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8

病從口入 生冷食物少吃為妙

◆ 病從口入 生冷食物少吃為妙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un/27/today-health2.htm

文/鄭賀雄 2011.06.27 自由

天氣熱,吃冰涼的食物很暢快,但是免疫力低下的人最好克制大啖冰品的衝動,免得暢快一時,換來一堆病痛,甚至危及生命。

23歲蔡小姐雖是紅斑性狼瘡患者,但平日開朗、有活力,完全看不出是患者。日前,她和朋友外出旅遊,天氣熱加上玩得high,跟著朋友不忌口地大口吃冰、大啖涼食,沒想到回家後,就發燒、頭痛,起初以為是中暑,自忖只要多休息、多喝水,症狀就會緩解,不料頭痛愈來愈嚴重,家人趕緊將她送醫。

蔡小姐被留院檢查,頭痛症狀持續,經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患者顱內有一處膿瘍,經開刀抽取腦液培養,終於找到感染元凶─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李斯特菌是一種致病力強的細菌,可生存於攝氏3度至40度之間,因此日常食物如牛奶、生菜沙拉、軟質乳酪醬、即食火雞和豬肉製品、熱狗、奶油和料理過的沙拉醬都可能遭此菌污染。

感染李斯特菌症狀容易被誤認為感冒或腸胃不適,患者症狀會因為年齡、性別、抵抗力強弱而有所不同。

懷孕婦女受感染易造成流產或胎死腹中,嬰兒、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可能併發敗血病、腦膜炎,甚至恐因敗血性休克死亡。蔡小姐可能因罹患紅斑性狼瘡,長期服用類固醇,免疫力比一般正常人差,導致同行友人沒事,唯獨她受到感染。

蔡小姐回想,可能是出遊時吃了小販的牛奶冰或不潔生菜,沒想到一時貪吃,為自己惹來致命危機,幸好及時送醫發現病因,接受抗生素及開刀治療,病情已經穩定。

免疫功能不良者,夏季生活飲食要特別注意,由於身體調適功能差,易增加感染機率,勿食未煮熟、未高溫加熱的食物;尤其夏日炎炎,食物容易腐敗,生冷食物生菌數高,加上小吃攤販若未注意飲食衛生,一桶水洗一大堆器皿,沖洗不乾淨的碗盤可能潛藏許多致病菌,民眾最好慎選飲食場所,以免病從口入。

(作者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副院長、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

※ 相關報導:

韓良露:我們要食品無添加

22 則留言:

fsj 提到...

在德國奪四十多命的大腸桿菌法國重現

中廣 2011/06/27

在德國奪走四十多條人命的大腸桿菌,在法國重現!盛產葡萄酒的波多爾地區爆發疫情,有八個人送醫。其中七人參加過一個兒童娛樂中心的活動,六個人吃了芽菜。八名病患中,有兩個人出現溶血性尿毒症狀。(夏明珠報導)

法國從病患檢體分離出的大腸桿菌,與前一陣子德國大規模疫情的菌株,具有相同特質。不過法國疫情被鎖定的芽菜,是在法國栽種,種子是從英國進口。

目前所知,法國的大腸桿菌食物中毒,只侷限在一個地區,波多爾以外沒有傳出病例,而英國進口的芽菜種子,不只銷到波多爾,業者據此斷定問題出在栽種以及處理過程。

英國食物管理單位已經介入了解,目前所知,英國沒有傳出類似病例,不過基於安全起見,衛生機構修改芽菜食用方針,建議烹煮後再吃。

法國衛生部呼籲出現腹瀉以及腹痛症狀的民眾,立即就醫,如果買了英國進口芽菜種子,在疫情病源釐清前,暫時不要使用。

波多爾大學醫院正在測試一種殺滅大腸桿菌的新藥,德國和法國接連疫情,讓歐洲國家大感緊張,各國衛生官員昨天舉行了視訊會議,要擴大追查所有芽菜,弄清楚病菌的源頭。

德國的疫情至少有一部分源自於德國北部的一個有機農場,德國西部的一個住家自己栽種的芽菜,後來也驗出大腸桿菌。因此究竟是芽菜種子還是種植過程汙染,還是兩者皆有,目前沒有確定的答案。德國那波疫情已經造成46人死亡。



◆ 東莞黑心豆芽 用化學劑催熟

中央社 2011.06.27

中國大陸黑心食品層出不窮,大陸媒體近日又揭發廣東省東莞市生產豆芽的工廠,都使用增白劑、無根素、增長素等多種化學藥物催熟豆芽,每天生產數千斤全部銷往市場及超市。

南方都市報記者連日暗訪發現,東莞東城主山大塘頭松毛嶺南區四巷有家生產豆芽的工廠,使用包括豆芽生長劑、增白王、高低溫防腐劑、咪鮮胺、無根豆芽調節劑等多種化學藥物催熟豆芽。

工廠的老闆承認使用多種化學物製作豆芽,因為可以讓豆芽長得快,而且還有防腐的功能。

老闆又說,在東莞做豆芽的工廠,沒有一家不使用化學藥物催熟豆芽,既然大家都是這樣做豆芽,他也只好這樣做。

這家工廠每天生產2、3千斤豆芽,送往東莞城區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及多個市場。近1/3的豆芽送往大型超市的配送中心。

報導引述東莞東城友誼市場一家正規豆製品老闆說,正常的黃豆發出豆芽,在夏天要3、4天,在冬天要1個星期。但若浸泡黃豆時加上這些化學藥水,黃豆發出豆芽的時間將會縮短一半,而且發出的豆芽是又粗又白,賣相比較好。

據業界人士說,豆芽工廠使用的漂白粉通常是一種工業漂白劑,屬於對人體有害的化工原料,長期食用添加了這種化工原料的食品會引起多種致癌性病變,國家有規定嚴禁將它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



◆ 港驗出日本速食麵含塑 已回收

中央社 2011.06.27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今天公布,在一款日本進口的速食麵,內附的湯粉包被驗出塑化劑,勒令業界立即停售這款速食麵。

食物安全中心表示,從零售商吉之島超市(康怡店)抽取速食麵Topvalu TV Salt Flavoured InstantRamen Noodles樣本作檢測,結果顯示,麵樣本不含塑化劑,但內附湯粉包則被檢出含有百萬分之2的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超出中心規定的百萬分之1.5。

該中心也抽驗另外兩個同一品牌不同味道的速食麵,即Topvalu TV Miso Flavoured Instant Noodles和Topvalu TV Soya Sauce Flavoured Instant Noodles樣本作檢測,結果顯示,其麵餅及內附的湯粉包及醬油包都沒有檢出塑化劑。

食物安全中心表示,作為預防措施,已指示有關進口商和零售商立即停售及回收這款即食麵,市民如已購買有關產品,亦應停止食用。

進口商AIC Merchandising (Japan) Ltd向食物安全中心表示,該品牌的速食麵為其公司獨家代理,只在旗下零售點發售,公司已將該款速食麵下架,進口商正主動回收有關產品。



◆ 以糯米代替 澱粉加酒精 小米酒逾9成假的

【廖肇祥、陳惠芳、殷偵維/連線報導】2011-06-27 中國時報

各大風景區常見小販拿著試喝杯,請遊客試喝有「原住民之酒」別名的小米酒。但是,南投當地釀酒師指出,市售小米酒恐怕逾九成是糯米或白米做成,甚至是用澱粉加酒精的「再製酒」,卻統稱「小米酒」,有矇騙消費者之嫌。

花蓮、新北市烏來也有糯米釀造的小米酒。業者指出,其實台灣糯米製的小米酒已經販售多年,早已是業界公開的秘密。小米價格比糯米貴二成,且產量稀少,廠商為了降低成本,自然選擇糯米。

南投仁愛鄉公所觀光產業課表示,全鄉僅南豐、松林種植少量小米,部落製酒師在節慶前幾個月開始釀酒,酒桶很快見底;族人還相傳,小米酒不夠時,以芭樂汁加養樂多、米酒混和頂替,味道很像小米酒,「酒液白濁,酸甜又有酒味」。

有四十年釀酒經驗的南投原住民邱玉妹說,如果全用小米,加上炊煮燃料、酒麴、容器、人工成本,一瓶少說要一五○元。但觀光風景區常見一瓶一百元的廉價小米露,酒味嗆鼻、味道甜膩、有化學味、沈澱物不自然。「我們自己種的小米都不夠釀酒了,還要摻進糯米,外頭標榜純小米釀造的酒怎麼來的,我也不解」。

有廿五年經驗的陳姓製酒師指出,觀光客買到的廉價「純釀造」小米酒部分是速成,只要水加糖、澱粉、乳化劑、

香料、酒精,根本不需等待發酵,要幾瓶有幾瓶,酒精濃度還可隨意調整;小米酒有賞味期限,觀光區業者卻吹噓「因為陳年,所以酒精濃度高」,藉此提高售價。

陳姓製酒師說,小米酒酒精濃度不可能超過六%。但市售小米酒常有酒精濃度超過十%,甚至十六%,這只有加酒精才可能。

純釀小米酒持續發酵,過程會產生二氧化碳,若未冷藏,酒液發酵速度過快,酒液甚至會噴出瓶口。但部分小米酒放數月,酒質也沒明顯變化。陳姓製酒師認為,這類酒要不是再製酒,就是釀造酒再加酒精,酵母菌都被殺死了,如此還能算「釀造」酒嗎?

業者說,糯米製的小米酒口感較甜,與小米製的差別不大,多數民眾分辨不出來,業者當然不會自己說破。

fsj 提到...

首宗塑毒國賠案 環署判定不予賠償

中央社 2011.06.28

1名李姓民眾在宜蘭買了1瓶統一寶健飲料,後憑購買發票向行政院、環保署、衛生署、公平會和地方政府申請國賠1元,環署今早針對此案召開國賠審查會議,結論不予賠償。

環保署今天上午審查首宗因塑化劑事件申請國賠案件,1名李姓民眾於5月11日在宜蘭的便利商店花新台幣25元購買1瓶統一寶健運動飲料。之後5月中發生塑化劑摻入食品風波,李姓民眾便在6月初向行政院、環保署、衛生署、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經濟部工業局,及購買地和統一公司所在地(宜蘭縣政府、桃園縣政府和台南縣政府),上述機關各申請國賠求償1元。

李姓民眾訴求理由是,塑化劑是環保署公告的第4類毒性化學物質,有害人體健康,而環署對毒性化學物質的運作,應負起監督、管理和查核責任,因此向環保署申請國賠新台幣1元。

環保署回應,食品是屬衛生署食品藥物衛生管理法的責任,而本次食品添加物起雲劑含DEHP的食品污染事件,是黑心廠商惡意將不得添加物加入食品中的犯罪行為,基於上述原因,環保署判定不予賠償。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即時報導】

塑化劑風波讓人怵目驚心,李姓民眾自稱5月25日購買並飲用「寶健」運動飲料,食用後身體健康受損,因此向環保署提出請求國家賠償1元之訴,成為塑化劑風波發生後首宗要求國賠案例,不過環保署上午審議後,決議「拒絕賠償請求」。



◆ 軍方搞烏龍 野戰口糧沒塑

【聯合報╱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2011.06.28

國防部日前驗出野戰口糧與加熱餐盒含有塑化劑,並將檢體再送「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複驗,複驗結果昨天出爐;軍事發言人羅紹和證實「兩者都未驗出塑化劑反應」,還有「辣味雞丁」、「紅燒鰻魚」、「紅燒小卷」等三批副食罐頭,預訂七月四日完成檢驗。

據了解,六月初陸軍核生化防護中心臨時接到同步檢驗軍用食品的任務,沒想到最後結果卻遭民間實驗室全面推翻,讓軍方頗為尷尬。

陸軍核防中心原本在野戰口糧的草莓果醬與三合一麥片分別驗出DEHP與DBP超標情形,加熱餐盒的「鮮菇素肉」、「黑胡椒素肉」與「紅燒牛腩」等三種菜色的調理包與米飯包均分別含有DINP,消息傳出,舉國譁然。

由於廠商認為軍方自行檢驗公信力不足,約定將國防部主動送驗發現九批超標的「野戰口糧」、「加熱式餐盒」及「副食罐頭」等產品,共同取樣送交「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及「食品研究所」複驗。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落差?羅紹和表示,軍方與廠商決定再送交設備更為完善的民間實驗室,代表國防部負責任的態度,經過層層檢驗,國軍弟兄將能更安全地食用。



◆ 廢油回收當飼料 業者怕到吃素

中央社 2011.06.28

生質柴油業者今天說,國內2/3廢食用油被飼料業回收成原料,飼料中恐含有致癌物多氯聯苯,因此許多業者都改吃素。而學者則說,不會產生多氯聯苯,但有可能產生致癌物醛類。

行政院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今天召開生質燃料推廣座談會,廢管處表示,家戶廢食用油多隨廚餘排除並含氯鹽,數量有限,因此多不能回收作為生質柴油。

目前環保署已針對總資本額達新台幣5000萬元以上的西式連鎖速食店(如麥當勞、肯德基等),及總資本額新台幣500萬元以上且產生廢食用油的麵條、粉條食品製造業(如泡麵業者)等廢食用油產量大的事業,納入列管上網申報廢棄物清理流向,這些廢食用油也是目前生質柴油主回收源。

廢管處表示,國內廢食用油每年約7、8萬噸,其中約有2至3萬噸是回收作為生質柴油,每1萬噸廢食用油可回收達9000噸生質柴油。

出席生質柴油業者今天透露,國內購買廢食用油的最大競爭者是飼料業,柴油業者須以每公斤28元至30元進價才符合成本,而飼料業則能抬高進價到31至32元,「換言之,我們最大的競爭者就是飼料業。」

柴油業者說,按此回收邏輯一旦油價漲,成本負擔仍是到回收業者身上來,「因為廢食用油產量大的事業,買油也可賣回收油,但即便如此仍有業者沒有定時更換油品,重複使用真的很髒。」

柴油業者表示,國內約有2/3廢食用油會回收到飼料業,那些經多次高溫油炸的廢食用油,能替代牛油做成飼料,飼料再餵食給家禽牲畜後,肉再給人吃,「這些廢食用油經高溫油炸,恐含有多氯聯苯,說實話,我們很多知道詳情的業者,都不敢吃肉改吃素了。」

對於業者提出廢食用油恐有多氯聯苯疑慮,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凌永健則說,高溫油炸後的油品除非受到污染才會有多氯聯苯,32年前就曾發生過多氯聯苯污染米糠食用油事件。但重複高溫油炸的廢食用油是可能會產生酸性有機氧化物,其中產生的醛類則是致癌物。

fsj 提到...

接觸雙酚A 男性吸引力恐降低

中央社 2011.07.01

美國研究人員警告,食品包裝上會導致性別偏移的化學物品雙酚A,可能會降低男人對女人的吸引力。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美國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研究發現,從幼兒時就接觸雙酚A的雄鼠,會喪失雄性特徵,而且「行徑較娘」。

研究撰寫人、密蘇里大學副教授雪瑞兒.羅森費德(Cheryl Rosenfeld)說,雙酚A會抑制早期的睪丸素分泌,而雌鼠可察覺到雄鼠的睪丸素。

她說:「在我們的研究中,曝露於雙酚A的鹿鼠看起來很正常,沒有什麼明顯的不同,但是,牠們的確不一樣。」

她說:「雌鼠不會想跟曝露於雙酚A的雄性鹿鼠交配,曝露於雙酚A的雄鼠,在空間巡行能力(spatialnavigation)測驗表現不佳,這項測驗是要評估牠們在野外尋覓雌性伴侶的能力。」

這項研究可能關係到雙酚A如何影響人類發育與行為。

羅森費德說:「這些研究可能廣泛的關係到其他物種,包括人類;男性與女性在認知與行為模式上,本來就有先天性的不同。」

她說:「雙酚A是否會對人類構成類似的健康威脅,目前還不清楚,不過顯然必須加以關切。」

雙酚A用於讓塑膠變硬,是全球最廣泛生產的化學品之一,在許多日常用品中都可以發現,包括嬰兒奶瓶、CD盒、食品與飲料包裝。

由於雙酚A跟雌激素很像,許多科學家認為,雙酚A會干擾人體處理荷爾蒙的過程。

雖然若干動物研究顯示,雙酚A是安全的,但其他研究認為雙酚A與乳癌、肝臟疾病、肥胖、糖尿病與生育問題有關。

這項研究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歐洲大腸桿菌食物中毒禍首疑是埃及種子

中廣 2011/06/30

歐洲大腸桿菌食物中毒疫情的禍首,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嫌疑犯,懷疑是從埃及進口的(胡蘆巴)惹得禍。

胡蘆巴是一種荳科植物,它是最古老的草藥之一,種子可以做為香料,歐洲食品管理與疾病防治局追查發現,德國與法國的大腸桿菌食物中毒疫情,有可能起自於前年或去年從埃及進口的胡蘆巴種子。

這波疫情已經造成47人死亡,只有一起死亡案例發生在瑞典,其餘都在德國。至於法國的疫情,世界衛生組織說,病源有可能和德國不一樣,不過這裡面還有許多疑問有待一一釐清。



◆ 歐盟7月實施食品標籤新制

中央社 2011/06/30

(中央社記者曹宇帆布魯塞爾29日專電)歐洲聯盟各國7月開始實施食品標籤新制,歐洲議會環境、衛生暨食品安全委員會主席來恩表示,新規定實施後,有助消費者作出明智購物決策。

據歐盟(EU)公布的統計數據,境內有超過2200萬青少年體重過重,至於被定義為肥胖的人口超過500萬,而且每年以40萬人的速度增加中。

有鑑於此,經歐洲議會、歐盟執委會與歐盟理事會協商後達成共識,自7月起實施食品標籤新制,對抗逐漸蔓延的肥胖問題。

來恩(Jo Leinen)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在超市購買的食品及產品中,發現許多標示含有太多的糖、鹽、脂肪、卡路里值偏高,營養成分不足,人們也逐漸習慣這些產品及推銷。

他說,新的食品告示制度,有助於較好的生活方式與公眾健康,尤其新制要求在食品的外包裝上,消費者可以辨識有多少份量的糖、鹽、脂肪、卡路里,肉類製品也要求必須標示原產國。

根據協商結論,往後銷售至歐盟會員國的食品,必須清楚標示熱量、鹽、糖、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飽和脂肪在食品中的含量。

而新制實施的3年內,歐洲銷售的豬、雞、羊、牛等肉品,必須標示原產地,因應一旦發生食品安全衛生事件,便於追溯根源。



◆ 美環保署加強毒鼠藥安全規範

【聯合報╱記者鄭朝陽/即時報導】2011.06.30

美國環保署 (USEPA)宣布,將停售最毒的毒鼠藥及不合規定的滅鼠藥丸給一般消費者,並要求新登記的滅鼠藥必須放在孩童與寵物無法觸及的毒餌站裏。這些措施也能防止野生動物誤食毒餌或毒鼠藥的二次傷害。

2008年環保署要求業者在今年6月前,必須研發並登錄安全的投藥系統與毒性較低的毒鼠藥,但仍有業者不願配合。因此,環保署依聯邦殺蟲劑、殺菌劑和殺鼠劑法 (Federal Insecticide,Fungicide, and Rodenticide Act, FIFRA),強制不合規定的滅鼠產品下架,含可滅鼠 (brodifacoum)、撲滅鼠 (bromadiolone)、立滅鼠 (difethialone)與雙滅鼠 (difenacoum)等產品。由於這些毒鼠藥太毒,並對野生動物造成二次危害,強制業者下架,停售給一般消費者,僅允許專業滅鼠業者用於住家或農業用途。

fsj 提到...

消基會調查 海蜇皮、鬆餅含太多鋁

【聯合晚報╱記者張博亭/台北報導】2011.07.04

消基會在雙北市購得海蜇皮15件(海蜇皮食材10件及涼拌海蜇皮5件),鬆餅10件,調查兩項產品含鋁量,結果發現海蜇皮鋁含量全部都超過500ppm。而鬆餅部分,有9件商品都被檢出含100到500ppm不等的鋁,其中不乏知名品牌如麥當勞、丹堤咖啡等。台灣官方尚未訂定食物含鋁量的標準,這些商家尚無法可循,但消基會呼籲主管機關衛生署應訂定鋁含量的管制標準,而且提醒消費者應少吃高鋁含量的食品,廣泛攝取營養食品。

消基會今年3、4月於雙北市地區的大賣場、傳統市場、連鎖速食餐廳及咖啡專賣店進行採樣,共計購得25件樣品;其中海蜇皮15件(海蜇皮食材10件及涼拌海蜇皮5件),鬆餅10件。

消基會表示,這次抽查15件海蜇皮樣品,全部都含超過500ppm的鋁,三大賣場大潤發、家樂福、和愛買的海蜇皮都有被抽驗出來含鋁。

鬆餅部分,只有星巴克沒有被檢出鋁,其他的9家店包括麥當勞、丹提、伯朗咖啡等,都有含100到500ppm不等的鋁。

自1969年以來,聯合國農糧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委員會多次舉行會議,評估鋁化合物的安全性;2006年進一步將鋁(包括食品添加劑)暫定每周可容忍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1毫克。不過,「鋁」是否可能造成阿茲海默症(老人失智症),則一直是醫學界無法完全摒除的疑慮。

業者:無檢測標準 不便回應

【記者楊美玲/台北報導】

針對消基會檢測10件鬆餅,其中有9件商品都被檢出含100到500ppm不等的鋁,包括麥當勞、丹堤咖啡、怡客咖啡和伯朗咖啡等。業著表示,因國內主管機關衛生署目前尚未訂定出食物含鋁量的標準,所以無檢測標準在,因此對於消基會的檢測結果,不方便回應。

丹堤咖啡指出,國內主管機關尚未訂出一套標準與規範,在無正確標準存在之下,目前不方便回應。怡客咖啡也指出,鬆餅粉全都是透過台灣森永進口,將會自動再送檢驗,所以目前暫不方便回應。



◆ 「9成鬆餅含鋁」恐失智 知名店上榜!

TVBS 2011/07/04

炎炎夏日,不少人愛吃涼拌海蜇皮,但根據消基會調查,百分百海蜇皮都驗出重金屬鋁,就連下午茶人氣點心鬆餅也中箭,被點名的還不乏知名咖啡店或速食店。消基會表示,鋁會增加老人失智的風險,國內沒有制定標準,在國外就認為,以30公斤的小朋友來說,一周吃一份約300克鬆餅,鋁就會超過建議值。

求證專家,鬆餅要能蓬鬆,多半要添加膨鬆劑,但這家高人氣的鬆餅店,卻被消基會發現,使用的膨鬆劑含有鋁化合物,而且中箭的店家不乏大有來頭,其他還包括UCC咖啡館,甚至連鎖咖啡店,伯朗、怡客、丹堤以及麥當勞等等,有9成都被驗出鋁含量超過100PPM。

消基會監事李哲瑜:「在洗腎的病人來講,腎臟的負擔可能會加劇,第三個就是小朋友仍然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過量的攝取,在身體的危害,是我們比較擔憂的。」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公斤每周可容許的攝取量為1毫克,假設以30公斤的小朋友為例,一周等於吃一份300克鬆餅就超出建議值,香港也指出,假設是60公斤的大人 ,一星期才吃一份鬆餅跟一份鬆糕 ,就已經超標10%,不少人也很愛吃的海蜇皮更讓人吃驚,抽樣調查結果,百分百都驗出含鋁,含量還高達500ppm。

除了傳統市場買來的,包括大潤發、愛買、家樂福賣的都被點名,最主要是因為裡頭添加明礬用來脫水,明礬在中醫甚至有影響生育說法,但不管明礬或者膨鬆劑,在國內都屬於合法添加物,加上對鋁含量也沒有制定標準,只能呼籲主管機關盡速制訂,以免讓民眾在不知不覺中「毒從口入」。



◆ 鬆餅、海蜇皮鋁超標 恐致失智

台灣新生報 2011/07/05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抽驗市售十件鬆餅、十五件海蜇皮,僅一件鬆餅沒檢出鋁,其餘鋁含量偏高;換算五十公斤體重的人,吃一百毫克到半公斤這兩種食品就吃鋁超標,恐失智,籲速訂標準。

消基會指出,開胃小菜涼拌海蜇皮加工時會添加明礬,而明礬是含鋁物質;又西點食品製作過程常用的膨鬆劑,也有部分含鋁。

消基會發現,「鋁」是神經毒,動物實驗顯示,攝取過量會造成阿茲海默症,即俗稱的老人癡呆症,醫學界至今無法完全摒除此疑慮。

消基會進一步指出,一九六九年以來,聯合國農糧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委員會多次舉行會議,評估鋁化合物的安全性;二○○六年將鋁,包括食品添加劑,暫定每周可容忍鋁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一毫克。消基會據此推算,五十公斤體重的人,鋁的每周可容忍量為五十毫克。

但是消基會本次檢測廿五件市售鬆餅與海蜇皮卻發現,僅一件鬆餅沒檢出鋁,其他九件鬆餅鋁含量在一百到五百ppm之間,十五件海蜇皮鋁含量並都高於五百ppm。

據上述檢測結果,消基會進一步推算,若吃一公斤鋁含量一百ppm的鬆餅,會吃到一百毫克的鋁,故一周若吃了半公斤鬆餅,就會吃到五百毫克的可容忍量。

若吃一公斤鋁含量五百ppm的鬆餅,會吃到五百毫克的鋁,故一周若吃了一百公克鬆餅,就會吃到五十毫克的可容忍量。

而海蜇皮的鋁含量檢測結果都在五百ppm以上,則只要吃一百公克以下的海蜇皮,就會吃到五十毫克鋁的可容忍量。

消基會還引述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資料指出,二○○九年五月,中心公布市面七類共兩百五十六個食物樣本檢測結果,多達九十七%食物樣本含鋁;其中蒸包、蒸糕等食物每公斤含鋁添加劑一百至三百廿毫克。

鬆餅每公斤含鋁兩百五十毫克;海蜇皮的鋁含量最高,每公斤含鋁一千兩百毫克。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還公布,香港成年人的鋁攝取量標準為每公斤○‧六毫克,約為可容忍量的六十%。

消基會強調,中國大陸不同食物中的最高鋁殘留量為一百ppm;但是檢視台灣的食品標準,目前並未對鋁訂定規範,呼籲衛生署儘速訂定規範。

fsj 提到...

海蜇皮含鋁 若攝取九成九會排出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2011.07.05

消基金抽驗市售的鬆餅、海蜇皮發現含鋁,衛生署指出,國內已對食品改良劑矽酸鋁,訂出五千ppm(百萬分之一濃度)的限量標準。

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組長蔡淑貞表示,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尚未訂出鋁的TDI值(每人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取容忍量),目前只暫訂每周攝取容許量;歐盟則對鋁在某種食品添加物中,規定不得超過一千ppm;美國未訂限量標準。

蔡淑貞表示,國內食品添加物中,有七種膨鬆劑含鋁,但沒有限量標準;另一種食品添加物改良劑矽酸鋁,則限五千ppm以下,CODEX未來若訂出標準,國內可能參照。至於常用來洗大腸或做為海蜇皮發泡的明礬含鋁,國內目前並無限量標準。

鋁是否可能導致失智症?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說,歐盟的食品安全委員會認為,「兩者的關連性不大」,且人體對鋁的吸收量約百分之一,即使攝取,腎臟也會排出九成九,殘留在體內的量其實很低。

不過林杰樑提醒,鋁畢竟還是神經毒性物質,過去曾發生嬰兒輔助食品遭鋁汙染,導致智商較低,所以嬰兒或腎臟功能不佳者要注意。



◆ 鋁-對洗腎患者影響大

自由 2011.07.05

民眾對含鋁食品添加物,或是鋁製鍋具等會有所疑慮,很多都是擔心鋁可能與老人失智(阿茲海默)症有關。台北榮民總醫院毒物科楊振昌醫師指出,雖有部分研究認為兩者有關,但大部分研究認為一般人不會有這種風險。

倒是一些研究提到鋁對腎臟不好的人影響較大,可能影響神經系統,洗腎患者吃含鋁的藥物可能造成神經異常或是骨質缺損等。另有些報告認為鋁可能引起過敏、皮膚炎及噁心嘔吐等。也有動物試驗指出,鋁可能跟雄性動物發育有關,因此,部分國家針對兒童以及腎臟病患訂有特殊規範。(記者洪素卿)



◆ 美食危機 4成午仔魚含還原型孔雀綠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1.07.05

很多人喜愛午仔魚的美味,但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抽驗發現,四成市售午仔魚含有動物用藥還原型孔雀綠。動物實驗顯示,長期食用,恐引發肝臟毒性及腫瘤,台灣早已禁用還原型孔雀綠。

食品藥物管理局中區管理中心副主任周秀冠指出,依衛生署公告食品「動物用藥殘留標準」,魚類不得檢出孔雀綠及還原型孔雀綠。已把檢驗結果通知農業單位及抽樣轄區衛生局,追查上游產地。

食藥局執行100年度市售食品殘留動物用藥監測計畫,中午公布5月抽驗報告,抽驗37件市售魚類,包括吳郭魚、午仔魚、虱目魚各10件及鰻魚7件,檢驗項目包括氯黴素類、四環黴素類、磺胺劑類、孔雀綠、還原型孔雀綠,以及Quinolone類、硝基 喃代謝物等34項動物用藥品及化學品。

檢驗結果有4件午仔魚被檢出還原型孔雀綠,分別為0.001、0.002、0.003及0.376ppm;其中毒性超高的0.376 ppm的午仔魚,還被檢出孔雀綠0.002ppm,抽樣地點在嘉義縣。

周秀冠推測,午仔魚被驗出還原型孔雀綠,可能是因養殖業者並未徹底清潔養殖魚池,以致環境受到污染。另為避免讓水產動物受到寄生蟲及原蟲、真菌感染,部分養殖業者也會違規使用這類化學物質。

fsj 提到...

瘦肉精來勢洶洶 台灣擋得住?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1.07.06

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 (Codex)正在瑞士日內瓦召開,可能制訂肉品瘦肉精含量的國際標準。台灣身為WTO會員,勢必將面臨國際要求開放肉品有條件含有瘦肉精的壓力。中華民國養豬協會表示,國內若開放肉品可含瘦肉精,將嚴重影響國內消費者的健康與權益,協會將採取激烈手段,全台串連抗議。

如果開放肉品可檢出瘦肉精,進口肉品門檻降低,國內養豬業者勢將抗議。而含有微量瘦肉精的美國牛肉也可長驅直入進口台灣,也勢必引起消費者團體的不滿。美方高度關切美牛進口一事,美國官員甚至說,美國牛肉如無順利進口,台美TIFA免談。

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說,美國制定的瘦肉精的容許標準,每公斤肉品10微克,肝臟40微克、腎臟90微克,但美國人不吃內臟,現行容許量完全沒考量到東方人的飲食習慣,「有90微克瘦肉精的腰子,產婦坐月子誰敢吃」?

由於台灣並非Codex會員國,台灣官方無法參與會議,農委會委防檢局駐日內瓦代表,只能在場外了解進度。據了解,日內瓦當地5日會議討論,美國與歐盟針對瘦肉精殘留標準雙方立場僵持不下,美國傾向有條件開放,希望訂定瘦肉精殘留標準; 歐盟則堅持不訂定標準,雙方拉鋸討論兩天,仍沒有共識與結論。

防檢局長許天來認為,今年的會議很可能有條件通過瘦肉精國際標準。台灣身為WTO會員國,必須遵照國際規定,否則會受到國際貿易制裁,防檢局已經做好風險評估,會跟著國際規範走,若開放一定會加強與消費者、產業團體、立法院、監察院溝通,取得共識後才公告實施。

許天來強調,國際上包括美加等26國容許肉品使用瘦肉精,完全不得檢出的則有歐盟、中國大陸及中華民國。在國際會議沒有結論前,依照中華民國法令,進口肉品與國產肉品,完全不得使用瘦肉精。

潘連周表示,協會呈現「備戰狀態」,一定會抗爭到底。他希望政府能夠堅持立場「硬起來」,為了消費者的權益,絕不開放進口肉品及國產肉品容許瘦肉精殘留,否則將全台串連抗議。



◆ 金果王負責人起訴 重求12年

【聯合晚報╱記者孔令琪/台北報導】2011.07.06

在黑心起雲劑風暴中,被指涉嫌供貨給台北市士林夜市飲料攤商的金果王公司的塑化劑毒果汁案,士林地檢署今天偵結,將金果王公司負責人陳阿和起訴,從重求刑12年,並科一千萬元罰金。另外,陳阿和的長子張益誌及三名員工也被求刑6年。值得一提的,檢方首度引用「千面人」條款追訴被告等人。

檢方這次起訴被告的三項罪名,分別是食品衛生管理法第34條、刑法第339之1詐欺罪、刑法191之1。至於,其他犯行部分,包括金果王是從何時開始製造毒果汁,及果汁標示是否有偽造文書等問題,檢方已另分案偵辦。

士林地檢署並首度引用俗稱「千面人」條款的刑法第191條之1,依該規定,犯本條致人於死者,可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檢方起訴指出,除了陳阿和個人求刑12年,罰金一千萬元,陳的金果王、金吉王二家公司也各被科1500萬元罰金,陳的長子張益誌、員工陳協增、會計林美惠各求刑6年,各科八百萬元罰金。

之前被檢方以15萬元交保的陳阿和次子陳益全,檢方認定他並沒有參與實際的製造毒果汁工作,是全案唯一獲不起訴的關係人。



◆ 嚴防疫情 歐盟禁埃及種籽進口

中央社 2011.07.06

歐洲聯盟今天決定,埃及的葫蘆巴籽因為與德國和法國爆發的致命大腸桿菌疫情有關,必須從市場下架,歐盟也禁止自埃及進口所有植物種籽及豆類,直至今年1O月31日。

歐洲食品安全署(EFSA)稍早發布報告,認為由埃及進口的一批葫蘆巴籽與在法德兩國造成49人喪生的疫情有關。

歐盟衛生事務執行委員達立(John Dalli)表示:「自這場危機爆發的第一天開始,追查德法兩國0104大腸桿菌的汙染來源,一直是歐盟的關鍵優先事項。」

他又說:「今天公布的報告促使我們將部份埃及植物種籽由歐洲市場下架,以及暫時禁止埃及所有種籽及豆類進口。」

達立又說,歐盟執行委員會將持續密切監控情勢,如果必要將採取更多措施。

這場大腸桿菌疫情的菌株,目前已經造成51人死亡,包括德國的49人與瑞典和美國各1人。自5月偵測到大腸桿菌疫情以來,德國已經有4000多人患病,其中851人出現嚴重併發症,可能導致腎衰竭。

歐洲官員稍早表示,被指為大腸桿菌疫情禍首的埃及葫蘆巴籽仍在市面上販售,而且已運至比先前認為還多的國家,包括奧地利、英國與西班牙。

歐洲食品安全署說,德國一家大型批發商進口這批可疑的埃及葫蘆巴籽,這些葫蘆巴籽後來出售給70家公司,其中54家在爆發疫情的德國,16家在另11個歐洲國家。

歐洲食品安全署說,要確切追蹤到這些葫蘆巴籽售往何處,可能需要好幾週。



◆ 市售櫻花蝦 竟有蝦皮假冒混充

【台灣醒報╱記者洪秀玲╱台北報導】2011.07.06

櫻花蝦富含高鈣、磷、粗蛋白質等營養,不少民眾相當愛吃,不過,行政院消保會今天公布,在台北市、台中市及屏東縣的傳統市場及商店抽驗市售櫻花蝦,發現16件櫻花蝦中,有1件竟是蝦皮冒充的「假櫻花蝦」,12件散裝櫻花蝦的標示不符合規定,但衛生和輻射檢測均合格。

消保會表示,櫻花蝦富含高鈣、磷、粗蛋白質等營養,市場售價較其他種類的蝦子昂貴,因而有不肖業者以其他種類的蝦子冒充櫻花蝦販售給消費者。

這次抽驗的櫻花蝦有一件是中型毛蝦(俗稱蝦皮),非櫻花蝦卻以櫻花蝦販售,已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消保會表示將對業者處以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

所幸,在衛生安全和輻射檢測方面都符合規定。衛生檢測項目有著色劑、漂白劑(二氧化硫)及調味劑3項,僅檢體編號2檢出紅色6號著色劑,但該著色劑屬可使用的物質。輻射限量檢測碘131、銫134與銫137的總和含量,16件都符合規定。

另外,這次消保會所抽測的16件檢體中,13件為散裝食品,3件為包裝食品,結果僅1件散裝食品及3件包裝食品的標示符合規定,12件散裝食品皆未依規定標示原產地。

為保障消費者權益,消保會已請行政院衛生署對缺失商品進行複查改善,同時督導縣市政府加強散裝食品標示查核及宣導。



◆ 防腐劑過量?月餅3年未發黴

【記者陳景婷/綜合報導】2011-07-06 旺報

大陸黑心商品事件時有所聞,重慶一陳女士近日表示,她3年前買的月餅,因過了50天保存期限而不敢食用,但至今仍無發黴跡象。她擔憂,是否因為過量使用防腐劑所導致的。廠商堅稱,使用的是國家許可防腐劑,但也表示不清楚月餅不腐爛的原因。

《重慶晚報》報導,近日,家住九龍坡區的陳女士向該報爆料稱,她無意中保存的2個月餅,竟然經過3年都沒發黴。「這事太奇怪了,今後再遇到這樣的月餅,還敢吃嗎?」

她稱,2008年中秋節買了太多月餅,一時沒吃完,月餅就過了保質期(保存期限)。她見其中2個月餅的包裝不錯,就保留了下來,隨意放置在一個角落。久了也忘了月餅的存在。

最近,陳女士在打掃家裡時,看到這2個月餅的塑膠包裝上蒙了一層灰,就拿起來擦。擦乾淨後她驚奇地發現,月餅外觀保存完好,就像剛買時的一樣。

放在常溫下 永不變質

報導指出,這2個月餅外觀上看來塑封完好,非真空包裝,其中1個生產日期清楚地寫著2008年9月2日。

「重慶的氣候四季分明,有熱有冷,這樣2個月餅我又一直放在常溫下,3年了,它都不壞?莫非是防腐劑起的作用?今後這種『永不變質』的東西我們還敢吃嗎?」陳女士提出質疑。

對於月餅遭質疑是否添加過量防腐劑?生產廠商熊廠長稱,廠裡生產的月餅確實含有山梨酸鉀和脫氫乙酸鈉2種防腐劑。「這2種防腐劑都是國家許可使用的食品防腐劑,我們的劑量也是完全按照國家標準添加的,絕不可能過量。」但她表示,月餅沒做過相關試驗,不清楚沒腐爛的具體原因。

專家表示,月餅即便使用了食品防腐劑,也不能保證食物不變質。他說,陳女士提出的3年不腐爛月餅,還需等權威部門檢驗後,才能得出準確結論。

專家:關鍵在包裝過程

烘焙業專家、華生園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崇華認為,在各個技術環節處理好後,月餅是可以較長時間保存的,「關鍵在於掌握包裝黃金時間」。

他說,很多人以為月餅需要冷卻後才能包裝,其實這是一個誤解。因為月餅要經過200多度的高溫烘焙,細菌已被高溫殺滅,如冷卻後再包裝,細菌會再次入侵;如高溫時就進行包裝,月餅又會燙壞包裝,因此掌握好包裝等環節,延長月餅存放時間不是問題。

fsj 提到...

好險!瘦肉精 我還是不解禁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1.07.07

台灣是否解禁瘦肉精,將瘦肉精視為合法的動物用藥?中午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明確指出,正在瑞士日內瓦舉辦的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並未達成共識,我國仍不會解禁瘦肉精。

農委會表示,CODEX審查瘦肉精案雖未通過,明年開會再議;萬一開放,政府仍會持續溝通民間接受。溝通內容包含「延長停藥期」、「標準訂得比美國低」等。

由於瘦肉精是農委會明文禁止使用的動物用藥,依規定不管國內生產或是國外進口的肉類食品都不得檢出瘦肉精。近來有相當數量美國牛肉被退運,都因檢出瘦肉精。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更爆料,扁政府承諾美方不檢驗瘦肉精。在在使瘦肉精成為高政治性的爭議焦點。

據了解,對於這次會議做出「沒有共識」決議,讓衛生署鬆了一口氣。總統大選在即,瘦肉精成敏感議題,如果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認為瘦肉精可以使用在肉品上,美方就更有理由要求台灣解禁,對於執政黨將成燙手山芋。

據統計,迄今已有數百噸美國牛肉在海關被抽驗出瘦肉精,不能進口至台灣。最近幾個月來,美方透過各種管道,希望台灣可以解禁瘦肉精,制訂殘留容許值量。

對於這次會議結果,康照洲相當關心。中午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參加會議的專家對於是否訂定肉品瘦肉精殘留容許量,最後沒有共識,我國現階段並不會對瘦肉精解禁。康照洲強調,截至目前為止沒有收到具有科學性的實證研究報告,可研判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品,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影響。衛生署不會貿然開放。



◆ 含致癌孔雀綠 應是養殖午仔魚

【聯合報╱記者黃煌權、梁雅雯/嘉義報導】2011.07.07

市售午仔魚被驗出含有可能致癌的孔雀綠,引發消費者恐慌。嘉義區漁會及養魚專家昨天指出,被驗出含有孔雀綠的午仔魚,應該出自養殖魚塭,不可能是野生午仔,分辨撇步是養殖午仔的鰓鰭、尾鰭都是淺黃色,野生午仔則是全部黑色。

李姓養殖業者指出,嘉義縣的午仔約在15年前開始養殖,當時每台斤收購價約80至90元,並不高,加上不好養,存活率偏低,養殖面積逐年減少。依縣府漁業科資料,目前嘉義縣午仔養殖面積只剩2.14公頃,絕大部分在義竹鄉。

針對這次市售午仔魚被驗出含孔雀綠,嘉義區漁會指出,漁民捕撈的野生午仔,漁筏返港後馬上載到魚市場拍賣,「百分之百不可能有孔雀綠」,含有孔雀綠的午仔,應該來自養殖魚塭。

曾在東石魚市場擔任拍賣員及主任的嘉義區漁會總幹事蔡春生指出,養殖的午仔,鰓部兩側鰭及尾巴鰭呈淺黃色,海裡撈的野生午仔則呈黑色。記者昨採訪多位養殖專家及餐廳老闆,說法與蔡春生一致。

一位餐廳老闆說,養殖午仔目前每台斤收購價約210元,野生午仔約270元,雖然每台斤差了近60元,不過,內行的消費者都會指名要吃野生午仔。只是,多數消費者不知道如何分辨養殖、野生午仔。

嘉義市魚市場表示,午仔魚多來自屏東的魚塭養殖,前天總拍賣量共1429.4公斤,每公斤平均價約106元,昨天拍賣量減到528公斤,每公斤平均價格回升到206.2元。



◆ FDA出台新規 食品檢查更嚴

【世界日報╱記者孟芳紐約報導】2011.07.07

隨著「聯邦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自月3日實行,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對食品檢查也將更為嚴格,5日該局就反走私食品和新膳食成分公布草擬新規。

針對反走私食品,FDA和聯邦衛生部、國內安全部聯手推出對策,FDA將和國安部的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USCBP)合作,審查過往歷史紀錄,從而根據產品、公司、原產國來建立確定食品走私鑒別標準,雙方共享進口貨運信息,必要時還將對貨運品實行聯合抽檢,並有可能一起合作執行打擊食品走私犯罪,制止類似犯罪行為發生。

近年來,保健類減肥藥品也是FDA主要檢查的對象,特別是那些隱瞞或帶有欺騙成分的產品,實施新法規後,FDA擬定新膳食成分指導方案供商家參考,以確保因為成分不明給消費者的健康造成潛在危險。該新規案要求製造商如果要給產品加入新成分,需要通知FDA。

FDA鼓勵註冊的食品製造商能遵照該局規定,如果出現問題,應立即向FDA發送報告,主動召回相關受影響產品,避免流向消費者;如果產品給消費者造成危害,FDA也有權在一定情況下吊銷商家註冊執照。而針對進出口商品,FDA也同樣保留權限。

FDA還有權根據判斷直接越過州農業廳,直接將摻假或貼假標籤的食品扣壓達30天,必要時頒發禁令制止進入美國市場,或是由聯邦出面阻止在美流通。

FDA副局長泰勒(Michael R. Taylor)表示,該法案要求FDA建立一套新食品安全系統,將整合聯邦政府資源,同時要求商家成為捍衛食品安全的重要合作者。

fsj 提到...

觀念平台-化學物質危害環境遭到低估

【李尚仁】2011-07-08 中國時報

這次食品添加塑化劑的風波,民眾最感到憂心的,當然是其對健康的長期影響,尤其是對兒童的發育。除了可能干擾性徵的發展之外,也讓人憂心是否還會有其他不良效應。

報導提到,成大醫院乳癌專家張財旺醫師宣稱,近二十年來台灣婦女乳癌罹患率節節高升,近年案例是二十年前五倍。乳癌罹患率增高,過去多被歸咎於飲食西化所造成的後果。對此,張醫師提出個無意中帶點後殖民意味的質疑: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是五十一歲,比歐美國家提早十歲;台灣人飲食西化,難道會比西方人還西化嗎?隨著相關治療技術進步,乳癌的死亡率反倒節節高升。張醫師因此懷疑台灣婦女乳癌罹患率與死亡率的提高,和塑化劑的環境賀爾蒙作用有關。

張醫師的說法是種具有學理的推測,值得高度重視,但也還需要流行病學等相關研究來檢證。然而,觀諸最近衛生署公布九十九年十大死因,惡性腫瘤高居第一位。張醫師的推測引出一個重要問題:各種化學物質充斥環境,與癌症罹患率提高有無關係?美國匹茲堡大學癌症研究專家戴薇絲(Devra Davis)《抗癌戰爭》(Cancer War)一書認為這是目前癌症防治最重要、但也飽受忽略的問題。

造成這種狀況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產業界的阻撓。戴薇絲回顧致癌物質的研究史,其中充斥著財力雄厚的菸草商、石棉瓦製造商、石化產業等掩飾其產品危害,並透過贊助與利益輸送,誘使學界做出誤導的研究。其中的顯例是,對確定吸菸致癌研究貢獻良多的英國流行病學家多爾(Richard Doll),死後被人發現他長期接受化工業大筆資助,並在相關聽證與訴訟做出有利業界而不利受害者的證詞。戴薇絲指出,早期菸草商資助不利化工業的醫學研究,化工業資助不利菸草業的研究,都想把致癌責任推給對方。現在吸菸致癌已成醫學共識,成了一面倒地將問題歸諸於此,卻忽略化學物質的風險。至於業者透過遊說與政治捐助來影響國會立法與政府政策和執法,更是不勝枚舉。

這次塑化劑風波,我們看到對化學物品長年管制鬆弛,對食品安全掉以輕心,可說橫跨藍綠執政時期。在環境與健康議題面對產業利益時,類似情形可說常見的政治慣性。許多產品出問題的食品大廠,所表現出對產品原料安全的漠不關心,也令人瞠目。

環境汙染以及各種新化學物質對人體與環境的長期影響,已經是個不容忽視延緩的議題。台灣近年來有不少環保與職業病爭議,包括科學園區汙水排放爭議以及前RCA女工罹癌求償的官司,都與此有關。塑化風波是個警訊,提醒我們環境中的汙染與化學物質的健康風險,而在相關科學研究、立法、管制政策乃至司法判決的採證,也都必須有所調整因應。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fsj 提到...

南投信義1鄉5命 法醫緊急出馬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6447801.shtml

【聯合報╱記者黃宏璣、李承穎、陳俐君/南投縣報導】2011.07.09

南投縣信義鄉昨再傳出村民疑中毒死亡,死者史達海也出現「角弓反張」類似神經毒現象,和四天前死亡的林敬儀夫婦四人相似;「一鄉五命」離奇死亡的恐懼效應,迅速在原鄉部落擴散。

為平息民眾恐慌,南投檢方採取連串緊急應變措施,包括協調法醫中心昨天下午出動法醫,「馬拉松式」解剖五人,希望儘快找出原因,更罕見下令轄區信義警分局挨家挨戶勸導,在情況不明前,不要食用不明食物和水源。

死亡的五人同鄉不同村,四天前離奇死亡的林敬儀夫婦住新鄉村,另對夫婦田福榮受林雇用,在林家用餐後回自強村住處,四人先後死亡,都出現嘴角微翹「詭異的笑臉」死法。

昨天離奇死亡的史達海住羅娜村,五人除林敬儀外,都是布農族原住民;「出事」的二村(羅娜和新鄉村)相距約十公里。據了解,五人死狀都出現類似神經毒現象,不一樣的是,史達海的瞳孔放大,其他四人瞳孔縮小。

史達海(廿八歲)的妻子石培琪表示,昨天清晨六時發現丈夫不省人事,赫見丈夫糞便拉得滿褲子,趕緊呼叫姊姊幫忙,把丈夫送秀傳醫院竹山分院仍不治。

竹山分院急診室醫師黃伯成表示,雖然史達海嘴角緊閉、瞳孔放大與林敬儀夫婦等四人的「痛苦微笑」不一樣,但都出現「角弓反張」的中毒現象。

石培琪表示,前晚和丈夫一起吃檳榔、喝麥茶、喝點酒,並沒吃什麼特別的東西,睡覺前丈夫還說「留點麥茶給我」,看不出異狀。凌晨一點丈夫開始發燒、拉肚子、冒冷汗。

黃伯成表示,史之前因左下肢有蜂窩性組織炎,就算蜂窩性組織炎引發敗血到器官衰竭得「要一段時間」,突發致死機率很小。

平日寧靜的信義鄉部落內接連五人離奇喪命,南投地檢署獲報,與法醫研究中心緊急對五名死者解剖,從下午五點進行到今凌晨。主任檢察官宋恭良說,已連夜把死者部分器官組織及胃裡殘留物送驗,報告最快下周一出爐。

※ 相關報導:

* 法醫驗5屍 8小時馬拉松解剖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6447808.shtml

南投縣信義鄉接連五名鄉民離奇死亡,引起社會震驚,法務部法醫研究所昨天罕見出動法醫率四名助理南下解剖,眾人漏夜揮汗解剖五具遺體,在八小時馬拉松式解剖後,取下大批檢體;帶隊的法醫潘志信表示,毒物檢體報告最快十一日出爐。

* 又是「角弓反張」 信義鄉第5人暴斃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ul/9/today-t3.htm

有地方人士認為,多年來都靠種菜及山泉水為生,若真有問題,不會拖到最近才頻頻出事;警方說,羅娜村和自強村相距十五公里,史達海和兩對夫妻不相識且無互動,兩案應無關連。



◆ 短時間內死亡 毒鼠強也有可能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陳俐君/台北報導】2011.07.09

信義鄉中毒命案,彰化基督教醫院昨證實,當時收治田福榮夫婦時,發現田氏夫婦有疑似肉毒桿菌中毒症狀,曾緊急通報衛生署疾管局;但疾管局表示,肉毒桿菌不會這麼快死亡。

毒物科醫師研判,個案死亡時間快,且有肌肉僵直等症狀,應非肉毒桿菌或飲水中毒,有可能是農藥、毒鼠強或氰化物中毒。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醫師吳明玲認為,角弓反張等症狀,通常與肉毒桿菌或馬錢子中毒有關。

吳明玲說,若是肉毒桿菌中毒,一般會在吃了汙染食物約十二至卅六小時後會有症狀,較不會短時間內中毒死亡。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毒物科主任洪東榮也持類似看法。



◆ 冷眼集/多少人受害 縣府才要動

【聯合報╱記者葉英豪、張家樂】2011.07.09

短短四天內,南投縣信義鄉五人先後離奇死亡,死因眾說紛紜,地方人心惶惶,肩負辦案重任的檢警除了查案、追真相,還得挨家挨戶「放送」,提醒民眾注意食物飲水衛生,反觀負責公衛重任的衛生單位卻文風不動,對比強烈。

南投縣政府團隊拚觀光的衝勁一流,成果有目共睹,但其他成員卻未能展現一致的行動力,例如日前的黑心起雲劑事件為例,正當全台各縣市紛紛成立檢驗站之際,南投縣衛生局卻一派輕鬆,堅持「從源頭查起」,最後不敵民怨,還是開放受理。

這次信義鄉民接連離奇喪命,再度考驗衛生單位應變能力,六日案發後,媒體天天報導四人疑誤食馬錢子等食物致死,衛生局官員「無動於衷」,昨天再傳一人喪命,衛生局人員還是不動如山。

最令人詬病的,連辦案的檢警都意識到,真相未明之前,可能還會有其他鄉民因食物或飲水中毒,「忍不住」越俎代庖上山宣導,但直到昨晚,衛生局人員仍足不出戶,僅錄製影片準備供有線電視放送,不少縣民感嘆,根本敷衍了事。

南投縣有好山好水,縣府順勢拚觀光,交出漂亮成績單,但是公衛出問題,縣府團隊若應對無方,不僅觀光拚不成,未來不知還有多少縣民要受害?



◆ 水污染?河南萬人腹瀉

【世界日報╱北京9日電】2011.07.09

河南潢川縣爆發大規模腹瀉疫情,一個月內有萬人中招,發病率較去年同期急增四成,縣內藥房治腹瀉藥更賣至斷市。民眾指自來水近月突然變得渾濁,官方證實取水口大腸桿菌超標,但認為處理後的自來水合格。目前原因未明,民眾憂心忡忡,搶購瓶裝水飲用。

大河報報導,潢川縣今年4月起供水開始異常,水質渾濁,至5月底多名市民報稱飲水後腹瀉,網路更湧現「自來水有問題」、「喝水會拉肚子」等連串討論,當地藥房近半個月的腹瀉藥銷量急升,部分藥品賣至斷市。

據了解,縣內最大的潢川人民醫院近期有大批患者求診,至少十多人情況嚴重需留院。衛生部門人士估計,近一個月至少有萬人發病。水公司指受旱情影響,需由荒廢兩年的小潢河抽水應急,縣衛生局證實該取水口含菌超標。

另據中新社報導,針對媒體報導「河南省潢川縣爆發大面積腹瀉」一事,目前,官方已介入調查。

河南省衛生廳新聞辦主任周勇8日表示,潢川縣近期的確出現腹瀉病例增加的情況,此事已引起衛生部門的關注,該廳主管副廳長黃煒已率領省疾控中心專家赴潢川調查,以查清腹瀉原因。

周勇稱,夏季本身就是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是不是如媒體報導「爆發大面積腹瀉」,有待專家進一步調查核實。



◆ 越南泡麵小心吃 傳含致癌物質

中央社 2011.07.09

越南媒體報導,大部分越南泡麵含有檸檬黃(Tartrazine)有毒食用色素,導致消費者基因受損發生病變。

檸檬黃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偶氮類酸性染料,主要用作食品、飲料、醫藥和日用化妝品的著色劑。

檸檬黃普遍使用於各種泡麵、飲料的生產過程。媒體報導,可能對男性造成哮喘、皮疹、癌症等疾病。

媒體報導,3歲至9歲的兒童若長期食用含有檸檬黃的食品將容易憤怒、無法集中注意力。

越南消費者保護協會副主席阮孟雄(Nguyen ManhHung)表示,去年越南泡麵銷售量約達50億包,居世界第4位。

為了使消費者放心,越南食品安全局表示,目前各種泡麵裡的檸檬黃含量符合規定,不會影響到民眾的健康。但將加強調查並及時頒佈正確資訊。

越南消費者保護協會建議衛生部,從今年8月底禁止使用檸檬黃添加劑。

fsj 提到...

南投五死神秘中毒仍是謎…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1.07.11

造成五人死亡的南投神秘中毒事件迄今仍是難解迷團,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中午指出,實驗室微生物檢測結果已初步排除肉毒桿菌及破傷風桿菌等可能性。加上先前檢調所完成800多種毒性物質篩檢,調查似乎又回到原點,死因成謎。

疾管局實驗室針對五名死者的檢體進行了包括肉毒桿菌、破傷風桿菌以及霍亂等三項微生物篩檢,截至中午為止,結果仍無法確定,只能說初步排除了這三種微生物致死的可能性,但仍須最後確定。

疾病管制局指出,南投信義鄉的死亡事件相當懸疑,讓人摸不著頭緒,檢調法醫研究所檢驗了八百多種毒化物,疾管局實驗室也篩檢了多種微生物,還是找不出真正死亡原因。

吃野菜?喝藥酒?水源遭污染?檢調人員列出種種可能引起死亡的可能性,但法醫研究所及疾管局實驗室結果卻逐一推翻了原本的猜測,讓疾管局也相當頭痛。

疾管局表示,如果案情仍膠著不清,將求助於美國、日本等篩檢技術更先進的國家,希望能夠盡速確定這五人的死因,避免恐慌情緒蔓延開來。

據了解,從這五名死者死亡時的症狀跡象來看,根本不像是肉毒桿菌及破傷風桿菌所引發的中毒案件,分析現場所遺留下跡證,也並未發現可疑的真空包裝食品。

※ 共通點似乎都是有吃魚,有沒有可能因為魚肉腐敗產生蕈毒鹼(muscarine),導致出現蕈毒鹼樣症候(腹痛、腹瀉、噁心、嘔吐、流涎、支氣管分泌物增多、流淚、瞳孔縮小...)??



◆ 離奇5死案 衛署:無傳染疑慮

中央社 2011.07.11

南投縣信義鄉離奇5死事件,死因成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今天指出,死者林姓夫婦家是毒素暴露最可能的地方,沒有公共衛生擴散疑慮,第5名死者不排除病死且和前4人無關。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施文儀今天傍晚指出,5死案件是2樁事件,第1樁的林姓夫妻、田姓夫妻共4人,探究死因「神經毒素是個方向」,至於何種毒素則不知;第2樁的史姓男子本身有複雜疾病,調查顯示和前4人無關。

施文儀說,2對夫妻的檢驗證據沒有一致結果,檢調單位今晚將召集法務部法醫研究所、衛生署疾管局討論,各方專家將再釐清證據,目前沒有向美國求助的打算。

5人檢體目前分別交由法醫研究所判定毒性物質,疾管局檢驗微生物。疾管局共收到血清、內臟組織切片等147件檢體,血清毒素檢驗已知破傷風毒素陰性反應,肉毒桿菌毒性鑑定明天會有初步結果,26日完成肉毒桿菌培養報告。

施文儀說,毒素濃度會因器官而異,疾管局是從死者心臟血液檢體得到初步結果,然而不同個案生前被急救程度不同,點滴輸液濃度也可能會影響檢驗結果。

他說,對於會產生神經毒素的微生物,醫界直接會聯想到破傷風桿菌和肉毒桿菌的毒性,疾管局也已進行一般細菌培養鑑定,預計16日完成。

第5例史姓男子與林姓、田姓夫妻沒有共同進食,也沒有共同進出的場所,且生前患有其他疾病,不排除因病死亡。施文儀說,全案是司法案件,史姓男子的死因眉目,應由檢方說明。

疾管局從目前蒐集的流行病毒證據,認為全案沒有公共暴露的風險,不會擴散傳染。



◆ 一鄉五命 三組人「交集」在哪裡

【聯合報╱本報記者張家樂】2011.07.11

法醫研究所剖驗信義鄉山區五名原住民遺體,檢驗結果,國內毒物專家預測的馬錢子等五、六種可能中毒原因,全部都摃龜,跌破一堆眼鏡。

「這個案件只怪字能形容!」檢警表示,五名死者中,最早死亡的田福榮與林敬儀兩對夫婦,與之後死亡的史達海,都是務農。林敬儀等四人,是在採取蔬菜用餐發生意外,史則是打零工割草。

檢警原本懷疑五人可能因為工作關係,先後接觸到有機磷、安基甲酸鹽類農藥,但化驗結果五人都無這種毒性反應。使得五人唯一有「共同點」的中毒因素暫被排除。

五人分別散居三處,生活飲食都不同,卻又都呈現相似的中毒症狀,檢警及醫界實在找不出還有何共同點,先後奪走五命。「命案怪就怪在這!」

不明原因奪走五條人命,震撼幽靜的山鄉。鄉公所和管區員警都出來宣導,大家都在等待法醫的檢驗結果。沒想到仍「找不到死因」,這下子山上的民眾,將更加恐慌。

六日中毒的四人中,田福榮是唯一到醫院還意識清楚的。他曾告訴家人,與林敬儀夫婦用餐時,喝了一種很難喝的酒,因馬錢子性苦,又含神經毒素。醫師因此研判,死者可能誤食「馬錢子浸泡的藥酒」。但令人不解的是,化驗四人血液均無酒精反應。

也有人懷疑,可能原住民食用的野菜,遭農藥汙染,甚至不排除是山區簡易自來水水源遭汙染,因此馬錢子、甲醇、納乃得、氰化物等毒物,全都被列為可疑對象。

國內各大醫院的毒物研究專家,也紛紛提出具體的質疑,中毒案的「元凶」,似已呼之欲出,沒想到卻是「考倒各路專家」,沒有一位專家猜對,問題又回到原點。

化驗報告無法解謎,但至少說明一點,死亡的五人之間,「因已找不到致命的共通性」,初步排除是「公共衛生的重大緊急事件」,民眾不必太過恐慌。

但中毒奪命即使與公衛無關,為平息各方猜疑,讓原住民尋回平靜的生活,檢警得再加把勁,早日破解怪案之謎。



◆ 北市蔬菜抽驗 15%農藥殘留超標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1.07.11

台北市衛生局日前抽檢54件冰品配料後發現,其中有3件不合格,包括芋Q、珍珠粉圓和蒟蒻;此外,衛生局人員也前往各大賣場、傳統市場抽驗生鮮蔬果,75項各式生鮮蔬果中,有11項產品不符合規定,被驗出含有農業殘留。違規產品除被勒令下架外,衛生局 也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處6萬至30萬元罰鍰。

冰品配料抽檢54件,其中3件,包括芋Q、珍珠粉圓、蒟蒻被驗出防腐劑己二烯酸超量,不合格率達5.6%,不合格的蒟蒻更來自因塑化劑出問題的金果王。

衛生局藥物食品處處長陳立奇表示,冰品配料抽查在今年4 、5月間,這是在塑化劑事件爆發之前抽驗的,現在業者已無法使用金果王的產品,但仍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2、33 條規定,處3萬至15萬元罰鍰。

另衛生局也抽查75件生鮮蔬果,有26件被驗出有農藥殘留,其中15件在「殘留農藥安全容許量標準」範圍內,符合規定。另11件被檢驗出農藥超標,殘留農藥含量若超過安全容許量,可依照食品衛生管理法處6至30萬元罰鍰,同時立刻下架銷毀。



◆ 全台解毒劑 不是過期就是太少

【聯合報╱記者苗君平/台中報導】2011.07.11

台中市一對老夫婦化學性中毒,施打過期的解毒劑甲烯藍才脫離險境;梧棲童綜合醫院急診室主任盧立華昨天表示,不僅變性血紅素血症的解毒劑全台都已過期,連毛地黃的解藥也出現全台不足與過期情形,且一次需要的劑量很多,「比甲烯藍的情形更嚴重」。

盧立華表示,包括毛地黃抗體(Fab fragment)以及Digibind毛地黃解毒劑,有效期限只有2年,扣除製作到申請進口的半年時間,真正在醫院待命的時間,約只有一年半的時間。雖然有9成病患能以支持性療法逐漸恢復,但只要有一成的機率可能喪命,「有解毒藥那為何不用」,萬一出事造成遺憾,誰要來負責?

盧立華說,5年前就曾發生十多人誤食毛地黃事件,其中9人送到該院來,當時解毒劑也是不足,幸虧在支持性療法下,總算所有人都安然渡過。

衛生局長黃美娜昨天前往探視中毒的陳姓夫妻,發現恢復情形很良好,今天就可以出院了;黃局長也強調,檢體化驗結果最慢5天就可出爐,就可了解中毒的原因。

他表示,解毒劑使用量很少,沒有經濟效益,藥廠也不願生產,以致存貨不足,藥品才會過期,行醫26年也只使用3次甲烯藍,衛生署應正視此問題。

fsj 提到...

毒的世界 科學還沒完全破解

【聯合報╱記者簡慧珍、李承穎/連線報導】2011.07.12

南投縣「一鄉五命」疑似中毒死亡案,西醫和中醫一致推測疑因誤食天然毒物的可能性最大,台灣野外有毒植物數十種,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驗出來。

彰化基督教醫院毒物科醫師蔡宗憲說,原住民伍曉珍先到彰基急救,到院時已重度昏迷,心跳、血壓緩緩下降,瞳孔縮小,有心肌梗塞,她的丈夫田福榮昏倒後,也是心跳、血壓下降導致心衰竭,卻沒心肌梗塞;兩人共同癥狀是心肌變差,很可能是天然毒物造成,有些毒物迄今科學無法化驗出來。

彰化秀傳紀念醫院中醫師廖文杰說,有毒植物雖多,但大部分需服用相當數量才會短時間內發作和死亡,信義鄉五名鄉民吃過飯後廿四小時內猝死,應是攝食少量就會中毒的強烈毒物造成。台灣高山有毒植物之中,馬錢子、烏頭、木鱉子等強毒植物較有可能造成猝死。

他說,烏頭的毒性類似中藥「附子」,必須高溫泡製降低毒性,絕不可生食,烏頭有強心溫陽的藥效,用在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心臟病,中毒後肢體麻木;木鱉子與馬錢子的果實都含番木鱉鹼,木鱉子毒性較「溫和」,中毒症狀與馬錢子癥狀相同。

廖文杰認為,有些毒菇也是神經毒,因國內研究不多,中藥、草藥非常少用到,大家所知有限,如果是吃到不知名的毒菇,很難解開中毒之謎。

彰基中醫部藥師楊佳蒨表示,台灣有紅花八角、白花八角,兩種野生八角,果實跟滷味用的八角茴香相似;紅花八角又稱台灣八角,植物分類上是茴香科八角屬,白花八角是木蘭科莽草屬,紅花、白花八角都有毒。

竹山秀傳醫院中醫師楊惠勝說,中醫把神經毒分為外風與內風兩種類型,內風是體寒、體熱或虛弱等引發中毒,死者都是青壯年紀,不太可能是體弱中毒;外風可能是身上傷口細菌感染,產生神經中毒或食物中毒,但是法醫剖驗又驗不出來,「實在很古怪!」

※ 相關報導:

* 無「角弓反張」 一鄉五命重新洗牌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6452769.shtml

死者是否可能肉毒桿菌中毒?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說,今天可完成肉毒桿菌血清毒素鑑定,肉毒桿菌有厭氧性,需時間培養,七月十六日才有初步結果,預計廿六日全部完成。

* 第五名死因蜂窩性組織炎 與謎案無關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6452771.shtml

檢方和疾管局昨天都說,第五起命案的史達海,和先前四個死亡案例並無關連。史的家人抱怨說,「早就說過,史達海死於蜂窩性組織炎,是你們一直和那四件命案扯在一起,還把我們的遺體解剖」。



◆ 海檬果有毒 193縣道沿路清除

【聯合報╱記者劉時均/新城報導】2011.07.12

外型和土芒果相似的海檬果,原是海岸邊的防風林種,但全株有神經毒,花蓮縣新城鄉調解委員林國賢擔心民眾誤食,讓南投中毒意外在花蓮發生,昨聯絡岸巡八三大隊、林管處新城工作站和新城鄉清潔隊員沿193縣道清除。

生長在海岸邊的海檬果,果實未成熟時像土芒果,成熟時像文芒果,因能抵抗海邊強盛且帶鹽分的海風,成為常見的防風林樹種,但內含的汁液有神經毒,不小心滴入眼中有可能會造成失明,誤食將導致上吐下瀉、虛脫,尤其種子的核仁會快速刺激心臟纖維顫動,引發噁心、嘔吐、冒冷汗,造成心臟衰竭死亡。

林國賢指出,這陣子南投縣民眾疑似誤食馬錢子而中毒死亡,而新城鄉加灣到七星潭靠近海岸邊,多年前龍王颱風襲台時,林管處曾種植數十棵海檬果作為防風林種,最近已開始開花結果,但許多外地民眾不知道這是有毒的植物,且193縣道是單車客喜愛的路線之一,即使誤觸汁液都會讓人不適,這次才會聯絡相關單位幫忙清除。

花蓮林管處新城工作站為避免民眾誤食,特別在路旁設牌介紹海檬果特性,提醒民眾別因好奇摘採。

岸巡八三大隊這次也特別出動22名弟兄幫忙清除沿線海檬果,中尉黃啟信表示,隊上平時就會進行周圍環境清掃,希望能達到敦親睦鄰的目標,共同守護環境。



◆ 泳圈逾3成有毒!可塑劑超標100倍

【聯合晚報╱記者張博亭/台北報導】2011.07.13

夏天一到,家長經常帶小孩游泳消暑,但是消基會抽查市售18 件游泳圈,發現其中有6件含超標可塑劑 (DEHP),從標準值0.1%來看,這6件的可塑劑含量均超過國家標準100倍,一旦接觸過多可塑劑,將導致女童性早熟及增加兒童罹患過敏氣喘風險。

消基會於今年3、4月間在雙北市及新竹市的泳裝專賣店、量販店等購樣18件游泳圈商品,價格每件介於70至490元之間不等。檢驗結果發現,有6件商品含超標可塑劑,分別是「游泳充氣泳圈」、「汽車座船吹氣玩具」、「INTEX兒童塑膠嬉水玩具」、「BABY BOAT SEATER」、「Seangel Swim-ring」以及「AB」,其中前4件的產地在中國,商品「AB 」則未標示產地。

消基會表示,販售含超標可塑劑的商品,可依據「商品檢驗法」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政府消保單位並可以要求限期改善。

消費者報導雜誌發行人黃鈺生表示,可塑劑屬於環境荷爾蒙的一種,一旦小朋友透過皮膚接觸過多,可能導致性早熟。

黃鈺生強調,游泳圈如果比較軟,代表軟質多、延展性也高,則可塑劑含量可能就比較多。

這次調查也發現,標示不合格的商品同樣有6件,除了沒有完整的中文標示之外,甚至像商品「AB」連標檢局商品檢驗標識都沒有,消費者在選購泳圈時,務必先檢查中文標示是否完整,才能用的安心。

fsj 提到...

塑化劑耐受量公布 可試算風險

中央社 2011.07.13

衛生署今天公布DEHP等5種塑化劑的人體耐受量(TDI),可供民眾試算風險,同時啟動食品的塑化劑含量背景值調查,將從包裝飲料、嬰幼兒食品優先做起。

衛生署是參考歐盟標準訂出5種塑化劑耐受量,每天人體每公斤體重可耐受0.05毫克的塑化劑DEHP、0.01毫克的DBP、0.15毫克的DINP、0.5毫克的BBP、0.15毫克的DIDP。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說,人體塑化劑耐受量可用來評估食品污染的風險程度,當市售食品檢出塑化劑,可以估算在正常食量之下,是否會吃進過量的塑化劑。

不過,他也說,如果食品檢出塑化劑,民眾正常食用,有過量攝取塑化劑之虞時,衛生署無法強制業者下架疑慮食品,但是可以用行政命令要求業者改善。

食品的種類多樣,目前沒有食品塑化劑背景值的數據庫,也無法用單一數據正面把關,衛生署為此將展開食品塑化劑背景值調查,預計半年內優先完成包裝飲料和嬰幼兒食品的調查。

康照洲說,如果不是昱伸或賓漢等業者惡意添加塑化劑,民眾因為食品製程與包裝容器使用塑膠而吃進塑化劑都只有一點點,不會吃到超出耐受量,請大家放心。

舉例來說,體重60公斤的成人,每天塑化劑DEHP容許量3毫克(0.05乘60),假如1天攝食含0.5ppmDEHP的主食1公斤、含1ppmDEHP的飲料600c.c.、含3ppmDEHP的甜食50克、含10ppmDEHP的膠囊食品10克,整天DEHP共攝取1.35毫克,低於3毫克。

若以這次塑化劑風暴的受污染食品為例,60公斤體重成人吃到50克果醬含3000ppm的DEHP、700c.c.運動飲料含34ppm的DEHP、10克膠囊食品含600ppm的DEHP,則全天吃進180毫克DEHP,是耐受量的60倍。



◆ 游泳圈超塑 近兩年出廠的較安全

以嘴吹氣 恐攝入塑化劑

自由 2011.07.13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戲水玩游泳圈,可別以口吹氣游泳圈,小心攝入塑化劑!

消基會三、四月間,分別於北市、新北市、新竹市的泳裝、體育用品店、賣場、室內游泳池、玩具批發店、量販店、網路等購買十八件游泳圈樣品,主要成分為聚合物及塗料。抽查發現,三成含塑化劑,且這六件均超過標準值一百倍。消基會痛批,這次數據比兩年前調查有二十六%抽檢游泳圈驗出塑化劑逾量比例更高,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稽查不力。

六件驗出塑化劑超標的游泳圈,購自新北市九九生活館、北市名屋體育用品公司、Momo富邦購物網、遠東活水健康世界錦和館、GoMy線上購物、Yahoo!奇摩拍賣福妹幼童館。四件產地為中國、一件為馬來西亞,一件未標示。

名屋、Momo、遠東活水昨天都承諾立即下架,GoMy表示已無指涉的商品在架上。但有業者吐怨言指,消基會查驗結果未知會店家,各店家有上百、上千件廠商寄賣品,不可能一一送驗,應追究製造商及代理商。

消費者報導雜誌社發行人黃鈺生說,我國九十六年修訂公布的十四歲以下安全玩具管制的六種鄰苯二甲酸酯化合物,其含量總和不得超過○.一%,此次抽驗有六件DEHP含量均在十%以上,另有四件DINP亦超過限量的○.一%,皆超標一百倍以上。

觸感越柔軟 塑化越重

台灣玩具暨兒童用品研發中心試驗課課長黃世志分析,過去抽驗經驗,不合格玩具九成因含塑化劑。他坦言,標檢局九十七年七月開始執行玩具塑化劑含量檢測,之前的商品無法溯及。

黃世志說,一般商品的包裝上會註明七碼批號,前兩個數字為出廠的西元年份後二位數,第三、四個數字為出廠月份,建議民眾選購前二個數字為「一○」、「一一」,就是去年、今年出廠的商品。

民眾應避免購買有異味、刺鼻味的商品,而塑化劑有延展性,摸起來愈柔軟,愈可能添加塑化劑。

消基會呼籲購買泳圈應符合孩童尺寸 ,以打氣筒充氣,充飽氣後先注意有無漏氣,避免充過飽發生爆破,切勿讓幼兒將游泳圈放入口中或啃咬。

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另指,CNS國家標準及ST安全玩具認證,並無針對爆破、洩氣或座椅斷裂訂定標準。標檢局表示,一年內會研議納入泳圈出廠應施測項目。消保會則說,會加強監督主管機關落實稽查。



◆ 全國獨創 花蓮發「無塑標章」

【聯合報╱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2011.07.13

塑化劑風波重創花蓮餐飲業界,花蓮縣政府為確保縣民飲食健康安全,恢復餐飲食業榮景,稽查後核發全國獨創的「無塑毒告示」標章1528張,受到消費者與業者一致好評。

縣長傅崐萁要求確保飲食消費安全及維護合法業者權益,縣衛生局長徐祥明便率領上百位同仁及志工投入塑毒防制行列,阻斷源頭,全面封存、銷毀含塑毒產品,同時針對各末端銷售五大類食品之業者進行全面性稽查。

花蓮縣稽查比率高居全國之冠,為維護合法業者權益,花蓮縣首創「無塑毒告示」標章的審查及核發,由縣衛生局與各餐飲、烘焙、食品公會及業者合作,針對販售五大類商品的業者要求提出來源安全證明,派稽查人員實地查核,並要求業者發簽署「具結書」後,再據以核發「無塑毒告示」。

徐祥明表示,這套食品安全審查機制,既可落實法令規範,且能提升業者們的自律精神,受到花蓮業界高度好評,目前全縣已核發1528 張「無塑毒告示」,有助於恢復花蓮飲食業榮景。

業者紛紛指出,塑化劑風暴對食品產業已造成相當大衝擊。而張貼「無塑毒告示」,確實能降低民眾焦慮心情,提升消費信心,也體會到認證的重要性,未來將進一步參與衛生局推動的GHP優良衛生食品業的各項認證,以提供消費者更健康安全的飲食。



◆ 找到毒素 4人暴斃案現眉目

中央社 2011.07.13

南投信義鄉2對夫妻共餐離奇死亡事件,死因出現眉目,衛生署從遺體檢體中已發現1種毒素,疾管局等單位清晨火速至案發現場採集環境檢體,若培菌比對吻合,真相即可大白。

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及疾病管制局人員,今天一早天才微亮即會同檢警抵達信義鄉2對夫妻共餐後離奇致死現場,展開全面性的環境檢體採樣,包括吃的、用的及周邊物品,例如鹹菜乾、苦瓜湯、醃蒜頭、辣椒、罐頭、水塔的水及農藥空瓶等都未放過,整個採樣行動在上午8時完成。

對於衛生署這項大動作,南投地檢署檢察長朱坤茂受訪表示,疾管局12日已從死者的遺體檢體中培養找到1種可能是造成4人死亡的毒素,未來經與今天採集到的環境檢體培菌比對,如發現有同1種毒素存在,死因即可釐清。

朱坤茂說,疾管局找到的檢體毒素計培養了6天,預計上午採集的環境檢體也需6天的培菌,也就是待完成培菌比對,案情就可能出現轉機。

朱坤茂指出,疾管局等單位先前曾表示,4人共餐的林姓夫婦住處「是毒素暴露最可能的地方」,但沒有公共衛生擴散疑慮;目前發現的這種毒素,也無擴散或傳染的疑慮,鄉民不需緊張、恐慌。

至於是否可能遭下毒謀殺?朱坤茂表示,從發現的毒素及各種跡證顯示,遭下毒謀殺的機率極小,但檢方仍不排除可能性。

朱坤茂11日曾上山勘查案情,並發慰問金關懷死者家庭;南投縣長李朝卿上午也前往3個發生命案的家庭致贈慰問金、喪葬費及急難救助金。

信義鄉自強村菜農林姓夫婦與受僱採收蔬菜的新鄉村田姓夫婦,5日晚間一起在林家用餐後,翌日凌晨突然離奇發病死亡;4人死因未明,8日清晨又傳出同鄉羅娜村史姓男子也疑似中毒暴斃,2起離奇命案接連發生,引發山區部落惶惶不安。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法醫解剖5名死者檢體化驗,結果10日公布,排除先前被懷疑的馬錢子、有機磷、納乃得、毒鼠強、甲醇、氰化物等6種毒物中毒;11日疾管局公布部分檢驗結果,再排除破傷風致死。

疾管局當日也初步研判,首樁4人的死因「神經毒素是個方向」,至於何種毒素則不知;第2樁的史姓男子本身有複雜疾病,不排除病死,調查顯示和前4人無關。

fsj 提到...

零卡可樂竟含防腐劑 可口可樂:搞錯了

NOWnews.com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11年7月15日

炎炎夏日,想喝飲料又怕發胖,許多人會來杯「零卡可樂」消暑解渴!但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在檢驗來自上海可口可樂飲料公司的「可口可樂ZERO Pm原液主劑飲料配料」中,檢驗出禁止摻入碳酸飲料中的「對羥基苯甲酸甲酯」防腐劑,衛生署已禁止該批可樂原液進口。

衛生署表示,業者應會主動申請產品退運,由於這批原液中檢驗出「對羥基苯甲酸甲酯」,每公斤含2.062公克,我國規定,此防腐劑不得添加在碳酸飲料內,加上原液中還有兩項防腐劑「苯甲酸」、「己二烯酸」也超標;而可口可樂同類產品的查驗率,也將由原來的5%,提升至20%。

可口可樂公司台灣分公司解釋,各國「對羥基苯甲酸甲酯」添加成分的標準不同,該批原液是其它國家所購買,並非台灣太古可口可樂所採購的,是不小心誤送到台灣,強調台灣所有可口可樂旗下的商品,包括碳酸飲料、果汁和茶飲料等,全都未添加該防腐劑。

據媒體報導,若大量食用「對羥基苯甲酸甲酯」,恐造成腸胃道不適、皮膚或黏膜發炎,此防腐劑大多添加至食品中,有時還會用在化妝品裡,但目前國際「對羥基苯甲酸甲酯」每日攝取容許量,為每人每公斤體重10毫克。以體重60公斤者為例,一天要至少要吃60毫克並長期食用,才可能危害健康。

專家也提醒民眾少喝可樂,從營養的觀點來看,碳酸飲料除了熱量,並不含其他營養成份,其次來自cola果實或可加coca葉的咖啡因、磷離子及碳酸根離子會對人體內鈣的平衡有所影響,如果經常或大量飲用又不攝取足量鈣質,就容易發生體內鈣質的流失。

日前可口可樂公司才因零卡可樂中含有人工代糖「阿斯巴甜」,發出嚴正聲明指出,作為一家全球知名的飲料企業,公司對旗下所有產品的安全性和品質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且所有產品中使用的成分都建立了嚴格的安全標準,且嚴格遵循當地法律以及其他相關規定。如今卻發生原液出口的烏龍,不僅有損公司形象,也動搖消費者的信心。

※ 相關報導:

* 可口可樂ZERO PM原液主劑 驗出防腐劑
http://udn.com/NEWS/LIFE/LIF1/6462826.shtml

這批來自上海的兩公斤可口可樂原液主劑,被驗出「對羥基苯甲酸甲酯」,每公斤含二點○六二公克,為近年來首見不合格。不只如此,這批原液裡,另外兩種防腐劑「苯甲酸」、「己二烯酸」也超標。按規定,苯甲酸含量每公斤不得超過零點六公克,這件原液卻有零點八六二公克;己二烯酸每公斤不得超過零點五公克,這件達一點五九五公克,超標兩倍多。

* 「對羥基苯甲酸甲酯」防腐劑 喝多傷腸胃
http://udn.com/NEWS/LIFE/LIF1/6462813.shtml

中國大陸進口可口可樂ZERO PM原液主劑,被驗出防腐劑「對羥基苯甲酸甲酯」,醫師指出,此防腐劑恐造成腸胃道不適,也有國外研究懷疑,可能會刺激產生微量女性荷爾蒙。



◆ 《生食蔬菜注意事項》生食蔬菜須大量沖洗 降殘藥

台灣新生報 2011/07/15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夏季常吃的醃小黃瓜、醃苦瓜等涼拌菜,在製作過程中需注意清洗。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表示,由於小黃瓜及苦瓜的表面不光澤,會有農藥的殘留,建議可用軟毛刷刷其表面、浸泡或多更換幾次水,來降低農藥殘留。

生菜沙拉中常用的蘿蔓,食用前也需一葉一葉剝下來清洗,張營養師表示,像是空洞類的蔬菜如空心菜等,由於裡面清洗不易,盡量不要生吃。

百香果青木瓜、泰式涼拌木瓜絲等,也是近來熱門的涼拌菜。張營養師表示,對於有糖尿病或是怕胖者而言,百香果含有糖分,攝取時宜多注意才行。

由於現在使用有機肥料,所以要在菜葉中發現蟲卵的機會也相對減少。台大醫院北護分院營養師簡妙凌表示,要生食任何蔬菜前,都須經過大量的清水沖洗,以降低農藥殘留。然而,用燙的方式石無法降低農藥的殘留,簡營養師表示,對於鉀離子太高的腎臟病患者則建議可燙過後食用。

張營養師表示,一般的蔬菜,煮熟是最好的,建議可多運用黑木耳、白木耳等富含膠質、水溶性纖維的食物作為涼拌菜,對心血管也會有幫助。張營養師表示,可先將木耳燙過後,加點醬油、鹽、醋、味淋、蒜頭等來調味。

簡妙凌營養師也表示,像是番茄、胡蘿蔔等都是煮熟後食用更佳的食物,胡蘿蔔最好能搭配油脂,其吸收效果會較好。

像生魚片等若不新鮮則可能會有微生物中毒的情形;而涼麵的選擇,製作過程人員衛生方面要注意,且需找生意好、信譽佳,有OK認證檢驗合格等,或是可選擇超商冷藏的涼麵。

fsj 提到...

大陸濫用催熟劑 黃瓜一抹變粗

中央社 2011.07.17

大陸近來傳出蔬果使用「催熟劑」,菜農透過注射或塗抹,將激素注入、滲入植物根莖,讓蔬果提早上市,號稱「蕃茄一抹就變紅、黃瓜一抹就變粗」。大陸媒體質疑使用過量,恐傷害民眾健康。

大陸新華網今天報導,在山東、安徽、江蘇調查發現,許多蔬果還沒成熟時,就被抹上或注射「催熟劑」,提前上市。

1名家住安徽合肥受訪者表示,前往市場購買蔬果時有些納悶,「西紅柿(蕃茄)外皮是紅色的,切開後籽卻是綠色的,捏起來還硬邦邦的,搞不清是熟的還是生的?」不少消費者反映,許多蔬果「吃起來味道變了」,不像自然熟成的蔬果。

報導指出,不少菜農在蔬菜未成熟時,使用一種名為「乙烯利」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加速蔬菜成熟。

1名山東菜農舉例,在黃瓜等開花之前,將乙烯利塗抹到花莖處,或是在形成果實初期塗抹乙烯利,就能提早收成。另1名菜農說,他使用的是「綠直靈」,從幼苗時開始施打,每株黃瓜要打5至6遍。

安徽菜農「馬大爺」則說,黃瓜若使用催熟劑,瓜身會變直變粗,開出的花色澤鮮豔、不易脫落;而正常成熟的黃瓜,花朵會枯萎、自然脫落,外形比較彎、「個頭」也不大。

1名菜販直言,經過「催熟」的西紅柿,賣相更好、更受顧客歡迎,價格也較高;「想讓它什麼時候紅,它就什麼時候紅。如果想成熟快一點就把濃度調濃一點,想遲成熟幾天,就把濃度調低一點。」還有蔬果店主說「誰家大棚(蔬菜養殖場)不用這個?幾乎是百分之百用!」

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教授蔡建偉表示,使用乙烯利應在合理範圍內,若超量、超標,對人體健康恐造成危害。

基層農業部門工作人員坦言,目前大陸檢測體系中,沒有「催熟劑」檢測標準,因此無法判斷植物生長激素是否使用過量,「確實是盲點」。



◆ 真空包黃豆即食品 許可才能賣

中央社 2011.07.17

衛生署日前公告,從今年11月6日,真空包裝的黃豆即食食品必須取得查驗登記,取得許可證,才能生產販售,網路商店的真空包豆干也將適用新規定。

衛生署在公告中指出,相關食品業者應填具「真空包裝黃豆即食食品查驗登記作業申請書表」,向衛生署辦理查驗登記,未經查驗登記許可並予公告的真空包裝黃豆即食食品,不得製造、加工、調配及販售。

衛生署表示,新規定適用於真空包裝黃豆即食食品的實體工廠店面,也適用網路商家,違反者,衛生機關可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相關罰則,沒入銷毀違法食品,並開罰新台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1年內再犯者,可廢止營業或工廠登記證照。

去年發生疑似開封即食的真空包豆干、素料等黃豆食品,造成數起肉毒桿菌中毒事件,衛生署因此訂定「真空包裝食品良好衛生規範」,輔導業者改進製程,預防類似中毒事件再次發生。

衛生署並要求,除了符合真空包裝食品良好衛生規範可常溫貯存販售者外,真空包裝黃豆即食食品應在包裝明顯處,以長寬不小於0.5公分的明顯字體,標示「建請加熱後食用」。

fsj 提到...

10項進口中藥材 抽查驗農藥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2011.07.19

為免進口中藥材含過量農藥、重金屬或黴菌,影響民眾健康,衛生署最快今年十月起,將抽批查驗或書面審核十項中藥材;不過,由於國內外及兩岸有關農藥及各重金屬殘留標準不一,中藥商擔心此舉將致進口受限,市場缺貨。

衛生署第一波對進口紅棗、黃耆、當歸和甘草四項中藥材抽批查驗,地黃、川芎、茯苓、白芍、白朮和杜仲等六項則採書面審核,最快今天預告措施,順利的話,今年十月十五日上路。

中醫藥委員會主委黃林煌說,國內約有六百多項中藥材進口,九成都來自中國大陸,一成來自越南、印尼、印度和緬甸。

中醫藥委員會組長王鵬豪說,去年進口中藥材一年約五千批,總重一萬三千多公噸,市值五億五千多萬元,光是紅棗、黃耆、當歸和甘草,就占近四億元。

政府雖已對枸杞、龍眼肉、菊花、乾百合等十八種藥食兩用中藥材抽批查驗。但絕大多數中藥材都未檢驗,也不必檢附書面證明;因此,為讓民眾吃得安心,衛生署選定進口量前十名的中藥材查驗管理。黃林煌指出,四種將採百分之五比率查驗,驗出不合格,下次即提高為逐批查驗,待五批合格後才能恢復。

至於其他六種,也必須是大陸質檢總局及我方認可的四百六十多家檢驗單位核發,才能放行。

中藥商公會全聯會秘書長陳玉利說,進口附檢驗報告,勢必增加成本,也可能影響進口時程,「實在勞民傷財」,希望政府要有配套措施,否則屆時進口中藥材可能缺貨,導致價格飆漲。

陳玉利表示,國內只有苗栗生產少量紅棗,台東生產食用菊花,其他幾乎都得仰賴對岸。

中藥商公會全聯會前理事長林承斌說,近年大陸經濟變好,中藥材內需量大,加上時乾旱或水災,不少大陸中藥材漲價,漲幅有時高達五成,以後價格可能更貴。現在民眾常能不用就不用,消費量也減了約兩成。

fsj 提到...

黃麴毒素超標 印尼花生豆恐致癌

黃天如/台北報導 2011-07-20 中國時報

在國內銷售量很夯的印尼進口「GARUDA」花生豆,近三個月連續三次被我國海關驗出含黃麴毒素,且含量是限量標準的十到廿六倍。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相關研究已證實黃麴毒素會導致肝癌,民眾吃花生還是選擇真空包裝的帶殼花生,比較安全。

據指出,印尼「GARUDA」花生豆,以及同品牌的辣味調製豆,從今年四月中旬至今,連續三度在海關被檢出含黃麴毒素,且檢出量分別為一四四.二一ppb、三○三.六ppb、三八九.五二ppb,是我國花生類總黃麴毒素限量標準十五ppb的十到廿六倍之多。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科長吳宗熹表示,由於這三批花生豆產品,都來自印尼同一製造商,雖然相關產品均在海關被攔下,並未進入我國,但我方仍在評估,考慮將抽驗比例從現行的五○%,提高到逐批抽驗。此外,這三批產品中,有兩批為同一進口商高雄市「資眾實業」,衛生署也將針對這家公司進口的同一貨品分類號列產品,將抽驗比例提高到五○%。



◆ 噁!北京全聚德 驢肉檢疫不合格

【聯合報╱特派記者羅印冲/北京報導】2011.07.20

北京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昨天公布「上半年動物檢疫違法單位」名單。其中,大陸知名烤鴨店「全聚德」竟名列黑榜,商譽恐嚴重受損;這波調查還發現,非法無證肉品正流竄北京各大連鎖超市,民眾「食品安全」再度拉起警報。

北京動衛所官員昨天接受媒體訪問指出,全聚德違規的案由是,「使用位於後廚冷櫃中的驢肉,但現場無法提供有效的檢疫證明」;根據相關法規,全聚德方莊店已遭有關單位警告,並受罰人民幣一千元(約合台幣四千五百元)。「水煮驢肉」是北方知名的一道菜。

台灣民眾到北京旅遊,多半會去吃烤鴨,對全聚德並不陌生,有些人甚至非全聚德不可,吃完還得領張「烤鴨編號」才安心。翻遍所有介紹大陸旅遊的書籍,北京烤鴨絕對列名當地美食之首,而推升北京烤鴨至世界聞名的老字號、老招牌,就非全聚德莫屬。昨天這項檢查結果,連北京人都聞之色變,網友說,全聚德的老字號都不可信,真不知吃進肚裡的是什麼肉。

全聚德市場營銷部人員向記者表示,公司已查明違規出售肉製品情況,但澄清內容須上報法律部門審核,目前不便透露任何訊息。

販售無證肉品,不僅賠上市民健康,也重創有「中國第一餐飲」美譽的全聚德。

全聚德總部位於北京,去年營業額高達七億元人民幣(約合台幣卅二億元),至今已有近一百五十年歷史;各國遊客到北京,往往就先去全聚德報到,只因「沒吃過烤鴨,不算到過北京」。

涉及「無法提供肉製品檢疫證明」的商家,還包括北京華聯綜合超市、湘鄂情餐飲公司以及北京東興樓餐飲服務公司,這些店家都分別受到處罰。昨天這項檢查結果顯示,全北京共有十四家企業,被爆銷售違規肉製品。

根據執法人員的紀錄,華聯超市在一個月內兩次違規,一次是沒有檢疫證明,另一次是偽造檢疫證明。今年五月初,執法人員發現超市販售的鴨產品、肥牛、羊肉片等,均沒有檢疫證明;五月下旬,執法人員複檢發現,三項動物產品黏貼的檢疫標誌均為偽造。

執法部門已依法沒收無證產品,並對相關企業給予警告,同時罰款人民幣一千到五千元(約合台幣四千五到兩萬元)不等。動衛所今年特別在官方網站開設「曝光台」一欄,將問題食品公告周知。



◆ 我國寶飲料沙士 日評:像藥布牙膏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2011.07.20

本土老字號飲料「黑松沙士」,可說是台灣民眾最熟悉的老味道之一,不過日本人似乎對沙士不敢恭維,有日本網友在部落格po文覺得沙士喝起來像藥膏貼布、牙膏,超難喝!繼日前外國人評皮蛋噁心之後,又引發網友抗議,網友反批:「日本也有一堆噁心的飲料!」

有台灣網友在網路上轉貼日本人對沙士的感想,內文寫道:「是沙隆啪司藥膏貼布的香味,喝起來很甜,好像在喝牙膏,覺得能理所當然喝這飲料的台灣人真厲害。」另一位日本網友則說:「這是藥的味道吧?回家後搜尋一下網路發現有放入中藥,結論是超難喝。」

陪伴台灣四、五年級生一起長大的沙士,卻遭到日本網友嫌惡,台灣網友大感不平,反擊表示「日本雖然很多好喝的飲料但也一堆口味噁心的要死」、「日本明明一堆比沙士還奇怪的飲料,汽水還有咖哩、芥末、醬油口味的」。不過也有網友持平認為「我日本朋友也覺得沙士很難喝,外國人口味不同,不用強求」、「幹啥老是要外國人認同啊,納豆還不是一堆人討厭」。

事實上,沙士進軍海外不是第一次吃鱉,黑松沙士多年前西進大陸也曾滑跤,遭大陸民眾狠批味道怪,像鞋油,直到改賣油切茶才逐漸打開市場。不過沙士在台灣則是本土碳酸飲料的龍頭,自推出以來,在台灣已經賣出超過60億瓶。



◆ 農藥製造許可審核太草率 監院糾正農委會

【聯合晚報╱記者舒子榕/台北報導】2011.07.20

由於農藥製造許可審核過於草率,加上定期查核管控鬆散,監察院糾正農委會。監察院表示,今年4月媒體報導雲林縣莿桐鄉查獲省農會農化廠偽造台灣製造標示的農會牌鋅錳乃浦偽農藥2萬2700公斤,市價將近550萬元。該農化廠經過主管機關防檢局核准登記,獲發農藥製字許可證,卻將含鋅錳乃浦農藥成分的進口農藥加以分裝後,就標示為台灣製造,違反農藥管理法。在約詢政府機關後,發現農委會多有疏失,因此提出糾正。

監察院調查發現,防檢局針對農藥許可證的展延申請案件,雖依現行農藥許可證申請及核發辦法進行書面審查作業,卻欠缺赴工廠實地查核製造實況等作為。另外,根據糾正案文,持有鋅錳乃浦農藥製造許可證的18家廠商,僅有5家業者提供的生產資料合理交代農藥原體來源,確定沒有抽換國內外產品。

監察院表示,可見防檢局不但沒有善盡農藥製造許可的把關職責,僅憑書面審查就草率准許展延效期,對於各項農藥生產源頭的把關也沒有善盡職責,並且缺乏進口農藥原體產品的流向管制作業機制,導致無法有效防堵不法情事。

此外,監察院表示,按照農藥檢查辦法,防檢局應訂定農藥檢查年度計畫,並由各地主管機關執行農藥檢查,檢查事項包含禁用農藥、偽農藥或劣農藥的認定。但書面記錄資料卻顯示,防檢局僅在97年及98年度派員查核,管轄該廠的雲林縣政府農業處則根本從未登門查核。顯見防檢局未能依規定督導各縣市政府落實執行農藥工廠檢查工作。

監察院也認為,防檢局在97~99年度執行農藥檢查結果顯示,各縣市政府在農藥販賣業者所抽檢市售成品農藥檢出偽劣農藥之不合格率分別為15.7%、15.4%、14.5%,防檢局理當回溯追查上游違規源頭,但防檢局卻遲遲沒有相關作為。

fsj 提到...

南投離奇四死 研判肉毒桿菌致命

【聯合報、中央社╱南投縣21日電】2011.07.21

南投信義鄉2 對夫妻共餐後離奇死亡案,南投檢方今天公布衛政單位的初步檢驗結果,研判傾向4人是肉毒桿菌中毒死亡,疑似吃了自製的醃漬食物造成,但還需做微生物學檢驗。

至於第2 樁史姓男子之死,檢方指出,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研判是胰臟炎、蜂窩性組織炎併發敗血症死亡。

信義鄉自強村菜農林姓夫婦與受僱採收蔬菜的新鄉村田姓夫婦,5 日晚間一起在林家用餐後,翌日凌晨突然離奇發病死亡。無獨有偶,8 日清晨又傳出同鄉羅娜村史姓男子也疑似中毒暴斃。2 起命案接連發生,且死因未明,引起社會震驚與關注。

【聯合報╱記者蕭白雪/台北報導】南投縣五人離奇死亡命案,經檢驗及鑑識單位交叉比對後,初步排除人為他殺,疑似食用醃製物產生某種細菌造成,南投地檢署今天上午將公布疾管局檢驗結果。

南投地檢署檢察長朱坤茂昨天傍晚率檢察官赴法醫研究所,與疾管局、食品藥物管理局召開專案會議。據了解,疾管局在死者家中採集檢體中發現可產生某種細菌,與法醫研究所在死者身上發現造成的致命毒素相符。

檢方表示,從跡證看不出有人為他殺的可能性,預計月底全案可告一段落。南投縣信義鄉自強村林姓夫婦與新鄉村田姓夫婦,本月五日晚用餐後離奇暴斃死亡。八日清晨又傳出同鄉羅娜村史姓男子也疑似中毒暴斃。

五人遺體經解剖化驗,排除馬錢子、有機磷、納乃得、毒鼠強、甲醇、氰化物中毒,但五人檢體中有同種致命毒素。

※ 相關報導:

* 南投4死案 初判肉毒桿菌奪命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2/6476894.shtml

檢察長朱坤茂表示,由於死者胃裡食物都已消化殆盡,檢體有限,檢驗比對上難度很高;目前部分死因只能朝「傾向」肉毒桿菌方向偵查,但整個案情仍算是「有進展」的。



◆ 環署:塑化劑改列第一、二類毒化物

台灣立報 2011/07/21 呂苡榕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食品違法添加塑化劑引發全台恐慌,環保署公告將DEHP、DBP等8種塑化劑從第四類提高到第一、二類毒化物管理,另將18種化學物質新增為毒化物列管,包括塑膠地墊的甲醯胺和用在農藥的安殺番。

環保署20日公告塑化劑等毒性化學物質,依據「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列管包含DEHP、BBP在內的26種毒化物。環保署毒管處處長林建輝表示,這次主要把所有鄰苯二甲酸脂類,就是俗稱的塑化劑,一網打進。毒性較明顯的8種化學物質,提高到第一、二類管理,其他18種放在第四類。

塑化劑全部被列管為有毒性化學物質後,未來生產廠商只要製造塑化劑的總重量超過50公斤,就須事先申請許可,生產及運送、銷售等過程中,都須提出紀錄。

在經濟部商檢局的要求下,環保署也將原來禁止使用於3歲以下兒童用品的DNOP,調整為禁用於14歲以下的兒童玩具及兒童用品,包括游泳圈與橡皮擦等都不得使用。

經常被用作農藥的安殺番,具有環境賀爾蒙,最近已被歐盟通告全面禁用,這一波公告名單中也列管。

林建輝表示,台灣殘留標準值為0.05ppm,國內仍有少部分農民使用,農委會已著手修法全面禁用。公告即日生效後,環保署未來也將逐步檢討評估相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風險。



◆ 醫師都不吃的8種藥?濫用才「藥」 命

自由 2011.07.21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網路上近來流傳一篇名為「連醫師都不吃的八種藥」,除了列舉先前已在歐盟下架的糖尿病用藥「梵帝雅」外,坊間很多鼻塞治療藥物的成分「假麻黃鹼」,以及愛漂亮美眉常用的小花眼藥水內含的血管收縮劑成分等,都名列在這份「八不吃」藥單上。但這些藥品,真的如此不安全嗎?

專家們表示,這些藥品如果能遵照醫師指示使用,對患者的好處多於壞處,部分藥品被濫用,才是真正危險所在。

例如,和信醫院藥劑科主任陳昭姿便指出,列名其中的假麻黃鹼(Pseudoephedrine),這個成分已經用了數十年,具有血管收縮效果、在坊間許多緩解鼻塞用藥中,幾乎都可以看到。她指出,早年管制這個成分不能製作單方藥劑,並非基於安全考量,而是擔心有心人士拿去轉換成安非他命。

過量使用 才有副作用

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藥師朱婉兒也認為,若僅在感冒期間短期使用,雖然可能有心跳快等副作用,但不至於太嚴重。除非是大量使用或長期累積,除了可能有睡不著等問題外,因為其作用機轉是從中樞神經去控制,可能會影響到很多器官,包括尿液滯留等。「問題是在用的量多少、以及用的人是誰。」

部分愛漂亮的女生把小花眼藥水當成眼球的美白保養品,但其中內含的血管收縮劑(tetrahydrozoline)成分,也列名在醫師不吃的藥單上。

愛美濫用 恐延誤就醫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醫師呂大文指出,該成分具有血管收縮作用,可使結膜紅腫迅速消退,但反覆不斷使用,卻可能造成血管不再收縮;且持續刺激也可能造成角膜點狀上皮脫落,加上有些散瞳作用、對青光眼患者來說,可能造成急性發作。

或是忽略了眼睛真正發紅的問題而延誤就醫。

不過,模特兒等因為職業因素、需要眼睛亮白時偶爾使用,只要不過度,呂大文認為,倒也不必過度擔心。

部分氣喘患者使用的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包括advair等,也被點名是危險藥物。對此,長庚醫院小兒科黃璟隆醫師表示,這類藥物除了交感神經興奮劑外、目前都搭配低劑量類固醇,FDA已要求再進行半年安全性評估,結果還沒有出爐。對目前正在使用這類藥物的患者來說,由於該藥物的副作用尚未確認,但該藥又確有療效,並不建議貿然停藥。

fsj 提到...

毒物科醫師:肉毒桿菌非主嫌 是幫凶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張嘉芳/台北報導】2011.07.22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公布信義鄉命案兩對夫妻的血清檢體裡,證實有肉毒桿菌毒素反應;不過,毒物科醫師認為,肉毒桿菌毒素非命案「主嫌」,較可能是「幫凶」。此外,有醫師推測可能是「特異種」肉毒桿菌中毒。

法醫研究所委託疾管局檢驗信義鄉死者一百多件臟器上檢體,上周疾管局公布五人排除破傷風桿菌感染,昨天再公布兩對夫妻血清初步檢驗結果,有肉毒桿菌毒素反應,但仍需等微生物培養,廿六日才能確定結果。

肉毒桿菌素中毒者,主要症狀包括吞嚥及說話困難、視力模糊、眼皮下垂、肌肉無力麻痺及瞳孔固定等,並不會有死前詭異微笑;與一鄉五命死者肢體緊縮等神經症狀不太一樣。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說,肉毒桿菌毒素作用需八到卅小時,視力模糊、吞嚥困難症狀會慢慢出現,不會來得快又猛,也不會猝死或角弓反張,只要到醫院時尚未斷氣,插管多能救活。國內外都未看到肉毒桿菌素中毒快速死亡的報告。「應有其他主嫌,肉毒桿菌毒素可能只是幫凶。」

「不覺得像肉毒桿菌素中毒。」北榮總臨床毒物科醫師吳明玲也說,死者與臨床症狀實在不太符合,她覺得「有點怪怪的」。

不過,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認為,不排除是前所未聞「特異種」肉毒桿菌素,才導致死者中毒症狀與傳統肉毒桿菌「完全相反」。林杰樑解釋,死後一至三小時、身體會僵硬,四十八小時內肌肉就會放鬆,法醫在三天後才解剖,無法看到角弓反張症狀。



◆ 南投四死案/肉毒桿菌致死 沒那麼快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1.07.22

繼多位臨床毒物科醫師之後,國內食品安全專家也認為,衛生署將南投縣信義鄉中毒事件指向肉毒桿菌,恐言之過早。他們認為,除了肉毒桿菌外,也許另有其他致命因素。

入夏以來中毒頻傳,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今早假台灣大學舉辦「食品風險資訊傳遞--食品中毒座談會」,多名與會專家紛指,肉毒桿菌可能不是造成這次信義鄉中毒案的唯一原因。

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黃顯宗表示,肉毒桿菌雖是常見的食品中毒致病菌,但去年國內11件肉毒桿菌引發的食品中毒案件,只導致1至2人死亡,而信義鄉卻是5人中毒、5人全都死亡,不得不讓人懷疑肉毒桿菌可能只是幫兇,說不定仍有其他潛藏的致命因素,只是尚未被找到而已。

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前衛生署食品衛生處長陳陸宏強調,肉毒桿菌是神經毒素,中毒後會因神經傳導被阻斷,出現手腳動作遲緩、眼皮下垂、說話不順及呼吸障礙等肢體症狀,最後才因窒息而死。但肉毒桿菌中毒,從中毒到死亡往往拖上一陣子,反觀此次信義鄉的中毒案件,進展相當快速,令人起疑。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研究檢驗組食品生物科長林旭陽表示,目前證物全都掌握在檢方手上,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及食品藥物管理局只負責檢驗,很難判斷到底何者才是導致這次中毒事件的元凶,但真相遲早會出來。

不管致命原因為何,陳陸宏再三提醒國人,不吃不曾吃過的東西,如此才能把中毒風險降到最低,確保生命安全。



◆ 又是離奇中毒! 吃魚後…1死3傷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6478516.shtml

【聯合報╱記者李蕙君/台東縣報導】2011.07.22

又是離奇中毒!台東縣成功鎮民林天視等四人疑食用俗稱三角仔、青鱗仔、肉鰮仔等魚類後,出現胸悶、嘴麻等中毒症狀,林天視送醫不治,其他三人脫險,醫院與衛生局初判是食物引發的神經毒。

農委會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吳瑞賢表示,三角仔等魚類本身無毒,如果確實是因食用這些魚類中毒,他推測有可能是這些魚類吃的甲殼類、浮游生物曾食過含毒藻類「紅潮」,食物鏈的毒素一層層累積導致。

吳瑞賢解釋,「紅潮」由不同種的單細胞藻類組成,如潮帶般漂浮在海面上,是許多海洋生物的食源,部分單細胞藻類含毒,這陣子天候時晴時雨,陸地養分沖刷入海,紅潮會大量衍生。

死者侄子賴安泉強調,這些魚居民常吃,「以前大家吃都沒問題,這次怎麼這樣?我也搞不懂。」他懷疑捕魚業者在漁港旁洗漁網,殘留的清潔劑汙染港區,有可能是魚體沾到清潔劑導致中毒。

死亡的林天視六十六歲,前天上午他和弟弟林炎祥接獲侄子賴安泉在基翬漁港捕獲的魚後,再分送給妹妹,中午三家分別煮魚湯食用。

林炎祥表示,以前吃這些魚,味道都很鮮美,前天卻感覺嘴巴與喉嚨「癢癢、怪怪的」,但他照常食用,兩小時後出現胸悶、嘴麻、四肢關節疼痛、全身無力等症狀,緊急到署立台東醫院成功分院就醫後返家。

他在醫院和哥哥等人聯絡,才知哥哥比他更早不舒服,自行到診所打點滴後回家,妹妹及和親家也身體不適,到署立台東醫院成功分院就醫,回家再用傳統解毒法把地瓜葉打汁飲用,不適感才消失。

林炎祥說,他返家後還是不舒服,晚間轉診到署立台東醫院總院(署東),哥哥昨天凌晨兩點也轉到總院,但搶救不治。署東副院長王裕煒表示,林天視到院時尚有意識,但驗出高血鉀,因心律不整、腎衰竭搶救之後無效。

衛生局人員昨天分別到林天視、林炎祥家中採取剩餘的魚體樣本及其他食物檢體送驗,追查中毒的禍首。

※ 相關報導:

* 台東一死案/死者妻也就醫 列中毒名單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6479200.shtml

她說她也有吃魚,但因本身有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家屬及院方認為她是傷心過度引發身體不適。不過,檢警為求慎重,仍將她列為食魚中毒的名單之一。



◆ 中毒頻傳怎防?魚內臟、貝腸腺少吃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1.07.22

南投縣信義鄉5人離奇死亡,台東縣成功鎮阿美族人吃海魚造成1死3傷,最近食物中毒案件頻傳,國人聞毒色變。食品安全專家今天提出「清潔、快速、加熱及冷藏、避免疏忽」等飲食安全4原則,教國人遠離食物中毒的威脅。

每年5到10月是台灣食品中毒好發季節,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黃顯宗提醒國人,不曾吃過的食物,或是已在室溫擺上一段時間的食物最好少吃。元培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林錫斌表示,魚類的內臟及貝類的中腸腺,常蓄積海洋毒素,最好少吃。

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陳陸宏指出,夏天是食品中毒好發季節,只要用心做到:清潔、快速、加熱及冷藏、避免疏忽四原則,就可把食品中毒的機率降到最低。

陳陸宏說,「清潔」的對象,除了食物,還包括烹調及盛裝食物的器具;「快速」就是食物做好後要儘快吃,吃剩的馬上收好,冷藏或冷凍保存,不讓微生物或細菌有快速孳生的機會。「加熱及冷藏」指食物最好加熱後才吃,吃剩的要冷藏保存;至於「避免疏忽」則是不在廚房裡擺放可能危及健康的東西,比如用來清洗的鹼液等,以免誤食。

黃顯宗表示,每年5到10月是台灣食品中毒的好發季節,其中又以9月最多。食物中毒以腸炎弧菌為最大兇手,占食品中毒6成左右,其次依序是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及沙門氏菌等。

林錫斌說,日本人很喜歡吃生魚片,吃貝類時也常把貝柱旁邊黑黑的中腸腺也一併吃下肚,但他自己則是完全不碰,因為中腸腺雖然好吃,但毒素也高,吃多了恐會出問題。



◆ 膠囊含塑化劑 統一退款賠償

【聯合報╱記者黃宣翰/台南報導】2011.07.23

市民陳小姐1月時購買統一企業LP33益生菌膠囊,日前因該膠囊驗出含塑化劑DEHP,陳小姐向台南市消保官申請退貨、退款及損害賠償協調,昨天經台南市政府消費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後,統一企業同意賠償陳女損失。這是台南市第一件因塑化劑汙染事件調解成立的案件。

申請調解的陳小姐昨由先生陪同參加調解,統一由客服專員謝榮峰出席,調解會由律師林瑞成主持。

調解結果,謝榮峰同意統一企業退還陳小姐購買產品的全額費用3500元,另再付給3500元賠償金。至於陳小姐過敏症狀部分,如果經檢驗確實是因LP33益生菌膠囊引起,統一同意負擔全部法律責任。

陳小姐說,她因皮膚過敏,今年1月23日購買統一LP33益生菌膠囊兩盒,促銷價3500元,後來LP33益生菌膠囊被查出含塑化劑DEHP。陳小姐質疑,她服用LP33益生菌膠囊後,皮膚過敏情形越來越嚴重,她懷疑是因受到塑化劑汙染,相關檢查和醫藥費,要求統一應負責賠償。

「統一也是受害者」,謝榮峰表示,統一企業絕對沒有故意要使用塑化劑,至於陳女士皮膚過敏是否和服用LP33益生菌膠囊有因果關係,目前並沒有證據。

消保官趙秋媚表示,統一企業在LP33益生菌膠囊案,應該不會是蓄意,但有誤用情形,屬於過失,應該全額退回貨款給消費者。

fsj 提到...

恐怖杯蓋遇酸即溶 柳橙汁浮出塑膠屑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2011.07.26

根據《蘋果日報》報導,民眾投訴在北市一家知名果汁店購買現榨柳橙汁,沒想到約半小時到家想要飲用時,發現裝柳橙汁杯子的杯蓋竟破了四個大洞,塑膠屑還溶在果汁中載浮載沉,該民眾懷疑杯蓋是被柳橙汁溶化,大呼恐怖!

媒體親自前往該果汁店購買柳橙汁,並前往新北市五股區SGS實驗室進行化驗,沒想到放置十分鐘,杯蓋邊緣開始冒出小泡沫、溶出小破洞,僅二十分鐘,杯蓋已破了四個大洞,連實驗室人員也感到驚訝。檢驗報告出爐,顯示柳橙汁本身未驗出任何塑化劑,杯蓋則驗出材質是編號6的PS、聚苯乙烯。

據了解,俗稱6號塑膠的聚苯乙烯為保麗龍材質,遇酸鹼或高熱可能釋出有毒致癌物苯乙烯,若長期接觸該物質,可能引發人體腸胃道相關癌症,也會損害生殖能力。

採用「恐怖杯蓋」的果汁店業者表示,曾向製造商反映杯蓋遇酸性飲料會溶解問題,但沒有獲得解決,「只能請客人趕快喝掉」,果汁店認為自己也是無辜的受害者,目前已將恐怖杯蓋全面下架。

根據報導,製造該恐怖杯蓋的廠商是位於彰化縣鹿港鎮的塑膠公司,該廠商主管表示,沒聽說過杯蓋遇酸會溶解。環保署回收基管會指出,杯蓋因屬附件,所以無需標分類標章。衛生局稍晚將前往生產處進行了解。

● 橙汁溶杯蓋 杯蓋不用標分類章

【中央社/台北26日電】

報載民眾到北市一家新鮮現打果汁店買以塑膠杯盛裝的現打柳橙汁,杯蓋在20分鐘內溶出4個大洞。環保署回收基管會今天說,杯蓋因屬附件,所以杯蓋本來就不用標分類標章。

報載有民眾購買以塑膠杯盛裝的現打柳橙汁,杯蓋竟在20分鐘內溶化,讓塑膠屑溶在果汁中,送驗後發現塑膠杯蓋材質是PS(聚苯乙烯)。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委員會表示,據報載看來該溶解杯蓋應是第6號PS材質,不耐酸、熱,一般情形分類標章是標示在容器上,而杯蓋因屬杯體容器的附件,所以不需標明塑膠分類標章。

環保署回收基管會表示,依廢棄物清理法規定,可回收物品須標示回收標章,塑膠容器又需標明7大類材質分類標章,若沒有標明依法可處罰新台幣6萬至30萬元。



◆ 酸性冷飲 PP材質容器較安全

中央社 2011.07.26

塑化劑污染飲料食品風暴發生後,不少人改喝現打果汁,錯用塑膠容器及杯蓋,防「塑」功虧一簣,毒物科醫師和衛生署建議,選擇回收標誌5號的聚丙烯(PP)材質,比較安全。

蘋果日報今天報導,某家現打果汁店誤用不合格杯蓋,以致現榨柳橙汁在20分鐘內將杯蓋溶出破洞,塑膠屑溶於果汁中,後來送驗發現杯蓋材質為聚苯乙烯(PS),也就是保麗龍的原料。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PS不耐熱,碰到柳橙原汁、檸檬汁、可樂等酸鹼值2到3的酸性冷飲,也會溶解出苯乙烯,有動物試驗研究顯示,苯乙烯對動物有致癌性,美國環保署已列為可能致癌物質。

行政院衛生署和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的資料顯示,市面上的冷飲杯大多屬於PS材質,耐熱約攝氏90度,不適合熱湯熱水,也不耐酸耐鹼。

環保當道,林杰樑建議愛喝果汁、酸甜冷飲的民眾,自備不鏽鋼材質的環保杯。如果身邊沒有不鏽杯,只有塑膠材質的環保杯、或使用冷飲店提供的塑膠杯,那種材質比較安心?答案是聚丙烯(PP),回收標誌是5號。

衛生署指出,PP材質的碗盤、保鮮盒、微波盒、刀叉、筷匙、攪拌棒等,具良好抗酸鹼能力,可耐熱到攝氏140度,可用於微波爐。用於盛裝果汁、果醬等酸度較高的食品,或是含酒精食品,也以PP容器較安全。

衛生署已於日前公告,1次使用的塑膠食品器具、食品容器、食品包材,2年後必須強制標示品名、材質、耐熱溫度8項資訊,可重複使用的塑膠類食品容器,例如奶瓶、餐盒和水壺等在1年後實施,目前宣導期請民眾和業者注此項資訊。



◆ 南投4死案 檢驗結果延後公布

中央社 2011/07/26

(中央社記者林恆立南投縣26日電)南投縣信義鄉2對夫妻共餐後離奇死亡案,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原定今天公布肉毒桿菌微生物檢驗結果;不過,檢方表示,為求慎重,決定與國內毒物專家討論後再擇期公布。

信義鄉2對夫妻5日共用晚餐後,次日離奇死亡,南投地檢署21日公布衛生署疾管局等單位的初步檢驗結果,研判傾向4人是肉毒桿菌中毒死亡,確切死因有待微生物檢驗作最後判定。

不過,這項初判結果公布後,引起部分毒物專家質疑,認為死亡徵狀與肉毒桿菌中毒有落差,肉毒桿菌頂多是幫凶,可能另有元凶。

南投檢方上午表示,疾管局原定今天公布肉毒桿菌微生物檢驗結果,為求慎重,決定邀請國內毒物專家討論後,再擇期公布結果。

fsj 提到...

豆漿添加甜味劑 新北市開罰

中央社 2011.07.29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今天公布市售豆漿抽驗結果,共抽驗15件,其中1件檢出違法添加人造甜味劑,由於長期食用可能致癌,衛生局已對豆漿製造商開罰並要求改正。

衛生局指出,6月間對各傳統市場、早餐店及連鎖餐飲業等進行豆漿抽驗,共抽驗15件,其中1件不合格,在深坑某早餐店的豆漿檢出違法添加環己基(代)磺醯胺酸鹽的人造甜味劑,經追查並對新莊某豆漿製造業者開罰新台幣3萬元罰鍰。

衛生局表示,環己基(代)磺醯胺酸鹽是人造甜味劑,甜度比一般蔗糖高約30至40倍,添加後可增加食品的甜度及甘度;食用後易引起口乾、腸胃道不適、噁心及嘔吐外,長期食用可能致癌。

衛生局強調,依據行政院衛生署「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規定,豆漿不得檢出環己基(代)磺醯胺酸鹽,若民眾在早餐店喝到未加糖卻很甜的豆漿,就可能有添加甜味劑;豆漿因富含蛋白質及水分,不易保存,提醒消費者購買後應儘速食用完畢。

衛生局也籲業者勿為增加食品的甜味或降低原料成本而違法添加甜味劑,一經查獲,將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聯合晚報╱記者陳珮琦/即時報導】新北市衛生局6月份針對市內傳統市場、早餐店及連鎖餐飲業等進行豆漿抽驗共15件,結果發現深坑區北深路三段的「美香堡早餐店」販售的豆漿其添加的甜精過量超標,衛生局除令業者下架,對於供應廠商則將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2條規定處以3萬元以上、15萬以下罰鍰。

衛生局表示,甜精的學名為「環己基代磺醯胺酸鹽」(Cyclamate) ,是一種人造甜味劑,可增加食品的甜度及甘度。其甜度比一般蔗糖高約30至40倍,所以常被添加在梅子等蜜餞產品。依據衛生署「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規定,環己基 (代)磺醯胺酸鹽 (Cyclamate)可用於瓜子及蜜餞用量在1.0g/Kg以下,碳酸飲料0.2 g/Kg以下,這次被驗出甜精過量的豆漿,其供應廠商是在新莊區瓊林路的「金蕃薯公司」,豆漿甜精含量達0.837g/Kg,超標四倍。

fsj 提到...

全家同吃沒事 雙胞胎中毒

中央社 2011.08.01

南投縣中寮鄉1對5歲吳姓雙胞胎兄弟,疑似吃了醃製生薑、肉燥拌飯等食物中毒;不過,衛政單位了解,孩子的父母及大兒子也吃了同樣食物,但並無症狀發生,讓案情顯得離奇。

中寮鄉永和村5歲雙胞胎兄弟,吃了母親煮的晚餐後出現嘔吐情形,疑似食物中毒,今天凌晨因狀況危急,2人被送往彰化基督教醫院急救;哥哥不治,弟弟仍在加護病房救治。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食品藥物管理局下午會同地方衛生人員到吳家採集生薑醃製品等食品及飲用水檢體送驗,另外也詢問了解吳家的飲食環境及習慣,希望能對釐清案情有幫助。

據南投縣政府衛生局指出,疾管局等人員共採集了吳家自製的生薑醃製品、加了肉燥的白飯、肉燥罐頭、炒芥藍菜及白豆腐,但孩子的母親表示,中毒的兄弟沒有吃芥藍菜。

不過,衛政單位人員了解,吳姓夫婦除了育有雙胞胎兄弟,還有1個大兒子及1個在襁褓中的么兒,共有4個兒子,全家6人除小兒子喝牛奶外,幾乎都吃了醃製的生薑及肉燥拌飯等食物,卻只有雙胞胎兄弟出現中毒狀況,其他4人並沒有任何症狀發生。

衛生局表示,究竟何種食物、何種原因導致中毒,目前尚無法明朗,有待疾管局等單位就人體檢體及食物檢體進行化驗比對,以及法醫解剖遺體採檢釐清案情。



◆ 歐盟3方法速檢我產品起雲劑

台灣新生報 2011/08/01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日前台灣黑心起雲劑事件引起軒然大波,歐盟認為台灣出口到歐洲的運動飲料可能也含有塑化劑。歐盟的歐洲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近日發出新聞稿表示,他們研發中三種新方法可以更快速偵測台灣出口的運動飲料是否含黑心起雲劑。

在歐盟健康與消費者保護部門要求下,歐洲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研發出三種快速、有效測試方法,可在短時間內檢驗商品有無非法添加塑化劑。這三種分法分別根據「同位素稀釋氣相色譜質譜法」、「同位素稀釋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與「同位素稀釋頂空固相微萃取氣相色譜質譜」。

fsj 提到...

四川麻辣鍋 禁用老油湯底

【聯合報╱記者陳思豪/綜合報導】2011.08.09

為顧及消費者健康,成都食品安全委員會要求全市三千家火鍋店,將作為鍋底的「老油」通通改為「一次性湯料」。但四川當地民眾認為,「老油」製作湯料的方法,是當地流傳多年的傳統技藝,一旦改變,未來恐怕很難再吃到「道地」的四川麻辣鍋。

華龍網報導,四川麻辣鍋的湯底,過去都使用所謂的「老油」,它是經過反覆熬製重複使用的湯底。簡單來說,就是消費者進入店家消費,使用的鍋底,是前一位饕客留下來的。只是這種作法,讓人擔憂衛生沒有保障。

成都陳小姐表示,「雖然老油火鍋更香,但如果和自己的健康相比,我還是寧願吃一次性鍋底的火鍋,我贊成政府這個決定。」

但也有許多當地人認為,擁有花椒、八角的湯底會越煮越香,而且只有老油鍋底才能完整保留味道,況且鍋子底下還有大火在滾燙,應該不用太擔心衛生問題。

鳳凰網報導指出,有店家抱怨,未來只允許使用「一次性湯料」,將會大幅增加成本,價格肯定上升。網友抱怨,「以前鍋底費只要十元人民幣,兩個人花五、六十元就能吃火鍋了,但以後每吃一次要上百元,很奢侈。」他認為最好的做法,應該是提供兩種鍋底供消費者選擇。

報導指出,儘管出現不同聲音,政府還是堅持應改變,成都市美食之都促進會、四川省飯店與餐飲娛樂行業協會會長何濤說,「依照食品安全法規定,使用老油不是工藝問題,而是違法行為,不容再探討。」他強調,任何東西都應該與時俱進,吃的也不例外。

成都市食品安全委員會也表示,未來民眾可以檢舉使用「老油」的店家,經查實將給獎勵。

小檔案/ 老油湯底

重慶火鍋又稱為毛肚火鍋或麻辣火鍋,起源於明末清初,當時在江邊工作的碼頭船工,為了方便,發展出一種火鍋的吃法。主要原料是牛毛肚、豬黃喉、鴨腸、牛血旺等。

目前四川省內仍有許多火鍋店,堅持使用流傳多年的老油作湯底,老油味道香、口味重,適合重口味的饕客。老油是經過上百天、上千次提煉、煮沸的湯底。裡頭夾雜許多雜七雜八的東西,很多人都認為食用老油,會讓身體健康受影響。(記者陳思豪)

※ 相關報導:

* 認清6大風險食物與健康對策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378&f_SUB_ID=3744&f_ART_ID=335481

想要保護自己和孩子,避免吃下一肚子毒素或有害健康的食物,花十分鐘時間,好好認清以下六種最常吃到的高風險食物,並學習如何破解它們的危害。 (完整內容請見《親子天下》2011年8月號)



◆ 食安連環爆 肯德基食在嚇人

【記者林永富/綜合報導】2011-08-09 旺報

大陸食品安全問題頻傳。國際連鎖品牌肯德基繼上月被指出以豆漿粉取代現磨醇豆漿之後,昨天再被媒體踢爆,炸雞用油4天才全換、雞肉只過水未洗淨就撈出裹麵油炸、該炸7分鐘卻不到4分鐘就取出、更改日期繼續販售、掉地上食品直接撿起放上架再賣等;另外,日前爆料山西醋95%使用冰醋酸製造的山西省醋產業協會副會長王建忠,已被責令辭職。

大陸中央級黨報《經濟日報》集團所屬《證券日報》引述肯德基曾任職員工描述衛生問題,該報訪問數名曾在肯德基工作過的人士,表示肯德基員工經常無培訓直接上崗。

這樣的肯德基 怎下肚

報導中說,炸雞用的高壓油池,清洗起來比較費勁,每晚都會過濾油渣,舊油和新油勾兌,第二天繼續用。按規定每天都需要用PH試紙測試檢驗,但沒人去做這項工作,「多數時間是直接把塑膠板上的日期改成當天的就完事了。」通常這個池子裡的油4天左右更換一次。

報導還指出,據在肯德基打過工的學生反映,從解凍室裡拿出來的雞直接放在桶裡過一下水就撈出來,「雞身上的血根本沒洗乾淨就直接裹麵了,並且洗雞用的桶裡的水都變渾濁了,上面飄滿了雞身上的黃油,都沒人換。」按照肯德基規定,雞翅應該炸7.5分鐘以上,有員工表示在用餐高峰時,經常是不到5分鐘就撈出來。

報導說,內部工作人員透露,經常會有炸出來的產品不小心掉在地上,但多數情況下,都是撿起來抖掉上面粘上的汙垢後,直接扔上架繼續販售。

肯德基的產品都有保存時間限定,如漢堡包過了40分鐘、原味雞過了60分鐘就不再售賣等等。內部員工表示,過了保存時限就重新貼一個生產日期標籤,更改生產日期。對於漢堡包,就直接把裡邊已經黃了的菜換成新的再刷上醬繼續賣給顧客。這樣一天下來,沒有被作廢的食品。

爆料副會長 被迫下崗

而前天大爆山西醋的王建忠,事隔一天表示記者誤解,澄清山西老陳醋完全不用冰醋酸等防腐劑,而是用國家允許的食品添加劑苯甲酸鈉。但他已經使得山西省醋產業協會要求他辭去副會長職,並且對他保留法律追訴權。



◆ 北市9冰品菌量高 衛生局將開罰

【聯合報╱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2011.08.09

台北市衛生局昨天公布飲冰品抽驗結果,苦茶之家、當代藝術館咖啡店、清心福全林森北店的甜品及自製冰塊等9件產品,經複查後菌量仍過高,將被衛生局開罰3到15萬元罰鍰。

苦茶之家表示,可能是挖冰的勺子沒有清洗乾淨,製冰機或是製作過程都沒有問題。店家也無奈表示,「數年來都是這樣做冰,今年是第一次被說不合格」。

當代藝術館昨天休館,未能取得回應。清心福全林森北店店員表示,老闆不在,無法回應。

衛生局表示,9件不合格的產品,為苦茶之家的碎冰塊及蓮子芋頭白木耳、橘菓子的自製冰塊、豆知茶師傅飲料店的去冰紅茶、叁伍小吃店的去冰綠茶、當代藝術館咖啡店的自製冰塊、林森咖啡商行的咖啡冰沙、清心福全的自製冰塊與露西小吃店的冰塊。

衛生局表示,冰塊中生菌數不得超過100CFU/mL,苦茶之家碎冰塊檢出生菌數高達900CFU/mL,超標9倍。當代藝術館咖啡店的冰塊則檢出生菌數290CFU/mL,清心福全林森北店的冰塊含生菌數170CFU/mL,同樣超標。清心福全的冰塊還檢出冰塊不得檢出的大腸桿菌。

而大腸桿菌在飲料類中不得超過10MPN/mL,配料中不得超過1000MPN/g,但苦茶之家的蓮子芋頭白木耳檢出大腸桿菌群最確數大於1100MPN/g,位於長春路上的叁伍小吃店,去冰綠茶則檢出大腸桿菌數1100MPN/mL,超標110倍最高。

衛生局藥食處處長陳立奇表示,可能是店家衛生環境較差,導致飲料冰品遭受污染,將於這幾天約談業者決定開罰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