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0

耶魯發現 amyloid-beta 與 prion 在阿茲海默症中的關係

Yale Researchers Find New Piece in Alzheimer's Puzzle
http://opa.yale.edu/news/article.aspx?id=6444

February 25, 2009

New Haven, Conn. -- 耶魯的研究者在阿茲海默症的分子路線圖上填補了一塊缺失空白。

耶魯團隊在 2/26 的 Nature 期刊上報告細胞內正常的 prion 蛋白質(cellular prion proteins,PrPc)會觸發「類澱粉β胜肽(amyloid-beta peptides)阻礙阿茲海默症患者腦功能」的過程。

"那是個黑箱," Stephen M. Strittmatter 表示,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Vincent Coates 神經病學教授以及耶魯醫學院細胞神經科學、神經退化與修復主任。"我們已知 amyloid-beta 對腦不好(譯註:新研究不贊成此觀點),但我們無法完全明白 amyloid-beta 如何對神經元做壞事。"

進行大規模基因表現分析後,amyloid-beta 損害的第一階段顯然涉及PrPc。這些蛋白通常無害而且存在於所有細胞中,不過在罕見的情況下它們改變了形狀並引發惡名昭彰的 prion 疾病,諸如庫賈式症(Creutzfeldt- Jacob disease,CJD)或其眾所周知的變種,狂牛症等。

當耶魯團隊搜尋成千上百種特定 amyloid-beta 形態(那已知在阿茲海默症的形成中扮演某種角色)的潛在疾病調控受體後,最可能的候選者為 PrPc。

Amyloid-beta 胜肽似乎會佔據這些 PrPc 並加速(precipitate)腦細胞中的損害。

"它們啟動一連串使神經元生病的作用," Strittmatter 說,Kavli 神經科學研究所成員。因為這些 PrPc 在疾病發展的早期階段作用,這些受體可望成為新阿茲海默症療法的目標,Strittmatter 表示。

Strittmatter 提到,這項研究並沒有指出在阿茲海默症中會發生「PrPc 轉變成傳染媒介」這件事。然而,這篇 Nature 報告卻指出通常無害的 PrPc 在一般神經退化性疾病中的角色應更嚴肅地被研究,他說。

耶魯團隊的其他成員包括 Juha Lauren, David A. Gimbel, Haakon B. Nygaard and John W. Gilber。該研究費用由 Falk Medical Research Trust 與 NIH 資助。

※ 相關報導:

* Cellular prion protein mediates impairment of synaptic plasticity by amyloid-β oligomers(寡聚體)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57/n7233/abs/nature07761.html
Juha Lauren, David A. Gimbel, Haakon B. Nygaard,
John W. Gilbert & Stephen M. Strittmatter
Nature 457, 1128-1132 (26 February 2009)
doi: 10.1038/nature07761

Prion 的穩定性與銅有關
Prions 具有達爾文演化上的改變與適應能力
Prions 也許是自然界中重要的變異來源
小分子如何能拆開阿茲海默症蛋白纖維?
細胞研究解釋為何年輕人有更高的 vCJD 風險
阿茲海默症?研究發現維持適當腦功能需要 amyloid-beta
研究證明阿茲海默症、唐氏症與動脈硬化症之間關連

2 則留言:

fsj 提到...

老伴失智 自己也易失智

【聯合報╱法新社巴黎5日電】2010.05.07

美國老年醫學期刊5日發表的研究顯示,配偶失智(dementia)的老年人自己也失智的比率,比配偶沒有失智的老年人平均高6倍,而老年男子失智的危險比老年女性高出好幾倍。

為失智者提供照顧令人壓力重重,尤其照料對照顧對象懷有深厚感的配偶,因為另一半的行為可能突然變得怪異,甚至進行虐待。

早期研究顯示,與照料身體殘障但精神無疾病的人相比,照料失智者的人,很容易產生抑鬱等危險的健康問題。

但猶他州立大學的諾頓主持的新研究,首次探討了照料失智者所面臨的危險。

研究中調查了2442名沒有失智症的65歲以上老年人,其中包括1221對夫婦,以觀察他們過去12年期間何時出現失智症狀。

在老年夫婦當中,男子中125例被確診為失智症,婦女是70例,此外還有30對夫婦均為失智。

在參與試驗的老年人中,配偶失智的男性面臨失智的危險高出近12倍,配偶失智的女性是3.7倍。



◆ 每天幾杯咖啡 有益某些心臟病患者

路透 2010/05/07

(路透倫敦7日電)研究人員今天說,如果心臟病患者的血壓正常,每天喝幾杯咖啡,可幫助這類心臟病患者避免病情惡化。

這個研究結果可能有點出人意料之外,因為實際上,濃咖啡會導致心悸,但這項研究凸顯了咖啡影響人體的複雜性質。

一項針對374名有心臟病或其他急性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的研究發現,血壓正常的人一天喝1到2杯咖啡,發生心臟無法有效輸出血液的狀況,比不喝咖啡的人低88%。

俗稱的左心室收縮性心臟衰竭(left ventricularsystolic dysfunction)是常見的心臟衰竭前兆。

然而,咖啡對高血壓患者卻沒有保護功效,實際上,喝咖啡會增加他們罹患左心室收縮性心臟衰竭的可能性。

研究人員卡斯托里尼(Christina-MariaKastorini)說:「咖啡含有數種生物活性複合物,對心血管系統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

在有利方面,咖啡富含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與抗氧化物,這些物質被認為具有保護功效,但對高血壓患者來說,咖啡對血壓的不良影響,似乎會抵消這些成分的效果。

由雅典 Harokopio大學與Hippokration醫院團隊進行的這項研究,在捷克布拉格(Prague)的「歐洲心臟學會」(European Society Cardiology)會議上發表。中央社(翻譯)

fsj 提到...

中研院士蔡立慧研發 阿茲海默新藥有效

【邱俐穎、張翠芬/台北報導】2010.06.30 中國時報

阿茲海默症治療露出一線曙光!中央研究院院士蔡立慧昨天接受本報專訪時帶來令人振奮的消息,這項強調能讓病人重拾學習跟記憶能力的新藥,在動物試驗階段已有顯著的成效,明年有望進入人體臨床實驗,台灣也將納入試驗範圍。

上屆第一高票,以最年輕資歷當選中研院院士的蔡立慧,研究阿茲海默症廿五年。十年前蔡立慧用老鼠實驗證明,透過環境刺激和藥物的治療,也有可能使有記憶退化狀況的老鼠重啟學習和記憶的能力。這篇論文在美國《自然》雜誌發表時,震驚學界。

蔡立慧發現,人體有一種稱為P35的蛋白質,若分裂成P10及P25時,當P25失去控制,會活化CDK5的蛋白質,最後細胞骨架中的Tau會磷酸化,也就是阿茲海默症患者腦神經纖維化的情形。

蔡立慧透過實驗將老鼠基因改造,把可能引起阿茲海默症的P25做為人為控制變因。發現如果把老鼠放進設計的「遊樂場」,並加入一種名為HDAC的抑制劑,喪失記憶的P25的老鼠居然會恢復記憶。

藉著這項實驗研發的HDAC的抑制劑,目前在動物實驗階段已有令人驚艷的成果。研究團隊向有神經退化症的老鼠投藥十天至兩星期,發現牠們原先退化的學習及記憶能力有明顯改善。蔡立慧說,「結果非常令人滿意」,只要再經過毒性測試,明年有望進入跨國的人體臨床實驗階段。蔡立慧強調,「阿茲海默症不可能被治癒,但新藥可以改善記憶及腦神經功能,至少維持病人的基本生活照護能力。」

「人的大腦就像是個謎團,愈是神祕的領域,愈吸引我跳進去。」蔡立慧表示,腦神經領域就像一片處女地,知道的實在太少,還有很多疑問需要解開。不斷探索大腦的奧祕,即使缺乏前人引路,蔡立慧仍然雄心壯志地說,「人只活一次,在有生年,選擇做有影響力的事,貢獻社會。」蔡立慧尋找失落的記憶,不斷在大腦研究領域開疆闢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