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1

消失的古蹟 被遺忘的歷史

◆ 三國揭祕 曹操 劉備合謀天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420000787-260306

旺報 記者李怡芸/專訪  2014年04月20日

聞名的三國故事「草船借箭」、「借東風」都不是諸葛亮做過的事,而「曹操和劉備密謀分天下」這些史實卻鮮少有人知道。資深媒體人屈文峰認為,歷史多在「為尊者諱」的潛規則下完成,就有如今日社會的政治人物多言不由衷,從新聞人的敏感看歷史,他在《三國大秘密》一書,揭露許多不為人知的真相。

屈文鋒從小喜歡讀歷史,但他總是抱著「不信史」的態度看歷史。30多年的新聞工作,讓他對於人性和行為邏輯的合理性有著敏感的洞察力,因此,3年前偶然在詠誦曹操的詩作《短歌行》時,突然發覺詩中「越陌度阡」及「烏鵲南飛」兩句有嚴重矛盾扞格的現象,且1800年來後人對於此詩是為「求賢才」的解讀極不合理,因而開始研讀起《三國志》、《資治通鑑》、《後漢書》等20餘種史料。

赤壁之戰輸贏早定

一般人所熟悉的三國故事,多半本於《三國演義》而視曹操為老奸巨滑,劉備作為漢室正統,兩方涇渭分明,但屈文鋒指出:「建安13年,曹操南征荊州劉表時,當時依附劉表的劉備,並未依劉表的安排在北方的新野防禦曹操,反而是帶著所有兵馬屯在南方的樊城,一水之隔地與襄陽城的劉表、劉琮父子相望。」

這不但顯示劉備懷抱著不為人知的野心,同時可見他意圖攻擊襄陽城的意圖,竟然是與曹操一致的。在屈文鋒持續研讀三國歷史的過程中,不斷發現曹操與劉備曾經合謀天下的諸多證據。

以正史推翻正史,屈文峰在《三國大秘密》下盡功夫,他指出最困難的考證,在於證實曹操在「赤壁之戰」中有了「不想贏」的心態。雖然幾乎所有的歷史學家都認為曹操處心積慮想坐上龍椅,但屈文峰指出,曹操實為具有文史質感的人,不一定看得上皇帝這個位子,曹操的貪婪,是他在擁有了實權之外,想要當一個如同周公、齊桓公一般始終「以大事小」的歷史偉人。

孫權身段軟為典範

在三國這段歷史中,屈文峰最推崇曹操,認為他是真英雄,可以「做人誠懇,做事複雜」形容;而劉備則是「為求成功,不擇手段」的典型;足以為當代領導人典範者,則推東吳的孫權,因為他「身段最柔軟,以小事大,以大謀小,都展現了高度的政治智慧。」

顛覆一般人對三國歷史的印象,屈文峰也反傳統地主張「少要讀《三國》,老要讀《水滸》」。他指出:「在全球化趨勢與民智大開的今天,年輕人要等磨到圓滑,恐怕早已大敗虧輸,淪為「魯蛇」一族;今人壽命都長,因此老年人倒不妨血氣方剛一些。」



◆ 慈禧非才女 諭旨歪醜錯字連篇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420000791-260306

旺報 記者李怡芸/綜合報導 2014年04月20日

近代許多著述將慈禧太后描繪成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才女,尤其畫工更曾被稱讚「豔驚眾人」,但根據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王開璽考證,慈禧不但沒有書畫功底,連所寫的諭旨都錯字連篇。

根據徐珂的《清稗類鈔》,記載慈禧「善書畫」、「喜作擘窠大字,亦臨摹法帖,作小楷。」然而王開璽根據咸豐11年慈禧與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前,親自起草將肅順等人解任的密諭看來,不但字跡歪扭,共237字的密諭,錯別字就有16處之多。如「進成(城)後,在(再)傳旨恭親王總理贊襄正(政)務。」同時,根據此密諭,慈禧本人也知道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故有「求七兄弟(指奕)改寫」之語。

對於坊間流傳的所謂慈禧太后書畫真跡,王開璽認為雖多有「慈禧皇太后御筆之寶」字樣,但應為他人捉刀代筆之作。就數量上分析,《清稗類鈔》稱她「歲多至數百幅」,這麼大量的書法作品,慈禧太后恐怕難以獨自完成;另外,曾替慈禧畫像的美國畫家卡爾曾說在1903年見太后寫下全字長4英尺的「福」、「壽」大字,但慈禧身高僅160公分左右,又已是68歲老人,如何能揮動如椽大筆,疾書橫寬4英尺的大字?

事實上,就《清稗類鈔》記載,慈禧曾覓代筆二人,其中之一的繆素筠指出,每年「至少要為太后畫60幅畫」,且曾多次指出,慈禧親自從全國挑選出18名畫家,「這些畫師被分為三組,每組每月為她作畫十天。」估計每年為慈禧代筆作畫可達上千幅。

王開璽表示,提出「老佛爺」文化學養並不太高的證據,只是希望世人認識真實的慈禧。其實,就清後宮的眾后妃相比,慈禧仍屬學養較高的佼佼者。



◆ 上清寺秘寶 3分之1古蹟消失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623820.shtml

【聯合報╱特派記者林庭瑤/重慶報導】2014.04.20

外地旅人常帶著暢銷書「失蹤的上清寺」來重慶尋覓古蹟,該書作者羅渝說,因為重慶地產商大量開發,從二○○七年底出版此書至今,短短六年間,書中有三分之一的重慶景點,包括兩路茶亭、巴人古洞等,皆已在地圖上消失了。

「失蹤的上清寺」此書在台灣發行繁體版「上清寺秘寶」,羅渝說自己最鍾愛台灣版,因為保留了書中創作原貌,校對也很仔細,書封還用羊皮卷包裝,增添了神秘感。

羅渝於二○○七年創作「上清寺在哪裡」網路小說,在天涯、大渝網、重慶生活網,原本是採取「置入性行銷」方式,吸引外地旅客來重慶旅遊,不料竟在網上吸引龐大粉絲團,年底出書改名為「失蹤的上清寺」,一時洛陽紙貴。

當年,羅渝負責經營一家負債的網路公司,二○○八年原著版權賣給影視,轉讓金接近人民幣百萬元,重慶媒體稱羅渝成了「百萬富翁」。但因電視劇改編情節,更動了九成,讓羅渝很不滿意,認為那部影集是失敗之作。

故事是,一個上海女孩小敏來到重慶,遵照父親遺命,要把一件遺物交給在重慶上清寺出家的叔叔。在尋找上清寺的過程中,女孩獲得重慶友人的幫助,依據十二張藏寶圖的指引,解開一個個謎團。

羅渝說,他曾目睹兩位小女孩帶著「上清寺在哪裡」的打印稿來到重慶,尋找書中開頭的菩提金鋼塔,很巧合地向他問路,還不曉得他是作者本人。

從二○○七年底出書至今,由於重慶政府重視地產開發更勝於文物保存,短短六年間,書中三分之一的景點已遭夷平,羅渝感嘆說,「兩路茶亭整個被端掉、巴人古洞全部挖空,連菩提金鋼塔也被拆掉了。」

羅渝語重心長地說,重慶這座城,損失最大的並不是日本大轟炸,而是文革浩劫和地產開發,其中又以地產開發是最嚴重的破壞,比起文革,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相關報導:

* 全球最富神廟廟產 可能已調包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04200109-1.aspx

南印度帕德瑪納巴史瓦米神廟號稱是全球最富有神廟,卻因廟產管理不善挨告。法庭委託的調查人士質疑廟內黃金首飾可能已被用贗品調包,敦促開啟可能「招神怒」的1個密室。



◆ 巨石內藏神秘石屋 重慶擬調查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404200258-1.aspx

中央社 2014.04.20

中國大陸重慶市忠縣在長江北岸的涂井鄉境內發現48座神秘古石屋。這些石屋建造在巨型石頭內部,修建年代和用途尚未可知。

新華社記者實地查訪後報導,在長江北岸的涂井鄉境內的48座神秘古石屋,位於三峽庫區(包含了長江流域因三峽水電站修建而被淹沒的湖北省、重慶市所轄的縣)腹地的重慶忠縣。

報導說,最近的石屋距離長江不到1公里,站在石屋前能清晰地看到長江上的舟船穿梭。

每間石屋都建在一個巨型石頭內部,石屋外形風化嚴重,但石屋整體仍保存完好。石屋的矩形屋門寬約1公尺,高約1.5公尺。

多數石屋為「單間」,內部面積約8平方公尺左右,內有灶台、鍋狀石坑,頂部有鑿過的痕跡。

但有個別石屋為多間、多門。

報導說,當地人沒有開鑿石屋居住的習慣,村裡的人也沒有了解這些石屋的由來。

這些石屋在2009年由當地一位大學生向大陸國家文物局網站發信,請專家前來揭秘。重慶商報當時報導,當地文物局認為有可能是巴人部落遺址,將組成專家組,實地進一步研究。

不過,新華社今天的報導引述忠縣文化部門官員說,目前沒有查到相關文字記載,擬邀請專家對石屋進行鑒定。

※ 相關報導:

古巴比倫泥板記載 諾亞方舟是圓的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明代重建大成廟學碑 河北出土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405030136-1.aspx

中央社 2014.05.03

中國大陸河北省永年縣廣府鎮東街居民日前興建房舍時發現一塊石碑,碑體碩大、完整,字跡工整、清晰,初步確認是明正統年間的「重建大成廟學」石碑,距今近600年。

新華社報導,這塊碑青石質,額身一體,通高348公分,碑身寬113公分,厚34公分。

螭首碑額線刻篆書「重建大成廟學之碑」,左右兩行各4字,碑身正面四週線刻7公分寬忍冬草花紋。

正文共25行,每行8至56字不等,共910字。碑文鐫刻於明正統11年(1446年)7月。

碑文詳細記載了廣平府的地理位置、儒學文化的重要性及大成廟學始建年代、鼎盛時期狀況,以及廣平府知府張順督率重建的詳細過程。

當地文史學者說,此碑為永年縣迄今為止記事碑中年代最久、體積最大的石碑,石碑字體對書法文字傳承和當地文廟大成殿的修復有一定參考作用。

報導表示,永年廣府具有「古城水城太極城」的美譽,是大陸華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也是大陸北方唯一的旱地水城。

fsj 提到...

北大付日5.5億 中國典籍歸故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05000837-260306

旺報 記者賴廷恆/綜合報導 2014年05月05日

近百年來,大陸首度斥資,大批購回留存海外中國典籍的行動成果,正式呈現於民眾眼前──去年北京大學籌措1億1千餘萬元人民幣(約合5.5億元新台幣),自日本購回2萬8千餘冊「大倉藏書」,3、4日於北京大學圖書館館藏「大倉文庫」善本展亮相,尤以曾存放清朝翰林院的《四庫全書》進呈本最受矚目。

據《新京報》報導,北大圖書館購回的「大倉藏書」共931種,涵括古籍904部,中國古籍佔716部、26260冊,日本古籍187部、2546冊,韓國古籍則有1部、2冊。大陸中央文史館館長袁行霈用「逾百年來首見的大手筆,價值遠勝支付金額」來形容此次把整批中國典籍自海外購歸故里的行動。

中央與北大協力籌資

1917年,赴日訪問的中國藏書家董康急需籌資,遂將部分典籍割愛予大倉文化財團創始人大倉喜八郎。大倉文化財團以該批典籍為起點,漸次搜羅成「大倉藏書」。2005年為籌措資金,收購散於民間的日本文物,大倉文化財團決定以18億日元(約1億1千餘萬元人民幣)出售「大倉藏書」,盼由中國國有收藏機構永久性整體收藏,且不得分散拍賣。

在37位大陸專家學者建議下,北京大學圖書館2012年決定購入「大倉藏書」。北大圖書館館長朱強回憶,購書款項北大無力承擔,經北大校方領導支持,並獲中央相關領導出面協調,由教育部會同財政部提供半數購書款,餘下另一半則由北大籌集。

日承諾讓典籍快回歸

此次購回的「大倉藏書」善本數量超過491部,占所含中國古籍總數7成。整批典籍經、史、子、集四部俱備,《四庫全書》進呈本尤其讓相關人士眼睛為之一亮。

清乾隆皇帝為編纂《四庫全書》廣徵天下書籍,各地經由進獻、借抄等方式提供者,統稱為「四庫進呈本」或「四庫採進本」;因戰亂佚失,這批原存放翰林院的書籍,留存後世僅300餘種。大倉文庫中含滿漢文「翰林院印」古籍即有25種,當中不乏已近失傳、重見天日的海內外孤本。

整套「大倉藏書」尚有12部典籍未還回大陸,目前仍由大倉文化財團保存。日方承諾,未來將視條件允許下,向日本文部省提出申請,讓這些典籍早日入藏北大圖書館。

小 靈 通

董康

1917年賣書給日本人的董康,是中國近代著名藏書家、法學家、律師,被胡適譽為「近幾十年來搜羅民間文學最有功的人」。董康1890年(清光緒16年)中進士,辛亥革命後赴日本帝國大學攻讀法律,回國任教、活躍法界,他不僅把多次赴日考察心得寫成專書,替近代中國司法審判、監獄制度改革奠定知識基礎;在古劇、詞及版本目錄學等亦具重大學術貢獻,他撰寫的《曲海總目提要》一書,堪稱中國記載劇本書中最為詳盡豐富。1947年病逝北平。(賴廷恆)



◆ 物超所值 回購古籍不乏「善本」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05000840-260306

旺報 記者賴廷恆/綜合報導 2014年05月05日

隨著北京大學圖書館館藏「大倉文庫」善本展登場,除眾所矚目的《四庫全書》進呈本外,包括「宋刻遞修本」、「明活字本」等歷代珍貴古籍的專有名詞,也引發參觀民眾的好奇、討論。

北大圖書館解釋,所謂「善本」,專指古籍、手稿、文獻等紙質出版物。書稿流傳過程中,經常出現多種不同版本,當中經過仔細校勘、抄寫、印刷等修繕功夫,獲致珍貴、優秀的版本即稱為「善本」,具有較高收藏、流傳價值。經名家校正的善本,更屬讀書人、藏書家爭相蒐購的珍品。

此次購回「大倉文庫」內含4部「宋刻遞修本」,顧名思義乃經兩次或以上修補、重新刷印的版本,被視為研究歷代遞修源流軌跡的藍圖範本,文物、文獻價值頗高。

專家也強調,此次北大圖書館能一口氣購入14部「明金屬活字本」,數量之高、堪稱迄今絕無僅有。「明活字本」圖書多採膠泥、金屬等材料,先製成方塊單字再排版印刷,「大倉文庫」15部「明活字本」圖書中,多達14部為金屬活字本,相當可貴。

北大圖書館這筆超級划算的購藏買賣,洋洋灑灑的善本還有9部元刻本,亦屬書品極佳的精刻精印本;155部明刻本中,明嘉靖、隆慶及更早刻本也占絕大多數;並有清順治至乾隆年間刻本153部。整體而言,這批雲集歷代善本的「大倉文庫」能夠自日本重歸中國,實質文物價值、文化精神意義均遠超1億多元人民幣的購書款項。

fsj 提到...

明長城發現古泥土象棋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405060320-1.aspx

中央社 2014.05.06

中國大陸河北省撫寧縣駐操營鎮板廠峪景區正修復明代長城,在清理159號敵樓下長城地基時,發現了一批長城守衛將士用泥土自製的象棋。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在河北秦皇島市長城段的考古中,曾在多處發現象棋盤,但是之前尚未發現過棋子,因此這項發現非常珍貴。

這幾十枚象棋子上面用刀或利器刻出文字,從字體上看類似明代的仿宋體。

棋子分兩種,一種發黑,一種土黃色。在清理過程中,還發現銅質的1支煙鍋和1把鑰匙,以及50多枚石雷。159號敵樓外側圍墻上布滿了不規則的望孔(射孔),用於瞭望或射擊,內大外小,用梯形磚鑲砌。

中國長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董耀會指出,在人們的印象中,長城是軍事構造物。其實,明朝的守城將士中,耕種者占70%,戍守者只占30%。

他表示,長城是為和平而存在,長城使戰爭的規模小了,頻率低了;因此,正常生活是戍邊將士的常態。這些象棋子的發現,恰好為當時邊疆社會將士這種生活型態提供了重要物證。

不過,有網友質疑這批泥土象棋的真偽。「不像是真的,小時候看過的象棋中象為像,士為仕,而照片中的不是這樣。」

也有一名來自蘇州的網友說:「真的假的,我國的考古學家一看就知道。」

fsj 提到...

重慶千手觀音 腹部內藏古文物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405090106-1.aspx

中央社 2014.05.09

大陸重慶大足石刻千手觀音主尊造像的腹部竟然內藏珍貴古文物!大陸專家經勘察後,清理出有年代的石磚題記、金箔殘片、瓷器殘件等。

綜合中國大陸媒體報導,千手觀音主尊像日前進行修復工程時,專家以內視鏡探頭數次探測後發現,主尊像腹部內有一處不規則的密閉空間,裡面竟然內藏石磚題記等多項古文物。

報導說,此次發現的石磚題記為六面長方體,正面、背面均刻字,文字為紅色。石磚正面刻71字,背面刻23字,刻字中有「乾隆四十五年四月立」題記。

從現存文字內容來看,應為千手觀音主尊裝修後祈福題記,記載乾隆45年遂寧縣中安里一名張龍飛的善士闔家發心裝修千手觀音主尊的事情。

大足石刻研究院石質文物保護中心副主任陳卉麗說,這是千手觀音造像首次發現有年代的題記。

此外,在主尊像腹部的「暗格(密室)」中取出的金箔殘片上,可以看見多層金箔疊加的現象,這可能與歷代修復有密切關係。

目前,文物專家們正在對此次發現的石磚題記及其他文物進一步開展考據工作。

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開鑿於南宋年間,石龕高7.7公尺、寬12.5公尺,造像雕刻在15公尺至30公尺高的崖壁上,有1007隻手臂,狀如孔雀開屏。

因高溫高濕氣候環境和酸雨的影響,「千手觀音」很多造像出現滲水、細部風化、垮落破壞等問題。重慶大足千手觀音造像自2008年起啟動修復工作,整個修復工程預定在2015年上半年完成。

fsj 提到...

華工埋骨他鄉 只找到300多人名字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668060.shtml

【聯合報╱聯合報系記者王湛/史丹福報導】2014.05.11

十九世紀,約一萬兩千華工遠渡重洋,在美國修建貫穿山脈的西部鐵路。華工從事低薪且艱苦的最底層勞動,其中數以千計的人更犧牲生命,埋骨他鄉。這段華人血淚史在美國主流史料中卻幾近空白。史丹福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張少書(Gorden Chang),二○一一年起成立「華工計畫項目」(Plans for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Project)研究組,目標在還原這段塵封歷史。

張少書表示,華工修建鐵路的歷史從未獲重視,不僅在史書上鮮有記載,甚至連找一本華工名冊都異常困難。「研究組成立的目的是希望匯集多方資源,盡可能用最多的角度研究華工的歷史,讓美國華裔了解他們的祖先,也呼籲美國社會重視華人在美國歷史上的貢獻。」

張少書說,當年營運從沙加緬度到猶他鐵路的「四巨頭」中,經營規模最大的正是史丹福大學創始人利蘭‧史丹福(Leland Stanford)。他靠華工修建的鐵路積累財富,用這些財富創辦的史丹福大學校園裡,卻找不到一塊華工紀念碑。

為探尋真相,張少書從三方面尋找歷史的遺跡。「首先是收集鐵路公司留下的華工合同和公文,其次是查閱當時修建鐵路的報紙,尋找有關於華工的內容,第三就是從華工家庭紀錄著手。」他說,現在幾可確認全部華工都來自廣東,但只找到三百多人名字。



◆ 富強之路:從清末開始的長征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1000835-260306

旺報 文/夏偉、魯樂漢 2014年05月11日

編者按《富強之路:從慈禧開始的長征》一書由八旗文化出版,作者Orille Sshell(當我們不再對傳統文化有使命感 我們錯了,當天演出上座率不到一成,面對空蕩蕩的劇場,全體社員的賣力顯得如此渺小甚至可悲。後來我和一位同學聊起了這件事,那位同學嘆道:「沒辦法啊,這年頭台灣還有幾個年輕人喜歡聽戲曲和相聲啊?」....而當此刻,我站在北京的舞台上,面對全場爆滿、歡聲雷動的觀眾席,其中將近九成是來自北京各大專院校的學生夏偉)、John Delury(魯樂漢)分別是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副主任,本書試圖從鴉片戰爭以來,找出走向富國強兵的象徵性人物,擔任嚮導,讓中國近代史鮮活起來,特予摘錄連載。

他希望見到中國能更瞭解進犯中的西方世界,並把它當成重返「富強」之道,這深深地影響了數代中國改革家。

魏源劃時代著作《海國圖志》(1843年)把注意力投射到坐收中國衰頹之利的新興海權各國。他的靈感得自於盤問安突德上尉,此外,他心目中的英雄林則徐坐鎮廣東時,曾聘助手開始蒐集西方各國資料。被貶伊犁途中,林則徐把寒酸的成果《四洲志》交給魏源,並囑咐他以更有系統的方式繼續進行。

黑暗摸索師夷技

魏源進行這項史無前例的研究,宛如在黑暗中摸索,受阻的原因不僅在原始資料寡少,還有他從未離開中國,也沒研習外國語文。他只好深深仰賴西方人用華語寫作的零星合集,比如普魯士傳教士郭士立及澳門出生的傳教士之子馬儒翰,這兩人在鴉片戰爭期間都出任英軍的通譯。

當時大多數受過教育的中國人一想到向「夷人」學習,心裡依然排斥,儘管已經因為戰敗而受到震撼─魏源估計,僅3千英軍便擊敗了20萬清軍,而且是在自己的國土上開戰─這種狀況令魏源的工作備感棘手。事實上,魏源冒了很大的風險,他可能被視為受西方汙染而不可救藥,實際上他只是想警醒國人知道國家的困難。沒錯,他自己也指出,光是學習西方可能就算是犯罪。他寫道:「使後世有人焉,日翻夷書,刺夷事,籌夷情,如外夷之偵我虛實,其不轉罪以多事,甚坐以通番者,幾希。」

但魏源沒被儒家正統派的偏見嚇倒。他堅信,把這些新來的海權挑戰者納入戰略分析,有其必要。他另遵循中國兵聖孫子的《孫子兵法》明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忠於孫子箴言,魏源《海國圖志》一書,可用學者珍.凱特.里歐納德的話來形容:「是中國第一本對西方擴張之全球面向,進行現實的地緣政治評估,另分析其對亞洲貿易、政治之影響的著作。」

英國當然成為最迫切、需要仔細研究的榜樣。英格蘭到底在世界地圖的哪裡,魏源只有最模糊的概念,儘管如此,商業帝國主義,以及它帶來的威脅之本質,他掌握得相當好。他在《海國圖志》中寫道,「(英吉利)且佐行賈以行兵,兵賈相資,遂雄島夷。」

安突德上尉把他教得真好,但魏源並不期待清廷很快複製英國的海上經濟帝國主義。他只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學習足夠的「夷技」,可以保衛自己,守住現有疆土,如果有可能,則重建自己在亞洲沿海的中心位置。

魏源的對外政策可化約成一條核心原則:「未款之前,則宜以夷攻夷,既款之後,則宜師夷長技以制夷。」魏源斷定,「夷之長技三:一、戰艦,二、火器,三、養兵練兵之法。」他倒沒把歐洲或西方理想化,當作價值或文明的替代來源。例如他描述歐洲某些地區是「諸戎所巢,唯利唯威,實懷泮鴞」。但是他堅稱,中國再也承受不了無視於那些「長技」,要是中國也想重拾「利與威」的話。

很奇怪,魏源寫作談到民主政體時,相當正面,尤其在《海國圖志》描寫美國的篇章裡;當時傑克遜總統在美國推行民主制度,正擴大投票權(至少及於所有白種男人)。魏源寫道:「一變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謂公乎!」他深入剖析民主美國與威權中國的基本差異,寫道:「議事聽訟,選官舉賢,皆自下始。」換言之,非由北京的天子及其他高官決定。

讚美國不抄美憲

雖讚美美國,魏源並無建議中國採納美國民主模式之意,哪怕只挑一些精華,也不想抄襲《美國憲法》中的如何限制國家權力的方法。歷史學家孔飛力評述說:「在清朝統治下,中國人暴增3倍,因此對當時的社會穩定造成威脅,這讓中國的統治菁英變得格外脆弱。當時不能削弱威權統治,反應強化。當西方侵略使民族主義變成清末菁英統治的中心議題時,這一點作為底限又浮現出來,被牢抓不放。」沒錯,必須強化國家統治這個主題,往後幾乎每個中國領袖都予以呼應。

《海國圖志》出版翌年,魏源終於在北京通過殿試,過了那麼久,總算有資格出任政府高職。接下來10年,他在江蘇省擔任了知縣、知府等官職,而他從年輕時便在當地擔任總督或巡撫的幕僚了。可能因為他太習慣獨立自主,那些官職反而變成一連串苦惱,期間還因母親去世,依儒家孝道原則必須辭官,回故鄉湖南服喪3年。

魏源最後由官場退休,1854年,太平天國勢力方熾,新一輩思想家、行動家不斷出現。1856年,他出家歸隱於杭州東園僧舍,翌年初去世。他留下了大量著述,寫作動機一致,都出於最高的愛國情懷;他希望見到中國能更瞭解進犯中的西方世界,並把它當成重返「富強」之道,這深深地影響了數代中國改革家。 (待續)

fsj 提到...

韓良露╱安倍晉三的山口夢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669499.shtml

【聯合報╱韓良露】2014.05.12

前一陣子人在日本,看新聞提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返回山口縣老家,拜訪當地父老,我才驚覺到出生東京都的安倍原來是山口人;在此安倍投書美國媒體暢談日本再起的日本夢,我更有興趣的是說說安倍沒公開提及的山口夢。

日本黑道組織中最有名的是山口組,日本白道政壇中也有山口幫,因山口縣的政治人物而成幫。我最早意識到有所謂山口幫,是在廿多年前去山口縣的下關市旅行,在參觀日清簽訂馬關條約的春帆樓後,發現簽約的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是山口縣人,青年時受教於山口縣萩市的松下村塾,此私塾培育出多位活躍於明治維新政府的政治人物,如伊藤博文、山縣有朋、高杉晉作等。

幕末時期擁護明治天皇的山口縣長州藩和鹿兒島薩摩藩,出了不少倒幕志士如有維新三傑之稱的木戶孝允(桂小五郎)、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這些倒幕成功者許多日後都獲得了明治天皇的論功行賞。翻開早期十五任的日本首相,第一、五、七、十任都是山口縣人伊藤博文,第三、九任即和伊藤博文一起就讀於松下村塾的山口縣人山縣有朋,第十一、十三、十五任也是山口縣人桂太郎,在十五任首相中山口縣人就占了九任,可見得山口縣人和天皇政府關係之親。但為什麼同是倒幕的薩摩藩只分配到四任首相,當然和西南戰爭中西鄉隆盛的反抗不無關係,但更深的原因是位於本州最西端的山囗縣和位於京都的天皇本家悠久的歷史關聯。

我如果不是在山口縣一帶旅行,恐怕也無法了解山口人之心,山口的下關曾是關西平家和關東源氏最後的決戰場,失敗的平家最後的八歲安德天皇在此投海,下關至今仍有哀悼他的赤間神宮,山口人看待關東德川家和關西天皇家之爭,怎麼可能不站在關西天皇家這邊?之後我到了山口市,了解到山口和京都更深刻的關係,原來在室町時代,統領此地的大內氏將政廳設在山口市,並模仿京都規畫市容,之後還有許多京都貴族公卿與文人雅士移居此地,也讓山口市有了西京之號,這樣的血脈文化傳統的牽連,也難怪山口的長州藩會誓死擁戴京都天皇本家。

我在山口的旅遊服務處,遇到了一位志工,告訴我她出生於嘉義,她的母親和父親都是山口人,和任公職的祖父一起前往台灣,她的母親曾就讀嘉義高等女校,這位女士還告訴我當時嘉義有不少山口人,KANO影片中那些日本人有多少是山口人呢?人們讀歷史常會忽略有意義的細節,例台灣前五任的總督,除第一任的樺山資紀是鹿兒島縣人,後四任的桂太郎、乃木希典、兒玉源太郎、佐久間佐馬太都是山口縣人。山口人當首相,派山口人當總督、帶山口人來台發展,肥水山口人都不漏掉。

當我知道安倍是山口人後,我認為中國和台灣、韓國,甚至亞太、美國等都應當要好好研究山口學,人們雖常說日本是門閥政治,例如安倍晉三的父親和袓父都是山口的眾議員,安倍即繼承家業踏上政壇,但不同的門閥有不同的意識形態和政治主張。

今年是甲午年,中日關係特別緊繃,和安倍的以家鄉父老集體袓靈的山口夢當然有關,畢竟以山口首相為主的明治政府追求的是擴張的日本夢。在中日關係中,台灣曾是犧牲者,在亞太廿一世紀的新秩序中,別以為只有新經濟秩序這回事,我們不能忽視安倍的日本夢或山口夢對台灣命運的影響。 (作者為南村落總監、生活美食家)

fsj 提到...

數位典藏學問大 耗時費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2000469-260107

中國時報 2014年05月22日 池雅蓉

國內許多書籍與新北市立圖書館那批古書一樣,因先前保存不當、書況不佳等技術問題無法展出,或好不容易修復,卻因找不到恆溫恆濕環境,無處可展。數位化成了珍貴館藏另一生路,但古籍數位典藏學問大,從設備、光線及溫度等都不能馬虎,從事此行的人也少。

現存日據時代留下的書籍,多分為中式及西式造紙2種,中式造紙因酸性程度較少,較易保存,如:宣紙。不過,多數書籍使用西式造紙,因酸性成分高,讓紙張纖維易老化、斷裂,不經外力就會分解成一片片。

台灣從事數位典藏的專家李夙說,數位典藏講究機器及技術,因這些史料怕壓,必須使用特殊掃描器,掃描的光線也很講究,嚴禁用一般光線照射,而是用紫外線及紅外線,若紙上有粉塵,也要用噴的噴掉,不能用刷子。一次就要出動3個掃描人員,須全程戴手套及口罩,杜絕任何可能影響書籍保存因素,如唾液、油脂等。

通常書況不佳的書籍,要先將其拆解一張張整理,用植物纖維製成的透明貼紙修復,或用特殊溶劑去除紙張酸性成分才能掃描。李夙說,數位化過程耗時費力,通常5個小時只能掃描200頁。

李夙表示,數位典藏跟影印一樣是以「張」計價,衡量書況、尺寸、裝訂及色彩呈現等因素,通常1張是15元至40元,利潤不高。此外,掃描機須從國外進口,1台動輒百萬元,創業門檻過高,讓10幾年來台灣從事數位典藏的廠商始終只有1隻手數得出來。

※ 相關報導:

* 吳基瑞蒐集文獻 一筆一筆抄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2000467-260107

新北市立圖書館有批日據時代留下的史料,是編纂《台北縣志》重要參考,當年文獻蒐集都靠板橋耆老吳基瑞走遍各區,現只展出影本,正本卻置於儲藏室。新北市立圖書館表示,今年底完工的市圖總館將設珍貴館藏區典藏文獻,並規畫專區展出,讓它們「重見天日」。



◆ 家中舊物參展 才知都是寶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2000628-260107

中國時報 2014年05月22日 潘建志

「塞在家裡櫃子東西,原來都是寶!」獅子鄉昨舉辦「VUVU的衣飾情-古文物返鄉特展」閉幕茶會,邀請出借文物的VUVU(長者)盛裝出席,並以「無酸保存盒」裝放文物還給他們。VUVU們說,以前不知道這些東西這麼有價值,要好好保存。

獅子鄉文物館去年底舉辦特展,除向台灣博物及台大人類學系借出24件獅子鄉古文物,為讓特展更貼近族人,在鄉內進行田野調查找到不少珍貴古文物,像是早期服飾、連杯、頭目勳章、頭飾、藤編物品等,都借來參展。

展出半年展覽結束,文物將完壁歸趙,為讓這些古文物完好保存,文物館特地請專業古文物保存人員,將文物裝放到「無酸保存盒」裡,過程中還請提供古文物的家庭前來觀摩,了解保存古文物的方法,包括如何控制溫溼度等。

借展人謝以撒出借許多藤編物品,他說特展前並不重視這些東西,因為以前看VUVU做了很多,覺得很平常,隨便塞在家裡;經過這次特展後,才知道都是寶,要好好保存,當成傳家寶。

80多歲宋文妹出借多樣文物,其中最具有歷史價值是日本時代頒發頭目勳章。她笑說,爸爸把勳章交給她時,一直交待千萬不要拿出來,她連先生都隱瞞60年,為這個展才特地公諸於世。



◆ 深山採藥 兄弟挖出明代青花瓷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693135.shtml

【世界日報╱北京22日電  】2014.05.22

20多天前,四川什邡市一對聾啞兄弟到深山挖中草藥,在海拔3000多米的鎣華山山頂上,挖掘出勺子、碗、碟子、罐等50件瓷器。華西都市報報導,經什邡市文物管理所專家鑑定,這批瓷器為明代青花瓷,有一定文物價值。目前,兩兄弟已將這些瓷器全部捐給了什邡市博物館,填補該館沒有青花瓷藏品的空白。

王邦田、王邦林兩兄弟在表哥陳代全的翻譯下,講述挖出青花瓷的經過。

據報導,4月底某一天,王邦田、王邦林兄弟倆上山採藥。一株長勢不錯的重樓吸引了兩人,在挖到根部下約有30厘米處,兩人發現有貌似瓷器的東西。

荒郊野外、人跡罕至的地方出現瓷器,兩兄弟感覺很奇怪,於是繼續挖了大約一個小時,居然發現了擺放整齊、呈現正方形布局的瓷器坑。王邦林比畫著「說」,瓷碗是一個緊挨一個擺放的,十分整齊,猶如農村瓦房上的造型,有23個;瓷碟則一字擺開,有12個;14個瓷勺子圍著一個碗擺放一圈。此外還發現了1個瓷罐子。

王邦田、王邦林將50件沾有泥土的瓷器背回家後,作了簡單清洗,並將瓷器裝進紙箱,等表哥陳代全來處理。據報導,由於王邦田的家庭成員情況特殊,家裡挖到了稀奇寶貝,表哥陳代全有些擔憂。「因為市場價值難以估計,免不了有人會有想法要來謀財,比如會去偷或者搶。」考慮再三,陳代全和王家兄弟決定,將50件瓷器捐贈給國家,讓這批文物有一個更好的安身之處。

報導稱,什邡市文物管理所5月20日接收這批文物,並向王邦田、王邦林兄弟出具收條。這50件明代青花瓷將收藏在什邡市博物館,正好填補該博物館沒有青花瓷藏品的空白。什邡市文物管理所表示,將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王邦田、王邦林相應獎勵。

「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基本可以排除墓葬和生產場地的可能,最大的可能性還是窖藏。但到底什麼人埋藏的?仍然是個謎。」

fsj 提到...

大亨不識古篆字 網友瘋解謎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698426.shtml

【聯合報╱記者汪莉絹/綜合報導】2014.05.25

大陸地產大亨潘石屹前天在他的微博發出一張照片,畫面是北京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園內的一塊石頭,上刻四個古體字。潘石屹說,自己一個字也不認識,引發上千網友熱烈討論並幫忙猜字和解答。

北京青年報報導,潘石屹在自己的微博上貼出了在清華大學內拍的一張照片:一塊大石頭上刻著四個字,這四個字也難倒了很多網友和粉絲。

潘石屹在微博上寫說:「走進清華,一塊石頭上刻著四個字,一個字也不認識。忽然感到了差距。」

這塊石頭立於清華經管學院園內,是該院EMBA某屆學員十年前送的紀念品。石上四字為「天馬弗羈」,拓自齊白石一九三七年時寫下的篆書四言聯:「陽春有腳,天馬弗羈。」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研究員李均明說,這四個字屬於變體篆書,大意是才高藝大的人天馬行空,不受羈束。大陸書畫界人士認為,齊白石先生的原文應是「天馬弗羈」;李均明則表示,「弗」字譯為現代大陸的簡體字,應為「天馬無羈」。

報導稱,齊白石這幅著名書法作品,近年來多次出現在海內外的拍賣會上。齊白石先生的書法和其繪畫一樣成就不凡,「白石書體」在書畫和評論界都享有高度讚譽。

※ 不難解讀。



◆ 隋代摩訶池出土 杜甫曾泛舟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405250093-1.aspx

中央社 2014.05.25

大陸四川省成都市日前出土一處隋代人工湖「摩訶池」遺址,知名詩人杜甫等人曾在此泛舟、吟詩。此處近來更挖掘出一處唐代院落遺址。

中國大陸華西都市報今天報導,隋煬帝時期,鎮守成都的蜀王楊秀挖土築城,土挖得多了,就形成一個「人工湖」,之後取名「摩訶池」。

摩訶池形成初期,面積約500畝,楊秀還建造散花樓,用來賞玩娛樂。

到了唐代中葉,此處成了成都著名風景區,不管是文人雅士還是凡夫俗子,都愛到此遊覽。

詩聖杜甫曾在此處泛舟,並吟詩「摩訶池上春光早,愛水看花日日來」。宋代許多文人也驚艷此處美景。

報導說,五代到兩宋,摩訶池的水源逐漸枯竭。摩訶池在明朝時代遭填平,修建蜀王府。

報導引述成都考古人員指出,這次在摩訶池東南岸挖掘出一處唐代院落遺址,為近年來成都地區首次發現保存較完好的唐代建築。

上述建築主體平面略呈正方形,南北長18公尺,東西長17公尺,總占地面積300餘平方公尺,由踏道、露天活動面、排水溝、小十字路、井台等部分組成,均為磚築。

fsj 提到...

「清朝最後格格」顯琦去世 享年95歲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017383

自由 2014-05-27

〔本報訊〕據日本共同社和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有相關人士透露,二戰著名女間諜川島芳子的胞妹,有「清朝最後的格格」之稱的愛新覺羅顯琦,26日在北京市內一家醫院去世,享年95歲,死因不明,葬禮將於28日在北京市郊外舉行。

報導稱,愛新覺羅顯琦漢名為金默玉,1918年生於旅順(現遼寧省大連市),是清朝末年肅親王善耆最小的女兒,有「清朝最後的格格」之稱,年僅4歲就父母雙亡,由同父異母的3名姊姊扶養長大,後來赴日本留學,但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她中斷了日本的學業,回到北京工作。

1954年,36歲的她下嫁現代著名書畫篆刻藝術家馬萬里,但在1958年2月,金默玉被依「肅親王的女兒,特務川島芳子的妹妹」罪名入獄,開始了15年的囚犯生涯,為了不連累丈夫,她在監獄中簽下離婚協議書。晚年她曾致信給中國前領導人鄧小平,要討一份工作生活,金默玉在信中表示,「我如今已經幹不了體力勞動了,但是還幹得了腦力勞動,請給我工作。」她很快獲得了回信,在北京獲得了工作。

她的姊姊川島芳子(原名為愛新覺羅顯玗)被送給日本人當養女,後來成為二戰時最有名的日本女間諜,被稱為「東方的瑪塔.哈里」。



◆ 白色王子蔡焜霖 重返受難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7000898-260115

中國時報 管婺媛/台北報導 2014年05月27日

1960年代廣受歡迎的《王子雜誌》,發行量曾高達5萬本;創辦人蔡焜霖因資助台東紅葉少棒隊北上參賽,成為「紅葉傳奇」背後推手。不過,這本帶給許多孩子歡笑的雜誌,背後卻有著令人心酸的故事。

今年84歲的蔡焜霖是白色恐怖受難者,出生台中清水,父親蔡梅芳當年經營當地最大百貨店,家境小康。後因家道中落,在家排行老四的他,高中畢業後不再升學,進入鎮公所打工;未料某天便衣憲兵以他曾在高中參與讀書會為由逮捕他,讓他成為第一代綠島監獄受刑人,服刑10年。

曾執導紀錄片《山靈》、參與電影《寶島大夢》、《破輪胎》的導演江國梁,耗費1年多拍攝蔡焜霖,完成紀錄片《白色王子》。

「每次回憶那些事,都讓我痛哭;幾次實在受不了,希望停拍,最後還是堅持下來,希望讓更多人理解那段歷史,也希望那樣的時代,不要再來!」

昨紀錄片首映現場,蔡焜霖頻向觀眾道歉,因為畫面充滿「一個老人哭哭啼啼的樣子」;當他提到幾位已逝獄友時,更數度哽咽,令人鼻酸。

在片中,他回到清水老家、綠島監獄,望及曾經徒手搭建的監獄圍牆、獄友遭拷打的高塔,久久無法言語。當時跟他要好的獄友蔡炳紅,因傳字條給同為政治犯的女學生而被判死刑,讓他打擊頗深。出獄後才得知父親死訊,是他一輩子的痛。

出獄後,蔡焜霖半工半讀,先後在《東方少年》、文昌出版社、國華廣告工作,1966年至1969年創立《王子雜誌》,蔡志忠、范萬楠等漫畫家都曾為雜誌畫畫。他也收留許多獄友、受難者在雜誌社工作,導致警總不斷上門突擊檢查,一度勒令停刊。

回想當年,蔡焜霖說,是磨難,也是磨練。現在他只想藉著影像「替白色恐怖受難者平反、撫平傷痛!」

fsj 提到...

和平島考古 確認西班牙教堂位置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82663

自由 2014-05-28

〔記者盧賢秀/基隆報導〕西班牙古教堂遺跡找到了!中央研究院與西班牙考古團隊,最近在和平島平一路停車場,掘出三百多年前西班牙古教堂的基礎,確定教堂的位置,還在教堂旁發現兩具骨骸,初步研判有三百多年,無法確認是台灣原住民還是西班牙人,將進行DNA分析。

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臧振華博士說,如果證實是西班牙人,將是國內首次發現西班牙「古人」。

西班牙人在西元一六二六左右,在和平島興建聖薩爾瓦多古城,還有一座教堂。

中研院、台大和西班牙「十七世紀歐洲人在台灣殖民的考古研究」團隊,今年第三年在和平島平一路停車場進行試掘考古。

三個角落出土 重建當時輪廓

計畫主持人臧振華說,二○一二年就發現有一公尺左右的牆角,今年開挖四個試掘坑,古教堂的三個角落都找出來了,重建當時教堂的輪廓,和古地圖位置一致。

掘獲兩具骨骸 將DNA分析

他們也發現,當年西班牙人建教堂,就地取材,利用和平島山上的岩塊興建教堂。另外,考古團隊在教堂旁也挖掘出兩具男姓骨骸,其中一具只剩一半,一具是完整的,約有一百六十幾公分。

臧振華說,先前也曾在附近的試掘坑發現一具小孩骨骸,裝在古甕裡,依其佩帶的飾品研判,是三百多年前原住民,有可能是受洗原住民小孩亡故後,依歐洲人的習俗葬在教堂旁,顯示當時有傳教等文化交流。

這次出土的骨骸,十分脆弱,臧振華推測和先前發現的小孩骨骸是同一時期的人,但是原住民還是西班牙人,因時代久遠無法確認,將進行DNA分析。

此外,考古團隊在教堂附近也發現一整片陶片,也有台灣玉、石鑿等新石器時代的古物,距今約二千五百年至三千年左右,顯示和平島在三千年前就有人類活動。臧振華說,他們會繼續向台船溝通,希望明年有機會到台船廠區找尋聖薩爾瓦多古城遺跡,畢竟這是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

※ 相關報導:

* 先前出土文物 8月點交文化局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82664

中研院與西班牙考古團隊,在和平島平一路停車場考古調查,陸續有宋、明、清時期的陶、甆文物出土,這些文物目前正在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展出,八月底展出結束,所有文物將造冊點交給市府文化局保存、展陳。

fsj 提到...

諾曼第70周年/歐巴馬:愛國者改變整個世紀
http://udn.com/NEWS/WORLD/WOR3/8725218.shtml

【聯合報╱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編譯馮克芸/綜合報導】2014.06.07

諾曼第登陸七十周年紀念活動六日在法國諾曼第當年盟軍登陸的朱諾、黃金、寶劍、猶他、奧瑪哈五個海邊舉行,多國領袖異口同聲表示「D-Day是改變歷史的一天」。美國總統歐巴馬當日與俄國總統普亭曾短暫交談,這是烏克蘭危機以來兩人首度會面。

為讓年輕一代有機會了解當年情況,諾曼第登陸七十周年紀念活動包括了重演當年跳傘、軍艦登陸等場景。參與紀念活動的各國領導人中,八十八歲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是唯一對當年有記憶的人,她前往諾曼地的英軍墓地獻花致意。

大約二千名老兵出席,一名英國老兵自稱很幸運,還有機會參加此活動;也有不少當年陣亡將士家屬重返現場,垂淚憑弔。

美國總統歐巴馬則盛讚當年的愛國者改變了整個世紀。歐巴馬還提到,扶養他長大的外祖父在二戰時曾效力美軍巴頓將軍的部隊,紀念活動讓他格外想念外祖父對他的愛。

歐巴馬在奧瑪哈海灘對許多坐著輪椅的八十多歲老兵說:「各位,你們的出席讓我們備感榮耀。」他還說:「奧瑪哈是民主灘頭堡,那一役的勝利不只決定了其後一世紀的發展,還影響世世代代的安全及福祉。」

法國總統歐蘭德稱每個參與D-Day行動的人都是「英雄」,表示在紀念七十年前的勇士之餘,大家要有當年來這海灘登陸者的勇氣,對抗各種極端分子。七十年後的今天,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的自由受到威脅,各國有責任保存歐洲的和睦,維持和平,捍衛人權。歐蘭德並為法國申請將諾曼第海灘列為世界文化遺址公開表態,強調要讓未來年輕世代知道在這個地方發生過的事。

歐蘭德六日中午宴請老兵及各國領導人,歐巴馬及普亭在前往午宴會場前,曾短暫交談,歐巴馬要普亭降低烏克蘭東部的緊張情勢,否則將面臨更深的國際孤立。

同樣在午宴前會晤的還有烏克蘭新選出的總統波洛申科及普亭,兩人除握手外,還決定近日內討論烏克蘭停火細節。在歐蘭德與德國總理梅克爾的引介下,普亭與波洛申科談了十五分鐘,這是俄國兼併克里米亞後,俄烏兩國領導人首度面對面直接對話。

※ 相關報導:

* 歐蘭德:大家有責任記得D-Day這天
http://udn.com/NEWS/WORLD/WOR3/8725204.shtml

在法國諾曼第舉行七十周年紀念儀式上,歐洲多國王室及當年參戰國的領導人幾乎全到齊,法國總統歐蘭德表示,大家有責任記得D-Day這一天。他並形容所有當年登陸的士兵精神,將永遠存在諾曼第。



◆ 老骨頭新精神 70歲潛艦大公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8725760.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洪哲政/左營報導】2014.06.07

控隆!控隆!控隆!控隆!控隆…

前機艙的柴油主機開動,轉速逐漸加快,鏗鏗鏘鏘的撞擊聲響,我們得靠嘶吼才勉強聽到彼此;諾曼第登陸七十周年前夕,這艘同齡的二戰潛艦首度在鏡頭前展示運作實況,潛艦官兵模擬下潛與損害管制操演,內部九大艙間公諸於世。

這是海軍首次全面開放茄比級(GUPPY II)海豹潛艦,聯合晚報記者獨家走入海豹,探詢這艘70歲老骨頭的新精神,同時也為海豹艦能否發射魚雷的歷史公案解密。

操雷沒問題
能發射自製的萬象沉雷

美軍當年將海豹艦移交我國前,解除艦上10具魚雷管發射線導魚雷功能,但我自行恢復其中兩具性能;保有發射操雷的訓練能量,也能透過魚雷管氣射,使用我自製萬象沉雷,到敵人港口放置水雷。

海豹艦仍列海軍作戰艦艇,負責南、北海域早期預警、監偵與情報傳遞任務;老驥伏櫪,至今能維持實施六項海軍甲種操演項目,配合特戰滲透訓練,在沿海運送特戰人員,模擬滲透敵軍海岸,海豹艦仍列海軍作戰艦艇。

潛航深度差
只有18公尺潛望鏡深度

不過,海豹艦性能老舊是不爭事實,目前潛航只能維持56呎、約18公尺潛望鏡深度;海軍操演時,茄比級艦因為偵獲容易,演習分數不高,參演的水面艦都不願找它當假想敵;海軍明年起透過更換後段壓力殼,希望為海豹艦找回約100公尺的潛航深度,讓它再度成為「海鯊紅軍」。

海豹艦鮮少曝光的前、後魚雷艙與指揮塔等9大艙間,首度在鏡頭前全公開;黃銅質魚雷管糾結著複雜管線,與艙壁上繁複的尺度表,保養狀況完好。海軍說,10具魚雷管只能發射二戰時代的直航魚雷,但經我方自行研改,將前艙6具魚雷管其中兩具,提升為發射線導操雷的功能。

定期模擬戰
配合特戰海岸滲透訓練

海軍說,我方沒有適合海豹潛艦發射的戰雷,過去主要作為官兵發射練習用操雷。在我國服役期間,我方研發出以魚雷管搭配中科院的萬象沉雷,潛航至敵人港口施放水雷,未來重建壓力殼若能找回潛深,也能恢復這項戰力。

海豹潛艦目前以進出港導航、人員落水、緊急下潛、上浮、水面接敵、泛水與失水損害管制與潛望鏡偵照等訓練為主;定期配合特戰部隊,實施海岸滲透訓練,載運特戰官兵到外海,利用前逃生艙以乾放或濕放模式,模擬滲透敵人海岸。

※ 相關報導:

* 海豹艦年輕時 曾潛305米深海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8725745.shtml

海豹艦因為性能老舊,目前僅有18公尺安全潛深;海軍表示,海豹艦只能執行潛望鏡深度,以及不得變換深度航向的初階反潛目標科目,不符戰訓所需;但海豹艦曾是「千呎俱樂部」成員,能潛入近305公尺深海,移交我國海軍後,也仍有400呎約121公尺潛深。

海軍希望透過台船的後段壓力殼重建,將海豹艦潛深,恢復到100公尺左右;海豹艦1946年下水,是美軍在二戰時期所建造的潛艦,成軍後隸屬大西洋潛艦部隊。同級的潛艦在美方早成了博物館展示品,我國卻還在服役,讓美軍驚嘆海軍裝備維修技術;因為海豹艦太老了,美方早就沒有維修能力,水櫃壞了,我海軍必須自己想辦法修理。

* 潛艦官兵 要通過200項簽證考驗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8725746.shtml

潛艦官兵因為潛航風險高,有一級海勤加給,從二兵到中士,月薪總計可達6萬到7萬元;但要成為合格潛艦官兵,必須通過200多項合格簽證;不少官兵形容,在繁重勤務下,研讀、口試、實作潛艦所有系統,要取得這份薪水,非常艱辛。

fsj 提到...

兔子山遺址 深藏歷史文化魅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0001088-260301

旺報 2014年06月20日

資料來源:三湘都市報(文/匡萍)

6月14日,大陸第九個文化遺產日,湖南首屆「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進校園活動在益陽舉行,復旦大學教授高蒙河、湖南省文物局長陳遠平等知名專家學者和媒體人士,給湖南城市學院的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考古課。

「相約古城益陽,留住歷史鄉愁」,今年4月,益陽兔子山遺址被評為「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讓「益陽」這個名字大規模地出現在公眾視野,其在2013年的考古發掘中出土的文物有不少是驚世發現。

大量簡牘序列完整

位於益陽市赫山區三里橋鐵鋪嶺社區的兔子山遺址,經2013年的考古發掘,證實是楚、秦、兩漢、六朝乃至唐宋時期益陽縣衙署所在地。遺址中出土了相當豐富的文物,特別是戰國楚到三國吳的簡牘,序列非常完整,涵蓋中國有簡牘的各個朝代的歷史。

2014年4月,兔子山遺址被評為「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著名考古學家、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張忠培在實地考察兔子山遺址考古發掘現場時曾表示,在25個進入終評的考古發現專案中,益陽兔子山遺址和江蘇揚州曹莊隋唐墓(隋煬帝墓)是得票最高的,都是19票。足以證明其重大價值。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春龍做為兔子山遺址發掘的領隊,在當天的活動現場,分享了大量發掘過程的幕後照片和出土簡牘清洗、編號、掃描等歷史還原過程。

其中,對兩件文物的解讀引起了高校師生的極大興趣:簡牘上的秦二世昭告文書,強調自己「奉遺詔」;觚上出現「張楚之歲」字樣,是第一次出土關於張楚政權的考古資料。

張忠培說,「張楚之歲」觚和秦二世登基文告簡都是獨一無二的。而成捆的簡牘出土,則意味著有了以前考古中從未出現過的保存完整的古代地方文書檔案。在遺址的堆積層裡,隨便取出一塊陶片,都可以看到清晰的繩網紋。

事實上,兔子山遺址的古井裡不僅出土了約1.8萬枚各個時期的簡牘,還發現大量板瓦和其他建築構建,以及陶瓷器、漆木器、鐵器、銅器、木質生產工具等,還在後期的處理中浮選出了糯米粒、甜瓜子等植物種子。

從戰國到隋唐,兔子山遺址一直是益陽古縣城所在地,「益陽」做為縣一級行政單位和縣名傲然存世2300年之久,這在湖南是唯一的,在全大陸也是極為罕見的。

兔子山遺址承載的歷史魅力讓湖南城市學院的學生驚嘆不已,特約嘉賓、湖南作家協會名譽主席葉夢也不禁感嘆:原來益陽的地下也這麼精彩!做為土生土長的益陽人,葉夢的老家就在兔子山遺址附近,18歲那年還在遺址上面土層挖過防空洞。60年間她見證了益陽的城市變化,沒想到就在城市中心就埋藏著這豐富的歷史寶藏。

全力保護地下寶藏

張春龍表示,兔子山遺址延續時間之長、保存遺產之豐、出土文物之多極為少見,填補了中國漢唐縣城考古的重大空白。出土的簡牘尚有一大批等待清洗,將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帶給人們驚喜。

對於兔子山遺址的保護工作,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長郭偉民透露,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在做一個規畫──建設考古遺產保護展示園。

「它是一個集文物保護、保存、研究、利用、展示、開發於一體的開放式園區;是一個集遺產保護展示與公眾教育、文化傳播與遺產資源開發推廣於一體的基地。將具備諮政育人、傳承文明、普及知識、豐富生活的功能,起到提高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擴大文化交流、增強湖湘文化國際影響力的重要作用。」郭偉民表示。

fsj 提到...

素人考古18年 4千古物受學界肯定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754511.shtml

【聯合報╱記者李易昌/八里報導】2014.06.21

「這會不會是跟摩登家族裡的人拿的石器一樣?」家住林口區的張新福,從1997年在八里海邊發現第一片燧石小石器後,就欲罷不能地在八里焚化廠、台北港等地方,四處尋找其他的古物。

18年所蒐集的古物累積超過4千件,張新福說,每次在海邊蒐集古物的時候,都要小心潮汐,潮起潮落也讓很多古物沒蒐集到,很可惜。

張新福說,第一次在海邊拿到小石器時,就覺得石器的切片不尋常,但是沒有認識專家可以確定他的想法,他跑去墳墓問「造墓工人」,由於對方說看起來不像天然的,張新福沒有想太多,決定在八里區開始尋找古物的下落。

蒐集過程中,張新福沒有專業工具,所以總是將古物放在口袋裡,但每每聽到口袋裡出現石頭碰撞聲音,趕緊拿出來查看,就怕古物受損。

也由於這些年蒐集古物,張新福認為政府在開發過程中,應該顧及土地裡可能蘊藏的寶物,所以他慨然捐出18年的心血,希望政府可以重視。

現在學者把張新福發現石器、瓷器碎片或動物骨骸的下罟坑地區,列為考察地點,十三行博物館也幫助張新福系統化古物,發現古物的歷史橫跨12世紀至20世紀,張新福說,幸好中研院肯定,讓古物的歷史價值獲得確認。

即日起至8月31日,十三行博物館將展出「追古溯今—下罟坑地區標本特展」,詳細資訊請上http://www.sshm.ntpc.gov.tw/ 查詢。

fsj 提到...

「土豪」存錢罐?四川挖出1.2萬枚古幣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756684.shtml

【世界日報╱北京22日電】2014.06.22

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一工地在施工過程中,竟然挖出兩大陶罐錢幣。據四川新聞網報導,陶罐被挖出後,施工方立即停工並報警。古藺縣文物、公安等部門人員到場勘察後,又在工地挖出了兩大陶罐錢幣。總計四個古陶罐,裝著大量古代錢幣,共重400多公斤。初步點算有超過1萬2000個古代錢幣,要用16個麻包袋才能將這批古錢裝走。

「此次出土的錢幣有幾百斤重,是誰擁有這麼大的財富還有待考證。」古藺縣文物局局長邱光前說。此次出土的錢幣有清朝康熙、乾隆、嘉慶、光緒等不同時期的銅錢,以及民國不同時期的銅幣。

報導指出,現場的工人笑稱:「這就是當年『土豪』的存錢罐。」據古藺縣文物部門初步統計,錢幣有1萬2000餘枚,文物部門將對這批文物作進一步鑒定。

另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這次發現的古錢幣最遠古的是清朝康熙年間,更有民國不同時期,由四川軍政府所鑄造的銅幣,錢幣時間跨度達400多年。這些硬幣保存相當完好,幣上的花紋仍然清晰可見。



◆ 老夫婦護國寶 崖居深山17年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755146.shtml

【世界日報╱北京21日電】2014.06.22

四川瀘州市敘永縣的劉朝永和老伴和往常一樣,搭上梯子,拿起小掃把和刷子,開始對清涼洞內222尊摩崖造像石刻進行灰塵清理。中新網報導,17年來,劉朝永天天清掃神龕佛像塵土,為前來參觀的客人燒茶倒水,虔誠地守護著這些國寶。

清涼洞有明代摩崖造像石刻222尊,這些佛像刻工精細,線條流暢,為川南罕見的大型石窟雕刻。2013年,清涼洞摩崖造像晉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已經70歲了,林場轉制後就來這裡了,到現在整整17年了。」報導指出,劉朝永表示,他原是馬嶺公社鄉屬林場副場長。林場解散後,劉朝永發現清涼洞摩崖造像石刻沒人管,通往清涼洞的道路還是泥濘小道,野藤纏繞石刻,雜草封閉山門。劉朝永便徒步各地募捐善款,接通清涼洞到山底古道的石板路,籌資修繕石崖前的石欄杆……17年來,守護、防盜已成為劉朝永生活的主要內容。

半山上,三間茅屋,一鍋一盆一碗,便算劉朝永在清涼洞的家當,晝出募捐修繕款項,夜歸崖岩作伴。這裡離鎮上,步行需要近3小時。劉朝永和老伴兒一起,成為這批國寶的守護神。

fsj 提到...

番仔溝遺址 「陶片挖出隨便丟」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767438.shtml

【聯合報╱記者陳信利/斗六報導】2014.06.27

文史工作者陳南榮昨指出,有1700多年歷史的雲林縣斗六市南聖宮附近「斗六番仔溝史前遺址」黑陶、彩陶片,被人挖出任意丟棄,痛批縣府「視國寶如糞土」。

縣府文化處文資科長曾惠君表示,有關斗六番仔溝史前文化遺址,文化處都持續在關心,去年向文化部申請遺址研究計畫,今年已獲補助,本月起已委託國立暨南大學將於近期進行遺址試挖掘,將界定整個遺址面積、範圍與文物,以凸顯番仔溝遺址文化內涵,縣府並未漠視。

陳南榮說,2000年他首次在南聖宮旁香蕉園發現被棄置的大量紅褐色及黑色夾砂陶片,經從部分瓷碗底部「南聖宮」字樣追源,發現是廟方挖掘施設魚池廢土,經向中央研究院考古隊通報,由研究員劉益昌率員到場試掘化驗,初步證實是史前遺址。

「黑陶、彩陶均屬文化資產保護的國寶。」陳南榮說,事隔10多年相關單位都無積極保護動作,最近南聖宮施做花園,又挖出大量彩陶、黑陶片,文化資產被任意丟棄曝曬,「我們的文化保護措施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相關單位應負起監督及保護責任。

文化處指出,番仔溝遺址是斗六沖積平原地區目前唯一發掘的史前遺址,2005年曾由劉益昌團隊進行小規模發掘,去年5月再邀劉益昌對該遺址進行會勘,近期將由劉益昌主持的暨南大學考古團隊試挖掘,進一步了解該地區史前文化及重要性,並評估後續保存措施。



◆ 月眉石槽 謎一樣的考古遺物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13/20140627005454.html

中央社 2014-06-27

花蓮壽豐鄉月眉村有一個距今3000年至2000年間的石槽,由整塊石英雲母片岩打鑿,由於此種岩石僅存中央山脈,如何搬運至月眉村,仍是不解之謎。

花蓮縣文化局長陳淑美今天表示,月眉石槽原位於壽豐鄉月眉村,所在地為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遺址至今仍未進行考古發掘研究工作,文化內涵尚待釐清,但從遺址地表採集到的素面夾砂陶、玉簇與打製石器等遺物,考古學者研判月眉遺址文化屬於花岡山文化,年代距今3000年至2000年之間。

台灣東部史前遺址偶爾可見槽狀石製品,然而大多在1公尺以內,月眉石槽長229公分,寬161公分重達1.2噸,是史前遺物中極少見的大型石槽,具有相當的重要性與文化資產保存價值。

陳淑美指出,月眉遺址處並沒有石英雲母片岩,這種石材主要分布在中央山脈附近區域,與月眉遺址距離至少4公里以上。史前人類如何取得此一巨大、沉重的石材,花費許多工夫打鑿此一槽狀物,目前仍是一個不解之謎。

去年底文化局在發現地遍尋不著石槽,原來被人竊走,後來透過地主彭群元尋找,找了3個月才找到,差一點被賣掉當做庭園造景。

花蓮縣文化局考量此一珍貴的考古文物原出於壽豐鄉,商請壽豐鄉公所協助,將月眉石槽典藏、展示於壽豐文化創意館,今天上午舉行開幕儀式,吸引許多民眾前往觀賞。

※ 相關報導:

* 流失近百年 皿方罍歸湘永久珍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7002084-260301

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漂泊後,6月21日,「方罍之王」皿方罍器身順利入境通關,重歸出土地湖南。據瞭解,6月28日,湖南還將舉行器身、器蓋合體儀式。據瞭解,合體後的皿方罍將由湖南省博物館永久珍藏,但暫不與市民見面。

皿方罍是商代晚期鑄造的盛酒器,器型碩大,被稱為「方罍之王」。罍是流行於商代晚期至春秋中期的大型盛酒器和禮器,多用青銅鑄造,有圓形和方形兩種。該罍身全器以雲雷紋為地,上飾獸面紋、夔龍紋、鳳鳥紋。肩部兩側裝飾雙耳銜環,正面腹部下方置一獸首。四面邊角及各面中心均裝飾突起的長條鉤戟形扉棱。整器集立雕、浮雕、線雕於一身。



◆ 三星堆攜手金沙聯合申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7002095-260301

旺報 資料來源:華西都市報 2014年06月27日

四川古蜀文明遺址三星堆和金沙,近日已聯合向大陸國家文物局遞交申請,角逐2016年度的世遺提名專案。此前,四川的青城山、都江堰已在2000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峨眉山、樂山景區1996年成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九寨溝、黃龍景區,大熊貓棲息地也位列世界遺產名錄。

2001年2月8日,沉睡了三千年的金沙遺址在成都市城西蘇坡鄉金沙村一處施工現場橫空出世。經專家考證,金沙遺址的分布範圍約為5平方公里,是西元前12世紀至西元前7世紀(距今約3200年~2900年)長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國的都邑。遺址出土了世界上同一時期遺址中最為密集的象牙、數量最為豐富的金器和玉器。其中最富盛名的是太陽神鳥金箔,被確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和成都城市形象標識主圖案。金沙遺址的發現,把成都城市史提前到了3000年前,由此被視為成都城市史的開端。

金沙文化和三星堆文化的文物有相似性。據考古專家推測,秦漢以前的蜀王國為古蜀,以三星堆為中心,逐漸成為長江上游的經濟、宗教、文化中心。但在1500年後,可能遭遇戰爭、洪水等災難,古蜀人攜家帶口逃離,古城被遺棄,遷徙到金沙建立新的國家,建立了金沙文明。

fsj 提到...

珍貴文物都去台灣?北京故宮:誤解了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776501.shtml

【世界日報╱北京1日電】2014.07.02

「故宮文物都是清朝的?」「珍貴文物都去了台灣?」針對這些問題,故宮昨天做了澄清。故宮昨天並公布討論多次的限流、分流方案,方案向公眾送出三重優惠大禮包:首次推出成人300元、老人和學生群體定價150元的10次年票;針對教師、醫生等群體在淡季設置六天免費遊覽;此外,下午2時以後門票半價的方案也將於9月其中三天啟動試行。

新京報報導,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昨天回應一般人對故宮的「四大誤解」。針對「故宮文物都是清朝的」,單霽翔說,紫禁城雖是明清兩朝的宮殿,但是其文物藏品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載體。上自新石器時代,下至宋元明清直至近現代,包含中國古代藝術品所有門類,也包含了科技儀器、西洋鐘表等外國文物。

至於「珍貴文物都去了台灣」,單霽翔表示,1933年,第一批南遷的2118箱文物大部分確係精品,為古物館藏各類瓷銅玉器,圖書館藏文淵閣《四庫全書》等,以及文獻館檔案、樂器、服飾等。但隨後因時間緊迫,箱數又多,事實上未能做到擇精品文物裝箱。還有受包裝及運輸條件的限制,大件的物品都未運走。

據報導,檔案記載,遷運至台灣的故宮文物共計2972箱,占故宮南遷文物總箱數13491箱的22%。

民眾認為「參觀故宮看不到文物」,單霽翔說,紫禁城開放面積為52%,受限參觀條件,前三殿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後三宮的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所陳列的各類家具陳設和文物,觀眾僅能從遠處觀望,無法近距離端詳,因此給人造成到故宮主要是看古建築的印象。

另外,紫禁城內有鐘表館等常設專館9處和清代官窯瓷器展等專題展覽10個。這些專館及專展較為分散,致使留下展陳文物數量較少的印象。

此外,民眾多認為「故宮缺乏鎮館之寶」,單霽翔說,故宮從不突出某一兩件文物。如果觀眾過多關注「鎮館之寶」而忽視其他文物,易形成「見樹不見林」的片面認識。

談到限流、分流方案,京華時報報導,單霽翔說,年票價格定為成人票300元,老人和學生群體150元,一年內可憑票參觀10次,每個證件一年只能購買一次,今年10月起可預訂明年的年票。

據報導,故宮並設定2014年至2015年淡季期間每月第一個星期三,針對教師、醫護人員、志願者、現役軍人、公安民警、大專院校學生等群體設置六個主題免費開放日。



◆ 林博文專欄-65年前的澎湖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2000843-260109

中國時報 本報訊 2014年07月02日

澎湖出了兩個軍人子弟歌星:潘安邦和張雨生,他們都在青壯年時代去世,這是文化界的大損失。尤其是潘安邦所唱的〈外婆的澎湖灣〉,在大陸比在台灣還流行。歌聲裡的澎湖灣是美麗的、抒情的,但在近代史中的澎湖灣,卻是可怕的、醜陋的!65年前爆發的「澎湖事件」,是國民政府統治台澎地區的兩大血案之一,另一樁血案就是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這兩樁血案使國府的雙手沾滿了人民的鮮血,永遠洗不掉!

1949年的七一三事件

1949年國民政府在大陸兵敗如山倒,8000多個山東煙台聯合中學師生在校長張敏之的率領下渡海到澎湖,準備在兵荒馬亂的歲月中繼續求學。他們的運氣非常不好,那時駐紮在澎湖的39師部隊,官兵不到1000人,都是西北軍(也就是所謂雜牌軍)的散兵游勇,軍紀奇差,這也許是當時在台北掌大權的東南軍政長官陳誠,不要他們駐防台灣的原因。39師師長韓鳳儀少將和澎湖防衛司令李振清中將(跛腳將軍)皆是西北軍(馮玉祥、龐炳勛)出身的大老粗,文化水平極低,國共內戰時期,國府倒戈和被俘將領此起彼落,李振清和韓鳳儀雖亦連吃敗仗,從黃河北岸一直退至「外婆的澎湖灣」,但這兩個大老粗至少沒有投共,而獲得蔣介石和陳誠的歡心。另一個西北軍名將吉星文中將則在1958年金門八二三炮戰中陣亡,是3個殉職的副司令官之一,蔣介石送給他們的輓額是:「氣壯山河」。

由於澎防部和39師兵員短缺,李振清和韓鳳儀就打山東流亡學生的主意,他們想把流亡學生拉進部隊當兵。張敏之提出抗議,而遭軟禁,後來解送到台北與另外6人於1949年12月11日(星期日)被槍決,張氏遇難時才42歲。5000多名流亡學生被編入部隊,2000多人因年紀小而就讀澎防部子弟學校,日後再轉到彰化員林實驗中學。除了張敏之等7人因莫須有的「匪諜」罪名被槍斃外,另有106人罹難,不少學生被裝入麻袋丟到海裡,這就是國府在台澎地區所製造的一連串白色恐怖中,株連最大、遇害最多的一宗,史稱「澎湖七一三事件」(1949年7月13日在大操場爆發事件)。

張敏之的夫人王培五(王沛蘭、王培吾)女士,北平師大英語系畢業,6月24日在美國內華達州漢德遜市辭世,享壽106歲。蔣宋美齡死時亦為106歲,她們都是虔誠的基督徒,但命運何其殊異。王培五是位了不起的女性,她在丈夫冤死之後,茹苦含辛地把6個子女扶養長大,個個成材(有好幾個台大畢業)。

1999年台北文經社出版了由王培五口述、高惠宇與劉台平整理的《十字架上的校長──張敏之夫人回憶錄》,首次把澎湖事件完整地公諸於世。王培五在屏東萬丹初中(1年半)、潮州中學(7年)、台南善化高中(2年)、台南女中(3年)和台北建國中學(7年)教了多年書,安全資料上都註明她是「匪妻」!家屬則為「匪屬」。王培五於1969年離台赴美,她的大兒子張彬出國留學後,還受到1名張姓特務留學生的近距離監視達4年之久。過去留學生界盛傳有國民黨特務留學生專打小報告,還拿津貼,信不誣也!

山東流亡學生冤案,李振清和韓鳳儀(他們分別在1976年、1986年死亡)當然要負最大責任,但陳誠和管保安的彭孟緝也要負相當責任,他們一定知道李、韓在澎湖胡作非為,但拒絕追究,尤其是陳誠。山東流亡學生日後人才輩出,軍政學界皆有,他們使「山東流亡學生」這塊招牌發光發亮。1997年,立法院通過《戒嚴時期叛亂及匪諜案件和不當審判補償條例》,澎湖事件被害人及其家屬的身分才得平反。2009年,國府在馬公觀音亭海邊為罹難的山東流亡學生建立紀念碑。

忍辱負重亂世顯光芒

王培五的忍辱負重,使人聯想今年已90歲的詞學大家葉嘉瑩教授的遭遇,她的海軍丈夫趙鍾蓀亦曾因白色恐怖坐牢數年,而使葉教授在生活上和學術上飽嘗人間冷暖。大塊出版社最近推出的《紅蕖留夢──葉嘉瑩談詩憶往》,讀後令人低迴。王培五和葉嘉瑩都是中華文化孕育出來的不朽女性,在亂世中益顯出光芒。

fsj 提到...

七七事變日方誤判 越過華北底線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4000902-260309

旺報 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2014年07月04日

「經歷過中日抗戰的那一代人,一生中最嚮往的就是有尊嚴的和平。」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感嘆地說。今年適逢七七事變77周年,藉由彙整郝柏村、齊邦媛、星雲大師、邵玉銘等13人生命裡的「七七」,為歷史留下紀錄,也從歷史中擷取教訓。

中央研究院院士許倬雲指出:「『七七』兩個字在我們這一代,幾乎就是人生紀元的開始。」如今回看這段歷史,他認為中國在當時國力貧瘠下仍投入戰爭實屬不智,「如果再拖個5到10年,中國的統一逐漸成形,基本的軍備也逐漸改善,也許不至於進行如此辛苦的戰爭。」

但在當時中日強弱懸殊的對比下,中國仍能熬下8年,主要就是靠民心士氣的堅持,這股「寧死也不投降」的決心,換來一個獨立國家的國格。

國仇家恨 許多人受迫害

歷史學家何兆武以及現任公視董事長的邵玉銘都指出自己對日本的情緒,以「國仇家恨」形容不為過。何兆武憶及1939年在西南聯大和以前在北京的高中同學見了面,問起日本統治下的情況,都說學校把英文課廢止改上日文,但大家誰也不念,全班都拿零分。邵玉銘則因父親參加秘密抗日組織,開啟了父親以及一家人的流亡,直至今日,期待國家強大,不再遭受帝國主義凌辱的心願仍深植於心。

南京大屠殺發生時,扛著棉被跟著難民潮逃亡的星雲大師,憶及當年回到家園,遍地死屍,家裡養的黃狗幾天之間突然壯得像小牛,原來幾天內吃的都是死屍。戰時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是常有的事,星雲大師的二舅當時娶了一位年齡大了自己10多歲的寡婦,還一肩撫養她的7個孩子,當時星雲就視二舅如菩薩。

蘆溝橋事變 其實是意外

在中日抗戰前夕出生的高希均,憶及1949年隨父母來台後的生活,告別了大陸當時惡性的物價飆升,與台灣一同成長,也逐漸遠離了烽火,而今他期許兩岸在平等、尊重的原則下,共同構建中華民族的興起,走出百年來屈辱夢魘與戰爭的桎梏。

美國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分析蘆溝橋事變,其實是個意外,中日雙方原本都希望和平解決,卻演變成全面大戰,一方面是蔣介石想藉機防堵宋哲元與日本人合作「華北特殊化」的意圖,一方面也是日本誤判中國情勢,以為仍像之前只要施加壓力,中國就會讓步,以致步步進逼,越過了華北這條抗戰的底線。



◆ 蘆溝橋事變77周年 陸將披露45名日戰犯筆供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782468.shtml

【聯合報╱記者林克倫/天津報導】2014.07.04

中日釣魚台主權爭議延伸至史實詮釋保衛戰,今年是「七七」蘆溝橋事變七十七周年,大陸中央檔案館昨決定,將以每日一公布形式,在網路上披露四十五名日本二戰戰犯的罪行自供原始檔案,原因是安倍內閣顛倒黑白。

今年適逢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爆發蘆溝橋事變七十七周年,大陸國務院新聞辦昨邀請中央檔案館副館長李明華,介紹在網路公布「日本戰犯的侵華罪行自供」情況;他表示,將從三日起連續四十五天,在國家檔案局網站公布四十五名日軍戰犯筆供,首名是鈴木啟久。

李明華表示,此次公布的日本戰犯罪行筆供,包括原文、譯文,並把提要翻譯成英文,從筆供內容看,日本戰犯所犯罪行主要有:推行侵略政策、製造細菌武器、施放毒氣、進行人體活體試驗等令人髮指罪行,甚至可說是獸行。

至於上網公開目的,李明華指出,日本安倍內閣上台後,公然顛倒黑白,混淆視聽,在盧溝橋事變七十七周年之際,公布這批親筆供詞,用歷史檔案、當事人筆供,回擊日本右翼勢力謊言,是要牢記歷史,而非延續仇恨。

李明華表示,中央檔案館所收藏的偵查、審查、處理日本戰犯的檔案,主要包括紙質、照片、實物、錄音、電影等五種,主要分為偵訊日本戰犯的案件、日本戰犯的罪證和實物案卷,以及日本戰犯回國後活動的檔案等三部分。

日本戰犯檔案採每犯一案、建一組卷宗記錄,當年一千一百零九名戰犯共有三千多卷宗,筆供包括日文原文與中文譯文的數量將近廿萬頁;四十五名將公布的戰犯卷宗,即有三百多卷,而未判刑的一千零一十七名戰犯筆供,將擇期公布。

在筆供的內容真實性上,李明華表示,戰犯筆供是採掃描器掃描,原來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的,未經加工編輯,圖像是原來的樣子,目的是表明筆供是戰犯本人所寫,且經過本人簽字的,是不容否認的。

對於中方首度公布日本戰犯筆供,外國媒體詢問大陸有無計畫公布其他重要歷史史實資料,以及公布資料的時機選擇等問題;李明華則稱,公布資料需按「檔案法」與「保密法」規定,而選擇今年此時公布,「是有意義的」。

fsj 提到...

史家唐德剛:蘆溝橋其實是「盧」溝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786060.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4.07.06

蘆溝橋是八年抗戰聖地,但多年來,關於蘆溝橋的寫法總難統一,台灣多寫「蘆」溝橋,大陸則寫成「盧」溝橋。已逝史家唐德剛曾為此事在「傳記文學」上打筆仗,他認為,乾隆御筆親題的「盧」才是正解。

蘆溝橋原名廣利橋,八百年前金章宗完顏璟所造,與河北趙州橋及泉州洛陽橋並列中國三大古代名橋。元代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到中國,遊記中對蘆溝橋作了高度評價,西方人稱蘆溝橋為「馬可波羅橋」。

蘆溝橋跨越永定河,古名「無定河」,唐詩「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便源自此河。清初康熙在無定河下游築堤防洪,將「無定河」改名「永定河」。

永定河上下游連接之處,被當地居民稱為「盧溝河」。唐德剛在「蘆溝橋還是盧溝橋」一文中指出,河名「盧溝」指的是「盧家溝」,因附近乃盧姓族人聚居之地,而非「長滿蘆葦的溝」。唐德剛認為,這條「溝」是華北平原上的淺河,河床上雜草處處、砂石壘壘,根本找不到蘆葦。

唐德剛指出,康熙修河後題字的御碑,以及乾隆題字、現仍立於橋畔的石碑「盧溝曉月」,寫的都是「盧」而非「蘆」。

但不知為何,晚清各種檔案,舉凡張之洞、李鴻章、劉銘傳等各大臣奏摺及慈禧太后懿旨,均寫成「蘆溝橋」。爾後,包括何應欽將軍寫的抗戰史、唐德剛早年撰寫的「李宗仁回憶錄」,都寫成「蘆溝橋」。

一九九○年代大陸改革開放後,大陸將蘆溝橋列為重要旅遊景點,經考證認定是「盧溝橋」。但台灣迄今仍沿用清末傳統,國高中課本、教材與歷史專書還是寫「蘆溝橋」。

※ 相關報導:

* 星雲憶當年:孩童數屍當遊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786051.shtml

明天是蘆溝橋事變七十七周年。天下文化邀聯合報顧問張作錦策畫新書「我們生命裡的七七」,邀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行政院前院長郝柏村、中研院院士許倬雲及張玉法、作家齊邦媛、王鼎鈞等十二位大時代的見證者,詮釋七七事變對個人與時代的意義。

遠流則出版已逝史家唐德剛的「民國史抗戰篇:烽火八年」,以史家、見證者的角度爬梳抗戰歷史。

fsj 提到...

台灣人看大陸-在威海衛追憶甲午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7000867-260306

旺報 2014年07月07日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今年歲次甲午,適逢中日甲午戰爭120周年。清軍戰敗後向日本議和,所簽訂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從此台灣進入了為期50年的日據時代。

也是因緣際會,我日前正好有機會一訪山東威海(舊稱「威海衛」),親臨清政府第一支新式海軍「北洋海軍」的誕生地劉公島,遠眺數年後甲午戰爭關鍵性的黃海海戰現場。望海憑弔,撫今追昔,感觸良多。

北洋海軍誕生地

6月下旬,我受邀到山東煙台,在魯東大學舉行密集的學術講座。講座結束,校方安排我到煙台以東近一個小時車程的威海,再轉搭15分鐘的渡輪前往劉公島。

劉公島我是知道的。山東花了大筆銀子在打旅遊廣告,「好客山東」這4字廣告詞經常在我耳邊迴響。山東的旅遊廣告在介紹威海時總以劉公島為代表,而劉公島在廣告裡給人最深的視覺印象,就是一座臨海的雄偉塑像,頭戴清朝官帽,手持長筒望遠鏡,背後的披風高高揚起。我的歷史知識淺薄,後來經隨行的老師提醒方知,原來劉公島是近代中國海軍的誕生地。

煙台到威海的高速公路寬敞便捷,下了高速公路沿著筆直的世昌大道前行,便逐漸進入威海市區。司機說,這條世昌大道有10公里長,紀念的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海軍將領、甲午戰爭時壯烈殉國的鄧世昌。聽到這兒,我才豁然開朗,腦子裡立刻產生了連結,一個近代中國重要的歷史人物,就這樣從學生時代的課本裡又活了過來。

世昌大道走到底就是黃海海邊,在與橫向的海濱北路交會的丁字路口,矗立著一座高聳、ㄇ字形、狀似巴黎凱旋門的玻璃帷幕建築,正式名稱是幸福門。不過司機笑說,威海當地人都把它戲稱為「肛門」,而筆直的世昌大道就是通往肛門的「大腸」。民間的智慧,令人莞爾。

我們在丁字路口左轉,馬上就到了渡輪碼頭,坐上渡輪一刻鐘即抵劉公島。下了船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旅遊廣告裡的那座標誌性的雄偉塑像,原來這塑像是甲午海戰紀念館的一部分。這間新造的紀念館巧妙地結合了船與人,把象徵北洋海軍船艦的主體建築與巍然矗立的北洋海軍將領塑像融為一體,曾被譽為20世紀的中華百年建築經典,難怪成了劉公島的形象代表。

歷史教訓永流傳

根據歷史記載,1888年北洋艦隊在山東威海衛劉公島正式成軍,丁汝昌為北洋海軍提督。25艘軍艦均購自先進的英、德兩國,官兵4000餘人的軍事訓練也由英、德教習主持,其實力一度居亞洲第一,曾讓當時野心勃勃的日本海軍聞風喪膽,為之恐慌。據說後來日軍發現,北洋海軍的官兵把衣服晾在主炮炮管上,軍紀渙散,因此大膽預測清軍必敗。當時清政府的內部問題叢生,3年內未曾增購一炮一艦,既有的船艦武器也多所不堪使用,加上北洋海軍官兵的生活腐敗,吃喝嫖賭樣樣都來,因此在甲午一戰被日本海軍重創,全軍覆沒。

北洋海軍的主要歷史遺跡與甲午戰爭相關的文物都集中在劉公島的西南角,包括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北洋海軍提督署、丁汝昌寓所、水師學堂、鐵碼頭、炮台。我實實在在地走了一遭,向著眼前的黃海眺望,那二甲子前煙硝瀰漫、戰況慘烈的海上戰役,彷彿就如海市蜃樓,繼續在遠方上演。

我走到北洋海軍提督署突然想到,過世不久的三姑丈也是海軍,他左營海軍官校44年班畢業,中華民國海軍上校退役,不曉得是否到過劉公島,探訪過這近代中國海軍的搖籃?如果沒有,那外甥幫你去了,外甥也幫你緬懷了。

※ 相關報導:

* 1939 日祕築東方馬其諾防線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7000720-260301

大陸中央檔案館自本月3日起,逐日公布45名日本侵華戰犯親筆供詞和相關檔案資料供大眾查閱,共歷時45天。

....此外,據大陸吉林省檔案館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日本為預防與蘇聯對戰,曾在1939年間於中、蘇、蒙邊境地區祕密修築號稱「東方馬其諾防線」的軍事工程。為了滿足巨大工程量的需求,日軍徵集了大量中國勞工。

研究指出,在修築這道「東方馬其諾防線」的過程中,中國勞工遭遇非人待遇,曾在1日內高達24名勞工集體死亡,「如果勞工得病,他們不能吃藥,更不會被帶去看醫生,當然會死掉」。

* 2014中韓抗日之歷史真相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793842

◎ 雲程 2014.07.07 自由

....原為中國藩屬的大韓帝國,一九一○年與日本帝國簽署國際條約合併為一:大韓皇族併入日本皇室,日本帝國為存續方,朝鮮半島是日本帝國下同等地位的一部分。此後,無論一九三七年起對支那的不宣之戰,或一九四一年對美國的萬里偷襲,韓國臣民不但交稅、服役支持太平洋戰爭,甚至出現挺身隊報國,最高軍階的韓裔是中將(如王儲李垠、洪思翊)。一九四八至一九六九年的廿年間,韓國陸軍參謀長皆為日本軍官出身,前總統朴正熙就是一份子。二戰時韓國合法政府即日本,如何「紀念」抗日戰爭?



◆ 時論─嚴防血吸蟲渡海來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7000389-260109

施秀惠 2014年07月07日 中國時報

貴報6月27日「莫忘來時路」以〈第七艦隊協防台灣〉為題,報導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兩天後美國杜魯門總統下令第七艦隊協防中華民國,直到1979年與美正式斷交,結束30年巡防歷史。然而隱藏在這段史實之後、較不為國人所知的是1949年國府遷台與第七艦隊開始巡弋台灣海峽的大半年間,「庇護」台灣免遭中共「解放」的竟然是微小的寄生蟲─日本血吸蟲。

美國外交官柯曼1959年於《哈潑》雜誌發表〈解救福爾摩沙的血吸蟲〉:1949年5月下旬,毛澤東責成華東野戰軍副司令粟裕組織三野部隊準備攻台,抽出野戰軍主力第9兵團的4個軍進行訓練,同時負責戍守上海。為渡海搶灘,解放軍開始在長江支流練習游泳,每天至少兩小時;十幾天後,許多人出現高燒、風疹塊和腿腫等症狀,總計波及4萬餘精兵,最後確診為日本血吸蟲病。中共雖因此開啟1950年代防治此症之先河,但當時卻一再拖延攻台,直到韓戰爆發,美國在「台灣海峽中立」下,第七艦隊開始協防台灣,台海始暫保平靜。

這段歷史,陸媒近年才見報導,如2009年深圳新聞網之「三野為解放台灣四萬戰士染怪病」。2008年美國寄生蟲學者赫茲在綜述蠕蟲感染論文中,即以「急性血吸蟲症重創毛澤東軍隊,緩解台灣危機」破題,闡述寄生蟲症雖備遭忽視,卻曾擔任改變人類歷史和命運之關鍵角色。

大陸血吸蟲在1950年代獲得控制。1958年毛澤東見江西余江縣消滅血吸蟲報導,「浮想聯翩,夜不能寐」而「欣然命筆」,寫下七律〈送瘟神〉。前四句:綠水青山枉自多,華陀無奈小蟲何,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詩裡的「薜荔」雖和爬藤植物同名,但此處係指佛經裡的餓鬼;「遺矢」則暗喻蟲卵係經病患的糞便傳播;至於「小蟲」,指的正是血吸蟲。

遺憾的是,「萬戶蕭疏」、華陀束手的「瘟神」,不但沒能永遠送走,反倒死灰復燃,至今仍肆虐大江南北。2009年大陸學者發表日本血吸蟲基因體定序與功能時,以最新數據警告疫情之嚴峻:約有百萬名患者和3000萬名高危險群,還有超過170萬牛隻與其他哺乳動物亦遭感染。

台灣向來是日本血吸蟲疫區,不過,40幾年前的研究指出:台灣血吸蟲屬動物株,僅能在野生動物和牛豬犬等家畜體內發育成熟,不感染人。然而,如今兩岸互動頻繁,陸客登台人數屢創新高,去年已達280餘萬人次,台胞台商登陸人數更遠逾於此,致病性大陸株血吸蟲是否已隨兩岸人民之移動而進入台灣?筆者心所謂危,籲請主管機關立即採取行動:普查釘螺和家畜是否感染大陸株血吸蟲?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釐清病例係境外引入或境內感染?加強教育民眾和第一線醫護人員以提高警覺;匯集整合兩岸專家,擬訂疫病監測檢疫之因應策略與標準作業流程。(作者為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fsj 提到...

名家專論-台灣甲午年的七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8000490-260109

中國時報 潘華生 2014年07月08日

每次到北京,導遊總是介紹頤和園的精美宏大,若問起頤和園與台灣有何關聯?卻多不知。然而稍有近代史知識的人,都知道這座園和中國近代海軍的關係。1885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重修頤和園,導致北洋海軍的戰備整訓發生困難,訂購英國軍艦的計畫也被迫停止,反被日本購進,導致日本擊敗中國,強割台灣。如此,頤和園不單是中國海軍的恥辱柱,更是割讓台灣的紀念碑。

因此,台灣人看待七七,有著更多複雜感慨的情緒。我們應當反思的是國家體系的進步性問題、後殖民問題,以及政權的正統性問題。

首先,國家體系的進步性問題:國力強大與否,絕不是幾艘軍艦多寡的問題,更多的是不同國家眾多系統間的能力較量。19世紀60年代日本明治維新後,在經濟、軍事、以及科學管理的發展上便迅速超越腐朽僵化的清王朝。例如,頤和園的整修更多是國家預算制度的缺失;甲午戰爭的最終失敗可能與國家的動員能力有關,反映出的是深層的國家管理的制度問題。乙未割台是落後挨打的祖國被迫拋棄了台灣。

進入民國年間後,當軍閥忙於內戰與搜刮的時候,日本逐步蠶食鯨吞當時中國最富庶的東北,於是,中日在經濟和軍事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大。在1936年,民國的產鋼不過4萬噸,日本卻達580萬噸。民國政府的年財政收入只有3.7億美元,僅相當於日本的八分之一和美國的八十分之一。可見日本對中國的蔑視是有充分的事實基礎的。

其次,是逆選擇與後殖民問題:乙未割台之後,台民眼前的選擇有限:武裝抗日雖然愛國但可操作性甚低,日本能在甲午戰爭中擊敗中國,何況台灣游勇?因此,大多遭到殘酷的鎮壓而旋即失敗;協力者則是日本推行同化政策的樣板,很多更與日本的近代國家資本主義下的拓殖政策相結合,因而成為巨富。

較有條件的官民約6000多人選擇內渡回國,其後還有更多台民陸續回歸中國抗日,然而,迎接內渡台灣歸僑的,卻是軍閥混戰兵燹連天的中國。對比留台成為巨富的協力者,逆選擇的結果是動盪的中國對不起忠節內渡者。

一般台民只能成為順民,在日本的殖民教育中接受改造而進入近代社會,這是台灣的「脫中入日」的起點。要解脫殖民地心態,更重要的是省思在我們身邊無所不在的日本文化霸權,力圖使自己的民族文化從邊緣狀態回歸到其應有的位置,甚至成為新的文化中心。這點韓國已經完全脫去了被殖民心態,而台灣沒有。

最後,政權的正統性問題:許多親歷過抗戰的一代,不能原諒國軍抗日歷史功勳被政治需要而劫奪。過去歷史是由勝利者所書寫。大陸宣傳共產黨領導抗戰,但除了稍具規模的平型關與百團大戰,就只剩下游擊戰、麻雀戰、地道戰、地雷戰。國民革命軍抗日的部分,則只宣傳19路軍以及李宗仁的臺兒莊大捷。坦白說這樣的抗日歷史與「金日成抗日游擊隊」的歷史一樣不可信。刻意突出19路軍以及李宗仁是因為他們後來都站到了蔣介石的對立面,其他的國軍的抗日歷史,則因為政治宣傳的需要,全部淹沒在歷史的荒煙蔓草中。

所幸,在這個資訊相對充足的時代裡,歷史不再是一家之言。再加上近年來國共的和解,創造出回歸歷史的寬鬆大環境。才能漸次破除虛偽的政治正統性問題,走出簡單的標籤法則(領導抗日、人民的共產黨vs.消極抗日、反動的國民黨),才還原歷史的全貌,才能與犧牲奉獻的抗日國軍及其後代和解。

其實,歷史上的甲午年也包括了明成祖朱棣的大破瓦剌,以及南宋的滅金雪恥。因此,省思甲午的七七,最重要的是總結教訓,進而創造中華文明與體系的進步性。改革開放解放了體系的生產力,連續30年的高速成長,更成為世界最重要的製造業大國,也是動員能力最強大的政府。更要發揚創造力,使其在文明軟實力上也能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才可以真正完成心態上的去殖民化。

如今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經是日本兩倍以上,遠超過日本。中華文明體系的進步就是對日本在120年前以及現在對中國挑戰的最有力回應。(作者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

※ 相關報導:

* 日軍731部隊 製造細菌彈攻華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8000940-260301

在「七七事變」77周年之際,根據美國解密日本細菌戰檔案顯示,侵華日軍731部隊共生產了2470枚細菌彈,這些細菌彈以炭疽菌、鼠疫菌和傷寒菌為主要填充菌。另據吉林省檔案館公布的侵華日軍遺留檔案研究成果也顯示,日軍曾在1939年對蘇聯的諾門罕戰爭中使用細菌戰。

新華社報導,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731問題國際研究中心「美國解密日本細菌戰檔案調查研究」課題組完整編譯出關於侵華日軍細菌武器的《阿爾沃‧湯姆森報告》。專家認為根據該報告,可以明確斷定侵華日軍731部隊研製細菌炸彈是以細菌戰攻擊為最終目標。

fsj 提到...

解讀全民族抗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3000853-260310

旺報 胡勇 2014年07月13日

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77周年,海峽兩岸同時舉行儀式紀念。大陸的紀念活動格外隆重:習近平親自出席並講話、媒體連篇累牘報導、中央檔案館連續公布日本侵華戰犯親筆供詞、國家公祭網上線……今年既不逢五,也不逢十,大陸罕見地高規格紀念「七七」顯然與當前的中日角力緊密相關。

除了以上眾所周知的背景與意義,紀念活動中的一些細節也展現了大陸另外的用意。知名輿情分析家徐達內和他的團隊在《東方早報》提醒讀者:「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一改此前通用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本次紀念活動使用的正式名稱是『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儀式』。這一個變化,反映了中央高層希望通過紀念活動凝聚包括海峽兩岸在內的全民族記憶的用意」。這一解讀很快得到了大陸官媒的響應——多位正在大陸參訪的台灣文化界人士向新華社記者表示:抗戰是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記住這段歷史。

凝聚兩岸民族記憶

更重要的細節出現在「獨立自由勳章」揭幕儀式,站在習近平左右的抗戰老兵代表中,既有中共新四軍老戰士焦潤坤,也有國軍老兵、現任大陸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林上元。後者在接受《新華每日電訊》採訪時將中共的良苦用心「和盤托出」:「這是對我們國民黨抗戰老兵的安慰和鼓勵,這說明共產黨和政府是尊重歷史的。我想現在生活在台灣的抗戰老兵和他們的後人看到今天的活動,也會感到欣慰」。

新華社則援引大陸知名抗戰史研究專家蘇智良的話說:「翻開抗戰歷史,從早期的淞滬抗戰、武漢會戰,到後來的長沙會戰,以及在抗戰後期的滇西緬北戰場上的節節勝利,每場會戰打下來,陣亡的中國國民黨將士數以十萬計。國民黨軍隊的抗戰功績,應該得到客觀評價」。「抗戰正面戰場上的犧牲,確實血流成河」,上海音像資料館研究人員汪珉的這句話成了這篇報導的題目。在文章的最後,記者還特別藉另一位國軍老兵夏世鐸的口介紹:近年來原國民黨籍老兵也開始被大陸民政部門逐步納入社會福利保障體系。

儘管近十年來大陸官方開始逐漸還原國民政府在抗戰中的作用,但通過主要官媒宣傳國軍的功績仍不多見。不過,大陸的用意似乎並不只是「統戰」這麼簡單。

還原歷史用心良苦

新華社駐台記者在「七七」前夕採訪了多名在台抗戰老兵,其中有人感慨「現在台灣很少有人會提起抗戰的事情了」,還有民間團體抨擊這麼多年來台灣連一個紀念的場館都沒有。在大陸擁有170萬微博粉絲的台灣「名嘴」邱毅更是選擇在《環球時報》上向台灣「開炮」。在題為《台灣為何對抗戰史漠然》的文章中,邱毅檢討了台灣人的媚日情結和「台獨」反中的氛圍,批評自蔣氏父子到李登輝要麼不敢清算日本的侵略史,要麼自己就是日本皇民化的典型代表。至於馬英九,雖然打破了陳水扁時代兩岸關係的僵局,卻「不敢挑戰『台獨』分子的路線,致使兩岸關係走到深水層後便停滯不前。」作者最後痛陳台灣社會對抗戰的一片漠然乃「集體墮落」,「令人跌足大歎痛徹心扉」。

兩岸在紀念抗戰問題上都走過一段彎路。如今,大陸已能正視國軍在抗戰中的貢獻,台灣卻「冷處理」抗戰議題,實在令人唏噓。「兩岸一家親」不應該只表現在內部的體諒與互惠,同仇敵愾、共禦外患也是題中應有之義。希望大陸的良苦用心與邱毅的恨鐵不成鋼能對台灣社會有所觸動。(作者為大陸自由作家、大學教授)



◆ 人頭骨排滿山坡照 曝日軍暴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3000724-260301

旺報 記者黃淑嫆/綜合報導 2014年07月13日

抗戰時期的日軍暴行再添新證。11日,《揚子晚報》登出一幅由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UNRRA)官員拍攝並發表在英文雜誌的照片,照片的圖文顯示,湖南衡陽某處的小山坡上排滿了1944年豫湘戰役中被日軍殺害的中國人頭骨,數量據稱有5000個。

報導指出,這張照片以跨版的形式刊於一本英文雜誌的42頁和43頁,照片下方配有「中國戰爭回憶」的主題文字,副題則為「在湖南一個寂靜的小山坡上,排列整齊的一排排頭骨,喚醒了人們對日軍大屠殺的恐怖回憶」。

其內文中則寫到,「1944年6月,手無寸鐵的農民和老百姓在日軍入侵時被捕,他們被殘忍屠殺。散落的肢體被倖存者填埋在溝渠中。最近,這些屍骨被挖掘出來,並將頭骨一行行排放在山坡上,見證著日軍的暴行。」

據報導,這張由雜誌剪下的照片原為曾是張學良隨從的美國人海嵐.里昂所收藏。2013年美國的一場拍賣會上,其遺物由一名蘇州商人購得。

※ 相關報導:

* 照片話當年 抗戰國軍武備如聯合國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800765.shtml

任教於實踐大學的藍雪川,最近出版了一本「抗戰陸軍武備圖誌」,蒐集五百多張抗戰時的國軍照片。書中可看到戰前國民政府苦心建立的機械化部隊,成員裝束有如二戰德軍;也可看到抗戰中期服飾寒酸,只能穿草鞋上戰場的官兵。

....國民政府北伐後,雖表面達成統一,但許多省分仍是半自主狀態。因此當時的國軍,服制裝備複雜度有如聯合國。例如戰前中德關係密切,中央軍的嫡系精銳單位,便引進德式鋼盔。與法屬越南關係密切的雲南,滇軍就使用法國式鋼盔。至於火砲、槍械,更是英、美、德、日、法、蘇聯、義大利、捷克、瑞士等國,應有盡有,幾乎任何國家的裝備都可能在中國出現。

藍雪川說,從照片中可發現,抗戰初期,即使較窮的地方軍系,士兵也有布鞋可穿;但到戰爭中期以後,即使中央軍系部隊,士兵多半只有草鞋,軍服與配件品質也遠不及戰前。顯示當時中國物資匱乏,竭力苦撐。

* 老照片看萬華「克難街」 回味眷村點滴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800386.shtml

北市萬華區消逝近21年的「克難街」,當年曾是眷村最多的街道,附近眷村多達30幾個。當地人士昨透過20張老照片,重現當年街頭點點滴滴,以及國軍來台那段物資最匱乏的日子。

....克難街不只是眷村最大集中地,李重華說,早年許多客家鄉親看中這地區房價相對便宜、交通便利,在此安家落戶,克難街也稱為北市「客家一條街」。民國82年2月,克難街更名為國興路,成為記憶中的街道。



◆ 百年前海戰史詩 「擬真戰畫」重現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800763.shtml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2014.07.13

一八九四年歲次甲午,中日兩國爆發戰爭,北洋艦隊在黃海被日本擊敗。清廷被迫割讓台澎,也激起清朝的變法維新與革命運動;日本則因獲得巨額賠款,國勢大振,走上軍國主義侵略之路。

一百多年來,北洋艦隊飽遭抨擊「紀律廢弛」、「戰術錯誤」、「畏縮怯戰」的帽子。為替前人辯誣,海軍上校退役的郭延平,近日自費出版專書「甲午海戰之CNA一八七一年班史詩」,希望當代讀者了解中國第一批受現代西式教育的海軍軍官,經歷的英烈與悲劇。

郭延平解釋,CNA是海軍官校縮寫。北洋艦隊管帶(艦長)多半出身福州船政學堂第一期,一八七一(同治十年)畢業。學堂修業四年,是中國最早的現代化大學;相較之下,北大前身「京師大學堂」廿多年後才成立。甚至水師提督丁汝昌,雖是陸軍出身,但指揮艦隊多年,也曾親自到英國接艦,遠航返國,絕非後人所說的門外漢。

至於戰敗主因,是清廷在一八八一至一八八七年間,一連向英、德採購十艘戰艦,此後直到戰爭爆發,不曾外購一艘新船。反之,日本一度震懾於北洋艦隊的威脅,隨即全力建軍。相較慈禧太后挪用軍費建頤和園,明治天皇則捐私產購艦。短短幾年內,日本艦隊規模追上北洋,且由於火砲技術進步極快,日艦大量裝備新式速射砲,單位火力遠高於中方。「在幾年間的停滯,就差了一代」。

一手建立北洋海軍的李鴻章很清楚,無力與日本一戰,但朝廷中卻充斥慷慨激昂的「清議」,堅持強硬到底,質疑李鴻章是漢奸。因此對李鴻章來說,甲午戰爭是「以一人敵一國」,對北洋海軍則是「以一校敵一國」。

由於黃海海戰沒有留下照片紀錄,郭延平與插畫家吳欲賢花了七年時間,考證雙方各艦的外型、裝備、塗裝、對戰陣式,以電腦完成上百幅畫作。郭延平表示,這是替百年前的老學長們,盡一分心力。

郭延平的海官學長、退役上將費鴻波,對此大為感動,並以中央軍校校友會的名義,從本月十八日起,在國父紀念館展出這些「擬真戰畫」。

費鴻波說,今年九月山東的「甲午海戰紀念館」要舉辦研討會,自己也將把本書帶去大陸,讓對岸看看我方研究甲午的成績。

※ 相關報導:

* 甲午戰爭120年 大陸複製致遠艦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800762.shtml

今年是中日甲午戰爭一百廿周年,遼寧省決定斥資人民幣三千七百萬元(約台幣一億八千萬)打造有中國海軍軍魂之稱的「致遠艦」全比例複製艦,十日在丹東港安放龍骨,預計九月完工,成為甲午海戰博物館長年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