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 astronomers launch search for alien life on 86 planets
http://www.physorg.com/news/2011-05-astronomers-alien-life-planets.html
By Kerry Sheridan, AFP, May 14, 2011
美國天文學家在週五表示,一座位於西維吉尼亞偏鄉的巨大無線電望遠鏡已開始傾聽 86 顆類地行星上的外星生命訊號。
本週,這個巨大的碟形天線開始指向 86 行星(從 NASA Kepler 太空望遠鏡所確認的、一份包含 1,235 顆可能行星的清單中選出)的每一顆,而且都將針對每一顆連續收集 24 個小時的資料 。
"這些恆星是否全都有可棲息的行星系統並不十分確定,不過它們是尋覓 ET 的好地方," UCB 畢業生 Andrew Siemion 表示。
此計畫是 SETI 計畫的一部份,其全名為 Search for Extra Terrestrial Intelligence,計畫於 1980 年代中期開始。
上個月,SETI Institute 宣佈,由於短缺 5 百萬美元的預算,其投入的主要部份都將關閉 -- 那是一個具有 42 座望遠鏡天線碟,價值 5 千萬美元的計畫,稱為 Allen Telescope Array,ATA。
ATA 始於 2007 年,而且是與 UCB 無線電天文學實驗室合夥營運,該實驗室主持數代像這樣的實驗。那由 SETI Institute 以及 NSF 所資助。
現在隨著 ATA 天線碟的休止,天文學家希望強大的 Green Bank Telescope(綠堤無線電望遠鏡,GBT) -- 一座先前版本的化身(incarnation),那在 1998 年因風暴而傾圮 -- 將提供目標明確的、關於那些有可能支持生命的行星的資訊。
"我們的搜尋用的是地球上最大的、可完整操控的無線電波望遠鏡,同時也是世上最敏銳的無線電望遠鏡,能夠承擔像這樣的 SETI 搜尋," Siemion 向法新社表示。
"我們所尋找的頻率範圍與訊號種類都將比之前來得更加寬廣," 他補充道,同時將這套儀器描述成 "非常尖端的無線電天文望遠鏡。"
這座望遠鏡的表面有 100 x 110 公尺,而且每秒可記錄將近 1 GB 的資料, Siemion 表示。
這座重達 1,700 磅(770 萬公斤)的望遠鏡在 2000 年開始運作,是 NSF 的 National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 的一項計畫。
"我們利用「美好溫度」 -- 介於攝氏 0 度到 100 度之間 -- 來挑選行星,因為它們庇護生命的可能性更高," 物理學家 Dan Werthimer 表示。
Werthimer 在 Puerto Rico,帶領一個有三十年歷史的 SETI 計畫,那是世上最大無線電望遠鏡,Arecibo,的家。然而,這個計畫無法像綠堤計畫那樣,在北半球天空觀察到同樣的區域,他說。
"利用 Arecibo,我們聚焦在類似我們太陽的行星上,希望有發出智慧型訊號的行星環繞著它們," Werthimer 在聲明中表示。
"但我們之前未曾有過一份像這樣的行星清單。"
Green Bank Telescope 所能掃描的頻率範圍是 Arecibo 的三百倍,意味著它在一內天所收集的資料數量與 Arecibo 在一年內所收集的一樣。
該計畫將很可能要花大約一年的時間完成,而且將受到一個團隊的幫助。那個團隊擁有百萬位在家的天文學家,稱為 SETI@home 使用者。他們將在個人電腦上協助處理資料。
※ 相關報導:
* Green Bank Telescope -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Green_Bank_Telescope
* 科學家發現地球附近或可適居的系外行星
* 發現宇宙中恆星數量是目前的三倍
* NASA 曙光號將探測小行星:穀神與灶神星
* Fermi 望遠鏡在銀河系中發現巨大的新結構
* 天文學家打造地球般大小的無線電波望遠鏡
* 哈伯升空20年 全球徵留言感謝
17 則留言:
首艘太空「船」 將航行泰坦星海面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報導】2011.05.16
英國觀察家報15日報導,太空工程專家正在建造首見的外星太空「船」,準備讓它飛向土星的最大衛星泰坦星之後,降落在充斥甲烷及乙烷的泰坦星萊吉亞馬雷海海面,以探索泰坦星有無生命存在。
這是美國太空總署正在策畫進行的28未來太空任務之一。如果順利,這艘機器人太空船將於2016年出發,7年後抵達泰坦星,屆時將在泰坦的海面航行數月,探索沿岸地帶並測量海面風浪。
英國開放大學教授沙尼基表示:「我們認為,泰坦的海浪一定比地球大很多,速度卻比較慢。這意味,泰坦是太陽系最佳的衝浪地點。唯一的問題是,那裡的氣溫是攝氏零下180度。這個地方顯然非常寒冷。」
全部計畫由美國太空總署贊助,預計耗資4億8000萬美元。
泰坦的大氣層以氮、甲烷等元素共同構成,是太陽系中唯一具備大氣層的行星衛星。如果太空船計畫成行,將是人類首次探索地球以外的另一片海洋,可能為科學家提供生命先驅複雜有機化學物存在的證據。
目前正與美國科學家攜手建造這艘太空船的沙尼基表示:「在地球,甲烷多半是氣體狀態。泰坦如此之冷導致它的甲烷呈液態。而正如地球的水,泰坦的甲烷在它的表面與大氣層之間不斷循環,是決定泰坦氣象形態的關鍵。」
太陽系外 找到適宜生命行星
中央社 2011/05/17
(法新社巴黎16日電)法國科學家今天表示,在距離地球約20光年外,圍繞紅矮星葛利斯581(Gliese 581)運行的1顆岩石星球,已證實是太陽系外符合維持生命主要條件的首個行星。
針對葛利斯581d(Gliese 581d)行星的模型研究顯示,它有可能足夠溫暖和潮溼,得以孕育宛如地球般生命。
葛利斯581d圍繞著紅矮星的適居帶(Goldilocks zone)外緣區運行,適居帶的溫度不會熱到讓水沸騰蒸發,也不會冷到讓水永久凍結,而是溫度恰好能讓水以液態存在。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CNRS)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擁有濃密二氧化碳大氣層--這是在諸如此類大型行星上很可能存在的景象,葛利斯581d的氣候不僅穩定,且足夠溫暖而能擁有海洋、雲層和降雨。」
自1995年以來,總共發現逾500顆圍繞其他恆星運行的行星,主要是透過微弱的搖曳星光發現。這些太陽系外行星,根據其恆星命名,並按發現先後依序附上字母。
此前,在葛利斯581紅矮星的一連串行星當中,科學家最感興趣的是葛利斯581g行星。
觀星家去年宣布,它的質量大約與地球相同,且也鄰近適居帶後,讓它躍上媒體頭條新聞。
但那項發現其後一直遭到很多人質疑,部分專家甚至懷疑葛利斯581g或許根本不存在。根據刊登在英國「天文物理期刊通訊」(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的最新研究,它的老大哥葛利斯581d,質量至少是地球的7倍,大小約為地球的兩倍。
2007年發現的葛利斯581d,原本未被視為可能擁有生命的候選行星。它獲得的陽光,不到地球所獲陽光的1/3,且可能呈現「潮汐鎖定」(Tidal locked)狀態,意味它的其中一面始終面向太陽,形成永畫側和永夜側。
但由CNRS氣候科學家華茲渥斯(Robin Wordsworth)、佛傑(Francois Forget)及同僚設計的新模型,顯示驚人的可能性。
它的大氣層將能良好貯存熱,主要是拜濃密溫室效應氣體二氧化碳之賜。此外,恆星的紅光將能穿透大氣層,溫暖行星表面。
研究人員表示,「在所有情況下,其溫度容許行星表面存在液態水。」 CNRS表示,「較濃密空氣及濃厚雲層,將會讓它的表面恆久呈現陰沈的紅色薄暮狀態,且它的大質量,意味地表重力約為地球的2倍。」
從地球搭乘太空船以光速飛行,得花20年以上才能抵達該行星,利用當前人類火箭科技,則要耗費30萬年。
◆ 「奮進號」最後一役 讓台灣發光
【尹德瀚/綜合外電報導、李宗祐/台北報導】2011-05-17 中國時報
美國「奮進號」太空梭延遲兩周後,終於在美東時間十六日上午八時五十六分(台灣十六日晚上八時五十六分),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角順利升空,這是「奮進號」最後一次執行太空任務,也是美國卅年太空梭計畫結束前倒數第二次升空。
奮進號原定上月廿九日下午升空,但在最後一刻因天候因素取消。觀眾中最受矚目的還是太空梭任務指揮官馬克.凱利的妻子、今年一月受槍傷的亞利桑納州聯邦眾議員季佛茲。這次「奮進號」共搭載六名太空人,仍復元中的季佛茲在其中一名太空人家人陪伴下來到卡納維角,與所有太空人家人一樣,私下觀看升空過程。奮進號這次任務最主要目的是把廿億美元的物理實驗儀器送上「國際太空站」,預定往返需十六天,任務結束將安置「加州科學中心」安置。
原訂美東時間四月廿九日搭乘美國國家太空總署太空梭奮進號發射升空的「反物質磁譜儀二號」,昨日在台灣時間晚上八時五十六分從在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成功發射升空。我國國家太空中心是亞洲地區唯一受邀參與這項計畫的太空機構,奮進號順利發射升空,也把台灣太空科技推向國際太空舞台,展現我國太空科技能量與知名度。
國家太空中心指出,「反物質磁譜儀二號」,計畫是由中央研究院院士丁肇中領導的大型國際計畫,共有十六個國家、五十六個研究機構及全球六百餘位物理學家參與。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於二○○二年受邀參與,為亞洲地區唯一受邀參與計畫的太空機構,負責由中科院製造的電子元件的熱真空測試及全程參與熱控系統發展。
我高中生 發現4顆小行星
自由 2011.05.27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台灣高中生加入地球防衛隊,協助尋找未知小行星,在二十二顆取得暫時編號的小行星當中,台灣團隊發現四顆,未來擁有命名權,其中有三顆是大里高中發現的。
高中生尋找未知小行星活動由「國際天文搜尋聯盟」主辦,有台灣、美國、巴西、德國、波蘭、保加利亞及土耳其等七個國家參與,利用最先進的泛星計畫所取得的第一手影像,分析比對找出未知小行星。
台灣的高中生團隊共有十八位,分別是來自北一女中的沈亮欣、莊雅淳、張瑄、林孝柔、黃鈺昕、蔡佳蓉;彰化高中楊承域、陳冠綸、曾泓祥、趙宥然、蕭宇泰及大里高中陳聖丁、李子駸、黃義雄、林學敏、蔡仲霖、林峙宇、陳琮淯。
泛星計畫望遠鏡位於美國夏威夷,口徑一.八公尺,配備最先進的電子相機,每個月巡視天空數次,適合用來發現亮度或位置改變的天體,如恆星死亡爆發的超新星,或快速運動的小行星。
大里三顆 彰中一顆
初步找到的疑似小行星必須經過後續觀測,驗證其軌道,才能取得暫時編號。在二十二顆新發現的小行星中,大里高中發現三顆、彰化高中發現了一顆。
彰化高中游大立老師敘述:「剛開始進行很不順利,軟體操作、郵件來往全都使用英文,天文的知識也不足,學生們吃了不少苦頭。」北一女中老師金若蘭也說:「要在密密麻麻的星星當中尋找灰暗移動的小天體,簡直就是大海撈針。」
大里高中林士超老師則興奮地說:「我為他們的表現感到驕傲。」初步發現的小行星軌道不詳,需要利用軟體計算未來可能的位置,要再確認並不容易。有些疑似小行星過了很多年以後,才由其他觀測者確認。學生們利用央大的鹿林天文台望遠鏡進行後續觀測,「有幾次在預測的位置沒找到原來疑似發現的小行星,卻在影像中另外發現三顆取得編號,真有柳暗花明的驚喜!」
◆ 精神號困火星 太空總署決告別
中央社 2011-05-27
火星巡迴者精神號卡在火星表面已長達兩年,這次美國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JPL)終於決定跟她說再見。
根據「巴沙迪納星報」指出,位於巴沙迪納的美國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證實了這件事。美國太空總署火星探測計畫經理卡拉斯(John Callas)寫了一封信給他的團隊,信上說,「昨晚,就在午夜過後,發給了精神號最後一次命令。」
卡拉斯提到,保守來說,這是一個具有意義的時刻,自從去年3月與精神號最後一次聯繫之後,就再也沒有從精神號方面得到任何訊息。
除了精神號之外,還有另一部探測車機會號仍在火星執行任務,已送回超過13萬張照片,目前正朝另一個隕石坑前進。
儘管精神號被困在火星兩年,但精神號獲得的資料,已遠超過當初的期待。
精神號在2004年1月與機會號一同發射前往火星,但在去年1月卡在火星的軟土中,無法繼續移動,進行探勘任務。
但精神號在被卡住之前,就已發現了火星岩石上曾有水流的痕跡,同時還有碳酸鹽成份,證實火星曾與地球一樣,有水也有溫泉。1
宇宙大謎團 大學生破解
法新社 2011/05/27 陳宜君
(法新社雪梨27日電) 澳洲22歲大學生佛瑞塞麥凱維(Amelia Fraser-McKelvie),已破解數十年來困擾天文物理學家的問題,在暑假期間發現部分所謂宇宙的「消失質量」(missing mass)。
佛瑞塞麥凱維暑假和摩納希大學(MonashUniversity)物理學院的1支團隊實習時,達成這項突破,找出被稱為「星系絲狀結構」(filament ofgalax)龐大結構內的謎樣物質。
摩納希大學天文物理學家皮布雷特(KevinPimbblet)解釋,科學家過去就已偵測到出現在宇宙形成初期的物質,但現在無法確定其位置。
皮布雷特告訴法新社:「有消失質量存在,是一般質量,並非黑暗質量…它消失到現在。」
「我們不知道它的去向。現在我們確實知道它的行蹤,因為這就是佛瑞塞麥凱維的發現。」
佛瑞塞麥凱維是主修航太工程和科學的學生,在針對這個謎樣質量展開鎖定目標的X光搜尋後,她能證實這個質量已移動到綿延浩瀚宇宙的「星系絲狀結構」。
皮布雷特稍早的研究成果已顯示,絲狀結構可能就是「消失」物質的所在處,據信消失物質的密度低,但溫度高。
皮布雷特表示,天文物理學家過去20年來對「消失」質量已有了解,不過最近幾年才出現明確指出其位置所需的科技。
皮布雷特表示,這項發現可推動打造專門設計用來研究質量的新型望遠鏡。(譯者:中央社陳宜君)
世紀最黑暗月全食 16日登場
中央社 2011/06/12
(中央社洛杉磯11日綜合外電報導)今年度首個月全食將現身,且時間罕見的長,全球許多地方都可一窺究竟。
月全食將於台灣時間16日凌晨登場,幾乎全程可見,而且這將是自2007年8月以來,台灣天文迷首次有目睹紅月亮的機會。
但如果你身處美國和加拿大,就無法一飽眼福。北美地區將無法目睹美東時間15日的天象奇景。而在非洲東部、中亞地區、中東地區和澳洲西部,若氣候配合,將可從頭到尾飽覽月全食奇觀。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月全食專家艾斯納克(Fred Espenak)在馬里蘭州哥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表示,由於月球移動軌跡接近地影中心,這次月全食的時間將較以往長。
這也使得這個原本常見的天體現象,這次被科學家譽為本世紀最黑暗的月全食。
整個月全食過程將持續超過5個半小時。由於月全食之初,月亮還未在歐洲天際升起,因此歐洲的觀測者會錯過月全食的開場秀。亞洲東部和澳洲東部則因月亮已西沉,無法看到最後階段。南美洲部分地區將可目睹月亮完全被陰影覆蓋。
下一次完整的月全食將於今年12月10日登場,最佳觀月地點為亞洲和澳洲。月全食過程為51分鐘。美國僅夏威夷和西北太平洋等部分地區可一瞥「天狗吞月」。(譯者:中央社張詠晴)
小行星27日與地球擦身而過
中央社 2011-06-26
一個體積如辦公大樓的小行星27日將掠過地球,距離不到8000哩。它的體積是以往曾觀測到如此接近地球的小行星的2倍多。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MIT Lincoln Laboratory)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計畫(LINEAR)能夠自動搜尋小行星的望遠鏡,在23日發現這個名為2011 MD的小行星。這項計畫已發現2000多個接近地球的物體,
根據「新科學家雜誌」(New Scientist)網站報導,另有4個團體證實這項發現。
美國哈佛大學小行星中心(Minor Planet Center)並不認為這個小行星可能具危險性,因為由亮度估算,它的體積不大,寬度在24呎到55呎間。這樣的體積若撞擊大氣層,將發生巨爆,但不會撞擊地表。
以目前路徑來看,2011 MD不會撞擊地球大氣層。雖然它將經過有許多通訊及間諜衛星繞行地球的軌道,但仍距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7750英哩。
不過,「太空天氣」(Space Weather)網站指出,這個小行星此次與地球邂逅,地球引力仍可大大改變小行星的軌道。(譯者:中央社鍾武男)
NASA度小月「好奇」勇闖火星
【楊明暐/綜合報導】2011-07-01 中國時報
美國政府撙節開支,主管太空任務的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也受到波及,不少科學計畫面臨被砍被刪的命運。儘管如此,航太總署近期仍將推動若干引人矚目的太空探測活動,目標則鎖定木星、火星和月球。
《時代》雜誌報導,二○一二年航太總署預算頂多維持今年的水準,而且以國會當前氣氛,連想要維持恐怕也很難。不過佛羅里達州的航太總署甘迺迪太空中心,最近倒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上星期,一輛全新火星漫遊車好奇號(Curiosity)送抵中心,預計今年十一月發射。在此之前,天后朱諾(Juno)探測船將於八月五日啟程,前去會見老公天神朱彼特(Jupiter,即木星)。九月,研究月球重力場的聖盃任務(GRAIL,重力恢復與內部實驗室)也將展開。
三者中最受關注的當屬預定明年八月著陸火星的好奇號。
自一九九七年探路者號(Sojourner)以及二○○四年精神號(Spirit)和機遇號(Opportunity)先後漫遊火星後,人們就對這類火星漫遊車相當著迷。
六輪傳動、裝有各類昂貴探測儀器的好奇號,大小相當於一輛Mini Cooper小汽車,它不像前輩使用太陽能電池,而是靠核子動力,因此續航力超強。它的最主要任務,是要瞭解火星環境曾否(或甚至正在)哺育生命。
朱諾預計二○一六年七月抵達木星,開始環繞,密集研究這個太陽系最大行星的結構和成分。過去雖有幾艘探測船造訪木星,但科學家對這顆星球究竟如何形成,仍所知不多,他們期盼朱諾能找到答案。
執行聖盃任務的兩艘探月船,發射後四個月才會抵達月球上空(當年阿波羅號登月只花三天),這是為節省燃料。它們將一前一後繞行月球,測繪月球的重力場,幫助科學家深入瞭解月球內部的地質概況。
在經費極度拮据的情況下,航太總署仍能夠推出上述探測計畫,令人欣慰。這些任務如果成功,對日後航太總署取得它所需要的資金,應該會有幫助。
宇宙有多黑 日大學首次算出
中央社 2011/07/07
(中央社記者曹姮東京7日專電)浩瀚的宇宙到底有多黑?日本名古屋大學和東京大學聯合研究小組首次成功計算出來,亮度就好比「在漆黑的東京迪士尼樂園裡點亮3根蠟燭」。
研究結果將刊登在14日出刊的網路版美國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朝日新聞」報導,名古屋大學理學研究所專家松岡良樹表示,從包括太陽系的整個銀河系的外面來看宇宙空間時,亮度就好比「在漆黑的東京迪士尼樂園裡點亮3根蠟燭」。
研究結果顯示,平常從地球上看到的夜空,是因為有大氣發出的光,及因宇宙塵而擴散的太陽光和銀河星光,所以比原來亮了1000到10000倍。
研究小組利用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在西元1972到1973年發射的「先鋒10號、11號」所測量到的亮度數據,發現超過太陽到地球距離的3.3倍時就不受太陽光的影響,以該數值做為基礎,再除去銀河的星光及宇宙塵所發出的光線。
最後所得到的數值和現在用望遠鏡所觀測到所有來自銀河的光量的總數大致相同。因此松岡表示「證明了這就是宇宙的亮度」。
◆ 美太空梭亞特蘭提斯號 今晚升空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07.08
亞特蘭提斯號太空梭預定台灣時間8日深夜11時26分發射,儘管雷雨可能使升空時間延後,隨著發射倒數計時,這項象徵美國太空梭飛行計畫結束的任務,讓美國未來在太空的主導地位受到愈來愈多的質疑。
亞特蘭提斯號是太空梭第135次任務,20日返航後,30年的太空梭計畫就此結束。
資深太空人擔心,美國的太空計畫混亂不堪,太空梭計畫結束,可能意味著美國在太空的領導地位將一落千丈,永遠無法恢復。美國會7日否決天文望遠鏡經費,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的官員最近批評說,美國的太空政策很差,聯邦政府的理性領導不足。
但白宮和NASA認為,美國的太空地位依然前景光明,NASA只是在進行調整,把太空梭計畫的部分預算用來研發太空船,可以飛到比國際太空站更遠的太空。NASA署長勃登說:「認為太空梭的最後發射是美國人類太空飛行使命終結的人,肯定是生活在另一個星球。」
從太空梭計畫結束到新的太空計畫推出,將有一段真空期。NASA發射主任倫巴克說:「NASA和聯邦政府的糟糕政策都使我們受害,竟然沒有更好的政策指導。在人類太空飛行史上,我們一直都備有新計畫,可與過去的計畫銜接。」
NASA曾準備重登月球,但因資金短缺而取消。歐巴馬政府認為,太空探索計畫應當靈活,今後可探索行星,最後登上火星。
太空梭停飛後,NASA需靠俄羅斯的太空船將太空人送到國際太空站,每人付費5000萬美元。批評者認為,美國如果沒有對太空飛行至關重要的太空船,俄羅斯、中國甚至歐洲將會填補空隙。
曾七次升空的太空人羅斯說:「我們摧毀了NASA的太空飛行計畫,現在只剩下了國際太空站,但太空站與太空梭完全不同。」
NASA曙光號 進入灶神星軌道
自由 2011.07.17
〔編譯俞智敏/綜合休士頓十六日外電報導〕在升空四年後,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曙光號」(Dawn)科學探測船即將於十六日進入形狀類似馬鈴薯的小行星「灶神星」(Vesta)軌道,對這個小行星帶上體積第二大、被科學家視為「迷你月球」的小行星展開為期一年的研究,但NASA專家要等到十七日才能確定曙光號是否已成功進入軌道。
曙光號探測船是在二○○七年升空,目的為探索太陽系是如何在距今四十五億年前形成,這項研究計畫的經費高達約台幣一百三十四億餘元。
曙光號此行將先後探測灶神星與矮行星「穀神星」(Ceres),這是太陽系中現存兩個最大的原行星,也就是質量足以形成行星的岩石小行星,灶神星與穀神星都位在介於火星及木星之間的主要小行星帶上。曙光號計畫經理梅斯表示,這兩顆小行星是內太陽系中最後兩個尚未經過探索的世界。
由於灶神星擁有以鐵為主的核心,表面則覆蓋著熔岩噴發後所形成的岩石地表,科學家認為相較於鄰近的其他小行星,灶神星可能更類似地球或月球。
穀神星則是小行星帶上最大的天體,距離灶神星相對較近,但卻是在完全不同的狀況下形成。所謂的矮行星是較類似木星或土星的冰冷衛星,穀神星上擁有含水礦物,也可能具有微弱的大氣。
曙光號的任務目標是要儘可能地蒐集灶神星與穀神星的資料,好讓科學家了解太陽系形成初期的條件與過程。
過去曾有數艘太空船曾行經小行星附近,但曙光號則是第一艘進入小行星軌道長期研究的探測船,未來可能成為第一艘探測過兩顆太陽系天體的太空船。
曙光號的引擎是靠著把帶電的氙氣離子送進電磁場內後讓粒子加速,再把粒子以時速十四萬兩千四百公里的高速送進太空中,這股來自排出氣體的力量可使太空船朝反方向前進。
這種推進力道非常微弱,相當於把一張紙放到你的掌心上,在地球上幾乎無用,但在沒有重力的太空中,動能可隨著時間不斷累積。曙光號航行了約二十八億公里才抵達灶神星,預料將於二○一二年七月再從灶神星出發,展開為期三年、長達十五億公里的航程前往穀神星,預計在穀神星停留六個月。
◆ 近太空飛艇 美中競逐
中央社 2011.07.17
大陸中國廣播網13日報導,美國最新導彈防禦計畫使用「近太空」(Near Space)飛行器,美國上空至少部署10艘飛艇,除監視飛機、艦船、巡航導彈,甚至可監視俄羅斯全境戰略導彈。
另外,中共解放軍報5日一篇以「臨近空間(近太空),不可忽視的戰略資源」為題報導指出,大陸「近太空」研究已悄然起步。
解放軍報報導,由軍事科學院軍隊建設研究部研究員張東江主持的「臨近空間飛行器發展法律問題研究」已通過北京鑑定,填補大陸近太空法律規範研究的空白。
大陸軍事專家、國防大學教授李莉接受中國廣播訪問時表示,美軍研製平流層飛艇搭載了一個相控陣列雷達,目的就是監視用。
李莉說,早在2005年,美國空軍就曾用飛艇搭載陸軍無線電通訊設備,對地面部隊進行監視。
現在,可通訊距離從以前的10公里發展到560公里。下階段,「近太空」飛行器可搭載高價值機密傳感器,並進行混合試飛,這對美國來說,尤其重要。
美國發展近太空研究,中國大陸也注意到了、積極跟進。
近年來,近太空一詞逐漸在大陸媒體中曝光,有軍事評論認為,「這是一塊被軍方遺漏,如今又躋身軍事熱點的特殊空間」,不征服這一區域,就談不上真正的「空、天」一體化。
張東江表示,近太空是美軍對海拔20公里到100公里間的通稱;這區域對飛機而言太高,對衛星又太低,現有飛行器只能「穿越」,無法自由飛行。
雖然一般飛行器無法飛行於近太空,但由於近太空空域氣象穩定,比起真正到太空的成本、難度、費用、風險要小得多,再加上比天空高很多,對情報蒐集、偵測監視、通信保障以及對空作戰等,有很好的前景和潛力。
張東江表示,「近太空」還僅是學術概念,在法律上一片空白,研發工作愈早開始,愈有利於掌握未來制定「近太空」國際遊戲規則的話語權。
他強調,每一個新活動區域開發,都會有重大利益存在,引起國家安全重心轉移,任何人都不能掉以輕心。
太空梭退休 美國太空人何去何從?
【中廣新聞/夏明珠】2011-07-18
亞特蘭提斯號即將返航,美國太空梭任務的終點倒數計時,這代表著一個全盛時代的結束,也代表很多人就快要失業。
十年前,美國太空人編制達到最高峰,當時美國有149位太空人,現在只剩下60人,等亞特蘭提斯號回來之後,還有一批要離開。
三月退休的發現號太空梭指揮官林賽,轉往民間航太公司任職。五月完成最後一趟任務的奮進號指揮官凱利打算退休,陪伴槍擊受傷的眾議員太太吉佛斯,倆人打算合出回憶錄。
至於即將返航的亞特蘭提斯號指揮官佛格森暫時沒有轉業計畫,要繼續堅守崗位;不過,他的組員就沒那麼篤定了。
太空梭任務可以說是美國太空探索的全盛時期,一個時代就快要終結,負責太空人訓練的休士頓中心這陣子氣氛相當低迷,訓練中心主任魏特森說,太空梭退休了,太空站還在,它們還是需要太空人。
國際太空站上常駐的六名太空人,至少有兩個是美國人,太空梭退役之後,在下一代美國太空載具誕生以前,美國的太空人得搭俄羅斯太空船往返,就像搭計程車一樣,搭俄羅斯的便車是要付錢的,如果順利的話,這個過渡時期,頂多維持三、五年。
清大6人團隊 擊敗NASA百位科學家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2011/07/20
清華大學一個僅6人的研究團隊,擊敗由美國太空總署 (NASA)173位科學家的研究團隊,率先偵測到雙星系釋放出罕見的伽瑪射線。清大校長陳力俊驕傲地說,這是「小蝦米扳倒大鯨魚」的絕佳寫照,也再度證明台灣堅強的研究實力。
此一研究成果,今天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天文物理期刊通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國科會同步舉行記者會發。
清大天文研究所教授江國興領導的緻密天體研究小組,近年致力於天文物理的研究。成員之一的博士後研究員譚栢軒,也成為第一位發現一個南十字座雙星系統出現「伽瑪射線瞬變現象」的天文學家。此成果將在未來人類探索宇宙奧秘時,提供更多資訊。
江國興表示,太空中的雙星幾乎都由兩顆恆星,或一顆恆星及一顆白矮星組成,星體大小相差不多。清大團隊觀測這對位於南十字座的雙星,卻是由一顆大質量恆星和一顆脈衝星(即快速旋轉的中子星)組成,前者直徑比太陽大9 倍,後者直徑只有10~20公里左右,兩者相差懸殊。
全球天文學家對這對特別的雙星極有興趣,不只因為這樣近距離的接觸每3.4年才發生一次,而且天文學家也預期,雙星接觸時會偵測到伽瑪射線,為雙星系統的互動機制提供重要線索。
在國科會支持下,清大天文研究所緻密天體研究小組也加入伽瑪射線和X光的觀測。研究小組成員黃修慧博士表示,這顆脈衝星名為PSRB1259-63,大小跟新竹市差不多,質量卻有太陽的兩倍。脈衝星的光束就像宇宙中的一座燈塔,只有當光束掃過地球的時候,才能被看到。
去年10月,研究小組開始偵測脈衝星通過恆星圓盤時發射出來的伽瑪射線,11月中旬首度偵測到相當微弱的訊號,今年1月脈衝星再度通過圓盤另一側時,再次偵測到伽瑪射線,訊號更強,終於獲得國際天文學界肯定。
※ 相關報導:
* DISCOVERY OF GeV γ-RAY EMISSION FROM PSR B1259–63/LS 2883
http://iopscience.iop.org/2041-8205/736/1/L10
P. H. T. Tam, R. H. H. Huang, J. Takata, C. Y. Hui,
A. K. H. Kong and K. S. Cheng
ApJ 736 L10 2011
doi: 10.1088/2041-8205/736/1/L10
太空梭畫句點 30年「美」夢初醒
【劉屏/華盛頓廿日電】2011-07-21 中國時報
太空梭「亞特蘭提斯號」返航後,美國歷時卅年的太空梭計畫下句點,而美國歷時逾半世紀的太空夢似乎也轉醒了。
走進華府的美國航太博物館,可以聽到甘迺迪總統的演說,「十年內,我們要送人登上月球,並且平安返回地球」。演說發表於一九六一年,距今正好五十年。八年後,「阿波羅十一號」登月,實現了甘迺迪的承諾。緊接著,美國開始設計並建造太空梭。一九八一年,第一艘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升空,距今正好卅年。
不論阿波羅、太空梭或更早的「遊騎兵」、「先驅者」等太空計畫,除了科學意義,更成為美國人榮耀的象徵。然而,「挑戰者」號與「哥倫比亞」號在眾目睽睽下失事,也帶給全美國共同的傷痛。
隨著太空科技發展,「太空戰」早已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在冷戰年代,太空成就是美蘇爭霸最重要的指標。但是美國的太空熱情早已不再。一九八六年「挑戰者」號升空爆炸,只有CNN現場轉播。更重要的,美國財力不再,過去是無休無止的投資,現在是不是有必要花大錢到荒蕪的太空,必須精打細算。
舉例言,太空梭載重逾廿四噸,俄羅斯的「進步」號僅三噸餘;太空梭每次發射成本為美金四億五千萬元,「進步」號僅美金三千七百五十萬元。以單位成本計,太空梭高了約一點六倍。
今天的美國已無力負荷,唯有撙節一途。在大砍預算以及精簡人力下,NASA即將有一批太空專家丟掉飯碗,必須到外面找工作,問題是,許多國家對昂貴的太空夢已經興趣缺缺。
歐巴馬主張由民間參與太空計畫,太空人全都質疑其可行性,民間也迄無任何積極反應。布希任內提出「星座計畫」,準備重新探測月球,可是歐巴馬推翻,準備以小行星為探測目標,但迄無具體作為。
卅年前「哥倫比亞」號升空時,一些專家認為廿、卅年內,人類能以美金七、八千元遨遊太虛。這個夢想沒有實現,也許,華而不實的太空夢該醒了。
※ 相關報導:
* 亞特蘭提斯號回家 美30年太空梭時代謝幕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476786.shtml
「亞特蘭提斯號」太空梭定台灣時間今天傍晚降落,美國長達30年的太空梭計畫落幕,美國領導載人太空探索的時代也結束。
* 美國太空梭熄燈 千名員工失業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476780.shtml
亞特蘭提斯號落地後,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參與太空梭計畫的人員將再無用武之地」。NASA預定本周稍後裁掉2300人,8月份再裁1000人。
15年內 太空人登陸近地小行星
【諶悠文/綜合報導】2011-07-22 中國時報
美國「亞特蘭提斯號」太空梭廿一日返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角甘迺迪太空中心,美國歷時卅年的太空梭計畫就此畫上句點。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強調,美國的載人太空飛行事業仍然一片光明,NASA正全力擘畫下一個劃時代的太空探險任務:在十五年內送太空人登陸近地小行星(NEA)。
登陸近地小行星的主要目的,是要評估小行星上的水、鐵、鎳、白金等資源,實驗開採方法;並且研發及測試預防小行星撞地球的方法。
美國國防部最大軍火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已拿到NASA六十四億美元合約,建造「獵戶太空艙」(Orion capsule),未來將載六名太空人登陸小行星,甚至可能在二○三○年代之前登陸火星。
獵戶太空艙預定二○一六年首度升空試飛,但NASA必須先解決發射系統問題,而最大變數在於預算。
其實因為預算前景黯淡、缺乏政治共識等因素,美國的載人太空飛行任務前景,至今無法提出具體規畫,許多人擔心美國太空事業領導地位可能從此一落千丈。
NASA副署長葛芙(Lori Garver)女士聲稱,美國在太空飛行持續扮演領導地位,起碼未來半個世紀仍佔優勢。
但這種樂觀的看法與現實不符:過去廿年來NASA遲遲無法研發出新的發射技術。美國至少三次雄心勃勃開發新的發射系統,但每次都無功而返,現在並無開發中的新硬體。
連NASA高層都承認,隨著太空梭時代經驗豐富的工程師、科學家與技術人員退休,NASA面臨工業基礎與專業知識流失的嚴重問題。
太空梭時代結束對整個太空工業造成深遠影響,譬如:液態火箭引擎成本已暴增三倍,因業務量減少,間接成本就上漲。
如果NASA在未來幾年真的束手無策,美國載人太空飛行將再由軍方主導。全球安全網站總裁派克估計,美國家安全和軍方的太空預算,將達到四百億至五百億美元,為NASA全部預算的兩倍以上。
◆ 「太空」飯碗不保 鎮民很失落
【蔡鵑如/綜合報導】2011-07-22 中國時報
「亞特蘭提斯號」安返地球,為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太空梭任務畫下句點。與發射地點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僅一河之隔的小鎮提圖斯維爾(Titusville),在仰仗太空計畫繁榮半世紀後,也從雲端跌入谷底。
提圖斯維爾人口四萬五千人,太空中心四成員工均在此定居,商業活動也繞著太空計畫打轉。
這裡是觀看太空船發射的最佳景點,每到升空日,飯店、餐館總是熱鬧滾滾。每年約有百萬觀光客造訪。
太空梭退休後,中心逾八千名員工將成無業遊民,到七月底僅剩兩千人留守。佛州失業率高達一一%,加上這波失業潮,恐將導致「超完美經濟風暴」。類似經濟衝擊,靠太空中心吃飯的「太空海岸」眾城鎮亦無法倖免。
面對沒有太空梭的未來,鎮民感傷又茫然。民眾表示,歐巴馬取消「星座」月球探測計畫,等於宣告太空中心大幅裁員已成定局。不過有居民認為,一旦私人企業展開建造載人太空船計畫,況且退休的亞特蘭提斯號將在太空中心「養老」,人潮不至於散盡。
◆ 孫維新:欲上青天攬明月
【聯合報╱孫維新】2011.07.22
隨著一聲巨響,大講堂的銀幕上,太空梭兩旁白色加力火箭的底端瞬間噴出大量橙黃色的火焰,太空梭在火焰煙霧之中冉冉上升,坐在我四周的美國同事忘情地躍起歡呼,眼眶濕潤地拍手叫好互相擁抱,這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太空總署的每個中心發生的實況。
我到太空總署工作後不久,就知道了這個不成文的規定:只要在佛羅里達州的卡拉維爾角有太空梭要發射,在發射前的半個小時,全美各地每個太空總署中心的人員都可以放下手邊的工作,齊聚在各中心的大講堂內,從大銀幕上觀看發射的實況。我雖然經歷了多次的實況轉播,但每次觀賞都仍然是一次地動天搖震撼心肺的體驗,即使是從遠在千里之外的銀幕上。
太空梭升空之後不過兩分鐘左右,一左一右兩支白色的加力火箭就已經燒完內裝燃料,瞬間彈離主燃料箱,看到了兩支白色的巨大火箭順利分離墜向海洋,這時開始鼓掌的才是內行人,因為他們知道太空梭剛過了第一道難關!接下來太空梭會脫離主燃料箱,不過這時因為太空梭已經離地面太遠,無法目視。起飛之後八分鐘,太空梭的駕駛伸出手去,關掉主引擎,瞬間艙內所有沒繫緊的東西都飄了起來,這就已經進入了太空!不過八分鐘的時間,太空,真的離我們不遠!
一九七二年底,當美國人民已經對第六次登月的阿波羅十七號任務失去了熱情,美國政府希望能用壯觀的架構、全新的思維,再一次激勵美國人心,於是醞釀已久的「太空梭」計畫應運而生。這個計畫的最大野心,就是要「讓人類自由地進出太空」!
但是「自由地進出太空」不過是一種手段,重點是搭乘太空梭到了太空要作啥?其實到了太空,在無重力的狀態下有太多有趣的事情可以作了!大焉者運載巨型模組進入繞地軌道,組裝國際太空站;或是來回不停地幫國際太空站運送補給,載運人員;或將重達十一噸的哈柏望遠鏡送入太空,觀察宇宙奧秘;小焉者,在工程層面上,可以在無重力的環境下觀察完美結晶如何形成;在物理層面上,可以觀察火焰在無重力的環境中如何燃燒;在農業上,可以觀察植物的根部在重力消失的情況下會如何生長,或是小麥大米在太空中發了芽,回到地面是否會增產報國;在商業上,可以收集在太空中綻放的玫瑰花香,帶回地球做成「太空香水」,賣得貴的不得了……。
然而兩次太空梭的災難,讓美國人心裡蒙上了揮之不去的陰影:一九八六年一月廿八日,載著一位小學女老師準備到太空中去,對所有美國小學生上課的挑戰者號,升空不到兩分鐘,就因為加力火箭的燃料洩漏,在眾目睽睽下爆成一團火球;二○○三年二月一日,在太空中作出了許多重要物理實驗的哥倫比亞號,在返航進入大氣層時,機翼上當初升空時撞出的破洞吸入了大量的高熱電漿,短短幾分鐘之內在美國上空解體,殘骸散落在五個州的地面上……。至此,美國人方才驚覺,太空梭並不是一個安全舒適、到點就開的民航班機,而仍然是一個具有高度危險性的實驗飛行器!也才開始認真思考,要在太空中作的事,是否都要「人」去?
亞特蘭提斯號已在昨天返航,當它的機輪再次觸地的那一剎那,也就標誌著美國太空梭時代的結束。海外戰爭打得師老兵疲以致經濟觸底的美國,往後幾年也只能期待俄國的太空船擔任國際太空站的運補工作。心中常存「俱懷逸興壯思飛」的美國民眾,恐怕也只能遠眺天邊,看他人的長風萬里秋雁行了。
(作者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台大物理系與天文所教授)
◆ 中大研製天文相機 穿透五千萬光年
【李宗祐/台北報導】2011.07.23 中國時報
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助理教授木下大輔領導研究團隊突破技術限制,研製完成紅外光靈敏度超越現有傳統設備三倍的「同步分光四色照相儀」,並安裝在鹿林天文台一米口徑天文望遠鏡,成功拍攝到銀河外、距離地球五千萬光年的螺旋星系,創下我國首度自製天文相機在本土觀測的先例。
我國首套自製天文相機在完成測試後,初期暫時搭配鹿林天文台一米望遠鏡執行觀測任務,待建造中的兩米天文望遠鏡完成後,就會安裝到新望遠鏡上,加入美國國務院「泛星計畫」研究團隊,觀測搜尋太空中任何可能撞擊威脅地球的星體(小行星或彗星)。
木下大輔表示,台灣天文學者從國外返台任教後,因肩負「急起直追」的壓力,通常都選擇購買現有儀器協助觀測,但購買儀器很容易,卻無法累積設計、測試、維修、軟體撰寫和資料分析等經驗,更無法培訓兼具機械、光學、電子和資訊工程專長的科學團隊。
從日本到台灣後,木下大輔與儀器工程師吳景煌共同扛起兩米天文望遠鏡建造計畫天文相機自製任務。
負責電路及機構設計組裝的吳景煌,天文相機內部對真空度要求嚴苛,且須在攝氏零下一百度超低溫環境正常運作,都是從未碰過的挑戰。
前後歷經三年半的摸索,終於在七月初研製完成,並利用鹿林天文台一米望遠鏡順利穿雲透霧,成功拍攝到銀河外的螺旋星系NGC7331、礁湖星雲M8和球狀星團,測試驗證紅外光靈敏度超越現有設備三倍,如鷹眼般敏銳拍攝到可見光看不到的星體。
小行星常伴 猶如地球遛小狗
張嘉浩/綜合報導 2011-07-29 中國時報
除了長相左右的月球,地球在太空中居然還有另一個小夥伴:一顆直徑三百公尺的小行星「2010 TKT」,它的公轉軌道與地球相同,並始終在地球前方「打轉」,看起來好像地球繞太陽旋轉的同時,還拴繩遛著一隻小狗。
太陽系有無數小行星,其中一類的公轉軌道與行星相同,被稱為「特洛伊小行星」(Trojan asteroid)。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先前僅知木星、火星和海王星擁有特洛伊小行星,2010 TKT是地球的第一顆。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發射升空的廣角紅外巡天探測器(WISE)在二○一○年十月發現2010 TKT。加拿大亞伯達省阿薩巴斯卡大學天文學家康納的團隊分析數據,今年四月並利用設於夏威夷的「加拿大/法國/夏威夷光學天文望遠鏡」(CFHT)觀測「2010 TKT」,發現其公轉路徑穩定,證實就是地球的特洛伊小行星。
2010 TKT目前位於地球前方約八千萬公里處。天文學家表示,未來一萬年中,2010 TKT與地球間的距離不會少於兩千萬公里,不用擔心它會撞上地球。
◆ 搜尋Google地圖 竟出現超自然圖案
新頭殼newtalk 2011.07.28 徐千雅/綜合報導
Google地圖除了查路線的功能,還可以用來尋寶?把鏡頭拉遠,你可能就會有新的發現。有網友將Google地圖切換到衛星模式,從空中鳥瞰,發現許多分布世界各處、有趣又神祕的圖案。
影片中,從空中俯瞰地球表面,一片灰黃的地表上竟出現同心圓、線形、三角形等幾何圖案;再換個地點,出現更多一組組的奇異圖案,甚至還有微笑人臉。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影片中出現在地表的彩色肯德基爺爺標誌,有網友說,感覺像是假的、到現場不知道能看到甚麼。
不過實際打開Google地圖,循著網友提供的地址搜尋,一切換到衛星模式,還真的出現了肯德基爺爺。不論這些奇異圖案是真是假,可以肯定的是,沒人說得清楚的「超自然」現象,永遠是人類追逐的焦點。[完整的影音請至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16431]
地球曾有兩個月亮? 科學家解謎
新頭殼newtalk 2011.08.04 符芳碩/編譯報導
據BBC報導,一項新的研究指出,地球曾經擁有另一個較小的衛星,但後來在與月球慢速碰撞後消失。科學家表示,這個碰撞可以解釋月球另一面為什麼會有神祕而高聳的山脈群,此研究已發布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期刊中。研究人員說,希望NASA在未來的1年內,可以提供之前兩次月球任務的資料來充實、或者挑戰他們的理論。
幾10年來,人們總是很好奇為何從地球看到的那一面月球是平坦的,而很少看到的另一面則充滿著撞擊痕跡,甚至有高達三千公尺的山脈。這項最新的研究揭示了另一種可能性:小衛星的撞擊造成月球上的起伏。
科學家表示,「球體撞擊假說」認為40億年前地球曾遭一個像火星一樣大的星球撞擊,這個新理論就是建構在這個假說之上的。但是,與其不同的是,新理論認為,那次撞擊產生的碎物並不只產生了一個月亮,而是兩個。
本次研究人員之一的瑞士伯恩大學(University of Bern)的約緹博士(Dr Martin Jutzi)說:「我們其中一項研究成果就是新理論和『球體撞擊假說』可以相輔相成。」
約緹說,當時的撞擊也產生了另一個同樣物質的小月亮,而且由於地球和月球兩個星體引力互相拉扯的關係,他被「卡」在兩者之間。
經過幾百萬年「卡」在地球和月球之間的日子之後,小月亮開始以每秒低於3公里的「相對緩慢」速度撞擊他的「姊姊」月亮,此速度約比聲音在岩石中傳導的速度慢一些。約緹表示,慢速的撞擊表示不會有巨大的震動或熔化反應產生。
撞擊進行時,月球可能有一個「岩漿海」,海面則是一層薄薄的地殼。
科學家表示,由NASA月球探勘者號的觀察推測,撞擊可能製造了月球表面的一些新的物質,也重新組成了靠近地球那一面的底層岩漿。
麻省理工學院的祖伯(Dr Maria Zuber)博士則表示,雖然這項新研究是「推測,而非提出證據」,不過也是「合理的推測,可能地球在巨大的撞擊後,真的短暫擁有過兩個月亮。」
研究人員認為,唯一能證實他們論述的方法,就是以他們的理論模型來比對NASA所採集回來的月球內部結構樣本。「希望在未來,一次載人的飛行任務或是取樣會讓我們的理論更具說服力。」
※ 相關報導:
* Early Earth may have had two moons
http://www.nature.com/news/2011/110803/full/news.2011.456.html
◆ 赫雪爾望遠鏡確認太空有氧存在
法新社 2011/08/04 許宏裕
(法新社華盛頓2日電) 本週見諸「天文物理期刊」(Astrophysical Journal)的報告指出,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所屬的「赫雪爾」(Herschel)望遠鏡發現,太空中有氧氣分子存在的第1個確認證據。
天文學家長久以來未能捕捉到的這些氧氣分子蹤跡,是在獵戶星座恆星形成區域被發現。
負責赫雪爾計畫的科學家高史密斯(Paul Goldsmith)說:「人類在1770年代便發現了氧氣氣體。但是卻花了230多個年頭,才終於能肯定地說,太空中存在有這種非常簡單的分子。」
天文學家表示,細微塵埃顆粒表面所覆蓋的冰,其中含有氧,溫度升高時,便會釋出水與氧。
高史密斯說:「這解釋了部分的氧可能躲藏的地方。 不過我們並未找到大量的氧,而且仍不了解我們找到氧的位置有何特別之處。宇宙依然藏有許多奧秘。」
赫雪爾望遠鏡於2009年啟用,其所運用的支援科技,部份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提供。(譯者:中央社許宏裕)
※ 相關報導:
* Astronomers searching for oxygen can breathe more easily
http://www.esa.int/SPECIALS/Herschel/SEMUZDITPQG_0.html
◆ 美航管局開天窗 7萬工人閒置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08.05
一項關係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 (FAA)正常運作的法律實施期滿後,航管局的部分運作即停擺至今,歐巴馬總統3日呼籲度假的國會議員回華府開會,通過相關法案,以恢復航管局正常運行。
鑑於相關法律過期,航管局一些計畫已於7月23日停擺,該局分布在各州的4000名員工被迫休假,此外,因為航管局缺乏經費,一些新建工程喊停,導致7萬名工人閒置或面臨失業;在停擺期間,聯邦政府每周面臨2億美元航空公司機票稅的損失。
歐巴馬說:「如果國會議員回華府開會,履行其應盡的職責,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如果國會議員不能善盡職責,將造成航管局員工、納稅人和政府的損失。」
過去數年來,因為共和黨和民主黨對航管局長期經費意見不一,該部門未能獲得營運所需的長期經費,只靠聯邦政府20 多個暫時補助款支撐。
歐巴馬和聯邦官員說,根據休會期的國會議事規則,航管局長期經費相關法律的通過,不須所有國會議員開會,只須少數國會議員通過即可。
航管局部分停擺期間,航空公司照收機票稅,但是不一定會繳給政府。
◆ 德州湖水乾涸 太空梭遺骸現身
【Upaper╱中央社】2011.08.04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2日表示,命運多舛的太空梭哥倫比亞號,部分殘骸出現在德州東部。
哥倫比亞號2003年爆炸,部分殘骸掉進德州東部湖泊。當地最近嚴重乾旱,湖水乾涸,部分殘骸因此重見天日。
NASA發言人馬龍表示,出現在休士頓北部的納可杜契鎮湖的球狀物件,其實是幫助哥倫比亞號發射升空的燃料槽,為18個燃料槽的其中1個。
馬龍說:「上周快要周末時候,納可杜契鎮警長辦公室聯繫我們,表示他們自認可能發現到哥倫比亞號殘骸。」她說:「乾旱讓湖水位下降,燃料槽因此現蹤。」
馬龍表示,照片送到甘迺迪太空中心的NASA工程師手上後,專家馬上證實這個燃料槽一定是哥倫比亞號的一部分。過去幾年陸續尋獲好幾個哥倫比亞號燃料槽。
◆ 真的飛上青天! 用3D列印打造飛機
TVBS 2011/08/04
3D列印技術逐漸普及,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團隊最近更運用3D列印技術,打造出一架迷你飛機,從模型切割到焊接完工,都是由機器完成,用列印出來的3D模型所組裝的小飛機,還真的能飛上青天。
研究團隊:「3、2、1,發射。」
轟的一陣聲響,白色小飛機直衝天際,飛機製造業也跟著跨出劃時代的一步,別看它外型不起眼,像是普通的模型機,這可是全球第一架運用3D列印技術打造的飛機。影片旁白:「製作這架飛機之前,研究團隊首先做出電腦化的設計圖。」
有了設計圖之後,3D印表機就會切割出飛機基本模型,接著透過尼龍雷射光燒結機,將塑料或是金屬物料層層焊接在一起。研究團隊:「這種構造新穎的部分在於,它不需要任何物件來固定,事實上所有的控制面向,都已經包含在雷射列印的過程中。」
不需要使用額外工具固定,短短幾分鐘的時間,3D列印的飛機就能組裝完成,這架展翼約2公尺長的飛機,充飽電之後,最長可飛行半小時,飛行時速達到150公里,其實這款飛機的設計概念不算新穎,特別之處在於運用3D列印技術,將不可能化為真實。
研究團隊:「這讓我們可以探索出生產時的幾何學或是技術,而這些技術在其他情境下將會非常昂貴。」
過去受限於技術或經費,許多飛機設計藍圖只是憑空想像,但是有了這項技術輔助,研究團隊不用花費巨資,輕輕鬆鬆就能製作出夢幻機型。
NASA︰火星可能有流動水
自由 2011.08.06
〔編譯魏國金/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航太總署(NASA)四日指出,科學家在火星上的一些陡坡發現鹽水水流的跡象,若經證實,將是第一次發現火星上有流動的水。
火星的高緯度地區曾監測到冰,其他證據也顯示火星表面曾經有水。但若證實真的發現液態水,由於液態水為生命所必需,將增添火星上可能有微生物等生命形式存活的可能性。
「火星勘測軌道衛星」(MRO)於二○○六年開始監測火星,該飛行器「高解析科學實驗影像」(HiRISE)研究員麥克尤恩指出,過去三年MRO在七處捕捉到「數千條」流動液體,同時鑑別出另外二十處有類似流水的可能據點。
他以中緯度的牛頓隕石坑影像為例,指出該區在春夏時,各陡坡到處有指頭般痕跡,而當氣候轉冷,痕跡再度消失,他說,最佳解釋是這些為鹽水水流,因為只有高濃度鹽水才可能在低溫的火星環境中不結冰,他補充,這些並非是地表上的潺潺流水,而是地下水。
◆ 「自然」期刊:兩個月亮 確曾存在
http://www.udn.com/2011/8/5/NEWS/WORLD/WOR4/6507350.shtml
【聯合報╱編譯陳正杰/綜合報導】2011.08.05
村上春樹小說《1Q84》用兩個月亮將1984與1Q84分開,製造出迷離的世界。聖塔克魯茲加州大學的天文學家認為,兩個月亮確實存在過,只是小月撞進大月,變成現在的一輪明月。
月球面向地球的一側相當平坦,背對地球的那一側卻有高山深谷,表層也比較厚,科學家對此現象提出的最新理論是:月亮曾有個小妹妹,在地球幼年的時候,兩個月亮一起照亮地表的夜晚,但二者最終「抱在一起」,月球離地球較遠一側的崎嶇地形,就是小月亮撞擊月球所形成。
月球的特點除了始終以同一側面對地球之外,還有她近地一側和另一側的地貌迥然不同。長久以來,科學家試圖找出此一現象的成因。最新的理論三日在「自然」期刊上發布。
據推論,兩個月球是在大約四十四億年前合而為一,當時地球尚無生命體出現。在那之前一億年,地球遭到一枚行星撞擊,掀起的物質形成兩個月球,一起繞行地球軌道,小的跟在大的後面,有如妹妹跟著姊姊。
大小兩個月球重量差二十五倍,在大月球的重力吸引下,小月球逐漸挨近。進行這項新研究的專家聖塔克魯茲加州大學的艾斯佛(Erik Asphaug)說,兩者註定要撞在一起,但相撞的速度相對來說「並不快」。因此,結果未出現隕石坑,而是小月球的岩塊散布在撞擊點的四周,彷彿一塊鮮奶油派砸在大月球的臉上。
說撞擊速度不快,但時速也超過八千公里,只是以星體相撞的速度來說算是最緩慢的。小月寬度達九百多公里,撞擊過程長達十分鐘。
與艾斯佛共同研究的瑞士伯恩大學專家朱齊說,他們出發點是要研究月球遠側地貌崎嶇的成因。艾斯佛注意到月球遠側像是多了一層東西,便與朱齊一同以電腦模擬星體相撞的可能性。
地球只有一顆衛星(月球)繞行,在太陽系眾行星當中很獨特。金星和水星沒有衛星,火星有兩顆,土星和木星各擁有六十多顆,就連已被降級的冥王星,都有四顆衛星。
普度大學的專家梅洛希表示,有關下一次月球無人探測任務的會議本周在麻省進行期間,這項新理論曾引起廣泛討論。梅洛希說,對於這項新理論,「我們找不出破綻。它可能是正確的,也有可能不對。」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前任助理署長史特恩說,這是個「很聰明的新構想」,但要藉測試來證明,難度很高。
※ 相關報導:
* 孫維新:月亮撞擊說 最接近事實
http://www.udn.com/2011/8/5/NEWS/WORLD/WOR4/6507270.shtml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長孫維新說,「自然」期刊論文指地球原來有兩個月亮,理論基礎並沒有顛覆目前大家認知月亮形成的「撞擊說」,研究報告是對於月球形成的程序做出「修正」。
◆ 探索木星 美朱諾號順利升空
自由 2010.08.06
〔編譯張沛元/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無人駕駛太空探測船「朱諾號」(Juno)五日順利升空,自此展開歷時五年、航向木星以及探索這個太陽系最大行星之奧秘的旅程。
展開5年、28億公里長征之旅
以太陽能為動力的朱諾號在美東時間五日十二時二十五分(台灣時間六日零時二十五分),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空軍站由擎天神五號(Atlas V)火箭搭載升空,就此展開歷時五年、二十八億公里的造訪木星長征之旅。NASA表示,朱諾號預定二○一六年七月抵達木星,之後開始在這顆巨大氣體星球的兩極上空約五千公里處進行極軌道繞行,估計一年內繞行木星三十三次。這項計畫斥資十一億美元(約台幣三百一十八億元)。在羅馬神話中,朱諾是天神朱彼特(Jupiter)的妻子。
行星形成 木星握解密之鑰
木星的質量超過太陽系內其他行星總和的兩倍,據信是第一顆在太陽附近成形的行星。朱諾號的主調查員與德州聖安東尼奧的西南研究中心科學家波爾頓說,希望朱諾號能盡量比過去其他NASA太空船更靠近木星,而該探測船也會是第一個對木星進行極軌道運行的太空器。波爾頓說,倘若世人想回到過去,了解我們來自何處,以及行星是如何形成的,「木星握有解密之鑰。」
一旦抵達木星,朱諾號將使用一系列工具,其中包括由歐洲太空總署夥伴義大利、比利時與法國提供的工具,來了解這顆距離太陽順序第五的行星的運作與內部奧妙。波爾頓說,朱諾號此行將進行兩大主要實驗,以估量木星究竟有多少水,以及木星核心的中心究竟有沒有重元素,還是一路到底都是氣體。此外,科學家也希望能對木星的磁場以及呼嘯超過三百年的巨大渦漩風暴系統木星「大紅斑」(Great Red Spot)有更多了解。
NASA在一九八九年發射無人太空船「伽利略號」探測木星,伽利略號一九九五年進入木星軌道,二○○三年以自殺方式衝入木星大氣層燃燒解體後墜毀在木星的赤道南方,結束長達十四年的任務。其他的NASA太空船,包括航海家一號與二號、尤里西斯號、新地平線號,也曾飛掠過木星。
◆ 找伴探宇宙起源 丁肇中90%屬意台灣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2011.08.05
宇宙起源目前還是人類未知的謎。一九七六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中央研究院院士丁肇中正在美國主導相關研究計畫,探尋宇宙起源。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李羅權昨天指出,丁肇中一直想要找個伙伴分擔工作,這個伙伴「有百分之九十」是台灣。
丁肇中下周來台參加「亞洲海洋及地球科學學會」(AOGS)主辦的國際會議,國科會將向他提出規畫簡報。李羅權說「我不敢說百分之百,現在是(百分之)九十,希望能由他來公布。」
目前描述宇宙起源的依據是「大爆炸理論」,它假設宇宙發生一場大爆炸後,同時產生「物質」與「反物質」。然而,我們生活周遭全都是「物質」,反物質不知去向,電影「天使與魔鬼」中更將反物質描述成「一種威力無法估算的科學武器」。丁肇中在美國的「反物質磁譜儀二號」(AMS2)計畫就試圖捕捉在外太空漫遊的反物質粒子,進而解開宇宙之謎。
AMS2的「酬載操作與控制中心」團隊(POCC)設在瑞士日內瓦的「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裡,負責處理太空站傳回的觀測資料。由於工作繁重,丁肇中一直想找人分攤工作。
李羅權表示,國科會將召集國家太空中心、中研院、中央大學和中山科學研究院共同承接。他透露,中國、韓國也曾表達合作意願,但丁肇中應該還是屬意台灣。
「這是國際太空站上最好的科學研究!」李羅權指出,如果台灣爭取成功,一年大概只需要新台幣幾百萬經費,人力最多十二人;但我們可以獲得第一手資料,甚至有可能先解開這個上帝才知道的謎。
◆ 活躍太陽黑子群紛現身 2天內發生M級閃焰爆發(節錄)
http://www.nownews.com/2011/08/04/91-2733019.htm
...太陽北半球近日出現數群幾乎排成一直列的太陽黑子,美國大氣海洋局(NOAA)編號分別是AR1260、AR1261、AR1263,各群面積約相當於地球的5倍、7倍與14倍。這是近年來首度遇到同時有這麼多群大黑子同時出現的狀況,顯示太陽活動愈來愈活躍,持續向2013-2014年的太陽活動極大期邁進。其中,最西邊的AR1260預計在本週末(6日)就會轉到太陽背面,最東邊的AR1263則預計在8月10日左右會轉至太陽背面而不可見。
此外,AR1261與AR1263這兩群的磁場結構較複雜,預測未來2天內發生M級以上太陽閃焰爆發的機率高達65%以上;事實上,AR1261已經分別於8月2日至3日數度發生日冕物質噴發(簡稱為CME)爆發事件,3日爆發的粒子預計在8月5日掃過地球附近,可能會在地球中高緯度地區引起地球磁暴,造成通訊干擾等,不過對地表生命無直接威脅,無須擔憂。...
太陽風暴襲美 斷電危機戒備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08.07
中央社報導,過去幾天來自太陽的3波大型爆炸,促使美國政府科學家告誡衛星、電子通訊與電力設備的使用者,要對未來幾天可能發生的中斷情況有心理準備。
連續幾波太陽噴發的衝擊力昨天開始傳到地球,可能影響部分通訊設施一天左右。
恐影響全球定位系統
輸電網路操作員正努力防止電力中斷,但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說,部分衛星通訊設施與全球定位系統可能會有問題。
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官員指出,未來幾年預計還有更值得注意的太陽風暴。
海洋暨大氣總署下的太空氣象預報中心科學家康切斯說:「不久將形成的磁暴,強度介於中等到強烈之間。」
明尼蘇達州將產生極光
他說,太陽風暴本周可能影響通訊與全球定位系統衛星,甚至產生南至明尼蘇達州與威斯康辛州都看得到的極光。
極光在北緯地區稱為北極光,是帶電粒子在高空大氣與原子相撞,在北極與南極地區天空發出的自然光。
太陽活動造成的大型中斷情況很罕見,不過過去曾造成嚴重衝擊。
1989年,太陽風暴打斷加拿大魁北克的輸電網絡,讓約600萬人幾小時無電可用。
史上規模最大的太陽風暴是在1859年,當時通訊設備只有電報。
1859年的太陽風暴重創全球各地電報局,並產生南至加勒比群島都能看得到的大片極光。
根據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2008年報告,類似強度的太陽風暴,在今日可讓全球損失高達2兆美元。
康切斯說:「我不認為本周的太陽風暴會造成上述狀況。在海洋暨大氣總署太空氣象規模的5個等級中,這次強度會是2到3級。」
◆ 民間企業爭相奔月
【陳怡均】2011-08-07 工商時報
■美國政府財政吃緊,過去豐厚的NASA預算如今已被大幅削減,但奔月計畫卻未停歇,因為企業家已將腦筋動到月球上。
■Race to the Moon heats up for private firms.
美國政府資金短絀,過去輝煌的太空計畫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戛然而止,然而民間企業卻默默承接起飛向月球的使命,為的不只是遨遊宇宙的夢想,還有無限「錢」景與商機在背後作為重要支撐。
由網搜巨擘Google舉辦「Google Lunar X Prize」登月競賽,開放給全球有興趣私人公司參賽。參賽者須自行打造一輛登月探測車,不但能安全登陸月球,還必須在月球探勘500公尺,並傳回高畫質影片和相片。
Google舉辦登月競賽
Google設3,000萬美元獎金,其中首支登陸月球並完成任務的冠軍隊伍,即可獲頒2,000萬美元獎金。第2名可贏500萬美元,其餘500萬美元將作額外獎金,獎勵像是在月球表面行進逾5,000公尺等其他特殊成就。
目前共有29支隊伍成功獲選參加,預料大多數的隊伍在比賽截止2015年12月以前、不太可能克服資金和技術關卡。
僅有少數隊伍則頗具勝算,這些企業除了競爭誰能及早贏得大獎,同時也在爭取誰先取得月球的商業優勢。
其中一家受到矚目的參賽者矽谷公司Moon Express,將自身定位為未來的月球聯邦快遞(FedEx):意味若有任何東西要遞送至月球,Moon Express將為您送達。
Moon Express在7月下旬舉辦一場派對,向外界展現其登月艇的飛行能力,該公司表示,將展開私人商業登月競賽的下一個階段,「在不久的將來,Moon Express的月球登陸艇將在月球採集地球上所需的珍貴資源。」
Moon Express創辦人、同時也是網路億萬富翁傑恩(Naveen Jain)指出,該公司將斥資7,000萬到1億美元,期盼抱回Google Lunar X Prize大獎。
企業登月 比實力比財力
傑恩預期,Moon Express的投資在首次飛行即可回收,他對於月球商機寄予無限期望,例如未來可賣出月球影片的獨家轉播權,或者是取得企業贊助,讓企業標誌張貼在月球登陸艇上,如同Nascar賽車一樣,他甚至還大發奇想,認為或許可以連上實境電視秀。
另一個參賽者Astrobotic Technology則計劃利用月球登陸艇的內部載物空間,提供予太空科技機構運送實驗品,每磅可望要價82萬美元。該公司是由卡內基美隆大學分割獨立,正在打造大型太空船,可負載240磅的重量,預計2013年12月啟用。
隨著美國太空總署(NASA)送太空人重返月球的計畫,在2005年因預算削減而夭折,但NASA提供Moon Express、Astrobotic和Rocket City Space Pioneers各50萬美元的獎金。
NASA創新月球展示資料計畫經理George Xenofos表示,預期至少有1支以上的隊伍會抵達月球,「顯然,沒有技術問題可以阻止他們。」
前NASA電腦科學家、同時亦為Moon Express的共同創辦人裴爾(Barney Pell)說:「這可能是現代史上創造財富的最大商機。」
裴爾表示,Moon Express最初可能會運送小型貨品至月球來賺錢,而最大的財富將來自從月球帶回白金和其他稀有金屬。裴爾說:「長期來看,市場相當可觀。這是無庸置疑的,問題在是何時與何人,我們希望是現在和我們。」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