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1

文明的興亡

◆ 納粹黃金列車現蹤 藏著「琥珀宮」?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156162

聯合報 編譯陳韋廷/綜合報導 2015-08-31

波蘭官方日前證實納粹黃金列車確實存在,而且從地底雷達拍到波蘭一個小鎮下方真的有一列火車之後,現在有人宣稱在二次大戰中被納粹偷走的「琥珀宮」可能就藏在這列火車上,數十年來無數尋寶者與歷史學家都想解開之歷史謎團有望獲得解答。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曾經著有《納粹黃金:瑞士與納粹五十年來密謀偷竊真相》一書的記者鮑爾認為,失蹤的納粹火車上載的是藝術品及貴重的珠寶,並非金條。「琥珀宮」是他最希望能在列車上找到的東西。鮑爾在接受英國天空新聞台訪問時表示:「若列車載的是藝術品,會有很多畫作,也許會有鑽石、紅寶石與貴重寶石,以及總是找不著的『琥珀宮』。」

「琥珀宮」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是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一七一六年時送給俄國沙皇彼得大帝的禮物,總共用了四百五十公斤的琥珀建造而成,價值估計高達約兩億五千萬英鎊(約台幣一百廿六億元),在一九四一年十月被納粹從俄國聖彼得堡附近的凱薩琳宮拆解運至當時在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現今位在俄國的加里寧格勒)。納粹當時認為,由於這是普魯士送的禮物,「琥珀宮」理所當然屬於他們的。

一九四五年一月,由於柯尼斯堡幾乎被砲火夷為平地,「琥珀宮」從此下落不明。有些人聲稱「琥珀宮」已遭砲火摧毀,但其他人則說在蘇聯紅軍攻陷柯尼斯堡後,曾親眼見到有蓋上帳篷的四十台貨車自柯尼斯堡秘密駛離。

對鮑爾而言,他認為列車橫跨六百四十四公里到波蘭西南部城市瓦烏布日赫是完全有可能的。鮑爾解釋道:「當蘇聯紅軍和盟軍自西部深入時,為求能保有這些寶物,納粹早已進行大舉撤離行動。」



◆ 波蘭掀尋寶熱 納粹黃金火車可能還有2列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156754

聯合晚報 編譯陳世欽/綜合報導 2015-08-31

波蘭專家說,有關方面最近在波蘭一個小鎮地底所發現,疑似載有遭納粹掠奪「琥珀宮」的列車可能是許多神秘珍寶之一。他們認為,該地區可能還有至少另外2列迄未發現的納粹寶物列車。

琥珀宮可能是目前已知,納粹獨裁者希特勒藏在龐大坑道網的第一件寶物。官員28日表示,他們「99%確定」,尋寶人已在波蘭西部的瓦烏布日赫鎮發現一列埋藏在地下的火車列車。波蘭文化部的一名官員說:「這列火車長100公尺,而且受到完善保護。它配備裝甲,顯示它不是一般的貨運列車。我們不知道車上的物品是什麼,可能是軍事裝備,也可能是珠寶、藝術品及檔案文件。」

專家認為,一名曾經參與藏匿這列火車的男子臨死前,透露它埋藏所在的地點。

希特勒曾經有意以附近的席亞茲堡充當他在東歐地區的作戰基地。席亞茲堡文化部主管伍奇表示:「據說,3列火車曾於1945年來到該鎮(瓦烏布日赫),此後失蹤。車上可能沒有黃金,然而黃金可能藏在其中一列保護比較周全的軍用火車上。瓦烏布日赫可能還有其他列車。」

伍奇說:「1920至1940年代的該地區地圖有落差,意味當地可能有一些從未發現的地下坑道。蘇聯紅軍在這裡停留至1947年。我們不知道他們發現什麼。」

2次大戰即將結束時,席亞茲堡還在等候希特勒抵達。它備有一間書房與盥洗室。紅軍1945年攻占席亞茲堡時,納粹當局還在建造根據希特勒柏林戰時基地藍圖設計的地下碉堡。

當地政界人士卡塞克說,有關方面至今僅發現納粹德國在當地所建造龐大地下碉堡的三分之一。換言之,未來可能發現更多納粹火車。他說:「本地藏有許多珍寶,因為紅軍即將攻占時,納粹黨人只能逃命。不過他們自認一定會回去。為了有朝一日取回這些金錢、文件與珠寶,他們把它們藏起來。」

由於此事引起各界的強烈興趣,當局特別成立一個危機委員會。在地媒體說,一旦這些神秘列車埋藏的位置公諸於世,波蘭當局可能必須要求軍方派員保護。



◆ IS又出手 毀2千年神廟
http://udn.com/news/story/6809/1156755

聯合晚報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15-08-31

占領敘利亞古城帕米拉的伊斯蘭國,繼25日炸毀古城中肇建於公元17年的巴爾夏明神廟後,30日又炸毀一座古廟,是有二千年歷史的貝爾廟。

伊斯蘭國在伊拉克與敘利亞每占領一地,就實行其凶狠版本的伊斯蘭律法,其破壞千年古蹟的理由,是這些古蹟助長偶像崇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則斥之為戰爭罪行,目的在抹滅敘利亞繼承的多樣文化遺產。

一位帕米拉居民說,伊斯蘭國在30日下午以大量炸藥破壞貝爾廟。

他描述現場說:「那是徹底的破壞,磚塊和柱子散落滿地。」

他說:「那種爆炸,聾子都聽得到。」他說,貝爾廟只剩一堵牆。

帕米拉是古代商隊輻輳之地,成為商業中心,後來沒落,光輝不再,但羅馬時代留下的柱列富麗瑰偉,愛之者稱之為「沙漠中的新娘」。貝爾廟據考興建於公元30年,奉祀閃族神祇貝爾(Bel,意為「主」), 一直保存良好。

連炸兩廟之前,伊斯蘭國在本月稍早先將一位照顧帕米拉遺蹟40年的82歲考古學家斬首,屍體示眾。

※ 相關報導:

歷史的印記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沙漠新娘」劫 IS再炸古廟
http://udn.com/news/story/6809/1158355

聯合報 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 2015-09-01

好戰組織伊斯蘭國(IS)一周前以炸藥炸毀敘利亞巴邁拉古城的巴爾夏明神廟,卅日又再次引爆炸藥,這次意圖破壞古城內的貝爾神廟(Temple of Bel)。貝爾廟是古城內最重要、保存最完好的主廟。敘利亞古文物部表示,該廟「大抵完整如初」,「基本結構仍屹立原地」。

和較小的巴爾夏明廟一樣,貝爾廟同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遺產,具有近兩千年歷史的遺跡。貝爾廟據考興建於公元卅年,奉祀閃族神祇貝爾(Bel,意為「主」)。

敘利亞古文物部長阿布杜卡林和英國監督團體「敘利亞人權瞭望台」均稱,貝爾廟卅日發生爆炸。阿布杜卡林說,貝爾廟未受重創,僅部分受損,「神廟前方的柱列、神廟的結構、內部看不出毀壞。古廟仍屹立原地」,但他也說,所有情報仍待查證,古文物官員仍無法進入該地就近查看。

在阿布杜卡林對外說明前,媒體報導,貝爾廟的毀損程度不明。

美聯社引述巴邁拉居民的話說:「神廟全毀,石塊和柱子倒在地上。爆炸的巨響連聾子也聽得見。」這名居民還說,貝爾廟只剩牆壁未倒。

巴邁拉是世界馳名的希臘羅馬時代古城,位置在首都大馬士革東北方的沙漠內,原本為商業中心,後來沒落,但古城的柱列雄偉,後人稱為「沙漠中的新娘」。IS五月占領巴邁拉後,外界即擔心眾神廟可能不保,IS果真一周內連炸兩廟。



◆ 抗日「多6年」 連打國民黨痛處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911643

自由 2015-09-01 記者蘇永耀/特稿

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參觀抗日紀念館,寫下「一十四年血淚史」的題字,在台灣,長期接受國民黨史觀洗腦者不免狐疑,抗日戰爭不是打八年嗎?連戰多這六年,顯又凸顯國共矛盾,打到國民黨痛處。

按照連幕僚所言,十四年指的是一九三一年日本入侵中國東北的九一八事變,到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

但了解國共鬥爭史的人皆知,在九一八之後,一九三七年國府對日宣戰之前,蔣介石的國策重心是所謂「攘外必先安內」。

什麼叫安內?說白一點就是剿共。

當時國民黨中央軍對共軍是步步進逼,毛澤東殘部多流竄至陝北,但在一九三六年發生震驚國際的西安事變,張學良為主的東北軍對蔣介石發動兵諫,逼蔣停止剿共進行抗日。最後蔣被迫接受條件,納編紅軍國共進行二次合作,中共也得以休養生息並坐大。

按照國民黨的史觀,抗日是八年,要從一九三七年的盧溝橋事變起算。在這之前,蔣介石的兵力部署主要用於積極剿共,對日本則以外交手段為主。

不過,中國共產黨不做如是觀。抗日十四年,才是普遍性看法,中共黨史機構今年出版的「中國抗日戰爭史簡明讀本」,就把中國當時的抗戰看成十四年。

從中共史觀,對日抗戰多了六年,這既凸顯當年中國人民的反日,對照國府消極抗日,還「自己人打自己人」的矛盾;另一個重點,也藉此彰顯中共在九一八後在東北號召抗日的地位,對於誰領導抗日的國共爭辯上,轉變為誰「先」喊出抗日,再將國民黨一軍。

連戰昨晚與中國政協主席俞正聲見面時,還強調當年是國共「合作一致的來抵抗強權」,「國民革命軍在正面戰場,結合了側面以及敵後的共產黨武裝力量」。對照國民黨以往批評中國共產黨是「三分抗日、七分壯大自己」,公開附和中共史觀的連戰,讓馬朱領導的國民黨更加難堪,但不知連爺爺結束北京行程後,要不要加入課綱微調行列,「加紅」添醋一番!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 郝柏村:八年抗戰 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節錄)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158407

聯合報 郝柏村(前行政院長)2015-09-01

編按:香港各界為抗戰勝利七十周年,今在旺角麥花臣場館舉行紀念晚會,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應邀演講,本文為演講全文。

嚴格地說,所謂第一次世界大戰,其戰場範圍僅在歐洲大陸與大西洋,且無規模龐大的海戰,更無空戰,實際只是歐洲大戰而已。所謂第二次世界大戰,才是真正的世界大戰,其戰場範圍擴及歐、亞、非三大陸,以及大西洋與太平洋兩大洋,而海、空戰的規模,也是歷史上空前的;尤其空權,成為決定最後勝負的關鍵。

一、第二次世界大戰 開始結束都在中國戰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究竟起於何時?一般的歷史學者,似乎以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故意將中國八年抗戰置於世界大戰之外,反映了「重歐輕亞」的傲慢與偏見。

其實,中華民國八年抗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的主角,其範圍比歐陸戰場還大,時間比歐戰部分還久,開始的日期是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較德國攻法蘭西、英法同時對德宣戰早兩年。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真正開始的日期,是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不是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的日期,是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無條件投降之日,而非一九四五年五月八日,德國投降之日。因為,德國投降後,中、美兩國還在中國和東亞的島嶼,對軸心國之一的日本作戰。換言之,第二次大戰起於中國戰場,終於中國戰場,其間中日戰爭八年,英德戰爭六年,蘇德戰爭四年,美日戰爭四年,而法德戰爭只有六星期而已。

二、中國抗戰的特點 是以精神優勢持久獲勝的正義戰爭

在第二次大戰的同盟國中,唯有中國貧窮落後,僅能製造步槍、機關槍等輕武器,且為軍閥分裂割據的國家,面對世界一流的強權日本,是反侵略的正義戰爭。其餘參戰國家,均為已開發的先進國,都能製造飛機、大砲和戰車,武備旗鼓相當,是霸權戰爭。

同盟國中,中國不但作戰時間最久,而且犧牲最慘,計有二千萬人流血,五千萬人逃難,四億人流淚,所依憑的是地廣人眾,且為農業社會,利於持久戰,益以不屈的戰鬥意志,形成精神戰力的優勢,與物質戰力優勢的日本侵略者對抗。其餘國家之間,則是物質戰力的對抗。

正因中國是以精神力對抗日本的物質力,所以在戰場上的傷亡特別慘重。如淞滬戰役,姚子青營長在寶山全營陣亡,山西原平姜玉貞旅長四千官兵全軍陣亡,湖南衡陽堅守四十七天,全軍一萬八千人中,一萬二千人傷亡。

中國陣亡的將官也最多,共有二六八位,包括兩位集團軍總司令(相當於英美軍軍團司令,布萊德雷、蒙哥馬利等)。另有八位軍長,二十位師長。其他盟國陣亡的將官,美國十一位,英國七位,蘇聯十五位,都遠不及中國多。

中國軍隊寧戰而死,堅持不成功便成仁,不降而生,故無投降者。

※ 全文詳見原站。



◆ 我見我思-後樂園外的安倍夢魘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01000477-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09月01日 楊舒媚

太陽花領袖林飛帆,曾被媒體拍到在學運期間捧著一本《柄谷行人談政治》。就讀東京大學經濟學部時的柄谷,曾參加1960年發生的戰後大規模群眾運動「安保鬥爭」;其後成為當代日本頗具分量的左翼思想家。

柄谷曾說,日本的中間勢力,由於腐敗和代議政治被政治世家把持等等原因,於1990年代後幾乎完全消失;人們也許選舉的時候會投票,平常可能投書社群網路發表意見,「但透過街頭示威表達意見這種事,他們不願意做。」如伊拉克戰爭時,除了沖繩,日本本土幾乎沒有任何示威活動。

別於以往,最近日本街頭卻不安靜。由大學生組成的SEALDs(Students Emergency Action for Liberal Democracy-s:為自由與民主主義的學生緊急行動),從反對《特定祕密保護法》、反解禁集體自衛權,至今持續反對《新美日安保》相關法案。

特殊的是,受SEALDs的影響,上網看這群孩子在幹嘛的媽媽們也站出來了。「反對安保法案媽媽會」推著嬰兒車占領澀谷,高喊「媽媽決定不要戰爭」、「不要為戰爭製造理由」。

30~60歲的「中年人」也不再沉默。少年郎組織SEALDs,他們就成立「MIDDLEs」跨世代地反戰。

各地約90個以上大學組織,紛紛訴求新安保廢案;連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母校成蹊大學,也要安倍「謙虛地傾聽希冀和平人們的聲音,並深切地盼望安保法廢案。」

1960年安保鬥爭時,群眾抗議的首相岸信介,正是如今必須面對人民的安倍外祖父。

岸信介那時說過一句有名的話,「參加安保示威的群眾雖然不少,但接連著幾天下來,在後樂園球場(東京巨蛋前身)看球的觀眾人數更多。」

曾親自參與安保鬥爭的柄谷說,真要說起來,當時示威的人並不算多,「但人民能夠一致行動到這麼強烈深入的地步,岸信介一定感到威脅。」柄谷表示,「示威行為背後大量人民的反對意見,這才是威脅!」

之後,笑著說後樂園看球的人更多的岸信介,在後樂園外的威脅下,結束執政。

6歲時已見識過反安保

安倍於《邁向新的國家》自傳中說過,當時6歲的他,曾跟著外頭群眾在外祖父面前踏步喊,「安保、反對,安保、反對!」還臭乳呆地問岸信介,「安保是什麼啊?」

「安保是什麼?」如今於國會議事堂、首相官邸外抗議,並決定每周末都舉辦大型示威對安倍施壓,甚至在全國遍地烽火的群眾,正試圖訴說這時代的答案。

有著6歲時因此必須和母親搭著插報社旗子偽裝車進外祖父家的記憶;及現在得為此在國際、國會、自民黨總裁連任中傷腦筋的安倍,對後樂園球場外的威脅,可能更有一番體悟。(中國時報)

fsj 提到...

嚴震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歷史觀
http://udn.com/news/story/7340/1160926

聯合報 2015-09-02

嚴震生(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二○一五年是歷史及國際關係學界重要的一年,兩百年前的維也納會議建立拿破崙戰爭後的國際新秩序,英國成為霸權(hegemon),不僅參與推動歐洲協調(Concert of Europe),更帶來近一百年國際體系中的英國和平(Pax Britannica)或是霸權穩定(hegemonic stability)。七十年前,同盟國在二次大戰獲得勝利,美國主導成立聯合國,重建國際社會秩序,但本身也成為新的霸權。

在德國與受它侵略的國家取得和解後,歐洲的二次戰史觀已有相當的共識,但亞洲方面,日本對其侵略亞洲鄰國及發動太平洋戰爭的解釋,大多數時間是表示遺憾,鮮少願意正式道歉,更有甚者還將東亞共榮圈帶入,自認是領導亞洲國家對抗西方帝國主義。由於日本歷史教科書不時會對二次大戰歷史進行修正,粉飾侵華的暴行,再加上日本首相及內閣官員經常到供奉二次戰犯的靖國神社參拜,因此日本政府的歉意,往往不被視為真誠。

在安倍首相發表二次大戰結束七十周年的談話,提到日本對這段期間帶來的破壞和苦難表示「極度難過」,但「不能讓與戰爭無關的一代人背負繼續道歉的宿命」,儘管日本仍然需要面對歷史。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對安倍談話的反應則是「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給中國和亞洲受害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正確認識和對待過去那段歷史,是銘記歷史、捍衛正義的要求,是日本與亞洲鄰國改善關係的重要基礎」。基於此,日本「向受害國人民作出誠摯道歉,乾淨徹底地與軍國主義侵略歷史切割,而不應在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作任何遮掩。」,顯然,北京方面對日本官方的二次大戰談話,仍然無法接受,希望東京方面能夠有正確的史觀。

如果這個是中國大陸的基本立場,北京政府難道不應該用同樣的態度面對它即將要慶祝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還原這場戰爭中,國共雙方各自扮演的角色?無論如何,國民黨的蔣介石委員長是當時中國政府的領導人,他之前的「清黨」及「勦匪」確實站在共產黨的對立面,但卻是如假包換的聯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

此外,最近大陸電影《開羅宣言》的宣傳海報,則是有誤導民眾的嫌疑。毛澤東在開羅會議中,明明沒有角色,但宣傳海報竟然將他與邱吉爾、羅斯福及並未與會的史達林弄成四巨頭的模樣,難道不是個「笑話」嗎?儘管拍攝此片的八一電影製片場表示本片是「中國參加開羅會議的故事,這是中華民族共同奮鬥犧牲的結果。中國被承認被認可,是全民族堅持抗戰的結果,而毛澤東率領的中國共產黨人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但這樣的掰,連大陸網友都看不下去。

北京邀請台灣一些退役將領及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參加這次的紀念活動,後者在連習會對抗戰史實作了重要的談話,但習近平僅作了制式的回應。如果習主席在九三紀念活動中沒有更多正面的說法,連戰先生這次登陸的得失就很明顯。前行政院長郝柏村表示他不會出席,並對預備出席者喊話:「你拿中華民國的俸祿就不能去,如果你們站到中共的閱兵台上看閱兵,就應該放棄退休俸」。如果今天對岸辦此活動時,能承認國民政府領導抗戰,並肯定國軍的貢獻,那還有可能是值得出席的盛會,但若僅是對共產黨的抗日活動歌功頌德,則沒有必要為其背書。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網路瘋傳抗日「民國英雄」…假的
http://udn.com/news/story/6656/1160961

抗戰勝利七十周年,近日網路流傳一張國軍老兵張勝武的照片,張在抗戰負傷殘廢,妻兒也殉難,又被中共當成反革命迫害,卻仍堅定不屈。不過,該故事內容被杜撰誇大。

....有網友質疑,張勝武既然是九十八歲,南京保衛戰時只有廿歲,怎麼可能當上師長?又怎會有已可陪同上戰場的兒子?也有人引述史料指出,國軍第三軍根本沒有參加南京保衛戰,底下也沒有十七師。

更有網友發現,照片中的張勝武,其實是湖南郴州的抗戰國軍老兵,名叫王飛黃。

政大歷史系教授劉維開說,網民們對官方一面倒宣揚共產黨抗日功績,感到懷疑與厭煩,反倒是國府抗戰故事大受歡迎;許多人趁機附會誇大,製造出「民國英雄」。



◆ 勇闖鐵幕78次 「黑蝙蝠」戴樹清病逝
http://udn.com/news/story/6656/1160965

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2015-09-02

空軍第卅四(黑蝙蝠)中隊的飛官戴樹清,昨天在台北病逝,享壽九十歲。他生前曾七十八次在黑夜中穿透鐵幕,對大陸偵察,在任務中遭共軍攔截,戴樹清駕駛的雖然是無武裝、笨重的P2V偵察機,卻巧妙利用地形與夜色,誘使敵機撞山爆炸,創下偵察機「擊落」戰鬥機的罕見紀錄。

戴樹清生於民國十五年,空軍官校廿六期畢業,後來加入卅四中隊,執行對大陸空投、電子偵察等任務。一九六○年十一月十九日,戴樹清的P2V偵察機,在河南省西部被中共空軍的Tu—2P夜間戰鬥機一路追殺。

貼地飛行的戴樹清,決定對著山頭飛去,到最後一刻才急轉彎。共軍戰機飛官因為開砲的火光影響視線,閃避不及,當場在山壁上撞成一團火球。

多年後,中共空軍前副司令員林虎發表回憶錄,證實當晚有兩架Tu—2P因追擊P2V而墜毀。

戴樹清曾據此向空軍申請,要求承認擊落戰機的紀錄,但始終未能如願。

戴樹清後來轉入中華航空,參與華航在越南戰場的「南星」,以及在寮國飛包機的「北辰」任務。

一九七○年,華航新購的波音七○七首飛中美航線,他是當天的機長;退休前曾任航務處長、空服處長。



◆ 聯國證實貝爾神廟已遭IS夷平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02000511-260108

中國時報 2015年09月02日 諶悠文/綜合報導

聯合國8月31日表示,衛星影像證實,敘利亞中部霍姆斯省帕米拉古城內最有名的貝爾神廟已經被炸毀。

帕米拉古城在8月30日傳出大爆炸,外界便擔心繼中東遜尼派聖戰組織「伊斯蘭國」(IS)23日摧毀帕米拉的巴爾夏明神廟之後,又一個中東重要古蹟慘遭IS毒手。

聯合國訓練研究所(UNITAR)說:「我們可以證實,貝爾神廟的主結構以及與相鄰的一排排廊柱都被摧毀」。UNITAR提供爆炸事件發生前後的衛星影像做為對照,證實擁有2000年歷史的貝爾神廟已被引爆的爆裂物炸毀。

27日拍攝的衛星空照圖,可清楚看到1個高聳的長方形建築,四周是整排廊柱,而爆炸後1天(31日)拍到的衛星影像顯示,貝爾神廟幾乎被夷為平地,只剩下遺址最外緣的幾根廊柱。

聯合國訓練研究所的聯合國衛星運作應用計畫(UNOSAT)主任布約格說,這些影像很重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可據此掌握世界文化遺產帕米拉內部的「客觀資訊」。

聯合國發言人杜加里克說:「價值難以估計的全球遺產遭到如此恣意破壞,我們給予最強烈的譴責。」

帕米拉的居民霍姆西表示,貝爾神廟僅餘外牆和入口通道,「每次聽重要古蹟被破壞,就好像失去自己、歷史或世界知識的一部分。」(中國時報)



◆ 無名耕種者 用生命寫農村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02000532-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09月02日 郭佳容/台北報導

台灣近年來土地徵收案件爭議不斷,其中苗栗灣寶土地開發案經農民抗爭後撤回,媒體工作者胡慕情歷時6年走訪灣寶農村,採訪在地的農人、居民,寫下他們動人的生命故事,近日出版《黏土—灣寶,一段人與土地的簡史》一書。

「台灣農村有很多無名的耕種者,參與農村歷史,我希望把他們的生命歷程寫下來。」6年前,胡慕情與灣寶農民接觸,抗爭的3年中,她多次走訪灣寶,常常跟著農民一起挑地瓜、種田,她說,「看似隨便聊天,但過程中我和農民建立互信關係,聽著他們的生命故事,就像台灣農村的縮影。」

「身為記者,我必須要抽離又要跟受訪者親近,對我來說很兩難。」胡慕情坦言,過去常在客觀記錄和主觀情感投入之間掙扎,然而她認為唯有盡力全盤了解,並藉由拉出農村歷史的縱深,才能解答不斷發生的土地徵收議題。

書中,胡慕情從戰後的《私有耕地租用辦法》、《三七五減租條例》政策討論起,到農會、水利會進入農村,成為拉攏農民鞏固選票的機制,到發展工業、開放農地改革,再再加速農村崩解,許多農民棄守農地,或是前往城市,或是兼作副業,才能撐起家中生計。

胡慕情說,「農民的生命史,恰恰反映農村生計的艱難,大部分的農家無法只靠農業生存,還要兼作副業才能生存。」因此,胡慕情以訪談為主,各式文獻資料為輔,架構起台灣戰後經濟發展史之下,與農村起落密切相關的農民生命史。(中國時報)

fsj 提到...

抗戰真相 國際媒體翻案風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163298

聯合報 黃樸/文字工作者(台中市)2015-09-03

這些年來,國民黨的抗戰版本,已躍升為國際上的主流。

國民黨說抗戰勝利要歸功於蔣委員長的領導,西方人過去不信這一套。原因主要在蔣是國共內戰的失敗者,左派當道的歐美知識界寧可相信毛主席才有能力領導的中共宣傳。但由於若干史學家的努力(陶涵與馮客等),蔣毛形象對比出現了戲劇化轉變。這導致媒體也開始認真留意二戰時的中國戰場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兩個多星期前,《經濟學人》雜誌把拿著槍桿子的習近平當作封面故事主題。槍桿子的尖端不是槍管而是筆尖,這呼應了它的社論主旨:中共的閱兵名不正言不順,蔣的國民黨當年全力抗日,習近平卻執意繼續竄改歷史真相,佯稱共產黨才是中流砥柱,並藉此樹立對外擴張的正當性。《經濟學人》在那一期史無前例一口氣放了四篇隨筆(essays),題目是:亞洲的二戰幽靈,第一至第四部。更前所未見的是,網路版同時出現英、中(繁)、中(簡)、日與韓文版。明顯地,它想擴大閱讀群的範圍,讓不懂英文的東北亞非典型讀者們也能分享。透過這種近乎傳道的熱誠,《經濟學人》表達日本人因為至今依舊不願面對過去的罪行而讓鄰國一直懷恨在心。隨筆中不僅重複蔣領導抗戰的關鍵角色,甚至稱如果不是他全力抗戰,恐怕後來也不會內戰兵敗。對台灣人來說,這樣的說法並不新鮮。但自《經濟學人》之口的事實卻證明歷史的公道自在人心。

《經濟學人》登高一呼產生了連鎖效應。從華爾街日報到紐約時報,主流英語國際媒體相繼在評論閱兵之時指出蔣介石領導抗日的歷史真相。這些媒體都會引用米德《被遺忘的盟友》一書作佐證。不誇張地說,這位牛津教授正是這波翻案風震源所在。

七十年前的事,現在追究幹什麼?這是曾在倫敦留學的蔡英文的質疑。西方媒體卻顯然另有見地,在它們看來,歷史是非即使會一時遭到蒙蔽,但是真相早晚會水落石出。想要問鼎中華民國大位的人應該深思其中的道理。



◆ 還原抗戰真相 連接兩岸樞紐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163303

聯合報 郭岱君/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與亞太研究學會會長(美國加州)2015-09-03

還原抗戰真相,刻不容緩。因為,理解、肯定中華民國領導抗戰勝利,是台灣存在與發展的根基,也是連接大陸與台灣競合關係的重要樞紐。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東北軍不戰而撤,蔣介石、張學良被罵得體無完膚。但是,中日國力懸殊,蔣介石自承:「終日思慮,對日無良法。」

當時,中國內憂外患,天災人禍、地方割據,危機四伏。蔣介石堅持,內部統一團結,才能抵抗外敵。因此提出「攘外必先安內」。

蔣介石並斷定,中日一旦開戰,唯採「持久戰」,「我們現在對於日本,只有一個法子,就是作長期不斷的抵抗。」

持久戰需要後方根據地,蔣介石最後選定四川。且此事只能做、不能說,更不能讓日本知道。「若為對倭計,以剿匪為掩護抗日之原則言之,避免內戰,使倭無隙可乘,並可得眾同情,乃仍以親剿川、黔殘匪以為經營西南根據地之張本。」

果然,紅軍進入川北,四川督軍劉湘難以招架,不得不打開大門,與中央合作。收回了四川,蔣介石參考德國「秘密國防」做法,積極發展經濟與國防建設、推出新生活運動、還計劃整編常備軍六十個師。在準備好之前,中國必須「以和日掩護外交,以交通掩護軍事,以實業掩護經濟,以教育掩護國防,韜光養晦乃國家唯一自處之道乎。」

蔣介石的持久戰就是「戰而不屈」的「拖」字訣。蔣百里指出,中國地大人眾,不打則已,打起來就「拖」,「拖到東西戰事合流,把敵人拖倒而後已。」

一九三六年十月,軍政高層齊聚洛陽,明為賀蔣介石壽,實為策定抗戰大計。陳誠指出,「策劃抗日大計,持久戰、消耗戰、以空間換取時間等基本決策,即均於此時策定。」

大戰爆發,日軍必從華北、華中兩方面攻來。日軍據華北,對中國不利,因為日本機械兵團在華北平原暢行無阻,將輕易南下武漢,把中國一切兩半,中國最精華地區盡入日本之手。而「我方為保持西北、西南基地,利在上海作戰。」因此,改變日軍之作戰軸線,「誘敵自東而西仰攻」,是抗戰前期首要戰略目標。

一九三七年蘆溝橋事變,日軍攻陷北平、天津。然而,中日在華北對峙時,蔣介石已悄悄部署淞滬,另闢戰場,引日軍南下。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淞滬會戰爆發,陳誠建議:「敵如在華北得手,必將利用其快速部隊,沿平漢路南犯,直趨武漢;如武漢不守,則中國戰場縱斷為二,於我大為不利。不如擴大淞滬戰事,誘敵至淞滬作戰,以達成我預定之戰略。」蔣介石立即向上海大量增兵,驚天動地的淞滬大戰就此展開。

淞滬會戰打了三個月,極為慘烈,上海成了血肉磨坊。十一月十二日,日軍攻下上海,國民政府拒不投降,亦不接受議和。此役,日軍傷亡四萬多人,中國軍隊死傷超過二十萬人。但是,中國打破了日本三月亡華的神話,也硬把日軍作戰線轉為由東向西仰攻。

日軍極為憤怒,進攻南京。南京淪陷,國民政府西遷重慶,繼續抗日。一九三八年夏,東京決定孤注一擲,發動武漢攻略。中日百萬大軍在武漢外圍打了三個多月,日軍進城時,發現是座撤盡的空城。日軍佔領了一城又一城,反而陷入中國戰略泥沼中。東京發動數輪和談,中國就是不從。

整個戰局發展與蔣介石的大戰略若合符節;但是,持久戰得以成功,還有兩個重要因素:

一、與世界大戰結合:蔣介石認為,中日之戰不能、也不是獨立的議題,必須與世界大戰結合,並在同一天結束,「如此才能一舉脫離次殖民地之地位。」

二、蔣介石對持久戰的堅持:敵人太強,好幾次國民政府幾乎撐不下去了,尤其是南京淪陷後士氣低到谷底。汪精衛、孔祥熙、于右任、胡適、傅斯年等都力主與日議和。唯有蔣介石,始終堅持不畏戰、不投降、不簽訂任何有損國格與民族利益的合約,「與其屈服而亡,不如戰敗而亡也!」並說下重話:「中國若要自取滅亡,俯首上斷頭臺則已,否則除抗戰拚命以外,再無第二道路矣!」

大戰略正確、全國軍民犧牲奮鬥,終於贏得日本無條件投降。

這麼大的犧牲,為的是什麼?蔣介石一再提到,我們抗戰的初衷是要收回東北、廢除不平等條約、收回台灣。

若沒有蔣介石的持久戰大戰略部署,中國根本無法與日軍打這一仗。若沒有蔣介石的堅持,中國早就如汪精衛政權,成為日本傀儡,不會有後來的廢除不平等條約、聯合國發起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若沒有抗戰勝利,台灣回歸中華民國,台灣很可能被中共「解放」,歷經三反五反、大躍進、文革;台灣人民不可能享受到土地改革、經濟奇蹟與民主選舉。



◆ 守衡陽四行倉庫 老蔣「打給外國」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03001094-260301

旺報 2015年09月03日 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秉持著「歷史不該被遺忘」的理念,近年曾參與《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行誼口述訪談錄》撰稿的歷史學者廖彥博,根據國史館資料重新詮釋抗戰的《決勝看八年》,對於抗戰中悲壯的一頁:衡陽保衛戰和死守四行倉庫,都有新視角的描述與解讀。

廖彥博據史料指出,由於方先覺領導的第十軍彈藥不足,為節省子彈而有「看不見不打、瞄不準不打、打不死不打」的「三不」準則,以及和日軍近距離周旋,上刺刀就抱著「拚一個夠本,拚兩個賺到」的鬥志。據描述,國軍當時在夜間的白刃戰,靠著以手觸摸軍服辨認敵我:粗棉布是自己人,光滑的卡其布則是敵人。

就這樣,國軍仍以一當五,包括砲彈不足,八一口徑迫擊砲用盡後,參謀長也領著幕僚人員,靠著磚石將八二砲彈腰帶部分磨去1公釐,裝進八一砲裡發射。

衡陽一戰國軍苦守,乃是蔣中正以「關係國家民族存亡」為由命令方先覺堅守,廖彥博分析此舉是國民政府「打給外國」看的一役,當時很多言論都指向,國民政府從加入盟軍後就再沒有認真對日作戰,衡陽喋血苦戰證明了中國即使山窮水盡,仍在苦撐奮戰,沒有認輸。

另一個打給外人看的,則是淞滬會戰中死守四行倉庫的「800壯士」。據史料,楊惠敏冒險送入國旗,實為謝晉元向租界各界接洽送入,而當時送進四行倉庫的國旗共計4面,為避免日軍報復,才只著重對楊惠敏事蹟的宣傳。而當初「固守」的命令,出於蔣中正欲藉此象徵中國軍隊並未退出上海,且要將中國英勇精神,帶到布魯塞爾9國公約會場。(旺報)

※ 相關報導:

* 中華民國海軍浴血抗日 70年後還原功蹟
http://udn.com/news/story/6656/1161813

二戰結束70周年再次喚醒世人對抗戰先烈的緬懷追思,在中華民國抗日史上,多數人對陸、空兩軍的英勇事蹟不陌生,然而海軍扮演的關鍵角色卻鮮為人知。當年抗戰期間,海軍以犧牲全軍成就國家戰略,透過有限力量阻擋敵軍突破,這段史蹟不容遺忘,值得眾人加以認識與紀念。

fsj 提到...

南十字星下的台籍孤魂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163301

聯合報 鍾堅/清華大學教授(新竹市)2015-09-03

前年趁公訪之便,參觀南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首府的「台灣公園」;在面積不到兩平方公里的首府塔拉瓦貝壽島珊瑚細砂底下,陳屍多達七千亡魂!民國卅二年底,美日於塔拉瓦環礁掀開史上最血腥也最經典的兩棲攻防戰。令我震撼的是:當年裁示出資援贈的陳前總統並不知曉他揭牌的公園椰樹根部,躺著近百名台籍孤魂。

這批台籍亡魂屬日本海軍工程建設隊的軍伕,他們被迫加入「奉公團」、「義勇團」,開赴新幾內亞拉布爾日軍基地,再前運配置在塔拉瓦環礁服勞務構築防禦工事。守備日軍不發給他們自衛武器,更不准他們進入陣地掩蔽,兩千名軍伕慘遭美國艦砲岸轟得血肉橫飛。台籍軍伕沒列入日軍軍籍冊,戰後當然也無牌位置於日本靖國神社;這批無名、無主、無全屍且遭日軍在戰場拋棄的台籍軍伕,遂成為飄泊異域的孤魂野鬼。

戰爭前期,日本徵召了十二萬台籍軍伕、軍屬、軍農,絕大部分運至南洋服勞務。戰爭中期,日軍兵疲且兵源枯竭,遂對朝鮮、台灣民眾「皇民化」,強徵七萬具有「帝國臣民」戶籍的「台灣軍志願兵」、「台灣軍常備兵」、「台灣軍軍屬」,他們戰後無論死活都成為台籍「原日本兵」。

戰爭末期,日軍敗相初露,台灣總督府依「皇民徵用令」就地動員固守台澎,徵召四十二萬男女老幼編成少年兵隊、學徒兵隊、生產隊等,在美機濫炸下自活自戰、自生自滅。最慘無人道的徵召,係日本在戰爭全期強迫台籍婦女為皇軍慰安婦!

台灣總督府在戰時設置「國民精神總動員本部」,網羅社會領袖組成中央聯盟,「促成日台合一轉機、達成皇國臣民義務」。因此極少數參軍者如岩里政男(李登輝),堅持他是「為日本祖國而戰」。以當年時空背景,李的言論不令人意外;但李刻意忘記甲午恥,台灣遭日本竊占的事實。

靖國神社奉安殿內,靜寂地擺設著二七八五七名台籍原日本兵的牌位,包括岩里武則(李登輝兄長)靈位。

依台灣戶籍統計:戰時七十六萬被日本強徵的台籍民眾,確認戰歿者超過五三三○○人,永久失蹤未歸者超過九二七○○人;每五位台籍民眾遭侵略者當作砲灰,卻有四位沒被置於靖國神社。日本對這些迄今還飄泊在異域的台籍孤魂,既不尊重也失盡禮數。因此,大部分戰歿失蹤的台籍民眾及其遺族後代,強要他們哈日本皇軍,實在太超過。

戰時有首日軍《台灣軍軍歌》,「太平洋遠空,輝耀南十字星…挺立凝視南方,守護是我台灣軍…」。十二萬台籍孤魂七十年來只能夜夜凝望著南十字星,思念故鄉與故人。戰爭,沒有輸贏,只有悲劇。



◆ 96歲日籍八路軍 抵京參加閱兵
http://udn.com/news/story/8552/1161532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2日電 2015-09-03

1940年本是一名僧侶的小林寬澄被徵入日本軍隊捲入戰爭,從此加入八路軍。即便戰後回到日本,身處長達50年的監視之中,他依然從未忘記自己曾是八路軍的身分。70多年過去了,96歲的小林寬澄昨下午與其他日籍老兵及其親屬一起搭機從東京抵達北京,準備參與中國大閱兵。小林寬澄也是日本老兵團中,唯一一位曾參加八路軍的老兵。

北京青年報報導,談起戰爭歲月時,小林寬澄還能不停地講三個小時,他記得每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記得中國鐵路網上每一個地點,在中國的日子成了他腦海中最為深刻的一段印記。說起即將開始的北京之行,生活的不易從他的臉上迅速消散開,「上個月通知的,明天就要去北京了,11點集合出發。我感到很光榮。」

1940年,通過僧侶律師考試的小林寬澄因一紙徵兵令捲入戰爭,來到青島附近的桐林分遣隊守砲樓。分遣隊的隊長經常強姦良家婦女,僧人出身的小林對此很是看不慣。

1941年6月19日,小林寬澄所在的小分隊到山區掃蕩,結果遭遇到八路軍的伏擊。「進入了八路軍,成為了俘虜,作為帝國的軍人來說是恥辱。」小林寬澄說,他試圖拿機關槍自殺,「啪,啪,啪……」他狠心朝自己的頭部開了三槍,終於倒下。

沒想到,再次甦醒時,他發現自己躺在八路軍的擔架上,前後都是穿灰衣服的八路軍士兵。他試圖裝死,趁機逃回日本軍隊,但沒有成功。會日語的幾個八路軍戰士用日語大聲對他說:「我們不殺俘虜!八路軍優待俘虜!」八路軍為他包紮了傷口,當天午飯分給他「蓋飯」吃。「能從敵人那裡獲得這種食物,雖然不想吃,還是很震驚!」

而後,小林寬澄被送到八路軍山東縱隊膠東支隊政治部,在那裡,敵工科的科長張昆提出教小林中文,希望他配合自己的工作,「他很親切,但作為剛被俘虜來的日本軍,我並沒有想著去幫助敵人工作。」

1972年,30多名老八路成立了「椰子實會」。在日語中,椰子的發音與八四類似,象徵著八路軍·新四軍。「『椰子實會』的目標是阻止日本對中國的戰爭,日軍在中國偷盜、殺人、強姦,那是侵略,不是正義的戰爭。」小林寬澄說道。直到十幾年前,「椰子實會」的成員還在日本各地演講,講述他們過去的實際經歷。



◆ 在陸被俘18載 與妻26年後再婚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03000532-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9月03日 陳柏廷/北京報導

祖籍江蘇南京的張立義,擁有一段「不平凡」的人生。經歷日本占領、國軍飛官及在大陸被俘,本身就是近代史縮影。

張立義父親在南京大屠殺中遭日本人殺害後,面對國仇家恨當前,他於1943年小學畢業後,便報考四川的空軍幼校,爾後國共內戰爆發,他隨校遷往台灣,進入台灣岡山空軍軍官學校就讀。

張立義因為技術精湛,1963年,前往美國接受駕駛U-2的培訓。回台後,加入神秘「黑貓中隊」,為美國中央情報局執行偵察大陸的秘密任務。

1965年1月,張立義駕駛3521號U-2飛機,赴大陸大西北核基地進行夜間紅外線照相偵察,於內蒙遇襲,成為第4名被大陸擊落的U-2飛行員;被俘之後,張立義先後在北京、南京共待18年,獲釋後轉往美國,1990年才輾轉又回到台灣。

張立義與妻子張家淇,二人育有2子1女。在兩岸情報不通情況下,張家淇不知張立義並未身亡。幾年後,雖在友人介紹下改嫁他人,但她仍堅信張立義尚在人間,甚至與先生約法三章,「只要張立義回來,她便要與其復婚」。1991年,張家淇與張立義在美國華盛頓重新結婚。(中國時報)

fsj 提到...

卑南遺址文物 文化部長:台大應歸還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67350

聯合報 記者施鴻基/台東報導 2015-09-05

文化部長洪孟啟昨天到台東,被問到台大對卑南遺址文物歸還及八仙洞遺址遭賤賣情事,他表示,願意居中協調,找出合適的方式促請台大歸還,八仙洞遺址被賣土地則須找出問題來,才能設法解決。

洪孟啟昨天先造訪台東市以書換宿聞名的晃晃書店,然後到台東糖廠阿水工坊,最後前往延平鄉布農部落,在晃晃時被問及卑南、八仙洞遺址相關問題。

1980年代因東線鐵路改線及設置台東新站,卑南遺址許多石板棺及陪葬品被發現,相關物品都非常完整精美,民眾爭相盜掘,於是台大人類學系受政府委託挖掘搶救,共發現2萬4000多件文物,被認為是台灣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具代表性的遺址,但事後台大並未歸還所有發掘物品,目前還有16件。

而有數萬年歷史的八仙洞遺址則在土地清查時被發現部分土地被賣出,縣府事後試圖追討,但於法無據,問題迄今卡住。

洪孟啟說,卑南遺址藏物的問題,他認為台大應該歸還給台東,但是可能要先了解當時究竟是以考古,還是其他名義挖掘,再找出合適的方案,促請台大歸還這批珍貴的卑南遺址物品。

至於八仙洞竟有土地成為私有的問題,他希望會同縣府一起溝通協調,期盼能夠以溝通方式解決。



◆ 最美古蹟沒了 IS再炸敘利亞3塔墓
http://udn.com/news/story/6809/1168529

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4日電 2015-09-06

「伊斯蘭國(IS)」近日又炸毀了敘利亞帕爾米拉古城的三座塔墓,其中包括建於公元103年的知名古蹟伊拉貝爾塔墓,其為保存最完好的墓葬穀建築之一。

敘利亞文物保護部門主管表示,他在10天前就收到報告說,「保存最好且最美麗」的塔墓被炸毀,但是消息4日才得到確認。

伊拉貝爾塔墓高約四層,據稱最多可容納300具石棺。伊拉貝爾塔墓為多層砂岩結構,位於名為墓葬穀的區域,曾屬於富有的帕爾米拉家族。

帕爾米拉的塔墓被分隔成不同的空間,石棺被放置進去之後,用繪有顏色鮮艷的死者形像的石板封存。

而在伊拉貝爾塔墓被炸毀前,IS先炸毀了帕爾米拉的兩座重要神廟,即貝爾神廟和巴爾夏明神廟。

有近兩千年歷史的帕爾米拉貝爾古廟被認為是世界最重要古蹟之一,帕爾米拉古城則被列在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之上,敘利亞內戰爆發前是該國旅遊勝地。

fsj 提到...

舔郵票貼信封 美大學新生驚奇
http://udn.com/news/story/6810/1171870

世界日報 編譯鄧媛/綜合6日電 2015-09-08

什麼!要用舌頭舔郵票把它黏在信封上?對於成長在喝汽水、看動畫片、隨時Google的一代來說,今年秋季入學的大學生問出這樣的問題一點不奇怪。

美國威斯康辛州貝樂特學院(Beloit College)的年度項目「心態清單」(Mindset List)主要研究新入大學生受當代文化影響的情況。研究的大學新鮮人大部分出生於1997年。這一年,鐵達尼號電影首次上映,第一隻複製羊桃莉誕生,戴安娜王妃在車禍中身亡,第一本《哈利波特》在英國發行。

位於威斯康辛州的這所學校的調查中這樣寫道,「當他們(學生)出生時,手機又大又貴,並且主要安裝在車上供緊急情況使用。」

「心態清單」的一名發起者麥克布萊德(Tom McBride)表示,清單中整理的事實也是歷史的快照,它能幫助教授們更好地了解新學生。他也提醒「資深」教授:「別再指望現在的學生能聽懂你用的老例子。」

貝樂特學院的「心態清單」同時也記錄了新生們對現在世界的看法,他們認為,Wi-Fi上網是必需品,由於簡訊和推特的廣泛使用,電子郵件反而成了新玩意兒。

這項研究的被採訪對象是千禧世代、千禧世代的父母和教育者。研究的主要內容是自千禧世代出生以來各種社會和文化現象。

這個清單從1988年8月開始進行,每年發布一次。



◆ 70年前日本哭著投降 4老兵在現場
http://udn.com/news/story/6656/1172944

聯合報 特派記者陳言喬/北京報導 2015-09-08

明天九月九日,是日本投降中國戰區受降七十周年紀念日。我國史館珍藏當年的日軍簽字受降書、南京受降典禮照片,可以佐證中華民國主導對日抗戰的重要依據。

中國戰區包括台灣、澎湖和越南北緯十六度以北地區。定在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九點鐘受降,象徵「三九良辰」。中國戰區一百廿多萬日軍正式向國軍投降,抗日戰爭正式結束。不僅是中國戰區,中國其他十五個受降區的主官第一號命令、日軍簽字的受領證等,國史館都保存著。

當年見證這段歷史的在大陸還有四名抗戰老兵,他們看到日軍侵華軍總司令岡村寧次頹喪著頭,眼淚鼻涕流得哭不出聲,步入會場、簽字,十多分鐘後再步出會場。

這四名抗戰老兵是當時負責典禮警戒的新六軍十四師四十團第一營營長趙振英、步兵史定坤,憲兵排排長于文瑞、憲兵支援排潘庭槐。

趙振英所屬四十團第一營膺任這個任務,以類似儀仗隊的美式最新裝備迎接投降日軍將領。整個典禮,部隊都帶槍但沒有子彈,只有趙振英手槍裝滿子彈。受降儀式前些天,趙振英特意到會場附近的裁縫鋪裡,訂做一套馬褲制服,因為這一天是中國參戰軍人的最高榮譽,他要留作紀念。

九月九日,岡村寧次到了會場,已經哭不出聲,嘴一直張得大大的,臉上沾滿了鼻涕和淚水,雙腿站都站不穩,一直由兩名日本兵扶著,很艱難地完成了簽字儀式。

史定坤是新六軍的神槍手,當時他站在何應欽的後邊,負責何應欽的安全,但步槍沒有裝子彈,上級說怕大家太恨日本兵,到時候紅了眼開槍打他們。

一百歲的憲兵排長于文瑞回憶,當時他們降一級帶著三名憲兵扮成普通憲兵。四人刀出鞘、彈上膛,高度緊張,以防萬一。而實際上,日軍官兵見到中國人都畢恭畢敬。

他回憶,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只有十幾分鐘。中方都坐定後,岡村寧次進入會場,站在簽字台後面,向中方人員鞠躬後,落座聆聽「受降宣言」,由指揮官命令他們簽字。



◆ 文革被鬥、坐牢20年 抗戰老兵辛酸淚
http://udn.com/news/story/6656/1172945

聯合報 特派記者陳言喬/北京報導 2015-09-08

四名見證歷史的「九九受降」抗戰老兵,是國軍最忠貞的部隊,在中共取得政權後,都遭到整肅,判刑六年至廿年不等,妻離子散,不堪回首。他們並未取得大陸頒發的抗戰勝利紀念章。

身為營長的趙振英在過去幾年裡,養成謹小慎微的心理,如今看到街口戴紅袖章的保安,心裡還會恐懼。

抗戰勝利後的一九四七年,他參加「留美軍官考試」,獲得瀋陽考區第二名。後來的歷史學家黃仁宇就是當年考上的幸運兒之一。但趙振英沒有黃仁宇那麼幸運,他最終落選返回部隊。隔年,新六軍在遼寧黑山被解放軍圍殲,趙振英打扮成農民,趁亂脫離戰場。

趙振英後來考上南京大學,畢業後進入一家國營工廠,成為一名工程師。好景不常,一九六六年「文革」開始,他被查到過去的歷史。此後每天上班前,都要去工廠的傳達室領一塊「反革命分子趙振英」牌,掛在脖子上,下班後再交回。還隨時會遭遇人群的批鬥,被戴著紅袖章的群眾圍著用木棍毆打。

趙振英擔心被抄家,含淚把那些戰場上照片、勳章、以及能夠證明自己軍官身分的文件,全部燒光。

一九六九年,趙振英被正式逮捕,在公判大會上被以「國民黨反動軍官」的罪名,判刑廿年。沒多久他收到一張離婚通知書。趙振英的妻子宋玉岐出身大戶人家,是當時為數不多的女大學生。她從哈爾濱醫科大學口腔醫學系畢業後,成為吉林鐵路醫院的一名牙科醫生,駐守長春的趙振英去那兒看牙,兩人相識相愛結婚。

所幸宋玉岐堅決要等丈夫回來,嬌生慣養的她替趙振英受累,被下放到河南,白天掃廁所,晚上挨批鬥,批鬥完了睡在寫大字報的台子上,天氣冷了,就用大字報蓋在身上禦寒。

志工薛剛透露,趙振英近年已出現失智情況,經常對已經過逝的妻子喃喃自語。

趙振英原本打算把這段歷史永遠爛在肚子裡,但十年前還是被志工找了出來。

去年七七事變七十七周年,趙振英獲選在北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接受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接見,新華社當時刊發習近平與趙振英握手照片,許多人都不知他的身分,關愛老兵網公布趙振英的身分後,新華社趕緊將照片從官網撤下。



◆ 台警割草找水源 發現日警忠魂塔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74986

聯合報 記者葉建宏/五峰報導 2015-09-09

台灣日據時期時,日本政府為討伐原住民廣設而地雷裝置,結果在1937年引發新竹地雷爆炸事件,多名警員當場死亡,當地人為紀念死去的警員立了「忠魂塔」,五峰鄉羅山派出所副所長林占梅為找水源割草時,意外發現這塊「忠魂塔」,掀起這段過往歷史。

林占梅上個月為了找水源,在派出所通往花園國小竹林分校的途中,割除周邊雜草時意外發現一個「忠魂塔」,該碑刻載著「警部水野義一外巡查五名警手四名」與「昭和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建立」。

清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邱馨慧表示,初步判定應是昭和12年所建,至於立碑事由可能是當地一起爆炸,致多名日本警察死亡所立,不過仍需部落耆老或警察查明才能確定。

花園國小竹林分校楊姓工友表示,早期許多日本兵為防範原住民入侵,放置許多地雷在地底下,結果許多台籍日本警察不知情,行經該通道時而遭炸死,導致5名巡查與4名警手當場身亡。

據史料記載,台灣日據時期時,日本政府實施「五年理蕃政策」,以武力方式來討伐原住民,逼迫原住民歸順臣服,於是在20世紀初,廣設地雷裝置征討原住民,導致在昭和12年(約西元1937年)警手誤觸地雷,引發新竹地雷爆炸事件,當地人因此立碑紀念。

fsj 提到...

侯德健高歌 華人終成龍的傳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14000788-260301

旺報 2015年09月14日 記者賴廷恆/專題報導

1988年台灣音樂人侯德健獲邀在大陸央視春晚上演唱《龍的傳人》,這首歌就此紅遍大江南北,也讓中國人正式與「龍的傳人」畫上等號。1978年底《龍的傳人》問世,時值台美宣布斷交,激發民眾愛國情感;1980年代跨海傳唱也適逢大陸改革開放初期,更引發中國人「希望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心情」,野火燎原般地共鳴。

2011年5月「滾石唱片30周年演唱會」上,侯德健在北京鳥巢體育館登台獻唱《龍的傳人》,這也是睽違21年後,他首次在大陸公開演唱。猶記1983年,侯德健因違反戒嚴令前往大陸,被貼上「出走」的標簽,也讓《龍的傳人》一度在台灣遭行政院新聞局禁唱,1987年才隨著解嚴開禁。

初期含有統戰意味

侯德健的特殊身份,也讓大陸最初使用「龍的傳人」一詞,其實具有相當程度的統戰含義,尤其用來指稱兩岸的中國人,或是海外華人、華僑。例如1985年《望長城內外──愛國主義隨筆》一書中,就指駕機飛往大陸的台灣空官黃植誠、李大維等,乃是「龍的傳人紛紛回到了龍的故鄉」。

如今在兩岸三地、乃至華人世界的所有場合,「龍的傳人」都已成為中國人的代名詞。回顧「龍圖騰」為中華民族定於一尊的歷程,除《龍的傳人》扮演最後「臨門一腳」外,被視為「龍圖騰」概念的發明者,民國學者聞一多也該被記上一筆。聞一多率先由歷代皇權的象徵「龍」,進而推論出「龍是我們立國的象徵」。

《伏羲考》演繹龍圖騰

當年聞一多以《伏羲考》一文演繹出「龍圖騰」概念,在抗戰期間確實產生凝聚民心、救亡圖存的精神作用,並影響「龍的傳人」說法逐漸成型。《伏羲考》發表於1942年,同一年賽珍珠的小說《龍種》也在美國出版,描述抗戰持續不懈,中國老百姓在日軍南京大屠殺後猶自不屈,村民奮起與侵略者對抗的生存狀態。

1944年米高梅公司邀請奧斯卡影后凱瑟琳‧赫本等擔綱,把《龍種》改編拍攝成同名電影,片中還唱起英文版的《義勇軍進行曲》;《龍種》還曾榮獲1945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等多項大獎提名。

由抗戰時聞一多提出「龍圖騰」概念、賽珍珠筆下的《龍種》,乃至於侯德健創作出歌曲《龍的傳人》;龍由中華民族的圖騰出發,被賦予凝聚民族共識的任務,再加上「生正逢辰」的時空背景,終於讓所有中國人都變成「龍的傳人」。(旺報)



◆ 抗戰時期聚民心 學者發明龍圖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14000792-260301

旺報 2015年09月14日 記者賴廷恆/專題報導

「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就叫中國/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這段出自《龍的傳人》的歌詞相當膾炙人口;然而無論「龍的傳人」乃至「龍圖騰」的說法,實則為民國後、抗戰時才被「發明」,中國歷代帝制時期民間百姓雖祭祀龍,但並無以之為「共同祖先」之意。

中國早期典籍中,龍通常扮演著神仙、帝王代步的交通工具,《山海經》就記載著「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至秦始皇雖有「祖龍」之稱,但從元世祖起,龍才為皇家所專屬,下令民間禁止銷售紋龍的布料。歷經元、明、清三代,龍正式列為皇室的象徵;晚清時因外交需要設計出黃龍旗,龍也成為清朝的標誌。

抗戰前後圖騰學說盛極一時,知識分子急於普及、論證中國的民族概念,以求民眾齊心團結在共同的「圖騰」旗幟之下。當時龍能由諸多候選的圖騰中勝出,學者聞一多當居首功。聞一多曾自述,期盼「通過解讀古代神話,讓民眾知道他們有共同的來源,以激發他們的民族意識」,攜手救亡圖存。

「龍族的諸夏文化才是我們真正的本位文化……歷代帝王都說是龍的化身,而以龍為其符應,他們的旗章、宮室、輿服、器用,一切都刻畫著龍文。總之,龍是我們立國的象徵。」聞一多提出的「龍圖騰」概念,不僅賽珍珠發表以《龍種》為名的小說、予以呼應;到了1978年《龍的傳人》問世,「龍圖騰」終成黃河之水,澎湃洶湧在所有中國人的夢裡、血液中。(旺報)



◆ 徐宗懋專欄-蔣中正的英文頭銜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14000411-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09月14日 徐宗懋

最近整理抗戰中英文史料,看到先總統蔣中正多年來被西方人冠上的英文頭銜Generalissimo(大元帥),中華民國政府長年也接受此英文稱謂,甚至在做國際宣傳時,也主動使用。然而,我覺得非常不恰當,這種情況反映政府缺乏政治自覺。

佛朗哥錯誤類比蔣中正

蔣中正並不是一直被冠上Generalissimo,這裡放一張1943年全世界銷量最大的《倫敦新聞畫刊》對開羅會議的報導,刊出蔣中正的素描肖像(見附圖,作者提供)。這場高峰會對英國至關重要,該畫刊對蔣的正式頭銜用的是Marshal(元帥),英國刊物當時也用General(將軍),但同時間的美國媒體和官方單位已經用Generalissimo來稱呼蔣了。Marshal和General都是既有的英文名詞,相當中性。Generalissimo本來是西班牙文,用多了也趨於中性,可是一開始卻有特定意涵的。

輔大西班牙籍的知名教授雷孟篤先生表示,在西班牙近代史中,只有佛朗哥使用Generalissimo頭銜,在西語中加上isimo是表示「非常、極為」的意思,Generalissimo直接翻譯就是「非常大將軍」。今天西班牙人如果提到Generalissimo,指的一定是佛朗哥。而且,在二戰史中,只有佛朗哥和蔣中正被賦予這個頭銜。雷孟篤教授說,今天西班牙主流學界寫到佛朗哥時,已經不用Generalissimo,而是使用中性的General。問題是,為何早年佛朗哥的大元帥頭銜被冠到蔣中正的身上?顯然是政治類比。西方學者早年即曾做這種比較,於是,用此西語的頭銜來稱呼蔣中正,媒體也這麼用,最後連官方都這麼用。或許,用久了成了習慣,於是連中華民國政府也跟著用,包括外交部、新聞局和其他政府單位,一直到今天。

蔣中正和佛朗哥能畫上等號嗎?西班牙始終保留君主立憲制,佛朗哥是軍事強人,推翻共和政府,與納粹暗通款曲,戰後建立了強權政府,壓制政治異己,成功發展工商業。在西方學術界中,佛朗哥在政治上是負面的,他的頭銜卻被冠於蔣中正。然而,中國國情卻不同於西班牙,滿清被推翻後,帝制瓦解,軍閥混戰。蔣中正是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在國民黨的政策下發動北伐,統一全國,確定軍政、訓政和憲政三個發展階段。到了抗戰時期,軍事大於一切,蔣中正的權力提升,此乃歷史使然。

把佛朗哥獨有的軍事頭銜冠於蔣中正,自然不可能有多光彩,不過很多名詞用久了,人們會忘記他的原始意涵,逐漸以中性的方式來看待。然而,中華民國政府應該忘記原始的意涵嗎?最早西方人用Nigro來稱呼黑人時,只是指膚色,並無特別惡意,連黑人都這麼稱呼自己兩百多年,甚至金恩博士還是用Nigro來稱自己的同胞。不過,很快地黑人自覺意識高漲,認為Nigro是黑人被奴役時代白人創造的稱謂,帶著種族歧視,今天他們強烈拒絕被這麼稱呼,他們有權決定自己的稱謂。同理,日本人也曾辯稱「支那」源於拉丁語的China,屬於中性,晚清的中國文人也跟著稱呼自己,這是國家衰弱時期民族自信心缺乏的時代烙印,屬於民族悲劇。中華民國政府成立後,即強烈要求日本不能使用「支那」,直到日本戰敗後,日本才全面恢復中國的稱謂,今天如果日本政府膽敢稱中國為「支那」,必然會引起包括日本社會在內的各方譴責。

中華民國政府不應接受

稱謂上的政治自覺,就是拒絕別人強加於我的稱呼,而決定自己的認同名詞,也就是說,被稱謂的當事人的感受和認定是最重要的,而非他者的主觀意向。因此,不管西方人基於任何原因,使用Generalissimo為蔣中正的頭銜,中華民國政府絕對不應該接受,過去接受,只是時代的無奈和無知,今天堅守立場,保持政治自覺和尊嚴,可以使用Marshal或General,但絕對不是Generalissimo。(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徐宗懋圖文館facebook)(中國時報)

fsj 提到...

六七暴動史 「左派」字眼不見了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188771

世界日報 香港新聞組/香港15日電 2015-09-16

由左派策動的六七暴動當年導致死傷慘重,傳統左派抱怨北京對其「奉獻」毫無肯定,近年尋求「翻案」,警方在近日刪改了官方網頁中介紹六七暴動的部分內容,其中鬥委會、恐怖主義、暴徒在左校製炸彈等資料被刪去;並把射殺警察的「中共民兵」改稱為「內地槍手」,引發爭議。部分退休警察不滿警方貶低同袍的犧牲,批警方「掩蓋歷史,累死後代」。警隊高層亦覺相關修改不妥當,稱會從善如流檢討修改。

綜合媒體報導,警務處網頁本月更新,有網民將最新版本與去年7月更新的版本對比,發現「警隊歷史」的「現代警隊的雛型 1945-67」章節,有關六七暴動的描述被刪改,例如刪去形容暴徒「揮動毛語錄」、「成立鬥爭委員會,策劃與政府展開鬥爭」,及指支持動亂的富商為「紅色肥貓」等描述;機動部隊介紹內容也被刪,包括1989年有不法之徒利用「天安門事件」搶掠。

文匯報前記者劉銳紹當年參與多場反英抗暴集會,他指暴動源於三大因素:港英政府及警方的高壓、北京鼓勵和港共策動。警方卻刻意抹走上述三陣營責任,淡化暴動對社會的傷害。

劉銳紹透露,警方竄改歷史某程度呼應大氣候,他強調當年沒參與暴行卻背負歷史罪名的老左派值得同情,「但將整個歷史改過,會令下一代不明白歷史真實,種下狹隘民族愛國主義禍根」。

立法會議員涂謹表示,「眾所皆知六七暴動係共產黨推動,連工聯會都不敢說不是,我認為今次並非中共意思,而是某些人想擦中央鞋,越擦越黑」。

工聯會副會長黃國健不評論修改前後版本字眼,但認為港英年代政府站在對立一方,「寫時帶有主觀情緒」,認為事件沉澱及回歸後對立面不同,形容詞有所刪減「沒什麼奇怪」、「好正常」。

老警員:勿學日本竄改歷史

對於警隊網頁刪改六七暴動歷史字眼,退休高級警司林占士當年是銅鑼灣警區防暴小隊主管,他說「作夢都想不到」警方有此刪改,「有扭曲了的味道」,認為警方「不智」,他表示,六七暴動的歷史「不用常講,亦不用隱瞞,既然已寫下,便繼續,為何要如日本仔般,鬼鬼祟祟地改」,估計是「有人想新老闆高興,擦錯鞋」。

綜合媒體報導,1967年暴動期間參與突擊「左派總部」行動的林占士,近年與不少當年參與暴動的左派人士聚會,更組成「1967見證」,希望展現當年參與的示威者與警察的目擊及立場,展示真相。

林占士表示,警察歷史多寫於港英年代,認為一些字眼的表述,隨著對時代及新史實內容掌握而改變難免,如「恐怖分子」改寫為「被誤導的愛國人士」,他認為可以接納。對於今次涉及鬥委會、紅色肥貓等字眼及段落的消失,林占士認為屬不智,不止是對當年參與行動的警察不公道。他說,鬥委會是曾經存在,曾任鬥委會主任的工聯會顧問楊光也曾獲頒大紫荊勳章。

老記者:「中共民兵」見諸媒體

另據蘋果日報報導,警方刪改六七暴動歷史的爭議點,包括把1967年7月8日於邊境射殺五警的兇徒,由「共產黨民兵」改稱為「內地槍手」。文匯報前記者劉銳紹引述目擊事件的警察稱,殉職同袍是遭機槍連環掃射致死,搬運屍體時驚覺同袍的血已流乾。劉指兇徒有如此武裝級數,明顯具中共官方背景。

報導指出,事發翌日《華僑日報》報導「中共民兵數百人荷槍實彈闖入英界」;《工商日報》指「中共民兵兩度越界」;《大公報》亦報導「深圳民兵抬出輕重機槍」,但稱五警是被「憤怒的群眾打死」。

報導引述劉銳紹說,數年前與目擊事件的退休警察重返案發現場拍攝紀錄片,他本人也曾到內地搜集資料,當年並不存在所謂職業槍手,「那是掃射,不是逐粒子彈打的,沒有一定武裝怎能做到?」

據報導,六七暴動期間發現近萬個懷疑炸彈,造成逾50人死亡,800多人受傷,其中多名警員殉職,以及一名駐港英軍拆彈專家死亡,商台主持林彬被燒死。

fsj 提到...

世界各國過中秋 習俗名稱大不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17000926-260301

旺報 2015年09月17日 記者莊舒仲/綜合報導

中秋節並非只有華人過,在其他亞洲國家也發展出各自習俗、名稱和飲食,展現不同節慶文化特色,雖說法不同,但共通點都是以團圓、祈福和歡樂為內涵。

在東北亞,日本中秋節又叫「十五夜」,另在國曆九月十三日,還有個與月亮有關的節日叫「十三夜(又稱栗名月)」,當天會吃著栗子、大豆賞月;韓國叫「秋夕節」,除了回家團圓還兼祭祖、掃墓,節日不吃月餅吃「松糕」。

至於東南亞,越南中秋節有點像兒童節加元宵,當天由兒童當家,小朋友會聽當地傳說故事「阿貴」,並提鯉魚燈上街,表示鎮妖與躍龍門之意;緬甸中秋叫「光明節」,家家張燈,變成不夜城,通宵看歌劇、電影慶祝;泰國中秋稱「祈月節」,家戶要拜月亮祈福並相互祝福。

馬來西亞過中秋也提燈籠、舞龍舞獅和載著扮演嫦娥、仙女小女童,花車遊街;寮國則叫「月福節」,不只賞月,還要歌舞通宵達旦。柬埔寨中秋名稱、時間均不同,叫「拜月節」在十二月舉行,當天長輩會在小孩嘴裡塞滿扁米,代表圓滿。伊朗的中秋節據說比中國還早,叫「邁赫爾節」,屬拜火教(祅教)節日,當天以品嘗果實為樂;印度的中秋叫「明月節」或「排燈節」,除祈豐收,也紀念光明戰勝黑暗;而尼泊爾中秋叫「德賽節」,在9至10月間舉行,又稱「九夜節」,群眾會圍成圈賞月。(旺報)



◆ 盜賣上億文物 是張獻忠寶藏?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190878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16日電 2015-09-17

四川眉山市警方破獲一宗公安部督辦的盜掘、販賣文物案,檢獲包括金獅、金印和金冊子等國寶級文物,價值過億,由於案發於眉山市「江口沉銀遺址」,該案可能揭開近400年前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稀世寶藏秘密。

成都商報報導,相傳1646年,張獻忠攜千船金銀珠寶從成都順水南下,在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一帶遭川西官僚楊展軍隊的突襲,千船金銀珠寶絕大部分沉於江中。數百年來,這一傳說讓江口鎮成為一些人的淘金之地,但張獻忠的寶藏在哪兒一直是個謎。

目前,公安局已以盜掘古文化遺址、倒賣文物罪刑拘了25人。其中主要涉案人員包括:涉嫌盜掘古文化遺址罪的王、何姓彭山人以及涉嫌倒賣文物罪的袁姓湖北人、杜姓成都人。

彭山區文管所稱,一兩年前文管部門就發現有人在彭山區「江口沉銀遺址」附近盜掘,由於盜掘分子在水下作業,取證困難等原因,今年才破獲。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偵查中。該案其中一名當事人的代理律師介紹,「案件最大的爭議點為倒賣物是否為真。」

彭山區文管所所長吳天文表示,如果涉案文物都是真的,可以和史書上記錄有關張獻忠在江口作戰、稀世珍寶沉落岷江等相互印證,也就是說,能證明張獻忠的寶藏就沉落在彭山的岷江中。

「如果涉案文物能全部追回來,張獻忠更多的珍寶就將重見天日。」吳天文也盼望著早日見到這些文物。

fsj 提到...

唐代「聶隱娘」版珠寶出土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194619

聯合報 記者林克倫/綜合報導 2015-09-18

電影「刺客聶隱娘」裡的珠寶真的出土了,且是水晶珠寶!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公布一座唐代貴婦墓的考古成果,除墓葬完整外,還有「青鸞舞鏡」的銜綬鏡;據考證,墓主極可能來自「米國」,現烏茲別克共和國附近。

華商報報導,這座貴婦墓發現於二○○二年,考古院配合一處小區建地,在西安南郊進行搶救性挖掘,共找到四十多座北魏到唐代的墓葬,當中最為珍貴的,是一座僥倖逃過盜墓賊盜墓的唐代紀年墓。

這座貴婦墓是斜坡墓道土洞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組成,雖然墓穴的上部已遭破壞,但墓室內部未遭盜墓賊入侵,隨葬器物保存完好,有唐代墓常見的鎮墓獸、天王俑、仕女俑、男立俑,以及頗珍貴的十二生肖俑。

這十二生肖俑,有七件完整、五件頭部殘缺,均為獸首人身,內穿窄袖衫,外著交領寬袖長袍,胸部束帶、袍長及地,腳隱於袍內,寬袖下垂至膝下,雙手拱於胸前,手隱袖內,雙腳一前一後呈「人」字形站立。

墓穴的該墓誌蓋用篆書書寫:「唐故夫人米氏墓誌銘」,誌文十八行,全文共三百八十二字。誌文顯示,墓主米氏為唐輔君夫人,其祖父名諱不詳,官至唐左玉鈐衛大將軍,河西節度副大使;父名諱亦不詳,官至右驍衛郎將,二人皆為武職事官。

誌名指出,米氏夫人十九歲時嫁給輔公,生有三子、六十歲去世,葬於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十四年(七五五年);對米氏的描述,文中用了「坤與柔德,天資敏慧,處事周旋,性多閒雅」,可見其大家閨秀模樣。

考古專家在墓穴裡發現,米氏下葬時脖子上佩戴著一條水晶項鍊,但時間久遠,串水晶珠的絲線已經腐朽,水晶珠散落在其頸部周圍;經整理,共發現九十二顆水晶珠、三顆藍色料珠、四枚金扣、二顆紫水晶吊墜和二顆綠松石吊墜。

除水晶項鍊外,墓室內發現銀盒等女性用品,其中比較珍貴文物包括一面圖案獨一無二,大小、品質堪稱唐鏡中珍品的「鸞鳥銜綬鏡」;簡直是電影聶隱娘裡的「嘗聞鸞見類則鳴,何不懸鏡以照之」的青鸞舞鏡再現。

至於米氏夫人的來歷,由於史書並未記載「輔公」資料,而「米」姓十分少見,根據史書「元和姓纂」記載:米姓「出西域米國」;考古學家推斷,米氏祖先極有可能來自當時中亞的「米國」、現烏茲別克共和國附近。

fsj 提到...

日本兵傳記憶二戰 「可視為某種道歉」
http://udn.com/news/story/6809/1206781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15-09-24

日歷史學者小熊英二,昨來台發表父親口述傳記「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後生命史」。他說此書可視為日本某種形式的道歉,「如果每個曾參與戰爭的人都肯承擔自己的責任,最終會匯聚成一股力量。」

小熊英二之父小熊謙二,一九二五年生於北海道,十九歲受徵召上戰場。兩年前英二開始訪談父親做口述歷史,從二戰記憶談到戰後生活,在雜誌上連載。此舉獲得台灣和南韓出版社的注意簽下版權,「活著回來的男人」同步出版中、日、韓文版,台灣由聯經出版。

小熊英二現為慶應義塾大學教授,曾深入研究日本殖民史。他坦承,亞洲人眼中的日本兵「盛氣凌人、殘忍又好色」。但他認為,威權、跋扈是人性的一種,「把人放在戰爭、殖民地的結構下,會更強烈地觸發人性中的這些層面」,跟「人種」、「民族性」無多大關係。

看似平凡的謙二,七十歲時卻協助一位當年以日本兵身分上戰場的朝鮮裔中國人,兩人聯名向日本政府提出戰爭賠償訴訟,失敗告終。他在訴狀中表示,沒想過打贏官司,只想闡述對二戰的感想:「為了沒必要的戰爭出征、被迫從事沒必要的勞務、平白受了許多苦難。」

談到日本政府始終不肯為二戰正式道歉,小熊英二以父親為例,即使面對日本兵與日籍慰安婦,日本也採「不道歉、不賠償」原則──政府不出面道歉,但透過民間基金會彈性提供金錢和精神的撫慰。他分析,日本擔心以國家身分道歉將掀開冰山一角,接踵而至的國內外賠償永無止盡。

小熊英二指出,在日本國內,支持「不須為戰爭道歉」的人不到百分之五,卻因政府心態讓日人背負戰爭陰影。他希望藉此書還原一位日本小兵的常民生活,讓讀者了解當時的人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做出選擇,進而明白「就算國家、年代不同,身為人的本質是不變的。」



◆ 太魯閣族抗日英雄 布洛灣立雕像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206609

聯合報 記者游婉琪/花蓮報導 2015-09-24

率領太魯閣族對日抗戰長達18年的總頭目哈魯閣.那威,後代族人卻鮮少知道這段歷史。成立11周年的布洛灣山月村找來石雕家葉大.莫那為哈魯閣.那威雕塑高達200公分的石像,盼為替太魯閣族找回他們的英雄。

布洛灣山月村村長鄭明岡雖非太魯閣族人,但以推廣太魯閣族文化為職志,他知道太魯閣族的抗日血淚,因此特別請石雕家為太魯閣族的英雄立像,讓子孫緬懷。

台灣因清廷甲午戰敗割讓日本,台灣東部地區在西元1896年到1914年間,連續出現抗日行動。花蓮太魯閣陸續爆發「新城事件」、「威里事件」及「太魯閣事件」等戰役,出生在秀林鄉大同大禮部落的總頭目哈魯閣.那威,領導族人對日抗戰18年,即使雙方人力懸殊,仍不輕易放棄,直到戰敗後隔年才抑鬱而終。

身為外省人第2代的鄭明岡,11年前來到布洛灣,堅持只雇用太魯閣族人為員工,將國家公園內不得過度開放的限制轉換成助力,標榜沒有游泳池、三溫暖的純天然住宿環境,反而打響名氣,吸引不少國外旅客爭相入住。

鄭明岡說,台灣原住民抗日過程有著深厚歷史背景,每一階段皆有令人值得了解的故事,他從2年前萌生替太魯閣戰士哈魯閣.那威設立雕像的想法,歷經多時蒐集資料,找來雕刻家葉大.莫那,以硬度6.5的黑花岡雕製成高約200公分、基座約100公分的石雕,邀請百名後代族人參與揭幕儀式,緬懷被世人遺忘的抗日英雄。

昨天在鄭明岡率領太魯閣族員工吟唱祈禱後,太魯閣族勇士以「出草」的方式,讓哈魯閣.那威的石雕從竹子設置的陷阱中亮相。

葉大.莫那指出,哈魯閣.那威石雕像面朝「天祥」的方向,目的在希望昔日抗日英雄能夠再度保護這片山林,他的身旁有太魯閣族守護神土狗,昨天也安排太魯閣族後代為石雕像擺上武器,盼能讓他繼續守護太魯閣,也讓來到布洛灣的旅客,重新緬懷這段不能被遺忘的歷史。

小檔案/哈魯閣.那威

甲午戰爭失敗後,台灣被迫割讓給日本,日本人在花蓮太魯閣、新城一帶,不斷與太魯閣族發生激烈衝突,包含新城事件、威里事件、太魯閣事件等,最後族人不敵日方以施放毒氣方式的鎮壓,被迫繳械投降。

自1896年至1914年太魯閣總頭目—哈魯閣.那威率領族人與日人周旋、對抗長達18年,直到1914年5月,日本總督佐久間佐馬太親率二萬正規軍兩路夾攻;哈魯閣.那威率3000名族人迎戰,雙方僵持2個多月後戰敗,隔年哈魯閣.那威抑鬱而終。(游婉琪整理)

fsj 提到...

清朝北洋水師致遠艦 找到了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218917

聯合報 記者汪莉絹/綜合報導 2015-09-30

大陸考古人員去年在黃海海域發現一艘沉沒戰艦,近期因一組瓷盤碎片出水,確認這艘沉艦是一百多年前中日甲午海戰遭擊沉的清廷北洋水師「致遠艦」。

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中日海軍主力在黃海北部(鴨綠江口大東溝附近)海域對陣,又稱中日甲午海戰。最後北洋水師失利,被擊沉五艦。其中,四艘戰艦沉沒在交戰區,分別是致遠、經遠、超勇和揚威艦。

致遠艦和其管帶(清代軍職,相當於海軍艦長)鄧世昌的事蹟,最受人注目。致遠艦是北洋水師中航速最快的戰艦,由英國建造,一八八七年完工交付清廷。該艦在甲午海戰與日方激戰五小時受重創後,管帶鄧世昌欲衝撞日艦吉野(一說松島)與之同歸於盡,但遭日方擊沉,同艦官兵246人殉職,鄧世昌與其愛艦同沉海底。

大陸中央電視台報導,二○一四年大陸考古人員在丹東黃海海域發現一艘體量在一千六百噸左右的沉船,疑似中日甲午海戰的沉艦,但無法確認身分,遂命名為「丹東一號」。

「丹東一號」沉船位於鴨綠江口西南約五十公里海域,大陸考古人員通過抽沙與測繪,陸續確認沉艦兩側弦邊、艉部、桅杆及部分沉船遺物。在沉船現場還陸續發現鋼炮(主炮)、子彈、炮彈、十管格林機關炮等,並猜測這艘沉艦可能是「致遠艦」。

最後破解「丹東一號」身分謎團的關鍵證據,卻是一組瓷器碎片。考古人員指出,近期一組出水的純白圓形瓷盤正中間出現篆書「致遠」二字。

「丹東一號」水下考古重點調查領隊周春水表示,致遠艦和靖遠艦是英國公司設計建造的兩艘姊妹艦。出自靖遠艦、現收藏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一組餐具,盤子中央部位就標明船名「靖遠」。而沉艦發現的瓷盤碎片,經過拼接後,盤子中央出現相同字體的「致遠」標記,以此對比,成為確認「致遠艦」身分的證據。

據水下測繪圖顯示,該艦艦體大部分深埋於沙下,探明長度從桅杆至艉部約五十公尺,寬約九公尺至十公尺,船體外殼為鐵板構造。鐵板以鉚釘連接,兩側舷邊多因崩塌而平攤沙層中。船體外輪廓形態尚可,但船艙受戰火及其他因素影響受損較大。抽沙後,填土中多見碎木板、彎曲移位的鐵板,並有多處火燒跡象,這些均與史料吻合。



◆ 共寫抗戰史 國史館長:陸須承認蔣領導抗戰
http://udn.com/news/story/6656/1218921

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2015-09-30

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典藏故總統蔣中正日記,中外歷史學者絡繹不絕前往「挖寶」。胡佛研究院研究員郭岱君邀集兩岸與日、美、英的學者共同撰寫《重探抗戰史》,昨天發表第一冊「從抗日大戰略的形成到武漢會戰」。兩位軍人出身的前閣揆郝柏村、唐飛都應邀出席。

國史館長呂芳上致詞指出,國史館今年也推出全套六冊《抗戰史新編》,以近年新發現史料與研究成果,釐清抗戰史的許多問題。對於大陸方面喊出「兩岸共寫抗戰史」,他認為,先決條件是必須承認抗戰時中國領導者是蔣委員長與國民政府。

此外,必須對等開放史料,目前台灣方面國史館、黨史館等單位的檔案都可以自由查閱,美國方面的檔案也都公開,但中共中央檔案館至今不公開。史料一旦受約束,歷史往往就無法客觀描述。相信如果大陸方面的檔案能夠公開,相關歷史的研究成果必然更豐富,有更多新觀點。

郭岱君指出,隨著蔣中正日記公開,許多中國現代史上的謎題得到答案。例如蔣中正知道一旦開戰,中國東半部必被日本攻陷,因此一九三四年就選定四川為抗戰根據地,貴州、雲南為腹地。但當時三省都還在地方軍頭控制下,政府號令不行,甚至中央軍都無法派入四川。此時正逢贛南剿共成功,紅軍竄往西南,於是蔣決定趁機派兵入川,「以剿匪為掩護,建立西南根據地」,並且「藉剿共掩飾抗日準備之決心」。從日記也可看出,蔣在控制西南省分之後,才開始覺得有與日本一戰的本錢。

至於中共慣常宣稱,抗戰中的持久戰略是由毛澤東提出,郭岱君也指出,一九三六年九月,蔣中正過五十歲農曆生日,特意選在洛陽避壽,其實是商討對日抗戰戰略,當時就已底定持久作戰策略。

不過根據蔣日記,他希望到一九三九年以後,再和日本一戰,因為德國協助訓練的六十個師部隊才能編成。不過同年底的西安事變逼使戰爭時間提前,但絕非因為西安事變,蔣才決定抗日。

fsj 提到...

侵華日軍繪製地圖 比國軍更精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02000892-260309

旺報 2015年10月02日 記者蔡浩祥/綜合報導

二戰期間,日本侵略中國蓄謀已久,很早就開始利用特殊機構對中國進行情報蒐集,並派出近千名間諜進行地形勘查及地圖繪製。從當時日軍所使用的地圖可以發現,他們繪製的軍用地圖,比國軍使用的地圖還要精準,連重要地段的一棵樹、一間房都標註的非常清楚,幾乎精確無誤。

環球網報導,日軍憑藉地圖在戰時發揮相當優勢,1941年中條山戰役中,日軍根據精確繪製的地形圖進行突破,並配合迂迴包抄戰術以少擊多,使國軍付出陣亡近10萬人的慘痛代價,此戰被國共認為是抗戰中「最恥辱的戰役」之一。

由於當年侵華日軍不論武器、情報、地形掌握皆優於國軍,大陸作家莫言所著《紅高粱》一書曾提到,1938年孫家口伏擊戰,國軍遊擊隊擊斃39名日軍,其中包括日軍中將中崗彌高,斬獲日軍眾多軍武和軍需用品,其中就以軍用地圖最為受用,顯見其重要性。

當年,在奉天(瀋陽)的關東軍情報隊為日軍在東北最大的特務機關,積極蒐集中國的軍事、政治、經濟情報。

至於潛伏在中國的日本間諜,工作內容分成平時與戰時兩種,平時工作主要調查各地駐軍數量及調動情形、注意各地的交通及一切建築、電話、電報等各種設備配置、調查當地民眾抗日情緒及結交當地領袖;戰時工作則以偵查和軍事行動、收買漢奸、挑撥軍閥與政客關係等。

英國情報專家查理‧迪肯曾表示,日本情報工作其成效遠比其他方式更大,保密工作做得相對出色。(旺報)



◆ 甄嬛最後歸宿 壽康宮首度開放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223847

聯合報 特派記者汪莉絹/北京報導 2015-10-02

北京故宮為建院九十周年紀念,壓箱寶盡出,除推出史無前例的「石渠寶笈特展」,曬皇帝的家底和秘藏外;十月十日還將開放清代后妃住所和午門的東西雁翅樓,這是九十年來第一次。

位於北京故宮西路的壽康宮,曾是清代皇太后居住、也是乾隆皇帝為其母親鈕祜祿氏量身打造的宮殿。愛看電視劇「甄嬛傳」的民眾對宮殿應不陌生,壽康宮就是女主「甄嬛」的最後住所。

在紫禁城建築中,壽康宮規模不算宏大,但結構完整,設施齊備,是目前故宮保存較完整的太后寢宮。除了「甄嬛小主」外,道光朝的孝和睿太后、咸豐朝康慈皇太后等都曾在此頤養天年,慈禧晚年也曾在此小住。

壽康宮由正殿、東西配殿、後殿和圍房等組成,三進院落。第一進是皇太后接受朝拜的地方,第二進是她的起居所,分東西兩個屋,也是整個壽康宮最有特色的地方。

大陸央視披露,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立九十年來,壽康宮一直作為文物庫房使用,從未對外開放。塵封已久的壽康宮此次首度開放,工作人員在宮內開闢原狀式展區,恢復乾隆盛世的陳設,讓民眾感受皇家華貴之氣。

為恢復乾隆年間的陳設,故宮人員花費很多心血。一名策展人員說,「看著就這幾間屋,兩百多件擺設。但是前後布展耗費六年,光查資料就用了四年多。」恢復的原狀是乾隆為母親辦壽時,每一件小擺件的位置都有典可查。

壽康宮後殿還展有故宮現存最大的黃花梨家具兩組立櫃,高二點九公尺,單櫃寬一點七六公尺。故宮專家說,「這個櫃子有暗箱,當年故宮成立博物院時,工作人員在這個櫃子裡清理出一百多件珍寶。」故宮專家說。

參觀「甄嬛小主」家時,還有個亮點,即可一睹香妃風采。工作人員在壽康宮一面牆上,掛上乾隆「全家福」,畫面描繪乾隆為慶祝母親八十歲生日的場景。在這幅圖上,乾隆的嬪妃幾乎集體亮相,民眾可看到嘉慶的生母和養母,還能看到容妃,即聞名遐邇的香妃。

除了壽康宮外,故宮也拿出「康熙帝萬壽慶典圖」和五百多件文物,在首次開放的午門的東西雁翅樓展現皇家祝壽的盛況。經過整修後,午門區域展廳已成目前北京故宮面積最大、功能最全、規格最高的現代化展區,首個展覽即為「普天同慶-清代萬壽盛展」。

小檔案/壽康宮 皇太后香閨

壽康宮位於北京故宮內廷外西路,慈寧宮西側。清雍正十三年(西元一七三五年)始建,至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建成,嘉慶廿五年(西元一 八二○年)、光緒十六年(西元一八九○年)重修。

壽康宮南北三進院,院牆外東、西、北三面均有夾道,西夾道外有房數間。壽康門內正殿即壽康宮,殿內懸乾隆御書「慈壽凝禧」匾額。

壽康宮為清代太皇太后、皇太后居所,太妃、太嬪隨居於此。乾隆朝孝聖憲皇太后、嘉慶朝穎貴太妃、咸豐朝康慈皇太后,都曾在此頤養天年。

fsj 提到...

高凌雲/見美大使後 陳誠氣氣氣忍忍忍…
http://udn.com/news/story/7586/1227634

聯晚私房新聞 2015-10-04

蔣中正總統與副總統陳誠為了反攻大陸的時機,兩人大吵一架。陳誠日記記載了這段鮮為人知的過程,陳誠顧慮的,是美國的支持。但美國只是利用國府,並不支持中華民國。

民國50年5月美國副總統詹森訪問中華民國,離台前,中美發布聯合公報,根據陳誠說法,聯合公報當中,我方列入美國支持我為唯一中國合法政府字句,遭美國國務院刪除。從這一點可以顯示,美國從來都不是真正支持遷台後的中華民國。

陳誠民國50年3月21日日記寫著,氣,氣,氣。忍,忍,忍。準備,積極準備。自力更生。這段談話,是他當天見過美國駐華大使之後的感想。

美國仗著援助國府,官員與國府官員會面時,態度跋扈囂張,時有所見。陳誠不便對美國大使發怒,只在日記抒發心中不滿。尤其對於國家必須仰賴美國,期勉要能夠自力更生,往後就不必看人臉色。

從陳誠生前在日記所載可發現,美國從來都不是真心支持中華民國,而是不願中共取得台灣,故不管國府態度,1960年代的甘迺迪政府想要推動兩個中國,是要讓台灣與大陸分離,但這種舉措始終為蔣中正總統反對。民國50年當時,國府以不惜退出聯合國,表達反對兩個中國的決心。

甘迺迪政府當時考慮解除美國人到大陸旅遊限制,承認北京政府,但這些事情在冷戰背景下,並沒有達成。不過,美國駐華大使言行態度惡劣,讓蔣中正也受不了。陳誠52年1月10日日記記載,外交部長沈昌煥報告,美國大使柯克要見蔣總統兩次,蔣兩次都不見,外交節略也不看。1月16日日記也寫著,幾個月以來,蔣總統對柯克不滿,不願見柯克,因為柯克講話不成體統。

國府與甘迺迪政府關係不好,甘迺迪在52年11月遇刺身亡,國府沒有派特使赴美弔唁。陳誠53年1月22日日記引述孔令侃說法,甘迺迪死時,中國政府沒有派人前往弔唁,美國一般觀感對我國極壞。陳誠的說法是,時間來不及,內心悲悼,不求表面。陳誠說法是真是假,看看他對美政府人士的態度,已經很清楚了。



◆ 當年護故宮國寶來台 感懷海軍勇士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227547

聯合報 記者李順德、程嘉文/台北報導 2015-10-04

故宮今年九十歲,國寶來台六十七年,當年護送國寶遷徙來台的海軍官兵,在烽火漫天的環境下奮勇護寶,居功厥偉。十月八日院慶當天,馬英九總統將頒發感謝狀,親自代表國家感謝他們的努力。

當年護送國寶來台的官兵,如今多已凋零,國防部經過半年協尋,連繫到幾位將領的後代,將代表先人出面領獎。

回顧故宮國寶遷徙的歷史,第一批協助遷運國寶的海軍,由海軍總司令部派出「中鼎」號登陸艦載運。

民國三十七年十二月,中鼎艦從南京下關裝船出發,運送第一批、七百七十二箱國寶平安抵達基隆港。

當時徐蚌會戰戰況已經不利,很多海軍眷屬也搭乘軍艦要一起來台。為了騰出安放國寶的空間,海軍總司令桂永清還親自登艦勸導,希望以國家文物為重。

第二批文物遷運,因為海軍無法調派軍艦,由招商局(目前的陽明海運)的「海滬輪」協助,一共載運三五○二箱文物,其中包括文淵閣四庫全書、宋汝窯無紋水仙盆等。

第三批國寶由運輸艦「崑崙」號負責,共載運一千二百四十八箱文物,包括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等,還有汪精衛送給日本的白玉、青玉花瓶等。

在載運故宮文物後,崑崙艦於民國三十八年四月,搭載國庫黃金與海軍機校師生,由上海經馬尾撤往台灣。途中艦長沈彝懋意圖率艦投共,因副艦長褚廉方與其他軍官反對,「起義」被弭平。

這次接受表揚的將校,包括海軍當時的總司令桂永清、參謀長周憲章、中鼎艦長王雨山、崑崙副艦長褚廉方。由於四人都已經去世,因此由子女代表出席領取。



◆ 躲戰火、渡惡水… 故宮文物32年千里逃難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227548

聯合報 記者李順德、程嘉文/台北報導 2015-10-04

故宮國寶自民國二十二年二月六日由北京運出,展開千里遷徙,至民國五十四年十二月底,正式落腳台北故宮。這一頁長達三十二年遷徙歲月,盡是滄桑。

民國三十六年擔任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主任的杭立武,曾在其著作回顧故宮國寶遷徙的軌跡。九一八事變後,因華北危急,政府就興起遷運國寶念頭,希望將它們遷至安全之地;直到抗戰軍興之時,終決定文物南遷。

民國二十二年二月六日,故宮博物院寶物裝箱由北平運出,花了三個月時間,運五批共一萬九千多箱。先運上海,再轉南京,因逢七七事變,決分陸運、水運秘密遷運寶物;陸運輾轉遷至四川峨嵋,水運則抵樂山,但之後烽火滿天,再遷至陪都重慶,最後回到南京。

國寶遷運工程在躲砲火、轟炸下進行,水運往往是大船換小船,小船換木筏。官員舉民國二十七年為例,故宮文物由漢中運成都,途經寶輪浣,雨後小溪無法通過,得由人力搭建浮橋,連搬寶物的車都得上木船一起渡河,險象環生。一位故宮職員朱學侃摸黑上船查看寶物,不慎跌落艙裡死亡。

民國三十七年十二月下旬,國寶文物開始遷台,存於台中霧峰北溝庫房;民國五十四年十二月底,國寶正式存放台北故宮。據了解,國寶存放北溝期間,蔣中正與宋美齡常到北溝看書畫及毛公鼎等器物。

寶物遷徙軌跡,以海軍官兵居首功。故宮寶物來台經三次清點,共六十九萬二千一百一十三件。故宮官員說,寶物來台曾於北溝清點,除「滿文原檔」失落一頁,一包「回子鹽」揮發掉,及發現兩件器物附件及三件器物殘片,其餘均保存完整。



◆ 沉睡百年 甲午海戰致遠艦找到了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227445

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15-10-04

遼寧丹東港沉船被確認為清代北洋軍的致遠艦後,考古調查最近在船艙中發現一些致遠艦將士的遺骸,並找出砲彈、瓷盤及一些私人物品,初步確認調查地點為船的後部,為致遠艦的軍官艙。

華西都市報報導,參與此次考古工作的甲午史專家陳悅說,本次發現的重要文物,幾乎都位於致遠艦的後部。包括帶有致遠艦艦徽的盤子、格林炮,以及多種私人用品。

陳悅說,瓷盤一般為船上軍官使用,考古隊員也在確認目前正在調查的區域為致遠艦的軍官艙。除了發現遺物外,考古隊員還在軍官艙附近發現了一些骸骨。雖然遺骨已經不完整,但考古專家認定為致遠艦上北洋將士的遺骨。

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在甲午黃海海戰中,由鄧世昌指揮的致遠艦試圖撞擊敵艦,最終戰沉,艦上二百五十二名官兵,除七人倖存外,其他全部陣亡。



◆ 明代「與豐臣秀吉書」恫嚇住日本 一紙敵千軍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225975

聯合報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2015-10-03

四百多年前,一封明代大臣撰寫措辭嚴厲的國書「與豐臣秀吉書」,恫嚇住日本野心,逆轉抗日援朝戰役局勢。此一真跡為史上有名的「壬辰之戰」作見證,昨天現身中正紀念堂。

由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及中正紀念堂主辦的「萬曆萬象:多元開放的晚明文化特展」,今天起對外開放,最受矚目的展品是「與豐臣秀吉書」,字體雄強、盡現天朝霸氣。

萬曆廿五年,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朝鮮王向萬曆皇帝求援,朝鮮經略楊鎬奉命撰寫措辭嚴厲的「與豐臣秀吉書」,壓制住其氣焰。豐臣秀吉在這場「壬辰之戰」中戰敗後不久即去世,其後上台的德川家康被此役震懾、鎖國三百年,也維持了東亞長期的和平。

何創時書藝基金會董事長何國慶說,他從前一直以為明朝是個「黑暗時代」,直到他開始收藏明代書畫,逐漸發現明代的萬曆朝是個多元而開放的盛世,眾多橫空出世的大師,在軍事、書法、思想、藝術、西學、佛法等領域發光,如同閃爍的星圖奇觀。由於清乾隆皇帝排斥明代的藝術,讓他有機會擁有眾多「乾隆未覽之寶」。

「萬曆萬象」展呈現一百廿五位明代名家,罕見的書畫作品一百卅餘件。一進入展場,即可看見霸氣十足的「與豐臣秀吉書」。在第一個展區裡盡是能文能武的名將墨寶,還有擊敗過荷蘭人的名將謝弘儀、南居益;大戰豐臣秀吉的名將李如松等人雄渾剛勁的筆墨張力,令人驚豔。

罕見的還有被尊為「中國莎士比亞」的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罕見傳世真跡「紅塵堆裡七絕」;李時珍在完成巨作「本草綱目」後開心記述心境的短文。此展將在中正紀念堂展至十一月十五日。

恫嚇+苦勸 震懾豐臣野心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皇帝震怒,已逮譴使臣…興問罪之師於海上」。日本霸主豐臣秀吉二度派兵侵略朝鮮,明代萬曆皇帝命經略朝鮮軍務的楊鎬撰寫「與豐臣秀吉書」。他如何興師問罪、震懾住豐臣秀吉的野心?

楊鎬先陳述大明皇帝已知悉此事,並接受朝鮮王的請求出兵救援。接著他切中主題表明皇帝震怒,「天朝視蕞爾日本」為一島,表明君臣位階不同,「爾既受王封,已為臣屬」。

何創時書藝基金會董事長何國慶解析,這封國書恫嚇豐臣秀吉「臣與君抗,天理不容」,並指日本在前一年發生大地震,這是「神明殛(懲罰)之」。楊鎬接著動之以情指出,豐臣秀吉已六十多歲,但兒子還未滿十歲,奉勸他「壽命幾何,而幼子孤弱何恃」?還不如速行罷兵休養生息。

fsj 提到...

清御用神筆 郎世寧11畫作首來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09000401-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10月09日 吳垠慧/台北報導

國立故宮博物院90周年,10月院慶大展「神筆丹青:郎世寧來華三百年」和「天保九如:九十年來新增文物選粹」特展同步推出。其中,郎世寧11幅畫作為首次在台公開展出,相當珍貴。

「神筆丹青」展出郎世寧相關文物100組件,除故宮院藏,另向北京故宮商借8件作品,向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借《百駿圖》畫稿,及義大利熱那亞馬丁尼茲養老院商借11件畫作,梳理郎世寧繪畫發展脈絡,及其對18世紀中西文化交流的貢獻。

老故宮人剩3位

故宮昨舉行90周年院慶活動,總統馬英九、監察院長張博雅、北京故宮副院長婁瑋、國外使節等貴賓出席晚間典禮。院長馮明珠等下午也在正館大廳發送300份壽桃給觀光客,5分鐘發送完畢,現場反應熱烈。

為感念當年押運故宮文物來台人員功勞,晚會上特頒感謝狀,包括海軍將校,由後人代領,而當年押運的老故宮人目前僅存3位在世,為高仁俊、索予明和張銀武,高齡均超過90,昨高仁俊和索予明出席晚會,由馬英九頒贈感謝狀。

歷經康雍乾三朝

特展「神筆丹青」取郎世寧「畫筆如神」,「同時也表達他是神職人員、傳教士的身分」。

郎世寧1688年生於義大利米蘭,1714年教廷派往中國,馬丁尼茲養老院藏品未曾公開展示,據信是郎世寧尚未抵華前之作。郎世寧歷經康熙、雍正、乾隆,雍正元年為皇帝登基繪製的《聚瑞圖》描繪瓶中有並蒂蓮花、蓮蓬和稻穗等象徵吉祥的植物,這幅畫是現存郎世寧在中國紀年最早的作品,當時郎世寧35歲。

西畫中用創新體

故宮書畫處副研究員林莉娜指出,故宮院藏郎世寧作品66件,雍正六年完成的《百駿圖》是郎世寧40歲所繪巨作,近8米的長卷上描繪秋季草原百匹駿馬外表姿態各異,與大都會博物館藏的畫稿對照,構圖大抵相符,差別如「原本半裸的奚官在成品中穿戴皮帽皮襖」。

林莉娜表示,郎世寧運用中國紙絹、顏料、毛筆,與如意館畫畫人合作,共同創造出中西合璧的院畫新體,題材包含帝后肖像、奇花異卉、珍禽走獸、重要慶典活動等,包括圓明園西洋樓室內裝飾、瓷器紋樣圖案與運往歐洲印製成銅版畫、描繪清廷平定準回兩部戰役的《得勝圖》繪稿,是當時76歲郎世寧生命最後重要的藝術工作。(中國時報)



◆ 故宮90歲…當年國寶大遷移 有如神助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236714

聯合晚報 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2015-10-08

國立故宮博物院成立90周年,典藏近70萬件文物,在國際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幾十年前的戰亂時期,故宮文物在大陸曾有一段顛沛流離的遷移過程,民國38年輾轉運送來台,先是存放在霧峰北溝庫房,民國54年正式落腳台北外雙溪。故宮院長馮明珠說,她雖然沒有參與押運,但任職故宮30多年來,聽聞許多傳奇的故事,運送過程有如神助。

民國13年,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遭逐出紫禁城,國民政府成立清室善後委員會,清點宮中文物。隔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正式對外開放,成千上萬的民眾湧入北京紫禁城,欣賞明清皇室的珍貴收藏。民國22年戰事吃緊,故宮文物離開紫禁城,暫時遷到上海,輾轉播遷,流轉長達40年,留下不少傳奇故事。

馮明珠說,她在民國67年進入故宮,那時故宮已落腳台北外雙溪,但多年前文物押運的過程,仍是故宮前輩同事們津津樂道的傳奇,更讓她感到非常神奇。像是抗戰時期,故宮文物南遷,當運到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時,運送人員原打算先休息一會喘口氣,卻接獲國防部通報,指日軍將轟炸湖南大學,一夥人趕緊帶著文物逃離,不久後湖南大學果然遭到轟炸,被夷為平地之處,正好就是珍貴文物擺放的地方。

馮明珠指出,故宮文物在遷移過程中受到嚴密保護,沒有損傷、遺失或被盜取,儘管途中有部分文物不慎掉入河溝,也幸好都是不怕摔的紙質文物,且適逢冬季枯水期,這些紙類文物均未受影響。後來抗戰勝利,全國動員回到南京,當時叫不到車,故宮文物全散在不同地方,民國36年才全數運回南京。

馮明珠說,民國38年,故宮文物遷台,一度存放在霧峰北溝的庫房,開放參觀。前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莊嚴的兒子莊靈,也是知名攝影家,他兒時跟著文物一起來台,少年時更跟著父親拍攝過北溝故宮的影像。今年5月「廢墟的力度-北溝藏寶傳奇」紀錄片播放時,曾有媒體記者問他運送過程為何沒人偷文物?莊靈回答:「那個戰火的時代,沒有人想過要偷、要搶,不論文物存放在哪裡,當地村莊的民眾都會拚全力保護文物」。

當時更有許多傳奇的人物伴著故宮文物寫歷史。馮明珠10年前代筆寫下「烽火漫天拚學術」一文,曾紀錄中央博物院位於四川李莊時期的故事,當時有一位繪圖員索予明,畢業於同濟大學機械工程系,他白天畫線繪圖,每件青銅器、漆器都要畫,晚上沒有電,就去泡茶館。

索予明那時年輕,薪水不多,到了茶館沒有錢喝茶,只能「喝玻璃」,店家不會趕人,而是用玻璃杯裝著白開水;索予明當時繪的線繪圖,如今依然典藏在故宮器物處,他也是負責故宮文物押運來台的工作人員。

fsj 提到...

陝西四千年遺址 牆上驚見三隻眼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242249

中央社 台北11日電 2015-10-11

新石器時代「石峁遺址」又有新發現。陜西考古研究院表示,城牆上發現菱形眼紋裝飾圖案,共有兩組三隻大眼;此類菱形眼紋與千里之外的三星堆眼紋頗為神似,兩者之間的神秘關連還待考證。

已知資料顯示,石峁遺址距今約4000年,屬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龍山文化,位置在中國大陸陝西省神木縣洞川溝。考古研究自1976年開始,已知面積已達425萬平方公尺。先前的重要發現包括大型城廓、精美玉器等。

三星堆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距今4800年至3100年,屬於青銅器時代。三星堆發現大量玉器與青銅器,最神秘的是全身人像與黃金面具。甚至有些傳聞稱,三星堆文明源自外星。

中新網報導,陝西考古研究院10日表示,城廓核心區「皇城台」北側牆體,意外發現菱形眼紋,三隻眼紋橫放嵌入石牆,與石牆表面平齊,但眼眶凸出。部分考古專家認為,此類眼紋與三星堆眼紋神似。

另外,此次考古發掘還首度發現保存良好的石雕人面。人面大致呈長方體,後部有殘損,周身打琢痕跡明顯,人面輪廓為豎向橢圓形,內刻眼、鼻、嘴,鼻子的雕工尤為精細,人面輪廓清晰、深目高鼻。

※ 相關報導:

* 北京故宮擠破頭 搶看「甄嬛」住的壽康宮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241622

位於北京故宮西部、慈寧宮西側的壽康宮,曾是清代皇太后居住、也是乾隆皇帝為其母親鈕祜祿氏量身打造的宮殿。喜愛電視劇「甄嬛傳」的觀眾,對此宮殿應相當有感,因為此地是女主「甄嬛」的住所。

....壽康宮由正殿、東西配殿、後殿和圍房等組成,三進院落。第一進是皇太后接受朝拜的地方。為顯示出太后的尊貴、富有和長壽之氣,故宮人員將該殿依照「乾隆三十六年十月二十八日」當天的擺設原狀布置。

故宮工作人員說,他們查閱造辦處當天的檔案,確定寶座、緙絲屏風的擺放位置,屏風主題紋樣為「海屋添籌」;殿上則懸掛乾隆御書「慈壽凝禧」匾額。殿內只有一寶座,沒有其他椅子,專家表示,乾隆重孝,他到壽康宮看望母后,不得指示也不敢坐下。

第二進是起居所,分東、西兩個屋,也是壽康宮最有特色的地方。屋內擺設富麗堂皇,還有故宮現存最大的黃花梨家具兩組立櫃,高二點九公尺。工作人員表示,這個櫃子裡還有暗箱,故宮人員在櫃子裡清理出一百多件珍寶。

起居所的東屋牆,掛上一幅乾隆「全家福」複製畫,畫面是描繪乾隆為慶祝母親八十歲生日時的場景。這幅圖上,乾隆的嬪妃幾乎集體亮相,畫上可看見香妃的樣貌。



◆ 南京大屠殺 聯合國納世界記憶名錄
http://udn.com/news/story/6809/1240504

聯合晚報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15-10-10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網站9日公布2015年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最新名單,中國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入選,但另一項慰安婦檔案則落選。

本次共有47項檔案文件入選名錄,包括朝鮮儒教冊板、南韓KBS電視台離散家屬特別節目檔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官方網站顯示,中國提交的南京大屠殺檔案分三部分,包括1937至38年日本軍隊占領南京期間大肆殺戮中國軍人及平民的檔案;1945至47年,調查及審判日本戰犯的檔案;1952至56年,中國司法機構提供的檔案;落選的慰安婦檔案,則記錄了當年慰安婦的情況及遭遇。

申報資料顯示,南京大屠殺發生於1937年,日軍在12月13日攻占南京,並在隨後六周展開大屠殺、強姦以及縱火、搶劫等罪行。據二戰結束後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軍事法庭調查及審判,南京當時有20至30萬平民及戰俘遭日軍殺害,約2萬中國婦女遭日軍姦淫,南京三分之一建築被日軍縱火燒毀。

日本外務省則對教科文組織的決定表示極度遺憾,宣稱南京事件歷史檔案存在許多問題,未能完全、真實地反映事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顧日本政府多次交涉,仍依據中國政府片面提供的資料決定,已違背聯合國的中立、公正原則。日外務省表示,將透過外交途徑,向中國政府及國際教科文組織抗議。

「世界記憶」成立目的是保存人類記錄的文件檔案遺產,從1992年成立以來,已經有348份文件檔案申請登錄成功,當中包括「安妮.法蘭克日記」及英國「大憲章」等。

fsj 提到...

國家電影片庫 寶藏棲身工業區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23281

自由 2015-10-13

記者張安蕎/專題報導

電影下了戲院後,去了哪裡?有一群人為了讓電影妥善地保存,在樹林工業區的廠房內,蒐藏了十萬餘件國內外電影膠捲、錄影帶及海報等,這裡是「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片庫」,也是全台灣最大的電影文化資產寶庫。

推開片庫大門,映入眼簾的是骨董級的攝影機組,牆面上掛著數幅早期本土電影海報,工作室傳出濃濃的化學藥水味,員工們正仔細的檢查膠捲,或替文件分門別類,在這看似簡陋的辦公空間裡,卻存放著中影、台影、中央電影公司、中國電影製片廠等約一萬五千部華語影片,等同於台灣電影史。

經費不足冷凍保存量受限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修復組組長鍾國華表示,中心是文化部所設立的基金會,雖號稱是「國家級」的單位,卻不像故宮、市立美術館等,屬於政府管轄的行政機關,經費相對不穩定,每年申請的補助款只能勉強供基本營運,無法完整發揮博物館應具備的典藏、研究、展覽與教育等四大功能,更嚴重的是,這樣的經費永遠趕不上時間摧毀膠捲的速度。

修復影片跟時間賽跑

電影保存十分講究,室溫每降低六度,膠捲的壽命便可增加一倍,但受限於經費不足,大部分的膠捲都存放在攝氏十八度的「涼藏」庫房,壽命僅六十至八十年,另有一間攝氏負五度的「冷凍」庫房,可讓膠捲存放長達兩百五十年,但因空間僅六坪大,只有極易損壞的一百廿部彩色底片置放於此。

相較之下,國外的電影單位,卻可達到「千年典藏」的等級,若沒有妥善保存,修復一部片的經費可高達三百萬元,目前存在片庫中亟待修復的藏片達數百部,而每年經費足以修復的只有個位數,可以說每天都在與時間賽跑。

盼有法源 設專屬館舍

鍾國華說,中心目前最大的困境,就是需要有自己的設置法源,讓經費被保障,擁有專屬的營運館舍,而不是讓這些珍貴的電影資產,存放在跟各種工業物質混合在一起的租賃空間,不但沒有完整的儲藏、保全功能,一旦遭遇無情火,更恐讓文物完全付之一炬。



◆ 老片修復 國際上大放異彩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23282

自由 2015-10-13

記者張安蕎/專題報導

電影名家胡金銓一九七○年的作品《俠女》,透過國家電影中心修復,今年入選坎城國際影展「經典影片」單元,老電影以全新的數位版再次上映,不僅在國際上大放異彩,更創造了新的電影產值,讓台灣文化得以推廣到全世界。

一部電影膠捲可能在放映中造成刮傷,加上時間的摧殘,常出現褪色、破損等現象,國家電影中心近年將《龍門客棧》、《俠女》等經典電影進行數位修復,相隔數十年,電影主角及劇組再度步上紅地毯,帶領觀眾重溫東方武俠世界。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修復組組長鍾國華表示,一部老片的版權費大約五千到一萬美元,重新修復後獲國際影展肯定,價碼立即漲至十倍以上,比許多台灣新片在國外賣得更好,甚至拷貝片被借到不夠用,而每年眾多媒體聚焦國際影展,更讓台灣的電影被世界看見,這就是老電影的價值。

不過,由於中心經費極其有限,只能從國片中具代表性的作品,建立片單依序修復,國民歌后鳳飛飛的第一部大銀幕電影《春寒》,去年罕見的透過群眾募資平台,於短短一個多月內,籌措到一百六十萬元修補完成,這也是全台灣第一部由歌迷捐款而修復成功的電影。

「電影每一次的播放都是再生,在那一刻,所有場景及人物都是真實的存在。」鍾國華回憶,有一次曾帶著修復完成的鎮館之寶、影星阮玲玉於一九三一年主演的默片《戀愛與義務》,回到阮玲玉的故鄉上海播映,那一天,工作人員打趣地問說,不曉得有沒有機會看到阮玲玉「顯靈」?

沒想到,現場真的出現穿著旗袍的美麗女子,而且還一次來了百來位!原來是上海的旗袍協會大動員,「那一天,我感覺又回到了老上海的年代,我們把阮玲玉修得漂漂亮亮,她一定也很高興!」這也是他從事電影典藏及修復工作廿年以來,最有成就感的一刻。



◆ 南京大屠殺檔案 陸將建數據庫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244249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12日電 2015-10-13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昨日透露,對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保護世界記憶遺產的相關要求,中國將大力提升南京大屠殺檔案的保護標準,並在面向海內外進一步徵集檔案史料的基礎上,建立南京大屠殺檔案專題數據庫,以供全人類更深入認知這段歷史浩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9日晚間宣布將47項文獻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其中包括中國提交的《南京大屠殺檔案》。

申遺成功對檔案的保存提出了更高要求。據報導,南京大屠殺檔案主要藏於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南京市檔案館與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後,相關場館都要再進一步提高檔案保護標準,並將南京大屠殺檔案列入專題特藏。

專家表示,對於中國來說,在保護好檔案文獻的前提下,如何進一步發揮南京大屠殺檔案的作用迫在眉睫。有鑑於此,中國多家相關檔案館將聯合建立南京大屠殺檔案專題數據庫,在確保真實性的前提下,盡最大可能蒐集有關南京大屠殺歷史的檔案資料。

據報導,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數據庫建成後將面向海內外開放,歡迎各國學者前來查閱、研討,也願意與日方學者做任何學術方面的交流,以便供全人類更好地了解、研究這段浩劫。

fsj 提到...

蔣渭水生命藍圖 故居定址碑見證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249962

聯合報 記者廖雅欣/宜蘭報導 2015-10-15

台灣民主先驅蔣渭水將歸葬宜蘭櫻花陵園,宜蘭縣政府昨天在宜蘭市蔣渭水故居處設置「蔣渭水故居定址碑」,縣長林聰賢和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執行長蔣朝根等後代共同揭牌,讓大家認識蔣渭水的生命藍圖。

另,宜蘭市原有的渭水路因道路門牌整編改為中山路二段,為紀念蔣渭水,宜蘭市長江聰淵昨天宣布,已和縣府初步討論,將蔣渭水母校,即中山國小前的崇聖街,更名為渭水路,另設置蔣渭水文史紀念館。

蔣渭水原安葬在台北市,透過宜蘭縣政府和蔣家後代的努力,10月17日將舉辦「上醫醫國,渭水歸根」活動,歸葬於宜蘭櫻花陵園的「渭水之丘」。

宜蘭縣史館考證,蔣渭水1890年出生在宜蘭,出生地原在宜蘭街艮門91番地,俗稱「青仔地」,約在宜蘭市中山路3段130號宜蘭郵局附近,日據時期遷至宜蘭街巽門278番地,約今中山路二段與民權路交叉口,定址碑即選在後來的居住地,由於舊址已消失,因此設置定址碑。

縣長林聰賢、醫師陳永興和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執行長蔣朝根等後代共同揭牌,打開一扇舊門戶,有如打開時空之門,縣府希望透過定址碑,讓民眾更了解蔣渭水的生命藍圖,也為宜蘭增加一處歷史景點。

「穿越時空之門,重返渭水故居」,縣長林聰賢表示,蔣渭水一直走在時代尖端,他的訴求如獎勵青年求學、提倡女權運動,拉近貧富距離等,今日仍歷久彌新,蔣渭水為台灣的社會運動和政治革新打開第一扇門,如今也透過這個開門的動作,讓民眾走入時光之門,緬懷他為國為民奮鬥的精神。

蔣渭水之孫蔣朝根非常感謝縣府主動邀請且策畫,讓蔣渭水歸葬宜蘭,並透過系列活動發揚「渭水精神」。他說,定址碑非常有意義,可以讓大家追思,永久紀念。

宜蘭市前市長陳金波將蔣渭水故居前的道路命名為「渭水路」,但2003年8月,宜蘭縣推動「一鄉鎮一路名」整併計畫,更名為中山路二段,原路段的郵局(宜蘭二支)仍保留「渭水路郵局」名稱。

地方人士一度倡議復名。蔣朝根表示,第一階段專家學者投票支持以渭水路命名,但一般民眾認為中山路比較好記,且對房產價值較有利,因而在第二階段投票未過關。

縣長林聰賢表示,國道5號高速公路已命名為「蔣渭水高速公路」,加上「渭水路」回歸宜蘭市,有歷史上的意義,他支持崇聖街更名渭水路。



◆ 王正方/日本朋友怎麼看慰安婦
http://udn.com/news/story/7340/1249975

聯合報 王正方(電影導演)2015-10-15

有一年,吾友山本導演邀我去和歌山,在他的電影中客串一角,兼中文顧問,我欣然前往。和歌山景色秀麗,山本兄的製片預算充裕,工作愉快,閒來四處玩耍,與山本等友人暢飲Sake,樂甚。

某次酒興正酣,大家高談國際局勢、中日歷史淵源、恩怨情仇、八年戰爭、慰安婦等。山本兄漲紅了臉突然站起來,用不甚流暢的英語對我說,他代表自己的國家,為二次大戰時日本對中國造成的災難,致誠摯的歉意,然後行九十度的鞠躬禮。我為之動容。

山本兄年紀不大,上一代所做的事,犯下的錯誤,與他們本不相干,他是位仁者,有強烈的是非心,熾盛的正義感。

日本話劇家渡邊義治、橫井量子夫婦,於舊金山灣區演出三場話劇:「眼見為證(The Eye Holds the Truth.)」。劇中呈現兩名韓國慰安婦,以及一名華人慰安婦的悲慘故事,讓觀眾了解日軍在二戰期間的暴行。

渡邊與橫井都在二次大戰後出生,渡邊義治的父親是滿州國的日本軍人,被列為丙級戰犯。遣返日本後,在家中常以暴力對待妻兒。橫井量子的父親曾在東京大橋,供應二戰日軍軍需物品。渡邊感覺到家庭不幸與父親的戰爭罪行有關係。橫井幼年時,曾目睹街坊鄰居無故毆打韓國僑民,砸爛陶瓷店。渡邊夫婦去中國東北尋找父親過去生活軌跡,發現了長輩痛苦的根源,決心以行動為自己的家庭、國家贖罪。

「眼見為證」描述日本軍隊「慰安婦」事件,主題悲憤嚴肅,根據幾位慰安婦的證詞撰寫而成,訴說他們的悲慘遭遇。由演員以日語朗讀、表演,演出者是橫井量子和渡邊義治。沒有佈景,無燈光變化,不用多媒體視聽效果,表演者說日語,全靠他們的語調、動作,道出慰安婦的苦難,備有中英文字幕,幫助觀眾瞭解劇情。橫井量子寫的劇本注重細節,步調緩慢,缺乏聳動人心的橋段,觀眾接受得了嗎?

「眼見為證」在舊金山灣區演出三場,觀眾多聽不懂日語。真實的故事,聞所未聞的人間慘劇,震懾全場。每位慰安婦的一生都徹底被毀,七十多年過去,無處申訴,絕大多數受虐的她們就隱忍了一輩子。一個個病弱衰老,屈辱悲涼的渡其餘生。人類的殘暴可以到如此地步!

每場演出的反應都極熱烈,語言障礙、劇情單調等都不是問題。橫井與渡邊真摯、動人的演出,深深觸動了每個人的心。散場後,許多觀眾不肯離去。

與山本、橫井、渡邊持同樣看法的日本人,占多少人口比例?日本當局始終不肯為慰安婦事件道歉,所有慰安婦訴訟案,都被日本法庭撤銷。安倍晉三為終戰七十周年發表談話,連慰安婦這三個字也不提。同意安倍粗暴立場的人,在日本很多嗎?也見到反對新日本國安法的抗爭場面,正直愛好和平的日本朋友們,畢竟勢不可當。

有人曾在殖民地做過一陣子皇民,認同日本之心強烈,難忘日本軍國主義的盛況,反對紀念抗日勝利,指慰安婦多是自願去慰勞「聖戰」戰士的愛國婦女!他們與山本、橫井、渡邊不是一樣的人。把日本當祖國是個人自由,誰也管不了。但為了一己之私,顛倒黑白、編造說謊、扭曲歷史、罔顧大是大非,已失去做人的資格,那個祖國會要你?

「眼見為證」是一齣小規模話劇,開銷不大,若能在台灣演出,傾聽日本朋友對慰安婦的看法,是一樁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作者為電影導演)

※ 相關報導:

* 南京大屠殺爭議 日嗆不給UNESCO經費
http://udn.com/news/story/6809/1248832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1937年大屠殺檔案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引發日本反彈,日本政府13日稱擬削減甚至停止繳給UNESCO的經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3日說,日本這種「公然威脅的言論令人震驚」。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顧日本和中國間的歧見,仍做出這項決定是「有問題的」,「政府要求世界記憶名錄項目公正且透明,不會用於政治目的」。

菅義偉表示:「至於日本(對UNESCO)的(財政)貢獻,我們計畫研究所有的可能性和修正,包括停止提供經費。」日本2014年向UNESCO貢獻了37億2000萬日圓(約3100萬美元)經費,相當於這個組織總預算的10.8%,僅次於美國,在世界排第二。

華春瑩在記者會上反擊,稱對於日本的說法「完全不能被接受」,「UNESCO在南京大屠殺檔案申報世界記憶名錄問題上,秉持了客觀公正的立場,中方對此予以充分肯定」。



◆ 聖經萬惡之城 疑在約旦出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15000456-260108

中國時報 2015年10月15日 廖綉玉/綜合報導

《聖經》創世紀記載的「萬惡之城」索多瑪,因居民惡貫滿盈,遭上帝以硫磺與火毀滅。美國新墨西哥州「三一西南大學」考古學家柯林斯(Steven Collins)宣稱,經過10年挖掘,考古團隊在約旦河東岸、死海以北發現一座可追溯至青銅時代的古城遺跡,他們認為這很可能就是索多瑪城。

這座古城的遺跡位於約旦安曼拜勒加省的「Tall el-Hamaam」,可追溯至公元前3500至1540年。《聖經》指出,索多瑪城是約旦河東岸最大的城市,位於重要的貿易路線上,擁有高聳厚實的城牆。考古團隊挖掘出的這座古城據信是該區域最大的城市,比同區域青銅時代的其他城市大了5至10倍,擁有高10公尺、厚5.2公尺的城牆,符合《聖經》裡的描述。

中青銅時代末期,出於某種神祕情況,這座古城成為無人居住的荒城,柯林斯認為可能是地震造成此城荒廢,但有些專家認為可能是因為當時有一顆小行星進入地球大氣層,並在南歐阿爾卑斯山的上空爆炸,碎屑進入大氣層與空氣摩擦後,在死海地區降下大量隕石火球,造成死海周圍城市毀滅。考古團隊挖掘出一座通往古城遺跡的鐵製城門顯示當時古城荒廢7百年後,再度變得繁榮。

《聖經》舊約《創世記》描述上帝認為索多瑪城的居民耽溺男色且淫穢,決定徹底消滅這座城,亞伯拉罕向上帝求情,上帝答應只要城中找得出10個義人,他就不毀滅索多瑪城。結果上帝派了2位天使到了索多瑪城,所見義人只有亞伯拉罕的姪兒羅德一家,天使告訴羅德一家到山上避難,逃難時切不可回頭看,羅德的妻子不遵神諭回頭看了一眼,頓時化作鹽柱。(中國時報)

fsj 提到...

台灣也有007 李安《色戒》女情報員真有其人
http://udn.com/news/story/8877/1272443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2015-10-26

軍情局首次公開檔案,証實傳聞軍統時期的暗殺任務,同時更首度證實《色戒》女主角鄭蘋如的情報員身分。根據軍情局出版的《情報典範人物》指出這2位台灣情報員,一位是苗栗縣人蔡智堪,一位是雲林縣斗六人劉戈青。

蔡智堪12歲隨父赴日留學,18歲加入國父孫中山「同盟會」開始祕密活動,後來受聘為東北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地下情報員,暗中收集日本侵華情報。1927年,日相「田中義一」發動「濟南慘案」侵占東北,他喬裝為工人進入日本皇宮書庫,抄錄了日本侵華野心機時密公諸於世;至於另一台灣籍情報典範劉戈青,是在1939年2月,執行制裁南京偽維新政府南北總長兼外長陳籙的行動任務。

此外,該書也首度證實《色戒》女主角鄭蘋如情報員身分,外型亮麗的她曾就讀上海法政學院,不僅日語流利,也是上海名媛之一。她曾執行刺殺漢奸丁默村。不過失敗之後為國捐軀。

當年暗殺行動第一次功敗垂成後,鄭蘋如不甘心,又心存僥倖,決定深入虎穴,孤身殺敵,後來就被丁的親信林之江抓住,接著被秘密處決於滬西中山路旁的一片荒地,身中三槍,年僅23歲。

軍情局內部出版《情報典範人物》,是以第一手檔案,介紹著名007,其他還包括了沈之岳計畫暗殺劉少奇,及蔣介石的「十三太保」鄭介民、戴笠的「四大金剛」陳恭澍,這是軍情局首次公開檔案,証實傳聞軍統時期的暗殺任務。



◆ 越戰經典照片中的裸逃女孩 43年後有望脫苦海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73012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2015-10-26

1972年6月8日的越南西貢,一名9歲女孩哭著逃離遭汽油彈轟炸的村莊,女孩也因火燒,而不得不扯掉衣服、裸身逃命。由美聯社攝影記者黃公崴(Huỳnh Công Út)拍下的這張照片,已深深烙印在全球人們腦海中,成為1955至1975年越南戰爭不朽的象徵,並開啟了美國反戰的輿論與思潮。

43年後,照片中的女孩金福(Kim Phuc,音譯)如今已52歲,除了是兩位分別21與18歲兒子的母親外,也是聯合國親善大使,並創立國際金基金會,幫助戰爭中的孩子興建醫院、學校和家園。

但金福仍因燒傷導致的慢性疼痛而苦,她可以用長袖襯衫隱藏厚厚的疤痕組織,仍無法遮掩忍不住痛苦而留下的淚。過去她一度以為自己會死亡,沒想到如今有機會可以治癒。

某次金福在教堂演講時,結識了美國邁阿密皮膚病學與雷射研究所醫師韋貝爾(Jill Waibel)的岳父母,Jill Waibel在與金福取得聯繫後,便決定要免費為她治療,自願放棄每次治療要價大約美金1500至2000元的醫療收入。

當金福見到醫師韋貝爾時便說:「本來想得到天堂時,才不再有傷疤與痛苦,但我現在就如同置身於天堂。」

於是她便展開一系列的雷射治療,醫師韋貝爾說,這些治療能使她的皮膚恢復光滑、柔軟與白皙。對金福來說更重要的是,治療也將會緩解疼痛給她帶來的困擾。

汽油彈的化學反應會像果凍一樣會黏著在受害人身上,會使受害人無法像在普通火災中那樣散熱。「當時大火在她身上附著了很長的時間,」醫師韋貝爾說:「大火造成的傷害深入真皮層,破壞了膠原蛋白纖維,留下的傷疤厚度超過正常皮膚的四倍。」

金福身上有三分之一的面積都嚴重燒傷,疤痕組織從她的左手臂延伸至脖子與後背,醫師韋貝爾表示,在越戰當時,大多數燒燙傷面積達10%的人都會面臨死亡。

金福認為,是基督教信仰為她緩和了身體與情感上的痛苦。

「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喜歡像隻猴子一樣爬樹,然後摘下芭樂丟給在樹下的朋友,」金福說:「意外發生後,我就再也沒有爬樹了,也沒有像以前一樣跟朋友玩了。」

雖然意外發生後,她花了幾年時間進行痛苦的復健,但她的左手臂依然無法像右手臂一般行動自如,這讓她始終無法完成學習鋼琴的夢想。

「沒有任何一種手術,沒有任何一種藥物,沒有一位醫生能夠治癒我的心,只有上帝奇蹟的愛可以,」金福說:「我只希望有一天能從痛苦中重獲自由。」

韋貝爾說金福在未來八、九個月內,還須進行7次療程,不過比起她年輕時接受的植皮手術,雷射療程對金福來說已經輕鬆得多。「這也許得花上一年時間,」她說:「不過,我真的很激動,也很感激。」

在金福前往美國治療期間,她也與拍下那張知名照片的攝影記者黃公崴見面。金福認為,除了丈夫Bui Huy Toan外,黃公崴也一直是她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現年65歲的黃公崴到現在都還記得,金福在當時的空襲中不斷尖叫「好燙!好燙!」

他回憶道,將金福與其他孩子救上美聯社的廂型車後,金福就蜷伏在車內,燒焦的皮膚從她身上一點點的剝落,她一邊抽泣一邊說:「我要死了,好燙,好燙,我要死了。」

他將金福送往醫院後,才返回美聯社西貢辦公室交上底片,其中便包括了讓他獲得普立茲獎的作品。

後來黃公崴與金福也經常透過電話聯繫,金福也會在電話中向他傾訴痛苦。

黃公崴也表示,當他在越南旅行時,他目睹因落葉劑而受害的兒童,還有像金福一樣遭到燃燒彈攻擊的人,使他時常掛念金福的情況。

「他是這一切的開始與結尾,」金福如此形容她口中的「黃叔叔」:「他當初拍下了我的照片,如今他將在美國與我展開新的征程,新的篇章。」



◆ 從歐元紙鈔 認識歐洲經典建築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5000353-260109

中央社 2015-10-25

到歐洲旅行,「建築」絕對是行程中的重點,羅馬式、哥德式、巴各克,或是現代主義建築。無論你去過或沒去過歐洲,先跟著歐元紙鈔來一趟歐洲經典建築史之旅。

歐洲建築史本身就是一問大學問,一座又一座不同時期的教堂和古堡,不少人常常看了眼花撩亂,擁有20餘年帶團經驗的加利利協理蔣繼義說,其實數著歐元就可以輕鬆成為歐洲建築達人。

蔣繼義表示,貨幣圖案的設計,是一門高深的學問,綜觀世界各貨幣,各有各的特色,有的放和名風景,(例如新台幣1000元是玉山),有的放重要人物(例如美金1元是華盛頓),有的放古蹟(例如日幣2000元是沖繩守禮門)。

歐元的紙幣共分為 5、10、20、50、100、200、500 歐元 7 種面額。這 7 種不同面額的紙幣在設計上有些共通點,即是它們皆採用正面為門窗、背面為橋的圖像,並且嚴格規定不可以是代表民族特色的建築物如艾菲爾鐵塔、大笨鐘...等,象徵著彼此開放和合作的精神。其中每種紙幣又各自代表不同時期的不同建築風格,代表了七個不同時期的歐洲文化歷史。

為何採用「窗」與「橋」來代表?蔣繼義解析,窗戶代表著一段歷史的開始與結束,橋樑則是連結二段歷史的媒介,象徵著歷史的起源跟傳承。

5歐元:代表1世紀起的古典時期建築古典時期的建築,以圓柱為特色主軸,古希臘的神廟為此時期的代表性建築,大量運用圖柱作為公共建築、神廟的支柱,支撐起整座建築的廳廊和屋頂,由於構造簡單且樸質,多用於民生建築,呈現建築最基本的形式架構。

10歐元:約11-12世紀羅馬式建築羅馬式建築最顯著的特徵為「圓拱」設計,這時期的教堂、城堡門和天花板,常見圓頭拱門、桶形拱頂或和圓柱交叉拱頂,而且牆體厚重,有較繁複的雕刻裝飾,是歐洲早期基督教流行地區教堂的建築風格。

20歐元:約13-14世紀哥德式建築法國是歌德式建築的發源地,並風靡整個歐洲,高聳尖頂為最主要風格,象徵接近上帝的心思,細緻的骨架搭配色彩斑爛的彩繪玻璃,展現出前所未見的藝術美感,被稱為是「營耀上市的建築」,最著名的有德國科隆大教堂、巴黎聖母院、義大利米蘭大教堂。

50歐元:約15-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建築起源於義大利佛羅倫斯,視為中世紀神權至上的反動,轉為對人道主義的重視,訴求為追求古建築注重簡樸、對稱、比例、平衡等美感,具有嚴謹的平面和立體構圖和建築系統,重視和諧秩序的精神,代表性建築為義大利佛羅倫斯美奇府邸、法國楓丹白露宮。

100歐元:約17-18世紀巴洛克和洛可可式建築巴洛克建築重點在人物雕像,以誇張生動的身體姿勢,呈現人體的力與美,代表建築是巴黎凡爾賽宮,充分展現出統治者的財力及野心;相較下神似巴洛克的洛可可式建築則代表封建文化貴族的浮誇,著重精緻華麗的裝飾,重視室內裝潢和傢俱擺飾。

200歐元:約19-20世紀新藝術建築(鋼鐵及玻璃式建築)工業革命影響了建築材料的改變,鋼筋、混凝土、玻璃成為建材開啟了歐洲建築史全新的一頁,並迅速普及。從此減少了在建材及空間架構上的限制,轉而強調建築物本身的機能。

500歐元:20世紀至今現代主義建築此時的建築主張擺脫傳統型式束縛,強調功能性和理性,與居住需求,經濟環境頭密切關聯,因應不同的社會需求採取不同的技術及裝飾,激盪出全新的建築火花。

歐盟為了促進歐洲區域的經濟合作與發展,於1999年發行歐元,至今已有19國和多個地區流通使用,對於常在歐洲各國旅遊、經商的人,可省去匯兌的麻煩,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fsj 提到...

資料解密:黃河花園口決堤 阻敵南下
http://udn.com/news/story/8877/1273056

世界日報 記者朱蕾/紐約報導 2015-10-27

根據新解密的資料及蔣介石日記所載,有許多事件都得到進一步的解釋。其中之一是1938年6月9日的黃河花園口決堤,當時造成上萬百姓傷亡。郭岱君表示,資料顯示,這不僅解救鄭州淪陷,這也是整個長期抗戰的布局之一,阻絕與改變日軍由北而南下的攻勢。但此一事件多年來一直被有心人說成是不抗戰的例證之一。但事實是黃河決堤早有議論。

郭岱君指出,抗戰開始的一期戰略目標有兩個:阻止日軍南下過黃河和誘日軍自西向東仰攻。德國顧問法肯豪森有詳細的報告,「北方最後戰線為黃河沿岸,宜作有計畫的泛濫以增厚其防禦力」。就是要決堤。當年6月2日日敵陷開封;3日,鄭州也危在旦夕。在此緊急情況下,第一戰區長官部急向蔣介石建議利用黃河伏汛期間決堤,造成平漢路以東地區的泛濫,以阻日軍攻勢。

當時軍令部長徐永昌在他於1935年10月15日的日記中寫道,「蔣先生看定日本是用不戰屈中國之手段,所以抱定戰而不屈的對策,前時所以避戰,是因為與敵成為南北對抗之形式,實不足與敵持久。自川黔剿共後,與敵為以東西對抗,自能長期難之,祇要上下團結,決可求得獨立生存,雖戰敗到極點亦不屈服」。

曾任武漢衛戍司令總司令的陳誠也說過,「敵軍入寇,利於由北向南打,而我方為保持西北、西南基地,利在上海作戰,誘敵自西而東仰攻。關於戰鬥序列,應依戰事發展不斷調整部署,以期適合機宜」。

郭岱君指出,通過研究很多當時參加黃河花園口決堤的人士的回憶錄和國防部的紀錄發現,原先不是選在花園口決堤。由於堤防太厚,決了幾天都決不開;而且當時還沒有洪訊,「那時擔心的不是水太大,而是沒有水」。因為是乾水期,很多當地居民當時認為不會有危險,所以拿了補助費也不搬走。然而一周後,在一場大雨過後,大水來了,才真正的把堤衝破了。黃河花園口決堤當時造成的死傷大約3萬人,但後來死傷更多,原因是水淹後引起傳染病,很多人染病去世。

這一決堤迫便日軍當時兩個最精銳的重兵團全部困在水裡,攻勢受阻,他們不得不扔掉所有重兵器。日本甚至從日本本島派船到黃河救援,將重兵團運到連雲港,再運到上海,整裝後再打。郭岱君表示,「這符合誘敵自東向西仰攻的大戰略」。

※ 經查 89 萬人死亡,南京大屠殺約 30 萬人。



◆ 蔣介石日記:「剿共」掩護 收復西南
http://udn.com/news/story/8877/1273055

世界日報 記者洪群超/紐約報導 2015-10-27

「要以剿匪為掩護,建立西南根據地」。郭岱君指出,從蔣介石1933年的日記中顯示,其在中日全面戰爭爆發前的多年,便每周都在西北、西南頻繁考察,為抗日選擇四川作為根據地。而當時仍被地方軍閥勢力控制的四川和西南,蔣介石想到的是假藉「剿共」,來讓中央軍師出有名,迫使包括四川軍閥在內的各路地方勢力接受中央政府的領導,同時避免被日方懷疑。

蔣介石日記顯示,在其定下與日進行「拖」字訣持久戰的大戰略後,便思考「大戰未起之前,如何掩護準備,使敵不加注意」,在1933年幾乎每周都前往西北、西南各地考察,並在日記中寫出各地考察建立抗日根據地的心得。蔣介石些真正目的很多國軍將領都不知曉。蔣介石最終在1934年選定四川,並看出地方軍閥盤踞,各有所謀,需「藉剿共以收復西南」,「以剿匪為掩護,建立西南根據地」。

郭岱君指出,當年蔣介石在江西開始的「剿共」,有意把中共的紅軍三面包圍,故意放出一面,把紅軍往西趕,中央軍跟在其後,一路把紅軍趕到川北。當紅軍進入四川後,盤踞當地軍閥所率川軍不堪一擊,只得求助中央軍,進而使國民政府成功打開四川大門,四川省得以歸入中華民國,讓國民政府控制四川,開始進行備戰建設。

蔣介石在成功控制四川後,日記中對抗日的信心立即與先前不一樣,更顯底氣十足,寫道:「我絕不怕戰爭,不過。我要做有計畫、有準備的戰爭;我們和日本不戰則已,戰則必勝!」



◆ 排華屠殺50周年 印尼禁紀念
http://udn.com/news/story/6809/1273390

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25日電 2015-10-27

印尼一年一度的「烏布德作家讀者交流節」(UWRF)將於峇里島揭幕,不過當中與1965年清共排華屠殺有關的幾項活動,忽遭政府下令禁辦。適逢本月是大屠殺50周年,分析普遍認為政府此舉是為了打壓言論,迴避歷史問題。

法新社報導,UWRF原定舉行多項有關1965年大屠殺的紀念活動,包括播放主題電影及舉辦討論會。活動旨在加深國民對事件的認識,鼓勵人民正視歷史,但礙於政府施壓,為免文學節其餘的環節受影響,唯有遵循政府的禁令。

文學節發言人納比拉(Hanna Nabila)表示,有5場活動被迫取消,「當局沒有解釋,就拒絕發給我們那些活動許可證。我們非常失望,但如果不同意,又擔心整個文學節都會被迫取消。」

1965年印尼發生軍事政變,陸軍領袖蘇哈托趁機奪權,並把政變歸咎共產黨,隨即在全國展開針對共產黨人和華裔的血腥屠殺,至少50萬人慘遭殺害,當中估計至少30萬是華人,另有逾100萬人被監禁。現任總統維多多去年競選時曾承諾調查事件真相,但至今未有兌現承諾,更拒絕為大屠殺道歉。歐美各國人權組織不斷向印尼施壓,要求當局還受害者清白。



◆ 霧社事件85年 老中青三代追思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276750

聯合報 記者陳妍霖/仁愛報導 2015-10-28

霧社事件今年邁入第85年,昨在南投縣霧社紀念公園舉辦追思會,由賽德克族耆老以古調吟唱追思,不過莫那魯道遺族卻很憂心時代變遷,後代將逐漸淡忘這段歷史,因此在追思會上,特別號召老中青三代到場參加。

「霧社事件」是日據時代台灣原住民最慘烈的抗日,發生地點在仁愛鄉霧社地區,因10月27日是發動抗日的起義日,因此每年會在這日舉辦追思祭典。

行政院原民會主委林江義昨帶領16族的委員出席,立委高金素梅、孔文吉等人也到場,由林江義擔任主祭者。

林江義說,經霧社事件後,族人被迫遷到清流部落已不超過250人,事經85年,過去造成的傷痛可選擇原諒,但歷史絕不能忘;而同樣也是賽德克族的仁愛鄉長孔文博說,紀念碑是在1953年建立,20年後莫那魯道遺骸才遷至紀念公園,台日之間的交流,也讓這段歷史被國際看見。

追思會上,清流部落的耆老用古調吟唱,部落婦女及孩童歌唱及跳舞追思英勇的先祖,老中青三代齊聚緬懷烈士。

莫那魯道曾孫女張淑珍(族名為瑪紅.巴萬)憂心說,以往幾乎都是耆老參加,因耆老們年紀越來越大,尤其霧社事件發生地在霧社,後來遺族被迫遷到清流部落,從清流到霧社距離遠,怕出現斷層,因此今年號召老中青三代來追思,希望未來有更多後代來參加、傳承。



◆ 隸楷第一神品爨寶子碑 窺探千年滄桑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276763

經濟日報 大陸特派員王玉燕/雲南曲靖報導 2015-10-28

1600多年前,東晉王朝的建寧太守爨寶子過世,當地人依照慣例立碑以記生平。相較於此時江左之地的繁華,遠在西南邊陲,統治南中地域的爨氏家族,閉塞而神秘。而這在當時並不起眼的墓碑,與此後的爨龍顏碑,小小的兩塊碑文,成為千年之後與八達嶺長城、故宮、西安碑林並稱的稀世珍寶。

爨,炊也,即燒火煮飯的意思。「爨」在雲南的出現,首先是作為姓氏,即爨氏。三國諸葛亮南征時,從中原遷徙而來的建寧爨氏興起,袁嘉谷「滇繹·爨世家」中記載:「亮收其俊傑建寧爨翫,翫官至領軍。」到了晉代至唐天寶年間,中原戰亂,世領太守的爨氏成為實質上的雲南王,治所曲靖也成為中原漢文化與南中本土文化交融碰撞的重要地帶,誕生了獨具特色的「爨文化」。

南詔滅爨,不僅覆滅了爨氏家族,也讓盛極一時的爨文化煙燼灰滅。直到千年後出土的兩塊爨碑,才依稀窺見當年的影子。

1778年,雲南曲靖楊旗田村,一名做豆腐的村民在翻地時,挖出了一塊石碑,覺得是塊難得壓豆腐的好材料,叫村中的鄉鄰幫忙把石碑搬回了家。74年後,南寧(今曲靖)知府鄧爾恒偶然間的發現,改變了這塊千年石碑的命運,他將石碑遷至武侯祠供奉。武侯祠後毀於戰火,此碑又一度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受陽光曝曬,風雨剝蝕,險遭損壞。後被一寒士張士元發現,搬回家中,以靠傳拓碑文的拓片賣錢維持生活,才得以保存下來。而這塊歷經滄桑的石碑,正是現存放於曲靖第一中學內的「爨寶子碑」。「爨寶子碑」與「爨龍顏碑」不僅是歷史學家眼中研究中國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史的珍貴資料,同時也是書法家眼中的「神品」。康有為曾在「廣藝舟雙楫」中評價爨龍顏碑上的書法,「下筆如昆刀刻玉,但見渾美;布勢如精工畫人,各有意度,當為隸楷極則」,推尊為「古今正書第一」,列為「神品第一」。

清代以來,這兩塊碑文被文人墨客競相傳拓,載入各家文集或金石錄著作者,不下數十家。日、韓、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泰國、越南等國的書法名家,經常集體或個人不遠萬里前往曲靖,參觀瞻仰。

fsj 提到...

我所知道的九二共識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285474

聯合報 郝柏村/行政院前院長(台北市) 2015-11-01

九二共識為二○一六年大選中,朝野爭論的主題,彼此觀點衝突,勢不兩立,而其形成過程,及與台灣人民福祉的關係,大部分選民都欠深入了解。我是九二共識形成的過來人,願將所知,提供大家參考,當然,這只是個人意見。

一九四九年,中華民國失去大陸治權,中央政府播遷來台,延續中華民國法統,迄今六十六年。

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中華民國依開羅宣言,接收台灣,行使主權。稍後,內戰爆發,此際中日和約尚未簽訂,國際部分輿論及台獨份子,提出「台灣地位未定論」,以防中共統治台灣。

一九四九至七一年,廿二年間,國共展開聯合國代表權爭奪戰,雙方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一九七一年,聯合國表決由中共入會,我毅然退出。

一九七二年,中共與美國關係解凍,簽上海公報,美國的主要聲明有三:

一、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為兩岸所有中國人的共同主張,美國對此不持異議。二、台灣為中國的一部分。三、台灣問題必須和平解決。

上項聲明,所謂中國,並未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華民國,是具有戰略模糊的,這對我們是有利的。中共同時聲稱,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我們的立場,中華民國為唯一的合法政府,因此以三不政策肆應,即與中共政權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其意義在雖已退出聯合國,但還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因此,兩岸關係的本質,是具有國際因素的內政問題,但非國與國的關係。上海公報也終結了「台灣地位未定論」,斬斷台獨之路。

一九七九年,美國與中共建交。美國以與我斷交、撤軍、廢約三項條件,換取鄧小平宣布,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零時起,停止砲擊金馬,亦即片面宣布停火,呼應上海公報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美國聲明。

美國與我們斷交,對我們是不利的,但換來台海停火,對我們是有利的。不過,古今中外,從來沒有兩個交戰團體,未接觸、未談判、未協議而停火的。處此情況,我們既不能公開宣布接受停火,更不能宣布不接受停火。我們作了內部處理,外島司令官自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零時起,未奉國防部命令,不得對大陸射擊,迄今已卅六年了。

中共與美國談判停火,互有交換與承諾,我們內部處理,則是基於共識。

何謂共識?我的解釋:「共識是沒有文字的協議。」共識非片面可以決定,非一朝一夕可以達成,須長時間的磨合,其效果則等同協議。

隨著兩岸停火的發展,蔣經國總統以三民主義,亦即以自由民主均富為號召,依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堅決反對一國兩制。一九八七年,他宣布解除戒嚴,開放大陸探親,行之多年的三不政策開始鬆動。

兩岸停火了,戒嚴解除了,非法的交往日甚,尤以大陸人民偷渡入境最為嚴重,拘留於靖廬者曾達數萬人,並於強力遣返時,發生跳海和悶死的悲劇。基於人道的立場,急謀解決,乃由兩岸紅十字會,於一九九一年在金門開會,達成合作遣返的協議。這是兩岸四十多年來,首次非官方接觸,金門由交火第一線,轉為談判交流的第一線。

兩岸人民交往日漸頻繁,有關權益或糾紛日多。兩岸官方雖拒絕接觸,但分別成立海基會與海協會,以白手套方式,處理人民間的事務問題,為兩岸官方的共識。

兩會成立,兩岸都以資深望重的元老擔任負責人。會談的前提在一個中國的原則,這是首要的政治議題,必須先行確定。兩岸代表乃於一九九二年在香港開會,討論一個中國的原則。

大陸說,一個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說,一個中國是中華民國。雙方均堅持己見,無法達成書面協議,但最後達成共識,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對一個中國內涵,各自口頭表述,此即一中各表由來。

由於此共識,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於一九九三年二月訪問台北,我是當時的行政院長,乃拜託他協助,在新加坡舉行辜汪會談。李先生一向對兩岸和解非常關心,慨然答應我的請求,兩會第一次正式會談於是舉行。此一事實證明,大陸官方接受一中各表的共識。

新加坡兩會商談,雖無九二共識的名詞,但以後蘇起定名為九二共識,各方稱便。二○○八年三月底,布希與胡錦濤通電話時,正式提出九二共識,為日後兩岸三方合作基礎,大陸則引申出依九二共識,兩岸和平發展。

九二共識在磨合期間,常有分歧的表述。中共初期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我們當然不能接受。後來,中共改稱,「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都是中國的一部分,現在尚未統一」。這種說法是客觀的,或可謂中共的態度漸趨理性。

因此,我以九二共識形成過來人身分,有幾點基本結論:

一、現階段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以共識為基礎。所謂政治協定、軍事互信協定,在可預見的未來,是不可能的,非必要的,也非急迫的。

二、共識是沒有文字的協議,有人以找不到文字協議,即視九二共識不存在,這是昧於事實的狡辯。難道停火沒有文字協議,就可隨時對大陸開火嗎?

三、九二共識的磨合是漸進的,從一九七二年上海公報起算,到二○○八年,前後長達卅多年,得來不易,是兩岸和美國三方的共識。

四、九二共識是台灣人民現階段安全福祉的保障。

五、九二共識是朝野對決的有利主題,旗幟鮮明,理直氣壯,應據以喚起民眾。

六、九二共識從來沒有一國兩制的問題,我們贊成和平統一,這是國統綱領的主張,但反對一國兩制。

七、九二共識的基本路線,應為棄獨不武緩統,這就是蔣經國先生的路線。

總之,兩岸關係的進退,是牽動台灣人民福禍的頭等大事,二○一六年的大選,必須站在這個立場考量。我以參與保衛台灣和建設台灣的經驗,誠懇告訴鄉親,哪一個黨執政固然重要,更重要是它的兩岸政策。

現在有人主張,兩岸維持現狀,但否定九二共識。假如沒有漸進的九二共識,兩岸的現狀是:外島繼續砲擊,台灣繼續戒嚴,兩岸沒有三通,台灣沒有每年四百萬的陸客,也沒有每年八百億美元的對陸出超。我據實以告,兩岸現狀就是依九二共識而來,方能和平共存。否定九二共識,就是片面破壞現狀,而非維持,後果嚴重,能不慎乎?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 17世紀古地圖 台灣怎像半顆啃剩的番薯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286995

聯合報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2015-11-02

看過東半部一片空白、或是分裂成三塊島的台灣地圖嗎?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最近舉辦「台灣地圖節」活動,在臉書上PO出一張只有西半部的台灣地圖,引發網友猜謎、熱議。

原來是一七一四年(康熙五十三年)法國耶穌會教士馮秉正等人,奉康熙帝之命測繪地圖(即著名的《皇輿全覽圖》),來到台灣測繪時,因當時清帝國在台灣實際可控制的範圍未及東部,台灣當局規範了一條「番界」,以致馮秉正的足跡僅及台灣西部,畫出來的台灣地圖,因而像是被咬剩的半顆番薯。

台灣最早出現在世界版圖時,繪圖者是依船員們途經驚鴻一瞥印象,把台灣畫成三塊小島或是一連串小島。

「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地圖」(漢聲出版)收錄了一五九二年荷蘭人布朗休斯印刷的「東南亞地圖」,就把台灣畫成三個小島。一六二七年英國人出版的「世界知名地區全覽圖集」,當中的「中華帝國圖」也把台灣描繪成三塊島。四百多年前的「東印度群島圖」則把台灣、琉球一帶畫成一連串小島。

直到一六二五年,荷蘭人才完成他們第一張精確將台灣描繪成一個島的地圖並且發行出版。

西方人在大航海時代瘋地圖,誰能掌握航線、誰就掌握商機。出身荷蘭的林斯豪頓,在一五九六年出版《東印度水路誌》記述了他從印度回到荷蘭沿途的第一手經歷。適逢歐洲各國想搶占東南亞的香料生意,這本超實用的指南,被翻譯成多國語言,造成出海熱潮。台灣因是航向日本的地標,也被收錄在此書中。

地圖還成為新富家庭的擺飾;為避免過度留白,有些地圖會在圖框及空白處各出奇招,例如:「東印度群島圖」把航海途中遭遇到的奇風異俗、船難、海妖、美人魚都畫上地圖。

「中華帝國圖」的圖框上方有陸上行舟、澳門半島、北京和十六世紀日本處決天主教徒的情景;左右兩側還畫了明代男女、日本武士及緬甸男女的服飾,另有歐亞帆船、海怪,充滿東方式的異國風情。

「台灣地圖節」將進行至十一月八日,台史博有地圖展及手作活動。

※ 相關報導:

* 寶島「沃野千里」圖 勾引鄭成功攻台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286996

文獻記載,國姓爺鄭成功攻打台灣前,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華人通事何斌曾獻上台灣地圖、鼓吹台灣有「沃野千里」,建議他拿下台灣。

北伐失敗後,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攻取台灣,除了有「反清復明」的政治因素,也有經濟考量。因鄭成功自認只要通商日本,然後下販呂宋、暹羅、交趾等南洋國家,他以台灣為基地所建立的海上王國,足以「通洋裕國」不必臣服於清廷。

可惜當時說服鄭成功奪取台灣的地圖形式已不可考。專家認為,十七世紀荷蘭人畫的台灣地圖,台灣常被誇大為島嶼的中腹有一個大海灣的模樣,推估跟何斌當年獻給國姓爺的地圖很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