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4

冬天到阿里山 看螢火蟲飛舞

◆ 冬天到阿里山 看螢火蟲飛舞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377956.shtml

【聯合報╱記者林伯驊/竹崎報導】2013.12.23

阿里山區現在冬季螢火蟲飛舞!其中奮起湖、石棹、光華社區、圓潭自然生態園區、里佳都是非常好的賞螢地點。阿管處表示,秋冬螢火蟲特性為持續發光,別於春季品種,許多攝影玩家抓準時機,拍出一條條螢光綠軌跡,夢幻程度破表。

阿里山地區海拔從200至2600多公尺,自然環境提供螢火蟲生長。全臺灣秋冬螢火蟲已記錄9種,阿里山就有8種,以山窗螢、鋸角雪螢與神木螢為主,活躍於1000公尺的山林棧道間。秋冬螢主要於每年11月至翌年3月間,現在正值觀賞的最好時機。

阿管處表示,最佳賞螢時間約下午5時30分至7時30分,高峰差不多1個多小時。奮起湖地區同時最多可見100隻以上鋸角雪螢,畫面壯觀,並且因為持續發光,目擊者形容「猶如流星般拖曳的光軌」,加上冬季的低溫,與春季賞螢有截然不同體會。

阿管處提醒遊客,上山賞冬螢時要記得攜帶禦寒衣物,若因天色過暗要開手電筒,可將紅色玻璃紙套在前面,減少對螢火蟲影響,另外不要因為好奇亂抓螢火蟲。旅遊諮詢(05)2593900。



◆ 外來沙氏變色蜥 比嘉縣人還多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377944.shtml

【聯合報╱記者謝恩得/嘉義報導】2013.12.23

外來種沙氏變色蜥入侵台灣13年來,適應力愈來愈好,政府雖連續5年獎勵捕捉仍未受影響,根據學者今年的研究估算可能達60多萬隻,相當驚人,學者擔心若擴散全台,對其他物種可能有嚴重影響,建議增加移除量並持續監控。

沙氏變色蜥於民國89年被發現入侵台灣,可能藉著苗木進口,從古巴等中南美洲來台,目前最主要集中在嘉義縣水上和中埔交界,以及花蓮縣,尤以水上鄉三界埔一帶最多且密集。5年來縣府和林務局合作,每年以獎勵捕捉方式 (今年每隻3元),展開移除沙氏變色蜥計畫。

近幾年來的移除計畫,每年都捕捉到10餘萬隻,最多近18萬隻,而林務局也持續4年的研究計畫,但沙氏變色蜥族群數量仍逐年大增,從數萬到10多萬,今年最新研究,估計達50萬到60多萬隻,高過嘉義縣53萬的人口數。

此外,沙氏變色蜥也從最早根據地水上鄉三界埔,往北突破赤蘭溪流域,進入中埔鄉和嘉義市,曾有學者以沙氏變色蜥入侵美國後成為極強勢物種,擴散快速的案列,擔心若未能有效移除,一旦拓展到全台灣其他棲息地,可能會加深對其他物種的影響,例如會被沙氏變色蜥捕食的螞蟻、蜘蛛、軟體動物以及其他物種的幼蜥。

今年負責研究的真理大學環境教育和生態保育中心組長莊孟憲表示,沙氏變色蜥的適應力和生殖都很強,從卵到成蟲下蛋僅需4個月,很快恢復出現大量族群,往年移除量不夠多,他建議每年移除30%或30萬隻以上才會有效。

雖然族群大增,莊孟憲強調,目前看來沙氏變色蜥不會危害人類或農作物,且可能有特定的棲地依戀性,仍多集中心在水上鄉三界埔一帶,不過沙氏色蜥畢竟是外來種,台灣對牠們的研究還不夠多,最好還是預先防範和教育。

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表示將和嘉義縣政府及學界討論明年有效的移除計畫。



◆ 十大愛貓地日貓咖啡源自台灣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312230015-1.aspx

中央社 2013.12.23

旅遊書「寂寞星球」選出全球十大愛貓地點,書中也提到日本的貓咖啡源自於台灣,至今已有超過150家分店。

寂寞星球指出,每天全世界都有數百萬愛貓人士看著貓貓的影片,不過2014年將近,不如下線關上電腦,直接上路,到全世界十大愛貓地點去感受貓的可愛。

寂寞星球的文章指出,日本雖然以很多東西聞名,但並不包括居住的空間,儘管如此,除了收集凱蒂貓之外,愛貓人士還可以到貓咖啡店與貓對話;寂寞星球強調,日本貓咖啡店的概念源自於台灣,但在日本卻更受歡迎,目前已有超過150家類似的貓咖啡店,每家店裡都有數十隻貓。

另外在日本東北的田代島,也有「貓島」之稱。寂寞星球指出,這裡是貓迷的天堂,有貓廟、貓雕像,而且在自然繁殖下,貓的數量早已超過島上的居民。

其他獲選的還包括了緬甸的茵麗湖(Inle Lake),寂寞星球指出,緬甸貓一度幾乎已經絕跡,但在茵麗湖卻又重新繁殖出來;而埃及也是貓的天堂之一,人面獅身獸被視為是貓的木乃尹,而且在古埃及,殺死一隻貓可能會被判死刑。

美國華盛頓州阿靈頓的一年一度的貓展(AverageJoe Cat Show),每年都有不少貓參與,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貓;蒙特內哥羅柯托港則是另一處愛貓的地方,同樣以貓聞名。

其他還有美國佛羅里達州的的海明威紀念博物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貓船、馬來西亞古晉市與俄羅斯的赫米塔基博物館。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灣海岸遇「東脅西毒」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378671.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2013.12.23

日月光汙染案引起全民重視,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上午舉行記者會,指台灣海岸正面臨「東脅西毒」的危機,「西毒」是指新竹、彰化、桃園、台中、高雄五處海岸嚴重汙染,「東脅」則是花東海岸有30多個開發案正準備開發,美麗海岸面臨嚴重威脅。

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表示,台灣海岸遭破壞、汙染層出不窮,二、三十年前就已存在工廠廢水偷排、惡意傾倒廢棄物,但始終未改善,甚至越來越惡化,台灣海岸被破壞得體無完膚,政府沒有善盡管理和監督的職責,應該負起最大責任。

陳瑞賓公布環境資訊協會今年完成的「台灣海岸藍皮書」,指台灣海岸面臨:海洋廢棄物、人工化、缺乏監測機制、快速道路切割、不當遊憩規畫等問題。協會調查員調查全台各海岸,針對工業汙水、事業廢棄物、海洋廢棄物、海岸人工化等四項進行評分,台灣西部海岸汙染破壞最嚴重的五個縣市,分別是新竹縣市、彰化縣、桃園縣、高雄市、台中市。

陳瑞賓說,五縣市又以彰化縣和新竹縣市汙染破壞最嚴重。其中,彰化縣海岸人工化最嚴重,另三項評分也都在8分以上;新竹縣市則是事業廢棄物、海岸人工化問題最嚴重。

陳昭倫表示,縣市評比中,汙染或人工破壞情節最輕微、最低分的縣市,是東海岸的宜蘭、花蓮、台東。但他提醒,東海岸現在雖還看不到太顯著的破壞行為,但是絕不能掉以輕心。

陳昭倫長年在東部珊瑚礁進行調查研究,他發現,東台灣因為海洋環境特殊且破壞少,常可發現或記錄到特殊珊瑚物種,甚至還因此發現台灣特有珊瑚物種「福爾摩沙偽絲珊瑚」。

但近年因財團大舉準備在海岸蓋飯店、旅館、渡假村,例如正進行環差的棕櫚灣飯店、預計在福爾摩沙偽絲珊瑚發現地點開發的寶盛水族生態遊樂區等。

※ 相關報導:

蝴蝶復育基地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只見垃圾不見沙 竹彰海灘最髒

【聯合報╱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2013.12.24

環保人士實地走訪全台調查後,昨天發表台灣海岸踏查報告,為台灣各縣市海岸劣化程度打分數,海岸劣化最嚴重的前五名,分別是新竹、彰化、桃園、高雄與台中,其中桃園和彰化九月初才因海岸特殊景觀,被同單位選為台灣最美九大海景之二,成為集美麗與醜陋於一身的兩個海岸。

這項海岸的調查報告,昨天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徒步環島守護海洋的環保人士黃俊男,共同對外界發表。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表示,評分依據共有四項,分別是:工業汙水、事業廢棄物、海岸人工化和海洋廢棄物,以滿分四十分為劣化最嚴重,新竹和彰化得卅五分劣化奪冠,桃園和高雄卅四分,次之,台中卅二分;得分在十五分以下,算可接受,但西海岸沒有一個縣市合標準,連擁有墾丁美麗海岸的屏東,也只得到十六分。

「我一路走來,拍到的都是垃圾」,黃俊男指出,很多縣市的垃圾掩埋場都蓋在海邊,在風雨吹襲下,讓海岸被垃圾淹沒,有些地方連沙都看不見。

黃俊男抽檢海邊的事業廢棄物,發現西海岸有多處重金屬汙染的問題,一路撿到許多綠石蚵就是佐證;這些已經被重金屬汙染的海洋生物,最後也會被人吃進肚子,汙染已經不光是環境破壞,而是食安問題。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表示,東海岸雖無顯著破壞情形,卻也飽受威脅,擁有美麗景致與特殊海洋生態,財團卻在海岸蓋度假村,不僅破壞生態美景,也抹煞發展觀光的本錢,「是殺雞取卵的行為。」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說,這些問題廿、卅年前就存在了,卻不見政府有完善的管理和監督,他們發表的「台灣海洋藍皮書」中羅列許多問題如海岸快速道路切割,不當遊憩規畫等,都是缺乏全盤和永續管理的例子。

※ 相關報導:

* 遭點名縣市:已加強稽查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8380327.shtml

被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評為劣化嚴重的西海岸,包括桃園、新竹、台中、彰化、高雄等縣市沿岸,多處是陳年堆積的舊案,各地縣市政府環保單位已加強監測,也發動志工協巡、稽查。



◆ 初戀海灘消失 他,步步驚心

【聯合報╱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2013.12.24

「黃金海岸是我初戀告白的地方,就這麼消失,真的很衝擊!」徒步環島守護海洋的環保人士黃俊男,住在台南永康,台南黃金海岸存著他年輕時的美麗回憶;但台灣攔河集水採沙、沿岸建堤防,讓海岸極度缺沙,莫拉克風災讓黃金海岸的沙急速掏空,再也回不來。

黃俊男發現,不只小時候對海洋的記憶,已經找不到,許多地方即使海水看來清澈,但整個海水的味道、海風的黏膩感,都已不是正常的海洋。

從去年開始,黃俊男花三個月的時間,從台南沿海徒步到新北市,想知道海岸究竟發生什麼事;沿途他不時碰到成山的垃圾、廢爐渣、還有嘴中含著塑膠袋的死亡海龜,海岸被汙染的程度超過他的想像。

黃俊男感嘆,這是一個追求便利的時代,人們把汙染的責任都推給政府時,卻沒有想過自己每天製造了多少的垃圾?

據統計,台灣一年使用約兩百億個塑膠袋,黃俊男觀察,一個外食族三餐會製造出的垃圾,起碼有卅多件,許多人雖然提著環保購物袋買菜,袋中還是一個個的塑膠袋。

黃俊男說:「應該讓清潔工停工一周,我們才知道自己每天究竟產生多少垃圾」。



◆ 近危物種四斑細蟌 基隆河現跡

【聯合報╱記者吳曼寧/台北報導】2013.12.24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近危物種的「四斑細蟌」,不只棲地條件特殊,分布地點也侷限。不過荒野保護協會實地訪查半年,在北市基隆河右岸的蘆葦叢灘地,發現四斑細蟌的蹤跡。

四斑細蟌又名「廣瀨妹蟌」,1971年首度在日本茨城縣水戶市近郊的涸沼發現,2005年台灣五股濕地也發現其身影,目前四斑細蟌在亞洲地區的分布,僅在日本、香港及台灣等地。

北市社子大橋至洲美橋間有蘆葦叢灘地,北市府認為,此地環境條件與五股溼地的四斑細蟌棲息地類似,推測極可能有四斑細蟌族群,決定調查當地生態,尋找四斑細蟌身影。

四斑細蟌外型並不起眼,全長約3公分,主要特徵為合胸上、下各有一對淡色斑。今年7月起,北市府水利處委託荒野協會深入當地調查,經過半年多走訪,終於發現四斑細蟌。

水利處表示,四斑細蟌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列為近危的物種。在蘆葦叢灘地發現其身影,顯示基隆河水域環境具備多樣性生物棲地條件。

水利處表示,之後將持續進行四斑細蟌調查工作,並利用調查資料,營造適合四斑細蟌及其他水域生物棲息的溼地環境。



◆ 觀念平台-快快設立海洋保育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24000493-260109

中國時報 邵廣昭 2013年12月24日

據悉這次立法院的院會可能會包裹表決通過行政院組織再造的一些部會,包括成立「海洋委員會」,這並非學界及民間乃至馬總統競選政見中所希望的「海洋部」。如就目前行政院版本的海委會的組織架構,其下只有「海巡署」1個署,及包括「海洋資源處」在內的5個處。但因編制員額少,經費有限,員額也可能多由主導執法及非保育專長的海巡署的原有人力調撥過來,實難發揮功能。

目前全球永續發展問題,除氣候變遷之外,還有生態系劣化、海洋生物多樣性快速消失、漁業資源日益枯竭等問題,亟需正視及挽救。否則預估到2048年,距今只剩34年時間,全球的海洋將面臨無魚可捕,無魚可賞、也無魚可用來作為科學研究的材料,包括生命科學、遺傳資源的利用及仿生學等研究恐將無以為繼,這讓我們不知未來要如何面對子孫對我們這一代的質疑和責難。

台灣四面環海,海域面積是陸域的4~5倍,但國土規畫、資源保育、國際事務、環境保護乃至於環境教育,均因過去重陸輕海而被輕忽。

目前的海洋事務分屬政府7個部會,各機關本位主義,事權不統一,公權力不足,管理不夠落實,以及民眾海洋保育觀念與守法精神落後的情況下,台灣的海洋生態及漁業資源仍在每況愈下。台灣的海洋不久即將變成「無魚之島」。調查顯示,特別是潮間帶的生物種類正以驚人的速度在迅速消失中。

在眾多破壞海洋生態因素中,過度捕撈應是目前最主要的原因,氣候變遷及海洋酸化乃是未來進行式。但政府為照顧漁民的生計及其短期的利益,或許也因爭取選票考量,而常無法制定更有效、更直接的管理和保育措施,更不易自己同時扮演黑臉和白臉角色。

如果未來漁業署納入「農業部」後,漁業署恐將更有理由把海洋保育的工作,如海洋保護區的管理,推給「海洋委員會」掌管。表面看來未必不好,但海洋委員會只有位階低、人力物力不足的「海洋資源處」負責,企盼海洋永續恐難有起色。

如果馬政府放棄「藍色革命、海洋興國」政見中的「海洋部」,那麼搶救台灣海洋資源的途徑,就不僅是在海委會下成立「海洋資源處(或司)」,而應另設三級機關的「海洋保育署」,針對藍色國土的規畫和海洋資源與環境的保護補強功能之不足。未來漁業資源的開發及海洋保育也可以分別由農業部的漁業署和海委會的「海洋保育署」分工協力,各司其責。

政治是一時的,但我們的未來是永遠的。在此籲請大家支持,能把組織再造限定70個三級機關中的最後一個名額留給「海洋保育署」。讓這個單位能有海洋保育的「胡蘿蔔」也有海巡執法的「棒子」,促成海洋永續發展的願景。

(作者為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及行政院永續會委員)

fsj 提到...

世界新物種 小琉球現蹤

【聯合報╱記者張進安/琉球報導】2013.12.25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羅柳墀博士的研究團隊,日前在屏東小琉球潮間帶發現世界新物種─慕迪琉球蟹,屬極罕見的臥蜘蛛蟹科螃蟹,目前沒有牠詳細的生態資料,團隊將著手進行,讓新物種能登錄在世界海洋生物名錄中。

發現者高美醫專博士陳溫柔說,日前在夜間潮間帶物種調查時,發現這隻漂亮的小螃蟹,當時正要開始漲潮,慕迪琉球蟹身體鮮艷的顏色,和藻類暗褐色背景成強烈對比,才能幸運地發現。

陳溫柔說,慕迪琉球蟹體長僅15mm,約為指甲大小,眼睛紅色,身體為米白色相嵌著雪白斑塊的突起,在背甲兩側鑲有鮮紅的斑塊,全身布滿卷毛,有助於挾帶穿插枝狀的海菜進行偽裝。

在比對相關文獻資料後,發現牠的形態與臥蜘蛛蟹科的Thusaenys屬螃蟹最相近,特別在頭部有雙叉狀額棘、第二觸角有棒狀毛等獨特特徵,都是其他種類所沒有的。



◆ 擅自剪3路樹 園藝業者挨罰

【聯合報╱記者簡榮輝/宜蘭報導】2013.12.25

路樹別擅自修剪,以免挨罰!位於宜蘭三星鄉的省道台7丙線,公路養護單位發現有3棵路樹遭人修剪,通報警方後,依毀損公物、違反公路法告發,成為宜蘭連日來多起修剪路樹風波中的首件開罰案。

公路總局人員昨上午巡查省道路況,經過三星鄉的台7丙線時,發現有3棵茄苳路樹遭民眾私自修剪,馬上報警處理,警方到場後,發現光禿路樹旁有一家園藝公司,懷疑是園藝業者所為。

「是我修剪的沒錯!不然,落葉髒亂不說,也遮到日照。」黃姓園藝業者坦承,店門口的3棵茄苳樹枝葉茂密,最近結果期,樹下常被落葉與果實弄得骯髒不堪,每天都要花時間清掃,加上樹型也不漂亮,乾脆就自己動手修剪枝葉,不知道剪路樹必須經過申請。

黃姓業者解釋,自己從事園藝生意,不會亂砍樹,適當的樹木修剪可以令樹型更加美觀,雖然「強剪」手法一開始看起來光禿禿,常遭人誤解,不過隔年枝葉會更美觀、茂密。

儘管園藝業者出於好意修剪,卻因沒有向公路養護單位申請,因此挨罰。獨立山工務段段長戴進富強調,黃姓業者以專業手法修剪,但是修剪路樹必須向所屬的道路養護單位申請,再派人修剪,民眾若擅自修剪路樹將違反公路法72條,最高可裁罰15萬元罰鍰。

最近宜蘭縣發生多起路樹修剪爭議,10月份縣政府與宜蘭市公所彼此為了路樹修剪成光禿模樣,相互指責外,冬山鄉大進村也發生路樹遭人攔腰砍斷,至今仍未找到兇手。

戴進富呼籲,如果民眾有需要修剪路樹,可以向道路養護機關聯絡、申請,千萬不要自行動剪,以免挨罰。



◆ 好山好水好多沙 台東縱谷民眾叫苦

【聯合報╱記者施鴻基/台東報導】2013.12.25

台東縱谷再度出現大型風飛沙,當地民眾叫苦連天,要求縣府等單位比照大台東地區,設法防制,「我們不想習慣過吃飯配沙的日子!」有人自嘲,以前是「好山好水」,現在是「好山好水好多沙」。

進入冬季,台東面臨東北季風威脅,台東、卑南等大台東地區過去飽受風飛沙之苦,縣府、河川局執行抑塵計畫後,雖然今年還是出現風飛沙,但比以往好很多,不過風飛沙似乎沿卑南溪轉往縱谷,讓當地民眾很無奈。

鹿野鄉民何漢宗說,今年風飛沙的情形是歷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像昨天忘了關窗,短短半小時,家具都蒙上一層沙,曬著的衣服也都要重洗,實在很困擾。

鄰居周文達說,縱谷區風飛沙的威力愈來愈強,範圍愈來愈大,一定有地方出了問題,有人說山上的沙土沖到卑南溪中游,若是這樣,政府就該趕快清淤,不能慢吞吞作業,否則明年雨季,水位愈來愈高怎麼辦?

高永恩認為,風飛沙可能是警訊,政府應查明為何以前沒有,現在不但有,而且愈來愈嚴重,「台東以好山好水出名,難道還要再加個好多沙嗎?」

fsj 提到...

市價千萬 收容中心千隻保育龜被盜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384863.shtml

【聯合報╱記者侯俐安、游振昇/連線報導】2013.12.26

保育類食蛇龜遭偷獵走私案頻傳,警方加強查緝,被查獲的走私龜全暫時收容在中興大學,沒想到上周遭盜,上千隻保育龜再度落入偷盜者之手。手無寸鐵的教授及志工既氣憤又驚慌,希望警方早日追回保育龜。

這是國內最大宗收容中心保育龜竊案。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吳聲海證實,不肖人士潛入中興大學保育中心,剪破鐵網,偷走了上千隻保育龜,換算轉手走私大陸的獲利超過千萬元,這些龜很可能被拿來祭大陸饕客的五臟廟。

吳聲海說,上周二晚間裝設噴水系統時,包工發現三公尺高的鐵網被剪破一個洞,連夜清算發現,少了一千多隻食蛇龜、柴棺龜,隔天一早連忙向警方報案。由於現場還有數千隻烏龜,志工只能加強巡邏並規畫移地送養。

志工十分沮喪,直罵小偷「可惡至極」。警方則研判偷龜賊應是很懂保育龜的人,至今仍未查出可疑對象。

台中市第三警分局表示,鑑識人員到場採證,未發現可疑指紋,調出校內監視畫面,逐一過濾,至今未找到可疑者。警方也將調閱學校附近路口監視器清查,但由於校方不確定侵入時間點,查案有如「大海摸龜」。

大陸等地喜食龜進補,走私一隻龜可獲利上萬元台幣。過去一年來媒體不斷放送食蛇龜的價值,引起歹徒覬覦。就連收容食蛇龜的屏東保種中心,最近也出現不明人士東張西望,鐵網有疑似遭人破壞闖入痕跡。

今年已攔獲近萬隻走私保育龜,全收容在中興大學,早已不堪負荷。日前宜蘭縣政府一天內野放千隻保育龜,也引發爭議。

台北翡翠水庫月初經行政院核定通過,成為亞洲第一個食蛇龜保護區,近日也申請作為保育龜中途之家及野放地。翡翠水庫管理局長劉銘龍表示,翡翠水庫正依法申請設置保育龜中途之家,將規畫一處暫時收容受傷、盜獵龜的場地,並評估合適地點作為未來野放地。

林務局副局長楊宏志對於保育龜竟在大學保育中心被偷,表示將加速原棲地放養。



◆ 魚被偷…狗不吠 白鷺空降打牙祭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8384893.shtml

【聯合報╱記者陳沛佑、何祥裕/連線報導】2013.12.26

「誰偷走我的魚?」屏東朱姓男子在家門前養了一缸魚,數量不斷短少,連隔壁鄰居的鯉魚也遭殃,報警捉賊;警方調閱監視器影帶發現,偷魚賊是隻大白鷺,在門前大享「霸王餐」,眾人哭笑不得。

無獨有偶,新北市新店區王姓住戶最近也發現,養在庭院水缸的十七尾金魚,每尾有十來公分長,一夕失蹤;住戶觀察,赫然發現一隻大白鷺在圍牆邊逗留,不時低頭探魚,後來在水缸加裝較密的鐵絲網,魚兒才不再失蹤。

「 你看,那樣子像不像小偷?」屏東縣朱姓住戶指著監視畫面說。只見一隻大白鷺從天而降,就停在馬路上,還不時轉頭察看有無他人;大白鷺躡手躡腳地走近住家,接著跳上魚缸邊,先用腳把池水攪得混濁,待魚浮上來就開始享用大餐。

朱姓男子說,家裡有養狗,若是陌生人偷魚,狗狗一定會狂吠;但是群魚一尾尾不見了,狗竟然沒有叫,一度懷疑是鄰居惡作劇,沒想到凶手是鳥。

鄰居許姓女子也說,花五百多元買了十九尾鯉魚,前天下午三點放進魚缸,四點多時魚缸水質混濁,「以為魚兒打群架」,細看少了好幾尾;現在不想再添新魚,改種荷花,等到荷花長大,就可掩護魚兒,防鳥偷吃。

愛鳥人士說,現在正是冬候鳥從西伯利亞過境台灣時,從畫面可見,偷魚賊不是小白鷺,應是體型較大的冬候鳥大白鷺。



◆ 國家地理攝影獎 《冰熊》獲首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26001955-260115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2013年12月26日

北極熊分布地區最南邊的加拿大曼尼托巴省海岸,一隻北極熊從消融中的海冰下浮出往上窺看,略為變形的白色身影,與遠方的落日與煙霧形成迷幻般的畫面。這是獲得「2013國家地理攝影大賽」自然類首獎的作品《冰熊》(Ice Bear)。

攝影師索德斯(Paul Souders)以貼近冰下北極熊的拍下的這一幕,呈現牠們在氣候暖化影響下的生態。

由國家地理學會主辦的「2013國家地理攝影大賽」20日公布得獎作品,分自然、人物、地方三類。以《冰熊》獲獎的索德斯出身美國,以新聞攝影為職志,曾在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擔任報社攝影,20年前轉換跑道成為生態攝影師。他表示,不論新聞或生態攝影,都是「用照片訴說當下的故事」。

得獎作品是他在加拿大哈德遜灣捕捉到北極熊在冰下難得的一幕。當時他坐在橡皮艇上,按下快門前已經不小心把一台觸發器和一台相機摔進海水,當他發現北極熊浮出時告訴自己:「千萬別再搞砸了。」

最後他順利拍下兩張北極熊現身照片,另一張也獲得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和BBC合辦的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大獎。

人物類首獎《在一起的孤單》(Together, Alone)是丹麥攝影師伯狄耶(Cecile Baudier)拍攝丹麥非英島的一對少年孿生兄弟,兩人裸上身一坐一臥依偎在車內,車窗外隱約可見荒原一片。

地方類首獎《長夜漫漫路迢迢》(Long Road to Daybreak)以中國老城為背景,朦朧光影中一個媽媽用竹簍背揹孩子,穿越長路漫漫行走。

攝影師亞當‧譚(Adam Tan)來自馬來西亞,他表示中國城市在快速經濟成長之下,將很快失去素樸的美感,他很慶幸能在某個濃霧的清晨,捕捉到這個動人畫面。

由國家地理學會創辦的國家地理攝影大賽開放全世界徵件,每年有來自約150個國家、7000多張照片參賽,由各國專家擔任評審,根據創意、攝影品質、內容的真實性進行了數輪討論選出得獎者,在國家地理攝影部落格「證據」(Proof)公布3張首獎與10張佳作。



◆ 大故宮二階環評 環團憂「水淹國寶」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26001959-260115

中國時報 湯雅雯/台北報導 2013年12月26日

爭議多時的大故宮環評案,環保署環評大會昨天決議進入二階環評審查,大故宮原定2021年完工目標可能因此延後。由台北市雙溪居民、故宮退休人員組成的大雙溪好土聯盟表示,外雙溪地理環境類似高雄小林村,颱風或暴雨一來,可能「水淹國寶」,堅持大故宮不宜開發。

故宮院區目前面積約16公頃,故宮預計在南北兩側開發新館及藝文園區,總面積約7公頃。但故宮前科技室主任張世賢說,外雙溪假日容易塞車,「小雙溪根本沒有容納大故宮的空間」。

他表示,外雙溪的地理環境類似幾年前被掩埋的高雄小林村,誰也無法預料外雙溪何時會遭暴雨侵襲,故宮也無法保證下挖的「地宮」和捷運將來不會淹水。

前綠黨發言人潘翰聲表示,大故宮在立法院是跨黨派反對,立院已經凍結預算,若環評通過預算才可以解凍。故宮北基地(新館)是全面開挖,現地上至少有64棵超過50年的龍柏,符合北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受保護樹木條件;南基地(藝文園區)生態資源豐富,卻完全沒進行調查。

最後環評主席決議,大故宮進入二階環評審查,故宮必須補充交通影響對策、基地排水滯洪、土石流潛勢溪流、邊坡安全分析及淹水等5大問題,納入第二階段環評報告書,並以民眾聽得懂的方式上網說明,加強與當地居民溝通。

※ 相關報導:

* 頭前溪闢濕地 竹市未來亮點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384664.shtml

竹市在頭前溪做人工濕地昨動土,將以20公頃範圍,引進溪埔子及柯子湖排水系統,讓流經濕地的汙水,經自然生態淨化,讓溪水更乾淨,預計明年12月完工。

fsj 提到...

江蕙和貓熊圓仔相面 隔空擊掌玩親親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386938.shtml

【聯合報╱記者許晉榮/台北報導】2013.12.27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貓熊寶寶「圓仔」明年1月6日才正式跟大家見面,不過台語天后江蕙(二姐)因愛上大貓熊寶寶「圓仔」,將自己歌曲「囡仔」改編成「圓仔」,並開金口進錄音室配唱,送給超人氣的「圓仔」當耶誕禮,還受邀提前與「圓仔」相見歡,開心不已。

二姐幾乎天天追著「圓仔」動態,每天看牠成長紀錄,這次專程進錄音室重新灌錄送給「圓仔」的耶誕禮物,心情格外雀躍,她還在郝龍斌市長帶領下提前見到目前體重12.9公斤、5個半月大的「圓仔」,當牠被抱出來時,二姐的心被融化,雖隔著玻璃窗,她仍開口獻唱「圓仔」歡迎牠,「圓仔,你是我的命」,而「圓仔」活像「好奇寶寶」,對什麼都有高度興趣,看到樹木和獨木橋就用牠肉肉的手腳奮力爬上去,因四肢發育尚未健全,爬著爬著就卡住,二姐不斷驚呼:「圓仔,你怎麼那麼可愛啦!」

「圓仔」似乎也很喜歡二姐,被抱到窗邊時,居然開心攀著玻璃躍起身來,圓嘟嘟的身體趴在玻璃窗上,好像要二姐抱抱牠,牠望著她,相看兩不厭,最後「圓仔」還以小手和二姐擊掌,並隔空親一下,簡直萌翻了。

※ 相關報導:

* 憲兵軍犬出養 人狗淚汪汪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387871.shtml

憲兵指揮部上午在士林松園營區舉行除役犬移交典禮,將在憲兵服役近10年的除役軍犬NIKO、DAPE與3隻汰除軍犬,交給領養家庭。憲兵參謀長高甯松說,人犬相處這麼久,憲兵領犬員昨天親自為這些即將離營的狗兒打理時,依依不捨,掉下眼淚。現場領犬員將栓著軍犬的狗繩,遞交給民眾時,語氣不禁哽咽起來。狗兒被牽上民眾車輛時,不時回頭嗅聞領犬員的腳邊,對軍中狀似不捨。

....高甯松表示,這次除役軍犬領養過程順利,憲兵有相當信心,未來有軍犬再滿10歲除役年限,憲兵會循此模式開放領養。目前軍犬組現役偵爆犬最年長是5歲,再有軍犬認養機會,要等5年後。



◆ 北海濕地 騰衝的世界奇觀

旺報 記者王超群/雲南騰衝報導 2013年12月27日

雲南騰衝的北海濕地之所以壯觀且令人一生難忘,除了這裡有一望無際的壯闊山河與雲南山村,更因為此地是世界唯一的湖泊浮毯特殊生態,這樣的水系生態其成因仍為地質和生物學者視為一個謎,迄無解答。

占地804畝的北海濕地是大陸1994年所定33個國家級濕地保護區之一,也是中國西南最知名的火山堰塞湖泊。是唯一呈現這種草墊浮毯在大片湖泊之上,既不是沼澤也不是流沙,水深達6到13公尺,而其上的浮草毯卻有1公尺深的自然奇觀。

出現這樣的世界奇觀,據目前已知的原因是大約60萬年前噴發的火山灰散布湖面,受風和鳥帶來的各種植物種在豐富的腐殖質之上勃勃生長,據稱有159種植物在此濕地生存,如茭白、鳶尾蘭、野菱睡蓮、綬草、鵝尾玉鳳花、蕺菜等。

春天開遍紫色鳶尾花,夏天白的睡蓮,到了秋天則是粉彩一片,多彩的金鳳花、千里光、雲南翠雀花生動表達了萬紫千紅。即使是記者到訪現場的冬天,這裡仍是水天相連,背景4座自然山寨村柴家營、邵家營、大營、海口,將人和大自然的和諧相處作了最完全的詮釋。

小舟輕渡,船工擺槳搭配僳族美女引吭高唱,雲南風情,騰衝之美,眼耳都是極度享受。北海濕地水質呈弱酸性,鰱魚、鯰魚悠游其間,讓這座位在海拔1731公尺的濕地,有最具特色的景觀和豐富的生態。

※ 相關報導:

* 飛不動了 黑面琵鷺魚塭獲救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387033.shtml

一隻年約1歲多的黑面琵鷺,日前被台江國家公園保育人員發現蹲伏於七股魚塭堤岸,原疑因肉毒桿菌中毒,經送往動保處救治,檢驗報告昨天出爐,未發現肉毒桿菌病原菌,研判是長途跋涉虛弱,待康復後再野放。



◆ 阿根廷食人魚咬傷70人 數童戲水斷指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387842.shtml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3.12.27

南半球目前正值盛夏,阿根廷部分地區25日氣溫高達攝氏38 度,羅薩利奧市民眾到河裡戲水,不料遭食人魚攻擊,約70人受傷,幾名兒童甚至整根食指被咬斷。

衛生部次長金達尼亞表示,食人魚攻擊事件發生在羅薩利奧的巴拉納河河岸邊,當地位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北方約310公里。有些人一開始還以為自己被鯊魚咬。食人魚咬人後,大家上岸躲避,但天氣實在太熱,有些人半小時後又下水。

由於酷熱難耐,數以千計民眾25日上午到巴拉納河戲水消暑。官員表示,異常高溫顯然也促使食人魚聚集在水面。阿根廷公共電視台報導指出,這些魚牙齒尖利,性情凶猛。

路透報導,醫師說,遭攻擊的傷者中,有個7歲女孩一根手指被啃掉一部分,不少傷者的傷口也很深。美聯社的報導說,有多達七個孩童被咬掉部分手指或腳趾。

醫師表示,食人魚咬傷人的事件偶有所聞,但這次受傷人數這麼多,「不太正常」。



◆ 地表最辣 死神辣椒美國現身

中央社 2013年12月27日

世界最辣的辣椒「卡羅來納死神」(Carolina Reapers)出現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米爾堡,辣度幾乎和大部分警用辣椒噴霧一樣辣。

金氏世界紀錄花了4年多的時間,終於在11月認定農夫柯里(Ed Currie)的傑作是地表最強辣椒。柯里的死神辣椒也經過溫斯洛普大學(Winthrop University)學生認證。他們的畢業作業之一就是品嘗食物。

從「先鋒報」(Heraldonline)官網可以看到柯里拿著他種植的死神辣椒。

但柯里的世界第1辣是不是真的獨霸全球,連科學家都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新墨西哥州立大學(New Mexico State University)紅番椒研究所(Chile Pepper Institute)所長波斯蘭(Paul Bosland)說,辣椒的辣度不只要看基因,還要看種植的地點。

辣椒的辣度是以「史高維爾辣度單位」(ScovilleHeat Units)來衡量。0度代表溫和,一般的墨西哥辣椒約5000度,柯里的「卡羅來納死神」則是156萬9300度,有一顆的辣度高達220萬。警用辣椒噴霧約為200萬度。

辣椒市場愈來愈大。根據美國農業部統計,美國人辣椒食用量在不到5年時間成長8%。

而且世界各地都有農民想要種出世界最辣的辣椒,這場「比辣」大賽可能沒完沒了。

fsj 提到...

林務局清倒木 部落拔刀護木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389284.shtml

【聯合報╱記者陳俊智/花蓮縣報導】2013.12.28

「把木頭留下來!」林務局派人清運花蓮秀林鄉銅門村山區的珍貴倒木,部落居民認為林木是傳統領域財產,四天來群情激憤,阻擋卡車載運倒木下山,部落代表甚至拔出獵刀宣示倒木「主權」,險釀嚴重衝突。

林務局花蓮林管處副處長黃麗萍指出,此次清運的倒木包含紅檜、香杉及扁柏,樹齡都在三百年以上,直徑超過五十公分,市值逾五十萬元。

林務局花蓮林管處廿四日雇工在木瓜山第四十九、五十號國有林班地清運倒木,遭銅門村民誤認是山老鼠被攔。業者出示公文澄清,但村民並未散去,堅持倒木留在銅門村,警方出面協調未果,卡車和倒木都暫時押在派出所。

昨天上午林管處再派車到部落,打算更換向業者租借的卡車,遭村民誤以為趁機將倒木運走,再次群聚阻擋,部落會議主席鍾德光等人除在路中堆放石塊阻擋,也配帶獵刀抗議。他抽出獵刀宣示「木頭就是要留在銅門」,令警方不敢大意,隨即請求警力支援,現場氣氛緊繃。

村民周志偉連續三天放下工作,整天守在派出所旁,防止倒木被偷運,許多村民自動聚集、接力看管,他們希望「林務局把倒木卸下來,大家再來慢慢談。」

銅門村民前晚召開部落會議,認為倒木位於原住民傳統領域,林管處不打招呼就運走,「根本是強取」,決議要求將倒木運回原位。花蓮林管處長吳坤銘未答應村民的要求,只表示「會在雙方都認同的情況下清運倒木」。

秀林鄉長許淑銀、縣議員黃輝寶等人怒批林務局漠視原民法,逕自在傳統領域開路運木非常不可取。吳坤銘回應,倒木是國家財產,拍賣所得繳回國庫。雖然森林法明定原住民可在公告的傳統領域內活動,但傳統領域尚未公告。



◆ 林務局追蹤防盜 樹木擬植晶片

【聯合報╱記者魯永明/嘉義報導】2013.12.28

活躍阿里山區山老鼠囂張擲石塊砸傷5名員警,公然向公權力挑戰,嘉義地檢署檢察官聲押落網5名嫌犯,法官昨天裁准羈押看守所,檢方向山老鼠集團宣戰,確保森林國土;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為加強源頭管制,研擬比照警方防機車竊盜烙碼做法,在樹上植入類似動物晶片的RFID「無線射頻身分識別系統」,追蹤防盜。

「裝RFID需單一林道路口!」林管處副處長楊瑞芬說,RFID利用射頻訊號以無線方式傳送及接收數據資料,植晶片樹木電腦建檔,可用掃瞄辨識,應用在樹木防盜系統,分為發報器、感應器、訊號傳輸等三部分。

將發報器隱藏木頭內,當移動到設於閘點感應器產生訊號,透過傳輸向外裝置通報,功能有如賣場出口感應門,未結帳商品通過會發出嗶嗶聲響,宜蘭太平山工作站林區已裝置此系統,但易遭竊的檜木、牛樟殘材並不適合安裝。

檢方查緝森林盜伐小組以主嫌在逃,落網盧姓男子及4名越南外勞,有勾串、逃亡之虞聲押,法院裁准。另為追緝隱身幕後的山老鼠集團首腦,已整合警、調、森林警察等,布下天羅地網,決心瓦解集團。

珍貴牛樟芝號稱能抗癌,而檜木工藝品隨陸客增加,市場奇貨可居,供不應求,龐大利益引起山老鼠覬覦,但森林法對盜伐刑責太輕,只有6月以上、5年以下徒刑,以致盜伐案層出不窮。

檢方表示,山老鼠集團分工細,人贓俱獲不易,以前盜伐者看到警察大都逃離現場,這次盜伐襲警行徑囂張,疑不法分子結合逃逸外勞、不肖官員組山老鼠集團,裡應外合,盜伐牛樟、檜木,去年至今已查獲近百件。



◆ 國家保護植物 被摘回家炒菜

中國時報 李道成/綜合報導 2013年12月28日

煲湯、炒菜、榨油的食材應有盡有,這可不是傳統菜市場,竟然是廣州華南植物園,被以「愛吃」聞名的廣東人,視為免費天然食材基地;不只如此,連大陸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鬼沙欏」,都被民眾偷摘回去祭五臟廟。

占地5300畝的華南植物園,不僅是許多當地遊客免費食材來源地,包括珍貴野生蘭花、黃花梨木也有人盜採,甚至連仙人掌都成遊客到此一遊的「留名區」。

華南植物園園藝中心主任廖景平表示,藥園內的植物,還被遊客分季節光顧,如春天就會有五花茶內的常用植物被挖走,秋天則是桃金娘被盜採旺季。

蕨類植物園也是重災區,被視為爽口的蕨菜嫩葉經常大把被民眾偷挖走,甚至有老太太連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鬼沙欏」都不放過,猛掐嫩芽準備帶回去炒菜,讓廖景平啼笑皆非。

為滿足口腹之慾,還有一名70多歲老人直接爬上廣寧油茶樹上摘大油果,說要拿回家榨油;並曾出現太多遊客為採人面子果,把草皮都踩壞了。

遊客在廣州植物園內順手牽羊情況相當嚴重,廖景平就看過,有人偷挖一大包蕨菜嫩葉,簡直把植物園當菜園。

還有價值不菲的野生蘭花,只要是市面上少見的,往往放上去沒幾天就被偷走;同樣珍貴的黃花梨木樹幹,竟也被鋸掉一半偷走,逼的園方只能圍上鐵欄杆,保護這些珍貴稀有植物。

此外,為應付層出不窮的盜採,植物園內已安裝200多支監視攝影機,日後碰到破壞珍貴植物行為,將會報警處理。



◆ 北投石劃保留區 不得擅闖

【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2013.12.28

北市府為保育全球唯一以台灣地名命名的「北投石」,將北投溫泉博物館上游的北投溪河段公告劃定為「北投石自然保留區」。這也是國內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劃設自然保留區保育礦石的首例。

北市產發局表示,今年適逢北投公園建成100年,為保育珍貴的北投石,決定將北投溪第2瀧至第4瀧間河堤內行水區,及部分毗鄰河岸土地,依文資法第79條劃定為「北投石自然保留區」。劃設範圍由北投溫泉博物館至熱海飯店前木棧橋的河段,面積約0.2公頃。

產發局表示,北投石自然保留區公告後,依文資法規定,未經許可進入保留區,可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若改變或破壞原有自然狀態,涉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20萬至100萬元罰金。

產發局呼籲民眾,至北投公園附近遊玩時,不要進入自然保留區範圍,一起為保育「北投石」把關。

1905年日本人岡本要八郎於北投溪發現北投石,距今已超過100年,為世界上4000多種礦物中,唯一以台灣地名命名的礦物。

由於北投石僅分布於台灣北投和日本秋田縣玉川溫泉二處,彌足珍貴。但從50年代以後,地熱谷溫泉開發利用,加上人為濫採,北投石面臨瀕臨絕跡的命運。

水利處為復育北投石,已對當地河川水質進行監測,未來市府相關局處將加強合作保育,並搭配環境教育及生態解說,讓北投石復育工作獲得各界重視。

市議員吳思瑤多年來與八頭里協會奔走努力,她表示,過去文資法只用於古蹟、歷史建築等保護對象,「北投石」以自然地景身分適用,成為受法律保護的珍貴礦物,是台灣創舉。

但吳思瑤說,北投石保護是百年大計,絕非短期任務。她要求法定主管的動保處、執行復育的水利處及管理北投溪流域的公園處,應建立跨局處協調機制,落實各項保育及復育。

fsj 提到...

心疼山林受汙 棄攻百岳改淨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29000473-260107

中國時報 黃力勉/台東報導 2013年12月29日

「營地這麼髒亂,百岳不攻也罷!」熱愛登山的幼教園長蔡清雯,攻卑南主山時發現營地遍地垃圾,心疼山林蒙受汙染,放棄攻頂,當起清道夫撿拾垃圾下山,也因而放棄攻百岳念頭,並大聲疾呼山友莫忘登山初衷。

「爬山不就是喜歡山林中的單純美好,及登高望遠的感動!」雖然爬山資歷僅有3年,蔡清雯至今已經攻下56座百岳,不過當她發現許多營地都是萬年不化的塑膠垃圾,令她反思攻頂過程都是半夜趕路如急行軍,卻忽視周遭環境,而決定不再強求百岳。

蔡清雯將營地旁滿佈垃圾的影片,以《卑南主山營地版的”看見台灣”》的檔名上傳網路,大聲疾呼山友要發揮公德心,不要將不屬於山林的東西留在山上。

山上的垃圾五花八門,寶特瓶、塑膠袋、罐頭、瓦斯鐵罐、菸蒂,使用過的衛生紙則最噁心,但她還是撿一大袋垃圾下山,希望從自身做起,讓山友開始正視無痕山林的重要性。

蔡清雯說,山友把攻過幾座百岳當頭銜,卻迷失爬山初衷,即使知道有危險也硬闖,因此她建議台灣山林應盡速分級,爬山也須繳高額保險,保險費用於救難、增加山屋設備及清潔山林使用,將屬於高山的景色還給自然。



◆ 為圓圓成功助孕 全靠情報和神器

石文南/台北報導 2013-12-29 中國時報

大貓熊「圓圓」成功產仔其實是許多奧祕的結合。瀕臨絕種大貓熊有發情、交配、育幼3難,台北市立動物園獨步全球研發僅2mm、透明注射器,減少傳統針筒抽出精液時的耗損;另,動物園團隊連續3年準確掌握圓圓1年2次發情高峰時間,也是成功孕育「圓仔」的重要因素。大陸大貓熊專家如獲至寶,已將這2項突破性研究成果帶回大陸計畫推廣。

圓仔經過6個月調教,已排定1月6日和民眾相見歡,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繁殖中心召集人張志華昨天表示,許多人以為圓仔是團團圓圓自然交配成功的「產物」,事實是團團從民國100年起3年中與圓圓「做愛」多次卻沒有1次成功過。他說,這不能怪「團團」。

因為團團「那話兒」只有人類的「大拇哥」豎起來的長度、約7公分,腫脹後直徑為3公分,大貓熊這麼大一隻,那話兒卻只有這麼一丁點,怎麼交配呢?就是交配難!不像馬、象的「那話兒」既大又長,騎上去就贏了。

直徑2毫米 精液不浪費

張志華表示,正因為大貓熊的「那話兒」短,這物種要繁殖就得技術高超加上超級好的運氣,而多數貓熊都沒有好的運氣,「做愛」折騰一回往往是雙方遍體鱗傷。動物園不得已,3年來,團團經6次、圓圓7次麻醉,完成精液採集與人工授精。

麻醉風險高、團團的精液相對珍貴,但由大陸帶來的「精液注射管」為不銹鋼材質直徑3mm,注射拔出後會帶出許多精液,很浪費。台北動物園有點子王、鬼靈精稱號的張志華研發直徑2mm、透明更精細的注射管,邊注入、邊回抽,讓更多精液留在圓圓陰道內,增加受孕機會。

發現另次一發情高峰期

另一致勝關鍵,台北動物園長金仕謙表示,一般成熟母貓熊1年只有1次發情高峰,但台北動物園獸醫團隊連續3年由圓圓的尿液中發現獨有的1年2次發情高峰期。

他表示,今年3月動物園實驗室在圓圓快到高峰期的前5天,提早戒備,24小時驗尿,精準掌握高峰期一掉下來就是排卵的黃金時刻,為圓圓進行人工授精,果然命中。

張志華表示,圓圓起碼要帶圓仔至1歲大,帶圓仔要分泌乳汁無法懷孕,所以寄望後年讓團團、圓圓能自然交配成功。

fsj 提到...

平路/米格魯與官僚心態

【聯合報╱平路】2013.12.30

十四隻米格魯的生死如何?農委會十二月廿六日開會,否決了動保團體的提議。實驗要繼續,遲早把病毒注射到狗身體內。

從開始,米格魯的活體實驗就是輕率的決定!幾個月前,農委會找上這十四隻狗做祭品,因為狂犬病消息正熱,應付立法院吧,管不了樣本大小及其信度與效度,農委會只想有個名目來搪塞。之後,「九月政爭」覆蓋了人們對狂犬病的注意,實驗繼續「準備中」。

事隔幾個月,當初應景的實驗竟然要繼續。農委會最多是開一場諮詢會,邀幾位會外委員發言等等,與當初應付立法院是一樣的心態。十四隻米格魯被當做實驗的對象,一日日等著死刑,整日關在籠子裡過得怎麼樣?農委會官員說不清。包括更關鍵的問題,台灣究竟屬不屬狂犬病「疫區」?

數月前,先是有鼬獾呈現陽性反應,新聞喧騰之際,許多小動物被活活打死,有些犬貓被主人一夕間棄養,然而,鼬獾罹患率到底多高?後續的調查怎麼樣?幾隻犬貓因而感染?…政府機關需要告知民眾真相,而不是跟著新聞的熱度起乩!在台灣,鼬獾與錢鼠呈現陽性反應的分布與緣由,以及其他物種的感染情況,關係著台灣到底屬不屬於所謂狂犬病「疫區」。農委會應公開數據資料,並執行相關措施。而不是把主場交給疫苗廠商,最近宣傳「針針不漏」的活動,竟由廠商主辦,農委會等一干官員站台,看起來像是公務員為商家強推他們的產品。

且因為公家機構資訊不明確,恐慌繼續滋長。近期新聞中,出於對狂犬病的戒懼,視障同胞與導盲犬一起遭殃,原本友善的店家竟然不讓他們入內。有些縣市以市民安全為理由,禁止辦理流浪犬領養活動。

公家機構的推託,更造成不必要的殘忍。就以關在籠子裡等死的米格魯為例,專家們指出,狂犬病防疫與動物活體試驗並無直接關連!活體實驗不是完全不能做,但事前應仔細規劃實驗的目標,並考量可否用其他方式替代,一定要做,過程中也要輕減它的痛苦。政府機關將這些無辜動物當工具、當零件、當實驗器材,乃是生命教育最錯誤的示範。

即以二○一一的數據為例,台灣作為實驗工具的狗高達三四九隻;大小鼠、兔子、獼猴等超過一百萬隻。凡存在的就繼續合理?農委會官僚主義下沒人喊卡便繼續進行的殘忍有許多樁。再舉一例是,無論台灣屬狂犬病「疫區」還是「非疫區」,狗貓等入境的檢疫規定都應該重新修訂。為什麼備妥各種防疫證明,入境時還一定要隔離廿一天?不承認國外的獸醫專業?不接受別國醫學機構的文件?與任何國家相比(注),農委會的規定獨特而嚴苛,難道非要硬性隔離、過程對動物極度殘忍,才保得住台灣這片「淨土」!

試想寵物關進陌生環境,籠裡關三星期,容易造成焦慮,且留下後遺症。狗若年紀老了,主人更擔心就此永別。想想這不人道的規定,試著將心比心,有人因而放棄台灣的就業機會,有人外調返國時面臨割捨狗貓等家庭一分子的抉擇…

從十四隻米格魯到廿一天的隔離規定,所謂官僚心態,就是缺乏最基本的同理心。

(注)譬如日本與英國都是島國、都屬「非疫區」,寵物進入日本只要事前準備充分,留置時間在十八小時內。之前若防疫、抽血空運送檢等手續完備,入境英國無需隔離。

(作者為作家)



◆ 「圓仔」保育員透露:牠曾被媽媽咬傷

【聯合報╱記者陳瑄喻/台北報導】2013.12.30

大貓熊寶寶「圓仔」出生一七七天,一舉一動牽動粉絲的心,可愛的模樣終於將在下周一亮相;保育人員透露,「圓仔」出生時曾被媽媽「圓圓」咬傷,只得進入保溫箱療養。

「圓仔」的爸媽「團團」、「圓圓」在二○○八年底抵台,經過五年努力,七次人工受精、一百一十二天懷孕期、三小時廿分努力,今年七月六日晚上八點五分,生下首隻在台出生的大貓熊寶寶「圓仔」。

台北市立動物園長金仕謙表示,「圓仔」的出生為沉悶的社會注入歡樂。

細數這近一八○個日子,「圓仔」從巴掌大的粉紅肉球到目前得用雙手環抱的體型,動物園員工可說用盡心力。

大貓熊繁殖計畫召集人張志華表示,「圓仔」出生時就被媽媽「圓圓」咬傷,只得進入保溫箱療養。保育員首度照料大貓熊寶寶,個個戰戰兢兢,連作夢都在擔心,所幸有大陸專家隨時提供諮詢。

回顧這段照顧期,從頭到尾參與照料的貓熊館長陳玉燕表示,壓力最大的時刻莫過於「圓仔」滿月後的母女會,團隊不斷演練各種狀況,擔心「圓圓」會不會遺忘自己的孩子。

未料「圓圓」思女心切,隔籠發出連保育員都未曾聽過的呼喊聲,現場一旁側錄的工作人員不禁聞聲落淚。

「圓仔」目前體重像吹氣球般,從出生一八三點四公克,已達十三點二公斤,增加逾七十倍。研究員趙明杰表示,預估「圓仔」四歲時的體型就會跟媽媽一樣,突破一百公斤。

趙明杰表示,圓仔母女將共同生活直到「圓仔」兩歲半,之後「圓仔」就會跟母親「圓圓」分開。

至於「圓仔」長大後,是否要遠嫁國外?趙明杰表示,因大貓熊為華盛頓公約一級保育類動物,無論「圓仔」是遠嫁或是招贅,交配對象均需配合大陸方面指示。



◆ 學童護三爺宮溪 白鷺鷥回來了

【聯合報╱記者吳淑玲/仁德報導】2013.12.30

仁德國中「水精靈」社團,守護三爺宮溪,昨前往掃地淨溪、檢測水質,學生說,一年下來已感受到水質逐漸變好,有時還會遇到烏龜、白鷺鷥,相當開心,新的一年願望是工廠不要再排放汙水,讓三爺宮溪早日恢復清澈。

仁德國中教務主任林麗芬帶40名志願參加的學生,一大早頂著寒風,前往學校旁邊的三爺宮溪打掃堤防並撿拾溪畔的垃圾,目的是讓學生在歲末年終時,做一件對環境有意義的事。

林麗芬去年在學校成立「水精靈」社團,與嘉南藥理科大環工系進行專題合作,小組負責人楊晉安說,每周為仁德國中學生上一堂水質與環境教育課程,並帶領學生如何檢測水質、實驗及記錄,親身體驗水質的變化。

二年級學生黃得凱、王雅玲與王健安已參與社團一年,昨負責操作檢測水質,共驗了水溫、溶氧量及pH值,得到的數據是尚可。黃得凱說,去年剛檢測時,三爺宮溪水更黑更臭,經過一年監測,水質有變好。

黃得凱說,三爺宮溪水是因工廠排放廢水汙染,還有民眾亂丟垃圾到溪中,造成環境髒亂,水還發出惡臭,上面還有浮油,他的新年願望是工廠不要再亂排汙水了,早日讓溪水變清澈,看到更多魚蝦等水中生物,讓三爺宮溪恢復生機。

※ 相關報導:

* 長尾鴨來度冬 宜蘭首見!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392227.shtml

宜蘭縣壯圍鄉日前飛來1隻長尾鴨,在養蝦池覓食,吸引大批鳥友爭睹。宜蘭縣野鳥學會志工楊錦秀說,這不但是宜蘭首見,很可能也是台灣第一次記錄到長尾鴨飛來度冬。

* 埃及聖䴉暴增 恐衝擊西部濕地生態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dec/30/today-fo3.htm

外來鳥種埃及聖䴉,短短十年數量暴增超過十倍,足跡遍佈整個台灣西海岸,排擠到本土鷸科杓鷸屬的候鳥棲地與食物。生態保育團體警告說,埃及聖䴉不易誘捕,對濕地生態的威脅將逐漸明顯,相關單位宜儘早未雨綢繆。

* 海生館成立平台 保育石首魚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392257.shtml

在國外長期投入魚類分類研究的趙寧博士,鑑於人類掠奪性捕撈,造成石首魚(黃魚)瀕臨滅絕危機,前年退休後他回到國立海生館成立「全球石首魚保育研究平台」,埋首建立石首魚資料庫,推動漁業永續利用。



◆ 挖太深 怕對土地的愛引發對立

中國時報 (執筆:江家華) 2013年12月30日

齊柏林,一個務農人家的小孩,因為喜愛攝影而手執相機,在1990年轉入公職後,開始從事空中攝影。20多年來,他從空中見證台灣山河的壯闊與美麗,也看到災害後的殘破不堪,卯盡全力、花費3年時間空拍出破億票房的紀錄片《看見台灣》,卻也替他惹來爭議。

「有些議題不敢挖得太深,怕最後成為種族對立、傷害他人道德等問題。」宅心仁厚的齊柏林表明,儘管被環保團體批評「力道不足」,也引起建設公司、高山農民抗議,他還是強調自己是基於對這塊土地的感情和關懷,希望讓台灣民眾知道自己身處的環境出了什麼問題。

「我的兒子還出來替他傻爸爸辯護,說全台灣人怎麼會有人這麼傻做這種事。空拍攝影除非是美麗的圖像,才能成為商品,才能成為收入來源。」

齊柏林聽聞本報「新故鄉動員令」專題邀請,二話不說,爽快參加今年度最後一場廣播對談。對於《新故鄉動員令》專題長期耕耘的在地團體,他非常肯定;對《看見台灣》能夠掀起議題,他直說「始料未及」,也表示「這是20年從事空拍以來,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做的事情。」

對於外界讚許他放棄還有3年就退休的公職,投身拍攝紀錄片,他則謙虛地說,「我並不像大家說得那麼勇敢,毅然決然地放棄退休金,我其實也掙扎了一整年,我擔心自己50歲退休後,只剩薄弱的意志力,衰退的體力及眼力,所以一定要現在就做。」

人生中有些事是不能等的,齊柏林以行動證明他對台灣的愛,也喚醒大家對台灣的愛。

fsj 提到...

綠島寄居蟹 喜獲日本小豪宅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31000539-260106

中國時報 莊哲權/台東報導 2013年12月31日

「希望綠島的寄居蟹,會喜歡made in Japan的小豪宅。」因貝殼被遊客撿光,綠島寄居蟹只好住進垃圾屋,旅居日本的台灣女孩,及她的日本友人響應「幫寄居蟹安家」活動,從日本神奈川寄來100多個貝殼。這是2013年歲末,對綠島寄居蟹而言,最好的跨海禮物。

旅日女孩發起籌貝殼

「看到綠島的寄居蟹住在垃圾屋,真的很傷心!」旅居日本神奈川縣三浦半島的台灣女孩李葦儀,透過網路獲知,綠島的貝殼因為被遊客撿光,寄居蟹找不到家,只好住進瓶蓋、水龍頭帽、飲料罐等垃圾屋,覺得很不忍。

安家計畫募得逾百個

台東縣政府與義守大學休閒管理學系聯合舉辦「為寄居蟹安家計畫」,呼籲民眾將家裡的貝殼寄回,她與日本友人水澤孝費心地收集了當地出產,他們吃過的榮螺貝殼,還向鄰居要了部分小貝殼,總共100多個貝殼,於2013年末用包裹跨海寄到台東。

環境教育議題發酵中

李葦儀細心地為其中一顆貝殼彩繪,還在明信片上畫了一隻寄居蟹圖案,並註明寄居蟹的日文是「ya do ka ri」,希望台、日兩地的朋友一起為寄居蟹找家的計畫加油。

義守大學休閒管理學系老師趙仁芳表示,該計畫經媒體披露後,獲得很大的回響,到現在都還陸續收到各地寄來的貝殼,這次能引起國際注意,顯見議題還在持續發酵中,對於環境教育有很大幫助。



◆ 核災波及 日光猴子軍團關門

中央社 2013.12.31

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櫪木縣日光市的猴子主題樂園「日光猿軍團」今天關門大吉。經營者表示,如果不是因為2011年3月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核災,也不至於關閉。

成立22年的日光猿軍團今天舉行最後的公演,上午10時半(台灣時間9時半)及下午2時半各公演1次。一大早吸引許多民眾前往等待開園。

這座猴子主題樂園有猴子扮成學生的「猴子學校」秀,曾轟動一時,顛峰期1年約可吸引100萬人次觀賞。

但是前年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核災後,來自台灣、南韓等訓練猴子的外籍訓練師為躲避輻射而返國,客源也減少,加上猴子逐漸年老,因此經營者、也是「猴子學校」校長間中敏雄決定結束營業。

今天公演時,間中流淚表示,感謝長久以來這麼多人的支持。

前往觀賞最後1場秀的民眾表示,小時候就常在電視上看到猴子學校的秀,想起以後再也看不到了,心裡很難過。

猴子學校在本月21日就舉行1場畢業典禮,間中說,如果不是福島核災,猴子主題樂園應該還會存在。



◆ 生活情報-全台最大生態社群網 元旦上線

中國時報 (洪欣慈) 2013年12月31日

由林務局、林業試驗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及內政部營建署共同打造全台最大的生態社群網站「生態領航家」,明天元旦啟用,愛好生態旅遊的民眾、社團都可在平台上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更多人參考,詳情可上「生態領航家」(http://group.ieco.tw)查詢。



◆ 褐根病入侵 八卦山百樹感染

【聯合報╱記者簡慧珍、郭宣彣/彰化報導】2013.12.31

褐根病入侵彰化市八卦山大佛風景區,感染總面積約3700平方公尺,上百株幼樹、老樹「中鏢」,疫情持續蔓延,縣政府擔憂擴散到難以收拾,昨天在大佛風景區向褐根病宣戰,預計10個月內清除病原。

縣政府昨天在大佛風景區第二停車場展示罹病的樹根,副縣長柯呈枋說,縣政府委託中華科技大學調查,北起八卦山參佛道,南至縣立藝術高中,都發現樹木感染褐根病,感染點76處,總面積逾3700平方公尺。中華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胡寶元說,目前都是土壤中的病菌使樹木生病,並非空氣傳播,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胡寶元表示,病菌可能藏在綠美化用的灌木、草皮土壤,隨植株到達大佛風景區,灌木、草皮死亡不被注意,樹木染病後無預警傾倒,並壓傷路人,使褐根病菌侵犯八卦山的事態被重視。

染病樹木連根挖起燒毀,帶病菌土壤就地燻蒸殺菌,經檢驗不含褐根病菌才算完工。員林、埔心等鄉鎮陸續通報樹木感染褐根病,可見褐根病已散布開來。農業處長郭丑哲說,木本植物若無故落葉,很可能感染褐根病,最好整株燒毀,不要堆肥再利用。

fsj 提到...

學童空等200天 寫信請總統救藻礁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101000496-260106

中國時報 洪榮志/台南報導 2014年01月01日

台南大學附設實驗小學641名學童一人一信給馬英九總統,催生桃園縣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總統府也回電將「立即處理」。不料,迄今200天卻沒有下文,小朋友羅列101個搶救藻礁理由,昨天再寄出120張明信片給總統、閣揆要求正視。

「立即處理」 沒下文

去年6月14日南大附小發起寫信給馬總統搶救桃園藻礁後,不僅當天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動打電話給校長周義雄,指「總統知道了,收到小朋友的信後會立即處理。」 6月22日周義雄更接到公共事務室主任陳永豐來函表示,「同學建議設立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總統非常重視,6月20日已函請行政院及桃園縣政府處理。」

不過,總統府的「立即處理」直到昨天滿200天,南大附小641位小朋友等不到相關單位劃設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覺得他們的殷殷期盼落了空。該校彩虹斑馬河巡隊30位小朋友,為了再次替奄奄一息的千年藻礁發聲,合力撰寫101個支持成立藻礁自然保留區的理由,希望能再為藻礁保育奉獻心力。

鮮紅藻礁 汙染變慘白

其中,郭玟圻的理由是,「我認識的藻礁原本是鮮紅色一片,近年來因工廠未經處理的廢水等一些不好的動向,傷害了藻礁。請不要同意野保區,支持自然保留區。」方宥潔也寫說,「藻礁已面臨絕種危機,存在7500年的歷史需要更嚴格的保護。」

昨天上午30名學生代表全校同學,寄出120張搶救藻礁明信片,寄信對象除馬總統外,還有行政院長江宜樺、行政院國土保育專案小組召集人簡太郎及農委會林務局長李桃生,隨信附上搶救藻礁的101個理由,每人平均接獲30封信。

101個理由 成立保留區

搶救藻礁活動指導老師張景傑認為,紀錄片《發現台灣》拍到桃園藻礁垂死景象,畫面雖不多,但隱約可以看出原本鮮紅色的藻礁,在北桃園已呈現死寂的白色,至於南桃園觀音、新屋一帶僅存4公里長的藻礁也呈現灰色,顯示已瀕臨汙染滅絕的危險。

桃園縣政府初步規畫在藻礁區劃設野生動物保護區,但動保區主要的保護對象是野生動物,南大附小學童希望藻礁區能以更嚴格的方式保護,亦即依文資法劃為自然保留區。對此,農委會林務局2日將開會討論此案。

※ 相關報導:

* 護藻礁 南大附小再次上書馬總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jan/1/today-south17.htm

....南大附小老師張景傑表示,農委會林務局將在一月二日聽取桃園縣政府對藻礁保育的規劃,但也會尊重地方,而桃園縣府傾向設「野生動物保護區」;野生動物保護區主要在保護動物,濫捕殺、破壞棲息地等才觸法,「自然保留區」只要改變或破壞自然地景即可處罰,兩者差很大。

張景傑指出,植物性的藻礁一年平均長○.一公分,觀新藻礁厚約四公尺,是極珍貴的海洋生態,墾丁珊瑚礁都能設立自然保留區,觀新藻礁也要受同等待遇。

* 鹽田、濕地濫捕 累犯最高罰10萬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396306.shtml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轄區許多舊鹽田、濕地各種魚類與海菜自然生長,因最近屢遭捕撈,破壞生態;雲管處昨天宣布,今天元旦起加強取締,因顧及許多民眾不清楚法規,首次查獲會先勸導,累犯才處10萬元以下罰鍰,並按違規次數告發,請民眾注意勿觸法。

* 數十隻擠網袋…賣鳥供放生 鳥販罰1.5萬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4/8396364.shtml

北市府動保處日前查獲一名王姓鳥販,將數十隻禽鳥放入網袋中,販賣給民眾放生。由於鳥販的行為讓禽鳥沒有足夠活動空間,違反動保法規定,動保處予以沒入,將鳥隻帶回安置,並將對鳥販開罰1萬5千元。



◆ 台灣黑熊無喜訊 全台招親配對

【聯合報╱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2014.01.01

大熊貓圓仔誕生半年人氣不減,澳洲無尾熊在台北市立動物園也是屢傳「喜訊」,但動物園內真正本土的熊類「台灣黑熊」,卻遲無喜訊,隨年事漸高,議員厲耿桂芳擔心台灣黑熊無後。

動物園動物組組長石宜菁表示,去年7月已將動物園內的台灣黑熊「阿里」和「黑妞」,送到台中烏石坑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低海拔試驗站配對成功,但母熊是否受孕,還要再觀察,農曆新年前可確定是否有喜訊。

厲耿桂芳表示,目前全世界大貓熊約有2千隻,但台灣黑熊卻僅剩2百隻,自1989年起更被公告為瀕臨絕種動物,但市府對台灣黑熊重視程度卻遠不及大熊貓,不僅宣傳能見度不足,連復育都有一搭沒一搭。

她認為,大貓熊終究是四川物種,無法代表台灣,動物園應加強本土台灣黑熊的復育。

動物園園長金仕謙表示,市立動物園前年6月「台灣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團體會員,共同簽署「台灣黑熊復育合作保育宣言」,整合國內16個動物園與保育機構推動「台灣黑熊復育計畫」,動物園並未冷落台灣黑熊。

金仕謙說,台灣黑熊是獨居動物,一年僅一次繁殖期,若沒有遇見喜歡的另一半就得再等一年。目前全台加入繁殖計畫黑熊僅有9隻(5公4母),各機構還會積極當媒人,讓分散四處的台灣黑熊有機會碰面、送作堆。

※ 相關報導:

* 看好動圓仔 兩時段有機會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9/20140101000535.html

圓仔出生已滿178天,體重達13.6公斤。每天多數的時間都在睡覺,即使醒著,也常是玩個20、30分鐘就「沒電」了。動物園表示,根據保育員觀察,每天上午9至10點、下午4至5點,看到圓仔活動的機率較大。但民眾要記得,未來參觀拍照時不能開閃光燈,以免嚇到圓仔。

fsj 提到...

國有地菜園將整理 衝擊樹蛙棲地

自由 2014.01.02

北市雙溪國小對面菜園 現蹤

〔記者郭安家、高嘉和/台北報導〕台灣特有種樹蛙棲地因過度開發,棲地被限縮於陽明山二子坪、富陽公園、中強公園等處,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員廖鎮洲最近發現,台北市士林中社路雙溪國小校門口對面的菜園有樹蛙現蹤,本該予以保護,豈料,「地主」國有財產署竟打算整地,闢建涼亭等設施,衝擊生態。

國產署︰待查證是否為國有地

對此,國產署官員回應,由於未說明確切地號,很難判定是否為國有財產署土地,昨天遇元旦假日,得等到今天上班才能進系統查證是否為國有地。

北市動保處長嚴一峯說,已請產業保育組人員與專家到場了解,並與里長、當地居民溝通,盼達到雙贏。建議國產署未來可採取生態工法施工,避免侵害大自然。

廖鎮洲是雙溪國小生態老師,日前夜間在該處菜園發現樹蛙蹤跡,拍下多張珍貴照片;他說,樹蛙喜歡在泥巴、水田、水坑等又濕又冷的地方出沒,由於台北過度開發,賞蛙者過去都要翻山越嶺找樹蛙,而雙溪國小前菜園因面臨中社路,成了交通便利的天然賞蛙地。

該處菜園屬國產署土地,有民眾私自種植蔬菜、香蕉,還棄置積水浴缸,孳生蚊蟲。廖鎮洲表示,為改善環境,在地翠山里里長王禮騏日前竟與國產署協調,要整平菜園、剷除雜草,並興建涼亭等設施。

里長︰只要求除草 無施作涼亭

王禮騏受訪說,沒聽過里內有樹蛙蹤跡,由於該菜園易孳生蚊蟲,居民認為影響社區環境衛生,所以他要求國產署清除雜草及違規占用的菜園,否認要求國產署施作涼亭,並稱自己也反對水泥化設施,往後頂多擺放簡易座椅讓老人乘涼。

廖鎮洲擔憂,國產署一旦除草、整地就會影響樹蛙棲地,況且政府工程標案都採最低標,在經費有限下,施工廠商可能不在乎現地生態,他認為開發與生態可兩者兼具,呼籲政府好好規劃保護,也要避免民眾到場濫抓樹蛙。



◆ 野生動保區vs.自然保留區 救藻礁還在拔河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鄭國樑/台北、桃園連線報導】2014.01.02

桃園藻礁奄奄一息,在紀錄片「看見台灣」曝光後,再度凸顯保育的急迫性。農委會林務局今天下午開會,由桃園縣府委託的台灣濕地學會提出藻礁保育的期末報告,但保育團體看法不同,桃園縣政府傾向畫設當地為「野生動物保護區」,可以分區利用;保育團體則主張設立嚴格禁入的「自然地景」(或「自然保留區),兩案將於一個月內討論。

桃園海岸原本有27公里藻礁,但長期工業汙染,如今僅剩下4公里多。林務局今天下午邀請桃園縣政府、經濟部、台電、中油、環保署等單位,進行藻礁保育的進度檢討會議。據了解,桃園縣政府傾向成立野生動物保護區,可分區合理利用,「永續利用區」仍可抓鰻苗、螺貝類,「緩衝區」可以發展藻礁觀光,「核心區」則是嚴格禁止進入。不過保育團體則希望設立自然地景,嚴格禁止破壞,撿一個石頭都不行。

對於桃園藻礁未來該如何保護,林務局副局長楊宏志上午表示,林務局立場開放,會分別將兩案送到委員會討論,訂出可行計畫。

不過,桃園在地聯盟理事長潘忠政今天批評林務局態度推託。潘忠政說,桃園縣政府曾兩度發公文請林務局代理畫設自然地景區,林務局一再以協調方式處理,以致2007年發現桃園藻礁以來,六七年過去了,藻礁保育還在空轉。

潘忠政說,政府口口聲聲說要保護藻礁,卻不願意付諸行動,桃園縣政府認為沿岸有許多林務局的地,保育區畫設應該由林務局主導,但林務局遲遲不肯;去年底,縣府還請學者研究,原本是保育區、動保區兩案並呈,最後竟然做出劃設動保區的建議,讓人無法接受。

※ 相關報導:

* 救藻礁/空轉七年 藻礁變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399071.shtml

2007年,桃園藻礁被發現是全台最大的藻礁群,2008年農委會與桃園縣政府現場勘查後列冊追蹤,但至今六七年過去了,珍貴藻礁的保護計畫仍然停留在「只聞樓梯響」的階段,所謂「搶救」,只是空轉。



◆ 不搏命了 貓沒危險…消防局不再救

【聯合報╱記者楊德宜/桃園報導】2014.01.02

日前南投縣消防員協助民眾捉貓,卻墜樓住進加護病房,桃園縣政府消防局統計,去年受理動物救護案件多達854件,高達五成七是救貓,但真正危及貓命比率極低,桃園縣消防局擬重新檢討救援動物勤務,將只協助受虐、受傷、生命危險個案。

消防工作重點為救災救護,實際上卻包山包海,桃園縣消防局說,曾幫民眾圍捕壓馬路的羊群、闖民宅的山豬,因是緊急狀況,如不立即解除危機恐造成交通、人身危害,但救貓勤務往往是民眾受不了貓叫,要求「救」貓,實則只是「趕」貓。

消防局去年接獲動物救助案件854件,救貓占485件,大多數情況是貓隻躲在屋頂、橋下、建物高處梁柱休息,並無立即性危險。

消防局長謝景旭說,根據以往經驗,消防員執行非緊急狀況的動物救援勤務,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及時間,遠超過救災、救護,且貓喜爬高習性,往往讓執行勤務人員曝露於危險工作環境,又大多動物有攻擊性,過去也有消防員遭動物咬傷、抓傷。

當消防員現場評估貓並無立即危險,且所處高度過高,人員無法攀爬所及,或現有工具無法處理,並無能力協助驅趕,向報案人解說卻不被接受,消防局說,消防員遭當眾斥責、咆哮多達數十件,還有4件具狀投訴消防員沒愛心、瀆職。

消防局指出,由於貓有攀爬高處天性,又容易竄逃,捕捉不易,將對動物受困勤務提出因應對策,未來擬只處理緊急且危急案件,即為疑似虐待動物致傷或可能致死,如非緊急狀況,消防員將轉知桃園縣政府動物防疫所、各鄉鎮市公所清潔隊等相關業務單位處理。

fsj 提到...

俄船困南極 陸直升機救援成功
http://udn.com/NEWS/WORLD/WOR3/8400662.shtml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綜合報導】2014.01.03

中國大陸破冰船上的直升機,二日將困在南極十天的俄國科學考察船上的五十二名乘客全數撤離到一艘澳洲破冰船上。受困船上的廿二名俄國船員將繼續留守,直到船周圍的冰層裂解,能自由航行為止。

俄國科學考察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自去年十二月廿四日起受困在法國研究站「杜蒙‧杜維爾」東方一百海里處的厚冰中,因連日的大雪、強風、大霧和冰層太厚,無法突破,先前幾艘馳援的破冰船都無功而返,包括大陸的「雪龍號」、澳洲的「極光號」和法國的「星盤號」。

澳洲南極探險隊搭乘這艘船來重訪一個世紀前探險家莫森的探險路線,船上五十二名乘客中有科學家和遊客。探險隊領隊特內推文說:「我們已安全抵達『極光號』,非常感謝大陸和澳洲救援人員。」

他原本寄望破冰船能「解救」這艘船,得以繼續航程,現在已不可能了。

大陸「雪龍號」破冰船的一架直升機先將乘客送到澳洲破冰船「極光號」旁邊的一塊大浮冰上,乘客再搭小船登上「極光號」,直升機每次載十二人,來回一趟約四十五分鐘。

在「紹卡利斯基院士號」上的BBC記者路克貝克說,搭這趟直升機,讓他「心驚膽跳」。

他說,留在船上的俄國船員,可能要再等幾周,厚冰才會裂解。受困船沒有沉沒的危險,並有幾周的存糧。



◆ 少女圓仔的煩惱 角逐最受歡迎的大貓熊寶寶
http://www.nownews.com/n/2014/01/02/1075832

NOWnews.com 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 2014.01.02

一出生就是全民焦點的「圓仔」入圍了由熱愛大貓熊的Jeroen Jacobs設立網站中,最受歡迎的大貓熊寶寶(Panda Cub of the Year),以及年度最具性格獎(大貓熊篇)(Panda Personality of 2013 'TheBear'),台北市立動物園今天公布的影片中,圓仔露出沉思的模樣,被網友戲稱是「少女圓仔的煩惱」,像是希望大家快投票給牠,而動物園也在影片中幫「圓仔」宣傳拉票。

雖然可愛的「圓仔」突然間露出沉思表情,但不到幾秒鐘的時間,熊小鬼大的「圓仔」馬上恢復活潑好動的本性,開始在「圓圓的搖籃」裡又啃、又咬、又爬,由Jeroen Jacobs所發起的「2013年大熊貓動物園獎」(Giant Panda ZooAward 2013)活動將在本月14日截止,喜愛「圓仔」的粉絲們,別忘了投牠一票!

距離圓仔見面會只剩4天,動物園表示,圓仔成長得健康又活潑,也提醒想看「圓仔」的朋友,別忘了到台北市立動物園官網詳閱參觀規則,進入大貓熊館前,也記得先關掉相機的閃光燈,以免嚇到「圓仔」。



◆ 瑞穗生態館開幕 來找野生動物

【聯合報╱記者邱立雅/瑞穗報導】2014.01.03

花蓮林區管理處瑞穗生態館明天重新開張,經2個月整修,生態館變成互動式展覽,將舉辦更多活動,讓小朋友更親近野生動物。

瑞穗生態教育館在2個月的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常設展佈展更新已完成,明天開展,將以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的豐富生態系及動植物資源為基礎,讓民眾猶如置身山林。

瑞穗生態館工作人員胡育鳳表示,生態館1、2樓增設多媒體機,觸控螢幕讓小朋友更好操縱;2樓的多媒體機台可以拍大頭貼,放上喜歡的動物圖片寄到自己的信箱,另有夜行區,只要以特製手電筒往區域內照射,就可看到神祕動物。

瑞穗生態館體驗活動開放網路報名,限100人,可至http://rsecology77.blogspot.tw/或Facebook登錄,電話(03)8876631。



◆ 溝蓋「卡」老樹 協力搶救

自由 2014.01.03

移除水溝蓋 水溝改道

〔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樹根怎麼被卡死了?」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七四六巷內一棵高十公尺、直徑八十六公分、樹齡八十年的朴樹,因樹幹位於水溝旁,遭柏油路和水泥包圍,嚴重影響生長,農業局與工務局實施水溝改道工程,昨天聘請樹醫師到場進行「外科治療」手術,讓八旬老樹回春,列為新北市第兩百三十二號珍貴樹木。

農業局局長廖榮清指出,一○二年完成二十八處珍貴樹木修剪及病蟲害防除,清查過程中,發現五棵棲地不良的老樹,將陸續進行環境改善。此外,去年起推動「啄木鳥護樹計畫」,未來新北市從事修剪樹木人員,必須上課並通過測驗,取得樹木修剪技術合格證書。

農業局綠美化暨景觀處處長陳淵泉表示,兩、三週前在新莊辦理會勘,意外在中正路巷弄發現高齡八十歲的朴樹,一旁的水溝蓋如同枷鎖限制樹木根部伸展,農業局召集養工處協力搶救。

樹醫動手術 擴創治療

樹木醫生李碧峰說明,護樹計畫第一步是移除水溝蓋並增加土壤,讓樹根有足夠伸展範圍,接著修剪過於茂密的枝葉,避免影響陽光照射,這棵朴樹因濕氣過重,造成黴菌及腐朽菌入侵吃掉木頭,須實施「擴創治療」,即清除不良組織,噴灑殺蟲劑與殺菌劑,再以高溫瓦斯噴槍讓傷口碳化,取代樹皮功能,最後塗抹傷口保護藥劑。

雙鳳里長陳專森回想,這棵朴樹充滿他的兒時記憶,小時候曾爬上樹幹偷摘別人家的芭樂,回家被母親臭罵一頓,也常撿拾未成熟的核果「朴子」,當成子彈裝入細竹管,變成好玩的竹筷槍,以後他要帶孫子來體驗古早味遊戲。



◆ 北美研究:塑膠微珠氾濫 污水處理設備也沒轍
http://e-info.org.tw/node/96212

本報2014年1月2日綜合外電報導,鄒敏惠編譯,彭瑞祥審校

塑膠垃圾氾濫、海洋存在垃圾濃湯的問題已不是新聞;然而,在陸上水域中,塑膠微粒卻是新的隱憂!科學家在北美五大湖的研究發現,塑膠微珠的密度可能比海洋更高。

這些塑膠微粒都只有報紙上一個英文句點的大小,可能是塑膠碎片、也可能是人造的塑膠微珠(plastic mircobeads,廣泛使用於磨砂用途的美妝產品)。科學家警告,這些小碎片不只已造成食物鏈的污染,而且人類現有的技術根本無法處理它們:不僅污水處理廠無法處理,任何試圖過濾這些塑膠微珠的方式,都會把水中微生物一起處理掉,這等於把生態系的基礎給毀了。

對於塑膠碎片和塑膠微珠的影響,科學家從10年前就開始擔憂了。去(2013)年1月,科學家便發現,英國西南外海捕獲的魚體內都殘留塑膠污染的痕跡。但那時只針對數量龐大的漂浮垃圾。直到最近,體積更小的塑膠微珠才受到注意。從這幾個月發表的研究可以看出,塑膠微珠的威脅已進入了北美五大湖。科學家發現,那邊的塑膠微珠密度可能比海洋更高。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已就海洋生物受到的影響展開調查。
北美五大湖測到大量塑膠微珠

科學家證實,數百種臉部去角質和牙膏等清潔用品中的極小塑膠微珠,經過污水處理廠後,最終仍以數十萬的龐大數量出現在北美五大湖區。湖中的魚類和其他水中生物將塑膠微珠與附著在上的污染物一併吞食,讓科學家開始擔心在食物鏈累積,進而影響人類健康的可能。

「不幸的是,塑膠微珠長得很像魚的食物。」談到海洋和湖泊中的塑膠微珠,在海洋垃圾濃湯關懷組織「5 Gyres」擔任執行主任的Marcus Eriksen如此表示。

紐約州立大學環境化學家Sherri A. Mason在近期一份報告中指出,她的研究團隊在五大湖區某處取得的樣本中,塑膠碎片的濃度達到每平方英里110萬個(約每平方公尺有0.4個碎片),而其中塑膠微珠了比例高達6成!

Mason在五大湖的每一個湖泊都發現塑膠微珠的蹤跡,其中以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含量密度最高,因為其位處城市鄉鎮的外圍,並乘載了來自其他湖泊的水。
塑膠毒性極有可能回歸人類

科學家仍在尋找塑膠微珠循環回人類自身的關鍵。五大湖區每年約有65萬噸漁獲。在世界各地的研究中,發現某些種類的海洋生物體內有塑膠微珠。但塑膠微珠所沾附的的毒性物質,如何傳遞到攝食動物體內的過程,還有待科學家釐清。

北大西洋區沙蟲體內已發現有塑膠微粒。Mason說:「如果發生在沙蟲身上,將有很大的機會發生在其他物種上。」

「塑膠不只像是食物,還會對生物體造成物理性傷害。」Mason說。她檢驗魚的內臟,發現了塑膠纖維(推測是洗衣時掉落的合成纖維)含有多種化學物質。她也預見發現塑膠微珠的可能。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Lorena Rios Mendoza表示,塑膠微珠吸取持久性污染物至其表面的能力很強。美國環保署已把某些可能干擾人類生理功能的複合物,列為重要污染物清單。
清除塑膠污染 需從產品設計著手

Mason直接指出,污水處理廠的設計並非是為了攔阻塑膠微珠。雖然這些塑膠碎片大小不一,卻都只有報紙上一個句點的大小。「這並非系統設計的問題,而是產品設計的問題。」

最近幾個月,Johnson & Johnson、Procter & Gamble和聯合利華等大型化妝品公司已承諾改以天然素材取代,但也同時表示,轉型可能要花上2年以上的時間。Johnson & Johnson在其聲明中表示:「我們的目標是讓消費者感到放心,不需要擔心產品對人體和環境的害處。」

Mason樂見替代方法的出現,因為目前還無法清除這些水中的塑膠微珠。任何過濾湖水表面的嘗試,都會同時過濾掉水中的浮游生物,以及其他在食物鏈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生物。「在清除塑膠的同時,你也把生物在生態系中必要的生存環節給清除了。」Mason說。

因此,解決塑膠微珠的方法就是限制使用。她說:「我們必須阻止製造更多出來。」

fsj 提到...

圓仔小祕密:最怕揉垃圾袋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2014.01.04

圓仔出生以來,一舉一動的萌樣總吸引國人目光,照片、影像在網路上一再被轉載。台北市立動物園保育員透露,「圓仔」從小就很害怕「揉垃圾袋」發出的聲音,只要聽到「圓仔」就會發出憤怒的叫聲。圓仔就像人類小寶寶一樣,睡著時也會「說夢話」,突然發出「汪」的叫聲,讓保育員很好奇,到底小圓仔夢到什麼!

台北市立動物園授權尖端出版新書「我是圓仔」,書中整理保育員照料「圓仔」半年來的故事、心得,書中有不少私房祕密。

例如保育員為了測試「圓仔」對聲音的反應,曾找了包括鈴鐺等會發出聲響的器具。小「圓仔」對大多數的聲音都有反應,唯獨對「揉垃圾袋」的聲音反應特別激烈,顯然「圓仔」和很多人一樣,受不了這種搓揉垃圾袋發出的「沙沙」聲響。

靠聲音發出需求…
要上廁所時會「唧、唧」叫

貓熊不會說話,保育員只能靠「圓仔」發出的聲音,來判斷牠的需求。通常貓熊在幼仔時會發出聲音,逐漸長大後就變成安靜的大貓熊,「圓仔」也不例外,當牠肚子餓想要喝ㄋㄟㄋㄟ時,就會發出「嗯、嗯」的叫聲,保育員聽多了,就知道這是牠肚子餓的反應。

如果「圓仔」要上廁所,則是會「唧、唧」叫。有趣的是,好動活潑的「圓仔」,就連睡覺時也不安靜,有時會突然發出「汪」一聲,讓保育員很好奇,牠到底夢到什麼了!

和人類小寶寶一樣,「圓仔」也很黏媽媽「圓圓」,如果一時找不到媽媽,就會發出「哼、哼」的叫聲,告訴保育員牠想找媽媽了。由於「圓仔」現在每天有70%的時間都在睡覺,牠睡覺時還會發出「呼嚕、呼嚕」的打呼聲,一點都不淑女;但有似乎是作夢,會突然發出「汪」叫聲,把媽媽和保育員都嚇一跳。

爸爸團團看到牠…
突然往後跳,不敢接近欄舍。

保育員在書中還分享小故事,一般大貓熊交配完後,育子的工作全交給媽媽照顧,爸爸從此過自己的生活。園方為了要測試爸爸「團團」對「圓仔」的反應,有一次讓「團團」和「圓仔」見面。結果「團團」一看到「圓仔」時,突然往後跳,甚至不敢接近「圓仔」住的欄舍。

保育員說明:「因為團團以為圓圓進入欄舍後就縮小了,所以完全不敢接近那個地方,很害怕自己也縮小。」



◆ 墾丁珊瑚強韌生命力 台美聯手研究

【聯合報╱記者潘欣中/車城報導】2014.01.04

全球氣候暖化,全球珊瑚陷入白化死亡危機,墾丁珊瑚為何能展現強韌生命力,珊瑚礁上的海綿體內可能藏著答案;美國海綿博士弗里曼來台和國立海生館合力研究海綿種類和所含的共生細菌,找出墾丁珊瑚不受暖化影響的原因。

弗里曼博士是美國史密森尼海洋研究站資深研究員,長期研究大西洋加勒比海珊瑚礁的海綿;海綿是過濾大量海水並取得養分的海洋生物,多樣性與豐富度也會影響珊瑚礁生態系統健康,得知墾丁珊瑚在全球氣候暖化下,依然展現強韌生命力,來台和海生館合作研究。

弗里曼來台探索墾丁珊瑚礁上海綿的多樣性,希望了解在全球環境變遷下,海綿與體內所含共生細菌的關係,並與加勒比海海綿的共生菌做比較。

海生館研究員樊同雲博士說,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區的海綿,體內的菌相組成或許不同,演化出的防禦機制也盡不同。研究團隊也將對海綿進行天然物活性分離篩選研究,了解有無應用在醫療的可行性。



◆ 救俄船後 大陸雪龍號反而受困

中央社 2014.01.04

中國大陸南極科考船雪龍號日前在南極營救俄籍客船人員後,卻在準備撤離時受困於浮冰,船上共101名人員,暫時無法脫困。

綜合中新網等媒體報導,雪龍號科考船受阻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天都作出指示,要求有關方面協調配合,確保人員安全,幫助雪龍號脫困。

大陸南極考察隊暨雪龍號科學考察船2日晚間在澳洲南極號極地考察破冰船配合下,營救出在南極遇險的俄羅斯籍客船上的52名乘客。

不料,就在雪龍號科考船準備撤離浮冰區繼續執行後續考察任務時,所在地區受強大氣旋影響,浮冰範圍迅速擴大,造成雪龍號及船上101名人員被困。

報導說,分析該區域天氣變化和海冰變化形勢,雪龍號科考船目前暫時無法依靠自身破冰能力脫困。

據大陸有關部門消息,6日可能有一次天氣和海冰變化過程,可望為雪龍號科考船脫困帶來有利條件。



◆ 馬卡道櫻移植成功 平地賞櫻沒問題

【聯合報╱記者蕭雅娟/麟洛報導】2014.01.04

屏東縣麟洛鄉櫻花農鍾永源打破櫻花種籽休眠期, 成功為台灣原生種「馬卡道櫻花」育苗,去年將櫻花樹移植平地,42株櫻花母樹,至今陸續開出熱帶櫻花,他期待未來平地也能賞櫻。

51歲鍾永源非農民出身,他原是麟洛某塑膠工廠負責人,也是監獄教誨師,時常到台南、高雄、屏東各監獄服務。他表示,櫻花培育成功可帶動屏東觀光人潮,又可協助更生人從事櫻花繁殖工作,喜愛花草更勝於工廠機械聲的他,決定投入櫻花培育工作。

20年前,鍾永源在霧台鄉好茶村馬卡道,看見兩棵開滿花朵的樹,留下深刻印象,他經常上山觀察樹的生長情況,當時他不知是櫻花樹,曾撿拾1千多顆種籽培育,全都失敗,請屏科大教授鑑定,才知是台灣原生種櫻花。

櫻花種籽在馬卡道發現,鍾永源將櫻花取名為「馬卡道櫻花」,並向屏科大教授請教復育技術,從4年前,他跟著屏科大教授成功培育151株櫻花,去年他將其中42株櫻花母樹,再遷往平地麟洛鄉吉祥園種植,如今已有4、5米高,且去年8、9、11月陸續開出小花。

鍾永源表示,櫻花有3百多種,台灣原生種櫻花有9種,櫻花種子休眠期長,不易發芽,歷經多年和專家研究,經去殼、破皮、覆蓋砂土、溼度、溫度控制,終於突破瓶頸,成功育苗,育苗率已達7、8成;他說,將繼續培育櫻花,調整櫻花開花季節。

* 史上最大宗…盜珍貴林木200公噸 市價5千萬

在「看見台灣」熱潮後,台中檢警積極執行國土保育查緝,在外埔區查獲男子尤義順屯積牛樟木27公噸,擴大追查上下游管道,昨兵分27路在北部、中部搜索、傳訊主嫌徐金仲等20人,先後查扣珍貴林木逾兩百公噸,市價近5千萬,檢察官昨依違反森林法等罪聲押徐金仲獲准。

* 銅門珍貴風倒木去留 部落會議決定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jan/4/today-north20.htm

花蓮縣秀林鄉銅門部落上月二十五日不滿林務局花蓮林管處未事先通知,就著手欲把珍貴風倒木運走,八天來村民紮營集結抗議,要林管處依原住民基本法「尊重」原住民的同意權,把珍木放回原地。



◆ 美化廢棄空間 二結建蝴蝶公園

【聯合報╱記者林縉明/宜蘭報導】2014.01.04

宜蘭礁溪二結村復育蝴蝶有成,去年將廢棄空間改造成蝴蝶復育基地,社區發展協會獲水土保持局及鄉公所補助,耗資600餘萬元要建蝴蝶生態公園,第1期工程將動工,昨天30多名志工種植400棵路樹,美化園區。

二結社區已知有107種蝴蝶,社區發展協會為落實蝴蝶村計畫,去年向鄉公所申請已停用的垃圾掩埋場土地,將打造為占地7500坪的蝴蝶生態公園,分4階段動工,預計106年落成。

鄉公所為綠化園區,向林務局羅東林管處申請黃槿、無患子、台灣櫸及榔榆等400棵蝴蝶喜愛的植物,由30多名社區志工種植,為蝴蝶生態公園做準備。

鄉長林錫忠表示,二結社區以「樂活、有機、蝴蝶生態村」為目標,成農村再生典範,盼藉廢棄掩埋場活化,提供蝴蝶繁殖環境,帶動觀光產業發展。



◆ 反南星計畫 高雄學子市府抗議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402901.shtml

【聯合報╱記者謝梅芬/高雄報導】2014.01.04

高雄市7校學生跨校連署昨到市政府舉牌抗議,要求停止南星計畫,指南星填海造陸後,高雄小港海底底泥測出的銅等重金屬含量,較未填廢棄物前超出200到300倍。環保局說,不再進場處理營建剩餘土石方。

高雄學子代表陳姿雅等人指出,目前環評正在審查中的自貿港區二期環評,及進入二階環評審查的遊艇產業專區一期開發案,都不應該草率通過。

陳姿雅表示,將在中山大學、文藻外語大學、中正大學、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大學、嘉義大學等大學、火車站、高捷進行連署活動,直到高雄市政府停止南星計畫開發。

高雄市環保局副局長陳琳樺說明,南星計畫填築百餘公頃,在民國101年底停止傾倒,目前監測的水質及重金屬都符合規定。

針對附近海域底泥及地下水監測井重金屬砷含量上升問題,環保局表示,附近海域底泥重金屬含量上升,原南星計畫在民國81年環評階段的海域底泥調查,是採用溶出試驗檢測重金屬,與近年來當地環境監測採總量分析方法檢測有所不同,屬兩項不同檢測方法,比較上容易造成混淆誤解。

至於地下水監測井重金屬砷數值略升部分,經分析都低於地下水汙染監測標準,且由監測井地下水文流向判斷,也並非由南星計畫填築行為造成。

fsj 提到...

與自然共舞 舞出福爾摩沙之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106000395-260106

中國時報 徐子晴/台北報導 2014年01月06日

《看見台灣》紀錄片紅遍全台,引發民眾深思。被美國街舞源起舞團、麥可傑克森專屬老師Electric Boogaloo第一個認可的華人施曠,發起台灣舞者「跳見台灣美」影片,他們在擎天崗、孔廟、七星潭等地自由揮灑身影,拍成《看見台灣》街舞版。

施曠發起 自製影片

施曠說,「跳出台灣美」一共有15支影片,全是小成本製作,請學生導演和舞者合作,試圖以街舞和全台各地風景結合,希望不僅讓大家看見台灣的驕傲,也能省思台灣最美的究竟為何?

施曠發起活動後,受到全台熱愛街舞的民眾響應,收到高達40支自製「跳出台灣美」影片,包括在宜蘭東岳部落、日月潭、清境農場、台南安平觀夕平台等地,甚至在蘭嶼、或者前往台南的火車上,都有各地舞者身影。

施曠說,在和國外舞者交流的過程中,發明「機械舞」(Popping)知名美國舞者Boogaloo Sam看完台灣人跳舞後,對台灣舞者的創意和自由,即興與包容性,豎起大拇指。

「跳出自己的味道」

施曠說,他發現世界因為新媒體的發展拉近距離,但也受他國文化影響而失去自己特色,因此認為應該更重視對台灣的認同,「我們要怎麼從舞蹈中告訴別人,我是台灣人,我經歷了什麼?我的文化在哪裡?」

施曠說,台灣的舞者「跳得好不好」不是一個問題,重要的是,「台灣跳出屬於自己的味道了。」

但施曠在教學過程中,卻也發現台灣人對台灣文化很陌生,心裡和台灣的那條弦好像「斷了」,無法對這塊土地感同身受。

於是,他和一些舞者創立「台灣街舞藝術協會」,發起拍攝「跳出台灣美」活動,更在舞作中穿插時事,如以「白色恐怖」為題,營造出「想說又不能說出口」的意境,諷刺時至今日,對語言束縛的「白色恐怖」仍無所不在,人民無法真正自由地傳遞內心聲音。

施曠說,街舞在台發展至今,已經不只是次文化,甚至還漸漸成為一種主流文化。施曠期盼,透過「看見台灣美」影片,不僅可讓大家更了解台灣人文風俗,也可讓大家更理解,街舞也是一種台灣之美。



◆ 《看見台灣》 政壇掀波…齊柏林向李鴻源道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106000385-260102

中國時報 林佩怡/台北報導 2014年01月06日

《看見台灣》紀錄片熱映後,引發國人對國土保育的重視,但也傳出行政院長江宜樺和內政部長李鴻源不合。昨日,江宜樺、李鴻源、文化部長龍應台3位官員陪馬英九總統首度觀賞《看見台灣》,之後李鴻源道出一段續曲,指近2天內,《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連續致電2次向他致歉。

李:喚起共識是好事

由於紀錄片籌拍初期,李鴻源是導演齊柏林諮詢對象之一,因此事意外掀起政壇波瀾,讓齊柏林心裡過意不去,打電話給李鴻源道歉。

該片籌拍前,李鴻源協助做劇本,影片播映結束的字幕,李鴻源名字也在感謝名單裡。

李鴻源表示,齊柏林這2天打了2次電話給他,談到引發這麼大波瀾,感到很抱歉,但李鴻源指,他反倒安慰齊柏林,「這件事情喚起全民共識,是好事一件。」

李鴻源說,《看見台灣》呈現土地超限利用、地層下陷等問題,是20、30年累積的結果,紀錄片播映前,無論是行政院或內政部,都已開始在做防災、國土規畫等;行政院也已組成專案小組,更積極面對這件事,「但外界卻認為政府都沒在做事。」

李鴻源話鋒一轉批評,媒體僅關注負面的東西,大家給他們批評,都會非常虛心接受,但做得好的部分,也希望不吝給鼓勵。他感嘆,只可惜現在的狀況是,大家看完紀錄片後,引起很多負面印象,淪為互相批評,「要批評、要罵人都很容易。」

與江揆陪馬總統看片

昨天馬總統首度觀賞《看見台灣》,僅江宜樺、李鴻源、龍應台3位官員陪同,李鴻源說,誰邀請的他不太清楚,也不好多做猜測,但很感激有這個機會。

他指,3年前就協助《看見台灣》紀錄片導演齊柏林拍片,片裡呈現的問題,他早就知道,首映時也已看過這部片,昨天陪馬總統再看一次。

下會期推國土計畫法

李鴻源說,在這部片裡看到美麗與哀愁,但大家不能停留在哀愁的情緒裡,必須要往前走,因此他下會期會推《國土計畫法》等,也希望藉由這件事,盡快讓法令過關,否則沒有法源依據,就沒有法律效力,對於違法業者無法強制拆屋。

他並強調,「我們已經找到專科醫生,要訂出醫療辦法,再給我3年、5年,我們體質會慢慢好起來,這需要時間,不會有特效藥。」



◆ 防綠鬣蜥野化 學者籲快處理

中國時報 林宏聰/高雄報導 2014年01月06日

「要趁來得及趕快移除,再拖下去只會更麻煩!」屏東科技大學老師陳添喜表示,南台灣已出現綠鬣蜥野化族群,但只有高雄市農業局推動移除計畫,目前控制效果不錯,他呼籲其他縣市跟進,防止綠鬣蜥數量大爆炸。

陳添喜指出,除了原產地中南美洲、美國之外,台灣是僅有紀錄發現綠鬣蜥野化族群的地區,據調查分布在嘉義水上鄉、高雄鳥松區及屏東竹田鄉,北部由於天氣太冷,綠鬣蜥常被凍得從樹上摔下,遭車輛碾過或摔死。

「綠鬣蜥身上帶沙門氏菌,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陳添喜說,綠鬣蜥冬天喜歡鑽進水泥護堤縫隙取暖,對水利設施造成破壞,美國更曾有綠鬣蜥挖牆角造成民宅崩塌,波多黎各政府還鼓勵民眾抓綠鬣蜥煮來吃。

他表示,原以為綠鬣蜥數量很難控制,但經過半年多捕捉,鳥松綠鬣蜥數量明顯減少,可見現在移除還來得及。

屏東前年發生綠鬣蜥闖入機場跑道,機場趕緊派工作人員驅趕,陳添喜說,綠鬣蜥野化族群雖暫時穩定,但若吃綠鬣蜥蛋的鳥類、老鼠減少,數量恐怕爆炸成長,到時再處理會更棘手。

陳添喜說,政府民國90年開放進口,92、93每年進2萬多隻,但市場並沒有這麼大,或許因而出現棄養潮。

※ 相關報導:

* 神龍出草隊 專捕綠鬣蜥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9/20140106000466.html

綠鬣蜥外型像小恐龍,高屏近來出現野化族群,除了原產地中南美洲、美國之外,台灣是僅有紀錄發現綠鬣蜥野化族群的地區。前年還有綠鬣蜥闖入屏東機場,對飛安造成潛在威脅。高雄市農業局因而委託屏科大協助捕捉,學生組成「神龍出草隊」,半年已捕獲近百隻。



◆ 大貓熊之父:3年後安排相親

中國時報 張立勳、石文南/台北報導 2014年01月06日

中國大陸保護大貓熊研究中心主任張和民5日親自探望「圓仔」,他說,從靈性、毛色和行為看來,成長得非常好,可稱為「壯妹」,比大陸同期出生的大貓熊發育都來得壯。他已幫圓仔物色了不下10名帥哥,最快在牠滿4歲、即3年後,圓仔將被帶到大陸找如意郎君,一成功,就帶小倆口回台灣繁衍下一代。

張和民面露喜悅地說,「看到圓仔成長順利,非常高興!」圓仔的靈性、毛色和動作行為,非常符合貓熊成長過程,雖然剛出生時被母親咬傷,但在餵食媽媽圓圓初乳後,身體抵抗力增強、體力變好,已經是「壯妹」。

他表示,大陸有3隻貓熊和圓仔同天出生,2隻晚1、2天,圓仔體重達到14公斤,其他同期出生貓熊幾乎都不到13公斤,圓仔體重雖較重,但在健康範圍內。

圓仔的爸媽大貓熊團團、圓圓2008年來台,就是「中國大貓熊之父」張和民為首的專家團隊所挑選決定的。張和民昨天看了團團、圓圓後,鼓勵團圓能為圓仔產下更多弟弟、妹妹,觀察圓圓和圓仔成長互動過程,晉身為「合格的媽媽」;圓圓身體好,乳汁分泌豐富,不需再供人工乳汁餵養小孩,下一胎可由圓圓自己照顧,完全沒問題,但約莫在明年圓仔斷奶後,才有機會再懷孕。

張和民說,圓仔相親對象可以選擇的機會很多,已幫圓仔物色了不下10隻的貓熊帥哥,歡迎圓仔長大後到大陸找到如意郎君,帶回台灣繁衍更多的下一代。

他建議園方,接下來將面臨「食性轉變」的挑戰,圓仔脫離母乳後,即要改食竹葉,這段期間飼養人員要注入更多的心力,圓仔可能會出現不適應狀況,會發生消化不良、嘔吐或拉肚子,但目前看起來,圓仔向圓圓學習的狀況很好,可讓圓仔1歲半後再離開母親。

張和民對台灣保育員的評價相當高,看見圓仔長得那麼壯、那麼好即可知道保育員付出的心力,他回到大陸後會和台灣保持熱線,隨時關心、提供養育撇步,讓團圓全家能在台灣好好生活。

fsj 提到...

與自然共舞 舞出福爾摩沙之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106000395-260106

中國時報 徐子晴/台北報導 2014年01月06日

《看見台灣》紀錄片紅遍全台,引發民眾深思。被美國街舞源起舞團、麥可傑克森專屬老師Electric Boogaloo第一個認可的華人施曠,發起台灣舞者「跳見台灣美」影片,他們在擎天崗、孔廟、七星潭等地自由揮灑身影,拍成《看見台灣》街舞版。

施曠發起 自製影片

施曠說,「跳出台灣美」一共有15支影片,全是小成本製作,請學生導演和舞者合作,試圖以街舞和全台各地風景結合,希望不僅讓大家看見台灣的驕傲,也能省思台灣最美的究竟為何?

施曠發起活動後,受到全台熱愛街舞的民眾響應,收到高達40支自製「跳出台灣美」影片,包括在宜蘭東岳部落、日月潭、清境農場、台南安平觀夕平台等地,甚至在蘭嶼、或者前往台南的火車上,都有各地舞者身影。

施曠說,在和國外舞者交流的過程中,發明「機械舞」(Popping)知名美國舞者Boogaloo Sam看完台灣人跳舞後,對台灣舞者的創意和自由,即興與包容性,豎起大拇指。

「跳出自己的味道」

施曠說,他發現世界因為新媒體的發展拉近距離,但也受他國文化影響而失去自己特色,因此認為應該更重視對台灣的認同,「我們要怎麼從舞蹈中告訴別人,我是台灣人,我經歷了什麼?我的文化在哪裡?」

施曠說,台灣的舞者「跳得好不好」不是一個問題,重要的是,「台灣跳出屬於自己的味道了。」

但施曠在教學過程中,卻也發現台灣人對台灣文化很陌生,心裡和台灣的那條弦好像「斷了」,無法對這塊土地感同身受。

於是,他和一些舞者創立「台灣街舞藝術協會」,發起拍攝「跳出台灣美」活動,更在舞作中穿插時事,如以「白色恐怖」為題,營造出「想說又不能說出口」的意境,諷刺時至今日,對語言束縛的「白色恐怖」仍無所不在,人民無法真正自由地傳遞內心聲音。

施曠說,街舞在台發展至今,已經不只是次文化,甚至還漸漸成為一種主流文化。施曠期盼,透過「看見台灣美」影片,不僅可讓大家更了解台灣人文風俗,也可讓大家更理解,街舞也是一種台灣之美。



◆ 防綠鬣蜥野化 學者籲快處理

中國時報 林宏聰/高雄報導 2014年01月06日

「要趁來得及趕快移除,再拖下去只會更麻煩!」屏東科技大學老師陳添喜表示,南台灣已出現綠鬣蜥野化族群,但只有高雄市農業局推動移除計畫,目前控制效果不錯,他呼籲其他縣市跟進,防止綠鬣蜥數量大爆炸。

陳添喜指出,除了原產地中南美洲、美國之外,台灣是僅有紀錄發現綠鬣蜥野化族群的地區,據調查分布在嘉義水上鄉、高雄鳥松區及屏東竹田鄉,北部由於天氣太冷,綠鬣蜥常被凍得從樹上摔下,遭車輛碾過或摔死。

「綠鬣蜥身上帶沙門氏菌,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陳添喜說,綠鬣蜥冬天喜歡鑽進水泥護堤縫隙取暖,對水利設施造成破壞,美國更曾有綠鬣蜥挖牆角造成民宅崩塌,波多黎各政府還鼓勵民眾抓綠鬣蜥煮來吃。

他表示,原以為綠鬣蜥數量很難控制,但經過半年多捕捉,鳥松綠鬣蜥數量明顯減少,可見現在移除還來得及。

屏東前年發生綠鬣蜥闖入機場跑道,機場趕緊派工作人員驅趕,陳添喜說,綠鬣蜥野化族群雖暫時穩定,但若吃綠鬣蜥蛋的鳥類、老鼠減少,數量恐怕爆炸成長,到時再處理會更棘手。

陳添喜說,政府民國90年開放進口,92、93每年進2萬多隻,但市場並沒有這麼大,或許因而出現棄養潮。

※ 相關報導:

* 神龍出草隊 專捕綠鬣蜥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9/20140106000466.html

綠鬣蜥外型像小恐龍,高屏近來出現野化族群,除了原產地中南美洲、美國之外,台灣是僅有紀錄發現綠鬣蜥野化族群的地區。前年還有綠鬣蜥闖入屏東機場,對飛安造成潛在威脅。高雄市農業局因而委託屏科大協助捕捉,學生組成「神龍出草隊」,半年已捕獲近百隻。



◆ 大貓熊之父:3年後安排相親

中國時報 張立勳、石文南/台北報導 2014年01月06日

中國大陸保護大貓熊研究中心主任張和民5日親自探望「圓仔」,他說,從靈性、毛色和行為看來,成長得非常好,可稱為「壯妹」,比大陸同期出生的大貓熊發育都來得壯。他已幫圓仔物色了不下10名帥哥,最快在牠滿4歲、即3年後,圓仔將被帶到大陸找如意郎君,一成功,就帶小倆口回台灣繁衍下一代。

張和民面露喜悅地說,「看到圓仔成長順利,非常高興!」圓仔的靈性、毛色和動作行為,非常符合貓熊成長過程,雖然剛出生時被母親咬傷,但在餵食媽媽圓圓初乳後,身體抵抗力增強、體力變好,已經是「壯妹」。

他表示,大陸有3隻貓熊和圓仔同天出生,2隻晚1、2天,圓仔體重達到14公斤,其他同期出生貓熊幾乎都不到13公斤,圓仔體重雖較重,但在健康範圍內。

圓仔的爸媽大貓熊團團、圓圓2008年來台,就是「中國大貓熊之父」張和民為首的專家團隊所挑選決定的。張和民昨天看了團團、圓圓後,鼓勵團圓能為圓仔產下更多弟弟、妹妹,觀察圓圓和圓仔成長互動過程,晉身為「合格的媽媽」;圓圓身體好,乳汁分泌豐富,不需再供人工乳汁餵養小孩,下一胎可由圓圓自己照顧,完全沒問題,但約莫在明年圓仔斷奶後,才有機會再懷孕。

張和民說,圓仔相親對象可以選擇的機會很多,已幫圓仔物色了不下10隻的貓熊帥哥,歡迎圓仔長大後到大陸找到如意郎君,帶回台灣繁衍更多的下一代。

他建議園方,接下來將面臨「食性轉變」的挑戰,圓仔脫離母乳後,即要改食竹葉,這段期間飼養人員要注入更多的心力,圓仔可能會出現不適應狀況,會發生消化不良、嘔吐或拉肚子,但目前看起來,圓仔向圓圓學習的狀況很好,可讓圓仔1歲半後再離開母親。

張和民對台灣保育員的評價相當高,看見圓仔長得那麼壯、那麼好即可知道保育員付出的心力,他回到大陸後會和台灣保持熱線,隨時關心、提供養育撇步,讓團圓全家能在台灣好好生活。

fsj 提到...

人類吃堅果 蛀牙早了幾千年

中央社 2014.01.07

研究人員今天表示,1萬5000年前在北非過著狩獵採集生活的人類,靠著吃堅果和橡樹子存活,但也因此出現牙齒問題,還比先前認為的早了幾千年。

法新社報導,英國科學家表示,堅果中的發酵過碳水化合物會導致蛀牙與口臭。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

這項研究根據摩洛哥塔弗拉爾特洞穴(Taforalt Cave)發現的數十個千瘡百孔的牙齒殘骸,提供非洲狩獵採集者採集和儲存堅果的最早證據。

牙齒問題長期被認為源自稍晚出現的農耕文化社會,時間約莫1萬年前,因為當時人類開始廣泛攝取加工食物。

一般推測狩獵採集者的牙齒問題相當罕見,這項研究顯示,牙齒問題比一般認為的早了數千年。

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 (Liverpool John MooresUniversity)的戴格魯特(Isabelle DeGroote)表示,在所發現的成人遺骸中,「大多數(51%)的嘴巴都有蛀牙或膿腫」。

戴格魯特說:「因此他們經常有牙疼和口臭的問題。」



◆ 超過60%物種 河濱公園看得到

自由 2014.01.07

〔記者宋小海/台北報導〕台北市工務局水利工程處進行河濱生態調查,昨天正式對外推出「河濱生態資訊網」內容,首波調查社子島、雙溪、磺溪和景美溪流域物種,包含灌木、鳥類、蜻蜓、蝴蝶、兩棲類、蝦蟹類及底棲類動物等項目,並發現像山芙蓉、水柳、冇骨消等台灣特有種,以及黃鸝、台灣藍鵲、八哥等保育類野生動物,全北市超過六十%、共七百六十三種動植物種,都可在此四處河濱公園發現。

主持計畫的台灣大學生態演化研究所李培芬表示,河濱生態調查頻度至少每月一次,與台北生物多樣性指標比較,北市超過半數物種皆可在河濱公園發現,更多次在景美溪流域發現黃鸝等一級保育類動物,顯示河域對生態保育的價值。

河川管理科科長何順華指出,河濱生態調查分為三期,自前年八月進行至去年七月,植物種類共有五百六十二種,鳥類有一百零六種,兩棲類有十六種,爬蟲類有二十種,蝴蝶有五十九種等。

以河系檢索不到 市府:介面會改進

不過,記者昨天實測網站發現,雖然可點選「基隆河河系美堤河濱公園」、「新店溪河系中正河濱公園」等方式查詢,卻無顯示任何生物名稱。

何順華澄清說,網站先將二十八處河濱公園全上架,但目前僅有第一期流域調查資料,將改進網站介面,不致讓民眾誤解。



◆ 雲林環境教育館 孩子玩翻了

許素惠/雲林報導 2014-01-07 中國時報

斗南火車站4、5號倉庫改建的雲林環境教育館開館未久,結合他里霧文化園區內繪本、漫畫、生活與68電影等4館,已成為雲林縣最夯的旅遊點,連外縣市遊客都喊讚,尤其吸引搭乘鐵路前來的遊客,孩子更是玩得不亦樂乎。

嘉義縣大林鎮林小姐說,帶小朋友來這裡,可以看免費電影、漫畫與繪本,尤其環教館10多個互動遊戲,讓孩子玩瘋了。2年來,幾乎每個假日,就帶小孩到他里霧繪本館看書,現在共有5館,可以玩一整天,很過癮,希望嘉義縣也能有這樣的場所。

嘉義市羅先生帶著3個小孩來踩水車,在臉書留言稱讚縣長蘇治芬不簡單,營造適合親子遊玩免費體驗的環境,尤其環教館,可以讓孩子透過平板電腦或是攝影機做互動遊戲,操作簡單,動動手腳就可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雲林縣環保局長葉德惠表示,雲林環教館橫跨4、5號倉庫,正面為景觀生態步道,外牆綠美化植生牆,落實在日常生活中。館舍設計特別加入互動體驗與多媒體概念,共有15種互動式遊戲,透過5感體驗的軟硬體設,每個年齡層都能參與學習。

葉德惠說,展區環保議題包括環境教育觀、多元生態的雲林、農業首都的環境、節能減碳護地球、水源保育再利用、守護我們的土地、我們的溪流、環保知識驗收等8大議題。

※ 相關報導:

* 賣屋打造生態教室 林正誼圓夢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jan/7/today-north18.htm

卅八歲的林正誼,十年前從事甲蟲培育、販售工作,有感甲蟲熱退燒,他與老天「對賭」,賣了宜蘭市的房子,跑到礁溪鄉二結村蓋生態教室,進行甲蟲、宜蘭河系魚類等解說服務,更與社區攜手,計劃把二結村打造為蝴蝶王國;林正誼說,曾有四年沒有收入,但現在總算有點成績,會堅持下去,用自身之力復育更多昆蟲。



◆ 防地下家蚊 汙水孔蓋要密封

【聯合報╱記者黃福其/台北報導】2014.01.07

北市府環保局近來頻接獲民眾反映,一波波寒流來襲中,家裡竟然不時出現蚊子。環保局說,冬季特別活躍居家的蚊子,逾九成是入侵台灣的外來種「地下家蚊」,習性與夏季活躍的白線斑蚊大不相同,只要密閉汙水池孔蓋或設紗網,就可有效隔絕地下家蚊飛竄。

環保局長吳盛忠說,這類冬季特別活躍的蚊子,90%是「地下家蚊」,因不具趨光性,傳統捕蚊燈不易發揮功效,且主要的孳生源就在地下室的汙水池裡,常會隨著電梯、排水管直通各樓層,飛進住家。

他說,地下家蚊是10餘年前被學者發現入侵台灣的外來種,適合在低溫活動,與北部夏季登革熱媒介白線斑蚊大不相同,幼蟲(孑孓)喜歡在化糞池、汙水池等汙水中生存,而白線斑蚊的幼蟲喜歡在清水生存。

兩種蚊子的體長相似,但地下家蚊呈淺棕色、六隻腳無斑點;白線斑蚊是黑白色、有斑馬紋路的長腳。白線斑蚊須吸血後才可產卵,大多在夏、秋季的白天活動。

地下家蚊不須吸血即可產卵,不分晝夜在大樓地下室及下水道活動,因地下家蚊發育存活溫度可達17度以下,冬天低溫、寒流來襲時,反而更活躍。

吳盛忠說,社區內的公共區域例如地下室、機電機房及化糞池等,是地下家蚊喜愛躲藏的地方,防治地下家蚊要對症下藥,應每周定期檢視大樓地下室停車場的汙水池、化糞池等孔蓋是否密閉,若非密閉或有孔洞就加裝紗網,封閉不需要的出口。

fsj 提到...

環境有問題?幼兒園50童指甲斷裂

【世界日報╱杭州8日電】2014.01.08

昨天網上出現一條「杭州幼兒園大量兒童指甲斷裂脫落現象」的帖子,發帖家長說,去年10月開始,小孩手腳的指甲陸續出現開裂和脫落情況,有的指甲下面還化膿,才發現有超過50名以上的兒童出現類似情況,懷疑幼兒園環境有問題。

都市快報報導,一名家長回帖表示,去年11月中旬開始,女兒的手腳指甲開始出現脫落、斷裂、膿水,嚇得他不敢再送去幼兒園,「現在最擔心是環境污染,幼兒園的塑膠地毯到現在還在褪色,一走上去鞋底就是綠色的」。

另一個女孩,雙手10個手指中就有7個指甲出了問題,孩子外婆怎麼也想不通,「我們就想搞清楚這是怎麼回事?」

據報導,幼兒園園長透露,從去年9月下旬至12月以來,全園陸續有17位孩子指甲出現問題。截至昨天,辦理退園手續的有12人。

幼兒園去年6月搬遷到現在園區,因此有家長懷疑是不是新教室在裝修上不夠環保?園長回應稱:「幼兒園的建造和裝修,都是由區教育局統一招標、統一監督裝修好的。」幼兒園也拿到環保檢測合格報告,各項指標都低於國家標準。

市疾控中心去年底出具關於幼兒園教室空氣檢測結果,排除室內空氣質量問題,目前已替症狀較嚴重的孩子做真菌檢測和細菌培養,預計10天左右出結果。

報導指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皮膚科勞力民主任醫師說,孩子的指甲上有白點和白線,像是「白甲症」的表現。孩子看到指甲上的白點,可能用手去摳,導致白點的範圍越來越大,指甲板上有裂痕,真菌乘虛而入,形成甲癬,也就是平常說的灰指甲。

一個幼兒園有10幾個孩子同時指甲出問題,會不會是環境中有污染物,孩子攝入有毒有害物質?勞主任說,如果是攝入有毒有害物質,孩子的症狀除表現在指甲上,應該還會表現在其他地方。



◆ 雪龍南極突圍 破冰脫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108001551-260108

中國時報 陳柏廷/綜合報導 2014年01月08日

大陸科學考察船「雪龍號」,受困南極浮冰區近5天後,昨下午6時,趁風勢轉變加足馬力,終在下午6時30分,一舉成功突圍,並緩慢駛向清水區。值得一提的是,突圍沿途還不時有小企鵝相伴。

西風送來「清水塘」

新華社報導,北京時間7日凌晨,南極風向轉變,漸從東南風轉為西風,風勢亦逐步轉強,圍困雪龍號的浮冰開始順風向飄散,此時,雪龍號船尾方向,忽然出現兩個小「清水塘」,為雪龍號締造脫困良機。

昨晚,大陸央視對「突圍」做了長時間報導。雪龍號是去年底啟程前往南極進行第30次科考,並計畫在南極建大陸第4個觀察站─泰山站。去年12月24日,俄羅斯考察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受困法國基地杜維以東約100浬、澳洲南部塔斯馬尼亞以南約1500浬處。

雪龍號今年1月3日前往營救,沒想救援完成準備撤離時,卻受困浮冰,船上共101名人員。受困消息,引發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總理李克強關切,要求全力營救。

趁勢加足馬力殺陣

雪龍號是大陸最大極地考察船,屬大陸第3代破冰船,能以1.5節航速連續衝破1.2公尺厚冰層,是大陸進行極地科學考察唯一一艘功能齊全的破冰船。

談到突圍,大陸國家海洋局表示,雪龍號船員見到「清水塘」後回報,相關部門立刻啟動1號脫困方案。7日凌晨5時,在潮流作用下,加足馬力向1浬外鬆散浮冰區挺進。雪龍號以3.3節速度前進(約時速6公里),不久後,已挺進100公尺。

企鵝探頭一路圍觀

有趣的是,當雪龍號突圍之際,除傳來陣陣巨大破冰聲,沿途不時有小企鵝從冰層探頭觀看。

稍早,美國海岸防衛隊已決定派「北極星號」前往救援雪龍號,5日自澳洲啟程,預定7天後抵達,所幸雪龍號昨已自行脫困。

大陸日前已宣布,鑒於雪龍號破冰能力不足,決定與芬蘭合作,全力打造新一代破冰船,避免未來再發生受困情形。



◆ 新豐海岸發現藻礁! 面積5公頃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410513.shtml

【聯合報╱記者羅緗綸、莊旻靜/新豐報導】2014.01.08

「新竹也有藻礁!」新竹縣政府委託明新科技大學,進行營建署海岸環境調查計畫,在新豐海岸發現面積達五公頃的藻礁,還有四座日據時代建造人工石滬,推估最少有五、六十年之久。

桃園觀音藻礁聞名全台,明新科大教師李鎮宇指出,新豐與桃園比鄰,因此新豐藻礁也是自桃園延伸過來,不過高度較低,受海砂和鵝卵石影響、覆蓋,位置和面積時有變動,因此也透過GPS定位觀測。

李鎮宇表示,藻礁為珊瑚藻建造的石灰岩礁體,比生物建造的珊瑚礁,生長速度慢。另,調查團隊也在桃、竹交界的羊寮溪南邊海岸處,發現4座「石滬」,李鎮宇說,石滬最早應在日治時代建造,距今應有半世紀以上,當時漁民利用漲、退潮原理,捕捉潮間帶生物,見證先民智慧。



◆ 圖輯/紅蘿蔔被媽媽搶 「圓仔」不哭不鬧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411274.shtml

【聯合新聞網╱綜合整理】2014.01.08

這天是「圓圓」和「圓仔」到戶外活動場郊遊的日子,「圓圓」總是先享用美味的早餐,「圓仔」雖然還不會吃副食品,看媽媽吃得津津有味,有時也會想試試看。

早上「圓仔」量過體重後先到活動場,動物保育員已經在活動場準備了竹葉跟紅蘿蔔,這時輪到「圓圓」進行檢查。先到的「圓仔」叼起活動場上唯一的1個紅蘿蔔,努力的爬上棲架,正要坐下來準備「料理」紅蘿蔔,只見做完檢查趕到活動場的「圓圓」,一個箭步就走上棲架,瞬間就將「圓仔」口中的紅蘿蔔拿走,背對「圓仔」坐下來吃紅蘿蔔,「圓仔」是乖寶寶,沒有哭鬧,自己就找其他東西玩,讓媽媽享用早餐。

fsj 提到...

蜜蜂不足 歐洲作物缺媒人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4.01.09

科學家警告,歐洲許多國家缺乏為作物授粉的蜜蜂,問題愈來愈可憂。研究報告說,歐盟2003年開始規定增加使用生質燃油,和這個缺蜂問題有很大關係。

在美國非營利組織「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的線上科學期刊PLOS ONE刊登的報告裡,科學家說,整個歐洲的蜂群只符合三分之二需求,總共不足1340萬個蜂群,相當於不足70億隻蜜蜂。

個別國家的情況彼此有別。英格蘭瑞丁大學(Reading)的研究人員比較2005到2010年間41個歐洲國家對蜜蜂授粉的需求。

他們發現,有22個國家的蜜蜂不敷所需,因此農民逐漸依賴野蜂和其他野外昆蟲。

情況最好的是土耳其、希臘和巴爾幹半島國家,這些國家的養蜂傳統仍然堅實,蜂群能夠滿足至少90%需求。情況最糟的是波羅的海三個共和國與英國,蜂群只滿足不到25%需求,法國滿足25%,德國50%。

養蜂車出租景象 日益難見

養蜂不敷需求,農民只好日益依賴野外的授粉者。作物授粉季節,養蜂卡車到處出租蜜蜂的景象日益難見。

但依賴野生授粉者,也不太牢靠,因為野生昆蟲數目往往大起大落,而且許多地方改走單一作物路線。改種單一作物,能為野蜂提供食物與棲身之處的花葉就減少。而且蜜蜂、野蜂的食物缺乏多樣性,也減弱牠們的免疫力。

報告說:「繼續這樣下去,我們會面臨災難。野生授粉者需要更妥善的保護,牠們是鄉下的無名英雄,牠們為食物鏈提供一個關鍵環節,而且是免費工作。」

根據2009年一項研究,昆蟲授粉貢獻價值1530億歐元的全球食物。聯合國糧食農業署估計,全球90%糧食由大約一百種件作物供應,這些作物有71%靠蜂類授粉。

報告說,供需之間的差距,有一大原因是油籽作物 (油菜、向日葵、大豆)的用地增加38%。

油籽作物所以大幅擴張,則是因為歐盟在2003年規定,到2010年,生質燃油必須占運輸燃油總消耗量5.75%。歐盟的目標是2020年前將這比例提高到10%。

除了歐盟的單一作物政策不利蜜蜂,歐洲危害蜜蜂的重大因素還包括殺蟲劑和害蟲。



◆ 消失30年 太平蝙蝠洞重現蝙蝠

自由 2014.01.09

一、兩百隻葉鼻蝙蝠棲息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蝙蝠回來了!太平區著名的觀光景點蝙蝠洞,曾有大量蝙蝠棲息,無奈民國七十二年水災侵襲後,蝙蝠不見蹤影,讓蝙蝠洞名不副實,經過水源地文教基金會等地方團體十多年的復育,近日傍晚已可看到蝙蝠外出活動身影,社區民眾進入洞中勘察,赫然發現已有一、兩百隻的「葉鼻蝙蝠」棲息,興奮蝙蝠洞將重現風華,但也呼籲民眾不要打擾,讓蝙蝠能安心在此棲息。

太平頭汴坑的蝙蝠洞,早期是林家為灌溉開鑿的人工渠道,將東汴溪的水導引到土地公崁灌溉農田,八七水災後因河道改變失去灌溉功能,陰暗潮濕的環境反吸引蝙蝠到此棲息,口耳相傳下成為著名的蝙蝠洞風景區。

水源地文教基金會理事長葉晉玉表示,民國七十二年六一二水災後,蝙蝠洞受到嚴重破壞,棲息的蝙蝠不見蹤影;九二一大地震後,他率團隊進駐太平頭汴坑,和社區民眾一起投入復育工作。

葉晉玉表示,除在洞口設置柵欄攔阻外,觀光局也引水進入,經十多年復育,一、兩個月前已可看到零星的蝙蝠在傍晚時飛出洞外覓食,上星期天和社區民眾進入洞中觀察,赫然發現裡面已有一、兩百隻的「葉鼻蝙蝠」棲息。

觀賞時請保持距離勿驚擾

葉晉玉表示,從現在大家看到的蝙蝠洞入口進去,無法看到蝙蝠,要從其他的入口進去才可看到,但因蝙蝠好不容易才回來,希望大家好好珍惜,不要進入洞中驚擾,做個滿分的遊客和觀察者,將和長期關心蝙蝠洞的東汴里長湯振喜研究,請社區巡守隊協助維護。

立委何欣純和市議員黃秀珠近年積極爭取重建蝙蝠洞景觀橋,黃秀珠得知蝙蝠又回來,高興地表示是「好兆頭」,希望民眾只在外面觀賞,不要進入洞中打擾,市府也要做好管制設施,更希望早日完成景觀橋,配合蝙蝠重回棲息,帶動太平觀光發展。

※ 相關報導:

* 三峽賽神豬 沒違反動保法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109001555-260107

近年來飽受動保團體抨擊的三峽清水祖師廟神豬競賽,今年輪值的中庄集姓信眾仍將持續辦理,且已準備8頭神豬作為祭拜牲禮。對此,新北市動保處表示,訪查了解這些神豬都不在新北市內飼養,且無確切灌食、虐待證據,祖師廟神豬競賽並不違反動保法。



◆ 印老象壽終正寢 象群淚眼悲鳴

中央社 2014年01月09日

1頭73歲老象今天在印度東北部著名的野生動物園壽終正寢,飼育員含淚相送,其他大象也悲鳴不已。

飼育員告訴法新社,身高3.35公尺的喬伊雷(Joyraj),在阿薩姆省(Assam)大城古瓦哈蒂(Guwahati)東方約220公里的卡濟蘭加國家公園(Kaziranga National Park)高齡辭世。

卡濟蘭加是世界知名的犀牛保護區,有12頭大象負責載送遊客進入園內,守衛也是乘大象巡邏。

喬伊雷的飼育員卡馬卡(Mohan Karmakar)接受電話訪問時表示:「牠幾十年來都是卡濟蘭加鎮園之寶,牠今天早上嚥下最後一口氣時,我哭個不停。」

卡馬卡說:「附近許多大象也高聲悲鳴,淚水撲簌而下。」

喬伊雷在園內服務65個年頭,2008年才退休。

卡馬卡說:「喬伊雷很了不起,牠帶過數不清的遊客進入公園,看犀牛還有其他動物。」

卡馬卡說:「園內野生長牙象打起來,牠也會幫忙隔開兩方。」

國家公園管理員與森林守衛員站在喬伊雷遺體旁哀悼,並獻上花圈。

1名森林護管員說:「牠對於困難狀況的成熟處理,這個公園沒人會忘記。」(譯者:中央社鄭詩韻)



◆ 連體鯨墨國現蹤 雙頭雙尾鰭

中央社 2014.01.09

墨西哥官員表示,漁夫在下加利福尼亞州(BajaCalifornia)的潟湖發現一對非常罕見的「連體鯨」。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生物學家白穆德斯(Benito Bermudez)表示,在兔眼潟湖(Ojo de Liebre)找到這對連體鯨,品種是灰鯨,但出生不久後便死亡。

白穆德斯表示,這兩條灰鯨魚身相連,有兩顆完整的頭和2個尾鰭。

每年都有數千條灰鯨自美國阿拉斯加州,向南游向較溫暖的墨西哥海域,產下小鯨魚。

墨西哥全國自然保護區委員會(National NaturalProtected Areas Commission)的專家白穆德斯表示,連體鯨「超級罕見」。

白穆德斯告訴EFE通訊社:「這是我們自1985年統計鯨魚數量以來,第一次發現連體鯨。」

他說,科學家為了進一步研究,採集連體鯨的魚皮、鯨鬚及魚肉樣本。

※ 環境遭污染,導致「連體鯨」?

fsj 提到...

做不出飛龍 澳機構向女孩道歉

【中央社╱雪梨10日綜合外電報導】2014.01.10

澳洲國家科研機構由於做不出1隻噴火龍給7歲女孩蘇菲當寵物,向蘇菲道歉,並在今天寄給蘇菲1隻3D列印、手掌大小的迷你龍當禮物。

法新社報導,小女孩蘇菲(Sophie)致信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可愛科學家」,很禮貌詢問能否為她做1隻龍當寵物。

蘇菲寫道:「如果這隻龍是女生,我可以叫她『沒牙』(Toothless),如果是男生就叫『史徒華』(Stuart)。」她保證會餵龍吃生魚,上學以外的時間會陪龍玩耍。

「馴龍高手」(How to Train Your Dragon)系列童書裡,主角維京少年小嗝嗝的飛龍好友兼坐騎就叫做「沒牙」,故事後來被改編為夢工廠動畫電影。

蘇菲的請求,讓有87年歷史的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6日發布了很不一樣的道歉聲明,說「我們遺漏了某些環節」。

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本週在部落格回覆蘇菲,說:「世界上沒有龍。」

「過去87年,我們一直無法創造龍或是龍蛋。」聲明補充說,旗下科學家觀察過蜻蜓,也測量過綽號「桉樹龍」的蜥蜴體溫。

聲明說:「但我們從來沒有去大膽創造神話中會噴火的龍。為了這點,我們要向整個澳洲道歉。」

聲明說,海外科學家最近在思考能否透過打火石、瓦斯或火箭燃料產生龍焰,並分析透過研究替代性燃料展開「造龍」計畫的可能性。

聲明說:「龍燃料是否為低碳排的選項之一?謝謝妳的發想,蘇菲,我們正在研究。」

不過,故事今天有了美滿結局,當局宣布由於蘇菲的信,「一隻龍誕生了」。

當局在部落格的新文章裡說:「利用3D列印的鈦製『沒牙』,已透過22號實驗室(Lab 22)來到這個世界。」

這隻藍灰相間的電子龍很迷你,可以一手掌握,目前正從墨爾本前往蘇菲在布里斯本(Brisbane)的家。



◆ 校園藝術鳥屋 吸引鳥兒歸巢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110000403-260107

中國時報 郭逸/新北報導 2014年01月10日

新北市立海山高中美術老師鄭鴻如發起該校創校首次裝置藝術活動,主題「百鳥歸巢」,號召九年級學生製作鳥屋及畫作,布置在中庭、樓梯及川堂,日前還吸引小鳥棲息,師生興奮至極。

鄭鴻如說,九年級學生即將畢業,希望學生仿效鳥兒,在外若感到倦怠,就歸巢休息。

鄭鴻如表示,從事美術教育10多年,為了讓學生有展出作品的所在,這個學期開始前,決定規畫史無前例的藝術展覽。她從去年米羅在台的畫展發想,以其畫風中的元素「鳥」為出發點,與另2位美術老師陳梅君、廖家華及所有九年級學生合作,耗時1學期完成鳥屋、鳥型板等布置校園。

鄭鴻如繪製校園10大鳥類海報,讓學生認識常棲息枝頭的物種,前些日子果真發現鳥兒進入鳥屋覓食,學生便開始關注鳥類動向,達到美術結合自然課程的目的,讓她成就感十足。

九年級學生洪世勳說,在美術課做木工可遇不可求,雖然曾因鳥屋組裝困難,倍感挫折,但憑著一股堅持完成作品。現在看見親手製作的鳥屋成為裝置藝術點綴校園,增加對校園的歸屬感。

海山高中校長徐美鈴表示,活動結合創意發想及自然生態,學生的作品妝點樸實的校地之餘,更可就近觀察鳥類,讓即將畢業的九年級學生留下難忘的經驗。

※ 相關報導:

* 印尼新人想結婚 得先捐苗種樹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01100285-1.aspx

印尼東加里曼丹省巴里帕潘市(Balikpapan)今年起實施一項新政策,推廣「綠色婚禮」,規定想要締結連理的新人必須捐贈植栽,才能獲得官方認證的結婚文件。



◆ 社會觀察-森林管理勿併入農業部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110000884-260109

中國時報 金恒鑣 2014年01月10日

台灣的森林資源無法生產具市場競爭力的商用木材原料。主要是受限於天然條件及人力成本。台灣林業已是經濟作物的明日黃花。從全球化物流與貿易的現實來看,台灣的森林資源應服從環境資源的概念,台灣森林不能作為生產資本,必須作為環境與生命資源,應隸屬環境資源部。

森林資源的管理,必須根據多領域之科學數據,來周延、全面制定,才能有效而且長遠有效。

森林生物學、集水區經營學、生物多樣性學,是林試所與特生中心的專業與職責。惟有整合林務局、林試所與特生中心,悉數納入環境資源部,方可讓國人放心由國家的機器管理台灣全民生存的命脈,也就是森林資源。

森林資源的管理與水、土等環境資源的管理密不可分,惟有將相關的管理單位集中隸屬同一機構,始能以最高效率管理共同焦點下的資源。

農業部要新設林業司執行平地造林業務,是與台灣天然環境特性與市場經濟學背道而馳的思維。不論天然林或人工林,必須應用並整合水文、氣象、地質等監測數據,藉助尖端科技與先進新知識,採用動態調適管理法則,才能見效。

沒有林試所的生物學與生態學研究之新成果、特生中心之生物多樣性變動評估,及環境資源部其他水文與氣象等環境數據,只靠農部的林業單位單打獨鬥,負起管理全國森林的任,後果令人不寒而慄!

台灣森林資源管理不能重蹈覆轍,必須借著政府組織再造機會,重啟森林資源管理契機,發揮森林資源的全方位功能與價值,改善環境與加強保育生態,這是環境資源部的責任,非農部能負得起的。

森林資源管理所需專業已非傳統森林學知識能涵蓋。森林資源管理是地景(生態學);必須納人非生物因素(環境科學);對象是生命(生命科學);責任是社會大眾(社會科學),價值是普世的(倫理學),切勿窄化成林業的圈內事。

鄭重呼籲:切勿將森林資源的掌管權交給以農業生產為職掌的農業機關。

(作者為珍古德教育暨保育協會理事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前所長)



◆ 捕獸夾又傷貓 動保人士火大

【聯合報╱記者鄭維真/台南報導】2014.01.10

台南市區又發現捕獸夾,一隻流浪貓上周被捕獸夾夾到,仍在動物醫院接受治療,動保愛心人士徐春水昨天帶著多隻受害被迫截肢的流浪貓狗,抗議不人道、亂放捕獸夾的人。

動保法\修法明文規定,未經主管機關許可,禁止製造、販售、陳列捕獸夾,違者將處1萬5千元至7萬5千元罰鍰。

議員林美燕指出,政府一定要嚴格執法,執法若無法落實,無辜動物受害問題一樣會發生。她表示,北區、安平區發現捕獸夾,不只對貓狗有威脅,對人也危險。希望市民發揮公德心,動保處也應清查。

動保處長李朝全表示,由於街道巷弄太多,要全部清查有困難,去年度共清除494支捕獸夾,將再發函至全市2141間五金行,重申法令。

fsj 提到...

大型石化案 將直送二階環評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418112.shtml

【經濟日報╱記者邱建業、尹俞歡/台北報導】2014.01.11

環保署長沈世宏昨(10)日指出,已完成環評法施行細則修正草案,新開發達一定規模之石化、水泥廠將直接進入「二階環評」審查,最快3月公布上路。由於二階環評標準相對嚴格,將來相關類型開發難度恐會提高。

據了解,修正草案也可能對科學園區、水庫、快速道路開發設定直送二階環評標準。不過,沈世宏對產業界信心喊話指出,過去許多開發案經一階環評審完才決定改採二階審查,未來若直接送二階環評,審查時間不一定較長。此外,修正條文將依開發面積、產能訂定適用門檻,因此只會有部分業者受影響。至於正在環評及已完成環評的案件不需重辦。

儘管如此,二階環評不但強調實地審查,在「範疇界定」會議中,環評委員和民間團體可要求標準更高、更客製化的調查工作,因此通常會增加審查時間和開發成本,且從近五年送入二階環評的案件觀察,沒有任何民間開發案通過,顯見其規格之高。例如著名的六輕五期開發在2010年打入二階環評後就無下文。

原本沈世宏預期去(2013)年底就能公布新制,但外傳開發主管部會表示「異見」,一度還傳出政策轉向。但沈世宏昨證實,修改版本已送入行政院,且取得經濟部、交通部、國科會等一定程度共識,大約今年3月就會公布。

環保署在2011年也曾預告修正環評法施行細則,當時就希望將應實施二階環評標準由原本概念性的描述明確化,並規定科學園區、煉油、金屬冶煉、石化等產業專區開發面積達1,000公頃就直送二階環評。但當時業界和環保團體都對此門檻表示不滿,導致修法作罷。

環保署去年因大安大甲溪水源聯合運用輸水工程、桃園科技工業園區第二期和淡北快速道路等三起環評案被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認定應送二階環評,還撤銷環評大會原本的「通過」結論,導致環保署和開發單位枉做白工。

閱讀秘書/二階環評

依環評法及其施行細則,若開發行為對環境資源、保育類動植物、國民健康、居民遷徙有重大影響,環保署召開的環評大會可要求開發案進入二階環評審查。

由於二階環評須額外召開公聽會、範疇界定會議,加上環境調查標準也將提高,以致審查時間通常較一般環評久。

過去許多開發案進入二階環評後,開發單位考量時間成本過高或替代方案可行性不足,最後選擇放棄開發,例如著名的國光石化案就是如此。(邱建業)



◆ 兩人爭當主人 印度警讓牛自己決定

【中央社╱新德里11日專電】2014.01.11

中印度馬德雅省警方處理1宗「誰是母牛主人」的案子,決定運用「動物本能」,幾天後將把母牛帶到森林裡釋放,讓牠自己證明誰是主人。當地民眾現在紛紛開賭盤下注。

馬德雅省(Madhya Pradesh)賈布瓦(Jhabua)縣民眾曼多德(Prabhudeva Mandod)上週到派出所報案,控告同村的沙托吉亞(Chetan Satogia)偷走他的1頭牛。曼多德還說出這頭牛的多項特徵,證明自己所言非虛。

由於沙托吉亞否認指控,被爭的牛又無法作證到底誰在說謊,這讓負責偵辦本案的調查員巴卡(R.C.Bhakar)傷透腦筋。

不過,農家子弟出身的巴卡後來想到「動物絕不會搞錯主人」的經驗法則,決定對母牛進行測試,讓牠決定誰是真正的主人。

母牛目前暫時交由曼多德執行「拘留」,但他必須在報案兩週後的約定日期把母牛帶到森林裡釋放。巴卡說,如此一來,母牛隔天就會自動回到真正的飼主家。

依照警方跟兩造的約定,若母牛後來回到曼多德家,證明他是主人,那麼案件就簽結;但若後來證明沙托吉亞才是牛主,那麼曼多德將遭控謊報。曼多德和沙托吉亞都在白紙黑字的協議書上簽字畫押。

巴卡說,暫時負責飼養母牛的曼多德把牠養得頭好壯壯,「但這樣並不會害母牛在做判斷時被搞糊塗」。

賈布瓦縣民眾對即將舉行的這項對母牛的測試相當好奇,更紛紛針對誰才是主人下注開賭。

對這種讓動物認主人的辦案手法,巴卡說,馬德雅省坎得瓦(Khandwa)鎮首席司法官杜貝(G.C. Dubey)去年5月也是用類似方法解決1宗跟山羊有關的爭端,他就是從那個案子得到靈感。

※ 相關報導:

* 鸚鵡會「背住址」 迷途噤聲幸找回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jan/11/today-south5.htm

名叫陳小乖的灰鸚鵡,頑皮飛離家回不來,七十二歲老主人陳瑞麟為防止愛鳥走失,曾教鸚鵡背熟名字和住址,但盼了二天仍不見蹤影,老主人心急又難過,轄區員警李旭民看了不忍,幫阿伯尋鳥訊息po上臉書,順利把陳小乖給找回來了,阿伯好開心。

* 一根羽毛辨亞馬遜鸚鵡 嘉大論文獲獎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jan/11/today-center2.htm

保育類亞馬遜種鸚鵡漂亮又會說話,一隻市價可達萬元,引發不肖商人將鸚鵡染色偽裝,走私進口販賣牟利,國內缺乏品種鑑定技術,嘉義大學動科系碩士生莊哲嫥、姚威宇花了兩年時間研究,建立「亞馬遜鸚鵡粒線體基因序列資料庫」,只要一根羽毛就能鑑定品種,去年十二月研究論文在畜牧年會發表,獲論文「新人獎」。

* 特製「毛小孩」年菜 飼主搶訂購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417844.shtml

春節快到了,台南寵物業者推出另類年菜,專門給家中毛小孩品嘗,業者表示,不少飼主為讓家中寵物一起圍爐,紛紛預定「寵物年菜」,像是純手工製作,天然又健康的義大利麵、茄汁羊肉丸等特別搶手,還有寵物專屬甜點、蛋糕,買氣成長兩成。

* 狼來了! 義保育灰狼卻威脅羊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418267.shtml

獵殺被列入保育的灰狼在義大利是違法的,不過近來已有8匹狼喪命。一般揣測,這是牧羊人借助獵人射殺了威脅羊群的狼。

灰狼曾經是歐洲最興旺的哺乳類動物之一,但是19世紀以來,隨著工業發展以及政府的許可,灰狼被大量撲殺,瀕臨絕種。

....托斯卡尼馬瑞瑪(Marrema)和恩伯利亞(Umbria)區的怡人田野,最近頻傳疑似牧羊人或擁槍的獵人獵殺灰狼,獵殺者甚至挑戰法律,明知故犯在廣場展示灰狼被射殺慘死的照片,不滿因保育野生動物,卻罔顧他們的生計。

....牧羊人也並非不明白,保育灰狼有助維護生態多樣化與平衡,使自然景觀具吸引力,不過「農牧協會」(Coldiretti)馬瑞瑪分會主席維亞吉(Francesco Viaggi)說,「獵殺灰狼確實違法,如果不是走投無路、血本無歸,牧羊人也不會出此下策」。



◆ 砍23棵桃花心木拓路 東片村民怒

【聯合報╱記者陳沛佑/內埔報導】2014.01.11

屏東縣187甲線內埔至龍泉段正進行道路拓寬工程,東片村「綠色隧道」有23棵桃花心木因而遭砍除,當地居民及台灣護樹聯盟抗議,屏東縣環保聯盟呼籲社會監督「桃花心木,究竟哪裡去了」?

屏東縣府工務處土木科長邱進輝表示,經專家判斷,距地面1米高,直徑10到15公分屬於小樹,移植存活率僅5成,考量存活率及後續復育費用,決定砍除。

邱進輝強調,這23棵桃花心木,有21棵符合砍除標準,有2棵直徑30公分以上,確認施工單位誤砍;將由施工單位種回相同大小的桃花心木。

東片村民趙先生指出,綠色隧道原只種光臘樹,部分在颱風時被吹倒,當地居民改種桃花心木等,如今為了工程匆匆砍掉,讓人不多解。

台灣護樹聯盟成員張美惠表示:「砍樹和道路安全無關,且只針對桃花心木,令人懷疑是否有人需要桃花心木作家具?」。

邱進輝說,整條綠色隧道共有274株樹木,有光臘樹、大葉山欖、桃花心木等,工務處也希望保留這810公尺長綠色隧道,只處理可能影響行車的路樹。

工務處回應,經測量,確定這23株桃花心木影響車道安全;至於砍下的樹木,就當一般枯木處理,未做其他用途。

fsj 提到...

動物園推保育 跟圓仔「仇家」合作

【聯合報╱記者邱瓊玉/台北報導】2014.01.12

台北市立動物園今年和知名插畫家Cherng's推出「黑白動物彩色夢」動物認養計畫,期望一年內至少募得兩百萬元,全數用於台灣黑熊野外保育。若募得三百萬元,則推出「馬來貘和親計畫」,讓園內馬來貘有機會生出下一代。

「黑白動物彩色夢」動物認養計畫,民眾花六百元至五千八百元不等,可獲得立體堆疊動物馬克杯,或一年內不限次數免費入園參觀等優惠,並安排圓仔特別導覽活動。

計畫才推出十一天,已募得近廿五萬元。不過,參加者目前還拿不到上述禮物,因為此計畫一年內若未募到兩百萬元,所有捐款全數退回參加者。

Cherng's以馬來貘為代表圖案,走紅網路世界,還以討厭「圓仔」聞名,曾透過畫作「號召」黑腳企鵝、台灣黑熊、無尾熊組成「過氣俱樂部」。如今他和動物園攜手合作,頗令外界好奇。動物園副研究員曹先紹表示,去年就發現Cherng's不斷在網路上「虧圓仔」,但當他和經紀人主動向動物園提認養合作計畫時,仍認為是個宣傳契機。

●活動詳情可上官網http://www.flyingv.cc/project/2139查詢。



◆ 森林不可分割 應留在農業部

中國時報 王亞男 2014年01月12日

拜讀金恒鑣教授於《中國時報》大作,我有話要說:

行政院組織再造,有關林業到底放在農業部或環境資源部,引發各界討論,在即將拍板定案的時刻,我們希望政府及立法諸公,能再冷靜思考,台灣的林業經營要不要把它撕裂在兩個部會。

一、林業與其他農產業均為仰賴自然環境及生物資源的一級產業,不僅為可再生之生物資源、在技術上同以環境與生物科技為基礎、在業務上更同樣著重在農民(林農)的輔導與照顧,爰林業以往均為農業體系的一環。

美(農業部林務署)、日(農林水產省)等先進國政府組織中,林業均被納在農業部門之下,並就生產、生活、生態等面向進行完整、全面規畫。因此,對組改後農業部門的定位,應有更宏觀的思維,不應將其局限在「生產」的框架之下,而維持由農業部承擔森林管理之責任,以發揮森林公益及經濟之效用,無論就理論與實務,均有其合理與必要性。

二、本次組織再造對林業部門歸屬之爭議,係源於水、土、林應整合等似已牢不可破的迷思,然政府不同部門依其功能及專業所為之分工,本屬必然。因此目前由林務局、水保局、水利署各展其長的分工模式,實無不宜。況且政府各部門間應思考如何強化彼此橫向協調,而非每遇不同議題即要求成立不同「專責」單位,治絲益棼,違背組改初衷。

三、再就林業產業存廢而言,由於森林係可再生資源,為更低碳與環保材料,不能將合理的森林經營與環境的破壞畫上等號。

「世界自然基金會」不久前提出報告,認為未來人工林經營將成全球保育森林資源的重要關鍵,呼籲各國正視及強化人工林的經營管理,以減少天然林的損失。台灣林業產業不僅不能輕言放棄,對以往政府獎勵政策下的造林地,以及國家投入資本所營造的人工林,應以更積極態度予以合理的經營及管理。

我們強烈主張「森林不可分割,應留在農業部」。經過學界近千人連署及台灣北、中、南、東辦理4場產、官、學林業政策公聽會,皆一致認同政府組織再造應回歸農林漁牧部分離之理念,因此我們呼籲,政府組織再造,應從生產、生活、生態保育整體思考下,統合在農業部下設立「森林及自然保育署」既契合農業部門的職能權責,亦符合國際潮流趨勢及林業界期待。(作者為中華林學會理事長、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

※ 相關報導:

* 盜挖歪風再現 八卦山50年七里香斷根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4/8419719.shtml

彰化縣八卦山盜挖公有林木歪風再現,登山民眾發現樹齡約50年的七里香被斷根;田尾園藝業者指出,樹齡40到50年的七里香樹形優美,市價5到20萬元,是熱門的庭園樹種。



◆ 日月光復工審查 環團:張虔生應來上環境講習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2014.01.12

日月光復工案,高市環保局正進行汙水改善計畫內部初審。環保媽媽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周春娣表示,依環境教育法,經停工處分的公司負責人應接受1至8小時的環境講習,具環教人員認證的她願意講習分享。

日月光K7廠排放有毒廢水汙染後勁溪,高雄市環保局12月20日寄出K7廠產出鎳廢水的晶圓製程停工處分書。日月光23日便先提出改善計畫,環保局要求補件提出具體說明,日月光陸續補件。

周春娣表示,依據環境教育法第23條規定,張虔生是日月光的負責人,應該來接受環境講習,而且是最高8小時的課程。她是第一個通過環境教育人員認證的講者,願意提供環教講習。

環保局土水科長馬振耀表示,處分書上載明請日月光環境保護權職人員必須參加8小時的環境教育,日月光如果沒提出訴願,就會照裁處內容執行。

外界非常關心日月光復工申請審查期程,環保局表示,目前在進行內部初審,並將聘學者組成小組協助審查。停工處分雖是針對K7廠,但日月光所提的廢水處理計畫,是針對整個高雄廠區的長期規劃。

※ 相關報導:

* 全球環境競爭力排名 大陸落後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401120100-1.aspx

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日前發表「全球環境競爭力報告」綠皮書,在133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大陸的環境競爭力排名第87。綜合大陸媒體報導,專家表示,在社會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矛盾日益加劇的情況下,全球環境競爭力已成為全新的競爭力量衡量方式。

這項綠皮書根據各國環境發展的實際情況,構建全球環境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並選取全球133個國家和地區作為評價對象。

綠皮書指出,2012年,全球環境競爭力排在前10名依次為:瑞士、德國、挪威、紐西蘭、巴西、日本、哥斯大黎加、奧地利、英國及法國。



◆ 日媒:美曾在台琉研發生物武器

中央社 2014.01.12

日本「共同通信社」根據取得的美軍報告文件報導指出,美軍在上世紀60年代初期為了研發可摧毀水稻的生物武器曾在台灣、沖繩(琉球)野外進行多次實驗。

共同社取得美軍陸軍1965年報告顯示,美軍使用稻瘟菌研發生物武器的情況。沖繩被標明為實驗地之一,1961至1962年間紀錄了至少12次實驗。

報告針對施放稻瘟菌情況記載,美軍曾在沖繩及台灣使用小型噴撒機散播病菌。

1961年4月在沖繩進行的實驗中,還記錄了幾十公尺外病菌傳播的程度。在另外11次實驗中,還收集水稻出現病變的數量、實驗期間的氣象條件及收成減少等的數據。

報導指出,這份報告還記載1961、1962年之間,美軍使用日本、台灣、美國的水稻品種進行實驗的情形,實際的實驗次數有可能更多。

fsj 提到...

多明尼加神祕湖 10年長大1倍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2014.01.13

紐約時報報導,有如科幻電影般,加勒比海的最大湖恩里基約湖面積不斷神秘的擴大,十年來已「長大」一倍,將四周大片的農地、牧場和房宅吞沒。

位於多明尼加境內的鹹水湖恩里基約湖(Lago Enriquillo),已淹沒了周遭大片的香蕉林,也把絲蘭和芒果樹林變成沼澤。地勢低漥的波卡德卡丘幾乎整個城市快被淹沒,迫使政府派軍人在沙原上重建城市。

多明尼加政府估計,已損失四萬公畝農地,以種植香蕉、絲蘭或養牛為生的幾千戶家庭生計全毀或半毀。一條通往海地邊界的主要公路被淹沒,必須改道;另一條環湖道路竟通到湖裡面。

當地居民迪亞茲認為,這個不斷長大的湖,奪走了他哥哥維克多的性命。他說,維克多從國外返家後,發現祖父留下來的牧牛場已泡在水裡,就自殺了。迪亞茲說:「他無法相信牧牛場全不見了,悲傷至極。」

位在恩里基約湖旁邊、海地境內的大鹽湖(Lac Azuei)也快速增大,現在已溢出兩國的邊界。多明加尼和海地是伊斯帕尼奧拉島上緊鄰的兩個國家。

恩里基約湖和大鹽湖為何會快速漲大,仍是個謎。帶領一群美國和多明尼加科學家研究此現象的紐約市立學院工程系教授龔薩雷茲說:「就我們的知識所及,紀錄上從來沒有類似大小的湖,突然變大這麼多。」



◆ 雅加達多處淹水 列警戒狀態

中央社 2014.01.13

印尼進入雨季,連日下雨造成首都雅加達地區近2萬5000人受到淹水影響。首都雅加達省政府下午發布水災警告,國營電力公司也以安全為由,切斷130座變電站的電力。

印尼國家災害應變總署發言人蘇托波(Sutopo Purwo Nugroho)今天表示,雅加達若干地區淹水,造成7367間屋舍、2萬4269名民眾受到影響。

國家災害應變總署指出,有逾5000名民眾已被疏散到安全地方。

雅加達省長佐科威(Joko Widodo)下午也宣布雅加達省進入「警戒」狀況,離「警急」狀況只差一級。雅加達省政府已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應變措施。

水災影響最嚴重的地區是東雅加達,像是嘉丁賈拉(Jatinegara)今天早上積水達150公分,坎彭(Kampung Melayu)積水超過1公尺。

由於許多地區積水嚴重,東雅加達若干地區今天停課。印尼國家電力公司(PLN)為了安全起見,也切斷若干地區共130座變電站的電力供給。

去年1月中旬,雅加達接連幾天豪雨,加上河水氾濫,1場大水災使雅加達大半地區泡在水中,造成至少15人喪生、1萬8000人撤離、8000人生病。水災造成商業活動停擺,雅加達經濟損失估達33億美元。

為避免去年水災惡夢重演,雅加達省政府已做好準備,通令各單位待命應變。



◆ 1960年代 美曾在台實驗生物武器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綜合報導】2014.01.13

日本共同社十二日報導,在上世紀的六○年代初,美軍為了研發可摧毀水稻的生物武器,在日本沖繩縣、台灣和美國本土都進行了實驗。美軍將可對水稻造成嚴重傷害的「稻瘟病菌」灑在稻田中,以獲得實驗數據。

共同社報導,據信美軍研發這類傷害作物生物戰劑的假想使用地點,就是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地區。

報導說,共同社取得美國陸軍於一九六五年寫成的報告,根據報告,美軍在一九六一到一九六二年間,在沖繩做了至少十二次實驗,報告中還記載了「Nago」、「Syuri」、「Ishikawa」等實驗地點的具體地名,可能為名護、首裡和石川,但不清楚是否在美軍軍事基地內進行實驗。

二戰後,沖繩縣由美軍統治,直到一九七二年才回歸日本。

美軍的報告顯示,美軍在美國本土和台灣也進行了實驗。美軍「用小型噴灑機在沖繩和台灣的稻田噴灑稻瘟病菌」,測量在不同距離噴灑不同的劑量,分別會對稻作造成多大的傷害。

根據報告,一九六一年四月美軍在沖繩進行的實驗中,記錄了在幾十公尺之外病菌傳播的程度。在另外的十一次實驗中,收集了水稻出現病斑的數量、實驗期間的氣象條件及收成減少率等數據。

報告中還記載,一九六一至六二年間,使用日本、台灣和美國的水稻品種進行實驗,實際的實驗次數可能更多。

法新社報導,稻瘟病菌引起的稻熱病,會使水稻出現病斑。全球已知有八十五國有稻瘟病菌,估計每年摧毀可供六千萬人食用的稻米。

美國政府一九六九年決定廢棄美國擁有的所有生物武器,還包括損害人體健康的病原體。國際簽署的「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在一九七五年生效,禁止製造和持有生物武器。

共同社報導,美軍另一項文件指出,「小麥稈銹病和稻熱病的田野實驗在美國中西部、南部和沖繩展開,在彙集有用的資料方面,得到部分成果」。



◆ 橘子皮+酒精 自製無毒清潔劑

【聯合晚報╱記者王文萱/台北報導】2014.01.13

春節將至,家家戶戶準備大掃除,台北市環保局特別示範一種無毒綠色清掃撇步,只要以橘子皮加上酒精,就可輕鬆除去頑強的陳年污垢,不僅可省下購買清潔劑的費用,天然物品對身體也較無害,讓民眾大「桔」大利健康過好年。

環保局第二科長楊維修指出,只要準備乾淨的玻璃罐,將吃剩的橘子皮撕成小片放入罐中,在玻璃罐中加入市售濃度75%的藥用酒精,直到將所有橘子皮完全覆蓋的高度後,將蓋子拴緊密封,並浸泡一周,待橘子皮的精油成分被酒精溶解出來後,罐內的酒精變成橘色,天然的橘子清潔劑便完成。

台北市環保局表示,由於柑橘類的果皮中含有檸檬烯「Limonene」,可將附著在器具上的油溶性污垢溶解,形成油脂微泡而易於清潔,而酒精也具消毒殺菌的功效,此外,自製的橘子油清潔劑還會散發出淡淡的天然柑橘香味,不僅不刺鼻,更不會傷害皮膚,清潔功效不輸市售化學性清潔劑。

現正盛產柑橘,台北市環保局指出,民眾可自行製作天然又環保的橘子清潔劑,取代化學性清潔劑,省錢又健康,除此之外,在市售清潔劑上,也能選擇有環保標章認證生物分解度高,不含磷、壬基酚、甲醛等環境不友善成分的清潔劑,對人體較無害,對環境也能降低汙染。