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2

人體奧妙巡迴展 4/23開展

◆ 人體奧妙巡迴展 4/23開展

中央社 2011.04.21

科學教育館今天表示,2004年造成全民轟動的「人體奧妙巡迴展 (BODYWORLDS)」,將在23日再度登台,提供台灣民眾嶄新的感官體驗及生命教育。

科教館今天舉辦「全新人體奧妙—生命循環展特展」開展記者會,科教館長朱楠賢出席。

朱楠賢表示,此次來台灣的主題展覽為「全新人體奧妙生命循環展」,針對人類的生命週期,自人類生命的起源精子與卵細胞的 (受精)開始,胚胎的發育乃至成熟到衰退間的生、老、病、死生命必經歷程。

朱楠賢說,希望能讓民眾更深入的了解人體的構造,同時也激發參觀者思考如何能擁有健康的身體以作為長壽養生之道。

科教館表示,生命循環展將展示超過200件的合法展品,包括經過塑化處理的器官組織、人體切片與完整大體。此塑化科技處理是由德國馮.哈根斯博士 (Dr.Gunther von Hagens )基於醫學研究用途,所研發出屍體防腐與保存的創新技術。

馮.哈根斯表示,參觀者將會對現場展示的人體之美震撼不已,展覽至今已在全球掀起一陣旋風,目前已有超過3200萬人次參觀,同時更是唯一合法原創,所有的標本,都是經過人體捐贈計畫的合法捐贈,期待能帶給台灣的朋友最新的「全新人體奧妙」體驗。

科教館說,展覽的目的是讓社會大眾瞭解自身的身體構造及各器官的不同功能性,也認識身體的自然狀態及內部構造之美。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歐洲驚爆麻疹疫情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1.04.22

歐洲面臨10年來最嚴重的麻疹疫情,今年1至2月麻疹個案超過4000例,其中又以法國最嚴重。疾病管制局上午強烈建議,國人如計畫至歐洲旅遊洽商,務必前往醫療院所接種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等三合一(MMR)疫苗。

今年病例已6500多例

今年截至4月22日,台灣各醫院共通報19例麻疹確定病例,其中兩例為境外移入,其中一例就是在法國遭感染,另一例為瑞士籍人士,發病前曾至印度及香港旅遊。

今年以來,歐洲多國爆發麻疹疫情。截至4月18日已有33個歐洲國家通報麻疹病例6500多例,法國4937例,已與2010年全年感染人數差不多。

世衛組織建議,準備赴歐洲的旅客,如不清楚自身對麻疹的免疫情況,最好酌情接種疫苗。兒童行前應接種兩劑疫苗,少年和成年人至少一劑。

疾管局上午公布相關疫情資料,包括27個歐盟會員國及克羅埃西亞、冰島、挪威、瑞士、土耳其等國家,迄今累積超過3萬名麻疹病例,是前五年平均報告數的五倍以上。丹麥、德國、義大利、羅馬尼亞、俄羅斯、比利時等國的麻疹疫情,都是境外移入,感染源頭都是法國,入境後再傳染他人。

主要藉由空氣與飛沫傳染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指出,麻疹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藉由空氣與飛沫傳染,容易在不具免疫力的族群間快速傳播,但可透過接種疫苗有效預防。

我國麻疹疫苗預防接種屬於常規疫苗,時程為出生後12個月及國小一年級時,各接種一劑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接種完成率達95%以上。未接種的嬰幼兒、少數未按時施打疫苗者,或未曾感染者,都屬於是高危險群。民眾如出現發燒、鼻炎、結膜炎、紅疹等症狀,就應迅速就醫。

易引發腦炎 不可等閒視之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黃立民指出,別以為麻疹是小病,其實患者有千分之一機率會引發腦炎,是所有病毒裡面感染腦炎比率最高者。且麻疹也容易併發肝炎、肺炎、中耳炎,不可等閒視之。

黃立民指出,目前幾乎沒有單一麻疹的疫苗,都是MMR三合一疫苗,屬於老疫苗,價格便宜,一劑僅約幾百元,近期赴歐洲旅遊的民眾應至醫療院所接種MMR疫苗。



◆ 美國禁菸風行 10年後可望無菸害

【Upaper╱中央社】2011.04.23

美國政府昨天表示,美國國內約一半酒吧、餐廳、或工作場所已禁止吸菸,類似的禁菸政策在2020年以前,可望擴及全國。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在「死亡率與發病率週報」指出,過去10年來,已有25個州通過室內禁菸法案。

但仍有7州沒有跟進,包括印第安納州、肯塔基州、密西西比州、南卡羅來納州、德州、西維吉尼亞州以及懷俄明州。

儘管各州限制不一,但CDC預測,倘若美國維持這個禁菸速度,10年內可能成為近乎無菸害的國家。

CDC資料指出,美國東北的德拉瓦州率先制定室內禁菸法案,紐約隨即在2003年效法。



◆ 叫我第一名 英國少女喜好狂飲

中央社 2011.04.22

研究報告指出,英國少女狂飲無度的情況,甚於任何西方國家。半數15歲少女至少曾喝醉2次,幾乎是其他已開發國家的2倍。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英國官員認為,這個結果是對工黨政府鬆弛飲酒法律的控訴,因為這種政策助長了偏激的女性主義文化。

智庫Demos所提出的研究報告說,這又與少女懷孕充斥以及霸凌事件增加有關。

民調機構YouGov研究發現,全英有1/4以上的16至17歲少女表示,她們喝酒是為了找樂子。

英國13歲少女有1/3至少曾喝醉過2次,多過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其他任何會員國;而該組織包羅了歐洲和北美國家。

至於15歲少女至少曾醉過2次的比率為50%,幾乎是經合組織平均比率29%的2倍;同齡少男此一比率為44%。

過去10年來,16─24歲英國女孩狂飲的比率由17%大幅增加到27%;而狂飲的定義是,每次飲酒至少喝下6杯。

英國青少年自稱喝酒是為了有「好結果」的比例,超出其他所有歐洲國家;而所謂好結果就是「感覺放鬆」和「忘掉煩惱」。

這些少女有1/9表示,她們酒後會在不戴保險套的情況下,與人發生性關係;還有11%表示,會在性行為後感到後悔。

11─21歲女孩有1/3喝到嘔吐或失控,Demos的報告說,這也許可以解釋,英國少女懷孕比例何以會是全球第4高。



◆ 摸兔子沒洗手 易染黴菌掉髮

【聯合報╱記者洪敬浤/台中報導】2011.04.22

兔年不少人養兔子,醫師發現,許多人摸兔子沒洗手,染上兔子身上的黴菌,有人手臂、身體長癬,還有人頭皮感染,甚至化膿、掉頭髮,嚴重者無法再長出頭髮。

長耳朵、肥嘟嘟的兔子很受歡迎,但台中榮總皮膚科主任沈瑞隆發現,兔子照顧不周,皮毛很容易長黴菌,飼主摸完兔子沒洗手,甚至抱在懷裡,就容易接觸傳染。

一名10歲女童養兔子,放學回家後就把兔子抱在懷裡,用手撫摸兔毛,彷彿是小兔子媽媽。最近女童頭皮長出膿,掉頭髮,母親帶她就診。沈瑞隆發現女童遭黴菌感染,進一步詢問有養兔子,從兔子身上拔毛化驗,才發現兔子罹患皮癬菌,傳染給女童。

全國動物醫院兔科醫師張俊毅說,今年兔子熱門,尤其長毛兔、垂耳兔與安哥拉兔都很受歡迎,但兔子飼養不當,很容易感染黴菌,主要在前肢、耳朵、眼睛與嘴巴四周,症狀為掉毛、皮屑量增加。

張俊毅說,有些飼主送兔子就醫後,想起自己手臂、頭皮或身體,最近常有搔癢、甚至長紅色斑塊疹子等,才發現被愛兔傳染黴菌。他常提醒飼主,兔子身上的黴菌人畜共通,摸完兔子要洗手,不要去摸頭髮或身體,免得被傳染。

他強調,兔子生活在野外,有陽光照射,環境通風,比較不會長黴菌,但人為飼養的兔子常窩在室內,建議保持環境乾燥,木屑、乾草或毛巾等墊料要常更換,多帶兔子去曬太陽,今年以來兔子感染黴菌數量比去年冬天多兩倍,飼主要多注意,避免遭感染。

fsj 提到...

阿茲海默症疫苗 後年問世

尹德瀚/綜合報導 2011-04-24 中國時報

一種用以治療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和其他失智症的新藥物「bapineuzumab」已經進入第三階段(最後階段)臨床試驗,可望在兩年內問世,這種新藥業經證實可以停止甚至逆轉失智症對腦部造成的損害,雖無徹底治癒的效果,但已被視為研究老人失智症的最重大突破。

bapineuzumab算是一種疫苗,由美國輝瑞、嬌生集團和愛爾蘭Elan公司等大藥廠共同研發,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甚或逆轉「類澱粉蛋白」(amyloid)在腦部沈積。目前這種新藥已在全球針對一萬多名病人進行最後階段臨床試驗,而早期試驗顯示,該藥可減少類澱粉蛋白沈積塊的數量約達二五%。

類澱粉蛋白是一種有毒蛋白,會在腦部形成沈積塊,一旦沈積塊愈長愈大,便會阻擋腦細胞互相溝通,從而影響人的記憶、情緒和行為。

現行藥物可以延遲失智症的進程,但不能減少類澱粉蛋白,因此藥效很快失效。

bapineuzumab含有一種抗體,可以鎖定類澱粉蛋白並設法將其排出體外,因此可能大幅延緩失智症的進展。但bapineuzumab只是本身含有抗體,並不能促使人體免疫系統自行製造抗體,因此病患每個月就須注射一次,每年治療費用需數千美元,且須終生施打。

然而,若干專家認為,類澱粉蛋白不見得就是導致阿茲海默症的元凶。有早期試驗顯示,bapineuzumab並非對所有人有效,特別是對帶有容易罹患失智症基因的人幾乎毫無作用。

研究失智症的英國專家瑞德利(Simon Ridley)說,如果進一步試驗顯示這種疫苗不但能清除腦部類澱粉蛋白沈積塊,且能預防失智症,那的確是重大突破。但他也提醒說,高劑量bapineuzumab會造成副作用,導致某些病人罹患血管性腦水腫。



◆ 免疫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123療法減緩惡化

李盛雯/台北報導 2011-04-22 中國時報

國內約有10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簡稱RA)患者,多在發病2年內,關節就已發生損壞,病友失業或工作能力降低之比率比一般人高。研究發現,中重度患者及早併用生物製劑治療,有很大機會可恢復健康並重返職場,但因健保給付條件嚴格,約只有5%病友能申請通過,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嘉哲為病友請命,盼健保放寬給付標準、佳惠病友。

蔡嘉哲說明,一項名為COMET的大型臨床試驗證實,中重度RA患者,及早使用生物製劑併用MTX藥物治療,可防止關節骨骼繼續損壞,且與單獨使用傳統療法相較,前者完全緩解率高於後者達64%。

林口長庚醫院免疫風濕科羅淑芬教授表示,生物製劑價格較高,目前健保給付很嚴,接受一線生物製劑治療的健保申請條件為:DAS28(28處關節疾病活動度積分)必須大於5.1,或接受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治療失敗才能提出申請,其他患者需自費,經濟能力較差的患者只能忍受傳統藥物副作用,甚至束手無策任病情逐漸惡化。

美國風濕病醫學會建議,當RA處於中度疾病活動度即應考慮納入生物製劑治療。日本、美國、法國、瑞典、義大利與西班牙亦將中度疾病活動度(DAS 28>3.2)納入生物製劑給付範圍,這些國家RA患者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的比例約10%至40%,比台灣高出許多。

過去RA缺乏明確的治療目標,多數患者容易自認治療完成而錯過治療時機,導致關節變形、失能甚至失去行動力。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根據歐美最新治療觀念,將「達標治療(Treat-to-target)」首次應用於RA,制定「1.2.3守則」。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賴寧生指出,「1」是1個月回診一次,「2」是2個治療目標:使疾病達到緩解及使生活品質最佳化,「3」是若3個月後未達目標,需進一步討論是否調整用藥。生物製劑的出現使達標治療變得可行,目前衛生署核准的生物製劑有抗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與B細胞標靶治療。

fsj 提到...

免除瘧疾死亡威脅 聯合國訂2015

【台灣醒報╱記者蔡沛琪╱台北報導】2011.04.26

全球每年有超過5億人感染瘧疾,聯合國在昨天的世界瘧疾日表示,對抗瘧疾的國際行動已成功拯救數十萬條生命,希望在2015年能讓民眾免除死於瘧疾。瘧疾肆虐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受害者多是當地的嬰幼兒。

聯合國表示,全球每年死於瘧疾的人數從2008年的100萬人,下降到現在約為78萬人,秘書長潘基文呼籲,各國政府應及時對疑似感染瘧疾者進行檢查,並加強對瘧疾患者的治療。

全球有近半數人口暴露在感染瘧疾的風險,尤其是生活在開發中國家的民眾,每年有5億人感染瘧疾,瘧疾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最猖獗,但在亞洲、拉丁美洲、中東、部分東歐地區也能看到其蹤跡。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7年宣布將4月25日訂為世界瘧疾日,希望藉此凸顯全球透過即時有效的預防治療措施,控制瘧疾的努力。

美國從2005年起發起對抗瘧疾的行動,以減少瘧疾的傳播和死亡,目標是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7成人口的瘧疾和死亡率減半。行動使用有效的方法對抗瘧疾,像是使用經殺蟲劑處理的蚊帳、室內噴灑殺蟲劑、懷孕婦女接受週期性預防治療、青蒿素混合療法等。



◆ 昏迷15天奇蹟醒 要看夜市人生

民視 2011/04/26

台中市一名國一女生,2個月前意外溺水,送醫已無生命跡象,經醫療團隊採用「葉克膜合併低溫療法」治療,少女昏迷,瀕臨死亡15天後奇蹟甦醒,且腦部完全沒受損,她醒來第一句話竟然說:「我要看夜市人生」,讓家屬是驚喜萬分!

抱著女兒,陳爸爸對醫療團隊,有無限的感激,今年2月,陳小妹妹和表妹坐外公的鐵牛車去田裡玩,鐵牛車不慎翻落大排,陳小妹妹腳被車子壓住,溺水超過10分鐘,消防隊趕來的時候,已經沒有呼吸心跳,但還是盡力搶救。

陳小妹妹被輾轉送到台中榮總醫院急救,當時她肺部嚴重積水,經搶救之後雖然恢復呼吸心跳,但已經量不到體溫,醫師採用俗稱葉克膜的體外心肺循環機,合併低溫療法,全力搶救。

在加護病房躺了15天,陳小妹妹醒來的第一件事,竟然是要看電視,電視台知道陳小妹妹很喜歡看夜市人生,特地把2月27日到3月16日,她在昏迷期間所漏看總共13集的連續劇,拷貝成DVD送給她。

陳小妹妹甦醒之後,醫師幫她做斷層掃描,發現她的腦部沒有受損,經檢查,除了肺部還有一點發炎以及左腿被鐵牛車壓傷,需要復健之外,其他已經沒什麼大礙,陳爸爸說:這一切彷彿在演電影。

醫師說,多虧第一時間救難人員的心肺復甦術搶救,加上葉克膜和低溫療法等新的醫療器材和技術,才能把陳小妹妹從鬼門關前救回來,這也是國內兒童,溺水超過十分鐘,還能成功救回的首例!(民視新聞 李坤錫 連澤仁 龐志龍 台中 彰化報導)



◆ 勞安修法 所有受雇者皆適用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2011.04.26

後天是國際工殤日,為減少勞工職災,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法」修正案趕工出爐,更名為「職業安全衛生法」,適用對象由目前「指定制」擴大為「一體適用」,將所有工作者納入職安法保障對象,納入保障人數增加近400萬人,包括夜店、民宿、老師等行業都納入適用,必須接受勞安檢查;另雇主若未提供勞工安全設施致發生重大職災,除了有刑法「業務過失」責任外,並新增公布事業及負責人名單。

新增適用人數約400萬人

勞委會表示,修法後新增適用職安法對象從670萬人增加到1067萬人,其中包括各行業受僱勞工約286萬人 (含加勞保及未加勞保者);「自營作業者」 (即在職業工會加保者)133 萬人;私立學校老師、教職員等33萬人;志工10萬人及學員 (即在職場學習未領薪水者)7 萬多人,由於其中有重複計算,因此新增適用人數約400萬人。

不當職災 公布雇主事業名稱

勞安法本次修正重點,除將現行僅適用「受僱勞工」擴大至「所有工作者」外,並增訂機械、設備及有害化學品的源頭安全管制機制,以及勞工健康檢查結果通報與分級健康管理等制度,完備職業病預防體系;此外,對於發生重大職業災害或違規情節嚴重者,亦明定得公布事業單位名稱及負責人姓名。

民國63年實施的「勞工安全衛生法」,適用對象採「指定制」,勞委會逐年將高風險行業的受僱勞工納入適用,至今適用行業人數約670萬人。此次修法改採「一體適用、例外排除」,將所有工作者納入職安法適用對象,未來除了公務員外,幾乎所有就業者都適用。

勞委會表示,各行各業納入職安法最大差別除了勞工單位可以進行安全檢查外,也在於雇主必須負起提供「環境安全」責任,包括安全防護工具、通道、照明、勞工健康檢查及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等。例如以往夜店、電影院屬於休閒服務業,未納入安衛法,但是夜店有瓦斯或表演器材可能危及員工安全,未來納入後,雇主就得注意各種可能危險狀況。如果因此而造成職災,雇主還可能吃上刑法業務過失官司。

勞委會強調,勞工團體多年來一直訴求希望擴大安衛法適用對象,加上聯合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確保「人人享有安全衛生的工作環境」,在保障勞工職場安全與健康已經成為社會高度共識下,勞委會也決定將所有工作者納入適用對象。

fsj 提到...

腳趾外翻 一根針搞定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1.04.27

天氣漸熱,不過因為腳趾外翻,不少女性不敢穿露趾的高跟鞋或涼鞋,嚴重時更因疼痛而無法久站。新光醫院最近採用微創手術矯正外翻,手術只要10分鐘,靠著一根鋼釘,矯正傾斜的骨頭,比起傳統開刀,患者復原更快,健保也有給付。

常穿尖頭鞋的李小姐,偶爾因為工作需要,踩著鞋跟七公分的高跟鞋,但她發現自己腳趾外翻的現象越來越嚴重,走路時疼痛的感覺延伸到大腿,還曾經異想天開,用橡皮筋把第一、二根腳趾綁在一起。

新光醫院微創中心主任釋高上表示,治療腳趾外翻,傳統開刀需要切除突出的骨頭及軟組織,傷口約20公分,因為破壞了原來足部的骨頭結構,因此術後患者需三個月到半年才能恢復。新光醫院最近採用的微創手術,是在腳趾切開僅1公分的傷口,並插入一根鋼釘固定,幫歪斜的骨頭「推」回正確的位置,釋高上說,鋼釘會留在足部約六個星期,等到骨頭長好,因傷口小,術後患者復原也快。

釋高上也說,不少女性會購買高價鞋墊,或在第一、二根腳趾間夾矯正器,但這些對於嚴重的腳趾外翻沒有矯正效果。要預防發生腳趾外翻,愛美女性還是少穿鞋跟太高、太細的鞋子,避免對腳趾過度摩擦、壓迫。



◆ 絨毛娃娃過敏大忌非玩不可得冷凍

中廣新聞/陳奕華 2011-04-27

天氣冷熱不定,苦了過敏族群,因為過敏求診的小朋友比同期增加兩到三成,醫師提醒,家有過敏兒,塵蹣抑制工作要做好,包含留意室內空氣、濕度變化,此外,最好不要給小朋友玩絨毛娃娃,要是非玩不可,建議放入冰箱冷凍一天,讓塵蹣活性降低。

家有過敏族群,家庭中的防護措施最對了嗎?台灣氣喘衛教學會公布調查發現,不少家庭至少使用三種以上方式防過敏,但是卻事倍功半,成效不好,主要就是除濕機、空氣清淨機使用錯誤,四成受訪者只在下雨或感覺濕冷才開除濕機,不過濕度要低於55才能抑制塵虫滿,另外,空氣清淨機使用要留意坪數問題,同時濾網要定期更換。

除了環境外,小朋友的生活習慣也要留意,臨床上不少幼童過敏氣喘,禍首就是絨毛娃娃,醫師提醒,挑選娃娃最好以光滑布料材質、非絨毛材質比較好,要是非玩不可,只能建議放到冰箱冷凍庫,抑制塵﹝虫滿﹞活性。

台灣氣喘衛教學會醫師溫大慶說:「很多布娃娃有賣那種裡面填充物不是海綿,是實心的顆粒,要是非玩絨毛娃娃不可的話,那是下下策,就放在冷凍庫裡面,冷凍一天再拿出來,會讓塵蹣活性降低甚至殺死。」

抗敏大作戰,維持寢具的選擇以及床單、床墊也很重要,專家提醒,清洗時,應該先浸泡在55度熱水,此外,最好不要讓過敏兒睡彈簧床,改用木床鋪軟被,降低過敏機會。

fsj 提到...

國中師肺結核 11生陽性反應

中央社 2011/05/06

(中央社記者劉麗榮基隆市6日電)基隆市某國中1名男老師感染開放性肺結核,學校獲報後即隔離教師。衛生局派人到校做接觸者檢查,發現11名學生結核菌反應呈陽性,但因未發病,皆不具傳染力。

校方表示,該名男老師自2月中旬就開始咳嗽,以為是普通感冒,多次就醫都無法痊癒,4月24日接獲醫院通知為開放性肺結核,隔天即向學校請假,校方除了發通知信給家長,也通報衛生局。

基隆市政府衛生局調查,該名教師因咳嗽,都有戴口罩上課;衛生局人員4月26日到校進行衛教宣導,29日對該名老師授課班級近百名學生進行「結核菌素測試」,結果發現有11名學生呈陽性反應,須進一步做胸腔X光檢查。

有家長質疑衛生局等單位處理太慢,衛生局表示,學童進行結核菌素測試前,必須要家長簽署同意書,過程大概耗費2至3個工作天,整個處理過程沒有延宕。

衛生局解釋,11名學生呈陽性反應,代表曾經感染,但沒有發病,無法認定就是被該名老師傳染,也不具傳染力,因此不需要戴口罩,不過要預防投藥9個月。據衛生局統計,曾經感染者發病機率是10%。

校方表示,衛生局除了測試學童結核菌素,也為學校老師、患病老師家屬及其他接觸者做X光檢查,結果要2個星期後才能得知。

校方說明,得知校內有教師感染開放性肺結核後,至發現11名學生結核菌素呈陽性反應,學校並未停課及隔離陽性反應學生,正常上課。

校方表示,明天早上會再召開親師座談會,疾管局、衛生局人員皆會出席對家長、教師做肺結核相關的衛教宣導。



◆ 瑞土又爆發麻疹疫情

【聯合報╱記者陳玉慧/即時報導】2011.05.05

自2011年初至今,瑞士已有337人患上了麻疹,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患病人數。

僅僅在巴塞爾便有59人患上麻疹,圖爾高州和蘇黎世州麻疹疫情也相對嚴重,在Frauenfeld的一次集體禮拜儀式後,14人染上了麻疹。

感染麻疹最多的是日內瓦州,152人染病,其次是沃州,78人。聯邦衛生局認為,這波麻疹病毒主要是從法國進入瑞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顯示,在6500例歐洲麻疹病例中,四分之三出現在法國。該組織將這次麻疹的爆發歸咎于疏於注射預防疫苗。

聯邦衛生局目前再次呼籲注射麻疹疫苗,4月底歐洲推行的"預防針周"也是以麻疹疫苗為重點。直至2010年瑞士原本計畫根除麻疹,因計畫未能實現而推遲到2015年。

瑞士分別在2006和2009年爆發過兩次嚴重的麻疹疫情。

麻疹是傳染性很高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染病族群為兒童。除了身體會出現大片紅斑外,還會出現發燒和全身功能減退等症狀,有些嚴重情況會出現威脅生命的併發症,如肺炎和大腦炎。



◆ 美多區發現麻疹患者

星洲日報 2011-05-06

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5日宣布,近來美國多個州發現麻疹病例,這種情況在過去近10年中還未出現過。該中心在一份疫情通報中說,近10年,美國平均每年確診的麻疹患者在50人左右,而今年前4個月已發現89人,這表明美國可能會進入麻疹疫情高發期。

報告說,目前發現麻疹患者的地區包括佛羅里達州、猶他州、明尼蘇達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等。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說,儘管目前尚無死亡報告,但麻疹傳染性強,具有一定危險性,民眾應提高警惕。美國在2000年宣布消滅了麻疹,但近年來這種疾病在美國有死灰複燃的跡象。

調查發現,多數美國麻疹患者是在國外旅行時感染的,歐洲是最主要的「感染源頭」。此前的報道顯示,歐洲今年多個國家發現了數量超過往年的麻疹患者,其中以法國和英國的情況最為嚴重。

美國兒科協會說,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的最有效手段。12個月至15個月的兒童都應接種麻疹疫苗。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人們感染病毒後,往往在8至12天內發病,其症狀包括發燒、上呼吸道炎症、咳嗽、眼結膜炎、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等,病情嚴重時可引發肺炎。



◆ 越南德國麻疹疫情減緩

中央社 2011.05.06

(中央社記者方沛清河內6日專電)越南今年德國麻疹疫情嚴重,嘉義巿衛生局5日呼籲計畫赴當地旅行民眾應提高警覺。但越南醫務人員指出,德國麻疹疫情已有減緩趨勢。

一名在河內駐診的越南小兒科醫生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進入4月和5月,德國麻疹在越南的疫情有減緩趨勢,患者已減少,現在大多是未注射疫苗的兒童患病,成人患者已經不多。

越南「越報網站(vietbao.vn)」報導,今年2月初,越南德國麻疹疫情開始嚴重,河內也出現患病者。

越南中央兒童醫院傳染病科副科長裴武輝(Bui VuHuy)日前表示,許多人對德國麻疹不瞭解,疹痘剛發起的時候,常以為是敏感症,不去醫院檢查。這些小痘使皮膚發癢,患病者禁不住搔癢,導致皮膚感染細菌,而且疹痘日益增多,覆蓋患病者的臉部與身體,治好後將留下疤痕。

「青年報」報導,3月間,患病率曾增加1倍,患病率最高的是農村地區。大部分都市民眾都積極去接種。但對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人而言,德國麻疹疫苗的價格高(約15美元),因此接種疫苗的民眾不多。

依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今年截至5月4日,台灣共出現34例德國麻疹確定病例,越南境外移入病例占16例,比例近半。

衛生局建議民眾,如未曾接種德國麻疹疫苗,或不確定本身是否曾感染過德國麻疹或接種過德國麻疹相關疫苗時,請先接種後再前往。

fsj 提到...

首爾傳致肺纖維化不明病毒

台灣新生報 2011/05/09

【本報駐韓國特派員藍賓誠八日電】

韓國聯合通訊社今天報導,首爾某大型醫院最近住進六名,因感染不明病毒導致肺纖維化的女性病患,其中一人已於昨日接受換肺手術,其餘全部住進加護病房,保健當局已積極展開調查。報導指出,這六名患者大部分是在分娩前後,因咳嗽和呼吸困難被診斷為肺結核、肺浮腫或心臟功能不全,但分娩後症狀未見好轉,在轉進大醫院後被診斷為感染不明病毒。韓國疾病管理本部表示,尚未查出具體病毒,但已確定不只是臨盆的產婦會出現該症狀。



◆ 耳鳴叫不停 原來是「小強」作怪

【台灣醒報╱記者蔡沛琪╱台北報導】2011.05.09

一名50歲男子日前連續三天左耳耳鳴,「ㄍㄧㄍㄧ」聲叫不停,就醫後赫然發現,原來是蟑螂幼蟲爬入外耳道惹的禍。醫生今天提醒,小動物爬入耳道活動,可能會造成陣發性耳鳴,民眾可利用手電筒引導小蟲爬出,或滴入沙拉油使之窒息,並儘快就醫處理,千萬不可自行掏挖耳朵,以免不慎造成耳膜損傷。

馬偕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周家儀回憶說,當初是透過內視鏡檢查後發現,這名病患耳道中有一隻身長約0.9公分的蟑螂幼蟲,再藉由耳抽吸管將之取出。由於蟑螂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她推測,應該是病患在床上休息時,被蟑螂鑽進耳中。

周家儀表示,耳鳴可分「自覺性耳鳴」和「他覺性耳鳴」,前者佔大多數。她提醒,民眾若有耳鳴情形,應儘早就醫。

「耳鳴的原因非常多,外至外耳道異物、耳垢嵌塞,乃至於中耳異常、聽神經退化、聽神經瘤都是可能的原因。」周家儀指出,由於耳鳴剛開始症狀輕微,若不加以注意,反而可能因此錯過黃金治療時機。

過去曾有螞蟻、小飛蛾入侵耳道的病例,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林鴻清也提醒,民眾可利用小蟲的趨光性,用手電筒引導小蟲爬出,或是在確保耳膜沒有破損時,在耳道內滴入嬰兒油或沙拉油使小蟲窒息死亡後,再到醫院取出,千萬不可自行掏挖耳朵,以免造成耳膜破損,進而影響聽力。

fsj 提到...

麵攤外配老闆娘 傳染傷寒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1.05.10

疾病管制局最近連續接獲四例傷寒個案通報,全部都在新竹地區,經防疫人員抽絲剝繭地清查,感染原是一名經營麵攤的外籍配偶,為無症狀的帶菌者,這為近10年來的首例。

疾管局統計,台灣每年本土傷寒病例約10至20人,人數並不多,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指出,傷寒病菌傳播迅速,主要症狀為腹瀉發燒。四名本土確定病例在新竹地區陸續出現後,引起了防疫人員的重視。經過詳細疫調,才發現四人都曾光顧過某家麵攤。

麵攤老闆和來自印尼的老闆娘起初還不認為麵攤是感染源頭,直到進一步篩檢,才確定老闆娘是沒有症狀的傷寒帶原者,經病菌基因比對,證實她就是造成四人感染傷寒的來源。

為了防堵疫情,疾管局立即下令麵攤停止營業,且強迫麵攤老闆娘到醫院接受治療,且需居家隔離。周志浩指出,傷寒的潛伏期長達60天,通常很難查到感染原,尤其是沒有症狀的帶菌者更是很難被找到,這位外配也確定是近10年來的首例。

周志浩指出,傷寒傳染途徑為糞口傳染,只要個人衛生不好,洗手動作不確實,就可能造成傳染。

fsj 提到...

清潔隱形眼鏡方式 9成不正確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1.05.12

為了讓眼睛看起來水汪汪,又大又亮,許多年輕妹妹習慣配戴角膜放大片。不過,眼科醫師警告,門診發現,不少角膜缺氧、角膜感染發炎的個案都是配戴角膜放大片的愛美女性,原因是長時間配戴,又沒有妥善清洗。

大學眼科診所邱立祥醫師今天公布一項有關隱形眼鏡清潔保健觀念調查報告,結果顯示,高達九成民眾在處理隱形眼鏡時,清潔方式不正確,自行簡化正確清潔保養步驟。

調查發現,過半數的隱形眼鏡族曾用自來水或生理食鹽水替代隱形眼鏡藥水。近四成民眾在取下隱形眼鏡後,就直接浸泡在藥水中,讓隱形眼鏡就跟著細菌髒污一起浸泡在藥水中。

邱立祥指出,坊間出現有許多用來清洗隱形眼鏡的多功能保養液,擁有許多功能,部分使用者以為使用這些產品,就可以免除搓洗動作,以致增加角膜缺氧、感染的危機。

邱立祥說,角膜放大片就是塗上顏色的隱形眼鏡,有些品質較差的放大片將顏料直接塗在表面,讓鏡片透氣性更差,一旦配戴時間過久,就很容易增加角膜缺氧及感染等問題。

臨床統計,與一般隱形眼鏡相較,角膜放大片引發角膜受傷的風險約高出兩三成,機率相當高。有些愛漂亮的女生一戴放大片,就是八、九個小時,原本為了愛美,最後眼睛卻是紅腫疼痛。

邱立祥指出,正確清潔隱形眼鏡的步驟有四,分別是搓洗、沖、浸泡、沖。首先將鏡片放在已清潔乾淨的手掌中,以食指輕柔仔細地搓洗鏡片兩面約20秒,接下來使用藥水沖洗鏡片。再來清潔鏡片表面的殘餘物,最後將已沖洗乾淨的鏡片放進乾淨的眼鏡盒內浸泡四至六小時。配戴之前,還必須以生理食鹽水沖淨,徹底杜絕細菌、髒污,同時也補充鏡片溼潤度。

隱形眼鏡正確清潔四步驟

1.搓洗:將鏡片放在已清潔乾淨的手掌中,以食指輕柔仔細地搓洗鏡片兩面約20秒

2.沖:使用藥水沖洗鏡片

3.浸泡:將已沖洗乾淨的鏡片放進乾淨的眼鏡盒內浸泡4-6小時

4.沖:配戴前,以生理食鹽水沖淨



◆ 未來骨鬆機率 可上網檢測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2011.05.12

擔心自己是骨折高危險群嗎?英國雪菲爾大學一位醫師,將全世界各國提供的骨折流行病學資料以程式分析後,製作成自我檢測網站「FRAX」,台灣也有專屬頁面,方便國人檢測未來發生骨質疏鬆的機率。

推薦病患使用FRAX網站的高醫骨科主治醫師陳崇桓指出,這個檢測網站將骨折所有可能的致病因子,如年齡、吸菸、喝酒及服用類固醇、骨折史、家族史等一併列入,若骨鬆性骨折機率大於20%,髖骨骨折機率大於3%,則須積極治療骨質疏鬆。

陳崇桓說,台灣骨質疏鬆學會去年將國人骨折流行病學研究結果提供給FRAX網站,正式將台灣納入亞洲族群成員之一。陳崇桓表示,各國骨質疏鬆的危險因子程度不同,即使同樣年齡、有同樣生活習慣與家族史,台灣人和大陸人的檢測結果也不會相同。

該網站蒐羅歐洲、北美、亞洲及澳洲族群的檢測結果,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檢測骨折危險性評估的參考指標,可運算出10年內髖骨骨折機率,以及10年內發生主要骨鬆性骨折的可能性 (包括脊椎、前臂、髖骨或肩部骨折)。

陳崇桓強調,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骨質疏鬆人口逐年增高,因跌倒、施力不當發生骨折的機率也因而提高,往往一倒下去就長期臥病在床,造成長期照護及醫療資源的沉重負擔。

fsj 提到...

猴子實驗成功 愛滋疫苗更有望

中央社 2011/05/12

(中央社記者顏伶如波特蘭11日專電)俄勒岡健康科學大學(OHSU)今天宣布,在猴子身上進行的疫苗實驗成功,可能有助於研發用於人類身上的愛滋病毒(HIV)疫苗。

這項醫學研究是俄勒岡健康科學大學的疫苗暨基因治療研究中心(Vaccine and Gene Therapy Institute)、國際愛滋病疫苗行動組織(International AIDSVaccine Initiative,簡稱IAVI)以及位於馬里蘭州弗瑞德里克(Frederick)的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聯合進行。

根據研究人員發表在科學雜誌「自然」(Nature)網路版的醫學報告,研究人員將使用猿猴免疫缺乏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SIV)製成的疫苗,施打在俄勒岡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內的恒河猴(rhesus macaque monkeys)身上,結果發現有接受疫苗施打的猴子當中,有半數在經過敏感測試時,已經測不到猿猴免疫缺乏病毒了。

研究人員指出,下一步將是對人類進行臨床實驗,這項研究結果可能有助於研發用在人類身上的愛滋病毒疫苗。



◆ 臭蟲帶超級細菌 加國現病例

法新社 2011/05/12

(法新社華盛頓11日電) 吸血臭蟲是否有可能變得更難纏?答案是肯定的。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今天公布的新興感染疾病報告(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 report)指出,在加拿大溫哥華(Vancouver)一處貧民區現蹤的臭蟲,居然感染強烈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

報告指出,在溫哥華市中心貧民區的3名住院病人身上,發現5隻感染臭蟲,這些臭蟲檢驗出感染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以及抗萬古徽素腸球菌(VRE)。該區貧窮、愛滋病、毒品注射比例相當高。

目前無法得知是人類將這種超級細菌傳染給臭蟲,還是臭蟲傳染給人類。

一旦感染MRSA或VRE,許多抗生素都束手無策。

MRSA指的是感染具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近來在醫院病例持續增加,若血液或手術傷口不慎感染,可能致命。

VRE是1種對人體平時無害、存活於皮膚或腸道的細菌,但對病體、或免疫系統衰弱的人,會產生嚴重的健康問題。(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 南韓爆不明肺炎 專襲孕婦已1死

【聯合報╱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2011.05.12

南韓近來有8人感染原因不明的肺炎,出現和一般肺炎不同的肺纖維化症狀,其中7個病例是孕婦與產婦,已有1人10日病逝,讓南韓孕婦陷入恐慌。

南韓疾病管制局10日表示,往生的孕婦36歲,發病時已有9個月身孕。4月8日出現重感冒症狀到社區診所就醫,原先以為是肺結核,投藥無效後轉院到首爾某教學醫院加護病房。患者肺纖維化情況持續惡化,甚至腦出血,10日早上7時過世。因事先引產,胎兒平安。

疾管局表示,共有8名患者疑似因同樣的不明病毒,從各地診所轉到首爾教學醫院加護病房。8人當中有7人不是懷孕就是最近剛生產,1人是40幾歲的男子。1名患者已於4日出院,另1人因為治療無效而接受肺部移植。

疾管局傳染病管理課長朴慧京表示,在2名有肺纖維化症狀的肺炎患者體內檢測出了腺病毒和冠狀病毒,但其餘5名未被檢出。一般感冒患者體內也常檢測出這兩種病毒,疾管局將設法確認肺纖維化是否由新種病毒引起。

呼吸系統疾病專家、蔚山醫科大學教授高允錫說,病患的共同症狀是,先出現咳嗽、有痰,然後以氣管為中心,雙側肺出現迅速纖維化的現象。這種肺炎與普通肺炎不同,出現「肺纖維化症」,肺部像乾癟的蜂窩一樣變得脆弱,功能漸漸退化。高允錫還說,每年都會遇到2至4例產婦出現嚴重肺損傷或死亡的病例,但像這次同時發病實屬罕見。

疾管局表示,產婦並不是肺炎的易感染群,也沒有出現相關病例流行的跡象,孕婦無需恐慌。

南韓衛生當局正針對全國40家大學綜合醫院調查是否有類似症狀的產婦,預測肺組織檢查需要2周,病菌DNA分析需要8周以上。



◆ 今年起放寬 診所也能治B肝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1.05.13

國內B肝帶原者眾多,但根據估計,有超過70萬名帶原者未接受治療、270萬名帶原者未定期追蹤。不過想擠進醫學中心求診,往往一個診排了上百號。健保局今年放寬基層的肝膽胃腸科診所,也能治療B肝,醫界也將規劃「醫院診療、診所追蹤」的轉診制度。

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B型肝炎醫療策進會台灣分會會長高嘉宏表示,台灣B型肝炎治療率嚴重偏低,據估計,有100萬名B肝帶原者,肝功能異常超過半年,需積極接受治療,但實際接受健保、自費治療者僅有30%。

因此目前仍有超過70萬的B肝患者尚未接受治療,可能走上「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惡化過程。即使知道自己有B型肝炎,有些患者僅就醫一次,估計有270萬人,沒有做到每三到六個月的定期追蹤,曝露在不知道何時會「爆肝」的不定時風險中。

高嘉宏也說,B型肝炎治療率偏低,就醫不便是一大問題,以前健保開放治療B肝的特約醫療院所較少,患者想要到大醫院看病拿藥,有時得大半夜就提前到醫院排隊、搶號,有些熱門的醫師,一個診上百號,患者從早上等到下午才能看診,甚至即使患者熬夜,還不見得掛的到號。

健保今年起放寬,基層的肝膽胃腸科診所,也能給付治療B肝的抗病毒藥物,讓更多B肝患者可就近在診所治療。

不過不少患者求醫還是想往大醫院擠,高嘉宏說,B肝醫療策進會將號召基層診所、醫學中心等投入「全民回肝照護網絡」。

對於初次評估、病情穩定,可以在基層診所治療、拿藥,如果病情有變化或治療後出現抗藥性,基層可以協助轉診到醫學中心,消化醫學中心看不完的病人,對患者來說,也節省就醫的時間成本,增加便利性。

fsj 提到...

輕熟女當心!老花眼40歲前報到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1.05.17

不到40歲的「輕熟女」,使用電腦或看書時容易疲倦,視力明顯下降,很可能是老花眼提前來報到。眼科醫師發現,近來老花眼患者有年輕化趨勢,只要覺得視力逐漸退化,最好就醫接受詳細的視力檢查。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任蔡景耀指出,一般人40至45歲,就會慢慢出現老花眼,但對於用眼頻繁,且常近距離看電腦螢幕或看書的人來說,往往才30幾歲就提前出現。

蔡景耀強調,老花眼的治療只要配戴適當的矯正眼鏡,透過光學的調整即可,但要一些愛美的「輕熟女」,說什麼也不肯戴。久而久之,視力即明顯下滑,這也是她們是老花眼好發族群的主要原因之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楊素卿表示,最近她在門診中碰到一些年輕個案,一名37歲、從事會計工作的女性患者,因每天盯著電腦螢幕看報表長達8小時,視力明顯變差,作帳時常把阿拉伯數字6和8看錯;撥打手機時,也要輕揉眼眶,才能看清螢幕上的數字。

然而,她卻無法接受上班戴副老花眼鏡的模樣,雖視力變差,還是瞇著眼硬撐下去。過了一段時間,她只要看電腦超過1、2個小時,眼睛就覺得乾澀痠痛,併發頭暈頭痛及頸部肌肉僵硬等不適感,只好就診。

楊素卿表示,老花眼可分為肝腎兩虛型、氣血不足型及腎虛有熱型等型別,適時服用漢方中藥來滋腎精、補肝血,或用針灸取攢竹、魚腰、太陽等穴,再配合自行按摩眼睛或泡茶飲用,可延緩老花眼的病程。

她提供容易操作的「熱茶水熏眼」,先選取開口比眼眶大一點的保溫杯,加入適量的茶葉或桑葉、枸杞,接著以沸水沖泡。保溫杯平放桌上,雙手緊握,再低頭熏眼,早晚各熏2分鍾,即可收消除眼部肌肉疲勞、促進新陳代謝之效,緩解老花眼的各種不適症狀。



◆ 一周增63例 北市腸病毒升溫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1.05.17

台北市腸病毒疫情升溫,今年第18周新增63名腸病毒感染通報個案,全年累積已達658人,都令人擔心。台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處長顏慕庸研判,今年腸病毒疫情即將進入流行季,5、6月達到高峰,民眾要特別小心。

顏慕庸表示,每年大約4月起就開始進入腸病毒的流行季,5月底至6月中旬達到高峰,今年也不例外,雖今年至今仍未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確定病例,但最近4周的急、門診腸病毒就診率,卻有逐漸上升趨勢,不能掉以輕心。

他呼籲家中有幼童的民眾,如果孩子出現發燒、嘔吐、疱疹性咽峽炎、手足及口腔出現小紅疹或水疱等疑似腸病毒症狀時,應儘速就醫。如果孩子已就學,不妨讓他們請假在家休息,避免病毒惡化,進而傳染給其他孩童。

台北市衛生局今早在市立忠孝國小舉行「常洗手,趕走腸病毒」的宣導活動。衛生局長林奇宏再三叮嚀學童,一定要落實「濕、搓、沖、捧、擦」的洗手5步驟,有效預防腸病毒的侵襲。



◆ 肺外結核 婦人肩頸佈滿腫塊

張文祿 2011-05-16 中廣新聞

一名54歲的職業婦女,半年前頸部開始長出莫名的無痛淋巴腫塊,而且不斷增加,整個肩頸佈滿腫塊,摸起來顆顆分明,婦人擔心是不是癌症,到醫院求診後,確定是頸部淋巴腺遭到結核菌感染。醫師表示,這種「肺外結核」不會透過咳嗽飛沫傳染他人,因此不須隔離,透過六個月以上的藥物治療,就能獲得改善。

這名五十四歲婦人,半年前頸部出現腫塊,因為工作繁忙,加上身體並沒有其他不適症狀,腫塊也不會痛,一直沒有就醫,後來越長越多,她害怕是不是罹患癌症,因此就醫。光田醫院耳鼻喉科劉耿僚醫師表示,由外觀來看,患者肩頸部位與常人無異,但觸診時,會摸到一粒粒顆粒。

核子醫學中心王克彬主任指出 ,患者接受自費的正子電腦斷層掃描後,明顯發現,是頸部淋巴腺形成的淋巴結,令人怵目驚心,病理切片檢查後,確定是結核菌感染淋巴所導致。所幸,這種「肺外結核」沒有傳染他人的風險,不須隔離,透過六個月以上的藥物治療就能獲得改善。

根據疾管局統計,台灣每年新增的結核病患者約有一萬三千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肺結核。而結核菌也有可能感染人體其他部位,包括淋巴結、脊隨、關節、腦膜、腎臟等,稱為「肺外結核」,而只有1/10的患者是屬於肺外的感染,頸部淋巴結正是肺外結核最常侵犯的部位之一。

fsj 提到...

睡眠不足 肥胖找上門

【Upaper╱中央社】2011.05.17

1項歐洲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讓1天顯得漫長,且似乎會讓新陳代謝變慢,導致身體消耗較少能量。

這項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雜誌」的研究結果,為睡眠不足會造成體重增加提供證據,缺乏睡眠不僅會增加飢餓感,還會減緩卡路里燃燒率。

率領此研究的瑞典烏普薩拉大學貝尼狄克特表示,這項研究顯示,睡眠充足可能防止體重增加。

他寫道:「我們的研究發現顯示,對健康情況良好的男性而言,1個晚上的睡眠不足大幅減少能量消耗,顯示睡眠有助於人類日間能量消耗的敏銳調節。」

貝尼狄克特和他的同事讓14位男大學生經歷數天一連串,包含縮短睡眠、無睡眠和一般睡眠等睡眠「狀況」,並評估他們的食量、血糖、激素濃度和代謝率指標。發現,即使是1個晚上的睡眠不足都會減緩次日早上的新陳代謝,相較睡眠良好的早晨,減少5%至20%像是呼吸和消化的能量消耗。

睡眠中斷後,年輕男性早晨的血糖、如飢餓激素之類的食慾調節激素和如皮質醇之類的壓力激素濃度也較高。



◆ 160萬人 不知自己有高血壓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1.05.17

心臟基金會表示,國內一份研究曾估計,國內有160萬人,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可能處於隨時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但醫師也說,量血壓看似簡單,其實有「技巧」,醫師表示,量血壓不能翹二郎腿、要坐有靠背的椅子,而且在家中量比門診量重要、晚上量比白天量重要。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陳志鴻指出,正常人血壓為收縮壓小於120毫米汞柱、舒張壓小於80毫米汞柱,如果收縮壓在140毫米汞柱以上,或舒張壓超過90毫米汞柱,即患有高血壓。

陳志鴻說,69%的初次心肌梗塞、74%冠狀動脈心臟病、77%初次中風都與高血壓相關,建議男性45歲、女性55歲起,應每天量血壓。

但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江晨恩也說,量血壓有技巧,建議使用電子式血壓計,於早上起床後,及每晚睡覺前,以坐姿量血壓,需各量兩次,間隔一分鐘。

量血壓時,必須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兩腳平放,不能翹起二郎腿,而且量血壓前30分鐘不宜飲用咖啡、酒等刺激性飲料。江晨恩也說,在家中的血壓值比在醫院量更能忠實反映病況,晚上的血壓值若較白天高,易導致預後較差,因此記錄每日血壓值,可做為醫師調整藥物的參考。



◆ 孩童多尿夜尿 恐腎病警訊

【Upaper╱中央社】2011.05.17

1名江姓學生和媽媽都有過敏性鼻炎,2人曾3年吃不明草藥,結果導致腎衰竭洗腎。醫師提醒有多尿、夜尿者要當心腎病警訊,愈年輕治療愈好。

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兒童免疫科主任楊令瑀昨天表示,尿毒症不只發生在成人,也不只因為高血壓、糖尿病後遺症,兒童尿毒症也不容忽視。

楊令瑀說,曾收治1名江同學,和他的媽媽都服用過不明草藥,後來江同學的媽媽因為藥物毒性導致尿毒症,開始接受洗腎治療。

有一次洗腎室的醫師發現,江同學臉色蒼白,建議他也接受檢查,結果竟發現已是末期腎衰竭,也必須接受洗腎治療,還好幾年後接受換腎,身體慢慢恢復。

楊令瑀提醒家長,若發現孩童尿液有泡泡、顏色偏紅色或茶色、多尿、夜尿,就要注意;另外,貧血、精神不振、食慾不好,也要注意可能是腎臟出了問題。



◆ 自由呼吸-1年吸菸超過20包 1/3罹慢性阻塞性肺病

李盛雯/台北報導 2011-05-17 中國時報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包括慢性支氣管炎與肺氣腫,是全世界主要慢性疾病之一,與氣喘不同,COPD長期進行且無法完全治癒,治療只能減緩症狀及惡化速度。近9成患者是因吸菸引起,只有不到2成是因工作環境、空氣汙染或燃燒生物燃料造成,若菸齡超過一年20包,超過1/3的人會罹病。

中山醫學大學副校長暨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曹昌堯教授表示,臨床判斷,全台盛行率約8%~10%,但前期症狀只有輕度咳嗽及運動時呼吸困難,常被忽略,等病情進展至晚期,治療困難,死亡率高,逾3成患者壽命不到3年。曾有位70多歲王老太太,因感冒喘不過氣而就醫才發現已是COPD第三期,延誤早期黃金治療時機,事實上她先前就有長期咳嗽、走路不能快等症狀,卻被誤認為「老人嗽」而未積極就醫。

慢性阻塞性肺病不容小覷,罹病使呼吸道阻塞、肺部換氧不足、血氧濃度下降,進而影響全身,可能造成肌肉萎縮、體重下降、焦慮等症狀,尤其與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等慢性病的共病率高,晚期患者有3成因肺炎死亡,卻有6成以上因心臟病、腦中風、癌症等其他共病死亡。

目前治療以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及類固醇為主,長效型較短效型效果持久,副作用較少,定期注射肺炎、感冒疫苗也可預防疾病加重及惡化。

曹昌堯指出,早期使用長效型抗膽鹼藥物,除有效改善肺功能,還可減緩惡化以降低死亡率,第三期後合併使用吸入性類固醇,可減緩發炎、增加支氣管擴張效果,不過許多患者常在症狀改善後自行停藥而使病情惡化,造成呼吸道破壞甚至死亡。

研究顯示,戒菸能大幅降低罹患COPD的機率及嚴重度,曹昌堯建議40歲以上、有慢性咳嗽、長期有痰、感冒久咳不癒、呼吸困難等症狀的民眾,盡速進行肺功能檢測,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患者除持續用藥治療,也應避免刺激性飲食,保持規律運動,降低疾病惡化的可能性。



◆ 慢性阻塞肺病 走幾步斷病情

台灣新生報 2011/05/17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對於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診斷,荷蘭研究認為,一項六分鐘走路距離測試,就能有效診斷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醫師可從患者走路六分鐘距離,評估患者運動耐受度、體力、活動力等。

這項研究持續三年,研究經費由藥廠贊助。荷蘭慢性器官衰竭診斷中心科技顧問馬汀‧斯普魯特博士(Martijn Spruit)為研究首席作者。這項研究發表於美國胸腔醫學會二○一一年國際學術研討會。

馬汀‧斯普魯特博士表示,當患者急性發作時,從六分鐘走路距離測試可預測患者住院情形,病情一旦變嚴重,患者走路能力會逐漸下降。透過這項測試,也可了解患者死亡風險高低。

這項研究共有二一一○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參與,病情從中度到重度不等,研究剛開始時,患者需接受六分鐘走路距離測試,每一年都要定期接受檢測,持續三年,這段時間,患者住院、死亡紀錄也都納入分析。

在研究期間,有兩百位患者去世,還有六百五十位患者因病住院。研究結果顯示,患測試成績若逐漸下降,住院風險、死亡率便會上升,六分鐘走路距離測試中,三百五十七公尺這門檻可幫助預測住院風險,若走路距離少於三百三十四公尺,患者死亡風險就會增加。

斯普魯特博士說,六分鐘走路距離測試是重要指標,可了解慢性阻塞姓肺病患者的運動耐受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是住院、死亡高風險群,而六分鐘走路距離測試可幫助診斷,醫師就能及早鑑別病情嚴重患者,盡早救治患者。

fsj 提到...

研究:咖啡 有助降低攝護腺癌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1.05.18

用來提神的咖啡,現在也可以幫助降低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指出,常喝咖啡的男性與降低罹患攝護腺癌有關,一天超過6杯以上者,出現致命攝護腺癌的機率,可降低6成以上;不過,研究人員也提醒,民眾可別因此就猛喝咖啡。

研究人員觀察4萬8千位男性發現,每日喝6杯咖啡以上,罹患致命攝護腺癌的比例降低60%,罹患一般攝護腺癌的比例也減少20%,每日喝3杯咖啡者,出現最致命攝護腺癌的比例也降低30%,而且研究人員發現,不管是一般咖啡或低咖啡因都有同樣效果。

研究人員自1986年至2008年間,每4年觀察接受實驗的男性喝咖啡的習慣,發現其中2/3的人每日至少會喝一杯咖啡,5%的人則是每天至少喝到6杯以上,研究期間共有5035人被診斷出有攝護腺癌,其中642位屬於致命型,稍早研究也曾發現,咖啡可以降低帕金森氏症、第二型糖尿病與肝癌風險。

不過,英國攝護腺癌慈善基金會也呼籲男性朋友不要因而大意,該基金會研究人員瑞朋表示,「要精準地研究人類的飲食習慣並不容易,因此,這次的研究應該重複進行,以便得到最準確地結論,在此之前,我們並不鼓勵未曾喝咖啡的民眾,現在就開始狂喝咖啡。」

本次研究結果同時刊登在《The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期刊。



◆ 搭長途飛機易致血栓 應多喝水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2011/05/18

搭長途飛機容易造成哪些健康問題?衛生署台北醫院內科醫師江易雄表示,因長時間維持同姿勢,容易造成血栓的發生,且須注意水分的攝取是否充足。

常時間乘坐飛機,容易引發「經濟艙症候群」的疾病;症狀輕者則會發生下肢水腫、重者引起呼吸困難,甚至中風或死亡。耕莘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姜智殷表示,經濟艙症候群是指因長期坐在經濟艙狹窄的空間,腳部活動空間不大,腿部的靜脈血流便差,加上飛行期間不斷吸入重新過濾的乾燥空氣而使血液黏稠度增加,造成深度靜脈血栓,這些血栓塊會順著血流跑到肺部,阻塞肺部血管造成肺栓塞,導致呼吸困難,也可能造成死亡。

家醫科何一成也表示,長時間維持同姿勢,且無法平躺休息,會使血液循環不好、耳膜收到壓力。再加上,由於空調的關係,會使水分大量流失,也應適時地補充水分才行。曾遇過有案例因為腳長時間不動,使血塊跑到肺部,以至於出現肺栓塞的情形,而前來就診。

老年人、有靜脈曲張病史、血栓病史、下肢不良於行、肥胖、孕婦都有較高的危險性。有慢性疾病患者若要搭長途飛機,則需先跟醫師討論才行。江醫師表示,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慢性疾病等疾病患者,其藥物都需攜帶足夠。另,也可帶些急救藥品,包括胃腸藥、止痛藥、應急用的感冒成藥等。

有哪些人不適合坐飛機?在懷孕前三個月和最後二個月並不鼓勵懷孕婦女外出旅遊,以防意外造成流產或早產等。目前,航空公司也規定不准懷孕三十二以上的孕婦乘坐飛機,懷孕末期的孕婦通常須繳驗醫師所開證明才行。

對於小朋友來說,只要沒有明顯的心肺疾病、重度感染、癲癇、惡性疾病等,搭乘飛機出國旅遊是不成問題的。飛機的起降、氣流不穩時的巔簸、氣壓的變化,常對小孩造成不適,可鼓勵其閉目休息或吞嚥哈欠;嬰兒可令其吸奶嘴,孩童可教他咀嚼。若是搭機有動暈症者,可於起飛前半小時至一小時之間給予鎮暈藥,最好在醫師的指示下服用,但三歲以下的小孩較不適合使用。

姜醫師表示,搭機前盡量穿著輕便寬鬆的服裝,也不宜穿太緊的鞋襪;且,至少每隔30~60分鐘就宜離開座位走動、伸展四肢,保持血液流通與順暢;在必要長坐時就應穿彈性襪來預防,另外機上會提供酒精性飲料,不能因為是免費而多喝,因為艙內空氣原本就十分乾燥,再喝有利尿作用的酒,容易造成脫水,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回流不易,建議多喝白開水,才能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



◆ 非創挫傷下背痛 多見姿勢性症候群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2011/05/18

非外力挫傷也可能造成下背痛影響。中醫傷科醫學會理事盧文瑞表示,包括如姿勢性症候群,多見於長期固定姿勢工作的上班族。還有常見於年輕男性族群的僵直性脊椎炎、骨氐髂關節炎,經常發生晨間腰僵超過半小時的情況。

中醫師盧文瑞表示,非外力撞擊、傷害等的非創挫損傷型下背痛,包如姿勢性症候群;此症常見於30歲左右的慣坐辦公室族群,由於長時間固定姿的壓力,造成軟組織的機械性變形。還有僵直性脊椎炎、?髂關節炎;臨床門診見到這類病人多數是年輕男性,腰痛病史超過三個月以上不易痊癒,共同主訴的重點在於:工作多數固定姿或長時久坐;常常在睡到清晨腰薦髂區僵甚致痛醒,晨間腰僵超過30分鐘,腰部不利俯仰,彎腰時手指不易觸及地面,活動可減輕疼痛、不動則更惡化、久病則頭傾背佝腰僂,步伐僵硬。

醫師表示,最初病痛點在腰眼骨氐髂關節部位,腰椎X光可見骨氐髂關節模糊硬化、脊椎間韌帶贅沾黏,整條腰脊如竹節般硬化,由血液檢查可見ESR上升、HLA-B27陽性反應;若連胸部擴張深吸氣也受限,就可能延伸犯及胸椎與肋骨關節。

改善下背痛,從通經絡、解痙攣、除痠痛著手。中醫傷科醫學會理事盧文瑞表示,中醫認為,外在的風寒濕氣、內在的熬夜壓力及不良的固定姿勢是疼痛的因,應配合袪風寒、滌寒濕、清濕熱、疏肝解鬱、活血行氣、散瘀化滯。另外,中老年人的下背痛,病灶多是深層的筋骨或其週旁的軟骨關節囊等組織問題,可配合滋補肝腎用藥,幫助強筋健骨。

中醫師盧文瑞表示,中醫辨證治療,因外在氣溫濕冷或下雨,或變天起風等造成的下背痛,藥方可選用羌活勝濕湯、五積散、麻黃湯加黑丑仁、延胡索;或小活絡丹、麻黃附子細辛湯。損傷閃挫或跌倒受傷者,則可選用:乳香趁痛散、地龍散、桃紅四物湯加小茴香、烏藥、沒藥、乳香加減、血府逐瘀傷加芍藥甘草湯、牛膝、大黃。

盧醫師表示,而體質壯實或因受傷致使大便不通,初期可選桃核承氣湯或復元活血湯來通便活血利氣。體質較虛的下背痠痛,氣血不夠強,易因過度操勞而引發,可選擇青娥丸、獨活寄生湯、金匱腎氣丸。以及中老年的下背痛,常因脊椎退化的問題以及年紀漸大活動、運動量減少,可給予滋補肝腎強健筋骨,補充類似膠原蛋白的方劑,如應用左右歸丸或六味地黃進行加減。

另慢性腰肌筋膜濫用勞累耗損者,除了要好好休息、補充睡眠外,可配合六味丸與獨活寄生湯合方加川七、元胡,用以一邊滋養筋骨益氣養血;一邊去風濕及活血行血、行氣止痛。

fsj 提到...

耳朵奇癢… 噁!挖出一窩螞蟻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1.05.19

會鑽進耳朵的異物相當多,螞蟻算是少見的,一整窩的螞蟻更是罕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最近就從一名年輕女孩的耳朵裡,找出一窩螞蟻,相當嚇人。

這名16歲的年輕女孩就診時,向醫師抱怨兩隻耳朵奇癢無比,且持續數月,癢到受不了才就醫,醫師以耳道內視鏡檢查,竟在她的耳道裡找到許多螞蟻,這才揪出元凶。

進一步檢查發現,她的雙側耳道和耳膜嚴重紅腫,經局部治療,移除螞蟻,並使用耳滴劑改善發炎症狀,持續門診追蹤發現症狀改善,確定無新的螞蟻進入,耳道耳膜也已明顯消腫。

中興院區耳鼻喉科主任洪元宗表示,臨床偶爾會有異物入耳的個案,這些「意外的訪客」以小蟑螂或蚊子居多,螞蟻相當少見。深入問診才發現,原來這名患者喜歡在床上吃餅乾,餅乾屑掉滿床,她又愛用手指挖耳朵,餅乾屑很可能因此進了耳道,引來成群螞蟻覓食,還把耳道當成溫暖的窩,長期住下來。

一旦有蟲蟲等異物鑽進耳朵,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耳鼻喉科主任張欣平提醒,千萬別用手指頭去掏,以免小昆蟲越往裡面鑽,造成更大傷害。

此時,不妨滴幾滴嬰兒油等乾淨油脂到耳道裡面,把這些小昆蟲悶死,再尋求專科醫師的協助。如果一時找不到嬰兒油,炒菜用的沙拉油也可以。



◆ 冷水洗臉皮膚好? 醫師:溫水即可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2011.05.19 自由

名模分享保養秘訣時,也常分享洗臉的方式,其中不少人會推薦冷水洗臉,甚至強調,不論天氣多冷,都堅持冷水洗臉。不過,卻有另一派說法認為,冷水洗臉洗不乾淨、會塞住毛孔、容易長粉刺。究竟該用哪種水溫才合適?醫師表示:「水溫和臉部溫度一樣最好。」

不會收縮毛孔 反而會刺激皮膚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指出,和臉部溫度相近的水最不會對皮膚造成刺激,是最適合洗臉的水溫。至於水溫該如何拿捏?他指出,一般來說,夏天時,直接用水龍頭流出來的水洗臉即可。至於冬天時,則可以使用稍微有點溫溫的水,差不多算是接近臉部溫度。

他解釋,用過熱的水洗臉可能洗去太多臉部脂肪,雖然洗完後,短時間感到臉部清爽,但反而會刺激皮膚分泌更多皮脂。至於外傳用冷水洗臉毛孔會收縮洗不乾淨,趙昭明認為,其實不正確。他指出,冬天時,不建議直接用冷水洗臉,主要是著眼於太低的溫度可能對皮膚造成刺激、倒不是擔心油脂因此被鎖在毛孔裡。至於「用冷水洗臉可以收縮毛孔、讓皮膚變好」的說法,則是不可能的事情。

臉部過度清潔 會洗去保護油脂

除了水溫之外,他認為,還可以多注意洗臉的次數。趙昭明指出,接下來夏天即將到來,很多人天氣一熱、皮膚油脂分泌特別旺盛,就忍不住一天洗臉好幾次。過去門診就曾經碰到油性肌膚的患者,不但使用含皂、洗淨力強的洗面乳,一天還洗好幾次,結果造成皮膚紅腫,滿臉痘痘。

這是因為過度清潔除了會過度刺激,也洗去了保護臉部的油脂。他提醒民眾,除了早、晚各一次洗臉時,配合清潔產品之外,其他時候如果想要多洗臉、只要用清水,配合面紙、手帕擦乾就好。

fsj 提到...

全球首例!脊髓植電極 癱瘓男再邁步

【聯合晚報╱法新社巴黎二十日電】2011.05.20

美國神經外科醫師表示,一名癱瘓病人在脊髓下半段植入電極後,已能自行站立、移動雙腿,並能在協助下踩踏步機,創下世界首例。

醫師表示,在治療脊髓損傷造成的癱瘓上,這項療法象徵令人振奮的進步。

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維爾大學脊髓研究中心教授蘇珊‧哈可瑪(Susan Harkema)說:「雖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療法為這些病患開啟促進日常功能的一大機會。」

25歲的薩默斯2006年經歷一場肇事逃逸的車禍後,胸部以下癱瘓。外科醫師在他腰椎脊髓植入16個電極,和大體上負責控制腳踝、髖關節、膝蓋及腳趾運動的神經束連結。電極裝置會模仿人體產生動作時,大腦發布命令傳到脊髓的訊號。

經過26個月的腿部肌肉訓練,他接受開創性的電極植入手術,已經可以站立並靠自己支撐,一次長達四分鐘。透過背帶支撐及治療師的協助,他可以在踏步機上反覆踏步,也能自主移動腳趾、腳踝以及髖關節。

這項手術成功點燃患者希望,至少部分脊髓損害的民眾能利用可攜式刺激裝置,誘發站立或支撐自己體重的運動。另外,希望在助行器的輔助下,癱瘓病人能維持平衡,進行稱得上是踏步的運動。

這項電極裝置甚至還有更棒的額外效益,膀胱功能、括約肌控制、甚至性反應都能因此恢復。薩默斯曾是大學棒球隊投手,現在已恢復部分膀胱和性功能。


◆ 南極海膽發現 抗發炎活性物質

自由 2011.05.20

〔記者朱有鈴/高雄報導〕台灣科學家在南極海膽中發現新的抗發炎活性物質,經解構後若可重新合成,可能提供長期服用類固醇患者一項新的選擇。

台灣科學家南極考察隊,在這次的研究中,從企鵝糞便中發現戴奧辛、多氯聯苯等污染物質,且含量超過歐盟規定容許量數百倍,顯示南極已不再是人間最後淨土。

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副教授溫志宏,從南極海膽中萃取出新的抗發炎活性物質。

溫志宏指出,目前從南極海膽中發現的抗發炎活性物質,為非類固醇,如果在解構後能夠合成,便可針對不同部位進行抗發炎實驗。

溫志宏在三年前也成功從台灣綠島「覆瓦刺冠軟珊瑚」中分離並篩選出「刺冠軟珊瑚醇化合物」,可顯著減緩神經病變性疼痛,且化合物屬於「非嗎啡類」與「非類固醇類」,不會有止痛藥成癮、神經壞死等副作用,目前已進入動物實驗,南極海膽有可能繼覆瓦刺冠軟珊瑚之後,對人類醫學有重大貢獻。



◆ 東亞人專屬降血壓藥 開發有望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1.05.20

中央研究院參與的一項跨國性研究,找到5個東亞族群特有的血壓調節相關基因,若能以此開發出降血壓藥物,可更有效將血壓控制下來,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這個研究結果,不僅證明歐亞各族群在血壓調節上,各族群特有的不同基因和共同基因,也為東亞族群血壓調節提出了基因上新的見解,更提供未來生技製藥和轉譯醫學的具體研究標的。

換句話說,今後可以開發出更客製化的降血壓藥物,專供東方人服用,達到更好的效果。這項研究論文已刊登在重量級的「自然遺傳」期刊 (Nature Genetics)。

這項跨國性研究,發現華人、日本人、韓國人及馬來人的東亞族群,其體內有5個特有基因和血壓調控有關,其中尤以ALDH2基因對血壓的影響最顯著。

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國家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鄔哲源表示,我們每個人體內都有ALDH2基因,其單核苷酸變異rs671中的對偶基因型G,雖會讓血壓偏高,卻也會讓體內高密度膽固醇(即所謂的「好膽固醇」)濃度增加,且讓低密度膽固醇(即所謂的「壞膽固醇」)濃度降低,進而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然而,一旦過度喝酒,ALDH2增加好膽固醇濃度、降低壞膽固醇濃度的效果,就會降低,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即明顯增加,可見過度喝酒確有可能會讓血壓上升,進而誘發心血管疾病。

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助技師陳建勳博士表示,ALDH2的全名是「乙醛去氫酶」,作用是代謝體內酒精成分。一般推測,喝酒後,ALDH2忙著代謝酒精,無法再進行增加好膽固醇、降低壞膽固醇濃度的工作,於是脂肪逐漸堆積在血管裡面,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當然增加。



◆ 睡前愛吃零食 耳朵變螞蟻窩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 2011/05/20 自由

耳朵發癢,當心螞蟻作祟!

一位16歲少女雙耳發癢、微痛,持續約數月,醫師檢查,發現她的耳朵內約有20隻螞蟻,雙側耳道、耳膜嚴重紅腫。醫師表示,少女睡前喜歡在床上吃甜食,吃完以後還用手挖耳朵,導致螞蟻聚集在耳朵,數量之多,臨床上很少見。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耳鼻喉科主任洪元宗昨天表示,少女自訴,睡前吃甜食,甜食常掉在床上,自己也曾發現耳邊有螞蟻爬出來。

睡前愛吃零食惹禍

他分析,少女吃完餅乾又抓耳朵,陰錯陽差讓碎屑掉入耳道,才引得螞蟻聚集;經以耳道內視鏡檢查,在耳朵口往內2、3公分處發現螞蟻,若長期置之不理,可能導致細菌感染、外耳道發炎。

洪元宗指出,治療時先將螞蟻移除,使用耳滴劑改善發炎,持續門診追蹤,沒有新的螞蟻進入少女耳朵,耳道、耳膜也已消腫。

洪元宗說,門診可見蟑螂、螞蟻跑進病患耳朵,但多為偶發性,常見症狀為劇痛或痛癢並陳,很少有這麼多隻螞蟻聚集在耳朵內,症狀又持續一段時間。

洪元宗提醒,螞蟻、昆蟲爬進耳朵,千萬不要用水灌入耳朵,螞蟻被水淹死,屍體會泡水膨脹,反而卡在耳道,容易發炎。

他建議,可拿家中的食用油如橄欖油、沙拉油,約滴5、6滴進入耳朵,油的密度比昆蟲體液密度高,油不會進入昆蟲身體,昆蟲屍體不會膨脹,再找醫師處理。

另外,居家應注意環境衛生,若耳朵奇癢、劇痛,應至耳鼻喉科門診求診,早期治療。

fsj 提到...

植牙拔智齒 須加簽麻醉同意書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2011.05.23

民眾到牙科做植牙或齒切除術,常要打麻藥,今後必須多簽一張局部麻醉同意書,醫師也得花時間,向病人解釋麻醉可能帶來的風險。

衛生署日前公告「口腔局部麻醉書」格式,要求醫療院所執行人工牙根植入術、單純及複雜齒切除術等三項,必須讓病人簽署此同意書,同時告知病人麻醉步驟、可能出現症狀、風險,同時交付麻醉說明資料。

衛生署並請地方衛生局輔導半年,十一月起,若醫療院所未讓病人簽此文件,將可罰五萬元到廿五萬元罰款。

最近正在植牙的吳小姐說,醫師為她種入植體,她坐上治療椅後,才拿手術同意書給她簽,「密密麻麻的字,只能大概看一下就簽了,」現在又要簽局部麻醉同意書,真是麻煩。

台北市牙醫師公會前理事長林世榮說,植牙、拔智齒,或須翻開牙肉的齒切除術,常會因麻醉到下顎齒槽神經,可能引起如下顎齒槽神經麻痺無法恢復、嘴唇左右一邊失去感覺等。

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蘇鴻輝表示,幾年前還曾有一名五十多歲病人,不知患有主動脈瘤,到牙科治療做麻醉時,可能因壓力增加,主動脈瘤破裂,釀成醫療糾紛。

不過,林世榮說,牙科手術都得簽手術同意書,現要加簽局部麻醉同意書,民眾可能不勝其擾,因為拔乳牙、磨牙或根管治療(抽神經),也需局部麻醉,但應無須簽同意書。

蘇鴻輝說,有時拔智齒或植牙因部位較深,醫師會在麻醉劑裡加血管收縮劑,增強效果,但若有高血壓或心臟病者,就不適合使用,醫師請病人簽麻醉同意書時,會解釋說明,其實對病人比較有保障。



◆ 治過敏性鼻炎 護肺強正氣

【聯合報╱張書寶/明華馬光中醫診所主治醫師】2011.05.20

中醫認為,疾病或症狀的發生,都是人體自身的正氣(抵抗力)與外來邪氣(細菌、病毒或是一些物理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當正氣力量大於外來邪氣,就不會發病或僅有輕微症狀;當正氣不足以抵抗外邪時,就會生病。

過敏性鼻炎乃過敏性疾病發作於鼻部,中醫認為「肺為嬌臟,不耐寒熱」,故過敏性疾病以過敏性鼻炎最常見。

過敏性鼻炎以發作性鼻流清涕、打噴嚏為主症,中醫稱之為「鼻鼽」。常於晨起之後陣發性鼻癢,鼻塞,打噴嚏,嚏後鼻流清涕。全身症狀多不明顯,亦可伴有咳嗽、咽癢。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季節,以天氣變化或氣候寒冷時較為多發。

中醫認為本病多由肺氣虛弱、保衛體表的正氣不足,肺系受外邪入侵而引起;或腎脾氣虛,亦可致肺氣虛弱,肺氣通於鼻,故而均可使本病發作。

治療不外扶正與祛邪,邪氣較重時當以祛邪為要,症狀較緩和時以扶正為主,治療視患者體質寒熱虛實加以處方用藥。當發作較嚴重時,加入針灸治療,也常收到較好的效果。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古人教導我們增強自身抵抗力,避開誘發疾病的因素,即可保持身體的健康。

要減少過敏性鼻炎發作,應遠離過敏,家裏應少用地毯,窗簾要常清潔換洗,避免接觸貓毛及狗毛。平常飲食亦需注意,少吃冰冷的飲料和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平時中藥調理,以及夏天三伏天穴位敷貼和冬日三九貼,均是扶助正氣的好方法。

fsj 提到...

非法器官買賣 窮人身受其害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7323

台灣立報 2011/05/23 李威撰

【編譯李威撰綜合報導】根據《半島電視台》的報導,全球的器官移植手術中,非法人體器官販賣就高達1成,部分醫療運動人士正試圖要扭轉這個嚴重問題。

器官移植的倫理、法律及社會心理層面平台(ELPAT)的伯斯(Michael Bos)指出,國際人體器官販賣是利潤豐厚的產業,估計在2008年的非法交易金額就高達5千萬美元。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每年的人體器官販賣中,固定有5%到10%為腎臟買賣。

來自中美洲的梅帝納(Antonio Medina)今年23歲,他轉述一位朋友的親身故事。他的朋友與妻子一同借道墨西哥前往美國,但卻在路上遭到幫派份子的劫持,兩人被隔離在不同的房間。當他聽見妻子的尖叫聲後,隨即再進去看時,她的胸口已經被切開,心臟跟腎臟則消失不見。

有利可圖的黑市

聖地牙哥州立大學跨界研究所(Trans-Border Institute)主任雪克(David Shirk)表示:「我不懷疑有器官從體內被拔除……但絕大多數情況下,人體器官販賣是發生在腐敗醫療工作人員的醫院裡。」

雪克向《半島電視台》說:「也許有人使用痛苦的方式來摘取器官……但我不相信這可以被拿來做移植之用,因為過程需要相當的衛生條件,而捐贈者必須經過仔細比對。」

世衛將人體器官販賣定義為商業性的移植,這種移植有利可圖,而且是在國家醫療制度外進行。像梅帝納所描述的直接器官竊盜行為,只是全球器官販賣中的邊緣現象。

仲介不顧客戶生死

據《彭博社》報導,23歲的皮卡多(Luis Picado)是尼加拉瓜人,高中輟學以後就在工地上班。2009年某一天,他興高采烈回到貧民窟,告訴母親他們終於可以擺脫貧困,到美國過新生活。他說,有人向他答應,只要捐贈一顆腎臟,就可以在紐約獲得一份工作及一戶公寓。

皮卡多於3星期後在尼國首府馬納瓜(Managua)的軍醫進行動手術,但因內出血不止而過世。傷心欲絕的母親特賽羅(Tercero)說:「他總是愛追求美國夢,最後卻賠上自己的性命。」獲得皮卡多腎臟的是美國68歲的雷恩(Matthew Ryan),他在同一家醫院換上皮卡多的腎臟後卻也不幸離世。尼加拉瓜政府目前正展開調查,追究是誰違反法律,竟以金錢購買捐贈者的器官。

世衛官員諾艾(Luc Noel)表示:「犯罪型的地下組織提供腎臟移植手術……但大多數的案例與貧窮有關,赤貧及弱勢民眾願意為金錢而切割器官。」

據傳聞,窮人將器官(尤其是腎臟)販賣給中間人,賺取3千美元至1萬5千美元不等;而中間人會以20萬美元的高價再轉賣給富有的買家。

墨西哥的器官販賣問題並非最嚴重,器官販賣在以色列、中國、巴基斯坦、土耳其、巴西、尼泊爾、菲律賓、科索沃、伊朗及前蘇聯等東歐國家更為普遍。

諾艾說:「這些地區的管理不佳,移植手術旅遊業頗為興旺。……我們不想見到一個社會中的窮人成為有錢有有勢者的器官供應商。」諾艾認為,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公家單位去鼓勵民眾自願捐贈,讓更多人瞭解到捐贈器官的益處。

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德孟尼科(Francis Delmonico)指出,非法的器官移植市場日益蓬勃,每年約有5千名重症病患違法地以金錢購買器官。除伊朗以外,金錢購買器官的行為皆屬違法。

德孟尼科指出,全球的器官移植需求遠超過供給,以美國為例,有11萬人等待器官移植,但每年捐贈者不足1萬5千人。移植手術對窮人固然是剝削,但德孟尼科表示,對富人的健康也是一種剝削。諾艾也認為,想要獲得器官的病患也是弱勢者。

當有錢的重症病患渴望獲得健康,願意砸大錢從窮人身上獲得器官時,非法的仲介業者卻提供低劣的醫療環境,甚至沒事先調查捐贈者的健康狀況,導致手術過後發現自己罹患像愛滋等疾病。

賓州大學生物倫理中心(Centre for Bioethics)的訪問學者布迪安尼(Debra Budiani)表示,大多數情況下,錯誤資訊加上貧窮問題,迫使民眾去販賣自己的器官。

布迪安尼表示,非法器官移植的主要管道是網路,病患會上網找群這些服務。以中國為例,爭取器官的病患會在網路上先進行激烈的競標,在病患抵達中國進行手術前,移植器官的價錢早已講定,協調工作已經先在網路上敲定。

NGO闢熱線慰受害者

除了在賓州大學從事學術工作外,布迪安尼還主持一家名為「器官衰竭辦法聯盟」(Coalition for Organ-Failure Solutions, COFS)的草根性倡議組織。

COFS安排熱線,接受受害者請求,讓他們可與醫生及適當單位取得聯繫。布迪安尼表示,COFS正建立一個包括手機在內的虛擬社交網絡,即使他們不識字,也能透過手機與我們取得聯繫。

這項計畫在未來幾個月會先在埃及與印度進行測試,讓潛在的受害者理解非法器官買賣的犯罪行為。她說,埃及最近發生革命,政治不穩定將影響到非法器官買賣的取締,導致買賣動作更加頻繁。

對器官買賣的受害者而言,他們並不會因為獲得金錢而脫離陰影,他們不僅無法回復身體上的傷害,心靈同時也感到創傷及孤獨。

布迪安尼希望她催生的反器官販賣熱線能改善猖獗的人體器官販賣現象,並給予失去器官、感到羞恥及因此生病的受害者能得到撫慰。另外,藉由COFS的熱線,讓受害者能彼此分享被濫加對待的經驗,使受害者彼此取得聯繫,不再感到自己是孤立無援。



◆ 免疫疾病造成眼疾 常見虹彩炎、乾眼症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王柏楊/台北報導】2011/05/23

免疫疾病也會影響眼部健康,台北慈濟醫院眼科主任徐維成表示,因免疫系統發生問題所產生的疾病,以虹彩炎、乾眼症等較為常見;虹彩炎(前段葡萄膜炎)會出現眼紅、視力模糊變差、怕光、眼壓會時高時低,通常是單眼發生,厲害的話甚至會有蓄膿的發炎反應,不及早治療可能會有白內障、青光眼,甚至失明。

徐主任表示,治療上以類固醇為主,少部份較嚴重者需要長期服用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才能有效控制。

民眾常會把虹彩炎與結膜炎搞混,徐主任表示,若有熬夜感冒或是常有關節痠痛,再加上又出現眼紅、視力模糊、淚液分泌變少且少有分泌物時,則可能為虹彩炎,須經由醫師鑑別診斷。

國泰醫院過敏免疫科醫師曹正婷表示,男性僵直性脊椎炎會合併單側紅眼症,且可能兩側輪流發生,患者出現視力模糊、刺痛感等,眼睛病變主要表現為虹彩炎、鞏膜炎等,須抽血看HLA-B27是否為陽性反應,若有則可能有僵直性脊椎炎。

風濕性關節炎者拖太久不治也會併發如:白內障提早、瞳孔會和水晶體黏在一起,白天怕光、晚上視力模糊等。

乾躁症本身是一種重大疾病,其表現有淚液、唾液等分泌量變少,造成眼角膜受傷,在眼科又稱為乾眼症,此類型的患者需長期點人工淚液才行。而貝塞氏病為後段葡萄膜炎,眼部病變主要表現為葡萄膜炎、鞏膜炎、視網膜炎等,嚴重會導致失明。

眼科醫師趙效明表示,虹彩炎又可分為前房虹彩炎及後房虹彩炎,但通常以前房虹彩炎居多,這是因為身體內有HLAB27抗原,病人通常都等到有出現紅、脹、痛、視力模糊等不適現象時才去就醫。虹彩炎與僵直性脊椎炎、紅斑性狼瘡、風濕性關節炎等有自體免疫疾病有關聯,是因眼睛瞳孔發炎出現怕光、視力模糊、眼壓高、眼紅等情形,不斷復發長久下來則易有青光眼、白內障等後遺症產生。

趙醫師提醒,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皆需要特別注意生活型態的調適,作息正常、飲食均衡、適量運動、睡眠充足、減少壓力、戒菸酒等,以控制血壓、血脂、血糖及體重,另更要遵從醫囑與按時服藥,以及定期追蹤和治療。



◆ 甲狀腺亢進患者吸菸 小心眼球突出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2011.05.23 自由

日本福島核災一度在東亞引發搶購碘鹽的恐慌,醫界呼籲,台灣食鹽中已加碘40多年,民眾切勿浮濫補碘,以免誤傷甲狀腺而引發其功能亢進或低下病變。

吸菸更會使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較易出現眼球突出症,引發角膜受損、眼球難以對焦等棘手症狀。

切勿浮濫服用碘

中華民國內分泌學會有感於福島核災事件引發民眾對甲狀腺保護的資訊不足感到焦慮,昨天特別舉辦「碘與甲狀腺」健康專題講座,針對甲狀腺疾病的迷思進行介紹與澄清。

中華民國內分泌學會秘書長、台大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沛隆指出,甲狀腺疾病分為功能性與型態性兩類,功能性甲狀腺疾病為甲狀腺機能亢進或機能低下,因缺乏本土流行病學資料,確切盛行率不明,國外的盛行率約1%,女性患者數約為男性5倍。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狀多樣,包括心悸、手抖、怕熱、體重減輕、緊張、失眠、排便次數增加、月經減少等,育齡婦女較常見,不少病患因心悸去看心臟科、拉肚子去看腸胃科、眼睛不適去看眼科,最後才輾轉發現是甲狀腺功能出了問題。

相對的,甲狀腺機能過低則會有怕冷、體重增加等相反症狀,也可能導致疲勞、記憶力衰退,較常見於老年人。

不少人以為甲狀腺機能低下是肇因碘攝取不足,但陳沛隆澄清,無論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均與碘攝取過量有關,非但不能再補碘,更需積極減少碘攝取,必要時還得改吃「無碘鹽」,以免病情惡化。

值得注意的是,甲狀腺機能亢進有時會併發眼球突出,中華民國內分泌學會常務監事林仁德指出,吸菸的甲亢病患併發眼球突出的風險,明顯高於不吸菸者;陳沛隆則說,甲狀腺眼球突出原因不明,吸菸是目前唯一知道的危險因子。

陳沛隆表示,眼球突出的甲狀腺亢進患者,不僅外觀受影響,眼球甚至會無法對焦,且因眼皮日夜難以閉合,而使角膜結膜易乾燥受損,若藥物治療效果不彰,可能得考慮開刀切除眼球後方的水腫軟組織。

fsj 提到...

非傳染疾病為全球「頭號殺手」

【聯合報╱記者傅依傑/即時報導】2011.05.24

聯合國23日發布新聞指出,每年因癌症、心血管、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等非傳染疾病死亡人數,占全球死亡總逾60%,非傳染疾病成為全球「頭號殺手。」

聯合國引述世界衛生組織資料指出,全球每年因非傳染疾病死亡的3600萬人中,近八成在中低收入國家,許多家庭為支付昂貴治療費用而陷貧困。

聯合國指出,世衛大會23日通過決議,定今年9月舉行非傳染疾病高層會議;世衛組織並呼籲各國,加強非傳染疾病基礎保健投資。

世衛官員指出,若能減少吸煙、酗酒、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等非傳染疾病危險因素,全球每年可挽救900萬人生命。

世衛組織日前發布第一份「非傳染性疾病現狀報告,」警告說,若不採取措施,至2030年,非傳染性疾病將導致5200萬人死亡,經濟損失達數十億美元,昂貴治療費將使數百萬人陷貧。



◆ 研究:巫巫茲拉會傳染疾病

【中廣新聞/謝佐人】2011-05-24

專家指出,在去年南非「世界盃」足球比賽出盡鋒頭的加油道具「巫巫茲拉」不僅魔音穿腦,製造噪音,而且還會散播傳染病。

由多名諾貝爾獎得主與慈善機構支持的非營利學術組織「公共科學圖書館」出版的醫學科技雜誌上有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以一口氣吹出「巫巫茲拉」所散發的唾沫有如打噴嚏一樣,可以在一秒鐘散播四百萬個微小的水分子。如果在人潮擁擠的場合,有人吹「巫巫茲拉」,就有可能散播以空氣為傳染途徑的疾病,例如:感冒、甚至是肺結核。

英國醫專家「麥克尼」教授說,「巫巫茲拉」就像咳嗽及打噴嚏會散播傳染病一樣,,因此當局不光只是在人多場合要禁止,同時也要大力勸說那些有傳染病的人,不要對著別人吹「巫巫茲拉」。

「麥克尼」教授帶領小組進行了一項研究,測量八個人在吹「巫巫茲拉」時,會製造出多少水分子,結果發現,平均每支「巫巫茲拉」吹出的一公升空氣中,含有65萬8千個肺部微粒。也就是相當於每一秒鐘吹出四百萬個水分子進入空氣。所以如果置身在有很多人吹「巫巫茲拉」的運動場合中,觀眾勢必會吸入大量的呼吸道微粒。

當然,輿論也批評,「巫巫茲拉」製造的噪音比飛機起飛還讓人受不了。因此,英國當局正在考慮,2012倫敦奧運舉行期間,是否允許觀眾在賽場中吹「巫巫茲拉」助興。



◆ 碰一下就痛! "纖維肌痛症"作祟

華視 2011/05/24

如果有人洗一兩個碗就會讓酸痛一整晚,或是在路上被路人碰撞,就痛得唉唉叫,你會不會覺得他是嬌嬌女無痛呻吟?在新北市有位桂小姐,從20歲開始就會這樣,全身非常容易疼痛,後來檢查發現是得了纖維肌痛症,痛的感覺是一般人的兩倍。

太太啊,你輕輕按一下就痛得哇哇叫,妳的肉是紙做的啊,更誇張的是,走在路上還怕被人碰撞,一撞就痛到想哭,連路人都覺得誇張,但桂小姐從20歲就痛到現在,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得了纖維肌痛症,連記者上前和桂小姐打招呼握手,都讓他痛得受不了。

和人握手都會痛,連一般做家事,洗個碗全身就會痛一整晚,收拾桌子也會腰痠背痛,得邊扶著腰,嫁進婆家,婆婆看到她這樣還一度引起誤會,被誤認為嬌嬌女,桂小姐也很委屈,但就是因為桂小姐的中樞神經比平常人還敏感,所以疼痛和痠痛,都是一般人的兩倍,而且無法根治。如果你也容易這邊痛痛那邊痛痛,可得當心,纖維肌痛症可能找上你。



◆ 醫學研究-老人家該不該手術?衰弱指數來評估

諶悠文/綜合報導 2011-05-24 中國時報

高齡患者年老體衰,手術後的狀況往往難以預測,該不該動手術,也常讓患者與家屬陷入兩難。美國馬里蘭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團隊已在《美國外科醫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發表報告,提出較為明確的老人患者手術前風險評估標準。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老年醫學專家馬卡瑞(Martin A.Makary)與佛瑞德女士(Linda P.Fried)帶領的團隊,研究近600名65歲以上曾在該校附設醫院動手術的患者,追蹤時間達一年;這些老人家進行過的手術也許是切除膽囊至置換關節等小手術,也可能是腹部的大手術。

研究人員檢視高齡患者身體是否出現衰弱的現象,醫師評估的指標包括:

1.體重減輕(一年不知不覺減輕4.5公斤以上)。

2.肌握力減弱。

3.覺得很疲倦。

4.缺乏體能活動。

5.走路速度遲緩。

得分0~1分的患者,表示不衰弱,2~3分表示中度衰弱,4~5分則是衰弱。研究人員表示,身體衰弱的患者儲存的體力少很多,復原的能力也隨之下降。

研究結果發現,中度衰弱患者在手術後出現併發症的機率,是不衰弱患者的兩倍;衰弱患者則超出2.5倍。此外,中度衰弱者住院的時間,則比不衰弱者拉長44%至53%,衰弱者則增加65%至89%。

愈衰弱的患者手術後出院,住進療養院或支援性居所,而非返家休養的機率也愈高。中度衰退者住進這類機構的機率,是不衰弱者的3倍以上,衰弱者更高達20倍,而且衰弱者可能住進去後就不會再活著出來了。

佛瑞德女士說:「這些數據非常有說服力。手術前身體衰弱者,術後結果不佳的風險升高。」

約翰霍普金斯附設醫院的外科醫師已經廣泛採用此一「衰弱指數」,來協助進行手術前的評估。馬卡瑞也表示,他聽說另有十幾家醫學中心也以這項指數來做決策。

fsj 提到...

眼壓反覆升高 竟是病毒作怪

中央社 2011-05-25

台中市1名38歲的男子1年多前眼壓反覆升高而至醫院就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部今天表示,進一步檢測發現是因病毒感染引起,還好及時治療,險些造成視野永久缺損。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黃偉成表示,眼壓升高傳統認為的禍首是青光眼,近幾年才發現,巨細胞病毒感染也有可能。病因診斷正確與否,影響差很大,也關係病患能否保有完整視覺。

黃偉成指出,這名男性患者在1年多前首度出現突發性視力模糊,同時合併眼睛脹痛及頭疼。不敢輕忽,患者立刻到眼科診所就醫,發現右眼壓數值高達45,是正常值21的兩倍多。

當時經過控制,眼壓逐漸下降,沒想到半年後症狀復發,且之後復發的間隔越來越短。雖然每次眼壓警報都能解除,但隨著發作次數累積,視野缺損的後遺症也出現了。

當初診所醫師判斷,應是好發在年輕人的青光眼睫狀體炎危象併發的眼壓升高,轉診黃偉成後,病患決定接受黃偉成建議,抽取眼內房水送驗,結果證實是巨細胞病毒感染。

黃偉成指出,巨細胞病毒感染向來不受注意,一般認為只會侵襲愛滋病患,造成視網膜感染,進一步破壞視力殆盡。近幾年才發覺,原來免疫功能正常者,也可能在眼內出現巨細胞病毒感染。當被誤為青光眼或虹彩炎時,雖然眼壓可以控制住,但在密集復發之後,必會付出視野缺損的代價。

黃偉成表示,其實診斷巨細胞病毒感染的技術不難,抽取若干眼內前房液送檢即可;抗病毒治療也頗容易,關鍵在於診斷。若能在第一時間就判定為病毒感染,從而控制發作頻率,病患將無視覺受損之虞。

黃偉成提醒民眾,不論是急性隅角閉鎖型青光眼、青光眼睫狀體炎危象,抑或巨細胞病毒感染,都會有眼壓上升的共同點,出現視力模糊減弱、頭痛嘔吐、眼睛脹痛等症狀時,應速就醫莫遲疑。



◆ 發觀光醫療財 醫師兼導遊帶團

【聯合報╱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2011.05.25

英語導遊與領隊執照近年來越來越熱門,吸引不少年輕人報考。但五月放榜的名單中,竟有一位已執業近卅年的資深醫師。今年五十六歲的陳興漢是桃園敏盛醫院國際醫療部主任,因看好台灣觀光醫療產業發展,打算以後自己帶團,今年報考順利通過初試。

在補習班放榜慶功宴上,有不少年輕人開玩笑對他說「醫師已經很賺了,不要再來搶我們的飯碗啦」。不過他強調,他並非要搶觀光業的生意,而是想辦法搭起觀光與醫療業的橋梁,吸引更多人才進來。

他認為,醫師導遊與一般導遊最大的差別,就是可為接受不同種類治療的客人,研訂客製化的行程。他並舉例說,接受健檢及醫美手術的客人身體無大礙,行程自由度較高。但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病人,因術後必須休息三至四個星期,最好把觀光活動排在手術前。

導遊、領隊人員考試五月三日放榜。陳興漢只要再通過五月廿八日舉行的英語口試,並完成八月中旬舉行的職前訓練,就可取得英語領隊及英語導遊兩張證照。

陳興漢國防醫學院畢業後,擔任過海軍軍醫官,又被軍醫局徵選至南非學習潛水與高壓氧醫學,那一年讓他打開了國際觀。目前在敏盛醫院擔任國際部主任。

陳興漢表示,這幾年常有國外民眾,來台接受健康檢查或進行減重、醫美手術。台灣的醫療服務水準不錯,費用相較於歐、美、日便宜,加上國際遊客每年來台超過三百萬人次,他十分看好觀光醫療產業發展空間。

由於敏盛醫院打算跟旅行社合作,由旅行社宣傳拉客,他想負責帶團,讓旅客來敏盛就醫;因此決定報考導遊及領隊執照。

至於如何準備考試?他說,因周一到周五有高壓氧治療,還有四次門診,沒有時間特別補習。只能利用平常晚上以及周末放假時間研讀向補習班購買的教材,花了三個月準備。

他說,最難準備的科目是觀光法規,「法規一條又一條,都很陌生,只能硬背」。但「旅遊安全與緊急事件處理」題組中出現的醫療題,如「團員食物中毒時處理的標準流程」、「何謂經濟艙併發症?」「初到海拔高的地區,空氣稀薄該怎麼調整」等,都讓他占了優勢。

fsj 提到...

超級病菌幫凶? FDA挨告/嘉義拖鞋俠 挑戰萬里長城

◆ 超級病菌幫凶? FDA挨告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05.26

美國幾個消費者權益保護團體和保健組織25日控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指FDA允許在動物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導致抗藥性強的「超級病菌」出現。

FDA允許飼養業者在動物健康無虞時,在飼料中添加盤尼西林(penicillin)和四環素類(tetracyclines)抗生素,上述團體在紐約曼哈坦地區法院提告,要求法院裁定,FDA未撤銷許可,違反聯邦法律。

訴狀指出,飼養業者1950年代開始在健康牲畜的飼料中添加低劑量抗生素,FDA在1977年發現,讓動物服用低劑量抗生素會促進抗藥性細菌孳生,可能感染人類,但FDA 卻未採取行動限制抗生素使用,造成美國現在使用的抗生素中,高達八成是用於牲畜身上,以便在減少飼料情況下加速動物生長速度,並防止牲畜在擁擠、衛生條件不佳的飼養環境中生病。

這些團體表示,添加到豬、牛、雞、火雞等牲畜飼料或水的抗生素,濃度太低無法治療疾病,卻讓細菌得以更強大的形式生存,且更具抗藥性。抗藥性細菌的感染因而更難治療、療程更長、費用增加,致命可能性提高。

自然資源保護會(NRDC)執行主任李納說:「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抗生素效果日益降低,我們超市肉品逐漸殘留抗藥性細菌。」科學工作者關懷聯盟(UCS)的麥隆說:「過去30多年來,我們一直反對非為了治療目的使用牲畜抗生素。我們希望這場官司最後能迫使FDA因應問題嚴重性而緊急採取行動。」

提告團體包括自然資源保護會、公益科學中心(CSPI)、食用動物關懷信託(Food Animal Concerns Trust)、公眾(Public Citizen)和科學工作者關懷聯盟等。



◆ 嘉義拖鞋俠 挑戰萬里長城

中央社 2011/05/26

(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縣25日電)國內慢跑界有「拖鞋俠」美譽的嘉義縣民陳慶順,日前挑戰在大陸萬里長城的國際馬拉松比賽,依舊穿室內拖鞋,在崎嶇不平石子路競速,引起各國選手震驚,賽後爭相合影留念。

現年54歲的陳慶順今天表示,30年前,因不慎從住家3樓跌落,摔斷右大腿骨,術後卻留下右腳外撇的後遺症,穿一般鞋子行走時,兩腳的鞋後跟都會互相碰撞,因此平常只能穿著拖鞋,並非特立獨行。

陳慶順表示,平時都是靠登山健身,2年多前才開始接觸慢跑運動,後來跑出心得,越跑越有趣,只要是國內舉辦的馬拉松比賽,幾乎都報名參加,也因為穿慢跑鞋不方便,比賽時,還是穿室內拖鞋競賽。

陳慶順今年初參加民國百年100公里馬拉松比賽,從高雄跑到四重溪,以12小時9分跑完全程後,台灣超級馬拉松協會特地頒給他穿拖鞋挑戰百公里成功的獎牌,並被慢跑界封為「拖鞋俠」。

陳慶順說,21日與9名慢跑好手報名大陸北京舉行的42.195公里國際馬拉松比賽,地點在萬里長城,當時仍穿著室內拖鞋,在崎嶇不平的石子路、無數的階梯上穿梭,引起各國慢跑選手震驚,不是直呼不可思議,就是露出不相信的眼神,且賽後不管是男女選手都爭相要合影留念。

陳慶順指出,大陸北京的國際馬拉松比賽,只花6小時34分跑完全程,在93國、上千名選手中,名列第380名,為了紀念歷史性的一刻,除了在所穿的拖鞋寫字留念外,並要好好保存。



◆ 2歲女童10樓墜地 奇蹟生還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2011.05.26

1歲9個月的幼兒從10樓墜樓,竟奇蹟式的活了下來。

大陸「武漢晨報」報導,馬女士4月23日帶著1歲9個月的希希去拜訪朋友,當時朋友的房子尚未裝修完,當馬女士參觀房子時,就讓希希在客廳裡玩,突然聽見「砰」一聲聲響,趕緊跑去一看,人都嚇呆了;希希和一塊玻璃一起墜樓,直接掉到一樓草坪上。

孩子立即被送往附近一家醫院,但因傷勢太重,晚上10點,希希轉送到同濟醫院繼續搶救。

希希當時的情況相當嚴重,包括顱骨骨折、左側液氣胸、肺挫傷、腹腔內出血、四肢骨折等多重創傷,同濟醫院兒外科立即把希希送進手術室,動了近3小時的緊急手術。

一個月過去了,同濟醫院25日宣布,希希可以出院了。同濟醫院兒外科周學鋒教授說,目前看來,希希就是一個正常孩子,沒有殘疾,以後也不會有後遺症。

希希為何能奇蹟生還?周學鋒分析表示,希希比一起墜下的玻璃重,自由落體時玻璃在下孩子在上,玻璃如同一張托盤托住她,減緩了墜樓速度。

另外,墜落的姿勢也決定了希希的生還。周學鋒解釋,昏迷的人和清醒的人同時墜樓,昏迷者的生還機率遠大過清醒者,因為昏迷時墜樓,四肢處於放鬆狀態,接觸地面時相對有彈性,對於身體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希希不滿2歲,面對墜樓突然失重沒有恐懼感,和昏迷的人差不多。根據希希母親的描述,孩子掉到一樓時呈平躺狀態,孩子背朝地跌落,因為四肢放鬆,所以四肢沒有表皮出血,只是骨折,而脾臟跟肺則因衝擊震動導致出血。

周學鋒表示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希希墜樓的地點是鬆軟的草坪,創造了一個緩衝空間;如果跌落在水泥地上,生還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 高壓空氣灌進體內 卡車司機被吹成人肉氣球

【潘勛/綜合報導】2011-05-26 中國時報

紐西蘭卡車司機麥柯馬克(Steven McCormack)本月廿一日作業時,不小心滑倒,跌坐在氣壓煞車鋼瓶的軟管,軟管的銅質接頭刺破他左臀,高壓空氣瞬間灌入他體內,把他「吹得像人肉氣球」,幸好同伴及時來援才沒皮開肉綻喪命。

這起事故發生在紐西蘭北島歐波提奇市,麥柯馬克站在他駕駛的卡車車頭踏板上工作,不小心跌了下來,撞脫氣壓煞車鋼瓶的軟管,銅質插頭戳穿他的屁股,壓縮空氣便猛灌進他體內。

麥柯馬克回憶說:「我感覺到氣體灌進我體內,好像快從腳底爆炸了;我被吹得像顆足球,但無能為力,只能躺在那裡。」

幸好同事們聽到麥柯馬克的慘叫聲,匆忙趕來,關掉壓縮空氣瓶,然後用冰敷在他腫脹的脖子周圍。

救護車隨後趕來,將麥柯馬克送醫,由外科醫療團隊治療傷勢。在「被吹成氣球」的煎熬過程中,麥柯馬克一邊肺臟還積滿液體,醫生也設法將積液抽除。麥柯馬克表示,醫生說,高壓氣體把他的脂肪與肌肉分了開來,他的皮膚沒炸開,真是奇蹟。

※ 相關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KJpJpk6ymQ

fsj 提到...

視力疲勞嗎? 按摩穴位放輕鬆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y/26/today-health3.htm

文/阮膺旭 2011.05.26 自由

6歲的張小弟平時除了愛打電腦,看書時,眼睛總是近距離對著書本,在告訴媽媽看東西變得不清楚後,至眼科診所檢查。醫師表示患有200度的假性近視(近視度數「假攀升」)及散光,於是開始接受散瞳劑治療。

半年的治療,張小弟假性近視問題仍未獲得改善,母親安排他接受針灸治療半年,假性近視有改善,但還是有散光的問題。

真正的近視為眼球變形,眼軸不正常地增長,無法再矯正,但假性近視常因近距離閱讀及過度看電視,引起眼球睫狀肌痙攣而無法放鬆,同時眼眶周圍肌肉也會較為緊繃,導致看近清楚,但看遠卻模糊,並非真正的近視。

中醫針灸治療是將眼睛及眼眶周圍肌肉放鬆,達到舒緩眼睛酸澀,消除疲勞的效果。平時也可藉由穴位按摩,包括攢竹、四白、絲竹空、合谷等,每次按摩10至20秒,每天可按2至3次,也有緩解視力疲勞的作用。

◎穴位按摩保養:

●攢竹:眉毛內側邊緣凹陷處(如圖1);可以緩解頭痛,消除臉部浮腫。

●四白:在眼眶下方的凹陷處(如圖2);可以達到祛風明目的作用。

●絲竹空:位眉梢凹陷處(如圖3);可改善眼睛疲勞、暖胃行血。

●合谷: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如圖4);可改善顏面、口、鼻、咽部位的疾病、視力模糊、鼻炎、口齒疼痛、頭痛及預防感冒。

飲食方面養成均衡不偏食,多攝取深綠色蔬菜;可另外補充維生素B群,其中維生素B2、B6、菸鹼酸、B12一起攝取,效果最佳,這些可從蔬菜、豆類、小麥胚芽、糙米等攝取。

維生素C可抗氧化,有保護眼球健康,平常可從日常飲食中攝取,深綠色及黃紅色蔬果,如番茄、奇異果、草莓、葡萄柚等。平時也可用枸杞、菊花、決明子,泡成茶飲每天喝,可明目。

現代人的工作幾乎脫離不了電腦的運作,長時間待在電腦螢幕前,眼睛的負擔極大。一天工作下來,眼睛常感覺疲累、乾澀,避免長時間近距離工作是預防近視最重要的原則,注重視力保健更是重要。

不論看書、看電視、打電腦最好每30分鐘讓眼睛休息10分鐘,同時多做戶外運動,經常眺望遠處或青山綠野,以放鬆眼睛的睫狀肌。(作者為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醫師)



◆ 進補勿違七不原則 錯補引發症狀更惱人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1/05/26

炎炎夏季來報到,這時吃哪些食物對身體較有益處?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楊淑媚表示,夏季宜養心,常用入心經中藥材包括龍眼肉、當歸、龜板、浮小麥、珍珠等藥材;長夏宜養脾,常用入脾經中藥材包括苡仁、生薑、芡實、陳皮、神麴、穀芽、蓮子、茴香等藥材。

楊淑媚醫師指出,以苡仁為例,苡仁又稱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歸脾、胃、肺經,能健脾利水,改善腹瀉;具有利濕除痹的作用,可改善筋脈拘攣、屈伸不利、水腫、腳氣等症候。此外,苡仁還有清熱排膿、清利濕熱等好處,但苡仁要清利濕熱宜生用,要健脾止瀉宜炒用。

楊淑媚醫師進一步指出,苡仁妙用多,但仍有一些禁忌要注意,例如婦女懷孕早期最好忌食,以及汗少、便秘者不宜食用。另外,陳皮性味辛、苦、溫,歸脾、肺經;能理氣和中,改善脾胃不和、脘腹脹痛、沒胃口、吃不下飯等症狀。

陳皮具有燥濕化痰的作用,可改善痰濕阻肺、咳嗽痰多、胸膈部滿悶感等情形,陳皮也有利水通便的功效,可改善水腫、小便不利、經常便秘等,不過,吃陳皮也有一些禁忌要留意,例如氣虛又身體燥熱、陰虛燥咳、吐血及內有實熱(易上火)者,必須慎服。

另外,很多民眾都有補身的觀念,不過。請先確認體質、搞清症狀,才能補的恰如其分。楊醫師表示,補對了對身子有幫助,但如果補錯了就要立刻停止,吃錯補藥會引起口乾、睡不著或多夢、燥熱、多汗、便秘五種症狀之一,建議民眾進補前請認明「七不」原則。

楊淑媚指出,進補「七不」原則是熱性體質、有感染症狀者、感冒的人、有發炎情形者、急性腸胃炎、瘡瘍腫毒、痔瘡腫痛等七種問題的人都不適合進補,如果民眾不知道自己是不適合補身體,只要就進向中醫師請教就可以進一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 異位性皮膚炎 中醫治療改善

中央社 2011.05.27

1名3、4歲女童罹患異位性皮膚炎,脖子整片紅丘疹、抓破皮,看了很多醫師仍看不好;經三總中醫師按照女童狀況給藥,建議家長在孩子洗澡後擦上保濕乳,病灶慢慢好轉。

三軍總醫院中醫部醫師林健蓉今天在記者會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嬰兒與小孩最常見的慢性復發性皮膚病,根據統計,約有1、2成孩子患有異位性皮膚炎。

林健蓉說,中醫認為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因是幼時腸胃道及肌膚的防禦功能尚未健全,脾肺虛,而環境的致敏原及食物對小朋友來說又是剛接觸的外來物,因此,容易造成過敏反應。

林健蓉說,之前曾收治1名3、4歲女童罹患異位性皮膚炎,脖子上整片魚鱗狀丘疹,且抓破皮,媽媽帶她看了很多醫師未見改善;輾轉到三總就醫後,她依照女童的症狀,給予中藥治療,再加上建議家長幫孩子洗澡後,擦上保濕乳液,避免使用刺激性物品例如肥皂、化學製劑、易摩擦皮膚的衣物;1、2個星期後,女童異位性皮膚炎症狀大幅改善,不再抓癢導致破皮。

另外,在食物攝取方面,林健蓉說,中醫觀點,發炎狀況屬於「熱」,因此,盡量避免吃辣椒、沙茶醬、荔枝、芒果、龍眼等「熱性食物」,麻油雞等燉補也不要吃。

林健蓉建議多食用綠豆薏仁湯、菊花薄荷枸杞子茶,因為綠豆、菊花屬於清熱,對表皮發炎有改善作用。



◆ 補骨藥或釀骨壞死 加註警語

中央社 2011.05.27

補骨藥「雙磷酸鹽類藥物」治療骨鬆,有千分之1機率發生骨壞死副作用,衛生署要求相關藥品加註警語,也提醒使用這類藥物的媽媽們,拔牙前要先停藥至少3星期,以免下巴爛掉。

台大醫學院骨科教授楊榮森、台大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李正喆今天應行政院衛生署之邀,說明雙磷酸鹽類的藥物可抑制骨質流失;但是,患者連續使用到第3年後,即進入骨壞死副作用的好發期。

李正喆以案例說明,有個骨鬆阿嬤服用雙磷酸鹽3年,某天牙痛去拔蛀牙,8週後不但傷口未癒,還疼痛、發炎化膿、潰爛出血,經診斷是下顎骨髓炎及壞死,後來治療1年,切除下顎、上顎壞死的骨頭,身心俱疲,臉缺一角,咀嚼能力也大受影響。

從民國87年以來,衛生署接獲33例雙磷酸鹽導致骨壞死,日前決定正式公告,11家含雙磷酸鹽的骨鬆藥物,包括福善美錠、克骨鬆錠、可骨華錠、骨維壯膜衣錠、骨力強注射液等,必須在產品說明單上加註警語。

為何骨鬆的補骨藥會造成骨壞死呢?兩位醫師解釋,雙磷酸鹽藥物藉由抑制噬骨細胞活力,達到抑制骨質流失的目的,卻同時抑制骨質的新陳代謝、造骨細胞的活性和數目,因此新骨無法形成,傷骨不易修復。

李正喆說,當患者在骨鬆服藥期間拔牙,發生骨壞死的機率,將是未拔牙者的9倍。也有患者未拔牙,卻異常骨折,楊榮森看到的案例只有「鐵腿」痠痛感,沒有碰撞、沒有跌跤,就突然腿折了。

官方資料顯示,1年有37萬人使用健保給付的雙磷酸鹽藥物,都是停經後骨質流失的婦女,這還不包括子女孝敬媽媽自費購買這類藥物的人數。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藥品組長鄒玫君指出,整體而言,雙磷酸鹽藥物利多於害,有骨鬆症狀、骨鬆骨折的病患,經醫師處方使用,如果需要牙科治療,應遵守停藥期建議。

李正喆說,骨鬆病患治療前,應先做口腔檢查,在口腔外科或牙科療程結束3週後,才開始每週口服1錠雙磷酸鹽;如果是1年1次的雙磷酸鹽注射液,最好在注射後6個月才安排拔牙療程。

fsj 提到...

乾咳 可能重病警訊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2011/05/27

許多人認為,呼吸道出現細菌性感染性疾病時,咳嗽會有黃痰、濃痰。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表示,有些感染性呼吸道疾病,如像莓漿菌感染、百日咳、肺結核初期症狀,也可能出現乾咳症狀。

尤其是開放式肺結核,到後期才會有痰中帶血症狀,肺結核初期,患者咳嗽時,往往痰不多,病情很容易受到忽略。

康宏銘醫師解釋,另有許多原因都會造成乾咳,像慢性支氣管發炎、慢性咽喉炎等,或有些人抽菸、受粉塵、空氣汙染刺激,也會造成乾咳。

乾咳也可能是嚴重疾病警訊,像心肌梗塞、肋膜發炎、肋膜積水患者,也常表現乾咳症狀。許多患者到醫院深入檢查,才發現事態嚴重。或像胃食道逆流等,也可能因胃酸逆流刺激而形成乾咳症狀。

另外,部分高血壓用藥,如血管收縮素轉換酵素抑制劑(ACEI),也可能產生乾咳副作用,康宏銘醫師指出,臨床研究發現,約有三成的用藥患者出現乾咳困擾,因此患者求診時,醫師也應該詢問患者病史、用藥狀況等資訊。

患者若有乾咳症狀,喝水能不能減緩症狀?康宏銘醫師說,如果是上呼吸道問題,喝喝水潤喉一下,或許有短暫幫助,不過乾咳若是深部支氣管、或下呼吸道疾病引起,喝水就無濟於事。



◆ 燒聲或咽喉不適 吃枇杷膏無益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1/05/27

吃薄荷糖救得了「燒聲」?北市聯醫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黃伯瑜昨(26)日表示,清涼的喉糖對聲音沙啞或喉嚨不舒服通常無效,而清涼、冰的食材飲品如果導致局部血管肌肉收縮,更對聲音沙啞或喉嚨不舒服的復原無任何幫助。

黃伯瑜醫師指出,愈辛涼薄荷糖未必愈有助於嗓音或喉嚨,薄荷糖及冰品冷飲皆可能使咽喉局部循環變差。醫界也提醒,吃下太多薄荷成分,可能加重胃食道逆流,小心適得其反,傷害聲帶。

胃食道逆流易造成聲帶傷害,而高濃度的薄荷可能加重症狀,不可不慎。一些含薄荷、柑橘類成分的產品,不宜一次吃太多。

腸胃與喉嚨、聲帶也大有關係,因此保養腸胃也是喉嚨、嗓子健康的要素之一。倘若沙啞明顯為聲帶息肉、聲帶長繭或腫瘤所致,可尋求耳鼻喉科治療,中醫擅於改善功能性問題。

中醫對咽喉不適、沙啞可用的方劑不少,基本上處方視體質而定,不限定幾種處方。耳鼻喉科醫師並提醒,最重要的仍是休息,別用喉嚨嘶吼,盡量多用腹式發音,減輕聲帶負荷。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今年上半年的天氣平均較往年乾燥,近來氣溫又逐漸攀升,北市聯醫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內科主治醫師黃伯瑜表示,臨床上遇到不少因聲音沙啞或咽喉不適而求診的患者。他說,有些民眾習於喉嚨不舒服時吃枇杷膏,其實枇杷膏常有過甜的問題,糖份容易使咽喉組織水腫,食用時建議先稀釋,具體治療則需由醫師處方適合的方劑。

黃伯瑜指出,中醫觀點認為天氣逐漸升高,天氣炎熱空氣乾燥易損氣、傷陰,講話過度則耗氣、耗陰,難免令人愈來愈容易感覺口乾舌燥,容易疲累;尤其有些職業例如教師、營業員、客服員等,因為工作必須長時間說話,會感覺喉嚨乾乾的,有一點痰阻滯在喉嚨,甚至講話時間久一點,就會聲音沙啞或發聲無力。

平常保養建議要忌口,絕對不碰冰食冷飲,減少煎炸烤辣食物。如果可能,最理想的狀況是11點前上床睡覺,都會區儘量12點前睡覺,晚睡或睡不好也容易引起喉嚨不適。

他表示,在冷氣房裡最好穿有領子的衣服,女性可圍絲巾,尤其頸部周圍天突穴、肩井穴、大椎穴避免外露吹風;運動方面建議多活動肩頸及肩胛,緩解肩項緊繃,可改善局部循環,方法是正坐或正立,兩手臂自然下垂;以兩肩峰為軸心,運轉肩膀,由前至後,再由後至前,此簡單的養生活動法稱為「轉轆轤」。



◆ 澎大海、羅漢果只改善感冒咽喉乾燥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1/05/27

中醫師黃伯瑜表示,羅漢果、澎大海對感冒恢復期的咽喉乾燥不適有幫助,但對大部分的聲音沙啞並無顯著的改善效果。

黃伯瑜表示,滋陰補氣的生脈飲效果可能更佳,生脈飲中的五味子具收斂作用,麥門冬更能滋陰,人參則有補氣作用,但建議用黨參或參鬚即可,避免上火。

夏天氣溫較高,有些民眾容易覺得精神不濟,中醫師指出,有些覺得自己熱得發昏,主要原因之一可能就是飲水量不足,此時也可喝點中藥生脈飲。生脈飲對在夏天覺得呼吸心肺功能較差、氣虛的民眾也有幫助。

夏日酷暑難擋,先別急著吃冰,中醫師表示,此時喝點中藥茶飲,能消暑解渴。如果覺得暑氣難消,沒精神時,可考慮喝點生脈飲,該方可強心,一掃夏日疲憊感,如此便不會無精打采;方中麥門冬等藥材更有助滋陰潤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