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6

創造感動的契機

◆ 朱宗慶/舉辦國際藝術節活動的二三事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762621.shtml

【聯合報╱朱宗慶】2014.06.25

從事表演藝術工作多年,累積了不少參與和舉辦國際性活動的經驗,包括本月初甫落幕的第八屆台灣國際打擊樂節(TIPC),經過廿多年的跌撞成長後,可以說顯出了較為成熟的氣候。每次,在密集的活動結束後,總會留下許多特別的回憶與深刻的感觸,而反芻、審視這些經驗的意義,是藝術工作者的必要功課,也是深厚自身專業能力的方式之一。

面對來自專業領域以及社會各界的讚美時,總會促使我不斷自問:舉辦國際活動的目的何在?而成就優質盛會的因素又有哪些?

對表演藝術工作者來說,舉辦國際藝術節的目的,是希望能夠藉此來拓展視野、交流互惠。然而,演出節目構成了藝術節的核心,因此對主辦單位來說,舉辦大型國際活動,除了是一次培養團隊成員各項能力的「練兵」機會外,更重要的,是要能將展演的專業實力,呈現在國內外的觀眾面前。若演出表現無法與國際頂尖水準相匹敵,則即便有再多其他的努力,恐怕還是難以獲得國外傑出演出者對等的信任與青睞。

以演出的實力贏得聲譽,得到國內、外專業社群的認同後,還要做到多管齊下、面面俱到,才能逐步朝向將藝術節平台品牌化的方向邁進。首先,專業信譽的發酵,將更容易促成展演節目的匯聚,並有機會透過更多元的管道,邀請到一流的演出者,挖掘出好的作品。老幹新枝同場切磋,經典與實驗並陳,既有精湛的技藝,也有親民的活力,不但能一飽樂迷耳福,更在廣度與深度上,全面推動藝術領域整體水準的發展。

其次,籌辦活動的過程中,如何讓節目有最佳的呈現,讓演出者能在最安心、愉快的狀態下盡情發揮,讓觀眾擁有值回票價的聆賞體驗,考驗著主辦單位團隊合作及行政調度的能力和態度。特別是當演出者來自世界各地,所須設想和處理的流程與細節,勢必更為繁瑣與龐雜,從合約簽訂、行程安排到正式演出,期間所牽涉的層面橫跨了文化、外交、勞動等部門,有時更需要跨部門的協助,才能讓外國演出者順利成行。

有鑒於此,籌備作業的期程需要提前開始,甚至一年前便開始「進入倒數」。大大小小的會議,以及無數次的信件、電話連繫往返,從檔期合約、演出內容確認,到場地、設備與技術協調,以及食宿、交通、醫療、觀光等相關服務與接待工作,都要力求及時與到位,盡可能配合演出者的期待。行政上所展現的體貼、熱情與執行力,所欲傳達的主要精神,是主辦單位對藝術專業的看重,如此,「賓至如歸」的藝術家們,也將會對藝術節的演出抱以同樣的慎重與投入,全心為樂迷、觀眾帶來最好的表演。

相信多數人都會同意,辦活動絕不只是如同放煙火般,追求一時的壯烈絢爛。就表演藝術而言,這些經驗的累積、轉化和延續,對於刺激展演專業的提升、擴大培養忠誠觀眾,以及建立品牌口碑,甚至文化外交等面向,都將產生正面而強大的效益。這是舉辦國際活動者,所念茲在茲的事。

(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 相關報導:

* 偏鄉生唱歌劇 撼動台北人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62704.shtml

氣勢磅礡的肢體語言,加上遼闊到位的唱腔,撼動台下兩百五十位聽眾的心,由台東公東高工六十八位學生組成的「質平合唱團」,成軍才一年多,昨天受邀到台北演出「悲慘世界」、「歌劇魅影」百老匯經典歌劇,當台上「芳婷」唱到著名的「I Dreamed a Dream」(我曾有夢)時,台下觀眾也忍不住拭淚。



◆ 國家攝影中心有譜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5001023-260115

中國時報 管婺媛/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25日

在台灣攝影界殷切期盼下,文化部長龍應台昨天宣布,國家發展委員會日前已將文化部提出的「國家攝影資產搶救及建置攝影文化中心計畫」5年計畫列入公共建設項目中;一旦國發會審案通過後,文化部將從明年開始建制攝影文化中心,位置將在台北都會區內。

文化部藝術發展司長張書豹表示,若審案通過,5年總經費規模將破億。而文化部已在103年先行編列1500萬元,作影像修復等前置作業。

日前龍應台赴瑞士洛桑愛麗榭攝影博物館考察後宣布,將在台推動攝影文化中心。昨天她邀集國內學者專家包括張蒼松、郭力昕、簡永彬、莊靈、郭英聲、侯淑姿等人齊聚,展開諮詢會議。

龍應台在會中表示,文化部編列的1500萬元前期預算,將用在全台照片資源普查、資料搜集、影像修復等項目上,現階段將由台灣歷史博物館負責執行。

對於文化部將建制攝影文化中心,郭力昕建議,攝影文化中心應從攝影史觀先著手;張蒼松則提議,文化部應將老照片與珍貴底片納入《文化資產保存法》中「指定古物」的範圍中。莊靈則說,攝影文化中心的定位應兼顧歷史與藝術,官方應與民間、學界合作,共同撰寫台灣攝影史,才能打好軟體基礎。

※ 相關報導:

* 拍下柬國斷肢翁 「戰火後」獲獎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62367.shtml

「感謝神在我最困窘時,賜給我一筆獎金和動力」。19歲男子陳忠億剛結束1年多傳教生活,積蓄快用光前,「2014新竹美展」結果揭曉,他攝影作品「戰火後」獲攝影類優選暨鄧南光紀念獎,獎金3萬元。他開心地說「這筆錢會用來投資創作,讓自己不斷前進」。



◆ 卡夫卡城堡 荒誕虛無的寓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5001021-260115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25日

猶太裔作家卡夫卡生前默默無名,病逝前將他的遺稿交給摯友布羅德(Max Brod),並交代他全數銷毀,然而布羅德違背了他的遺囑,並將部分作品出版,才讓卡夫卡的《審判》、《城堡》等名作為世人所知。台灣繼去年首度出版《審判》德文手稿完整版,並譯成中文後,現推出《城堡》完整版。

卡夫卡的長篇小說都是未完成稿,《城堡》以1982年出版的校勘本為基礎,再根據原始手稿重建,還原被刪除的全文、被修改的拼字,和卡夫卡特殊的標點符號用法,保留他為了強調語氣和節奏,而不顧文法的書寫,尤其是他長句不斷、或以大量逗號取代句號、適合口頭朗誦的習慣。

未完成的經典作

卡夫卡的小說充滿荒誕變形,表現被敵意的環境所包圍的孤立、絕望的個人,《城堡》為他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

書中描寫土地測量員K受命到某城上任,用盡方式卻始終進不到城堡,瀰漫荒誕虛無氛圍,被視為描寫現代人面對龐大腐敗官僚制度的寓言。

村上春樹都說讚

卡夫卡1883年生於布拉格的猶太家庭,取得法學博士後曾在法院實習、任職勞工保險局,1924年死於肺結核,享年僅41歲。1922年他著手寫《城堡》前,剛歷經一次嚴重的精神崩潰,最終仍沒能完成本書,卻無損這部殘作的經典地位。

村上春樹曾在2006年獲得卡夫卡文學獎時說,他15歲第一次讀到《城堡》驚覺:「這是我的書,這本書是寫給我的。」

德國文豪托馬斯‧曼直指《城堡》為自傳性小說,書中的K即卡夫卡本人,「他就是作者,太過確切地承受了這些痛苦、怪誕的失望。」

手稿拍賣創天價

卡夫卡手稿如今價值連城,1988年《審判》手稿在蘇富比拍賣創下180萬歐元(約台幣7500萬元)、現代文學作品手稿的最高價,由德國文學檔案館購得。

此外,布羅德在1939年因納粹迫害而逃離歐洲時,將大批卡夫卡手稿交給祕書與伴侶艾絲特.霍夫(Ester Hoffe),2008年霍夫逝世後,以色列政府出手向霍夫的女兒爭取這批手稿,2010年法院終將手稿判給以色列政府。

為紀念卡夫卡逝世90周年,除《城堡》外,台灣也推出《卡夫卡中短篇全集》,根據最新勘定的德文版翻譯,收錄他第一本書《沉思》、第一篇短篇小說〈判決〉,長篇小說遺稿《失蹤者》(後更名為《美國》)的第一章原型〈司爐〉、中篇小說《蛻變》。

※ 相關報導:

幫藝術家找通路 讓文創消失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媒體評論-電視創意潮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6000950-260109

中國時報 王尚智 2014年06月26日

到處都在說文化創意,文化創意究竟是少數人獨占的奇思怪想,或是設計一些看似簡單又刻意賣高價的玩意兒?究竟什麼才是文化創意的「思考順序、方法論述」,始終沒人明確提出。

電視圈一直是媒體產業的創意核心。與其他產業相比,電視人也常被視為特別「天馬行空」的族群。電視中的新聞人,有機會對話不同領域人物或政府機構;娛樂人,則穿梭在社會人性與慾望深處,據以設計節目內容。電視「聚焦」或「放大」了大眾注視,帶來各種名氣與利益。

兩岸三地的電視人,時代屬性與資源背景大大不同。但只要近幾年曾與大陸合作,都會對大陸年輕製作人「小孩開大車」支配掌管巨大資源,感到不可思議!相較於台灣這邊「老人還在騎腳踏車」的預算規模與決策速度,「創意」背後的廣告支持與市場規模,兩岸差異當然再也無法相提並論了。

台灣電視媒體無論新聞或娛樂,如今被視為普遍缺乏創意。主要因為「創意程序沒有新機制」!幾乎全靠負責主管就經驗提出「構想」,或者團隊在集體構思時發出一些「雜想」;然後推論拼湊修正出一個節目方案。許多台灣電視人聲稱,「如果給我們同樣預算,我們也能做出好節目!」但問題是「創意早已重複抄襲枯竭」,當然不會有鉅額製作預算,也吸引不了廣告主支持。

近幾年無論日中韓及歐美電視環境,製作創意有幾項方法及順序。首先,是「人性鮮奇為創意核心」:包括笑容、眼淚、感動、窺視各種人性共鳴元素,都要整合在單元的設計結構中體現且濃烈足夠,節目才能成案推出。

其次是「內容信息量加倍豐富」:多角度的大量拍攝、捕捉所有細微反應,並透過濃縮剪輯,以取得最佳播出內容。單靠概念再也無法取勝,而須綻放所有細節!製作人手大增,電視製作費用大幅增高也是必然。

「製作團隊分工更精細」:相較於台灣依舊是「製作助理一人多用」的窘境,國際電視製作潮流如今因為分工精細,創意環節要求能夠既深又遠。尤其從社群網路上萃取新靈感!蒐集並善用大眾集體助力與智慧,是電視創意當今主流。

而最終「廣告置入成為前提」:商業置入早已不再是禁忌,觀眾接受的標準在於「與劇情發展合不合理」!最聰明的置入,是善用幽默與溫暖;而非硬做推銷或硬拍特寫鏡頭。商業置入,已是決定製作成本規模的關鍵來源了。

真正一流的電視人,創意無界線!電視人的素質能否繼續以創意,推動社會進化,深深影響著台灣今後的社會環境與人心價值。(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 相關報導:

* 成大素人導演處女作 「人魚倒敘」今商映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90955

成大學生團隊組成的獨立製片—N&M Studio,改編真人故事拍成的卅分鐘影片《人魚倒敘》,拍攝技巧、故事鋪陳都有一定水準,獲戲院認同,廿六日晚間將在全美戲院商業放映,八月一日晚間在YouTube頻道播放。

《人魚倒敘》由成大材料工程系學生邱珩偉擔任導演,沒有上過專業影片相關課程,純粹因為興趣而自修,以及隨著業界導演跟拍而學來的實際經驗。全片描述一位十五歲生長在屏東的女孩,中秋節那天出外烤肉發生車禍,以致半身不遂,住院一段時間回學校後,又面臨同儕的冷漠,但樂觀走出人生灰暗,還影響周遭朋友,是部溫馨的親情片。

* 史艷文、藏鏡人終極戰 黃俊雄將揭曉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65074.shtml

7月1日嘉義市升格32周年,市府請來黃俊雄布袋戲與市民同樂,經典作品「雲州大儒俠」重現江湖,拚市政被稱為「苦海女神龍」的市長黃敏惠,昨天開心與戲偶本尊相逢,黃俊雄1人扮演多個角色念口白,邀請鄉親28日(周六)做伙免費來看戲。

* 田徑選手變畫家 游雯迪畫壇嶄露頭角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64684.shtml

桃園年輕輩畫家游雯迪在畫壇嶄露頭角,昨天舉辦「纂墨─當代水墨的審美轉變」主題美展,50多件作品表現她近年不同階段創作風格,不同的筆觸巧妙融合不同年代畫風,工筆、後現代互見,都是她這些年潛心創作功力蛻變的結晶。



◆ 讓拉脫維亞聽見台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6000545-260107

中國時報 陳育賢/竹縣報導 2014年06月26日

由新竹縣尖石鄉馬里光部落、清大暨校友合唱團、揚音樂集與台北慕音合唱團組成的隊伍,將前進北歐參加「拉脫維亞」世界合唱比賽,合唱團將於7月6日辦理行前慈善音樂會,除了讓大家聽見台灣的聲音,更將透過義賣門票捐贈,照顧馬里光部落孩童。

縣長邱鏡淳昨天在宣傳記者會中表示,對於原鄉部落的小朋友,用悠揚、美妙的歌聲,喚起大家對於這片土地的共鳴,用聲音帶領新竹縣走出國際,將新竹縣的好山好水好文化與世界接軌,他給予高度肯定。

此次參加比賽的團體除了馬里光部落外,還有清大、揚音、募音等合唱團,其中清大學學生合唱團曾於98年參加匈牙利「Vivace國際合唱音樂節」獲得評審團首獎。

在期盼延續這樣的能量下,今年度加入更多熱愛合唱的夥伴,並結合來自於新竹縣尖石鄉馬里光教會兒童合唱團,一起走向國際,讓世界各國聽見台灣本土的音樂文化傳統及台灣的聲音。

因此,參賽曲目上更涵蓋了客語、閩南語及原住民語,期盼將台灣的能量聲波脈動傳播到全世界。

7月6日下午2點30分於新竹縣文化局演藝廳登場的拉脫維亞行前音樂會「聽見‧希望」,每張票300至500元,扣除成本後全數捐贈尖石鄉馬里光部落兒童,詳情可電洽:揚音樂集 (03)5504112。

※ 相關報導:

* 收藏「LIFE」40年 陳永豐熱情不減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765120.shtml

總統府裡有一位收藏達人,他是負責馬總統文稿撰寫的總統府秘書陳永豐。他長期收藏《LIFE》雜誌,還分類製作多本專輯。隨手翻開雜誌任何一張照片,馬上就可說出它的故事,私人收藏最高紀錄近四百本。

* 台灣不只有白菜 文創也要闖日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90682

玩3D遊戲總覺得主角少了一根筋嗎?看到喜歡的電子繪本,就好想蒐集相關周邊嗎?資策會昨日舉辦「台灣原創內容業者聯合赴日商拓記者會」,協助台灣原創內容的業者跨出國門,搶攻日本市場。

fsj 提到...

航海王彩繪捷運今首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7001969-260115

中國時報 管婺媛/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27日

經典冒險漫畫《航海王》當中廣受漫迷歡迎的海軍3大上將「青雉」、「海猿」與「赤犬」,昨天全副武裝現身台北捷運站!面對大批民眾圍觀,3人還是不改一臉「酷相」,鎮定等待《航海王》彩繪捷運列車,準備搭車參與即將在7月1日盛大開展的「台灣ONE PIECE展」。

從日本「原裝進口」、亞洲區唯一一場「ONE PIECE展」即將在7月1日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開展。昨日主辦單位時藝多媒體,號召國內粉絲扮成漫畫中角色,搭乘今起至7月25日間行駛於板南線的「台灣ONE PIECE展」捷運彩繪專車。

昨日彩繪專車抵達善導寺捷運站時,立即引發月台乘客們驚呼,不停拍照。列車外觀除布滿航海王漫畫彩繪外,車廂內部也貼滿漫畫海報。

熱愛《航海王》的漫迷兼Coser林實雨、榮權與林昆億,昨日特別裝扮成他們最愛的角色海軍3大上將參與活動。裝扮成「青雉」的林昆億平時在電腦公司上班,昨天為了親睹專車風采,特別請假搭車。他笑說,「青雉」主張「懶散的正義」,正好與他理念相符,「雖然看起來懶散,卻對很多事情有絕不放棄的堅持與原則,令人佩服!」

2012年,由漫畫家尾田榮一郎創作的《航海王》持續連載滿15年,日本為盛大慶祝,在東京與大阪兩地推出「ONE PIECE展」,展出尾田漫畫手稿、漫畫人物公仔等,創下逾80萬人次參觀的空前盛況。該展首次移師台北,在700坪展區內,重現日本展覽物件;主辦單位更依漫畫最新劇情,規畫台北獨有的「多雷斯羅薩的『光明與黑暗』」展區,包括漫畫中前任王下七武海成員多佛朗明哥,都將以1比1等比的大型公仔現身會場。

主辦單位時藝多媒體副總經理沈也真指出,由於「多雷斯羅薩的『光明與黑暗』」展區是台北首創,並經過作者尾田監督呈現,「已經有日本漫迷要組團來台北觀展了!」



◆ 「看見台灣」玉山童聲 籌錢圓海洋夢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767225.shtml

【聯合報╱記者徐庭揚/花蓮報導】2014.06.27

齊柏林導演「看見台灣」,讓人聽見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的美妙歌聲,但這群生長在玉山山麓的孩子從未近距離看過大海;為一圓海洋夢,花蓮縣蘇帆基金會與私立海星中學暑假合力打造專屬原聲孩子的海洋夏令營,孩子們也將用歌聲籌募旅費,讓花蓮聽見來自玉山的聲音。

海星高中昨天在聲遠館舉行募款音樂會說明會。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團長馬彼得表示,長年待在山上的孩子總唱不出大海的意境,只能以日月潭來讓孩子「模擬」大海,透過蘇帆基金會、台灣原聲教育協會以及花蓮海星中學幫忙,孩子終於能真實體驗大海。

花蓮縣蘇帆基金會秘書長王翠菱表示,為原聲孩子打造5天的海洋夏令營,要帶他們以獨木舟划向清水斷崖。但為讓100名原聲孩子親近太平洋,就要130多萬元。

合唱團雖到處籌措旅費,但仍然差很多!為讓孩子圓夢,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將於8月9日舉辦「太平洋‧聽‧玉山」公益募款音樂會。

長達100分鐘的演出,是原聲合唱團8月初獲邀赴日本合唱季的完整曲目,演出內容首次發表,並演唱布農、閩南、客家等歌曲,每個位子贊助金從2200元到2600元不等,隨票附贈原聲合唱團CD與海星中學自編幸運手帶,海星中學原舞隊也參與演出。

※ 相關報導:

* 溫金龍古今交錯 穿越時空二胡音樂會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64686.shtml

二胡演奏大師溫金龍,昨為7月5日在台南新營首場公演催票,他以時裝現身音樂廳,帶領穿著古裝的學生及舞蹈老師,古今交錯,透過首首歌曲帶觀眾穿越時空回味經典。

* 古典樂界貝克漢 大衛蓋瑞登台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65056.shtml

有「古典樂界貝克漢」之稱的小提琴家大衛蓋瑞,日前再度來台獻藝。身為THOMAS SABO銀飾代言人的他,不忘配戴品牌Rebel系列的戒指、手環和項鍊等,打造叛逆不羈的搖滾形象。

....除了音樂家、演員的身分,大衛蓋瑞也是男性時尚的指標人物,曾多次在德國獲頒象徵年度時尚人士的金小鹿斑比獎,衣著與飾品的搭配品味無懈可擊。今年德國銀飾品牌THOMAS SABO邀請他擔任代言人,大衛蓋瑞演出時都會配戴純銀骷髏頭戒指與串珠手鍊等,打造搖滾叛逆舞台造型。



◆ 休館日借酒商辦晚宴 蘭陽博物館惹議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767422.shtml

【聯合報╱記者林縉明/宜蘭報導】2014.06.27

知名酒商資助宜蘭縣蘭陽博物館百萬元,作為舉辦四季音樂節爵士樂的經費,館方日前在休館日租借大廳供酒商舉行千萬元新品發表會,引發地方議論,痛批蘭博帶頭違法,擔心此例一開,產生連鎖效應。蘭陽博物館長林秋芳昨天表示,出借場地是藝企專案,且結合藝術形式發表,並無不妥。

前縣府教育處長呂健吉昨天在臉書貼文指,博物館內辦晚宴是自打嘴巴,依規定館內禁止飲食,用奢華鋪張的方式宣傳,且限特定人士出席,根本是假藉藝術之名來行銷,在陳定南時代絕不會出現,縣府要開闢財源也不該如此,乾脆把蘭博改成宴會廳。

「不能飢不擇食!」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長邱淑媞說,蘭博辦文藝活動應展現宜蘭內涵,烈酒是國內四大慢性被危險因子之一,在公共場合舉行新品發表會有推廣嫌疑,有損宜蘭縣純樸與蘭博專業的形象。

縣文化局長、蘭陽博物館長林秋芳表示,博物館是社會教育場所,應朝國際化發展,先前她擔任世界博物館教育集團亞太區執行長時,也曾看過維也納國家藝術史博物館辦過藝企合作,才會循相同模式引進宜蘭。

林秋芳說,博物館經營方式眾多,藝企合作專案是其中之一,回饋酒商資助四季音樂會經費,且調查發現超過8成嘉賓都未曾到過蘭博,期盼透過分眾行銷打開知名度。

林秋芳強調,活動當天除新品發表,酒商還安排義大利歌劇、多媒體演出,展現文化多元,未來若有企業或團體有意租借,只要提計畫書送審,經館方認定與藝術相關,將比照辦理。

※ 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酒後不開車。 相關報導:

* 窯燒玻璃 嘉市鐵道藝術村展出
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406270236-1.aspx

嘉義市鐵道藝術村明天起將舉辦「模擬.旋進」窯燒玻璃雙個展,展出林純敏、陳靜智30件窯燒玻璃作品。嘉義市文化局展覽藝術科長吳松村今天在展前記者會指出,這是鐵道藝術村首次展出窯燒玻璃創作,展期自6月28日起至7月19日止。

fsj 提到...

唯「創作」可豐富流行音樂長河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771845.shtml

【聯合晚報╱社論】2014.06.29

一年一度的流行音樂盛會金曲獎,昨天的頒獎結果,一言以蔽之,就是「創作型歌手」大獲全勝。借用今年歌后戴佩妮的得獎專輯《純屬意外》來開個玩笑,「噢不,得獎者絕非純屬意外」,其實透露了一些訊息。

台灣金曲獎一直是華人地區流行音樂界的大事,說引領風騷絕不為過。今年的歌王林俊傑來自新加坡,戴佩妮出身馬來西亞,但他們幾乎已「本土化」成為台灣流行音樂的一份子。他們被吸引到台灣發展,又發光發熱推升台灣流行音樂的能見度,都證明了台灣流行音樂市場確實是一塊自由自在、多元發聲的土壤,吸引華人世界的音樂人紛紛前來取經。這的確可說是台灣的軟實力勝利!

但另方面,不可諱言,中國大陸挾其龐大經濟實力與國際資本挹注,近年來在各項文創產業上,產生極可觀的「吸金」以及「吸睛」效應。包括台灣在內,華人的流行音樂界菁英,紛紛轉往大陸發展,進而促成大陸流行音樂異軍突起。例如「中國好聲音」之類的節目,不僅屢創收視新高,也讓台港新馬等地華人音樂創作者及歌手,得到更大發揮空間。這讓人不能不警惕:台灣在流行音樂界的領頭羊地位,還能維持多久?或者,是不是已有「溫水煮青蛙」效應,逐漸流失人才而不自知?

從這角度看這屆金曲獎的得獎結果,不難看出一個大方向:創作,唯有不斷持續、創新的創作,才是流行音樂源源不絕活水的希望。

戴佩妮、林俊傑同屬創作型歌手,能唱、能演奏更能創作。得到國語專輯大獎的張震嶽,這回以他原住民的血液,創作出他對價值的反省與堅持。至於台語歌王歌后的得獎者,一為新人一為老將,但新人陳健瑋是創作歌手,老將黃乙玲則一改風貌,唱出台語歌曲少見的大愛題材。至於年度歌曲得獎的李宗盛,創作形象更不在話下。這回的《山丘》,既是他個人生命的反思,亦唱出了一般人對生命流轉的體悟與感念。

正是這些不同領域的音樂人的「創作」,豐富了流行音樂的長河與大海。這才是台灣的軟實力,是台灣的本錢!

※ 相關報導:

* 台北藝穗節「包山包河」 搭遊艇看戲
http://www.udn.com/2014/6/28/NEWS/READING/REA8/8769358.shtml

從杭州西湖到蘇州水鄉,古代美麗的河流總設美麗畫舫,邀樂團或劇團駐船表演,8月底登場的台北藝穗節,將恢復這個文化傳統,邀遊客登上自大稻埕碼頭啟程的淡水河遊艇,在船艙內欣賞脫口秀、音樂劇。

第7屆台北藝穗節,昨天在大稻埕碼頭舉行遊艇記者會,台北藝穗節策展人林欣怡指出,「特殊且生活化的演出場地」是每年藝穗節的亮點。今年的表演場地「包山包河」,表演空間首度從陸地延伸到水上,結合台北旅遊亮點「藍色公路」,邀請戲迷在淡水河上一邊看戲,一邊欣賞變化萬千的淡水河風景。

* 寶寶音樂會 用樂器說故事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4062800004.html

「樂興之時」管絃樂團音樂總監江靖波和小巨人絲竹樂團音樂總監陳志昇,應國家兩廳院邀約製作寶寶音樂會,為0到6歲孩童設計音樂初體驗。

小巨人絲竹樂團以中樂為底,推出「蝴蝶寶寶歷險記」。陳志昇表示,這次將以3隻小蝴蝶的歷險故事串起多首小朋友最喜愛的兒歌、卡通歌與民謠等,加入鞋子兒童實驗劇團一起演出,呈現國樂多元的樂器種類與多姿多彩的音色變化。



◆ 蒺藜草黏肖像 凝望愛妻思念成網
http://www.udn.com/2014/6/28/NEWS/READING/REA8/8769710.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4.06.28

蒺藜草種子黏繪出藝術家黃步青與亡妻李錦繡的肖像,從他們雙眼「射」出大量的棉線、天人隔空凝神對望;當中有座像「鵲橋」般的步道,觀眾通行其間,可體驗被情絲環繞的無限思念。

這是黃步青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前設置的「雙凝」大型裝置。二○○三年,對黃步青的生活與創作影響甚巨的李錦繡辭世。經過漫長的療癒,甫從成大建築系退休的黃步青在當代館推出「門外家園:荒蕪的邊緣」個展,洋溢濃濃的自傳色彩,如同他轉譯生命與死亡的能量場域。

黃步青是台灣使用複合媒材創作的代表性人物。曾應邀代表台灣參加第四十八屆威尼斯雙年展;展覽足跡包括匈牙利、魁北克、倫敦等地。此次個展是他多年來罕見的大型個展。

其中,「消失的記憶」則返照台灣的眷村歷史;「寄語大海」系列回溯到他孩提時代的情感記憶,抒發他對大海的無邊想像。他用漂流木、廢棄家具的抽屜、水瓶裝置出海平面,「待在家裡就可以看見大海!」

無所不在的是其妻的影子,如:以布、棉線、燈泡拉塑的大型裝置「思空非想」,布篷的內部是妻子在生前以毛筆寫下的「道德經」;「寄語大海」以蒺藜草黏繪出寫給亡妻、像盲人點字般凸起的秘密天書。

●黃步青個展即起在當代館(北市長安西路卅九號)展至八月廿四日。

※ 相關報導:

* 「荒野的呼聲」 楊恩生開畫展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70997.shtml

「藝術是美、科技是真、生態是善,我畢生在追求真善美的境界。」享譽國際的生態藝術家楊恩生,是國內首位將生態與藝術結合,倡導環境保育的藝術家,他首度在桃園藝文中心舉辦「荒野的呼聲」展覽,將藝術與關懷生態的理念帶進桃園。



◆ 陸網路作家首富 效法J.K.羅琳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9000819-260309

旺報 記者戴瑞芬/綜合報導 2014年06月29日

大陸網路作家唐家三少,2012年以近5年版稅總收入3300萬元(人民幣,下同)拿下網路作家富豪榜創榜的首年冠軍,一鳴驚人;2013年他再度蟬聯首富,光是單年版稅收入就高達2650萬,相當上億元台幣的身價。這位32歲的北京宅男,正打算把暢銷代表作《斗羅大陸》籌拍動畫電影,效法J.K.羅琳掀起的《哈利波特》魔法旋風,吸金宅商機。

唐家三少因為小時候喜歡喝豆漿,總是加三勺糖。「糖加三勺」於是筆名就叫唐家三少。取名很寫實,但是寫作風格很奇幻,因為仙俠、玄幻在網文界特別吃香,尤其年輕人愛看,唐家三少從2004年在網上出版第1本書開始,出道10年寫了13部小說。儘管每篇故事都要化仙成魔,但絕不脫少年成長。就因為他緊緊抓住「每個男孩都有個英雄夢,每個女孩都有個公主夢」,一年賣書700萬冊,書迷甚至組成「唐門」粉絲團力挺。

暢銷作改編網路遊戲

賣書暢銷,唐家三少腦筋也動得快,2013年9月與一票網路作家合開手機遊戲公司「第一波」,把自己的暢銷作品改編成網路遊戲,推出《唐門世界》等手遊,果然炙手可熱,2014年5月就被A股上市的驊威看好全資收購,唐家三少因而獲得上億財富身家。

掌聲的背後,當然有不為人知的汗水。平均28天寫完一本新書,唐家三少每天至少上網10幾個小時,而且1年365天幾乎不曠工,他的好友形容「三少不是最有才華的,也不是寫得最好的,但就如同娛樂圈的華仔(劉德華),確實是最勤奮的。」他堅持日寫1.5萬字,因為「要讓粉絲每天都習慣看到我,就像早上起床後要喝杯水,喝不到就彆扭。」

計畫與騰訊合作拍片

旺盛的創作力,靠的就是公式化。每開新作,唐家三少會先設定臉譜化人物、模式化情節。有了骨架,再填血肉,以「七柄神刀」、「十二天珠」、「七十二魔神」,走入奇幻世界裡,百萬字便行雲流水傾瀉而下。

雖然榮登網路作家首富讚譽加身,但唐家三少表示,J.K.羅琳才是他的偶像。《哈利波特》系列在全球創下4億5千萬冊的暢銷紀錄,在超過2百個國家出版,也被改編拍成8部電影。唐家三少說,小說寫得再精采,也得靠改編成網路遊戲才能帶來商業價值,但遊戲套現再多,還比不上電影能帶來最大的影響力。

唐家三少透露,他的下一步正打算轉投以改編網路文學影視見長的騰訊懷抱。唐家三少計畫把暢銷代表作《斗羅大陸》籌拍成動畫電影,預計投資2億打造,邁開他實現夢想的第一步。

fsj 提到...

從「跨界」到「無邊界」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772895.shtml

【聯合報╱黑白集】2014.06.30

很多人承認,藝術無國界,音樂無國界。不過,稍微一點考驗,就可看出我們心裡的「界」有多嚴重。

金曲獎揭曉後,最熱門話題就是:新科歌王林俊傑來自新加坡,歌后戴佩妮來自馬來西亞,最佳新人李榮浩來自大陸,所幸台灣靠張震嶽拿下最佳國語專輯,保住一城。其實,早在入圍名單揭曉時,就有人對於大陸歌手李健、李榮浩入圍多項獎項特別關注,還衍生出台灣音樂競爭力是否衰退的話題。

其實,了解華人流行音樂現況的人應該知道,正是因為台灣的流行音樂環境有引領風騷的實力,正是因為金曲獎已建立了專業公正、「音樂人為音樂人辦的獎」的聲譽,所以能發揮磁吸效果,吸引四方高手來台發展。林俊傑、戴佩妮在台打拚多年,闖出名號,許多歌迷恐怕早把他們當成台灣歌手看待;至於歌手出身背景和音樂表現之間那條「界」,又存在誰的心裡?

二○一二年的第四十九屆金馬獎,因大陸電影為最大贏家,馬上有民進黨立委主張:金馬獎「不如停辦」算了。結果輿論大譁,侯孝賢動怒大罵胡說。次年的「金馬五十」,幾個大獎包括最佳影片的「爸媽不在家」是新加坡片,最佳導演蔡明亮是馬來西亞華僑,最佳女主角章子怡是大陸影星(讓她得獎的「一代宗師」則是香港導演王家衛作品),只有最佳男主角李康生是本土演員。這樣一份名單,該被視為金馬獎能吸引眾星來歸的驕傲,或「沒有台灣特色」的恥辱?

這次金曲獎既有老將李宗盛、原住民歌手張震嶽,以及林俊傑和戴佩妮等各方高手「跨界」聚光於台北,終究應以「無邊界」為目標去追求專業頂峰。台灣應以這樣號召五湖四海的包容力為榮!



◆ 宜蘭仲夏夜 傳藝演3D「九尾狐」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772539.shtml

【聯合報╱記者廖雅欣/宜蘭報導】2014.06.30

暑假來宜蘭,夜間何處去?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暑假夜間開放到9點,同時上映結合3D多媒體技術的歌仔戲「九尾狐」,每晚演出2場,這是傳藝首度將光影投射等新技術,運用在傳統戲劇,要讓遊客耳目一新。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即日起至8月31日,推出「傳藝陸拾陸夜」系列活動,夜晚延長時間至9點,與台達電子、頑石創意及薪生民俗傳藝劇團跨界合作,首度將傳統歌仔戲結合3D多媒體,以創新的型態演出。

統一蘭陽藝文公司表示,這次「九尾狐」上映,製作費用超過千萬元,以廣孝堂為露天舞台,加上3D技術背景,讓歌仔戲呈現不同風貌。台達電子提供了8部專業型的投影系統,結合無縫融接技術,以近400吋的超大投影動畫與真人搭配演出,讓歌仔戲的表演更精進。

除了夜間新戲,最受歡迎的「霹靂」主題系列,再次登場,推出全新3D劇場「519特工─渠黎別劍篇」,布袋戲結合3D立體影像科技,呈現奇幻冒險故事;還有「3D立體奇幻特展」,展出創新戲偶,每周六、日武俠COSPLAY踩街表演;7月19日將加碼集結金曲歌手荒山亮、COSPLAY結合「星光火舞秀」,輪番登場。相關活動訊息可上傳藝中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活動通」或臉書了解,服務專線(03)9507711轉228查詢。

※ 相關報導:

* 全台走透透 舞出「泥土的故事」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71013.shtml

在熱炒店、歌仔戲、罵髒話中尋找台灣身體。7年級編舞家林宜瑾兩年前開始行走全台,從與各族群互動中觀察屬於台灣身體的特色。她將呈現成果「泥土的故事」,由舞者、默劇及戲劇演員、草根味十足的農村武裝青年樂團共同演出。

林宜瑾舞蹈科班出身,曾在法駐村半年,發現只要觀察舞者身體動作特色,就能判斷來自哪一國,赫然驚覺「那台灣人的身體是什麼」。回台後,她亟思找出台灣身體,「不能再只跳西方或中國(少數民族)的語言」。



◆ 用孩子的眼 看見地球的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30000443-260115

中國時報 管婺媛/專訪 2014年06月30日

在國內外獲獎無數的金鐘動畫導演邱立偉,曾改編林良同名作品《小太陽》描述台灣純樸社會人情,也曾以《小貓巴克里》關懷台灣土地。這次他再推新作《觀測站少年》,首次將舞台搬到台灣以外的歐洲,描述台灣少年跟著父親到瑞士氣候觀測站研究全球暖化的故事,將作品視角從本土推向國際。

「台灣人除了關懷腳下土地,也要關切全球的大環境,《觀測站少年》除了教育下一代珍視環境,也提醒如我這一輩的大人,要重視眼前的環境問題!」

專攻邊陲議題

邱立偉1975年生於台南仁德,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動畫研究所,不僅擁有動畫專才,更在2011年成為首位在北京電影學院取得導演博士學位的台灣導演,成為張藝謀、陳凱歌的學弟。他的作品多次入圍歐洲各國動畫影展,並獲兩座金鐘獎、中國動畫節金猴獎、韓國首爾動畫影展評審團大獎、金穗獎最佳動畫片、台北電影節城市影展首獎肯定。

從小在台南長大,邱立偉對南北城鄉差距頗有感觸,也讓他特別關注弱勢與腳下的土地,作品主題始終圍繞在城鄉差距、經濟開發等邊陲議題上,如《小太陽》、《小貓巴克里》呈現了台灣社會從70年代迄今,環境與經濟發展的矛盾景況。而新作《觀測站少年》,則將視野從本土延伸未來,將關懷核心放大到全人類身處的地球。

傳遞科普知識

《觀測站少年》作從小孩的視角觀察地球氣候對生活的影響,充滿省思。片中小男孩傑米眼見冰河融化、企鵝大量死亡,不斷向父親追問原因。最後他藉著氣候模擬器「摩西」,看見地球因暖化而傷痕累累的慘況,才理解這是因為人類過度經濟開發才導致的災難。

《觀測站少年》這部充滿氣候科普知識的作品,斥資3000多萬元,耗時近2年。邱立偉與成大地球科學研究所合作,花了8個月的時間學習氣候知識,將「正回饋」、「負回饋」等專業艱澀的名詞,轉譯成小朋友能容易理解的小故事,他堅持「動畫劇情可以天馬行空,充滿創意,但傳遞給下一代的知識,絕對不能有錯!」

※ 相關報導:

* 遠離代工年代 找回說故事的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30000446-260115

台灣在80年代曾是國外動畫最大的「代工廠」,如今卻因人才外流、市場過小,導致台灣動畫產業始終走得艱辛。

動畫導演邱立偉坦言,曾有不少中國大陸的動畫公司與製片以高薪酬向他招手,但他覺得「不甘心」影視作品掛上別人名字,選擇根留台灣。他不僅留在母校台南藝術大學動畫所任教,在家鄉台南創立動畫團「Stidio2」,還堅持聘用國內動畫系所畢業學生與本土人才。

fsj 提到...

台灣的夥伴們 一起冒險吧!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1000480-260115

中國時報 管婺媛/台北報導 2014年07月01日

在日本創下80萬人次參觀的「ONE PIECE航海王」特展,唯一一場海外亞洲場,今起在台北華山盛大登場。700坪大的場地展出日本原裝進口的大型公仔、漫畫手稿與動畫影片,展區入口出還置放作者尾田榮一郎特為台灣漫迷所繪的「魯夫迎賓圖」,他親手用中文寫上:「台灣的夥伴們,久等了,趕快上船!一起冒險吧!」

今起84天冒險之旅

「台灣ONE PIECE展」由集英社、時藝多媒體、東映動畫、ADK、東立出版社等台日團隊共同策畫,主要贊助為中國信託。昨日開幕會上,台日團隊嘉賓手戴漫畫中航海士娜美製造的「記錄指針」,宣告這場在台為期84天的冒險之旅即將開啟。

在《航海王》動畫中替魯夫、騙人布、佛朗基與布魯克配音的日本知名聲優田中真弓、山口勝平、矢尾一樹與長4人,昨日為展覽站台獻「聲」。

聲優經典台詞逗人

他們分別用角色聲音向台灣漫迷粉絲們問好,也常用布魯克口吻說:「給我看你的內褲!」逗得在場嘉賓爆笑連連。田中真弓更用中、日語氣勢十足的講出魯夫經典台詞:「我要成為海賊王!」台下漫迷氣氛嗨爆。

曾在日本看過日版特展的田中說,每次在展覽中看到魯夫與哥哥艾斯生離死別的場景,「還是感動到不行!」矢尾一樹則說,台日展出都能看到尾田手繪原稿,「百看不厭,我每次看都目不轉睛!」

立體展覽充滿動感

「ONE PIECE展」是日方2012年為慶祝漫畫《航海王》連載15周年的特別策畫,目前僅在東京與大阪展出,台北是海外首站,也是唯一亞洲場。展覽全程由尾田親自監督,採用「立體展覽」形式呈現平面漫畫,如將格狀漫畫一格格投影在牆面上,人物角色隨著動作脫離漫畫框架,充滿動感。

台北展延續日本概念,展出內容以「原畫、映像、體感」為3大元素,11個展區將漫畫中所有重要場景與故事一一呈現,包括「歷代海賊賞金牆」、「冒險全景大劇場」、「推進城的夢魘」、「馬林福特頂點戰爭」、「夥伴劇場」、「夥伴畫廊」、「海底樂園魚人島」、「新世界龐克哈薩特」、「多雷斯羅薩的光明與黑暗」、「ONE PIECE航海王的誕生之處」及「漫畫畫廊」,讓漫迷大飽眼福。

※ 相關報導:

* 收藏羅蘭珊的畫 「像有了自己女兒」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75295.shtml

生於巴黎、長眠於巴黎的瑪莉.羅蘭珊,泛稱是「巴黎畫派」一員,但她的藝術難以定位、長期遭藝術史漠視。直到去年、她一百卅歲冥誕,法蘭西藝術院終於在巴黎馬摩丹美術館為她舉辦國際級大型回顧展。

令人詫異的是,這個吸引廿萬人次造訪的特展,呈現的九十餘件展品中,竟有七十餘件來自日本東京瑪莉.羅蘭珊美術館的典藏。當時法國媒體評論:「日本人把羅蘭珊帶回法國!」、「日本人讓巴黎的藝術再度甦醒了!」



◆ 【「藝」想世界】吳望如 力推版畫藏書票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92211

自由 2014-07-01 記者郭顏慧/專訪、攝影

新北市三重區集美國小校長吳望如素有「點子王校長」之稱,投身教育界多年,對於推動藝術教育,他似乎有用不完的創意和精力,特別在版畫的創作和推廣更是不遺餘力。近年來,他積極推行版畫運用「藏書票」深入各校園,使得新北市成為全台推展藏書票最成功的縣市,廣獲各界好評。

儘管工作忙碌,桌上總是堆著一大疊公文,但只要一提到版畫、藏書票話題,吳望如即便再忙,都很樂意暫時放下手邊工作與人分享。談起與版畫的淵源,必須追溯至吳望如國小二年級,當時老師在課堂上教授「紙版畫」,學生必須先剪出自己喜歡的圖案、貼在紙板上再進行拓印;這堂有趣的勞作課,激發了吳望如的學習興趣,後來就讀師專美術科時就特別選修「版畫」這門課,也從此跟版畫結下不解之緣。由於曾在金門服兵役,師專畢業後,他選擇以金門五十三尊風獅爺為素材,前後花費十年時間,創作五十三幅版畫作品,後來還應邀至金門開設個展,讓他相當自豪。

吳望如說,就讀師專時,學習到許多像是絹版、銅版和鋅版等類型材質的版畫印刷技巧,畢業後到學校教課時,他也不吝與學生分享。他認為,版畫創作最大的樂趣在於,事前無法預知初步繪製完成的作品拓印出來的效果如何,也許更美、也許更不理想;正因為這份不確定感,激發創作者更多靈感,並提醒過程要細心。

吳望如說,在推廣過程中會發現,每種材質印刷時都會出現不一樣的問題,例如石膏版畫,石膏的份量要怎麼裁切和調製?水漬問題要怎麼注意?要如何克服氣候因素?曾因天氣炎熱,一幅作品印了十二次才成功,於是他開始思考,使用什麼樣的材質才能讓學生覺得版畫很簡單。

十年前某次到國外參訪,吳望如發現類似保麗龍材質的「樹酯版」,幾乎可以取代木板、橡膠板等材質。雖說少了點藝術感,但學生可以輕鬆用鉛筆或色筆在板子上繪製、裁切自己喜歡的圖案,不必畫完之後再拿刀子一刀刀慢慢刻,節省許多時間,也可以提升孩子學習興趣。
校園教版畫 藏書票深得童心

吳望如說,後來他又發現一個問題,一般版畫創作至少得花上兩、三個禮拜,第一堂課孩子可能興致勃勃,但到了第三、四堂課失去耐心,創作熱度稍減,最後甚至選擇放棄,因此許多學校的壓版機幾乎都是閒置;近年改推同為版畫創作、製作相對簡單的藏書票。

吳望如說,藏書票就是「書的身分證」,小小一方畫面,就能展現書本主人的藝術鑑賞力和心得發想,無論收藏或製作都深具樂趣。由於藏書票常需用版畫製作,但畫面小,製作時間較短、也較容易,學生大約一、二堂課就能完成;製作版畫可推廣藏書票運動,設計藏書票也能夠活絡版畫教學,兩者相輔相成。他希望有一天能成立藏書票博物館,可讓民眾更了解藏書票,也讓愛書人可以彼此交流。



◆ 兩岸音樂家攜手 向七七勇士致敬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1000489-260115

中國時報 趙靜瑜/台北報導 2014年07月01日

透過一老一少的對話,帶出一則則感人的抗戰小故事,並回顧八百壯士、張自忠將軍等烈士為民犧牲的歷史,以英雄史詩音樂劇形式推出的「烽火歲月:向七七抗戰勇士致敬音樂會」,以充滿時代感的抗戰歌曲表達「抗日一條心」的愛國情懷。

今年是七七抗戰77周年紀念,總策畫與製作人上將夏瀛洲說,抗戰歌曲是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吶喊,也是民族精神的反思。音樂總監也是知名聲樂家呂麗莉表示,「我們都不曾經過那一段歷史,對抗戰這個名詞也不熱血,但現在講抗戰的故事,不是為了產生激情,而是為了感恩。」

呂麗莉說,製作這齣音樂劇的目的是要感謝所有為國奉獻的前輩,「不管是為國捐軀的將軍或是隨軍來台無怨無悔的老兵,我們都由衷感謝他們的付出。」

為了讓演出更具藝術性,呂麗莉不以傳統音樂會逐條演唱抗戰歌曲,而是以結合音樂、戲劇、歌唱、舞蹈與多媒體的方式呈現,表達大時代裡小老百姓的悲歡離合。呂麗莉也邀請國內知名女中音林惠珍、女中音翁若珮、男中音巫白玉璽、男中音廖聰文與男高音薛映東演唱。

故事敘述阿寶認識了跟隨國民政府部隊來台開麵館的老張伯伯,纏著老張說當年七七事變、張自忠將軍、百人斬的血腥、林徽因逃難巧遇8位年輕「飛行員」等故事,還有重慶大轟炸時期的堅苦卓絕到蔣夫人在美國會的世紀演講,為我抗戰爭取到國際奧援等。最後阿寶才發現,這些故事早和老張人生融為一體。

除了音樂劇,音樂會也邀請了中國大陸一級音樂家劉月明、王秀芬、程志、馬梅、金永哲、劉姍、馬金泉、傅華及趙萊菁來台共襄盛舉。

「烽火歲月:向七七抗戰勇士致敬音樂會」7月6日在國父紀念館演出。

fsj 提到...

第一屆聯合報文學大獎 陳列獲101萬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75279.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4.07.01

第一屆聯合報文學大獎昨天揭曉,由作家陳列榮獲,可獲一○一萬元獎金,是國內文學獎目前最高額的獎金。陳芳明等七位評審讚譽他的作品真誠且具昇華力量,獲獎實至名歸。

六十八歲的陳列本名陳瑞麟,一九七○年代曾因白色恐怖入獄,出獄後開始寫作,連獲大獎。一九九三年起,他投身政壇,近十二年又回歸文學,近作「躊躇之歌」即書寫他在文學與政治兩股力量拉扯間的躊躇猶豫。

聯合報文學大獎由擁有三十五年歷史的聯合報文學獎轉型而來。一般文學獎獲獎常以小說為主,陳列在首屆以散文獲獎,陳芳明認為,這顯現聯合報文學大獎超越類別,未來不論詩、小說,都有機會獲獎。

首屆七位評審為中研院院士王德威、文學評論家施淑、作家楊照、台灣文學學者陳芳明、作家陳雨航、陳義芝、廖玉蕙,獲提名者包括劉大任、顏忠賢、唐諾、吳明益、陳列、陳育虹,吳明益是唯一獲兩人提名者。在熱烈討論及投票後,先由陳列和吳明益勝出,陳列又在接續的兩輪投票中都拔頭籌。

提名陳列的陳雨航表示,陳列文字素樸確實,有別於許多太講究迂迴繁複的散文;題材相對廣闊,是現今少見能掌握一己之外世界的作家;對書寫對象的融入與理解也很精確。他對土地和大自然的崇敬,以及對世事的觀照與平靜的心靈,更是典範。

王德威表示,若並列陳列近作「躊躇之歌」和早期的「地上歲月」,更可看出其文學歷練,「他的作品退除所有繁瑣,回到原點。」作家楊照指出,陳列的人和文章很接近且誠實,「若非這樣的人格者或經歷,寫不出如此作品。」

陳芳明表示,他對陳列在書中表現的自我救贖和昇華力量非常感動;作家陳義芝指出,陳列作品宏大且深沉,前者表現在時代記憶,後者呈現出一種超越感。

廖玉蕙說,陳列「躊躇之歌」維持其一貫非常詩意的寫作,雖然曾遭壓迫,卻顯得沉穩簡靜。施淑表示,陳列的真誠很打動她,「台灣在喧囂中需要比較安靜的心靈」。



◆ 明華園新戲 春藝看「國士無雙」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77580.shtml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2014.07.02

明華園天字戲劇團7月4日、5日在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壓軸演出年度大戲「國士無雙」,精彩詮釋漢王劉邦、呂后與戰神韓信三人間的恩怨情仇。

高雄市文化局策劃的春天藝術節,以「自製國際級藝術節」打出口碑。局長史哲說,高雄春藝打開世界文化藝術交流窗口,建立南方藝文之都宏觀形象,獨一無二的在地特色便是規劃了台灣最大的劇場歌仔戲系列演出。今年3月至7月,全國最大歌仔戲連演以六大天團的氣勢壯闊登場,明華園天字戲劇團壓軸演出。

明華園天字戲劇團第三年通過徵選,在高雄春天藝術節中推出新戲,「國士無雙」由陳昭香、陳麗巧、陳進興、孫詩雯聯合演出。劇團當家小生陳昭香表示,這一次特別邀請到新銳導演劉建幗、編劇楊幸枝、以及優秀團隊共同製作。

「國士無雙」敘述楚漢相爭時韓信、劉邦、呂后間的權謀鬥爭、恩怨情仇。文化局表演產業中心主任吳正婷指出,「國士無雙」雖從波瀾壯闊、恢宏氛圍的歷史劇類型出發,但仍在歌仔戲原有的逗趣節奏中,找尋現代的劇場喜劇節奏。嘗試在講述戰爭、政治、權勢等主題的歷史劇中,創出獨特的喜劇風格,深刻卻不沉悶,展現歌仔戲一種代表庶民娛樂,通俗近人的本質。更多資訊可上高雄春天藝術節官網http://www.ksaf.com.tw/,購票可上兩廳院售票網http://www.artsticket.com.tw/。



◆ 黑手變書法家 李燿騰嘉檢辦展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777352.shtml

【聯合報╱記者魯永明/嘉義報導】2014.07.02

嘉義高工汽修科畢業的李燿騰,曾是「放牛班」的孩子,從拿扳手黑手蛻變成拿毛筆名書法家,取得台藝大碩士當講師,這條藝術路他走了逾20年,回首來時路,他說「我走了很多冤枉路」。

李受邀在嘉義地檢署舉辦「鯤鵬展翅」書法展,「黑手變書法家」故事,說明教改12年國教適性揚才教育的重要。

「你當過黑手,係真A嗎?!」44歲、台藝大造形所中國書畫組畢業的李燿騰,在家鄉嘉市從事書法、篆刻教學逾10年,兼任台藝大書畫藝術學系講師,是全國各地美展比賽常勝軍,1998、1999年獲嘉市桃城美展第4、5屆書法類丁奇獎,2009年獲北縣第21屆美展書法類全國組第1名,賞書法觀眾得知他黑手背景,都露出詫異神情。

「我不只黑手出身,還讀過國中放牛班呢!」李燿騰不避諱談求學歷程,他說,國中不愛讀書,讀過放牛班,考取嘉工汽修科並非他志趣,受表哥、手捏壺教師謝宗興啟發,迷上書法,沒有課業壓力,勤練書法,一頭栽進翰墨天地。

畢業當兵轉服3年半志願役士官,役畢在補習班苦讀2年,「當兵磨練讓我開竅」,1996年如願考取台灣藝術學院書畫組,找到志向,開啟人生轉捩點,受業多名書法名師,功力大增,畢業加入玄風書道館與澄心書會,醉心書法篆刻藝術,2006年回母校攻讀造形所中國書畫組。

李燿騰學書法逾30年,精於書法篆刻,曾參加墨西哥國際藝術交流展等,獲獎無數,作品獲台灣美術館及嘉市文化局等單位典藏,地檢署展出40件作品,展期到31日止。

fsj 提到...

20年畫遍台灣美 客家畫師開展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79794.shtml

【聯合報╱記者邱榆蕙/三峽報導】2014.07.03

客家畫師傅乾輝20多年來致力以畫作突破族群隔閡,創作路程走遍全台,用畫刀記錄眼台灣之美,今年首次在三峽客家文化園區展出42件畫作,集合畢生作品,不以客家精神為界限,希望呈現台灣本土的特色。

傅乾輝從小受到母親國畫的薰陶,深受國畫畫風影響,22歲那年創立自己的工作室,立志創作屬於台灣的畫作。

「國外的風景再迷人,都遠不及我們的家鄉。」傅乾輝表示,許多畫家習得西洋或日本風格的畫技之後,往往忘了家鄉的味道,因此每每他下筆時,總會提醒自己:「要畫出自己、本土的風格」。

他說,台灣有許多地方很美,像是基隆的金瓜石淘金的故事、台中的梧棲港、台南的文化古都等,他以獨具特色的個人畫風,包括切割、中國藍、國畫、寫生等方式,吸引民眾在他畫前駐足深思,體會在地之美。

傅乾輝說,透過這些畫作,民眾將可從畫家獨到的視野及角度,重新認識原本熟悉的土地,並會在現場親自示範DIY,引領民眾發現更多生活中的美感體驗。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首次邀請新竹縣芎林鄉客家庄的油畫家傅乾輝,舉辦「彩筆下的萬象世界—傅乾輝油畫展」,即日起展出至7月23日止。

※ 相關報導:

* 罕病女大生 畫生彩蝶療癒人心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92667

南華大學文學系畢業生黃子綝罹患罕見疾病「多發性神經纖維瘤中樞型」,三年前右手、右腳難以動彈,原以為再也無法拿起最愛的畫筆,但子綝努力復健,畫出一幅幅作品,昨在大林慈濟醫院開設畫展,溫暖的畫作也帶給其他病人面對病痛的力量。

黃子綝努力復健後重拾畫筆,作品較早期更精緻,一幅少女於雨中蹲在地面掬雨、望傘的作品,用落葉、雨滴、雨傘和兔子等,描繪出她「失去健康,失去父母」的心情;另一幅描繪著綻放的花朵,色調溫暖,則展現旺盛生命力,許多民眾都說,「一點都不像手腳無力的人畫的」。



◆ 「你黏我黏畫家箱」 大三女生玩「藝」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779691.shtml

【聯合報╱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2014.07.03

台中教育大學美術系三年級學生邱星頤的作品非常有創意,獲得花蓮市公所青睞,除了邀請她主持「你黏我黏畫家箱」活動外,並為她舉辦個展,相當難得。

市公所市民藝廊邀請邱星頤展出的32件畫作,以水彩、油畫、素描、複合式媒材等方式創作,人物、風景或靜態物品等作品,件件引人,充分展現繪畫多元創作樣貌。

市公所昨天邀請邱星頤主持「你黏我黏畫家箱」活動,指導小朋友在信箱用紙黏土創作屬於自己的特色信箱。

21歲的邱星頤表示,從小她就喜愛美術繪畫,喜歡利用各種素材創作,人物、靜態物品、風景等,都是她取材的方向,她透過繪畫學習成長,也希望藉由指導孩子學習繪畫,讓他們可以從中獲得樂趣,提升孩子善良、誠實與勇敢的品格。

花蓮市長田智宣說,市民藝廊成立後,每隔一段時間會邀請藝文人士策展,盼藉由藝文帶動民眾欣賞藝術作品的熱情,今年市公所更調整藝廊設施與動線,讓展覽環境更具藝文氛圍。

※ 相關報導:

* 侯媽媽手縫拼布 一針一線如修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3000872-260115

藝術界人稱侯媽媽、侯太太的侯王淑昭,是東和鋼鐵副董事長,也是春之藝廊創辦人,外界熟知她是台灣當代藝術重要推手,卻少有人知她也是位拼布高手。非畫廊現正舉辦「侯王淑昭的拼布創作與收藏展」,展示她親手精心縫製的9件作品。

侯王淑昭現仍管理東鋼內部事務,白天相當忙碌,是企業界女強人,但她的拼布作品卻是優雅細緻中又帶現代感,每一針、每一線工工整整,全出自手縫而非縫紉機,令人驚歎。



◆ 羅達鈞、盧願 奪星國木管大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3000877-260115

中國時報 洪欣慈/台北報導 2014年07月03日

台灣青年單簧管演奏家羅達鈞與低音管演奏家盧願,代表台灣參加新加坡木管節國際大賽,經三輪激烈賽事,分別奪得首獎及二獎,由於兩人皆是首次參與國際賽事,傑出表現已在亞洲古典樂壇造成一股旋風。

今年25歲、榮獲首獎的單簧管演奏家羅達鈞,畢業於師大音樂系的他,大學原本就讀台大土木系,後出於對音樂的熱愛,選擇轉考音樂系,考進師大後,陸續獲得校內協奏曲比賽及室內樂比賽首獎,表現相當亮眼。

另一位低音管演奏家盧願,目前為師大音樂系研究生,受台灣低音管教父徐家駒指導,一直是國內比賽常勝軍,從小到大獲獎無數,曾獲選參加亞洲青年管弦樂團巡迴演出,以及代表台灣參加「第二屆亞洲雙簧協會」等,演奏足跡遍及亞洲各城市。

兩位青年音樂家在獲獎後,皆表示自己未來會更加努力,繼續在世界樂壇嶄露頭角,同時也非常樂意積極參與公益演出,以自身才華回饋社會。

新加坡木管節國際大賽參賽者來自全球各地,各項樂器的參賽曲目由大會指定,共5到6首,羅達鈞與盧願第一次參賽,便能在與其他參賽者演奏相同曲目的情況下脫穎而出,備受各界矚目。



◆ 尾田栄一郎:航海王冒險再10年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3000880-260102

中國時報 管婺媛/專訪 2014年07月03日

連載長達17年的日本國民漫畫《航海王》,紅遍全球40個國家,相較於漫畫中人物如魯夫已成台日間家喻戶曉的「熟面孔」,作者尾田栄一郎本人卻因行事低調,成為「謎」一般的神奇人物。適逢「台灣ONE PIECE展」,尾田栄一郎首度祕密訪台,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暢談多年來創作心得與漫畫中不為人知的祕辛。

書名暗藏最終結局線索

《航海王》劇情發展迄今,魯夫一行人已打遍天下無敵手,不管有多少強敵,魯夫與夥伴總能不停過關斬將、展開新的旅程。不少網友殷切討論大結局究竟何時出現?甚至有網友認為,尾田當初將漫畫取作「ONE PIECE」時,就已替漫畫結局預留伏筆,因「ONE PIECE」諧音似英文的「WON PEACE」,魯夫們所要追尋的寶藏,其實就是「世界和平」。

聽聞這樣的傳言,尾田臉上浮現神祕笑容,坦言「ONE PIECE」名稱確實暗藏玄機,跟結局有關,「但具體的原因,講出來就沒意義了。」他也透露,一開始在畫《航海王》時,其實只打算畫5年,「沒想到一畫就是17年,隨著新角色不斷出現,故事靈感就源源不絕,我想應該還可以再畫10年吧!且海賊團成員還沒到齊喔,還會陸續出現!」

懶病發作催生橡膠果實

聊及漫畫中天馬行空的「惡魔果實」能力與角色設定時,尾田說,受到兒時熱愛的動漫《哆啦A夢》影響,他也經常把內心各種幻想實踐在漫畫裡,且靈感都從「日常生活」的需求而來。

如魯夫的「橡膠果實」能力,來自於「懶得起身拿東西」的單純念頭。尾田說:「有時候就想坐在位子上不動,看著遠方的東西,心想:啊,如果手可以伸長過去拿就好了!」

最想要羅賓花花果實超能力

而經常一人夜半趕工創作的他,也時常希望自己同時有好多雙手,因此發展出他自己最想要的羅賓「花花果實」能力,「這樣就可以同時有好多手一起畫畫了!」

此外,漫畫中的女性角色能力,大多與一般女生的需求有關。例如,人物亞爾麗塔的「滑嫩果實」,讓她擁有一身光滑無瑕疵的美膚;又如角色「Miss情人節」的「輕飄飄果實」,讓她能任意的控制體重,瞬間從「楊貴妃型」轉化成「趙飛燕型」的嬌弱美女。

※ 相關報導:

* 屢被退稿 低潮到無法下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3000885-260102

《航海王》作者尾田栄一郎,是日本當紅漫畫家。但他在1997年以《航海王》在日本《週刊少年Jump》連載爆紅之前,卻也歷經一段創作瓶頸,甚至讓他一度「難過失落到無法下床」。

* 訪台靈感泉湧 預告畫進漫畫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3000884-260102

....這次因「台灣ONE PIECE展」,他首度來台觀光,不僅連續兩天參觀台北行天宮、龍山寺等景點,打算將在台灣獲得的靈感畫進漫畫裡,他還對台灣美食躍躍欲試....

* 偉大航路經典場景 新展區首曝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3000886-260102

航海王迷們,有聞到冒險的味道嗎?魯夫等草帽一行人的冒險旅程,將在台灣展開全新篇章!由台日主辦單位集英社、時藝多媒體、東映動畫、ADK及東立出版社共同策畫、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主要贊助的「尾田栄一郎監修ONE PIECE展《原画X映像X体感 航海王 台灣》」,即起至9月22日盛大展出!

* 11展區重現ONE PIECE世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3000894-260102

....本次「台灣ONE PIECE展」延續日本展出時的概念以及手法,完整呈現草帽一行人的冒險世界,展出內容以原畫、映像、体感為三大元素,劃分成十一個展區

fsj 提到...

藝術外一章-足球賽與音樂演奏的聯想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4000845-260109

朱宗慶 2014年07月04日

世界杯足球賽開打至今,在世界各地掀起熱潮和話題,其中,明星運動員的表現,更成為眾所矚目焦點。為探究這些頂尖運動員何以能夠出類拔萃,科學家透過體能測試和斷層掃描,對運動員做了研究。結果顯示,傑出的足球選手除了擁有一雙強健的快腿、過人的體能、巨大的爆發力,以及高超的球技外,要超越一流選手,成為主宰頂級賽事的偉大運動家,靠的是心智的力量。

在球場上,頂尖運動員展現高度的專注力,掌握場上瞬息萬變的狀況,並且,他們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以近乎直覺的方式解讀出球的位置、方向、速度和軌跡,然後指令其身體於最佳時刻移動到位、做出反應。隨著比賽經驗的累積,登峰造極的運動家將技術、臨場反應和判斷能力,轉化為神乎其技的身體語言,令世人嘆為觀止。

高超的技巧和強大的心理素質,是成就一位運動家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同樣也是培養傑出音樂家的關鍵。在音樂演奏的領域裡,隨著學習人口成長,以及教學環境、師資和方法的增進,整體而言,具備良好演奏技術的人越來越多,因此,對於技術的要求,已成為演奏者上台演出的基本條件。然而,在精湛的技巧之外,演奏者在詮釋樂曲時所傳達的音樂性是否能夠觸動人心,才是偉大的演奏家令人折服之處。

以樂曲的詮釋來說,能以熟練的技巧,依照曲譜上所提示的記號,將音樂完整、適切地呈現出來,可視為「合格」的演奏。然而,從一堆音符和表情記號到一首扣人心弦的曲目之間,尚包括演奏者情感的投射、體驗的轉化,以及心力的投注。對樂曲的詮釋,反映著演奏者的音樂性,包括質感、風格、情緒張力、感受體悟的傳達,皆建立在演奏者對樂曲整體的理解,對樂句結構與形式背後涵義的分析,對人文素養與視野的累積與開拓,以及對內、外世界豐富訊息的探索與捕捉。

出類拔萃的演奏家,往往擁有既深且廣的心智力量,能夠由內而外,以演奏技術賦予樂曲生命活力,以豐沛的能量驅動音符,深入人類性靈的核心,讓音樂直抵人心。對演奏家來說,背譜熟練並不意味著能夠全然掌握樂曲的動向,因為傑出的演奏必須考慮全曲,讓存乎於心的音樂,在形式的規範和滿溢的熱情之間達到敏銳、自由、平衡與變化萬千,才能入乎其內、出乎其外,達到最完美的「出手」,就像一流的運動選手,總能在瞬間找到最好的「出擊點」。

此外,足球是一項團隊運動,雖時常出現表現特別突出的「明星」,但除了個人高超的球技外,能在合作中肩負起提升團隊實力、帶動士氣、凝聚向心力等任務,才是明星球員真正的價值所在。同樣的,在音樂演奏的世界裡,一流的演奏家在合奏時,除了表現自己過人的琴藝,更須懂得分享與成全,讓演奏的表達呈現一致與協調。

過去,台灣的音樂訓練似乎著重於獨奏,較忽視「合作」在音樂世界裡的重要性。不過,這樣的教育觀念已有顯著的改變,在個人演奏技巧和表達能力的養成外,也相當注重合奏的培養。因為這樣,大陸的交響樂團在音樂學院人才濟濟的情況下,仍跨海向台灣求才,即是看中台灣演奏者的合奏能力與樂團經驗。

最後,在比賽中得分、贏球,固然是職業運動員的最終目標,但不可忘的是,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是否能夠享受其中?同樣的,學音樂的人也需要思考,一路上的學習、訓練、考試以及一連串的演出,最初和最終所追求的目的究竟為何?我想,無論是參加各項賽事,或是舉辦任何音樂會,只有始終樂在其中的人,才能夠克服所有困難,為自己所熱愛的事付出全然的真心,成為真正的運動員、真正的音樂家。(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 相關報導:

* 翻玩傳統 國樂節民族風正夯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82134.shtml

竹塹國樂節明天起到27日在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展開一連三周、18場次的音樂饗宴,邀來自上海、香港、山西、廣東等富地方色彩的民族樂團演出,讓民眾聽見音樂內涵。

* 看見軟實力-台灣電影沒行銷 只剩導演直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4000321-260207

朋友開玩笑說,台灣電影沒有行銷,只剩「直銷」,像包場,像朋友們互相支持大量預購電影票。但也就是在如此艱困的市場環境中,還能有許多充滿理想性的導演,沒有放棄挫敗的痛苦,堅持下去,更令人感佩。

台灣電影人真的很忙,忙著寫劇本、找資金,忙著拍片,還要忙著情義相挺,更不忘記將自己推到最前線,號召一場又一場的公民運動。

當2013年底紀錄片「看見台灣」票房近2億元時,我和幾個朋友聊起這個現象。

有人說,這反映了台灣人並沒有集體冷漠和沉淪,臺灣人對自己所賴以生存的土地存著強大焦慮,源自對土地的依戀和關愛,因為我們退無死所。這也是台灣紀錄片竟然能在院線存活的奇蹟,因為近幾年的紀錄片,都記錄著發生在這個時空的動人故事,鼓舞著充滿挫敗感的台灣人。

但這並不表示台灣電影工業復活了,因為至今尚未有像過去年產200部國片,有2條國片院線穩定放映的狀態,更有不少國片在這波投入市場中票房慘賠。

有個日本製片來台灣尋找資金,因為日本電影界已經不可能有另類電影了。她很羨慕臺灣的電影人。

* 學生拍微電影 校園奧斯卡登場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4000412-260107

學生拍微電影,辦「奧斯卡」頒獎典禮!新北市立三重高中「壹加貳市三」大傳社今年以「微電影」為主軸,學生耗時1年,拍出12部作品,3日舉辦首屆「青春X廣播X微電影」影展,比照大型影展規格,頒發最佳影片、導演等7項大獎,未來希望能打造為全國性學生影展。

邁入第16屆的三重高中「壹加貳市三」大傳社,過去以校內活動主持、攝影為主;2年前起,由知名旅遊節目外景主持人吳成夫指導,今年更以「微電影」為主軸,利用9次社團課教導剪輯、攝影、編導。

* 南市4工藝匠師 列文化資產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4000145-260204

台南市政府打造文創相關產業,已正式公告「妝佛工藝林貞鐃」、「木工藝陳啟村」、「廟宇結網許漢珍」、「茄苳入石柳陳南陽」等4位傳統工藝匠師為文化資產,並舉辦「臺南老店.創意愛現」文創提案募資徵選,期能搭上正夯的群眾募資(Crowdfunding)列車。



◆ 生日變奏曲 台南人演繹生命美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4000863-260115

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2014年07月04日

經常透過作品探討生命缺憾、騷動人性缺陷的台南人劇團,這次推出風格丕變的作品《生日變奏曲》,以溫馨、正面的劇情傳遞生命的美好價值,鎖定青少年觀眾,同時大膽啟用新秀演員與設計群,平均年齡僅有23歲,都是甫從大學畢業的新鮮人。台南人劇團藝術總監呂柏伸對此笑說:「劇場有年輕人是好事啊,培養新觀眾、培育新人才。」

《生日變奏曲》的原著劇本來自日本劇作家宮本浩四的《瑪利亞》,講述一位18歲少女在生日當天決定跟世界說再見的故事,台南人的演出版本僅保留原著的架構與主題,將故事重心轉至少女身上,透過她的困境,反映下年輕人成長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問題,完整少女求死前遭遇的經歷、父親離家背叛母親等背景。

《生日變奏曲》由簡琬玲、呂名堯、許芃、楊棟清、張雲欽、劉懿萱主演,將於7月4、5日在台北南海劇場演出。

※ 相關報導:

* 88歲仍創作 名編劇投稿文學獎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82110.shtml

曾獲8座電視金鐘獎的知名編劇蔣子安,高齡88歲仍持續創作,將自身從中國大陸隨國民政府遷台、在大時代中經歷的流轉人生化成文字,昨天他抱著18萬字的新作到新北市文化局投稿,參加今年的北台灣文學獎和新北市文學獎徵件,展現「人老心不老」熱情。

* 曼布克獎得主 將訪台北書展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4000861-260115

2013年曼布克獎得主、創下曼布克獎史上最年輕得獎紀錄的紐西蘭女作家艾莉諾.卡頓(Eleanor Catton)(見圖,美聯社),確定將於明年台北書展期間來台,這是首位造訪台北書展的曼布克獎得主,令出版界振奮。

* 作家下鄉起跑 張大春打頭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4000867-260115

由國立台灣文學館與《中國時報》開卷版共同主辦的「作家撒野‧文學迴鄉」系列演講,7月5日將啟動,首場由作家張大春打頭陣,遠赴台東暢談詩仙李白傳奇的一生,緊接著每周都會有一位作家下鄉與民眾面對面,總共7位作家陪各地民眾一起共渡充滿書香的暑假。

fsj 提到...

美好、瘋狂、璀璨 羅蘭珊唯美傳奇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84580.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4.07.05

聯合報系與日本讀賣新聞社聯手策畫的「唯美‧巴黎─羅蘭珊畫展」昨天開幕。由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師生合作、模特兒走秀再現羅蘭珊筆下人物的服飾,為畫展揭開浪漫序曲。觀者彷彿進入時光隧道,來到廿世紀初的時尚巴黎。

聯合報社長項國寧在開幕致詞時表示,羅蘭珊是廿世紀初少見的女性藝術家,她本身是個傳奇;這回聯合報系能在讀賣新聞社引介下與羅蘭珊結緣是另一個傳奇。

他特別感謝長期支持藝文展演活動的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再度成為羅蘭珊畫展的主要贊助企業;長榮航空擔任此次畫展的指定航空,共同為提升社會整體的美學素養,善盡社會責任。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公關部協理林永勝說,過去國際大展多為男性藝術家天下,這回的羅蘭珊畫展與眾不同,希望觀眾來觀賞羅蘭珊畫展兼消暑。

長榮航空公關執行長聶國維說,長榮航空希望能把最好的藝術品都載到台灣來,他期待觀眾能感染到羅蘭珊唯美的藝術精神。

藝人郭采潔昨天也以「羅蘭珊小粉絲」的身分現身。郭采潔說,她去年在巴黎橘園美術館邂逅羅蘭珊筆下的可可‧香奈爾夫人肖像,深深為羅蘭珊畫作中浪漫、夢幻、感性的筆觸著迷。

她在巴黎時看到的羅蘭珊畫作還不到十幅,這回有一百幅羅蘭珊畫作來台展出。她得知這個好消息後,就決定要來先睹為快。

羅蘭珊畫展呈現來自東京瑪莉.羅蘭珊美術館的百件展品,涵蓋羅蘭珊各時期的珍貴創作,今起在中正紀念堂展至十月十二日。此次畫展將回溯羅蘭珊創作生涯,規畫了「美好年代、流亡時期、瘋狂年代、璀璨晚年」等四大展區,呈現羅蘭珊創造的夢幻唯美的女性世界。

‧羅蘭珊畫展門票目前在udn售票網(https://tickets.udn.com)、四大超商及博客來網站販售。展覽專線:(02)8643-3955。

※ 相關報導:

* 真實德古拉 殘酷又慈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5000908-260115

最具貴族氣息的吸血鬼「德古拉」,髮型整齊、臉色蒼白、穿著黑色禮服披著寬大的披風,散發令人無法抵擋的謎樣氣質,然而,這樣的貴公子形象卻與歷史上真正的德古拉公爵大不同,即日起登場的「德古拉傳奇:吸血鬼歷史與藝術特展」,對吸血鬼傳說抽絲剝繭,近百件展品解開黑暗世界謎團。

「德古拉傳奇」由史博館、時藝多媒體與雙瑩文創共同主辦,展品來自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Wien)、埃斯特哈齊家族基金會(Esterhazy Foundation)、布拉姆.斯托克典藏(Bram Stoker Estate)等10多個博物館、家族典藏與基金會藏品,從歷史、藝術、文學、影像、設計、服裝6主題,揭開吸血鬼疑雲。

* 才子唐伯虎 一生清貧坎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5000913-260115

「唐伯虎點秋香」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但明代四大家之一的唐寅,其實不如戲劇渲染的風流倜儻,他一生清貧坎坷,畫作寄寓人生志向與嗟嘆。

國立故宮博物院今年輪番策畫明四大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特展,昨(4日)起推出唐寅書畫特展,精選唐寅和其詩友作品共70件。



◆ 桃園藝術人文發展協會成立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784352.shtml

【聯合報╱記者顏彙燕/桃園報導】2014.07.05

桃園縣藝術人文發展協會籌備半年,今天將在桃園市武陵高中成立,未來將協助舉辦展演、推廣藝術人文、藝文教育,也計畫到育幼院教導學童學習音樂、美術、書法、舞蹈等。

創會理事長詹美華幼時家境不好,母親省吃儉用,為了照顧6個小孩身兼3分工作,她大學時半工半讀完成學業,現在經營音響事業有成,積極投入關懷弱勢兒童、青少年工作,「參與公益就像是我的另一分事業」。

詹美華和桃園市民聯合管樂團執行長謝韋民、桃園縣家長會長協會榮譽理事長呂朝福等人,共同創辦桃園縣藝術人文發展協會,顧問團成員不乏書法家、畫家、音樂指揮家、舞蹈家,全力推廣藝文發展。

詹美華說,未來也不排除與政府單位、藝文團體合作,深入校園、社區,讓藝術欣賞在地化。

同是顧問團成員的武陵高中校長林繼生表示,除了藝文提升外,未來也會加強學童閱讀推廣,希望提升弱勢學生閱讀能力。

※ 相關報導:

* 陶燒「蕨代風華」 彭雅美赴美參展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84440.shtml

花蓮陶藝家彭雅美創作功力深厚,不只指導出洄瀾美展首獎的學生劉浩,她創作的《蕨代風華》系列作品之一「相生相容」,以蕨類姿態展現絕代風華為創作理念,獲美國伊利諾州春田藝術協會青睞,已打包送往美國,在協會的網路藝廊展出。

彭雅美說,美國伊利諾州春田藝術協會主任貝西.朵爾邀請她,將「相生相容」的陶藝創作送往美國,於7月18日至9月9日在協會的網路藝廊展出;這次展覽以「影響現代陶藝的形式」為主題,邀世界各地陶藝家投遞作品,由南伊諾利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擔任評審主委,精選現代陶藝優秀作品。

* 童子賢批 松菸文創租金過高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784587.shtml

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童子賢昨天表示,松山菸廠文化園區租金過高,導致有理想藝文團體無力進駐,背後原因係台灣租稅負擔率全球最低,導致政府財源困窘,無力補助新創事業。

* 台北文創:年初配合降租 已滿租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784590.shtml

針對童子賢抱怨台北松菸文創園區租金過高,台北文創公司表示,該公司今年初已配合降租,部分小坪數微型辦公室每坪租金僅六百元,已全部滿租,台北市文化局則表示,已協商國有財產署,希望將公賣局中山配銷處,改建為文創基地,屆時將按公告現值的五成價格,租給文創業者。

fsj 提到...

名家縱論/徐重仁:創造讓人感動的文創產業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786021.shtml

【聯合報╱徐重仁】2014.07.06

什麼是文創?在美國,迪士尼是種文創;在日本,動漫是種文創,從藝術、音樂到電影、博物館,都是文創涵蓋的範圍。不管文創怎麼結合與構思,最終都必須要讓人感動,把顧客擺第一,把利益擺第二,才能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文創魅力。

日本直島,位於四國的瀨戶內海上,過去當地村民靠捕魚為生,是一個人口不足四千人,再平凡也不過的小島,後來這座小島卻被英國旅遊雜誌《Traveler》選為「世界上最值得旅遊的七個文化名勝」。因為一九八○年代左右,製作巧連智童書教材的Benesse(福武書店)社長福武總一郎認養了直島,啟動「直島文化村構想」計畫,邀請包含安藤忠雄在內的重要建築家、藝術家一起參與這項計畫。

除了二○○五年地中美術館、二○一○年李禹煥美術館的開館,加上島上持續進行的空間再造活動,由藝術家們將島上閒置的民宅、診所、集會所、神社等改頭換面,以彩繪、雕塑、馬賽克拼貼等手法,讓老建築化身為美術館,也將現代藝術和建築融合於大自然之中,成為前所未有的空間及經驗創舉。

一座原本處理垃圾的小島,如今卻成為旅客專程為此而來的度假勝地,因為文創為這座小島注入新的生命力。台灣有綠島,金門,澎湖等離島,正在發展觀光,同樣也能思考,怎麼透過文創讓環境更美好。

文創本身必須要讓人感動,有情感連結,簡單講,就是種feeling產業。不論到台北故宮博物院看展,或是到倫敦大英博物館看收藏品,這些大博物館所營造的環境,會讓人沉醉在文化氛圍,不得不讚嘆先人的巧思。經營文創也必須要跟目標客群有情感上的聯結,以美國電影產業為例,當初拍攝動畫電影「功夫熊貓」時,就是針對中國市場,設計讓中國人能產生共鳴的場景,所以當電影上映,不僅美國人喜歡,中國人也愛看,這也是文創魅力所在。

很多人認為文創若與商業綁在一塊,文創就會因此失去精髓,其實不然。國內知名的「法藍瓷」,將東方藝術品融入現代感,雖然有骨董的味道,卻已經走出骨董的樣式,這就是一種創新的做法,而文創也讓藝術得以持續進步,反而更吸引現代人收藏。知名精品愛馬仕的絲巾,保留了古典風情,但是設計卻又每年更新讓人驚豔;他們透過現代手法,一直傳承過去奠定的藝術氛圍。

從這些例子不難發覺,文創要普及,讓普羅大眾都想接觸,也需要靠商業化的經營。日本人想協助提升不丹、尼泊爾等國人民收入,因此教當地人如何製作工藝品,再賣回日本市場;由於設計概念是依據日本人的喜好,再注入不丹、尼泊爾等傳統元素,融入日本女性喜愛買的包包、衣服等,大受歡迎;同樣的藝術概念,放到不同商品上,價值不可同日而語。

台灣傳統布袋戲和歌仔戲也一樣,必須賦予現代化的創意,所以布袋戲也開始轉型,不但主角被設計製作成公仔和各項商品,也被拍成戲劇,甚至可以透過不同智慧型裝置播放;台灣傳奇故事「廖添丁」在宜蘭傳藝中心演出時,飾演廖添丁的演員,實際上演飛簷走壁的情境;這都是創新和商業化的手法,也讓傳統藝術能不斷精進,並發掘出更多新生代的觀眾。

文創的路要走得廣跟遠,導入商業模式很重要,傳統文化需要透過文創傳遞,並回歸市場需求。所以必須要思考顧客在哪裡?顧客需求是什麼?文創如果能貼近顧客的生活形態,就不會受限原本只是純藝術的狀態,而能普及到大眾家庭裡頭。

只是,台灣企業支持文創產業仍處於初步發展階段,難再往前進步的原因,是「想做文創的企業規模不夠大,規模夠大的企業不想做文創」,在這尷尬情況下,政府可以跳出來創造環境,提供土地資源,讓具理想的民間企業可以做些事情。

屏東市區有一個「將軍村」,早在日據時代便是軍官官舍,在國民政府退到台灣後,保留作為高階軍官的眷舍,屏東縣政府一直有意改造這塊眷村地,當時也曾經提到可以設計成為文創相關的一個空間;只是參與者必須思考,導入商業模式後,雖然可以吸引參觀人潮,但仍必須保有原本眷村風貌,因為這才能代表地區的精神。商業發展研究院也規畫將進駐屏東將軍村,希望能號召更多的政府與民間力量,一起來帶動發展。

台灣文化夠深夠廣,今年我曾經參加媽祖出巡,大熱天下坐在馬路邊,看著許多信眾扛著神轎往前行時,一副「啥米攏無驚」的神情,令人感動。如果能把這些深植人心的文化,透過創意活化,並結合社會企業,把利益擺在第二,台灣的文創產業才有機會更多元、更有趣。

(作者為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

※ 相關報導:

* 3個女生《印花樂》 用圖案說故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6000683-260115

3個美術班的「乖學生」、現剛滿30歲的7年級女生,如何成功打造「印花樂」設計品牌?在大打台灣本土風的文創設計界,她們如何不落俗套?「印花樂」從「台灣」和「布料」兩個簡單概念出發,推出花鳥、窗格等從台灣傳統物件而來的印花織品,2008年成立至今打出名聲,現出書《印花樂》暢談創業和設計的故事。

* 民國大師展 覓得「人間四月天」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85691.shtml

「人間四月天」何處尋?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邀請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展出清末民初知名人士的畫畫、書信和手札,參觀民眾可近距離觀賞林徽音的書法、徐志摩的親筆信,懷想知識份子在動盪時代的思想與生活。



◆ 越過流行音樂的「山丘」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786022.shtml

【聯合報╱林少英/音樂創作人(台北市)】2014.07.06

今年金曲獎落幕,每年討論的議題,無非是花落誰家,粉絲的公不公平爭議…。

頒獎前,適逢大學期末考,在詞曲創作新思維課,我淡然只出這一考題,「流行音樂與海峽兩岸的關係」,學生都傻眼疑惑,好像太離題了,怎麼不是寫歌。

我說大家只想到創作夢,對自身所處環境的快速變遷,是模糊的,未引導去關心、去正視面對。流行歌詞與當下時代脈動、價值觀,與氛圍是互相牽引,息息相關。

想想披頭四年代的名曲「let it be」,不就是嬉皮年代,或是那年代年輕人的價值觀、想法,或生活感受嗎?牙買加雷鬼之父Bob Marley被尊為人道主義創作歌手,他的名曲「three little birds , no woman no cry」, 歌詞都重複使用don't worry , every thing gonna be alright,這兩句話不就是在撫慰,當年生活在牙買加黑人的困頓及宿命、無奈嗎?

美國歌手和音樂創作者Jack Johnson,因受傷無法再當衝浪選手,他拿著吉他面對大海,樂觀寫迎風衝浪的節奏,陽光面的人生歌詞,搖身一變成為名創作歌手,哲學系甚至把他歌詞當申論題,說他有老莊無為思想,勉勵年輕人要學習;大陸歌手崔健,當年的「一無所有」,反映了當時大陸的社會氛圍心境。

李宗盛從名製作人,到成功轉型為創作歌手,在小巨蛋開個人演唱會。「山丘」這首詞曲,更是在「縱貫線」(樂團)後脫穎而出,獨樹一格。

「山丘」拿下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是無可厚非,更重要的是,獎背後的意涵及影響。「越過山丘,雖然已白了頭,…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這四句歌詞,無心插柳,卻讓困於淡淡哀愁好多年的流行樂界,在經濟困境大環境氛圍中,找到抒發的聲韻,及誠實面對未來的省思,找回價值、定位,與堅忍不拔能量。

這幾年出現好多歌唱節目,除了帶起唱歌熱潮,在苦悶生活中,大家一窩風靠音樂解悶,各學校都在醞釀開流行音樂科系,以因應大環境需求。

早在幾年前,大陸就有流行音樂學院,培育有興趣的流行音樂人才;台灣金曲獎一直是東南亞指標,可惜國內人才不但未受尊重,加上教育制度僵化,這些在第一線的樂人,很難被學校聘去傳承;反觀中國卻以應聘、交流講座方式,大量邀我們的人才過去,培育他們的學子。如果國內還要求有學位才能教,那這些在第一線翻滾的樂人,是進不了校園。

已故電影作曲家張弘毅、李泰祥老師也一樣。當今兩岸開放,大家也只能說,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我們的流行音樂館遲遲未完工,流行音樂科系又想成立,但準備好了嗎?師資又是如何鑑定?

這些有創作夢的學子們,是否理解音樂是必須與當下生活聯結,有國際觀、認真關心關照每天的生活,要閱讀詩詞、人文,才能寫出有共鳴感動的詞。可是,今天科技發達,學音樂方法五花八門,但對生活冷漠,文字的感受日漸退步,流行歌詞比曲還更難教;更重要的是,要把文字轉化成當下社會生活的氛圍,這不是只有用字優美深奧就已足。

李宗盛山丘那句,「越過山丘,雖然已白了頭…」感動了歌迷,也觸動了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不就說明只有走過流行樂時代大翻轉的創作人,才有能量釋放如此的歌詞。

所以,形容山丘是一首李宗盛人生盡付歌詞,不足為過;音樂畢竟是最美的外交語言,流行音樂更是國家的軟實力,學校即使開了流行音樂系,但只想到音樂,忽略可「幻化成鷹」的人文;詩詞的潛在內涵課程是必要,加強生活國際觀視野的課程也重要,才不至於讓台灣具有多元聲音的實力慢慢在耗損。

fsj 提到...

文化創意/台北開門 世界走進來(節錄)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87370.shtml

【經濟日報╱文/何秀玲】2014.07.07

工業設計日系列活動 就在你身邊

台北市成功申辦2016世界設計之都,同時響應國際工業設計社團協會每年6月29日的「世界工業設計日」,台北市文化局即日起至7月11日舉辦「629世界工業設計日系列活動」;台北市文化局長劉維公說,今年特別邀請倫敦文化戰略部長來台,希望向倫敦學習,用設計創造龐大商機。

劉維公表示,台北獲得世界設計之都,但目前產業和大多數民眾還未了解設計帶來的影響,實際上台北申請到世界設計之都後,推出16項旗艦計畫,改革能量已不斷地釋放。例如協助設計師將閒置小學改造為工作室、創意街區由13個增加為15個、建設兩個設計園區帶動投資和就業…。

「空間戰略就是產業戰略」,劉維公說,要讓城市與創意產生前所未有的緊密關係,便可全面性的影響各產業;台北市推動核心計畫,藉此不斷地「打底」,可期待2016年,必定會對城市經濟產生正面效益。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飯店業玩文創 詩書古物找靈感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87634.shtml

台泥創辦人辜振甫么女、雲朗觀光集團董事長辜懷如偏愛古物,集團飯店所用備品,全由她督軍設計,把中華書法的文房四寶轉化成沐浴備品。故宮晶華則是以古代典籍形塑出「食文創」,每道菜都有典故,其中仿古代奏摺的菜單,因太受顧客喜愛,經常被偷,乾脆轉成文創商品,果然熱賣。

* 詩詞入味中菜 國寶宴赴日暴紅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87621.shtml

故宮晶華國寶宴隨故宮國寶翠玉白菜赴日設宴,一炮而紅。日本人驚喜菜色、盛器竟與故宮珍品如此相似,幕後功臣、故宮晶華執行總監楊惠曼,在晶華集團裡有「中餐第一把交椅」美稱,在晶華董事長潘思亮眼中,能以典籍、詩詞入味中菜的,不做二人想、非她莫屬。

楊惠曼廿五年前是台北晶華的創館元老,主掌中餐廳,當時便以唐代詩、歷史故事、餐飲習慣,串成唐朝御膳。新穎的創意,讓她在業界打響名號。



◆ 雲門公演沒留垃圾 網友超感動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787556.shtml

【聯合報╱記者翁禎霞/屏東報導】2014.07.07

雲門舞集5日晚間到屏東演出,不但吸引上萬人潮,而且現場未留垃圾,觀眾的熱情到昨天仍成為地方的熱門話題,屏東縣文化處長徐芬春表示,連續多場大型藝文活動,都有人趕路百公里而來,可見好的藝文活動永遠會獲得共鳴。

屏東縣文化處今年連續推出多場大型的藝文活動,除前晚的雲門舞集,湧入上萬人潮外,上月的大衛.蓋瑞小提琴音樂會,也是座無虛席,最高票價1500元甚至秒殺,許多觀眾遠從台中、台南南下搶票,因為和大都市的票價比起來,「實在太便宜了」。

而前晚的雲門舞集雖是免費的戶外公演,但是在雲門極有條理地帶動下,上萬人潮幾乎沒留下垃圾,讓人印象特別深刻,一直到昨天都還有人在臉書上熱烈討論那一夜的感動。

60多歲的修女李惠蘭,為了生平第一次看雲門,前天下午1時許即和友人從滿州出發,趕了百公里的路,就為了趕晚上的雲門盛會,她說,今年以來已連續兩次趕路百公里,就為了藝術饗宴,「非常值得」。

文化處長徐芬春表示,經幾年累積,愛好藝文活動民眾真的被喚起,只要好節目,就會自動聚集,這次雲門活動,為怕民眾誤會只是轉播活動,文化處還以宣傳車大街小巷來回宣傳,看到人潮聚集,加上天公作美「只飄了一點小雨」,觀眾充分展現熱情,令人感動。

※ 相關報導:

* 台法舞蹈天后 秋天競舞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87619.shtml

台法舞蹈天后秋天競舞。舞蹈家許芳宜暌違台灣舞台兩年,十月將與國際舞者連舞三齣,包括與芭蕾舞者譚元元合跳英國編舞家羅素‧馬利芬名作「2×2」;法國芭蕾巨星西薇‧姬蘭九月也將再度來台,舞作赫然也包括馬利芬經典「Push」,合舞者正是馬利芬。

fsj 提到...

新北兒童藝術節 跟著愛麗絲遊仙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8000465-260115

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2014年07月08日

小時候,可曾夢想住進7個小矮人的家,到3隻小豬的茅屋、木屋與磚屋參觀,或是想跟著愛麗絲一起夢遊奇幻仙境?新北市兒童藝術節讓這一切都成真了!

在紙風車劇團的創意巧思下,整個新北市市民廣場,搖身一變成了大人小孩都熟悉的童話城堡,舉目所及,所有童話人物都立體成真在身邊。

白雪公主、胡桃鉗士兵與大野狼一一從故事書裡躍了出來,成了15公尺高的巨型裝置;一抬頭,小飛象飛上天際,隨風搖擺的畫面讓人直呼「卡哇伊」;什麼!3層樓高的小木偶又蹺課逃家了,這次竟然坐在大樓上跟大家打招呼;還有7個小矮人與3隻小豬的家都打開了大門邀請大家進去玩。

新北市兒童藝術節自上周六起開幕,藉著立體化的《吳剛伐桂》、《綠野仙蹤》、《后羿射日》、《愛麗絲夢遊仙境》、《白雪公主》等東、西方童話故事,超過百位的表演者與500件大小展件,在情境、想像、裝置、互動、戲劇等元素的配合下,在真實世界裡實現了所有人都夢想過的童話城堡。

在裡頭,孩子可以坐進草坪上的大餐桌,與愛麗絲一起夢遊下午茶,可以走入7矮人的家,試躺他們的小床。

情境之外,也可以參與闖關遊戲,在《國王的新衣》幫國王挑選衣服,在《龜兔賽跑》嘗試改變賽局結果。

如果玩累了,每天下午還有紙風車的《深海魚劇場》可以欣賞,或是與踩著高蹺滿場繞的扮裝演員合照。

紙風車劇團團長任建誠說,童話是所有孩子第一次接近大人世界的窗口,也是大人與孩子之間毫無隔閡的共通話題,「小時候,大家多少都夢想過可以進到童話世界裡,既然沒有人去過童話世界,那我們就滿足想像,讓大人小孩一起去!」

新北市兒童藝術節自即日起至13日,在板橋中山路的新北市市民廣場舉行,開放時間為早上10點到晚間9點。

14日起至27日,另有國美館藝想世界的活動,以互動裝置的形式邀請孩子接近台灣藝術家的典藏作品,地點在板橋435藝文特區,開放時間為早上10點到晚間6點。

※ 相關報導:

* 水泥叢林中的童話 紙風車當推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8000468-260115

台灣近年很時興大型戶外展演活動,親民、熱鬧、老少咸宜,紙風車團隊則是其中最擅於規畫與執行翹楚。....大型戶外展演活動需要注意的「眉角」特別多,觀眾的動線、人數的預估、天氣的因素、安全的措施、空間視覺的設計、與周邊環境的關係等,完全馬虎不得。

* 難忘兒時風箏趣 一玩60年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8000506-260107

製作風箏1甲子,有「風箏老頑童」之稱的謝金鑑,將兒時興趣發揮得淋漓盡致,多年來挑戰全手工製作巨龍、12生肖、巴掌大的蝴蝶等逾萬件風箏作品。他不但曾為了讓風箏飛得更高、方便摺疊收納,設計「王」字形骨架,並成功申請專利,早年也扮演國民外交要角,作品遠赴中南美洲邦交國交流。



◆ 陶瓷碎片 重組就變藝術品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8000533-260107

中國時報 陳俊雄/新北報導 2014年07月08日

陶藝創作並不限於拉坯成形,有時破碎的陶瓷反而也能組成作品,目前正在鶯歌陶博館展出的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新陶時代-藝術˙設計˙數位趨勢」中,藝術家將各種被視為無用的陶瓷碎片,重組、改造成藝術作品,令人驚嘆。

來自荷蘭的藝術家柏克‧德弗里斯(Bouke de Vries),在黑色水面上放置利用陶瓷碎片及其他金屬素材,以及世界各地神佛塑像,塑造出機械化有機體的賽博格(cyborg),作品正中央還有個核爆形成的蕈狀雲,象徵世界末日的亂象及人類濫用資源、戰爭的後果。

瑞典藝術家瑪琳‧朗德馬克《幻想好像是真的-二部曲》,把茶杯、茶壺、盤子、花盆變成家具的構成組件,整個作品就像是在扮家家酒,頗為吸睛。

本身是珠寶師的陳高登,則把早期民間修補陶瓷碗盤的「補釘」概念應用在創作,他利用專業珠寶鑲嵌技巧,把西方發明的拉鍊、迴紋針或小釘針鑲嵌在破損瓷碗缺口上,呈現出饒富創意的《東西韻味》。

陶博館長陳春蘭表示,2014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自5月開展以來,已超過21萬人次參觀,受到全台民眾熱烈參與。另外,搭配本展的「勇闖泥巴黑森林-2014陶博館暑假活動」也即將在18日開跑,歡迎民眾踴躍參加,詳情可上陶博館官網http://www.ceramics.ntpc.gov.tw查詢。

※ 相關報導:

* 朽木可雕 周輝滄廢柴造提琴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94249

傾倒的樟木經過巧手設計,也能成為珍貴的小提琴樂器!在地藝術家周輝滄收集漂流木、風災後傾倒的樹木,經過工法雕刻搖身一變成為樂器、木製藝術品等,讓木頭以不同面貌有了新的生命詮釋,同時也讓世人了解自然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 找到照片中的裸體模特兒了嗎?
http://udn.com/NEWS/WORLD/WOR7/8790240.shtml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34歲的人體彩繪藝術家Trina Merry善於利用人體彩繪技巧,透過繪畫技巧在裸體模特兒身上畫下與拍攝場景背景建築物像真度極高的圖案,使她們與拍攝場景近乎融為一體。



◆ 北市設計補助 21案出線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8789641.shtml

【經濟日報╱記者何秀玲/台北報導】2014.07.08

台北市文化局「設計補助計畫」昨(7)日正式公布補助名單,範圍包括城市設計、設計社群參與以及市民設計推廣,總補助金額為1,431萬元,單項最高補助金額達180萬元。

台北獲得2016世界設計之都頭銜,推出16項設計導入核心計畫,其中一項「設計補助計畫」,昨公布補助名單,主辦單位表示,期望讓更多民間設計團體投入社會設計創新。

「設計補助計畫」是台北市文化局希望鼓勵民間設計團體拿出設計創新力,自主發揮設計能量,落實「設計必須要擴大影響力」及「設計必須有參與公眾事務的實踐力」的核心精神所提出的政策;今年有41件案子申請,獲得補助件數為21件,設計的範圍有社會設計、城市設計和推廣市民設計等。

台北市文化局長劉維公表示,設計補助計畫希望促進民間團體的研發能量,針對公共利益及城市治理、建立台灣友善環境等,提出解決方法並提供補助,讓更多設計師願意投入社會設計的創新。

台北「小攤子」計畫 看見大巧思

【記者何秀玲/台北報導】台北市文化局今年核准的設計補助計畫共有21項案,皆是針對城市治理和社會設計提出想法,藉此也可看出設計者對於解決城市問題的熱忱,設計模型可望於年底前問世。

台灣新視覺藝術創作者發展學會提出「小建築展系列─小攤子」計畫,獲得補助獎金180萬元,該計畫希望在台北市打造如英國書報攤、或國外果汁店、水果攤等具特色的造型建築,也將邀國外知名建築師來台,規劃專屬台北市的小攤子建築造型。

參與此計畫的建築師陳薇表示,台北市近年來出現一些設計建築,將城市帶往新的國際視野,可是市民的距離卻愈來愈遙遠,所以他們提出「小攤子」,讓市容出現改變,也讓市民有新的互動連結。



◆ 朗讀聲飄城市 月底一起沉醉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789477.shtml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2014.07.08

第二屆華文朗讀節7月31日至8月4日將在北華山、南駁二同時開跑,在城市大小咖啡館與劇場內展開朗讀與文學交流。今年活動更擴展至兩岸三地,除了北高逾40家特色咖啡館與文創空間聯盟,參與朗讀沙龍及城市朗讀的作家更超過60位。

高雄市文化局表示,除了延續去年群星跨界朗讀外,今年更以「城市朗讀」為一大特色,將朗讀活動由單點的文創園區,擴大到整個城市的各個角落。高雄場除了有多種類型作家現身朗讀,南部更獨家請到知名演員溫昇豪、歌手梁文音及名作家舒國治擔任朗讀人,與書迷分享最愛的書與個人閱讀經驗。

此外,今年華文朗讀節將活動由雙城擴展到兩岸三地,7月16日至22日先跨海前往香港,以「天下KANO」+「聲音金庸」兩組代表節目,參與光華新聞文化中心「香港有聲」系列活動,呈現台灣原創精神與故事魅力。

文化局副局長劉秀梅說,華文朗讀節的舉辦,正好與年底即將開館的市圖新總館相互呼應,代表高雄市全面閱讀時代即將來臨,民眾除了感受高雄外貌的改變,也能體會城市體質轉變。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王榮文指出,朗讀節是駁二及華山兩大文創園區的新亮點,更是出版社產業的跨界平台。

大力贊助華文朗讀節的中鋼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李雄表示,中鋼此次參與朗讀節,期望「鋼鐵硬漢與文創俠客的相遇」,能創造更美好多元的價值。

「2014華文朗讀節」共分「朗讀選書展」、「朗讀劇場」及「城市朗讀」等三大活動,除了朗讀劇場節目採售票方式上網開賣,其他活動均為免費參加,詳情請洽華文朗讀節官網:http://www.wordwave.com.tw。

fsj 提到...

「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演出 高雄文化中心戶外轉播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94594

自由 2014-07-09

〔記者葛祐豪/高雄報導〕「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亞洲巡迴訪台音樂會,將於七月十一日晚間七點半,在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演出;高雄國稅局與中鋼集團合作,同步舉辦戶外轉播,在高雄文化中心戶外圓型廣場設置兩千五百個座位,晚間六點四十分開放入座,讓買不到票的民眾也能免費欣賞世界頂級的樂音。

11日晚間 有2千5百個座位

「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今年度的訪台音樂會,加入大提琴家張正傑的創意,首度和台灣歌仔戲國寶廖瓊枝老師合作,演出王寶釧中的血書段子,東西方的極致藝術如何融合?讓人期待。

年已八旬的廖瓊枝,多年前曾向張正傑透露,歌劇「蝴蝶夫人」是日本和西方藝術結合的表演,她看過之後,希望有一天也能將台灣的表演藝術和西方的表演藝術結合;張正傑知道廖瓊枝的夢想後,積極促成這次的合作表演。

「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在名指揮卡拉揚推薦下,享譽全球,是唯一可以冠名柏林愛樂管弦樂團的子團體,全世界各大音樂廳爭相邀演,每次演出都不斷的嘗試各種可能,在十二把弓弦詮釋下,每首樂曲都呈現嶄新的一面。

※ 相關報導:

* 朱團兒童音樂會 手跳華爾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9001531-260115

巴西世足賽已經進入最後四強激烈之爭,朱宗慶打擊樂團一年一度的兒童音樂會《豆莢寶寶快樂巴士》(見圖,王錦河攝)也參一咖,加入表現森巴特色的巴西鈴鼓、巴西手鼓跟巴西哨子,還有演奏森巴音樂不可或缺、造型像兩支霜淇淋連在一起的「阿哥哥」樂器,要讓小樂迷眼睛一亮。



◆ 林麗珍:生活處處有儀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9001536-260115

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2014年07月09日

巡迴全球各大城市與藝術節5年後,無垢舞蹈劇場的《觀》將在9月回台演出,同時加碼推出《觸身‧實境》,公開《觀》的主要角色在演出前的真實準備過程。此外,由電影導演陳芯宜歷時10年記錄的紀錄片《行者》,也將於7月15日在台北電影節首映。

無垢成立於1995年,因為林麗珍的堅持與美學風格而獨樹於國際舞壇。創團近20年,慢工細活的林麗珍只繳出3部作品,分別是《醮》、《花神祭》與《觀》,這是她舞蹈生涯極為重要的「天、地、人」三部曲,也是她找尋台灣身體語彙、傳遞人道與自然關懷精神的集大成作品。

在林麗珍的觀念裡,生命本身就是奇蹟,萬事萬物皆有其靈魂與情感,林麗珍說:「我從來不是在創作什麼,只是跟著自然演化、真實生活。」在《觸身‧實境》中,林麗珍以《觀》演出前的準備工作為主軸,她笑說:「這部作品演出的後台比前台精采,舞者從梳頭、上彩、穿衣到戴指套、上大彩,每個細節都真實絕美。其實我想趁此打開觀念:什麼是表演?真實就是好看的表演!」

沉緩的步伐、儀式性的動作與畫面,是林麗珍舞作的一大特色,透過《行者》的畫面,觀眾可以從林麗珍的日常生活窺見脈絡。其中包括林麗珍與舞者每日從脊椎延展運動與靜坐的訓練過程,跟著媽祖繞境、走路,帶著舞者登山、涉水旅行,以及她見花開花落、看古著布料的所感所嘆。

透過紀錄片,林麗珍傳遞了一種和緩自適而自得的生活態度,以及生活處處有儀式的觀念。她認為生活處處有儀式,宗教之外,敬酒也是一種儀式,「那是一種讓人不隨便的態度,有態度就有尊重,自然可以和平。」她強調:「其實我的舞都跟生活有關,意思或故事不重要,讓人有觸動才要緊,只要觸動,感官開了,就什麼也不用解釋了。」

《觀》將於9月19至21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觸身‧實境》則於8月8至10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上演。

※ 相關報導:

* 動物、人與神的多重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9001891-260115

....這些大師傑作、巨星巨片縱然未必全都強求動物表演,畢竟或多或少利用了這個那個動物。相形之下,郭敏容策展的2014年台北電影節開發了「看動物,看人」的專題,或是採用全新的觀點映現動物(的身體甚至思想、情感?),或是為動物權寫下美麗生動、深刻犀利的紀錄,才更讓人驚喜,也為電影史與各影展、各卓越導演彌補了最不該遺漏的章節!



◆ 張吉泉:轉吧!霓虹燈讓世界看見台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9001528-260115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雲林報導 2014年07月09日

台灣變形金剛登上日本舞台,為日本藝術家打造油壓式舞台車的吉大笙業工程,1987年由董事長張吉泉創立,投入舞台車製造22年,第一次接到日本訂單,張吉泉表示:「這是有史以來最堅固也最細緻的車體打造,我們有信心,運到日本不但不會漏氣,也會讓世界看見台灣。」

吉大笙業原先專營戲劇、歌舞表演、大型晚會、選舉造勢等專業音響器材設備,1994年起投入油壓式舞台車研發製造,整合原本各司其職的燈光、舞台與音響,迄今完工出廠的車輛超過200部,也是台灣少數具備拖車式舞台車製造的工廠。

把舞台當藝術品

「一部舞台車的背後隱藏密密麻麻的技術,就像房子裝潢,要有電工、鐵工、木工這些師傅」,張吉泉說,打造舞台車,除了要具備材料、動力、機械、電機、工業設計等專業知識與技術,還得分別申領不同的專利證照,全台僅有幾家,吉大笙業就是其中的老字號。

從開始構想要打造舞台車,柳美和與日方人員便來台考察台灣市場與製造商,最後選定吉大笙業,過程相當慎重。張吉泉說,舞台車原本就是依照需求「客製化打造,不可能量產」,而為日本打造的舞台車,不是他做過最巨大的車體,「但日本人要求的精緻度、準確度非常高,因為舞台要當成藝術品來看,也要參與表演,不像台灣,只要歌星站上去唱歌或給人演講就好。」

首度採用雙油壓

為能達到表演需求,史無前例採用雙油壓系統,此外,日方要求數位輸出貼圖,也不同於台灣直接彩噴,而無縫拼貼的難度高,「他們的要求也是我們可以突破的理想」,張吉泉表示,舞台車在台灣發展20多年,「它不是新東西,但全世界好像也只有台灣有,算是特殊的台灣文化吧!」

這次居中協助的台灣藝術家沈昭良,以半田野的創作方式拍攝舞台車10年,對舞台車的演變與現況瞭若指掌,可謂「達人」。他說,舞台車從早期的搭棚台、電子琴花車一路演變而來,在經歷挫折與創新當中,技術趨向穩定成熟,具備優質的燈光音響設備及快速摺疊收納式開展、可移動等優點,「從一開始純手動,中期是有線操控,現在只需約數分鐘,就能完成舞台開展的無線遙控技術。」

fsj 提到...

名家縱論/徐重仁:創造讓人感動的文創產業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786021.shtml

【聯合報╱徐重仁】2014.07.06

什麼是文創?在美國,迪士尼是種文創;在日本,動漫是種文創,從藝術、音樂到電影、博物館,都是文創涵蓋的範圍。不管文創怎麼結合與構思,最終都必須要讓人感動,把顧客擺第一,把利益擺第二,才能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文創魅力。

日本直島,位於四國的瀨戶內海上,過去當地村民靠捕魚為生,是一個人口不足四千人,再平凡也不過的小島,後來這座小島卻被英國旅遊雜誌《Traveler》選為「世界上最值得旅遊的七個文化名勝」。因為一九八○年代左右,製作巧連智童書教材的Benesse(福武書店)社長福武總一郎認養了直島,啟動「直島文化村構想」計畫,邀請包含安藤忠雄在內的重要建築家、藝術家一起參與這項計畫。

除了二○○五年地中美術館、二○一○年李禹煥美術館的開館,加上島上持續進行的空間再造活動,由藝術家們將島上閒置的民宅、診所、集會所、神社等改頭換面,以彩繪、雕塑、馬賽克拼貼等手法,讓老建築化身為美術館,也將現代藝術和建築融合於大自然之中,成為前所未有的空間及經驗創舉。

一座原本處理垃圾的小島,如今卻成為旅客專程為此而來的度假勝地,因為文創為這座小島注入新的生命力。台灣有綠島,金門,澎湖等離島,正在發展觀光,同樣也能思考,怎麼透過文創讓環境更美好。

文創本身必須要讓人感動,有情感連結,簡單講,就是種feeling產業。不論到台北故宮博物院看展,或是到倫敦大英博物館看收藏品,這些大博物館所營造的環境,會讓人沉醉在文化氛圍,不得不讚嘆先人的巧思。經營文創也必須要跟目標客群有情感上的聯結,以美國電影產業為例,當初拍攝動畫電影「功夫熊貓」時,就是針對中國市場,設計讓中國人能產生共鳴的場景,所以當電影上映,不僅美國人喜歡,中國人也愛看,這也是文創魅力所在。

很多人認為文創若與商業綁在一塊,文創就會因此失去精髓,其實不然。國內知名的「法藍瓷」,將東方藝術品融入現代感,雖然有骨董的味道,卻已經走出骨董的樣式,這就是一種創新的做法,而文創也讓藝術得以持續進步,反而更吸引現代人收藏。知名精品愛馬仕的絲巾,保留了古典風情,但是設計卻又每年更新讓人驚豔;他們透過現代手法,一直傳承過去奠定的藝術氛圍。

從這些例子不難發覺,文創要普及,讓普羅大眾都想接觸,也需要靠商業化的經營。日本人想協助提升不丹、尼泊爾等國人民收入,因此教當地人如何製作工藝品,再賣回日本市場;由於設計概念是依據日本人的喜好,再注入不丹、尼泊爾等傳統元素,融入日本女性喜愛買的包包、衣服等,大受歡迎;同樣的藝術概念,放到不同商品上,價值不可同日而語。

台灣傳統布袋戲和歌仔戲也一樣,必須賦予現代化的創意,所以布袋戲也開始轉型,不但主角被設計製作成公仔和各項商品,也被拍成戲劇,甚至可以透過不同智慧型裝置播放;台灣傳奇故事「廖添丁」在宜蘭傳藝中心演出時,飾演廖添丁的演員,實際上演飛簷走壁的情境;這都是創新和商業化的手法,也讓傳統藝術能不斷精進,並發掘出更多新生代的觀眾。

文創的路要走得廣跟遠,導入商業模式很重要,傳統文化需要透過文創傳遞,並回歸市場需求。所以必須要思考顧客在哪裡?顧客需求是什麼?文創如果能貼近顧客的生活形態,就不會受限原本只是純藝術的狀態,而能普及到大眾家庭裡頭。

只是,台灣企業支持文創產業仍處於初步發展階段,難再往前進步的原因,是「想做文創的企業規模不夠大,規模夠大的企業不想做文創」,在這尷尬情況下,政府可以跳出來創造環境,提供土地資源,讓具理想的民間企業可以做些事情。

屏東市區有一個「將軍村」,早在日據時代便是軍官官舍,在國民政府退到台灣後,保留作為高階軍官的眷舍,屏東縣政府一直有意改造這塊眷村地,當時也曾經提到可以設計成為文創相關的一個空間;只是參與者必須思考,導入商業模式後,雖然可以吸引參觀人潮,但仍必須保有原本眷村風貌,因為這才能代表地區的精神。商業發展研究院也規畫將進駐屏東將軍村,希望能號召更多的政府與民間力量,一起來帶動發展。

台灣文化夠深夠廣,今年我曾經參加媽祖出巡,大熱天下坐在馬路邊,看著許多信眾扛著神轎往前行時,一副「啥米攏無驚」的神情,令人感動。如果能把這些深植人心的文化,透過創意活化,並結合社會企業,把利益擺在第二,台灣的文創產業才有機會更多元、更有趣。

(作者為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

※ 相關報導:

* 雲門戶外公演 舞出40年精粹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2000398-260115

「戶外是雲門精神上的家,雲門最早創立就是要為了鄉親演出的,因此每一次的戶外演出,就是雲門初心的體現。」在第19年的「國泰藝術節—雲門舞集戶外公演」記者會上,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感性說。

今年戶外公演精選雲門40年來的4支代表作,一次展現林懷民不同調性的編舞風格,有1978年《薪傳》的〈渡海〉,1998年的《水月》,2003年的《松煙》(原名:行草貳)與2011年的《如果沒有你》選粹。



◆ 專訪/獨立策展人 曾文泉的藝術家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98635.shtml

【聯合報╱記者祁玲/專題報導】2014.07.12

冬日細雨濛濛的午后,車子緩緩在溼漉漉的山坡路上前進。七拐八彎不知多少回,才終於來到目的地──台灣當代藝術獨立策展人曾文泉的家,一座為藝術作品而建的「山中藝廊」。

曾文泉的家,裝潢設計上,從重新設計、修改的格局,到散布於各處的各式藝術品,各項細節都反映了他對生活美學的要求,「這是我很在乎的事。」

由於很在意空間及居住其中的人的對話,以及考慮到藝術品的擺設,他先把整棟房子原本的窗戶封掉,再在適當的地方重開。以二樓用餐區的一面牆為例,他先封了原有的窗,然後在對的比例上挖兩個洞,「(視線)和坐下來(用餐)的空間是對應的。」

室內的白色牆面無疑是襯托藝術品的最好背景。「但作品不能放太多、太滿」,秉持這個原則,曾文泉讓每件擺設出來的藝術品都擁有充分發展自我的舞台,同時整體空間仍不失為宜人舒適的居家環境。

白色空間適合擺藝術品,燈光則為它上妝。「擁有一幅畫,也要注意怎麼打燈。」他在一樓客廳的一面牆掛了一幅英國畫家Jason Martin的大型創作。為此特地架設燈光,夜色漸暗的傍晚時分,燈光亮起打在那幅畫上,也就產生了不同的視覺效果。

●快速對焦

曾文泉 48歲退休投向志業

曾文泉,獨立策展人兼藝術收藏家,藏有數百件當代藝術和傳統繪畫作品。

大部分的人礙於現實,無法從事與自己興趣相關的行業,曾文泉的際遇則令人欣羨。原本從事電影工作的他,48歲便從迪士尼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的職務退休,專心經營他的人生志業──當代藝術收藏家兼策展人。他活躍於國際藝壇,目前是英國泰德美術館亞洲藝術收藏委員、日本森美術館國際之友。

※ 相關報導:

* 曾文泉 從現代到當代的不思議旅程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98645.shtml

....早期他的收藏以現代藝術為主,包括朱德群、常玉和朱沅芷等人的畫作,直到他在倫敦念書的朋友引領他入門,他才開始接觸當代藝術。

曾文泉表示,當時倫敦很多的展覽空間都深藏於巷弄之內,「進門前還要先按電鈴。」曾文泉的朋友說:「等你看了以後就不會收藏繪畫作品了。」一開始他不置可否:「很難耶,因為當代藝術太奇怪了。」「可是你活在當代啊。」

正如朋友預言,接觸當代藝術之後,曾文泉經歷了從震驚、不解、好奇到熱情擁抱的心理轉折。

....「美學素養是透過閱讀、看東西累積而來。不一定要花大錢,還是可以做得到。」他表示,台灣人欠缺生活上的美感。

※ 相關報導:

* 《導演的人生筆記中》庶民力量大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2000400-260115

在連續以紀錄片《紅葉傳奇》和《銀簪子》獲金馬獎後,知名導演蕭菊貞在2000年創作的最高峰決定逃離,暫別拍攝。直到她被說服接拍證嚴法師的紀錄片,加上熟識的伊甸基金會創辦人劉俠被印傭毆打過世,這兩件事再度扭轉了她的人生。

蕭菊貞在新書《導演的人生筆記中》,以流暢誠懇的文筆,細述近12年來的拍片故事,有她鏡頭下的庶民眾生相,也有她對人生困惑的回顧。

fsj 提到...

舞姿黑白拍 台大生奪國際大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3000693-260115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4年07月13日

台灣新銳導演國際賽事再爭光!年僅24歲的程安德,以拍攝台灣知名舞者許芳宜的黑白照片《Timeless》,擊敗數千位來自世界85個國家的對手,勇奪法國巴黎攝影大賽Prix de la Photographie Paris(簡稱PX3)的「Press」與「Fine Art」兩組別首獎(First Prize)。

今年PX3得獎名單於台灣時間7月11日深夜公布,程安德獲知得獎相當興奮,謙稱自己「運氣好」。兩年前透過友人介紹、第一次見到許芳宜,當時便自告奮勇要為她的《生身不息》演出進行後台全記錄,「非常感謝許芳宜肯給年輕人機會,希望可以讓更多人看到舞蹈之美。」

自學攝影 熱愛舞蹈

程安德1990年生,今年甫自台大農經系畢業。因覺大學課程無聊,開始自學攝影,沒想到一頭栽入影像創作世界。大三那年,程安德在台大號召成立影像製作團隊「Project 10」,拍攝的影片在網路點閱破百萬,在圈內頗負盛名,曾拍攝五月天、韋禮安等人作品,短片《上一站》獲高雄電影節評審團推薦獎,舞蹈短片《流》入選美國羅德島國際電影節、希臘雅典國際電影節等。

因為高中和大學的好友多熱愛跳舞,程安德對舞蹈不陌生,近期紀錄片《臺起頭來:蛻變中的台灣街舞》、歌手郭靜的MV《即溶愛人》也都與音樂舞蹈有關,「現在的街舞有些融入現代舞元素,但許芳宜是我第一次拍攝現代舞者。」

黑白照片 震撼不減

2012年許芳宜的《生身不息》在國家戲劇院演出,程安德以錄影、攝影兩種方式,近距離記錄整個彩排過程,「她很誇張的強」,程安德回憶說,「舞台沒有華麗的燈光,誇張的服裝和肢體表現,只是基本動作就能讓觀眾共鳴,親眼看到真的很震撼」,對此他選擇黑白攝影,「黑白更能凸顯身體線條和肢體表現。」

程安德從5、600張照片精選5張參加PX3,得獎作品在巴黎的攝影沙龍展出,並收錄在PX3攝影年鑑中。許芳宜也在臉書寫下祝福:「只有把自己當藝術品創造,路才會寬廣長遠,只有夠飢渴,才有天份可言!」,並期許程的藝術創作能「生身不息」。

程安德已申請到南加大(USC)電影學院,今年底赴美攻讀導演與攝影。



◆ 金枝百場達陣 周美青現身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3000696-260115

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2014年07月13日

金枝演社經典歌舞《可愛冤仇人》,12日完成第100場走演達陣,昨晚台北華山文創園區大草坪湧入上千名觀眾,總統夫人周美青、民進黨前黨主席蘇貞昌伉儷、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柯一正、「金枝走演‧美麗台灣」發起人黃慧美、長期支持金枝的施振榮、吳靜吉等貴賓,也到現場觀賞第100場演出。

金枝演社2009年6月啟動「金枝走演‧美麗台灣」計畫,在熱心戲迷與小額捐款資助下,帶著《可愛冤仇人》走遍全台各地廟埕、廣場、夜市口免費演出,重現台灣早年扶老攜幼群聚廟口看戲的溫馨場景。

走演本是好事,但5年來金枝一直低調行事,這次拗不過身邊親友與圈內好友的建議,總是「驚歹勢」(害怕對人不好意思)的金枝創辦人王榮裕終於站出來,一方面答謝5年來曾幫助過金枝走演計畫的人,另一方面也大聲宣告:「我想加快走演腳步,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走完台灣一圈,每年要再多募集300萬、多演10場,7年內把這計畫完成。」

《可愛冤仇人》是金枝2001年的作品,時空橫跨50至70年代,故事從「金枝大酒家」開始說起,在兩段不同時空裡,有苦命酒家女苦戀街頭賣肉粽仔的純情,以台語、老歌貫串,台味十足。還有街頭浪子愛上酒家內駐唱清純小妞的浪漫,大走瓊瑤風,展現熾情烈愛、刻意咬字的愛的告白。舞台金光閃閃,演員穿得花枝招展又載歌載舞,充斥著金枝獨到的台味風格,也表現出台灣不同年代的社會文化風景。



◆ 盲人鋼琴家 彈指間充滿正能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3000699-260115

中國時報 趙靜瑜/台北─東京越洋專訪 2014年07月13日

「我不覺得我不正常,這都是家人給我的力量!」雖然看不見,但卻展現無比的樂觀與正面,2009年獲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首獎的日本鋼琴家辻井伸行將來台舉行獨奏會,接受專訪時特別感謝雙親,「他們沒有要求我成為職業鋼琴家,讓我盡情演奏,給我很大的發展空間。」

辻井伸行出生東京,母親井逸子原為主播,父親則是婦產科醫生,辻井伸行出生時就全盲,母親一度憂鬱到想自殺,最後她決定不以照顧殘障的方式照顧兒子,而是依他的本能發展。

辻井伸行回憶,從點字譜開始習琴,到請專人錄製特殊練習用錄音帶,他要求連作曲家的符號跟詮釋都錄下來,「這樣我才能從原譜去了解,而不是拷貝別人的詮釋。」

2005年辻井伸行參加蕭邦鋼琴大賽進入第二輪,最後獲得「樂評家獎」,他說:「我參加比賽不是為了要得獎,而是要去演奏給蕭邦聽,能來心願已達成。」

除了演奏,他也開始幫日劇與電影配樂,即使是沉重的題材,從辻井伸行的自創曲當中,也能感受到單純溫暖的正面能量。

這次訪台,辻井伸行帶來拉威爾的《小奏鳴曲》、《夜之加斯巴》,及新曲目蕭邦《F小調第四號敘事曲》;另一首則是《B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這也是他參加蕭邦鋼琴大賽的比賽曲目,「演奏這首曲子時,很多比賽時溫暖的回憶都會湧現。」

酷愛美食的辻井伸行特別想念台灣的小籠包,「如果不當鋼琴家,我想我應該會當廚師,作美味料理。」辻井伸行鋼琴獨奏會26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

fsj 提到...

羅申駿把金曲獎變奧斯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4000741-260115

中國時報 趙靜瑜/專訪 2014年07月14日

剛結束的金曲獎頒獎典禮,備受好評,舞台上貴氣靈動的動態影像,給人置身奧斯卡頒獎典禮的錯覺,靈魂人物之一,正是JL視覺藝術總監羅申駿。他現年35歲,只有復興商工學歷,卻是HBO、迪士尼頻道、新加坡半島電視台爭相網羅的一把好手,今年他首度主導台灣金曲獎視覺,一出手便令人驚豔。

「我一直都在做國外作品,這是我第一次完整獻給台灣的禮物,我只是要向大家證明,台灣絕對有能力做到國際水準,只是看大家願不願意。」

沒喝過洋墨水

羅申駿24歲就獲得素有電視頻道包裝設計界奧斯卡的Promax & BDA銀獎,沒喝過洋墨水,對自己仍充滿自信,因為他很清楚自己要走的路,「全世界都不景氣,預算跟資源永遠不可能一步到位,但好作品照樣出現。台灣不缺抱怨的人,與其抱怨台灣環境不好,不如挽起袖子去解決問題,創造可能!」

羅申駿1978年在日本出生,求學期間回到台灣受教育,從小醉心繪畫,國中畢業後竟放棄升學之路,直接進入以美術專科聞名的復興商工就讀。

放棄升學之路

「我媽說我又不是沒有讀書的腦袋,幹嘛不去考聯考,但我就是很堅定。」高三時必須選組,學校剛好成立電腦動畫組,羅申駿不像大部分的同學選擇廣告設計或純美術,毅然投入新領域,「我的分數很高,居然就上了,就開始走這條路。」

12年前,還在東風衛視工作的羅申駿就曾與總製作人陳鎮川合作過金曲獎;12年後,原班人馬衝著「川哥」齊聚一堂,「我們再度合作,一定要不一樣,不但要榮耀入圍者,更要典禮過程讓入圍者覺得新鮮。」

整個主視覺由羅申駿所創立的JL團隊負責,一開始就讓平面設計師與動態影像設計者一起參與,發揮巧思,就是要牢牢吸引觀眾的眼球。

設計貴氣靈動

像是最佳國語專輯獎的「國」字,被拆解成一個四方型的框,用這個圖案去發展變換,令人目不暇給;最佳作詞獎則用永字八法的「米字格」為設計概念,讓歌詞從線條中浮出來,再回到線條內。

最佳客家專輯則讓會動的客家粄條與桐花來鋪陳,讓傳統的客家音樂有了最當代的設計感。

※ 相關報導:

* 「台灣像小吃 好吃便宜 但上不了檯面」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4000744-260115

「在台灣,電視台與電視頻道資源最多,卻不願意改革,很多節目片頭粗糙簡陋,大家卻習以為常。我當初是抱著會倒的心態去開公司,因為台灣不會有甚麼客戶,我的客戶在全世界。」

羅申駿復興商工畢業後進入東風衛視,24歲就以東風衛視形象廣告案獲得國際大獎,之後赴新加坡工作,參與HBO亞洲品牌視覺設計。



◆ 新實驗基地 要放眼大陸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02184.shtml

【經濟日報╱何秀玲】2014.07.14

第25屆金曲獎頒獎日前落幕,本次金曲音樂節舉辦兩場創投座談會,邀請產官學界人士參與,由創投公會秘書長蘇拾忠擔任引言人;他表示,大陸音樂受台灣影響甚深,只是現在情況已開始轉變,台灣歌手在大陸逐漸淪為配角,如何維持既有地位值得深思。

去(102)年華研音樂掛牌上櫃,成為國內流行音樂產業首例。蘇拾忠指出,上櫃最重要意涵在於「企業化經營」,華研唱片正是最好的範例。他說,華研旗下藝人女子團體S.H.E是公司股東之一,唱片公司和藝人的關係,不再僅止於簽約藝人,而是入股的股東,帶領旗下師弟師妹,讓公司穩定經營,逐漸擴大規模。

隨著傳統實體CD音樂式微,數位音樂蓬勃發展,蘇拾忠觀察,數位音樂已漸由大型社群公司掌握,如Google 旗下視頻網站Youtube,以往網友放上藝人的音樂MV,常會被唱片公司檢舉下架,現在也轉變經營方式,根據點閱率向視頻網站收取廣告費。

他指出,台灣有很強的資訊技術,音樂傳輸軟體品質都不錯,雲端科技運用成熟,比如,台灣曾推出全世界最大的線上廣播平台「Now.in」,上傳自己喜歡的音樂,即能主持自己的電台,使用者遍布多個國家,前年卻因侵權爭議被迫停止服務。由於台灣違反著作權法涉及刑事責任,讓創辦人不願提出音樂創新的點子。

他認為,如果法規能夠適度放寬,加上唱片公司攜手合作,將市場眼光放在大陸,台灣或許可成為華語流行音樂發展的「新實驗基地」,否則五年後,台灣流行音樂將遠遠落後中國大陸。

※ 相關報導:

* 文化創意/創投閃星光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02222.shtml

....談到華研的上櫃之路,何燕玲表示,從事唱片業者其實對股票沒有什麼概念,但2000年後網路興起,使實體CD業績一落千丈,台灣唱片業面臨生存危機,上市櫃才可能產生規模化,進而與國際公司競爭,永續經營。

她表示,除了音樂之外,華研也投資戲劇和電影,因為影視與音樂緊密相連,確實是有效的行銷方式,比如十年前的偶像劇「薔薇之戀」,即是讓歌手與戲劇互相拉抬的例子。

華研希望打造出造星平台和商業模式,讓一首好聽的歌曲產生無限的價值,合作的藝人也不光只能出唱片,若要拍戲或主持,華研都會協助藝人規劃;她說,引進幕前和幕後人才,公司才會持續地壯大,也才能讓有實力和有才華的藝人不斷地生存下去。

....「台灣人才有豐沛的創意,卻缺乏資金,要與大陸音樂競爭,必須將公司做大,找創投才能與之抗衡。」陳建寧認為,台灣音樂市場目前看似領先大陸,如果資金問題不解決,三年後將會遠遠落後。

他說,要找創投投資,首先必須思考為什麼公司需要天使投資人?想清楚「找錢」的目的;第二,是需要被投資多少錢?他認為,資金不在大或小,「夠用」才最重要;第三得考慮找哪位天使投資人?因為「找錢』很耗力氣,而且音樂不像電影,有監製負責找資金,音樂人創作音樂之餘也得煩惱資金問題,十分辛苦。



◆ 周末大安森林公園 聽各國爵士樂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02373.shtml

【聯合報╱記者邱瓊玉/台北報導】2014.07.14

「2014台北爵士音樂節」本周末、日(19、20日),在大安森林公園登場,來自台灣、歐、美、非、中東等7組爵士樂團體將同台演奏,用音樂帶領民眾搖擺夏日。

北市府文化局科長楊靜如表示,已邁入第8個年頭的爵士音樂節,今年以「世代傳承與創新」為主題,規劃7場音樂會演出。

楊靜如表示,為期2天的活動請來美國爵士長號大師Alan Ferber、爵士原力黑樂團、紐約的爵士小號名家David Smith、時鐘魚三重奏、以色列王牌打擊樂手Gilad Dobrecky、恆春民謠傳人吳登榮等歌手、樂團,帶來一首首「跨界」合作的音樂。

表演曲目包括美國黑人藍調、恆春民謠,五、六年級生熟悉的電視音樂主題曲,像「科學小飛俠」、「湯姆歷險記」的主題曲及國語老歌等,要帶給民眾一個難忘的仲夏夜。

台北爵士音樂節在19日下午3時、20日下午4時30分,在大安森林公園登場。詳細活動可上官網查詢,網址http://www.taipeijazzfestival.com/。



◆ 香港幾米何達鴻 手繪最好的時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4000747-260115

中國時報 管婺媛/台北報導 2014年07月14日

「香港在97回歸之後,社會變化極大,許多傳統的飲食文化逐漸消失、城市樣貌與發展變得以經濟至上,許多香港人總是感嘆與懷念,1997年之前的香港,那才是香港最好的時光!」

被譽為「香港幾米」的何達鴻,長年往來港台兩地,曾出版《肉肉熊的東京一年》,近日他推出《香港最好的時光?!》,分享他對近年來香港城市風貌急劇轉變的觀察。

現年38歲的何達鴻,從小生長在香港荃灣,畢業於白英奇專業學校平面設計系,是香港知名繪本作家與平面設計師,曾獲第2屆中華區插畫獎「最佳出版插畫獎」冠軍,更曾以獨立動畫短片《回家》、《她有時傷心》獲香港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動畫獎銀獎。

他笑稱自己肚子肉肉、臉也肉肉,因此創造出人身熊頭的「肉肉熊」一角,藉著「肉肉熊」與讀者分享對他對城市的觀察。

《香港最好的時光?!》一書則是他的「肉肉熊」系列第2本書。

書中從香港70年代談起,那是充滿戲院與「推車仔」(路邊流動小吃攤)美食文化的年代,97回歸之後,香港積極填海造陸、摩天大樓不斷拔地而起。

何達鴻說,許多台灣人來到香港,覺得香港好擠、都是商場,但其實早期的香港並非如此,「我們以前還有充滿人情味的小攤車、老舊的冰室,還看得到天空,生活中不是只有工作而已!」

「我雖然不特別關心政治,但我關心社會、生活與下一代,這本書是希望保存與記錄下香港美好的70、80年代,提醒現在的香港人,我們從何而來,也告訴台灣人,香港這幾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fsj 提到...

公股行庫力挺 文創放款破百億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804137.shtml

【聯合報╱記者羅兩莎/台北報導】2014.07.15

為扶植文創產業,國內各大公股行庫全面「動起來」;台銀、一銀、華銀及兆豐商銀等均指出,上半年文創產業放款均已「達標」甚至「超標」,放款金額都超過百億元大關。

業者表示,文創產業涵蓋層面廣,各銀行亦「各自發展」;以一銀為例,主要聚焦在電影相關產業。一銀說,繼「海角七號」、「翻滾吧!男孩」、「大稻埕」後,籌劃已久的「報告班長7-勇往直前」歷經2年籌備,日前已開鏡。

一銀指出,電影拍攝須支出工作人員與演員開銷、購置攝影器材、及後製動畫特效費用及行銷廣告等,收入必須等到電影上映後才能進來。經評估拍片廠商經營狀況及電影產業特性,規劃一系列的融資服務,讓廠商所需資金陸續到位,在無後顧之憂下逐步完成電影文創的美夢。

為配合政府發展文創產業,各大公股銀行今年文創產業融資目標都在200億左右,上半年都超過100億。

華銀主管指出,文創產業包含了觀光工廠、民宿、出版業、樂器、雜誌、軟體出版、影片放映業、攝影、廣告業、室內設計、木材製造業及庭園景觀等。

華銀說,依內部訂定目標,3年要增加200億元,以至去年9月底餘額為122億元計算,今年底目標為178億,上半年目標達成率已100%。預計明、後年將分別達到244億及322億元。

台銀和兆豐商銀亦指出,到6月底止文創產業放款餘額都超過百億元大關,預計今年底將達到200億元的目標。

台銀表示,為推動文創產業融資,除在北、中、南部指定35家分行為諮詢窗口,並進行人才培訓,及業績推廣激勵措施等;已承做的文創產業包括:專門協助國內文創產赴海外行銷的「文創開發公司」、劇團劇曲創作、包裝插畫,及在免費通訊軟體(line)上運用的插畫等。



◆ 烏爾:莎樂美是被世界遺棄的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5000473-260115

中國時報 趙靜瑜/台北報導 2014年07月15日

經過7個多月的準備與排練,NSO國家交響樂團製作的歌劇《莎樂美》即將在明天登場,原飾演莎樂美一角的女高音妮娜‧華倫,因緊急陪女兒返美就醫,樂團24小時內找來活躍於德國柏林及斯圖加特等一級劇院的女高音瑪努艾拉‧烏爾救火,抵台隔天馬上就加入排練,很快融入劇組。

瑪努艾拉‧烏爾曾被柏林媒體譽為「柏林的新歌劇名伶」,而《莎樂美》也是烏爾躋身國際樂壇的成名之作,德國《歌劇望遠鏡》雜誌評論烏爾詮釋的「莎樂美」一角「歌聲充滿強度,角色處理細緻,同時展現挑釁、憤怒、孩童般的好奇與渴望的歌詠。」

烏爾表示,「莎樂美就是一個感覺被世界遺棄的人,是典型從被害者變成加害者的角色,和現今社會許多現象都可以呼應。」

烏爾說,「莎樂美唯一能想到的,就是用她自己的肉體換取智者的愛,但卻慘遭拒絕,才有後面銀盤盛人頭的恐怖畫面。」

今年適逢150年冥誕的作曲家理查.史特勞斯,以英國文壇鬼才王爾德的同名劇作為題所做的歌劇《莎樂美》,首演至今依舊轟動樂壇。劇情描述美麗公主莎樂美狂亂痴迷戀上令國王害怕的智者,而愛情的奧祕讓莎樂美瘋狂,她要求為國王跳傳奇舞蹈換取愛人頭顱,留下了悲劇。

指揮呂紹嘉表示,「聽不懂《莎樂美》的歌詞沒關係,因為很多時候,『主角』都在交響樂團的音樂裡。」呂紹嘉說,史特勞斯的音樂緊扣原著對白,明亮與陰沉、慾念與理性都在樂音中交織,音樂張力非常強,「我只能說,看一次是不夠的。」

NSO歌劇《莎樂美》將於7月16、18及20日演出,地點在台北國家戲劇院。

※ 相關報導:

* 人間條件6 傾訴年輕人的苦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5000470-260115

綠光劇團《人間條件》系列自2001年推出後就備受矚目,至今累積5部作品、演出超過200場次,其中主打的「吳念真編導」堪稱票房保證與最佳賣點。

10月,綠光即將推出《人間條件6》,一改過於重道義情義、人情世故的故事主軸,編導吳念真這次將關注重點轉至6、7年級生身上,以他獨具的溫情視角與同理觀察,呈現這個世代的承擔與負擔。

fsj 提到...

「照見.福爾摩沙」 兩代傑作輝映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06638.shtml

【聯合報╱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2014.07.16

「照見‧福爾摩沙—林慶雲、林磐聳父子聯展」即日起9月7日,在花蓮縣石雕博物館展出,昨天開幕典禮,冠蓋雲集,對父子倆的傑作,讚不絕口。

「照見‧福爾摩沙—林慶雲、林磐聳父子聯展」由台灣創價學會主辦,昨天開幕典禮中,創價學會副理事長張勝利說,1950年代,林慶雲與屏東攝影同好組成「東光攝影會」、「單鏡頭攝影俱樂部」,帶動屏東攝影藝術發展長達40年,是戰後台灣第一代的攝影名家,為台灣鄉土生活留下真實的時代容貌,作品曾獲國外獎項達200餘次;林磐聳自小受父親攝影藝術熏陶,考取師大美術系,展現對設計濃厚興趣,2007年榮獲國家文藝獎。

縣長夫人徐榛蔚指出,林磐聳從故鄉孕育的藝術創作基因,成為源源不絕的靈感泉源,有「台灣設計界導師」、「台灣設計發光體」美譽的他於1985年編著《企業識別系統/CIS》一書,是國內第一本有關CIS的專書。

1990年創設「台灣印象海報設計聯誼會/Taiwan Image」,推動台灣設計師參與國際設計競賽,2003年獲選世界百大設計家之一,將台灣設計界推上國際舞台。議長楊文值說,林磐聳的創意設計作品,讓世界看見台灣的軟實力。

林磐聳感性說著,30年前他擔任老師王秀雄的助教,規劃花蓮縣石雕博物館,如今作品能在博物館展出,他一定會向老師報告,因緣俱足,得以成真;全台巡迴展結束後,全部作品捐給台灣創價學會典藏。



◆ 哈利波特在大阪 3000麻瓜樂翻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6001518-260108

黃菁菁/東京15日電 2014年07月16日

位於大阪的「日本環球影城」(USJ)耗資450億日圓(約台幣134億元)新建的《哈利波特》主題園區15日開幕,高聳入雲的「霍格華茲」魔法學校真實上演,可體驗與哈利波特乘掃帚在空中飛行的魔法世界,讓3000名徹夜排隊的麻瓜興奮不已。

《哈利波特》主題園區的面積相當於3個東京巨蛋,裡面將電影場景重現,除了「霍格華茲」魔法學校,還有巫師住的終年白雪覆蓋的「活米村」及「斜角巷」、桑科的「惡作劇商品店」。

空中冒險之旅利用高清4K影像技術,呈現空中飛行的刺激。日媒報導,許多粉絲打扮得像魔法學校的學生,體驗完魔法世界之旅後,直呼「太逼真了!」

fsj 提到...

「漫博會」8月7日登場 迪士尼設攤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09320.shtml

【聯合報╱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2014.07.17

今年「漫畫博覽會」八月七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登場,一連展出六天,規模歷年最大,迪士尼也首度設攤。慶祝鋼彈卅五周年,會場特別打造主題基地,引爆鋼彈迷心中小宇宙。

萌系美少女模型造型師宮川武將為台灣「模迷」開設全台首場GK模型教室,帶來在日本尚未發表的「1/6鋼鐵姬 優米爾」教學限定版模型,學員可帶回珍藏,還會在台發表全球首發的「新世紀福音戰士」綾波零模型。

今年漫博首波預計邀請卅位國外聲優及國內外漫畫家,包括「進擊的巨人」、「飆速宅男」及「LoveLive!」等超人氣聲優,都將來台舉辦簽名會。以經典動畫「科學小飛俠」聲名大噪的日本重量級機械設計師大河原邦男,暌違六年也再度來台會見 粉絲。

「進擊的巨人」在海內外形成「全民瘋巨人」熱潮,今年漫博,代理商邀請男主角「艾連」聲優梶裕貴,八月十日舉辦簽名會,已有大陸、香港、日本粉絲,想要搭機來台參加簽名會。

人氣漫畫「飆速宅男」在日本今年上半年套裝漫畫銷售中,打敗「進擊的巨人」奪下第一名,「宅男」聲優鳥海浩輔及山下大輝,要價一千八百九十元的簽名組日前開賣,一百五十組瞬間秒殺。

●漫博網站:www.ccpa.org.tw/。

※ 相關報導:

* 雷神索爾 變娘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7000352-260102

雷神索爾(Thor)變性了?美國「漫威漫畫」(Marvel Comics)15日宣布一個令全球粉絲極度錯愕的消息:雷神索爾不配再擁有那柄「神鎚」(Mjolnir),這柄神器將交由一名女性後繼者執掌。

....全新的女版雷神索爾漫畫將由原作者傑森.艾倫繼續操刀,他強調:「她不是女雷神,不是雷神女士,也不是雷女,她就是雷神索爾。」



◆ 垃圾當樂器 STOMP什麼都能打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7000435-260115

中國時報 趙靜瑜/台北報導 2014年07月17日

2012倫敦奧運閉幕典禮上,STOMP穿著背心短褲的團員們,扛著汽油桶、帶著竹竿,上場演奏打擊樂,跑跳加上燦爛的笑容,不但熱力四射,也讓全世界看見倫敦最潮的多元藝術發展。

從英國倫敦街頭藝人發跡的「STOMP破銅爛鐵」表演團體將三度訪台,帶來100分鐘沒有語言的節奏新震撼。

「STOMP破銅爛鐵」成軍超過20年,至今已有北美巡演團以及英國兩個海外巡演分身,多年來獲得倫敦「奧利弗獎」最佳編舞獎,紐約戲劇編輯人獎之「最獨特劇場經驗獎」等獎項,早已成為倫敦與紐約百老匯觀光客必看演出。

該團也幫可口可樂、豐田汽車拍廣告,擔任奧斯卡頒獎典禮嘉賓,還跟「芝麻街」合作演出,老少通吃。

標榜無處不可演奏打擊樂,STOMP把量販店塑膠袋、速食店紙袋,加上裝魚肉的透明塑膠袋,吹氣讓袋鼓起之後拍打,就可以是好玩的節奏;三顆籃球落地時間及力道不同,加上肢體彈跳,也可以成為新鮮的舞步,STOMP每年都推出新節目,以千奇百怪的素材創造出不同的聲音,再加上現代舞、爆笑短劇等複合元素,要讓觀眾開心。

製作人史提夫‧麥克尼可拉斯表示,STOMP每一次演出都會修改,永遠沒有定版,「但不變的原則就是要用日常生活物品創造出節奏感強烈的音樂,表現與眾不同的幽默感。」

「STOMP破銅爛鐵」表演將於8月27日起在台北國家劇院演出,一直到31日。

※ 相關報導:

* 當英格夫遇上莊東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7000437-260115

不是第一名,卻一樣拿到職業音樂家的通行證,2010年蕭邦國際鋼琴大賽銀牌得主英格夫‧溫德(見圖,鴻宇提供)當年金牌失利,卻拿下了「最佳協奏曲演奏」、「最佳幻想波蘭舞曲」演奏以及「最受觀眾喜愛獎」。

今秋他將首度訪台,與馬勒指揮大賽銀牌的「台灣之光」莊東杰及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合作,打造一場「雙銀」的蕭邦協奏曲之夜。

* 稻草人新舞碼 5舞者街演10天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96804

稻草人現代舞團邀請法國les gens d’Uterpan舞團藝術總監Annie Vigier以及Franck Apertet來台交流,帶來《Topologie地誌學︱re/action「返/動」實驗系列作品之一》,稻草人舞團的五位舞者,將在市區街道演出十天,探討城市空間、路線、人之間的各種狀態及現象。

....合創演出外,Annie Vigier以及Franck Apertet七月十九、廿日上午十時至十二時,在台南市文化中心原生劇場舉辦工作坊,開放一般民眾體驗來自法國的身體行為觀察,廿六日在B.B.Art舉辦《藝術家座談會》,分享台、法合作經驗;相關詳請可上稻草人網站了解。

* 文創商業化有成 泰專家分享經驗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96805

發展文創不能關起門來做,文化局文創發展科近年來持續舉辦「國際交流系列講座」,邀請對象以日本、香港為主,今年別開生面,邀來泰國創意設計中心設計商店經理暨創意商品設計開發顧問Kwanhatai Tankeyul主講,分享泰國設計的成功經驗。....Kwanhatai Tankeyul將於週六(十九日)下午二時至四時,在文創PLUS︱台南創意中心(原愛國婦人館,中西區府前路一段一九七號),以「泰國設計力崛起的秘密:熱情微笑╳改變策略」為主題進行講座。



◆ 何仲昌 幫藝術品打蘋果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7000430-260115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4年07月17日

6月故宮《翠玉白菜》在東京展出掀熱潮,東京國立博物館展示白菜的方式宛如大明星,不僅國人發現白菜看起來「變美了」,媒體也針對「白菜美容術」作番細究,投身「展覽工程」20年的何仲昌就表示,關鍵在於布展團隊對展品的解讀與研究,夠不夠透徹。

何仲昌(見圖,何仲昌提供)說,好的呈現要經過專業技術團隊的設計,「透過空間結構、燈光、木作、電工等專業設計,協助藝術品展示,讓人能看到藝術品的細節,還能創造讓人有感的情境氛圍,這就是展覽工程。」

好的呈現讓你上天堂

「就像蘋果光讓女生的肌膚看起來嬌嫩紅潤,時尚服飾店善用這樣的燈光效果,無形中促進消費意願。同樣的道理,展覽若布置得當,可以讓藝術家和觀眾『親眼』看到藝術品、產生感動,並將這份感動帶入個人的生活美學當中,這才是美學教育落實的關鍵,不是嗎?」

何仲昌曾在北美館工作20多年,電子工程出身,在館內職掌視聽室,負責錄影和音響操作與設備管理。早期為了製作視聽導覽,才開始接觸藝術作品,而後館內多次舉辦國際錄影藝術展,何仲昌以電子工程專長協助布展,自此開啟他的布展工作生涯,曾5次赴威尼斯雙年展協助台灣館布展,因經驗豐富,為台灣藝術家、策展人、各大畫廊甚至藏家所仰賴。

何仲昌提到,台灣早期有包裝運輸公司人員可以協助畫廊在展場掛畫,只要調整好畫作高低、水平即可。

然而,為了因應類型與材質多元的當代藝術,和狀況多變的展場空間,布展變成一項大工程,近年才有專業布展團隊應運而生,但人才、人力仍顯不足。

必須先懂得閱讀作品

現在坊間不乏有燈光設計、音響、水電、木作專業人員,但何仲昌認為,「不是只要專業人員就一定可以搞定展覽,一個布展人員可以把畫掛好,若無法理解畫與畫之間的關係,這是不夠的。要跟藝術家一起工作,展覽工程人員就必須懂得閱讀作品。」

何仲昌說展覽工程的挑戰大,「因為藝術家的創作都不同,還有展場特性、展期長短、經費多寡等條件,這都會影響展覽呈現的樣貌。」

fsj 提到...

扔在地上的稅單 催生遠流出版社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811646.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4.07.18

父親節即將到來,送什麼禮物給父親?文化部邀民眾,陪父親到全台六十一處「國民記憶庫」故事蒐錄站錄下家族故事,再帶著裝滿記憶的光碟回家。這些國民記憶不僅是給父親的禮物,更是給國家與時代的禮物。

文化部去年推出「國民記憶庫:台灣故事島」計畫,在全台設置故事蒐錄站,邀民眾到站中錄下自己的故事、上傳網站。短短八個月,蒐錄三千多個台灣人的生命故事,點閱率破百萬。

文化部昨天舉行「國民記憶庫行動大使」上線記者會,邀請資深媒體人陳文茜、漫畫家蕭言中、遠流董事長王榮文與立法委員陳碧涵,說出他們的生命故事。

王榮文帶著大女兒王沛然,在蒐錄站分享個人成長故事。王榮文的母親不識字,一九五○年代,母親背著他走十五公里,到地政事務所繳地價稅。當她拿著稅單問要繳多少稅,公務員竟把單子丟在地上說:「不會自己看嗎?」

回程路上,王媽媽下定決心,要讓孩子都完成學業。王榮文後來創立遠流出版社,跟母親這段經歷有極大關係。

「在我的成長背景裡,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變故』。」陳文茜則對著錄影機,坦露由外婆一手帶大的早熟童年。她透露,從小父母親感情破裂、自己體弱多病,這些傷痛卻是「上帝給她的禮物」,讓她擁有與眾不同的勇氣與風格。

文化部長龍應台指出,「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出版時,書中採訪的人一半已過世,讓她驚覺,「歷史是一列火車,我們的記憶跟火車賽跑,且一定會輸。」因此文化部「上山下海進部落」、廣設蒐錄站,鼓勵民眾帶著長輩,錄下時代的記憶。

「黨史和國史,都是經過剪裁的版本。」龍應台說,她曾經採訪一位撤退來台的國軍,對方提及其軍隊在基隆港下船時,遇見等待遣返的日本人,一位國軍出於仇恨,趁夜強暴了一名日本婦女;但這種故事不會出現在國史的版本之中。

「只有常民的歷史才能夠顛覆假裝。」她說,最真誠的歷史就在國民記憶庫裡。

●故事蒐錄站地點可上「台灣故事島」網站查詢:http://storytaiwan.tw/

※ 相關報導:

* 日本文學大獎 芥川賞/柴崎「春之庭」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11648.shtml

第一百五十一回芥川、直木賞評審委員會十七日公布得獎名單,柴崎友香以「春之庭」獲芥川賞、六度提名的黑川博行以「破門」奪直木賞。

* 四川美院 揮筆描傷痕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8000988-260115

1978年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一年級學生盧新華發表短篇小說《傷痕》,無預料的被迅速傳抄,一夕爆紅,「傷痕」一詞也成為總括文學、電影和美術思潮的總稱,而影響中國近代美術發展深遠的「傷痕美術」,其重鎮就在四川美院,當年這批藝術作品而今業已成經典。

....四川美院1940年成立,相較其他美院,其設立時間較晚,也因此沒有歷史包袱,老師鼓勵學生跳脫教條框架的羈絆,發揮個性與創作空間,羅中立、何多苓、程叢林、周春芽、張曉剛與葉永青等藝術家,都在中國美術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形成「川美現象」,川美藝術家也成了藝術市場追逐的寵兒。



◆ 藝術外一章-不是劇場需要我,是我選擇了這份工作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8000974-260109

中國時報 朱宗慶 2014年07月18日

以專業表演藝術團體為經營目標的狂想劇場,由編導廖俊凱、藝術經理人曾瑞蘭為核心,近年推出的作品接連獲得好評肯定。走過創業初期,劇團核心人物之一的曾瑞蘭,有感而發地寫道:「每個作品的誕生都是充滿心血,注入無數人的時間及努力,每個鼓勵、每個掌聲、每個建言,都是如此寶貴。從我們自己賺錢來做戲,又無力支付每一個人工資,用換工模式,爭取友情支持,感謝一些贊助,撐過了創業初期的黑暗,到現在可以此為業,自許為專業劇場團體。……對我來說,是我需要劇場,不是劇場需要我,是我選擇了這份工作,我每天以此為苦、以此為樂。」

「不是劇場需要我,是我選擇了這份工作」這個主題一語中的,是許多投身表演藝術工作者的心情寫照。劇場工作看似絢麗,實則繁瑣、艱辛、勞力密集,會選擇這一行的人,多是出於對表演藝術的極度熱情,想要做自己喜愛的事,而不僅只是抱著尋求一份職業來餬口的心態去工作。

再以創團時間較早的金枝演社為例,融合民間戲曲和現代劇場之承襲與探索,發展出獨特的草根美學魅力,引領普羅大眾重新找回戲棚腳的感動。回首草創初期,手繪的宣傳單上只寫著:尋找夥伴,工作、學習、生活、成長,一起探索戲劇與人生;從一度出現財務危機、放棄耕耘十餘年的淡水基地,到如今落腳於八里的「舊雲門排練場」,打造一個「造夢之家」,創辦人王榮裕直言,自己從未想過可以走到有著像家一樣的基地、帶著15位全職演職員的光景。這是一段歡喜做、甘願受,從無到有、至今仍顛簸崎嶇的路徑。

然而,選擇將時間、心力投注於劇場工作,可能遭致「不務正業」的質疑和批評,甚至還必須面對來自周遭親友的擔心與憂慮。來自嘉義阮劇團的其中一位團員,由於母親希望他「不要再做劇場、不要再管劇場事」,承受了不小的心理負擔,為化解與家人的緊張關係,他特地寫了一封素樸卻真誠的「家書」要給母親。信裡,他這麼寫:「我們惦記著彼此,也擁有著自己的生活,想著彼此,做著自己想做的事,……任何一個家人,我們都需要這樣的時候。」對不少表演藝術工作者來說,說服家人對自己的興趣給予尊重和認同,成了首要的溝通任務。

在台灣,類似狂想劇場、金枝演社或阮劇團的故事,實在不勝枚舉。這些努力不懈的表演藝術工作者身上所散發的熱情,是追求生命價值的具體實踐;而這些表現精彩的表演團體,即是台灣文化藝術得以生生不息、充滿創新活力的礦脈。然而,幾乎所有的表演團體,都有一籮筐的困難需要克服。表演藝術「有行無市」的現象普遍存在,對此,表演藝術工作者深知要有屬於自己的「藍海策略」做為因應──「尋找」之外,更要「開創」。

不過,從當前看來,發自內心的熱情初衷,仍是支撐表演團體在艱困的環境中,胼手胝足、咬緊牙關的最大動力。不可諱言,外部支持不足將會減弱內在驅力,一旦熱情消退,則連帶將會造成人才流失、生態環境變質等問題。「不是劇場需要我,是我選擇了這份工作」這句話,有其堅定決心的積極面,但另一方面,其實顯示出大環境對表演藝術工作的支持不足。若無法給予適時的協助和扶植,則這些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表演團體,就算有再多、再大的熱情,也恐怕會彷彿曇花一現,仍可能有消磨殆盡的一天!

表演藝術團體潛藏著無限的可能性,這份難得的寶藏需要投入資源開採挖掘。除了表演團體自身須不斷在專業上精進外,期待公部門與民間單位化被動為主動,整合既有的資源,強化三方的合作效益,才有機會將這股潛伏的能量,匯聚成珍貴的文化資產。(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 觀察站/好萊塢 整併號角響起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811394.shtml

【經濟日報╱編譯 葉亭均】2014.07.18

好萊塢影視產業多年來即預期會展開整併,因電影業面臨家庭娛樂收入降低、影視消費習慣改變,且有必要朝全球規模邁進等挑戰。多數製片公司每年發行片量已經萎縮。

但對靠傳統製片型態維生的人來說,21世紀福斯16日傳出打算收購華納兄弟影業母公司時代華納的消息,令他們坐立難安。兩強合併不只意味工作機會減少,也代表人才競爭減少。

在這樁已遭拒絕的收購提案中,媒體大亨梅鐸表明會讓他的20世紀福斯與華納兄弟共同管理,實質上分開運作。但企業歷史與市場壓力最終會讓兩製片廠不得不縮減製片開銷、合併後勤部門並裁員。

以營運風格來看,福斯與華納合併必成怨偶。福斯著重於控制成本,而非留住大咖製作人並取悅導演,例如近期推出《生命中的美好缺憾》等低成本但高人氣的電影。相形下,華納兄弟發明「挑大梁」策略,集中重金投資可能賣座片,如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綜合外電)

※ 相關報導:

* 媒體評論-政策扼殺產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8000976-260109

中國時報 趙怡 2014年07月18日

....1989年我與華視同仁赴大陸考察,沿途備受禮遇,對岸同業概以台灣來的「電視專家」視之,多所諮詢;記得那一年,全大陸稍具規模的電視台約300家,廣告收入總值不過15、16億人民幣,稍高於同年華視的收入新台幣60億元。事隔15年後,過訪中央電視台,發現該台廣告收入已達87億,相當於台灣百餘家有線頻道廣告總和。

如今差距益形擴大,一個上海文化廣播電視集團全年進帳就已跨越台灣6大媒體產業的總產值!而過去我們引以為傲的人才、創意與營運模式都紛紛被巨大的市場磁吸力席捲而去,強者愈強、弱者愈弱,此刻的兩岸影視產業不要說競爭了,恐怕連截長補短、互濟共榮的局面都談不上。

....欲治電視之病,唯有改弦更張,轉而以「內容嚴管經營鬆綁」為原則,徹底改善市場環境,強化傳媒體質,才是提振產業發展的正途。在那之前,廣電傳媒政策的失當與不足勢將繼續扼殺產業向上提升的動能。

fsj 提到...

兩岸首席舞者 首度同台獻藝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9001059-260306

旺報 記者賴廷恆/台北報導 2014年07月19日

生於大陸上海,國際舞壇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國芭蕾舞者譚元元;台灣宜蘭姑娘,美國現代舞之母「瑪莎.葛蘭姆的傳人」許芳宜,2位國際級的華人舞蹈明星,10月31日至11月2日將在國家戲劇院攜手同台獻上舞作《2x2》,呈現芭蕾舞者、現代舞者間肢體語彙的對話。

被譽為「中國驕傲」的譚元元,11歲進入上海舞蹈學校,16歲於第5屆巴黎國際芭蕾舞大賽,贏得當屆唯一金獎,1995年辭別上海芭蕾舞團、進入美國3大芭蕾舞團之一的舊金山芭蕾舞團。2年後,譚元元成為舊金山芭蕾舞團創立60多年以來首位華人、也是最年輕的首席舞者。

譚元元 中國的驕傲

去年秋季開學時,舊金山芭蕾學校來了2個大陸年輕舞者,身為「大姐大」的譚元元二話不說,立馬給她們自己的手機號碼,「碰到什麼困難,隨時來找我」。譚元元也瞬時憶起,自己18年前初到美國的情景,「孤獨,無助,多想有人撐妳一把」。

譚元元坦言,芭蕾藝術對於舞者先天身體素質,後天努力的苛刻要求,讓華人舞者於世界舞台上難佔優勢,且非一朝一夕所能改變。她語帶嘆息提到「這些年,陸陸續續有一些小舞者來美國學習,但後來都走了,太難留下來了。」

許芳宜 東方文化美

曾是雲門舞集、瑪莎.葛蘭姆舞團首席舞者的許芳宜,回想年輕時在美國紐約,也曾模仿「洋腔洋調的英文」,亟欲融入西方文化;但骨子裡、血液中「東方文化的美」,讓她舉手投足的儀態,乃至舞台上的「手眼身法步」自有特色,「站出來就是不一樣」。

音樂創作者林強2005年與法國唱片公司合作發行的專輯《驚蟄》,一進到許芳宜的耳朵,讓她泛起昔日異國「失根」的感受,簡直「就像被拳頭打到!」許芳宜為年輕舞者編創《Chinese Talk》,運用〈桃李蓮花紅千年鐵樹開〉等樂曲,呈現林強以電子音樂為基底,並與廟會、陣頭、鞭炮、麻將、電視新聞播報聲等台灣元素融合為一。

去年11月英國倫敦沙德勒之井劇院、北京國家大劇院跨國共同製作《穿越─三個女人的舞蹈》節目,促成兩岸舞星譚元元、許芳宜首度同台演出《2x2》;繼倫敦、北京兩地後,《2x2》也即將呈現於台灣觀眾眼前。



◆ 台灣設計展 8月登台東糖廠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8813398.shtml

【聯合報╱記者陳怡臻/台北報導】2014.07.19

今年暑假,台灣設計展將首次前進東部,期望藉由「設計」來凝聚創意能量,間接扶植在地手工藝發展為微型企業,協助在地產業茁壯。

由經濟部工業局及台東縣政府共同主辦,委由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執行的「2014台灣設計展」,8月2日至17日於台東糖廠舉行。

具建築設計背景的台東縣副縣長張基義說,台東以農業、觀光業為主要發展方向,一直沒有發展真正的「設計產業」,直到八八風災後,許多非營利組織、文化工作者及社會企業進駐台東,想為偏鄉土地盡一份心力,讓台東看到新方向。他說,台灣設計展首次在台東舉行,期望藉由「設計」來凝聚創意能量,扶植在地手工藝發展為微型企業。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執行長陳文龍表示,藉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的平台,媒合優秀設計師進駐台東創作,期待開啟台東設計產業大門,為當地湧入更多創新元素,證明台灣設計能量即使不在五都,也能發光發熱。

本次展覽由國際知名策展人陳俊良操刀,並邀請10位來自工業設計、服裝設計、視覺設計、空間設計、數位藝術等領域的設計師,在各大主題展館進行創作,包括仁寶電腦副總陳禧冠、時尚設計師竇騰璜、自由落體陳俊良、插畫家鄒駿昇、柏成設計邱柏文、數位藝術家李明道等。

此外,本次展覽也首次開放「打開糖廠歷史」的導覽服務,讓旅行也成為一種學習。

※ 相關報導:

* 文創資產鑑價上線5個月 僅收到1案件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8813400.shtml

為協助文創產業取得融資,台灣金融資產服務公司提供無形資產鑑價,並開闢鑑價平台。不過,上線5個月,只有1件申請鑑價,成效不彰。

金服主管指出,詢問(鑑價平台)的人不少,但文創工作者普遍存有疑慮。一方面擔心自己的作品價值被低估;二是即使價值未被低估,也擔心銀行未必願意貸款,都影響了申請鑑價的意願。



◆ 南京金銀細工創意賽 駱盈婷奪首獎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97217

自由 2014-07-19

〔記者陳鳳麗/草屯報導〕今年元月在中國南京舉辦的首屆「寶慶銀樓杯—南京金銀細工創意設計大賽」,就讀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系的駱盈婷勇奪金獎,當初大力鼓勵台灣工藝界參賽的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表示,駱盈婷拿首獎,證明台灣學生競爭力。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指出,此次的「南京金銀細工創意設計大賽」,共有三百多件作品參賽,其中不乏中國學有專精的工藝師或學生,來自銘傳大學的駱盈婷能打敗所有對手,拿下金獎,實屬不易,可說是另一種「台灣之光」。

工藝研究展中心也說,駱盈婷的得獎作品「團錦結」,運用結藝來傳達人與人之間深厚永恆的情感,將象徵家族團聚繁盛的「團錦結」,與代表西方禮儀文化的金屬餐具形式相互融合,以「家」的概念出發,設計成套的餐具,象徵一家團圓,並具有東西方的特色與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