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國永續發展峰會落幕 各國承諾斥資5130億美元護地球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n/24/today-int1.htm
自由 2012.06.24
〔駐巴西記者謝如欣/聖保羅報導〕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巴西時間22日在里約熱內盧落幕,與會188個參與國正式通過題為「我們所想要的未來(O futuro que queremos)」文件,聯合國並獲得各國政府與民間企業承諾要投資5130億美元,來推動近700項計畫,用來削減使用化石燃料、促進使用再生能源、節省水資源與消除貧窮。
名為Rio+20的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自13日起陸續展開會外活動,會員國代表團及包括台灣等非會員觀察員均參與盛會表達綠色和平經濟的看法,20日起正式針對「我們想要的未來」文件草稿進行3天的領袖高峰會議,以環保、綠色經濟與永續社會發展等為主軸,主旨在尋求一種保障全人類的生命尊嚴的發展模式,妥善管理大自然資源以使未來世代不受損害。
本次會議結果原則上與一出爐便飽受批評的草案內文一致,聲明將延續1992年的里約共識,即富裕國家應持續投資於環境保育及維護海洋及森林資源,同時提出綠色經濟以解救貧窮等方案,但內容空泛及欠缺落實的執行計畫,勉強通過的草案令各國甚感失望。
儘管各國對結果不甚滿意,但至少對於消除貧窮的重點訴求方面的共識讓巴西總統羅塞夫表示認同。這次會議參與者高達5萬人,出席元首超過100人,但因美國總統歐巴馬缺席,以及歐洲困於歐元區危機自顧不暇,使得成果乏善可陳。
這次會議主要的具體成就是聯合國所獲得的承諾,各國政府與民間組織和企業將推動692項計畫,斥資5130億美元來保護地球資源。
◆ 受各國利益左右 Rio+20成果空泛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n/24/today-int2.htm
自由 2012.06.24
〔編譯俞智敏/綜合23日外電報導〕聯合國永續發展會議(UNCSD,Rio+20)劃下句點,與會各國代表同意協助全球逾10億人脫離貧困並解決地球生物圈危機。但批評者卻稱這項計畫受到各國國家利益所左右,根本就是徹底失敗,更證明了由民族國家所組成的聯合國制度無法解決全球環境威脅。
這場會議被稱為是一世代所僅見的機會,以利重整讓10億人陷入貧困並危及生物圈的經濟模式,但在會前長達數個月的冗長討論期間,各國代表不斷捍衛自身利益的結果,表示根本性的改革計畫若非遭到灌水稀釋,就是遭到刪除,例如承諾分階段廢除石化燃料補助,以及每年提供300億美元協助貧困國家以永續方式成長等,在最後的聲明中並未明訂提供資金的金額。
法國智庫「永續發展暨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杜比亞納說,這場會議證明聯合國的政治無能與制度癱瘓,令人對聯合國解決環保問題能力持悲觀看法。
◆ 氣候變遷改革路徑圖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2062400303.html
【潘翰聲】2012-06-24 中國時報
六月份兩次的暴雨,媒體聚焦於放不放假的枝微末節,忽略在這氣候變遷下極端氣候的嚴肅挑戰。在「全國氣候變遷會議」討論後,總統宜以國家安全的高度視野來促成「氣候變遷國是會議」,確認「氣候變遷改革路徑圖」加以實踐。畢竟地球這麼複雜的系統,牽一髮而動全身,絕不能分拆給各部會各行其是。
台灣人口僅全世界的千分之三,卻排放全世界一%的溫室氣體,約當整個非洲大陸的四成,面對氣候正義不容卸責。另一方面,在極端氣候和海平面上升的威脅,島國無處可逃,我們也是第一線的環境難民。兼具加害者與受害者的雙重身份,在全世界並不多見,因而必須同時處理源頭減碳與災難調適的課題。
國外在氣候變遷的政策,首重設置專責機構,有專人專責做組織整合,有財源執行方案,並改變預算分配模式。如英、澳均在內閣設氣候變遷大臣(部長),而不是國內任務編組的臨時機構,沒人、沒權又沒錢。馬總統回應說,政府組織再造後,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將負責政策規劃與協調,執行氣候變遷政策則為環境資源部。
英國氣候變遷大臣愛德米勒班認為「政治改革來自領導力和民意動員,缺一不可」。可參考荷蘭的三角洲委員會模式,另設獨立的氣候變遷委員會,建立官方加民間的協作平台,任務包括:與行政部門協調、制訂氣候變遷政策,監督考核政府的政策執行,以及獨立客觀的政策研究與分析(含氣候變遷資料庫),並支持民眾參與。依環境基本法設的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可以法制化增強功能,以免隨行政首長的好惡所左右。
再者,應制訂框架性氣候變遷法律,為類似基本法的程序性法案,建立因應氣候變遷的法律架構、政府組織與財政策略,及減緩與調適的原則、目標與政策工具。目前幾個重要氣候變遷法律皆互有關聯,若各搞各的必將窒礙難行或難有效果,如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立法數年,仍無法確實帶動再生能源落地生根。後續的法案,調適面有國土計畫法(是否含國土復育條例和海洋法需先處理)、濕地法、和行政區劃法修正,減量面則有能源稅條例和溫室氣體減量法,但財政部長仍以時機不宜公開反對。以當前立法院第八屆第一會期的衝突僵局來看,確有必要納入國會領袖進行政治協商。
內政部長李鴻源認為防災,要跳脫落伍的治水防洪工程技術思維,土地管理和都市空間利用最根本有效,國土規劃是一套涵蓋價值觀念、法令制度、行動實踐以及管理執行的體制。民間更強調國土計畫法草案之國土保育區、不可開發區,不能有大型開發特許的例外,並以自然海岸零損失為目標,及建置完整公共運輸及自行車/步道網絡。由於落實才是後續關鍵,在決策形成階段,就該讓民間參與,別待只能調整細節的階段才做形式的公聽會。考慮到資訊和資源的不對等,要讓民間團體有充足的資源與能力,以追蹤政策執行的機制。制度再怎麼設計,也會有美麗灣違法環評這類指標性個案發生,如何讓民間與政府溝通,像大企業財團般順暢,也是一項挑戰。
儘管政府和民間在核能問題還沒對上話,馬總統卻順著民間要求,指示經濟部一年內提出「電力需求零成長」的方案,就職演說五大支柱之一的綠色經濟,總算露出曙光。民間不願支持官方版溫室氣體減量法的癥結之一,在於減量目標與期程入法,馬總統也指示環保署研究。總統直接介入處理,正是關鍵的第一步,期待氣候變遷改革路徑圖就此展開。
(作者為綠黨中執委)
※ 相關報導:
* 學者研究 唐代曾面臨正負2℃
22 則留言:
今年梅雨量 破63年來紀錄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2012.06.25
梅雨季六月底才結束,但根據中央氣象局十三個局屬平地測站的統計,今年已經是一九五○年(含)以來梅雨最多的一年,寫下六十三年來新紀錄。
根據氣象局長期預報課的資料,今年從五月一日到六月廿三日,「十三站」平均累積雨量八百六十七點二毫米,已經比原紀錄、一九五七年的八百五十三毫米多;而且一九五七年的數字統計到六月卅日,今年梅雨量篤定創新高。
兩個月前,氣象局就曾預測今年中、南部梅雨「正常偏多」,六月雨比五月更多。氣象局長期預報課課長賈新興表示,今年梅雨季只有新竹、台中、梧棲、東吉島的雨量「正常」,其他地方都偏多;宜蘭的梅雨量刷新氣象站設立以來紀錄,蘇澳、大武則是設站以來第二多。
截至六月廿三日,今年「十三站」的「梅雨之王」是大武的一千兩百九十二點八毫米,而且光六月的雨量就破千;恆春、台南以一千兩百一十二點八、一千兩百零六毫米分居二、三名。賈新興說:「很久沒有這麼多雨了!」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指出,今年梅雨「南多北少」,這些水汽從南半球、透過「跨赤道流」到台灣來;雖然每波的下雨天數都不長,但是雨量偏多,可以說是「非典型的連續降雨」。
「十三站」指基隆、宜蘭、淡水、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花蓮、成功、台東、大武、恆春氣象站,它們的歷史都超過六十年,氣候統計上常用來代表全台平地。
◆ 陸氣候異常 災損嚴重
中央社 2012.06.25
中國大陸安徽、山東等地旱災嚴重;江南、華南地區卻出現暴雨,造成71萬人受災,其中11人死亡、8人失蹤,數千棟房屋倒塌,直接經濟損失人民幣7.05億元(新台幣約34億元)。
大陸中國氣象網報導,大陸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初步統計,22日以來的豪雨共造成江西、廣東、雲南、湖南、內蒙古、廣西、福建、四川、甘肅等地71萬人受災,共遷移1.6萬人。
大陸氣象專家說,雲貴高原、川渝丘陵山地、湘西、鄂西及皖南山區近日可能發生短時雷暴、大風冰雹;長江沿岸城市可能出現城市水患;安徽、湖北和河南旱區將出現降雨,緩和旱情;湖北中南部可能出現旱澇急轉。
中國氣象報報導,大陸6月主要農業氣象災害有乾旱、暴雨、洪澇、大風、冰雹、低溫冷害。
報導說,5月以來,華北中南部等地區降水量較常年明顯偏少,部分地區出現旱情;部分地區更普遍出現攝氏35至40度的高溫天氣,加劇旱情,無法適時播種第1季稻作。
報導說,湖南、廣西、貴州等省部分地區發生洪澇災害,使水稻、玉米等農作物及水?養殖遭受損失;新疆、甘肅、內蒙古、遼寧、山東等地發生大風、冰雹災害,使春玉米、棉花、果樹、蔬菜等遭不同程度損害。
大陸中央電視台今天報導,大陸不少旱災地區土地龜裂,根本無法種植農作物;廣西、廣東等水災地區則水淹及膝,不少住宅區積水未退。
大陸中央氣象台最新預報指出,25至28日,西南地區降雨將增強,東部雨區也將向北擴展至沿長江流域一帶。
◆ 滇川交界地地震 中共當局救災急
【中廣新聞/董媛瑜】2012-06-25
昨天下午發生在大陸雲南和四川交界地帶的規模5.7地震,死亡者已經增加為四人。大陸網站消息指出,今天上午10點,中共當局已經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查看災情,協助開展救災工作。
據雲南、四川兩省民政廳報告,地震已造成兩省 7.1 萬人受災, 4 人死亡, 22 人重傷, 130 餘人輕傷,緊急轉移安置 2.2 萬人,3800多戶房屋不同程度倒損。
中新網報導,針對這次地震災情,雲南省減災委、民政廳緊急啟動二級救災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向災區調運 2000 頂救災帳篷、 3000 床棉被、 3000 件大衣和 100 件彩條布。
麗江市、寧蒗縣共調撥 800 頂救災帳篷、 2500 床棉被和 1500 件大衣,用於保障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四川省民政廳啟動四級救災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目前,災情還在進一步統計核實中,災區各項救災工作正有序開展。
7/1調閏秒 今年全球多1秒
中央社 2012/06/26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26日電)地球自轉變慢,今年全球將多1秒。為使一般民眾生活習慣的「世界時」能與國際「原子時」相符合,標檢局今天表示,將於7月1日調整國家標準時間,加上正閏秒1秒。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表示,時隔3年半,國際地球自轉組織(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Service, IERS)再度發布閏秒訊息。世界協調時(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UTC)2012年6月30日23時59分59秒,即台灣時間民國101年7月1日7時59分59秒將有正閏秒。
標檢局依據這項訊息,將我國國家標準時間訂於7月1日7時59分59秒加上正閏秒1秒。調整後的國家標準時間(即UTC時間加8小時)時序為7月1日8時0分0秒。
由標檢局委託中華電信研究所辦理的國家時間與頻率標準實驗室提供的網路校時服務(Network Time Service,NTP)、電話語音報時(117)及自動化數據機校時(TCTS,電話03-4245117)服務,均將配合作閏秒調整。
由於閏秒調整對金融交易、電子文書交換、計時收費等系統都會有影響,標檢局提醒民眾,可於7月1日8時後查詢標準時間,使時間與國家標準時間同步。
根據地球自轉為準的時間尺度稱為世界時,由於地球自轉並不穩定,會受月球潮汐摩擦力及季節性等因素影響,國際上是以基態銫原子躍遷為準的「國際原子時」(International Atomic Time, TAI)為標準時間尺度。
為使一般民眾生活習慣的世界時能與國際原子時相符合,科學家將國際原子時加上閏秒,稱為世界協調時(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UTC),增加時稱為正閏秒,減少時則稱為負閏秒。
◆ 台灣夏季雨量將增 珊瑚說的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2012.06.26
台大與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地質研究團隊合作,遠赴南太平洋海島採集珊瑚進行分析,精確重建350年來南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發現只要南太平洋水溫上升進入高溫期,台灣的夏季降雨就會增加。研究團隊提出警告,海水溫度升高,雨量自然會增加,台灣遭遇暴雨的機會也會上升,必須盡快做好防災的準備。
這項研究利用珊瑚的鍶鈣比值和獨步全球的定年測定技術,重建從1649年至1999年的海水表面溫度,研究成果 日前登上國際著名的「Nature Climate Change (自然氣候變遷)」期刊。
研究團隊遠赴南太平洋的阿美帝島,鑽取5支微孔珊瑚岩芯,耗時7年分析珊瑚骨骼鍶鈣元素比值,只要海水溫度每升高1度,成長中珊瑚的鍶鈣元素比值就會減少0.8%。負責這項研究的台大地質系教授沈川洲比喻說,珊瑚就好像是天然的海水溫度計,只要分析珊瑚骨骼就像是解開大自然紀錄的光碟片。
沈川洲研究發現,重建後的南太平洋海水溫度竟然有周期性,平均14至19年是一個周期,正巧今年處於海水溫度逐漸高溫的時刻,未來10年將進入高溫期。進一步對照台灣夏季降雨統計竟發現,南太平洋海水溫度上升時,台灣的夏季降雨就會增加,呈現明顯的正相關。
沈川洲解釋,這導因於一旦西南太平洋海水溫度偏高,會阻礙冷空氣下沈,使得南太平洋的哈德利環流減弱,過多熱能因無處可去,便直接跨越赤道往北前進,沿著暖流北上讓菲律賓、台灣、韓國與日本的夏季雨量增加。
沈川洲還針對恆春珊瑚進行6700年前的水溫研究,發現當時的水溫高,降雨時間往前移,提前至夏季之前。同理可證明,一旦海水溫度上升,台灣未來10年的夏季降雨量不僅會增加,雨季甚至還有可能提前,而且溫度越高出現暴雨的機會也會增加。
◆ 觀念平台-追求永續發展 難題待解
【謝英士】2012-06-26 中國時報
在各界一片狐疑當中,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終於在二十二日閉幕,並且產出一份「大家都不高興」(大會祕書長用語)的共識文件。此共識宣言「我們要的未來」,計有二八三個項目,但其中針對綠色經濟的定義仍相當模糊,如何藉由綠色經濟的推展而獲致永續發展,更是諱莫如深。難怪有人質疑綠色經濟的提出僅是主流政治群體的「方便門」,將繼續導致自然資源與環境的進一步市場化而遭受破壞。
筆者綜合此次大會的現場觀察,可歸納幾點:
一、聯合國正式機構之間的永續對話逐漸加強,但仍有認知落差:以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主持的聯合國系統的周邊會議而言,聯合國相關機構主事者,已經逐漸意識到永續發展要兼顧環境與社會以及社會正義的追求,但是,機構間的協調聯繫仍待加強,周邊會議現場甚至還會為了機構間的座位安排而不滿,可見移除本位主義之艱難。
二、許多災害風險與戰亂頻仍國家的永續發展道路正要起步,更需得到重視。大會的周邊會議中,有許多場次是由國家所舉辦,特別是像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土耳其等,顯示各該國家亟思轉型,並且正視永續發展的價值。阿富汗的環境部長提出各項數據,說明該國自然資源的豐富現況,多達七個沙漠區、溼地,孕育生物的多樣性,並以今年設置的首座國家公園自豪。這些國家的永續發展路徑,值得持續關注。
三、世代的聲音蔚為主流,是永續發展的支柱:永續發展的定義就是滿足當代的需求,但不損及以後世代的需要。因此,世代的重要性不言可喻。由基督教青年會舉辦的周邊會議,就邀請到黎巴嫩、南韓、瑞典及聯合國官員到場與會,足見其分量。事實上,去除貧窮、免去戰亂不就是永續發展的最重要方法?預料這股聲音與力量,將會是支撐永續發展的基礎,在各個領域上都會更加得到重視。
四、人民高峰會的訴求未能彰顯,永續發展頓失力量:由於此次大會主辦國巴西政府頗有不計一切,一定要產出共識文件的雄心壯志,因此刻意區隔民間團體的聲音,以隔離爭議,因此將人民高峰會的場地調度到距離主會場相當遙遠的地方,使得人民的聲音很難得到關注,引起許多批評。
五、台灣推動永續國際交流,官民合作模式不可或缺:此次環品會成功申請大會官方周邊會議並以森林、生計、綠色經濟為題,邀環保署、林務局、巴西、墨西哥、宏都拉斯、尼加拉瓜等講者,促成多邊交流,顯見,聯合國場域的國際交流,官民合作不可或缺,如何有更緊密的夥伴關係共同為台灣發聲,應值思考。
Rio+20不會是人類永續發展終點。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要時刻緊記自然資源的稀缺性與環境破壞的不可回復性。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上,人類無法獨善其身,一定要兼顧自然並與自然和平共存。這一切都需要我們以智慧、勇氣,跨世代合作與努力。
(作者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正於巴西里約參加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
朝鮮半島百年大旱 南北韓怕糧荒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美聯社首爾26日電】2012.06.27
朝鮮半島出現百年來最嚴重的乾旱,迫使平壤當局動用兵力為乾枯的農田提桶澆水,南韓官員則忙著搶救受到高溫乾旱威脅的珍稀烏貝。
平壤氣象預報員表示,北韓部分地區最近出現將近105年前有紀錄以來最嚴重的乾旱。持續乾旱導致外界再度關切北韓當局能否餵飽人民的問題。北韓人口2400萬,其中約三分之二長期食物短缺。
官員表示,即使在擁有良好灌溉系統的北韓傳統糧倉平安南道與黃海北道,成千上萬公頃的作物也已經逐漸枯萎。黃海北道黃州郡的一名官員說,許多儲水池的水位已經下降,為農民增添灌溉的問題。在黃州郡古縣里的一處農村,一群北韓女兵一字排開,提水為農民澆灌農田。
在南韓方面,持續將近2個月的乾燥天氣形態導致部分地區出現逾一個世紀以來的最嚴重旱情。官員擔心,南韓作物收成可能因此受到嚴重影響,各地蓄水池的水位也將降到危險的低水位。南韓企劃財政部長官朴宰完26日在危機管理對策會議中表示:「104年以來的最嚴重乾旱已經對我國的農業與畜牧業造成影響。
◆ 美科州野火加劇 逾3萬人撤離
中央社 2012.06.27
美國科羅拉多州觀光勝地附近爆發野火,火勢昨天突然轉趨猛烈,並延燒住宅區,迫使3萬2000人撤離家園,美國空軍官校發布撤離令,火舌更吞噬了科羅拉多泉周邊眾多住宅。
從距離火勢蔓延路徑約16公里的指揮所望去,位於西北部的山影區(Mountain Shadows)入夜後,似乎完全覆蓋於橘色火光中。
火焰灰燼散落於城市內,警報器響個不停,濃煙彌漫天際,科羅拉多泉(Colorado Springs)消防主管布朗(Rich Brown)表示:「這是場大規模的野火。」
科羅拉多州長希肯魯柏(John Hickenlooper)昨晚搭乘直升機飛抵科羅拉多泉,與消防指揮官會面,並親自巡視野火肆虐區域。希肯魯柏指出,這僅是科州各地爆發的至少12起火災之1。
今年迄今已有4人在科州野火中喪命。
希肯魯柏在緊急記者會上提到:「這是科州史上最嚴重的火災季節。」他並說,自直升機往下望,看見眾多住家遭到燒毀,這幕火舌熾烈的情景,看起來「超乎真實」。
美西科羅拉多州峽谷這場野火,意外延燒至住宅區,並燒毀無數住家,讓消防人員大感意外。
科州第2大城科羅拉多泉市長巴哈(Steve Bach)昨晚告訴KDVR電視台:「截至今天下午,這還是場野火。後來卻朝西北部區域延燒。」
巴哈表示:「我不認為有任何人料到這會發生。」
火勢在科州首府丹佛以南約100公里處持續擴大,讓忙於撲滅西部野火的消防員疲於奔命。美西近日氣溫不斷飆升。
瓦道峽谷(Waldo Canyon)野火自23日爆發後,即迅速擴散。昨天下午風勢強大,更促使官方撤離多達3萬2000名居民。
大火已吞噬6200英畝林野,其中僅5%地區火勢獲得控制。目前並未傳出任何傷亡。
熱浪襲 美單週破千項紀錄
中央社 2012-06-28
美國各地近來溫度狂飆,打破逾千項與高溫相關的紀錄。
美聯社報導,過去1週,全美有1011項與溫度相關的紀錄被打破,包括昨天高溫就創下251筆新紀錄。
高溫帶來災難性及趁機搞怪等各式後果,包括洛磯山脈(Rocky Mountains)爆發山林大火,在奧克拉荷馬人行道煎培根等。
如果氣象預報準確,未來幾天美國中西部將出現更多新紀錄。
維多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ctoria)氣候科學家魏佛(Andrew Weaver)表示,「從現有定義看來,這波熱浪將帶來負面影響」,但這種情況「未來會更常見」。
本週無論你身在美國何處,重點是:保持涼爽。(譯者:中央社蔡佳伶)
◆ 人工高溫可達攝氏4兆度 超過太陽溫度
【台灣醒報╱記者魏敦華╱台北報導】2012.06.28
根據金氏世界紀錄的發言,美國紐約的布魯克黑文國家粒子物理實驗室,日前生成了有史以來最高的人工溫度,大約在攝氏4兆度,整整比太陽中心的溫度高了25萬倍之多。
產生此溫度的機器是「相對論性重離子撞擊器(RHIC)」以近乎光速的速度來撞及金離子後,撞擊能量過於強大,才會產生如此超高溫。在此溫度下金原子核中的中子、質子皆會融化,釋放出的物質會形成一種特殊的等離子,這類物質據說在宇宙大爆炸前的百萬分一秒鐘,才會自然形成。
研究室人員表示,他們可以藉由這個溫度達成很多事情,日後的研究工作會很精彩。但他們同時也指出,他們並不意外打破世界紀錄,因為RHIC原本的建造目的就是為了這種結果。
儘管目前RHIC是紀錄保持者,但瑞士的「大型強子對撞器(LHC)」也同時藉由粒子碰撞來模擬宇宙大爆炸時的溫度。物理學家哈茲佛泰杜表示,LHC的能源濃縮程度比RHIC高,等同於在溫度輸出的程度上高出30%,因此LHC有可能已經打破了RHIC的記錄了。
截至目前為止,負責LHC的研究人員沒有發表任何超越RHIC研究成果的報告。
◆ 驚人發現 恐龍可能是溫血
法新社 – 2012年6月28日
(法新社巴黎27日電) 科學家今天表示,已絕種的恐龍可能是溫血動物,這項發現可能粉碎大眾對恐龍的普遍印象。
西班牙與挪威研究員在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發表報告,他們已在哺乳類動物骨骼上發現類樹木的生長年輪,在此之前,這個特點被認為僅限於出現在冷血動物和恐龍身上。
他們也發現證據,顯示恐龍可能擁有相當高的代謝率,能讓牠們快速生長,再度意味著牠們可能是溫血動物。
卡太蘭古生物研究所(Institut Catala dePaleontologia)的研究主筆柯勒(Meike Koehler)告訴法新社:「我們的研究結果強烈顯示恐龍是溫血動物。」
她說,若真如此,這份研究應該會讓人重新看待爬蟲類動物。
現今的爬蟲類是冷血動物,也就是牠們無法透過代謝系統控制體溫,必須尋求曬太陽之類的外在方式。
柯勒說,雖然恐龍有可能是溫血動物,但牠們的其他特性,仍讓牠們被劃分成爬蟲類。
古生物學家一直以來都利用冷血動物與恐龍骨骼上的類年輪記號,來判別該生物的生長停滯期,停滯原因可能包括寒冷或缺乏食物。
鳥類和哺乳類等溫血動物一直都沒有被嚴格驗證是否也有相似記號。但現在,柯勒與她的團體在研究的41種溫血動物身上,全都發現了類似記號,包括鹿與長頸鹿。
她說,這項發現「排除將恐龍劃分為冷血動物的現存最有力論點」。(譯者:中央社徐嘉偉)
風暴襲美東 兩百萬人無電可用
中央社 2012.06.30
美國大西洋沿岸中部各州今天遭強烈暴風雨襲擊,刮起如颶風般的狂風,導致逾200萬人無電可用,西維吉尼亞州(WestVirginia)州長更因此宣布全州進入緊急狀態。
暴風雨已造成美國東部各地超過200萬人無電可用。維吉尼亞州北部警方表示,2人遭倒塌的樹木壓中喪命。
美國國家氣象局(U.S. National WeatherService)對部分哥倫比亞特區、肯塔基州東部、馬里蘭州西部、賓州西南部、維吉尼亞州許多地區及西維吉尼亞州部分地區發布強大雷雨警示。
國家氣象局警告,最高風速將達時速129公里,並可能降下大冰雹,惡劣情況將持續至明天清晨。
西維吉尼亞州州長湯布林(Ray Tomblin)宣布全州進入緊急狀態;他表示,暴風雨導致至少27個郡、估計高達50萬人無電可用。
湯布林發布聲明指出,這項宣布能讓「政府資源立即投入救災,以及儘速恢復供電」。
WTOP電台報導,華盛頓地區逾80萬人電力中斷。根據「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導,華盛頓多個地鐵站也發生斷電狀況。
◆ 印度東北部阿薩姆省水災 近百萬人撤離
【中廣新聞/謝佐人】2012-06-29
印度東北部「阿薩姆省」連日豪雨成災,迫使將近一百萬人撤離家園。
當地官員表示,這一波水災至少造成27人死亡,其中包括五人在搭船時,因為河水湍急,導致船隻翻覆溺斃。
「阿薩姆省」已經連續兩星期暴雨不停,多條河川都暴漲氾濫,迫使當地90多萬人撤離,避居到地勢較高處,或臨時帳棚收容所。當地官員表示,這是自1998年以來,當地最嚴重的洪水災害。
在此同時,鄰國「孟加拉」也因為豪雨引發嚴重水患及土石流,至少已造成100人死亡。
◆ 新疆6.6淺層強震 人被搖落床
【世界日報╱北京30日電】2012.06.30
據中國地震台網中心網站消息,今天清晨5時7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交界發生芮氏規模6.6的強烈地震。這起深度僅有9.8公里的淺層地震,搖晃時間長達十餘秒,不僅把人從床上搖落地,也讓有線電視信號瞬間變模糊。據央視最新消息,當地已傳出房屋受損災情,十多人受傷,但未有死亡報告。
但據美國地質調查所說,這起地震規模6.3強震,震央在新疆石河子市西南約151公里,可能造成嚴重損傷。稍早報導地震規模6.5。
央視報導,目前尚無死亡報告,已經發現有1人重傷,16人輕傷,部分村民房屋受損。當地部分地區停電,南新鐵路也有部分列車受到影響。
中廣網報導,烏魯木齊、石河子、昌吉、塔城、烏蘇、奎屯等地均有強烈震感。
新華網報導,地震發生時,烏魯木齊市震感強烈,震動持續約10多秒,有線電視信號瞬間模糊,樓房內的物品劇烈晃動、物品墜落。部分小區居民被驚醒後衝至樓下空曠地帶,有部分群眾遲遲滯留未歸。
中新社報導,在新疆那拉提草原小木屋的一些遊客反映,地震持續時間長達20多秒,房屋搖晃非常強烈。鄰近震央的尼勒克縣有人稱,劇烈的晃動將人從床上搖落下來,民眾對該起地震心有餘悸。
◆ 新疆地震34人傷 陸啟動Ⅲ級應急響應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2012.06.30
根據「新華社」報導,30日凌晨5時7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交界地帶,發生規模6.6地震,震源深度僅7公里。根據中國地震局消息,地震造成4735棟房屋受損,34人遭掉落物砸傷,其中1人重傷,新源縣部分路段山體崩塌,約120人受困。大陸官方初步判定為較大地震災害,已啟動Ⅲ級應急響應。
根據「Ⅲ級應急響應」要求,中國地震局辦公室、監測預報司、震災應急救援司、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震局將做好應急值守、地震監測、地震趨勢預測、災害損失調查評估、社會穩定等各項工作。西北各有關單位啟動地震區域應急聯動機制。中國地震局派出國家地震現場工作組赴地震現場協助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風暴襲美東 兩百萬人無電可用
中央社 2012.06.30
美國大西洋沿岸中部各州今天遭強烈暴風雨襲擊,刮起如颶風般的狂風,導致逾200萬人無電可用,西維吉尼亞州(WestVirginia)州長更因此宣布全州進入緊急狀態。
暴風雨已造成美國東部各地超過200萬人無電可用。維吉尼亞州北部警方表示,2人遭倒塌的樹木壓中喪命。
美國國家氣象局(U.S. National WeatherService)對部分哥倫比亞特區、肯塔基州東部、馬里蘭州西部、賓州西南部、維吉尼亞州許多地區及西維吉尼亞州部分地區發布強大雷雨警示。
國家氣象局警告,最高風速將達時速129公里,並可能降下大冰雹,惡劣情況將持續至明天清晨。
西維吉尼亞州州長湯布林(Ray Tomblin)宣布全州進入緊急狀態;他表示,暴風雨導致至少27個郡、估計高達50萬人無電可用。
湯布林發布聲明指出,這項宣布能讓「政府資源立即投入救災,以及儘速恢復供電」。
WTOP電台報導,華盛頓地區逾80萬人電力中斷。根據「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導,華盛頓多個地鐵站也發生斷電狀況。
◆ 高溫43℃!熱浪+暴風雨 突襲美國
自由 2012.07.01
熱浪至少5死 暴風雨災情不斷
〔編譯俞智敏/綜合報導〕美國中部、東部及南部各州近日接連遭到破紀錄高溫與猛烈暴風雨襲擊,已知酷暑在阿肯色、密蘇里和田納西等州至少造成五人死亡,狂風暴雨在維吉尼亞州與馬里蘭等州造成九死,從印地安那州到西維吉尼亞州則有近四百萬戶無電可用。
暴風雨橫掃東中部 400萬戶停電
美國中部各地六月二十九日都出現超過攝氏三十八度的高溫,而且這種高溫狀態還會持續數日之久。根據Weather Underground網站上的美國氣象圖顯示,全美從內布拉斯加州、東到紐約州、南到佛羅里達州,有高達三分之一地區都處於粉紅色的高溫特報狀態下。
美國國家氣象局表示,華盛頓特區、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肯塔基州路易斯維二十九日都已創下六月最高溫,三地的氣溫都飆破攝氏四十度,南卡羅萊納州哥倫比亞市和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氣溫更創下近攝氏四十三度的歷史新高。這股熱浪自中西部各州一路延伸至美東,已連續多日高溫少雨,更助長了科羅拉多州森林大火火勢,田納西州東部有兩名小兄弟因在戶外玩耍而中暑死亡,密蘇里州也有包括一名幼童在內的三人死因疑似與高溫有關。
就在酷暑當頭之際,紐約州的聯合愛迪生電力公司的工會成員還可能自三十日午夜起罷工,讓電力公司缺乏足夠人力因應電力供應大增的需求,紐約民眾恐怕會熱到受不了。
雪上加霜的是,高溫和濕氣連帶引發了挾帶閃電、風速高達每小時近一百三十公里的暴風雨,在中部到東部各州造成大斷電,光是東岸的馬里蘭和維吉尼亞等州就有逾兩百萬戶停電,電力公司無法確定何時才能修復在暴風雨中受損的設備與電線。狂風暴雨橫掃也導致路樹倒塌壓垮汽車和民宅,在馬里蘭州造成兩人被倒塌的路樹不幸壓死。
印度阿薩姆洪患 200萬人受災
中央社 2012.07.02
舉世著名的紅茶產區印度東北部阿薩姆省,最近兩週遭遇60餘年來最嚴重的水患,已有77人喪生,估計200萬人無家可歸。總理和執政聯盟主席今天連袂搭直升機勘災。
阿薩姆(Assam)省過去兩週來大雨不斷,造成自1950年以來最嚴重的水患。儘管大雨已在6月29日暫歇,布拉馬普特拉河(Brahmaputra River)及14條支流的水位仍持續上漲。
「印度新聞信託社」(Press Trust of India)今天報導,阿薩姆省遭遇洪患肆虐,全境27縣無一倖免,已造成61人喪生,另有16人死於山崩。
雖然大雨暫歇,許多地區的民宅和耕地仍泡在水中。全省逾2000村落成為災區,200萬人無家可歸,單單布拉馬普特拉河中的馬久利島(Majuli Island)就有大約20萬人受災。
官員指出,罹難人數恐怕還會增加。
總理曼莫漢(Manmohan Singh)、執政團結進步聯盟主席桑妮雅.甘地(Sonia Gandhi),今天在省長高戈伊(Tarun Gogoi)陪同下,搭乘直升機赴上阿薩姆地區勘災。
報導說,直升機飛越佐黑特、希布薩加、拉錦普、德馬杰及馬久利島等受災最嚴重的地區。
另外, 3人勘災行程還包括卡濟蘭加國家公園(Kaziranga National Park)。報導指出,當地已遭洪水完全淹沒,園中動物處境淒慘。
◆ 義大利 40度大蒸籠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2.07.02
中央社報導,熱浪來襲,義大利部分城市氣溫高達攝氏40度。北部波河平原又熱又潮溼,像個大蒸籠。北義地震災民的帳棚通風不良隔熱不佳,溫度達攝氏50度。這樣炎熱的天氣至少會持續10天。
1日是熱浪的高峰,各地氣溫飆高。鄰近羅馬的特尼氣溫達到攝氏40度,位在北義艾米利羅馬那大區的波隆那則達到攝氏39度。
在艾米利羅馬那大區,因先前的地震失去家園的1萬多名災民,現在棲身在臨時搭建的帳棚中。因為通風不良、隔熱效果差,帳棚裡溫度甚至高達攝氏50度。即使民防局加裝冷氣,溫度也只能降到30度。
在義大利東部的貝斯加拉,1名來自羅馬尼亞的28歲工人,為了能涼快些,夜晚爬上屋頂睡覺,結果不慎從屋頂摔下致死。
之前爆發垃圾大戰的南部城市拿坡里,至今路邊仍有垃圾堆積。天氣炎熱造成不少垃圾堆起火,讓當地的消防人員疲於奔命。
全球暖化縮影 全美陷水深火熱
【聯合報╱編譯李京倫/美聯社華盛頓3日電】2012.07.04
想知道全球暖化的後果有多嚴重,科學家建議可以看看最近幾周的美國:野火竄燒、熱浪狂襲、旱情嚴峻、暴雨成災,還有大範圍強對流風暴(derecho)肆虐。
科學家早就預測有好幾種極端氣候將伴隨氣候變遷而出現,但是現在要斷言全球暖化就是罪魁禍首,仍言之過早。單單6月,美國各地合計就打破了3215項單日當地高溫紀錄,科學家也還不願證實就是全球暖化的結果。
要確認個別的極端氣候現象與整體的氣候變遷有關,不僅需要深入的研究、電腦模擬與複雜運算,還要花許多時間驗證。有時候極端氣候並不是由全球暖化造成,只是因為天氣原本就詭譎善變。
美國近幾周的怪異氣候並沒有同時在歐、亞、非洲發生,儘管各洲近幾年也各自出現過極端氣候。
至少從1988年起,氣候學家就警告,氣候變遷通常將會導致更多的熱浪、乾旱與瞬間暴雨,森林大火的延燒範圍更廣,暴風雨造成的災情愈來愈嚴重。
今年到目前為止,美國遭野火吞噬的土地面積已超過85萬公頃。上周五(6月29日)當天,全美逾1億1300萬人處在當局發布的熱浪警戒區內;三分之二的國土處於乾旱;6月稍早,明尼蘇達與佛羅里達州遭到洪水氾濫。
亞利桑納大學地球科學與大氣科學教授歐佛佩克直指:「全球暖化在區域或個人層面的後果就是這般景象。」美國大氣研究中心氣候分析主任崔伯斯也說,他以前就警告這些破紀錄的極端氣候狀態會發生,只是很多人充耳不聞。普林斯頓大學地球科學與國際事務教授歐本海默也說:「美國最近的各種災害就像一扇窗,讓我們窺見全球暖化會是什麼樣子。」
◆ 華府重災無路逃 開車30km只為冰塊
【台灣醒報╱記者柳天時╱台北報導】2012.07.04
美國首都華盛頓及周邊地區突如其來的暴風雨造成嚴重災害,缺電進入第五天,仍有數十萬人的生活機能陷於停擺。風雨交加之際,有人「以為屋頂會掀起來」,驚懼不已;風雨過後,有人以「幾乎無路可逃」形容交通困境。炎炎夏日冰塊難求,有人為此開車30公里才順利購得。
美東時間上周五,典型的夏天,氣象預報會有暴風雨,但不算新聞,沒有人特別重視。不料,當晚10時(台北時間上周六上午10時)過後,突然颳起狂風。風勢之大,讓人想到成語「鬼哭神號」。隨即出現照明不穩的現象,電視即時打出走馬燈,促請大家提高警覺。
數分鐘後,傾盆大雨從天而降,當地一位居民說,「從來沒見過這麼強的雨勢」。風雨之中,不時出現閃電、雷鳴,還夾雜著變電器毀損的轟轟聲。再接下來,連行動電話也不通了。以往不論風災、雨災、雪災,手機總還是通的。這回不一樣,顯然基地台停擺。
這時,電源早已中斷。拿起不需電源的舊式電話,亦已不通。
該居民說,閃電中看著對面的房舍,「好像屋頂隨時會被吹走,再一想,我們家的屋頂會不會也隨時被掀掉?」不僅人怕,家裡的狗狗Momo也害怕,窩在主人懷裡,一動也不動。
風雨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但既急且猛。次日一看,不得了,從市中心到郊區,到處都是斷裂的樹與垂掛的電線。還有樹木壓毀民宅、壓壞車輛,也造成十餘人不幸喪生。
放眼望去,交通號誌全面停擺。以往交通號誌因為停電而無法正常運作時,會變為「閃黃燈」或「閃紅燈」。閃黃燈,是告訴輛駕駛人減速慢行;閃紅燈,則是強制「停車再開」,與STOP的作用相同。這回全部熄滅。
還好,車輛駕駛人大都很有禮貌,每輛都停車再開。橫向一輛,直向一輛,倒也相安無事。
真正的問題在於斷裂的樹木、電桿、線路太多了,只見處處都是臨時路障。當地居民L君偕全家駕車前往市郊參加活動,走不了多遠就受阻,只得改道。但不過幾分鐘,又遇到新路障,只得再行改道。他開了兩小時,不但沒有到達目的地,反倒空耗汽油,發現仍在幾公里的方圓裡打轉。想要加油,卻發現處處大排長龍,因為很多加油站也停擺了。
這家人決定不去了,改至附近一家便利商店買點吃的。卻發現店裡所有食物,不論三明治、熱狗、披薩,全部銷售一空,只剩最後兩個牛角麵包。拿了麵包結帳,老闆取出老式計算機算帳,因為收銀機也因停電而停擺。這家人感嘆說,出席是項活動「多少有點避難的感覺」。只是沒想到「避難竟也如此艱辛,彷彿無處可逃」。
至記者發稿時為止,災情進入第五天,仍有數十萬人無電可用。而偏偏華府這幾天正遭到熱浪侵襲,不時出現攝氏37、8度的高溫,個別地甚局至高達40度。救災單位、電力公司、電話公司正全力以赴,每天從清晨6時工作至晚上10時,可是災情慘重的地方可能需要一星期才能搶修完成。
很多人家不得不拋棄冰箱裡的食物,再不就購買冰塊。只是冰塊也缺貨。一位仁兄開著車,一家家商店詢問,竟然開到卅公里外才買到。
◆ 氣候異常 陸既暴雨又高溫
中央社 2012-07-04
近來氣候異常,中國大陸中央氣象台今天對川陝豫魯4省發布暴雨藍色預警,除有大暴雨外,局部地區還有瞬間雷暴大風;但江南至福建等地則熱浪襲人,其中浙江氣溫恐直逼40度。
大陸中國天氣網報導,陝西南部、四川盆地東部和南部、重慶北部、湖北西北部、河南大部、山東中南部、蘇皖北部等地今天至明天將有大暴雨,且局部地區將有瞬間雷暴大風等極不穩定天氣,可能引發山洪、滑坡、土石流等災害。
以四川為例,暴雨近來已使安嶽等地出現滑坡、土石流災害,造成5.3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人民幣逾3億元(約新台幣15億元),數百戶農舍受損。
大陸中央氣象台今天也對江南、福建等地發布高溫藍色預警,其中江淮西南部、江南大部、華南東部、新疆南部、內蒙古西部等地有攝氏35度以上高溫天氣;江南東部、福建北部部分地區最高氣溫逾37度。
其中,大陸浙江省出現大範圍35度以上高溫天氣已有4天,有些地區氣溫逼近40度。浙江省氣象台今天發布高溫橙色預警,麗水、金華、衢州、紹興等地將出現37至39度的高溫天氣。
報導說,高溫天氣必須防範因用電量過高,電線變壓器等電力設備負載過大而引發火災。
報導也說,高溫天氣也使「懶人經濟」升溫,網路購物及郵遞包裹業務可能因此受惠。
◆ 陜西暴雨成災 縣官被沖走殉職
中央社 2012.07.04
中國大陸陜西省連日暴雨,境內漢江等支流出現洪峰,災情嚴重;南鄭縣水利局局長在視察時,更被洪水捲走殉職。
綜合星島日報及大陸媒體報導,從2日開始,受暴雨影響,陜西漢江幹流及9條支流相繼出現洪峰,其中,南鄭縣喜神霸河更出現每秒127立方公尺的超警戒洪峰。
南鄭縣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蔣安成2日下午在漢江支流南鄭縣濂水河視察汛情時,由於河水突然暴漲造成河堤垮塌,被洪水捲走;直到3日才被人尋獲遺體。
報導稱,暴雨不僅造成西安多處嚴重積水,還造成陜南部分地方農作物受災。
事情發生後,當地政府已採取緊急措施,全力展開救援工作,並投入逾1000名警力救援。
杭州38.5℃ 61年來最熱
【世界日報╱北京5日電】2012.07.05
今年的江南盛夏熱的很霸氣。浙江杭州的氣溫從1日的35.2℃升到了3日的37.1℃,昨天則再創新高:最高溫度38.5℃。這是自1951年有氣象紀錄、61年以來,在歷史同期的7月4日中最熱的一天。此外,江西省昨天局部最高溫度已超過40℃,40多個縣市區發布高溫預警信號。
西安降雨量=13西湖
相對某些地方的熱,陜西連日暴雨,境內漢江等支流氾濫成災,南鄭縣水利局局長不慎被洪水捲走殉職,而西安的降雨量則達約13個西湖的水量;四川省萬源4日也暴雨,已知造成30萬9000人受災。
錢江晚報報導,昨天上午10時35分,省氣象台發布今年首個高溫橙色預警信號,截至下午4時,除東南沿海部分地區外,浙江省大部地區最高氣溫都飆到了37℃以上,全省最高為寧波余姚的40℃。
另據今日早報報導,微博上,氣象迷們根據2000年以來眾多溫度資料等,統計出中國七大火爐城市:重慶、杭州、南昌、長沙、武漢、上海(特指中心城區)、福州。鳳凰衛視氣象站也評比出中國四大火爐:福州、杭州、重慶、長沙。
另據新華網報導,「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近日出台,規定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依法可獲公司高溫津貼,日最高氣溫達40℃,應停止室外露天作業。
◆ 上海熱浪連5天 降溫奇招多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2.07.05
昨天下午,上海最高氣溫攀上36.9℃,上海氣象部門再度發布高溫預警,這已經是上海連續第5天處在高溫黃牌警告下,氣象部門預計,這樣的「炙烤」至少還要持續5天。
上海昨天結束梅雨季節,正式跨入炎炎盛夏。滾滾熱浪一早襲來,驕陽炙烤下,整個城市「熱情」四射。上海中心氣象台上午10時20分就發布高溫黃色預警,提醒市民注意防暑降溫。到下午2時,高溫黃色預警升級為橙色預警。
連續不斷高溫烘烤,各機構和市民各顯神通出招「退熱」。
中新社報導,戶外熱浪滾滾,炎熱難耐,大街小巷市民外出大多陽傘、墨鏡全副武裝。室內降溫方法也有奇思妙想,白領劉蕓特地從網上購買滑鼠標冰墊,「上網時將手臂置在冰墊上,馬上覺得冰爽了不少。」劉蕓說,「醫生告訴我,手腕處血管集中,用冰墊降溫效果很好。」
市民戲稱,上海進入「燒烤模式」,連上海市政府官方微博「上海發布」也調侃稱當下申城為「東方火焰山」。
曾在上海世博會期間大顯神威的「噴霧降溫」系統重出江湖。人流密集的虹橋機場在出口處候車區域安裝了21套高溫噴霧終端,助遊客退熱降溫。
俄南部暴雨 逾140人死
【聯合晚報╱編譯蔡致仁/綜合報導】2012.07.08
俄羅斯南部、靠近黑海的克拉斯諾達地區6日半夜突然發生水災,造成至少140人死亡。當地官員與民眾表示,這是數十年來該地區最嚴重的自然災難。俄國總統普亭乘直升機視察災情,並與當地官員開會。另一方面,當地居民指控政府在水災時棄他們不顧。
至於這場水災發生的原因還不清楚,但當地從6日晚間開始突降暴雨,可能是引發洪災的主因。
克林斯克城災情最嚴重,官方估計有1萬3千人受水災侵害。該城因水災停電,水痕顯示洪水一度漲到7公尺高。俄羅斯國營RIA新聞社引用內政部數據,指水災死亡人數超過140人,其中大部分是老人,因洪水半夜來襲來不及逃出罹難。許多人恐怕是在床上就被淹死。
這場洪水損毀道路與交通號誌也淹進住家,讓民眾完全措手不及。該城居民半夜驚醒,發現家裡淹水了卻逃不出去。一名克林斯克居民打電話告訴法新社,「洪水暴漲得很快...房子的一樓5到10分鐘馬上就被淹沒了。」有的民眾因水淹得太高門打不開,只能破窗逃生。災民指控,水災發生前完全沒有接到緊急疏散通知,水災發生時也不見相關單位出來協助救災。
俄國總統普亭7日乘直升機到災區視察,與克林斯克城官員舉行簡短會議。國家電視台的新聞畫面,拍到普亭與克林斯克城首長坐在小廂型車裡,在該城鄉間路上顛簸行進,討論水災應變措施。針對民眾對當地政府未通知疏散的指控,普亭說,「我已指示調查委員會高層到當地來,檢查所有相關單位的行動,及疏散通知的發布過程是否有缺失。」
至於這場水災發生的原因還不清楚。俄國網路上謠傳是因為有人把山上水庫的水門打開才會造成災害。北高加索地區環保團體說,洪水是從Naberdzhai河水庫湧出,但該團體無法提供具體證據。克拉斯諾達地區首長卡契夫直斥此言論是無稽之談,並要求網友別再散佈謠言。
RIA新聞社指出,普亭也要求對災區附近水庫展開調查。然而俄國水資源部已經表示,附近水庫洩洪不是造成水災的原因。
這是普亭重回克里姆林宮,第三次擔任總統後發生的重大災難。因此普亭試圖以積極處理的方式顯示治國手腕,來平息反對他重掌政權的抗議聲浪。
◆ 俄南洪災奪百命 普亭比為海嘯
中央社 2012.07.08
俄羅斯南部克拉斯諾達地區飽受洪災肆虐,至少152人喪生,這是當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天然災害,也是總統普亭上任以來面對的首場重大天災,他將這次洪災比為海嘯。
普亭(Vladimir Putin)曾因災害應變遲緩遭受批評,他昨晚迅速親自視察重災區,將這次洪水比喻成「海嘯」,下令調查是否作好防災工作,並撥款替克拉斯諾達(Krasnodar)受災戶建造新房舍。克拉斯諾達是俄國相對較富裕地區,農業及觀光業發達。
內政部災害中心說,災區6日晚間在數小時內降下2個月雨量,引發洪水,至少造成152人喪生。死者多為溺死,有許多年長者在睡夢中毫無預警遭溺斃。
這次大洪水使許多居民整晚受困家中,沖毀道路和紅綠燈,淹沒鐵軌。 警方說,生還者爬到樹上和屋頂躲避洪水。部分房舍1樓全部淹水,街道還出現滾滾洪流。
災情最慘重地區是克萊姆斯克(Krymsk)附近區域,救難隊伍尋獲139具屍體,包括1個1歲嬰兒和1名10歲孩童。克萊姆斯克人口5萬7000人。
克萊姆斯克在黑海度假勝地素溪(Sochi)西北約200公里。素溪將主辦2014年冬季奧運。
當局估計,這場大水的災民達到1萬3000人。目前仍有約2萬9000居民無電可用。
伊塔-塔斯社(Itar-Tass)昨天引述普亭在克萊姆斯克鎮會議發言報導:「我已要求(聯邦)調查委員會領導層下來,委員會將檢查所有相關單位行動,包括是怎麼發布通知、原先可以怎樣發布、誰來發布。」
曾任總理,現又回鍋任總統的普亭,2000年對庫斯克號核子潛艇(Kursk)爆炸事故的應變遲緩曾遭猛烈抨擊,當時外國團隊一開始不被允許參與救援。這起事件造成118名水手與官員身亡。
俄羅斯的通訊社報導,部分濱海區域今天仍在下雨,包括重災區克萊姆斯克。
電視畫面顯示,滾滾的褐色洪水流進克拉斯諾達,部份街道並可見到用毯子覆蓋的屍體。有些居民指責當局見死不救。
居民被突如其來的水勢嚇住,眼睜睜的看著洪水淹過人行道和交通號誌,最後吞噬建築物。還有一些人半夜醒來,發現大水湧進,將他們困在家裡。1名婦女甚至整晚被迫待在樹上過夜,最後才獲救。
◆ 熱浪襲美20多州 至少30人死
【中廣新聞/謝佐人】2012-07-08
熱浪席捲美國20多州,許多城市氣溫創新高,民眾揮汗如雨,叫苦連天,全美至少30人因炎熱高溫而死亡。
美國許多大城市都高溫破表,衝破華氏100度、相當於攝氏38度,例如華府破紀錄高溫達攝氏40.5度,聖路易達攝氏41度,印第安那波利斯也有攝氏40度。
不少地區因為太熱,鐵軌公路變形,許多民眾躲進電影院、甚至搭地鐵吹冷氣消暑。全美至少30人因為天氣太熱而死亡,其中多數是老年人。
在馬里蘭州,一列火車因為鐵軌過熱扭曲導致部份車廂出軌,所幸無人受傷,車上乘客全部安全撤離。在威斯康辛及伊利諾州都傳出公路變形,所幸沒有釀成車禍。
而美東大西洋沿岸,仍有十多萬民眾自上個月底的對流風暴襲擊後,至今依舊斷電。民眾自行設法消暑。
「比地獄還熱」美熱浪殺人42死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報導】2012.07.09
全美半數地區7日持續遭熱浪侵襲,民眾湧入游泳池消暑,或為了吹冷氣而躲進電影院和地鐵系統,這波熱浪至今已造成至少42人死亡。有些州的公路路面受熱凸起,鐵軌也變形。
美國國家氣象局表示,這波已持續超過一周的熱浪8日起稍歇,來自加拿大的冷鋒面南移,可望紓緩這波創紀錄熱浪,但強風、冰雹及龍捲風恐隨之而來。
英國廣播公司8日報導,許多老人的死亡與這波熱浪有關,俄亥俄州有3名在家中死亡的老人,雖然都有心臟疾病,但3人死亡時家中均因停電而沒有冷氣,屋內異常悶熱。印第安那州則有一名4個月大的女嬰被留在戶外的車內「很長一段時間」,不幸死亡。
全美許多城市7日氣溫逾攝氏38度,包括華府破紀錄的攝氏41度(一度達攝氏41.1度,但未達3分鐘,無法列入紀錄)、聖路易的攝氏41.6度。華府國家大草坪旁,一名來自休士頓的遊客基歐說:「華府比地獄還熱。」中國大陸遊客蕭段說:「太熱了,我父親說我們像被火燒一樣。」其他高溫破紀錄的城市包括南達科他州蘇瀑市的攝氏40度和巴爾的摩的攝氏39度。
美東地區一周前才遭暴風雨侵襲,部分地區的電力供應仍未恢復。多數城市延長游泳池的開放時間,讓民眾消暑。一些社區則主動供應居民餐點,這些居民的家裡停電,冰箱無法讓食物保鮮。
芝加哥政府則因停電、無法開啟空調,取消在21棟大樓內舉辦的暑期課程。
熱浪除了影響人,也造成公路路面受熱凸起,紐澤西州的哥倫布公路路面凸起達12公分,一些鐵軌軌道也受熱變形。
◆ 洪災回應龜速 蒲亭無能照妖鏡
中央社 2012.07.09
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第3任總統任期大位還沒坐熱,俄國致命惡水便奪走至少171條人命。這場悲劇勢必讓外界重新質疑蒲亭處理天災人禍的能力。
蒲亭12年來俄羅斯總理和總統輪著當,而今再度回鍋擔任總統,期間俄羅斯重大災難不斷,核子潛艦庫斯克號(Kursk)爆炸,還發生多起空難。
批評人士一再砲轟蒲亭對危機的龜速回應,和翻修蘇聯時代的俄羅斯基礎設施建設的無能。
專家表示,這場蒲亭5月重返克里姆林宮以來的最重大悲劇凸顯人民對當局的不信任,也可能讓反蒲亭政權的抗議活動死灰復燃。
社會學家柯雷希塔諾夫斯卡雅(Olga Kryshtanovskaya)說,當俄國民眾不再願意相信官員,這場災難對蒲亭來說「不是好消息」。柯雷希塔諾夫斯卡雅不久前還是執政團結俄羅斯黨(United Russia)活躍成員。
柯雷希塔諾夫斯卡雅告訴法新社:「不信任是個問題。」他說:「去年12月國家院選舉以來,不信任問題急速惡化。俄國政權無法再像從前那樣運作。」
俄羅斯反對派「新報」(Novaya Gazeta)今天在網站頭條寫道:「庫斯克號為什麼會沉?」毫不掩飾的羞辱2000年俄羅斯笨拙的庫斯克號救難行動。這起事件造成118名水手與官員身亡。
當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節目主持人賴瑞金(Larry King)問及庫斯克號事件,蒲亭的回答令人難忘:「它就是沉了。」
蒲亭在最新災難中試圖營造大權在握的領導形象,親自視察災區,並告訴當地官員,國家頂尖調查人員將調查「哪些人該做哪些事」。
伊塔-塔斯社(Itar-Tass)引述蒲亭在克萊姆斯克鎮(Krymsk)會議發言報導:「我已要求(聯邦)調查委員會領導層下來,委員會將檢查所有相關單位行動,包括是怎麼發布通知、原先可以怎樣發布、誰來發布。」
但當許多克萊姆斯克受災戶對蒲亭的表現無感,還埋怨說,他們沒有飲用水,在充滿泥濘的房子中靠自己求生。
電視畫面顯示,滾滾的褐色洪水流進克拉斯諾達(Krasnodar),部份街道並可見到用毯子覆蓋的屍體。有些居民指責當局見死不救。
居民被突如其來的水勢嚇住,眼睜睜的看著洪水淹過人行道和交通號誌,最後吞噬建築物。還有一些人半夜醒來,發現大水湧進,將他們困在家裡。1名婦女甚至整晚被迫待在樹上過夜,最後才獲救。
◆ 聖嬰推升糧價 這次未必
中央社 2012-07-09
根據彭博報導,最近的6次聖嬰氣候型態有5次引發糧價上揚,今年的情況可望不致重演,因為政府擁有白米和糖等糧食庫存。
從聯合國糧農組織(United Nations Food &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追蹤55種農產品糧價指數走勢來看,除了1997年外,其餘聖嬰年糧食價格都上揚。1997年,穀物庫存和產量皆攀抵紀錄高點。
根據美國農業部表示,目前白米庫存處於10年來最高水準,棕櫚油庫存也處於歷史高點,糖庫存創4年來最高水準。美國國家氣象局(U.S.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彙編聖嬰指數。
聯合國糧農組織經濟師阿巴希安(Abdolreza Abbassian)在羅馬接受訪問時指出,「現在的庫存水準較佳,賦予我們因應今年收成問題的空間。」「這是一大緩衝,主要的目標是稻米,但稻米的供應狀態最好,因此衝擊將有限。」
澳洲氣象局表示,下半年可能出現聖嬰現象。根據澳洲氣象局,太平洋表面海水暖化現象造成的聖嬰現象,秋天開始出現在南半球,通常持續約1年。
2010年的糧食價格攀漲引爆北非、中東地區社會動亂,造成突尼西亞和埃及等國政權次年遭到推翻。
根據美國國務院,從2007-2009年間的糧食通膨引發全球各地超過60起暴動。(譯者:中央社劉淑琴)
熱浪西移 恐重創美國西北部農業區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10日電】2012.07.11
在美東、中西部和南部氣溫稍降之際,西岸已開始遭受熱浪侵襲,包括加州和亞利桑納州在內多個地區,10日氣溫飆升至華氏110度以上。這波熱浪若未及早結束,形成旱災,將繼美中地區榖倉受害後,再重創西北部的農業區。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全美對熱浪的關注在10日轉移至西岸。國家氣象局已對加州、亞利桑納州和內華達州發布持續熱浪警報,各地氣溫分別為拉斯維加斯113度、鳳凰城113度、亞利桑納州Yuma市116度,以及加州死谷125度。在拉斯維加斯谷,當局已設立讓居民消暑的冷氣中心。
另外,10日氣溫95度的蒙大拿州巨瀑市(Great Falls),雖然比不上其他地區的高溫,但久旱不雨的天氣型態將對農民造成嚴重威脅。
在巨瀑市擁有9000英畝大麥和小麥田的業者曼恩(Jerry Mann)表示,當地已超過一個月未降雨。他說:「如果再不馬上降雨,今年產量將減少三成至四成。」
氣象專家指出,包括巨瀑市在內的西北部地區,近期天氣比正常溫度高出15度。56歲的曼恩表示,產量減少三成至四成,代表收入將減少三成至四成。他說:「我們非常擔憂,但也只能望天興嘆。」
巨瀑市消防局局長麥卡雷(Randall McCamley)表示:「今年的熱浪出現較早,但蒙大拿州氣溫大幅變化的情形,也並非不常見。」另外,雖然熱浪的時間不對,但該州至今尚未出現與熱浪有關的死亡案件。
氣象專家指出,西岸的熱浪預計將持續至下周;一旦西南部地區的氣溫逐漸升高,則全美其他地區可望開始恢復至夏季的正常氣溫。
◆ 美上半年均溫 歷史新高
【聯合報╱編譯組/報導】2012.07.11
蒸烤全美大部分地區的熱浪九日大致趨緩。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NOAA)指出,過去的一年,美國本土經歷一八九五年以來氣溫最高的十二個月。
NOAA表示,六月的高溫導致今年上半年創下歷來一月至六月的最高溫紀錄。六月下半月的炎熱天氣使美國本土四十八州的許多城市打破或追平一百七十多項高溫紀錄。全美最熱的六月出現在一九三三年。
NOAA說,「聯邦各州極端氣候委員會」正審閱南卡羅來納州攝氏四十五度及喬治亞州攝氏四十四度的高溫紀錄,可能確定其為該州歷來最高溫紀錄。NOAA指出,美國本土大部分地區高溫破紀錄或接近紀錄,只有西北部濱太平洋地區例外。洛磯山以東計有廿八個州破高溫紀錄。
NOAA指出,最近頻頻發生山林野火的科羅拉多州經歷了歷來最熱的六月。氣象單位說,在全美大部分地區肆虐逾一周的熱浪,九日大致已經結束。但熱浪緩和可能為部分地區帶來嚴重的暴風雨。
過去一周蒸烤,全美大部分地區的熱浪造成至少卅多人喪生。
※ 相關報導:
* 38.3℃! 台北熱再破今年紀錄
http://www.udn.com/2012/7/11/NEWS/NATIONAL/NATS3/7217193.shtml
「到底還要熱多久啊?」昨天早上十一點卅八分,氣象局台北氣象站測到攝氏卅八點三度,再度刷新今年全國最熱紀錄。這已是十天來第五次打破北市高溫紀錄。
◆ 大陸多處暴雨 四川災情重
中央社 2012.07.11
中國大陸近來多處頻傳暴雨,四川省達州市渠縣今天再遭遇渠江特大洪峰襲繫,全縣緊急疏散;四川黑水縣土石流災情嚴重,形成堰塞湖,下游數千名民眾已撤離。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6月23日至今,長達半個多月的暴雨持續襲擊四川盆地部分地區,大陸中央氣象台已連續發布37個暴雨預警提示加強防範,預估要到13日四川盆地暴雨將會明顯減弱。
四川省達州市渠縣今天再遭渠江特大洪峰襲擊,渠江渠縣城區段超警戒水位3.7公尺,縣城及40個鄉鎮部分街道進水,全縣緊急疏散、緊急疏散22.68萬人。
報導說,這已是渠縣自6月30日以來,在短短10多天裡遭遇第3次特大洪峰襲擊,全縣58.46萬人受災,數千間房屋倒塌、26.6萬畝農田受災、5.43畝絕收。
四川黑水縣受暴雨襲擊,發生土石流災情,進而產生長約1000公尺、寬約70公尺的堰塞湖,目前已撤離下游數千名民眾。
在河南省洛陽市也因暴雨致使河水上漲,1名6旬老翁在洛河灘放羊,卻被突如其來暴漲河水困在孤島中央。經消防隊搶救,老翁9日晚間安全返家。
消防隊10日再到洛河灘,以繩索把被困的80隻綿羊逐一全數從孤島救出。
大陸中央電視台今天也報導,一名湖南女交警李珊6月底在暴雨中,徒手托住一輛陷入水坑的校車,使得9名幼兒在內的13人在12分38秒內得以安全轉移。
一組題?「女交警暴雨中徒手托住傾斜校車」圖片,近來在各大論壇和微博上瘋狂傳播,許多網友「最美女交警」來稱贊李珊。
大陸中央氣象台近來持續發布暴雨及高溫藍色預警。
大陸中央氣象台晚間表示,陝西中部、黃淮中西部、江南、華南大部及新疆吐魯番盆地等地氣溫明天攝氏35度以上,部分地區氣溫可直逼39度。
大陸中央氣象台表示,隨著降水區域調整,大陸西北地區東部以及四川、重慶等地,降雨量將減少,氣溫將有所回升。
◆ 裂痕長達30公尺 富士山山體恐滑動
NOWnews.com 今日新聞網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12年7月11日 00:01
日本長野縣北部在今(10)日中午時分發生規模5.0的地震,震源深度約20公里,日本氣象廳未發布海嘯警報,但短短4小時內,就發生20多起餘震。日本自311強震後,地震頻傳,尤其是富士山一帶。最新發現在攀登富士山的入口處,發現了一道長30公尺、寬5到8公分的裂痕,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讓日本民眾人心惶惶。
根據小御嶽神社的職員表示,從去年3月中發生6.4級的強震後就出現了這條長30公尺的裂痕,不過到了去年夏天的時候這條裂痕就不復見。但根據山梨縣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荒木重雄表示,還是要考慮到地震發生可能造成的傷害,今後一旦發生地震可能會有大規模山體滑動的情形,必須針對這個情形做調查。
日本氣象廳火山爆發通知會會長、東京大學名譽教授藤井敏嗣表示,這個裂痕應該不是火山活動造成的,對於火山噴發也沒有相關證據,不過裂痕位於舊火山口周圍,一旦發生強震或大雨沖刷,也是有發生地層滑動的可能性。
◆ 酷暑與豪雨
【曾上才】2012-07-11 工商時報
最近天氣實在太熱了,熱到讓人快忘了一個月前的兩次豪大雨災情,不僅農業災情損失逾5億元,也重創工業區。梅雨季原是細雨綿綿,氣象局卻表示以後恐怕會經常出現這樣的強降雨型態,過去極端的氣候久久才出現一次,如今卻可能變成常態,加上地震頻傳,大自然反撲的力道越來越大,我們是否做好了準備?
以內政部力推的「防災地圖」來說,就是將可能發生災害的位置、避難場所、物資運送路線及現有資源標示出來,一方面希望建立社區的防災意識,一方面在救災時能夠有條不紊。但是,內容的更新與充實需要投入更多努力,同時如何落實到基層鄰里,起到真正的作用,也是一大問題。
其次是災害發生後的重建,回顧13年前的921大地震,造成2千多人死亡,近萬幢房屋全倒,直到去年還有災民陳情,重建仍需援助,921震災重建基金會卻解散了,專款也轉移到其他基金會。另有一群大樓倒塌的受災戶,十幾年來重建無望、國賠沒著落,還年年繳地價稅。台中市有個社區的居民則是為了政府的災害鑑定打了十餘年官司,半倒、全倒的認定竟然反反覆覆。
去年日本發生311大地震,規模9.0,釋放的能量是921地震的400倍,同時又是海嘯、核災的複合型災難,如果這樣的大型災難發生在台灣,我們可以像日本在相對有秩序中重新站起來嗎?仙台機場距海岸僅1公里,在海嘯吞噬下受創嚴重,但災後1星期已能供運送物資班機起降,1個月後恢復國內臨時航線,4個多月便重新開放,雖然許多災民抱怨援助金來得太慢,但日本人的辦事效率還是使得重建進度超前原先所設定的目標。
從諾亞方舟到2012世界末日,天災是人類最大的恐慌,我們仍無力阻止天災發生,不過一再目睹慘劇在全球各地上演,除了靠老天保佑外,我們還需要更實在的準備,日本的災後重建,確實值得學習。
去年氣候 極端奇怪
自由 2012.07.12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英美科學家10日指出,2011年是極端氣候盛行的一年,也是有紀錄以來最溫暖的15個年份之一,包括美國德州破紀錄的熱浪、英格蘭11月出現300多年來的第2高溫,以及泰國大水災等,而全球暖化益增極端氣候的出現機率。
暖化增加極端氣候出現機率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和英國氣象局(MetOffice)科學家在第22份年度「氣候狀態」(State of the Climate)報告中指出,整體而言,2011年充滿極端氣候事件,從東非、墨西哥北部和美國南部的歷史性乾旱,北大西洋颶風數量多於平均值,到澳洲歷來最潮濕的2年期結束等,不一而足。
專家也發現,北極暖化的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區平均值的2倍,北極海冰縮小至有紀錄以來第2小的規模。此外,溫室氣體濃度去年繼續上升,全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平均濃度首度超過390個ppm,較2010年增加2.1個ppm。
NOAA副署長蘇利文在聲明中說:「現在每一個氣候事件,都是在全球變遷環境的架構中發生。這份年度報告提供科學家和一般人民有關所發生事件的分析,使我們對將到來的事有所準備。」
NOAA的氣象學家彼得森表示,科學家無法把任何單一氣候事件歸咎於全球暖化,例如發表在「美國氣象學會公報」的這份最新分析報告,就認為去年泰國水患顯然與全球暖化無關;不過科學家能夠評估氣候變遷如何改變了極端氣候發生的機率。
農地變工廠 泰洪水主因
在泰國水患的分析中,英德兩國的研究人員發現,當時的降雨量雖大,但沒有高出歷史標準;大水患的發生原因,應是泰國的快速發展,讓許多原本位在河川氾濫區平原的農地變成工廠,無處宣洩雨水,才造成這場大災難。
在美國德州的分析中,研究人員注意到,德州去年在反聖嬰年的氣候模式中高溫刷新紀錄。他們針對反聖嬰年的德州氣候,進行許多電腦模擬研究,並將該地區1960年代3個反聖嬰年份(當時尚未大量使用煤炭與石油等化石燃料),與2008年的模擬結果加以比較。研究人員得到的結論是:在反聖嬰年份,全球暖化會使諸如德州熱浪等極端天候出現的機率,比1960年代增加約20倍。
同樣的,全球暖化也使英國在反聖嬰年的11月份,出現異常高溫的機率,比1960年代多了60倍。
此外,去年雖是自2008年以來最涼爽的一年,全球平均的溫度為攝氏14.4度,但仍是有紀錄以來最溫暖的15個年份之一。
◆ 研究:溫度升高 雷擊機率將增加
台灣醒報/莊瑞萌 2012-07-12
上周日傍晚美國職棒大聯盟遊騎兵隊與雙城隊比賽中途,突然出現雷擊還伴隨一聲巨響,當時嚇壞了場上所有的選手與裁判,所幸沒有造成任何人傷亡。
不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最新研究指出,未來溫度每升高攝氏一度,發生雷擊的機率會因此增加10%。
特拉維夫大學研究人員首先透過電腦模組來確認以現今的大氣條件是否能更精準判斷暴雨與雷擊的頻率與威力,接著輸入不同的數據後,包括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量來觀察對暴雨的影響,之後再對比受到「聖嬰現象」影響的印尼與東南亞地區與非洲及亞馬遜地區等不同氣候。
結果發現,聖嬰年期間,東南亞地區氣候較溫暖而且乾燥,當地暴雨次數減少,雷擊機率卻增加了五成以上。
研究人員普萊斯表示,「雷擊造成的影響還包括對澇災的形成、森林野火與對管線及基礎建設的破壞。」報告也指出,一般人認為氣候越乾燥雷擊會變少,但是研究發現雖然暴雨次數變少了,但其威力則會加劇。
2007年聯合國一份報告曾指出,雷擊活動增加後影響最鉅的包括氣候變暖和或乾燥的地區,其中包括地中海與美國南部。
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稍早則公布了今年《氣候報告》,結果指出今年一月到六月是美國最熱的上半年,全國平均溫度為華氏52.9°(攝氏11.6度),已較往年平均值上升了華氏4.5度。
特拉維夫大學研究結果除了刊登在《Th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nd Atmospheric Research 》期刊,也發表於今年的國際防雷保護會議上。
◆ 九州北部超大豪雨 6死18失蹤5萬人撤離
【中廣新聞/葉柏毅】2012-07-12
綜合媒體報導,日本九州北部,受到梅雨鋒面影響,遭暴雨侵襲,熊本縣每小時的降雨量,就超過一百毫米,各地相繼發生河水氾濫、山地崩塌等災害。目前總計有六人死亡,十八人失蹤,五萬人撤離。
日本氣象廳發出警告,九州「熊本縣」與「大分縣」等地,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特大暴雨,呼籲當地民眾,一定要小心。目前所知,熊本縣與大分縣,出現大範圍停電,九州新幹線的「博多」至「熊本」之間,一度停駛。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表示,他已經掌握相關訊息,中央政府已經在首相官邸成立危機處理中心,隨時提供支援。
◆ 石門水庫 1天蒸發4千人用量
【聯合報╱記者楊孟立/大溪報導】2012.07.12
天氣高溫酷熱,石門水庫一天蒸發的水量,可供4千人使用,蒸發量較冬季多2倍。
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估計在近日高溫下,石門水庫日蒸發量約8千噸,但還算是在一般夏天蒸發量範圍內,目前水庫水量仍有九成滿,尚無缺水之虞,不過「有水當思無水之苦」,北水局還是呼籲民眾請多節約用水。
北水局副局長簡昭群表示,石門水庫就像是個無法加蓋的大臉盆,在大太陽長時間照射下,水資源本來就不可避免被蒸發。石門水庫蓄水面積為8平方公里,以水庫本身裝置的蒸發皿測量,推估日蒸發量大約是4千人的單日用水量。
簡昭群說,影響水庫蒸發量的因素除了溫度以外還有風速,今年單日最高蒸發量是在5月2日,一天就蒸發了1萬6千噸,當天溫度雖然才32度,但風速卻高達每秒5公尺。
石門水庫管理中心主任張廷華說,雖高溫造成最近蒸發量比冬季多2倍,但不會導致缺水危機,蒸發量所影響水位高度也只有多下降1.3毫米,跟整個水庫容量及平日民生用水量比較,仍是微不足道。
石門水庫截至昨天中午12點為止,水位高度為242.86公尺,目前有效蓄水量約為九成,每天供應民生用水量120萬噸,蒸發量尚不及用水量的1%。
張廷華指出,比起高溫蒸發的水量而言,水庫上游集水區自7月以來都無強降雨反而更讓人擔心,所幸現在水量仍豐沛,颱風季也還沒過,尚無缺水之虞,不過還是要請民眾在日常生活中節約用水。
產糧大國天氣怪 糧荒恐再來
【聯合報╱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2012.07.14
澳洲2大小麥生產省份遭酷寒侵襲,俄羅斯乾旱衝擊麥作,加上美國中西部出現25年最嚴重大旱,全球商品市場漲聲四起,一些穀物價格已觸及或逼近新高,使糧食危機疑慮再現。
隨著美國上半年為有史以來最熱,導致玉米歉收,美國農業部本周已將玉米產量預測調降12%。玉米價格過去1個月暴漲40%。黃豆價格衝上新高,小麥逼近歷史高價。
目前玉米處於授粉期,氣溫逾35度C會阻礙玉米穗與玉米粒生長。最乾旱區域之一的南伊利諾州農夫凱勒曼說:「本周一至三的溫度都超過42度C,簡直就像爆米花。」
由於玉米做為牲畜飼料與多種食物原料來源,玉米漲價可能轉嫁至漢堡、牛肉、玉米片、麵包、甚至碳酸飲料等其他食物成本上。美國農業部市場研究經濟學家沃爾佩指出,一般而言,玉米平均上漲50%,食物就會漲價約1%。
路透報導,美國中西部9個州乾旱地區所佔的比率從1周前的50%,上周擴大至近三分之二。26個州逾1,000個郡被列為天災區,創美國農業部紀錄。
受乾旱影響,美國小麥基準價格過去3周暴漲約35%,漲幅僅落後玉米。此外,澳洲兩大小麥省份遭遇嚴寒,新南威爾斯近14%的小麥種植受霜害衝擊,威脅澳洲這個全球第4大小麥出口國的小麥產量。外界更擔心年底若重現聖嬰現象,年底可能遭逢乾旱打擊。
澳洲政府6月預測2012-2013產季小麥生產量為2,410萬噸,低於去年創紀錄的2,950萬噸。
近期情況與過去數年的糧食危機有幾個相似處,包括酷熱天氣、農作物枯萎與價格衝天。宏觀面也有幾分相似,2008年曾見糧價飆漲,當時有雷曼兄弟倒閉引發的金融危機肆虐,如今則有歐債危機。農產品瘋狂買盤將導致糧食通膨與國內物價上漲。
※ 相關報導:
* 氣候異常酷熱 美國大量魚類死亡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international/20120709/131248
美國最近受到全球氣候異常的影響,許多地方的天氣異常嚴熱,特拉華州、南達科塔州和田納西州的河流、湖泊中,最近就有大批魚類熱死,主要原因是高溫令得水中含氧量減少,魚類缺氧窒息死亡。
◆ 大雨淹沒九州 台發布黃色旅遊警示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2.07.14
日本九州地區豪雨成災,導致山崩、洪水氾濫與交通中斷,目前已有20人喪生,至少23萬人被迫撤離災區。
日本氣象廳說,九州中部的阿蘇市在24小時內降下空前的50.75公分暴雨,九州北部今天可能還會有每小時8公分的豪雨。根據九州鐵道公司網站的消息,九州高鐵幹線有些路段已經停駛,許多地方支線交通中斷。
NHK的報導指出,山國地區的河川氾濫,附近居民被勸告撤離。報導說,九州至少已有23萬居民被下令必須撤離災區。
共同社的報導指出,九州熊本、大分等縣已確認有20人死亡、7人失蹤。日田市的河川暴漲氾濫後,大分知事廣瀨勝貞已向日本地面自衛隊請求援助。
日田市的網站建議,居民應該留在住家的二樓,或是撤往其他避難所。日本氣象單位已針對九州部分地區發布紅色警訊。
黃色警示:取消遊程 可獲一半退費
【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日本九州地區連續發生豪大雨,外交部已提升旅遊警示燈號為黃色警示,觀光局業務組科長金玉珍表示,依據國外旅遊定型化契約,旅客這段期間若想取消出遊計畫,至少可以取回一半的旅費。
金玉珍表示,前往列為黃色警示地區者,旅客想解除契約,應依解約日距出發日期的長短,退回一定成數旅費,越早解除契約,可退回的旅費較多。若是一個月前通知解約,可退9成旅費,出團前一天才解約,只能退一半旅費。
◆ 山東遭龍捲風襲擊
中央社 2012.07.14
中國大陸媒體今天報導,山東省13日出現龍捲風,多處地方受災,吹倒樹木超過4000多棵。
中國廣播網報導,山東多地出現強烈對流天氣,包括濰坊、青島與煙台等市境內更出現龍捲風,當地政府正組織民眾進行自救。
報導說,高密市房嶺村持續約30分鐘的龍捲風,風速將近每秒20公尺,樹木與農作物遭受到不同程度損害,並造成房屋與牆壁倒塌,不僅農田棚架被吹毀,樹木更被吹倒超過4000棵。
報導指出,臨朐縣部分地區除遭狂風肆虐外,還遭到冰雹襲擊,造成近1000畝(火因)田受害。
暴雨夜淹京都 穿睡衣逃命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2012.07.
繼九州地區11日來連遭暴雨肆虐,造成逾5000人受困,近畿地區15日凌晨也降下暴雨,歷史古都京都附近每小時降雨量達90毫米,多處地方淹水並有土石流發生。
九州創紀錄的豪雨,迄今造成24人死亡,8人下落不明,受困的民眾,約有2000人15日脫困,另有3500人仍因交通中斷,從14日起孤立無援迄今。土石流衝斷的樹木阻斷了該區的道路與飲水供給。
電視畫面顯示,自衛隊將糧食、飲用水及醫療補給品搬上軍事直升機,準備運往八女地區的山區。
地方政府已派遣救援直升機,將偏遠地區的病患及老人送往醫院。當地至少有1人喪生。
九州豪雨以熊本縣阿蘇市受害最嚴重,該區每小時降雨量逾75公分,截至15日至少已造成18人罹難,4人失蹤,多數的人死於阿蘇市或附近區域的土石流與房屋倒塌。
氣象廳表示,九州的豪雨尖峰已過,不過未來九州北部仍可能出現大雷雨,因此必須持續防範土石流與洪水。
京都地區豪雨集中於15日凌晨4時前的1個小時,京都市北區與龜岡市等地,1小時降下90毫米的大雨,北區的紙屋川河水暴漲,27戶人家淹水,消防隊出動橡皮艇救出14人,北區道路也因坍方行不得。
自行逃難的64歲民眾小林孝司說,大雨集中在半夜2時30分到3時左右,1樓淹水後,他只好穿著睡衣逃出。
※ 相關報導:
* 今年最熱 日本60處出現「猛暑」
http://www.udn.com/2012/7/16/NEWS/WORLD/WOR4/7228946.shtml
日本各地今天出現今年以來的最高氣溫,有60處寫下超過35度的「猛暑日」紀錄,群馬縣館林更觀測到37.6度,全國中暑送醫多達521人。
◆ 極端氣候侵襲 南非5人喪生
中央社 2012.07.16
時值南半球冬季,過去數天來,南非遭強烈冷氣團侵襲,東南部與南部許多省份都出現狂風暴雨與大雪罕見天候侵襲,各地災情不斷,救難人員疲於奔命,但仍造成5人喪命。
南非新聞網站「時報即時消息」(Times Live)今天報導指出,近幾天,南非沿海地區飽受狂風和暴雨侵襲,許多地方都傳出淹水災情,低窪地區居民已經被迫緊急疏散、撤離家園。部分地區因為電線被強風吹斷,而陷入停電狀態。
內陸山區則降大雪,主要道路為之中斷。數個位於山區的村莊因大雪封路而面臨斷炊威脅,救難人員正努力將外界援助的糧食和毛毯送入。
報導引述道路交通管理局發言人伊斯梅爾(AshrafIsmail)表示,雖然大雪已於昨天半夜停止,但是因為天候仍然惡劣,道路狀況不佳,今天不得不繼續封閉幾條主要高速公路。
14日,救難人員才成功地從臨近賴索托王國(Lesotho)的山區,救出41名被大雪圍困的登山客。
東部濱海公路一向是知名的觀光景點,但也傳出有12人在大雨中行車,遇上落石的意外,幸好無人傷亡。
這波極端氣候初步估計,至少造成數百萬鍰(約新台幣數千萬元)的損失。
南非氣象局今天發出警告,明天開始氣溫雖會回升,但20日將會有另一波強烈冷氣團侵襲,各地應做好因應措施、嚴陣以待。
伊斯梅爾進一步表示,請全國駕駛人務必隨時收聽氣象廣播,如果發現道路有異狀,必須立即進入加油站休息,以確保人身安全。
美乾旱 報告:逾半世紀最嚴重
中央社 2012-07-17
根據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今天新出爐的資料,美國乾旱達1956年以來最嚴重的情況,中西部乾旱規模擴及美國本土55%地區。
NOAA表示,根據巴默乾旱指數(Palmer Drought Index),這次是繼1956年12月以來乾旱範圍最大的一次,當年有58%地區出現中度到極度乾旱。
NOAA國家氣候資料中心(NCDC)在「氣候狀態」(State of the Climate)乾旱報告中指出,截至6月底,美國本土55%地區有中度到極端乾旱。
NCDC位於北卡羅來納州艾西維爾(Asheville)。
美國今夏有8成地區異常乾燥,而這份報告指出,乾旱上月擴及西部、北美大平原及中西部,這些地區上月的氣溫和乾燥程度,分達歷年6月紀錄第14和第10高。
報告指出,美國玉米和大豆種植帶過去3個月受創情形尤其嚴重。這些地區4至6月所經歷的高溫和乾燥度,也分居同期紀錄第7和第10高。
報告也指出:「表土乾涸,作物、牧場情況以過去18年來罕見的速度惡化。」
這項報告是根據可溯至1895年的巴默乾旱指數數據,並加入美國乾旱監測(U.S. Drought Monitor)更詳細且廣泛監測資料。
◆ 全球暖化 歐洲內陸湖泊也受傷害
【台灣醒報/魏敦華】2012-07-17
瑞士的科學家日前表示,全球暖化除了影響大範圍的海洋外,對內陸湖泊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瑞士境內的蘇黎世湖因為全球暖化的關係,使得有害藻類大量繁殖,消耗水中氧氣,並對魚類造成危害。
自20世紀以來,許多歐洲中部的大型湖泊因為汙水排放等原因,造成湖底過度優化,導致湖底藻類過度繁殖,威脅魚類生存。研究人員表示,這與湖底養份分配,以及全球暖化所造成的湖面溫度提高有關。
研究人員指出,大自然對湖泊中藻類生長會有自然調節機制 :冬天時湖泊會冷卻,循環較慢;而在春風的吹拂下,湖面以及湖底的水會加速循環動作,維持湖內生態。但全球暖化使得冬天的冷卻效果降低,湖面與湖底水溫差別過大,使湖水無法順利進行循環。
藻類橫生的問題目前已可以以人工進行某種程度的控制,但全球暖化還是讓湖泊的藻類清除工作難以順利進行,研究人員對此指出,「雖然有些不切實際,但目前最有幫助的,是寒冷的冬天以及強勁的春風。」
熱浪不退 美乾熱天候恐至十月
中央社 2012.07.20
美國天氣預報員今天指出,炙熱高溫將持續到10月,消息傳出,穀物價格再狂飆。
預報員表示,中西部地區遭遇半世紀來最嚴重旱災侵襲之際,天氣預報顯示,美國本土48個州異常高溫的酷熱天候將持續。
預報員表示,造成美國25年來最嚴重旱象的這波熱浪未見結束跡象,預計未來數月將出現更多高溫且乾燥的天氣。
這對美國旱象可說是雪上加霜,官員之前表示,美國78%玉米及11%的大豆受到重創,恐造成糧價狂飆。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專家甚至不排除乾旱延續到10月後,且可能會出現聖嬰現象,意味年底前會出現更熱且乾燥的情況。
NOAA在簡報中表示,美國今年上半年創紀錄高溫後,自西南部、經中西部,再從佛羅里達州往上至緬因州,酷熱乾燥的天候預計將持續到10月。
乾旱衝擊美國29州,其中德州受到影響最嚴重,其次是科羅拉多州、密蘇里州、佛羅里達州、新墨西哥州、阿肯色州、印第安納州和夏威夷。
中西部零星小雨,並未降低對旱象的憂心,美國穀物價格今天持續狂飆至歷史新高。
氣候專家表示,中西部玉米種植地帶乾旱地區持續擴大,到17日增至逾7成都達乾旱程度。前一週則有63%地區屬乾旱地帶。
酷熱不退,對農民和消費者都是壞消息,田中的玉米、大豆和小麥被高溫熱烤,每天產量都可能降低或為保險理賠被鏟平。美國是全世界這些重要穀物最大出口國。
受美國逾50年來最嚴重乾旱影響,黃豆期貨價格創新高,玉米價格延續1988年以來最大月線漲幅。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11月交割黃豆期貨價格上漲2%至每英斗16.53美元,盤中漲至16.7375美元,創歷史新高紀錄。
12月交割玉米期貨價格上漲0.4%,至每英斗7.8725美元,盤中一度達7.99美元。
◆ 再不下雨 基隆下月10日限水
自由 2012.07.20
〔記者俞肇福/基隆報導〕炎炎夏日,氣溫屢創新高,基隆地區超過二十一天沒下雨,讓基隆地區供水拉警報;水公司估計,如果再不下雨,預計下個月十日就要啟動第一階段限水。
水位降到78公尺 啟動限水
自來水公司第一區管理處昨天表示,新山水庫昨天的水位是八十一點二二公尺,如果老天爺再不幫忙,只要水庫水位一旦降到七十八公尺,將實施第一階段限水措施,夜間十一點到凌晨五點減壓供水,籲請基隆市民節約用水。
降到73公尺 第二階段限水
水公司表示,如果新山水庫水位降到七十三公尺,將實施第二階段限水措施,噴水池、清洗街道、洗車等非民生用水停止供水;如果水庫水位降到六十九公尺,將啟動輪流分區供水。萬一水位降到六十五點五公尺,就實施限水措施,只供應民生、國防和醫療用水。
水公司表示,原本基隆供應汐止地區六萬噸用水,目前已經將供水量減為兩萬噸,不足由台北自來水事業處供應;基隆市供水分別由新山水庫提供十萬噸左右、貢寮提供五到六萬噸、暖暖的西勢水庫則提供八萬噸左右。
中央氣象局基隆氣象站表示,基隆地區從六月二十五日降下一點八公釐迄今,只有七月十五日降下四點六公釐的午後雷陣雨,其餘時間只有兩天降下不到零點五公釐的雨量;有民眾說,以往基隆靠梅雨季、颱風帶來的雨量提供水源撐到冬季,直到東北季風來臨雨量充沛,只是地球氣候變遷,這個自然法則有逐漸改變的趨勢。
水困北京逾10死 網友罵翻天
中央社 2012.07.22
北京昨天降下61年來最大暴雨,城區到處積水,至少造成10人死亡。對於這場大雨暴露的問題,不少大陸網友罵翻天,還有網友調侃玩水不用去三亞或馬爾地夫,到北京就可以。
署名黎宛冰的網友在新浪微博(微網誌)指出,看北京台的新聞,為疏通橋下積水,管線工竟要光著腳去探測井蓋,足足用了近一個小時還打不開,「難道我們回了大清朝?」
黎宛冰說,一個能花幾千億元辦奧運的城市,卻不能花點錢提高下水道的技術,「再無道的皇帝也相信自己有百年基業,而現在對10年、20年基業都懶得費心了嗎?」
學者吳稼祥指出,「沒有一流政體,就沒有一流下水道」。他說,有位計程車司機告訴他,住的小區下水道常被垃圾堵塞,但多次向管理部門反應都全無音訊。但如果在民主體制下,只要投訴,地區議員必須到場,督促行政部門,所以「政令不通,下水道才不通」。
中共官方媒體人民日報也發表微評論指出,「沒有一流的下水道,就沒有一流的城市」,「一場大雨,檢驗出城市的脆弱一面,北京如此,其他城市的情況可想而知。」
除了這些比較嚴肅的批評,也有網友用戲謔的語氣調侃北京,網友「盛輝Andy」說,「還去什麼三亞?還要什麼馬爾代夫(馬爾地夫)?!北京歡迎你......來看海。」
另一位網友「旖旎v菲菲」則貼出一張令人莞爾的照片,是北京陶然亭地鐵站附近的小吃店,地上的水都漫到腳踝了,大家還安然坐著吃東西、閒聊,這位網友笑道「還真是淡定啊」。
◆ 酷熱成災 防治熱島效應
【聯合報╱社論】2012.07.21
節氣剛進「小暑」,上一周一連六天都會區都達攝氏三十七度的高溫,台北盆地更是連三天突破攝氏三十八度,全台不論城市或鄉間都創數十年來高溫的紀錄。各地紛傳中暑、熱衰竭或溺斃等直接間接因酷暑致命事件,死亡人數不下於一般颱風肆虐,令人滋生「酷熱成災」的警覺。
一周酷熱,中央氣象局的反應較敏銳,高溫飆過攝氏三十五度,即在官網發佈「即時天氣訊息」,這已屬防災氣象的作為,把「酷暑」與「災」連上線是一突破。其他部會,僅勞委會在熱浪來襲之初,曾有過放「熱浪假」的想法,經建會則考慮訂「熱浪調適應變行動方案」,但迄今都仍止於評估階段。
酷熱是災難,最令人驚駭的例子是二○○三年法國的「暑災」。二○○二年聯合國跨政府專家小組(IPCC)首次提出「極端氣候」說詞,隔年八月初,巴黎出現一連超過十天攝氏三十八度的高溫,造成主要是巴黎等都會區較前一年同期死亡人數超出一萬四千餘人的慘劇,被比擬為「九一一事件死亡人數四倍」;此事件立即震懾全球,使世人警覺到須認真面對酷熱可能成災的事實。
法國暑災的死亡者主要是老人。北緯近五十度的巴黎,平常夏日均溫約在二十度出頭,相當宜居,絕大多數房舍都不需要空調設備;碰上八月是度假旺季,政府官員都放暑假,緊急應變出現空窗;醫療人力也因假期大幅縮減,病房部分關閉;加以長照系統不佳,家人度假留老人在家獨居……,許多老人死亡多時才被發現,巴黎一時成為人間煉獄。
造成這麼巨量的死亡,法國政府亡羊補牢召開的檢討會提高到總理府層級,決定建立氣候監視及緊急通報系統;並對因酷熱造成水電供應降低的不利因素建立補救機制;醫院夏天也放暑假的慣例有了調整;更關鍵的是對銀髮長照系統認真的檢討,研究為什麼老人不願進入長照系統,試圖減少老人獨居可能的風險。
付出一萬四千餘人熱死的慘重代價,讓法國、甚至同在中、高緯度的國家瞭解酷暑成災不僅是可能發生,且是需預為應對的警訊。南限約在北緯三十度左右的美國,南部州對酷熱已有成熟的應變機制;第一步是告知、撤離;市政府會在高溫警報發佈後,先透過媒體預告警訊,接著派車到老人社區、老人公寓撤離銀髮族到空調避難室停留,等日落溫降之後再送回。
台灣這一波都會區的高溫,與極端氣候的關係不大,因而根本的對策是城市降溫。上周連三次超過攝氏三十八度的高溫都出現在台北盆地、台中及高雄,雖或因西南季風、午後熱對流降雨而稍稍降溫,但都會區都遠較鄰近鄉村溫度高出許多,是標準的「熱島現象」,必須身處其中的人有覺醒,否則很難有所改變。
尤其台北這一波熱浪連七天破三十七度、連三天達三十八度的紀錄,原因都不是極端氣候造成,而是都會區熱排放造成的熱島現象。故而,身居其中的人應負起責任;只有自己察覺是排熱元兇,才有正確應對的可能,試想多年減低綠覆,阻斷城市風動系統,怎麼可能不導致溫升?
都市的綠覆率,其實代表都市品質,也是國際認證城市綠水平的指標,但這確實是城市建設最難控制的一項,以台北都會區為例,因應花博,曾因各項獎勵增加都會區許多綠地,但隔不好久就又告消失,因為綠地遠不及建地有價值,熱島效應當然無法控制。
其實城市控溫已經是先進城市管理的必須之舉,以東京為例,樓地板一千平方米的新建築,五分之一必須是綠覆建築,高緯度美國芝加哥也有綠建築低利貸款、減房屋稅等配套措施。遺憾的是,台灣的都市改革非政府組織推出「都市燃燒地圖」,警醒都市熱島危機,但政府迄今無感。
倒數計時的倫敦奧運,倫敦市長強森四年前徵集二○一二塊空地,不管樓頂或水溝邊畸零地,只要能闢為菜園、花圃,市政府都有補助;此皆顯示對可能暑災的預為應變。他山之石,舉目可見,我們的政府對酷暑不應無感。
◆ 抗極端氣候 經濟治理讓人脆弱
中央社 2012.07.22
「氣候變遷地圖」今天出版,顯示73%陸地夜間氣溫變暖天數增加。極端氣候衝擊,不能全歸咎氣候變遷;經濟、教育、居住及治理,也是人類面對極端氣候變得更脆弱的原因。
聯經出版今天出版的新書「氣候變遷地圖」,由南卡羅萊納大學地理學系教授柯斯汀‧陶(Kirstin Dow)和全球氣候調適同盟(GCAP)主席兼執行長托馬斯‧唐寧(Thomas E. Downing)合著,作者說明極端氣候,提出上述主張。
作者認為,極端氣候衝擊,不能全歸咎於氣候變遷,「不良的警報系統、土地規劃、不當保護屏障和其他經濟、教育、居住資源及治理問題,也是使人類在面對極端氣候時,變得更脆弱的原因。」
首位因環境保護,而獲得2004年諾貝爾和平獎的旺加里.馬阿薩伊(Wangari Maathai)在「氣候變遷地圖」推薦序文中指出,碳循環是生態系中,重要的部分,也是生態系氣候作用的關鍵要素。
亞馬遜、剛果盆地和東南亞的雨林生態系是地球的「綠肺」,對全球氣候調節非常重要;但是,人類目前因砍伐森林而排放的碳占全球碳排量20%。
旺加里.馬阿薩伊認為,氣候變遷的挑戰,需要全球性政治意願解決,「我們這代人還有機會解決這項挑戰,若不採取行動,恐怕仍是災難一場。」
水淹北京城 37死200萬人受災
【聯合報╱特派記者賴錦宏/北京報導】2012.07.23
北京前天遭遇六十一年來最嚴重的暴雨,全市多處道路淹沒,市內陸上交通幾乎全數癱瘓,機場快軌停駛,地鐵站成瀑布,機場最高留滯達八萬人。此次暴雨共造成三十七人死亡,數百人受傷,及一百九十萬人受災。上億大陸網民痛罵「水淹北京城」。
北京首都機場也因大雷雨取消五百四十五架航班,延誤一百多架航班。機場至東直門的機場快軌也因淹水停駛。
數以萬計的車輛泡水而拋錨,車輛救援系統停擺。一家汽車保養廠人員表示,前天的泡水車,以北京目前拖救車數量廿四小時出動,也必須排到本周四才拖得完。
北京氣象局統計,周六從十時到廿二時,北京平均降雨量一百四十七毫米,達到「特大暴雨」級別,城區雨量平均為一百八十九毫米,西南降雨量一百九十毫米。
最大的降雨地點在兩處,一是房山的河北鎮,雨量四百六十毫米,一個是房山坨裡,達三百六十毫米,這是中共。房山出現土石流,數以千計的車輛被淹沒,五千多人被困。光是房山區就有八十萬人受災。
市區最深積水達到二公尺以上,二環、三環都癱瘓,一名男子淹死在二環快車道上,四環、五環堵車嚴重。東二環東直門和北三環安貞橋都因淹水禁止通行。
狂風造成通州一處廠房倒塌,二死二傷,一位派出所所長被掉落電線電擊死亡。
在狂風暴雨中,也有一些感人事蹟。多處道路人孔蓋被水沖開,環保隊員就站在人孔蓋旁,指揮車輛行人繞過去,被網友稱為「燈塔」。
◆ 重慶暴雨成災 嚴防長江洪峰
中央社 2012.07.23
大陸多個地區連日暴雨造成災情,除了北京,重慶、河北也發生嚴重水災,此外,長江洪峰明天還將通過重慶,加上雨勢,預計將超過警戒水位3.6公尺。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初步統計,重慶水災已造成2人死亡,30萬人受災、河北則有15人死亡、19人失蹤、145萬人受災。
重慶與河北21日開始下起連續大雨。重慶災情達9個縣,超過8554人緊急轉移;同時,長江洪峰將於明天下午2時通過重慶主城區,加上雨勢,預計將超過警戒水位3.6公尺,當地政府如臨大敵。
重慶市民政、農委、水利、交委等部門已赴受災區縣指導搶險救災工作;重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先後2次下發做好強降雨天氣應對工作的緊急通知;重慶各區縣也緊急啟動防汛應急預備方案。
河北省的災情更嚴重,截至今天上午10時,這場河北入汛以來最強降雨已造成56個縣(區)超過145萬人受災、15.98萬人緊急轉移、15人死亡、19人失蹤。
此外,包括淶源、淶水、易縣3縣部分景區因道路通訊中斷使遊客受困,河北省軍區截至今天早晨的統計稱,受困於淶水龍門鄉、三坡鎮的遊客仍有近萬人。
大雨只37死? 北京民眾不信
【聯合報╱特派記者賴錦宏/北京報導】2012.07.24
在北京大雨成災後的第三天,京港澳高速北京段仍然不通,水深六公尺,災情最慘的房山區上萬間房屋仍泡在水裡,豬屍遍地,數以千計的泡水車被淹沒在泥漿中。許多北京民眾不相信死亡人數只有卅七人、七人失蹤。
廿一日北京的大暴雨導致京港澳高速公路出北京方向十七點五公里處南崗窪鐵路橋下嚴重積水,積水路段長約九百公尺,平均水深四公尺,最深處六公尺,橋下積水卅萬立方公尺,數百輛車被淹,周日已抬出三具屍體。昨天軍方派來潛水人員一一檢視被淹車輛中是否還有遇難者。
官方媒體稱,這場暴雨已造成超過一百億人民幣的經濟損失,受災人口一百九十萬人,其中房山區就多達八十萬。
在重災區房山區河北鎮,降雨量高達五百一十九毫米,十二個鄉鎮交通中斷成孤島,有河道決堤致村莊沒頂。房山網民「鷗orianna」稱,該區良鄉小清河已打撈出幾十具屍體。
「有的屍體就放在被淹沒的橋頭,無人認領」。家住房山龍寶峪崔美惠在微博上表示,路上的舊貨市場裡所有的木頭廢鐵全都在馬路上,這邊死了二百人都不止,邊上的大棚住的人家全都空了,一片廢墟,連棺材都在馬路中間擋著。有個小女孩下車直接被水沖走了,沒人救援。
另外,上周六淹死在二環廣渠門快車道上的丁姓車主,死前打電話給妻子求援,稱水一吋一吋漫上來,他想打開車門卻打不開,成了最後遺言。家屬昨天在醫院對著遺體痛哭,久久不離去。
大水災共計兩萬多輛車泡水,警察竟對多處泡水車開罰單,氣炸市民,等到民怨高漲,北京副市長吉林才宣布撤單。周六當天,機場聯外道路積水半個輪胎深,離開機場車輛仍須繳費,大排長龍又擔心陷入積水區。
◆ 陸暴雨奪95命 山洪衝擊大壩
【蔡孟妤/綜合報導】2012-07-24 中國時報
大陸連日暴雨,死亡人數不斷攀升,據大陸民政部昨發布最新統計,這波強降雨已導致全大陸九十五人死亡,四十五人失蹤。長江各處河段水位更是頻頻衝破警戒線,預計今晚三峽大壩將迎來建庫以來最大洪峰。河北多處景區更因道路通訊中斷,至少一.一萬名遊客和二七○○名村民受困待援。為此,海基會已去函海協會,對陸澇災表達慰問。
此外,颱風韋森特將於今日在廣東湛江一帶登陸,預計廣東、福見及海南將有強風暴雨。
二十日以來,大陸四川盆地至華北地區出現強降雨,各地災情不斷。大陸民政部統計,截至昨中午,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河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陜西、甘肅、新疆等十多省共六二三萬人受災,九十五人死亡,四十五人失蹤,其中以北京災情最慘,死亡人數三十七人最多。
此外,河北省多處知名景區因道路通訊中斷,至少一.一萬名遊客和兩千七百名村民被困。遊客人數最多的野三坡景區,遭山洪圍困成「孤島」,有近五千名遊客等待紓困。救援人員昨日淩晨向受困民眾空投物資,並出動直升機將六名病重旅客救出,北京鐵路局也緊急加開列車幫助輸送遊客。
受連日強降雨影響,長江上中下游水位更是全面拉警報,出現超保證和超警戒水位洪水。大陸國家防總部昨發布消息指出,長江上游今年以來最大洪峰正形成,三峽大壩今晚恐將迎來建庫以來最大、每秒七萬立方米左右的入庫洪峰流量。
目前,大陸國家防汛指揮部及長江防汛指揮部正加強三峽水庫調度,荊州出動一.八萬多名幹部群眾上堤布防,湖北、湖南兩省也緊急啟動防汛三級應急,嚴陣以待。
海基會昨去函大陸海協會,就北京、四川、陝西、山西等地連日澇災表達慰問之意。海基會發言人馬紹章說,海基會對北京、四川、陝西等地連日來的澇災,造成數十位民眾死亡、失蹤及人民財產損失,感同深受,海基會表達深切的關心與慰問,並希望受災民眾能早日重建家園,生活恢復正常。
◆ 雨季不雨 印度眾生苦
中央社 2012.07.24
印度今年雨季降雨情況奇差,2009年甘旱危機再現已有前兆。雨季不雨直接衝擊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各層面。若老天再不賞臉,人民苦日子將至。
農業佔印度產業結構的比重逐年降低,目前已低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5%。但全國逾6成人口務農,65%農田無灌溉系統,每年6到9月雨季降雨若不正常,將造成農作歉收、農民收入減少,一則造成糧價水漲船高,也會影響國內需求,拖累經濟成長。
2009年雨季降雨量較長期平均值少22%,為37年來最糟。影響所及,糧食價格自隔年年初開始居高不下。為抑制通貨膨脹,印度儲備銀行(Reserve Bank ofIndia)自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曾13度升息因應。當外部環境衝擊經濟成長,印儲銀只能在救經濟和抑通膨間徘徊,忍痛決定貨幣政策走向。
印度今年已有2009年嚴重乾旱再現的前兆,情況值得關注。南亞地區秋收作物(Kharif crop)播種期已過2/3,相較歷年均值,全印雨季降雨迄今不足23%,西北地區甚至減少40%。
去年雨季降雨正常。印度2011到2012會計年度(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的糧食生產量達2億5700萬噸,創紀錄,但今年恐難企及。
總理辦公室23日發布新聞稿指出,相較去年,全印今年秋收作物播種面積減少800萬公頃。
包括南印卡納塔卡(Karnataka)省南部、西印馬哈拉什特拉(Maharashtra)省中部、西印古茶拉底(Gujarat)省、拉吉斯坦(Rajasthan)以及西北部的旁遮普(Punjab)省和哈雅納(Haryana)省,現在都面臨可能出現甘旱的危機。
農業部次長巴胡古納(Ashish Bahuguna)上週末召開緊急會議因應。他表示,6個缺水嚴重省份又以卡納塔卡省情況最糟,當地雜糧和花生種植已減少100萬公頃。
另外,馬哈拉什特拉省的豆子和雜量種植則減少85萬公頃;拉吉斯坦省則有150公頃的高梁和御穀田受影響。
印度氣象局6月時將今年雨季降雨量預估,自長期均值的98%降為96%,總理辦公室進一步下修至92%。
總理辦公室指出,已擬計畫對哈雅納省、旁遮普省、北方省(Uttar Pradesh)農民免費提供300百萬瓦(MW)增額電力,用於抽取地下水灌溉農地。但此舉將增加政府財政支出。
由於公倉維持巿場所需兩倍存糧,糧食供給問題似不嚴重。但農業生產驟減將造成糧價飆高,一方面政府採行任何應急措施都將進一步加深財政負擔,且本已走緩的經濟更將雪上加霜。
尤有甚者,收入本已微薄的農民,現在處境將更堪憐。他們先前為了正常播種而獲得的貸款,未來將因沒有收成而無力償還;現在若另種應急作物,可能又得重新舉債。
農民自殺潮向為印度農村嚴重社會問題。據官方統計,2009到2011年,全印分別有1萬7368、1萬5933、1萬4004名農民自殺。他們大多有作物欠收導致負債或喪失農地的遭遇。
值秋收作物播種季末期,本週及次週能否天降甘霖,對印度今年農業生產至關重要。卡納塔卡省政府已下令,全省3萬4000座印度教神廟,7月27日和8月2日兩個黃道吉日,需同步展開特殊祈雨祭儀。
雨季影響印度宗教、文化、社會、經濟、政治各層面,寶萊塢許多歌舞片更以浪漫雨季舖陳。只是如果老天再不賞臉,廣?大地芸芸眾生恐難逃苦日將至!
格陵蘭冰蓋 幾乎全部出現融化
中央社 2012.07.25
科學家表示,格陵蘭島(Greenland)本月發生一起反常事件,覆蓋這座島嶼表面的浩大冰蓋,幾乎每個部分都突然開始融化。
即使格陵蘭島最寒冷的地方也有融化跡象。紀錄顯示,上次出現這種現象是在1889年,這種現象約每150年出現一次。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表示,3枚衛星看到7月8日起4天中的「空前」融化景觀。厚冰部分大多維持原樣,但是不尋常的是,廣泛地區出現融化。
航太總署說,融化地區從7月8日的約40%,劇增至4天後的97%。截至目前,衛星過去30年來所看到的最廣泛融化比例,約是55%。
科學家仍無法確定,此一反常融化是由全球暖化引起,還是自然現象。
航太總署與大學科學家分析3枚衛星的測量數據。
航太總署的嚴山(Son Nghiem,譯音)表示,在分析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sation)Oceansat-2衛星的數據時,他注意到7月12日格陵蘭島表面大部分地區似乎都在融化。
冰川學家凱尼格(Lora Koenig):「上次出現這種現象是在1889,這次來的正是時候。但是如果未來幾年仍觀察到這樣的融化現象,那就可憂了。」
◆ 南歐熱浪 助長糧食危機
【記者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2012-07-25 工商時報
彭博社周二報導,在美國乾旱重創玉米、小麥等農作收成之際,佔據全球穀物出口量16%的南歐也遭逢熱浪侵襲,導致穀物價格再創新高。
芝加哥交易所玉米期貨價自6月中以來上漲54%,且價格更在周一站上每英斗8美元歷史高點。高盛預測未來3個月內,玉米價格恐怕會達到每英斗9美元。
6月以來上漲51%的小麥期貨價也在周一漲至每英斗9.4725美元,是2008年8月以來最高。黃豆價格自年初以來漲幅也達32%,且在周一達到每英斗16.915美元歷史高點。
法國農業諮詢機構Offre et Demande Agricole市場分析主管韋伯(Cedric Weber)表示:「大家都在關注美國,但顯然歐洲將需要進口大量小麥、玉米。這只會使問題更加棘手。」
美國政府資料顯示,7月以來從義大利東部一路到黑海及烏克蘭等地的氣溫高達攝氏35度,比正常氣溫高出5度。韋伯表示歐洲玉米現在正值授粉季節,但氣溫高於32度將影響玉米生長。
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發表的全國玉米手冊指出,玉米在受粉季節若遇到高溫乾旱,每日產量最多會減少13%。韋伯估計,6月以來歐洲玉米產量恐怕已損失600萬至800萬噸。歐盟在6月底估計玉米總產量約6,680萬噸。
除了歐洲之外,美國中西部遭逢1956年以來最嚴重乾旱,印度也因雨季遲來而拖延播種時間,而澳洲也面臨缺雨困境,使得全球穀物供應量受到多方威脅,價格持續飆漲。
歐盟農業監管單位近日預期,今年歐洲玉米收成量恐年減12%至每公頃6.73噸,較6月預期下修8.8%。根據美國農業部資料,上述預期收成量是2007年以來最低水平。
所幸法國及德國氣候穩定,今年收成可望成長。法國政府在7月9日預測,本季法國軟小麥產量將成長5.8%。德國業者近日也將軟小麥預期產量上修3%。聯合國農糧組織駐羅馬經濟學家阿巴西安(Abdolreza Abbassian)表示:「德、法是現今唯二情況較能預測的產區。」
大旱突襲全美
【林佳誼】2012-07-29 工商時報
■美國正遭逢1956年以來最嚴重乾旱,強烈衝擊各類農作物生長,部分農牧兼營的牧場,牲口們也面臨斷炊危機。
■The nation's widest drought in decades is spreading, with more than half of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now in some stage of drought and most of the rest enduring abnormally dry conditions.
61歲的威爾沃克(Don Villwock)在美國印第安那州以種植玉米為生,今年春天當地氣候和煦乾爽,他還提早了兩周播種,期盼能在9月勞動節來個大豐收。
然而期待的春雨不但沒有降臨,異常猛烈的熱浪反而在6月突然來襲,扼殺了一切生機。原本應該已生長得濃密壯實、與人同高的玉米田,如今莖葉僅及齊腰,看起來既蒼白又單薄。
這場全美數十年來規模最大的旱災正在蔓延,現在美國本土已有半數以上正處於某種程度的乾旱,且其餘多數地區也正經歷著異常的乾燥。美國國家氣象局對從中西部直到東岸沿大西洋的中部各州,都發出高溫警報。
玉米成長 嚴重熱壞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7月中旬公布報告指出,依照帕爾默乾旱指數(Palmer Drought Index)評估,今年6月底時美國本土有55%地區的土壤,處於中度到極度乾旱,這創下1956年以來美國最大面積乾旱的紀錄。
報告顯示,這波乾旱已擴及美國西部、中西部及中部大平原(Great Plains),許多地方的表層土壤已出現乾裂情形,「穀物、牧草及牧場的惡化速度,是近18年來所僅見。」
威爾沃克走在他那4千英畝奄奄一息田地裡,隨手摘下一根玉米,撥開外皮,裡頭一顆玉米也沒有。因為氣溫持續超過華氏95度(攝氏35度),使得玉米授粉活動已呈現停擺的狀態。
威爾沃克嘆道:「這讓人欲哭無淚」,「當初這些作物發芽得很好,我們本來是非常樂觀的。」
美國農業部(USDA)原本預估今年玉米產量將高達每英畝166英斗,但已在7月將單位產量下修為146英斗,如果乾旱沒改善,最後結果可能更糟。
中西部各州在這場乾旱中災情尤其嚴重。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美國乾旱紓解研究中心」(NDMC)氣候學者斯沃波達(Mark Svoboda)說:「這裡絕對就是震央──就在這個中西部的心臟地帶。」
牧場生計 面臨斷炊
在伊利諾州南部經營牧場的布魯默(Kenny Brummer),也已痛失他計畫種來餵養4百頭牛及3萬豬隻的8百英畝玉米,現在他的牧場即將面臨斷炊危機。
不過隸屬於NOAA的美國「國家氣象資料中心」(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NCDA)氣象學家克洛奇(Jake Crouch)澄清,這波旱災還不比1930及1950年代那兩波大旱那麼嚴重,且當代的農耕技術更為先進,現在農作物已較過去更能抵禦乾旱。
只是克洛奇也憂心坦言,現在最令人擔心的是這波乾旱的災情還在發展當中,最終會有多嚴重。
他說:「現在我們說不準會持續多久」,「未來幾個月將會是這場旱災最終有多嚴重的關鍵時刻。」
◆ 青海湖漸長大 面積持續8年增
中央社 2012.07.29
據中國大陸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最新監測,青海湖面積持續8年增加,目前面積約達43萬5400公頃。比去年增加1458公頃,是近12年來最大值。
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高級工程師周秉榮指出,從2001年開始,氣象部門持續對青海湖面積進行動態監測,每年7月、9月都會公布相關結果。
新華網引述周秉榮的話說,以2005年為轉捩點,青海湖水體面積進入成長期,今年7月19日衛星資料監測顯示,青海湖面積達4354.28平方公里(約43萬5400公頃)。
周秉榮分析,進入汛期以來,青海湖周邊地區降水量偏多,尤其是青海省北部天峻縣多1倍以上,加上今年青海湖完全解凍後湖面面積較大,致使青海湖面積較歷年明顯擴大。
周秉榮說,除了降水量增多、入湖水量增加等自然因素影響,大陸還採取退耕還草、人工增雨等保護措施,使青海湖面積近年持續增大。
作為中國最大內陸鹹水湖,青海湖是青藏高原生態環境變遷的指標和調節器。近幾十年來,受氣候暖化和人類活動影響,青海湖面積萎縮、生態系統退化,引起各方關注。
◆ 新北基隆用水 水處擴大支援
【聯合報╱記者莊琇閔、阮南輝/綜合報導】2012.07.27
基隆新山水庫儲水量拉警報,8月初基隆如果還不降雨,汐止、淡水等區可能受波及限水。台北自來水處表示,目前每天支援汐止、淡水地區用水,已從8萬噸增加到15萬噸,希望協助度過水荒。
台北自來水處表示,基隆地區每年9月因降雨減少,需要外水支援,水處從2010年開始,每年支援用水,前兩年都是從9月開始,今年提早至7月開始。
雖然最近北部地區都有午後雷陣雨的情況,「雨都」基隆卻一直不下雨,致新山水庫水位持續下降,影響基隆地區供水。
基隆市昨天凌晨到傍晚下了14.5釐米的雨,也是近一個月來下雨最多的一天。自來水公司第一區管理處副理董書炎表示,希望持續下雨讓新山水庫「解渴」,避免第一階段限水措施。
董書炎指出,第一區管理處供應基隆、新北市汐止、淡水、貢寮、石碇、深坑等14個行政區用水,其中淡水區每天6萬噸水一直由台北市自來水事業處供應;貢寮、萬里、金山等區有自己的水源,用水不成問題。
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基隆市7月零星下了幾天的雨,雨量很少,第一區管理處本月中旬起,每天向台北自來水事業處購買7萬噸自來水,支應汐止地區用水。
董書炎說,基隆每天用水量約24萬噸,因不下雨,基隆河水位降低,每天抽水從20萬噸降到一半,不足處由新山水庫、貢寮淨水場補足。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