間,從原本的45秒縮短至15秒
....劉栢宏表示,採用聲紋辨識的獨特性強,因人體有70多個發聲器官,每個人的發聲習慣、發聲構造、速度及強弱都不同,其聲紋由聲音波長、頻率、強度、節奏等超過130種特徵值組成,安全性上優於指紋辨識(50種特徵值)。此外,由於聲音可遠端辨識,不需要透過任何額外驗證裝置或設備,在便利性上,也優於指紋辨識及虹膜辨識。
◆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過去5年至少遭受50次駭客攻擊,惹來眾議院關切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388
過去5年來,美國中央銀行體系—聯邦儲備系統在中央及地方安全團隊所發現的310個與網路相關的安全事件,其中有117個與惡意程式有關,有55個涉及非法存取,另有33個屬於資訊揭露問題。
文/陳曉莉 | 2016-06-04發表 iThome online
路透社與CNN Money本周引用了美國中央銀行體系—聯邦儲備系統(Federal Reserve System,美聯儲)的文件紀錄,指出從2011到2015年間,該系統至少遭受50次駭客攻擊,因而引來眾議院的關切,要求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提交更詳細的網路安全報告。
美聯儲在路透社報導後公布了多達2300頁的文件,紀錄了過去5年來該系統在中央及地方安全團隊所發現的310個與網路相關的安全事件,其中有117個與惡意程式有關,有55個涉及非法存取,另有33個屬於資訊揭露問題。
不過,該份文件並未披露駭客來源,也未公布駭客是否成功取得了機密資訊或金錢。
聯邦儲備系統為美國的中央銀行體系,功能包括貨幣製造、維持強健的支付系統,並管理及規範銀行產業,內含聯邦儲備委員會、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聯邦儲備銀行、3個諮詢委員會與約3000家的會員銀行,擔任平衡金融產業的重要角色。
在媒體披露該報告後,美國眾議院的科學、太空與科技委員會旋即展開調查,並要求美聯儲針對該文件進一步提出說明。該委員會希望美聯儲可以列出所有網路安全事件的報告、所有已被確認為網路安全事件的詳細敘述,以及處理網路安全問題的政策及解決方式等。
銀行產業的資安問題在孟加拉央行被駭客成功盜轉8100萬美元之後成為熱門話題,駭客入侵了孟加拉央行並取得與環球金融電信協會(SWIFT)往來的憑證,資安專家已確認這並不是一起獨立事件,而是駭客鎖定多家銀行所展開的廣泛攻擊。SWIFT已要求會員銀行加強資安措施,並準備採用雙因子認證來強化交易安全。
※ 相關報導:
* 孟加拉央行盜轉案後近4個月 ,SWIFT終於表態願採用雙因子認證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251
在孟加拉央行資金遭駭客盜轉後,在外界檢視孟加拉央行與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間的金融交易機制缺失下,為強化金融交易安全,SWIFT提出多項安全措施,要求會員銀行提高防護,並表示將採用雙因子認證提升交易安全。
* 孟加拉央行遭盜轉,報導:10美元二手交換器惹的禍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463
* SWIFT警告:孟加拉央行遭駭並非個案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937
環球金融電信協會(SWIFT)表示,已發現了第二起案例,駭客是針對該行所使用的PDF Reader進行攻擊,以攔截該行的通訊訊息。懷疑孟加拉央行遭盜轉並非個案,而是駭客鎖定銀行業的廣泛攻擊行動之一。
* 金融業提高警覺! 新惡意程式GozNym幾天內從北美銀行盜走數百萬美元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339
IBM X-Force指出駭客集團融合了Nymaim與Gozi特色打造了新的木馬程式GozNym,它擁有Nymaim的隱形與持久優點,同時利用Gozi ISFB竊取金融資訊的能力,鎖定22家美國銀行、信用合作社與電子商務平台,以及2家加拿大金融機構,透過操縱網頁程序進行網路銀行詐騙攻擊。
* 美國再傳PoS攻擊,溫蒂漢堡300分店遭殃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906
美國第三大速食連鎖品牌溫蒂漢堡傳出POS遭駭事件,全美已有300家分店的PoS系統遭感染,發卡銀行以發現與溫蒂相關的信用卡詐騙事件
* 手機用戶端安全修補太慢,FCC與FTC要手機/電信商說明白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828
FTC要求蘋果、三星、HTC、LG、微軟等8大手機業者說明如何部署手機、平板電腦與其他行動裝置的安全更新,FCC則要求電信商說明審查及發布行動裝置安全更新的流程。
* 更新實在太慢,報導:Google打算公布Android更新排行榜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222
Google打算公佈Android更新排行榜,讓外界可以比較各家電信商及手機製造商更新速度,以激勵業者加快更新腳步。
* FBI:小心偽裝成USB充電器的盜錄裝置KeySweeper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206
KeySweeper偽裝成USB壁式充電器,實際卻是透過無線網路側錄來自微軟無線鍵盤所傳遞的數據。FBI表示,駭客透過KeySweeper就能蒐集ID、智慧財產、商業秘密、密碼等資訊。
* 美醫療資訊系統爆有後門漏洞 ,外人可竄改病歷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258
傳出問題的是MEDHOST公司的手術期間資訊管理系統(PIMS),廠商預留下一組固定帳號密碼,儘管未對外公開,但該組帳號密碼若被有心人士取得,可竄改手術病人的相關資料,使患者遭受醫療風險。
* 全球網路時間協定出狀況,NTP修補嚴重的DDoS安全漏洞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391
網路時間協定(Network Time Protocol,NTF)專案這次修補了5個安全漏洞,其中有一個屬於高度嚴重漏洞,可能導致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
Java API 侵權官司判決揭曉,Google再度勝訴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228
美國地方法院經過兩周的審理,判決Google在甲骨文指控Android侵權使用Java API官司中勝訴,甲骨文對判決表達不滿,揚言仍將上訴。
文/林妍溱 | 2016-05-27發表 iThome online
在經過2個星期的審理及法庭對峙後,美國地方法院判決Google在甲骨文提出的Java API侵權官司中勝訴。不過甲骨文將持續上訴。
經過三天的結辯後,北加州地方法院昨日判決Google Android對Java API的使用並未違反版權保護法下的「合理使用」原則。由於甲骨文先前將求償金額提高到90億美元,這個結果讓Google躲過了高額的損害賠償。
Google在判決後發出媒體聲明,表示這場勝利屬於所有人。「今天法庭判決Android對Java API的合理使用,是整個Android生態體系、Java開發社群及仰賴開放與免費的程式語言來開發創新消費商品的軟體開發商的勝利。」
甲骨文對此表示不服,指出「我們認為Google經由不法管道複製核心的Java技術,以開發Android,並將之推向行動裝置市場。甲骨文提出告訴是為了遏止Google的不法行為。」該公司也揚言將持續上訴。
這場官司起於2010年Java語言擁有者甲骨文向北加州地方法院控告Google Android使用37項Java API,侵犯其Java版權。2012年Google勝訴,經甲骨文上訴後,2014年美國巡迴上訴法院駁回初審決定。這次輪到Google上訴來到了最高法院,然而遭到拒絕審理而發回地方法院更審。
該公司最後在法院中提出的索賠實際金額不詳,但今年初表示將提高到90億美元。甲骨文相信Google複製了11,500行程式碼,僭用了公眾資產,藉由Java API的不法使用已為Android賺進420億美元。
雙方高層,包括Google創辦人暨Alphabet CEO及甲骨文CEO Safra Catz都在此次判決中出庭作證。
電子前線基金會稍早前指出,Google勝訴有助於立下良好前例,支持未來API相容軟體的開發商合理使用的論調。然而基金會也指出,這場官司耗費大量時間、金錢、律師,以及對開發人員心理添加的風險因子,保護合理使用的代價實在太大。
※ 相關報導:
* Google儲存SRE團隊負責人第一手經驗大公開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366
在Google負責服務維運工作的工程師稱為SRE(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網站可靠性工程師),而其中的儲存SRE團隊,負責維運的是Google雲端平臺中與儲存相關的服務
* Chrome 50穩定版出爐,不再支援Windows XP、Vista與舊版OS X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317
Chrome 50不再支援舊的Windows XP、Vista、OS X等系統,並改善了網站的推播通知功能,允許開發人員預載必要的檔案,加快使用者載入內容的速度。Windows、OS X及Linux用戶皆可透過自動更新機制升級到最新瀏覽器。
* 進一步整合?Android App及Play Store可執行在Chrome OS上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053
Google Play將於六月於M53開發者頻道釋出,可執行於ASUS Chromebook Flip、Acer Chromebook R 11 及最新的Chromebook Pixel等產品上。Google將和合作夥伴在未來幾個月推出支援Google Play Store的新機種。
* Google Play家庭功能7月上線,最多能和6名家人共享付費App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059
根據Google更新的開發人員協議,新協議將支援家庭媒體庫功能,預計7月2日以後購買的付費程式均能適用家庭媒體庫,允許使用者最多與6名家庭成員共享在Goolge Play上所購買的應用程式。
* Android Studio 2.2預覽版釋出,建置速度比2.1版快10倍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039
Android Studio 2.2預覽版強調三大特色:速度、智慧分析功能及平臺支援
◆ 研究:2/3的美國成人透過社交網站看新聞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261
Pew對美國成年人進行調查,平均10位美國成人約有6位透過社交網站閱讀新聞,以Reddit用戶的70%最高,臉書用戶則有66%會在臉書上看新聞,Twitter則是59%。顯示社交網站已成為人們閱讀新聞的重要管道。
文/陳曉莉 | 2016-05-30發表 iThome online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今年1月的調查顯示,有62%的美國人會利用社交網站看新聞,高過2012年的49%。
並不是所有社交網站的用戶都習慣在這些平台上看新聞,不過,Reddit用戶會透過該站看新聞的比例高達70%(如下圖,來源:Pew),臉書(Facebook)用戶會在臉書上看新聞的比例也有66%,Twitter用戶為59%,Tumblr用戶為31%,Instagram用戶有23%會在該站看新聞,YouTube用戶亦有21%。
由於各站的用戶數量不一,若將用戶數納入計算,那麼臉書上的新聞閱讀人口佔全球之冠。
此外,看新聞並不一定是這些人造訪社交網站的主要目,除了Reddit、Twitter與Linkedin的新聞閱讀人口中,有超過一半造訪這些網站的目的是為了看新聞之外,Instagram、臉書及YouTube的新聞人口有一半以上原本是在做其他事時,碰巧看到新聞的。
雖然這些社交網站的新聞人口都會使用其他的新聞來源,像是電視、新聞網站、廣播或報紙等,但有64%只會在單一的社交網站看新聞,只有26%會在兩個社交網站看新聞,會蒐集3個以上社交網站新聞的只佔10%。
※ 相關報導:
* 加快新聞瀏覽速度,Google新聞也採用行動加速網頁設計AMP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423
Google新聞頁最上方會列出AMP跑馬燈,列出當天14則最重要的新聞標題,方便使用者快速瀏覽及點選。使用者還可以滑動標題跑馬燈讀其他新聞。
* 盜版列印終結者? IBM新專利讓印表機能禁止列印未授權內容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961
為杜絕未經授權的盜版列印行為,IBM近期申請一項列表機專利,在列印之前先查詢外部資料庫、比對列印文件、授權清單及使用者權限等方式,避免列印侵權的行為。
避免廠商綁定,Container技術第一個映像檔格式標準OCI出爐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350
OCI近日推出開放容器OCI映像檔標準,確立容器映像檔建立、認證、簽署以及命名的方式
文/王立恒 | 2016-04-19發表 iThome online
由Google、微軟、IBM及VMware等廠商組成的OCI聯盟,致力於統一各家Container技術標準。OCI除推出OCI runtime標準,讓開發者打包、簽署應用程式,並且可以自由選用不同的Container runtime環境外,在近日則更一步延伸,推出開放容器OCI映像檔標準,由Container技術社群訂定規範,確立容器映像檔建立、認證、簽署以及命名的方式。
CoreOS研發團隊總監Jonathan Boulle表示,未來數個月中,開發者可期待透過共享標準,建立、發布軟體Container。因此,無論開發者是使用appc或是Docker映像檔,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對於業界承諾『打包一次,各處運行』(package once,run anywhere),也是前進了一大步。」他說。
OCI在去年6月成立時,起初的目標主要瞄準於建立Container執行環境。然而,此次映像檔標準的推出,Jonathan Boulle認為,訂定了Cotnainer標準的最重要基礎元件,「建立起了分散式(distributable)的容器映像檔」,為容器可攜性的目標奠定了基礎。他表示,開發者也只須一次性地建立、打包容器,便可以在不同的雲端業者平臺或是企業就地部署。
OCI映像檔標準目標是避免Container遭廠商或引擎所綁定
訂定OCI映像檔標準的目的在於,讓開發者自由打包應用程式Container,並使用不同的Container引擎運作。因此,Jonathan Boulle表示,使用者也不會被特定廠商的Container技術所綁定。同時,也可以在rkt、Docker、Kubernetes及Amazon ECS等異質runtime中運作,「Container本身也不需要進行修改。」
Jonathan Boulle也透露,在未來數個月中,如Amazon Container Registry、Google Container Registry、Docker Hub及Quay等Container儲存庫,也都將支援OCI映像檔標準。
許多開源容器廠商對於OCI映像檔標準,也紛紛表示看好。如CoreOS技術長Brandon Philips表示,推出OCI映像檔標準,讓使用者逐步在採用現代化基礎架構中導入Container技術。Rancher首席架構施Darren Shepherd則認為,此標準的釋出,不僅讓工作可以在異質雲環境中進行,也可以跨Container runtime環境執行。
※ 相關報導:
* 臺灣首場DC/OS研討會登場,雲達、工研院也紛紛擁抱Mesosphere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984
Mesosphere技術傳教士Aaron Williams首度來臺介紹DC/OS,雲達也擁抱Mesosphere,利用DC/OS設計資料中心架構,工研院更著眼於網路虛擬化技術,結合DC/OS推NFV解決方案架構
* 新版Firebase來了!Google要為App開發者打造一套萬用雲端後臺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045
新版Firebase整併Google既有的雲端服務與工具,增加了免費的數據分析工具、雲端訊息推播、通知系統、當機報告、遠端配置及動態連結等功能,是繼2014年10月Google收購Firebase後,18個月以來的一次大改版
* Google以自家Chromium OS為基礎,打造新版容器作業系統Container-VM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011
Google緊密整合自家雲端服務與作業系統,推出Google Chromium OS版本的容器作業系統Container-VM,取代了舊版以Debian OS為基礎容器作業系統,而新版Container-VM僅適合用在Google雲端平臺,來執行Docker和容器資源調度服務Kubernetes。
* Google容器引擎新功能,終於可用不同規格VM組成叢集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298
現在叢集內的節點,可以擁有不一樣的組態,以符合企業不同的需求
* CoreOS發布容器分散式儲存開源專案Torus,提供容器叢集持久性儲存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371
CoreOS推出容器分散式儲存系統Torus,專為如Kubernetes的容器和叢集調度平臺設計,提供容器叢集具備持久性儲存的功能,目前已在GitHub釋出Torus原型版。
* 甲骨文以5.32億美元買下Opower,搖身一變全球最大公用事業雲端服務商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708
Opower服務的客戶以公用事業為主,提供客戶交流及能源效益相關雲端服務,已被應用在全球上百個公用事業中,涵蓋電力、瓦斯及水力公司,這項交易促使甲骨文成為全球公用事業最大的雲端服務供應商。
◆ Google揭露首款自製機器學習專用晶片TPU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042
有鑑於Google旗下各項服務廣泛使用機器學習技術,Google打造了自製的機器學習專用晶片TPU,為針對TensorFlow機器學習系統打造的客製化ASIC晶片,已部署於Google資料中心,用於機器學習相關應用。
文/陳曉莉 | 2016-05-19發表 iThome online
Google本周三(5/18)首度對外證實該公司自行打造了名為Tensor Processing Unit(TPU)的客製化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特殊應用IC),且部署於Google內部各種機器學習應用的時間已超過一年。
TPU是Google專為機器學習所設計、也是針對TensorFlow機器學習系統所量身打造的客製化ASIC,早在一年多以前便部署於Google的資料中心,替機器學習應用帶來更好的效能功耗比。
Google分散式硬體工程師Norm Jouppi指出,機器學習是許多Google應用的基礎,從街景服務、Google Inbox智慧回覆到語音搜尋,目前已有超過100個Google團隊使用機器學習技術,然而,好的軟體必須搭配好的硬體,因此Google在多年前便著手展開秘密專案,自行打造適用於機器學習的客製化加速器。
專為機器學習應用設計的TPU對運算準確度有較高的容忍度,代表它每次的操作需要較少的電晶體,因此每秒可執行更多的操作,也能使用更複雜與更強大的機器學習模型,並加速各種模型的應用,以讓使用者快速得到更聰明的答案。
Jouppi說,搭載TPU的機板可安裝在Google資料中心機架的硬碟插槽上,從首個測試晶片到正式部署於資料中心只花了22天。
作為加速機器學習應用的TPU已被部署在RankBrain、Street View及AlphaGo等Google技術中,未來也將造福使用TensorFlow或Cloud Machine Learning的開發人員。Google並未打算對外銷售TPU。
※ 相關報導:
* Nvidia GPU新戰略1:結盟廣達,不只賣顯卡也變身AI伺服器供應商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559
Nvidia未來將以跨入AI專用伺服器市場為目標,更將鎖定進攻中、小型企業AI應用,優先解決企業建立深度學習執行時所需的高門檻
* Nvidia GPU新戰略2:卡位新世代IT架構布局,GPU將全面支援Docker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560
Nvidia讓企業現在也能在GPU架構內開始使用Docker,來部署GPU加速應用,甚至未來還計畫讓DGX-1執行環境也能支援Docker
* 微軟成立新創投資部門,鎖定雲端、安全、機器學習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313s
新部門仍沿用Microsoft Venture的名稱,原來的Microsoft Venture部門則改名為Microsoft Accelerator。有別於先前微軟的投資以較成熟的新創業者為主,新的Microsoft Venture將參與早期技術創新的新創業者。
區塊鏈技術演進史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370
區塊鏈源自比特幣,不過在這之前,已有多項跨領域技術,皆是構成區塊鏈的關鍵技術;而現在的區塊鏈技術與應用,也已經遠超過比特幣區塊鏈
文/辜騰玉 | 2016-04-23發表 iThome online
要追溯區塊鏈(Blockchain)是怎麼來的,不外乎先想到比特幣(Bitcoin),比特幣是第一個採用區塊鏈技術打造出的P2P電子貨幣系統應用,不過比特幣區塊鏈並非一項全新的技術,而是將跨領域過去數十年所累積的技術基礎結合。
比特幣區塊鏈所實現的基於零信任基礎、且真正去中心化的分散式系統,其實解決一個30多年前由Leslie Lamport等人所提出的拜占庭將軍問題。
1982年Leslie Lamport把軍中各地軍隊彼此取得共識、決定是否出兵的過程,延伸至運算領域,設法建立具容錯性的分散式系統,即使部分節點失效仍可確保系統正常運行,可讓多個基於零信任基礎的節點達成共識,並確保資訊傳遞的一致性,而2008年出現的比特幣區塊鏈便解決了此問題。
而比特幣區塊鏈中最關鍵的工作量證明機制,則是採用由Adam Back在1997年所發明Hashcash(雜湊現金),為一種工作量證明演算法(Proof of Work,POW),此演算法仰賴成本函數的不可逆特性,達到容易被驗證,但很難被破解的特性,最早被應用於阻擋垃圾郵件。
在隱私安全方面的技術,可回溯到1982年David Chaum提出注重隱私的密碼學網路支付系統,具有不可追蹤的特性,成為比特幣區塊鏈在隱私安全面上的雛形,之後David Chaum也基於這個理論打造出不可追蹤的密碼學網路支付系統eCash,不過eCash並非去中心化系統。
在區塊鏈中每筆交易,採用橢圓曲線數位簽章演算法(Elliptic Curve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ECDSA),可追溯回1985年Neal Koblitz和Victor Miller分別提出橢圓曲線密碼學(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ECC),首次將橢圓曲線用於密碼學,建立公開金鑰加密的演算法。相較於RSA演算法,採用ECC好處在於可以較短的金鑰,達到相同的安全強度。到了1992年,由Scott Vanstone等人提出ECDSA。
區塊鏈最早源於比特幣,但區塊鏈的應用卻不僅於此。
過去幾年也陸續出現許多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電子貨幣(統稱為Altcoins),不過隨著比特幣持續備受爭議,各國政府與金融機構紛紛表態,直到近1、2年,大家才終於意識到區塊鏈的真實價值,遠超過於電子貨幣系統。
區塊鏈可結合認許制,以滿足金融監管需求
若要將比特幣與區塊鏈技術分開來看,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由於比特幣為虛擬貨幣應用,因此面臨各國法規的限制,但區塊鏈現在已經可結合認許制或其他方式來管控節點,決定讓哪些節點參與交易驗證及存取所有的資料,並提供治理架構(Governance Structure)及商業邏輯(Business Logic)兩大關鍵特性。
目前區塊鏈可分為非實名制和實名制兩種,前者如比特幣區塊鏈,後者如臺大的GCoin區塊鏈。現在的區塊鏈已經可結合認許制 (Permissioned),來配合金融監管所需的反洗錢 (AML) 與身份驗證 (KYC) 規範。
而銀行和金融機構想採用的都是實名制的區塊鏈。
區塊鏈演進4階段
區塊鏈技術隨著比特幣出現後,經歷了幾個不同的階段,常見的分法將比特幣視為Blockchain 1.0,為數位貨幣(Currency)應用,Blockchain 2.0開始出現如智慧資產(Smart Assets)、智慧契約(Smart Contracts)等貨幣以外的應用,Blockchain3.0則是指更複雜的智慧契約,將區塊鏈用於政府、醫療、科學、文化與藝術等領域。
區塊鏈新創DTCO執行長李亞鑫基於現有的分法進行補充,他認為,Blockchain 2.0以彩色幣(Colored Coin)為代表,在區塊鏈上運行Open Assets Protocal,可傳遞貨幣以外的數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
而從Blockchain 2.0之後,可再分出一類屬於Blockchain 2.5的應用,包括代幣(貨幣橋)應用、分散式帳本(Distributed Ledgers)、資料層區塊鏈(Data Layers Blockchain)、結合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t),以及無交易所的國際匯款網路,以Ripple為代表,資料層、分散式儲存則以Factom、MaidSafe為代表,Blockchain3.0則以Ethereum為代表。
他表示,Blockchain2.5跟Blockchain3.0最大的不同在於,3.0較強調是更複雜的智慧契約,以2.5則強調代幣(貨幣橋)應用,如可用於金融領域聯盟制區塊鏈,如運行1:1的美元、日圓、歐元等法幣數位化。
由於區塊鏈協議幾乎都是開源的,因此要取得區塊鏈協議的原始碼不是問題,重點是要找到好的區塊鏈服務供應商,協助導入現有的系統。而銀行或金融機構得對區塊鏈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知道該如何選擇,並應用於適合的業務情境。
去年金融科技(Fintech)才剛吹進臺灣,沒想到才過幾個月,一股更強勁的區塊鏈技術也開始在臺引爆,全球金融產業可說是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決心,也讓區塊鏈迅速成為各界切入金融科技的關鍵領域。
儘管現在就像是區塊鏈的戰國時代,不過,以臺灣來看,銀行或金融機構要從理解並接受區塊鏈,到找出一套大家都認可的區塊鏈,且真正應用於交易上,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這次臺灣只比國外晚了半年,引爆點可從臺大釋出一套自行開發的開源區塊鏈協議GCoin,並宣布將成立金融科技暨區塊鏈中心說起,短短一周的時間,便引發各界高度關注,接著研討會不斷,不過,由於區塊鏈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大家都知道它擁有許多特性跟好處,但卻遲遲處於觀望階段,就連臺灣做區塊鏈的新創業者,也非常稀少。銀行業目前也還卡在門口,除了少數金控開始分享這個議題之外,多數金融業者仍處於試圖理解技術面的階段。
※ 全文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區塊鏈
http://www.ithome.com.tw/article/105368
不只是金融科技的新關鍵,更是重構世界的資訊新架構。
* 臺大資工系副教授廖世偉:區塊鏈技術應無償開放,不能遭壟斷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372
....在臺灣一手推動區塊鏈技術研發的臺大資工系副教授廖世偉,曾因對Android平臺的開發貢獻而獲Google創始人獎,他離開Google後回臺率領學生投入區塊鏈技術研發,隨後其學生組成DiQi團隊並將研發成果貢獻給臺大金融科技暨區塊鏈中心,成為臺灣第一套自行開發的區塊鏈協議GCoin。目前GCoin已經開源在GitHub上,並開放API供任何人使用。
廖世偉表示,臺灣現在也正要跟上這股區塊鏈掀起的浪潮,他希望能將區塊鏈技術打造成像Android這樣的底層技術平臺,讓大家在上面提供各種區塊鏈的創新應用與服務,並確保底層程式碼免費、開源。
* 區塊鏈運作原理大剖析:5大關鍵技術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374
比特幣區塊鏈的關鍵核心技術,包括用Hashcash演算法來進行工作量證明,且交易過程採用橢圓曲線數位簽章演算法來確保交易安全,並在每筆交易與每個區塊中使用多次Hash函數以及Merkle Tree,同時也使用時間戳來確保區塊序列
* 直擊臺灣第一次區塊鏈公聽會:產官學資訊大彙整,提3大觀點4訴求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580
金管會將區塊鏈視為國內第五次資訊科技的重大發展,央行表示積極投入研究,國內專家認為,區塊鏈為金融產業的新基礎建設,應抱持新觀念、建立新環境,甚至超前部署,並堅守區塊鏈本質:開放、互聯互通、共享共治,而業者則希望政府找出相關應用模式的對應部會、避免金融創新受限,考慮創造可流通的電子貨幣來真正解決區塊鏈中的金流問題,並思考各區塊鏈之間的互通機制與監管機關問題
* 金融科技白皮書出爐,主打11策略推FinTech,不只普及電子支付,還要建立F-ISAC與推區塊鏈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949
新舊政府即將交接,金管會釋出的《金融科技發展策略白皮書》上百頁內容包含4大面向、8大主軸以及11項施政策略,也總結多項金融科技政策,作為新政府未來推動金融科技的政策指引。臺灣的金融科技轉型之路,在白皮書釋出後將更加具體。
報導:日本小學自2020年起將增設程式設計科目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150
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充斥使得現代小孩從小就熟悉3C產品,日本家長亦認為程式設計將來會像英語一樣成為必備的能力。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規畫將程式設計納入義務教育,2020年進入小學課程,2021年進入中學,2022年成為高校必修課程。
文/陳曉莉 | 2016-05-24發表 iThome online
日本讀賣新聞(Yomiuri Shimbun)於上周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正準備把電腦程式設計納入義務教育課程,於2020年進入小學、2021年進入中學,在2022年成為高等學校的必修課程。
其實這兩年已傳出日本的家長對補習班的程式教學課程趨之若鶩,充斥著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現代環境讓小孩熟悉3C,也讓家長認為學習程式設計應對小孩的未來大有幫助。其中有一名家長指出,未來的程式設計能力就像現在必備的英文能力一樣,都應讓小孩提早習慣。
根據報導,像是武雄、古賀等城市的小學已經開始透過企業及志工準備開設電腦程式設計課程。在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規畫下,未來日本中小學將把電腦程式設計列為義務教育課程,也會要求高等學校將程式設計從選修改為必修。
著手推廣電腦科學教育的並不只日本政府。以色列在2000年就將程式設計列為高等學校的必修科目,英國自2014年即開始教育5歲以上的孩童寫程式,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今年提出3年40億美元的「Computer Science for All」專案,讓所有從幼稚園到高中的美國學生都能學習電腦科學,以促進美國經濟發展及縮小社會落差。
※ 相關報導:
* 哈佛大學研發程式設計教導機器人Root,讓5歲小孩也會寫程式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412
哈佛大學Wyss生物工程研究院研發一款程式設計機器人Root,專門教導孩童程式設計,使用者可以透過iPad平板介面Square來編寫操控Root機器人的程式碼,另外,Square也提供各種等級的學者不同的程式編寫環境。
* 未來電腦翻譯將更貼近自然語言,利物浦大學研究人員教會電腦更精確地用字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800
英國利物浦大學(University of Liverpool)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套演算法,用來協助教導電腦處理和理解人類語言,利物浦大學電腦科學家Danushka Bollegala表示,學習正確的單詞表達是教導電腦學習語言的第一步。另外,利物浦大學也在今年的人工智慧發展協會(AAAI)大會上發表這項研究結果。
* TensorFlow加持讓電腦更懂英文,Google開源AI自然語言理解技術SyntaxNet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908
Google用機器學習演算法TensorFlow開發出這個語言分析技術,能分析語言結構,並解釋在特定句子中每個字的功能角色,精準度高達94%
* Google推出藝術創作AI專案Magenta,Alpha版程式碼已釋出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351
Google釋出開源專案Magenta,採用機器學習演算法TensorFlow,來進行藝術和音樂創作,目前Google已在GitHub上釋出Magenta Alpha版程式碼,並表示,當Magenta有一套穩定的工具和模型時,將開始邀請外部貢獻者加入Magenta專案。
◆ 宇宙起源的秘密在這裡,CERN開放300TB大強子數據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796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宣布公開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LHC)運作所產生的300TB的原始數據,資料有一部分來自於對撞型粒子加速器計畫中的緊湊μ子線圈(Compact Muon Solenoid,CMS)偵測器,其中包括暗物質(Dark Matter)實驗、Higgs-Boson粒子與約250兆顆粒子的對撞資料,以協助物理科學家研究宇宙的發展。
文/胡瑋佳 | 2016-05-09發表 iThome online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宣布公開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LHC)運作所產生的300TB的原始數據。
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開放的資料中,有一部分來自於對撞型粒子加速器計畫中的緊湊μ子線圈(Compact Muon Solenoid,CMS)偵測器,其中包括暗物質(Dark Matter)實驗、Higgs-Boson粒子與約250兆顆粒子的對撞資料,以協助科學家研究宇宙的發展。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提供的開放資料接口已經開放,且科學家可以利用這些資料作為物理研究之用。CMS物理學家Salvatore Rappoccio表示,身為科學家,我們必須非常妥善地運用資料開放基金,且必須確保這些開放出來的資料確實對於科學研究有正面幫助。在核子研究方面,仍有很長一段艱困的路要走,而近日開放出的原始數據,對於科學研究有長足的幫助。
而大型強子對撞機所運作所產生的原始數據,不光可提供科學研究,也可提供學校老師進行物理粒子教學之用。
大型強子對撞機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對撞型粒子加速器,2008年9月10日開始運轉,而大型強子對撞機為大型的國際合作計畫,涵蓋全世界85國大學與研究單位,包含8,000位物理學家,經費來源為歐洲核子研究組織會員,與參與實驗的研究機構,以做為國際高能物理學研究之用。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開放資料網址如下
http://opendata.cern.ch/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IBM將以社群網格運算協助找出茲卡病毒的解藥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105
IBM與巴西學界的OpenZika合作,透過世界社群網格運算WCG技術,開放全球的電腦與手機用戶可以貢獻閒置運算資源,協助OpenZika早日找出茲卡病毒的治療方法。
科學家發明新的可延展晶片,能像刺青般依附在皮膚上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296
新的可延展晶片寬度只有0.025毫米,可部署於皮膚上,看起來就像是暫時的刺青,讓醫護人員能自遠端無線監控病患身體狀態,病患身上也不必再穿載各種纜線,大幅提昇舒適度。
文/陳曉莉 | 2016-05-31發表 iThome online
由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工程教授馬振強所主導的一項有關可延展晶片的研究最近登上了知名的德國《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將細微的晶片以刺青的方式依附在皮膚上,就能讓醫護人員遠端偵測病患的身體狀況,免去纜線纏身之苦,並可望在未來的5G時代展現更多的穿戴式電子應用。
此一穿戴式電子專案整合了馬教授團隊在高頻與柔性電子上的研究成果,它的表面像是蛇紋,由兩層的金屬區塊組合而成,內部靈感來自電話的雙絞線,交織著兩條非常細小的功率傳輸線,這些金屬區塊得以讓傳輸線伸展而不影響效能,也有助於抵擋外部干擾,並能消除電流損耗。
目前坊間的可延展傳輸線的寬度最多可到0.64毫米,但此一研究創造了只有0.025毫米的可延展晶片,因此非常適用於依附在表皮上的各種電子系統。此一延展晶片運用的無線頻段介於0.3GHz到300GHz,落在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所使用的頻段範圍內。
部署在皮膚上的可延展性晶片看起來就像是暫時性的刺青,並允許醫護人員自遠端以無線網路監控病患的狀態,病患身上不必再穿載各種纜線,可大幅提昇舒適度。
除了生物醫藥上的應用之外,馬振強也期望穿戴式電子將成為一個可吸引大量新應用與能力的平台。
※ 相關報導:
* 日本研究人員研發智慧電子皮膚系統,監測血液含氧量並化身螢幕顯示器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358
日本東京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研究團隊研發一款電子皮膚,厚度僅3微米,比人類的表皮層還薄,這款電子皮膚採用3色聚合LED,以及有機光電探測器,可用來偵測血液含氧濃度,並以7段LED顯示單位數數字或字母,還有顏色指標來顯示身體健康狀況。
* 新人機互動技術SkinTrack,皮膚就是你的觸控螢幕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770
SkinTrack可透過使用者手指上戴的指環或是戴在手腕上感應手環,偵測手指觸碰到皮膚時位置及動向,以追蹤手指的至膚上的移動,控制與程式的互動。使用者可在手臂上玩「憤怒鳥」(Angry Bird,如下圖)或是打電話,觸控準確率已高達99%。
◆ 微軟利用合成DNA研發新資料儲存技術,提升儲存壽命與資料密度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5667
微軟向生技新創公司Twist Bioscience購買大量合成DNA,用來研發新的資料儲存技術,研究人員利用DNA的合成、操作與排序的技術,將分子級資料儲存至DNA分子中,而合成DNA資料儲存方式也突破傳統儲存有限壽命與低資料密度的限制。
文/戴廷芳 | 2016-04-29發表 iThome online
生技新創公司Twist Bioscience日前宣布,微軟已經同意向Twist Bioscience購買1千萬個寡核苷酸長度的合成DNA,用來儲存數位資料。
Twist Bioscience執行長Emily Leproust表示,現在大多數的資料都儲存在有保存期限的媒介裡,且需要定期重新編碼,而DNA是一種有前途的儲存媒介,具有數千年的保存期限,並提供了一個永久的儲存格式,也可被讀取,以降低儲存成本。
現今數位資料的產量已經遠超過可用的儲存量,根據微軟調查,資料儲存的需求呈現指數成長,到了2017年,需要儲存的資料量將達到16ZB,但是現有的儲存媒介容量並沒有跟上資料量的成長。
微軟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有一個DNA儲存(DNA Storage)計畫,與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利用DNA作為高密度、耐用且易於操作的儲存媒介,這項計畫能夠儲存分子級資料至DNA分子中,研究人員利用生物科技技術,透過DNA的合成、操作和排序來研發新的檔案儲存方式。
微軟合作夥伴架構師Doug Carmean表示,隨著數位資料持續以指數成長,我們需要一個可以長期且安全儲存資料的新方式,而微軟與Twist Bioscience共同進行的最初測試階段顯示,目前可以從合成DNA中編碼與復原100%的數位資料。不過,合成DNA的儲存媒介要商品化還需要幾年的時間。
根據Twist Bioscience,使用DNA作為檔案儲存媒介可以避免2個傳統數位儲存的限制,分別是有限的壽命和低資料密度。而Twist Bioscience也引用了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的資料,在不變質的情況下,DNA資料儲存可保持長達2千年。此外,1克的DNA可以儲存將近1兆GB(近1ZB)的數位資料。
※ 相關報導:
* 三星量產10元硬幣大小的512GB NVMe SSD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310
三星開始量產單一BGA封裝的NVMe PCIe SSD,大小只有20mm x 16mm x1.5mm,約為2.5吋SSD的百分之一,M.2 SSD的五分之一,提供128GB、256GB、512GB三種容量,開始對全球客戶供貨。
◆ 10億像素的Google Gigapixel藝術相機具備雷射與聲納定焦功能,捕捉畫作的筆觸細節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014
Google線上虛擬博物館使用藝術相機來製作藝術畫作10億級像素(Gigapixel)的數位影像,藝術相機由機器人系統自動操作,且具備雷射與聲納功能,以確保精準定焦。另外,Google也提供全球博物館免費借用這臺藝術相機。
文/戴廷芳 | 2016-05-18發表 iThome online
Google線上虛擬博物館(Culture institute)於本周二(5/17)揭露一項新專案,讓網路使用者可以在線上觀賞畫作的細節和筆觸,Google使用訂製的藝術相機(Art Camera),與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合作,將畫作製成10億級像素(Gigapixel)的數位影像。
根據Google,10億級像素的影像由超過10億畫素(Pixel)所組成,要打造Gigapixel影像得面臨複雜的技術挑戰,包括製作時間、高度專業技術、昂貴的設備,且全球只有少數的專業人士能夠勝任這份工作,而藝術相機是一種機器人相機,比起過往製作超高畫素影像的技術來得更快且容易。
藝術相機經由機器人系統自動操作,且為了確保焦距正確地定焦在每一個筆觸上,藝術相機還配備雷射和聲納功能,利用高頻率的聲音來測量相機與畫作間的距離,一旦相機捕捉到細節,就會拍攝成千上百個畫作的特寫,接著利用這些大量的特寫影像拼接成一幅完整的數位畫作。
另外,大多數的畫作因為歷史悠久,對於光線和濕度都很敏感,無法時常在世界各地展出,Google也免費出借藝術相機給全球各地的博物館,來製作畫作的數位典藏。
而線上虛擬博物館成立的頭5年已經分享了近2百張Gigapixel影像,現在Google利用藝術相機又製作了1千張超高解析度的數位畫作,並已在線上虛擬博物館分享這些畫作,包含了畢卡索、梵谷、莫內的知名畫家的作品。
※ 相關報導:
* Google I/O:新一代VR平台Daydream亮相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037
Dreamdream包含三大元素,分別為Android N智慧型手機、頭戴式裝置、無線遙控器及App。現已有三星、HTC、LG、小米等8家手機業者將推出支援Dreamdream的產品。
* Facebook收購VR音效業者Two Big Ears,免費釋出技術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177
Two Big Years專門研發電影及遊戲中的3D空間音效技術,併入臉書後,Two Big Ears的VR及360音效技術3Dception將整合於Facebook360 Spatial Workstation套件中免費提供開發人員下載。
* 微軟首次在台展示HoloLens,開放Holographic平台與合作夥伴打造混合實境願景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320
為了讓不同的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等裝置可以互動協作,微軟宣佈開放Windows Holographic平台,邀請合作夥伴加入,一起打造能夠彼此互動交流的混合實境裝置及應用。
* 魔鏡來了,微軟用Raspberry Pi 3打造的魔鏡計畫釋出程式碼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383
微軟進一步揭露開源專案Magic Mirror的技術架構,魔鏡是一面智慧鏡,可以同時顯示使用者鏡像與個人、天氣、股價等資訊,以搭載物聯網作業系統Windows 10 IoT Core的Raspberry Pi 3為基礎,前端使用CSS、HTML和JavaScript,後端則採用Node.js和MongoDB。微軟已在GitHub上釋出魔鏡程式碼與相關文件。
* Google將與IMAX、小蟻聯手打造下一代Jump全景相機
http://www.ithome.com.tw/news/106057
為加速VR內容發展,Google宣佈將和IMAX與小蟻聯手打造下一代全景相機Jump,為去年Google與GoPro合作Odyssey後最新全景相機計畫。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