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2

拚競爭力 「培養多元軟實力學生」

◆ 拚競爭力 「培養多元軟實力學生」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1/20130601001079.html

楊維敏、林志成/專訪 2013-06-01 中國時報

「以前我在美國史丹佛大學讀書時,如是一對一競爭,台灣學生贏美國學生;但若團體合作,台灣學生就輸掉。」教育部長蔣偉寧說,過去台灣學生太重視學科成績,十二年國教上路後,希望培養學生兼具人文素養、團隊合作的多元軟實力,更有競爭力。

民國四十六年出生的蔣偉寧說,在他的年代,一年有四、五十萬人出生,每年有十萬人參加大學聯考,最後只有兩萬多人錄取,僅五%的人可以讀大學。當時整體教育資源嚴重不足,大學只能用考試選才。

他到史丹佛大學留學時,四個台灣學生都很厲害,卻沒辦法合作,老師要四人一起做的題目,最後都由一個人完成。但美國學生個別能力不見得出色,但合作出來的成果很棒,「讓我們Shock(震驚)」。

明年十二年國教要上路,但許多明星高中堅持以特色招生考試來招收學生,不想放出太多免試入學比例。蔣偉寧說,明星高中的招生方式一定要改變,學生才能多元發展。

雖然明星高中反彈聲浪不小,但蔣偉寧說,將在「高級中等學校多元入學招生辦法」中明確規定,明年十二年國教上路,明星高中要提供二十五%的免試入學名額。他認為,經過溝通後,明星高中應會接受這項要求。

「明星高中會發現,免試入學招進來的學生不會不好。」蔣偉寧說,未來培養的學生要具人文素養、創意、語言能力、團隊合作等才能,明星高中須多元選才。

一些私立學校國中部以考試招進學科成績好及來自社經地位高家庭的小孩,之後讓他們直升高中部,進行「一條龍」的菁英學習。蔣偉寧說,如果私校國中部以考試招學生,教育部將不准這些人直升高中部,希望將私校辦學導回正軌。



◆ 不懂必問 張桂瑜拚出榜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n/1/today-life9.htm

自由 2013.06.01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僑泰高中高職部廣告設計科張桂瑜國中時討厭數學,基測只考六十五分,高中時碰上教數學的導師陳聖德,謹記「不懂就問」的叮嚀,成績大有進步,今年四技二專統測,數學考了八十四分,並以總分六百分拿下設計群全國榜首,印證只要肯努力、永遠不嫌晚。

張桂瑜說,國中因數學成績不佳,不但心裡排斥,還成為老師關切的對象,基測數學科僅考六十五分、總分三百四十四分,與家人討論後,決定就讀僑泰高職部廣告設計科。

張桂瑜說,有同學告訴她「要先喜歡它才能學好」,加上導師陳聖德叮嚀:「不會的一定要問。」她開始以正面、理解,而非死背的方式,數學成績明顯有起色。

張桂瑜說,她以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為目標,並擬定讀書計畫,除了每天留校自習到晚上十點,週休、年節假日也回校念書,雖然沒有休假,但因目標清楚,反而樂在其中。

今年四技二專統測成績公布,張桂瑜的專業科目(一)拿下全國最高九十八分,英文九十二分,最弱的數學也考了八十四分,以總分六百分拿下設計群全國榜首。

陳聖德說,不只數學科,桂瑜只要發現不懂就追著老師問,還自行查書、上網搜尋,比對不同版本的說法、整理出正確答案,不但考倒老師,還因此發現教科書的錯誤,求學態度讓人佩服。

廣設多媒體科主任許雅惠表示,專業科目(一)包括色彩原理、造形原理、設計概論三種專業課程,因命題廣泛,包含多種版本及課外知識,桂瑜只錯了一題,非常不簡單。

校長廖玉明也稱讚,桂瑜國中基測成績並非頂尖,但她靠著苦讀,考出全國第一名,值得肯定,篤定錄取第一志願台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工業設計組。



◆ 這摸摸、那抱抱…娃兒下田「瓜瓜樂」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7935852.shtml

【聯合報╱記者凌筠婷/溪湖報導】2013.06.01

彰化縣溪湖鎮鉅陽幼兒園進行「瓜瓜樂」課程,小朋友到瓜田裡看大南瓜、玩具南瓜和哈密瓜,興奮地不斷指指點點驚呼「那裡有一顆」,還小心翼翼地用手摸摸看。

「這裡有哈密瓜!那裡有大南瓜!」鉅陽幼兒園38名大班小朋友,昨天「瓜瓜樂」戶外教學,到瓜田裡看瓜去,農民黃重順向小朋友解釋瓜類,讓小朋友摸摸、抱抱看南瓜,還人手一顆玩具南瓜帶回家。

小朋友東張西望,看到躺在田裡的哈密瓜忍不住大叫,更坐在比自己還大的大南瓜旁,伸手摸摸。「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南瓜」楊竣丞用力抱起南瓜,開心比YA拍照。

鉅陽幼兒園執行長王秀美說,讓孩子到戶外實際接觸瓜類,比在課堂上看任何瓜果圖片都來得有效。



◆ 推行華德福教育 公館國小家長有歧見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7935835.shtml

【聯合報╱記者陳瑄喻、周志豪/台北報導】2013.06.01

北市府教育局擬在公館國小推動「華德福教育實驗計畫」,預計成立四個班,最快今年8月招生,引發校內家長兩極反應。台北市郝龍斌表示,不會強迫學生與老師加入,推動也無時間壓力。

公館國小昨晚原訂舉辦的說明會,因為家長與學校沒有互信基礎臨時喊卡,但現場仍有約百餘名反對的家長靜坐,拉白布條抗議。

不只部分家長、老師有意見,議員陳彥伯昨天質詢時也表示,公館國小老師、學生與家長對計畫內容與教學方式了解有限,老師還沒訓練好,適不適合北市學校也待評估,倉促上路將讓公館國小師生成白老鼠。

教育局長丁亞雯說明,此計畫以外加實驗班級方式進行,對全市開放、採自願加入,現有學生學習不受干擾,也不會變成白老鼠。丁亞雯說,「華德福教育實驗計畫」在國外受好評,全台也有16所中小學推行,很多家長認同。

教育局國教科長謝麗華表示,若引入華德福教學系統,需再增聘五位教師,預計一年要花四百萬元人事費用。另外,教室也需再改建,費用仍未確定。她說明,此實驗計畫還沒有時程表,每班約20人。

持贊成意見的家長陳潔瑾表示,華德福教育與舊有教學制度截然不同,讓家長有了不同的教育選擇。

反對的楊姓家長則表示,家長並非反對華德福教育,但應先與全校師生充分溝通,並達成高度共識,再對外招收學生,這才是教育施政與治校的負責態度。

楊姓家長表示,每項關乎下一代的教育政策,都應具備程序正義和民主溝通程序。教育局犯了「程序與做法失當」、「規畫失當」、「溝通失當」三大錯誤,是最壞的示範。

公館國小得知要引進「華德福教育實驗」消息後,校內曾進行意見調查,全校約九成老師要求暫緩實施,七成三家長反對,要求教育局達成共識再實施。

小檔案/華德福教育

主張「慢學」、「開放式教育」的華德福教學,有四大教學特色,包括親近自然、強調創造力、注重藝術領域發展,以及配合學生學習節奏。與傳統教學著重重複背誦與寫作業方式截然不同。

來自德國的華德福教育,強調身、心、靈發展,並主張未滿七歲的幼兒不是以頭腦記憶,而是靠感官學習。因此,使用華德福教育系統的幼兒園裡,學童不看書、不寫字,而是鼓勵學生向大自然學習。

(陳瑄喻)



◆ 代寫論文 最重罰100萬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n/1/today-p3.htm

自由 2013.06.01

〔記者李宇欣/台北報導〕立法院院會昨晚三讀通過「學位授予法增訂第七條之三條文」,對刊登論文代寫廣告的業者和實際代寫的槍手,均可處二十萬元至一百萬元罰鍰,且可按次連續處罰。

修正案規定,針對以廣告、口述、宣播或其他方式,引誘代寫(製)論文、專業實務報告、作品、成就證明、書面報告或技術報告者;以及實際代寫(製)或以口述、影像等舞弊方式供抄寫(製)論文等的行為人及負責人,均處以二十萬元到一百萬元罰鍰,並得按次連續處罰。

提案的民進黨立委管碧玲說,民眾只要在網路上搜尋「代寫」或「代寫論文」等關鍵字,隨即跳出高達六百多萬條網站與廣告,不只博、碩士論文可以代寫,連教授升等論文、SCI或SSCI期刊都有代寫,顯示台灣學術研究有多麼墮落,希望能藉這次修法遏止代寫歪風。

※相關報導:

爸爸不厭其煩教 聽障生上台大

20 則留言:

fsj 提到...

錢致榕:基礎課程扎實 不怕產業汰換

記者李昭安/專題報導 2013.06.04 聯合報

為縮短學用落差,大學吹起實務風,希望讓學生有更多「就職前準備」。但政大講座教授錢致榕和104 人力銀行行銷暨公共事務處協理陳力孑提出不同觀點:產業變動太快,學校課程未必跟得上,與其追求更多實務,不如要求學生顧好基礎學科,站穩馬步。

錢致榕表示,現今教育根本問題之一,就是學生偏愛選表面技術性的課,但基礎課程沒學好,無法因應職場需求。

他指出,現今產業雖然變動快速,但根基學識永遠不變,只要基本功扎實,上面的東西即使崩壞、被淘汰了,下面最深層的地方,「還是會長出新苗來」,因此基礎課程最重要。

陳力孑也表示,大學教育最重要是訓練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若課程設計太偏實務,忽視基礎學科,反而是「因噎廢食」;從產業人力需求來看,這無助於培養企業主所需要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陳力孑表示,他應邀到各大學演講時,常發現,很多大學喜歡在課程名稱冠上「實務」兩字,「好像沒有這兩字學生就不會修」;相較之下統計學、經濟學等基本學科,如果不是必修,學生似乎不會選,「但這才是最重要的本質學能」。

陳力孑說,以前產業所需技術可能每十年變一次,現在兩年半就變一次,「學用一定有落差」。大學教育不必太強調與市場接軌;不管那種產業,需要的不只是具專業技術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才是大學教育的本質」。

日前博士賣雞排新聞在台灣社會引起熱議,錢致榕也分享四十二年前他剛在美國教書時的故事。

一九七一年,「紐約時報」刊出一則物理博士在紐約開計程車的報導;美國學者紛紛問:是我們教育出了問題?還是物理博士人數太多?物理學會立即邀各產業界人士研商,詢問他們需不需要物理博士。

錢致榕當時問美國通用汽車總經理:「若卅年後通用汽車要找接班人,會找學工程還是學物理的?」這位總經理答:「都不會,會找學莎士比亞的。」總經理表示,領導人需要洞察未來趨勢。而莎翁每齣戲都是描寫人際的權力、慾望、爭奪,他認為,把這些東西都讀通的話,就可洞察人性,看到未來趨勢。

這個說法當年讓錢致榕震懾,但至今仍受用無窮。他表示,大學其實沒有所謂冷門或熱門科系,關鍵是「有沒有學到精髓」。

※ 相關報導:

* 高學歷轉個彎 這群年輕人學製鞋放手搏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875&pno=0

....周宜旻,她是台大微生物與生化學研究所碩士,曾在外商藥廠工作多年,年薪近一百七十萬元;「我掙扎了三年,覺得還可以奮力一搏」。她勇敢辭去高薪工作,參加培訓班,在永靖鄉下學基本工,和外勞住同樣的宿舍。「一切歸零,從頭開始」,她的夢想是創立品牌。

....台灣曾是製鞋王國,近幾年因為產業外移,人才斷層嚴重;三年前勞委會職訓局中區職訓中心與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簡稱:鞋技中心)開辦「鞋業中高階人才培訓班」,提供三個月四百小時製鞋課程,從工廠實作到行銷管理,今年四月開辦第十期,每期招收卅名學員。寶成提供受訓場地與住宿。學員還沒結訓,企業就搶著要人,起薪約廿八至卅K,多數是派到海外鞋廠。



◆ 自創曲10萬人按讚 帥妹躍上舞台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7940934.shtml

【聯合報╱記者魯永明/嘉義報導】2013.06.04

嘉義市東吳高職三年級學生楊曼寧,是阿里山鄉鄒族少女,天生好歌喉,從小愛拿吉他自彈自唱,5月20日她將創作「五二O我愛你」歌曲貼臉書,短短5天吸引10萬多網友按讚,讓她意外驚喜。校長賴建源為圓她的明星夢,7日畢業典禮將安排她上台獻唱。

「朋友們!你還記得嗎,曾經追求的天空有多麼明亮,有多麼廣闊!」即將從觀光休閒科畢業的楊曼寧,每天背吉他到校彈唱,準備畢業典禮獻唱,她演唱創作「回憶曾經」歌曲,將母親送她的蘋果平板電腦iPad放面前錄影,貼上臉書與朋友分享。

生長阿里山鄉楊曼寧,出身單親家庭與母親同住,又是獨生女,生活孤寂,藉吉他彈唱表達感情,紓解苦悶,她未上音樂補習班,靠著買音樂書、上網找資料練唱,將周遭朋友及同學愛情故事,譜成歌曲。

楊曼寧身材嬌小,留短髮,有時被誤認是男生。她個子小聲音卻清亮高亢,讀小五接觸吉他,國三開始創作,已累計10餘首歌曲。

5月20日貼上網的「五二O我愛你」,為她累積高人氣,她說,靈感來自朋友,沒想到有這麼多人點閱,網友形容她聲音乾淨清亮。

「唱歌我就快樂!」她曾參加電視「百萬大明星」歌唱比賽,雖闖3關敗北,但累積參賽經驗,近日又報名「超偶大賽」錄取。她說,有母親及校長的支持,每天彈唱數小時也不會累,希望畢業典禮能有完美演出。

fsj 提到...

青年尋路/青年冒險 國家脫困

【聯合報╱鄭博文/雲科大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教授(雲縣斗六)】2013.06.05

聯合報系於六十周年社慶許下承諾,籌畫「願景工程」,重新檢視媒體自身的責任,並進行各種討論。最近連續兩周的願景工程,為台灣青年尋求出路,遠赴西班牙、英國和日本,探討其失業困境和各國解困之道。

筆者一方面為聯合報系的魄力,感到喝彩。另一方面,亦想從台灣的教育制度去思考,為何台灣會逐漸陷入世界競爭力的困境?

二○○六年台灣的商業周刊,有一期的封面主題是:不要把員工變成「豬」。其中提到:美國高中的考題:窩闊台如果沒有死,歐洲會發生什麼變化?試從經濟、政治、社會三方面分析。而台灣高中的考題卻是:窩闊台死於哪一年?最遠打到哪裡?

兩者的差別在哪裡?

幾十年來,台灣教育由於受到考試的影響,教育多為知識的灌輸、死記,而欠缺高層次的思考,即具批判性、創造性思考的能力。

自從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問世以後,記憶背誦的問題更顯不重要,因為可以隨時隨地上網搜尋,強記這些不用思考的知識,不知對學生的未來有何幫助?

「讓天賦自由」一書的作者,羅賓森博士演講提到:教育應該讓我們掌握難以理解的未來,因此,我們必須教育孩子為未來做準備,所有孩子都天賦異稟,但都被我們浪費了。

羅賓森認為,在教育當中,創意應與識字能力同等重要。小孩願意冒險,不怕犯錯。但等他們長大,絕大部分孩子就會失去這項冒險的能力了。

大人常告訴孩子:犯錯是最糟的事。以至於我們教育出沒有創意的人。最後,羅賓森提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為什麼我們越老就越沒有創意?答案是,我們的創造力被教育扼殺了。

由於台灣的學生從小到大沒有接受過系統性的思考,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訓練,因此不管碰到什麼問題,如核四是否存續、層出不窮的塑化劑、毒澱粉等食品問題,不論是朝野、政論性節目和民眾經常都只是情緒性的發言,很難提出根本解決問題的對策。

誠如願景工程五月二十八日一篇分析所提:西班牙在失業危機以前非常保守,畢業後到大公司上班,成家立業,或者去考律師、公務員;危機之後,年輕人開始有了創業想法和精神,傳統叼著雪茄的企業家形象已一落千丈,反倒「創業家」受到尊敬。

十幾年前筆者所教的大學或是研究畢業生,很少聽說要考公職,現在則不只管理學院,連工學院的學生也有不少在畢業前,就開始準備公職考試,以求一份安穩一生的工作。許多學生不但逐漸喪失人生的方向,連年輕人應有的鬥志和冒險精神也喪失了,這是台灣很大的危機。

六月三日,台北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和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締結了創新創業大學聯盟,將整合北中南在地資源,共同推動創新創業育成工作,並期待能擔任台灣創新創業的領頭羊,畢竟能帶領國家脫困是創業精神與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最後,筆者更期待,總統府、行政院各部會,乃至台灣各大學,能成立其機構內部的「願景工作室」,擔當一個社會企業的責任,為國家未來策劃更長遠的出路。

※ 相關報導:

* 嚴震生/會計法修正案通過 各大學仍應自省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7943933.shtml

....不過即使經過再修正程序,補上漏掉的「教」字,許多教授即可因此獲得解套,免於刑事責任,但各校仍應調查這些不當核銷的事實,予以應有的懲戒。至於「公款私用」的部分,更不應模糊焦點,企圖以「私物」公用為名,協助其達成除罪的目的,將所謂的「歷史共業」極大化。

首先,若將教授比喻為誤闖會計叢林的小白兔,因為不熟悉其中的眉角而犯下錯誤,是低估了他們所具有的基本常識。每一位教授都是高級知識分子,而他們所在的學術殿堂有一項千年不變的教條,就是追求真理的精神,他們當然有能力分辨是非。....其次,國科會的報帳項目若有疑問,可以向學校會計室請教,大部分的會計人員都樂於釋疑。....最後,涉案者當中有些或許在學術研究表現是該領域的頂尖學者,透過會計法修正案讓他們得以除罪化,免於刑責。不過,這並不表示他們在道德上的瑕疵可以一筆勾銷。



◆ 華德福實驗班 下周開放申請

【聯合報╱記者陳瑄喻/台北報導】2013.06.05

台北市教育局原擬定在公館國小引入華德福教育實驗計畫,引發家長反彈。教育局長丁亞雯昨天和校內老師溝通,不會設定特定學校實施,下周將開放華德福實驗教育班計畫給有興趣的學校申請。

源自德國的華德福實驗教育,強調「慢學」、「開放式教育」,與傳統教學著重重複背誦與寫作業方式不同。這種體制外的教育實驗方式,教育局原打算8月引入公館國小,被批評急就章、圖利特定團體,多數家長老師表達反對。

為弭平爭議,昨天上午教育局長丁亞雯至公館國小向全校老師說明,傾聽教師心聲。

與會人士轉達,會中多數的老師表達反對之意,認為公館國小的校舍空間不足,若再另外加開實驗班,會排擠原本學生的使用空間,加上不同的教育方式,會讓學生產生比較心態。

公館國小校長李鍾慧表示,目前校內歧見仍大,暫時不會提案,教育局表示尊重學校選擇。

教育局科長謝麗華表示,本周將訂定「申請華德福實驗教育班計畫」,讓全市的公立小學皆可來申請華德福實驗班,目前仍暫定102學年度試辦,但由哪所學校承辦尚未確認。

謝麗華表示,若華德福教育實驗計畫成功,不排除持續引進其他教育實驗班,目前教育局已訂定北市公立學校委託私人辦理自治條例,已送進市議會通過一讀。

※ 相關報導:

* 時評-推動實驗教育 豈可漫無章法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5/112013060500179.html

實驗教育要進入北市公立學校體系,行政體系必須先搭起公平、合作、對等的資訊平台,內部要建立紮實的法源基礎、對外要溝通並建立共識,在公平的遊戲規則下推動,阻力較小,成功率則大增。

....推動任何事首重可行性與合理性。以華德福欲進入公館國小實驗教育一案,可行性應包括人員、策略、營運的評估,人員方面應經一所學校行政、教師、家長共識的建立,怎可用上對下一通電話告知、一條鞭式的威權來行使。在華德福進入公館國小的一次閉門會議中,有人錄到一段話:「這是教育專業的決策,局長與老師們會談後決…」,如果這話真是出自丁局長,話語中只嗅到權力的傲慢,聞不出專業決策的理念。



◆ 民團力倡:12年國教 走出教室更好學

林志成/台北報導 2013-06-05 中國時報

十二年國教不應只在教室內學習,而應走到戶外。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千里步道協會等十一個教育、環境組織,昨天共同發起成立「優質校外教學聯盟」,將透過推動立法等方式,讓校外教學成為十二年國教的重要內涵。

優質校外教學聯盟發起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常務理事陳清圳表示,台灣學生平均每周待在螢光幕前二十二小時,但課後到戶外活動僅三○.二分鐘,已讓他們身心健康與適應生活的能力逐漸流失。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千里步道協會、山岳文教協會、荒野保護協會、環境學會等十一個民間教育、環境組織共同成立「優質校外教學聯盟」,在昨天儀式中,他們揭開罩在小朋友身上的鳥籠,象徵脫離桎梏,可以到戶外自由自在的學習。

同時是雲林華南國小校長的陳清圳說,現在老師帶學生去校外教學,一旦發生意外,許多家長會對學校及老師提告,造成推動校外教學上許多的的困難。

譬如以前校外教學時,有學生被虎頭蜂螫傷或是被落石打中,雖然是意外,但家長仍堅持控告老師或學校,要他們負責任。

陳清圳說,他們將遊說立委,推動校外教學除罪化,若老師都有按照規定程序實施戶外教學,一旦學生發生意外,老師不該有刑責。

此外,他們將督促教育部制訂校外教學白皮書,在十二年國教中落實校外教學。

※ 相關報導:

* 10學童划獨木舟 環綠島一圈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2/112013060500316.html

綠島鄉公館國小今年的畢業成長營,畢業生要划著獨木舟,環綠島一周;畢業典禮則要遠赴合歡山,登上山頂俯瞰群山,經歷跋山涉水的磨練,才能獲得畢業證書。....學生們透過划船環島的挑戰,不但可以從海上看到看到成長的綠島,也能透過划船,了解祖先到綠島開墾的胼手胝足,之後學校的畢業典禮,還安排學生登上合歡山,希望學生們可以不畏困難迎向挑戰,跋山涉水努力的往成功的目標邁進。

* 12年國教 可申請轉科或轉校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59331

十二年國教明年上路,鼓勵15歲國中生「擇其所愛」選擇適合自己的高中職或五專,萬一讀了才發現適應不良或興趣不符,教育部長蔣偉寧今天表示,未來有「轉銜機制」可以解決,包括校內轉科和校際轉學,但轉科或轉學方式和目前的轉學考不同,以申請為原則,評估學生興趣、性向和能力,不以分數為主要考量。

fsj 提到...

為青年尋路:教育不能只管招生不顧出路

【聯合報╱社論】2013.06.06

本報系願景工程推出「為青年尋路」系列報導,希望各界正視台灣青年的高失業問題,為新世代出路迷茫的現象找到解方。此一議題已極為迫切,絕對需要政府和民間、藍營與綠營共同思考面對;否則,下墜中的台灣競爭力,未來五年十年將更無以為繼。

年輕世代面臨「高學歷」而「高失業」的「兩高」窘境,其實是國際間普遍存在的現象。這一方面反映高等教育的供給與需求嚴重脫節,一方面也顯示工作機會的競爭樣態已不像以往僅限於國家疆界之內,而隨著「地球是平的」進程,演化成跨國的爭逐。這是年輕世代必須認知的趨勢:你的競爭對手,已不只是和你一起參加考試的這些人。

在這樣的大潮流下,我們也觀察到台灣就業市場獨有的特殊面向:在一方面,許多需才的企業一直抱怨嚴重缺工;在另一方面,卻有許多年輕人遲遲找不到想要的工作;這和歐洲就業機會不足的情況截然不同。其問題根源,或可從勞委會職訓局輔導青年就業的經驗中發現線索:一,許多台灣青年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二,求職者對於自己想進的行業存有極大的「想像偏差」。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台灣青年就業迷惘的三大病灶,一是年輕人自己沒有做好就業的準備,以致想像與現實明顯脫離;二是教育制度在學生求學過程中未曾提供有效的就業輔導及諮詢,卻在高等教育量產擴充的迷思下,誤導了學生對人生追求的方向;三是歷經刻苦奮鬥的上一代對子女過度呵護,或仍以傳統職業貴賤的想法左右子女的選擇,乃至稀釋了他們的獨立意志。

撇開個人或家庭因素不談,政府如何在施教過程中提供學生更多就業指引和準備,並鼓勵社會和企業為新世代創造更友善的工作或實習環境,毋寧是更關鍵的課題。畢竟,從教育體制著手施力,將比個案經營更為有效。由這點看,台灣教育體制「只管招生、不管出路」的心態,恐怕非改不可。

放眼世界,不少國家的作法可供借鏡。以在歐盟蕭條中經濟一枝獨秀的德國為例,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根據學生的表現和性向,進行文理及實科教育的分流;輔以精良的技職教育,打造出層次多元的社會分工。德國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進入大學,另三分之二的人則在接受專業訓練後進入各行各業,如此務實而符合社會金字塔構造的教育體制,打造出德國經濟不浮誇的持久韌性,自然也有利於減低失業率的問題。

對比之下,台灣偏重高等教育而貶抑技職教育的政策取向,則不僅無法提供足敷國家所需的人才,更對社會價值產生了嚴重的誤導作用,讓年輕世代掉入「高不成、低不就」的深淵。台灣中階人才過剩,高階人才和低階人力不足,就是「量產式教育」最大的後遺症。最近教育部推動十二年國教,開始強調「適性發展」;這個口號來得何其遲,內容又何其空洞。試想,德國學生從小四就開始進行初步教育分流,台灣大學生卻直到畢業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能選擇「延畢」或「念研究所」以規避就業。高等教育走到這種地步,已形同在耽誤下一代的人生,但國家決策者可有警覺?

這並不是說,大學都必須變成職業養成所或職業介紹所;而是說,教育機構不能自我隔絕於社會現實之外,乃至使自己教育出來的學生不知如何融入社會或為社會所用。不可諱言,近廿年來台灣高等教育已出現「產業化」的傾向,各大學不斷追逐量的擴充與盈餘的增加,包括課程的過度商業包裝。然而,大學所產出的最重要成品──大學畢業生,卻有很高的不良率,有些最後根本無法出售。那麼,這個「產業」的績效何在?

為青年尋找出路,必須多管齊下。政府方面,應在教育制度上強化社會角色與人才形塑的供需均衡;學校方面,應在心理面與資訊面提供學生更充分的就業準備;企業方面,不妨釋放更多機會供學生實習,對於「尼特族」類型的初次就業者則多給予指點與包容;家長方面,請多鼓勵孩子破繭而出;學生方面,則必須積極讓自己作好準備以面對世界。



◆ 就業靠創意? 先學基本功

【聯合報╱李家同/清大孫運璿榮譽講座教授(新竹市)】2013.06.06

最近聯合報有一連串文章講到我們該注意青年就業問題,我們會發現有些學者強調學生一定要有創意。誰都知道有創意是件好事,可是世界上真正有創意的人極少,絕大多數的人沒有什麼創意,這也包含那些在大學教授創意課程的教授們,因為我們也沒看出來他們有什麼偉大的創意,我甚至可以說創意是一個奢侈品。我們最重要的是要使學生有基本能力,讓他在社會裡能夠生存。

前幾天,媒體報導我們國際機場的英文標示笑話百出,機場官員說這是廠商的錯誤,可是官員顯然也沒有辦法可以看出這些錯誤。我們因此可以很認真地問一個問題,我們有沒有將大家的英文教得很好?

兩個星期以前,我在我所負責的博幼基金會舉行了一個英文文法測驗,動詞時態只有現在式和現在進行式。我們的國中孩子,平均廿題中錯了二點八題,五年級生平均錯題是五點六題,但是大學生平均錯七點一題。換句話說,很多大學生的英文程度是相當有問題的。可是我也承認,將這個責任交給大學,是有困難的,如果要大學英文教授們專門改正大學生在現在式和現在進行式上的錯誤,實在是太委屈他們了。我們必須很沉痛地承認,我們在國中和高中的英文教育出了嚴重的問題。我們往往注意很難的英文文法問題,而沒有注意最基本的英文文法問題,以至於很多學生會寫出Does he be my teacher?這類句子。試問,一個學生英文有如此嚴重的問題,我們能保證他可以順利就業嗎?

我也注意到我們很多的學生學了半天的程式設計,甚至也考過了一些認證,卻不會寫程式。這又牽涉到一個問題,寫程式的基本能力究竟為何?很多的教授以為寫程式的基本能力是要熟悉電腦語言,如Java。其實不然,寫程式的基本能力是邏輯思考能力,如果我們不檢查學生會不會設計流程圖,無論他對於Java語言有多好的了解,他其實是不會寫程式的。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教會他邏輯思考能力,使學生因此學會設計流程圖,他一定會寫程式的。

我非常擔憂的是,整個社會不肯面對殘酷的現實,那就是我們很多學生其實連最基本的能力都沒有學會。有很多學生連最基本的英文句子都會犯嚴重的錯誤,可是他卻在上一門西洋文學史的課。很多學者提出一些非常美妙的文辭,比方說,活化教育,而且有很多人都說要使學生有創意,我卻要說,我們老師總要把他們的基本學問教好。

我曾經看過一些學生在高工念書,他們學得非常實在,我也順便看過他們的就業狀況,果真非常好。他們所學的東西是非常基本的,毫不高深,也談不上活化或者創意。我承認他們之間不會因為所學的東西變成了李安,可是他們找得到工作,可以在社會上生存。

※ 相關報導:

* 我想寫作 爸:九把刀只一個…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946314.shtml

....我有一個夢想,我想成為小說家,用不同的故事帶給大家不同的感受;而父親在聽完我的夢想後只說:「這世上只有一個九把刀!」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類似話語。為什麼社會上的人總是說,我們無法成為誰誰誰?我們為什麼要成為第二個誰誰誰?我的想法是:「我就是我,我不是九把刀,我也不想成為他,我有我自己的人生,我永遠就只會是我,不會成為第二個誰!」我一定會突破困境然後成長,朝自己的夢想勇往直前。

* 東大生「玩」繪本 變出石頭湯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59464

台東大學美術產業系「當代繪本」課程,讓學生們發揮創意,規畫出各種不同閱讀方式,可以用繪本玩大富翁,也能依照繪本食譜煮出菜餚,不同的方式都有不同的樂趣。這項繪本,在該校圖書館展出,展期到30日止。

* 大屯國小畢業生 難忘登大屯主峰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7945850.shtml

位於大屯山麓的大屯國小,為今年的畢業生舉辦一系列活動,其中以4日舉行的「登峰造極」最為特別,由校長、老師帶領畢業生攀登大屯西峰及大屯主峰。17名畢業生成功攀越山峰,並在主峰觀景台獲得授證,為國小歲月寫下立足「最高峰」、視野「最遼闊」的一頁。

....校長曾老尾表示,這項活動已經是大屯國小多年的傳統,藉由這項活動讓畢業生們體會,築夢要踏實,要踏穩腳下的每一步,只有堅定持續的努力,才能達到目標完成夢想。孩子也體會到雖然困難存在四周,但只要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必能突破重重難關。

學生們在這趟登山之旅中,也同時進行生態之旅,許多課本上看得到的昆蟲及植物,都讓學生親眼目睹。從校長手中領過攻頂證書的學生表示,雖然過程又驚、又累、又險,但這樣難得的畢業經驗,將是一輩子難忘的回憶。

fsj 提到...

詩人趙天儀 萬冊書捐靜宜大學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59605

【聯合報╱記者莊亞築/台中報導】2013/06/07

台灣詩壇重要詩人、靜宜大學台文系退休教授趙天儀昨天大方捐出1萬多冊藏書給靜宜大學蓋夏圖書館,78歲的他說,自己年紀大了,書也搬不動了,把書放在學校讓他很放心,「也讓更多人能盡情閱讀。」

趙天儀教授1991年開始在靜宜大學任教,2006年退休後擔任台文系兼任講座教授,他年少即投身台灣文學創作行列,60年代推動創辦《笠》詩刊,對於兒童文學推動也很積極,曾任台灣省兒童文學協會理事長。

愛書成痴的他說,家裡書很多,但他還是很愛買,買新書的心情就像女生買衣服一樣,「永遠少一本!」以前擔心被太太發現,他還常將新買的書藏在門口鞋櫃,找機會再放入書櫃。

趙天儀捐出的藏書有4類,包含個人著作、哲學、散文評論、台灣文學小說早期珍貴版本、詩集、中國現代與當代文學作品及日、英、韓等外國文學名作,有些甚至是已絕版的珍貴書籍與作者親筆簽名書。

靜宜大學校長唐傳義表示,趙教授是海內外具有影響力的傑出作家與詩人,堪稱靜宜大學「永恆的風景」,感謝他不藏私,不僅豐富了靜宜大學的館藏,也提供師生、愛好台灣文學的人士,不同的文獻觀點及視野,相當具有學術參考價值。

趙教授桃李滿天下,在靜宜大學教書前曾任職台大哲學系,1974年的台大哲學系事件,他也遭受波及,多年前他拿出補償金加上部分退休金,在靜宜大學成立「趙天儀文學獎學金」,補助靜宜學生從事文學創作或台灣文學研究,十分關懷後進。

※ 相關報導:

* 不可思議的超人:愛因斯坦是外星人?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458823

我小時候有兩個偶像,活的叫史帝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死的叫亞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當時和他們有關的書籍,我大多是一本在兩天之內就讀完,因為都看不懂!人就是這樣,對越不懂的東西就越嚮往,過程中我除了發現「愛因斯坦不單單是科學家」,還對於「他的腦在死後被取出研究」的傳說深深感到著迷與噁心!那時便心想,難道他是外星人,所以腦中藏有外星人的祕密?

* 成大校長黃煌煇 獲ACKM榮譽院士、大禹獎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948379.shtml

經濟部水利署昨天頒發「大禹獎」給成功大學校長黃煌煇,表彰他多年來在水利工程上的貢獻;黃煌煇最近還獲得亞洲知識管理學院(簡稱ACKM)頒給榮譽院士及榮譽教授,獲獎連連。



◆ 清水高中老師義工 打造迷你迪士尼

【聯合報╱記者游明煌/土城報導】2013.06.07

暑假將屆,為了讓學生留在圖書館,土城區清水高中舉辦一場動畫王國主題書展,老師與義工媽媽花數月打造一座仿真迪士尼樂園模型,有摩天輪、火車、旋轉木馬、纜車等數十種遊樂設施,還會自動運轉,讓學生驚喜連連。

負責製作的老師杜子健、張晉祥,喜愛收藏模型,他們把收藏與創意結合舉辦一次仿真主題樂園展。杜子健說,希望透「寓教於樂」方式引起學生興趣,進而了解製作過程。

兩名老師每天下課後都絞盡腦汁,把遊樂設施做成「迷你版」,他們把家中收藏的模型搬到學校,不夠再到模型店購買,數十位義工媽媽輪流協助拼裝、上色。

杜子健說,火車會過山洞、繞鐵軌,摩天輪會不斷轉圈圈,旋轉木馬也會轉,直升機能飛上天,高空纜車可從山下一直升到山上。「所有設施就跟真的一樣,有的不需電池,利用正負極驅動前進」。

張晉祥表示,整個樂園設計也融入美學及裝置藝術觀念,學生可透過製作過程學習。

圖書館暑假期間會開放學生登記參觀,1樓是模型樂園,2到3樓有各種動漫主題模型、圖書等,將展到9月底。



◆ 北市設青棒學校 家長:文山找不到嗎?

【聯合報╱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2013.06.07

北市府近日決定,北市第三支青棒隊將落腳南港高工,包含文山區戰績優異的興福國中球員,畢業後若要繼續打棒球,也要前往入學,引發反彈。昨天議員召開記者會,質疑市長郝龍斌背信。

郝龍斌表示,當初僅承諾會再增設青棒高中球隊數,對地點並無定見,會再傾聽學校、棒球隊與家長意願後,再決定落腳處。

為構築基層棒球金字塔訓練體系,市府規劃再成立一支青棒隊。但原本規劃在南區,最後卻選定東區的南港高工,讓文山區明道國小與興福國中成棒隊球員與家長失望,昨由議員厲耿桂芳與李傅中武陪同舉辦記者會抗議。

明道、興福棒球隊後援會長徐培表示,在文山區找間學校有這麼難嗎?郝龍斌2月才當面承諾會在文山區覓校,如今卻要球員去南港升學,對球員將是傷害。

文山區興邦里里長張朝雄也說,明道、興福棒球隊在文山地區已有完善訓練體系與基礎,如今到南港後卻要重新打基礎,浪費訓練時間,甚至可能荒廢球技。

教育局副局長曾燦金表示,高中職球隊較少,以區域平衡為考量,目前西、北區已有學校,第三所學校確實在萬芳高中、木柵高工與南港高工中選擇。

曾燦金說,因木柵高工空間不足,萬芳高中也已發展太多體育項目,才會選定南港高工。

曾燦金說,決定南港是因時間(擇址)與空間(訓練)限制,且青棒選手來自各地,較無區域性概念,南港高工又可提供宿舍,以全市觀點來看已是現階段最佳選擇。



◆ 高教前景看嘸 誰敢十年磨劍

【聯合報╱朱立安/教(嘉義市)】2013.06.07

這幾年台灣在各方面每下愈況,感受最刻骨銘心的,可能不是面對黑心食品的老百姓,而是教育界。

從前人言「士農工商」,現在台灣則說「商工農士」,「士」淪落到社會墊底。

筆者當年國中畢業時,成績優秀的同學想讀公費師專,校長跑到家裡力勸升學高中,替學校爭光。後來筆者進入師範大學,師長多覺得頗沒出息。但如今,上一輩軍公教隨著年金改革被貶掉尊嚴,怪的是,下一輩反而更熱中搶鐵飯碗。大部分公職並未學以致用,更無關「以國家興亡為己任」,恐怕只想求一份身衣口食且免求人的安穩。

教育部主導教改,引來太多負面效果,現在大學弄得要退場僅是太多荒腔走板的政策失誤中的一個。聯合報也報導,德國教育制度在小學四年級時就進行分流,分流根據則是課業成績,小學成績中低者,立即被引流至技職體系,這在台灣不斷延後分流的教育部思維看來恐怕不可思議。

台灣的大學生水準低落,早不是新聞,然而就實際面來說,在台灣「選定一行培養專業,十年磨劍擁天下」的時代也過去了,從入學程度到畢業即使進步百分百,是否足堪國際競爭都是問題,有無機會學以致用,又是另一個問題。

大學生失業率是各教育層次中最高的,博碩士失業率也居高不下,各種數據都讓人樂觀不起來,教育部卻遲遲未把解決高教前景與創造高學歷職缺的方法說清楚。

總之,執政者想求歷史定位,重要的是,從正面表列的角度許年輕人一個燦爛未來,讓他們有逐鹿中原、放眼世界的雄心,至少,得設法讓青年在學校面對陸生,或出了學校面對中國的競爭時,都能抬得起頭吧!

fsj 提到...

校園機車考照 高三生直呼「酷」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7950541.shtml

【聯合報╱記者紀文禮/草屯報導】2013.06.08

南投縣草屯商工昨天舉辦另類「校園機車考照成年禮」,南投監理站出動行動服務車,提供應屆畢業生在學校筆試及路考,包括弱勢的綜合職能科在內60多名學生報考,及格率高達78%,個個光榮走過花圈拱門,以駕照證明自己「轉大人」。

率先拿到機車駕照的資訊科林冠宇說,在校內考照的感覺「真酷」,順利通過筆試及路考,還馬上領到生平第一張駕照。

草商職訓輔導老師黃淑霞指出,草商3年前嘗試舉辦校園機車考照,本來是提供學習弱勢的綜合職能科學生方便考照服務,在南投監理站及教官室主任教官王品宸的大力支持下,第2年就開放各科學生都可報考,今年參加的學生更從去年的40人激增到60多人。

綜合職能科的玉燕及小雯昨天通過筆試,路考時穩穩的過關,但玉燕在最困難的慢速直線前進時過關,卻意外在停等區忘了停車,功虧一簣,只能等七天後再參加路試。她們說,取得機車駕照是畢業後求職必備的基本能力,加上在校教官一路提醒加速、放鬆油門,考起來輕鬆多了。

※ 相關報導:

* 東清國小學童 浮潛認識魚類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2/112013060800320.html

對於四面環海的蘭嶼達悟族學生,生活最重要就是認識各式魚種,蘭嶼在六月上旬結束飛魚季後,東清國小五、六年級學生由部落家長帶領在海裡浮潛認識各種底棲魚類,大家並區分男人魚、女人魚、老人魚讓傳統文化向下深耕。

校長溫上德表示,達悟族人日常生活離不開魚,魚是最重要蛋白質來源,也是儲糧,達悟族人從小開始教育魚的種類,尤其區分僅能給女人小孩吃的女人魚,給男人吃的男人魚及給老人吃的老人魚。



◆ 學童用畫筆「追風」 大武山神來幫忙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7950480.shtml

【聯合報╱記者劉星君/新埤報導】2013.06.08

屏東縣不到百人的小校新埤鄉萬隆國小,最近有個令人驚豔的創作,10名四到六年級學童,在美術老師黃德誠帶領下,用畫筆彩繪童年,小朋友犧牲午休、假日,花半年創作繪本「追風的孩子」,充滿童趣。

新埤是文學家陳冠學的故鄉;萬隆六年級的王乙霖、林秀華、李佩珊、陳嘉志、李冠廷,五年級的李采容、黃珮綾、鄭伊凡,四年級的潘柏邑與陳怡婷參與繪本創作,用心以畫筆描述家鄉與學校故事。

美術老師黃德誠,利用每周3下午課餘時間在學校免費教畫,今年寒假,他帶這群學童走訪萬隆村庄,認識家鄉農特產,小朋友直呼「原來我們的家鄉這麼美」;同學們隨後在學校舉辦家鄉故事徵文比賽,並決定合力創作「追風的孩子」繪本。

校長林進生說,萬隆國小溜冰隊是學校特色,繪本取為「追風的孩子」,象徵直排輪訓練比賽時追風的感覺;王乙霖等人也訪問校內直排輪教練潘怡蓁,也是萬隆國小校友,分享她小時候練直排輪甘苦談,融入繪本故事。

繪本主角姐弟「小蓁」與「安安」是潘怡蓁姐弟小時候練習故事的縮影。五年級李采容說,繪本中的小蓁與安安在沿山公路練習,為閃躲牛糞,跌倒撞到雞舍,醒過來時卻發現「花果村」,姐弟倆想盡辦法回到真實世界,一路上尋問牽牛阿伯、山神,展開冒險旅程,過程也有大武山山神來幫忙。

六年級林秀華說,以前認為畫畫很單調,只有上色,經老師指導,知道哪裡要加層次,讓畫面更生動,體會畫也能說故事。

林進生說,繪本預定7月底出版,8月15日下午2點到台北誠品信義店辦新書發表會,讓小朋友們分享創作歷程。

※ 相關報導:

* 藝術九項第一 苗栗學子獲表揚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7950547.shtml

苗栗縣國中、小學參加全國音樂、偶戲、舞蹈等藝術項目比賽,近來拿下9項第一,縣長劉政鴻昨天接見表揚,並宣布將針對藝術類優勝學生、學校提高獎勵,鼓勵師生更上一層樓。



◆ 「泰」喜歡台灣 她還想來台念大學

【聯合報╱記者董俞佳/屏東報導】2013.06.08

屏榮高中昨天舉辦畢業典禮,泰國交換學生陳琳來台1年,從完全不會中文,現在國、台語都會通,昨她在畢業典禮上致詞,博得滿堂彩,跟同學約定,有機會還要來台念大學。

陳琳透過扶輪社協助來台當交換學生1年,在屏榮高中就讀幼保科,因生性開朗、可愛,搞笑功夫一級棒,跟同學感情也超麻吉,畢業後就要回泰國的她相當不捨,跟同學約定「要到泰國找我玩哦!」

陳琳說,來台灣1年,最喜歡台灣的人情味,還有風景。她說,台灣的食物太好吃了,這1年足足胖了6公斤,最喜歡蛋包飯,因在餐飲科上課時實做,回到泰國後,她要將所學做給爸爸媽媽吃。

陳琳說,台灣教育跟泰國很不一樣,因台灣學籍不被泰國採納,她回國後還要再讀1年才能完成高中學業,但她覺得在台灣的1年讓她收穫滿滿。

陳琳不捨地說,真的不想回泰國,同學也跟她約定好,有機會一定到泰國找她玩,有同學建議她,不如大學就到台灣念,她說,已在考慮了!



◆ 研發智慧學步車 樹德科大摘金

【聯合報╱記者蔡維斌/虎尾報導】2013.06.08

全國大專校院創新設計實作競賽昨天在虎尾科技大學決賽,由高雄樹德科技大學師生研創的智慧型幼兒學步車,以概念簡單、構思具體又創新,奪得金牌,獲5萬元獎金及歐洲來回機票。

競賽成績如下:第一名樹德科大「行動保姆—智慧型幼兒學步車」;第二名臺北城市科大「醫護巡房紀錄」及樹德「智慧型緊急逃生指引燈飾」;第三名交通大學「Back-Keeper」、虎科大的「可原地轉向及平移之轉向機構設計」與「即刻救援」。

榮獲智慧型幼兒學步車由樹德科大老師陳文亮與學生姚穎良、江雅媚合作設計、製作,姚穎良說,學步車車上配備有智慧型偵測煞車系統及警示發報器,父母可把多個發報器擺在一個範圍,只要學步車靠近危險的地方,車上感應裝置馬上會啟動警示系統,馬上強制煞車,同時以簡訊方式通知父母,讓車上嬰兒避開危險環境,安全學走路。

江雅媚也說,除了安全及多功能使用設計,為能坐得舒適,也符合幼兒人體工學,車底採成排的車輪設計,可快速拆卸,學步車稍稍收放操作桿,馬上變成固定式餐桌,讓嬰兒在車上用餐、遊戲,懸吊式座椅可調整符合幼兒高度,減少跨下摩擦,獲評審一致肯定。

虎科大副校長陳大正說,今年競賽主題定調為「智慧型服務科技」,是以生活化創意設計為主,有多達126組作品參賽。

fsj 提到...

鳳新畢業生「出專輯」 詞曲一手包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7952329.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宏瑞/高雄報導】2013.06.09

高雄市鳳新高中畢業生1個多月前開始向校內徵求歌曲,並從12首歌曲中,選出「你還記得嗎?」作為今年的畢業主題歌;這張由學生全創作的畢業歌曲CD,迄今預購970張,盈餘將捐給學校和慈善團體。
「你還記得嗎?這是我們的夢想,要一起飛翔,就算未來比想像中可怕」清脆的鋼琴聲,伴隨著略顯青澀的歌聲,這是鳳新高中今年的畢業歌「你還記得嗎?」帶著淡淡的離愁與不捨,卻也有著即將展翅高飛的興奮。

鳳新高中第4年製作畢業歌曲,校長蔡英士說,過去3年的畢業專輯大多只創作了2、3條歌曲,勉強算單曲CD,但今年「玩很大」,是完整的專輯。

畢業專輯總監周沅正說,同學們的反應相當熱烈,才短短一個禮拜,就收到了23首歌曲,後來再選出12首,全部是學生作詞、作曲。

畢業典禮籌備會總召賴勇吉表示,選好歌曲後,困難才剛開始,同學們還要編曲、演練、找錄音室、設計封面,都是自己來,不知道開了多少會,死了多少細胞,有的人甚至於還要拚指考,「很辛苦,但很值得」。

專輯副總監黃琇暄說,鳳新高中有音樂班,但也有不少歌曲是普通班的創作,還有人自彈自唱,展現多元的才華。

「好好做完一件事,就是寶貴的經驗」畢籌會副總召丘秝溱表示,因為求好心切,有時錄音還會錄到凌晨1、2點,但真的很開心。

「你還記得嗎?」專輯,每張130元,扣除成本6萬多後,學生們決定捐1萬5千元給校內的教育儲蓄專戶,其餘的將捐贈給創世基金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 相關報導:

* 高三生曾叛逆 改良機車申請專利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7951927.shtml

國立內埔農工農業機械科三年級學吳宥宏,國中時是老師眼中問題學生,叛逆的他,看到媽媽因他流下眼淚,讓他決心改變,考上高職後,白天上學,晚上到摩托車行當學徒,他從與客人互動中,改良「機車側邊柱」,申請新型專利,還有廠商跟他洽談。

....經過多次實驗,改良後的機車側邊柱可以在崎嶇不平穩的路面,將摩托車停穩,人坐在機車上也不會搖晃。他將改良心得撰寫成小論文,投稿參加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小論文,拿下優等。另以「機車側邊柱穩定性的研究與改良」為主題,參加校內神腦發明競賽,拿下優異成績,並在學校協助下申請新型專利。



◆ 幾米到你家 行動親子館上路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7951916.shtml

【聯合報╱記者吳曼寧/台北報導】2013.06.09

為讓民眾就近體驗親子館服務,北市本月起推出「行動親子館」,以畫家幾米彩繪的服務車,載滿繪本、玩具、遊戲設備等,駛進社區讓親子遊玩。
這是北市第1輛行動親子館服務車,將優先開往還沒有親子館的行政區,包含大安、南港、內湖、士林、信義、萬華區等,並特別挑選弱勢或交通不便的社區,停留半天。6月起至年底將舉辦20場活動。

帶著學齡前孩子出門,對家長是一大挑戰。北市府社會局長江綺雯表示,北市目前有5家親子館,部分場館正在籌設,因此和成長文教基金會合辦行動親子館,車輛由「地球天使計畫」捐贈,讓社區及弱勢家庭更方便使用資源。

行動親子館由9人座廂型車打造,車上放置適合學齡前兒童的繪本、玩具、闖關遊戲等。車輛開進社區,拉開車門就能服務,還可視人力和場地搭起帳篷,最多可容納500人。

社會局今年補助成長基金會80餘萬,充實玩具、繪本,將廂型車打造成「行動親子館」,今年將在北市辦20場活動,其餘時間將開往中南部服務。

社會局科長杜慈容說,之前曾在花博園區,以帳篷打造簡易行動親子館,獲家長迴響,未來會嘗試提供更多行動親子館資源,各區親子館在下半年,也將舉辦25場社區活動。。

行動親子館服務昨天首日上路,開往萬華區興義區民活動中心,吸引社區身障小朋友體驗。行動親子館相關資訊,可至北市社會局網站http://www.dosw.tcg.gov.tw查詢。



◆ 還給孩子教育選擇權

【陳復】2013-06-09 中國時報

筆者有個疑惑:為什麼有關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討論,一直停留在會考與比序這類技術問題打轉,卻不討論這個教育改革最具體的課程內容到底是什麼呢?

有關十二年國教的課綱至今尚未公布,相關教科書要到民國一○六年才能撰寫出來。我們不禁懷疑,各門領域的課程究竟要如何忠實地將教育部長所說的十二年國教五點理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適性揚才」、「多元進路」與「優質銜接」,反映在各自的教學內容裡?如果還沒有任何具體的課程內容,卻已明確表示十二年國教會在民國一○三年實施,是否就是公然把全國的孩子都當作實驗室的白老鼠呢?

但即使課綱尚未公布,單單沿著教育部的思維理路推演,就已無法讓人相信未來配合課綱的課程內容能忠實反映十二年國教的理念,畢竟只要尚存在課綱的概念,就如同計畫經濟按照國家產業需求,量產技術人才的集權舊思維,這種如同罐頭工廠的教育觀念,美其名曰「一貫」,其實是綁住各級學校,使其無法藉由教學發展各自特色,也剝奪讓學生按照各自需要獲得自由學習的機會。

如果真要落實十二年國教的理念,就不應該再存在國家運用政治權柄來管理與控制教育的想法;只要尚有課綱來控管教育,課程內容就不可能有機會落實五大理念;但如果我們希望十二年國教真正獲得落實,只廢除課綱還不夠,更需要徹底開放教育體制本身,讓各類教育理念都有機會辦學,設立各種不同性質與特色的學校,讓孩子不只擁有受教權,更擁有接受多元教育的選擇權利,這種權利筆者稱為「教育選擇權」,或簡稱「選教權」。

由九年國教發展到十二年國教,不該只是指國民接受義務教育的時間變長,當民智大開,國家提供受教育的機會給國民,已不再會被視作「施恩的德政」,政府更需要警覺到自己掌握的國家機器不見得能精確提供給每位國民最適合於他個體生命該有的素養。如果教育部能意識到個體生命是有差異的,那麼,開放公共教育空間給各種不同教育理念的學校來經營,讓孩子能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生命特質的學校,各按其成長的期程與特徵,循序漸進的學習,這樣才能真正落實十二年國教的理念。

當教育思潮進化到維護孩子的選教權,國民教育也才能產生質的飛越。維護孩子受教權的概念,是否能從維護孩子在體制內的受教權,進而發展到維護孩子在體制外的受教權,最終發展到維護孩子在體制內獲得多元教育選擇的受教權(意即選教權)呢?筆者認為,台灣社會已經成熟到應該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了。

人類的思維本來就會與時俱進,當教育觀念愈來愈開放,教育體制就該跟著鬆綁,發展愈來愈多元化。如果既有的體制內教育已經能充分滿足國民對教育的想像,那在實務面應該就不致於大量出現各種體制外的教育;台灣社會對教育體制的解放與變革,已有強烈的呼聲。

人類文明數千年來最核心的問題,就在統治階層經常不讓人有機會選擇自己想成為的人。這是個生命價值與尊嚴不斷崩壞的時代,也是人類必須徹底反省與突破的時刻。因此,筆者呼籲:請教育部承認與尊重生命的個別差異,還給孩子教育的選擇權。面對十二年國教正受到社會大眾強烈的質疑,國民對各級教育充滿不信任感的此刻,教育部何不直接開放學校經營權,讓教育交回讓國民自治呢?一旦教育體制變得多元化,國民能自主選擇想接受的教育內容,這就意味著國家不再能夠干預個人素質的養成,並且讓國民學習必須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作者為國立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專任助理教授)

※ 相關報導:

* 基測走進歷史 明年會考、特招接棒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60001

末代基測今天中午考完後正式走入歷史,明年由國中教育會考和特色招生考試接棒。目前就讀國二的學生,明年全體都要參加國中會考,日期已訂在103年5月17日及18日,只考一次,沒有補考機會;明年特招考試訂於7月第二周,即103年7月12日及13日兩天考試。

* 大陸高考912萬考生 各地政府緊繃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7950831.shtml

萬眾矚目的大陸大學聯考昨登場,共有九百一十二萬考生報名。一人考試、全家總動員,大學聯考已攸關社會穩定,昨大陸總理李克強禮讓考生主動晚出門,內蒙出動消防裝甲車載送考生,還有考生連吃三天鯉魚求吉利,現年八十四歲最老考生汪俠也第十三次應戰。

大陸的大學聯考已是各地方政府的精神緊繃時期,深怕出了差錯引發社會事件。以近日天降豪雨的內蒙為例,因草原、道路與橋梁遭水淹,額爾古納市消防隊昨出動裝甲運兵車,載運考生直奔考場。

fsj 提到...

單身男大生 幫6000多人牽紅線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2013/06/10

「你今天Dcard了嗎?」大學念了四年卻交不到女友,台灣大學資訊管理系學生簡勤佑創立台灣第一個專屬大學生的紅娘網站「Dcard」,意外在校園裡掀起Dcard熱潮。目前會員數高達6600多人,遍及國內外20多所大學,包含上海交大、香港大學也在合作名單內。有趣的是,Dcard雖讓不少大學生擺脫單身,但簡勤佑卻因忙於經營,至今依然遇不到夢中情人。

午夜12點 線上月老來敲門

標榜「在每個午夜與命運交會,為你蒐集全宇宙的勇氣」的大學生紅娘網站Dcard,每當午夜12點灰姑娘時間一到,系統就會自動發送給每位當天有登入的會員一張卡片,上頭顯示對方的照片與基本資料,只要在24小時內「解除封印」,就可與對方成為好友。

網站成立至今,會員數高達6600多人,從最初的台大、政大,擴及國內20多所公私立學校,就連海外留學生也掀起熱潮,包含上海交大、香港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等校,都在Dcard的合作名單內。日前台北科技大學甚至在臉書發起連署,要求加入Dcard。

限制使用者 增加安全性

簡勤佑說,當初會成立Dcard是因為大四下修的創業相關課程,想到自己大學念了四年卻一個女朋友也沒交過,許多交友網站因為成員複雜,擔心被仙人跳。於是他創辦專屬於大學生的交友網Dcard,透過程式隨機發卡設計,擦撞不少愛的火花。

Dcard遊戲規則限制使用者只能以學校信箱註冊,避免來路不明人士滲透,會員必須填寫基本資料與興趣專長,系統會在每天午夜12點來臨時,依照會員資料隨機配對,發給當天有登入的會員一張卡片,讓雙方決定要不要接受。為維持網站熱度,假如使用者連續三天未登入,就再也不會出現在別人的卡片中。

幫別人擦火花 自己仍單身

簡勤佑表示,當初一度擔心網站只會有男生比較感興趣,但名氣打響後,還曾收到台藝大的女生寫信來說,很少有機會認識校外男生,希望Dcard開放台藝大加入,不久後該名女生透過Dcard交到男友。

為了讓網站持續經營,簡勤佑刻意選擇延畢一年,有趣的是,網站促成身邊不少朋友擺脫單身,簡勤佑卻依然找不到另一半,但他淡然表示,把Dcard當成拓展生活圈的平台,即使緣份未到牽起另一半,能在Dcard上認識不少海內外大學生,累積人脈也不賴。

※ 相關報導:

* 捷克發明展 我奪13金11銀15銅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n/10/today-life7.htm

台灣代表團參加首屆捷克國際發明展暨發明競賽摘下十三金、十一銀、十五銅,以團體總冠軍稱霸全場。其中建國科技大學發明的「走馬燈」打破傳統靜態燈籠,以LED燈投影到燈籠上,變成「會說故事」的燈籠,得到大會特別獎的最高榮譽。

* 「混血兒」尋根之旅 新北市兒童影展奪金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7953552.shtml

新北市政府昨天在捷運淡水站舉辦「102新北市兒童影展」首映及頒獎典禮,今年首度以兒童視野拍攝影片,共6部影片獲獎,教育局長林騰蛟出席主持頒獎。

忠義國小「我是混血兒」榮獲金質獎,集美國小「天使的考驗」銀質獎,鷺江國中「日已昨夜」銅質獎。

* 13名國三生 叫賣籌畢旅經費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7953516.shtml

鹿谷鄉瑞峰國中13名畢業生自己規劃畢業旅行,昨天到溪頭妖怪村出售自製「蝶谷巴特」工藝品,也演奏小提琴、烏克麗麗,不少遊客購買商品,用行動支持學生創造不一樣的畢業回憶。

* 溜冰姊妹 一家都是輪上好手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7953496.shtml

佳冬農校姐妹花劉懿萱、劉馨茹,國小開始每天分3個時段勤於練習溜冰,即便是全身大小傷勢不斷,仍不放棄,曾包辦總統盃全國溜冰錦標賽第1、2名,並代表台灣到義大利、韓國、大陸等地比賽。姐姐劉懿萱說,他們的目標是2014年高雄世大運國手資格,要證明「溜冰也能有一片天!」

* 愛上夜空 星星校長樂當抬頭族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7953792.shtml

「校長,星星在哪裡」?這是屏東縣佳義國小代理校長施世治最喜歡回答的問題,觀星30年的他,面對浩瀚的星空一向謙卑,他常說自己不是最會看星星的人,但絕對是那個最愛帶孩子看星星的人!

....「看星星是一直很快樂的事」,為了讓更多的孩手有機會走到星空下,自去年起,施世治開始協助縣府推動天文認證,受訓老師必須上完六種課程才能取得認證,一步步落實天文教育,目前為此,全縣已有70多位老師獲得認證,天文教育正在校園內逐步生根。



◆ 12年國教政策反覆 家長心慌

自由 2013.06.10

〔記者林曉雲、邱紹雯、蘇孟娟/台北報導〕十二年國教雜聲不斷,對於明年是否要全面上路及免學費是否要排富的爭議,持贊成和反對意見者,更是壁壘分明。

全家盟要求如期全面實施

全國教師總工會副理事長吳忠泰表示,國一和國二學生都在照著十二年國教遊戲規則準備,明年十二年國教一定要全面實施,如果是分區分段實施,馬政府的誠信破產。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也表示,全家盟要求明年一定要如期全面實施,否則是對五十六萬多名的國二和國一生投下教育核彈;明天會有來自全國十五個就學區的全家盟代表們到教育部和行政院抗議,強烈要求如期上路,馬總統的民調已經很低了,如果十二年國教再跳票,國人對馬總統的信心應是全面崩潰。

但國教行動聯盟召集人王立昇肯定分區分段實施,完全免試的八個就學區,明年可以先上路,試行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後,再由行政院和教育部作詳細評估,再看是否推行到其他七個較複雜的就學區,「不要貿然推到全國,沒有任何學生應被當成實驗白老鼠。」

排富爭議 贊成、反對壁壘分明

至於是否免學費要排富,吳忠泰認為,要視國家的財政而定,如果政府有誠意,給足十二年國教專有財源,那就應該不排富全面免學費,對私校補助也要做好規範;但如果政府沒給足專有財源,就應採漸進式免學費,不能打腫臉充胖子。全家盟則表示,在私校尚未能達到公共化前,加上國家財政不好,全家盟不支持完全免學費的政策。

台中女中校長戴旭璋也認為,國家應正視整體教育資源有限的事實,免學費政策下,是否出現教育預算排擠效應,政府有責任釋疑。

台北市民生國中校長孫明峰說,十二年國教原要提供的學費補助應要回歸設計原意,目的是在國民義務教育的前提下,提供學生公平使用資源的機會。政府既然宣布要協助所有孩子都能完成十二年基本教育,經費問題應該一開始就設想進去,而非現在發現經費不足就轉而排富,此舉將讓初衷變質,並不贊成。

家中有二名子女各就讀高一及國三的家長也指出,他們是屬於一般家庭,讀高一的孩子已適用部分免學費補助,明年更有兩人會同時讀高中,免學費對家庭經濟來說,確實有很大幫助,因此希望能全面免學費;而若政府真要排富,希望能夠妥善擬定門檻基準,避免富人不受影響,絕大多數的中產家庭反而成為被排除的受害對象。

另一名家長則說,有些富商根本不把學費補助看在眼裡,政府幾萬元的補助對他們確實沒意義,政府要真正做到排除有錢人、照顧市井小民,排富就會獲得民意支持。

fsj 提到...

班級崩壞 12年國教隱憂

【聯合報╱王乾任/文化工作者(新北市)】2013.06.11

日前結束末代基測,明年開始,令人膽戰心驚的十二年國教即將登場。不少在國高中任教的朋友紛紛私底下表示,十二年國教,一定會失敗!

除了檯面上大家常聽見的理由之外,有一點較少被討論,但卻十分關鍵的因素,就是第一線教育現場,班級經營大崩壞的狀況越來越普遍。有在國中任教的朋友私下抱怨,現在的國中班級秩序維護非常困難,班級經營越來越困難!

班級崩壞的現象,日本早台灣十餘年已經發生,至今無解。

某種程度上來說,無論未來台灣使用那一種課程教學與掄才方式,如果班級崩壞的問題無法解決,恐怕教育怎麼改革都失敗。

班級經營困難的因素非常多,怪獸家長、青少年偏差行為(說謊蹺課打架抽菸霸凌…)、黑幫與毒品入侵校園,都讓老師維持班級秩序越來越無力。

學生學習成效要好,某種程度上和學校與班級能否形成學習氣氛有關。有好的學習環境的學校最重要。

不少家長之所以不希望廢除明星學校,除了明星學校有好師資並且群聚好學生之外;更重要的是,明星學校擅長營造學習氣氛,未來十二年國教的齊頭式入學辦法落實後,學習氣氛一旦被破壞恐怕再也無法挽回。

我認為為台灣基礎教育的問題不在課程內容或入學方法(雖然說這些也很重要),而是越來越多的學校面臨班級經營困難,無法凝聚學習氣氛,此一根本學習環境的問題無法改善,無論推十二年國教還是回到過去的考試分發,都難以避免基礎教育的崩壞。差別只在全面潰敗和保住少數菁英學生吧?或許,這正是明星學校與高社經地位家長不願接受假齊頭式平等的十二年國教的關鍵!或許這才是教改真正的當務之急!

※ 終於有人願意說出來了。

* 行政怠惰?122國小畢生成績重計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2/112013061100327.html

(高雄市)教育局「校務系統」成績設定未更新導致全市逾半數一二二所國小畢業生成績重計,畢業獎項得獎名單大亂,從雲端跌落谷底學童傷心落淚,家長則質疑是否有黑箱作業才會豬羊變色。教育產業工會更痛批「是行政怠惰」造成這場大災難。

教育局則否認行政怠惰強調,只是業務繁重致疏失,且依教育行事曆,六月三至七日舉行畢業考,六月十四日起各校陸續舉辦畢業典禮,六、七日發函給各校通知更正仍來及補救並無違失,另對無法上台領獎者,將函請學校給予額外獎勵並給予輔導。



◆ 觀察站/變質的政策 優質的教育呢?

【聯合報╱本報記者張錦弘】2013/06/11

免試入學、免學費,是十二年國教的兩大要素,如今免試入學已變調,不但要採計國中會考成績、要考特招,超額比序的爭議更多;若「免學費不排富」也跳票,政策主軸已大幅扭曲。

十二年國教周六將公布,但對於免試入學、免學費這「雙免」政策,至今仍爭論不休,連家長團體都鬧內訌,各持己見。

不少人主張,十二年國教乾脆延後,或分區分階段實施。問題是,明年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原宣稱不採計在校成績,現在國二生早已準備多時,若現在才要改變遊戲規則,對他們不公平,延後實施付出的社會成本太大。

相較之下,免學費政策的爭議相對較小,包括教育部及媒體民調,「免學費」幾乎是十二年國教政策中唯一受到過半家長歡迎的項目;但這項「美意」,卻被地方首長譏為中央做「好人」,硬要地方埋單。當財力相較「雄厚」的六都皆宣稱無力負荷時,其他窮縣又該如何擠出「免學費」預算來?

即使中央政府總預算已將教育經費比重提高一個百分點,但新增的兩百多億元幾乎全數花在十二年國教及五歲幼兒免學費上,已無餘力提升教育品質,但鬆綁的優質教育卻是十二年國教的「政策初衷」。

政府推動十二年國教原是美意,但即將拍板的主事者須再深思:在「免試」和「免費」的兩項工具之外,什麼更是十二年國教的初衷與本意呢?攸關下一代教育品質與競爭力的師資、課程、設備,政府打算投入多少資源呢?在江揆向立院報告的倒數計時中,官員更要好好深思。

※ 相關報導:

* 12年國教不排富 六都全反對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60244

十二年國教中央規畫免學費且不排富,不過,全台最「有錢」的台北市和新北市首長昨天帶頭反對,其他四都首長,不論藍綠,也都持「不能中央請客,地方付錢」態度,主張免學費政策應有排富條款。

新北市長朱立倫昨天表示,他主張要排富,家戶所得一定金額以上的家庭要付學費,「我覺得沒什麼」;若不排富,新北得增加十三億元支出,「叫我們出錢,他們又要做好人,都不排富,這是不公平的。」

* 不排富硬擠預算 立委也不支持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60241&kdid=AR10&r=6

十二年國教明年上路,但母法「高級中等教育法」仍躺在立法院。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昨表示,此法有急迫性,希望於第一次臨時會就三讀;民進黨內修法意見分歧,十二年國教小組周四將開會整合黨內意見。

* 12年國教同步實施 蔣偉寧:會維護八年級生權益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60243&kdid=AR10&r=4

十二年國教上路在即,行政院長江宜樺周五將向立法院報告入學方案內容。針對免學費政策是否排富,政院正在研議幾個方案是否可行,江揆評估利弊後將向馬總統報告,周五在立法院宣布最後決定。

政院官員透露,免學費政策是否排富,江揆尚未最後定調,還需要一些時間審慎思考。據了解,這兩天政院開會時,針對排富與否有數個方案在討論,「有人提出甲、乙、丙三個方案,後來又有人提出丁和戊方案」,仍待江揆最後拍板。



◆ 研發食譜 聽障生想當大廚

【聯合報╱記者陳瑄喻/台北報導】2013.06.11

台北市教育局舉辦「國中技藝教育學程技藝競賽暨成果展頒獎表揚活動」,表揚國中技藝教育學程技藝競賽成績優異及職群表現特優的學生,鼓勵學生學習技藝,擁有一技之長,實現自己的夢想。

今年頒獎典禮共頒發高職學校推薦的165位「國中技藝教育學程職群特優學生」及56位「技藝競賽」優勝學生。此外,獲得「績優團體獎」前5名的學校分別為興雅、木柵、仁愛、誠正及麗山國中。

新興國中學生陳琳瑾,因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而就讀資源班,但在繪畫設計方面展現天賦。陳琳瑾表示,平時喜歡看動漫、畫畫,在學校的社團課選擇美術社加強基本構圖技巧,未來想要成為娃娃服飾的設計師。

同校同學張華岫因有輕度聽障,平時聽力能力不如一般生,張華岫表示,平時喜歡料理自己研發的食譜,在學校的多元能力開發班學習烹飪,也多次參加過餐飲相關科系的寒假及暑假職業輔導營隊,同時也透過身障高中免試進入稻江護家家政科。

三民國中學生李蕙心,積極參加各項活動,無論是美容美髮、餐飲或是表演藝術,獲得北市國中學生技藝競賽餐旅職群中餐組第一名,更是全國技藝教育國中學生組績優學生,表現突出。

教育局表示,希望藉由優秀學生的表揚,讓學生、家長更願意投入技職教育,體會「行行出狀元」的道理。

fsj 提到...

12年國教非議/改變心態 教育注活水

【聯合報╱于台柱/國一生家長(基隆市)】2013.06.12

昨日「班級崩壞,十二年國教隱憂」一文,有倒果為因之嫌。筆者認為十二年國教,才是挽救九年國教班級崩壞現象的契機。

國中班級經營困難,其中一個最重要因素就是孩子失去學習動機,不知為何而學,逃避學習。日本也的確有同樣的問題,故東京大學教育學研究科教授佐藤學,提出以「學習共同體」為目標的改革作法。十五年前開始推動,現在已經有三千所以上的學校推動「學習共同體」。

佐藤學推動的第一所中學叫岳陽中學,在日本靜岡縣。原先係當地很有問題的學校,學校窗戶總是被打破,警察常要進駐,教師和家長關係最差,在靜岡縣內的學力最低。推動學習改革才半年就有很大的轉變,半年之間,本來不上學的學生有八成回來了,學生暴力犯罪也減少很多。一年後,該校成為靜岡縣內老師最想進去的學校,兩年後,學力成為縣內第一名。

「學習共同體」指教育是一公共使命,學校和老師有著背負此使命及責任的專業,但需要向外敞開大門,使多元思考透過對話得到交流,學生、老師及家長一起參與教育公共事業,並負責營運,全校成為「學習共同體」。第一步就是要活化教學,打開教室。

教育部長曾經提到活化教學才是十二年國教的重點。過去及現行的國中教育大量填鴨式的教導方法,考試及分數掛帥,老師一套教法始終如一,學生沒有學習興趣,甚至憎恨學習、逃避學習。

有人曾問:十二年國教和九年國教不一樣在哪裡?未來在十二年國教多元及適性學習之政策主導下,期望為台灣基礎教育帶來活水。學習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站在第一線,教師必需改變傳統之觀念與教法,日新月異。家長也必需改變心態,了解學習的本質不只是為進好學校、找到好工作。同學們更應認知學習不只是為了考試,而是學習對自我的人生有何改變、對社會有何貢獻。

※ 相關報導:

* 代課老師多兼行政職 暑假恐現漏洞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n/12/today-fo6.htm

中小學老師兼任行政組長每月只比正式老師多七百四十元,讓許多老師不願兼行政職,代課老師兼行政的比率因此倍增,以輔導管理學生的生活教育(生教)組長為例,十八.七%的學校竟由代課老師兼任。但代課老師約聘日只到學期結束為止,意即暑假期間,五分之一的學校恐將呈現行政空窗期。



◆ 國教排富爭議/特招進私校 不應免學費

【聯合報╱陳玉梅/國民黨籍台北市議員(台北市)】2013.06.12

六都首長都主張十二年國教免學費政策應有排富條款。因為,除非中央能夠白紙黑字入法,承諾高中職免學費年年由中央全額補助,否則地方政府絕對沒有負擔的財力。更何況,目前實施九年國教,但國中小就讀私立學校者,就是自行全額負擔所有學雜費。

教育部制定不排富政策,主要考量,實施十二年國教初期,公立高中職無法容納所有國中生,免試入學被分發至非明星學校的私立高中職,已經夠倒楣了,還要高額學雜費恐怕產生不公。但反過來說,那些擠破頭進入貴族私立高中就讀的高所得者,若還享受高中職免學費,這也是誤用教育資源,是另一種不公平。

因此,可參考民國五十七年實施九年國教時,為達成「一鄉鎮一國中」的目標,以方便當地學童就近求學,在無公立國中的鄉鎮,徵用私立國中為代用國中。其辦公及人事經費由政府補貼學費差額來支應,學校建築、設備亦由政府補助建設,學生學費則比照公立國中收費。

教育部應就國中人數,計算公立高中職免試入學不足之名額,徵求部分代用高中職,免試入學學生比照公立高中收費即可,而以特招方式進入私立學校就讀部分,則不予補助學費。如此,既可維持不排富的政策,又不會補助貴族高中的高所得者。



◆ 禮儀師搞設計 學步車拿冠軍

姚穎良智慧型幼兒學步車
「全國大專校創新設計實作競賽」奪冠
更將赴歐參賽爭光

【柯宗緯/高雄報導】2013-06-12 中國時報

十一年禮儀師經歷的姚穎良,跨足設計界,以人性角度出發,設計全球獨一無二「智慧型幼兒學步車」,一旦車子靠近警示器設定危險地點,便會啟動剎車功能,並以APP通知家長,該項發明也獲「全國大專校創新設計實作競賽」冠軍。

卅五歲姚穎良從樹德科技大學生活產品設計系畢業,退伍後對殯葬業感到好奇,遂加入禮儀師行列至今。他認為,南部殯葬業過於保守傳統,於是報考樹科大應用設計研究所,盼能借用學知識,未來改革並創新殯葬業。

他對設計頗有天分,雖還未身為人父,卻與成大工業設計所江雅媚,花兩年時間研發一款智慧型學步車,特點在父母可用專屬APP,設定避免兒童靠近的「危險地點」,一旦車輛逼近警示地,即會立刻剎車並透過「RFID(自動感測)系統」告知家長,零時差掌握孩子安危。

一般陽春幼兒學步車一千元有找,未來智慧型學步車定價三千元起跳,除安全設計外,也有多功能及人體工學巧思,如可利用車輛兩旁支撐架,以彈簧原理依小孩體型調整高度及椅背,並具有餐桌、搖籃等附加價值。

該項發明正申請專利,日前也在「第七屆全國大專校創新設計實作競賽」,從一百六十組中脫穎而出,奪下冠軍,未來可望赴歐洲參賽爭光。不少廠商對這台智慧型學步車感興趣,計畫投資量產,姚穎良笑說,自己也要努力「做人」,未來給孩子玩。

因課業繁重,姚穎良不得不辭去專屬公司職務,改為個人接案,但他的「人本設計」初衷從未動搖。他以自身所學結合生命禮儀,客製化「手尾錢袋」,具有生命及往生者對子孫的祈福意涵,也獲不少客戶支持。

※ 相關報導:

* 輪椅可上階梯 高苑師生奪金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7958182.shtml

高雄市高苑科技大學師生研發出可上下1個階梯的電動輪椅,不僅取得多項專利,且參加捷克國際發明展獲金牌獎,身心障礙團體也期待這項發明能夠量產上市。

可上下階梯的電動輪椅,在4個輪子上設爬階伸縮桿,走在平地時,伸縮桿碰到地面會自動縮進去,但遇到階梯時,凸出輪子的伸縮桿能在階梯上成為支撐點,靠著輪子滑動動力爬上階梯。

* 當年「頭痛」校友 麻辣分享人生觀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7958409.shtml

基隆市碇內國中昨天邀早年讓老師「頭殼痛」的畢業生高于歡返校,跟今年畢業生分享人生觀。高于歡鼓勵學弟妹不必死讀書,愛玩也沒關係,但要努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投資自己,生命才能活得光彩。獲得畢業生熱烈回響。

* 高職念9年 他37歲領文憑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7958526.shtml

「我把高職當醫學院在唸!」37歲嘉義高商附設進修學校學生林文農,20年來5度重返校園半工半讀,都因難以調適,多半唸1學期就放棄。在父母不斷鼓勵下,他3年前到嘉義家商夜間部苦讀,連因工受傷都堅持學業。昨天終於領到畢業證書,還有2份需高職門檻的新工作在等著他。



◆ 研究:美國大學雖貴 投資報酬率划算

【世界日報╱美聯社/華盛頓10日電】2013.06.11

最新研究顯示,大學生繳了幾年學費即使中途輟學,投資報酬率依舊划算,因為一生平均收入將超過僅有高中學歷者。這種投資獲利平均亦優於股市和債券市場,雖然仍遠低於獲得大學文憑者。

該報告作者、華府智庫「漢彌爾頓計畫」(Hamilton Project)政策總監魯內(Adam Looney)表示:「獲得大學文憑可獲得廣泛的益處。」

據統計,目前約半數大學新鮮人是依賴貸款協助支付學費,2011年畢業的大學生,有三分之二在畢業後背負債務,平均為2萬6600元,但更令人擔憂的是有很多學生無法如期畢業。

全國學生資訊交換研究中心在去年秋季的統計顯示,整體而言,全美約有半數大學生是在六年內獲得文憑,問題是學生貸款的收債機構在追債時,不會考量借款學生是否獲得文憑。

教育智庫Education Sector的資料顯示,在2009年,借款學生未能畢業的比率已攀升至29%。該報告凸顯這類學生的困境,還款違約比率高達17%,遠超過獲得文憑者的4%。

獲得學士文憑的平均收入,比未獲得文憑者超出3萬2000元。然而,該報告也指出,即使大學未修滿學分,與僅有高中學歷者相比,年薪仍超出8000元。

報告中說,由勞工部最新公布的失業率顯示,未修完大學課程或僅有副學士學位,失業率為6.5%,低於25歲和以上的全國平均失業率7.6%。而高中學歷的失業率為7.4%,擁有學士學位的失業率則為3.8%。

魯內指出,該報告反映了即使是接受一部分額外的完善教育,代價仍值得。該報告估算,僅接受部分大學教育者,每年平均投資報酬率為9.1%,雖然低於擁有學士學位者的逾15%,但仍超過包括股市和債券市場在內傳統投資的歷史平均。

fsj 提到...

牆壁當畫布 大湖農工處處有創意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09/112013061300229.html

【江詩筑/苗栗報導】2013-06-13 中國時報

國立大湖農工室內空間設計科學生術科表現優異,在老師的鼓勵下,逐步完成校園大樓的牆面彩繪,不論是教室外牆、樓梯間、甚至布告欄都可以看到學生創意無限,蔚為校園一景。

室內空間設計科主任林明錚說,過去學生常有些壞習慣,總想知道自己的「鞋印」能夠烙記在牆壁多高的位置,下課時更是勇於挑戰,使得牆上充滿學生的「戰績」。

與其每學期都要重新刷白牆面,校方突發奇想,乾脆把牆壁當成畫布,讓學生練習,不用拘泥於畫紙規格,學子可以有高度三公尺、一整層的走廊牆壁試畫,林明錚說,畫壞沒關係,「重新再刷上就好」。

走進室設科大樓,處處都有小驚喜,學生嘗試不同的創作技法,有的樓層走街頭塗鴉的風格,色彩強烈,走進樓梯間,轉角牆面躍入眼簾的就是細膩筆觸、仿客家花布的橘紅牡丹,令人驚豔。

林明錚表示,牆面經過彩繪後,不只讓原本灰暗的建築物頓時從內部亮了起來,「鞋印也快絕跡」,學生不只愛惜自己的作品,同儕間也產生監督的力量,一舉多得。



◆ 藝術家駐校教學 建成國中「飛」起來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7959878.shtml

【聯合報╱記者陳瑄喻/台北報導】2013.06.13

建成國中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設計「藝術家駐校教學計畫」,將公共行為藝術融入課程,像肢體開發、制服改造、紙箱彩繪、快閃表演以及校園環境等,創造出一系列形式豐富、內容有趣的作品。

表演藝術教師張巧明、美術老師姜育璿與當代藝術館的藝術家葉育君參與此項計畫,共同研發創意課程,帶領287名八年級的同學以8周的時間,完成跨科目的藝術學習和集體創作。

教務主任陳貴馨表示,這項藝術課程分為「制服變裝秀」、「紙箱隱形超人」、「建成健康乖乖操」、「心靈明信片」4個單元。

陳貴馨表示,像「制服變裝秀」就是以建成國中的制服為基底,混搭學生從家中帶來的汰舊衣物,透過學生的創意巧思和分組的集體創作,激發同學間的互動和團隊合作精神。

作品完成後,進行課堂走秀,鼓勵學生將個人創意從靜態的物件和圖像延伸為動態才藝表演。

「紙箱隱形超人」則是以2人為一組共同合作,利用平凡的紙箱進行彩繪、丈量、切割、剪貼、組裝等步驟,製作出別具個人風格的紙箱面具。

「建成健康乖乖操」除結合原有的養生氣功、瑜伽元素外,陳貴馨表示,還加入學生平日在校園內的例行性動作,如擦玻璃、撿垃圾、照鏡子、護眼運動等,並在校慶當天快閃演出活動。

「心靈明信片」讓每一位同學從校園環境中探索自己最喜愛的角落,藉由剪接、拼貼的手法,將校園風光照片改造成超現實的內心世界,拼構出一幅像美麗的明信片。

相關作品即日起至7月21日,在捷運中山地下書街的地下實驗創意秀場展出。



◆ 放牛女孩 大學畢業領3項大獎

【聯合報╱記者周宗禎/台南報導】2013.06.13

遠東科大夜間部企管系學生陳乃甄,5歲就幫阿公放牛10多年,她家境清寒卻不氣餒,畢業典禮將領全勤獎、成績第一、服務特優3項大獎。昨天端午節還跟父親大貨車從屏東跑到基隆,幫忙裝卸貨,陳乃甄笑說「要學習台灣水牛刻苦耐勞的精神」。

21歲的陳乃甄白天在紙箱工廠做搬運工,半年前父親開貨車缺綑工,她自告奮勇跟車,搬一包幾十公斤的原料,並不輕鬆,陳乃甄笑說,「我是放牛長大的孩子,不怕累」。

清晨5點出門,夜校10點才下課,不久前上課中突然臉色發青、冒冷汗,身體不適仍堅持不回家,她說「我不怕苦,我要拚全勤!」

老師細問才知她真的是「放牛的小孩」,陳乃甄的外公在台南走馬瀨農場旁偏遠山區養了30幾頭水牛,她5歲時就幫忙放牛。郭姓老師說,乃甄學業成績年年第一,還當班代服務同學。

陳乃甄說,水牛任勞任怨、從不偷懶,「和牛相處,學到很多!」因家中經濟不佳,她高二起半工半讀,乃甄笑說,很珍惜有書讀的機會,「我要發揮台灣水牛的精神,克服逆境,總有一天能改善家人生活。」

※ 相關報導:

* 廖尹晨舞台彩妝 韓國獲金賞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2/112013061300280.html

「烏鴉變鳳凰」,國中時期因成績太差,險些自暴自棄的廖尹晨,在中山工商美容科找到發揮天分的機會,她利用米開朗基羅特展及維多利亞內衣秀的靈感,參加在韓國首爾舉辦的二○一三國際美容大會IBEA比賽,獲得「舞台彩妝」金賞,兩年來她已累積七項國內外冠軍,堪稱學校的「冠軍達人」。

fsj 提到...

立院預算中心示警 6成教育經費用於免學費 扭曲資源

【楊毅/台北報導】2013-06-13 中國時報

十二年國教政策即將於明年正式上路,但其中免學費方案爭議仍僵持不下。立法院預算中心評估報告提出示警,十二年國教相關經費逾六成用於免學費方案,經費分配過於懸殊,不僅恐產生預算排擠效應,更無助均衡教育資源,不符社會公平正義精神。

根據立院預算中心「一○二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整體評估報告」指出,有關十二年國教實施計畫,教育部今年度共編列二八八.九六億元,其中以免學費方案所需經費最高,高中職免學費編列一四二.七六億元,學前教育免學費四二.七七億元,共計一八五.五三億元,占總經費比例高達六四.二一%。

相較於居次的高中職優質化及均質化相關經費僅四二.一二億元,還不到兩成;技職教育與產業發展更低於一成,只有二五.一八億元;國中教學正常化、適性輔導及品質提升等項目也只分到十九.九二億元。其餘工作項目或配套措施經費各年度占總需求比率大多低於二%。

報告並指出,政府推動十二年國教仍無專屬財源,中央及地方政府財政狀況日益困窘,教育經費增加勢必將排擠其他政事支出成長空間;加上一○四年度十二年國教經費需求估計數高達三六八.四七億元,屆時恐將造成明顯的預算排擠效應。

預算中心也指出,十二年國教配套措施也未排列優先順序,政府率先推出的全面性免學費,其所需經費各年度比例皆逾六成,一○四年度更高達二四八.四六億元,導致經費分配偏重於免學費方案,壓縮其他配套措施預算的編列空間。

預算中心抨擊,全面免學費不符社會公平正義原則,每年度編列百億經費,卻未能縮短城鄉教學品質差距,無助於均衡城鄉教育資源、確保國中學生基本素質,資源配置之妥適性令人存疑。

免學費方案以高中職免學費所需經費最龐大,每年度皆逾一百億元,自一○三學年度起則不分公私立學校,學費皆全額補助。免學費案雖以減輕家長負擔為出發點,卻忽略各級學校教學資源差異,僅採「齊頭式平等」,無法使教育資源均衡分配。



◆ 高職免排富 有人喊不公「為何國教分貧富」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鄭語謙/台北報導】2013/06/13

十二年國教免學費改成高中要排富,社會看法分歧。台師大名譽教授吳武典指出,免試和免學費都跳票,十二年國教名存實亡;教師團體則可接受優先照顧較弱勢的高職生;也有人大喊不公,坐車不分貧富收費,為何國教要分貧富?

吳武典指出,十二年國教最大的精神是「免試」和「免學費」,結果免試變成要考更難的國中會考以及特招,免學費又要排富,「兩免」都破功。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秘書長吳忠泰表示,他可接受採漸進式免學費,從高職先做起,四、五年後學生數減少,再擴及高中;省下的錢用於高中職優質化及國中補救教學,否則只有免學費、教育沒改善,十二年國教是喊假的。

全國高級中學教育產業工會副理事長黃耀南說,高職生較多來自弱勢家庭,且分配到的教育資源也比高中少,優先免學費很合理。

國教行動聯盟召集人王立昇指出,即使家庭年收入一百一十四萬元以上,可能有兩個就學子女、還要付房貸,負擔也很重,以此為門檻不公平。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發聲明,要求「高職不排富、高中排富」應訂定落日條款。全家盟指出,如果只有高中排富,等於要弱勢生只能念高職、不要念高中。

台北市私立再興高中校長朱正宇說,該校有九成學生的家庭年收入在一百一十四萬元以上,若高中排富,只有一成學生能享受免學費補助。

※ 相關報導:

* 免學費排富114萬門檻 不排除往上調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60752

十二年國教採取適當排富,行政院被質疑政策轉彎。據了解,教育部原本提報行政院眾多方案之一,就有排富政策。昨天會中,行政院長江宜樺請教育部再去研究檢討114萬元門檻制訂標準,是否有往上調整的必要,讓更多家庭受惠。

* 高中排富高職不排富 「逼弱勢孩子只能選高職」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60756

吳忠泰說,教師團體一向堅決反對「排擠其他教育項目」的免學費政策,同意政府在財政困難時,可階段性推動免學費。但他強調,排富門檻應有更細膩的設計,而不是未經周延評估,就以家庭年收入新台幣114萬元作為高中排富標準。



◆ 冷眼集/學貸貧窮線 瞬間變富人線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特稿】2013/06/13

十二年國教免學費政策不排富,在六都反對和輿論強力抨擊後,行政院不得不讓步。但排富標準設定家戶年所得114萬元,這是長久來就學貸款申請全額利息補助的門檻,過去的助學貸款「貧窮線」,一夜間成了「排富門檻」富人線,倉促間推出的排富標準,恐怕很難讓國人接受。

就學貸款以家戶年所得114萬元為標準,是教育部高教司根據「89年國民住宅出售出租及貸款自建對象家庭收入標準平均數額」訂出的標準,當時內政部另一標準是家戶年所得120萬元,後來教育部選擇比較低的114萬元,主要就是讓受惠人數可以增加。

換句話說,當年訂定這項標準,是因為這個收入以下的家庭,負擔孩子的學費較辛苦,才給予就學貸款並由政府補貼利息,這項標準多年來就像一條教育的「貧窮線」,低於這個數字表示家庭可能需要政府協助,孩子才能順利就學。

但排富條款的用意是排除用納稅人的錢補助「富人」子女念書,若以家戶年所得114萬元當門檻,就像認定114萬元以上都是富人。以雙薪家庭計算,等於夫妻倆人月收入合計超過9.5萬元,這算是富人。

排富門檻牽涉層面廣,必須考量各種因素,例如家裡有兩個小孩念私立高中,但年所得只有115萬元,和只有1個小孩、年收入114萬元的家庭相比,前者收入雖較高,負擔卻可能更沈重。

畫一條線很簡單,但後續的衝擊難想像,如果真的因為財政問題得排富,應該更謹慎,尤其是十二年國教這種百年大計,一周內轉折不斷,決策過程真的讓人提心吊膽、無法信服。

※ 相關報導:

* 個資法上路 畢冊通訊錄上雲端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960276.shtml

個資法上路,今年高中、大學畢業紀念冊為免觸法,都很重視學生隱私,鮮少學校再印製通訊錄,多改以班級為單位;高雄市高雄中學有兩個班級個人照旁只有「名」沒有姓。



◆ 嚴長壽:三分之二科系 不值得讀

中央社 2013.06.13

人智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今天說,國內大學有2/3科系不值得讀,面對國際網路學習開闊,大學應發展自己特色。

嚴長壽上午在冬山鄉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以「從宜蘭看台灣的永續發展」為題演講,發表對台灣的經濟發展與教育體制想法,並與宜蘭縣政府一級主管座談。

嚴長壽說,台灣教育必須面臨一個趨勢,那就是過去的填鴨式教學一定要走向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學習如何去探索問題、發掘問題與尋找答案。台灣過去的經濟主要是代工行業,也就是勞動者把「功課」死背做好,之後再去執行;但現在代工行業已轉移到其他工資低廉的國家,台灣現在能夠發展就是設計與文化,這些都要從教育深耕做起。

他也說,許多年青人都在臉書上發表自己的心情或照片,靠著好友按「讚」,尋求自我感覺良好,這些在教育上都沒有正向指導的人,也沒有得到實質的教育。此外,國內大學也有2/3的科系不值得就讀。

嚴長壽事後面對媒體追問時說,台灣已面臨新的挑戰,因為現在國際網路學習非常開闊,其實未來的學生進入大學就讀時,就像進入一間書店,不一定為了學位把大學唸到結束,而是要萃取自己有興趣的相關知識,「這與我們看到哪一本書喜歡就去看,不一定要把書店內所有書全買下的道理一樣」。

他表示,當學生懂得萃取資料時,就會找到想學的東西,這是將來大學要面臨的挑戰,大學必須找出自己特色;若每所大學都往這個方向做,就可吸收全世界學生,屆時大學就可能變成重要教育產業。

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提出「月薪低於新台幣5萬元,千萬不要儲蓄,應拿來拓展人際關係,累積資源」的說法。嚴長壽表示,現在年輕人不管每個月賺多少錢,最重要是要有一定的高度去看自己的未來,大膽外出社會嘗試與體驗未來,掌握到經驗與新方向,這些不是宅在家中或電腦前就可學習到;即使是沒有收入的工作,也可以找到人生歷練的經驗。

fsj 提到...

江宜樺:國教部分排富大致底定

中央社 2013.06.15

行政院長江宜樺今天說,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高級中學部分排富,是經深思熟慮,已大致底定,不會再改。

立法院邀江宜樺專案報告十二年國教政策並備詢,中國國民籍立法委員陳學聖質詢時表示,他贊成十二年國教排富,省下的經費更新學校設備,這項政策是否會因一時民意而有變化?

江宜樺答詢說,十二年國教部分排富政策經他深思熟慮,已大致底定,不會再改。

他說,十二年國教若明年上路免學費,學費部分就占總經費50%,2年後增為57%,但改善技職教育所需經費從8.7%降為8.5%;高中均質化、優質化經費從14%降為13%,教育經費雖增加,卻減緩縮小城鄉差距及營造均質化、優質化高中速度,與十二年國教希望達成的目標矛盾,他希望十二年國教經費運用更合理化。

※ 相關報導:

* 新舊制並存 103年度高中職學費一校兩制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61007

十二年國教明年就要上路,原以免試、免學費「雙免」為政策推動目標,但日前政院宣布免學費政策將改以高職不排富,高中排富,排富門檻訂在家庭年所得114萬元以上需繳學費。江宜樺報告時指出,有鑑於教育經費得來不易,以及振興技職教育的考量,故採取適度排富作法。

* 轉彎總比撞牆好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962764.shtml

十二年國教免學費政策在最後一刻轉彎,教育部原堅持「不排富」原則,行政院決修正為「高中排富、高職不排富」。此舉或將引起若干家長不滿,但從資源分配及照顧弱勢的原則看,轉彎是必要的。

....事實上,稍早在專家學者的「人才培育白皮書」中即提出了排富的主張;之所以選擇以家庭年所得一一四萬為界,是因為九成八貸款的就學生都在此線以下,足以照顧弱勢。如今行政院追加「高職不排富」一條,則有鼓勵學生就讀技職的作用,可矯正學生一味流向普通高中及大學而無一技之長的問題,堪稱明智。

* 冷眼集/國教政策 荒腔走板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61010

十二年國教免學費政策每天都有新發展,從原本堅持的不排富,到部分排富,今天江揆報告又有新內容,不是高中三年一次到位,而是先適用高一新生,短期內變化這麼大,不僅外界看得霧煞煞,恐怕連官員都很難說清楚,這樣的國教政策恐怕已經讓國人信心全失。



◆ 免學費美夢外 教改還剩什麼

【聯合報╱余豈/教(嘉義市)】2013.06.14

導演吳念真到台北科技大學演講表示,講話最沒意義的,就是政治人物!

從近來政府處理黑心食品,或花酒除罪的會計法…等等,恐怕都已經驗證了這難堪的批評。

原本給民眾一些期待的十二年國教免學費政策,若真出現轉折,其意義並不在政治人物,能拿出什麼大道理,因為就像戴勝益建議,年輕人薪水不足五萬就應跟父母要錢,來建立人脈的爭議一樣。

現實世界裡,台鐵特考最基層的鐵路道班工,不但是粗重的體力工,月薪尚不到三萬元,竟有博、碩士學歷者加入,各種論述與辯解都是假議題。台灣窮了,八成五年輕人畢業十年的月薪仍低於五萬,政府沒錢全面推動免學費政策,才是真關鍵。

在教育界看來,教改使許多人接受漫長高等教育後,卻僅能出賣勞力,才是迫切的危機;這危機也造成國內各博士班,連續五年報名人數遞減,優秀人才不進教育體系,進了教育體系後,也難在社會上出位。隨著畢業季節到來,我們又擔憂,畢業生是否值得產業高薪聘用?抑或畢了業,還不知道能做什麼?但這些均非教育部致力解決的問題。

前陣子,媒體曾討論教育分流,筆者的新加坡朋友說,當地小學畢業前,就以學生的語言、數學和科學程度,分流選修擇適合自己的課程。

反觀台灣,目前中小學教育唯一稱得上分流的,大概只有音樂和美術等藝術才能班,但藝才班近年根本拿不到經費,從老師的薪水到學生實作、實習的各種費用,都需由家長後援會自籌,教育部不但不鼓勵孩子及早找到興趣和目標,甚至把這類職涯探索和啟智教育,一起歸納到「特殊教育」!如今教育部全心推動十二年國教,又能改善什麼?

十二年國教,課綱都未準備好,就搶著宣布「免學費」的大糖果,但政策變來變去,前言不對後語,公信力已大打折扣。而今,職場「高資低就」如博士生賣雞排逐漸成為常態,鼓吹十二年國教的種種怪現象,真讓人無言以對!馬政府還能靠編織免學費的美夢,去撫平民眾的不滿嗎?



◆ 舊課綱舊教材 如何多元適性

【聯合報╱劉廣定/台大名譽教授(台北市)】2013.06.14

報載,十二年國教行政院拍板定案,將於明年八月上路,下一步是動員立委在近期臨時會中三讀通過立法。令人不解的是,號稱「為培育未來國家社會有用人才」的教育政策,卻只在如何計分入學,免學費排富與否上打轉。對最重要的關鍵點─未來高中職學生學什麼?怎樣學?未予重視。

教育部曾表示,因有種種困難,暫只「微調」普通高中的數學和自然科學。然實際微調的結果,除「生物」做了一些修正,其他科目等於「未調」。試想十多年來,普通高中每學期多達十幾門課,有筆試的科目,有十或十一種,學生如何能夠正常學習?更不要提目前教材內容是否跟得上時代?或大多數科目只有一種教材,如何達到教育部標榜的「多元適性發展」?這些都需要修改課程總綱,重編教材才能匡正的。

教育部官員總是推說:早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時,也是過了好幾年才推出新課程標準。事實上,民國五十六年八月中央政府決定一年後開始「九年國教」,教育部閻振興部長立即召開「國民中小學課程標準各科修訂小組委員會議」,邀請眾多學者專家與優秀教師,參考民國五十一年公布之初中課程標準,密集磋商。翌年元月即定出「國民中學暫行課程標準」,隨後編成暫用本新教科書,故民國五十七年度開學時,國一有新課程標準和新課本。以後又依據歷年教學經驗略為修改,民國六十一年公布正式的「國民中學課程標準」。所以不是「過了好幾年」,而是第二年就有了「暫行課程標準」與新教科書。且此一「暫行課程標準」與原有「初中課程標準」差別很多,絕不僅是「微調」而已!當年做得到,為何現在做不到?

立委諸公在審議法案時,也應要求教育部在明年開始「十二年國教」時,務必要有新課綱與新教科書。否則,「十二年國教」徒具虛名,無濟於事。

※ 相關報導:

* 北市原民生 到部落學打獵、編織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7962419.shtml

暑假將至,許多家長忙著為小孩打點才藝班、安親班,北市府原民會今年推出相當特別的活動,將帶國小至高中原民學生,到花蓮、台東的部落,學習打獵、編織等傳統技藝。主委楊馨怡說,希望在正統教育體系外,打造「第三學期」課程。

* 中學畢業作業…看10本書、10部電影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7963182.shtml

高考結束那一天,把課本、參考書、練習題拋向空中或付之一炬,發洩12年寒窗積下的壓力,相信不少學生都做過。此後三個月漫長假期,不再有學習壓力,不再有考試緊逼。而巴蜀中學則為全校2000多名高三畢業生開出特別的畢業作業單———推薦他們看10部電影、10本好書並做10件小事。



◆ 仁德創意畢典 抬棺封釘說再見

中央社 2013-06-14

仁德醫專今天有場另類畢業典禮,生命關懷事業科學生學以致用,抬棺上舞台,由校長封釘祝福畢業生踏入新旅程,創意十足。

苗栗縣後龍鎮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今天舉行畢業典禮,校方鼓勵畢業生自由發揮變裝進場,有學生扮成三太子、民俗陣頭踩街,宛如1場嘉年華會,但最吸睛的莫過於生命關懷事業科學生,模擬入殮儀式,抬棺封釘,大玩創意。

女學生裝扮火辣引領招魂幡,後頭有6名男學生伴著莊嚴肅穆樂聲扛著棺木進場,「送葬隊伍」抵達舞台就定位後,音樂頓時變成「哈林搖」,所有人扭腰擺臀象徵甩開人生的不如意。

接著由道士引導校長,持斧在棺木的東、南、西、北、中等5方位封釘,一旁司儀也依民間殯葬習俗,帶領畢業生高喊封釘改版吉祥話「鵬程萬里,一路好行,有沒有?」、「面對挫折,節哀順變,有沒有?」、「所有畢業生大展前途,有沒有?」全體師生都有默契高喊「有喔」。

典禮高潮是棺木突然打開,躺在裏頭的教務主任邱達能將取代金紙的糖果、餅乾灑向台下,令畢業生為之瘋狂,全場High到最高點。

生命關懷事業科代理主任李慧仁表示,今年70名畢業生都將投入殯葬事業,特別在畢業典禮「學以致用」,詼諧呈現「送行」意含;畢業生也都覺得這樣的畢業典禮顛覆傳統,回憶更深刻。

邱達能指出,從另類角度而言,畢業與死亡都象徵一段旅程的結束,也是全新的開始,希望藉此鼓勵學生,用更寬廣的心面對人生。

fsj 提到...

社論-十二年國教免學費 是權利非福利

【本報訊】2013-06-15 中國時報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定位本來很清楚,那就是:一、免試入學;二、免學費;三、不強迫。走到今天,十二年國教卻出現了一籮筐的問題:「免試」已破功(「大部分免試入學」變成「全部都要會考」,而會考比基測還嚴峻,會考後還有特招);「免學費」如果再跳票,那麼七折八扣的十二年國教只能說是半吊子的國教或「假性」國教了。

如今,連最基本的法制配套(《高級中等教育法草案》及《專科學校法修正案》)還在立法院躺著,行政院期望在立院臨時會速審速決。但許多根本問題還在各說各話、莫衷一是。其中,免學費是否「排富」,便各有立場。

「免學費」既是國教的基本要件,又是政府原先的承諾,現在為了省錢而採取「排富」,我們不妨猜想可能的效應為何?

一、政府毀諾:馬英九總統於一○○年一月一日建國百年元旦祝詞中正式宣示:「今年開始啟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預定民國一○三年高中職學生全面免學費、大部分免試入學」。

二、「富人」線的界定有爭議:家戶所得一一四萬元以上,是否即為「富人」?事實上這只是中產階級而已。收入有明有暗,誠實報稅的守法者可能反而吃虧,如此則可能助長逃漏稅,反而違背社會公義,產生排斥中產家庭平等享受國教權利的效應。其實,對窮苦人家子女而言,「免學費」之下,仍可能讀不起高中職(還有一大堆其他的費用),正確的策略應是扶持弱勢,而不是排富。

三、孩子眾多的「富人」也鬧窮:家戶所得一一四萬元以上,只有一子在學,或可輕鬆付得起學費,如果有兩個以上孩子,負擔就很沉重。排富等於間接懲罰多子家庭,有違目前人口政策,加遽「少子化」危機。

四、十二年國教名不副實,勢必會被批評為「大騙局」,也會貽笑國際。

衡諸現代先進國家對國民教育的界定是「政府的責任,人民的權利」。例如美國,進入公立高中可免試、免學費,但人民可選擇放棄(例如去就讀私校、繳高額學費),亦不強迫入學。我們的十二年國教如果說後中(指高中職或者五專)教育還要考試入學、有的學生還要繳學費,十二年國教便毫無意義了;即便採取諸如「高職免學費」或「補貼私立高中學生學費差額」等已行之數年的措施(有排富條款),也只能說是改進後的教育措施而已,豈能叫十二年國教。

十二年國教是大工程、大計畫,理應有「量出為入」的大投資作為,「如果政府財力不足,可以排富」的思維,應轉念為「寬籌財源,確保免學費政策」才是正道。如果在免學費這一基本要件上搞排富的「窮辦法」,豈不等如「偷工減料」?解套之道在於如何寬籌財源,而不是如何省錢。

民國五十七年施行九年國教時,也是問題一大堆。為了籌措經費,政府當年即制定《九年國民教育實施條例》,台灣省一度開徵地方教育捐、增收田賦、撥充地價稅收入及土地增值稅等,後因經濟起飛,政府稅收大增而取消。現在經濟不景氣、政府鬧窮,但希望政府多些勇氣和智慧,效法當年推行九年國教時的總動員、大作為、大掙錢,使十二年國教順利上路。

總之,正本清源之道首要確認國教免學費是一種權利而非福利,跟免費午餐不同,不宜因政府財政吃緊而設排富條款。何況十二年國教免學費幾乎是十二年國教政策中唯一受到大多數家長歡迎的項目。

事實上,傾向排富者並不真正反對國教免學費,只是擔心產生排擠效應。如果政府真的沒錢或籌不到錢,搞不成十二年國教,加上立法、課綱與師資都不完備、入學制度搞不定,許許多多的不確定,整個氛圍愈來愈茫亂,那真的要呼籲政府「加強準備、延期實施」,或「分項、分階段實施」,甚至「分項、分階段、分區實施」(這是「不延期」的彈性作法,不算失信於民)。其間,人民最有感、也最支持的「完全免學費」政策應優先兌現。「誠為上策」,有爭議或尚未規畫好的部分延後實施,這對大家都好。

※ 相關報導:

* 觀察站/只聚焦114萬排富線 國教失焦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MAIN_ID=484&f_SUB_ID=2181&f_ART_ID=461095

....莫忘家長團體婉拒免學費大餐的初衷,是希望能多省下些經費,用於教學改善及高中職均優質化。六都首長支持排富,目標也在於省下經費,用在更重要的急需之處。

比起一百一十四萬這條線可否上移到一百廿萬,或一百四十五萬,現下更應該討論的是,第一年省下的十七點五億,夠不夠把教學改好?高職的設備能否適時更新?適性輔導有沒有經費進行?第二年省下的卅億又該用在哪裡?夠不夠用?

* 排富線標準 江揆:盼月底前完成配套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MAIN_ID=484&f_SUB_ID=2181&f_ART_ID=461097

在輿論壓力下,十二年國教「排富門檻」可能再轉彎。行政院長江宜樺昨天向立法院報告十二年國教,一百一十四萬元的排富標準成朝野立委砲轟箭靶,紛紛質疑此標準可能「排中產階級」,並將學生「階級化」。對此,江宜樺說,已要求教育部「與時俱進」檢討標準,研究是否納入物價等因素,希望配套措施六月底前完成。

fsj 提到...

超特別畢典!想進場先「入監」

【聯合報╱記者鄧桂芬/三峽報導】2013.06.15

畢業季到,許多學校精心布置畢業典禮會場,昨天新北市私立辭修高中的畢業會場外,出現象徵住校制度的2座黑色監獄,不過會場內則掛滿「桃花燈」,代表多采多姿的校園生活,布置皆出自高三畢業生邱青鈺的創意構想,許多師生見了會心一笑。

「畢業典禮怎麼有監獄?」昨晚是辭修高中的畢業典禮,來賓和畢業生家長見到會場外2座站有真人模特兒的大監獄,都滿腹疑惑;當陪畢業生經由紅地毯,從布置成「血盆大口」的大門步入會場,更為掛滿粉色桃花裝飾與燈飾驚呼,表示「反差這麼大,真令人意外。」

邱青鈺說,今年的畢業主題是「獄見-桃花源」,因國中部與高中部共約7成學生住校,校外朋友都笑稱他們住在「監獄」裡,「不過就是因為住校,我們和老師的感情更好,讓校園不再像監獄,反而是像令人驚喜的『桃花源』。」

邱青鈺說,一開始還擔心學校反對,沒想到主任和老師不但支持,還陪同說服校長戴曉影,使提案順利通過。從監獄的木材挑選、釘製到上漆,及桃花燈飾的製做、裝燈泡、拉電線和設置開關,「全是我們歷時2個月的驕傲作品。」

校方表示,3年前開始,畢業典禮的布置都由畢業生自己主導,校方只提供經費。

※ 相關報導:

* 記錄3年生活 國中生出回憶錄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7964581.shtml

北市龍山國中9年級學生卓傳薪給自己的畢業禮物非常特別,他不像一般國中生愛玩3C產品,或吵著父母買新鞋,而是用三年的日記、攝影作品編輯一本回憶錄,紀念自己的成長過程。

* 學弟妹下廚 畢業生甜在心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7964671.shtml

「每道菜都有學弟妹的汗水,吃起來特別香甜!」雲林縣元長國中舉辦一場很特別的畢業餐,沒有大魚大肉,全蔬食的菜餚,都是一、二年級生辛苦栽種的無毒蔬菜,昨天下田採收並親自下廚,從種菜到佳餚上桌滿是同窗情,畢業生吃得足感心。

* 港子國小1人畢業 全校+社區辦桌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7964621.shtml

澎湖縣白沙鄉港子國小今年只有郭俊明一名畢業生,他包辦了縣長到家長會長獎一共20個獎品,也是「第一名」、「永遠的模範生」。

....全校學弟妹的「阿明」學長畢業,讓連續兩年「伴讀」的導師陳志民也鬆了一口氣;陳志民表示,一對一教學很辛苦,學生不能摸魚,老師也不能打混,有時還得一人分飾多角,同時扮演同學、兄長及父母的角色。



◆ 校園變有聲書 跟著標示說英文

【聯合報╱記者陳永順/大林報導】2013.06.15

許多學生學英語只看卻少聽、不敢講,嘉義縣大林國中打造全國少見的「英響情境英語村」,校園廣設英語標示牌,用科技點讀筆點選就可聽到發音並跟著朗讀,認證通過聽、說學習100個單字可獲獎勵,學生認為學習英語多元又好玩。

很多國中、小學設計英語學習環境,大多在牆壁或樓梯貼上英文單字或句型紙板,學生不見得會看,看了也不知道意思,學習大打折扣,導致許多學生英語聽、說能力較弱。

大林國中校長林基春及英文群老師發現這種狀況,發想提供讓學生快樂聽、說學英語的互動教材,進而運用現代科技研發可以發聲、也可以跟著講英語的學習環境。

「May I come in?」學生拿起點讀科技筆,往教務處門口英語紙板點選,立即傳出聲音,學生跟著朗誦。

「實在太喜歡這種e化的新型學習環境。」1年級黃姓學生等人表示,以前學英語是老師上課寫在黑板講,非常死板,現在學英語一點就有聲音,還可以跟著講,「非常有趣」。

校園可以學英語,回到班級還是可以學,2組「英響學習櫥窗」總計有句子、單字各20個,學生上英語課、下課可拿起科技筆聽和說。林茂誠說,每周各學習20個,一學期可學400個,3年下來,設計的2000 個句子及單字就可熟練。

校長林基春表示,營造英語學習環境不只在校園,將延伸到周邊商店做為「社區英語站」,正規劃與書局、麵包店、超商、餐飲店等合作,製作符合販售物品的單字及情境對話,運用科技筆達成實境學習目的。



◆ 學童畫繪本 重現西拉雅

【聯合報╱記者周宗禎/新化報導】2013.06.15

奇美集團樹谷文化基金會贊助新化口碑國小學童創作西拉雅故事繪本,昨天發表作品「桃花心木林與大冠鷲」,透過描述自然景觀與傳統習俗,讓小朋友更了解西拉雅文化與故鄉的一切。

口碑國小旁山坡長滿桃花心木,每到春天大冠鷲常在上空盤旋,還有貓頭鷹等在樹上築巢,繪本以小朋友的觀點,重現西拉雅族生活。

導師黃慧蘭說,口碑國小30名學生大多是西拉雅後裔,有些家裡仍保有「報春」、祭祖等傳統西拉雅習俗,還會說西拉雅語。創作前小朋友先上西拉雅文化課、觀看相關老照片,了解先民故事;雖然狩獵等古早習俗已不存在,小朋友在用想像力畫出故事後,都對自己的傳統多了些認識。

基金會董事長董雅坋強調,若不從小教育,已式微的原住民文化還是可能消失,基金會藉補助學校並與社區合作,希望幫助傳統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預計印製15個不同主題的「希望種子發芽」繪本,完成後贈送台南每所小學圖書館。



◆ 跟村長伯走讀鄉里 學童識代誌

【聯合報╱記者劉星君/內埔報導】2013.06.15

屏縣內埔鄉新生國小昨天邀請大新村長張天魁,騎單車帶領高年級學童,走讀村庄,沿途介紹村庄的鄉野故事,讓學童們了解家鄉文化,學童們開心說:「以後就不會在村庄內迷路了」。

新生國小「故鄉巡禮系列活動」之一,「村長伯仔說過去-咱孩子識代誌」昨天一早8點啟動,30多名學童們在村長伯張天魁帶領下,從學校出發,一路騎單車繞村庄,沿途經過海軍陸戰隊新訓中心、村庄信仰中心青龍宮,也在雜貨店停留休息,感受村庄濃濃的人情味。

校長黃拓榮說,今年舉辦「故鄉巡禮系列活動」,深感學童們對家鄉人事物缺乏認同感,甚至「無感」,走讀村庄,突破刻板傳統教科書窠臼,走入社區,由地方士紳、耆老們帶著小朋友認識故鄉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瓦。

「社區充滿無數教學資源,處處充滿先人奮鬥的血汗與生活的智慧」黃拓榮說,培養學童們愛鄉情懷與對土地的愛,珍愛老祖先留給大家的一切。

張天魁昨賣力跟學童分享村庄故事,他介紹大新村有4個聚落,分別在新生路段、上大新(頂大新)、下大新(九壟)與信義路段(大同農場)。

六年級學童吳子沅開心說,現在才知道原來海軍陸戰隊旁邊的河圳,是以前阿兵哥洗澡的地方,村民都會到圳裡,看看能不能找到阿兵哥掉的錢,很有意思耶。

五年級的包巧兒說,很少有機會騎單車走、踏村庄,以後在村庄內「就不會迷路了」;六年級的潘翔芸說,以前不知道大新村的路名,村長說明後,收穫滿滿。

fsj 提到...

小學畢業的他 76歲讀完碩士

【聯合報╱記者羅緗綸/竹北報導】2013.06.16

新竹縣新豐鄉民羅廷相僅念過小學,工作後,他白天工作、夜間進修,27歲起讀初中、高中、專科、二技,昨天獲得私立明新科大進修部土木工程與環境資源管理碩士,已是76歲、有5個孫的「阿公」。
「76歲拿到碩士不嫌晚」羅廷相說,明新科大目前還沒開博士班,等校方開博士班時「我還會再來!」

明新科技大學昨天畢業典禮,羅廷相獲頒贈傑出成就獎,縣府也請校方轉頒勤學獎,表揚他勤學不倦,在學期間擔任班代,熱心公益,認為他勤勉向學、活到老,學到老,是學生表率,由明新科大董事長張紹均頒證表揚。

「學知識,永不嫌晚!」羅廷相說,他和許多同齡朋友一樣,大都僅受小學教育,在家務農、打零工,接著當兵,退伍後,曾短期進入農會,後來進入新豐精密機械公司從作業員做起。

失學遺憾和求知欲催促他再求學,當時讀初中要考試,他27歲考入義民中學初中夜間部,畢業後,因工作常接觸機械,他再考入忠信學校機械科夜間部,接著,再入當時的明新工專夜校。

「學習和工作相印證,太棒了!」羅廷相說,白天接觸機械,晚上學機械,他不覺疲累,反而讀出興趣,在服務26年退休後,他考入明新二技夜間部進修,因有工作經驗和專科學歷,還在附近高職及明新夜校當老師教機械,最多時兼任三所學校老師。

這段期間,因個人興趣,也曾到中央大學修習民俗禮儀,投入推動客家語言、文化和民俗及婚喪禮儀研究,也到社區大學擔任講師,推廣正確的風俗禮儀。

2年前,他報考明新科大土木工程與環境資源管理研究所,親友訝異,認為他前後近50年「白天工作、晚上讀書,不累嗎?」他認為,學的都是自己想要知道的,也是生活中常遇到的,「一點也不覺累」,一般高齡會記憶力減退,他也沒這方面的困擾。

羅廷相說,「遇難題,就當興趣」他研究論文結合先前理科基礎,和後來的人文學習,以「喪葬文化與環境保護研究探討」,蒐集資料撰寫風水、殯喪觀念、墓地與環境等,結合學習與人生歷練完成。

※ 相關報導:

* 古坑溯溪畢旅 學生直呼「超好玩」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7966166.shtml

雲林縣大埤鄉嘉興國小學生今年的畢業旅行很特別,不去遊樂區,反而深入山林體驗生態,2天1夜的畢業旅行,讓29名畢業生玩得不亦樂乎,直說:「超好玩,沒去遊樂園也沒關係!」

* 遇見幸福貓頭鷹 學童開畫展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7965940.shtml

「畫畫讓孩子們找到自信」屏東縣新埤鄉餉潭國小為學童們籌劃1年,「Just Paint it-發現餉潭的幸福貓頭鷹」兒童美展,昨天屏東市佛光緣美術館展出至8月14日止,老師、家長們開心與小朋友分享成長的喜悅與榮耀。



◆ 蔣偉寧:十二年國教 三年逐步到位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報導】2013/06/15

十二年國教免學費政策讓家長、學生無所適從,教育部長蔣偉寧上午強調,免學費相關政策與制度仍再持續討論,不過,現在的規範是從明年高一開始實施,高二、高三仍維持舊制,三年後逐步到位。

十二年國教惹議,有媒體詢問蔣偉寧是否有考慮去留問題?他回應,現在優先思考的是國二生明年8月順利入學,權益得到維護,讓家長放心。

※ 相關報導:

* 蔣偉寧:「排富」應改稱學費補助標準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MAIN_ID=484&f_SUB_ID=2181&f_ART_ID=461223

教育部長蔣偉寧昨天指出,教育部已組成專案小組研擬,一旦確定調整,高中職三個年級會一起調整排富門檻,標準不會不同調。

蔣偉寧也說,也許不應該以「排富」二字定義免學費制度,改稱學費補助標準或門檻比較合適。他也強調,根據現在的規畫,已有約六成高中職學生適用免學費。

行政院宣布十二年國教免學費採適當排富,高職免學費、高中增加排富條款,且從明年高一新生開始;高二、高三學生維持現行規定,也就是高職免學費和公私立高中齊一學費方案,這幾項都以一一四萬元作為排富門檻。



◆ 陸貧富差距 也反映高等教育上

中央社 2013.06.16

中國大陸經過30年改革開放後經濟起飛,卻也製造貧富差距大的問題。從高等教育的留學熱,亦能反映大陸的貧富階級。

在北京大學念書的台生廖姓同學認為,大陸的留學熱部分反映貧富差距,當然有很多學生成績優秀出國念書,卻也有很大部分是因為家長有錢,才有能力將小孩送出國。

廖同學說,在北大校園,可以看到很多從農村來的貧困學生,對於念書相當執著,「熬夜3天K書都不奇怪」,因為他們知道,把書念好可能是唯一可以翻身的機會。

大陸部分基礎教育存在「擇校費」,也能看出貧富差距。

在南京求學的林同學則舉例,她念的外國語高中每班有50人,其中有12人是靠擇校費進來的,她自己因為考試時體育分數差3分,父母繳了人民幣3萬元,才順利進入這所公立學校。

林同學也指,大陸教育部雖然有訂定擇校費的標準,不過顯然地方學校的「潛規則」,遠超過這標準。

她說,有些人在擇校費甚至繳了人民幣50萬元(約合新台幣243萬元)才能進這所公立學校,數字難以想像。

大陸教育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審計署曾發布「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八條措施」,明訂用各種名義亂收費行為都將禁止。

不過規定空泛,擇校費問題依舊引發社會議論。

大陸的城鄉差距大,不能進好的公立學校就讀,也相對提高農村學生考上好高校的門檻,農村學生要更拚命才行。

林同學感嘆,大陸的教育體系確實存在貧富差距,而且有擴大階級化的趨勢,值得大陸社會與當局重視。

※ 相關報導:

* 開豪車、走紅毯 高中畢業舞會被指炫富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7966740.shtml

河南鄭州日前舉辦一場聯校畢業舞會,以歐美派對舞會(Prom)作主題,吸引200多名學生參加。舞會照片在網路流傳後,各地畢業生大表艷羨,但因場外出現多輛豪華跑車,加上紅地毯迎賓,惹來網友批評是炫富派對。

* 大陸就業窄門「開更大」大陸台生會:非常好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7966669.shtml

兩岸文教交流再進一步,大陸開放台灣學生在大陸取得高校以上學歷畢業後,可比照當地學生申請創業相關補助方案,每年並提供十個專業人員資格考試名額;對此,在大陸就學的台生團體「台生會」表示,「非常好」,將有助於在大陸求學的台灣學生就業窄門「開更大」。

台生會副會長陳正騰說,目前台灣對於大陸台生採認的門開得非常小,讓越來越多台灣學生在大陸畢業後,希望直接留在當地就業。過去幾年台灣學生想在大陸工作,通常只能尋求台商企業或私人企業,直到去年才開放大陸國營事業單位讓台生報考,如果未來能提供青創就業協助,對台生相當有幫助。

fsj 提到...

鶴聲女孩翻滾 全國賽奪6金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7967295.shtml

【聯合報╱記者董俞佳/屏東報導】2013.06.17

「哇!超厲害」屏東市鶴聲國小學生參加全國韻律體操錦標賽,在各項目奪得6金4銀1銅,成績亮眼,學童想起練習時的辛苦,都說:「值得了!」

鶴聲國小3年前成立韻律體操社團,不少學生練出心得,課後加強練習,學童日前初試啼聲,就在全國韻律體操錦標賽,摘下6金4銀1銅的好成績,4年級學童郭水月更一人包辦4金,鼓足校園士氣。

整齊優雅的舞姿,搭配超級卡哇依的笑容,鶴聲國小的學童在教練的訓練之下,一上場就精神十足,小小年紀跳出超水準的表現,讓觀眾看到目不轉睛,拍手叫好。

韻律體操教練陳湘晴說,練習過程中,學童們要歷經「災難般」的拉筋暖身,許多小朋友剛開始拉時,就放聲大哭,家長在一旁也跟著流淚。

另一位教練黃芊葳說,除了體能上的操累,韻律體操選手吃東西也得「節制」,小朋友最喜歡的雞排、珍珠奶茶時,連碰都不能碰,不然就是吃了之後,要加強運動消耗熱量。

1人包辦4金的郭水月說,練習過程,非常辛苦,但這次得了獎,覺得一切都值得了;。3年級的康佳秀說,每次拉筋時,都痛到受不了,但想表現更好,就要全力以赴。

※ 相關報導:

* 沒應屆畢業生 柑林國小辦「升級典禮」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n/17/today-taipei1.htm

鳳凰花開驪歌初唱,各級學校紛紛舉辦畢業典禮,因為少子化,少數學校舉辦一個人的畢業典禮已讓人嘖嘖稱奇,雙溪區柑林國小上週五舉辦「沒有畢業生的『升級典禮』」更特別!

* 茄苳國小生 畢業「書」寫1年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7967643.shtml

「哇!真精美的書啊! 每一頁、每個圖案、文章,都花許多時間、精力」;新竹市偏遠小學茄苳國小今年畢業班自製完成紀念「書」,畢業生蘇翎說,「大家一同完成了獨一無二的紀念書,我好喜歡」。

* 校內搭了2蚵架!台西學童懂牡蠣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7967684.shtml

雲林縣台西鄉所生產的牡蠣占全台市場2 、3成,台西國小為了讓學生了解牡蠣的生長,與地方耆老在校內搭設蚵架,還擺放膠筏,營造養蚵的環境,同時配合教材,不只形塑校園特色,也寓教於樂。

* 金甌女中推產學合作班 培養「直接就業」能力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7967426.shtml

金甌女中校長童中儀表示,技職教育的重心就是要為社會培養專業人才,但現在大學學歷為基本就業門檻,因此校方與中國科技大學、致理技術學院洽談,再與統一超商、福容飯店、爭鮮公司、那魯灣旅行社等公司「產學合作」,提供一條鞭式的實務專班。

* 雙軌訓練畢業生 四女黑手吸睛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7967661.shtml

勞委會職訓局中區職訓中心昨天舉辦「雙軌訓練旗艦計畫」聯合畢業典禮,畢業生蕭鈺親等4名女黑手引人注目。蕭鈺親說,雙軌訓練讓她擁有業界的歷練,提早在職場卡位,不怕畢業找不到工作。

....蕭鈺親說,剛開始家人不捨嬌滴滴的女孩從事機械模具業,她帶父母到她實習的公司看工作環境,讓父母放心,面對機械職類職場,男女比例約9比1,她和其他3名女生在男多女少的職場中,還好有電腦輔具的幫忙,讓女性也能在職場展現實力,用行動證明「女生一樣能當黑手」。



◆ 博士班報考人數 台清交成較三年前減半

【聯合報╱記者張念慈、喻文玟、修瑞瑩/連線報導】2013.06.17

國內各大學博士班近幾年報考人數銳減,與三年前相較,台清交成等校降幅達五成。校方憂心高等教育人才萎縮,影響台灣競爭力。

清華大學博士班二○一○年報考人數是七六一人,今年下滑至三九一人,交通大學也由九九八人降為四四三人,幾乎「對半砍」。中央大學博士班今年招考三三八人,只有二三七人報考,較二○一○年的六三一人,少六成。政治大學某研究所博士班今年報考人數掛零。

博士班報考人數為何銳減?清大教務長陳信文指著媒體報導標題「高學歷等於高失業」、「博士學歷無用」說,「這不是事實,卻變成了原因。」明明企業界求才若渴,找不到工作的個案被放大解讀,嚇得學生寧可先找工作,不願念博士。

交大統計,學士班畢業後薪水約七成在二萬五至三萬間、碩士班六成三在三萬五至五萬五間,博士班五成六在五萬至七萬元。交大校長吳妍華說,博士班畢業後發展佳、薪資福利也好,但因媒體「唱衰」,報考人數銳減。

清大材料系教授周卓煇觀察,這幾年光電、材料博士班報考人數下降,與部分科技大廠擴廠、急徵高品質研究生有關,「如果大家都不念博士,國家高等教育人才培育計畫是徹頭徹尾失敗。」

中興大學教務長呂福興說,科技、生技產業沒有釋出高階研究人力,導致博士工作機會不如碩士,加上媒體報導博士賣雞排學非所用,更加深學歷不值錢的社會印象。

陳信文表示,接受博士教育,出路會更廣,「也許念書這幾年會有經濟損失,但長遠來看一定『賺』得回來。」

交大教務長林進燈說,交大博士生畢業後近百分百找到工作,許多優秀生甚至在畢業前已有三至五個工作在等待,也不乏被外國公司直接網羅。

成大博生班九十八學年有一三四七人報考,今年只有五一三人,人數溜滑梯。主秘陳進成認為,下降是回歸正常、健康的好現象。

※ 相關報導:

* 過來人說…博士是求職門票 心態要歸零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7967752.shtml

傑聖科技總經理陳維釧、明銳光電總經理吳華書、美國Google軟體工程師李欣怡、清大教授侯建良都是在產、學界表現傑出的博士,他們分享經驗指出,高學歷不等於高薪水,心態不對,才會覺得懷才不遇。

....陳維釧認為念博士前應思考「為什麼要念?出路?市場供需?」博士生找工作「沒有比較厲害」,重點是心態歸零,要讓老闆覺得「用這個博士可以幫我加分」。

* 新北市教甄激戰!1萬多人搶447個缺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7967329.shtml

新北市102學年度國小暨幼兒園教師甄選、國中教師聯合甄選初試昨天分別登場。國小暨幼兒園教師15類科開缺447名,有1萬2197人報名,平均錄取率3.46%;國中教師3類科開缺228名,有6363人報名,平均錄取率3.58%,競爭都相當激烈。

* 先繳同意書 為何要防陸生轉學?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967724.shtml

最近有幾所大學陸續公布招收陸生轉學申請的簡章,對於在台灣為數不多的大學部大一陸生而言,幾乎很少人重視,也因此造成一些希望轉換學習環境的陸生,進退兩難,無所適從。



◆ 12年國教免學費 教部再擬2門檻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2013/06/17

十二年國教免學費門檻怎麼訂?教育部研議兩項方案,方案一是維持家戶所得114萬元,但家中有第二名子女就讀高中職以上學校,每多一名子女、年收入標準可提高20萬,至多加2人,例如家中有三個女子同時就讀高中職以上,年所得154萬元以下,讀高中職就可免學費。方案二是拉高排富線,不管子女數一體適用,可能調高至138萬或148萬。

教育部表示,這兩項方案仍需立院國民黨團同意及行政院核定,預計周五對外公布。

教育部官員指出,家戶所得138萬元是以民國100年家戶所得為基準,可涵蓋85%的家庭家戶;148萬元則是依據內政部營建署訂的台北市國民住宅出售及出租門檻。

員指出,家戶所得114萬元已涵蓋79.6%的家庭數,高中學費補助若維持這個標準,會考慮家庭子女數,當有兩名以上子女同時就讀高中職以上學校時,第二名子女每人加20萬元,但至多加到第三名。即家中有兩名子女,學費補貼標準為134萬元,有三名子女就讀高中職以上,標準提高至154萬元。

教育部評估,加計子女數會增加行政作業成本,因此提出另一草案,即提高補助門檻,但不考慮子女數。若要照顧85%的家庭,補助門檻門檻就訂在138萬元;另一標準則以台北市承購國宅標準,訂在148萬元。

免學費政策急轉彎,已送到立法院的「高級中等教育法」草案也要微調,可能由國民黨立委提案調整為「採免試及免學費為主」,保留免學費排富空間。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劉欽旭質疑,排富線拉高,若是八成學生都不必繳學費,還有必要排富嗎?政府承擔最多一年30億經費,就可以讓全國親師生安心,是值得的投資。

fsj 提到...

教改團體大集結:明年先「試辦」

【聯合報╱記者鄭語謙、薛荷玉/台北報導】2013/06/18

十二年國教政策明年八月上路,多個教改團體明天將聯合舉辦記者會,共同呼籲延緩實施十二年國教,避免規畫不周留下後遺症,讓明年成為十二年國教的「試辦元年」,而非「全面推動」的元年。

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周祝瑛發起的「教改總體檢論壇」聯合國教行動聯盟、搶救國文聯盟、台灣競爭力論壇以及多名家長代表共同指出,十二年國教法令、入學、課程、免學費、免試與國家財政等各方面都準備不及,爭議太大,若明年匆促上路,恐重蹈過去廣設大學政策覆轍。

教改總體檢論壇表示,十二年國教因涉及教育資源的重新分配、社會階層的重新組合、社會價值觀的重新調整,與教育生態的大變動等,牽涉甚廣,導致各界爭議不斷,明年應先「試辦」就好。

周祝瑛表示,十二年國教成功與否,仰賴社會價值觀重新調整,但目前社會仍充滿學歷、排名迷思,所以家長只聚焦如何升學、如何排序、如何考試等,未能形成共識。

國教行動聯盟召集人王立昇表示,在社會未有共識下,與其全面推動,不如分區分階段推行,讓沒有爭議的招生區先上路,競爭激烈的招生區可先試辦,如讓學生先以志願序或會考成績來試填志願,如果沒高分低就等問題,後年再實施。

師大名譽教授吳武典也表示,現在十二年國教已經變成全民的焦慮,只能期待立法院守住最後一道防線,通過「高級中等教育法」,若立法完成,學界就能樂見其成;若無共識,就不要勉強,慢一兩年也沒關係,「準備好再上路。」

全國家長聯盟未加入教改論壇發起的行動。全家盟理事長吳福濱表示,多數家長仍希望十二年國教明年就上路,至於免試比序等項目則應在上路後逐步調整改善。

※ 政策推出亂哄哄的結果。相關報導:

* 免學費一周四變 教部再擬3方案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61503&kdid=AR10&r=3

教育部十二年國教免學費政策一周連四變,昨天草擬出新的免學費門檻三方案,一為維持家戶所得一一四萬元,另依就讀高中職子女數,調高門檻到最多一五四萬元;方案二、三則不計子女數,直接調高門檻到一三八萬元及一四八萬元。

* 中壢高中 10月改名「中大壢中」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7969596.shtml

國立中央大學與中壢高中兩校,昨天下午在中央大學行政大樓宣布,10月1日起,中壢高中正式改名,成為「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簡稱「中大壢中」。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幽默表示,日後同學也可倒著念「中壢大中」。



◆ 仁愛國小雜亂地下室 變身小型博物館

自由 2013.06.18

〔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新北市蘆洲區仁愛國小五棟校舍地下室全部連通,過去空間多半做倉庫使用,雜亂無章,牆角發霉,牆面長出壁癌,師生們不敢靠近,一百年起校方執行「地下室與春天有約」改造計畫,號召兩百多位志工協助,以繽紛色彩妝點牆面,成立數個主題館,儼然是小型博物館,今年五月中旬開放。

仁愛國小校長高元杰表示,原本地下室是儲藏室,環境陰暗潮濕,光線不足,空氣品質不佳,空間低度使用,學童間更是繪聲繪影,根本沒人敢來,由於校內缺乏活動中心,體育課若遇下雨,學生必須在教室內進行活動,相當掃興。

高元杰回想,一百年到校後,提議地下室改造計畫,希望降低閒置空間浪費,把活動場所還給學生,也提升校園親和性,創造多元學習場域。由於經費拮据,幸好家長聯合贊助二十六萬元,其餘由校方支應,改造工程只花費三十萬元。

總務主任陳昭宏指出,當時地下室堆滿雜物,且預算有限,無法外聘專業清潔人員,於是動員兩百多名志工協助,每天分組輪流打掃,整整半年才清理完畢。第一階段先謄出工友倉庫空間,改造成「動動館」,做為風雨體育教室,並與行政院蒙藏委員會合作舉辦活動,在校園內放「蒙古包」,讓師生願意走入地下室,拉抬人氣。

陳昭宏說明,第二階段將地下室牆面以色彩繽紛的帆布妝點,三間風雨教室分別命名為「舞蝶館」、「棒棒堂」及「健身館」,聯絡走廊則結合國際志工教育,打造「台灣館」、「亞洲館」及「世界館」,彷彿走入時光隧道,帶領學童認識各地文化,第三階段把另一間教具室變身「寶貝館」,展示學生藝術創作。

五年級生周依璇說,以前感覺地下室陰暗又恐怖,每次去上課時都要找人陪,現在布置得明亮又漂亮,讓人不再害怕;劉杰銘說,現在地下室沒有骯髒牆壁,還有美術作品展示區,變成學習的秘密基地。



◆ 女巫特展 借助數位展現傳說

【洪榮志/台南報導】2013-06-18 中國時報

騎著掃把,戴著尖帽的女巫,究竟是智者還是邪惡女人?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七位女生,將課堂上的報告擴大為女巫特展,不僅將卡通影片、歷史傳說中的女巫形象,以數位科技展出,還替也曾被視為女巫的聖女貞德平反。

正在成大奇美樓展出的「撒旦的情人─女巫特展」,原本是該校藝研所蘇雯妏、楊詠筑、簡吟軒、王宣雅、林虹誼、羅子喬、吳謹樺等七位女生,共同完成的「藝術史概論」學期報告,因題目突出,改以數位互動科技舉辦女巫特展。

蘇雯妏表示,歷來被冠上「女巫」者,大多具有女祭司、女先知、通靈人士、巫醫等身分。最早女巫的傳說,來自於英國塞爾特神話的瑟那諾斯,因其頭上有兩隻鹿角,被聯想成撒旦,自此有關女巫邪惡的謠言就流傳下來。

她們發現,女巫其實不一定具有法力,可能因為某些理由而被「女巫化」的過程。最著名的聖女貞德是法國軍事家,她的成就被誤解為神秘力量,經宗教裁判以異端和女巫之罪判處火刑。

七位女生運用展場的主要基調顏色是紫色,現場有黑貓、蜘蛛網、女巫尖頂帽、骷髏頭、掃把等女巫工具,七名女生身著白衣或黑衣,輪流在展場待命解說,自詡與女巫具有同樣的智慧和魅惑力。

※ 相關報導:

* 學生玩創意 打包帶編織穿上身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1/112013061800322.html

瑪麗蓮夢露裙子被風吹起畫面,十七日重現遠東科大校園,但這次裙子是由「打包帶」編織而成。化妝品管理系舉辦成果展,學生們大玩創意,利用裝箱包裹的打包帶編織,加上鋁線撐起漂亮弧度,性感合身,秀出很不一樣的特色。



◆ 遨遊海洋 2兄弟玩上大學

【曾百村/基隆報導】2013-06-18 中國時報

現代人為了考試升學壓力,從小就前進補習班加強課業,為得就是讓自己擠進名校,但基隆有位父親,從小沒讓孩子步入補習班,而是帶他們「遨遊海洋」一路玩,反而使他們學識更豐富,不僅念書獲得保送機會,父子三人更攜手照料上億元遊艇,感情好到不像話。

基隆遊艇公司總經理鍾明華說,當別人家的小孩去補習班讀數理、學英文時,自己的小孩卻是在學「操控帆船」,甚至從小就跟著他駕船環島遊,可謂「一路玩到大」。

但別的家長看到如此情況,通常會有著「這樣一直玩,小孩課業一定不好」的評語時,鍾明華的兩個小孩鍾佳融、鍾佳汶卻跌破眾人眼鏡,從國中讀到大學都用「體育保送」入學體大、高雄海洋科大,平日課業皆名列前茅,有時他們還幽默套用電影台詞:「自從我玩船了之後,現在考試都考第一名喔!」

大哥鍾佳融透露,因為從小玩船的緣故,船上的說明書、操控儀器皆以英文為主,加上有些操船的同伴大多都是外國人,在耳濡目染下就學到了英文,之後在學習船務技術時,也需具備地球科學的概念,所以又對數理又多了一層認識,但也因為息息相關,兩兄弟將玩船知識套用於課業上,自然無往不利。

鐘明華說,因為兩個小孩鮮少經歷「考試」磨練,所以每每參加帆船比賽都時候臉上都會顯露出痛苦表情,但只要不是比賽的時候,兩兄弟開心、幸福的模樣就自然流露,「現在我都與小孩替船主照料上億元的遊艇,一家人都開心的在一起工作,這世上還有什麼比這好的事呢?」

弟弟鍾佳汶則表示,自己目前也在海洋科大學習船務相關知識,未來能與父親、哥哥一起工作遨遊海洋「真的是一般家庭做不到的事!」而自己最大的心願,是希望與哥哥一起至美國參加帆船公開賽,靠船將台灣打進國際。

fsj 提到...

芬園同安國小最迷你畢業班 5生情同手足

【聯合報╱記者簡慧珍/芬園報導】2013.06.19

芬園鄉同安國小六年忠班是全縣最迷你的畢業班,5名小朋友輪流當班長服務同學,又組籃球隊,班際對抗賽時全班都上場,培養情同手足的深厚感情,畢業前夕格外離情依依。

同安國小不製做畢業紀念冊,改以師生大合照分送畢業生,照片後面寫師生姓名。六年忠班5名小朋友將分別升學3所國中,互留電話和地址,「永遠當好同學」。

許竹瑋是六年忠班唯一男生,班上4名女生合掃女廁,他清理男廁,勞務差異大卻覺得公平;他說,男生力氣大,本來就要多做一點事。許竹瑋還經常「英雄救美」,山上昆蟲、蜥蜴屍體多,他常主動掃乾淨,不讓女生害怕。

獲得縣長獎的許嘉宸功課好又體貼,常和同學分享她的豐盛早餐,主動出借文具給同學,被譽為最用功、最有人緣的畢業生。曾玟瑄擅長體育,直排輪競速全縣冠軍,100、200公尺賽全縣第五、第六名,她的堂姊曾雅貞運動細胞也不差,常和曾玟瑄搭檔當躲避球賽的外場球員,負責攻擊。

梁珮瑜很細心,班上同學生日一定送上禮物,畢業前夕送筆記本。她最要好的同學曾雅貞說,同學身體不舒服,梁珮瑜主動關懷,像愛心小天使。

縣內只有國小分校有迷你班,同安國小在八卦山人口流失、少子化的兩大趨勢下,學生人數急速減少,今天畢業典禮送走六年忠班5名畢業生,全校剩下25名學生;同安校長陳堯明說,芬園鄉八卦山一定要發展特色產業或科技工廠進駐,才能搶救山上迷你小校。



◆ 讓天賦自由 南投中興國中適性輔導

陳映竹 2013-06-19 中廣新聞

協助學生探索自我,南投中興國中設計一系列輔導課程,並搭配校內多元豐富的社團活動,原本從小開始學舞蹈的胡嘉婷,在參訪高職和技職班發現自己熱愛烘焙,今年二月還通過丙級食品證照。(陳映竹報導)

教育部十二年國教「國中適性輔導列車」,本周介紹南投縣中興國中推動適性輔導作法。

中興國中規畫多元探索活動,學生只要十五人就可組成社團,還加強高中職參訪、職群探索,希望讓學生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

原本從小學習舞蹈的胡嘉婷,家長原本希望,孩子高中也能讀舞蹈班。不過,在一次參訪高職,胡嘉婷發現自己對烘焙的興趣,國三選修技藝班食品職群課程,找到自己未來方向。今年還獲得烘焙丙級證照,並免試進入台中高農。

南投縣中興國中校長李枝桃表示,校內二千名學生有五十五個社團,最特別的就是以儀態、中英文表達及導覽訓練為主的「學生大使」社團,培育出不少接待外賓的小小導覽員。

像是學生李正己是校內「學生大使」社團成員,與同學一起接待外賓,用流利的英語導覽解說,還參加科學社團,今年已順利錄取臺中一中科學班。

fsj 提到...

作文來不及「爺爺奶奶死得特別多」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2013-06-20 中國時報

今年國中基測寫作測驗題目是「來不及」,閱卷老師發現,考生寫最多的是「親人死亡」,尤其寫「爺爺奶奶過世」特別多,顯見考生生活經驗太貧乏。還有考生整個答案卷都在畫圖或不斷重複寫「來不及」三個字,只能得○分。但也有超過四千名考生滿級分。

閱卷召集人、淡江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曾昭旭表示,「來不及」可分兩種情況,一是某件事到期限前還沒做完;另一是到某時間點才醒悟很多事情沒有做,充滿懊悔。題目不難寫,但不容易寫得好。

曾昭旭說,多數考生選擇「來不及趕上生離死別的關鍵時刻」為敘事主軸,最多人寫「親人死亡」,年紀大的幾乎都死於癌症、年紀輕則死於車禍。

「在這次作文考試中,爺爺奶奶死得特別多。」曾昭旭說,僅十五歲的考生沒有強烈、夠刺激的生活經驗,因此一大堆人寫爺爺奶奶死亡。

部分考生選擇食品安全、酒駕、環保、醫療、道德等公共議題來論述,抒發未能及時挽救的影響。

台師大心測中心挑了兩篇寫得特別好的文章公布,均來自台北市。大安國中鄒伯瀚以遇雨來不及回家看卡通、私立復興國中賴祐萱以投稿為主題,詞彙優美的優點,並具啟發性,雙雙獲得滿分。

鄒伯瀚寫道,原本趕回家看電視,卻突然下起傾盆大雨,他在街道看見「行道樹正在這雨中跳舞」,雨停就像「敲響了和平的鐘聲」,體會到「我們不能慢下時間的輕踏,但可以慢下自己的腳步,讓來不及變成不急來。他基測考四○九分可上建中,但較想讀師大附中。

賴祐萱以準備段考來不及投稿文學獎,修改原本要投稿的文章,反倒刊載在文學週刊上,讓她體會「其實我們從未失去,從未錯過,只是擁有著太短淺的目光。」她基測考四○五分,應可錄取北一女中。

一些考生亂寫,可能得○分。曾昭旭表示,有個考生在答案卷的每個格子都畫圖,充滿小花、小魚、小鳥等圖案,可惜還是只能得○分。還有考生重複寫滿「來不及」三個字、有人將題目抄下來寫三行就停了,都拿不到分數。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開車不喝酒,安全有保障)



◆ 4成家長:仍會讓孩子補習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游婉琪╱台北報導】2013/06/20

60%贊成學費排富

十二年國教可以減輕孩子壓力?一項調查顯示,明年十二年國教上路後,四成家長會讓孩子增加補學科或才藝;六成家長贊成學費排富,六成五家長要讓子女讀公立高中,更有六成家長贊成明星高中存在。

調查也發現,半數家長目前讓子女補學科或才藝,近七成的孩子補兩科以上,每個小孩平均每月補習費,以5000元至9999元最多占了四成,另有兩成七的家庭每個小孩月花一萬元以上補習費,甚至有8.5%超過兩萬元。被問及十二年國教實施後是否會增加補習?四成家長回答「會」。

這項調查是財團法人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委託醒吾科大民調中心,在5月10日至6月5日,電話隨機抽樣訪問家有子女適用十二年國教的家長,有效樣本1077位。結果顯示,近半數家長不了解十二年國教政策,六成贊成學費要排富,且十二年國教要如期實施。

55%憂貧窮家庭小孩更沒競爭力

十二年國教政策目標是要提升競爭力,但家長認為「更沒有競爭力」的比率最高、占四成三,三成一認為「沒有差異」,只有兩成五家長認為十二年國教會讓孩子「更有競爭力」。甚至有五成五家長擔憂,窮人小孩會因沒有能力補習,反而更沒有競爭力。

家有八年級生的醒吾科大副校長陳義文就不滿的說,十二年國教並沒有減輕孩子的壓力,八年級學生下課後還是往補習班跑。他女兒的學校最近在調查,升上九年級後要不要參加晚自習,結果所有家長都贊成。

教改團體今起「六月圍城」7天

暫緩十二年國教全國學生會、十二年國教家長聯盟等教改團體,今起連續七天發起「六月圍城」行動,號召反對十二年國教的學生家長,仿聖經典故,每日上午前往立法院遊行一圈,且每天多繞一圈,諷刺十二年國教精神已死,並要求立法院不該放任十二年國教倉促上路。

※ 相關報導:

* 教改團體:明年改成「試辦元年」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MAIN_ID=484&f_SUB_ID=2181&f_ART_ID=461880

十二年國教家長聯盟基北區代表周美里表示,對前日教育部公布的十二年國教政策只有「傻眼」兩字,根本就是回到原點。周美里說,八年級生兩年前就入學國中,政策直到前天才公布,對八年級生哪裡公平?若懸崖勒馬,改用簡單方式入學,才能還他們公道。



◆ 神舟十號太空教學 全大陸將直播

【聯合報╱特派記者程嘉文/綜合報導】2013.06.20

大陸神舟十號任務的最大宣傳點「太空授課」,將於今天上午透過中央電視台向全國直播。當局已經通令各初中、高中調動課表,準時收看「空中教學」。

這場「教學」將持續四十五分鐘,由女太空人王亞平負責教學。大陸載人航太計畫發言人武平,在太空船發射前的記者會上表示,教學內容主要將介紹在太空無重力環境下,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以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物理概念的理解。

到底「教學」的內容為何,當局不願公布。媒體猜測應該是由王亞平表演在失重狀態下,將空中漂浮的水珠「回收」;另外神舟九號時曾帶上太空的健身腳踏車,也可能成為教具。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網」先前也舉辦了「我問航太員」活動,收集青少年的提問。央視也在六所中學安排「地面課堂」,被挑選出的學生,可透過視訊與王亞平對話,現場還邀請楊振寧等重量級科學家參與評論。

由於目前正值各學校期末考,教育部門要求學校,如果無法收看直播,事後可收看重播,或觀看教育部網站上「神舟十號太空人太空授課活動」專欄的視頻。

大陸媒體也報導,太空授課將首次考驗「天鏈一號」中繼衛星系統。去年七月廿五日大陸發射「天鏈一號○三」衛星後,已經完成全球覆蓋。太空船與地面間,可以廿四小時傳遞穩定、清晰即時畫面。

※ 相關報導:

* 洛杉磯中小學 iPad取代課本
http://udn.com/NEWS/WORLD/WOR6/7975747.shtml

美國洛杉磯的中小學生有福了,教育單位決定以後每人發一台iPad 來上課,第一波先買3.1萬多台iPad給47所學校,花費3000萬美元(新台幣8.9億元),未來還會繼續買。該學區從幼稚園到12 年級學生總人數超過64萬人,是全美第二大學區。這對致力推動「教室無紙化」,用平板電腦取代課本的蘋果來說,是一項重大的進展。



◆ 理想與格局 傅斯年的台大精神

【聯合報╱林火旺/台大哲學系教授(台北市)】2013.06.20

周五是台大新舊任校長的交接典禮,從陳維昭、李嗣涔到現在的楊泮池校長,都是大學聯考的第一志願生,聰明絕對是無庸置疑,但是台大在聰明人的治理下,有沒有比較令人感到尊敬或驕傲?

歷任台大校長中最有名的應該是傅斯年,事實上傅斯年只當了一年多的校長,傅斯年學的是考古,現在台大的人類學系不論過去或現在,都不可能是熱門科系,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再過十年,社會上還有很多人知道傅斯年當過台大校長,而分別當了十二年、八年的陳、李兩位校長,可能會被社會遺忘。差別就在理想和格局。

傅斯年曾說過一句為台大精神下定義的話:「貢獻這所大學於宇宙的精神」,也就是說他心目中的台大是要對宇宙人類有所貢獻。但現在的台大這幾年來最熟悉的口號是「前進百大」,SCI、SSCI的產量增加等同於進步,這種類似升學主義、智育掛帥的邏輯瀰漫校園。台大現在用獎金的方式鼓勵論文發表,許多教授為錢、為個人升等而研究,而不是為了對人類社會有所貢獻。

現在的台大學生的價值觀也日益世俗化。以前的台大,哲學系方東美教授的課,教室裡擠滿了人,教室外也圍著一群人旁聽;現在的台大,學術演講門可羅雀,知名歌星的演唱會一定萬人空巷。現在的趨勢是價格取代了價值,學生心目中的熱門科系是依照將來賺錢的潛力排序,追求高薪儼然成為讀書的唯一目標,大學不再以作為時代的良心和眼睛自居,而是變成高級職業訓練所。

傅斯年重視的是台大人的理想和氣度,他希望台大的成果可和全人類共享,他也期待台大人懷有這樣的胸襟和抱負,事實上這也是社會對台大的普遍期待,而這是一種道德期待。所以台大如要滿足社會的期待,應該加強的不是智育,而是德育。台大的校訓是「敦品勵學、愛國愛人」,敦品勵學是手段,愛國愛人才是目的,而這裡面最重要的是品德修為;台大應該把重點擺在培養有格局、理想、關愛人類、品格高尚的人,否則缺乏品德的聰明人,對社會的危害會更大。

哈佛大學把「道德推理」當成七個核心通識課程之一,台大應強化這方面的教育、增加倫理學師資,讓每位台大學生至少有機會思考:人的一生應該如何活?(這個問題就是倫理學的核心議題)楊校長如果敢於這樣的嘗試,台大才會不一樣,才值得尊敬!

fsj 提到...

填志願淪豪賭 教育「空笑夢」

【聯合報╱林澤/國中教師(台南市)】2013.06.21

末代基測放榜了,申請入學報名即將展開。筆者最近接到家長與學生的電話詢問,「如果沒有申請到心目中第一選擇的A校,第二選擇的B校在登記分發時的名額僅剩個位數,會不會雙頭落空?」

仔細翻閱登記分發的簡章,發現台南區許多非第一志願的高中,今年紛紛採取這種零和策略,就像戰爭或是二人競選一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但學生選填志願,真的適合零和策略嗎?這種方式使得許多在A校錄取邊緣的學生,退而求其次選擇B校,這種選擇不是基於對B校的認同感,而是一種混亂價值的委曲求全,使得選填志願變成一場豪賭,基測分數的公平性將蕩然無存!

去年台南女中發生申請入學報名人數低的窘境,導致人人有獎,三三七分錄取台南女中變成一個荒謬笑柄。筆者預估今年許多高分邊緣學生,若是豪賭第一志願的學校失利,恐怕將淪落至後段志願的學校。

教育改革不能悖離公平的普世價值。若教育主事者連分數的公平性都無法維持,所有的教育大夢,都是一場空笑夢!



◆ 聯合筆記/台灣的太空教室

【聯合報╱郭乃日】2013.06.21

中國神舟十號太空人,昨天在天宮一號太空實驗室中,為大陸青少年進行基礎物理實驗授課。

太空教學新奇有趣,想必激發青少年的學習興趣,進而建構自己的太空夢,可說是「寓教於太空」。

反觀台灣,雖沒能力發射太空實驗室和送人進入太空,但六月五日才發射成功的「探空八號」火箭,也稱得上是台灣的「太空教室」。

「探空八號」火箭飛試搭載的二項科學酬載儀器,都由國內自主研發,包括太空中心和成功大學主導研發的過氧化氫單基推進系統,以及由中央大學設計製造的科學儀器回收艙。透過研發、設計和製造探空火箭的科學酬載儀器,猶如讓師生在地面修習「太空科學」學程。

可惜的是,探空火箭一年只發射一枚,一次只能搭載二項科學酬載儀器,就好像「太空教室」一年只開課一次,一次只有兩班,能受益的師生少之又少。

一年只開一次課,修業人數又少,且侷限在大學,根本激發不了青少年對太空科學的學習興趣,更不必侈言讓台灣青少年懷有自己的「太空夢」。

要激發台灣青少年對無垠太空的興趣,必須多開課,放寬修業的年齡限制,把太空科學普及化。也就是每年應增加探空火箭發射次數,並讓中小學學生能利用探空火箭進行科學實驗。

相較於日、韓、中國等東亞近鄰,在太空競賽中台灣已輸在起跑點,必需急起直追。

探空火箭一年發射一枚,不外預算考量,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且「窮不能窮教育」,政府有氣魄實施十二年國教,也讓台灣的「太空教室」每年多開幾堂課,多收一些學生吧。

※ 相關報導:

* 蛻變小紳士、小淑女 清溝畢業生 學習西餐禮儀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4/112013062100189.html

鳳凰花開的畢業季,宜蘭縣冬山鄉清溝國小廿日舉辦「西餐禮儀」活動,以大餐為學生餞別,同時教授西餐禮儀,讓畢業生們蛻變成小紳士、小淑女,讓學弟學妹桌邊服務,直說「很有趣!」

* 動手做音樂盒 學生在術科找到天地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62210

當一般生在教室埋頭讀書,台中東勢國中技藝專班的學生,比別人有更多機會選擇所好,在一周七節課的技藝課程裡探索未來。五年來,學生屢在技藝競賽中獲得佳績,讓學科不佳的學生,在術科找到天地,更獲得升學機會,「不會讀書,不代表我的人生就會失敗!」



◆ 熱門話題-美麗文雅台語 怎麼不見了

【心平/諮商志工】2013-06-21 中國時報

每見報章新聞使用一些台式中文,就替我們的語文文化憂心。

台語承自唐朝古語,詞句文法優美,亦有如日文的尊敬語/謙遜語的文法。遺憾的是,這幾年來在國語文裡會出先一些台式中文,甚或高官演講,也可出現「LP」字眼,而這些字本來在台語中是不禮貌,甚或列屬三字經的,如肚爛…偏偏習慣講國語的台灣人慢慢不熟悉台語的字源,而陷入「習慣用字」的泥淖裡。

今天得知兒童福利聯盟都使用「踹貢少年服務專線」,不禁令我心急。「踹共」原義是「出來講」沒錯,但是,得體的講法還是會「出來」二字清楚發聲,只有當事者生氣時,才會使用ㄔㄨㄞ連音。這些少年說不定也曾被霸凌,也曾被「踹貢」二字嚇到了!

「踹貢」就有點等同國語的:「你給我出來講清楚!」語氣,可能只有上對下的時候,而且極其生氣的時候,才會使用。亦或黑道叫囂,到仇家門前,手執武器,對著高牆吶喊:「╳╳╳好膽,踹貢!」

當我兒子上小一時,跟著朋友罵╳你娘,被老師糾正,他不解,更不甘心。因為他認為╳是動詞,所以那三個字的意思是:「你媽在做什麼?」即意為「你媽沒教好你!」所以下課回來問我:「為何三字經是髒話?」我想了想,告訴他說:「就是罵你這句話的人,要跟你媽生小孩。你說,生出的孩子,算什麼?」

他聽了,也了解三字經的「怪異性」,從此,他就不再使用了!

我真很心痛,美麗文雅的台語漸漸被忽略;而從小不准使用的字彙卻漸漸入大堂。希望有心人能代台式中文好好正本清源。台語已被濫用了,所以,不論「踹共」或是「踹貢」,上好是「賣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