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台銘 也曾被台大EMBA拒門外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777909.shtml
【聯合報╱記者江碩涵/台北報導】2013.03.21
不只吳寶春申請EMBA碰壁,日前批評「博士賣雞」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也因學歷不符,被台大EMBA拒於門外;儘管台大後來下修報考資格,並公開歡迎郭台銘入學,他卻就此絕口不提此事。
畢業於中國海專的郭台銘,十五年前曾報考台大EMBA,當時台大要求具學士學歷才得以報考,郭台銘不符資格,被迫放棄;後來台大將資格下修為專科也可報考,卻再也等不到郭台銘。
鴻海集團內部人士表示,郭台銘事業忙,再也沒提過入學深造的事,整件事情沒有後續發展。
雖然郭台銘沒再就讀EMBA,但小細節仍可看出郭台銘重視教育。今年二月鴻海園遊會時,他再三強調,透過教育才能改變台灣的產業結構,還說「人才不能在資產負債表上呈現」;三月郭台銘又提到博士生賣雞排浪費教育資源。
雖然評論「雞排博士」引發爭議,但科技人士表示,整個事件凸顯台灣高等教育氾濫,導致高教育者無處發揮;但對於有實務經驗想深造的社會人士來說,教育之門不僅狹窄且制度僵化,教育資源錯置,才是台灣產業無法進步的最主要原因。
※ 相關報導:
* 吳寶春盼修EMBA…台灣拒絕他 新加坡歡迎他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777915.shtml
世界冠軍麵包師傅吳寶春國中畢業後,時隔廿八年有心重返校園進修,想申請國內大學EMBA,卻因學歷不符被擋在門外。但新加坡國立大學伸出雙手,派員赴台與吳寶春面試,稱讚吳寶春是個「傑出的故事」。
* 教部擬鬆綁 讓吳寶春們進修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1/20130321000901.html
麵包師傅吳寶春想讀EMBA研究所,國內大學拒絕,新加坡國立大學卻給他機會。政大EMBA執行長季延平說,吳寶春有開麵包店經驗、加上夠努力,如不是法令限制,他的能力來讀政大EMBA應沒問題。教育部決定修改法令,讓傑出專業人士可讀研究所。
* 楊泮池:太重視學歷 失去競爭力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777902.shtml
「我們太重視學歷,反而讓我們失去競爭力。」六月將上任的台大新校長楊泮池昨晚指出,台灣重視學歷甚於能力,類似吳寶春這類業界頂尖人才,應有更彈性的管道,讓他們到大學進修,甚至教書,讓學界和業界無縫接軌。
....台大管理學院院長李書行也說,像吳寶春這類學歷不夠、但能力強的人,來讀EMBA,吸收、整合更多管理知識,對拓展事業肯定大有幫助。但教育部若要鬆綁就讀限制,也不宜太過浮濫,最好限制招生比率。
* 讀EMBA不能幹的三件事
http://blog.udn.com/vinwu/5457229
第一、不要合夥搞地下投資基金,一定會有人用各種名目來騙你,說同學在各行各業,消息面很靈,有錢大家一起賺,跟著投資保證賺錢這些鬼話。
第二....不要和同學合夥創業或開公司」企業家說,很多人連EMBA都沒讀完就已經反目成仇甚至告上法庭。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不要和同學成為同事。
◆ 博士為何會去賣雞排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3032100467.html
【戴伯芬】2013-03-21 中國時報
博士賣雞排成為高教熱門的話題,業界人士認為需要徵收「教育浪費稅」,教育界終於痛心疾首地開始檢討博士招生額員。台灣社會需要多少大學生?又需要多少博士生?這不是個簡單的市場供需問題,背後牽涉到更複雜的國家人力資源政策、產業需求、社會文化期望等因素,一旦交付市場供需決定,在傳統文憑主義下就形成失控的局面。
在大學開放與擴張政策下,台灣大學數量從二○○一年的五十三所,擴張到二○一一年的一一六所;高中升學率也從一九九一年的五一.九四%上升到二○一一年的九四.六七%。隨著大學的市場化擴張,投資大學已經成為一筆「好生意」,讓集團企業與宗教團體都趨之若鶩。以私立大學為例,招生人數在一九九一年為四三五七一八人,在短短二十年間呈倍數成長,二○一一年達到九一五二二三人。而公立學校的擴張更為驚人,在同一時期,學生人數從一七六六五八人增加到四三六八六一,更呈現出三倍數成長。單從學生學費來計算,私立大學在這期間內就創造了近四八○億的產值。
在不考慮少子化與外部市場因素,單以台灣高教內部市場來檢視就業市場,就會看到勞動力市場供需失調的悲劇。從一九九一到二○一一年間,台灣的大專院校總計生產了四○三一三位博士,遠高於同時期增加的教師人數一八○五六人。過剩博士無法為產業界所用,只得擠在校園內無限延長博士後的生涯,充當教授們的高級研究助理,一直到計畫結束,讓年輕世代的生產創意熬到燈枯油盡之時。
不過,當我們進一步檢視各大學的生師比時,發現過去二十年間有急速惡化的趨勢。公立大學生師比從一九九一年十四.八增加到二○一一年的三○.九,而同一時間私立大學則從二四.四增加到三○.八。從生師比的變化來看,二○○五年以來首度出現公立大學比私立大學生師比高的警訊,顯示公立大學招生浮濫狀況較私立大學更加嚴重。博士賣雞排反映的不但是人力過剩的危機,更是人力品質下降的危機。
隨著大學廣設,高等教育的師資並沒有隨之等比例增加,是高教品質下降的主因。公立大學由於教育部的教師總量控管,造成專案教師盛行;如果不計兼任、專案教師師資,五年五佰億的頂尖大學中,有八所公立大學在二○○六年出現連續五年生師比在三二以上,達到教育部在二○○七年曾宣布的私校退場機制。學校不考慮未來少子女化因素,寧可大量興建校舍,卻不願投入師資的培育。再加上追求百大的虛榮,無限擴張研究所招生規模,卻不願增加師資,是造成文憑貶值的主因。
過去二十年,高等教育專任教師人數呈現人數倍增的成長。然而自二○○八年之後,短短四年內私立大學教師減少了一一七七人,占總私校教師專任人數的四.六%,平均每一個月就有二十五位私校專任教師的身影消失在校園中。對照上述同一時期,台灣高等教育學生的人數仍然增加中,私立大學卻開始大量裁減專任教師人數。
當前少子女化的效應尚未發生,然高等教育商品化、資源的不當使用才是造成當前高教人才失衡的主因;更造成人力市場的通縮現象,已經就業的教師勞動權尚且不保,博士生當然更面臨無法就業的窘境。未來伴隨著少子女化效應而雪上加霜,將會進一步引爆高級人才的就業危機,不但博士賣雞排,更可以看到教授賣雞排、咖啡、珍珠奶茶。這些錯置的人力資源是國家放任教育擴張以及資源誤用的結果。(作者為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輔仁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 相關報導:
* 創新應變 博士要像變形金剛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777847.shtml
....好的博士應該像變形金剛,迅速適應環境,並找到成功的方式。博士生賣雞排是否浪費?端看他如何賣?如何經營?能對社會有貢獻,也替自己賺到安身立命的錢,就不是浪費!
....我的另一個認知是:其實從碩士開始,學習的內容就不只是知識而已了!讀過研究所的人都知道,大學時都在讀課本,碩士班要學習歸納分析各家之言,寫碩士論文也是著重學習研究方法。到了博士班呢?除應該嫻熟研究方法外,還要有創新能力!
因此,如果你讀到博士,從蒐集、組織、歸納、分析到創新知識,都是你應該具備的能力!任何領域的博士,不管是主動或被迫進入新的行業,都應該可以比多數人用更短的時間學會新知,並迅速找到成功的路徑!
* 我們要的不只是台灣之光
4 則留言:
12年國教/教育部的「功」 白老鼠「痛」
【聯合報╱林建農/家長、文史工作者(台南市)】2013.03.21
十二年國教即將上路,我和許多家長充滿焦慮,讀國中一年級的孩子更是摸不著頭緒。在此關鍵時刻,教育部不好好研議相關配套,反迫不及待急著敘獎,形同把功勞記在我們的痛苦上,這就是我們的「教育」嗎?
打從政府宣布啟動十二年國教,我和許多家長就陷入「愁雲慘霧」,因為我們搞不清楚,孩子在免試升高中之後,會變成怎樣的「白老鼠」。這陣子來,光是為了應付超額比序,既要排隊搶當志工爭取服務學習,又得拚體適能比金銀銅質,更要準備對外競賽才有記功嘉獎機會,並且兼顧課業壓力,孩子被操得焦頭爛額,笑容愈來愈少,家長更是忙得團團轉。
相對於我們惶惶不可終日,大聲疾呼要求暫緩十二年國教,以免匆匆上路毀了孩子前途,教育部長蔣偉寧似乎顯得不知民間疾苦。什麼「不用補習就能考特招」,但基北區許多國中老師都搞不清楚何謂PISA,請問如何輔導學生?家長膽敢不讓孩子去補習嗎?至於所謂政策已經公布,「暫緩會失信於民」,但明明政策造成多數人反彈,一意孤行又算那門子信用呢?
最不可思議的是,教育部居然以「十二年國教計畫周延,讓各界安心」為由,專案核定政務次長記兩大功,真不知道教育部是自我感覺良好嗎?還是粉飾太平?明明我們對十二年國教計畫「霧煞煞」,非常非常不放心,哪來的「計畫周延讓各界安心」呢?請問這種獎記得安心嗎?
※ 相關報導:
* 12年國教/多元比序亂象 教部督導之「功」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777844.shtml
從條文中我們知道,檢定若要納入多元學習表現必須滿足兩個條件,其一,必須是政府機關辦理;其二,只能適用於技職教育進路。高雄市採用的英文檢定不但擴大到高中職均適用,更重要的是,它並不是由政府機關辦理的。高雄市教育局已經明顯違反教育部所公布的規定,但教育部卻放任它通行。陳益興次長真的有善盡督導之責嗎?答案不辯自明。
◆ 12年國教/科技教育落冷宮 如何人才扎根
【聯合報╱張基成/台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主任(台北市)】2013.03.21
教育部長蔣偉寧因十二年國教議題,日來飽受民代與各界的批評。事實上,十二年國教問題叢生,科技教育被刻意忽略即是顯例。科教扮演科技人才培育往下扎根的工作,更是國家科技發展的基石。在科技一日千里的當下,先進國家無不重視國民科技教育。科技已成為吾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九年一貫課程統整架構下,國中「生活科技」與「自然」合併成為「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但在升學主義的影響下,數年下來已衍生出許多問題。目前國中生活科技教學極度不正常,且被學校與教育當局漠視。包括:
一、教學與評量不正常:課表雖排有「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目,但因不計入學生智育成績,加上基測不考,大部分學校都沒有照課表授課,將時間挪來上自然課。重自然、輕科技,造成學生普遍缺乏科技素養。
二、「生活科技」與「自然」合併,許多學校都由自然科老師授課,非由生活科技背景教師授課。由於自然領域教師不具備科技實作能力,教學過程缺乏動手實作活動。因此,學生「做中學」的陶冶付之闕如。連帶影響國中生選擇進入普通高中或職業學校的性向與判斷,對其一生影響極大,且對我國職業教育的扎根亦有戕害。
三、在大部分學校不教生活科技或由非生活科技背景教師授課的情況下,學校只聘自然領域教師,長久下來,造成生活科技領域師資培育管道受阻。這不但是一個專業領域的隱憂,也是一個國家的內患,是非常嚴重的事。
上述問題已使我國國民科技教育名存實亡,也影響未來十二年國教的施行。近者影響國民科技能力,遠者將影響我國科技發展。上述問題已引起立法委員的重視並提出質詢,監察委員更提案糾正教育部「怠於監督地方政府落實訂定正常化教學相關要點,並放任部分地方政府未落實國民教育應五育均衡之規定」。我們呼籲教育當局應儘速採取措施,解決上述問題。
◆ 大學線上書審上線 城鄉差很大
http://mag.udn.com/mag/education/storypage.jsp?f_ART_ID=446714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2013/03/21
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第二階段書面審查作業今天上午8時上線,很多高中幾乎是會電腦的老師總動員,連美術老師也來幫忙,但首度試辦的線上書審,出現「城鄉差異」問題,都會區高中提供夜間和假日服務,一對一的指導學生;偏鄉高中的原住民學生,家裡即使有電腦,也無法上網,有的連word文書處理都不會。
24所試辦線上書審的大學,今天開放「書面審查電子化作業系統」,3萬8782名考生必須透過網路上傳書面審查資料,如果不在大學指定時間完成上傳,等同放棄第二階段甄試機會,因為首度實施,許多學校擔心學生自行在家上傳資料凸槌,從今天起晚上和假日安排老師值班,隨時協助學生確保完成上傳作業。
華江高中校長陳今珍說,學校電腦教室、圖書館、行政及老師辦公室的電腦,都將優先提供學生使用,因為怕學生在家傳出差錯,未來半個月內,每天晚上有八位老師留下來,提供一對一的指導協助。
線上書審是否對偏鄉學生較不利?潮洲高中教務主任徐萬星說,對原住民學生來說,家裡電腦設備和上網環境都不好,學生資訊能力也較弱,有些連word軟體都不會用。
偏鄉孩子必須慢鳥早飛,提早因應大學二階段甄試的要求,潮洲高中就把推甄備審資料當作高二學生的暑假作業,以免影響高三時要應付學測和指考的時間。
教育部資科司表示,為了使考生網路上傳資料能更加順暢,已增加高中職校園網路的頻寬,除了將台灣學術網路(TANet)連接到24所線上書審大學的速度擴增二倍、由2G提升至4G,也協調中華電信等固網業者,把高中職校園連網速度擴增五倍,由10M提升為50M,或20M提升為100M,並於甄試審查資料上傳作業期間,優先保障學校的網路使用權。
此外,教育部也協調40所大學及各縣市政府提供117個服務據點,協助考生上傳審查資料。
「吳寶春條款」教部火速修法 一周內完成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2013.03.22
為了讓知名麵包師傅吳寶春能念國內的EMBA,教育部火速修法。教育部昨晚指出,對未設有甲級技術士證類科,將放寬為具乙等技術士證且有五年以上工作經驗者;或在國際競賽中取得傑出表現等,也可認定具大學同等學力,即可報考研究所;將在一周內完成修法。
吳寶春具有烘焙乙級證照,在國際競賽也有傑出表現,修法通過立即適用。這項修正案被視為「吳寶春條款」。
目前規定,具有大學學歷或甲級技術士證照者,才能報考研究所;吳寶春沒有大學學歷,烘焙類科又沒有甲級證照,讓吳寶春被眾多研究所拒於門外。
高教司長黃雯玲昨晚指出,勞委會證照職類有一百八十種,只有五十八種有甲級證照,教育部將針對未設有甲級技術士證的一百多種類科,放寬為具乙等技術士證且有五年以上工作經驗者,即可認定具同等學力;受惠類科除了烘焙,還包括中餐烹飪等。
針對吳寶春事件,教育部長蔣偉寧昨天下午也表示,進修是好事,教育部正研擬辦法,希望有比較彈性的辦法,讓像吳寶春一樣在國際競賽中表現優異的人可以讀研究所。
※ 相關報導:
* 馬總統:務必要留住吳寶春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780410.shtml
對於世界麵包冠軍師傅吳寶春想在台灣申請大學在職專班EMBA卻因學歷不合被拒一事,總統府發言人李佳霏昨天轉述,馬英九總統十分關心,經與行政院長江宜樺研究後,要求教育部盡速檢討相關辦法,「務必要把吳寶春留下來」。
* 江宜樺:修法留人才 不是為個人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781018.shtml
江宜樺上午在立法院受訪表示,馬總統與他交換意見,兩人都有共識,學歷不是進用人才,給予進一步深造機會的主要條件,像吳寶春這樣已在國際上證明自身能力,有重要成就的人,政府法規應該有合理修改。
* 吳寶春:有機會一定留在台灣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781017.shtml
世界麵包冠軍師傅吳寶春的「就學」事件,引起總統及社會大眾關心,吳寶春下午出面感謝社會對他的關懷,他說,不希望自己成為特權。
吳寶春再度感謝各界對他的關心,尤其是總統馬英九對他的厚愛,他都「點滴在心」。他說,現在已經在準備新加坡大學的EMBA考試通過初審,還是要參加考試。
◆ 吳寶春們進修障礙 大掃除
【張德永】2013-03-22 中國時報
報載著名麵包師傅吳寶春先生因為進修EMBA班遭拒,引發社會關注,教育部因而擬著手修法放寬限制,讓傑出專業人士也可讀研究所。這樣的修法基本上筆者樂觀其成,不過,希望教育部門對成人進修的問題,不要抱持本位主義和僵化的思考,應當要系統性的考量所有的相關問題,才能解決更多像吳寶春先生這樣的人的進修障礙,以實現真正終身學習的公平正義社會。
筆者首先要強調的是,面臨如此快速改變和多元的社會,學歷很重要,學位也很重要;而專業很重要,理論知識也不可或缺。目前過度的重視學位文憑(學歷),或者一味的強調專業技術勝於大學知識教育等論點,都有某些偏頗的現象。如何讓學位展現出真正的「學力」,讓有知識經驗的人,也可以取得真正的文憑證明,才是展現終身學習社會多元彈性的好現象。
教育部高教司若只是針對大學同等學力報考的標準進行放寬調整,事實上只是藉由官僚體系的某些小環節來試圖解決終身教育階段中的某一個小問題而已,對以後類似問題的處理,影響效果恐有限。筆者建議,教育部應該從整體的終身教育體制觀點著眼,全面檢討終身教育體制中所面臨的問題和障礙;在制度與彈性,以及質與量兼顧的考量原則之下,進行系統性的調整和改變。
首先,像吳先生這樣的人士,透過中小學的補校、高中職的補校系統的就讀和輔導,可以讓他們在終身教育系統中順利取得文憑,此乃是重要的基本管道;其次,目前也有也各縣市政府辦理的「自學進修學力鑑定考試」,這個系統是透過「自修和考試」來取得小學、中學或高中文憑的,然而,這些自學者如何安排時間進修,並得到適當的輔導,其實都需要政府和教育部門來關心,而不是只有辦考試,讓他們自己來「考試」而已。而銜接大學同等學力的相關標準已經訂定得非常詳細,舉凡修讀到某種學級程度、學分數,或取得證照、政府公務員考試資歷者,皆可以達到就讀大學的條件。
然而,如何讓這些終身學習系統明確且具有彈性,甚至讓願意進修的民眾更方便取得進修的管道,教育部門還得多加努力宣導,並提供更彈性多元的終身學習輔導和銜接系統。
例如,大學以下的學歷銜接之輔導可以將高中以下補習學校系體統整合成為「成人終身學習中心」,讓有需要進修和學習的成人可以透過終身學習的系統平台,很順利的讀完小學、中學、高中課程,並取得同等學歷文憑。至於大學的推廣教育階段,則在於整合成人終身學習的大學和專業繼續進修階段的學習,如依據《終身學習法》所擬訂的「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辦法」,可以更大刀闊斧的將「非正式」的學習納入學習時數,並透過認證機制將之轉換成為正式的「學分」。
此外,這些學習成就認證所取得的非正規教育學分,也應該要讓各大專院校之間願意普遍的承認,才能真正貫通終身教育的管道,實踐真正的終身學習社會理想。總而言之,修法除去進修障礙,鼓勵大家實踐終身學習,讓社會上更多像吳寶春先生的人可以順利完成他們終身學習的夢想,才是當務之急。(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所主任、成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非正規教育課程認證中心主任)
※ 相關報導:
* 博士賣雞排vs.吳寶春念不成EMBA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780394.shtml
....歸根究柢,家長和學生如果堅持要把念書當成一種「投資」,則應該認清楚文憑的「價錢」和「價值」,重新審慎估量。資訊快速變遷的時代,講究創新的時代,「有知識不如有常識」,且各路英雄不怕學歷低。蔡沛然固然可以一面讀哈佛一面當男模,而大學生搶著拜吳寶春為師的亦不乏其人,可見一技在身,確實強過「文憑當壁紙」太多了!
....不過,要使行行出狀元,也不全是個人的信心問題,而要從制度上給予彈性,鼓勵突破,製造「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有利環境。近年從嚴長壽到科技界領袖,都一再呼籲應強化技職訓練和證照專業的機制,讓台灣快速擴張出一百五十多所大學反而造成技職教育的斷層能補足起來。
但是,既有這些「超額大學」存在,卻又並排出現了吳寶春想念EMBA卻不得其門而入的例子;可見,教育部從制度面應規畫如何使大學回歸「知識的殿堂」,而不只是「文憑販賣所」....
* 念EMBA 學者:有大學基礎較恰當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779538.shtml
「唸EMBA課程要有一定的大學基礎。」針對教育部因吳寶春事件,檢討入學門檻一事,現於政大EMBA授課的教授周逸衡認為,EMBA除了管理課程外,還要學習會計、統計等管理工具,若沒大學相關基礎,將很難進入狀況;曾就讀政大EMBA的技嘉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劉明雄則建議,吳寶春若想進修可參考政大企家班等類專為企業設計,但門檻限制不高的高階經理人課程。
◆ 微積分不再危機分 中大推動線上預備課程「磨課師」
中央社 2013-03-22
因應大學多元入學管道,中央大學將推動線上預備課程「磨課師」,讓高三學生在尚未進大學前,也能提早熟悉大學基本知識。
中央大學表示,根據統計,全國近一半高三學生早在畢業前六週,已先選定大學入學學校,為避免學習出現「空窗期」,中大率先推出高中線上預備課程(NCUx)。
中大副校長李光華表示,NCUx是一種大規模線上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簡稱MOOCs),國內也希望命名為「磨課師」。
李光華說,在多元學習的年代中,大規模線上課程是重要且不可擋的趨勢,美國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都推出自己的MOOCs品牌。
數學系教授單維彰表示,中大希望推動的線上課程將以「微積分」為主,再推廣到語言、管理等其他領域的基本知識,學生可以上網預習,但每週仍需要進教室2小時,和老師討論、重點複習。
經過18小時的微積分課程與通過考試認證後,在上大學之後,就可抵免1學分,增強學生基礎學習的誘因,讓學生頭痛的「危機分」變成真正的「微積分」。
中央大學並計畫在未來規劃出10門以上的線上課程,涵蓋基礎科學、人文、經典閱讀、社會科學、應用科學等類別,幫助學生學習,以及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無研話-活到老 學到老
【吳研華】2013-03-23 中國時報
交通大學開放式課程OCW(Open Course Ware),網站課程的品質與數量一直居全台之冠。不僅如此,去年從四十六個國家、超過兩百五十個大學的全球開放式課程聯盟中脫穎而出,獲得最高榮譽的「標竿網站獎」,受到國際肯定。也獲得google的邀請,成為全台第一個加入Youtube edu平台的大學。
最近聽到一位利用交大開放式課程學習的故事,令我非常感動也很興奮。前一陣子課程網站舉行抽獎活動,一對年逾至少六十五歲的阿公阿嬤一起來領獎。了解他們的故事後才了解,原來是孫子曾經提到過去曾任數學老師的阿公未親自教導他。
愛孫心切的阿嬤因為了解阿公歲數年長,教學已是吃力工作。聽說交大有網路課程可以利用,開始了她自學微積分的歷程。據說這位阿嬤把不懂的部分重複看了好幾遍,還勤作筆記,累積了一大疊厚厚充滿愛的數學筆記。每逢周末,討論微積分與解題,就成了祖孫兩人的天倫之樂時光。
一個從未學習過微積分的人,卻可以在非人生中的學習精華時段,因為自身的努力不懈與堅持,最後每周可和孫子共同討論解題過程。我相信這絕對是個辛苦的過程,同時也是充滿愛的學習故事,令人鼓舞。
「活到老,學到老。」雖然是一句老話,但在聽到這個感人的故事後,還是忍不住的想要與大家分享。
◆ 吳寶春 開拓國際視野吧
【聯合報╱鄭博文/雲林科技大學工業管理所教授(雲縣斗六)】2013.03.23
這學期一位華南理工大學碩士生到所裡交流,華南理工是大陸九八五工程的重點學校。為了讓同學更認識這位交換生,我請她自我介紹。為此,她很慎重的做了一個簡報,她說,由於她對繁體字還不熟悉,但是也怕同學看不懂簡體字,因此她的簡報就用英文介紹。頓時,其他同學目瞪口呆,這就是交流的好處:文化衝擊、國際視野。
吳寶春因為礙於國內法令規定,而不得不申請國外EMBA。我在課堂上問全班六十幾位同學的看法,這位交換生馬上舉大陸姚明的例子。
這位交換生告訴我,姚明由於很早就展現籃球的天分,因此只讀到上海第二中學(初中)。但是二○一一年姚明進入上海交通大學學習大學部課程。上海交大為姚明做了一些特殊的安排,例如:他第一個學期的固定上課時間是每周兩個半天。每次去學校上兩節數學課和兩節英語課,他的數學和英語都採取一對一授課。
這位交換生很快的用iPad找到以上姚明的資料給我看。請問,國內法令有這麼彈性嗎?台灣又有哪所大學,能夠如同上海交大對一位特殊成就者安排這麼貼心的課程?而這位大陸交換生關心姚明就如同我們關心王建民一般,這又說明了交流的好處。
在輿論的壓力和馬總統的關心下,教育部回應將在一周內火速修法,要把吳寶春留下來。我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即使吳寶春遠走新加坡讀EMBA,和產業出走台灣,是兩回事。吳寶春到新加坡進修,和各國的企業家當同學,會開闊他的國際視野,這對吳寶春未來要將其麵包店國際化,會有助益。吳寶春到國外進修,非等同產業出走。因為將工廠移往外國,會造成產業空洞化和提高失業率。而吳寶春只是到國外進修,他的麵包總店還是會留在台灣。
然而,個人也贊同總統、行政院院長的看法,責成教育部修法,吸引有成就的企業主管進修EMBA。但是,我們應該吸引外國企業家到台灣念EMBA,而不是只想讓自己人留在台灣讀EMBA。
因此,台灣各大學也應學習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課程,採移動式教學,除在台灣上課外,也將課程安排到國外,如上海、北京、香港、新加坡或日本、韓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地上課、參訪或交流。讓台灣企業人士可以互相學習並尊重不同文化理念,分享寶貴的異國工作經驗。
我們必須認清,台灣越國際化,就越有競爭力。我們要鬆綁的教育制度,豈止就讀EMBA的資格?對陸生的「三限六不」,就是一個阻止大陸一流學生到台灣求學的政策,是全世界獨一無二,自己制定降低自己競爭力的政策。
南韓三星總裁說:「一個天才,可以養百萬人」。國家要進步,必須挖空心思搶世界各國的人才,近年來新加坡、香港、南韓、大陸無不如此,台灣卻有許多將自己和國外人才拒於千里之外的規定,難怪台灣經濟成長率停滯不前。
台灣,你看得到自己的人才危機嗎?
◆ 教授是不是授權公務員? 檢辯論戰
【聯合報╱記者林志函/台北報導】2013.03.23
中正大學教授林昭任被控不實核銷研究費涉貪汙,最高法院昨開庭,檢辯針對「教授是不是授權公務員」激烈攻防;林昭任說科學研究有風險,設備壞掉需要錢,否認侵吞研究費。昨辯論終結,合議庭擇期宣判。
檢調去年查出,全國有十幾所大學、近百名教授和研究助理涉嫌浮報挪用研究經費或國科會補助款,輿論譁然;檢察總長黃世銘視林昭任案為指標性案件,將等最高法院定讞判決,再指示各地檢署如何處理教授相關案件。
林昭任二審被依貪汙罪判刑五年,他不服上訴。
最高法院昨開庭,檢察官指控林昭任拿公款買儀器,部分金錢卻進到他戶頭;中正大學和國科會簽合約,應依規定核銷經費,林昭任得到學校授權負責採購案審標、驗收,是公務人員涉嫌貪汙。
辯護律師說,公、私立大學都能申請國科會補助,但私校教授浮報經費就不算貪汙,只屬背信、詐欺或偽造文書等罪,違反憲法「相同事物應相同處理」原則;和國科會簽約的是學校,林昭任只是執行研究計畫,不是契約當事人。
「我這樣做錯了嗎?」林昭任說,法官和檢察官的辦公室有水有電,但他當年回國任教,學校給的是一間空蕩蕩的辦公室,他要寫研究計畫找錢;他相信其他涉案教授和他一樣,都是公款公用。
※ 相關報導:
* 林昭任案 律師:教授公款公用 判比強姦重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1050202/112013032300583.html
被檢察總長黃世銘列為指標性案件、影響近八百名教授是否涉貪的林昭任教授被控貪汙案,最高法院廿二日召開辯論庭;檢辯針對被告是不是「授權公務員」,激辯四小時。律師林湧泉氣憤地說,教授「公款公用」竟被判得比強姦犯重,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 林昭任:挪經費讓學生做研究 錯了嗎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1050202/112013032300584.html
國立中正大學化工系教授林昭任被控貪汙,二審遭重判五年,面對嚴刑究責,廿二日他在最高法院辯論庭感慨地說,看到學生沒錢做研究,挪用國科會經費供其使用,這樣錯了嗎?他認為國科會研究補助制度出了問題。
林昭任說,他是國外學成回台,受聘到中正大學任教,並受國科會委託,從事學術研究的學者;當時,學校沒有給他任何錢,一切研究經費,都要自己去籌錢,爭取外界補助。
林表示,學校只給了一間空盪的房子,不管作研究的設備、出差、學術訪問,甚至連影印一張紙都要自己出錢;學校實驗室沒水電、沒冷氣,在沒有錢的情況下,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 林案判例 決定800教授命運
【林偉信/台北報導】2013-03-23 中國時報
教授挪用公款,該究以何責?中正大學教授林昭任涉貪案,成為全國矚目案件。近八百名不實核銷公款的教授,未來命運如何?屆時最高法院審判長法槌一敲,將做出統一法律見解的決定性裁判。
最高法院一位刑事庭長指出,林昭任不實核銷國科會經費、公款公用,如果遭依貪汙罪判刑定讞,恐將產生「骨牌效應」,全國各級法院、地檢署將援引判決,對目前遭調查的八百名教授全依貪汙罪論處。到時,全國將會多出八百多名教授「空缺」。
也因為此案將產生震撼性的結果,最高法院罕見地召開辯論庭,讓檢辯就法律適用爭議進行論辯,使職司終局審判的最高法院得以透過公開審理,審酌各界意見,做出適法裁判。
法界實務人士指出,林昭任一案,最高法院除了該確認「授權公務員」的法律定義外,也應就具體的個案,就 「公款公用」、「公款私用」的犯罪類型,定出量刑的標準,讓下級審法院可以有所依循,避免判決歧異、各吹各的調。
法界人士表示,不論教授是否被認定是公務員,挪用公款部分,如果是為了學術研究,當可依情狀減輕其刑;但如果是將補助經費,供教授個人享樂,購置與教學無關的高檔私人物品,就該從重究責。
立委尤美女指出,會產生這樣的問題,就是因為政府的制度出現漏洞;主管單位在撥發補助款前,沒有盡把關的責任,對研究款項的核銷流程,也沒有清楚的法令規定,然後再把教授把賊一樣,抓起來審問,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尤美女表示,教授挪用公款,應依不同的個案,做出不同的處置。如果因補助款核銷問題,礙於現有制度的僵化,將公款公用,有情可憫恕的情況,就不能以嚴刑加以非難;反之,如果是公款私用,就應予以究責重懲,以昭炯戒。
客製化的吳寶春
【聯合報╱黑白集】2013.03.24
其實,吳寶春如果能依照他原先的規畫到新加坡念書,見識一下不同於台灣的世面,也許更能拓展其人生視野。但人被好意淹沒的事,難免會發生。
吳寶春求學事件引起廣大爭論,部分原因是背景被誇大渲染,部分原因則是因他申請新加坡大學使其變成了國家事件,好像不留住他就是台灣顏面無光。因此,連總統都跳出來留人,教育部火速修法,放寬乙級技術證照報考EMBA的資格。一再要求「別為我開例」的吳寶春,最後也不得不改口:「有機會,會選擇留在台灣。」
在嘈雜中未被注意的重點是:新加坡大學是世界排名前卅的大學,為何他們能收的學生,台灣卻不能?關鍵就在,台灣的教育基本上仍是「大學本位」思維,手段則是「量產」;因此,需要各校統一規格、齊一步驟,在同一套規範下,由教育部來控制學歷證件的數量。
反觀新加坡大學,他們願意接受一個僅有「國中」學歷的麵包師申請碩士課程,顯示其思維更傾向「學生本位」的教育;他們特別派人來台訪談,也表現了對待特殊個案的「客製化」理念。重點在,星國大學校方即擁有處理特殊案例的權力,而台灣卻連教育部長都束手無策,必須總統下令才動得起來。台灣談了多少年的「大學自主」,基本上還是聽命行事。
「量產」對比「客製化」,正是台灣許多產業升級的障礙,我們的高等教育其實也未跳脫這個困境。就在吳寶春呼籲「別為我開例」時,許多輿論也擔心制度因此破壞;但人們若不願相信量身打造的教育,又如何打破文憑主義的迷思?
◆ 台大成立藥學專業學院
自由 2013.03.24
繼牙醫和獸醫設立專業學院之後,台大今年8月將成立藥學專業學院,整合藥學系、藥學研究所、臨床藥學研究所及藥物研究中心,並由4年制延長為6年制,但學生取得藥師執照後,起薪至少50K以上。
台大藥學系主任顧記華表示,招生名額不變,藥學範圍廣,因此以學院而非學系進行藥學高等教育是世界趨勢,目前已有5間私立大學及技術學院設有藥學院,台大是設在醫學院之下的藥學專業學院。
(記者林曉雲)
◆ 原來…少年觀護所 比柬埔寨幸福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7784193.shtml
【聯合報╱記者林志函/台北報導】2013.03.24
過去染毒、打架混幫派的十名少年,到柬埔寨當義工,見當地人民即使物資匱乏仍努力生活,發現「其實自己擁有很多」;這些觀護少年學會了惜福,努力戒菸、戒毒,也戒掉損友。
「我在少年觀護所的生活,竟然比當地人民過得還好!」看見柬埔寨許多孩子吃不飽、沒衣服穿,張姓少年主動張開雙臂抱抱孩子,像個哥哥陪他們玩耍。
東吳大學社會系畢業的何美慧,擔任社工廿多年,她每個月抽空兩天到士林地方法院,義務幫捲入毒品案件的孩子上訓誡課。半年前她帶觀護少年飛往日本地震災區救災,拉回幾名沉淪中少年,看見他們的轉變,決定籌款再出發。
今年一月廿四日到二月四日,何美慧和以琳士林教會教友楊建中、沈曉菁,帶十名觀護少年飛往柬埔寨暹粒省,協助建造兒童關懷中心。在柬埔寨,這群大男生每天早上七點不到起床,花卅分鐘搭「嘟嘟車」到偏遠村落;戴上口罩和手套,搬土、除草、填路、埋水管,直到日落。他們收工後沒有熱水澡,常吃半生不熟食物。
何美慧再三叮嚀宿舍禁菸,要大家誠實面對自己弱點;但粗活比想像中辛苦,抵達柬埔寨第二天就有人受不了菸癮。一名宣教士要求少年遵守規則,否則必須離開,預定返國前一天,宿舍發現菸盒。
「雖然宣教士不知道,但掩蓋錯誤不會得到祝福。」何美慧要大家立刻收拾行李,準備提早離開,但「不這樣做,孩子學不會」。就在出發前一刻,宣教士請他們留下來參加歡送派對,感謝幫忙。
不處罰,真的能改變孩子嗎?許多少年不敢相信做錯事沒被處罰,還獲得原諒,感動流下眼淚。郭姓少年回程主動找何美慧說:「老師,對不起,我沒有守住承諾。」對何美慧來說,這一句話就夠了。
◆ 彰化泰和國小爆冷 合唱奪全國優等
【聯合報╱記者簡慧珍/彰化報導】2013.03.24
合唱比賽向來是大型學校比較吃香,學生多,容易選才,但今年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彰化縣代表隊大爆冷門,泰和國小獲得第一名並勇奪全國賽優等,寫下中小型學校合唱團表現傑出新頁。
101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本月舉辦,彰化縣只派出1隊參加同聲合唱國小團體B組比賽,唯一的代表隊泰和國小不負眾望,表現優異,音樂指導老師陳玥君說,今年破例在寒假集訓,小團員辛苦付出,總算有快樂豐收。
泰和國小普通班學生906人,沒資優才藝特殊班。校長王春堎表示,學校從五、六年級學生篩選有歌唱天分的團員,人數招不滿,向下招收4名四年級學童,才湊齊48名團員可分成三到四部合唱。
小團員來自不同班級,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早自習與午休時間練唱。四年級屈佳伶說,愈唱愈有進步,不覺得反復唱同一首歌很累。六年級林詩庭,曾受過兩年多訓練「會聽出別人唱歌的缺點」,她說,可以作為改進自己唱歌技巧的參考。
合唱團內13名男生,屬於「少數民族」。五年級黃柏智樂得說,唱了快一年,站在很多女生之中,還是會感到不太好意思,不過專心練唱時會忘了這件事,開心的唱歌。
◆ 6班小校有特色 子龍國小好優
自由 2013.03.24
〔記者黃博郎/佳里報導〕全校僅有六班的子龍國小,師生合組「神龍團隊」,發展藝陣社團、在地課程,還推動小鐵人運動,成為極具特色的小學校。該校近來榮獲南市教學卓越特優獎,不但是原台南縣小學唯一獲特優,也是班級數僅六班唯一獲特優的小學,極為難得。
子龍國小校長謝耀宗表示,該校位處佳里的邊陲地帶,農作物多為水稻和胡蘿蔔,全校只有六班,學生百餘人,多數家境不佳,且不乏隔代教養、單親、中低收入戶和新移民子女。為使每位學生都成為允文允武的主人翁,校方除致力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並安排游泳、種稻、落葉堆肥等課程,使環境教育融入課程之中,成效卓越。
由於該校位於子龍廟附近,為發揚趙子龍英勇的精神,特安排相關社團活動,包括舞龍隊、太鼓隊和戲劇團。因為學生人數少,幾乎每位學生都參加團隊,練就一身不凡技藝。舞龍隊和太鼓隊經常獲邀表演,不久後還將遠赴歐洲,相當不簡單。
為讓學生了解在地文化,校方還安排「子龍說書」,透過圖片和戲劇影片的欣賞,了解子龍廟的由來和典故,以及家鄉的產業和文化。學校還規定學生畢業前必須通過小鐵人測試,透過嚴格的考試,證明孩子們足以面對未來的各種挑戰。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