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2

新創基地

◆ 新創基地 北市府敲定逾10處
http://udn.com/news/story/6655/757400

聯合報 記者黃驛淵、黃文鈴/台北報導 2015-03-11

市長柯文哲競選期間宣示要打造友善創業空間,北市府已規畫今年在北市成立10處以上的「新創基地」,另打算將現行「產業發展基金」修法轉型成「新創基金」,盼由市府帶頭扮演協助創業的「天使」,預計本月底公布詳細規畫。

目前已談妥的新創基地,包括南港瓶蓋工廠原址、三創園區、台北車站3到6樓辦公室、南港忠孝營區,以及與國發會合作的花博創新創業園區。

柯文哲競選時曾主張,打造有效的「創業孵化」空間,由市府提供場地、行政資源,及創業所需大型設備,另檢討法規,設立較大規模的創業空間,產生創業聚落,並提供一站式的創業服務。

林欽榮前天接受媒體專訪,拋出新創及青年創業新政。他表示,現行產業發展基金只有12億元,礙於法規,只能用於補助民間企業或者融資,未來期盼能夠透過修法,讓該基金可以像「天使基金」一樣,進行投資或研發等等。

北市產發局長林崇傑指出,今年將開放10處以上的新創基地,提供資訊、科技團隊作為發展基地。

林崇傑上任以來,已陸續拜會上百人,包括民間團體與企業,敲定至少10處新創基地,將於兩周內公布基地名單,以及協助青年創業的詳細規畫。

「這個計畫靠政府做不起來。」林崇傑透露,新創基地計畫並非政府砸大錢下去做,許多都是與民間合作,每個基地政府投入零元至上億元不等,但總數仍在估計中。

※ 相關報導:

* 創意夜光寶盒 老人如廁不跌跤
http://udn.com/news/story/7327/757197

為提升長輩生活品質,許多長期照護機構發揮巧思,手做「創意輔具」,讓老人家生活、行動更便利。高雄市長照業者昨天發表44項好用又省錢的創意輔具,包括改善手部攣縮的「愛的小手」,行動尿壺「夜光寶盒」等,可改善失能者的生活。



◆ 員工伙食費免稅額調高 672萬人受惠(節錄)
http://udn.com/news/story/7243/757424

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 2015-03-11

為鼓勵企業調高員工伙食費,並減輕員工租稅負擔,財政部昨天發布最新解釋,將伙食費免稅限額從現行每月一千八百元調高為二千四百元,增加六百元,並回溯自今年元月一日起實施。

賦稅署官員說,以平均每月工作天數廿四天來計算,今年起若因免稅限額調高,雇主將員工每月伙食費調高至二千四百元,相當於每天伙食費調高一百元,多增加廿五元的加菜金,「以現在的便當價格來看十分合理」。

會計師表示,所得稅相關法令對薪資的規範很多,如果雇主只加伙食費不加薪,不但不用提撥退休金,還可隨時取消,彈性較大。官員解釋,企業發給員工薪資或伙食費,都屬企業支出的費用,報稅時可減除,但員工取得免稅限額內的伙食費或誤餐費則免稅。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坐月子非「醫療行為」 費用不可列報扣除
http://udn.com/news/story/7243/757151

生產完後,不少媽媽會選擇住進月子中心休養,南區國稅局提醒,由於坐月子不屬「醫療行為」支出,因此該筆費用,不可在申報綜所稅時,列報為醫藥及生育費扣除額。

* 華隆勞工喊:錢沒入袋 勞動部:要先撤告
http://udn.com/news/story/7314/757361

勞動部去年十月取得華隆大園廠債權單位的承諾,願捐出共七點八億元的法拍所得,幫忙支付華隆員工遭積欠的老本;但因華隆自救會尚未撤除向法院提告的法拍分配異議之訴,導致這筆錢無法如期在春節前入袋。勞工表示,是因為擔心部分債權銀行仍未出示證明同意捐贈文件,才遲未撤訴。

* 蟑螂律師 大賺勞資矛盾的錢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12000504-260108

為了社保基金的提撥,大陸近年來各地湧出不少罷工潮,有些是為了爭取自己權益,但也有不少是「蟑螂律師」在背後煽動,專門針對員工人數多的大廠,鑽法律漏洞,大賺勞資矛盾的錢。

主要靠民工撐起經濟半邊天的珠江三角洲,因為多數外省市民工都工作1、2年就返回老家,以往在社保的提撥上,許多外地員工都會要求直接給現金。

※ 相關報導:

創新:改變的代價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經濟/中國參數:21世紀大歷史的應變之道
http://udn.com/news/story/7338/75968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03-12

韓國國家電視台(KBS)1月播出長達七集的紀錄片《超級中國》,分別從人口、經濟、外交軍事、土地、文化、政治六個方面介紹中國發展現狀,觀察與探討中國對亞洲及世界帶來的改變。紀錄片在韓國的最高收視率超過10%,不僅在媒體、企業界、社會大眾中引起熱烈關注與討論,在中國大陸也出現了廣泛的迴響。

本紀錄片的角度是從韓國看中國,視野的時間跨度是世紀概念、空間跨度是全球概念,動機則是為韓國探索出一個新方向。經過探索後,這個新方向終於隱然浮現,具體濃縮在系列紀錄片的首集與總結之中。在首集中,明確指出「中國的改變,我們已經無法挑戰」的事實與現實,因此韓國不能僅僅是單純的適應這個危機,而是要主動地面對形勢,找到自己生存與發展的戰略;於是,在總結中,一位韓國的中國研究系教授總結出這個戰略的核心思維:Made with China──韓國必須緊緊抓住中國發展的脈動與勢頭,既要保持對中國的競爭力,又要想辦法在與中國共同發展的模式中創造出自己的相對優勢。

中國在歷史進程中的突變始於1978年,鄧小平為已經走到山窮水盡的計畫管制經濟開了一劑「摸著石頭過河」的重藥:改革開放。從經濟專業角度理解,改革開放就是逐步放棄封閉、計畫、管制與公有,朝已被證明為相對成功的私有產權自由市場經濟轉軌;但從歷史發展軌跡的角度來看,改革開放何嘗不是回歸到18世紀以前中國3,000年歷史長河的主潮流──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潮流從來就是開放、私有產權及市場經濟,只不過到了清中葉後出現封閉鎖國心態,1949年中共建政後,更在鎖國之上加上純度100%的計畫經濟與公有產權體制,中國的生產力就在這三道枷鎖下被綁得奄奄一息。所以,自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迄今的35年,生產力才獲得了巨大的釋放,締造出年均增長率9.8%的中國現象。

這一波中國現象堪稱人類發展史上史無前例,甚至可能空前絕後,但世人一般多從中國得利於與全球市場經濟體系的接軌來理解中國現象,這當然沒有錯,但還須同時從中國歷史發展的軌跡與規律中,去理解當代中國現象,否則這樣的理解並不算完整。正因為對中國現象的理解不夠完整,甚至未必正確,加上中國現象來得迅猛,規模體積超級龐大,讓全球幾乎都感到衝擊、震撼,從而產生各種複雜的,從微妙到強烈的反應。藉數學的概念來比喻,原來的全球體系就好比是長期以來相對穩定的一組聯立方程式,各個國家就是各個變數,國家行為的改變就像變數出現變化,這些變化通過聯立方程系統的關聯傳導給其他變數,然後各變數產生回饋。所有變化與互動都在這相對穩定的系統中運作;如今中國現象的橫空出現,對原有的世界系統來講,無異是受到一個巨大參數的衝擊,它不僅對所有變數產生衝擊,甚至還改變、扭轉、甚至顛覆了原本的聯立系統。於是整個系統當然會出現持續的、始料未及的各種變化,這即是人類歷史走入21世紀後的「新常態」,換言之,中國參數正是人類21世紀的「大歷史」。

受到衝擊如何面對因應,自然成了各國無從迴避的大挑戰,惟各國由於處境各異,與中國的歷史關係及在全球的地緣位置互不相同,因而呈現的反應各自殊異。具體的看,大國如美、俄、歐,中等國如德、英、日、印,中國之周邊國如韓、菲、越、星等,面對的都是同一張考卷,只是答法跟答案未盡相同;連答卷過程中的表情神態也各異其趣,苦思者有之,聚精會神作答者有之,胡亂塗鴉者有之,甚至也不免出現繳白卷或撕考卷的行為。所有國家中,韓國表現相對突出,有目共睹,原因何在,看看韓國KBS推出《超級中國》紀錄片的大手筆,及片中對中國現象的觀察、分析與總結,就可以窺知一二了。

※ 相關報導:

* 藍思董座 打工妹變女首富
http://udn.com/news/story/7335/759540

藍思科技將登陸創業板上市,日前已開放投資人申購;董事長周群飛的身價可能因為藍思科技上市而超過人民幣460億元(約新台幣2,300億元),成為大陸「女首富」。

* 製造2025、互聯網+ 萬鋼:兩岸有合作空間
http://udn.com/news/story/7850/759620

大陸科技部部長萬鋼昨表示,大陸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製造2025」與「互聯網+」,兩岸都有不小的合作空間,兩岸高科技產業合作已有良好基礎,建議未來應進一步拓寬人員互訪,完善兩岸科技合作平台,同時加強雙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交流。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工作報告中,對於如何推動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提出「中國製造2025」和「互聯網+」兩大概念。萬鋼昨天在全國人大記者會中表示,這兩大概念提出後已經引起各方關注。

他指出,中國製造確定面向二○二五重要任務的時候,特別關注了世界的發展趨勢。例如在「工業4.0」方面,大陸多年來就一直在推進資訊化與工業化的融合,希望藉此提升傳統產業競爭力。



◆ 郝明義:沒有新人才我們會比菲律賓還差!
http://udn.com/news/story/6928/760482

聯合晚報 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2015-03-12

「全面培養新人才,是台灣唯一的出路,否則我們會比菲律賓還差!」大塊文化出版公司董事長郝明義今天表示,台灣必須培養可以西進大陸、開發全球市場、耕耘台灣的三類人才;這三類人才都必須用「國際化」與「數位化」兩個基本工具,才能掙脫22K魔咒。

教育部今天舉辦「102-103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相關領域計畫聯合成果發表會暨104 年度徵件說明會」,郝明義以「新的人才與未來」發表演說。

他表示,從教育和出版業兩個領域來看,大學生巨幅減少,大學關門不可避免,可怕的是,大學生被22K魔咒扣住,就業薪資水準若沒法改變,是不可想像的慘劇,不知道問題解答方案在哪裡。

他表示,出版業也同樣面臨慘劇,大學生人數減少,代表讀者減少;全世界出版業都面臨數位化壓力,但台灣多了雙重壓力,出生數減少以及有購買力成年人出走。

郝明義認為,全面培養新人才是唯一出路,人數雖減少,但若能脫胎換骨成新型態的人才,能帶動社會產質提升,就可減少少子化對產業的壓力;若解決不了,「我們會比菲律賓還差」。

「答案在人才上。」郝明義說,台灣需要可以西進大陸、開發全球市場、耕耘台灣這三種人才,但目前的危機是政府只看到西進大陸的人才,好像不與大陸密切聯結,就沒有未來,這是種謬誤,「不能小看中國大陸市場,但不能無限擴大」;開發全球市場不必然是大企業、大資本才能做,新科技的出現,讓小企業及個人都可以開發全球市場。

他表示,耕耘台灣也不是小確幸才做的事,很多人認為年輕人開小咖啡店沒企圖心,他不以為然,因為現在有很多年輕人在走過其他國家後,選擇留在台灣發展,這些人十年後對台灣會帶來改變。

郝明義表示,現在教科書無法跟上時代變化,他引用大陸作家沈從文「我讀一本小書,也讀一本大書」表示,社會參與成為追求知識最大動力,成為獲取與實踐知識的場域;台灣的大學生靠分數排名錄取,長期被考試折磨到幾乎窒息,一旦參與社會,可以找到熱情更有投入的動力。

他也提到太陽花學運期間,十幾位頂尖的網路數位行銷專家,想用專業幫學運做點事,但後來發現,他們想得到所有可能做的事,學生都做了,只差「精緻度」;大學生可以透過社會參與,激發了學習的熱情。

※ 相關報導:

* 社論-加薪四法能夠對症下藥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12000027-260202

工商時報 2015.03.12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近日推出「加薪四法」,力圖透過公司法、工廠法、中小企業發展條例以及勞動基準法的組合修正案,鼓勵企業提撥盈餘、擴大聘僱減稅優惠,同時修改勞基法相關規定,對於「抗拒分享利潤的企業」,施予最高500萬元的罰款。至於一向主張以調高基本工資來拉抬勞工薪資的民進黨,則認為中小企業加薪換減稅會侵蝕國庫而不贊成外,其他三法不予反對。朝野兩黨在總統大選即將開打之前,不約而同都將優先法案的重點指向「加薪」,討好基層選民的意圖極為強烈。

我們認為,政府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在增加就業、提高國民所得,鼓勵企業加薪也是當今各國政府的施政要點,行政與立法單位同心協力,在朝與在野各黨形成共識,都以提高勞工薪資為念,當然是人民之福。修法只要不危害產業正常發展,沒有飲鴆止渴的副作用,我們樂見相關法案的修正。

但是我們也擔心,從立法院所提出的各種加薪方案,仍然只碰觸問題的表面,沒有正視勞工薪資欲振乏力的根本問題,很可能又是雷聲大雨點小....

....國外已有大量的研究顯示,在不可逆轉的網路資訊革命大潮流下,中產階級、中等薪水的工作正在大量消失,只剩下少數頂尖、能夠掌握網路產業趨勢的高薪專業人才(如蘋果、谷歌員工),以及絕大多數僅能糊口的基層工作。大量流失工作的中高齡中層經理人,成為勞動市場的流動人口,也是基層勞工薪水無法上漲的根本原因之一。

我們更擔心的是,行政與立法單位將加薪的訴求過度加諸企業主身上,營造企業主必須分享利潤、否則就被打為邪惡資本家的氣氛,可能更加助長仇富反商情緒,而公司法修正案中將盈餘與員工加薪連結,也是全球僅見的政策,稍一不慎就可能傷害社會安定、傷害產業發展。加薪四法這些看似堂皇的訴求,如果只是虛晃一招,對選情不會有實際的幫助,如果用錯方向,還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朝野兩黨領導人恐怕需要三思而後行。

fsj 提到...

英國學童 瘋當「機器人工匠」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61926

經濟日報 編譯林昀嫻/綜合外電 2015-03-13

英國全國學校正飄起一股數位學習風,對英國學童來說,舉凡編寫應用程式(App)、打造機器人,甚至是組裝Raspberry Pi電腦,都像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物。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報導,雖然網路產業產值只占英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8%,但微軟公司的資料顯示,英國2012年懸缺的資訊科技相關工作機會仍高達0.25%。全球產業也正在改變,一份近來的報告顯示,未來20年後,35%的現有工作將被自動化機器取代,未來的工作也將需要更高的數位知識。

英國政府為因應產業變遷趨勢,去年9月起改革全國校園數位技術與運算的教學方式,而校方也欣然接受這項改革。儘管學校仍面臨合格教師短缺、應用程式(App)編寫和3D列印機等軟硬體皆不足的問題。

英國國立科技藝術基金會在「數位青年產製者」報告中表示,隨著科技改變世界,年輕人也要能改變科技。報告說,當技能與工作日益仰賴科技,對數位技術的要求就格外重要。

報告顯示,逾80%的受訪學童已透過數位科技做出作品,去年有76%的學童利用數位科技產製出影像,各有53%學童作出音樂、網站及電腦遊戲,46%的人設計出App。在所有數位作品中,有66%是在學校教室完成。

巴克萊(Barclays)銀行已設立程式遊樂場(Code Playground),在英國各分行每月免費提供兒童與成人可共同學習編寫程式的課程。行動電信商伏得風也推出一項計畫,讓兒童與父母透過網路問答遊戲,互相幫助學習更多數位技術、並學著在網路維護自身安全。

※ 相關報導:

* 急補50萬科技人才缺口,歐巴馬重砸1億美元補貼IT
http://www.ithome.com.tw/news/94538

美國總統歐巴馬表示,將啟動高科技人才招聘計畫(TechHire),美國現在有將近500,000個IT產業職缺急需填補,美國政府為避免人才出現斷層,將花1億美元補助非傳統的培訓方法,增強美國國民的工作技能,以培養高階程式設計師與其他科技職人才。而這1億美元的經費將來自H-1B簽證的收入。

* 公仔達人3個月賺百萬 返校教學弟妹
http://udn.com/news/story/6901/761349

台北市私立協和工商校友許建新,曾獲選技職典範的「公仔達人」,近年來他回母校教學生做公仔,開全國高職首例;他不但傾囊相授,還把訂單發包給手藝好的學弟妹賺外快。有協和畢業生因公仔專長而找到遊戲、模型公司工作,證明一技之長在身,照樣能找到出路。

* 傳統竹製用具市場仍在 缺新一代接班
http://udn.com/news/story/7326/761800

傳統竹製用具沒有被時代消滅,還有市場需求,竹器加工廠第二代蔡世緯說,竹器至今仍未被塑膠品完全取代,竹器業沒落的原因是沒有人做,缺工嚴重,不怕吃苦的年輕人,可嘗試學習竹器這項傳統技藝。

蔡世緯表示,竹器業沒落並非被淘汰,而是師傅都已6、70歲,沒有新一代接班,像大型竹籠,在西螺果菜市場需求量很大,因塑膠籃子不透氣,裝載大批蔬果長期運送,產品容易被悶壞,賣相變差,就賣不到好價格,因此業者還是喜歡用竹籠。



◆ 王雪紅會煉金? 口袋裡盡出股王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862484

自由 2015-03-13 記者王憶紅/專題報導

科技產業出身的宏達電(2498)董事長王雪紅,興趣相當廣泛,因此她的投資面向也十分多元。她所投資的公司雖非每一家都成功,但只要其中一家公司站上產業興起的浪頭上,獲利就一飛沖天。

王雪紅的投資標的,除科技產業外,並跨足媒體內容、綠能產業、酒莊、飯店等等,但並非所有投資都成功。據指出,網路盛行前,其所投資的威盛(2388)在美國矽谷一度投資多達20家網路公司,但都沒有一家做得起來,不過,在其所有投資中,只要一家做起來,獲利就一飛沖天。宏達電聲勢如日中天的那一年(2011年),美國富比世雜誌公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王雪紅和夫婿陳文琦就以68億美元(新台幣2006億元)資產,躍升為台灣首富,全球排名第143。

王雪紅過去具有代表性以及未來具有潛力性的投資,分別有威盛、宏達電、TVBS、迦南酒莊及電動機車Gogoro等。

威盛單挑英特爾

威盛前身為Symphony,是由威盛總經理陳文琦於1987年在美國加州成立,而當時在大眾電腦PC部門擔任總經理的王雪紅,在看好個人電腦前景下,力邀Symphony將總部遷回台北,1992年王雪紅出資500萬元,與陳文琦,以及林子牧創立了威盛電子。

威盛以晶片組起家,1999年上市那一年,推出與晶片天王英特爾(Intel)不同規格的PC-133記憶體架構晶片組,讓消費者可享受低價升級,獲得市場熱烈回響。2000年取得全球超過50%的市占率,將英特爾打得潰不成軍,而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戲碼,震撼全球市場,威盛一躍而站上國際舞台,同年股價也攻上629元,榮登台股股王,市值高達1258億元。不過,威盛此舉也惹惱英特爾,英特爾在2001年9月控告威盛侵權,並圍剿威盛。

最後威盛與英特爾在2003年達成交互授權10年的大和解。但在英特爾的圍剿下,威盛已不復當年的英姿,2000年時營收高達308億元,獲利65億元,到2003年時營收下跌至202億元,虧損達16億元,並從此一蹶不振,歷經多次減資後,近年股價已下跌至10元上下遊走。

宏達電二度登上台股股王

1997年還在2G轉進3G的年代,王雪紅與卓火土、周永明共同創立以開發掌上型電腦為主的宏達電。成立初期連年虧損,到1999年時已經燒掉10億元,但王雪紅並沒有因此打退堂鼓,直到2000年6月代工的掌上型電腦iPAQ 36XX正式量產出貨,才轉虧為盈。

2006年宏達電營收突破千億元,當年5月股價一度上攻到1220元,坐上股王寶座。但隔月宣佈買下多普達(Dopod),推出自有品牌HTC,引發市場疑慮,股價隨之下滑。

宏達電轉型自有品牌後,在2007年與蘋果iPhone同月推出智慧型手機。其後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宏達電手機銷售也向上翻揚,到了2011年,宏達電營收衝高到4657.97億元,每股獲利高達73.32元,當年股價也再次攻上千元以上,達到1300元,創台股二次攻上股王寶座的個股紀錄。

但在智慧型手機從利基型市場,走到一般消費市場,以及各大手機廠商紛紛投入此領域,在競爭激烈下,宏達電市佔率逐漸下滑,獲利大不如前。另外,宏達電也曾上演如同威盛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戲碼,2010年宏達電在美國銷售成績不惡下,蘋果開始對宏達電提出訴訟,宏達電也不甘示弱做出反擊,雙方你來我往,最後在2012年11月達成全球訴訟和解。

TVBS 拿下主導權

繼2011年,王雪紅與友人合資的投資團隊,以港幣90億元、約新台幣336億元,入股香港TVB26%股權後,今年1月,王雪紅再透過3家投資公司,以新台幣46.95億元拿下台灣TVBS的53%股權,正式握有台灣TVBS主導權。

事實上,王雪紅對媒體一直深具興趣,2008年余家決定出售中時集團時,買家名單中就曾出現過王雪紅的名字。王雪紅買下TVBS,除TVBS是一家賺錢的媒體外,最主要是媒體具有影響力,有助其事業的發展。

看好中國紅酒市場,王雪紅2008年以1200萬美元、約新台幣3.6億元(以匯率30元計算),買下河北省懷來縣的迦南、盛唐2個酒莊,而威盛電子轉投資的迦南投資公司,在2010年更入主中法莊園葡萄酒公司。

葡萄酒莊年產450萬瓶酒

迦南酒業目前葡萄種植面積超過1.5萬畝,是中國最大的自有自營葡萄園,目前第一期酒廠建設已完成,未來可年產450萬瓶葡萄酒,銷售金額上看人民幣10億元。而迦南酒業在去年更獲得中國葡萄酒2014年度TOP100魅力酒莊獎。

據統計,2014年中國進口葡萄酒總量為3.7億公升,進口葡萄酒總金額為15.5億美元,約新台幣493億元,年增5.47%。事實上,中國自2011年以來已是法國波爾多酒第一大出口地,2013年更成為全球最大葡萄酒消費市場。

Gogoro電動機車

今年美國CES展上,一輛讓市場驚豔、被譽為「電動機車界的iPhone」的電動機車Gogoro,就是王雪紅與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投資的睿能創意(Gogoro)所開發。

睿能創意是由宏達電前創意長陸學森一手創立,而睿能創意在2011年募得5000萬美元,以及去年底增資1億美元的資金,主要都是來自王雪紅以及尹衍樑。

Gogoro設計感十足,且為解決電動機車電力問題,設計出大小如同一般ATM機台的Gogoro電池交換站「GoStation」,方便交換電池,供智慧電動車使用。市場也傳出,Gogoro未來有意與中油合作,在國內加油據點廣設電池充電站。

※ 相關報導:

* HTC Vive 宏達電下一顆鑽石?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862485

....王雪紅日前在HTC Vive發表會後直指,HTC Vive是引領宏達電往後十年的重要發展產品,商機無可限量的說法,讓市場開始屏息以待。

....目前VR眼鏡主要是配合線上遊戲使用,但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認為,VR眼鏡不只是遊戲專用,可以應用在醫療、教育、文物導覽等,....部分外媒試用HTC Vive後的評價並不低,且美系外資認為,宏達電找到了一個正確的策略合作夥伴....

fsj 提到...

員工有症狀 離職預測水晶球火速回報
http://udn.com/news/story/6812/763731

經濟日報 編譯 鍾詠翔 2015-03-14

好老闆擁有神奇嗅覺,能察覺到員工何時不開心,並在為時已晚前解決問題,如今,矽谷VMware公司能讓機器算出這件事。

VMware已不斷在測試人力資源軟體公司Workday的新預測技術,這套系統能夠通知主管,員工可能準備離職的日期,讓主管可以及時挽回員工。這套軟體會分析員工活動的趨勢、上回何時升遷、地區因素、業界變化及其他資料,以做出預測。老闆訓練這系統,系統的建議品質也會提升。

VMware全球人力資源資訊系統主管加納威說:「有了這些資料,如今我們已經有一些很不錯的結果。」她說,這項工具讓VMware有「極高機率」能正確預測哪些職員想離開公司。

Workday之所以能做到這些,主要是靠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也就是一套讓企業呈現複雜問題後、辨認形態,最後提出預測的先進統計技術。

Workday點出哪些員工想離職的能力,也是來自一起併購案。Workday先前在看到新創業者Identified以資料驅動的水晶球能力後,就決定收購這家公司。

Identified資料長薩巴之前在臉書和Netflix任職,他發現,Netflix用來推薦用戶電影的技術,和用來預測哪些人會留在公司的技術很相似。Workday在整合員工聘僱、升遷、搬家情況、薪酬、員工滿意度調查、管理決定、裁員資訊,再加上地區生活水準、對特定技能的員工需求等公共資料後,就能找出某些模式。

事實上,機器學習已以多種形式存在數十年,但其商業用途卻集中在資本雄厚、掌握大量資料的企業手裡,譬如Google、臉書、微軟、Netflix。如今Airbnb、Box和Workday等較年輕的科技業者,終於也能夠加入預測雲(predictive-cloud)的行列。

Skytree共同創辦人格雷說:「過去五年來,因為電腦與儲存等技術持續進步,人人都有充足資料,大家現在都擁有跟Google一樣的魔力。」Skytree是向企業提供機器學習工具的業者。

檔案儲存供應商Box去年併購新創公司DLoop,以協助發展旗下應用程式(App)的預測能力。DLoop的技術可以分析一份文件的內容與屬性,並自動標籤。Box一直在跟內部法律部門測試這項技術,找出哪些檔案可能包含需要特別注意的機密資訊。類似Workday系統,Box也須訓練DLoop軟體,以提升建議品質。

電腦預測不只是讓辦公室生活多一點樂趣,Airbnb也用這些演算法的變化版本,來預測哪些房東和房客最合拍。Airbnb說,這項科技讓媒合成功率提高4%。該公司也正在研發一套系統,分析上傳到Airbnb的房屋照片,了解這些照片對客戶的吸引力有多大。

※ 相關報導:

* 台北生活實驗室 創客築夢場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14000370-260107

北市產業發展局推動「台北生活實驗室」計畫,與創新、創業者合作,在北市進行各項生活實驗,如在美國CES(國際消費電子大展)中奪得多項獎項的gogoro公司推出的智能電動車,可望在台北街頭大量普及,以及在南港瓶蓋工廠打造「創客工廠」等。

產發局長林崇傑表示,台北創新能量充沛,卻有許多針對改善公共生活的創新發明苦無實驗場域而無法產業化,為鼓勵這類創新與市府進行策略聯盟,由市府提供行政協調或補助,讓創新者以台北為實驗場域,並輔導後續產品化,不僅可改善公共服務品質,也可輔導創新產業並提升產值。



◆ 有商機?街賣革命 加賣小農產品
http://udn.com/news/story/7323/763840

聯合報 記者黃文鈴/台北報導 2015-03-14

一群不到30歲的年輕人創立「人生百味」團隊,他們認為街上常見坐著輪椅兜售玉蘭花、口香糖的街賣者,具有銷售潛力,希望提供「友善土地、友善製作」的小農商品販售,讓街賣者不需再大量屯貨、辛苦包裝,同時能支持台灣農業,他們稱之為「街賣小革命。」

「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巫彥德指出,街賣者不需要店租金、人事成本低,「只要賣對東西」,不需靠著施捨憐憫,街賣也能是門好生意。

為接觸更多街賣者,巫跑遍全台北,靠著朋友介紹,陸續接觸近30位街賣者。街賣者告訴他,玉蘭花得清晨1點批貨,再花上6、7個小時串成一串串玉蘭花。不僅耗時費工,街賣者也擔心花朵放隔夜就會枯黑,造成損失。

此外,口香糖、棉花棒都得大量批貨,業者才肯售出,讓街賣者背負囤貨壓力。又因販售商品大同小異,不時也傳出搶地盤。

為此,「人生百味」將引進支持台灣農產的「好食機」花生糖,與南投日月老茶廠紅茶,成為街賣者首波販賣商品。

共同創辦人朱冠蓁設計獨家包裝,商品皆印製街賣者與農產品介紹、人生百味的理念與標誌,讓購買成為支持友善農作與街賣的力量。

儘管理想崇高,實行卻困難重重。巫彥德說,大多數街賣者都懷疑「這些東西真能賣錢嗎?」也有人直言「利潤實在太低。」

以日月老茶廠紅茶為例,一盒5包茶包,售價100元,5成給茶廠與茶農,剩餘由人生百味、街賣者對分,等於賣出一盒只賺25元。利潤遠遠不及一包100元的口香糖。

街賣者「校長」透露,一籃玉蘭花進貨200元,全賣完可進帳6、700百元,平均一串30元可賺20元;手工麥芽糖,一支賣10元可賺5元,雖要辛苦熬製,利潤卻高出許多。

巫彥德坦言,利潤低是不爭的事實,但初期合作並不取代街賣者原本販售的商品。人生百味在大稻埕的辦公室將成展售據點,街賣者可來此進貨,不限數量;有意願的可來此參觀、試吃。

「街賣小革命」將於21日上路,由5名街賣者先試營運,以台北車站、捷運站、學校附近等人潮聚集處為街賣據點,並在網站上公布據點與銷售時段。



◆ 需求是「快樂的活著」 全球熟齡商機正發燒
http://udn.com/news/story/7241/763584

聯合報 記者余佳穎整理 2015-03-14

高齡化是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也創造出市場龐大的熟齡商機。要如何掌握商機,不再僅是討論硬體、軟體,而是人本化(lifeware)的生態系,熟齡族最主要的需求就是「快樂的活著」。

在台灣,戰後嬰兒潮人口即將邁入老年。目前全台有330萬退休人口,預計20年內,數量將成長兩倍以上。這770萬龐大熟齡族群,由於教育水準高、經濟能力好,對科技接受程度高,對身體健康、生活品質重視,商機不容小覷。

仔細來看熟齡族的商機,這些人關心的議題中,前三名是老化、記憶喪失與衰退、活動不便,另外僅有8%「根本不在乎自己老了」。總結來看,熟齡最關心的需求是快樂的活著。因此思考「如何讓熟齡族快樂」,就有很多商機與機會。而這目標不再是研發軟體、硬體,而是變成以人為本、對生活品質的追尋的lifeware,是整個生態系的商機。

像是對熟齡族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隨年紀漸長,許多人對生活環境有不確定性,怕自己忘記生活瑣事,對老人、年輕子女都會擔心。因此如何讓熟齡族獨立自主,保有自己空間與安全,是可思考的方向。

需注意的是,熟齡商機雖然是全球性的商機,但強調在地化差異,也就是適用台灣的熟齡產品,不見得打得入美國市場,台灣業者得關注不同市場的文化差異,業者也要學會如何「包裝」故事,抓住感性面,設計與故事是關鍵。

此外,產業發展同時也需注意其法令規範、社福政策。科技研發的重點是服務導向,而非製造導向;而食、衣、住、行、育、樂等領域,皆富含龐大的熟齡商機,整體來說,關鍵在於讓熟齡者獨立、自主、有尊嚴,才能打造永續經營的商業模式。

(本文由工研院生醫所長邵耀華口述)

fsj 提到...

文創設計論壇/謝榮雅:設計師要有企業思維
http://udn.com/news/story/7014/765965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15-03-15

奇想創造創辦人謝榮雅,投入設計產業逾廿年,生涯累積百座國際大獎,是全球獲得最多國際設計大獎的華人設計師。昨天他在聯合大講堂「文創設計論壇」分享創業心得,認為設計師必須跟企業有更多連結,「否則永遠只能做小確幸。」

「設計不是一門好生意。」謝榮雅表示,初進設計界,不只是做別人設計的代工,「還是代工中的代工」,辛苦又沒成就感。他花了很長時間,找到盲點進而克服,終於把設計「變成快樂的事」。

他指出,設計之路可分成三階段。第一階段是「幫別人做好生意」。第二階段是「跟別人合作好生意」,邀別人投資自己的設計。第三階段創立自己的品牌,「讓設計成為自己的好生意」。

謝榮雅指出,這個時代不能單打獨鬥,但設計師不能只找設計師組團隊,須邀科技、商業人才一起加入,包括與財務規畫、通路、智慧財產權等人才。

※ 相關報導:

* 啟動台灣設計力 讓創意變實用
http://udn.com/news/story/7014/765964

....聯合報系udn talks聯合大講堂,昨與聯合文創設計獎合辦「文創設計論壇」。由作家王文華擔任主持人,邀請設計師王艾莉、謝榮雅與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許耿修,對談「啟動台灣設計力」,吸引數百名聽眾到場。

「設計不只是做自己開心的事,而是責任與造物。」謝榮雅視「設計」為使命,「造人是上帝的任務,『造物』這個神聖的使命則是交給設計師,在別人的需要之上,看到自己的責任。」



◆ 經濟/試解20年間台韓所得拉鋸之謎
http://udn.com/news/story/7338/76592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03-15

36年前赴大陸發展的大陸全國政協常委林毅夫,在兩會期間指出:2000年以前台灣人均所得領先韓國20%~30%,如今反落後逾20%,關鍵在於是否抓住大陸改革開放契機;台灣因一再受政治拖累,而錯失機遇,故應想辦法與大陸經濟進一步融合,抓住機會。

此說法既透露故人之情,表面上又恰能點出國人瞠目而視南韓自後超越卻無計可施的痛處,復歸咎於令國人痛心疾首的政治拖累,的確頗能引起共鳴。唯其思維失之簡化,對事實的認知不夠透澈,推導出的結論固然政治正確,卻過於草率,不能不詳予廓清,俾免誤導國人。

首先,台韓人均GDP於過去30年間的起伏變化,以匯率折算為美元相比,其走勢的確有先盛後衰,於2005年出現死亡交叉的情況。但折算美元,一方面有匯率高估、低估的差異;更重要的是,匯率僅對GDP中比重相對甚低的貿易財有重要意義,比重更高的非貿易財,其價格高低即無法由匯率窺其端倪;然而後者才是左右國民生活水準的主體。故多年來,學者與專業機構即另闢蹊徑,以購買力平價(PPP)取代匯率以評定各國人均購買力之高低。

20年來,台韓兩國政府面對物價漲跌,其心態背道而馳;我政府時時恐懼物價上漲引發民怨,竭盡所能抑低物價;反之,南韓則銳意發展不拘小節,匯率升降、物價漲跌都是經濟發展的手段。於是兩國非貿易財的價格水準乃相去日遠,充分表現在以購買力平價所表現的人均GDP走勢上。

若依PPP計算,20年前,台灣人均GDP為1萬3,129美元,領先南韓22%;依今年的預測值,台灣為4萬5,997美元,南韓僅3萬7,413美元,仍領先近20%,完全未見死亡交叉。如前所說,PPP去除物價差異的干擾,更貼近人民的生活感受,所以更足以做為論斷兩國表現的憑藉。當此一前提全然改變,其後的推論即為無稽之談,乃至無的放矢。

其次,在36年前林毅夫初登陸之際,大陸農村經濟改革才起步,台灣也開始小步開放兩岸往來。正在此時,台灣產業發展已臻高峰,而大陸工商業則一片荒蕪;若政治領袖高瞻遠矚,大膽開放三通,鼓勵產業領頭羊全力開拓大陸市場,則南韓固不足論矣,今日大陸經濟,江山又將在誰的手中?但一直到2008年之前,歷來的政治領袖愈來愈退縮保守,將大好時機妄自斷送,這才真是政治拖累。

不過,待2008年馬政府力圖開放,不但為時已晚,對岸開始「騰籠換鳥」,為世界工廠敲出喪鐘,兩岸經濟相互依恃的紐帶將斷;而且經過20餘年高速發展,大陸企業羽翼已豐,躋身全球前500大者比比皆是;而台灣則閉關自守,企業、人才外流,已不復當年勇,時移勢易,台灣反而屈居下風;則兩岸進一步開放、融合,對我是否有利,仍待驗證。此時林毅夫大力鼓吹兩岸經濟進一步融合,又會抓住什麼機會?誰的機會?

其實,20年來,儘管台灣人均GDP依PPP計算,仍遠高於南韓,但雙方差距正在縮小,也不容諱言。

尤其台灣前進的步履蹣跚,而大陸則突飛猛進,雙方差距以更快的速度拉近,以彼此經濟規模極大懸殊的對比,更不可掉以輕心。誠如林毅夫的警告,「如果經濟輸了,就什麼都輸了!」輸給南韓,尚不足為懼;但若什麼都輸給對岸,後果就不堪設想。

台灣經濟為什麼會輸?這是事關生死存亡的大事,全國上下都必須痛下決心認真剖析其原因,近而全力尋求解方,竭舉國之力徹底落實。舉凡政策、法規、產業偏向高科技、技職教育毀棄、高等教育沉淪、退休制度荒謬、人口加速老化少子化、經濟出路受阻等,百廢待興。但操弄公權力的政治人物每日為私利惡鬥,立法、施政懈怠,使整個國家寸步難行;才是「政治拖累」的關鍵所在。

※ 相關報導:

* 年輕人不愛 台灣半導體王國後繼乏力
http://udn.com/news/story/7240/765970

台大校友會昨天舉行「台灣半導體王國的困境與出路」論壇,台灣半導體協會理事長盧超群直言,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坐二望一」,但近年年輕人投入半導體產業興趣降溫,廿年才磨亮的招牌,也可能不到五年就丟掉。

....由於全球科技產業下一波應用「物聯網」強調軟硬整合,前台大校長李嗣涔為半導體業前景提出憂慮,「台灣硬體很強,但就是缺了軟體,未來恐怕不利銜接物聯網發展」。

劉炯朗表示,國內軟體產業「發展層次太低」,雖然軟體進入門檻較低,但年輕人「不要只想做一個APP(應用程式),要作軟體,就要看得遠、看得廣,發揮大影響力」,「台灣現在太少成功的(軟體)例子了」。

* 台青年網路創業 製造業思維絆腳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15000741-260302

....對於台灣軟體公司的匱乏,長期投入網路創業的林之晨認為,主要是台灣產業、教育都仍處在製造業思維。舉例來說,Apple走的是精品思維,Google是取廣告公司方向,但台灣教育對此卻無著墨,包括藝術欣賞、商業模式、語文能力等都不夠。

以物聯網時代重要的「Big Data」為例,林之晨指出,不是只需要純粹的數據而已,還要模型分析、知識及掌握人性,台灣的教育往往不重視這一塊。

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也認為,台灣應推廣軟體,同時教育也要改善,許多孩子國小時期天真和創意等軟體能力都被教育體制磨損,短期很難讓台灣網路企業崛起,建議可與國外軟體結盟,打造好平台,同時整頓國內教育環境。



◆ 失傳技法火夾燙髮 顧客讚風吹不散
http://udn.com/news/story/7332/765780

聯合報 記者林克倫/綜合報導 2015-03-15

四川三台縣金石鎮七十二歲的老理髮師王維美,幾十年來一直堅持傳統的火鉗燙髮,即俗稱的「打火夾」為客人燙髮,由於價廉效果好,吸引不少老主顧上門。

華西都市報報導,火鉗燙髮一度在大陸非常普遍,一九八○年代後漸漸少見。

在為客人燙髮時,王維美會先將鴨嘴形鐵鉗放在爐子裡燒紅;王維美表示,打火夾唯一的缺點,就是頭髮會散發出焦糊味,有人很討厭這種味道,但絕大多數客人並不介意。

一名老顧客說,打火夾燙髮不用化學藥水,對人體無害,且頭髮燙好後,風都吹不散,可維持至少三個月,早上起床只要用手一抹就成型了,收費低廉,可謂既方便又實惠。

王維美說,他年紀大了,這項手藝無人繼承,且專用鐵鉗無處買,將來注定會消失。

fsj 提到...

創新創業中心 6月矽谷掛牌
http://udn.com/news/story/7238/767461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 2015-03-16

政院力推創新創業鏈結矽谷計畫,近期有重大突破。據了解,位於矽谷的台灣創新創業中心將於6月掛牌,1億美元台灣矽谷科技基金已有資金到位,接下來,政院將點火具外部創新精神的企業家,放膽承接「夢想訂單」。

行政院長毛治國力推創新創業,指定副閣揆張善政領軍創新創業政策會報,還要求每季要有「亮點」。創創會報每季開會,上月中張善政已要求各部會「畫押」全年工作進度,本周四(19日)將加開會議,確保「矽谷三計畫」順利達陣。

矽谷被視為是全球創新大本營,蘋果、臉書、英特爾都在此誕生。

政院力推鏈結矽谷的政策邏輯有二,一是要從矽谷擷取適合台灣的創新創業生態因子,培育本土國際級創業家;二是台矽合作,為此刻仍重視代工的製造業,找到「外部創新」的對象。

政院官員表示,推動等級偏難的鏈結矽谷三計畫,近來陸續跨過瓶頸。舉例來說,上周五,科技部已敲定要在聖荷西成立台灣創新創業中心,預定6月掛牌,作為我國搜尋矽谷創新技術的前哨站。

其次,用來投資台矽兩地潛力新創事業的台灣矽谷科技基金,也找齊占股四成多的公股與泛公股資金,接下來就等國發基金對外招募有意合資的國內外創投公司了。

官員解釋,台矽基金今年募資額要達1億美元。科發基金日前已同意投資新台幣6億元,國發基金表態會對等投資,耀華玻璃與中興工程等泛公股也表態支持,「據點(矽谷創創中心)跟錢都有了,再等可接「夢想單」的快速試製中心到位,就可整軍上路」。

官員說,快速試製中心初步選定服務項目,包括穿戴式裝置、物聯網、先進醫材等,主要是運用我長年累積的資通訊製造實力,標榜台灣是全球最快能把「夢想」做出原型的國度。不過,因國內製造業者多習慣做代工,很多人對承接「夢想單」有遲疑,政院打算祭出日後業者獲海外技術移轉可免權利金做誘因,媒合國內製造業者幫忙試量產。

※ 相關報導:

* 台北文創大變革 化身創投基地
http://udn.com/news/story/7014/767219

被台北市政府點名「社會觀感不佳」的台北文創,日前邀請產官學界舉辦「台北文創跨界交鋒會」討論台北文創未來,並無權利金、租金等爭議議題和協商內容;為了善意回應文化局,台北文創副總經理劉麗惠表示,明年將舉辦公益檔期,讓無資金承租場地的文創業者有舞台演出,並計畫成為創投基地,讓文創產業也能有機會獲資金支持。



◆ 67%民眾曾遭職場霸凌 霸凌者主管居多
http://udn.com/news/story/9/767777

聯合晚報 記者黃玉芳╱即時報導 2015-03-16

北市政府衛生局針對國內1539名20至55歲,目前任職於醫療、金融、餐飲、傳產製造,及電機電子器材等行業的民眾所做的「職場心理健康暨職場霸凌調查」顯示,約有18.6%的民眾有中重度的心理困擾,且年資6至10年者,高於0-5年者,醫療產業又較其他產業為多,公司規模在300人以上者則大於50人以下者。

再以職場中常見的人際霸凌來看,曾遭職場霸凌者及潛在受霸凌者占全體67%,霸凌者以主管最多、同事次之,而主管最常出現的霸凌方式為「命令你去做低於你能力的工作」、「反覆提醒你有關於你的失誤」、「貶低你的工作和努力 」等。另外,心理壓力越大者越容易採取「延宕逃避」方式應對,而非理性面對、解決問題,很可能回過頭來造成更大的壓力,導致壓力不斷堆高的惡性循環。

fsj 提到...

張忠謀:我最大財富是學習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17000688-260110

中國時報 2015年03月17日 邱琮皓/台北報導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與台大、交大等電機系所學生對談,在學生眼中是「人生勝利組」的張忠謀認為,他這一生最大的財富,就是「培養學習的能力」,這也是他認為所有大學生都要學會、要具備的。

張忠謀在中視年度企劃中,侃侃而談自己的經歷,他說:「在我16、17歲的時候,我父親跟我說,無論你學什麼,最重要的是中文、英文,這雙語文要講得像母語一樣。」即便到了現在,張忠謀已經83歲,也還在不斷的學習雙語言。

不只是語言,張忠謀認為,大學生要學會「學習的能力」。他解釋,就算是大學畢業生,也是會遇上有事情是完全不知道的,要有能力去學會,特別是進入職場後,跟學校完全不同,也會遇上需要重新學習的事情,這能力就會變得很重要。

談到生命中的「18歲、36歲、54歲」這三個重要轉折點,張忠謀指出,18歲時,他進入了美國哈佛大學,他也停止依賴父母親,開始獨立思考,他也建議現在的年輕人是人生真正的開始,很重要的分水嶺,要開始思考未來從事什麼職業、學會什麼一技之長,這一生想要訂下什麼目標。

張忠謀認為,在36歲時擔任德州儀器副總裁是個很難得的經驗,「在台灣不可能會發生」,所以這也讓他有了不同的想法;談到54歲返台,籌辦台積電後成為「台灣半導體教父」,面對這生命中重要的跑道轉換,張忠謀笑稱:「創業這種事情應該要提早在36歲的時候做。」

被學生問到,台灣年輕人跟外國年輕人相比,缺乏了什麼特質,張忠謀指出,沒有創意的創業不會成功,有創意就算沒有創業,在公司裡也會成功。他也調侃自己說:「你看,我54歲以前也都在打工。」



◆ 嚴震生/免費社區大學:歐巴馬奇想?
http://udn.com/news/story/7340/769654

聯合報 嚴震生(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2015-03-17

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年的國情咨文之主軸為中產階級經濟,但他有意照顧弱勢家庭的民主黨色彩,則是反映在教育政策上。

他在演講中特別指出美國在廿世紀的經濟大幅成長與躍進,是因為將國民義務教育延長到十二年,高中教育免費,同時透過軍人安置法(G.I. Bill),戰場返國的年輕人可有獎學金進入大學就讀,讓美國擁有全世界教育程度最高的職工,帶動數十年的經濟繁榮。但在廿一世紀這全球化年代,每三個工作中,就有兩個需要高等教育的專業與訓練,而許多美國人卻無法負擔昂貴的高等教育學費。基於此,歐巴馬總統表示要送一個新的法案到國會,讓社區大學完全免費。

歐巴馬指出免費社區大學的理想並非不可能,田納西州及芝加哥市都已推動。他認為如果一個共和黨籍的田納西州長,和一個民主黨籍的芝加哥市長,都有意願推動免費社區大學,那麼他的呼籲,應當可以獲得跨黨派的支持。

聯邦主義的美國有許多想法或政策,都是先在州的層次試驗或實施後,中央政府才跟進。免費社區大學的想法最先出自於田納西州,該州州長看到未來的職場需要更多具備技能的員工,但田納西的勞動力顯然教育不足,因而在去年二月推動「田納西的承諾」,希望將目前僅有三成二居民具備大專學位的較低數字,在二○二五年達到五成五的目標。「田納西承諾」提供獎學金給社區大學的學生,但要求他們至少每學期修八個學分,並且平均成績保持二.○(就是C)以上。原先政府預測會有兩萬人申請,沒想到開辦後兩個月內,竟有三萬五千人表達意願,可見確實有這樣的需要。

繼田納西州後,芝加哥市也推出免費社區大學的計畫,但要求較為嚴格,不僅不得補修英數課程,同時平均成績也要在三.○(就是B)以上,因此被認為是以成績而不是以需要為考量的計畫,因為在該市兩萬名的高中畢業生中,僅有三千名學生會申請這份獎學金。

事實上,在國情咨文演講前,白宮就透過新聞稿發布這項消息,而基本上歐巴馬的方案也同樣有學業成績的要求,剛好是介於以上兩者之間的二.五,同時要維持半讀而非選讀的身分。如果學生修完兩年社區大學的課,拿到文憑,等於完成了一般大學課程的一半要求,未來當然還可以繼續花錢完成大學學位;但無論如何,歐巴馬的理想是將義務教育向上再延伸兩年,幫助年輕人獲得更多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由於社區大學學生取得學位的比例較低,許多學生僅是選修一些課,也有部分因為各樣不同的原因而中輟,至為可惜。基於此這三個免費社區大學的構想或方案都有學術表現的門檻。歐巴馬也要求社區大學建立更高的品質。學術課程是可以預備學生未來進入四年的大學,而職訓課程則不僅要確定高的畢業率,更要符合企業界的需求。

美國高等教育學費昂貴,許多年輕人為了獲得學位而必須貸款,背負龐大的債務,許多則是佇足在門外無法進入。免費社區大學構想,對他們來說,當然是一項利多。不過要讓社區大學免費,聯邦政府每年至少要擔負六百億美元的開支。在共和黨掌握國會參眾兩院的情況下,要通過這筆龐大的預算將會相當艱鉅,一來是因為共和黨一向反對大有為政府,二來則是美國聯邦主義的傳統將教育歸在州與地方的層次(美國僅有州立而無國立大學)。歐巴馬的奇想能否實現,仍有待觀察。(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 台灣快速試製中心 月底啟動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17000091-260203

工商時報 2015年03月17日 記者呂雪彗/台北報導

行政院創新創業會報辦公室3月底將啟動快速試製中心台灣端運作辦公室,將媒合台達電、緯創、廣達等國內有能量承接快速打樣的大企業,與矽谷或國內新創企業合作,與深圳物聯網快速試製中心較勁意味濃厚。

此規畫初步優先選定物聯網、穿戴式裝置等五項新興產業作快速試製的項目。惟台灣的快速試製中心能否與深圳角力,打敗深圳,學者認為矽谷結合深圳「軟+硬」結合創意模式,絕不容小覷。

據了解,快速試製中心台灣端運作辦公室3月底啟用後,經濟部技術處將委託工研院等法人單位進駐運作,負責尋找矽谷及台灣本土新創案源,與台灣產業界合作,由工研院企研處長彭裕民領軍。

官員說,快速試製服務模式有二,一是媒合國內直接承作快速打樣,作出雛型商品的產業界與新創企業合作;另一是由新創事業與國內產業試量生產線及工研院、資策會等法人機構實驗線結合,為新創企業在研發及設計進一步加值。

快速試製中心服務優先選定穿戴式裝置、物聯網、先進製造、先進醫療器材,先進材料等五大領域為推動方向,未來擬媒合台達電、廣達、緯創資通、英業達、台灣創意工場等系統或ODM廠商與新創企業合作,培養台灣的快速打樣能力。

經部技術處長傅偉祥表示,台灣包括法人、民間系統服務要比大陸深圳強,才能打敗深圳,大陸體系屬於代工,台灣會從設計研發到試量產,提供全套式解決方案協助新創企業,更重要的是台灣對IP智財權有保障,較大陸應更有誠信。

快速中心平台月底開張後,負責在矽谷及國內的新創企業找案、搶案、接案,並媒合給國內產業界作快速打樣,希望跟矽谷的創新創業中心連線,整合台灣軟硬體實力。

※ 相關報導:

* 新興產業-空間智慧化產業 催生創新服務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17000325-260207

空間資訊的整合與應用,可以在諸多面向發揮積極的功能,已成為新加坡等國家未來重點發展產業,用於相關技術研發與平台建置,成為各國政府決策、經濟活動的依據。其中,無線感測網(Wireless Sensor Networks)與空間資訊的整合,形成的空間智慧化產業,是從中延伸出的一項新興產業。

回顧空間資訊發展進程,約略可回溯至聯合國2006年提出的「空間數據基礎建設」(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之策略計畫,強調的理念為:倘若能整合不同的空間資訊,並且藉由數據方式加以呈現與應用,將可促進不同的經濟活動蓬勃發展或催生新的經濟活動,也可強化自然資源的管理,包括能源、空氣、水資源等,達到環境維護的效果。

無線感測網(Wireless Sensor Networks)與空間資訊的整合,是從中延伸出的一項新興產業領域。

....國際知名研究機構「開放地理空間協會」(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指出,透過各類感測單元建構成的感測網,將可即時回報及累積不同區域的氣溫、濕度、陽光、碳排放、空氣品質及交通流量等不同數據資訊,進一步整合、展示在空間與地理資訊系統之上,成為各類政府決策、經濟活動的依據。

fsj 提到...

Pinterest估值 逾百億美元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72133

經濟日報 編譯黃智勤/綜合外電 2015-03-18

圖片分享社群網站Pinterest公司17 日宣布已募得3.67億美元資金,使公司總估值衝破110億美元,躋身創投業者所認定的全球估值最高新創公司之林。

Pinterest自今年1月才開始賣廣告,一年前的估值僅約50億美元,計入最近募得的資金後估值上漲逾一倍,凸顯投資人願意給炙手可熱新創公司大幅的溢價。Pinterest的金主包括多家創投業者以及日本商務網站樂天(Rakuten)。公司發言人指出,Pinterest極可能再募得2.11億美元,而這輪募資將在數周後結束。

華爾街日報統計的「百億美元新創公司俱樂部」中,僅五家由創投業者注資的未上市企業估值高於Pinterest,即小米、Uber、Palantir、Snapchat和SpaceX。

Pinterest自2010年成立以來,吸引不少具有藝術與設計品味的使用者,尤其廣受女性歡迎。用戶可以把照片「釘」在網路布告板上,並依整修廚房、規劃旅行等主題分類。Pinterest今年1月在美國的不重複訪客數達7,580萬人,比去年同期成長37%,創新高,但Pinterest未公布用戶人數。

Pinterest 1月正式推出廣告服務「推廣圖釘」(Promoted Pins),並表示今年將聚焦於發展廣告業務。

※ 相關報導:

* 國發基金挺網路 9大法人成立本誠創投基金
http://udn.com/news/story/7240/772954

移動、大數據、物聯網強大顛覆力量匯集,網路產業正式崛起。為掌握「婉君」優勢,抓住投資商機,國泰人壽與群聯電子領軍,攜手行政院國發基金、遠傳電信、聯合報系、CID 華威國際集團、富邦人壽、中國信託創投、開發國際,共同成立新台幣 15 億「本誠創投基金」,將大力投資網路新創企業。本誠創投基金委由 AppWorks 之初創投管理,集結政府和台灣主要金融、媒體、電信電子集團力量,誓要助台灣成為「東南亞矽谷」。

* 解析歐巴馬TechHire計畫:美國如何解決資訊科技人才荒的問題?
http://ithome.com.tw/news/94642

臺灣其實也需要TechHire這樣的計畫,讓有需求的公司、想轉換跑道的人員,透過地方社群的促成,利用實質有意義的實體和線上課程,把上述的職缺補足。這需要各方溝通,串連職缺的技能需求及相對應課程。需要教育的不只是IT人員,還有企業主。

....你說,這類系統需要資工系、資管系的研究生去做嗎?真的需要嗎?不、需、用。因為,坦白說,這些職缺所需要的能力,並不需要修一大堆正規的資工、資管的課程,更不需要做過資工、資管的研究。

但是,有這些職缺,卻沒有人來做,以致於新的商業模式無法快速被做出來,真的很可惜。為什麼呢?



◆ 李開復:台灣富豪吝於投資青年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18000813-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3月18日 康文柔、白宜君/台北報導

前Google大中華區總裁、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作客「中天青年論壇」,和主持人陳文茜對談。李開復直言不諱地說,台灣有錢人很多,卻只顧自己的王國,不願拿錢出來給下一代創業家;即使對外投資,也不過想賺更多錢,出發點是利己,而不是利他思維。

美國有錢人回饋社會

李開復比較台灣、大陸與美國的富豪們,他認為美國精神值得欽佩,美國社會不要求富人一定要低調、高調或做慈善,美國富豪人人有不同的作風,像巴菲特很節儉,比爾.蓋茲喜歡請客,「他們清楚自己要什麼,而不是世俗告訴我,我要在最貴的地方炫耀。」

陳文茜笑說,台灣因房價已達頂點,富人們轉而把錢拿來買車,現在雙B都變成「低級B」。李開復則表示,大陸土豪苦了太久,要他們不炫一下很困難;兩岸有錢人都該向美國富豪看齊,須有回饋社會的心態。

李開復舉例,比爾.蓋茲拿錢創辦慈善基金會,巴菲特把錢都給了他;反觀巴菲特的兒子創業,巴菲特只出資10%。李開復慨嘆,他在台灣17個月,接觸很多創業團隊,都希望得到本地富豪支持,但台灣有錢人多,卻沒有人願意把錢放出來。

李開復批判,台灣的企業家鮮少提攜後輩,對於年輕人的態度是「我有我的王國,你要,就來跟著我幹!」大部分只想賺更多的錢,只有利己、沒有利他的思維。

台灣富豪吝於投資年輕人,陸資企業反而出手大方。陳文茜問李開復,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來台,宣布設立100億元創業基金,是否如外界所說,帶有統戰目的?

讚馬雲膽大有格局

「我對馬雲來台的目的不揣測,但他的成功並不膚淺。」李開復評論,馬雲是一個特別有格局感、有戰略感的一個人,膽子特別大,跟其他大陸創業家不同;馬雲敢跟搜尋引擎百度絕交,立志改變中國人上網搜尋的方式。

李開復被譽為「青年創業導師」。他指出在台灣創業第一個面臨的問題是,怎麼養活自己?台灣的創業者要拿自己的錢出來,養活自己才有未來。面對市場快速變革時,只能保守因應,格局感出不來。

「當別人看到明天時,你已經看到未來。」李開復說,這就是所謂的格局感。他建議在台灣創業第一天,就不要只想台灣市場,要往國外去,看到大市場,「你就會被訓練的愈想愈大!」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跟8種人聊天 學習人生智慧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18000818-260102

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建議,跟8種人聊天,其中包括百歲人瑞、3歲小孩、死刑犯及絕症晚期的人。因3歲小孩還沒有被社會洗腦,而老人累積的智慧值得學習, 至於「將死之人」怎麼過每一天,還有許多日子的人可以想一想。

* 推動全民加薪潮 基本工資明年看漲
http://udn.com/news/story/7238/773126

勞動部長陳雄文今天指出,今年基本工資有調漲空間,調幅由第三季舉行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決定;去年政府決定從今年7月起調漲基本工資至20008元,若今年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又調高基本工資,明年基本工資可望再往上墊高。



◆ 新增查詢碼 報稅試算更方便
http://udn.com/news/story/7243/771523

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 2015-03-18

國稅局今年將提供新的報稅服務,將在稅額試算書上提供「查詢碼」,民眾上網下載所得資料申報,不用再跑去國稅局查調所得,節能減碳又省時。

北區國稅局局長李慶華表示,每年約有6成的民眾符合稅額試算服務的條件,並收到稅額試算通知書。不過,只有6成4的民眾利用試算書報稅,許多民眾只是因為增加受扶養親屬等細微修改,就必須回歸原點,自行採網路或人工申報,浪費試算美意。

李慶華說,曾有民眾因為懶得自己書寫,乾脆用「剪貼」的方式,把試算書上的所得資料剪下來,貼到人工申報書上來報稅。

國稅局今年提供新服務,在稅額試算書上附上「查詢碼」。只要是認為試算內容不正確、需要修改的民眾,可利用查詢碼,搭配身分證統一編號、戶口名簿戶號及出生年月日,就可透過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軟體下載所得及扣除額資料,不用申請憑證、免用讀卡機,也不必跑國稅局。

民眾成功下載所得及扣除額資料後,就可以自行修正內容後上傳網路申報。稽徵機關也可臨櫃核發查詢碼給民眾,讓民眾回家查調所得。

李慶華說,去年有近600萬申報戶,國稅局共核發334.5萬多份試算書,其中有212.6萬人利用稅額試算申報,約占6成4。

fsj 提到...

現狀需改變 年輕人還沒認命
http://udn.com/news/story/7339/774641

聯合報 余豈/大學教師(嘉義市)2015-03-19

「日頭花按捺不住成熟的季節/懷孕了/肚皮一天天膨脹/再膨脹/要生十個百個向光的孩子。」太陽花學運滿一年,這首我在文學期刊讀到的小詩,解釋了年輕人從太陽花看到的象徵—希望。

這情形和香港雨傘革命道理相同,要說事件本身真正帶來何改變,很難講得具體。可是當權派在所謂「法治」大帽子上一直想不通的是,人民從主政者身上看不到希望。

身處台灣教育界,夾在「三、四年級」和我輩教育出來的年輕一代間,感觸特別深刻。

從很小的事說起,昨天幾家電視播出一則新聞,咖啡店客滿,女店長請客人挪位子,客人當即不滿地把咖啡倒在地上。「花錢就是老大」這心態,很多人都碰過。我心裡正浮現「強國人活動錢包」到各地旅遊卻招來厭惡的相關報導,朋友來電,談及她任教南部某中學藝術才能班,家長要求老師在政府規定的清明節等等假日「不准放假」。問題是,學生與家長自己不願犧牲假期,於是要術科兼任教師,在課表之外撥時間到校「補課」。

更扯的,因這朋友任教四節,學校排不出教室補課,於是要老師每天中午搭火車從外縣市去學校,一天上課一節!家長敢做出如此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要求,學校又懦弱地「毫無立場」,原因只一個:即使政府「十二年國教」口號喊得震天響,從小學到大學都愈來愈拿不到教育經費。

所以我們三不五時看到:音樂比賽學生敲垃圾桶、舞蹈表演學生上街義賣籌經費、金門高中健美社拍猛男月曆,才有錢到台灣參加比賽!上述那個藝才班,每學期也向家長收逾萬元,才勉強維持運作,掏錢的老大講話當然很「土豪」。

不久前,朱立倫痛批教育的錯誤已變成台灣卅年來最大災難,但他也行禮如儀讚美了近來教改人士琅琅上口的「翻轉教學」。殊不知,「翻轉教學」一詞出自英文flipped classroom,指電腦與網路為基底的教學。學校買電腦需要銀子,還得先以大筆經費弭平窮苦學生在家裡的「數位不平等」。

現在台灣一些大學快倒閉,不僅不會花錢更新設備,很多教室根本空空如也,老師上課自備大聲公和麥克風。很多課程由實上實領鐘點費的兼任教授擔任,下課鐘響,鐘點教授備課改作業都是「超時工作」,難道強迫他們花時間免費在網路上幫學生解答疑難雜症?為政者拿不出經費,喊啥口號呀?

民眾從教育界或其他各方面都體察到,現狀需改變,且迫在眉睫,場面話只會加深無力感。結果大家都變成望天的太陽花,像古人般囈著「老天爺哪…」;或像電影《鋼鐵力士》結局時,海克力斯被綁在枷鎖上大喊宙斯之名,都是指望上蒼照下一絲絲救贖的光芒。

楊渡說得好:「四年級的秋天已經來臨了。」所以在太陽花學運周年時,一群年輕孩子,還未認命,還沒放棄,即使非太陽般的巨大力量,至少讓老百姓睜開眼,看清楚為什麼當權者不能再百分百被信賴!



◆ 亞裔多富人? 貧富懸殊才是真
http://udn.com/news/story/6813/773264

世界日報 編譯張玉琴/舊金山17日電 2015-03-18

亞裔財富近年激增,但在此統計數字後面潛藏的貧富嚴重懸殊,使亞裔都是有錢人的刻板印象,與真實生活相去甚遠,在舊金山華埠成長的陳蘿莎(Rosa Chen,音譯)對此尤有切膚感受。

當陳蘿莎的大學同班同學問她,她是否很有錢,令她愕然,不知道同學的想法從何而來,她說:「我周遭的每個人都在為生計掙扎求存。」這名19歲年輕人還說:「目前存在一種刻板印象,以為住在舊金山的亞裔都很有錢。」

她雖在私立舊金山大學主修大眾傳播,但這是因為該校提供可觀財務補助,是她唯一讀得起的學校。然而在這裡,她頭一回發現外界存在亞裔很有錢的觀念,而且研究人員指出,這樣的想法在一般民眾心中已根深蒂固。

麻州大學亞美研究計畫主任C. N. Le說:「美國白人會根據族裔背景來推測亞裔的社經地位,他們認為亞裔是模範少數族裔,事業成功、收入可觀、勤奮好學、工作賣力,而且安靜低調,此觀念很普遍,當然這純粹是刻板印象。」 

不過,從許多政經地位評估報告顯示,亞裔整體的收入和教育水準,的確較其他族裔要高。

但是,就像美國其他族群一樣,包括48個以上不同族裔的亞太裔,其貧富差距極為懸殊。據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政治學者拉馬瑞希南對本周公布的人口普查資料的分析顯示,亞裔最富有的20%人口,其收入約占總收入的一半;底層的40%人口,收入卻僅占13%。他說:「亞裔社區有社經地位占優勢者,同時也有赤貧窮人,只是總體統計掩飾了兩者的差異。」

※ 相關報導:

* 時薪破40美元 「資料類」工作正熱
http://udn.com/news/story/6813/773263

雖然美國經濟尚未見到就業率大幅成長和工資增加的榮景,但「資料類工作」(data job)卻一枝獨秀,不僅工作成長最快,平均時薪亦超過40元(美元,下同)(約新台幣1,269元)。

....商務部已列出91種工作符合「資料類工作」的標準,包括大學科學教授、市場研究分析師、經濟學家、醫師助理、民調員、環境工程師、化學家、資訊安全分析師、藥學家、網站開發師、電腦程式設計師、稅務準備人員、緊急調度人員。

* 安倍喊加薪 大小企業兩樣情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74594

十八日是日本製造業大廠統一答覆春鬥(勞資談薪)加薪結果的日子,豐田等汽車業、日立製作所等電機業加薪幅度創新高,政府期盼帶動占全日本百分之九十八的中小企業加薪,但事前問卷顯示,情況不如大企業樂觀。



◆ 模仿遊戲…官員都該看的電影
http://udn.com/news/story/7339/774636

聯合報 李家同/清大孫運璿榮譽講座教授(新竹市) 2015-03-19

我不是推崇「模仿遊戲」這部電影拍得很好,我沒有資格作影評。我要講的是這部電影的確給了人們平常沒有注意到的事情。

這部電影中至少讓我們感覺到英國政府對學者的尊敬與重視,這恐怕是英國的傳統。據說從前俄國彼得大帝到英國想見牛頓,英國國王告訴他可以協助安排和牛頓見面,不然牛頓是不會來見你的。圖靈是片中的主角,在他非常年輕的時候就寫信給邱吉爾,說他可以製造一部機器來破解密碼,邱吉爾立刻就答應了他。圖靈是一位數學家,我們的官員會對一位年輕的數學家如此重視嗎?

圖靈當年寫的論文非常抽象,我曾經努力地看過他的論文,完全看不懂。可是當時他所提出的一個觀念,是現在學電腦科學的人必定要知道的,那就是眾所周知的圖靈機。最令人欽佩的是,圖靈在製造機器的時候,他變成一位工程師。如要落實一個抽象的觀念,必定要有工程師的思想。圖靈當年使他的同事們最為佩服的,就是他對於電子線路設計以及機械設計都學得相當不錯。如果他只是高高在上的數學家,而不肯對很多的工程技術加以研究,他不可能有偉大成果的。

圖靈在二次大戰中其實已經製造了好幾架雛型的計算機,這些計算機的電路都用了真空管,當年真空管都被用在類比線路上,如放大器、濾波器、震盪器等等。可是製造電腦卻要懂得數位電路。但當時英國工程師在一年之內就完成使命,如果沒有這麼一批傑出的工程師,圖靈也不會有什麼成就。

電影似乎有點誤導大家以為英國當年破解密碼,是圖靈一人的功勞,其實當時英國召集了相當多的傑出科學家。直到現在,英國政府常利用國內最傑出的科學家,完成很多政府需要完成的事。我們也希望破解很多密碼,有沒有利用我們國家最傑出的密碼學教授?這是政府不能不回答的問題。當然,如果情治單位能力高強無比,也就不需要學術界的密碼專家來協助。可是我們也不是沒有傑出的密碼學教授,只是政府好像不太能夠利用他們的才能。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國家需要傑出人才。從很多事看,政府似乎在開倒車。我們散播一種要打倒明星高中的想法,將國中的英文和國文必修課改成每周三小時,都給我一個感覺,我們不想培養菁英分子。

我建議政府官員以及理工科老師和學生,都應該看這部電影。希望政府更重視數學家,希望科學家更重視技術的細節,不要看不起技術人員。我們應該培養更多的傑出工程師,最重要的是,拜託拜託,不要再有打倒明星學校的觀念。

fsj 提到...

趨勢觀察/全球自行車 畫出楚河漢界
http://udn.com/news/story/7244/774398

經濟日報 劉仁傑 2015-03-19

台北國際自行車展昨(18)日開幕。相較於零組件霸主Shimano的支配性優勢,日本整車廠幾乎已在國際上銷聲匿跡。比較特別的是,今年日本自行車產業振興協會首度設立專區,集結11家企業來台參展。

擁有200年歷史的自行車產業,堪稱是模組型開放性產品的典型。自行車產品系統構成要素間關係單純、企業間系統資訊共享程度高、零組件間介面高度標準化,具備進入障礙不高、競爭激烈、很難維持高獲利等特質。

然而,Shimano、Giant等全球自行車與零組件龍頭企業,卻打破了這個魔咒。

產品變革 競爭者難複製

從科技管理的觀點,1980年代後期,由Shimano現任社長島野容三所領導的產品結構變革、以及2002年起由Giant與美利達領銜的台灣自行車A-Team,確立了零組件廠與整車廠的楚河漢界,讓台日兩地企業各領風騷,支撐全球中高階自行車市場。

1921年設立的Shimano以製造飛輪起家,1960年開發冷間鍛造技術,成為今天自行車零組件與釣具的核心領導技術。

Shimano看準模組型開放性自行車產業發展趨勢,有效將個別標準零組件整成高性能的系統機構模組,達到差異化效果。1984年推出SIS(Shimano Index System),整合變速控制桿、變速器、齒盤與傳動線,達成單點巧妙變速創新。1989年進一步發展STI(Shimano Total Integration),結合煞車控制與變速控制,滿足自行車騎士雙手不離把手的期待。

日廠追隨Giant 登陸設廠

Shimano的系列「外模組內整合」創新,不僅讓顧客可以輕易追隨應用,模組系統內零件設計與製造所呈現的黑箱化,更讓競爭者難以模仿。美國登山車市場統計即顯示,這項創新讓Shimano的占有率,從1985年的四成,一路拉升到1990年的八成。

值得一提的是Shimano獨樹一幟的掌握市場能力。透過參與各類車賽,直接掌握騎士資訊,派遣日本工作人員與全球各地自行車經銷商組成市場調查隊。

其中,發現美國加州人熱中於自行車登山,不僅使登山車在加州誕生,更促使登山車市場與Shimano市場占有率的同步壯大。

最近參觀了Shimano投資150億日幣,剛剛改建啟用的製造技術中心,認為是整合跨部門流程的傑作。這五層樓的龐然大物,除了先進設備、自動化科技與綠化工程令人印象深刻外,整個製造流程的高度內製水準,恐怕也是舉世無雙。

在生產方面,Shimano擁有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與大陸等海外工廠,日本國內產值卻仍然達到50%。

島野社長提及曾經評估來台設廠,但最後考量台灣薪資已經不便宜,以及Giant等台灣企業陸續到大陸投資,因此設立了昆山廠與天津廠。

他並強調,台灣距離日本近、非常方便,日本據點與台灣廠商一直維持非常好的關係。我們的考察並發現,總公司與下關廠是支援全球生產的技術原點,高階核心技術留在日本。而在海外據點方面,分別各有定位,譬如位於大上海的昆山廠走高級路線,天津廠則著重量產,調適當地市場競爭需求。

台灣自行車廠大陸投資的成功,Shimano受惠非常大。然而,台灣車廠在攻大陸市場的同時,台灣自行車卻陷入低價競爭,外銷節節敗退,外銷數量從1980年代末期的1,000萬輛高峰,2001年跌破500萬輛。

創造價值 台廠精實變革

2002年台灣自行車A-Team成立,羅祥安擔任首任會長,從中衛體系推動台灣自行車產業的精實生產與顧客價值創造,改寫自行車的發展宿命。12年來外銷數量持平、外銷金額持續攀升,平均單價更從2002年的124美元,一路衝高,2014年達到459美元。

A-Team不只讓巨大與美利達兩大整車廠受惠,零組件廠也全面升級。其中生產關鍵零組件的SRAM(速聯)、天心、桂盟與彥豪,質量俱進;水漲船高,最近幾年已經從A-Team會員延伸到整個產業的供應鏈成員。

總部設在美國的SRAM更連年擴廠,業績三級跳,台灣據點產值已逼近全球SRAM的80%。

台灣速聯總經理高禩翔認為Shimano未來台設廠,提供台灣關鍵零組件廠發展機會。SRAM因為產品線完整,近距離與大廠互動、學習,受惠最大。

到過SRAM的日本訪客,都感受到現場的改善活力,認為已經不輸給日本一流廠商。最近巨大、美利達與Shimano相繼入股桂盟,也說明台灣鍊條廠在國際聯盟上已獨樹一幟、左右逢源。

A-Team從生產端提升了製造暨供應鏈體系的差異化能力,全面提升了自行車的顧客價值。Giant董事長劉金標這幾年從台灣、歐洲、中國大陸、日本,無遠弗屆的騎乘活動,更寫下自行車龍頭帶頭創造顧客的全新典範。他身上斗大的Giant與Shimano Logo,象徵著全球性的自行車休閒風氣,將在領導品牌企業的耕耘下繼續前進。

(作者是東海大學教授、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客座教授)



◆ 政府對創新創業 陷3大迷思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19000084-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03月19日 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政府投入大量資源及經費,試圖強化青年創業及網路創新的力道,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王伯元昨(18)日表示,政府投入太多資源放在興建硬體及設置公有育成中心,而且台灣年輕人創業缺少國際連結,跨不出台灣本島,更糟的是國內笨錢(dump money)滿天飛,投資評估機制卻處處漏洞,反映出政府對於創新創業陷入三大迷思 。

國發基金宣稱投入25億元在吸引國際創投業,王伯元強調,政府不該是「創投人(venture capitalist)」,「投資更不是捐款」,現在政府蓋了一堆育成中心或共同工作空間,真正能帶動創業的個案卻少之又少,硬體建設都成蚊子館;而且,創投投資不可能馬上獲利,若官員及審核創投案的管理人,沒有「做實業」的態度及作為,也不實際參與創業養成,所有投入的創投錢都是無用的「笨錢」。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昨天舉行「新世代創業契機與挑戰」研討會,時間點剛好和318太陽花學運吻合。王伯元說,相較於去年,現在台灣的創新創業風潮很盛,由國發會前主委管中閔發起的創業拔萃計畫,等同於政府登高一呼,並表態大手筆出資獎助年輕人創業,加上許多國外創業基金湧入,如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等,現在的創業氛圍實在熱絡。

「錢,不代表全部」,身為創投公會創會理事長,在創投業超過20年的王伯元,昨天帶著警告的口氣表示,年輕人熱中創業,是看到臉書、阿里巴巴等「眼前的」成功創業案例。

但實際上,創業成功的機率遠低於百分之一,如果創業者只因為現在資源及資金很容易拿到,就盲目投入創業,等於就是浪費了國家社會的寶貴資源,因此他慎重呼籲,想要創業的人,要先問問自己,是否真的想創業?是否真的有本錢創業?千萬不要單純為了創業而創業。

王伯元表示,創業要有好的國際觀、堅毅的信心,投資人除了出錢,還要能給予好的附加價值,遇到技術問題如何解決、如何打市場、找策略聯盟等。他也分享矽谷投資經驗,如果可以找到像英特爾(Intel)創投等的好創投投資人,創業團隊走路都有風,因為等於找到了「Smart money」。

為能落實科技業的實作精神,台灣玉山科技協會決定跨過濁水溪,將於25日成立玉山科協南台灣分會,把台灣產業群聚效應擴大到南台灣,帶動南北部產業生態的融合,此項倡議獲得高雄市長陳菊和台南市長賴清德的全力支持,顯示地方首長對當地產業附加價值提升的心急。

fsj 提到...

從領糧券到身價30億 越裔女印證「美國夢」
http://udn.com/news/story/6813/777574

世界日報 編譯黃秀媛/綜合19日電 2015-03-21

從靠著糧食券長大,到靠著YouTube起家建立價值將近1億美元(約新台幣31.6億)的企業帝國,27歲的潘蜜雪(Michelle Phan,音譯)是美國夢的具體化身。

越南裔的潘蜜雪2005年就推出私人部落格,討論不同的化妝術,2007年5月開始在YouTube推出彩妝指導影片,很快就打出名氣,成為第一個在YouTube點閱次數達到10億大關的女性,現有將近800萬個追隨者。

潘蜜雪不但化妝技巧高超,企業頭腦也很靈活。她在影片中使用一些蘭蔻化妝品(Lancome)後,2010年獲蘭寇聘為影片化妝藝術家。2011年她共同創辦美妝產品訂購服務,2013年萊雅(L`oreal)為她推出新的化妝品系列。她也跨足人才網和音樂界,並出版化妝指南。

現在她不只希望指點年輕女孩如何化妝,也希望教導女性如何創業,協助提攜富有創意,並有意追隨她的腳步成功立業的年輕人。

潘蜜雪最近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訪問,談到她的靈感泉源時,透露她的母親追尋美國夢的真實故事。她說:「她在越南受過很好的教育,可是越戰摧毀了整個越南。她帶著不到20美元來到美國,英語又不通,只能靠化妝美甲賺錢維生。」

潘蜜雪說,她母親的手藝為女性顧客賦予自信,使她獲得啟發。她的彩妝本事可說是家學淵源,可是她的母親希望女兒擁有更遠大前程,她也不負母親期許。

她成名後的第一個大手筆,就是買一戶公寓讓家人搬出分租的一個房間,而為了管理她的企業帝國,她每天只睡五個小時,閒暇時候喜歡待在家裡看書和上網與追隨者交流。

潘蜜雪宣布,她正準備推出兩種新軟體,一種讓粉絲能夠追隨她的生活動態,另一種用於編輯影片和照片,以協助其他創作者製作賞心悅目的影片。

她也準備興建一座有8000平方呎空間的開放錄影棚,讓任何創作者能夠到這裡把構想化為現實藝術作品。

※ 相關報導:

* 助領糧食券者就業 10州試行提供職能訓練
http://udn.com/news/story/6813/777579

喬治亞州等十州將試行新計畫,利用農業部提供的補助,幫助糧食券領取人重返職場,使全美4600萬糧食券領取人中的一部分得以脫離該福利。

去年糧食券計畫的支出高達740億美元,是2008年的兩倍,由共和黨主控的國會因此設法削減該計畫。美聯社報導,部分共和黨人建議對申領人的工作要求做更嚴格的規定,以達到降低開支的目標。他們提出的構想包括輔導就業、短期職能訓練及心理輔導。

* 「修正」收入不均 美36年來沒進展
http://udn.com/news/story/6813/777580

美國的收入不平等是民眾辯論的重點,兩黨都譴責貧富差距拉大,而社會調查所19日公布調查指出,收入不平等問題過去36年沒有改善。

貧富差距2014年降至史上最低,共和黨支持政府採取措施,縮小貧富差距,而民主黨對解決貧富差距似乎沒有過去兩年積極。

這項由芝加哥大學全國輿論研究中心進行的調查顯示,46%的民眾認為政府應採取措施來降低收入不平等,37%的人認為政府不應擔憂。



◆ 高房價、高失業、低起薪 台灣青少年追小確幸
http://udn.com/news/story/7314/778818

聯合報 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 2015-03-21

根據救國團昨天公布的「2015年全國青少年六大意向調查」顯示,青少年在高房價、高失業率、低起薪的壓力下,未來只想追求「工作穩定、家庭幸福、自由自在」的小確幸生活。

調查顯示,3成國高中生的人生目標是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在社會大眾對青少年的刻板印象上,他們最認同自己是「抗壓性低、情緒不穩定」、「缺乏責任感、做事易拖延」。當問到最憂心的社會問題時,2成2擔心薪資低,也有2成選就業機會減少。

在男女平權、女性工作收入穩定下,青少年的男女傳統價值觀也大翻轉,多數男生希望追求家庭、婚姻都幸福的小確幸人生,與傳統認為的「賺大錢、有一定社經地位」大相逕庭;女生則是希望追求工作穩定、自由獨立的生活,家庭不再擺第一位。

新北市正德國中輔導主任林萬怡分析,過去社會價值觀是鼓勵年輕人當醫師、律師、老師等職業,不過隨著媒體報導,青少年發現這些職業「壓力很大,也沒那麼好」,學生找不到施力點下,轉而追求小確幸生活。

東山高中學生沈聰霖表示,也有學生有自己的人生目標,不能一概而論;達人女中學生陳柔潔則說,在低起薪、低就業率的工作環境下,當然會先追求穩定工作。

※ 作夢是有「閒」人的「權力」。



◆ 經濟/開放與鬆綁 產業發展成功關鍵
http://udn.com/news/story/7338/779242

經濟日報 社論 2015-03-21

即將於本月23日掛牌上櫃的生技新藥股王浩鼎,日前完成公開申購抽籤,吸引投資人超額認購96.4倍,並凍結市場資金540億元,顯示國內生技新藥熱潮至今沒有停歇。儘管去年發生基亞事件,但在浩鼎之後今年還有不少公司將陸續掛牌,而且不乏從新藥到醫材領域的優質企業,在電子業面臨發展瓶頸下,生技醫療產業適時接棒,也讓台灣產業發展增添一個新亮點。

回顧台灣生技產業能夠突飛猛進,不外乎幾項因素,一是產業政策開放鬆綁,讓創新創業變成可能;二是醫學領域本來就集結台灣最多優秀人才,而且海外人才陸續回國創業;三是資金效應,當電子業成熟後,資金逐漸往生技業移轉。

在產業政策部分,顯然是生技業成功的關鍵要素。2007年,立法院三讀通過「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為生技產業的發展奠定基礎。過去舊有的生技法令條文,比較從製造業角度來看生技發展,但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的精神,就是獎勵生技公司從事研發,享有定額免稅,技術發明者還能進入董事會、執行決策、擔任科技諮詢委員、持有技術股份及分享營運成果等。這項法令對新藥研發、高階醫療器材等產業引進資金、人才,都有正面影響。

此外,2011年政府通過「科技基本法」,讓科研人員的技術作價持股可以不受法令限制,也促成科研人員能夠順利將技術移轉至民間,開創出更多創意與能量。

由於科技基本法的通過,讓許多過去隱藏在科研及學術單位的生技研發人才與技術資源,都可以順暢地釋放並移轉,打破了台灣過去偏重研發而忽略商業應用及臨床實驗的傾斜局面,也讓生技產業實力能夠真正發揮壯大。

因此可以這麼說,台灣生技業的成功,關鍵就在政府將原本阻擋發展的舊法令及政策,大幅翻修鬆綁,因此吸引各方人才及資金投入,終於創造了如今波瀾壯闊的生技產業。而生技業的成功軌跡,若拿另一個對照組—互聯網產業,更可以顯示法令鬆綁的重要性與急迫性。

在世紀交替的千禧年,當時那斯達克漲到5,000點,全球網路、通訊、生技類股全部大漲,台灣股市也同樣感染這股熱潮,民間許多網路與生技新創公司不斷成立,2000年熱潮消退後,至今台灣網路產業雖仍有少數成功案例,但最多只能偏安台灣市場一隅,遠不及國際大廠的規模與實力,究其原因,正是因為政府從未把網路業視為重點培植產業,在網路發展過程中關鍵的基礎與法令,更是沒有什麼新作為。

例如,要解決網路支付問題的第三方支付法,在業界千呼萬喚中拖了八年,直到今年初才三讀通過;此外,網路股初期投資風險高,導入天使與創投基金是最關鍵的力量,但有關投資條件的鬆綁,例如股票面額限制的問題,以及特別股、可轉換債、認股權等規定,都是針對過去傳統製造業所設置,對於網路這種創新產業,政府思維仍無法跳脫舊有框架,資金無法導引進來,也讓台灣在全世界的網路產業中,失去搶得先機的機會。

台灣向來都有很強的民間企業,2000年時,台灣的互聯網企業曾是華人世界中最好的,當時的新浪網前身是台灣的華淵資訊,而當時的蕃薯藤擁有全球華人最好的搜尋技術,而大部分的大陸互聯網企業都是在九O年代末期才開始營運。台灣其實曾經擁有非常領先的優勢,如今卻遠遠落後,只能徒呼負負。

政府推動任何產業,首要任務就是開放與鬆綁,把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做好,該做的事情努力做,不必做的事留給民間做,如此,台灣的產業發展與產業轉型才有脫胎換骨、發光發熱的機會。

fsj 提到...

社企典範/里仁創業初心 是共享而非回饋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223

記者陳景淵╱台北報導 2015.03.22

有機通路里仁十七年前創立,主因里仁的精神領袖日常老和尚認為,農藥、化肥濫用,人類健康遭殃、土地酸化,恐危後代子孫安全,因此呼籲回歸自然栽種法,衍生出有機食材及通路。

里仁總經理李妙玲表示,一般企業倡導的社會責任,多數是在獲利賺錢後再回饋社會。里仁對社企的定義為「創造共享價值」,這個觀點與後來美國經濟學家麥可波特提出的「共享價值」不謀而合。

李妙玲解釋,企業不應該先破壞社會環境賺了錢,才又拿一點錢捐給社會;應該一開始就與其相關聯的產業、客戶、消費者連結,朝著讓社會向上的方向去做。

她說,里仁創立以來不斷說服上下游農民、加工廠、員工和消費者,引導大家「往善的方向走」,栽種有機、生產無添加製品。

※ 相關報導:

* 社企流論壇/李開復:社企非慈善 顧消費者需求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226

李開復指出,台灣的志工組織,連大陸人都稱羨,這是台灣發展社企的優勢,台灣在寺廟、區公所、圖書館,都能看到志工,顯示台灣人願意給予,社企應善用志工的力量,降低營運成本,創造更大價值。社企可善用名人效應,特別是明星,由社會影響力最大的一批人,為社企發言,讓更多人知道社企。

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指出,他看到很多人想創業,但只有空想,他呼籲想創業的人,第一步就是動手幹。

他表示,台灣社企發展有個問題,就是社會很多、企業不夠,流於紙上談兵,不夠務實。社會企業不是慈善,要創造消費者需要的東西,對消費者需求的謙卑、敬畏是重要的事。

他說,社企家要去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才能永續經營,達成改善社會的理念。若認為在做很神聖的事,有不屑於賺錢的心態,是很不理想的。

* 品質至上 社企商品才能維繫消費力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219

聯合報系《社企大調查》發現,民眾對社會企業產品或服務的訂價有較高容忍度,六成二民眾願意付出較高價格購買社企產品或服務,但也有二成五的人打消消費念頭。願意多花錢購買社企產品的民眾中,以高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的範圍居多、達四成五。

由社企流主辦、聯合報願景工作室策動的社企流三周年論壇:堅持的力量今天登場,除邀請多位創業家與社企家演講,論壇也將發布聯合報系《社企大調查》,這也是國內首份針對社會企業的民意調查。

....輔大社會學系系主任吳宗昇指出,百分之十可能是民眾的「愛心溢價」。這與國外的經驗相仿,但也顯示民眾將社會企業的商品看成是做愛心。

吳宗昇認為,社企並不是要用愛心做行銷,而是要先在一般市場競爭,在品質與價值上取得消費者認同,讓消費者更願意去了解社企商品背後的社會價值,才是社會企業真正想建立的營運模式。

....活水社企開發共同創辦人陳一強也指出, 過於強調社會企業,可能是雙面刃,消費者或許會因為善因而購買一次,但願不願意一再購買,還是取決於商品或服務本身的品質。他說,社企商品與一般企業產品相同,都得通過市場的考驗。

* 聯合報民調/僅19%聽過社會企業 但78%認同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217

全球社會企業方興未艾,本報民意調查發現,台灣雖然只有僅一成九民眾聽過「社會企業」,但有七成八認同社企兼顧獲利並追求公益目標的經營理念,六成二願意多花一些錢支持社企產品。



◆ 政府孵育社企 期待遍地開花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218

記者李昭安、劉俐珊、許俊偉╱台北報導 2015.03.22

聯合報系《社企大調查》發現多數受訪者雖沒聽過「社會企業」,但了解後都高度認同。行政院政務委員馮燕指出,「令人振奮」,顯示民眾對社企期望很高。

馮燕表示,行政院去年九月通過「社會企業行動方案」,三年共將投注一點六億元,孵育一百家新創社企。

行政院長毛治國日前建議活化金華街舊閣揆官邸,打造「社企聚落」,馮燕表示,社企聚落三月底亮相、五月底後開放團隊進駐,台北將有「實體」社企生態圈,對推廣社企幫助很大。

馮燕指出,今年十月底前將建立社企登錄制,消費者可上網認識社企品牌,購買商品與服務;各部會也將深入校園、社區、創投圈舉辦社企競賽、小聚等活動。

其中,勞動部、經濟部負責的「青年圓夢網」,三月底將建置「社企專區」,提供創業所需資訊;勞動部下半年將舉辦社會企業創新創業競賽,預計挑出五個優勝團隊,每隊提供一百萬元當作創業第一桶金。

勞動力發展署去年共巡迴校園十二場,今年宣導對象轉向社區,本月起各分署將深入社區辦理廿五場社區巡迴講座,也會持續辦理市集和社企月活動,設置社會經濟入口網站,除提供國內外社企案例,也提供各地近期活動、講座訊息。

經濟部今年將辦一百場「社企小聚」,串連社企家、投資人、校園師生、育成中心,及在地社群,希望促成社企「遍地開花」。

※ 相關報導:

* 補助社企?多扶籲:建立評比制 拉拔回客率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221

從事身障、老弱接送服務的多扶接送創辦人許佐夫坦言,政府喊出補助社企的口號,讓人憂心。他呼籲,應由第三方公正單位,建立「社會影響力」指標,如家屬滿意度、客戶推薦或回購率等,用不同於商業營運的毛利率等方式衡量,才不會揠苗助長。

....許佐夫建議,補助必須等社企營運一到兩年後,通過特定考核後再適用;一旦通過,補助發放應「一次到位」,而非分階段考核,因為需要經濟規模,社企才有獲利可能。

位於台大公館的直接貿易咖啡店The Lightened店長黃尚卿也說,她是創業,不是創社會企業。不借助社企光環,回歸商業營運,社企才能獲利生存。
* 鹿耳門聖母廟擲筊 冠軍想開茶飲店
http://udn.com/news/story/7326/781061

台南市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春節創業基金」擲筊決賽,昨天由35歲屏東縣民曾桂玲連續擲出10個聖杯,抱回最大獎200萬元獎金,為歷屆以來「最年輕得主」。

今年總獎金300萬元,但參賽人數不到1萬人,收入290萬元,不僅沒剩餘款項做公益,還要倒貼!聖母廟主委王增榮說:「做公益沒計較金錢,只能再努力。」明年將再續辦。

* 歐洲》德懸賞走鋼索的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22000119-260209

....布蘭多斯特坦言自己在德國算是少數特例,因為德國人大多「一心追求穩定工作」且不愛冒險。

根據安麗與慕尼黑科技大學共同調查的結果,德國有60%勞工任職於員工總數低於500人或公司年營收低於5,000萬歐元(約5,600萬美元)的小企業,但這些企業大多是擁有幾十年歷史的老企業。

今日德國平均每4人中只有1人自認未來可能創業,反觀美國有半數人口都曾考慮創業。

慕尼黑科技大學創業研究中心教授布魯斯特(Nicola Breugst)表示:「創業家在德國的社會形象並不好。」他認為其他國家通常認為青年創業家是富有創意的人才,但在德國反而被視為走在鋼索上的人。他稱德國人擔心創業失敗會造成「履歷上的汙點」,往往因此打消念頭。

fsj 提到...

7年級生拚創業 鐵皮屋闖出3家店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865377

自由 2015-03-23

編者按: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7成的受僱者平均月薪不到4萬元,為解決低薪問題,近來從政府到企業界大老,無不鼓勵年輕人勇敢創業,其實國內不乏年輕人成功創業的例子,本報訪問2位年輕人創業案例,他們都在確立創業目標之後,勇敢築夢,即使過程遇到挫折,還是咬牙繼續拚,現在生意都已逐步上軌道,年營收都至少千萬元起跳。

記者廖千瑩/專題報導

7年7班的陳漢聲,大二時就接觸網拍,退伍後擔任科技公司業務,順利存到150萬元後,加上青創貸款湊足200多萬元,24歲就決心投入創業,創業3年多來主攻造型拍立得、可愛玩具文具的卡哇伊商機,如今在台北市東區、中山北路及西門町擁有3家實體店面,去年營收已經突破2000萬元。

主攻卡哇伊商機

初見陳漢聲,27歲的大男孩,臉龐帶著稚氣,實在看不出來是一家旗下已有17位員工的老闆。回首創業路,陳漢聲說,創業之初真的很辛苦,當時為了省錢,他租了一間鐵皮屋,也沒錢請員工,從批貨、搬貨到訂單樣樣都自己來,每天忙得昏天暗地,前半年幾乎都以公司為家。

陳漢聲說,剛開始投入創業,開店成本遠超過他的想像,包括不斷追加的裝潢費、積壓的庫存等,資金壓力一度壓得他喘不過氣,創業半年後他亟思轉型,鎖定少女族群,直接跑到日本挑貨批貨回來賣,靠著精準的眼光,以可愛玩具跟文具,成功打中保有赤子之心的女生族群,累積創業第1桶金。

半年前,陳漢聲更下一城,跑到日本談卡通圖案銷售權,在台灣找工廠代工,開發出卡通相本和邊框貼紙等商品,更以MIT為號召,外銷到東南亞等國家去。

去年營收2000多萬

創業3年多,連開3家店,加上網路平台銷售業績,去年合計已達2000多萬元,陳漢聲說,很多人都有理想創業,但真的去做的很少,他建議真想創業的年輕人,創業前先問自己到底敢不敢、有沒有信心,不要把錢當作創業路上阻礙前進的藉口,也不要陷入利息迷思,貸款還利息真的沒那麼可怕,何況現在很多青創或政府貸款利率都很低。



◆ 保有文創精神 擁抱商業非壞事
http://udn.com/news/story/7322/782413

聯合報 記者郭政芬、林麒瑋/新竹報導 2015-03-23

文創商機是流於商業化還是保有文創精神?新竹文創協會創會長陳濬培不諱言,多數文創會帶有商業考量,但不該丟棄藝術、文化、人文,有商業行為並非不好,但是文創者得從中認識在地人文與歷史背景,才會找到屬於當地的故事,「地方文化最重要,沒有文化就無故事!」

陳濬培指出,新竹大多文創仍屬於「初階階段」,他自己也不斷摸索,文創協會花了4年持續找尋在地文化的根基,並結合文化創意產業,這段路走的不容易,但他相信,長期尋找,一定能挖掘到故事,細膩品味在地人文,「文創」才會是活的。

在新竹縣關西鎮石店子老街經營「萍手作」的負責人劉秋萍說,「我是關西人,雖然嫁到外地,但這有機會一起改造家鄉,當然要回來」,樂於透過分享和教學,將文創家園的種籽撒下。

「文創是給年輕人的一條道路」北埔鄧南光影像紀念館館長黃翠文指出,許多藝文人士都會利用假日聚在一起討論藝術,很多豐富的點子都在當下被激發出來,對年輕人來說,這是相當有意義的活動。

對於文創是加分還是扣分,多數遊客都持正面看法。許姓婦人每到假日都會帶著孩子逛市集、逛書店,她說,「文創真的帶給許多鄉鎮許多商機,有這些對文創熱忱的創作者,才能讓其他民眾看到年輕人驚人的創作力」。



◆ 產業創新/極速化 vs. 極大化
http://udn.com/news/story/7244/782334

經濟日報 米勒 2015-03-23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中國大陸這幾年有幾家快速成長企業,特性大抵可分為「大」及「快」這兩類,像小米的經營哲學就是「快速」,所以雷軍一直把「唯快不破」掛在嘴上,有趣的是這個企業經營課題卻也引來對岸天涯論壇的討論。

針對「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說法,有武俠迷引證清代石玉昆《三俠五義》講本第50回:「韓爺技藝雖強,吃虧了力軟;雷洪的本領不濟,便宜了力大,此謂『一力降十會』」;「一力降十會」,是指一個力氣大的人,可以降服十個懂武藝之人。網友力陳「一力」尤勝「唯快」,像這類清談倒也有趣。

面對市場變革速度加劇、產品周期更迭加速,「競速比快」乃競爭的第一法則,但是「極速化策略」有個明顯弱點,就是這樣的競爭力持久性偏低,因為其他競爭者很容易模仿跟進。

比如從年銷100萬支手機做到年銷6,000萬手機的小米,從前是市場挑戰者、之後也不得不為市場跟隨者,現在則成為被挑戰的對象,所以接下來小米是否還能繼續高速成長?

市場都在關注。

與「極速化策略」相對應的策略是「極大化策略」。

當極大流通達到某一「關鍵數量」時,使用人數便會飛快成長,因為人們想要尋求和其他人「相容」,Facebook現象便是如此。

追求最大的規模或流通便是一種極大化策略,因為當有愈多人使用你的商品和服務,你就能變成「獨占的企業」,所以極大化策略能帶來更豐厚報酬,像微軟藉由收取「獨占租金」的形式販售高價軟體一樣。

還有一類極大化策略是在追求最極致專精的工藝或技藝,我稱此為「攻頂策略」。

有一家公司只專做兩種東西,玻璃及陶瓷,然而這家公司憑藉其「材料科學及製程工程」方面卓越的專業知識與核心專長,便能開發並製造出無數的「高科技、高價值」創新產品,並在五大類別領域都居於全球市場領導地位,這家公司就是康寧公司(CORNING)。

康寧將看似簡單又平凡的玻璃以及陶瓷,做成LCD電視、電腦顯示器、消費性電子產品保護玻璃、先進光學器材、甚至是航太陶瓷引擎…,這就是「極大化策略」以「一力降十會」的例證。

在企業競爭課題上,「極速化策略」代表企業的創新能力及轉型程度,速度將決定未來誰能當家作主;「極大化策略」則代表另一條營運曲線,擁有最大的規模或流通,才能顯現無堅不摧的力量。

(作者是趨勢觀察者、策略行銷評論員)

fsj 提到...

社企流論壇/社企人:找到最想做的事 改變世界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231

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如果你不去想自己最想做什麼,念完大學就跟大家一樣去考研究所、高普考、投履歷,最後一定是跟大家一起以最低的薪水,去買最貴的房子和最長的工作時間。」社企流三周年論壇「信念馬拉松」講座上,古厝民宿「天空的院子」創辦人何培鈞一席話,贏得滿座掌聲與笑聲。

「信念馬拉松」講座由聯合報願景工作室協辦,邀何培鈞、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主任張英樹、多扶接送創辦人許佐夫、生態綠創辦人余宛如分享「堅持的力量」,由聯合報願景工作室李彥甫、活水社企開發共同創辦人陳一強主持。

李彥甫以聯合報昨天見報的「社企大調查」開場,指出六成二民眾願意以較高價格購買社企產品或服務,以及逾七成民眾願意推薦社企產品給他人,顯現社企的成長空間相當樂觀。他預告,聯合報將用一年繼續調查社企發展,希望在明年社企流四周年時發表「社企白皮書」。

張英樹以一張腦麻小女孩的畫像開場。他說自己從小就被教育要像「正常人」一樣往上爬,但一回做志工時,在這位小女孩憂鬱眼裡,看到自己心底「不知未來在哪」的同樣恐懼。

「就在這恐懼中,我找到和之後工作的關連。」張英樹建議,若想做社企,找到連結,才能做得比較久。

何培鈞十九歲就立志修復南投竹山古厝。他不像大學同學畢業後都去考研究所,而是一退伍就向銀行貸款活化古厝。他呼籲在場學生該思考所學究竟為何,「你應該先確認想解決什麼社會問題,再跨科系修課來增強實力,而非一味跟別人走。」

因為家人需要開始做身障接送的許佐夫,分享的照片是累癱的他和一隻狗,他問:「你一定要創業嗎?我來幫你打退堂鼓。」他三年前曾因工作太累,結果小中風。然而許佐夫從未氣餒,去年多扶還成為第一家上櫃的社會企業。

余宛如推廣公平貿易咖啡,最初常遭冷嘲熱諷,然而當許多國家小農不再遭商人剝削,讓她充滿力量,「我的人生不再只是我的,我和他人互相圓滿。」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社企流論壇/你用手機種樹 我給你一片森林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232

網路宅男也可以做環保,韓國「樹木星球」利用手機App與群眾募資,推廣種樹計畫,已成功在全球種下超過五十萬棵樹,成為韓國政府、聯合國、世界展望會合作夥伴。三年前還推出「明星森林」計畫,在偶像團體「少女時代」號召下,網友們透過群眾募資,種下卅四棵「少女時代森林」。

樹木星球創辦人Kim Hyung Soo,昨天在社企流論壇與即將開設庇護工場的「身障發明家」劉大潭分享創業經驗與商業模式。他說,該公司研發手機遊戲App,讓玩家在遊戲裡種下一棵樹,樹木星球則委託國外合作夥伴進行造林,並透過影像回報樹木生長狀況,該遊戲已突破三百萬下載人次。

* 社企流論壇/直接跟農夫買 幫助100個農村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229

動員兩千三百人「直接跟農夫買」,幫助一百個農村;把閱讀變體驗教育,讓亞當.史密斯著作「國富論」,化身企業內部體驗課。社企流昨天邀請十八名iLab第一期創業家分享經驗,提出用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的辦法。

iLab是社企流去年引進,學習英國最大社會企業育成組織UnLtd架構所成立,希望藉半年到一年的種子獎金、主題培訓與導師諮詢,幫助更多社企新鮮人成功實踐點子,首屆由星展銀行及新竹物流贊助。

十八名iLab創業家分為「大地的禮物」及「翻轉的禮物」兩組,前者著力農業與食物,後者強調從翻轉思維創新。社企流創辦人林以涵指出,「大地的禮物」各創業家從生產農作、農業物流、販賣農作、食材餐廳到返鄉青年資訊交流統統有。

* 社企流論壇/菜場廢棄蔬果 製成甜美果醬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228

你的剩食,可以變成別人的盛食,來自英國「廢墟中的寶石」創辦人珍妮.道森,將菜市場小販丟棄的蔬果,製作成甜美的果醬。她昨天在社企流論壇中,與使用在地小農食材的冰棒業者「春一枝」創辦人李銘煌,共同為小農、糧食問題發聲。

道森不到卅歲就已登上CNN、BBC等國際媒體,更吸引尤努斯基金會關注。她說,「全球有三分之一的食物是被浪費的,英國有百分之十的汙染與廢棄食物有關,在此同時,全球卻有十億人口處於飢餓狀態」,這樣的現象十分荒謬。

她發現英國的菜市場有許多仍可食用的蔬果,有些只因外型不佳被丟棄,有些則是生產過剩造成食物浪費,她傳承了母親的果醬製作技術,為這些廢棄蔬果注入新生命。「廢墟中的寶石」首件產品,就是將剩餘食物做成甜酸醬,一推出即獲得市場極大的回響,該公司與英國中途之家婦女合作,一起製作果醬商品,目前在英國已擁有三百個合作點。

* 社企流論壇/消費取代捐錢 行善才能持久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230

社會企業強調做公益也要做生意,昨天在社企流「信念馬拉松」講座上,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主任張英樹等紛紛呼籲民眾「以等值消費取代捐款」,才能長久。他們也期待,社會各界別以特殊眼光看社企,成為社企發展障礙。

fsj 提到...

立院初審通過 企業應訂「利潤分享計畫」
http://udn.com/news/story/7485/784943

聯合報 記者胡宥心/台北報導 2015-03-24

國民黨力拚「加薪四法」,希望企業賺錢、勞工分紅。立法院昨初審通過勞基法修正案,上市櫃公司未來若盈餘必須與勞工討論,透過「利潤分享計畫書」對員工分紅,否則最重可罰鍰五百萬元,未改進可連續開罰。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初審通過勞基法修正案第廿九、七十九條草案,提案修法的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表示,最快下月十日可三讀通過。

原勞基法規定,上市櫃公司扣掉稅捐、虧損後若有盈餘,應對全年工作「無過失的員工」分配獎金或紅利;初審刪除「無過失勞工」文字,改為「考量勞工的年資、職位、績效等訂定利潤分享計畫書」。換言之,公司若有盈餘,勞工依法將可拿到一定比率的獎金或紅利。

修正版勞基法也將工會團體強制納入利潤分享計畫書的制定過程,公司送出計畫書時,需會同工會協議;公司若無工會,則需召開勞資會議共同訂立。計畫書須在下個年度結算前報請當地主管機關備查,否則罰五十萬到五百萬,還可連續罰。

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質詢,目前全台一千多萬就業人口,上市櫃企業占三分之一,約是三百多萬人,該法僅照顧到這些勞工。

勞動部長陳雄文說,修法後第一階段照顧到三分之一勞工,更重要的是希望帶動社會整體加薪氣氛。全台共一千七百多家上市櫃公司,每年財報都要公開,易於查核,執行不會有太大困難,企業盈餘跟員工分享也可提升士氣。

陳雄文也表示,不管是用電話、口頭、還是電傳軟體,只要有交代工作,尤其是在下班時間,都應算做加班。他呼籲勞工,如果上司或老闆用各種方式交代工作,最好把起迄時間做成紀錄,都可以算做加班。

媒體詢問,台北市長柯文哲經常用LINE交代工作,台北市政府勞動局近期加強勞檢,是否該從北市府自身做起?陳雄文說,北市府有自己管理的體系,尊重北市府作法。

※ 相關報導:

* 經部:沒胡蘿蔔 執行有困難
http://udn.com/news/story/7485/784902

曾銘宗說,一千多家上市櫃公司,部分已建立員工利潤分享制度,只是各公司分配給員工的盈餘多少不同。他說,企業多提撥盈餘給員工,可提高員工士氣,但各公司獲利不同,不宜硬性規定每家公司要拿出多少盈餘來分潤。

* 勞動部:利潤怎麼分 勞工也能參與
http://udn.com/news/story/7485/784892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昨天初審通過勞基法修正案,明定上市櫃公司應會同工會提利潤分享計畫。勞動部表示,將立即與財經部會、縣市政府討論具體執行措施,未來分配利潤時,企業揭示的盈餘是否合理,不光是看財報,勞方也可表達意見。

* 資方:盼考慮企業財務差異
http://udn.com/news/story/7485/784901

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表示,由於公司法已要求企業,在公司章程中明定員工分配紅利之成數,因此,勞基法第廿九條,要求公開發行公司訂定「利潤分享計畫」,某種程度上,宣示性質較高,企業界並沒有意見,但對於五十萬到五百萬元罰則,則有較大的疑慮。

* 新聞眼/攸關實質分紅 審公司法、工廠法才是硬仗
http://udn.com/news/story/7485/784893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昨初審通過勞動基準法修正案,無需朝野協商可逕付二、三讀,公司賺錢,員工分紅,天經地義,朝野立委沒有人敢拖延,「加薪四法」雖往前跨出第一步,但經濟委員會接下來要審議攸關實質分紅比率的公司法和工廠法,恐怕才是一場硬仗。

fsj 提到...

社論-「一代不如一代」的迷思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25000041-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03月25日 主筆室

318太陽花學運甫屆周年,世代剝削與轉型正義再成熱議話題。被指為剝削世代的經濟部長鄧振中不平則鳴,正色提醒年輕人要先努力再談分配,因為在他年輕的時代,都是靠自己努力爭取,不像現在年輕人都先問「社會給了我們什麼?」由於經長直言逆耳,隨即招來網軍群起撻伐。

在另一方面,知名環保作家劉克襄以《像我這樣的四年級生》,指控政府向財團、金融與科技業傾斜,以致「我們的下一代,正面臨台灣最貧苦最沒機會的時候...」。由於文章訴求正中年輕人下懷,其後還掀起一小場《像我這樣的X年級生》的筆戰。與戰者多半悲憐自己的處境「一代不如一代」,並將責任推給上一代,例如基於職業安穩性而設法考上公務員的七年級生,哀怨自己是「經濟吃菜尾的一代,世代不正義的第一代」,因此對工作沒熱情,對坐領18%的四、五年級既羨又妒。

同屬四年級,部長與作家的省思大不同,都點出部分真相,也均陷入部分迷思;既顯示出社會是複雜的集合體,無法以黑白二分法來論斷是非,更反映出個人的選擇、機遇與視野不同,會導引出不同的判斷與價值觀。如果說同一世代對於社會發展的理解,都可以如此歧異,不同世代間無法感同身受,也就不足為奇。因此,與其批評他們是過度說教或過度懺悔,不如從他們道出的真相與迷思中,重新省思台灣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該如何解決。

首先,經長批評青年人重分配輕努力,這或是實情,但孰令致之?在經長年少時,台灣是個均貧社會,多數人想分配都沒得分,只好靠自己努力爭取,正所謂「生於憂患」是也。如今的台灣,人均所得已高達兩萬美元,年輕世代在成長階段,不管是嘗盡經濟奇蹟的甜美果實,還是只吃到菜尾,大多是受而非施的一方,因此他們難以領略「施比受有福」的真諦。

更有甚者,他們的父母年輕時受苦,有能力後不忍小孩受苦,「媽(爸)寶之島」不是一天造成的。只要寶媽寶爸一天不轉念不放手,不僅艱苦到自己,還會製造出更多理所當然的啃老族。

其實,在《像我這樣的四年級生》一文中,即透露出濃濃的寶爸心態。該文破題以一位去新加坡工作的大陸女孩為例,講述她入籍星國,在報社工作起薪五萬,樂觀期待十年後可以買到房子。作者想到自己非理工與金融背景的孩子,畢業首份工作只有兩萬五,且一甲子恐怕都要為高房價所苦,話鋒一轉,「三四年級的人,其實必須承受最大責任。」

作家的迷思是,他檢討了同輩,卻沒說自己該負什麼責任?以他引用的大陸女孩為例,先不論在台灣報社工作起薪也絕不低於兩萬五,如果自己的小孩有志氣像這位沒背景的大陸女孩到星國追求未來,作家肯不肯放手?老一輩的父母,就算捨不得小孩離鄉背井,但往往自顧不暇,也只能放手,反而因此培養出三、四、五年級面對逆境的勇氣與韌性。

再者,作家以新加坡相比兩岸,恐怕不是很恰當的對照。星國市場夠開放,政治不民主,卻正因為甫逝世的建國總理李光耀與其子李顯龍「聖人專制」,資源匱乏的小國得以普建組屋(公共住宅)、開闢超大的石化園區、發達的金融體系,以及光鮮的賭場與人造名勝,因此吸引全球人才近悅遠來。凡此種種發展,與作家訴求環保厚生、反對庶民食物漲價、不樂見便利超商前進離島,以及嫌惡財團、金融與科技業等等執念,完全背道而馳。

至於文中的大陸女孩十年後是否真的在新加坡買得起房子?又或者台灣年輕人買不起房子,人生從此就變黑白?兩者都有待觀察與商榷。

上述的迷思,並非作家所獨有。在藍綠長期對立下,很多台灣人都成了懷疑論者。當外國各類調查讚美台灣的美好與幸福,民眾的第一個反應往往是:「可能嗎?」當我們以外國的美好與幸福為「他山之石」,卻往往忽略國情與發展歷程之不同。

作家說:「我們的下一代,正面臨台灣最貧苦最沒機會的時候。」高齡93歲的物理學大師楊振寧卻說:「貧困的環境改善,台灣學生卻顯得『懶惰了』!」在全球化的當代,放眼天下,機會何其廣袤,是過度保護阻礙了大人對孩子未來的想像力,是懶惰讓多少台灣年輕人不願踏出父母庇蔭的舒適圈,又反過來譴責那些創造經濟奇蹟的父母輩,剝削了他們尚未開創的未來。

當然,變懶惰的不只是台灣學生,還有政治人物與文官體系。中國總理李克強近日點出大陸政壇的「庸官懶政」弊端,其實早已出現在台灣。總統直選與政黨輪替後,兩黨領袖或貪或怯,在領導力長期不彰下,內閣五日京兆,文官體系隳壞,立法權凌駕行政權。眾多早該與時俱進的結構改革,如軍公教退休制度、油電水價合理化等等,都被急事緩辦,最終導致依法享有終身俸的四五年級公務員,被六七年級公務員怨懟,後者也因此有了不必勇於任事的藉口。

不管是指責下一代不如上一代,還是上一代不顧下一代,這種上下交相怨的負面情緒一旦蔓延,只會絆住台灣前進的腳步,眼睜睜看著大好機會從身邊流失。面對台灣實力持續的下滑,不管是那個世代,豈能不快快止住罵人的嘴,好好反求諸己?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勞動部調查:進職場5年 44%薪不到3萬
http://udn.com/news/story/7238/788191

勞動部針對15-29歲的青年就業調查顯示,青年平均薪資28925元,較九年前首次調查的29356元還少431元,近五成八受訪者薪資不到3萬元,推估有121.7萬人年輕人薪資不到3萬元;25-29歲年輕人有四成四薪資不到3萬元,等於約53萬人進入職場四、五年以上,還陷於薪資不到3萬元的苦勞狀況。

....低薪讓年輕人不斷換工作,此次調查顯示青年現職平均年資兩年,較首次調查的3.1年少,青年想換工作原因以「待遇太低」居首,其次是「工作無發展前景」

此外,少子化加上晚進職場,青年就業人數較首次調查少了34萬,初次就業年齡延後1.2歲,從20.5歲延後到21.7歲才進入職場。



◆ 陸開國門 擬放寬技術人才移民
http://udn.com/news/story/7331/787426

聯合報 記者陳君碩/綜合報導 2015-03-25

大陸為延攬海外人才,大開國門,首次明確提出建立移民機制,要規範和放寬技術型人才,建立技術移民制度,對外籍高層次人才在創辦科技型企業,給予與大陸公民的同等待遇。

新華社前天發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其中探索「技術移民制度」成為最大亮點。

意見指出,為了讓人才「引得來,留得住」,要實施更具競爭力的人才吸引制度,規範和放寬技術型人才取得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的條件,探索建立技術移民制度。

此外,對持有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在創辦科技型企業等創新活動,將給予與大陸公民同等待遇,面向全球引進首席科學家等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

大陸雖有「綠卡」,但自二○○四年實施以來,總共只發出四千九百多張,去年六月宣布將降低綠卡門檻,設置更靈活務實的申請條件。中商情報網分析指出,大陸長期困在「人才赤字」,透過吸引海外人才投入,方能確保創新驅動。

僑報網指出,大陸境內的外籍人員共八四點八五萬人,占大陸總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六,比率遠低於發達國家百分之十點八的平均水準,也低於世界平均水準百分之三點二。報導認為,大陸建立技術移民制度乃「順理成章」。

中商情報網引述「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輝耀,大陸正經歷從「招商引資」到「招才引智」;北京大學人資開發中心主任蕭鳴政則指出,國際上的人才爭奪一向激烈,大陸因發展態勢良好,發展空間大,在總體競爭力應屬中上水準。

fsj 提到...

歧視?男護士均薪 比女多1萬美元
http://udn.com/news/story/6813/788384

世界日報 編譯羅曉媛/綜合24日電 2015-03-26

男護士比女護士值錢?「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在24日發表的一則研究指出,專業男護士每年比專業女護士多掙近1萬1000元(美元,下同)。

該研究發現,近萬元的差距只有一半是因教育、工作經驗及臨床專業,餘下的5148元差距則凸顯行業對女護士的歧視。在以女護士為主的護理行業中,護士年均收入達6萬6973元,但性別差異意味著男護士多掙8%。

研究指出,男女護士的薪資差異使250萬女護士及其家人受到「欺騙」。研究作者穆恩克(Ulrike Muench)說,「在女護士居多的行業背景之下,性別支薪差異將影響一大批人。我們希望借助本次研究結果喚起外界對薪水不平衡的關注」。

穆恩克及其團隊對20多年的護士薪資進行分析比較之後,發現男護士的平均收入比女護士多1萬775元。即便考慮到地點、每周工作時間、工作經驗和護士學位等客觀因素之後,男護士的工資仍比女護士多5148元。

此外,男女專科護士的薪資差異更明顯。心臟病科室的男護士比女護士多掙6034元;門診男護士則比門診女護士的薪水多7678元;還有麻醉男護士,其薪資甚至比麻醉女護士高1萬7290元。在諸多專科分類中,只有整形外科的男女護士薪資差異較小。

該研究還發現,位居高級職位的女護士比同級別的男護士薪資高,但差異小到可以直接忽略。穆恩克也強調,男女護士的薪資差異在30年的職業生涯之後,將為男護士累計帶來多達15萬5000元的額外津貼。



◆ 直言集/加薪四法 看得到吃不到?
http://udn.com/news/story/7867/789869

聯合報 本報記者林河名 2015-03-26

朝野立委推動「加薪四法」,繼日前勞動基準法修正草案通過初審,立院經濟委員會昨也初審通過公司法及工廠法修正草案。「加薪四法」已過三法,但因工商團體反彈,法案會不會明過暗擋?內容會不會中看不中用?都是問題。

政府統計,台灣受雇人員報酬比起十多年前不升反降。低薪是許多國人的悶中之悶,此時推動加薪四法,可謂切中時弊、立意良善。

不過,立委提案增訂罰則,課以公司將盈餘合理分配給員工的責任,把勞基法的宣示性條文變成強制性規定,希望改變許多企業未能與員工分享紅利的現況,卻也因「不分紅就開罰」,引發工商團體抗議,已成修法變數。

如今三修正草案雖然已初審通過,但不代表院會一定通過;只要法案被拉下來協商,處理起來就棘手,甚至拖過這屆立委,還得因「屆期不連續」須在下屆重新提案,這也是有人質疑「明過暗擋」的原因,勞工不必高興太早。

低薪問題困擾國人已久,全球競爭力大師、哈佛大學教授麥可波特就對台灣的低薪大表「不可思議」。立委透過修法,希望喚醒資方,讓勞工也能參與獲利分配,用意值得肯定;但從草案討論過程衍生的爭議來看,修法並非唯一途徑,也不宜全部寄望在修法,否則縱使修法強迫資方低頭,勞方卻「看得到,吃不到」,也是徒然。

面對工商團體反彈,除了立法面可再與企業溝通,從政策面處理,可能更為快速。最好方式應是以協商調和勞資利益的衝突,促使企業落實分配正義;如果道德勸說無效,再用法律讓棒子與蘿蔔齊下也不遲,畢竟勞工在意的是「加薪」,而非「四法」。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陳冲:盈餘分享 不應明訂章程
http://udn.com/news/story/7867/789766

....實際上,員工酬勞是公司盈餘產生前的費用,盈餘已經算過員工酬勞,A-B=C,B已包含員工酬勞在內,C(盈餘)再發員工酬勞有點奇怪。

萬一公司虧損怎麼辦,員工是否反向貢獻公司,法律訂定原本就應周全考量,若不賺錢要員工共體時艱,今年加薪、明年減薪,員工一定不高興,執行上會有很多困難。

* 專家預告 企業分紅將出現三怪象
http://udn.com/news/story/7867/789765

立法院昨(25)日初審通過公司法修正案,要求公司章程應規定企業提撥定額或一定比率的年度盈餘,作為員工酬勞。國內專家預告,未來將出現三大怪現象。

1. 首先是,公司賺錢,要與員工分享;反之公司賠錢,股東可要求員工分攤或減薪嗎?

2. 第二怪現象是,所謂一定比率是單一比率,還是容許區間?

3. 第三是,政府未來打算干涉私經濟領域嗎?

* 職場拚3年 年輕人平均加薪3419元
http://udn.com/news/story/7867/789862

根據勞動部昨天公布的「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十五到廿九歲的職場青年,工作總年資約三點三年,平均薪資兩萬八九二五元,比剛入行時的首份薪水多三千四百一十九元,職場工作三年多,約可「加薪」一成三。

fsj 提到...

專家傳真-智能化製造趨勢下 的 工藝技術人才特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26000079-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03月26日 楊穎鋒

產業人才培訓是個複雜的議題,不僅止於教育和訓練而已,尤其在科技進步及變化的步調都愈來愈快的情況下,如何讓每個人都能快速地跟上腳步,以免受到突然而來的「創造性破壞」的波及,並非一件簡單的任務。

面對未來科技瞬息萬變的狀況,就技能及技術的發展觀點,跨領域的技術整合是不可避免的潮流,未來什麼樣的單一技術會主宰未來的產業趨勢,並且造成人類社會及生活方式全盤的改變,目前尚難以預測推論。

近30年來,電腦、網際網路及無線通訊日益便利快速,資訊串流無所不在,深入生活也使得生產方式自動化程度日益提高。機械取代人力的現象早已是工業革命後的主流趨勢,而且人工智能技術的進展和普及,具有自我學習能力的智能化的機械遲早終會出現。

為能應付及操控自動化、智慧化的產線機械,符合最終產品客製化的條件,以及少量多樣的生產模式,未來的工藝技術人才的知識含量必須提高,藍、白領人才的差距和界線也將日益模糊。智能化自動化的生產模式也將使得產線的排程、偵錯及故障排除的困難程度大大地提高。即時組成小組團隊以解決難題的工作模式,將成為製造生產的趨勢,因此,領導統合及溝通協調的軟技能也將是未來的頂尖藍領人才必備的職場能力之一。

不想在未來被科技所取代,人就必需具備駕馭科技的能力。駕馭科技能力的取得,最先決的條件在強烈的求知慾望和企圖心,並且具備自我學習的能力。畢竟任何的培訓或是學習課程,無論是多高階,都只能提供該階層最基本的知識及技能訓練。要得其巧,就得在職場上不拘形式、不拘場合,不斷的學習。這種非正式的學習方式,往往包含極大的動機,學習成效也時常出乎人意料的好。技術精湛的藍領人才,在精熟工藝技術的過程,也常常得助於非正式的學習過程。

未來因應全球化、客製化、綠色環保的發展趨勢,對於精密製造技術的需求將更為殷切。首重研發設計工程師與藍領技術人才間的交流互補,由雙方的密切知識交流螺旋,全面提升少量多樣、客製化、高精密度產品的品質與生產技術。在工藝技術與理論知識的融合過程中,亦能產生新的火花、新的創新應用。

在未來的智能化製造的趨勢之下,新一代的頂尖藍領技術人才必須具備幾項特質與能力:1、藍、白領人才之間的差距和區別日益模糊,是藍領也可是白領的人才需求增加;2、領導統合及溝通協調的軟技能,即時組成小團隊以排除障礙的能力;3、強烈的求知慾望和企圖心,並且具備自我學習的能力,而非正式的學習過程是重要的技能提升管道;4、藍、白領人才的交流、互補形成的密切知識交流螺旋,對生產、品質及創新具有重要的影響力。

※ 相關報導:

* 地方政府 應提供創業誘因
http://udn.com/news/story/7238/789871

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TiEA)理事長、網家董事長詹宏志昨天表示,只要有良好環境,各地都可創業,美國多個城市就試圖要打造類似矽谷的創業環境。他建議,地方政府也應該將打造友善創業環境、友善高科技、網路創業城市納入思考。



◆ 觀念平台-日本TSUTAYA的成功經驗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26000080-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03月26日 潘進丁

台灣很多企業、旅行者只要到東京,幾乎都曾經拜訪位於日本代官山的T-SITE,這個以TSUTAYA蔦屋書店為核心的文創空間,締造了令人驚訝的奇蹟,尤其在日本文化出版品、影音的業績持續下降之際,TSUTAYA卻是上揚。雖然,TSUTAYA的門面不是日本最大,但書卻是賣最多,銷量還打敗網路下載的電子書。

TSUTAYA是如何辦到的?! 關鍵應該在於它發行的T-CARD及打造的形象空間T-SITE。

TSUTAYA的母公司CCC(Culture Convenience Club),主要營業項目是書店、影音連鎖店,在台灣的合作夥伴是得利影視。社長增田宗昭創立,CCC實體店面有1,500店,9成是加盟,在日本有DVD、CD、書店等型態的門市,已經做了30幾年,它發行的T-CARD,是一種點數卡,會員人數高達5千萬人。

日本全家便利店舉辦跨國高峰會時,曾邀請增田宗昭來演講,他強調,要將CCC公司經營成世界第一的文創企劃公司。他有很多的IDEA,他把CCC原有的會員卡,在10幾年前全部轉換成T-CARD(可跨業態累積紅利的),轉成共通卡;他成功說服多家商店加入T-CARD行列,讓T-CARD變成是一本消費的『通行護照』,民眾可以帶著這本護照到處買東西。目前T-CARD有100家公司加入,包括日本全家便利店、加油站……等等,總計有6萬個門市可以使用T-CARD。

在T-CARD累積點數就是貨幣,T-POINT是點數、是『美金』,經營得相當成功,而成功的方程式,是它運用顧客忠誠度的行為作分析;消費者到可使用的T-CARD的門市結帳時,店員可以從消費紀錄了解該消費者喜歡到哪些店,投其所好地提供折價券、優惠券……等等,吸引消費者持續造訪,提高消費者的黏著度。台灣很多企業都前去朝聖,了解如何吸引年長者的客群,增加好感度;現在T-CARD有5千萬個會員、發了1億張卡,未來一定會跨到國際市場。

除此之外,在日本代官山開的形象店T-SITE,裡頭有咖啡店、小酒吧、書店,還可聽各式音樂。從前T-CARD的會員都是20歲以下,增田宗昭希望TSUTAYA可吸引年長族群,因此他提供了一個創意空間,吸引不同年齡、不同客層的人進來。例如,T-SITE還提供所有車子的相關雜誌,內容有古董車、創刊號,到現在所有的車子相關資訊,就像是一個圖書館。

增田宗昭不是去賣東西,而是去賣一個LIFE STYLE,有CAR LIFE、 MUSIC LIFE的各式提案,很多要寫企畫案的人可以在他創造的空間裡思考,所以是一間辦公室的概念,是一個可以讓人思考企劃案的地方。

正因為T-Site獨具風格,開幕後,馬上成為各界矚目的焦點。故,佐賀縣縣長也找增田宗昭規劃武雄市的圖書館;他創造了另一個文創空間,整理出20萬冊的書,該館裡頭也有星巴克,也可以聽音樂,有圖書館自己的書,也有TSUTAYA的書籍,原本一天只有800人會去的圖書館,現在一天有4,600人進館閱讀,幾乎佔了這個城市人口的1/10(武雄市人口5萬人)。

增田宗昭運用了T-CARD(文化+DVD),T-SITE(創意空間),引起市場話題,是兩個相當成功的商業模式。進一步地,去年底湘南海岸開了一間比代官山更大的湘南T-SITE,有生活用品店、有文具用品店、有餐廳、有寵物用品店、有電動腳踏車店,再度吸引相當多人前往,也成功利用T-CARD及T-SITE去帶動他其它的實體店。

透過顧客的經營,讓DVD、書的銷售往上攀升。所謂BIG DATA的運用正是如此;TSUTAYA累積非常多年的DATA,透徹地研究了消費行為,讓消費者的黏著度拉高,並提供一個創意空間,塑造差異化,讓競爭者無法與之匹敵。增田宗昭的TSUTAYA是生活的提案者,讓各方消費者得到滿足,乃是致勝關鍵。



◆ 孵創意 童子賢:人文科技島就此茁壯
http://udn.com/news/story/7238/789870

聯合報 記者江碩涵/台北報導 2015-03-26

行政院決定保留空軍總部舊址,打造TAF(Taiwan Air Force)創新基地園區。電腦公會理事長暨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昨天出席儀式時表示,台北商業空間已很擁擠,空總這塊黃金地段不須再引入商業用途。他說,改為創新基地對年輕人發揮創意較有幫助,人文科技島應能就此茁壯、成長。

童子賢指出,空總土地面積約是三分之一個大安森林公園,希望政府不要再花錢蓋宏偉的硬體與建築,以簡約方式整修利用,可直接幫助年輕人做藝術、文化、設計創作,政府也可在此媒合、協助年輕人創業。

他表示,未來TAF創新基地園區將引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多媒體實驗室」(Media Lab),台北市電腦公會也將參與合作、協助、提供科技創新的想法,除了展示MIT多媒體科技創作外,也建議政府整修空總,免費提供給未成名的年輕設計師、藝術家、小劇場、樂團、舞蹈家等發表展覽、創意,也可作為交流演講的空間。

童子賢說,台灣產業規畫過度重視硬體,應該加入更多人文的元素,並對年輕人釋放資源、對年輕人懷抱希望,讓年輕人有揮灑、摸索、表現空間,才能點燃熱情、點燃火種。

他認為,宏碁電腦創辦人施振榮推動的「人文科技島」、「人文智慧城市」等想法,應該可以在TAF創新基地園區得到重視。

fsj 提到...

逆風少女 變身千萬美髮店長
http://udn.com/news/story/7326/799376

聯合報 記者鄭宏斌/台南報導 2015-03-28

32歲髮型旗艦店長石欣憓入行11年,入行前,曾2度進出感化院,為扛家計,沒經驗的她進入髮型集團,從洗頭小妹開始,5年內就成為年營收千萬旗艦店長。她與其他米蘭髮型設計師,30日將舉辦髮型彩妝秀。

石欣憓小時候父母就離異,由母親扶養,但經濟收入不穩定,所以從國中就半工半讀,高中扛起家計,一度還曾經想過「酒店妹和洗髮妹到底要選哪一個」?

「她是逆風少女,我是逆風少年。」米蘭髮型集團總裁許漢宗曾經是飆車族,他說,能理解石欣憓的想法,她很孤獨、防備心強,但同時也很自負;凡事求好心切,常練習髮型設計到凌晨3、4點,如果練不好,就會摔東西,其實只是對自己失望!

「因為被看見,所以懂得看見別人。」石欣憓說,她渴望有個家,米蘭集團的文化就是家的理念。一年就升設計師,翌年升教育講師,5年就接管千萬業績店面,「學會溝通就是我的蛻變」!

※ 相關報導:

* 屏東社企咖啡店 為青少年添藝
http://udn.com/news/story/7327/799040

屏東縣第一個以扶植青少年為主的社會企業「飛夢林青年咖啡公益店」,昨天上午揭幕。未來在求學路上表現弱勢的孩子,可以先在此學習一技之長,為踏出社會做準備。

青年咖啡公益店位於屏東市中山公園內,鄰近中華路附近。昨天開幕活動中,縣長潘孟安與在地青年代表親手製作鬆餅,分享給現場來賓品嘗。

潘孟安希望未來有更多青年朋友找到一個讓自己揮灑才能的地方。他表示,咖啡店將可以提供弱勢青少年一套完整的「做中學」、「務實做」的教育訓練。



◆ 薪水低、求職難 青年世代好悶
http://udn.com/news/story/7314/799758

聯合報 記者周小仙、許俊偉/台北報導 2015-03-28

高失業率與低薪環境逼人,「悶世代」青年對未來憂心忡忡,調查顯示,青年有「五悶」,分別為薪水低、求職難、學歷貶、學非所用、買不了房。

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悶世代」的憂慮幾乎都與就業相關,反應出年輕人擔憂未來「職涯茫茫」。受訪在學青年對未來最擔憂的事,前五項為薪水太低淪為青貧族、畢業即失業/求職困難、學歷貶值/要持續升學、學校教育無法學以致用,以及買不了房無法成家。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說,全球青年其實都面對相同問題,包括企業喜歡引進勞動力豐沛的他國低薪勞力,加上產業未明顯創新升級,整體薪資就跟著拉不上來,且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企業組織扁平化,也影響到企業可提供的職缺數。

辛炳隆點出,國內不少青年只想找相較輕鬆的服務業職缺,排斥到耗體力的製造業工作,但製造業平均起薪最高可到兩萬八千元,服務業起薪卻只有廿二K。辛炳隆說,青年不能只是抱怨,也要問自己有什麼積極行動,建議青年應該調整心態補強自己的職場能力,他並直言國內青年就業問題其實不在學用落差,而在不愛學習,呼籲國內青年應該學習「學習」。

調查也發現,許多學生會透過打工、實習,提前進入職場摸索興趣和職能。高達百分之五十九的受訪學生,將打工視為步入職場前哨戰,會選擇與未來職涯相關的工讀機會,其中有百分之十六的人更直言,將找「直接相關」的打工機會。

年輕學子打工的目的,也不再只為了賺取生活費,更是累積工作經驗的學習場所;據統計,存錢(百分之七十八)是多數學生工讀的最大動力,但第二名「累積工作經驗」(百分之七十一)的重要性也不遑多讓。

根據統計,百分之八十五受訪學生有打工計劃,平均每周打工十七小時,平均時薪一百四十一元。也有青年學子透過高時薪特殊打工,像布置造型汽球最多每小時一千元薪資,銀髮族居家照護、豪宅打掃工等時薪也達兩百元以上。

※ 相關報導:

* 芬蘭薪資 將陷停滯期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99460

諾基亞(Nokia)手機事業崩頹先前震撼全球,但芬蘭勞工還得感受這起事件的餘震好幾年,因為諾基亞在榮景時期帶動加薪潮,使芬蘭勞工薪資高出鄰國不少,如今為拉抬競爭力,薪資將陷入停滯。

* 語言障礙、身分…多數移民 困守藍領階級
http://udn.com/news/story/6813/792925

與經濟衰退前相比,無證移民中的白領勞工如今增多,藍領卻在減少。但丕優研究中心26日公布研究顯示,由於受語言障礙、教育水平低和沒有合法身分的限制,大多數移民目前仍主要集中在低技能的服務、建築和製造行業。

....雖然經濟復甦期間的移民勞動力穩定,部分從事專業和技術工作的移民還有增多,但大部分移民受許多條件和沒有身分的限制,如今主要集中在農業、清潔、食品加工和生產等低薪行業。

批評者認為,移民的薪資待遇低,搶走了美國人的工作。但丕優中心發現,在薪資低、沒人願意做和工作條件差的工作中,如農場採摘、牲畜屠宰、清潔和餐館廚師等領域,移民的比重遠比美國出生的人高出許多,在農業的差距尤為顯著。



◆ 社論-台灣年輕人到底行不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28000401-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03月28日 主筆室

1957年獲得華人第一個諾貝爾獎的楊振寧,最近到台大領取名譽博士證書,並發表演講。他指出「台灣貧困的環境改善了,學生卻『懶惰了』!」他的談話代表很多30年到59年出生三、四、五年級生的看法。他認為:大陸還有好幾億農民生活在困苦的村莊中,只要考上大學就是村子裡的大事,且這些人也比都市中的學生更加努力,往往是北大、清華最優秀的學生。

楊振寧物理學的造詣,是世界的頂尖,真正的華人之光,對年輕人的批評,也是出於愛之深責之切。然而,每個時代有不同的問題,各世代的年輕人要面對不同的挑戰,也都會綻放不同的光芒,跨世代的比較並不公平。

社會應更注意楊振寧所提的:台灣現在較少有窮困艱難的成長背景,「平均起來」可能沒有大陸的學生努力,但也因為從小就接觸很多新的事物,對創意有幫助。據此延伸討論這一代年輕人面臨的問題及如何讓他們的潛能能夠發揮,會更有建設性。

第一,不要讓先進阻礙了後進。318太陽花學運屆滿周年時,台灣七、八年級年輕人很多人發出一種聲音:盼三、四年級為後進著想。平心而論,四、五年級生所經歷的是經濟起飛、「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那時做什麼賺什麼,市場商機無限,工作升遷容易,白手起家容易,創業集資開公司賺錢更快,加上薪資上漲比物價、房價快,社會對於未來成長十分樂觀,當時的年輕人當然敢衝敢闖,也成就了當前台灣這些大企業。

反觀台灣當前的處境,雖經濟成長穩定,但薪資不漲,房價高漲,讓年輕人感受世代的剝削,居住的不正義。而市場趨近飽和,創業維艱,白手難以起家,工作升遷不易,對現實充滿無力感,這樣的環境,要造就有衝勁的年輕人,當然十分不易。

第二,時勢造不同的英雄。去年底,由台灣平均年齡23歲的八年級生組的成3D印表機Flux團隊,成功的在美國透過群眾募資,獲得來自全球2700多人贊助,總金額超過台幣五千萬,募集到的資金創下台灣團隊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該團隊的可換噴頭設計就「像是洛克人的手臂一樣,換一個手臂就多一種能力」,而結合3D掃描技術可以直接掃描並且複印出原先的東西,靠的就是超乎想像的創意。另外,看看全球最大的公司蘋果的發展,我們知道未來的挑戰,不在是簡簡單單的技術、價格戰,能夠突圍而出的關鍵,絕對是「創意」,而台灣年輕人事實上是有足夠的潛力躍上國際。

第三,台灣高教資源不足。兩次「五年五百億」高教補助已經要到期,最後兩年經費更當3年使用。然而媒體披露北京清華大學一年預算是82億元(人民幣),約為420億新台幣,幾乎等於台灣頂尖大學過去幾年的補助,結果當然反應在大學的排名之上,英國《泰晤士報》公布了最新2015全球大學排行榜,台灣的頂尖大學普遍退步。

台大學術副校長陳良基表示:「台大作為一個頂尖國立大學,可能就是跟高中一樣,只能維持正常運作,沒有額外經費投入新鮮人,且將來只會繼續惡化,我們沒有錢投入比較新興科技,你也沒有經費去跟更多國際連結。」做為台灣最高學府的台大都有如此危機,更不用提其他大學的競爭力,不僅追求頂尖越來越難,港陸大學利用充沛資金環境搶人,未來台灣高等教育將會面臨「軟、硬」實力皆輸的困境。

台灣確實面臨危機,但仍有轉機。大陸青年比台灣努力,但不一定是決定勝敗的關鍵,台灣年輕人的創意是很多開發中國家難以比擬,這是我們的優勢,也是當前國際競爭力優劣的關鍵。但台灣的高等教育困境勢必得改善,否則未來優秀的青年只要往外發展,人才流失將是台灣競爭力每況愈下的助燃劑。

台灣年輕人到底行不行,答案當然是「行」,但政府要做的事很多,譬如,打造優值創業環境、協助年輕人容易創業圓夢,讓年輕人的潛力能夠釋放出來。青年的居住問題政府要能夠解決,台灣雖然沒有大陸的蟻族、或是蝸居的狀況,但年輕人普遍抱怨房價太高,讓他們對未來沒有安全感,政府應提供大量的青年住宅,讓青年安心居,安居才能樂業。

改善高等教育的經費窘困更是政府不能推諉的責任,不但應該延續「五年五百億」經費,也應該增加對高教的投資,讓高教達到周遭地區的投入水準,才能夠給台灣年輕人更好的培養,也才能給台灣帶來未來的機會。

fsj 提到...

演講畫成圖 2正妹畫師開工作室
http://udn.com/news/story/7327/802456

聯合報 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2015-03-29

23歲的周汭、魯美辰兩名長相甜美的正妹,從高中時期就是死黨,熱愛畫畫、懷抱創業夢想的她們,在參加勞動部青年職涯發展中心的創業諮詢課程後,設立工作室圓夢。

魯美辰說,現在年輕人不愛看太多文字的書,她倆計畫在接案外,也要充當「文字翻譯師」,透過圖像詮釋知識,讓更多人喜愛閱讀。

畢業於高雄高商廣告設計科的周汭、魯美辰,一人擅長塗鴉,以簡單詼諧的畫風,在臉書上以「Rac CHOW」吸引一票粉絲,另一人則專精描繪動物身上的皮毛紋理,維妙維肖,還得過全國美展第二名。兩人畫風雖截然不同,但因愛畫畫結為好友,決定一同成立設計工作室,實現高中時相約創業的夢想。

魯美辰說,目前工作室先從接案製作平面設計、動畫等開始,也透過網路不斷發表創作。不過,兩人對於透過圖像傳播知識,有一份特別的理想;周汭表示,圖像有助大腦記憶,但坊間教科書文字太多,年輕學子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缺缺,她們創造出「即時圖像記錄法」,連演講內容都可畫成連環圖畫,希望能幫助更多年輕人記憶、學習,不再害怕閱讀。

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長程泰運表示,青年職涯發展中心針對有意創業的年輕人,會由專業講師提供創業諮詢服務,並邀請成功個案分享,協助進行適性評估,提供行銷、技術連結,減少創業初期的摸索;此外也會協助連結各項資源提供創業資金協助,讓勇於尋夢的青年們實現創業夢想。

※ 相關報導:

* 課本變繪本 美麗又有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29000334-260114

誰說課本只能單調乏味!交大機械工程系畢業的陳慕天,去年與同學們發起「教科書改造計畫」,透過設計師、插畫家們義務幫忙,設計出有如繪本的小學國語文課本,讓課本成為孩子們每天最期待閱讀的書。

TEDxTaipei昨天舉辦論壇,邀請各領域傑出青年分享他們站上國際舞台背後的努力與感動,讓人看見他們的無極限精神、夢想及年輕世代勇於闖蕩的勇氣。



◆ 宗馥莉 不印頭銜的創二代Kelly
http://udn.com/news/story/7333/803068

聯合晚報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15-03-29

宗馥莉是杭州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的總裁,在2014年福布斯中國商界女性排行榜上排名第八,是中國著名的「創二代」,但她還有另一個更著名的頭銜,亦即前中國首富「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的女兒。

宗馥莉1996年讀完初中後,就被送去美國讀書,2000年進入洛杉磯佩珀代因大學主修國際商務,2004年大學畢業後回到中國大陸。

她回「娃哈哈」後,沒有立刻進入公司的決策層,直到2010年才擔任「娃哈哈」旗下杭州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現年33歲的宗馥莉管轄的「娃哈哈」蕭山二號基地有6家分公司,涵蓋飲料、方便食品、童裝、日化行業。自2006年以來,「娃哈哈」蕭山基地累計繳稅達人民幣11.2億元。其中2009年營收41億元,繳稅額達4.14億元,比2011年增加56%。

據說宗馥莉頗有「鐵娘子」風範,凡事注重規則與效率。她和父親的思維和處事方式迥異。在公司,她讓員工叫她Kelly或馥莉,她的名片上不印頭銜,但這不妨礙她乾脆利落地行使決斷權。

由於長期受到西方成熟市場經濟運行和社會文化理念的影響,宗馥莉與重視人情的父親大不相同。她更尊崇嚴格的規章制度,與中國人習慣含蓄表達的方式不同,她喜歡直來直往,績效不符要求的員工,她會不客氣地請他走人。

根據報導,她「非常勤奮,經常第一個到,最後一個走」。但她表示,現在的她不那麼拚了,她說:「我父親親力親為做每一件事情,他覺得這樣有更多的成就感,但是我覺得一個企業家不能把所有的責任加在一個人身上,這個風險就高了,所以我希望打造人與人之間的共贏。」

宗馥莉坦承,和她差不多的「創二代」基本都是在國外留學,西方文化崇尚標新立異,也非常有創新性,但是自己還是需要回到中國這個大環境裡面。

「在這七、八年裡面,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認同別人的東西,也希望學到更多,通過公司的企業文化去傳遞到每個員工身上,這樣的話,社會也會根據我們的一些變化去變化。



◆ 美中等收入家庭 減至51%
http://udn.com/news/story/6813/803196

聯合晚報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15-03-29

丕優研究中心最新調查顯示,美國居住在中等收入家庭的成年人比率,長期以來已逐漸減少,從1970年的61%減至2013年的51%。而且白人和亞裔與西語裔和非裔之間的收入差距,在過去幾十年均無明顯改善。

該研究顯示,在經濟衰退結束後一年的2013年,美國中等收入家庭的比率為51%,雖然該比率在近年並無改變,甚至與2010年相同,但在過去40年已在經濟起伏之下,呈現穩定和必然的下滑趨勢。

分析家指出,如果過去的趨勢持續下去,則少有理由可相信,這波經濟衰退的復甦最後會使得美國中等收入家庭的成年人比率再度增加。

另外,丕優慈善信託另一項研究也顯示,從2000年至2013年,全美中產階級家庭比率已逐漸減少。其中威斯康辛州減少5.6個百分點,幅度為全美最大。加州由46.7%減至43.5%,減少3.2個百分點;紐約州由45.1%減至42.3%,減少2.8個百分點。

雖然居住在較低收入家庭成年人的比率逐漸增加,從1970年的25%增至2013年的29%,但較高收入家庭成年人的比率同樣上升,從1970年的14%增至2013年的20%。

研究也顯示,所有主要族裔均有中等收入家庭減少的現象。從1990年至2013年,居住在中等收入家庭的白人和亞裔成年人的比率減少最明顯,白人從58%減至53%,亞裔則為56%減至50%。

fsj 提到...

鐵血公主蔡佩君 接受震撼教育
http://udn.com/news/story/7244/806489

經濟日報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 2015-03-31

寶成集團近二年可謂多事之秋,在中國大陸及越南陸續發生員工大規模罷工事件,並登上國際媒體版面,除了員工自主意識抬頭外,對執行長蔡佩君而言,也是企業第二代接班所不得不面對的陣痛。

三年前以33歲年齡接下市值逾2,500億元的寶成集團執行長一職,蔡佩君最受外界矚目的,並不是她的年紀,而是她上任不久,就陸續撤換近百名集團經理及協理級以上主要幹部,「鐵血公主」名號不脛而走。

業界指出,這些老臣的年齡多超過50歲,與蔡佩君的父親、寶成總裁蔡其瑞有著革命情感,蔡佩君剛接任執行長時,即遭遇指揮不動的窘境。

有老臣私下放話:「我進公司時,她都還沒出生!」蔡佩君碰到第二代接班人都會碰到的問題,還沒有戰功,各方面經驗都不如老臣。為破除軍頭式領導,蔡佩君當機立斷,決定「換血」。

不過,蔡佩君沒想的是,這項政策,除了衝擊部分訂單外,後來竟演變成員工不聽指揮、陸續發生罷工事件的主因之一。

業界人士指出,過去這些老臣與各廠區的幹部,不論是大陸籍、越南籍,都有十幾年的革命情感,生產線有任何風吹草動,多能適時予以疏導,基層幹部也多能買帳。如今領導階層都是新人,自然「壓不住」。

整體外在環境的改變,也是造成員工人心浮動的主要關鍵。以大陸為例,員工自主意識抬頭、「維權律師(俗稱蟑螂律師)」帶頭串聯、加上大陸政府政策向勞工傾斜,過去一路綠燈的優惠不再,都導致罷工事件層出不窮。

寶成並非唯一發生員工罷工的廠商,只不過目標大、員工多,又是國際大品牌的代工廠,動見觀瞻。尤其,國際媒體對於大陸勞工發生對立事件特別「關注」,往往加大力度報導,也讓寶成困擾不已。

然而,對蔡佩君來說,寶成集團在二代接班後,業績穩定成長,目前是營運最穩健的時刻,也是最有能力面對員工怠工或罷工的時期,這種企業二代接班的陣痛,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而已。

面對去年大陸東莞廠罷工事件,蔡佩君曾說,這次事件給她的壓力很大,但也因此上了一堂寶貴的課:「跟員工溝通互動,必須貫徹到基層」。寶成員工也發現,蔡佩君的腰比過去更軟了。

※ 相關報導:

* 11% 上海最低工資 漲破萬元
http://udn.com/news/story/7333/806487

上海市政府30日宣布,4月1日起,最低工資標準將從人民幣1,820元調漲到2,020元(約新台幣10,100元),增加人民幣200元(約新台幣1,000元),調漲幅度約11%;最低時薪也從人民幣17元調漲到18元(約新台幣90元)。

* 薪資水準 七年後趕上台北
http://udn.com/news/story/7333/806488

過去這幾年,上海每年最低工資標準的調升幅度都超過10%。若按此一調升節奏,最快在七年後,上海的最低工資標準就能達到台北市目前的水準。

從1993年建立最低工資制度以來,除2009年因受國際金融海嘯影響未作調整外,上海每年都調高最低工資標準,今年為第22次調整。在這次調漲之後,上海的最低工資標準已突破新台幣1萬元大關,最低時薪更達到新台幣90元,與台灣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 理財存到3千萬 夫妻30多歲退休遊世界
http://udn.com/news/story/6813/807500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30日電 2015-03-31

多數人要等到65歲才考慮退休,但是傑科森(Jeremy Jacobson)和曾溫妮(譯音,Winnie Tseng)這對夫妻卻等不了那麼久。「富比世」報導,他們在省吃儉用十年後,於兩年前退休。當時傑科森38歲,曾溫妮才33歲。現在,這對夫妻環遊世界,在部落格GoCurryCracker.com記錄他們的旅程。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傑科森多年前在菲律賓,過了他有生以來第一次真正的度假,啜飲熱帶飲料和潛水兩周後,他開始在想如何能一輩子都度假。

回到西雅圖後,他賣掉房子,租了一個接近工作地方的住處,開始每天騎自行車上班。之前他已努力償還學生貸款、汽車、房貸等債務,所以他開始盡可能存下薪水。

後來他在北京開會時邂逅曾溫妮,更加激勵他。曾溫妮那時還在台北工作,省下一半薪水作為旅行之用。結婚後,他們決定提早退休,把多達70%的收入存起來。

他們的住處接近大學,可走路到任何地方,不需開車。傑科森每天騎自行車8到20哩,食物則在農夫市場購買,由於收入大部分是用在食、住、行,而他們積極削減這三種開銷,每月花的錢不到2000元(美元,下同)。

金融危機來襲時,傑科森夫婦帳面損失40萬元,但是理財精明的傑科森繼續工作和買更多股票。兩年後,他們存到100萬元(約新台幣3,149萬元),可支持他們的生活,每年生活開銷的預算則為4萬到4萬5000元。

退休後,他們在墨西哥待了九個月,學西班牙文,溫妮學習做首飾,傑科森則愛好健行。之後他們去過瓜地馬拉、貝里斯和古巴,也到過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露營和健行。

這對夫妻接著搬到台灣,等待第一個孩子出世,不過他們不打算留太久。他們全靠股息和利息生活,傑科森積極管理資產的稅務,所以2013年和2014年都不用付稅。這對夫婦計畫未來30年,把整個401(k)(美國勞工退休金提撥計畫)轉成羅斯個人退休帳戶,估計未來30年收入將達300萬元,而且免稅。

※ 相關報導:

* 退休返職場 「銀髮資源網」來媒合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67664

台灣許多中高齡民眾退休後,體能、才智和經驗都還處於巔峰狀態,卻找不到合適的重返職場機會,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昨推出「銀髮資源網」,提供三萬五千個全職、彈性工時職缺,以及一萬一千多個人才,成為銀髮族就業和企業求才資訊平台。

....勞動部次長郝鳳鳴說,網路平台結合銀髮人才資源中心,未來將辦理線上互動活動,鼓勵青年參與關懷銀髮議題,加強與民間團體及地方政府合作,開發潛在銀髮人力,提供更生活化的即時資訊。「銀髮資源網」網址︰http://swd.wda.gov.tw/ 。

fsj 提到...

專家傳真-台灣創業 不願面對的真相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31001156-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03月31日 蘇拾忠中華民國創投公會秘書長

現在全台灣最緊張的事,就是創業家喜歡「小馬」的程度遠遠超過「老馬」。

阿里馬雲、小米雷軍、獵豹傅盛最近很受台灣創業家歡迎。因為他們都欣賞台灣年輕人的創新與創意,並且準備大把銀子來台灣投資。網易丁磊,前年在南京兩岸企業家峰會上也有過類似的發言。

面對來勢洶洶的陸資侵台,政府頻頻出招:院長官邸改裝成創業服務基地,花博足球場變身創新聚落,行政院搞了一個創創會報,還打算開著胖卡全台巡迴服務。

可是,台灣的創新與創意缺的是空間嗎?台灣的創業家缺的是需要繁文褥節才能得到的政府資源服務嗎?

馬雲、雷軍、傅盛、丁磊能夠撼動台灣年輕人的,是錢!是那種帶著資源與支援的天使資金。我們的長官們是真不懂?還是不願面對而裝不懂?

政府或許會說,國發基金有創業天使計畫呀,已經補助了8、90家了!

這個計畫名為「天使」,可是完全不是天使。一年前,原以為國發基金比較勇敢,率先從事天使投資。結果是口號震天喊,卻掛羊頭賣狗肉。國發會勇於指責台灣創投不投早期,國發基金卻根本不敢當天使。

國發會一定會嗆聲說,國發基金負責的創業拔萃方案中有關鼓勵早期投資成效不錯。廢話!給最高80%的績效獎金,那一個創投不想爭取。真正可笑的是,國發會口口聲聲要找國際創投來台灣當天使,可是目前核准的4家拔萃創投,竟然有3家是台灣創投。

台灣創投不投早期,台灣天使罕見,這或許是事實。但爺們想過原因嗎?

國發會指責台灣創投不投早期,說「國外的創投可以,為什麼台灣不行?」

國外創業家可以每股0.001美元投資自己創辦的公司,為什麼台灣不行?

國外的天使可以每股0.1美元投資初創企業,為什麼台灣不行?國外的天使可以反稀釋的按公司價值的百分比投資,為什麼台灣不行?

國外的天使、創投可以投資優先股,為什麼台灣不行?

國外創業家以技術作價取得股票可以不用課所得稅,為什麼台灣不行?

國外的天使、創投可以投資公司債再轉換成股票,為什麼台灣不行?

國外新創公司可以發行選擇權換取顧問的服務,為什麼台灣不行?

這就是台灣早期投資的現實。許多新創公司被迫註冊到海外,就是為了比較容易爭取天使投資。在台灣的創投就願意投資註冊在海外的創業家,相信馬雲投資台灣創業,也會請這些創業家移居海外或中國。所以,不久的將來,台灣青創總會一定可以設立海外免稅天堂分會。

最令人無法忍受的是,上面所說的早期投資「障礙」,長官們全都知道,可是多年以來,從未見改善。而且這些「障礙」全部都是行政命令、解釋令,沒有一條是「法律」。不知道我們的長官是真無知,還是不願面對而裝笨。

台灣修法困難,眾人皆知。可是,行政命令呢?行政院都不必,部長就可以修了。歷任政務官都不知道嗎?不,他們都知道,只是他們都不為。這些政務官一個比一個聰明、一個比一個優秀,他們怎麼會那麼無知,那麼無能,又那麼沒有擔當?唯一的理由是,改善法規機制環境的事,成效總在三年之後,媒體不會關心。剪彩、補助、舉辦可以上報的活動,才可贏得版面。

就這樣,台灣早期投資的法規機制環境一直停留在舊石器時代,創業環境被遭踏到極不友善的水準。

官員們把創新創業的口號喊徹雲霄、行政院設立創創會報、院長官邸開放、胖卡車巡迴開拔。原來全都在放煙火,粉飾政務官的懈怠。口口聲聲挺創業,卻不願意修改萬惡的行政命令。這不是謊言,什麼才是謊言?

有這樣的政府,馬雲等陸資,當然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就踏破阿里山,長驅直入,把台灣的創新創業好料整盤搬走。

台灣創業家已經開始在拿大陸二線城市的研發補助,台灣創業補助台幣3、400萬元,人家補助人民幣3、400萬元。李克強在大陸兩會宣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並且提撥人民幣400億元要做天使投資。

如果台灣的創新創業都要靠大陸,如果大陸的創新創業超越台灣,那台灣會輸掉產業、輸掉國家,甚至輸掉全國年輕人的未來。報告院長,請撤換那些不願意修改行政命令的部長。他們的不作為與施政懈怠,才是我們國家創新創業真正的敵人。



◆ 台灣創新 就怕點子不夠瘋、不夠酷
http://udn.com/news/story/7238/806543

聯合報 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 2015-03-31

行政院昨天啟動「創新快製媒合中心」,希望媒合國內外有點子的新創家,快速找到廠商,將其創意做成實品。行政院長毛治國在致詞時呼籲,參與此中心的製造商、系統整合廠商,不要再落入傳統代工模式低價競爭窠臼,可考慮向合作的新創家爭取優先認股權,才能從OEM(代工)走向OBM(自有品牌),提高產品自主性和附加價值,擺脫低毛利惡夢。

創新快製媒合中心由經濟部主導,經濟部表示,將爭取全球創業家的「夢想訂單」,結合台灣「供應鍊製程管理和軟硬整合實力」強項,快速將創新夢想落實為商品,為新創事業加值,也讓台灣製造業高值化。快製中心執行單位工研院表示,將爭取全球創業家的「夢想訂單」。

美鈦國際總經理游明熏昨天受邀出席開幕典禮,他指出,台灣創新能量不足,源於「家長不許孩子下課後去瘋」,又不時灌輸畢業就要就業的觀念,只講求務實,不讓他們冒險,「使年輕人的新創點子不夠瘋狂、不夠酷」,創業的產品也「抓不住人心」。

現下年輕人創業多喜做文創商品、開咖啡店,游明熏認為,應要挑戰更高階、軟硬體整合的創新,「年輕人不要怕,要勇敢走出去!」

此外,游明熏也觀察,台灣的新創產品太過技術導向,總是在做出模組後才問:「這能用來做什麼?」許多發明展得獎作品回台後銷聲匿跡,提醒創業者要觀察消費者需求,才能抓住人心。

游明熏認為,創新快製媒合平台若協助矽谷、以色列等地的新創點子成真,也能刺激台灣年輕人的想像,拉高自己的創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